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艺术的理解汇总十篇

时间:2023-12-15 11:34:27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电影艺术的理解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电影艺术的理解

篇(1)

接起电话时首先应自报单位名称及所属部门。

接听电话时,要询问对方单位名称及所属部门,接转电话时为指定受话人提供便利。

当对方要找的人不在时,在不了解对方的动机、目的是什么时,请不要随便传话。未授权的情况下不要说出指定受话人的行踪。

当你正在通电话,又碰上客人来访时,原则上应先招待来访客人,此时应尽快和通话对方致歉,得到许可后挂断电话。不过,电话内容很重要而不能马上挂断时,应告知来访的客人稍等,然后继续通话。

在电话中传达事情时,应重复要点,对于数字、日期、时间等,应再次确认以免出错。

如果对方没有报上自己的姓名,而直接询问上司的去向,此时应客气而礼貌地询问:"对不起,请问您是哪位?"要转告正在接待客人的人有电话时,最好不要口头转达,可利用纸条传递口信,这样不仅可以避免泄露秘密,也可以避免由于打岔引起的尴尬和不悦。

篇(2)

中图分类号:O21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点支承玻璃幕墙的构成和分类

1. 点支承玻璃幕墙组要由玻璃、钢爪和支承结构组成。

1. 1 玻璃面板: 点支承幕墙一般采用钢化夹胶玻璃做面层,这种材料具有和支承结构连接可靠的优点,但是与支承结构之间只用了数个点连接,可能引起应力集中现象,对玻璃的强度和质量要求较高.

1. 2 钢爪: 钢爪是幕墙结构中的连接结构,通常用钢爪的钢轴与玻璃四角的圆孔相连,然后在钢轴和圆孔之间利用套管作为内衬,在连接过程中,应该保证玻璃和钢爪之间可以有一定的活动余地。钢爪常采用不锈钢精密制造,具有一定的刚度,可以用来承受面板的重力和水平力作用,同时能够承受风力、地震力作用.

1. 3 支承结构: 支承玻璃幕墙的支承结构主要由单根杆件,桁架或拉索、拉杆、桁架等组成。一般单根杆件横梁及立柱均为受弯梁状态,制作也比较简单,跨度不大时,应用最为广泛。

2. 点支承玻璃幕墙的分类。目前,点支承幕墙一般根据幕墙内支承结构形式可以分为全玻璃式点支承幕墙、钢构式玻璃幕墙和拉索式玻璃幕墙三类。

2. 1 全玻璃式点支承幕墙。这种幕墙的内支承结构为玻璃肋,玻璃肋支承在主体结构上,玻璃肋上安装有钢制连接板,不锈钢爪接件固定在连接板上。幕墙的面板玻璃四角开孔,用安装在玻璃肋上的连接件中的螺栓穿入面板玻璃孔中与连接件紧固。这种玻璃幕墙是最为常见的一种,具有施工方便,简洁豪华,一般会在幅宽较大但是高度不高的场所使用。其立面豪华,适合大型商场的外立面或大型体育馆的首层厅。

2. 2 钢构式玻璃幕墙。这种幕墙的内支承结构一般为圆钢结构,可以是框架、桁架、网架或者美化工字钢结构。幕墙的玻璃面板用已安装在构建的连接件中的螺栓穿入面板玻璃孔中与连接件紧固。

2. 3 拉索式玻璃幕墙。这种幕墙主要由玻璃面板、连接件和索桁架等组成,玻璃面板用不锈钢爪连接固定在索桁架上,由于索桁架充分利用了钢材的抗拉性能,这就使得点支承玻璃幕墙能够在达到使用效果的同时更加轻盈。

二、钢结构点支承玻璃幕墙施工技术措施

1. 施工准备阶段。在施工开始前,需要进行材料采购工作,首先应该确定所使用材料的型号、规格等参数,然后根据这些参数确定材料的生产厂家,必要时需要派专业人员进行实地考察,以确保所采用的材料满足设计和国家规范要求。当材料进场时,应该检查所有材料、零配件、半成品材料的外观是否有缺陷、裂纹等,并要提交材料的出厂合格证、质量检验证明等文件,并对各项指标逐项审查验收,并协同签署审查报告,保证进场的材料满足规范要求。准备施工所用的机具,这些机具设备是工程得以顺利实施的基础,应该重视机具的采购和进场检验,对于这些设备的验收应该重点检查机具是否能达到构架加工精度要求,进场以后要对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保证工程开工以后能够顺利的投入使用。

2. 加工阶段。

2. 1 玻璃加工。玻璃面板是建筑的外衣,应该保证玻璃面板的加工进度,保证玻璃切割尺寸在允许的误差范围内,在对面板开孔时,应该做好定位工作,采用机械打孔时,要保证孔位与孔径要准确,孔周围光滑,无缺角出现; 对于面板孔的灌胶,首先应该清理面板、铝合金型材的接触表面,保证粘结处无灰尘,从而保证粘结质量。

2. 2 幕墙构件加工。幕墙结构杆件截料前应进行校直调整; 玻璃幕墙横梁长度的允许偏差应为 ± 0. 5mm,立柱长度的允许偏差应为 ± 1.0mm,端头斜度的允许偏差应为 - 1. 5°; 截料端头不得因加工而变形,并不应有毛刺; 孔位的允许偏差应为 ±0. 5mm,孔距的允许偏差应为 ± 0.5mm,累计偏差不得大于 ± 1. 0mm; 铆钉的通孔尺寸偏差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铆钉用通孔》的规定; 沉头螺钉的沉孔尺寸偏差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沉头螺钉孔》的规定。

2. 3 主要施工技术。按地震烈度设防,设计符合《建筑设计规范》GBJ11 -89。幕墙单元之间留有适当的伸缩缝; 幕墙单元与主体结构的连接件在地震作用下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和变动调整能力,即幕墙单元与主体结构之间用可调弹性螺栓连接的弹性连接方式; 适宜的结构胶厚度的计算选取,使玻璃在地震作用下有足够的减振缓冲作用;具有大变位的耐候胶及其适宜部位的选取和应用,在地震作用下可防止幕墙玻璃之间出现拉裂; 适宜的玻璃间缝隙,避免玻璃相撞。

三、钢结构点支承玻璃幕墙的质量控制要点

在点支承玻璃幕墙施工中,肯定存在其他专业的施工,这就需要幕墙施工技术人员和其他施工技术人做好施工配合,保证在分项工程交叉作业时,衔接良好。为了保证玻璃幕墙的安装质量,施工技术人员应该配合好监理工程师对幕墙施工的重点工作进行监督和验收,具体的监控工作为:

1. 玻璃幕墙与主体结构连接预埋件的制作和埋设。玻璃幕墙与主体结构的连接一直是幕墙施工的控制重点,只有面板连接牢固,才能保证施工质量,施工人员应该根据预埋件的设计图纸对预埋件的施工情况进行检查,保证这些预埋件的安装位置、尺寸都符合设计和国家规范要求,特别要对钢板的厚度、锚筋的长度和焊缝的质量进行控制。

2. 支撑结构安装前预埋件的测量和检查。为了保证所有的预埋件施工都能顺利完成,施工技术人员应该在施工前做好预埋件的数量、位置检查和测量,保证施工人员在施工中能够顺利有效的完成预埋工作,对于埋设偏差和漏埋的地方应该及时报告给监理人员,进行改正和处理。

3. 支撑结构安装检查。玻璃肋安装是安装工程的关键,直接影响安装工程质量。应对连接处进行检查: 固定螺栓是否已紧固、起隔离作用的垫片是否已安放。

4. 幕墙玻璃的安装检查。幕墙玻璃吊装完成后,应该对其进行安全检查,保证玻璃面板本身不存在问题,同时检查玻璃面板的胶缝质量是否符合设计要求,质量合格的胶缝应该横平竖直。

5. 做好各项检验工作。幕墙玻璃安装结束,经过注胶后,应进行空气渗透性、雨水渗漏性、风压变形性检验,得出具体性能分级,以达到设计要求。

6. 按照规范要求进行验收。首先要求相关的施工内业技术资料,质保资料、检测、试验报告等资料齐全; 其次,对玻璃幕墙须进行观感检验及抽样检验,抽样质量应符合《玻璃幕墙工程技术规范》( JGJ102 -96) 的要求。

四、结语

综上所述,点支式玻璃幕墙结构特殊,涉及材料种类多、安装技术要求高,应同时满足造型、结构强度、施工工艺流程和配套设备的要求,质量控制是一个较大的难题。因此,施工单位一开始就要熟悉所有施工工序,并采取有效应对措施,与业主、设计、监理单位进行良好合作,做好事前、事中、事后的控制工作,保证幕墙的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宋章树《点支承玻璃幕墙的施工实例》2005 年

[2]金仁和《玻璃幕墙施工的质量控制》2008 年

[3]邝自强《试论点支承玻璃幕墙系统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2011 年

篇(3)

中图分类号 TM7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3)89-0131-02

1我国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就我国而言,基于计算机系统的调度自动化系统始于上个世纪80年代中叶,但其因受到计算机硬件的制约而功能是非有限。此外,上个世纪80年代的电网规模较小。电力调度工作相对更简单,且使用者均以经验型调节为主。近年来,我国经济与技术均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新局面,且国家对电力事业的发展也投入了更多的关注力度及资金,这为我国电力调度自动化技术的逐步成熟提供了条件。现阶段,我国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已经发展成熟,甚至已经实现了遥信、遥调、遥测、遥视及摇动等功能。

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的更新是电力系统发展与完善的必然要求,其主要包括平台的更新及功能的扩展。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主要应用于计算机平台,其结构形式主要是分层分布式。尽管计算机硬件平台位于最底层,但其对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影响仍然不容忽视。近年来,绝大部分用户的系统服务硬件平台均为基于R工SC架构的小型机,其在提高电力调度的高效性、可靠性及安全性等方面发挥了一定的作用;工作站多为CJSC架构机器,以此提高电力调度系统的易用性。现阶段,制约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发展的本质问题为如何屏蔽操作系统与计算机硬件平台间的差异性、如何确保界面的一致性、如何确保系统功能的一致性等。

