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2-11 09:57:03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哲学和科学的关系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现代科学正逐步走向分支化和一体化。当今的科学如同一棵健壮生长的大树,迅速的分化,产生大量的分枝,故而学科也越来越多,越分越细。与此同时,综合科学、边沿科学也不断出现,从表面看感觉毫不相关、极不相同的学科也开始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甚至多学科交叉融合提升其创新能力,其结果使得科学知识内容开始越来越复杂。
科学的数量集约化已经超出了人们日常认识能力。这种科学发展的规律加速了人们思想方法的改变,导致了系统性思维方式的出现。至此,观察者在考察问题时要以"系统"为中心而不再以实物为中心,另一方面,在认识一切客观现象实体的同时,还须将其作为一个系统,以及一个更高级系统的部分和要素。现代系统哲学强调系统的存在和构成,同时也关注对系统事物的发生、转化、关联等方面的认识。科学一体化打破了原有的学科之间的界限。不同学科存在的共同规律将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人们不仅审视科学发展的各个领域或分支,而且更加注重考察科学的整体以及整体内部各部分之间的关系。科学知识的整体化,要求人们的思维方法必须具有整体性。高校的科研团队管理也是如此。
一、系统哲学视角下的高校科研团队的现状
高校科研团队是由一些科学研究人员以科学技术创新为目的而组成的研究性群体。团队成员之间知识共享、技能互补,科研发展愿景相同,而且共同承担研究责任。科研团队由团队主持者和团队若干成员构成。团队主持者要有着扎实的专业基础与背景,其权威来自专业影响力。团队成员本着自愿的原则参加团队科研工作,并且能够自我管理;团队主持者拥有管理权,而决策权掌握在各位成员手里;科研团队中人人平等,共同参与项目的研发。非团队运作的科研群体与科研团队有着明显的区别,只有依存度高且个人目标服从群体目标,有着科研共识的群体才称得上是科研团队。依系统论的原理看来,高校科研团队仿佛相当于一个"企业",它包含个人的、团体的、社会的、物质的等几方面要素,也可看成一个"合作系统".高校科研团队管理的核心就是诸多要素的协调与发展。
进入到新世纪以来,我国诸多大学将"进军世界一流大学、具有较强科研实力和较高科研水平"作为学校发展建设的奋斗目标,指向建设研究型或教学研究型大学。故而特别重视科研项目的申报和经费的申请。对于普通高校而言,尤其是中西部地区的部分高校和近年来新升本科高校,他们的科研水平普遍不高,科研能力有限,受困于一些自身的局限,科研工作很难有大作为。如何在科研项目申请、研究工作中取得进步并获得相对优势呢?怎么去承担重大科研项目,怎么去研究具有创新性、颇具理论价值和应用价值的科研成果呢?
这是高校追求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必须解决的迫切问题。问题之钥就是组建素质过硬、结构合理的科学研究团队,并对其进行科学有效地管理。
目前高校科研团队存在的现状有:一是"近亲联姻"多、"内外结合"少.高校许多团队是硕博士导师和其学生组成,这些团队研究方向较为固定,互补性差,创新活力有限,难有大作为。二是"方向负责人"多、"战略大师"颇少。在知识飞速发展的今天,知识的总量在迅速膨胀。如数学一科,就有一千多个研究方向,像亚里士多德、莱布尼兹、庞加莱那样百科全书式的学者如今是寥寥无几。一个学者精于所学学科的一二个方向已属难能可贵,精通多个研究方向的人才更是不太现实的问题。这样,一个学科的多个研究方向就有多个负责人。他们带队组成一个或几个研究团队,在各自的研究领域开展工作。各方向负责人彼此之间缺少创新目标的牵引,难以形成合力支撑整个学科发展。三是"拉郎配"多、"自由恋"少。团队主持者为了申请项目的需要,临时按研究分工在各专业选取相关人员而组建的科研团队。这些团队目标指向单一,即以申请完成项目需要为前提、功利性强、短期行为多、稳定性较差。目前高校缺乏具有相同研究志趣、学科知识互补的人才的自主结合。跨专业、跨校、跨地区甚至是跨国的研究团队更显珍贵。
二、系统哲学视角下高校科研团队的特点和作用
1.高校科研团队的特点。一是研究目标要明确具体,研究方向要特色鲜明,具有独创性。研究目标和方向必须保持相对稳定,当然也可以根据现实条件进行适当调整,但一般来说,团队的核心研究方向应该具有阶段的相对稳定性。二是科研团队成员之间优势互补。所谓的"优势互补",就是团队成员各有所长,有的成员是擅长理论分析,有的成员是擅于实验操作,有的成员擅于市场推广等等。尤其是在强调"产学研"一体化的今天,成员之间的优势互补显得至关重要。三是民主是主旋律。科研团队成员之间合作共赢、互为依存,擅于倾听、各有贡献。四是科研团队的总设计师是团队领导者。
他不仅学术精湛,而且还善于沟通。不仅是管家,而且还是外交家,在争取项目和外部资源方面擅于处理各方面的关系。
五是科研团队新成果的产生具有高效性和持续性。群体的智力资源整合了每位成员的个人智慧,新成果的产生较之于单兵作战更快捷、更持久。六是责任共担、荣誉共享。科研团队的成员具有相同的目标期待,在工作过程中,他们分担责任,荣辱与共。完成工作目标时,共同接受奖励与激励。
2.高校科研团队的作用。一般来说,高校科研团队的作用主要有:一是科研团队的构建与创新工作有利于高校特色学科的培育。高校的办学特色在于特色学科。高校可依据现有的科研实力及学校发展的实际需要,有目的组建科研团队。
通过科研团队成员协力攻关,获得科研成果,进而促进学科特色的形成,支撑学科及专业的发展。二是有利于人才培养。
科研团队以团队主持者为核心进行建设,团队主持者必须是学科带头人。学科带头人必须具有跨学科的学识背景,具有较高专业影响力和沟通管理能力的"帅才".学术带头人遴选学术骨干和学术新秀组建科研团队,这不仅利于科研目标的完成,更重要的是研究过程中对人才的培养和提高。三是有利于科技创新。科研团队成员有着各自的研究领域和专长。他们间学科互补,在一起合作交流、探讨切磋。各种意见的碰撞与争论都有利于创新思想、方法的产生,这样容易形成相对完整的知识结构,利于产生科研成果和科技创新。四是有利于科研方向的整合。一些具有较好的学科背景和良好研究基础的学术精英带头组建科研团队,这不仅能够对其已有的研究方向进行提高和扩充,而且还可以使各成员的研究力量得到较好的凝聚,使得科研团队中的各种力量紧紧围绕既定的研究方向,形成研究合力.
三、系统哲学视角下建设管理的影响因子和遵循的原则
系统哲学强调系统性,探讨高校科研团队的管理,必须考察科研团队的影响因子。科研团队的影响因子概而言之有五个:适度的规模、专业技能的互补、相同的绩效目标、和谐的团体精神及责任的共担。
第一,适度的规模。团队成员不能过多、过杂,专业背景要精心选取,否则在相互交流时就会遇到较多困难,很难在科研工作中达成一致,从而会造成成员之间凝聚力低、团队忠诚度差、彼此之间缺乏信赖。
第二,各成员专业技能互补。科研团队在开展科研工作时,需要三方面的技能。首先要求各成员有扎实的专业教育背景,也就是要有良好的专业知识技能;其次是团队成员要受过科研方面的训练,掌握科学研究的方法,有着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是团队工作强调合作共赢,各成员都需要处理好人际关系。这一点容易被忽视,其实对于团队来说只有成员间精诚合作,风险共担,才能攻克难关,取得预期的成果。
第三,绩效目标相同。团队的存在依赖于各个成员之间具有共同的绩效目标。它是团队凝聚力的源泉,亦关乎团队工作的成败。在共同目标的统领下,成员开展研究工作。总目标可以分解为具体的、可量化的若干个子目标,依据完成情况对成员进行绩效考核和评估。
第四,和谐的团队精神。成功的科研团队应该拥有自己的团队文化,各成员拥有较为一致的科研指向,并且具有相似的价值取向,进而才能提炼出和谐的团队精神。在这一精神统领下,各成员才能完成团队共同的目标。
第五,责任的共担。团队主持者和各成员共同承担着团队责任,责任有大小和不同。这里所说的共担不仅指个人责任感的问题,而是成员之间的互动,即责任与信任。这是支持科研团队完成科研任务的重要保证。
基于此,科研团队管理工作应该遵循如下的原则:从宏观层面研究,也就是高校科研管理部门对科研团队的管理应遵循三个原则。第一是结合校情,因势利导。校系(院)相关领导和科研管理部门及人事、教学等相关部门,要有意识培养、引进相关学科人才,因势利导组建科研团队,并为其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给予人财物方面的大力支持,使其尽快成长壮大起来。第二是精挑细选,逐步培育。高校科研管理部门要与各系院紧密合作,对全校的人才构成及传统科研优势进行评估,提出构建科研团队方案。同时,对学术带头人和团队成员进行培养,可邀请同行专家做讲座,交流研究经验,或者派出人员去学习提高等等。第三适时调整,兼顾稳定。科研团队中的人员构成在保持相对稳定性的同时也要兼顾动态平衡,及时处理科研团队内外部的存在的各种问题和矛盾,保证科研团队整体的效能。正确对待新老交替现象,只有掌握好适时调整的原则,才能保证科研团队工作的连续和有效性,方能使科研团队具有良好的战斗力。
从微观层面研究,也就是科研内部的自我管理也应遵循三个原则。第一是凝心聚力,适度激励。团队领导者工作中要注意培养成员集体荣誉感、强化团队合作意识和提高工作向心力,注意"物化"方面的奖励和利益分享。激励时必须区别对待,贡献有大小,回报亦应不同。第二是群策群力,适当授权。科研团队的主要任务是科学技术创新,因而同时亦具有不确定性。这就需要团队主持者对各位成员有适当的授权,令每位成员能够适度参与决策,方能使其各尽其责。
团队领导者决策压力减轻了,就会有更多的精力去思考更具战略意义的课题。三是智力整合,知识共享。好的科研团队是整合了各成员的创造智力为群体智慧、努力营造知识共享的科研氛围,使成员能够自觉自愿地付诸科研行动。
综上,高校科研团队的管理,事关大局,微观上说影响学校科研实力的提升和学校的发展;宏观上说影响科技进步和创新成果的产生。因此,管理者要将科研团队管理作为高校管理的子系统来对待,绝不是一个部门、几个人就可以做好的。高校管理者要以战略发展的高度,协调各有关部门,做好高校科研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40.
[2](美)贝塔朗菲。一般系统论[J].自然科学哲学问题丛刊,1979(1)。
[3]乌杰。系统辩证论[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8:340.
