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饮空间的设计研究汇总十篇

时间:2023-12-08 17:14:53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餐饮空间的设计研究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餐饮空间的设计研究

篇(1)

2色彩

色彩作用于人的感官,对人的神经有一定的刺激性,进而影响人的情绪。人由实践生活得出色彩对人的心理活动有极其重要的影响,特别是对人的情绪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在日常生活、文娱活动等各个领域都有各种色彩影响着人的心理和情绪,色彩心理效应的研究与应用已不再局限于专业人员,更多的应用与日常生活、商业活动等方面。在物理性质上面,色彩会影响人对环境的感官,如基本的冷暖远近等方面,由于物体本身对光的吸收和反射不同的结果,物体间的相互作用的关系所形成错觉,色彩的物理作用在餐饮空间设计中可以大显身手。色彩通过调整,使人感觉进退凸凹等方面的不同,一般来说,暖色及明度高的色彩具有前进凸出接近的效果,而冷色则截然相反。设计中,常利用色彩的特点去改变空间给人的感觉。而色彩的明度和纯度则对重量感有一定的影响,明度纯度高的显得轻,色彩的明度同样对物体的大小也有作用,色相能起到相同作用。暖色和明度高的色彩具有扩散作用,冷色暗色则有内聚左右,室内不同家具装修间色彩处理与放置摆设结合,会对餐饮空间起到巨大的作用。

3装修风格

餐饮空间装修时需要考虑风格的选择,各类风格从国外地域角度来说,主要包括:强调庄重感、神秘感的罗马风格;多装修华丽、色彩丰富的歌特风格;强调人性的文化特征,效果华丽的欧洲文艺复兴风格;强调线型的流动变化、装饰繁琐精巧的巴洛克风格;绚丽细致的洛可可风格;线条变化明显、具有对比美的欧洲新古典风格;风格粗犷的现代主义风格;分多用夸张、变形、断裂、折射、叠加、二元并列等手法的装饰主义派和计坚持使用新技术,强调系统设计和参数设计的高技派的后现代主义风格等。从中国古典风格上来说,主要有造型简明、比例尺寸合适的唐朝风格;造型细节处理细致的清朝风格;雕刻精致,造型强调对称、一致的苏州园林风格。当下还有流行度不低的复古、自然现代海派风格。复古风指因人们的向往传统、怀含古老稀品、珍爱有艺术价值的传统家具的情结而将欧洲文艺复兴、巴洛克和洛可可三种风格现结合形成的,主要营造端庄、电雅的贵族气氛的装修风格。自然风格崇尚返朴归真、回归自然,摒弃人造材料的制品,运用天然材料结合一定手法来制造空间的层次感,使居室在不规则、界限含混的空间利用细桩、膈墙形成空间层次的无尽和深远感。现代海派风格最突出的特点是能在面积较小的空间内,达到平面布置合理空间利用充分,达到平面布置合理,使装饰既经济又舒适符合小规模餐饮的要求。

4装修要求

餐饮空间的装修是个复杂系统的过程,成功的装修需要前面整体的考虑各方面问题,尤其在建设运营成本、实际功能方面尤需注意。餐饮业空间装修中要注意以下的问题:首先是确定餐饮定位,即定位餐饮类型、规模及面向的客户,设计师根据这些基本信息,对现有的空间的装修进行具体的设计、确定装修方案,装修设计过程中尤其注意不能模仿现有的其他设计,失去本身的特色。装修的设计经营中应注重以人为本,结合家居设计,营造温馨柔和的氛围,让客人感觉舒适、温暖。装修时要结合实际注重实用性,不能单方面考虑美观性,除了外观,内部的功能性装饰的可行性必须过关,提高实用性,保证艺术性。设计理念方面注重新颖,装饰风格要保持独特,运用符合当下的装饰设计理念,突出经营主体和个性,满足顾客在当下社会中的心理需求。规划布局方面注重合理性,强调整体性,对餐饮空间做一个整体的、合理的规划,确保日后工作过程中不会因为空间装修不合理产生困难。对于当代装修来说,绿色环保的概念应用是十分重要的,餐饮空间的绿色环保也是不可忽视的部分,装修过程中注意使用绿色环保性强建材,设备选用效率高耗能低的。

5色彩与风格的结合

在大自然中,色彩与风格并不是独立存在的。大自然中的风格可认为是形状或形态,而色彩与风格形成了协调统一的相容状态,二者结合营造出的平衡对当下装修具有难以言语的作用。色彩与风格的结合是不可避免的、需要重点考虑的方面。风格与色彩如果不能协调统一,对装修效果有致命性的打击,在应用时容易让使用者产生模糊不清色彩风格定位不准的感觉。在确定装修风格时,需要结合餐饮空间本身特性,突出自身特点的同时,注重色彩与空间的协调性。

篇(2)

随着餐饮企业越来越多,分布范围越来越广,餐饮业对大气环境的影响日益严重,油烟污染作为大气污染的“三大杀手”之一,对PM2.5的贡献占到13%以上。而油烟投诉也一直是各大城市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已成为市区投诉的主要内容,在环保投诉中占据高达40%―70%的比例。因全国大气污染严峻形势和各地持续雾霾影响,政府加强对餐饮油烟治理已成为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

目前大部分餐饮企业都有一定的油烟污染防治措施,但效果都不明显。许多餐饮企业的烟道布局不合理,导致监管部门监测难度大;其次,油烟监测手段技术落后,也严重影响了环保部门办事效率和反应能力;另外,餐饮企业信息登记不全面、监测数据缺乏有效记录、没有统一的平台来整合和储存信息等原因,导致执法人员在执法时缺乏历史数据作为有效证据,加重了管理人员的负担,为后期的查证和分析带来了限制。因此,利用科技手段建立全面覆盖污染源的油烟在线监控系统,已成为控制城市餐饮业油烟污染、改善城市环境质量的必由之路。

1 油烟在线监控系统组成

为满足环保部门监管需求,油烟在线监控系统利用物联网、无线通信等技术,实现了油烟浓度监测、污染数据采集、数据传输以及数据分析等一系列的智能化功能。

餐饮业油烟在线监控系统拓扑图如图1所示,由数据采集层、网络传输层和控制中心层三部分组成。

数据采集层:包括油烟浓度探测模块和油烟数据采集模块。油烟浓度探测模块实时监测油烟废气中的油烟浓度信息,通过总线连接到油烟数据采集模块;采集模块实时采集油烟浓度探测器的数据,以及烟道风机和油烟净化器的工作状态,并通过传输网络把数据上传至控制中心。根据餐饮企业规模大小,可设置单烟道和多烟道不同类型。

网络传输层:根据餐厅厨房的设备安装现场情况,油烟数据采集模块与控制中心之间采用2G(GPRS、CDMA)/3G(TD-SCDMA、WCDMA、CDMA2000)/4G(TD-LTE、FDD-LTE)无线通信方式,传至控制中心VPN专网或者Internet网络。

控制中心层:油烟在线监控平台软件主要完成数据采集、管理、查询、统计和报表等功能。

2 油烟在线监控系统功能

餐饮业油烟在线监控系统由实时数据监测、历史数据查询、统计分析、餐饮企业管理等七部分功能组成,支持通过GIS地图定位展示各餐饮企业的实时监测状态。

2.1 数据采集与管理

包括接收油烟浓度数据和各种状态数据,处理油烟浓度实时数据的采集和显示,超标信息和报警信息的处理等,可实时显示各餐饮企业的当前油烟浓度平均值、最大值、最小值、油烟排放量、净化效率、清洁度等,以及设备在线状态,报警状态等,可以电子地图、报表、曲线等多种方式展示。

2.2 数据统计查询与报表

可查询各餐饮企业的实时数据和历史数据等相关信息。查询结果可以报表、曲线、柱状图等方式进行表现。

2.3 系统设置与管理

可设置系统的相关工作参数,以及各级操作、管理权限和密码等。

2.4 餐饮企业管理

可设置、查看和管理各餐饮企业的详细信息,如餐饮企业名称、地址、联系人、电话、灶头数、排放量、净化器型号、设备ID号、经纬度等。餐饮企业可随时增减。

2.5 Web数据实时

系统采用B/S 架构,油烟浓度数据可通过Web实时。

2.6 系统提供数据库接口

支持与其他环保平台(如污染源监控平台)以及上一级主管单位的环保平台对接。

2.7 智能手机访问接口

可以使用智能手机登录油烟浓度在线监控平台,具有实时数据监测、历史数据查询、统计分析、运维管理、执法管理等功能,支持通过GIS地图定位展示各餐饮企业的监测状态。

2.8 手机短信报警功能

油烟浓度在线监测系统发现浓度超标、设备异常等情况,会自动发送报警信息到环保管理人员和企业环保负责人的手机上。

3 结束语

油烟在线监控系统旨在通过多方合作,以餐饮企业的治理为切入点,打造一个以数据整合、协同互动、服务高效、智能分析为目标的环保综合管理平台,为政府、企业、社会公众提供智能化、可视化的环保信息管理应用,为市政府环境管理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撑和服务,积极推进城市智慧环保建设。

参考文献

[1]陈晗.餐饮业油烟污染现状及防治对策[J].中国环境管理丛书,2006,31(03):76-78.

