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6-12 06:34:07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专业指导实习生工作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本文依据高职院校自身特点,并在考察了我省旅游管理专业校外实习基地,以实证调查为依据,从实习生职业技能建设和实习指导教师职业素质建设两个着眼点的分析入手,以实习前、实习中、实习后三个时间段为切入点,对不同实习基地的实习生和指导教师的学习和工作现状进行实地调查与分析,并分别揭示出实习生和指导教师在实习过程中的不足,以提高学生的实习质量与效率、增强实习带队教师的实践经验和指导能力。从而进一步有针对性的提出校外实习基地之人才队伍建设的对策和建议,以此推进我省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有效性,并推动整个高职院校的校外实习基地人才队伍建设的发展,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本课题的研究成果对我省其他专业校外实习基地的人才队伍建设同样具有借鉴意义。本次研究以我省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实习指导教师作为研究对象,并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比较研究法、数理统计法等相关社会学原理和方法,对湖南十几所高职院校的旅游管理专业实习带队教师进行了调查。共发放问卷700份,回收有效问卷700份,有效回收率100%。
(一)指导教师实习前的工作准备情况
指导教师的实习前准备工作是否充分也是影响学生最终的实习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在研究中,对带队实习指导教师进行问卷调查。调查数据显示:,做好带队实习心理准备的指导教师占86.7%,了解实习单位基本情况的指导教师占73.3%,掌握实习基本流程的指导教师占66.7%,而实习指导计划的教师只占26.6%。这一结果表明,指导教师对实习单位的基本情况和实习运作流程都比较熟悉了但对整个实习工作的计划缺乏全局的概念,因此也会影响到实习工作有效性的发挥。
(二)实习中的工作过程调研
1.实习过程中问题处理情况
在实习过程中,实习生和带队指导老师对问题处理存在很大差异。这也是体现出他们所受过的教育层次以及他们的专业素质的的差异。有44.5%的实习生在遇到问题会不知所措,此外还有12.5%的实习生选择逃避无法解决的问题,选择能从容地处理工作中的问题的实习生仅占5.5%。可见学生的专业素质和心理素质都有待提高。而带队指导老师选择基本能对付工作中的问题和能从容地处理工作中的问题占到86.8%,选择逃避无法解决问题的带队教师为0,这说明我们旅游系的实习带队教师都具备一定的专业素养和心理素质,在学生们最困难和最需要帮助的时候,指导老师始终都选择不逃避、不放弃并积极应对一切困难和问题。
2.带队教师指导情况
本次调研中,选择“实习过程中接受过教师现场指导”的有51%,在接受教师指导的学生中,通过电话接受指导的学生有 8%,通过互联网接受过指导的有26%,从没受过实习指导有12%,可见在实践教学中指导教师仍然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可以通过更多的方式、付出更多的时间来指导学生的校外实习工作。
(三)教师指导学生与单位签约情况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在实习结束后,有13%的学生和单位签订了工作协议,有43%的学生还在签约的考虑中,但是由于期望能找到更好的工作所以举棋不定。而还有44%的学生不会与实习单位签协议。在对没有签订工作协议的学生进行进一步调研中发现,这些学生未与实习单位签订工作协议的原因主要是:实习期间所做工作不是自己所喜欢的、工作待遇不理想、工作环境差等。其次,实习单位的员工需求量已经饱和,不再需要招人也是这部分学生没有签约的主要原因。由此可见,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对于就业现状过于乐观、好高骛远的问题已经凸显,需要实习带队教师对学生进行理性的就业指导,争取让学生早日找到满意并且适合自己的工作。
二、实习教师的指导
1、教师的定期巡查
学生到陌生环境中工作最希望得到学校教师的关怀与鼓励。教师的访视会让他们感觉温暖,就好像见到亲人一样,知道自己不是孤立无援的。因此,带队指导教师应该到亲临实习基地现场多对学生进行定期巡查。
2、实习指导与监督
在实习的过程中和实习生朝夕相处的是带队指导老师,所以实习老师可以发挥的作用远比学校老师大。而实习单位所提供的支持,不仅可以影响实习生在服务过程中的服务质量,同时影响实习生在实习工作期间的工作表现与工作满意度。因此,实习带队教师应该加强与实习单位的联系,与学生一起深入实习一线,并亲力亲为指导和监督学生的实习工作,这将比课堂理论教学获得更大的收益。
三、对调查结果的分析
(一)实习指导教师不断深入旅游行业,但仍需加强对学生的实习指导工作。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许多教师通过走出校园、走人企业进行赴企业的挂职锻炼的学习促使他们不断与旅游行业对接,提高了专业技能,增加了感性认识,扩大了专业知识面,使教学内容与旅游行业的实际相结合,以适应企业的变化与进步,更好地为学校的专业教学服务同时也为实习指导工作服务。但调查中我们也发现选择“实习过程中接受过教师现场指导”的有51%。此外,通过电话接受指导的学生有8%,通过互联网接受过指导的有26%,从没受过实习指导有12%,可见在实习指导中带队教师应以自身为榜样成为学生良好的学习典范,并且可以采取更多的方式、付出更多的时间来指导学生的校外实习工作。学生从象牙塔中的莘莘学子向真正意义上的社会人的这个过程中,有太多的事情需要他们去适匝,比如导游的实际带团工作关、酒店实习中的体力劳动关、观念转变关、角色转换关、环境变化关、社会适应关.诸如此类的关非常多。可见学生所承受的心理压力是非常大的,有时甚至影响正常的实习工作乃至对其学专业的失望心态,有些院校旅游管理实习生甚至放弃了毕业证而选择了中途退出实习。为此,指导教师成了非常重要的角色,他们应该是一位非常好的指导师,是学生心理的按摩师,多与学生交流沟通,培养足够的心理承受能力。增加学生的服务和服从意思,努力适应旅游行业的复杂环境,勇敢走出实习的第一关。给予学生耐心的指导和情感上的支援、鼓励,学生才能更好适应工作上的种种压力与困境。
(二)实习指导教师在实习中指导学生理性就业
旅游类高职生毕业后绝大多数要到旅游服务企业的一线岗位工作,极少数能升学或到其他行业就业,如果实习带队教师能把学生实习和就业工作作为一项工作联手抓,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实习能力、减轻学生毕业后的就业负担还能提升学校的就业率,起到“一箭三雕”的效果。对于学生来讲,这样既减轻了毕业到处找工作的负担,还不用再经历试用期、考察期。对于实习单位来讲,自己培训出来的实习员工比较了解,不用再培训,不用过渡期就可以直接上岗,降低了培训、试用的成本。但调查结果显示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对于就业现状过于乐观、好高骛远的问题已经凸显,这就需要实习带队教师对学生进行理性的就业指导,同时可以在实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企业归属感,让他们认识到实习不是短期行为,是和就业结合在一起的。鼓励学生与相对满意并且适合自己的实习单位提前签约,实习与就业两不误,减轻学生毕业时的就业压力。
参考文献:
[1] 徐子琳. 旅游管理专业校外实习成效调查研究 [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1,33(1)
虽然培养学生的自觉性和独立性是实习过程的目的之一,但当前一些高职院校普遍采取放任自流的实习方式,缺乏专业教师对实习生的跟踪指导,造成实习生普遍比较迷茫,严重影响他们的实习效果。对指导教师而言,学校希望指导教师能切实履行自身职责,指导实习生平稳渡过实习过程;酒店希望教师能合理调节实习生的情绪,避免干预自身的劳动制度和用人制度;学生则希望指导教师能帮助减轻他们的劳动量,切实维护他们的利益。这三方面使得指导教师在权衡酒店、学院和学生三者之间利益过程中相当尴尬,自身需要具备较高的掌握分寸的技巧,稍有不慎则会成为不受欢迎的人。由于以上原因,在外派实习生时。学校往往不会安排指导教师指导学生的实习过程,而是经常在发生问题时进行应急指导,特别是由于经济和时空上的限制,异地实习生常常受制于实习酒店,因而引发了很多问题。
(二)学生对酒店工作确认认同
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的实习生主要是到具有多个部门的星级酒店去实习,实习可以让他们开拓和巩固知识面,培养他们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技能进行相互融合的能力,为毕业后快速适应工作岗位奠定基础。但当前高职旅游管理专业酒店实习生在实习中常常无法对自己进行正确定位。一些实习生认为自己还是学生,在实习中不能按正式员工的要求要求自己;还有一些实习生认为实习就是正式工作,自己可以随心所欲,娇气任性,不服从管理;而大部分学生在酒店实习中很难适应酒店的劳动强度,对实习酒店的组织结构、规章制度及其他刚性管理规定表现出自然的逆反心理,导致很多负面问题的产生。
(三)酒店有利用廉价劳动力的嫌疑
高职旅游管理专业酒店实习来讲,实习期多则一年,少则三个月,怎样在实习中尽可能的发挥实习生的作用成为了酒店考虑的重点。这也造成部分实习酒店一味的追求经济效益,只依据自身的人员需求状况分配实习岗位,往往采用老员工带实习生的模式就让实习生进行跟岗。这些受过高等教育的实习生的大量补充,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发挥提升我国酒店业综合服务水平的作用。但在实际操作中,很多酒店将实习生看做是减少人力成本的途径,一味的将他们当做廉价劳动力来利用,而忽视了对他们的培养与培训。实习酒店每月只需支付给实习生很少的管理费用,实习生却要完成与正式员工相当的工作量,有将实习生作为廉价劳动力使用的嫌疑。
二、针对高职旅游管理专业酒店实习管理存在问题的对策
(一)做好学生动员,让他们做好基本的心理准备
奔赴实习酒店实习的学生,学校要做好充足的实习动员工作。首先,需要让学生理解酒店实习对于旅游管理专业的重要意义,明白专业实习不但是专业知识的练习,还是为今后进入社会而进行的做事、做人的综合学习;让学生知道实习过程中的必要劳动并不等同于简单、机械的体力劳动,而是需要用脑筋思考和用眼睛观察的智力型体力劳动;让学生确立从最底层、最基础做起的职业观念,杜绝滋生好高骛远的不良思想。其次,学习要让学生充分了解实习的有关情况,充分、合理解答他们的疑问,详细介绍实习的义务与权力、实习相关协议和实习单位状况等,协助学生做好思想准备。
(二)选择具备相关条件的实习基地
较高管理规范的实习单位往往更容易让实习生加深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在选择实习单位时,应尽量选择具有星级评价的酒店,便于高标准、高起点和严要求,以更好的锻炼实习生;选择秩序稳定、客源充足的实习酒店,可以让实习生在繁忙的工作中更易理解酒店的管理经营状况,更易提升自身的应变能力和服务技能。在实习中,实习生通常承担了和正式员工相同的工作量,实习报酬的不合理通常能够影响他们的工作积极性,进而不利于学习和工作。实习酒店为实习生支付合理的工作报酬,可以让他们获得工作认同感和个人成就感,不但减少了因不良情绪而造成的机会成本浪费,还能为实习酒店节省经营管理成本。
(三)配置专业的指导教师
实习制度和实习方案的落实与有效执行,学校应为实习生配置工作认真、真正懂专业的教师指导他们的实习过程。即需要及时了解他们的思想和学习状况,适时的为实习生提供业务咨询建议,指导实习生顺利完成实习任务等。对于近距离实习点,指导教师要定期到实习单位了解实习生的实习工作情况,及时处理和反馈相关问题;对于远距离实习点,学习需设置专业指导教师全程管理和指导学生实习过程。此外,学生的实习机会也是教师实践和实习机会,教师可以利用学生实习机会进行企业调研,了解酒店业最新动态和酒店最新管理模式,这是学校培养双师型教师的重要渠道。