2一体化技术在电力调度系统中的应用

2.1系统平台一体化

就计算机操作系统及硬件方面而言,电力调度系统的选择相当多,但不同计算机操作系统及硬件间均或多或少存在某些差异性。研究结果表明,中间件技术的应用在解决不同计算机操作系统及硬件方面发挥着极大的作用。将基于应用中间件的分布式运算模式构建于电力调度系统数据平台与不同操作系统及硬件(底层)间,开发一个软件包,以便将上层应用与底层系统有效隔离开来,并以信息交换效率为基础,对不同应用间的耦合信息实行对象中间件交换。现阶段,CORBA对象中间件在电力调度系统中的应用最多。对象中间件凭借着自身强大的可扩展性及良好的通信能力而实现了有效屏蔽电力调度系统内操作系统及硬件平台间的差异,从而为电力系调度系统平台提供了一个标准化的接口,并为电力调度系统平台一体化的实现提供了可能。

2.2系统功能一体化

现阶段,我国电力调度自动化水平处于分析型与智能型的过渡阶段,这为PAS/集控/DTS等功能的应用提供了可能。在PAS/集控/DTS等功能启用初期,若功能不同,则对应的操作界面及数据均有所差异,这大大增加了使用者的重复工作量。由此可得,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开发的重点应为如何有效整合图形、数据库、界面等资源,使之满足功能间共享的要求,并最终推动功能一体化的实现。现阶段,众多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已经实现了功能一体化,且通信中间件已经成为了其核心技术。通过对中间件的利用,电力调度系统能够将各种应用模块灵活配置于电网内,从而实现了将节点机安装于电网内的任意一点;将节点机安装于电网内的集中位置;推动了模块冗余设备的正常运转。将中间件应用于电力调度系统内,其实现了以用户实际需求为参考依据进行相关功能的灵活伸缩;有助于于电网运行环境灵活设置相关节点机等。电力调度系统内中间件的应用有助于实现其他模块的应用,且为启动、通信、退出普通应用模块提供了可能。

2.3系统图模库一体化

中国电网规模的不断扩大要求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不断缩短网络模型及数据库更新的周期。电力调度系统的电力设备主要以配套形式出现,则有助于实现电力调度系统内图模库的设立、直接将图模库应用于建模中,并最终推动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运行的效率。以图模一体化功能为依托,并借助一套绘图工具统一建立模型及绘制图形、借助统一的图形实现了多种应用。在构建电力调度系统模型之初,能够为人们提供系统的设备信息以便实现多种应用;能够提供实现当前应用的信息,并于应用扩展过程中,有效维护相应信息。所以,电力调度系统图模一体化为电力调度系统一体化提供了可能。

2.4系统接口一体化

通信数据访问可以以定义请求应答型数据访问体系为依托得以实现,通用数据访问在信息同步中的应用较普遍,并能对复杂结构数据进行实时访问。在通用数据访问的支持下,有助于对资源服务接口进行查询,这一功能在电力调度系统读访服务中得到了应用;有助于对查询服务接口进行筛选,这一功能在电力调度系统资源查询服务中得到了应用。电力调度系统接口一体化及具备标准化、开放性的电力信息模型有助于电力调度喜用应用功能“即插即用”目标的实现。

3结论

为了更好地适应我国经济发展及社会进步对电力供应的需求量,我国中央政府及地方政府越来越关注电力系统的建立与完善问题,并就电力系统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更多的技术支持及资金支持,从而为电力系统输电、发电、配电等环节的优化及改革提供了可能,也为一体化技术在我国电力调度系统中的广泛应用提供了前提条件。

参考文献

[1]李如振,朱瑞杰,田志磊,等.一体化IP调度系统在智能变电站中的应用[J].电力系统通信,2011,32(7):71-75.

[2]李晨曦,张旭.电网通信调度系统一体化运行维护平台基于软交换技术的开发与实现[C].//甘肃省电机工程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2011:170-175.

篇(4)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9-0074-01

1将管理规范化,使整体功能得到提升

对科室进行规范化的管理,质量控制的实行要做到全面,各个环节质量标准的制定要科学合理,并且制定详细的标准,使医务人员能够根据有关标准进行相关操作,这样有助于考核以及奖惩的全面实行。全面并且有较强操作性的评价考核体系指标,才能对病理技术操作的整个过程实行准确的控制、监督以及评价。将制片的评级与比例的具体要求量化,制定有关的奖惩措施,进而使质量较低的切片得到控制以及减少。规范资料文档以及保管的管理,保证医疗资料的严谨以及法定。标本与送检单的制定要严格,并且要对资料的检查、登记、借阅、接受以及保管等做详细的记录[1],这主要是为了确保资料以及标本的完整性,进而为有关鉴定、医学研究、临床诊治等提充足的供理论依据。规范仪器设备的管理,使仪器设备能够充分发挥对病理技术质量的支持作用。对现今的先进设备充分进行利用,使用质量较高的设备,同时要注意仪器设备的管理以及维护,这样才能使其保持一个良好的状态,有助于工作效率的提高。对技术人员加强规范化的管理,培养医务人员的敬业精神以及责任心,并且加强对医务人员技术的培训,进而构建一支拥有较高技术水平的专业队伍,充分发挥其作用,为病理技术质量提供支持。采取科学化、规范化的管理,能使医院以及各个科室的功能得到全面整体的提升,能确保医疗的质量。同时要培养医务人员的合作意识,树立团队精神,进而为病理技术的提高打下良好的基础。建立质量控制管理队伍,并对质量检查进行严格的监控,采取综合的评判,一旦某个环节出现问题,要及时的采取相应措施解决。不定期的开展质量分析会,总结质量检查以及评判的结果,并实施相应的奖惩制度。

2控制各个环节,保证制片的质量

组织标本的不完全固定或者是固定的过晚,配置的固定液浓度比较错误、PH值与要求的标准不符,会造成组织发生变性,这时切片就无法到达理想状态,也就不能显现出组织细胞的完整性、抗原性、化学性、真实性以及细微的结构[2]。病理技术是一项比较严谨的工作,环环相扣,如果一个环节发生了问题,那么就会对整体切片质量造成严重的影响。所以,要对各个环节加强控制,并对质量进行管理。在进行组织固定的操作过程中,要做到及时准确,组织固定的不及时或者是不够恰当,就会对组织的切片、染色以及脱水造成严重的影响。在组织脱水的操作中,要尽量做到充分彻底,预防由于脱水不充分或者是没有脱水而无法实行下一个操作程序;对浸蜡的时间以及温度也要进行控制,避免由于温度太高或者是时间太长而造成组织变硬、收缩或者是变脆,保证切片的完整;在进行组织包埋的操作过程中,要尽量做到恰当,对石蜡的温度进行掌控,同时要注意操作的速度,尽量避免石蜡和组织之间的不充分融合。在组织切片的操作中要做到完整,切片的薄厚要适中,确保切片细胞没有重叠的现象,不然会影响观察;在进行贴片烤片操作的过程中,要注意位置的正确,这样主要是方便在镜下进行观察。在进行切片脱蜡操作时要彻底,并且保持干净,避免对组织细胞的着染造成影响。在进行HE染色的过程中要将染液配置好,避免由于过度的氧化而使氧化膜对切片造成污染,此外还不能使切片干涸,预防黑核以及龟裂的情况;在进行分化的过程中,要对时间做好掌控,避免由于分化不足够或者是不能进行分化而导致也着染细胞浆以及不仅着染细胞核等,进而造成过度的分化或者是组织结构的比较不明确,这时细胞核会出现褪色或者是偏淡;在进行切片脱水透明的操作过程中要完整,预防由于不完整而导致的镜下观察不清晰以及褪色等问题的发生;在进行封片操作的过程中,要注意树胶浓度,树胶过浓会出现气泡,树胶过稀会导致胶溢出,这会对切片的整体造成影响。切片应比较薄并且均匀,完整恰当,没有刀痕以及褶皱,染色也比较清楚,较好的透明度,核浆明确,没有污染以及龟裂,封胶也比较恰当,标签有明确的标号,玻片保持清洁[3]。

3明确工作岗位职责,突出其能动性

在工作中经常会出现切片不够整洁、痕迹比较多、染色的对比较差以及切片较厚等问题[4],严重者会发生较为严重的错误,进而导致医疗事故的发生。通过临床的实践研究可以发现,对技术质量工作产生影响的大多数因素都是人为造成的,工作人员的素质、责任心以及操作的规范性等都会影响到制片的质量。病理技术不仅要做到精确,还要熟练操作,确保病理切片的质量,此外操作人员还要有良好的职业修养,以及较强的责任心。所以,要明确各项工作的主要职责,明确各项工作的分工,并对医务人员的行为进行严格的规范,使其能够用积极的态度去对待工作,进而发挥人的能动性[5]。

4建立健全的规章制度,强化其规范性

在临床中经常会出现一些错误,例如在使用、配置以及采购试剂的过程中发生的问题或者是试剂的明度以及比例配置的不合理,报告出现错误或者是标本丢失等,这主要是因为缺少有关规章制度的制约,并且没有按照规章制度进行操作所引发的,情节比较严重时会对医疗质量造成严重的影响。制度主要起到规范以及约束的作用,确保各项工作顺利进行的关键就是建立健全的规章制度,并且能在一定程度上预防一些因素给工作质量所带来的影响。所以,要构建完整的规章制度,主要制度包含评价考核制度、操作规范制度、人员培训制度、工作流程制度、质量控制标准以及人员管理制度等[6],这样能使工作更加严谨以及精确,要根据有关的规范标准进行工作,确保各项工作正常运行,避免出现不必要的错误。

参考文献

[1]刘增辉,徐东波,惠京,孙保存,张乃鑫.病理技术质量控制与质量管理的讨论(二)[J].诊断病理学杂志,2002(04):122-124

[2]马恒辉,周晓军.病理技术质量控制常见问题与对策[J].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2011(05):108-110

