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艺设计教学汇总十篇

时间:2023-12-13 10:51:29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环艺设计教学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环艺设计教学

篇(1)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9(a)-0183-02

“习明纳”模式是西方国家高等教育中普遍使用的一种教学形式,其主要特点是不囿于书面的刻板知识,鼓励学生们和教师一起围绕某些主题,进行资料收集、案例研究或就具体的技术要求等展开教学。

这并不意味着所有的环艺设计课程都适合运用这种教学模式,任何值得研究的问题都有一定的阶段,在环艺教学过程中适当的引进习明纳模式,对老师和学生都有益。因此,过早引入此方法对低年级学生并无益处,在独立学习之前,必须要有一个依赖性学习的年龄,故将此方法试用于环艺高年级专题设计课程中。

针对目前国内大部分设计院校环艺专业非考试课程(结课作业考核)现状所存在的问题,结合笔者本硕阶段的学习经历及近几年的教学工作经验以《室内专题设计》课程为例来进行教学改革探讨及实践。

1 环艺专业专题设计教学现状分析

改革与发展室内专题设计教学,就要先分析当前室内专题设计教学在我国的现状,以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环艺专业为例。

1.1 教学目标

首先,环艺专题设计课程按年级从低到高及学生的学习能力水平一般安排“家居空间设计”“餐饮空间设计”“商业空间设计”“酒店空间设计”这四门课程,基本教学目标都是“要求学生在学习本课程以后,能掌握最基本的XX设计方法及步骤;在此基础上,能独立完成XX设计方案。”

由此看来,整个教学目的强调知识的传授,极少体现了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1.2 教学过程

通过走访多所高校及自身多年学习与教学经验得出专题设计现存的教学过程多是采用“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教学模式,这种模式主要表现为两种:(1)大部分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通过PPT课件讲解课程主要内容,且过于依赖PPT,对其重视大于课堂所讲内容;(2)少数教师采用纸质教案进行讲解,纸质教案陈旧无补充,与时代结合的新内容较少。

整个教学过程基本概括为“理论讲解―实践考察―作业”三部分,由于时间的限制而忽略了很重要的一个环节―― 讨论与创新。

专题设计课是理论与实践结合的非常紧密的课程,极其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和探究,故传统的“满堂灌”教学仅完成教学目标的一半不到,更多是的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团队协作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及创新思维等方面的培养,这些都是传统教学方式所不能达到的。不完全否定传统教学模式所取得的成效,但是当今信息化时代传统教学模式显然已不然满足教学要求,但单纯的多媒体讲解亦不能达到教学目标。

1.3 考核方式

成绩构成:30%平时成绩+70%结课作业成绩是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校所普遍采用的环艺类非考试课程的考核方式。

在执行时教师往往会存在一定困惑,课堂上多为理论讲解及看方案,平时作业及结课作业大部分都是学生课后完成,我们如何确定作业是学生本人完成?如果不是对学生能力水平有非常了解,那么存在这种担忧是很正常的一种现象,更重要的是学生的学习能力是否真正培养起来,如何判断教学目标是否达到等。

2 习明纳教学模式与专题设计的有效结合

鉴于设计类专业课程的特殊性,将习明纳教学模式融入环艺《专题设计》教学中,主要体现在课程后半部分即与课程实践的结合。

学生以主动学习为主,教师以引导学习为主,使学生能够以积极主动的态度来掌握相应的理论知识、设计的流程、学习的方法和规律;使学生的思维方式能够得到拓展,学会运用发散性思维。

2.1 设定主题,创设情境

泰勒认为,学习是通过学生的主动行为而发生的;学生的学习取决于他自己做了些什么,而不是教师呈现了些什么内容或要求做些什么。因此,决定学习的质和量的是学生自己,知识只能是“学”会的,而不是“教”会的。所以,环艺专题设计课程中教师的职责除了理论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要构建适合于学生能力与兴趣的各种情境,以便为每个学生提供有意义的经验。

以学习问题组织教学,这就有可能促进学生的问题意识;并且这种模式在问题基础上要求学生开动脑筋进行判断、思考,这就有可能促进他们智慧的发展与判断力、思考力等学习能力的提高。

2.2 实践调研

在教学实践过程中,结合艺术类专业教学方式,提倡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性。习明纳课中的学习的问题并没有现成答案,要求学生通过自己探索去解决问题。在课题确定之后,要求学生个人或小组应用考察、调查和文献资料收集及比较、分析和综合等等研究手段开展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写成调研报告并参加课堂讨论。

这个“过程”就是一种“方法”,这种“方法”不仅是获得知识、建构知识的方法,而且它也是增加实际体验的方法。

2.3 课堂讨论与总结

专题课实践过程包括小组合作研究调查,并在调研结束时大家进行交流,结合实际,带着问题回课堂分析讨论。

习明纳模式中,讨论的组织形式是非常重要的,在讨论阶段,每个人都有机会表达自己的观点,学生就调研结果与其他同学进行讨论,再由教师将不同的观点和想法加以分析并归纳总结,解决学生的疑点。在教师的引导和大家的推动下,那些不大愿发言的人也会受到鼓励参与进来,这就极大促进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教师既是主题的设置者和沟通者,也是课堂讨论的组织者。

这种自主性学习的氛围大大增加了课堂的互动性,激发了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积极性,使他们能够牢固的掌握新知识。

2.4 设计创意及作品展示交流

根据前期的多角度调研及主题切入点(如设计元素),在符合现实可操作性的前提下,将个人的创意理念与实际相融合,形成能够表现及表达主题思想的创意设计方案。

借助展示的方式,将整个作品的创作过程一览无余的呈现出来,并通过陈列展示得到的信息交流回馈来充实自身的不足。这些基本内容构成了主题教学法的整个过程,而这个过程中每一步的实施都是紧密相连的,它们之间有着层层深入、环环相扣的关系。学生在这个过程中除了可以了解设计的流程外,还可以潜移默化地掌握做事的步骤与方法,形成一种自身的认知。

习明纳课总成绩由参加过程、习明纳课作业和论文以及研讨课表现等三方面组成。

3 结语/后续研究

爱因斯坦曾说过,他从未教过自己的学生,只是为他们创造了一种学习的环境。 “习明纳”模式正是这样一种能够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以及增长才识、活跃思维、培养科研意识的教学模式。因此,将“习明纳”模式引入环艺主体设计课程《专题设计》中,必将会对学生的学习和创新意识有所促进,更多的避免设计中粗制滥造,为培养优秀设计师打下良好基石。

参考文献

[1] 崔丽丽.德国习明纳教学模式及其启示[J].兰州:石油教育,2007(2):84-86.

[2] Charles F.Thwing.The American and The German University,One Hundred Years of History[M].The MacMillan Company,1928:121.

[3] 夏雷英“习明纳”模式在高师音乐教学法课中的运用[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2):158-159.

