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2-19 15:08:00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就业安全应对策略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最近几年在一些高校当中时有发生大学生自杀事件,很大一部分原因都是因为学生无法承受自身的压力。他们不懂得如何有效地应对和管理压力,日积月累,当压力到大他们无法承受的时候,就会选择一些不良的应对方式,甚至是采取一些极端的手段。这也提醒我们在高校的教育中,要对大学生进行压力管理的相关培训,帮助他们科学地认识压力,引导其进行压力预警,最重要的是培养他们采用积极的应对策略,有效地控制压力。那么,大学生应该采取哪些积极有效的对策去应对压力成为了现在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压力应对的内涵
压力应对是指个体认为自己与环境的交互作用可能给其带来负担,甚至超出自己拥有的资源时,为减少、最小化或容忍这种交互作用的内外需求而采取的认知和行为上的努力。压力是一把“双刃剑”。采取积极的压力应对策略,压力会成为促进自我梦想实现的动力;而如果消极地去应对压力,自己很可能会一蹶不振,学习效率大大降低,甚至会严重影响到身心健康。因此,正确认识压力并找到正确的应对策略是非常重要的。
二、大学生压力现状
大学是人生中的重大转折。从高中进入大学,新的学习和生活环境,新的学习目标都会给学生带来或多或少的压力和新的挑战。在工作中,笔者会接触到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学生,通过与他们的谈心聊天,笔者发现很多学生都或多或少地承受着各种压力,其中包括就业压力、学习压力、人际交往压力以及经济压力等。就业问题是比较普遍的压力来源,大学生对毕业后的个人前途普遍有焦虑感,对自己所学的专业的前景认知上也比较迷茫。学习压力是大学生面临的另一大压力。中学主要是应试教育,一切是为了高考。而大学侧重于自主学习和综合能力的培养,教师的教学方法都在不断改革。这些都让大学生产生不适应之感。大学生来自于五湖四海,家庭条件差距大,成长环境也各不相同,现在大学生独生子女偏多,自我为中心的思想严重,人际交往方面明显有困难。近几年来,国家虽然出台了很多助学、奖学的政策,但物价的上涨、学习用品的增加以及学费等仍然对很多贫困学生带来了经济上的压力。而自由开放的大学生活容易滋长互相攀比之风,这也会让一部分经济困难的学生感到自卑,甚至会产生心理障碍。
三、压力应对策略
(一)正确认识压力
“压力”可以说是每位大学生都耳熟能详的一个词,但未必每位大学生都能够正确地认识压力。如果不能正确地认识压力,就没法做到科学地应对和管理压力。首先,大学生应该认识到压力是不可以消除的,压力会伴随人的一生。面临各种各样的压力时,有些同学就想该如何去消除这些压力。有这种想法的同学最终一定会是非常失望的。因为压力根本不能消除,可以说压力是人们生活的附属品,不同的人要承受不同的压力,每个人在人生的不同阶段也要承受不同的压力。其次,大学生还要认识到压力是把“双刃剑”,适度的压力会使行为有效、精力充沛。人们通常会认为压力是有害的,生活中最好没有压力。其实没有任何压力也未必是件好事。大学生如果没有压力就会失去动力,觉得生活无聊,也不能很好的发挥工作效率。
(二)增强应对技能
应对压力,首先要不畏惧压力,辩证地看待压力的积极和消极功能。大学生要认识到压力本身并不是敌人,当处理不好时才会成为敌人。在应对压力的时候,要不断的给自己一些心理暗示。比如大学生在面对考试的时候,如果他们把考试看成是一件阻碍自己毕业,对自己的学业会产生一定威胁的事情,那么他们可能就会产生一定的压力,但是如果大学生能够用一颗平常心去看待考试,把考试看成是对自身知识的一种的检验,看看自己还有哪些地方不足需要在以后的学习当中继续加油的话,那么大学生肯定就能够去正常的对待考试,不会在心理产生一定的压力和负担,甚至还可能对自己的学习有促进作用。其次,大学生要进行有效的时间管理,制定计划,合理地安排学习和生活。大学生承受的压力很多时候是因为不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较多的任务。因此在面对压力的时候应该选择主动的计划和积极的行动,这样可以直接的去解决问题、消除压力的来源。比如要面临就业的压力,大学生应该及早做好职业规划,科学地管理时间,这样就能够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为就业增加更多筹码,就业压力自然也会有所缓解。很多的压力事件最后都可能会成为大学生自身的压力最主要的原因并不是因为这些压力事件不能够被解决,而是因为自身解决问题能力有限。因此,增强压力应对技能显得尤为重要。
(三)发展合理思维
应对压力的治本之策乃是发展合理性思维,培养积极正向的思维方式。心理学中有个著名的ABC理论:不同的人看待同样一件事情会有不同的情绪体验,就是因为每个人的思维方式都不同。同样是半杯水,一个人看见会遗憾只剩下半杯,甚至会产生抱怨,另一个人可能会庆幸还有半杯水。众所周知,经济压力是当代大学生尤其是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压力来源之一。但是贫困生在面临经济压力时会有截然不同的表现。有些贫困生“人穷志不穷”,把苦难当成人生的一笔财富,不仅刻苦学习,还利用课余时间打工赚钱,不仅能够解决自己生活费,还能够为家庭出一份力。相反,有的学生在经济压力面前就显得非常消极,经常抱怨自己的父母不好,没有给自己一个富裕的家庭,还认为贫穷让自己寸步难行,阻碍了自己的发展。显然,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会带来不同的结果。生活中很多事情亦是如此。不管面对什么问题,人们都可能会产生消极的情绪和积极的情绪。所以在面对那些压力的时候,大学生可以对这些压力采用积极的情绪进行再次的评价,也就是说大学生在面对压力的时候应该要有意识的去给予这些压力一些积极的意义,或者是让一些普通的事情在积极的意义下变得更加有活力,这样大学生就能够在这些压力和普通事件当中收获到积极的情绪,从而就能够有效的减轻自身的痛苦。
(四)寻求社会支持
当大学生在面对各种压力的时候,去积极寻求社会上的帮助和支持是非常有效的。大学生在面对压力的时候需要时刻记住的一点就是,你并不是自己一个人,在你的身边还有很多人愿意去帮助你,也有很多人和你有着相同的经历,面对过相同的问题,这些人能够给你很好的建议,能够和你有共同的话题。大学生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当中应该建立起自己的社会支持网络,在这个网络当中包括了自己的家人、朋友、教师、长辈、同学以及一些专家,另外社会上的一些组织机构也能够成为大学生的社会支持来源,其中就包括了法律等。在有了这些社会支持之后,就能够有效的去满足大学生的实际需要,包括了安全、归属、自尊以及关爱等。在大学生面对各种压力的时候,这些社会支持就能够给他们提供相应的帮助和需求,比如理解、建议、指导以及一些金钱方面的支持等,这样就能够有效的减轻大学生的压力。如果一个人的手里面有很多社会资源的话,那么他在面对压力的时候也就会更加容易应对。另外当大学生面对压力的时候,还可以去寻求一些专业人士的帮助,而这个渠道也是最佳的一种获取情感和信息支持的方式,比如在大学生面对心理压力的时候就可以及时去需求心理咨询师的帮助,他们所提供的建议和意见是最有帮助的。
(五)平衡生活方式
平衡生活方式也是压力应对策略中不容忽视的方面。研究发现,摄入不同的食物会对人体的荷尔蒙系统产生不同的影响,因而进一步地会影响人们的情绪。可见,合理的饮食习惯也会帮助人们缓解压力。平时要多吃蔬菜、水果,增加体内的维生素和矿物质,这样可以提高抗击压力的能力。此外,体育运动能够增强体质,因而也能够增强抗压能力,人们还可以通过运动释放压力。还有一些有助于大学生缓解压力的好方法,如看电影、听音乐、唱歌、散步、做深呼吸等等。
四、结语
当现在的大学生在面对现实社会当中各种各样的压力时,他们需要做的不是想办法去逃避这些压力,而是要采取积极的应对策略去解决这些问题,让大学生自己能够在逆境当中不断的成长和发展,在面对压力的时候,大学生应该要学习和锻炼自己怎么样去应对,让自己能够在压力当中有所收获,这样自己才能够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陈虹霖.大学生压力、心理健康与应对策略的相关性研究――上海大学生群体经验性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 2006,07:44-49.
[2] 郑红.运用积极心理学教育理念建构大学生压力应对策略[J].中国健康教育,2007,04:312-314.
[3] 王成德,康金艳,段晓娟.大学生心理压力状况及应对策略[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2:115-119.
