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2-13 10:51:29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课余体育竞赛的特点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1)有的学校的体育竞赛项目少、内容简单,而且还有越来越少、越来越简的倾向,难以达到学校体育竞赛的目的,无法满足全民健身计划以及素质教育等思想的深入。现在初中学校体育竞赛在时间安排上一般为一学年举行一次以田径为主的综合型运动会,并且竞赛的内容多少年来都停留在几个固定的项目上。当今学校体育竞赛项目多选择为田径、广播操、排球、拔河、毽球等。另外,少数学校开运动会只是为了应付检查验收,并且由于受时间、安全等诸多因素的限制,运动会上只有径赛项目和跳高、跳远等为数不多的田赛项目,参赛学生少,场面冷清,学生和老师的积极性远没有排运动会入场式方队高。这样的运动会,更多的只是停留在形式上,很难达到《课标》对学校体育竞赛的要求。
(2)初中学校体育竞赛在内容上安排不合理,违背了体育普及性的特点。在调查中发现,现在的体育竞赛竞技性过强,难以达到健身性,也难以调动学生对体育运动的热情。学校所组织的体育竞赛应该是集健身、竞技、娱乐为一体,在活动中提高学生的体育素养。而绝大多数学校举办的竞赛从内容到形式没有跳出竞技体育的范围,跑、跳、投的学校田径运动会枯燥乏味,没有趣味性,很难使大多数学生感兴趣。不少项目成了个别平时参加训练的尖子运动员的表演赛。所以,学生参赛的热情不高,不少学生只是到了运动会前一段时间,为了班级的荣誉,临阵磨枪。在运动会上,我们看到,运动员很少,大部分学生是观众,场面空旷而冷清。这样的运动会怎么能达到广泛健身的目的呢?学校体育工作的对象应是全体学生,学校举办竞赛的目的是培养他们对体育活动的兴趣,强化终身体育的观念,掌握并学会运用科学的锻炼身体的技能方法。因此,学校对学生体育竞赛的组织上,也必须面向全体学生,迎合学生的兴趣和爱好,使体育活动更经常、更深入、更广泛地开展,从而增强学生体质,发展学生智力。
(3)初中学校体育竞赛模式过于死板、落后,与体育教学的改革不配套。学校体育竞赛与教学内容改革不配套,给学校体育改革的深化带来不良的影响。另外,学校体育竞赛在内容和形式的选择上没能紧密结合学生的心智特点。现在初中学生的思维能力、判断能力、分析能力都有一定的发展,但他们毕竟只有十多岁,还是孩子,虽然表现欲强,但身心发展还没有完全成熟。但是在当前学校体育安排与确定竞赛的内容与形式上,没能充分考虑学生的身心特点。这些都需要我们在以后的工作中改进、提高。
二、学校体育竞赛改革的初步构想
(1)学校体育竞赛应迎合学生的兴趣与爱好,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学校应根据初中生思维活跃、好奇心强、表现欲强、精力充沛、女生不好动等特点,确定竞赛的形式和内容。要有挑战运动极限的体能类项目,有展示运动技巧的灵巧类项目,有体现默契配合的集体项目,有对抗性项目和非对抗性项目等。可以是正规比赛,也可以是趣味性比赛。通过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和形式多样的体育竞赛来激发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兴趣,使他们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初中男生喜欢的体育竞赛项目有:三对三半场篮球赛、定点投篮比赛、五对五足球比赛、篮球运球比赛、自垫排球比赛、羽毛球比赛、乒乓球比赛等;女生喜欢的项目有:自编健美操比赛、羽毛球比赛、篮球定点投篮比赛、体操技巧性比赛、排球垫球比赛、乒乓球比赛、毽球比赛等。这些小型多样化的比赛,由于趣味性强,易组织,深受广大教师和学生的喜爱。
(2)学校体育竞赛应降低竞赛难度,使得更多人能参与其中。现在初中学生期待的体育竞赛是难度相对较低,有趣味性,并且多设一些集体项目的体育比赛。让学生锻炼自己,展示自我;参与其中,体会体育的激情与魅力;培养体育兴趣,学习体育知识和技能,丰富课余生活。十几岁的孩子对成功获胜有着强烈的渴望,喜欢自我表现,同时对比赛不好又有恐惧心理,加之学生的运动能力参差不齐,因此完全用规则要求来比赛,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就不高、观赏性也差,有的学生甚至会因为要求高、怕“跌架子”而望而却步。所以,学校体育竞赛应适当降低比赛的难度和要求,例如根据不同的年级,采取降低篮圈的高度、降低排球的网高、排球允许四次过网等措施进行比赛。通过这些降低难度和要求的比赛,让学生能体验到成功的感觉,使学生的心里产生愉。这能促使学生在体育活动中更加努力展示自我,并进一步树立自尊和自信,从而表现出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这对学生健康心理的培养也大有好处。
中学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田径训练作为中学课余体育活动的一项特殊组织形式与活动,在促进中学课余体育锻炼,提高学生体育锻炼热情,促进学生身体与心理健康发展,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优秀体育人才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在如今提倡青少年身心健康,我们如何更好的提高中学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田径训练水平,应该是我们中学体育老师深刻思索的问题。
1.现阶段中学体育课余训练的困惑
1.1学生课业负担重,训练的系统性得不到保证,这是直接困扰体传校田径课余训练的最主要原因。
中学阶段特别是高中阶段(15―17岁)时期应是具有田径才能的运动员展露头脚的时期,也是运动成长具有极为重要的专项训练阶段。此阶段的训练时间,训练强度,训练量都将大大增加,唯有如此才能为运动员今后取得优异成绩打下坚实基础。然而这时期正是高考制度下最为繁重的时期,文化学习和课余训练产生了激烈的矛盾。由于社会环境、升学就业压力迫使课余训练让步,运动训练时断时续,甚至是被迫中断课余训练。主动训练的系统性难以得到保证。
1.2地方各级政府教育部门对青少年竞技体育运动不重视,是中学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田径课余训练发展的最深层原因。
现如今,城乡的体育设施依然落后,全民的体质测试水平,特别是青少年体质依然下降。其根本上在于地方各级政府及教育的主管部门对体育不重视,更何况课余的体育训练了。田径运动是最为彰显人的能力与价值的一项运动,受众广,参与人数多。然而在现阶段中,青少年田径比赛随意更改,推迟,取消,特别是在教育系统内普遍存在的。没有形成规范合理、系统的田径比赛制度,运动员和教练员的积极性大为挫伤。
1.3各运动项目对运动等级评定的不一致性导致田径体育传统项目学校课余训练中参训运动员的积极不高。
在青少年体育竞赛中,球类项目比赛运动员技术等级评定是根据本次比赛的等级和球队所获的名次而定的,其标准是浮动的,有太多不确定因素。田径竞赛运动员技术等级标准是明文规定的,成绩是电子计时的,都是客观、准确的。懂体育的人都知道田径项目及其它计时项目运动员技术等级是较球类项目来说是最为可靠的。各项目对运动等级评定的不一致性,导致运动员在升学进入高校单招考试中的不公平,影响了田径运动员今后的发展。
1.4教练员工作负担重、专业性不强、训练效率低。
现阶段中学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田径课余训练的教练员都由体育教师担任。由于既要完成好教学、教改任务,又要兼顾田径课余训练;既要上好体育课,提高广大学生身心健康,又要选好、训练好运动员,展现他们运动潜能,身心疲惫。另外田径课余训练和田径体育教学应属于不同专业领域的两个范畴,有其自身的规律和科学,随着科技发展,科技在田径运动训练中的比重越来越大。 2.提高与改进中学体育课余训练的措施
2.1提高思想认识,坚持“体教结合”,各部门协调配合,促进中学体体育传统学校田径训练发展。
《学校体育工作条例》规定:“学校应当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外体育活动,开展课外体育训练和比赛,培养优秀的体育后备人才”。主体性教学重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展。中学体传校田径课余训练实际上就是使具有田径特长的中学生运动员进行综合实践活动具体形式与内容。“关注每一名学生发展”、“以生为本”是主体性教学的核心内容。各个部门只有真正认识到改进与提高中学体传校田径课余训练,不仅是国家体育后备人才和学校体育发展需要,而且也是具有田径运动天赋学生运动员的内心需求。我们发扬体育部门在科技和经验方面的优势,坚持“体教结合”,通力协作,才能为中学体传校田径课余训练发展创造良好环境与平台,为其健康发展提供可靠保证。
2.2完善中学体传校田径课余训练规章制度,确保田径课余训练工作有效务实。
完善的中学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田径课余训练的规章制度包括有:《田径课余训练考勤制度》、《田径课余训练备课制度》、《田径课余训练赛前集训制度》、《田径课余训练参赛制度》、《田径课余训练运动员补课制度》、《田径课余训练奖惩制度》等等。只要是科学合理的规章制度,我们不怕订得细,细而不乱、细而不繁,因为这都是为促进田径课余训练发展的,都是为确保教练员和运动员的主体性得以充分发挥的。只有在完善的中学体传校田径训练规章制度的保证下,生动活泼,科学有效的田径课余训练局面才能得以展开。
