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2-07 11:34:51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公共体育设施建设的意义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Abstract: The whole process of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of landscape engineering throughout the project, landscape engineering and is composed of a plurality of construction units to create, is a complex project that contains the content in many fields, so the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throughout the project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The paper discusses the problems in the present city landscape construction; seek a scientific management mode, so as to improve the landscape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level.
Key words: landscape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problems; measures
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码
引言: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生存环境质量要求的提高,对园林绿化的要求也从过去单纯的美化环境扩展为现在的环境保护、净化空气、调节气候、保持生态平衡等多个方面,这就要求园林绿化建设与管理的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园林绿化工程的建设质量管理作为对工程质量直接进行控制的技术流程,引起了园林建设部门及从业人员的广泛关注。
1、城市园林建设的现状
当前国内在建设生态城市、园林城市等方面方兴未艾,城建部门、园林部门、环保部门、林业部门等都涉及此项工作,但大多都从自己的管辖范围出发。国家建设部为建设生态园林城市设定的目标是“旨在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促进我国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生态园林城市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需要顺应自然规律,利用修复技术,构建多层次、多功能的植物群落,提高自我维持、更新和发展能力,增强绿地的稳定性和抗逆性,实现人工的低度管理和景观的可持续性发展。近年来,城市建设进入生态环境建设阶段,园林建设事业呈现出前所未有的蓬勃之势,绿地面积大量增加,但建设管理方面也暴露出了诸多问题。
2、园林绿化建设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 对质量管理的相关理论的认知和运用不够
管理是一门科学,也是一种实践活动。其作为一门科学主要研究管理理论、程序、方法和技术;作为一种实践活动,是在实际施工中运用这些理论、程序、方法和技术,使管理活动更加符合客观规律,从而提高管理的水平和效率。园林绿化工程的从业人员对质量管理理论的掌握还不多,实际应用的更少,施工中的质量管理还是经验型的,而不是用理论指导实践的科学的质量管理。
2.2 园林设计水平不高,缺乏新意
一份好的设计图纸是一个优质工程的先决条件,设计是否有新意、绿化配置是否合理将直接影响到工程建设的成败。设计人员必须开拓思路,大胆创新。
2.3 园林施工缺乏专门的绿化监理
监理人员大多以建筑工程专业居多,应加强对园林专业知识的学习,以提高园林工程监理的水平。
2.4 建设部门管理水平低,人员业务素质不高
建设单位作为园林工程项目建设的总牵头,要协调好工程各参建方的关系,为各参建方做好服务、做好表率。
3 针对问题提出的措施
3.1 充分发挥设计者的潜力,强化现场服务和操作流程
3.1.1 一个优质的工程项目,首先要在设计上下工夫,设计应具备新颖的主题和构思,并通过合理的手法加以体现,只有精心设计才会产生园林精品之作。设计者应根据不同地域的生态条件和植物习性,最大限度发挥园林的生态效益,同时最大限度满足人们对自然美的追求。
3.1.2 园林工程讲究艺术性,尤其是在微地形处理、景观小品等方面,景观效果要给人自然美的感受,这就要求设计人员责任到位,强化现场服务,多与施工人员进行沟通,
共同参与质量检查,以达到最佳的设计理念。
3.1.3 设计变更有依有据。为做好投资控制,强调设计变更依据,确立相应的操作流程,避免变动图纸的随意性。
3.2 加强监理的选择和管理,充分调动监理的积极性
3.2.1 注重监理单位的选择。应该引进一些不仅具有建筑、水电等工程师,而且必须有园林工程师组成的绿化施工监理公司,对园林工程的投资、进度、质量实施控制。
3.2.2 制定切合实际的监理考核办法和细则。定期进行考核检查,增加监理的竞争意识,促进监理队伍的健康发展;发现问题督促整改,使监理工作有章可循,并将考核结果作为今后项目选择监理的重要依据。
3.3 建立科学的管理模式,提升园林工程的建设管理水平
园林工程的建设管理就是采用科学的管理办法和手段使工程的实施在质量、安全、文明施工及进度等方面得到最佳的控制,以确保工程的顺利完成。
3.3.1 项目管理实际上是一种对人的管理,建设单位的管理方式、管理人员的素质直接影响项目管理的好坏。作为建设单位的管理者,应做好服务工作,摆正位置,统一思想,提高素质,树立威信,使管理工作扎实推进。
3.3.2 强化内部管理,制定各种管理制度,包括工作制度、财务制度、考核制度、奖惩制度等,使管理有据可依并严格执行;落实目标责任制,分工明确,各负其责,为管理者创造发挥的空间。
3.3.3 协调好工程各参建方之间的关系,充分调动设计、监理和施工单位的积极性。
3.3.4 严格图纸会审制度,牢牢把握事前控制,减少不必要的施工返工。
3.4 实行投标制和优胜劣汰制,提高施工单位素质,规范施工单位行为
3.4.1 实施工程的报批手续和准入制。借鉴建筑行业的做法,优胜劣汰,让具有一定业绩和好的信誉的施工企业参加进来,淘汰掉那些施工质量差、信誉不好的企业。组织各种培训,如施工技术培训、技术资料培训等使参建人员素质得以提高。
3.4.2 注重建设过程中的每个环节,从源头控制问题的发生。在工程建设管理中,积极推行土壤检测,根据检测结果和不同植物的要求指导施工单位进行土壤改良等措施,确保土方质量;严把苗木关,建立苗木质量的三抽检制度,从苗源地开始把关,确保苗木质量。
3.4.3 明确施工要求和计划。通过交底、例会、现场会、观摩会等形式,明确建设方的要求和计划,使施工单位能跟上建设单位的节奏,做到步令统一。
3.4.4 制定详细的考核细则和办法。通过制定对人员、设备、土肥管理、修剪工作、植保工作、成活率、景观效果、文明施工、技术措施等要求使施工程序和施工工艺科学规范。
3.5 围绕创新,提升绿化工程建设管理的水平
一成不变的管理模式是没有生命力的。园林工程建设管理同样需要与时俱进,根据不同项目、不同时期的不同特点,不断注入新的内涵,使项目的管理模式更具可操作性,进一步提高管理效率。
3.5.1 设计创新是建设管理中的前提。作为项目实施的技术前期工作之一,设计方案的确定需通过设计方、建设方以及专家和领导的修改和论证,而一旦方案主题确立后,施工图的设计更应根据现场情况,因地制宜地落实设计意图,设计是否能夺人眼目是管理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之一。
3.5.2 管理创新是建设管理中的基础。作为建设单位,负责工程项目从立项、开工、竣工、移交直至审计的全过程,其管理的观念和方法至关重要。首先应从管理的思路上进行创新,思路创新则来源于多年的管理总结,来源于对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手段学习和提炼。其次,管理的方式也应进行创新,从被动到主动、从简单到规范、从松散到科学,增强管理中的透明度,参建方之间相互制约和监督,创造全新的工作方法。
