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2-13 17:33:50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农村发展的重要性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关于农村教育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有数据表明:如果农民中初中及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人数所占比例提高1%,那么就可以促使农民的人均纯收入提升2%左右;如果农民的普遍中文盲所占比下降1%,那么农民人均纯收入会增加1.2%。此外,世界银行也就基础教育与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进行了研究,并指出,劳动力接受教育的平均时间每增加一年,GDP就会增加9%。由此可见,教育对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贵州农村国土面积和人口总量约占全省的66%,农村经济更是全省经济发展的重要部分。所以提高农村教育水平,对促进贵州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农村教育也有着重大的意义。主要有以下两点:
1.农村教育是推动农村经济提升的主要动力
农村教育是促进农村经济提升的主要动力。贵州农村经济在全省经济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而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生产力以及生产水平的高低息息相关。农村教育一方面能够为农民及其子女在非农部门就业创造有利条件,让农民能够创造更多的剩余价值;另一方面可以帮助其改善并提高对应的农业生产经营能力,将生产和经营有效结合起来,获得更多利润。简言之就是农村教育不仅能够推动农业剩余劳动力向外转移,而且还能够进一步提高农民的经营决策和变革能力。所以说,农村教育是推动农村经济提升的主要动力。
2.农村教育是衡量农村经济发展的基本标准
农民收入的多少是衡量农村经济发展的最为基本、明显的标准,而农村教育水平的提升对农民人均收入的增长具有直接的推动作用。农村教育水平提升对农民收入增长的推动作用主要体现在对其农业收入和非农业收入两个方面。在农业收入方面,农村教育能够让农民对与农业有关的基本科技知识有一个比较明确清晰地了解和掌握,可以利用比较先进的耕种、灌溉和施肥技术进行农业生产,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科技兴农,在提高农民劳动生产率的同时,推动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让农民平均家庭收入水平得到一个良好的提升;在非农业收入方面,农村教育可以让农民能够更为合理地对家庭资源进行配置,不仅让他们能够获得更多具有价值的最新信息,而且还可以提升其与人交际的能力,为农民向农村二、三产业和乡镇企业的转移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通过对农民人均资源占有量的扩大,进而促进农民非农业收入的增长,在农村教育普及的越来越广的情况下,部分有初中文化的人在无力继续学业的情况下,有利于提高农民的基本素质水平,可以更多的利用现有知识水平增加自身的收入,如提高农机设备的使用率,增加自身副业来提高收入,农村的教育对当地的经济带来新的活力,经济的发展也同时作用着教育的规模化发展,二者相辅相成,同时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所以说,农村教育是衡量农村经济发展的基本标准。
以下就发展经济学的理论中对教育的重视性,结合贵州当地的农村教育现状进行分析。
二.发展经济学中教育的理论支持
当代经济发展对人力资本的投资方式可以有两种,第一种是体力的投资,这种投资是一中对身体状况的投资,以自身的身体健康状况为目标,第二种是智力的投资方式,这种方式就是投资教育,对身体方面的投资远不如对智力方向的投资力度对经济发展的效果来得明显,现在,为了明显将劳动者的劳动素质提高和要促进人力资本的快速形成,我们国家将越来越重视教育对农村地区经济发展带来的优势。经济学家将花费在物质资本上的资源看作是能够产生未来收益的重要投资,而不是将它看做是消费。在本文的研究中,集中分析农村教育的各个方面的现状,及其对当地经济增长和发展的意义。国家经常对农村教育的整体投资不足,在不同的层次的农村教育之间的资源配置情况也处理不当,或是在农村内部无效率的使用有限资源。农村教育培养的人力资本,是可以体现在现在的劳动者身上,以劳动者的数量及质量所表示的非物质资本。对农村教育投资是一种生产性的投资,农村教育的活动是使隐藏在人体内部的能力可以得以增长一种生产性的活动。将此作为一种投资,教育必然会增加无形的积累,这种积累讲藏在人的体内,会在将来的某个时段做出应有的贡献。
基础教育能显著的提高农村农业的人均产出,世界银行的分析表明,一个国家的教育水平的程度越高,其人均产出的增长率也越高。虽然不一定都是教育产生的作用,而是由于个人的普遍能力越高,对其所接受的教育程度也越高,那样的产出就业会随之越高,可以教育无疑还是能使农村的生产力得到提高,从而提高农村经济的增长方式。教育的回报率也偏高,而且在回报率中,私人的回报率总是可以高于社会的回报率,低收入国家不论是社会回报率(中级水平教育18%,大学教育水平13%)还是私人回报率(大学教育水平23%)都高于高收入国家的社会回报率(中级教育水平11%,大学水平教育的9%)和私人回报率(大学教育水平10%)。这其中的原因就是因为在这些国家当中教育是相对稀缺的商品。教育对人口增长和人口质量的重要影响,并以此对在农村地区扩散农村教育的重要性,对当地农村的人口观念有着重要改变,并以此对改变农村经济增长有着重要意义。
三.当前贵州农村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
1.教育财政管理缺乏合理
