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字音字形归纳汇总十篇

时间:2023-12-19 15:08:00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高中语文字音字形归纳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篇(1)

【中图分类号】 G4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962(2012)11(b)-0113-01

叶圣陶先生曾说:“什么是语文?平时说的话叫口头语言,写在纸面上的叫书面语言。把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和在一起说,就叫语文。”新时期语文学习实践中,受到网络媒体的影响,规范的字词学习渐渐淡出课堂,如果任凭网络媒体肆掠,后果不堪设想。笔者认为应该紧紧贴合高中新课标的要求,进一步从语言的认知规律中,探索新的领域,着力提高字词教学的质量。现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自己对高中语文字词学习的看法:

1 在字词学习中渗透人文观照,从我们的传统文化自身出发,寻求字词学习的高质量

新课标指出语文学科的特点是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字词教学不禁不容忽视,也同样需要渗透人文观照,特别是着眼于汉语言文字自身的特点的剖析,在正确理解传统文化中正确掌握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

在字词学习中,早就有人研究集中学习,如同声旁归纳集中学习(争、挣、睁、诤、铮、筝等)这主要着眼于汉字特点,我们汉字中80%左右的形声字,从形声字的声旁形旁特点分析,可以降低识字的难度。但如果在此基础上遵循民族文化自身特点,掌握字词就会更加准确而便捷。如很多同学易把“安详”的 “详”与“吉祥”的 “祥”混淆,如果从汉字的文化特点分析,就可以很容易地把这两个字区别开来。

因此,从中国的文化着手,渗透人文观照,不仅有利于提高学习语文的兴趣,使看似枯燥的字词学习充满生机,更能让我们在接受祖国文化的熏陶中,准确地掌握字词,从而达到快捷、有效提高字词学习效果。

2 在遵循语言认知规律的基础上,倡导合作学习

字词学习属于语言基础学习,当然要遵循语言自身的的规律。我们的汉字从早期的图画文字发展而来,逐渐形成以 “六书”为造字法与用字法的成熟文字。它属于世界几种文字形式(表音、表义、既表音又表义)中的表义文字。针对这一特点,高中在字词学习中开掘合作探究空间,即学生在对认知理解的基础上,以积极探究合作的方式有效地掌握字词。

首先要从探究字词的本义入手,可以通过字义掌握字形,也可以通过字形探究字义。

现代汉语中的许多字词的意义与用法是从这些词的本义演化或引申而来的,探究这些字词的本义往往易于区别形近字词。如“今宵”中的“宵”与 “云霄” 中的“霄”两个词易混,如果引导学生去思考,“云”原来没有简化时为“”与高空的自然气候有关,以“雨”作形旁来表义,那么“直上云霄”就不会用错了;再如“脱颖而出”这个词中的“颖”学生常会与“颍”字相混,如果深入探究下云,这个字是个形声字,从禾顷声,表义为禾。《

在字词学习中体现探究性,探究偏旁来历

在运用中学生易把“病入膏肓”的“肓”字写成“盲”,而“肓”的形旁为“月”(肉),这里与人的身体部位有关,而“盲”形旁为“目”,与眼睛有关,而深入探究下去,中医认为,膏指人的心脏尖部脂肪,肓指膈膜与心脏之间部位,而这两个部位正是药力达不到的地方。这样,既可以区别字形,又可理解意思。还有“混账”的“账”易写成“帐”,如果探究偏旁就分辨了。人类社会早期用贝壳作为货币使用,是财物的象征,因此用“账”。像“财、赃、购、贮、赋、债(原来为责)等。再如“名列前茅”这个词中的“茅”,学生易写成“矛”。如果引导学生探索来历,就会认识清楚,古代行军中士兵手拿茅草,谁第一个到达目的地,举起茅草,以示第一,这样就不会忘却了。

还有像“忄”与人的心理有关,“寸”与动作有关,“目”与眼睛有关。

因此,通过深入探究,学生可以更好地掌握字词。

3 以灵活的方式着手字词学习,事半功倍

字词学习如果以纯笔画、字音的记忆模仿,显得枯燥而不易掌握,且是不符合新课标要求的,我们要把字词学习形象化,达到长久学习的效果。

如许多同学用“急躁”这个词时,易错作“急燥”,如果形象化去理解,就容易轻松中记住这个词。设想人们在急躁中人们易跺脚,而干了才要到起火的程度,就不会混用了。再比如,在区别“火中取栗”这个词时,学生易写作“粟”,这是一个成语故事,如果让学生设想:把粟放在火中后,取出来的只能是爆米花了。而“膏粱子弟”的“膏梁”有些学生不易理解。膏是肥肉,粱是细米,让学生认识古代吃肥肉、细米是富裕之家,与今天有钱人家吃瘦肉相反。以灵活方式在愉悦中学习,能够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篇(2)

一、宏观评析维度

到目前为止,全国卷及绝大多数的省市卷仍是这样的模式:基础板块+文言文阅读板块+古诗赏析板块+翻译默写板块+现代文阅读板块+语言运用板块+写作板块。而且,每个版块的命题方式和数量也都基本一致。如,正音辨形、病句、成语运用等仍是四选一的客观题,文言文阅读仍大都是三个四选一的客观题加两三句的翻译,古诗词鉴赏仍多是三道肢解式(一般要涉及诗句、技法、主旨等)的主观赏析,现代文阅读仍是两类文本肢解式(由词到句、段、篇)的主观赏析、探究和评价。语文高考命题到底是否需要考虑这些方面的内容呢?当然是需要了。关键命题的理念、思路、方式、方法等要是开放的、动态的、能力化的,绝不能把需考察的内容僵化成固定的板块和模式,定型为十几年都没什么变化的“死规矩”,以至于对中学语文教学健康发展都构成严重危害。现在,很多高中语文教师都可以不用心地用课文教学生学语文了,只要手里有一本练辅和一本考辅(当然必须是备有答案详解,便于照本灌输的)就可以压着学生从高一考练到高三,就可以把以考练代真教学当日子过了。这样的伪语文教学,成绩往往还比较理想呢,还会受到校领导(当然大多是不懂语文教学的)的表扬和器重!我们甚至可以毫不夸张地讲,哪怕就是学校的保安人员,也都是可以照本教高中语文了,还可以照着高考试卷的“模子”编制考试题呢。理由很简单,高考试卷模式化,“教辅”和“考辅”资料都“高仿真化”,这“两化”也就决定了教师可以“流水线”式地作业了。这样一来,高考考什么就教练考什么,高考怎么考就怎么教考练,教师整天按着一个“模子”教和考,学生整天也就按照这个“模子”练和考,眼里根本就没有“语文”,没有“人”,不讲究语文教与学的本质规律,不考虑学生思想、个性、头脑、人格、品格等的健康发育,也就更不用说“民族梦”对自主精神、健全人格、创造品质的需要了。尤其是作文命题,也是动辄五六年甚至十来年风行一种题型而无大突破,而且总是从命题人自我感觉出发,从解读某种政治的需求出发,严重脱离学生思想实际。比如,先是风行六七年的话题作文,接着是风行六七年的“解说文字+命题”,现在又开始风行“新材料作文”了。所命制的作文题大多是考生打心里不愿意写或不大会写的题,逼着考生在那里“挤牙膏”编造骗取高分的“假话”,做“人形鹦鹉”(叶圣陶语)。同时,这种一段时间内形式相对稳定的模式化高考作文命题(据专家讲,这需要有一个不断走向成熟的过程),也给猜题、押题和考辅资料泛滥创造了机会和环境,从而也导引、助推着一线作文教学及考练的极端应试化,只求“高仿真”和“高分数”,根本就不顾及学生写作能力和素养真发育与真提升。

假如高考语文命题能够一改僵死的模式化,不再总是死守着这个“模式化”来小修、小补、小改进,而是彻底实现动态化、能力化、素养化,在课标、大纲和考纲的范围内,每年在试卷的板块、题型和方式上都有所取舍和出新。同时加大考查语言运用能力和语文素养的考核力度,结果就会大不一样。至于高考作文命题,则从考生的思想与认识实际出发,年年有新思路、新样式,且能最大化地激发起考生的写作欲,让考生写真作文,表达真我。比如,直接利用试卷上的阅读材料来命制改写、续写、读后感或评之类的作文试题,让考生自然地写、真实地写、有趣地写,写出真我。

二、微观评析维度

1.字词考查“是”与“非”

高考要考注字音、正字形、成语运用。这该不该呢?显然是应该的。因为,假如高考真的不再考查这些基础性语言知识,一线教学真的就会毫不客气地不考什么就不教什么的。可以想象一下,那对中华民族母语教育的健康发展将会构成多么大的危害!但是,这绝不等于说就该年年都用这一板块的命题方式和题型,更不等于说年年都必须要考查到注字音、正字形、成语运用这几个方面。长期僵化的“ABCD四选一”,结果就把注字音、正字形、成语运用的教与学搞成“ABCD四选一”的教练考模式了。在这种模式下,学生长期跟着感觉走,半透明地“猜加蒙”,而不是回归词典和语境,踏实、认真地去深入理解、体悟,更不是充分调动生命积淀地用心学习和探究。所以,就会造成这种可悲的现象:任你高考连年不断地考查,学生字词基本功最终还是一塌糊涂!理由也不难理解,就是学生只是为了死尅、死蒙地多得几分,而不是为了夯实语言文字基本功,更不是为了提升自己。再有,为了考练好字音、字形、成语、之类,“死记硬背”全线下移,高一高二年段就忽而一个“多音字辨识集合”“常考成语训练集合”,忽而又一个“病句训练集合”,就好像一个个“死冰冰集装箱”不断地砸向学生,逼迫他们生硬地死记强背,死命地做考练试题,也给学生造成巨大的压力和痛苦。长期如此乏味低效地死考练、死记背,直至把学生搞得反感至极,甚至今生今世都不想再提及注字音、正字形、成语运用。