中图分类号:B84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6729(2008)005-0348-05
婴儿对父母的依恋会在其成长过程中逐渐内化,形成稳定的内部工作模式,这种工作模式会影响个体一生中与各种亲密他人的关系以及压力应对的整个过程及其结果。依恋的内部工作模式包括两个因素[1]:自我模型和他人模型。Brennan等人[2]根据依恋的焦虑-回避维度(对应于“自我模型”-“他人模型”)将成人依恋划分为四种类型:安全型(低焦虑和低回避)、回避型(低焦虑和高回避) 、焦虑型(高焦虑和低回避)和惧怕型(高焦虑和高回避)。
近年来,国外的研究开始更多地关注在亲密关系(如婚恋)中,依恋与压力应对、负性情绪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安全型依恋的个体对压力事件的威胁性评估较低并且对于自身应对压力的能力具有比较乐观的预期,另外,他们对积极情绪记忆的提取速度要快于消极情绪记忆[3-5];回避型个体往往通过自身努力使自己远离困扰,很少采取求助他人的应对策略等[3-5];焦虑型的个体更关注自己的压力感受,并采取以情绪为中心的应对策略来应对压力,由此更加重了压力的困扰[4-6]。另有研究表明,来自亲密关系以外的压力事件或信息也可能激活依恋系统,从而对个体的认知、情绪和行为产生影响[7]。国内有关成人依恋的研究较少,探讨亲密关系以外的一般生活压力的依恋研究尤为少见。本文探讨大学生依恋对压力感及其应对策略、负性情绪的影响。
1 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采用匹配文理科、整班施测的方法,在北京六所大学(3所为国家重点大学,3所为非重点大学)各发放问卷160份,共发放问卷960份,回收有效问卷800份,有效率为83.3%。其中男生349人,女生451人;文科生372人,理科生428人;大一74人,大二418人,大三270人,大四38人;平均年龄20.5+1.5岁。
1.2工具
1.2.1自编压力感问卷 根据国内外相关研究,编制压力感问卷初稿,共18题。通过前测(样本为北京师范大学本科生185名),删去在因素分析中不符合预设维度(学业、人际和经济)的三个题目,其余题目维度划分良好,且载荷均在0.50以上。正式施测的压力感问卷分为学业压力(含学业自身、担心将来和家人期望)、人际压力(含家人关系、朋友关系)、经济压力(含目前费用、打工赚钱和经济保障)三个分量表,共15题,采用5点评定,从“1没有压力”到“5极度压力”。该问卷内部一致性信度为0.78,各分量表的内部一致性信度分别为:学业压力 0.72,经济压力 0.84,人际压力0.61。
1.2.2应对方式问卷[8] 共62题,包含6个分量表:解决问题、自责、求助、幻想、退避、合理化。每题有 “是”或“否” 两个选项,各记1分和0分。得分越高即表示该应对方式使用越多。
1.2.3负性情绪量表 包括抑郁问卷[9]和焦虑问卷[10]。均采用4点评定,总分越高表示抑郁、焦虑情绪越强。本研究中,抑郁问卷内部一致性信度系数α为0.90,焦虑问卷内部一致性信度系数α为0.89。
1.2.4亲密关系体验问卷(Experiences in Close Relationship's Inventory,ECR)[11] 由36个题目组成,分为回避、焦虑两个维度,各18题,采用7点评定,要求被试根据自己在恋爱或亲密朋友关系中的感受对每项陈述做出从“1非常不赞成”到“7非常赞成”的选择。本文根据ECR原作者提供的类型计算方法得出四种依恋类型:安全型、惧怕型、焦虑型、回避型[2]在本研究中,回避维度和焦虑维度的内部一致性信度系数α分别为0.81和0.83。
以班级为单位,在课堂上统一发放问卷,测试时间约为20分钟,被试完成后当场收卷。
1.3统计方法 进行描述性统计和方差分析。
2 结果
2.1大学生依恋类型分布
800名大学生中安全型依恋型225人,占28.1%,惧怕型216人,占27.0%,焦虑型201人,占25.1%,回避型158人,占19.8 %。
2.2不同依恋类型大学生压力感差异比较
表1显示每种依恋类型的大学生所感受到的学业压力、人际压力、经济压力在程度上具有显著差异(F=75.42、83.25、59.10、66.30,P均=0.000)。经事后检验(LSD)表明,四种依恋类型的大学生感受到的学业压力均最大(P
2.3不同依恋类型大学生应对方式差异比较
表2显示不同依恋类型大学生的解决问题、自责、求助、幻想、退避、合理化存在显著差异(P
2.4不同依恋类型的大学生负性情绪评分差异比较
四种依恋类型的大学生抑郁和焦虑问卷评分有显著差异(P
2.5依恋维度与压力感、应对方式及负性情绪的相关分析
表3显示依恋的回避维度与学业压力、人际压力、经济压力、自责、退避、合理化、抑郁、焦虑均呈正相关,与求助呈负相关,但r均较小。依恋的焦虑维度与学业压力、人际压力、经济压力、自责、幻想、退避、合理化、抑郁、焦虑均呈正相关,与解决问题呈负相关。
3 讨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800名大学生中安全型、惧怕型、焦虑型、回避型依恋各占28.1%、27%、25.1%和19.8%,这与国内外其他使用ECR量表的研究结论一致[2,12]。由此可知,虽然本研究直接采用ECR原量表的依恋类型划分方式,但其类型划分结果仍然是比较可靠的。国内外研究采用相同依恋量表所得到的依恋类型分布往往具有较高的一致性[11,12],而采用不同依恋量表(如ECR、RQ)所得的成人依恋类型分布差异较大[2],这可能是由于不同依恋量表对同名的类型采用的判断标准并不完全相同,例如ECR量表对于安全型依恋的判断标准比RQ量表更加严格和细致[2]。
在生活压力上,本研究支持了已有研究结果,即目前大学生中学业压力感高于其他生活压力感[13]。可见,在竞争形势日益严峻的今天,对未来的担忧使得大学生必须更加努力学习以争取升学和就业机会,因此学业压力也就成为他们最大的压力来源。安全型和回避型依恋个体(均为低依恋焦虑维度)的三种生活压力感都明显小于焦虑型和惧怕型(均为高依恋焦虑维度),且依恋焦虑维度与三种压力感均呈正相关。提示积极的自我模型(由于在本量表中的焦虑维度与依恋工作模型中的自我模型具有反向对应关系――即低焦虑维度对应积极的自我模型,高焦虑维度对应消极的自我模型,回避维度亦是与他人模型具有反向对应关系。因此,为了使解释更清楚明了,后文一律用自我模型代替焦虑维度,以他人模型代替回避维度。)作为应对压力的主要心理资源,可以减少各种生活压力感的强度。焦虑型和惧怕型个体所共有的消极自我模型使得他们不信任自己应对压力的能力,倾向于过度关注消极生活事件,相对放大了现实压力事件带来的压力感受。此外,这两种类型的人不仅在人际关系上感受到更多的压力,在学业和经济上也比其他依恋类型的人感受到更大的压力。提示一般的生活压力事件也同样可以激活依恋内部工作模型[14]。
在应对策略上,由于安全型和回避型依恋个体都具有积极的自我工作模型,他们比焦虑型和惧怕型个体更倾向于依靠自己的努力,使用解决问题的应对策略。焦虑型和惧怕型个体更倾向于使用自责、幻想、退避和合理化的应对策略,而较少使用解决问题的应对策略。这与已有研究结论类似[15,16]。
在负性情绪方面,本研究结果显示,焦虑型和惧怕型依恋个体在经历压力事件后感受到的抑郁和焦虑情绪显著多于回避型个体;回避型个体的抑郁和焦虑情绪显著多于安全型,也与已有研究结论类似[4-6]。但是回避型依恋个体真的就比焦虑型和惧怕型依恋个体体验更少的负性情绪么?有研究证明[14,17],回避型的个体采取去激活的情绪调节策略来压抑负性情绪,使自己远离困扰。虽然这种方式使他们对情绪的表达大幅减少了,但是被压抑的情绪并没有真正消失。已有研究者通过阈下刺激和生理指标检测到,实际上和焦虑型及惧怕型个体一样,回避型个体在压力下具有很强的负性情绪[6,17]。
总之,安全型依恋大学生的压力感和负性情绪得分最低,而惧怕型和焦虑型依恋大学生得分最高。在应对策略上,安全型依恋的大学生倾向于更多地采取积极的应对策略,如解决问题、求助;而惧怕型和焦虑型依恋的大学生则更倾向于使用消极的应对策略,如自责、幻想等。从Bowlby的理论来看,安全的依恋关系被视为一个可以帮助个体成功应对生活压力的“内在资源”。安全依恋的发展来自于早年积极的亲子互动过程。主要照顾者敏感的抚育态度使个体建立了对外界以及对自我的信任感[17]。同时这些正向经验也使个体发展出有效处理压力的能力,并在需要的时候积极向外界寻求帮助[16]。而焦虑型依恋和惧怕型依恋的人从早年不安全的依恋经验中发展出的消极的自我工作模式,使他们在面对困境时容易去夸大困难的威胁程度,认为对事件无法改变也无法控制;他们对自我的无力感、无助感,以及缺乏安全依恋关系也会使他们无法将困扰搁置一边,从而产生更多的负性情绪[16]。
虽然本研究较好地揭示出依恋和压力、应对策略及负性情绪的相互关系,但是仍然存在一些不足。首先,大学生的依恋对象正逐渐从父母转向恋人,恋爱关系是其人际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本研究压力量表中的人际关系维度并不包括恋爱关系。因此后续研究可以加入恋爱关系这一维度,从而更充分地探讨依恋与大学生实际生活压力的关系。其次,本研究只是初步探讨了大学生依恋对压力应对和负性情绪的影响,想要更清晰地揭示出依恋工作模型对整个压力应对过程的作用机制,还需要在本研究基础上增加一些变量,如认知因素、压力的情境因素等,并使用回归分析、建立模型等方法,作进一步深入地讨论。
参考文献
1 Lopez GF, Brennan AK.Dynamic Processes Underlying Adult Attachment Organization:Toward an Attachment Theoretical Perspective on the Healthy and Effective Self.J Couns Psychol,2000,47(3):283-300.
2 Brennan KA,Clark CI,Shaver PR.Selfreport measurement ofattachment. An Integrative overview.In:Simpson JA,Rholes WS, eds.Attachment theory and close relationships.New York:The Guilford Press,1998:46-76.
3 Birnbaum G,Orr I,Mikulincer M,et al. When marriage breaks up: Does attachment style contribute to coping and mental health?J Soc Pers Relat,1998,14:643-654.
4 Mikulincer M,Orbach I.Attachment styles and repressive defensiveness:The accessibility and architecture of affective memories.J Pers Soc Psychol,1995,68:917-925.
5 Mikulincer M,Florian V.Maternalfetal bonding,coping strategies,and mental health during pregnancyThe contribution of attachment style.J Soc Clin Psychol, 1999,18:255-276.
6 Mikulincer M.Adult attachment style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functional versus dysfunctional experiences of anger.J Pers Soc Psychol,1998,74:513-524.
7 Pereg D,Mikulincer M.Attachment Style and the Regulation of Negative Affect:Exploring 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Mood Congruency Effects on Memory and Judgment.Soc Pers Soc Psychol,2004,30(1):67-80.
