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2-15 11:34:28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保护自然的方式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0.概况
东方红林业局施业区总面积为421676公顷,其中:林地面积为391188公顷,非林地面积为30488公顷,分别占总面积的92.77%、7.23%;重点生态公益林面积为136165公顷,一般生态公益林面积为132267公顷,商品林面积为108890公顷,未区划面积为44354公顷,分别占总面积的32.29%、31.37%、25.82%、10.52%。
林地面积中:有林地面积为345622公顷,未成林造林地面积为1127公顷,苗圃地面积为110公顷,宜林地面积为43421公顷,辅助生产林地面积为881公顷,分别占林地面积的88.35%、0.29%、0.03%、11.10%、0.23%(疏林地面积为10公顷,无立木林地面积为17公顷,占不上组成)。
非林地面积中:农地面积为16986公顷,沼泽面积为9308公顷,水地面积为1474公顷,其它面积为2720公顷,分别占非林地面积的55.71%、30.53%、4.84%、8.92%。
1.湿地功能区区划
东方红湿地自然保护区位于东方红林业局大塔山林场,完达山东缘,乌苏里江中游西岸,地理座标为东经133°34′18″―133°56′30″;北纬46°12′00″―46°28′17″,区划面积为46618公顷,占高保护价值森林面积的63.77东方红林业局湿地自然保护区是以保护河漫滩沼泽、阶地沼泽等为主要类型的复合湿地生态系统,因此,以保护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生物多样性为主要目的综合性生态系统自然保护区,保护的重点是天然淡水沼泽湿地和国家级重点保护动植物种及栖息地。主要保护对象包括:
(1)三江平原与东部山地过渡地带河漫滩沼泽、阶地沼泽湿地及森林生态系统。
(2)以东北虎、中华秋沙鸭、红松等为代表的珍稀野生动植物资源。
(3)东北亚和西伯利亚水禽迁徒通道和栖息地。
(4)乌苏里江流域中游水源涵养林及保护地。
保护区划分核心区、缓冲区和实验区:
各功能区区划面积
核心区是东方红湿地自然保护区的沼泽湿地自然景观集中分布和典型代表区域,也是野生动物分布的集中地带,为绝对保护区域。核心区位于大塔山林场62、63林班,面积为20038公顷。该区域保持着原始的自然生态景观,处于保护区边缘,东临河岸灌丛沼泽及岛状疏林地与俄罗斯隔江相望,北到独木河,南至小木河以北,西以林场界和小木河与缓冲区分开。区内属于重沼泽及轻沼泽湿地,为季节性积水或常年性积水地区,以小叶樟苔草沼泽、毛果苔草沼泽和芦苇沼泽为主的植被类型。该地区地势低洼,海拔高75-83米之间,保护区的3条河流贯穿整个核心区,形成大片水面和大、小泡沼泽,水生生物及鱼类资源丰富。
缓冲区位于核心区的两侧,可防止核心区受到外界活动的影响和破坏,由于东方红湿地自然保护区东部以乌苏里江与俄罗斯为界,没有人为生产活动干扰,因此缓冲区只包围核心区的西半部分。沿核心区西以自然地理条件划界,西北以独木河为界,西南部以稀疏岛状林地和小木河为界。平均海拔高于核心区,该区面积15621公顷。缓冲区内具有河流、泡沼、湿地沼泽、草甸和疏林灌丛等多种生境,是各种鸟类及水生物栖息活动地,特别是处于沼泽林缘地带是鸟类栖息和兽类分布较为集中的区域。
实验区位于缓冲区的,包括除核心区和缓冲区之外的所有湿地、荒地和林地。实验区可以作为保护区有收益的各项生产活动实验基地,发展本地区特有的生物资源,开展种养殖业示范试验,建立人们所需要的人工生态系统,开展科学研究和科普教育。实验区面积10959公顷,其中森林沼泽湿地面积占52%。实验区具有各种复杂的生境类型,有利开展多学科的科学实验和研究。
根据保护区的资源现状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同时为兼顾湿地、森林研究的要求,将实验区划分为生态旅游区和多种经营区。全方位开展科学研究、生态旅游、珍稀动物养殖试验、珍贵稀有树种的培养及多种经营等项目。
2.湿地类型
根据国家林业局颁布的《全国湿地资源调查与监测技术规程》湿地分类系统,东方红湿地自然保护区的湿地类型主要包括河流湿地、泛洪平原湿地、湖泊湿地、草本沼泽湿地、森林湿地和灌丛沼泽湿地6种湿地类型。湿地面积达28653公顷,其中以泛洪平原湿地、草本沼泽湿地为主,占东方红湿地自然保护区湿地的70以上。
3.湿地自然保护区资源
3.1植物资源
湿地自然保护区内物种丰富,生物多样性程度高,是生物多样性丰富地区之一,植物区系组成较为丰富,可划分为5个植被型,6个植被亚型,18个群系组,30个群系,共有植物849种。
东方红林业局湿地自然保护区内重点保护植物:胡桃楸、水曲柳、黄檗、紫椴、刺五加、黄芪、野大豆、莲、平贝母、浮叶慈姑、貂藻、乌苏里狐尾藻、红松。省(部)级保护植物:蒙古栎、刺叶小、北马兜铃、水葡萄子、翅卫矛、色木槭、软枣猕猴桃、暴马丁香、东北龙胆、桔梗。
3.2动物资源
生境的多样性必然导致物种的多样性,该保护区代表性动物有马鹿、野猪、花尾榛鸡、太平鸟、中国林蛙等。
中图分类号:X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引言
江苏地区水网密集、湖泊众多,湿地自然保护区分布较广,国省干线公路穿越湿地自然保护区现象较普遍,本文以S331宝应至金湖段为基础,提出干线公路穿越湿地自然保护区的研究思路及办法,供类似项目参考。
S331宝应至金湖段改扩建工程串联了宝应县城、金湖县城及射阳湖镇等多个城镇经济节点,其升级改建对完善区域干线公路网络格局,提升整体通行能力,拓展沿海开发腹地,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等具有重要意义。老路途径宝应县城,城镇化严重,且路线绕行较远,其改线方案需穿越湿地自然保护区,穿越宝应运西自然保护区长约5km,穿越金湖湿地自然保护区长约2.9km。
2. 湿地自然保护区介绍
(1)宝应运西湿地自然保护区
2000年经扬州市政府批准宝应运西自然保护区升级为扬州市市级自然保护区。全区土地面积276.99平方公里,折合415491亩,占全县总面积的18.88%。区内陆地213622亩,占全区总面积51.40%,水域滩地201873亩,占全区总面积48.60%。
核心区范围以宝应湖隔堤为基线,向湖整体推进1060米至南北主航道,向陆地上延伸50米至排河,北至刘堡渡口,南至宏图河,形成水陆两块,连成一体。陆上滩地225亩,湖泊4767亩,合计4992亩。自然保护区没有划定缓冲区范围,核心区外全部为实验区。
宝应运西自然保护区主导生态功能为生物多样性及湿地生态系统保护。
(2)金湖湿地自然保护区
2003年10月14日金湖县成立金湖湿地自然保护区,经约5年时间的建设,2008年6月13日经淮安市政府批准建立淮安市级金湖县湿地自然保护区。
金湖县湿地保护区核心区域定在鸡鸣荡东则,约20平方公里,西边离西大堤大约2100米,东西长4000米,南离渡假村1000米,南北长5200米,其余为实验区。
金湖湿地自然保护区主导生态功能为生物多样性及湿地生态系统保护。
(3)湿地自然保护区保护类别
项目区域为里下河地区,属江淮平原的一部分,地势低洼。历史上里下河地区原是黄海的一个浅水海湾,是由长期的泥砂淤积和海浪冲击而成的碟型低洼的天然沼泽湿地。
评价区内人为开发历史悠久,沿线陆生生态主要为人工干预的农业生态环境。工程永久占用土地主要为耕地、林地、建设用地、河塘、鱼塘和滩地,分别占永久占用土地面积的18.3%、38.5%、0.3%、31.4%、0.3%和11.2%。
蕨类植物物种不够丰富,仅有3科3属6种,所含种类最多的科为木贼科。水生、湿生植物相当丰富,优势种有芦苇、菰、莲、李氏禾、水蓼、喜旱莲子草、n菜、菱、马来眼子菜、金鱼藻、聚草、菹草、黑藻、苦草、水鳖等。
野生陆生动物主要是两栖类动物、爬行类和啮齿类动物为主,尚未发现本区域有其他的大型野生动物。其他陆生动物以农村居民散养的牛、羊、猪、鸡、鸭为主。
留鸟是区域最稳定的鸟类组成成分,沿线地区留鸟资源有乌鸦、喜鹊、强脚树莺、野鸡、野鸭等。属于国家重点保护的有褐翅鸦鹃和大雁等。
优势藻类为小球藻、弓形藻、色球藻、舟形藻和纤维藻;评价区内浮游动物生物量平均为1.2445毫克/升。
(4)湿地自然保护区功能划分及保护原则
a)功能分区
湿地自然生态保护区(核心区)等生物多样性富集区为禁止开发区,其余区域为限制开发区。
b)保护措施
禁止开发区内禁止一切与保护无关的活动。限制开发区内,禁止开垦和排放湿地水资源、破坏野生动物的重要繁殖区及栖息地;禁止擅自采沙、取土、放牧、烧荒、砍伐林木、采集重点保护的野生植物;禁止非法猎捕受保护的野生动物;禁止向湿地内排放未达标污水、倾倒可能危害水体和水生生物的化学物品或固体废弃物。
3. 路线布设的基本原则
图3-1 路线与自然保护区的关系
(1)核心区
项目区域宝应湖国家湿地公园、宝应运西自然保护区核心区、金湖湿地自然保护区核心区禁止一切与保护无关的活动,原则上路线必须避让。
(2)实验区
项目区域内宝应运西自然保护区实验区、金湖湿地自然保护区实验区限制进行有污染的相关活动,原则上采取保护措施的情况下可以穿越,但应尽量减少跨越湖泊桥梁规模并缩短穿越实验区里程长度。
表3-1 路线穿越自然保护区的长度
4. 采取的措施
(1)路线布设
a)选择湖泊、河流较窄处穿越,尽量降低桥梁施工和后期运营搅动水体和河床底泥带来的干扰,减少对鱼类的驱赶效应;
b)选择距离鸟类栖息地较远位置通过,降低公路运营期间对栖息鸟类种类和数量的影响;
c)选择有相似的较大面积陆地通过,使这些鸟类、鱼类可重新选择栖息环境,不对其产生较大的影响;
d)通过线形设计和绿化措施,保持工程与周围环境协调,道路与周围景观完美结合。
(2)防护设计
采用植物生态防护方案,优先选择保护区的植物防护,很好地融入自然,达到道路与自然的完美结合。
(3) 桥梁排水设计
桥梁排水设计采用“直接收集+直接入湖”方案:直排式泄水管入口高出桥面3cm,每隔10m一道,内径10cm,收集式泄水管入口与桥面平齐,内径5cm,每10m一道,并与直排式泄水管间隔布置;收集后的桥面水,经桥头土路肩下埋设的PE管,导入雨污水处理系统处理。
(4)施工管理
a)选择低噪声的施工设备和工艺,降低噪声源;桥墩采用围堰施工,使悬浮物将尽快沉淀,降低对水生生物的影响
b)配备足够的洒水车、挡风板、篷布等,减小施工期间对环境的污染
c)自然保护区内不设置任何的取土场、弃土场、其他的堆放场所及大型的临时施工设施。
5.结论
331省道改扩建工程穿越运西湿地自然保护区和金湖湿地自然保护区,项目组在预可行性研究之前落实穿越保护区的环评专项,并在报告中认真落实生态环境保护措施,有效地消除或缓解工程建设和运营对保护区造成的不利影响,最终顺利地通过省发改委审查。
参考文献:
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使“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首次写入党的政治报告,并作为我们党的行动纲领,这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认识的新发展。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一种新形态。它以尊重和维护自然为前提,以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生为宗旨,以建立可持续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为内涵,引导人们走上持续和谐的发展道路。生态文明强调人的自觉与自律,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建设生态文明、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的过程是人类不断认识自然、适应自然的过程,也是人类不断修正自己的错误、改善与自然的关系和完善自然的过程。
人与自然的关系反映着人类文明与自然演化的相互作用及其结果。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依赖于自然,同时,文明的进步也影响着自然的结构、功能与演化。在原始社会,由于社会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人与自然的关系更多地表现为人对自然的敬畏和被动服从。到了农业文明时期,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生产力水平的逐步提高,人类开始不安于自然的庇护和统治,在利用自然的同时试图改造和改变自然,而这种改造和改变往往伴随着很大的盲目性、随意性和破坏性。工业文明的出现,使社会生产力有了质的飞跃,人类利用自然的能力极大地提高。这时,人类对自然的理念也发生了根本的改变,由“利用”变为了“征服”,“人是自然的主宰”的思想占据了统治地位。笛卡尔就认为,借助科学“我们就可以使自己成为自然的主人和统治者”。但是,令人叹惜的是,由于盲目自大,人类对自然的征服和统治变成了对自然的掠夺和破坏,对自然资源无节制地大规模消耗,带来了污染物的大量排放,最终造成自然资源迅速枯竭和生态环境日趋恶化,能源危机、环境污染、水资源短缺、气候变暖、荒漠化、动植物物种大量灭绝……灾难性恶果直接威胁到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人与自然和谐也面临着有史以来最严峻的挑战。据统计,占世界人口26%的发达国家,不仅消耗着世界75%以上的能源和80%以上的资源,而且还利用其在资源消耗方面的优势,对本国自然资源实行保护,对发展中国家的自然资源进行掠夺性开发,从而加剧了资源的短缺和生态的破坏。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人类对自身与自然关系的反思和认识迅速升温。1972年,联合国发表了《人类环境宣言》,郑重声明只有一个地球,人类在开发利用环境的同时,也承担着维护自然的义务。90年代以后,以《里约热内卢环境与发展宣言》、《21世纪议程》为代表的一系列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纲领性文件的问世,标志着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已成为全球共识。
人类是大自然中的一员,人类起源于自然、生存于自然、发展于自然,人与自然本是一个须臾不可分离的有机整体,与自然和谐相处、和谐发展是人类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整体是基,共处是形,和谐是本。破坏自然就是损害人类自己,保护自然就是呵护人类自己,改善自然就是发展人类自己。当今世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和谐发展的关键,是要端正人的思维、校正人的认识、调整人的发展行为。人与自然关系发展演变到今天,自然界已经受到了人类活动的太多伤害。如果只是一味地坐等自然界的自行修复而不是给自然界恢复的机会,就难以从根本上重新建立人与自然之间新的平衡与和谐。因此,人类不仅要严格地保护自然,尽快地恢复自然,更重要、更急迫的是要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前提下,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运用自然规律科学地修复自然,在更高的层次上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从这个意义上讲,在建设生态文明、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进程中,保护自然是基础,恢复自然是目标,改善自然是关键。
二、建设生态文明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选择
在工业化的进程中,我国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由我国的基本国情决定的。近年来,我国环境保护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但是环境形势依然严峻,长期积累的环境问题尚未解决,新的环境问题又不断产生,一些地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已经到了相当严重的程度。发达国家上百年工业化过程中分阶段出现的环境问题,在我国已经集中出现,不仅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还给人民生活和健康带来严重威胁,直接危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未来十几年,工业化、城市化还将加剧,如果一般性地在政策上做些小的调整,或在原有的政策框架内“加大力度”,很难彻底解决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我们必须通过发展方式、消费方式的根本性调整,大力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大幅度降低污染排放强度,努力实现废物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力争以最小的资源和环境代价,支撑和实现我国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在工业化的进程中,我国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提高我国经济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措施。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稀缺性成为人类社会面临的共同问题。无论出于全球环境保护的需要,还是一些发达国家出于贸易保护的需要,生态化设计、循环利用资源、保护环境等已成为产品竞争力的重要标志。可以预见,谁在有利于环境保护的产品设计、技术创新方面占据优势,谁就在新的国际竞争中占据了制高点。我国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必将深刻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推进工农业生产、生活消费等向着有利于环境保护的方向发展。通过将保护环境的任务渗透到生产、流通、分配、消费的全过程,将保护环境的要求体现在价格、财税、金融、贸易政策中,推动技术创新沿着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循环经济的方向迈进,使我国的工业化真正走上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从工业大国向工业强国转变的历史进程。
在工业化的进程中,我国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将为全球环境保护作出积极贡献。发达国家在工业化的进程中,走过了一条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20世纪的100年中,美国累计消费了大约350亿吨的石油、73亿吨的钢、2亿吨铝、100亿吨的水泥,付出了沉重的环境代价。对全球环境安全造成了巨大的威胁。我们建设生态文明,就是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从根本上摒弃发达国家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模式,为全球环境保护作出积极贡献。
三、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切实解决好四个问题
改革开放近三十年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但必须清醒地看 到,我国的生态形势也十分严峻,我们的经济增长是建立在能源消耗较高、生态环境破坏较大的基础之上的。无论是维系人们基本生存的耕地、淡水,还是支撑经济持续增长的能源和矿产资源都相对短缺,据权威统计资料表明:我国人均矿物资源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58%,淡水资源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5%,耕地资源也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40%,且生态环境十分脆弱。这一矛盾在今后一个时期将会更加突出。所以,我们不能继续走大量消耗资源能源的传统工业化道路,而必须重新审视和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切实解决好四个问题,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1、建立全民生态文明观。生态文明最关键的观点就是人和自然不是对立的双方,是和谐相处的统一体。因此,建立全新的生态文明观念,不仅科学家要高度重视,而且政治家、企业家及全体公民都要高度重视,站在自然之子的角度,人类应当约束自己,摆正自己在自然界中的位置,关注自然的存在价值。在改造自然的同时要把自身的活动限制在保证自然界生态系统稳定平衡的限度之内,加快实现“三个转变”:一是从重经济增长轻环境保护转变为保护环境与经济增长并重;二是从环境保护滞后于经济发展转变为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同步;三是从主要用行政办法保护环境转变为综合运用法律、经济、技术和必要的行政办法解决环境问题。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协调发展。