1.2调查方法主要通过问卷调查、访谈、观察等方法。
2结果与分析
2.1实习生实习情况
2.1.1实习单位选择数据分析采用EXCEL软件。被调查对象男23人,女27人,实习生的实习单位有54%由学校推荐,32%由学生自己寻找,另有4%是同学朋友推荐,10%由家里联系。可见化学专业学生实习岗位获取主要靠学校推荐,这和学校重视实习工作,学生愿意接受学校安排有关。从表2可知,化学专业实习生选择实习单位知名度占32.5%,实习生对实习单位的知名度有较高追求。实习企业能提供完善的指导培训计划占36.4%,实习企业能否提供完善的指导培训计划是化学专业实习生最为关心的问题,企业能否提供完善的指导培训,将影响化学专业实习生的实践效果。实习的工作性质也是实习生比较关心的问题,
2.1.2实习生的心理定位化学专业实习生对实习岗位与心理定位期望符合程度不高,很符合和比较符合的只占18%,46%都感觉一般,36%的实习岗位甚至不符合实习生的心理定位期望。如果实习单位不能符合自己的期望,实习生的工作积极性不会高,收获小,甚至会造成实习生的流失。
2.1.3实习生熟练从事实习岗位时间化学专业实习生在进入岗位实习后,48%能在一个月之内熟练从事本岗位工作,26%能在1-3个月中熟练从事本岗位工作,22%需半年以上的时间才能熟练从事本岗位工作。化学专业实习生实习时间可根据实习单位和实习生的具体情况进行适当调整,以达最佳效果。此外,熟练从事本岗位所需时间长短还和单位对实习生的培训指导力度及实习生努力程度有关。
2.1.4实习生的工作情况高校化学专业实习生通过实习对行业有了比较清醒认识,明白自己是否适合该行业、激发对此行业兴趣,加深了对专业知识理解、能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工作态度、提高了人际关系沟通和协调能力。但在实习中认为还需加强专业知识技能、人际关系和沟通协调能力、写作能力、英语应用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口头表达能力等。化学专业实习生在实习中经常会遇到困难,如实习期间无良好的双向沟通渠道、工作和生活环境不好、薪金太低等。化学专业实习生在实习中遇到的最大困难是实习时无法接触到要学习的技术技能,不能学到真正的实际操作技能。在访问调查中还发现不少企业单位不愿招收化学专业实习生,主要原因有三:①实习生会影响实习单位正常的生产秩序;②实习生难以管理;③实习生工作缺乏责任心。提供高校化学专业实习机会的单位,43.8%有合理实习计划安排,22.5%指派有指导师傅,11.3%能够满足实习生实际操作,8.8%为实习生提供合适的实习岗位,不到20%的实习单位能够配合实习生的要求调整实习内容、愿意让实习生参加相关会议并发表意见。接近一半的企业单位有合理实习安排,22.5%派有指导师傅,说明企业单位对实习生较为重视。但部分实习单位不能满足实习生的一些合理要求,工作内容没有技术含量,实际操作技能训练有限,难以学到东西,实习生流失在所难免。
2.1.5实习生的人际关系实习生的人际关系情况数据分析,化学专业实习生在实习单位与同事和领导的关系较一般,需加大对实习生的关心和鼓励。单位领导如果能更好的关心和重视实习生,加大与他们的沟通交流,一定能促进实习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增加归属感和认同感,提升工作效率。
2.2实习生流失情况及原因
通过调查分析,高校化学专业实习生很短时间就离开实习单位主要原因有实习单位提供岗位不合适、压力大、不适应企业管理模式等等。高校化学专业实习生流失的原因很多,实习单位提供岗位不合适是最大的原因,占17.8%。如果化学专业实习动手进行技能操作的机会少,无法接触到要学习的技术技能,只给一些简单的杂事做,实习生必然会流失。企业管理方式不适应占4.0%,说明化学专业实习生更注重实习过程是否能够接触要学习的真正技术技能。实习期是所学知识运用于实践,并通过实践提高自己动手能力的阶段。如果不能提供良好的培训,不能达到实习效果,实习生必然会流失。实习生在工作中不被尊重,不能体现价值占7.4%,说明实习生的地位比较低,实习生在工作中不被尊重,导致实习生不能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工作态度,缺乏工作的热情和积极性,工作效率不会高,实习生将会流失。
指导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又是实习生的模仿对象。指导教师的言行,常常给予实习生最直接的感受。我校在选派指导教师时,对指导教师的要求是热爱教育事业,有高度高度的责任心,具有丰富工作经验的教师做为实习生的指导教师,这一点绝不马虎从事。我有幸多年来担任此项工作。在于实习生的相处中,我用良好的行为规范引导实习生,让实习生了解和体验体育教师角色对社会、事业及生活应持的态度和与之相对应的观点、意识,使实习生由学生角色的放任意识向教师角色的严谨意识转变。
2 抓住主要环节,重点指导好教学实习。
体育教学是学校体育各项工作的重要一环,体育专业的教育实习应紧紧抓住体育教学这一重点。因此,我有目的、有计划地对体育教学的各个环节进行具体指导,如对实习生如实的将学校的场地、器材以及所任课班级的学生基本情况做详尽的介绍,使其在教案的编写中做到备场地、备器材、备学生,在执行上课的过程中做到心中有数,在课前认真审阅编写的教案、课中有检查、课后有小结。实习生对于第一次试教任务的期望感到兴奋又胆怯,这是正常的。教育实习常常可能引起一些实习生产生竞争性的兴趣和焦虑感,应及时发现了解他们的心理状态,注意疏导,使他们消除不良情绪,树立信心,不让实习生在第一次试教中由于失败留下心理创伤。
3 发挥实习生的个人特长、培养多种能力。
由于近几年体育实习生进校实习时间较长,少则一至两月、多的可达到一个学期。所有实习生进校后,活跃了学校的体育气氛,体育教研组(室)应结合实习工作掀起一个全校师生参与体育活动的。有目的的安排各种形式的体育比赛,在指导教师的参与下,让体育实习生制定竞赛规程,组织竞赛工作,并由他们担任各项比赛的裁判工作。通过这些活动,给予实习生大量的实践机会以提高他们的实际工作能力。
学校体育运动项目较多,体育专业实习生一般都有自己的专项特长,这正是体育专业实习生与其它专业实习生的不同之处,在提高实习生教学能力的同时,还应注意发挥他们的个人专项特长。在组织体育进行比赛的过程中尽量让其参与自己所擅长的特长项目,这样一来使其在生理、心理都得到了一种放松,同时也在师生面前充分展示了自我,帮助他们消除不良的情绪,树立信心更好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的体育教学中去。
在实习期间,学校可将一些项目的运动队,让学有特长的实习生担任教练员。在指导教师的帮助下,实习生要根据所带运动队的实际水平、学校场地、器材条件,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训练计划,安排合理的训练方法。让实习生在训练工作中,既发挥个人特长,又锻炼自己的工作能力。对今后走向工作岗位铺垫很好基础。
4 严格把关,客观、准确评定实习成绩。
作者简介:李剑萱(1970-),女,江西南昌人,江西师范大学教师,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管理研究;吴荣英(1987-),女,江西南昌人,鹰潭职业技术学院教师,硕士,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研究;张意忠(1973-),男,江西南昌人,江西师范大学教师,博士,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管理研究。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7518(2013)02-0093-03
一、调查样本选择
2010年,江西师范大学负责承担实施江西省“国培计划——师范生顶岗实习置换教师培训”项目,江西师范大学1600多名师范生,分别赴九江县、鄱阳县、乐平市、吉安县、宁都县、玉山县、贵溪市等三百多所学校进行了为期三个月的顶岗实习任务。为了对顶岗实习的情况进行深入了解,我们对实习生进行了调查研究,共发放问卷800份,回收750份,回收率达93.8%,经过进一步严格筛选,其中有效问卷710份,有效率95%(见表1)。最后通过SPSS软件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表1 调查样本基本情况统计表
二、现状调查
在顶岗实习的三个月当中,实习生获得了一个良好的锻炼平台,教育教学技能得到普遍提高。在“通过教育实习你的收获怎么样”的调查中,调查对象的回答情况如下:认为收获非常大的有176人,占样本总数的24.9%,认为收获比较大的有362人,占51.3%,认为一般的有124人,占17.6%,而认为比较小和没有收获的有44人,仅占调查对象的6.2%。这些数据表明,顶岗实习模式效果比较明显,较好地促进了师范生的专业发展,受到师范生的好评。下面就实习生的专业情感、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三个方面的情况进行分析。
(一)专业情感
调查表明(见表2),有58.6%的学生认为该项实习对提升自身专业认同感和提高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有促进作用。为了更好的了解学生的实习体会,我们进行了学生访谈。在访谈中,不少学生认为实习学校的教学条件比较艰苦,经历过这次实习,他们深刻的体会到了教师的辛苦特别是农村教师的艰辛,对教师职业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表2 师范生专业情感状况
(二)专业知识
师范生专业知识的获得,既要通过课堂教学获得教育教学理论知识,还需要通过实践,获得一些体验性知识,即情境性知识。这也是为什么师范生需要进行顶岗实习的原因。三个月的顶岗实习,使师范生能够深入地融入到教学实践中,接触学生,接触教材,研究学生,研习教材,投入到教学工作中。有85%的学生认为“对中小学教材的熟悉程度较实习前”有所提高,这表明实习生通过认真备课、了解学生,分析教材、钻研教材,丰富了专业知识。
(三)专业技能
1.课堂教学技能有所提高。从表3中可以看到,在课堂教学的基本技能调查中,在粉笔字、语言表达、教学目标的把握和教案写作等这些方面,顶岗实习生都得到了提高。有95%的实习生认为自己的教态在实习后更为自然。他们“对课堂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有57.4%的学生认为很熟练或比较熟练,在班级管理能力方面,有64.3%的学生认为自己得到了加强。由于各个学校教学设施的不同和对教学的要求不一样,仅有44.8%的同学认为自己多媒体课件制作的能力有所提高。
表3 师范生教育教学技能情况
2.教学反思能力需要提高。对“在实习过程中你对自己教育行为进行反思的频率”进行调查的时候,仅有43.3%的学生选择会在授课后进行教学反思。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都知道教学是一项既复杂又要具有创造性的工作,这就需要教育者在完成教育教学工作后及时进行反思,在反复的思考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技能技巧。而作为一名刚刚走上讲台接触教学工作的师范生,在开启自己专业发展道路的起始阶段,就更需要反思,不断总结和积累教学经验。
3.教师角色扮演的多重性有待提高。教师职业的最大特点在于角色的多样化,把教师仅仅看成是课堂教学者是对教师的狭隘理解。教师也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班级的管理者、学生活动的组织者和教育教学的研究者。调查表明,实习生的沟通能力、班级管理能力及科研能力还有待加强(表4)。特别需要强调的是学生的科研能力。由于教育教学工作的复杂性,要做好这项工作就需要不断的思考、探索、研究,但是,25%的学生认为在实习过程中这项能力没有提高。在对学生的访谈过程中,也有学生反映在担任班主任过程中,就如何对班级进行有效管理,开展课外活动等,都是比较难处理的问题。