[3]陆珍凤,杜军,周晓军,石群立,印洪林.病理会诊诊断涉及的问题与对策[J].医学研究生学报,2009(12):133-135

篇(5)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electro-acupuncture at Foot-Yangming meridians (points) on gastric electrical activity and brain-gut peptide after peripheral substance P (SP) receptor were blocked.Methods 32 rats were pided into 4 groups, including group A (control group), group B(“Zusanli” group), group C ( SP antagonist group) and group D (“Zusanli” and SP antagonist group). Blocking peripheral SP receptor by intravenous drop infusion with the SP antagonist (D-Arg1,Trp7,9,Leu11-Substance P) and then observing the effect of electro-acupuncture at “Zusanli” point on gastric electrical activity and brain-gut peptide by measuring the slow wave amplitude variety percentage, number of fast wave clusters of EGG and the content of motilin (MTL) and SP in gastric antrum.Results After electro-acupuncture at “Zusanli” point ,the slow wave amplitude variety percentage and number of fast wave clusters of EGG were raised, showing significance different(P

【Key words】 Zusanli; gastric electrophysiology;substance P (SP);substance P receptor;brain-gut peptide

为了探讨足阳明经与胃相互联系通路及其与P物质关系,本研究采用P物质(SP)受体拮抗剂(D-Arg1,Trp7~9,Leu11-Substance P) 静脉滴注,与此同时观察针刺足阳明经穴对大鼠胃电活动影响,分析胃窦内的胃动素(MTL)、P物质(SP)等含量的变化,试图阐明针刺足阳明经穴对胃电活动影响的外周神经通路及与脑肠肽的关系。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动物及分组 健康成年大鼠32只,体重25O~350g,雌雄不拘,由本院实验动物中心提供。根据实验需要随机分为4组。(A)对照组:静滴0.9%NaCl溶液20min,静滴前后分别记录胃电60min;(B)足三里组:静滴0.9%NaCl溶液同时针刺足三里20min,静滴前后分别记录胃电60min; (C)SP拮抗剂组:以1μg/(kg·h) 作尾静脉滴注;(D) SP拮抗剂加足三里组。C、D 组除静滴药物外,其余步骤同A、B 组。

1.2 手术方法及术后处理 大鼠称重,10%乌拉坦1ml/100g腹腔注射麻醉。动物仰卧位固定于手术台上,剑突下腹部正中切口暴露胃体、胃窦部,在胃窦及胃体部分别埋置直径为2mm 铂金电极,胃窦电极距幽门括约肌0.5cm,胃大弯电极距胃窦部电极约1cm 处,电极导线经皮下自两肩胛骨之间引出体外,固定在一带盖的小塑料套管内,缝合皮肤,消毒及抗感染。动物隔离饲养4~5天,禁食1天后作胃电记录。

1.3 大鼠胃电记录及分析方法 胃电记录采用二道生理记录仪,两电极间并联22F(慢波)或50F(快波)电容,信号输入放大器,参考电极置于尾根部。同步记录胃电快波和慢波。慢波参数:时间常数2s,高频滤波10Hz,灵敏度5mV/cm 或2mV/cm;快波参数:时间常数0.02s,高频滤波30Hz,灵敏度1mV/cm。记录纸速10mm/min。

观察指标:(1)平均振幅变化率:以慢波3min为一区段,共取4~5个区段,计算各区段振幅的平均值。处理前后比较平均振幅变化率(%):平均振幅变化率(%)=(效应值-正常值)/效应值×100。(2)平均峰簇数(个/10min):以10min快波为一区段,测取3个区段内发放的峰簇数,并计算处理前后快波平均峰簇数的差值。

1.4 胃窦组织标本提取及脑肠肽含量放免测定法(RIA) 实验结束后摘取胃窦,用0.9% NaCl溶液冲洗,称重后按1:10比例加0.9%NaCl溶液煮沸3min,0.5mmol/L 冰醋酸匀浆,再加同量NaCl液中和,离心取上清液-20℃冰箱保存,以备作脑肠肽测定。MTL及SP测定采用RIA,试剂盒由北京美迪科公司提供,由中南大学湘雅医院中心实验室协助测定。

1.5 刺激部位及方法 足三里取穴参考华兴邦动物穴位图谱。电刺激方法用G6805电针仪,电针频率7~10Hz疏密波,强度以肌肉或针柄微颤为度,电针时间20min。

1.6 统计学方法 数据以x±s表示,同组针刺前后观察值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多组间显著性检验采用方差分析,组间两两比较采用q检验。

2 结果

2.1 静注SP拮抗剂后针刺足三里对大鼠胃电的影响 见表1。

大多数禁食大鼠胃电慢波呈周期性节律变化,一般可分为高活动相和低活动相,高活动相可见到持续时间较长的连续不规则的大峰簇,在一次记录中呈周期性出现。快波为双向不对称针形波,多以峰簇发放形式出现,峰簇多发生在慢波平台上。静注SP拮抗剂后针刺足三里对大鼠胃电的影响见表1。表1 SP拮抗剂与针刺足三里对胃电振幅及 峰簇数影响注:与A组比较P

2.2 静注SP拮抗剂后针刺足三里对大鼠胃窦内脑肠肽的影响 见表2。 表2 SP拮抗剂与针刺足三里对胃窦组织 内脑肠肽的影响注:与A组比较P

3 讨论

P物质(Substance P)是世界上发现最早的神经肽,由Von Euler 和Gaddum于1931年在马肠中提取乙酰胆碱时发现,因当时不知其化学性质,故取名P物质。直到20世纪70年代对它的研究才有了突破性进展,随着放射免疫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的应用,SP的研究工作已得到迅速发展, 现已查明SP是速激肽(TK)家族的一种,来源于前速激肽原(preprotachykinin,PPT)A基因编码的三种PPT,即: α-PPT, β-PPT和γ-PPT[1,2]。

SP广泛分布于神经系统和外周组织中,其作用主要参与感觉信息传递[3,4],痛觉调制[5],消化[6],心血管活动[7],神经内分泌[8],呼吸及行为等活动的调节[9,10]。SP在外周对胃肠道运动有促进作用,外周SP由消化道内源性神经元或外在神经(迷走、内脏神经等)释放。它能强烈刺激下食管括约?⑽负突爻ζ交∈账酰鹘谖杆岱置冢?1]。

SP对胃肠道平滑肌有很强的刺激作用,它增强猫食管肌条的基础张力,使在体猫胃和幽门强烈收缩;在整体内SP增强小肠的节段性收缩和蠕动[1,12]。鉴于SP对胃肠平滑肌的强烈刺激作用和它在胃肠道的区域性分布,说明这种肽能神经在胃肠道的主要作用与胃肠运动有关。近年来不少研究表明某些促进胃肠动力的药物都与提高胃肠道局部SP的活性有关[13~15]。

在中枢神经系统中SP对胃功能的影响报道不一,最初的研究发现它能使胃内压下降,胃收缩活动下降。如荆浩等于大鼠侧脑室、尾核等微量注射SP,发现对胃肌电快波和胃运动产生抑制效应[16,17]。单纯电针“足三里”穴和单纯侧脑室注入P物质均可产生胃运动幅度下降和胃电频率下降[18]。而曲瑞瑶等却报道,侧脑室给予SP后反能引起胃窦运动明显增强[19,20]。

SP受体主要分布于脑和胃肠道,SP是通过与SP受体结合实现其对各种功能的调节作用。速激肽家族受体分为NK1、NK2和NK3,SP对NK1的亲和力较高,与NK2和NK3的亲和力较低,因而将NK1受体称为SPR(SP受体)[21~23],SP受体属于G蛋白偶联家庭。受体激活后通过G蛋白调节第二信使的形成,引起1、4、5-三磷酸肌醇(IP3)和二酰基甘油(DAG)的形成,IP3动员细胞内储存的Ca2+,而DAG激活特异性蛋白激酶C异构体。除此之外,参与信息传导机制的还有cGMP、cAMP等信使物质。关于SP影响胃肠运动的信号转导机制表明,SP与受体结合后,通过G蛋白耦联受体途径,引起胞内游离钙离子增加,进而引起平滑肌细胞跨膜电位下降,当其达到阈电位时产生动作电位,而后通过兴奋收缩耦联触发平滑肌收缩[2,24]。

针刺对P物质的影响已有不少报道,且涉及镇痛、循经感传机制、免疫及胃肠活动等。如沈上、展淑琴等人报道,针刺镇痛效应与P物质参与有关[25~27];电刺激诱发循经感传可激发同经线皮下P物质的释放,提出P物质可能是经脉线上传递信息的重要化学物质[28];高巍等发现电针提高免疫功能与脑垂体和外周血中ir-SP活性增加有关[29]。有关针刺促进SP释放进而实现对胃肠功能的调节作用的报道更是屡见不鲜。如雷亚宁等发现电针大鼠双侧足三里,使小肠壁黏膜下神经丛和肌间神经丛SP免疫阳性反应明显增强[30]。刘健华等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揭示针刺足三里可能通过抑制孤束核(NTS)内侧亚核和连合核SP释放,并对胃功能产生兴奋作用[31]。田庆华等报道电针足三里可增加大鼠脑干SP基因表达,提示SP参与了针刺对胃肠运动的调节作用[32]。王东岩等采用霍尔效应记录家兔胃运动的方法,发现电针足三里使胃运动和胃电呈现抑制效应[33]。

本室以往的工作亦证实,针刺足阳明胃经天枢、足三里可激活SP能神经元,促进胃窦SP合成和释放,使抑制状态的胃运动得以恢复[34]。常小荣、邓元江等[35,36]发现电针足三里后胃电活动增强,同时血浆、胃窦内SP、MTL等脑肠肽含量出现同步性增高。笔者采用阿托品阻断M受体后再行针刺足三里,发现能使抑制状态的胃运动功能得以恢复,同时还对胃窦组织内SP及MTL有一定影响[37]。刘建华等发现电针足三里促进胃电活动时延髓迷走复合体SP免疫阳性纤维的光密度增强[38]。以上说明针刺对胃运动的调节作用确有SP的参与。

