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2-17 15:13:30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科技服务业发展趋势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从全球科技服务业发展历程来看,根据经济和技术发展历程中的服务需求,可划分为科技服务机构出现、科技服务机构大量涌现、科技服务业态形成、科技服务业快速发展四个阶段。第一,科技服务机构(19世纪中期—20世纪30、40年代),19世纪中期诞生了科技服务,最早的科技服务组织形态主要是资讯类机构,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工业发展迅速同时带动了一些新兴的组织形态;20世纪20、30年代,在美国、英国、法国、德国和其他工业化国家咨询行业获得了发展,出现了研发服务、天使投资等科技服务机构。第二,科技服务机构大量涌现(20世纪40年代末—20世纪80年代初),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掀起了以原子能和电子信息技术发明与应用为先导的第三次科技革命,也进一步掀起了科技服务机构快速发展,在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越加重要,科技服务机构主要是以政府创办为主并兼有部分民间组织。第三,科技服务业态形成(20世纪80年代—20世纪末),科技创新需求的多样化,不断细分了创新服务链条,一批市场化的科技服务机构快速出现,科技服务以政府推动为主转向依靠市场化发展,科技服务业态形成。第四,科技服务业快速发展(21世纪以来)移动互联网浪潮兴起,创业服务快速发展,生物医药行业兴起促使高端服务业逐渐取代传统服务业,新型业态不断涌现,科技服务业成为具有较大规模的重点行业,成为推动经济增长、带动产业升级的重要力量。
在我国,科技服务业还是一个年轻的产业,我国科技服务业是在后伴随改革开放和经济结构调整的逐步推进特别是高新技术产业兴起而产生和发展的。改革开放以来,科技服务业内容不断丰富,服务方式和手段不断创新。与此同时,科技服务业内部不断产生新的分支,专业化和社会化分工不断深化,新的服务领域不断拓展,推动了科技创新能力提高和国家整体竞争力。但总体来看,我国科技服务业在发展速度、规模和结构上仍明显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2014年8月19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了加快发展科技服务业的战略举措,释放了科技服务业提速发展的重要信号。党的十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中国推动发展更多依靠创新驱动指明了方向。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经到了从以往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的关键阶段,加快科技服务业发展,将是解决产能过剩等产业机构问题、细化服务分工、加快产业升级推动经济向中高端水平迈进的重要举措。国务院五项扶持举措背后传递出中国加快服务业发展,尤其是高附加值服务业发展的积极信号。
当前,科技服务业已成为现代服务业中具有高附加值的重要产业,科技服务业的发展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纵观国内外文献,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科技服务业的内特征及分类、发展能力及水平评价、发展与产业升级耦合机制、发展模式及路径、政策支持体系等相关方面展开。在国外,与科技服务业相对应的是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国外学界对科技服务业的研究大多集中在科技中介服务业和科技产业领域,如技术创新、经济增长与科技产业集聚的关系以及科技产业集聚的产业政策和实证方面;在国内,科技服务业的研究大多集中理论层面,定性分析较多,定量分析甚少,大多研究主要集中在整体服务业、生产业集聚的测度和空间演化方面,如区域科技服务业能力评价、运行机理、部分地区科技服务业空间分布,对科技服务业集聚及影响因素研究较少。
因此,在我国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大背景下,加快发展科技服务业对我国迎接创新转型新时代具有重要意义。在当前我国科技服务业发展态势下,揭示科技服务业发展及集聚特征及影响因素,掌握科技服务业发展规律,不仅可以丰富产业经济中产业布局的相关理论,探究科技服务业的地理分布,探索空间演化特征,认识演化机理,为我国及各地区科技服务业提供对策建议,为政府决策提供决策参考。
二、国内外科技服务业发展现状和趋势
(一)国外科技服务业发展现状
当前,发达国家形成了良好的科技服务业发展环境,形成了多层次、全方位、结构合理的科技服务体系。
第一,科技服务业已经成为发达国家的重要支柱产业,发达国家科技服务业起步于19世纪,作为知识技术密集、增值高、消耗少的新型高端服务业态,有力地支持了经济社会发展。以美国为例,美国科技服务业增长速度远高于美国经济2%左右的平均速度,如图2所示,2012年美国专业科学和技术服务业增加值为11922.9亿美元,占GDP为7.6%,比2000年增长了80%,年均增长率为5%,远高于信息服务业占比(4.4%),是第三产业中增长最快的部分。同时,美国科技服务业吸引了大量的高端人才。
第二,由政府主导向市场驱动转变。20世纪90年代前的科技服务机构都是由政府出资或主导设立,以非营利性为主,1993年美国开始出现市场化机制运行的高科技孵化器,随后在市场环境下催生的科技服务机构大量涌现。2000年后,科技创新的市场环境滋生新的服务模式和盈利模式,新的科技服务机构应运而生,如专利运营公司、创业媒体等,在市场化环境驱动下催生新的服务模式和差异化发展路径,如以色列的“玛雅孵化器”等。
第三,科技服务业新兴业态持续涌现。发达国家和地区拥有丰厚的科技创新资源,技术进步和变革促进了各创新要素的重组和对接,更容易产生新的服务业态模式。近年来,国外领先出现了HackerDojo、CitizenSpace等创业咖啡。这些模式在我国也得到了发展,如2009年以来在国外率先出现众筹的天使投资模式等,产生了Kickstarter等著名机构。2011年我国也出现了点名时间、天使汇等大众筹资平台,如表1所示,国外新兴业态机构和设立时间表。
第四,创新全球化带动科技服务全球化。在经济、科技日益全球化的背景下,大部分发达国家正采取各项措施推进创新全球化,具体包括创新资源配置的全球化、创新活动的全球化、创业活动的全球化和创新服务的全球化。伴随创新的全球化进程,科技服务由于巨大影响力,在各细分领域服务对象和分布均朝向全球化方向迈进。
(二)国内科技服务业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技服务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有力地促进了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改革开放35年来,中国从科技人力资源从相对稀缺的国家,逐步成为科技人力资源大国。
第一,我国科技服务业规模小、增速快、前景光明。我国科技服务业规模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相对较小,据最新数据显示,如图3,2012年我国科技服务业增加值为8241.1亿元,占GDP的15.9%,近年来呈快速增长态势,发展势头良好,20082012年我国科技服务业平均增速达20%,伴随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科技服务业发展空间更为广阔。
第二,科技服务业发展主要集中在创新资源密集区。我国科技服务业首先是在北京和上海等创新资源密集地区发展起来的,如北京2012年科技服务业增加值为1268.4亿元,占全市GDP为7.1%,接近发达国家水平,远超其他地区;其次是上海市,2012年科技服务业增加值为503.8亿元,明显高于除北京的其他地区;此外如杭州、青岛、苏州等,如图4所示。
第三,从高度集中向多点分布发展。科技服务业呈现出从高度集中化向多地特色发展的趋势,呈现区域发展的差异化。近年来,深圳、青岛等经济较发达的地区科技服务业发展迅猛,2009-2012年科技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率保持在20%以上,发展空间广阔;南京、宁波、东莞根据自身特色,针对不同领域出台优惠政策,制定发展目标。
(三)科技服务业集聚发展趋势
作为现代服务业的分支,科技服务业是以技术和知识向社会提供服务的产业,其服务手段是技术和知识,服务对象是社会各行业。未来科技服务业集聚发展趋势呈现出如下趋势和特征:一是科技服务业成为创新资源的重要配置者。全球技术创新与产业组织变革推动科技服务业成为高科技产业发展的核心支撑,以移动互联网、智能制造为代表的新技术的广泛渗透和应用,正在颠覆传统产业组织形式和创新模式,加速产品经济向服务经济转变,以全新方式配置技术、资本、产业要素的科技服务业在全球范围内的快速发展。二是科技服务机构呈“开放-外向”趋势。伴随科技服务链条的不断完善,服务需求的日益多元化,以单个企业内部创新的封闭式创新模式已经不再适应新发展形势,大企业开放服务平台、中小企业组成联盟等联合创新模式成为主流。同时科技型中小企业更清楚其发展定位和战略,积极融入产业生态圈,通过各种方式压缩式、集成式结合,以小规模和小空间聚大资源。三是服务模式走向“集成商+专业机构”模式。科技服务的专业化和市场化推进,哪个环节都需要为企业提供集成化的高效服务,服务模式呈现出集成商加专业机构的趋势,前端由集成商为企业提供集成化的服务资源,后期通过集成商的推荐帮助,企业与专业的科技服务机构分别对接、得到全方位服务。四是协同化和网络化发展。伴随科技服务业自身的发展壮大,产业恶业面临多层次、虚拟化和网络化发展的态势,其在产业上的地位由原来取决于技术产品的竞争力,现在源于对创新资源的系统配置能力;同时城市、区域和国际化的科技服务网络已经出现,科技服务网络化作为虚拟的科技服务形式,消除了时间、空间的客观因素的障碍,提高了创新要素与行为主体的效益和竞争水平。
对于我国科技服务业集聚发展,当前我国科技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远低于同期美国科技服务业占GDP的比。未来我国科技服务业将进入快速扩张的发展阶段,科技服务业是积极推动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支撑,国家各级层面都提出要大力发展科技服务业,未来伴随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产业机构的升级,科技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将持续提高,伴随经济发展水平提高、规模经济、知识溢出和政府行为的加强,都会对我国科技服务业集聚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
科技服务业是新兴产业,在技术集约化背景下,技术由制造业向服务业集中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大趋势。科技服务业发展将不断催生新的业态,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丰厚科技创新资源,技术变革促进了创新要素的重组和对接,更容易产生新的服务业态和模式。跨国企业为降低成本,一部分业务外包造就了研发外包、生物CRO、检测服务等专业领域的市场空间。
在此发展背景下,科技服务业的专业化和集成化并存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一方面,科技服务不断向专业化方向发展,第三方趋势越来越明显。近年来,在移动互联、生物医药、节能环保和新材料领域,研发设计、技术转移、创业孵化、知识产权等服务环节出现了一大批专业的新型研发组织和机构,通过整合行业资源、构建专业服务团队,提供专业化的第三方服务。另一方面,集成化服务模式是科技服务业发展的重要形态。当前我国科技服务向整个“创新链”拓展,从技术咨询、技术转移、信息服务等单一服务发展到技术熟化、创新创业等综合。一部分综合实力较强的科技服务机构围绕产业集群开展研发外包、产品设计、技术交易、创业孵化、科技金融等综合服务,为区域经济与科技发展提供了集成化的“一站式服务”。线上线下服务相结合是科技服务业发展的重要方向。随着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在科技服务领域应用的不断深入,极大地拓展了科技服务机构的服务半径。科技服务机构将一部分通用型服务模块化并在线上提供服务,深度个性化服务则在线下解决,满足不同类型客户群体需要。利用互联网开展服务,成为科技服务机构的必然选择,线上服务和线下服务相结合成为未来科技服务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因此,集聚发展是国内外科技服务业发展趋势之一,我们也必须把握住这个大趋势,深入研究中国科技服务业集聚发展态势以及影响科技服务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以为中国科技服务业集聚发展寻求更好的对策。
三、中国科技服务业集聚发展态势分析
(一)中国科技服务业集聚态势分析
国际上对于产业集聚程度的测算指标经历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包括赫芬达尔指数、空间基尼系数、区位熵以及集中率;第二阶段包括MS指数和地理集中指数;第三阶段是产业的共同集中指数。结合对中国科技服务业的分析,选取前三者指标较为合适。基于可获得性数据,本文选取的数据为1995-2013年,来自于历年的《中国统计年鉴》、《各省统计年鉴》等。同时,将中国划分为东部、东北、中部、西北、西南地区。
(1)空间基尼系数,地区i的空间基尼系数用Gi为i地区的空间基尼系数,SPi、SP、Xi、X分别为地区i科技服务业就业数、全国科技服务业就业总人数、地区i的就业人数、全国就业人员数。
根据上述公式,结果如表2,多数区域空间基尼系数大于零且存在空间集聚态势,东中部地区的空间基尼系数大于东北、西北、西南地区,与现实中科技服务业发展现状符合,因而东中部地区科技服务业集聚现象更显著;由图5所示,更进一步证明了东中部地区集聚态势与现实科技服务业发展吻合,而东部、东北地区整体上呈现出先减小、再趋于平稳的发展态势,集聚现象趋于平稳,中部呈现出先下降、后上升的发展态势,与近年来中部地区在国家的大发展战略中不断加强科技发展有关,如中部地区近年来新科技市场将携手产业研发机构、企业、大专院校,打造新科技市场智库功能,未来为中部地区提供科技、资金规划和技术支撑;西北与西南地区的空间集聚程度趋于平稳,但集聚度不高。
(2)行业集中度数,分别为科技服务业规模最大的前n位企业的市场集中度、科技服务就业人数最多的前n个省市人员数之和。根据公式计算1995-2013年的全国科技服务市场集中度(n=2,3,4,…,10),计算结果如表3、图6所示。
从表3和图6可以看出,分别从中国科技服务业行业集中度CR2、CR10可知,前者都大于18,后者都大于48,表明中国科技服务业存在较明显的集聚现象,整体上集聚度呈现出先下降、后上升态势,但总体上呈现出区域平稳的特点;1995-2013年间,科技服务业集聚值呈现出增幅态势,表明科技服务业集聚程度有不断加深的发展趋势,对比五大地区之间的空间基尼系数,东部地区高于中西部地区,东部地区区域内科技服务业的集聚现象更为突出。