篇(2)

【关键词】

环艺设计素描教学;问题;措施

环艺设计素描课程是环艺设计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通过环艺设计素描课程的展开来培养环艺设计专业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整合素材能力,设计表现能力以及思维能力,从而使学生能够更好的掌握环境设计知识,然而现阶段我国各高校的环艺设计素描在教学中却存在着一些问题。

1.环艺设计素描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对环艺设计素描课程缺乏明确的理解

从传统的角度讲,素描仅仅只是单色的不俗的绘画,然而伴随着现代艺术的不断发展,素描被赋予了更多的新的属性,可以用线条来表现景,人,物,以此来象征各种创意,情感和符号。因此,在环艺专业中,环艺设计素描课程的属性也就有了新的变化。然而很多高校在开设环艺设计素描课程时,并没有站在专业的角度,在理解环艺设计专业需求的基础上去设置设计素描课程,也正是因为对环艺设计素描的理解不够明确,导致艺术素描和设计素描形成混淆,从而使环艺设计素描教学不能有效的展开,起不到其该有的作用。

1.2教学内容同教学目标针对性比较缺乏

环艺设计素描的教师大多是绘画专业的教师,因此很多时候就会导致原本是要提升学生绘图能力的课程变为了提升学生的绘画能力,教学内容缺乏针对性。另外,在具体的环艺设计素描教学中,教师更多的会注重艺术素描中质量感,立体感以及空间关系的内容,甚至会将很鲜明的个人的风格带进课堂教学中。

1.3训练方式出现错位

现阶段很多院校的设计素描课程训练都属于中期作业,学生只需要简单的画出几张静物图就可以结课。环艺设计素描教学课程应该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和应用性,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为主,然而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更多的会重视学生的绘画技巧,而忽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2.环艺设计素描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的解决措施

2.1增加对环艺设计素描教学的理解

很多高校之所以对环艺设计素描教学缺乏明确的了解,最重要的原因是因为对环艺设计素描专业的教学研究比较少,而且缺乏一定的教学前瞻性。另外,环艺设计素描的课程设置以及具体的训练方式还比较保守和落后,这样就严重限制了环艺设计专业学生的创新思维的培养,因此要想有效的提高环艺设计素描课程的教学质量,一定要加强对环艺设计素描教学的理解。其一,要根据现阶段环境设计的前沿动态来对环艺设计素描课程进行合理的设置,从而可以保证环艺专业基础课程的有效展开。其二,采用相对比较宽松的教学模式,教师需要运用多种教学材料来对学生进行教学,在课堂上尊重学生的不同意见,鼓励学生展现自我,充分的发挥自己的创新能力。其三,教师不能仅仅只是使用原来保守的教学静物素材,而是要注重搜集多样化的素描素材,借用不同的优秀设计作品来开拓学生学生的思维。

2.2控制训练方式错位现象的发生

环艺设计素描课程在具体的内容设置上一定要保持针对性。其一,可以适当的增加短期的素描训练,至于一些时间较长的写生可以适当的减少,要求学生在进行创作时注意意趣形象表现,结构表现以及线性表现。其二,在进行教学时,可以适当的将人体写生以及肖像写生取消,改为一些建筑外观的写生以及室内环境的写生。其三,在进行环艺设计素描训练时注意培养学生的思想能力,弱化技法的使用。

2.3增加环艺设计素描教学内容的针对性

环境艺术专业是一门很多学科都进行相互交叉,应用性较强的艺术专业,因此环艺设计素描课程在具体的教学内容设置上一定要保证其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并且针对性较强。其一,教师应该注重对学生的透视基础训练,让每个环艺专业学生都可以掌握透视原理,避免在写生时出现实际同理论脱节的现象,另外,倾斜三点透视,两点透视训练以及一点透视训练都是进行训练的重点。其二,注重对学生进行空间组合分析训练。空间组合分析表现的是不同距离,不同平面以及不同角度的物体之间的关系。在教学中,教师需要增加学生对形态的理解,注重石膏体的多种组合以及多种形体组合,锻炼学生的空间组合能力。其三,注重外空间的写生训练。学生在经过透视训练以及空间组合训练的基础上需要走出教室进行实地写生,让学生自己构图自己取景,锻炼学生的设计和构图能力。

2.4改进教学方法

其一,可以采用式案例教学的方法,即由教师带领学生融入真实的项目中进行教学设计,让学生参观设计环境,在项目设计中融入草图排版训练,文本排本制作以及规划方案草图等教学内容。其二,注重创新思维训练。构思是绘制草图的关键阶段,因此在进行教学时,教师需要让学生将自己脑中的构思转换成一种草图,通过及时的将想法反映到草图中来完善草图制作。为了方便学生能够及时将自己的构思转化到图纸上,就需要学生养成随身携带工具的习惯。

3结语

综上所述,环艺设计素描课程是环境艺术专业的基础课程,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空间思维能力以及以二维表现三维的能力,因此这就需要教师明确环艺设计素描教学的重点,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从而促进环艺设计素描教学的有效展开。

参考文献:

篇(3)

大部分学生在高考前的色彩训练中都是画水粉画,很少有人画水彩画,更别说水彩风景画了。他们的水彩作业根本不够理想,除了存在画面结构松散,色彩关系不正确等造型基础问题外,还出现画面脏、焦、粉、燥等问题。究其原因,在于他们没有熟练掌握水彩画的技法,难以驾驭水彩风景写生语言的表达,这对于以后手绘效果图的训练将造成直接影响。因此,在环艺专业水彩风景画教学过程中,保持水彩语言是基本要求。

1、保持水彩艺术本体语言

所谓水彩画,并不单单指用水调和颜料这一点而言,更重要的是因为它具有―套完整的、与其他画种截然不同的技法,它充分利用水色的作用,使画面呈现出一种独特的韵味,这种韵味就是水彩工具自身所体现的水色交融的意味,也是水彩画本体语言的首要因素。其表现方法主要有干画法、湿画法、干湿结合、淡彩法、沉淀法、接染法、重迭法等等。掌握这些水彩的表现技法,并将其灵活运用于手绘效果图和环境艺术表现之中,是水彩风景画在环艺设计专业中的主要目的所在。

当我们开始画一幅水彩风景画时,整个作画过程要控制好水分和时间,完成一幅画胜似打一场仗。取好景后开始构图,要求底稿图形准确、清晰,忌擦伤纸面,如有大的改动最好另用纸起稿。上色时要注意水分的把握,即画面色彩的浓淡、空间的虚实、笔触的趣味都有赖于对水分的把握。上色程序一般是由浅到深,由远及近,亮部与高光要预先留出。大面积的铺色时,最好一次性多调颜料,一次成形,少修改。由于水彩颜料的透明性,多次重复容易变脏、变焦,那么画面就会失去水彩独有的水润、明快的效果。

2、拓展水彩艺术语言新形式

水彩语言的突破,离不开技法创新。具体到水彩风景画课程的教学中,平时除了强调运用传统的干、湿技法,使画面保持水彩本体语言表现特征外,还要鼓励学生大胆探索新材料、新技巧,利用综合材料,这样可以加强画面视觉感受和肌理效果,实践创新和变革。目前室内外表现图中钢笔淡彩的效果图较为普遍,它是将水彩技法与钢笔技法相结合,发挥各自优点,颇具简捷、明快、生动的艺术效果。因此,在水彩风景画课程教学中可以加强钢笔淡彩的教学,这样既能加强学生的速写能力,又能使学生以快速的方法感受水彩语言的表现;其次可以利用其他材料弥补水彩难以驾驭、不够厚重等弱点,如给纸做底,吸收国画和油画的长处等。在技法使用中,“干画法”和“湿画法”交替使用,常中有变,变中有常,建立新的技法表现与创造。但是,无论怎么变革和创新,都不能丢掉水彩画应有的严格的造型感、色彩感、厚实感、空间感和透明感等技法要求,不能失去水彩画巨大的形式魅力,不能背离对该画种背后文化规定性、媒材、技法所组成的本体语言。