现已得知速激肽受体选择性的激动剂和拮抗剂有几十种,它们是研究受体特性的非常有用的工具,部分在临床治疗上已得到应用,并显示出具有一定应用前景。[D-Arg1,Trp7,9,Leu11-Substance P] 被认为是SP受体拮抗剂[2,39,40],它与SP受体竞争性结合,抑制其与内源性SP结合,从而削弱了内源性SP的作用。有人采用SP受体拮抗剂研究SP对胃运动功能的影响,如曲瑞瑶等[19]于中枢神经系统内注入SP拮抗剂后,发现未能完全阻断内源性SP引起的平滑肌收缩的作用,推测其原因可能是还有其他神经递质的释放,亦或平滑肌上存在多种速激肽受体亚型,因而不能完全阻断内源性SP的作用。牛淑冬等[40]在尾核中注入SP后,可见家兔胃运动及胃电慢波频率及波幅下降,注入SP后再予电针,进一步加强了电针对胃活动的抑制效应。但在尾核中注入SP拮抗剂(DADTL)后再予电针,却部分阻断了电针的抑制效应,认为尾核中SP能加强电针足三里对胃电的抑制作用。

本研究发现,针刺足三里使胃电慢波振幅及快波峰簇数升高。静滴SP拮抗剂后上述指标下降,静滴SP拮抗剂再行电针足三里后,上述测定值则均有所回升,但仍未恢复至给药前水平,显示电针能部分取消外周SP拮抗剂对胃电的抑制效应。本研究还发现,电针足三里使SP升高同时,胃窦组织内MTL也有所升高,使用SP拮抗剂后,胃窦内MTL含量未见升高。拮抗剂加上电针足三里穴除部分取消SP拮抗剂对胃电抑制效应外,也伴随胃窦MTL、SP升高。由以上进一步提示,针刺足三里对胃运动的调节并非单一一种脑肠肽在起作用。上述效应的出现可能是多种神经肽调整作用的综合效应。电针对胃运动影响可能是通过肽能神经释放多种肽类物质共同作用的结果。周吕[41]证实阻断胆碱能和肾上腺能神经后,不能完全阻断针刺对胃运动的影响。笔者以往研究发现,胆碱能M受体阻断剂未能完全取消电针对胃电活动的兴奋效应,推测实现针刺效应的外周通路既与经典神经通路有关,又与肽能神经有关[36]。肽类物质与经典递质可共同存在于同一神经末梢,它们同时或分别作用于同一或不同受体。SP受体阻断后,针刺还可激活其他脑肠肽,如MTL等使被抑制的胃电得以恢复。

参考文献

1 周吕.胃肠生理学-基础与临床.北京:科学出版社,1991,144.

2 陈元方.胃肠肽类激素.基础与临床.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8,273-303.

3 Duggan AW, Hendry IA, Morton CR. Cutaneous stimuli releasing immuno-reactive substance P in the dorsal horn of the cat. Brain Res,1988, 451(1-2):261-273.

4 Donaldson LF, Harmar AJ, McQueen DS. Increased expression of preprotachykinin, calcitonin gene-related peptide, but not vasoactive intestinal peptide messenger RNA in dorsal root ganglia during the development of adjuvant monoarthritis in the rat. Brain Res Mol,1992,16(1-2):143-149.

5 方富贵,童章孝荣.P物质研究进展.动物医学进展,2005,26(1):6-8.

6 Schmidt PT,Holst JJ. Tachykinins in regulation of gastric motility and secretion .Cell Mol Life Sci,2000,57(4):579-588.

7 Bakhle YS,Brogan JD,Bell C.Decreased vascular permeability response to substance P in airways of genetically hypertensive rats.Br J Pharmacol,1999,126(4):933-938.

8 刘靖,姜忍魁.P物质和P物质受体.锦州医学院学报,2001,22(1):57-59.

9 Mazzone SB,Geraghty DP.Altered respiratory response to substance P and reduced NK1 receptor binding in the nucleus of the solitary tract of aged rats.Brain Res,1999,826(1): 139-142.

10 Ptak K,Hilaire G.Central respiratory effects of substance P in neonatal mice:an in vitro study.Neurosci Lett,1999,266(3):189-192.

11 Otsuka M,Yoshioka K.Neurotransmitter functions of mammalian tachykinins.Physiol Rev,1993,73(2):229-308.

12 Bartho L,Holzer P.Search for a physiological role of substance P in gastrointestinal motility.Neuroscience,1985,16(1):1-32.

13 朱金照,桂先勇,冷恩仁.中药砂仁提取液对胃肠激素的影响.华西药学杂志,2001,16(6):417-418.

14 朱金照,陈东风,冷恩仁,等.胃肠道P物质、血管活性肠肽在中药大腹皮促动力作用中的变化.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1,23( 3):321-323.

15 Katagiri F, Itoh H, Takeyama M.Effect of Sho-hange-ka-bukuryo-to on gastrointestinal peptide concentration in the plasma of healthy human subjects. Biol Pharm Bull,2004,27(10):1674-1678[PMID: 15467218].

16 荆浩,林坤伟.P物质尾核微量注射抑制小鼠胃肌电活动和胃运动.生理学报,1994,46(1):17-22.

17 荆浩,张健.尾核P物质对胃运动的抑制效应系通过黑质、迷走神经所介导.生理学报,1996,48(3):269-276.

18 王东岩,刘志敏, 陈宝忠,等.中枢P物质参与电针对家兔胃运动、胃电的抑制效应.针灸临床杂志,2000,16(2):53-55.

19 曲瑞瑶,于瑞,王伟,等.中枢外源性P物质对大鼠胃电-机械活动的影响.中国临床康复,2003,7(22):3074-3076.

20 于瑞,曲瑞瑶,王伟,等.侧脑室注射P物质对大鼠胃电.机械活动的影响. 基础医学与临床[Basic Medical Sciences and Clinics],2003,23(1):80-85.

21 刘靖,姜忍魁.P物质和P物质受体.锦州医学院学报,2001,22(1):57-59.

22 Bradesi S, Eutamene H, Fioramonti J,et al . Acute restraint stress activates functional NK1 receptor in the colon of female rats: involvement of steroids. Gut,2002,50(3):349-544.

23 Mule F, Amato A, Vannucchi MG,et al.Role of NK1 and NK2 receptors in mouse gastric mechanical activity.Br J Pharmacol,2006,147(4):430-436[PMID: 16402037].

24 Rui-Yao Qu, Rui Yu, Wei Wang,et al.Effect of intraventricular administration of exogenous substance P on gastric electromechanical activity in rat.中国临床康复,2003,7(22):3074-3076.

25 沈上,边景檀.电针引起脊髓P物质释放的频率依赖性.生理学报,1996,48(1):89-93.

26 崔仁麟,田宇瑛,马春红,等.低位脑干和脊髓P物质在针刺镇痛作用中的神经特殊化研究.针刺研究,1994,19(3):45-46.

27 边景檀.脊髓中SP参与电针镇痛的研究.生理科学进展,1995,26(4):325-328.

28 曹东元,牛汉璋,赵晏,等.穴位刺激经初级传人反射引起SP释放.中国针灸,2001,2l(10):623-626.

29 高巍,黄裕新,陈洪,等.电针足三里对大鼠ir-SP及细胞免疫的影响.第四军医大学学报(J Fourth Mil Med Univ),2001,22(9):793-796.

30 雷亚宁,胡道松.电针足三里穴对大鼠小肠ENK能和SP能神经的影响 .上海针灸杂志,1995,14(6):268-271.

31 Liu JH, Yan J, Yi SX,et al.Effects of electroacupuncture on gastric myoelectric activity and substance P in the dorsal vagal complex of rats.Neurosci Lett. 2004,Feb 12;356(2):99-102.[PMID: 14746873]

32 田庆华,孙锦平,尹岭,等.电针大鼠足三里穴对脑干P物质基因表达的影响.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3,9(11): 652-653.

33 易受乡,林亚平,严洁,等.电针对大鼠胃运动P物质和胃动素的影响.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1,9(3):284-287.

34 常小荣,严洁,易受乡,等.电针“足三里”对大鼠胃电及脑肠肽的影响.中国针灸[Chinese Acupuncture & Muxibustion],2004, 24 (2):124-127.

35 邓元江,易受乡,严洁,等.刘卫英针刺足阳明经穴对静脉滴注阿托品家兔外周脑肠肽胃动素、P物质的影响.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6,12(7):557-559.

36 易受乡,严洁,林亚平,等.针刺胃经穴对M受体阻断大鼠胃电及脑肠肽的影响.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02,10(4):203-205.

37 刘健华,李江山,严洁,等.针刺“足三里”对大鼠孤束核P物质的影响 .针刺研究,2003,28(1):5-9.

38 Miyamoto Y,Yoneda M, Morikawa A,et al.Gastric neuropeptides and gastric motor abnormality in streptozotocin-induced diabetic rats:observation for four weeks after streptozotocin administration.Dig Dis Sci,2001,46(8):1596-1603.

39 Xu H,Li ZS,Xu GM.Research of gastrointestinal dynamics in stress .Shijie Huaren Xiaohua Zazhi,1998,6(4):345-346t.

篇(6)

[中图分类号] R197.3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7562(2011)01-0015-04

doi:10.3969/j.issn.1671-7562.2011.01.省略

A tablet PC combines 3G technology in hospital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application

SHI Sen-zhong, HUANG Hao, JI Xiao-bo

(Department of Information, Research Institute of Field Surgery, Daping Hospital,

Third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042, China)

[Abstract] Through analyzing the 3rd generation(3G wireless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ablet PC, a regime of 3G technology combining realization of mobile medical tablet PC was developed, which would ensure hospitals optimization of working flow.

