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2-11 09:57:01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高等教育与人才培养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2年4月28日
民办高等教育经过近30年的发展,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效地弥补了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过程中的教育资源短缺,为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建设培养了大量的人才,但目前与公办院校相比,仍在办学基础、办学条件、办学规模以及社会影响和认可度等方面存在着不小的差距,这已经成为制约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瓶颈。为此,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民办高等教育应调整发展思路,从盲目追求生源数量转向注重人才培养的质量和特色,充分发挥民办高等教育办学机制灵活的特点,优化课程体系设置,积极探索民办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道路。
一、民办高等教育课程体系设置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体系设置结构不合理。目前,大多数民办院校的课程体系设置源自公办高校模式,有的甚至直接照搬,忽视了民办院校师资力量相对薄弱、学生基础和接受能力相对较差的客观因素。有些课程缺乏相应的师资,但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往往不是该专业的教师勉强予以承担,其结果必然是“教师教不了,学生学不会”的局面,直接影响了人才培养的质量。
(二)课程体系设置选修课比例不足。民办院校师资队伍一般都是专兼结合,专职教师大都是刚刚毕业的研究生,教学经验和知识层次欠缺,而外聘的兼职教师,多为公办院校具备高级职称的专家教授,则因其不稳定性,无法保障授课任务,这种情况下民办院校只能基本完成必修课程的教学,根本无暇顾及选修课的开设。选修课的开设注重扩大学生的专业视野,为其今后的专业理论学习提供丰富的知识积累,这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其对知识驾驭能力的有效途径。由于民办院校客观上存在不利因素的制约,往往是教学计划中的选修课要么是没有相应的教师授课而直接删除,要么是大大减少选修课的课程比例,显然这种课程设置忽略了学生学习的个体差异,剥夺了学生对课程自主学习的选择权,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三)课程体系设置偏重应用型课程。民办院校由于缺乏足够的国家财政支持,从而生源数量的多少以及毕业生就业率的高低成为其生存的前提条件。为此,民办院校的专业设置势必要符合市场对人才类型的需求变化,并根据市场人才需求的热点来选择相应的专业和课程设置,这种专业和课程设置的市场化导向就决定了应用型课程在民办院校的教学计划中占主导地位,忽视了高等教育应以提高学生整体素质,使其在智力、能力和道德上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
二、民办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
民办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应符合学校自身的办学定位。首先,民办院校应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结合自身现有的办学条件、办学基础进行准确的定位,如课程设置突出综合性和灵活性、专业设置的可持续性和科学性以及师资队伍建设的长期性和层次性等方面着手,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和特色,同时应避免学校定位的盲目攀比、随意拔高和脱离实际;其次,民办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要有所突破和创新,以课程体系设置科学合理、特色突出、富于创新为人才培养目标的依据,以重点培养适应我国经济现代化发展的需要,具备社会责任意识强、素质高、具有一定创造能力的人才培养目标为原则,即努力体现人才培养的个性化、专门化的“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的社会需求人才。
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培养类型,即培养什么类别的人才;其次是培养层次,即人才培养的规格和标准。从人才培养类型来看,民办院校大都定位于应用型人才,按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7年颁布的世界教育分类标准,应用型人才与学术型、工程型人才相对应,应用型人才是指能将专业知识和技能应用于所从事的专业社会实践的一种专门的人才类型,主要从事一线生产的技术或专业人才,因此根据民办院校目前的办学条件和生源质量,其人才培养类型定位应选择具有一定技术的应用型高级人才,特别是面向新兴产业、新兴职业的人才培养,准确定位,这样才能扬长避短,毕业生才能在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从培养层次来看,民办院校应注重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三个方面的发展,以培养知识面较宽、基础扎实、综合素质较高、创造能力较强的人才标准。努力实现人才培养的多层次和多规格。另外,民办院校不应仅仅局限于学历教育,同时还可以积极开展各类准学历教育,如自考助考班、帮助社会在职人员通过集中学习取得高等学历以及进行各类职业培训教育,如企业在职人员职业培训等。
三、推进民办高等教育课程体系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一)课程体系设置要突出特色,构建多样化课程体系。一般而言,高等教育课程体系是由公共课、基础课、专业课、选修课以及实验和实践课组成,民办院校的课程体系设置不仅要考虑到自身的客观条件和学生基础,更要充分体现课程设置的灵活性、选择性和多样性,不断优化课程体系结构,实现学生培养的课程模块化,即搭建公共基础课模块体系、专业基础课模块体系和能力素质课模块体系,理论课难易适当,实践实验课贯穿于整个理论教学过程中;同时,民办院校通过与社会企业单位合作共建等方式,积极开拓校外实践实习基地,并积极引导学生在校期间考取各种职业资格证书,如外贸从业资格证、会计从业资格证、导游证、计算机等级证等,突出学生素质培养,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另外,课程设置多样化也体现在民办院校在充分发挥现有教学资源的基础上,认真规划选修课的开设,建立完善的课程选修制度,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培养学生个性化发展;最后,民办院校还可以充分利用方便快捷的信息网络技术引进精品网络课程资源以补充课程数量,优化课程结构。
(二)课程体系设置要与师资队伍建设相结合。哈佛大学前校长科南特曾经说过:大学的荣誉不在于它的校舍和人数,而在于它一代教师的质量。一个学校要站得住,教师一定要出色。民办院校师资队伍力量不足一直是制约其发展的瓶颈,如何建立一支相对稳定、知识结构合理、学历与年龄层次协调的师资队伍对于民办院校课程体系建设和人才培养至关重要,因此民办院校一方面要加大力度招聘一批学历层次高、年富力强的中青年骨干教师充实队伍;其次也可以充分利用社会上的各种资源,如企事业单位高管、高级技术人员、公办院校的高层次人员进行授课,同时要多渠道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民办院校是培养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因此特别需要“双师型”教师,一方面要通过引进和外聘等方式;另一方面也要积极鼓励和培养本单位的现有教师向“双师型”靠拢。通过加强师资队伍管理,逐步提高教学质量,保证教师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科学研究等各个环节全面落实素质教育的宗旨,最终形成一支在知识、年龄、职称、类型等方面体现层次性、梯队性和可持续发展性的科学合理的民办院校师资队伍。
(三)课程体系设置要加强质量监控。课程质量监控体系保障了各个教学环节质量标准的落实,民办院校应依据自身实际情况和发展定位要求,制定体现人才培养个性化特色的教育质量标准,实施督教、督学和督管一体化的督导机制,对每门课程从选课、开课、直到结束形成一个完整的科学监控体系,主要内容包括课程设置、教学计划进度执行、教材的选用以及教师教学资料的准备和岗前培训等环节,课程教学监控手段可以通过听课、期中和期末教学检查、学生评教、教师评学等方式收集信息,对教学质量信息进行比较分析,及时向相关教学管理部门反馈,对于出现的问题要迅速地解决或提出应对方案,以此来控制和调动涉及课程教学过程中的各种内外部因素,以保证整个课程教学活动的质量;其次是制定校、系、教研室三级课程评价标准,完善标准课程、重点课程以及精品课程三级体系建设,标准课程是三级课程体系的基础,旨在保证所有课程均要达到既定的标准,若不能通过,则要么取消该课程的设置,要么立即进行整改直到达标;重点课程是具有本校特色和优势的课程,是根据标准课程建设进度和人才培养的提升来确定;精品课程则是重点课程建设基础上确定的高标准课程,不仅体现了民办院校教学质量的大幅度提升,同时也对授课教师和教学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将极大地推动整体课程建设的进度,实现课程建设层次的提高。
主要参考文献:
[1]郑坚,杨万清.民办本科院校构建特色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继续教育研究,2010.1.