如何在保持水彩风景画本体语言的同时又能开拓创新,展示出舒畅宜人的形式魅力,是水彩风景画课程教学必须解决的一个问题。

二、注重画面形式的构成

当学生逐渐了解、重视水彩语言所独有的表现魅力,相对熟练水彩技法,掌握了水彩风景写生的特点之后,解决其画面的表现形式问题就成为环艺设计水彩风景画教学的重中之重。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做:

1、强调画面分割和色块对比

在取景构图时,首先要端正观察方法,不能照搬景物及场景,要化繁为简,深入浅出,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莫奈说过:当出去画画时,要设法忘记你面前的物体,一颗树,一片田野……这是一小块蓝色,那是一块黄色,远处是一长条粉红色,然后准确地画下所观察到的颜色和形状,直到它达到最深的印象为止。也就是说可以把眼前的一切景物都省略掉物象生理的小细节及凹凸,用点线面来概括成平面图形和色块。这样我们就会从关注物象的具体结构变为关注造型元素和色块结构,把自然物象转化为构成画面基本图形的思维方式。在这些基础造型上再注意主观调整画面点线面的布局,把握画面的虚实变化,锻炼学生对画面形式及构成的能力。

如:以水彩风景画享誉世界的华裔水彩大师曾景文先生,在画面形式及色彩构成方面给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学习资源。他善于主观归纳,将生活中常见的场景作为写生对象,用点线面等抽象的绘画元素来组织画面,将明快、鲜艳的色块用并置法平涂,轻松地表达他内心的大自然美景。《黄色天空的香港》(图1),是他描绘儿时学习居住的故乡美景,他用平面归纳的手法把天空、远山、高低错落建筑群以及海面穿梭不停的船只,概括成点线面等抽象造型元素,画面主题突出,生动有趣,色彩对比鲜明而清新,赏心悦目,仿佛看到了画家儿时美好的童年时光。

2、注重以线造型

以线造型为骨架的水彩画,其线的运用可以吸收中国画用线的特点,突出用线来标示物象的轮廓,注意线的粗细、虚实变化,强调色彩冷暖、明暗、远近透视层次,高光留白,亮部稀薄透明,暗部色彩的重叠亦不混淆线条的痕迹,画面结构紧凑。王维新就是善于用线表现水彩风景画的画家之一,他把中国传线描与西方艺术巧妙结合,找到了属于自己独特的形式语言。每当在生活中发现令他激动的感人景物时,他总能迅捷地以速写形式随心勾勒下来,之后再敷上轻快的色彩,于是便创造了他自己的“随形赋彩”的画法(如图2)。

3、重视画面黑白灰关系

画面构成因素还与画面的黑白灰关系息息相关。在动手作画前,应该思考一下画面的黑白灰层次结构,甚至可以画出小的黑白灰分关系分布图。虽然水彩风景画是由不同色相的色彩组成的画面,但是实质上它的素描关系,也就是画面整体的明度关系仍然是不容忽视的,一幅水彩风景作品无论画面色彩多么斑斓丰富,形式多么跳跃复杂,但是只要大的黑白灰关系明确,层次分明,画面就会乱中有序。

4、注重空间意识培养

水彩风景画写生是面对空间景物直接将空间形式表现在画面中,它在空间描述上给人以心理和生理的不同感受,这一特性正好符合环艺设计对空间训练的要求(如图3)。把握好透视和色彩规律,是组织画面空间的有力手段。写实风格的写生作品,要求通过形体的大小、虚实,色彩的冷暖等变化来表达景物深远的空间感,如近、中、远景等,一旦出现透视错误,就会导致画面空间的失真。平面抽象风格的作品,可以通过画面点线面的构成、色彩的虚实等关系来建构画面的空间关系,也许这种空间并不是一种真实的空间关系,但仍然能够表达出相应的心理空间,也就是说完全是一种精神上的概念,即“精神空间”,如 马蒂斯的色块前进后退空间。我们还可以从色彩大师的多种空间效果学习经验,如杜飞的透明空间、籍里柯的冷漠深渊空间、达利的幻觉空间、埃舍尔的矛盾空间等。

篇(4)

当前我国的环艺设计学科除了少数建立在的建筑学院之下,大部分是建立在艺术学院中的。这类环艺设计学科总是以视觉表现为首要解决目标来进行教学的。这样的侧重点不是非常完善至少有着很大的学科知识体系缺陷。导致了学生毕业从业的时候,不能很好的适应实际的工作需要。环艺教学必须是进行多学科交叉互通式教学才能更好适应当前实际从业的需要。所谓的多学科交叉互通教学指的是:在前期教学过程中必须渗透,场地设计、植物生物、测绘、土壤、等方面的基础知识。等到了高年级设计教学课的时候,运用前期所涉及到的这些知识体系和艺术相结合,完整的解决实际的设计问题。

在设计课的初期应该,首先是建立起学生完整的设计框架流程。这样才能有利于学生以后更好的发展。以具体的实际的地块为作业内容,分小组进行实际调研。制定不同的研究方向和侧重点。整个教学过程是:前期调研、数据分析、多学科交叉团队合作、建立数据模型、提出问题、讨论、得出初期解决结果、初步设计、再讨论论证、调整设计方案、最终设计成果、汇报设计方案。

调研阶段是为了以后解决问题而所做的数据收集工作。这一阶段就需要前期所学过的场地调研的知识体系,而这一阶段的场地调研是为了观察和提问做准备,而不是决定任何东西而所作。调研阶段需要解决例如:场地历史背景信息、现状、植物种类是否合理、居住人群情况、土壤类别、水文、气候等等方面的情况。前期的调研越充分后期的工作才会更好容易的进行。然后在调研的时候老师给出学生团队的指导问题,一般来说就是以下几个方面:

1、从内容、空间和时间这3个方面来描述所调研区域景观的现有状况?需要学生通过后期的分析数据作出表述模型来回答,说明现象的时候必须有实际的数据支撑。

2、现有景观的其中要素的功能与结构关系是否合理,景观自身运行是否健康?需要学生以数个分析过程提供具体的信息和制作信息过程模型来解答。

3、居住在这个区域人群对这一区域景观的认同?需要学生以评价模型来进行回答,主要考虑居住人群的文化认同、生活习惯。以及具体景观中使用者的评价。

4、如果有可能如何改变景观,希望什么时间在多大范围内?需要学生用改变模型回答,主要是通过调研对未来的假设,并且要通过研究论证不能有明显的缺陷。

5、这一区域的改变可能带来什么不同?需要学生用影响模型回答,这一阶段的结果是建立在前期模型基础之上的,必须依赖于前期条件数据的输出。

6、如果改,景观应如何改变?需要学生用决策模型回答,这个就像前期评价模型一样必须有实际参与景观的人群进行调研,以判断所处居住人群的认同感。

7、对这个区域景观的改造是否有艺术的形式感,美感、具体是运用了什么美学法则?