贵州省农村教育中当前普遍采用的教育财政管理体制仍然是“以县为主”的教育管理体制和财政体制。该教育管理体制和财政体制最大的特点就是把对农村基础教育的投入责任放置在了县级政府,这样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村基础教育经费紧张的情况,对农村学校布局的调整和办学效益的提升都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该教育财政管理体制仍然存在较大的问题,特别是在一些主要以农业为主要经济收入的县。一方面,这些县大多都在教育财政管理体制改革之前,县级财政的实力并不是很强,即使改革之后,国家下拨了一定数额的教育经费,但是却仍然无法完全解决下辖的乡、镇、村在义务教育方面经费不足的问题;另一方面,“以县为主”的教育财政管理体制,在一定程度上会降低乡、镇学校办学的积极性。因为“以县为主”体制将大部分的农村教育管理权都交给了县级政府,既缺少经费,又没有什么实权的乡、镇、村在实际办学中逐渐形成“等、要、靠”的办事习惯,以至于影响到了农村教育的正常发展。此外,“以县为主”的教育财政管理体制并没有明确规定省级政府财政在农村教育中的职责,以至于县级财政面临农村教育经费短缺问题时,无法有效得到省级政府财政的及时支持和帮助。通过以上分析,我们不难发现,贵州省现有的教育财政管理体制相对来说缺乏一定的合理性,并不能很好地保障农村教育的正常开展。
2.教学资源无法充分满足学习需求
教学资源缺乏是贵州农村教育水平低下的第二个问题所在。有相关调查显示,贵州省不少农村中小学都存在教学硬件设施滞后,无法充分满足适龄人口求学需求等问题。国家教育局规定,全国小学都应该统一开设计算机课和外语课,但是贵州省诸多的农村小学因为受到教学设施和师资力量等方面的限制,以至于这些课程大多都流于形式;至于所提出的中小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教学目标,贵州省大部分地区的农村教育根本无法实现。特别是近年来,随着我国计划生育工作的不断推进和进城务工农民人数的不断增加,接受农村教育的适龄人口越来越少,很多中小学校都因为没有生源而撤除。但是一部分学校的撤除并没有改善农村教学资源匮乏问题,众多的中小学仍然没有配备电脑、语音教室,也没有对学生创造性思维进行培养的图书室和实验室。由此可见,教学资源的匮乏,不仅无法充分满足农村适龄人口的学习需求,而且对农村教学目标的实现、教育水平的提高具有直接的影响关系。
四.提升贵州农村教育发展的途径
1.加强对教育财政管理体制的调整和完善
调整并完善农村教育财政管理体系,是提升贵州农村教育发展的最基本保障。首先,对农村教育责任和权力划分上可以采取集权和分权相互结合的管理模式,努力构建起由中央、省、地、县等各级政府共同分担的教育财政管理体系,在保证农村基础教育经费充足的基础上,进一步保证并提升农村教师薪资待遇。其次,在进行教育财政管理体制制定时,应该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考虑到各县之间的实际差异,然后制定与之相适合的教育财政管理制度。最后,在循序公平、效益原则的基础上,制定教育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上级政府在教育经费的实际分配中,可以稍微加大对一些经济收入不甚理想的下级政府的照顾,这样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农村教育经费匮乏的状况。
2.加强对师资队伍的建设
要想改善农村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则需要从多方面入手。首先应该对农村教师的薪资待遇和生活条件进行改善。如可以适当增加农村中小学教师的职称指标,为他们晋升高一级的职称创造更多的机会和更大的空间。其次,尝试建立农村教师和城市教师定期轮换教学制度。如规定乡村教师在任职一定年限,获得一定程度职称后就可以去城镇教学,又或者规定城镇教师在任职之前,必须在乡村任教一定年限等。再次,加强对教师继续教育培训机制的制定和完善。农村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目标的实现,应该以提升教学经验和教学能力为主,在具体的农村教师再教育培训中,一方面,各地政府可以为其提供一定数额的培训经费,保证起接受继续教育培训的效果;另一方面,可以采取校本继续教育培训模式,将农村教师继续教育培训的场所设在其所在学校,这样不仅可以节省培训经费,而且还不耽搁教师日常授课。此外,针对农村骨干教师流失现象,可以从提升薪资待遇、给予较大的提升空间以及良好的生活条件等方面对其进行改善。
参考文献
[1]王春花.农民受教育程度对农民收入的影响[D].扬州大学,2008.
1.2建立林产品供需信息服务体系林产品的生产和加工,需要有畅通的销售渠道,所以各乡镇需要建立林产品供需信息服务体系,为广大农民提供林产品最新的市场信息、技术信息,从而弱化林业生产的市场风险。
1.3产、供、销一体化林产品生产出来后,面临着销售的环节,所以农民对林产品生产、加工、销售过程中应该向规模化、集中化方向发展,形成统一的服务体系,加大市场营销和促销的国度,建立多种林农合作组织,形成林产品的产、供、销一体化合作网络,从而有效的增加农民的收入。
2对农民减负,推动林业发展
2.1加大“减负”力度对农民进行“减负”,不是单纯的政府承诺,这需要在法律上进行约束,建立公开、透明的税收征管体系,规范农民的合理税费,并从法律上严保其执行力度。对农民减轻税费,这对刺激林业发展及农业经济的发展具有十分好的效果,林农的负担轻了,必定会有更多的热情投入到林业生产当中,对林业的快速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2.2加大林业税收调控我国在林业税收调控上还存在许多不完善的地方,在这方面我们可以借鉴国际上的成功经验,加大林业税收的调控力度,从而增加林业的资金投入,在林业税收上,对于生产原材料的农民这部分税收要进行减负,在消费环节加收消费税,这样可以有效的促进生产者对森林的培育。
3改进采伐管理,提供科学的管理和服务
3.1按照可持续经营的要求控制森林资源的消耗合理的采伐经营有利于提高林业的三大效益,我国森林资源十分缺乏,为了社会的公共利益,必须控制森林资源的消耗。我国政府通过保持相应的森林面积的方法来控制森林资源消耗,从而达到保持森林覆盖率和生物多样性,改善生态环境的目的。
3.2政府保护森林资源的目标与农户木材收入预期相结合目标实行的采伐管理,是以采伐蓄积尧木材生产计划等多环节的复杂管理性办法,不利于森林的合理经营,是消极的管理办法,极大地阻碍了生产要素向林业的投入。应加快改革步伐,实行以面积采伐管理为核心与总量控制相结合的管理办法,控制森林采伐。使农户的木材收入预期目标与政府保护森林资源的目标结合起来。