[4]胡其图。论中国高校发展战略与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构建[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4(3)。
[5]张秀萍,刘培莉。大学科研创新团队建设的制约因素及对策[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6(6)。
中图分类号:F42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42-0118-01
1、引 言:
遵循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反思多年来特别是炼油厂近五年来的工作实践,从中越来越深刻地感受到,无论是就整个炼油厂还是就一个车间乃至一个班组来说,其管理风格对我们的生产管理、安全环保、节能减排和科学发展,对我们能不能把事情干对、干成、干的又好又快产生着根本性的重大影响。所以古人云“谋事在人”、“事在人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我这里所讲的管理风格,是指在管理者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的长期引导下,通过工作理念、制度规范、舆论氛围、道德惯例等等所构成的管理硬件和环境软件。实质上,它反映了我们对工作职责、业务特点、运作变化动态等等炼油生产管理本质的认识和掌握水平,标志着我们作为管理者应当拥有的领导一个厂、一个部门、一个单位科学发展的内在素质和能力。
多年来,我们得益于逐步形成了一种符合全厂科学发展需要的管理风格,或者说是在广大员工支持参与下不断磨合修炼成熟的管理者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使我们的生产管理和各项工作不断有新进展。时间经验教训和科学发展观启示我们,要坚持和丰富下面这些构成炼油厂管理风格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
2、内容:
一、 坚持把盯着现场、摸清底数、掌握齐全准确的第一性
资料摆进管理者上岗的头一件大事要事。这是我们管理实践过程中已然铺开但尚需深化的工作模式。
炼油厂党政班子成员,多年来始终坚持天天下现场进装置、看运行状态、查操作行为。因为炼油的实践告诉我们,重视生产现场,发展基于现场,风险来自现场、以人为本体现在现场。管理者只有全面掌握现场情况,才可做决定、发指令。现场不清留给我们永生抹不掉的伤痛,1027、303等事故带来的教训使得我们把紧盯现场作为管理者的第一要务,以此来检验是否是一个合格管理者的起码条件我们要求基层车间必须 清楚现场所有的变化情况,早做准备、早期预防。
由于两级领导把精力都用在现场所以几年来炼油生产比较稳定,节能减排效果明显,各项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而全厂各级管理者也逐渐形成了一种管理风格牢牢地盯住现场。
二、始终坚持遵从和凸显制度规范、机制政策的基础性作用,追求管理全程的运作稳健、客观长效、引向力强。这是我们逐步成型但需持续改进的层次布局和管理流程。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认识差异、利益差异、基础素质千差万别的情况下,有一种东西可以使人的行为趋向一致,其他手段只有在这个前提具备了才能发挥作用,这就是机制的力量。当然,匹配其他手段,是科学管理有别于传统管理的标识。
近几年,我们炼油厂逐步完善了管理机制。在班子建设上实行滚动式考核,适时调整干部。在人才培养选拔上,把班长岗位作为管理者的必由之路,用实绩来验证复合型人才,使优秀员工脱颖而出。满足了管理的需求。同时向广大员工昭示了一个用人之道。勤恳务实顾大局,有谋善断讲诚信成为大家追求上进的方向和目标。形成了科学的导向。由于新机制的逐步健全,各项制度的规范性性呈现出来,只有按章办事才可成就人的抱负,成为大家的共识,使得两级班子建设、班组长的选拔任用,顺理成章、水到渠成、自然而然、扎实稳妥。
三、始终坚持结合工作实际贯彻上级精神、借鉴先进经验,把观念、思路和措施创新实实在在地作用于具体管理的关键点和薄弱环节上,并正在打出“组合拳”,促使管理的劳动更加表现为创造性的劳动。
与时俱进、创新管理才能实现科学发展,但作为二级单位,基层工作的特点应当使其管理创新拥有自己的内容和特征。
炼油厂班子在工作实践中始终坚持不折不挠的贯彻落实公司精神。始终注重学习各兄弟单位先进经验。同时有一条至关重要的原则。就是把握方向、转变思路、改变方法,一切以炼油厂的实际出发,一切具有炼油厂的特色。
针对设备老化这一现状,我们设立了员工特别敬业奖,鼓励那些及时发现并处理突发的 设备隐患的员工;同时提出发现漏点越小越有价值越应重奖的观念;在员工培训上,坚持越优秀越加强培养的信念;在评价车间班组工作业绩上,实行整体考核,团队评价的方法;在提升员工素质方面采取重点培养择优选拔的策略,组建班组长联合会用来培养、识别可塑人才等等。
同时及时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使管理创新与技术创新相得益彰。结果十分喜人。
四、坚持直面现实矛盾,管得严、真心爱,这是我们体现和谐、以人为本抓管理尤其是队伍建设上较有收获的工作套路。
利益驱动是社会学和经济学基本定理。我们因为视他为俗物而回避。科学发展观强调,要让各族人民共享改革成果,要关注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现实的、最紧迫的利益问题。使管理风格更有人情味,更感人人性化。
维护好发展好管理层和被管理层、单位与单位、团队与个人之间的共同利益,是我们强化三基工作的基本依据。
[中图分类号] R36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7)05-184-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orrelation of blood lactate clearance rate and APACHEⅡ score in patients with septic shock. Methods 30 patients with septic shock in our hospital from June 2014 to December 2016 were selected as subjects. According to the APACHEⅡscore, among them, 15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group A(score not less than 20) and group B(score less than 20). Results The score of APACHEⅡ and the level of blood lactate in group A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group B(P
[Key words] Lactate clearance rate; APACHE II score; Septic shock; Relevance
感染性休克是因乐馗腥荆特别是革兰阴性菌感染而造成的休克,极易引发组织出现缺血以及血氧降低表现[1],继而导致高乳酸血症,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感染性休克是临床患病占比中较高的疾病,患病率呈逐年增长趋势增高,且其死亡率居高不下。经临床研究,对感染性休克患者给予液体补给、抗感染以及机械通气等治疗,可取得显效效果;但是预后效果不乐观。而实施有效的评估方法以及准确把握患者的病情,特别对高危患者给予对应的治疗策略,可极大地促进转归,降低死亡率。在临床中初步认为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病情评分评估(APACHEⅡ评分)能对此类患者做合理的评估,且认为该评分和血乳酸清除率具有一定的关联性。基于此,现对本院30例感染性休克者的临床资料开展分析,探讨血乳酸清除率和APACHEⅡ评分的有关性,现将结果阐述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6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30例感染性休克患者,本次研究均报经伦理委员会认可,入选对象参考APACHEⅡ评分分组,APACHEⅡ评分≥20分视为A组,APACHEⅡ评分0.05),具有可比性。
1.2 入选和排除标准
入选标准:存在严重感染,且收缩压(SBP)≤90mm Hg,或平均动脉压(MAP)≤65mm Hg,伴有少尿、高乳酸血症、外周灌注不良、意识改变等组织低灌注表现。
排除标准:肝肾功能不正常者或者有关疾病者;大剂量儿茶酚胺药物用药者;服用二甲双胍药物的糖尿病者。
1.3 观察方案
30例患者于医治前后12h采取血乳酸水平检查,于患者的桡动脉抽取2mL的血液作为标本,利用Stat Profile PHox GEM Premier 3000血气分析仪予以血乳酸检定;均采用入酸酶盐法检查。其中血乳酸清除率即治理前后的血乳酸差值/治理前血乳酸值×100%。
1.4 评价指标
比较两组APACHEⅡ评分以及血乳酸水平;分析患者血乳酸清除率和APACHEⅡ评分的相关性统计;同时分析死亡患者(死亡组)和存活患者(存活组)的上述指标。
1.5 统计学方法
数据以SPSS20.0相关软件统计,对涉及到的量数据,以()表示,采用t检验,P
2 结果
2.1 血乳酸水平和APACHEⅡ评分比较
A组的APACHEⅡ评分和血乳酸水平均高于B组(P
2.2 存活组和死亡组血乳酸水平、APACHEⅡ评分和血乳酸清除率比较
存活组的血乳酸清除率显著高于死亡组,P
2.3 死亡组、存活组APACHEⅡ评分和血乳酸清除率相关性经分析
死亡组的血乳酸清除率和APACHEⅡ评分呈负相关(r=-0.814,P
3 讨论
感染性休克者以院内感染居多,该病有较高死亡率,故采取有效的评估方式,对预后和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2-3]。本组研究中,对30例感染性休克患者予以分析,发现患者的APACHEⅡ评分和血乳酸水平呈正比,而血乳酸清除率和APACHEⅡ评分成反比;由此提示血乳酸清除率可反映出患者脏器功能损害的程度,而当病情恶化时,APACHEⅡ评分也会随之升高。目前APACHEⅡ评分系统已被临床用于判断感染性休克病情系统中[4-5]。而血乳酸水平被视为患者组织缺氧的早期检查指标,该指标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血乳酸水平可对血液内乳酸的合成、转化以及清除等过程给予全面的评估[6-7]。血乳酸水平升高不仅提示患者细胞氧供的显著不足,还说明骨骼肌Na+-K+-ATP活性的提高和丙酮酸代谢产物相应增加[8]。但短暂性检查血乳酸水平仅能说明组织供氧和耗氧间的关系[9],而无法反映病情改善程度和生命体征变化,故需对血乳酸水平连续检查才能够利用乳酸清除率反映出患者的预后结果[10-11]。
经高菲研究[12],待血乳酸清除率提高时,而APACHEⅡ评分则降低,由此说明两者呈正相关。另有Shazia Nakhoda报道[13],APACHEⅡ评分和血乳酸清除率具有一定的关联,当血乳酸清除率提高时,APACHEⅡ评分则降低。这与本研究结果均相符,感染性休克患者的感染性休克患者低水平的血乳酸清除率与APACHEⅡ评分降低,则血乳酸清除率提高显著相关,提示患者的病情就会加重,预后不良[14-15]。故可将乳酸清除率作为评估感染性休克病情变化的重要指标。
综上所述,APACHEⅡ评分和血乳酸清除率可作为评估感染性休克患者预后效果的关键指标;因本研究所取病例较少,有关临床资料不充分,故还需对此加大研究力度,获得更为合理的试验数值。总而言之,可将血乳酸清除率作为评估感染性休克患者病情变化的相关指标。
[参考文献]
[1] 卢涛,张戈,晋照明,等.APACHEⅡ评分与血乳酸清除率对危重症患者预后评估的比较[J]. 河北医学,2015,10(4):552-554.
[2] 凌鹏.血乳酸清除率与APACHE Ⅱ评分在感染性休克患者中的相关性探讨[J].中国医药指南,2015,2(7):185-186.
[3] 吕俊,熊昊,郭燕妮.重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APACHE Ⅱ评分及乳酸清除率水平与临床预后的关联分析[J].现代医学,2016,1(3):353-356.
[4] 刘玉霞.感染性休克液体复苏后血流动力学指标对患者预后的分析[D].乌鲁木齐:新疆医科大学,2016,5(4):20-21.
[5] 张开龙,唐璐.感染性休克患者血乳酸清除率与APACHEⅡ评分相关性分析[J].西南国防医药,2012,11(3):249-250.
[6] 侯立军,赵宏胜,王忠勇.血乳酸动态监测评估感染性休克病情的价值[J].江苏医药,2012,14(16):1912-1914.
[7] 祝小梅,冯辉斌,邵碧波.血乳酸及乳酸清除率对感染性休克预后的预测价值[J].实用医学杂志,2012,17 (23):3899-3901.