[Key words] digital hospital; 3rd generatio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tablet PC

我院作为重庆地区的一家大型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信息化医疗建设得到了医院的高度重视。随着我院医疗容量的迅速发展及院所规模的不断扩大,医院使用网络的范围也随之增大。在一些特定的场合,有线网络受布设条件的限制,实际很难达到理想的应用效果,因此,迫切需要一种便捷性好、移动性高、灵活性强的计算机无线网络系统[1]。3G(第3代无线通讯技术)与传统的无线技术相比具有独特的安全优势,如果将其与平板电脑终端结合起来普遍应用在临床,将给医护工作带来更多的便利。

1 3G的定义

新的电信业务分类目录中对3G业务作了如下描述:3G,全称为3rd generation,中文含义就是指第3代无线通信技术。1G(第1代无线通讯技术)只能进行语音通话;2G(第2代无线通讯技术)增加了接收数据的功能,如接收电子邮件或网页;第3代与前两代的主要区别是在传输声音和数据速度上的提升,它能够在全球范围内更好地实现无缝漫游,并处理图像、音乐、视频流等多种媒体形式,提供包括网页浏览、电话会议、电子商务等多种信息服务,同时与已有第2代系统有良好兼容性。

2 国内3G及平板电脑的特点

2.1 3G技术的特点

3G是广域网,只要完成布网,没有所在地的限制。其基本的特征包括:(1) 速率高。高速移动环境下支持144 kbit・s-1速率,步行和慢速移动环境下支持384 kbit・s-1速率,室内环境支持2 Mbit・s-1速率的数据传输[2]。(2) 智能化。主要体现在网络业务提供的灵活性及终端的智能化,例如除输入密码外,还可以通过语音和指纹来识别用户身份。(3) 多媒体化。3G信息由语音、图像、数据等多种媒体构成,信息的表达能力和信息传递的深度都很高,可以实现多媒体业务在无线和有线网之间的无缝传输。(4) 个性化。用户可以在终端及网络能力的范围内,设计自己的业务。网络运营商为用户提供虚拟归属环境,使用户在拜访网络时可以享受到与归属网络一致的服务。(5) 人性化。用最少的码元传输量使用户获取最多、最有用的信息,要考虑用户在安全性、可靠性方面的需求,达到固网的水平[3]。

2.2 平板电脑的特点

如今的平板电脑已经具备了以下一些优势:(1) 操作方便。多点触控技术,让触控板可以感应多个点的动作,可以感应更多的手势而达到更多动作回应,能用手更方便地操作电脑。(2) 功耗低,蓄电时间长。Intel灵动处理器的发展解决了功耗和性能问题,平板电脑完全能应付长时间不充电的日常办公。(3) 便携。平板电脑已经变得更加轻薄,总体重量还不到1 kg,这是笔记本和台式机无法比拟的,6~10英寸的显示屏尺寸适合应用于临床。

3 3G发展的现状

2009年1月7日,我国3G移动通信牌照发放工作完成,标志着我国正式进入3G时代。早在几年前,美国、法国、日本、韩国等国家就已经迈入了3G时代。国外3G发展经历了从朦胧、观望到大力发展的艰难道路。美国的设备创新、日本周到细致的服务、法国政策的支持等都为本国的3G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引领世界3G潮流。

无线局域网协会的调查表明,3G网络办公可极大地提高经济效益。其中,提高工作效率6%,改善收益与利润6%,降低成本40%[4]。使用无线网络办公不但可以减少对布线的需求和与布线相关的一些开支,还可以为医院提供灵活性更高、移动性更强的信息获取方,并且,无线网络有很强的兼容性,能够支持多种类型的终端设备的接入[5]。在网络日益兴旺的今天,医院要获得更多的收益就必须加快信息化的进程。电子化办公、互联网资讯等都成为当今医院赖以生存的关键。3G技术的出现无疑给医院带来了新的生机,通过3G网络可以实时信息传递,融合语音、视频和数据应用等等,最大程度上加速了医院的信息化进程。

4 3G技术结合平板电脑实现移动医疗方案

3G结合平板电脑的数字医疗移动解决方案主要包括移动医疗和移动办公两大功能。其中移动医疗包括移动查房、即时医嘱执行、医嘱用药质控、移动会诊、移动护理。移动办公包括患者管理及后勤办公。方案构架参见图1。

图1 3G技术结合平板电脑实现的移动医疗方案

4.1 实现移动办公

3G自从问世以来,以无可比拟的优势迅速渗入到各个行业。3G带了一种新的理念。在现在已经拥有有线的医院来说,3G是有线网络的延伸和扩展,不需要改变原先的网络布线,也不需要重新安排有线施工,对那些重新建设网络的医院来说,使用3G更加节约了成本支出,避免了有线的大动干戈。在办公环境中使用3G网络,各种科室的医生护士、技术人员,只要有移动终端,无论是在医生护士办公室、学校资料室、会议室,甚至在宿舍都可通过无线局域网随时查阅资料、获取信息。领导和管理人员可以在网络范围的任何地点指示、通知事项,也就是说可以随时随地进行移动办公。

随着医疗行业办公信息化程度的提高,移动办公设备越来越普及。而传统的有线接入的方式却阻碍了这些移动设备发挥其移动的特性,移动设备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移动起来。3G带入医疗行业,抛弃了线的束缚,整个办公环境都移动了起来,医护人员可以随时随地进行网络连接,真正实现了无所不在的无线办公环境

基于平板电脑两个优点(第1,能够随身携带,屏幕大,使用方便,可视化效果好;第2,直板电脑内置或外置3G无线接入模块,能满足随时随地方便快捷的高速网络需求),结合无线方案,3G平板电脑在医疗行业的应用将有极大发展,医护人员将会从繁忙中解放出来,病人将得到更快更好的治疗。下面探讨一下这将对我们的医疗工作带来怎样的改变。

4.2 实现移动医疗

4.2.1 移动查房 平板电脑轻巧的手感方便携带,使查房时医生可以与病人互动,一边查房一边就可以做病历记录,并且可以直接在平板电脑上看CT、胃镜等检查结果。病人无论在医院里,还是家里,医生可以随时通过为医院开辟的“专用3G网络”登录内部系统,查看病人的病情变化,并及时处理。同时,医生还可以设置预警呼叫,一旦病况超过预警线,便自动发消息到医生的平板电脑上。有些监控中的糖尿病病人,血糖如果到达警戒值,监测仪器便自动发信息给医生,医生可以通过“专用3G网络”的平板电脑远程更改医嘱,这样便为住院护士争取到抢救的时间。轻巧的平板电脑使医生还可以实时了解医院运行状态、门急诊排队人数、专家排班信息、在线医生情况等。

4.2.2 移动护理及即时医嘱执行 现阶段我院所有的护理作业都围绕护士站进行,数据资料也都放置在此,护理记录是以纸本记录,护士巡房换药时一旦遗漏资料,就必须回护士站去取,来回很浪费时间。现在,数据可以通过3G网络显示在护士手中的平板电脑上,为护士省下了前期准备在与作业途中可能延迟的时间,护士手中的平板电脑通过3G无线网络与医院的整套信息系统相连,只要手指一点,护士就清楚地知道了病人的病史和详细资料、检查体温、服药情况等,相关信息也同步录入医院系统中[6]。查房医生手中也有同样一部电脑,如果有新的医嘱,或开新药,也可以在平板电脑上“无线开单”,病人家属只需到药房直接取药,大大降低医护人员工作强度、出错率,提升工作效率。

4.2.3 移动远程诊疗 直板电脑集合3G无线技术将成为最适合用于视频会议的工具。其内置摄像头,利用无线网络,就能轻松地与远在任何科室的其他医生进行实时的视频会议。医生可以戴耳麦,也可以使用平板电脑自身内置的麦克风直接进行对话,甚至可以利用外置的高清摄像头给病人远程会诊,目前各大医院医生接到会诊单时,为了给其他科室的病人会诊,总是奔波于各个科室之间,这也是临床医生经常抱怨但又得不到解决的问题。而利用这样的终端实现远程会诊这个功能后目前这种陈旧的会诊方式将会结束,大大减轻医生的负担。

3G技术使病人、护理人员、医生随时都能保持联系。病人和医护人员可以查看病人的数据资料,而医生也可以远程检查这些信息。病人及其家属可以从医疗健康机构那里获取健康信息,同时还可以监测健康状况,并利用这些信息调整自己的行为。使许多年长者能够独立在家中居住,并同时接受无线终端的监控,这使他们无需被迫离家而居住在看护机构。同样,接受心脏康复治疗的心脏病人也能够在家里休养,而他们的心率依然会得到持续监测,在紧急情况下,在医疗人员到达现场前,这些终端就可以将最新数据传送给医疗人员以及急诊室的医生。这给发展中国家尤其是对于距离市区医院或医疗机构数百公里之外的欠发达社区带来的影响最为深远。3G移动医疗技术无疑是解决农村地区,专业医疗人员及医疗设备匮乏问题的最有效的方法。

4.2.4 医嘱用药质控 通过与用药质控系统的链接,医生开方、医嘱修改,护士转抄、申请、发药、调剂,患者服药全过程医嘱、药品、患者实时审核原则,确保三者一致性。当医嘱、患者信息发生变化时,对用药产生影响,护士、药剂师将通过3G平板电脑及时得到警报,在保证医嘱正确执行的同时,减少护士及药剂师因退药产生的工作量及因医嘱变化导致的药品浪费。

4.3 3G移动医疗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办法

尽管3G移动医疗优点很多,但也有不足之处。如若使用3G移动医疗,医院的机密或隐私资料将把数据交给3G移动运营商来管理,最具有数据掌控权的已不再是用户本身,而是3G移动运营商,虽然在理念上3G移动运营商不应具备查看、修改、删除、泄露这些数据的权利,但实际操作中却具有这些操作的能力。如此一来,就不能排除数据被泄露出去的可能性[7],所以高安全性的前提是3G移动运营商行业道德的保证以及应对3G移动运营商的权限有所控制。若使用3G移动医疗,医院没有必要担心自己的数据会消失,但是由于3G移动医疗是开放式的,如果3G移动运营商自身出现的某种内部故障导致资源无法及时访问到关键数据,就会使医院蒙受巨大损失,所以3G移动医疗的可用性也必须得到3G移动运营商的保证。

从总体上看,解决3G移动医疗的不足之处可以从用户、政府和3G移动运营服务提供商等几个方面着手。从用户角度来看,用户可以通过选择信誉良好的3G移动运营服务商等方式有意识地保护自己的隐秘数据,政府可以通过立法、建立第三方监管机构等方式为3G移动医疗提供体制上的安全保证,3G移动运营服务商主要是从技术等角度配合政府等各方面构造合理可行的3G安全架构。

5 小 结

3G与平板电脑目前在国内已经普遍使用于日常生活中[7],但国内各大医院还没有任何医院实现3G结合平板电脑的方案,一旦国内3G运营商与医院达成保密协议,为医院提供“专用3G网络”,政府通过立法、建立第三方监管机构等方式为3G移动医疗提供体制上的安全保证,那么安全问题将得到解决。社会总是在不断发展、进步,3G与平板电脑在技术上都已成熟,在网络日益兴旺的今天,医院要获得更多的收益就必须加快信息化的进程。电子化办公、互联网资讯等都成为当今医院赖以生存的关键。3G的出现无疑给医院带来了新的生机,加速了医院的信息化进程,如果能在临床上广泛应用,我们的医疗方式将向前跨出巨大的一步。

[参考文献]

[1] 唐雄燕.宽带无线接入技术及应用――WiMAX与WiFi[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123-145.

