气象学要素汇总十篇

时间:2023-12-06 11:09:49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气象学要素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气象学要素

篇(1)

为结合我国气象探测事业日新月异的发展,满足气象类各层次学生实验实习教学需求,在中国气象局及其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于2009年1月正式立项建设气象探测试验基地。该基地位于学校中苑,毗邻滨江校区,总体占地面积1.3万平方米,2009年10月底完成第一期地面观测站工程建设。建成后的基地显示屏可以观测场实时气象信息。观测场根据教学、科研的实际需要规划地面观测站为四大功能区:大气探测教学实习场、标准示范场、气象仪器性能比对试验场、移动观测站。观测项目包括:温度、湿度、气压、风向风速、雨量、辐射、蒸发等常规项目和气溶胶浓度、云高、含水量、温湿廓线、湍流通量等科研项目。气象观测数据通过路边电子显示屏实时。2010年4月28日中国气象局正式下文,命名为“中国气象局综合观测培训实习基地(南京)”。目前,学生在基地开展各类气象观测业务,有些业务由于行业标准的需要,还采用目测和机械钟自记录装置,如温度的观测采用水银温度计,湿度的观测采用毛发湿度计或干湿球湿度表,需要人工观测并记录,测量自动化程度低。同时,测试设备发生故障,人工故障判断和检修麻烦[1,2]。学校为了更好地服务于气象行业,培养更全面的气象类技术人才,在电子信息类专业开设了气象特色课程[2],如气象仪器、大气探测学、雷达原理和信号处理等,课程教材由学校专家教授编写,涉及大气探测的原理及相应的仪器设备的使用及维护。考虑到观测场的实际气候条件,为了更好地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大气探测的常用仪器的原理、安装、测试、维护等知识,结合THETDA-4型电子综合应用技术实验/开发平台,设计了一套地面气象观测站,实时显示观测场的气象信息并进行网络,同时测量的气象信息可以与标准观测场仪器进行比对,提高观测场气象要素测量的自动化程度。学生通过项目实验,可以更好地巩固本专业相关基础知识技能,同时了解学校的行业服务特色,更好的拓展就业渠道。

1系统设计及工作原理系统

为基于物联网的自动气象站,包括温度、湿度、气压、风速、光照、雨滴、空气质量等气象要素的测量。传感器信号包括模拟信号的A/D转换,数字单总线、IIC串行总线协议等。对于传感器的信号,单片机处理后通过Wi-Fi模块实现网络读取,按键和TFT屏实现用户的交互输入和信息本地显示。本项目实验的价值体现在两方面:(1)让电子类学生通过实验了解气象行业常用测量仪器的原理及简易气象站的设计,熟悉基本气象要素的测量系统设计;(2)作为一种基础的多传感器物联网解决方案,将许多传感器集成起来,通过节点的形式接入网络,实现远程的信息传输和共享[4,5]。系统包括核心控制器、温湿度传感器、气压传感器、光照传感器、空气质量传感器、风速传感器、RS485模块、雨滴传感器、TFT显示屏、Wi-Fi模块、8位独立功能按键、蜂鸣器、电源模块等。整个系统模块见图1,所有模块均来自于THETDA-4型实验平台。控制器负责采集传感器获得的气象要素信息,包括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TFT屏实时显示采集的时刻和气象要素值。软件程序对需要设定阈值的传感器进行设置,要素值超过阈值时蜂鸣器就发出警示声音。通过独立按键可以对实时时钟进行调校,Wi-Fi模块通过串口连接主控制器,通过无线上位PC机连接,通过网页实时观测场地气象信息,有线和无线客户通过PC机(互联网访问服务器)上的页面,获得气象信息。整个系统的硬件模块包括:主控制器STM32F103VET6,温湿度传感器DHT11模块,气压传感器MS5611,光照传感器BH1750FVI,空气质量传感器QS-01,三杯基于RS485总线风速传感器,电导式雨滴传感器[6,7],8位独立按键,TFT显示屏SSD1289,串口Wi-Fi模块HLK-RM04,蜂鸣器。电源利用+5V开关电源。

2实验系统功能及软件工程流程

本实验项目作为一个基本简易自动气象站,完成地面气象要素的检测;通过按键调校实时时间,程序设置预警阈值并发出警示信息;作为一个站点,将气象信息在互联网上,实现气象信息的共享。软件流程:先配置系统的优先级,2位抢占优先级,2位响应优先级;接着进行单片机内部和外部模块的初始配置,包括串口配置成波特率为9600,蜂鸣器的接口配置,TFT屏的初始化,按键的引脚配置,实时时钟的配置,定时器2的捕获功能的初始化(粉尘传感器),外部中断初始化。另外还包括数字温湿度传感器的配置,空气质量传感器的A/D转换配置,气压传感器的IIC引脚、复位、初始化,光照传感器的初始化,风速度传感器的RS485初始化,粉尘传感器的引脚配置,串口Wi-Fi模块的初始化。随后,对RS485总线的传输数据进行校验,TFT屏显示固定的字符等常量,Wi-Fi模块出厂设置默认为透传模式。为了通讯和网络安全,先退出透传模式,进入AT命令配置模式,利用串口配置Wi-Fi模块,配置好Wi-Fi模块后,还需要发送对应的数据,所以设置为AP模式。在20ms内判断Wi-Fi模块是否在线,如果在线,开始在下位机的TFT屏上显示气象信息数据并利用Wi-Fi模块进行数据推送,如果不在线,继续等待后再判断。在判断到Wi-Fi在线后,通过循环不断执行以下流程:扫描实时时钟,判断是否有键按下,如果有键按下,完成相应键值的操作,调校时钟,后续分别读取温湿度、气压、风速、光照、粉尘、雨滴等传感器的数值,并将数值显示在下位机的TFT屏上,当读取的值超过程序设定的阈值后,对应的行出现红色方框预警。Wi-Fi模块并对传感器的数值进行推送。

3实验实现及分析

实验需要的传感器主要有两种:数字信号输出和模拟信号输出。对于数字信号输出,主要覆盖同步串行通讯协议,也就是时序编程,包括单总线和IIC总线协议。模拟量输出为模拟电压,需要进行A/D转换,涉及单通道的单次或多次转换[8]。其中空气质量传感器输出为脉冲,需要通过捕获实现高低电平时间的测量,还要用到定时/计数器。风速传感器采用了异步串行通讯,包括RS485总线。另外,接口按键采用独立的8个按键实现,涉及外部输入中断。TFT屏涉及时序编程和汉字的取模等。Wi-Fi模块涉及异步通信协议,需要编程实现模块的驱动[9]。搭建的系统共用了12个模块。基于物联网的自动气象站其下位机嵌入式软件采用模块化设计,设计的工程软件基于keil软件开发环境,包括头文件(*.h)和源文件(*.c)。头文件和源文件均有库文件和用户自定义文件两类。STM32F103的库文件由软件开发商提供,主要配置单片机的相关功能模块和接口函数,方便用户的开发利用。用户自己定义文件基于库文件构建,包括配置接口引脚、宏定义、声明函数的头文件和模块化的不同模块单元的功能函数。上位机软件有辅助软件和自开发功能软件,自开发软件有基于PC机平台和手机两类。辅助软件来自网络,包括串口调试助手、网络调试助手、波特率计算软件等。用户开发的软件主要是网页,基于VC++的网页和基于安卓平台的软件。一个自动气象站,一般需在室外或室内空旷地方进行实验。在实验前,需要将需要的模块准备好,利用提供的实验面板合理将模块布置好,主要是将模块插在面板上并固定位置。在布置过程中,要考虑位置的摆放,便于接线。由于本实验项目涉及的工作电源主要为+5V和+3.3V,其中+3.3V可以由模块自带的稳压电路完成。通过对各模块的额定功耗估计,在+5V供电条件下,系统工作电流小于1A。在室外实验时,可以利用开关电源供电,将引到室外的220V交流电压通过开关电源变换为+5V使用,可以选择+5V/3A开关电源。

实验能够在本地实时显示观测场的温度、湿度、气压、风速、是否有雨滴、空气质量等,同时实时显示当前时间。实验者可以跟标准观测场的测量结果比对,也可以人为改变局部大气环境要素值,从而验证系统测试的数据的精度及误差,如用火机打火改变环境温度、嘴巴吹气改变湿度、风扇吹风改变风速等。学生通过这些操作就能够理解系统的测量正确与否。系统调试成功后的下位机的显示相应传感器的读数,其中红色方格出现,表示测量值超过程序设置的阈值,蜂鸣器发声音。在本地局域网内实现了气象信息的共享,串口Wi-Fi设置网络名称为:wifiap_ssid="ATK-RM04",对应的密码:wifiap_password="12345678",这样局域网内就有Wi-Fi信号可以访问了,其中串口在实验中考虑接入设备的数量,采用了AP模式。利用网页设计工具,在一台笔记本电脑上设计了相应的气象要素信息网页,此台笔记本电脑作为局域网服务器,网页地址为:“”。手机用户,无论是安卓平台还是苹果平台,只需要利用UC浏览器输入相应网址或扫描地址对应的二维码就可以访问[10],前提要接入串口转Wi-Fi模块提供的无线网络。实验实现了大气温度、大气湿度、地面气压、地面风速、光照强度、空气质量、是否下雨和粉尘的测量,并可以在网络上,实现气象信息远程共享,测试结果是实时的。虽然实验平台没有提供风向标,没有完成风向的测量,但实验完成了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中国气象局综合观测培训实习基地(南京)的其他业务观测内容,并增加了光照强度、空气质量、下雨、粉尘等气象信息观测。由于选用的数字传感器,精度比观测站更高,但选用的传感器量程有些不如观测场的传感器大。