篇(5)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236—1879(2017)16—0295—01

艺术设计专业的发展速度较快,而如何创新设计工作是现阶段教学的重点。艺术设计专业与其它专业相比实践性较强,此时就需要教师结合设计实践专业,结合时展特点,提出全新的特色教学改革内容。目前的艺术设计专业,受到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没有结合基本国情和时展特色进行创新,由此教师需要结合以往设计创作的特点进行创新,提出全新的教学方案,从而发掘具备创新性的艺术展现形式。

1.“匠”与“师”的对比分析

院校发展关注实践性和应用性人才的培育,这就是“匠”。如室内、景观等方面的设计师都需要具备这一特点,同时“师”的理念并不是空谈,而是在教学中更为关注培育学生的思维能力。例如,在实践操作中,通过现场前期投标提出的创意,在全新的教学方案中,构建专项创意训练板块,以此训练学生在设计方案前的思维能力,其更為关注艺术设计的创造性。通过这一板块的学习,有助于优化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操作能力,同时有助于培育学生在实践操作中优化自身的思维空间,并为未来的学习和设计提提供全面的内容。而一味的抄袭和引用却是现阶段毕业生设计普遍存在的问题。

2.专业课程的前期教学

关注专业发展的特点来设计专业基础课程。艺术设计实践教学在以往教学中一直都是辅教学形式,教师会为学生设计自主完成的调查活动,但却忽视了其与社会、市场相关的特殊性。通过分析现阶段环境艺术设计行业的发展情况,只进行理论基础教学和基础实践教学是无法满足未来学生发展的,此时就需要教师注重减少专业学生的基础理论教学,多指导学生参与到社会和市场活动中,促使其可以在实践操作和观察中获取更多的知识。在专业课程初级与高级时期都要关注课程设计的关联,设计特色课程需要引用专家来进行讲课,通过专家向学生介绍自身的实践技能和案例,指导学生多观察、多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了解自己身边的故事,构建正确的社会观、人生观以及世界观,行走在世界的前沿。课程设计更为关注基础专业知识的巩固和创新型专业知识的引用,课程结构彼此影响,有助于学生了解更多专业知识问的关联,构建属于自己的知识系统,获取正确的学习方案。例如,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小区景观、城市园艺专业设计相关知识时,由于专业方向与学生的兴趣点相同,此时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学习两者结合的专业基础知识,有目标的设计基础课程。

3.课程结构优化

在行业不断发展的背景下,设计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粗线条的课程结构难以满足现阶段的设计教学需求,此时就需要教师结合艺术设计专业环艺方向教学特点提出全新的教学方案。在教学中,要划分以往的综合性课程,增强教学深度,实施单元案例教学,并指导学生在不同的阶段进行学习,促使学生奠定扎实的基础知识。在明确教学目标的背景下,确保教师的教学特色,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教学内容及时调节教学课程,关注每一位学生的素养和能力,注重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同时教师之间也要进行全面沟通和交流,不断优化自身的教学方案,必要时也可以进行集体探讨,构建全面的基础系统。以往的专业课程教学形式出现分离,会导致教学资源出现浪费,更不符合学生学习的需求。由此,在设计全新的基础教学系统时,需要将相关的课程整合到一起,构建课程系统,教师需要结合相对的课程教学组,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教学服务。

4.实践教学的新方向

结合新课改提出的教学要求,需要院校学生在校外进行户外写生、艺术观察以及项目实训等实习活动,在校内艺术设计实验中心、美术馆训练等区域实施项目实训、毕业设计以及展览馆等活动,促使多样化的实训活动整合到一起,优化学生的实践操作水平。通过校内外的合作训练,有助于全面提升学生的设计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技能。艺术设计专业很多方面都需要学生具备天分和领悟的能力,而在教学设计、课程规定以及内容选择上,教师可以引用先紧后松的教学方案,其有助于培育学生构建严谨的学习观念,不断优化自身的基础知识,并为未来的创新设计奠定基础。

5.设计基础教学

基础教学课程的设计是艺术设计专业环艺方面的重点内容,需要进行全面而严谨的教学工作,充分激发学生潜在的能力,为专业学科教学提供有效的保障。环艺教学是一项系统化的教学形式,从二维到三维,从手绘到软件设计,在基础教学中支持学生自主学习,构建严谨、开放以及多变的设计理念,可以为未来的创新设计工作奠定基础。在现阶段大系统的艺术设计教育背景下,艺术理论知识是重要的教学任务。为了保障艺术设计专业环艺方向学生具备艺术素养和品味,教师一定要结合现代化艺术设计理念,提出更多有益学生学习的基础教学知识,这些相关联的知识学习,有助于指导学生加深对自身的认识,并在深入学习中累积更多的理论知识,从而达到预期设定的教学目标。除此之外,设计判断也可以引导学生构建正确的审美观念,培育优质的审美趣味。

篇(6)

[作者简介]赵俊学(1969-),男,黑龙江伊春人,东北林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室内与家具设计系,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室内与家具设计;牛晓霆(1981-),男,河北无极人,东北林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室内与家具设计系,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室内与家具设计。(黑龙江哈尔滨150040)

[课题项目]本文系黑龙江省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室内装饰工程施工工艺》校内外实践教学模式研究”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2)09-0156-02

装饰材料或建筑装饰材料以及装饰材料构造课程教学是环境艺术设计类专业的基础课程,一般为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建筑装饰专业、室内与家具设计专业、展示设计专业等室内外环境艺术设计类专业所开设。室内外建筑装饰材料是实现建筑装饰活动的物质基础。设计师了解材料犹如画家了解颜料及画布性能一样。功能各异、色彩多样的建筑装饰材料将为设计师的设计活动提供无穷的想象与实施空间。任何实践设计构想的最终目的都是要将设计者头脑中的虚拟构想通过物质手段变成客观现实。在室内外装饰设计教学体系中,装饰材料课程的认识与学习是设计师的必备基本知识,它将贯穿于今后设计师的一切设 计活动,设计师对于材料的了解与应用犹如文学家对于词句及修辞手法的熟知,更不同的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还要随时更换词汇,随着材料科学的发展,新型纳米等高分子装饰材料的不断出现,材料应用层面的多元化,要求设计师不但要对现有及传统材料熟知,还要时刻关注新型材料的发展。装饰材料课程在教学过程中,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层面上的教学活动。