8 肖计划.应对方式量表. 见:汪向东,王希林,马弘.编著.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增订版).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增刊):109-115.
9 刘平.流调中心抑郁量表(CESD).见:汪向东,王希林,马弘.编著.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增订版).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增刊):200-202.
10 马弘.状态-特质焦虑问卷(STAI).见:汪向东,王希林,马弘,编著.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增订版).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238-241.
11 李同归,加藤和生.成人依恋的测量:亲密关系经历量表(ECR)中文版.心理学报, 2006,38(3):399-406.
12 金艳,唐日新.大学生依恋类型与抑郁和幸福感的关系.社会心理科学,2007,22(1):163-165.
13 王成义.大学生压力状况的调查研究.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5,13(4):311-314.
14 Shaver PR,Mikulincer M.Attachmentrelated psychodynamics.Attach Human Dev,2002,4(2):133-161.
15 Fraley RC,Shaver PR.Airport separations:A naturalistic study ofattachment dynamics in separating couples.J Pers Soc Psychol,1998,75:1198-1212.
一、 引言
随着社会发展和改革的进一步推进,用工双轨制的弊端逐一显现,特别是体现在非在编员工的管理上。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非在编员工的招聘逐年规范,在人员素质、工作能力以及承担的实际工作责任等方面,都与现有在编员工越来越接近。然而,由于体制上的滞后性,非在编员工与在编员工在政治待遇、经济待遇和社会地位待遇上都存在着较大差异。面对目前用工双轨制中存在的如此种种情况,非在编员工对自身的群体定位做出了较低甚至负面评价,产生了对自身身份的消极态度。并且,这种由于群体弱势地位导致的消极情绪,极大地影响了其工作表现。根据已有研究,员工身份差异对员工绩效的负面影响具体表现在非正式员工离职率高、两类员工劳动关系的对立(姚先国,1992)以及影响员工满意度和工作积极性(陶厚永、刘洪,2009)等方面。随着非在编员工数量的逐渐增多,担任的职位也越来越重要,如何应对和解决非在编员工对于自身群体的消极态度以及由此产生的工作表现不佳等问题,已经成为用工双轨制组织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员工管理问题。
本文认为,用工双轨制中非在编员工管理的种种问题,皆起源于该群体的编外身份,其实质可被归结为非在编员工的社会身份认同问题。用工双轨制中的非在编员工正是在与在编员工的群体比较中,产生了对自我群体的消极评价,从而产生了社会认同威胁,并带来工作绩效不佳等问题。目前,对于用工双轨制组织中非在编员工认同威胁的解决方案主要是靠非在编员工采用个体自发应对策略,如努力获取编制身份,或者直接离开组织,转入其他不存在用工双轨制的组织中。但是这种个体策略存在明显的机会少和成本高的缺陷。根据社会认同威胁管理理论,在面对社会认同威胁时,与个人应对策略同时存在的,还有群体应对策略。因此,存在用工双轨制的组织如何积极主动地通过引导非在编员工,采取相应的群体应对管理策略来缓解认同威胁,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二、 非在编员工社会认同威胁的内涵
1. 社会认同威胁的理论内涵。社会认同威胁的概念根源于社会认同理论,为英国学者Tajfel在20世纪70年代创立。根据Tajfel的定义,社会认同可以被定义为“个体对自己作为某个(或者某些)社会群体成员身份的认识,以及附加于这种身份的评价和情感方面的意义”。社会认同理论认为,社会认同虽然仍属于“个体自我概念的一部分”,但它是个体基于社会比较对自身身份的认知,以社会群体作为参照,建立在群体分类和比较的基础上。更重要的是,在与外群比较的过程中,各群体成员都将自身的身份都与积极或者消极的价值内涵相联系。通常而言,在群间比较时,优势群体会产生积极的正面认同,同时能够提升和维持其作为优势群体的良好感觉。但是对于弱势群体而言,他们获得的是一种不利或者劣势的群体地位,无法满足其积极社会认同的需要,从而就会导致“消极的社会认同” (王沛、刘峰,2007)。社会认同威胁讨论的正是这种所谓的消极社会认同。也就是说,一旦缺乏了正面积极或者可被接受的社会认同,个体就会陷入困境,从而感受到社会认同威胁。
关于社会认同威胁的定义并没有一个统一的内涵,但是普遍被接受的定义是指“在社会比较的情况下,由于群体地位的差异,某一群体的个体在认知和情感上,对自我和所属群体身份的不承认,以一种悲观、颓伤的心态看待本群体的一切,对本额群体的地位、文化、习俗等充满了自卑,在心理上产生一种疏离感、剥夺感和自卑感等,其结果将导致对该群体的不信任和缺乏社会归属”(王沛、刘峰,2007)。具体而言,社会认同威胁的来源主要有三个方面:①对于某种身份价值的贬低。这种威胁来源于群际之间的差异以及群内成员对于外群成员价值进行较低评价的倾向性。当然并不是所有对于身份价值的贬低就直接导致认同威胁,只有持续的并延续到将来的价值贬低才会带来认同威胁。②对于某种身份与其内涵联系的潜在否定。每个群体身份的认同都与一定的含义相联系,由此构成认同的内涵。一旦该含义被认为与该身份认同不再相关或者将来不再相关,就会造成认同威胁。③对于某种身份实现的限制或阻止。当个体觉察到由于某些事件的发生,他现有的身份不再能够维持或持续的时候,认同威胁也会由此产生(Petriglieri,2011)。
2. 非在编员工的现实社会认同威胁。目前存在用工制的组织中,其非在编员工的认同威胁主要是指该群体员工通过与在编员工群体进行对比,在政治待遇、经济待遇和社会地位上分别都处于劣势地位,从而对自己的群体价值以及嵌入在群体中的个体价值产生怀疑以及负面的情绪,从而产生对其非在编身份的认同威胁。针对这种编制身份的认同威胁主要属于上文提到的认同威胁来源的第一类,具体表现形式有以下三种:
(1)职业生涯发展阻碍带来的认同威胁。对大多数用工双轨制组织而言,特别是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其职位选拔的前提条件是只针对在编员工,其次才是考虑个体素质和能力。因此,对于非在编员工而言,他们就难以制定出相对清晰的个人职业发展规划,缺少就业的安全感和满足感,造成大多数人的态度是要么抱着“转正”的期望苦苦等待,要么抱着“破罐子破摔”的态度勉强应付。
(2))薪酬福利偏低带来的认同威胁。由于非在编员工的薪酬来源不是国家统一拨款,因此其薪酬福利主要取决于其所在组织的分配政策与资金充裕情况。在某些组织中,在编员工的基本工资和绩效工资基数都要高于非在编员工。在另一些组织中,虽然通过单位内部补贴的形式将在编员工和非在编员工的现金工资收入拉平,但是在社会保障如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方面仍存在较大差异。此外,在编员工还可以享受房屋、旅游等很多方面的隐形补贴。这种明显的同工不同酬的现实,给大多数与在编员工从事着相同工作和岗位非在编员工带来强烈的不公平感。
(3)社会地位不被认可带来的认同威胁。根据我国现在的用工规定,若要解除在编员工的劳动关系,程序严格繁琐,并且必须提供非常充分确实的理由和证据。因此,在编员工就业关系稳定,具有天然的优越感,认为自己是组织真正的主人翁,相应的社会地位也很高。而对于非在编员工而言,属于普通劳务聘用关系,不是企业的真正成员。由于缺乏就业安全感,他们对组织缺乏归属感和认同感。
三、 非在编员工社会认同威胁的负面影响
1. 认同威胁造成在编与非在编两类员工工作关系紧张。非在编员工在长期与在编员工的群体比较中,由于经济待遇、政治待遇以及社会地位上存在较大差异,因此会产生对自身群体的不认可,并且对在编员工身份产生羡慕但是并不认同其公平性的复杂感受。另一方面,某些在编员工也在与非在编员工的群体比较中产生优越感,在对待非在编员工时,或者抱以同情,或者报以高人一等的态度。两类员工由于认同差异带来的感受差别,造成了他们虽然在同一组织甚至同一团队中工作,但是个人感情上存在较大的疏离感,造成工作关系淡漠甚至紧张。
2. 由于缺乏归属感与公平感,非在编员工对组织的认可度很低,离职流失率很高。该现象在一些教育以及卫生等类别的事业单位中表现的更为突出。例如,最初办理人事聘用的医护人员,相当一部分已经取得了中级以上职称,走上关键岗位,成为各个专业的业务骨干。尽管单位采取了很多措施弥补他们在人事聘用关系上的损失,竭力靠感情留人,但根本的编制问题难以解决,人才流失率仍然很高,造成技术员工的后继无人。
3. 对于继续留任的非在编员工而言,由于各种待遇上的差异,也导致这些非在编员工存在不同程度的工作积极性较低,缺乏上进心等问题。同时,由于非在编员工通常处于组织基层,没有话语权,因此也很难发挥主观能动性去面对和解决工作中的问题,造成工作难以完成等组织绩效不佳的现象。
四、 非在编员工的社会认同威胁应对策略管理
1. 社会认同威胁的应对策略分类。一旦弱势群体成员感受到社会认同威胁时,他们往往会采用各种方式努力改善其群体地位,试图通过重塑积极的、有价值的社会认同,从而改变其消极的社会认同。学者Van Knippenberg (1989)首次提出认同管理策略(Identity Management strategies)的概念,抽象性地概括出弱势群体成员应对消极社会认同的反应(钟华,2008)。一般认为,社会认同的应对机制一般包括三种,即自我流动(Individual Mobility)、社会创造(Social Creativity)和社会竞争(Social Competition)。自我流动是指个体采取尝试离开群体,进入优势参照群体的过程。社会创造是指当群体间关系的现状是合理并且可以改变时,弱势群体的成员所采用策略。这种策略包括选择其他的比较维度、重新评估现在的比较维度的价值等。社会竞争则是指当群体间的边界被认为是固定并且不可渗透时,弱势群体成员用集体行动进行直接竞争,并且现有制度的较为激烈的群体行为(王沛、刘峰,2007)。
2. 非在编员工的个体应对策略。针对非在编员工的认同管理危胁,应该采取相应的应对策略。目前较为普遍的是非在编员工自发采用的个体应对策略,主要通过内部渠道或者外部渠道两种形式来实现。①内部渠道主要是指非在编员工通过正式渠道,在原本工作的组织中获取编制身份,从而离开本群体,加入优势群体,解决认同威胁的问题。例如,中小学的人事教师在工作一定年限之后,如果工作表现良好,就有资格参加统一的考试,一旦通过,就可以获得编制身份。但是由于事业单位正处于改革时期,编制数量极为有限并且逐年减少,这种策略的有效性和可推广性也受到极大限制。②外部渠道主要表现为非在编员工离开现在工作的组织,加入不存在用工双轨制的新组织,从而获得公平性,解决认同威胁。例如,很多公立医院的专业技术人才,由于长期不能解决编制身份,从而选择加入一些考核机制更加公平,待遇更加合理的私立医院。但是由于该类机构的经营稳定性较弱,职业发展平台也较为狭窄,因此也很难成为非在编员工的首选。
