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数字化汇总十篇

时间:2023-12-18 15:18:15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中小企业数字化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中小企业数字化

篇(1)

中小企业规模小,灵活性高,作为国民经济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能够快速适应市场的不断变化,其存在有效地推动了经济的发展和社会就业水平的提高。据《2013年中国中小企业管理健康度蓝皮书》中披露,截至2012年底,我国中小企业数量达4200多万家,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8%。虽然数量庞大,但平均寿命仅为2.5年的现状导致中小企业很难发挥其应有的社会作用。面对中小企业普遍存活率不高的严峻现实,实现可持续发展,保持企业永久不衰的活力,是每一个中小企业的终极目标。

在企业的生命周期中,成熟期是决定企业存亡的重要阶段。处于成熟期的中小企业没有了初创期融资难的窘境,亦没有成长期研发主导产品抢占市场的压力,许多中小企业一旦进入成熟期就认为在市场上拥有了一席之地,放松了对企业的财务决策,致使企业很快面临被收购或倒闭的危险。基于以上情形,探讨成熟期中小企业财务决策问题显得十分必要,而融资又是企业财务活动的开始,因此,成熟期中小企业多元融资渠道问题的研究就成为本文研究的重点。

1 融资结构文献回顾

我国学者对中小企业资本结构理论的研究起步晚且较分散。崔学刚、杨艳艳(2008)选取2001-2004年共953个中小上市公司的年数据,研究发现中小企业融资需求偏好股权融资,中小企业规模、成长性、市场竞争能力、盈利性、非财务税盾与资本担保价值对中小企业融资需求和资本结构的选择有着重大的影响。彭卉、曾德科(2010)选取我国中小板上市公司2005-2009年的数据从中小板上市公司的内源融资和外源融资两个角度分析发现我国中小板上市公司融资行为具有外源融资偏好,外物融资以短期借款为主,融资行为顺序依次为股权融资、短期负债、内源融资、长期负债、应付债券。黄晓波、沈大娟(2012)认为融资成本、资本结构、融资风险、主体自由度、融资机制规范度、资金清偿能力和公允价值计量这七个因素是影响中小企业版上市公司融资决策的主要因素,并且这些因素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各种融资方式的融资效率从而最终影响着融资决策的选择。

彭云(2007)指出企业处于不同的生命周期有着不同的融资战略,初创期的企业应采用防御型的融资战略,成长期的企业应实施扩张型的融资战略,成熟期的企业如果自身条件和融资环境良好可实行扩张的融资战略,否则适宜采取稳健的融资战略,处于衰退期的企业应在稳健型融资战略基础上实现战略转移。于淼(2008)依据陈佳贵教授的企业生命周期六个阶段提出孕育期以股东资金融资为核心,求生存期选择私人风险资本融资,高速发展期风险投资是中小企业主要考虑的融资方式,成熟期适合股票及贷款融资方式,衰退和蜕变期则是债务融资方式。李伟铭、崔毅、赵韵琪(2009)通过采用广东地区17个市县253家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调研数据,检验了不同创业成长阶段的中小科技企业的融资渠道、融资需求、融资障碍的关系,研究表明科技型中小企业在初创期最倾向于民间资本融资,其次是股东注资和自有资金来源,成长期的融资渠道倾向于自有资金和股东注资,也通过商业信用和银行获得部分资金,成熟期的融资倾向于通过银行和商业信用获得。

虽然我国学者近年来基于生命周期的中小企业融资结构研究有很多,但研究重点多集中于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企业融资结构有什么偏好特点,针对成熟期着眼于持续发展的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的研究却不具体。成熟期作为一个重要的阶段,是企业成长的抉择期,此时的企业面临被淘汰进入衰退期直至破产的命运或者重整旗鼓开拓一片新天地重新进入成长期的命运。对成熟期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进行探析对于延长企业的生命周期,不断创造新的价值具有重要的意义。

2 成熟期中小企业财务特征

成熟期是一个企业的鼎盛时期,企业的组织结构,财务状况,业务水平都进入了一个相对稳定的阶段,成熟期的中小企业具有稳定的市场份额和固定的客源,其财务特征如下:

①企业达到一定规模,增长速度变缓。进入成熟期的中小企业经过成长期的高速发展已达到最佳的生命状态,其市场占有率趋于饱和,企业的增长速度逐渐下降,呈现出边际效用递降的趋势。

②企业获利能力增强,财务风险降低。稳定的市场为企业带来相对稳定的销售收入和利润,较高的净现金流入量使得企业的财务风险明显低于之前的两个时期。

③企业采取积极的股利分配政策,股利分配成为投资者回报的主要构成。成熟期企业能获得较高的净现金流入量,充足的现金流能够及时支付债务的利息和本金,分红比例也提高,投资者的回报更多是通过股利分配来满足。

④融资渠道通畅,融资难度降低。成熟期的中小企业有了一定的资本积累,信誉和获利能力提高,不仅能从内部积累中获得资金而且外部筹资难度降低。

因此,成熟期是中小企业发展的“黄金”时期,要想延长企业的寿命,就要充分发挥此阶段企业的优势,合理的进行融资规划,通过多元的经营,开拓新的市场或投资方向,不断的变革创新来实现中小企业长久生命力的目标。

3 成熟期中小企业多元化融资渠道

基于以上成熟期中小企业的财务特征,该时期中小企业融资选择较其他时期更多,构建多元化有效的中小企业融资体系要坚持成本效益原则,综合资本成本、资金利用效率、偿债能力和企业发展趋势等因素考虑,结合中小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切实可行的融资渠道抉择。

3.1 内部融资渠道

成熟期的中小企业相对拥有较充足的净现金流量,并且该时期的中小企业已基本成熟,几乎不需要继续进行针对原目标市场的规模扩张,因此内部融资成为成熟期中小企业的首选融资渠道。内部融资具有资金成本低、利用率高、自主性大等优势,能适用于几乎任何一家中小企业,缓解了中小企业数量众多而融资渠道有限之间的矛盾。内部融资一方面表现为留存收益的积累,另一方面表现为折旧的避税效应和沉淀效应。

留存收益与企业的净利润密切相关,企业将获得的净利润一方面按照国家法律的规定提取盈余公积,留存于企业,形成内部积累;另一方面以向投资者分配利润或股利后的剩余部分,作为未分配利润,留待以后年度进行分配。基于留存收益的构成,要加快留存收益的积累,第一,就要提高中小企业的净利润。净利润的提高一是要在中小企业现有的最优生产规模基础上最大限度的降低成本费用,实行严格的成本控制机制;二是要合理的进行税务筹划。税收负担是影响中小企业内部积累的重要因素,随着我国政府对中小企业地位的日益重视,许多利于中小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也相继出台,如减征小型微利企业所得税,高新技术企业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经济特区新设高技术企业的优惠过渡等。中小企业在现行的优惠政策中选择最佳的纳税方案,尽量利用税法对某些地区、条款、行业的特殊规定,合理的进行税务筹划,转嫁税负,增强其内源融资能力。第二,就要合理规划中小企业的股利分配政策。合理规划中小企业的股利分配政策其实质就是合理规划企业的未分配利润,中小企业对未分配利润的支配有较大的自,适量的未分配利润有利于缓解中小企业的筹资压力。这就要求中小企业适度的使用剩余股利政策,尽量采用股票股利、负债股利、财产股利等支付方式以减少中小企业现金支付比重。