一、课堂理论教学阶段

1.材料商品状态认识教学。在进行设计与应用层面上的教学活动中,首先要让学生了解装饰材料商品外观状态。在装饰材料教学活动中,第一阶段首先体现在多媒体课堂教学图片演示播放中,材料展示应尽量保证某一种材料在同一工程的实际施工前后状态的对比,在实践项目中去讲解将更易于学生理解、消化课程内容。材料商品原状态即未经使用的材料市场上的销售状态,这一点对于学生来讲很重要,学生对装饰材料完成后的状态描述凭借生活记忆等印象比较好理解,但对材料使用前的状态却不是很熟悉,这一环节如不加强认识,在下一步装饰材料市场实践参观教学环节活动中,学生进入材料市场将会一筹莫展,很多材料将不知道使用后具体是哪一种状态。所以,不加强材料原状态的认识不利于全面了解材料,影响实际设计应用。加强材料原状态认识对于学生了解材料原状态、原规格及怎样进行更有创意的使用也很有实际意义,因为材料在设计中的应用在确保使用功能的前提下有时可以突破常规用法。通过形象也可以加深对材料规格的了解,可以更加有效地利用材料,避免耗材与浪费。

2.施工状态认知教学。材料施工状态相当于施工构造认识,对于今后装饰材料构造与施工图绘制打下认识基础,认识材料在施工中状态图片,也可以更好地了解材料性能,如强度、弯曲能力、吃钉力、粘接力等加工性能,也能形象地了解到哪些材料经常在什么状态下应用,或能够实现什么样式,哪些材料不能够在什么样式应用或不适于应用。通过材料施工过程状态图片认识,为下一步材料构造与施工工艺学习打下基础。

3.优秀案例应用教学。通过多媒体课堂优秀案例分析教学,使学生最初对于优秀案例的设计只是从形式外观上感兴趣发展为对于优秀案例材质应用的关注,切实感受到材质在设计中的重要作用,明确了材料应随着设计目的的功能性而转换。这一阶段,从材料认识、认知,从市场销售原始状态到实际完成有了完整的过程认识,案例介绍及材料施工完成状态图片有助于学生对材料与设计应用的对应感受,加强在设计应用中的合理控制,避免不切实际的材料应用,也避免了“唯美第一”的样式理念,做到合理应用材料与设计样式有机结合。

二、实践和实验的教学阶段

完成课堂理论教学任务只是使学生暂时掌握了一般材料的理论与外观认识学习,要进行深入的理解与认识,还要在实践中继续深化学习,继续在材料具体应用中体会。

1.材料样本。理论教学课堂应尽量在带有多媒体教学设施的装饰材料样板实验室进行,实验室将常见各种装饰材料制成小块样本或材料商提供的产品样本进行陈列,在课堂供学生观摩。如将常见板材制成小块样本,各类装饰系统可以制成小块剖面单元等,根据教学进度安排,每次课程学生将对本次课程学习的材料通过教师理论讲解、图片播放和实际样品的亲自触摸、观摩,对材料做到视觉、触觉、听觉上的全方位认识,进一步加强了对材料外观状态与性能的直接了解,增强了实际感受。

2.装饰工程样板实验间教学。装饰工程样板实验间汇集了各类小块典型施工样式,按施工的时间状态分段建设,分段陈列,使学生对于装饰构造的具体应用,对于施工方式也有了潜意识的认知,对于下一段装饰工程施工工艺学习打下材料认识基础。这段教学对于理论课堂上没有完全解决的材料认识疑问将在工程样板实验间教学中得到进一步的解决。市场上的装饰材料有着多样性的特点,面对上千种之多的装饰材料,装饰材料的教学活动时尽可能地将室内装饰工程中常见的材料进行介绍与学习,对基本系统作重点介绍,明确面层材料根据不同的设计要求及材料科学的发展都是可替换应用的。通过基本材料与基本系统的应用学习,可以通过举一反三来接受新材料或替代品。

三、社会课堂教学

1.装饰材料市场观摩。任何理论与实践的课堂教学活动都存在局限性,永远代替不了社会大课堂的学习,通过对建筑装饰材料市场的分组参观,使学生对于课堂教学知识进行了再认识、再确认的学习,也对课堂上没有重点介绍的产品有了感性上的认识,更对一些新材料的出现充满好奇,急于想了解它的应用与性能。另外,也加强了学生对装饰材料价格的认识,增强了设计的经济观念。学习根据市场条件可通过简单记录,或经商家允许采用摄影、摄像等方式进行,最后形成市场观摩报告。对于市场的参观学习应鼓励学生在今后的专业学习中不间断地进行下去,因为材料是不断推陈出新的,对于设计师来说要不断地了解材料与市场的发展,对于设计活动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篇(7)

计算机网络技术和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的普及,使大多数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设计软件的学习上,对手绘学习不感兴趣,手绘效果图的能力较差。但是,真正的室内设计专业人员都知道,使用设计软件,虽然可以模拟出场景的真实性,多方面、多层次渲染出空间、灯光、材料的仿真效果和环境气氛,但在与客户现场沟通时,如何把好的设计理念传递给客户,记录瞬间迸发的设计灵感,设计出真正适合客户的方案,还得靠灵活快速的手绘。我们学院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根据社会需求,以就业为导向,培养市场需求的人才,开设了效果图表现技法课,希望能够提高本专业学生的手绘能力与学习兴趣。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一再向学生介绍当代审美巨变,希望学生适应时代的需要,更好地学习这么课程。

一、效果图表现技法的意义

“效果图表现技法”是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必修课。它是一门集美术绘画的具体运用与体现为一体的综合性课程。这门课的主要教学任务是使学生系统地学习如何通过效果图的表现将自己的设计成果展示出来,使设计方案通过效果图的形式完整地、清晰地表达出设计者的设计理念、设计思想。

通过绘制效果图,有助于进一步培养提高学生在效果图表现方面的能力,提高对物体的形体塑造能力,处理明暗、光影、虚实、主次等关系及质感表现、色彩表现与整体谐调能力。手绘效果图基础训练有助于同学们的空间想象能力与形象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对美术基础的进一步升华。通过教学的观察与经验的总结,我们感觉到凡是手绘基本功扎实的同学,设计造型能力明显就更强。手绘基础的好坏也直接影响电脑图的效果好坏。我们感到手绘图作为一种表现形式和手段,是每一位设计师必须掌握的一种技巧,如果因为有了电脑制作而淡化手绘的话,将有碍于设计者空间思维的发展,因为手绘图就是表现设计师的空间、形象思维过程,是记录灵感延续与完善的发展过程。

二、效果图表现技法课程的现状

近几年来,以技能培养为核心的高职院校建筑设计类专业将电脑绘图视为重要的专业技能之一,纷纷开设了与本专业相关的计算机课程,以此培养学生的电脑绘图以及电脑辅助设计能力,这为传统的建筑设计教学方式注入了新的活力,丰富了课程体系,为学生毕业后尽快适应市场打下了基础。然而,事物发展的负面效应也随之而来。在浓厚的电脑学习氛围下,越来越多的学生不愿再动手进行艰苦细微的设计创作和表现基本功训练,致使近几年学生素质修养滑坡。这些直接反映在学生设计的作业上,只注重设计的形式,忽视对环境、功能、技术因素的考虑,不能辩证地把形式与内容、材料与技术、单体与环境有机地结合起来,学生专业知识不全面和理解不透彻。学生设计的基本功底不扎实,透视图看似逼真,但画面色调、环境气氛、配景设置等明显缺乏应有的素质和修养。

