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2-20 10:41:03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纺织行业的困境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848-2007(03)-0014-09
一、问题的提出
当一国产业发展到一定基础和一定阶段时,产业升级的关键就在于提升本土企业自身的创新研发能力。新经济地理学(Krugman,1991;Krugman andVenables.1995)强调集聚效应可能部分来自于某种技术创新地区性的扩散效应和外溢性。因此,在集群或集聚(AggJomeration)的分析框架内探讨本土企业自主创新动力和产业升级的关键影响因素,可能不仅仅是贴近中国现实问题的分析思路,也是从微观角度来深入探究各种综合因素对企业自主创新动力产生激励或抑制效应的有效途径。
然而,反观我国现状,无论是新兴产业集群还是传统产业集群,集群内企业普遍呈现出一种“套利行为”特征。所谓套利原是指在金融市场内,如果出现一种元风险的收益产品,就会吸引大量资金以借贷杠杆的方式一拥而入,直至收益降低到资金成本,整个套利活动才结束。我国地方产业集群内某种新产品的引入或某项技术创新的发明也遭遇如此的“套利行为”。具体表现为:一家企业通过大量研发投入开发出一种新产品或者通过设备引进消化吸收生产出一种新产品后,在获取先入利润和较为明朗的市场前景条件下,大量后发企业或跟随企业迅速“一哄而上”,模仿性引进设备甚至是更先进的设备,通过现成企业的一些关键技术人员,进行低成本市场竞争。这就形成了我国地方产业集群内特有的技术溢出与技术扩散套利模式,并且广泛演变成为一种模仿――套利的内在机制。进一步来看,这种模仿――套利机制得以实现的关键在于集聚效应所内生的特有技术溢出介质:一种是通过人力资本介质技术溢出获取隐性技术诀窍,另一种是通过产品反向工程介质来获取显性技术诀窍。从我国的实践来看,以人力资本介质的转移来获取技术溢出为主要形式。
那么,这种在我国地方产业集群内普遍盛行的模仿―套利机制,究竟会对集群的竞争模式和集群内企业的创新动力,以及集群持续发展能力和产业升级动力产生怎样影响?现有文献似乎没有给予足够的关注。我们恰恰认为,正是这种模仿――套利机制的广泛存在,造成技术溢出与扩散在集群内呈现出复杂的正反馈或负反馈效应,由此在相当程度上影响了集群创新动力的得失和产业集群发展的兴衰。基于以上考虑,本文在充分考虑我国地方产业集群内模仿――套利机制形成的现实背景下,从企业之间技术溢出和技术扩散的不同介质载体人手,通过构建先入企业与跟随企业的简单空间动态博弈模型,解析其对集群内企业创新动力影响效应的内在机理。
二、我国地方产业集群中套利行为与技术溢出介质的交互作用机制
1、产业集群内技术溢出或扩散的三种介质形式
模仿或跟随企业是如何实现对先人企业的技术模仿及技术扩散?厘清我国地方产业集群内技术溢出和技术模仿的关键传导介质,是发现这种模仿――套利机制作用机理的首要因素。从大量实践观察来看,我国地方产业集群内技术外溢或转移途径可归纳为三种基本形态:无介质的知识溢出;以产品为介质的知识溢出(反向工程);以人力资本流动为介质的知识或技术诀窍溢出。
无介质的知识溢出途径来自于集群天然的地理位置接近性特征、企业技术能力的相似性所内涵技术吸收能力的同质化,以及嵌入在产业关联分工网络内的信息外溢和互动渠道,同时,也来自于基于血缘、亲缘、地缘的社会关系网络和社会文化等因素。例如,参与企业网络成员之间有意识地开展一些高频度的互动和合作,掌握先进技术创新能力和具有核心创新能力的企业有意识地向参与自己分工协作网络的关联企业提供或转让一些技术,以促进以其为中心的企业网络协作体系整体的技术提升和核心竞争优势的持续领先。
以产品为介质的知识溢出途径与产品的可反向工程(reverse engineering)程度关联,主要通过对产品的解体和破坏性研究,运用各种科学测试、分析和研究手段,反向研究该产品的技术原理、结构机理、设计思想、制造方法、加工工艺和原材料特性,从而从原理到制造、由结构到原料全面系统地掌握产品的设计和生产技术。甚至在通过反向工程获得产品技术后结合自己已有的技术和工艺创新能力研制出比原产品更实用、更低成本、技术含量更高的产品,达到获取模仿再创新能力。这种以产品为介质的知识溢出途径的成功与否,与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的强度、专利制度的期限与宽度、产品所蕴含技术知识的编码性和可分解性以及扩散企业的技术吸收能力有较大关系。
以人力资本为介质的知识溢出途径的关键之处在于掌握技术诀窍和非编码技术创新知识的人才在不同企业间的转移和流动,从而实现了技术创新知识的溢出效应。跟随企业只要能够“挖”走创新企业的核心技术人才就能获得知识的溢出和创新能力。这对于我国地方产业集群内多数模仿企业来说,是低成本获取信产品和技术创新能力的“捷径”,也是现实实践中我国地方产业集群内多数企业获取技术进步和产品升级的最主要途径。
2、套利行为与技术溢出介质的交互作用机制
按照金融学的一般理论,金融市场中的套利行为得以出现的前提是要有无风险或低风险的投资收益机会的存在。与此相类似的是,在企业创新研发或模仿投资决策中的理最首要的动机是要看其盈利可能性与风险之间的权衡。一个基本事实是,盈利作为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的基本目的,是其从事一切活动的立足点。无论是依赖模仿,还是自我研发;是立足渐进性创新,还是突破性创新,都与企业投资活动的预期收益回报动机紧密联系。因此,从抽象角度来看,企业行为的直接动力在于收益与成本的动态权衡比较。其他因素必须借助于这种动力间接地发生作用,激励或抑制企业产生投资行为动机的可能。
我国地方产业集群内技术套利扩散机制的形成首先是与我国国内多层化市场需求与出口导向战略密切相关的。中国是一个大国,广大的农村市场和
城市市场的分割直接为从低端到高端消费品提供了一个多层次的市场需求,加上全球市场对中低端消费品的需求市场,这就为跟随企业的“干中学”模仿式的技术进步机制提供了一个极其重要的收益性预期市场空间,激励企业进入。当有先人企业发现某种产品的国内或国外需求,通过自主研发开发出某种新产品,或者是通过引进国外的生产设备生产出某种新产品。对于通过自主研发开发某种新产品来说,先人企业无论是在技术开发,还是在选择技术设备、先进度、组织管理和市场开发方面都面临着很大风险;对于通过引进国外生产设备生产某种新产品来说,先入企业在技术开发上风险低,但在选择设备、市场开发等方面的风险较大。当经过先人企业连续的前期投入所生产出的新产品得到国内或国外消费者的认可后,跟随企业在这两方面的风险都低,这就为跟随企业提供了低风险或者无风险的套利机会。通过人力资本介质的溢出渠道,即挖先入企业的关键技术人员,来获取先人企业的隐性技术知识和技术诀窍;或者通过产品介质的反向工程渠道,来获取先入企业的显性技术知识和产品工艺流程。这样,通过模仿――套利机制与这些特殊的技术溢出介质的紧密结合,形成了我国地方产业集群内特有的技术扩散与新企业衍生机制。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发现,先入企业为后行企业的“干中学”机制的实现提供了前提条件,后行企业也就相应有了“搭便车”的内在激励动机,由此形成了后行企业的套利机会。这种套利行为机制对于集群的初期发展和竞争优势的形成是有利的,是我国地方产业集群内创新技术的扩散、低成本竞争优势的培育和新企业的衍生的主要促进模式,但是,当集群发展到以技术创新作为持续发展和产业升级动力阶段时,其负面作用也就凸现出来了。在缺乏知识隔离机制条件下(这里的知识隔离机制既可能是来自于企业创新知识的缄默性、规模性或异质性所造成高成本壁垒,也可能是来自于政府管制和法律壁垒――知识产权保护),由于技术门槛较低,有资金者都可以进入,容易形成过度进入与过度竞争状态。再加上政府对新型服务业和制造业中的新兴行业的进入管制,大量的“标准企业”被压到较为低技术的、劳动密集型的制造业和服务业上,加剧了企业间通过“拚成本、拼数量、拼价格”来获取竞争优势的行为激励。低成本的过度竞争状态直接导致了集群内单个企业规模过小,无法积累足够的“熊彼特式”垄断利润,因此也就无法打造企业的持续技术创新能力,破坏了集群内微观企业长期发展的基础环境。一哄而起的套利投资行为比比皆是,到处挖别家企业的关键技术人员来模仿新产品的行为比比皆是,没有任何自主创新能力的企业和创新志向的企业家也就比比皆是了。低成本竞争推动了中国经济增长和要素动用,但要素的使用更大程度上体现在资源扭曲消耗倾向,表现在土地、劳动力、资源、环保和税收方面等一系列要素的扭曲低价格。而且企业间的“劣币逐良币”强化了企业的短期套利倾向,经常是某个新产品乃至某个新行业“一哄而起”,产能极度放大形成过剩,由此形成恶性循环的低成本竞争。企业因利润空间越来越小,为求生存,多数企业只有降低质量,甚至出现假冒伪劣,最终摧毁了以地理区域为特征的产品信誉和集群的持续生存发展能力,这就是现阶段我国多数地方产业集群内普遍的创新动力“集体”缺失和集群兴衰历程的一个真实缩影。