3. 组织引导下的非在编员工群体应对策略。由此可见,由于短期内非在编员工的认同威胁的客观依据,即编制身份的差异不可能完全消除,而非在编员工的自发个体应对策略也存在着种种缺陷。在这种情况下,存在用工双轨制的组织应该积极采取集体应对策略来对非在编员工的社会认同威胁进行管理,有导向性地对员工进行认同引导。根据社会认同群体应对策略中社会创造的相关理论,组织可以从弱化编制身份作为群体评价维度的重要性、强调其他更加公平性的群体比较维度以及为编外人员创造某种新的积极身份等方面来进行有效引导。
(1)弱化编制身份作为群体比较维度的重要性。虽然形成于计划经济时代,编制身份的观念在人们的观念中,特别是用工双轨制组织的员工观念中依然根深蒂固。员工陈旧思想观念的转变需要一个过程,这个过程更多地需要组织宣传、靠舆论的积极引导。特别是当前国家正在大力推行事业单位改革,按照“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制度”的总体思路,对在编员工采取自然减员方式,让编制逐步退出历史舞台;同时,对非在编员工实行全员聘用管理,在岗期间与在编员工在职称评聘、岗位设置、工资待遇、干部提拔等方面采取相同政策,逐步实现两类员工在政治与经济待遇上的完全统一。存在用工双轨制的组织,应该抓住这个改革契机,在员工中进行一种思想导向,让员工意识到所谓编制身份只是短期内的现象,将来一定会退出历史舞台。
(2)强调其他更加公平性的群体比较维度。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用人制度,是按单位性质和人员身份进行分类管理的。一个人以什么身份进入事业单位,其实际地位、享受的工资待遇、奖励惩戒措施等也就随之而定,一般很难改变。这种状况严重影响了人才的成长,束缚人才积极性、创造性的发挥。因此,组织应该建立和强调更为合理和公平的考评标准,从而建立科学的绩效考核体系。例如,事业单位职务任用过程中,实行竞争上岗,运用竞争激励的方式,建立淘汰退出机制。通过职务聘任竞争上岗,打破编制身份的束缚,促成了所有员工在组织内部能进能出、能上能下机制的形成。这一措施,将使得原有的在编人员群体产生危机感,最终形成“鲶鱼效应”,使整体工作效率得到提高。
(3)为非在编员工创造某种新的积极身份等方面来进行有效引导。目前非在编员工的主要群体是一批具有较高学历和较强工作能力的中青年员工。他们通常在组织中都担任着核心技术骨干或者后备技术力量的角色,承担着组织中重要的工作职责。针对非在编员工主体的这些特点和身份,组织可以创造性地重新为其定义一种身份,如赋予其新的称呼为“新生代员工”,突出该群体员工能力强、素质高以及发展潜力巨大等特点,为其设计清晰的职业发展路径等,赋予该新身份积极和有价值的意义,从而削弱甚至抵消非在编身份为该群体带来的负面感受。
五、 结语
尽管用工市场化以及事业单位改革已经被提上议事日程,但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用工双轨制仍将存在。因此,非在编员工的社会认同威胁仍是一个不可避免的现实问题。目前较为普遍的是非在编员工自我采用的个体策略,主要表现为离开本群体,获取编制,成为在编员工。但是由于编制数量极为有限,这种策略的有效性和可推广性也受到极大限制。在新时期背景下,人力资源管理强调以人为本,把员工看作是一个追求自我实现、能够自我管理的社会人。因此,用工双轨制组织应该注意并且重视到非在编员工的社会认同威胁,积极地通过组织设计的群体策略,运用舆论导向弱化编制身份的优越性、引入更为合理的绩效评价和职位聘用机制以及创造性地为新生代员工赋予更为积极的身份等措施,来引导非在编员工弱化对自身群体的不认同以及自我贬低的心理状态,从而使其能够更好地实现自我,调动工作的积极性,产生组织认同和承诺,将个人的发展与组织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
参考文献:
1. Jennifer Louise Petriglieri, Under threat: responses to and the consequences of threats to individuals' identities.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2011,36(4):641-662.
2. 王沛,刘峰.“社会认同理论视野下的社会认同威胁”.心理科学进展,2007,15(5):822-827.
3. 贾林祥.“社会认同:和谐社会构建的社会心理保障”.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7(4):143-147.
4. 管健.“社会认同复杂性与认同管理策略探析”.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96-102.
5. 陶厚永,刘洪.“何种用工制度更具合理性效率”.中国工业经济,2009,(1):117-129.
6. 张莹瑞,佐斌.“社会认同理论及其发展”.心理科学进展,2006,14(3):475-480.
指出“就业是民生之本,是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涉及改革发展稳定全局的大事。”在多变的就业形势中,毕业生融入社会找工作属于一个网状结构,任意某种形式的变化,都会引起一定程度的就业形势变化;因此,就业作为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一环,大学生就业形势就成为了引起争议最多的话题。
一、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现状分析
1、宏观就业形势低迷,产业结构不平衡,造成毕业生供需矛盾
受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2012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量是从1999年以来经济增速的最低值,而经济增速放缓直接导致劳动力需求不足,特别是产业结构和供需矛盾异常严峻,因我国每年新增就业岗位有限,大多数企业在发展期间紧缺高技术型人才,毕业生在实践方面的能力还存在不足,势必造成市场供需矛盾,增加毕业生就业难度。
同时,市场就业环境产业结构的供需矛盾表示的不仅仅是数量上的供过于求,更是结构性方面的供过于求;我国当今也越来越往知识、技术密集型发展,社会需求越来越向重点院校高学历、高技能水平集中,造成了毕业生就业形势不平衡。
2、用人单位追求高素质,抬高就业门槛,缺乏与高校的有机对接
为了应对经济危机,用人单位更加重视本单位的经济利益和社会效益;企业在招聘时通常会采用比较保守的紧缩财政的发展战略,减少人力资源补给量的同时,还要应对毕业生的经验障碍,因此许多应届毕业生往往因缺少实际工作经验、创新实践能力匮乏而难以落实工作。
中石化一些二级单位为了企业整体的绩效,提高选才标准,还取消了部分原定的校园招聘活动,在宏观形势低迷的形势下,高校毕业生承受着市场需求萎缩的巨大压力。[1]而造成此类事情的根源还要从高校与用人单位的有机对接说起,高校培养的毕业生“同质化”,即便目前我国高校都在开设职业生涯设计和就业指导方面的课程,但大多数学生学习它仅仅是为了修学分,而没有把它们真正作为一种适应社会需求的必要的知识与能力来对待,[2]势必造成毕业生就业难、企业紧缺专业性人才这种两极化情形。
3、毕业生找不到准确就业定位,就业观念存在偏差
就业观念偏差是近些年困扰毕业生就业的一项主要问题,当今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往往就业心态浮躁,不愿从事基层性工作,而暂时又无法胜任技术性强、技术要求高的职位。据调查,42%和30%的毕业生首选地为大中城市和沿海开放城市,愿意去边远省区的学生微乎其微。
另外,现今大学毕业生仍不能看清自身能力及个人优势,不能完全严格要求自己,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都相对薄弱,不能为企业创造效益,不顾自身条件对薪水待遇要求较高,都是导致毕业生难就业或是难以找到心仪的职业的重要因素。
二、提升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的应对策略
1、认清形势,转变观念,树立“先就业后择业”就业观
十报告中指出,要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必须做好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就业工作。从毕业生自身来看,在社会中成熟和完善对自我的认识,在有经济、有保证和对社会认识成熟的前提下择业是实现自身价值的先决条件。
从高校看,要根据市场需求调整专业结构设置,专业设置是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连接社会和个人需要与教育供给的制约点。因此,学校应结合社会需求和自身条件,科学地开设专业和调整不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专业。[3]
从人力资源保障看,要健全人力资源市场,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同时,与高校和用人单位联合建立高校毕业生人才信息库和用人单位信息库,实现求职者和单位无缝对接,缓解就业难问题。
2、拓展思路,跨专业尝试,在创新中开阔视野
据相关数据显示,全国历届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对口率最高仅在三成左右,即便高校根据市场需求,有针对性的调节不同学历、学科专业招生数量,及时进行结构的再调整,仍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毕业生就业专业不对口问题,因此,调整毕业生跨专业就业心态就显得尤为重要。
创新往往是一个国家发展的源动力,跨专业尝试也同样是将各领域思想集思广益的途径之一,在求职过程中结合当前自身所具备的素质和优势,找到自己存在的差距,那样更具有针对性的找到企业制度或规划中的不足去改善,为企业带来更高的效益。
3、提高安全意识,防范就业陷阱,提升就业能力
求职中不可忽视的陷阱涉及很多领域,招聘会陷阱、职业中介陷阱、高薪陷阱、合同陷阱、押金陷阱……但不论哪种就业陷阱,都是利用毕业生求职心切、经验不足的特点,榨取他们的钱财和劳动力。
作为对社会的合同制度还不够了解的仍处于社会弱势群体的大学毕业生,掌握劳动法规和相关政策,时刻提高安全意识,加强与公司各方信息的沟通,构建毕业生与雇主之间联系的桥梁,[4]多层面了解公司情况,清醒地择业,合理利用就业协议书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显得尤为重要;另外,学生应提高自身职业技能,缩短学生到雇员角色的转换,[5]对决定自身职业生涯的主客观因素进行分析、总结和测定,才能确保涉世不深的毕业生利益不受损害。
4、理性分析,合理自荐,点滴积累完善自我
据统计,高学历人才在全体毕业生中所占比例较小,但企业对中专以下、大专生和中专生需求占总比例最大,因此,在实际应聘中,实际操作能力往往比良好的技能更具优势,毕业生虽经验普遍不足,但良好的学习态度,严谨谨慎的做事风格就成为成功应聘良好职位的重要筹码。 因此,毕业生应树立“行行可建功,处处可立业”的就业观念,努力提升自身素质,变挑战为机遇,抓住机遇顺利实现就业,及时消除那些不合时宜的、不切实际的、影响求职就业的陈旧观念,准确恰当地进行就业定位。
只有学会着眼于实际,改变和提升自身潜能、理性分析、合理自荐,将在学校里所学的理论知识更快更多的应用到工作中去,发挥最大效益,从基层做起,对企业细节有个全面审视,作出科学性的决策方针,才能面对随时可能改变的市场形势、就业形势、市场需求体制。
【注 释】
[1] 孟建民.论新形势下一般院校毕业生就业问题与对策[J].中国大学生就业,2013(6)38-41.