(3)区位熵,LQi=[SPi/SP]/[Xi/X],其中,地区i区位熵用LQi表示,i为全国31个省级行政区。根据公式分别计算全国31个省市科技服务业的区位熵,计算结果如表4所示。为更明晰表明中国科技服务业集聚的空间分布状况,也为与上述研究年份一致,选取1995、2000、2005、2013年的区位熵,更好地描述中国科技服务业的集聚状态分布图,如图7所示。
综合表4和图7,1995-2013年期间,科技服务业区位熵分值大多在0-3之间,中国科技服务业区位熵都大于1小于2的有天津、四川、甘肃、青海,大于2的有北京、上海、陕西,表明北京、上海、陕西的科技服务业集聚最为突出,表明这些城市的科技服务业专业化水平较高,科技服务业发展具有优势;而天津等的集聚水平相对较高,具有一定的相对比较优势,有待于进一步发展;1995年科技服务业区位熵低于0.8的省市有14个,2013年科技服务业区位熵低于0.8的省市有10个,少了安徽、内蒙古、河北、黑龙江、新疆,中国科技服务业发展水平不断提高,但从总体上来说,中国大部分地区科技服务业整体集聚水平较低。
(二)中国科技服务业发展的空间全局与局部模式分析
为测度我国科技服务业水平在地理空间上的集聚程度,我们运用全局Moran-I指数来计算我国区域科技服务业的空间相关性,并绘制Moran指数散点图,Moran-I指数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I为全局空间自相关系数,Wij为空间权重矩阵;Moran范围为(-1~+1),当值大于0时,空间目标间存在正空间自相关,指数值增大时,空间目标相关度越高,反之亦然,值为0时,空间目标间呈现随机独立的分布模式。
空间统计分析,用一阶空间邻接矩阵,计算中国科技服务业全局自相关Moran’SI指数及检验值,检验表明,1995年后的Moran’sI值为正,且在0.2501-0.3012间变动,表明中国科技服务业发展水平具有相似的地区集聚分布态势,各年份均通过了显著性检验,表明相异时期内存在正的空间自相关性,中国科技服务业表现出空间集聚性和正向的空间相关性。由图8所示,中国科技服务业空间集聚趋势呈现出先减小后增大,继而平稳,后又增大的变化趋势。1995—2002年集聚度减弱,科技服务业发展水平较高地区的相邻地区由于受科技服务业水平的减弱而使与较远区域的科技服务业发展机会相对平等;2002—2005年集聚度呈上升发展态势,表明局部出现了快速集聚现象;2005—2008年集聚度趋于均衡;2008—2013年集聚度呈现平稳增长趋势。整体上表明中国科技服务业的空间集聚现象明显,但发展并不平衡,呈现出异质性特点,如1995—1999年、2005—2013年这两个阶段集聚度强烈。
在此基础上,分析局部自相关,发掘区域对象间可能存在的局部显著性关联,以及空间目标间的空间依赖性随位置变化度。
为观测值与均Zi=(Xi-X),Zj=(Xj-X)为观测值与均值间偏差,Ii为Zi与观测目标i观测值加权平均乘积。
从局部相关性分析,Moran散点图可将各省市科技服务业水平分为HH、LH、LL和HL四个空间关联模式,如图9所示。1995、2013年位于第一、三象限的省市个数分别为26、20个,1995、2013年位于第一象限的省市分别有9、4个,位于第三象限的省市分别有17、17个,表明中国科技服务业的发展具有显著的空间集聚现象,科技服务业发展水平较高的相邻省市间集中性更高,科技服务业发展水平较低的省市的集中性呈先减弱后增强、总体上平稳的趋势。
通过局部自相关分析,可生成中国科技服务业集聚发展的局部LISA图,进一步对中国科技服务业集聚发展模式进行空间演变分析,如图10,“高—高”集聚模式的省市主要集中在京津冀地区、长三角地区、中部地区,这些地区大多是我国经济社会发达地区;“低—低”集聚模式的省市大多集中在西部地区,地区内省市的空间分布存在较大差异,这些地区也是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对落后省市;“高—低”、“低—高”集聚模式具有扩散态势,前者主要包括四川等,后者主要包括山西等,这一方面表明科技服务业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另一方面也说明一个省市的科技服务业发展对周边地区基友集聚及扩散效应,发展科技服务业对现代经济发展具有现实意义;东部集聚度高于中西部,这与现实中的经济水平发展呈现出相关关系,经济发展与现代科技服务业发展具有密切关系。
为更好地了解中国各个时间段内科技服务业的局部空间集聚特性,我们根据局部自相关分析结果总结出1995—2013年中国科技服务业集聚的空间相关模式,如表5所示。从以上计算得到的结果,分析如下:
(1)“高—高”集聚模式的省市逐渐减少。1995年包括北京、天津、上海、江苏、山东、河南、湖北、陕西和吉林9个省市,2000年包括北京、上海、江苏、山东、河南、湖北、陕西7个省市,2005年包括北京、上海、江苏、山东、河南、陕西6个省市,2013年包括北京、上海、江苏、河南4个省市,这说明考察期内中国科技服务业“高—高”集聚模式的地区有所减少,且主要集中于京津地区、长三角地区以及中部地区部分省份。
(2)“低—低”集聚模式的省市主要集中在西部地区。1995-2013考察期内,西部地区没有出现“高—高”集聚模式的省市,且西部地区大部分省市均表现出“低—低”集聚的模式,同时,中部地区也一直有“低—低”集聚模式的省市,这表明考察期内西部地区、中部地区部分省份的科技服务业发展水平均较低,不同省市的空间分布存在较大差异。
(3)“高—低”、“低—高”集聚模式地区有向周边蔓延的趋势。考察期内,一直出现“高—低”集聚模式的省份包括辽宁和四川,且随着时间推移,出现这种集聚模式的省份有逐渐增多的趋势。同时,一直出现“低—高”集聚模式的省份也由河北、山西等省份逐渐蔓延至天津、安徽、重庆等地区。
(4)东部地区集聚程度高于中西部地区。从分析结果不难看出,东部地区科技服务业的集聚程度总体上要明显高于中部和西部地区,中部地区部分省份的集聚程度较高,西部地区科技服务业的集聚程度最低。
四、中国科技服务业集聚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中国科技服务业集聚发展的机理分析
从理论上来说,多数的服务行业本身就具有类似集聚经济的特征,科技服务业的发展与集聚也是密不可分的。在时间和空间上,由于科技服务业的生产和消费具有密不可分性、不能实物化、不可储存性等特点,科技服务业相比与制造业和传统服务业的空间集聚特征更为显著。因此,在科技服务业发展的中,必然存在着空间溢出效应以及空间依赖性。通过对科技服务业发展与集聚空间演化机理的理论分析,总结出对科技服务业发展有显著影响的因素。
中国与西方科技服务业发展的动因具有差异性。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推动了西方科技服务业的发展。中国科技服务业发展也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但很大程度上是政府推动。因此,政府在建设和发展科技服务体系中承担重要作用。但是,中国科技服务业发展离国际水平有一定差距,需要分析推动及制约科技服务业的动力机制,更好地促进发展。
科技服务业产生的动力机制是推动科技产生、发展等动力演化的机理,以及维持和改善作用机理的经济关系、组织制度等。按照系统动力学理论,科技服务业发展中,会有一系列因素影响其发展。科技服务业的发展及集聚也是由多种动因交织发展、演变的产物,在不同阶段发展的条件和背景下,不同因素推动,有内生和外生机制。从空间演化机理的本质上分析,科技服务业发展是在演化过程中由不同的主导因素形成,有可能逐渐演化成科技服务业的集聚现象。因而,从科技服务业的动态性考究,才能揭示科技服务业空间发展演化机理的动态特征。
1.外部因素对科技服务业发展及集聚演化具有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大环境下,外部动力在科技服务业发展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其中,市场需求是科技服务业及集聚发展的外部动力,政府环境等有效促进了科技服务业及集聚的发展是外部的重要力量。一是城市服务经济的发展。城市由于拥有较好的基础设施、较强的科研机构、丰富的人力资源、便利的区位条件、能级水平、前向联系与后向联系的机会等优势,都会成为科技服务业发展的首选地。尤其是在国际化或区域化程度较高的大城市,各方面会拥有更大的优势,如集聚的功能、科技服务的功能、创新的功能、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功能等主要是通过科技服务业来实现的。科技服务业高度集聚于国际化或区域化的大城市,更集中于具有国际化或区域化城市的中心区域。一方面,中心城市具有辐射扩散的功能;另一方面,积极促进了现代化国际性或区域性大都市的产业结构。科技服务业不仅高度集中在国际化都市、大城市,而且一般是集聚在这些国际化或区域化都市、大城市的金融中心和商业中心,它要求城市的服务业非常发达。科技服务业的集聚发展更是城市服务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产物。二是市场需求拉力。一方面,在创新主体进行创新活动时,需要外部的科技、资金、人力、市场等要素作为条件支撑。当然,这些创新主体也可以以自身的努力,找寻需要的条件和因素,得到内外部发展的支持,但这需要花费一个较长的时间和阶段,需要具有系统复杂的一个过程,也需要花费较大的费用等。伴随经济社会的发展,行业之间、部门之间与内部的专业化分工与协作越来越细,会拥有越来越多的需求;另一方面,在市场条件的作用和机制下,创新企业的科技成果,面临和缺乏实践应用问题,需要广泛的市场需求信息,要么需要中介去寻求,要么自己去寻求所求信息,这都需要花费时间、人力、物质等条件,在市场的条件下进行交易和扩散。由此,为了节省寻求需要信息的成本、便捷性等,技术的供需双方都需要科技中介作为支撑,需要以科技中介为组织的交流平台、市场化的网络,从中得到信息、技术、资金、经验等一些供需双方所需。三是规划、扶持及行业协会。在科技服务业发展过程中,政府规划、扶持以及行业协会是不可忽视的外在因素。因为地方政府的税收优惠、财政支持政策和措施以及行业协会服务平台的建设往往为科技服务业的形成和发展构建了初始条件。首先,政府加强立法,保护产权,为科技服务业创建良好的法制环境,提升科技服务企业技术创新的积极性;其次,政府设立科技服务产业园区,引入科技服务企业与机构,提供基础、配套设施等,并提供财政补贴、税收等相关优惠,重点扶持科技服务骨干企业,建立专项资金支持,为科技服务业发展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再次,政府加大研发经费支出,积极鼓励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设立研发机构,进行技术研发开发,加快和转化科技成果,为科技服务业发展培育良好的技术环境;最后,行业协会对科技服务业的作用,从美国、日本和欧洲等发达国家或地区的科技服务业发展来看,行业协会的作用日渐突出,可以规范市场秩序、协助制定政府政策,建立服务平台,提供专业化的咨询服务,进行行业培训,引导行业发展,为科技服务业提供高端化人才。
2.内生机制是科技服务业发展及其集聚演化的内在推动力,存在于科技服务业组织内部,如竞争与协作、规模经济、知识溢出等。一是分工和协作。相比其他生产模式,科技服务业发展具有相对的竞争优势,最基本的来源是生产效率,体现生产效率的最基本方面是分工和合作的协调机制。专业分工可积极促使科技服务业生产效率提高,一是分工促进和提高了生产企业的专业化水平和程度,提高专业化程度,不仅可以使企业速度掌握生产知识和技能,节约相应的时间,使更充裕的时间用于生产,降低生产活动所需要的成本,也可以使企业从长时间的生产工作中不断积累经验,提高整体的生产效率;二是分工简化了生产过程,在生产过程中,用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降低了劳动力技能复杂度,节约了时间,提高了整体生产效率。因而,就生产工艺、生产技能、产成品方面,社会分工的发展壮大不断促使发展并提高了专业化程度,在市场发展不断深入的背景下,在不断增强市场需求多样化条件下,一个独立的、单个企业不可能涵盖整个生产过程的各个环节,基于社会分工的加强,这些因素逐渐促使企业具有越来越密切的合作关系,随着分工与协作的发展深入,企业之间的交易活动会更加活跃和频繁,在生产活动中,交易成本也逐渐成为企业重要的成本,分工协作也可以节约成本。在空间布局上,企业分布与成本也有一定关系,企业布局越分散、距离越远,更容易提高交易成本。因此,科技服务业发展及空间上的聚集,在集聚区内,会降低交易成本。因而,正是专业化的分工与协作的深化,增强了生产能力,提高了运行效率,降低了交易费用,促进了科技服务业集聚。二是外部经济与规模经济。外部经济与规模经济常对于科技服务业不断发展而产生的集聚现象,对科技服务业集聚区分析,集聚区内的基础设施、交通网络及通信等公共服务产品的投入,具有不可分性,充分表明基础设施等方面的投入与科技服务业集聚区规模也具有关系,但随着科技服务业集聚区规模的增加,降低了公共物品平均成本。因此,在集聚区内,科技服务企业可共享基础设施、公共资源、公共物品等,节约了基础设施、信息、交易等方面的成本和费用,并产生了规模经济效应。此外,从劳动力需求分析,科技服务业发展不断产生的集聚现象,积极带动了地方区域劳动力市场的规模效应,逐渐发展和形成了区域劳动力市场,有利于科技服务人才的流动,有利于吸引自由劳动力,也有利于劳动力流出,逐渐形成大规模的自由劳动力市场,不仅为集聚区内的企业提供了广泛的、丰富的劳动力资源,提供了劳动力的工资支持,也降低了企业的搜寻等相关成本;另一方面,降低了人力资本流动成本,在区域内更加容易实现人才的流动和集聚,更便于企业吸收高素质的人才,优化配置人力资源。三是知识溢出。科技服务业发展逐渐演变的科技服务业集聚,其动力机制是相互关联的有机体,创新是科技服务业发展及集聚的动力核心,一是在科技服务业的集聚区内,会产生技术、知识、信息等因素的积累效应,加速了要素和资源的高速流动;二是集群内新企业的产生、发展与成长,优化了资源配置;当科技服务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时,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的获取、创新和应用成为企业下一步提升的关键性因素。科技服务业的发展与集聚区逐渐形成了一种创新网络,在集聚区内,企业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协作、相互支撑以及通过各种正式与非正式的沟通和交流,逐渐形成和建立了集体学习机制,尤其是在显性知识和缄默知识方面的外溢,激发了新知识、新思想和新方法的发展和应用,在知识溢出的网络中,不同的服务企业可从中获益,从而促进了创新。随着科技服务业发展及集聚现象的产生,集聚内部的创新功能也越加明显,创新对科技服务业集聚的持续发展的作用也越来越大。
(二)中国科技服务业发展影响因素空间计量分析
近年来,科技服务业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崛起并持续快速发展的态势引起了国内外众多学者的关注,解析国内外相关文献,中国科技服务业发展的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研究中国科技服务业的发展,既要以产业经济学理论、科技创新理论、发展经济学理论为指导,又要结合中国转型期的国情,内外因中任何一个因素发生变化,就会在一定程度上产生促进或阻碍中国科技服务业的发展的影响。本文以行业协会、政府理性规划为基本假设前提,在此前提下构建完整的影响因素概念模型,以期更好、更准确地反映中国科技服务业发展诸多影响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总结出影响因素变量与中国科技服务业发展的动态关系并加以检验。结合上述机理分析,在这个概念模型里,经济发展水平、政府行为因素、知识溢出因素、交易费用因素、科技实力因素和规模经济因素作为六个主要因素制约并影响中国科技服务业的集聚发展,通过影响内部或外部环境推动或阻碍中国科技服务业的集聚发展。中国科技服务业集聚发展在各个变量作用下形成一个综合整体,如图11所示。