[8] 宋秋鸣,武道荣,冯开俊.动脉血乳酸清除率及碱剩余在感染性休克患者中的动态监测价值[J].实用医学杂志,2013,2(21):3521-3523.
[9] 袁俊,杭佑宝.动脉血乳酸和早期乳酸清除率对感染性休克患者预后的判断价值[J].吉林医学,2013,6(28):5765-5767.
[10] Necdet Guler,Omer Unalp,Ayse Guler,et al.Glasgow coma scale and APACHE-II scores affect the liver transplantation outcomes in patients with acute liverfailure[J].Hepatobiliary & Pancreatic Diseases International,2013,3(6):589-593.
[11] 马升军.早期乳酸清除率对呼吸衰竭患者预后评估的作用[D].重庆:重庆医科大学,2012,13(5):60-61.
[12] 高菲.脓毒症患者降钙素原及动脉乳酸与碱剩余变化的临床意义[D].天津:天津医科大学,2013,5(9):15-16.
[13] Shazia Nakhoda,Ann BZ,Maria RB,et al.Use of the APACHE II score to assess impact of therapeutic plasma exchange for critically ill patients with hypertriglyceride-induced pancreatitis[J].Transfusion and Apheresis Science, 2016 Oct 17. pii:S1473-0502(16)30148-3.
中图分类号 R749.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4)7-0046-02
在临床上,心血管内科疾病患者中,发生心理障碍的主要症状为:焦虑、抑郁以及躯体化障碍等,患者的发病率在逐渐上升。根据相关的研究发现,目前大概有25.0%~40.0%的患者发生心理障碍或者伴有心理障碍疾病,并且在心内科中非常常见[1]。对患者采用药物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障碍症状,有效地控制患者的急性发作。笔者所在医院对收治的心理障碍疾病患者采用黛力新和帕罗西汀治疗,探讨和分析其治疗心血管内科患者的焦虑/抑郁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9年1月-2013年4月笔者所在医院心内科收治的200例轻中度、重度焦虑/抑郁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男60例,女40例,年龄32~68岁,平均(45.0±2.0)岁;轻度焦虑/抑郁30例,中度焦虑/抑郁为10例,重度焦虑/抑郁为60例。试验组男59例,女41例,年龄34~67岁,平均(44.5±3.0)岁;轻度焦虑/抑郁29例,中度焦虑/抑郁为11例,重度焦虑/抑郁为60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评估方法 采用医院焦虑/抑郁情绪测定表对患者进行自评打分,正常:0~7分;焦虑/抑郁:≥8分。由专业人员采用Hamilton焦虑量表(HAMA)和Hamilton抑郁量表(HAMA-17)对患者进行心理评定[2]。严重焦虑:HAMA总分>29分;中度焦虑:21~28分;轻度焦虑:14~20分。严重抑郁:HAMA-17总分>35分;中度抑郁:20~34分;轻度抑郁:14~19分。
1.2.2 治疗方法 对患者进行必要的心理治疗和患者进行自我调节之后,对照组给予黛力新(H.LundbeckA/S,批准文号:注册证号BH20020474)治疗,1片/次,早晨和中午分别服用1片。在治疗1周之后,剂量改为1片/d。试验组给予帕罗西汀(中美天津史克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10950043)20.0 mg治疗,1片/d。两组患者分别治疗1个月。
1.3 疗效评价标准
疗效评定:按HAMA减分率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9.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字2检验。P
2 结果
本研究中,186例患者完成了治疗,其中对照组8例退出试验,试验组6例退出试验。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在治疗1周之后,患者的症状都得到了改善。试验组:2例患者出现口干和心率增快以及头晕等症状;对照组:3例患者出现嗜睡和体重增加等情况。
轻中轻度焦虑/抑郁:试验组(40例):痊愈23例,显著进步10例,进步1例,无效6例;对照组(40例):痊愈24例,显著进步10例,进步1例,无效5例;试验组和对照组治疗中轻度焦虑/抑郁患者的有效率分别为85.0%、87.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重度焦虑/抑郁试验组(60例):痊愈40例,显著进步10例,进步1例,无效9例;对照组(60例):痊愈20例,显著进步9例,进步8例,无效23例;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在治疗重度焦虑/抑郁的有效率分别为85.0%、6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目前,对于患者发生心理障碍的原因还不是很清楚,可能与患者的遗传因素和来自社会的精神压力等有关,使得患者的神经内分泌和中枢神经递质功能发生异常有关[3]。然而,患者发生心理障碍是有一定的神经生物学变化基础,主要是由于去甲肾上腺素等神经递质的含量出现一定的减少,进而使得患者出现拟交感胺的代谢异常情况。
在人体中,交感神经的中枢主要是下视丘,患者发生心脏神经症病变的部位可能发生在下视丘。在心内科疾病患者中,发生心理障碍的患者非常多,发生焦虑情绪的患者占10.0%,心脏疾病住院患者发生焦虑和抑郁情况的几率分别为42.5%、25.0%[4]。大多数胸痛患者的临床症状主要是由于患者发生焦虑和抑郁,并不是患者出现冠状脉出血而引起[5]。对患者进行心理障碍治疗的主要目的是使患者由心理障碍所引发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得到减少或者消除,进而使得患者的预后情况得到有效地改善,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控制和减少并发症和复发的发生。
帕罗西汀是一种选择性的5-HT再摄取抑制剂,是目前新研制的一种新类型抗抑郁药物[6]。主要作用是选择性抑制5-HT再摄取,进而使得突触间隙5-HT的含量得到增加,进而达到治疗的效果[7]。这种药物的抗胆碱能不良反应非常小,并且对人体的血管和肝肾功能造成的影响非常小,同时具有比较轻的镇静作用,患者具有非常好的耐受性和药物治疗依从性,服药方便和安全。在复合制剂黛力新中,含有杂环类抗抑郁剂四甲蒽丙胺以及神经阻滞剂三氟噻吨,主要是使得突触间隙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以及5-羟色胺等含量升高,具有非常好的治疗协同效果[8]。此外,能够有效地治疗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症状,使得患者的躯体症状得到有效地改善。经过此次的研究发现,在这200例患者中,186例患者完成了治疗,其中对照组8例退出试验,试验组6例退出试验。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在治疗1周之后,患者的症状都得到了改善。特别是治疗3~4周的时候,改善特别明显。试验组:2例患者出现口干和心率增快以及头晕等症状;对照组:3例患者出现嗜睡和体重增加等情况。两组患者的血常规和血脂以及肝肾功能等在治疗前后没有差异。试验组和对照组治疗轻中度焦虑/抑郁的有效率分别为85.0%、87.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在治疗重度焦虑/抑郁的有效率分别为85.0%、6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采用黛力新和帕罗西汀对心血管内科疾病患者进行治疗,两种在抗抑郁和中度焦虑等治疗上没有明显差异,但黛力新的价格相对要比较便宜,具有非常好的治疗效果,因此可以作为首选药物。但对于重度焦虑和抑郁疾病的患者,帕罗西汀的效果则更加明显,可在早期时选用。
参考文献
[1]王再超,董梦久,陈景辉.黛力新联合逍遥丸治疗广泛性焦虑症临床观察[J].湖北中医杂志,2010,32(3):39-40.
[2]刘艳,黄素娴,黄妙娟,等.黛力新治疗胆汁反流性残胃炎并焦虑抑郁的疗效观察[J].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2011,20(12):1107-1109.
[3]李红文,范俊生,李艳丽.黛力新治疗伴抑郁或焦虑的偏头痛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0,13(10):69-71.
[4]张国伟,吴绍娴,许荻,等.黛力新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加重期焦虑抑郁症[J].航空航天医药,2010,5(7):1092-1093.
[5]邓贤坤,张继娟,张文俊,等.黛力新联合舒利迭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焦虑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21(21):2307-2308.
[6]徐传芹,郑玉龙,周黎阳,等.黛力新对支气管哮喘焦虑症状的疗效[J].临床肺科杂志,2011,16(2):210-212.
[中图分类号] R541.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3)02(c)-0033-03
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冠心病已经成为全球人口死亡的首要原因。目前已经公认,吸烟是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它和冠心病的其他危险因素如高血压、高血脂等之间具有协同关系[1]。吸烟人群冠心病的发病率及死亡率均显著高于非吸烟者[1]。因此,早期预测吸烟人群中冠心病的发病风险并进行强化干预,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凝集素样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LOX-1)是近年来发现的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的主要受体之一,它的主要功能是结合、内吞并降解OX-LDL[2]。LOX-1在血管组织的内皮细胞、血管平滑肌细胞的表面广泛表达,其位于细胞外的结构域可以被酶解为水溶性的sLOX-1。sLOX-1能够反映LOX-1的表达水平并被视为冠心病的重要的血清生物学标志物之一[3]。然而,血清sLOX-1水平与吸烟人群冠心病发病的关系仍然没有明确,因此,本研究旨在评价血清sLOX-1水平与男性吸烟者冠心病发病之间的关系。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纳入2010年3月~2012年3月在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心内科住院及门诊健康体检的男性吸烟者216例,根据患者是否合并冠心病分为冠心病组(n = 95)及非冠心病组(n = 121)。冠心病的诊断则结合患者的病史、主要临床症状与体征、心电图及运动平板实验明确。主要排除标准:①合并心肌病、肺心病及心瓣膜病等其他器质性心脏病;②合并系统免疫性疾病;③合并已知的恶性肿瘤;④合并糖尿病、代谢综合征等代谢紊乱性疾病;⑤合并慢性肝、肾疾病。
1.2 方法
1.2.1 标本采集 所有入选者均采清晨空腹静脉血10 mL,置于普通离心管,以3 000 r/min离心15 min后,分装于Eppendorf管后置于-70℃冰箱中待用。
1.2.2 血清sLOX-1水平检测 抗人sLOX-1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试剂盒购自武汉优尔生科公司,严格按照使用说明书的要求,使用酶标仪测定每位入选者的血清sLOX-1水平。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1.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对各组数据进行正态性检验。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中位数(四分位差)表示,计数资料用率表示。两组间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两样本t检验(正态)或Mann-Whitney U检验(非正态),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首先采用单元Logistic回归分析评价各变量与合并冠心病的相关性;将有相关趋势(P < 0.20)的变量纳入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评价其与吸烟合并冠心病之间的独立相关性。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基线临床资料比较
冠心病组患者低密度脂蛋白水平更高,其余两组患者各基线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1。
2.2 两组患者的血清sLOX-1水平
血清sLOX-1水平数据为非正态分布数据,故采用中位数(四分位差)表示。研究结果显示,冠心病组患者血清sLOX-1水平显著高于非冠心病组患者[(678~2 104 ng/L,平均1 652 ng/L)与(382~1334 ng/L,平均829 ng/L)](P < 0.01)。
2.3 各变量与合并冠心病的独立相关性
单元Logistic回归中,体质量指数、收缩压水平、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及血清sLOX-1等变量与冠心病发生存在相关的趋势(P < 0.20)。将这些变量纳入多元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后显示,在排除各因素间的相互干扰后,只有血清sLOX-1水平与吸烟合并冠心病存在独立正相关性(优势比:2.136,95% 可信区间:1.22~3.401; P < 0.01)。见表2。
3 讨论
本研究探讨了男性吸烟者中血清sLOX-1水平与其合并冠心病的关系,本研究发现,在男性吸烟者中,合并冠心病者的血清sLOX-1水平显著高于未合并冠心病者,血清sLOX-1水平与男性吸烟者合并冠心病存在独立的正相关性。吸烟的危害极大,研究表明,吸烟会使冠心病患病时间提前10年,并会使冠心病患病的危险增加2倍[1]。明确吸烟者中对罹患冠心病有预测价值的血清生物学标志物,既对更深入地理解吸烟与冠心病的关系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又对冠心病的早期发现和治疗有着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然而,国内外却只有少量的研究来评价吸烟者的血清生物学标志物与冠心病发病之间的关系。
本研究结果表明合并冠心病的男性吸烟者的血清sLOX-1水平较未合并冠心病者显著升高,这初步提示血清sLOX-1水平越高的男性吸烟者其罹患冠心病的可能性就越大。在进一步的单项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中发现,高血清sLOX-1水平与冠心病发病存在相关的趋势,因两组患者在基线临床资料方面的不一致性,本研究进一步进行了多项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在排除了各种混杂因素干扰后,高血清sLOX-1水平是男性吸烟者合并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子。因为血清sLOX-1水平能够反映机体LOX-1的表达情况,因此,本研究结果表明了LOX-1的表达升高可能是连接吸烟与冠心病发病的重要环节之一。而这其中可能的机制是,吸烟能够增加冠状动脉内皮细胞的LOX-1表达,而LOX-1与其配体结合后,会加重冠状动脉内皮细胞损伤,并促进平滑肌细胞和巨噬细胞吞噬脂质,并转化为泡沫细胞[4-5]。另外,LOX-1能诱导各种黏附分子和炎症因子的表达,促进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的黏附聚集[6-7],而上述病理生理过程在冠心病的发生、发展中均起着重要的作用。本研究最重要的局限性是本研究为一单中心、小样本量的横断面研究,因此,在将本研究的结论应用于临床实践之前,仍然需要多中心、大样本量的前瞻性研究来证实。
总之,高血清sLOX-1水平是男性吸烟者罹患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子,检测血清sLOX-1水平可能成为预测男性吸烟者合并冠心病风险的一种重要的手段。
[参考文献]
[1] 周敏,何青.吸烟与冠心病[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0,38(8):763-765.