假如高考命题人不是为了追求阅卷省事省力以及所谓的客观评分,而是回归语言文字学习的本质规律,结合语境来设计更灵活的题型,或者每年都在注字音、正字形、成语运用这几项中有所取舍,都能够在动态化、语境化、能力化上多下些真功夫,也许就不会产生这么严重的危害了。

2.病句考查“是”与“非”

病句该不该作为语文高考的一个考查点?肯定是应该的。但是,如果年年都是“ABCD四选一”这样考查方式,实在是危害深重。课堂上,教师常常置课文里病句于不顾(也许教师也看不出来),不去教学生结合语境去辨析病句,而仅仅是一味地在考练试题上练来考去。学生的意识都被牵引到死练死考为分数上去了,而对课文里和自己身边的语病现象却浑然无知,尤其是对自己口出和笔下的病句更是毫无觉察。不仅如此,课堂上的师生对话、同学交流、口头答题、整理笔记等环节,更是常会出现词不逮意,语句不连续、不规范等现象,而师生对这一切也都漠然无视。为什么会这样呢?原因就是高考命题方式出了大问题。这种命题方式导致一线师生只有在考练“ABCD四选一”时才意识到病句的存在,而在其他场合却无视病句的存在。此外,由于学生周围的语言环境长期“雾霾”重重,且学生远未形成自觉矫正身边及自己的语病的意识,因此这样的高考病句考查试题最终的结果也只能是:谁的心态好、运气好和感觉好,谁蒙得就对!对推进语言文字的规范运用几乎没有什么好作用!我的教学经验就证明,语文功底越好,想得越周延的学生往往就越会在这道题上丢分。

如果病句板块的命题能实现语境化、生活化和能力化,与学生的课内外生活相融通,恐怕学生就不会被考练得恨之入骨了。非但不是如此,反而还会在自己的课内外生活中处处主动自觉地留心语病现象,绝不至于视而不见,或熟视无睹。其实,生活处处有语文,生活也同样会处处有不规范的语言现象。高考的病句考查题命得活,教师就会活教,学生就会活学,进而养成主动留心、自觉纠正的意识以及把重视语言规范当日子来过的好习惯。这样一来,他们又怎么能够真正提升规范语言表达的能力和素养呢?就算社会处处都充斥着语言“雾霾”,恐怕扭转这种局面也应该是有希望的了。

3.文言文阅读考查“是”与“非”

高考该不该考文言文?这无需回答。关键是高考命题专家把文言文内容的理解、判断和评价等仅仅命制成客观题,供考生半透明地猜想、判断,而且十几年都死守着这一模式无大突破。《高考考点说明》的总要求确实是“能阅读浅易的文言文”,具体考查点是“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翻译文中的句子,筛选文中的信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尤其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这几点,并没有明确规定必须命制“ABCD四选一”的形式。这样命题,根本就无法考查出考生“筛选文中的信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真实能力,充其量就是在“猜谜语”,即解码命题人张冠李戴、偷梁换柱、打时间差、以偏概全之类诡招。这样考,一线就“高仿真”地这样教,几乎不问文本的思想文化底蕴,更不做赏析和评价了,“教考练”全盘浅表化,而且愈演愈烈。还有一点,就是年年考文言文翻译。有没有用呢?对一线教师扎实教学文言文应该是有导向价值的,但是这又导致一线文言文教学陷入另一个误区,即仅仅把死板的逐字逐句翻译等同于文言文教学。这起码有两点不妥:一是有些文言文还是不翻译的好,学生摇头晃脑地美读,享受着呢。比如,“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自《兰亭集序》)”这样的美句,翻译成白话文不亚于在人为糟蹋美文!二是有时会把原文的意味给翻译走了或淡了。再如,“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玉斗一双,欲与亚父。会其怒,不敢献。公为我献之。张良曰:‘谨诺。’”“谨诺”一般资料仅仅翻译成“行”,这就把意味翻译走了。这句话中的“谨”字有君尊臣卑的意味,有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在里面。如果实在非翻译不可,那只好翻译成“张良很恭敬地说:‘主公,可以,我一定代您办好。’”之类。就是这样,恐怕味道还不够。再比如,“人马烧溺死者甚众(引自《赤壁之战》)”这一句,很多资料都严格遵守后置定语须迁移的死规矩,把它翻译成“被烧死淹死的人马特别多”。其实,这句话的翻译根本就没有必要死守这个死规矩,翻译成“人马被烧死淹死的特别多”应该更顺畅一些;但是,学生这样翻译肯定要被扣分的,理由就是后置定语“烧溺死者”没有前移——我们的一线教师和一些考试指导专家就是在这样死教、死导和死评。严格地讲,就是翻译成“人马被烧死淹死的特别多”也远不够味,因为这里面还有“曹操的人马真是败得太惨了!”等意味,翻译时最好补上,译成“曹操的人马败得那个惨啊,烧死淹死的特别多,无计其数啊”。意味倒是接近作者了,但分数可能就被无情地扣光了。

假如命题能换一种思路和方式,把信息筛选、内容评价等命制成主观表述题,让考生真正去用心阅读、筛选、归纳、概括、提炼、评价,发表看法、表达态度,假如阅卷标准不是那么死规定,阅卷老师也不是那么死尅,恐怕一线教学真的就会返本归真了,也不会再那样浅表,平庸,无所作为了。假如命题者和考纲制定者还能够再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对文本的写作艺术也有所涉及,那无疑会更有益于一线文言文教学的返本归真了。

4.现代文阅读考查的“是”与“非”

高考要考查说现代文学类文本阅读赏析能力,而且还要照顾到文体类型,这无需再做任何争论。客观地讲,这个板块的高考命题要求也是符合教学大纲的,(大纲要求不再赘陈)只是命题的思路和一些试题的方式上出了问题。这样的命题思路和方式,从根本上讲,就是严重忽视了“我读我品我悟我赏评”这个阅读主体,也几乎没有考虑文本阅读的本质规律、思维程序以及考生应考答题的操作实际。命题人总是居高临下地从文本里摘出几个词、几个句子、几个段落让考生解读、赏析和评价。其实,阅读文本是一个很主观深入的过程,至于文中的字词句段到底如何解读、赏析和评价,是必须要建立在阅读者基本读懂原文的基础上的。因此,高考命题者应该从考生的角度和思维路径来命制试题。比如,“读了这篇文章后,你认为最有味道的词语、句子、段落是哪几个?为什么?”这种命题角度的变化,会引导一线教学也从学生的阅读感受出发,以学生的阅读思维规律为本来教、练、考。而不是像现在这样,一见到考试卷上的现代文阅读文本,首先就看命题人问到了哪些词、哪几句、哪几段,而后就直奔问题,肢解文本,只想着如何快速解题得分,严重忽视对文本的深入阅读和整体感知,结果往往事与愿违。这样的命题直接导致了一线课堂阅读赏析教学的极度仿真化、肢解化和伪读化,至于课后的考练和高三备考,则更是不知要甚之多少倍了。

顺便提一点,古诗词赏析也存在类似的严重问题,这里就不赘谈了。不过有一点,必须得重申,高考语文命题不应该一直仅限于读写能力的考查,而拒听力考查。众所周知,听、说、读、写是语文的四大基本能力,“听说”能力又是现实生活中人们运用语文的常态。随着经济的发展,时代的进步,人们的交际、交流、对话、评论、辩论等语言表达活动会越来越频繁而丰富,而且对语言的口头表达能力的要求还会越来越高。我们都有过这样的体验,一次读不明白,可以多读几次;一遍写不好,可以多修改几遍。而现实生活中,听往往只能是一遍而过;说也往往是一语道过,一般也很少会有人多次重复给听话人的。可以毫不夸张地讲,听说是一个人语文能力和素养最迅速、最直接,也最真实的反映。然而,我们的高考语文命题却长期限于“读写”的圈子(作者并无否定需考查读写能力之意),这显然是严重缺项的,是畸形和病态的,也是“严重地不靠谱的”(程红兵语)。事实也无情地正告我们,高考语文成绩优秀的学生,他们的语言口头表达能力却不见佳。事实上,这种长期仅限于“读写”圈子的高考语文命题,已经导致中学语文教学长期“纸上谈兵”,进而导致语文教学久不见实效甚至低效、无效,致使广大中学生都成了严重缺乏母语听说能力的“偏瘫儿”。

5.名句名篇默写考查的“是”与“非”

名句名篇默写考查也是十分必要的,可以引导、激励一线语文教学关注名句名篇,注意夯实学生的经典文化素养。然而,现在的名句名篇考查却成了学生最恐惧的灾难,很多学生一谈到默写名句名篇就一腔怨愤,甚至高考刚一结束就撕书烧书以泄愤。这又是为什么呢?

