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风险管理的重要性汇总十篇

时间:2023-12-07 10:13:06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信用风险管理的重要性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信用风险管理的重要性

篇(1)

一、信用、信用管理及商业银行信用管理概念界定

关于信用,这是个既简单而又复杂的问题。从经济学和金融学的角度探讨,通常把信用界定为以偿还和付息为基本特征的借贷行动,由此引起的资金运动则为信用资金运动。

信用管理则是指授信者对信用交易和受信主体的资信进行专门管理的活动,其目的是为了防范信用风险,确保信用资金运动顺畅进行。信用管理的范围包括以借贷为内涵的信用资金管理,其着力点在资金管理上。

商业银行信用管理是指它不是一个孤立的、单一的信用关系和信用业务经营管理,而是将其全部信用业务集中起来,进行多重的、综合的、整体的、系统的管理。它的管理目标是为实现银行的“三性”目标服务的。

二、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现状及问题

风险管理是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和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问题,而信用风险是商业银行最主要的风险之一。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大致分为5类:a工商贷款信用风险b消费者贷款信用风险 c 票据业务信用风险 d 结算信息风险e信用价差风险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现状:

(一)商业银行不良资产比例过高

国际通行标准认为,金融机构不良资产率警戒线为10%。据中国银监会的统计数据,2008年中国主要商业银行不良资产总额仍达12549.2亿元,与外国银行相比,不良贷款率偏高。

(二)商业银行信用风险过于集中

2009年末中国银行业总资产已达78.8万亿元,商业银行贷款集中度很高,主要表现在“贷大、贷长、贷垄断”。这些将在今后几年形成银行新的不良资产。

(三)城市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堪忧

银监会2006年初对全国110家城市商业银行进行风险分类,被列为风险性机构即第四、五、六类的城商行共37家,这些风险类城商行资本充足率普遍在3%以下,且相当一部分处于多年亏损状态,资本补充形势相当严峻。

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1.信用风险管理体制不健全

我国现代商业银行制度还没有真正建立,实施有效风险管理所需的法律体系和市场制度需要进一步完善,信用风险管理缺乏一个完整的构架,大部分商业银行还没有建立起独立的信用风险管理部门,使得其难以对体系内总体信用风险进行评估和测量。

2.信用风险管理模型落后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还没有真正建立自己的信用风险度量模型,现有的数库、信息管理系统不能满足复杂的风险计量要求,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信息系统的稳定性和风险计量模型的准确性,而且国内银行的数据储备严重不足、数据缺乏规范性、数据质量不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着信用风险管理模型的建立和运行。

3.信用文化比较薄弱

受传统思维方式和原有经营理念的影响,我国商业银行对信用风险管理的理解还是在制度、方法和技术等较浅的层面上,对信用风险管理文化在公司治理和信用风险管理中的认识有限。当前信贷文化严重缺失主要表现在:一、重担保,不重视主营业务收入;二、重贷轻管;三、风险意识淡薄。

三、提高中国银行业信用风险管理水平的对策建议

目前,来自国外商业银行的激烈竞争以及《新巴塞尔协议》的要求,对国内银行业的监管环境也逐步趋于规范和严格,许多银行都认识到了提高风险管理水平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一)加强信用风险基础建设,推进信用评级行业发展。

信用评级体系是信用风险度量与管理模型中一个最基本的子模块系统,信用风险度量模型中所采用的信用评级体系是否客观合理,对信用风险的评估与预测的准确性,提高银行贷款的质量,降低不良资产等都会产生重要的影响。基于广泛的信息集所建立起来的评级体系的代表是各类外部评级机构所提供的评级体系,其具有客观性、公正性和权威性。

(二)构建良好信用风险文化

我国商业银行应重视信用文化的构建,倡导和强化信用风险意识,培育形成关于信用价值风险的价值判断体系。银行应树立风险管理是银行核心竞争力的体现,明确风险管理与业务发展之间的关系,形成风险管理贯穿整个业务过程的思想。

(三)改进信用分析方法和技术,建立信用风险评估和定价模型

制定有效的激励机制,引导并配合商业银行跟随国外新兴信用风险管理技术,构建符合我国实际的信用评估模型、破产预测模型等。商业银行还应能够根据自得预期收益、筹资成本、管理费用及借款人的信用等级等构建自己的信用定价模型,制定恰当的定价策略。

(四)培养高素质的风险管理人才。

要提高信用风险管理水平,必须培养高素质的人才队伍。现代风险管理需要的是精通金融学、经济学、数学、计算机的复合型人才。

(五)强化金融监管,提高银行风险管理水平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内部评级系统不完善,更加凸显了外部监督的重要性。银监会要监督检查各商业银行资本是否充足,确定监管资本各类方法需要满足的最低标准。要制定具体的信息披露办法,强化银行业信息披露,提高商业银行信息披露的透明度和有效性,还要引导市场加强对于银行信息的分析,逐步提高市场约束的力量,以此来提高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篇(2)

1大数据技术与城商行信用风险管理概述

1.1大数据技术的相关内容

计算机以及物联网的发展为大数据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使得我国大数据技术水平不断强化提升,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大数据技术发展比较晚,但是我国大数据技术的发展却比较快,在众多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也推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随着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以及相关理论研究内容的不断增加,有关大数据技术应用的深度和广度也会得以进一步拓展。以下内容是大数据技术的主要模块,包括:数据采集、数据存取、基础架构、数据处理、统计分析、数据挖掘、模型预测以及结果呈现,城商行信用风险管理中应用大数据技术则可以对影响信用风险的因素进行重点分析,提高信用风险管理的准确性,降低信用风险所造成的损失。

1.2城商行信用风险管理的相关内容

城商行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突出风险就是信用风险,虽然也有采取措施规避,但是效果微乎其微,而大数据技术的发展则为城商行信用风险管理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可能性。

2大数据技术在城商行信用风险管理中应用的重要性

其一,有利于建立科学完善的风险防范体系,城商行信用风险管理具有一定的复杂性,而且涉及的基础信息比较多,在进行分析时难免会有考虑不周的地方,导致信用风险管理的措施不能有效规避风险。而大数据技术在其中的应用则有利于建立科学完善的风险防范体系,对信用风险的影响因素分析以及相关信息的获取更加科学准确,可以依据不同种类的风险,提出对应的计算形式。通过对风险的计算、识别等,将金融风险的发生率及损害率等内容进行有效监管;其二,有利于提高信用风险管理水平和效率,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可以利用计算机对信用风险影响因素进行整合和分析,之后做出判断,管理水平明显提高;其三,大数据技术在城商行信用风险管理中应用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和必然结果,这些年,随着人们对于大数据技术研究的不断深入,其在信用风险管理层面的应用无论是广度还是深度都有所加深;其四,有利于满足城商行服务模式的风险管理。当前,金融行业蓬勃发展,城商行是金融行业的主体,其信用风险的管理工作能够满足当前金融企业增强信用风险管理的要求。

3大数据技术在城商行信用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3.1建立一个信用信息服务平台

其一,可以创建统一的信用信息服务平台,实现大数据连接,能够对客户的各方面信用信息进行全面的了解和掌握,实现多部门信息的整合。比如,政府部门了解其偷漏税以及行政处罚情况;银行了解客户的交易信息,以判断其诚信情况。总之,通过这些方面信息的获取和整合便于城商行信用风险管理中对客户的信用情况以及当前状态做出准确的判断;其二,建立客户的完整图像信息数据库,对客户信用的准确把握是城商行信用风险有效管理的重要举措之一,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则会使城商行更加全面了解客户的信用情况。这样就可以避免进一步减少与失信客户的合作,从源头上对信用风险进行有效控制,降低信用风险出现的可能性,基于客户信用数据制定有效的风险规避策略。