2、建立法律和伦理保障。健全的生态法律制度不仅是生态文明的标志,而且是生态保护的最后屏障。法律制度是文明的产物,它标示着文明进步的程度,其作用在于用刚性的制度约束人类的不文明行为,惩罚破坏文明的行为。从我国的情况看,《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制定并实施以来,已有一定的立法、执法实践。目前的当务之急是要严格落实环境责任追究制度,尤其是刑事责任的追究制度,加大对违法超标排污企业的处罚力度,严惩环境违法行为。根据不同地区的环境功能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按照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的要求确定不同地区的发展模式,引导各地合理选择发展方向,形成各具特色的发展格局。克服生态治理中的“地方保护主义”行为。加快建立健全生态法律制度体系,以制度规范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从而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与此同时,积极建立生态伦理,提倡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建立一种普遍的道德自律,就是从每一个人做起,阻止自然进一步恶化的脚步,国际上发达国家必须承担更大的责任,国内排污大户必须承担更大的责任,必须将环境污染和向自然索取限定在科学容忍的范围内。
3、建立文明的生产方式。传统的生产方式对能源和材料的利用是粗放式的,是资源―产品―废物―排放单向度的线性发展模式,通过把资源变成废物来实现经济的增长。这是一种“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不协调”的生产方式。而资源供给能力、环境自净能力和自然承载能力却是有限的,若不转变传统的生产方式,发展与环境的矛盾将会激化,生态危机将会加剧。(举例:巫山煤矿)因此,生产方式必须向“原料和能源低投入、产品高产出、环境低污染”转变,发展循环经济,使原材料在生产链条中多次、反复、循环利用,形成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循环流动,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对资源的消耗和对环境的污染。
4、建立文明的生活方式。文明的生活方式就是生态化的生活方式,生态化的生活方式的核心内容是生态消费方式。所谓生态消费,又称生态文明消费或绿色文明消费,是指以维护自然生态环境的平衡为前提,在满足人的基本生存和发展需要的基础上的适度的、绿色的、全面的、可持续的消费。积极倡导消费者的循环再利用,引领生态化的生产方式,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对能源的消耗和对环境的破坏。同时,强调每个人对环境保护贡献力量,从小事做起,比如积极清除白色污染,外出旅游主动收集垃圾,不穿皮毛衣服,不吃野生动物。还要建立开发环境的补偿机制,谁破坏,谁补偿;谁污染,谁治理。这样坚持下去,我们坚信人类生存的环境会一天天优化起来。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赋予环境保护工作最重要、最根本的时代重任,是推进环境保护历史性转变的出发点和根本目标。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新时期环境保护工作的基础和灵魂。
一、生态文明的实质是要摆正人与自然的关系
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使“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首次写入党的政治报告,并作为我们党的行动纲领,这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认识的新发展。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一种新形态。它以尊重和维护自然为前提,以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生为宗旨,以建立可持续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为内涵,引导人们走上持续和谐的发展道路。生态文明强调人的自觉与自律,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建设生态文明、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的过程是人类不断认识自然、适应自然的过程,也是人类不断修正自己的错误、改善与自然的关系和完善自然的过程。
人与自然的关系反映着人类文明与自然演化的相互作用及其结果。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依赖于自然,同时,文明的进步也影响着自然的结构、功能与演化。在原始社会,由于社会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人与自然的关系更多地表现为人对自然的敬畏和被动服从。到了农业文明时期,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生产力水平的逐步提高,人类开始不安于自然的庇护和统治,在利用自然的同时试图改造和改变自然,而这种改造和改变往往伴随着很大的盲目性、随意性和破坏性。工业文明的出现,使社会生产力有了质的飞跃,人类利用自然的能力极大地提高。这时,人类对自然的理念也发生了根本的改变,由“利用”变为了“征服”,“人是自然的主宰”的思想占据了统治地位。笛卡尔就认为,借助科学“我们就可以使自己成为自然的主人和统治者”。但是,令人叹惜的是,由于盲目自大,人类对自然的征服和统治变成了对自然的掠夺和破坏,对自然资源无节制地大规模消耗,带来了污染物的大量排放,最终造成自然资源迅速枯竭和生态环境日趋恶化,能源危机、环境污染、水资源短缺、气候变暖、荒漠化、动植物物种大量灭绝……灾难性恶果直接威胁到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人与自然和谐也面临着有史以来最严峻的挑战。据统计,占世界人口26%的发达国家,不仅消耗着世界75%以上的能源和80%以上的资源,而且还利用其在资源消耗方面的优势,对本国自然资源实行保护,对发展中国家的自然资源进行掠夺性开发,从而加剧了资源的短缺和生态的破坏。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人类对自身与自然关系的反思和认识迅速升温。1972年,联合国发表了《人类环境宣言》,郑重声明只有一个地球,人类在开发利用环境的同时,也承担着维护自然的义务。90年代以后,以《里约热内卢环境与发展宣言》、《21世纪议程》为代表的一系列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纲领性文件的问世,标志着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已成为全球共识。
人类是大自然中的一员,人类起源于自然、生存于自然、发展于自然,人与自然本是一个须臾不可分离的有机整体,与自然和谐相处、和谐发展是人类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整体是基,共处是形,和谐是本。破坏自然就是损害人类自己,保护自然就是呵护人类自己,改善自然就是发展人类自己。当今世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和谐发展的关键,是要端正人的思维、校正人的认识、调整人的发展行为。人与自然关系发展演变到今天,自然界已经受到了人类活动的太多伤害。如果只是一味地坐等自然界的自行修复而不是给自然界恢复的机会,就难以从根本上重新建立人与自然之间新的平衡与和谐。因此,人类不仅要严格地保护自然, 尽快地恢复自然,更重要、更急迫的是要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前提下,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运用自然规律科学地修复自然,在更高的层次上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从这个意义上讲,在建设生态文明、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进程中,保护自然是基础,恢复自然是目标,改善自然是关键。
二、建设生态文明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选择