3.3实施森林经营方案要以森林经营方案为载体,与森林认证相结合,以动态管理为内容,强化源头管理和分类管理。实行采伐管理内容公开,批准条件和程序公开,加大服务,以服务促管理,以管理促发展。同时,强化造林更新监督,促进营林发展,降低政府管理成本,提高林业经营效益。可首先对法人实体和乡村林场、合作林场,包括股份合作制林场、民间林业协会、林农协会等法人和组织采取这种管理办法。不仅有利于采伐管理,也有利于发育具有经济实质意义的林业经营主体。
4建立利益均衡机制,健全生态补偿制度
中图分类号:G76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1)-07-0015-1
近一阶段来,我国逐渐重视起特殊儿童的学前教育工作。先后颁布了一系列法律法规。199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第22条规定“普通幼儿教育机构应当接收能适应其生活的残疾幼儿”;第23条规定“残疾幼儿教育机构、普通幼儿教育机构附设的残疾儿童班、特殊教育学校的学前班、残疾儿童福利机构、残疾儿童家庭,对残疾儿童实施学前教育”。
经过将近20年的时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的推动下,在各级党和政府的支持和关心下,我国特殊儿童的学前教育已经取得了较大的进步和发展。但是,据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04年,在我国的一线城市,特殊儿童接受学前教育的比例不到10%,由此可想而知,我国广大农村关于特殊儿童的学前教育情况。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孟万金教授研究指出,我国残疾儿童学前教育入学率比普通儿童低26.63%。残疾儿童受学前教育的比率明显偏低,在农村更为严重。学前教育发展缓慢、薄弱。联合国“中国西部残疾儿童随班就读”专家组成员叶立言说:“这些地方没有专门的学校,残疾儿童没有办法入学。即使在寥寥可数的学校里,除缺少专门的老师,也只能是看着孩子,难以进行有效的教育。学前教育更是一片空白。所以加强农村残疾儿童学前教育应引起人们的关注和重视。
1 对残疾儿童学前阶段教育,是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的一项紧迫任务
2010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到2020年基本普及学前教育的目标。总书记明确指出,学前教育是重要的民生工程,要在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时,把发展学前教育作为突破口。总理要求,要制定切实可行的规划和措施,大力发展学前教育,作为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的一项紧迫任务。
2 对残疾儿童学前阶段教育,直接关系到提高残疾儿童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学质量
如何帮助弱势群体,不断满足残疾人的康复教育需求,提供平等参与社会活动的机会和科学康复教育、平等参与社会活动的机会,尤其是学龄前残疾儿童的康复教育需求,是不容忽视而且应该做好的一件事情。是实现2015年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重要内容和保障。是残疾儿童通往享有平等人权社会的必由之路。赋予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之人权已成为现代文明社会的基本共识,2002年10月在日本扎幌市举办的世界残疾人大会(DPI)上,包括中国政府在内的相当部分国家呼吁联合国尽快制定《残疾人权利公约》,以国际公约的形式保障残疾人的人权,其中一个重要内容就是保障残疾人的康复教育权利。为所有残疾幼儿提供适当的和免费的学前教育,帮助残疾人自立,减轻社会的长远负担昭示了每一个儿童在人格和人权上是平等的,这样做不仅也有益于残疾儿童的发展,也体现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彰显了社会人文关怀和促进教育公平。
3 对残疾儿童学前阶段教育,有利于减轻家庭和社会负担
残疾儿童的学前教育首先要解决的是残疾儿童残疾障碍的改善和补偿的康复训练问题,而康复训练教育需要家庭和社会大量的资金投入,这无疑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所以残疾问题不仅是家庭问题也是个社会问题, 让残疾儿童 得到适当的科学有效适合其发展的康复教育,不但可以减轻家庭和社会负担,也是一种社会责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呼唤。只有维护和保障好残疾儿童受教育的权利,才能从根本上使残疾人走出贫困。它是一项利国利民、提高中华民族整体素质的长远大计。
4 对残疾儿童学前阶段教育,有利于残疾儿童的早期干预、早期康复
众所周知,残疾特殊儿童越早发现,治疗效果就越好。有些残疾孩子通过早期干预,可以对预防和减轻残疾的程度产生明显的影响,甚至康复发展成正常孩子一样的水平。同样的道理,残疾儿童的教育也是越早越好。专家指出,从某种程度上讲,残疾儿童的学前早期教育,甚至比正常儿童的学前教育更紧迫、更重要。残疾儿童要回归主流、融入社会,必须进行缺陷补偿和康复。而缺陷补偿和康复的最佳时期是学前阶段,心理学研究也表明:0-6周岁是个体生理发展、知觉发展、动作发生发展的重要时期,是残疾儿童康复的最佳时期,如果在这个时期能够对其进行及早干预和实施科学的康复措施,及时、有效地施以恰当的教育,有利于身体各种功能的代偿、有利于损伤器官的矫正和康复,康复效果才最佳。换句话说,对残疾儿童进行早期教育,有利于残疾儿童缺陷的最大程度补偿、残疾儿童潜力的最大程度发挥和其身心的最大限度发展。所以学前残疾儿童的早期教育是一种“抢救性康复教育”。直接关系到残疾儿童健康和成长,美国著名的学前教育方案“开端计划(Head Start Program)的研究也表明,早期良好的学前教育能使接受学前教育计划的社会处境不利儿童比未接受学前教育的儿童“在认知、语言和思维操作等各方面能力发展得更好”。说明学龄前阶段是人生最重要的启蒙时期,是为后继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坚实基础的重要阶段。残疾儿童如果得不到科学的学前教育再加之本身的缺陷障碍势必要影响残疾儿童融入主流社会的社会和人格以及认知方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杨希洁.我国大陆特殊儿童早期干预研究综述[J].中国特殊教育,2003,(04).