表4 师范生班级管理能力、与学生沟通能力及科研能力情况
三、问题分析
(一)实习内容单一
课堂教学、班主任工作以及教育科研是教育实习必不可少的三个方面。由于各个实习学校的实际情况不同,实习内容有所偏颇。表5调查表明,所有被测学生都参与课堂教学,担任班主任的占70.8%,他们或多或少地都进行了班级管理,但科研训练不受重视,仅有12.2%的学生进行了教育科研,这就必然导致实习生不重视对教育现象和问题的思考,从而影响顶岗实习的效果。
表5 实习内容调查表
(二)教学任务分配不合理
实习生周课时量的调查表明(见表6),实习生的课时任务普遍比较繁重,有5.4%的学生周课时在20节以上,10节以上周课时的学生也占了53%。当然,上课是实习生一个非常重要的实习任务,上课可以给实习生提供真实的教学情境,提高他们的课堂教学和课堂掌控能力。但我们也应该看到,实习生毕竟只是一个刚走上讲台的教师,还是一个“准教师”,他还需去思考很多教学中的其他问题,然而面对如此重的教学任务,他们显然只能疲于应付课程的教学任务。
表6 实习生周课时数
在任教科目的调查中(见表7),讲授本专业课程的实习生仅占66.7%。实习生不仅教学任务较重,而且近三分之一的实习生还要承担自己专业以外学科的教学工作。要完成教学工作,需要备课、写教案,然而实习学校又大多数在农村,课程资源极其匮乏,相关资料难以获取。这些都影响了实习效果。
表7 所教科目调查表
(三)实习指导参差不齐
由于指导老师所带学生较多,很难有针对性的进行指导。在一所学校,实习生所学专业不同,指导老师因自己专业的局限,对非本学科的实习生的指导力度就不强。在对 “实习对自己帮助最大的人”的调查中,实习学校的老师占43.6%,实习组的同学21%,实习学校的学生27.5%,而选择指导老师仅为5.1%。对“指导教师教学指导能力”的调查中,仅有56.4%的学生认为教师指导能力比较强。由此可见,指导老师的能力也有待提高。另一方面的指导是来自实习学校的指导老师,他们所带实习生数分配不均(见表8),所带实习生1-5人的只占56.5%,有的指导二十个左右的实习生,还有的学校没有给实习生分配指导老师。作为一名实习生,在具体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如果得不到老师的指导,碰到困难将难以解决。
表8 实习学校老师指导的学生数
(四)实习评价指标不够合理
评价不是目的,只是手段。有效合理的实习评价一方面可以让实习生知道自己的优缺点,激励他们不断改进,另外一方面可以让学校知道实习效果,可以给学校的教师教育提供改革的依据。有三分之一的学生认为实习评价不够合理。在学校提供的评价体系中,对实习生的评价包括自我评价、实习小组评价、师范院校指导教师、实习基地的指导教师的评价等多项评价,但是不少同学认为,学生是自己的直接教育教学的对象,对自己的工作应该是最有话语权的,他们对自己的评价也应该列入在其中。
四、对策建议
常言道,对症下药,方能药到病除。要取得顶岗实习的成效,需要针对上述原因,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有相应举措。笔者认为可以采取如下措施:
(一)丰富顶岗实习内容
顶岗实习相对于一般的教育实习,最大的特点在于实习生全权扮演教师角色,有更多的实践锻炼机会。但是,目前顶岗实习的内容涉及范围狭窄,仅注重课堂教学,基本忽视了其他方面。要解决这个问题,可以让实习生有更多的机会参加学校的其他一些日常管理活动,如教职工会议、家长会、教师在职培训以及其他工作,让实习生真切的感觉到自己就是学校的一分子,充分参与到学校的各项管理工作中。此外,还可以要求实习生组织一些校内或者校外活动。学校领导和相关教师,对于实习生要充分信任,适当放权,让其能独立开展工作,掌握工作方法。实习反思是他们实习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科研能力的有效途径。指导老师可以经常和实习生一起探讨一些教育问题,引导他们进行深入研究,提升其科研意识,体会到教育研究来源于教育实际。
(二)合理分配教学任务
在教学任务的分配过程中,出现两种极端。有些实习学校由于教师队伍不足,看到有实习生到学校来,把实习生看成是廉价劳动力,让实习生担任过多的课程教学,特别是还有一些与专业无关的课程,却没有意识到过多的工作量给实习生工作带来压力,使得他们没有时间对教育教学活动进行反思,反而达不到实习的真正目的。相反,有的学校给实习生安排的课程量和工作量很少,使得实习生没有机会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得不到锻炼,没有真正做到顶岗。因此,在给实习生安排教学任务时,需要对实习学校的具体情况特别是师资情况和课程安排情况进行详细的了解,此后安排数量适当、专业对口的实习生进行顶岗实习,做到“顶岗”和“实习”的有机结合。
(三)加强实习指导
作为教育新手,实习生在实际的教育情境中难免会出现困惑和问题,所以落实指导老师就显得格外重要。所谓指导老师强调的就是他的指导作用,然而要达到一个比较好的指导效果,就必须对实习指导教师的选择标准与职责进行严格的要求,加强指导教师队伍建设。笔者认为,指导老师应该具备教学经验丰富、教育理论水平高、责任心强等方面的素质,这样才能给予实习生教育教学经验与理论两个方面的指导。指导老师一定要明确指导目的和自己的相关职责,指导实习生相互听课、评课,集体备课;提供参加教研活动机会;指导实习生开展班级活动和课外活动;经常检查实习生的实习手册,仔细查阅实习日记,及时提供帮助和支持。此外,还需了解实习生的生活情况,做好妥善安排和管理。指导老师之间要加强沟通交流,以提高顶岗实习成效。
(四)构建科学的评价机制
实习评价对实习工作具有导向作用。所以,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才能有效地发挥实习评价的功能。可考虑如下思路:
一是严字当头。很多实习生对于实习成绩的评定无所谓,因为目前很少有因实习成绩不合格而不能毕业的学生。因此,为了提高实习生对实习的重视,必须要严格要求。比如:成绩不理想不能获得教师资格证;实习成绩没有达到班上平均分,不能参加奖学金的评比;成绩不合格者,将不能顺利毕业,等等。让实习成绩与实习生的一些切身利益挂钩,使其在思想上重视实习。
二是公正。要做到公正,一是实习成绩评定主体多元化,包括指导老师、实习学校老师、实习学校学生、实习小组成员、实习生自己等,这样才能全面客观;二是评定的内容的多样化,包括课堂教学、班主任工作、教育科研和课外活动,这样才能多角度、全方位体现实习生的教育教学工作。此外,实习前的相关准备工作和实习后的总结工作,在实习评定中也应该有一席之地。
二、实习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
1.实习前学生心理和能力准备不足开展酒店实习前,多数学生对酒店行业尚缺少客观、全面的了解,对基层工作的艰苦、对酒店严格的规章制度缺乏充分的心理准备。此时,学校和实习指导老师更多的将精力放在实习计划的安排、实习酒店的落实、实习岗位的安排、动员报名等工作上,学生则将大部分时间花在对酒店实习的生活准备上,而在心理层面上对实习本身的认识则呈现缺失状态。实习一旦真正展开,面对酒店陌生的工作环境、严格的工作纪律要求、高劳动强度、复杂的人际关系等问题和挑战,缺少磨砺和社会经验的学生,实习心态上会呈现多样性和多变性[3],往往因为心理自我调整和人际关系处理等能力的不足,出现信心不足、不适应、易迷茫、不满、焦虑等心态,有时还会表现出逃避责任、自暴自弃、抱怨他人、消极怠工等行为。
2.实习指导缺乏对心理问题的有效引导目前,很多学校比较注重制度建设,以加强对实习生的管理,但无法解决让学生从被动实习转为主动实习这个实习管理的根本问题。积极的心理活动,有助于行为的正面发展,消极的心理活动会导致行为的偏激,所以对实习生在实习过程中的心理问题不能忽视[1]。学校实习指导老师虽承担实习指导任务,但目前很多指导老师在学校和实习点两头跑,时间上没有保障,大多数采取电话联系,采取遥控管理,实习过程跟踪管理相对欠缺,导致不能及时掌握学生的实习心理动态并做出及时引导,时间一长,容易导致学生消极情绪的出现,从而影响实习效果。同时,实习指导老师指导专业技术相对能力强,但心理辅导能力不一定很专业,心理引导的有效性有待加强。
3.企业目标与实习目标的错位[1]企业追求的是利润最大化,由于酒店行业竞争激烈,人员流动性大,对部分酒店来说,吸收实习生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解决人力不足和降低企业成本,并没有把实习生作为酒店储备人才来进行培养,其表现为重点关注实习生分配工作的完成情况,而对他们的心理、生活、培训和职业成长等却关心不够,把实习生当作廉价劳动力;分配实习生岗位过于随意、功利,哪里缺人手往哪里安排实习生,实习岗位安排不合理、人岗匹配度差[2];出于经营考虑,希望实习生安心工作,不考虑实习生调换岗位。而知识经济时代,学生尤为看重个人价值的实现和个人职业成长空间,这种企业目标和实习目标的错位,导致实习过程中企业利益和学生利益之间的冲突,时间一长,如果酒店又缺少相应的激励措施,学生心理难免波动,从而影响实习积极性。
4.社会和家庭对酒店从业人员的偏见虽然现在社会对酒店从业人员的偏见有所改变,但还有相当一部分人认为酒店是伺候人的行业,服务员属于较低层次的工作,家长认为自己的孩子从事酒店业过于辛苦、口碑不佳,不愿意孩子受大学教育后仍从事这一行,这无疑极大地影响了那些本来希望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在高星级酒店开始职业生涯的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在服务岗位上工作愈久,学生所感受到社会和家庭压力越大,在这种思想偏见的影响下,实习生容易产生心理动摇,被动实习、逃避实习甚至实习后不在酒店行业就业等情况。
三、解决实习心理问题,促进实习管理的对策
1.引导学生做好实习心理准备,加强挫折教育和相关能力的培养在酒店实习前,学校和酒店要通过专业教育、实习动员、实习目的性教育、酒店成功人士经历介绍等,让学生深刻意识到即将面临的问题和挑战,特别是酒店对工作纪律的严格要求、劳动的高强度、人际关系的复杂、心理可能出现的落差等,培养积极的实习心态,克服消极情绪,使学生在实习前对酒店行业就有更客观、全面的了解和充分的心理准备,让学生顺利完成从在校生到实习生的转变。此外,学校要充分利用在校第一、第二课堂,加强挫折教育,激发学生潜能,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指导,使学生学会自我心态调整,加强人际沟通和人际关系处理锻炼,使他们能更加客观、冷静、从容地处理实习、工作和生活上碰到的困难和挫折。
2.学校进一步加强过程管理,加强实习心理指导学校可以利用教师下企业实践的机会,派遣既懂专业又受学生信任的老师到实习酒店,一边下企业实践,一边担任实习指导老师,这样既有利于及时掌握学生动态,促进实习管理,又能培养“双师型”教师,一举两得;学校也可以通过在线毕业实践综合管理与沟通平台,实现信息的快速化互动和动态化的实习监控。通过网上实时监控与网下实地指导相结合的工作机制,解决实习指导老师两头跑、不能及时发现、解决学生实习心理问题的状况,强化实习过程管理,实现实习过程全覆盖,提高管理水平和效率。当然,还应建立实习管理队伍和专业心理辅导队伍,与实习指导老师形成合力,从专业指导、心理咨询、学生管理、就业服务等方面加强服务和引导。此外,学院需充分发挥班团干部的作用,发挥与实习酒店沟通机制的作用,及时相互反馈实习生工作、生活、心理状况,形成管理合力。
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17-0163-03
一、问题的提出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酒店业迅速发展,随着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国发(2009)41号)出台,中国的旅游酒店业迎来了新一轮发展的机遇。2010年国务院印发的《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首次将“加快旅游等现代服务业人才培养开发”列为加强全国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的主要举措。