折旧作为企业固定资产价值补偿的主要方式也是中小企业内部融资来源之一。由于折旧于中小企业税前扣除,具有减少企业应纳税所得额的作用,即折旧的避税效应,这些因折旧的避税效应而节省的所得税支出,也是中小企业自我积累的一部分。根据通行的企业会计准则,企业要在固定资产的使用期限内计提折旧基金,折旧基金的计提与实际资产更换的不同步,使得企业现有固定资产的部分价值能在一定时期内以积累基金的形式体现,折旧基金在固定资产更新期限到来之前处于生产过程之外的“闲置基金”即为沉淀基金,正确使用固定资产的沉淀基金,可以产生使企业获得长期稳定内部资金来源的沉淀效应。我国为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允许由于技术进步等原因确需加速折旧的中小企业缩短折旧年限或采取加速折旧的方法,加速折旧不仅可以使得所得税的总现值更低,而且可以提高中小企业折旧基金的积累速度,在一定程度上间接增加了中小企业内部留用利润。

3.2 间接融资渠道

成熟期的中小企业具有稳定充足的现金流,财务状况良好,内部管理制度日趋成熟,社会信用程度越来越高,向金融机构贷款,尤其是向大型商业银行贷款一直是我国中小企业的传统的主要融资来源。然而,大型商业银行融资成本高、对中小企业的贷款歧视成为中小企业间接融资效率不高的重要原因。近年,我国出台一系列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金融政策,如允许民间资本进入金融市场,央行取消了实施多年的金融机构贷款利率0.7倍下限,对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也有放松,为中小企业间接融资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因此,除了大型商业银行贷款外,中小金融机构贷款、担保贷款、融资租赁均可成为成熟期中小企业间接融资的来源。

中小金融机构贷款虽然在规模上、硬件条件上远不如大型商业银行,但是其体制和管理的灵活加上由于特殊的地域性所形成的关系型借贷是中小金融机构具有的独特优势。中小金融机构不同于大型商业银行的经营方向,它们一方面资金少,无力为大企业提供融资服务,另一方面扎根社区,长期与地方中小企业接触,能通过多种渠道获得各种非公开的软信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银行与中小企业间信息不对称问题。中小金融机构的经营特点使其贷款成本远远低于大型商业银行,提供贷款的数量少、频率高、成本低特点恰恰适合中小企业融资特点。成熟期的中小小企业资信状况稳定,负债融资能力增强,充分利用中小金融机构的比较优势,建立与固定中小金融机构的融资关系,能显著减低融资成本,提高融资效率。

担保贷款常借助专门的融资担保公司为中小企业向商业银行贷款提供担保。融资担保行业是一个特殊的金融行业,是基于中小企业信贷市场的信息不对称和市场资源配置失灵而产生的,它们与银行建有长期的合作关系,且拥有一定数量的担保资金,中小企业由其做担保,能有效分担银行的贷款风险。作为中介的融资担保公司代银行审查、监督中小企业,代企业向银行提出贷款申请并办理相关手续,发挥着中小企业与银行间的桥梁作用。成熟期的中小企业具有一定的规模,实物资产充足,拥有良好的信用,适当的借助于融资担保公司进行融资能大大提供融资效率,及时融到所需资金。

融资租赁凭借以“融物”代替“融资”,向承租方提供长期信贷的独特优势,为中小企业快速的获取发展所需的大型巨额的机器设备提供了便利。融资租赁公司拥有租赁资产的所有权,关注租赁设备在租赁期间能否实现租金收回,当承租企业不能支付租金时可以随时收回设备,并且融资手续简单,降低了中小企业的融资费用。成熟期的中小企业达到规模饱和状态,要想延长自身寿命,就要开拓新的发展方向,融资租赁大大满足了此时中小企业优化转型的需要。稳定的净现金流,保证了中小企业能按期偿还租金,租入资产的折旧允许税前扣除,又间接增加了企业的净利润。

篇(2)

一、高新技术企业经营现状

高新技术企业对于新产业的出现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变化的消费者需求,高新技术企业正在成为决定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竞争实力的重要因素。截至到2003年末我国共有各类企业1000多万户,其中有高新技术企业28600家,其中98%是高新技术中小企业。2003年初我国累计投资额为200亿元,其中85%以上集中在软件、信息通讯、生物医药等国家重点发展领域。高新技术企业主要特点是资金需求量大、投资风险高。高新技术企业对资金的需求表现出明显的阶段特性。由于投融资体系不完善,目前我国高新技术企业发展主要是自我积累,资金匮乏现象较多。许多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面临融资困境,极大的制约了发展速度。

证券化是近几十年来国际金融领域中发展最快的金融工具之一,是一种衍生证券技术和金融工程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它于20世纪70年代在美国开始兴起,逐步发展到全球,20世纪90年代更是呈现出迅猛发展的态势。现代市场经济是一种建立在稳定信用关系上的经济,失信行为极大地增加了交易成本和投资风险。目前已经有一定数量的高新技术企业尝试采用无形资产证券化手段进行融资,其理论还处在探索形成阶段。

二、高新技术企业信贷融资渠道存在的问题

1.我国抵押担保机制不完善。高新技术中小企业可抵押物少,抵押物的折旧率高。企业资产评估登记要涉及土地、房产、机动车、工商行政及税务等众多管理部门,再加上正常贷款利息使抵押担保费用更高,高新技术企业难以承受。高新技术中小企业的无形资产比重较大,资产评估中介服务不规范,属于部门垄断,评估准确性低。评估登记的有效期限短,与贷款期限不匹配,在一个贷款期限内重复评估,导致工作效率低、信贷费用高的不利局面。无形资产的评估机制不健全,导致高新技术中小企业无法拿出更多的抵押物。

2.我国信用担保机制不完善。我国信用担保机构面临的主要问题很多。如担保机构数量十分有限,目前在保中小企业户数仅为中小企业总数的13%左右,更难以满足中小科技企业的担保需求。担保功能薄弱,累计担保责任金额仅为可运用担保资金总额的2.5倍左右,没有起到放大的作用。担保机构的资金规模及业务量有限。2002年累计仅为28717户中小企业提供了担保,累计担保金额仅598.18亿元,担保金额与数量均严重不足。据调查目前仅有20%的担保机构提供信用担保,其他机构担保时要求提供相应的抵押品或再担保以及互保。没有形成合理的与金融机构之间的风险共担机制。

3.我国信用评级体系不完善。我国还缺乏被市场投资者所普遍接受和认可的信用评级机构。“无形资产支撑证券的评级是投资者进行投资选择的重要依据”。而我国的信用评级制度不完善,评级机构的体制和组织形式不符合中立、规范的要求,评级机构的运作不规范,信用评级透明度不高,没有一个统一的评估标准,难以做到独立、客观、公正地评估。缺乏被市场投资者所普遍接受和认可的信用评级机构,必然影响资产支撑证券的市场接受程度。

篇(3)

    融资一直是制约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健康、快速发展的“瓶颈”。作为资产证券化方式之一的知识产权证券化融资已逐步成为理论界与实务界关注的重点之一。目前,我国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初步具备了实施知识产权证券化融资的基本条件,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一)知识产权证券化的基础资产供给充足。知识产权证券化的基础资产主要包括专利权、商标权以及版权,对于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来说,科学技术专利的研究开发已成为其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越来越多的企业在这方面投入大量资金,以获取技术优势与高额回报。近几年来,随着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的涌现,知识产权发展迅速,数量上已有相当积累,而且呈逐年上升的趋势。随着我国政府对知识产权保护力度的加强、保护范围的扩大和保护技术的成熟,知识产权交易日益活跃,越来越多的知识产权市场价值得以形成和体现。所以,从基础资产供给的持续性和充足性角度看,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实施知识产权证券化融资是可行的。