在工业化的进程中,我国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由我国的基本国情决定的。近年来,我国环境保护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但是环境形势依然严峻,长期积累的环境问题尚未解决,新的环境问题又不断产生,一些地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已经到了相当严重的程度。发达国家上百年工业化过程中分阶段出现的环境问题,在我国已经集中出现,不仅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还给人民生活和健康带来严重威胁,直接危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未来十几年,工业化、城市化还将加剧,如果一般性地在政策上做些小的调整,或在原有的政策框架内“加大力度”,很难彻底解决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我们必须通过发展方式、消费方式的根本性调整,大力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大幅度降低污染排放强度,努力实现废物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力争以最小的资源和环境代价,支撑和实现我国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在工业化的进程中,我国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提高我国经济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措施。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稀缺性成为人类社会面临的共同问题。无论出于全球环境保护的需要,还是一些发达国家出于贸易保护的需要,生态化设计、循环利用资源、保护环境等已成为产品竞争力的重要标志。可以预见,谁在有利于环境保护的产品设计、技术创新方面占据优势,谁就在新的国际竞争中占据了制高点。我国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必将深刻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推进工农业生产、生活消费等向着有利于环境保护的方向发展。通过将保护环境的任务渗透到生产、流通、分配、消费的全过程,将保护环境的要求体现在价格、财税、金融、贸易政策中,推动技术创新沿着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循环经济的方向迈进,使我国的工业化真正走上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从工业大国向工业强国转变的历史进程。
在工业化的进程中,我国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将为全球环境保护作出积极贡献。发达国家在工业化的进程中,走过了一条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20世纪的100年中,美国累计消费了大约350亿吨的石油、73亿吨的钢、2亿吨铝、100亿吨的水泥,付出了沉重的环境代价。对全球环境安全造成了巨大的威胁。我们建设生态文明,就是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从根本上摒弃发达国家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模式,为全球环境保护作出积极贡献。
三、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切实解决好四个问题
改革开放近三十年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但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国的生态形势也十分严峻,我们的经济增长是建立在能源消耗较高、生态环境破坏较大的基础之上的。无论是维系人们基本生存的耕地、淡水,还是支撑经济持续增长的能源和矿产资源都相对短缺,据权威统计资料表明:我国人均矿物资源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58%,淡水资源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5%,耕地资源也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40%,且生态环境十分脆弱。这一矛盾在今后一个时期将会更加突出。所以,我们不能继续走大量消耗资源能源的传统工业化道路,而必须重新审视和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切实解决好四个问题,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1、建立全民生态文明观。生态文明最关键的观点就是人和自然不是对立的双方,是和谐相处的统一体。因此,建立全新的生态文明观念,不仅科学家要高度重视,而且政治家、企业家及全体公民都要高度重视,站在自然之子的角度,人类应当约束自己,摆正自己在自然界中的位置,关注自然的存在价值。在改造自然的同时要把自身的活动限制在保证自然界生态系统稳定平衡的限度之内,加快实现“三个转变”:一是从重经济增长轻环境保护转变为保护环境与经济增长并重;二是从环境保护滞后于经济发展转变为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同步;三是从主要用行政办法保护环境转变为综合运用法律、经济、技术和必要的行政办法解决环境问题。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协调发展。
正如马克思所说:“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的一致,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此外,“环境的改变”也即人“通过实践创造对象世界,改造无机界”。由此可见,人类的实践就是文化创造,或者说是在一定文化意义指导下的实践。
离开了文化创造就不是人的社会实践。正是在这个视界上,我们可将的“文化”内涵精确地厘定为“创造和实现人的价值的对象化活动”。把“创造”同“人的价值”关联起来,这在实际上确定了人在实践中的主体地位,并为“文化”指示了一种“人为”而“为人”。
由此可见,人类实践的“生产方式”是文化形成的前提和基础,而文化反过来指导人类实践。当这种决定性的“生产方式”不普遍存在的时候,他所创造的文化也会被渐渐地忘。
人类作为这个地球上的特殊成员,为了生息和繁衍,不断通过某种生产方式改造和更新大自然,同时也会形成一种自我意识,也就是固有的文化。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初级阶段,某种特定的生产方式决定人类对自然的依存度极高。随着科学技术的日益进步,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高度,人们的生产实践受自然的约束甚微,但却忽视了另一个问题,那就是逐渐背离了人与自然的文明的合乎道德的关系。伟大的生态文学家梭罗就强烈反对凭借科学技术干扰自然和统治自然,不赞成以人为本地对待自然。他还强调,人类应当崇拜自然,这种在更高阶梯上的自然崇拜,不仅能够拯救自然,而且能够拯救人类自己。直到人类和自然都面对生存危机的今天,人们开始认识到生态平衡,生态保护的重要性,人们在吃尽了毁灭大自然带来的苦果后,充分认识到保护大自然就是保护我们自己。而今天,如何创造一种生产方式来承载和谐生态理念呢?以蒙古民族为代表的游牧民族所选择的生产方式创造的生态文明理念给我们带来了深刻的启示。
二、蒙古游牧民族和谐生态理念的形成
蒙古民族曾经是典型的游牧民族,这个民族自形成以来就以游牧为主要生产方式,并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创造了辉煌的历史。蒙古民族在长期经营游牧经济的实践中,充分掌握了草原生态系统的内在关系,更重要的是从日常生活习惯到生产经营活动,从伦理道德到法律条文,从家庭教育到处处都体现了草原文化的核心内涵――和谐生态意识,这与蒙古族的自然崇拜和是密不可分的。蒙古游牧民族拥有从宇宙看人类的生态观,这种观念,视天地人为一体,把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作为自己的核心,把“自然神灵的生态崇拜”与“天地人的生态伦理”作为人的基本内涵和价值尺度,主张至诚尊敬大自然,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当作行为准则和价值尺度。这种体现在各个方面的和谐生态理念归根到底是由游牧生产方式的存在决定的。一个民族的自然崇拜和、价值观念都来自于社会生产实践,是在实践中创造的民族文化的一种体现。
游牧生产方式是迄今为止惟一以不破坏生态为前提的生产方式。它是一种简单再生产,草场面积和载畜能力的有限性迫使养牧人在畜群规模和草场生态平衡之间做出选择,采用限制牲畜数量的办法求得游牧业的可持续发展。游牧民族是较早的环境保护主义者,由其游牧的生产方式所决定。与自然生物融为一体,和谐共处,成为生物圈中不可替代的生物链环,不仅保持了古老的游牧文明,也保护了当时的自然环境和生态环境。作为生产组织的社会结合方式之一,游牧生产方式曾经是草原地区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它对促进草原畜牧业发展、保护生态发挥过重要作用。所以说,蒙古游牧民族几千年古老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是草原文化生态和谐理念产生的决定因素。
游牧生产方式的显著特征在于充分利用自然永续资源和环境来延续游牧人的生存技能。不断地迁徙和流动对于易于破坏的高寒腐质土的草原地带是唯一的生产适应方式。牧草资源和水资源是游牧文明产生和发展的物质基础,牧草的优劣和增减直接关系到游牧民族的兴盛与衰亡。有了丰美的水草,才能养育肥壮的牲畜;有了肥壮的牛羊马驼,才能确保游牧民族和游牧文明的存在和延续。水草和牲畜成为游牧民族的生命,它不仅是生产资源,也是游牧人的财富动产。因此,游牧民族很早就有了草原保护的习惯法、成文法和刑法。生态保护和环境安全意识是游牧民族民族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核心价值观。自然保护意识植根于族群的深层意识当中,继而又上升为游牧人的民族意识。除了长期与游牧人生存息息相关的环境保护与生产消费内在统一以外,游牧社会的统治者也会用法律、宗教、道德和伦理来约束人们的意识和行为。游牧作为一种生产方式,除了很好地适应干旱大风的草原气候以外,对于脆弱的草原生态环境也不构成太大的压力和破坏。游牧生产方式所这种和谐生态理念所蕴含的就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特征,而这种人与自然的和谐生态理念在历史上就是基于游牧生产方式而形成的。
三、游牧民族的和谐生态理念对当代的启示