针对当前国内外知名酒店(集团)的持续扩张,酒店行业的发展竞争也在不断的加剧。高素质酒店人才的日益匮乏以及国内高等院校酒店管理专业现状不容乐观,一方面,大部分专业学生逃离本行业就业,酒店中、高层管理中科班出身的专业人员明显不足;另一方面,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难局面正在日益扩大。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我们进一步深化酒店管理综合改革,使得酒店教育的过程紧密联系旅游行业,重视实习期专业学生素质、能力培养,推动校企深度融合发展,搭建学生实习就业整合平台。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外旅游教育研究没有单独探讨实习环节方面的文章,而是把将实习环节融入到旅游院校教育模式进行分析。各个旅游学院都有一套特色的实习教学体系,关于教学实习环节的研究趋向政府、行业支持体系方面的研究,目的是通过研究能获得一个更完善的支持体系,使得教学实习环节能够更好地适应培养学生旅游职业能力的需要[1]。
国内对酒店实习管理研究主要集中在实习过程管理研究、实习模式及体系改革研究、实习效果调查研究以及中外旅游专业教学实习对比研究等方面。韩卢敏、陆林(2009)从高校旅游专业实习存在的问题入手,提出从实习模式、实习流程、实习评价体系等对专业实习管理进行创新,并构建适合行业需要的严谨、科学、规范的实习管理模式[2]。王兴琼(2008)通过对调查问卷的因子分析和分步多元回归分析,发现显著影响酒店实习生满意度的因素最主要的有3类:工作报酬、领导水平和培训机会。进一步分析表明,实习生的工作满意度与其行业前景预期和留职意向显著相关[3]。方向红(2005)从研究中国和美国学生在金陵饭店因所受教育不同造成学生对实习项目的感知存在差距分析入手,比较了中美高校实习制度认为,实习项目的重视度和系统性的实习项目计划非常重要[4]。刘亭立(2004)在将康奈尔大学酒店学院和北京联合大学旅游学院的旅游专业实习结构进行对比,为我国的旅游实习提供了参考[5]。
国内外研究从宏观、微观方面探讨了专业学生实习存在的问题,以及构筑一个整体的解决问题的思路,但是,根据学生特质,对一线实习生进行分级培养,从而增强实习生的满意度研究。本文试图通过实习准备阶段、实习过程控制阶段和总结阶段均对实习生实行差异化的培养方式,使酒店与专业学生达到双赢的目标。
三、一线岗位人才分级培养理念
酒店一线岗位主要是指直接面对客人的岗位,主要包括前厅、客房、餐饮等部门。客房部下面的楼层服务员和公共区域清洁都是一线员工;前厅部门分别是前台、礼宾部、行政酒廊、商务中心和健身房等;餐饮部就是各餐厅的服务员和餐饮销售经理。另外,销售部也可以纳入一线部门,销售部门员工是创造酒店主要利润的来源。目前,大多数本科院校实习生进入酒店实习,主要是在一线部门顶岗实习。相对于财务部、人力资源部等二线岗位而言,一线岗位工作劳动强度大、人员流动率高,因而,大多数酒店都是把实习生放入一线岗位直接顶岗工作。
针对高端酒店一线岗位的需要以及专业学生性格特质,学校和实习接收单位需要打破单一的培养目标,培养技能型、管理型和经营型实习生。不同类型的实习生有不同的培养目标和要求。技能型实习生需要成为部门内的操作能手,能够参与各项行业大赛、技能大赛,在各项赛事及专业的服务中获得职业认同和酒店、学校的认可;管理型实习生需要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协调能力,能够处理好部门内及部门之间的人际关系,能够在自己的管理职位上做好协调工作,获得酒店和学校的认可;经营型实习生需要以业主的心态去看待成本、利润的关系,通过营销策划、成本控制等方法的运用帮助酒店达到最大化收益,经营型实习生要求最高,需要学生掌握丰富的财务及营销知识,工作具有创新意识。
四、实习期间人才分级培养流程
(一)实习准备阶段
为了使得专业学生能够在酒店实习期间,双方收益最大化,学校、酒店以及实习生自身需要在实习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学校方面需要统筹选择规划,酒店方面制定针对性的指导计划,学生做好职业了解以及技能准备工作。
1.学校统筹选择合作酒店
根据每年的教学计划,大部分旅游管理专业本科学生有半年到一年的实习期,学校可以根据以往实习学生反馈回来的酒店相关信息,选择是否继续以往的合作,还是开拓新的合作酒店。如若开拓新的合作酒店可以按照1:15的学生实习人数比例确定实习酒店数量,并与用人酒店进行合作洽谈。选择酒店之前需要根据学生意愿,选择国内外品牌连锁五星级酒店,确定商务型酒店、度假型酒店等酒店比例;通过网络、以往毕业学生推荐、行业推荐等方式广泛联系合作酒店;与酒店共同制订实习生培养计划,确定实习期间内实习生岗位安排及考核要求。学校需要与合作酒店签订详细的协议,保证实习生的合法权益,尽可能地与酒店协商轮岗制度,在实习后期,对各方面表现特别好的实习生可以根据酒店需要进行轮岗,增强整个实习队的实习质量。
2.酒店针对一线不同岗位制订工作指导计划
在实施教学改革的基础上,对合作酒店有了进一步的要求,在与酒店谈合作的过程中,不再着眼于实习生的工资待遇、休假安排、住宿情况等物质类的条件,更需要酒店方制定针对性的指导计划,配合学校技能型、管理型、经营型人才培养目标,对三类不同目标的人才制定个性化的培养计划及工作安排,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实习生的积极性,也可以为酒店带来创新意识。
3.学生根据适合自身的分级培养目标做好职业准备
专业学生需要根据自身性格特质,看看自己是习惯于对客技能服务、上下协调管理还是对外经营业务方面的工作,需要针对自己的兴趣和部门,对自己做一个清晰的职场规划。而实习生涯只是职场规划中的一小段历程,带着这样的心态去酒店实习,可以帮助自身摒弃很多负面情绪。在校内进行实训课程学习时,要掌握各个岗位所需要的技能技巧。寒暑假期间可以进入宾馆或者餐饮企业进行技能强化及吃苦训练,进一步为专业实习奠定心理和技能基础。
(二)实习过程控制阶段
专业学生在进入酒店进行为期半年或者一年的专业实习时,需要学校、酒店跟进指导,通过与实习生的多次沟通,了解实习生所面临的问题,帮助他们解决疑难问题,尤其是心理方面的不适应。
1.学校专业教师根据分级培养目标采取差异化的集中指导方案
进入一线部门实习的技能型实习生在实习过程中,可能会发现酒店里面的摆台方法、铺床技巧与在学校里学习时有所不同,觉得酒店里面有些操作方法不够专业等等问题,这些技术类问题需要专业老师对同学们予以解答。当专业老师确实觉得酒店里的某些对客服务技能技巧不适合现实生活需要时,可以与酒店经理沟通,了解酒店方就专业问题有哪些其他的见解,第一时间回复给学生,让学生从心底了解到他们并非学无所用。同时,老师与酒店也在帮助他们解决专业问题,提升他们的工作积极性。管理型实习生的要求更高,他们需要在很短的时间内在前台、客房、餐厅等部门表现优秀,升入领班或者主管等管理岗位,管理岗位对他们的挑战主要是如何协调与上下级、与客人的关系,在这个阶段,他们可能会对酒店的某些管理制度不满意,会觉得没办法与学历差距过大的下级或者上级沟通,专业老师需要全程跟进,帮助他们分析在对客服务中遇到的问题,帮助他们做好正确定位以及角色转换,告诉他们实习不是简单的上班工作,更重要的是在酒店复杂的情况下处理好各种人和事物的关系,实习更是增强心智的训练,提高适应社会的素质。经营型实习生主要集中于销售部门,大部分酒店不会安排实习生进入销售部门;但是,有部分实习生非常希望进行经营性工作,学校可以跟酒店协商,安排1―2名非常优秀,有想法的学生进入销售部门实习,学生在实习过程中会反馈各种营销策略和手段,专业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边做实事,边做理论探讨,真正做到学与做的结合。
对于技能型实习生的能力培养方面,专业教师需要在解决专业技术问题的基础上,把学生反映的问题进行汇总,汇编成实习操作手册,每周召集学生对这些案例进行回顾讨论,并用于下一届学生教育的课堂实训素材。专业教师对于管理型实习生的能力培养,主要集中于管理沟通及管理策略能力的培养,培养实习生准确的判断能力及成熟、自信和沟通的公关能力。经营型实习生需要具有精通市场经济知识和把握内在规律的运作能力,专业教师可以要求这类实习生将酒店类的经营现状进行一个客观描述,召开头脑风暴会议,积极创新,并形成文字报告,总结评议,提升实习生参与经营的能力。
2.酒店实习导师根据实习生岗位类型采取不同的培训方案
研究表明,实习生离职率与酒店人力资源部门的导师制度有重要的关系,酒店人力资源部门对实习生的管理越专业越规范,实习生的不满情绪越少,收获越多。酒店人力资源部要引导实习生树立适合自己的职业期望、树立符合实习生和酒店共同发展的职业期望,注重构筑不同职业生涯发展阶段的职业期望,针对技能型实习生、管理型实习生、经营型实习生设计不同阶段的指导措施,形成有利于实习生发展的职业生涯培训制度,使实习生获得酒店的认同。积极鼓励技能型实习生参与酒店各项大赛,配备专业的技能型老员工予以指导;针对管理型实习生所提出的关于酒店管理制度等意见予以正面答复;如果制度确实存在问题但是又没有办法尽快予以修改,也需要肯定学生的意见,而不是讥讽学生意见不切实际。经营型实习生是整个实习生群体中最有创造性的一群,酒店管理层可以多倾听他们的想法,若想法缺少可行性可以帮助分析改进,实习生会非常感谢酒店对他们的认可。酒店管理层也需要及时从实习生中发掘并鼓励实习生的创新性想法,让他们在感受自身价值的同时更积极地面对工作、提升自我。
(三)实习结束总结阶段
在实习结束前,学校专业教师、酒店人力资源部管理者、酒店各部门基层管理者、实习生四方需要做一个深入的交流会,对实习工作进行总结,听取酒店管理人员对学生的评价以及实习生的实习感受和收获。
1.学校汇总实习材料
学校专业老师需要汇总学生的实习日志、各次检查实习时存在的问题与建议以及解决方案、实习生的情绪变动资料等,通过汇总学生的各项实习材料,分析比较不同酒店的管理方式,对合作酒店进行综合评分,对实习生的职业技能、管理技能、经营技能进行一个客观的评估。学校需要在汇总材料的基础上,评估实习计划的完成情况、目标的达成率、实习生的各项能力指标提升情况,评估技能型、管理型、经营型实习生的实习满意度及继续留在本行业就业的意愿度。总体而言,实习工作对于学生未来本行业就业的正面影响程度,有助于提升专业学生本行业就业率,从而对整个实习阶段进行一个综合评价。
2.酒店综合评价实习成绩
酒店对于实习生的考评工作贯穿实习期间各个月份,在实习期内对实习生进行定期考评有助于工作效率的提高,避免了实习工作中所产生的倦怠心理。酒店人力资源部门需要汇总各个实习生所在部门的周评、月评和最后的期末评,对考评优秀的学生予以物质奖励和口头奖励,但是对于实习生存在的不足之处,也应该使用事件描述法进行详尽的阐述,综合考评,定期考评。酒店人力资源部门对实习生的态度、业绩、能力三项分别做出基础评定,实习指导老师通过制定“定期考核表”及实习日志对学生的状况进行了解。酒店对技能型、管理型、经营型实习生评定需要根据工作分析结果,确定不同的衡量指标。最终酒店对实习期间遵守实习纪律、态度端正、敬业爱岗、业绩突出、综合表现优秀的学生要进行奖励,酒店和学校联合颁发证书并给予物质奖励。通过严格的绩效制度,酒店各部门对实习生的评价将更加客观与准确,这样必然使得实习生更快的成熟起来,也将有更多的优秀人才走上适合他们的重要岗位。
3.实习生撰写实结报告及现场操作汇报
实习生在返校时,需要上交自己的实结报告,实结报告包含了实习日志及最终对实习期间的收获与遗憾的总结报告,学校需要对技能型实习生进行现场操作考核,而对管理型及经营型实习生采用专业汇报的方式,积极组织这两类实习生对下一届专业学生进行实习经验交流分享会,分享实习收获,以及实习中存在的问题,给下一届实习学生提供建设性的指导意见。
结语
理论研究和实践都表明,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实践能力在实际工作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酒店管理教学机构根据一线岗位的需要及专业学生性格特质分级培养不同类型的酒店管理人才,可以提高实习生满意度,提高专业学生本行业就业率,从而为行业提供更多可塑性强的专业人才,缓解酒店业人力资源发展压力,达到行业需求与学生就业的最佳契合点。
参考文献:
[1] 朱丽.旅游管理专业教学实习研究[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08:4-30.