三、学习效果图表现技法课程的方法

在教学实践中,由于学生的绘画基础不一样,教师应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包括应多采用一些与学生互动的教学方式,形成开放式的教学环境。

1.调整传统的教学内容,加强实践教学环节

在掌握透视的基础上,偏重“快速表现技法”的内容,重点学习钢笔徒手画、线描淡彩、彩色铅笔、马克笔等快速、生动或有明显笔触的技法。特别是强调学生的钢笔徒手画这一环节。强调学生线条的表现力,通过对钢笔临绘照片的方法来培养学生的徒手技巧,在教学中要求学生大胆省略一些无关紧要的成分,引导学生要抓住物象的主要特征加以高度的线条提炼及概括。使学生更加充分地理解室内外空间形状、明暗、光影之间的有机联系,在对照性的比较中探寻室内空间造型诸因素相辅相成的变化规律,从而提高控制画面黑、白、灰层次的对比以及虚与实、强与弱等素描效果整体处理的能力。

对于水彩详细渲染、水粉写实技法、喷笔等细腻的表现技法,则不做要求。因为在细腻、逼真这方面电脑绘图表现得很好,而写实技法会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最终的效果也只能是模仿真实环境,无法与电脑制作的效果图相比。在教学中扬长避短,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到轻松有趣,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消除“教”与“学”的矛盾。

2.以案例和演示来充实教学内容。

传统的教学模式,以老师的讲解和学生的练习、巩固为主,往往不能让学生感性地获取知识和技能,不能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其主要原因是教学中的理性知识太多了,而感性的材料太少。在讲授一种表现方法前,展现一个实际案例,既使学生集中了注意力,又使课堂气氛显得轻松;这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同时能及时调整学生的学习情绪及学习节奏,使学生始终保持积极的学习状态。

通过在课堂上分步骤演示技法,可以把抽象的技法内容具体化,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例如,在讲解地面铺装表现时,把铺装的每一步分开讲解,边讲解边现场演示,学生则一步一步地跟着画,收到了好的教学效果,这就是所谓的“手把手教学”。

3.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

随着电脑的普遍使用,使多媒体教学进入课堂成为必然。运用多媒体教学,则可将单纯理性知识的传授转变为由虚拟感性材料到理性认识的递进。利用多媒体手段将国际、国内一流的效果图作品介绍给学生,让学生掌握最新的效果图技法动态,使学生在欣赏效果图的同时,提高自己的绘图能力。

实践证明,计算机辅助教学具有极强的生命力,随着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它必将在改革效果图表现技法的课堂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培养跨世纪人材等方面,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作为教师,只有不断地学习和掌握多媒体技术及其他当代教学手段,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深入钻研教学大纲,吃透教材、紧扣教材,并选择恰当而新颖的实例,依据教学需要,精心设计制作课件,创设逼真的教学情景,把传统的教学经验和计算机教学有机结合起来,使这门课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4.在课程中增加效果图赏析的环节。

效果图表现技法课作为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必修课,和其它专业,如建筑设计、城市规划、风景园林及建筑装饰等有很大的共同性。这些专业课程间进行横向教学成果交流,可以将展示室作为交流的平台,开展学生手绘作业展,增进各专业的学术交流和学生之间的沟通,在加强有机联系的基础上,突出各专业教学特色,形成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专业课教学评价机制。

效果图表现技法课第二个交流平台是全国性的学生作品的交流与竞赛。通过学生作品的交流,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参与性,教师可以找到教学上的不足,及时调整教学方案。

结束语

时代在不断地进步和发展,作为高职院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效果图表现技法课教学也必须根据社会的发展需要及时地做出有效的调整,在教学过程中要始终与实际应用相结合,教学要本着“实践为主、兼顾理论、培养思维方式”的教学手法,让这门课真正成为多元化、时尚的学科,这样才能够辅助我们的设计创意构思地传达与表现,达到传承文化地作用。

参考文献

篇(8)

由于我国的环境设计专业设立时间较晚,导致目前行业市场上优秀环境设计专业人才紧缺。另外,我国环境设计专业前身来自于建筑设计和园林设计专业,在学术方面不具备较强的独立性。近年来在环艺设计市场快速发展的有力带动下,我国的环境设计教学水平也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是在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素质方面的效果还不明显。根据国外先进的专业教学实践来看,一名优秀的景观设计人员应该具备优秀的综合素质[1]。因此,对环艺设计专业学生的综合能力进行更加有效的培养,让学生能够具备一名优秀设计人员应有的能力素质,才能为有效提升我国的环艺设计教学水平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环艺设计教育中学生所需要具备的综合能力

(一)市场能力在环艺设计专业教学过程中,有的教师认为市场能力对学生专业素质的培养无关紧要。这种认识上的偏差不仅在环境设计专业教学存在,在其他专业教学中也不同程度地存在。教育工作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向社会输送高素质的人才,必须要为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服务,这是教育工作发展的必然要求。在传统的教育工作中,对学生市场能力的培养一直是一个薄弱环节,学生所具备的专业知识技能无法满足工作实践需要,导致其在参加工作以后重新进行学习。对于环境设计教学工作的开展,必须要加强学生市场能力的培养与提升,只有这样,才能为提升专业实践水平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文化能力任何优秀设计作品的创作,都是在对文化内涵深刻理解的基础上产生的。没有对文化特别是本民族的文化有着深邃的洞察和理解,就无法设计出优秀的作品。我国有着古老而悠久的历史文化,蕴含着深厚的底蕴和内涵[2]。从环艺设计角度来看,出现了较多堪称伟大的设计成果。而这些优秀的成果都是对文化内涵深刻独到理解的充分体现。社会文化的多元化发展,为环艺设计人员提供了更加广阔的想象发挥空间,这就要求设计人员必须具备先进独特的设计理念,在此基础上进行文化精髓和内涵的深入挖掘,从而打造具有厚重文化积淀的优秀作品,以此来提升作品的价值和生命力。

(三)审美能力环艺设计从本质上讲就是通过专业手段的运用来进行美的内涵表现。因此,该专业包括的所有知识元素都属于形式范畴,运用专业思维对知识元素进行改造并表达出特定的艺术审美效果,是环艺设计的核心目标。但是,“美”属于较为抽象的事物,朱光潜对“美”曾经有关一段经典的总结:美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美不仅在物,亦不仅在心,它在心与物的关系上面[3]。而且,人在不同时期、不同环境下对美的认知也存在较大不同,这就意味着环艺设计人员对美的追求必须要把握合理的尺度,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具备较为全面的审美能力。审美教育包含的内容也是复杂多样的,例如艺术美、自然美、科学美、社会美等都属于美的具体表达。针对环艺设计专业,对学生的审美教育应当围绕着对环艺审美的理解来开展,也就是所谓的鉴赏能力。只有通过有效的鉴赏,才能充分吸收成功作品中有价值的部分,经过个人专业思维能力的加工,进行具有个人色彩和风格的作品创作。