[2]胡永利,孙艳丰,尹宝才.物联网信息感知与交互技术[J].计算机学报,2012, 35(06):1147-1163.

[3]杨春林.GPRS烟气在线监控系统的设计[J].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04,16(03):9-13.

篇(3)

关键词:餐厅; 氛围; 餐饮空间设计

引言

物质生活的日益富足促使人们对精神生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人们对于外出用餐的环境要求也随之提高。随着室内设计行业在国内的迅猛发展和人们对于优质餐饮空间的需求的增加,餐饮空间设计也越来越讲求对空间氛围的营造。

1消费者心理需求

早期国内餐饮空间的室内设计并不善于凸显自身特色,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餐饮空间设计悄然改头换面,不论是走大众定位还是高端路线的餐厅,都努力通过各种方式改善消费者用餐体验,并且逐渐重视起对餐饮空间用餐环境的设计和用餐氛围的营造。而在餐饮空间装修风格逐渐改善的过程中,有一个原因是绝对不能忽略的,就是消费者对餐饮空间氛围的心理需求。

当前随着时代的发展使得餐饮空间早已不是仅仅满足消费者用餐需求的地点,它同时具有提供交流空间的社会场所功能,因此,为追求一个舒适的交流环境,当下的消费者对餐饮空间环境要求更高。而一个好的餐饮空间氛围,不仅为消费者带来好的观感,更能在第一眼为消费者建设绝佳的心理状态,提高消费者对餐饮空间的满意度。

2餐饮空间氛围营造元素探析

当下,餐饮空间已经朝着多元化发展,大众更偏向于理解为它是一种社会性活动的空间载体与餐饮功能的相结合,不仅仅提供美食的享受,更多是提供给消费者情感表达和沟通活动的场所空间。为了体现餐饮空间承载的社会活动性,现代餐饮空间在氛围营造过程中,可以通过以下几种元素相互配合,形成一个整体和谐的氛围。

2.1色彩

色彩是室内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作为语言符号传达一定视觉效果,餐饮空间的色彩搭配是吸引消费者目光的第一法宝,色彩搭配带来的视觉效果可以给消费者留下很强的第一印象。现代餐饮空间设计中,色彩搭配是重要特色,以大众为目标客户的快捷餐饮空间多选用橙黄色等暖色调为主色,据研究,橙色等暖色调有增加食欲的作用,这种颜色也会为消费者带来愉悦感,而高端餐饮空间主要选用黑色,紫色为主色调,这几种颜色搭配起来易给人高雅、低调的感觉。

2.2灯光

餐饮空间设计中,灯光的使用既可以调动用餐者的情绪,渲染气氛,又能丰富餐饮空间的空间层次感,避免环境的呆板和枯燥。餐饮空间灯光的使用与餐饮空间的色彩搭配是相互配合的,柔和的暖色灯光会营造出一个温馨的氛围,同时,灯光具有修饰作用,暖色灯光会使食物显得更加诱人,从而刺激消费者食欲,使消费者在用餐过程中怀抱着愉悦的心情。

2.3流行文化符号

此种元素更多见于主题餐饮空间,它们经常会在餐饮空间设计中加入流行或怀旧文化的符号,如街头风的涂鸦,漫画式的人物形象,为人熟悉的旧物品也经常出现在主题餐饮空间中。更为常见的是,一些餐饮空间经常会在消费者用餐时雇佣歌手伴唱,或提供免费的舞蹈表演。

这些文化符号的运用,不仅可以用来调剂用餐氛围,还能够增加餐饮空间设计的趣味性,营造出活泼可爱的氛围,同时,免费表演也能减少消费者等待上菜时的不耐情绪。

2.4音乐

在餐饮空间中播放音乐,有助于为消费者打造一个更加专心的用餐氛围,一来音乐可以阻隔他人的交谈声音,加强私密性;二来音乐使得消费者更易沉浸于用餐环境中。在听觉和视觉的双重作用下,人的观感更易被调动。

2.5隔断

隔断的作用主要是分割餐饮的空间,保证消费者用餐时的私密性,避免因为空间过于闭塞为消费者带来不适感。除了使用传统的隔断、植物等装饰物,和灯光的合理使用有时也能达到分隔空间的效果。

3餐饮空间氛围营造对用户体验的影响

用餐过程中,感官的愉悦是消费者拥有更好的消费体验的基础,现代餐饮空间注重营造餐饮空间氛围,说明餐饮空间已经从注重功能性上升到了注重精神享受的层面,也是餐饮空间更加注重用户心理和用户体验的表现。

餐饮空间的设计氛围,会对用餐者造成潜移默化的影响,当下的发展趋势已使得在消费者眼中,独特的餐饮空间风格与美味的食物同等重要。值得注意的是,餐饮空间注重氛围营造是为了带给消费者更好的消费体验,在餐饮空间设计过程中,要以方便消费者用餐为出发点,不要为了营造氛围而本末倒置。

参考文献:

[1]霍光,彭晓丹.餐饮建筑室内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09).

[2]李娜.情景体验式餐饮空间设计手法研究――以杭州外婆家为例[D].浙江工业大学,2015.

篇(4)

1.1促进现代餐饮空间的技术化。现代餐饮空间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一直随着技术的发展而革新,空间设计的理念与设计方式也不断革新,丰富着餐饮环境的自身色彩,给观众带来多元化的体验和感受。在餐饮空间的设计中,设计师开始尝试利用各种技术,设计也由传统的方法向技术化的设计形式发展,不仅让整个空间呈现出不同的效果,也使得餐饮环境变得更具现代感、装饰性,让消费者不再感到局促和乏味,具有丰富的感官体验。1.2实现现代餐饮空间的动态化。在设计方式多元化发展的趋势下,多媒体技术的引入使得餐饮空间呈现动态化,空间形式已经慢慢从静态向动态过渡,结合可视化的技术手段,动态效果使得餐饮空间的形象更具有特色以及趣味性,充分调动了消费者的好奇心。1.3突出现代餐饮空间的个性化。现代餐饮空间也已进入个性体验时代,个性化的空间更容易吸引消费者。借助多媒体技术结合合理的空间规划,利用特定的表现手法,从而塑造出不同的空间故事情节,增强人与空间的交互性与体验感,突出餐饮环境的个性特征与情感表达,迎合现代消费者的思维与精神需要。

2多媒体技术与现代餐饮空间设计的关系

2.1满足空间功能需求,营造多方位感官体验。多媒体技术引入现代餐饮空间的设计中,一方面是迎合数字化时代的发展,将技术引入设计,满足餐饮空间不同的功能需求,符合现代人们的生活方式,体现时代精神;另一方面则是增加了设计形式的内容,丰富与美化了饮食环境,促进餐饮空间的个性化发展。营造出交互式、沉浸式、虚拟式的餐饮体验空间,以满足现代消费者的心理需求,营造出多方位的感官体验。2.2引导设计新理念,优化空间形象。信息化时代的来临,多媒体技术也渗入现代餐饮空间,改变了设计师对传统设计理念的看法,产生了新的思维方式。引入多媒体技术的设计新思潮,通过使用新材料、新技术和新方法,让现代餐饮空间的面貌焕然一新。塑造多媒体技术下的现代餐饮空间,建立多媒体、空间、人三者之间的对等关系,以独特而又创新的技艺结合的设计手法营造出既丰富有趣,又和谐优美的空间形象,使消费者对餐饮空间有一个全新的体验和感知。