2.3减轻教练员工作负担,加强专业培养,提高训练的有效性。
中学体育传统学校的领导应按照国家有关要求,核准该校田径课余训练教练员的工作量,在体育教学方面不能和其他教师同等对待。田径课余训练是一项专业性和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它与正常体育教学差距很大,运运员的肌肉类型,机能发展规律,素质敏感期,个性特点,运动技术的经济性等等都是体育教学中不曾深入了解的知识。更何况随着科技发展,田径训练的科学性不断向前发展。田径课余训练教练员固步自封,闭门造车是绝对不能的,必须加强专业培训,了解运动训练领域的科技发展动态和科学的训练方法,并且不断总结经验,整合原有的训练理论,研究探索适宜不同运动员,不同项目类型的科学的训练理论和方法,提高田径课余训练的有效性。
中学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田径训练作为中学课余体育活动的一项特殊组织形式与活动,在促进中学课余体育锻炼,提高学生体育锻炼热情,促进学生身体与心理健康发展,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优秀体育人才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在如今提倡青少年身心健康,我们如何更好的提高中学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田径训练水平,应该是我们中学体育老师深刻思索的问题。
一、现阶段中学体育课余训练的困惑
1、学生课业负担重,训练的系统性得不到保证,这是直接困扰体传校田径课余训练的最主要原因。中学阶段特别是高中阶段(15―17岁)时期应是具有田径才能的运动员展露头脚的时期,也是运动成长具有极为重要的专项训练阶段。此阶段的训练时间,训练强度,训练量都将大大增加,唯有如此才能为运动员今后取得优异成绩打下坚实基础。然而这时期正是高考制度下最为繁重的时期,文化学习和课余训练产生了激烈的矛盾。由于社会环境、升学就业压力迫使课余训练让步,运动训练时断时续,甚至是被迫中断课余训练。
2、地方各级政府教育部门对青少年竞技体育运动不重视,是中学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田径课余训练发展的最深层原因。现如今,城乡的体育设施依然落后,全民的体质测试水平,特别是青少年体质依然下降。其根本上在于地方各级政府及教育的主管部门对体育不重视,更何况课余的体育训练了。田径运动是最为彰显人的能力与价值的一项运动,受众广,参与人数多。然而在现阶段中,青少年田径比赛随意更改,推迟,取消,特别是在教育系统内普遍存在的。
3、各运动项目对运动等级评定的不一致性导致田径体育传统项目学校课余训练中参训运动员的积极不高。在青少年体育竞赛中,球类项目比赛运动员技术等级评定是根据本次比赛的等级和球队所获的名次而定的,其标准是浮动的,有太多不确定因素。田径竞赛运动员技术等级标准是明文规定的,成绩是电子计时的,都是客观、准确的。懂体育的人都知道田径项目及其它计时项目运动员技术等级是较球类项目来说是最为可靠的。各项目对运动等级评定的不一致性,导致运动员在升学进入高校单招考试中的不公平,影响了田径运动员今后的发展。
4、教练员工作负担重、专业性不强、训练效率低。现阶段中学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田径课余训练的教练员都由体育教师担任。由于既要完成好教学、教改任务,又要兼顾田径课余训练;既要上好体育课,提高广大学生身心健康,又要选好、训练好运动员,展现他们运动潜能,身心疲惫。另外田径课余训练和田径体育教学应属于不同专业领域的两个范畴,有其自身的规律和科学,随着科技发展,科技在田径运动训练中的比重越来越大。
二、提高与改进中学体育课余训练的措施
1、提高思想认识,坚持“体教结合”,各部门协调配合,促进中学体体育传统学校田径训练发展。《学校体育工作条例》规定:“学校应当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外体育活动,开展课外体育训练和比赛,培养优秀的体育后备人才”。主体性教学重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展。中学体传校田径课余训练实际上就是使具有田径特长的中学生运动员进行综合实践活动具体形式与内容。“关注每一名学生发展”、“以生为本”是主体性教学的核心内容。各个部门只有真正认识到改进与提高中学体传校田径课余训练,不仅是国家体育后备人才和学校体育发展需要,而且也是具有田径运动天赋学生运动员的内心需求。我们发扬体育部门在科技和经验方面的优势,坚持“体教结合”,通力协作,才能为中学体传校田径课余训练发展创造良好环境与平台,为其健康发展提供可靠保证。
2、完善中学体传校田径课余训练规章制度,确保田径课余训练工作有效务实。 完善的中学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田径课余训练的规章制度包括有:《田径课余训练考勤制度》、《田径课余训练备课制度》、《田径课余训练赛前集训制度》、《田径课余训练参赛制度》、《田径课余训练运动员补课制度》、《田径课余训练奖惩制度》等等。只要是科学合理的规章制度,我们不怕订得细,细而不乱、细而不繁,因为这都是为促进田径课余训练发展的,都是为确保教练员和运动员的主体性得以充分发挥的。
目前部分高校校内体育竞赛模式所存在的陈旧单一,新的竞赛管理理念与现状构成的矛盾都要求体育工作者在遵循高校校园体育竞赛模式的原则基础上,构建新时期高校校园体育竞赛新模式,既填补该研究的空白,也可以为有关部门的决策提供参考。高等学校的体育竞赛是大学体育工作和大学生校园生活中的重要内容,是校园最为热闹和亮丽的风景,对推动高校的体育活动的开展有重大意义。三位一体的教学――训练――科研都可以在体育竞赛上充分表现。它凝聚运动员、教练员和许多体育工作者的辛勤劳动。运动员精湛的技艺和场上妙趣横生的较量,场上队员与场下观众的互动场面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和教育价值。
一、管理模式的定义
管理模式的定义是从特定的管理理念出发,在管理过程中固化下来的一套操作系统。可以用公式表述为:管理模式=管理理念+系统结构+操作方法。校内体育竞赛管理理念应运用现代教育理念和方法,让学生全面发展,培养个性的素质教育为出发点, 以优化校园体育竞赛环境。而构建高校校园体育竞赛的新模式必须对现存在的管理模式进行分析研究,扬弃发展。纵观体育校内竞赛管理模式发展大多经历了俱乐部管理模式,体育协会管理模式,各赛季单项比赛管理模式和混合型管理模式。分析各模式的利与弊,总结发展过程中的得与失,结合各高校的实际情况来构建校内体育竞赛的管理模式。在改革、开放更加深入的形势下,一些围绕学校体育竞赛的具体办法与措施是能够得到解决的。各种体育竞赛反映出几种管理模式。
1.俱乐部管理模式
高校体育俱乐部就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自身的条件,自由选择和确定参加俱乐部活动的项目的一种组织。它可以充分调动了学生锻炼身体的主动性,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选择自己所喜爱的项目进行学习和锻炼,丰富了学生的文化生活,紧密联系本校实际。学校体育俱乐部由学校主管校长、体育教学院系和学生会共同负责,组成俱乐部领导核心,下分设若干专项俱乐部。体育俱乐部中所有职位全部由学生骨干担任,通过学生选举产生。运动经费主要来源于俱乐部会员交纳的会费,俱乐部实行自主经营,独立核算,自负盈亏。大学里的竞技体育的组织主要依靠学生体育会和俱乐部这些民间组织来进行,学生几乎都参加这些民间组织,比如足球、排球、棒球等俱乐部,各类俱乐部每学期都制定有详细的活动和训练计划,并在实际中付诸实施。每周至少有4至5次活动,每次活动时间不少于2小时,教练由体育会负责聘请。绝大多数学生有自己的俱乐部,定期训练和比赛。这一组织的存在,对提高学生专项技术水平和促进体育社会化方面均有积极作用。业余体育俱乐部并不只存在于大学,而是贯穿从小学――中学――大学的整个体育教育过程。学校运动员的培养独具特色,学校未设专门的校运动队。学校成立俱乐部,俱乐部中最优秀的运动员代表学校参加各项和各级比赛,学生为了学校的荣誉和取得优异的运动成绩而刻苦训练。
2.体育协会管理模式
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FUSC)成立于1975年,现总部设于北京市。该会是中华全国体育总会下辖的单项运动协会之一;是中国大学生运动的唯一全国性群众组织。1975年,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正式加入世界大学生体育联合会。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的宗旨是:在全国高等院校学生中,宣传、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和体育工作方针、政策;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大力支持和关心高等学校体育工作;审核、批准和单项协会的成立及有关事宜,审定各单项协会的活动计划,定期检查其工作情况;协助国家教委及各单项协会举办各类全国性大学生体育比赛和其他体育活动;促进与世界各国学校体育组织的交流;参加国际大学生的各种体育比赛和体育交流活动。体育协会经费的主要来源:学校体育经费、会员费和社会赞助。
