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配音方法汇总十篇

时间:2023-12-11 09:57:00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视频配音方法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视频配音方法

篇(1)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4-2117(2016)20-0097-02

根据观察,大部分高职学生自主学习日语的方式是观看自己喜欢的日本影视或动漫作品。如果教师能够将这些影视资源合理地引入日语教学,一定会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日语的积极性。因此,笔者在实际教学中,从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角度出发,结合高职学生的学习特点,尝试将配音方法引入实训教学。

分组分工

配音实训的基本要求是在规定的时间内,学生通过小组协作学习并制作一个完整的日语配音作品。要完成配音实训的任务,学生必须自主地去学习音频剪辑技术和视频剪辑技术。由于学生信息技术素养有高有低,所以学习音频剪辑技术和视频剪辑技术所花费的时间不尽相同。因此,教师在分组时要实施“控制分组”,根据学生的特长分配具体任务,即每个小组都要有技术人员、文稿人员、声优人员及后勤人员(小组成员共同兼任)等。

收音(配音)准备

学习音视频剪辑技术和制作配音片段台词文稿,是配音实训的两个重要前提。

要顺利完成收音,学生应首先确定收音方式,这要求各组技术人员要掌握相应的音视频处理技术。实训开始前,教师应采用“导生制”,对每组的技术人员进行培训,使其能够对小组的成员展开技术指导和支持。技术人员掌握技术方法后,将所需要的视频片段从原视频中截取出来。

小组的文稿人员反复观看视频片段,写出配音片段的台词文稿。台词的准确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配音作品的完成结果,因此,文稿人员需要耐心、细致地去听配音片段中的每一句台词,做到准确无误。台词听写的过程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听力,还能够拓展日语知识储备,从而达到促进学习日语的目的。

声优人员得到文稿后要尽快地熟悉台词,并展开练习。练习时要反复听取原视频中的发音、语气,要透过画面去揣测说话人的心理活动,并通过跟读来强化训练。这往往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产生“沉浸感”,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日语真实的语用环境。同时,教师要定期跟进小组的训练进度,指导并纠正学生的台词发音。

收音(配音)环节

当声优人员完全熟悉台词后,后勤人员协同技术人员安排好场地、设备、收音环境,就可以集中组员进行收音了。

通过实训过程的分析,我们发现,根据每组技术人员和声优人员的喜好,学生们主要形成了集中连贯收音和组员分别收音两种收音方式。

集中连贯收音是指所有声优人员集中在同一场所,一边看着无声的视频片段一边按照台词的顺序进行配音,类似于拍戏时的“一镜到底”,技术人员得到的是一条完整的音轨。这种方式的好处在于,声优人员可以根据画面来判断自己台词的快慢和应该做出的情感表现,而且可以得到一个依照视频片段顺序排列的配音音频文件,进而减轻了技术人员后期制作的负担。但是,这种收音方法对声优人员的要求较高,一个地方错了可能就要整体重来。

组员分别收音是指每个声优人员单独完成自己所负责部分的配音,配音过程中可以看着视频片段,也可以不看。这就相当于拍戏时单独拍摄不同演员的戏份,技术人员得到的是多条零散的配音音轨(每个声优人员至少一条),因而后期需要花费大量时间来整理音轨,任务繁重。但是,声优人员在配音时如果出现错误,只需要把错的地方重新配音即可,不需要整体重来,节省了配音时间。

后期制作

收音工作结束后,技术人员需要将自己小组的音轨进行整合保存,进入后期制作环节。后期制作主要工作有对轨、原声消音、音频混缩、合成作品。

首先,需要在音频剪辑软件中同时打开原视频音轨和声优人员的配音音轨。处理集中连贯收音时,只需将原视频音轨和配音音轨同时播放,监测两条音轨的声音是否能够对齐。如果有偏移的地方,只需要略微拖动配音音轨调整即可。处理分别收音时,需要技术人员先边听原视频音轨边进行排序,若出现声音偏移的情况,要通过加减速、拖动音轨位置等方法对配音音轨进行调整。接着是对轨,对轨是整个配音实训中最耗时的操作,技术人员要反复听原视频音轨和配音音轨,不断地对比调整两种音轨。因此,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够锻炼听力,而且通过对比还能了解声优人员在日文发音上的问题与差异。原声消音的过程中,不同的技术人员根据自己掌握的技术,可以任意发挥,但基本要求是要对原视频音轨进行消音的声道重新混缩。消音完成后,将消音音轨和之前对好的配音音轨放在一起混缩保存,就可以得到一个成品的配音文件。最后,借助视频剪辑软件,用成品配音文件替代原视频的声音,保存压制,配音实训作品就正式完成了。

评价环节

实训的最后是集中评价环节,教师结合每个小组的表现,根据最终作品的配音水平、后期制作和台上发表情况综合考虑,将自我评价、小组自评、互评、教师评价按照一定的权重计算出相对公平合理的分数。

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技术指导问题

在技术指导环节,由于教师指定的相关软件相对专业,短期内技术人员并不能很好地掌握软件用法,因此,教师在进行技术指导时应及时调整策略。例如,在实训前,要求技术人员自选剪辑软件并自主学习教程,指导教师可以提供技术指导。

2.团队协作问题

协作能力在学生以后的就业中占有重要位置,而完成实训任务,除了培养学生的技术能力,最重要的是能够提高其团队协作能力。而在实训过程中,一定会出现因为组员不配合导致实训无法进行的情况,这时,教师就要积极指导,帮助学生重拾团队精神,从头再来,最终顺利完成配音工作。

结语

篇(2)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6)09-0093-03

网络恶搞配音原始于2006年,胡戈以电影《无极》为素材的自制视频《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通过网络大热。之后到2010年,网络恶搞配音集体爆发。同年成立的“淮秀帮”和“胥渡吧”是当今最著名的两个由网友自发组织而发展壮大的网络恶搞创意配音团体,他们通过创造性地改编《新白娘子传奇》《还珠格格》及金庸琼瑶经典剧为网友所熟知,以文辞犀利的语言风格、亦正亦邪的娱乐方式广受青睐和好评。

网络恶搞配音视频综合了恶搞文字、恶搞图片和恶搞表情以及恶搞歌曲等网络恶搞方式,显示出勃勃生机。网络恶搞配音视频是网友通过剪辑各种耳熟能详的电影电视片段,去掉原来的声音和字幕,然后再根据特定主题用酷似原音的对白进行配音,诙谐地运用网络熟词、流行熟语对时下热点进行调侃回应的影像形式。从消解到重构,从个人到群体狂欢,这两个配音团体及其作品,正是本文重点分析和考察的对象。

一、解构策略:脱冕、戏仿与拼贴

网络恶搞配音视频主要的解构策略就是戏仿、脱冕与拼贴。无论是脱冕、戏仿还是拼贴,网络恶搞配音视频的解构策略都体现了强烈的后现代主义色彩,直接代表了草根阶层的文化、利益诉求,因而能够迅速获得受众的支持。

(一)脱冕

在狂欢化的网络恶搞配音视频中充满了加冕和脱冕现象,而且大多数时候都极度夸张和怪诞,视频中的各个角色也最终获得了他们所追寻的平等。何为“加冕―脱冕”呢?它是狂欢节上最主要的活动和仪式,使严肃高尚的人物经过“脱冕”的降格走向低俗化,反面的丑怪的人物经过加冕反而像国王一样被赋予高尚的品德和美好的情感。

