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2-16 09:07:34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创新人才培养机制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随着国际经济竞争的加剧,在未来的时代,全球经济多元化发展,高新技术不断更新和发展,主导产业的高新技术在全球的产业发展中起着引导和推动作用,研究、开发和运用高新技术的人员必须不断更新知识结构,必须具有开拓创新的思维和能力。这要求一大批既有专业知识又有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人才,抢占高新技术的制高点,高教创设创新人才的培养机制正成为高教教学改革的重中之重。
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具有各方面的功能,其中主要的功能是文化功能,塑造人的功能。教育对人的培养除了传递人类已有文化,还有为人类创造新文化的作用。传递文化,使文化得以传递创新,使文化不断进步。教育所要培养的人,必须担负继承和创新的双重责任,培养创新人才也就成为教育的重要议题,也是高教的重头戏。
大学生创业活动,来源于高教系统创新人才的培养。在一次世界高等教育会议中,有专家明确指出:方便毕业生就业,培养创业技能与主动精神,应成为高等教育主要关心的问题。毕业生不仅仅是求职者,而且是工作岗位的创造者,创新能力是一种核心能力,必须要通过普通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来培养。这种能力对个人在各个工作领域发挥创造力和革新性是至关重要的。
为了满足学生将来适应高新技术不断更新的需要,高校毕业生应具备不同学科知识综合运用的能力,同时具有较高的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综合素质。高校的创业教育应该从学生实际出发,在教育过程中通过各种教育手段加强对学生的多种思维方法的培养训练,重视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的培养。注重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参与意识、超前意识和实干精神,使学生在掌握创业技能的前提下,在将来的工作中随机应变地进行创业创新活动。
二、教育观念的更新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思想基础
创新的关键在于人才,人才的培养在教育。要培养创新人才,必须转变教育观念,深入进行高等教育改革,使教育氛围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才能。
(1)树立大学生的创新精神的教育观念。国家教育部曾对大学毕业生进行综合调查,发现毕业生对学校教育教学的评价中,认为最欠缺的是创造能力的培养,其次是人际交流能力。调查表明: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现行高等教育的普遍薄弱环节。为此,高等教育应该在立足于传授有效知识的同时,注重指导学生应用所学到的知识创造性地解决社会现实问题:立足于培养学生智力因素的同时,应尽快培养学生的动机、兴趣、情感、意志和性格等非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对启发大学生的创新能力起着基础性作用,对创新过程起始动、定向、引导、维持、强化、调节与补偿的效用。学校必须在各种制度的建立和实施上,营造一个有利于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宽松环境,特别是在舆论上给予支持和引导。
(2)树立整体化知识教育观念。人类进入新的历史时期,以前人们关心的是以分析为主进行确定性研究,现在人们进入了以整体化为主进行具体的不确定性的研究,许多复杂的技术问题、社会问题需要不同的学科相关技术的综合运用才能得到解决。到了今天,有一定创新能力的工程技术人员必须具有整体化知识及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作为高等教育应该在学科结构上实行综合化,尽可能文、理、工、管相结合。学校之间合作办学,实行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同时拓宽专业口径、建立“宽专业、厚基础、重实践”的课程体系,加强基础课程建设,设置文理融合课程和综合课程。
(3)树立智力与非智力协调发展的教育观念。创新能力属于智力活动,但更需要一种追求创新的意识,积极探索问题的心理取向,善于把握问题实质的敏锐性和应变能力。创新能力包含创新精神和创新方法,前者是非智力因素即强烈的求知欲、敏锐的创新意识、勇敢的开拓精神和坚定的科学态度等;后者主要是智力因素,包括逻辑方法和想象、直觉、灵感等非逻辑思维方法及各种创新技能。一个成功的创新者不仅在学术研究、职业技能上有较高的造诣,而且还应具有强烈的自信心、对事业的开拓精神以及对未来不懈追求的意志。高等教育阶段没有升学压力但面临就业压力,需要对他们的心理作相应的调适和校正,特别是在非智力因素方面开展针对性的教育活动,还他们发挥情商的空间,注意发掘情感潜能,运用情感能力激发他们的兴趣,磨炼他们意志。通过各种校内外活动的开展,培养创新意志和追求科学的顽强意志。
三、建立全新的教学模式以适应创新人才培养需要
现行的教学模式还是以单向灌输为主要特征,不利于学生积极性、创造性的发挥。为了培养创新人才,必须根本改变现行的大学教学模式,创造一个良好的育才环境。
(1)教学目标以全面发展为基础,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技能为重点。创新人才的成长既要有全面发展的坚实基础,又要有创新能力的运用。在我们的课程计划中,应该增加一定的文、理、工、管渗透的必修学科,同时加大选修的分量,让学生的爱好兴趣有发挥的可能,其中创业教育和创新教育是各专业都必修的课程。
(2)教学内容以开放的知识体系为主要特征。现行教材内容(包括教师讲授的内容)往往确定性的内容占绝对大的比重,而不确定性的内容(已经更新的内容)基本上未能及时进入课堂,学科前沿、理论动态、热点问题更不能结合确定性内容加以渗透。从知识应不断更新的实际出发,需要我们将不确定性的内容及时交给学生,从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而言,更需要教者适时地引导。有时,教师的科研课题,也可以与学生的毕业论文结合起来,共同探索。因此,我们向学生介绍知识,既要有确定性内容,也要有不确定性的内容,让学生从确定性内容出发,探索不确定性内容,使学生全面理解科学的本质,了解学科的前言,激发科研创新的精神。尽可能让学生在不同方面都有所涉及,以适应学生的个性才能发挥的需要。
(3)教学方法上从自学引向治学。这里所说的自学区别于高等自学考试的自学,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教师从以讲授为主,转变为给学生自学指导,解答学生的质疑,讲授的内容都应建立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这就要求教者要“居高临下”给学生指导、点拨,而不是放任自流。如课前给学生一些问题,让学生早做准备,课堂上讨论这些问题,教师加以点评。然后,学生在自学过程中发现的问题,由教师当场作答。这样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激发了学生思维主动性。教师也可以适时地将正在讲授的学科的有关科研课题交给学生探讨,让学生学得主动、积极,逐渐养成习惯达到自觉地进行创新的境地,从而达到严谨治学的效果。
(4)在教学管理上刚性、弹性相结合。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总是与社会的发展分不开的,在教学管理中,对教学过程的管理(如学制、课程等)可采取一定的弹性规定。而对教学质量、毕业的学分标准可实行刚性管理。学校要增加选修课程总量,允许重修、重考,逐渐将大学办成没有围墙的大学。
(5)建立系统的、动态的教育评价体系。①评价内容全面系统体现技能培养的特色。对教学效果的评价除了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的评价,还应该对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作相应的评估。因此,可以将理论与实践的考试分值安排相应的比重。如:5比5或4比6。理论测试、实践技能的考核都要减少概念、简答题的分量,提高分析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比重,起码应控制在60%以上。这样可形成一个导向,就是要求学生平时在学习中就注重这方面才能的锻炼和提高。②评价方式多样化。改变单一的应试考试制,采取以考试方法考核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采取以实验或操作方式、模拟测试方式考核学生的创新能力,最后两者结合作综合评价。③评价标准的科学化。评价教学效果好差,既要看结果,又要看过程。有些结果不准确,但过程有创新性,应给予中肯的评价。评价的标准也不应该是唯一的,只要其内容相对正确,且具有合理性,特别是具有创新性的内容也应该给予充分肯定。
(6)教学过程的创新引导。现行教材上的练习题,封闭型的答案居多,这类问题的解答往往使学生的思维出现常规性重复性思考,而不是探索性的思考。学生的思维往往跟着教材走,跟着老师走,不敢越界,更谈不上创新。因此,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发挥主导作用:①以问题贯穿教学过程的始终。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学生、教材、社会现实提出一些有研究价值的问题,给学生以思考。指导他们通过查资料、社会调查、模拟实验去探究答案,允许学生从不同的视角去审视、去观察、去验证。鼓励学生大胆设想、大胆探索。通过对问题的探索直至问题的解决,不仅能使学生知识量得到积累,而且也有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②重视求异思维的训练。学生的创新想象较为丰富,智力和情感活动独特,提出的问题往往有新颖性,需要老师给予正确引导。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精心设计教学活动,创造发散思维和辐合思维的情景,允许学生提出新的解决方案、发表新奇的观点,力争多元的解决方法;追求结果的丰富性、新颖性,注意培养学生的迅捷判断力、敏锐洞察力,重视用非常规性的思维提出非常规性问题,鼓励创造性探索、解答问题。③重视创新思维形式的综合运用。创新思维活动由低级向高级、由简单到复杂发展,一般首先从创新经验思维开始,然后进入创新理论思维,最后是灵感直觉思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创新思维训练既要注重系统性,循序渐进性,同时又要培养他们综合运用各种思维方式的能力,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过程中,借助各种思维形式,如发散思维、辐合思维等,引起学生广泛联想,开阔学生的思路,从而获得新颖的独特的见解,在众多的见解中进行优选组合,最终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5)06-0001-03