[2] 韩卢敏,陆林.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实习管理的创新研究[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5):277-280.
关键词:医学检验专业;本科实习生;就业需求
检验科是医院不可或缺的重要科室,承担着化验分析的重要任务。医学检验专业人才培养不仅要丰富学生的基础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提高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除了理论教学外,实习是他们练习实验操作、将课本知识与实际相结合的最重要的机会和环节。教育部对医学检验专业的改革以及新形势下高等医学院校医学检验专业的本科教育提出了新的培养要求。因此,在实习阶段培养学生的检验技能和创新能力、培养应用型医学检验本科毕业生是摆在高校面前刻不容缓的任务。了解医学检验专业实习生的特点,掌握他们对就业的需求,剖析他们在实习期间的心理特点,能够对接下来的临床实习教学工作和人才培养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为了加强对医学检验专业实习生的了解,掌握他们的就业意向,熟悉他们的心理特点,以便更好地指导医学检验专业的实习教学和人才培养。现对某医学院医学检验学系2013届医学检验专业本科毕业生进行了相关问卷调查,介绍如下。
1调查对象和方法
1.1对象
2013届医学检验专业本科毕业生。
1.2方法
参考相关文献设计《医学检验实习学生综合调查问卷》。调查问卷的内容包括:
(1)基本信息:包括性别、年龄等;
(2)综合问题:包括选择专业的原因、知识掌握程度、实习具体情况、实习满意度等;
(3)就业问题:包括专业前景了解、就业形势了解、考研相关问题、自我工作能力分析等;
(4)心理问题:包括心理压力分析、自信心评价、医患关系感受等。现场集中向2013届医学检验专业本科毕业生发放问卷进行调查,当场填写当场回收。采用匿名填写的方式以保证调查资料的真实性和可靠性。2013届医学检验专业本科毕业生共计97人,随机集合了80人,发放《医学检验实习学生综合调查问卷》80份,收回有效问卷80份,有效问卷回收率100%。获得的调查数据用Excel软件录入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百分率进行统计性描述。
2结果与分析
本次调查的80名学生学制均为4年,有29名女生,47名男生,4人未填写性别。年龄在20~25岁之间,其中88.8%在22~24岁之间。实习时间均为一年(大四)。
2.1对专业及实习的感受
医学检验是一门临床学科,但又不同于其他临床学科,它对从业者的实验操作能力要求较高,直接接触病人的机会相对较少。了解学生选择医学检验专业的原因,对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就业具有指导意义。对于为何选择医学检验专业,学生的原因比较多,有家庭(53.8%)、机遇(21.2%)、职业优势(31.2%),也有不少学生是出自对医学检验专业的热爱(26.2%)。同时,87.5%的学生认为尽管当前有不少困难,但不后悔选择医学检验专业。这说明在入学前,刚刚高中毕业的学生对本专业的认识并不非常明确,但是专业优势还是比较明显的。通过4年的学习,毕业时大部分学生还是认可本专业的。实习阶段对于医学检验专业学生至关重要,在这一阶段他们才能真正接触临床标本、病人和检验仪器,融入医院大环境。因此,有必要详细了解实习生在实习期间的生活、学习和思想状况。本次调查从多个方面分析了实习生对实习的满意程度,实习生对实习医院总体上是满意的。实习生均表示满意之处在于带教教师比较负责、水平较高、实践机会多,但也对医院教学科的管理、考研脱产时间安排、工作量过大有些意见。仅有2名(2.5%)实习生对实习医院的实习管理方面存在不满意现象,原因是这些实习生所在医院对医学检验专业实习生重视不够,更重视临床专业实习生。对医院实习时间安排不满意的实习生,有些认为在临床实习时间过长,有些则认为在检验科实习时间过长,可能与不同医院的安排不同有关。分别有27.5%和35.0%的实习生认为在微生物检验科室和临床检验科室学习到的知识最多,这可能与这两个科室的标本接收量和知识特殊性有关。而对于学校的实习时间安排,如脱产时间等,75.0%的实习生对实习时间安排很满意和比较满意,有异议的实习生主要认为实习时间安排与考研和招聘有冲突。本次还调查了实习生对带教教师的满意度。2可以看出,大多数实习生对带教教师还是比较满意的。在教学方面,除带教教师带教之外,学术讲座也是实习生拓展知识的重要环节。43.8%的实习生觉得所在实习医院经常举办各类讲座,其余的实习生觉得医院在这方面做得不尽如人意。在生活方面,62.5%的实习生对实习医院的生活安排比较满意,但也有35.0%的实习生认为安排得一般,主要表现在食宿条件较差等方面。因此,学校应加强与实习医院的沟通和交流,尽量为实习生提供较好的学习和生活条件,同时在今后选择实习医院时也要从这些方面多加考虑。实习效果的好坏不仅与实习医院和学校有关,更取决于实习生自身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在本项调查中,对于在校期间所学知识,没有实习生认为可以完全满足实习工作需要,但有58.8%的实习生认为基本够,觉得不够的实习生主要是认为基础知识和实验操作方面有所欠缺。77.5%的实习生认为临床知识及操作是在实习期间最需要学习的内容,另外也有相当一部分实习生认为医患沟通技巧和学科前沿知识非常重要。这与医学检验专业的学科特点有关。在这方面,学校应结合实习的实际情况加以改善,进行教学改革,特别是要提高实习生的实践动手能力[1]。总体上来看,65.0%的实习生认为实习虽然累,但是能学到很多知识,26.3%的实习生应对实习工作较为从容,20.0%的实习生觉得实习很快乐,过得较充实。这说明大部分实习生对实习生活还是比较满意的。
2.2考研与就业
大四实习生即将毕业,面临着就业的巨大压力,考研还是就业是摆在他们面前的首要问题。在一年的实习期间,他们会花大部分精力来准备考研或应聘。因此,很有必要对该问题进行调查研究和分析,以便更好地指导实习生就业择业,提高本专业的考研率和就业率,帮助实习生顺利完成学业,并找到适合自己的出路。在本次调查中,仅有3.7%的实习生在入学前详细了解了医学检验专业的就业前景,大部分实习生(63.8%)只是基本了解,更有32.5%的实习生并不很清楚,这说明实习生的就业意识不强。医学检验专业是一个相对容易就业的专业,本次调查了多项与本专业就业相关的问题,仅有3.8%的实习生认为医学检验专业招生过多,7.5%的实习生认为需要关注医学检验专业的就业政策,77.5%的实习生认为本专业毕业生基本都能找到工作,16.3%的实习生表示就业形势使自己感觉到巨大的压力并非常紧张,75.0%的实习生并不会因为实习情况不理想而考虑转行,大部分实习生(76.3%)还是选择毕业后直接就业。这说明本专业就业情况良好,就业竞争的压力不是非常大,找到一份工作还是比较容易的,这与实际情况吻合。本专业的就业率基本能达到100%。尽管如此,大部分实习生(68.8%)认为就业的困难在于好医院对学位要求高,本科毕业生已难以进入。实现高就业率,帮助实习生更快更好地获取就业相关知识和信息是非常重要的。在本次调查中,网络和新闻媒体(57.5%)、各类招聘和双选活动(55.0%)是大部分实习生就业信息的主要来源渠道,而学校给他们的就业信息却不是很多(13.8%),这可能与实习生均在校外实习,与学校联系不多有关。学校应多关注就业方面的信息,建立良好的就业信息平台,为实习生的就业提供有力的保障。几乎所有的实习生(97.5%)表示在自己无法解决就业问题时,希望得到学校的帮助。实习生均表示,希望学校为他们提供就业信息和帮助,如就业指导、咨询服务以及相关材料。考研是除了就业之外本科生毕业的另一大出路。本次调查显示,58.8%的实习生首选医院就业,只有12.5%的实习生选择考研。同时57.5%的实习生可以接受的工资水平是当地中等水平,68.8%的实习生要求工作单位离家比较近。这些均表明本专业实习生的短期就业需求较大,与本专业实习生家庭情况普遍比较差有关。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很多学生选择医学检验专业就是看中了它的高就业率。实习、就业和考研是实习生大四生活的主要内容,但这三者历来就存在着很现实的冲突。对于是否需要认真实习,近一半的实习生(48.8%)表示实习后工作能力比实习前有了较大提高,83.8%的实习生认为通过实习自己的能力已能基本满足当前的工作需要。这表明实习对于实习生的能力培养非常重要。但是,50%左右的实习生还是认为实习会影响到考研或就业。如何更好地使实习发挥它的学习和锻炼作用,同时解决它与就业或考研的冲突,这是摆在学校面前的一个难题。
2.3心理健康
解决实习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是学校学生工作的重要内容,如果处理不好可能会造成严重后果和不良影响。实习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与实习经历、就业和考研有关。医患关系是当前从医者所面临的一个严峻问题。在本项调查中,大部分实习生(92.5%)表示病人并不会歧视实习生,这可能与本专业实习生直接接触病人的机会较临床医生少有关。但71.3%的实习生表示病人的态度会给自己造成一定心理压力,这说明当前的医患关系对于各类从医者都造成了不小的影响。在接受调查的实习生中,大部分(83.8%)表示实习期间面临的考研和就业问题对自己造成了一定的压力,并且影响到了日常生活。但85.0%的实习生表示自己有信心处理好实习期间遇到的各种问题。这些数据显示本专业实习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较好,但也有实习生表示自己因实习、考研和就业问题感觉精神抑郁,学校应加强对这部分实习生的关注,以防止危险事件的发生。