[2] Kataoka H,Kume N,Miyamoto S,et al. Expression of lectin-like oxidized low-density lipoprotein receptor-1 in human atherosclerotic lesions [J]. Circulation,1999,99(24):3110-3117.
[3] Brinkley TE,Kume N,Mitsuoka H,et al. Variation in the human lectin-like oxidized low-density lipoprotein receptor 1(LOX-1) gene is associated with plasma soluble LOX-1 levels [J]. Exp Physiol,2008,93(9):1085-1090.
[4] Zhao ZW,Zhu XL,Luo YK,et al. Circulating soluble lectin-like oxidized low-density lipoprotein receptor-1 levels are associated with angiographic coronary lesion complexity in patients with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J]. Clin Cardiol,2011,34(3):172-177.
[5] Kobayashi N,Hata N,Kume N,et al. Soluble lectin-like oxidized low-density lipoprotein receptor-1 as an early biomarker for S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time-dependent comparison with other biomarkers:time-dependent comparison with other biomarkers [J]. Circ J,2011,75(6):1433-1439.
【关键词】 伤科熏洗方;类风湿性关节炎;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1β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icacy of Shangke Xunxi formula on rheumatoid arthritis (RA) and regulating effects on serum TNF-α and IL-1β levels in patients with RA. Methods One hundred and ten patients with RA enrolled were randomly pided into treatment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55 patients in each group.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treated with Shangke Xunxi formula combined with western medicine for 4 weeks, while the control group only received the treatment of western medicine. Curative effects in the two groups were evaluated after treatment. Syndrome profile and laboratory examinations were observed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Moreover, ELISA were performed to measure serum TNF-α and IL-1β. Results Total effective rate in treatment group (72.7%)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control group (49.1%). Clinical syndromes were improved in the two groups (P<0.05), but it was more obvious in treatment group than in control group (P<0.05). ESR, CRP, TNF-α and IL-1β levels were markedly decreased in treatment group (P<0.05), but no obvious change was observed in control group (P>0.05). Conclusion Down-regulation of TNF-α and IL-1β levels with Shangke Xunxi formula might play a key role in its therapy of RA.
Key words:Shangke Xunxi formula;rheumatoid arthritis;tumor necrosis factor-α;interleukin-1β
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以关节滑膜炎为特征的慢性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滑膜炎持久反复发作,关节内软骨和骨的破坏,导致关节功能障碍,甚至残废[1]。RA发病率高,病机复杂,治愈率低,对该病的治疗学研究一直是国内外药物研究领域的热点[2]。伤科熏洗方是我们在中医辨证论治原则指导下,结合现代药理研究成果,研制开发的用于骨关节疾病外用方[3]。为了客观评价伤科熏洗方对RA的临床疗效,2006-2009年期间,我们选择110例活动性RA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伤科熏洗方的疗效及其对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110例RA患者来自武汉地区,均符合美国风湿病协会1987年类风湿关节炎修订分类标准[4],为活动性RA患者(疼痛、关节肿胀和血沉增快),排除Ⅳ期及服用激素患者。所有受试者对本研究均知情同意。其中男性41例,女性69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55例,其中男18例,女37例,平均(48±13)岁,平均病程(52±29)年;对照组55例,其中男23例,女32例,平均(49±15)岁,平均病程(55±36)年。2组患者治疗前性别比例、年龄和病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所有患者无心、肝、肾、自身免疫性疾病及内分泌疾病等病史,检测前6个月未服用过免疫抑制剂及激素。
1.2 治疗方法
本研究为开放对照试验,试验前停用其他内服、外用中药及其他西药,服用安慰剂进行为期1周的清洗,然后进入试验,共观察4周。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①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布洛芬缓释胶囊,每次300 mg,每日2次,于早晚餐饭后口服,共4周;慢作用抗风湿药(DMARDs):柳氮磺吡啶,第1周每次0.5 g,每日2次,如无明显不良反应,第2周开始服用0.75 g,每日3次,共4周。治疗组采用伤科熏洗方熏洗联合西药治疗。①伤科熏洗方熏蒸方法:中药材在治疗前浸泡30 min后,放入电饭煲加热至煮沸冒蒸汽后,患者躺在熏蒸床上,开始对病变关节进行熏蒸,每次30 min,每日1次,共4周。伤科熏洗方药物组成:川芎30 g,羌活20 g,独活20 g,桂枝10 g,桑枝30 g,伸筋草20 g,透骨草15 g,花椒10 g,艾叶20 g。方中所有药物均购自武汉协和医院中药房。②西药治疗同对照组。
在试验过程中2组患者均不加用其他具有抗炎、镇痛和免疫调节作用的药物,以免影响结果的评定。
1.3 疗效标准
根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1993)进行疗效评价:临床症状、体征和血沉(ESR)改善<30%为无效;改善30%~49%为好转;改善50%~74%为有效;改善75%及以上为显效。
1.4 观察项目与方法
1.4.1 临床指标 包括晨僵时间、握力、休息痛、压痛关节数、关节压痛指数、肿胀关节数、关节肿胀指数。晨僵时间定义为早晨睡醒至关节僵硬消失持续时间,以分钟计算。握力测定采用水银柱型血压计,先将气囊充气至20 mm Hg,读数后减去20,双手各测3次,分别取平均值。休息痛采用10 cm目视模拟标尺法计算。关节压痛指数按4级评分:无压痛,计0分;有压痛,需医生询问才能察觉,计1分;有压痛,无需医生询问能察觉,计2分;压痛明显,呈痛苦面容,计3分。关节肿胀指数按4级评分:无肿胀,计0分;肿胀低于骨突,计1分;肿胀与骨突相平,计2分;肿胀高于骨突,计3分。
1.4.2 实验室检查 ①RA活动性指标ESR和C反应蛋白(CRP)的水平。②血清TNF-α、IL-β水平检测:分别于治疗前后留取空腹静脉血,分离血标本后置于-70 ℃冰箱保存备用。血清TNF-α和IL-1β均采用双抗夹心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测定,所用试剂盒均购自武汉博士德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具体实验操作由专人严格按照说明书执行。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所有检验均采用双侧检验,取α=0.05,P<0.05认为有统计学意义。各次就诊的计量资料用x±s表示,与筛选期基础值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2组间治疗前后的变化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2组间疗效比较采用Ridit分析。
2 结果
2.1 2组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2.7%,对照组为49.1%,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表1 2组RA患者疗效比较(略)
2.2 伤科熏洗方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细胞介素-1β水平的影响
治疗组在治疗后,TNF-α和IL-1β的水平显著下降(P<0.05),而对照组无明显变化。2组治疗后比较,对照组TNF-α和IL-1β水平明显高于治疗组(P<0.05)。见表2。表2 2组RA患者治疗前后血清TNF-α和IL-1β水平比较(略)
2.3 伤科熏洗方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临床指标及血沉、C反应蛋白的影响
试验前2组患者临床指标ESR、CRP相比无明显差异。治疗组治疗后各项均有明显改善。对照组除肿胀关节数和关节肿胀指数外,其他临床观察项目明显改善,但是ESR和CRP下降不明显。治疗后2组相比,治疗组对晨僵时间、握力、关节压痛指数、肿胀关节数、关节肿胀指数、ESR和CRP改善更为明显。见表3。表3RA患者临床指标及ESR、CRP治疗前后2组比较(略)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下同)
3 讨论
RA是一种病因不明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以中年女性多见,主要表现为对称性、慢性、进行性多关节炎。目前临床上治疗RA的药物主要包括缓解症状的NSAIDs、缓解病情的DMARDs以及糖皮质激素等[5]。以DMARDs为代表的药物可以防治病情恶化和缓解关节组织破坏,但因其诸多不良反应,如肝功能损害、消化道反应以及易发感染,同时在部分患者缺乏疗效,使其临床应用收到一定的限制[6]。近几年来开发的生物制剂,由于口服活性差,需反复注射,且价格昂贵,严重影响其临床应用[7]。中医中药在治疗RA方面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优势,疗效肯定,不良反应相对较小,价格相对低廉。因此,加快研发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小的中药,具有重大的临床意义。
伤科熏洗方具有活血疗伤、通络止痛的功效,临床上主要用于各种类型关节炎和骨折等[3]。在本研究中,我们将伤科熏洗方联合西药与单纯使用西药进行对照研究发现,联合用药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纯西药,初步显示伤科熏洗方良好的治疗作用。同时,通过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和RA活动性实验室指标发现,联合用药和单纯西药治疗,均能明显改善RA的临床症状,但联合用药的治疗作用明显优于单纯西药,提示伤科熏洗方可以与NSAIDs在改善症状方面产生协同作用。ESR和CRP两项RA活动性指标,单纯西药治疗无明显作用,考虑可能是柳氮磺吡啶起效慢,但联合伤科熏洗方后,ESR和CRP明显下降,提示伤科熏洗方可以抑制RA活动病变,增强西药的治疗作用。
近年来许多研究已经表明,炎性因子在RA中发挥重要作用[8],其中TNF-α和IL-1β处于中心地位[9],在RA活动期表达明显升高[10-11]。二者协同导致滑膜炎,激活滑膜细胞分泌IL-6等其他炎症介质,增加纤溶酶原激活物的活性,加重关节病理破坏。因此,目前各种研究试图通过各种途径阻断TNF-α和IL-1β,从而抑制RA的病变进展[12]。在本研究中,为了探讨伤科熏洗方的作用机制,在治疗前后我们检测了患者血清TNF-α和IL-1β水平变化,同时,为了避免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对结果造成的影响,在病例选择中,我们排除了正在服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的患者。结果显示,单纯服用西药对血清TNF-α和IL-1β水平无明显作用,但联合伤科熏洗方后,血清TNF-α和IL-1β水平明显降低。考虑其可能的机制是,伤科熏洗方经皮吸收后,通过抑制局部的炎症改变,继而影响全身性炎症因子分泌水平,这可能是该方治疗RA的主要作用机制之一。
总之,伤科熏洗方可以下调活动性RA患者血清TNF-α和IL-1β的水平,明显减轻RA患者临床症状以及ESR、CRP,这为伤科熏洗方的临床使用提供了理论依据。但伤科熏洗方作为外用药,如何调节RA炎症因子TNF-α和IL-1β的表达,以及其治疗RA的分子机制尚不明确,值得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 Burton W, Morrison A, Maclean R, et al. Systematic review of studies of productivity loss due to rheumatoid arthritis[J]. Occup Med (Lond),2006,56(1):18-27.