[2] 贺荟中,俊明.视障儿童的认知特点与教育对策[J].中国特殊教育,2003,(02).
如何加强信用社的企业文化建设,笔者认为要坚持以人为本,塑造农信精神,内强素质、外塑形象,全面提高竞争力。
一、不断提高员工的主人翁意识
先进的企业文化建设,应该把“以人为本”的思想始终贯穿在文化建设的全过程,真正认识到员工是信用社最活跃、最积极、对信用社发展起决定性的因素,是信用社发展活力的源泉。把维护员工的切身利益作为工作的着力点,使员工真正感受到大家庭的温暖,增强企业的向心力、凝聚力和归属感。一要建立一套“唯才是举”、“人尽其才”的用人机制。只有坚持正确的用人观,坚持“以业绩论英雄”,才能使优秀的人才脱颖而出;二要建立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尽快建立、健全完善的竞争激励机制,形成能者上、庸者下、平者让的良好内部竞争环境,通过竞争选拔优秀人才,委以重任,创造一个令员工敢抓、敢管、敢说、敢干的宽松工作环境,促进信用社实现双赢;三要强化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积极创造条件,为每个员工提供施展才华,实现自我价值的机会和场所。
二、不断提高信用社的社会知名度
企业的形象与企业的兴衰、优劣有着直接的联系,良好的企业形象和知名度是企业巨大的财富,是一笔无形资产。结合今年省联社提出的“创建良好银行”的倡议,农村信用社要树立科学的经营理念,坚持依法合规经营,诚信、公平、有序竞争,全力打造“形象好、功能全、辐射面广、服务水平高”的精品网点企业,提高在竟争中的社会形象和地位。
(一)加强服务环境的建设,提升信用社在公众心目中的地位。按照全省统一的标准布设各类服务设施,设立服务监督电话、监督箱、意见簿等,公开接受客户和社会的监督,处处让人感觉到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推出企业形象系统工程,全面统一外观标识和网点内外环境,统一各营业网点的形象。
(二)开展文明服务窗口创建活动,加大创建“文明规范服务先进单位”工作力度,以点带面,坚持“从现在做起,从自我做起,从岗位做起,从细节做起”的服务要求,严格执行服务礼仪规范的基本要求,用“快捷、准确、安全、方便”的标准,规范服务质量;用“主动、热情、耐心、周到”的标准,规范服务态度。
三、不断提高竞争力
要在企业理念的指导下加强员工的思想教育、法制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和业务培训,全面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要建立一种制度,营造一种氛围,加大职工培训力度,让员工与事业同步成长,利用一种激励机制来激发和鼓励员工的学习积极性和热情,培养员工的学习积极性。可以通过业务技术比赛、业务知识培训,由原来的“要我学”变成现在的“我要学”,竞争中激发学习的渴望,营造“比、学、赶、帮、超”的浓厚学习氛围,从而提高员工的综合业务素质,最终达到提高工作能力的目的。
首先是要培养员工的职业道德意识。通过谈理想、讲信念、学典型来引导员工认识本职岗位的社会价值,增强责任感、荣誉感和信用社职业道德感,以主人翁的姿态投入到工作中去。深入开展“爱岗敬业、遵纪守法、团结务实、创新奉献”为内容的职业道德教育和政治思想教育,启发和鼓励员工树立社兴我荣、社衰我耻的观念,不断进行自我教育,加强自我修养,发挥员工的主观能动性。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0-0024-01
新农村建设下的农村社区教育理念的提出并非历史必然,其是在“三农”问题的环境背景下,党与政府为了针对性地解决农村精神面貌,切实以科学理论指导农民发展而做的政策体系规划。党在十六届六中全会中强调新农村建设时明确指出:应就当前农民做好教育宣传,加快新型农民的培养,充分调动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所具有的主体作用。由此可见农民作为建设主体,其受教层次的差异会直接影响到新农村的建设水平与综合进度,因此在新形势下为农民进行各种教育及必要技能知识的提供,构建农村范畴内的终身受教体系,存在着必然的实施发展意义。
一、农村教育的具体内涵分析
农村社区教育的概念可以定义为:党在发展中,为了提升农村居民的文化素养、职能素质及思想素质,促进社会经济文化和谐发展,而在既定社区对所有社区居民,进行由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所组成的综合教育体系下的教育工作普及。但是农村的社区教育又与传统概念上的学校教育不同,也不是单一的职业技术教育培训或者成人教育。其是以统筹关注农村居民的技能、知识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念等具体而进行的全面培育开发,规避了劳动能力与生产技能的培训局限,将教育工作做到了深层次的宣传推广。
二、农村社区教育的发展必要性分析
(一)学习型社会的构建要求
当前的学习型社会构建,需要广大的农民共同参与方可完成既定的目标,满足其所倡导的终身学习理念。在农村的发展中,因经济水平的制约,存在着极为明显的受教程度不平衡及不公平现象,农民整体文化素质相应较低。因而在农村若想大力倡导终身学习理念,那么发展社区教育也成为必然,农村社区教育可以保障农民群体即时即地接受教育,充实知识理念,由此为学习型社会的构建奠定坚实的群众基础。
(二)农民的自主学习意愿所趋
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下,农民的收入也有了很大改观,人民在物质方面及精神方面的生活水平都相应有了新的提升,在此良性的发展环境下,人们的教育求知欲望及健康文化熏陶愿望,也被逐步激发出来,促进了农村社区教育在产生与发展中的重要因素。
(三)乡镇经济的职工素质提升需求
眼下许多地方乡镇陆续建立了工业园区,进行乡镇经济的发展,随着不断的招商引资,而逐步发展壮大,同时也带来了大量的劳动力需求。而生产中,因劳动力多采取就地选择本地人员,所以在职工间存在着务工人员文化水平低,知识技能使用效率差的现象,为了促使乡镇企业的现代化水平提升,必须要就职工的科技文化素质水平加强教育培训,促使他们把握良好的科研技术能力。
(四)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技能要求所需
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及产业文化要求提升下,使农村出现了大批剩余的劳动力,这些劳动力在此形势下进行非农产业的就业转移势在必行,但转移过程中,因技术差,知识把握能力低,往往很难适应新岗位要求。因而在此情况下做好农村的各类教育有效资源的整合,大力发展农村社区教育,为社会进行新型农民的培养,促使其掌握非农产业就业及城镇就业的基本技能,成为时展下的必然所需。
三、农村社区教育在新农村建设环境下的发展策略分析
(一)加强政府部门认识