根据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组织能力特点,大学体育俱乐部的管理应采取大学自治的方法,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管理的基本形式应以各单项俱乐部为基本管理单位,进行体育竞赛和余暇活动的组织和安排。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应是独立的、自治形式的,由体育骨干、体育专业学生或体育特长生组织建立的课外体育辅导站能充分发挥大学生自主锻炼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能力,同时为学生间的交流提供了一个健康、和谐的平台。
3.课外体育管理模式
我国目前高校体育体系模式都是以课程为中心而构建的,它主要通过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不断改革来实现与完成高校体育的目的任务。以课程为中心的高校体育体系模式,强调课程的“中心环节”、“基本途径”的作用,因而在课程建设中投入很大,并初步建立了较为科学、完善的课程体系。然而,课外体育的发展水平与体育课差距较大,“课内外一体化”在实践中难于落实。当然体育课是实现体育课程目标最好的组织形式,但不是唯一的形式。对大学生而言,重要的是应在更为丰富的、交互性的、真实的课外体育活动中获得体育运动的直接经验并感悟体育运动的真谛。
课外比赛集中体现了体育运动的魅力和乐趣,以组织好学校的各类竞赛作为龙头和杠杆,调动和激发大学生的体育积极性,活跃大学校园体育文化氛围是搞活大学课外体育的核心和关键。大学课外体育的比赛组织有别于普通的竞技体育比赛,应采取固定赛季时间和比赛项目的方法,每月举办2~3项比赛。这样既便于学生有目的地围绕比赛进行准备性训练,以赛促练,调动学生开展课外体育活动,也有利于竞赛的组织和管理。在比赛级别方面应考虑到使不同层次和运动技术水平的学生均有参赛的机会,都有在赛场上展示自己的舞台。同时在比赛的组织管理方面应充分发挥单项体育俱乐部的作用,不同级别比赛由不同的部门(人)组织。
二、各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
表现在课外体育组织与管理方面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课外体育疏于组织与管理,严重落后于体育课程;二是体育俱乐部管理职责不清,体系混乱;三是课外锻炼呈个人、分散、自由的无序状态;四是课余比赛、课外训练的组织与管理没有充分调动和激发大学生的体育积极性。经费来源单一,缺乏完善的竞赛场地,经费不足,缺乏专业的竞赛组织管理人才,缺乏安全防范制度,参赛学生对裁判争执很大,政策性支持不够,参赛范围大,组织管理难度大,竞赛时间难以协调确定,管理条例不够全面合理。部分研究学者调查表明,表现在课外体育组织与管理方面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课外体育疏于组织与管理,严重落后于体育课程;二是体育俱乐部管理职责不清,体系混乱;三是课外锻炼呈个人、分散、自由的无序状态;四是课余比赛、课外训练的组织与管理没有充分调动和激发大学生的体育积极性。
三、对策研究
1.要将大学校际体育竞赛纳入学校教育之中,使竞赛为教育服务,教育促进竞赛的发展
大学校际体育竞赛活动之所以得以发展与完善,重要原因之一是大学校际体育竞赛已被纳人学校教育之中,学校把开展校际体育竞赛看作是向学生以及教职工提供参与和观赏体育竞赛的一种文化娱乐途径。同时,学校也把校际体育竞赛当作提高学校声誉,吸引学生与资助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美国各大学均设置了综合性的校际体育竞赛项目,为保证运动员在竞赛中创造优异成绩,学校对运动训练的组织、控制与管理投入了大量的人、财、物力,对训练与竞赛中出现的若干问题的研究,也自然促进了有关体育学科的教学与科研的发展。可见,校际体育竞赛对学校教育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积极作用,教育的发展也必将促进校际体育竞赛的发展。
2.健全的组织机构与明确分工是大学校际体育竞赛管理的必要组织措施
从现代管理学的角度来看,管理者行使管理职权,是通过一定的组织机构来实现的,所以,管理机构是管理活动赖以进行的依托和组织保证。同时,管理机构设置是否科学、合理、精干,对于管理活动的顺利进行也是十分重要的闹。大学校际体育竞赛的管理组织机构,从全国大学体育协会,到地区联合会,乃至学校,级机构层次分明,任务明确,分工合理。高层次机构的成员直接由各级学校的行政长官以及学者、专家组成,作为低层次的基础管理机构的各学校体育运动部或办公室则由专职人员组成,专门对校际体育竞赛活动进行管理与监督。
3.加强与社会联系,多方面筹措体育经费,建立体育运动后备人才
高校竞技体育体系应是一个开放系统,注重与社会各界的交流,使其商业化和社会化程度较高。我国高等院校的运动训练和竞赛应与地方、体委、社会组织和企事业单位加强联系,争取更多的体育经费,也可走联合办队的路子,提高社会化的程度。政府职能部门应从具体的校际竞技体育管理中退出,而只从宏观上进行监督。加强对招收活动的过程进行管理,建立全面的招收活动管理条例,使招收工作有法可依。加强对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和自身体育人才库的建立。吸收美国成功的商业运作经验,建立健全的资助奖励制度和法规。吸取美国成功的商业运作经验,建立健全的资助奖励制度和法规。
随着全民健身和体育教育改革步伐的发展,让更多的高校学生积极参与体育运动,感受体育带来的快乐,这应是学校体育竞赛改革前进的指导理念。最大限度地吸引和组织不同条件和特长的学生,运用不同方式,参与到学校体育竞赛及体育活动中来,满足学生群体的多元需求。
参考文献:
[1]华凤岩,范鹏,张庆春.对普通高等学校竞技体育工作现状的调查[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5(1):93-95
[2]裴立新.全面小康社会多元化全民健身服务体系的研究[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6.92
[3]钟天朗,于洁.上海社区公共运动场运作管理模式探析[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6,5:14-19
[4]国家体育总局《全民健身指导丛书》编委会.国外大众体育[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3.52-71
[5]骆积强,方熙嫦.台湾社区体育现状的调查与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5(2):131-134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8500(2013103-0221-01
我国启动“全国亿万青少年学生阳光体育运动”,是新时期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战略举措。这一活动的目的,就是要通过阳光体育的抓手作用,促进各级各类学校形成浓郁的校园体育锻炼氛围和全员参与的群众性体育锻炼风气,吸引广大青少年学生走向操场、走进大自然、走到阳光下,积极主动参与体育锻炼,培养体育锻炼的兴趣和习惯,有效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
随着社会的发展,课堂教学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和学生的需求,这种形式逐渐显现出不足之处,体育教学目标的多元化要求有更多的组织形式与之相适应。课外体育锻炼是体育课堂教学的最好补充,充分利用好课外体育锻炼,对学生的身体素质的提高有重要的作用。
1 课外体育锻炼的特点
1.1健身性
健身性是学校利用课余体育锻炼的本质特点。在这里的健身性是指体育活动是有效增强学生的体质,有益于身心健康。
2.2娱乐性
娱乐性指学生在体育活动中可以而且应该得到快乐的心理体验。学生的体育锻炼是一种课余的、自愿参与的体育活动,非强迫性的体育活动。娱乐性是学生参加这种活动的必要条件,否则,他们就很难持久地进行这类活动。
1.3全体性
课余体育应是体育教学课的延伸,当然也应该是全体学生参与的活动。
1.4主动性
主动性是指学生在体育的深刻理解后表现出来的积极参与、持之以恒的特点。
1.5灵活性
灵活性指体育活动方式和内容的多样性的特点。在追求健身目标上,一个人对运动形式的选择是可以多样的。
1.6艺术性
当前,艺术,特别是音乐、造型和舞蹈越来越多地渗透到我们的学校体育锻炼中。实践证明,体育活动中配以音乐,不仅可以锻炼身体,也可以陶冶身心,使人的身体更健康。这种特点对学生有着极大的益处与吸引力。
2 组织与管理
2.1“两操”
坚持开展“两操”活动。早操和课间操是学校课外体育活动的重点内容。通过“两操”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组织纪律和集体观念,并起到增强体质和调节学生身心的作用,这对培养学生动静结合,接受自然力锻炼,消除脑力疲劳,提高学习效率起着积极作用,对造就校园严肃、紧张、活泼的良好学习环境十分重要。
课间操组织形式的改革。课间操的组织形式应围绕课间操的目标,根据季节、气候、学生人数、学校场地设施等情况,采用合操、分操、任意操、课间体育活动、课间跑步等各种组合形式。夏季以合操为主,采用单操轮换模式用音乐和操型变化调控;春、秋两季合操与分组活动相结合;冬季以分组活动为主,增大活动量。
2.2业余运动队训练
