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素养的内容汇总十篇

时间:2023-12-19 10:22:48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艺术素养的内容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艺术素养的内容

篇(1)

 

长期以来,在我国高校尤其是理工科院校中,重实用和重技术的教育倾向非常严重。尽管我国基础教育正在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但受传统基础教育的影响,我国高中划分文理科的客观现实仍未根本改变。由于理工院校学生入学前的学习背景大多为理科,入学后自然科学又是他们的主要课程,所以导致学生人文素养的缺失,尤其是艺术素养更为匮乏,成为制约理工科院校学生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切实加强学校艺术教育工作,是当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构建和谐社会, 促进理工科院校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的一项迫切任务,是解决理工科院校学生创造力不足、想象力较差、精神生活匮乏等问题的必由之路。

 

近几年来,理工科高校对公共艺术课程体系的建设进行了积极的探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高校以课堂教学、开展校园文化艺术活动、举行系列艺术讲座等形式,使大学生接受艺术的熏陶。本课题在对理工科院校艺术素养培养现状考察时发现,各高校的艺术课程开设大不相同,随意性强,课程体系结构松散,缺乏系统的培养目标,在教学内容的选择和教材的编排、教学任务和目的的确定以及教学方法的选用等方面,都有着十分明显的技能化、专业化倾向。如何优化艺术类课程体系,更加有效地培养大学生艺术素养,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二、艺术素养的概念及构成

 

艺术素养作为文化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究竟是什么,这是我们探讨大学生艺术素养培养问题的逻辑起点。目前关于艺术素养的表述仍是一个存在争议而无定论的概念,甚至由于对其理解和表述的泛化而使得教育过程中艺术素养培养目标的制定和培养效果的评价变得模糊不清。本课题在考察了艺术概念的形成的历史后,我们认为艺术素养是指个体先天所具备的艺术天赋,通过社会环境和美的艺术教育在社会实践中所表现出来的较为稳定的欣赏美和创造美的特征。艺术素养主要包括:艺术知识技能素养,艺术审美能力素养,艺术审美情感素养,艺术审美创造素养,艺术审美道德素养。

 

三、理工科院校公共艺术课程体系的建构

 

1.理工科院校公共艺术课程目标定位

 

公共艺术课程是高校提高大学生艺术素养的培养的基础,建立科学合理的大学公共艺术课程体系,首先要明确其课程设置的目标。课程目标是达成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和手段。确立课程目标,不但可以确定课程设计的方向,而且有助于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组织。本课题认为,理工科高校设置公共艺术课程的目标是: 在掌握艺术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通过对艺术作品的感知培养高雅的审美品位和审美情感,通过对艺术作品分析、批判、评价,提高审美素养,发展形象思维,提高创新能力,并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获得感性和理性的完美结合,培养其健全和谐的人格。

 

2.理工科院校公共艺术课程内容的选择

 

首先,理工科大学公共艺术课内容选择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①基础性与普及性

 

一方面,由于学生具有的艺术知识的层次不一,对各种艺术种类的兴趣不同,课程内容的选择应当根据大多数学生已有的艺术知识状况和兴趣,设置课程内容和难度,要满足大多数学生对艺术知识的需求,强化和突出基础性知识的学习。另一方面,艺术类学科本身种类与内容繁杂丰富,在有限的学时中教授和传播优秀的艺术知识和信息,在知识的深度与广度上应当科学化、合理化。应削弱公共艺术课程内容的专业性,要同专业艺术教育区别开来,加大公共艺术课程中基本理论的学习和基本能力的培养,使公共艺术课程具有一定的普及性,真正成为适用于全体学生全面发展的人文课程。

 

②整体性与层次性

 

艺术素养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公共艺术课程是一个系统的综合性课程,被分为若干种类只是人为的结果。开设公共艺术课时,在艺术素养结构要素的前提下,课程设置上需要注意艺术知识整体与局部的问题,基于学生在艺术资质和审美能力方面参差不齐的个体差异性,在公共艺术课程内容的深度和难度设计上应具有层次感,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在艺术理论、艺术技能等方面得到不同程度的学习与提高。

 

③综合性与系统性

 

公共艺术课程开设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培养大学生的艺术素养,因此,公共艺术课程的综合性与系统性主要体现在艺术素养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以及艺术素养与其它素养之间尤其是科学素养之间的关系上。艺术知识技能素养是艺术素养的基础,其他素养都是在艺术知识技能素养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艺术审美素养是艺术素养的核心和纽带,艺术情感素养是艺术审美活动中的情绪表现,艺术创造素养是艺术知识、审美、艺术情感的的综合表现。综合性的公共艺术课程,在课程设置上,应当充分考虑艺术素养构成要素的内在结构及其关系。使公共艺术课程之间建立内在联系,帮助学生系统地掌握艺术知识,使艺术素养获得全面发展。

 

④艺术性和科学性的结合

 

艺术与科学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两翼。在人类的社会发展史中,许多科学发明都从艺术的灵感和想像中受益,而历代艺术又从当时的科技发明和生产力发展中得到支持和启发。在艺术教育中,学生通过艺术与科学的联系和比较,可以提高想象能力,达到感性和理性的平衡。就理工科学生艺术素养培养而言,在公共艺术课程内容设置时,要紧密地结合科学知识中所蕴涵的艺术要素进行设计,使学生了解到艺术手段和科技手段的结合,可以创造出更美的形式,能够使学生在专业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学以致用,产生兴趣,并为其今后进行创造性地活动奠定基础。

 

其次,要科学合理地划分理工科大学公共艺术课程的领域。

 

艺术课程体系的具体设置有赖于艺术的分类,艺术是一个分支多、门类广的学科。迄今为止,艺术的分类方法有六种之多:例如以感知方式分类为视觉艺术、听觉艺术、想象艺术、视听综合艺术;以存在的方式分类为空间艺术、时间艺术、时空综合艺术;以表现形式分类为静态艺术、动态艺术;还有以表现情感分类法、媒材分类法等等。为了更好地实现公共艺术课程目标,根据公共艺术课程设计的基本原则和艺术素养的构成,我们将公共艺术课程划分为四个大的课程群:

 

①艺术基本知识和技能类课程群:

 

艺术基本知识和技能类课程其目的主要是帮助学生了解艺术的基本分类、艺术的发展历史概况、艺术的基本表现技法、艺术表现的美学原理等等,具体开设课程包括:《艺术概论》《美学概论》《中国美术概论》《工艺美术概论》《书法概论》《中外美术史》《中国美学史》《中国电影史》《中国建筑史》《中国画理论与技法》《油画理论与技法》《素描表现技法》《动漫画基础》《艺术设计原理》《摄影艺术》《中外戏剧文化精粹》《音乐基础理论》《基本乐理与管弦乐》《声乐基本原理与技法》《视唱基础》《中国民族舞练习技巧》《舞蹈形体与气质培养》《影视后期制作》等。

 

②艺术审美类课程群:

 

艺术审美类课程群其目的主要是以公共艺术课程为媒介,帮助学生体验审美的过程,掌握审美的方法,对艺术作品有一定的鉴赏和判断的能力,并能给予一定水准的评价。具体可开设以下课程:《美术鉴赏》《音乐鉴赏》《影视鉴赏》《戏剧鉴赏》《舞蹈鉴赏》《交响乐赏析》《中国美术名作欣赏》《书法赏析》《广告创意与欣赏》《中国古代建筑与雕塑欣赏》《中外名曲赏析》《京剧艺术欣赏》《器乐作品欣赏》《世界经典电影欣赏》《中外名城赏析》《中国园林赏析》《中国乡土建筑赏析》《中国民族服饰赏析》等。

 

③艺术创造类课程群:

 

艺术创造类课程群其目的主要是通过学生对艺术活动的参与,使学生在思维和实践两个层面发挥其创造性,完成简单的艺术表现活动。这类课程除了以课堂作业的形式实施外,第二课堂、校园文化活动或社会实践等都是有效的途径。具体可开设以下课程:《绘画创作》《书法创作》《剪纸创作》《摄影》《三维动画制作》《舞台设计》《合唱表演》《器乐演奏》《小品创作与表演》《经典电影配音体验》《健美操》《舞蹈表演》《相声表演》《歌曲演唱》等。

 

④艺术感悟类课程群:

 

艺术感悟类课程群其目的主要是帮助学生在错综复杂的知识体系中,了解艺术学科之间,以及艺术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提升学生对艺术内涵的认知,树立正确的、科学的、健康的美学观。具体可以开设以下课程:《中国艺术精神》《书法的艺术哲学》《艺术与科学》《电视传播技术与艺术》《现代艺术与大众文化》《中国山水画与山水诗》《中国古代艺术和宗教》《艺术和文化中的种族性》《后现代艺术与美学》《老庄与中国古代审美文化》等。

 

四、理工科院校艺术素养培养的管理对策

 

1.加强宣传,转变教育观念,明确公共艺术教育在高等教育中的作用。

 

公共艺术课程要深入实施,首先在观念上要使管理者、教师和学生对开设公共艺术课程的意义及艺术素养在人生当中的作用和价值有较深刻的理解。加强宣传,改变原有的认为公共艺术课程就是休闲娱乐的课程的肤浅认识,使更多的人参与到公共艺术课程建设上来。建议将公共艺术课程教学纳入学校教育评估体系,以评促建,使理工科高校公共艺术教学迈向一个新的台阶。

 

2.加强校园艺术文化建设, 营造校园艺术教育文化氛围。

 

校园文化是提高大学生艺术素养的重要途径,学校公共艺术教育部门和学生工作管理部门要加强合作,周期性地组织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艺术活动,并将其纳入第二课堂学分。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外艺术活动,使不同特长、不同兴趣的学生获得展示和发展艺术才能的机会,又能吸引更多的学生广泛参与到艺术文化活动中去。

 

3.建立与理工科专业互补交叉融合的公共艺术教学体系。

 

艺术与技术、艺术与科学、情感与理性相结合,是理工科大学公共艺术教育的理想选择。在教学的实践中,紧密地结合科学知识尤其是专业中所蕴涵的艺术要素进行设计和讲授,不断丰富课程资源,逐步形成有理工科特色的公共艺术课程模式。

 

4.在公共艺术课程的四个基本领域,提出了对学生的最低学分要求,通过试讲或专题讲座等形式,使学生了解各领域课程的基本情况。

 

至于具体选什么课程,学生在学分制约和教师指导之下自主去选择,在自由选课和教师指导之间建立一种平衡,使学生的艺术素养与科学素养协同发展。

 

5.规范艺术类公选课程遴选程序。

 

通过学生评价、专家评价等形式,不断地增设和淘汰课程,在公平竞争的机制下,逐渐推出一批具有特色的高质量的艺术类公选课程。

 

6.通过引进和自主培养两种方式,加强公选课程师资队伍建设。

 