一、引言
德国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一直被誉为德国经济的“秘密武器”,在世界不同教育模式也享有盛誉,高质量无可替代的“德国制造”的背后是因为有源源不断的创新型的高技能人才,独特的人才培养模式被许多国家竞相仿效,在我国德国的“双元制”也已成为学习德国教育的代名词,学习和借鉴德国的教育模式一直是教学改革的动力和源泉,但是十几年的实践并不是满意的结果,中国创新型人才的匮乏和枯竭已经成为影响和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因此以提高学生创新实践能力为视角重新审视德国的人才培养模式,将德国的教育模式本土化,这不仅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思考和挑战,同时也是未来中国高职教育改革的必然选择。
本文以德国代根多夫应用科技大学为例,以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为视角,微观审视德国应用科技大学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摒弃以往照搬奉行“拿来主义”的思想,以学生为主体从可操作层面为我国高职院校的创新人才模式改革寻求路径建议,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精华。
二、德国代根多夫应用科技大学简介
德国应用科技大学是德国具有代表性类的高等教育机构,其前身为高等专业学院,应用科学大学凭借其在应用性科研和实践性教学等方面具有鲜明的特点,被誉为德国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摇篮。代根多夫应用科技大学成立于1994年,位于德国经济、技术及科技十分发达的巴伐利亚州的代根多夫市,目前拥有在校生5000人余人。代根多夫应用科技大学分别有企业经济学、经济信息学系、土木工程系、工程和机电一体化系等5个院系,其中土木工程、机械工程、电气工程、信息技术和业务管理等专业位于德国前列,学术氛围浓厚,被认为是德国最好的应用科技大学之一。
三、以人才创新为视角微观审视人才培养机制
(一)教学设计突出能力本位为导向
德国应用科技大学整个学习领域的设计都是以能力本位行动导向,无论是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教师通常按照职业情景确定学习领域,组织教学一般以小组形式进行,同时注重学科间的横向联系,注重小组团队间的沟通与协作。
以国际营销学课程教学为例,国际营销学是代根多夫应用科技大学工商学院的专业核心课程,其课堂教学的从始至终突出学生的实践能力开发,内容设计注重行为过程,紧紧围绕课堂行动领域、学习领域、学习情境三大任务进行层级科学设计,内容始终围绕现实的经济环境以及市场需求引导学生积极探究。
教学安排中老师必须提前准备与课程相关的热点问题或产品,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市场营销策划方案设计,以巴西的啤酒如何进入德国市场,老师引导学生进行点评分析,将巴西啤酒带人德国市场将会有哪些影响和制约因素,学生要对目前德国的啤酒市场进行市场调研,德国消费者面对外来啤酒能否接受,会产生什么样的顾虑,通过这种方式使学生面对切切实实的行业市场信息学会解决实际问题,给学生充分的自由和发挥的空间。
老师课堂依据项目讲授相关理论支撑体系,给学生解决现实和理论之间的差异,总结评估产品在市场的认可度、制订市场营销方案,整个设计过程老师可以提前提供具体的模板,有些简单的目录可以让学生来填写即可,并列出相关借鉴的理论书籍,写出做项目的步骤(依据)。通过这个模式使得学生熟悉整个项目的框架,以实际的市场问题作为项目研究贯穿教学始终,这种以能力为本位的设计思路是我们传统教学无法比拟的。
(二)依托科技园区学生深度参与企业科研项目
大学与企业科技园区完美结合已经成为德国当地区域经济的强劲的推动力,德国代根多夫应用科技大学科技园区也叫科研与技术转让中心,是德国当地政府为整合资源拉近企业与大学之间的科研合作,为此专门设立以大学为背景研发合作平台,企业与项目合作的内容通常有教授联系,企业也可以自愿申请,通过此平台,企业不仅成为大学科研项目的重要的资助者及合作科研伙伴,也为学生全程参与体验科研活动提供了基础条件。
代根多夫应用科技大学在州政府支持下,分别设立8个不同专业领域的科技园区,其中涉猎光学、地理信息学、生物学和嵌入技术、机电一体化、机器人技术等内容,这些科技园区将大学与企业实际研究有效的嫁接起来,涉及的企业及项目宝马奔驰轿车,德国的机器人制造,玻璃工艺制造等等,各个系部都有重点合作项目,有效地将教学与科研达到完美的结合。
代根多夫应用科技大学在校学生5000人,各个专业的双元制学生的学习都能参与企业科研项目以及培训任务,企业与科技产业园参与的项目教学,要求不同专业的学生组成5人一8人的项目小组,由企业教授老师分配项目课题,项目内容也可由参与的合作企业提出,并安排相关专业人员参与辅导,项目内容主要为解决是所在地巴伐利亚州周边各企业的生产和市场需求,提供相关科技攻关和战略决策。
(三)校企合作呈现多元化、全方位、立体式
全方位的校企合作是保障学生顶岗实习高效平台的基础,德国应用科学大学与企业合作形式已经日趋成熟,呈现多元化、全方位、立体式,为学生的各种实习和项目研究提供良好的基础条件,许多应用科学大学都和企业共同开设双元制专业,专业申请首先要经过企业的筛选,其理论教学在大学完成,实践教学则在企业完成,分别轮流3个月,企业要想成为双元制项目伙伴要有专门的双元制委员会审核企业的资质。
企业全方位为学生提供实习和毕业岗位,与学校相对应企业也设计专门的部门和网站及时提供实习岗位信息和申请指南,代根多夫应用科技大学本科学习其中第六学期在企业实践实习,第7个学期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有60%~70%的学生选择在企业中完成,毕业论文设计内容往往以实习企业的相关实践问题为主,企业方不仅积极配合并提供支持和辅导,同时也会为学生海外实习、培训和项目研究提供一定的经费支持,对于家庭困难学生也可资助提供一定的学习基金,帮助其完成整个学业。
(四)注重教师企业背景强化教育培训
代根多夫应用技术大学的教师必须要有企业背景,其中必须由5年以上企业工作经历,也可聘请校外老师,对不同的岗位和职称都有不同的要求,其中教学、科研、管理岗位条件及要求是不同的,一般教授每周的授课时间是16-18小时。
教职员工定期进行不同形式的培训,通常有研讨会、小组讨论、论坛和演讲等形式,培训的理念主要围绕如何创新教学突出学生能力为主,代根多夫应用科技大学教师培训可以申请英国高等教师培训中心进行培训,老师可以申请参加,费用学校负担,培训地点通常在英国,也可以选择在当地培训,经常组织与外国教师进行互相交流,广泛开展继续教育、网络远程教学培训等模式。
四、我国高职院校人才模式改革的本土化思考
(一)加强“应用型”师资队伍建设,积极推进能力本位的教学模式改革
以本土化视角来审视德国应用科技大学的教学模式,积极推进能力本位的教学模式改革已是我们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教学模式的设计宗旨围绕学生的应用、创新、开发、实践及学生未来的创业开拓能力开发,树立知识传授要为能力培养服务的观念,形成一定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创新和修正教学活动程序,形成融知识、理论、实训于一体的科学的教学模式。紧紧围绕课程理论、教学宗旨、作业流程、实施应用和综合评价等基本环节进行科学设计和丰富资料文案,力争从传授专业知识和培养专业技能出发,积极推行“行动引导”“任务引导”“项目引导”等新型教学方法,全面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系统锻炼提升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适应社会的快递发展。
实施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模式的核心是突出学生能力的培养,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始终占据主体地位,综合运用头脑风暴法、角色扮演法、启发式、协作参与式等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彻底改变教法单一的局面,同时强化过程性考核,注重对学生职业能力的综合评价能力。
同时加强“应用型”师资队伍建设,树立高职课程观,实现教师角色的转换课程观,不断更新完善高校教师聘任制度,加强高校教师与企业实体的业务联系,加大产学研项目合作力度,政策鼓励引导教师转变观念,开阔眼界,立足专业服务于地方经济,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从彻底改变目前高校教师社会实践能力不足的现状。
(二)鼓励引导学校推进校企深度合作,服务区域经济建设
积极推进校企深度合作、特别是与地方经济、社会、文化背景相适应,建构起具有地方特色的“双元制”,这不仅是德国教学模式理论的一个生动实践,也是我国职业教育深度改革的必然选择。努力改变目前校企合作中很多局限性的问题,一方面企业和高校合作的力度远远不够,企业课程只是零星介入并无实质改变,同时各个专业校企合作发展不平衡,很多校企合作只是单纯的项目合作,没有建立有效的长效机制。
鼓励学校以服务区域经济为切人点积极推进校企深度合作,产、学、研共同发展,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市场需求,高职院校主动与企业构建合作平台,分别在学生实习、订单式教育、就业推荐以及师资交流与培训等方面都可以开展长期合作,组建各种形式的产学研联合体。
同时设立校企合作发展专项资金,该资金可用于校企合作项目建设,学生在实习期间意外伤害保险,部分实习能耗等给予适当资助,对院校参与企业技术改造、产品研发、科技攻关和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也可给予资助或奖励等,以此彻底打消校企合作的后顾之忧,提升校企深度合作的规模和效益。
(三)发挥政府宏观职能建立健全相关制度,为培养创新创业人才创造条件
纵观目前高职院校正在实施的工学结合或是校企合作表面上看起来繁荣热烈,几乎所有的学校都有相关的项目,但是实践状况事与愿违,全社会以及企业对创新创业人才的需求状况越发匮乏,很多实习走过场,专业不对口、很多时候成为企业廉价的劳动力,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现象,归咎与校企合作没有明确的法律规范,在校企合作具体操作层面缺乏引导和约束,无法形成长效机制,所以应该充分发挥政府宏观调控职能,为校企合作营造良好的外界环境。
要加强立法,首先出台和完善校企合作的相关法律,明确学校和企业应承担的责任、权利和义务,从法律的层面上给予规范和约束,调动企业参与和支持校企合作办学的积极性,同时对积极参与校企合作、为学生提供专业岗位的企业给予一定的税收优惠或适当的经费补贴,对不履行或不有效履行义务的校企合作责任主体采取一定的惩罚措施,也可制定相关的奖惩制度;其次政府应成立专门的职业教育管理协调机构,或者发挥指导、统筹和协调作用,应在各自职责范围内为校企合作提供政策倾斜或优先支持等公共服务,也应该建立校企合作意外伤害处理机制,明确企业和院校的安全义务,与地方经济、社会、文化的实际相结合,建构起具有我国教育特色的“双元制”体系。
参考文献:
[1]宋晨.从主体角度看德国“双元制”校企合作模式的本土化[J].长春大学学报,2012(12).