(四)设计能力设计能力是环艺设计专业最为核心的部分,是教学水平最直接的体现。一般而言,设计能力主要分为美学设计能力和设计方法能力,因此这两项能力对学生来讲都非常重要。但是在专业教学实践中,会更加侧重于对前者的培养,如果学生仅能够掌握设计方法或对部分设计工具的应用,对于设计创作来讲是远远不够的。设计手段不能完全取代环艺设计专业本身。从专业角度来看,优秀设计作品的创作与设计方法、工具是没有较大联系的。对设计方法和设计工具精准熟练程度的过于追求是我国环艺设计教学中普遍存在的误区。从环艺设计行业角度讲,我国很多环艺设计项目都被外国的设计机构垄断,分析其中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我国的环艺设计人员的专业水平有限所造成的,这也反映了我国的环艺设计教学在人才培养方面的能力匮乏[4]。

三、环艺设计教育中学生综合能力培养路径

(一)市场能力培养路径第一,要求学生具有细分行业市场预测能力。环艺设计所包含的知识较为复杂广泛,学生在今后的工作中不可能一一涉足。因此,学生只有细分行业的发展前景,进行合理的分析判断,从中选择自己最适合的专业发展方向,这样才能实现更好的职业生涯发展,为环境设计事业的进步做出积极的贡献。环艺设计专业教师教学水平的提升,从本质上讲离不开环境设计市场的健康快速发展。因此,环境教学工作的主要目标和任务便是向市场提供专业领域具备优秀能力和素质的高精尖人才,防止人才严重同质化现象的出现。这样,不仅可以有效促进环艺设计行业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更为环境设计教学水平的稳定提升提供有效支持和保障。第二,学生必须具备良好的成本控制能力。学生在就业以后会经常接触到与设计成本有关的知识问题,这是因为在实践工作中,任何设计工作都有着成本的限制。但是从目前的教学现状来看,环境设计专业知识体系中的成本控制并未得到重视,从而导致学生不具备良好的成本意识。学生在设计创作中过于追求设计审美等方面的效果,导致设计成果远超出预算范围,受到委托设计方的否定与拒绝,从而使设计作品失去了现实的价值和意义。第三,学生要具备良好的时尚元素的捕捉能力。在现代化市场环境下,市场上所流行的时尚文化和潮流不仅是一种美学元素,更是一种商业元素。在工作实践中,委托设计者必将会非常注重对商业利益的追求,这就决定了环艺设计从业人员必须有对市场流行元素的敏锐捕捉意识和能力,甚至要具备良好的市场前瞻性。如果环艺设计人员所设计的作品与市场流行时尚文化相违背,就无法得到市场的认可。总之,市场能力是从事环艺设计专业学习的学生所必须要具备的基本能力素质,也是今后走向成功辉煌职业生涯道路的基础。但是,我国的环艺设计专业教学中关于学生市场能力的培养还存在着较多的不足之处。

(二)文化能力培养路径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对学生文化理解能力的培养是存在较大难度的,这是因为文化所涉及的知识较为广泛。但是教师要善于为学生创造不同风格特点的文化情景,引导学生加强在不同文化情境下的设计思考和训练。对于一个设计主题,要求学生从不同的文化角度来进行设计创作,并且教师还要培养学生对中西方的经典设计作品进行分析鉴赏的能力,全面准确地识别不同国家的设计作品在文化内涵方面所具有的差异表现。另外,教师还要引导学生进行更多领域知识文化的学习,有效拓宽自身的知识视野,提升文化艺术思维能力。

(三)审美能力培养路径第一,培养学生的系统审美能力。系统审美,指的是运用专业、完整的方法对美进行理解与表达的审美方法。非系统的审美对美的理解往往是比较狭隘、片面的,对学生全面深刻的理解优秀作品造成不利影响,从而也就无法让学生正确吸收借鉴优秀作品来提升自身的专业设计水平。第二,将审美教育融入学生的日常学习训练当中。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所组织的设计训练具有较强的盲目性,在培养学生应用软件工具方面投入了过多的精力,无视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从而导致大部分学生走向工作岗位后,无法独立完成作品的设计创作,这与环境设计专业设立的初衷相违背[5]。教师在组织学生开展日常设计训练活动中,应当将主要精力放在对色彩、形态等方面的学习把握上,并且要从对优秀作品的模仿和理解开始入手。

(四)设计能力培养路径造成我国环艺设计从业人员的专业水平不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要想彻底扭转这一被动局面需要经历较长的时间。首先教师要从我做起,加强对专业知识技能的学习,以逐渐缩小与国外先进设计水平的差距,重点是要学习国外的先进教育理念,而非专业教学内容。其次,在教学内容方面则要更加注重对本民族文化审美内涵元素的理解和挖掘。要给予学生学习创新活动充分的支持和鼓励,促进其养成良好的独立审美思维,提升学生对创造优秀设计作品的自信心。最后,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对经典作品的模仿设计训练。不断吸收借鉴经典作品的价值,并且鼓励学生在创作实践中努力实现对经典作品的超越与突破。因此,教师要为学生的专业学习与进步创造充足的锻炼平台,而不仅是传授专业知识。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我国现代化市场经济发展日益完善的背景下,行业市场上将会需要更多的环艺设计人员。而我国环艺设计事业的发展与进步,需要依靠每一名环艺设计从业人员的辛勤付出和努力才能够实现。行业的发展也对设计人员所具备的创新能力、文化理解能力、市场适应能力等有着更高的要求,而学生的这些能力的培养主要依靠教学来完成。因此,从事环艺设计专业教学的老师必须要树立新的教学理念,从培养学生的市场能力、审美能力、设计能力和文化理解能力入手,为向社会输送一流的环艺设计人才提供有力的支持与保障。

参考文献:

[1]张淇.高职环艺设计专业色彩情感教学的实践与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19(8):126-127.

[2]陈虹宇,凌宝玉.文化的逻辑:不止于设计——以环艺专业博物馆展陈设计为例[J].建筑与文化,2018(9):119-120.

篇(9)

环艺设计专业由于自身专业特性,实践性较强,在传授理论知识的同时,强调学生将自身所学知识整合,灵活运用到实践中,有针对性提升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尤其是在当前高校教育事业改革背景下,环艺专业设计课程教学中,主要是强调加深学生理论知识的储备和理解,提升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在实践中来提升学生知识运用能力,完成课程设计要求,养成良好的学习素养。加之在当前市场竞争激烈背景下,对于环艺设计专业人才需求度也在不断增长,但是环艺设计专业学生就业率不高,就业竞争优势不足,所以需要对环艺专业设计课程进一步深化改革。由此看来,加强高校环艺专业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研究十分关键,有助于为社会输送更多创新型人才,推动环艺设计领域发展。

一、环艺专业设计课程概述

环艺专业设计课程主要是将理论知识转换为实践活动的过程,对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十分关键,是专业教学中一个重要组成环节。环艺专业设计课程教学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紧紧围绕学生的个性化需要有针对性组织设计教学活动,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辅助学习活动开展,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围绕课题设计内容开展实践活动,搜集资料、分析内容、确定方案、设计内容、落实效果和完成预期等环节,开展系统性的实践活动。可以说,环艺专业设计课程为学生毕业岗位实践操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和保障,在环艺专业设计课程教学改革中是必然选择,需要予以高度重视。

