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2-08 17:14:52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体育科学研究课题的来源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教育部制订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数学教学大纲》(试验修订版)(简称新大纲)将研究性课题的学习列为必修内容,这是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一项开创性工作。能否按计划开设好研究性课程,除了认识上重视外,选题是关键。
一、确定研究性课题的原则
1、和学生的知识水平相适应的原则。
我们所设计的问题是为学生而设的,必须让学生看得懂、经过努力解得出,即我们常说的使大多数学生“跳一跳够得着”。过于艰涩,将使学生失去兴趣,流于形式;过于简单又等同于一般应用题,失去“研究”的价值。要充分利用学生所学知识,使学生通过对一个问题的深入研究,更加深入的掌握所学知识,了解科学研究的过程。
2、和生产、生活紧密相连的原则。
开设研究性课程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意识。在生产、生活活动中存在着许多可研究的课题,学生通过研究课的选题及其研究过程,学会发现问题的方法,培养创新的意识和能力,同时不仅体会到科学研究的艰辛,更体会到将自己的研究成果付诸实践并指导实践而得到的欢愉,体会到数学应用的广泛性。
3、和学生的兴趣相结合的原则。
如今,学生的兴趣是非常广泛的,业余生活也是丰富多彩的,如果能结合他们的业余特长,在老师的指导下由学生自主选题,那选题将丰富多彩,学生均能积极的投身其中,这将大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4、解决方法多样性的原则。
我们所选的课题将使大多数学生利用自己已有的知识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得到解决,只要能真正体现科学的研究方法和研究过程,无论解决方案如何,都是值得肯定的。这也能够体现教学的异步化,也便于分析、比较其利弊和侧重。
5、充分体现研究过程的原则。
科学研究的过程是欢乐与艰辛相互交织的过程,开设研究性课程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基本的研究方法,使学生感受到科学研究的欢乐与艰辛。我们的选题要充分体现科学的研究方法和发现问题、收集信息、抽象简化、建立模型、得出结论、分析检验的研究过程,不能像一道经过加工编拟的应用题一样已经将不必要的条件剔除。要使学生经历收集信息、选择有用信息、抽象、建模、得解、反思检验修正数据的研究的全过程。
二、研究性课题的来源
1、从教材中取得。
教材为我们提供了一些经过精选的研究性课题,也是符合学生知识水平的课题,这些课题为我们研究课的开设提供了基础。我们要以这些课题为选题的指导,进行研究课的教学。
2、结合生活、生产实际选题。
研究性课题主要是对一些数学问题的深入探讨,或者从数学的角度对一些日常生活中或其他学科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研究,所以要倡导从生活实际、生产实际自拟研究性课题,这既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的需要,也是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研究性课题教学积极性的需要。例如,可以结合学生的业余特长,在体育、音乐、计算机等方面由学生自主或在家长、教师的启发诱导下选题;也可以结合附近单位或学校实际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在家长或辅导老师的帮助下选题,甚至是科研部门的研究课题的变化或子课题。需要做大量社会调查的问题可以作为假期作业布置给学生,由学生在假期采用分组的方式选题、研究。
3、从教师的教学实践过程中总结而来。
任何教材都有需要充实和完善的地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认真分析教材中的应用因素,有意识地挖掘一些研究课题提供给学生或启发学生选题,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是对所学知识的进一步学习。新教材在知识的应用方面有较大的加强,提供了一些研究课题;同时新教材增加了许多有广泛应用背景的数学知识,如概率、统计、极限、导数、积分等,这些知识在经济、生产、生活中都有广泛的应用,从中可以挖掘出很多课题。例如,在学习数列时可以研究利息问题、分期付款问题、存款最佳期限组合问题,在学习了极限后可将这些问题发展为连续复利问题,进一步研究资产回报问题、固定资产折旧问题、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的计算问题等等;在学习了概率、统计后,可以研究社会上的一些摸奖问题,可以利用统计的方法研究一些社会问题;在学习了导数和微分后,可以研究最值问题,以及生产中的特殊容器的体积及表面积问题等等。
4、从其它应用问题中改变而来。
大学教材中有许多应用问题可以借鉴,加以简单化即可作为中学的研究课题。国内外每年都有一些数学竞赛及数学应用知识竞赛,也有一些国外大学的入学试题,这些试题中的应用问题可供参考、改编。
学校的事就要当作教师自己的事情来做,做最努力的自己。其实先做事情,才有积累的思路和方法。没有做好事情,是没有好思路的。所以只有先做事,再去思考我们的科研,事情是我们科研起步的最基本的素材。例如:我们学校体育工作有体育课堂教学工作、体育课余训练与竞赛、体育校本课程资源开发、大课间操管理、开展《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工作、体育俱乐部、体育教研活动、体育场地、器材、设备管理等等,都是我们体育老师开始科研工作的最实际的材料。体育课堂教学和以体育为载体的其他工作是体育教师教育研究课题的主要来源。
体育教学中学校的体育特色项目的建设,例如:在课堂教学开展足球校本课程的研究,每周每班级开设一节足球课程,设计每个水平的教学任务、考核评价标准等等,在教学中探索自己的特色,在实践工作中,不断积累工作经验、提升层次。到一定的程度,做一个科研计划,然后再来指导我们的特色工作,进一步深入工作,形成课题研究报告成果。
二、边做事,边科研
体育工作是科研最基本的素材,科研工作可促进体育工作的开展。一边做事,一边科研,两者互不耽误,互相发展,互相促进。
例如:大课间活动工作,我们可以一边探索大课间活动的开展,一边做一个《高效、合理、有效管理模式》的课题研究。例如:体育课堂教学中落实单元教学计划,一边做一个单元教学备课研究,一边做体育单元教学评价考核制度反思研究等等,从这些平时体育实践中的疑难、矛盾和困境中发现科研的灵感。
三、边科研,做好事
体育科研课题是把体育学科中的问题,用科学的方法对其进行研究,最后得出正确的结论。科研课题的研究应有以下几个实施过程:1.科研课题立项;2.成立科研课题组;3.制定课题研究方案;4.课题论证评价;5.结题验收。
二、怎样选好科研课题
科学研究始于问题,教育研究也是如此。在体育教学中需要研究问题很多,但并非每个问题都值得我们研究。因此,如何选好科研课题,就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应从以下几方面遴选。
1.课题必须具有实用性
课题的意义是确立选题的重要依据,它制约着选题的方向。因此,选题要从当前体育教育发展的实际出发,要具有代表性和针对性。我们在衡量选定课题有无使用价值时,主要看两个方面:一是所选择的课题是否符合体育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是否有利于提高教育质量,有利于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二是所选择的研究课题是根据体育教育本身发展的需要,为检验、修正、创新和发展体育教育理论,建立科学的体育教育理论体系进行的专门研究。作为教学一线的教育工作者,我们应主要关注的是前一方面问题。
2.课题必须具有科学性
课题的科学性,首先表现在选题要有一定的事实依据,立论根据充实、合理。这是选题的实践基础;其次,还要以体育教育的基本科学原理为依据,这是选题的理论基础。选题的实践基础和理论基础制约着选题的全过程,影响着选题的方向和水平。为了保证选题具有科学性,必须对选定的课题进行充分论证。
3.课题必须具体明确,具有可操作性
所选定的课题一定要具体化,界限清,范围明,宜小不宜大。那种大而空、笼统模糊,针对性不强的课题往往科学性差,而且不易操作。
4.课题要有独创性
要做到选题新颖具有独创性,就要把课题的选择放在总结和发展过去体育学科取得的实践成果和体育科学理论基础上。我们应该看到,科学上的任何成果,都是科学工作者在前人工作成就的基础上一步步取得的。因此,在选题时,要广泛深入地查阅文献资料,弄清所要研究的课题,目前在国内外已达到的水平和已取得的成果,要知道是否有人已经或者正在研究类似的问题。这样才会使选题具有独创性,我们才不至于作无用功。
三、成立科研课题组
每一项科研成果都是集体智慧的结晶,靠一两个人的"单枪匹马"是很难取得成功的。因此,一般课题组最好由4人以上组成,要选出一名业务水平高,组织协调能力强的教师来担任课题组组长。在选拔课题组成员时,应尽量考虑到教师的职称结构、年龄结构和专业结构的合理性,必要时还可以跨学科或聘请一些在这一研究领域具有权威性的德高望重的专家学者,来担任课题组的组长或顾问,从而提高课题研究成果的权威性。由于各校体育教师相对较少,也可以采取几所学校联合或把一个地区的优秀人才集中起来,组成课题组。这样既可以保证课题组成员结构的合理性,又解决了学校体育教师少、不利于开展课题研究的难题。
四、如何设计科研课题方案
一项科研课题,经过选题和必要的论证之后,就可以着手设计课题方案了。课题方案是对研究问题的提出、课题解义、课题研究假设、课题的实施步骤等诸多方面问题进行整体的设计,这样可使操作做到心中有数,按计划进行课题研究。
1.问题的提出
教育科研始于问题,某个科研课题总是为解决某个问题或某类教育教学的问题而设立。要把问题的来源交代清楚,把实施课题的意义阐述透彻,把课题的创新程度表述明白。此外,还要说明一下国内外对这一问题的研究现状,明确该课题研究领域所面对的问题状态。
2.课题释义
课题释义是要求阐明课题的含义,是对"是什么"的回答。对于这个问题,既要从理论上溯源,又要做到内涵与外延的界定。所谓内涵,是指这个课题的内容是什么,有哪些要素;所谓外延,是指这个课题的范围有多大。这里需要说明的是,作为一个科研课题总要有所创新,总要有一些新的内涵,所以尽管有很多课题是用一些普通的词汇来表达,但决非是不证自明的普通概念,都需要课题研究者给以释义。