篇(3)

随着高中语文新课程改革的逐渐深入,一线教师们在文言文教学领域进行了很多新的尝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相比较现代文,文言文前进的脚步仍然迟缓,成效和付出还是很不成比例,文言文仍是广大老师头疼教而众多学子不愿学的“硬骨头”,症结何在?那便是对于诵读的漠视、遗忘。我们教材中所选文言文都是经过时间淘洗文质兼美的传世名作,往往比现代文更具使用和欣赏价值,因此接触它们的时候先大可不必忙着去肢解,去条分缕析,完全可以放手让学生先读,多读,目视其字,耳闻其音,心悟其情,从字、词、句到段、篇,从表面到深层含义,进行全面的感知。在反复诵读中,认知文字,感受声律,疏通文脉。诵读是学生的重要阅读实践,教师的任何讲解、分析,都不能代替学生自己对课文的体验、感受。下面就将自己在教学中的一些方法作简要归纳。

1. 明确考纲,做到有的放矢

高考大纲对文言的知识要求是文言实词120个,文言虚词18个,文言句式六个、判断句、被动句、定语后置句、宾语前置句、介状后置句,成分省略句、词类活用。因此,文言文教学中,归纳和积累是极必其要的。教师应注意指导学生及时归纳总结重点字词和典型句式,在分析比较中找出规律,把握知识点。首先,教师点明知识要点,从文章整体出发,指导学生通过自学阅读,查阅工具书,议论等方式进行知识的梳理,然后依据一定的顺序和类别进行一定范围和一定量的归类,这就使学生的大脑一直处于积极的思维状态,保持记载的求知欲,在日积月累中完成了文言知识的积累。再次,着力于提练知识点的积累技巧。譬如,文言文中的“匝”学有多个词义,怎样让学生不去机械记背而将其掌握呢?教师可以在黑板上画个圆,并说出这就是“匝”字的基本词义了,学生即会投来专注的目光,然后教师指明:一个圆,像月亮,而且是满月,月总环绕着地球转。那么就请记住“匝”字的基本词义就是“圆,满,环绕”的意思。这样课堂就在愉悦轻松的氛围中“活”起来了。

2. 熟读勤背,聚沙成塔重积累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诵读是文言文教学极其重要的方法。通过诵读能够培养学生文言语感,感受作者思想,识记文言信息点,这样会收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连学生也意想不到的效果。

诵读是多形式,多层次的表述活动,可以包括两大类:一种为初读文本,读准字音和句读,整体感知文意,再读文本,教师则必须对诵读进行指导,明确停顿,重读、语气、语调、情感等,让学生体味文情、文趣,三读文本,教师引导学生赏析特色;四读文本,落实到知识点上,拓展延伸,五读文本熟读成诵。二种则为:在指导字音、字形和语气停顿等基础上,首先通过分角色朗读或分组读的形式使学生边读边理解文意,感知作者的思路;再次通过精读,揣摩文章精彩段落,最后通过研读,让学生进行个性化的解读,既能感知人文情怀,又可积累写作语言。

文言文背诵的方法:

首字提示法。在检查学生背诵时,我常发现,学生背到一个地方时会突然“卡脖”,怎么想也想不出下一句。可是,只要你提醒他下一句的第一个字,他就又能很快想起来,接着背下去。针对此,我提出了“首字提示法”,即把每一句的第一个字(如果连续的短句较多,可以适当合并)写下来,用它们作背诵时的提醒之用。如《赤壁赋》的第一段,在背诵时把“壬、七、苏、清、水、举、诵、……”等字写在一张纸上以便在背诵“卡脖”时提醒自己。这样多反复几次,直到最后不看这些字也能背出。

翻译还原法。学文言文通常是先把它们翻译成现代文,落实字词的意义,这样才便于对文章的分析。而在背诵文言文时,可以“倒过来”,即看着译文,回忆还原原文。有了最开始的字词句的翻译、理解,再加上熟读,这时再根据译文去还原原文,就比较容易了。这种方法不仅有利于背诵,还有利于对文章的字词句的翻译的深入掌握、巩固。

边读边译法。很多学生在背诵时只是一味地读了一遍又一遍,想通过反复的诵读来强化记忆。这种方法虽有效果,但很不明显。我提倡边读边译,即读一句翻译一句,翻译时要落实到字词。如李密的《陈情表》的第一段,可以这样做:读一句“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然后译:以,因为;险衅,坎坷、罪过,即艰难祸患;夙,早时;遭,遭遇;闵,通“悯”;凶,不幸:“我因为艰难祸患,很早就遭遇不幸”。这样边读边译,译,加深了文句的理解,理解又有助于记忆、背诵。这种方法从背诵的速度上看比较慢,但“一举两得”,而且背下来后不易忘记。

俗话说:“文无定法。”记忆的方法也因人而异,不同的文言文可按不同的方法来记忆,也可将以上几种方法配合使用,最后需要注意的,就是背书要选择好时间,据专家测试,清晨与晚上6点到8点是记忆的最佳时间,此时头脑清醒,记忆不受其它干扰。

3. 灵活处理教材,架起文言文与现实生活之间的桥梁

篇(4)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 (2014) 28-0046-06

写下这个题目,先声明一点:考试评价必须进行,高考更不可取消,恢复高考以来高考命题确实在不断改进,但也确实仍存在着很严重的弊端,具体表现为命题模式化、肢解化、浅表化和书斋化。高中语文则教学死瞄“高考指挥棒”,考什么就教什么、怎么考就怎么教,正日益极端的应试化、功利化和实用化,严重地被扭曲和异化,弃本失真。

一、命题模式化及应对方略

高考语文命题模式化主要体现在试卷板块以及字音字形辨识、病句判断、名句默写等试题命制方式的固化上。到2013年为止,全国卷及绝大多数的省市卷仍是这样的模式:基础板块+文言文阅读板块+古诗赏析板块+翻译默写板块+现代文阅读板块+语言运用板块+写作板块。其中正音辨形、病句、成语运用等仍是四选一的客观题,文言文阅读仍大都是三个四选一的客观题加两三句的翻译,古诗词鉴赏仍多是三道肢解式(一般关涉诗句、技法、主旨等)的主观赏析,现代文阅读仍是两类文本肢解式(由词到句、段、篇)的主观赏析、探究和评价,等等。2014年,尽管北京和江苏两省市的试卷有所调整(江苏卷的语言文字运用板块增加了一道题,试题的考查点与去年稍有不同,突出了语言文字运用能力考查,具体考查了语境下的词语运用、语体辨用、语句合理排序,以及对联的匹配、漫画寓意理解等;北京卷的语言文字运用板块增加了两道题,调整的幅度比江苏卷要大,也是突出了文字运用能力的考查,具体考查了语境下的正读音、辨字形、填词、词语合理排序、语体运用辨正,以及“对联”“月”等的文化知识的考查;作文板块则增加了“微作文”这一考查形式。但是,两省市卷在板块上仍没有变化),但全国大纲卷、重庆、浙江、安徽、山东、广东、湖南、湖北、四川等9省市的试卷与去年的板块、题量、题型等仍完全一样;天津、江西两省市卷也可以说是与去年无甚差别,只有一道题在相邻板块做了数量上的微调。就是近年来有一定改革气象的全国课标卷、福建卷、辽宁卷、安徽卷等也还是与前一年的板块、题型、题量等完全一样,只有上海卷在一道题的分值上有微调。这无疑又在形成新的模式化。这种模式化,动辄十几年都没有大的突破;作文命题,也是动辄五六年甚至十来年风行一种题型而无大突破,而且总是从命题人自我感觉出发,严重脱离学生思想实际。比如,先是风行六七年的话题作文,接着是风行六七年的“解说文字+命题”,现在又开始风行“新材料作文”了。所命制的作文题大多是考生打心里不愿意写或不大会写的题,逼着考生在那里“挤牙膏”编造骗取高分的“假话”,做“人形鹦鹉”(叶圣陶语)。对这种高考伪命题和伪写作,每年都会受到有良知之士的批评,指出其背离生本化、立意和选材模式化等严重弊端。这种一段时间内形式相对稳定的模式化高考作文命题(据专家讲,这叫做需要有一个不断走向成熟的过程),给猜题、押题和考辅资料泛滥创造了机会和环境,从而也导引、助推着一线作文教学及考练极端应试化,只求“高仿真”和“高分术”,根本就不顾及学生写作能力和素养真发育与真提升。

再有,为了考练好字音、字形、成语、病句、默写之类,“死记硬背”全线下移,高一高二年段就忽而一个“多音字辨识集合”“常考成语训练集合”忽而又一个“病句训练集合”“课外名句集合”等,就好像一个个“死冰冰集装箱”不断地砸向学生,逼迫他们生硬地死记强背,死命地做考练试题――高三更是不知加码几倍地“有过之而无不及”。为此,有的教师干脆就这样告诫学生:阅读赏析那些“活东西”大家都不怎么样,作文也都好不到哪里去,谁把这些“死东西”记得死,做得实,谁就是考试乃至高考的“大赢家”。实事求是地讲,当下的一线基础年段的语文教学基本就等于死抠“字音、字形、成语、病句、默写”,照着“详解”讲析教辅练习和试题答案了。至于高三年段,就更不用说了,无论做得怎么残酷都是天经地义的。简直就到了这样的程度:随便哪个人,只要手中有教辅和考辅(当然必须是带详解的)就都可以来教高中语文(包括高三)了。这只能意味着语文教学的扭曲、畸形、异化,自辱、自残直至自杀!在这种教学背景下,高中三年学生到底要死记多少字词和名句,强做多少成语和病句题,到底要浪费多少宝贵青春又经受多少身心摧残,都被那点儿可怜的分数给蒙蔽掉了!在这种背景下,很多语文教师平时教学最关心的已不再是自己如何提高阅读、思维、审美、赏析、表达等能力和素养,如何活教教活,真教学生学好、会学或会用语文了,而仅仅是如何死命地压着学生把“死知识”砸得更死,把“高分术”用得更到位,如何全盘最仿真化地“教考练”,如何猜题押题,获得“高分王”的美誉。

假如高考语文命题不再模式化,不再总是死守着这个“模式化”来小修、小补、小改进,而是在课标、大纲和考纲的范围内,每年在试卷的板块上和题型上都有所取舍和出新,保持动态化,同时加大考查语言运用能力和语文素养的考核力度,结果就会大不一样。比如,结合具体语境或通过语用、听力等形式来考查注音、字形等(如2014年的北京、江苏卷);通过辨析、运用的方式考查成语、病句等;拟设特定语境考查名句默写和运用(大可不必总是命制成上下句对接形式)。作文命题则紧贴考生的思想与认识实际,年年有思路、新样式,且能最大化地激发起考生的写作欲,让考生真写作文,表达真实的自我。比如,直接利用试卷上的阅读材料来命制改写、续写、读后感或评之类的作文试题,让考生自然地写、真实地写、有趣地写,写出真实的自我,也该是很好的尝试。