通过一些政策支持(比如增加课程系数、外出研修等),使更多优秀的教师乐于公共艺术课程教学,在教学的实践中使他们积累更多的公共艺术课程教学的经验,从而使公共艺术课程教学质量逐步提高。

 

7.改革公共艺术课程考试的内容与方法,关注学生课程学习过程的体验。

 

篇(2)

绘画艺术的内容美主要包括艺术作品的主题和题材,并可以将其理解为绘画艺术在正常意识形态特征中所具备的的审美内涵。绘画艺术所具备的社会性特征,可以归结为现实与艺术相结合的反映产物。并可将其内涵理解为对于社会的理性认识,在抽象的绘画作品中,内容美大多来自于艺术家的主观创造,还有许多主题不明确的作品,由于并不能表现思想内容,便属于“非主题性艺术”。在绘画艺术审美特征中,中西方绘画艺术由于受到的文化背景影响不同,绘画作品的表现内容也有差异,中国绘画在发展过程中,运用人物、花鸟、山水和肖像等意象,并始终保持着自身的独特性。而西方绘画通过对历史、宗教、人物和风景的影响,与中国绘画相比,传统西方绘画在内容美方面更为写实,而中国绘画则重视形象的类型化和概括性,并在表达思想内容的方面,重视运用象征和含蓄的意象,追求画外的绘画境界。在绘画艺术的审美特征中,中国绘画在内容上寄托着对于美的理解,而中国画的灵魂也正是绘画的内容美。中国绘画受到哲学影响,将神韵和意境作为中国绘画艺术中的最高境界。在绘画过程中,对于内容美的强化需要把握意与象的结合与运用,将神韵表现在艺术与现实的处理方面,从而连贯艺术构思与象征意境的发展,从而推动绘画艺术内容美的发展。

2.绘画艺术的形式美

随着绘画艺术的发展,人们也更为重视艺术作品的形式美,绘画艺术的形式美体现在形式结构的多样统一中,而绘画作品形式结构具体表现在构图方面,构图的原则是多样统一,并且让绘画内容中,取得统一,让艺术作品呈现出整体的和谐美感。与西方绘画相比,传统中国绘画,在构图形式上,通常会在画面上留下大量的空白,从而表达出淡泊的创作思想。在中国绘画的形式构图中,充分运用浓淡、疏密、宾主和虚实等形式,富有表现力的线条也正是绘画艺术的形式美之一,在世界绘画艺术的发展历程中,线条始终处于重要地位。线条随着绘画艺术的演化,更具有表现性、含蓄性和象征性。色彩作为艺术作品的重要因素,对于绘画作品往往起到关键的装饰作用,从而促进绘画作品的完美,而色彩也能体现出绘画的形式美。随着色彩运用方面认识水平的深化,色彩在绘画作品中国的作用也更为重要,在中国绘画中,色彩上的浓淡运用,也是画风演变的重大趋势。

二、个体的道德素养生成

篇(3)

一个和谐的人应具备科学素养、艺术素养和人文素养,缺一不可。艺术素养是指个体对艺术的感受、体验、评价和能动创造的能力。艺术素养着眼于艺术如何服务于民众在整个人生成长过程中的人格塑造和内在涵养,是个体内在的文化知识、情感态度的价值观和涵养,并与日常生活相互交融。近年来我国的高校公共性艺术教育已被列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特设人文选修课必选2个学分来提升学生的人文艺术素养。在理论研究上成果也颇丰,主要集中于探讨艺术素养的意义和功能、对当前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以及研究对策,但较少在构建公共性艺术教育的体系和评价机制上进行挖掘。

一、“公共性”教育存在的问题

高校公共性艺术教育,前提是“公共性”的。孙振华在其《公共艺术时代》一书中指出:“公共性意味着交往、意味着沟通,它在尊重每一个社会个体平等权利的基础上,强调共同的社会秩序和个人的社会责任感。”这里的“公共性”强调了全民协作与广泛参与,充分发挥自身文化权益。因此,公共性的艺术教育是面向全校学生的艺术素养教育。它包含公共艺术课程教育、人文类选修课、社团文化活动、校园人文景观与文化场所、学校的人文底蕴等。

大学生艺术素养的培养,无论在认识上和实践上都较以前有很大改观,但问题也不少,归纳主要有以下两点:

(一)高校公共性艺术教育不成体系

在内容上,课程设置的偏颇未能做到学生需要什么课程就开设什么课程,大部分高校仍将公共艺术课程纳入公选课,由此反映出目前的教育观念仍是将学生培养成为满足眼前社会经济利益或者说就业市场需求的人才,而不是注重学生自身的内在需要、生活追求和价值信仰,更不是以人为本,以充分发展人的个性为原则。

(二)缺乏评价机制

当前学生艺术素养教育仍缺乏一种科学的评价机制。艺术素养教育跟其他学科不同,无法用单一的分数来评价学生受教育的成果。国内高校普遍的方式是:公共艺术课程教学成绩由任课老师给出,以分数的形式体现;课外艺术活动由辅导员给出,根据学生参与情况体现在学生的综合素质测评里。由于其各自独立分开,所以无法给出学生艺术素养的总体评价。

当然,高校公共性艺术教育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不少,笔者仅仅归纳两点宏观上的问题,并不是全部问题。

二、对大学生艺术素养培养的两点思考

据调研,目前我国大学生艺术素养普遍不高,而且发展不平衡,有地域的差异、城市与农村的差异、性别的差异等,这说明大学生的艺术素养还存在很大提升空间。对公共性艺术教育的定位尤为重要,它属于普及性教育,着力于提高全体学生的艺术修养和人文素养,让大学生最大限度地接受艺术教育。

(一)寻找系统的培养模式

当公共性艺术教育变成学校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时,应具备成熟的思想认识和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还应具有较强可操作性的教育实施方案和有效的支持条件。

上世纪80年代,美国提出了多学科的艺术教育模式,该模式给中国艺术教育者带来了启示。以滕守尧为代表的国内学者借鉴该模式,并将其应用于当前中国艺术教育课程标准。首先,此模式适用于普及性教育,而高校公共性艺术教育的定位也是普及性教育,所以笔者设想这种模式可借鉴到高校的公共性艺术教育中,以第一课堂教学内容为主导,积极开展第二、三课堂。具体地说就是把艺术实践、艺术史、艺术批评和美学等四门相关学科有机地联系起来,一同应用于第一课堂、第二课堂、第三课堂。其次,艺术教育课程要规范化、学科化、多样化。课程类型要以必修、限选与任选相结合的形式。艺术实践活动是课堂的延续,课外的艺术化活动形式活泼、互动性强,更吸引学生的参与热情。以学生社团为载体,通过举办文化艺术节等艺术教育活动丰富校园生活,提升学生文化艺术素养;利用有纪念意义的重大节日开展校园大型艺术活动,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才华的平台,与此同时各院系分团委还可结合专业与学生的特点开展活动,扩大参与面、提高参与意识,使学生的艺术素养得到全面提升。

(二)建立科学的教育管理与评价机制

“儿童中心论”创始人罗恩菲德和“学科中心论”发起人艾斯纳的教育思想都反对将学生分等级或优劣。我国的学者们对艺术评价也进行了探索,余琳玲在小学生等级制学业评价研究中提出了评价的基本理念与基本内容。基本理念包含:提倡奖励作用、注重综合评价、尊重个体差异、重视自我评价;基本内容是等级制评价与无等级评价,等级评价分合格和优秀,没有不合格等级;过程评价和综合性评价结合;学生参与评价。另外,通过成长档案评价、展览评价综合考察学生的表现情况。

大学公共性艺术教育面向全体大学生,教育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在目标上与基础美术教育是一致的。所以笔者认为高校公共性艺术教育可借鉴罗恩菲德和艾斯纳的美术教育思想,结合当代大学生的特点制定评价体系。评价的理念和内容借鉴余琳玲的研究成果,评价的主体范围包括:课程教师、校团委、院分团委,最后由辅导员统筹进行综合评价。

这种评价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过程、学生发展,体现了人性化。等级评价适用于公共艺术课程教育,用叙述评价(成长档案评价与无等级评价)替代分数评价,更适用于课外艺术实践活动,该评价体系增加了学生的自我评价,是为了让学生在自我评价过程中确认自己的独特性,以便在未来的社会生存中既展现群体适应性,又能渗透出自己的个性。

大学生艺术素养教育的关键问题在于学生的参与。我们现在面临的问题是学生参与不具普遍性。究其原因,笔者认为问题主要来自社会、家庭中对金钱的价值观、就业压力等因素的影响,对艺术素养的意义没有深刻的认识。这是个复杂的问题,有待于我们进一步研究挖掘。

参考文献:

篇(4)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008(2011)03-0090-06

美国的媒介素养教育在20世纪70年代以来获得了很大地进展,美国的加利福尼亚州、北卡罗来纳州、佛罗里达州和新墨西哥州纷纷通过有关立法来推行媒介素养教育。90年代中期,媒介素养教育在美国教育中的地位逐步提高,经克林顿总统签字生效的“目标2000:教育美国法案,鼓励学校在九个核心学科中制定自己的内容标准,这九个学科是:英语、数学、历史、科学、外语、公民教育、经济学、艺术和地理学。其中艺术学科的课程内容标准包含小学和中学各年级的媒介素养教育内容”。到2004年为止,有50个州官方承认媒介素养作为课程的一个部分,46个州把媒介素养教育内容编入英语语言或艺术课程,30个州将其纳入社会科学、历史、公民学、生态学、健康课程中。

美国明尼苏达州(The State 0fMinnesota)位于美国中西部,该州向来重视公共教育、文化事业,居民受教育水平高于全美平均水平,学校教育质量居全美前列,该州有31%的成年人拥有学士学位以及层次更高的学位。众所周知,在不违背国家政策的前提下,美国各个州政府具有一定的自,可以在充分考虑州情的前提下因地制宜制定政策。目前,媒介素养教育在明尼苏达州得到高度的重视,为了保证媒介素养教育切实有效的开展,该州也通过立法来推行媒介素养教育,明尼苏达州根据州情,确立《K12媒介艺术课程标准》的十大标准。

一、《K12媒介艺术课程标准》内容简介

《K12媒介艺术课程标准》主要有十部分内容组成:(1)学生在创作媒介作品的过程中探索、形成并发展自己的想法。(2)学生应用各种各样的媒介艺术及他们的美学哲学创作媒介作品。(3)学生能够掌握既选媒介的技巧和方法。(4)学生在媒介作品创作和展示过程中能够有效合作。(5)学生掌握媒介艺术类型、技巧及媒介艺术中的美学哲学。(6)学生运用批判思维技能研究媒介信息。(7)学生能够理解和尊重个人、文化和历史背景的差异及媒介在塑造和扩展人类交流中的作用。(8)学生能够将媒介艺术应用到更广泛的领域。(9)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媒介消费并维持一个健康的媒介环境。(10)学生能够将在媒介艺术课程中学到的技能作为终身学习的指导工具。媒介艺术课程标准细化为三个阶段实施:K0-4、K5-8、K9-12,其中K9-12标准又有普适标准和高级标准两部分组成。根据每个阶段学生的特点,媒介素养教育的具体内容和要求又各具特色。