本文以下部分,我们尝试构建一个先入企业和跟随企业(或可称之为模仿企业)两方参与的动态博弈模型,较系统地研究这种套利――模仿机制与技术溢出介质的交互作用对双方企业的技术创新动力的影响效应。
三、基本模型的设定与模型的均衡解
(一)基本假设
假定在一个抽象的集群环境内,存在两个本土企业:先入企业L与追随企业F。任何一家企业都可以通过自主创新研发或技术溢出吸收两种方式获得一定的技术增量Ki,i=l,f这里,最为关键的假定是双方企业间的技术溢出实现途径可以理解为是通过跟随企业挖先入企业的关键技术人员来获取。
每个企业的生产决策可分为技术生产和产品生产两个步骤:
步骤1,企业首先根据自己的研发技术存量和技术溢出的效应参数p,决定自己的研发投入I。在这里表示为非自愿的技术溢出,即指可被其他企业复制、模仿的程度。在产业集群形态下,由于地理位置的聚集性所产生的信息外溢或者知识产权保护不足,一般会有较大的数值,P-L相应可表示为自愿或合作所带来的技术溢出程度。
步骤2,企业在确定其技术生产投入,后,就相应确定了其产品的市场能力。技术含量高的产品通常具有市场竞争优势和销售优势。为了契合我国本土企业现实的竞争状态和竞争手段,我们假定领先企业与跟随企业在产品市场进行的是古诺竞争(数量竞争)。分别为领先企业和跟随企业的初始技术存量。K可理解为领先企业与跟随企业初始技术存量或技术能力的差异,差异越大,两企业异质性程度越大,相反,同质性程度越大。K与Ki成正比,表明领先企业与跟随企业的初始技术存量差距越大,领先企业通过技术溢出来增加技术存量的激励越大。P与Ki成反比,技术溢出效应越大,会缩小跟随企业与领先企业的技术差距,进而缩小产品市场上的竞争优势差距,削弱领先企业的技术研发投入动机。考虑到技术投入存在研发成本、保密成本等,进一步设技术投入成本函数比,表明跟随企业与领先企业的初始技术存量差距越大,增加技术的动机越弱。为了抽象出跟随企业对领先企业技术的依存状态,我们假定跟随企业的技术增量除了自身研发投入外,还需通过人力资本介质的转移对领先企业技术溢出的吸收来完成,因此领先企业的初始技术存量岛影响跟随企业的技术增量。技术溢出效应越大,跟随企业则需要增加技术投入,来获得自身的技术吸收能力,实现技术增量的过程。同样,设其技术投入成本函数为C(If),且C(If)。
(二)模型均衡解
领先企业与跟随企业之间可以理解为进行的是无限期的两阶段博弈。领先企业与跟随企业面临共同的市场需求,但因技术投入形成产品的技术含量不同,导致产品市场竞争力不同,这最终反应到对市场份额_占有的差异。据此,设定市场需求函数为:市场规模效应是边际递减的。表示对领先企业技术外溢的吸收,跟随企业必须拥有一个最低技术吸收能力“阀值”,只有超过这个最低“阀值”,跟随企业才能够有效利用领先企业的技术外溢,进行产品生产活动。
依据通常做法,我们采用逆向归纳法进行求解。首先寻找产品市场的均衡解,再求解出技术市场的均衡解。
1、产品市场博弈
在给定技术投入和技术存量情形下,二者的目标函数可设定。
从产品市场的博弈均衡结果来看,可以发现一些基本规律:先人企业的最优利润是技术溢出参数P的减函数,是技术差距K的增函数,而跟随企业则与之相反。
2、技术投入博弈
在确定产品市场的博弈均衡解后,我们再来考虑各个企业在各个时点上最优利润的总贴现问题。假定市场的均衡贴现率为r,则领先企业与跟随企业的总贴现利润为:
命题一:依附于人力资本介质为转移的技术溢出效应越大,无论是集群内的领先企业还是跟随企业的最优反应策略都是减少技术研发投入,实施不首先创新的等待型模仿―套利行为策略。
在技术溢出效应较大情形下,技术创新类似于集群内企业间的“公共产品”,跟随企业对领先企业技术创新的模仿和复制必然会造成企业创新动力的“集体缺失”困局。这就从严格的理论基础上向我们展示出这样的一个现实局面,借助于人力资本介质转移所内涵的技术溢出渠道,低模仿壁垒引致了企业创新能力的低端化收敛,导致企业能力同质化和在集群产业链低端环节的过度进入和过度竞争,容易促成创新知识共享博弈陷阱的出现,即大家都不进行创新研发,而是等待模仿他人的创新成果。
(2)初始技术差距的影响
同理,利用(10a)、(10b)与(8),我们可以得到:dl/dk<0,dlf/dk>0。
命题二:在领先企业与跟随企业的初始技术存量距离较大的条件下,动态博弈的结果是领先企业会逐步减少自己的研发投入,跟随企业会逐步增加自己的研发投入,最终双方的技术能力收敛于同质化的低端状态。
我们推演出的均衡条件清晰显示出这种低模仿壁垒条件下企业创新能力的低端化收敛机制。即使在初始状态存在显著技术存量差距(K越大),领先企业与跟随企业博弈的均衡结果是随着增大,领先企业的创新投入减少(dl/dk<0),相反,跟随企业的创新投入增大(dlf/dk>0),最终导致领先企业和跟随企业的技术能力收敛于同质化、低端化状态(即博弈的动态均衡结果是领先企业与跟随企业具有相同的K存量,当然这个均衡的K存量相对于领先企业的初始存量处于一个低位状态)。
四、我国地方产业集群内模仿――套利机制形成的成因分析
通过以上一系列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在以人力资本介质为主的技术溢出模式下,模仿―套利行为对我国地方产业集群内微观企业创新动力的抑制和技术创新能力的低端化、同质化收敛趋势形成的必然性,由此理解了我国地方产业集群中集体创新动力缺失和产业升级能力缺失的内在机理。那么,是什么因素造成了我国地方产业集群内模仿――套利机制的发生?遏制这种模仿――套利机制的对策又是什么?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和剖析我国地方产业集群内模仿――套利机制形成的成因。
1、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的缺失。首先,我们不难看出,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的缺失是这种模仿――套利机制得以实现的关键因素。我们的分析指明,我国地方产业集群内模仿――套利机制的实现是与以人力资本介质和产品的反向工程介质的作用密不可分的。现代经济增长在很大程度上依赖精良的技术创新知识和组织知识,如果人们预期通过努力和承担风险会获得创新投入的补偿和适当的收益,新技术、新知识就会被连续地生产出来,这就意味着必须建立相应的产权制度安排,使得创新和知识的所有者能够获取公正的补偿和收益,这就使得专利制度和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成为知识经济条件下产权制度的最核心部分。然而,在集群的各个发展阶段中,一个实施有效的强知识产权保护策略并不是始终一致地能够促进集群的发展和技术能力的整体提高。在集群的发展过程中,至始至终面临着集群整体竞争优势与集群内单个微观企业的创新动力激励的两难抉择,面临集群宏观层面的创新效益和企业微观层面的创新投入的内在不一致性冲突,面临强知识产权保护策略与弱知识产权保护策略之间的协调转化难题。在集群发展初期,模仿――套利机制与以人力资本,介质和产品反向工程介质为主的技术溢出和技术扩散渠道,能够有效促进集群新企业的衍生和整体技术能力的进步,进而确立集群的规模报酬递增型竞争优势,此时,适度的弱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可能有利于集群的整体发展;当集群发展到一定阶段,必须由依赖于集聚效应中规模报酬递增竞争优势,转变为依赖于自主创新的协同效应和合作效应竞争优势时,模仿――套利机制与以人力资本介质和产品反向工程介质为主的技术溢出和技术扩散渠道的负面作用就凸现出来了。而且,这种套利行为容易形成集群内的“劣币逐良币”状态,模仿先入企业的新产品再实施低成本竞争策略,就成为集群内微观企业的最优理,直接导致集群集体创新动力缺失和产业升级动力缺失的困境。此时,有效的强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可能是突破这种困局的有效途径。