3.5.3 技术创新是建设管理中的保障。建设单位应指导和鼓励施工单位运用新工艺、新材料、新方法和新手段来改善施工过程中的工艺以提高苗木的成活率和景观效果。同时,通过召开现场会等形式增加各方的理性和感性认识,推广经验,吸取教训,提高大家对科技含量和工程质量两者密不可分的关系的认识。
结束语:
保护生态环境,加强园林绿化建设,为人们提供良好的生存环境空间,已成为人类的共识与追求。先进的管理方法可以提高工程质量管理的水平,完善的管理理论是实行高效工程质量管理的重要因素。希望相关研究机构能重视这方面的研究,为实现园林工程建设质量管理的现代化和系统化作出努力。
中图分类号:TU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随着今年来我国建筑业的飞速发展,民用建筑施工图设计面临着新的挑战与机遇,同时对建筑专业设计人员的执业能力要求也在不断提高。然而,目前民用建筑的设计周期不断压缩,此外,建筑设计相关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参差不齐,因此,在民用建筑施工图设计中不可避免地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本文结合以下几方面当前常见的民用建筑工程施工图设计问题加以分析。
1 民用建筑施工图设计说明常见问题
在建筑设计说明中,对建筑设计依据、建筑工程概况、建筑工程设计要点、建筑节能设计、人防工程设计、建筑消防设计、无障碍设计以及汽车库设计等的表述中,因对规范概念理解不透彻、模糊或不能形成相同信息,在相关图纸中的关联思维模式上造成多处表述矛盾,若在施工图设计出图阶段不能严格把关,就会把问题带到施工图审查甚至施工中去,不仅给建设单位造成经济损失,而且会给后期工程验收留下更多的安全隐患。
1.1 民用建筑工程概况
建筑工程概况中建筑分类和耐火等级、建筑高度、阳台建筑面积概念模糊。
1.1.1 建筑高度。关于建筑高度的计算,在设计中经常会出现漏算室内外高差或者多加女儿墙高度的情形。通常情况下,无论多层还是高层建筑,其建筑高度都应为建筑物室外地面到其檐口或屋面面层的高度。
1.1.2 建筑分类和耐火等级。只有高层建筑才划分建筑分类,一类高层的耐火等级应为一级,二类高层建筑、裙房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高层建筑地下室的耐火等级应为一级。对于多层建筑而言,耐火等级有一级、二级、三级、四级4个等级,对应规定了不同耐火等级的最多允许层数和防火分区最大允许建筑面积。
1.2 民用建筑工程设计要点
屋面和地下工程防水设计达不到设防等级要求,说明中的防水材料与工程做法、墙身详图不一致。因《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 50108―2008)4.8.1条规定“地下工程种植顶板的防水等级应为一级”、《种植屋面工程技术规程》(JGJ 155―2007)3.0.7条规定种植屋面最上道防水层必须采用耐根穿刺防水材料,故更应特别注意种植屋面的防水设计。
1.3 民用建筑环保设计
在环保设计中,相关人员并没有对所使用的无机非金属建筑材料及装修材料放射性指标限量、建筑材料及装修材料的有毒物质散发量作出明确要求。建筑环保设计应依据《住宅建筑规范》(GB5 0368―2005)7.4.1条和《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50325―2001)来执行。同时,民用建筑环保设计中极易被忽略的是如果民用建筑工程场地土壤氡的浓度测定结果在20 000 Bq/m3到30 000 Bq/m3之间,或土壤表面氡析出率在0.05 Bq/m2・s与0.1 Bq/m2・s之间时,必须要采取建筑物底层地面抗开裂措施。
1.4 民用建筑汽车库的设计
在进行民用建筑汽车库的设计时,要确保汽车库应依据《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JGJ 100―98)进行设计,设计中常出现以下问题:1)地下车库出入口距道路红线不足7.50 m。《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 50352―2005)5.2.4条有明确规定,地下车库出入口与道路垂直时,出入口与道路红线应保持≥7.50 m安全距离。2)汽车库内通车道的最大纵向坡度超《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JGJ 100―98)表4.1.7的规定。设计时应考虑到安全和驾驶员的心理影响、汽车爬坡能力和刹车能力。
1.5 民用建筑的无障碍设计
民用建筑的无障碍设计其目的是为了给城市创建一个无障碍的环境,从而提高人民社会生活质量,并能够确保给行动不便者可以方便、快捷、安全地使用建筑物。同时,按照相关规定,对于七层及七层以上的民用建筑应该对建筑入口、候梯厅、入口平台、公共走道以及无障碍住房等进行有效的无障碍设计,从而确保施工质量,有数据表明,以往的民用建筑施工图设计中常常遗漏无障碍住房的设计,从而影响到整体的设计效果。
2对民用建筑施工图设计的意见和建议
2.1 提高经营者及设计者的素质。
企业要有质量、安全、规范意识,质量是一个企业生存和发展最重要的保障,要树立正确的经营理念。经营者要始终保持清醒,切不可只重视经营而忽视质量,要依据建筑工程的具体时间情况,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排除干扰,制定出切实可行的、科学合理的设计方案。既要抓住设计质量,同时也要抓住市场经营,两者相互协调统一,才能使企业又好又快发展。对于设计者而言,若想在社会上长久地立足,必须不断提高自身各方面的素质,加强专业技能的培训,熟练掌握国家现行版本的建筑施工图设计规范、法规等。
2.2 建立健全技术管理和监督体系。
要建立健全技术管理和监督体系,加强建筑方案的审定及批阅,建筑方案直接关系到其他专业方案的好坏。建筑方案必须符合国家现行规范以及相关的强制性条文规定的要求,使建筑方案在技术上和经济上都趋于合理和完善。
2.3 民用建筑施工图设计要结合实际情况。
在民用建筑施工图设计过程中,要坚持节能原则,结合建筑工程的实际情况,合理地设计窗墙比,外墙、屋顶等围护结构传热系数作恰当地调整,选择合适的节能材料等;施工图的设计必须细致,严谨。近些年来,随着国家对建筑节能要求的提高,施工图设计需适当增加建筑保温隔热层的位置示意图。
2.4 加大力度管理勘察设计质量。
针对以往勘察设计质量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有效的解决措施如下:首先要大力推进勘察设计单位的体制改革。要充分调动勘察设计工作者的积极性,为其提供宽松的政策以及舒适的的工作环境。其次是建立与市场经济统一的监督管理机制。优化资源配置,为勘察设计者营造一个良好的的市场竞争环境。再者是要建立和完善质量保证体系。加强企业、中介以及政府之间的联系,从而达到设计风险社会化的目的, 并进一步完善施工图设计文件审定的管理及运行机制。最后要加强对设计人员的标准规范方面的技能培训,努力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技术素质。
3结束语
目前我国的一些民用建筑工程的施工图设计存在着各种问题,留下了许多安全隐患,因此,必须彻底解决这些问题,减少施工图设计的疏忽和漏洞,完善建筑施工图。民用建筑施工图的设计,不仅要注重立面效果,而且要注重经济性、实用性及安全性,还应该结合节能环保以及消防安全等方面的要求。我们要树立并强化质量及安全意识,不断提高设计者的素质、技术和水平,严格按照国家相关规定来进行设计,才能使民用建筑施工图更加完善。
同时,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民用建筑的需求不断加大,同时其施工图的设计也将面临着新的挑战与机遇。因为,民用建筑施工图的设计直接关系到整个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与效率。相关设计人员必须要把好民用建筑施工图设计这一关,确保所设计的施工图纸符合相关标准,将各种施工安全隐患消灭在施工之前,并能够有效地指导施工。从而提高民用建筑的施工效率,并能够最大限度地为施工单位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 梁锐,铁翰. 住宅建筑施工图审查中若干问题的探讨[J]. 建筑知识, 2009,(02) .
[2] 李辉, 胡楠. 论建筑施工图设计的优化建议[J]. 建筑知识, 2010,(S2) .