加强专项运动队的训练,在开展群众性课外活动的基础上,应集中挑选在某一专项上有特长的学生组成运动队,并加以科学的训练,以提高本项运动技术水平,更好地促进群众性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同时也为各班培养一批体育活动骨干,以促进各班级体育活动的开展。
学校领导既要重视体育特长生的训练,又要重视体育特长生的学习。班主任、任课教师和体育教师要对体育特长生齐抓共管,综合管理,建立一套完整的管理制度。
每学期开始、期中、期末召开联席会,班主任、任课教师、体育教师分别介绍思想表现、学习情况、训练情况,做到对每个体育特长生的各项情况心中有数,便于齐抓共管。分管校领导也参加联席会,便于掌握情况,协调工作,以进行综合管理。
2.3体育竞赛
举行各类体育竞赛,通过举办全校性的体育竞赛,可以调动全校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积极性,检阅学生的体育活动技术水平,通过竞赛,学生的组织纪律、班级之间的团结也得到了加强,集体主义精神得到了增强,而且各班的体育骨干也在竞赛中锻炼了组织能力,从而带出一批体育活动的骨干力量。实践证明,每次竞赛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举办各种形式的竞赛,可以促进体育活动的开展,丰富和活跃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锻炼了身体,陶冶了情操。
学校群众体育竞赛内容与形式的选择,应根据种地不同气候条件、地理环境、民族习俗、状况和社区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的特点,综合考虑科学性、实效性、趣味性、有恒性和适用性而又不泛竞争性等要求,逐步形成具有本校本地区特色的竞赛体系,形成本校的传统制度。
2.4俱乐部
根据学校现有的条件和学生的需要和兴趣,打破原来的班级分组,实施年纪分组开放和实施一些普及性和兴趣性较强的体育活动项目,采用单项俱乐部制,是课外体育锻炼的中小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
各俱乐部由有体育特长的学生负责,为学生提供选择自己的练习手段、练习强度、练习伙伴,创造自主练习的氛围。聘请有体育特长的文化课教师进行辅导,帮助学生培养自发自主进行体育活动的能力和习惯,使学生充分理解参加体育活动的必要性,结合参加体育活动的乐趣,建立良好的体育生活态度,并获得人际关系需要的满足,促使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2.5体育节
高校体育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体育教育的过程中,高校不仅仅要重视培养教师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修养,更要注重体育教育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方面的影响。在高校体育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体育课堂教学、课外体育活动、课余体育训练、开展体育竞赛及体育文化建设等途径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1.通过体育课堂教学对大学生实施思想政治教育
(1)抓好组织教学。教师应深刻认识到组织教学既是教学工作顺利进行的保证,又是教师发挥主导作用的关键环节,严密有序的组织教学不但有利于大学生锻炼身体,掌握体育知识与技术,而且能够有效表达教育者的规范要求,形成良好的氛围,提高教育效果。
(2)结合教材特点。高校体育的每一种教材都有侧重地体现了高校体育所具有的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因此,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应把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渗透与体育教材特点进行紧密的结合。
(3)处理好体育课中的偶发事件。体育课教学中易发生受伤、冲突等偶发事件,体育教师在偶发事件中能作出公正的评判和合理的处理,对于帮助大学生明辨是非,掌握正确处理事件的方法具有良好的作用。
(4)发挥集体的力量。体育教师要注意引导集体形成符合学校教育培养目标的主流意识,引导集体成员形成正确的、较为一致的是非判断标准。另外,还要充分利用和发挥集体舆论的力量,启发教育大学生对集体中出现的不良倾向和行为进行批判和抵制,形成正向的群体压力。
(5)突出教师的示范作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于主导地位,其一言一行都会直接影响和感染着学生,影响着教育的效果。因此,教师不仅仅应是社会道德规范的倡导者,更应是社会道德规范的践行者。
2.通过课外体育活动实施思想政治教育
课外体育活动是学校体育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是体育课的延伸和发展。体育教师不仅要注重在体育课上对学生思想政治的教育,而且要注意加强学生在课外体育活动中各项思想政治教育。因为,课外体育活动不仅是学生提高运动技术和锻炼方法,促进身心健康,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的过程,而且是学生践行体育道德规范,培养体育道德作风的过程。一方面,大学生依据自己的道德认知水平,通过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控制产生积极进取之心,主动接受先进思想和正确行为,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另一方面,参与集体活动的大学生受到群体规范和同伴思想行为的影响,能在集体的相互帮教中促进个体的自我教育。因此,课外体育活动是高校体育中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
3.通过课余体育训练实施思想政治教育
(1)整体推进与区别对待相结合。整体推进是指课余体育训练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要面向整个训练队,不能因为某个队员的运动水平高低降低要求,也不能因为某个队员运动水平相对较低就放任自流;区别对待就是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因材施教,针对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方法和手段做好工作。
(2)严格要求与真情关怀相结合。在课余体育训练中,因为大学生参加的项目单一,负荷较大,容易因缺乏新的刺激而降低兴趣和注意力,所以教育者必须严字当头,并且真心地关心和照顾他们,时刻留意他们的身体和心理状况,了解他们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帮助他们及时解决实际困难,这样才能提升教师的人格魅力,提高教育的有效性。
(3)说服教育与制度规范相结合。高校课余体育训练中的思想政治教育,从根本上说,就是要解决大学生的思想认识问题,因此教育者必须坚持说服教育。然而,仅靠说服教育是不够的,要提高课余体育训练中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还必须加强制度规范,强化管理育人,加强制度规范,就是要通过制度的强制力,提高大学生的是非辨别力。
4.通过体育竞赛实施思想政治教育
体育竞赛是高校体育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十分有效的途径。体育竞赛中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赛前动员教育。主要包括动员学生积极参与,为集体争取荣誉,为比赛出力;教育大学生树立顽强拼搏、勇于进取和团结友爱、协作互助的精神,树立尊重对手、尊重裁判、尊重观众的文明参赛和文明观赛的意识,以及守纪律、守秩序、重安全的意识等。
(2)竞赛组织工作。体育竞赛的组织工作头绪多、要求高、牵涉面广,做好体育竞赛的组织工作本身就是一个极富教育性的过程。因此,周密有序的组织工作是办好体育竞赛的先决条件,也是有效渗透思想政治教育的保障。
(3)赛后总结表彰。这是贯彻思想政治教育激励原则的具体体现,也是发挥高校体育竞赛中思想政治教育作用的关键步骤。主要包括:其一,对赛事的组织、比赛、裁判等工作进行全面总结,肯定成绩,指出不足,提出希望;其二,对表现突出的运动员、裁判员和单位进行表彰,号召大家向他们学习;其三,抓住竞赛中的典型人物和事件,发掘其教育因素,进行广泛的宣传报道,充分利用榜样的力量对广大大学生进行正面的激励和教育。
5.通过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实施思想政治教育
在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中可以通过以下途径:
(1)加强校园体育物质文化建设。校园体育物质文化既是校园体育文化的基础部分,又是能够直观地体现校园体育文化建设水平的外在体现。我院体育教师注意加强校园体育物质文化建设,第一要注重能基本满足全校师生员工,特别是大学生开展体育活动和参加体育锻炼的需要;第二要注重提高校园体育物质文化的美学价值和教育性,激发大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热情,使之受到感染。