3.2创新风险控制模式

创新风险控制模式可以有效的对金融企业存在的风险进行控制,主要以可观察到的交易,作为变量利用大数据进行分析计算,评判出存在的风险程度,将风险分为几个不同等级。从客户进行交易的第一个行为开始进行分析,与对应的风险做出判断并且及时采取方法控制风险,从而能够有效控制风险进行科学决策,对其在风险高的交易可以形成预警以此开展调查。

3.3将智能决策与业务应用流程进行合理的结合

在信用信息服务平台数据的基础上利用新型风险控制模式,采取相应的业务策略,设计好合理的风险控制流程,在风险发生时,可以及时做出判断并采取有效的方法控制风险。更新金融行业的相关制度,除了在事中对风险进行控制外,还要在事前对风险进行管控,通过各方数据整合,对于大数据技术做出计算,对风险进行预防。在解决相应的风险后,对相关决策、管理、控制进行记录并且及时总结,防止出现相同情况,只有明确风险控制流程才能在风险控制中有条不紊的进行各项工作

4如何加强大数据技术在城商行信用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为了提高大数据技术在城商行信用风险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要积极采取措施广泛应用,通过整合优化风险管理组织架构;建立完善的制度保障,以先进的信用风险管理理念进行管理;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为信用风险管理提供人才支持;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规范客户的信用等级评价等措施降低城商行的信用风险,实现城商行发展的可持续性。

4.1整合优化风险管理组织架构

城商行应该对现有风险管理组织架构进行整合优化,建立更加完善的组织架构。一般而言,风险组织架构的整合优化需要从总行以及分行两个层面进行有效控制,在总行层面,需要有专门的信用风险管理人员,负责管理信用风险以及相关团队,为了确保城商行信用风险管理的独立性和集中性,应该采取适合的风险管理模式,由总行向分行派驻风险管理人员,但是却采用双线汇报,既要对总行汇报,又要对分行领导汇报,以确保信用风险管理的系统性。在分行层面,也需要统一风险政策,建立科学的信用风险管理评价和考核机制,而且要注重对业务审核的专业性和科学性,确保有关业务的审核流程更加独立科学,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信用风险。除此之外,需要总行与分行之间相互协调,有关风险管理政策要统一,而且能够确保信用风险管理措施切实贯彻执行,避免风险管理组织架构形同虚设,最大限度地发挥风险管理组织架构的作用。

4.2建立完善的制度保障,以先进的信用风险管理理念进行管理

首先,城商行需要完善信用风险管理制度,对其中的一些内容和步骤等进行合理的规范,以确保信用风险管理的规范和有效。要从制度层面出发,对其中的一些行为进行约束,为信用风险管理提供制度保障和支持。而且要避免信用风险管理制度形同虚设,这就需要建立完善的监督体系,确保相关制度内容的贯彻落实。城商行还需要以先进的信用风险管理理念进行管理,先进的风险管理理念以及风险文化是城商行进行信用风险管理中所必不可少的,既可以提升有关人员的团结性,有效提升业务效率,也是适应时展的结果。城商行可以在内部组织一些活动或者设置一些标语等正向激励的方式进行信用风险理念的引导和文化的宣传,从而使信用风险管理理念和文化潜移默化地对相关人员产生影响并且深入人心。与此同时,还需要与时俱进,不断进行信用风险管理理念的更新,确保相关内容能够适应新的变化和发展形式,从而达到内化于心、外化于形。除此之外,还需要引导树立良好的风险文化和合法合规文化,对员工的行为进行正确的引导。

4.3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为信用风险管理提供人才支持

大数据技术在信用风险管理中应用效果的提高,需要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既要掌握信用风险管理的知识和内容,还能够对大数据分析和技术有所了解,能够利用数据建模以及数据挖掘等能力,能够有效利用大数据技术对信用风险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因此,就需要培养和引进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为信用风险管理提供人才保障。其一,在人才培养方面要调整思路,重视和加大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当前城商行风险管理中仍然是以金融业人才为主,信息类人才在其中并没有切实有效地发挥作用,这就需要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信息技术人才与金融人才之间的界限,加强对金融人才的信息技能培训,确保其能够灵活地将大数据技术应用到信用风险管理中,发挥复合型人才的作用;其二,需要适时引进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加强人才储备,人才引进不仅能够将先进的理念和技术引进吸收,还能够通过人才引进促进员工之间的公平竞争,切实发挥鲶鱼效应,促进共同发展进步。

4.4建立健全的社会信用体系,规范客户的信用等级评价

城商行还应该建立健全的社会信用体系,规范客户的信用等级评价,其一,设立专门的机构进行相关信用信息的收集和整理工作,为大数据分析提供数据基础。与此同时,还需要确保收集到的信息能够进行实时更新,便于城商行及时了解客户的信用状况,从而规避信用风险;其二,则需要城商行之间的信息共享,加强城商行之间的联系和沟通,确保客户的信用状况能够共享,这样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信息不畅而导致的多头骗贷行为,降低城商行的信用风险;其三,通过专业的信用评定机构对客户和信用进行有效评定,城商行根据信用等级制定分层级的相关政策,确保信用管理工作的高效,也达到规避风险的目的。

5结论

综上所述,城商行的发展与社会经济的发展息息相关,其经济效益与信用风险管理的效果也有着密切的关系,对信用风险进行有效控制和管理才能实现城商行的可持续发展。我国大数据技术还处于不断发展和完善阶段,在城商行信用风险管理中的应用并不是尽善尽美的,仍然有需要改进的地方,但是大数据技术对信用风险管理的重要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在未来,要顺应大数据的发展趋势,提升大数据技术在城商行信用风险管理中应用的深度和广度,从而推动城商行信用风险体系的建立,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篇(3)

近年来,经济全球化使得风险管理的问题日益凸现。随着世界经济的不断发展,金融业在各国经济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但由于金融监管的放松,金融市场的波动性也在不断加剧,特别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在世界范围内发生了三次大的金融危机——欧洲货币危机、墨西哥金融危机和亚洲金融危机。这三次大的金融危机给全球经济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和损失,引起了国际金融界对金融风险管理的高度重视,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更成为国际、国内金融界关注的焦点。信用风险是商业银行主要的风险形式。信用风险的管理也成为当今风险管理领域中极具挑战性的课题。因此,如何防范与降低信用风险已是当前我国商业银行管理的迫切要求。

一、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经济学解释

商业银行在经营中会遇到很多中风险,其中信用风险是金融市场中最古老的也是最重要的金融风险形式之一,它是金融机构、投资者和消费者所面临的重大问题。社会的进步和历史的发展影响着人们对信用风险概念的理解。

传统观点认为,信用风险是指交易对手(受信方)拒绝或无力按时、全额支付所欠债务时,给授信方(信用提供方)带来的潜在损失。授信方可能是提供贷款的银行,或是以信用方式销售商品或提供服务的公司。授信方总是会更多地考虑信用风险问题,比如发放贷款的银行,其风险是显而易见的。在商业银行的早期业务中,常常将信贷风险等同于信用风险。随着商业银行业务的演变和发展,信用风险出现了广义和狭义两种概念:

从广义上说,信用风险还包括由于各种不确定因素对银行信用的影响,使银行经营实际结果与预期目标发生背离,从而导致银行造成潜在损失的可能性;

从狭义上说,信用风险一般是指借款人到期不能或不愿意履行借款协议、偿还本息而使银行遭受损失的可能性。

信用风险可以分为两种情况:一是借款人或债务人没有能力或者没有意愿履行还款义务而给债权人造成损失的可能性;另一个是指由于债务人信用等级或信贷资产评级的下调、信贷利差的扩大导致资产的经济价值或者市值下降的可能性。前者主要着眼于贷款是否违约,成为违约风险;后者则强调信贷资产质量价值的潜在变化,所以通常称为信贷利差风险。

另外,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主要特征有以下几点:(1)道德风险与信息不对称是形成信用风险的重要因素。(2)非系统性与系统性。(3)风险和收益的非对称性。信用风险的收益分布具有典型的非对称性。(4)信用风险的历史交易数据难以获取。