[3] 王继文, 张洪涛. 民用建筑设计的基本原则与依据[J]. 黑龙江水利科技, 2010,(02) .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18-0132-02
引言:
“精细化工工艺课程设计”是在学生完成了“精细有机合成”和“化工原理”的理论课程学习之后开设的综合性实践课程,课时1周,是东北石油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应用化学专业“四位一体”模块化实践教学体系中第二层次的教学模块。该课程要求学生自主学习、构思设计一个精细化学品工艺设计为主的课题。需要经过资料查阅、合成路线设计、反应系统工艺设计、反应器工艺设计、答辩验收等过程,最终完成课程的学习和实践。教学过程中通过师生交流、学生自主学习和独立设计,对学生的知识获取、规划设计、工程技能、知识综合应用进行系统全面培养。截至目前,该课程已经开设7届,已经成为理论课和工程实践之间最重要的纽带。
一、课程的规划
东北石油大学是一所以工学为主的综合类院校,学校重视科学研究与实践应用,课程设置方面要求所有专业开设课程设计等实践类课程。应用化学专业的一个专业培养方向是精细化工,所以精细化工工艺学课程设计是我专业学生的必修课之一。该课程以《化工原理》和《精细有机合成化学与工艺学》的理论知识为基本点,综合应用专业知识,突出工程意识和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综合设计能力,培养学生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技能。
在课程开设之初,由于缺乏实践经验,课程设计题目单调,应用型不强,而且学生对工艺和设备的结构与原理认识肤浅,学生的工程素质和工程实践技能没有得到应有的锻炼。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在笔者及所在专业教师的共同努力下,对精细化工工艺课程设计的时间安排、前期课程的内容设置进行了合理衔接,起到了承上启下、融会贯通的良好效果。
该课程设计隶属于精细化工方向的教学集合体系,时间及内容安排顺序是同时开设《化工原理》和《精细有机合成化学与工艺学》,前者着重于介绍单元操作、工艺流程操作条件优化和设定,而后者着重于介绍精细化学品的合成工艺路线和单元反应的合成条件优化设计。然后开设《精细化工工艺设计》,它是将化工设计知识和精细化学品生产工艺融为一体的综合性教学环节,通过设计使学生深刻理解精细化学品的生产理论知识,明确所学课程知识的实际用途,并综合培养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由于课程设计时间为一周,在此期间,学生需要完成资料查阅、物料衡算、热量衡算、反应釜设计、流程图绘制、反应釜绘制等内容,工作量相对较大,所以理论课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预安排设计内容,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进行课程设计准备工作,学习效果更好。
二、课程内容及教学实施
《精细化工工艺设计》的任务设置紧紧结合教学实际。精细化学品种类繁多,大多采用间歇操作,多步骤生产,而我校紧靠大庆油田,学生对油田化学剂,尤其是驱油用表面活性剂、缓蚀剂、破乳剂等精细化学品的接触了解较为深入。此外,前期课程设置了认识实习,学生对油田用精细化学品的生产流程具有初步认知。所以,在任务设置上,侧重于油田化学剂产品的生产工艺设计。
课程设计教学在多媒体教室进行,主要用于指导教师全方位讲解课程设计的任务安排和设计要求。教师在授课前备齐参考资料和工具用书,指导学生人数不超过15人。课程设计过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进行针对性辅导,并根据学生遇到的问题组织课堂讨论,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熟练运用。为督促培养学生个人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按照每组2人进行任务分配。课程结束后,由学生提交手写设计说明书一份,要求按照章节依次详细写出计算过程,并提交反应釜的设计图纸、反应车间的布局图纸等关键附图说明。最后,学生根据自己的设计内容,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公开答辩,根据学生的答辩情况及平时的指导情况,指导教师可以判断设计任务的完成效果,便于公平公正地进行成绩评定。
三、应用化学专业开设课程设计的教学体会
【Abstract】The article discusses several common issues in the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of hospital buildings, including design concept, the integration of the advantages of the different design units, common and easy ambiguous textual representation of the contract, the preparation of bid documents, review, and medical instructions heating and cooling of the technical departments, such questions can guide the thinking of the government and construction decision-makers can also make the grass-roots building designers and owners have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n common problems in the hospital building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Key words】 Architecture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Hospital
引 言
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医院建设越来越追求规模化、智能化、现代化,这必然给医院建筑设计与施工带来了更高的要求。如何使建筑设计、施工既达到个体的、内在的完美,又相互融合,造就建筑物整体的、外观的完美,是建筑设计者和医院共同追求的目标。笔者结合近几年的建筑项目工程建设,就医院建筑设计与施工中的几个常见问题作一探讨。
1、医院建筑造型与功能布局的最佳结合
目前很多医院的建筑造型,尤其是一些大型医院,其造型虽堪称是一个城市的标志性建筑,但却往往无奈的处在一种造型与功能结合不完美的状态,这是因为:
1.1、政府理念 随着城市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医院建设规模越来越大,投入也越来越高。宏大的或者相当体量的建筑规模,政府通常把它定义为城市的标志性建筑,而城市标志性的建筑,不得不首先满足城市整体规划的需要。作为现代化结构的城市,整体规划不是倾向于高楼大厦,遍地绿化,就是追求交错掩映的别致造型,甚或二者兼而有之。这样,医院建设方案理所当然向着集中式医院建筑组合,并过度追求建筑外形的完美。
1.2、服务理念 “以病人为中心”是医院服务的宗旨。在造型独特或不规则的建筑中,设计师首先把阳光充足、通风性能好、能满足功能需要的房间留给了我们的患者,而与此同时,在外观造型一流的容量甚大的建筑体内却无奈的留下了较多“无法使用”的空间……
2 、充分整合当地设计单位和外省设计单位的优势
省外设计单位和当地设计单位应该没有很大的差别,或者省外设计单位更能带来一些新颖的理念。但就施工图设计阶段而言,由于施工图是施工过程中所依据的图样,必须是可操作的,可量化的;因此,省外设计单位中标,往往会带来更多的问题。其主要原因有:
2.1、技术要素欠缺 每一个设计都有国家标准、省内标准和地方标准,医院也不例外,在符合国家标准、符合强制性条例的前提下,也要符合地方标准,施工图设计前期大部分前置技术要素来自于当地的地方标准;因此,一个不熟悉当地的地理、气候、环境、水泊的设计单位,很难通过几次的考察或咨询,就能完整无缺地完成施工图纸设计。
2.2、时效性及现场到位滞后 在施工过程中,我们经常碰到需设计方根据现场情况及时进行调整和解决的问题,有时候各方面、各部门都联系完毕,设计单位从接到通知到实地解决问题,需要二三天时间,不能及时处理,现场到位滞后,影响整个工程进度。
2.3、人际资源匮乏 外地设计单位由于缺乏必要的人际网络,设计师与当地部门的沟通显得十分费力。为了不影响工程进度,建设方往往不得不参与沟通。如笔者当地用电部门对医院的用电标准为50W/平方米,而设计方当地标准为80—100W/平方米,初次双方难以沟通,耗时甚多。