在胥渡吧制作的《二胎时代:致敬“珍藏版”80后》中,模仿“感动中国”颁奖典礼给80后颁了一个“特别大奖”。权威的“感动中国”评选被脱冕,这是狂欢节的中心环节,与此同时“80后”代替了现实生活中的“道德模范”式的“感动中国”人物。

视频配音:“他们是奇葩的一代,自己出生的时候突然就成独苗了,没有任何兄弟姐妹,打个架都没人帮忙。好不容易长大结婚了,突然鼓励生二胎,于是准备要养四个老人,照顾两个孩子,最后再帮两个孩子带四个孙子。他们就是可歌可泣的80后”。视频的结尾是敬一丹满怀深情地说:“感动中国2015,特别奖获的得者是80后。”

脱冕的最终目的是,使原来的英雄式或神圣化的人物或事物得到狂欢化的颠覆,使新的意义在欢笑和戏谑中蔓延。网络恶搞配音视频以其宽松、宽容的姿态容纳并接受了一些新的“国王”形象。

在胥渡吧制作的《人人都爱容嬷嬷》、《拿什么拯救你,我的容嬷嬷》中,《还珠格格》原剧中的经典反派人物“容嬷嬷”的图片被PS成一个披着金色大波浪卷发的“LADY容嬷嬷”,变成了人人都爱的“夏雨荷”,“深宫老嬷,男人最爱”。被加冕后的容嬷嬷“喜欢笑,时而足智多谋,时而热情奔放,时而重口味,时而小清新,可以让别人变成真正的零。”三个大帅哥五阿哥尔康、尔泰为容嬷嬷争风吃醋。这正是巴赫金“加冕――脱冕”理论的实践再现。

(二)戏仿

陶东风指出,戏仿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模仿。如果一般的模仿把模仿对象看作是仿效与学习的楷模,是学习的一种方法与手段,那么滑稽模仿就是旨在颠覆模仿对象的一种模仿。在他看来,一般的模仿不构成戏仿戏仿主要是传达出模仿者对于权威的一种轻蔑、一种颠覆,是一种有意为之的策略;而模仿仅仅停留在对于事物外表或功能的单纯仿造上,并没有反抗权威的意识,反而还透露着对于权威的屈服。

网络恶搞配音文化是反抗主流文化、精英文化的产物,那么其根本特点就在于他们的反抗和批判性,是一刻意表现的戏谑和冒犯。

在胥渡吧制作的《中国广告史》中,我们可以看出对电视台插播广告形式的明显的冒犯性质――整个编排解构就是对当下电视频道的编排模式,借此吐槽当下电视剧剧中插播“又臭又长”的电视剧广告。

这期节目一开始,白娘子和许仙本来正在讨论涨工资的问题,接着就说道电视剧插播广告的问题。还没等话说完,视频中就插播了一段周星驰《唐伯虎点秋香》版的优乐美奶茶“广告”。后来又用这种形式插播了两段广告,分别是《还珠格格》版的给亲人洗脚公益广告和《非诚勿扰2》的口香糖广告。

最后一次回到《白娘子传奇》的视频场景时,白娘子、许仙合用原版的曲调唱道:插播不好,谁都知道。剧情中断,泪水都飘摇。没有广告,清晰明了。剧情更好,连贯逍遥。这种刻意的编排是对现实中电视剧被广告拦腰截断的夸张戏仿,荒诞不经,令人捧腹。

(三)拼贴

网络恶搞配音视频或是歪改台词,或是只选取某个影视剧的一个镜头,或是借用原来的故事背景和人物,但是新文本中讲述的话题却是现代人的话题。在新的视频文本中,多是以一个特定的主题贯穿。编写台词的时候需要考虑新台词与人物口型的对应,开口音要对应开口音,闭口音对应闭口音,咆哮对应咆哮等。这个制作过程并不需要重新拍摄新的画面,它的主要叙述策略就是复制和拼贴。

拼贴的前提是,制作者对原文本的熟悉和了解,选取原文本的某一个元素(场景、服饰、神态等)进行解构,使原来的文本意义发生颠覆性的转变,从而为观众带来全新的视觉和听觉体验。

不过,因为网络配音毕竟是一种“技术”的成果,由于声线的限制,制作者们并不能随心所欲地剪辑任何影视资料,只能选取特定的演员或角色拼贴。例如,淮秀帮的绿野仙踪主要为姜文和孙红雷的角色配音,孟宪则主要为梁朝伟、刘德华和郑嘉颖的角色配音,陆皓婕主要为姚晨和白百何的角色配音,而粉荷倚夏则专门为赵雅芝扮演的白娘子配音。

因此我们不难发现,在网络恶搞配音视频中,一些经典的影视人物和段落会不断重复、拼贴、组合和杂糅。这也是网络恶搞配音视频区别于其他网络恶搞形式的重要特征。

二、意义进阶:从个人到群体狂欢

网络恶搞配音文化通过互联网发酵,集结成为一种强大的民意,以颠覆的手段部分打破了主流文化、精英文化的垄断局面,从个人到群体狂欢,表明网络恶搞配音视频的兴起并不是草根群体的一时冲动,而是潜藏已久的渴望。

与此同时,胥渡吧、淮秀帮团队不断地参加各大卫视节目的合作,在主流电视台上频频亮相,说明优秀的网络恶搞配音视频和配音团队或将完成从边缘到中心、从非主流到主流的华丽转身――被传统主流媒体接受并认可,意味着面向更广泛的受众传播,掀起新一轮的话题狂欢。

(一)寻求个人

在“娱乐至死”的年代里,自娱自乐是许多网友的文化心理。对于活跃于网络的青年群体而言,他们虽然接收了现代化的教育,具备获取新知识、新信息的能力,但当他们碰触到社会现实很容易陷入苦闷虚无的困境,所以他们急需一个感性的体验来验证人生的价值和生命的意义。

文化研究学者把青年亚文化对主流文化的抵抗看作是寻求认同的过程,即“个体将自我认同至少另外某些身份相融合的过程”。网络恶搞配音的主体多是年轻人,是电视娱乐文化浸润下成长的一代,他们通过网络恶搞配音视频表达个性、张扬自我,得到了极大的“认同”。

创作者使自己还原为一个所谓“本真”的自我状态,达到一种相对自由、平等的宣泄和表达状态,乐此不疲地推介着新的网络恶搞配音视频。在文本解构的最初阶段,“意义”主要停留在创作主体的个体层面,即利用自己的配音、编导特长和视音频处理技术表达自己对被解构对象的看法,创作出在自己思想价值体系内认为乐趣无穷的新意义。

来自各行各业的草根网友借助自由的网络平台一本正经地做起了编导、专业配音人员和编剧,控制着剧情的发展和人物的喜怒哀乐,原本默默无闻、互不相识的网友不但“对号入座”找到了自己的群体认同,而且还获得了大批粉丝和网友的支持。

(二)全民娱乐的流行

网络恶搞配音视频作为一种边缘性的作品,从它一出生就具有满足人们“猎奇”心理的天然特质。网络恶搞配音视频的颠覆性和另类性极大地满足了人们的这种心理欲望。

另一方面,网络恶搞配音视频大多都有明确的现实指向,既能让人在观看恶搞作品的过程中放松心情、排解压力,同时又能借此尖锐地批判社会丑恶现象。

观察胥渡吧和淮秀帮的作品内容变化可发现,它们已经从最初单纯地“恶搞”电视剧剧情,到现在已经在不自觉地认真关照社会现实。在点击率最高的网络恶搞配音视频中,许仙、法海、白娘子,紫薇、尔康、容嬷嬷们一本正经地探讨起了剩男剩女、春晚春运、考试开学、房价、老人跌倒扶不扶,甚至北京暴雨和“”争端等时政话题,惟妙惟肖的配音和“槽点”闪亮的台词让网友们大呼过瘾。