3.课题研究假设和课题目标
假设是以一定的理论和事实为依据,对所研究的课题提出某种带有推测和假定意义上的理论解释和结论,是对某种尚待建立的变量关系的推测。有些课题方案,用课题目标的方式来表达研究假设的结论内容,这也是一种可行的、常见的表达方式。
4.科研研究的实施步骤
一个科研课题的完成是从理论构想到科研实践逐步完善的过程。课题研究的实施步骤是一个从准备到操作、从简单到复杂、从局部到全局的实施过程。
课题研究方案设计完成后,并不表明就可完全照本实施了。随着课题研究的展开,还会不断地出现一些新问题,要根据实际情况,对实施方案进行补充和调整,使其不断完善。
五、课题论证评价体系
在世界各国学术交流日益频繁和密切的时代背景下,探索我国体育社会学界与国际同行之间的联系,研究我国体育社会学与国际体育社会学之间的互动,既可以为今后我国体育社会学史研究提供素材,又可为我国体育社会学的对外交流提供理论参考和决策依据。
1中外体育社会学界的联系与交往
国际间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对任何一门学科的发展和进步都是至关重要的。对于我国体育社会学来说更是如此,这是因为:第一,我国体育社会学起步较晚,国际上体育社会学的发展水平和成熟程度都高于我国;第二,国外同行的研究和经验可以直接给予我们启迪和借鉴。
1.1成果交流
1.1.1成果引进
我国体育社会学创建之初,引进借鉴国外的研究成果是一项重要工作。1981年,北京大学林启武开始翻译体育社会学方面的资料,成为第一个向国内介绍体育社会学知识的学者。之后,蔡俊伍、刘德佩、牛兴华、王苹、李树怡等人也发表了介绍了体育社会学的文章。上世纪90年代初,刘德佩引进了奥地利格拉兹大学体育系g ·bernhard教授的问卷调查法,并向国内介绍了日本学者金崎良三设计的研究课题样本,对我国体育社会学的研究产生了较大影响。21世纪初,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了美国杰·科克利(jay ·coakley)的《体育社会学一议题与争议》( sport in society : issues and controversies ),使我国体育社会学界对美国体育社会学有了较为完整和清晰的认识。
从引进成果的来源看,有日本、美国、前苏联、加拿大、波兰、奥地利、保加利亚等国家,其中以日本、北美和前苏联为主。这是因为:第一,这些国家一直处于体育社会学研究的前列;第二,早先我国留学生和访问学者多集中在日本、北美和前苏联等国,熟悉这些国家的研究进展,具有引进这些国家成果的便利条件。
1.1.2成呆输出
自上世纪80年代末,我国学者开始将体育社会学的研究成果介绍给国外同行。1988年《国际体育社会学评论》( ass)发表了我国王真、陈安愧和钱跃庭的论文《中国纺织女工的体育态度和参与状况》,标志着我国体育社会学研究成果开始进人国际学术界;1989年,加拿大出版的《社会与闲暇》(l& s)又刊登了刘德佩的研究《体育与中国城市居民的闲暇生活》。翌年,孔祥安和牛兴华等人在《国际体育社会学评论》(irss)上向国际同行介绍了我国体育社会学十年间的学科进展和主要研究。截止2008年底,我国学者在国际学术会议和刊物上发表体育社会学论文60余篇。这些成果引起了国际体育社会学界对我国体育社会学界的极大兴趣。
1.2学者互访
体育社会学在我国起步较晚,在创建初期,为了更好地向国际同行学习,我国曾多次邀请国外学者来华讲授体育社会学。日本的影山健、近藤义忠,英国的j ·a ·mangan,韩国的林繁藏和金佰昌等学者都曾来我国传授过体育社会学知识。
自1984年起,我国向日本、美国和前苏联等国派出进修体育社会学专业的访问学者和留学生。仅“1985-1990年期间,我国留学生和访问学者在国外进修体育社会学专业的有7人之多”。1990年以后,我国又陆续派出顾渊彦、苏连勇、金育强、张文健、董进霞、宝勇武等人到国外进修体育社会学。他们回国后,大大增强了我国体育社会学的研究力量。 随着我国体育社会学研究水平的不断提高,国际影响逐渐扩大,进人上世纪90年代后,国际体育社会学术会议中开始出现我国学者的身影,一些国家前来邀请我国学者讲学。目前我国已有苏连勇、熊斗寅、刘德佩和卢元镇4位体育社会学者应邀到国外讲学和在国际会议上作报告。
1.3组织联系
1964年6月,在日内瓦正式成立了国际体育社会学委员会(icss)(1994年,更名为国际体育社会学学会( issa) )。目前,issa拥有团体会员和个人会员260多个,分布在世界48个国家中。在issa成立的40多年间,对规划和推动体育社会学的进步和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1989年,我国学者刘德佩在前苏联学者h.. и.巴诺马廖夫的推荐下,成为issa组织的会员,也成为我国最早加人issa的学者。随后,我国吕树庭、李小英、金育强等人也陆续成为issa组织的会员。截止到2008年,我国已有10余位学者加人了issa组织。鉴于我国学者的学术成就和对国际体育社会学的杰出贡献,1994年icss破例增补我国刘德佩为icss执委会委员,2005年又批准沈阳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为该组织的团体会员,成为我国在issa中的第一个团体会员。
1.4会议联系
学术会议是学者们近距离交流和展示研究成果的舞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体育社会学也积极地参与国际学术交流活动。1984和1986年,我国学者出席了日本体育社会学学会的年会,结识了著名学者营原礼以及其他一些日本同行。1987年,我国学者分别与奥地利维也纳大学和格拉兹大学的同行举行了座谈会,为后来的合作研究奠定了基础。2001年起,issa举办的4届世界体育社会学大学,都有我国学者积极参加的身影。第1届世界体育社会学大会,我国就有8人参加(其中1人来自台湾师范大学)。借助国际会议这个平台,各国同行相互交流切磋,增加了解,增进了友谊。
1.5合作研究
由于文化制度、习俗、环境等方面的差异,研究者往往能更深刻更敏锐地发现自己不熟悉的国度和环境中的问题。国际体育社会学界认识到跨国合作研究是一种研究问题的捷径。早在1987年,我国学者便与奥地利格拉兹大学体育科学院达成了合作研究协议。据不完全统计,我国体育社会学界分别同奥地利、日本、前苏联、美国、芬兰等国家的同行完成跨国合作研究课题有12项之多。
2国际体育社会学界对中国体育社会学界的影响
2.1国际体育社会学界对中国体育社会学界的帮助与促进
2.1.1国外成果给予我国体育社会学的创建与发展许多启迪
80年代初,体育社会学在国际上已有相当的发展,但对于国人来说却是比较陌生的,除少数学者在国外接触过体育社会学外,国内大部分学者对体育社会学不了解。因此,学习和借鉴国外的研究成果,对于创建自己的体育社会学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我国林启武、刘德佩、吕树庭、黄汉升、金育强等许多学者为国外资料的引进发挥了作用。国外研究成果和资料不仅在学科创建初期带来很多启示,在我国体育社会学30年的发展进程中也同样给予了诸多的启迪和借鉴。引进的前苏联、日本、美国、加拿大等国家的体育社会学成果,对于我们了解国外的学科进展和经验教训,促进我国体育社会学的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方面都发挥了较大作用。
2.1.2国外学者为中国体育社会学培养了专业人才
跨越国界的交流可以更好地促进学术的发展,专业人才队伍的培养也是如此。在我国体育社会学发展初期,党和政府为提高体育社会学的学科建设和研究力量,从1984起陆续向日本、美国、前苏联、加拿大、英国、波兰等国家派出学者进修体育社会学。到2008年底,我国已向国外派出10多位专门进修体育社会学专业的访问学者和留学生。国际上一些著名的体育社会学家,像h.и.巴诺马廖夫、影山健、近藤义忠、金崎良山、john loy、klau、hiaus heinemann等学者都对我国体育社会学的人才培养和学者成长做出过贡献。
2.2国际体育社会学学会issa)为国内更好更快地了解学科动态提供了方便
国际体育社会学学会(issa )是体育社会学领域权威学术组织。到目前为止,国际体育社会学学会( issa)已吸收我国10余位学者为个人会员,沈阳师范大学为团体会员。这些学者架起了国内外体育社会学界更为广泛的联系和沟通渠道,使国内同仁更好更快地了解体育社会学在国际上的最新发展动态和学科进展。
2.3承办和主持国际会议,为我国体育社会学进入国际先进行列奠定基础
随着我国体育社会学的发展壮大,上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体育社会学学会(issa)和其他学术组织多次交由我国体育社会学界承办学术会议,体现出国际同行对我国体育社会学界的信任和支持。会议以严密的组织、周到的服务和良好的环境为国际同行提供了展示成果、交流切磋的舞台,体现出我国体育社会学界的整体实力,大大引起了国际同行对我国体育社会学的关注和兴趣。除承办国际性的学术会议外,我国学者还在多个体育社会学的国际会议中担任领导职务,组织、筹备和主持会议。通过举办和主持国际性的学术会议,大大提升了我国体育社会学界在国际学术界的地位,扩大了在国际同行中的影响,为我国体育社会学进人国际先进行列奠定了坚实基础。
3中国体育社会学界对国际学术界的贡献与作用
3.1丰富了国际学术界的理论成果
在30年的对外联系过程中,我国体育社会学界向国际同行展示了研究成果。这些成果的理论和观点不仅达到世界先进水平,而且很具针对性,对世界上一些与我国具有相同社会体制和背景的国家的体育社会学研究很具借鉴作用。其中关于体育社会流动和分层的论述、关于发展中国家体育经验的论述、关于小城镇体育的社会学研究、关于体育社会学研究对象的观点、体育社会问题的研究、关于体育人口的观点、关于体育价值观念的表述、关于体育游戏对儿童社会化作用的探讨、关于体育社会的理论、关于体育工作者的观点等,已成为国际体育社会学大家庭中的共享资源。这些理论成果丰富了国际学术界的学术观点和理论体系,为国际体育社会学的成果积淀和学术创新发挥了作用。
3.2力争issa增设汉语为副工作语言,为世界使用汉语的学者提供了方便
《国际体育社会学评论》( irss)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资助出版的学术季刊,是国际体育社会学学科领域最高权威性学术刊物。该刊物在用英文全文的同时,另外以德文、法文、俄文、日文、韩文、西班牙文和中文7种语言刊登论文的摘要。
1995年以前,irss是没有用汉语发表的论文摘要。经过我国学者刘德佩长达4年的不懈努力,终于使国际体育社会学学会(issa)在1994年末将汉语增设为该组织的副工作语言。从1995年第1期开始irss开始出现用汉语发表的论文摘要。汉语成为国际体育社会学委员会(icss)的副工作语言,不仅有利于我国学者更好更快地了解到国际体育社会学的学术动态和最新进展,而且也为世界上华语地区使用汉语的体育社会学工作者带来了便利。自issa增设汉语为副工作语言起,我国体育社会学学者一直义务承担着《irss))中文摘要的翻译和编辑任务。这项工作最初是由沈阳体育学院体育社会学教研室承担,i9%年后移至解放军体育学院体育社会科学研究中心完成。截至到2008年,累计义务翻译审校中译文论文摘要25万多字,编辑10多万字,为issa的刊物出版做出大量工作。