综上所述,在建筑设计的不同阶段,应注意充分整合当地设计单位和外省设计单位的优势,尤其是在施工图设计阶段,要尽可能克服省外设计单位中标带来的弊端,以保证整个施工过程的顺畅。
3 、文字的表述
3.1、完成决算审计时间的具体规定,工程合同中对竣工决算时间通常看到这样的规定:“工程竣工后,由承包人递交验收申请,发包人应积极响应并组织验收移交。承包人在工程竣工验收通过后28天递交决算资料;发包人在接到决算资料后150天内,委托审计部门完成工程造价的审计,发包人在上述期限内审定完7天内,支付至审定工程造价的90%。”从表面上看,这样的规定合情合理,但在实际履行时,却往往碰到问题。
3.2、结构层的含义,我们在建筑装饰中,通常把混凝土表面和墙体砌筑后不做水泥沙粉刷的称之为结构层。然而,从严格意义上讲,结构层是指梁、柱、板组成的一个层面(因为大多数高层建筑都为框剪结构),因此,在装饰环节中如何正确表达结构层的意思是相当重要的。
3.3、配合费与配套费的区别,配合费是指工程发包方把单位工程发包给某一个总承包商,又将其中的分项工程分包给另一个承包商,则工程发包方应向总承包商支付工程施工的费用。
配套费是市政、公用部门为每个工程服务的公用主管线、设施的建设费用,由政府部门收取的这部分费用,通常在工程概算和业主经济方案测评中出现,不包括在建筑、安装费用内
4、对投标文件编制说明的审阅
一份投标文件,在能够完全响应业主招标文件的要求,又不影响投标报价的前提下,额外的文字说明可以使投标人在中标后有更多的回旋余地,这是投标单位的投标决策之一。因此,在评标过程中,应该对投标文件的编制说明进行仔细审阅,谨防有打球的内容。
5、医技科室的供暖与制冷
大型医院的供暖与制冷通常是中央空调系统,病房区域采用风机盘管式,公共区域采用空调机组集中供风,而部分医技科室,主要是放射科、心电图、B超室等,也采用空调机组集中供风。笔者在实际使用中发现采用空调机组集中供风,存在两个问题:
5.1能源消耗及浪费大。
5.2温控无法调节。
结 语
前言
市政工程质量的好坏不仅影响城市的市容市貌与交通安全,而且还对城市经济发展、市民日常生活等有着极为重大的意义。市政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以及质量的好坏,是受施工现场的管理好坏直接影响的。下面笔者将对市政工程中存在的几点问题进行分析。
1市政工程建设管理存在的问题
1.1开工急、工期短
市政工程建设一般都是由政府出资建设完成,为了使市政工程建设最少的干扰到城市的日常生活,政府在施工周期这方面有着十分苛刻的要求。要求市政工程建设的工期只准提前,不许滞后。这就导致了施工单位无法进行周密而详细的考虑,只能草草的根据工期倒排的方法制定施工计划。
1.2进行施工建设的场地严重不足
大多数的市政工程建设是对城市内的老旧街道、小巷进行改造,所以施工的场地往往比较狭窄,这样就会严重的影响进行施工的路段的环境和交通,为城市居民生产生活以及出行等方面带来了许多不便。这也在某一方面对市政工程建设的建设进度、建设质量的控制增加了难度。
1.3控制施工建设质量的意识存在很大程度上的不足
施工建设的核心及重点是控制施工建设的质量,也是承包市政工程建设的企业生存与发展的根本所在。但是现如今,施工单位只是一味的抢工期,“重进度、轻质量”的现象及意识多多少少的存在于施工单位之中,很多施工单位为了抢进度进行违规作业、没有严格控制施工操作工艺。以至于许多工程建设项目存在严重隐患,对工程建设的质量与寿命影响很大。
1.4施工建设过程中的监控力度不够
现如今,社会经济保持快速、稳定的增长,这样一来市政建设工程量不断增加,城市的建设在不断升级,市政工程项目越来越多、数量以及工作量不断增大,同时,市政工程工期很紧,在整个工程中也有越来越多的施工单位参加进来,这也就导致了施工单位综合素质差异变大,更有甚者,一些单位连专业的施工管理人员、稳定的施工队伍都没有,还有一些施工人员素质很低。另外,在现场进行施工建设管理的技术力量非常短缺,所以在工程质量的主动监控方面,存在着严重漏洞,使工作人员有机可乘,偷工减料不按规范以及要求施工,导致工程建设项目出现严重的质量问题。
1.5缺乏对文明施工应有的管理
由于市政建设工程大多数是为了改善城市区域内老旧设施、街道等的环境,所以一般施工的现场空间有限、环境差、交通不便,干扰工程进度的客观因素较多,如果没有合理、仔细的规划以及安排,就会造成施工现场秩序的混乱,既影响城市的日常生活,又阻碍了施工的正常进展,从而引发安全事故。
1.6负责监理的人员结构不合理
在国内,市政工程建设的监理市场不是很规范,负责监理的单位以及监理的人员在整体上素质比较差,持证上岗的效率也很低,从而导致了监理服务的质量也比较差。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用于进行市政工程建设的监理取费的费率很低,这就致使一些监理单位为了减少监理单位的开支,在多数情况下聘用刚毕业的新人以及返聘已经退休了的技术人员。面对这种老少相结合的监理队伍,如果出现违规的现象,许多人不愿意对其进行管理,甚至是不敢进行管理,日复一日,这样不合理的监理结构层就会为工程项目的监管带来许多的不利因素。
通过上述的介绍,可以清楚的了解到,如果不对市政工程建设进行有效的管理,任其自由发展,就会使其养成不良的行业习惯,最终导致市政工程质量、安全等出现严重隐患,工程的寿命大为减短,降低了政府投资的社会以及经济效益。
2市政工程建设管理中的几点建议
2.1加强完善市政工程建设管理体系
(1)完善质量安全保障体系和提高施工建设人员的素质。通过各个参与市政工程建设的单位建立的质量以及安全保证体系对建设工程的质量及安令做保证。在整个质量安全保障体系中最基本、最重要的要素就是人,同时人直接产生了工程的最终产品。所以说,作为市政工程建设的责任主体,就应该建立一个健全的质量安全保障体系,把工作人员培养成高业务素质、强操作能力的专业人员。其次加强监管。
(2)加强市政工程建设附属工程建设的精细化施工。附属工程建设组成了主体工程,想要打造出精品的市政工程.就必须要加强施工的精细化。制定出行之有效的对策以及技术处理措施,专门应对质量、安全通病以及容易被忽视的质量、安全问题,从而起到将附属工程施工技术提高到另一个水平作用,已达到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使市政工程建设达到整体性、协调性以及实用性的目的。
(3)强化市政工程建设的检测手段。对市政工程建设的原材料、半成品进行抽检及技术鉴定,是监督市政工程建设质量以及安全的重要手段,因此,对市政工程的原材料以及半成品进行检测。一方面要严格要求施工单位进行定期定量的自检.另一方面也要求监理单位对市政工程建设的原材料、半成品以及构配件进行严格的取样检验,保证原材料等的使用安全。
2.2解决方法及建议
(1)提高施工单位对《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的重视程度,具体从如下几方面入手:
1)在评标办法评分中提高《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所占评分比例,以提高施工单位对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的积极性和重视。
2)提高对《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的要求,要求其必须具备完善的系统规划,令每一规定具体到实处而非泛泛而谈。
3)提高《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在施工中的指导性地位,并给予施工单位一定的切实可行的操作空间。
(2)提高施工单位的质量意识。具体来说就是要求施工单位在保证施工进度的同时必须确保工程质量,而非一切为了进度,在确保工程质量的条件下尽可能快的完成工程任务。这就一方面要求施工单位加强自我的质量意识教育,提高现场作业人员的业务水平。另一方面也要求监理方更加严格按照监理手册和施工设计图纸与相关规范的要求来执行,加强其对施工的监督与管理。
(3)用多方协调的方法尽可能减少施工对周围环境的影响,真正做到绿色施工,友好施工。这就要求施工单位、业主单位提高文明施工的意识,做好各方面协调工作,完善各项计划,在设计时尽可能多的考虑即将发生的情况,做到未雨绸缪,有备无患。
3结语
综上所述,城市建设中最为重要的一项基础设施建设工作就是市政工程建设,它密切的联系着城市居民的日常生活,与此同时也会严重的影响城市居民的生活。市政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以及质量的好坏,是受施工现场的管理好坏直接影响的。与此同时在安全、投资效益等方面,也应该受到施工单位及各级领导、管理人员的高度重视。同时从思想认识上,转变落后的、过时的工作模式及方法,形成新的工程建设理念,利用正确的工程建设思想,参考工程建设自身的特点及条件等,制定规范的、行之有效的、有针对性的管理办法,把《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作为规范和准绳,加强完善市政工程建设管理体系。
参考文献:
[1]喻远兴,丁大元.市政工程施工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0(18).