1.KO-4媒介艺术课程标准简介

幼儿园到四年级(K0-4),学生能够将媒介文本的涵义与自己的生活经验、个人娱乐需求及获取信息的需求相联系,能够辨别媒介文本的涵义与他人的需求和经验之间的关系。学生开始探索将媒介艺术课程的内容作为其他科目的学习资源,并学习如何分析、理解以及评价媒介艺术类型。学生能够根据信息的内容及技术的特性选择相应的媒介艺术,并能够在一定范围内应用这些基本技能,而这些技能是学生体验、批判、创造并呈现所有媒介艺术类型所必须的。学生利用他们的想象力、经验及探索精神开发自己的媒介艺术作品并学会运用相应的媒介艺术形成、捕捉、掌握、制造并呈现信息以交流和表达自己的想法。在媒介艺术课程中,学生学会与他人合作及自我评价。

2.K5-8媒介艺术课程标准简介

五年级到八年级(K5-8),学生在养成终生学习的习惯、态度、技能、欣赏力和观点的同时逐步形成自主能力和探索能力。学生运用已有的媒介经验,能够学会运用材料、设备及一些概念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掌握和学习媒介艺术能够给学习者一种技能,帮助学生理解艺术家如何通过媒介进行交流及媒介艺术与其它艺术有何不同。媒介艺术史通过提供相关信息,如创作者、创作目的、创作背景以及媒介艺术是如何随着时间发生改变的、为什么会改变等信息来帮助学生理解媒介艺术。学生利用批判思维对媒介艺术做出明智的判断,学会观察、辨别、比较、对比不同的艺术作品并能够有效表达他们的想法。

3.K9-12媒介艺术课程标准简介

高中生(K9-12)需要继续拓展他们与各种媒介艺术的交互能力,水平较高的学生应该达到媒介艺术课程标准要求的平均水平以上(高级标准)。重点强调使用一种或多种媒介艺术来反映日益增多的个人成长难题、创造力、问题解决能力及合作能力等问题。通过使用、研究和评价自己的作品和他人的作品增强使用技术和艺术相结合的表达能力。九年级到十二年级的学生从美学、文化和历史语境理解和评价媒介的能力不断增强,并将这些能力用于实际生活,因而成为明智的消费者、终身学习者及高素质的公民。

二、《K12媒介艺术课程标准》内容剖析

通过解读上述媒介艺术课程标准,可知标准条目清晰,内涵丰富。K12媒介艺术课程的开展以十大标准为指南,内容层层递进、步步提升,最终达到提高学生的媒介素养的总目标。

标准一:学生在创作媒介作品的过程中探索、形成并发展自己的想法

标准一强调的是学生通过体验媒介作品创作过程,形成个人想法,其具体内容如表1所示。通过解读《K12媒介艺术课程标准》标准一具体内容可知,K0-4阶段要求学生能够初步使用媒介进行简单的创作,创作内容注重趣味性,授课内容可以是制作具有故事情节的拼贴画或者制作视频脚本展示某个感兴趣的事件等;K5-8要求学生在创作作品的基础上,能够有效地评价个人作品,能够借助一定的手段表现作品的主题或者价值观,授课内容可以是创作摄影、录像作品,然后评价自己的作品,摄影角度和画外音则可以很好地展示特定背景下特定人群的价值观。K9-12(普适)强调学生自主性,能够独立发现感兴趣的话题,能够独立创作高质量的作品,授课内容可以是使用不同的媒介创作同一个故事;K9-12(高级)则要求学生能从媒介艺术的起源和价值深层次的理解媒介艺术。

标准二:学生应用各种各样的媒介艺术及他们的美学哲学创作媒介作品

标准二强调的是学生媒介使用能力及美学哲学的运用能力,其具体内容如表2。通过解读《K12媒介艺术课程标准》标准二具体内容可知,K0-4阶段主要是对媒介艺术基本元素的识别,在此基础上进行简单的创作,授课内容可以是讲述时间、空

间、声音、色彩、灯光及动作等常见媒介艺术基本元素的特点及表现手法;K5-8阶段主要强调媒介元素的有效选取和组织方式及作品的处理手法,授课内容可以是声音、灯光及戏剧情节发展所需的设备选取技巧及组织方法,特效的处理手法等;K9-12(普适)阶段重点强调在作品中融入美学哲学及创作具有社会价值的媒介作品,授课内容可以是创作多种风格的媒介作品;K9-12(高级)阶段强调媒介元素与美学哲学的有效融合。

标准三:学生能够掌握既选媒介的技巧和方法

标准三强调媒介的使用技巧和方法,其具体内容如表3。通过解读《K12媒介艺术课程标准》标准三具体内容可知,K0-4阶段要求学生在选取媒介的基础上,在活动中总结常见的媒介技巧和方法,授课内容可以是组织诸如从杂志中寻找并制作单一主题的拼贴照片、使用计算机绘图程序设计作品等活动,然后总结技巧和方法;K5-8阶段注重媒介技巧的使用,授课内容可以是摄影技巧、录像技巧等;K9-12(普适)阶段重点强调使用媒介技巧和方法提升作品的艺术表达力,授课内容可以是讲述不同媒介类型(纪录片、叙事片、实验录像)视频信息的编辑技巧和方法、各种媒介的表现技巧和方法,如录像时采用深褐色镜头可以营造一种沧桑感;K9-12(高级)重点强调使用媒介技巧进行自我表达的能力,授课内容可以是创建一个具有多个监控器和多个视频通道的视频装置进行研究。

标准四:学生在媒介作品创作和展示过程中能够有效合作

标准四注重学生合作能力的培养,其具体内容如表4。通过解读《K12媒介艺术课程标准》标准四具体内容可知,K0-4阶段要求学生尊重他人意见、表达个人观点并能扮演多种角色;K5-8阶段重点强调小组合作创作作品,初步培养学生的领导能力;K9-12(普适)阶段强调学生能够推测作品的创作意图,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K9-12(高级)阶段强调作品隐含审美观的展示,具有较强的小组合作能力。课堂组织形式是小组教学,教学方法主要为活动教学,授课内容可以是组织课堂活动,如制作广播节目等。

标准五:学生掌握媒介艺术类型、技巧及媒介艺术中的美学哲学

标准五注重学生对媒介艺术类型、常用技巧及美学哲学的学习,其具体内容如表5。通过解读《K12媒介艺术课程标准》标准五具体内容可知,K0-4阶段侧重于识别各种媒介艺术类型及常用技巧;K5-8阶段则侧重于讲授各种媒介艺术类型的基本组成元素及蕴含的美学哲学;K9-12(普适)要求能够区分媒介艺术中的主体和客体,理解媒介美学的目的和作用,并能够利用媒介技术影响他人观点;K9-12(高级)则要求学生能找到各种媒介技术使用技巧和方法上的独特性并深层挖掘媒介作品隐含的价值观。

标准六:学生运用批判思维技能研究媒介信息

标准六主要培养学生的批判能力,其具体内容如表6。通过解读《K12媒介艺术课程标准》标准六具体内容可知,K0-4阶段在区分各种媒介艺术类型差异的前提下,能简单的评价媒介信息意图;K5-8阶段能够从媒介信息本质推断媒介信息,如从语法角度推断媒介信息的涵义,采用比较的方法,分析和评价媒介信息;K9-12(普适)阶段在理解媒介信息的基础上,从不同角度比较各种媒介作品的差异及影响差异的因素,批判思考媒介信息中隐含的价值观,并能将媒介艺术中的批判技巧应用到媒介创作中;K9-12(高级)阶段能够运用批判思维支撑个人观点,能够了解图像的来源及在作品中的涵义。授课内容始终围绕对各种媒介信息的分析、理解和评价,从而达到批判思维能力的提升。

标准七:学生能够理解和尊重个人、文化和历史背景的差异及媒介在塑造和扩展人类交流中的作用

标准七注重培养学生对各种文化的尊重意识,并让学生意识到媒介在人类交流中的重要作用,其具体内容如表7。通过解读析《K12媒介艺术课程标准》标准七具体内容可知,K0-4阶段一般采用讲授实例的方式描述媒介信息与个人信仰、个人价值观及个人需求产生联系的方式,并分析媒介信息的社会影响力;K5-8阶段要求学生能够辨别作品的外部特征和主题,并能将作品放在特定的语境中理解;K9-12(普适)阶段要求学生从不同语境对比分析媒介作品,评价媒介作品如何影响我们的政治立场;K9-12(高级)要求学生学习媒介艺术史,研究其对社会发展和文化传承的影响。

标准八:学生能够将媒介艺术应用到更广泛的领域

标准八注重培养学生灵活运用媒介艺术的能力,或者说培养学生运用媒介艺术解决问题的能力,主要表现在使用媒介呈现各种信息。其具体内容如表8。通过解读《K12媒介艺术课程标准》标准八具体内容可知,K0-4阶段要求简单创作并呈现一个作品,如可以临场录制作品或回放一个先前的录像带;K5-8阶段要求学生能够评价信息呈现的有效性,在根据需要创作好作品后,能够选择最好的呈现形式展现作品;K9-12(普适)阶段要求学生可以使用各种形式呈现作品,并能引发受众共鸣;K9-12(高级)阶段要求学生利用媒介艺术展示丰富多彩的个人想象力,游览展览会,如艺术馆、公共图书馆、网络或电影节。

标准九: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媒介消费并维持一个健康的媒介环境

标准九注重培养学生的媒介消费能力及媒介环境意识,其具体内容如表9。通过解读《K12媒介艺术课程标准》标准九具体内容可知,K0-4阶段重在提高学生的媒介消费能力,主要采取话题讨论形式,探讨媒介对个人生活的影响及媒介生产的方式;K5-8阶段开始培养学生维持健康媒介环境的能力,媒介素养教育将媒介消费与社会影响相结合,要求学生能够与媒介生产者有效沟通,必要时采取某些方式改变其观点;K9-12(普适)注重培养学生积极的媒介消费行为,将媒介消费行为与社会发展、商业和法律相结合,从而有利于学生维持良好的媒介环境;K9-12(高级)则在培养学生媒介消费意识和维持健康媒介环境意识基础之上,创作具有社会价值的作品。