《国际体育社会学年刊》( issa bulletin )是国际体育社会学学会的机关通讯刊物。该刊物对各国学者了解issa的工作进展、学科新闻等起到了重要作用。自1995年以来,我国沈阳体育学院体育社会学教研室和解放军体育学院体育社会科学研究中心的学者们还一直义务承担着issa bulletin的专栏撰稿工作,为issa的通讯工作也发挥着自己的作用。
4中国体育社会学界在跨国合作研究中的作用
跨国合作研究是国际体育社会学界进行课题研究与相互合作的重要模式之一。自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我国曾与日本、奥地利、前苏联、美国等国家共同完成多项体育社会学研究课题。
4.1多次承办学术会议,积极参与组织管理,为各国学者的交流提供了平台和便利
作为国际体育社会学大家庭中的一员,我国体育社会学界在享受成果和便利的同时,也积极承担国际义务。1997年,中国社会学学会体育社会学专业委员会主办了“国际大众体育学术研讨会”。共有来自9个国家和地区的100多名学者参加,与会学者围绕大众体育的法制建设、大众体育中存在的社会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对推动国际大众体育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同年11月,中国体育科学学会体育社会科学分会在我国北京举办了“亚洲体育社会学学术研讨会”。本次会议共有来自日本、韩国、美国、澳大利亚和国内以及香港特别行政区的80名学者参加。与会学者以“21世纪亚洲的社会发展与体育的关系”为主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并就体育社会学界关心的问题交换了意见。会上展示了一批体育社会学领域的最新成果,反映了近年来亚洲体育社会学发展的水平。2006年5月,在我国沈阳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召开了“2006国际体育社会学研讨会”,来自国内外100余名专家、学者出席了研讨会。学者们围绕发展中国家的奥林匹克运动、体育构建和谐社会的作用、体育与民族文化等问题,展开了深人的交流与探讨。
除承办国际学术会议外,我国学者还多次在国际体育社会学学术会议中担任技术领导工作,履行相应的国际义务与责任。
4.2促使issa下调会费,为发展中国家的学者争取了权利
联合国中规定,联合国成员国需根据各自的发展水平和经济实力承担不同的义务。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学者的经济承受能力不一样,在issa中须交纳的会费也不应相同。可是,在1998年之前,无论是发展中国家学者,还是发达国家学者,加人issa组织的会员每年都须交纳100美元会费(个人会员)。
1998年,在issa执委会扩大会议上,我国刘德佩提出会员的“义务与权利”提案。通过艰苦交涉,该提案终于被issa组织采纳,并调整了会费标准。从此,个人会员会费的标准被分为三个等级,分别为100美元、40美元和20美元(发展中国家学者为20美元)。1998年issa会章的修改,结束了发展中国家学者受不公正待遇的境况,使先前一些因经济条件不能人会的学者,从此不再因经济原因而与issa无缘。我国学者的正义行为,减轻了发展中国家学者的经济负担,为他(她)们争取了更多人会的机会。
5结语
一、备战雅典奥运会科技工作的基本情况和主要经验
继我国运动员在悉尼奥运会上取得历史性突破、北京成功获得2008年奥运会举办权之后,2004年雅典奥运会成为承上启下的一次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奥运会。为实现既要在雅典奥运会上取得优异成绩,又要为2008年奥运会培养锻炼队伍的目标,体育科技工作紧密围绕备战工作,全方位地开展了科研攻关与科技服务。
(一)基本情况
国家体育总局高度重视备战雅典奥运会科技工作。悉尼奥运会刚一结束,就开始着手研究、组织科技备战工作,先后下发了《2001—2010年体育科技发展规划》、《奥运争光科技行动计划》等文件,从“组织科研攻关、加强科技创新,开展科技服务、促进‘科训结合’,加强科技建设、改善科研条件”等三个方面对科技备战工作进行全面部署。2001年,研究制定了《备战奥运会科技工作重点研究领域实施方案》,确定了11个领域的60个重大科研项目作为今后重点攻关课题。几年来,针对备战雅典奥运会存在的关键性问题,先后组织实施了147项科研攻关和科技服务项目。体育总局还制定了国家队医务人员和科技人员管理办法,将医务人员和科技人员的岗位正式列入国家队编制,并发放驻队岗位津贴,从制度上和政策上调动了医务人员和科技人员随队服务的积极性。
国家体育总局各运动项目管理中心和国家队的科技意识普遍增强,把科技备战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许多中心领导和国家队的主、总教练直接参与或主持了科研攻关项目的研究。射击射箭、重竞技、小球和自行车击剑运动管理中心还对内设机构进行调整,成立了专门管理科技工作的职能部门。重竞技和水上运动管理中心普遍在所属项目的国家队配备了科研副领队或科技教练。
2001—2004年间,国家体育总局为备战雅典奥运会的科研攻关和科技服务工作直接投入经费共计4800万元,近1500人次直接参与了147个科研攻关和科技服务项目。经费投入比上一个周期(1997—2000年)增加了3倍,直接参与人次和组织攻关课题数分别增加了58%和65%。
从2002年开始,国家体育总局逐步为7个国家队训练基地配备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力量训练、科研测试、体能恢复、医疗康复等器材设备,并在训练局建立了康复中心。2004年,又为国家队配备了一批先进、实用、便携的测试、医疗及训练辅助器材,使国家队的科学训练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在赛前训练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根据备战2008年奥运会任务的需要,国家体育总局从2002年开始组织实施训练监控、运动心理、运动医学、运动营养、体育信息、体能训练与恢复等6个重点实验室建设计划。这项计划实施以来,正在开始逐步发挥作用,并将大大提高备战2008年奥运会科研攻关和科技服务的能力。
四年来,广大科技人员与教练员、运动员、管理人员密切合作,深入训练实践,全方位地开展科研攻关与科技服务,成为国家队不可或缺的组成人员,为我国运动员在奥运会上取得优异成绩做出了重要贡献。通过备战雅典奥运会,历史上长期存在的科研、训练“二张皮”的问题初步得到解决,体育科技的攻关能力和服务水平明显提高,涌现了一批深受运动队欢迎和好评的科技骨干,为深入开展备战2008年奥运会科技工作创造了良好条件。
回顾4年来的备战工作,各级领导对科技工作的重视是空前的,国家体育总局各项目管理中心和国家队教练员、运动员对科技的需求是空前的,国家体育总局在科技方面的投入是空前的,广大科技人员为运动队服务的意识和积极性也是空前的。当中国体育代表团在雅典奥运会上取得新的历史性突破之后,我们又进一步感受到各项目管理中心和国家队对这次备战奥运会科技工作的评价、肯定和鼓励是空前的,社会各界及新闻媒体对体育科技的关注、报道也是空前的。
(二)主要经验
总结备战雅典奥运会的科技工作,主要有以下六条基本经验:
第一,坚持科技工作必须面向运动训练主战场的实践导向,加强制度创新,不断改革和完善科研管理方式。
为进一步促进科研和训练的紧密结合,国家体育总局始终坚持了把满足一线需求、解决实际问题作为科技管理工作的基本导向,正确处理全面提高科学训练水平与提高科研学术水平的关系,加强制度创新,不断改革和完善科研管理方式。
在奥运攻关课题的立项管理方面,坚持研究课题必须来源于实践,坚持以国家队和项目管理中心为主确立研究项目的管理办法,进一步完善了有关程序。
在奥运攻关课题的过程管理方面,在加强中期检查的同时,充分依托各项目管理中心和国家队,加强对攻关课题的指导、管理、监督,并可根据训练需求的变化对课题及时进行调整,该上的上,该并的并,该停的停。
在奥运攻关课题的结果管理和评价标准方面,强调把是否解决训练实践中提出的关键问题,科研成果能否应用于训练实践,有关项目管理中心和国家队是否满意作为主要依据和最终的考核标准。
在科技经费的管理方面,改革了科研攻关项目经费管理方式,充分发挥各中心对攻关项目的管理职能和调控力度,制定并逐步完善国家队科研测试、营养、医疗、文化教育等经费标准和管理办法,为提高国家队运动员的科学训练水平提供了有力的条件保障。
第二,坚持以改革为动力,有力促进了备战雅典奥运会科技工作。
根据国务院的统一部署,自1999年开始,国家体育总局对所属科研机构和体育院校的管理体制进行改革,目前已基本到位。通过改革,基本解决了长期存在的力量分散、重复投入等问题,科技资源的配置更加合理,科研机构的方向和任务更加明确,科技实力明显增强,科技人员的积极性进一步提高,有力促进了备战雅典奥运会的工作。
改革后的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进一步明确了备战奥运会科研攻关和科技服务的方向任务,强化了科研工作面向体育实践的目标导向。把按传统学科专业设置的二级研究室改为按任务领域设置,加强了学科之间的交叉联合,有利于统筹安排备战奥运会的科技工作。
1.从研究内容看,关注生活经历和生活环境
儿童,本身就是出色的哲学家。他们用眼光看待世界,质疑世界的本原问题。中小学研究性学习的课题来源于学生的生活经历和周边的生活环境,通过教师的指导发现问题,并设计可行的研究方案。将学生的研究问题生活化,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保证研究课题可以遵循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不少研究性学习的课题与当今社会、当地政府的发展与目标紧密结合,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倡导低碳生活等。也有不少研究课题来自于学校的传统活动,体育节、艺术节等纷纷进入研究性学习的课题领域,课题呈现出多样化的选项。
2.从研究形式看,体现实证研究的基本特征