4教学实验的创新

由于本实验项目涉及气象知识和电子类专业基础知识,实验的代码全部开源,整个工程采用了模块化编程。可以根据学生的能力逐个理解传感器的应用,然后完整加入到系统。当气象要素超过程序设定值,蜂鸣器会发出声音,提示关注现象,独立按键可以对实时时间进行调校。在实验中,学生需要使用开发环境软件Keil,通过C语言编程修改工程中的主函数和子函数文件,也可以根据硬件引脚配置来修改资源设定头文件,工程需要重新编译、链接生成可以下载到硬件的二进制代码。学生也可以利用JLINK对工程进行调试,跟踪程序中的关键变量,检查程序设计的逻辑是否正确。整个实验基于THETDA-4型电子综合应用技术实验/开发平台,学生实验前需要选择对应的模块,按照设计的布局固定在实验面板上,通过接插引用进行模块之间的连接,包括电源的连接和信号的连接。学生在实验中需要严谨细致,根据绘制的原理图和具体模块的接口,用不同颜色的导线将各模块连接起来。学生在整个实验项目中,能够掌握硬件的原理、连接,嵌入式程序的设计、调试等。实验创新性设计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实时时间的调校,采用了系统初始化时的后备电池检测策略,当后备电池掉电后需要重新配置时间,否则系统不再调校时间。如果发现实时时间错误,取下电池装上开机重新配置时间,减少了按键中断查询和程序扫描的软件开销,提高了系统的响应速度。(2)在Wi-Fi模块的配置上,采用了全自动的串口配置,无须手动复位模块。(3)TFT屏采用了静态存储技术,即FSMC技术,提高了屏幕刷新速度。(4)网页提供了二维码接入访问方式。

5结语

由于本实验涉及32位STM32F103单片机平台、涉及A/D转换编程、单总线和IIC同步串行通讯编程、串行异步Wi-Fi模块的编程、TFT屏的时序编程、独立按键的中断响应等相关电子技术,学生通过本实验项目基本能完成基于STM32F103VET6单片机平台的传感器信号输入和输出显示,涉及定时/计数器的应用,掌握一种基本的多传感器的信息传输和远程共享的物联网解决方案。

参考文献

[1]李雁,李峰,郭维,夏元彩,周青,周薇.气象观测设备运行状态综合判定技术应用[J].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报,2016,8(5):439-445.

[2]徐伟,裴晓芳,季鑫源,陈晓,行鸿彦.高精度多通道自动气象站气压检定仪的设计[J].仪表技术与传感器,2016(2):34-38.

[3]杨光祥,胡健,朱超平,彭燕妮.依托中央与地方共建项构筑电子信息类工程人才实践创新平台[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7,34(1):25-28.

[4]姚巍,渠红星,沈岳峰,连高欣.虚拟化桌面云在地市级气象综合业务平台的应用[J].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报,2015,7(6):540-545.

[5]刘泽良,胡日新.物联网技术下基于Arduino的智能公交系统模型设计[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4,31(11):140-143.

[8]孟瑞丽,刘恒,张宏群.一种静电驱动微机械谐振传感器的接口电路及应用[J].仪表技术与传感器,2015(5):90-93.

篇(2)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3(b)-0254-01

1 高数“学以致用”能力概述

高数“学以致用”能力主要指学生能够通过数学学习自主分析问题、处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上述过程中,学生通过运用高等数学知识对日常生活、学习、社会经济或自然环境中的各种实际问题进行处理,能够明显改善自身综合能力。高数“学以致用”能力注重实际情景出发,需要对各项情景进行建模及转换,由经验、结果等实现检验、评价。在实施数学教育的过程中,高数“学以致用”能力能够全面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及数学应用能力,将基础性的数学教学研究转变为探究式应用性研究,让学生成为解决问题的核心,以学生为基础,提升了学生的各项素质。

2 “学以致用”能力水平及影响因素探究

2.1 问题的提出

由上述内容可知,高数“学以致用”能力水平对高校教学工作具有非常至关重要的作用,是提升高校教学水平的关键。但是当前我国高校中高数“学以致用”能力培养效果较差,整体水平不一。为了提升我校高数教学质量,本次探究的过程中主要从我校高数“学以致用”能力水平现状分析着手,通过多元因素分析方法对影响高数“学以致用”能力的各项内容进行探究,旨在改善当前高数“学以致用”能力水平,提升对学生高数“学以致用”能力的培养效果。本次研究的主要问题为:(1)高校学生高数“学以致用”能力及其影响因素的平均水平。(2)哪些是影响高数“学以致用”能力水平的主要因素?(3)高校男女生中高数“学以致用”能力存在哪些差异?

2.2 研究对象及方法

2.2.1 研究对象

研究中选取我校机电系、电子系、数学系、计算机系、经济管理系五大科系的906名大二学生。其中男生530名、女生376名。本次选取学生的过程中,为了反映整体的高数“学以致用”能力平均水平,选取学生各个层次均有涉及。

2.2.2 研究方法

本次研究的过程中主要通过问卷调查对高数“学以致用”能力平均水平数据进行收集。问卷调查主要包括44道问题及学生期末考试成绩。卷面涉及包括高数中“学以致用”能力、人格特征、学习动机、学习环境、学习认识、数学知识结构体系等多方面,学生依照自身实际状况进行回答。本次问卷中使用SPSS软件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严格依照测试内容结果出来数据,问卷调查可信度达到0.825,本次问卷具有研究意义。

2.3 数据处理分析及因素研究

2.3.1 高数“学以致用”能力及影响因素的平均分布状况

在本次研究的过程中,高数“学以致用”能力男女生平均水平较为低下,整体应用效果不理想。男女生人格特征(2.77/2.45)、数学学习动机(2.72/2.51)、学习环境(2.64/2.52)、数学认识能力(2.57/2.36)、数学认识结构(2.66/2.33)、数学认知方式(2.49/2.40)都明显低于国际学生水平,学生整体高数“学以致用”能力平均状况较差。

除此之外,性别差异分析过程中,高数“学以致用”能力男生平均水平明显高于女生平均水平(2.58>2.28),男女生在高数“学以致用”能力平均水平上存在明显差异(P

2.3.2 影响因素分析及能力路径分析

由(表1、表2)可知:影响男生的高数“学以致用”能力路径的主要为人格特征、数学认知能力及数学认知结构,但是影响女生的高数“学以致用”能力路径主要为人格特征、数学认知能力及数学学习动机。油气管制,增强男生的数学认知结构,可以明显提升高数“学以致用”能力,而增强女生的学习动机对女生发展较为显著。这可能是由于男生性格、意志、情感等与女生不同导致。因此,当前高数“学以致用”能力主要可以从以下两方面着手。第一,通过分析、计算、逻辑推理逐渐提升对高数的认识,在处理问题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形成能力“印象”;第二,依照人格特征和学生性别差异,分别从数学认知结构和数学学习动机入手,改善高数“学以致用”能力水平。

篇(3)

绪论是对全书的高度概括和总结。讲好绪论部分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了解农业气象学课程内容的关键。农业气象学绪论首先给学生一个关于这门课程组成结构的整体介绍,首先让学生了解气象学、农业气象学的基本概念;农业气象学研究的对象、任务和方法;在此基础上会重点介绍与农业生产关系密切的光、温、水、气等气象要素的变化规律、相互关系以及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然后是与农业生产关系密切的灾害性天气及其防御措施;最后介绍农田小气候、设施小气候的特点及其调节措施。通过绪论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本课程环环相扣的结构及其与实际生活的密切关联,开始对农业气象学产生浓厚的兴趣。

2引用农谚,运用实例深入浅出讲授理论

气象学是研究大气中所发生的各种物理过程的本质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可以形象地把大气比喻为“天气变化的舞台”,水汽是“天气变化的主角”,太阳辐射则是“天气变化的动力”。正是由于各种气象要素在天气变化的舞台上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所以在不同的条件下错综复杂地结合,才表现为各种复杂的天气和气候。根据土壤温度垂直分布的特点,把土壤深层比做夏天的“电冰箱”,冬天的“保温箱”。利用这种特点进行深贮藏,使蔬菜水果等农副产品越冬过夏、果树枝条安全过冬,不失为既省事省电、省钱、保鲜,又调节市场供求关系、提高农副产品价值的一种有效途径。这种形象比喻,对学习理论起到了提纲挈领的作用。又比如,在讲雾、云的形状和特点时“,早上有雾,晌午晒布”能很好说明辐射雾多预兆晴天的特点。用“天上鲤鱼斑,明日晒谷不用翻”来说明透光高积云的特点。又如,在讲解锋面天气时“,一日黄沙三日雨,三日黄沙九日晴”能形象说明冷锋过境的天气特点。在讲锋面气旋时,首先从三国时诸葛亮借东风火烧赤壁谈起,在简单介绍这场经典战役时,巧妙地将两军的布阵位置、东风的由来与锋面气旋的结构联系起来,学生能快速准确地把握该天气系统内各个区域风向的差别以及降雨产生的具置。这样在兴趣提升的同时,会激发学生主动思维,这时再让大家共同讨论,教师最后补充完善,知识点的掌握就会非常牢固。