二、命题肢解化及应对方略

命题肢解化,主要表现在古诗词鉴赏和现代文阅读赏析这两个版块上:

先说古诗词鉴赏板块。这一板块全国大纲卷和绝大多数省市的命题赋分一般为8分,试题多为两道(每道题4分),像2013年全国大纲卷第12题第(2)问,湖北卷的第14题第(1)问,山东第14题第(1) (2)问,江西第14题的第(1)问,安徽卷的第8和第9题等;有的省市还多达3道题,有的题分值更低,像2013年天津卷第14题的(1)(2) (3)问,湖南卷第10题的第(1) (2)(3)问等。(2014年,个别省市的试卷仍存在着这种弊端,就不再赘例了)

客观地讲,这一版块的命题是符合《考试大纲》“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要求的。问题在于总是从命题人如何容易制定答案和阅卷人如何好操作评分的意愿出发,肢解宰割文本,命制出几道支离破碎的试题。更为可怕的是,这种命题方式直接导致了古诗词教学的肢解化、破碎化。很多一线语文教师,在进行古诗词教学时总是念念不忘考点和考法,总喜欢直接就照着教辅资料把一首血肉丰满、有体温有心跳的诗词肢解成零碎的、冰冷的考题来“高仿真”地讲析,甚至还不厌其烦地讲解怎么答、答什么才给分,把个课堂古诗词教学搞得鸡零狗碎、乏味透顶。至于课后的“考练”则更是直奔试题,满堂 “高分绝技”,零碎死板、高仿真地讲析再讲析,可结果就是低效再低效。

同时,试题被肢解得过于破碎,实际上也不利于考生作答和评卷操作。试题多而琐碎,考生作答时就必须得不断转换思维方式,疲于应付;再有,每道题分数都不高,扣了要点分数,就不好扣答题方式和语言表述的分数了。像2013年湖南卷第10题第(1)问的答案是“桃花流水鳜鱼肥”,分值是1分。若有些考生写错了一个字(如“鳜鱼”的“鳜”),那么该不该给分呢?若像评默写题那样判分的话,肯定是不给分了,但谁能否认这些考生总比对此一无所知的考生强多了,而现实却生生把这两类考生扯到一个平台上了。若分值为2分,让这类考生也可以得1分,恐怕就比较合理了。再如,这道题第(2)问的答案是“联系‘春深’‘染衣’,‘净’字巧妙展现了暮春时节芳菲凋尽,‘绿’成了自然的主色调的情景,委婉道出词人内心的纯净”。这样制定答案,显然是考虑到了“净”字在词中的表层意、深层意和表现手法以及具体语境而拟定的,但却只赋给3分。若某些考生的答案要点全面,但就是答题方式欠妥、语言表述不够规范,显然至少要扣1分的。然而,有些考生只能答出一个要点,答题方式和语言表述也不尽人意,本该不能给分了,但却往往又给了1分,这就导致了得分多少的不公平。如果非要严格考虑答题方式和语言表述的不足,也只好不再考虑这些考生所答出的那个要点了,这又会导致少得1分的不公平。这样一来,就不仅会导致给分的不公正,也会降低阅卷给分的可信度,进而损害一线师生教与学的积极性。

这种弊端还表现在文言文翻译类试题上,3道翻译题共10分,翻译要点准确和翻译语言规范不能兼顾,最后阅卷时只好放弃对语言规范的硬性要求,稀里糊涂地处理掉。2013年的天津、江苏、安徽、江西、湖南、湖北卷仍如此,湖北卷是3道题9分。(2014年,这些省市卷仍是如此)其实完全应该像重庆、辽宁、四川等有些省份那样,文言文翻译两道题10分,充分考虑语言规范的扣分余地。最可怕的是,这种弊端正在一线教学和备考中严重地滋长和泛滥着。这个问题就不再单列来评析了。

所以,很多一线语文教师都认为,这样命题和判分是没有公正性和可信度可言的,课文教得再好,也不可能保证学生得到理想的分数,还不如就直接用仿真试题来进行教学就是了。在这样的心态下,鱼龙混杂的仿真题泛滥成灾,古诗词教学日益失真甚至几近无聊加无效也就不难理解了。不仅如此,这也导致了高考阅语文卷不重视语言表达能力这一弊端的合理化,进而导致平时“考练”也往往不重视语言表述的规范化,最终危害学生语言思维能力和素养的健康发育。学生学了那么多年语文,做了那么多的“考练”,师生都花费那么多的心血和精力,为什么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那么差呢?很多人都在这样质疑。笔者认为,这种不重视语言规范的“过度考练”也是难辞其咎的。学生自主学好语言表达的时间被挤占殆尽,而所谓的“考练”又严重忽视甚至无视语言表达的规范化,又能有什么好结果呢?假如命题形式能改变一下,尊重文学类文本阅读赏析的本质规律,回归一个人读诗、品诗、赏诗和评诗原始的思维和审美程序(即先把文本真读进去,接着整体感受和感知,而后再品出特色并深入探析原由,最后做出评价),并按照这个程序来命题,结果也许就会大不一样。比如,“读了这首诗(或词),你认为作者表达了怎样的情感(或心愿、心志等),主要运用了哪些的表达方法?请简析”“这首诗(或词)主要运用了哪些抒情方法?请简析。这些方法在写作上给了你哪些启示?”这样命题,一大一小,赋分合理(2013年全国新课标卷的8、9题分别为5分和6分,就比较合理),就不仅会大大改善或避免考生不够从容答题、阅卷者评分有失公允等实际情况,也会避免古典诗词教学和备考训练的“肢解化”和“破碎化”,有益于引导一线古诗词教学返本归真。

再说现代文学类文本阅读赏析板块。客观地讲,这个板块的命题要求也是符合教学大纲的,也是命题的思路和一些试题的方法上出了问题,与古诗词鉴赏的命题相类似。命题者总是机械地紧扣着《高考考点说明》,只考虑如何方便制定答案和阅卷操作,很主观地列出文本中的一些词语、句子、段落,命制成年年似曾相识的考题,即让考生去分析其意蕴、方法和作用等。如2013年全国大纲卷的第14题,天津卷的第16、17、18题,上海卷的第7、8、9题,江苏卷的第11、12题,安徽省的第11、12、13题,江西卷的第17、18题,湖南卷的第20、21题等。(2014年仍没啥变化)这样的命题思路和方式,从根子上讲,严重忽视了“我读我品我悟我赏评”这个阅读主体,也几乎没有考虑文本阅读的本质规律、原始程序以及考生应考答题的操作实际。故此,其后果显然也导致了一线阅读赏析教学的极度仿真化、肢解化――课后的考练和高三备考则更是有过之几倍才正常。正如特级教师曹勇军所批评的那样:“现在的文学类文本阅读教学已被彻底异化了,已绝非真正意义上的文学类文本阅读教学了。”

故此,完全可以变换一下命题思路和方式。像那些“词语、语句、段落的含义、写法、作用”之类的试题,完全可以从阅读者需整体深入阅读、深刻感受、思考、思辨和感悟的角度来命制试题。比如,“请在某几段中选择一两个最吸引你的词,说说你最爱的理由”“请在某几段中选择两个你认为最有味道的句子,简要说明其具体含义”“读完全文,请选择一个你认为最关键的段落,简析其艺术手法(或作用)”之类。这就是从这样命题,虽然在答案制定和阅卷评分等方面会增加一些操作上的难度,但却是在真命题和命真题。读者是怎么读进去的,是怎么先获得整体感受和认知的,又是怎样逐层深入地思考、思辨、感悟、品析和评价的,命题就依据这个原始的本真的阅读思维顺序来进行,以突出是“我”在读诗、品诗、悟诗和评诗,而不总是由别人递出几个词语、句子、段落或什么手法要“我”被动地支离破碎地去读,去品,去悟,去评。只有这样命题,才是在真命题、命真题,真考语文,考真语文,才会真的导引一线文学类文本阅读教学返本归真。

三、命题浅表化及应对方略

《高考考点说明》对文言文这一考点的总要求是“能阅读浅易的文言文”。具体考查点是“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翻译文中的句子,筛选文中的信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这样的考点要求也是符合《高中语文教学大纲》“诵读古典诗词和浅易文言文,理解词句的含义和作品的思想内容”这一要求的。但是,这样的考点要求和大纲要求绝不意味着高考文言文命题只能限于这样的形式,尤其是绝不意味着总是把内容的理解、判断和评价等都命制成客观题,供考生半透明地猜想、判断,十几年都守着这一模式无大突破。像山东试卷的第11和12题,乃至2013年全国和各省市的试卷几乎仍都如此。(2014年依然如故,不再赘例)命题意图是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判断和评价,实际上基本属于文字游戏了,不过就是利用张冠李戴、偷梁换柱、打时间差、以偏概全等手段来制造文字游戏似的哑谜。这样的试题,根本就无法考查出考生“筛选文中的信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真实能力,充其量是在“猜谜语”。高考这样考,一线文言文教学“高仿真”地这样教,“教考练”全盘浅表化,不问文本的思想文化底蕴,更不做什么赏析和评价,一垮到底,愈演愈烈。这里再强调一点,大纲和课标所提到的“能阅读浅易的文言文”,应该是指文言文教学效果而言的,绝不意味着教与学就可以如何浅易(事实上很多文言课文并不那么浅),教学和考试就可以仅仅关注文言实词、语句翻译和内容的理解与判断,更重要的应该是同样该关注对学生概括、提炼、赏析、评价等能力的培养。可见,文言文试题的命题思路和方式是必须要大力改进的。