3多媒体技术在现代餐饮空间设计的应用探索

3.1多媒体技术在现代餐饮空间中的应用。在现代环境设计中,多媒体技术的类型多种多样,在餐饮空间中,主要分为四种,以不同的形式应用在设计中。(1)电、声、光型多媒体的应用。这一类型主要包括电子特效、音效声响以及照明灯光艺术,在现代餐饮空间中应用较为广泛。引入电、声、光型多媒体技术,能够摒弃以往单调的装饰手法,让空间更具现代感,消费者能够在用餐过程中产生新奇而刺激的感受。比如“BLOCK60”的主题酒吧(图1),空间界面大量使用金属雕花板,配合粉红色的灯光,加上合适的音效、音乐,整个空间散发出独特的氛围——纤细而妖艳的魅惑气味,带给消费者视觉、味觉和听觉上的盛宴,满足新时代人们猎奇和追求新、奇、特的欲望。应用电、声、光型科技手段,关键在于对餐饮空间设计主题定位后,材料的选择以及制作技术的完美配合,两者相辅相成,实现空间的统一设计。图1“BLOCK60”的主题酒吧(2)显示型多媒体的应用。所谓的显示型多媒体,顾名思义,指的是大屏幕、电视等离子液晶显示多媒体设备。在餐饮空间中,将菜单、LOGO、宣传海报、视频等通过以上技术融入空间设计中(图2),改变了传统的餐厅形象展示方式。现在,越来越多的餐厅选择通过多媒体设备为顾客传达信息,而非传统的文字与图片的形式,是因为显示型多媒体能够引导顾客进行消费。另外,显示型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打破了餐饮空间中单调乏味的纸质与文字等单一静态的宣传方式,具有很强的灵活性,提升了空间的装饰效果,增添了餐饮空间形象的趣味性,为顾客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图2麦当劳光华店餐厅(3)演示型多媒体的应用。演示型多媒体包括投影、幻影成像、全息投影技术等。在餐饮空间中利用这一类技术,以虚拟影像代替实物,一方面能够突破室内设计中的重重限制,节约成本,以新的艺术形式进行空间设计;另一方面能通过更换投影的方式实现调节空间的光影效果以及调动氛围,塑造更多风格多变的场景,满足客户的不同需求。比如,坐落于杭州西湖的视觉艺术新概念餐厅(图3),利用3D全息投影技术,创造出不同的场景,在顾客享用美食时,时而如置身海洋世界,时而有群花绽放,时而有鱼戏莲叶间整个用餐过程惊喜不断,不断,为顾客带来了极致的体验。(4)交互型多媒体的应用。交互型多媒体技术是结合多媒体技术的交互性特点而产生的,在餐饮空间中常见的有仿真技术、电子交互、互动游戏体验等。比如,引入多媒体技术的交互式餐桌(图4),利用投影图像加入电子交互技术,受就餐者行为的影响呈现动态的形式,能够实现桌面互动点单的功能和在上菜间隙进行互动游戏等娱乐,激发顾客的兴趣。餐厅使用交互媒体,不仅为顾客提供全方位的互动体验,更将整个餐饮空间变成一个互动享受的过程。借助美食、科技和艺术结合的方式,将餐饮空间打造成一个新时代背景下智能与艺术并存的一体化空间。3.2多媒体技术融入现代餐饮空间中的设计方法。(1)形式上创新,体量上适度。将多媒体技术运用在餐饮空间中,要注意多媒体技术与表现形式的关系,根据不同的设计进行多方位的考量,认真揣摩其在空间中的应用对象或方式,根据餐饮空间的特征与环境特点做既创新又合适的形式表现。其次,不能为了追求便捷性,就大量甚至过度地使用多媒体技术,使得原来具有美感的餐饮环境变得没有特色,无法体现主题。所以,在运用多媒体技术时,要纵观全局,适度并巧妙地引入,以保证餐饮空间整体环境的统一性。(2)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餐饮空间是为人服务的,本着“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使多媒体技术介入其空间设计,后将技术与艺术两者结合,力求创造出满足现代消费者的餐饮环境。设计师在设计时除了要满足多方位的需求,同时要注意引入多媒体技术的目的是为人服务,在设计餐饮环境空间时,要规避主观思维的随意性,遵循一定的客观要求和规律,从人的需求出发,结合并充分考虑餐饮空间的设计原则,营造出一个兼顾空间功能与情感表达的餐饮环境。

4多媒体技术对现代餐饮空间设计的影响与展望

依托于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发展,现代餐饮空间设计实现了技术与艺术的结合,营造出符合当代人们需求的餐饮环境。多媒体艺术融入餐饮行业,对餐饮空间也有着深远的影响。首先在营造空间氛围上,设计者通过多媒体技术在餐饮空间中的应用,结合餐饮主题与设计风格,通过不同的表现手法设计出美妙独特的光影效果,优化空间形象,同时也提升了餐饮空间的主题氛围。其次是创新意义方面,多媒体技术通过艺术化的设计手法进入餐饮空间,无论是形式上还是功能上的创新都为消费者带来了巨大的新奇体验,享受到了全方位的感官体验。最后则是设计理念的转变,随着多媒体技术的不断成熟,层出不穷的新技术会改变现代餐饮空间设计的思路与方法,由静而动的空间形式也是未来餐饮空间的发展趋势,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范围也会越来越广泛,改变着人们的用餐环境以及生活方式。科技的快速发展,使得人们的生活已经离不开多媒体技术,引入现代餐饮空间设计也是必然的趋势,通过新的技术与艺术的结合,呈现出餐饮空间不同的艺术效果,促进餐饮行业的良性发展。尽管多媒体技术在餐饮空间中有巨大的市场前景,可由于材料、造价昂贵,运作成本高等因素,不能大规模应用。此外,面对新的技术,只能套用固定的设计模式,削弱了设计创意,还存在着许多问题。但在未来,设计师必定会实现多媒体技术与艺术的融合,形成一个系统完整、高性价比的解决方案,使多媒体技术贴近生活,满足消费者的不同情感诉求,得到味觉享受的同时体验视觉上的美感。

5结语

多媒体技术是现代餐饮空间的重要因素,有着独特又不可比拟的作用,为设计带来一种全新的思维理念。设计者在应用时要结合餐饮空间的设计理论,利用新技术进行空间的创新设计,与室内其他设计元素相结合,融入艺术性与趣味性的设计表达方式,从而将餐饮环境打造成集聚技术与艺术的个性化体验空间,在设计上更加注重消费者多方位的感官体验。多媒体技术融入餐饮空间,缩短了技术、艺术与生活之间的距离,摆脱了传统餐饮空间设计形式的束缚,提升了空间形象,更加适应当代数字化时代下现代餐饮空间的发展诉求,为现代餐饮空间设计带来新的机遇,促进其更好的发展。

作者:吴敏洁 冯信群 单位:东华大学

参考文献:

[1]侯瑶.多媒体技术与室内设计一体化研究初探[J].科技展望,2016(34):114.