此外,淮秀帮和胥渡吧在每一集视频后,都会在QQ群、贴吧和微博、微信公共号征集网友意见和评论。这个过程既有生产者和受众的互动交流,也直接影响了下一集视频的选题或走向

胥渡吧推出的《2012,你怎么看》回顾2012年度热点,更请到了法海、许仙、小青等原配专业配音演员的加盟。而当网友通过评论、转发对网络恶搞配音视频表现自己的关切时,不但恶搞主体成为事实上的话语权和议题的中心,一种感同身受的认同感迅速占据着人们的心理,人们由此产生持久的共鸣,获得一种群体性的慰藉。

三、发展透视:抵抗与收编

网络恶搞配音视频作为网络亚文化的一种子文化,其最终出路无外乎是两种:“收编”或抵抗。

亚文化被收编的途径主要有两种:第一种是通过把“亚文化符号转化为大众生产对象”的商品形式来实现这种整合。由于极强的传播力和宣传效果,淮秀帮、胥渡吧团队不但与多部电影完成了宣传方面的合作,还频频参加中央电视台、湖南卫视、东方卫视、江苏卫视等多家主流媒体的节目。随着淮秀帮的不断做大做强,淮秀帮的几位核心主创人员于2013年在杭州成立了注册公司,取名为“淮秀帮创意文化工作室”,正式成为商业组织的一员。

亚文化被收编的第二种途径是,在一个意识形态的整合过程中,亚文化(异常行为)被统治集团重新命名或“标签”,原来的“对抗性意义”就不复存在。如网络恶搞配音视频《闪闪的红星潘冬子参赛记》在长达9分36秒的短片中,“八一电影制片厂”的片头变成“八七电影制片厂”,小英雄潘冬子变成了一个整日做明星梦希望挣大钱的富家子弟,潘冬子的父亲变成了地产大亨,潘冬子的母亲则一心想参加“非常6+1”,她的梦中情人是主持人李咏。

就目前来看,我国的网络恶搞配音视频更多地表现出被商业收编的倾向,他们的批判更多指向一些符号和文本的表层,而对政治立场和姿态进行了规避。

在网络恶搞配音视频靠近主流的同时,也意味着被商业资本绑架的网络恶搞配音视频已经与原作经典融为一体,与商业资本变为平等、共谋和合作的关系,不再是草根阶层的嘲讽权威,其原始的那份锐利和批判性也在渐渐丧失。

当恶搞文化所倡导的颠覆、叛逆和个性化成为商品时尚符号时,它在某种程度上可能比精英文化更具号召力,也更具有欺骗性。但这个阶段的网络恶搞配音视频实际上渐渐变为一种“伪草根、伪弱势、伪抵抗”,仅仅成为一种借仪式上的狂欢游戏,换来的却是点击率和资本的回报。

事实上,从“独乐乐”到“众乐乐”,网络恶搞配音文化本身并未发展成为一种系统的文化体系,一方面是因为它缺少明确的发展体系和发展目标,更不用谈切实可行的行动纲领。

总之,网络恶搞配音视频的魅力在于给人们提供一个发泄和娱乐的场所,却难以提供长远或深厚的文化滋养。这既表现在解构对象的依附性、无序性和偶然性上,也表现在对资本收买的无意识渴望和迎合上。

对于网络恶搞配音文化,我们应该持开放、宽容的心态来看待,肯定其背后的创新精神和民主实践。然而网络环境虽相对宽松,并不是法外之地。借助网络恶搞,侵犯他人版权,挑战道德底线、对他人进行人身攻击,也必将受到法律的制裁。要加强网络恶搞配音主体的道德素养和法律意识,防止其跌入恶俗粗鄙、违法失范的误区,引导其创作更多的适合网络特点的优秀网络作品。

参考文献:

〔1〕陈龙.媒介文化通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11.

〔2〕龙其林.大众狂欢――新媒体时代网络文化透析[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4.

〔3〕陈涛.网络恶搞配音[J].文化研究,2015(3).

篇(3)

英语趣配音是由杭州菲助科技有限公司开发的一个专门用来学习英语的软件。在这个APP中会储存并更新美剧、动漫、歌曲等视频资料,让人们可以通过给这些视频资料配音的方式学习英语。小学高年级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学习阶段,它是小学教育与初级中学教育的衔接点,面临小升初的压力。因此,培养小学高年级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提高他们运用英语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在了解英语趣配音这个学习软件之后,我校将其引入,并且已经在高年级的教学中实践一年,取得重大的教学成果。下面我们从几个方面谈谈英语趣配音对我校高年级学生学习英语的影响。

一、提高了高年级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在刚刚接触英语学习的时候,由于好奇、新鲜等心理,对英语学习抱有比较大的兴趣,但是也会因为老师采用单一的教学方式及学习难度越来越大,渐渐丧失对英语的学习兴趣。英语趣配音中储存大量的英语视频资料,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合适的影像、音乐等资料,采用配音的方式,进行学习。学生可以直观地感受这些视频资源,身临其境,学习电影中的电影台词,努力理解并记忆这些台词中的英语知识,以帮助高年级的学生在轻松有趣的氛围中学习英语,极大地激发他们对英语学习的兴趣。我校每个星期都会利用英语趣配音展开英语教学活动,我们发现这些学生在进行配音时的热情十分高涨,是在一种注意力高度集中但毫无压力的心理环境下进行的学习,学习效率非常高。我们班里有一位学生,平时在课堂上十分懒散,甚至有些抵触英语学习。但是自从展开英语趣配音的活动之后,他就积极参与英语学习,并且对这种配音学习方式表现出很大的兴趣,学习状态也由之前的应付变成主动参与。

二、提高高年级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现在学生在学习英语时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就是“哑巴英语”,就是学生只会学,不会说。造成这个问题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老师把教学重点放在英语语法上面,要求学生准确掌握这些语法知识。这就使得小学生死记硬背这些知识点,但是无法做到灵活使用。高年级学生已经掌握一定的语法知识,他们的学习重点要转向如何在实际生活中使用这些英语知识。英语趣配音中的视频资料基本都是原声电影,里面包含的英语知识是“原汁原味”的。高年级的学生在看这些视频资料时,尝试模仿这些英语对白,可以让他们了解美国人是如何在生活中使用这些语法知识的。学生通过模仿,会不断地纠正自己的口语发音及口语语法,从而让他们学会英语语言口语技巧,帮助他们更好地使用英语表达所思所想,提高他们的口语能力。另外,原声电影中会经常出现一些惯用语或者俗语,学生通过配音可以学到更地道的英语知识。我班的学生自从通过英语趣配音学习英语之后,就对“说英语”展现出浓厚的兴趣,他们不仅在课堂上说英语,还会在生活中说英语,尤其喜欢说这些英语俗语和惯用语。