[2]齐绍琼.高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保障机制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3(1).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C-(2014)03-0060-03
一、实施“三大策略”,
切实推动名师工作室有效建设
(一)机制保障策略
一是舆论导向机制。江苏省张家港中等专业学校(以下简称“张家港中专”)领导一贯倡导高效务实的工作作风,强调“不准看的人笑干的人”, 在全校营造“以实绩论英雄”的舆论导向,鼓励教师在本职岗位上尽职尽力。二是学校实行动态聘任、活化分配的用人机制。学校实行以块为主、分部管理制度,各部拥有相应的聘任权、考核权,推行全员动态聘任和中层干部公开选聘竞争上岗的职务聘任制,做到优者上、劣者下、平者让。三是完善激励机制。凡被评为优秀青年教师、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名师的教师,其荣誉称号将被记入个人业务档案,在年终评优及今后的职称评定、职务晋升、工资晋级、外出考察学习等方面都优先考虑,并在学年考核合格的基础上发放一定数量的奖金。这些机制的推行,激发了全体教师爱岗敬业、争当名师的内驱力。
(二)制度建设策略
学校在2007年就出台了关于设立“名师工作室”的相关规定,确定了名师及成员的条件、工作室的组建办法、管理与考核办法以及名师的权利与义务,为工作室的建设提供了制度保障,并在实施的过程中不断完善。
(三)强化过程策略
为激励督促名师工作室的全体成员完成各项任务,学校通过各种途径切实加强名师工作室建设的过程管理。一是健全工作室建设组织机构;二是聘请名师指点,聘请校内外专家作专题讲座,并引进企业人员加入名师工作室;三是硬件支持,精心挑选实习实训场所为工作室提供活动地点,配备相应的办公设备;四是考核到位,每年对名师工作室进行考核,每三年进行一次终结性考核,以工作室为单位,每学年按考核得分享受相应比例的考核奖励,对考核不合格的成员劝其退出,同时按程序补充新成员。
二、推进“三大工程”,
充分发挥名师工作室引领作用
(一)以培养骨干教师为重点的教师培养工程
一是制订了骨干教师培养计划。选拔骨干教师培养对象,有针对性地在培训进修、公开课开设、成果呈现等方面给予支持,力争有更多的教师进入骨干教师行列并实现可持续发展。近三年来,学校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明显提升,骨干教师队伍不断壮大,优秀教师群体覆盖了各专业。二是不断落实和完善“青篮工程”。通过骨干教师帮思想、带业务、传作风,使一大批中青年教师快速成长。三是把培养“双师型”教师作为专业师资队伍建设的重点。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有效落实教师到企业实践制度,不断提高“双师型”教师的比例。四是发挥名师的示范辐射作用。不定期在校内展示苏州市级以上名校长、名教师、学科学术带头人等教育、教学、科研成果。五是注重团队建设。由一个名师引领一个团队,形成了如朱劲松引领的机械专业团队、李兴莲引领的机电专业技能团队、方琴引领的服装专业团队、顾关胜引领的财会专业团队、秦宇飞引领的化工专业团队、高龙军引领的数控专业团队、陶静悦引领的外教中心团队、常鹤辉引领的汽修中心团队。通过以上举措,师资队伍得以整体优化和提升,在专任教师343人中,有江苏省职业教育领军人才3名、省中心教研组成员5名,苏州市名教师、学术学科带头人9名,张家港市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教坛新秀73人;有技师及高级技师95人,“双师型”教师181人。许靖老师获全国信息化大赛一等奖,6位教师在江苏省“两课”评比中获示范课,李兴莲、张海碓、潘辰扬、方琴、陈宏伟等为全国技能大赛金牌教练。还涌现了江苏省五一巾帼标兵岗、苏州市先进巾帼文明示范岗,苏州市十佳师德标兵、张家港市美丽教师等先进集体和个人。学校的名师工作室是一批优秀教师专业成长的平台,名师工作室的建设和壮大使张家港中专的教师队伍朝气蓬勃,充满活力。
(二)以教学改革为主题的专业建设工程
1.名师工作室是项目课程开发及实施的实验室。借助名师工作室平台,通过校本探索、校际交流、总结推广等活动,促进课改成果从逐步积累到集成推广。朱劲松工作室团队参编、主编教材8部,主编《机械常识与钳工实训》《机械基础》《数控编程与加工》已在学校广泛使用,朱劲松校长还领衔了7项课题的研究。李兴莲工作室的教师参与了10多部教材的编写工作,主编的《电子产品装配与调试》和《传感器与PLC应用技术》属首批中等职业学校创新改革示范教材。《机电一体化设备组装与调试学习手册》《空调制冷技术学习手册》由人民教育电子影像出版社出版发行。方琴工作室成员有多人次参与省大赛试题库建设,参与江苏省服装专业课程指导方案的开发,参与江苏省职业教育纺织服装专业课程标准的制定,编写了《服装项目教学》校本教材,工作室成员中主持或参与的国家、省、市、校级课题10余项,在各级各类刊物上20余篇,在省、市级开展专业学术讲座10余人次。
2.名师工作室是理实一体化的教学车间。学校名师工作室成员充分利用自身既熟悉职业教育规律又熟悉企业生产的优势,凭借自身在企业中的人脉资源,外向开拓,从承揽生产性实习任务、“订单式”培养开始,首先进行了理实一体化教学的探索。朱劲松工作室从来料加工开始,率先提出“七合一”的教改模式,并被教育厅在全省推广。李兴莲工作室将技能大赛的项目搬进车间,搬进课堂;方琴工作室将服装专业的相关课程放到缝纫教室完成。他们率先在自己的专业实现了教学内容与生产实践的零距离对接,并将成功之星火迅速转变为在学校乃至全省燎原之势。可以说,他们是学校专业建设与发展的智囊团。正是有了这样一批名师工作室,各个专业得以迅速发展,为学校成功申报并通过验收首批国示范校奠定了基础。
3.名师工作室是技能大赛及创新设计的工作间。名师工作室与学生创新活动室进行了部分功能融通,并结合企业生产技术的发展方向,有效地开展技能大赛、创新大赛,取得了不菲的成绩。近三年来,学校在全国技能大赛中获20枚金牌、7枚银牌、1枚铜牌。在省创新大赛中获3个一等奖,7个二等奖,11个三等奖。朱劲松作为学校技能大赛、创新大赛的主要负责人,为学校连续5年获省技能大赛先进学校立下了汗马功劳,他本人也被评为江苏省技能大赛先进个人,并有多件作品在省创新大赛中获奖,同时获江苏省创新大赛最佳伯乐奖。李兴莲工作室自2008年以来,辅导的学生有10人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获金牌、6人获银牌,并且其中5人是第一名,有45人次在省技能大赛中获得第一名,参加全国大赛的项目也由原来的1个增加到5个。团队中有4位老师获省创新大赛伯乐奖,指导学生创新作品获一等奖2人次,二等奖3人次,三等奖12人次。方琴工作室团队中有市级大赛教练5名,其中国家级教练3名;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辅导学生获得金奖9人次,银奖2人次;在江苏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教师个人参赛获金奖4人次,辅导学生参赛获金奖10余人次;团队中,辅导学生参加创新大赛获全国金奖1人次,省金奖1人次,银奖3人次,铜奖3人次,其中有3件创新作品获得了全国专利,1人被评为创新大赛伯乐奖。
(三)以校企合作为平台的校企共建工程
学校的名师工作室吸收了行业企业的相关专家参与,可以充分利用名师对企业技术熟悉的优势,积极参与企业的技术攻关及推广工作,提升名师在行业企业中的影响力,促进校企顺畅沟通,为名师工作室开展工作营造良好的企业环境,实现校企的互惠双赢。朱劲松工作室成员与企业工程师合作,研发了《3D虚拟仿真教学软件》。该项目软件前期开发工作已完成,在学校教学中进行了试用,效果显著,即将投入市场运营。李兴莲工作室团队完成了张家港海陆环形锻件有限公司变电站实现综合自动化项目改造及织网机上钩架专用钻床数控系统的设计、制作和生产。方琴工作室团队帮助企业开展品牌设计开发。施婕老师担任上海赛晖服装有限公司童装品牌设计总监,为企业成功策划并运作开发了“小乖猴”、“唯路易”童装品牌,实现唯路易2011年销售收入5000万元,产品同时还远销欧美、日本等国家。方琴老师针对困扰张家港市盾威纺织品有限公司多年的“夹克衫门襟起吊”问题,提出了“增大原有样板肩斜量”修改方案,成功地解决了企业技术上的难题。学校的名师工作室已成为教师产学研的平台,校企合作的窗口。
三、开展“五个一”活动,
着力壮大名师工作室团队
(一)选好一名工作室主持人
用3-5年的时间,打造3个以上省内乃至全国知名的专家型教师、专家型管理人才。同时在全校各专业中培养、选拔一批优秀的专业负责人,用3年左右的时间,使学校的各个主干专业均成立相应的名师工作室。
(二)培养一群优秀骨干教师
制订工作室3年发展规划和工作室成员的成长规划,充分发挥名师的传帮带作用,完成50名左右中青年优秀骨干教师的培养任务,努力提高其教育教学和科研能力,大幅度提高教师综合素质。
(三)产生一批科研成果
学校的各个名师工作室在一个工作周期内要以一个科研成果或社会服务效益来形成自己的特色。以专利、教学设计、作品、课件、论文、课题、专著、教材等多种成果形式破解教学实践中的难题,形成良好的社会影响力。
(四)建设一支骨干队伍
在建好现有名师工作室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名师、名师工作室在课堂教学、课改实验、课题研究、师资培养等方面的示范、指导、引领、辐射作用,带动全校各专业构建一支具有良好师德修养、先进教育理念、厚实专业素养、扎实教研能力的骨干教师队伍,使名师工作室成为优秀教师培养的发源地,优秀青年教师的集聚地,未来名师的孵化地。
(五)探索一条名师培育路径
凝聚工作室各方资源,探索名师、骨干教师成长规律,总结出一条规律性的符合学校实际的、具有一定推广价值、切实可行的名师、骨干教师成长培育路径,促进学校知名教师自我发展和快速成长,为学校的内涵提升、高速发展夯实基础。
Innovating Talent Training System and Promoting Connotation Quality:
A Case Study
LIU Xiu-ping
中图分类号:C9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5)32-0001-02
一、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深层次问题是内生动力不足
高校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回应创新型国家建设需求培养大批创新型人才,是国家赋予高等学校的重要使命。然而,虽然政府为形成多样化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出台了相关政策,但高校内部却没有形成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强大动力机制。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表面上看是一个人才培养模式的问题,即如何教、如何学的问题,而实际 上则是管理体制问题,是高校与政府的关系问题。在宏观管理体制上,政府集中了管理、举办和评价三大职能,权力大,垄断性强;在学校内部管理机制上,行政化色彩过浓, 学术与民主管理难以形成气候。当权力成为高校办学所趋向的中心之后,高校的注意力被吸引到对上级政府部门意志的响应上,被吸引到争项目、发论文上,分数至上、急功 近利弥漫于高校校园。高校及高校人也就难以静下心来追逐教育理想、培养创新人才。