篇(5)

中国民间美术,是一种自发性、本元性、母体性的艺术,是劳动人民集体创作的结晶。它以美化环境、丰富民间风俗活动为目的,贯穿于人民生活和精神世界的各个领域,直接反映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和审美趣味。民间美术是国家精神文化理念的传承者,世代沿袭且不断创新发展。其元素在空间设计中也得到了很好的诠释,为民间美术与现代设计的传承搭建了一座“桥梁”。

随着生活节奏的改变,人们对餐饮品味的追求也在改变。设计师更注重运用适应时代潮流的装饰设计新理念,来突出餐厅的个性。于是,顺势而生的生态餐饮、主题餐饮、智能餐饮成为餐饮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推动了餐饮文化的发展。这些成功的餐饮案例,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成功的文化定位。中华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决定了饮食文化的丰富性、独特性。餐饮业的发展更需要独特的民族文化作支撑。那么,民间美术是如何在餐饮空间设计中体现与发展的呢?本文就民间美术的造型理念在餐饮空间设计中的发展性做一个探论。

民间美术的“功利性”在餐饮空间设计上的延续

人类通过实践实现自己的功利目的,艺术的起源又与实践紧密相连,于是,艺术首先具有了功利意义。而中国民间美术作为群体性的艺术,同样具备稚拙、朴素的功利性,即实用性。因此,实用、美观成了民间美术的基本功能。一张张连剪不断的剪纸、一幅幅形象生动的年画、一个个神态迥异的脸谱等等为人们熟知和使用,其功利性也不断凸显与拓展。

这种功利性质的实用观念在餐饮空间设计中也越来越彰显。随着人们对餐饮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各种设计风格也随之涌现。例如,对界面分割、肌理变化、图案装饰的选择,对餐桌、餐椅造型、材质、尺寸的斟酌;对装修材料隔音、环保、原生态的追求等等。I这种“功利性”的追求塑造了空间,完成了餐饮空间实用功能要求的任务,让人在享受美味餐饮的同时获得一种闲情逸致的体验和文化情趣美。在这一点上,餐饮空间设计理念与中国民间美术的传统设计观念不谋而合,在实用功能上一脉相承。

餐饮空间设计中民间美术精神文化的回归

注重人们的精神需求是民间美术与餐饮空间设计在满足人们物质需求的基础上更高层次的追求。这是二者在精神理念上的共通性。站在历史与现代之间的我们,曾希望从传统中找回精神家园。至此,设计师试图运用奢华繁复的设计手法来营造一种全新的餐饮空间,来满足人们的心理需求。但精神文化的缺失、浮躁的奢华使人们日益剧增的失落感和寻根意识越来越强烈。于是,把设计重点转移到精神归属的文化上是我们越来越强调的事情。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倡导绿色、生态设计,似乎更符合餐饮空间设计的发展趋势。

而中国民间美术作为社会文化艺术之一仍然保留着和现实生活紧密相关的原发性特质。它,自由而不造作,大气而真挚,酣畅淋漓地表现着劳动人民的情感与价值观。它没有金银珠玉的奢华,有的是竹木泥土丝麻的浑然天成,劳动者的一切真情美意都物化其中。它们粗而不拙,俗而不庸,野而不驯,土而不陋,这种粗、俗、野、土赋予了民间美术造型浓郁的乡土特色。[ 2 ]这些精神文化理念吸引着越来越多的设计师去挖掘享用。目前餐饮界流行的生态餐饮文化,就是很明显的例子。其空间传达的文化气息与中国民间美术图腾纹样寓意更有异曲同工之妙。想必这种餐饮文化也正是餐饮发展的趋势之一。

民间美术的情感价值在餐饮空间设计中的折射

民间美术造型产生于形形的民俗物象中,劳动人民的主观意识又给他们亲手创作的民间美术造型烙上了深刻的印记。他们每创造一件作品都会抛开一切繁杂的、与情感表现毫无相干的形式。因此,对待民间美术,必须认清“形”与“势”的关系,抓住它的核心精髓。我们知道,主题是餐饮文化空间的灵魂。设计师要想在主题思想上出彩,可以借鉴民间美术“形”与“势”的关系,对“形”中蕴涵着的符合我们价值观念的那些“势”进行选择,把千变万化的民间美术蕴含的情感理念表现出来,使设计作品呈现新的生机, 注满新的活力。

其次,设计师可以从民间美术中挖掘一个可以涵养的文化母体进行发挥和渲染,借用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手法,把这种价值理念运用到空间装饰设计上。或简或繁,或夸张或含蓄,细节酝酿氛围,点滴烘托情感表现。这个时候,餐饮空间更多的是一种情感价值的体现。这种具有审美与艺术双重价值的就餐环境更符合消费者的需求。

结束语

总之,餐饮空间的设计理念是发扬中国民间美术精神文化的一种重要方法。餐饮空间设计需要中国民间美术的精神根脉作支柱,使餐饮空间设计有朝气,有活力。中国民间美术更需要餐饮空间的设计精神,使博大精深的中华民族的艺术文化枝繁叶茂、源远流长。我们要想把民间美术文化强大的根基竖立起来,应该从根本上把民间美术文化良质化为设计创造中的血液。只有这样,设计师才能创造出内敛而耐得住寂寞的设计,中国的设计也就有希望立于世界设计之林。

篇(6)

一、餐饮空间设计的概念

餐饮空间设计是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综合运用艺术设计语言,通过独特的主题理念、合理的空间布局、精准的技术手段,使其产生特定的环境氛围,以满足目标顾客的就餐需要及精神要求,最终达到经营者盈利的设计行为。

二、因果的概述

1、因果关系的概念

原因和结果是揭示客观世界中普遍联系着的事物具有先后相继、彼此制约的一对范畴。原因是指引起一定现象的现象,结果是指由于原因的作用,缘之串联而引起的现象。

2、因果逻辑的概念

因果逻辑就是符合因果关系的逻辑,指用因果逻辑来解释一个事物,探究某一事物的来源,事物的发展和事物的最终走向。也可以探讨某一思想理论的合理与否。任何的理论都有其来源,及不完善或错误性。只要用因果逻辑探讨其存在来源,与事实联系在一起,就可以判别其合理性。因果逻辑的应用很广泛,万物的普遍联系,使因果关系也具有其普遍性。

三、因果关系与餐饮空间设计的联系

现实中的因果关系是复杂的,存在“一因一果、一因多果、多因一果、多因多果”等情况。从不同角度的考虑把原因分为“直接—间接、主要—次要、重要—一般、偶然—必然”等等。现阶段餐饮空间设计注重环保化、多元化、技术化、主题化。这些发展趋势是由于经济增长、国际化设计涌入、互联网发展、生活水平提高、相关建筑法规完善等发展背景的影响。这与因果关系的复杂性特征极其吻合,应用多样复杂的因果关系的逻辑思维模式可以创造出必然的设计空间和丰富多变的空间效果。

四、现阶段餐饮空间设计存在的问题

1、“创可贴式”的设计缺乏必然性

设计元素的滥用,是现阶段设计师最为普遍的错误认知。在不考虑功能、视线、尺度、空间等多种因素的前提条件下的设计都是“创可贴式”的设计,即随意的运用各种装饰元素拼贴到各个界面,这样的设计是极其的缺乏必然性的,一旦去掉各类“创可贴”反而是愈合完全的肌肤。例如某中餐厅的过道设计,墙面生硬的贴上黑色亚克力书法诗词装饰,由于过道的开间较窄,侧面的装饰越复杂越使墙面显得凌乱无序。

2、设计的模式化,主题创意简单直接

设计模式化较重,缺乏创造力和特色,相当一部分设计是装饰材料的堆砌和视觉装饰符号的拼贴,主题没有新意,简单直接,缺乏设计分析和衍变的推敲。例如某餐厅以蝴蝶为主题,设计中直接将蝴蝶形状的装饰片悬挂于顶棚上。这样的设计即形式化又表面化,没有深入分析主题的来源以及设计的因果关系,设计成果缺乏说服力。

3、功能布局不符合需求,形式高于功能的错误认知影响设计效果

设计的功能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设计的总体效果,某些设计者却以形式至上的原则扰乱功能的布局,这是强烈违反因果逻辑的做法。忽略功能的设计,即使形式上丰富,但在使用上也是有缺陷的。

4、喊着“以人为本”的空口号,设计中忽视行为心理学的研究

“以人为本”在设计界是一个热搜词,但空喊口号,不落实到实际的行为心理学的研究,在设计中忽略人本的行为习惯,这是设计的重大缺陷。小结:现阶段餐饮空间设计中存在的问题需要解决,研究解决的办法尤其重要。因果关系的客观性、特定性以及时间序列性的特征可以有效的解决这一系列的问题,因此,尝试应用“因果关系”的逻辑思维模式来解决餐饮空间设计中的问题。