    (二)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的成长期和成熟期风险相对较低。按照企业的生命周期划分,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要经历种子期、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及衰退期。企业在各阶段的特点不一样,所采取的融资方式也应有所不同。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应从实际出发,在不同发展阶段采取不同的融资方式(具体见图1)。

    表1 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可选择融资方式

    因为与种子期、初创期相比,处于成长期和成熟期的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创业风险、技术风险较小,技术相对成熟,知识的预期收益逐渐明晰,甚至趋于稳定,己经具备相当的知识产权证券化融资基础,可以在一定条件下采用知识产权证券化方式融资。

    (三)知识产权证券化的实践基础已具备。从我国资产证券化实践看,已有的资产证券化实践为实施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知识产权证券化创造了有利条件。如2005年8月,中金公司推出“中国联通CDMA网络租赁费收益计划”,募集资金93.6亿元;2006年8月,中信证券推出“江苏吴中集团BT项目回购款专项资产管理计划”,募集资金16.58亿元;2006年9月,大连万达集团联合迈格里银行发行“商业房地产抵押贷款支持证券”,募集资金11.52亿元,成为首单内地房地产证券化产品;2006年10月,深圳国际信托投资公司推出“南光股份格兰云天大酒店集合资金信托计划”,募集资金0. 8亿元,成为2006年8月15日银监会下发65号文后的第一只准证券化信托产品。这些资产证券化产品的问世为我国投资银行大规模地有序开展资产证券化业务提供了宝贵经验,有利于推动与资产证券化相关的税制、监管和法律法规建立和完善,有利于提高参与者、投资者和监管者对资产证券化的认识和理解,同时也为我国实施知识产权证券化创造了有利条件。

    二、知识产权证券化的途径

    以1997年美国Pullman Group以David Bowie所出版唱片特许使用权为支持发行证券融资获得成功为标志,知识产权证券化在美国、日本、欧洲等地获得较快发展。但到目前,我国在知识产权证券化方面还处于探索阶段,缺少明显成功的案例。基于国外经验和我国社会信用基础薄弱、资本市场还不很成熟的现状,我国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知识产权证券化融资应采用政府主导型模式,利用政府政策支持增强投资者信心。如美国早期实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也是采用政府主导型模式,由政府为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提供信用支持,为解决住房金融问题,推动美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业务的发展,做出了非常突出的贡献。笔者认为,可以由政府出资组建特殊目的公司,采购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的知识产权,以拓展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融资渠道。具体可采用以下知识产权证券化操作流程(见图2):

    图1知识产权证券化交易流程

    (一)知识产权出售阶段。即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作为知识产权的所有者,又称原始权益人,将知识产权未来一定期限的许可使用收费权通过契约的形式出售给专司知识产权证券化的特殊目的公司,形成知识产权的真实出售。知识产权的所有者通过产权出售获得融资,特殊目的公司通过真实购买知识产权获得证券化的基础资产。

    (二)建立知识产权资产池阶段。首先,特殊目的公司根据中小型高新技术的融资需求确定证券化目标;然后,对其所拥有的能够产生未来现金流的知识产权进行清理、估算,根据证券化目标以及知识产权的期限、行业等特征确定证券化的知识产权范围;最后,将拟证券化的知识产权的风险与收益进行结构性重组,构造资产池,实现风险对冲,降低知识产权的总体风险水平。

    (三)信用评级和增级阶段。为保证所发行证券达到投资者要求的信用级别,证券发行前应由特殊目的公司聘请具有一定知名度的信用评级机构对知识产权进行内部信用评级,并根据内部信用评级结果和中小企业的融资要求,采用破产隔离、划分优先证券和次级证券、金融担保等信用增级技术,提高证券的信用级别,保证发行成功。

    (四)发行评级与证券销售阶段。特殊目的公司对证券进行信用增级后,应聘请信用评级机构对知识产权证券进行正式的发行评级,并将评级结果向投资者公布,由证券承销商负责向投资者销售知识产权证券。证券承销商处将证券发行收入划转给特殊目的公司后,特殊目的公司再按合同约定划转给企业,实现知识产权证券化融资目标。

    (五)资产管理阶段。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应指定专门的资产管理公司或亲自对知识产权资产池进行管理,负责收取、记录由资产池产生的现金收入,并将这些收入全部存入托管银行的收款专用账户,专门用于对特殊目的公司和投资者的付费和还本付息。

    (六)付费阶段。这是知识产权证券化的最后阶段,由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按照合同规定的期限,将存放在托管银行的资金转入投资者账户和各中介机构账户,偿还投资者本息,向各机构支付中介费用,最后的剩余部分则全部归企业所有。

    三、知识产权证券化融资的政策建议

    2006年,我国开始大力推动资产证券化的发展,政府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政策,如《关于推进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等,国家开发银行等金融机构相继推出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资产证券化产品,为知识产权证券化奠定了基础。为了加快知识产权证券化的推行速度,还应对以下方面进行改善:

篇(4)

融资一直是制约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健康、快速发展的“瓶颈”。作为资产证券化方式之一的知识产权证券化融资已逐步成为理论界与实务界关注的重点之一。目前,我国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初步具备了实施知识产权证券化融资的基本条件,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一)知识产权证券化的基础资产供给充足。知识产权证券化的基础资产主要包括专利权、商标权以及版权,对于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来说,科学技术专利的研究开发已成为其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越来越多的企业在这方面投入大量资金,以获取技术优势与高额回报。近几年来,随着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的涌现,知识产权发展迅速,数量上已有相当积累,而且呈逐年上升的趋势。随着我国政府对知识产权保护力度的加强、保护范围的扩大和保护技术的成熟,知识产权交易日益活跃,越来越多的知识产权市场价值得以形成和体现。所以,从基础资产供给的持续性和充足性角度看,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实施知识产权证券化融资是可行的。

(二)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的成长期和成熟期风险相对较低。按照企业的生命周期划分,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要经历种子期、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及衰退期。企业在各阶段的特点不一样,所采取的融资方式也应有所不同。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应从实际出发,在不同发展阶段采取不同的融资方式(具体见图1)。

表1 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可选择融资方式

因为与种子期、初创期相比,处于成长期和成熟期的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创业风险、技术风险较小,技术相对成熟,知识的预期收益逐渐明晰,甚至趋于稳定,己经具备相当的知识产权证券化融资基础,可以在一定条件下采用知识产权证券化方式融资。

(三)知识产权证券化的实践基础已具备。从我国资产证券化实践看,已有的资产证券化实践为实施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知识产权证券化创造了有利条件。如2005年8月,中金公司推出“中国联通cdma网络租赁费收益计划”,募集资金93.6亿元;2006年8月,中信证券推出“江苏吴中集团bt项目回购款专项资产管理计划”,募集资金16.58亿元;2006年9月,大连万达集团联合迈格里银行发行“商业房地产抵押贷款支持证券”,募集资金11.52亿元,成为首单内地房地产证券化产品;2006年10月,深圳国际信托投资公司推出“南光股份格兰云天大酒店集合资金信托计划”,募集资金0. 8亿元,成为2006年8月15日银监会下发65号文后的第一只准证券化信托产品。这些资产证券化产品的问世为我国投资银行大规模地有序开展资产证券化业务提供了宝贵经验,有利于推动与资产证券化相关的税制、监管和法律法规建立和完善,有利于提高参与者、投资者和监管者对资产证券化的认识和理解,同时也为我国实施知识产权证券化创造了有利条件。