3应用多媒体技术提高教学质量

当前,多媒体技术应用于课堂教学,已成为现代化教育手段发展的新趋势。在农业气象教学中,对于难以表达的、学生难以理解的抽象内容、复杂变化过程,多媒体演示手段都能予以解决,使学生容易掌握,既可增加课堂教学的生动感,又可利于知识的获取,从而突破教学的重点,淡化教学的难点。例如,在讲解引种时,各地光照时间长短的变化规律是很重要的内容,引种及新品种推广必须清楚各地光照时间长短的变化规律,光照时间长短的变化直接受当地太阳高度角大小的影响,而太阳高度角的变化比较抽象。运用多媒体来模拟太阳光线照射到地球上的变化情况就可以使抽象的太阳高度角的变化具体化、形象化、生动化、直观化,从而使学生轻松了解光照时间随季节、纬度不同引起的变化规律。讲解锋面天气时,运用多媒体展现锋面移动过程,就可以很轻松的示范锋面降雨的过程。而在讲灾害性天气时,利用多媒体再现如“干热风”、“龙卷风”、“台风”等各种灾害性天气的发生情况,同学们可以很直观地看到灾害发生时所带来的损失,就可以充分理解抗灾防灾的重要意义,也大大提高了防灾意识,就可以主动去了解当地经常发生的气象灾害及发生规律,以便及时地采取措施,防御灾害,以减轻灾害带来的损失,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篇(4)

【Abstract】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status of internet addiction among undergraduates and analyze its related factors,and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prevention measures. Methods387 students from Guangdong Pharmaceutical University were surveyed,using IAD rating scale,Social Support Questions (SSQ) and a self-designed questionnaire. ResultsApproximately 8.27%of all internet users in this study were defined as internet addicts.Significant differences were found in grade,academic achievements,living expenses per month,attitude towards Internet from parents,purposes for using internet,internet service and the number of familiar friends between internet addicts and non-internet addicts. ConclusionMore and more college students spend more time on internet,the rate of female addicts is upgrading.Prevention measures should be taken according to internet addicts’ characteristics to maintain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of college students.

【Key words】College students;Internet addictive; Factor analysis

大学生作为承载社会高期望值的群体,心理发展尚未成熟,在互联网的星空下容易迷失自我。在竞争激烈的当代,大学生由于过度迷恋和使用网络而导致社会、心理和生理功能的损害的事例屡见不鲜。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成瘾人数急剧攀升。美国心理学者Kimbly.S.Young[1]将这种新的心理疾病定义为在无成瘾物质作用下的上网行为冲动、失控,即网络成瘾综合征(Internet addiction disorder,简称IAD)。为了更好地反映当前大学生对网络的认识和应用情况,为学校开展健康教育和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提供理论参考,笔者对州某医药学院的387名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随机抽取该学院2个校区5个年级的387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其中,每个年级抽取不同院系的2个班级。

1.2 研究方法

1.2.1 抽样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首先随机抽取两个院系,然后每个院系按年级分层,每个年级以班为单位随机抽取1个班,共抽取8个班级作为整体调查对象。

1.2.2 调查方法 统一培训调查员,在任课老师和学生干部的密切配合下对学生进行现场调查,学生自愿填写,匿名、独立答题,答题完毕当场回收有效问卷。

1.3 研究内容 调查问卷包括四个部分:①一般情况,包括性别、年级、专业、生源、父母亲的文化程度等;②上网的基本情况,包括网龄、平均每周上网频率、平均每周上网次数、上网内容、上网费用、是否有经常通宵上网等;③对上网的认知情况,包括是否觉得网络信息很重要、是否因上网而影响成绩、对上网花费的时间和精力的态度、网络成瘾情况等;④社会支持情况,包括与同学的关系、与邻居的关系、遇到困难时得到支持和安慰的来源、参加活动情况等。

1.4 测量工具

1.4.1 网络成瘾量表 该量表是由美国彼兹堡大学Young[2]博士编制,参照《美国精神疾病分类与诊断手册》(DSM-IV)赌博成瘾的鉴别标准修订而成。量表包括10个条目,分别为:①想不上网但无法控制自己;②因不能上网而感到无聊、焦虑;③期望上网时间长于目前;④上网的时间经常超出预期;⑤上网的花费不断增加;⑥过去1周内每天上网≥4 h;⑦因上网而不能完成作业或逃学;⑧向家长,教师及同学隐瞒上网事实;⑨因上网与家长、老师发生冲突;⑩为了摆脱困境、抑郁、无助和焦虑而上网。量表采用“是否”评分制(0=否,1=是)。计算总分,最后得分在5分以上(包括5分)为网络成瘾。分数越高,说明成瘾程度越严重。林绚晖等[3]在应用此量表时分析了其信度(系数为0.736),表明该量表有较好的信度。

1.4.2 测谎量表 测谎量表又称L量表。该量表是艾森克人格问卷(EPQ)的一部分,由英国伦敦大学艾森克夫妇[6]共同编制,由北京大学的陈仲庚修订而成。L量表是用于测定被试者的掩饰、假托和自身隐蔽情况,或者测定其社会性朴实幼稚的水平,它本身代表一种稳定的人格功能。目前,此量表已在许多国家被广泛应用,获得了较确定的信度和效度。采用是否评分制,得分如高于18分,显示被试有掩饰倾向,测验结果可能失真。本次调查结果显示,L量表≥18分者2名,表明此次调查结果可信度高。

1.5 统计方法 采用SPSS11.5建立数据库,并采用描述性分析、 χ2检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等方法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将分析变量赋值见表1。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共发放问卷400份,有效回收问卷387份,回收率为96.75%。上网者387名,占100%,其中,男168名,占43.41%,女219名,占56.58%。上网者的平均网龄为1年以内38名,占9.8%,1~3年110名,占28.4%,3~5年119名,占31.0%,5年以上119名,占30.7%。平均每次上网时间(3.02±2.195) h,每次上网最长达24 h。平均每周上网频率:每天都上网191名,占49.4%,每周4~6次78名,占20.2%,每周1~3次82名,占21.2%,几乎不上网36名,占9.3%。

2.2 大学生网络成瘾情况 387名上网者中网络成瘾者32名,占8.27%,其中,男生15名,占46.87%,女生17名,占53.1%,男、女生网络成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0.170, P =0.680)。

成瘾者中大一学生2名,占6.3%,大二学生9名,占28.1%,大三学生14名,占43.8%,大四学生3名,占9.4%,大五学生4名,占12.5%,大三年级网络成瘾率高于其他年级,不同年级网络成瘾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 =3.831, P =0.005)。成瘾组每次上网时间平均(4.59±4.209) h,最长者达24 h,非成瘾组每次上网时间平均为(2.88±1.856) h,成瘾组高于非成瘾组,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 =-2.283, P =0.029)。

2.3 大学生网络成瘾影响因素分析

2.3.1 成瘾组与非成瘾组大学生的一般情况比较 网络成瘾组与非成瘾组大学生在专业、生源地、性格、是否拥有电脑、每周上网频率、每月上网费用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而在年级、学习成绩、上网地点、每次上网期间中途是否休息、有否通宵上网和父母亲对子女上网的态度等方面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2.3.2 网络成瘾组与非成瘾组的上网目的、上网内容比较 在上网目的方面,网络成瘾组中因无聊而上网的占75%,非成瘾组中因无聊而上网的占44.51%,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上网内容方面,成瘾组中有28.13%浏览,非成瘾组中只有6.76%,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3)。

2.3.3 网络对大学生产生的影响 对上网的大学生进行单因素分析发现,成瘾组与非成瘾组大学生在上网后出现的情绪低落、兴趣丧失、睡眠不足、生物钟紊乱、精力不足、食欲下降、体质量减轻、精神运动性迟缓和激动、思维迟缓、自我评价将低、不愿参加社会活动、人际关系紧张、饮酒和滥用药物等方面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网络成瘾组与非成瘾组在是否因上网而逃课、是否因上网而打瞌睡、上网后学习成绩的影响、对自己在网上花费的时间与精力的态度等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见表4)。

2.3.4 网络成瘾与非成瘾大学生上网的相关因素比较 以网络成瘾情况(0=未成瘾,1=成瘾)为应变量,以学习成绩、在网络中交往更安全、平等和被理解、无聊、上、关系密切的朋友个数、近一年来与谁同住、遇到急难情况时得到朋友的经济支持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帮助、其他人提供的安慰和关心等为自变量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5)。