(2)加强校园体育精神文化建设。一是加强宣传优异的成绩和典型人物、事迹等,营造良好的体育氛围,引导学生重视体育、热爱体育,积极参与体育活动;二是加强体育教学,帮助大学生掌握体育知识、技术、技能和体育道德规范;三是组织丰富的、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和行为习惯,为大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机会和平台;四是强化管理,通过管理,使校园体育精神文化规范化、制度化、传统化。
(3)加强了校园体育制度文化建设。校园体育制度文化是校园体育文化系统正常运行的支持和保证体系,加强校园体育制度文化建设,一是加强领导,并充分发挥党团组织和学生会、学生社团等的重要作用,推进校园体育文化建设深入发展。二是加强规划,结合学校实际提出具体的建设目标和指导思想。三是建立良好、有序的体育活动实施机制,保障和促进校园体育活动的蓬勃开展。四是建立健全校园体育文化管理体制和监督体制,保证校园体育文化的有序化、健康化、有效化发展。
总之,在体育教育中对学生渗透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对于学生来说,不仅有着磁铁般的吸引力,而且能融洽人际关系,锻炼集体协作精神,激发他们的热情,沟通他们的心灵,从而形成强烈的集体荣誉感。这样,学生的团结友谊等精神便得到进一步弘扬,产生一种无形却巨大的凝聚力,有助于高校文化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品位的提升。因此,我们应当充分利用体育文化对当代大学生的强烈的感染力和浸润力,使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等方面得到不断充实和完善,使他们的视野更辽阔,心灵更高尚,知识更丰富,最终成为合格的现代人。
参考文献:
今年5月7日,江苏省教育厅公布了2012年江苏省学生体
质健康监测结果,公布结果显示江苏学生身体素质较2010年有
所增强,但仍然存在学生近视率高,女学生低体重、高中女生部分身体素质指标下降等问题。
一、体质测试结果很“汗颜”
这份监测结果涉及全省13个市的82所大中小学生,监测结果显示,全省大中小2012年在身高、体重、胸围、肺活量等身体和生理机能指标方面都继续保持上升趋势。省教育厅体卫艺处处长杜伟介绍,与两年前相比,速度、上肢力量、耐力、下肢爆发力、柔韧性等学生身体素质指标有所提高。总体来看,在22项指标中,我省19项指标好于全国水平,不过肥胖、超重率、近视率三项比全国水平差。
学生体质健康最突出的问题仍是近视。杜伟处长介绍说,学生近视率仍处于高位水平。2012年,我省7~22岁学生的平均近视率为73.8%,比2010年的63.5%上升了10.3个百分点。仅有7~11岁年龄段(小学)学生的近视率没有增加,其他年龄段的近视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7~17年龄段(中小学)学生的平均近视率上升了3.4%,17岁达93.6%。18~22岁年龄段上升了26.5%。专家们认为,学生近视率高除了因为课业负担重外,电子信息化的生活方式成为重要因素。
2012年监测中,肥胖率首次出现下降,降幅为0.2%,但依然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且部分年龄段高出不少,比如17岁年龄段组我省男生肥胖率高出了近10%。同时,女生低体重率超过18%。超重学生、低体重学生都应该把健康放在第一位,要更加注重吃动平衡。
二、体质改善建议
1.家长应更新观念,重视孩子的健康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每一位的家长、师长都希望孩子长大后成为对社会、对国家有用的健康人。体育不但有“强筋骨、强意志”的功效,而且也具有“增知识、调感情”等教育特长,是教育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体育活动的忽视对孩子的成长有些是不可逆转的,体育的参与更是青少年教育中不折不扣的特殊“功臣”。在我国,中小学的健康问题已经引起全社会的关心与重视,但是不少人还是认为,体质强不强没关系,只要孩子不生病就可以。对体育还是忽略不计,文化补习依然火热。一些中小学生的体育活动或放任自流,或严加管束,怕出事故而被禁止。这些都是严重妨碍中小学体育活动开展得不利因素。此为,对中小学生体质健康问题的研究也十分薄弱,没引起更多的体育教育工作者及专家、家
长的注意。因此,对中小学的生体育缺乏理论和实践的指导。
全民健身,必须从基础做起,从娃娃抓起。为进一步搞好中小学生的体育教育事业,首先,要加强和培养家长和教育工作者的体育教育意识;其次,要根据中小学生体育教育的总目标,制定家庭阶段性的体育教育目标,采取切实可行的内容和组织形式,进一步搞好我国家庭的体育教育工作,为孩子的成长奠定牢固的
基础。
2.学校应帮助家庭联合搞好家庭体育
鉴于目前家庭体育教育,或者说是出了学校的门,孩子的体育也就结束,学校应该积极主动地鼓励家长在休息日同样也要保证孩子每天1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规定一些日常能够参与的比如跳绳、踢毽、跑步等项目,从规定项目到项目完成的强度和目标,最好是家庭成员都参与的全民健身。
学校也可以定期安排一些学校和家长互动的体育日,安排一些比如说有家长参与的趣味体育比赛、家庭挑战赛等等。
1.教育教学模式的转型,教学结构的创新
我国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四段教学模式”来自苏联,其流程:开始部分准备部分基本部分结束部分,这是一种教学目标单一、死板没有变化的课的形式,套用现有的流程的现象是大部分体育教师在上课时候所采用的形式。如果根据每堂课的不同需求进行引导,够因材施教,效果会更加突出。现阶段我们的体育课不管上什么内容,准备活动的时候通常情况下:学生慢跑徒手操动作。学生在这种固定模式的教学结构下做准备活动的时候感到枯燥乏味,准备活动的作用受到了限制,学生体会不到课的新鲜感,不利于学生对体育活动兴趣的培养,不利于发挥学生创造思维和想象能力。
全面实施新课改,改进套用式的教学模式使课的形式有了实质上的提高。教师把原来单一、陈旧的教学模式改用新颖的多样化的教学模式。例如:我在初中一年级《原地单手肩上投篮》一课教学中,改变以往:开始部分(宣布课的要求)准备部分(徒手操)基本部分(教师讲解,学生练习)结束部分(放松)的四个阶段的教学模式,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从学生自身出发,将教学过程设计成以下模式:引导激发兴趣增强信心提高活动能力学习技术发展身体素质(满足活动愿望)放松与恢复等六个阶段。课的开始,我将课堂气氛调动起来,带着学生做一些让学生能够感兴趣的游戏,由游戏引致本堂可的学习内容。篮球接龙由游戏引入(引导激发兴趣)。接着,引导学生带着兴趣:沙包怎样才能丢的又快又远(增强信心提高活动能力学习技术)。学生在掌握基本技术概念后,引导学生进入正课,比一比谁掷得远(发展身体素质,满足活动愿望)。最后,结合音乐结束活动(放松与恢复)。新的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能在产生兴趣的条件下不知不觉地学会了投掷动作,课堂上学生学得开心,玩得有趣,每一名同学都能大胆表现,成功完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改变了以往教学中让学生在反复、单调的投掷练习中掌握动作的办法。
2.课堂教学与体育竞赛等活动相结合。
体育竞赛能够激发学生斗志,培养不怕困难、勇敢拼搏的品质,体育竞赛能让学生全身心投入的一种活动,所以体育竞赛能够非常好的培养学生的体育情感。中小型的比赛,不仅参与人数多、受益面广、而且时间地点、场地器材、人员调换,受限制面小,举办容易。我们在学校要经常开展多样性、小型性、趣味性、娱乐性、健身性、考核性等这样的体育比赛活动,使体育竞赛与体育活动、体育课、考核达标等相互促进,相互提高,紧密结合,提高体育技能。学生体育锻炼通过竞赛的形式进行促进、检查、评比、提高学生锻炼的积极性。为学生的终身体育打好基础,我国社会体育的全局性和指导性的纲要是全民健身,要实现学校体育和社会体育的有机结合,使学生能够长期乃至终身从事体育活动,并依此促进整个中华民族身体素质的提高,将全民健身计划的要求实施到学校体育的各个方面,其中也包括体育竞赛。为此我们要认识到全民健身计划的实质,彻底转变传统的以单一的竞技运动项目为主要课堂教学,做出全年体育活动计划与安排。为国家培养高素质,为民族的振兴培养本钱。
3.学校体育运动与体育考核相结合
体育毕业升学考试的内容与形式,对学生的体育运动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但由于升学考试内容对学生的兴趣不够浓厚,没能用比赛促進这些很好的锻炼身体的方式方法的兴起。需要教师在比赛过程中编制一些自创游戏或竞赛项目就能在各班、组之间产生竞争,互相监督。使考核在积极竞争、努力拼搏的条件下进行。并且与每个学生的切身利益有关,能够有效的增强学生的自觉参与意识,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通过比赛掌握并运用各种测试项目的相应技能,在紧张而愉快的竞争中完成既定的锻炼任务。
4.学校群体体育竞赛与健身运动相结合