大多数研究性学习成果是由中小学生通过问卷调查、现场访问、文献资料检索等形式,收集研究资料。也有部分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研究,获取数据材料,并检验假设。两者都具有鲜明的直接经验特征,结论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符合中小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也符合认识论的基本规律,来源于实践而又高于实践。建立在观察、实验的经验事实上生成的知识与技能,将为学生的今后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突显研究性学习的价值取向。
3.从学生研究过程看,关注并享受活动过程
作为开放性、实践性的课程,在三维目标中,研究性学习强调过程与方法在研究中的实践与体验,强调过程与方法在学生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学生以知识与技能为基础,带着问题进入研究的现场,通过师生、同伴之间的多向互动交流活动,掌握并验证固有知识与技能,实践并解决问题,从而获得新知识与技能,实现知识结构的优化和认知结构的完善。从现有的研究性学习成果看,学生详细记录了如何解决问题的研究过程和过程中分工合作、分享成果的感悟,充分展示了研究性学习的魅力。
4.从成果看教师的指导功能,关注课题确立和成果表达
在研究性学习活动中,教师不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研究活动的参与者、研究活动的组织者和促进者、活动指导系统中的合作者。教师的指导功能贯穿学生研究性学习的全过程,包括引导学生选择活动项目、确立活动主题或课题,并合理地制定活动方案;引导学生对活动主题、项目或课题进行论证;引导学生形成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引导学生着重对活动过程中的体验、认识和收获进行总结和反思。从现有成果看,教师指导功能主要集中于课题确立、研究方案及物化成果的指导,而对于过程性的指导和研究后的反思指导显得不足。
二、从研究性学习成果逆推教学指导实践
1.课题确立指导窄化
研究性成果中普遍采用的是观察、调查、访谈等关键词,呈现单一化的倾向。是学生有意回避实验、探究、设计、制作等研究探索行为,还是教学指导功能发挥得不完善,导致学生研究性学习能力的缺失?研究性学习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其他领域一样,以活动为主要开展形式,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去,在做、考察、实验、探究、设计、创作、想象、反思、体验等一系列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这些行为应当成为研究性学习课堂教学指导的目标行为。局限于某一领域或方法的指导与研究,不是研究性学习的全部。中小学生研究性具有开放性和探究性的特点,学习内容既可由学生自行确定,教师也可提供选题建议;可来源于学校生活,也可产生于家庭或社会生活实际;可以是对自然现象的研究,也可以是对社会问题和人生问题的探讨。对于同一个问题或主题,不同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能力水平,选择不同的研究角度和范围。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学生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的自主性,需要教师面向学生完整的生活领域,引领学生走向现实的社会生活,需要一种更加开放的姿态。
2.过程方法指导弱化
活动与研究性学习活动是不同的。活动是研究性学习活动的上位概念。虽然同属活动,两者内涵不同,外延有差异。只有学生基于自身兴趣,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学生自身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才是研究性学习活动。因此,研究性学习成果并不是活动的简单总结,而是强调过程与方法的报告。没有在活动中注重问题意识,活动还是活动,无法上升到研究性学习的层面。缺少学生生活经验支撑,没有学生主体的真正参与,没有对搜集的资料概括与提炼,活动无法真正达到培养学生社会公民意识、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的目的。教师对研究性学习的指导,并不是完成一项任务的简单布置,从认识论、方法论角度,都需要教师参与其中,贯穿于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始终。
3.学习成果指导美化
中小学生研究性学习成果指导的美化,掩盖不住指导欠缺的两个极端表现。一个极端是中小学生研究性学习成果的表达指导过度。主要集中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成人化倾向。每一个人对世界都有一种实践知识,并且都将它运用于他们的日常活动之中。儿童具有儿童特有的语言系统,用自己的思维方式思考问题,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世界的看法。虽然研究性学习成果有其一定的格式规范,但规范并不是约束儿童表达的手铐脚镣。如果让儿童带着脚镣跳舞,那是对研究性学习的亵渎。童心童眼看世界,童真童趣话世界,应该是表达研究性学习成果的基本范式。二是引用过度。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价值在于被传播,被学习,被借鉴。引用固然是捷径,但过度的引用将会形成连锁的反应,且不论学术道德问题,至少会失去研究求真之本意。教师能做的、应做的是,指导学生用相关的理论来诠释分析思考探究研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现象,用相关的理论来启发指导引领研究的整个过程,思考研究过程中的问题和现象。三是娱乐化倾向。中小学生具有天然的娱乐能力。研究过程中的些许娱乐行为会被理解为率真,倘若以娱乐的心态表达研究成果,导致的结果是研究的严肃性丧失。科学的要义在于求真。严谨的中小学生研究,来源于生活的直接经验、资料来自研究现场,没有必要盛装出席。
另一极端是指导缺乏,直观表现为研究成果中资料的堆积。丰富的研究资料与素材,缺乏必要的分类整理与归纳,犹如杂物库。教师的指导功能从发现问题的指导到成果的整理,贯穿始终。在成果整理阶段,需要指导学生进行必要的理性分析,得出研究的基本结论,或提出建议对策,提高中小学生研究性学习的应用价值,并为学生研究过程的完整提供保障。研究性学习强调学生问题意识、研究能力的培养,因此,决定中小学生研究性学习与成人的研究存在着一个显著差异,即关注学生研究过程中的体验。这种体验是学生对整个研究过程及心理成长的忠实记录,是中小学生研究性学习成果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教师在研究性学习指导过程中要做好三个适度,即指导时间要适度、指导学生开展研究学习的广度要适度、指导的深度要适度。
三、中小学研究性学习的展望
1.研究性学习:作为课程的理念
厘清研究性学习的内涵与外延,才能遵循课程建设与发展的基本规律。作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定领域的研究性学习,是国家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研究性学习是改变课程过程中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以学生的兴趣、需要、能力和多学科知识为基础,但又打破学科逻辑组织的界限,弥补学科课程之缺憾,是学科课程的深化。
研究性学习的课程价值取向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关注人的综合素质,关注社会和谐。其目标具有开放性,内容具有综合性、开放性、包容性,以合作、探究型课题活动为主要学习方式,实施开放性的评价等特点。作为以儿童为中心的经验课程,研究性学习既不同于知识综合、跨学科的综合课程,也不属于简单意义的活动课程,更不是接受性学习,而是在原有经验的基础上,主动根据先前的认知结构和自己的经验背景,对外部信息进行选择、加工和处理,通过新旧知识的相互作用、改造和充实,建构新的理解,获取自己的意义,在问题研究中达成课程目标的课程。
作为基础教育的国家课程,研究性学习面向全体学生,而不是部分或个别学生,学生只有选择内容和方式方法的权利,却没有选择不参加研究性学习的理由,在研究中学习,在研究中体验,在现实的情境中尝试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反思问题。
2.研究性学习: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
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实践性课程领域,对于广大的中小学生而言,是实证,需要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主题生活化,才会焕发课程的生命力;指导全程化,才能延续课程的生命力;成果扩大化,才能展示课程的魅力。研究主题的确立以学生的直接经验或体验为基础,将学生的需要、动机和兴趣置于核心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鼓励学生自主选择活动主题,积极开展活动,在活动中发展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生活化的研究主题,来源于学生的生活实际,解决生活实际中发现的问题。在确定课题、制定方案、实施研究、成果总结、研究反思等一系列的行为后,学生获得的不仅仅是某一领域的信息,更多的是获得研究的方法与能力,并在此过程中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
3.研究性学习指导:丰富研究的生态
社会生活是我们应该用自然主义的态度去研究的,但我们的研究不应该变得机械化。个人的经验和其他非系统材料的来源必然引导着探索进入微观层次。后现代主义彻底地解构了二元对立思维模式,崇尚多元化思维,树立动态的、非线性的、多元化的、开放的复杂性思维。在研究性学习指导的过程中,把指导和监控有机结合,从内容、方法、成果表达加以丰富,引导学生修正自己的研究性学习课题,更科学、更符合实际地开展研究活动。
丰富研究的内容。研究性学习成果,体现学生认知特点的层次性不足,重复、雷同的研究较多,特别是指向于人与自然关系的研究。固然,人与自然的关系是研究性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需要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内容来丰富。如果说人与自然的关系,更适合于小学生的话,那么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内容无疑更贴切于中学生。三个方面内容存在着深度和广度的差异,也导向中小学生的分层研究。以研究性学习的方式,观照儿童生活,还原儿童的生活世界。