3 讨论

3.1 大学生上网情况 国外的研究通常采用在线调查的方式,参加问卷调查的大多是自认为有成瘾倾向的自愿者,故成瘾率较高[1,7]。为减少偏倚,本次研究和国内的大多数研究一样[8-9],采用非在线随机抽样调查的方法。本次调查网络使用者比例为100%,网络成瘾者32名,占总上网人数的8.27%,其中女17名,男15名,成瘾无性别差异,提示网络使用在大学生中得到普及,网络成瘾人群有逐步扩大的趋势。

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来自农村的学生与来自城镇的学生网络成瘾情况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64),这与国内的许多研究者的研究结果不一致。原因可能为本次调查选取的是广东省高校的学生,他们普遍多集中在珠江三角洲或者珠江三角洲附近,生活水平不算太低,加上学校的数字教育,使他们接触网络的机会也不断增多。

成瘾者与非成瘾者相比,上网频率高,时间长,且一次上网期间中途不休息,也不分昼夜,虽然目前尚无法辩清“上网时间长”与“网络成瘾”谁因谁果,但上网时间延长已成为判断成瘾与否的标准之一。因上网而出现逃课或上课打瞌睡的现象较明显,原因为长时间上网后的兴奋状态不会在短时间内消失,学生生物钟紊乱,精力不足,最后影响学习成绩。陈新等[10]在对某医科类大学调查后发现,网络成瘾组学生的学习成绩低于非网络成瘾组的学生,这与本次研究结果一致。

3.2 大学生网络成瘾受到多因素的影响 本次调查发现,成瘾者上网的目的更多是因为无聊和觉得在网络中交往更安全、平等和被理解,由于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中人人平等,在匿名的保护下,学生可以畅所欲言,不用担心会受到什么批评或带来什么惩罚,网上交友减少了陌生和焦虑,亦无须直接面对他人,可以逃避身体外观、肢体语言、声音等实体条件,这使得他们更热衷于网络而无法自拔。在对待自己花费于网络上的时间和精力,成瘾者与非成瘾者相比表现出更多的懊悔,但却还沉溺于其中,由此表明了网络成瘾者较之非成瘾者自制力较欠缺,这正是成瘾的典型表现。成瘾者把更多的时间花在浏览上,而Young[11]的研究发现,成瘾者最常用的网络服务是网络聊天和网络游戏,可能是由于各国之间在文化背景和传统观念上的差异,美国人在“性”方面一直较开放,对“性”的好奇程度不如中国人强烈,提示在研究网络成瘾问题时可能存在国与国之间的差异。

网络影响的多因素研究表明,在亲密朋友个数多寡方面,上网者的成瘾机会随着现实生活中的朋友个数的增多而下降,表明网络在这一方面可以弥补现实生活的空缺,上网者可以在网上自由交友,倾诉自如。

3.3 采取积极措施,为大学生营造一个和谐的学习环境 大学校园是个相对自由的生活环境,大学生特有的学习机制使他们脱离了中学时的那种严格的管教环境,进入一个相对自主的广阔空间,由于受师长导向较少,加之课堂学习时间的减少,使得大学生拥有更多的闲暇时间,这为他们上网提供了自主的机会和时间上的便利。大学生如果没有把握好自己的方向盘,由于分不清网络世界的好坏而极易沉湎于这一虚幻现实中。因此,大学生应该有自己的奋斗目标,努力学习文化知识并提高辨别能力。另外,学校亦应该多开展学术活动和更多课余活动,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指导和教育。

有学者从跨文化的角度分析,在我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下,我国大学生表现出自强不息、克己容忍、谦和持中、利而不害、为而不争、清静无为、顺其自然等民族心理特征[12]。由此,我们可以推测,假如这种特征过度表现,则会导致大学生出现自我闭塞、害羞内敛、孤独寡语等消极性格;若是引导过度,大学生很容易产生逆反心理,往往会表现出对外界刺激敏感、激动好动、情绪不易控制等偏激性格。这两种极端性格的出现势必会加大大学生网络成瘾发生的概率[13]。因此,学校在引导时应该注意把握好尺度,为大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

参考文献

[1]顾海根.国外网络成瘾研究简介.外国中小学教育,2005,(9):31-36.

[2] 金伯利•S•杨,毛巧明.网虫综合征:网瘾的症状与康复策略.上海译文出版社,2000:121-125.

[3] 汪向东,王希林,马弘.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127-131.

[4] 林丽,阎巩固.大学生上网行为及网络成瘾探讨.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1,15(4):281-283.

[5] 魏岚,梁晓燕,高培霞.大学生网络交往动机与网络社会支持关系研究.中国学校卫生,2007,28(7):622-623.

[6] 吴均林,林大熙,姜乾金,等.医学心理学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113-115.

[7] Wang W.Internet dependency and psychological maturity among college students.Int J Human-Compute Studies,2001,55:919-938.

[8] 倪晓莉,陈思路.某综合大学学生网络成瘾者心理行为评估.中国学校卫生,2007,28(4):354-355.

[9] 汪洁,黄英男.职业院校网络成瘾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干预研究.中国学校卫生,2007,28(7):641-642.

[10]陈新,李凤华,龙斌,等.大学生网络成瘾对学习的影响.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7,15(4):300-301.

篇(5)

1.1实验课程教材缺乏特色

在高等院校,大学设课以理论课为主干,实验课基本上是理论课的附属或是有关理论课的一部分,其重心在于帮助、加强对有关理论课的理解和掌握,根本没有自己系统的教材[1]。虽然近几年各大出版社也陆续出版了一些有关气象学实验的教材,但是往往教材的特点是知识量大且知识点分散,实验内容大多为验证性实验,有些内容又很抽象,超越了高等院校大多数学生的接受能力,不利于学生课下进行自学和预习。面对具有林业特色的高等院校来说,出版一本以气象学基本实验为主,具有林业特色的实验教程势在必行。

1.2课堂教学手段单调和实验教学内容单一

在气象学实验教学中,教学手段和方法仍沿袭传统的模式,即以教师讲授实验理论和演示实验内容为主,学生被动听讲和记笔记,黑板仍是主要的教学工具,缺少现代教育技术和手段的应用。由于师生在课堂上缺乏互动和交流,所以实验课程的教学效果并不理想。气象学实验作为理论知识的附属部分,主要开设的实验有8个,基本上都属于演示性和验证性实验。为了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也为了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利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来增加设计性和创新性实验内容刻不容缓。

1.3气象学实验、实习基地建设经费缺乏

近年来,由于高等院校招生规模的迅速扩大,学校各方面建设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因而,在保证教学能够基本运行的前提下,对实习经费的投入相对不足,而用于实验实习基地建设的经费则更是少之又少,这就大大降低了高校对基地建设的积极性。大多数实验、实习课程的教学也都是仅仅局限在教室内进行演示和验证性实验的操作。

2气象学实验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

2.1加强实验教材建设,构建气象学实验课程教学内容新体系

课程建设与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随着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不断地深入,不断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意识,提高实践教学的效率,实验教学要求与理论教学完全分开,设置独立的实验教学百分制考核机制。面对以往实践教学内容单一,现行的气象学教材教学内容的安排和教学时数偏重于理论教学[2]的现状,也为了适应高等院校实践教育教学改革要求,笔者编写并出版了《气象学实验教程》一书,前十章主要介绍了主要气象要素的测定,具体包括实验仪器构造、原理、使用方法和数据处理方法等。同时为了让学生对实验有更加深入的了解,每一章后安排了思考题。后四章内容主要介绍了自动气象站、气候资料的统计与整理以及地面气象月报表的编制和云的观测实验等等,这对高等院校开设综合性实验和创新性实验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在实验内容上,分层次开设实验,即基础性实验和综合设计性实验,以真正的实施因材施教。

(1)基础性实验:采用多媒体教学方式,通过生动的图片演示该仪器的使用方法,讲授仪器的构造、原理和使用方法。在仪器的选择上,可以采取人工观测的的仪器和自动气象观测系统的仪器相结合的方式,它们的共同使用,可以让学生充分了解两者的区别。

(2)综合设计性实验:主要是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能力,提高综合实践能力和独立操作能力。如:森林小气候观测实验,要求学生根据理论课程的知识,选择和设计一块林地进行森林小气候的观测。教师只是提出建议和目的,具体操作方法由学生自行安排。为进一步加深对森林小气候特性的认识,安排一组学生在林外选择一块对照地,进行相同项目的测定。最后将数据进行汇总、比较、得出结论。通过综合设计性实验,使学生熟练掌握因森林的存在所造成的小气候效应,这对培养学生知识的应用,能力的培养以及启发其科技创新的思维能力是很有益的。