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创新型人才培养并非是一个先验的存在,而需要外力的推动才能成为高校和教师的实践行为。德国心理学家卢因(Lewin)的群体动力理论认为,人的心理和行为决定于内在的需要和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是内在需要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与此相对应,组织变革的两个关键因素,一是“外部压力情境”,二是“内部激励情境”,前者决定改革的方向,后者则决定在这个方向上的力度。外部压力情境与内部激励情境的相互作用,产生了推动行为活动的内生动力。内生动力是动力体系中最稳定、最持久的动力。通过对动力内生机制的考察,可以探寻外生性因素对高校人才培养内生性影响、宏观的政策规制转化为具体的人才培养活动的机理和途径,从而有利于利用各种因素形成高校自觉遵循育人规律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持续动力。
总的看来,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关键是需要一个好的育人体系,需要广大教师与管理人员心无旁骛地潜心教书育人的光辉事业,切实对学生的发展负责。纵览当今世界各国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发展趋势,单靠外部的政府命令驱动创新型人才培养已经行不通,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真正动力源自高校内部。由于我国公立高校的出场路径是作为政府下属的一个事业单位,从“985工程”高校、“211工程”高校到“新建本科”院校划分出不同层级并分别赋予不同政策待遇,高校就更倾向于争取“政策红利”而不是竞争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责任担当。“985工程”“211工程”高校可以依靠其特殊地位获取办学资源,部分地方高校则依赖于“扩招”而把学校这块蛋糕“做大”。如此,创新人才培养问题难以成为高校关切的真正热点,致使创新型人才培养遭遇内生动力不足的瓶颈。
二、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内生动力的作用机制
1. 创新型人才培养动力源的因素分析
影响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因素可分为外部因素与内部因素两个方面:首先,高等学校体系和制度是创新人才培养的外部影响因素。高等学校体系方面,由于不同层级高校在资源配置上的巨大差异,造成高校升级冲动强烈,高校在学科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上趋同化明显,人才培养的多样化和学校办学特色没能较好解决。另外,连年的高校大扩招,其绝大多数的增量是由处于高等教育层级低端的新建高校和大量的高职院校承担,这些高校办学条件普遍较薄弱,办学历史短,一些学校“升本”后不久又忙于“升硕”,人才培养质量难以有效保证,这些高校没有精力也不太可能致力于创新人才培养。高等学校制度方面,高校发展无不受制于资源,而行政掌握着巨大的资源。于是,对于资源有着无限渴望的高校把注意力转向行政权力,转向于隐含着资源增加的外延扩展。教师也把注意力转向于角逐意味着资源的行政职位,而不是钟情于学术和教书育人的事业。 在一个围着行政权力转的制度氛围下,创新型人才培养难于成为高校和教师的持续努力。其次, 高校内部的人是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内在制约因素。在我国现阶段,高校可以响应一般号召或服从行政命令而进行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但这种响应式的改革往往是被动的、应付式的。真正意义的创新型人才培养,从来不是来自政府规划或批准,而是来自薪火相传的教育家理想,来自实际的社会需求及生生不息的草根力量。高校内部的人是影响创新人才培养的内在因素。无论什么样的人才培养模式,都是由一线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与学生共同完成的。只有当学校、教师和学生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切实负责,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才有了持续的动力。现实中,人们往往将创新型人才培养动力不足的原因归结为教育思想观念及教师职业道德问题,这一归因显然缺乏足够的解释力,依据这一归因而采取的解决办法被实践证明收效甚微。平心而论,近年来,高等学校对于教育思想观念的学习讨论不可谓不热烈;教育理论界和社会各界以及广大教师对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呼唤不可谓不强烈、期待不可谓不真切,但在教育实践中却始终没有收到明显成效。这说明,由于缺乏一种将政府意愿转化为高校内部行为主体的有效机制,创新人才培养这一政府的强烈愿望并没有成为高校内部人的共同愿景,校长、教师及学生没有成为创新人才培养的自觉主体,没有明确的职责与任务。由于责任主体的缺席,创新型人才培养在高校教育教学实践中便不可能真正发生。
2. 创新型人才培养内生动力的利益和价值机制
创新型人才培养在高校难以推进,就学校及教师和学生三方而言,首先是利益驱动使然。由于目前我国高等教育领域,衡量高校办学水平的往往是其拥有的博士、硕士点数量,教师所承担的科研项目及发表的论文、出版的著作,以及获得的各种政府奖励成果。教师职称评定主要看科研情况,教学效果主要看学生考研率及毕业生就业率。争项目、发论文成为高校教师的主题与核心,参加各种技能培训及应付各种“证书”考试则成为学生的一种惯常生活方式。加之要应付名目繁多的行政性评估,本该庄重宁静的大学校园充斥着急功近利的“短视”文化氛围。至于这种有悖大学精神的短视文化是否影响学生创新型人格的形成和个性的自由发展,则不在学校和教师的关注范围内,因其与学校及教师的切身利益无多大直接利害关系。因此,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根本问题是突破既有人才培养模式赖以延续的利益格局,打破高校人才培养的路径依赖,通过重塑高校社会利益关系构建趋向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动力机制。人的任何一种行为,一旦与其切身利益相关联,便会变得复杂起来。一方面,作为一种教育理想境界,理应号召学校和广大教师不考虑部门利益和个人利益,为了学生的发展无私奉献、呕心沥血;但另一 方面,尽管这种道德境界高尚、近乎超凡脱俗的教师可以树为教育奉献的道德楷模, 却很难作为所有教师都必须达到的最低道德标准。作为生活于现实社会中的人,教师都会考虑自己的切身利益,很难做到彻底无私。因此,要确保高校切实履行其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职能,一方面要加强教育思想观念的学习和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强化教师改革教育教学方法和人才培养模式以促进创新型人才成长的责任感;另一方面,还必须进行制度创新与改造,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使得学校和教师切身利益获取与其促进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的实绩紧密关联,从而确保致力于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的学校和教师能够从中得到真正的“实惠”。应该看到,在人们的切身利益诉求普遍变得前所未有强烈的当下社会, 制度的改造与创新更为关键。尽管利益追求是人的一切行为活动的动力源,但这种利益有长远利益与短期利益、国家利益与部门利益、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之分。人才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创新人才培养的主旨是向未来负责,其所担当的是国家及长远利益,其所承载的是人类社会的远大理想。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真正动力不是近期的“功利”,而是基于探究人类未知世界的兴趣与好奇心。由“首创精神”“成功欲”“事业心”和 “以苦为乐”的奉献精神为元素构成的“教育家精神”,是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根本性内生动力。正是在这种教育家精神的追求和自由探索的现代大学制度所构建的运行机制中,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得到了有效培养。
三、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外部动力内生化的机制
1. 通过政策支持构建责任机制
高等学校的真正意义和价值在于营造一种有利于创新的自由探究的制度与氛围。而现实中,为“面向经济战线主战场 ”办学,行政组织、集体会战、工程思维正成为我国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主要形式,在这样的氛围中,个人兴趣与爱好得不到张扬,自由探索的精神缺乏市场,学校内部生产力要素在各种资源和项目的争夺战中被束缚了手脚。因此,通过外部政策支持构建责任机制,解放学校内部生产力以打破路径依赖是创新人才培养的当务之急。首先,要解放校长。要通过科学合理的办学绩效评价制度,把校长从各种资源争夺以及评价与排名中的恐惧中解放出来,让校长聚精会神地思考教育及教育改革。其次,要解放教师。要通过科学的教师评价与收入分配制度,把教师从各种项目申报与工程“会战”的压力中解放出来,让他们潜心学术研究与教育教学,体验教师职业带给他们的成长、尊严、愉快与幸福。第三,要解放学生。要通过科学的学生评价制度,把学生从应试教育与急功近利的就业准备教育的牢笼中解放出来,让他们个性得到真正张扬。从表现形式上看,外部政策支持主要包括资金支持、时间支持以及评价制度支持。“管、办、评分离”是现代行政管理的基本原则。一方面,政府需进一步转变职能,推进评价和拨款制度改革,增强学校自我发展能力和特色水平;另一方面,高校内部要实施教授治学,通过分配制度及职务评聘制度改革,建立起让广大教师对学生创新能力发展负责的工作机制。