五、“因果关系”的逻辑思维模式在餐饮空间设计中的应用

1、餐饮外部空间设计中的“因果关系”应用

1)外观设计研究餐饮空间的外观设计包括外立面造型、外部空间尺度、橱窗、出入口、招牌、企业标志等视觉传达元素。在设计过程中,如果“因果关系”的逻辑推理应用合理,将会大大提升设计效果。例如某咖啡馆外部墙面的设计,因为考虑到封闭式玻璃隔断虽然满足了采光但是不利于空气流通,因此设计者利用旋转滑轨设计了活动玻璃墙面,墙面可根据需要呈关闭状态或是多角度的开启状态。既丰富了立面的空间结构又加强了空气的流通。2)外部景观设计研究外部景观设计应注重与室内空间设计相互交融,起到烘托和统一的作用,一般采用绿化、水体、景观小品及室外照明等手段作为餐饮空间的延伸和补充。以绿化设计为主要研究对象来看,室外景观的绿化设计如果不应用“因果关系”的逻辑分析模式来引导,就非但不会提升外部景观效果,反而起到破坏作用。例如:某餐厅的入口绿化,应用竹子来分割遮挡,但是由于设计者没能充分考虑到竹子的高度与外观门头空间尺度的匹配,竹子随着时间衍变生长最终效果却是竹梢被门头强行挤压变形,形成杂乱的外部景观空间。这是一因一果的逻辑依据。因此,我们在外部景观设计的过程中,一定要以“因果关系”的逻辑为依据,推敲合理尺度,完善设计。

2、“因果关系”在餐饮内部空间设计中的应用

餐饮内部空间设计包括营业区和加工区。餐饮空间营业区主要是指就餐空间以及出入口、前厅、收银台等经营性空间。餐饮空间的加工区一般由厨房、配菜间、明档等组成。每一类功能区域的布局设计都将反应设计的合理性,如果一味的注重形式忽略功能,会给消费者带来不便。如果将“因果关系”作为前提条件,那么最终的设计结果会更加合理。例如南京浩之源日式料理店的柜台席的设计,正是因为考虑了日式料理的制作特点,为了可以更好的展示料理的特色,设计者根据空间结构关系在中心位置设计了明档柜台席。该设计充分利用了“因果关系”的逻辑,从而“由此之故”的产生了合理的设计结果。

3、“因果关系”在餐饮空间相关要素设计中的应用

餐饮空间相关要素包括照明、色彩、陈设等,每一种相关要素的设计都需要运用“因果关系”的逻辑思维模式作为创意构思的依据。餐饮空间照明设计的原则包括:依据节能性设计灯光,依据功能性设计灯光,依据目的性设计灯光,这三个原则都包含了极强的因果逻辑。设计中因为功能分区的不同,对应的照明方式也不同。例如用餐区要设计暖色光,且色温小于3300K,这是因为需要更好的还原食物的质感。餐饮空间色彩设计更应该考虑因果逻辑,因为色彩与心理有着极其重要的联系,体现人本为源的理念,设计者应该根据心理的需求设计对应的色彩关系。例如某餐厅利用色彩关系的距离因素,利用色彩的渐变形成有序的空间序列效果,扩大了空间感,强化了设计效果。在陈设设计中,我们可以利用因果逻辑的逆向思维来分析。在空间中假设去掉某一陈设品,观察空间的设计效果是被削弱还是更好,由此来判断该陈设设计的合理性。例如某餐饮空间的用餐席座以麻绳材质的帘幔来做装饰,并且具有一定的空间分割作用,假设在空间中去掉所有的麻绳,设计效果会被大大削弱。在各要素设计中应用“因果”其效果更佳。

4、“因果关系”在餐饮空间界面设计中的应用

餐饮空间设计主要包括顶面、地面、墙面三大界面,界面的设计是极其重要的。相当一部分的设计者滥用设计元素,随意使用“创可贴式”的设计手段,在各个界面任意拼贴,使空间效果混乱,如果应用因果关系的逻辑思维来推导设计,会让设计结果的必然性、落地性更强。例如某餐厅的墙面设计成为空间的视觉焦点,设计者应用延绵的山峦形态来扩宽视线距离,从而解决空间的拥堵问题,因为空间窄边的距离较小,视线拥堵,为了解决用餐者视线的通透性和可观性,设计者利用空间透视原理将“远山”在窄进深的墙面设计了层次丰富的山峦装饰,最终既营造了主题意境又装饰了界面还扩宽了视线。由此论证了因果关系的逻辑思维在空间界面设计中的重要作用。

六、结语

餐饮空间的设计观念重在“求因”,以盈利为目的的空间设计是需要大量的市场调研与分析的,而“因果关系”的先后相继、彼此制约、由此之故印证了这一观念。在应用的研究中更能与因果关系的逻辑思维模式相契合,这一应用的推广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餐饮空间设计的水平,使设计结果更加必然、创新、合理、人本。作者简介:刘艳,研究方向为环境艺术设计。

参考文献

[1]赵宇南.餐饮空间设计[M].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14.

[2]吴昆严康.餐饮空间设计[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15.

[3]刘蔓.餐饮空间设计[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

篇(7)

[中图分类号]TU24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1)23-0058-03

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和消费方式的转变,消费的目的已经不再仅仅是购买一种实质且看得见的商品,它更趋向于购买一种感觉,可以满足人们心理及生理的双重需求。同时在生活节奏加快、城市区域扩大和交通堵塞的情况下,消费者也需要缩短购物时间,提高采购效率,而购物中心的便利性、综合性、舒适性适应了这些消费方式的转变。购物中心包含“买、吃、玩”三种功能。本文主要是针对昆明购物中心“吃”的功能,研究购物中心中餐饮空间的布局和设计问题。主要探讨的问题包括购物中心设置餐饮服务空间的规模、餐饮的形式以及经营方式、餐饮空间的内环境设计,并涉及购物中心餐饮空间和餐饮行为的文化性。

餐饮业的特殊性在于餐饮业内部存在着较多类型的分化,它受到不同的消费者和经营者的行为和心理的影响。购物中心的餐饮空间,因其位于购物中心内,所以其具有不同于独立的餐饮空间的自身特点。比如大型的购物中心可能包含有不止一种类型的餐饮空间形式,它可能有档次很高的专供正餐的中、西餐餐厅,也有各类快餐店、饮食街的存在。如若购物中心的规模比较小,只有一家主力店和一家超市及其他一些辅助设施,勉强可以达到购物中心的功能要求。这时如果配置的餐饮空间的规模过大、类型过多,势必会造成前期建设的无计划投入,商业运作比较困难,后期资本将难以顺利收回。

本文采用的研究方法如下。

(1)文献资料法。收集与论文国内外相关研究背景和相关文献研究资料并对其进行阅读和整理,强化论文理论依据与基础,借鉴相关研究成果。

(2)类型学比较研究法。通过类型学比较研究法,寻找不同类型购物中心餐饮空间的差异性,以求得不同人群对餐饮空间的需求。

(3)调查法。对实例进行现场调研并收集资料,对消费者进行访谈,采用拍照、估算、测量等手法。

(4)观察法。通过现场观察,掌握购物中心餐饮空间的使用者――人的行为因素,如餐饮行为的方式、活动规律等,获取可供研究分析的信息。现场观察人的行为和活动。

1 昆明购物圈及餐厅类型分析

昆明市民和外地游客对城市中休闲消费场所的认知主要还是城市内部的繁华商圈,因此休闲活动中很多都是围绕着这些地带展开的。

综合来看,现今昆明主要的商圈分布如下。

本文选择市街中心的人群及餐饮空间进行分析。在该购物区的餐厅类型可以分为:正餐、快餐、特色餐饮等几种类型。

1.1 正餐餐厅

正餐餐厅的经营规模一般比较大,其中中餐规模最大,其他如西餐、日本料理等相对小一些。在购物中心里,一般考虑人流的组织及购物中心自身品牌塑造问题,要么不设正餐餐厅,但要是有的话一般入住都会是有品牌的餐饮企业。因为正餐餐厅在购物中心的整体布局中一般大都位于一层主要或次要入口处,用来吸引一些专程用餐的消费者,可以给购物中心带来熙熙攘攘的人群。而档次太低的餐饮企业没有自身的品牌价值,无法给购物中心带来附加效益,加上其自身管理的松散,往往会影响到购物中心的整体环境。同时,由布局位置所决定的,一般正餐餐饮所处的位置都是商业价值比较高的地方,所以其租金也会高很多,所以在购物中心招商的过程中,自然而然的形成了位于主要出入口附近的餐饮普遍都是高档餐饮空间的结果。这便是购物中心餐饮空间布置的特点之一。