2、政府的行业进入管制和地方政府的“隐形”补贴双重行为,造就了激励集群内企业进行模仿――套利行为的外在环境。中国放开了制造业,但新兴服务业却基本上是管制的,如电信、金融、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等。即使从制造业来看,其中的新兴行业也是受到管制的,如汽车和一些重化工业也均存在管制性的准人条件,所以大量的“标准型”竞争企业(多为民营企业)被压到了技术含量较低、市场充分竞争、依赖劳动密集型要素的制造业和服务业上。事实上,从我国的地方产业集群所从事的行业特征来看,80%以上都处于技术含量较低的劳动密集型行业,这与政府的进入管制是不无关系的。而且,我国的各级地方政府为了政绩指标,都存在对集群企业进行各种“隐形”补贴的内在动机。具体表现为:发达地区为了保持自己的优势,靠税收返还来对企业进行补贴;而落后地区为了发挥“后发”优势,靠消耗环境和资源进行补贴,这就形成了集群内的一个恶性竞争环境,不利于集群内劣质企业的退出和淘汰,助长了集群内模仿――套利机制的盛行,也导致了我国地方产业集群内企业规模普遍偏小、企业家能力趋同、产业过度进人、缺乏拥有技术创新能力的主导企业基本特征的形成与固化,极容易形成集群产业升级能力的“低端循环锁定”状态。
其次,政府的干预不仅仅是激励了集群内企业的模仿――套利行为动机,更重要的是对企业能力发展的破坏。一方面,对经营权和所有权合二为一的多数地方产业集群内企业来说,企业主的关系网络能力和个人多重目标的成本利益决策决定了企业的发展与创新能力。如果社会经济空间中广泛存在非生产性寻利或关系型寻租的制度空间,如房地产投机泡沫、股市泡沫、矿产开发等,出于多数地方企业家对关系性独特能力的依赖和对技术创新制度风险的理性规避,会严重削弱了企业家创新投入的动机,进而限制了企业通过发展自主创新能力来获得成长发展机会的内在动力,另一方面,政府对各种企业发展所需的要素市场的控制,包括用地、融资、税收、行政保护等,会激励企业将大量的资源用于积累与政府的“关系资本”,来谋求土地、融资、优惠政策等一系列具有扭曲价格的要素,造成企业能力的不平衡畸形发展。
3、最后,但未必是最不重要的,我国地方产业集
群内微观企业倾向于选择模仿――套利行为与低成本竞争战略很大程度上也与现阶段我国消费者的行为特征和收入不平等所引致的需求特征相关。现发展阶段的中国消费者有着“价廉物美”的普遍偏好特征。这种“价廉物美”甚至“价廉质低”的需求偏好特征在相当程度上,是由我国城乡经济“二元结构”特征所带来的收入不平等因素引致而成的。首先,城市部门与广大农村部门间的收入差距,城市之间高收入者与低收入者之间的收入差距,是制约我国消费者需求偏好的根本原因,此外,住房、医疗、教育、养老的非正常支出,限制了收人中等阶层的消费欲望和消费能力。表面上看,这些消费制约因素影响了经济的持续增长,但从深层次的微观角度来看,这些消费制约因素是通过制约微观企业的技术创新动力和投资行为选择战略来传导其作用力的。中国消费者虽然也愿意为高质量产品支付更高价格,但是如果是在优质高价和价廉物美之间进行选择,多数消费者会倾向于后者,这就决定了我国市场上最大多数产品是具有价廉物美性价比的典型特征,甚至是价廉质低的产品。这种“价廉物美”乃至“价廉质低”的需求偏好传递到企业的投资行为选择和能力发展方面,就转化为企业的低成本竞争战略和对发展创新能力风险的理性规避。
微观企业生产新产品或质量、性能改进的研发投入必须通过消费者的购买行为来转移和实现,因此消费者购买力和收入所决定的需求偏好就决定了微观企业研发投入成本的可补偿性。在购买力较高和偏好于高质量、高价格新产品的高收入消费者比例较高的经济体中(如美国),消费者既愿意为高质量、高性能的产品支付更高价格,且高质量、高性能产品的市场规模相对也大,此时,微观企业所进行的新产品生产研发投入能够在这种经济体中得到有效补偿,因此,会激发普遍微观企业选择高研发投入的行为战略和社会氛围;相反,在购买力较低和偏好于一般质量、低价格的低收入者比例高的经济体中(如我国),微观企业所生产的高质量、高性能产品由于消费市场规模有限及购买力不足,并不能得到消费者的接受。并且,有限的高端市场面临国外高质量、高性能品牌产品的竞争替代。这种情形下,微观企业就会失去进行生产新产品或产品质量、性能改进的研发投入激励动机,转而选择模仿―套利行为与低成本竞争战略就成为其最优理。
不得不承认,纺织行业虽然不能称为“夕阳产业”,它目前却处于“夕阳产业”的经营状态。
这个在我国非常有基础,并且在改革开放之后就得到蓬勃大发展的产业,沦落到如今2/3的企业处于亏损或者微利的地步,就必然引起人们的反省和思考。
纺织业衰落
众所周知,是内忧外患使得我国的纺织企业处境尴尬。
当前,受人民币大幅升值、出口退税降低、原材料和劳动力成本飙升等不利因素影响,纺织服装行业的成本不断攀升。前5个月,纺织行业亏损企业10498家,全行业亏损面扩大到22.85%,比去年同期增加1.57%。
另一方面,据第一纺织网统计,2008 年前5个月,我国累计出口纺织品服装713.16 亿美元,同比增长12.42%。其中出口服装及衣着附件376.43 亿美元,同比仅增加7.03%,增幅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并较去年同期大幅下降11个百分点。
第一纺织网总编辑汪前进则直言:“纺织行业的衰退已成为难以改变的现实”。他解释说,在国家统计局统计的39个工业大类行业中,纺织三大子行业均表现十分低迷,其中,纺织业工业增加值累计增长速度12.2%,服装、鞋、帽制造业累计增长速度12.5%,化学纤维制造业累计增长速度为6.7%,分别较今年上半年回落了0.5、0.6及1个百分点,较去年同期回落了4.7、4.4及10.6个百分点。
针对纺织行业的急剧减速,汪前进表示,第一,经过持续多年的高增长,中国纺织经济到2007年已经呈现出显著的“结构性过剩”;第二,以美国次贷危机为导火线的世界经济调整,也对我国纺织业形成了很大的冲击。
纺织行业的资深学者对汪前进的观点表示赞同。“自2000年以来,纺织行业固定资产投资连续高增长,2003年和2004年一度达到100%以上。2005年增幅虽然有所回落,但总体仍保持近40%的增长。”他对记者说,“过度的增长主要表现在规模上,并没有促使纺织产业的升级和品牌的建设,这就为整个行业的衰落埋下了隐患。”
投资热降温
整个纺织行业盈利能力的下降,多数企业对于后续投资信心的缺乏,直接促使了纺织行业投资热的降温。
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7月,我国纺织行业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累计实现投资1534.10亿元,同比增长13.14%,增速比2007年全年水平降低12.60%。
而投资增长一直是拉动纺织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投资的剧减,必然抑制了纺织经济的增长;纺织经济的缓慢增长,又减弱了投资的信心。纺织行业的恶性循环就此产生,整个行业自然被推到了风口浪尖。
面对行业困境,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会长杜钰洲说:“最根本的还是行业内部如何提高劳动生产率,通过科技与品牌方面的价值创新来提高收益。”他一再强调,中国纺织服装企业决策者千万不要把扩大规模放在第一位。
这是一场纺织行业产业升级速度与成本增加速度的竞赛。
纺织行业的专家、学者也一致认为,当前中国纺织行业所面临的困境,正是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型所必须跨越的必然阶段。
“我国的纺织产品附加值低,只能依靠低廉的价格和庞大的数量获取利润,当人民币升值、成本上涨等因素一起涌来的时候,也就是我国众多企业倒闭的时候。”不少专家表示忧虑,“所以,过去传统的营销模式和经营思路到了必须改变的时候了。”
然而,纺织企业的又一个难题出现了,那就是资金。
正如纺织行业分析师马远征所说,“当前困境下,纺织服装行业生存挑战的最重要的要素是现金流的保证。”
就是没有了资金的保障,许多中小企业处在了进退维谷的境地。鉴于纺织行业的状况,江苏等地的银行也对中小企业亮起了红灯。
对于这一点,江苏常熟某羽绒服生产企业的副总王江涛深有体会。他一周内跑了三家银行,每次都带齐公司的材料、房产证、企业购销合同、信用证等贷款手续,却空手而归。
寻找纺织企业的出路
当然,在纺织企业不景气的状况下,国家也在积极宏观调控,帮助企业度“寒冬”。
首先,国家对部分纺织品服装出口退税率回调2个百分点,使得纺织服装的出口困境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其次,央行近日宣布,从9月16日起,下调人民币贷款基准利率和中小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
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纺织行业中小企业的压力,但具体收效如何呢?