[2] CHERRY S M. WiMAX and Wi-Fi: separate and unequal[J]. IEEE Spectrum, 2004,12(3):155-160.

[3] 刘宝玲.3G移动通信系统概述[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8:151-187.

[4] 办公无线化掀起下一轮办公室革命[EB/OL].[2009-03-26]http: //info.office.省略/2009/03/26132352908.shtml.

篇(7)

一、电影艺术的特征

1、电影艺术所具有的审美特征

电影艺术作为一门独立的艺术,其本质被克拉考尔说成为“物质现实的复原”。电影艺术是一种运动的视觉艺术。首先它和摄影绘画一样具有最基本的物质元素光、影、色、形。电影艺术能够像戏剧、舞蹈艺术一样,可以通过视觉和听觉的功能,艺术地表现和再现出现实中的生活情景。

电影艺术所具有的审美特征是真实性、价值性和娱乐性。

电影艺术的真实性,真实,其实质是艺术的真实,是艺术对生活准确的提炼和概括。它包括有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的真实。内容的真实是艺术对社会生活内在规律的深刻反映,是社会生活本质规律的揭示。形式的真实是艺术对社会生活外在规律的反映,是社会生活外表的再现或是表现。我们通过所说的艺术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就是这样一个意思。

电影艺术的价值性。电影艺术具有特有的观赏的艺术价值和净化心灵、移风易俗的教育价值。电影能让你亲临其境,亲身感受。进入到你想像中,或是未曾想到的世界中去体验,使你将你的全面情感投入到电影的情节和音乐中,你的思想感情都会随着影片中的思想情感和主人翁的命运,随着电影音乐的节拍而起伏变化。

电影艺术的娱乐性。电影艺术通过现代化的技术手段,依托现代化的音画设备,给人带来高级视听享受。使人倍感身心愉悦和畅快。

2、电影艺术所具有的知觉特征

电影艺术所具有的美感是它的知觉特征的集中体现。电影艺术的美感首先是电影的形式美,其中包括我们视听感受中的绘画和音乐美。还有电影艺术本身的电影语言美,即蒙太奇运动表现的美。在电影中往往是音乐和语言相结合,音乐和场景相结合,电影美术的声光色影相交织,通过这样一种综合艺术表现形式创造出电影艺术所特有的美来。其次是电影的内容美。电影通过故事内容深刻地揭示社会发展规律,反映广大人民群众善良愿望,或是批判现实,或是揭示丑恶的东西,或是颂扬美的东西,形成一种为大众所接受的批判现实主义的美。通过形式与内容最佳结合,让人感觉到一种意蕴深远的更高境界的美。

二、音乐美学的特征

1、音乐美学的审美特征

第一,音乐美学的艺术语言美。音乐是以声音为表现手段,以听觉为对象的声音的艺术,或叫听觉艺术,音乐艺术的声音,主要是由人们根据审美原则,加工创造出来的,而且由一系列乐音根据不同音高排列有序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即音乐学中所讲的乐音体系。在音乐美学的乐音体系中,它依据自己特有的律动美的法则构成了音乐艺术语言美的形式。

第二,音乐旋律的运动的时间性。音乐主要是在时间中运动的一种时间艺术。由于音乐的物质材料是声音这一特点,这样又赋予了音乐美学的另一个审美特征,即音乐旋律的运动的时间性。对于音乐的审美欣赏,随音乐的演奏、演唱而开始而开始,结束而结束。

第三,音乐美学的抒情性。这种审美特征是真接区别于造型艺术的。造型艺术讲究以直接表现的手段再现外部现实生活,而音乐艺术,则是通过内心的表现,来反映人的感情、意志、命运等。

它的表现方式,既可以直接地抒发人的内心情感,也可以采取间接方式,借音乐的语言来描绘社会生活场景或自然景物来抒发人的感情和意志,表达人们对于生活及生命的思考和体验,造成一种音乐艺术特有的意境,塑造出特有的音乐艺术形象,《春江花月夜》、《汉宫秋月》等这些古典音乐就是采用了间接表达的手段。

2、音乐美学的表现手段

“情动于中,故形于声”,“声音”声之象也。2这是古人对于音乐美学的最初理解。音乐美学的表现手段,最基本的表现手段是声音,准确的来说应该是乐音。以乐音体系为载体,音乐美学才可以充分地表现和反映现实生活场景,抒感。声音有其特质,不同的声音可以表现不同的情感。音乐有着许多影响因素,民族、地方风格的不同,时代环境音调的不同,所表现出来的音乐也不同。这也就是音乐艺术塑造音乐形象,再现一定外部现实生活的特性。

三、音乐美学在电影艺术中的应用

1、音乐美学在电影艺术中的应用手段。

随着电影艺术的不断发展,音乐作为电影综合艺术的一种表现形式,在电影艺术中对于表现故事情节等许多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电影中音乐的演奏通过现代技术处理,随电影放映而被观众所感知。电影音乐与对白、旁白、音响效果等其他声音因素结合后,如与画面配合得当,能使观众在接受视觉形象时,补充和深化对影片的艺术感受。电影音乐如脱离画面单独存在,则失去其视听统一的综合功能。在电影中,可以通过改变音乐的力度、密度、音色,突出某些乐器或增加立体感、增减混响程度等等,随着电影情节的发展而变化。所以音乐在电影中的作用不可忽视。

2、举例说明音乐美学在电影作品中如何与电影情节融为一体

篇(8)

创作电影,其实也是在创作美的艺术。观众对电影艺术的欣赏,实际上就是对“美”的艺术形象的感知与领悟。美既是人生命追求的意义所在,也是人对于客体的一种价值判断标准。在人类生命的意义与价值中,电影艺术的“美”占据极其重要的地位。电影艺术使观众在精神领域中获得审美的愉悦和生命价值的满足。这就意味着,要求和衡量电影艺术要用美学理论的标准来进行。电影理论全面、深入发展的突出表现是电影艺术美学特征的完美呈现,同时,电影艺术的美学还是对电影进行思考的一种方式。研究电影艺术美学特征时要把这种思考方式牢牢掌握,进而提高受众在电影艺术创作和欣赏时的自觉性。为中国电影的创作和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的电影人张艺谋,根植于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通过镜头语言与民族传统美学的有机融合,使得他的作品充满哲理的思考和诗情画意的美感。

一、电影艺术:电影与美学的有机融合

生活是由一个个社会现象组成的,生命的终极追求在于透过生活获得美的真谛,也就是说要通过研究表面现象去追求本质。电影是通过再现生活场景来传达思想和传递情感的。本质和现象缺一不可,两者的结合成为电影艺术存在的现实依据。可见,电影艺术是电影与美学两者之间的完美融合。电影有助于美学确定自己真正的研究对象,并以此为依据深入发展;美学有助于电影更加深入地探究画面与声音等现象,也就是更加深刻地理解电影的真正内涵。每种艺术都有自己独特的表现方式和不同的物质载体,以拍摄电影为例,电影艺术是运用摄像镜头来展现的。电影通过摄影机拍摄下来的一个又一个的具体镜头来反映生活,表现在银幕上则是欣赏者最直接的欣赏、审美对象。电影的一个镜头包括连续的一组画面,制作者根据分镜头剧本内容,采取不同的方法拍摄,得到许多不同长度的镜头画面,再按照一定的艺术构思把它们剪辑组合,并配以音响效果,影片即摄制完成。每个镜头的设计和创作都应遵循一定的美学原则。镜头中所包括的各种因素,从画面构图、光线配置、色彩运用到人物表演、节奏处理、音响效果等,都应具有一定的审美意义,使每个镜头在表现思想内容的同时,能产生一定的美感作用。摄影机的运动也同时实现了对镜头画面的自由驾驭,从而增强了画面的生命力和真实感,这也切实的论证了电影与美学结合综合表现艺术的重要性。中国电影一个世纪的风雨历程,给中国观众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迹。印迹的深处,正是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意蕴与风情神韵。张艺谋,作为中国当代导演中的代表人物之一,以专业的镜头语言作为主要的叙事工具,利用声音和画面的完美结合,并融入经典的民族文化和独特的美学思想,在有序的叙事情节中,实现一种饱含民族情感的审美愉悦和对传统文化的由衷赞美。