2.2改革气象学实验课程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在教学方法上,以启发学生创新思维、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目的,以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相结合的方式组织气象学实验。同时还要强调学生对气象学实验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的正确掌握,并着重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实验习惯,为其学习后续课程和从事专业实践打下良好的基础[3]。以往气象学实验教学,主要采取的是课堂讲授和演示,课下验证实验的方式。在选择实验内容上也主要是基本气象要素的测定。要对实验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应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新成果,根据不同的实验内容,同时考虑实验条件和环境等因素,把传统的教学方法与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紧密结合,应用多媒体课件辅助课堂教学,将静止的教学内容动态化。这样,可以节省大量的课堂教学时间,增加教学内容和信息,使教学内容变得丰富多彩、教学过程更加优化。

2.3加强气象学实验、实习基地建设

篇(6)

中图分类号:P4-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17-0146-02

一、引言

专业基础课是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之一。《气象学与气候学》是高等师范院校地理科学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之一,作为自然地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课程教学目的在于让学生了解大气科学的基本知识,理解各种常见的大气现象产生和发展的机理,掌握常用气象观测的基本技能和气候统计资料的分析方法,为学生将来的中学地理教学或科学研究工作奠定牢固的专业基础。学好该门课程不仅有利于地理师范专业学生学习其他专业课,而且对今后从事中学地理教学有很大的指导作用,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专业科学素质、科学思维和研究能力的核心课程之一。为提高地理科学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十分有必要对气象学气候学的教学进行深入探索。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作者对《气象学与气候学》课程教学内容进行了适当优化,并提出了一些建议。

二、根据专业和学生特点,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地理科学是研究地球表层自然要素及人文要素相互作用、关系及其相互作用的科学,其所面对的是开放的复杂地球表层巨系统,包括了自然、人文、区域的综合内容,跨越了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研究,研究内容之间相互渗透,融合贯通。因此,地理科学专业的气象学与气候学应有鲜明的综合性和地域性。《气象学与气候学》课程内容涉及知识门类多,知识信息量大。气象学与气候学是一门物理机制较强的学科,学科空间概念很强,公式很多,相对抽象。地理科学专业学生文理兼招的特点,有些学生数理基础较差,对公式的理解相对吃力,教学内容的设置、组织需要考虑到不同层次学生理解能力。鉴于高等师范地理科学专业学生毕业后多数从事中学地理教学,因此教学内容还应与中学基础教育接轨。

教学内容还要根据要求和学生未来可能从事的职业连接起来,教学内容既有基础知识,也要涉及到地理科学领域研究的新成果和国内外形势发展,比如一些当前热点研究话题,如气候变化问题、极端天气事件、海洋酸沉降问题等,在拓宽学生知识面的同时又加深了对课程知识的理解,也能够增加学生的科学研究兴趣。

《气象学与气候学》授课内容可划分为两大类,即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方面,内容复杂,而课程的教学时数有限,须重新进行删减、增设和整合,去粗取精,因此我们根据本课程的教学目标,确定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重点要求学生对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有一个较好的了解,一方面为后续课程奠定良好的基础;另一方面培养学生对气象学与气候学课程的兴趣,提高学生运用气象学与气候学理论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的基本能力,培养学生对基础科学问题的理解和科学思维能力。

三、理论教学内容设计

课程的教学内容是教学活动过程中最为核心的内容,是解决教师想要教什么和学生会学到什么的问题。如果教学内容选择不当,不仅影响教学效果,而且还会直接影响教学目的的完成。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组织也是教师备好课以及组织好教学活动的前提。

1.重新架构教材内容。《气象学与气候学》课程是一个大气科学这个学科的“浓缩版本”。学生使用的教材是由周淑贞教授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气象学与气候学》(第3版)。气象学与气候学教学内容可分为三大知识模块,即气象学―天气学―气候学的知识结构,具体表现为:第一部分是气象学的基本内容,研究大气的组成和结构、大气的热能和温度、大气的运动以及大气水分等等内容;第二部分是天气学的基本内容,研究气团、锋和各主要天气系统;第三部分是气候学部分的基本内容,包括气候成因、气候带和气候型以及气候变迁。各模块之间比较松散、联系不紧密,不利于学生的理解和掌握。

在实际教学中,笔者参照其他高校的做法,以当前气候学研究的主题――气候系统及其变化作为主线,将上述知识点贯穿起来,调整课程的教学体系。课程的知识体系结构为:(1)气候系统;(2)气候系统的热力学过程;(3)气候系统的动力学过程。具体的教学内容包括:①绪论,②气候系统的热力过程,③大气动力学特征,④大气中水分,⑤主要的天气系统,⑥气候系统主要过程,⑦气候的分布规律,⑧气候变化,等。按照上述结构,将原先气象学―天气学―气候学的各知识点内容编排进去。学生在对气候系统的热力学、动力学特征以及水分的迁移转化,天气系统学习的基础上,来认识气候系统的各个主要过程、各子系统间的相互作用等,考察气候的分布和变化。重新编排后各章节结构清晰,层层递进,有利于引导学生在气候系统的框架内,从整体和部分角度认知,对学生后续的自然地理学其他课程的学习也有很好的引导作用。

2.增加关于乡土方面的知识。课程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密切联系实际,关心当地天气、气候变化及其影响,并对当气候条件与资源的进行考察,能够有效帮助学生掌握和了解相关知识点,也逐步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来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相关的知识分散在个章节中进行,如利用《安徽资源环境》等教材,介绍气候类型时适当选用安徽典型地区实例;讲解气候变化时介绍安徽省气候变化特点;介绍气象灾害时,增加安徽省常见的气象灾害类型及防御措施(寒潮、台风、暴雨、干旱等),有利于学生相关知识点的理解,不断地增加学生进行地理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有利于学生乡土情感的培养。

3.穿插相关地学热点研究内容。《气象学与气候学》课程,新的研究方法、手段和成果不断涌现。因而要根据地理科学与气候学的学科新近发展和实际问题,更新教学内容,反映最新科学研究动态,重点是地球表层系统过程相关内容,立足于大气圈,强调和其他圈层间的相互作用,关注全球大气环境变化的新内容,如海洋酸沉降、碳循环、空气污染等,增加全球变暖及其适应对策方面的知识,结合IPCC AR5报告,介绍当前全球气候变化方面新的研究结果,并对全球变暖的应对措施进行分析,增强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气候变化的研究方法”这一部分的教学内容在不少教材中舍去,近年来具体的研究方法和代用指标的发展很快,地理科学专业学生就读研究生后不少从事相关领域的研究学习。鉴于此部分内容较多,不能一一具体阐释,教学中适当选择一些代用指标研究案例进行讲解,如黄土、冰芯、树轮等指标的研究成果,增加学生学习兴趣,还能与学生后续《地理调查研究方法》课程有效衔接起来。

四、实践教学内容设计

气象学与气候学是一门观测科学,教材中用来分析图表的资料多来自实际器测结果。鉴于该门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因此有效地开展该课程的实践活动具有重要的意义。实践教学分为实验和实习,实验的内容在实验室及气象观测场地进行,实习内容一般选择在综合自然地理实习中进行。为了使学生牢固掌握气象学与气候学的基本理论,有一定气象观测和气候资料统计整理的技能,进一步了解气象学与气候学在地理、环境、生态、资源等学科中的应用,教学中采取了以下三种设计方案:首先,气象要素的观测实验。项目包括温度、湿度、气压、风向、风速等气象要素,内容涵盖仪器构造原理、安装、观测方法、使用范围等。教师首先对这些知识进行室内讲解,此外,目前互联网上相关的材料也很多,比如提供气象观测设备的生产厂家主页通常会有详尽的产品性能、原理、构成方面的介绍。根据课程进度适当安排学生到气象观测场地现场参观,要求学生在实习过程中了解各种仪器的原理、结构和使用方法,学会借助仪器进行分析、处理,掌握必要的实践技能,从而得出实习成果。对高师院校学生而言,这些内容的学习有利于他们指导今后的中学教学的一些课外活动。其次,扎实的地理要素统计分析等能力是每一名高师专业地理科学的学生应该具备技能。通过实习,提高学生对所获取的数据的分析、统计、考察和判别的能力。实习数据来源不仅包括学生实测的数据,还包括网络上的相关数据。目前气象资料共享的科技资源平台较多,权威的数据来源如中国气象科学数据共享服务网。通过对这些平台提供气候、气象资料的统计整理、分析和使用,进行对比分析和鉴别,掌握均值、总量、频率、极值、变率等统计量的计算方法,加深对各类气象参量的理解。

最后,虽然从事此课程学习的学生一般不会从事气象预报业务,但天气图和卫星云图的判读和理解也十分重要,如锋面、温带气旋和反气旋、热带气旋等天气系统等云图的实习。除加强对这部分内容的讲解外,以课堂实习和课后练习的方式加强学生对各种天气图和卫星云图的认识。

五、小结

教学实践中,我校《气象学和气候学》总课时共68学时,理论教学课时约60学时,实践教学课时约8学时,根据理论课时进度,适当安排实践环节教学。同时鼓励学生申报各类大学生科研项目或参与科研项目研究,可以使学生在整体上对自然地理过程,特别是气候系统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为后续相应的学习内容奠定坚实的基础,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篇(7)