2 Saag KG, Teng GG, Patkar NM. American College of Rheumatology 2008 recommendations for the use of nonbiologic and biologic disease-modifying antirheumatic drugs in rheumatoid arthritis[J]. Arthritis Rheum,2008,59(6):762-784.
3 熊鹏程,寿折星,熊昌源,等.伤科薰洗方对实验性兔膝骨性关节炎软骨组织形态学的影响[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08,16(5):19-21.
4 Arnett FC, Edworthy SM, Bloch DA, et al. The American Rheumatism Association 1987 revised criteria for the classification of rheumatoid arthritis[J]. Arthritis Rheum,1988,31(3):315-324.
5 Ward MM. Rheumatoid arthritis: Guidelines for the management of RA:breadth versus depth[J]. Nat Rev Rheumatol,2009,5(6):302-303.
6 Katchamart W, Trudeau J, Phumethum V, et al. Efficacy and toxicity of methotrexate (MTX) monotherapy versus MTX combination therapy with non-biological disease-modifying antirheumatic drugs in rheumatoid arthritis: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 analysis[J]. Ann Rheum Dis,2009,68(7):1105-1112.
7 Bongartz T, Sutton AJ, Sweeting MJ, et al. Anti-TNF antibody therapy in rheumatoid arthritis and the risk of serious infections and malignancies: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of rare harmful effects in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J]. JAMA,2006, 295(19):2275-2285.
8 McInnes IB, Schett G. Cytokines in the pathogenesis of rheumatoid arthritis[J]. Nat Rev Immunol,2007,7(6):429-442.
9 Zwerina J, Redlich K, Polzer K, et al. TNF-induced structural joint damage is mediated by IL-1[J]. Proc Natl Acad Sci USA,2007, 104(28):11742-11747.
一、体育与科学的互动关系
体育与科学的互动关系是伴随着整个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同时体育与科学的发展也是行影相随的,体育的发展需要科学的支撑,科学指导体育的发展,体育为科学提供了服务,体育与科学的关系既是互动的,又是相互依存的,体育离不开科学,科学也少不了体育,体育是永恒时刻都发生着的。体育和科学的共同基础是人类的活动,它们追求的目标都是真理的普遍性。科学家追求的普遍性是人类对自然现象的抽象和总结,适用于所有的自然现象。体育追求的普遍真理性植根于整个人类,没有时间和空间的界限。尽管科学的普遍性和体育的普遍性并不完全相同,但它们之间有着很强的关联。
二、体育科学化、体育现代化
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建造现代化的奥林匹克、亚运会、全运会等体育中心,同时提高科学管理与组织好中心场馆的有效服务,发挥其建造的多功能作用,创造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在我国一流的乒乓球、羽毛球、排球等优秀选手和教练,取得国际水平的战绩,这一切都体现着体育科学化、体育现代化。
游泳训练的历史从游泳竞赛出现后就已经开始了。现代游泳训练到今天已经发展了100余年。100年来,游泳训练从无到有;从简单的技术改进,到多种训练方法和手段的运用;从单纯的追求运动量到注重强度与量的结合;从注重发展运动员的体能到强调技术和专项能力并重发展。简单的说,游泳训练的发展同人们对于游泳项目的本质的认识紧密联系。随着人们对于游泳运动本质的更深入的研究和认识,游泳训练的发展也进入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人们科学观念深刻性的提高,从而把游泳运动训练工作建立在科学的思维方式基础上,这一点是十分重要的。
三、体育与科学的哲学思考
体育和科学的互动关系,体育与科学的融合是已经成为21世纪体育发展的大趋势。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科学与体育的交融,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并已成为当今世界科学文化发展的特征之一。体育的发展,科学的进步,体育的深层哲学思考也越来越深入。对于体育的哲学思考,我个人并没有太独到的见解,一直都在努力地探索着和追寻着,什么是体育,什么是哲学,这个概念非常的抽象,很难理解,体育与哲学有什么样的关系呢?到底里面有什么联系呢?这样的问题似乎也引起思考过,一直没形成系统的东西。
现今社会,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突飞猛进,很难让人跟得上。体育的发展也呈现了非常繁华的局面,这让我发现了一些东西,看到体育和科学的跟紧密联系,工业化的发展,需要科学技术,科学管理,科学创新,就是所谓的学科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同时也需要体育,他们之间就形成一种互动关系,形成一种彼此依赖关系,科学的进步,对体育就提出了更多的要求,科学是服务人类的,科学的产品也是一样,体育也是一样。体育是要人性化的,是和人的需求结合在一起的,这样才能让人接受,体育运动动作需要根据人体的内在联系进行设计,而这个过程就恰恰是科学设计的过程,是科学思考的过程,是体育与科学互动的过程。
体育与科学除了有互动关系之外还有哲学关系。中国武术的发展,与中国古典哲学的关系是非常之密切的。最典型的例子是太极拳。我们可以通过对中国古典哲学的经典的研究,以期增进大家对它们之间关系的理解。此处所选哲学著作,大部分都是先秦哲学著作,也适度的选取其它时代的作品。另外,也有部分对理解拳法有益的文章,也收录于此,如《棋经》等。
要提醒一点,就是这些书中所讲的东西,要有辨证的思维,要联系当时的历史环境来看。另外,也不要断章取义,要联系整个文章的精神来看。朱熹说:半日读书,半日静坐。读完书后,是要认真思考才能有所得的。这些古籍中,本人最喜欢读的是《老子》,其次是《孙子》。《老子》包含许多哲学思想,令人久久玩味。其思维的精华是“天人合一”,可惜,能理解的人太少。更多的人都是退而求其次,以思辨的系统论而替代之。《孙子》是讲计谋的,但本人感悟最深的却是个“正”字。《庄子》分为内、外、杂三篇。一般认为内篇最能反映庄子思想,有可能是庄子所作,或其弟子所录。外篇可能是徒子徒孙们写的,杂篇则可能成书更晚一些,有些甚至是汉代的作品。感觉《庄子》尚未能完全领悟《老子》的思想,但已比历代以来各家对《老子》的注解要强得多。
由于《周易》被奉为经典,人们不敢对其再进行修改,因此,在其后的差不多一千多年中,哲学思想基本上没有太大进步,陷入机械论和辩证思想交错存在的一种状态。本来“易”讲的是变化,却被许多人生搬硬套其中的话语。直到北宋时期,太极学说异军突起,将周易的哲学思想进行了升华和总结,形成了中国特色的辩证法。其后,经过宋、明两代人的努力,太极学说与周易学说融为一体,成为有中国特色的辩证哲学。其中太极学说就如同现在讲的哲学,而周易就如同现在说的方法论。但人们仍不敢去改经。只是在宋朝时部分文字的次序被儒学大师朱熹改过。
总之,体育与科学的互动关系运用哲学思考的方法是相互联系的,科学的进步促进体育的发展,体育的发展进一步服务于科学。体育、科学、哲学,这三者是连在一起的,思考起来三个都是要涉及到的。如果用哲学的眼光看待,用唯物辨证主义和方法论来认识,来思考。科学的发展与进步,必然推动了体育的进步与发展。这是一个很好理解的逻辑思维,非常的通俗,虽然运用哲学思考,对上面所进行的论证也许不够能证明哲学与科学的关系,但我想应该也有一定的道理,哲学与体育、科学的关系也应该是紧密联系的,哲学思考得越深入就能更好地理解体育与科学的关系,同时科学与体育的进步、发展,也就越能促进哲学的思考。
参考文献:
[1]中国体育博物馆、国家体委文史工作委员会.中国民族传统体育志[M].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90.
[2]伍绍祖.与体育文集[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4.
[3]中国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0.
[4]崔乐泉.中国近代体育史话[M].北京:中华书局,1998.