二、国内外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监管的现状分析

随着现代经济中信用活动的不断发展和创新,信用风险所涉及领域和规模迅速扩大,因此,各个国家对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管理都是非常重视的。

(一)国外先进商业银行对信用风险管理的现状

1、风险管理上升到银行发展战略高度,董事会直接负责风险管理政策的制定。近些年来,一些大银行由于风险管理失败而遭受了巨额损失,甚至破产倒闭,使得银行股东、经理们以及金融监管当局领略和感受到银行风险的严重后果,深刻地认识到现代风险管理对于银行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性。目前,国际上一些大银行的最高决策层已把风险管理纳入其发展战略计划,将之作为银行内部管理的一个组成部分,风险管理在整个管理体系中的地位已经上升到银行发展战略的高度。

2、独立的风险管理部门开始出现,风险管理趋于日常化和制度化。与风险管理上升到银行发展战略高度相适应,现代银行风险管理在组织制度上形成了由董事会、风险管理委员会直接领导的,以独立风险管理部门为中心,与各个业务部紧密联系的风险内部管理体系。风险管理决策与业务决策的适度分离,改变了风险管理决策从属于以盈利为首要目标的业务决策的传统管理体制。同时,以独立风险管理部门为中心的风险管理体系的运行是建立在管理日常化和制度化的基础上的,这就进一步加强了商业银行在复杂的风险环境中及时、有效地管理风险的能力。

3、更加重视全面风险管理。与主要重视信用风险的传统风险管理不同,现代银行风险管理还非常重视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等更全面的风险因素。而且不仅将可能的资金损失视为风险,还将银行自身的声誉和人才的损失也视为风险,提出了声誉风险和人才风险的概念。

4、市场风险日益突出,市场风险管理技术得到迅速发展。二十世纪70年代以来,市场风险成为银行风险环境中的重要因素。同时,金融自由化和银行综合化经营的发展,使得商业银行传统的以信用风险为主的模式发生变化。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两者,无论是在管理技术手段上,还是在管理理论上,都构成了现代金融风险管理的两个基本内容。

5、风险管理技术趋于计量化和模型化,各种风险管理计量模型发展迅速,银行风险管理的科学性日益增强。与传统风险管理的特征不同,现代商业银行风险管理越来越重视定量分析,大量运用数理统计模型来识别、衡量和监测风险,使得风险管理越来越多地体现出客观性和科学性的特征。

(二)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现状

1、我国商业银行尚未形成正确的信用风险管理理念。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多数工作人员对信用风险管理的认识不够充分、信用风险管理理念比较陈旧。不能适应新时期业务高速发展及风险环境复杂的需要。

2、信用风险管理的组织机构不健全。在我国商业银行中,负责信用风险管理的主要是贷款部门的信贷员,这远远不能满足实际信用风险管理的需要。

3、不良贷款比例高,贷款资金趋向长期化、集中化。我国银行业的贷款人多集中在房地产或其它人型资产投资项目上,且数额巨大。而贷款资金长期化将导致银行资产的流动性降低,信贷资金周转速度减慢。一旦累积的信用风险暴露出来,势必会造成严重的信贷损失,对银行的长远发展是极为不利的。

4、内部评级不完善,风险揭示不充分。与先进的国际性银行相比,我国大多数商业银行内部评级无论是在评级方法、评级结果的检验,还是在评级组织结构、基础数据库等方而都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从而极大地限制了内部评级在揭示和控制风险方而的作用。另外,由于会计信息不完备和真实性有待提高,以及缺乏衡量风险的技术方法,银行信息披露的质量和数量方而都远不能适应市场的要求。

三、针对我国现状提出完善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监管的建议

第一,提高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度量和管理技术水平。根据当前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现状,要尽快提高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水平。首先,各商业银行应积极开发以计算机为平台的客户信息系统,广泛收集充分的客户信息,建立起完善的数据库。其次,我国商业银行应根据我国的国情,坚持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原则,积极开发出适合自身条件的信用风险度量模型。

第二,确立完善的商业银行内部控制体系。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可以保证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策略得以落实。商业银行要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应根据中国银监会的《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指引》在对各类业务的各环节风险进行识别的基础上,对现有的内部控制制度、程序、方法进行整合、梳理和优化。首先,通过授权管理、岗位制衡等手段防止操作风险在业务环节中的出现。其次,通过标准化的内部控制管理实现内部控制的连续性和系统化,从而严格控制银行内的各项业务和管理活动。最后,通过不间断的调整和改进,不断提高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水平,确保其经营目标的实现。

第三,强化风险外部监管,完善宏观外部环境。强化风险外部监管是完善风险控制体系的必然要求。首先是市场约束的要求,巴塞尔新资本协议规定最低资本要求、监管当局的监督检查、市场约束为金融监管的三大支柱,强调银行应及时、准确地向市场披露银行财务状况、经营业绩、风险管理战略和措施、风险敞口、会计政策以及业务、管理和公司治理6个方面的信息;其次,监管当局必须在强化合规性监管的同时重视安全性监管,逐步强化对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的约束。同时要对银行风险评估体系的合理性、准确性及信息披露的可信性进行监督,严格监管纪律,推动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科学化,实现从注重合规性监管向注重风险性监管的转变,健全非现场监督体系,并保持监督的持续性。再次,要进一步建立健全银行金融法律法规体系,形成有法必依,违法必究,执法必严的金融法制环境。落实《物权法》,修订完善《破产法》和《担保法》等,在完善商业银行的立法基础上加大执法力度,维护金融秩序。

第四,规范社会信用关系,推动社会信用文化建设。要建立健全有关社会信用的法律体系,推进信用文化建设。据有关机构分析,社会信用指数每提高一个百分点,可以促进GDP增长0.9%,促进生产率提高0.7%。

参考文献

[1]马歇尔.经济学原理(下)[M].北京:商务出版社,1983,255-256.

[2]P.Jorion.Value at Risk[M].New York:McGraw Hill.1997,128.

[3]王春峰.金融市场风险管理[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1,6-7.

篇(4)

一、邮储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中可能存在的问题

我省邮储银行信贷业务还处于试点阶段,信用风险管理也仅限于培训和自学,还未从实践中得到检验升华。就目前而言,我认为邮储银行在信用风险管理中有以下问题亟待解决:

(一)、信贷队伍人员配备不足。从省分行到市分行再到小额贷款营业部,从信贷管理人员到信贷员,都严重不足,尤其是县支行多为兼职,势必成为业务发展的瓶颈,监管不到位,极易出现信用风险。

(二)、信贷队伍专业人才缺乏。信用风险管理是一门科学,需要懂财务、金融、市场的专业性人才,通过他们对相关数据的分析,决定是否借款。目前,我们只能由省分行信贷部对信贷从业人员进行简单培训,这些人员的专业素质显然很难达到从根本上有效规避信用风险的要求。

(三)、信用风险管理方法偏于简单,风险揭示不足。目前,我们对信用风险管理采用的是传统的财务报表分析法。其特点是简便易行,可操作性强。但这一方法存在明显缺陷:管理基础是过去的财务数据,而不是对未来偿还能力的预测;对信贷员的依赖性过大;基础数据库有待充实,管理结果有待检验。由于邮储银行面对的主要是农户和微小企业主,很多财务资料无从搜集,可行性也大为降低。

二、对邮储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思考和建议

信用风险管理主要应用在贷款决策、资产质量管理、风险准备金管理、金融产品组合、贷款定价、授权管理以及成本利润核算等方面,具有相当的复杂性和长期性。笔者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邮储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工作:

(一)、 增强风险意识,充分认识信用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邮储银行成立时间不长,要对信用风险管理引起足够的关注和重视。必须首先在上层确立正确的发展观,制定切实可行的发展战略,把握稳步与发展的平衡点,如果指导思想出现偏差,到基层就容易出现急功近利的行为。