游牧生产方式曾经是草原地区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对促进草原畜牧业的发展、保护生态发挥过重要作用。然而,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在畜牧业中的应用,它逐渐失去了先进生产力的性能而成为中性生产力,与分工、协作一样成为先进生产力发展的基础。由于受人口、草场面积、产权结构、经济形态、社会组织、农耕等一系列苛刻条件的限制,传统游牧业不可能再现。但现代生产方式依然可以利用游牧生产方式的合理内核来实现经济社会的永续发展,以寻求一条可持续发展道路。
(一)保护生态环境,维护地区自然生态系统和经济发展的平衡与和谐
重视生态建设,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大治理环境污染的力度,禁止各种掠夺和破坏自然的做法,坚决改变以破坏资源和环境为代价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采取坚决行动保护自然,维护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与和谐。同时,在全社会大力倡导节约资源的观念,培养节约资源的良好风尚,努力形成有利于节约资源、减少污染的生产模式、产业结构和消费方式,构建资源节约型经济体系和资源节约型社会。
(二)转变发展观念,发扬“生态文明”发展理念
目前我国正处于工业社会的中期加速阶段,要遵循社会发展规律,就需要大力度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服务业和循环产业。要依靠科技手段,大力发展先进生产力,坚决淘汰落后产能和技术,推动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可持续发展,实现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因此,必须高度重视科技进步的重要作用,着力提高经济效益,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这有利于资源的永续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符合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
(三)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发展循环经济模式
促使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增加资源投入带动向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带动转变。以资源的过度消耗和生态破坏为代价推进工业化,不仅资源难以支撑,工业化和经济发展难以为继,而且生态破坏、环境污染,妨碍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要通过培育循环经济产业链,使循环经济和循环产业成为新型工业化发展的引擎和抓手,提升和优化工业发展结构和质量效益。推动产业多元化发展,提升工业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的效力。通过转移和减少农牧民致富农牧民,放开土地、草牧场等生产要素价格,引入市场机制,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推进农牧业产业化进程,提升一产对经济增长的带动效益。
(四)合理开发和利用资源,实现地区经济永续发展
树立社会发展资源环境观,合理开发自然资源,增强环境保护意识。运用高科技手段研究自然发展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关系。研究生态、环境可以承受的能源资源的最大开发量和开发速度及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的开发方式,制定严格的资源和环境保护法规,以及人民健康安全和劳动保护法规并严格执法。建立资源开发的经济、生态、社会效益同步发展的治理模式,从开发地下资源或其他优势产品获取的利润中提取一定金额投入水土保持和沙漠化的土地整治,并吸取当地群众直接参予地下、地上的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整治工作。
在自然生态文明发展观的框架下,对“发展”概念的理解需要实现一个从“无自然的人类发展”到“有自然的人类发展”的范式转换。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是强调自然界本身具有发展权。与以往从“人类中心主义”角度考虑发展问题不同,新的发展概念是一自然生存权作为重要前提的。这是说,不仅人类,而且自然界的其他要素――从生物的种到生态系统――也都是的不容否定的生存发展的权利。这一命题乍看起来似乎荒诞不及,但实际上保换了自然生态文明发展观对人和自然关系的基本认识。事实上,如果只承认人的生存发展权而不承认自然的生存发展权,那么大多数破坏自然的行为都可以在保证人的生存的理由下正当化和合法化。传统工业文明正是从这里引发了各种侵犯自然的恶果。导致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不可持续性。第二是强调人类的发展必须考虑自然成本。自然生态文明观指出,人类所得到的发展实际上包含了自然成本在内的发展而不是不计自然成本的发展。以往的发展概念趋向于单向地显现人类征服自然所获的的经济利润,却掩盖了在自然资源环境上的巨量成本和不可估计的亏损。工业文明的发展的许多结果己经表明,今天的自然成本的过度丧失在将来也许花费成倍的代价也难以补偿。因此,在自然生态文明发展观中,那种不计自然成本、以牺牲自然为代价的增长不再有理由被视为是真正意义上的发展。真正的发展只能属于那种最顶限度地消耗自然成本并有效保持了自然持续性的人类社会发展。
但是值得辨析的是,强调人与自然的自然生态发展观,不等于可以简单地理解为放弃人的主观能动性对自然的改造能力,去消极地顺应自然。以舍弃人类社会根本发展为前提的自然发展同样不是自然生态发展观要求的。自然生态发展观既是高于传统工业文明的发展观,又高于一切前工业文明的被动的适应自然‘物竞天择’的发展观。我们不应从一个极端走入另一个极端,狭隘地只从环境资源保护角度来看环境资源问题。事实上,孤立地就环境而论环境,脱离了人类社会的自身需要,其发展观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和主体资格基础。自然生态文明观主张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寻求环境资源保护的最佳途径,将环境资源保护纳入人类社会对自然改造的求得自然发展的氛围中,而不是采用杀鸡取蛋的方式简单解决人和自然的矛盾。简而言之,人类发展有赖于自然发展和维护自然的平衡是人类进一步发展的基础,这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两者不偏废才是积极意义上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浙江社会科学1994年第1期申曙光等《生态文明――文明的未来》
河北地质学院学报18卷4期1995年谢军安《人类持续发展的资源基础》
一、威廉•莱斯“控制自然”思想的时代背景
(一)资本主义世界生态危机日益严重。在人类历史发展的过程中,自然界发挥了不可磨灭的巨大作用,但随着西方资本主义进入工业社会后,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人们改造自然的能力不断增强,人们想要征服自然的决心更加强烈。此后人类开始大规模开发自然、利用自然。资本家更是在利益的推动下,无节制地开采自然资源,污染生态环境,最终造成了对环境的破坏,从而加剧了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此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爆发,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通过先进的科学技术增强了对自然的控制能力,不断开发利用自然,造成本国资源短缺,环境污染。为了获取资源,谋取利益,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开始加大对不发达的发展中国家的资源的掠夺,并把一些对环境污染严重的工业企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从而加速了全球性的生态危机,气候变暖、土地荒漠化、酸雨等环境问题日益严重。人类开始了自我反思。(二)传统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方式的弊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两极格局出现,苏联成为唯一能与美国抗衡的超级大国,经济快速发展,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东欧各国开始纷纷效仿苏联的社会模式,但是却忽视了苏联模式的弊端。苏联模式是高度集权的政治经济模式,把加快经济的快速发展作为第一位,以高速的经济增长作为衡量社会进步的单一指标,实行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方式,为了经济的发展而不顾环境的好坏,不惜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来片面发展经济,大肆开采自然资源,污染生态环境。而受技术水平的限制,并不能使生态危机得以解决,从而使苏联发生了一系列严重的生态问题。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严重影响了人类的生产与生活,给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带来了挑战,人们逐渐开始关注生态问题,开始反思苏联模式的弊端。(三)全球性生态保护意识逐渐加强。20世纪60年代,生态危机在全球范围内上演,随着生态环境日益恶化,人们开始将关注的焦点由追求经济的快速发展转移到保护生态环境上来,生态问题成为人们共同关注的社会问题,人们迫切想要找到解决环境问题的方法。1962年,雷切尔•卡逊在《寂静的春天》一书中,通过大量的事实向人们说明了世界万物之间的密切联系,指出在人类破坏环境的同时,我们人类也会受到自然的威胁。因此,呼吁人们要爱护自然,保护生态环境。为了改善生态环境,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西方发达国家举行了一系列的环境保护运动,号召人们保护环境,此后,世界各国的人们纷纷加入其中,生态保护运动由此拉开序幕。