一、引言

水文气象学是一门以气象学和水文学理论和方法为基础、以水文工程应用为导向,运用气象学和水文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解决水文气象实际问题的新兴学科[1][2]。本着以“气象学和水文学内涵式结合,以理论指导实践,以需求引导创新”的原则,根据当前阶段水文水利和气象等业务部门对高质量水文气象人才提出大量需求,我国首个培养水文气象学本科生的专业在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水文气象学院(后文简称:我院)应运而生,但传统水文学课程已经不适应社会新的需求。新的学科,新的需求,必然要求我们对传统水文课程进行改革。

水文测验、水文预报、水文与水利计算,简称“测、报、算”,是传统水文水资源专业的核心课程[3]。水文测验学是研究如何正确、经济、迅速地测定各种水文要素的数量及其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变化过程,是水利类专业本科生的主干专业课程。实践性强是水文气象学基础系列课程的显著特点之一,在教学别强调理论要与实践结合。水文测验实习是将理论课程付诸实际生产实践的,从而使水文学本科生获得重要的专业技术训练的野外实践过程。本文结合水文气象学的新学科特点,以水文测验实习为例,其实习目的和实习内容是根据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制定的,直接照搬到水文气象学专业上,不符合水文气象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笔者根据水文气象学的独特学科特点,优化传统水文测验实习目标和内容,使之更符合水文气象专业的培养目标,进而培养具备扎实基础、熟练水文测验技能专业背景的水文气象专业技术型人才,为今后从事水文气象行业相关的水信息采集,水文气象数据处理方面的工作打下基础。

二、水文气象学的必要性与独特性

水文气象学是我国、亚洲,乃至全球的新兴交叉学科,目前国际上只有俄罗斯、瑞典、英国、乌克兰四个国家拥有水文气象研究机构。气象学与水文学长期以来处于割裂状态,传统的水文学只研究降水落到地面之后的各种过程,气象学则只关注降水在空中未降落之前的各种过程,即水文学上不接天空,气象学下不接地气,二者之间“割裂性”使得很多社会实际问题不能有效解决。随着社会进步与经济发展,单纯的水文学或气象学已经不能满足实际发展的需要。而水文气象学作为纽带将水文学和气象学二者有机地、巧妙地结合起来,同时是气象学和水文学发展的新亮点,它使得气象学接地气,使得水文学往上游端发展,是理论与实际结合的典范。其产生与人类社会对洪涝灾害现象的认知水平、抗御灾害的能力、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密切相关,其内涵和研究的领域随之不断深化和发展。俄罗斯的水文气象着重研究高纬度地带融雪和降雨产生的降雨-径流机理及应用;美国的水文气象着重研究中低纬度的季风和热带气旋引起的降雨-径流机理及应用,尤其是飓风引起的极端暴雨洪灾的分析、计算和预报。

水文气象学本科学生的培养,既要考虑水文学与气象学知识的有机结合,又要考虑其较强的实践性。因此,本学科的学生既要学习气象学的知识,如天气动力学、动力气象学等,又要学习水文学的知识,如水文学原理、水文测验学等,更要学习水文气象交叉方面的知识,如水文气象学、水文气象集合预报等。水文气象学的这种有机性和实践性,要求教学过程要特别强调理论要与实践结合,同时要求在水文学课程中渗透气象学知识,在气象学课程中渗透水文学知识。

三、传统水文测验实习内容及存在的问题

水文测验学是水文气象专业的必修课程,实践性强,与具体生产业务密切相关,其实习教学环节是培养水利学科应用型人才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渠道,是水利类教育教学的重要环节。根据水文气象专业自身特色,积极探索适合创新人才培养的水文测验实习模式具有重要意义。

水文测验实习的主要目的在于加强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操作实践能力;通过水文测站的生产实践,初步掌握测站的主要测验业务和技能,并加深对水文测验理论的理解,使学生将水信息采集和水文数据处理基本理论、基本方法付诸实践,进行基本水文测验专业技能训练。要求学生通过在站实践,增强对水文现象的感性认识,掌握各种水文要素的观测及测验方法;通过观测、测验报表的填写和成果的计算等基本技能的训练,结合教学、科研进行试验研究,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传统水文测验实习的主要内容包括水信息采集的野外仪器使用培训和实际水文数据处理两部分,重点和难点在于培养和训练学生水文测验的基本技能,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降水与水位观测及其资料整理;(2)水准测量和大断面测量及技术:完成水准测量和河道大断面测量外业工作,并完成相应的资料整理,绘制大断面图;(3)流速测验与测速垂线精简:完成流速测验,并在保证流量计算结果精度的前提下,采用最少的测速垂线数目,并确定其在断面上的分布,点绘全断面精简后的测速垂线位置图;(4)流速脉动实验:通过流速脉动实验掌握流速脉动的特性、变化及分布规律,推求流速误差与测速历时的定量关系。(5)测站资料整编:对实习测站年实际数据的分析、计算、定线、推流,初步掌握受混合影响的水位流量关系的数据处理方法;悬移质泥沙数据处理的定线方法,并进一步了解测验工作与数据处理工作的互相关系。

笔者结合在国外多年求学和教学的科研经验,考虑不同的学科特色,与国外水文测验实习方面比较,传统水文测验实习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实习方式老套,死板照条,不具有创新性:目前高校水文测验实习,学生多根据具体的实习任务,流水线式、按部就班地完成实习内容。某些学生实习结束后都不清楚为什么要做这些测量,这些测量的目的是什么,测量出的结果怎样应用在实际生产中。现存的实习方式不能实现预期实习目标。

2.实习内容陈旧,一成不变,未考虑具体学科特点:一直以来,现在水文测验实习内容没有发生过大的变化,笔者求学时如此,为师时亦如此。现有的水文测验教材反映的是陈旧、常规的测验内容和方法,远远适应不了实际教学需要,现代先进的测流、测深及水文气象自动测报系统等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都没有得到应有的反映[4]。与国外高校相比,我国大多数高校没有根据本校学科的特色,制定相应的实习内容。本课程应特别注重其实践性,日本美国等国家院校,水文测验实习的比重占50%左右[5],而我国大部分院校的比重仅20%,甚至更低。相比而言,我国水文测验教学没有侧重其实践性,不利于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和创新能力。

3.教学方法落后,教学仪器陈旧,考核方式单一:国内水文测验的教学主要以理论课和野外实习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两者本身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但某些高校往往第一年安排理论课学校,第二年安排实习课,导致两者相互脱节;教学仪器陈旧,课堂上不能展示最新的水文测验技术方法。与国外相比,国内水文测验实习主要以实习报告形式展示实习效果,考核学生对实习内容的掌握程度。这种考核方式不能合理地反映学生的实际水平,也不能有效考查学生的创新能力。

四、新学科水文测验实习的挑战与改进

针对水文气象专业的独特性,我院以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为契机,以培养能力、提高素质为主线,以培养创新型和应用型人才为目标,构建“一体化、三层次、多形式”的水文气象学实践教学体系[6],并在这一基础体系上进行科学有效的实施和管理。一体化是指把相关的实验知识、技术和方法有机地组织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三层次是指将实践教学分为基础性试验、综合应用型实验和实践创新型实验三个层次;多形式是指实习实践的方式不拘一格,室内、室外相结合,讲授式、启发式、自学式、开放式等多种形式有机组合的实践教学。在我院这种有机实践教学体系下,针对我国水文测验学现存的问题,结合水文气象学的具体特点,并考虑我国水文测验发展的总体方向及现代化科学技术发展的趋势,我院水文测验实习的改进措施如下:

首先健全水文测验实习内容,在原有基础上增加气象学要素,使之体现水文气象有机结合的特色,如增加多时段降水、气温、风速、辐射、湿度及蒸发的观测,分析气象因子与流量、蒸发的相关关系,总结出对流量影响最大的一个或者一组气象因子,这可以对河流流量的影响因素有更深刻的理解,也可以更好地理解水文气象过程。

其次改进水文测验的实习实践形式。野外实习之前采取理论讲解与视频演示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理解实习的方法和原理,初步掌握实习的相关技巧;到达具体实习场所,再采取现场演示,边讲边做、边做边讲,与学生共同完成实习所要求的内容。实习过程,务必保证每一个学生亲自动手,熟练掌握每一个实习内容。同时要改变传统单一、填鸭式的实验形式,增加开放式实验环节,让每个学生或每个小组自己提出问题,自己设计实验,自己动手完成,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创新性。

此外,要改变单一的考核评价方式,采取实习报告与现场答辩相结合的考核方式。传统实习报告的形式可以系统地、全面地考核学生是否了解实验的目的、意义,是否掌握实验内容、实验方法,是否理解每一个实验过程,是否学会争取分析实验结果,此方法具有全面性的特点。但是传统报告的形式不能合理体现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现场答辩可以直接考核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通过现场提问实验的关键过程,考核学生的临场应变能力、学生对实验掌握的熟练程度,答辩与提问相结合填补了传统实习报告的不足之处,完善了水文测验实习的综合考核评价体系。

参考文献:

[1]杨文峰,周辉,李明,等.水文气象预报研究述评[J].陕西气象,2007,5:14-18.