二、知识产权证券化的途径

以1997年美国pullman group以david bowie所出版唱片特许使用权为支持发行证券融资获得成功为标志,知识产权证券化在美国、日本、欧洲等地获得较快发展。但到目前,我国在知识产权证券化方面还处于探索阶段,缺少明显成功的案例。基于国外经验和我国社会信用基础薄弱、资本市场还不很成熟的现状,我国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知识产权证券化融资应采用政府主导型模式,利用政府政策支持增强投资者信心。如美国早期实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也是采用政府主导型模式,由政府为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提供信用支持,为解决住房金融问题,推动美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业务的发展,做出了非常突出的贡献。笔者认为,可以由政府出资组建特殊目的公司,采购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的知识产权,以拓展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融资渠道。具体可采用以下知识产权证券化操作流程(见图2):

图1知识产权证券化交易流程

(一)知识产权出售阶段。即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作为知识产权的所有者,又称原始权益人,将知识产权未来一定期限的许可使用收费权通过契约的形式出售给专司知识产权证券化的特殊目的公司,形成知识产权的真实出售。知识产权的所有者通过产权出售获得融资,特殊目的公司通过真实购买知识产权获得证券化的基础资产。

(二)建立知识产权资产池阶段。首先,特殊目的公司根据中小型高新技术的融资需求确定证券化目标;然后,对其所拥有的能够产生未来现金流的知识产权进行清理、估算,根据证券化目标以及知识产权的期限、行业等特征确定证券化的知识产权范围;最后,将拟证券化的知识产权的风险与收益进行结构性重组,构造资产池,实现风险对冲,降低知识产权的总体风险水平。

(三)信用评级和增级阶段。为保证所发行证券达到投资者要求的信用级别,证券发行前应由特殊目的公司聘请具有一定知名度的信用评级机构对知识产权进行内部信用评级,并根据内部信用评级结果和中小企业的融资要求,采用破产隔离、划分优先证券和次级证券、金融担保等信用增级技术,提高证券的信用级别,保证发行成功。

(四)发行评级与证券销售阶段。特殊目的公司对证券进行信用增级后,应聘请信用评级机构对知识产权证券进行正式的发行评级,并将评级结果向投资者公布,由证券承销商负责向投资者销售知识产权证券。证券承销商处将证券发行收入划转给特殊目的公司后,特殊目的公司再按合同约定划转给企业,实现知识产权证券化融资目标。

(五)资产管理阶段。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应指定专门的资产管理公司或亲自对知识产权资产池进行管理,负责收取、记录由资产池产生的现金收入,并将这些收入全部存入托管银行的收款专用账户,专门用于对特殊目的公司和投资者的付费和还本付息。

(六)付费阶段。这是知识产权证券化的最后阶段,由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按照合同规定的期限,将存放在托管银行的资金转入投资者账户和各中介机构账户,偿还投资者本息,向各机构支付中介费用,最后的剩余部分则全部归企业所有。

三、知识产权证券化融资的政策建议

2006年,我国开始大力推动资产证券化的发展,政府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政策,如《关于推进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等,国家开发银行等金融机构相继推出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资产证券化产品,为知识产权证券化奠定了基础。为了加快知识产权证券化的推行速度,还应对以下方面进行改善:

篇(5)

一、“数字企业”与企业电子商务

2011年9月,江苏印发了《关于开展万家“数字企业”创建活动的实施意见》(苏中小科技〔2011〕868号),开展“数字企业”创建活动,实施“百千万”企业信息化提升、物联网应用示范、软件和信息服务业载体建设、两化融合产业服务示范园建设和中小企业信息化推进“五大工程”。“十二五”期间,创建万家“数字企业”,认定百家省级“数字企业”示范标杆企业,为全省“两化融合”培育一批亮点企业。

数字企业(Digital Enterprise ),是将有形企业映射到无形的、虚拟的网络之中,形成一个与现实企业相对应的、密切相联的,其功能又能够局部或全部模拟企业行为的系统,又称“虚拟企业”。它实现的主要手段是借助现代的计算机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电子商务技术,将企业信息数字化并按照企业的运行机制和规律融合到一个能全面反映企业现状综合信息管理系统平台,最终为企业的经营活动、管理和决策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和系统服务。中小企业实现“数字企业”一般包括十个平台或系统,即企业云服务平台、互联网高速通道、内部信息沟通网络、企业门户平台、内部监控平台、自动化办公系统、企业培训系统、企业经营管理系统、电子商务系统、客户服务系统。

从“数字企业”的内涵可以看出,电子商务的应用是中小企业实现数字化的重要内容之一。电子商务,简单地说就是传统商务活动的电子化,是掌握现代信息技术的人系统化地应用电子工具,高效率、低成本地进行商务活动。广义的电子商务涵盖了企业内部资源的信息化管理到整个供应链的信息化管理,通过计算机及网络技术,将产、供、销连成整体,以此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效率。狭义的电子商务是以互联网技术为基础,从事以商品交换为主的商务活动,最终实现企业经营目标。电子商务的应用以企业“数字化”、“信息化”为基础,又是“数字企业”的重要体现形式之一。中小企业利用电子商务可开展的活动包括网络信息收集与整理、网上信息、网络宣传、网上采购、网上销售、网上支付、网络客户关系管理等。

二、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应用现状

中小企业是江苏省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据统计,中小企业在江苏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超过120万户的中小企业占全省企业总数的99.9%,提供了50%以上的税收,创造了60%以上的经济总量,贡献了70%以上的出口创汇,吸纳了80%以上的就业。但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尤其经济危机的再次爆发,原本在竞争中处于劣势的中小企业更是在夹缝中求生存。中小企业必须面临资金短缺、劳动力成本和原材料成本上升的现实,需要寻求一种成本低、效率高的经营方式来应对。电子商务以其电子化、虚拟化、全球化的特点,符合中小企业降低成本、提高管理效率的需求,为中小企业提供了一个新的发展机会。

江苏作为我国经济较发达的省份,信息技术应用水平相对较高,据《江苏省地区信息化发展水平报告(2012)》分析,2011年,江苏已经成为全国信息化发展高水平地区,信息化基础建设水平位居全国前列。2011年,全省网络购物交易额超过783亿元,占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5%,信息消费与电子商务等消费热点正在逐步形成。南京市和苏州市入选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南京市建邺区、苏州市金枫电子商务产业园被商务部确定为国家首批“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基地”,电子商务应用的基础设施及社会环境良好。江苏中小企业对电子商务应用意识与水平普遍较高,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1.南北差异大,基础支撑与发展环境仍需改善

苏南地区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应用能力明显高于全国水平,特别是地处长三角地区的南京、苏州、无锡、常州一带。苏中和苏北地区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应用水平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特别是苏北地区。近年来,我省信息化投入增幅放缓,基础网络向苏北和农村地区延伸发展相对滞后,农村与城市在网络覆盖、普及应用、公共信息服务平台等方面差距更加明显。面向城乡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和苏北农村地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公众信息化素养和信息化队伍建设亟待加强,全社会对信息化的认识水平和重视程度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信息安全工作与全省信息化发展要求还不适应。

2.中小企业对电子商务应用意识模糊

电子商务在我国的发展虽然已有十多年,但真正能很好地开展电子商务活动的企业并不多。有资料显示,我国开展电子商务的企业不足总数的1%,这些企业也多为大型企业。江苏地区中小企业相对来说对电子商务的应用意识比一些省份要高,但大多数中小企业从决策层到管理层对电子商务的知识了解并不多,所以对电子商务这一网络应用模式持消极态度,他们更习惯于传统的面对面交易,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也有一些企业认识到电子商务给企业带来的优势,也建立了企业的网站,但因对网络的应用及网站的建设了解不足导致企业网站并未发挥太大作用。