基于上节构建的概念模型,构建模型如下:
其中,Y为科技服务业增加值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X1为各省域的人均GDP;X2为政府支出占GDP的比;X3为R&D经费支出;X4为科技成果登记数;X5为技术市场成交额;X6为科技服务业从业人员;X7为人力资本;X8为第三产业总值占GDP的比。
从中国科技服务业发展及集聚内涵出发,在充分考虑数据的可得性的前提下,研究年份固定在1995-2013年,主要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1996-2014年)、《中国科技统计年鉴》(1996-2014年)、《各省统计年鉴》(2014)等。实证研究主要借助于Arcviews3.3和Geoda0.9.1等软件。
空间权重矩阵是空间统计计量模型的关键,也是地区间空间影响方式的体现。目前,空间权重矩阵的基本形式有的只考虑地理相邻信息,即“地理”空间权重矩阵(W),也有的考虑了涉及经济差距的空间权重矩阵的扩展形式,即“经济”空间权重矩阵(WE)。“地理”空间权重矩阵(W)最常用的是简单二分权重矩阵,遵循的判定规则是Rook相邻规则,即两个地区拥有共同边界则视为相邻。本文选用的是“地理”空间权重矩阵(W),利用ArcGIS9.3软件生成。
空间计量经济学模型有多种,根据本文需要,选用空间计量模型纳入了空间效应的空间滞后模型(SLM)与空间误差模型(SEM)两种,如前理论所述,然后利用逐步回归法剔除不显著的变量,进行空间依赖性检验,从分析结果可知,Moran’sI指数的P值为0.0002285,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通过检验,表明经典回归误差的空间依赖性(相关性)明显。LM(error)的P值约为0.0264170,统计显著;LM(lag)的P值约为0.0295321,统计显著;且LM(error)比LM(lag)在统计上更显著,因而断定空间误差模型(SEM)是恰当模型。进一步分析空间误差模型的拟合优度R2最大,自然对数似然函数值LogL最大,似然比率值LR最大,赤池信息准则AIC以及施瓦茨准则SC最小,说明了三个模型中空间误差模型是最优的,故应选择此模型。
在上述确定了空间误差模型为适当模型后,以科技服务业集聚度(区位熵)及其影响因素对1995、2013年的数据分别进行回归,如表6、表7所示。
如上实证分析可知:
第一,政府行为经历了很强显著(p值<0.01)———一般性显著(p值<0.10)的过程。期初,政府行为在科技服务业发展集聚中显得尤为重要,对政府政策和制度环境的依赖性较强。当科技服务企业及其集聚发展到一定程度后,政府需要遵循科技服务业的市场规律,需要通过引导科技服务业获取健康有序发展,如在服务体系、生态环境、行业监管、风险控制等方面集中资源,充当好服务角色,并不会过多和直接在市场中干预科技服务业的发展,也是在当期验证中对科技服务业集聚成因成一般性显著的原因。此外,政府政策对不同区域科技服务业集聚的影响具有异质性,政府政策在东部地区作用力最强,其次分别为中部和西部地区,差异性也会影响信息流动在区域间的差异,由于信息不对称,政府政策对各个区域具有一定的趋同性,但其作用力大小并不一致,导致区域科技服务业集聚的差异性。
第二,规模经济经历了较强显著(p值<0.05)———很强显著(p值<0.01)的过程。1995和2013年的规模经济系数分别呈上升态势,显示了规模经济在科技服务业集聚中的重要作用。由于历史、地理、经济等原因,一些省域或城市成为科技服务业发展支点并逐渐发展成为增长极,职能层次较高、规模较大、强度较强,凭借极化效应引致更大规模资金流入,大量机构集聚该地区,促使科技服务机构通过扩大规模经济效应来保持竞争,通过发挥外部规模经济、外部范围经济优势、区域创新环境弥漫的“产业空气”,使集聚规模不断扩张,体现出“路径依赖”和“累积因果”的加强过程。
第三,人力资本经历了很强显著(p值<0.01)———不显著(p值>0.10)的过程。期初大量人力资本被引进并积累在科技服务业集聚区,表现了明显的比较优势,良好宽松的创业环境有利于新大量人才,增强了集聚内部专门化程度,伴随着分工深化,集聚了同一产业或相关产业的科技服务企业,逐渐形成专门的劳动力市场,在市场中拥有丰富的就业信息,减小了人才搜寻的密度和广度,搜寻成本降低,更是吸引了各类人才的集聚,促使该区域的经济发展呈现强劲的势头,表明人才在科技服务业集聚发展中的显著作用。异质型人力资本是边际报酬递增的根源,人力资本形态的转换实际上是异质人力资本不断对同质人力资本进行更新的过程。当区域人力资本积累达到一定规模程度后,一方面,向四周扩散;另一方面,又会在更高形态、较优的结构上进行量的积累,发展一定规模后,向更高层次扩散。如此循环往复,形成不同层级的人力资本组合结构,但人力资本对科技服务业集聚的促进作用不是立即显现的,仍需要一个时间过程来吸收和消化,故而导致当期人力资本水平对当期科技服务业集聚的作用不显著。也说明伴随科技服务业集聚发展,需要更高端的专业化、国际化的人才,引进或发展与发挥需要一个过程。
第四,经济总量经历了很强显著(p值<0.01)———较强显著(p值<0.05)的过程。我国各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具有差异性,经济发展较好的地区或城市,科技服务业发展态势比较好,集聚度也较高。一定程度上,科技服务业机构的数量、规模、类型与一个地区的经济实力有密切关系,如西部一些省市科技服务业数量少,规模小,同质化现象严重,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重要“瓶颈”,影响了科技服务业集聚。随着本区域科技服务业组织体系的不断健全和完善,为科技服务业进一步发展注入了活力,以经济为依托,具备了科技服务业发展实力后,逐渐显示出对基础设施、科技服务等更高的要求和需求,对经济依赖性没有期初那么强烈,其表现为没有那么显著。
第五,科技水平经历了很强显著(p值<0.01)———很强显著(p值<0.01)的过程,可以看出,科技水平是科技服务业集聚发展的重要力量和因素,说明在科技服务业集聚发展初期,显示出科技水平与实力支持科技服务业集聚发展的强大力量。在科技服务业集聚发展不断壮大时期,已成为城市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要获得更好的发展,建设大项目等对传统科技服务机构与工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积极影响和导致构建了现代科技服务体系,更有利于推进科技服务业集聚。
第六,知识溢出经历了不显著(p值>0.10)———很强显著(p值<0.01)的过程。知识溢出是知识的再造,与经济增长有密切的联系,是科技服务业集聚发展不竭的驱动力。知识溢出受空间距离、市场结构、接受能力、社会网络等影响。期初,知识溢出对科技服务业集聚发展并不显著,因为社会网络、市场结构等还不甚成熟,一些省域创新水平尺度不高,信息传播技术落后,加之空间距离差异,市场结构的异质性,科技服务业相关机构接受能力有限,对科技服务业集聚产生了一定的抑制作用。知识溢出是造成集聚效应的动力之一。由于知识应用具有规模经济,随着时间推移和信息技术发展,科技服务业的信息化、网络化趋势日益显著,在相邻区域内知识和技术的创新实现了资源共享。知识的迅速扩散又影响和提高了以集聚为基础的科技服务业效率,对科技服务业集聚产生了积极影响。
五、中国科技服务业集聚发展的对策
面对国际激烈的竞争,中国科技服务业集聚发展既面临机遇,也面临挑战;新常态经济发展背景下,加之中国政府对经济和科技采取的发展方式和措施在形成科技服务业集聚发展过程中也充满了独特性。目前,中国科技服务业发展集聚建设主要面临以下问题:一是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不够,经济基础是科技服务业集聚形成和发展的内因;二是区域间分割的局限性,科技服务业集聚与扩散能力与相邻腹地有紧密的经济联系,没有广阔的科技经济腹地和一体化的区域经济支持,科技服务业集聚与辐射功能会受到限制,由于我国现存经济条件的约束和市场体系发育的不成熟,个人和科技服务机构活动多局限在本地区,要素未能按照收益最大化在全国范围内自由流动,加之正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轨时期,影响科技服务业集聚的健康发展。三是科技服务业市场体系成熟度不够,在科技主体方面,科技服务业集聚度还不够;在科技服务业创新方面,科技工具的种类、规模还远远不够;在科技服务业机构运行机制方面,治理结构尚不完善,离国际化的目标还有一定的距离;四是政府的主导作用不够突出,以政府推进模式形成和发展的科技服务业集聚是国家或地区有意而为的结果,彰显了政府扶持的作用,但总体看,在区域科技服务业集聚形成过程中,政府的主导作用还不够突出。
集聚的发展模式可以有效提高科技服务业的竞争力,但是我国科技服务业的集聚程度仍不高。因此,需采取措施提高我国科技服务业的集聚程度,促进我国整体及各省市科技服务业集聚发展。
第一,提升政府扶持力度。一是制定相关法律法规,保护产权,创新是科技服务业集聚的动力核心,良好的制度环境可以提升科技服务企业技术创新的积极性,不断提高专业化程度,产生品牌效应,吸引其他企业进入,提高科技服务业集聚程度。二是提供财政补贴、税收优惠。政府应选择和重点扶持一部分科技服务骨干企业,建立专项资金支持其发展,降低科技服务企业运营成本,扩大规模,逐渐形成规模经济。三是建立科技服务业集聚区,政府应设立科技服务产业园区,提供完善的基础和配套设施,以各种方式引入科技服务企业与机构,加强技术、资源的交流与合作,共享互补共生,产生集聚效应,提升本地区科技服务业的竞争力。四是增强科技研发经费支出,积极鼓励科研机构、高校和企业研发机构进行技术创新并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加快知识溢出效应,以共享区域内科技服务企业。
第二,发挥各地优势,制定差别化的科技服务政策。我国区域发展具有差异性,东部地区科研、教育、人才、基础设施等具有优势。因此,东部地区一些城市在在发展科技服务业时,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以科研机构或院所为基础,培养高端科技人才,不断提升科技创新,构建产学研联盟;充分发挥市场的基础性作用,加快推进科技成果转化。中西部地区的大部分省市在经济、人才、教育、科研等相对落后,但科技服务业发展潜力和空间较大,需要发挥西部特色优势,一是做好和对接好相关城市规划,以科技服务业为城市及产业园区的规划的主要推动力,率先发展科技服务业;二是加快推进科技服务业基础设施建设,为其提供良好的发展基础。
第三,注重空间效应,加强相邻省域的科技服务业合作,积极促进科技服务业要素在区域间的自由流动。目前,中国省域间的科技服务业集聚具有正的溢出效应,各省域应强化相邻省域间的区域科技服务业合作,摒弃各种人为造成的相邻省域间的障碍。通过区域科技服务业的合作,在更大范围内积极促进科技服务业资源的优化配置,实现科技服务业市场的一体化,做大科技服务业总量,降低交易成本,提供更优质的服务。通过加强区域间科技服务业的合作,打破区域间行政区划的局限,充分发挥科技服务业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促进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引导产业转移,优化产业结构,推动区域经济结构调整。
目前,我国科技服务业统计已有了一定的基础,总体上能满足政府以及社会公众对科技服务业统计数据的最基本、最核心的需要。同时也面临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为此,对科技服务业统计工作思想上高度重视,立足国情,借鉴国际通行统计规则,进一步统一规范和改革创新已迫在眉睫。
1、我国科技服务业统计的现状
由于多种因素影响,统计机构不够健全,统计力量较为薄弱,统计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尚待提高,且统计部门之间缺乏有效的协调机制等等,不仅满足不了科技服务业自身发展的需要,也给政府决策带来一定的困惑。为此,了解现行的科技服务业统计工作,加强科技服务业统计工作的重视和引导就显得尤其迫切和必要。
(1)统计工作不够重视。由于未把科技服务业统计工作放在正确的位置,思想认识不到位,且统计对象比较复杂,涉及的范围比较广泛,有关的数据比较繁琐,客观上造成了统计工作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存在很大的困难和阻碍,因而在具体的统计、调查过程中存在一些应付了事、不够认真的情况,最终结果出现不尽人意的地方。
(2)统计条件不够健全。因科技服务业统计工作未被真正重视,其人力、财力、物力等方面没有落实到位,有些部门采取了对付的办法,没有领导配备与任务相匹配的服务业统计人员,缺少切实有效的统计保障措施,形成不了统计工作环境,缺少统计工作正常的工作条件与基础。
(3)统计制度不够全面。由于我国科技服务业统计包含的内容比较广泛,涉及专业较多,统计制度不够完善,统计范围不很明确,统计渠道比较笼统、模糊,统计口径标准不统一,没有实现全行业统计,难以准确、及时地反映科技服务业发展的最新状况和经济结构的变化情况。
(4)统计对象不够配合。由于科技服务业涉及的行业众多,其规模、科研实力和经营状况等也是参差不齐,这无疑的就增加了调查过程中的难度,经常会出现调查对象认知度比较差,或者给予的信息不真实,有时甚至会出现调查对象不配合的情况。
(5)数据库平台建设不够完善。受科技服务业统计的工作性质所决定,数据库是统计工作中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组成部分。但是目前有些部门的数据库尚未建设或者不是很完善,主要表现为随意性太强,没有全面准确的量化数据,难以准确、及时地反映其历史情况、最新状况和科技、经济结构的变化情况,这就很难对其相关行业做到全面科学的分析。
2、完善创新科技服务业统计工作
科技服务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搞好科技服务业统计工作,既能客观、全面、准确地反映科技服务业发展情况,又能对于政府制定规划和科学决策起到良好的导向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思想认识要到位。我们一定要从思想上高度重视科技服务业统计工作。从推进科技服务业加速发展、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高度来提高认识,各级领导加强对科技服务业统计工作的重视是刻不容缓的职责和任务。按照领导挂帅的要求,群策群力,快速、高效地组织开展服务业统计工作,及时、准确、全面反映全省服务业发展的最新动态,为政府加快服务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信息支持,不断强化措施,确保科技服务业统计工作顺利开展。总之,必须全力以赴、强化实施、强力推进科技服务业统计工作。
(2)各项保障要落实。科技服务业统计是一项经常性的、要求很高的统计工作任务。各部门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新问题,在人力、财力、物力等方面采取切实有效的保障措施,按照职责分工做好相关工作,努力营造良好的服务业统计工作环境。切实加强对科技服务业统计工作的领导配备与任务相匹配的统计人员,形成工作合力,建立相应的工作制度,用有效的工作机制来保障各项工作的落实,为科技服务业统计调查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保障。