[2] 郑晓坡.浅谈当前我国毕业生就业现状、问题与对策[J].大学教育,2013(1)75-77.
[3] 张红慧.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现状及对策初探[J].老区建设,2013(2)51-53.
[4] 张莹.云南省大学毕业生就业的现实思考与对策研究 [J].昆明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2003(4)1-78.
[5] 党竹青.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政策与出路探析[J].中国成人教育,2012(1)46-48.
【作者简介】
张 雪(1982-)女,辽宁省阜新市彰武县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F1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1)45-0124-02
1 水路运输经济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建设资金压力仍然很大
水路运输基本设施规划建设任务繁重,资金需要不断增大,资金供给能力不够。目前,新开工项目很多重点项目建设迅速,灾后恢复重建目标需要提前达成,均要对水路运输根本设施建设提出了新要求,加剧了资金投入压力。
1.2 行业稳定与安全生产压力加大
当前,城市水路运输经济不稳固因素还较多,行业监管责任重大。根本设施建设安全生产任务艰巨。当前新开工项目显著增加,尤其是在建设水路项目中,深水海上运输项目增加,工程条件繁杂、技术难度加大。事故隐患和风险势头有所加剧,安全生产态势依然严峻。
1.3 企业经营仍不乐观
虽然2011年宏观经济整体起稳向好,但金融危机等因素对水路运输业影响还比较明显。水路运输企业面临需求降低压力,航运和港口企业经营效益出现不同程度下滑。
1.4 货源不足是影响水路运输经济发展关键
在多方努力、多途径发展经济条件下,航运业获得长足进步,但货源不足问题仍是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内严重制约其发展关键因素。所以,增加货源是推动水路运输经济发展的重点和基础,是转变水路运输经济发展长期滞后根本所在。
2 进一步加强水路运输经济的策略
2.1 迅速落实中央新增投资计划,加快项目前期工作
当前,中央新增百亿元资金用在加快国家水路运输建设和加快经济长足发展,并迅速派出督查组深入项目一线,督促地方强化资金监管,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新增投资发挥扩大需求、带动有关产业发展和推进就业积极拉动作用。为落实好国家加快根本设施建设需要,有关部门积极推动重点项目前期工作。当前,进一步推进水路运输重点建设项目立项和具体审查工作,特别是省际间国家水路运输项目。同时,加强对地区水路运输经济建设投资补助力度,有力推动水路运输经济建设。水路运输建设如今已完成投资数百亿元,同比增长31.2%。还需要坚持实施大企业进入、大项目带动战略,加强对大企业引进力度,采取大项目进入,在带动地区水路运输经济社会发展同时,实现港口货物吞吐量快速增长,拉动海路运输经济发展。
2.2 积极贯彻国家产业振兴规划,及时出台行业应对策略根据水运业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严重实际情况,相关部门颁布了强化水运价格监督协调、加强重点领域运力调控、扶持港航企业渡过难关等推动水运业稳固较快发展的应对策略。制定《关于进一步推动公路水路交通运输业稳固较快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出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优化交通运输组织、调整交通运力结构、强化和改进运输市场监管、推动节能减排、强化运输市场监测解析、改善政策法规体系、强化安全生产监管等八项主要策略,进一步推动水路交通运输业稳固较快发展。为贯彻落实和交通运行密切关联的船舶工业、物流业等振兴规划,有关部门需按要求及时将涉及交通行业工作任务采取分解落实。一是联合相关部委研究支持对燃耗超标营运船舶退出市场经济补偿策略,将节能省油船舶纳入国家激励运行范畴内。二是落实长江干线船型标准化中央引导资金策略和实施方案,进一步探究无船承运业务保证金的保险和担保替代制度。三是探究确保基础设施、信息平台、运输组织、政策扶持等交通行业推动现代物流业发展重要领域,制定推进厢式运输、甩挂运输等优化道路运输策略,探究促动邮轮产业发展、优化现代航运集疏运系统等策略,组织召开全国推广邮政发展农村物流经验现场会,积极推动农村邮政物流推进。
2.3 积极推进交通运输结构调整,促进行业发展方式转变(1)在推动结构调整方面
一是优化交通根本设施构成。启动水路运输建设工作,并在建设时序上优先安排,在资金保证上予以照顾。二是根据内河航运发展缓慢结构性矛盾,积极取得国家预算内资金用于长江黄金水道建设,与沿江省市联合签署《关于合力推进长江黄金水道建设若干意见》。三是推动运输装备构成整改。调整财政部安排中央引导资金,启动长江干线尤其是三峡库区船舶标准化工作,落实农村老旧渡船更新改造中央补助资金。支持交通运输企业依照国家激励老旧船舶报废更新和强制淘汰单壳油轮策略,加快船舶更新改造。
(2)在推动交通发展方式转变方面
一是推动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工作。实行营运船舶燃料消耗量准入体制,拓展运用先进节能技术和装备,快速修定营运船舶技术状况准入退出技术标准。二是推动交通科技创新系统建设。加快交通运输行业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家工程中心培育建设,开启交通科技信息资源共享监管平台试点工程,推进深水码头泊位建设技术、重大装备制造技术及新型建筑材料研发和成果推广应用。三是加快交通运输信息化建设。制定交通信息基础数据元标准系统,改善交通信息化标准系统,提升业务运用体系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水准。
(3)在统筹城乡交通运输协调发展方面
一是实行区域交通差别战略,提升水路运输经济补助水准。二是探究创建区域交通一体化机制。先后建立长三角、京津冀等区域交通一体化协调机制,在水路运输联网收费层面进行有益性体验。三是积极落实中央惠农策略。调整改善鲜活水产品绿色通道策略,针对合规船舶免收船舶相关费用。四是展开统筹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试点工作,实行交通建设各项工程。五是探究创建水运公共财政补贴体制和水运成品油价税补助支持资金监管体制,推动城乡水运网络有效衔接。
总之,我国宏观经济回升向好势头日渐显著,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明显提升,发电量止跌回升,城镇固定资产投资有较高增长,社会消费品零售增幅提高。随着宏观经济运行中积极因素不断增加,相关部门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所制定并实施一系列政策措施效应不断释放,未来交通运输经济总体上将呈稳固向好发展趋势。目前,交通固定资产投资将实现较快增长,根本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快,水路运输经济有望好转,规模以上港口货物吞吐量小幅增长。
教育部原部长周济在2009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上强调:依托网络,加大力度,为毕业生提供丰富、便捷、高效的就业指导和信息服务。这对加强网络时代的高校就业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21世纪中国已加速步入网络时代,网络使信息传播方式发生了深刻的变革,并对人类社会的生活、生存方式和价值取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统计,截至2012年12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5.64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2.1%,网民数量已经处于高位。高校是高层次人才的聚集地,是应用和普及网络的先锋队和主力军,各高校都建立了自己的校园网并将其作为学校工作的重要载体和自我宣传的重要窗口,网络已成为当代大学生获取知识、观察社会、了解信息、塑造自我的重要平台。面对这一新的形势给高校就业工作带来的新机遇和挑战,网络时代加强就业工作的应对策略无疑已成为各高校必须研究探索的重大课题。
一、网络普及给高校就业工作带来的新机遇
1.网络为高校就业指导服务工作提供了新平台。随着网络在高校的普及和不断发展,高校纷纷建立了自己的就业网站,传统的就业工作模式随之发生改变,高校通过网络开展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已经成为就业工作的主渠道。高校通过就业网站平台,设立政策与法规、指导与服务、求职与招聘、优秀毕业生推荐、招聘会、职业测评与教学、就业调查与分析、就业论坛等多个板块;开发或购买相配套毕业生信息查询系统、用人单位信息查询系统、学生个人求职简历自助系统、用人单位招聘信息自助系统,职业测评系统等。[1]这不仅使就业信息的传播更为全面、快捷、高效,而且也使就业信息的收集、传递、利用和管理实现了信息化,提高了就业工作质量和服务水平。