三、全面提高高年级学生的英语视听说能力

英语趣配音是通过给英语视频资源配音的方式学习英语,这些英语视频资源包含影像、声音等,学生是通过看英语、听英语、说英语的综合方式来学习英语的。高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英语能力,他们可以在老师的帮助下为电影完成配音。我在利用英语趣配音进行教学时,会采用下面几个步骤:首先,学生要观看这些视频资料,了解这些影像所包含的各种信息。其次,学生要听这些电影的原声是如何说英语的,包括音调的升降、单词如何发音、如何断句等。最后,学生通过前面两个步骤的积累,尝试为这些影像资料配音。在配音过程中,他们会下意识地模仿原声电影的发音、语调等,这可以帮助高年级学生的发音更地道,老师会对配音中出现问题的学生进行及时的指导与纠正。我之前利用学生非常熟悉的《怪物史莱克》,让学生对其进行配音。学生们在课堂上表现出了空前的热情,在整个配音过程中模仿这部电影的台词发音,还会根据不同的情境调整自己的语气。在整个配音过程中,充分调动视听说各方面的能力。

总而言之,英语趣配音的出现,为英语课程教学模式注入了新鲜的营养,提高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帮助他们实现发音“本土化”,让学生的视听说能力得到全面发展,让学生真正爱上英语。实践证明,这对于他们学习英语非常有帮助。

篇(4)

1.具备对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

2.具备广播电视新闻与专题片配音及各类影视配音能力;

3.具备各类广播电视及新媒体节目的播音、主持能力;

4.具备从事语言表达工作的能力;

5.掌握新闻采访与写作及现场报道方法;

6.掌握播音与主持专业基本理论知识,以及与本专业相关的多学科知识;

7.掌握广播电视新闻拍摄制作与基本的音频、视频编辑方法;

8.了解党和国家新闻宣传报道的方针、政策和相关法规。

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就业方向

一、主持人或播音员

电视节目主持人、网络节目主持人、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这些职业全部与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对口。从事节目主持人和播音员,需要有渊博的知识储备,丰富的经验和超强的即兴能力,这些岗位非常看重专业技能。

二、配音员

配音是为影片、视频或多媒体加入声音的过程。在一些传媒学校,以及专门的艺术类院校中都会单独开设配音这个专业,但是它依旧属于播音主持专业,只不过以培养配音方面的人才为主。

在当今社会,新闻配音、影视配音,客服配音,以及高铁、飞机、轮渡等各行各业对配音人才需求量急剧增加,并且配音员的待遇普遍很高,且就业面比较广泛。配音逐渐发展成当代播音主持专业毕业生的一个主要的就业方向。

三、出镜记者

记者是集编辑、采访等多合一的复合型人才。所以,播音主持专业的毕业生如果要从事记者这一行业,除了自身的专业技巧要过硬,更要学习编辑、采访、拍摄等技能。而且,记者这一行业门槛高,需要进行国家级别的考核。

有许多省级电视台和有名气的报刊、网站,在招聘记者时,基本要求就是被招聘的人需要研究生及以上的学历。因此,记者这一行业对播音主持毕业生来说,是个高要求高回报的岗位。

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主要课程

1、大部分专业都会学习的必修课,包括政治类、军事理论、职业生涯规划、形式政策教育、体育等。

2、学科基础课,包括中国文学史、艺术概论、播音主持概论、新闻学概论、传播学概论、大学语文等,根据学校实际情况而定。

篇(5)

为创作而教

配音要做的任务包括选择片源、切割片段、消除原音、同步录音、作品评价。配音不仅在技术上对学生的要求较高,而且挑战了学生的合作能力、自学能力、表达能力、表演能力、评价能力……对教师而言,挑选什么样的视频信息作为载体、选择什么样的工具软件、采取什么样的教学形式都要认真思考。

在为动漫作品配音的教学中,我将学习过程分为两个阶段:基础学习阶段和自由创作阶段。在基础学习阶段,我选择了经典的动漫电影——《功夫熊猫》片段,用以让学生学习切割视频、转换视频格式、制作电影片花等,可以让学生快速、高效地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在自由创作阶段,我提供了更多的动画片让学生自由选择,并让他们尝试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角色扮演,体验做导演、艺术总监和技术总监的感觉,最后及时分享并评价配音作品,激起更广、更深入的学习合作与交流创新。

俗话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教师上课的过程就是播种的过程,种下不同的种子,就会在学生心里生根发芽,结出不一样的果实。

教师只关注信息加工与软件学习这些浅层次的学习内容,学生的学习往往就会停留在模仿层次,无法内化成真正的能力。

为创作而教是学科教学的一个新的方向。它关注信息表达与创新这些深层次的学习内容,提倡让学生边创作边学习。这就必然产生两个需求:一是教学法要能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让学生有充分的自由创作空间;二是让学生能高效地掌握基础知识,从而为创作服务。为创作而教优化了信息技术课堂的教学结构,生动有趣的动画片剪辑与配音丰富了教学内容与实践任务,对学生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诱导学生进行更深层次的学习与再次创作。

为学生而教

南方科技大学校长朱清时教授说过:近三十年,中国大学没培养出优秀人才。优秀人才的标准是什么?是想象力与洞察力。其中,想象力尤为重要,是创新的动力和源泉。挖掘和保护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是信息技术教师的首要任务。

学生具有独立的人格与个性特点,只有尊重学生、关心学生,从学生的兴趣出发,选择适合他们认知能力的、他们喜闻乐见的信息作为教育载体,才能够真正走入他们的内心世界,赢得学生的尊重和爱戴。动画片是一个非常好的信息载体,大多数动画片都是积极向上的。乐观、友善、乐于助人、勇敢坚强……这些都是卡通明星塑造出来经典形象的品质。选择学生们喜欢的动画片,他们的学习热情会被大大激发,相互之间配合异常默契,作品质量也大大提高,在创作的过程中,他们真正感受到了创作的快乐。

对学生而言,为电影配音喜闻乐见,且有足够的生活经验,教学中甚至可以跳过模仿阶段,迅速进入创作阶段,过一把配音演员的瘾。电影配音教学更适合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开展,因为学生之间无顾忌的帮促在很多时候比教师的指导更有效。教师的作用是不断激励、启发学生,开阔学生视野,提供更多的技术支持。越是自主性高的创作,往往越容易超出学生的能力范围,需要教师不断为他们搭建支架,提供各种支持,使学生获得在真实情境中设计项目的经验,提升创作能力,同时也收获更多的友谊,无形中加强了学生间、师生间的情感交流。

为学生而教要求教师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去设计教学,充实课堂,这是一个非常宽泛的概念,它可以体现在很多方面。在动漫电影配音教学中,我进行了多角度、多元化的尝试与探索:学生心理、师生关系、教学语言、教学模式、评价方式……事实证明,学生喜欢的教师应该是幽默的、有创造力的、可以与之平等交流的;学生喜欢的教学模式应该是多元化的、能够借助技术表达出自己的思想的;评价不再是教师的专利,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分享也是信息技术课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学生不是机器,他们都是有思想、有创造力的人。一节课,他们学到了什么技术或许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有没有喜欢学习、学会学习,是否利用信息工具表达了自己的思想,感受到创作的乐趣。关注学生的心灵,我们才能真正走近他们、懂得他们、感染他们。

站在技术之上

在信息技术课中,工具软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稍不留神,我们就会被工具软件所俘虏。如配音教学,可供我们选择的软件很多,在备课之初,选择什么软件是我头疼的问题。软件是不是应该功能多而全呢?脑海里有个声音在提醒着我——不要被软件俘虏了!所以,我否决了这个选择。考虑到学生还是初学者,我选择了Windows自带的Windows Movie Maker。它简单易用,大大降低了学生创作的门槛。如果一开始就选择会声会影这样的软件,复杂的功能可能变成学生学习的压力与阻力。

工具软件本该是我们学习的垫脚石,但有时候用得不好,反成了绊脚石。如果教师把工具软件当成了教学的对象,教学目标就会过于片面和狭窄,造成信息技术课与学生脱节、与生活脱节、与时代脱节等后果,也会使信息技术课索然无味。