3.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应用模式单一,程度低

由于资金及技术的限制,不少中小企业主要利用第三方网络平台进行信息,即使建立了自己的网站,但网站内容简单、信息极少更新。大多数中小企业只是利用网络平台进行产品宣传,真正交易还是在线下进行,还未真正实现全面电子商务管理,网上采购的比例要远远大于网上销售。

4.网络支付及安全存在问题

电子商务依托互联网开展活动,网络作为开放的平台,安全问题是中小企业最关心的问题。电子商务的安全包括网络本身存在的安全问题,如网络病毒和黑客等,还包括交易过程中的安全,如交易双方的身份真实性、交易过程的信息保密性、不可否认性及支付过程的安全性等。中小企业不愿利用网络进行交易最主要的原因还是集中在身份无法确认、网络整体信用度较低及网络支付过程复杂、安全措施薄弱上。所以目前中小企业多数采用“鼠标+水泥”的方式进行电子商务尝试,即在网上寻找到合作对象,洽谈、达成交易意向后,线下进行支付。

三、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应用的策略

1.缩短差距,推进各领域信息化基础建设协调发展

江苏中小企业信息化水平南北差异较大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基础设施建设差异大,地处苏北偏远地区中小企业尤为明显。要提高江苏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应用水平,首先政府相关部门应协调发展各领域的信息化基础建设,组织推进一批跨部门、跨行业及跨地区综合信息服务平台,以苏南地区电子商务示范企业带动落后中小企业的电子商务发展。

企业电子商务应用不仅靠外部信息化环境的支撑,还要依赖于企业内部信息化水平。江苏中小企业也应重视企业内部信息化建设,如建立一套完整的管理信息系统、ERP系统、电子订货系统、客户关系管理系统等,以期迅速满足电子商务系统的需求。

2.明确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应用目标,培养电子商务人才

电子商务的优势在于其低成本、跨时空、全球化、高效率的特征,江苏不少中小企业意识到电子商务给企业带来的效益,正积极开展各类电子商务活动,但对电子商务的真正内涵及给企业创造何种经营目标并不是很清楚。有些中小企业盲目跟从,投入较大资金与精力建立电子商务体系,但收效甚微。有些对电子商务的应用知识较少,未能充分利用网络开展电子商务活动。

为提高江苏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应用水平,企业应从决策层开始真正了解电子商务给企业带来的效益及其重要性,并且能够确立企业电子商务实施目标,不只局限于初步应用,应接合企业实际,系统地规划并实施这一目标。企业领导层应重视电子商务人才的培养,不仅要求这些人才懂得企业管理,还要求他们熟悉并掌握现代信息技术。中小企业可以从企业内部选拔人才进行电子商务知识培训,也可引起电子商务人才进行培养。只有企业从决策层到一般管理层重视并实施了,电子商务才能真正为江苏中小企业带来应有的贡献。

3.针对企业自身特点,选择合适的电子商务应用模式

江苏中小企业应用电子商务的障碍除人才方面的因素外,更重要的原因在于资金实力不足,这也是其他中小企业存在的共同问题。一方面,中小企业在应用电子商务时应考虑企业自身特点,选择适合企业现状的电子商务应用模式。例如,信息化基础水平相对较高的苏南中小企业及资金、人才实力相对较强的苏中、苏北中型企业,可设计相对完善的电子商务整体方案,建立企业网站进行企业及产品宣传,因为企业网站是开展电子商务活动的基础。另一方面,也可利用网络第三平台进行信息与产品销售,如在江苏中小企业网上企业信息、在阿里巴巴等BtoB交易平台上注册并企业及产品信息,开展交易,在淘宝网等CtoC平台开设企业商铺进行销售等。企业也可建立独立的网上商城,开展从商品登录到订单管理及售后服务的全过程交易活动。

受人、财、物等因素限制的小型企业不必追求大而全的电子商务应用模式,灵活利用网络现有资源,降低电子商务应用成本是关键。这些企业应当确定短期及长期目标,再选择企业目前采用的电子商务应用模式。一般小型企业电子商务应用初期以企业宣传、提高企业知名度为主,故可利用综合网站、行业网站等信息平台如企业黄页、江苏中小企业网、分类广告平台及社区等企业及产品信息,也可利用如前所述BtoB及CtoC第三方平台,进行产品采购及销售。

无论采取何种电子商务应用模式,企业应重视这些活动开展的效果和效率,应有专人管理并考核。如企业网站建立后要及时完善与更新,网上订单要及时处理与跟踪,客户留言要及时反馈等,否则不仅不能带来效益,还可能造成企业形象的损害。

4.政企合作,提高网络安全及信用水平

电子商务安全问题不仅有人为因素,更重要的是相关法律法规是否健全。目前,各个国家均出台了与电子商务相关的政策、法律、法规。我国于2005年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就保障了网络交易过程中电子签名的合法性。但目前电子商务相关法律法规还不健全,不仅我国政府部门,包括江苏省政府相关部门均要为中小企业开展电子商务创造安全的网络环境,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及网络认证体系并通过电子商务安全知识的宣传普及,使企业提高网络交易安全意识并自觉遵守法律法规。网络信用体系不健全是影响电子商务发展的另一重要因素,江苏除建立健全整个社会信用体系外,中小企业也应从自身做起,从诚信交易着手,为改善网络信用环境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省信息化领导小组办公室,省统计局.江苏省地区信息化发展水平报告(2012)[R].2012.

[2]陆勇.江苏中小企业信息化服务平台模式研究[J].信息化研究,2012(04).

篇(6)

罗锋进一步指出,中小企业在选择UPS产品时,应着重考虑以下四个因素。

第一,网络化。网络化的产品使得用户可以通过网络连接,对UPS进行监控和管理,无需机房管理人员到达现场巡视,通过网络或监控电脑就可以观看UPS运行状态。如果UPS出现任何故障和告警,都可通过网络把故障信息告知管理人员。

第二,数字化控制技术。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可以大大简化控制电路,具备抗干扰能力强、设计保密性好、元器件数量少、控制板面积小等优势,同时可提高整机控制的可靠性。

第三,智能化管理。蓄电池是关键的部分之一,所以电池的充电和管理尤其重要。UPS充电电流最好根据用户电池容量配置,通过监控软件或显示面板上直接设置。同时,UPS电池管理程序还可以通过软件设定电池定时均充及浮充功能。用户可根据当地的停电情况,设定三个月或六个月自动对电池进行均充和浮充一次,对电池进行自动维护,从而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也就是增加了整套设备的可靠性。

第四,人性化设置。UPS采用触摸屏显示,具有简易直观的人机对话界面和UPS模拟运行方框图,同时还具有适时监控、故障诊断等功能,并通过内部数据存储器保存故障事件记录,方便设备维护及维修。如果用户想查询机器的具体工作参数,只需轻轻在显示板上一点,立刻就能显示智能的图形操作界面,操作更简单、更人性化。

篇(7)

工业革命作为人类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根本性变革,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也是一个制度变迁的结果,必然经历孕育、兴起和成熟等几个阶段,其主导产业的技术路线和发展路径有一个探索、确立和扩散的演化过程。从制度变迁的需求和供给两方面来看,虽然目前还不能明确说“新的工业革命”已经全面到来,但可以认为由科技革命推动的新一场工业革命正处于关键启动时期。