农村社区教育的推进中,地方政府应当就教育发展认知不断提升,建立健全社区教育的运行机制,并大力就相关的基础教育设施进行完善建设配备,积极探索寻求一套与农村经济发展整体相匹配的社区教育模式。从培养传统劳动人员与简单劳动技能培训的观念,转变为培养适应现代化农业所需的全能型人才为目标的农村社区教育理念。
(二)强化师资队伍建设
在当前的农村社区教育工作中,必须就教师的业务能力进行全面把握,在工作中增设考核机制,加强对教师的培训与教育,适时提升教育的薪资待遇水平,并改善优化教师队伍的工作环境,以吸引更多复合型人才投入到农村社区教育的建设中来。
(三)加大社区教育的资金投入
农村社区教育的发展需要一定规模的资金投入。因此国家相关财政部门应适当考虑建立专项的下拨资金予以保障和扶持社区教育的发展,同时地方政府也因做好资金的单独立项,加大师资引进及图书馆建设等方面的资助力度,并适时引进网络教育等新型教育形式。协调教育资源方面的合理配置,以此来确保充足的资金用于农村社区教育,促进社区教育的整体教育效果。
(四)统筹城乡教育资源
相对城市而言,农村的教育资源明显缺乏,因此在农村社区教育的推进过程中,应当做到与城市教育资源的有效整合,特别是做好地方学校教育资源的有效利用,积极地探究城乡互动的社区教育模式,以此实现资源方面的充分共享。其次政府部门还应良性发挥主导作用,充分就各社会团体与单位企业和个人的积极能动性进行调动,为城乡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提供强有力的物质支持。
参考文献:
[1]崔玉良.如何构建农村社区教育[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7,(2):40-41.
2农村远程教育发展的对策
2.1更新观念,重视远程教育
校长作为学校发展的重要管理者和决策者,其对某项工作的重视程度将会直接地影响到该工作开展的效率与质量,正因如此,要想提高农村地区的教育质量和水平,推进农村地区的教育教学改革、落实远程教育就必须要校长对远程教育工作予以充分的重视。对于农村学校而言,由于受到了很多条件的限制,因此只有对远程教育手段加以有效地运用,才能够让农村学生们享受到更加优质的教学资源,同时还能够让农村教师了解和学习先进的教学方法,从根本上提升农村教师队伍的教育观念,这样才能够实现农村教育质量的提升。因此学校领导必须要将远程教育工作放到学校工作中的首要位置,予以充分的重视,不断开展与之相关的应用和推广工作,切实将远程教育落实到农村教育的各个层面上来,达到应用研究、资源建设、教学设计研究等方面并重的良好态势,推动农村学校教育质量的提升。
2.2不断提高教师队伍素质
一般来说,教师是使用远程教育资源的主体,如果远程教育资源的利用得不到老师的参与和认可,那么在农村教育中远程教育的落实是无法取得良好的效果的。因此,学校要想实现远程教育资源的有效利用,首先就应该注重老师的主体作用,提高在应用远程教育设备上的能力,比如可以通过开展信息技术培训的方式来实现。这是因为在农村地区,很多教师是不会使用计算机的,这一因素如果得不到解决将会给远程教育的落实起到极大的阻碍作用。因此必须要培养教师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够在农村学校中真正使远程教育资源得以充分利用。而且在对老师进行培训的过程中,能够提升教师传统的教育观念,对于在日后的教学过程中,提高教学效果有着重要的作用。同样,如果老师在这方面的培训工作没有做到位,远程教育资源只会被浪费掉。
因此,在对老师培训的具体过程中,学校领导应该结合老师的实际情况,切忌好高骛远。比如可以采用阶梯式培训的方式来提高教师应用远程教育能力。具体来讲即先对老师进行计算机操作的基础培训,在这一阶段的培训工作取得实效之后,依次进行二级培训和三级培训。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可以通过举办比赛的方式并设置一些合理的奖励措施,从而在培训工作中营造一种良好的培训氛围。从而有效提高教师使用远程教育设备的能力并能够熟练应用在日后的教学中。
2.3加强远程教育与学科的整合
值得一提的是,如果农村学校接收了远程教育资源而不去使用,这从某种意义上来看其实是违背了推动农村教育发展、资源共享的意义。但是考虑到当前很多农村地区本身经济就不够发达,学校比较简陋,更不用说多媒体教室的建设与使用了。但是老师在具体的教学活动过程中可以采用一种更为经济的方法,即将远程教育资源刻录到光盘当中,利用电视机等设备进行播放,实现远程教育资源电脑利用。通过这种方式,即使没有多媒体设备也能够起到良好的应用效果。
将空洞的理论知识直观展现在学生面前不仅能够提高教学质量,而且能够有效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学生的视野。比如很多农村偏远地区的学生甚至没有见过飞机、火车,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就算描绘得再详细也无法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但是老师通过远程教育资源将之直观展现在学生面前,老师无需多说,学生自然明了。而如果学校中有足够的硬件支撑,那么远程教育资源的使用将会更加具有效率,老师只需要将远程教育资源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简单的改动,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直接运用在课堂教学当中。这样不仅可以有效改善传统僵化的教学模式,而且能够极大地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进而在课堂中营造出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氛围,并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急需培养造就高素质的新型农民。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个长期的发展战略,在这个发展过程中,如果不把提高农民素质、培育新型农民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主题,既使村容村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也将是一个不全面、不完善的新农村。因此,培育和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既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更是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础性工程,这是新农村建设最本质、最核心的内容,也是最为迫切的要求。
农民充分利用先进技术成果,进行规模经营、产业化生产,创建科技型农业,才能增强农村经济发展后劲,促进农业、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实现农民整体收入的提高。因此,采取切实有效的手段和措施,提高农民整体素质,培育新型农民,成为新农村建设的当务之急,而发展农村职业教育,是加快新农村建设的有效措施。