收稿日期:2007―02― 28
作者简介:莫善球(1964―),男,汉族,广西桂林人,大学本科,广东 海洋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副院长,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高等教育管理研究。
一、教育模式与人才培养模式的关系
人才培养,系于教育。从这个意义上说,所谓的人才培养模式实质上就是教育模式,不同的 教育模式会产生不同的人才培养效果。
教育模式,其外在的表现形式是极为丰富的,可以根据教育对象、教育范围、教育技术以及 认识事物的角度作各种各样的解释。教育实质是教学双方行为沟通并为学习提供方便的社会 现象,其中,实现教学双方行为沟通的形式就构成了教育模式的基本内容。教学双方行为沟 通的形式包含着教育组织形式和教学形式两个基本的内涵,教育组织形式和教学形式的有机 结合形成相应的教育模式。根据教育组织形式和教学形式的不同,普通高等教育、高职教育 、成人高等教育有着不同的教育模式。
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和理念指导下,以人才培养活动为本体,为实现培养目 标所设计的某种标准构造样式和运行方式。作为一种过程范畴,它具体体现在对人才培养过 程的 设计、结构、措施和管理等环节上,并且具有某种程度的系统性、范型性和可操作性。人才 培养模式的构成一般包括培养目标、培养过程、培养制度、培养质量等四个方面。
二、成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
成人高等教育,是整个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等教育中,大学本科教育是基础,研 究生教育反映水平,成人高等教育则反映高等教育的活力和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能力。成人 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应该集中反映在高等教育的“活力”和“能力”上。具体地说, 成人高等教育要全面实施《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培养21世纪我国经济和社会发 展需要相适应的“复合型”、“应用型”、“技能型”、“创新型”人才。就我国成人高等 教育目前的状况,迫切需要改变“传承型”、“顺从型”、“守成型”、“标准型”等旧的 人才培养目标,迫切需要构筑并实施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只有这样,成人高等教育才能反映 高等教育的活力和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能力。
当今世界,科技发展的整体化趋势反映在经济领域越来越呈现出多结构性和综合性。面对市 场对应用型人才的大量需求,我国成人高等教育,特别是大专层次的成人教育主要应体现职 业性、生产性,主要培养生产、服务第一线的职业性较强的应用型人才。应用型人才这种本 质属性,从微观、静态角度来看,反映为职业针对性的特点,它是职业针对性和职业适应性 的辩证统一。这就要求成人高等教育要从职业针对性和职业适应性的特点出发,挣脱传统学 校教育观念的束缚,走出“普教化”的阴影,在培养目标、培养过程、培养制度、培养质量 上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创新,使之培养的毕业生,既具有特定职业劳动的知识和能力 ,又具有职业应变和转换的知识和能力。
成人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就是要解决培养什么样的人和如何培养问题。成人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以符合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为总目标,力 求突出其直接有效的特点。成人高等教育主要培养现代化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基 层和生产第一线的各种应用技术型人才和管理人才,也就是培养适用于地方生产、流通、管 理、服务等职业岗位第一线直接上岗的具有大专以上学历、职业道德良好的应用技术人才和 管理人才。
成人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过程实质就是教育教学过程,教育教学过程包括专业设置、师资队 伍建设、培养方案的制订及组织实施等。成人高等教育的专业结构,应根据社会经济发展对 各类高层次专门人才的需求,根据人才市场的变化,根据各自学校的办学定位、办学条件和 学校总体发展规划等进行设置和调整。目前我国成人高等教育本科专业(包括专升本和高起 本),从充分利用教育资源考虑,一般都是按照普通高等教育已开设的本科专业来设置的, 也就是说,普通高等教育有什么本科专业,成人高等教育就办什么本科专业。成人高等教育 应当根据人才市场的变化,开设社会经济发展急需的本专科专业。成人高等教育的师资队伍 ,应该是一支来源多元、相对稳定、责任心强、实践经验丰富、业务水平较高的师资队伍。 成人高等教育培养方案包括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育形式、教学方法、教材内容、教学手 段等是学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和如何培养的一个总体安排,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是学校实现教 学目标和组织教学过程的主要依据,是教育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成人高等教育教学的组 织实施包括日常教学管理和教学质量监控管理,因此要加强教学管理和教学质量监控工作, 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成人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制度包括国家相关的政策、管理规定以及成人高等教育一系列管理 规章制度。这是实现成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度保障。
成人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实质就是教育质量。人才培养质量反映学校的教育质量,它直 接关系到成人高等教育社会声望及其生存与发展的大问题。衡量成人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质 量主要看是否有利于成人高等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是否有利于满足成人学习的需要;是否 有利于满足社会的需要。成人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标准,一方面应是开放性的,而不是 单纯的、封闭式的自我评价系统;另一方面应是实践性的,注重学校、学生和社会三者的结 合,尤其是用人单位的评价。成人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应以能否“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 求”、能否“促进先进生产力的发展”为依据,培养出来的人才只要符合相应层次经济和社 会发展的需要,就应当说质量是合格的。此外,成人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管理和监控工作如 何,会直接影响到成人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与发展。
三、成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
近年来,成人高等教育的质量状况引起人们的普遍忧虑。随着高等教育包括成人高等教育改 革的不断深入,保证和提高高等教育管理和教学质量已成为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创新的焦点和 社会关注的热点。因此,成人高等教育必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成人高 等教育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应以获取知识为基础,以发展创新思维、创新能力为核心,以按需 施教、开发技能、掌握技能、注重实效、提高综合素质为目标的人才培养结构框架。成人高 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主要包括教学模式创新、质量管理模式创新、课程建设创新以及实 践教学创新等。
成人高等教育教学模式创新,包括教学基本文件的创新、教学理念的创新、教学管理的创新 、教学手段设计的创新、教学组织的创新以及教学过程、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创新等。成人高等教育质量管理模式创新,一要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恰当安排面授时间;二要建立 严格的面授考勤制度,严格考试制度,全面评定成绩;三要制定教师备课制度,确保教学质 量;四要建立教师教学质量管理系统、学员学习质量管理系统、教学过程管理系统、教学服 务管理系统等。在教师质量保障上,对成人高等教育主讲教师实行“评聘结合”,建立一支 相对稳定的高素质的成人高等教育教师队伍;在教学过程质量保障上,实施“学授结合, 教考分离”的教学全程管理程式,同时要设立和健全专门的教学督导机构,完善教学质量管 理监控保障体系,进一步加大成人高等教育质量监控力度,对成人高等教育实行教学全过程 的检查和指导;在管理体制的质量保障上,要建立“院系一体、校地结合”的成人高等教育 管理机制。
成人高等教育课程建设创新,关键是搞好课程开发,在现阶段应包括对原有课程内容、课程 体系的改革。因此,要加强对社会需求的分析,做好教学分析设计工作,重视课程的相对独 立性、实行开放式课程教学,把好教学组织实施关,制定和进一步完善成人高等教育课程评 价体系。
成人高等教育实践教学创新,包括实践教学的建设、改革与管理。首先是课程设计的创新, 包括实践教学计划、课程门类的整合、增加实践教学的课时比例等;其次是实践教学环节的 创新,包括实验教学、课程实习、专业实习、毕业实习、社会实践、社会调查以及毕业设计 等。要完善有关实践教学的文件,改革实验教学内容和实验教学方法,推进实验课程内容整 合,构筑基础、综合、设计三个平台的实验教学体系,建设一定规模的实验室和校内外实习 基地,制定和完善毕业设计(论文)有关管理规定,明确指导思想、过程要求、格式要求、 评分要求、组织管理等,促使毕业设计(论文)管理工作科学化、规范化。
中图分类号:G7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2)04-039-02
目前,我国成人高等教育管理类人才培养模式存在下述问题。第一,成人高等教育管理类人才培养整体优势不突出。无论是成人高等教育管理类人才培养目标,还是招生模式、教学模式、质量评估体系等,都没有体现和发挥成人高等教育管理类人才培养的特色和优势。第二,成人高等教育管理类人才培养的特色不明显。目前,陈旧、固化的人才培养模式,使成人高等教育管理类人才培养既没有与普通高等教育相区别,也没有与成教其他人才培养相区别,已经无法满足社会或市场对成人继续教育和管理类人才的需求。第三,成人高等教育管理类人才培养模式单一化。单向度的知识传输教学模式、单一的“唯学历”管理类人才培养模式,已经不适应差异化的成人高等教育需求。第四,成人高等教育管理类人才培养缺乏地方特色。国家主导下的成人高等教育往往忽视地方特色和差异化。
一、成人高等教育管理类人才培养模式存在问题的原因
1.新时期成人高等教育定位偏差