汪前进表示担忧,他说:“虽然,此次贷款降息有利于降低企业的贷款成本,减轻其财务负担,特别是下调存款准备金率有利于加大对中小企业的融资支持,扩大投资需求。但就纺织行业面对的大环境而言,这次‘两率’下调并不值得兴奋。政策调整的出台,已经说明全球经济风险的严重程度。恐怕美国次贷危机新一轮的传导效应又会出现了。”
正如杜钰洲会长所说,纺织企业的根本出路还是在行业内部。
可喜的是,已经有一些企业开始探索,并且取得了成效。
据报道,浙江的一家企业已经研制出用牛奶和大豆制作的布料,这种双蛋白纤维面料不仅舒适、透气,手感还很好。目前,全国仅此一家。难怪该企业负责人不无自豪地说:“定价权在自己手中,我愿意打多少利润是我的事。”
山东省高青县农民则依托当地棉花资源优势,顺应“崇尚绿色、回归自然”的市场需求,变“棉”为“衣”,使得具有浓郁乡土气息和传统民族特色的纯棉手工“老粗布”,成了馈赠亲朋好友的“特产”,不但使纺织服装企业重现生机,还为农民增收致富找到了新的途径。
浙江绍兴则把节能降耗作为增收的硬功夫。据了解,染纱行业企业最大的成本就是能源成本。本着“节约能源就等于节约成本,浪费能源就是污染”的经营理念,绍兴的染纱企业将生产过程中的冷凝水、冷却水100%回收后再用于生产,并对生产工序中的中水进行深度处理。仅此一项,就为企业节约用水175万吨,节省污水处理费161万元,使生产成本降低了近50%,大大舒缓了经营压力。
受“寒流”影响,中国纺织行业有点“冻伤”。在这个充满“内忧外患”的特殊时期,空气中弥漫着一种不安,未来会怎么样,大家显得有些迷茫。此时,在这个“经济最为困难的一年”的关键时期,信心显得格外重要。正如温总理所说,“在经济困难面前,信心比黄金和货币更重要。”
是的,此刻,我们需要坚定信心。有了信心,才有战斗的力量、开拓的勇气和美好的未来。
信心源于对当前纺织行业的正确认识。受“寒流”影响,我们的纺织出口是显得有些不足、内销不振,但困境面前,纺织行业的基本面是好的,竞争优势仍然存在。比如,纺织行业中企业主力军优势明显,虽然只有1/3,但他们却创造了全行业利润98%;我国13亿人口的国内市场,有着很大的消费空间,这对出口企业转型提供了广阔的市场;中国纺织品的质量、价格已经得到了国际市场大众消费者的认可,世界人民禁不住物美价廉的中国纺织品诱惑;我们国际一流的加工制造水平、完整的产业链配套优势以及一批比较优秀的企业家、高水平的工程技术人员、素质较好的工人队伍,这些都是若干年内中国纺织行业的竞争优势。看到纺织行业今后发展的前景,我们的心中怎么会不充满信心。
信心源于国家的政策调整与扶持。为助力纺织行业走出困境,国家三次上调出口退税率;进一步减轻企业税费负担;开辟信贷“绿色通道”,解决轻纺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暂停轻纺加工贸易台账保证金“实转”政策:增值税转型改革以及安排中央预算内资金,支持轻纺等重点行业开展专项技术改造。这些利好政策的陆续出台,为缓解当前身处转型“阵痛”的纺织行业来说,无疑是推动产业升级,加快结构调整的及时雨、助推器。这不仅彰显了政府促内需、保增长的决心,表明了国家对纺织行业的重视,更增强了我们纺织人的信心。一项项措施,一条条政策,犹如午后和煦的阳光,照在身上,暖在心里,给我们力量。
信心源于我们自身的努力。因为没有谁,会比我们自己更相信自己。面对困境,企业只有练好内功,不断提升自身竞争力,才能增强抵抗风险的能力,处于不败之地。
二、纺织品外观设计知识产权保护困境
首先,我国纺织品外观设计行业的整体社会形象遭到破坏,甚至出现诚信危机,在知识产权保护日渐受到重视的国际社会逐渐丧失了相应的话语权,在国际贸易争端中处于受审地位,区域竞争优势被逐渐削弱[2]。特别是在当前经济危机背景下,众多纺织品生产和贸易大国都积极调整自身发展政策来提升国际市场竞争力,中国纺织业的发展也面临着来自世界各国的压力,而纺织品外观设计知识产权的侵犯阴影无疑增加了纺织品行业发展的难度。其次,大量纺织品外观设计知识产权纠纷直接导致了世界各国对我国实施贸易壁垒的依据,对我国纺织品行业的发展设置了新的障碍。在实质上,国际配额制度正式取消后,世界纺织品贸易并没有真正实现市场贸易自由化,反而在发展中出现了一系列的劳动标准、绿色壁垒、技术壁垒等限制贸易的措施,给纺织产品的出口造成了一定的发展障碍。在自由贸易体制的影响下,知识产权保护就成为贸易限制行为的“官方”理由,而我国纺织品外观设计知识产权侵犯现象的频繁出现,成为发达国家设置贸易限制的重要依据,对我国纺织品行业发展产生不良影响。最后,知识产权侵犯行为对我国纺织品外观设计的创新之路产生着极为不利的影响,甚至导致相关产品失去品牌升级的机会[3]。在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影响下,现代纺织品工业逐渐向着知识技术密集型转变,新兴的纺织工艺与技术得到了不断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促使我国纺织品外观设计市场的竞争愈加激烈。而侵犯外观设计知识产权的行为虽然能够使企业在短时间内获得一定利润,却必然会产生“劣币驱逐良币”不良带动效应,对外观设计行业的自主创新以及品牌发展产生不良影响,甚至限制产业升级的进一步发展。
三、以中国轻纺城为例探究走出外观设计知识产权侵权困境的对策
(一)中国轻纺城应对纺织品外观设计知识产权侵权困境的措施
位于中国浙江绍兴地区的中国轻纺城为应对外观设计知识产权侵权问题,创造性的建立起“花样”登记保护体系以及省域间联动维权体系,切实推进浙江省的传统纺织业实现了“智造”性质的升级,外观设计侵权现象得到了有效遏制。首先,以花样保护应对花样抄袭。近几年,中国轻纺城的花样盗仿现象曾经一度泛滥,严重影响了外观设计企业进行设计创新的积极性。鉴于此,浙江省联合绍兴市县三级工商管理部门对侵权问题展开系统的研究,针对侵权问题司法保护周期相对较长的难点,结合著作权法中的相关条文,将“花样”作为纺织品外观设计中的特有性质进行保护,最终通过版权以及工商部门的联合协作,扭转了恶抄风气。其次,由一地的本地治理转变为多地的联合维权,真正实现了多地联合知识产权保护,浙江省工商管理部门联合我国其他各省市工商部门和纺织业相关行业组织,共同起草制定了纺织品外观设计知识产权保护协议,打开了我国跨省合作实施纺织品知识产权保护的新局面[4]。第三,以智造引领行业产业升级。纺织品外观设计的知识版权受到相应的保护,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中国轻纺城兴起了创新“智造”的,推动了轻纺城纺织行业的发展。但是,同时,纺织品外观设计商业价值相对较低,创意附加值不能在市场机制中全面反映出来,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行业的发展。为此,当地政府通过实施外观设计知识版权保护以及引入相应的市场交易机制,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外观设计的创意性发展,为纺织业行业的生机创造了相应的条件。
(二)我国纺织业行业走出外观设计知识产权保护困境的对策
我国政府工商管理部门以及纺织行业的相关组织为应对纺织品外观设计知识产权侵权问题,积极探索了一系列措施,希望能够改善当前纺织品行业知识产权保护现状,如加强政府管理力度、构建四位一体保护体系、强化教育宣传、严格版权授权登记流程、加强品牌建设、规范管理、助推创意产业、保护商业机密、鼓励企业创新、强化行业自律以及严格版权侵权纠纷处理等,下面本文选取其中几点进行具体分析:其一,积极构建四位一体保护体系。各省市纺织行业和相关部门应该积极创建纺织品知识产权保护联席会议制度,并根据各省市自身发展情况成立相应的知识产权保护、花样版权登记管理办公室以及外观设计知识产权保护促进中心等,最终形成集政府部门监督管理、行业组织协会自律和司法部门司法支持于一体的三级部门联动机制。政府工商管理部门也应该在我国现有法律的支撑下制定相应的产权认定和保护规定,以政府工商保护为行业知识产权保护提供相应的保障,最终形成上述三级联动机制与工商管理部门仲裁调解相联合的四位一体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其二,加强教育宣传。在工作中应该坚持将提升行业内各个企业的纺织品外观设计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作为提升知识产权保护工作质量和水平的前提。