2. 通过政策支持建立“倒逼机制”
要有效激发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活力,不仅应有褒扬性的激励措施,还要依靠优胜劣汰的“倒逼机制”。即通过政策设计,不仅使致力于创新人才培养的高校和教师获得“实惠”,而且要对墨守成规、在创新人才培养方面不力的高校和教师形成一定的外部“压力”。作为一种复杂的教育现象,创新型人才培养是个人意志与环境条件相互作用的结果。从外部环境压力到教育内部活力之间存在一个复杂的连锁反应过程,如果建立了有效的转化机制,外部压力与个人觉悟、进取心或社会责任一道形成激发起教师改革与创新的合力,外生性因素可以产生内生性影响。因此,要通过强化外部政策支持,把政府和社会对创新型人才的呼唤转化为高校及教师的自觉行动,把政策影响力转化为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内生动力。另外,创新型人才并非由学校直接产出,学校仅仅是为受教育者打下成才的基础,受教育者成才与否,要看学生毕业走向社会后,在各自工作岗位的发展状况。实践出真知,实践出人才。有了学校良好的教育基础后,关键还要看工作实践环节。因此,要高度重视人才产出的社会环境建设,建立政府、社会、高校三方联动的责任共担机制和关联机制,通过有效的政策引导,建立科学客观的高校办学水平评价体系,形成驱动持续创新的激励机制,建设充满活力的现代大学制度,充分发挥创新人才培养中政府的主导作用、社会的参与作用以及高校的主体作用,是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
参考文献:
[1]袁振国.中国教育政策评论(2009)[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2117(2014)04-0073-02
人才是当今时代最为宝贵的东西。高校作为人才的培养基地,最为看重的就是教育理念和教育策略的协同创新。协同创新对解决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问题上会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对实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社会服务、文化传承方面的科学研究带来创新思想,必将大大提高高职院校办学水平和人才质量。
1 协同创新的目的和瓶颈
根据国内外的实际情况来看,大学里面的合作创新有两种形式:一是把大学内部的知识、资源等内容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建立共享机制,便于合作的顺利展开,这种形式称之为内部协作式创新;二是相对于内部创新的外部协同创新,其主要表现方式是产学研的协同创新。
产学研协同创新,是指企业、学校、科研机构相互配合,建立一个基于协同创新为目的的产学研研究平台和模型,让它们充分发挥各自优势作用,互补协助,把相关学科、各自因素围绕研究的目标,相互协作,促进共同发展。
但是无论是哪种创新模式,它们都有相同的研究对象和目标。在创新过程中,它们各自之间需要直接沟通交流,所以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至关重要。建立共享的资源平台,对进行多元化和多方位交流合作提供了便利。
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目的是定向培养创新型人才。根据目前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普遍情况来看,阻碍其发展的瓶颈是缺乏有效的创新机制。从内部因素来看,主要原因是学术机构和专业机构之间、学科和专业之间、学校和科研机构之间存在着清晰的界限,难以相互渗透、相互支持,无法实现资源共享,更不用谈对学生进行专业的教学培训甚至是跨学科的教育。例如学校方面在课程设置和教学方式中,基本上沿袭了以前的传统的课程,重点在于传授知识,因此在组织课程内容方面只有根据该学课的内在逻辑关系来组织,因此导致学科之间存在着严重的交流障碍,一些非传统学科课程却有严重短缺,跨学科的课程设置数量很少甚至有的学校干脆不设置。面对这些问题,学生对于不同学科衍生的新问题手足无措,直接导致了学生对于职业发展方向缺乏正确的把握,这些衍生的问题又恰恰是企业对于人才的基本要求。
2 协同创新机制的建立
要想培养创新型人才,建立协同创新机制是实现该目标最重要方式。通过建立协同创新机制,可以很好地处理上述的问题。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单位各自有自己独特的优势,他们能依靠自己的这些优势按照自己的需求培养人才,也因此造成了三方培养出来的主体文化特色多元化的特点。创新主体不同,他们手里创新培训资源也会有所差异。但是,任何创新主体都不可能提供控制创新人才培训所必需的各项资源,他们必须依靠其他人提供的各项支持形成一股合力,共同达成培养创新人才的目标。因此,寻求在创新人才培养内部和外部的体制障碍的取得突破,建立多机构、多部门、多单位的协同创新机制是首要条件。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另一个重要途径是在学校校外的协同创新教育。学校校外的协同创新主要是通过构建联合实验室、建设创新实践基地、针对项目合作构建战略联盟等方式开展并加强校企合作。这种方式改变了当前高校教学中传统封闭的以教师、课堂、教学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构建了以产学研联合教学为基本形式的教育平台,把课堂教学中小课堂延伸到了课堂外、校外实践活动中,利用信息技术获得更多国内国外的教学资源,形成了以课内课外、校内校外、国内和在国外三大不同空间相结合的大课堂。产学研的三大合作方以此教育平台为基础支撑,项目合作的方式,研讨学科发展的前沿课程为创新人才的培养打下坚实基础。
3 用现代信息技术构建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
在新形势下,“开放,集成,高效”是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探索建立外部协作创新机制的重点,力争突破结构性和体制性的障碍与壁垒。从学科内的观点看,科研和教学,学术及专业之间有明确的界线,彼此之间难以实现资源共享。因此我们需要结合现实实际,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媒介,面向未来,建立起一个具有多方位、多样化交流与合作可能性的资源平台,努力探索以多种形式的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
第一,基于互联网络的校校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利用网络会议系统,这个以信息技术为媒介的多媒体会议平台,可以将校校合作的选择的范围扩大到全世界。让它们依托各自的长处和优势特色学科及学科群,进行教育资源的互补。例如地处天南地北的同学科实验室间,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缩短彼此间的距离,在共同承担大型科技攻关项目,联合开展科研项目申报时,使双方的信息交流变得更加及时便捷。除此以外还可以在网络上进行师资互聘,依靠多媒体会议平台做到实时网络课程教学,让不同学校的学生能够在同一时间接受同一老师的课程教学。也可以利用便捷的互联网,实现网上课程、图书资源以及实验室资源等信息的共享,充分释放人才,资本、信息、技术之间的相互耦合的创新要素活力。
还可以通过网络远程协助的功能,借用诸如黑龙江省自动化研究所这样的高品质创新团队和高素质的科研资源,通过网络远程协助功能,与相关学校通过协调合作建立一个以专注于校园战略联盟和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的大型网络平台。在这个网络平台中,充分调动现代化信息技术,围绕当前国家重大技术项目和建设项目,通过优质资源共享来整合高科技高素质人才,打造出高品质网络资源,开展与双方体制相关的基于协同创新和理论技术的研究合作。在合作过程中,双方可将导师、研究所、学校、平台等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通过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无缝对接,既完成了科研项目,又培养了新的创新人才,同时还进一步实验了这种协同创新培养模式的可行性效果。
第二,基于供应链管理的校企(行业)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依托本学科与自动化行业学科紧密结合的优势,充分发挥行业特色与地域优势,建立一个校企信息共享、信息同步的供需平台。当前迅猛发展的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为校企(行业)间的信息沟通和共享提供便利的条件,这也为供应链管理的改进提供了稳固的基石。通过供应链参与方之间的实时通信,不仅可以降低合作成本,也能提高人才培养的效率。依照基于Internet通信协议的B2B平台,校企间可以创建一个基于供应链管理的数字化平台。在市场经济的前提下,学校也要遵守市场运行规律,以合作企业需求为市场导向,培养出企业急需的技能型人才。企业可以通过这个供需平台,组织师生选择参与一个全球性的重大战略项目,通过多团队协作、多学科的融合、多种技术和平台的使用,来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实现服务产业的结构调整、改造和升级,探索工程和技术人员的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第三,开展学校和地方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结合地方区域的发展,学校和当地政府机构、重点企业。科研院所建立合作关系,通过联合创建研发基地等设施、引进先进的科技资源、建立多元化成果和辐射模式等方式方法,促进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新兴产业发展,这个过程中可以大量引进学校优秀人才为他们提供实践创新的机会,通过实践培养跨学科、应用为导向的高科技复合型人才。
第四,国际交流与合作协同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随着高等教育的趋势日益趋向国际化。我国高校应及时在原有的课程内容中增加国际性的部分,通过课程的国际化,吸引更多的外国留学生或者学者来中国留学、教学、研究。还可以效仿麻省理工学院的开发课程模式,以优秀的国际交流合作平台为依托,引进权威专家学者制作成自己的高质量的网络公开课程,通过先进的现代信息技术建立完善的信息网络系统,利用网络媒介把自己的优质教育教学资源传播出去并汲取国外先进的科技文化成果,最终实现国内外高校之间优秀教育教学资源共享。利用这个平台国内高校还可以与美国加州州立理工大学、英国剑桥大学等高校建成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每年邀请2~3名海外著名学者来校讲学或短期工作,争取成功申报“111”引智项目,三年送10名青年教师出国进修,与国外大学联合培养本科生25人。同国外先进大学、知名研究机构进行合作,开展国际化课程,进行跨国实习等方面的国际合作项目,培养出具备国际交流水平的创新型人才。