农民素质与新农村建设目标和要求的差距
我国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不高,已成为建设新农村的主要障碍。在我国4.9亿农村劳动力中,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仅占13%,小学以下文化程度的占36.7%,接受过系统农业职业技术教育的不足5%。与此同时,绝大多数农民没有受过职业技术和技能培训。在北方有的农村,“3个月种田,3个月过年,3个月耍钱,3个月游闲”。 农村有些地方道德失范,诚信缺失,讲排场、比阔气、铺张浪费严重。相对偏低的农民素质已经成为解决“ 三农”问题的“瓶颈”。
新农村建设提倡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就这一标准来说,现阶段我国农民还存在较大差距,这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农民的科学文化知识比较匮乏。很多农民只能从事简单的传统农业耕作或只有传统农业的经验和技能,对新技术、新知识的接受能力普遍较低,对市场经济还停留在粗浅、模糊的认识水平上,对农业产业化、市场化缺乏必要的思想和物质准备。二是农民的民主法制意识较弱。由不懂法而造成的违法事件时有发生,更不懂得用法律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三是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有待提高。一些地方宗族、地域观念根深蒂固,封建迷信大行其道,一些消极思想和陈规陋习沉渣泛起,影响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步伐。
导致农民素质较低的原因
农村劳动力的受教育程度低,究其原因,既有历史的原因,也有现实的原因,有主观原因,也有客观原因。
国家对农村的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不足。建国以后,国家的教育经费有一部分被投入到高等教育当中,而用于义务教育经费的大部分被用来发展城镇的义务教育,真正需要这笔资金的农村学校的所得却较少,更不用提农村职业教育了。
农村的现状使农民无法支付子女的高额学费。从上世纪80年代年到目前为止,农产品的价格涨了7-8倍。而农民教育支出却涨了70-80倍。农业人员的收入不仅微薄而且社会福利和基本生活保障基本没有。同时,社会普遍对农村劳动者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偏见,形成一股强大的舆论压力。即使是农村出来的高校毕业生,也不愿意回到农村。
居住地偏僻导致联系受限信息接受难。9亿农民居住在我国90%以上的广阔地面上,其中的绝大部分都不在乡镇、集市上。农村地广人稀,居住分散,交通不便,通讯不畅,信息传递媒介稀少。农民的活动范围有限,造成其商品交换、社会交往、信息互通等行为显现出封闭性、局限性、盲目性。
农民自身原因。主要是观念陈旧,主观上不求进取;小富即安、故土难离和满足现状等传统观念仍然束缚着农民的思想。有的家长还让没有完成初中学业的子女辍学;有的是邻里互相影响,没有看到各自的差别。缺乏创新精神和敢闯、敢干、敢试的勇气和信心。
发展农村职业教育的思路
当前我国农村的职业教育基础薄弱。统计显示,我国2亿多35岁以下的农村青年劳动力中,受过专业技能培训的不足9.1%,接受过农业职业教育的不足5%。这样的职业教育状况,难以实现新农村建设的目标,难以适应现代农业发展及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需求。推进农村职业教育,笔者提出如下建议:
提高认识水平,狠抓职业教育。各级政府要从科教兴国、人才强国的战略高度,把抓好新时期农民素质教育、提高农民素质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列入议事日程。真正认识到抓好职业教育对于尽快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顺利实现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意义,并统一思想,真抓实干,干出成效。
建立和完善各级农村教育体系,调整优化县乡村教育结构。根据农村教育的区域性、 分散性和辐射性特点,协同各省(区、市)高等院校,依托现有的分布在各地、市的农业职业技术院校,建立省、地农村教育综合培训中心作为教育培训示范基地,省、地农村教育培训基地示范、辐射和带动县、乡、村的职业教育中心和城乡文化技术学校健康、持续发展,建立和完善高、中、初等农村教育体系。
拓宽筹资渠道,保证职业教育。农村职业教育是一项社会公共事业,要鼓励和依靠社会力量积极创办职业教育。应出台相关政策,动员社会力量兴办职业教育。要在《职业教育法》和《社会力量办学促进法》的基础上,给民办职业学校以政策上的优惠;对企业资助职业教育的经费,或者是委托职业学校培养员工的费用,可允许企业计入生产成本,用以鼓励企业投资职业教育;以产业结构调整拉动职业教育,以职业教育的扩大为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持,促进农村经济的繁荣。
围绕农民成才,创新职业教育。发展职业教育要根据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需要,坚持以农民成才、就业为主导,力争做到教学与岗位之间“零距离”。二者既要“对口”,更要“接口”,提高农民参加职业教育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要实行多样、灵活、开放的办学模式,方便学生工、学交替,半工半读,城乡分段和职前职后分段完成学业。要调整专业设置,满足社会多层次、多规格、多形式的需求。根据本地经济特点或劳动力输入地的需求来进行专业设置。
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为农村教育提供出路。积极发展农村高中和面向农村的高职教育,从城乡一体化、全面发展教育、高等教育面向农村实现区域化,为农村教育提供出路这一角度看,有其深远的战略意义。现有的高职学院、中等专业学校、县职教中心都有条件发展高职教育和社区教育。
确立“大职教”观念,实施“大职教”战略。新时期的农村职业教育,应担负起培养三支队伍的重任:即农村基层组织的管理者队伍,农村科技、教育、文化、卫生及经营管理等实用人才队伍和从事一、二、三产业的专业技术人员队伍。对他们不只培养技能、传授知识,还要修养道德、提高觉悟。因此,搞好职业教育不只是教育部门的事,而是全社会的事。