在建筑工程中,同其他城市基础设施相比,市政工程有其独有的特点:一是市政工程是由政府投资的公益性项目,其产品为公众使用;二是市政工程的投资效益只能在其使用过程中显现。正是由于市政工程具有这些特点,铸就了市政工程在城市建设中的特殊地位。市政工程主要服务于城市区域,政府的目标、交通的限制、便利市民的要求,市政工程的工期一般不会太长,属于“短、平、快”的建设性质市政工程主要包括路桥、给排水、电力电信、供暖、燃气,属于关于民生的基础建设。对于房屋建筑来说,好的市政工程有助于房屋建筑开展的顺利进行、科学建造,具有不可多得的意义。
相比而言,土建资料比较细致繁琐,市政资料相对简单,但是相关的项目是完全不同的,资料表格几乎都不一样。土建的资料员做市政工程,必须要熟悉市政规范以及相关的技术表格。
二、设计施工一体化建造的关键要点分析
设计施工一体化建造模式是属于工程总承包的一种项目组织实施方式,在国外应用的相当普遍,对比传统的设计、施工分别发包模式,在提高工程技术水平、保障工程质量、降低工程造价和节省工期时间等方面表现出了很好的竞争性。有鉴于此,我国曾努力推广这种模式,给传统的工程建设管理注入新的活力,
但是,设计施工一体化建造在我国房屋建筑和市政工程领域发展相对缓慢,关键是制度和观念等方面原因,抑制了市场和企业的自我发展,文中对几个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在当前工程建设领域专项整治期间也要勇于改革创新,推进一体化建造在我国发展。
三、实现房屋建筑和市政工程的设计施工一体化的思考
思考一:重新划分设计与施工的分界点
以往人们把分界点放在施工图设计之后,由设计对每一根钢筋的摆放都进行了明晰的限定以后,施工也就只能按图施工了,由此派生出的设计指定产品,也就顺理成章了。如果把设计与施工的分界点,划分在施工图设计之前,也就是施工图设计下移到施工单位,一是可以促进施工企业的素质提高,把那些不具备施工图设计能力的企业,排除在一级承包范围之外,从而减弱一级建筑市场的恶性竞争;二是施工企业可以从施工图设计中获取更多的效益,以利于大型骨干企业的做强做大;三是可以使施工图设计更优化,更符合施工的实际。
思考二:积极实现信息化与设计施工一体化的对接
我国建筑行业正处在从传统建筑业向现代化建筑业转型的关键时期。管理半径的扩大,对我国建筑企业的管理能力提出严峻挑战。通过信息化实现管理现代化,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成为建筑企业的共识。而建筑业企业利用信息技术提高生产力水平的步伐明显滞后。信息化建设不仅是一场技术变革,更是一种思维更新和管理创新。设计施工一体化企业信息化建设涉及范围广、层次深、信息量大,是一个庞大的复杂的系统工程。企业的信息化过程是个循序渐进、逐步完善的过程,要结合企业的实际,最终目标是提高企业的协同管理能力和经营水平,为企业创造价值。
中图分类号: TU99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70229025
“十一五”和“十二五”期间,迁安市大力开展农村安全饮水项目建设,逐步完善农村安全饮水工程体系,农村群众安全饮水状况得到极大改善。到2015年底,全省共建成各类农村饮水工程459处,累计解决了52.18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
由于投资标准偏低、自然条件复杂等原因,迁安市农村饮水工程还存在建设标准不高,供水保证率、水质达标率不高,规模效益低,与美丽乡村建设的总体要求还有差距,需要进一步凝聚共识、明确目标、落实措施,创新农村供水建设管理理念,从根本上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十三五”期间,国家拟实施农村饮水巩固提升工程,迁安市以此为契机,充分利用国家补助资金,让所有农村居民都能长期饮用干净水、安全水,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改善,为建设美丽迁安提供坚实保障。
1 工程建设的依据及可行性
1.1 工程建设依据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实施方案编制规程》(SL559-2011);
《村镇供水工程设计规范》(SL687-2014);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2015-2009);
《用水定额》(DB13/T1161.2-2009);
《供水管井技术规范》(GB50296-99);
《机井技术规范》(GB/T50625-2010);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
《泵站设计规范》(GB50265-2010);
河北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实施意见》(冀发[2016]3号);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项目建设管理办法》;
《迁安市2016年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方案》。
1.2 建设任务与目标
迁安市五重安乡、大崔庄镇、建昌营镇、杨各庄镇、扣庄乡及大五里乡美丽乡村饮水安全专项工程的任务就是通过新建或者更新改造安全、可靠的水源工程,配套布置更为合理、经济的管网来解决31个村庄,2.8万人的饮用水需求;为具备条件的村庄安装消火栓。以上工程的实施将改善项目区饮水现状,降低供水成本,提高供水保证率。
主要设计参数:
供水方式:单村供水;
设计年限:15a;
人口自然增长率:3‰ ;
用水人口:28364人;
用水定额:60L/人・d;
供水保证率:不小于95%;
供水水压:不小于0.1MPa(单层)。
项目区的2.8万人饮用水不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饮水不安全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饮用水水量不足、水质不达标、用水方便程度不达标,部分村庄依靠自备井作为生活用水,村庄整体搬迁造成的不安全人口。
1.3 工程建设的必要性
目前迁安市部分村庄存在管网破损严重、水量不足、首部设备陈旧老化等问题,造成供水保证率偏低;还有部分人口长期饮用水窖水和自备井水,水窖水由于存放时间长,造成饮用水变质、变腐、发臭。自备井主要取浅层地下水,水质没有保障。
农村饮水安全已成为人民群众最关心、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饮水无保证严重影响了农民的生活,俗语说,“民以食为天”当地的农民连最基本的饮用水问题都不能解决,更不要说致力生产经营改变落后贫穷的面貌,当下解决生活饮用水已经成为他们生活中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1.4 工程建设的可行性
工程的建设是对原有供水工程的巩固和提升,达到水源在水质和水量上都可以满足生活饮用水要求。
另外考虑到本工程的建设经济上有政策扶持、工程施工条件好、技术上有保障和管理上积累的经验,工程建设完全可行。
2 以农建推动新农村建设的做法和经验
2.1 规划编制必须把握科学布局,持续发展的方向
编制好规划是科学有效开展安全饮水巩固提升工程的前提和基础。迁安市在做好前期调研工作后,根据实际科学编制了工程规划。在规划制定中,迁安市按照饮水安全工程发展和美丽乡村建设的总体要求,根据年度计划安排情况编制实施方案和工程计划,科学论证水源,合理确定供水工程类型、布局、规格、投资和建设内容。
2.2 资金筹措采取政府主导,多元投入的方式
充分利用国家“十三五”农村饮水投资政策,全力争取国家对迁安市农村饮水巩固提升工程的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大省级对接现有专项资金的力度,利用多种途径,撬动金融资金投入美丽乡村建设。加强资金监管,提高使用效率,确保资金安排。多元的投资机制有效的融合了社会各个层面对安全饮水巩固提升工程的投入,为全市美丽乡村的顺利实施提高了资金保障。
2.3 规范建设管理
加强工程建设而管理,落实项目法人制,全面推行项目建设公示制度以及用水户全过程参与机制。严格落实工程质量终身责任制。加强质量监控,原材料进口、设备采购、施工质量等层层把关,确保了工程建设质量和进度。加工程运行管理,明确管护责任,健全规章制度,强化水质保障,确保了供水水质的安全。
2.4 加强督导检查
建立和完善了安全饮水专项行动督查机制,适时组织和开展了专项督导检查,建立健全了进度通报制度,引导和督促镇乡和项目村强化措施,加强管理,及时整改,解决问题。对饮水安全工程为完成及运行管护等进行考核验收。