标准十:学生能够将在媒介艺术课程中学到的技能作为终身学习的指导工具

标准十主要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其具体内容如表10。通过解读《K12媒介艺术课程标准》标准十具体内容可知,K0-4阶段开展媒介艺术活动,媒介艺术活动要结合学生的兴趣,在活动中学生可以选取自己感兴趣的任务;K5-8阶段在初步了解媒介艺术活动的基础上,能够针对特定的媒介艺术项目确定目标和策略;K9-12(普适)阶段要求学生能够合理安排媒介艺术项目进度,并根据反馈情况进行自我评价,在此基础上可以考虑与媒介艺术相关的各种职业;K9―12(高级)阶段要求学生能够寻找在媒介艺术职业发展中的机会。

三、《K12媒介艺术课程标准》对我国媒介素养教育的启示

自1997年中国社科院副研究员卜卫《论媒介教育的意义、内容和方法》开始,媒介素养教育开始受到专家学者的重视。迄今为止,媒介素养教育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以研

究国外媒介素养教育发展演变过程及国外媒介素养教育先进理念为特征的起步阶段(1997-2004);以重视研究符合本国特色媒介素养教育理论为特征的加速阶段(2004―2006);以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共存为特征的强化阶段(2006至今)。在这一发展历程中遇到的瓶颈问题是如何在实践中开展媒介素养教育,即如何将媒介素养教育落实到课堂教育中。美国明尼苏达州《K12媒介艺术课程标准》内容简洁明了,内涵丰富,独具特色,可以从教学内容、教学理念、教学模式及课程实施方式四个方面特点寻找借鉴思路。

1.教学内容

《K12媒介艺术课程标准》主设十大标准,确立明尼苏达州媒介素养教育的整体目标。通过对十大标准分析可知,《K12媒介艺术课程标准》可以分为三大部分:标准一到标准五主要针对媒介创作开展教学内容,旨在培养学生的媒介使用能力;标准六、标准七主要针对媒介文本分析开展教学内容,旨在培养学生的媒介信息批判能力;标准八、标准九、标准十主要结合媒介创作和媒介文本分析进行更高能力层次的培养,是一种综合能力的培养,如媒介消费能力、终身学习能力。

目前,我国媒介素养教育还没有规定确切的内容,不同的组织、团体开展媒介素养教育的内容各不相同。借鉴《K12媒介艺术课程标准》中规定的媒介素养教育内容,根据我国媒介素养教育现状,我国的媒介素养教育具体内容可以分两部分展开:媒介创作和媒介文本分析。

(1)媒介创作:媒介常识,即各种常见媒介的基本操作及使用技巧(计算机、摄像机、照相机等电子媒介及报纸、杂志等印刷媒介)和创造性使用媒介创作作品,即媒介使用者对媒介内容进行技术处理或者内容增改,它包括个人使用媒介及个人与媒介互动。媒介创作旨在培养学生媒介的基本操作能力及创造性使用媒介创作的能力。媒介创作要与学生个人兴趣、个人发展需要、社会和文化发展需要相联系。

(2)媒介文本分析:分析各种媒介文本的特点(计算机、摄像机等电子媒介文本特点及报纸、杂志等印刷媒介文本特点),比较各种媒介文本之间的不同(照片与文字文本有何不同)。媒介文本分析旨在培养对媒介信息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运用能力及批判能力,其中媒介批判能力是媒介素养教育的核心目标。媒介文本分析要与文化和历史背景相结合、要与法律和商业问题相结合。

2.教学理念

在《K12媒介艺术课程标准》中,媒介创作和媒介文本分析采用的是不同的教学理念,媒介创作的教学理念是从媒介使用的角度为学生提供媒介直接体验来提高学生的媒介使用能力;媒介文本分析的教学理念则是从学生对媒介传播内容理解的角度来提高学生的媒介信息批判能力。两种教学理念有机结合,贯穿于K12的媒介素养教育中,共同提高学生的媒介素养。这避免了因过于注重“媒介使用能力”的培养,使得通过媒介使用达到媒介信息批判能力教学目标的削弱;这也避免了因过于注重“媒介文本分析能力”的培养而使学生缺乏媒介直接体验,从而导致分析语境的缺失。

我国的媒介素养教育可以借鉴这一教学理念,将媒介创作和媒介文本分析教学理念相结合,但两者该如何结合,媒介创作和媒介文本分析内容孰为基础内容,即媒介创作和媒介文本分析内容孰为媒介素养教育的起点内容,值得深入探讨。

通过分析我国教育技术专业人员优势,此难题便可迎刃而解。教育技术专业人员在媒介素养教育方面的优势为:能够根据学习者需要,选择并使用适当的媒介工具;能够有效分析媒介信息,从而对学习资源和学习过程进行设计、开发、应用、管理和评价。教育技术专业特色则体现在“技术”,因此,教育技术专业人员开展媒介素养教育应该以培养学习者媒介工具使用能力为基础,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媒介文本分析能力。

3.教学模式

《K12媒介艺术课程标准》采用“分层”模式,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特点将K12学生划分为K0-4、K5―8、K9-12三个层次。针对这三个层次的群体,媒介艺术课程标准也进行了相应的细化,各个层次的媒介素养教育的具体内容各不相同。

K0―4阶段侧重培养学生媒介文本分析能力,在此基础上,学生初步体验使用媒介艺术创作简单的小作品。K5―8阶段侧重培养学生媒介创作能力,学生在与媒介互动过程中,深层次理解媒介文本涵义,从而提高学生的媒介批判能力。K9-12阶段注重学生与各种媒介艺术交互能力的培养,要求学生能够创造性地使用媒介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各种问题。

我国媒介素养教育可以借鉴这一“分层”模式,但要避免其不足,美国明尼苏达州媒介素养教育虽然贯穿于K12的整个学习过程中,但只是针对K0―4、K5-8、K9―12三个层次的学生提出了整体的标准,并没有根据各个年级的媒介素养水平进行严格的媒介素养标准划分,这给实际教学带来了一些困难。

因此,我国媒介素养教育的开展应该根据各个年级的学生特点及教学内容,开展适当的活动,最终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分层的进一步细化,有利于构建一个循序渐进、步步提升的教育体系,它能够因材施教,培养不同层次学生的媒介素养能力。

4.课程实施方式

K0―4阶段课程的实施方式为“保护”,课程开展的关键问题是如何教会学生将媒介文本的涵义与个人的生活经验、娱乐需求及获取信息的需求相联系,学生能否将媒介艺术课程内容迁移到其他学科,学生能否选择合适的媒介艺术表达个人想法或创作简单的小作品。

篇(5)

在人的抽象情感艺术中,审美素养作为其中的重要表现形式,成了实践主体对外在美接收与体验的一种手段,同时也是钢琴表演艺术的重要信息。钢琴演奏者在进行演奏的时候,需要将自身的思想认知与文化素养间接呈现出来,形成独特艺术内涵的演奏内容。而为了更好的实现演奏者审美素养的提升,必须要对钢琴音乐表演艺术中的美学进行正确把握,对各种音乐理论知识进行融会贯通,实现自身钢琴审美知识水平的提升。所以说,通过对审美素养的相关理论进行分析,能够强化钢琴表演艺术,实现审美素养能力的提升,将钢琴艺术所具有的特殊感染力展现出来,实现优秀艺术文化的高效传播。

二、审美素养概述

对于审美素养来说,指的是人的抽象情感艺术展示,它所展现的是实践主体在面对外在美的时候,所形成的一种接收与体验状态,在结合主体文化内涵以后,将其自身的艺术素养体现出来,构建创新、内化与创造的条件。在钢琴表演中,表演者所具备的审美素养,更多的是通过演奏旋律、情感展现以及乐曲需求所表现的张力进行展示,为了对艺术作品中的美感圆润、完整的展现出来以后,能够更好的实现演奏者审美素养感知能力的提升。在文艺作品中,审美素养包括三个层面的内容。首先,文艺作品形式美,主要通过节奏、韵律、结构与文字等外在表现形式展现出来,而文艺作品的形式成了观众所接触的审美因素,实现观众想象力的激发,引起观众的共鸣,塑造良好的艺术形象。其次,文艺作品中的具体内容。文艺作品在经过作者的编写与编排以后,需要将一定的历史内容与形象体系囊括其中,然后采用客观的生活内容来进行阐释,这也就使得文艺作品能够展现出情操美、人格美与理性美。最后,文艺作品的象征性,其所形成的审美因素,需要将意境与意象囊括其中,让观众能够从历史内容中进行领悟,对其中的审美因素进行欣赏。

三、钢琴表演审美艺术特点与成因

在钢琴表演中的艺术审美,需要借助钢琴表演中的审美意象来展现,而审美意象的构建,需要以作家的主观审美感知与体验为基础,将客观世界的物质生活进行筛选,构建主观思想与情感体系。意象作为一种具有主观情绪的物质产品,需要借助某种艺术语言与媒介展现出来,从而构建艺术作品的艺术形象,钢琴表演艺术形式也需要借助感官世界来对审美意象进行展现,形成一种感性认知。

(一)钢琴表演艺术中的审美意象特点1.意蕴性审美意象作为意蕴的意象,成了情绪化的意象,同时将作曲家与演奏家精心设置的抽象含义蕴藏其中,成了一种浓缩的思想情感载体。在钢琴表演当中,观众所体会到的审美意象,能够从表演形式、音乐节奏与场景组合来获得,这些表演形式与音乐节奏等都会产生一些文化意义,成了钢琴表演艺术当中的重要组成。2.画面性在审美意象的作用下,能够形成独特的审美意义画面,在开展钢琴表演中,音符并不是采用简单的符号相加,而是需要将主观情感囊括其中,形成一项组合。在聆听钢琴演奏的时候,观众能够在脑海中形成一个画面感,从而将一些抽象的音乐符号具体化,这也就使得其在钢琴表演艺术中能够展现出画面性的审美意象,让观众能够从中领悟到乐曲的审美内涵,实现观众理解水平的提升。3.同一性与非同一性同一性指的是在同一首乐曲的演奏中,不同演奏者所传达的音乐内涵具有一致性,这是因为在演奏过程中,演奏者能够从自身的体验中,感受到乐曲所表达的音乐内涵。这种音乐内涵能够在音乐作品中形成稳定性,并不会随着外界因素产生变化。而非同一性则是在同一首乐曲的演奏中,不同演奏者所表达的音乐内涵,存在一定的差异性,这种情况的产生主要是因为个性差异、个人阅历与心理特点造成的。在进行钢琴表演的时候,艺术性能够通过统一性与非同一性展现出来,两者之间并没有高下区别。