(3)统计制度要创新。创建新的统计调查制度、统计分析和研究方法。针对对科技服务业的统计工作范围的界定还不是很清晰的状况,明确对统计工作内容范围的界定是非常必要的。按照国家的相应统一的政策和标准结合被统计对象的具体实际情况,促进该行业统计工作理清思路,借鉴一些统计方法的成功经验、理念,应用到一些范围界定不是很清晰的统计行业中,使统计范围朝着清晰、明朗、规范的方向发展,进一步的提升统计工作的精准和效率。
(4)数据库建设要完善。充分地借鉴和发挥数据库本身的优势,开发科技服务业统计网上直报数据采集平台,编制调整数据处理程序,使其能够信息内容可靠、部门相互衔接、动态更新快捷、系统运行更加安全,对科技服务业统计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除了可以准确、完整的提供相应的信息和数据之外,还要能够充分地了解国际同行的发展趋势,对我国科技服务业能够做到比较全面、科学的分析,并根据分析的结果做一些相应的调整,从而提高工作效率,确保统计数据质量。此外,还要加强对科技服务业统计人员的培训工作,注重专业学习研究,全面提升工作人员的素质和能力。在选拔统计人员的时候,除了要考虑到其业务水平外,还要把工作态度、道德素质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
3、结语
随着科技服务业在我国的迅速发展,对科技服务业的统计工作的要求也在不断的提高。放眼未来,科技服务业统计的投入力度需进一步加大,统计基础需进一步夯实,统计队伍建设需进一步加强,统计体系需进一步规范,数据质量监控需进一步强化,统计水平需进一步提升,统计能力需进一步提高,积极探索优化科技服务业统计的工作方法、创新统计制度和规范指标体系将会任重道远,大有作为。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F241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18-0132-03
一、科技服务业的定义和发展意义
科技服务业是指拥有一定设施、设备或工具,进行科学研究和为技术创新提供社会化和专业化服务和管理的国民经济部门,主要包括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技术开发与转移、技术推广与转让、技术孵化与咨询、科技交流与培训、科技风险投资、科技评估及科技鉴证、知识产权服务及其他技术服务等业务。科技服务业属于知识密集型服务,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的支撑才能得到长足发展[1]。
在以科学技术为驱动力的市场经济中,高效率的科技服务业的存在,能够极大地活跃和促进企业的技术创新,进而促进国家和区域的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提高国家和区域的科技综合实力和经济竞争力。科技服务机构以科技知识服务来创造价值,具有高乘数效应,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巨大的影响力[1]。科技服务机构是国家和区域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各类创新主体的粘接剂和创新活动的催化剂。科技服务机构活跃于技术需求者与持有者之间,它们沟通机构间,主要是大学、研究机构和企业间的技术流动,促进创新体系内各参与主体间互动,并通过进行技术搜寻、评估和传播,实现创新体系内在的有效联系[2]。在中国当前日益以技术为驱动力的市场经济中,高效率的科技服务机构的存在,能大大活跃与促进企业的技术创新,从而促进国家的经济发展,提高整个国家的经济竞争力。
二、培养科技服务业人才的战略意义
科技服务业是知识智力密集程度很高的行业,要求从业人员不仅要具有深厚的科技知识背景,更要有广阔的视野,而且要通晓现代管理、经济、金融、法律等多学科知识。“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科技服务是一项创新性工作,一定要有创新型的人才,人才问题始终是提高和保证科技服务质量和水平的最突出问题[1]。创新型人才在加快产业优化升级、提高企业竞争力、推动技术创新和科技服务业发展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目前的状况是科技服务业从业人员的知识结构以致整体素质不能适应科技服务业发展的客观要求,缺乏一大批科既懂技术、又懂法律且善经营的复合型人才,从业人员的市场准入标准低。综合性科技服务业人才的缺乏是影响科技服务机构自身发展的重要因素[2]。
三、加强科技服务业人才队伍培养的方法和措施
1.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努力营造良好的科技服务创业环境。对于科技服务行业中的优秀人才在工作条件、生活条件上要给予必要的保障,在政策上给予必要的激励,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让他们安心工作,全身心投入从事科技服务工作,充分施展他们的创造、劳动和智慧。政府要把人才培养作为发展科技服务业的重要内容来抓,要做出周密的安排和规划,制定切实可行的人才培养政策和措施。为科技服务人才创业提供优良的环境。提高科技服务人员物质待遇,完善科技人员基本社会保障制度[1]。
2.借用“外脑”,多层次、全方位引进国内外优秀科技服务业人才。鼓励有条件的企业申请设立博士后实习基地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培养和造就一批发展科技服务业的复合型人才。吸引曾在国内外科技服务业取得成功经验的人才,特别是香港、澳门和新加坡的科技服务人才来指导工作。建立科技服务业人才库和项目成果库,鼓励留学人员创办科技服务机构[3]。
3.建立和完善科技服务人员的培训体系,提高科技服务业从业人员的素质。要把培训作为促进科技服务业发展的一项长期性、基础性工作来抓,对从业人员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提出明确要求,根据人员知识结构有针对性地确定培训重点,制订相应的培训计划,并在时间和经费上予以保证。培训内容既要包括法律法规、政策制度、职业道德、行业规范、公共关系以及现代科技、经济发展趋势等方面的综合知识,也要包括企业管理、市场营销、技术创新等方面的专门知识以及科技中介服务的方法、规则、手段等专业技能[1~2]。
4.大力兴办职业技能教育,增设科技服务方面的专业,实施高技能人才培养和培训并重的模式。要多渠道筹集资金,增加职业教育经费投入。进一步整合职业教育资源,改善技工学校教学条件。调整职业教育的目标和方向,增设科技服务方面的专业。设立政府技能人才奖励基金,完善技能人才激励政策等多种举措。充分发挥高等职业院校和高级技工学校、技师学院的培训基地作用,扩大培训规模,提高培训质量[1~2]。
5.建立科技服务业从业人员的市场准入制度。逐步推进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建立科技服务业职业资格标准体系,使科技服务业走上职业化、专业化的发展道路。政府部门要对科技服务机构从业人员进行岗位技能培训和考核,进行资质认证[1~3]。
四、建设有产业特色的职业教育
上文“科技服务业人才队伍培养的方法和措施”中第四条提到“大力兴办职业技能教育……充分发挥高等职业院校和高级技工学校、技师学院的培训基地作用,扩大培训规模,提高培训质量”,那么广东省职教类院校应该如何发挥职业教育职能,为珠江三角洲以及广东省工业企业输送高技能的科技服务一线人才作出应有的贡献呢?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推动经济发展、促进就业、改善民生、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显然,职业教育已不仅仅是教育系统内部的事情,而上升为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国家战略,正在与地方经济、特色产业的发展更加密切地联系到一起。根据这一思想,职业教育就要立足当地产业优势,与当地产业接轨,即本地有什么主要产业,职业学校就主推相关专业,将职业学校的专业办在地方经济增长点和企业兴奋点上,把课程设在社会职业岗位的缺口上和岗位能力的要求上。建设有产业特色的职业教育,是以服务当地产业为根本出发点,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经调查发现,目前推动地方经济、特色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有:高级管理、设计人才普遍紧缺,高级技工和高级技师短缺;技术开发实力不足,高端研发人才缺乏,有较高实力的企业研发中心少;产业集群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滞后,缺少服务集群的工程研发中心、技术检测中心、物流中心和信息服务中心等公共服务平台及具备相关专业知识人才。
因此,加快职业教育的发展步伐,以地方经济、特色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谋划职业教育势在必行。
1.确立职业教育为特色产业发展服务的理念,提高职业教育与产业经济发展的关联度。职业教育一方面要加强科技攻关,促进科研成果转化。渗透到地方经济建设中,充分利用资源,发挥技术优势,形成实现科技成果转化的实际效益。另一方面要加强产学研结合,发挥生产与技术优势。职业教育的科研方向是技术应用开发,研究领域重在区域经济、特色产业发展上。围绕地方经济建设、依托特色产业、走产学研一体化道路,最终目的是服务特色产业发展、提升产业规模和质量。
2.职业教育要与产业集群发展对接,进一步明确人才培养方向,加强紧缺人才重点专业建设,围绕地方特色优势产业需求办好特色专业。企业是最了解职业岗位专业需求的。职业教育要增强专业的适用性,主动加强与特色产业龙头企业沟通,或是通过市劳动部门、企业家协会、行业协会、人才市场等组织,了解不断发展的产业经济对于职业岗位的知识、素质、技术、能力的需求,并以此为基础进行有针对性的专业配套设置和课程、教材改革,建立以职业能力为中心的教学体系,形成“根据产业需求设置专业,针对企业要求开发课程;课程满足职业,技能保障就业”的良性循环。开展多种形式的校企合作,加强职业教育针对性,满足企业对技能人才的需求,实行订单培养,搭建就业平台。
全国各地发展有产业特色的职业教育,服务地方经济取得的成效:
浙江湖州依靠当地产业发展职业教育取得了可喜的成果。2004年,湖州市根据产业结构调整和区域经济发展需要,职业学校在专业调整上实施“提升传统专业,淘汰落后专业,培育新兴专业”的策略,几年来,共淘汰落后专业10余个,培育新专业20余个。经过布局调整和专业优化,该市职业学校的实力获得整体提升。如浙江信息工程学校形成了信息产业、数控机械、电子电工和商贸财经四大模块;湖州艺术与设计学校形成了服装、艺术、现代服务业、学前教育四大模块;湖州交通学校形成了汽修、物流、路桥三大模块;湖州现代农业技术学校形成了园艺、种养殖特色模块。各县也呈现主干专业不重叠、专业建设错位发展、专业特色鲜明的良好态势。目前,全市基本实现学校与地方产业、专业与行业企业、教师学生与职业岗位的三个对接,职业教育服务地方经济的贡献度得到了有效提升。
2008年年初,温州市人民政府曾出台《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意见》,其中就指出,要推进职业院校专业化、专业系列化改革,扩大规模,优化结构,提高职业教育基础能力,提升职业教育社会服务功能,努力形成与温州经济产业结构相适应的区域职业教育专业特色。现在,根据本地产业特色主推相关专业的职业学校感觉到了职业教育区域特色带来的好处:因为处在产业集中区域,企业对各专业的人才需求量非常大,学生毕业基本就能就业,相当抢手。因为就业率高,学校招生也很轻松,形成了特色专业办学的良性循环。
广州南华工贸技工学校与番禺特色产业有机结合,发展职业教育新途径。2003年开办珠宝专业之初,广州南华工贸技工学校便与当地珠宝企业、珠宝行业组织和中国地质大学合作,高薪聘请业内高级人才,购置先进的工艺、微镶、鉴定、设计专业设备,强化技能性教学,培养出来的人才受到了众多珠宝企业的欢迎。现在,广州南华工贸技工学校的珠宝专业已成为全国最大、设备最多、专业方向最全面、就读人数最多的技工学校,并成为广东省金银首饰商会常务理事单位。
从以上例子可以看到,发展有产业特色的职业教育,学校要适应社会、企业、学生需求,推进联合办学,即对准市场、产业链设专业,对准岗位设课程,对准实践促教学,对准就业育人才。可以在开展“订单式”教学和“菜单式”培养的基础上,按照“岗证结合、校企一体”和“工作室 + 企业或用户订单”的思路,不断开辟校企合作新途径,找准学校与企业利益的结合点,实现与用人单位无缝对接;学校与用人单位成立学科建设委员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保证让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做到与企业同步、与市场高度吻合。
五、总结
《珠江三角洲产业布局一体化规划(2009―2020年)》里提到:“珠三角产业发展主要目标――优势产业集聚:优势产业跨行政区划空间集聚,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培育出一大批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跨国企业和优势产业集群。到2012年,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53%,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27%;到2015年,以上两个比重分别达到55%以上和28%以上;到2020年,以上两个比重分别提高到60%以上和30%以上,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珠三角乃至全省重要的主导产业。”“产业发展重点;教育服务。重点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含技工教育),高起点举办一批面向全省招生的职业院校和技工学校,努力建成全省职业技术教育的核心地带和南方重要职业教育基地,积极开展技能培养培训和技能鉴定,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技能人才和高技能人才。积极推进粤港澳教育服务合作,促进珠三角教育服务与国际接轨。”
发展地方经济与优势产业,单靠少数专家和技术员是远远不够的,需要一大批具有科学文化知识的新型技能人才。大力发展有产业特色的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是为地方经济发展造就数以千万计的高技能人才和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的重要途径,是提高人才科技素质的重大举措。因此,职业教育要走与地方经济、特色产业相结合的道路,围绕地方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办学,围绕地方紧缺人才办学,调整服务面向,努力为地方特色优势产业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切实解决好教育同经济结合问题。只有这样,广东省职教类院校才能发挥好职业教育职能,为珠江三角洲以及广东省工业企业输送高技能的科技服务一线人才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优势。
参考文献:
[1]赖志军.佛山市科技服务业发展战略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硕士论文,2008.