篇(5)

随着中国金融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金融视角的全面对外开放,充分体现一个具有有序市场竞争性的银行业有助于提高整个社会资源的配置效率和稳定发展。不同于一般金融机构,商业银行作为高负债经营行业,在提供金融服务赚取利润的同时,也承担着来自市场经济发展中的利率风险、操作风险、流动风险、市场风险以及信用风险。在各种风险之中,信用风险与银行流动性、资产总量密切相关,对商业的传统业务、贷款业务、信用担保业务、衍生产品交易等都起到影响。由此可见,信用风险管理水平决定着商业银行的生存和发展方向。因此,在当前的金融全球化和市场波动激烈的经济环境条件下,首要任务是不断提高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能力以及加强对信用风险管理的研究。

1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内容及特征

信用风险管理的首要环节是信用风险识别,信用风险识别是对信用风险的定性分析。银行通过信用事项识别技术来分析信用的影响因素,并以此来判断信用事项代表的风险与机会,为信用风险识别提供相关信息。第二个环节是信用风险计量和评估,它可以使管理者了解潜在事件对企业目标实现的影响。管理者主要从两方面进行风险评估,即估算信用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大小来预测信用风险带来的影响。与此同时充足的数据来源和良好的信用风险模型是信用风险计量的重要依据。第三个环节是信用风险的控制,该环节是银行根据其信用识别和计量的结果,银行通过其自身所能承担的信用风险能带来的影响进行分析,对其具体的环节进行调整和优化,以达到风险管理的最佳效果。最后一个环节是信用风险的监测,包括内部监测与外部监测。外部监测主要是通过监管部门的监管,主要监管银行的风险资本金。通过内部和外部的监管来控制信用风险,以达到将损失降到最低的目标。信用风险具有客观性、可控性、滞后性、可控性等特征。信用风险的客观性表现为风险是普遍客观存在的,是不会被完全消除的。但可采取相关措施将信用风险调控至可以承受的范围内,即信用风险的可控性。一般情况下,信用风险与借款人内、外部因素息息相关,当某些外部因素发生变化,导致资金不能及时回笼,借款人不能时偿还贷款,最终贷款成为不良贷款,而一定时间后信用风险才会凸显,这便是信用风险的时滞性,因此运用科学有效的信用风险评估体系,能够及时的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信用风险给银行所带来的损失,这体现了信用风险也具有可控性。

2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现状

2.1商业银行缺乏完善的信用风险评估体系

虽然开始早于2004年,五级分类制度已经在我国商业银行体系里面进行全面的推行使用。按照五级分类制度,商业银行贷款的划分可按照风险程度分为正常类贷款、次级类贷款、关注类贷款、可疑类贷款和损失类贷款。根据这五个等级贷款的违约情况和逾期情况进行监控和记录,根据监控结果得出相应指标,由于各类贷款分类标准不统一,界定不清晰,导致大多数贷款分类情况都按主观分析。加上相关的度量方法和风险评估技术水平无法与快速发展的银行业保持匹配性,银行间大数据基础平台缺失性,笼统的指标并不能对信用风险和操作风险进行全面监控。

2.2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流程具有缺陷性

从国际上先进风险管理经验可知信用风险管理流程决定了风险管理质量,评估信用风险质量存在滞后性。信用风险管理应该在完整流程管理的基础上,自上而下贯穿整个商业银行业务的全部流程,渗透业务发展。商业银行应坚持以信贷业务前控制、信贷业务早期控制和内部消化等作为的信贷风险管理的三大原则,运用分析系统对客户贷款进行动态式跟踪调查,例如信贷风险识别系统、信贷风险量化系统和信贷风险控制系统等。为有效进行信用风险量化,很多商业银行制定了清晰的信用风险控制流程,包括了银行业务的拓展环节,授信的调查、审查、审批、发放环节,贷款发放后的管理环节,对不良资产管理环节等。为促进信用风险的有效管理,设计了信贷控制流程,通过信贷业务前、信贷业务中、信贷业务后的风险管理措施来对信用风险进行控制或规避。但通过实践,与领先国外同行相比,国内大部分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流程任存在不足,各部门只履行自己的职能,风险管理工作较难开展,影响着风险管理的效率和统一性。

2.3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治理架构设置不科学目前中国大部分商业银行银行运用的是“三会一层”的风险管理架构,管理体系由总行、一级、二级分行、一级、二级支行五个层次构成。在总行中股东大会分立董事会和监事会,董事会层面再分设风险管理及关联交易控制委员会,高级管理层,审计委员会;经营风险监督控制委员会、风险资产管理委员会和授信审查委员会构成了高级管理层;除二级支行外其他四个层次主要有行长室、综合管理部、公司业务部、个人金融部、运营财会部、风险管理部、人力资源部、安保部等。这种管理体系这使得信息传递时间长、对形势变化反应不灵敏,造成决策效率低下,风险控制能力降低。另外,风险管理部门人员较少且年龄普遍偏大,部门地位常年没有明显提高,其他部门也不会完全配合风险管理部门的工作,使其很难独立开展工作,未能实现独立垂直的风险管理模式。

3加强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体系对策建议

为了有效推进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体系优化,应首先从信用风险的管理架构的优化开始,在高级管理层统一部署,各个经营层认真执行,最终推动管理架构的优化。其次是风险管理文化、计量技术、风险管理流程等方面进行梳理优化。不同的企业有着不同的风险管理文化,风险计量技术和管理流程,从这几个方面提出建议对策。

3.1加强信用风险管理架构优化

商业银行应不断完善信用风险体系,密切关注经济新常态,加强对重点行业、地区和重大风险事项的风险管理和识别,及时进行动态调整。了解各级组织部门的职责,完善信用风险管理措施,调整优化信贷结构,强化管理信贷资产质量,以促进战略实施,优化信用风险结构,平衡风险、资本、收益为目标,学习借鉴新资本协议实施成果,优化信贷组合管理措施。加强建设三道防线,完善产品管控机制,改善客户管理体系,改进授权管理体系和流程,优化风险管控技术,提高全面风险管理效率。加强风险案件治理,防范潜在的信用风险,保证资产质量稳定。科学管理和衡量资产质量,将信贷资产分为五类,次级、可疑、损失为不良贷款。同时商业银行应在风险管理架构作出整改,调险控制部的设计。经营风险监督委员会监督、管理全行范围内的信用分险,并负责审定信用风险的管理政策与信用风险限额;授信检查委员会是业务交易中的最高决策机构;信用风险监测报告,管理措施的制定由风险管理部负责;表内外业务的审查审批,授信审查和审批的由授信审查部,有效实现相关岗位的行政分离;负责风险资产部主要负责风险资产管理。另外,设立集中出账部门,负责银行业务出账监督管理和管理分支机构;由授信审批部选派员工至分行,负责分行授信审批工作,分行选派审批员工至各支行负责相关授信审批工作,各分支行遵循全行的信用风险管理体制。这有效地实现信用风险的集中垂直管理。

3.2加强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文化优化

信用风险管理理念的优化是对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灵魂的完善,先进的信用理念使员工自觉遵守管理政策和管理制度,也使制度约束和激励员工行为。促使风险管理更有效力和生命力。管理政策的制定与实施过程与员工行为息息相关,银行应把风险管理理念贯穿到每个员工的思想里,形成风险意识和行动准则,懂得洞察在日常工作中的信用风险,减少信用风险发生的可能性。也要把风险管理理念注入到日常风险管理工作中,涵盖全行的各项业务过程及每个环节,形成与企业文化相适应的风险管理文化,规范银行员工的职业操守,降低银行工作员工的道德风险。发挥风险文化的约束、激励、导向等作用,最大限度提高风险管理的有效力,保证银行业务的稳健发展。但是风险管理意识是不可能一蹴而就的,需要定期在全行范围内进行相关培训,让每个员工都有专业意识,从而创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3.3加强商业银行信用风险控制流程优化