软件一定要大而专才好吗?学生必须先学软件而后才能使用吗?这显然是一个误区,是我们教师长期以来仰视工具软件的结果。或许,我们应该换一个角度,站在技术之上去俯视它们,真正把它们当工具而不是学习的对象。边用边学,学为所用。这样才能让学生把更多的时间花在创作上,同时也加深了对技术的理解。在我看来,大而专业的软件有可能就是一个黑洞,它吸走了我们太多的时间、精力、创造力与想象力,造成了教育资源的巨大浪费。

“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工具软件就是挡在我们面前的那一片树叶。软件绝对不是我们要学习的对象,利用软件去创作才是我们真正要做的事情!在配音课上,我给学生呈现了多种工具——录音机、GOLDWAVE、Windows Movie Maker 、会声会影、Splitit、格式工厂。从简单到复杂,从学过的到没有学过的,自始至终,我的目标与教学重点都不在传授工具软件的使用方法,而是渗透创作的思想与方法,为创作而教。

篇(6)

1.英语配音的定义

英语配音是指运用英语语言工具把一部英语影片里的人物对话说出来。

2.英语配音的特点

一是选择有感染力的体裁,每个人的角色分配合理;二是英语发音流利且标准,吐字清楚,有感情地给自己的角色配音;三是一个团队的几个人配音过程中衔接得当,互相配合得当。

二、小组合作学习在英语配音教学中的运用

1.在英语配音教学中运用该理论的意义

英语配音课程具有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以英语为母语的口头语,语言地道、发音标准,学生在学习中不容易掌握和模仿。另外,学生还能学到很多英语国家的背景知识,这些知识多数历史性和本土文化性很强,也不易完全掌握。因此,为了使教学顺利进行,活跃课堂气氛,同r为了让学生能够很好地吸收所学知识,给今后的英语口语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在教学中使用小组合作学习理论,能够激励学生多训练自己的配音水平。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要求小组里的每个成员都要在视频里担任某一个角色来完成一个3分钟的视频配音,学习任务由组员共同分担,而且大家在互相学习中能够不断地督促对方配音,较好地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

由于社会对英语人才有更高的要求,所以英语配音这门课程在整个口语教学体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为了提高该门课程的教学质量,应该采取教学方法多元化、灵活化的方式。在所有现代教学理论和方法中,小组合作学习理论以其独特的教学理念和先进的操作技巧赢得了很多教育工作者的认可。

很多学生在学习该门课程时经常会碰到较陌生的地道口语及相关的英文背景知识,而学生英语口头表达用语如果掌握得不好,久而久之,便失去了学习这门课程的兴趣,甚至对自己失去了信心,导致学习半途而废,荒废了专业,浪费了宝贵的学习时间。而小组合作学习理论能够促进学生在学习上互相帮助、共同提高,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同时还能使学生增强彼此之间的感情,从而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为掌握一口地道的英语口语奠定良好的基础。

2.小组合作学习运用于英语配音教学的具体方法

在英语配音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以某片段为单位设计小组合作学习活动。以自编教材Ratatouille第一片段为例,学习目标为:训练学生分辨英语当中的长短音,易混淆的音素及音的不完全爆破等音标,学习任务如下。

先让学生观看一遍影片,了解影片的故事内容,大致了解该影片的文化背景。课堂上,笔者先解释下与影片相关的历史和文化,然后把全班分成不同的小组,每组5~6人,每组学生按照影片的角色,自己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去配音。每个小组有大概30分钟的练习时间,练习完后,每个组上台进行配音,关掉原配音的声音。接下来,每组学生对各组的配音情况发表意见。最后,教师进行小组总结。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运用了小组合作学习,不仅使学生对于影片所出现的长短音等有了清晰的认识,而且能正确判断影片所出现的长短音,让学生能深刻领会英语口语中长短音的发音和辨认,同时,还有效地活跃了课堂气氛,使本来单调乏味的“填鸭式”教学变成学生积极热情的主动式学习,锻炼了学生的胆量,增强了学生间的合作,最终顺利完成了为整个片段配音的教学任务。

三、小结

综上所述,小组合作学习在英语配音教学中起到了良好的作用。但是该教学方法的优势还并没有被完全发掘,因此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还应对其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和调查,使其在英语所有课程的教学中都能够被合理利用,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教师的教学质量。更重要的是,小组合作学习更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导”的教学理念,如果能用好小组合作学习这个方法,就能让学生在学习中能学到地道的口语,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水平。

参考文献:

篇(7)

由此,职业发展协会和人力资源协会联合举办职场精英挑战赛,为每一个走向职场的你,准备一个展现自我,超越自我的舞台.我们将把职场中的团队协作,创新,拼搏贯彻到底,以深刻有趣的内容充实每一个瞬间:“经典影视片段配音”其乐无穷,将职场上的语言表达展现的淋漓尽致;“广告拍摄”天马行空,众多奇思妙想汇聚一堂,是视觉更是思想的一场盛宴,你的梦想将由你自己来打开现实的大门!通过这两个的活动的优胜者还将参加“就业知识对对碰”职场上点兵,有关就业的种种,引领你进入一个耳目一新的世界。想为自己最喜欢的经典电影配音吗?想自己当导演把你的奇思妙想展现出来吗?想了解更多有效的就业信息成为职场达人吗?那么,赶紧报名参加“职场精英挑战大赛”吧!

二、活动时间和地点:

报名时间:XX年3月17日—23日

比赛时间:

经典影视片段配音大赛:3月中下旬

产品广告设计大赛:3月中下旬

职场知识对对碰大赛:4月上旬

比赛地点:惟义楼教室(待定)

三、活动对象:

江西师范大学全体在校学生

四、主办单位:

教育学院职业发展协会和商学院人力资源协会

五、活动流程:

(一)活动内容:

比赛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由经典影视片段配音赛和产品广告拍摄赛组成,两个协会各主要负责一项比赛。第二部分是指职场知识对对碰大赛,它作为职场精英挑战赛的总决赛由两个协会共同负责。

第一部分

经典影视片段配音赛

一、 活动主题:

影音时代,团队风采。

二、 活动背景:

当今社会,大学生毕业生越来越多,但市场上的职业有限,整个就业市场呈现供不应求的局面,一些大学生找不到工作。其中,职场面试时的语言沟通能力和团结协作精神是能否成功就职的重要原因之一。语言学家一致认为语音语调的模仿是学好语言,提高语言沟通能力的有效方法,社会学家认为良好的团结协作精神更有利于事业的成功。电影配音兼学术性、趣味性于一体,能更好的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语言沟通能力,培养同学们的团结协作精神。

三、 活动内容:

此次比赛旨在把一些经典影视由参赛者或参赛团体用自己的方式再次展现,既不丢失原有的经典,还能体现出同学们自己的特色,激发同学们的艺术创新意识。

四、 活动目的:

1.通过形式独特、内容丰富多彩的职场配音大赛,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提高自身的语言沟通能力。

2.释放繁重的课业压力,充实同学们的课余生活,同时让同学们在职场面试以及生活中能够从容地与人交流,提高沟通能力。

3. 通过此活动,让同学们从现实中了解团结协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增强同学们的团队合作意识,自省自悟,获得团队协作的经验。

4.让同学们了解一些关于团队合作的正确态度和合作方法,知道和舟共济,精诚团结,齐心协力的重要性,并努力向其发展。

五、 活动时间:

报名时间:XX年3月17日—23日

比赛时间:XX年3月下旬(暂定)