政府可以联合行业相关组织积极组织各企业领导和设计人员开展知识讲座,进行集中性教育;同时,以市场座谈会为依托,开展阶段性教育;围绕纺织品外观设计这一主题开展专题性教育,积极联合相关媒体部门做好动态宣传教育,多方联动,保证知识产权保护意识能够深入人心,为设计人员提供良好的行业氛围,激发设计人员的创新意识。其三,加强规范管理。积极定制并广泛实施大户联系制度、信用公示制度以及信用黑名单制度等一系列日常工作机制,进一步将纺织品外观设计知识产权保护与纺织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企业诚信度相挂钩,逐步改善单打订单的不良现状,多头并进,促使现代社会知识产权保护工作能够向着规范化、制度化、标准化以及常态化方向发展。同时,不断在企业内部控制中完善工作人员保密管理制度,确保能够对商品外观设计知识产权实行长效管理。其四,推进行业自律。根据各省市纺织品外观设计知识产权保护现状适当成立跨行业自律组织——知识产权保护促进中心,积极引导防止行业中的相关行业组织以及与纺织贸易相关的市场商会参加。通过加强行业日常管理,推进行业组织以及市场商会之间实现良性沟通,联合维护纺织品外观设计知识产权。同时,可以组织行业管理组织创立外观设计版权事务所以及维权中介机构等单位,为版权保护提供更为广阔的渠道,逐步促使纺织行业市场知识产权保护正式步入到专业管理轨道中。其五,鼓励纺织企业积极创新。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的开展不仅改善了我国纺织行业外观设计知识产权保护的现状,促使纺织行业逐渐走出侵权困境,在现代社会得到了更好的发展。同时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各项成果的取得也极大促使相关企业开始加强对纺织品外观设计进行和创新,通过独创增加产品的商业附加价值,逐步提升企业的市场核心竞争力。目前我国已经有一大批企业成为国家企事业单位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的试点单位,在一定程度上有效推动了我国纺织行业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的深化开展。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从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下称“中纺联”)了解到,2012年全国3.7万户规模以上纺织企业工业总产值达57810亿元,同比增长12.3%。但全社会口径纺织品服装出口同比只增长3.3%,创近几年新低。
两大因素再次困扰纺织企业特别是中小纺织企业发展:一是由于国内棉花收储政策造成的国内棉价与国际棉价差价过大,导致企业出口竞争力下降;二是银行系统对纺织行业融资政策收紧,造成企业融资困难。
招工未出现大缺口
“去年的一年并不容易。”1月31日,2012年纺织行业经济运行情况及2013年发展趋势会上,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会长王天凯的开场白沉重。
2012年,纺织行业经济增长速度放缓,国际市场低迷。1—11月美国和欧盟纺织品服装进口总额同比分别下降0.9%和5%,国内出口企业订单不足。
福建省纺织服装出口基地商会的调研报告显示,目前服装企业仍在去库存,整体缺乏明显回升动力和对纺织行业的带动力,多数服装出口企业反映,手中少有新增订单。
此外,中纺联的调研报告指出,国内外棉价差持续拉大,受国内管理政策影响,2012年底国内棉价大幅高出国际市场,严重影响了棉纺产业链的竞争力。1—11月我国棉纱出口额同比下降8.9%,进口额却大幅增长56.1%。
受此影响,2012年我国纺织行业所占国际市场份额有所下降,1—11月在欧盟和日本进口市场中所占比重虽保持73.2%和40.1%的高位,但较上年同期分别下降了1.8和1.1个百分点。
中纺联报告指出,2012年国内棉价比国际棉价高出5000元/吨,福建省涉棉企业国际市场竞争优势被削弱,纺织行业中两大主要产业——棉纺、化纤面临巨大困境,效益明显下滑。
不过,与往年相比,处于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纺织行业在用工方面却没有出现大的缺口。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高勇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去年不少中小企业关停,分流的劳动力流向了大型企业,大企业今年用工紧缺的局面略有缓解。此外,随着纺织行业产能向中西部转移,尤其是中部有大量的劳动力留在家乡,所以相对来说,现在的用工环境不是那么紧张。”
棉价倒挂之忧
一般而言,棉花原料占棉纺织品成本70%以上,去年以来国际棉价大跌,国内棉价由于国家收储价(1.98万元/吨~2.14万元/吨)的托举作用,每吨市场现货价稳定在1.95万元左右,高出国际棉价5000元。
福建省纺织服装出口基地商会的调研报告算了一笔账:按1.1吨棉花生产1吨棉纱计算,吨纱原料成本2.15万元,人工、电费、折旧、财务管理费用和机物料消耗约0.7万元,吨纱成本不低于2.8万元,去年至今市场售价约为2.6万元,意味着棉纺织企业每生产1吨棉纱将亏损2000元。
一家龙头企业的棉纺织厂2011年盈利6000万元,2012年由于棉价成本亏损2200多万元。另一家上市公司下属的晋江、江西、山东三个棉纺厂2011年全部盈利,2012年全部亏损。其江西棉纺厂选址在产棉区,尽得地利和区域政策优惠,2011年盈利2000多万元,2012年也亏损800多万元。
高勇介绍,过去十几年,国内和国际棉花差价始终保持在每吨1500元到2000元。在这样的差价下,国内的纺织行业还保持着强大的竞争力。
但现在国内与国际棉花差价达到每吨5000元。“所以目前我们的意见是,如果政策将国内棉价调到高出国外每吨2000元左右,我们可以接受,纺织业仍可以保持相当的竞争力。”
高勇向《中国经济周刊》记者介绍,造成目前国内与国际棉价差距的原因是,2010年开始,国内棉价一度高到33000元/吨,国际棉价也盯着国内棉价走,当国内棉价从33000元往下跌时,为托住棉花价格,国家出台了19800元/吨的收购价格,将国内棉价稳住。
但是国际棉价还在继续下跌,与国内形成了巨大的差价。政府为了保护棉农,第二年继续提高棉花收购价到20400元/吨。
之后,为了应对这样的价格差距,中国政府加大在国际市场的采购力度,但是仍然没有把国际市场的棉价抬上来,反而形成了巨大的库存以及国内高企的棉价,给纺织行业带来了巨大压力。
王天凯表示,现在的棉花价差问题,实际上反映的是不完全的市场经济——前面的收储棉花是计划经济行为,后面的企业参与市场竞争是市场经济行为。
“为了破解国内、国际棉价倒挂给企业带来的困境,我所知道的政府部门的政策就是抛储,想以19000元/吨的价格抛300万吨,这样的抛储价格实际上政府已经给补贴了,未来会抛多少取决于政府的承受能力。”高勇告诉记者。
融资被扼喉
“在融资方面,我们始终困难。”在向《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谈及纺织企业融资状况时,高勇有点激动。
事实上,在2012年第一季度,纺织行业企业融资难就已经非常严重。纺织行业中的中小企业占比达99%,在国内各行业中密度最高。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新闻发言人孙淮滨介绍,纺织行业内贷款利息上浮严重,2012年一季度利息增长超过34%,“负担很重”。
记者查阅多家纺织类上市公司年报发现,其应付利息较高,显示融资成本高企。
让高勇激动的原因在于,银行总是把纺织行业作为一个“有潜在风险的行业”。“今年年初与去年年底那几天,国有银行列出了2013年要控制贷款和限制贷款的行业,仍然把纺织放在限制贷款的行业中,我们认为这是非常不公平的。”高勇说。