我国成人高等教育一直以来扮演着为成人提升学历的重要角色,为我国经济发展和人力资源的提升作出了巨大贡献。提升学历的使命自然要求相应的以提升学历为核心的招生模式、教学模式、考核与评估模式。但是,随着普教规模的扩大和大众化,学历的追求已经不是成人参与高等教育的唯一追求了,甚至不是其追求的目标了。为了获得新的生命力,成人高等教育面临着重新定位的选择,其人才培养模式已到了非创新不可的时候。
2.成人高等教育管理类人才培养目标模糊
只有明白了成人高等教育应培养出怎样的管理人才,才能确定其人才培养的目标。目前,成人高等教育对管理类人才的培养目标既没有与其他人才的培养目标相区别,也没有与普教的管理类人才培养相区别。主要原因是,没有结合时代特征与市场需求,针对成人管理者进行培养目标的确定。在不明确服务对象的需求、社会对管理者的真正诉求的情况下,盲目制定的人才培养目标,只能是没有特色、模糊、缺乏引导性的。这样必然会使成人高等教育管理类人才培养失去特色和优势。
3.成人高等教育管理类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动力不足
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是时代的要求,是成人高等教育服务社会和发挥优势之所在。然而,终身教育的理念和学习型社会的要求并没有促使我国成人高等教育自觉、自主地创新,主要原因是其自身的创新动力不足。这一不足具体体现为相关政策导向滞后与僵化。长期以来的“国家中心主义、效率中心主义和经济中心主义”的政策价值取向,不利于成人高等教育公平竞争,导致其忽视自我特色,丧失自主创新的动力;忽视受教育者权益的保护和学习者主体性特征。创新的激励不足;长期对普教模式的复制以及对国家和政府主导的自上而下的改革模式的被动适应,导致基层学校依赖性较强而创新思维不够。
二、解决成人高等教育管理类人才培养模式问题的对策建议
1.促进成人高等教育的定位与转型
在终身学习理念指导下,新时期的成人高等教育不再只是与普教在同一轨道上的高等学历教育,而是拥有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应成为实现学习型社会的不可缺少的教育体系。在知识经济时代,教育不再是一次性的。由于知识的不断更新与整合,素质和能力更显重要。“活到老学到老”已成为时代的共识,成人的继续教育市场将是巨大的。成人高等教育在近几年来的艰难生存中,应该反思自身的优势与机遇,紧跟社会需求与时念,重新定位与转型。成人高等教育应该为社会上所有需要不断“充电”的成人提供服务,无论是学历或职位的提升,还是岗位转变或个人精神满足。因此,其在培养目标上要实现由学历教育向职业化教育的转变,由注重基础知识传授向素质与能力培养转变;应探讨大规模量身定做的、体现个性化服务特征的教学模式,既满足个体的特定需求,又符合效率原则;质量评估要多元化,真正使成人高等教育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促进成教与普教在不同的轨道上齐头并进,相得益彰,为我国人力资源开发作出贡献。
2.明确以素质与能力为核心的人才培养目标
成人高等教育管理类人才培养的对象,是在各种管理岗位上的成人或即将进入管理队伍的成人。他们有一定的知识基础、管理经验或社会实践经验,尽管其层次不一,选择继续教育的动机多样,但不能是没有目标的教育。只有寻求共性,统一人才培养目标,才能保证质量。我们认为,新时期管理人才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提高生产效率的专业型管理人才(硬专家),他们在组织中处于管理的中层和基层;另一类是在降低交易费用方面体现高效率的人才和处理不确定性并决定组织的边界的人才(软专家或企业家)。“企业家的职能是组织知识人之间的合作和创新”。他们的主要区别是素养和能力的差异,这种差异可能是经验和阅历造成的,也可能接受教育的程度造成的。在科学时代,我们可以认为,不论什么原因,这种差异可以通过自我反思和不断学习而得到缩小,这就是成人高等教育魅力之所在。无疑,成人高等教育管理类人才培养目标,是不同层次的管理者的素养与能力的提升。在不确定性增加的知识经济时代,决定管理绩效的管理素养为道德素养、信息素养与人文素养的综合;决定管理绩效的管理能力,主要体现为人际交往协调能力、知识的整合与创新能力、在复杂变化环境中判断力和领导力。因此,新时期成人高等教育管理类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应以培养这些综合素养和能力为核心。
3.理顺各种关系,获取培养优秀管理人才的教育资源
以普通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为根本指导
残疾人高等教育作为高等教育中的一部分,首先应该以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为指导。当前的残疾人高等教育,一方面要与初、中级残疾人教育进行衔接,另一方面由于教育对象是残疾人,生理上存在一定的障碍,因而残疾人高等教育界乃至整个社会,都以一种本性的恻隐之心无意识地降低了对他们的要求,尤其是对于“智”的要求。目前,很多接受残疾人高等教育的学生其文化基础知识的水平也就是高中甚至不到高中毕业水平。但是我们必须要强调残疾人高等教育属于高等教育的范畴,不能因为他们具有一些生理障碍就过分地实行“人道主义”,放低要求。在当前就业形势严峻、竞争激烈的现实下,残疾人大学生也必须和普通高校的毕业生一起参与社会竞争,争取自己的生存权利和创造自己的人生价值。如果放低对他们的要求,将会使他们处于永远的劣势。并且,残疾人在社会中的发展也同样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部分,残疾人和健全人具有受同等教育的权利和能力,如果降低了对他们的要求,其实是就剥夺了他们的权利,反倒违背了“人道主义”中“平等地看待残疾人,尊重他们做人的权利,包括受教育、受高等教育的权利”这一原则。
体现残疾人教育的特殊性
残疾人由于其生理障碍导致其认知、思维活动与个性心理具有特殊性。因此,残疾人教育包括残疾人高等教育要施行特殊的教育理念和教学策略。根据特殊教育对象的特殊要求,残疾人高等教育应该既符合现代社会发展又要坚持“以人为本”观念,形成“有教无类,因材施教,让每位学生都能够尽量发挥自己的潜能,从而回归主流社会,平等地参与社会”的特殊教育理念。另外,还要讲究特殊的教学策略,要针对不同障碍学生的认知思维和个性心理特点,采取特殊的教学方法和教学途径、手段。如对于视障学生首先要综合采取多种感官的教学,在教学活动中充分利用其健全的感官功能,把教学与视觉补偿相统一,增加其具体体验和直接经验,重视语言指导的原则,善于运用准确生动形象科学的语言讲授知识,指导活动和语言训练等。现代多媒体技术等高科技技术的发展可以弱化残疾人的生理障碍,使其得到某种程度的补偿,为残疾人提供更有效、更便捷的途径。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多媒体等高科技技术,让多方面的信息接受补偿其生理障碍造成的限制。所以,残疾人高等教育毕竟不是普通的高等教育,我们在确定其培养目标时还必须参照残疾人高等教育的特殊性,体现残疾人高等教育的特殊性。
确立残疾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双重维度
高等教育培养目标的双重维度:“人”与“人才”
作为教育体系终端的高等教育既要为国家社会培养某种类型的“才”,也要为受教育者的人生负责,让受教育者享受生命的充盈圆满。因而,确立其培养目标更应该遵循双重维度,即“才”的维度和“人”的维度。当然两个维度是相辅相成的,不能割裂开来。关于“才”的维度,一般以为应包括人才规格、能力要求、知识结构等要求。关于“人”的维度,笔者以为,应涵括人生追求的三个层次――提供生存技能、提高生活质量、提升生命境界。(1)提供生存技能:作为最高层次的高等教育首先应该做到的就是保证受教育者具备生存技能;(2)提高生活质量:高等教育不同于中等职业教育,就在于不仅能培养学生基本的生存技能,养活自己,而且能够保证学生具有提高生活质量的能力,当然生活质量不仅仅指物质生活,也包括精神生活;(3)提升生命境界:生命境界是有层次的,高等教育应该培养受教育者具有较深广的人文关怀、较高的审美能力和对生命意义的体悟与追求,能够提升自己的生命境界。
残疾人高等教育培养目标的双重要求
残疾人教育作为一种更为强调人性与人本位的教育,其高等教育更应该强调培养目标的双重维度。笔者以为,遵循前文提到的两个指导思想,残疾人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从两个维度可以分别表述为:“人”的维度方面要使受教育者成为具有健全的人格和丰富的精神世界,不仅能实现自我生存,且具有提高自己生活质量和提升自己生命境界能力的“人”; “才”的维度方面要使受教育者成为能平等参与社会,为社会贡献力量,具有一定职业能力的高级应用型、技术型“人才 ”。
残疾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规格要求
重视基本社会交往的能力,培养其健全的人格
社会交往是多渠道且用各种感官进行的,残疾人在社会交往能力方面先天具有一定的障碍,因而提高其社会交往能力是非常必要的。首先,人是群居动物,不能离群索居,社会交往是人的基本需要,对于残疾人来说,如果不提高他们的社会交往能力,增加他们与周围人的交往和交流,容易使残疾人拒斥外在的世界,走向孤立,这将不利于他们的心理健康;其次,社会交往能力已成为现代人不可缺少的基本素质之一,作为弱势群体,残疾人必须具有一定的社会交往能力才能在社会上立足,才具有一定的竞争力。当然对于残疾人来说,培养和提高他们的交往能力具有比健全人大得多的难度,但我们不能因此放弃。有人将社会交往能力分解成九项分能力:同伴交往、师生交往、亲子交往、陌生人交往、认识自己与他人、情感交流、交往规则、交往策略和自我表现。残疾人高等教育至少应该加强学生基本的交往能力,尽最大可能提高学生社会交往能力。
加强技术应用型的职业能力,提供其生存及提高生活质量的能力
人必先活着,其他一切才有所附丽,所以作为最高层次的高等教育首先应该做到的就是保证受教育者具备一定的职业能力,可以实现自我生存,这是高等教育的最基本目标,对于残疾人高等教育尤其是如此。让残疾人“回归主流”,平等地参与社会,是残疾人事业的奋斗目标,而要想实现这一目标,首先得保证他们具有一定的职业能力,能够自食其力,只有这样他们才能真正地直起腰杆,去争取属于自己应该拥有的一切。
中图分类号:C961;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5)07-0032-02
高等教育质量的核心是人才培养的质量。培养和造就高素质人才是大学存在的一种永恒价值,也是其区别于其他社会组织的魅力所在。人才培养质量,有两种评价尺度。一种是学校内部的评价尺度,另一种是社会的评价尺度。学校对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主要是以评价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是否达到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为准。社会对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主要是以高等学校毕业生群体能否很好地适应国家、社会、市场的需求作为评价依据。而对地质人才的培养,一方面是学生所具备的地质专业知识,另一方面是地质行业对高校学生的需求。因此,地质类高等院校要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就是提高它与专业培养目标的符合程度以及满足社会要求的程度。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提高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这也对我国地质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地质人才应该具备怎样的专业知识来符合学校培养的目标,如何为实现中国梦而做出自己的贡献,实现人生价值,成为一个高素质的人才,是一个崭新的研究课题,也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出了巨大挑战。