六、 活动地点:

惟义楼教室(待定)

七、 活动对象:

江西师范大学全体在校学生

八、 比赛要求:

1.自由组队报名并填写报名表,每队人数在4—6人之间。

2.各参赛团队可任意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影视作品片段进行配音,选手自行剪辑参赛片段。

3.片长保证在8—10分钟,配音内容积极向上,有一定的思想和内容,提倡创新配音,但不能完全脱离原视频内容。

4.比赛前主办方将会告知参赛选手要配哪一部影视片并给出配音范围,要求选手仔细观看并做好赛前准备。

5.选手需提前一天将自备配音片段(已做好处理)发至指定邮箱。

6.选手赛前20分钟到场签到,以便比赛顺利进行。

7.遵守比赛纪律和规则,服从工作人员安排,尊重评委评判。

九、 活动过程:

(一) 前期工作:

1.我们将于3月17日至23日选择人流高峰时段在第二、三、四食堂向全体在校生进行摆点宣传并接受现场报名;

2.同时将通过海报、宣传单、微博等形式进行宣传;

3.如条件允许组织下寝宣传;

4.报名方式:除现场报名外,还可以通过短信报名的方式;

5.确定并剪辑第二轮比赛影视片段。

6.确定主持人(2人)和大众评审(20人)名单,邀请评委(4人);

7.申请比赛场地;

8.制作活动现场PPT;

9.筹备活动所需设备:话筒、音响、电脑。

(二) 比赛流程:

1.主持人开场白,介绍评委及大众评审,说明比赛规则。

2.比赛正式开始:

(1)第一轮:参赛选手按照抽签顺序依次出场表演。在进行配音前要进行自我介绍、选材原因及目的的解说。这项时间必须控制在2分钟内。随即进入现场配音展示。该环节配音内容和视频由参赛选手准备,配音结束由大众评审举手投票,一人举手算一票,总票数为20票,最后票数由高到低由计分员排出名次。

(2)第二轮:该环节内容由主办方提供,比赛中先播放影视原声,之后选手按第一轮次序依次进行现场配音,配音结束后由评委立即进行打分并点评,约十分钟左右下一队上台表演,两轮结束后主持人宣布上一支参赛队的最终得分,下面依次进行。

3.评委点评完最后一组参赛选手后,主持人公布本场比赛结果并宣布比赛结束。

(三)后期工作:

1.安排人员清理场地;

2.整理好拍摄活动现场的照片,进行文字编辑,以便进行活动总结。

十二、 备注:

1.本次比赛不再设初、复赛,各选手直接参与决赛;

2.若参赛人数较多,将申请两个教室同时进行比赛;

3.比赛当天抽签决定出场顺序;

4.每当一组选手配音结束,大众评审和评委依次打分。最终汇总分数,当场宣布晋级名单。

十三、评分细则

满分100分,评分分两个环节,第一个环节40分,第二个环节60分。最后由专业评委和大众评委的各自的得分相加构成选手的总分。评分比例:专业评审占60%,20位大众评审举手投票,一人一票制,每票2分占40%。

第一环节:

1.发音准确,流畅清晰,感情饱满到位。

2.片段经典程度,所选情节内容丰富生动。

3.演员阵容完整,配合默契,舞台形象效果。

4.语言连贯幽默,富有哲思。

5.创新改变合理生动。

6.配音口型与影片内容相吻合,衔接得当。

第二环节:

1.发音准确,流畅清晰,感情饱满到位。(20分)

2.演员阵容完整,配合默契,舞台形象效果。(20分)

3.语言连贯幽默,富有哲思。(10分)

4.创新改变合理生动。(10分)

评分表:

第一轮

第二轮

选手编号

20名大众评审举手投票

(40分)

发音准确,流畅清晰,感情饱满到位。(20分)

演员阵容完整,配合默契,舞台形象效果。(20分)

语言连贯,富有哲思。(10分)

创新改变合理生动。(10分)

总得分

产品广告拍摄赛

一、活动背景

商品经济中,一个公司的产品自研发到生产,最终成为商品,而作为一个商品,广告无疑是提高一个商品的销量的利器,在短短的几十秒内呈现商品功能和性质的最佳利器。一个好的广告,其塑造的不仅是一种让消费者更容易消费的环境也为其生产其产品的公司建立了良好的形象。此外,广告的公益性效果在近年来的电视和网络媒体中大大体现。

作为一个媒体横行天下的时代,对于当代的大学生来说,学习和了解广告这一特殊的媒介产物是有很大的必要的。拍摄产品广告,用媒体来展示广告制作人的立意和思想,对大学生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作力,更好的与自己所要面对的受众沟通,是有很大的帮助的。

二、活动目的与意义

(一)活动目的

1、锻炼眼力。通过一次简单的广告拍摄,让参赛的大学生了解如何利用媒体来和广大的消费者进行沟通,抓住人们的消费需求和心理需求,锻炼“眼力”。通过对产品广告的观看受众的考虑可以提升自己对消费者思想的把握,快速的抓住消费的需求。

2、提高团队意识,激发团队想象力和创造力。通过组建拍摄的团队,对广告拍摄的立意和所要反应的思想以及拍摄中所要注意的细节,如广告视频时间的把握,拍摄器械的选择等等,是要经过组建后团队的讨论和沟通,无形中会增加参赛队员的团队意识,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

3、丰富大学生活,提前用一份实践“作业”来为自己的职场之路做好准备。通过广告的拍摄,可以把参加比赛的选手的积极性调动起来,让大学生生活变得丰富和多彩,减少空虚的时间。

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广告的拍摄,可以在短时间内把人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激发出来,比如一个好的拍摄点子需要团队的成员一起付出努力,比如一个创新的点子,既要了解自己本身掌握的信息和知识,用知识和信息进行再创造。

三、活动时间、地点

活动时间:3月下旬(暂定)

活动地点:待定

四、活动介绍

“产品广告拍摄大赛”顾名思义,就是在商品市场中选择某个公司的产品,为其拍摄一段宣传广告,来让更多的人来了解所拍摄的产品,让更多地人产生购买的行为,增加产品的销量。比如,为汽车的“儿童安全座椅”拍摄一部宣传的广告,向人们介绍“儿童安全座椅的重要性,或者是为“厨房家具”拍摄介绍其功能的广告。以视频的形式来向我们展示一个产品。

这里的广告要求的是“视频”形式的广告,不限制参赛队伍的拍摄范围,但是必须有一个在广告中表现的主体,用视频来给我们介绍一个”物“传达一种意义。比如,拍摄”可口可乐”饮料,即可以从“它”的功能去拍,即可乐有一种不可比拟的饮用,很解渴,会给我们的味觉带来一种刺激感。也可以拍“可口可乐”的历史,或者是如今,人们大量引用可乐,但是可乐的危害也是存在的。最重要的是如何用一段视频广告来来表达一种意义,锻炼抓住别人的心理的能力,这才是我们的比赛的最终目的。

五、比赛的要求

(一)视频时间及格式要求

1、产品视频时间限制在1到5分钟;

2、既不得超时,也不得少时;

3、要求视频清晰,可用于多媒体设备的播放,禁止拍摄3gp格式或者其他不清晰的格式参赛,如有上述的情况,视情况对参赛队伍做出相应的处罚。

(二)参赛形式

1、以小组的形式参赛,不接受个人参赛者。

2、小组的成员人数规定为4-6人。

(三)比赛环节

1、产品的广告视频的拍摄。给予参赛的队伍一个星期的拍摄时间;