[作者简介]朱文艳(1988- ),女,河南信阳人,河北科技师范学院职业教育研究所在读硕士,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管理。(河北 秦皇岛 066004)曹晔(1963- ),男,内蒙古丰镇人,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职教所,教授,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与经济。(天津 300222)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0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理论与实践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10YJA880006,项目主持人:曹晔)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30-0020-04
教育部社科司立项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是教育部面向全国高校和科研院所立项的课题,包括法学、港澳台问题研究、管理学、国际问题研究、交叉学科/综合研究、教育学、经济学、考古学、历史学、逻辑学、/思想政治教育、民族学与文化学、社会学、体育科学、统计学、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外国文学、心理学、新闻学与传播学、艺术学、语言学、哲学、政治学、中国文学、宗教学等学科,教育类课题从2007年开始涉及职业教育方面。职业教育立项课题反映了当前我国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方向,体现了我国职业教育研究者的研究重点和当前职业教育研究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对近几年的职业教育立项课题进行统计分析,可以帮助研究者了解我国职业教育在国家层面的研究现状。总体来看,我国职业教育研究起步晚,基础薄弱,立项项目少,承担单位少,研究的广度和深度不足,有待进一步加强。
一、数据来源与统计
本研究以教育部公布的2008―2013年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中的教育类立项一览表为原始数据,利用SPSS17.0建立2008―2013年职业教育立项课题统计数据库,对2008―2013年职业教育立项课题数、立项率、承办单位及其所在地区分布状况、立项课题研究类型等进行了分析整理。
二、数据分析
(一)职业教育立项课题数量与级别分析
1.立项课题数量分析。2008―2013年教育部社科司人文社会科学立项课题数量分别为:2008年1293项、2009年2949项、2010年4611项、2011年4255项、2012年3961项、2013年3240项,六年共计20304项。在这20304项中,教育类课题总数为1677项,其中2008年有106项、2009年245项、2010年380项、2011年353项、2012年344项、2013年249项(详见表1)。可以看出,2009年教育类立项课题数量随着立项课题总数的增加而增加,所占比例有所提高。
在这1677项立项课题中,职业教育立项课题有144项,占教育类立项课题的8.59%,其中,2008年2项、2009年17项、2010年18项、2011年37项、2012年37项、2013年33项。职业教育立项数量总体呈上升趋势,尤其是2011年、2012年增长较快。职业教育立项课题数目的成倍增长,表明国家越来越重视职业教育的发展。当然,职业教育立项课题在教育部社科司立项课题中立项率的提升,也为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
2.立项课题级别分布统计分析。教育部社科司立项课题分为两个级别:一类是一般课题(规划基金和青年基金);另一类是重大招标课题,重大招标课题中职业教育每年1项。2008―2013年社科司立项的职业教育类一般课题有144项,其中规划基金项目92项,具体为2008年2项、2009年14项、2010年12项、2011年24项、2012年20项、2013年20项。青年基金项目有52项,具体为2008年0项、2009年3项、2010年6项、2011年13项、2012年17年、2013年13项。从统计数据可以看出,规划基金类项目处于较稳定的状态,青年基金项目的增长趋势较明显,由2008年的零占有率增长到2012年的45.9%,可见,教育部越来越重视对职业教育青年学者的培养。
教育部社科司每年根据教育领域的一些重大问题设立重点招标课题,职业教育类每年只有1项,2008年北京师范大学承担了“职业教育与城乡统筹发展研究”的重大招标课题,2010年华东师范大学承担了“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改革研究”的重大招标课题,2011年天津大学承担了“职业教育质量评价体系研究”重大招标课题,2012年上海师范大学承担了“中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研究”重大招标课题,2013年北京师范大学承担了“中国现代职业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研究”重大招标课题。六年来,承担职业教育重点招标课题的单位主要是部属重点大学,没有地方普通高校,反映出地方高校职业教育的研究能力和水平还有待提高。
(二)职业教育课题区域分布统计分析
1.立项课题在三大区域的分布状况。2008―2013年,职业教育立项课题在我国东、中、西三大地区都有分布,但分布数量差异明显,东部地区较多,西部地区较少,表现出较大的不平衡性。其中,2008年东部地区有2项,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则没有;2009年东部地区有6项,中部地区有8项,西部地区有3项;2010年东部地区有15项,中部地区有2项,西部地区有1项;2011年东部地区有23项,中部地区有9项,西部地区有5项;2012年东部地区有23项,中部地区有12项,西部地区有2项;2013年东部地区有24项,中部地区有5项,西部地区有4项。从数据可以看出,东部地区六年来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课题中职业教育立项课题最多且不断增加,由2008年的2项增长到2013年的24项;中部地区立项课题处于不稳定状态,最多时仅12项,远不及东部区域;西部立项课题始终较低,最多2011年仅5项,中部和西部职业教育立项课题合计数也不及东部地区多。
2.立项课题在各省的分布状况。从22页表2可看出,2008―2013年教育部社科司职业教育立项课题分布于安徽省、福建省、广东省、贵州省、河北省、河南省、黑龙江省、湖北省、湖南省、吉林省、江苏省、江西省、辽宁省、山东省、山西省、陕西省、四川省、浙江省、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广西壮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18个省4个直辖市2个自治区。其中,立项课题数排名前三的是浙江省、江苏省和广东省,具体数目是浙江省23项、江苏省20项、广东省10项。这三省的立项课题数远高于其他省、直辖市、自治区,占总立项课题数的36.8%。立项课题数较少的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陕西省、贵州省、福建省,仅有1项;其次是黑龙江省、吉林省、山西省,仅有2项;其他未提及的省份、自治区、直辖市的立项课题数在4~9项,处于中间水平。可以看出,这些立项课题极少的省份多位于偏远地区,职业教育欠发达,说明职业教育立项课题数与职业教育发达程度呈高度正相关,职业教育立项数量与职业教育的发展需求相适应。
(三)承担职业教育立项课题单位统计分析
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后发现,立项课题的承办单位有职业技术师范学院、高职院校和普通高校,总体上普通高校的承担数量最多,六年内承担课题80项,占55.6%;8所独立设置的职业技术师范院校承担课题23项,占16%;高职院校承担课题41项,占28.5%。可见,8所独立设置的职业技术师范院校立项频率最高,高职院校稍微落后于普通高校,教育科研单位和教育行政部门没有承担职业教育立项课题。2008―2013年共有116所院校承担了职业教育立项课题144项,其中江苏技术师范学院(现更名为江苏理工学院)承担课题最多,共10项,占6.94%,其他115所院校承办课题数在1~3项(见表3)。高职院校由于自身条件的限制,立项课题总数少于普通高校,但六年内承担课题数量最多的院校仍是职业院校,因此,职业院校应当在优势领域有所作为,与普通院校积极合作,共同促进职业教育的发展。
(四)职业教育立项课题研究领域统计分析
1.按职业教育类型划分的课题立项情况。为了更有效地了解职业教育立项课题的情况,我们按照职业教育理论与政策、中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农村职业教育、比较职业教育五种类型对2008―2013年教育部社科司职业教育立项课题进行了统计。从统计数据(见表4)可看出,关于职业教育理论与政策的研究数量最多,其次是高等职业教育,再次是农村职业教育,最后是中等职业教育和比较职业教育。我国职业教育处于起步阶段,面临着许多体制机制因素的制约,故立项课题倾向于职业教育理论与政策研究。高等职业教育作为职业教育发展的引领力量,拥有较多的教学科研人员,所以关于高等职业教育的研究占了很大的比例。随着国家把“三农”问题看作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农村职业教育也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问题,尤其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农民工再教育、新生代农民技能培训方面的立项课题较多。由于中等职业院校的研究力量相对薄弱,没有足够能力申报教育部课题,因此中等职业教育立项课题数量较少,比例较低。比较职业教育的立项项目少,反映比较职业教育的研究人员不足,职业教育国际化水平亟待提高。