一、地质人才培养质量的制约因素
1. 教育观念的制约
不同的时代,需要不同的优秀人才来缔造。随着1999年《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决定》的推行以及适应当今时展趋势的迫切要求,我们竭力倡导高等教育素质化,也对高素质地质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目标。进入21世纪以来,我们更需要具有国际视野的、适应社会发展并为社会服务的高级专门人才。因此,教育观念在培养高校地质人才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不合时宜的陈旧教育观,必定会阻碍地质人才的培养,导致地质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的脱节,不能实现地质人才素质的全面提高。
2. 教育质量的制约
近年来,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才越来越多。然而,在拥有这么多高校毕业生资源的同时,却出现企业招工荒和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这种矛盾的存在,源于近些年急剧扩大的高等教育规模,高等教育正处在从补偿性增长到适应性增长、从外延性增长到内涵性增长和从数量型增长到质量型增长的阶段,而这种从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的过程有时会导致人才培养质量的滞后性。这种滞后性体现在专业的完善上、师资队伍的建设上、先进教学设备的普及上、教学方法的改革上等。而在地质教育中,因为它对教师的专业性、实践性,设备的先进性、精准性要求更高,所以人才培养质量的滞后性可能表现得更为突出。由于各种软硬件设施的缺乏,导致青年科技人才总量不足、专业领军人才缺乏以及既有技术权威又有管理能力的高级复合型人才匮乏,这也是现在面临的主要问题。
3. 学科建设的制约
学科建设是高校发展的关键,对人才的培养起核心支撑作用。学科整体水平的高低、实力的强弱以及学科的完善程度,直接决定其人才培养的能力和质量。“211”与“985”高校均以学科建设为主要内容,非常重视人才培养质量。一所高校的学科体系是否完备,开设的专业是否具有实用性,课程之间的横向、纵向联系是否密切,都对学生知识结构的形成和创新能力的提高起着决定性作用。作为地质专业的大学生,他们平时涉及最多的应是具体专业知识的学习、野外实践考察,因此对人文素养知识的阅览可能较少。因此,学校的学科体系是否全面,是否能为地质类人才的培养提供丰富的跨学科知识,是促成其完善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
二、提高地质人才培养质量的对策
人才培养质量的衡量标准有两个:一个是教育的外部关系,另一个是教育的内部关系。也就是说,教育培养出的人才既要适合社会的需求又要达到自身素质的标准。这就需要学校根据不同时期国家的教育政策、学校的特色、学生的特点以及不同发展阶段,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既要加强学生专业知识的传授,又要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以及适应社会的能力,都应提上日程给予重视。因此,我们在改革时既要遵循教育外部关系规律,以社会需要为参照基准,调整学校的专业设置以及专业的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学科内容,使人才培养更好地适应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要;又要遵循教育内部关系规律,以专业的培养目标为参照基准,加强师资建设以及明确人才培养机制,使人才培养模式中的诸要素更加协调,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与人才培养目标的符合程度。
1. 完善学科体系
(1)改善学校专业设置和专业培养目标。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为我国社会经济、文化、科技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然而,高等教育培养出的人才还不能完全适应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我们有必要通过调整学校专业设置和专业培养目标来满足社会对高等教育人才的需求。将适应社会作为人才培养的首要原则,将社会作为评价人才培养质量的最终裁判。我国现在面临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需要,因此,加强紧缺型人才的培养就是现阶段学校进行专业设置和制定专业培养目标的出发点。那么,地质教育作为新兴产业之一,便需要通过研究新理论、开设科学合理的相关专业来促进地质人才的培养。所以,地质类院校在进行专业设置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所设地质相关专业是否与区域、地质行业对人才的需求相适应;2)学院与区域是否与地质行业有密切的联系,能否根据人才市场的有效需求灵活设置新的专业方向或调整已有专业的服务方向;3)所设置的相关专业是否达到基本的办学条件,并逐步提高,以满足提高教学质量的需求;4)所设置的相关专业课程内容是否紧紧把握科学技术发展动向。以此类推,专业培养目标在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前提下,也应该以社会、市场为导向,以适应社会发展为最终目的,以社会服务为根本追求。
(2)建立合理的课程体系。一方面,课程的设置既要重视人文知识,又要强调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更需加强课程的职业化,以便使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学校培养的学生在离校进入社会后,只有能够给自己准确定位才能发挥自己的才能、实现自己的价值。针对大学生择业观和就业市场,有关调查研究指出,我国现阶段毕业生就业市场处于初创时期,表现为:它是一种专门人才市场;它是初次就业市场,具有一定的时限性;具有群体性,市场培育时间较短。因此,学校有必要为学生提供职业类的课程,把职业模式引入到正常的教学活动中,加强就业创业教育和就业指导服务。同时,高校也应该加强职业教育基础能力的建设。支持建设一批职业教育实训基地,提升职业教育实践教学水平。这样既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又能培养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更早融入社会的大熔炉,这也是目前需加强高等教育职业化的原因所在。作为地质人才,也该适当地走出实验室,重视“野外”的生活,培养自己适应社会的能力,锻炼自己的职场技能。
(3)调整学科内容。高校培养的人才不仅要适合社会发展的需求,还应该具有精深的专业基础知识、专业素养和技能,这是他们更好地服务社会的基础。因此,高校应该重视学科的建设和完善。从建设一流大学、培养一流人才的角度来考虑,我国现在倾向于综合性的学科建设,培养综合性的人才,但综合与专业的精深并不矛盾。学科建设上,我们强调“全”“精”“专”。“全”就是学科的覆盖面要广,“精”就是各科开设的专业课程要精,“专”就是学生对各专业的研究要深。建立起这样完善的学科体系,对于培养扎扎实实的高素质地质专业人才起着关键作用。此外,在学科优化的过程中,由于各高校特点的不同,也应该注重优势学科的继续保持,弱势学科的强化发展。对于地质类院校,要不遗余力地确保地学类专业的发展,同时要保证非地学类专业和边缘学科的不断完善,这样才能符合中国和世界发展的潮流,靠近建立一流大学的目标。
2.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教师的素质和质量直接关系到教育的质量,教育的质量又直接影响了人才培养的质量和人才的质量。因此,如何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首先,如“十二五”规划中提到的要抓好“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努力提高教师的技术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使教师既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又具备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其次,应积极改变学校师资结构,从企事业单位聘请兼职教师,适应专业变化的发展。再者,加强教师团队的建设,通过团队交流教学心得、促进教学研讨、推动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探讨科学研究。最后,要进一步完善薪酬分配制度,留住优秀教师;还要继续探索科学合理的人才选拔机制,引进更多杰出学者、教授。
3. 明确人才培养机制
为了更好地实现不同层级学生的社会价值,需要根据社会对不同层次和发展阶段学生的不同需求来差别对待,提出各自的培养侧重点和方式。就本科生而言,重在抓落实,在落实中不断完善。要加强日常教学中的管理,要将教学带来的进步落到实处,注重专业知识和公共知识的培养以及综合素质的提高,倡导的是通识教育。在研究生人才培养方面,则应重在细化、加深专业知识的学习和研究,能做出研究成果,倡导的是专业教育。而针对地质人才来说,不论是在本科阶段、还是在研究生阶段,在人才培养机制上都应该注意以下几方面的建设:依托导师、学校和社会的实践项目进行人才培养;加强各类地质院校之间的合作,共同建立人才培养的基地;整合国内外优势资源,利用学术平台,为人才的成长创造条件和可能;通过跨学科交流、多项目合作等形式扩展专业人才的培养领域。
此外,在对人才评价方面,倡导多元化和充满个性的培养机制。大众化教育阶段的高等教育要求用一种开放的、灵活的培养体系来保护和发展学生的个性。要对不同发展阶段,水平、特点各异的学生采用不同的质量标准来衡量。这样培养出的人才,在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等方面才能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三、结束语
高等教育质量的核心是人才培养的质量。培养和造就高素质人才是大学存在的一种永恒价值,也是其区别于其他社会组织的魅力所在。人才培养质量,有两种评价尺度。一种是学校内部的评价尺度,另一种是社会的评价尺度。学校对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主要是以评价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是否达到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为准。社会对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主要是以高等学校毕业生群体能否很好地适应国家、社会、市场的需求作为评价依据。
在任何时候,人才培养都是高等教育的首要任务。深入研究和领会“十二五”规划对我国人才培养的新要求,依据人才培养质量衡量的两个因素,通过完善学科体系、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和明确人才培养机制,可以也必将对解决当前人才培养中的质量和数量问题提供一个新的思考点。
参考文献:
[1]王道俊.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
[2]董宝良.中国近现代高等教育史[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7.
[3]刘瑞,宋振清,等.关于20世纪我国高等地质教育的简要回顾与几点思考[J].中国地质教育,2001(02).