中图分类号:TL353+.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给水系统
1、从城市给水环网的不同管段接出引入管向建筑供水, 且建筑供水管与城市给水管形成环状管网时, 其引入管上漏设管道倒流防止器。因为这种情况相当于建筑供水干管成了城市供水环网的一条连通管,由于城市环网不同管段的水压不可能相同, 如果漏设倒流防止器, 城市环网里的水将由压力高的接口向压力低的接口流动,造成水表倒转和建筑管网里的水回流污染城市管网水质的情况。
2、有的建设、施工公司为了减少施工工程款,或者断定用户会二次装修时将蹲式大便器冲洗管的设计方案更改。就用质量一般的阀门将冲洗管和生活、饮用的水管直接的连接起来。 这种做法引起的后果很严重,在大便器堵塞污水充溢时,供水管一旦发生倒流的现象,虹吸作用就会把污水吸入供水管道。因此要杜绝一般阀门联通大便冲管和生活用水管,要选用具有可以自动延时自闭的大便器自闭式冲洗阀。
3、生活饮用水或市政水有时会出现二次被污染的情况。原因可能是:昆虫通过水池进水孔、 管道通气处、 管道溢流处等地方进入生活饮用水中;管顶没有真空虹吸破坏设备的低位水池,水管被出水淹盖后,出现虹吸现象;水池内部用钢筋混凝土打造和池内供水管、 金属产品没有采用无害材料制成等;这些因素的存在都会产生二次污染。为了避免这些因素的出现,就要做到以下几点:生活饮用水水池的入孔处要做到孔盖和盖座吻合度高,并用弹性佳、无毒害的发泡材料将出现接缝的地方堵塞好;在用于气体流通的管口和防水溢出的管口用网罩住,网的材料必须有强的抗蚀性,可选用铜制;池外距地面 200到300毫米处可以安装溢流管,管道口用质轻的拍门给罩住;当水池内进水管道被水淹没时,要在管道内侧溢流水位上方开个小洞,既可以杜绝虹吸,又可以将出流淹没降低噪音;水池内部的池壁和管道以及所有的金属元件,一定要在水压测试完成后就涂上瓷釉材料,水池内部的爬梯一定要选用不锈钢制成的。
二 排水系统
1、地漏的水封的设计原则及设计目的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为了杜绝由于水封被损坏后,污水管道废气降低室内空气质量做出了明确的规定。但是人们排水设计的说明中往往忽视了这点;另外,有的使用者为了图地漏光亮美观而把原来的塑料地封用不锈钢材质的代替,但是内部的水封深度依然不合标准。在排水的时候,本应是高层建筑水封负压,底层正压,但是却出现故障,导致室内被臭气侵入。众多使用者发现室内打开厨房排气装备,异味却变得更浓。这就是水封被压力来动给损坏后的典型现象。使用者为厨房安装地漏后,要注意经常加水,尤其是在冬季时,因为供暖容易导致水封干涸。建议管道设计时选用高水封或者具有防反溢功能的新型地漏。地漏在溅水很少的厨房地面,可以不配备。
2、排水塑料管道噪音较大
排水管道噪音问题,材质为铁的普通排水管日渐淘汰后出现了。因为人们普遍选用塑料管。但普通的 UPVC管道的排水噪音比铁质的要高大约10dB。现在浇筑的楼板的隔音功能不理想,排水时产生的噪音会妨碍使用者的生活心情。使用芯层发泡材质的UPVC管道和UPVC材质的螺旋管则能够有效降噪,目前市场上已经研发出一种新材料,它的噪音比铁筑管道还低,它静音的原理是给排水管道内部加入一种特别的吸音材料。
3、 吸气阀的应用
排水立管经由楼层到达屋面是设计中一大难题,往往会用扩大管径增大管道排水来解决,却难以有效排水,造成水封被负压破坏的情况发生。这个难题目前可以使用立管顶部设立吸气阀来解决,该阀在负压情况下开启,正压时关闭阀门,防止臭气侵入室内。该阀还有如下作用:
(1) 将室外通气帽替换,营造整洁的屋面环境。
(2) 将环形通气管或者通气立管替换掉,减少空间浪费。
(3) 将器具透气管替换掉,防止水封破坏。
(4) 排水时用作检查口,防止管道堵塞。
4、 排水支管户内检修
排水横管被铺设在楼板下,致使使用者装修时不经意就破坏掉防水层,导致卫生间漏水,造成上下楼层邻里之间关系紧张的情况越来越常见。因此卫生间应该是下沉的形式的设计理念,下沉的深度大概在350到400毫米,排水横管被安装在本层内部,防水层则在排水管道下部,一旦出现堵塞及漏水的情况,可在本层内部解决。后排水坐便器和多通道地漏的出现,可以有助缩减下沉空间,同时把2.40米作为卫生间吊顶的高度标准。
5、坐便器排水口位置
目前市面上的坐便器型号种类繁多,对位置要求各异,在设计下排水口所处位置时,要对应大部分使用者的要求,避免在竣工后留下难题。在我们造访使用者时,好多人烦恼坐便器的排水出口和墙面之间离得太近,购买坐便器时难以抉择。有的建筑工程对洁具间距标注不明,排水口被施工人员擅自向中间偏去,致使使用者安置淋浴房时遇到困难。
6、空调凝结水的处理
目前许多家庭的生活水准提升,空调的安装也呈现多台化,凝结水无规则的胡乱排放容易导致上下楼层邻里之间发生矛盾,因此要在设计初始就把多数使用者的生活习惯考虑进去,将空调板的位置预留出来,并重视凝结水排水管道的设计。为了防止雨水顺着凝结水管道倒灌到低层使用者家中,就要做好雨水的排放工作。最好设置雨水专用通道,将其通过雨水口引入雨水井内。
7、水表出户的问题
水表出楼、出户是目前供水行业发展的必然方向,因为使用者越来越看重隐私方面及安全方面,远传水表、卡式水表的研发为水表从使用者中撤出,提供了有力支持。
(1)可在每层设置一个水表集中的独立水表房,使用者自由出入,户与户之间单独管理,互不干涉。
(2)将暖气按户头安装刻量井后,供水的立管也参照这个安装妥当,同时注意在建筑外安放水表池。
(3)将管道井设立在休息平台处,集中把不同用户的管道和水表排列起来。
(4)将远传式或卡式的水表,安装在建筑内。
(5)在南方为了方便抄表,通常将表安装于地上,因为南方温度适宜,地下水的水位高。上述方案在执行时都要利用数据采集器把数据传到建筑外墙或物业中心。
8、给水管道减压降噪
某些设计人员不考虑建筑有两个卫生间的情况,选用DN20规格的给水管,厨卫之间管线较长,管线末端使用水就易发出噪音。有的城市自来水选用0.30~0.40Mpa的高压,导致建筑三层以下供水管道压力较大,水快速流经管道导致共振,发出噪音和颤动等,顶部楼层的供水在用水高峰期还会被影响。这里建议对分户水管可采用DN25,同时配置可曲挠的橡胶材质接头,低层部分配备减压的装置 。
三、建筑干式消火栓的必要性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上有明确规定,七层及其以下建筑楼层可不设消防栓,北方某个城市从安全出发,消防局为其配置了消防栓。自来水公司为了避免消防栓内的死水倒灌进生活饮水中,拒绝设置市政管道。这种消防栓一定意义上成了干栓。火灾一旦发生,只能用水泵接合器为室内的消防系统供水,或者用消防车将火扑灭 。在本人看来设置这种消防栓毫无必要,完全是一种资源浪费。因为消防车在火灾发生10分钟以内未抵达,干式的消防栓,无法支持使用者的自救活动。消防车抵达后,消防员完全可以运用消防车,直接从室外扑灭火。如前所述,要用湿式消防栓替代干式消防,杜绝浪费现象,但要注意配置栓止回阀以及防污隔断阀,减少回流的危害。
四、二次供水的水质
二次供水一般将水池、水箱连接在一起进行供水,同时把消毒设备安装在出水管道的前端。生活用水的水池或水箱一般是合消防用水的水池或水箱联合使用的。但是在实际操作时,却发现有的物业公司忽视对这方面的管理,所配备的消毒设施并不能达到预期目标。由于消防管内不是活水,每月消防水泵巡检时,这些水会部分流入生活用水池。水体内的细菌会在消防管道和生活用水连接处,交叉污染水质。生活与消防用水在设计时要注意分开将,依据市政供水具体情况具体对待:工程中供水不得力的部分,在建筑底层配备一个容量大、不锈钢材质的水箱,同时注意消毒设施的应用。要求水压稳定的建筑物,可配置小容量水箱在建筑物上,把污染概率降低,消毒设备也可省掉,运行更好。
小结
综前所述,建筑行业伴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而飞速前进,生活质量的提升,使得人们对建筑的环境质量也在不断提出新要求,这对于建筑业来讲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只有在建筑排水设计和施工两方面做好,才能为使用者创造一个舒逸、健康的建筑环境,建筑行业也可以健康积极地发展。
参考文献
高等职业教育以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的专科层次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为目标[1],要实现该培养目标,工学结合是目前认为较为理想的培养模式。实现该培养模式的微观要素是开发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按照赵志群博士、姜大源教授等提出的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开发,即按照行业分析、工作分析、典型任务分析、学习领域课程、课业设计的程序开发的方法已被广大高职教师接受和运用,其成功开发的案例较多。但基于目前高职现状,在师资、设备、环境等方面尚难以满足工学结合课程的要求,教学实施难以达到课程开发的预设条件,严重影响了教学成效的提升。