商业银行应建立信用风险预警监控模型,加强了对信用风险的分析识别。信用风险通过预警监控模型发现时,通常还有机会采取补救措施挽救弥补银行的资产损失,但如果被动地等待不良资产发生往往导致银行资产的巨大损失。先进的预警监控模型可以帮助银行快速有效区分目标客户,促进银行信贷资金效率,也可以成功挑战竞争对手。运用风险预警监控模型对经济金融发展策略、银行的信贷经营管理工作进行有效指导。重大的行业技术变革、行业出现明显衰退、政府调整行业政策,金融环境发生重大变化等都是影响行业预警信号的因素。密切关注各类信息的收集和反馈,加强风险预警,运用风险预警指导信贷业务发展,促进预警监控模型的不断完善。银行业务的资产质量是由分散的每笔资产业务组成的,因此银行总体资产质量状况和银行每笔贷款的质量状况相关。由此可见对每个客户进行信用评级和信用限额尤为重要。进行信用限额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第一,要求银行客户提供的资料真实、完整,主要包括财务报告、资产价值的评估报告等,将银行客户提供的审计部门审计过的财务报表比对客户纳税信息,确保资料的真实性;第二,扩大数据库数据来源,通过法律法规立形式,将所有政府部门系统相关数据交由征信机构进行整理汇总,为商业银行不同业务发展需求,提供更多详细的高质量信息;第三,加快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吸收和引进国外先进技术,扩大资金投入力度,不断梳理补充现有数据,为信用限额测算规则建立提供完整的数据支撑。同时商业银行全面的掌握企业的真实信息,有助于及早发现风险信号,采取相应补救措施,避免或减少信用风险的损失。积极推行风险报告机制是为经营决策服务,为风险管理服务,为创造资产价值服务。充分发挥风险报告机制的作用依靠风险报告传递的效率和风险报告的质量。

4结语

信用风险是银行风险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银行业是我国金融服务业的主要机构。我国商业银行逐渐意识到信用风险管理对银行发展的重要性,但由于各种政治经济原因,我国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还是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对商业银行的有效管理迫在眉睫。在当前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情形下,分析我国商业银行如何进行有效的信用风险管理顺应时代热点。金融危机后信用风险管理环境不断变化,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更加注重定量分析与模型运用,增强了信用风险管理决策的科学性;信用评级机构在信用风险管理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信用风险管理手段也日益丰富和发展,信用风险管理由静态向动态发展。加强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将是中国金融业发展的长期课题。

参考文献

[1]李淼.HX银行企业信用评级体系的优化研究[D].西安:西安理工大学,2009.

[2]谢济全.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研究[D].武汉:武汉大学,2008.

[3]马海英.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分析与管理[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

篇(6)

一、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主要模型和方法

商业银行传统的信用风险度量方法主要有信贷决策的“5C”法和信用评分方法等。“5C”法是指由有关专家根据借款人的品德和声望(Charac-ter)、资格与能力(Capacity)、资金实力(Capital)、担保(Collat-eral)和经营条件或商业周期(Condition)等5个因素评定其信用程度和综合还款能力,决定是否最终发放贷款。信用评分方法主要有Z值模型等。Z值模型由Altman于1968年提出,采用五个财务指标进行加权计算,对借款企业实施信用评分,并将总分与临界值进行比较,低于临界值的企业被归入不发放贷款的企业行列。

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随着金融全球化趋势及金融市场波动的加剧,金融机构迫切需要更加有效的分析工具进行信用风险度量、研究者们开始把统计学、运筹学方法以及现代金融理论,引入到信用风险度量之中,在传统信用评级的基础上提出了一批新的信用风险模型。目前国际银行业流行的信用风险管理模型主要包括:J.P.摩根的信用计量模型(CreditMetrics)、KMV模型、CSFP的信用风险附加模型(CreditRisk)和麦肯锡的信贷组合模型(Credit Portfolio View)。

与商业银行传统的信用风险管理相比,创新后的信用风险管理具有如下特点:1.从定性分析向定量分析转变;2.从指标化向模型化转变或二者相结合;3.从单个资产分析向资产组合分析转变;4.从基于财务数据向基于资本市场信息转变;5.从离散形式向连续形式度量转变;6.从单一的风险度量模式向多样化的风险度量模式转变;7.积极运用现代金融理论研究成果,诸如资产组合选择理论、资本资产定价理论和期权定价理论等;8)更多融入经济计量学、保险精算方法、最优化理论等相关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

二、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现状及不足

我国商业银行目前已逐步建立起信用风险管理体系,但是与国际性银行相比,在数据的采集、加工、度量方法的运用上都存在着相当的差距,尤其是风险的定量管理还很落后。从当前的实际情况来看,我国商业银行在信用风险管理的理念、技术、体制等方面都存在着不足之处。与发达国家商业银行相比较,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我国商业银行尚未形成正确的信用风险管理的理念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依法、合规经营意识比较淡薄,多数银行工作人员对信用风险管理的认识不够充分,信用风险管理理念比较陈旧,不能适应新时期业务高速发展及风险环境复杂的需要。突出表现为如下几个方面:第一,对银行发展的眼前利益与长远目标的协调认识不够充分。第二,对银行业发展与信用风险管理的关系认识不够充分。第三,信用风险管理的意识在全行职员中和银行经营管理的全过程中贯彻得还不够充分,让银行的职员产生了信用风险管理只是风险控制部门的职责的认识误区。

(二)银行信用风险定量管理落后,尚未建立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度量与管理的先进技术

现代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技术非常丰富,与传统的信用风险管理不同的是,现代信用风险管理越来越注重定量分析,大量运用数理统计模型和金融工程技术。而我国商业银行的量化管理还停留在资产负债指标管理和头寸匹配管理的水平上,风险测算统计工作还未能实现制度化和科学化,在信用风险测量方面存在工作量过大、有效性不足、外部评级资料缺乏等现实挑战,在信用风险管理的模型应用和管理技术上还有待进一步的发展。

(三)基础数据库有待充实,管理结果有待检验

根据历史数据资料对不同信用级别的实际违约率和损失程度进行统计分析,是检验信用风险管理结果客观性的重要手段:但是由于我国大多数银行开展信用风险管理的时间较短,相关数据积累不足。同时,我国在信息披露、管理等方面与发达国家尚有相当大的差距,不少企业的财务资料无从搜集,已公开的一些企业的财务数据存在失真现象。这使得由于数据的质量问题,导致分析的结果缺乏可信度,从而无法建立各种信用风险管理模型,无法把先进的信用风险管理技术运用到银行实际的信用风险管理当中去。

(四)部评级方法比较简单,侧重于报表数据;评级对象不全面,风险揭示不充分;评级结果有待检验

首先,我国各商业银行的内部评级系统虽然各有侧重,但评级的基本方法都很类似,采用的是简单的打分法,缺乏客观依据。其次,我国商业银行开展客户评级的时间较短,大多数银行只对客户进行信用评级,未对贷款进行评级。再次,目前我国各商业银行的评级结果仪用于银行内部授信额度的确定,并未对外公开,这就使得评级结果的准确性难以判断。最后,与先进的国际性银行相比,我国大多数商业银行内部评级不论是在评级方法、评级结果的检验,还是在评级组织结构、基础数据库等方面都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从而极大地限制了内部评级在揭示和控制风险方面的作用。

(五)尚未建立起一个健康的社会信用体系,企业信用情况难以真实反映

由于我国社会上普遍缺乏信用意识,企业的财务数据真实性不高,加上信用评级未完全在贷款决策,贷款定价中起到核心作用,而且基层信贷人员对信用风险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没有积极去核准企业财务数据,导致信用风险管理中的财务数据不全面、不准确,风险得不到真实反映,以至于信用评级的结果与企业的实际风险等级并不匹配,不能真正反映企业目前的真实经营状况。因此,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外部环境还很不完善,它直