一定社会的教育必须培养适应那个社会发展要求的人才,这是由教育的基本规律所决定的。创新对于我们民族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同志多次讲到:“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我们的高等教育应当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为已任,并积极投身于知识创新与科技创新的活动,为发展国家的经济与科学文化作出自己的贡献。这是我们高等教育面临的新使命。为此,高等教育需要进行全面深刻的改革,在这里,仅就教育教学、人才培养方面的改革,谈几点个人的认识,以就教于大家[1]。
一、转变以继承为中心的教育思想,树立培养创新精神的教育观念[2]
实行这个转变的实质,是要从以传授已有知识为中心的传统教育转变为着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现代教育。传统教育是以它的知识观作为理论基础的。这种知识观认为,知识是对经验、事实、规则等的认识,而这种认识的真理性是绝对的、惟一的、静止的甚至是终极的。因而在教育教学中强调的是对知识的记忆、模仿和重复的练习。建立在这种知识观之上的以传授已有知识为目的的传统教育,是束缚和压抑学生创新精神的教育。
以传授知识为中心的传统教育,在我国可谓是影响深远,根深蒂固,反映在教育教学的各个方面,包括教学思想、考试制度、评价标准和教学方法等。
我们传统的教育,恰恰是在有意或无意之中扼杀青少年自己的思想和观点。最典型的事例是考试中的某些标准答案。
二、转变以发展智力为中心的教育思想,树立智力和非智力协调发展的教育观念[3]
实行这个转变的实质,是要把教育教学从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注意力、记忆力、观察力、思维力等智力因素为中心,转到在发展智力因素的同时,注重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动机、兴趣、情感、意志和性格等非智力因素,并且使它们相互促进,和谐结合,协调发展。
创新能力离不开智力活动,但创新能力绝不仅仅是智力活动,更是一种追求创新的意识,积极探究问题的心理取向,善于把握的敏锐性,积极改变自己并改变环境的应变能力。创新能力不仅仅是一种智力特征,更是一种人格特征,一种精神状态,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综合。
三、转变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加大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教学中应用的广度和深度[4]
随着计算机网络和多媒体技术等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兴起和迅速发展,人们的学习、工作、生活和娱乐方式已经发生了许多巨大变化,面向21世纪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是如何培养创新人才,如何培养学生探索知识、发现知识的能力。多媒体网络教学,推动了教育的现代化,促进了教学改革。它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最大限度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学习者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多媒体系统突破了信息表现方式的单一化,利用信息技术建立了优化的学习环境,它具有声画并茂、视听结合、动静相宜、感染力强的特点,使往日呆板的教学形式变得丰富多彩,增加了学习的趣味性,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欲望和情绪,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强化感性认识,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2.多媒体网络教学有很大的灵活性和可选择性,有利于个别化教学,使教学真正做到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不同情况进行学习,而且能方便地查阅与正在学习的内容相关的知识,因此可以极大地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汪永铨.面向21世纪我的教育观(高等教育卷)[M].广东教育出版社,2000(7).
[2]季桂起.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构想[J].中国大学教学,2007(9).
非理性教育的基本内涵及其特征
(一)非理性教育的基本内涵
非理性教育是针对理性教育而提出来的。理性教育是培养人的理性意识、理性精神和理性能力的教育,是培养人的概括、判断、推理等认识能力,对行为方式和目的的选择、判断能力以及对情感、意志的协调能力的教育。而非理性教育是发展人的非理性能力的教育,非理性能力主要包括形成目的和动机的能力、灵感和直觉能力、想象能力等,表现形式主要有本能、欲望、需要、动机、情绪、直觉、灵感和信念等。
(二)非理性教育的基本特征
在教育实践中,理性教育与非理性教育既相互制约,又相互渗透,既相互促进,又相互补充,但非理性教育较之理性教育又具有许多不同的特征与功能。
非理性教育重视发展学生的个性从某种意义上讲,理性教育是格式化教育,而非理性教育把一个人和其他人区别开来,使人具有不同于他人的个体性。非理性教育站在人的角度开发人的创造潜能,关注人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充分尊重人的个体差异,让人的价值、尊严、自由和创造潜能得到充分体现。因此,非理性教育是个性化教育。
非理性教育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力非理性教育提倡学生自由思考,鼓励学生进行发散性思维,引导学生用自己的直觉去探索事物,激励学生提出别出心裁的想法,使学生在精神上充分地投入。非理性有时是发挥人的创造性的催化剂,科学技术史和艺术发展史上的无数事例给了我们最好的证明,如牛顿因苹果落地引发灵感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门捷列夫在一次梦中突然编制出了元素周期表等等。
非理性教育重视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非理性教育就是育“心”、育“性”、育“情”,对学生进行人文艺术的陶冶,发展和完善学生的感觉,使学生陶冶情操、砥砺品行、增强意志、开阔胸怀和启迪心灵,与理性教育相得益彰,构成完整的教育形式。
非理性教育在高等职业
教育人才培养中的必要性
(一)高等职业院校学生与教师现状
一方面,高等职业院校学生是高考最后一批录取入学的,属于高考的受挫者,入学后情绪自然低落,他们的文化基础相对薄弱,人文素养也相对缺乏。另一方面,部分高等职业院校的教师并没有经历过教育学、心理学等教学理论的系统学习,教师在教学中的情感、态度和在教育、管理中充分尊重学生主体的理念等人文素养尚有欠缺,与在教学中引导、激发学生的自觉意识、自尊意识,使其主动地寻求自我发展和进步的目标要求存在一定的差距。
(二)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存在误区
我国目前的高等职业教育,如果从1991年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算起,时间不过20年,其人才培养模式从传统的学科教学型转变到现在的工学结合型,一直处于探索和改革中。但是,由于多方面的原因,人们对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存在一定的误解,认为高等职业教育就是培养干活的人,一切以就业为标准,过于强调职业教育的功利性。事实上,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顶岗实习等有利于增强学生能力的教学模式强调的是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并不是师徒关系,教师应是学生人生的导航者。
(三)高等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终极要求
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不仅仅是专业技能的培养,也是人文素养和综合素质的培养。从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来看,不应该把这种人才培养等同于经过短暂培训就上岗的过程。中国科学院院士贺贤土指出,仅仅对高职教育强调以就业为导向,从某种程序上限制了高职教育的发展,甚至是将高职教育等同于就业训练班,从长远看这不利于高职教育的发展,也不利于整个社会、整个国家的发展。处理好人际关系,建立相互尊重、信任、宽容、友善的良好合作关系从而提高个人竞争力,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才是对人才培养的基本理解。
基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非理性教育恰恰弥补了学生除了专业技能与动手能力外的不足,对高等职业教育来说,非理性教育是人才培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织部分,是非常必要的。
用非理性教育培养技能人才的基本策略
非理性教育在高等职业教育中几乎是一个空白,即使存在,也只是一种不自觉的行为。笔者认为,在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中运用非理性教育,可以采用以下一些基本策略。
(一)淡化教育功利,正确对待成功
教育具有功利性和非功利性双重功能,前者体现为发明技术、产业带动等,后者则是提升境界、陶冶情操、确立信念、丰富生活、和谐关系等。非理性教育是超越功利的。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肖川指出,受过高等教育不是指“上过大学”,也不是指获得了某种学位、具有某种学历和文凭,而是指具有某种品质:严正而宽容,深邃而单纯,执著而潇洒,真诚而练达,勤勉而从容,刚毅又柔情,豪放又儒雅,平实又不断追求人生更高的生命境界。高等职业教育当然也不例外,它培养的是“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不仅仅是使学生获得一纸专科学历和几个职业资格证书,还要教育学生追求人的生命高度。
长期以来,人们总有一种误解:以为学校教育是通向上流社会的阶梯。其实,教育只是通向智慧的道路,成功不能用金钱和权力来衡量,幸福也只是一种态度或一种体验,都不能用理性教育的方式对成功和幸福用具体的量化指标对学生进行灌输。因为它们更意味着建立爱的关系,增长个人才干,享受自己所从事的事业,以及与其他生命和世界维系一种有意义的联结。唯有兼顾事业、家庭、人际关系、个人成长等人生其他层面的和谐才是真正的成功与幸福。这都是通过非理性教育的方法才有可能实现的。淡化教育功利,正确对待成功,就是除了以就业为基本导向外,还要重视高等职业教育的真正目的和意义,使每一个学生全面发展,为学生打下扎实而宽广的人生基础,让学生在更高层次上有选择的空间,使全体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积极生活、个性张扬的基本理念,并终身受益。
(二)重视人文素养,培育情感智慧
美国行为与脑科学专家丹尼尔·戈尔曼(Daniel Coleman)针对智商(Intelligence Quotient)提出了情商(Emotion Quotient)的概念,又叫情感智慧,是指一种受到理性控制的情感力量,包括五个方面的能力:自我情绪觉察能力、自我情绪控制能力、自我激励能力、了解他人情绪能力、人际关系协调能力。显然,这就是人们常说的非智力因素。戈尔曼认为,在人的成功因素中,智商最多只占20%,而80%要归功于以情商为主的其他因素。从人才成长的规律来看,非智力因素的作用比智力因素的作用更为巨大。统计资料表明:良好的人际关系可使工作成功率与个人幸福达成率达85%以上;一个人获得成功的因素中,85%决定于人际关系,而知识、技术、经验等因素仅占15%。人际关系好坏已成为人生与事业能否成功的重要因素。
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智慧应作为高等职业院校各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之一,使学生成为内心世界丰富、具有一定人文修养的人。要在教学中充实学生的内在情感,提升他们的情感智慧,增强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教师一方面要充分挖掘课程的精神实质与文化内涵。如通过体育课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抗挫折能力和团队精神;学习商务礼仪,为学生具备良好的交际能力和拥有高雅的气质与修养打下良好的基础;学习数学,帮助学生“辩证而又唯物地了解自然”(恩格斯语);学好本国语言,对于培育民族精神、孕育民族情结、弘扬民族文化都有极强的凝聚、教化作用;学好一门外语(但不是为了考试),就掌握了一种工具、一种文化,等等。另一方面,还要对学生进行精神启迪和培养。如通过营造积极的师生关系,使学生获得人际关系的积极体验,引导学生健康成长。教师的职能是更多地创造师生交往机会,使学生从中体验到平等、自由、民主、尊重、信任、同情、理解、宽宏,同时受到激励、鼓舞、指导、忠告和建议,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与情感体验,受到精神教育。
(三)塑造健康人格,提升人生境界
健康人格是人性和谐发展所能达到的境界,是人的本质追求和发展的价值目标。健康人格是一种在结构和动力上向崇高人性发展的人格状态,主要表现为人格的整体性、稳定性、独特性等特征的高度发展与和谐,是人格诸多特征的结合与有机统一。学校教育在学生健康人格塑造中起着主导和关键作用。在高职院校校园里,所有的学生在交往过程中人格上都是平等的,都是为提升自己、成为合格公民在接受教育。学校要为营造健康的人际交往氛围创造条件,在非理性教育中渗透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教师更加关心学生的情绪、情感,师生更加相互尊重;学生之间互相帮助、互相探讨、互相交流,形成和谐的教学环境;学校积极探索精神文化、课程文化、制度文化等校园文化的各种途径,从而形成优秀的高职校园文化与优秀的高职教育品牌。在这种氛围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亲密与真诚了,因而更增添了一分人文关怀,而减少了一分压抑与控制,同时也塑造了学生的健康人格。
人生的境界一是指“人的内在精神修养所达到的水平或境界”,或人性所能达到的高度;二是指人生活于其中的“心境”或“意义领域”。人生的境界已关涉到人的精神世界或心灵世界,而不是指世俗的、外在的东西。古人强调格物、致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以达到崇高的境界。高职院校不能只局限于对学生操作技能的训练,还应使学生在精神层面上获得对人生意义、生存目的与动力等的理解。以理想信念为核心,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然而,唯眼前利益、局部利益和个人利益是图的功利主义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高职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对人生境界进行追问,对“人品”问题、“幸福”问题、“生命价值”问题和“自我认同”问题等作深入的思考。
众所周知,教学不只是学生知识增长和智力发展的过程,同时还应是学生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高尚的情操、坚强的毅力,养成集体荣誉感、社会责任感,形成强烈的事业心、进取心和责任心的过程。学生在校期间的全面发展已成为学生本人、家长和全社会对教育的共同期望。因此,要通过公共课、专业课和选修课等课程学习,同时在校内外的实习实训和各类学生活动中加强非理性教育,既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又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既促进高等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又保证全体学生的身心健康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朱霞.非理性教育,当代教育不可或缺的部分[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6,(2):103-105.