二、环艺专业设计课程教学现状

作为环艺教学中重要组成部分,实践性和创新性特点^为突出,如何能够有效推进设计课程的教学改革,成为当前教育改革的重点内容所在。尽管关于环艺专业设计课程教学改革取得了较为可观的成效,但是其中仍然存在一系列问题,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就环艺专业设计课程教学现状来看,其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课程设计理念混乱

在环艺专业设计课程教学中,课程设计概念混乱,主要是对于核心问题认知的差异,如何能有效整合理论和实践之间的关系,明确环艺专业设计课程的价值取向,在实践操作层面上的课程形态。基于此,课程设计改革主要原因是由于教学内容的多样性,为了可以有效解决此类问题,应该提高课程设计中隐藏内容的重视程度,加强环艺专业设计课程教学的实践性,从实践角度去看待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确定环艺专业设计课程的相关概念。

(二)教学内容宽泛化

在环艺专业设计课程教学中,教学混乱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设计概念混乱导致,课程设计内容过于宽泛化,主要表现在价值取向、实践操作和教学形式方面,未能突出环艺设计专业特色,盲目的模仿其他专业的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有待进一步深化改革。

(三)内容较为陈旧

在环艺专业设计课程教学中,教学内容十分陈旧,未能与时俱进,预期目标偏离,导致教学内容十分混乱。如何能有效解决此类问题,需要进一步深化专业课程实践活动,深入剖析和总结其中潜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开展改革活动,切实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课程设计教学改革

(一)教学前期准备工作

环艺专业设计课程教学前期准备工作中,要求教师和学生能充分了解到教学内容,明确专业教学目标和设计原理,具体的步骤和方法。在教学前,教师需要结合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做好准备工作,诸如设计课题、完善步骤和预期效果,促使教学活动可以有序开展,朝着目标进行。同时,要求学生按照计划有目的的开展学习活动,在教师的引导和帮助下提升实践能力,可以将自身所学知识灵活运用到实践中,为后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和保障。

(二)创新教学方法,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

在环艺专业设计课程教学改革中,教师应该注重自身的教学理念创新,迎合时展需要,创新教学方法,充分发挥教师自身的引导作用,深层次剖析其中存在的问题,促使学生可以掌握合理有效的解决问题方法,提升实践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需要充分参与其中,与学生建立密切的关系,通过提问的方式提供指导和帮助,启发逻辑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潜移默化中养成良好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三)小组合作学习,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新式教学方法,主要是为了突出学生主体地位,面向全体学生,根据实际教学要求将学生分为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之间的差异均衡。一般情况下,每个小组人数在3~5人左右,通过合理的分组方式,可以有效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充分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

(四)完善环艺专业设计课程的审核制度

篇(10)

所谓因材施教,就是根据学生本身所特有的能力与志趣等提出各方面的要求,对学生进行有的放矢的差别性教学确保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扬长补短,使其获得全面发展与最佳发展。因材施教涵义主要包括:a.对学生个性特点、学识能力以及学习情况等差异性进行了解与把握;b.从学生实际出发,根据学生学习情况的差异性进行组织性教学;c.针对全体学生进行差别性教学,全面提高学生学习能力,使其学有所长。作为环艺教学基本原则之一,因材施教对目前我国高校环艺教学具有极为重要的特殊意义。

一、高校环艺专业学生特点

1.学习兴趣低

在我国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下,就业难早已是社会各界人士所达成的共识与客观事实,各企业和用人单位对高学历的乐观、盲目追求,对名牌高校学生的热宠,导致很多普通高校学生出现严重的自卑心理,他们往往会有低人一等与先天不足之感,对人生和未来深感困惑、迷茫与恐惧,进而导致这些学生失去学习兴趣,产生自卑厌学情绪。

2.自信心不足

高校中,一般多数环艺专业学生并非其所在学校成绩较为优异的学生,而且在中学应试教育影响下,使得这些学生处于老师重点培养、关照以及关心的对象之外,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还会被嘲讽与冷落,所以,这就导致环艺专业学生缺乏学习自信心,自身闪光点被埋没,对寻求理想工作与顺利完成学业缺乏自信[2]。

3.文化知识偏

高校环艺专业学生的文化知识水平比较低,很多学生存在偏科的情况,所以,文化成绩一般的学生会在巨大的升学压力下另辟蹊径,走上了艺术之路。当然,众多环艺生中,存在大量优秀的艺术性青年,这些学生有扎实的基础,然而,还有很多学生以突击三月的方式考入美术专业,这就导致高校环艺学生不是具有非常低的文化知识水平,就是存在非常差的绘画能力与绘画基础。而环艺设计必须对结构、空间、建筑形体以及比例关系有一定认识与理解,要求学生具有非常强的艺术能力[3]。所以,行政管理或者填鸭式教学方式都无法被环艺学生所接受。

二、因材施教教学思路运用中需注意的问题

1.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对学生进行有的放矢的差别性教学

充分照顾每位学生是教育的最终目标与最高境界,确保所有学生的能力可以得到充分发展。针对高校环艺专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教师必须通过补救或者扩充式教学方法,保证教学能够和学生个体差异相适应。

2.注意学生兴趣导向,对学生学习热情与兴趣进行激发

高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智力水平与心理特点不仅存在普遍性,有存在特殊性,若教师不对此进行充分分析,通过单一性教学方式将教学内容一并传授给学生,统一要求与目标,批量生产,这种教学方式势必会磨灭掉学生个性。所以,教师一定要对学生兴趣导向予以引导,为学生简明概述环艺内涵,以直观生动形象教学方式为学生进行启蒙教育,将环艺学生学习及求知欲望唤醒,保证学生能够在艺术设计中,形成美化环境、装扮生活以及创造世界的意识,使学生学习热情、兴趣以及积极性得以激发。

3.注重学生作业练习,对学生学习进行差异性辅导

起初让学生设计一张具有结构合理而且形象生动的艺术图通常都比较困难,所谓万事开头难,由于学生知识准备、操作机会以及实践经验的缺乏。教师必须针对学生知识基础与学习能力的差异性,为学生布置不同的作业与学习任务,可以让学生自主选择,并以此对其进行差异性督促指导,尽可能让学生完成高难度作业与学习任务。

4.对实践教学予以强化,避免夜郎自大

高校环艺设计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通过分组讨论设计教学,也就是根据各组同学所处空间的一致性,对其进行有差别性的集体讨论、商谈以及酝酿设计,并在集体讨论过程中突出设计风格、主题和表现形式,各组绘制出最佳设计方案,再由对各组学生设计方案进行交换,以达到取长补短的目的。此外,教师还要对学生学习与设计悟性进行不断启迪,使其思辨能力能够得到进一步提高,带领学生在课堂和艺术生活中穿梭,保证学生在学到知识的过程中能够培养其主动探究与学习的良好习惯,最终使学生学习能力得以提高。

参考文献:

[1]周林.普通高校书法教学的研究与实践――兼谈书法艺术的表现形式[J].重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06):120-121

[2]孙凤森.高等院校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教学的现状及创新[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02):136-137

上一篇: 线上一流课程建设 下一篇: 图书管理细则
相关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