[2]张小娜.水文气象专业设置初探[J].教育教学论坛,2013,37:134-136.

[3]芮孝芳.水文学原理[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4.

[4]张利平,夏军,许建民,付小平.水文实验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应用[J].长江职工大学学报,2001,18(3):36-38.

篇(8)

学科交叉是优势学科的发展点,新学科滋生的源泉,是获得科技创新的重要突破点。近年来,发展交叉学科已经成为许多高校培养新世纪创新性人才的首要策略和途径。关于交叉学科的定义,刘仲林等认为交叉学科是两门或两门以上的学科相互结合、彼此渗透交叉而形成的新学科。这是目前接受最为广泛的定义。

1水文气象交叉学科的可行性

1.1气象学和水文学存在互补性、递进性

气象学是把大气当作研究的客体,从定性和定量两方面来说明大气特征的学科,通过研究大气的变化规律,并最终对天气做出合理的预报,预报的对象包括降雨、气温、气压、风速等。水文学是研究地球大气层、地表及地壳内水的分布、运动和变化规律的学科。通过测验、分析计算和模拟,预报自然界中水量和水质的变化和发展。可以看出,气象学是水文学的上游学科,水文研究的地表水资源来自于大气降水,且地表水资源的演变直接受到气候条件的影响,气象学为水文学的研究提供有力的边界条件。

1.2社会急需人才的紧缺促进该交叉学科的发展

近年来,各种水文气象极端事件频发,如城市内涝,北京2012年的“7.21”暴雨;2016年7月连续暴雨导致湖北多个城市严重内涝,损失严重;如干旱,自2009年,水资源丰富的西南五省却持续干旱;2016年北方春季持续性严重干旱,等等。中国正处于经济快速发展阶段,经济的发展、财富的积累和人口的增加都需要更高的防洪抗旱安全保障。但是若要应对上述种种极端水文气象事件,单靠气象学科或者水文学科已无法培养出适用的人才。社会急需既懂气象又懂水文的专业人才。因此,必须加强水文、气象学科之间的交叉和整合,这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2水文气象交叉学科的课程设计

交叉学科的设置和发展依托于交叉课程的建设,本文将以二门特色课程的建设为例,说明水文气象学科的设置思路。

2.1普通水文气象学

普通水文气象学是水文气象学科中重要的一门专业主干课。该课程的目的在于讲述气象学在水文问题上的应用,培养学生通过气象学与水文学相结合的手段来解决水文问题中与大气有关的自然现象。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初步掌握水文气象学的基本概念,理解水文气象学中的重要理论依据、主要的研究内容、研究技术和方法,以及了解当今常用的一些水文气象耦合模型和一些迫切需要解决的与国民经济生产实际密切相关的应用问题。

2.2水文气象集合预报

水文气象集合预报是水文气象交叉学科发展中设置的一门专业课程,具有较为明显的学科交叉性。水文预报的重要输入条件是降雨,而降雨的预报则来自于气象学,同时,地面条件的改变也会对局部的气象背景要素产生影响。通过课程学习,可以掌握水文预报和降水预报的相关技术,掌握水文气象集合预报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了解水文气象集合预报的发展趋势和应用进展,带领学生接触到目前国内外的学术热点和难点问题,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精神,并进一步提高联系实际、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3水文气象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

3.1师资和教材资源缺乏

对水文气象专有人才的培养在国际上只有4家研究机构涉及,国内更是很少,目前只有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一家。虽然近年来从事该领域研究的教师人数已有一定的规模,但是能将研究成果转化为本科教学内容却需要一定时间的积累,而且由于涉及多学科领域,对教师的要求相较于传统专业要高,一般需要有较长的留学经历。而目前的相关教师储备不足。

3.2教学和考核方式较为陈旧

水文气象方向课程的考核方式仍以笔试为主,占总体成绩的70%;虽然会辅以报告、作业的形式,但分数比例较低,不能有效突出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平时的表现,无法考核出学生对这门课程的真实掌握程度和学生对这门课程的理解,需要对考核方式进行改革。

4水文气象交叉学科的发展对策

水文气象学紧贴国际发展前沿,水文与气象的交叉和整合是气象学科和水文科学发展新的增长点,水文气象专业人才的培养关乎到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建设水文气象方向的专业课程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4.1培养教学人才,加强教材建设

加大对教师出国进修的资助,通过与国际著名水文气象研究机构的合作和交流,提升教师的科研水平和在该研究领域的影响力。将知识结构相似的教师组成课程组,通过不断的交流和碰撞,进行知识的更新,以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课程组是高校教学团队建设的有效载体,课程是学科与专业、教学与科研的联系纽带,也是推进新兴课程建设和发展的有效途径。

4.2改革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效果

水文气象学与目前国家发展中的减灾防灾关系密切,因此对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一定的要求。该课程的教学需以实际问题为案例,对其进行分析、建模、求解及实施。因此,传统的教学方法不再适应,需结合新的教学方法,比如:案例教学法、兴趣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合作式学习、双轨教学法及其研究性教学法等双向交流教学方法。而且,实际问题内容多,板书影响教学效果,需借助于多媒体课件,演示复杂大信息量的内容。

篇(9)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02-0131-02

随着气象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在环境保护领域应用范围的不断拓宽,气象、天气的发展和研究越来越成为学术界的焦点[1]。《气象学》,是学生专业基础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后续课程学习的重要基础[1];实践教学是本部分内容的重要组成,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应放在同等的地位,实践过程中应加强对学生的能力培养,不断通过实践提高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实践创新能力,做好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有机结合,理论和实践教学应着眼于国家发展的需要和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构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科学的人才培养体系,确保人才培养质量[1-3]。

全国各高校都对本校的《气象学》课程理论教学内容和实践教学内容进行了合理调整。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地理科学专业、水文与水工程专业都有气象学相关内容的教学,实践教学是气象学教学的重要部分,是巩固专业能力、加深专业知识理解的有效途径,是培养具有独立思考能力与实践能力的高素质高级技能型专门人才的重要环节,是培养学生掌握科学方法和提高动手能力的重要平台;如何在现有实践教学条件下,合理协调整合相关教学资源,达到气象学相关实践内容的效益最大化,如何在做好气象学相关内容教学的同时,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基础,做到相关知识的自然衔接,是近期我们重点考虑解决的问题。

一、教学内容的剖析

从专业课程《气象学》相关课程的设置内容来看,无论使用的是哪种教材,都涵盖气象学、天气学和气候学三部分内容,只是不同专业在课时安排上有所区别;三部分内容既自成体系又紧密相关,特别是前两部分,理论性强,有很多难点内容;因此在教学过程中紧密结合实践教学,能使学生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气象学作为各专业的基础课程,与后续课程的内容紧密相关,比如,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中的水文学、植物学地理学、土壤地理学、遥感原理与应用、综合自然地理学、环境生态学、生态工程学等都有相关的知识内容,教学过程中应考虑到这些课程教学的需要。

二、气象学教学的目标

从实践教学的角度,《气象学》实践教学的目的如下:

1.基本技能。培养的学生应该具备良好的基本气象要素观测的基本技能,例如:大气温度、风速等气象要素观测的基本原理与方法。这些基本技能的掌握可以使学生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2.自我学习和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训练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培养综合分析与归纳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综合应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撰写科研论文等多方面的综合能力。

3.创新能力。在教学计划和教学实施过程中强化教学实践和科研训练环节,培养学生的创新实验能力、科学研究能力等。

三、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1.实践性教学体系构建要适应社会的发展和需求。我们要培养和造就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以适应社会发展。

2.以任务驱动教学实践性教学。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学生主动探索、自主学习能力应放在首位,教学过程中应精心设计实践环节,为学生提供各种条件,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3.实践教学与传统教学有机结合。使抽象的理论具体化,用学生亲身经历过的事例,便于学生理解掌握。气象与人类的生活密切相关,课程的学习不仅局限在课堂上,而且贯穿在学生的生活中,随时发生的相关事件就是活生生的案例,通过这种学习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4.实践教学指导教师队伍的建设。优秀的实践课程教师队伍配备应以实验室(或实习基地)为平台,通过培养和引进专职或兼职实验教师,负责本实验室(实习基地)课程的授课工作。

5.实践教学条件的改善。实践教学条件是实践教学体系的基础,在整个体系中起支撑作用[3]。根据实验课程体系,主要是实验室、实习基地。(1)实验室建设。现有气象观测与模拟实验室主要是一些传统仪器设备,应增加较为先进的仪器设备,让学生能掌握最先进的仪器设备的使用方法。(2)实习基地建设。实习基地是教学科研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2],包括校内实习基地和校外实习基地,校内基地建设即建设地面气象观测场。

四、实践教学实施

根据课程实践教学的实际,实践教学的实施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实验教学。实验教学紧密结合教学过程中知识点,通过实验让学生掌握相关知识内容。因此,实验教学可以设置多个实验巩固相关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的基本专业技能。

2.实习。实习环节,主要使学生利用掌握的相关知识,对天气、气候相关知识进行综合分析,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每年的认识实习和综合实习均可安排气象学相关内容。