二、浙江省纺织产业集群现状及趋势浙江产业集群是一种新经济地理现象,这种集聚产业组织及空间形态在发挥地区比较优势、资本积累、提高区域竞争力上具有重要作用。浙江产业集群数量众多,门类齐全,且具有鲜明特征,主要以中小企业和传统产业为主、以“专业市场+工厂”为主要经营模式,以特色工业园区为地理组织形式。在专业化类型上,主要有绍兴轻纺产业群、海宁皮革产业群、嵊州领带产业群、永康五金产业群、永嘉纽扣产业群、乐清低压电器产业群、桐庐制笔产业群、诸暨袜业群等。《浙江省纺织产业转型升级规划(2009-2012)》指出:产业集聚发展形成了一批在全国具有影响力的纺织特色产业集群。该省纺织行业主要集中在绍兴、杭州、宁波、温州、嘉兴、湖州、金华等市,产业规模占全省纺织工业98%,形成一批在国内外市场上具有较大影响力的产业集群,如绍兴、萧山化纤及化纤面料,宁波、温州服装,杭州女装,余杭、海宁家用纺织品,桐乡毛衫,诸暨、义乌袜业,嵊州领带,天台工业用布等产业集群。中国纺织工业协会授予绍兴、萧山、海宁、桐乡“中国纺织产业基地”称号。浙江省纺织企业在全国纺织行业中占据重要地位。江龙控股是绍兴市大型印染企业,集研发、生产、加工和销售为一体,拥有浙江江龙纺织印染有限公司、浙江南方科技有限公司、浙江方圆纺织超市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2004年8月江龙投产,当年出口2000万美元。2005年销售额超过6亿元,净利润达7000万元。2005年起,江龙控股开始规模扩张。2006年在新加坡股票交易所上市交易,募集资金5亿元。江龙控股上市后资产迅速膨胀,从1家企业扩张为8家企业,涉及印染、纺织、贸易及房产等行业。2007年初斥资2亿元进口11条特宽幅生产线,建成国内最大特宽印花生产线。短短几年内,江龙控股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然而,2008年国内外经济形势发生重大变化,原材料价格上涨,劳动力成本、资金成本高企,宏观经济环境不确定增加,外部需求急剧萎缩。江龙控股在快速扩张后陷入严重财务危机。绍兴市外经贸局资料显示,江龙控股总负债22亿元,其中银行贷款12亿元,民间借贷8亿元,货款2亿元。在企业间资金联系上,相互提供担保很普遍,从而企业之间形成复杂担保链。仅浙江雄峰进出口有限公司就为江龙控股提供担保4.5亿,同时江龙控股也为其他企业提供大量担保。江龙控股陷入困境后,这些有担保关系企业也面临巨大担保风险。2008年11月25日,绍兴当地法院、政府召集供应商和民间借贷债权人,商讨江龙控股债务问题。这样,江龙控股成为发生资金链断裂又一纺织企业。
三、财务危机形成、演化及影响不利行业经济环境是纺织制造企业所面临的共同困难。化纤行业竞争激烈、利润微薄。工业与信息化部资料显示,2008年中国纺织业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外需不足导致纺织业出口受阻、效益下滑。2008年前11个月,纺织行业实现利润1026亿元,增幅由2007年同期增长36.9%转为下降0.7%;亏损企业亏损额为221.3亿元,同比增长97.7%,亏损面达到20.4%。全年累计出口1851.7亿美元,同比增长8.2%,增幅较2007年下降10.7个百分点。事实上,宏观经济环境不仅对信用风险,还对企业融资决策如负债和债务期限产生重大影响。正如Shleifer和Vishny(1992)所强调,企业负债能力取决于当前经济环境。一般地,在繁荣时期,企业能够借到更多资金。当企业能够动态调整资本结构时,调整速度和规模取决于当前经济环境。尤其是,企业在繁荣时期应该比衰退时期更经常且更小幅度调整其资本结构。江龙控股发生资金链断裂,既有外部宏观经济环境因素影响,更重要的是企业内部机制问题。为了满足日常运营、规模扩张和多元化经营需要,江龙控股多渠道融入资金,然而未能对自身偿付能力和行业前景进行风险评估,表现在短期融资用作长期投资,较高财务杠杆,以及资产负债期限严重不匹配等,最终酿成资金链断裂。由于发生运营或者支付困难,企业资金链断裂可能导致债务危机发生,进而无法偿还到期债务。江龙控股财务风险主要有:运营资金不足、账期风险、流动性风险以及担保风险等。具体地,运营资金不足表现为:超过其负债能力,进行规模扩张;营运资金被长期挤占,即长期运营资金无法在短期内形成收益。企业资产负债期限严重不匹配。为弥补营运资金缺口,企业借入短期资金,大量增加流动负债,容易引发流动性风险。此外,企业运用财务杠杆,大量借入银行短期贷款购置长期资产,造成企业清偿能力下降,易引发流动性风险。江龙控股担保链条长,担保相关方损失产生连带风险,容易引发资金链断裂。
1.过度规模扩张。崛起后,江龙控股未能充分评估企业自身资金能力,迅速进行规模扩张和多元化经营。2007年,江龙控股以承债方式收购南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公司背负4.7亿元巨额债务,同年还收购了方圆制造、百福服饰等企业。此外,斥资2亿元进口11条生产线。在公司长期资本来源不足情形下,为了满足长期投资需求,江龙控股借入大量银行信贷和商业信用。据统计,截至2008年10月,江龙控股持有银行贷款约12亿元。然而,企业规模扩张具有资金需求量大、周期长、变现能力弱等特点,这些长期投资无法在短期内获得收益。因此,对资金周转有更高要求,若超出自身能力过度负债,则容易引发债务危机。显然,这种短融长投融资策略大大降低企业资金流动性,并加大偿债风险。
2.激进融资策略。债务融资是企业重要融资决策,其中债务内部结构如债务期限很重要。合理债务期限结构可以降低债务融资成本和提供管理者激励。激进筹资策略具体表现在较高财务杠杆和高利息民间借贷。江龙控股资金问题早已显现,2007年开始,江龙集团就拖欠300多家供应商货款2亿元。相比供应商,银行和民间借贷是更大债权人。目前,包括未到期贷款、信用证,江龙控股在银行授信余额为11.3亿元,涉及浙江、上海等地14家银行,其中工行绍兴分行为最大债权人,涉及授信余额为3亿元,建行绍兴分行为第二债权人,授信余额1.2亿元。纺织行业是对外依存度很高的竞争性行业,受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下信贷紧缩,外部产品需求急剧萎缩,企业应收账款逾期支付和存货增加,出现暂时资金短缺。然而,国际资本市场短期借贷冻结,国内金融机构收紧信贷。非正规金融成为短期融资重要渠道。浙江省民间资金充裕,非正规金融交易活动活跃。像其他许多浙江制造企业一样,在正规融资渠道不畅下,江龙控股向民间借贷融资,维持企业正常运营。江龙控股民间借贷链条长,利息高,导致资金成本高企,仅2008年支付民间借贷利息就高达2.8亿元。高利息民间借贷暂时解决企业短期资金短缺问题,但民间借贷市场不完善且缺乏相应法律保护,民间借贷自身利息高、期限短,民间借贷蕴含巨大违约风险。当无力偿还贷款时,浙江企业往往从民间借贷公司融入短期高利贷,获得银行贷款后再偿还高利贷。但由于银根紧缩政策,当从民间获得融资偿还贷款后,银行不再提供贷款,这直接导致江龙控股资金链断裂。当地担保公司也是江龙控股高利贷融资重要渠道,担保公司从民间低息融入资金,高息向江龙控股提供资金。因此,借贷成本大幅攀升。事实上,债权人再融资决策很重要。债权人在对企业前景产生担忧下,容易引发债权人信任危机。到期债务不予展期,债权人加紧未到期债务收贷。商业银行可能收回到期债务后不再提供融资,这在其他债权人中产生恐慌。江龙控股面临这样财务困境,不同债权人争相收回贷款,使江龙控股陷入严重流动性风险。为什么债权人停止其债务展期?如果到期债权人当前为债务展期,将来可能遭遇未来到期债权人撤回资金引起企业清算。从而,未来到期债权人对当前到期债权人施加外部性。债务即将到期的债权人可能希望收回贷款不再续贷而不是面临清算风险。企业在危机期间经历再融资冻结,使用固定短期债务为风险长期非流动性资产融资。由于担心未来市场恶化,短期债权人拒绝为债务再融资,这导致企业发生财务困境。短期债务对企业产生负债方风险,或者融资风险。再融资风险是加重危机的加速器。再融资冻结显著特点是债权人拒绝债务展期,因为担心未来债权人也拒绝再融资。企业为长期非流动资产融资,使用固定短期债务并必须持续债务展期。债务固定性质产生负债方风险,以债务挤兑形式存在(He&Xiong,2009a)。一般地,固定短期债务产生跨期协调问题或者债权人信心不足,当企业基本面足够低,债权人拒绝为债务展期。因此,到期债权人再融资决策取决于其对未来债权人是否再融资的预期。另外,Calomiris和Kahn(1991)强调短期负债作为道德风险约束机制的作用,如阻止管理层风险转移(Jensen&Meckling,1976)。短期债务降低资产负债表资产方风险并增加价值,类似于存款人对银行部门是价值增加的,金融机构自身脆弱性给存款人提供激励,监督管理层从而缓和问题(Diamond&Rajan,2001;Diamond&Ra-jan,2000)