提高农民素质是一个系统的工程,需要长期的过程。当务之急,是建立和完善多形式、多层次的农民培训体系,全面加强对农民的培训,使农民尽快掌握农业新技术、新知识,是提高农民素质的关键。而提高农民素质的根本,则是要培养学习型农民,让农民自身树立市场观念、增强民主法制意识。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农村职业教育一定要先行。
中图分类号:F276.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4543(2009)06-0092-08
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主要是指在农村从事某项专业生产或经营的农户,为了克服孤立的个体劳动和分户经营方式的局限性,在坚持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按照自愿互利、民主管理、协作服务原则,以约定共营的形式组建的,在技术、资金、购买、销售、加工、储运等环节开展互助合作的民间服务性经济和技术合作组织,包括专业合作社、农村专业协会、专业股份合作社、专业技术研究会或专业合作协会等。近年来,云南省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不断加快,根据统计资料,截至2007年8月我省已有农村专业经济组织1932个,其中县(市、区)级608个,乡(镇)级654个,村级670个。新增数62个,注销数0个,辐射带动农民4623760人。2006年同期登记农村专业经济组织数为1371个,其中县(市、区)级488个,乡(镇)级459个,村级424个。新增数为174个,注销1个,辐射带动农民4612069人(数据来自云南民间组织信息网),其发展所取得的成果非常明显。因此,分析影响云南省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具体因素是一项极具理论指导和实践操作意义的工作。基于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所具有的层次性特点,应用层次分析法(AHP)模型对发展云南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影响因素进行剖析,找出其中的影响因素,提出对政策的改进建议。
一、AHP模型构建
1.对信息技术教学重视不够。现在的农村学校还是以应试教育为主要形式,大多数农村学校对信息技术课不重视,认为只要学校总课程表上有信息技术课,开足开齐课程就行了。信息技术课程总是被主科课程所代替或者被当成学生上网娱乐的课程,使得信息技术课失去了它应有的意义和价值。
2.对信息技术学习的重要性认知不够。由于教师的疏忽及学校领导的不重视,信息技术的重要性并没有被师生所认知。农村学校的学生,自身的控制能力较差,在重视成绩以成绩为标准的压力下,大多数学生渴望解脱,所以信息技术课成了学生放松的阵地,大多数学生在互联网中迷失了方向,走失在多彩多姿的网络世界中。
3.教师信息专业素养偏低。农村学校的师资力量本来就很薄弱,有一定素质的信息技术教师更是凤毛麟角,仅有的计算机教师还要兼任其他课程,无法将精力集中到信息技术课程上来。有许多信息技术教师不能准确定位信息技术教学的地位和目标,不能让学生从根本上认识到信息技术的重要性。有些教师不重视对学校信息技术的学习和培训,不能提高自身的信息技术专业化水平,从而使自身的信息专业素养得不到发展,阻断了教师信息化专业发展的脚步。
4.计算机硬件设备和管护不足。农村学校由于缺少资金,不能对计算机的软硬件设施等进行更新,使得学校计算机及多媒体课程的数量、质量都严重不足。如我校2005年由国家远程教育项目配备的30台台式电脑,经过了10年的“磨砺”后严重老化,有的已经不能开机。电子白板手写笔书写断笔不流畅或不能翻页等问题令计算机教师头疼不已。在计算机、多媒体的管护方面,管护教师也十分欠缺,这也使信息技术课程的开展困难重重。加之农村学校学生接触计算机的机会少,对计算机管护的意识不强,增大了信息技术课程开展的阻力。
二、农村信息技术教学问题的对策
1.重视信息技术教学的开展。教师应充分认识到信息技术课程开展的重要性,才能更好地开展信息技术教学。在数字化时代,熟练掌握信息技术是对每一个探求知识的人的基本要求。要想在这个信息时代立足,只能掌握好、运用好信息技术。开展信息技术课程的根本目标是为了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教师应将信息技术和其他学科整合,使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信息,更好地培养学生探究学习的能力,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
2.提高学生对信息技术重要性的认知。学校和教师在重视开展信息技术课程的同时还要提高学生对信息技术重要性的认知。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应给学生介绍当今信息技术的发展成果,让学尝试利用信息技术辅助学习等,以提高学生对信息技术重要性的认知,进一步使学生学会有效利用网络进行学习,而不是单纯的娱乐。
当前,大力建设和发展农村群众文化极其重要和紧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目标实现的一个重要指标是文化的大力发展,而农村群众文化的建设和发展又是我国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可见,农村群众文化建设极其重要和紧迫。
一、农村群众文化建设和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根据对农村文化发展现状的调查、分析以及对其他参考文献的查阅,当前农村群众文化建设和发展中主要存在着四个方面的问题:第一,思想方面,一是基层领导干部对群众文化建设和发展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二是农村居民尤其是中老年人的思想保守,文化活动形式单一。第二,农村群众文化设施极不完善。第三,农村文化建设和发展缺乏人才。第四,农村文化发展过程中缺乏正确的引导。针对当前农村文化发展中存在的上述问题,应该采取以下相应的对策予以解决。
二、解决当前农村文化建设和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对策