(二)钢琴表演艺术中审美意象的成因1.作品与艺术认知在钢琴表演艺术过程中,审美意象的产生,受到了艺术认知程度的影响。对于艺术认知程度来说,需要将演奏者的作品认知展现出来,通过对作曲家进行分析,了解其自身的创作过程与创作背景,实现演奏艺术水平的提升。演奏者通过对舞台弹奏效果进行整合,能够在不断地思考中提升自身的演奏技巧,将乐曲中的思想内涵完美的传达出来。在不同作品与艺术认知下,所形成的审美意象存在一定的差异。2.心理特征在审美过程中,审美标准成了人们对审美对象衡量的一种手段,同时受到审美主体生活经验与审美趣味的影响,使得其在审美中的最终结果产生了一定的差异。而在审美标准中,心理特征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包括气质特征、性格特征以及兴趣爱好等,在钢琴表演中,演奏者与观众的审美,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心理特征的影响,只有把握其心理特征,才能更好的实现审美素养的改善。3.听觉能力钢琴表演艺术的实现,听觉能力产生了直接的影响,而审美意象需要借助人体的听觉器官来进行传输。在声音的传达过程中,观众能够借助声音来识别音符,从而产生联想,特别是对于钢琴表演来说,观众需要用心感受,体会其中的韵味。除此之外,观众能够借助听觉能力,进行审美意象的欣赏,演奏者同样如此。钢琴演奏者在听觉能力下,能够对作曲家的创作意图与思想情感进行准确的把握,从而借助听觉来将其中的艺术内涵展现出来。

四、钢琴表演艺术中审美素养能力的提升

在当前的钢琴演奏艺术中,通过实现音乐理论知识的融会贯通,提升艺术修养的水平,实现审美素养能力的改善。

(一)融入音乐理论知识在钢琴表演艺术中,通过将音乐理论知识融入其中,能够对钢琴表演艺术进行重塑,实现艺术内涵的提升,将钢琴表演的发展性与创造性发挥出来。在当前的钢琴艺术表演中,音乐理论知识的融入,能够为钢琴艺术表演的开展提供必要前提。这就需要钢琴演奏者必须要加强理论知识的积累,从而对钢琴艺术作品进行完美阐释,实现钢琴艺术作品审美性、艺术性与文学性的展现。

篇(6)

信息技术的发展步入快车道,极大地改变了信息加工方式,构筑了信息化的网络环境。为了适应时展趋势,信息素养成为评价一个人综合素质的重要考核指标。信息时代要求艺术类院校大学生也应拥有较好的信息素养,结合艺术类院校大学生的特点与实际需要,构建信息素养教育策略,以期提升艺术类院校大学生的信息素养水平。

1.提高艺术类院校大学生信息素养易激发其创作灵感

艺术类院校不仅承担艺术人才培养,还承担繁荣文化事业的重任,因为艺术类专业实践性强,大学生的培养必须通过大量的艺术实践才能实现。通过开展艺术实践,能进一步提升大学生对艺术的表达力与感受力,培养大学生对艺术的理解与创新能力,提高艺术整体素养,有助于激发其创作灵感。但是,灵感的出现并不是凭空的,尤其是在信息化时代,学习与生活中对信息的搜集与整理是紧密结合的。大学生对信息与知识的积累,经过全面的加工与分析后,能变成大学生开展艺术创作的素材,是艺术创作之源,所以,提升艺术类院校大学生的信息素养显得特别重要。

2.大学生信息素养的构成

大学生信息素养的构成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①信息知识。信息知识是开展信息素养的基础,是提高学生信息素养能力的重要保障。艺术类院校大学生对新技术的了解主要是计算机基础课,对媒体、网络及Office软件等信息技术与工具掌握较少,因此,要求艺术类大学生在了解这些之后,能将其运用到艺术专业中。②信息意识。信息意识是指学生获得、识别与利用信息、解决问题的意识。特别是随着网络与智能手机的大量普及,大学生能在第一时间内获得信息,对信息有着较高的关注度。对艺术类院校大学生的信息素养意识来讲,就是能按照专业发展的需要,主动获得、分析与加工信息的意识。③信息使用能力。信息使用在信息素养中处在核心位置,需要大学生在掌握信息知识后,能将其运用到实践中。也就是说艺术类大学生通过多元化的方式获得信息后,掌握信息并加以运用,提升应用能力。

3.影响艺术类院校大学生信息素养的主要因素

3.1教师素养

教师的信息素养能决定大学生信息素养的高低,他们在艺术类大学生信息素养培养中起着引导作用。艺术类院校大学生获取的一大部分信息来自于课堂,包含书本知识、师生传递的知识等,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将信息资源、检索工具等进行定位,并需要将其和教学内容有机地联系在一起,这便于在信息技术教学的过程中不断渗透,全面提升艺术类大学生的信息素养。

3.2校园网络

校园网络是影响艺术类院校大学生信息素养的重要因素,院校应做好网络建设、管理以及维护工作,避免垃圾信息进入校园网,为大学生创设绿色的网络空间。校园网络的建设与管理是信息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网络在给艺术类大学生带来信息资源的同时,也容易对他们的思想造成冲击,这些将对大学生信息素养培养带来消极影响。校园网作为校园信息化建设的平台,是大学生与社会展开交流的重要途径之一,所以需要院校领导重视校园网建设与管理,加强防护,并引导艺术类大学生实现绿色健康上网,营造良好的校园网环境。

3.3图书馆资源

图书馆是开展大学生信息素养培养的重要基地,通过整合馆藏资源,有助于帮助艺术类大学生提升获得信息资源的能力。图书馆在这方面应做到:①通过阅读指导,帮助大学生实现主动搜索并接受信息的学习模式,提高大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②提供书目信息,帮助大学生获得知识与信息,并开设文献检索、阅读指导等课程。③提高图书馆工作人员的信息素养与专业能力,这将有助于艺术类大学生信息素养的提高。

3.4学生信息素养的能力

信息素养注重对信息的收集、整合、使用与评价,是创造新知与获得新信息的重要过程。信息素养包含信息的获得、处理与利用能力。信息时代的大学生需要在掌握Office软件、Windows基本操作之外,还要不断提高信息能力,确保信息能力成为艺术类大学生最重要的信息素养。

4.对艺术类院校大学生信息素养培养的策略

4.1调整课程设置,实现信息课程与专业课程的融合

首先,调整课程设置。①确定信息课程教学内容。信息课程教学内容是开展知识传递的基础。信息课程的教师要按照教学目的与培养目标,深入系统地研究教学内容,将课程内容加以适当分解,做到各知识点能被学生所认可并接受。②创新课程信息传播方式。艺术类院校大学生拥有一定的自学能力,课程教学传播方式上可以采用以人为本的传播式教学法。③做好课程教学的反馈工作。为了能让信息素养方面的教学取得实效,需要教师结合学生特点,开展全面的探索与规划,保证信息教学的效果。其次,实现信息课程与专业课程的融合。艺术类院校大学生专业课程与信息课程的结合需要在新课程理念指引下,形成信息素养。在当前教学改革的情势下,要从信息课程与专业结合的角度出发,全面地介绍信息资源的判断和获得,将信息课程中所掌握的信息能力全面综合地运用到专业课教学中,让学生在学习信息方面的知识后能加以运用。如果专注提升学生专业信息素养,需统筹考虑专业课中所涵盖的教学内容,将专业信息能力融入专业课教学中,并实现信息能力评估与专业课考核相挂钩,让学生在了解专业知识的前提下,能明白这一领域的资源动态,提高信息获取能力。

4.2科学布局校园网建设

艺术类院校信息资源是提高大学生信息素养的重要软环境,通过加强网络建设既能让学生及时获得新知,提升信息专业素养,又能让学生实现直观学习,为教师提供学习场地,便于师生之间开展交流与互动。笔者认为做好这项工作的前提是:①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艺术类院校信息化硬件建设需要从学生信息素养培养的长远出发,考虑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的需要,特别是在计算机硬件方面给予财政支持,增设多媒体教室,为学生构筑信息学习环境。②优化信息资源建设。除了充分利用图书馆内的文献资源外,学校还要充分利用校园广播、校园BBS论坛等资源,配置公用电脑,为大学生上网提供条件。这些资源更为灵活化与多元化,更能吸引学生去获得信息资源。③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艺术类院校大学生借助社会、网络资源,实现信息资源共享,有助于推动信息化进程。信息资源共享既能丰富学生获取信息的方式,也能培养学生团队的合作理念。在信息化快速发展的时代,大学生充分利用计算机及网络,能获得有效的信息Y源,并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同时,在计算机使用的过程中,通过大学生彼此间的交流与学习,也有利于实现资源共享。

4.3加强教师信息素养建设

教师信息素养对培养大学生信息素养有着直接的作用,面对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教师传授学生知识的方式需要进行改革,这也是提升教师信息素养的必然要求。教师既要掌握计算机网络方面的知识与操作技能,还要创新信息教学理念。教师所具有的信息素养,主要包含信息基本技能、教育意识与方式、信息伦理等方面的内容,这些素养需要教师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来完成,也可以在培训中慢慢地提升。教师不仅要掌握信息素养教育的理论、知识和方法,还要明确信息教育的动态、课程整合知识等。信息教育技能强调教师在计算机使用、操作系统、教学软件以及编程等方面的知识。信息教育方式是让教师在开展教学中,注重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对其引导、交流与沟通,让学生不断地提高信息素质。

4.4提高图书馆在信息素养培养中的作用

篇(7)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相关资料显示,我国绝大多数地区的幼儿教师呈现学历偏低,专业艺术技能薄弱,艺术素养缺失等综合素质低下的状况。因此,加强培养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专业艺术素养,在提高学生专业艺术技能的过程中,注重夯实学生的艺术素养,不断满足社会和各用人单位的需求。对于有效促进高师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良性发展显得尤为必要。

1 加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艺术素养培养的必要性

1.1 社会发展的需求

学前教育的发展来源于社会的现实需要,幼儿教师群体,是一个艺术综合能力强,专业基础知识扎实,艺术素养深厚的教学群体,所以,加强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艺术素养培养是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国家人才竞争力的奠基环节。

1.2 学前教育事业的需求

就目前来看,社会不是缺少幼儿教师,而是缺少合格的幼儿教师,缺少高文化高素质的幼儿教师。只有立足于我国高师学前教育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不断完善专业人才培养的途径和方法,切实提升幼儿教师艺术能力以及自身的人才培养水平,才能有效地促进幼教事业的蓬勃发展。

1.3 专业学生自身发展的需求

加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艺术素养的培养也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自身长足发展的需要,这其中不仅包括专业技能的发展要求,也包括学生自身艺术涵养的内在渴望与需求。有了艺术的熏陶,专业学生将会在今后学前教育事业中发挥更大的社会作用。

2 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艺术素养的培养内容

将学前教育专业艺术教育的内容分为理论和技能两大类,这种纵向的分类系统不仅忽视了不同领域间的相互渗透,往往还造成了实施过程中实施人员的不知所措,从而降低了目标对于当前教育工作的指导性。

我们一般所知学前教育专业艺术素养培养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具体内容如下:

(1)音乐方面:要成为一名优秀的幼儿教师,需要在音乐能力素养方面有着良好的基础,因此,学前教育专业学生音乐能力的培养可以从音乐欣赏能力、表演技能、创作技能三个方面;(2)舞蹈方面:在教授过程中,教师应把握学生特点,应用多种教学方法,营造出一种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逐步建立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再有针对性地开展舞蹈教学工作;(3)美术方面:学前美术教育是幼儿教师艺术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过程中,应注重在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基础上,引导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形成教育特色,培养个性人才。

3 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艺术素养培养的不足

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我们不难发现,按照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的人才素养受到新的挑战,高师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规格的诸多弊端日渐显露,影响了学前教育专业的健康发展及其存在的社会价值。突出表现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培养目标定位不明确:重理论轻实践的倾向,这种培养模式培养出来的毕业生虽然有较好的理论基础,但是在实践能力上面却难以适应用人单位的实际需要,已远远不能适应新时期社会发展需要。(2)专业课程设置不合理:理论课程门类、学时相对较多,而专业艺术课程学时则相对不足,课程设置科学性较低; (3)艺术基础技能不扎实:目标的不明确和课程设置的不合理直接导致人才培养规格存在一定的缺陷,具体表现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专业艺术技能远远不能满足用人单位的需要。

4 培养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艺术素养的有效途径

4.1 夯实基础艺术知识

采用有效的方法,将艺术理论生动地呈现,使学生在情感的共鸣中提升其艺术理论素养。高度重视并采用恰当的方法积极引导学生艺术发散思维的培养,并创造适当的机会,让学生在创新中体验到收获的喜悦。

同时,学生接受能力也是我们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方面。把握好学生的认知特点,注重基础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训练相结合,从而更好地引导学生进一步夯实基础艺术知识。

4.2 强化艺术基础能力训练

完善学前教育各类艺术课程的设置,合理增加专业艺术技能的训练课程,促进学生能力的全方位发展。

学前教育艺术课程的设置不应仅仅将目光局限于基础艺术技能课程的教学与实训,还应该配以选修课的形式,引导学生广泛开展儿歌创编大赛、绘画技能大比拼、幼儿教师职业艺术技能实战演练等有益于职业艺术素养提高的实践训练课程,在提高专业艺术技能的同时,提升专业艺术素养。

4.3 着力培养艺术基础学力

一个有效的方法就是要在夯实基础艺术知识、强化基础艺术能力训练的同时,着力培养、引导学生不断提升自己的艺术基础学力。基础学力是指一个人所具备的基本学习能力,其中不仅包括学习新知识时所运用的方法与手段,还包括惯用思维方式以及将知识转化为实践的能力。知识的良性循环要求专业学生不断地加强自身学习实践,优化知识储备,将理论动态地内化为自身能力的提升,从而为今后一生的专业发展打下基础。

社会发展需要各行业专业的工作者,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更需要全面且综合化的高素养人才。我们希冀的方向并不是让要每一个学生都成为优秀的艺术家,而是希求未来的幼儿教育工作者能够在具有良好的文化素养的同时,也能够表现出良好的专业艺术素养,在实际教育工作者,能够各挥己长,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在实践中做到知识、能力以及艺术的有机整合,这才是艺术教育真正的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 张道一.论普通高校的艺术教育[J].中国音乐教育,1995(2).

[2] 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J].艺术教育,2002(6).

篇(8)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8454(2012)21-0060-03

随着现代化视听教学、计算机辅助教学等多媒体教学形式在教学领域的广泛应用,特别是基础教育阶段多媒体教学的全面推广,广大教师们已逐步开始借助电影、电视、DVD、电脑、网络等现代媒体教学手段进行教学,试图通过文字、声音、图形、图像、动画等多种传播知识信息的手段和方式进行教学,进一步达到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目标。因此,教学多媒体课件的设计制作与使用,已经成为现代教师必备的教学基本技能之一。

一、问题提出

高师院校是培养基础教育教学师资的主要基地,要培养完全适应现代教育教学需要的师资,要使高师生能多、快、好、省地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其制作艺术效果较强的多媒体教学课件,则是必备的教学能力之一。因此,在校学习期间要求学生熟悉掌握课件的设计制作与使用,是培养学生教育教学基本能力形成的主要途径。其中多媒体课件的使用所有学生均能掌握,设计制作则成为多媒体课件设计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掌握课件制作的基础知识和方法,能够依据教学内容、目标、重点和难点,制作集教育性、科学性、技术性、艺术性和实用性为一体的课件,则要通过大量的练习。据调查,高师生获取多媒体教学课件制作的技能与技巧大致有两种途径:一是参加《现代教育技术》课程的学习,了解多媒体课件设计与制作相关知识;二是参与计算机等级考试自修多媒体课件设计制作的相关知识。目前,高师生虽可通过《现代教育技术》课程的学习进行多媒体教学课件的设计制作,但所制作的课件形式单一、艺术效果欠佳。究其原因,是学生缺乏相关的艺术素养,不能有效地将艺术性体现于课件设计制作过程中。从大多数高师生制作的多媒体教学课件来看,制作水平良莠不齐,与优质课件的要求相比差距甚远,问题在于把多媒体课件的视觉艺术性没有得到充分体现。所谓多媒体课件的艺术性,即是说课件的内容与美的形式相统一,让美的形式来表现课件内容,使人赏心悦目,获得美的享受,让学习者在美的享受中获得知识。我们说教学也是一种艺术,多媒体课件制作更要综合运用艺术的理论与技巧,遵循美学的规律,使多媒体课件不仅能恰当利用艺术形式去传授教学内容,吸引学习者的注意力与学习兴趣,调动学习者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增强教学效果。在多媒体教学中,通过艺术美对学习者进行审美教育,增强学习者的综合素质。[1]优质有效的教学本身是技术性与艺术性的有机结合。如果多媒体教学课件制作的技术性与艺术性不能有机结合,使用不具艺术性的课件进行教学,就达不到教学资源的最佳优化和利用。

在多媒体教学课件制作时,应尽可能充分体现其艺术性,采用丰富多样的制作手法,给予学生视觉艺术享受,让学生在观看课件的过程中,使其在视觉艺术传达的美感中体验获取新知的愉悦,从而达到教学资源的最优化,提高有效教学时间内的教学质量。

实践证明,多媒体教学课件制作的艺术性要求已经成为优质课件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才能提高多媒体教学课件制作的艺术性?国内外诸多学者提出了课件评价体系,该评价体系把画面制作艺术规定得更为详尽具体:第一是教学的实用性,考查其知识内容是否丰富,有无参考价值,用多媒体手段表现教学内容比传统的教学方法有多大的优越性;第二是制作的技巧性,考查其教学内容与媒体的表现手段是否恰到好处,交互功能是否用足;第三是画面的艺术性,从两个方面考虑:(1)教学设计内容的潜在美,要求层次分明,条理清楚,抽象内容形象化,复杂内容明了化;(2)画面的艺术现象美,体现在构图、动感的处理、画面的调度、声音的配合、文字的处理等诸方面。[2] 所以,要使高师生制作的多媒体教学课件既具技术性,又具艺术性,需要一个转化过程。尤其是艺术性的提升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解决的问题,必须从提升高师生的艺术素养着手,进行高师生的基本美术素养的养成教育是基础,为此提升高师生的整体艺术素养,是高师院校教育工作者亟待研究与解决的课题。

二、调研分析

在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制作中,常常会忽视其艺术性,由于艺术性的体现要求制作者要具有一定审美素养,其技术性与艺术性的完美结合难度较大,所以大多数人一般不予考虑多媒体课件的艺术性,只注重教育性、科学性、技术性和实用性的结合。其实,艺术性与教育性、科学性、技术性、实用性等一样具有重要的作用,都是构成优质课件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要在基础教育教师队伍中形成优质课件设计制作的良性循环体系,就必须先在高师教育教学改革过程中进行研究和解决问题。

为了解高师生多媒体教学课件制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升高师生多媒体教学课件制作的质量。研究者在某三年制高师院校学生中进行了调研,随机抽取了中文系、数学系、英语系三年级学生的PPT课件各30件,从“制作技术技巧娴熟、合理进行字体设计、合理配置图形图像、合理设计搭配色彩、技术性与艺术性有机结合”等六个方面进行了比较:从“某三年制高师院校学生多媒体课件制作能力调查分析表”数据来看:90名高师生制作的PPT课件,制作技术技巧娴熟者占74%,合理进行字体设计者占69%,合理配置图形图像者占39%,合理设计搭配色彩者占33%,技术性与艺术性有机结合者占18%,所比较分析的六个方面呈递减状态,尤其是合理配置图形图像、合理设计搭配色彩、技术性与艺术性有机结合方面的人数比例不足50%。可见,高师生在课件设计制作过程中合理配置图形图像、合理设计搭配色彩、技术性与艺术性有机结合的能力尚待提高。再从艺术性与技术性相比74%与18%,其艺术性大打折扣,所以在课件设计制作过程中高师生的艺术素养提升,已经成为教师教育教学基本能力形成的一个新生课题。

要提升高师生在课件制作过程中合理配置图形图像、合理设计搭配色彩、技术性与艺术性有机结合的能力,就必须提升高师生的基本美术知识和素养的储备、应用能力。用审美能力支撑多媒体课件制作时的画面构图、文字处理、图形选择、图片编辑等技术,用审美的眼光去搭配界面色彩、对比协调画面、均衡配置图形,将美术知识和素养在多媒体课件制作中进行综合运用。因为只有设计者具备基本的美术知识和素养,才会在多媒体课件构图中处理好主体、陪体、环境和空白相互之间的关系,才能体现构图的均衡性、统一性、对比性、形象性、感染性与形式美等一些基本原则。于此同时,才能体现出画面构图简洁明了、主体与陪体鲜明、光色搭配明暗适当、字体大小选择适合、突出其图文并茂的美术功用性。可见,利用美术素养理念去设计课件的界面、文字、背景、图形、图像和色彩进行处理尤为重要。但是,这些美术素养与能力必须通过专门的训练才能形成,这种能力只有通过美术教育教学进行培养,才能得以提高。

三、应对策略

教学实践中需要具有艺术性的多媒体教学课件,课件一旦离开了艺术性,就失去了使用时的感染力,只有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其艺术,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在制作课件中,具有多年教学经验的教师在专业知识方面得心应手、游刃有余,但在如何运用计算机丰富的资源,完善课件设计方案,增强课件艺术效果方面,都有力不从心之感。针对高师学生的年龄层次、知识结构和心理需求,进行课件制作教学与实践,实现教育、科学、技术、实用的综合比较容易,但要充分发挥其艺术教育的功能,学生的美术素养欠缺的话就比较困难了。简单地说,要使高师生多媒体教学课件设计合理地分布文字、图形以及表格,在有限的界面上合理构图,产生有序的艺术感,达到快速、准确、高效地传递信息的效果,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教学改革,才能全面提升高师生的美术素养,将高师生的美术素养运用到多媒体教学课件设计与制作中,将会使其制作的多媒体教学课件在技术性与艺术性方面逐步达到有机的结合。