从当前新兴技术以及其产业化的发展态势来看,新一轮工业革命将呈现信息技术与工业技术高度融合发展的本质特征,并沿着三条技术路线交织展开。

一是分布式能源和互联网相结合催生能源互联网,将使能源的生产、分配和消费进入数字化时代。如果说以往的电网是集中生产、统一输配模式,那么互联网技术与可再生能源的结合将开创生产、运输和消费为一体的,以分布式能源为基础的新经济范式。能源互联网作为未来最重要的基础设施,不仅为解决能源问题提供了可行思路,也将带动可再生能源行业、建筑业、氢能源储存工业和电气运输部门的发展,这些产业将共同构筑能源互联网产业链。在这一产业链的构建中,与化石燃料能源系统更青睐大型、集中型企业不同,可再生能源时代将让众多的中小型企业与大公司一道,在一个均衡发展的能源生态系统中找到发展的机会。

二是工业流程改进、制造设备革新和信息产业的融合将使制造业真正进入数字化时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制造价格更低的机器人元件成为可能,这意味着使用机器人技术来提供服务的成本将会变得更低。3D打印等智能制造技术的推广使消费者有机会更多地参与产品设计,“定制化”和“本地生产”将迎来更多的发展机遇。随着国际分工向产品内分工转化,产品的生产环节不断细分,价值链被不断分割,有竞争力的中小企业因此得以成为不同细分市场的领导者。以微型跨国公司的形式进行全球化运作,也能够拥有强大的竞争力。

篇(8)

__在解决信息对称的问题上,总结出了以下经验:“知根知底,眼见为实,祖宗三代了解”。__对客户的了解主要以“软信息”为主,辅以数字化信息。__所涉及了解的“软信息”主要是“三品”,即企业主的人品、企业经营的产品、企业及企业主拥有的物品。对于企业主的了解范围甚至包括了企业主健康状况、婚姻状况、个人嗜好等。对企业的了解主要靠企业的用水、用电和纳税等信息,因为这些信息比较真实。

__有接近40%的人员是客户经理。每个经理都有自己精确的地域分配,对于自己负责区域内有多少个中小企业、企业主人品等各个方面都了如指掌。客户经理甚至可以做到:“一个客户来我这里我就知道他要借多少钱”。在这样的机制运行下,__对客户的了解程度高得惊人。信息透明程度高,对于贷款风险的评估就准确。“软信息”的全备是__的不良贷款率低的重要原因。

相比较而言,农村信用社目前发放中小企业贷款存在以下几种弊端:

一是过于注重企业财务报表。财务报表虚假因素较多,无法真实反映企业资产负债信息。

二是忽视企业主人品等软因素。注重经济实力,忽视健康婚姻状况、个人嗜好等软因素。

三是一味强调抵、质押物品,保证及信用贷款根本不予考虑。

四是没有专门的中小企业贷款营销人员,专业知识匮乏。没有像对农村进行信用户评定工作一样,调查了解中小企业,对他们知之甚少。

结合__的成功经验,反思自身存在的问题,农村信用社应在以下几方面作出努力和尝试:

第一,建立专业的中小企业贷款营销队伍。通过招聘、培训等形式,建立专业的营销队伍。营销人员不仅要看得懂,更要看得透财务报表;还要具有一定的市场预测、分析能力。

第二,对企业的了解主要靠企业的用水、用电和纳税等真实信息,不能仅仅依靠财务报表,避免信息失真。

篇(9)

中图分类号:F75 文章编号:1009-2374(2017)04-0170-03 DOI:10.13535/ki.11-4406/n.2017.04.086

中小企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对加快经济增长、稳定地方财政收入、增加就业岗位及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方面起到了重要的影响作用。然而由于我国金融信贷体系不完善、融资渠道狭窄及中小企业自身的缺陷,使得其生存环境每况愈下并产生极大的资金缺口。融资困难成为了阻碍中小企业发展的重要原因。一直以来,国有大型银行对中小企业存在一定程度上的贷款歧视,再加上我国资本市场发展迟缓,使得中小企业很难通过向金融机构贷款以及发行股票等传统的融资渠道获得资金融入。而近几年互联网金融的兴起,恰好为中小企业的发展带来了转机。互联网金融作为新兴融资模式凭借其开放、高效、便捷、针对性强等特点,开辟了中小企业融资新渠道。

1 利用互联网金融模式解决中小企业融资的必要性分析

1.1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总体现状分析

1.1.1 融资渠道狭窄。我国资本市场尚未完善,债券和股票市场准入门槛较高,限于中小企业资产状况、自身规模等问题,其很难通过这种直接融资渠道筹集资金。况且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及融资租赁公司等金融机构发展尚不成熟,国有大型银行成为各类企业融资的主要金融机构。相对大型企业规模大、抗风险能力强等显著优势来说,中小企业由于固定资产规模较小、资信等级低、缺乏有效的担保抵押以及抗风险能力偏弱等特点,使得其很难通过银行实现长期融资并限制了其向商业银行申请贷款的总体规模。

1.1.2 融资成本较高。传统商业银行为了降低自身经营风险,同时降低发生坏账的概率,在向中小企业放贷前会对其进行严格的资信审查,这就会耗费相比大企业高5~8倍的审查费用、管理费用以及监督费用。商业银行为了弥补这一部分损失,在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对中小企业最高上浮30%贷款利率的范围内,提高中小企业贷款成本。即使这样,为了降低经营成本,商业银行依然倾向于以“批发”价格把贷款发放给贷款数额大、贷款周期长的大型企业。而中小企业由于贷款数额小、贷款周期短,只能被迫接受商业银行较高的“零售”价格。与此同时,商业银行通常还要求中小企业提供远超过贷款金额的担保物,再加上复杂费时的审核和手续之后才能获得资金融入。由于在融资过程中较高的资金成本以及时间成本,中小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处于极其不利甚至是弱势地位。

1.2 互联网金融相比传统金融的优势分析

自1990年美国首次将互联网技术运用于金融业以来,金融业与新兴互联网技术逐步结合,至今基本实现了互联网金融模式与传统金融模式共生、融合的国际发展格局。互联网金融是互联网和传统金融两个行业相互结合的创新金融服务模式,凭借互联网和移动通信技术,可以进一步优化金融资源配置,充分激活民间资本和中小型企业融资需求的有效配比,进而充分改善中小企业融资环境。互联网金融相比传统金融的显著优势体现在:

1.2.1 低门槛。与传统金融机构对“长尾市场”的漠视不同,互联W金融充分关注市场中这80%“微不足道”的中小企业融资需求,为社会中有闲散资金的个人和有融资需求的中小企业搭建互通的桥梁,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有效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互联网金融依托移动互联的优势,摆脱传统金融机构对小额投资者的限制,广泛吸收民间资本,同时对申请贷款的中小企业设置门槛较低,只要在固定的网络平台注册并通过信用审核,就可以快速获得资金融入。

1.2.2 灵活便捷。互联网金融为中小企业提供多样化的融资方案,其可以灵活地选择贷款金额、贷款期限、还款方式及利率各不相同的金融产品,实现中小企业的差异化融资需求与金融产品的无缝对接。同时,利用互联网平台,采用无纸化审批流程,可以显著精简并缩短贷款流程,有效提高融资效率。

1.2.3 大数据优势。互联网金融以大数据、云计算、移动支付、搜索引擎和社交网络为基础,凭借强大的获取大数据和处理大数据的能力,帮助互联网金融企业获得中小企业各方面的数据并判断其贷款资质,显著降低中小企业融资的信息不对称程度,同时为不同的中小企业提供更为个性化的金融服务。

1.2.4 低交易成本。在传统金融模式下,金融机构不论在信息搜集阶段还是贷款发放阶段都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产生大量的运营成本且需花费较长时间;而互联网金融依托网络,利用大数据和信息流,直接在网上完成大部分的交易及处理过程,提升操作流程的自动化程度,避免产生多余的人力和交易成本,包括签约成本、维护客户成本、信息采集成本等,同时有效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