体育的魅力在于竞争,学校体育竞赛中要充分利用好这一特点,引起学生兴趣。推动群体活动深入广泛持久的开展。学校与老师能结合学生身心特点与知识层次,开创一些简便有效科、科学有趣的集体性竞赛项目,让学生置身于快乐的气氛中,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培养竞争精神,促进锻炼自觉性积极性,达到学校体育健身育人的目的。科学、简便、有趣的健身性竞赛项目,能够满足他们丰富课余生活,能够最大程度的激发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信念。
5.提高认识,把握改革的正确目的。
组织学校体育竞赛,始终面向全体学生,推动群众体育活动广泛、深入、持久的开展,强化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正确把握了这一目的,能转变传统的思想观念,制定具体合理的改革竞赛内容与形式的目标,加大改革的力度,充分发挥学校体育师资,场地器材等方面的优势和群众竞赛的功能,让学校体育真正走进学生的生活,融入社会,面向未来,。为学生的终身体育运动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楚继军汤起宇《普通高校群体运动竞赛内容的改革》《体育函授》[M]1996(4)
[2]鲍源林,崔承军《学校课外体育活动的组织与实施》《体育函授通讯》[M]1997(1)
[3]李居昭《体育协会把课外活动搞活了》《中国学校体育》1999(2)
关键词 学校体育目标 价值 途径
一、体育课程教学
体育课程主要是学生通过教师的指导进行身体练习,并使身体练习与思维活动相结合来掌握体育知识、技术、技能,下多获取的经验。相对传统体育教学,现今健康体育教学的改革途径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得以实现:指导思想强调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学生为主体,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生活质量;体育教学方法、手段、设计由灌输式向探究式转变,以学生为主体,学习技术动作为教学目的的手段,教师为主导,启发、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学会自学、自练、自评、自控,做学习的主人。体育教学评价由原来的教师示范讲解、负荷、密度、完成教学任务为主的重结果改为学生参与爱好、提高学生能力,增进学生健康的重过程体育教学方式。体育课程教学具有鲜明的导向作用,它直接影响着体育课程的内容、实施和评价,同时也直接影响着体育课程的目标定位,也对学校体育目标的实现提供了理论依据。
二、课余体育训练
学校课余体育训练是指利用课余实践,对部分在体育方面有一定天赋或有某项特长的学生,以运动队、代表队、俱乐部等形式对他们进行较为系统的训练,旨在全面发展他们的体能和身心素质,提高某项运动技术水平,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课余运动训练包括运动队组建、运动员选才、运动训练过程、运动竞赛、运动队制度、运动队管理和运动设施等。通过上述所列的七个方面的协调配合使学校课余体育训练工作得到有效的开展和实施,在重复训练法、变换训练法、循环训练法和竞赛训练法等常用训练方法的基础上,保证训练效果,达到身体训练和技术训练的双方面目的,从这一层面上,达到符合学校体育目标的多元化的效应。
三、课外体育活动
课外体育活动是指课前、课间、和课后在校内进行的,以全体学生为对象,以保健操,健身活动为内容,以班级为基本组织单位,以满足广大学生多种身心需要为目的,促进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和谐发展的体育锻炼活动。校内以班级为单位组织早操、课间操与眼保健操;拓展课外体育活动内容,开展游戏、体育观赏、球类、极限运动、生存训练、郊游、远足、野营、攀岩、植物观察等活动;还可以开展猜谜知识竞赛问答、琴类、棋类、书画类项目来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课外体育活动是具有很大的自由度,具有自觉、自愿、自主、积极、主动、灵活等特点,它是实现学校体育目标的重要途径。因此,必须加强课外体育活动的宏观调控指导,加强活动的计划性,合理配置学校有限的体育资源,使课外体育活动有序的进行,更好的达到预期制定的学校体育目标。
四、课余体育竞赛
课余体育竞赛是指充分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以争取优胜成绩为目的,以运动项目、游戏活动、身体练习为内容,根据正规的、简化的或自定的规则多进行个人或集体的体力、技艺、智力、和心理的相互比赛。课余体育竞赛是实现学校体育目标的基本途径之一,主要通过学校运动会、单项运动赛、单项娱乐性比赛、季节性单项比赛、体育表演、体育知识讲座、体育知识竞赛、校际间交流比赛等形式,吸引、鼓励更多的不同水平和层次的学生参与其中,以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勇于进取的上进心和坚强的意志品质,同时培养学生遵守规则,养成自律的良好品行;另外,还可以从中发现一些具有运动天赋的精英,可以为国家选拔和输送运动员的后备人才。多选择一些学生喜爱的、健身效果好的、易于开展的项目,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比赛之中来,充分体现课余体育竞赛课余性、群众性、多样性和教育性等特性,以竞赛的方式激发学生对体育的兴趣,促进学生坚持锻炼身体,为实现学校体育目标多元化奠定良好的实践基础。
五、学校体育资源
学校体育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是实施21世纪我国体育教育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的课题。随着当前制定出的新课标为学校体育教学提供了一个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学校体育资源包括人力资源、财力资源、体育器材及场地设施方面的资源、媒体资源、自然地理环境资源等,要加大实现学校体育资源的充分利用。学校的领导及相关的管理人员要重视,并积极参与其中。另外,学校老师要根据学校的自然地理环境和现有的体育器材、场地设施充分的利用起来,例如:栏架可以用来跨栏,也可以用作投射门与钻越障碍等。正确认识与合理开发、利用学校的体育资源,为实现学校体育目标的多元化奠定最大限度的物质基础。
教育的终极目的是对学生心智的培养、和谐人格的塑造、完满生活的实现。学校体育目标制定的价值取向的核心是增强学生的体质,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学校体育目标制定的价值取向在我国学校体育学的理论建设中是相对稳定的,其理论阐述比较完整、全面、反映了时代的特征。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G807.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612(2007)06-0813-04
The Construction and Implementation of the Mode of Four Threes of College P.E. Curriculums
CHEN Xiaorong
(Shenzhen University, Shenzhen 518060, Guangdong, China)
Abstract:P.E. curriculum should include three parts of class teaching, afterclass sports participation, and campus sports culture atmosphere. The curriculum reform is summarized as Four Threes, Three Independents, Three Interactions, Three Selfgovernments, and Three Opens. The mode of Three Independents is that college students independently choose events, teachers, and class time. The mode of Three Interactions is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class and afterclass, and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spot and network. The mode of Three Selfgovernments is that college students selfgovern afterclass exercises, afterclass competitions, and afterclass training. The mode of Three Opens is open time, open space, and open resources. Ten years practice show that these modes can improve the quality of college P.E. curriculum, cultivate college students' sense of participation, and effectively complete the goal of college P.E. curriculum.