3.关联担保风险。互保在企业联系中很普遍,加强了金融联系。复杂担保关系使江龙控股背负巨额潜在债务,承担沉重担保风险,财务风险日益加剧。绍兴一些较大规模企业,依靠银行贷款进行规模扩张,市场流动性充足为其提供了发展机会。然而信贷紧缩下,市场流动性大幅降低,高负债企业随即陷入严重困境。为了维持投资项目,企业从民间融资,主要采用连环担保。企业内部资金链条环环相扣,行业、地区之间横向和纵向众多企业也构成“网状”资金链条结构。当地8家企业为江龙控股提供担保,其中浙江雄峰进出口有限公司提供4.5亿担保,加上浙江稽山印染有限公司、浙江五洋印染有限公司,这三家企业给江龙控股提供担保占其借款总额80%以上;华联控股、展望集团、加佰利控股集团、浙江天马、永隆实业、南方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浙江赐富集团有限公司等众多企业也都是担保链上关联企业,这些企业之间都存在互助担保。江龙控股旗下南方控股集团也为华联三鑫提供担保,这两家企业本身涉及互保企业很多,形成长担保链条。
四、财务风险管理江龙控股资金链断裂形成和扩散机制,具有民营企业一般特征。
1.加强运营资本管理。企业一开始运营,尤其是一旦企业开始增长,需作出如下决策,如何投资资金,维持多少现金和存货,给客户提供多少融资,如何获得必要资金以及发行多少债务和以什么条件,这些对企业现金流和利润有重要影响。影响困境企业发生债务支付违约概率的重要因素是企业所持现金和其他流动性资产,这反过来影响企业保留现金储备的决策,现金储备可用于投资或者向股东支付。存在金融摩擦和困境成本时,负债企业需考虑现金和投资决策共同决定。存在金融摩擦和困境成本,风险企业愿意维持更高现金储备以减少未来发生现金短缺的概率。由于市场摩擦,未来现金流无法都用作抵押,违约成本高。在这一设定下,更多投资表示未来更高现金流。同时,更高现金储备表示债务到期时发生现金短缺概率更低。
进入到2008 年,伴随着人民币的持续升值和劳动力成本的上升,行业面临的内外部压力不断加大。从近期中央工作的动向上来看,政府将加大对低污染和解决劳动力就业行业的扶持,对纺织服装企业也将由前期的调控转为扶持政策。
业内人士认为,上调纺织服装企业出口退税率的直接效果最佳,出台的可能性较大。
出口退税实际上是一国政府对该国出口企业的一种补贴措施,目的是使出口货物以不含税价格进人国际市场以促进对外出口贸易,这一制度在国际贸易中被各国普遍接纳和采用。这实质上是对出口货物退还或免征增值税、消费税的一项税收政策,我国从1985 年开始实行出口产品退税政策,2004 年至今三次下调出口退税率至目前的11%的水平。
数据显示,2008 年1~5 月全国纺织工业实现收入和利润总额分别同比增长17.38% 和8.37% ,增幅同比减少6.6 和35.5 个点;出货值同比增长2934 亿元,同比仅增8.66%; 财务费用170.6 亿元,同比攀升28.4% ;全部从业人员平均人数累计同比增长0.69%;行业亏损面22.85% ,较去年同期上升1.85 个点;2008 年1~5 月纺织工业毛利率10.65% ,利润率3.43% ,分别较去年同期下降0.23 和0.19 个点。市场人士分析,经济放缓和人民币加速升值等压力下行业增速和盈利能力或将继续下滑。
据记者了解,2007 年国内纺织服装的出口总额为1711.7 亿美元,其中服装出口1151 亿美元,纺织纱线、织物及制成品出口561 亿美元。今年前6 个月纺织品出口累计增速26.8%,服装出口累计增速3.4%。
“假设8 月份出口退税政策出台后,全年服装出口增速为10%,纺织品出口增速为25%,则2008 年服装行业将增加税前利润107 亿元,纺织行业将增加29.6 亿元,全行业合计约增加税前利润136.6 亿元。”纺织服装行业分析师韩梅认为,“从今年出口情况来看,纺织服装企业面临的压力较大。
至2012年,ST上市公司约占A股全部上市公司总数的7.06%,ST公司一般是财务状况或其他情况异常的公司,应给予更多的监控和关注。ST公司为财务困境公司,学者大量以案例和实证方式从财务困境预警等角度分析研究ST成因,公司摘帽、脱困手段及对公司的影响。本文认为,大多数企业财务困境的形成是一个过程,应关注企业财务困境的形成路径。本文结合德棉股份的案例,从财务困境的形成路径出发,从企业风险角度分析企业财务困境成因,在分析公司治理、企业风险和财务困境关系的基础上,讨论企业风险对企业财务困境的预警作用,并分析了企业财务困境形成的直接原因及其深层次原因。
一、公司治理、企业风险与财务困境
(一)财务困境成因探析 Wruck(1990)认为财务困境是由经济低迷、行业进入衰退期以及管理不善等因素导致的,可以将企业陷入财务困境的原因区分为内因和外因。赵国忠认为内因包括财务因素和非财务因素,其中非财务因素是诱发财务困境的深层次原因。财务因素受企业战略及经营管理决策影响,是企业决策的后果,而非财务因素往往代表企业的决策行为和决策过程,对企业财务状况产生较为深刻的影响。翟金花指出,陷入财务困境的企业都存在公司治理方面的问题。本文认为公司治理机制失效将严重影响企业的决策过程及运营过程,甚至导致企业财务困境。结合吴轶伦和任浩的分析思路,通过对公司治理、企业风险及财务困境三者间关系分析,本文得到财务困境路径,如图(1)所示。公司治理是企业战略管理和运营管理的基础,公司治理决定企业战略和运营管理系统的良性运转,其中,战略管理主要负责企业资本结构决策和资本预算决策,二者决定了企业对于筹资性以及经营性固定成本的投入,而这又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杠杆大小,经营杠杆系数越大,企业总风险越大。风险可能引致损失,也可能带来收益。当企业风险在企业风险承受范围以内,杠杆效应能够带来良好的业绩和提升企业价值;但是当企业风险超出其承受水平,杠杆负效应很可能使企业出现业绩亏损,导致企业价值下降,最终面临财务困境。因此,公司治理失败是引致企业财务困境的根源,而企业风险管理失败是企业陷入财务困境的直接原因。企业风险的不确定性主要表现在当期投资所期望收益与实际收益之间的差距。企业面临的风险划分为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对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的计量有多种方法,可以用杠杆系数和相关变量的方差、均方差和变异系数对企业风险进行计量,结合数据的可获得性和本文分析角度等因素考虑,本文认为对企业风险衡量可以息税前利润(EBIT)为起点,将企业的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联系起来,以杠杆理论为工具,对企业困境进行分析。
――以一般贸易出口为主。2008年广东省以一般贸易方式出口纺织服装187.8亿美元,下降31.4%,占同期广东省纺织服装出口总额的55%;同期,以加工贸易方式出口133.7亿美元,微降0.3%,占同期广东省纺织服装出口总额的39.2%。
――对香港、美国出口下降明显,对欧盟出口大幅增长。2008年广东省对香港、美国分别出口纺织服装108.1亿美元和41.5亿美元,分别下降13.2%和15.3%;对欧盟出口64.1亿美元,增长73.3%。对上述三个市场出口合计占同期广东省纺织服装出口总额的62.6%。
――外商投资企业出口小幅增长,私营企业大幅下降。2008年广东省外商投资企业出口纺织服装146.1亿美元,增长2.9%,占同期广东省纺织服装出口总额的42.8%;私营企业出口120.7亿美元,下降41.9%,占总额的35.4%;此外,国有企业出口62.6亿美元,增长11.5%,占总额的18.3%。
――服装出口大幅下降,纺织品出口增长较快。2008年广东省服装及衣着附件出口253.5亿美元,下降25.3%,占同期广东省纺织服装出口总额的74.3%;纺织纱线、织物及制品出口87.8亿美元,增长8.8%,占同期出口总额的25.7%。
纺织服装业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是我国的支柱产业之一,在提供就业、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农村城镇化建设等方面,都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近年来,纺织服装业遭受原材料和劳动力成本上涨、人民币升值、加工贸易政策收紧等因素的影响而陷入困境。另外,最近不断蔓延深化的金融危机更是重创我国纺织服装业,出口遭受严重冲击,面临严峻的生存危机。