3讨论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实习生对实习期间学校和实习医院各方面的满意度非常高,存在欠缺的地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实习生在实习前阶段的知识和技能掌握不足。对此学校应深化教学改革,加强实践能力训练,提高教学质量,从人才培养质量抓起,优化更新教学内容,突出专业特色。学校应在专业课学习前首先开展临床技能课程和见习教学,增强学生对专业技术工作的感性认识,了解临床工作环境及流程,从而使学生充分体会到掌握理论知识及实践操作技能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增强学习热情和学习动力,这样在实习时就能不吃力、不费劲,有兴趣、有成就感,增强实习期间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并对就业有更深刻的思考和了解,不至于在实习期间因为自身知识水平的问题造成工作过于紧张、就业与考研时间不足。第二,实习条件有待改善。学校应进一步与实习医院沟通,改善实习生生活、学习条件。近年来,高校扩招带来的实习生激增除给高校带来了新的挑战之外,也给实习医院带来了不小的压力。实习医院除了需要更多的教学资源、更多的带教师资,在硬件方面更需加大投入。但受各种原因影响,不可能将所有的实习生都安排在条件好的医院,而实习医院条件差会影响到实习质量,增加实习生的管理难度,对学校造成负面影响,更有可能影响到实习生的安全。因此,如何加强与实习医院的沟通,改善实习生学习、生活条件,或者将条件更好的医院作为实习医院是高校实习生管理部门需要注意的一个重要问题。通过对实习生就业和考研状况的分析我们发现,实习生对这些方面的认识比较到位,但是他们也非常希望学校能够为他们提供更全面的就业与教研方面的信息和服务。同时,从本项调查来看,实习生因就业和考研而造成的心理压力虽然并不严重,但仍需要学校给予一定的重视,完善就业指导平台,更好地服务实习生就业,做好毕业生的心理疏导。当前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是困扰很多高校的一个难题,即使是就业率高的专业,为使学生尽可能找到自己理想的职业,学校也应为学生提供较好的就业指导服务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因此,学校应当建立就业指导平台,引导学生从入学开始就主动关注自己的职业能力培养,关注本行业的就业前景,并为学生与就业单位提供便利的沟通和交流平台。在保证就业率的同时,还要开展考研咨询与辅导服务,保证实习质量。虽然医学检验专业实习生就业率比较高,但是随着现代社会竞争压力的进一步增大,高学历人才数量不断增加,本科毕业生已逐渐难以满足社会的需要,尤其是高水平医院对高精尖人才的要求更使学生想进一步进行深造,考研便是除了就业外很多学生的选择。而现阶段,实习、就业和考研之间存在着不小的矛盾,导致学生自身竞争力下降,实习质量滑坡。因此,学校很有必要对此开展专门的研究和论证,尽量为学生的实习、考研与就业进行合理化安排,帮助学生尽早选择毕业后的方向,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服务和指导。综上所述,学校在学生的实习和就业指导方面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从学生管理部门到院系都应加强管理,建立实习就业指导平台,这样才能保证学生顺利完成他们的实习任务,提高就业竞争力。
教师是一种实践性很强的职业,教育实习是职前教师培养的重要环节,目前我国很多师范大学制定改革措施,延长实习时间,从六周延长至两个月甚至是半年的时间;有的大学实行顶岗实习举措,将实习场地设在农村学校,置换农村教师到大学接受培训。为实习生提供实践机会是实践教学的重要前提,在这个前提基础上如何指导实习生改进教学、适应教师角色将是更重要的研究课题,就是说“如何教教学也是一门学问”[1]。同许多国家一样,我国实行的是实习生双导师制,就是由大学指导教师、中小学指导教师共同指导实习生,为实习生提供教学技巧性知识、情感支持和心理帮助。通过分析教“教学”过程中指导教师的角色与价值、指导教师的选拔与培训以及指导策略可以得出影响指导教师开展工作的因素,从而对教师教育实践课程改革提出建议。
一、 指导教师的角色与价值
(一) 指导教师的角色
西方国家确立教师培养的导师制始于20世纪70年代,当时的职前教师培养工作主要是由高等教育部门承担,到了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美英等国家开始把培养实习生实践能力的任务放在中小学,由中小学指导教师和大学指导教师共同负责帮助实习生获得“政府认可的教学资格”[2]。在近二十多年的时间里,很多研究者非常关注实习指导教师的研究,研究者从认知心理学、构建主义、社会文化理论、反思性实践、情境认知和学习、技巧性知识等多角度对实习指导教师展开了研究。其中对指导教师角色的研究比较集中。研究者普遍认为,实习指导教师无论承担哪种角色,其工作目的都是为了提高实习生的教学水平,帮助他们融入到教学情境,向实习生传输教师行业的文化,增强实习生工作的幸福感。同样,在我国实习生实践活动中,实习指导教师也具有多重身份,通常来说,大学实习指导教师是实习生教学理论和情感上的支持者,帮助实习生解决教学理论、情感和心理方面的困惑;中小学指导教师是实习生教学技术的指导者,是实习生行为的示范者,他们为实习生做示范,展示教学方式和方法。无论大学还是中小学的实习指导教师,他们在减轻实习生经历的“现实的震撼”的过程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二) 指导教师的价值
指导教师指导实习生适应教师工作,对实习生的职业发展起到了启蒙的作用,对指导教师自身的发展以及整个教师培养体系都具有重要价值。
1. 指导教师对实习教师的指导价值。首先,在专业知识与技能方面,实习生指导工作有利于实习生将学习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实习生快速成长为合格教师的前提是有能够引导他们实践已经掌握的专业理论知识的指导教师[3],在指导教师的帮助下,实习生能够体验难忘的、成功的教学经历,提高实践能力,丰富专业技能知识。实习生指导工作符合我国教师教育的理想理念,即促进未来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教学理论于教学实践[4]。
其次,在教学过程与方法方面,指导教师通过临床指导为实习生提供了效仿的榜样。指导教师的指导工作方式包括教案编写指导、课堂教学展示、模拟情境教学、听课、课后评价、班级管理指导等形式,涵盖了实习生教育实习实践活动的每个方面,实习生通过观察指导教师的教学管理艺术和教学技能方法,结合个人体验,培养个人教学风格。根据教育实习中实习生的反馈来看,绝大多数实习生认为指导教师的教学方法对他们个人的教学风格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
第三,在情感和心理方面,指导工作能够减轻现实对实习生的震撼。指导教师同实习生之间的默契关系可以减轻实习生的孤独感,增强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提高反省和解决问题的能力[5],帮助实习生尽快融入到学校的氛围之中。实习生在走上讲台之后,会发现教学并不如想象中那么容易,模仿指导教师的教学行为,是解决教学困境的首选办法,这时,指导教师在情感上的援助,在技术上的指点都会对实习生起到职业启蒙的作用。
2. 指导工作对指导教师自身发展的价值。对于师范院校指导教师而言,参与实习生的教学实践活动,能够获得同实习生和中小学指导教师近距离交流、沟通的机会,有利于大学教师了解实习生教学理论知识和教学法知识在一线教学应用的实际效果;有利于师范学校教育研究者调整未来实习生培养的特征和方向。在我国,由于中小学指导教师工作压力过大,工作时间紧张等原因,很多大学指导教师不仅是实习生和中小学指导教师的“中间人”,还承担了指导中小学指导教师的具体指导工作,如为实习生的实践教学提出建议和意见等,这些工作促进了大学教师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的结合,有利于在教学中产生和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和技巧。指导教师的工作还有利于增强指导教师的自我认同感[6]。当指导教师看到他们对实习生的指导促进了实习生的专业发展时,很多指导教师会感到满足,从而更加热爱他们的工作[7]。另一方面,对于中小学指导教师而言,指导实习生为指导教师提供了接触新的教学理念的机会,有利于更新“老”教师的教学观念,做到与时俱进;中小学指导教师还会获得参加教师培训的机会,教师们有机会参与中小学和大学指导教师培训课程,能够同其他教师交流教学经验,反思教学活动,获得新的教学观念,加快专业知识的更新和发展。
3. 指导工作对教师培养体系的价值。实习指导教师是教师培养构成元素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对整个教师队伍建设具有深远意义。(1) 指导教师在工作中,将教师行业文化和职业奉献精神潜移默化地传输给实习生,增强了实习生对教师行业的理解和从事教师行业的决心,有利于建立稳定的师资队伍,正如约翰逊所言:实习生同指导教师工作以后,脱离教学岗位的可能性不大[8]。(2) 大学指导教师、实习生、中小学指导教师之间的合作关系,有利于促进教师彼此之间的了解,有助于建立更加成熟、相互扶持的教师发展氛围,实习生在指导教师的引导下获得教学经验,指导教师在指导实习生过程中更新教学观念,反思教学方法,持续性发展教师专业知识。(3) 大学和中小学指导教师参与教师培养过程,对于我国人均教育资源较少的实际情况而言,是一种便利有效的办法,指导教师可以在完成正常教学任务的同时承担指导实习生的任务,节约了人力资源;学校也不必花费额外费用雇佣专职的指导教师,节约了教育成本。
二、 指导教师的选拔与培训
(一) 指导教师选拔
如何选拔指导教师,古德里奇、费曼南瑟、克拉克等都提出了相应的标准[9],总结起来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 知识与技能方面,指导教师必须掌握卓越的课堂教学技能,拥有充足的教学经验以及学科知识,能够成为实习生效仿的榜样。
2. 指导过程与方法方面,指导教师应该和实习生在教学年级或学科领域保持一致,这样才能更好地了解实习生专业知识掌握的水平和需要哪些方面的援助;指导教师要有良好的交流技能,擅长同实习生建立友好、融洽的关系,当指导教师和实习生就某些问题交换意见时,不用担心这些问题的探究会影响他们的关系。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指导教师必须自愿参加实习生的指导工作,愿意同实习生分享教学经验,对实习生的工作和生活感兴趣。
此外,奥德斯基等研究者还指出,要尽量避免选择学校的领导承担指导实习生的工作,因为学校领导通常没有足够的时间指导实习生,同时,由于领导的特殊身份,实习生会感到拘束,从而影响实践活动的开展[10]。
我国教师教育资源紧张,中小学实习学校课业压力大,教学工作繁忙,目前基本没有正式的实习指导教师选拔标准,大学指导教师通常由大学从事课程教育专业的教师甚至是研究生来承担,中小学指导教师也通常是由中小学校长随机指定某些教师担任,通常假定所有拥有教师资格证书的教师都具备指导教师的资格[11],但是,好教师不一定是好的指导教师,并不是所有的教师都能够胜任指导教师的工作。其原因可以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一些指导教师并不情愿承担这份工作,他们担心实习生打乱已经建立起来的明确的、潜在的课堂规则[12];因为学生的升学压力,一些指导教师不愿意让实习生承担教学工作,担心实习生的教学会影响学生成绩;指导教师不善于同实习生交往,不能及时有效地帮助实习生解决遇到的难题;指导教师工作繁忙、负担重,没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投身于对实习生的指导工作。上述因素都影响实习生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因此,在教育实习初期,要对指导教师进行选拔,挑选具有良好专业素质和人格素质的教师承担指导教师工作。