2.按职业教育要素划分的课题立项情况。从办学的角度,我们将职业教育立项课题按照学校、教师、教学、课程、管理、培训、学生等要素对立项课题进行了统计。从统计结果来看,关于职业教育管理方面的研究课题最多,高达56项,远超其他教育要素。其次是教学方面的研究,共27项。教学作为提升办学质量和效益的重要筹码,向来在教育界受到重视。再次是教师方面的研究,共20项。教师作为职业教育教学与研究的践行者,对职业教育的发展非常重要,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和水平直接影响职业学校的办学水平和办学质量。其他方面的研究尤其是课程和学生的研究相对较少。学生是职业教育的教育对象,教育的价值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在学生的成就与发展上。课程是学校教育的核心要素,职业教育需要认真研究课程体系,做好课程开发,这是职业教育办出特色、办出成效、提高质量的关键。
三、进一步加强对职业教育立项课题管理的建议
(一)教育部社科司要增加职业教育课题立项数量
从图中可以看出,六年来教育部社科司立项教育学类课题1677项,其中高等教育类580项、职业教育类144项、基础教育类136项、其他教育类817项。职业教育类的立项课题数量远低于高等教育类的立项课题数量,与基础教育类课题数量持平,这种不均衡现象不利于职业教育的发展。在国家大力提倡职业教育的背景下,144项职业教育立项课题明显不足。教育部社科司立项课题指导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职业教育立项课题数的多少也直接反映了职业教育在我国教育事业中的地位和作用。当前,国家要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发展本科阶段的职业教育,必须加大对职业教育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同时加大对职业教育的研究力度,以便为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提供科学依据。
(二)职业教育相关单位要加大课题申报工作
从职业教育立项课题承办单位的统计分析可以看出,近几年承担职业教育立项课题的单位主要有职业技术师范院校、普通高校和高职院校这三类,研究单位过于狭窄。职业教育是跨界教育,要鼓励职业教育课题申报单位联合行业、企业、中等职业学校申报,以破解职业教育发展的重大问题。普通本科高校、职业技术师范院校、高职院校、科研院所等职业教育教学科研单位要鼓励科研人员加大职业教育课题申报工作,增加立项比例。同时,各单位科研管理部门要加强对课题申报的指导和管理工作,提高课题申报的质量和命中率。职业教育研究者应当主动申报课题,提高职业教育立项课题的立项率,在国家教育科研资金的支持下,结合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的实际问题,研究出指导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成果。各省(市、区)教育主管部门在申报指标的分配上要向职业教育倾斜,尤其要鼓励地方本科高校积极开展本科阶段职业教育的研究。此外,加强课题申报的指导工作,鼓励不同类型的高校开展不同层面的研究,鼓励重点大学开展比较研究、普通本科院校开展理论性研究、高职院校开展应用性研究。
(三)课题立项向中、西部地区倾斜
由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职业教育的发展也不均衡。近些年,随着我国城乡统筹、区域统筹战略的实施,发达地区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经济欠发达地区职业教育的发展速度加快。经济欠发达地区发展职业教育不仅能够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而且具有扶贫开发、促进劳动力转移、承接产业转移等方面的功能。因此,教育部社科司立项课题应向中、西部院校倾斜,鼓励东部地区院校开展中、西部职业教育的研究,促进中、西部地区职业教育更好更快地发展,满足中、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四)鼓励高等院校和行业企业、职业学校联合申报课题
职业教育是跨界教育,社会化程度高,需要多部门的参与。因此,课题承担单位不应仅限于普通高校和职业院校,行业和企业也应积极参与职业教育立项课题的研究,为职业教育的发展贡献力量。经过六十多年的发展,我国的职业教育已成为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职业教育的研究迫切需要加强产教结合、课程、学生招生就业、院校管理、教师培养培训等微观层面的研究,以提高职业教育质量,而这些问题的研究既需要开展试验性研究,也需要职业学校和行业企业的积极参与和配合。
(五)做好立项课题管理规划
教育部社科司立项课题采用网上评审,比较客观公正,扎堆现象较少。今后,要进一步加强立项课题的管理以及课题的规划指导,避免出现课题重复申报、立项题目集中的情况,严审课题成果,把好质量关,提升立项课题的研究质量,避免国家资金和教育资源、人力资源的浪费。
职业教育已成为建立人力资源强国的重要力量,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产业结构转移升级、实体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国家正在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但是,职业教育发展也面临一些重大的问题。因此,教育部社科司一方面要加强职业教育课题立项规划指南,引导科研人员攻坚克难;另一方面,要增加职业教育重点招标课题数量,引导更多的高校参与重大问题的研究。
[参考文献]
[1]刘培军.我国高等教育类课题立项的基本状况与特点――基于2001~2011年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高等教育类课题立项数据量化分析[J].现代大学教育,2014(1).
那么,在中学阶段,我们的教师该如何应用研究性阅读,来开发和利用语文课程资源呢?
一、因势利导,确定专题
若想有效的开展研究性阅读,首先要确定好研读的专题。研究的专题可以由老师根据学习的内容和目标来统一确定。比如: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主要是战争题材的作品。为了更好的帮助学生了解历史,体会正义战争的伟大和非正义战争的罪恶,宣扬真善美,老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战争专题”的研究,通过查找、阅读古今中外的战争题材的文学作品,搜集历史、军事等方面的资料来全面认识战争;初中每个阶段的语文教材中都有鲁迅的作品,对于学生而言,鲁迅的作品是比较难理解的,为了更好地帮助解读文本,老师就可以组织学生不拘泥于教材,开展“鲁迅专题”的研究性阅读活动。专题确定后,我们应该尽量把阅读的范围集中在有关鲁迅生平、思想、成就等方面。当然,还可以把专题确定得更小一些,把阅读的范围锁定在鲁迅小说的专题,这样集中研究可以挖掘得深一点,时间用得少一点。
关于研究性阅读的专题,也可以由学生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或者学习的内容确定一个时期内整个阅读的范围。自然,这就不拘泥于语文的范围,社会科学、自然科学都可以列入阅读的专题。如:有学生对体育感兴趣、有学生对文艺感兴趣、有学生对网络感兴趣,同学们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确定他们自己的相关专题;还可以根据社会时事来确定:三月可以研究助人专题,七八月可以研究革命专题,十月可以研究爱国专题等等。学生的专题可以自己来研究,也可以小组合作研究。
二、开发资源,收集资料
研究专题的确定可以使研究有的放矢,那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广泛地收集有关的信息材料,尽量做到全面、具体。
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所以我们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资料的来源问题。可以充分发挥学生们的智慧,让他们自主、合作的去完成这一任务。可以去图书馆借阅、可以自己购买、可以通过网络、可以同学之间甚至不同的班级、学校之间形成资源共享……
在收集时还要做到纵向和横向的结合。所谓纵向就是深入挖掘,该专题发展演变过程中各阶段的信息,这可以追溯历史的发展过程;所谓的横向就是旁征博引,与该专题相关联的其他领域的资料,这可以拓宽知识的领域。例如:研读杜甫专题,既要研读杜甫青年、中年、晚年的代表作品,也要研读和杜甫同一时代的其他著名诗人的诗歌,这样可以帮助对杜甫及其当时社会现实的把握。与此同时,还可以读一些相关的文学史和文学评论,以加深对杜甫的了解。这样纵横结合,可以使研究性阅读深入而有序。
三、研读有序,阅读得法
如果把上一个环节收集到的相关资料,一股脑摆在学生的面前,学生可能会茫然,所以,就应该讲究一个“序”,即研读的主线。可以指导学生根据研读的需要,安排读书的主次先后,这样按序就读,就可以做到书多而阅读井然有序。
在研读的过程中,要指导学生综合运用多种读书的方法。我们可以指导学生通过写读书笔记,做好摘录或者制作知识卡片等途径,把那些有价值的资料分门别类的摘抄、收集下来,这样便于阅读完成后进行比较、对照、交流、研讨。其实许多做学问的都是从摘抄或做卡片中取得研究进展的。面对着手头的诸多学习资料,我们可以指导学生根据研读活动和实际的需要,采取精读、浏览或者跳读的方法来进行处理。但一定要提醒学生,必须随时记下自己阅读的收获和体会。
四、分析归纳,交流评价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
近年来,随着全国各高校办学规模的迅速扩大,尤其是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对教学仪器设备的指标性要求,全国各高校每年都投入大量资金用于添置各种类型的教学仪器设备。以陕西某高校(以下简称A校)为例,仅2007~2009年三年间,各类教学仪器设备值就增加了7,737台件,价值5,758万元,平均年递增26.5%。然而,由于在仪器设备的购置论证、使用管理、运行经费等诸多方面的问题,使得仪器设备尤其是大型仪器设备的利用率低,使用效能低下,甚至闲置。如何进一步提高教学仪器设备的利用率和使用效益,成为衡量高等学校办学效益的重要内容。
一、大型仪器设备利用现状