2、产品视频展示环节。比赛当天晚上根据抽签的结果播放产品视频;

3、在播放完成后,由参赛小组选出一名代表向评委、老师阐述小组拍摄广告的大意(限时在5分钟)。

六、评分形式

本次的比赛,采取的是专业评委和大众评委联合打分的形式来决定最后的参赛队伍的总分。

(一)大众评委占选手总分的40%。大众评委则是由“举手”算分,每一个参赛队伍展示完毕后,每一位大众评委进行举手打分,“举手”则代表两分,不举手则代表此大众评委的打分为零分。本次大众评委共有20名,每一名大众评委举手代表的是两分,共40分。

(二)专业评委占选手总分的60%。以表格评分表的形式进行打分,比赛的专业评委的打分细则详见比赛打分表。

最后由专业评委和大众评委的各自的得分相加构成选手的总分。

产品广告拍摄大赛打分表

评分细则

创新(20)

主体性(20)

画面质量(20)

总分

广告是否有创新意、别具一格

拍摄内容是与拍摄主体相关

视频画面是否清晰、稳定

得分

六、活动流程

(一)前期策划书

根据社团所写的策划书,上报院团委进行审核

(二)摆点宣传、报名

(三)赛前选手见面会

(四)比赛相关事项的准备

第二部分

“职场知识对对碰”

一、 活动主题

增强就业知识,放飞职场梦想

二、 活动背景

在大学生就业意识逐渐增强,就业竞争压力加大的社会背景下,如何保持大学生就业的生命力成为我们思考的主要方向。在当代社会,信息已经成为就业的一个法宝,如何走在时间的前面成为我们应该思考的问题,所以了解一定的职场知识也是当代大学生的任务。

三、活动目的

(一)进一步增强广大同学对职场知识的了解。通过此次活动问题的设置,尽可能地为广大同学提供职场就业知识,为今后的工作做好准备。

(二)提高广大同学的团队意识,锻炼团队协作能力。此次活动采取团体报名形式,在活动中培养团队成员之间的默契,体会团队合作的魅力。

(三)丰富同学的课余生活,在游戏中学习职场小知识。

四、活动主体

江西师范大学全日制学生

五、活动时间

1、报名时间:XX年3月17日——3月23日

2、比赛时间:XX年4月上旬(暂定)

六、活动地点

惟义楼教室

七、比赛流程

(一)活动准备

1、活动前期:

进行海报、摆点宣传,吸引学生积极踊跃报名;通过网络渠道进行宣传,制造舆论效应;

2、活动期间:

布置会场,组织选手签到,保持会场秩序

3、活动后期:

清理活动场地,做好活动总结,汲取经验

(二)参赛形式

广告拍摄大赛前三名团队和影视配音大赛前三名团队参加本次比赛,为总决赛,角逐最后的冠亚季军。

(三) 题库准备

按问题类别分A、B、C等几类题库,如:权利与义务、维权办法等。可以是用抽奖盒,也可以用一个选题系统;

共准备6—8个题库,每个题库中有10道题。

(四)比赛流程

第一轮:参赛团队预先抽取比赛序号,然后按比赛序号依次抽取题库中的问题并回答全部题目,得出成绩。

第二轮:采用“击鼓传花”的游戏方式,进行问题的回答。所有选手错开坐,即同组选手不能连坐在一起。主持人放音乐并控制节奏,选手按顺序传递娃娃,当主持人停止音乐,拿到娃娃的选手及其团队抽取任意题库中的问题并回答。如该选手没有答对,继续传递娃娃,下个选手答题,若还未回答出,这道题就放弃。(娃娃在选手手中停留的时间不得超过5秒)

第三轮:若两轮后出现平局,加赛一轮,直到决出胜负。

(五)参赛人数

每支团队参赛人数为4人,如果超出4人,团队自行选择参赛队员,超出人员做替补。

八、评分方式

比赛成绩根据答题分数多少而定,第一轮每小题10分,第二轮每小题5分,总成绩把两轮成绩相加。

九、奖励设置

第一名 (1队) 获奖证书、奖品

第二名 (1队) 获奖证书、奖品

第三名 (1队) 获奖证书、奖品

优秀奖 (3队) 获奖证书

十、活动经费

1. 大、小奖状:80元

2.奖品:220元 (一等奖100、二等奖70、三等奖50)

(三)后期工作:

1.活动结束后,各自做好书面总结,召开总结会议。

2.活动经费计算。

附录:

职场精英挑战赛报名表

团队名称

团队口号

基本信息

职务

备注

篇(8)

《电视教材制作》是有关教育技术学的专业基础课程、必修课程,也是对于电视制作从业人员的必备学习内容,目前在国内主流教育技术和新闻传播类高等院校中均有开设。对于这样的集理论和实践于一体的教学课程,传统的教师讲授方式已经不能满足时展的需要,特别是在当前的移动互联背景下,更需要创新教学方式。这其中,采用微课程设计是一个创新手段。

一、何谓微课程设计

微课程(micro lecture)也称微课,指的是运用建构主义化成的、以在线学习或者移动学习为目的的实际教学内容。从微课程本身来看,主要实现方式是指教师对教学内容录制一段视频,这段视频的时间一般为十分钟左右,有相对固定的单一主题,注重基础知识的培养和深入探索的引导。

微课视频的制作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幻灯片配音式,一种是模拟授课式,两种方式各有所长。本文将结合《电视教材制作》的具体课程设计来做具体研究。另外,《电视教材制作》在国内有多个版本,本文将以使用最广的华南师范大学徐福荫和李运林编制的《电视教材编制与制作》为例进行分析。

二、采用幻灯片配音式对《电视教材制作》进行的微课程设计

幻灯片配音式的微课程设计,对于微课视频的主要摄制方式就是采取幻灯片形式,对教学要点进行逻辑分类后,在视频中讲授要点。教师不需要出镜,通过配音方式进行录制。这种制作方式的优点在于逻辑清晰、思维严密、引导性强。因此,这种制作方式更适合《电视教材编制与制作》的前四章内容,分别为“电视教材概述”、“电视教材编制的理论基础”、“电视教材编制过程与人员”、“文字稿本的编写与创作”。这四章内容的理论基础点较多,适合用此方式进行教学。

比如在“电视教材编制的理论基础”一章中,包括教育学基础、心理学基础、传播学基础、艺术与美学基础四节内容。针对这四节内容,教师可以将整个幻灯片分为四部分分别阐述。这其中,可以突出电视教材编制的传播学基础、艺术与美学基础两部分,这两部分对于之后的实践内容有着较大帮助作用。在幻灯片中,教师仅需将重点知识点逐条列出,将知识点所蕴含的内容通过配音方式进行讲解。同时,教师在制作之前应当分配好各部分的时长比例,避免出现有的章节讲解过长压缩其他章节时间的现象发生。另外,教师在对理论内容讲解时,可在幻灯片中插入一些实例内容。但是对于实例内容不需讲解过多,实例与理论相联系,放入学生思考的内容中去。如在艺术和美学方面,可以选取近几年在优秀的电视节目内容的截屏画面,提示学生注意画面中灯光、物品的摆放,语言的艺术等特征,并将其作为课下问题留给学生。这样进行制作,就会在十分钟左右的微课视频中突出重点,留下空间,为下一步的课堂教学打好基础。