二、威廉•莱斯“控制自然”思想的主要内容
(一)生态危机的根源是“控制自然”。莱斯从意识形态批判的角度出发,将控制自然理解为一种观念,并且指出控制自然的观念是最终导致生态危机的根源。莱斯在研究生态问题时,认为当前社会存在两种对于生态问题的错误认识,一种是受工业技术革新和市场机制的影响,把生态问题看成一种经济问题,将生态环境看作一种商品,人们可以任意对其进行购买。莱斯认为,这种观念最终会导致人们对生态环境造成巨大的破坏,而人类将承担由于生态环境恶化而带来的严重后果。第二种不正确的观念是认为科学技术是生态危机的根源。莱斯指出,很多人认为当前的生态危机是由科学技术的出现所导致的,这种观念只看到了科学技术对人类造成的负面影响,却没有看到科学技术对于社会发展进步所起到的巨大的推动作用。真正造成生态危机根源不是单纯的科学技术的出现,而是根植于人类心中的追求控制自然、征服自然的欲望,科学技术只是人类用于自然和社会的工具。莱斯指出,随着控制自然观念的发展,这一观念逐渐成为一种社会意识,而资本主义社会是这一社会意识存在的第一种社会制度,在资本主义社会,统治阶级通过控制自然观念达到对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中人的控制,最终导致人们因社会控制而扭曲,人们丧失了自由,沦为了奴隶[1]。(二)控制自然的实质是控制人。在深入探索与分析之后,莱斯指出,控制自然与控制人之间存在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并指出控制自然的实质就在于对人的控制。莱斯认为,科学技术是将人与自然联结起来的中介和纽带,人类通过科学技术对自然进行改造。在对自然进行改造的过程中,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控制自然的能力在不断加强,同时对人的掌控力也在加强。他指出,科技不仅是一种控制自然的工具,更是一种控制人的工具,在我们使用科技控制自然,想要获得更大的利益的时候,实际上我们已经被科技所掌控。在利益的驱动下,我们不得不改变我们的行为康月/威廉•莱斯“控制自然”思想探究方式,科技在带给我们更多利益的同时也使我们处于它的控制之下。此外,莱斯认为,控制自然的过程实际上是由个人或社会集团完全支配现有资源,并且排斥其他个人和社会集团利益的过程,控制自然资源成为人与人之间斗争的关键所在,控制自然的背后实际上隐藏着人与人的关系。我们所说的实现人对自然的征服与控制,实际上只是单个人或社会集团为了自身利益来控制自然,他们占有着绝大部分的自然资源,并通过占有的社会资源实现对另一部分人的操纵和控制,因此,控制自然的实质是实现对人的控制[2]。(三)科学技术已成为控制人的工具。莱斯指出,控制自然的实质在于控制人,科学技术作为控制自然的工具现已成为统治人的工具。首先,莱斯指出,科学技术不是生态危机的根源,人们想要征服自然、控制自然的欲望才是造成生态危机的根源,科学技术只是人们用以改造自然、控制自然的一种工具而已,科学技术本身并不是造成生态危机的根源。科学和技术的进步使得人们的生产效率提高,更好地满足了人类自身的需求,缓和了社会矛盾,促进了社会的发展,这也让人们错误地认为科学技术就是造成生态危机的根源。莱斯认为,将科学技术看成生态危机的根源这是一种错误的认识,生态危机是在控制自然观念下不合理使用科学技术所造成的后果,只有正确地认识科学技术,合理使用科学技术才能真正解决人类所面临的生态问题。随后,莱斯指出,科学技术不仅是控制自然的手段更是控制人的手段,人们通过科学技术的手段实现对自然的控制,进而实现对人的控制。为了满足自身的物质需求,人们利用科技控制自然,获取自然资源,并对自然资源进行分配,从而对人们的生活产生影响,也改变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控制自然的能力不断加强,同时人们在生产生活中所受到的剥削和压迫也在不断加重。为了追求更大的利益,人们非理性地运用科学技术,以实现控制自然进而实现对人的控制的社会目标,最终导致科学技术的合理性的毁灭[3]。(四)以伦理和道德的进步来解决自然危机。探索解决自然危机的出路是莱斯控制自然思想的重要内容,莱斯把解决自然危机的出路归结于伦理和道德的进步,提出了解放自然的观念,并指出解放自然实质上就是人性的解放。莱斯认为,正是由于人类对于自然的大量掠夺和非理性对待,最终才导致生态危机的出现,这是人的伦理道德的缺失所导致的,是人非理性对待自然的必然结果。他指出:“控制自然的任务应当理解为把人的欲望的非理性和破坏性置于控制之下,这种努力的成功将是自然的解放——即人性的解放:人类在和平中自由享受它的丰富智慧的成果。”[1]莱斯强调,要想解放自然就要重新解释控制自然的观念,他指出,控制自然的主旨不在于科学技术的进步,而在于伦理道德的进步。他认为伦理道德的进步是科技进步的基础,因此,要停止把科学技术的进步作为控制自然的主导力量。此外,莱斯认为,要获得自然的解放必须对社会制度进行改造。要建立起一种人们广泛享有权利和履行义务,并且鼓励人们具有批判能力的新型社会制度,使得控制自然不再被看作是少数人的工作,而是社会公民普遍地树立起了环境保护的责任心,合理地使用科学技术,从而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4]。
三、威廉•莱斯“控制自然”思想对我国当今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一)树立全民生态环保意识。当前,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综合国力不断提升,但随之而来的生态环境问题也逐渐凸显出来,生态环境保护刻不容缓。近年来,我国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究其原因是由于人们的生态环保意识缺失所导致的,公民生态环保意识的缺失是当前产生生态问题的思想根源。因此,只有转变人们的思想观念,提升全民的生态环保意识,才能走出生态危机的困境。首先,我们要树立正确的生态观,正确认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注重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统一。自然界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因此,我们要尊重自然规律,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合理地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保护生态平衡,努力建成生态环境良好,人们生活幸福的社会主义国家。其次,要重视生态保护意识教育,培养人们的生态保护意识,这就要求在全社会范围内开展多样化的环境保护教育活动,宣传环境保护意识,营造良好的生态文化氛围,增强人们的生态保护责任感,使得人人都成为保护生态环境的践行者,实现生态保护的全民化。(二)加强科学技术的合理应用。莱斯主张,科学技术不是造成生态危机的根源,科学技术只是人们用以改造自然的手段和工具而已。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当人们正确的使用科学技术时,它能够提高人们的生产效率,促进社会的向前发展,但如果人们将科学技术不合理地应用于改造自然的过程中时,就会造成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从而招致自然的报复。因此,我们要树立正确的科技观,充分发挥科学技术的优势作用,促进社会的进步。首先,我们要合理使用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和建设的过程中,我们要构建良好的生态保护机制,及时解决在运用科技的过程中所产生的问题,保证生态环境免遭破坏,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其次,我们要加快科技创新,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在解决生态危机问题中的关键作用。一方面,我们要提高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增强国家的综合实力,为科技创新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和保障。另一方面,我们要改革科技创新相关体制机制,不断完善科技创新相关政策措施,建立科技创新鼓励机制,不断提高科研水平,增强科技创新能力,促进我国科研事业的快速发展。(三)加快生态保护制度建设。当前生态问题日益严重,生态保护迫在眉睫,因此,国家要加快生态保护相关制度建设,推动国家生态建设发展。首先,国家要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制定有关环境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通过法律的手段约束人们的行为,在环境治理过程中,对于社会上出现的严重破坏环境、浪费自然资源等行为绝不姑息,严厉惩治;同时,面对在环境保护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国家要与时俱进,不断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切实解决环境问题,促进生态平衡发展。此外,国家还要加强相关执法监督体系建设,建立政府、公众、媒体等多渠道的监督体系,同时,还要强化相关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使其切实履行好环境保护的相关职责,积极投身于生态保护的建设之中。最后,我们要积极开展与其他国家的交流合作,学习其他国家在环境保护方面的先进理念和举措,积极应对环境问题,提高生态保护水平。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作为我国的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它的完成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为环境保护贡献一分力量,共同守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
【参考文献】
[1]威廉•莱斯,著.岳长龄、李建华,译.自然的控制[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3.
[2]王雨辰.论生态学的生态价值观[J].北京大学学报,2009(09).