接给我国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带来了巨大的困难。

(六)信用风险管理人才匮乏,缺少相应的技术专家

由于我国商业银行开展信用风险管理的时间较短,无论是管理经验的积累,还是管理人才的培训都相当匮乏,严重制约了国际先进信用风险管理模型和方法在我国的推广和运用。

三、加强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建议

尽管发达国家现代信用风险管理技术已经比较成熟和完善,很多方法和技术值得我们借鉴,但绝不能照搬。因为目前我们利用发达国家商业银行现代信用风险管理模式的条件还不具备。具体来说:一是数据的采集问题;二是相关的信用评级不够权威;三是我国目前还没有成熟的金融衍生产品,更没有新兴的信用衍生工具市场。

然而,随着我国金融业竞争的加剧,金融风险的不断增加,加强信用风险管理已经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只有借鉴发达国家信用风险管理的成功经验,结合我国银行业的现状认真研究和总结,才能有效地防范和控制金融风险,保持我国银行业的健康发展。因此,笔者就加强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提出如下几点建议:

(一)培育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文化

要使信用风险管理有效实施,除了制定适当的信用风险管理的决策与适时监督银行整体的风险外,更为积极的一种方法就是促使信用风险管理的理念深植于商业银行的组织文化中,让银行充满着重视信用风险管理的文化。

(二)提高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度量和管理技术

新协议在信用风险的度量中纳入了统计模型计算风险,这种数量化的计算模型代表的是系统的、科学化的处理方法。我国商业银行短期内可能无法建构符合新协议规定的风险评估系统,但只要实事求是地建立起系统性的风险衡量方法,仍可达到风险度量的目标。新协议的核心内容之一是内部评级法,它体现了国际上现代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先进成果。我国商业银行不仅要学习其模型,更要学习其信用风险管理的理念。

(三)构建商业银行数据库

商业银行数据库技术提供了信息整合的手段,是量化信用风险的基础。而商业银行数据库恰恰是我国商业银行所缺少的。当务之急是以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为主体构建独立的数据库,为信用风险的度量与检测提供基础数据支持。

(四)建立科学有效的信用风险部评级系统,加强对部评级系统的管理,积累大量高质量的数据;经常对部评级系统进行检验、升级和维护;发展信用评估中介机构,完善外部信用评级体系

目前我国信用评估中介机构刚刚起步,覆盖面小,技术性差,因此,商业银行很难获得外部评估中介机构的信息支持。我们可以在加强商业银行现有评估体系的同时发展独立的信用评估中介机构,运用外部力量加强对借款人进行监督与评估,以增强市场信号的力度和透明度,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

(五)建立规范社会信用体系,推动社会信用文化建设

篇(7)

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主要目的是通过对风险管理和防范,最终实现价值提升,通过确定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在总体经营战略目标的指引下,管理和运作风险,运用先进的风险管理技术和方法,降低损失概率,增加收益机会,从而实现利益最大化的战略目标。

一、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的内涵

商业银行的全面风险管理,简单的说就是对银行所有风险进行管理,也就是意味着对商业银行所有层次的部门和业务单位、全部种类的风险、所有银行业务自始自终的每个环节和过程进行全面管理和风险监控。

对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具有指导作用的两个比较重要的文件:即《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和COSO(全国虚假财务报告下属的发起人委员会)《全面风险管理框架》。COSO的《全面风险管理框架》是针对所有企业的全面风险管理的一般指导原则,提出风险管理最终目的不是为了管理风险,而是为了创造价值。通过实施全面风险管理是将风险管理与其他管理职能进行统一,重组主体的管理流程,保证在不增加管理要素的基础上实现风险管理和创造价值的统一,实现在可以承担的风险基础上得到相应的收益。《巴塞尔新资本协议》是针对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的实施细则,以资本充足率为核心,风险控制为基础,突出以商业银行最低资本要求、监管部门的监督检查和市场纪律的共同约束,通过规范的风险评估技术,实现以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并举,信贷资产与非信贷资产并举,组织流程再造与技术手段创新并举的全面风险管理模式。

二、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的主要内容

商业银行经营中面对各类复杂风险,有需要用监管资本覆盖的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也有流动性风险、政策风险、声誉风险、道德风险、法律风险等。因此,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必须涵盖表内风险,又要包括表外风险;要涵盖信贷资产风险,也要包括非信贷资产的风险。2011年,银行业主要的监管机构银监会在部署2011年监管工作时,首要强调“严密防范四大风险(即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流动性风险),坚决守住风险底线”。

1、信用风险。信用风险是指债务人或交易对手未有履行合同所规定的义务或信用质量发生变化,影响金融产品价值,从而给债权人或金融产品持有人造成经济损失的风险。信用风险是商业银行在业务经营中面临的最基本的风险之一,既存在于传统的贷款、债券投资等表内业务,也存在于信用担保、贷款承诺等表外业务,还存在于衍生产品交易中。

2、市场风险是指因市场价格(利率、汇率、股票价格和商品价格)的不利变动而使商业银行表内业务和表外业务发生损失的风险。市场风险主要存在于商业银行的交易和非交易业务中,由于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从事股票和商业业务有限,因此市场风险主要体现为利率风险和汇率风险。

3、操作风险是因操作流程不完善、人为过失、系统故障或失误以及外部事件造成损失的风险。包括了内部欺诈、外部欺诈、就业政策和工作场所安全性,客户、产品及业务操作,实体资产损坏,业务中断或系统失灵,交割及流程管理等损失事件导致的风险。同时,针对商业银行的交易合约有可能不符合有关法律法规、或商业银行正常业务和法律法规变化不相适应,从而导致损失的可能性的法律风险也归为操作风险。

4、流动性风险是指商业银行无力为负债的减少或资产的增加提供融资而造成破产的可能性。即当商业银行流动性不足时,它无法以合理的成本迅速增加负债或变现资产获得足够的资金,从而引发流动性支付危机情况发生。

三、全面风险管理的重要性

1、实现全面风险管理可以增强创造价值的能力。全面风险管理是通过科学严密的组织形式,借助先进的风险管理技术手段,对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等各类风险进行识别、计量和控制,在此基础上计提拨备和有效分配资本,使风险得到全面覆盖,从而可以有效地应对各类不确定的风险和机会,增进创造价值的能力,在不增加管理要素的情况下实现风险管理与价值提升的有机统一。

2、实施全面风险管理是符合监管要求的必由之路。 2011年4月银监会出台了《中国银监会关于中国银行业实施新监管标准的指导意见》,要求新将使监管标准从2012年1月1日开始执行,系统重要性银行和非系统重要性银行应分别于2013年底和2016年底前达到新的资本监管标准。近年来,依照银行业发展要求,监管部门确立了微观审慎和宏观审慎相结合的金融监管新模式,大幅度提高了商业银行监管资本要求,陆续出台各项监管措施和风险管理指引,要求加强对商业银行风险管理能力的监管。因此,逐步建立适应新监管要求的风险管理体系,全面计量、监测风险,合理分配资本,覆盖风险,以达到监管要求,增强银行业经营稳健性。

3、实施全面风险管理是提升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商业银行要实现持续、健康、快速发展,提升核心竞争力,必须从管理风险层次上升到通过风险管理来增强盈利能力、提升风险管控能力,有效实现风险管理与创造价值有机统一上来。

四、对地方性商业银行推行全面风险管理的一点思考

1、坚持循序渐进,统筹兼顾的原则。全面风险管理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目前并无一套成熟模式可供借鉴,且各地方性商业银行发展情况、内部风险管理程度等方面也参差不齐,为此,在推进全面风险管理时应坚持循序渐进、统筹兼顾原则,从面临的最主要的信用风险、操作风险、流动性风险和市场风险逐步入手,从分别筛查相关风险的风险点着手,对各风险类别通过列举风险点来逐步实施风险的识别和计量,进而逐步完善或建立起信用风险管理体系、操作风险管理体系、流动性风险管理体系和市场风险管理体系,并最终由这些相对完善的管理体系共同构筑商业银行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