另外,移动互联背景还为教师对于网络视频学习提供了更多的情况掌握方式,这其中较为创新的是大数据分析。例如,教师可以将视频传输至学校局域网或者官方网站,然后在网站后台进行实时数据收集分析。这样的数据包括,学生在一天之中的哪个时间段学习较多,这可以帮助教师掌握学生学习习惯;学生在视频学习中对哪一部分反复播放较多,这可以帮助教师掌握学生阶段学习的难点;学生对哪段视频的反复学习较多,这可以帮助教师掌握学生的整体学习难点;甚至学生在哪段视频中有快进、快退等操作,这也能帮助教师掌握学生学习的兴趣点。这一系列的数据分析,在移动互联背景下均可以成为辅助教师教学的手段。在有条件的情况下,教师可以多加运用。

三、采用模拟授课式对《电视教材制作》进行的微课程设计

模拟授课式的微课程设计,对于微课视频的主要摄制方式就是教师模拟现场授课。由于微课视频的时长较短,因此教师必须在拍摄之前就对所要讲述的内容作出认真分析,提炼要点,然后才能开始制作。模拟授课式的优点在于现场性强,教师把控性强。因此,这样的课程设计方式,可以充分运用到《电视教材编制与制作》的五到十章内容。这六章分别是电视手法与分镜头、导演、摄像与录像、特技与动画、编辑与配音。可以看出,这些教学内容都是偏重于实践的,更需要教师的现场指导。

例如,教师在“特技与动画”一章中,可以在微课视频内用较短时间进行理论基础铺垫后,直接以国内外优秀电视节目为蓝本,通过分析实例的方式进行授课。特别是对于电视画面中的一些细节的把控,要提示学生多加注意。比如以动画节目作为讲解样本时,提醒学生注意这样的动画制作如何巧妙在动物身上模拟神态,如何进行更为真实的动作形态表现,如何运用动物特点进行夸张改造等等。同时还可以对学生提出要求,让学生思考自己在制作相关电视节目时应该如何对这些要点进行把控。模拟授课式在《电视教材编制与制作》中还有一个创新点,就是教师采取“戏中戏”的方式进行视频制作。例如在讲授“导演”一章中,教师可以将自身化身为导演,将此次微课视频制作化作一次真实的电视节目制作流程,将课本理论与实践活动充分结合,进行一次真实的实践操作。这样身临其境的微课视频制作,无疑会起到非常好的教学效果。

模拟授课式视频制作完成后,学生的课前学习和教师的课前准备,与幻灯片配音式的相关内容大同小异,仅是由于微课视频内容的不同而有所不同,这里不再赘述。

移动互联背景下,《电视教材制作》如何教出新意,这是相关教育工作者所要重点考虑的。微课视频作为国外开始流行并具有创新意识的教学模式,应该在国内进行逐步推广,变教师主导学习为学生主动自学,这对于教学目标的长远实现具有重要意义。

篇(9)

为了教学的连贯性和知识体系的完整性,教师或者教师团队往往需要制作一系列的微课。那么如何借助教师团队制作出高质量的系列微课呢?我总结了以下经验。

一、制作团队化

每个人的能力和精力都是有限的,因此,在制作系列微课时应充分发挥教研组的作用,挖掘每个教师的优点并充分加以利用,如嗓音好、发音标准的专门负责配音,技术好、美工好的可以负责课件的制作和后期的剪辑,擅长教学设计的负责脚本设计等。

二、流程标准化

在与团队成员共同制作微课的过程中,我将微课制作的过程分为七步,遵循这七个步骤可以最大限度地保证每个微课都能达到比较高的质量。

1.项目规划

项目规划大体上可以包括时间的规划、人员的分工、微课制作的技术标准,还包括环境及设备的测试。

2.选取知识点

选取的标准是重点、难点以及学生容易混淆的知识点;而学生稍加探究就能掌握的知识点不选,教师几句话或者简单演示就能讲明白的不选。一个微视频只讲一个点。

3.脚本设计

这个环节是能否出精品的关键。不同的学科、不同的知识点采用不同的设计方式。例如,对于信息技术学科来说,通常遵循开篇点题、精确讲解、总结拓展的原则,讲解过程做到“精”和“确”,“精”就是惜字如金,“确”就是准确到位,并给予学生拓展的空间。

4.准备素材及制作课件

挑选素材通常跟脚本设计交叉进行,好的想法不一定有合适的素材,而在寻找素材的过程中可能又会激发新的想法。准备素材是个费时费力的活,有时盯着屏幕眼都花了也找不到合适的素材。

5.微课录制

无论是使用摄像机录制实验操作,还是计算机录制屏幕,有两点特别需要注意。

第一,开始录制前一定要确定好录制和导出视频的分辨率,而且一定要先调整好屏幕分辨率后再录制,否则大分辨率录制,而又以小分辨率导出,就会导致视频很模糊。

第二,如果是录制屏幕演示操作,最好采取两名教师共同录制的方式,一名是专职配音员,另一名是脚本设计者,由脚本设计者操作,配音员同步配音。这样最大限度地实现声音与操作的同步,录音和操作都会非常从容,从而为后期的剪辑节省时间。

6.后期剪辑

网上录制及剪辑视频的软件有很多,我最常用的是Camtasia studio 8.0,在使用过程中要注意以下事项。

声音方面:录制时将录制音量调到三分之一处,并将麦克置于远离嘴的位置,这样可以有效地避免喘息的噪音;台式机录制经常会有较强的电流干扰声,试试更新一下声卡驱动可能会有改善;笔记本加手机耳机的搭配录音效果还是很不错的。

画面方面:课件与录制画面分辨率一致,至少保证比例是一致的;在不同场景间使用统一或者风格类似的转场、标注、字幕等,这样可以让微课显得更专业;不建议在视频中加入整段的字幕,会分散学生对教师操作的注意力。

7.备份打包

将微课录制的源文件进行备份,以防丢失。将最终导出的微课以及与微课录制相关的文档、素材等进行打包整理。

遵循以上七步标准化的制作流程,可以最大限度地提升所制作微课的质量,并且保证制作的系列微课具备相近的风格,从而便于学生学习。

篇(10)

在学习制作微课时,我也有一些小收获。如:我们不仅可以利用录屏软件来录制微课,也可以使用手机或者摄像机。其中cs录屏软件比较常用,除了常用录制功能,我们也要学会燥音消除、视频修改、添加画中画、动画文字说明、随机练习等,提升微课品质。个人觉得录音过程最花时间,有先录像后配音、边录像边配音、错处重录再剪辑等方法,本人觉得还是选细写稿再配音快。

微课又是一项自上而下的教研要求,各种赛课和公开课都会要求突显其作用,但个人还是感到要大规模的应用于常态教学不太容易,但作为教师,还是可以学习、参赛,但不应抱太大的功利心,通过本次学习和参赛,本人认为微课在以下几个方面还是能起到一定的作用:

1、适于教师在备课时借鉴学习。通过“微课”可以收集到许多优秀教师的讲课课件,这些优秀教师对课程标准的理解、对教材的分析、对课堂教学的设计都是难得的课程资源,如果我们在备课时能学习借鉴这些优秀资源,一方面会提高个人的专业素养,另一方面可以直接借鉴学习,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我想这也是主管部门大力推广的最重要原因。

2、适于转化学习困难的学生。在课堂上同样的授课时间,学习困难的学生并不能完全掌握,教师也没有时间专门去照顾这些学生。过去靠课堂笔记难以复现教师讲课的情境,现在有了微视频,学生在课后复习时可以反复观看,加深理解。但这应是对那部分学习态度好的同学而言,至于初中那些地理落后生,课堂上学不会的,网上应该也不太可能学会

上一篇: 财务风险因素 下一篇: 高等教育与人才培养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