2.网络增强了就业信息传播的时效性。众所周知,以往高校就业信息的传递速度慢、覆盖面窄、手段单一、渠道不畅,导致大学生在求职择业过程中往往面临着信息资源匮乏、就业信息不对称的困扰。而在网络时代,网络信息传播具有实时、海量、开放、超时空、覆盖面广等显著特点,大学生利用网络进行信息检索,及时掌握就业信息,从而掌握了主动权。同时高校就业部门也可以利用QQ群、邮件、飞信、移动信使等网络信息平台的群发功能及时就业信息,为大学生和用人单位提供信息服务,不仅增强了就业工作的时效性,而且提高了就业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3.网络可以有效解决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的瓶颈问题。我国的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起步较晚,存在着“内容简单、形式单一、缺乏连贯性、系统性、师资队伍不过硬”[2]等许多不足之处,不能满足大学生的实际需要。网络资源的高度共享性和开放性,既有利于学生轻松自如地在信息海洋中获取所需的各种就业信息,也有利于从事就业指导教育的教师实时更新教育资源库,丰富教学研究内容。高校利用网络信息平台开设就业指导教育网络学堂,为大学生提供专业、系统、权威、实用的就业指导教育,不但能够为学生供连续性的就业指导,而且也可以解决高校就业指导教育的硬件资源和师资队伍资源两大瓶颈问题,降低师资特别是兼职师资成本,克服硬件资源局限。
4.网络满足了大学生的个性化就业需求。为大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就业指导服务,切实解决大学生的实际困难,这是当前高校就业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网络具有的便捷、高效、信息海量、覆盖面广等特点不仅能够为大学生提供专业化、个性化、全程化的就业服务,而且还能充分满足学生个性化、自主化的学习、咨询、测评等服务需求。有就业心理问题的学生利用网络隐蔽性和开放性的特点在就业社区的讨论和交流中接受老师和学生的鼓励与引导,化解在就业过程中遇到的一些如自卑、焦虑和依赖等心理问题,从而实现就业心理成熟。
5.网络有利于对大学毕业生加强就业管理。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为高校就业工作提供了科学管理的新平台,采用计算机对毕业生信息和用人单位信息进行网络管理,采用系统操作实现数据的统一、规范、准确和及时,大大提高了就业工作的效率。通过网络可以对每个毕业生的信息进行录入、修改、查询等,便于学校对毕业生信息的日常管理和维护,也可以对学校毕业生生源分布、专业分布、就业状况等进行分类分析和统计,为学校了解就业状况、制定教育教学改革政策提供依据。通过网络上传就业数据,可以确保其完整性、准确性和时效性,实现了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无纸化管理。[3]
二、网络时代高校就业工作面临的挑战
1.不良就业信息的冲击加剧。网络是一把双刃剑。信息网络化为高校就业工作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使高校的就业环境更为复杂。网络的开放性和隐蔽性使网络上精华与糟粕并存,容易导致一些分析、判断、辨别能力较弱大学生误入歧途,特别是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利用大学毕业生急于就业的心理,在网络上宣扬拜金享乐主义思想,虚假信息,欺骗一些学生上当受骗。
2.高校就业指导教育的单向性和权威性受到了挑战。长期以来,高校就业指导教育的最大特点就是单向性和权威性。在网络时代,网络的出现打破了这种状况,网络信息传播的交互性和虚拟隐蔽性使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自由选择信息,自由发表自己的观点,自由表达自己的意愿,和他人进行充分沟通和交流,从而使教育者的社会权威逐渐削弱。
3.高校就业部门管理网络媒体的能力建设有待加强。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及其在各个领域的广泛运用,网络已经遍布高校校园,高校就业工作的信息化、网络化势在必行,这就要求高校就业部门必须加强对网络媒体的管理能力和运用能力。然而,对于网络,目前高校就业部门管什么、如何管还有待大力研究探索,就业工作人员的素质还有待提高,更为突出的问题是高校就业就业网站大多流于形式,缺乏必要的交互性,站点维护不完善,信息资源更新缓慢,内容过于简单,对学生没有吸引力,以致访问量较低,覆盖面窄,实际效果不佳。上述情况说明,高校就业部门运用网络开展就业工作的能力还有待提高。
三、网络时代加强高校就业工作的应对策略
1.加强高校就业工作的信息化建设。一要建立专门的就业工作网站,就业网站要以服务全校师生为宗旨,以发挥教育功能和服务功能为主要任务,利用校园网的强大信息平台优势,不断更新就业教育内容和拓展就业途径,提高访问量,为高校就业工作提供优质的网络信息服务。二要开发和应用高校就业工作信息化软件,实现办公自动化和电子管理,创新就业工作方式方法,提高就业工作效率,推进高校就业工作现代化。三要探索网上就业指导课程、远程就业面试、网上就业咨询等高校就业指导教育新模式,利用网络不断完善大学生就业工作体系。
2.培养适应网络时代高校就业工作需要的指导队伍。要适应新时期高校就业工作的新要求,培养建立一支既懂理论、熟悉业务,又精通计算机网络技术、擅长从事网络就业工作的队伍。要加强就业工作条件建设,逐渐加大就业工作进网络的资金支持,不断发展和完善校园网络硬件的设施和装备,确保就业工作人员必须要拥有电脑和网络。高校就业工作人员在学习就业的相关理论知识的同时,要高度重视和不断加强现代网络信息技术的学习和运用,为网络时代加强高校就业工作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和人才保障。另外,还要加强一些心理学、咨询学、社会学等专门人才的引入,加强个性化就业指导的广度和深度。[4]
3.健全网络就业工作制度。一要建立健全网络信息制度。要按照实时、准确、便捷、高效的要求,把信息服务摆在就业工作的突出重要位置,健全网络信息收集和处理机制、就业信息网络实时更新机制,注重通过网络提供个性化、深度信息服务,充分发挥网络在就业工作中的实效性。二要建立健全网络信息处理和反馈制度。就业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对大学生反映的问题,应该及时处理和回复,将信息处理和反馈工作制度化。三要建立健全网络信息安全制度。要成立网络就业信息安全工作机构,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及时应用和更新网络信息安全技术手段,加强网络就业工作安全知识培训,严格管理,把好审查关,确保就业信息的真实可靠性,不断提高应对就业网络系统受不法分子攻击和破坏的能力。
参考文献
[1][4]王庆波,等.高校就业工作的创新研究[J].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8(2).
[2]王浩.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改革探讨[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6(14).
1 皮具行业概述
皮具是由皮革面料和非皮革面料加工制作的箱、包袋、手套、票夹、皮带及其他皮件所组成。我国皮具行业无论从出口创汇、还是为国家增长积累、丰富轻工市场、解决劳动就业等方面都作出突出的贡献。但是,随着全球化竞争的日益激烈,我国皮具行业的现状及应对策略越来越应得到相关从业者及政府部门的重视。
1.1 皮具行业及其产品介绍
皮具行业又称皮件行业,包括箱包、手袋、票夹、手套等小皮件制品。近二十年来,随着代用材料的问世与发展,各种代用材料进入了皮具行业,取代了部分皮革面料,因此,目前皮具已成为广义的概念,也就是说皮具行业不仅包括用天然皮革材料制作的箱包、手袋,同时也包括用代用材料制作的箱包、手袋、小皮件制品等。
1.1.1 我国皮具行业规模
据2002统计,我国皮具行业有企业近6000家,具有一定规模的企业2000多家。从业人数30万人,产品销售收入279亿元,利税总额14亿元(占皮革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利税总额的14%,仅次于皮鞋和制革行业),革皮包袋产量为8亿多只。企业的经济类型,三资企业数量占规模以上皮具企业总数量的49%,其他企业数量(民营、股份制等)占40%,集体企业数量占10%,国有企业数量仅占1%。
1.1.2 国内皮具产区分布情况
我国皮具企业主要分布在广东、河北、辽宁、浙江、湖南、内蒙古等地。其中前十大革皮包袋产区的规模以上企业的革皮包袋产量占全国规模以上企业革皮包袋总产量的99.9%,其中广东省是我国最大的革皮包袋生产省份,占全国规模以上企业革皮包袋产量的65.3%,其次是浙江省,占15.1%。
1.2 皮具行业的重要性
在我国皮革行业约1.6万家年销售收入达到500万的规模企业当中,皮具企业占到二千多家,从业人员超过30万。据2003年统计,皮具行业利税总额仅次于皮鞋和制革行业,占皮革行业主要商品出口总额的30%以上,自2003年全行业出口73.7亿美元首次超过皮面皮鞋后,皮具行业出口创汇连续两年位居皮革行业第一位。皮具行业无论从出口创汇,还是为国家增长积累、丰富轻工市场、解决劳动就业等方面都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因此,我国皮具行业的现状和发展策略不容忽视。
2 目前皮具行业存在的问题
虽然皮具行业给我过带来了很多的优势,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是我们在看到中国皮具行业取得成绩并获得一定竞争优势的同时,不能忽视目前影响和制约国内皮具行业发展所存在的诸多不足。
2.1 盲目投资重复建设现象严重
我国皮具产业的现状是高端产品不足,中档产品有待提高品质和质量,低档产品过剩,大部分企业都主要投资生产低档产品。另一方面,皮具企业也存在着规模扩张土地供应不足、民营企业融资不畅、资金缺口较大的困境。
2.2 行业整体素质不高人员短缺和跳槽现象严重
皮具行业脱胎于小工业、小作坊生产,国营企业中的管理人员多为工农干部,在近二十年新兴的乡镇及民营企业中,也是以农民为主的企业家。近几年涌现的合资企业,虽为这个古老行业增添了新的生机,但总的来说,皮具行业的职工队伍文化水平偏低,人才匮乏。据有关资料显示,目前皮具企业大专以上管理人员占职工总数不足5%,产品设计人员占职工总数不足1%。而国内知名品牌企业中管理人员占员工总数的10%,技术人员占员工总数的6%。
2.3 传统管理模式带来的限制