(二) 指导教师的培训
指导教师岗位培训除了能够促进实习生有效开展教学实践活动以外,还有助于指导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提高教师的组织能力和技能训练能力,恢复教师工作的活力。恰当的指导教师岗位培训课程能帮助指导教师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增强指导教师的工作技巧,提高指导工作的效果,接受过正式培训的指导教师比没有接受过培训的指导教师更加擅长鼓励实习生的教学活动,而实习生指导工作的失败通常是因为指导教师的培训工作做得不够充分[13]。指导教师培训活动方式和内容多种多样:围绕实习生指导活动开展研讨会活动,来自大学和中小学的指导教师可以分享各自的观点和意见,通过会话,增强工作技能;大学开设专门的指导教师培训课程,挑选经验丰富的大学和中小学指导教师担任培训教师,还可以开设指导教师技能培训课程,鼓励指导教师学习指导技能和指导方法;倡导指导教师自我反思,总结教学经验,更新教学知识和教学观念,尝试新的教学方法。
尽管学者们普遍认同对指导教师进行培训有利于指导教师更好地引导实习生,但是指导教师的培训内容和方式的研究还不确切。目前,我国一些师范院校已经开展了指导教师培训课程,但是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1. 培训对象单一。我国指导教师培训课程的培训对象主要是中小学指导教师,培训课程主要由师范类高校教师教育部门承担,而大学指导教师通常被默认为实习生指导的专家,能够承担实习生指导工作。
2. 培训内容缺乏针对性。以D师范大学为例,该大学每年会为实习基地的中小学教师开设教师短期培训课程,目的是提高基地教师参与教育实习的积极性,提高中小学教师指导实习生的水平。然而在实际培训中,由于实习基地的现实条件、中小学教师的需求和参与培训教师的特点,培训内容多倾向教育基本理论的学习,指导教师培训课程内容无法顺利开展。
3. 指导教师间缺乏沟通。我国教育实习工作中,一名指导教师需要指导几名甚至十几名实习生,此外还要完成学校的教学任务,工作时间紧,压力大,一些教育实习基地,尤其是师资条件相对较弱的学校,对教育实习重视程度不够,很少组织指导教师进行交流,指导教师缺少沟通、反思的机会。
三、 指导教师的指导策略
教学实践同教学理论学习不同,教学实践的对象――实习生以及教学实践的情境不断变化,新的教学问题不断涌现,指导教师只有实施有效的指导策略才会降低不定因素带来的影响,促进实习生获得专业知识,提高个人能力。
1.弗雷德・科萨根认为,教师主要通过三个层面构建个体教学角色,即格式塔、模式和理论[14]。教师的个人体验与感知是出发点,通过经验和感知,教师形成最初的教学格式,该格式通过教育实践活动的验证,形成某种教学模式,通过教师进一步反思,形成个人教学理论。教育实习中需要遵循的一条重要原则是指导教师要尊重实习生的个人体验,学会处理实习生由于个人经历、个性差异、成长环境和教育背景不同而体现出的差异性,换句话说,每个指导教师需要根据实习生各自的教育以及生活经历构建具体的教学指导策略。
2. 帕杰克认为,教师的教学风格存在个体性差异[15]。教育实习中,指导教师同实习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呈现各自的特点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如果要达到理想的教学指导效果,指导教师同实习教师呈现的角色应该具有相似性。指导教师首先需要了解自己和实习教师的教学角色特征,分析二者的相似性;其次,如果指导教师同实习教师的差异较大,为了提高实习生教学活动的效果,指导教师应当调节自身的教学角色或者考虑重新对实习教师和指导教师分组。
3. 格尔克认为保证实习指导效果的诸多策略方法中,非常重要的一条是为实习生、大学和中小学指导教师提供充足的自由空间。格尔克提出如果想要取得良好教学指导效果,指导教师和实习生需要有足够的自由空间,他们可以自主选择自己的合作伙伴;可以开展对话、协商;互相尊重,承认各自的差异,在大学指导教师同中小学教师的关系方面,中小学指导教师传统的“帮助实习生摆脱大学教师们教导的不切实际的教学方法”的观点会妨碍教师间教学资源共享和教学观念的沟通,建立合作、信任的教师关系会加快教育理念的更新,丰富指导教师的工作方法[16]。
我国教育实习中,一些经验丰富的指导教师也会积极地为实习生搭建深层次思考和反思的平台;还有一些指导教师能够将正式引导和非正式引导两种工作方法相结合,帮助实习生融入质疑、假设、调查、想象、辩论的情境中,鼓励实习生分析、评价、反思教学经历,构建教学法和行为准则;积极参与教育实习的指导教师会对实习生的课堂进行观察和分析,观察前,指导教师和实习生要确定观察的目标,观察后,在轻松、友好的氛围下,针对教学,指导教师和实习生进行建设性的会谈,共同探讨实习生教学的优、缺点以及影响教学的因素,并提出帮助实习生克服缺点和问题的方法。
然而,目前还有绝大多数指导教师不明白究竟应该如何引导实习生开展教学实践,他们常采用的指导方法包括:(1) 个人经验型。在一些条件较好的学校,指导教师完全忽视实习生的个人体验,把自己的个人经验作为指导实习生活的核心,认为实习生唯一需要做的就是对自己的模仿;(2) 无微不至型。指导教师对实习生的指导面面俱到,这种方式看似是关心实习生的发展,实质上却完全剥夺了实习生自由发展的空间,指导教师工作的重点也不突出,往往是眉毛胡子一把抓,容易导致实习生对自身专业发展的缺陷认识不清。(3) 放任自流型。这种指导方法在办学基础较差的实习基地较为普遍,在这种模式下,虽然实习生能够承担大量的教学实习工作,但是由于指导教师自身专业知识的局限性以及实践基地学校教学情境的限制,实习生遇到困难时无法及时获得帮助和解决。上述几种指导方式都不能够有效地促进实习生的专业成长。
四、 指导教师的研究对我国教育实习的启示
1. 尝试建立指导教师的选拔程序。好教师不一定是好的指导教师,好的指导教师一定是好教师。事实证明,并不是所有的教师都能够胜任指导教师的工作,传统的、泛化的、随机性的指导教师资格认定方式势必会影响我国实习生教育实践活动的效果,选拔胜任的指导教师是保证实习生顺利的开始教学生涯的前提条件。现阶段可以尝试在教育条件好、教师资源丰富的院校建立指导教师资格选拔制度,学校和教育部门给予符合资格的指导教师一定的奖励政策,这样一方面能够提高整体的指导教师技能水平;另一方面能够激励教师投身于实习生指导工作;此外,还能够促进指导教师更新专业知识,促进自身专业的可持续发展。
2. 恰当地开展指导教师培训活动。我国的师范院校目前正尝试构建教育主管部门、师范大学、实习基地三位一体的教师培养机制:即师范大学利用专家资源为实习基地指导教师提供专业咨询、职前培训、讲座;教育主管部门负责沟通、协调和政策指引;实习基地为师范大学提供实习的场所、环境。这种三位一体的教师培养机制将会保证指导教师在合作关系的机制中,更加有效地开展工作。然而,指导教师需要师范大学提供什么内容的培训和讲座,指导教师参加培训的时间安排,培训对指导教师指导实习工作和专业发展有什么影响等细节问题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讨。培训师资选拔方面,应该把优秀的中小学指导教师和经验丰富的大学专家都纳入到专家资源库,在培训中为他们提供一个展示的平台。培训对象方面,我国教育实习指导的现状是大学指导教师承担着一些甚至是一大部分的中小学指导教师的工作,所以应该把大学指导教师也纳入到培训对象的范围,大学指导教师不再是教学理论的专家,他们还应该是教学技能和教学实践的专家。
3. 实现指导教师角色的转换。指导教师需要尊重实习生的个人体验,为实习生提供自由发展的空间。传统的指导教师倾向于“修复”实习生遇到的问题,而不是把问题看做是和实习生合作共同解决问题的机会;从教育视角出发的指导教师,把指导教学看做是教育改革的工具,他们不仅帮助实习生处理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还关注教师专业发展的目标,如帮助实习生关注学生的思考方式,关注培养促进实习生开展活动的理论依据,他们通常通过与实习生深入探讨教学情境中的某些问题而开展工作,如“学生对这项任务的理解是什么?”“为什么你决定开展这项活动?”“如何评估这项活动是否有效?”我国很多指导教师还停留在传统的教学指导模式上,发现一个问题,解决一个问题,强调解决问题的结果而忽视解决问题的过程,所以,应该鼓励指导教师把自己看做是“变化的中介”,鼓励指导教师同同事以及实习生建立合作关系,开展共同探究,促进教师间有关教学的深层对话。
4. 促进指导教师的反思能力,实现教师的可持续发展。教学实践活动为指导教师提供了对教学进行反思和自省的机会,我们应该鼓励指导教师不停地反思,如考虑什么时候干涉或退出实习生的活动,什么时候同实习生共同教学或分离教学,什么时候为实习生提供观摩等不断出现的新问题,通过不断的质疑、相信和理解,指导教师能够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指导能力,组织能力和技能训练的能力,丰富个人专业知识内容,构建教学经历,不仅实现了将自己的教学知识和经验回馈教师职业的愿望,而且还能实现学习新的教学知识和策略的愿望。
参考文献
[1]吕立杰,刘静炎.在理论与实践之间教与学[J].全球教育展望,2010(5):42-46.
[2]DFE.The Initial Training of Primary School Teachers:New Criteria for Course Approval[R].London:DFE,1993:93.
[3]Renee M B B,Jessie A R,Kaoru Y.Persons as Researchers:Observations of the Participants[J].Curriculum Inquiry,1983(13):5-21.
[4]王克勤,马建峰,盖立春,等.师范教育的转型与教师教育发展[J].教育研究,2006(4):76-79.
[5]McIntyre D,Hagger H.Mentors in Schools:Developing the Profession of Teaching[M].London:David Fulton Publishers,1996:22.
[6]Hagger H,McIntyre D.Learning Teaching from Teachers:Realising the Potential of SchoolBased Teacher Education [M].Maidenhead:Open University Press,1994:15.
[7]Hersh S B,Stroot S,Snyder M.Mentoring Entry Year Teachers in Rural Communities:A Model Program [R].Atlanta: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Association Meeting,1993:16.