2 中小企业互联网融资服务平台建设路径创新

互联网金融集资金融通、支付、投资和信息中介服务为一体,依托互联网平台,使资金供求双方可以更加方便快捷、透明及平等的参与投融资。区别于传统金融业务模式,互联网金融模式利用互联网思维与技术,将众多有投融资愿望的个人或企业汇聚于统一的第三方服务平台,通过其提供的业务咨询、理财、信贷等金融服务,显著提高金融机构与个人或企业之间的融合效率。互联网金融为解决中小企业的现实困境提供了切实的解决方法,利用这一网络服务平台实现中小企业业务发展和融资需求时,主要从以下三方面着手:

2.1 中小企业互联网融资服务平台――第三方支付平台建设

多数借助网络平成的支付结算都是通过第三方支付的形式实现的,如支付宝,也有一些是通过拍拍贷等网络借贷公司直接转入个人账户来完成交易的。不论是通过哪一种支付形式实现交易,都必须通过网络平台提供的虚拟货币实现周转,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风险。目前,一些网络借贷公司吸收的借贷资金由公司的虚拟账户自己保管,极易出现滥用资金、兑付困难、恶意圈钱、平台倒闭及跑路事件的发生。截至今年,网络贷款平台已倒闭700多家,造成许多中小企业资金链突然断掉,被迫终止经营。为了保障中小企业有效利用互联网平台实现融资,降低互联网平台融资风险,应该限定由银行或第三方支付平台对借贷资金进行合法监管,保障借贷资金的安全性。

以支付宝为代表的第三方支付平台逐渐打破了传统商业银行作为支付中介的垄断地位,已经实现网络金融机构的直接、及时、全面的在线支付功能。由于第三方支付平台与众多银行有合作关系,可以提供多种银行卡的网关接口,融资双方可以直接绕过银行完成交易,从一定程度上可以简化费用和操作。在通过互联网完成融资过程中,人们最关心的就是安全问题,独立的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出现,极大地降低了交易的风险程度。同时,相比传统金融机构,通过第三方支付平台融资,其交易成本更小,同时更加方便快捷,可以充分满足中小企业“短、小、频”的贷款融资需求,再加上有了第三方担保,资金借贷双方在融资过程中都会感到更加安全。此外,政府及其他金融监管机构应当及时对第三方支付服务企业进行监督和评价,及时淘汰那些信用评级较低且服务质量不高的企业,保证第三方支付平台的有效运行,保护借贷双方的合法利益。

2.2 中小企业互联网融资服务平台――信息整合平台

建设

互联网融资服务平台对象都是传统金融机构很难覆盖的中小企业,因此缺乏对其基本信息以及过往交易信息的记录,造成融资过程中信息的不对称,对融资规模以及风险都缺乏准确的掌控。因此,在对其服务过程中,应逐步完成对中小企业生产、经营、技术、人才等基本信息以及日常交易等信息的搜集和评估,不断完善中小企业综合信息共享平台,同时不断整合中小企业注册登记、纳税缴费、劳动用工等信息资源,并借助强大的互联网信息技术,使中小企业信息实现数字化、集中化和关联化,为以后互联网融资服务平台全面评估中小企业信用奠定基础。

互联网金融利用自身具有的大数据、云计算、智能搜索等技术优势,摆脱传统金融的种种限制,利用信息整合平台,发挥互联网融资平台信息中介的优势,快速获取中小企业征信等级,并且可以根据中小企业自身的特点以及融资需求,为其提供个性化的融资产品,满足不同中小企业的差异化需求。相比利用传统金融模式进行融资,中小企业拥有了更多的自和选择权,可以从众多金融产品中选择最适合自己的融资产品。互联网融资信息整合平台此时发挥了金融搜索平台的功能,资金借贷双方借助搜索平台寻找交易对象及满足需求的融资产品,降低了资金借贷双方互相搜寻的时间成本及服务成本,极大地提高互联网融资效率。

2.3 中小企业互联网融资服务平台――数字化信息处理平台建设

互联网金融借助互联网信息技术为中小企业的融资及发展提供了便利,但也带来了一定的网络安全问题。由于利用互联网融资平台进行交易,没有实体交易场所,一切的业务行为都是虚拟的,这就为中小企业融资增添了安全隐患。一方面,利用信息复制和传输的便捷性使互联网信息体系中的中小企业资料存在泄露的风险,一些不法分子极易窃取用户信息进行非法操作,甚至造成通过伪造交易客户身份进行金融欺诈的现象,严重的可能因此造成中小企业破产;另一方面,由于信息系统和相关协议自身的安全性漏洞,有可能受到来自内部的因素如软件、硬件故障等或者外部因素如黑客、病毒以及木马的恶意入侵等因素的影响,给融资平台带来巨大的风险和损失。因此,互联网融资企业在对数字化信息进行处理时,应设立统一的安全技术标准,加强软件以及硬件安全性建设,提高数字化信息的防护能力,避免成为被攻击的对象,确保交易及资金转移的机密性及安全性,保障融资服务技术上的安全性。

在互联网融资过程中,应保障信息主体的自益和隐私,在信息处理时要明确信息使用权限,避免信息的不当使用,同时落实信息安全等级保护要求,加强对信息主体的实名认证、数字证书、电子签名等安全认证服务,强化信息处理平台防火墙安全级别,提高数字化信息加密技术处理,切实保障交易主体的个人隐私及平台数据的安全性。另外,互联网融资平台应加强与司法部门的协同合作,提高互联网数字化信息的安全性,加强保密措施,对出现的安全漏洞及破坏消费者权益的不法事件及时处理,共同维护交易主体的合法权益及财产安全。

3 构建中小企业互联网融资服务平台面临的困境及应对措施

互联网金融是借助互联网技术形成的新兴金融服务模式,其固有的服务优势为满足中小企业融资需求提供了更为便捷的融资途径。但是作为一种创新模式,其自身的安全性及对其实施的金融监管力度问题仍是困扰交易主体及监管部门的难题。为了充分发挥互联网融资平台的服务优势,需要不断强化其服务职能,切实服务于不同地域的中小企业。

3.1 构建中小企业互联网融资服务平台面临的困境

3.1.1 大数据安全问题。互联网融资服务平台区别传统融资渠道的一个显著优势是其获取大数据以及处理利用大数据的能力。利用大数据可以解决资金借贷双方信息不对称的问题。资金供给方可以充分了解中小企业的资金规模、业务范围、财务状况以及盈利能力等信息,同时中小企业也可以自主挑x满足自己需求的融资产品,方便互联网融资企业为不同的中小企业提供更为个性化的金融服务。但是,在充分利用大数据提供的便利性的同时,其安全性问题也是互联网金融面临的一大挑战。

3.1.2 金融监管的空缺。互联网金融作为一种创新金融模式发展十分迅速,但是相关的金融监管体制依然无法起到相应的制约作用,相关金融事故屡出不穷。由于互联网金融兼具互联网和金融的共同特点,因此目前单独一方的监管机构和体制很难覆盖互联网金融交易的方方面面。监管分工不明确以及相关法律的不健全使互联网金融在服务中小企业融资过程中出现监管空隙以及监管空缺,给许多不法分子以可乘之机,造成不必要的金融风险以及安全漏洞。互联网金融企业快速发展,新的金融模式层出不穷,要想有效地服务中小企业融资,相应的监管配套措施就必须跟上,相关监管部门也必须积极应对。