近年来,哲学界在反思“哲学是什么”的认识时,发现以往对哲学性质的认识存在着一种知识论的立场。翻所谓哲学的知识论立场,就是在与科学的对比中去理解、解释和规范哲学。具体地说,就是把哲学作为一种知识,作为“对自然知识、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把哲学作为“唯一科学的世界观”。与科学知识相比较,哲学知识的获得,主要通过对科学知识的概括和总结。哲学知识具有最高的概括性(最大的普遍性)和最高的解释性(最大的普适性)。之所以会有这种对哲学知识化或科学化的理解,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哲学与科学有一个从统一到分化的过程,在二者未分化时,哲学实际上承担了科学研究的任务;二是受到了近代实证科学成功的诱惑,以及把哲学绝对真理化、教条化和意识形态化的需要。这种对哲学知识化或科学化的理解存在的问题是:(1)不符合哲学与科学发展的历史事实。因为,“如果说哲学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的概括和总结,那么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出现之前就不应该有哲学,可是谁都知道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是从哲学中分化出来的”。(2)抹杀了哲学与科学的根本区别,使哲学失去了存在的合理性。如果把哲学与科学的区别定位在研究对象的不同,即哲学解决整体的、一般的问题,科学解决局部的、个别的问题,那么,我们可以发现,随着科学的发展,整体的问题也可以通过科学的方式来解决,原来很多属于哲学研究的问题,如心理学、社会学都成了科学研究的对象。如果沿着哲学的知识化或科学化立场走下去,哲学必将失去精神家园。(3)颠倒了哲学与科学的关系,使哲学失去了对科学的反思批判功能。强调哲学对科学知识的概括和总结,必然使科学知识成为哲学的前提,哲学成为对科学知识合理性进行论证、辩护的注脚,哲学失去了对现存世界进行批判和改造-的任务。(4)限制了哲学研究的范围。随着实证科学的发展,哲学的地盘主要集中在形式逻辑和辩证法,认识论也就成了哲学的中心或唯一问题。
哲学工作者们认为,要走出对哲学知识化或科学化理解的批判,实现哲学自身的发展,需要重新理解哲学,突出哲学的反思、批判性。把哲学理解为对包括“科学”在内的人类把握世界的各种方式的批判性反思和理想性引导。即哲学不是知识,而是对知识的反思。哲学研究的目的,不是获得确定无疑的结论,而是对确定无疑的结论进行质疑或批判。
从对教学哲学的性质和功能的认识来看,尽管对这一问题还缺乏讨论和自觉,但是,基于众多的教学论研究成果,我们可以发现,教学论对教学哲学性质和功能的认识,更多的停留在知识论立场,没有区分教学哲学和教学科学。具体表现在,我们是在教学科学的知识体系中理解教学哲学。如,我们把教学论的任务定位在研究教学的普遍问题和一般规律,把教学论的发展理解为不断追求教学论的科学化的过程。与一般教学论相比较,教学哲学研究更一般的规律,教学哲学知识更具有概括性。
在教学论停留在日常经验和工作总结水平,沦为教学政策的注脚的情况下,强调教学论学科的科学性、理论性,无疑具有积极意义。但是,对教学哲学性质功能的知识论定位和对教学哲学与教学科学不加区分,也会造成二者性质功能的错位。本来是教学科学思考,需用观察、调查、实验等经验实证的科学方法来解决的问题,如有效教学的规律,我们却做了抽象的哲学思考,用本质、本质的联系、外部联系、内部联系、矛盾分析等概念范畴和哲学的玄思,代替了具体的教学规律的实证考察。结果,我们苦苦追求教学规律不能得,以致教学论内外部对教学论知识的可靠性产生了怀疑。而西方的教学论研究却在过程--成果范式下,通过课堂教学观察与实验研究,产生了丰富的教学论研究成果,成了教学政策和教师培训的依据。本来是教学哲学问题,需要立足哲学的反思和批判来寻求新的理解,我们却做了科学思考,企图寻找标准答案。譬如对教学本质的思考,我们不是立足对教学观和教学研究范式的反思和超越,而是寻求对教学的终极解释。又譬如,对教学中主客关系的研究,我们不是把它作为哲学问题,去反思教学过程中的教与学的关系,而是企图对教学关系作出一种新的性质判断,去描述教学关系的规律。等等。
而教学哲学和教学科学性质功能错位的结果,最终又使教学哲学和教学科学都得不到发展。因为,如果把教学哲学定位在对教学科学的认识成果进行概括和总结,忽视教学哲学对教学科学的反思和批判,教学哲学成为对教学科学认识成果辩护的工具,不仅教学科学的认识成果将难以突破,而且教学哲学也会因此失去了概括总结的素材。
显然,教学哲学的发展,有赖于我们重新理解教学哲学的性质,把教学哲学理解为对教学存在、教学发展以及教学科学认识成果的反思,而不是揭示教学活动整体的图景或最根本的规律。
二、教学哲学的主题:教学认识论----学生生存发展论
哲学要解决什么问题,决定了哲学的内容和具体理论形态。因而,哲学的发展也取决于哲学研究主题的转变。
从中国哲学发展的历史来看,近50年中国哲学研究的主题,经历了从本体论到认识论,到价值论,生存发展哲学的转变。20世纪80年代,认识论问题一度成为哲学的热点问题,并且对教学哲学的研究产生了重大影响。到了20世纪90年代,认识论研究进入沉寂状态,认识论问题受到了哲学工作者的冷落。有的哲学工作者在进行认识论研究选题的文献分析时发现,自进入90年代以来,刊物上就几乎没有发表这方面的参考文献。有人统计了人大复印资料《哲学原理》卷2003年全年和2004年前8个月约600篇文章,发现关于认识论的仅有3篇。那么,80年代为什么会出现认识论热?90年代为什么又会出现认识论研究的沉寂?哲学工作者们认为,这并不是出于理论自身话语翻新的需要,其实质,在于社会历史实践在广度与深度上的拓展,以及由此带来的人们认识的视野的拓展。80年代,伴随“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讨论,有关认识的可能性和可靠性的认识论研究,成为哲学研究的热点。90年代,随着中国社会的转型,社会发展问题和人的发展问题更加突出,有关人和社会生存发展的问题,就成了哲学关注的焦点。那么,哲学研究主题转换后,哲学认识论的前途命运如何?一种观点认为,哲学认识论问题已经消亡。传统哲学认识论关注的,是认识的来源和发生问题。实际上,是对认识的心理现象和心理过程的描述,而不是对“意义”的认识论分析。因此,应当把它作为心理学而归入经验科学。另一种观点认为,哲学研究主题的转换,并不意味着原来的主题不存在了,哲学认识论应该发展或重建。哲学认识论的重建论,又可以分为几种具体观点:(1)主张哲学认识论从传统认识论走向现代知识论。这种观点认为,古代和近代的认识理论,主要从发生学意义上研究有关认识的“起源、范围及其客观有效性”问题,通常称为“认识论”。在当代知识理论中,它的研究内容从有关认识的发生学的研究,转变为有关知识本身之所以为真的条件的研究,特别是有关知识的确证问题的研究。称之为“知识论”。(2)主张哲学认识论从抽象认识论走向具体认识论。如有的主张,认识论研究必须结合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信息化、网络化的普遍应用带来的认识和实践的新特点。必须研究知识创新这一范畴,探讨知识创新提出的认识论问题。对“知识就是力量”的命题作出认识论诠释;探讨知识在创新活动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揭示创新实践与知识进化的相互促进关系;基于知识创新来揭示人的认识与实践能力的最大可能性。有的主张,关注知识社会学对传统认识论的冲击,研究认识的社会性或社会意识形态对认识的影响,并且建构社会认识论的哲学理论体系。(3)主张哲学认识论研究,应该和哲学本体论、价值论研究结合起来。这种观点认为,以往哲学的本体论、认识论研究是脱节的。其中,本体论研究,主要是知识论的本体论,目的在于为世界寻求终极的解释和统一的知识,不关注人的生存发展问题。认识论是在辩证唯物主义框架中进行,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抽象的认识关系,也脱离了人的生存发展的本体论问题。因此,这种观点主张,哲学的发展,应立足人的生存发展,以实践论为基础,实现世界观、认识论、历史观和价值论的统一。
对于教学哲学研究的主题而言,20世纪80年代,为了反映教学改革中加强知识基础、重视能力培养的要求,受哲学认识论研究的影响,一些教学论工作者构建了教学认识论体系,系统地探讨了教学认识的主体、客体、领导、认识方式、检验标准等问题,受到了教学理论界的广泛关注。但是,到了20世纪90年代,教学认识论开始受到教学理论界的批判,有的主张突出教学过程中人的因素,把教学活动作为生命活动;有的主张拓展教学论的哲学基础,把实践唯物主义研究与认识论研究有机统一起来;旧有的主张重新理解、定位教学认识论,认为真正的教学认识论,是以哲学认识论为一般指导,以教学认识为研究客体的哲学认识论----与教学本体论、教学价值论并列意义上的教学认识论。
对教学哲学主题的讨论或争鸣,反映了教学哲学自身超越、发展的需要,有助于我们发现和找到新的教学哲学问题。我们认为,这些讨论或争鸣,尚需进一步结合问题的性质,充分反映哲学界对认识论问题的新看法和考虑到教学改革实践的需要来进行。
从教学哲学讨论的问题的性质来看,我们可以发现,无论是教学认识论还是教学交往论,都是在教学本质范畴中进行的。而本质范畴,是哲学本体论、存在论或世界观范畴。因此,教学认识论或教学交往论,实际上都是教学本体论;认识或交往的教学本质观背后,都有一种本体论预设。但是,有关认识或交往教学本质观的倡导者,大多没有意识到其所探讨的是教学本体问题,并对其本体论预设作出自觉的反思。分析有关教学本质的争论,我们可以发现,多数研究者所理解的教学本质,实指教学的根本特征、起源或存在的根据。其目的,在于对教学存在的丰富性、多样性作出最深层次的统一解释。这实际上是一种知识论的世界观或本体论。
根据哲学界对认识论哲学的批判来看,当前教学哲学的研究,未能很好地把教学认识论和学生的生存发展问题有机地结合起来。过去我们一直强调,教学论有两大哲学基础----全面发展学说和教学认识论。对二者之间的关系,我们强调它们是有内在联系的,是统一的。但是,具体的联系是什么,我们一直缺乏深入的考察。而从当代社会实践和教育教学改革的发展需要来看,人的生存发展问题越来越来突出。教育哲学研究已把关注学生的发展,特别是学生的主体性发展,作为教育的根本价值取向。培养学生主体性发展的教育实验,已得到广大的教学理论和实践工作者的认同。这就迫切需要教学哲学把教学认识论和关注学生生存发展的教学本体论研究结合起来。
基于上述分析,我们认为,教学哲学主题的转换,可以从以下方面人手:(1)澄清教学哲学问题的性质,区分哲学问题和科学问题。如教学的起源、发生问题,可以通过教学史的分析和教学社会学的分析来回答。教学认识的机制和各种教学认识方式的利弊问题,可以通过具体的教学实验来回答。教学哲学的研究,则应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对教学中的认识关系、价值关系进行反思和批判上。(2)把教学认识论的研究和学生生存发展的教学本体论研究结合起来,解决好教学认识与学生生存发展的统一问题。
立足学生生存发展的教学本体论与认识论思考,将会带来的教学哲学研究的新课题:(1)立足学生的本质,反思教学中的各种人性假设;(2)立足学生的发展,反思教学中的价值取向,关注当代学生在生活世界中面临的身心发展的价值冲突,帮助学生进行价值取舍;(3)立足学生发展的方式,反思教学中的价值、伦理和认识关系,关注当代学生的生存或生活环境的具体状况、异化的表现和学生自由全面发展的新途径。
三、教学哲学的思维方式:本质主义思维----现实关系思维
现代哲学的发展,表现在哲学思维方式上,就是从实体思维、本质主义思维向现实关系思维的转变。
所谓实体思维或本质主义思维,其基本信仰和思维路径在于:把世界分为本质界和现象界;人们日常感知到的是经验现象界,它是不可靠的;认识的目的在于,透过现象看本质;本质是一种不变的超时空的实体(或归之于物质本原或归之于精神本原);实体与属性相对,找到了实体就找到了事物的属性、功能和特征;本质认识的结果,具有终极解释作用,是一切认识和行动的基础。
现代哲学在对本质主义思维方式的批判中,进行了哲学思维方式的现代转型。现代哲学对本质主义思维方式的批判集中在:第一,本质信仰的不可靠性。现代哲学认为,在现象背后没有一种永恒不变的实体本质,离开了存在的现象就无法把握本质。对本质的追求,实际上是一种“中心”思维和霸权意识的体现。第二,世界的属人性。现代哲学认为,世界不是脱离人的价值意义的客观实在。脱离人的价值意义去追求永恒不变的本质,是无意义的。
不同于实体思维或本质主义思维方式,现代哲学主张,哲学向现实生活回归,把哲学的关注点从对世界的统一性和知识的统一性的关注,转向对人的现实生活的关注。立足人的存在发展,现代哲学践行现实关系思维。与本质主义思维相对,这种现实关系思维具有如下特点:第一,从实体思维走向关系思维。现代哲学认为,哲学的任务不是去关注世界的本原,而是关注人与世界的关系。要关注人与世界的关系,就需要从人的活动、人的实践,去揭示人与世界发生关系的事实与价值形态。第二,从还原思维走向生成思维。从人的现实生活、实践来把握人的本质、存在与发展,不是把人的本质还原为来自主体和客体的某种抽象的规定性,如理性、感性、生物本能等。而是从人的实践生活的社会历史性来揭示人的本质的动态生成性、多样性和开放性。使人从自在的存在,走向自为的存在;从某种社会规定性意义上的人,成为自由自觉、全面发展的人。第三,从抽象思维走向现实思维。哲学思维的路径不是寻找逻辑起点,建立僵化的体系,而是面向人的生活世界和实践,考察当今社会生活和实践发生了什么变化?提出了什么问题?哲学应以什么方式来回答时代提出的问题?