传统的小手工业管理、家族式管理是目前我国皮具行业的主要管理模式,这些模式在创业初期确实起到了成本低、调头快、团结一致向前进的作用。但是,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市场已由卖方市场进入买方市场,这种传统的管理模式就好像我们拿着“小米加步枪”要与“导弹”比高低,显然我们要败下阵来。因此,皮具产品的营销渠道尚需根据市场的变化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必须尽快实现家族、手工业式管理向现代化企业管理转变,广招人才,中用人才,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2.4 产品缺乏设计只能盲目跟风
严格地说,目前我国皮具行业仍保持着传统设计方法,缺乏创新和开拓市场能力。小厂跟着大厂走,大厂跟着国外走,但不能只是被动模仿,应在模仿中创新。当然,要达到这个水平必须有一个过程,但重要的是有些企业家还没认识到这点,这是十分可怕的。因此,很多企业领导忽视设计开发的重要性,在不少企业甚至对“设计师”这个称谓都很陌生。作为世界最大皮具生产国至今还没有自己的知名设计师,难怪我们出口的皮具大多是低档产品。
2.5 追求眼前利益品牌意识差轻视品牌建设
皮具企业由于规模小,又比较分散,品牌意识淡薄。皮具行业内销目前尚无广泛认知度的品牌,出口方面也以贴牌加工为主,自主品牌的出口微乎其微,远远落后于制鞋和皮衣业。皮具产品的知名品牌在国内很难让行业及市场认可,此种现状,要想走向世界、创国际名牌产品是很难的。
2.6 原材料难以满足需要成为制约发展的瓶颈
皮具是时尚产品,花色品种变化快,需要的原辅材料多,且变化快。国产的成品革、合成革、五金件等由于质量不稳定,花色品种开发能力弱,不能满足我国皮具企业生产的需要,皮具生产企业不得不使用进口原材料。国产成品革,特别是牛皮革,在色泽、色牢度、柔韧性等方面与国外先进水平有差距。同时,我国五金件企业技术落后,高档五金件厂家凤毛麟角,其产品存在着图案结构死板、款式少、金属镀层不光滑、不均匀、易脱落、焊接点不牢固等问题。但是进口原料价格高、从订货到到货时间较长、渠道不畅通,短斤缺两和不履行合同的情况时有发生,增加了企业的采购风险和生产的不确定因素。
中国皮革协会的问卷调查汇总分析显示,85%的企业表示需要进口原材料,以进口成品革最多;还有少量企业提到进口纺织材料、合成革和五金件。对于进口原因,100%的进口企业回答是进口原材料质量好;同时还有24%的进口企业反映国内生产不了,进口原材料主要从韩国、意大利、印度、西班牙和我国香港等国家与地区进口。
2.7 市场不规范无序竞争严重产品结构调整迫在眉睫
由于我国目前市场行为还不够规范,对商标侵权行为的打击广度和力度都不够大,再加上部分消费者的消费心理还不够成熟,既想满足穿用名牌的心理,又要贪图低廉的价格。这就给假冒伪劣产品提供了生存条件。在一些皮具城和批发市场,冒牌货较多,且屡禁不绝。买卖交易或明或暗,形式多样,严重地干扰了正常的市场经济秩序。同时,企业间的越激烈竞争,导致了竞相压价现象的出现。
2.8 环保问题安全生产和职业病的防治问题亟须破解
目前,我国皮具制造业年排放废水严重超标,安全生产和职业病的防治问题要引起高度重视。前几年,全国曾发生多起制鞋和箱包企业员工苯中毒事件,引起了社会关注。
3 近两年皮具行业所面临的挑战
我国皮具行业在存在诸多不足的同时,近两年又面临以下几方面的挑战:
3.1 技术性贸易壁垒
自加入wto后,中国政府对世贸组织承诺的各项保护措施将被逐渐取消,反倾销的阴影时时笼罩在行业头上,特别是去年发生“烧鞋事件”之后,欧盟针对中国皮革产品采取限制措施在所难免,最有可能的就是反倾销、特保和技术性贸易壁垒。
3.2 规模扩张成为近两年行业的主旋律
“越大越好做,越小越难做”,所以规模扩张成为近两年行业的主旋律。上海兴建箱包城,湖南邵东打造占地500亩的皮具工业园,最新消息是,威海金猴投资1.5亿建设的建筑面积8万平方米、年产600万件皮件的皮具基地业已开工,将成为“国内档次最高的出口基地”等等。全国各地只闻扩张声和圈地声,这一轮规模扩张应该是建立在市场需求空间巨大和“高出口”的基础之上的。但这个基础是否牢靠,很值得思量。“除非有高出口的支撑,否则新一轮产能过剩迟早会到来”。
3.3 行业标准的设立不容忽视
许多业内人士反映,皮具产品主要材料的应用标准应加以完善。如人造革、合成革存在着有效使用期的问题。应标明老化时间;真皮亦同样有强度、牢度、耐擦性等各种标准的限制。
4 皮具行业的应对策略
面对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和行业目前存在的不足及近两年所面临的挑战,必须采取有效的应对策略来获得竞争优势,取长补短,才能形成自身的核心竞争力,获得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机会。
4.1 市场营销策略
4.1.1 产品策略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整体产品应包含核心产品、形体产品和附加产品三个方面。面对我国皮具产品档次低、缺乏设计及附加值低的特点,企业家们可采取一些措施来进行调整和改善。
(1)增强品牌意识、树立品牌观念。
(2)大力推广iso质量体系认证,设立行业标准,采用新技术,提高产品质量,对产品进行标牌标示,利用真皮标志的实施,保护消费者的利益,实行全面质量管理。
(3)抓住新的历史机遇,整合皮具资源,积极同国际知名企业合作。
(4)主动应对挑战,实现五个转变。
①要从追求产量、规模向追求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转变;
②要从重视开拓单一市场向实现国内、国际市场并重转变;
③要从低价位竞争向高质量 名品牌 优服务转变;
④要从注重企业经济效益向注重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转变;
⑤要从重视市场开发向重技术开发、产品开发转变。
(5)中国皮革协会要努力做好下列五项工作:
①努力引导符合条件的企业佩挂国家证明商标——真皮标志、真皮标志生态皮革,提升特色区域企业品牌的知名度;
②积极吸纳优秀企业参加全国真皮标志杯皮具设计大奖赛,提升企业设计水平、 提升设计师地位、提升企业品牌知名度;
③按照真皮标志章程,每两年对佩挂真皮标志,真皮标志生态皮革的企业进行动态考核,综台评价,依据数据推出行业排头兵企业,同时还可以推出皮具行业的排头企业,为皮具生产基地创名牌提供条件,为创世界名牌奠定基础;
④根据授予中国皮具行业特色区域荣誉称号的行业规范要求,协会要设专人与生产基地进行联络,跟进创建措施,上下形成合力,共同实现创建目标。对已授牌的特色区域,三年要进行自我评价,五年重新复评;
⑤充分利用 中国皮革网” “皮革世界”的权威性和国际知名度为皮革皮具生产基地连接,开展商务活动,沟通和传递信息和资讯。
4.1.2 转化市场观念及营销理念改变企业传统管理模式
现在的市场已经由传统的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需求决定生产,传统的市场观念和营销理念以及管理模式已经不适合当今市场的需要。所以,在进行产品开发和设计之前要对整个市场的需求进行调查,对信息进行不断的反馈,才能做到不盲目跟风和投资,造成重复建设,浪费资金和机会。
4.2 管理策略
一个行业要想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生存下去,那么它的行业管理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这个行业中的企业管理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我国皮具企业在企业管理方面应采取以下几方面的措施:
4.2.1 创新是关键
中国的皮具企业可结合自身实际,实行以下三种类型的创新:
(1)首创型创新策略。
(2)改仿型创新策略。
(3)仿创型创新策略。
4.2.2 重视人才的培养和开发
我国皮具企业可以通过培养和开发人才来改善产品设计缺乏个性、人员跳槽现象严重、企业缺乏创新等方面的问题。在企业管理人才的教育培训中,根据不同对象、不同内容,一般可以用多种方式方法,企业可根据自身的特点来选择人才培训和开发的方法,力求适应时代特点,取得较好的成效。
4.2.3 把好绿色关口重视环保问题
把好皮具产品从原材料到成品的绿色关口,规范企业生产,严格按照国家推行的环保标准进行生产和作业,重视劳动者安全生产和职业病的防治问题。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高度重视污染问题。依法保护生态环境,加强资源综合利用,引进外资和先进技术,加快企业技术改造,提高排污治理能力。
4.2.4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加大打假力度
动员全国皮具行业企业家学习知识产权法,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对自身产品进行注册商标和申请专利等,以达到保护的作用,从而也可以增强我国对皮具产品的打假力度。近期“秀水”—知识产权案就是很好的证明。
4.3 政府支持策略
为扶持和培育皮革皮具业的发展,我国政府应努力从用地收费、资金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 一是采取让利的方式降低地价,减免收费,对在皮革皮具工业区建厂的企业和国内外名牌企业实行零地价;二是对投资办厂的企业给予财政补贴;三是对进入皮革皮具城和皮革皮具工业区的商家和企业,免收年的卫生、治安等规费,努力降低皮具企业的经营成本等等。
5 结语
皮具行业为我国的经济增长和就业等问题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居于这一重大原因我产生了撰写此文的冲动,起笔写了这一文章。通过分析这一行业目前存在的问题和面对的挑战,我认为应从市场营销策略、管理策略、政府支持策略方面三个方面作出相关的应对策略。也真心的希望我国的皮具行业通过这些应对策略的实施,能够取长补短,发挥优势,取得更好的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王积俭.管理学原理[m].广东: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484-558.
[2] 黄静.品牌管理.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6.