1.充分利用《美术基础》课程教学,提升高师生的基本美术素养

《美术基础》课程是高师生在校学习的必修课程之一,该课程设置目标是提升学生的基本美术素养。所以要充分利用《美术基础》课程教学的平台,有意识地提升学生的媒体制作艺术素养,针对多媒体课件制作中需要的基本美术元素(构思构图、色彩配置、图形构成等)进行专题教学。例如:在“构思构图、图形构成”的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基本具备依据内容进行构思的能力,理解画面构图的均衡与多样性,形成多媒体界面生成图像与绘画画面构成图形形式美的共性理念;在“色彩配置”的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充分理解色彩的和谐、均衡、对比、冷暖、联觉等色彩现象的内涵,尤其是要识记在光色中配置互补色会产生视觉不和谐和色相衰减的原理,同时还要准确地辨别光色配置减色原理和颜料色配置增色原理的特性。通过《美术基础》课程教学,对媒体设计艺术目标的逐步渗透与实现,从而使学生形成多媒体课件设计与制作所需的基本美术素养。

2.开设《媒体视觉艺术》选修课程,培养高师生的艺术设计素养

高师院校应专门开设《媒体视觉艺术》选修课程,把多媒体课件制作中的图形、字符、动画、色彩等效果,以及多媒体画面的最基本元素中的视觉元素(点、线、图形、图像、空间、色彩、光、纹理)和链接元素(各元素之间的组合方式,如树形链接、非线性组合、并列等)进行专门的教学。例如:在“视觉元素”的教学设计上,让学生逐步形成对点、线、图形、图像、空间、色彩、光、纹理等效果的合理安排,以达到从视觉感受上把握界面图形和谐统一的能力,克制“花、乱、灰、跳”等不和谐现象的产生;在“链接元素”的教学设计上,能够使学生具备合理安排、并置、组合各元素的构成能力,克服“杂乱无序、主次不清”现象的发生。所以通过《媒体视觉艺术》课程教学目标的具体实施,以培养学生现代媒体设计与应用的综合艺术素养。

3.建设优质多媒体教学课件观摩资源库,拓宽高师生的艺术视野

利用学校网络资源,建设优质多媒体课件观摩资源库。例如:学校有关教学单位要专门搜集优质多媒体课件,协同学校图书馆、信息中心等部门创建多媒体课件资源库,并在校园网上公开传播,引导学生利用网络资源浏览优质多媒体课件,有关授课教师可在网络平台上给予学生指导、答疑,让学生能够随时浏览到优质的多媒体课件,从观摩中汲取艺术设计营养,逐步拓展学生的媒体视觉艺术视野,培养学生学会欣赏、借鉴优质资源的能力,以求达到学以致用,是提升学生多媒体课件设计制作的视觉艺术审美素养的有效途径之一。

4.细化高师生多媒体教学课件制作能力考核指标,进行能力考核

把多媒体教学课件制作的艺术性作为高师生毕业考核的重要指标,细化高师生多媒体教学课件制作能力考核指标,进行能力考核。例如:学校教学管理部门,要把高师生多媒体教学课件设计制作,作为学生毕业时具备教师教学的基本能力进行考核,对合理进行字体设计、合理配置图形图像、合理设计搭配色彩、技术性与艺术性有机结合等指标进行量化考核。通过教学管理手段进行达标能力考核,敦促学生逐步形成多媒体课件制作与设计艺术素养,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措施。

通过以上策略的具体实施,学生不仅能逐步掌握一些最基本的美术知识和技能,而且还能达到逐步解决课件制作中经常遇到的美术问题,例如:字体、图形、图片的大小形状,画面色彩的对比和配置等;把学到的美术知识合理地运用与多媒体课件的设计与制作过程中。只有知道在色彩面积比较中各色之间的面积反差越大,对比效果就越强烈的原理,才能有效地处理画面构成中面积色彩的大小和多少;只有理解由色彩明暗的差异而形成的色彩对比原理,才能合理配置互补色的对比效果、类似色的和谐效果,以不同色阶的搭配丰富色彩的语汇,用不同的纯度的色彩丰盈充实画面,用画面中色彩的层次、空间的关系来体现色彩的强弱、鲜明、沉闷等许多不同的变化和情感;只有了解字符、线条、图形的视觉美感,才能合理配置字符、线条、图形的大小、形状;把这些美术知识转化成个人的审美素养,能在课件设计与制作中进行举一反三地应用,才能追求课件中最佳的视觉艺术效果。

综上所述,高师生课件设计制作过程中基本美术素养的提升,也是高师美术教育教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只要全面提升高师生的基本美术素养,并在课件的设计与制作中将美术素养进行运用,设计制作出的多媒体课件才能富有特色,其艺术性才能得以提高,结合教学目标、内容、重点、难点用艺术审美的角度进行设计,最优质的多媒体进行课件才能形成,用最优质的多媒体教学课件进行辅助教学,才能使学生在愉悦的教学环境中不断汲取学科知识、健康成长。

篇(9)

1茶文化素养的内涵理解

茶文化是我国文化的精髓与核心,其中所诠释的不仅是一种文化内涵,更是一种精神启迪。想要对茶文化进行合理认知与有效应用,就必须寻找到合适的应用途径与方法,通过选择合适的融入策略与理念,从而实现该教学活动的方法改革与真正创新。当然,从当前多元文化的时代特色看,茶文化的精神理念也是提升茶文化影响力与价值的关键,任何一种文化都是从物质属性出发,通过不断实践与应用,最终形成丰富而多样的精神理念与人文内涵。茶文化的物质属性,是该文化得以稳定发挥的基础动力,更是造就了该文化持续发展的生命力与价值力。茶的物质属性,不仅是一种文化的稳定性,同时也是茶文化得以真正发展的前提与关键。纵观茶文化的长期发展特色,我们看到生产力水平的提升,才是茶文化得以形成的关键所在。当然,茶文化的物质属性,不仅是茶文化的发展动力,更是因为茶文化在发展过程中,也形成了诸多物质性、稳定性元素,这也是茶文化得以持续发展的本质内涵。比如,茶具、茶馆等等“可触目性”的物质元素,都是我们感知与理解茶文化的重要动力。随着茶文化体系发展与应用不断成熟,如今我们在应用茶文化时,要注重从层次性、多样性,乃至创新性等多种研究视角出发,通过探究合适的文化应用方向,从而实现茶文化生命力的全面提升。茶文化素养是一种人文素养与艺术素养综合融入的素养机制,从人文素养角度看,茶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历程,乃至精神思维,都能够对当前人们应用茶文化提供基础。从艺术素养看,其中所诠释的则是以艺术内容为基础,以艺术审美为前提的素养诠释。因此,在当前我们利用茶文化素养,构建最佳应用机制时,必须注重从文化素养这一内涵点出发,通过探究合适的文化融入体系,从而实现理想的素养传承与应用机制。

2艺术设计与音乐整合教学的实施可行性理解

事实上,艺术设计和音乐之间存诸多内涵上的关联性与一致点,在当前整个艺术设计教学活动实施过程中,如果我们适当选择音乐元素,融入音乐内容,不仅极具必要价值。同时,在当前音乐教学过程中,如果我们注重选择合适的艺术设计内容,必然能够形成良好的应用效果。所以,如果我们将两者予以深度融合,其将引导我们深化对音乐与艺术设计关联性的价值认知。在学生参与音乐艺术学习时,融入艺术设计教学的美学理念,将为学生更好学习音乐艺术提供情感性理解。同时,在学生参与艺术设计的学习活动时,如果选择合适的音乐曲目,也能够为学生创造出愉悦、动听的学习氛围,从而有效提升学生自身对艺术设计活动的美学理解与人文认知,从而激发学生对设计活动和艺术创新的价值认知。当然,无论是艺术设计活动,还是音乐艺术活动,本身就是一种审美理解与精神引导下的艺术感知与价值理解。所以,在当前创新该教学活动时,应该从教学整合与情感理解角度出发,通过构建完善、客观的整合教学机制,从而实现整个教学活动的多元整合。现代艺术设计与音乐整合作为一种综合性教学活动,想要实现这一融合的最理想教学效果,就需要注重创新整合方法,并且充分认知教学融合的应用价值和理念优势。客观的看,当前艺术设计过程中,应该从激发学生审美的价值理解来出发,尤其是要注重做好对学生的审美理念进行有效培养,通过设计创新,进而实现现代艺术设计的最理想效果。所以,在将音乐与现代艺术设计活动整合过程中,这不仅能够实现音乐艺术的美学感知与融入,同时也能有效培养学生的情感理解与表达。因此,在现代艺术设计与音乐教学整合过程中,不仅要注重做好学生综合素养的有效培养,也注重做好完善的美学启迪。与其他教学活动所不同的是,艺术设计是一种极具创意与创新内涵的活动,其中所包含的内容是多样化的,除了文化理解外,艺术上的认同与创新,也是当前我们做好该活动的关键动力。

3基于茶文化素养的艺术设计与音乐整合教学模式

篇(10)

一、问题提出

高师院校是培养基础教育教学师资的主要基地,要培养完全适应现代教育教学需要的师资,要使高师生能多、快、好、省地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其制作艺术效果较强的多媒体教学课件,则是必备的教学能力之一。因此,在校学习期间要求学生熟悉掌握课件的设计制作与使用,是培养学生教育教学基本能力形成的主要途径。其中多媒体课件的使用所有学生均能掌握,设计制作则成为多媒体课件设计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掌握课件制作的基础知识和方法,能够依据教学内容、目标、重点和难点,制作集教育性、科学性、技术性、艺术性和实用性为一体的课件,则要通过大量的练习。据调查,高师生获取多媒体教学课件制作的技能与技巧大致有两种途径:一是参加《现代教育技术》课程的学习,了解多媒体课件设计与制作相关知识;二是参与计算机等级考试自修多媒体课件设计制作的相关知识。目前,高师生虽可通过《现代教育技术》课程的学习进行多媒体教学课件的设计制作,但所制作的课件形式单一、艺术效果欠佳。究其原因,是学生缺乏相关的艺术素养,不能有效地将艺术性体现于课件设计制作过程中。从大多数高师生制作的多媒体教学课件来看,制作水平良莠不齐,与优质课件的要求相比差距甚远,问题在于把多媒体课件的视觉艺术性没有得到充分体现。所谓多媒体课件的艺术性,即是说课件的内容与美的形式相统一,让美的形式来表现课件内容,使人赏心悦目,获得美的享受,让学习者在美的享受中获得知识。我们说教学也是一种艺术,多媒体课件制作更要综合运用艺术的理论与技巧,遵循美学的规律,使多媒体课件不仅能恰当利用艺术形式去传授教学内容,吸引学习者的注意力与学习兴趣,调动学习者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增强教学效果。在多媒体教学中,通过艺术美对学习者进行审美教育,增强学习者的综合素质。[1]优质有效的教学本身是技术性与艺术性的有机结合。如果多媒体教学课件制作的技术性与艺术性不能有机结合,使用不具艺术性的课件进行教学,就达不到教学资源的最佳优化和利用。