4 结论
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是以研究型为导向的学科,具有较高的技术水平以及鲜明的行业特点,促进协同创新,充分实现我们学科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等多样,有利于解决长期困扰创新人才培养的瓶颈和问题,从而大大提高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
(哈尔滨工程大学自动化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1)
参考文献:
[1]张力.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战略意义和政策走向[J].教育研究,2011,(7):18-21.
[2]何郁冰.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理论模式[J].科学学研究,2012,30(2):165-174.
[3]姜昱汐,胡晓庆,林莉.大学科技园协同创新中政产学研的作用及收益分析[J].现代教育管理,2011,(8):33-35.
[4]陈宝明.我国当前产学研结合中存在的若干问题与政策建议[J].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09,(11):42-45.
[5]李祖超,聂飒.产学研协同创新问题分析及对策建议[J].中国高校科技,2012,(8):24-25.
[6]刘人怀.“政产学研金”合作推动协同创新迈上新台阶[J].中国高校科技,2012,(7):7-8.
[7]唐阳.关于高校开展协同创新的思考[J].中国高校科技,2012,(7):14-16.
[2]Kenneth G.Ryder,James W.Wilson.Cooperat- ive Education in a New Era[M].San Francisco:Jossey Bass,1987.
山东莱钢集团有限公司运输部是莱钢集团的直属单位,主要承担着莱钢所需原燃材料的到达和产品外发、厂内物资倒运等任务,是联系热线生产的桥梁与纽带,被誉为莱钢集团的“钢铁大动脉”。近几年,莱钢运输部主动适应莱钢跨越式发展的新形势,新设备新工艺不断投入使用,实现了牵引动力内燃化、平面调车无线化、铁道线路重轨化、铁路信号微机联锁化,年运货能力3600万吨以上。面对企业生产经营方式和管理方式变化对职工队伍业务技能素质带来的新挑战,莱钢运输部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以人为本,以实现企业和职工共同发展为目标,从强化人才引进和培养,创新培训方式方法等方面,积极构建三大支撑,着力打造高素质的学习型团队,为优化配置人力资源,实现铁路运输科学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和人力资源保障。
一、创新员工培训方法,是打造高素质的学习型团队的重要基础
多年来,莱钢运输部坚持把培训作为企业最重要的投资、职工最大的福利,把培养本专业高素质的学习型团队作为增强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把引进、学习和运用本专业的新技术、新工艺作为抢占技术制高点的重要资源,主动适应企业快速发展对职工素质提出的新要求,不断创新学习培训方法,为企业发展和打造高素质的学习型团队提供了强有力的智力支持。
(一)以创建学习型组织为契机,不断创新学习培训模式
积极运用团队学习、互动学习、深度汇谈等学习型组织的先进理念和方法,认真分析每一个专业领域对职工的素质要求,调查研究每一个工作链条上的职工素质状况,创新培训模式,打好职工素质提升的“三大战役”。一是打好“歼灭战”。认真分析制约本单位、本专业领域发展的瓶颈环节和重要链条,抓住重要工种岗位,打好重要岗位和重要工种的业务技能培训的“歼灭战”,开辟专门的培训阵地,集中力量、集中精力开展业务技能强化培训,每年确定一个有效培训载体,连续开展了“执行力杯”、“标准行为杯”、“贯彻力杯”、“安全杯”、“运输组织杯”以及“四个力”等岗位培训竞赛,为消除职工技能瓶颈环节打牢重要链条。二是打好“运动战”。本着缺什么、补什么,干什么、学什么的原则,打好各工种、岗位薄弱环节的“运动战”,集中优势兵力,大力开展岗位适应性培训,做到培训一项就成一项,就巩固一项,先后组织编写和修订了《行车组织规则》、《内燃机车检修工艺规程》、《安全生产规程》、《机车故障处理18招》、《事故案例汇编》、《机车乘务员检车教育视频》等16本(套)岗位技术培训教材,每年举办各级各类适应性岗位培训班20多个,职工培训率达90%以上。三是打好“游击战”。正确处理学习培训和生产建设的关系,在学习培训方面采取机动、灵活、多样的“游击”战术,做到见缝插针,务求实效,采取部段两级培训相结合、职工自学与集中培训、订单式培训、快餐式培训、冶炼培训、品格提升等行之有效的培训方式,教育和引导职工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使学习成为职工最好的习惯。
(二)因“人”施教,积极构建“立体化”学习培训和人才培养模式
结合企业发展对职工素质和人才需求的实际,坚持因“人”施教,积极构建立体化的人才培养格局。一是加强对中层管理者领导能力培训,采取送培、考察学习等方法培养中层以上管理人员。先后选派6名科级以上干部去北京科技大学参加外语培训,16名专业技术人员、科级干部参加清华远程培训,7名专业技术人员参加莱钢与山东科技大学、安徽工业大学、青岛理工大学合办的工程硕士教育。二是围绕“专业补短、技术补差、知识更新、岗位成才”的培训目标,科学制订培训规划,对不同层次人员进行全方位、前瞻性、系统性的分类培训,做到优秀人才优先培训,关键操作岗位人员重点培养、紧缺人才抓紧培训,一般人员分层次培训。对专业技术人员、关键工序、主体工种岗位技能人员以技术攻关、课题研究、学术交流等活动为载体,提供持续充电的机会,引导他们岗位锻炼,成长成才。完善新进大学毕业生的见习期培训锻炼制度,促进青年人才快速成长。先后多次从管理技术人员中评聘莱钢技术专家、公司专业技术带头人、公司优秀科技人员和部级优秀科技人员;从操作岗位人员中评聘莱钢优秀技能人才、部级优秀技能人才、山东省首席技师、莱钢首席技师。三是拓宽渠道,引导激励职工自学成才。每年拿出部分职教经费,鼓励职工参与多种形式的终身学习,不断吸收新思想、新知识、新技术,自学成才。良好的人才培养环境,不仅满足了企业发展对高级人才的需求,而且满足了职工个人知识更新的需要,促进了铁路运输人才队伍的稳定发展。截止目前,全部拥有工程技术应用研究员1人,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43人,中级专业技术职务的94人,高级技师10人,技师52人,助理技师188人。
(三)加强专业学会工作,充分发挥科协组织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充分发挥科协在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中的作用,搭建起职工和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学术交流的平台,不断提高学术活动质量。及时研究科协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从经费落实、设施建设、学习考察等方面给予支持,为科协组织履行职责和发挥作用创造良好条件。定期开展论文征集和活动,拓展交流渠道,积极组织对外交流、考察和培训活动,进一步扩大了科技人员的视野,提高了学识水平;注重成果编研工作,分别于2011年3月、2011年9月编纂出版了《冶金企业特种车辆运用与检修》、《冶金铁路运输科技创新实践与探索》两书。做好论文交流、推荐工作,组织科技人员参加公司科协、冶金运输分会、山东铁道学会等组织的学术研讨会、论文会。2011年,有9篇科技论文在冶金运输分会获奖,有8篇论文在山东金属学会获奖,有8篇论文在山东铁道学会获奖。
二、实施科技强企战略,是打造高素质的学习型团队的不竭动力
为切实提高广大职工的技能水平和实践创新能力,近年来,我们以服务钢铁生产大局为己任,紧紧围绕铁路运输生产经营和建设,大力实施科技强企战略,深入开展科技创新和群众性技术创新活动,为提升职工素质和自主创新能力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一)坚持以增强群众性为基础,形成推动科技创新的强大合力
为使科技创新深深扎根于生产建设实践和广大职工群众之中,我们创造性的提出了“问题化管理、机制化运作”的技术创新模式,以“问题就是管理资源”及“找不出问题就是最大的问题”的创新激情和敬业态度,在运输组织、设备管理、技术改造、安全生产等各项工作中,广泛开展技术创新创效活动,激励广大干部职工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投身创新实践,勤于把问题变课题,勤于把课题变成效,勤于在创新中展现自我,使科技创新深深扎根于广大职工这片沃土,取得了丰硕成果。2006年以来,先后完成创新成果615项,2项成果获全国安全成果二等奖和三等奖,1项成果获国家冶金科技进步三等奖,3项成果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8项成果获省冶金科技进步一等奖,29项成果取得国家专利。
(二)坚持以确保到位性为手段,为科技创新打造不竭动力
为了提高技术创新工作在各专业、各岗位开展的到位性和高效性,坚持在详细制定年度技术攻关计划的同时,不断完善推进科技创新的管控机制,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的去实施,对每一技术创新项目实施“四列入”、“四定”制度:即对每个创新项目,列入年度攻关计划、列入专业阶段工作重点计划、列入技术人员的阶段工作重点任务、列入科室和车间的月度技术攻关计划;“四定”即定攻关小组、定负责人、定攻关措施、定完成期限,严格实行创新项目立项、定责、实施、时限、评价、、推广的工作流程,每月组织专项推进例会,促进了技术创新活动的蓬勃开展。在大力实施内燃机车大修工艺技术攻关、铁道车辆运行安全技术研究与应用、铁道信号微机联锁技术研究与应用等很多大题目的同时,通过每年一次的小改小革成果展评、技术攻关等手段,千方百计调动广大技术人员和职工抓“小题目”的积极性,抓大不放小的群众性技术攻关活动在全部蔚然成风。
(三)坚持以激发创造性为目的,为科技创新注入无限活力