二、电影美学:电影艺术的审美性特征

美学是研究人类审美活动的科学。也就是说,美学的研究对象是审美现象。那么什么是审美现象?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民族观点不同,到现在也没有一个固定的答案。而电影理论家们认为电影是无须界定的。可见,美学家对待审美现象和电影理论家对待电影的态度有异曲同工之妙。所以,在研究电影艺术具有哪些审美特征时,电影受众的审美取向无疑是非常重要的。电影艺术的第一个审美特征是具有视觉呈现性的特点。因为电影总是用有视觉呈现性的画面语言来叙述故事的。所谓视觉呈现性,指的是电影所表现的东西必须是看得见的,能够被呈现在银幕上的。画面语言是电影特有的表现方式,它凝炼而又独特,是电影艺术特有的个性。电影艺术的第二个审美特征是具有色彩表情性的特点。比如,红色会让人联想到火焰,给人以温暖、热烈、热情奔放的感觉;黑色会使人联想到无边无际的黑暗,让人感到孤独、恐惧甚至绝望;而蓝色会让人联想到广阔的天空和浩瀚的海洋,给人以宁静致远的感觉。这些都是人类在生活实践经验中一点一滴总结出来的,从而赋予了客观的色彩以情感的内涵。色彩强烈的表情性,使得它成为电影艺术一个十分重要的抒情手段。电影艺术的第三个审美特征是接近生活,逼真自然。要求电影接近生活,不但是指外在现象的逼真,更指内在情感的逼真。有些电影过多的使用“巧合”、“偶遇”等情节,意在模拟再现现实生活中的真实情景,但其实这种表现手法往往是拙劣的,是最不真实的。电影能否真实的反映现实生活,归根结底取决于电影艺术家对待客观现实的根本态度。电影强调真实性,但并不意味着排斥艺术的“假定性”。反而有时候还常常借助这种“假定性”,来达到艺术的真实这样一种审美效果。只有牢牢把握了电影艺术的审美特性,再加上对蒙太奇手法的合理运用,对声、光、电、色彩、画面、音响、音乐等艺术元素与电影语言的有机组合,才可能创作出生动感人、深入人心的艺术形象,物化出具有丰富内涵的电影艺术作品。只有这样的作品才具有生命力和感染力,不但能吸引观众,更能感染和启迪观众,持续的发挥它的审美价值与艺术张力。张艺谋电影饱满的展示出其对于民族文化的理解和思考,这归结于他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崇尚与继承。张艺谋提取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代表性的文化意象和精神气质,通过镜头、语言、画面构图和电影叙事语言等集中表现出来。张艺谋对我国的民族传统文化情有独钟,他不断地挖掘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精髓,并移植到他的电影当中去。从他指导的电影《红高粱》可以明显看出,他在电影拍摄中通过一个个独特的镜头语言,凝练的呈现出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经典影像或美感景象,带给受众美的享受。另外,从电影叙事的角度来看,他将我国传统文化中提炼出的美学符号化,并进行艺术放大和适度夸张,使电影画面所承载的叙事内涵不断加宽、加深,从而使影片具有强大的艺术张力和艺术感染力。

三、艺术影响:民族文化与美学的完美结合

每一部电影的成功,都标志着电影艺术的星星之火在逐渐燎原,电影艺术存在的最根本意义在于,影片本身在获得受众的肯定时,能够把其最精华的美学思想也传达给受众并传扬下去。出彩的电影如何能在变幻多样的大环境下获得成功与肯定,值得我们去深思。电影《英雄》是张艺谋拍摄的第一部武侠片,他的拍摄理念和制作原则依然深刻的体现在这部影片当中。张艺谋对民族传统文化进行挖掘与探究,并将中国古典文化进行了无限放大,在影片中形成了独具内涵的意象符号,将一部武侠片以“诗情画意”的方式表达了出来。影片将每段故事都用不同的色彩进行表现,最大限度地实现了张艺谋内心对于中国古典美学与叙事内涵的深刻解读以及完美表达。张艺谋的电影美学思想得到了观众的认可,让电影人看到中国民族文化与电影融合的更多可能。在影片当中,张艺谋展现了自己对于民族文化中色彩含义的理解和感受,他的电影美学思想也通过色彩完美地表达了出来。电影《英雄》叙事的主要工具是色彩,同时色彩也对于环境氛围的营造、人物情绪的表达和审美取向的引导起着及其重要的作用。影片中泼墨般的大量运用色彩来推动故事情节的展开,不同的色块分别代表着不同的主题、情感和内涵,而且这些颜色都能在我国的民族传统文化中找到对应的内在精神含义,这也显示出张艺谋对自然美学和中国禅意思想的深刻把握。视觉的冲击是最强烈的,人们在看到画面的时候,首先扑面而来的是色彩,色彩对于刺激并调动人的情绪和情感是第一性的。影片中如此大块的、夸张的色彩运用,无疑是张艺谋对于色彩运用的一种大胆尝试。探讨张艺谋电影艺术风格对中国电影的影响可以发现,他运用色彩为电影带来了一种艺术美的叙事风格,为电影注入了丰富多彩的美,为电影带来一幅幅精彩的历史画面和一种发现人、发掘人性的美。另外,张艺谋将武侠中的精神气度和神韵在影片中进行放大表现,使整个武打场面呈现出一种唯美和诗情画意,这深深体现了张艺谋的电影美学理念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纵观张艺谋电影,从受众的观赏心理、审美取向、生活方式等角度分析,其中深具民族特色的普遍性规律存在。第一,在观赏心理方面,影片切合观众亲身体验,从影片营造的“现实生活”中观众能体悟到鲜活的生命力和丰富的人生感知。第二,在审美取向方面,张艺谋电影演绎民族悠久的历史故事、描绘民族浓郁的风土人情、展示民族独特的风俗民性,从而得到观众的普遍认同。

参考文献:

[1]金丹元.影视美学导论[M].上海大学出版社,2001.

篇(9)

“秩序”是事物存在、变化、运动、发展的一种规律,即有序性。处于人们身边的秩序现象随处可见,无论是事物的结构、形态还是事件的发展、运动、变化的规律,都呈现出多种多样的秩序性,这种秩序性结构是平衡态的,在形式上容易使人联想起秩序的存在。“秩序”表现了人的审美心理趋向和形式要求,阿恩海姆曾经论述:“人所具备的认识能力(其中也包括艺术创造能力)寻找的是秩序。科学的使命是在多样化的现象中提炼出有规则的秩序,而艺术的使命则是运用形象去显示出这种多样化的现象中所存在的秩序。”[1]贡布里希在其撰写的《秩序感》一书中曾经提出:人们在观察事物周围的外界环境时,还应该参照它最初始对事物的发展变化和运动规律所作出的预测,来判定其接受到信息的最终含义,人们将这种事物所谓的内在预测功能称为秩序感。可见各种形态的艺术形式在视知觉的建构过程中都具有秩序化的特点。电影艺术的“秩序感”属于视觉审美心理学的范畴,是人们感知和创造电影艺术形式美的过程,并且体现于视知觉的建构过程中,具有规律性和平衡感。

一、电影艺术“秩序感”的产生

在电影艺术中人们所体验到的美以及对秩序的感受是联系在一起的。贡布里希认为,我们应该把意义上的知觉与秩序上的知觉区别开来。其中意义上的知觉具有理性的成分,来自于人们有意识的思维活动。而秩序上的知觉则与人们生物活动体能相联系,更多的来自于人们体内有序的参照系,即人的知觉。所以,有秩序的发展过程是任何事物必须经历的变化过程。随着行为科学的不断发展,人们的行为逐渐掌握了规则的、系统的传达形式,而这种形式则可以使用数学的关系进行表达,通过人们头脑的衍变将极其复杂的感觉刺激转变为有序化,同时能够针对众多数学形式的理解作出选择和判断。以上说明,人类拥有着极为强烈的秩序感和对秩序的喜爱。在这里所说的秩序感,就是人对秩序的一种基本感受,是人们基于生物性基础上的一种感受。

(一)电影艺术审美过程中视知觉的基本特性

在电影艺术的“秩序感”中所指的感觉,已经包括了感觉与知觉这两个方面。托马斯•L•贝纳特指出:感觉是人们将周围环境的刺激信息传入头脑中的手段,而知觉则是人们从汇聚众多刺激的信息中整理、提取出于自身有用信息的过程。[2]波普尔也曾经提出:首先是在儿童或动物的身上观察到了一种对于规律性的强烈探求,然后在成年人的身上也发现了这种需求,促使人们不断地积极探索各式各样规律的存在。[3]电影艺术则是人们进行这一系列探索的成果之一。这里所提到的针对客观规律性的强烈探求,其实就是对事物发展“秩序”的一种需求,人们外部的文化机制和所存在的生物机制是这种需求的主要来源。电影艺术的视知觉中主观性探求是普遍存在的,由于每个人的生活经历、视觉心理的反应以及视觉感受的不同,其所拥有的视知觉反应则取决于电影艺术在传递什么信息及故事情节的发展具有怎样的心理趋向。只有当电影艺术的视觉感受与人们的心理知觉取向相一致时,才能真正引起观众的共鸣。

对电影艺术元素充分、恰当的运用,体现出了视知觉的特性影响电影艺术的审美过程。通过对受众的心理结构和视觉感受的分析,不断锤炼电影表现元素与艺术语言的每个细节,从电影剧本的创作、分镜头的切换运用到摄影空间的巧妙搭接,使得电影中每个表现元素都能够充分融合于有限的镜头画面上,从而在观众心理上产生反射,促进观众和电影作品之间的情感与信息的交流,不断深化电影的艺术内涵。

(二)“秩序感”存在于电影艺术语言表达之中

贡布里希在著作中指出,人们应该仔细分辨事物周围的环境,参照其初始对规律运动、变化和发展所作出的预测,以确定人们最终所感受到的信息的含义。并把这种存在于事物内在的预测功能称为秩序感。电影艺术中各种镜头和表现风格都具备不同的艺术特点和情感信息,灵活运用电影镜头语言并与电影风格表现一致,能够使得电影画面语言传达呈现出某种可延续的规律性,这样在电影艺术的视知觉传达上就有了“秩序感”。

秩序感是有机体在为自身生存所进行的抗争中诞生的,在知觉活动的框架下,秩序感存在的总体环境是有序的,以此作为从规则中进行分辨有机体偏差的参照。一个简单的例子可以证明这种关系:人们观看电影时,会伴随着音乐或画面的突然响起或中断而带来感官上的刺激,从而产生迭起的艺术效果,这正是打破原有的秩序所产生的艺术效果,吸引人们的注意力进而使人们产生听觉或视觉的特殊感受,而这里的特殊感受则是电影音乐和镜头画面的艺术趣味所在,也就是说电影艺术所表达的图像秩序生动地反映了人的审美心理秩序。电影艺术中产生的“秩序感”和视知觉的建构不分先后关系,几乎是同时进行的。秩序感使得人们能够联想到生活中的体验或视知觉经验,同时视知觉经验也能引导人们去感受秩序感,二者是相互作用的关系。当人以往的视知觉经验、心理取向与电影艺术中的“秩序感”呈现一致时,人们认为这种“秩序感”则是美好的、真实的,可以使人获得一种审美乐趣。因此人们的视知觉经验对电影艺术“秩序感”的产生起着重要的作用,并以此作为电影艺术的基本创作原则。