一、“微博”的概念、特点与使用优势
微博,即微博客(MicroBlog)的简称,是一个基于用户关系的信息分享、传播以及获取平台,是传统博客的一种变体。它允许用户通过手机、Web等方式向个人微博短消息,文本内容通常限制在140 个字符之内, 并实现即时分享。作为一种新型的信息传播形态,“微博”具有更加显著的特点和优势。
(一)信息传播迅捷、即时、高效
“微博”具有迅捷、即时的沟通优势。微博简易操作、便利的终端服务器,它是一种裂变传播,传播速度呈现几何增长,从而使微博占据信息的制高点。 用户一条消息, 它的所有 “粉丝”能同时接受,其“粉丝”再一键转发给自己的粉丝,其传播速度和传播广度远远高于之前任何一种媒介产品。
(二)多平台网络终端支持
“微博”的信息来源渠道多样化,通过一个网络终端进行汇集这些信息,网络终端不再单一,使微博逐渐呈现出信息流转速度快、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并带有实时性、随意性的特点。
(三)运行成本低廉
微博用短消息的形式来,技术门槛要求低。不论是企业的微博招聘还是毕业生的微博求职,其所产生的成本都很低廉的。一般而言,毕业生利用微博求职,对于其所关注的意向单位可以添加“关注”或者成为它的“粉丝” ,企业的招聘信息也必然会得到众多粉丝的关注、转发和评论。
(四)宣传效应良好
通过“微博”招聘信息,对招聘企业的宣传度提升显然要比传统的招聘宣讲会和海报宣传更为明显,并且网络招聘又是一个非常绿色环保、节省资源的招聘方式,因此很容易受到企业和毕业生的青睐,并可能逐步发展成一种流行的招聘求职新模式。
二、利用微博开展高校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中就业工作的价值分析
(一)微博在高校就业工作具有良好的拓展性
在高校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之就业创业指导方面,微博可以改变传统的说教模式,极大地拓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就业创业教育的深度和广度。 学校可以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和就业创业教育转移至网络上,通过微博平台的交流与互动,帮助广大学生在收看微博和参与讨论中提高职业规划意识,提升就业创业能力。
(二)微博使就业信息获取渠道更具灵活性
与传统的信息媒介有所不同,毕业生只需要对学校就业工作微博添加关注或成为它的“粉丝” ,由该微博所发出的信息便会在第一时间出现在其个人微博中, 毕业生只需要利用手机等移动通信工具就可以随时随地收发微博,不再受到时间、地点、空间等因素的限制。
(三)微博提高了学校就业工作的服务性
利用微博互动、共享的优势,并且通过组建就业工作信息员队伍,及时将招聘信息分类整理,并编辑微博专刊发给毕业生,可以有效地解决就业信息滞后的问题,拓展毕业生获取信息的渠道。
三、微博应用于高校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中就业工作的问题与应对策略
(一)微博在高校就业工作的应用所存在的问题分析
1.资源共享加剧了岗位的竞争压力
微博采用的是一种“无围墙”的开放式信息管理模式,点对面的传播方式在扩大信息覆盖面的同时,也造成了对非指定用户群体的传播,就业信息的无边际共享,吸引了来自其他院校的毕业生的围观和参与, 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本校毕业生的竞争压力,也必然造成本校就业资源的浪费。
2.微博平台上就业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合法性无法甄别
虽然通过学校就业工作微博所发出的信息一般都经过学校资格审核,可以保证信息的安全性,但是,越来越多的企业也开始利用微博开展企业招聘,并吸引了一批“粉丝”的关注。但是微博的低廉运作成本和“不可验证性”的特点,极有可能被个别不法分子利用并假冒企业进行诈骗, 从而给包括毕业生在内的广大求职者带来严重的损害。
(二)微博在高校就业工作的应对策略
1.微博在就业工作领域中的应用研究加以深化
高校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应主动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分析其对求职招聘领域可能带来的积极影响和负面挑战,不断增强应对工作的预见性、主动性和针对性,使其在就业工作领域最低限度地发挥作用,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水平的整体提升。
2.传统主流媒体和微博的融合应大力推动
目前,微博在招聘求职领域尽管增长迅速,但微博就业仍未成为就业市场的主流模式。高校既要对这一新兴就业模式加以重视,并主动利用微博占据信息传播平台。将传统主流媒体可以通过与主要微博网站开展合作,力争将微博的即时性和传统主流媒体的权威性结合起来。
3.信息力度与合理设置权限的有效结合给予加大
高校需注重对信息的采集力度并加强筛选,保证就业信息的充分供给;另外,高校也可以通过链接的方式将网站信息同步于微博,学校通过设定就业网信息查看权限将微博上的信息共享人群有效地限制在本校学生,从而保证就业信息在本校学生中的有效利用,实现传统网站渠道与微博的有效对接。
参考文献:
[1]杨威.“微时代”中思想政治工作如何突破[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0(4).
1研究背景
随着语言学、教育学及心理学理论和实践的发展,语言教学的重点开始以教师为中心(teacher—centered)向学习者为中心(learner—centered)转变。然而,在当今的教学中,人们仍然过于重视认知和学能方面而忽视非认知因素对教学效果的影响。因此,探讨情感因素对外语学习的影响对提高外语教学的质量有着与时俱进的现实意义。
2学习焦虑与外语焦虑
2.1学习焦虑
学习焦虑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最为普遍的情绪反应, 也是影响学生学习成效、学业成绩、素质培养及其归因的重要因素。其来源大体可分为外源性因素和内源性因素两类:外源性因素来自于社会、学校、家庭,如升学和就业等造成的压力;内源性因素主要包括对学生的自尊心和价值观直接产生不良影响的成就动机、心理定势、情绪、情感、气质类型或学业成败的归因分析等(廖民先,1994)。由此可见,学习焦虑一方面反映了学校教育中的竞争和压力以及学生对遭遇失败、挫折的担忧、恐惧, 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学生对具体学习结果的情绪性预期, 并以状态的形式构成学生学习的情绪背景(程俊玲,1998)。
2.2外语焦虑
具体在外语学习中,学习焦虑这一概念又被称作“外语焦虑”。“外语焦虑”一词最早由美国心理学家 Horwitz(1986)提出,并被用来指一种产生与外语学习过程和课堂外语学习相联系的有关自我知觉、信念、情感和行为的独特的综合体。Horwitz 还把外语焦虑分为交际恐惧(communication anxiety)、考试恐惧(test anxiety)和对否定评价的恐惧(fear of negative evaluation)三种。
3引发外语焦虑的原因
3.1引起外语焦虑的内部因素。
导致外语焦虑的内部因素主要包括学习者个性特征,学习者的外语水平以及学习目标等。首先,学习者个性特征因素,比如性格开放程度,自尊心强弱等差异都会使学习者产生不同程度的焦虑。其次,学习者的外语知识运用水平也是引发焦虑的因素。学习能力较弱或学习效果较差的学习者更容易引发较高的外语焦虑。再次,学习者学习目标的设定与焦虑也会有很大关联。在达不到自己设定的过高学习目标时,学习者往往会产生挫败感和焦虑感。
3.2引起外语焦虑的外部因素。
导致外语焦虑的外部因素主要包括学习者之间的竞争,考试,课堂教学方法等。首先,学习者之间的竞争是焦虑的来源之一。其次,考试会引起焦虑。考前和考试过程中的紧张不安以及担心考试结果等心理都会导致测试焦虑。再次,外语焦虑与课堂教学方法和课堂活动也有密切的关系。陈静、邓晓芳(2003)认为注重交际的教学方法以及测试或竞争型的课堂活动容易诱发焦虑心理,而教学过程中教师过于严厉的纠错也往往会让学生紧张不安,怯于开口。第四,课堂气氛与学习焦虑也存在很高的相关性。轻松和谐的课堂气氛是学生自由发挥其创造性和顺利接收知识的重要心理环境。第五,来自于社会或家庭的压力,如升学或就业压力也会给学习者带来学习焦虑。
4 克服焦虑的策略和方法
4.1针对学习者自身因素的方法。
第一,指导学生正确认识学习焦虑。在教学过程中应让学生明白学习焦虑存在的普遍性与必然性, 并引导他们积极地面对和解决。
第二,正确对待学生的个性特征及语言水平。教师应学会倾听学生的心声和意见,并巧妙地利用学生各自的优点,使不同的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
第三,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对外语学习者而言,自尊和自信直接影响着学习者语言使用和练习的积极性。因此,教师应多对学生肯定和表扬学生取得的成绩。
第四,引导学生正确设定学习目标。教师在外语教学过程中应努力引导学生正确设定与个人学习能力相符合的学习目标。
4.2针对教师教学策略的方法。
第一,设计合理的教学内容和课堂活动。教师应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并根据学习材料和学生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
第二,创建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比如积极开展小组合作型的课堂活动,使学生可以相互支持和相互促进。
第三,减少和正确使用纠错行为。在外语学习过程中,学生会遇到很大多错误。不必一一纠正学生出现的所有错误,只用纠正那些反复出现的典型错误。
第四,端正学生对考试的态度。考试是使学生焦虑感过高的一个重要原因。教师可以适当地改变考试形式和内容,比如将学生平时的作业情况和课堂表现来进行综合评定然后和考试成绩结合起来,以降低考试的风险及其给学生带来的压力。
5 总结
在语言教学中,外语焦虑更是影响甚至阻碍外语学习和教学效果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本文对国内外有关学习焦虑及外语焦虑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回顾,并结合我国外语学习者的实际学习情况,探讨了在中国教育环境下诱发外语焦虑的因素及其应对策略。同时也呼吁对此话题感兴趣的研究者在将来能进行更多的实证研究,用更多的数据和事实来证明影响外语焦虑的因素及解决办法。
参考文献
[1]Horwitz, E. K., Horwitz, M. B. & Cope, J. (1986). Foreign language classroom
[2]陈静,邓晓芳(2003),外语教师课堂行为对学生学习焦虑的影响,《成都大学学报》第3期。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美欧研究中心:《北约的命运》,北京:时事出版社,2004年,第25页。
关于《北约成员国防卫和安全战略概念》 (Strategic Concept for the Defence and Security of the Members of the North Atlantic Treaty Organisation),见北约网站:http://nato.int/nato_static/assets/pdf/pdf_publications/20120214_strategic-concept-2010-eng.pdf 。
北约网站:http://nato.int/cps/en/natolive/official_texts_8759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