3.毕业论文、SRT等。充分利用毕业论文、SRT等实践环节,利用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对本课程感兴趣的同学进行指导,让学生利用所学课程知识,对各种天气、气候现象、过程进行综合分析,培养创新能力、科学研究能力等。

五、实践教学中存在问题

1.实践场地、教学设备不充足。由于各方面的因素,《气象学》实践教学设备和场地大多不足,只依靠简单的常规仪器设备,短时间的实践教学,不能满足课程的实践教学特点,校内实习基地(气象园)建设是满足气象学实践的基本条件,有了气象园,有了基本的实践教学设备,学生的实践教学才能够真正走上正轨。

2.实践教学的考核体系不健全。气象学实践教学处于初级探索阶段,缺少完善的实践教学条件,缺少较强的实践教学队伍,这都会影响本课程实践教学的效果。

3.学生忽略实践教学的重要性。由于专业实践的要求不同于气象相关专业,学生对本课程的实践不是很重视,这也与课程的实践体系的不完善有一定关系。

4.实践过程与相关课程教学的衔接不完善。作为其他专业课程的基础课,实践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到其他课程的教学需求,这需要《气象学》课程的教师能全面了解整个专业课程的配置及相关课程内容的设置,了解专业课程的对相关知识的需求,教学过程中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及实践,做好与专业课程的对接。

六、结语

资源与环境学院三个专业中有“气象学”相关理论教学内容和教学实践环节。根据各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位和学生的专业知识结构,结合社会需要和学生要求,不断完善《气象学》相关课程实践教学体系,改革实践教学模式;通过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体系,优化实践教学内容,培养教师重视实践教学的理念,改革传统的实验教学方法,加强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的结合,做好《气象学》相关课程实践与其他专业课程的衔接工作,提高实践性教学质量和学生的综合素质;通过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改革实践教学的模式,完善实践教学的体系,促进学生的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活动的融合,强化学生的应用能力培养[3];通过有层次递进的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为课程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构建一套具有示范性且行之有效的实践教学模式,切实保障人才培养质量;通过改革《气象学》课程组实验教学内容和方法,构建基础实验、综合实验和毕业论文等相融合的实践教学方式,充分利用现有实验室条件,并在此基础上创造更好的条件,为学生提供开放实验条件,并为学生的开放实验、大学生科技训练计划(SRT)和其他科创项目等提供形式多样的有效指导,使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和实践能力得到锻炼。

参考文献:

[1]王志,廉丽姝.高师气象学与气候学实践教学内容优化探究[J].高教论坛,2014,(11):59-61.

[2]高西宁,刘江,殷红,等.应用气象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创新[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10):125-128.

[3]韦雪艳,吴钟元,等.多方法―多水平人文本科创新人才的“实践培养模式”[J].现代教育管理,2012,(4):100-102.

The Research on Practical Education Innovation and Experience of Meteorology

GAO Wei-dong,JIANG Wei,ZHOU Bao-hua,SHAO Feng-luan,YANG Li-yuan,XU Li-rong

篇(10)

教育部于2007年2月27日了“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文件中对教学内容改革提出了明确要求,即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需要,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将新知识、新理论和新技术充实到教学内容中,为学生提供符合时代需要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其主体是要求把大量新的内容反映到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上,使之能符合时代需要,而教学内容的改革也应围绕这一指导思想来开展。根据这一指导思想,在教学内容改革中,首先要考虑专业基础课的课程定位,专业基础课作为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有其明确的教学目标,即培养和提高学生专业科学素质、科学思维和研究能力,并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开设打下基础和提供桥梁与工具等。

其次,要考虑课程体系中教学内容的取舍,在此基础上考虑加入一些新的内容。农业气象学作为高等农业院校非农业气象专业开设的专业基础课,有其独立的课程体系。目前我国高校非农业气象专业的农业气象学课程内容可划分为以下三个单元:第一,与农业生物和农业生产活动有密切关系的大气、辐射、热、水和风等农业气象要素的形成与变化规律以及农业生物生长发育和农业生产活动对这些气象要素的反应;第二,单元内容为主要天气系统的形成、灾害性天气的发生机理和时空分布规律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和相应的防御对策等;第三,有气候的形成和分类、气候变迁、中国的气候、农业气候的分析、区划及农业小气候的利用与调节等内容。根据农业气象学各单元教学内容特点,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教学内容的改革。

1.农业气象学课程教学体系中的第一单元内容是高等院校非农业气象专业,如农学、园艺及植物保护等专业的诸多专业课知识的主要结合点。因此,在教学内容改革中,对这部分内容的取舍尤其要慎重。即在保持原来知识结构的前提下,对一些不合理的教学内容进行适当删减。例如,辐射相关教学内容中有作物群体内的辐射状况、光饱和点和补偿点、光照时间随季节和纬度的变化、植物的光周期现象、光照时间与作物引种等,其中,除作物群体中的辐射状况和光照时间的变化规律外,其他已在植物生理学等其他课程中学过的内容。所以,作物群体中的辐射状况和光照时间的变化规律是需要重点讲授的内容,其他可以略带而过。剩下的时间可以介绍一些新的内容,如,基于作物冠层反射光谱的农业遥感理论、农田植被消光系数的测定原理和方法等。对于本单元的其他知识点,也可通过类似的方法,把一些新的理论、研究成果引入到新的教学内容体系中。

2.天气系统及灾害性天气是第二单元的主要内容。我国的农业气象灾害相当频繁,它主要由降水、温度等的较大年际变化所引起,农业气象灾害也是引起我国粮食大幅减产的主要自然灾害之一。通过该单元知识的学习,提高学生的防灾减灾意识,培养学生防御农业气象灾害的能力。另外,我国幅员辽阔,具有除极地气候和地中海气候外的各种气候类型,各地所发生的农业气象灾害种类繁多,差异较大。因此,根据不同地区农业气象灾害发生规律和分布特点,可适当调整教学内容,使教学始终围绕当地主要天气系统及农业气象灾害来展开。如,对于华北地区来说,春旱、冻害、干热风、风沙害等是经常发生的气象灾害,教学重点也应围绕上述几个气象灾害和主要天气系统的形成来展开。

3.气候的形成和分类、气候变迁、中国气候、农业气候区划、利用与调节、农业气象观测、农业气象情报预报等是农业气象学课程体系中的第三单元内容。对于应用气象专业来说,该单元知识是学习后续专业课程的基础,但对于非农业气象专业来说,农业气候区划、利用与调节等是这一单元中重点讲授的内容,这些知识也是学好作物栽培、园艺作物栽培、植物保护等后续专业课的基础。全球气候变化是当前的科学热点之一,其中有关全球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评价研究更是农业气象和作物生长模拟模型研究的热点内容。把全球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评价研究与大气污染、全球温暖化等新的内容引入到新的教学体系中,不仅有利于学生了解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及其评价方法、适应对策等,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在大力强调环保意识的大趋势下,农业气象学的教学内容改革也应该顺应这种时代潮流[1]。

教学方法的改革

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是加强课程建设,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要遵循系统性、整体性、综合性、动态性、全体性和启发性原则[2]。通过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为学生独立思考和主动探索提供宽松的环境。

1.采用多媒体教学法,提高教学效果。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正逐渐成为提高高校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教育部明确指出,要进一步培养和提高教师制作和使用多媒体课件、运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活动的能力,培养和提高本科生通过计算机和多媒体课件学习的能力,以及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学习的能力。制作并使用多媒体课件是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课堂教学的有效方式,多媒体课件把抽象的知识变为生动、形象、具体、直观的内容,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对抽象概念的理解和快速准确地掌握所学知识。农业气象学的很多教学对象时空范围广,动态性强,非常适合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课堂教学。如气象要素的空间分布、锋面天气的形成、台风及云的形成、科里奥利力的产生过程等内容都非常适合用各种媒体手段来直观地表现出来。教学是一个由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工具及教学手段构成的系统,多媒体是这个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它只有与教师、学生、教学内容等其他因素有机结合起来,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但如使用不当,会带来相反的效果。多媒体课件质量不高,调动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内容太多,主次不分,淡化主体;不管课程性质,滥用多媒体等[3]都是多媒体教学中经常出现的问题,只有克服多媒体教学的这些诸多不足,才能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2.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是以教师为中心的,其特点是由教师通过讲授、板书及教学媒体的辅助,把教学内容传输或灌输给学生。在这种模式下,作为认知主体的学生是被动接受者,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处于比较被动的地位,很难达到较理想的教学效果,也不利于培养出创新型人才。因此,在课堂上应坚持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通过各种教学手段和方法,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学生独立思考和主动探索的环境。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问题,学生则带着问题去学习、归纳、思考、解决问题,并向教师提出问题,实现教师与学生互相沟通[4];同样,教师也可以针对某些教学难点或其他一些与专业课密切相关的知识点,组织即兴课堂讨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如,前年年初我国南方冰雪灾害的成因、危害及防御对策、农田植被消光系数的计算方法及其在作物学研究中的应用等内容都可以成为即兴课堂讨论的题材。

上一篇: 水利工程的意义 下一篇: 区域医疗信息化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