二、电影艺术中“秩序感”的特性分析

贡布里希认为,作为客观存在的“秩序感”,是人们与生俱有的适应和感知秩序的生物遗传的本能,能通过主体对存在客观秩序的感受来传达出对周围世界的认同感。电影艺术的“秩序感”是人类自主地选择和适应周围客观存在的秩序的结果,依据电影艺术的视听传达特点,决定了其艺术语言中的“秩序感”具有均衡感和规律性的审美心理特征。

(一)电影艺术“秩序感”的规律性

电影艺术“秩序感”的规律性主要体现于故事安排、构图画面、色彩风格、音乐音效以及镜头空间布局的剪辑与排列组合上,它们之间可以是相对静止而有序的规律,也可以是不断变化、发展运动的规律。贡布里希的理论在这里具有指导性的意义,他要求把周围客观存在的有机体视为具有能动性的机体存在,其运动、发展和变化是在其内在秩序感的指导之下进行的,不是盲目的活动,而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人们在电影艺术中经常看到,电影中人物的审美心理秩序与镜头画面形式秩序的安排进行同构的过程,最终使得电影作品得以完成。而这里所说人物的审美心理秩序,则是指人类自身生物体存在的秩序性和对客观秩序的存在主动地去感应、适应以至偏爱。从电影艺术的审美角度看,有的镜头拍摄按照镜头画面语言的特定规则灵活多变,富有愉悦灵动的秩序;有的电影艺术语言则安排得丝丝入扣、严谨规范,具有一定的理性秩序;有的电影色调风格赋予一定的情感意味,使得电影艺术的情感与秩序感紧密相连,较大面积持续地运用冷、暖色调对于营造电影的整体气氛起着重要的作用,能够潜移默化地引发观众的情感反应。视听语言本身也具有强烈的秩序感,写实的影像体现与音乐、音效的同步发展是秩序感自然性的体现,是人们的听觉与视觉所包含的内在的规律性所形成的视听效果。

(二)电影艺术“秩序感”的平衡性

作为电影秩序,本身具有一种平衡美,是一种艺术的形式秩序,因此平衡感是电影艺术秩序感中最基本的表现形式。通过人们大量的审美实践证明,所谓电影艺术的桥段是来源于介于理性化、规范化和冲突跌宕之间的故事情节安排和画面语言的表现。简单的故事情节不能引起观众的注意力,而太过于起伏动荡、冲突迭起的剧情安排又容易让人产生因知觉超负荷而带来的厌烦,使得观众停止进行欣赏。从电影艺术中审美的角度来理解,将平衡感进行理性的安排,是通过镜头的运用、色彩衔接、图像处理、音乐剪辑等要素的互相搭配体现出来的,能够拥有极佳的审美舒适度,使观众在最短的时间内捕捉到所需的信息,并与之融合达到身临其境的艺术效果。

三、“秩序感”对现代电影艺术发展的启示

“秩序感”是先于电影艺术之前就客观存在于人们的视觉经验里的,因此,电影的秩序化也就有了一定的规律可循。其中电影艺术审美内在的尺度是秩序,而这种秩序则是和谐、变化、发展的统一,始终是与平衡性、稳定性相联系的。秩序就是人类有序化能力的体现。例如,电影秩序化的代表作品《盗梦空间》,其吸引观众的主要原因是它将秩序与哲学和艺术进行充分的融合,是艺术秩序与秩序艺术同构的最佳代表之一。剧本的科学化、理性化安排,故事情节环环相扣的发展,神秘的色彩搭配和时空的纵横交错组成奇异的视听画面,里面没有任何表现性的成分出现。对于主观意识、镜头画面、音乐等的排除,使得观众主动地依照电影所需秩序表达的形式语言进行作品解读,让观众将艺术理性的形式秩序之间的互相交错进行联想。克里斯托弗•诺兰的这部作品以艺术秩序化的形式来表现电影的艺术特征,为了使电影语言容易让观众接受,作品尝试以观众的视角去创造时空、角色活动以及处理视知觉的平衡,电影艺术表现语言可以理性地理解为知觉与视知觉的重构、时间与空间的交错,以致观众所察觉到的秩序感是一种因精神作用而不是知觉作用引起的秩序类型。

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得现代电影的艺术形式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挑战。电影艺术的审美观念在人们心中悄然变化着,新媒体、新媒介以新兴技术的姿态广泛介入人们的生活。面对新媒介技术的挑战,对现代电影视听艺术表达进行研究与探索,是我们所要面对的重要课题。利用“秩序感”的自然属性――对秩序感的欣赏和认同是人类与生俱来的,对电影艺术的审美秩序和视觉规律进行把握,是发展现代电影艺术的一条有效途径。电影艺术在未来的创作发展中,要做到电影艺术的心理定向和视知觉经验、形式和内容、节奏与平衡等关系的统一,才能真正促使观众和电影之间进行情感交流,进而体现出电影艺术的整体美。

[参考文献]

[1] [德]鲁道夫•阿恩海姆.艺术与视知觉[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

[2] [美]托马斯•L•贝纳特.感觉世界――感觉和直觉导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5.

篇(10)

随着现代人生活节奏的加快,闲暇时间也越来越“细碎”;“快餐文化”也随之应运而生。[1]这也促使微电影在仅数年间,便在网络、新媒介的推动下以铺天盖地之势席卷中国,其影响力已远远超越了传统电影和广告。微电影受其门槛较低等因素影响,导致剧本创作、角色塑造、拍摄技巧、后期制作等方面均无法得到有效保障,进而也导致目前微电影的质量良莠不齐;尤其是在艺术创作方面,尚存在作品制作粗糙、无深意以及一些基本的影视语言、叙事手法等的运用均不理想的情况。[2]本文则结合相关理论来对微电影的艺术创作进行系统的阐述,以期为我国微电影艺术创作及未来发展提供一些参考。

1 微电影艺术形式剖析

微电影作为一门视听艺术,其给予受众群体的第一印象就是形式,只有形式能够吸引更多的受众群体,受众群体才会去关注、聚焦微电影的内容。微电影与电影是相关的,其都是通过形式与内容来吸引受众群体的观看行为,这也是传统影视艺术的最终目的。因此,微电影创作者只有了解、掌握微电影的艺术表现形式才能在微电影创作过程中形成自己的艺术风格,并将真正的创作意图在微电影中表现出来。微电影的艺术形式可分为内在形式与外在形式。

首先,微电影艺术的内在形式。微电影艺术的内在形式就是其创作内涵的最高要求;也是其塑造、形成微电影艺术的价值与精髓所在。因此,微电影艺术的内在形式也就是引发观众心理活动并引起情感共鸣来表现出微电影的主旨、内涵以及社会价值。[3]

其次,微电影艺术的外在形式。微电影艺术的外在形式就是借助影视艺术形象来传达、表现的技术手段、语言特色以及结构技巧等。由于艺术作品本身往往是内外形式紧密结合在一起,并通过自身的艺术形式来表现其内涵的,微电影也同样如此,因此微电影艺术的外在形式主要涵盖了微电影的艺术结构、艺术语言、表现手法、表现体裁等几个方面。

2 微电影艺术创作方法

2.1 艺术创作方法的多样性

众所周知,传统电影的艺术创作方法是迥异的,是因人而异且多样化的。同样,微电影艺术创作的手法也因人而异,不尽相同;受微电影特征的影响,其艺术创作方法也尚无具体的、统一的创作规范,更没有具体的创作模式可以遵循,只能“借鉴”他人;这也是我国电影与好莱坞电影独具的创作模式和规律之间的差异。目前,我国微电影的门槛较低,平民化发展势头强劲,其创作者的创作思维、创作能力、艺术水平良莠不齐,同时,其在微电影创作过程中所运用的创作方式、表达技巧也不尽相同,这也直接导致微电影艺术创作方法具有多样性;其在微电影中所运用的表达方式与艺术技巧往往差异巨大。

2.2 艺术技巧的个性化

微电影创作者往往是立足于自己的艺术修养之上,运用适合于自己的创作技术与方法进行微电影创作;因此,微电影创作艺术技巧也具有较强烈的个性化风格,这既与微电影创作者自身的理论修养、艺术修养、创作技巧、实践经验有着密切的关系,也与其选择的创作风格有着直接关系。另外,微电影在进行艺术创作过程中,既要对生活原素材进行艺术升华,又要让微电影作品的表现内涵高于生活,使之可以对原素材的表现得到更高层次的艺术升华;这种高层次的艺术升华则与微电影创作者自身对生活、对素材的理解能力有关。正是这种“理解能力”的差异,也直接导致微电影创作者在微电影整体艺术创作、处理过程中,其所表现出来的艺术技巧出现了更大的差异化,进而也产生了更多的艺术效果。

3 微电影的叙事特征

叙事是微电影的核心。由于微电影与其他文本类叙事存在差异,微电影利用现代媒介材质运用光与影刻画出的光影运动更加生动、形象、立体、多维;其叙事也是一种多时空的综合运动艺术。因此,微电影的主要叙事特征有以下几方面:

3.1 叙事方式

不同类型的微电影其体现出来的叙事方式也不尽相同;而不同的创作者所选择的叙事方法也是迥异的。同时,由于微电影的叙事方式既没有统一的、明确的标准,也没有严格意义的规律,这也直接导致微电影在创作实践以及叙事方式选择上可以不断地创新。

微电影势必要以“内容”取胜,其叙事内容往往也具有“较高”的碎片性与海量性。由于微电影的叙事时间相对较短,因此微电影更适合“开门见山”的叙事方式。另外,一些微电影的创作者还借鉴了传统影视的叙事方式,如以一个简单却没有结尾的故事为叙事铺垫,进而引出微电影所欲表达的主旨。也有一些微电影创作是按照主题、思想去进行叙事的,以进一步突出、提示主题内涵。但是,无论是哪一种叙事方式,均要求微电影的创作者在实际创作过程中,通过不同的叙事方式来突出主题、思想,让受众群体可以明确微电影的主题与思想内涵,并在创作过程中发挥出个人风格或艺术风格。[4]

3.2 叙事视角

上一篇: 中兽医学的特点 下一篇: 双减政策的分析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