Key words: P.E. curriculum; P.E. teaching; P.E. curriculum mode; P.E. teaching club
1 大学体育课程“四三”模式解读
10多年前,在大学体育教学实践中, 我们发现传统的大学体育课教学已经无法适宜大学生对体育课的需求,难以调动大学生上好体育课的积极性。我们依据现代教育、现代体育和现代学校体育的发展趋势,遵循本校“办学以学生为本,育人以素质为本,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厚积薄发,经世致用”的教育理念。力图打造一个具有特色的、新型的,符合青年大学生身心需要的大学体育课程新模式。这一模式的核心与宗旨就是使学生在校学习生活中,全过程全方位的接受体育教育。
教育学理论认为,课程可以是狭义的,也可以是广义的。狭义的课程概念或是指学科或活动的总和,指教学计划、教学进程,指教学内容的组织等某一个方面。广义的课程概念是指学校教育中为所有学生提供的和重建的人类知识和经验的总和。一个完整的、多维的课程概念,包括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也包括课程实施、课程评价、课程管理等;其中包括显性的课程计划、科目、活动也包括隐性的教师的影响、师生关系、校园文化等;包括预期的目标、教学和学习,也包括非预期的目标、教学和学习。
我们认为新型大学体育课程应该是一种广义的课程概念,是一种大课程概念。它应包括体育课堂教学、课余体育参与和校园体育文化氛围三部分内容。大学体育课不仅局限于体育课堂内的体育教学,而应是融课内与课外为一体的教育体系。从培养目标、教学指导思想、组织教学到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组织与管理各个环节,将显性课程与潜性课程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我校以体育教学俱乐部为中心和主线,使体育课内与课外溶为一体,鼓励学生通过参与课内、校园、社会的体育活动,在体育实践中学习体育知识、提高体育运动技能,体验体育运动的乐趣,培养自我锻炼的能力,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为终身体育打下良好基础。
10多年来,我们努力借鉴发达国家的课程改革经验,结合深圳特区的实际情况,深入进行理论探索和反复试验完善,逐渐形成了具有一定特色的体育课程 “四三”模式。“四三”模式如图1所示:
2 深圳大学体育课程改革实践
2.1 “三自主”模式
2.1.1 大学体育课程运动项目设置 学生是发展的主体,他们无论在生理,还是在心理上都存在较大差异。当体育课程面对一个个具有独特个性的学生和学生群体时,要求我们体育课程给学生提供多样化的体育运动项目,让每个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为了满足大学生渴望掌握富有时代感和实用性的体育运动项目,满足大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求。
在体育运动项目设置方面,我们主要遵循以下原则:顺应社会发展趋势、以培养目标为依据、符合大学生身心发展特点、考虑我校主客观条件和满足学生个体需求。设置时并考虑运动项目健身性、文化性、丰富性、时尚性和层次性。
在体育项目选择方面,我们力求根据时代的变化和学生需求的变化,随时增减调整,保持动态的过程。我们的体育课程开设了足球、篮球、排球、棒垒球、羽毛球、网球、乒乓球、毽球、保龄球、橄榄球;保健体育、武术、瑜伽、健身秧歌、太极剑(拳)、太极养生;女子养生防身术、散打、自由搏击、跆拳道;体育舞蹈、健美操、韵律操、女子形体,艺术体操、健身秧歌;定向越野、围棋、街舞、游泳、高尔夫球、击剑、野外生存、健身等。30多个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运动项目供学生自主选择。
2.1.2 三自主网络选课系统 1998年,我们针对体育课学生人数多,运动项目多,人工调配分项工作太过繁杂的状况,开发了网络三自主选课系统软件。把每个任课教师开设的项目、开课的时间挂在网上,规定相应的“关门”人数,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业课表安排、自己的兴趣爱好和自己所喜爱的教师,在网上灵活选择体育课。真正意义上实现了学生自主选择运动项目,自主选择上课时间,自主选择任课教师的“三自主”。把体育课的选择权交给了学生,让学生在体育学习的选择中充分享受自主性和学习自由。让学生在自己喜爱的运动项目的活动中,充分感受体育的乐趣,体验成功的喜悦。据对深圳大学学生抽样调查结果显示91.7%深圳大学学生能选择到自己喜欢的运动项目。使体育课向着既强身健体,又娱乐身心的方向发展。
2.2 三互动模式
2.2.1 教师与学生互动模式 建构主义的课程理论认为,“知识建构”的主体是学生,学生是主动的、积极的、能动的知识建构者。学生应处于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中心地位。教师要从传统的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权威的角色,转变为学生学习的辅导者和合作者。学生要从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主动的探索者和自我控制管理者。无论是在教学课堂还是课余体育活动,新的体育课程模式强调师生之间的相互促进,相互交流。无论是在体育教学课堂上,还是课余体育活动中,师生之间应是相互促进、相互交流的。在课内,学生协助教师进行教学工作,两者是平等的、对话式的关系;在课外,师生共同负责组织形式多样的体育锻炼活动及体育竞赛,教师更多的是提供技术支持和设备条件的保障。
我们认为:在体育课堂上加强师生互动,能够使学生学习与自我兴趣结合,减少强制性;使学习更加主动,提高自律性;师生互动促进,提高教学效果。在课外体育活动方面,强调师生互动,有利于提高学生主动参与体育的积极性,增强体育锻炼意识,发挥体育骨干的作用。通过问卷调查,94%的学生认为体育教学俱乐部采用“以学生自我锻炼为主,教师教授为辅的教学形式”较合适。
2.2.2 课内与课外互动模式 体育课无疑是实现体育课程最好的组织形式。但对大学生来讲,更重要的是应在更丰富的课外体育活动中,去参与和去体验体育,为此,我们打破传统体育课程观念的束缚,用大课程观的理念去设计体育课程,对学生的培养空间不仅局限于课堂,而是为学生提供更富趣味、更开放的多元化活动,鼓励学生多参与、多体验、多尝试、多协作,给他们更多的体育课程空间,让他们的体育经历丰实,涉猎范围更广,从而更灵活、更有弹性地运用四年大学学习时间,充分开发出自己的潜质和个性。从而,去获得体育运动的直接经验并感悟体育运动的真谛。
我们以体育俱乐部为开展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组织单元,结合体育课堂教学开展各种活动。主要形式有:结合网络学习、开办各种讲座、技术辅导站锻炼、自我锻炼各种形式、多层次的课余比赛、课余训练、校园体育文化宣传和各种观摩学习活动等等。学校体育部门给予技术支持、场地设备支持、宣传支持和经费支持等。
2.2.3 体育课堂与网络互动教学模式 “体育课堂与网络互动教学模式”是针对当代大学生的认识特点,利用现代网络技术的优势和特点,将体育课堂教学与网络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课堂与网络互补、教师与学生互动的新型体育教学模式。体育课堂与网络互动教学模式如图2所示。
根据构建学习理论,在网络环境下进行体育理论教学,可以采用以下教学形式如图3示。