第一,加强领导干部尤其是基层领导干部的培训和教育,进一步提高其对群众文化建设和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这是搞好农村群众文化的前提和基础。根据辩证唯物主义原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正确的意识会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而错误的意识会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这一原理要求我们必须重视意识的作用,树立正确的意识,克服错误的意识,积极发挥正确意识的反作用。据此,领导干部尤其是基层领导干部必须树立正确的意识,在正确意识的指导下积极开展各项工作,只有如此,各项工作包括文化建设工作才有可能得到应有的重视和开展。为此,一方面,上级党政机关要通过专家讲座、电视电话培训及其它学习形式等各种途径对领导干部尤其是基层领导干部进行理论培训,加强其对文化建设重要性以及文化建设和经济、政治建设等之间关系的认识,从而树立正确的思想认识。另一方面,各级党政领导干部要重视思想认识的重要性并据此不断加强自我学习,提高自己的思想认识,为做好各项工作包括农村群众文化建设和发展工作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第二,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对农村居民尤其是思想保守的中老年人进行思想教育,使其进一步解放思想,积极支持并参与农村群众文化各项活动。针对当前农村群众文化发展中部分中老年人思想保守的问题,我认为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对其进行思想教育,促使其进行思想上的进一步解放。一方面,通过乡镇村有关文化组织及其它社会组织开展文化方面的讲座或宣传,使那些思想保守的村民进行思想解放,对现代文化形式有一个新的认识,积极支持他人并使自己参与到各项文化活动中去;另一方面,积极发动家庭成员,使他们对思想保守的长者进行说服教育,这种思想教育方式应该更加有效。此外,还可以通过电视、广播和网络等途径进行思想宣传,帮助思想保守者进一步解放思想。这样,就为丰富多彩的农村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扫清了思想障碍,从而激发农村居民积极参与到群众文化活动中。第三,进一步加强农村群众文化设施建设,为农村居民积极参与各项文化活动创造便利的条件。农村文化设施建设是促进农村群众文化发展的基础和前提,为农村群众文化活动提供了便利。因此,应打实核足文化事业经费,相应政府部门应该统筹安排,有计划、有重点的加强群众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力争将各乡镇文化站和村文化活动室建设成为有场地、有设备、有经费、有队伍的农村文化基站。具体说,就是要组建集图书阅读、广播影视、宣传教育、文艺演出、科技推广、科普培训、体育和青少年校外活动等于一体的综合性文化站,并定期组织文化教育活动,如文艺会演、体育活动、电视广播和图书教育等。建成后,还要有相关组织和人员定期对其进行维护、更新和补充。要使农村群众文化设施建设落到实处,还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解决当地领导干部对文化建设的重要性的认识问题,从而重视文化建设,加大对文化建设的经费投入。人的实践活动是在人的意识的指导之下进行的,故而,如果领导干部对群众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足,不可能使其重视文化的建设和投入,尤其是在经济条件不够好的状况下。所以,改变基层领导干部的认识问题是解决农村群众文化建设和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前提条件。
(2)积极发展农村经济,为文化建设和发展提供基础条件。根据基本原理,经济是政治、文化的基础,经济的发展状况从最根本的意义上说决定着文化和政治的发展状况。所以,要使文化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使农村群众文化设施建设得到落实,必有有一个坚实的物质基础,这就是经济的发展,经济条件的改善和提高。
(3)在农村现有经济条件下,一是各级政府应加大对农村文化建设的经费投入,二是运用市场经济思维寻找文化建设投入的市场主体以更好地解决文化建设的资金不足问题。由于历史原因,我国当前农村经济发展相对滞后,文化建设的经费投入就受到了极大地限制。因此,各级政府应想方设法在力所能及的条件下加大农村群众文化建设方面的投入或进行政策上的扶持与优惠以推动农村文化建设的发展和进步。此外,在当今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的趋势下,运用市场经济思维寻求多样化的市场投资主体对农村文化建设进行投资以促进农村文化建设设施的不断完善。不过,这里还需要强调的是,农村群众文化设施建设需要从实际出发而不可盲目跟风。也就是说,农村群众文化建设要根据当地目前的实际发展情况制定适合其自身需求和发展目标的文化发展计划。比如,群众文化设施建设要和当地农村的经济发展现状、财力状况、人才结构、年龄结构等各方面相适应。第四,积极创造有利条件,吸引、留住和培养文化人才。农村文化事业的发展需要带头人,因为他们是文化艺术活动的主要力量,起着组织、宣传、策划、执行等作用。但是,由于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相对滞后,使得人才大量流失,不愿意扎根农村。这就需要农村注重对人才的吸收和培养。为此,政府应加大农村群众文化建设的经费投入,为基层文化工作人员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提供良好的生活保障。在此前提下,一是可以通过提高工作待遇和改善工作环境积极招徕人才到农村从事文化建设工作;二是农村相应文化部门,可以对人才进行培养,使得其能够注入大量的新鲜血液,为农村在群众文化方面的建设做出积极的贡献;三是,积极发现和挖掘农村文化人。组织各方面人员对当地有一定文艺特长或者感兴趣的人员进行选拔,并对其进行各种形式的培训,使其成长成为农村文化建设的领头羊。这样,农村群众文化建设的人才问题就基本得到了解决。第五,文化相关部门和工作人员要积极引导农村文化的健康发展。文化作为上层建筑具有其相对独立性的一面。我国是社会主义社会,要积极引导文化的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当前,由于一些农村地区经济条件的提高,农民对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他们对种种文化形式和活动缺乏辨别力,在许多农村引进了不健康的文化形式,影响了村民尤其是青少年的身心健康。为此,相关文化部门和工作人员应及时发现问题并通过各种途径积极引导村民选择健康的文化活动和形式。以上是针对当前农村群众文化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的解决途径和对策,如果是这些对策能得到有力坚决的执行,那么,农村群众文化的建设和发展必然会上一个大的台阶,农民的文化活动会更加丰富多彩,进而积极发挥文化对经济的促进作用。
作者:马丽莉 单位:松原市宁江区文化馆
参考文献:
[1]陈洪.群众文化建设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与重要性[J].科苑观察,20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