[2]树伟.高等职业教育不能仅仅满足于培养高技能人才[J].职业技术教育,2004,(24):47-49.
[3]张焕庭.西方资产阶级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106.
[4]肖川.教育的智慧与真情[M].长沙: 岳麓书社,2005:23.
[5]曾繁仁.现代美育理论[M].郑州: 河南人民出版社, 2006:72.
[6]金生.理解与教育[M].北京: 教育科学出版社,1997:130.
[7]王兰锋.大学生健康人格塑造[J].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2009,25(3):111-113.
收稿日期:2006―09―15
作者简介:白浔(1961―),男,汉族,河南上祭人,江西师范大学成人教育学院院长,教授,主要从事成人教育学研究。
当前,我国经济处于一个重要的关口,一方面,2004年我国经济出现了多年未见的高速增长,GDP增长率达到9.1%,人均GDP达到1090美元。另一方面,中国经济的许多深层次的矛盾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在经济高速发展中又暴露出一些新的问题与矛盾。这些成绩与矛盾都对我国人才培养这个基础性和战略性问题提出了新的要求,迫切地要求包括成人教育在内的国民教育对此作出积极回应,按照市场对人才需求的新趋势,重新确定自身的人才培养的市场位置,对人才培养目标、人才质量标准、人才培养结构进行新一轮调整与变革,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
一、市场变化凸显成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窘境
1.人才培养机制滞后市场新变化。我国人事部《关于加快发展人才市场的决定》的出台,标志着在经历了20年的改革发展实践后,我国人才市场逐步实现从政府延伸机构向市场竞争主体转变。把市场与人才紧紧地结合在一起,让市场在人才资源重置中起基础性和主导性作用、让人才成为市场要素的一部分。而政府在人才市场管理中不再直接引导人才培养机构的发展,工作职能转变为,树立牢固的“管理即服务”观念,加强人才市场的立法与管理,提高人才市场的公共服务水平,推进建设统一开放的人才市场体系。这些已成为当前和今后我国人才市场最显著的变化。
而成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机制明显滞后于人才市场的变化,深入分析,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其一,人才培养理念陈旧。“服务社会发展”的人才培养理念尚未成为业内共识,社会、学校甚至成人高等教育领域内对成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认识仍停留在补偿教育和另类教育的层面上,对成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地位与作用的争议与质疑至今未休,表现出对成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社会地位与其所承担的历史使命的漠然。其二,人才培养目标模糊。成人高等教育迄今未能很好解决人才培养市场定位问题,所培养的人才鲜有自身特色与明显标签,深受市场青睐的人才更是廖若晨星,难以折射成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基础性与先导性作用。其三,人才培养管理体制落后。成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带有浓厚的计划经济体制的色彩,在招生指标,学习方式、资源投入等重要方面均严重依赖政府的计划与调拨,在成人高等教育改革的过程中,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的创新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与支持,建立相对独立的市场化人才培养机制还停留在口头与纸面上,而社会对成人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创新的整体缄默,极大地制约了成人高等教育市场化进程。
成人高等教育改革滞后市场变化,反映了成人高等教育历史惯性作用与现实诸多因素的制约,难以突破现行体制与传统理念的障碍,完成市场化改革举步维艰与任重道远的困境,同时也表明,我们对成人高等教育自身的认识还远远不够,对新形势下成人高等教育与市场关系的把握还不准确。以上这些状况的改变,必定要求成人高等教育走入广阔的市场,深入了解和把握现代市场对人才需求的现状与发展趋势,从根本上重新认识成人高等教育市场化的现实与历史意义,重新选择成人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市场新坐标。
2.人才培养结构难与市场人才需求接轨。近年来,我国市场人才流动出现新格局。当前及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各类中小民营企业在市场人才需求总量中将占有重大份额。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公布的全国104个城市劳动力市场2005年一季度职业供求状况信息:从用人单位上看,企业用人将在市场人才需求中占主体地位,所占比重达到95.1%,其中私营及个体企业、股份制企业的用人数占多数,所占比重分别为38.3%和22.1%,而机关事业单位及其他单位的用人需求仅占3%;从供求关系上看,用人需求主要集中在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制造业和社会服务业三大行业,高技能人才依然供不应求,其中技师、高级技师、高级工程师和高级工人缺口最大,而财会、文秘等通识型人才供远大于求。
作为与市场联系最为密切的成人高等教育,理应高度关注市场,适时调整人才培养结构与规格,主动适应市场需求。但在人才培养实际中,人才培养结构失调已成为成人高等教育的沉疴痼疾。许多办学单位尚未摆脱把成人高等教育作为创收项目的窠臼,片面理解成人教育产业化与市场化,既没有对市场人才需求动态的调研,更没有对毕业生就业信息的反馈,对市场人才需求多样性、多层次性和相对性不断增强趋势反应迟钝。浮躁的功利意识抹杀了社会服务意识,对关注经济效益的力量超过关注社会效益的力量,对人才培养规模的追求远胜于对优化人才培养结构的追求;重文轻理、重学历教育轻职业培训、重城镇轻农村的现象十分普通,所培养的大量人才有低层次重复与雷同之嫌疑。因而,尽管成人高等教育举办了函授、夜大学、业余制、全日制等多种人才培养形式。但事实上,成人高等教育至今尚未构建具有自身特色、与市场人才需求接轨、相对成熟的人才培养结构体系。毋庸置疑,人才市场的革命性变化必然导致成人高等教育供不应求形势的逆转。
3.人才培养标准难以适应市场新要求。近年来,我国人才市场在经历了一个唯学历论的喧嚣时期后,正在回归务实的理性轨道。曾经一个时期内,人才市场唯学历论大行其道,一些用人单位在招聘员工时,往往开出“大专生免谈,本科生起步,研究生正好”的苛刻条件,忽视了应聘者对工作的实际胜任能力,造成人为的学历歧视,致使大批有识有才之士由于学历、职称、身份和资历的原因而被拒之门外。如今,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每年都有大量的专科生、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进入人才市场,市场对人才标准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同志提出的“只具有一定的知识或技能,能够进行创造性劳动,为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作出积极贡献,都是党和国家需要的人才。要坚持德才兼备原则,把品德、知识、能力和业绩作为衡量人才的主要标准”的科学人才观正成为我国市场对人才评价的主导意识。现今用人单位更注重人才实际能力,他们在录用人员时主要是以能否胜任工作为标准,学历文凭的作用正在逐步减弱,一专多能、一技多能的复合型人才已成为市场需求的主流趋势。
市场人才评价标准的根本性变革,必然对成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产生深远影响。在唯学历论的年代,成人高等教育由于有政府政策的支持为底气,以颁发国家承认的学历文凭为亮点,以高等学校优良的社会品牌为依托,因而在激烈的市场人才竞争中占有很大的优势,一度成为求职者与从业人员的首选学习类型。前几年成人高等教育办学规模的“跨越式”发展就是明证。但随着市场人才评价标准的变革,学历文凭在人才市场竞争中的光环不断褪色,作为求职砝码分量持续减弱。同时又由于人才培养知识结构体系僵化,知识内容陈旧简化,以及由于工学矛盾的激化造成的学员学习时间萎缩,凸显出成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欠缺,导致在相应的层次与行业内,成人高等教育毕业学员在基本素质上不如普通高等教育学生,在职业技能素质上比不上职业教育学生,除了手中握有一张国家承认的学历文凭外几乎身无长物。面对着愈演愈烈的市场人才竞争,成人高等教育学员在市场人才竞争中处境每况愈下,将迫使求职者与从业者寻求更多的途径去完善自我,以适应市场对人才素质的新要求,成人高等教育已不再是他们惟一或最佳的选择,成人高等教育市场需求高峰期也就不可避免地终结。
二、成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市场定位基本要素
1.人才培养市场定位基本内涵。人才培养市场定位的实质是成人高等教育在清晰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础上,把握新形势下成人高等教育外部联系与内部联系规律,根据市场经济的变化特点,重新确定人才培养的理念思维与行为方式。
人才培养市场定位的基本内涵应该是:在一定的教育理念指导下,为实现培养目标而采取的教育教学组织样式和运行方式;是关于人才培养市场化过程的动态与质态的总体性表述,即对人才培养的规格、规模、规划的总体设计上,力求最大限度地与市场需求接轨;成人高等教育与市场关系规律和教育内部事物关系规律的深刻表象,是一个主动适应社会经济发展要求与人的身心和谐发展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调整与不断完善的过程。因而,成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市场定位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根据社会经济的发展趋势,确定自身在市场人才需求整体结构中的坐标位置;以推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围绕市场定位科学设计人才培养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为人的全面发展、个性发展提供多层次和多样化的教育服务,培养一大批符合市场需求的创新型与实用型人才。
2.人才培养市场定位基本原则。在市场人才需求和人才市场转型大背景下,成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要适应市场对人才需求数量、质量、规格的跳跃式发展趋势,在不确定的市场需求条件下,确定自身的人才培养市场定位,就必须确立以下基本原则。