假如命题能换一种思路和方式,把信息筛选、内容评价等命制成主观表述题,让考生真正去用心阅读、筛选、归纳、概括、提炼、评价,发表看法、表达态度。这样一来,恐怕一线教学就会返本归真了,也不会再那样浅表、平庸,无所作为了。假如命题者和考纲制定者还能够再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对文本的写作艺术也有所涉及,那无疑会更有益于一线文言文教学的返本归真。

四、命题书斋化及应对方略

命题书斋化是指高考命题试题多年来只限于读写能力的考查,一直拒听力考查于高考门外。众所周知,听、说、读、写是语文的四大基本能力,“听说”能力又是现实生活中人们运用语文的常态。随着经济的发展,时代的进步,人们的交际、交流、对话、评论、辩论等语言表达活动会越来越频繁而丰富,而且对语言的口头表达能力的要求还会越来越高。我们都有过这样的体验,一次读不明白,可以多读几次;一遍写不好,可以多修改几遍。而现实生活中,听往往只能是一遍而过;说也往往是一语道过,一般也很少会有人多次重复给听话人的。可以毫不夸张地讲,听说是一个人语文能力和素养最迅速、最直接,也最真实的反映。然而,我们的高考语文命题却长期限于“读写”的圈子(作者并无否定需考查读写能力之意),这显然是严重缺项的,是畸形和病态的,也是“严重地不靠谱的”(程红兵语)。事实常常无情地正告我们,高考语文成绩优秀的学生,他们的语言口头表达能力却不见佳。事实上,这种长期仅限于“读写”圈子的高考语文命题,已经导致中学语文教学长期“纸上谈兵”,进而导致语文教学久不见实效甚至低效、无效,致使广大中学生都成了严重缺乏母语听说能力的“偏瘫儿”。

当然,说现在的全国和各省市的高考语文试卷一点儿也不关注语用题也是不是客观的。每年全国及各省市的高考语文试卷上还是有几道语用题的,而且还在逐年有所改善,但这对于引导一线教学切实重视语言运用,扎实训练和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而言,其影响力还是很不够的。更何况有的年份,这类试题还被拟成书斋气十足的文字游戏。比如,1999年全国卷第25题,2002年全国春季高考卷第25题,2009年全国卷第20题、湖北卷第20题、山东卷第17题,2010年浙江卷第6题,直至2013年四川卷第20题、辽宁卷第17题等。这样的试题,很不接地气,书斋气十足,逼着学生带着镣铐做“‘诗意’游戏”,或者迫不得已地写几句“假大空”的话。近几年来,尽管这样的语用考查题确实日渐衰微,代之以比较实在的真语用题,但还是难以形成真注重语用的教学气候,甚至反而被极端的应试化、功利化给利用了,竟也成了逼着学生无休止地仿真考练的沉重负担。

篇(5)

一、高中语文的特点

1、内容更加广泛、丰富

从高中教材所涉及的内容看,几乎包括人类进入文明社会以后各个时期的作品。例如:从中国古典文学的角度看,将涵盖从《诗经》到明清的诗歌、散文、戏剧、小说等各种文学形式,而其中的作家做品、文学文化常识、实词、虚词、句式、修辞、文章内容理解归纳、文学鉴赏以及语言的运用等,都在学习范围之内;而外国文学则重点学习历史上著名作家、政治家的有较大影响的诗歌、小说、散文、演讲词等作品。从风格看,更是不拘一格。

2、知识性强,系统性强

初中语文学习的要求较注重学生感性的认识和积累,高中语文学习的要求已上升到能够对有关内容进行知识性、系统性的理解和领悟,将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将文本中的问题通过知识体系解决。比如学习诗歌,初中要求是读读背背,形成语感,在教师的指导下能够初步理解诗意,而高中则要求能够对其进行分析,学会初步鉴赏和感悟。

3、语文学习时间相对减少

初高中语文教材的量并无多大变化,但高中的周课时由6节减为4节,比初中少了三分之一。高中学习的科目比初中要多,高中一年级文化课就有8门,而且都是省级会考科目,再加上数理化的学习负担加重,这样,学生在课外用于语文学习的时间就相对减少了。这样两个"减少",实际上就给语文学习增加了难度,提高了要求。

4、学习的自主性更强

高中语文教学,更需要把以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教学过程,转变为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猎取知识、获得能力的过程。教师不只是"奉送真理",而是教给学生"发现真理"的方法、途径和规律。这样,学生自己用"拐杖"走路,就必须培养自主能力、发展自主能力。这是一个质的飞跃。

二、高中语文复习遵循的原则

在复习中必须强化如下六条原则:

1、依纲原则。

《考试说明》是语文高考的大纲,它所规定的37项能力要求就是高考的知识点、能力点。复习中,应时时牢记。

2、联系、比较性原则。

在复习中多联系多比较有利于学生发散思维和鉴别能力的培养。要善于同中求异,异中求同,善于上挂下联,拓展延伸。如:李白与杜甫,苏轼、辛弃疾与柳永、李清照诗词风格的比较;鲁迅杂文与小说的比较等等,都可以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3、运用性原则。

复习中既要夯实基础,使基础知识达到熟练,又要注重理解和运用,这是学生提高能力的关键。要加强学生做题思路的指导,加强解题规律的总结,使学生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切记死记硬背,生搬硬套。

4、全面系统性原则。

复习要全面、系统,在语文总复习这个庞大的工程中,任何一个环节都不可缺。基础知识的复习一定要全面,能力的培养要全面,按照《考试说明》要求,任何一个知识点、能力点都不要放过,要善于穿线连网,使知识达到系统化。

5、序列性、层次性原性。

在语文总复习中必须坚持序列性、层次性原则。语文知识的复习,要从语音到文字到句子……形成序列;阅读能力的培养,要从句到段到篇形成序列;写作也要从单项训练到综合训练,从记叙到说明到议论到应用,从命题到自命题等形成序列。这样,使知识的复习,能力的培养,由浅入深,由低到高,由单一到全面,形成递进层次。

6、反馈矫正原则。

这一原则既适用于课堂练习、单元检测、综合训练、大型模拟测试,也适用于写作、阅读、文学鉴赏等单项训练。反馈、矫正能使学生及时改正错误,弥补不足,巩固知识,培养能力。

三、高中语文的复习策略

1、紧扣教材,精读深思

高考命题是以教学大纲和课本为依据的。去年高考语文四道大题,无一不是紧扣教学大纲和教材、以全面考查考生的基础知识和读写能力的。因此,复习时切忌猜题押题,必须以课本为主要依据,做别精读深思。

精读,就是要透过课文的语言材料,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学习作者用字、词、句、篇的形式反映客观事物、分析问题、进行思维的方法。阅读时,要摸清作者的思路,透彻理解文章的内容和结构,并从中积累知识,加深理解,锻炼记忆,积累词汇,丰富语言,进而开拓思路。对精彩的范文,应多读几遍;第一遍得其概要;第二遍掌握其结构层次;第三遍体会哪些字、词、句用得准确、鲜明、生动,进一步加深对全文的理解。

篇(6)

《高考语文考试大纲》归纳了三十多个必考基本点,复习时要以这些基本点为目标。

1.全面撒网。尽管每年的高考对基本点并不一一涉及,但教师在组织复习时必须点点俱到,全面撒网,要穷尽每个考点所涉及的范围,如《全国高考语文考试大纲》“语言文字应用”中的“表达应用”部分第7点是“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这部分内容高考年年都有考题,它包含“歧义句的辨析、话语的转述、语句的衔接与呼应”等多项内容,教师在复习时都必须讲到,这样就避免了高考中学生解题时可能出现的知识盲点。

2.典型引路。教师在组织这一轮复习时,特别要重视选取哪些典型的例题来加以分析,切不可信手拈来或胡乱拼凑一些“五音不全”的例题,否则会干扰学生对知识的接受。在具体的操作中,一般把近年来的高考题作为例题,高考题终究经过行家之手,能科学、全面、准确地反映考点知识,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和针对性。同时,剖析高考题能将学生的思维定位在高考的水平上,让学生学起来有的放矢,心中有“高考”。

3.精刻细雕。教师对基本点的讲解除准确外,还应全面深入,细分缕析,精刻细雕,力求理论上讲透,训练上到位。要舍得花时间,下功夫,各个击破。训练时,要尽量选择那些有一定梯度,在知识结构和能力要求上接近高考的题进行反复训练,要求学生掌握好每一个基本点。切忌走马观花、一触即弃、浅尝辄止,这样就失去了基本点复习的意义。

4.联系课本。高考考题知识尽管超出书本,但有相当一部分考点在命题上与课文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教师在组织考点复习时,一定要认真研究历年的高考题,看哪些考点知识是源自课文的,如语音题、文字题、词语的运用、名言警句的默写等。这些考点有些直接出自高中语文课文,特别是古汉语知识,从近年的高考看,实词的运用可从课文中找出对应的语义,虚词的运用有些句子直接出自高中课文。因此,教师在复习时要抓住这些强化训练。

二、突出重点

对高考基本点的复习在全面撒网的基础上,还应突出以下几个重点:

1.历年高考中必考的基本点和出现频率较高的基本点。如“字音题、字形题、词语的使用、病句的辨析、文学常识和语言表达”等知识点几乎年年都考,这些基本点我们在复习时应作为重点,要让学生搞清《考试说明》对这些基本点的要求,能力层级,近年来高考考了哪些题型,难度多大,考生出错的原因等,依据这些加强训练的力度。