篇(8)

一、前言

商业银行面临的最重大、最复杂的风险种类之一就是信用风险。根据世界银行的一项调查表明,导致银行业危机的最常见的就是信用风险。实践也表明,在近30多年以来世界各国的银行危机中,所有倒闭、被政府接管的银行,无一例外地都是因为在风险管理出现了严重问题。根据《新巴塞尔协议》,信用风险就是因交易对手违约给商业银行造成损失的风险,是银行业固有的风险。信用风险,从狭义上来讲,它一般是指借款人到期不能或不愿履行还本付息协议,致使银行金融机构遭受损失的可能性,即它实际上是一种违约风险。从广义上说,信用风险是指由于各种不确定因素对银行信用的影响,使银行金融机构经营的实际收益结果与预期目标发生背离,从而导致银行金融机构在经营活动中遭受损失或获取额外收益的一种可能性。

二、文献研究综述

国外方面,当前用于定量测度信用风险的综合模型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组合理论模型,比如J.P.摩根的Credit Metrics,KMV模型等;另一类是违约模型,如瑞士第一信贷银行的Credit Risk模型、麦肯锡公司的Credit Portfolio View模型等。两类模型最大的区别是,违约模型是基于理论分析估计组合未来的违约分布,而组合理论模型则从历史数据中估计组合的未来违约分布,这些信用风险度量模型的出现适应了信贷市场的新变化。在美国和欧洲,出现了信用衍生产品市场,而且传统贷款的证券化有了前所未有的增长。这些模型为其提供了极有价值的概念性框架,有利于证券实时定价,使银行能够积极管理信用风险,消除组合中的信用风险点,在经济周期的不同阶段调整组合,有效地采取识别、减小信用风险的策略。

从国内的研究情况看,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度量水平还处于初期阶段,因此国内学者对银行信用风险量化管理的研究课题集中在银行内部评级方面,围绕信用评级为基础展开的风险内控机制创新建设和比较研究方面的研究成果较多。彭书杰、詹原瑞(2002)对Credit risk+模型与我国贷款风险度量方法进行了比较,并对风险度量方法提出了合理化见解。韩立岩、谢朵(2003)根据KMV模型的思想,改进信用风险模型,对资金信托违约风险进行了度量。朱小宗、张宗益(2004)从多方面分析评价了比较著名的风险管理模型,并提出了管理建议。马蔚华(2005)指出信用风险管理是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体系重要组成部分,强调信用风险管理的重要性。沈沛龙(2005)构建了适合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框架体系。程功等(2006)根据Credit Metrics技术提出了信用风险的动态测量方法。

三、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步骤

我国商业银行目前的不良贷款率自2009年开始已大幅下降,各商业银行不断改善贷款质量,效果明显。从图一中可以看出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不良贷款率都在不断的下降。根据银监会公布数据,截止2010年末,我国主要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约为3646.1亿元人民币,占全部贷款比例的1.15%。大型商业银行即中国四大行不良贷款余额为3081亿元人民币,占全部不良贷款的84.5%,不良贷款占全部贷款比例的1.31。然2007年,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还处在比较高的水平。2007年年末,我国主要商业银行业不良贷款余额约12009.9亿元人民币,其中约11149.5亿(约占不良贷款总额的92.84%)存在于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为8.05%;股份制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为2.15%o所以不管是不良贷款余额还是不良贷款率,国有商业银行都要比同期的股份制银行高。

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一)独立审批人制度

从信贷业务流程看,信贷审批已经成为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中的环节,并成为商业银行风险文化的重要部分。就我国商业银行而言主要经过了经营机构层级审批转变为专职贷款审批人独立审批的阶段。审批人的职责是根据国家有关方针、政策、法规和总行、省分行确定的信贷经营战略,从商业银行的利益出发审查每一笔上报审批的信贷业务的技术、经济和商业可行性。贷款审批人遵循商业银行利益至上原则、独立审批决策原则,不得受包括借款人在内的任何其他人的不正当影响。每笔信贷业务必须确定一名审批牵头人,该审批牵头人即为该笔信贷业务的审批主责任人。审批牵头人可由行领导、信贷业务相关部门负责人担任。

(二)客户评价

“先评级,后授信,再使用”是各家商业银行信贷投放的三步骤,客户评价则是客户准入的第一步。信用评级是对客户因偿债能力变化而可能导致的违约风险进行预测、分析和评价。国内商业银行的客户评价系统逐年修善,并从定性分析走向定量分析。参照巴塞尔新资本协议中内部评级法的技术标准,国内商业银行客户评价系统一般启用定量模型,从系统性风险、财务风险、信用记录和基本面风险等方面进行评价。

(三)信贷审批

信贷审批环节是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中的重要环节。信用风险限额是商业银行按照有关客户信用评级办法的规定,测算出未来一段时期内本行能够承受的客户最大信用风险总量。原则上授信额度不能超过信用风险限额。授信额度不仅受限于风险限额,还需要依赖贷款审批人通过判断客户外部环境和客户分析评价,作出授信审查和决策。客户外部环境的认知判断依靠贷款审批人对宏观、区域、行业的分析能力,这是贷款审批人宏观分析的内功;客户分析评价能力依赖于贷款审批人对企业基本面、财务状况的分析能力;在面对单一授信项目时,运用宏观分析、客户分析能力及其他技巧和能力,最终得出审批决策的过程。

(四)风险监控

风险监控包括风险的日常检测和对超出容忍范围之外风险状态的控制。这是商业银行及时掌握日常风险状况,并防止承担过度风险的主要管理工具。在信用风险监控方面,我国商业银行正在逐步改变过去单纯对不良贷款额、不良贷款率的考核,转变为对风险动态变化及授信质量迁徙情况的动态监控,引入Baseln预期损失(EL)作为债项评级的核心变量。债项风险评级,以违约损失率(LGD)为核心变量,违约损失率的计量对象是每一笔信贷合同,通过债项风险计算器完成。通过内部评级系统的逐步深化计算得到客户风险,再结合每笔信贷合同的其他关键风险因素,测算出债项的风险程度,最终实现评级、预警、组合分析的统一。

四、我国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的评价

长期以来,我国商业银行在这些信用风险分析与计量软件方面运用方面还不是特别的成熟,且这些计量模型也存在着缺陷,如VaR模型是潜在的顺周期性工具,而且有些时候并不能很好地发挥作用,特别是经济压力时期。本文结合我国商业银行目前的市场风险控制的实践活动,对有效防范商业银行市场风险提出以下几点措施和意见。

(一)健全市场管理体制,打造社会信用环境

健全的市场管理体制,良好的社会信用环境,是我国银行业信用风险管理的重要基础。市场制度缺陷是社会信用漏洞百出的重要原因。只有制订强有力的市场游戏规则,才能充分发挥市场的资源配置作用。二要加大行政执法打假力度。一些地方政府为了片面追求地方经济发展,甚至是为了保住既得利益,监管不力,打假手软。为了遏制疯狂的造假甚至护假行为,打假理应成为工作重心。三要进一步发挥社会舆论监督作用。要借助媒体力量,让造假护假行为彻底暴光。总之,通过上述措施,促进社会风气的根本好转,锻造诚信文明的现代社会。

(二)加强信用风险的度量工作

风险度量是风险管理的前提,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对信用风险的管理尚处于不成熟阶段,度量方法比较简单,而国际上许多大银行在信用度量与管理上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但是现有的市场风险度量模型大多是静态模型,是对已经发生的风险的被动反应,不能及时反映商业银行管理活动对风险状况的影响。因此,对我国商业银行而言,要加强信用风险度量的度量工作,创建更为精确的信用风险度量模型。

(三)重视风险管理人才队伍的培养

我国商业银行应致力于人才的培养,包括风险条线各层级的管理及技术人员的培养与培训。在风险管理战略中应提出对不同层级、不同专业、不同岗位人才的素质和数量要求,每年各层级均在按照矩阵式素质框架补充和培训专业的风险管理队伍。高素质人才队伍的建设同样是提高风险管理水平的重要基础性举措。

(四)强化信用风险控制部门的管理职责

由于我国政策、金融环境和技术等方面的限制,各商业银行的评级体系和风险控制体系与国外商业银行存在一定的差距。在各商业银行实施给予VaR的信用风险控制管理之前,各商业银行需要对专职的信用风险控制部门进行明确的职责分工:银行必须建立独立的信用风险控制部门,负责内部评级体系的设计或选择、实施和业绩表现。这个部门必须独立于负责管理发放贷款的部门和人员。信用风险控制部门负责的领域。

参考文献

[1][美]亨利.范格罗.银行风险分析与管理[J].2005.