[8]Johnson S,Berg J,Donaldson M.Who Stays in Teaching and Why:A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on Teacher Retention [R].Cambridge:Harvard Graduate School of Education, 2005:28.
[9]Clarke A,JarvisSelinger S.What the Teaching Perspectives of Cooperating Teachers Tell Us about Their Advisory Practices [J].Theaching and Teacher Education,2005(21):65-78.
[10]Oberski I,Ford K,Higgins S,Fisher P.The Importance of Relationships in Teacher Education [J].Journal of Edueation for Teaching,1999,25(2):135-150.
[11]徐文秀,朱春英,蔡久慧.实行教育实习指导师资格认定制度之我见 [J].教师专业发展,2007 (7):68-71.
[12]吕丽杰,郑晓宇. 实习教师“现实震撼”的表现与分析 [J].外国教育研究,2008 (9):9-13.
[13]Feiman N S,Parker M B.Mentoring in Context:A Comparison of Two U.S.Programs for Beginning Teachers[EB/OL].[2012-05-16].http://ncrtl.msu.edu/http/sreports/spring92.pdf.
二、一线岗位人才分级培养理念
酒店一线岗位主要是指直接面对客人的岗位,主要包括前厅、客房、餐饮等部门。客房部下面的楼层服务员和公共区域清洁都是一线员工;前厅部门分别是前台、礼宾部、行政酒廊、商务中心和健身房等;餐饮部就是各餐厅的服务员和餐饮销售经理。另外,销售部也可以纳入一线部门,销售部门员工是创造酒店主要利润的来源。目前,大多数本科院校实习生进入酒店实习,主要是在一线部门顶岗实习。相对于财务部、人力资源部等二线岗位而言,一线岗位工作劳动强度大、人员流动率高,因而,大多数酒店都是把实习生放入一线岗位直接顶岗工作。针对高端酒店一线岗位的需要以及专业学生性格特质,学校和实习接收单位需要打破单一的培养目标,培养技能型、管理型和经营型实习生。不同类型的实习生有不同的培养目标和要求。技能型实习生需要成为部门内的操作能手,能够参与各项行业大赛、技能大赛,在各项赛事及专业的服务中获得职业认同和酒店、学校的认可;管理型实习生需要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协调能力,能够处理好部门内及部门之间的人际关系,能够在自己的管理职位上做好协调工作,获得酒店和学校的认可;经营型实习生需要以业主的心态去看待成本、利润的关系,通过营销策划、成本控制等方法的运用帮助酒店达到最大化收益,经营型实习生要求最高,需要学生掌握丰富的财务及营销知识,工作具有创新意识。
三、实习期间人才分级培养流程
(一)实习准备阶段
为了使得专业学生能够在酒店实习期间,双方收益最大化,学校、酒店以及实习生自身需要在实习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学校方面需要统筹选择规划,酒店方面制定针对性的指导计划,学生做好职业了解以及技能准备工作。
1.学校统筹选择合作酒店
根据每年的教学计划,大部分旅游管理专业本科学生有半年到一年的实习期,学校可以根据以往实习学生反馈回来的酒店相关信息,选择是否继续以往的合作,还是开拓新的合作酒店。如若开拓新的合作酒店可以按照1:15的学生实习人数比例确定实习酒店数量,并与用人酒店进行合作洽谈。选择酒店之前需要根据学生意愿,选择国内外品牌连锁五星级酒店,确定商务型酒店、度假型酒店等酒店比例;通过网络、以往毕业学生推荐、行业推荐等方式广泛联系合作酒店;与酒店共同制订实习生培养计划,确定实习期间内实习生岗位安排及考核要求。学校需要与合作酒店签订详细的协议,保证实习生的合法权益,尽可能地与酒店协商轮岗制度,在实习后期,对各方面表现特别好的实习生可以根据酒店需要进行轮岗,增强整个实习队的实习质量。
2.酒店针对一线不同岗位制订工作指导计划
在实施教学改革的基础上,对合作酒店有了进一步的要求,在与酒店谈合作的过程中,不再着眼于实习生的工资待遇、休假安排、住宿情况等物质类的条件,更需要酒店方制定针对性的指导计划,配合学校技能型、管理型、经营型人才培养目标,对三类不同目标的人才制定个性化的培养计划及工作安排,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实习生的积极性,也可以为酒店带来创新意识。
3.学生根据适合自身的分级培养目标做好职业准备
专业学生需要根据自身性格特质,看看自己是习惯于对客技能服务、上下协调管理还是对外经营业务方面的工作,需要针对自己的兴趣和部门,对自己做一个清晰的职场规划。而实习生涯只是职场规划中的一小段历程,带着这样的心态去酒店实习,可以帮助自身摒弃很多负面情绪。在校内进行实训课程学习时,要掌握各个岗位所需要的技能技巧。寒暑假期间可以进入宾馆或者餐饮企业进行技能强化及吃苦训练,进一步为专业实习奠定心理和技能基础。
(二)实习过程控制阶段
专业学生在进入酒店进行为期半年或者一年的专业实习时,需要学校、酒店跟进指导,通过与实习生的多次沟通,了解实习生所面临的问题,帮助他们解决疑难问题,尤其是心理方面的不适应。
1.学校专业教师根据分级培养目标采取差异化的集中指导方案
进入一线部门实习的技能型实习生在实习过程中,可能会发现酒店里面的摆台方法、铺床技巧与在学校里学习时有所不同,觉得酒店里面有些操作方法不够专业等等问题,这些技术类问题需要专业老师对同学们予以解答。当专业老师确实觉得酒店里的某些对客服务技能技巧不适合现实生活需要时,可以与酒店经理沟通,了解酒店方就专业问题有哪些其他的见解,第一时间回复给学生,让学生从心底了解到他们并非学无所用。同时,老师与酒店也在帮助他们解决专业问题,提升他们的工作积极性。管理型实习生的要求更高,他们需要在很短的时间内在前台、客房、餐厅等部门表现优秀,升入领班或者主管等管理岗位,管理岗位对他们的挑战主要是如何协调与上下级、与客人的关系,在这个阶段,他们可能会对酒店的某些管理制度不满意,会觉得没办法与学历差距过大的下级或者上级沟通,专业老师需要全程跟进,帮助他们分析在对客服务中遇到的问题,帮助他们做好正确定位以及角色转换,告诉他们实习不是简单的上班工作,更重要的是在酒店复杂的情况下处理好各种人和事物的关系,实习更是增强心智的训练,提高适应社会的素质。经营型实习生主要集中于销售部门,大部分酒店不会安排实习生进入销售部门;但是,有部分实习生非常希望进行经营性工作,学校可以跟酒店协商,安排1—2名非常优秀,有想法的学生进入销售部门实习,学生在实习过程中会反馈各种营销策略和手段,专业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边做实事,边做理论探讨,真正做到学与做的结合。对于技能型实习生的能力培养方面,专业教师需要在解决专业技术问题的基础上,把学生反映的问题进行汇总,汇编成实习操作手册,每周召集学生对这些案例进行回顾讨论,并用于下一届学生教育的课堂实训素材。专业教师对于管理型实习生的能力培养,主要集中于管理沟通及管理策略能力的培养,培养实习生准确的判断能力及成熟、自信和沟通的公关能力。经营型实习生需要具有精通市场经济知识和把握内在规律的运作能力,专业教师可以要求这类实习生将酒店类的经营现状进行一个客观描述,召开头脑风暴会议,积极创新,并形成文字报告,总结评议,提升实习生参与经营的能力。
2.酒店实习导师根据实习生岗位类型采取不同的培训方案
研究表明,实习生离职率与酒店人力资源部门的导师制度有重要的关系,酒店人力资源部门对实习生的管理越专业越规范,实习生的不满情绪越少,收获越多。酒店人力资源部要引导实习生树立适合自己的职业期望、树立符合实习生和酒店共同发展的职业期望,注重构筑不同职业生涯发展阶段的职业期望,针对技能型实习生、管理型实习生、经营型实习生设计不同阶段的指导措施,形成有利于实习生发展的职业生涯培训制度,使实习生获得酒店的认同。积极鼓励技能型实习生参与酒店各项大赛,配备专业的技能型老员工予以指导;针对管理型实习生所提出的关于酒店管理制度等意见予以正面答复;如果制度确实存在问题但是又没有办法尽快予以修改,也需要肯定学生的意见,而不是讥讽学生意见不切实际。经营型实习生是整个实习生群体中最有创造性的一群,酒店管理层可以多倾听他们的想法,若想法缺少可行性可以帮助分析改进,实习生会非常感谢酒店对他们的认可。酒店管理层也需要及时从实习生中发掘并鼓励实习生的创新性想法,让他们在感受自身价值的同时更积极地面对工作、提升自我。
(三)实习结束总结阶段
在实习结束前,学校专业教师、酒店人力资源部管理者、酒店各部门基层管理者、实习生四方需要做一个深入的交流会,对实习工作进行总结,听取酒店管理人员对学生的评价以及实习生的实习感受和收获。
1.学校汇总实习材料
学校专业老师需要汇总学生的实习日志、各次检查实习时存在的问题与建议以及解决方案、实习生的情绪变动资料等,通过汇总学生的各项实习材料,分析比较不同酒店的管理方式,对合作酒店进行综合评分,对实习生的职业技能、管理技能、经营技能进行一个客观的评估。学校需要在汇总材料的基础上,评估实习计划的完成情况、目标的达成率、实习生的各项能力指标提升情况,评估技能型、管理型、经营型实习生的实习满意度及继续留在本行业就业的意愿度。总体而言,实习工作对于学生未来本行业就业的正面影响程度,有助于提升专业学生本行业就业率,从而对整个实习阶段进行一个综合评价。
2.酒店综合评价实习成绩
酒店对于实习生的考评工作贯穿实习期间各个月份,在实习期内对实习生进行定期考评有助于工作效率的提高,避免了实习工作中所产生的倦怠心理。酒店人力资源部门需要汇总各个实习生所在部门的周评、月评和最后的期末评,对考评优秀的学生予以物质奖励和口头奖励,但是对于实习生存在的不足之处,也应该使用事件描述法进行详尽的阐述,综合考评,定期考评。酒店人力资源部门对实习生的态度、业绩、能力三项分别做出基础评定,实习指导老师通过制定“定期考核表”及实习日志对学生的状况进行了解。酒店对技能型、管理型、经营型实习生评定需要根据工作分析结果,确定不同的衡量指标。最终酒店对实习期间遵守实习纪律、态度端正、敬业爱岗、业绩突出、综合表现优秀的学生要进行奖励,酒店和学校联合颁发证书并给予物质奖励。通过严格的绩效制度,酒店各部门对实习生的评价将更加客观与准确,这样必然使得实习生更快的成熟起来,也将有更多的优秀人才走上适合他们的重要岗位。
3.实习生撰写实结报告及现场操作汇报
实习生在返校时,需要上交自己的实结报告,实结报告包含了实习日志及最终对实习期间的收获与遗憾的总结报告,学校需要对技能型实习生进行现场操作考核,而对管理型及经营型实习生采用专业汇报的方式,积极组织这两类实习生对下一届专业学生进行实习经验交流分享会,分享实习收获,以及实习中存在的问题,给下一届实习学生提供建设性的指导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