从近年的高考看,“字音、字形、词语的使用、文学常识”着重考察知识的积累,复习时可利用零碎时间浏览记忆,能辨析出错误,再通过平时的考试查漏补缺。而“病句的辨析,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题偏重于应用能力的考察,虽然难度不是很大,但一定要注意规律的总结。

2.能力要求较高的基本点。如“古诗词阅读”中的“分析综合”“鉴赏评价”,“现代文阅读”中的“鉴赏评价”,它们都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阅读方面发展了能力层级,层级定位为E,是高考中的最高能力要求。古代诗文阅读和现代文阅读水平的提高,主要靠教师平时教学的指导和学生日常的积累,但临考前的强化训练也必不可少。这类基本点教师要反复讲,讲深讲透讲彻底,要教给学生解题的方法,组织这方面的专题讲座,选取一些典型材料集中进行训练,也可有目的地推荐一些材料让学生自己去阅读,经常与这些基本点碰面,从而达到熟能生巧。

3.分值相对集中的基本点。从近几年的高考题看,分值较集中的,一是“文言文阅读”,二是“现代文阅读”,三是“写作”。这几个基本点也是学生感到最棘手的。

文言文阅读,从近年的高考看,主要考察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子的翻译,主观题的难度在逐渐下降。复习时应以课本内容为主,掌握重点文言实词、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文言文翻译是复习中的重中之重,一定要逐字逐句落实到位。

现代文阅读分两部分:一是实用文本阅读,重点考察分析综合能力;一是文学类文本阅读,偏重概括理解能力的考察。近年的高考主要考察学生是否突破了阅读障碍,明确了作者的写作意图,是否把握了文章重点间的联系。因此,复习时,一定要把对文意的把握和分析作为重点来训练。

“写作”是高考语文中的重中之重,对三大文体的写作训练要贯穿整个高考复习,不能有丝毫的松懈。要将“写作”中的基本点分点指导,以历年高考中的习作为蓝本,让学生明白这些习作成败的原因,并对照自己的写作实践,找准突破口,发挥自己的特长,力争作文水平的提高。

近年来各地的高考命题突出了密切关注现实、着重人文关怀的命题特色,复习时注意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见微知著的能力。让学生广开视野,多关心社会现实,同时一定要避免套作和宿构。

三、形成能力

对基本点复习的最后落脚点,是让学生在识记、理解的基础上,形成分析综合和应用能力。

篇(7)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3)03-0106-04

就研究者了解,基本上每所高中都有早自习,一般为30~40分钟,基本上都是平分给语文和外语。语文设置早自习的意图很明显,就是想通过早上的黄金背诵时间,让学生大声地朗读、背诵,从而达到积累知识的目的。可以说,如果把这一黄金时间利用好了,对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是非常有益的。

而事实上,诸多的语文老师也“充分地利用”了这一宝贵时间,让学生在早自习中反复地读和背诵一学期所学的课文,甚至是以前所学过的课文,要求背诵的和不要求背诵的,都在早自习中得到了熟悉和巩固。按理分析,学生应该在这一时间充满激情的,学生应该是喜欢高亢、激越的读书声的,长时间的早自习之后,学生应该有很强的语感,对语文的兴趣应该浓厚起来。但就研究者调查发现,事实恰恰相反,现在高中语文早自习的现状是:

一、学生状态不佳

很多学生在早自习中的状态是疲惫,朗朗读书声背后是学生的机械重复,是做给老师看样子的,老师一走之后便趴着睡觉,或者聊天,或者做其他科的作业,而学生的背诵总是不过关,对语文的兴趣也在逐渐地流失。用学生的话来解释这种状况就是:没有新意,所以,没有兴趣。

二、老师不重视,安排随意

大部分语文教师对语文早自习都不上心,以为早自习可有可无,无非就是学生自己读读,背背而已。所以老师只是象征性地到堂,巡视一下便草草了事,对于早读内容更是做到了随便的境界。

大部分语文老师对学生在早自习中的表现,要么是不知情,在朗朗的读书声中被学生长期欺骗,最后都不明白为什么学生的语文成绩和素质总是提不上一个新台阶,空余感叹;要么是知道了学生的状态,而只是简单、粗暴地对学生进行批评,然后一如既往地重复着以前的早自习模式,最后老师和学生在早自习这个宝贵的时间里玩起了猫和老鼠的游戏。老师来了,学生们就哇哇地乱读一通,老师走了,学生们便各做各事,从此就进入了恶性循环。

研究者之所以提出这样一个概念,是就诸多早自习形式的调查研究,是针对诸多语文老师的采访而提出来的。现在语文早自习模式即为“上课时老师到堂(或者迟几分钟到堂,或根本就不到堂),提出早自习需要背诵或熟悉的内容,然后围绕教室走一两圈,督促学生拿出书本,开始执行任务,等学生逐渐都读起来后,老师便可以离开,等待下课前两三分钟再到教室检查一遍学生的读书情况,或者不离开教室,就坐在讲台上不再说一句话,开始做自己的事情;而学生在半梦半醒的状态下,机械地打开课本,或快或慢地读起那些基本上天天都要读的文章来,视老师情况而决定认真晨读与否”。

在这样的模式下,其效果可想而知。正是基于对这种现状的调查和了解,对学生语文兴趣、成绩、素质的忧虑,对学生早自习有效利用的思考,加上新课改对我们的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随着新课改的逐渐深入,这一课题的提出就显得更有意义,这一课题的研究就显得更有价值,它应该成为新课改的一部分,同时也是比较关键的一环节。

社会的发展、科学的进步,对人才的需要提出了新的要求,这使我们的教育又迎来了新的挑战,面对这样的形势,研究多年的新课程改革在全国(包括相对偏僻的地区)范围内拉开了帷幕。

首先,新课程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按“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式”、“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的目标,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从其倡导的学习方式和要实现的目标看出新课改对语文的教与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实现这样的目标,有了更高的难度,这就要求必须将曾经随性的早自习有效地利用起来。

其次,新课改对学生知识掌握的宽度和深度有了更高的要求,沟通古今中外,面向未来世界,应以专门性、综合性和边缘性相结合为学习内容,加强语文实践,从而让学生有更丰富的语文素养和多角度发展的途径,增添生长活力,不将早自习充分有效利用,仅凭课堂时间难以实现知识面的拓展和延伸。

再次,新课改的评价体系有了一系列的变化,语文课程评价突出整体性和综合性,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几方面进行全面考察。对教师的评价,要重视教学过程和教学结果,不以学习的考试分数作为惟一的评价依据,这样的评价要求教师注重教学过程,对高一至高三的整个教学有个系统安排,早自习也应如此,只有合理科学的早自习安排,多种早读方式的变幻运用,方能在高三的冲刺中做到胸有成竹。

另外,还有个让我们提出这样的课题研究的原因就是:研究的空缺。

我们通过一些报刊资料和网络搜寻,发现对语文教学内容,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比比皆是,而对早自习的有效利用却是一个空缺,从而让诸多老师在处理这一板块时处于茫然状态。

基于对现有的早自习情况的了解,对新课改要求的领悟,对一线教学的体会,研究者提出了“高中语文早自习有效利用”这样的研究课题,希望通过对这一课题的研究能改变现有的语文早自习模式,改善学生和老师的关系,真正让老师和学生有效地利用这一宝贵时间,让这一时间成为学生和语文,学生和老师,老师和语文的有效时间,值得珍惜和回忆的时间。让语文新课改能从早自习开始,让语文教育呈现一个全新的面貌。

以下是研究者经过调查、研究和实践,根据各个年级的特点和要求的不同,而提出的一些早自习有效性利用的实施措施。

高一语文早自习的有效利用研究及实施措施:

就研究者多年的高中语文教学经历来看,每一届高一学生在进入高中的起始阶段,就会对语文失去兴趣。因为高中语文考试和课本死的知识点扣接并不紧密。高中的语文考试主要是侧重于对对学生理解语言及语言的实际运用能力的检测。所以,高中的语文课堂首先就失去了它的吸引力,而早自习更是被学生简单地理解为考试的5分(高考或平时的考试背诵题的分值)而做大量重复背诵的时间。对于记忆能力好的学生来说,早自习就更是休息的时间,因为他们早就在课堂上把该背诵的东西记住了。如果这种情况下,老师还不及时地调整自己的早自习内容,不充分地发挥其自身的引导作用的话,早自习从高一开始就丧失了它的意义,学生从高一就将对语文失去兴趣。

同时,研究者也知道,高一是真正培养学生语文兴趣、奠定语文素养的一个重要阶段,因为小学和初中知识语文教学的基础阶段,而高中将把其提升到欣赏阶段,由基本功从语文素养转化。

所以,充分、有效地利用好高一的语文早自习,对于整个高中的语文教学,甚至是对学生一生的语文兴趣来讲,都是至关重要的。

那么,要怎么制定早自习的内容,怎么发挥老师的引导作用,怎么样才能充分有效地利用好早自习呢?研究者结合本学校的实际情况,通过对高一学生的调查研究(对高一学生发放了“你想要什么样的早自习”的调查表),经过和高一老师的分析、商量,研究者认为应该从以下方面做起:

1.从基础开始,巩固、强化基础。要求学生每天早上都要利用一定的时间来熟悉教本内的文章,正字音和字形,通过大声地读,培养语感,夯实基础。此过程可由科代表引领,一起读,也可自由读,然后同学互相考查,老师参与抽查,一定要落实。此阶段时间长短视教学内容的多少而论,一般控制在5~10分钟内。