千万年来,大自然无偿地哺育着人类
但它也是有血有肉的
在它的血肉被不断地榨取后
它也需要爱护,需要休养生息
农本自然
当你欣赏着盘子里的风景,是否会思考生命的本质?当你迈步在楼宇之间,又是否隐隐怀念自然的空气和荡漾的绿草?人本是自然之物,他的故乡在遥远的非洲草原。钢筋水泥的出现,在人类全部的历史长河中短暂得可以忽略不计,因此你的骨子里会透出那种对绿色的向往和渴望。这样的你,一定不会愿意榨干地球母亲的血液。然而,这血液确实在一点点流失,土地荒漠化、板结、寸草不生,这一切正在发生。
农业本是自然之道,但是因为我们的贪婪才造成土地的破坏,也造成我们摄入过多原本自然界不存在的毒素。我们确实需要一种更永续的方式与自然相处,为了能永远得到大地母亲的滋养,我们需要一种更合乎自然规律地获取食物的方式。在此,我们把这种方式称为“生态农业”。
自然有它既定的运转程序,一年四季,播种有时,收获有时;世间万物,出生有时,消亡有时。我们只有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尊重自然的发展规律,才能与自然和平相处。而“生态农业”,就是是建立在人与自然的平等关系之上,它拒绝使用人为制造的化学品去污染和榨取土地,而更多地应用自然界中原本存在的相生相克的规律。
化肥、农药、规模化种植,这些看似标志着现代与科技的名词,正在一点一点地榨干大地最后的养分。作物的减产、害虫的爆发让我们不断地加大这些现代化学品的剂量,直到有一天,这一切孽缘回到我们自己头上。当我们开始怀念中国近5000多年的农耕文化时,我们才意识到也许生态农业才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方法。
生态农业反映的是人与自然、人与土地之间的关系。尊重自然,顺从自然规律,包容昆虫、鸟类、蛙类等生物来共同分享这个世界。自然对土地万物都是公平的,中国延续千年的农耕文化正是因为符合自然的理念,才将这片孕育千万华夏子孙的土地保存至今。虽然在商业横行的这个时代,人们开始以工业产品的均一化标准来要求农产品,使得统一施用化肥农药激素的农业生产成为一种潮流。我们仍不应当忘记,健康美味的农产品不是靠一味榨取就能获得的,和自然保护一样,只有细心地正确地维护,才能确保土地的健康,也只有健康的生态系统,才能让我们的种族和文明传承下去。
属于世界的生态农业
有幸在南非各保护区周转工作三年,让我有机会与历史最悠久的森林和草原亲密接触。在我们所拜访的南非圣?露西亚国际重要保护湿地,周围的社区居民一直以来依靠农业和畜牧业生存着。为了防止不适宜的农耕给湿地造成破坏,保护区除了雇佣当地居民在保护区工作,解决一部分农民的生活问题以外,还划拨了一定的土地,指导他们以正确的方式种植农作物。他们所采用的方式就是我们在国内常说的生态农业,具体的方式包括使用有机堆肥,进行间作和轮作等。当地从事农业劳动的多半是黑人妇女,她们不需要很高的教育水平就能学习这些农业方法。事实上,这些方法绝大多数都是传统农业所普遍采用的,代代相传的,保护区所需要做的就是向他们说明为什么要选择这种方式,并不时地让村民体会到这种种植方式的可持续性以及给他们所带来的环境以及经济上的回报。
虽然村民可能并不真正理解他们所做的农业实践的意义,但这些传统经验在学习自然保护的我们看来,却蕴含着丰富的智慧。
——间作和轮作允许不同的作物在土地上生长,使一个菜园就和原始森林一样充满着各式各样的动植物。生物之间相互作用,能消灭一些敌对物种,同时也相互帮助“好朋友”更好地生长。当昆虫来到这样一个菜园的时候,生态多样性会让它们无从选择,到处都有可吃的东西,但其中任何一种它们的主要食物都没有多到能让它们疯狂大爆发的程度,而且四处还都潜伏着它们的天敌。虽然没有杀虫剂来阻止它们取食人们的劳动成果,但谁也不敢太猖狂。如此,作物的产量虽不能与规模化农业相比,却以健康的方式确保了产量的稳定性以及可持续性。
——有机堆肥保护的是土壤的微生态。我们说“生态”的时候经常联想到虫吃草、鸟吃虫之类的食物链,殊不知我们的眼睛看不到的微生物和在地下默默工作的分解者才是生态系统最重要的一环。没有受过污染和农药伤害的土壤,原本就具有健康正常的菌落系统,将腐熟的菜叶、禽畜粪堆肥后浇上去,这些有机堆肥在蚯蚓及其他各级分解者的作用下很快分解,被作物再次利用,其中有益菌在代谢过程中形成的产物还能帮助植物抵挡病虫害。有机堆肥与看似简单便捷的化肥截然不同。化肥虽然能快速地给土地补充氮磷钾,却不能补充土地中的微量元素,也不能阻止土地中碳的流失,结果只能造成土地越来越贫瘠,越来越不健康,微生态也就随之破坏。一旦发生板结、微生态崩溃,这样的土地就失去了生命力,此时作物的生长只能进一步依赖于农药和化肥,用量越来越大,陷入恶性循环,直到营养耗尽,这块土地就算真正地毁灭了。有机堆肥就像是有生命的能量集合体,彻底让大地活过来。
在自然环境问题愈发严峻的今天,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也就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建立好人与自然的关系也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的要求。少年强,则国强,一个人的发展是从幼儿教育开始的,幼儿教育对儿童未来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创设绿色的教育环境,使幼儿在一个充满自然气息、富有生机的环境中进行学习,使幼儿更加热爱自然,使人与自然、动植物的和谐相处从幼儿开始。幼儿能够积极主动地拥抱自然,发自内心地保护自然,也使幼儿的学习充满活力,提升幼儿的学习兴趣,为幼儿一生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让幼儿从小与自然相融合,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并且主动地加以保护,才能够使绿色教育达到理想的效果。
一、生态启蒙教育与绿色教育的内涵
生态启蒙教育的科学理论指导是科学发展观,需要教育以人为核心,完善学生的学习结构,将生态文明中的关键要素与幼儿教学相融合,将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与科学发展观融入幼儿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去,让幼儿在潜意识中建立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的理念,努力将幼儿培养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益同时又乐于维护自然和促进我国可持续发展的人。绿色教育一词于20世纪90年代兴起,是一种现实生存教育,同样是一种适应社会的教育,致力于人的终生可持续发展,绿色代表了生命,代表了自然,也代表了未来。绿色教育与可持续发展理念有着很大的联系,要求人在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的同时实现人类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使得每个人自觉地热爱和保护环境,也是一种环境教育。
二、以生态启蒙教育为载体为幼儿创设绿色教育环境的发展
(一)启蒙教育生活化
幼儿学习能力强,也有模仿的天性,在这一阶段的教育过程之中,要遵循幼儿的天性进行教育,效果事半功倍。幼儿学习能力强,但是这种学习是不拘泥于课堂的,在很多情况下,幼儿在生活中的学习更多,这也就要求将生态启蒙教育融入幼儿的生活中去,例如,在给幼儿讲故事的时候可以挑选那些歌颂大自然的美好的内容,使幼儿对大自然呈现一种向往的态度,让幼儿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他们才能更加自主地保护环境。并且在日常的生活之中椭幼儿发现大自然的美,例如,组织学生集体看晚霞、看日出,让他们发自内心地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并且适时教育,让幼儿明白如果不对环境加以保护,这种大自然的美丽将会消失。教育不仅仅在课堂上,这种生活中的教育能够让幼儿更加热爱自然,潜移默化的教育方式更能让幼儿理解,同时也自然地完成了生态启蒙教育。
(二)融入自然的课程设计
在传统的教学之中,幼儿长期坐在教室里,他们很难真切地感受自然,也就无法与自然相融合。在教育活动中,我们应当适当增加幼儿与大自然相接触的机会,让幼儿在自然的游戏过程中观察、体验、探索……例如,在美术活动中,带领幼儿集体外出写生,让幼儿身临其境,描绘自然的美好,增加幼儿与自然接触的机会,这样在很大程度上可以使幼儿自然地感受大自然的美好,从而热爱自然。还可以随着季节的变化组织幼儿进行郊游,让幼儿在大自然中进行嬉戏,其目的都是让幼儿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同时又对幼儿进行保护自然的教育,这样是事半功倍的。但是在这些活动开展的时候,教师必须要注重幼儿的人身安全问题,必须对幼儿进行保护,远离危险的环境,让幼儿在一个安全的环境之中感受自然、接受教育,并且提升幼儿的学习兴趣,这对于幼儿的长久发展是极为有益的,也有利于教师的教学活动开展,一举两得。