[2]岳玉珠,苗慧敏.中国科技中介机构发展的障碍与对策[J].中国科技信息,2008,(1):274-275.
[3]李碧花,刘小清.广东科技中介服务业发展现状分析[J].企业家天地,2008,(1):31-33.
Methods and Measures in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S&T) Services
――Train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S&T) Services Personnel,Constructing Vocational Education of Industrial Characteristic
YANG Nan-yue
一、河南服务业发展现状
河南服务业总体发展缓慢,现代服务业发展滞后。2003年,河南服务业占GDP的比重达到34.3%的历史顶点后,近年来一直徘徊在30%左右,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0个百分点以上,与世界平均60%的水平相比,差距更加明显,只相当于世界低收入国家20世纪90年代的水平,服务业发展严重滞后成为河南产业结构中最突出的问题。在服务业内部构成中,河南传统服务业比重较大,新兴服务业发展不足。2009年,全省交通运输、批发零售、住宿餐饮等三大传统服务行业占服务业增加值的47%,高于全国平均水平9.4个百分点,但金融、信息服务、科技服务、商务与租赁服务等现代服务业仅占15.7%,低于全国平均水平7.6个百分点。以知识为中心的科技、教育、信息服务业落后,特别是在现代服务业中起核心作用的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相对薄弱,将影响到第二产业技术水平的提高,制约了整个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服务业发展,探索服务业发展路径,是河南产业结构调整的重中之重。
二、河南服务业发展的历史背景
河南正处于工业化加速阶段,这一阶段将持续到2020年左右,该阶段将经历由工业经济主导向服务业经济主导的转型,经历产业结构软化的历程,即三次产业结构中服务业比重不断增大,同时第一、第二产业内部服务量不断扩大,服务环节不断增多(即工业深化和农业深化)的过程。预计在这一阶段,河南省产业结构将进行两次大的调整和演变:第一次是第一、第二产业内部服务量不断扩大,服务环节不断增多,服务业中生产业占据主导地位,制造业中由生产初中级产品为主完成向生产最终产品和高附加值中级产品为主的转变(即完成高加工度化阶段),大致将在“十一五”末期至“十二五”期间进行;第二次是服务业取代工业成为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大致将在“十三五”末期至“十四五”期间进行。
目前,河南产业结构高度化进程中尚不会出现服务业取代工业占主导地位的质变,但第一、第二产业内部服务业含量将不断增大,呈现较明显的产业结构软化的量变趋势;产业结构合理化中,更多地表现为工业、农业生产迂回化趋势明显,服务业向第一、第二产业不断渗透,出现三次产业融合发展趋势,各产业内部也将出现知识技术密集化趋向,生产业占据服务业的主导地位。
三、拓展河南服务业发展空间的路径
1、加快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提高城乡居民收入,为生活业发展开拓空间
收入分配制度是整个经济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相对滞后,收入分配领域存在的问题突出,收入分配差距呈扩大趋势,影响了居民消费的扩大,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生活业的进一步发展。因此,要通过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理顺收入分配关系,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扩大城乡居民消费,为生活业发展开拓市场空间。加快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主要是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关键是提高城乡居民收入特别是中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和社会保障标准,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
2、加快农业、工业产业升级,提高产业加工深度,为生产业发展拓展空间
只有提高农业、工业加工深度,才能增加农业、工业的服务业环节比重,拓展为农业、工业服务的生产业空间,推动河南生产业发展。随着农业产业的发展,初级产品所占份额将越来越小,农产品加工业的服务体系(如设备研发、物流、零售业等产业)所占份额将越来越大,所以要提高农产品加工度,拓展农业产业功能,大力发展农业服务业及相关服务业。当前,制造业发展正呈现出一系列新的特点和趋势,全球制造业正在从“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河南应积极适应这一转变,促进服务业向工业不断渗透,顺应工业内部服务量不断扩大、服务环节不断增多的趋势,推动为工业服务的生产业大发展。
3、加快城镇化进程,促进人口和产业集聚,为服务业发展拓展空间
所谓城镇化,是指农村人口不断向城镇转移,第二、三产业不断向城镇聚集,从而使城镇数量增加、城镇规模扩大的一种历史过程。城镇化是发展服务业的载体和依托。服务业要想发展需要最低“入门人口”,也就是人口必须集中到一定规模,服务业才具备盈利的条件,才能作为产业来经营。城镇化的人口集聚功能为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随着城镇化规模的扩大,对服务业的需求越来越大的同时,也促进了商业、餐饮业、教育、科技、交通、文化、卫生、金融保险、信息等各种服务业的产生、完善和壮大。城镇化是服务业发展的基本动力,通过加快城镇化进程,为河南服务业发展拓展空间。
四、加速河南服务业发展的路径
1、大力发展生产业,满足生产服务化需求
河南正处于制造业转型时期,应充分发挥生产业将日益专业化的人力资本和知识资本引进制造业的飞轮作用,实现制造业与生产业的互动发展,这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本质要求之一。河南制造业发展已进入迫切需要生产业支撑和引领的关键阶段。
以生产业发展的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为突破口,扎实推进河南省生产业的快速发展。国际经验表明,在不断增长的生产业需求中,制造业对现代物流业、金融业、信息服务业和商务服务业的需求增长最快,在面向生产业发展中,如何解决好这几个关键性行业的问题是至关重要的。河南省现代物流业的发展重点是要解决好相关政策体制和物流信息化建设问题,金融服务业的发展重点是要在金融体制、体系创新和金融产品创新以及提高金融服务质量上取得进展,信息服务业的发展是要解决好信息资源共享、信息安全与软件产业的发展问题,商务服务业的发展重点是要解决好人才培养与诚信制度建设的问题。
针对不同类型地区制造业转型发展的需求,河南应科学地选择发展生产业的重点和主要方式。在制造业较发达的地区,发展生产业的重点是,加快发展对制造业转型具有重要引领和带动作用的生产业或其战略性环节,如供应链管理、工业设计、咨询培训服务业、会展业、金融服务业、现代物流业、主导产业信息化和知识产权服务等。在制造业欠发达的地区,发展生产业的重点是,加快发展适应制造业产能扩张,有利于支撑其开拓市场、节本增效和转变增长方式,实现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提升专业化与特色化水平的生产业,如市场营销服务业、咨询培训、会计和法律服务、主导产业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服务平台等。
2、积极发展现代生活业,推进服务现代化进程
推进服务业转型,壮大服务业规模,需要适应消费结构逐步升级的趋势,大力发展满足现代生活消费需求、能拉动内需的现代生活业。目前,河南既能适应消费结构升级,又能拉动内需,还具有较大发展潜力和较好产业基础的现代生活业,主要有文化产业、旅游产业、房地产业和商贸服务业。推动这些产业调整和发展,对壮大河南服务业规模,拉动省内消费需求,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首先积极培育支柱型生活业,壮大服务业规模。围绕文化强省建设,着力发展壮大文化产业,以郑州为中心,以沿黄文化产业带为主轴,以豫北和豫南文化产业区为两翼,以各地特色文化产业区块为支撑,构建全省文化产业发展新格局。其次贯彻“旅游立省”战略,做大做强旅游业,加快旅游业由观光型向观光、休闲度假、商务综合型转变,把旅游业培育成为推动全省服务业发展的领先产业和窗口产业,把河南打造成全国乃至世界最强的旅游之地。再次加强引导规范,发展壮大房地产业,积极发展以普通商品房为主体、保障性住房为补充的住房供应体系,促进房地产业与其他现代服务业互动发展。最后适应消费市场需求,立足省内,面向全国,依托不断扩大的消费市场,大力发展商贸服务业。
3、优化服务业空间布局,增强服务业对经济发展的支撑能力
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着力构建“一极、两带、多区”的服务业发展格局。以郑州市为核心,构建全省现代服务业增长极,进一步增强省会郑州的聚集力、辐射力和带动力。以郑汴―郑洛产业带和郑新―郑许产业带为两轴,构建布局合理、功能配套、相互支撑的生产业集聚带,为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以各区域中心城市为依托,结合优势,明确定位,因地制宜,构建各具特色的区域业集聚区。
突出特色,推动服务业重点城市和服务业集聚区发展。强力推动重点城市服务业发展,形成以郑州为龙头、中原城市群为核心区,沿边各市为支撑,梯次分布、优势互补、竞相发展的服务业新格局。大力培育中原城市群服务业核心区,加快中原城市群各市与郑州的空间、产业和功能对接,助推服务业加速发展,形成连接紧密、功能互补、相互促进的服务业发展核心区。各地要因地制宜,明确定位,发挥优势,全力推动本地区特色服务业集聚区发展,尽快在全省建成一批功能特色突出、辐射带动作用强的服务业集聚区,形成布局合理、功能互补、相互支撑的服务业集聚区体系。
【参考文献】
县发改局、县招商和商务局、县教育和科技局、县工业和信息化局、县民政局、县财政局、县国土资源局、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县交通运输局、县统计局、县文体广电旅游局、县工商局、县地税局、县政府金融办公室等14个单位。
联席会议召集人由县政府分管服务业发展工作的副县长担任,副召集人由协助分管副县长工作的副主任担任,联席会议成员为各成员单位相关负责人。
二、联席会议的主要职责
县服务业发展联席会议是县服务业发展领导小组的专门议事机构,主要职责为:
(一)定期调度各成员单位服务业工作开展情况,及时听取各成员单位推进服务业进展情况汇报,协调解决影响全县服务业发展的重大问题,及时提出对策措施;
(二)研究提出全县服务业发展思路、主要目标和推进措施,协调解决全县服务业发展工作中遇到的突出问题和困难;
(三)根据全县服务业重点企业发展和重大项目引进的需要,“一事一议”,专题研究制定激励措施;组织开展服务业招商引资、项目推进等重大活动,推进全县服务业重点企业发展和重点工程建设;
(四)检查相关政策的落实和重要工作的开展;
(五)组织开展有关学习考察和交流研讨活动;
(六)定期召开服务业重点企业运行的分析调度会,及时了解情况,帮助解决出现的困难和问题。
三、联席会议召开形式及内容
服务业发展联席会议制度由召集人或副召集人召集,分定期和不定期两种形式召开,定期会议每季度一次,全体成员参加,主要是对本季度服务业发展工作进行总结,研究部署下季度工作,不定期会议根据工作需要组织召开,主要研究较为紧急的重要问题,出席会议人员可根据研究问题确定。联席会议日常工作由联席会议办公室具体负责。各成员单位按照部门工作职责抓好以下具体工作:
县发改局:衔接平衡服务业发展专项规划,做好服务业项目的筛选、论证和申报工作,积极争取国家和省、州服务业发展资金的支持。
县招商和商务局:负责全县服务业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及其联席会议办公室的日常工作,加强对全县服务业综合协调、督促检查,及时提出对策措施;编制并组织实施全县商贸流通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和专项发展规划;搞好商业网点和市场规划布局;大力发展连锁经营、专业化物流等新型流通方式和经营业态,积极引进国内外知名流通企业,提升流通业现代化水平。
县教育和科技局:积极推进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和社会化技术创新服务体系建设;大力提高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科技成果的比重,积极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大力引进和培育科技服务业龙头企业。
县工业信息化局:指导并组织服务企业开拓市场提出服务业重点企业、重点产品调整方案;参与拟定贸易市场方面的地方性法规和政策;联系工商领域的社会中介组织并指导其改革与调整;扶持服务业企业的技术改造。
县民政局:建立健全社会服务网络;加快推进社会服务市场化、产业化和规范化进程;引导和推动社会服务多元化投资,加快社区服务设施建设,拓展社区服务功能,扩大社区就业。
县财政局:提出扶持服务业发展减免地方规费优惠政策措施,制订具体操作规程;筹集安排全县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并做好服务业发展资金的使用和管理工作。
县国土资源局:加快建立土地储备制度,完善政府城市建设用地供应体制;大力推行土地使用权招标拍卖制度和租赁制度;扩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经营的对内对外开放;推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市场化,优化增量资产、盘活存量资产;加快推进公用事业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积极探索市场化运作,企业化管理的路子。
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组织制定并督促落实房地产业发展规划和政策,落实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措施;积极推动建立健全廉租住房制度,改进和规范经济适用住房制度,鼓励开展租赁住房、限价商品房等建设,满足不同层次的住房需求;促进全县房地产业做强做大。
县交通运输局:编制并组织实施全县交通运输业中长期发展规划;抓好公路、铁路、水运等基础设施建设。
县统计局:指导全县服务业统计报表制度的制定、修订和落实;协调、指导部门实施相应的统计调查,协调组织部分行业的统计调查;加强对各部门、各单位服务业统计工作情况的检查;加强对服务业统计数据的审核、评估,切实保证统计数据准确、及时地反映国民经济运行情况。
县文体广电旅游局:积极推进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扩大文化市场主体,加快实施集团发展战略,着力打造知名品牌和优势产业;加快推进重点文化项目建设,打造苗侗文化产业聚集区,提高文化产业集约化水平;把握全县旅游业发展趋势,研究制定并督促落实旅游业发展规划和政策措施;搞好旅游资源整合开发,加快旅游精品线路和项目建设,培育发展旅游集聚区,完善城市旅游服务功能,促进旅游产业转型升级;支持重点旅游企业发展,培育壮大旅游市场主体。
县工商局:积极引导和鼓励民营经济参入服务业发展,放宽市场准入,加大对民营经济发展的扶持力度;简化审批手续,抓好市场秩序整顿工作。
县地税局:提出扶持服务业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措施,制订具体操作规程。