2.传统拓展,加强积累,提升素质。所谓传统拓展,就是在每个早自习中补充一些传统的文学知识和文学文本,比如古诗词、简短的古散文、赋、小说等。此过程最好事先准备好,以打印稿的形式发给学生,而且应该有个系统性,时间顺序也好,文体顺序也可(可以作为“校本读本”),让学生对文学传统有个大致的认识,同时起到加强积累的作用,让学生能在以后的写作中、语言交流中运用起来,真正达到提升素质的目的。如果是古诗词,最好要求学生当堂能背古散文等,要求学生能把一些重要的字词记住,把一些精彩的语句和观念记住。此阶段时间同样视提供的内容多少而定,一般在10~15分钟。

3.兴趣拓展,开阔眼界,提升情商。所谓兴趣拓展,是针对传统拓展这个概念提出来的。就是让学生自己提供早自习的阅读素材,内容不限,只要是健康的即可,可以是杂志上的小文章,可以是网络上的各种版本……此举在于鼓励学生利用好网络资源,鼓励学生多读,多分享。此过程最好由学生轮流来做,一是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二是能督促学生去阅读。学生传达完毕,还需要阐释分享理由,同学也可根据其提供的文本和分享理由来打分、评判,半期或者期末可以评选最佳推手,真正提高学生的鉴别、鉴赏能力。此阶段可以控制在10~15分钟内。

以上三个环节完成后,如果时间还有剩余的话,可让学生自由安排,教师也根据具体的教学任务安排学生预习或复习,或巡视,解答学生的疑问。

高二语文早自习的具体措施:

1.完成语文必修(3~4)册课文的预习,要求对字词进行梳理,对内容有整体把握,上课检查预习情况。

2.对要求背诵的课文或段落,必须在早自习做明确的要求,并及时检查,采用自批互批、组长批的方式,及时反馈,及时纠正,在最短的时间内提高学习效果。

3.只会盯着树皮里的虫子不放的鸟儿不可能飞到白云之上的,只有眼里和心中装满了山河天地的雄鹰才能自由自在地在天地间翱翔,所以早读除必修之外,安排选修内容,并在高二阶段注重诗歌鉴赏和阅读能力的提高,指定诗歌,指定学生选取作讲,这样早自习更有活力。

附:扩充材料。

诗经中《蒹葭》、《离黍》、《关睢》楚辞中的名句,汉乐府《上邪》,朱庆馀《近试上张水部》,张籍《酬朱庆馀》,骆宾王《咏蝉》,王勃《别薛华》《再别薛华》《山中》,陈子昂《感遇三十八首·其二》《送魏大从军》,孟浩然《送杜十四之江南》《留别王维》,王昌龄《从军行其一》《闺怨》,高适《人日寄杜二拾遗》《塞上听吹迪》《除夜作》王之涣《宴词》,岑参《寄左省杜拾遗》《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山房春事二首》,韩愈《答张十一》《题木居土二道》,韦应物《登楼寄王卿》《春雪》《寒食寄京师诸弟》,无稹《滁州西涧》《重赠乐天》《行宫》,李贺《苏小小墓》《重别梦得》。

文言:涉列120个实词中一些,18个虚词。

现代文:选取一些散文精萃和小小说。

高三的学习时间很紧张,语文需要复习的知识点比较繁琐,在这种情况下,更要把握好早自习的四十分钟,合理有效地利用早自习,将会起到很大的作用。经过两年时间的学习,学生的语文素养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但之前所积累的知识是零散的,因此,高三早自习的任务便是梳理知识点,夯实基础,积累作文素材等。任务如此繁重,如何合理有效利用?经过我们的研究和实践,最终确定的是分段式早自习模式。

1.温故知新阶段。近年来,高考主张“回归教材”,所以,教师应引导学生温习以往学过的课文,当然,这种温习不是对以往讲过的知识进行简单的重复。如温习小说,我们就让学生讲高中阶段所学的中国近现代小说、中国古典小说、外国小说进行归类,首先是熟读小说,了解小说内容,在此基础上,再结合教师以前讲授新课所授予的方法来探讨,明确阅读各类小说的方法和技巧,在学生进行梳理和归纳的基础上,教师再作适当的补充。对每一类文体,我们基本上都采用这种方法,让学生再次走进教材,获得新的知识,该阶段安排的时间为23分钟。

2.积累词语,夯实“语基”阶段。几乎每次考试,学生在前四道基础题上丢分都比较严重,尤其是语音、字形和成语,这些基础知识仅凭一朝一夕的强化是不够的,必须要日积月累,坚持不懈。我们要求学生每天利用早自习积累这些基础知识。当然,记了东西或许过一段时间又忘了,针对这种情况,我们要求学生要在早自习中动手,将那些记了多次也总是记不牢的、容易混淆的知识记在一个专门的本子上,时时去翻看,每个早自习都去巩固,这样就达到了将厚书读薄的目的了,该阶段时间安排为5分钟。

3.作文素材积累阶段。进入高三,我们给学生印发了较多的作文素材,但从交上来的作文习作来看,多数学生并没有将这些鲜活的素材运用起来。针对这种情况,我们有必要在早自习中,让学生统一阅读某个作文素材,然后针对该素材讲出自己的感悟,最后进行同桌交流,全班交流,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就能更好地利用我们的作文资料,将手中的“死”的文字变活,该阶段时间安排为8分钟。

4.练字默写阶段。高中1~6册要求背诵的篇目很多,高三要求将这些篇目让学生逐一背诵,并落实,也不是一件易事。因此,我们应充分利用早自习这个时间,给学生提出明确的要求,要求在规定的时间之内完成背诵任务,否则将受到惩罚。当然,默写书写一定要规范、工整,若字迹潦草,将驳回作业本并誊抄原文两遍。有了这些约束,学生的书写也会有很大的进步,该阶段时间安排为4分钟。

不同年级有不同的早自习模式,经过我们不同年级教师的实践,发现这样的早自习对学生而言是极其实用的,达到了我们的预期目的。我们希望在实践中发现更多的问题,把早自习有效利用的研究做得更为完善,让学生真正得益于早自习。

参考文献:

篇(8)

《语言文字应用》一书在编撰上有其独特之处,课文的每一节安排了四个板块:《引子》、《课堂活动》、《工具箱(知识链接)》和《小试身手(思考练习)》,整体框架一目了然,便于学生操作。值得一提的是,类似于导入的“引子”,体现了编撰者的精心构撰,通俗有趣,且不乏精彩之处,有利于学生的思考。鉴于此,笔者对所有的“引子”进行归纳,选用了一些便于拓展、切合学生实际的导入,并且还针对性的补充了一些实例,这些实例趣味性和思考性都比较强,作为课堂的“导入”部分,不仅有“趣”而且还有“味”。笔者认为,一堂课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课堂的导入,漂亮的导入不仅能激起学生求知的欲望,引领课堂教学的进程,而且能使师生交流碰撞出火花。于漪老师说:“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起他们思维的火花,或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而这一切都要体现在导入的“入味”上。

笔者在讲《美丽而奇妙的语言――认识汉语》时引用了“屡败屡战”的故事:在征讨之初,曾经屡遭败绩,他自己写了一道奏章,承认“臣屡战屡败”,向皇上请罪。后来有人建议他改成“臣屡败屡战”。皇上看了奏章,大为感动,立即给予嘉奖。引导学生体会“屡战屡败”与“屡败屡战”截然不同的表达效果:两个词虽然都有作战失利的意思,但一则强调作战失败,指挥无能;一则体现一种“败不馁”的精神,一种坚忍不拔的品质。

这种“入味”的设计不仅体现在课堂教学导入部分的精心构撰,而且也体现在课堂教学的“灵犀一点”。例如在《方块的奥妙――汉字的结构》一节中,笔者发现有一位学生在看金庸的《射雕英雄传》,其中“雕”字写成“”,借此由这个字入手讲述了汉字的同源现象。另外,在借用《字之初,本为画――汉字的起源》的“引子”:“‘神’的诞生”中还稍微涉及了书画同源的问题。这种“入味”带给学生兴致的同时,更在于引导学生体会其中所蕴涵的汉语之“味”,这种“韵外之致”、“味外之旨”或许要经过学生短时间的领会与思考,这时切忌老师轻易地给出“判词”,从而剥夺学生思考的兴致和探究的欲望。有时“宁付阙如”以作“下回分解”,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二、教学内容和教学设计贴近学生的实际

《语文课程标准》规定:“选修课的设计,必须以课程目标为依据,充分考虑学生的需求和实际水平”。这个需求和实际水平不仅仅指尊重和突出学生的学习愿望,重视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当然这还是选修课程开设的初衷之一;更在于强调选修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设计要符合学情的需要,毫无疑问,这也是新课标中反复强调的“选择性”的具体内涵之一。毋庸讳言,选修教材多为在某一专业领域大有建树的资深教授或著名学者所编,这能够很好地保证选修教材质量,如专业性较强,内容精深而有系统,但却未必完全符合高中学情。同时,高中教育也存在明显的城乡和地域之别。因此高中语文选修课的教学应尊重不同地域、不同个体的学情差异。本着这样一个原则,笔者在设计教学之初,坚持以学定教,灵活自主地处理选修课的教学,把握教学内容的“难度”,既不“浮光掠影”,又不“晦涩艰深”。

例如在《语言文字应用》的第二课《千言万语总关“音”》的教学之中,针对学生处在赣南客家方言区,普通话不太标准的现状,笔者将这一单元的目标定为通过语音学习,明白普通话与客家方言的区别,引导学生纠正自己的语音缺陷,从而提高普通话的水平。为此,笔者结合学生的实际,组织学生进行专项的辨正练习,如分清翘舌声母、前后鼻韵母、区分h/f和ü/i等。然而普通话水平的提高绝非一朝一夕之功,值得欣慰的是,这一系列的练习和讲解给学生自觉纠正语音缺陷提供了一种可能。