[2]闰晓莉,徐建中.中德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比较研究[J].2007.

[3]刘郁菲.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J].2009.

[4]高云.关注信用风险加强信用衍生品监管[J].经济论坛,2009.

[5]秦志林.国外信用风险管理模型启示[J].重庆经济,2009.

篇(9)

关键词:信用风险管理 内部评级体系 管理战略 

  

 

一、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体系的概述

 

1.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商业银行信用风险一般定义为银行的借款人或交易对象不能按事先达成的协议履行义务的潜在可能性。它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违约风险(default risk),指交易一方不愿或无力支付约定款项而致使交易另一方遭受损失的可能性;另一部分是信用价差风险(credit spread risk),指由于信用品质的变化引起信用价差的变化而导致的损失。以银行实际的风险资本配置为参考,信用风险占银行总体风险暴露的60%,而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则仅各占20%。狭义的信用风险通常指信贷风险。由于商业银行本身以经营信用为基础,作为经营货币的特殊企业,其信贷风险与生俱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商业银行需要管理的风险也逐步增多,其信用风险依然是最大风险,以我国为例,据了解在剥离大量不良资产的前提下,2005年末,全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13133.6亿元,不良贷款率为8.6l%,其中国有银行不良贷款高达10274亿元,不良贷款率高达10.49%。并且,在开放的市场中,新增的各种经营风险都将最终表现为信用风险。

 

2.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体系的产生与发展趋势。

(1)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体系的产生。纵观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发展,风险管理从产生到发展已经完成了从传统风险管理至现代风险管理的重大转折。传统的风险管理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前期,主要经历了负债管理、资产管理和资产负债的综合管理三个阶段。现代风险管理源于2O世纪80年代初期,国际上多家银行受信用风险的影响而纷纷倒闭,商业银行由此开始普遍重视对信用风险的防范和管理的研究,我国尤其在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更深刻意识到: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理念、体系已经到了必须重新研究的阶段,于是商业银行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设在这样的背景应运而生。

 

(2)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体系的发展趋势。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体系在当前又有了新的发展趋势,如管理理念由保守型向进取型转变,由单纯控制信用风险转变为灵活运用信用风险。银行业越来越倾向于积极地、富有进取地管理信用风险,以在可接受的信用风险暴露下,实现风险调整收益率最大化;管理方式由人工管理发展到运用计算机系统进行管理,而且信息透明度越来越高,银行业可充分共享包括银行在内的借贷信息和政府有关机构的公开记录等;管理工具由内部控制工具发展到外部交易工具;管理手段由静态向动态方向发展;管理内容由单一资产的信用风险管理向资产组合的信用风险管理发展,并更加注重全面风险管理。银行更注重将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其他多种风险纳入到统一的体系中,进行全面的风险管理;由各自为政向市场化、法制化方向发展;建立了完善的信用管理机构和有效的个人、企业信用评估体系。

 

3.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体系的影响因素。信用风险管理体系是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外部因素指由外界决定、商业银行无法控制的因素,如国家经济状况改变、社会政治因素变动以及自然灾害等不可抗拒因素。内部因素是指商业银行对待信贷风险的态度,它直接决定了信贷资产质量高低和信贷风险大小,这种因素渗透到商业银行的贷款政策、信用分析和贷款监督等信贷管理的各个方面。 

4.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体系的内容。风险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渗透在所有业务中和银行管理的所有层次。目前,国际活跃银行普遍采用金字塔式的风险管理体系,如图1: 

该体系可以涵盖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战略风险、声誉风险及业务风险等各种风险;此外,风险管理体系还引入了风险偏好、风险容忍度、风险对策、压力测试、情景分析等概念和方法。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和中国加入WTO,外资金融机构开始进入国内,国外先进的风险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逐渐传人我国,一些对银行风险管理比较重视、观念比较先进的国内银行开始认识到对全行风险管理进行统筹规划的重要性,开始慢慢尝试建立自己的风险管理模式。例如,中国银行率先在总行成立全球风险统一管理部,对中国银行的全球业务进行统一的风险管理。

二、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信用风险的发生通常具有突发性、不可逆性和传递性特点,而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体系存在的较多问题,使信用风险的控制能力是有限的。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存在较大问题,主要还是由于银行自身风险管理缺乏系统性和实效性所致。

1.运用现代风险度量模型计量信用风险时存在着主客观因素的制约。主观上。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度量的主观评价色彩浓厚,长期以来采取的是由信贷主管人员在分析借款对象财务报表和近期往来结算记录后进行信贷决策的主观评价色彩浓厚的传统方法,是静态和被动的管理方式。客观上。缺乏有效的征信渠道和信息披露制度。以我国商业银行为例,目前我国大部分的征信公司经营规模小、收入低、效益差,业务开展上也不尽如人意:个人征信刚刚起步,征信的数据量很小,限制了其使用范围;企业之间信息不互通,透明度差,很多企业的财务数据无从搜集,已公开的一些大企业的财务数据也存在着失真现象。

篇(10)

美国次贷危机给我们讲述的正是这么一个竞争与风险的故事。从发放次贷的层面看,放贷银行在传统按揭贷款市场已经形成充分竞争的压力下进入风险更大的次级按揭贷款领域以开拓新的市场竞争空间。而支持他们扩张次级按揭的条件除了有利的宏观经济背景(主要是高房价和低利率)以外,主要还有近些年来风险计量和风险转移技术的发展。这使得他们一方面可以通过风险定价(Risk-Based Pricing)提高利率要求,同时可以通过资产证券化来转移和控制信用风险。同样的道理,与次贷相关的证券化产品近些年来广受各种投资者的青睐,也是因为对收益率要求的竞争压力使得投资机构可以容忍更高的风险。同时他们认为,现代风险计量技术(包括信用评级和信用计量模型)和控制技术(包括结构化安排的风险分层控制技术和信用衍生产品的风险转移和信用提升技术)使得他们可以依赖现代风险管理手段有效地控制风险。

然而遗憾的是,这个美丽的故事在西方金融界流传多年之后却逐渐被夸大而形成了次贷泡沫,并在2007年宏观经济形势变化(主要是美国房价下跌和利率上升)的背景下破灭,导致了次贷危机。这里根本的问题并不在于竞争导致创新和风险承担增加,而是在于风险管理本身的挑战性和人们对风险管理发展过于乐观的认识。尽管过去十多年以来市场风险和信用风险的衡量和管理技术及产品都有了很大的发展,然而这丝毫也没有降低风险管理的挑战性。相反,不仅这些风险技术和产品还没有经历一个完整的经济周期的考验,而且资产证券化所带来的风险转移及其对系统性风险的影响更是新的挑战。例如,在针对次贷危机的讨论和反思中,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是对次贷证券化产品的风险衡量问题,尤其是信用评级机构对于结构性产品的评级等级问题,还有信用风险转移形成的贷款“发放和分销”(Originate and Distribute)的新金融模式可能导致放款银行对借款者审核标准的下降和贷后监督的放松。

上一篇: 市政环卫管理 下一篇: 地质灾害及其防治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