县政府金融办公室:积极推进金融改革创新与发展,大力发展银行、证券和保险等各类金融市场;积极推进地方金融机构发展,做强做大地方金融业;深化银企合作,加大对服务业的信贷支持力度。
四、相关要求
[中图分类号]F4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2)52-0018-02
1现代服务业的内涵
1.1高技术性
指现代服务业以计算机网络、通信与信息技术为技术基础和关键特征。计算机网络和通信技术的发展,既改变了传统服务业的运营方式,又形成新的市场形态和经营业态。远程教育、网上购物、电子银行等近几年发展的新兴服务行业都具有较高的科技含量。
1.2知识密集性
与传统服务业劳动密集型的特点不同,现代服务业具有较高的知识含量,因此对从业人员的专业知识要求也比较高。会计、审计、咨询、评估、设计等都是为消费者提供知识的生产和使用的行业,知识在服务过程中实现价值增值。因此,现代服务业越来越重视人力资源的知识水平和创新能力。
1.3高增值性
现代服务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超过农业和制造业。目前,西方发达国家服务业产值占GDP的比重在60%~80%。按照西方学者的定义,服务业增加值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例高于一般的国民经济就是服务经济。20世纪80年代以来,服务业吸收劳动力占社会劳动力的比重逐年提高,到目前为止,多数国家服务业吸收就业劳动力人数已超过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吸收就业劳动力的总数,发达国家尤为明显。
2现代服务业发展趋势
2.1现代服务业集群化发展成为一种世界潮流
现代服务业集群化发展已成为一种世界潮流和趋势。集群化,就是指某个特定产业中相互关联的若干企业和机构,在地理位置上的相对集中。服务业集群就是服务部门中某一行业的企业及关联机构在地理空间的聚集体。一般是由相关企业、供应商、集群所在地的基础设施、人文环境和政策环境等基本要素构成(下图)。
现代服务业产业集群构成要素
现代服务业集群发展既是服务业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提升自身功能的重要途径。集群内人才、资金、技术等资源要素和竞合机制,能够形成外部集聚优势,实现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有效地降低交易成本,增强现代服务业的竞争力。
从各国产业集群发展来看,大城市是现代服务业集群发展的重要载体。伦敦是英国金融服务业比较集中的城市,中心区域集中了大量的大型跨国银行总部和英国几乎所有的大银行总部,金融中心内拥有各种类型的金融活动,专业性人才在企业间的流动性强,使得集群内的创新活动十分活跃,产业集群效应显著。纽约的曼哈顿商务区是美国大银行、保险公司、交易所以及大公司总部的集中地,商务区内汇集了大量会计、咨询、商务服务等人才,在曼哈顿地区生产业从业人数约占全部就业人数的83.8%,创造的产值接近90%。我国许多地区服务业的集群特征也十分明显。南京新街口商圈集中了全市85%以上的大中型商业企业,下关、赛虹桥和浦口三大市场群集中了南京市70%的各类商品市场。北京CBD是现代高端服务业的集聚地,CBD内形成了以金融业为龙头、拥有传媒、证券咨询中介、IT通信、世界跨国公司500强区域总部及代表处等现代服务业为主的格局,CBD的面积仅占北京市建成区土地面积的08%,但对北京市GDP的贡献率为2.2%,对税收的贡献率为14%,集群的经济效应显著。
2.2现代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趋势日益加强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广泛应用,服务业和制造业之间出现了一体化、融合化发展,二者的边界越来越模糊,逐步建立了相互作用、相互依赖、共同发展的动态联系。二者的融合发展体现了制造业和服务业之间更深层次的专业化分工,分工的结果是提升了企业的专业化水平,增强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提高了企业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促进企业各项资源的高效利用。现代服务业和制造业的融合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生产环节的融合。许多企业的生产和服务功能已融合在一起,作业管理从制作领域延伸到服务领域,现代制造业内部逐渐由以制造为中心转向以服务为中心。一些著名的跨国公司,主要业务开始由制造向服务衍生和转移,服务业创造的价值在其利润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高。20世纪80年代,通用电气公司在中国传统制造业产值的比重高达85%,服务业产值仅占12%。目前,通用电气公司服务业收入已占总收入的三分之二以上。
二是产业链上的融合发展。制造业的有效运转对生产业的依赖程度呈增长态势。一个产品真正处于生产制造环节的时间很少,大部分时间处于研发、采购、储存、运营、销售、售后服务阶段。二者在产业链上的融合,既促进了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壮大,又使现代制造业发挥自身优势,集中发展核心业务,提高了制造业的经营效率。
三是地区内的融合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制造业的融合发展是在特定的地域内,金融、保险、物流、培训、咨询等生产业围绕在制造业的周围,与制造业紧密结合,为制造业提供服务支撑,二者形成服务业和制造业集群,共同发展。我国长江三角洲地区是国内生产业和制造业的融合发展比较成熟的区域。
2.3现代服务业成为全球产业转移的新领域
世界工业化和后工业化的发展为第三产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随着各国服务业市场壁垒的降低,全球掀起以服务业为主导的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国际服务外包是现代服务业产业转移的重要形式。生产业外包在跨国转移中异军突起,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国际分工的深入,发达国家跨国公司管理、经营日益专业化,将后勤办公、顾客服务、商务业务、研究开发及咨询分析等许多非核心业务外包给新兴发展中国家。2006年全球服务外包市场规模8600亿美元,软件外包市场规模500亿美元;据联合国贸发会议估计,预计2012年全球服务外包市场规模达到9750亿美元,这表明服务外包正逐渐取代传统的货物贸易模式,成为国际贸易往来的新宠。从国际投资来看,现代服务业成为国际投资的热点,20世纪70年代初期,服务部门仅占全世界外国直接投资存量的四分之一,1990年这一比例不到一半,而2002年已上升到60%左右。同一时期,制造业占全球外国直接投资存量的比例则由42%降至34%,这表明世界投资重点转向服务业,服务业在整个经济中的地位逐渐上升。
2.4国际大都市成为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重要载体
国际大都市是指那些在国际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具有较强影响力、较大人口规模和集聚扩散功能的特大城市。国际大都市在现代服务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20世纪70年代前后,纽约、伦敦、东京、巴黎等大城市就已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纽约、伦敦的服务业占GDP的比重超过85%,服务业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70%以上,服务贸易占贸易总额的1/4,服务消费占所有消费的1/2左右。大都市商业繁华、交通便利、信息快捷、环境优美、文化底蕴丰厚,这些优势为现代生产业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资料显示,美国10家最大生命保险公司中的4家和世界最大的10家安全公司中的9家总部设在纽约的曼哈顿。我国的经济发达地区,北京上海等城市成为现代服务业发展的优势地区。2006年北京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720.3亿元,其中服务业实现增加值5405.1亿元,占北京市经济总量的比重已达到70%,而现代服务业的增加值是3637.4亿元,分别占北京市经济总量的47.1%和第三产业总量的67.3%,现代服务业已经成为北京市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和主导力量。上海市第三产业生产总值的比重连续10年超过第二产业,保持在50%以上,2008年达到53.7%,第三产业已经成为上海市的主导产业。金融、批发零售、物流、房地产、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信息软件业已逐渐成为上海市服务业的主要支撑力量。
3结论
现代服务业是知识密集型产业,是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小的可持续发展产业。现代服务业在发展过程中表现出一些新的发展趋势,使现代服务业成为经济增长的动力来源。把握现代服务业的发展趋势,探索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新思路,以此发挥现代服务业在产业升级、吸纳就业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等方面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刘徐方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的动因分析[J].经济与管理研究,2010(1)
[2]李娟我国现代服务业发展影响因素分析[J].商业研究,2010(2)
[3]钟若愚走向现代服务业[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6
(一)总体情况
近年来,山西省经济结构逐渐得到改善,服务业对经济增长起到了有力的拉动作用。2000年,山西省第三产业增加值为807.49亿元,到2007年已达到2025.09亿元,年均增长11.9%。2008年初步核算,第三产业增加值为2370.5亿元,增长10.6%。2000-2007年山西省服务业发展情况见图1。
就相对数据而言。近8年来,三产占GDP比重均保持在30%以上,其中2007年为35.3%,低于同期全国平均水平4.5个百分点。随着服务业的较快发展,第三产业吸纳的就业人数也逐年增多。2000年,山西全省三次产业就业人员占全部从业人数的结构比重为47.6:25.4:27.0.2003年为44:25:31.2007年这一结构演变为40:26.3:33.7。
(二)传统服务业发展现状
从总量来看,2000年以来,山西省传统服务业取得较快发展,规模不断扩大。增加值由2000年的383.3亿元增长到2007年的1028.61亿元。增长2.68倍。尽管传统服务业增加值呈现较快的上升趋势,但其占GDP的比重却逐年下降。
从传统服务业内部结构来看,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占服务业的比重最大,该值从2004年的23.1%下降到2007年的21.6%。其次是批发和零售业,该值从2004年的16.7%到2007年的17.2%略有上升;住宿和餐饮业,该值从2004年的7%到2007年的6.7%略有下降;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发展稳定,该值从2004年到2007年基本保持在5.2%左右。
(三)现代服务业发展现状
从总量来看,山西省现代服务业也取得较快发展,增加值由2000年的504.2亿元上升至2007年的996.06亿元,增长1.98倍。从现代服务业的内部结构看,多数行业取得较快增长。其中房地产业保持了较高的增长势头,2008年1-11月,全省商品房销售面积628.1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0.2%,比上年同期下降10.8个百分点,但比全国平均水平高28.5个百分点。横向来比,山西省房地产业投资总量依然偏小、比重偏低,存在巨大的发展潜力。金融业稳步发展,2004-2007年占服务业的比重基本保持在8%左右。旅游业全面升温,2008年山西省旅游总收入达739.3亿元,同比增长27.1%,在全国分别排第14位和第5位,旅游总收入相当于全省国内生产总值的10.7%,比上年提高0.5个百分点,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不断提升。根据旅游卫星账户测算,去年山西省旅游业直接创造的增加值为377.1亿元。同比增长27.0%,其增加值高于金融业、房地产业,成为拉动国民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之一。
二、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来,山西省的服务业虽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是与全国其它地区、特别是沿海地区相比,差距依然较大。
(一)服务业规模偏小,比重偏低
“十五”期间,山西服务业增长速度比第二产业低1.97个百分点,占GDP比重逐年下降。2007年,服务业占GDP的比重为34.9%,比2000年下降了8.9个百分点。主要原因是,“十五”以来,国内外能源原材料价格上涨,进一步强化了山西省以重型工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对服务业发展客观上产生了一定的抑制作用。
(二)内部结构仍然不尽合理
从服务业内部行业结构看,交通运输、仓储业、批发零售、餐饮业等传统产业大而不强,新兴化改造远没有结束,与国际、国内相比,代表服务业未来发展趋势的现代服务业和新兴服务业起步晚、发展慢,没有形成集聚发展的态势,占服务业的份额仍然较小。2007年山西省交通运输、仓储业和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业增加值占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为50.8%,与美国、日本的不足30%相比,明显偏高。山西省金融保险与房地产业占服务业的比重为14.6%,与美国、日本的30%以上相比,与我国中部省份相比,所占比重也明显偏低。传统服务业所占比重较高,新兴行业比重偏低,特别是金融保险、信息咨询、科技文化、教育卫生等行业的发展水平很大程度上反映着服务业发展的水平和档次。这些行业的相对滞后对于优化资源配置、提高人力资本素质、提高技术水平和社会组织化程度均形成不同程度的障碍。
(三)投资仍显不足
近年来,虽然山西省服务业投资增幅较高,但由于长期对服务业投资滞后,形成山西省服务业投资总量偏低。从2000年开始,山西省服务业投资占全社会投资的比重经历了先升后降现在略有回升的趋势,2007年服务业占全社会投资的比重为41.9%,比2000年下降9.9个百分点,从而制约了服务业的发展。2000-2007年山西省服务业的投资情况见图2。
(四)地区、城乡间发展不平衡
山西省11个地市经济发展水平参差不齐。有些市(如太原)工业化进程已经相当高,有些市(如吕梁)工业化刚刚进入起步阶段,发展空间还刚刚打开。以2007年为例,太原市人均GDP已经达到36377元,而忻州市仅8004元,两者相差4倍以上,所以,服务业占CDP的比重各市之间没有可比性。与中心城市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全省广大农村地区,特别是东西两山地区的连片贫困地区,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服务产品供给不足、服务水平不高,服务业总体上仍比较落后。