为了帮助纺织服装业摆脱困境,大力支持支柱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国家于2008年7月31日和10月21日出台政策,分两次将部分纺织品、服装的出口退税率从11%上调到14%;随后又出台了扩大内需十项措施和促进轻纺工业发展的六项举措,以提振纺织服装出口企业信心;而前不久,国家又出台政策将出口退税率调高至15%,并且通过了纺织工业调整振兴规划,全力帮助纺织服装行业度过“寒冬”。
一、安阳小纺织企业发展现状
安阳纺织业历史悠久,100多年前,清朝在内地兴建的第一家纱厂——广益纱厂,就诞生在这里。上世纪50年代初,上海几家针织内衣厂内迁安阳,为安阳针织产业的起步和发展奠定了基础。安阳的针织内衣是纺织行业的一项主要产品,可是随着市场经济激烈的竞争态势,安阳市生产内衣的大型企业纷纷破产下马,由此产生的大量下岗职工为了生计而纷纷办起了家庭作坊进行内衣加工。
1999年,随着安阳内衣城等数个集中性纺织工业园区的接连开办,下岗职工的小作坊有了长足地进步空间,变成了一个个小型的民营企业。这些企业目前仍主要是以小规模经营为主,实行家庭作坊式生产跟管理,生产主要是贴牌加工,来料加工等简单的加工,没有自己的品牌,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如发展空间小,人员缺少、后劲不足、消防隐患严重等等。
二、安阳小纺织企业当前所面临的困境
目前,安阳小型纺织企业比较集中和具有代表性的生产场地和市场有宗村、内衣城、华豫工业园、柏庄、爱邦等,产品类型主要包括:成人棉毛套装、保暖内衣系列;外贸出口文化衫、运动衫、T恤衫、睡衣、针织内衣系列产品,200多个品种。整个行业涵盖产业用布、面料织物、纱线长丝、纺织原料、印染整理、服装服饰等多个纺织生产环节。可以说,已经形成了一个非常完善的纺织产业链。但是面对日益紧缩的纺织市场经营利润与严峻的国内外纺织产业形式,安阳小型纺织企业面临的很大的困境。
第一,缺乏正确的产品定位。小型纺织企业要想在市场占有一席之地,必须要有明确的经营战略。然而,目前安阳的小型纺织企业一般都是规模较小,技术设备落后,管理不完善,缺乏经营理念和产业定位,完全受市场导向的作用,不能去主导市场。另外,小型纺织企业缺乏长远的战略规划,只顾眼前的经济效益,甚至给国外的纺织企业进行代加工,只求有利可图。
第二,缺乏专业的职业经理人做管理,缺乏健全的工作管理制度。企业基本都是一些家族式企业,以“自我为中心式、家族式管理”的方法靠经验进行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的理念不强,缺乏科学的管理方法。致使公司发展空间受到严重限制。
第三,由于大部分企业仍是家庭小作坊式生产,企业规模较小,生产条件很差,生产的产品质量没有保证,甚至还有假冒伪劣商品。产品没有多大的市场竞争力,没有长远发展的潜力,由于规模较小,为了销售产品,各商户之间相互竞争,往往都没有得到好处。
第四,生产车间条件很小,生产车间跟仓库一起,有的是仓库,车间和人居在一起,很容易引起安全事故,还有这些人消防意识淡薄,一旦发生火灾后果不堪设想,几次事故已经发生给商户的财产造成严重损失,限制了内衣城的发展。
第五,技术工流失严重。安阳纺织业有悠久的历史与丰富的技术底蕴。但是随着市场压力与经济利润等多方面的影响,一大批有经验有能力的技工逐渐脱离这个行业而另谋出路,而另一方面,企业又招不到有经验、很有能力的新工人,这使得安阳纺织企业的整体工人的技术水平下降很多。面对技术工人的短缺,产品的质量得不到保障,就更加难立足于市场,很多小企业都在苦苦支撑,勉强度日。
第六,企业还面临着后继无人的情况。安阳小型纺织品企业大都是家庭式小作坊生产为主,对于这种生产运营形式而言,子承父业是其发展的必然方向。对于企业主来讲,已经奋斗了几十年,年龄、精力等各方面都已经大不如前,让他们指挥一下工人,传授一下技能经验,工作中为儿女打个下手等等,还可以胜任,要让他们全身心的投入到生产创业中,已经不现实了。但是目前的状况是,大部分企业主的儿女不愿继承父母的事业,可以说,很多企业主的儿女们已经完全脱离纺织品这个行业,去另谋出路去了。这种青黄不接、后继无人的情况对整个小型纺织业将来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
第七,工人素质较低。有的工人本就没有受过什么教育,企业主也是没有法办才招他们过来的。对于这些工人,工钱要求较低,素质也较低,素质低不仅表现在工作技能上,更表现在生产态度上。有些人消极怠工,影响企业正常生产,但是另一方面,企业也没有正式的用工制度,这些都直接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影响产量。
三、对安阳小型防止企业发展的建议
第一,树立正确的产品定位。小型纺织企业必须要制定明确的经营理念和战略规划目标。一是以市场占有率为目标的战略结构,这适用于一些传统的服装产业;二是以创新为重点的战略目标,通过技术的改造,源源不断的开发新产品来创造新的市场,使自己走在竞争的前列。
第二,建立健全公司管理制度。小型企业要想要越过瓶颈,建立健全公司的管理制度是必不可少的。企业不能只讲人情,讲经验,而是要科学管理,要以制度来约束员工。公司只有制度化以后,员工的心才能有所属,具有安全感与责任感,才可以集中力量发展。
第三,改善职工的待遇,所有的产品都需要职工们辛勤的劳动,对他们的待遇的提高,可以促使他们发挥其积极进取、不断奋进的精神,勤劳勇敢的中国人民,凭借其智慧的头脑,走在世界的前端;他们的待遇的提高,促使他们发挥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心中有饱满的热情,更加能促进安阳小型纺织企业今后的发展。
第四,改进工作环境,一个不好的则会使人们心情浮躁,而好的环境可以使人们的心情愉悦,改善生产间的布置,一改以前货物堆放杂乱的布置,不仅降低了安全隐患,而且会极大地提高职工的激情。加强安全措施,安全生产,不要有不必要的损失.改善生产条件,这样才能更好的生产,生产更好的产品。
第五,加强对职工的技能的培训,细节决定成败,好的、熟练的技能才能做出更好的产品,增加劳动生产率,提高产品的质量。
第六,增加人性化设计,调查消费群体的喜好,更多的增加迎合他们的设计,做出更多受大家欢迎的产品,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
第七,政府部分应加大对这些小型纺织企业的优惠措施,使得从业者可以看到本行业的优势所在,这样既可以拉住从业者,又可以在社会上形成本行业的良好从业前景,吸纳更多的有志之士进入此行业,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形势。另一方面,劳动保障部门应增加此类的专业人员培训课程,使得员工在培训教育中技术得到提高,从而应用到劳动生产上,使得产品更具有竞争力。同时,政府应加强信息引导,集合现有的数据资源,加强对宏观形势、贸易环境、纺织经济运行和投资产能等方面的综合分析,及时相关信息,引导行业内外企业充分认识行业形势,实现投资的理性增长。
第八,各小型纺织企业应该扩大销售渠道,开拓新的销售领域,运用新媒体,如网络、电子商务等等,扩大销售影响,同时,企业可以采取联合生产,集中销售的方式,使得产品更具有竞争力。小商户之间应加强合作做大做强,由相互竞争转变为合作共赢,由原来的小作坊变为一个正规企业或者公司.改变管理方式,以现代企业管理方式管理,积极开拓外部市场。运用现代营销技巧,扩大销售,扩大企业品牌影响力.以安阳为立足点辐射华北,占领国内市场,甚至进军国际市场,同时积极宣传安阳纺织企业,扩大地区影响力。
安阳小型纺织企业的发展空间还是比较宽阔的。安阳的纺织产品历史悠久,纺织行业发展迅速,作为纺织行业的人士应该坚定信念,看到纺织行业的光明前景。衣食住行四大方面,衣排在第一位.随着人类文明程度的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衣服的追求有了更高的要求与标准。因此,可以看到纺织品市场是无限的大,企业只要发挥自己的才能就会赢得最大的利润。
参考文献
[1] 王义深,舒德程,《中小型纺织企业现行状况与发展前景》,《山东纺织经济》2009年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