《纺织品生态与安全性检测》作为南通纺院“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重点开发建设的36门课程之一,是中央财政支持的重点专业建设项目子项目,属于现代纺织技术专业(纺织品检测与经贸方向)的专业核心课程。该课程是国内高职院校首次按照工学结合、任务驱动开发并实施的纺织生态与安全性检测课程,目前已实施两届,在教师观念转变、师资结构调整、工学一体化教学场所设置、校企合作长效保障机制的建立、网络学习平台的搭建等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本文以该课程为背景,试图系统梳理工学结合课程易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为广大高职院校教师实施该类课程提供借鉴。
一、课程开发概述
本课程学习借鉴了赵志群博士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按照行业分析、工作分析、典型任务分析、学习领域课程、课业设计的开发程序[2],参照了姜大源教授提出的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开发方法包含课程体系设计的系统化、课程设计方法的系统化和载体选择的系统化三个层次的含义[3],创新性地提出了基于“工作三个系统化”开发高职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的理念与方法,即基于工作迁移性的课程体系构建、基于工作成长性的学习情境划分和基于职业资格性的学习情境设计三个系统化。
在“工作”导向下,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现代纺织技术专业建设团队经过前期行业调研和工作分析,确立了“一平台、多方向”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构建“公共平台+专业方向”的课程体系,即按纺织工艺、纺织品设计、纺织品检测与经贸三个职业小向确定专业方向,本课程为纺织品检测与经贸方向专业核心课程。
学习情境划分如表1所示,由该表可看出,本课程打破了传统纺织检测类课程学标准、讲操作的知识构建方式,将复杂的标准体系揉合提炼,创新性地按照纺织品销售区域及其对应的标准划分情境,以符合实际工作。在具体情境设计中,依靠不同层次的纺织品生态与安全性检测职业资格确立各情境学习目标,依据该工作内容要素和过程结构选取教学内容,以检测任务为驱动组织教学,以职业资格的考核要素和标准构建课程评价体系,全面系统地以工作建基课程,实现工作领域向学习领域转化。此外,配合本课程的实施,配套编写了任务驱动性的引导文、任务书、工作页、自测题、PPT及丰富的学材(教材),整理了大量的标准、图片、文章、视频,形成了丰富多彩立体化的学习资源库,以此为基础构建了网络学习资源,方便学生自学。
二、课程的教学设计
1.消除传统课程实施中教室与实践场所的壁垒,大力构建工学结合一体化教学场所。根据课程要求,仿照纺织品检测企业实际设置对原纺织品检测中心进行改进,购置本门课程实施所需要的设备,如纺织品甲醛测试仪、纺织品pH值检测仪、汗渍色牢度仪、摩擦色牢度仪等,按要求布置好。同时结合教育教学的要求,在检测中心设置一间多媒体教室,备有齐全的多媒体设备、计算机及网络设备,学习用品也是活动的便于学生的分组组合。由此学生可以方便地查阅资料、制定计划、展示成果,也可以及时方便地实施检测方案。
2.校内主讲与校外兼职构成教学团队。对于课程所要求的部分教学内容,由于所需检测设备的价值昂贵,暂时未能配置,以及校内老师在部分内容上缺乏一定的检测实践经历,所以实行部分内容在检测企业现场授课。检测企业一线专家检测经验丰富,操作规范,由校外检测企业专家作为兼职老师直接给学生授课,可进一步强化学生在实际工作环境中的经历,切实加强实现学生与实际工作零对接的能力,为就业提升竞争力。目前,本课程20%的内容由兼职老师实施教学。
3.教学内容按情境拓展。学习情境一完成后,在学习情境二标准体系中存在重复的检测项目,不再在课堂中实施,由学习小组制定出检测实施计划方案经老师认可后,课外实施。对于第二个情境中实施时间长的检测也将在课外时间继续实施。而且基于第二个情境中所接触的标准特性,学生必须设法查阅读懂相关的英文标准,又强化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对于学生今后的就业也是一种促进与激励。
4.考核形式多元化,凸显多种能力的培养。在传统考试模式下学生尽管也能通过考试并进行检测操作,但不会工作,不能完成具体工作任务,难以达到高职综合能力培养的教育目标。因此,课程的考核不再是传统的“理论考试+单项技能操作考核”,而应遵循职业资格证书的考核要求或实际检测公司对员工的要求来进行考核,不仅考核专业能力(知识),还应包括方法能力、社会能力,以实现综合能力培养。由此,学生的课堂表现、工作页完成、检测报告的设计撰写、理论部分的测试、学习成果的展示、学习场所的卫生保持与打扫、检测设备的操作与维护等都可以成为考核点。
对于考核中的理论测试,将本课程的内容结合世界知名检测公司对新进员工的上岗考核特点来出题对学生考核。对于答辩考核,学生随机抽取一块织物,由2-3名老师组成考核小组,分别提问,学生按要求回答,并随机抽取检测项目对所得织物进行现场检测操作演示,由专人做好答辩记录。对于答辩考核这一环节要求每人必须通过,未通过者应申请重新答辩。上一学习情境考核通过后方可进行下一个学习情境的学习。并鼓励优异者申请提前答辩,由此也可发挥这部分学生的能动性,可以起到帮助学习困难者、辅助指导者的作用,并充分发挥这部分学生在纺织品检测中心开放管理中的作用。
三、教学实践中的问题与对策
第一,在构建了工学结合一体化教学场所后实施教学,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明显提高,能够按照设计的预期去完成学习任务。然而,班级人数过多,相应每组的人数也较多,不可避免地存在部分学生吃“大锅饭”现象,影响了教学效果。因此,班级人数应适当少些,控制在30-40人较好,每组在5人以内较好,或是适当增加设备台套数。此外,考核环节要进一步改进,避免“漏网之鱼”的出现。
第二,此类课程的实施以专兼职教师组合教学团队的形式来进行,基于每位教师教学能力、实践经历程度的不同,相互之间可以取长补短,确保良好的教学效果的取得。但在相应的教学管理机制上也应有所跟进,实施柔性、灵活化管理,可以确保始终是以稳定的2-3位教师组成的教学团队来实施教学。且通过兼职教师的一线现场授课,学生得以在真实的工作环境和岗位上熏陶,得到了真正的磨练,可以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提高自己的岗位技能,实现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
第三,在情境实施中,部分检测耗时长,课堂时间不足以完成完整的学习任务。因此应探索建立一套完整的纺织品检测中心开放式管理机制,以确保学生更好地完成检测任务。建议安排考核优异的学生承担起课外开放式学习的指导者、维护者的角色,并可以考虑与勤工俭学岗位连接。
第四,在网络实施部分内容中,互动环节存在较大缺陷,很多模块的内容学生能轻易地采取拷贝粘贴而抄袭,因此这一模块应加以改进,且适宜安排部分内容在课堂上分不同批次在题库中随机抽题在线完成,进行点评。
第五,在此类课程的学习中,学生需要查阅资料、英文阅读和翻译、制作多媒体课件、设计报告、实施检测等,学习(工作)量大,因此每学期此类课程安排应合理,不宜过多集中于一个学期,否则易造成疲惫心理,反而造成教学效果的下降。
第六,授课方式及考核模式的变化,教师在课堂中的工作量减少,但课外工作量显著增加,备课的细致充分程度相比传统课程大幅增加,考核工作量也相当大,在一些量化细节上还需改进与探索。同时,此类课程也鞭策授课教师应及时更新知识跟上步伐,深入企业实践,与企事业一线接触,不断学习实际工作。
四、教学成效
本门课程通过两届四个班的教学实践,以及实践过程中的不断总结和改进,认为在这样的教学设计与实践中,学生由原来的被动、填鸭式学习转变成一种启发、鼓励式的学习,其内在自发的紧迫感能很好地驱动自我主动学习和激发学习兴趣。而且学生的学习也是一种探究式的学习,在这个过程中既要凸显团队也少不了个人,课堂的气氛异常活跃,师生、学生之间的关系也更加融洽,沟通交流更多,学生也感受到这样的学习方式能真正学习到实用的知识,能学会如何去完成任务和工作。学生的自信心也普遍加强,消除了空虚迷茫、无所事事的内心状态。
参考文献:
[1] 焦新.明确办学定位 坚持校企合作[J].中国教育报,2010-04-13.