1.2 快餐厅

快餐如肯德基、麦当劳等,它们在每个购物中心设置的规模虽然不大,但对市场的覆盖率非常高。任何一个购物中心都可以看到它们的招牌。因此,这类餐饮模式在购物中心的餐饮布局中,往往都是位于非常显眼的地方。购物中心的辐射范围非常大,一个辐射商圈内动辄几十万人。选择专门来就餐的人多半是离购物中心较近的消费者。而大多数餐饮消费者,其首要目的是来购物中心购物或休闲的,所以他们会选择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解决生理上的疲劳感和饥饿感的就餐方式。而对于一个购物中心来说,这样的消费者是占绝大多数的,所以在购物中心发展过程中,快餐伴随着它的发展也在发展,始终都深受欢迎。

1.3 特色餐

在昆明,特色餐表现为烧烤、米线、乳扇等小吃,因此在昆明这些融合旅游性质的商圈会形成小吃城,如祥云小吃街。在这里消费的人群通常以年轻人、外地游客居多,这些人群到此,不是以餐饮为消费目的,因此,耗时较少,环境较为嘈杂。

2 滞留在购物中心人群行为分析

对昆明市内主要商圈的消费者进行调查,20~32岁人群为休闲消费的主要群体。

2.1 以消费行为划分人群的分析

(1) 确定型消费行为

这类顾客进入商业综合体前已有明确的消费目标,因此目光集中,路线明确。

(2) 计划型消费行为

已形成需要,准备消费。此类消费者在进入商业综合体前,已有了消费的意向,但消费目标还不甚明确,他们处在半浏览状态。

(3) 未计划型消费行为――以休闲娱乐为目的的人群

昆明是一个旅游城市,很多的购物区也是旅游区,比如金马碧鸡坊就融合了休闲、旅游、购物几种功能,这类消费者进入商业综合体之前,没有消费目标,主要是以参观、游览和休闲为目的。在商业综合体各种信息和环境因素的刺激下,产生消费欲,进行突发性消费。

延长来客停留时间是提高消费率的一般方法,根据购物中心统计资料文献证实,顾客留在卖场的时间越长,其花费越高,因此购物中心如设有各种美食餐厅,不但可吸引来客的注意,并具有达到延长留客的效果。

2.2 就餐人群的分析

(1) 就餐人群的需要分析

生理需要(解决饥饿和换换口味)、心理需要(调节心情)和社会需要(社交需要、庆祝)。根据这三种需要对应相应的餐厅,可以简单地分为以下几类:①快速型就餐行为如“麦当劳”等。这种餐饮空间对设计要求是简洁、大方,没有过多过复杂的设计要求,注重空间色彩的运用,提高视觉与味觉的共鸣,快速达到“果腹型”的消费;②温饱型就餐行为。泛指一般餐饮场所。这种餐饮空间对环境设计有一定要求,要达到必需的就餐空间合理的空间分配方式。对于设计而言,重点就在于各种空间尺寸的运用是否合理,做到色彩的运用、材料的运用与尺度把握的协调性;③舒适型的就餐行为。这种就餐行为是将饮食文化、就餐环境作为生活的一种享受。不仅对食品的选择标准大大提高,对餐饮环境设计也同样提出了高要求,在设计中就会相应出现个性化的设计与装修,营造特色空间环境,简单的色彩和空间尺寸运用已无法满足环境的需要。重点在于特殊风格、特殊色彩和空间分隔共同利用的综合体现。

(2) 就餐人群的心理分析

①交往性心理。宴会厅以全体参宴者的交往为目的。餐桌布置要利于人的交往应酬,形成热烈氛围,不要私密性。不必以边界来明确个人空间领域,因此餐桌可四面临空,均匀布置。

②观望性心理。有些人观望性心理很强,希望占据有利的位置以便能够更方便、全面地观看周围的景致。这种空间具有很强的开敞性,通常位于空间的中心区域,从空间处理手法上通常采取抬高地面的方式。

③私密性心理。有些人就餐时私密性心理很强,喜欢安静,不希望被别人打扰,不想与更多的人交往,这时可以利用屏风、镂空的隔断、较高的绿化植物、水体等进行空间分隔,满足私密性的要求。如荷塘月色酒店,利用了很多的水体和植物分隔了大大小小的不同空间,获得了很好的效果。

④“边界”心理。心理学家德克•德•琼治提出了颇有特色的“边界效应”理论。德克•德•琼治对餐厅和咖啡馆中的座位选择进行了专题研究后发现,有靠背或靠墙的餐椅以及能综观全局的座位比别的座位受欢迎。其中,靠窗的座位尤其受欢迎。因为在那里室内外空间可尽收眼底。许多客人――无论是散客还是团体客人,都明确表示不喜欢餐厅中间的桌子。希望尽可能得到靠墙的座位。可见,在餐饮空间划分时,应以垂直的实体尽量围合出各种有边界的餐饮空间,使每个餐桌至少有一侧能依托于某个垂直实体,如窗、墙、隔断、靠背、花池、绿化、水体、栏杆、灯柱等,应尽量减少四面临空的餐桌,这是高质量的餐饮空间所共有的特征。

(3) 就餐人群的心理对空间的需求

空间设计要通过空间组合或空间关系传递感受给人,取得与人的感情共鸣。这一内容反映着设计与人之间的关系。而把握使用者的情感需求主要的方面就是把握使用者的心理需求。

①距离与空间。个人的领域感和人和人交流之间的空间距离是人基本的心理感受。人在室内的环境中活动,一般都是喜欢其活动不被外界干扰妨碍,活动主体有其必要的生理和心理活动范围区域,不希望被外来的人与物打破。例如在就餐时,等候的人如果看着就餐者吃饭就会给人带来不愉快的感受。因此,不同的餐饮空间有不同的活动范围,需要划分不同的领域。在餐饮环境中,人除了自身活动外还需要与其他人进行人际交流或者发生各种人际接触,在这时所需要的人与人之间的空间距离就需要通盘考虑。在不同的场合和不同的接触对象上有所区别,在空间距离上也各有差异。根据人际关系的密切程度、行为特征确定人际关系的距离,分为密切距离、人体距离、社会距离、公众距离。

②安全感与空间。安全感指的是具有心理依托的安全感。在大型室内空间中,活动在室内空间的人们,从心理感受来说,并不是越开阔、越宽广越好,人们通常愿意聚集在有所依托的物体,在餐饮空间的等候空间或者停留空间,人们并不较多地停留在接近就餐区的空间范围内,而是更愿意待在柱子边或者观赏物旁边,人群相对散落地汇集在厅内、有场景的柱子附近,适当地与人流通道保持距离。空间私密性与心理选择的尽端趋向领域性主要在于空间范围,私密性则涉及在相应空间范围内包括视线、声音等方面的隔绝要求。私密性在餐饮环境特殊的场合中要求更为突出。在人们选择空间时,如果允许他们首先选择,由于空间尽端相对地较少受到干扰,心理上会相对选择尽端的位置。在餐饮环境中,就餐人对餐厅中餐桌座位的挑选,相对地人们最不愿意选择靠近门口处以及人流频繁通过处的座位,而愿意选择餐厅中靠墙坐的设置。在快餐厅的设置中,由于在室内空间中形成更多的“尽端”,也就更符合散客就餐时“尽端趋向”的心理需求。

③从众心理与空间。“从众心理”是一种普遍的社会心理和行为现象,通俗的解释就是“人云亦云”、“随大流” ,大家都这么认为,我也就这么认为;大家都这么做,我也就跟着这么做。从众心理实质上是一个人在社会中受某个群体的影响,最终放弃自己的意见,转变原有的态度,采取与多数人相一致的行为现象。在餐饮环境中,有时也会出现这种“从众心理”。很多人会选择人多开敞的空间位置。

④趋光性与空间。人们在室内空间中流动时,人有向光的习性,故有趋向明亮方向和开敞空间的本能。这种心理和行为现象提示设计者在创造公共场所室内环境时,首先应注意空间与照明等的导向,标志与文字的引导也很重要。

⑤空间形状的心理暗示。由各个界面围合而成的室内空间,其形状特征常会使活动于其中的人们产生不同的心理感受。波浪型的空间形状给人产生动感和柔和感,而重复的菱形等又给人激烈尖锐的感觉,不同的空间形状带给人的空间感受不同,也影响着餐饮环境中人的就餐心情。