同时,在教学之中,关注学生的这种方言情况,有时能够使那些教学难点迎刃而解。在《声情并茂――押韵和平仄》一文中,针对赣方言中还保留了入声这一特点,就很好的解决了平仄这一问题,也通过方言体会了古代韵律的规整。如杜牧的《山行》韵脚为“斜、家、花”,其中“斜”在古代读作“xia”,至今赣方言中也保留了这个读音,通过方言更能体会此诗用韵的整饬。当然,在课堂教学中融入一些地方特色,无疑也会极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笔者在讲授《中外戏剧名作欣赏》时,就专门讲了赣南的采茶戏,对于自己家乡的曲艺,学生们表现出极大的兴趣。

此外,贴近学生的实际也要做好选修课程与必修课程之间的一些勾连,如笔者讲授《语言文字应用》一书时就联系必修一所学的《优美的汉字》、《奇妙的对联》、《新词语与流行文化》和必修三所学的《交际中的语言运用》;《中国小说欣赏》之《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等作品时把它们与必修课里所学的《杨修之死》、《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智取生辰纲》、《林黛玉进贾府》等联系起来。无疑,必修课中这些知识性的介绍可以跟选修课中的有关内容互为补充,这对选修课的学习具有指导意义,从而取得触类旁通的学习效果。

三、注重实践拓展

在高中阶段的所有选修课中,《语言文字应用》是实践性最强的一门课。《语文课程标准》中对语言文字应用的课程目标做了七点规定,“这一系列选修课程的基本目标,在于提高高中生语言文字的应用能力,包括口语交际和书面交际两个方面”。该标准一再强调“通过广泛的实践,提高语文综合应用能力”。可以说,这一课程目标为我们指明了今后努力的方向,指明了努力的侧重点。因此在这门课的学习中,要高度重视实践,不能把重点放在相关知识的死记硬背上,而要在实践中学习和有效提高自己的语言文字应用能力。

因此,笔者在教学中有意识地收集电视电影、报纸杂志、日常生活中鲜活的语言材料,或者结合阅读、写作的实例,注重在具体的语境、语体、语用中引导学生认识、辨别、应用语言,避免机械化训练,避免玩文字游戏。同时在教学中“创造性地设计多种形式的活动”,例如:查找(街头、电视、报刊)错别字,推荐自己喜欢的一句广告语,感悟文学作品中生动的一个句子,语林拾英,成语接龙,对对子,按要求造句比赛,朗诵会,演讲(辩论)比赛,主持集会,网页制作,语言文字专题研究……通过这些学习活动,学生将课本知识与现实生活有机结合起来,达到了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目的。

篇(9)

一、第1~3题属现代文(论述类文本)阅读,题型为客观题,单选

将其置于阅读类之首,对考生答题有入卷入境的奠基作用,且难度适中,对考纲及考试说明中涉及的六点要求(即“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筛选并整合文章信息”、“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选三点进行考查。这三题设题遵循两个原则:一是按照文本先后顺序设题,二是按照考点顺序设题,或者由分到合,或者由局部到整体,或者由微观到宏观,充分体现高考命题的特点。解答此类题的技巧有以下四点:

1、抓住关键词语,主要是指对答题有启示意义的词语,特别是在解答对某个词语(概念)的“理解”的试题时,就要通过某些词语的意义指向来判断答案的正误。

2、抓住过渡句,主要是指上下段之问的过渡句,也指自然段里句子之间的过渡句。这些句子,在结构上有或承上,或启下的作用;在内容上,往往提示某个段落或某个层次的内容要点,不可忽视。

3、抓住中心句,即主题(支撑)句,这种句子对语段甚至整个文本内容具有概括作用。抓住了可以举重若轻,纲举目张。

4、抓住词句之间的联系,作答时,要对前后段落之间、上下语句之问在内容上、情感上、意思上的联系有一个明确的认识和定位,最好边读边勾画圈点,做上记号,这对答题是极为有利的。

二、第4~7小题属文言文阅读,有主观、客观两种题型

这部分试题的特点有二:一是考点稳定化。《考试大纲》所列基本上都涉及到了,同时今年又侧重于对常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掌握情况,对文言文句子的翻译能力,对文章内容要点的归纳、中心意思和作者观点态度的概括能力等的考察。其二是题型程序化。先考常见的文言实词,接着考常见的文言虚词或筛选信息,最后考概括分析和翻译。

解答这部分题的方法主要包括:实词的解释可用代入法;虚词的理解可用词性定位法;信息的筛选可用排他法;句子的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等。

三、第8、9两个小题属于考查古代诗歌鉴赏能力的范围,采用主观题型

这部分考题从考查对象上看主要涉及两方面:一是内容,主要是指表现的思想、表达的情感、表明的观点、所写的事情、所描写的形象和景物特点等;二是形式,主要是指修辞方法、表达技巧、语言特点、炼字等。从难易程度看,古代诗歌鉴赏部分的试题难度有降低的趋势,但由于诗歌本身的特点,对于广大考生来说,仍属难点。从考查的重点来看,形象、语言、表达技巧等仍是命题人的最爱。由此,笔者提出以下建议:

1.解答分析诗歌形象的试题,要从诗歌形象所蕴含的思想感情、人生意义、社会价值等方面来思考,并注意结合诗歌的创作背景及诗人的人生经历进行分析。

2.解答鉴赏诗歌语言的试题,要从诗歌的炼字、炼句等方面来考虑,同时要结合诗人的语言风格综合分析。

3.解答分析诗歌技巧的试题,要从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艺术构想等方面考虑,考生在备考时要注意掌握一些常用的鉴赏术语。

四、第10小题,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A级

本题侧重于对常见古诗文的考查,以课内为主,课外次之,限于篇幅又以名句为主,特别是名篇中的名句,同时,考查形式固定,即统一为填空题。建议备考时注意三点:

1.背诵。对《考试说明》中规定的篇目,考生在平时复习中都要熟读背诵,尤其对一些常考的名句,甚至达到倒背如流的程度,因为高考在这一块不避熟题,对重要的内容可谓百考不厌。

2.默写。光背熟了还不行,还要动笔写出来,特别是含有多音字、生僻字、通假字、异体字、形似字等易误字的句子,都要经常书写,这样才能达到读写一致,口随心出,手随口写。

3.理解。要在反复诵读,烂熟于胸,提笔书写,准确识记的前提下用心思考,真正理解其内涵。

五、第11――14四个小题,属于文学类文本阅读

本部分一般考查散文和小说,不考诗歌、戏剧等其他体裁,采取主观题型,分值25分,一直保持稳定,难度为适中偏难。对这类题考生要想正确解答,应做到四个“明确”:

1.明确作品所属体裁:考生在平时的复习中,要对各种文学体裁的特点进行分类梳理。如散文的“形散神不散”,神有哪些,形有哪些;小说,有哪几个要素,几个要素之间是什么关系,在文中各有怎样的作用等。

2.明确文本所写的内容、范围和角度。备考时,要从材料承载的内容人手,要读懂它写了哪些领域的人和事、什么地方的景和物、什么样的情和理;要弄清作者是从什么角度来表现的,是正面还是反面,是赞扬还是否定。

3.明确作品所用表达方式和修辞手法。除了明确作品采用了怎样的表达方式,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外,还要注意这些方法的特点和作用,知其所以然。

4.明确命题基本规律:顺序和难易。命题顺序一般是先易后难,先简后繁,与《考试大纲》中的考点顺序基本一致。

六、第15小题,对字音字形的考查

本题立足于现代汉字,不涉及文言文中的生僻字,紧扣“常用”二字,对一些难读、不常用的字音和字形不会涉猎。考生在备考时,要以多音字、形似字、容易读错写错的字,特别是习惯性误读字、受方言影响误读字为复习重点,同时,要做一定量的练习,在练中强化记忆。

七、第16小题,考查“正确运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

本题能力层级为E级,是客观题型,重点考查对成语的理解和使用。这一考点形式很明确,即要求判断某个词语的使用是否正确。考查范围包括实词、虚词、成语、熟语等,考查角度涉及词义、词性、感彩、语体色彩、搭配习惯等。建议备考时确立语境意识,明确答题技巧,如看前后搭配是否恰当,采用同义成语或词语进行互换,看感彩是否吻合等。

八、第18小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旬”的能力

本题能力层级为E级是主观题型,要求判断所给句子正误并对病句加以修改,重点考查成分赘余、搭配不当、感彩不符等病句类型的辨析和修改能力。安徽卷的考题,在病句这一方面,从去年开始连续两年由客观题型转为主观题型。分值:2009年3分(客观题型),2010年5分,2011年4分。2012年预计在考查形式上有可能延续考主观题的做法,考生可以注意平时练习。

九、第17、19、20三个小题属于语言文字运用部分的主观题型

这部分涉及内容很多,主要包括:扩展语句,压缩语段;选用、仿用、变换句式等;要求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高考要想取得高分,需要在平时的复习中做到以下三点:

1.要用心社会生活,关注热点。家事国事天下事,只要是社会广泛议论的、具有一定价值的事件,都要注意搜集整理。要学会从考试命题的角度去阅读材料,整理材料,考究其中的意义。

2.要注意题型变化,关注趋势。这一部分的创新题最多,对能力的检测最佳,也是最容易拉开分数的部分。因此,考生要注意在这一部分可能出现的新题型。如实用写作(评论、串词、启事、开场白、新闻报道、对联、海报等)、古典诗词的巧妙人题、名言警句引发的联想等。

3.要明确答题规律,注重过程。这一部分几乎都是主观题,因此考生要养成良好的答题习惯,即先草拟答案(打草稿),尽可能考虑得全面一些;然后对照命题要求,看草拟的答案是否符合命题要求;接着对草稿中的文字进行精简,删去多余的文字,留下与题干要求最切合的内容。

上一篇: 就业安全应对策略 下一篇: 毕业设计方法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