搭建广大职工提升素质、展示价值的技术创新激励平台,创造性设立了问题查找奖、技术攻关奖、管理攻关奖“三奖”制度,对创新成果及时进行表彰奖励。坚持每年举办一次创新成果共享会、科技论文交流会和技术创新成果展评活动,每年申报省级和公司级创新成果,成功举办15届技术比武和23届技术创新成果展评会,为广大职工真正搭建起了施展才华的舞台。注重建立完善科技创新的激励评价机制,建立起了技术人员和技能人才技术档案,把他们的创新成果、证书、发表的论文统一归档,作为专业技术人员、技能人才评先树优、职称评定的重要依据,使他们精神上得荣誉,物质上得实惠,激发了广大科技人员和技能人才的创新主动性和积极性,在提升职工创新能力的同时,为科技创新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
三、完善人才引进使用机制,是打造高素质的学习型团队的内在活力
如何把人才作为一种充满活力的特殊资源挖掘培育,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已经成为现代企业管理科学的核心和重要标志。多年来,我们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和“人人都是人才”、“人人都能成为人才”的理念,紧紧围绕培养、引进、使用三个环节切实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为打造高素质的学习型团队和做强铁路运输提供了坚实的人才保证。
(一)科学调研,严把“入口关”,做到人才引进多元化
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不仅关系到其个人的发展,而且对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具有深远影响。近年来,各大高校积极探索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模式,大力推进实践教学改革,鼓励大学生科技创新,使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但由于传统教育模式及功利化思想的影响,部分高校将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与大学生科技文化竞赛划上了等号,没有专门负责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的管理机构,只有在组织参与国家、省市等各级大学生科技文化竞赛时,才由教务处、团委、学生处等部门组成临时管理机构,并且仅对大学生科技文化竞赛提供资金、场地和技术支持,直接导致了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缺乏持久性,培养机制与时代要求不符。为了使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持久有效,我校对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体系进行了大力改革,在建立创新管理机制、开放创新实验室、设立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和创新学分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1.成立大学生科技创新服务中心,为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提供专门的服务。
大学生科技创新服务中心的建立有助于以“科技创新”为中心来协调各职能部门的工作,按照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的目标要求和实施内容,把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融入到人才培养的整体方案之中,贯穿大学生的整个培养过程,整合优化成有机的整体,为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我校的大学生科技创新服务中心主要由管理部门和专家指导委员会两部分组成。管理部门由教务处、团委、学生处、科研处、招生就业办公室等相关单位抽调专门人员组成,主要职责是制定大学生科技创新服务中心的各项规章制度,整体规划和组织大学生开展科技创新活动,规划和审查科技创新课题的开展、资金的使用等管理工作。专家指导委员会由各系部抽调文化素质高、科研能力强的教师组成,主要负责研究本校大学生科技活动发展的方向,对大学生科技创新课题进行甄别与推荐,对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进行技术指导,对大学生科技创新的成果进行评估等指导工作。
2.建立24小时开放的创新实验室,为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提供必要的基础条件。
大学生科技创新是综合性高、应用性强的学术研究活动,从而对实验场地、设备等条件的要求也比较高,固定的实验场地和必要的仪器设备是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开展的基本保障。因此,我校开放所有本科实验室,建成了实验室网络化管理系统,统一协调管理实验资源的使用。此外,在整合现有设备资源的基础上,建成了一个24小时开放的大学生科技创新实验室,除了购置必要的仪器设备外,还采用了门禁、监控等安全防范装置,为大学生的科技创新活动提供固定、便利、安全的场所。
创新实验室坚持开放性和自主性原则,开放性是指实验内容、实验时间开放、实验仪器等资源全部开放,由专职实验员负责实验室的资产管理、设备运行与维护等;自主性是指学生处于创新实验的中心地位,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进行组队、选择课题、查阅资料、设计方案、分析结果等。创新实验使学生成为实验教学的主体,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设立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为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解决必要的经费支出。
大学生科技创新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一定的经费投入。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的设立,解决了大学生创新实践中必须的经费支出,是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重要前提。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用于支持大学生的科技创新实践活动。创新基金的使用以课题为导向,实行指导教师负责制,按照“理论结合实际、鼓励技术创新、突出研究重点、注重应用实效”的原则选择课题,打破平均分配的传统思想观念,按照课题的实际需要,对立意新颖、实用性强的课题适当增加经费额度支持,所批准的资助经费将按项目立项、中期检查合格、结题答辩三个阶段分别划拨50%、30%、20%。
近年来,随着对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我校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每年都有较大的增幅,但与学生人数和活动数量增加相比,远不能满足深入开展各类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需要。因此,我校加强与社会各界的联系,邀请企业参与我校的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不仅为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提供了又一资金来源,还有利于促进大学生科技创新与企业生产实际相结合,为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提供广泛的研究课题,使得大学生科技创新成果可以转化为生产力,以获取更多的资金支持和社会资源,实现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4.设立综合教育学分,为大学生进行科技创新活动提供良好的氛围。
教育部、财政部在2012年5月下发了《关于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意见》,明确规定:“按照‘国家急需、世界一流’的要求,结合国家中长期教育、科技发展规划纲要和‘十二五’相关行业领域以及地方重点发展规划,发挥高校多学科、多功能的优势,积极联合国内外创新力量,有效聚集创新要素和资源,构建协同创新的新模式,形成协同创新的新优势。”〔1〕但是,现实中地方高校的管理模式仍按马克斯·韦伯的“官僚层级体制”的制度原则进行运作。这种管理体系注重管理人员的职位体系与等级架构,并缺乏与系统外部进行信息交流的主动性。高校行政管理的“机关化”趋势严重,管理人员的思想观念保守,协同意识淡薄,学校内部协同合作尚可顺畅,但与社会、企业及行业协同合作的积极性不高。此外,由于受制于传统“本本主义”的影响,甚至有些教育官员及教育工作者没有充分认识到协同资源对人才培养的重要作用,对校内外各类教育资源协同整合在育人方面的重要性漠然置之。
2.法规政策体系缺位
完善的法规政策体系是高校协同创新战略发展的“助推器”,可调节协同创新发展前进的速度,而且也是高校协同创新战略发展的“稳定器”,对协同创新持续健康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但迄今为止,高校协同创新人才培养的国家统一标准仍未出台,国内重点高校与一般地方高校分类实施的协同创新人才培养层级分类标准也尚未出台。此外,高校本身也没有及时出台适合自身特色的实施细则,以致在协同创新人才培养实践探索中出现纷繁混乱及各自为政的现象,使地方高校在协同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遭遇发展“瓶颈”,严重制约了国家整体协同创新战略改革目标的实现。
3.人才培养内部协同机制尚未完善
地方高校协同创新人才培养被视为传统教学工作,缺乏协同意识,人才培养内部协同机制不健全,具体表现在:一是协同育人决策机制不健全。不少地方高校未能准确领会人才培养与协同创新战略关系的实质内涵,教书育人决策机制缺乏协同创新元素。二是内部协同体系存在壁垒。学科专业与教学科研之间存在条块分割,难以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协同教育培养。三是人才考核评价机制陈旧。对信息时代人才的考核评价仍沿袭传统计划经济时期的范式标准,难以准确权衡人才考核“定量”与“定性”的辩证关系,协同育人模式孕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未得到充分重视。四是内部育人环境对外开放程度不高。地方高校人才培养仍局限在“校本培训”的小圈子里,处于自我封闭、自我设计的状态,无法通过竞争机制引进和使用外部优秀的教育资源,共同参与人才协同培养。五是有行业、企业工作经历和实践操作经验的师资力量缺乏,学术型兼技能型的“双师型”教师数量不足,难以满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六是激励机制不完善。人才培养的结果性激励偏多,缺乏对协同创新育人过程的行为激励、组织激励和环境激励等。