餐饮环境的常用的空间形状有下面几种:①正方形空间,给人以安稳、简朴、郑重的感觉;长方形空间,给人以平稳、舒展和简洁的感觉,空间的方向性和导向性。②三角形(锥形)空间,三角形平面给人以变化、交错和多向性的感觉。除等边三角形外,其他则又给人以不稳定的感觉:而作为锥体空间则给人以稳固、永久和向上的感受,同时在情感上带有崇高、庄严和神秘的色彩。③圆形(球体)空间,给人以明确的中心感和向心力,柔和而平稳,充满着封闭、丰富和内向的感受。④不规则形空间,给人以不明确、不确定、难以把握和识别的混乱感觉。⑤自由形空间,给人以自然、随便和抒情的感受,在与直线型形态和戏剧型形态的对比中更能突出自己的内涵与特色。

3 空间设计的法则

3.1 运用扬与抑的法则

餐饮空间的一切环境及设备都是为人服务、为进餐者服务、使人吃饭时心情舒畅的,所以各种装饰元素要让人愉快。利用扬与抑的对比手法,突出主体。如通往主餐饮空间的通道,不宜过多装饰,光线亦可暗些。引导宾客迅速通过走道,进入宽敞明快的主餐饮空间。使人顿觉开明,增加了吸引力和舒适感。

3.2 运用虚与实,动与静的法则

如墙面是实,窗孔是虚,虚者可通风透光。四壁是实,中室是虚,虚处可安排宴席。席面是实,走菜路线是虚,虚处可以上菜。足见虚之重要。但虚是为了用,倘用得不充分就造成浪费,或产生空旷孤寂等不快之感;动与静是相对比较的关系。人与席面,人是动的;席面与餐厅,席面是动的。门窗与墙壁,门窗是动的。动静相辅相成,方有生气。

4 结 论

昆明市休闲消费型的餐饮空间,再度彰显了人们慵懒但不固执的一面,对美食的接纳也体现出极大的包容性。本文着重结合购物中心内消费的人群心理需求对餐饮空间的布局方式做了简单的探讨。因为购物中心在国内的发展处于上升期,购物中心的餐厅设计有很多形式还处于探索阶段,所以研究也有一定的局限性。

昆明购物中心区,老房子数量较多,加以利用可以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以昆明走廊为例,改建成为的LOFT风格代表着追求精神自由的前沿文化,并且有着开敞灵活、高大开敞的空间,水平向没有墙体和固定布局,竖向也可根据需要形成夹层、半夹层的上下双层复式结构,或者完全开敞。强调空间的流动性、开放性、透明性,减少私密程度。另外,在调研中发现,在昆明购物中心,用餐时间段内,等候就餐的人数较多,通常都是在餐厅门口简单的摆放坐椅供等候的人就座,基于这种情况,笔者认为,在餐厅的等候区可以做一定的改进。

总之,要结合人们心理行为对餐饮空间的要求,并充分考虑人们在餐饮空间休闲消费的“3D”要求,即“Delicious(美味)”、“Distinctive(特色)”和“Delight(愉快)”,设计才能做到尽可能的合情合理。

参考文献:

[1][美]迈克尔•索斯沃斯,伊万•本•约瑟夫.街道与城镇的形成[M].李凌虹,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2]周俭.城市住宅区规划原理[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9.

[3][丹麦]扬•盖尔.交往与空间[M].何人可,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4][日]芦原义信.街道的美学[M].尹培桐,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6.

篇(8)

1.1现代餐饮空间设计定位不明确

设计是为人服务的,现代餐饮空间同样也要以顾客的需求为先导,但是,目前不少餐饮空间存在设计定位不明确问题,在表现手法上采取了单纯堆砌昂贵的新材料元素进行设计,忽视了设计的初衷,表达不出消费者所需要的空间氛围。事实上,现代餐饮空间设计中仍然要在满足使用功能的基础上,把握目标消费群的审美需求,应用与消费者相适应的形式语言来表现室内空间,通过明确餐饮空间设计定位,准确把握顾客的心理需求,从而提升设计质量,得到消费者的青睐。

1.2现代餐饮空间设计缺乏地方文化特色

不同地域环境孕育了各具特色的地方文化,现如今全国各地旅游业的发展必然带动餐饮业的发展,这就要求餐饮经营具有地方特色,通过具有地方特色的饮食文化,与地方文化特色的空间设计形式来吸引消费者,提高企业竞争力。然而,在现代餐饮空间设中缺乏特色鲜明、有地方艺术特色的素材来装饰烘托空间,因此,在设计过程中要从地域文化与历史文脉中寻求鲜明而典型的切入点,加入现代设计语言表达出不同地域文化的独特性。

1.3现代餐饮空间设计缺乏文化主题设计

餐饮空间作为一种特定的环境空间,需要通过传达某种主题信息来满足人们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鲜明的主题是餐饮经营者表达其理念与使命的载体,也是餐饮文化空间环境向目标顾客群体所表达的中心思想和经营理念。就餐的过程总是与人的观念文化相关联,消费者总是希望能够在符合自己心理和情感的餐饮环境中用餐,而带有主题的设计有助于提升精神境界高度。但就目前来看,不少餐饮空间还缺乏文化主题设计,缺乏餐饮环境的文化主题氛围。因此,设计师在现代餐饮空间设计中,要体现餐饮主题文化,通过设计主题形象,从而塑造餐厅文化空间的灵魂。

2传统文化在现代餐饮空间设计中的应用

现如今的餐饮空间早已不是仅为人们提供美食的场所,它体现着一种新的文化,餐饮空间的设计是承载文化的载体。从过去一代又一代的艺术家、设计师的作品中,我们依稀可见如影随形的传统文化,可以说,任何传统文化或直接、或间接都影响着现代设计,而如何在餐饮空间中体现传统文化更是设计师追求的目标。

2.1现代餐饮空间设计中传统图案的融入

中国传统文化题材广泛,形式多样,其中寓意着吉祥的装饰纹样不仅占据过去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在现代设计中仍然占有一席之地。例如,把火红对联、桃符年画取其形,延其意,应用在现代餐饮空间设计中,其中美好的寓意,深层的装饰动机表达人们对生活的祈盼,而这种美好的祈盼不分年代延续着,使空间多了些许亲和力。

2.2现代餐饮空间设计中传统文化思想的表达

现代餐饮空间设计要尽量满足就餐者对于文化氛围的需求,设计要体现文化内涵。中国传统文化一直受儒、佛、道3种思想的影响,那在现代餐饮空间设计中要有所体现,比如,儒家思想讲究“天人合一”的理念,在餐饮空间设计中可以模仿自然山水,再造天然之美;在装饰上则应该不过分雕琢修饰,使景与情自然交融,把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精髓与现代的科技手段结合,提升餐饮空间的文化意境。

2.3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的相互融合

传统文化为现代设计提供了理论基础,现代餐饮空间设计中对于传统文化在空间的表达只是把某一符号、某种形式或某些传统材料单纯借鉴,而设计是需要不断地创新,创新的设计要有强烈的时代感,符合时代特征,但又要不失个性,那么独特的中国传统文化就是我们的个性招牌。设计师在研究传统与创新这个设计界永恒的课题时,要不断扩展、延续传统文化,并且要对传统文化元素进行打散重构,重新演绎,运用现代设计手法对传统文化元素进行转化、糅合、提升,使不同消费者接受文化熏陶,在享受美食的同时得到心灵的启迪。

篇(9)

只有在认真分析大学生心理需求的基础上进行空间设计,才能受到大学生的喜爱。学生餐饮空间的形状、面积、边界状况及个人所属的领域组团的变化,都会影响到学生的行为方式和空间使用方法。在餐厅和咖啡馆中可以经常观察到类似的情况:学生们总是尽可能的选择靠近墙边的桌子,最后选择中间区域四面都临空的座次。这就是心理学家德克•德•琼治提出的边界效应理论,他指出:森林、海滩、树丛、林中空地等的边缘都是人们喜爱的逗留区域,而开敞的旷野或滩涂则无人光顾,除非边界区已人满为患。这表达了人类的三个心理需求:一是人喜欢观察空间和观察人,人有交往的心理需求,而在边界逗留,为人们纵观全局,浏览整个场景都提供了良好的视野。二是人在需要交往的同时,又需要有自己的个人空间领域,这个领域不希望被他人侵犯,而边界使个人领域有了庇护感。三是人在交往的同时,需要与他人保持一定的距离,即人际距离。