截至2009年底,A校各类教学科研仪器设备16,772台件,总值为12,112.27万元,其中5万元以上仪器设备149台件,总值1,057.06万元,10万元以上仪器设备138台件,总值3,512.73万元,大型仪器设备占设备总值的37.73%。可见,大型仪器设备的数量虽然不多,但是所占的资产总值比重却很大。因为数量不多,所以有条件管好;因为价值很高,所以有必要管好。
通过调查发现,除外语、大学物理、计算机、体育等基础实验室的设备利用率较高之外,其他院系的实验设备、尤其是大型仪器设备的利用率比较低,甚至闲置。另外,重复购置仪器设备的现象也比较严重,如A校现有高效液相色谱仪3台、非线性编辑系统2台,各院系之间长期以来存在着物资资源不能共享的局面,相当一部分大型仪器设备闲置的时间过多,利用率很低,这实际上是一种严重的资源浪费现象。
二、大型仪器设备利用率低的原因
1、论证不充分造成资源浪费。学校个别单位在购置大型贵重仪器设备前,只考虑本单位使用上的便利或某个研究课题的临时需要,没有认真了解全校及学校周边地区同类仪器设备的数量和使用状况,没有对该设备购置后的使用效益、人才梯队建设等进行严格的预测分析,导致贵重仪器设备购置后因科研课题的完成、专业方向的改变、人才梯队的匮乏、运行维护费用不足等原因,致使贵重仪器设备闲置不用,造成资源浪费。
2、管理不科学导致使用效益低下。过去,A校国资处设有试验管理科,专门负责实验仪器设备的管理、维护、维修以及人员待遇、考核等,自从实行财务分级管理以后,设备固定资产归国资处管理,设备实物归实验室管理,人员归院系部管理,实验教学归教务处管理,形成了多头管理的比较分散的局面,造成设备管理、运行、维护、人员待遇相脱节;其结果是导致仪器设备失去了资源公共平台,院系之间由于条块分割,缺少协同,资金来源多样,一些设备重复购置,使用率极低。世界银行的相关调查表明,我国部分高校实验室的利用率只有60%;原国家教委的统计数字则显示,全国高校仪器设备中有20%处于闲置状态。我国高校实验室的设置绝大部分是根据课程和教研室来设置的,所以数量过多、规模过小、水平较低,这种小而全的体制使每个院系各自为政,仪器设备“自有化”,只能方便自己,别的院系想用它则也难,甚至宁愿闲置也不愿给他人使用。然而,大型仪器设备的许多高级功能是在多机联用的过程中产生的,这些功能的开发必须要有其他大型仪器设备的配合,虽然整个学校大型仪器设备为数众多,品种齐全,但被分割在不同的院系实验室,无法产生互补效应,其综合功能得不到开发利用,大型设备的各种高级功能也得不到充分的开发利用。
3、试验人员待遇低,流动性大,队伍不稳定。一方面由于高校对实验室工作存在偏见,试验技术人员长期不受重视、待遇偏低,严重挫伤了他们的工作积极性,致使部分人员得过且过,不思进取,或者研究生毕业以后即转入教师行列;另一方面目前许多高校实行财务分级管理,二级学院经费包干,人员待遇和人动归二级学院自行管理。二级学院为了减少开支,压缩试验人员编制,有些甚至聘请临时人员,换人频繁,从而造成试验技术人员队伍不稳定,特别是高学历、高职称人员严重缺乏,导致大型仪器设备管理、开发和挖掘力度不够。
三、提高大型仪器设备利用率的建议
1、制定严格的论证审批制度。大型仪器设备的论证工作是整个仪器设备管理系统中最基础和最重要的环节,也是大型仪器设备规范管理工作的开端。这项工作做得好坏直接影响着今后大型仪器设备的使用率和使用效益,因此论证工作要做到方法科学、程序规范、过程透明、民主决策。各单位应根据学校及学科的长远发展,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从拟购仪器的型号规格、技术指标,同类仪器的性能价格比较,仪器设备的用途及购置的必要性、效益预测及风险分析,同类仪器在校内外的分布及使用情况,运行维护费来源,管理方式、使用条件等方面进行充分的论证,避免贵重仪器设备购置后的闲置与浪费。
2、构建大型仪器设备资源共享网络平台。从大型仪器设备的使用现状来看,A校10万元以上的仪器设备138台件,总值3,512.73万元,占仪器设备总值的37.73%。可见,高校在重大科研项目攻关和高层次、高质量的人才培养中,没有大型贵重仪器的支撑和保障,几乎是寸步难行。因此,对于占有高校大量投资的大型仪器设备,如何利用从而为教学科研服务,构建资源共享平台刻不容缓。建设“开放共享服务平台”是高校创新体系5个方面的要求之一。对现有大型贵重仪器设备按照应用领域和研究方向进行优化组合,彻底改变以往“封闭自守,各自为阵”的思想,建设“开放共享服务平台”,充分发挥在学科建设、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等方面的硬件支撑作用。大型仪器设备在满足本校使用的基础上,对外开放实行有偿服务,增加收入、减轻学校设备运行负担,提高大型仪器设备的利用率和使用效益。
3、建立优质资源有偿使用与无偿调拨机制。打破贵重仪器设备占用的无偿制和终身制,实行仪器设备有偿占用制度,谁占用谁就要支付占用费,把管理贵重仪器设备的权利和义务紧密结合起来,从管理机制上促使各单位改变过去重买轻用的现象。以有偿占用和无偿调拨促进设备的使用效益、提高设备的利用率,以经济手段调控贵重仪器设备分配和再分配,实现大型设备在校内的科学布局和合理流动。
4、稳定管理人员队伍,提高管理人员素质。一台再精密、再先进的仪器,如果没有专心致志、精通业务的管理人员,不可能产生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和培养出高素质的创新人才。因此,稳定管理人员队伍、提高管理人员素质、充分调动管理人员工作的积极性是提高大型仪器使用效益的关键。首先,要把管理人员队伍建设纳入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总体规划,鼓励那些具有深厚业务基础,且长期从事科研和实验室工作的专业技术人才充实到仪器管理人员队伍中,加快建设兼有教师资格和实验师资格的“双师”型后勤保障队伍;其次,应优化岗位结构,提高仪器管理人员的待遇,合理利用各种激励机制,充分调动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鼓励管理人员搞好仪器的开发、改进与维修工作,最大限度地发挥大型仪器的潜能;与此同时,鼓励管理人员参与科研项目,充分利用大型仪器为各级各类科研课题服务,为重点学科建设与发展服务;第三,加强对仪器管理人员的理论水平、业务素质和管理能力的培养。例如,鼓励他们去听相关的基础课、专业课,安排他们参加大型仪器展销会、专业技术讲座或相关仪器操作与维护培训班,争取多参加高水平的学术研讨会。通过不断的学习与交流,使他们开阔视野、增长知识、掌握技能,进而造就一批懂教学、有技术、善管理的“一专多能”型人才。
四、结束语
提高大型仪器设备使用效益是一项技术、经济相结合的系统工程,涉及面广、综合性强。通过各高校对教学仪器设备管理措施的不断探索和实践,高校的大型设备利用率将大幅提升。作为仪器设备管理者,在实际管理过程中,应充分认识仪器管理的重要性,及时总结经验,不断改进。只有这样,才能为有效发挥仪器设备的效益创造条件,从而达到物有所值、物尽其用的效果。
(作者单位:陕西科技大学)
主要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王绍让(1981-),男,浙江杭州人,浙江工业大学,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管理。(浙江杭州310014)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1年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课题“基于企业用人标准匹配下的大学生就业力培育机制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L2011D033)
[中图分类号]G71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2)12-0100-02
大学生就业难是今后相当长时期内不可回避的社会问题,虽然有社会经济环境等大的影响因素,但大学生就业力与企业用人标准不匹配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要素,不匹配情况主要表现为大学毕业生自身能力与用人单位的期望值有差距,从而导致了大学生“就业难”和企业“招人难”的矛盾。如何构建大学生就业力培训机制,使之与目前企业用人标准无缝对接是当前高校就业工作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在对当前企业用人标准、毕业生就业情况调研分析的基础上,对就业能力的内涵、结构和机制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分析,提出了构建知识维度、能力维度、品质维度等相统一的“KMC立体化”大学生就业力培育机制,以期为大学生就业力培养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参考。
一、企业用人标准分析
1.企业用人标准的概念及内涵。企业用人标准是指能符合企业空缺职位的基本工作要求,其核心目标是实现效用的最大化,能够为企业带来绩效。其原则是相互匹配,即企业职位的要求与任职者能力素质相符,同时要求企业的回馈与任职者的工作动机也相匹配。只有这样,才能促使任职者达到企业所要求的工作能力水平,进一步为企业带来效益①。
2.企业用人现实需求的差距。大学生一直是企业用人的重要来源,据中国人力资源网的统计,72%的受访企业每年都要招聘应届大学毕业生来补充企业的人力资源空缺。但调查结果显示,对招聘的大学生“满意”评价仅有12%,同时,通过某人力资源信息管理咨询公司对2007~2009连续三届毕业生的跟踪调查发现,大学生毕业时所掌握的工作水平普遍达不到企业工作要求的最低水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专业知识不足。专业知识是指对职位要求所需掌握的专门知识。专业知识不足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专业不对口,麦可思将中国大学生的就业情况进行分类,对于“有工作但与专业无关”的人数在2008届大学生就业流向分布中,该项比例高达27.7%②,从中也可以看出专业不对口是大学生就业难和发展难的一个重要因素;二是大学生专业知识与工作所需知识衔接不紧密,据某高校数据统计显示,大学毕业生所掌握的知识在实际工作中应用情况不足30%。
第二,实践能力不足。实践能力是指职位所需的实际操作能力。当前大学毕业生就业时基本上都需要3个月的适应期才能达到基本要求,这也说明了大学生就业能力与企业的用人标准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大学毕业生普遍认为,就业的最大阻力就是缺乏实践经验和实践能力,这与企业的实际用人情况相符合,因为企业希望能够招聘有工作经验的人员,能够一上岗工作,就给企业带来效益,但许多大学生往往由于缺乏实践能力而达不到企业的要求③。