从教学哲学的思维方式来看,本质主义思维对中国的教学哲学研究起到了重要的影响。20世纪80年代以来,关于教学活动本质的研究,已成为教学论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至今余绪未绝。在教学本质的争鸣中,与本质主义思维方式一致,众多的研究者相信,教学存在一种使其特立独行于世的所谓本质的东西;多数研究者赞同,教学存在惟一的本质;不同的研究者,从教学内部的矛盾或教学与外部其他社会现象的区别,来探寻教学的本质,或归之于特殊认识,或归之于实践、交往等;教学本质的争论,围绕何种本质是唯一正确的本质来展开;评价教学本质认识的标准,是主观符合客观,看哪一种本质观最符合教学的本性、有最大的解释力。
本质主义思维为中国教学哲学研究带来了新的话语,促进了教学哲学的繁荣,但是,也带来了不良后果。主要在于:第一,陷入抽象概念之争,忽视了教学哲学要解决的问题。在教学哲学的思考中,人们为教学本质是认识还是交往、认识中有没有交往争论不休,而对哲学认识交往范畴要解决什么教学问题却置之不理。事实上,哲学认识范畴的引入,主要解决的是教学过程中学生与书本世界的关系问题;而哲学交往范畴的引入,主要是解决教学过程中的社会关系的异化和合理性问题。由于问题不明确,结果,本不应该发生争论的问题,却争得不可开交。第二,走向霸权和封闭。众多的教学本质的思考者,都企图寻找教学活动的终极存在,获得唯一的、绝对的解释力。结果,使教学论工作者依据各自的逻辑起点来构建范畴体系,缺乏真正的交流,最终使教学哲学走向封闭和不发展。第三,走向抽象和脱离现实。教学哲学在逻辑起点、范畴体系的不断转换中,体会到理论的繁荣;而脱离现实的理论思辨,却使得教学哲学对教学现实的反思批判能力越来越弱。
那么,教学哲学的发展如何克服本质主义思维的局限,这就需要教学哲学立足哲学的反思性和学生的生存发展,转变教学哲学的思维方式。从教学哲学的意义上讲,教学哲学思维向现实关系思维的转换,有如下新的视点:第一,把教学哲学思考的出发点,从本质追问转向对学生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方向和可能性的追问。第二,不是在认识论意义上谈人的发展,把人的本质归之于某种抽象的理性能力的发展,而是立足实践、交往,来揭示学生发展的多样性、差异性、动态生成性和开放性。第三,立足中国社会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信息社会的转型带来的社会政治经济生活和日常生活方式的变化,对教学生活类型、方式、状态进行反思批判,从中寻找学生发展的价值取向和合理的方式。
一、科技哲学概述
科技哲学全称叫科学技术哲学,是对科学(内在地包含技术)的哲学理解,属于哲学中一个很重要的分支学科,主要研究自然界中的一般规律、科技活动的基本方法、理论及其发展中得哲学问题、科技与社会之间的相互作用的内容。
科技哲学是以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理论,研究自然界的辩证本性、研究科技思维的辩证法、研究科技与社会的辩证关系等内容。以自然观、方法论、认识论、科学观、科技与社会等为研究领域。由于科技活动已经成为了独立的社会活动,因此,将科技作为一个单独的对象进行考察和研究,无论是对科技发展还是对社会发展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科技哲学的历史很悠久,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和科技方法论的研究开始出现,科技对科学的影响也日益明显,科技与社会关系成为了科技哲学研究的重点。因此,只有认识了科技哲学在传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才能更好地研究科技哲学,更好地传播科技哲学,充分发挥科技哲学的作用,实现科技哲学对科学和社会的贡献。
二、科技哲学的发展现状
我国的科技哲学的前身是自然辩证法。然而自改革开放以来,自然辨证法一直被当做高校理论课程的必修课,这不但培养出了一大批从事自然辩证法专业的专业性人才,并且也丰富和拓展了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内容,逐渐地超越了自然辩证法自身的范围。目前,虽然学术界关于科技哲学和自然辩证法的关系研究,以及有关科技哲学和自然辩证法的学科定位等方面一直处于激烈的讨论之中;但是科技哲学却是在沿着自身学术和学理轨迹在不断地发展,主要体现在下面几方面:
(一)从学科建设的角度来看。随着学科建设的进一步加快,自然辩证法也被科技、科学技术以及科学与社会等名称所更改,由先前的自然辩证法研究室,逐渐演变成了现在的科技哲学研究室、科技哲学研究中心等。
(二)从科技哲学的学术研究来看。20世纪80年代的科技哲学研究主要集中在自然观、自然科学中的哲学问题以及科学方法论等几方面,而90年代,在研究传统自然辩证法的基础上,学术界在研究自然辩证法上也相继出现多元化的局面。目前,在研究科学哲学、技术哲学等最新成果的基础上,也形成了一些新的研究方向,诸如:量子力学哲学、生命科学哲学、信息哲学以及后现代主义科学哲学等。
(三)从教材建设上来看。在已经出版的为数不多的基本教材或者参考书来看,最具影响力的应该是:黄顺基、黄天授和刘大椿主编的《科学技术哲学引论――科技革命时代的自然辩证法》[1]和刘大椿著的《科学技术哲学导论》[2]。《引论》一书明确详细的给出了科技哲学的定位,指出科技哲学是以现代科学技术革命提出的新问题为依据,以的观点与方法为指导,是自然辩证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发展,是科技革命条件下的一门新学科[1]。而《导论》一书在定位科技哲学上则是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指出科技哲学是对科技时代提出的科技及其相关问题、要求和挑战的哲学回应[2]。与《引论》有所不同的是,《导论》给出的科技哲学定位不但使科技哲学摆脱了自然辩证法本身所存在的框架束缚,也使对哲学的思考开始转向科技反战本身。
三、科技哲学传播过程中面临的问题
随着现代科技突飞猛进的发展,人们需要从哲学的角度来观察现代科技变化的规律,运用哲学观来细致分析科技变化的特征,从而才能推进科技的良好运行和持续创新。所以,就目前而言,无论是从科技创新的角度来看,还是从科技哲学学科体系建设方面来分析,科技哲学在传播的过程中都急需两大主要问题:即现代科技与科学伦理的内在关系的问题和虚拟与现实的内在关系问题。
(一)现代科技与科学伦理的内在关系问题。站在科技哲学的角度来分析现代科技与科学伦理的内在关系问题,不难看出,既存在理论上得原因,也存在现实上得原因。首先,科技与社会伦理是及有所不同又有所关联的。科技追求的是理论上得“真”,发现的是在现实中已经存在的客观规律,解决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而社会伦理追求的则是理论上的“善”,解释了现实中的人与人相处的方式或方法,解决的是人与人间的关系。判断伦理的标准是从善的行为和风尚,而判断科技的试金石则是科技实验,是观察,是论证。因此,人们只有不断地对知识进行累积和创新,才能实现和促进对科技的不断完善。
(二)虚拟和现实的内在关系问题。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尤其是互联网技术的突飞猛进,创造超越现实时空的虚拟时空已经成为了真是的场景,也不再只是一个神话。虚拟时空是在现实时空的基础上,通过用虚拟的技术而构造的一种时空形态。这种形态既和现实有所关联,但又不同于现实。因为,其构造方式很特殊,它的运行方式也和现实不一样,并且它的运行状态更是超乎常态,再加上其独特的时空维度和新奇的时空场景,使得其给予人们非常特殊的空间感觉。虽然表面上看虚拟时空是脱离现实时空的,但是从科技哲学的角度来看,虚拟时空是离不开现实时空的存在的,因为,无论现实时空怎么被改变或者突破,时空的本质是不会被改变的。另外,虽然虚拟时空超越了现实时空的有限性,建立了独具模糊性的网络时空,但是无论是在虚拟时空还是在现实时空,物质在时空的存在是无限的。因此对现实时空而言,虚拟时空并非是完全模糊的、完全脱离现实时空的虚拟网络时空。所以,从科技哲学的角度分析,把虚拟时空看作是绝对非确定性的模糊世界,在理论上是说不通的,在实践中也行不通的。因此我们应该十分清醒的认识虚拟与现实的内在关系。
参考文献:
[1]黄顺基,黄天授,刘大椿.科学技术哲学引论――科技革命时代的自然辩证法[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
[2]刘大椿.科学技术哲学导论[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然而,随着自然科学的进一步发展和科学哲学、自然观的深入研究,人们发现,形而上学的幽灵是无法驱除的。在自然科学方面,相对论否定了牛顿的绝对时空观,而以时空四维连续统以及物质消弭于几何结构的观念代之,量子论在微观领域引入了不确定性和概率,修正了牛顿—拉普拉斯完全决定论的自然观,表明规律在宏观上具有必然性,在微观层次,具有偶然性;热力学引入了物理过程的不可逆性,表明了时间的方向性;系统科学探索复杂性,强调自然界的整体性,反对将整体还原为部分之和,这与牛顿自然观强调自然的简单性,原子构成性形成对照;自组织理论、耗散结构论和超循环、混沌学探索从混沌到有序的自组织过程,表明了自然过程的生成性。就自然科学内部重建其形而上学基础而言,生命科学强调层次性,坚持用物理化学的方法研究生命大分子,但反对将有机体还原为纯粹的物理化学过程。生态危机与生态学的发展使人们认识到,人类与其生存的环境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其中任一环节的缺失或破坏,都将危及人类自身。传统的人与自然主客二分的认识模式,在理论上,受到了现代物理学的挑战,现代物理学把人、把观测者引入到认识自然的背景、乃至图景中,而人与自然主客二分的认识模式在实际中误导了人与自然的关系,把自然当作其征服和掠夺的对象。从而受到了自然界的报复,人们在痛定思痛后认识到,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主张人与自然和谐有序的思想是一种大智慧,是我们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根本准则。
在科学哲学的研究中,人们发现科学理论有一个本体论的承诺问题,对这一问题的深入研究表明,我们的自然图景,是作为人的认识又包含了对人的认识,是内在于自然的对自然的认识,是一种本体论的框架又具有认识论的本性、根源和局限性。认识主体由于本身也是客体的一部分,也参与客体的显现,也规定着客体的基本特征,因而与客体本质上不可截然区分。认识的这种人类学特征和内在特征,也决定了传统科学追求终极主体地位和绝对客观性的不可能性。科学哲学作为哲学最首要的任务是,追究科学的存在论基础,科学在近代的支配性,科学的有效性全系于此。对此的遗忘已引起科学整体上的危机。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近年来,国内自然哲学的研究重新热了起来。
二、关于自然哲学的研究对象
任何一门学科,都有其相对独立而又确定的研究对象,自然哲学当然也不例外,在自然科学昌明的今天,那么自然哲学的研究对象又是什么呢?