三、加快服务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山西省是一个资源型产业比重偏高的省份,第二产业产能的进一步扩大势必受到节能减排约束性指标的限制。相对第二产业而言,服务业附加值高、消耗低、污染少、就业量大,能直接促进消费和投资需求。因此,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既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优化、推进节能减排工作的重要手段。
(一)加快工业化进程,促进制造业向服务化方向发展
制造业的服务化是当前服务业的发展趋势之一,其涵义是:制造业企业不再仅仅提品,而是提品、服务、支持、自我服务和知识的“集合体”。而且,服务在这个集合体中越来越居于主导地位,成为增加值的主要来源,制造业同服务业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制造业企业不再仅仅关注产品的生产,而是将行为触角延伸至产品的整
个生命周期,包括市场调查、产品开发或改进、生产制造、销售、售后服务、产品的报废、产品的解体或回收。制造业服务化的前提是工业化发展到较高的程度(工业化后期及后工业化阶段,尤其是后工业化阶段),因为随着分工的深化和科技的进步,工业生产中的众多环节越来越“服务化”,使得工业的进步体现在服务业增加值的增长上。山西省目前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工业化程度不高,要大力推进工业化进程,提高制造业对服务业的支撑度,并在工业化进程中积极引导,重点发展为制造业服务的第三产业,促进服务业与制造业的融合与渗透。
(二)以生产业为重点,找准服务业发展的突破口
一般认为,现代服务业可细分为基础服务、生产服务、消费服务和公共服务四个领域。生产业是指直接或间接为生产过程提供中间服务的产业,主要包括现代物流、现代金融、信息服务、商务服务、科技服务等。生产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中之重,具有强大的支撑和引领作用。当前山西省第二产业的快速发展,为生产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要把生产业与现代加工制造业基地建设放在同样重要的位置,在物流、金融、信息、商务、研发等重点领域主动承接生产业转移,不断提升山西省生产业对先进制造业的综合服务功能,推动产业集群发展,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三)加大投入和政策扶持力度,推动服务业加快发展
多渠道、多方式提高对服务业的投资比例。进一步扩大服务业投资规模,积极推进投资向服务业的集聚,要增强服务业发展的资金引导,集中资金支持重点项目建设。政府投资要发挥“四两拨千斤”的作用,更多地调动和吸引银行信贷资金及民间资金投向服务业。对服务业中的薄弱环节,各级政府可采取贴息的办法,积极向服务业项目发放贷款,促进尽快成长,做大做强,从而提高固定资产投资中服务业投资的比重。同时,在财税优惠、供地倾斜、降低注册门槛等方面,加大对服务业的政策扶持力度,推动服务业加快发展。
基金项目:本文系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2015年院内立项课题:“‘互联网+’背景下广西现代服务业发展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立项编号:GSKY2015006)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F719 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广西现代服务业发展影响因素研究
收录日期:2016年6月20日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加速推进,我国服务业发展逐步驶入快车道,服务业在产业结构中的比重逐步提升,其创造的经济效益与日俱增,吸纳就业人员、减轻社会就业压力的作用日益突显。“现代服务业”作为我国特有的提法,最早出现在1997年9月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本文将现代服务业界定为涵盖现代物流、会展、电子商务、金融服务等在现代化进程中崛起的新兴服务业,以及传统服务业中经过新技术、新流程、新业态和新的服务方式改造提升后的服务业。
面对全球新的发展形势,推动服务业发展是新常态下引领广西经济转型升级的战略举措,如何实现现代服务业提质增速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广西现代服务业发展现状
(一)总体规模不断扩大,年均增速高于全国。近10年来,广西服务业保持较为良好的发展势头,年均增速超过两位数。2005~2014年广西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1.4%,比全国高0.8个百分点。随着服务业快速增长,其发展规模不断取得新突破。2005年,广西服务业增加值仅为1,560.92亿元;2010年突破3,000亿元,达到3,383.11亿元;2013年突破5,000亿元,达到5,427.94亿元;2014年全区服务业增加值为5,925.16亿元,比2005年翻了1.92番,占GDP比重37.8%,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33.4%,分别比2010年提高了2.4个和3.7个百分点。
(二)新兴业态发展势头迅猛,保持平稳增长。在积极推进“互联网+”和大力发展新兴服务业的政策支持下,广西以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商务服务业为主的其他营利业实现快速增长。2015年,全区规模以上其他营利业实现营业收入319.4亿元,比上年增长19.3%,比全国平均增速高6.4个百分点,拉动全区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4.2个百分点。其中,商务服务业、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较快,营业收入分别增长22.7%、17.2%和25.7%,成为推动全区规模以上服务业发展的主要动力。
2015年,全区规模以上生产业营业收入总量超过千亿元,达到1,101.8亿元,占全区规模以上服务业的比重达86.9%;科技服务业营业收入达到614.2亿元,占全区规模以上服务业的比重为48.5%;高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为432.3亿元,占全区规模以上服务业的比重为34.1%;服务业战略新兴产业的营业收入达209.6亿元,占全区规模以上服务业的比重为16.5%。
从增速看,新兴业态发展态势喜人。2015年,广西规模以上高技术服务业、科技服务业、生产业、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均保持平稳增长,分别比2014年增长6.8%、9.4%、4.3%和8.5%。
(三)第三产业占比上升。“十二五”期间,广西第一产业投资5年累计完成2,558.85亿元,年均增长36.4%,增速由2010年的13.3%增长至2015年的43.9%,占全区投资总量的比重也由2010年的2.2%提高至2015年的4.8%。第二产业投资总量由2010年的2,655.20亿元增加至2015年的6,479.34亿元,总量翻倍,5年累计完成25,656.05亿元,年均增长24.4%,2015年占全区投资总量的比重(41.4%)比2010年(37.1%)提高4.3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投资5年累计完成34,034.06亿元,年均增长19.6%,占全区投资总量的比重由2010年的60.7%回落到2015年的53.8%,共回落6.9个百分点。三大产业的投资结构由2010年的2.2∶37.1∶60.7调整为2015年的4.8∶41.4∶53.8,投资结构进一步优化。2015年,第三产业增速快于第二产业增速1.6个百分点,近13年来首次快于第二产业增速。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比上年提高8.6个百分点,创2003年以来最高水平。
从投融资发展趋势来看,广西对服务业的投资总额呈现上升态势。据统计,2005~2014年投资总额平均增长24.4%。其中,2014年服务业投资总额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53%,10年来这一比例保持在50%以上。同时,陆续建成南宁保税物流中心、广西民族博物馆、广西科技馆等一批服务业重大项目,服务业投资呈现出主体多元化,各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格局。
(四)行业从业人员数量大幅提高。2013年末,全区法人单位从业人员中,位居前3位的行业除制造业、建筑业外,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以71.85万人,占10.7%的比例。同时,在有证照个体经营户从业人员中,位居前三位的行业是:批发和零售业149.32万人,占42.2%;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121.63万人,占34.4%;住宿和餐饮业30.46万人,占8.6%,均为现代服务业从业人员。
二、广西现代服务业发展存在的差距
(一)服务业增速低于GDP增速,与发达地区省份差距较大。2004~2014年广西服务业增速有9年低于GDP增速,而同期全国却有9年高于GDP增速;近10年广西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1.3%,低于DGP增速1.1年百分点;而同期全国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0.6%,高于GDP增速0.6个百分点。“十二五”以来,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值长9.65%,比“十一五”慢了3.05个百分点。
2015年,广西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比2014年增长4.9%,在全国排名第19位,增速分别比北京、上海、广东落后0.3、1.2、4.7个百分点。从西部12省来看,广西增速排第7位,与排在第1位的重庆相比,落后了13.2个百分点,仅高于四川、宁夏、青海、新疆和内蒙。周边省市将物流业、金融产业、商贸业、汽车产业等作为支柱产业重点发展,导致了广西区内消费不断外流,市场被外省抢占,生产要素外流的“虹吸”现象明显。
(二)服务业内部结构调整滞后。广西规模以上服务业各行业中,主要以交通运输等传统劳务型服务业企业为主,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交通运输仓储邮电业比重超过40%,比全国高出6个百分点左右;而互联网、教育、文化和信息咨询服务等智力型服务企业规模小、占比低,比较薄弱,发展明显滞后,制约了服务业整体结构的优化和综合效益的发挥,整体层次有待提升。
三、广西现代服务业发展影响因素分析
影响区域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因素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一)经济发展水平。配第―克拉克定律将产业结构发展过程描述为:“随着经济发展,劳动人口由农业移到制造业,再从制造业移向商业和服务业”。从社会发展来看,最初是食物需求以满足生存需要,与之对应的是农业的发展。随着收入的增加,开始产生衣食住行等有形需求,与之对应的是工业化。最后是教育医疗等无形需求,与之对应的是服务业的大发展。经济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往往也是服务业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和地区。简单来说,服务业的发展水平跟地区经济发展的水平密切相关。2000年以来广西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均低于全国水平,2013年为13%,与全国(22.7%)的差距由2000年2.9个百分点扩大到9.7个百分点,经济发展水平制约了广西现代服务业的发展。
(二)工业化水平。从各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现代服务业是建立在工业化基础上的,工业化程度越高,企业内部分工程度就越高,在价值链中的加工、物流、售后服务等环节被分离出来,由专业的服务企业来完成,工业企业本身专注于核心技术和品牌推广等,分工的深化必然带动生产业的发展。因此,工业程度是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广西工业起步晚,发展基础相对较差,存在总量不大、结构不优、竞争力不强等突出问题,制约了服务业发展。
(三)服务消费水平。随着人们收入的增加,越来越大的消费比例用于服务消费。因为服务产品的需求弹性高于农产品和工业产品,一些现代生活产品,例如高等教育、理财、休闲、健身等现代服务消费,在较高收入水平时才能大规模消费。因此,从长远来看,消费是拉动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重要力量,而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对居民的消费能力和消费水平起到决定性作用。
2014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8,844元,而2014年的广西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仅15,557元,在31省份城镇居民人均收入排行中广西排第15位。居民整体收入低,可支配资金相对少,影响对服务业的消费。
(四)城市化水平。广西城镇化进程较快,但城镇化水平仍然偏低。截至2012年,广西城镇常住人口从360万增加到2,038万,年均增加48万人;城镇化率从10.64%提高到43.53%。但城镇化滞后局面没有根本改变,2012年城镇化率比全国低9.04个百分点,排全国第26位。这一现状限制了全区服务业的发展规模。
(五)政府支持程度。区域现代服务业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政策和资金的支持。地区财政支出主要运用于直接和间接地扶持科技、教育、文化体育与传媒、医疗卫生与社会保障和其他社会服务业,现代服务业是建立在高知识、高技术和信息化基础上的,地方财政支出对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有着较大的促进作用。
(六)基础设施水平。交通、通信等行业本身是现代服务业的组成部分也是发展现代服务业的重要平台。“十二五”期间,广西兴修水利、公路、铁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总量成倍增加,增速由2010年(33%)比全区(38.8%)低5.8个百分点逆转为2015年(21.3%)比全区(17.8%)高3.5个百分点。尽管如此,广西基础设施建设与全国、东部、中部和东北地区相比仍然处于相对落后状态,投入仍然不足,这一因素在制约和影响现代服务业的建设与发展。
(七)外部经济的影响。当前的国际国内经济形势都不容乐观。世界经济处于深刻调整阶段,全球经济、贸易缓慢复苏、低速增长。国内经济处于新常态下的“三期叠加”阶段,中长期的潜在增长率有所下降,短期的先行指标也呈现回落态势。受此影响,广西现代服务业发展存在面对较大挑战。
主要参考文献:
[1]庞丽萍,廖明霞,梁源,陈家芹.当前广西服务业面临的差距及对策.市场论坛,2015.6.
[2]杨剑英,李燕君.承接制造业转移的欠发达地区现代服务业发展影响因素探讨――以江苏淮安为例[J].企业经济,2011.9.
[3]万千欢,千庆兰,陈颖彪.广州市生产业影响因素研究[J].经济地理,2014.1.