在多媒体教学课件制作时,应尽可能充分体现其艺术性,采用丰富多样的制作手法,给予学生视觉艺术享受,让学生在观看课件的过程中,使其在视觉艺术传达的美感中体验获取新知的愉悦,从而达到教学资源的最优化,提高有效教学时间内的教学质量。

实践证明,多媒体教学课件制作的艺术性要求已经成为优质课件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才能提高多媒体教学课件制作的艺术性?国内外诸多学者提出了课件评价体系,该评价体系把画面制作艺术规定得更为详尽具体:第一是教学的实用性,考查其知识内容是否丰富,有无参考价值,用多媒体手段表现教学内容比传统的教学方法有多大的优越性;第二是制作的技巧性,考查其教学内容与媒体的表现手段是否恰到好处,交互功能是否用足;第三是画面的艺术性,从两个方面考虑:(1)教学设计内容的潜在美,要求层次分明,条理清楚,抽象内容形象化,复杂内容明了化;(2)画面的艺术现象美,体现在构图、动感的处理、画面的调度、声音的配合、文字的处理等诸方面。[2] 所以,要使高师生制作的多媒体教学课件既具技术性,又具艺术性,需要一个转化过程。尤其是艺术性的提升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解决的问题,必须从提升高师生的艺术素养着手,进行高师生的基本美术素养的养成教育是基础,为此提升高师生的整体艺术素养,是高师院校教育工作者亟待研究与解决的课题。

二、调研分析

在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制作中,常常会忽视其艺术性,由于艺术性的体现要求制作者要具有一定审美素养,其技术性与艺术性的完美结合难度较大,所以大多数人一般不予考虑多媒体课件的艺术性,只注重教育性、科学性、技术性和实用性的结合。其实,艺术性与教育性、科学性、技术性、实用性等一样具有重要的作用,都是构成优质课件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要在基础教育教师队伍中形成优质课件设计制作的良性循环体系,就必须先在高师教育教学改革过程中进行研究和解决问题。

为了解高师生多媒体教学课件制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升高师生多媒体教学课件制作的质量。研究者在某三年制高师院校学生中进行了调研,随机抽取了中文系、数学系、英语系三年级学生的PPT课件各30件,从“制作技术技巧娴熟、合理进行字体设计、合理配置图形图像、合理设计搭配色彩、技术性与艺术性有机结合”等六个方面进行了比较:从“某三年制高师院校学生多媒体课件制作能力调查分析表”数据来看:90名高师生制作的PPT课件,制作技术技巧娴熟者占74%,合理进行字体设计者占69%,合理配置图形图像者占39%,合理设计搭配色彩者占33%,技术性与艺术性有机结合者占18%,所比较分析的六个方面呈递减状态,尤其是合理配置图形图像、合理设计搭配色彩、技术性与艺术性有机结合方面的人数比例不足50%。可见,高师生在课件设计制作过程中合理配置图形图像、合理设计搭配色彩、技术性与艺术性有机结合的能力尚待提高。再从艺术性与技术性相比74%与18%,其艺术性大打折扣,所以在课件设计制作过程中高师生的艺术素养提升,已经成为教师教育教学基本能力形成的一个新生课题。

要提升高师生在课件制作过程中合理配置图形图像、合理设计搭配色彩、技术性与艺术性有机结合的能力,就必须提升高师生的基本美术知识和素养的储备、应用能力。用审美能力支撑多媒体课件制作时的画面构图、文字处理、图形选择、图片编辑等技术,用审美的眼光去搭配界面色彩、对比协调画面、均衡配置图形,将美术知识和素养在多媒体课件制作中进行综合运用。因为只有设计者具备基本的美术知识和素养,才会在多媒体课件构图中处理好主体、 陪体、环境和空白相互之间的关系,才能体现构图的均衡性、统一性、对比性、形象性、感染性与形式美等一些基本原则。于此同时,才能体现出画面构图简洁明了、主体与陪体鲜明、光色搭配明暗适当、字体大小选择适合、突出其图文并茂的美术功用性。可见,利用美术素养理念去设计课件的界面、文字、背景、图形、图像和色彩进行处理尤为重要。但是,这些美术素养与能力必须通过专门的训练才能形成,这种能力只有通过美术教育教学进行培养,才能得以提高。

三、应对策略

教学实践中需要具有艺术性的多媒体教学课件,课件一旦离开了艺术性,就失去了使用时的感染力,只有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其艺术性功能,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在制作课件中,具有多年教学经验的教师在专业知识方面得心应手、游刃有余,但在如何运用计算机丰富的资源,完善课件设计方案,增强课件艺术效果方面,都有力不从心之感。针对高师学生的年龄层次、知识结构和心理需求,进行课件制作教学与实践,实现教育、科学、技术、实用的综合比较容易,但要充分发挥其艺术教育的功能,学生的美术素养欠缺的话就比较困难了。简单地说,要使高师生多媒体教学课件设计合理地分布文字、图形以及表格,在有限的界面上合理构图,产生有序的艺术感,达到快速、准确、高效地传递信息的效果,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教学改革,才能全面提升高师生的美术素养,将高师生的美术素养运用到多媒体教学课件设计与制作中,将会使其制作的多媒体教学课件在技术性与艺术性方面逐步达到有机的结合。

1.充分利用《美术基础》课程教学,提升高师生的基本美术素养

《美术基础》课程是高师生在校学习的必修课程之一,该课程设置目标是提升学生的基本美术素养。所以要充分利用《美术基础》课程教学的平台,有意识地提升学生的媒体制作艺术素养,针对多媒体课件制作中需要的基本美术元素(构思构图、色彩配置、图形构成等)进行专题教学。例如:在“构思构图、图形构成”的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基本具备依据内容进行构思的能力,理解画面构图的均衡与多样性,形成多媒体界面生成图像与绘画画面构成图形形式美的共性理念;在“色彩配置”的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充分理解色彩的和谐、均衡、对比、冷暖、联觉等色彩现象的内涵,尤其是要识记在光色中配置互补色会产生视觉不和谐和色相衰减的原理,同时还要准确地辨别光色配置减色原理和颜料色配置增色原理的特性。通过《美术基础》课程教学,对媒体设计艺术目标的逐步渗透与实现,从而使学生形成多媒体课件设计与制作所需的基本美术素养。

2.开设《媒体视觉艺术》选修课程,培养高师生的艺术设计素养

高师院校应专门开设《媒体视觉艺术》选修课程,把多媒体课件制作中的图形、字符、动画、色彩等效果,以及多媒体画面的最基本元素中的视觉元素(点、线、图形、图像、空间、色彩、光、纹理)和链接元素(各元素之间的组合方式,如树形链接、非线性组合、并列等)进行专门的教学。例如:在“视觉元素”的教学设计上,让学生逐步形成对点、线、图形、图像、空间、色彩、光、纹理等效果的合理安排,以达到从视觉感受上把握界面图形和谐统一的能力,克制“花、乱、灰、跳”等不和谐现象的产生;在“链接元素”的教学设计上,能够使学生具备合理安排、并置、组合各元素的构成能力,克服“杂乱无序、主次不清”现象的发生。所以通过《媒体视觉艺术》课程教学目标的具体实施,以培养学生现代媒体设计与应用的综合艺术素养。

3.建设优质多媒体教学课件观摩资源库,拓宽高师生的艺术视野

利用学校网络资源,建设优质多媒体课件观摩资源库。例如:学校有关教学单位要专门搜集优质多媒体课件,协同学校图书馆、信息中心等部门创建多媒体课件资源库,并在校园网上公开传播,引导学生利用网络资源浏览优质多媒体课件,有关授课教师可在网络平台上给予学生指导、答疑,让学生能够随时浏览到优质的多媒体课件,从观摩中汲取艺术设计营养,逐步拓展学生的媒体视觉艺术视野,培养学生学会欣赏、借鉴优质资源的能力,以求达到学以致用,是提升学生多媒体课件设计制作的视觉艺术审美素养的有效途径之一。

4.细化高师生多媒体教学课件制作能力考核指标,进行能力考核

把多媒体教学课件制作的艺术性作为高师生毕业考核的重要指标,细化高师生多媒体教学课件制作能力考核指标,进行能力考核。例如:学校教学管理部门,要把高师生多媒体教学课件设计制作,作为学生毕业时具备教师教学的基本能力进行考核,对合理进行字体设计、合理配置图形图像、合理设计搭配色彩、技术性与艺术性有机结合等指标进行量化考核。通过教学管理手段进行达标能力考核,敦促学生逐步形成多媒体课件制作与设计艺术素养,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措施。

通过以上策略的具体实施,学生不仅能逐步掌握一些最基本的美术知识和技能,而且还能达到逐步解决课件制作中经常遇到的美术问题,例如:字体、图形、图片的大小形状,画面色彩的对比和配置等;把学到的美术知识合理地运用与多媒体课件的设计与制作过程中。只有知道在色彩面积比较中各色之间的面积反差越大,对比效果就越强烈的原理,才能有效地处理画面构成中面积色彩的大小和多少;只有理解由色彩明暗的差异而形成的色彩对比原理,才能合理配置互补色的对比效果、类似色的和谐效果,以不同色阶的搭配丰富色彩的语汇,用不同的纯度的色彩丰盈充实画面,用画面中色彩的层次、空间的关系来体现色彩的强弱、鲜明、沉闷等许多不同的变化和情感;只有了解字符、线条、图形的视觉美感,才能合理配置字符、线条、图形的大小、形状;把这些美术知识转化成个人的审美素养,能在课件设计与制作中进行举一反三地应用,才能追求课件中最佳的视觉艺术效果。

综上所述,高师生课件设计制作过程中基本美术素养的提升,也是高师美术教育教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只要全面提升高师生的基本美术素养,并在课件的设计与制作中将美术素养进行运用,设计制作出的多媒体课件才能富有特色,其艺术性才能得以提高,结合教学目标、内容、重点、难点用艺术审美的角度进行设计,最优质的多 媒体进行课件才能形成,用最优质的多媒体教学课件进行辅助教学,才能使学生在愉悦的教学环境中不断汲取学科知识、健康成长。

上一篇: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计 下一篇: 浅谈公民素质教育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