4.缺乏外部环境的强力支持
地方高校创新协同人才培养的开展和实施必须要有良好的外部环境作为保障。目前,地方高校创新协同人才培养一直存在着妨碍其发展的诸多障碍,外部环境供给力不足是其中之一。政府、企业、行业对实施协同创新战略缺乏协同沟通,造成各协同创新主体各自为政、互不配套、难以衔接。原因是,这些外部环境因素给予地方高校协同创新人才培养的支持缺乏整合机制,分解在不同行业、不同部门的各项支持内容、措施,未经科学整合与总体谋划,因而无法有效帮助地方高校推进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方略。
二、地方高校协同创新人才培养发展应采取的对策
1.树立全新的协同育人理念
协同创新战略改革是高等教育事业进入新世纪后遇到的发展机遇。借此契机,地方高校要尽快树立全新的协同育人理念,牢固树立“协同育人”的指导思想,逐步建立适应协同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唤起社会对协同创新人才培养工作的高度重视,使新时期的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成为各界共同关注的议题。
2.建立健全相关法规政策体系
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改革的推进给地方高校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问题,而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则是尽快建立一套完善的法规政策体系。简要来说,此项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政府部门要尽快制定国家层面的《高等学校人才培养协同创新管理规定》,以法律法规等形式确立协同创新人才培养的法律地位,明确高校、企业及社会其他部门共同参与协同育人的权利和义务,规范合作各方的职责。同时,还应尽快出台配套的协同创新人才培养分类实施细则,“985工程”、“211工程”重点高校与地方高校应参照不同的标准,实施分类管理。二是地方高校应根据有关法规政策,并结合自身特色制定相应的管理条例和实施细则,为协同育人工作提供制度保障。三是应制定完善协同创新人才培养的操作“说明书”,必须通过实际调研和组织专家论证,并根据地方高校现实发展阶段的状况,细化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条例,对各类人才的培养模式、创新质量、主体责任、协同效益等作出具体规定。
3.完善具有特色的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机制
一是坚持推进专业知识教学与实践实习、技术服务、科技创新活动相结合的新型教学模式改革,以及培养“创业、创新、创优”的应用型人才目标定位。全面深化地方高校教育体制改革,打通学科、专业、科研与教学之间的界限,探索建立跨学科专业的研究中心、实验中心和教学中心等教育平台,促成教育资源的共享共用、相互支撑、相互渗透。大力推进协同创新人才培养的制度创新、模式优化、资源共享等方面的改革,形成以“创业能力、创新能力、创优能力”全面提升为导向的人才培养评估机制,建立“开放、集成、高效”的协同创新管理与沟通机制,加强完善人才工作的各种长效保障机制。二是探索“以人为本”的培养机制,建立相互衔接、相互补充、科学高效的人才培养机制并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教学研究,从而实现教学与科研以及社会服务的有机结合,将知识能量转化为技能能量,提高学生主动改造世界的创新意识。通过改革教学模式,开展个性化、探索性、创新性的协同合作型教育试点,将探究思维引入教学过程。三是要解决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所急需的“双师型”师资缺口问题。地方高等院校要针对重点领域邀请相关企业的专家到校讲课、讲座或指导学生实习,以弥补校内师资在实践实训方面的不足。与此同时,高校的专任教师也要定期到企业行业参观学习及挂职锻炼,提高师资队伍的专业实践操作技能。
关键词: 创新型;人才培养;高职
Key words: innovative;personnel training;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中图分类号:C9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4)14-0223-02
0 引言
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可以促进我国的发展,加快城市的进步,对我国的经济和可持续发展具有推动作用。因此,我们必须在认清我国目前高职院校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中所存在的问题基础上,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以此来构建出符合我国特色的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机制。
1 创新型人才的概述
1.1 创新型人才的含义 所谓的“创新型人才”是指具有创新的意识、精神、能力、品质等素质的人才。创新型人才的特征体现在:“新”的知识,“专”业的技能,扎“实”的基础,“博”学的知识。除此之外,还应当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敢于创新冒险的科学精神。
1.2 高职院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意义 自主创新实现的关键在于大量自主创新型人才的实践,因此自主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成为了重中之重。自主创新人才的培养是各级各类教育和整个社会的任务,尤其与高校的发展和改革有着更为密切的关系。高校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育创新精神和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摇篮。但是,由于我国科技和教育发展的基础还比较薄弱,我们的人才培养与发达国家还有很大的差距,特别是拔尖创新人才的严重缺乏,已经成为我国科技和经济发展、赶超世界发达国家的重要制约因素。在我国7亿多庞大的从业人员队伍中,高层次专门人才处于最紧缺的位置。教育部部长周济在高等理工科教改交流会上再次强调:质量和创新是高教的生命和灵魂。21世纪我国高职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培养创新人才,高职教育改革的核心问题就是要培养和造就富有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高级人才。因此,建立一套有利于创新人才培养的高校人才培养机制至关重要。
2 我国高职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2.1 高职院校生源问题 高职院校培养的是具有专业技术操作的人才,这不同于普通的高等教育,普通的高等教育主要是培养研究型的人才。要让学生具有专业的技术操作能力,需要从多方面考虑,例如:生源的素质、专业如何设置、教学如何安排、技能怎样培养等多环节入手。但是近年来由于本科院校的扩招,缩小了高职院校的招生范围。由此导致高职院校生源不但下降,而且生源素质不高。
2.2 高职教育的专业设置不合理 我国目前众多的高职学校,各院校的专业在最初的设置时具有一定的盲目性,不是按照社会需求来进行设置,从而导致了有的专业毕业生过剩,有的专业急需人才又缺少相应的专业来进行培养。
2.3 教学中理论与实践相脱节 院校的教师中,多数是毕业就进入到学校工作,缺少工作经验,教师对企业的实际了解也不多,由此,在学生的授课过程中出现理论和实际相脱节的情况。
2.4 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技能单一 目前的高职教育更多关注的是学生的专业能力和技术应用的培养,从而对其他方面关注的较少,例如:价值观念、道德水准、已知品格、心理情感等。如果只注重单方面的培养,容易导致学生缺乏合作意识和集体主义精神。
3 我国高职人才培养建议
3.1 招生体制上进行创新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的生源主要是以高中毕业生为主,生源结构比较单一。若高职院校进行独立的招生考试体系,而不是完全的依靠高等皎月的招生体系,那将会解决目前高职院校所勉励的生源危机。另外,对一些有工人、农民等进行在职的培训,也可以从另一个方面增加高职院校的生源,并且此种做法可以提高我国公民的教育水平。
3.2 给高职人才的发展开辟第二通道 目前高职毕业生想要继续深造,只能是通过“专升本”的方式,这条路并不宽敞。英国将职业资格等级与工作岗位及证书的等级联系起来。目前绝大多数职业学院都是2-3年的专科层次教育,这难以满足高职人才的继续发展需要,应当建立高职人才继续教育的上升通道,要形成从专科到本科、技术硕士、技术博士这样多层次的人才培养模式,这对于高职教育的良性发展是很有必要的。
3.3 建立订单式的人才培养模式 “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是指企业向学校预定用人订单,学校和企业从培养目标、课程建设、教学方法、评估指标等方面共同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订单式”培养对于高职教育实现从传统教学体系到现代教学体系的转变,提升学生文化素质、技术素质、职业素质和能力素质,解决学生就业难等问题具有重要作用,并已逐渐得到社会认可。
3.4 抓好师资队伍建设 高职院校应按照高职教师队伍特点,认真抓好教师队伍建设。提高青年教师的技术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要经常派教师到企业参与企业日常经营活动,了解企业经营实际情况;同时积极从企事业单位聘请兼职教师,实行专、兼职结合,改善学校师资结构,适应专业变化的需要。
高等职业教育要培养出高素质的专业技能人才,就必须从教育体制和教育教学方法上多方入手,实现人才培养多渠道的创新模式,这也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培养高职创新型人才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