吴国盛认为,自然哲学有两种含义,第一,指一门以自然为研究对象的学科领域,这个学科是哲学的分支学科,是第二哲学;第二指某种哲学理论形态或哲学思考的某种趋势和倾向,这个意义上的自然哲学不是第二哲学,而是第一哲学,如谢林的自然哲学。他本人主张第一哲学,认为不必以自然科学的目标和价值取向为自己的目标和价值取向。哲学不再是求知的事业,它不再创造关于实在的知识体系,而是透过知识与文明的厚厚积淀层,追寻人类之根、生命之源、宇宙之本。自然哲学不再是关于外在自然的概念体系和知识体系,而是在技术时代意欲追根溯源,正本清源的沉思者的事业。
李章印认为自然哲学的复兴需要转换“范式”——从对象到家园,旧自然哲学,无论是亚里士多德的自然哲学、牛顿的自然哲学,还是黑格尔的自然哲学,都是把自然作为外在的对象来把握,也可以说作为存在者来认识,然而,以存在者为对象的认识早已成为科学的专利,近代以来科学的发展和进步使得思考存在者的哲学成为多余的了。作为第一哲学的新自然哲学不能象作为第二哲学的旧自然哲学那样,以自然物为对象,也不能把自然本身作为对象。那么,以思考自然本身为己任的自然哲学,怎么能不把自然作为对象呢?哲学不能局限于对象性的科学认识,在对象性思维以外,还有人与自然的另外的关系,在这另外的关系中,人不是作为主体,自然也就不是作为客体,从而人与自然的关系就不是主客关系或对象性关系。非对象性的关系就是“天人合一”的关系,就是人融入自然之中来领悟自然,就是人把自然作为家园。这种家园是人的寄托和归宿,心灵对这种家园的追寻、认可、领悟和回归就是自然哲学的事情。
胡新和认为新的自然哲学必须立足于人与自然的关系,立足于二者互相规定、包容、依赖的关系来构筑自然观念和图景,也必须不仅涵盖人类对自然的理论认识,更关注人类对自然的实践活动,为制定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行为准则提供框架和背景;在认识上,人类作为自然中的特殊(具有智能)的一员而与之构成对话者的关系,这种对话关系,提供了人类认识自然的一种新的视野、新的模式;在实践中,人类与自然则是共生共荣,互相依赖的伙伴和朋友。
三、关于历史上的形而上学理论
张华夏认为历史上的形而上学也即自然哲学,是指研究存在的性质及其变化的知识领域,根据其所用的表达方式和研究方法的不同,我们大体上可以区分出四种形而上学:(1)模糊形而上学,其特点是用模糊不清的概念和语言来表达本体论的问题,因而它的语言是违反清晰的逻辑语法的。(2)思辨形而上学。形而上学是关于存在的最高概括,严格经验主义的方法失效,此种形而上学强调思维的自由创造与想象。这种想象性的普遍化有经验根据,同时受逻辑一贯和系统协调的约束。(3)分析的形而上学或语言定向的形而上学。由于语言系统本身包含有某种本体论的承诺和本体论的预设,因此,通过语言分析,我们能够得出有关世界的一般性的特征。通过语言分析来研究本体论,我们称作语言定向的形而上学,它是分析哲学的一个新的分支。(4)综合的形而上学。通过概括各门系统科学,建立系统哲学,首先是系统本体论,系统本体论的产生,不是直接思辨的产物,也不是一门自然科学概念的推广,而是通过系统科学找到跨学科的共同语言,来建立描述一般物质、一般系统、一般事物的理论模型,运用这个模型综合各种自然科学描述物质世界的一般特征及其一般进化图式。所以我们可以将这种新的形而上学叫做综合的科学的形而上学。拉兹洛的广义综合进化论和邦格的系统世界观主要属于这种形而上学,是一种更加接近数学自然科学方法的形而上学。
张华夏主张拒斥作为包罗万象的知识体系的思辨的而又模糊的形而上学,赞成思辨的但却清晰的形而上学,赞成分析的以及综合的形而上学,后面三种形而上学的发展和整合,便是当代新形而上学或当代新自然哲学的兴起。
四、国内自然哲学研究中提出的部分理论观点
金吾伦提出了生成哲学。象系统整体论那样的整体论虽然力图摆脱以实体主义为基础的构成论,但仍带有构成论的色彩。系统只是放大了的实体,基础还在要素的分离与结合。整体论不同于构成论的地方只是,前者考虑到了要素间的联系与相互作用,后者忽略或不考虑这些联系与相互作用。但那些要素却是实存的。生成论与此不同,它强调那些要素是生成的,把“生成”概念提到最本质的地位。没有生成就没有要素。其自然科学依据是:(1)宇宙是生成的;(2)粒子也是生成的;(3)定律也有从无到有的过程。生成论的最基本概念是生成,最本质特征是动态性和整体性。这两个基本特征由以下几个方面体现出来:(1)潜在性;(2)显现性;(3)全域相关性;(4)随机性;(5)自我同一性。生成论认为宇宙及宇宙间的一切都是一个生成过程;这个生成过程是整合的,即从潜存到显现过程中将相关因素都整合在其中,从而生成具有个体性的新事物。生子论是生成论的精髓,生子是生成的因子。它是瞬时持续的,空间是非定域的。生子不是物质,不是能量,不是精神,但它能转化成物质和能量。生子具有自主性和自组织性。这种自主性和自组织性是宇宙自身所具有的,且是演变的。生子与原子的区别在于:(1)原子是实存的,生子则是潜存的;(2)原子是空间上定域的,它在空间中通过某种作用力而运动,生子是非定域的,它能自己运动。(3)原子运动的改变要靠外力,它自己不会发生变化;(4)事物的变化是由组成它们的原子分离和结合的结果;生子自身具有内在的能力,事物的变化是由生子的生成、转化的结果;(5)原子是机械论的,生子是有机性的,由原子构成的是一只机械大钟,生子则组成一个有机整体。
宇宙万物及我们人类自身处在不断的生成,演化过程中,这个生成过程的机制大致为:潜在的道实在具有双重结构,生子就在其中孕育。用物理学语言说,它是对称的,尚未破缺,生子的形成就是生成的开始。生子不是实体,它在时序上先于实体。它可以生成实体。当全局存在在一定条件下“凝聚”到某一点时,实体生成了,生子就转成实体。
朱葆伟认为20世纪科学中发生的一个根本性变化,是用机体的模型取代机械的模型作为理解和解释世界的基础,并广泛采用了“关系—功能”分析方法。上述变化的一个直接后果是使得一种广义的“价值”成为把万事万物联结成一个有机整体的组织因素和自我发展的内在驱动力量进入世界科学图景乃至一些学科的基本概念、假设和问题中,这直接影响了哲学价值论的研究。但所有这些不能为价值研究中的自然主义提供充分的支持。有机论科学图景的深刻启发意义在于提供了一个可以容纳目的性、自主性、能动性、选择、反馈等关于活动的机制和逻辑的启发性概念框架。这一概念框架更为接近人的活动的实际,但不足以完整描述人的活动的实际,借助于它,我们可以更为深入地理解人类实践的机制和逻辑。“可能性空间中的选择”和“反馈”这两个范畴的引入是十分重要的。正是活动和活动结果的相互作用、反馈循环,使得活动系统参与到所在的世界中,通过活动本身不断地为自己开辟新的可能性,也通过反馈—放大机制不断地为自身确立存在的条件和根据。这一活动结构中展示了一种类似于艾根“超循环”的特殊逻辑,也即“活动实践的逻辑”。在这里,活动本身成为实在的要素,成为可能向现实、偶然向必然,以及实然向应然、未来、理想推移、转化的必要环节:对于活动——参与者来说,现实实在不仅是以往活动的结果和制约我们现实选择的可能性空间,而且是要联系于不确定的未来,联系于我们的目的和价值观念才能获得确定的意义;另一方面,未来不是给定的,人的活动、实践参与在现在向未来的推移过程中实在地起着作用,它使可能性转化为现实,并纳入合乎目的、需要和理解的轨道,理想、价值、规范等也就在此而联系于现实事实,转化为现实事实,这种逻辑的另一个基本内容,是两个在逻辑上相互独立的因素求真和趋善自我确立,又相互生发、催化。
罗嘉昌认为把时间观念放到重要位置上,这是现代文明的显著特征。当代哲学所以对时间问题表现出强烈的兴趣,有两方面原因:一是传统的时间和宇宙概念业已受到相对论等现代科学的猛烈冲击;二是急剧的社会变动和人与自然关系的变化使不少哲学家把人的问题,存在的历史真实性问题视为哲学的中心问题。分别受这两方面的影响,当代哲学在时间问题上形成了对立的两派和两种观点:一是以逻辑实证主义为中心的唯科学主义观点;另一种是直觉主义、现象学、存在主义和生命哲学等人本主义流派的非理性主义、非科学主义观点。前者认为,关于时间,凡能理解的,都只能从自然科学特别是物理学中去了解;后者则断言,真正的时间是科学所无法了解的。近年来,一些物理学家提出时间可能并不是基本的物理量,而是更基本的量生成的次生量。进而否定时间是物质存在的基本形式。罗嘉昌认为在时间哲学见解中,非理性主义倾向和唯科学主义倾向都是片面的。我们必须越出各个具体学科和领域的界限,走向对时间的整体理解。他主张时间是无限的、客观的,宇宙是开放的。
胡新和认为现代物理学的基本特征是:(1)从实体论转向关系论;(2)从基元论转向整体论;(3)从构成论转向生成论;(4)从决定论转向随机性;(5)从可逆性转向不可逆性。自然界的关系特征和整体特征揭示了作为自然界一部分的人类与自然之间的本质上相互规定、相互作用的关系,关系者脱离了关系就失去其意义,部分也不可能独立于整体而存在;而自然界的生成性、随机性和不可逆性,则显示出人类在其自身及其他生命过程中非常熟识的特征,揭示了自然界的某种内在统一性。
主要参考文献:
①吴国盛:《自然科学的复兴——一个历史的考察》,《自然哲学》第1辑,1994年。
②李章印:《自然哲学的复兴需要转换范式》,同上。
③吴国盛:《第二种科学哲学》,载《自然哲学》第2辑,1996年。
④张华夏:《旧自然哲学的衰落和新自然哲学的兴起》,载《自然哲学》第1辑,1994年。
⑤金吾伦:《生成哲学导论》,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