一是市场引导和政府职能相结合原则。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和人才市场不断变化的需求逐步推进人才培养市场化进程,突出人才培养市场化特征,促使成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在市场需求中达到与普通高等教育、高等职业教育的同层次、同规格、同水平。在肯定市场引导作用的同时,要进一步转变政府教育管理职能,由计划经济条件下的无限责任政府、统制型政府向市场经济下的有限责任政府和公共服务型政府转型,充分发挥政府在成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统筹协调的职能作用,在政府的宏观调控下,全面推动人才培养体制与运行机制市场化改革与创新。
二是整体性与多样性相结合的原则。成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市场目标必须坚持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结合的原则,既要在政府的宏观调控和指导下,按成人高等教育所承担的历史使命确定整体人才培养市场目标;又要在充分理解成人高等教育在国家“人才战略”中的位置与作用基础上,根据成人高等教育各类人才培养形式的特点及所设置专业特色,结合具体形式的办学条件、生源质量、师资水平等,确立多样化、特色化、个性化的人才培养市场目标,使人才培养市场目标体系更彰显特色性、灵活性和多样性的特点。
三是现实性与超前性相结合的原则。既要从我国现阶段社会主义建设需求出发,坚持立足于当前,适应现实要求,又要全面体现人才培养“面向现代、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时代精神,把对现实的适应性与超前性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在保证人才培养现有的规模、效益、质量的同时,还应注重市场对人才的数量、规格、素质需求趋势预测,并据此不断完善和调整人才培养结构与取向,使人才培养更具适时性和前瞻性特点,能充分反映成人高等教育改革的新理念、新视野、新格局,重构目标清晰、结构完备、范围广阔、特色鲜明的人才培养体系。
3.人才培养市场定位基本目标。成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市场定位的基本目标是:根据市场需求与成人高等教育改革发展趋势和对现代高等教育思想的新认知,结合成人教育办学传统,发展现状、未来发展战略目标,在解读当代社会发展和人才培养素质新要求,把握自身历史、现在和未来的基础上,培养“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适应”的实用型、复合型专业技术人才。不仅要注重人才培养专业知识结构的相互渗透,体现文理渗透、文文渗透、理理渗透的精神,而且要科学合理设计学员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实现个体知识、能力和素质的高度和谐与完美统一。既充分反映社会经济发展大环境的要求,更彰显成人高等教育的实际、创新和特色。
三、成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市场定位设计
1.人才培养机制: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运作机制转变。构建市场运作机制,是成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市场定位的核心课题,然而,这种机制构建过程又必定是一个艰难与复杂的自我反思与自我超越的历程。一方面,需要政府充分发挥成人高等教育管理职能,以全新的视角重新解读成人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整体结构中的位置和作用,审视成人高等教育与市场的复杂关系,通过成人教育法律法规和制度体系建设,突破体制,加快成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社会化改革进程,逐步实现招生模式市场化、教育资源投入市场化、教学管理市场化,从而构建具有自身特色和符合市场要求的人才培养新机制。另一方面,构建市场运作机制离不开创新精神指引下的成人高等教育改革实践,需要明确以市场经济为原点的发展意识,树立牢固的全局观念,加强内部的统筹与协调,彻底摒弃成人高等教育领域内愈演愈烈的低层次恶性市场竞争,创立新的社会整体形象。无疑,这样一个时代课题,必定需要包括普通高校、成人高校、社会机构以及更多的成人高等教育办学机构和社会力量,不断深化教育改革,更多地从人才培养理念、培养目标、培养模式等方面进行卓有成效地改革与创新,提高社会服务能力和彼此间的协调与合作水平,创建充满活力的人才培养互动式市场运作机制。
2.人才培养结构:由简单培养结构向多样化的分流与分层培养转变。重构人才培养结构,突出人才培养市场特征,是成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市场定位关键所在。可以断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具有自身特色的人才培养结构既是成人高等教育获取市场的基础,亦是各类人才培养形式开展市场竞争的逻辑前提。因而,当前的首要任务就是要针对成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结构单一现状,进行人才培养结构实态研究,透过扑朔迷离的市场现象,着力清楚解答成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究竟需要怎样一种主体结构和体系结构,在对人才培养时空分布与层次形成、内容构架与方式选择、实施过程与行为推进、资源整合与社会参与等方面进行全方位解读的基础上,大胆借鉴和汲取其他教育类型人才培养的成功经验,适时把简单划一的人才培养结构向多样化的分流、分层培养方式转变,即对人才培养实行专业分流与教学分层。主要内容是:学校或办学机构不按专业而按学科招收学生,在经过一定时期的通识教育与学科基础课程教育后,根据学生志愿和对市场人才需求总体趋势预测,对学生进行第一次专业方向分流和第二次特色专业分流,分流后,学校按市场对不同专业人才素质的不同要求设置课程设置与教学模式,进行分层教学,使培养人才的规格贴紧市场需求。如此,成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特色结构体系”将得到初步构建,具有多样性的人才培养格局将得到初步确立,与此相适应,人才培养的目标会变得更清晰,具有多样性的人才培养的途径会变得更通畅,人才培养的空间就会得到逻辑延伸,人才培养的社会效果就会经得起市场激烈竞争的检验。
当今时代,高等教育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关键作用备受瞩目,高度教育也是我国进行创新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手段。为推动我国高度教育创新人才培养,近年来举措不断,大量的投入和各类“工程”都在实施中。这更需要我们冷静思考,创新人才需具备的素质、创新人才培养的目标及方式现状及问题以及创新人才培养方式。因此,正确认识我国对创新人才培养的研究现状就显得尤为必要。
1 Y果与分析
本文以中国知网《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为文献来源,以主题“创新人才培养”和篇名“创新人才”进行检索,检索的时间范围为2007-2016年,研究层次为高等教育,共计检索到1153篇文献。本文对文献的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①研究机构。在1153篇文献中,清华大学的发文量最多,有20篇,其次是华中科技大学;②基金项目。对这一主题资助最大的是国家级基金,其资助的文献共有86篇;③期刊分布。发文量最大的是中国大学教学,有92篇,其次是中国高等教育,发表了88篇;④研究领域。创新人才培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社科领域;⑤年份。文献数量主要集中在2010―2014年这个时间段内;⑥教育层次。在1153篇文献中,篇名中含有“本科”的文献最多,研究主要集中在高等教育这一层次上。
2 研究综述
当前,就研究成果数量而言,“在高等教育中进行创新人才培养”领域的研究成果已经达到较大数量,并涌现出许多真知灼见的创新见解。其研究内容主要涵盖了以下两点:①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②创新人才培养的对策。
2.1 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我国学者对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通过对相关文献的分析,可归纳为以下几点:①教育体制的问题[1-3]。我国的教学体制过于集权化与行政化,严重侵蚀学术权力,阻碍了学术研究特别是创新性研究活动的开展。②教学主体的问题[1-7]。我国教师的问题主要为优秀教师数目太少、功利心态严重和言传身教不到位等,学生的问题有传统的基础教育导致的先天不足、学习目的缺乏和功利心态严重等;③教学方法的问题[1,3,4,6]。重知识轻思维培养、重课堂教学轻实践教学和重专业教育轻全面发展、灌输式教学、缺乏人才的目的培养、忽视创新培养和专业划分不合理等;④教学内容的问题[2,4,6]。以教材为主、教材内容陈旧、专业性与通识性处理不当等。⑤评价体系的问题[1,2,4]。主要表现在以传统的笔试为主、偏重课本知识、强调答案的唯一标准性,强调考试结果的重要性等。
2.2 创新人才培养的对策
(1)改革教育体制
从学校的内部治理制度和政府的宏观管理制度两个层面来进行教育体制改革。学校的内部管理制度从行政化管理和功利化管理转向人本化管理和学术化管理,政府的管理由对学校的直接行政管理,转为以政策引导、资源配置、信息服务和监督指导为主的宏观管理[3]。
(2)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①从主要重视学历考察向注重学历的同时更加注重能力考察和发展的转变[2];②建立广大教师都能参与的科研平台,设立惠及面宽的科研启动资金,提高各种层次和类型的进修机会;③在职称评定和奖励政策上看重教学水平和教学成果,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3]。
(3)转变教学方式
教学方式的改革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①转变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式。将现有的教育方式从单项式灌输教育向双向互动式教育转型[8];②加强信息化教育建设。主要从信息化教育环境建设、信息化教育资源建设和信息化教育组织建设三个方面入手[9];③教研融合。建立让学生参与科研的教学制度,从加强研究性教学和开展本硕博连读机制入手[4];④产学研一体化。根据合作层次和紧密度的不同,我国高校产学研合作模式可划分为非正式研究合作、契约型合作与知识转让、共同参与政府资助项目、人才培养、研发联盟与共建实体、技术孵化等六种模式;⑤实践育人。当前我国高校实践育人模式,包括项目化运作模式、高校与社区共建模式、校企合作模式、基地化模式等。