第三,学习能力不足。学习能力是职业发展所需的自主学习能力。由于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许多大学生都存在着听指令被动学习的态度,但在工作中企业往往要求员工能自主地学习专业知识,拓宽知识面,从而不断提高职业技能,达到甚至超过企业职位的要求和期望,在促进自身发展的同时为企业带来良好的效益。同时,主动学习的能力还能促进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提高,就如一位著名的企业家所言:“具有良好学习能力的人才,不仅能很快适应岗位需求,而且还具有良好的竞争力,能大力推动企业的发展。”④
第四,职业精神不足。职业精神主要指吃苦耐劳精神和敬业精神。一方面,大学生就业难除了工作难找之外,也存在有业不就的现象,不愿意到基层工作,不愿意去中西部边远地区就业等。根据问卷星网站开展的2011年中国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我们看到志愿去国家急需人才的边远地区及农村地区就业的仅占11.2%,2009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也显示,中西部2008届大学生毕业生的流出率高达45%~76%。另一方面,很多企业对大学生的职业精神也不认同,刚毕业的大学生希望“薪酬高、待遇好”,可他们的工作努力度却和期望值不符合,难以安心工作,跳槽频繁,这都说明大学毕业生职业精神仍有欠缺,与企业用人的要求存在差距。
3.企业用人标准结构分析。企业的用人标准结构具体指什么,各占多少,是解决不匹配问题的另一个切入点。根据某市企业对毕业生选拔标准的调研发现,企业对应届毕业生选拔标准,专业领域是首位,占26%;其次是社会实践能力和外语等,分别占19%、15%;对已就业的大学生来说,主要重视敬业精神、团队协助、人际交往能力等,分别占85%、54%、66%⑤·;在这些能力之外,企业也重视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等⑥。综合上述企业招聘的标准以及用人培养的标准,我们看到企业用人标准结构主要包括专业知识、实践能力、敬业精神、团队协作、身体素质等内在指标,对外体现主要在于有价值的证书,如英语等级考试证书、计算机等级证书、专业资格证书等。
二、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构成分析
1.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概念及内涵。目前关于“大学生就业力”概念在学术界仍然没有一个明确的界定,对其内涵也有较大的分歧。有学者认为,“大学生就业力”是大学毕业生在校期间学习和掌握到的能够实现社会需求和自身价值的本领。也有学者认为是个人获得的可以应对工作生活变化的能力⑦。笔者认为大学生就业力的概念和内涵应该以企业用人标准来界定,即符合企业用人标准的职业胜任能力,尤其在时间阶段的表述上,大学生就业力应以初次就业的时间点为止,以后的再就业能力就不特指大学生的就业力。
2.大学生就业力不足的影响因素。大学生就业力欠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社会、经济等大环境的,也有学校教育方面的,还受家庭和个人性格等因素影响。本文主要从学校角度探讨培育机制不完善带来的影响。(1)专业设置和课程体系不完善。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科技水平的日新月异,高校专业设置越来越跟不上时代的发展,专业人才与市场需求脱节,导致有的专业“供不应求”,而另外一些专业严重“供大于求”,这是导致大学生就业难的一个重要因素;另一方面,课程体系设置不够灵活,仅仅局限于本专业单一的知识学习模式,当前企业对毕业生的能力要求越来越高,往往要求综合能力较强的复合型人才,不仅要有专业知识,还要有涉及职位相关的各类知识。(2)核心就业能力培养不足。一方面由于现在学校的教育形式单一,虽然许多高校开展实习等实践教育,但都往往停留在形式上,基本上以教师授课、参观企业为主,实践性不强;另一方面,由于没有一个核心能力培养的标准,对实践的内容、形式,实践的时间等都不明确,导致就业指导只是从理论上提出要加强学习能力、实践能力的锻炼和培养,而没有一个实际有效的实现途径,这就直接影响到了大学生就业力的提高。(3)就业力教育保障体制不完善。企业对大学毕业生的能力要求是多方面,高校实现就业力的培养也要从多方面开展工作,这就需要一支综合的师资队伍作为保障。但我国目前许多高校都只依靠毕业生工作部门的就业指导老师来完成这项工作,于是就很难兼顾到大学生的就业思想政治教育、就业的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等,这也是导致就业力部分缺失的一个重要原因。
3.企业用人标准与大学生就业力的匹配关系。根据企业的用人标准,我们可以将就业力结构分为知识维度、能力维度、品质维度三个一级指标,具体分类如表所示。
三、构建“KMC”就业力培育机制
根据上述大学生就业力与企业用人标准关系匹配的研究和分析,我们试图建立一个由知识维度(K)、能力维度(M)、品质维度(C)组成的“KMC立体化”大学生就业力培育机制。
1.知识维度培育机制。(1)改革课程体系。课程体系改革应包含专业的设置和可选择性两个方面。一是促进高校专业设置的市场化,促进高校深入了解市场的人才需求,适时地调整专业结构,分化学科专业设置,建立以就业力为核心的教学和就业服务体系。调整人才培养规格,增强人才的社会适应性,使培养的人才符合社会的需要,使人才供求趋于平衡,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二是专业的可选择性实现“1/2+X”专业模式,即在一、二年级都有再次选择专业的机会,避免高考专业选择的盲目性,提高学生对专业的认识度,充分调动学习的积极性。三是在已就读专业的基础上构建形式多样可供选择的“1+N”知识套餐,根据不同企业职业岗位的要求设立不同专业、种类多样的知识套餐,帮助应届大学生的知识结构接近企业对他们职能的需求。(2)应用过程管理方法。过程管理就是加强整个学习过程的管理,改变以往仅仅凭学科成绩单方面来考核学生能力。过程管理办法是企业质量管理的核心理念,从企业的生产流程来看,可以将学校看成供应商,产品是大学生,顾客为企业,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内循环;同时企业也可以反馈给学校,学校进行大学生学习过程管理的外循环,不断改进就业力培养的模式和考核办法,为企业提供满意的服务产品⑧。
2.能力维度培育机制。(1)加强实践教育。通过社会实践、社会调研、职前岗位体验来全面提升大学生的素质和能力。校企合作就是一个很好的实践平台,企业一方面可以建立学习班,即企业为学生现场授课,提供实践操作的机会,弥补学生实践能力和工作经验的缺乏;另一方面,学校也可建立“双师型”的教学队伍,派出授课教师去企业实习锻炼,接触一线的工作技术和相关能力,这样就可以更好地为学生服务⑨。(2)就业指导专业化。加强高校对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职业化、专家化、全程化建设。一方面可以促进高校加大经费投入,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机制研究,注重就业指导课老师的选拔、培训,建设一支职业化、专家化的就业指导队伍;另一方面也可以展开新生入学职业生涯规划的教育、设立就业指导课程、开展就业指导讲座等方式对学生进行全程化的就业指导。(3)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可以为大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提供良好的载体和平台,积累学校工作的经验。举例来说,可以开展以班级为单位的“人人演讲赛”活动,要求每位同学精心准备并上台演讲,充分锻炼大学生表达能力;还可以在生活区开展“同学节”活动,通过游戏等方式促进同学之间相互交流,有效增强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3.品质维度培育机制。(1)与思政教育相结合。提高大学生就业力是思想政治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建立就业思想政治教育机制,认真细致地分析和研究就业思政教育机制的内容和方法,一方面可以加强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促使大学生形成正确的就业观;另一方面还能培养大学生良好的敬业精神和诚信意识,通过树立榜样的教育宣传形式,学习积极向上的敬业精神⑩。(2)与心理教育相结合。心理健康教育一方面可以促使大学生充分认识自己并对自己准确定位,找出自身优势和劣势,并做出相应的调整;另一方面还可以帮助大学生克服焦虑、自卑、信心不足的问题,做好艰苦创业的思想准备。(3)与体育锻炼相结合。据相关数据统计,80%的受访大学生没有日常体育锻炼的习惯,大学生由于身体因素达不到企业用人标准的现象也越来越多。学生能力培养与大学生体育锻炼相结合,首先应进一步加强对大学生身体素质的调研,之后才能建立合适的考核评价标准,促使大学生加强体育锻炼,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为以后在工作岗位上大展宏图打下坚实的基础。
总之,在企业用人标准和大学生就业力匹配的前提下建立相应的培育机制是必要可行的,也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这样的培育机制不仅能为大学生就业力培育指明方向,同时也提供了精细的评价指标。在建立了立体化的培育机制后,还需在实现途径、量化考核体系下进一步思考和研究,结合区域企业的特色有针对性地加强就业力培育,只有这样才能缩小企业用人标准与高校大学生就业力两者之间的差距,更好地服务于经济发展和人才培养。
[注释]
①朱丽莉.从企业人才标准看大学生职业素质培养[J].出国与就业,2009(21):30.
②麦克思. 2009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R].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79.
③张互桂,王中.试论高校毕业生就业力[J].湖南人文科技学院,2009(2):178.
④⑦⑨范泽瑛,谢超,高磊.关于毕业生就业力培养模式的初探[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6(10):47,48,48.
⑤李常香,林朝斌.不同类型企业对毕业生选拔标准的差异研究——基于台州市236家企业的调研[J].现代教育管理,2010(6):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