一、生产业的概念及界定
关于生产业的定义目前还没有统一的表述。1966年,美国经济学家H.C.reenfield研究服务业及其分类时,最早提出生产业的概念,认为生产业是市场化的中间投入服务,即为生产、商务活动而非直接向个体消费者提供的服务。1984年,美国学者Noyelle研究提出生产是一种经济中的中间投入,不能直接用于消费,只能用于生产其他产品或服务。2005年,中山大学的钟韵、阎小培提出,生产业体现为中间投入,是信息、知识和技术密集的产业,不直接参与生产或者物质转化,但其中间功能提高了生产过程中不同阶段的产出价值和运行效率。
综合多种学者的观点,可以认为,生产业是直接或间接为生产活动提供各种中间服务的行业,以人力资本和知识资本作为主要投入品,本身并不向消费者提供直接的、独立的服务效用,是产业互动和融合的关键环节。与其他服务业相比,生产业具有四个核心特征:一是中间性,即以企业为客户对象,不直接面对最终消费者;二是增值性,即通过服务产品的提供,提高其他产业的产品价值或运行效率;三是知识性,即知识和技术密集度较高,是高新技术的主要使用者和推动者,创新能力较强;四是关联性,即与制造业和农业关系密切,是产业分工深化的结果。
不同国家和地区对生产业行业范围有不同的界定标准,香港贸易发展局认为生产业主要包括四大行业,分别是专业服务、信息和中介服务、金融保险服务和贸易相关服务。《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国发[2007])中提出大力发展面向生产的服务业,包括现代物流、信息服务、金融服务、科技服务、商务服务、商贸流通6个方面。
二、浙江发展生产业面临的主要问题
1 生产有效需求受到抑制。浙江的企业大多集中在劳动密集型传统产业中,不少行业和企业仍处于单纯的加工阶段,技术创新能力较弱、科技含量低,导致浙江省科技服务业、商务服务业等生产业市场需求不足,难以拉动其发展。政府采购的范围主要局限于硬件设施、咨询、软件设计等许多国际上通行的政府服务外包业务,基本都是通过事业单位或下属机构完成。垄断行业服务外包意识缺乏。区域经济发展还不完善,没有形成合理的产业分工体系。另外,浙江邻近上海的地理位置还造成了本地生产需求的外流。
2 生产业供给水平偏低。生产业是浙江产业结构中的一条短腿,与经济发展实际需求差距较大。有的生产业行政垄断,缺乏竞争导致创新不足;有的生产业或缺人才,或经营思想不端正,服务质量不能令人满意;有的生产业压价、回扣等不正当竞争问题比较突出,等等。总体来看,生产业难以满足经济发展尤其是制造业发展需要。据对浙江产业集群内制造企业的问卷调查,企业对生产的满意程度不高,即便是满意程度位列第一和第二位的金融和物流服务,选择满意的比例也分别只有18.2%和15.2%。
3 技术水平不高。生产业的科技创新能力总体不强,小企业居多,多数企业提供的只是知识和技术服务链上的低端服务产品,远未形成集先进知识和技术的主要推动者、使用者和传播者于一身的良好运行机制。研究开发投入明显不足,不仅低于发达国家(40%),也低于国内先进省市,制度和政策环境普遍重视制造业领域的研发投入,生产业的研发投入尚未成为政策关注的重点,截然不同于发达国家制造业研发投入下降而生产业研发投入上升的发展趋势。
4 缺乏必要的政策扶持。不少地方对生产业的认识尚不到位,“重工业、轻三产”的思维惯性仍然存在。税收政策不合理,所得税优惠主要面向应用高新技术的工业企业,对高科技服务企业缺少鼓励措施;营业税计税方法对服务业存在重复征税,导致分工越细,税负越重,阻碍了服务外包的发展。财政扶持也是向工业倾斜,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杯水车薪。此外,服务业用地、用电等价格比工业高出较多。如服务业用电适用商业电价,平均每度比工业高0.2元左右。
5 交叉管理和行业垄断比较严重。交叉管理和缺位管理并存。一些行业存在交叉管理现象。如会计师事务所有财政、审计、税务、证监等多个主管部门,有时企业感到无所适从。一些行业如会展业,又缺乏明确的主管部门,企业发展难以得到引导和支持。市场准入障碍也未真正消除,金融、通信等行业虽然鼓励非公资本进入,但准入前置条件过高,存在“玻璃门”现象。有的中介行业主管部门人为设置准入门槛,有些行业存在自相矛盾的资质认定,造成事实上的行政垄断。
6 存在土地、人才和资金等要素制约。浙江土地资源紧缺,加上生产业用地大都属于商业用地,取得项目用地格外困难,且用地价格也相对较高。专业人才短缺,特别是领军型、管理型、复合型高级人才极为缺乏。比如,软件行业一般工程师过剩,而架构工程师稀缺。融资难问题比较突出,生产企业以无形服务为主,缺少可供抵押的固定资产,较难获得银行贷款,而且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主要面向工业企业,生产企业受益较少。
三、加快浙江发展生产业的机遇
1 国际生产,陸服务业的加速转移,为浙江生产业提供了“借力”发展的机遇。根据制造业借助引进外资实现腾飞的经验,发达国家和港澳台地区生产业的加速转移,无疑为浙江生产业的加速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通过引进国外(地区)先进的生产业,不但可以增强浙江生产业的实力,而且有助于推进国内生产业企业技术和管理水平的提高。关键在于如何抓住并利用好这一机遇,选好方向和重点,率先在部分行业领域实现突破,促进浙江生产业的跨越式发展。
2 先进制造业的加速发展,为浙江生产业提供了较强的需求基础。产业的发展离不开一定的市场需求,没有需求的产业不可能实现较快发展。2003年以来,浙江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取得了重大进展,但同时面临产业升级和增长方式转变的巨大压力。特别是当前面临全球经济危机,浙江经济发展面,临极大的挑战,越来越多的制造业企业认识到:单纯依靠自身力量已无法支撑企业的持续高速发展,必须转入外购(外包)与自主创新相结合的发展新阶段,充分发挥产业外和企业外的力量,加快培育和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能力。这就对生产业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特别是对占浙江制造业企业大多数的中小企业而言,由于自身无力提供某些生产,因而对外购服务的需求尤其迫切。
3 新的产业政策的加速形成,为浙江生产业提供了强劲的发展动力。从国家层面看,早在2002年国务院办公厅就转发了《国家计委关于“十五”期间加快发展服务业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提出了加快服务业发展的12个方面37条政策措施。随后,国务院又召开全国服务业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作出了重点发展信息、科技、金融、会计、咨询、法律服务等生产业的战略部署。十六届五中全会关于“十一五”规划的建议再次把生产业放在发展服务业的突出位置,意味着有利于生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正在加速形成。从省级层面看,2005年8月份召开的浙江服务业工作会议以及提交大会讨论的“十一五”服务业发展规划,明确了此后五年浙江生产业的发展目标、重点及保障措施。从市县层面看,杭州、宁波等市县均已出台了加快服务业发展的产业政策。所有这些都为浙江生产业的加速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
四、加快浙江生产业发展的对策
“十二五”以来,浙江省苍南县以服务业集聚区建设和服务业企业培育为依托,大力发展生产业,优化发展生活型服务业,促进服务业总量倍增、结构优化、水平提升,服务业得到了较快较好发展。2015年,苍南县服务业实现增加值219.8亿元,占GDP比重51.9%,对经济的增长贡献达61.8%,已成为全县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
一、发展现状
(一)地位贡献明显增强
坚持服务业集聚区建设、重大项目招商和龙头企业培育,稳步推动现代服务业大发展,服务业对苍南经济发展的地位贡献大幅提升。2015年全县服务业增加值达219.8亿元,“十二五”期间年均增长10.2%(可比增速),高出同期全县生产总值年均增速0.6个百分点,比同期浙江省、温州市服务业增速分别高0.8个、2个百分点。服务业增加值占全县生产总值比重由2010年的43.7%提升到2015年的51.9%,占温州市服务业增加值比例由2010年的8.6%提高到9.2%。服务业对全县GDP增长的贡献率由2010年的38.3%提升至2015年的61.8%。
(二)行业结构不断优化
坚持“做大支柱型服务业和培育新兴服务业”并重,有力地推动苍南县服务业结构优化。其中,旅游业成为服务业发展的新动力,2015年全年接待国内外旅游人次达640.3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60.6亿元,“十二五”年均分别增长24.3%和20.2%。电子商务业快速兴起,在全省率先成立县级电子商务发展服务中心,成功创建省级电子商务示范县,阿里巴巴・苍南产业带2015年度交易额达25.6亿元,位列"2015年中国大众电商创业活跃的50个县”第lO名,网络零售总额达92.6亿元。金融业发展特色--鲜明,设立全国首家金融超市,小额贷款、融资租赁等业态蓬勃发展,“十:fi-,’金融机构存款和贷款年末余额年均增长分别达7.3%和13.8%。商贸服务业保持较好发展,2015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274.9亿元,“十二五”期间年均增长15.0%,全县13个亿元以上市场实现年成交额145亿元。现代物流基地加快建设,谋划推进龙港现代物流中心、龙港新城物流综合体、浙南海西公铁物流园、苍南冷链物流园等项目前期工作。
(三)平台建设卓有成效
坚持以平台建设助推产业集聚,把服务业集聚区建设作为服务业发展的重中之重,形成了一批较有影响力的集聚平台。苍南浙闽省际专业市场群创建为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示范区,温州礼品城、苍南渔寮旅游休闲度假区、苍南高档营养品集聚区创建为温州市级服务业集聚区。商贸服务业发展平台特色鲜明,浙闽省际专业市场群进一步做强,其中浙福边贸水产城交易量名列全国同类市场第四位,中国人参鹿茸冬虫夏草集散中心(浙闽农贸综合市场)交易规模位居全国前列,浙闽副食品市场成为浙南闽东规模最大的副食品批发市场。电子商务发展平台建设快速推进,建成苍南云创电商孵化园、龙港网商创业园和灵溪嘉恒网商创业园。旅游业发展平台进一步做大,以黄金海岸线、大玉苍山景区、马站一渔寮景区为核心的旅游平台建设进一步完善,玉苍山和碗窑景区分别晋级为国家4A级和3A级景区。
(四)名企名牌加快培育
注重服务业企业培育和品牌建设工程,坚持招大引强选优,积极提升服务业行业标准化和信息化建设水平,形成了一批知名度高、影响力大、带动性强的服务业名企名牌。引进建成银泰城和财富中心两大城市综合体,形成苍南县服务业发展新的标杆品牌。加大对浙福集团等服务业龙头企业的培育力度,启动浙福数码家电城等项目建设,强化服务业龙头企业的品牌效应和带动作用。推进尊龙物流和阿奇大酒店等市级服务业标准化试点项目,绿邦物业、安顺物流等服务业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以及尊龙物流智能信息化平台以及温州礼品城电子商务平台的建设,提升苍南县服务业企业的标准化和信息化水平。
(五)政策体制持续完善
制定出台一系列促进服务业发展的相关政策措施,加快服务业改革创新。出台促进网络经济、物流、旅游、商贸、金融等服务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加强对现代服务业集聚示范区的规划引导、政策扶持和管理服务。强化规划引领作用,完善服务业规划体系,编制完成n南县现代物流、旅游、商业网点布局、金融业、电子商务等发展规划。成功获批霞关港国家更开放管理措施试点口岸。建立健全服务业重大项目储备库,谋划并储备了一批旅游、商贸市场、物流、健康养生、城市综合体等项目。开展旅游综合改革试点,成立县旅游产业发展委员会和县旅游投资集团公司。规范服务业发展秩序,成立苍南专业市场群建设开发管理委员会,统一协调市场群建设工作,落实“十小”行业整治。深化金融改革创新,推进农村合作银行改制苍南农村商业银行,并在温州市率先开发温州(苍南)中小企业金融综合服务网。
尽管苍南县服务业发展取得了较好成绩,但依然存在一些不足:一是服务业发展质量有待提升。全县服务业发展的层次还偏低,新兴和高端服务业发展缓慢,信息化、智慧化发展能力不足。二是专业市场等传统服务业有待转型升级。传统专业市场、商场及特色街区发展受电子商务等新业态以及新型消费趋势冲击,近年来超亿元市场交易额增速减缓明显。三是龙头企业有待培育。苍南县服务业企业经营规模总体偏小、实力偏弱,缺乏龙头企业对整个行业的引领和带动。四是要素制约有待突破。推动服务业发展的人才、土地、资金等要素瓶颈制约日益突出,特别是支撑高端服务业发展的高层次管理人才、技术人才和创业人才严重不足。
二、发展环境
(一)国内外服务业呈现加快发展趋势,补服务业短板是苍南县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新途径
伴随信息革命和技术的飞速发展,现代服务业呈现出以下发展趋势:一是服务业内部结构升级趋势明显,全球经济分工的深化带动了对专业服务业的需求,将推动文创、研发、信息、管理、电商等现代新兴服务业的发展;二是制造业呈现逐步服务化的趋势,经济活动将以制造为中心向以服务为中心转变;三是服务业成为新技术、新模式的重要促进者,服务业对新技术的发展以及新模式应用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苍南县当前正处于工业化加速、城市化加快、国际化加深的重要时期,2015年三产结构为6.7:41.4:51.9,总体上处于工业与服务业并驾齐驱的发展阶段,适应经济发展规律,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是苍南县抢抓发展契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必然选择。
(二)省市谋划服务业大发展
苍南县“浙江美丽南大门”建设将为服找捣⒄勾丛煨缕趸,浙江省已进入“三二一”的发展阶段,服务业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第一大产业,“十三五”时期将聚焦“6+4”产业,加快促进生产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生活业向精细化和高品质转变,努力推动全省向服务业强省迈进。未来苍南县将以省市发展纲要为导向,深入实施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海西经济发展先行区的“双海双区”战略,努力打造浙南闽东北最具活力的工贸生态滨海城市,联动推进经济转型、城市转型、社会转型,推进建设“浙江美丽南大门”,服务业将迈入快速发展的新阶段,加快形成以服务业为主导的经济结构,破解苍南经济发展瓶颈,为苍南实现美丽蓝图提供支撑。
(三)苍南县进入“制造业转型、人口城镇化、消费结构升级”新常态,服务业需求将进入井喷期
2015年苍南县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已达51.9%,作为人口大县、传统制造业集聚区和浙南消费升级的后发区,苍南县服务业需求空间十分庞大。从制造业需求看,当前苍南县制造业在产业链分工中大多处于中间的加工制造环节,随着工业向智能化、柔性化和服务化转型,研发、设计、物流、销售、信息服务等生产业需求将迅速增加。从城镇化需求看,“十三五”期末城市化率将达到74%左右,新型城镇化的深入推进将带动生活业的快速增加。从消费结构升级需求看,当前消费结构正从基本的“吃、穿、住、行”向发展型、服务型、个性化和多样化升级,将为健康养老、休闲旅游等生活业带来巨大市场空间。
(四)沿海大通道、大枢纽等综合交通建设加快,将加速旅游休闲业、物流业等集聚发展
随着甬台温高速公路复线、温福铁路、通用航空基地、崇家岙港区等大交通、大通道建设步伐加快,苍南将形成更加快捷方便的公路、铁路、水运、通航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成为温州市乃至浙江省对接2l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重要交通节点,对浙南闽北省际物资集散中心、旅游集散中心建设起到关键的作用,促进商品、信息、资金、人才的集聚,吸引大批的温州、宁波、福建、杭州等地区的游客来苍南旅游休闲消费,加快休闲旅游、健康服务、现代物流、现代商贸、现代金融等服务业的发展。
三、工作重点
(一)抓好企业培育工作
引导服务业企业“特、新、优”发展,壮大服务业企业梯队。引导行业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在“五大主导产业”中重点培育50家以上营业收入超亿元的龙头企业。培育20家以上新业态、新模式的创新型企业,引导互联网+、智能技术应用创新,努力打造具有特色、竞争力较强的“小而精”创新型企业。加大对企业的引导和扶持力度,制定服务业专项扶持政策,完善现代服务业企业发展的政策意见,在资金、税收、经营环境等各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建设重点服务业企业信息库,对服务业企业实施跟踪监测和评估,为服务业发展趋势分析和政策调整提供基础。建立服务业企业培育的产业导向机制、部门挂钩服务机制、政策激励机制、信息沟通机制、督查考评机制五大机制,推动重点企业在市场份额、行业位次、创新能力、行业引领带动方面实现提升。
(二)抓好项目招引工作
探索设立服务业招商联系会议制度,由服务业综合管理牵头,联合招商、各行业主管部门等相关责任单位,统筹协调服务业项目招商引资的准人评估、前期服务和过程管理。加大服务业招商选资力度,创新招商引资方式,制定服务业招商策略,加大产业集群、产业链招商的力度,以优势项目和独特资源为依托进行招商引资。面向休闲旅游、电子商务、现代物流、健康服务、文化创意、科技商务等主导产业,重点引进投资50项以上服务业项目。以苍南县环境条件、资源优势、市场基础等编制项目手册,引进“平台型”服务业行业龙头企业。建立服务业重大项目推进和领导联系制度,强化协调调度、目标控制和考核推动,建立班子领导联系重大项目月报制度、协调服务制度和督查落实制度,努力实现重大项目督查服务全覆盖。
(三)抓好品牌标准建设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