一、立项背景
近年来,Z供电公司的项目投资实行“归口管理,专业负责”原则,由各专业管理部门根据职责分工开展主管项目的立项和实施工作。这种管理模式在实施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出现项目立项针对性不强、设计不深、物资管理分散、项目进展情况不能及时掌控等弊端。公司为进一步加强投资建设管理,确保投资效益的最大化、风险的最小化,实施市公司层面投资一体化管理模式,即按照“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建设、统一结算、统一转资”原则,将基建、配网、农网、信通等各类电网项目进行集中管理,解决项目需求多头和管理多头问题。为保证实行新的项目管理模式后各项投资能及时、有效完成,必须对投资建设一体化管控模式下的项目管理实行“安全质量、财务、审计、纪检、运营监测”五大监督。
在此背景下,Z供电公司决定开展投资建设一体化审计调查,希望通过审计监督检查,督促公司建立“问题―研判―立项―设计―实施―验收―评估”的管理流程。全面深化问题管理,全口径收集电网设备性、结构性和发展性问题,确保项目储备达到施工图深度,一流配网办统一实施,实施过程中全面融入“安全质量、审计、财务、纪检、运营监测”五个监督,确保投资行为始终处于可控状态。项目完成后,对照立项问题需求,组织项目后评估,形成项目科学闭环管理。
二、审计监督重点和方法
第一,监督检查审计对象在投资建设过程中贯彻落实国家法律法规、网省公司以及公司有关规章制度的情况,保证公司投资建设工作合法合规有序进行。第二,监督检查审计对象在投资建设的问题管理、项目储备和计划管控过程中问题上报的及时率和准确率、储备项目质量、计划执行情况、现场实际建设进度、财务结算完成情况等方面。第三,监督检查审计对象在投资建设过程中执行管理程序、业务流程、工作标准和岗位规范方面履职情况,着力发现薄弱环节,纠正行为偏差,堵塞管理漏洞,提高工作效率,促进管理规范。具体审计重点及内容,如表1所示。
三、审计发现的问题和结果
1、储备项目缺乏项目评审过程记录和评审结果
按照《Z供电公司投资项目管理实施办法》规定,经济技术研究所应会同项目提出部门、专业管理部门开展“已收集待储备”全口径项目的评审工作,并按季度将评审意见和项目清单提交公司发展策划部审核并行文纳入公司储备库,本次检查未见相关评审意见及发文。
2、储备项目规划与地方政府规划不同步
检查公司开展的2015年度配网项目储备情况,重点跟踪了项目地点为新区的135个项目,发现项目实施阶段因“配网规划等待政府批准”原因导致项目停滞的有70个,占新区项目总数的51.85%。
3、各类项目建设实施进度计划未进行跟踪和全口径分析
检查发现,公司经济技术研究所仅对配网、农网项目年度投资计划(资金计划)实施平衡、编制、审核和进度计划分析等工作,其他类别项目仍未纳入其管理范畴。
4、项目立项内容与实际实施内容不一致
公司部分配网成本性项目计划与实际完成项目名称、内容有偏差,配网成本性项目储备不足,立项时无预算,临时编制项目资金计划上报,虽最终项目得以实施,但是造成计划项目和实际项目的不一致。
5、储备深度不足导致项目节余资金过大
抽查发现公司个别配网项目设计深度不足,造成计划投资、设计预算、实际投资存在较大差异,部分项目节余资金占计划投资额的比例超过50%。
6、需求计划填报方式存在缺陷
配网项目需求计划主要来源于配网项目问题库。现阶段配电运检室采用班组按月度填写配网缺陷表,并以此基础形成配网问题库。经测试,这种模式存在缺陷反映不及时、后期跟踪困难的问题。
7、监理费支付依据不充分
检查公司部分配网项目竣工归档资料,普遍未见监理日志、监理报告等证明监理单位履行监理职责的相关资料。
8、结余物资实物退库不及时
检查发现公司部分配网成本性增补项目,发现此类项目由于年底财务关账原因结余物资均未能够及时退库。
9、废旧材料管理不规范
检查废旧物资退库情况,发现部分单位存在废旧物资管理不规范现象。一是退库物资种类不全,废旧电杆等物资均未回收;二是废旧物资回收率偏低,部分项目导线回收率低于40%。
10、外协单位准入把关不严
针对2015年入围的426家潜在供应商、外协外包单位开展行贿犯罪档案记录进行查询,发现有1家潜在合格分包单位的一名员工在2015年6月因行贿罪被追责,根据规定,公司取消其投标资格,并列入禁止入围单位黑名单。
四、审计成效
1、取得明显经济效益
公司通过审计调查,加大了项目初步设计深度,避免了项目实施过程中的设计频繁变更,有效保证了项目建设进度;通过加强项目物资管理,提高了项目物资的供应效率,避免了因物资供应导致的项目延误。通过加大外协单位管理,对违规或不能正常履约的外协单位按照有关条款扣除相应款项。以上管理措施共避免了经济损失18.65万元,节约资金1679.62万元,挽回经济损失114.46万元,取得了明显经济效益。
2、提高规范管理水平
通过审计调查,Z公司加深了对投资建设一体化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完善了项目立项、需求管理、审查管理、实施管理、廉政风险防控等方面的管理措施,新建了《投资项目管理实施办法》、《施工作业现场“六到位”管理办法》、《现场可视化管控系统应用管理规定》等7项规章制度,废止制度14项,建立了“问题―研判―立项―设计―实施―验收―评估”的管理流程,制定了包含36项指标的投资一体化指标体系,其中22项关键性指标、14项支撑性指标。这些举措有效促进了公司项目投资行为更规范、有效。
3、避免投资廉政风险
通过开展投资建设一体化审计调查,公司对项目物资管理和外协单位管理的隐患进行了深入分析,制定了整改措施。建立了项目未使用物资管理平台,加强对项目建设过程中的各类物资进行动态跟踪管理。同时为避免外协单位管理中的管理漏洞,规避管理风险,公司加强对外协单位的资格审查,在日常管理中采用动态管理和评估,由物资供应中心组织各相关部门,从质量管理、安全文明施工管理、施工进度管理、现场管理、造价控制、廉政建设等方面进行考核评价,作为下一阶段选用的依据。根据评价评级结果,采取不同的管理措施,促使其提高履约能力和服务水平。
4、提高项目社会效益
开展审计调查后公司项目投资更加规范。通过加深项目初步设计深度,同时结合现场勘查,公司的投资项目进度得到有效保障,施工效率得到明显提高。由于一体化管控的实施,公司各类项目得到统筹考虑,停电管理更加有序,1―10月份,Z地区配网线路停电次数同比下降34.2%,停电投诉量下降了51.6%,停电舆情减少了45.4%,社会反响良好,较好地保证了优质高效供电。
五、审计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