二、空间的划分和餐桌椅的布局相辅相成

餐桌布局应从空间设计入手,满足大学生不同交往层次的心理需求,提供多种选择的可能。试想一下,如果我们在一个未经任何处理,只有均布的餐厅的大厅,即单一空间(如现在的学生食堂)里就餐,该是何等单调乏味。如果将这个单一空间重新组织,用一些实体来围合或分隔,设计或划分出多种形态的餐饮空间,并加以巧妙组合,使其大中有小,小中见大,层次丰富,相互渗透,使人置身其中将会感到有趣和惬意。当然空间设计首要考虑的还是餐厅的实际使用需求,因此,所划分的餐饮空间的大小、形式及空间之间如何组合,必须从实用出发,即必须注重空间设计的合理性,方能满足餐饮活动的需求,尤其要注意各类餐桌椅的布置和各种通道的尺寸,以及送餐流程的便捷合理。餐桌椅的布局宜形成多种不同的空间形式,有的空间宽敞舒适,让人能充分感受整体环境和餐厅氛围;有的大中有小,在大空间中划分出三、五桌的小领域,既能感受大空间的气氛,又有小尺度环境的温馨;有的用矮隔断或火车座式靠背使一个个餐桌有自己明确的领域感、私密性,适于约会、恳谈;有的做成雅座间,与主空间基本没有流通,营造明确的领域性、私密感,以适于学生聚会,生日饮宴。总之,餐桌布局应从空间设计入手,满足大学生的不同需求,提供多种选择。

篇(10)

现今,人们的餐饮消费观,不仅仅是为了填饱肚子,更多的是去体会一种精神上的享受,人们越来越注重从饮食的过程中得到的精神享受,而精神享受源自于文化,餐厅的环境与氛围是决定人们感官情绪的关键。所以,人们把餐饮空间环境及地域文化的确定放在很重要的位置,为了消费者能有一个具有地域文化品位的、舒适的用餐氛围以及环境。

一、餐饮空间的内涵与范畴

餐饮空间是一系列服务类餐饮场所总称。餐饮空间包括:(1)助餐厅,(2)咖啡厅,(3)冷饮店,(4)宴会厅,(5)风味餐厅等。餐饮空间的作用是很多的,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享受美味佳肴,还有现代化的人际交往和商贸洽谈。餐饮空间环境的优劣直接影响用餐者的消费心情。用餐对象、目的的不同,顾客选择的餐饮空间也有所区别。总体来说,营造吻合人们消费观念且环境幽雅的餐饮空间,是设计首先要考虑的问题。餐饮空间的范畴是指专门为人们餐饮所提供的就餐场所,也可以认为它是商业性空间范畴,餐饮空间最基本的目的是给消费者提供一个良好的食宿空间环境,餐饮空间设计就是营造人们对所就餐环境的观念变化。

二、特色餐饮空间设计原则

餐饮空间在顾客动线设计的时候,必须基于方便消费者,同时需要避免服务动线和顾客动线发生冲突,如果发生冲突,那么需要秉持先满足消费者的理念。餐厅的经营空间可分为前场及后场,前场又称外场,指的是消费者用餐区,后场则泛称指制作餐饮的厨房。至于前场与后场的合作是否完美,也成为餐饮经营者在规划时应谨慎考虑之处。用餐区规划主要可分为容纳量与宴会空间两部分。

(一)容纳量。用餐区规划最基本的考虑是每位消费者可利用的空间大小。餐饮空间本身主要缩活动群是消费者,消费者的人数取决于用餐区的容纳量。除非是经营外带为主的餐饮形态,否则都必须先预估可容纳的人数,考虑志峰时间的人群往来,而后决定桌椅配置问题,构出餐饮空间配置图。

(二)出入口。餐饮空间部分出入口应有足够的宽度,避免人流阻固。入口通道应直通柜台或接待台,以便服务人员能在第一时间服务消费者需求并且带位,以免阻挡之后的消费者进场。

(三)餐桌形式。餐桌形式应根据消费者为对象而定,以餐饮空间应俱备有因应消费者人数而定部分用餐范围。以零散消费者为主,主要以四人桌位为宜,以团体消费者为主,以六人以上部分席位最为适宜。

(四)宴会空间。较有规模的餐饮空间皆包办宴会业务。由于宴人员众多与一段散客经营略有差距。在空间规划上小型宴会最好有一间仅十人使用的套房;大型宴会即是容纳数百人次的餐饮空间。此外为善加运用餐饮空间,目前已有许多餐饮业者利用屏风阻隔方式,以应多样大小型餐宴使用,提高运用弹性。

三、地域文化对特色餐饮空间设计的影响

作为一个有主题性的餐饮空间,它除了是一个提供餐饮者消费的场所之外,更重要的是其富有文化内涵和有特色的环境,这才是消费价值的文化体现。主题性餐饮空间的生存和发展的灵魂在于文化,只有丰富的文化底蕴才能使主体焕发出永恒的生命力。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已经告别了过去果腹式的饮食,逐渐追求精神的享受,人类之所以和动物不同,是因为人类的需求不仅仅只是物质需求,而且需要有情调的文化内涵来丰富精神。在用餐的时候,人们想要在饱腹的同时享受文化,从而获得精神上的享受。而餐饮空间赖以生存的是其环境、菜品和服务建筑与室内设计的动线,意指人在室内室外移动的点,连接的过程。通常动线应让人感到舒服,无障碍物,使用者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到达目的地。此外,有些场所应特别的需求,例如超市与百货公司的动线规划上,是以消费者与销售点的关系进行考虑,因此可能会特别加强迂回。所以,由此可知,并非每个空间的动线都是以便利性为主。

餐饮空间动线是指消费者、服务员、食品与器物在该餐饮空间内的流动方向和路线,即客流、服务流及物流。餐饮空间合理的路线布局是形成良好餐厅气氛的动要因素,也是营业顺利进行的保证。餐饮空间内部路线布局与设计应根据餐厅大小而定。由于餐厅各功能区间所占空间的大小不同,在进行路线设计与布局规划时,应统筹安排。即要考虑到消费者的便利性和舒适性、营业各环节的机能、实用效果等因素,又要注意全局与各区间的和谐、均匀和对称,使消费者一进入餐饮空间就能感受到路线设计部分明朗及巧妙。

四、地域文化在特色餐饮空间中的表现方法

闻名于世界的中国美食,长久以来一直是国外人士所向往品尝的世界四大美食之一,而它种类的繁多与口味的多变更是其它国家饮食所望尘莫及的。在中国五千年的历史演进过程中,经过了民族的融合、地方文化的交流及各地气候与物产的差异,餐食逐渐发展出“南甜、北咸、东辣、西酸”的地域性特色,并根据这种地域性的特色,发展出各地方特有的菜肴。较为一般人所熟知的菜色有川菜、北方菜、江浙菜、湘菜、粤菜、广式饮茶及台湾菜等。

服务动线的完善设计,不仅能帮助服务流程顺畅,有序的服务作业更能将餐饮服务系统化,提升服务质量。以下针对服务动线提出相关事项的陈述如下:(1)为讲求工作效率,配置服务动线时应尽量缩短服务人员配送时间,提高服务工作效率与服务人数。(2)避免集中单一方向部分作业动线,尽量排除曲折信道,以直线服务路径为最佳原则,预防服务人员走动上的不便与内部作业阻碍,不仅影响工作效率,让消费者看见混乱的操作情况将减低餐饮空间部分形象。(3)区域性备餐台可供服务人员存放餐具设备或将烹调好的菜肴放于此柜,缩短服务人员来回厨房与用餐的路径,提高工作效率。(4)为求供餐顺利,服务人员与厨房人员制备动线绝不可相互交叉,并尽量不让消费者通过服务人员供菜区域,以免阻碍服务作业流程。

上一篇: 美丽乡村建设的说法 下一篇: 铁路工程勘察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