(三)创建绿色教育环境
在现今的教学之中,虽然幼儿的学习环境很好,但是与自然的接触并不大,我们应当增加幼儿与自然接触的机会,而开展校园外的活动的机会是有限的,并不能经常开展,所以要为幼儿创造一个绿色的教育环境。简单地说,可以让幼儿自行照顾班级中的盆栽植物,使幼儿萌发保护植物的意识,而且能够养成爱劳动的习惯。如果条件允许,可以让幼儿自己养一个喜欢的盆栽,教师进行适当的帮助,培养幼儿的责任感,寓教于乐,从对自己盆栽的保护发展到对自然的保护之中。还要增加校园的绿化,让幼儿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有机会接触更多的植物,让幼儿了解人类自身是与大自然息息相关的,要与大自然和谐相处。鼓励幼儿从不践踏草坪这种力所能及的小事做起保护环境,让幼儿真切地感受到自己在为保护环境出力,使幼儿产生成就感,也就使得幼儿更加愿意积极主动地保护环境。
幼儿是一个人发展的开始,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将绿色教育与启蒙教育相结合,让幼儿从小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的习惯,有利于个人自身的长久性发展,也有利于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让幼儿从小做起、从小事做起,热爱环境、保护环境,拥有对环境的责任感,争当环保小卫士,为我国的环境事业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在中国土地上,像这样未被人类染指又植被丰富的荒原已越来越少,然而在整个世界范围内,已逐渐开始认知到这些荒原的价值。这也是各国国家森林和国家公园的由来,目的就是为了给予这些荒原以自由,让它们自由地生长和循环,确保它们不受到人类的利用和干涉。荒原正是这样一种奇异的地亢这里有似乎永恒的时间,有生命最为原初的动力,在这里人类唯一能做的就是反省自己的文化参照系。在今天的世界文明中,一种观点开始赢得越来越多的人的认同:就是检验一种文化是否完美,不是看它能否把所有的自然用来消费,而是看它能否明智地保护这些荒原的价值。只有懂得欣赏这种作为生命之源的荒原,才是一种真正完美的文化。
应当说,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曾经有这种超越性的智慧,儒家所说的“天人合一”和道家所说的“道法自然”,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把自然生态的平衡,作为人类追求的终极价值。所以《易》说“天地之大德日生”,《中庸》说“万物并育而不相害”,关注的都是大自然万物本身具有的生命价值。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自然秩序的演进不仅被看成是一种永恒的生命创造过程,也意味着在创造一种共同的生命价值。所有生命本于一源,生于同棍如同一个大家庭的不同成员,所以人们会像爱护自己生命一样尊重天地万物。这种“天人合一”的文化不只是一种理性认知,更是一种关于生命的情感体验。只有当人类能从情感上领悟和热爱自然时,才能真正理解“万物一体”是一种对自然的感恩情怀。
虽然近年来大陆也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口号,但更多地还是着眼于生产与生活方式的转变,对自然采取的仍是一种实用主义态度。即使提出保护自然,也是从保护人类自身的角度出发的。只有面对香格里拉这片充满原始野性的荒原时,你才能真正明白,我们需要的是一种文化和思维方式的转变。也就是说要把大自然的生命价值看作人类的最高价值,我们需要的不仅是对大自然的知识、审美和伦理教育,而是要从生命的本源来认知自然。理解到生命的本质,必须首先依赖大自然存在的生命系统。那种把人类与自然分裂成两个对立的领域,只承认自己的生命价值,而把其他的自然物看作人类可以随意征服的客体的文化和思维方式,显然在当下已行不通,也很难带来中国人在生产和生活方式的转变。
自然环境是人类和生物界赖以生存和活动的场所。人类在不断认识、利用自然环境的过程中,得以繁衍生息。但同时,人类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也达到了惊人的程度。环境污染。生态恶化,资源枯竭、人炸、、物种快速的灭绝等,这一切都直接威胁着人类的生存。拯救自然。拯救环境、拯救人类。已成为全球迫在眉睫的、无法回避的重要问题。因此,人类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的行为。重新反思人与自然的关系。我国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就把保护环境定位一项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国策。进入21世纪后,保护自然环境与持续发展已成为人类文明得以延续的必然选择,所以保护环境及时国策也是国情教育、素质教育。
一、 亲近自然的概念
“亲近自然”也就是接近自然,与自然亲和之意。亲近自然教育是老师通过课堂教学,幼儿实践活动,家园合力教育等方式,培养幼儿亲近自然、热爱自然的情感。从而建立起人与自然亲和的关系,产生良好的行为的教育活动。
二、 “亲近自然” 的家庭教育目标与方式
家长是幼儿的第一任老师,但是家长不一定都是学教育的,因此幼儿园必须对家长的教育目标和教育方式给与必要的指导。
(一)亲近自然的家庭教育目标:
根据幼儿智能发育和幼儿求知求解饿实际情况,可按幼儿园环境教育的具体安排,要求家长协助幼儿园完成和巩固环境教育的培养目标。也可根据不同幼儿家庭实际情况多点发散,有所创新。
(二)亲近自然的家庭教育方式:
1、建议或鼓励家长利用晚餐后散步、双休日郊游和节假日旅游等机会,带孩子出去走走,亲近大自然,领略大自然的美丽风光,感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境界。
2、带孩子走进大自然,感受四季给大自然的花草、树木所带来的各种变化,欣赏着五彩缤纷的世界。在秋季去看看飘落的形状不一、颜色各异的树叶,家长可引发出孩子的动手欲望,指导孩子用落叶剪贴形态各异、姿态万千的人物、动物等,了解大自然的景物千变万化,感受大千世界的无限情趣。
3、正确对待身边发现的环境问题,积极参与爱护自然环境的活动,愿为保护自然环境出一份力。
(三、)指导家长“亲近自然”教育的方法:
1、幼儿教师根据幼儿园环境教育的进展和需求,不定期地召开家园会或利用网络资源,把幼儿园近期对幼儿环境教育的内容和进展情况告诉家长,让家长了解孩子的知识掌握情况,清楚孩子在家生活期间家长如何配合幼儿园的环境教育。组织家长一起讨论各种可行的活动方案,指导家长如何参与、引导幼儿亲近自然、体验自然(而不是单纯到自然环境中走一走)。使家长在配合教育时,事前有计划,行动有目标,事后有效果。即使在平时的生活细节中,也能随时给幼儿有益的指导。培养幼儿正确的环境意识和良好的生活习惯需要家园配合,随时随地和持之以恒。
2、实践的指导这是亲近自然活动中最重要的一环。只有亲身体验自然,才能从自然中吸取智慧和灵感,才能产生关爱自然的信念。家长带孩子亲近自然,感受自然,这远比课堂上教给他们关于自然的知识要重要得多。
幼儿园对家长的要求是家长不必对孩子提出的问题全知全会,但必须充分引发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调动孩子探知自然奥秘的积极性,并且与孩子一起讨论那些貌似幼稚的环境问题,也许在寻根究底的探讨求知过程中,还能让大人们的知识面得到提高。
3、在亲近自然活动中,孩子不仅能获得相当丰富的自然知识,更重要的是让他们学会在感受自然中积累知识经验。家长在带孩子出游时,要有意识地收集一些标本和资料,以形成孩子的“知识点”。家长在和孩子一起整理资料时,能引发孩子新的“求知欲望”,又会生成幼儿感兴趣的新的环境教育命题。
三、 指导家长“亲近自然”教育的步骤:
在指导家长配合幼儿园“亲自然”教育中,我们将目标分为以下3个层次:亲近自然教育,了解自然教育,保护自然教育。
(一)首先亲近大自然是环境教育的第一步。环境教育过程中须注重体验式教学,不仅要在课堂上重视体验式教学,同时还应让幼儿走出课堂,到大自然中去亲身感受环境的重要性,了解现实中的环境问题及其对策。幼儿园多为课堂教学,即使有带孩子去室外观察活动,也很难让幼儿有足够的时间和机会去活动。而家长带孩子亲近自然是一对一,甚至是二对一、三对一的教育,这种教育方式比较灵活、随意,受教育者可以得到最大限度的“教育关注度”,教育效果当然是不言而喻的。
(二)了解自然并不是要熟记很多树、鸟和昆虫的名字。家长帮助孩子了解自然,应该是帮助孩子了解自然运作的法则,比如四季的运转、昆虫的生态习性以及自然界里事物之间的联系。最重要的是人与动物、植物和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性、让孩子了解自然万物内在的规律和互相依存的道理,和谐共存和可持续发展是环境教育的精髓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