(4)优化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的优化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将专业教育与人文教育相结合[4];②对教学内容及时进行更新;③跨学科和交叉学科培养 。
(5)营造创新文化环境
营造创新文化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首先,大力推行研究型教学和探究式学习新模式;其次,不断加强教师队伍和师德教风的制度建设;第三,不断加强学风建设;第四,围绕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积极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科技创新、校园文化和社会实践活动。
(6)建立科学评价体系
对学生而言,评价不能局限于考试分数,注重从笔试、口试、开卷、闭卷、论文、实验、实习、实训、作品评价、发明、研究报告、设计等多种形式和多个方面考核评价学生。其次,对教师的考评也要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作为考评指标包含在内。
3 简要评价与展望
3.1 研究评述
总体来看,目前我国创新人才培养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和方法论,但是仍有部分领域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1)在研究内容上,一是没有对拔尖创新人才与普通创新人才的核心内涵加以区分;二是针对个案的研究比较丰富,缺乏一个整体性和统一性的归纳总结。
(2)目前对创新人才培养的研究都是切片式的研究,比如针对某一学校或学科的研究。但是对创新群体成长路径的研究很少,缺乏对创新人才群体的持续跟踪研究。
3.2 研究展望
中图分类号:G64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3)02—0064—02
全球化带来了教育国际化趋势, 高等教育国际化也成为现实语境,而人才培养作为高等学校三大功能中的核心功能,在高等教育国际化趋势下,如何培养适应国际化趋势的人才必然成为它不可或缺的内容。
一、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内涵及其对高校人才培养的要求
(一)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内涵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大学联合会提出:“高等教育国际化是把跨国界和跨文化的观点和氛围与大学的教学工作、科研工作和社会服务等主要功能相结合的过程。这是一个包罗万象的变化过程,既有学校内部的变化,又有学校外部的变化; 既有自下而上的,又有自上而下的; 还有学校自身的政策导向变化。”
(二)高校人才培养国际化是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必然要求
为顺应世界发展潮流,我国政府在2002年提出了“人才强国战略”,因此,在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中,培养国际化人才不仅是高校职能之所在,更是高等教育发展内在规律的要求,是时代赋予大学的历史使命。
教育国际化为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么,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才能适应教育国际化发展?《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别提出,要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对外开放的要求,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与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
二、我国高校人才培养现状及原因分析
(一)与国际社会发展需求“不对接”
国际大学协会(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University, IAU) 是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United Nations Educational, Scientific and Cultural Organization, UNESCO ) 为基础于 1950年成立的世界性大学协会, 高等教育国际化是其多年来长期关注的问题。IAU 指出: 高等教育国际化是把跨国界和跨文化的观点和氛围与大学的教学、 科研和社会服务等主要功能相结合的过程, 是一个包罗万象的变化过程,既有学校内部的变化,又有学校外部的变化;既有自下而上的,又有自上而下的;还有学校自身的政策导向变化。
目前,虽然大多数高校已经意识到国际化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并在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积极探索,但高校人才培养与国际化人才的需求仍存在一定的差距,我国培养出来的人才与国际发展需求呈现出“不对接”现象。世界著名咨询管理公司麦肯锡在《应对中国隐性的人才短缺》中指出,中国的毕业生很多,但只有不到10%拥有为外企工作的技能。以工程师为例,中国拥有160万年轻的专业人士,但是普遍缺乏参与项目或团队写作的实际经验,导致被认为适于在跨国公司中工作的中国年轻工程师的数量仅有16万人。中国虽然有巨大的人才供应量,但满足跨国公司所需技能要求的综合型管理人才却严重不足。
(二)原因分析
1.对高等教育国际化重要性的认识不足
这就导致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大到理念和制度的顶层设计,与人才培养直接相关的专业、课程设置,对人才培养起着潜移默化作用的校园文化建设,小到教师的言行等,不能充分体现出国际化的理念,因此培养出来的人才也具有局限性。
2.人才培养国际化没有系统化
国际化人才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我国高校近几年在国际化方面做了很多工作。但从总体上来看,国际化人才培养侧重于某些方面,还缺乏系统化的建设。上至管理,下至教学,没有形成系统的人才培养国际化体系,尤其是教育教学上的评价机制跟不上,严重制约了国际化人才培养的进程。
3.国际交流能力有限
在全球化浪潮的席卷下,大多数高校认同并勇于实践国际化进程,但实际操作中,囿于客观条件,比如师资队伍的国际化不够等,导致国际交流能力不足。这使得高校要实现人才培养与国际社会发展需求的“对接”,有心但无力,操作起来比较困难。
三、高校如何培养适应国际化需求的人才
(一)进一步加强对高等教育国际化内涵的认识
对于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理解,学者们各有高论。刘道玉教授就认为,高等教育国际化主要包括四点:从质量上说,强调各国要提高大学的水准,使各国大学教育的水平具有可比性, 并为国际社会所承认和接受; 在空间上, 强调大学的开放性,各国都要开放教育市场,既要到国外办学, 也要接纳外国在本国办学; 在资源上, 强调资源的共享性,各国要广泛开展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做到扬长避短、 互通有无;在理念上,要不断更新教育理念、 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使大学教育不仅要满足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的需要, 而且还要适应不断变化中的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因此,国际化人才培养并不是单一的环节,高校应在深刻理解教育国际化内涵的基础上,从质量、空间、资源、理念等各方面全方位渗入国际化因素,才能结出国际化人才这个“果”。
(二)加强国际化能力建设,推动高校自身国际化进程
高等教育国际化给我国高校提供了广阔的国际空间,同时也要求加强高校在教学、科研、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充分利用国际教育资源和市场,提升自身的国际化能力,推动国际化进程,培养出合格的国际化人才。中国高校应当积极创新教育理念,选聘一流师资,并在培养模式和教学内容等方面不断革新,推动自身的国际化进程。例如,制约中国高校与国外伙伴大学互换学生的瓶颈问题是中国高校全英文授课课程太少。清华大学利用 985 计划专项经费, 每年资助开设 90 门全英文授课课程;同济大学新近推出10 个系列、 140 门全英文授课课程。广州暨南大学于2001 年设立国际学院, 开设了国际经济与贸易等8 个专业的系列课程,采用英文原版教材,实行全英文授课。
(三)加强国际化人才培养的系统化建设
人才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国际化人才培养需从培养理念、培养目标、培养内容、培养模式等方面着手。要实现国际化人才培养目标,学校必须树立国际化的教育理念、确立国际化人才培养标准、构建国际化的课程体系、完善国际化人才培养制度。另外,从硬件建设和软件建设两方面积极营造人才培养的国际化环境,也是系统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加强人才培养定位与国际社会经济发展的对接
社会经济发展日新月异,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是瞬息万变。在国际化背景下,要培养国际化人才,我国高校的教育结构和人才培养模式必须与国际社会经济发展接轨,培养具备竞争力的人才。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准确掌握国际社会宏观经济发展形势及各行业的人才需求状况,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立足本国和学校自身的实际,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把跨国界和跨文化的大学教育理念和办学模式与高校自身的教学工作、科研工作和社会服务等结合起来,在专业体系、人才培养模式和人才培养质量等方面与国际社会经济需求紧密对接,构建起与国际社会经济发展相对接的人才培养体系的思路。
[参考文献]
[1]张树泉.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若干对策[J].江苏高教,2006(02).
[2]李莹.对高校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思考[J].高教高职研究.文教资料,20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