2.2.4 运动技术教学“互动式”教学模式 运动技术“互动式”教学模式是指在体育教学中,充分利用网络技术,使理论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现场教学与网络教学结合,课内教学与课外自学结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以提高体育课的教学质量为目的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传统技术教学模式与“互动式”教学模式中,学生学习状态的比较见表1。
课堂与网络互动教学具有以下优越性:在学生学习方面:使体育学习更具自主性、使体育学习更具全面性、系统性 、使体育学习更具生动性、使体育学习更具能动性、使体育学习更具个性化 。 在教师教学方面:要求教师转变教学角色、要求教师放大教学能力、要求教师提高文化内涵、要求教师备课更加仔细周全、课内与课外教学活动有机结合。
2.3 三自治模式 根据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组织能力特点,大学体育教学俱乐部的管理应采取大学自治的方法,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管理的基本形式应以各单项俱乐部为基本管理单位,进行体育竞赛和余暇活动的组织和安排。各个俱乐部根据本项目的特点成立了俱乐部委员会,协助指导教师组织课外锻炼、竞赛组织、裁判培训、宣传与经费管理等工作。
每个单项俱乐部由一名本专业的体育教师为指导教师,负责该俱乐部的课堂教学(一周一次)技术指导,负责俱乐部委员会的组建。总体把握单项俱乐部的发展方向和计划安排。主席由学生担任,负责单项俱乐部的课外辅导和安排组织竞赛的具体事务以及与校、系学生会的协调配合。单项俱乐部委员会的组成及其职责如图4所示:
体育俱乐部管理工作流程是:各个俱乐部每学期开始自行制定年度工作计划――与俱乐部指导老师商量工作计划――向联盟执行主席提交工作计划――联盟与体育部批准工作计划――按计划开展工作――年末各个俱乐部主席提交年度工作总结――俱乐部联盟执行主席及体育部审核――召开总结大会,各个俱乐部主席陈述工作――各个俱乐部投票选举年度优秀俱乐部及优秀俱乐部主席――年末校运会闭幕式全校表彰。完善的组织机构和有效率的工作程序确保了全校群体活动蓬勃开展。
2.3.1 课外锻炼自治模式 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应是独立的、自治形式的,充分发挥大学生自主锻炼的积极性,既可以减轻教师的工作负担,又可以培养学生的能力。我们采用课外体育辅导站的形式实施大学生课外锻炼自治,各辅导站由各单项俱乐部培训部主持,体育部协助提供支持。在各辅导站参与锻炼的人员主要有:参加本俱乐部学习的学生、该项俱乐部积极分子、该项运动的爱好者。开设课外体育辅导站的目的是:针对性地解决课堂学习的重点、难点、增加学生锻炼次数、提高学生的技战术水平、提高专项身体素质、培养定期锻炼的习惯等。课外体育辅导站力求做到“三固定”:固定辅导时间(学生自定,每周1~2次)、固定辅导场地(学校提供)和固定培训人员(各俱乐部培训部指派)。
2.3.2 课外竞赛自治模式 竞赛集中体现了体育运动的魅力和乐趣,以组织好学校的各类竞赛作为龙头和杠杆,调动和激发大学生的体育积极性,活跃大学校园体育文化氛围是搞活大学余暇体育的核心和关键。调查结果显示,深圳大学被访学生中有92.2%的人认为学校体育部门通过增加组织各种体育比赛,来调动和激发学生体育锻炼的积极性是有效的。'
大学余暇体育的竞赛组织与安排应有别于普通的竞技体育比赛,其特点应是以固定赛季时间和比赛项目为基点,形成惯例以加强计划性,每月举办2―3项比赛,每年如此,即便于学生有目的地围绕比赛进行准备性训练,以赛促练,也有利于竞赛的组织和管理。用竞赛调动学生围绕赛季的赛事开展余暇体育活动。
在组织形式方面应赛事内容丰富,即有竞争激烈的球类比赛,又应有表演、娱乐性质的比赛,把校内的运动竞赛当成是体育课的延伸和补充,促使学生多方面感受和体验体育运动不同的特色和魅力,此外,每一俱乐部杯联赛的组织和管理又有利于学生体育能力和组织能力的培养提高。
在竞赛层次方面应考虑到使不同层次和运动技术水平的学生均有参赛的机会,均有在竞技赛场上一展风采的机会,使其在身临其境的感觉中体验体育比赛中的挑战和竞争的滋味,并逐渐喜爱体育运动。由此我们将比赛分为不同的等级和组别。
在竞赛的组织管理方面应充分发挥单项俱乐部的作用。通常校级大型比赛、综合性比赛由体育部主办,如全校综合运动会;单项比赛由俱乐部主办,系级和其它类型的比赛由学生会或与俱乐部联合举办。我们认为:根据大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大学的条件特点,大学课外体育竞赛应以体育俱乐部为组织核心,通过俱乐部组织展开各种体育竞赛,能够调动大学生从事余暇体育的积极性。
2.3.3 课外训练自治模式 课外运动训练是大学生课余体育活动的重要的组成部分。我校除4个高水平运动队外,其余的各个项目代表队都由单项俱乐部组建。
各俱乐部指导教师即为该俱乐部代表队教练,这样便于在所授项目体育课中发现具有训练潜力的苗子,鼓励其参加高级俱乐部学习或成为代表队预备队员。各俱乐部主席俱乐部挑选一名专项运动技能突出的学生担任代表队队长,委派其在该俱乐部辅导站、业余比赛中寻找技能运动优秀的选手,向俱乐部教练推荐。
各单位俱乐部代表队队长负责“非集训”期间的训练工作,教练参与训练计划制定,学生运动员自愿参加训练,体育部门给予场地支持。俱乐部代表队若要代表学校参加全国、省、市各类赛事,通常赛前3~6个月进行集训和参赛准备工作。此阶段教练员负责代表队训练工作,体育部给予经费支持。
多年实践表明,这种学生自治的训练体制优点很多,不仅充分调动了大学生参与课外训练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自我管理和自我训练的能力,而且训练效率高,训练经费开支节省。事实表明,在一些运动项目中,我们同样能够在普通大学生中训练出获得全国冠军的高水平运动员。
2.4 三开放模式
2.4.1 开放时间 我校体育课程在排课时间安排方面采取“全天候”的方法,早晨、中午、晚上、周末均可以选课,既给学生更多的选择空间,又可以充分利用学校场地设备资源。
2.4.2 开放空间 依据《纲要》的精神,我们在体育课程中开设野外生存、定向越野等课程,鼓励老师和学生走出校园、既能减轻扩招给学校的体育资源带来很大的压力,又能使学生亲近大自然。
2.4.3 资源开放 我校体育课程在人员资源与物力资源方面,都采取对外开放的方针。
人员方面:我们鼓励学生走出校园参与社会实践,将所学得的体育知识、技能服务于社会。例如,太极俱乐部组建了“太极义工队”,利用休息日在校园、社区、中小学校普及推广太极拳运动;又如篮球、足球俱乐部的裁判队伍,为深圳市及深圳大学周边社区、单位的各种比赛提供裁判技术服务;再如,定向越野俱乐部是深圳市定向越野活动开展的最有力的技术中坚,多次协助有关单位举行大型活动与比赛。大学生走向社会,既服务了社会,又锻炼了自身的社会适应能力。
物力资源方面:我们既充分利用学校周边地区的体育场地资源上体育课,又对外开放我校的体育场地设施,为社会服务。
4 结束语
体育课程“三自主”、“三互动”、“三自治”、“三开放”的“四三”模式是一种新型的体育教学模式,在10多年的改革实践中,我们边研究、边实践,边总结,边提高,取得了初步的成果。近年来,有近百所大学的体育部负责人来校参观学习交流,在全省及全国范围内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受到了一定的好评。但仍存在许多问题,需要我们去进一步完善和发展。
参考文献:
[1] 彭钢,等.课程理念的更新[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