3.2 完善中小企业互联网融资服务平台的指导措施

3.2.1 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征信体系。我国的征信体系是制约金融市场发展的重要因素,尤其现有的信用评价体系和标准多适用于大型企业,对中小企业的真实经营状况很难掌握。互联网投融资服务的对象主要是中小企业,因此对这部分用户的相关资质以及经营状况的真实了解对于提高服务质量异常重要。一旦中小企业通过互联网融资平台参与投融资,那么其以后的交易信息、财务状况、信用情况以及营运情况等都应被及时记录及处理,为以后该企业的投融资活动提供准确的信用评级依据。为了保障中小企业信息的完整性及有效性,互联网金融机构应尽快和传统金融机构尤其是商业银行的征信系统联网,逐步实现各机构之间以及行业之间征信系统的互通和共享,最终完善和健全我国金融市场的征信体系,促进互联网投融资活动顺利进行。

3.2.2 加强对互联网金融公司的监管。美国、英国等金融市场较发达国家对于互联网金融的监管措施及法律法规已经比较完善,而在我国相关的金融监管仍处于灰色地带。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是顺应市场的需要,已经不可能加以制约及制止,因此应该尽快制定和颁布相关法律法规,合理引导互联网金融公司的良性发展,充分发挥互联网金融的功能及优势。

目前我国的第三方支付平台直接由中国人民银行进行监管,而对于其他金融机构仍没有明确的监管主体。中国银监会以及证监会应积极协同中国人民银行对互联网融资平台进行监管,并尽快规范各政府部门的职能范围,确定规范的工作流程,同时尽快颁布相关的法律法规,保证对互联网金融机构的合法、适度监管。

3.2.3 提升互联网金融公司的自身实力和营运水平。目前我国的互联网金融公司良莠不齐,多数存在业务水平不高以及运作不规范的问题。而互联网金融公司的营运水平直接决定中小企业融资的效率,因此严格互联网金融公司的准入审核标准,同时对公司的治理结构、财务管理制度以及风险防控机制等设定统一且较高的标准。另外,互联网金融公司应加强对兼具互联网知识以及金融知识的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和选拔,力争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专业水平。与此同时,应加强和传统金融机构的协同合作,借助传统金融机构的强大资源,共同打造安全、高效的互联网融资服务平台,为中小企业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综合全文的分析,互联网金融的固有优势能够很好地满足中小企业融资需求,然而凭借互联网金融解决中小企业困境时还存在亟待解决的问题,只有解决各个问题并在有序的监管下才能发挥互联网金融模式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优势和作用。

参考文献

[1] 应洪斌,陈若如.中小企业融资难成因及对策研究

[J].理论探讨,2012,(3).

篇(10)

一、数字经济与信用风险的关系

(一)数字经济的内涵与特征

1.数字经济的内涵

“数字经济”这一术语最早是在1996年DonTapscott撰写的《数字经济:智力互联时代的希望与风险》中出现的;是在1998年美国商务部了《新兴的数字经济》报告将“数字经济”的提法正式成型;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成熟及经济社会数字化程度不断提升,“数字经济”的内涵和范畴进一步扩大,2016年G20杭州峰会的《二十国集团数字经济发展与合作倡议》给出了一个权威的定义,指出:“数字经济是指以使用数字化的知识和信息作为关键生产要素、以现代信息网络作为重要载体、以信息通信技术的有效使用作为效率提升和经济结构优化的重要推动力的一系列经济活动”,这是G20对数字经济的界定,得到了各方广泛认同。数字经济时代,运算速度快,存储量大,也会创造出一个全新的虚拟空间,也会因人类过度依赖技术的发展而给自身安全造成极大的风险。这是数字经济相比传统的农业经济、工业经济的真正内涵体现。

2.数字经济的基本特征

不同经济术语会表现出不同的特征。相对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当下迅速发展的“数字经济”,体现出主要特征如下。第一,快速迅捷性。数字经济是在互联网的基础上产生的,是互联网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产物。互联网的发展推进,无线网络、云计算、云储存等信息基础设施的普及和推广,使得整个世界紧密联系起来,各种经济活动信息可以快速地呈现于线上,缩短了距离,节约了时间,加快了速度。第二,强力渗透性。数字经济时代,数据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关键生产要素。数字经济依赖的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得“数字经济”OFLiaoningEconomyVocationalandTechnicalCollege有着极高的渗透性,使得信息服务业迅速地向农业、工业扩张,出现了三大产业之间界限模糊、相互融合的趋势。第三,生产消费直接性。经济发展的不同时期,经营者与消费者在经营循环链条上的位点不同,具有不同层次构造。而网络的发展,使得处于网络端点的生产者与消费者可直接联系,从而降低了传统的中间商层次存在的必要性,节省了时间,显著降低了交易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第四,经济可持续性。数字经济离不开网络的发展,通过网络,供需双方能方便合理分析市场,发现什么方面短缺,什么方面过剩,什么方面影响生态环境,选择必要的经营方向,合理消耗有形资源,降低加工成本,降低环境污染与生态恶化的整治成本,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信用风险的内涵与特征

1.信用风险的内涵

信用风险又称违约风险,是指借款人、证券发行人或交易对方因种种原因,不愿或无力履行合同条件而构成违约,致使银行、投资者或交易对方遭受损失的可能性。此概念反映的信用人(受信者)比较广泛,不局限于金融机构借贷中形成的信用人,符合了本文涉及的中小企业的概念范围。企业发展中面临许多风险,其中不可忽略的一个风险就是信用风险,如企业可能因经营管理不善而亏损、因市场变化出现产品滞销、因资金周转不灵不能按期还本付息等种种原因,导致到期不能偿还债务。信用风险的发生严重一点可能直接会断送企业的发展,是企业发展中不可以忽视的风险。信用风险,对于大企业和中小企业都存在,是他们的共性。但是由于中小企业存在灵活性、随意性、目标不准确性、规模小无力性、道德偏差性等原因,会加大信用风险。在如今“数字经济”时代,加大信用风险的这些原因还会存在,信用风险亦然潜在。

2.信用风险的基本特征

企业在经营中会遇到很多风险,包括信用风险及其他风险。信用风险是最重要的一种风险,是企业在融资过程中投资者首要参考的目标,也是企业交易资金顺畅流转的重要保证。企业信用风险主要有以下几个特征。一是客观存在性。在企业经营过程中,由于人的思维与行为的不确定性,经济环境不确定性,必然导致违约即信用风险的存在,它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不可能消除。二是实体间的传染性。经济的发展在实体之间具有链条性。实体一方出现信用问题,很可能会导致下一个或几个实体的经营困难或破产,从而导致信用链条的中断和整个信用秩序的紊乱。三是管理者与信用风险具有相关性。中小企业主要的一个特点是由投资者即所有者自主决策与管理,企业所有者的话语权在日常经营和重大决策中占最重要的地位。这是自主灵活的一面。不利的一面,这种管理方式缺乏必要的制约和规范机制,企业管理者个人的信用观念和信用行为会直接影响到企业的信用,企业的信用风险与管理者个人素质具有较高的相关性。四是信用风险具有可控性。有经营就必然蕴涵信用风险,信用风险是客观存在的,是不可能消除的,但并不意味信用风险不可控制,该风险可以通过控制降到最低。信用风险是可以控制的,企业应该去探索研究风险的可控性,为企业后续长久发展规避风险。

(三)数字经济与信用风险的关系

“数字经济”是一个时代、是一个平台,是一个舞台。这个舞台上,演绎万象。数字经济本身与信用风险不是因果关系,信用风险在农业经济时代、工业经济时代就已经存在。而数字经济作为一个经济时代,在发展中,信用风险依然存在,只是会变因演绎,演绎的手段可能不同、演绎的多少不同而已,就需要法律手段要更新了。

二、数字经济背景下基于中小企业特征分析

上一篇: 法理学法律概念 下一篇: 小学语文教学质量措施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