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2-20 10:41:05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社会保障和经济发展的关系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关键词 :社会保障 政策 经济 影响
一、前言
社会保障制度从我国诞生以来,就备受人们的关注,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现在,保障制度和我国的经济发展无疑存在一定的矛盾,但是社会保障制度和经济发展之间也有密切的关系,尤其是社会保障政策是维持经济发展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因此对于社会保障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如何进行探索,无疑对于经济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和现实的意义,目前很多学者认为,社会保障和经济发展之间是相互联系和相互促进的关系,对于社会的平衡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一方面社会保障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经济的发展,另外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阻碍的经济的发展。
二、经济发展对社会保障的决定作用?
1、经济发展决定着社会保障制度的产生。纵观人类的历史,人类在漫长的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出现社会保障制度的时间并不是非常长,社会保障制度从欧洲开始,到目前才一百多年的历史,无疑我们从这个趋势上可以看到社会保障制度其实是人类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的程度以后从而改成的制度,随着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以及社会的生产力发展到了一定的水平,工业化给人类的经济带来非常非常大的影响,因此给人类落后的生产力提供了新的改革。从目前的社会保障制度上面来看,它的产生在一定程度还是矛盾,但它是反映人类在生产力上面的进步,是经济发展非常重要的结果。
2、经济发展的水平决定着社会保障制度的规模和结构。社会保障制度无疑和社会的发展水平以及社会的传统存在一定的关系,但是归根结底还与是当地的经济有直接的关系。针对社会保障制度而言,是和政府的收入水平的高低以及政府的支付能力有直接的关系。例如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欧洲很多国家的经济在快速的复苏,一直到上个世纪60年代,很多国家的经济处于快速发展的状态,很多国家有非常雄厚物质基础,例如对于欧洲的瑞典,建立起来非常完善而且标准的社会保障制度。针对亚洲国家而言,日本是亚洲经济高速发展的代表,在日本经济高速发展以后,日本成为了亚洲的富裕社会,这无疑在一定程度上为日本的保障制度提供了相应的物质基础,日本相应的医疗和养老方面的政策得到了一定的改善,与此同时社会保障政策和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保障政策的试试,必须首先保障国民经济实力的提升,需要增强国家的财力和物力。再来经济水平较低以及物质较为匮乏的国家,无疑相应的社会保障受到了抑制,国家选择社会保障只能选择最低的标准,从而使社会保障制度的结构表现为低层次性和残缺性。
3、经济发展的变化和深化决定了社会保障制度的变化和发展。对于经济的发展和深化而言,无疑经济的发展和深化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供社会保障的改革和发展。对于很多国家的经济而言,在发展的过程中会呈现较为明显的阶段性和周期性,所以相应的社会保障制度也会变迁和重构,对于经济发展阶段中,社会保障制度也是逐渐的进行完善,经济发展从黄金时期进入衰退期,其经济的变化对社会保障政策也会出现新的变化。
三、社会保障对经济发展的反作用?
以上我们详细的分析了经济发展和社会保障政策之间有直接的作用,但是社会保障的政策会直接影响到我国经济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社会保障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对于社会保障制度而言,是目前市场经济中非常重要的组成成分,对于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具有直接维稳作用,对于社会经济的发展而言,社会的保障制度保障了经济能够在一个较为稳定的环境中增长。
2、社会保障对经济发展的阻碍作用。社会保障政策对于经济发展存在较大的阻碍作用,我们常说和经济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经济的发展,如果经济发展和社会的保障制度相违背,无疑这在一定程度上不能够适应社会的发展。社会保障的政策对于经济的阻碍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社会保障制度的超前发展,无疑会给国家的经济发展带来非常大的负担,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摧毁国家的经济增长,但是社会保障政策的发展滞后,可能会损害经济的稳定发展,对于劳动力的分配和公平性会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甚至会影响到社会的稳定性,另外社会保障政策也是国家宏观经济调控中非常重要的组成成分,这样也会给经济的发展带来一定的负面作用。
四、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和社会保障之间的关系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社会保障和经济的发展存在直接的联系,从总体上面来讲,社会保障制度和经济的发展是相互促进和相互依存的,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发展的水平,因此相关的社会保障制度一定需要适应经济的发展,两者之间的关系能够有效的处理是目前我国很多社会工作者非常关注的问题。我国目前依然处于经济高速发展的阶段,再加上目前我国人口出现老龄化,很多时候,虽然经济发展较好,但我国的市场竞争力依然较弱,这样在一定更程度上对于我国的社会保证政策的制订是非常不合理的,只有从我国的实际情况进行出发,针对我国目前在社会保证政策上存在的不足进行详细的分析,才能够最终的实现社会保证制度和经济相适应的准则。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重点分析了经济发展和社会保障政策之间的关系,相关的社会工作人员需要正确的认清,社会保障政策和经济发展之间潜在的影响,对于社会保障政策的实施想,要经过多方面的研究,从而保障国家环境稳定的情况下,经济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国家计委社会司.社会保障、就业形势及政策措施[J].宏观经济管理,2012,(1).
一、引言
社会保障与经济的发展到底具有怎样的内在关系,对于这方面的探讨一直是一个热门的课题。有人说社会保障阻碍了经济的发展动力,让人变得越来越懒,使人和企业失去活力、失去竞争力,也有人说社会保障对经济发展有百利而无一害,只有人的生活保障得到满足,没有后顾之忧才能尽心竭力为企业为社会奋斗,社会才会稳定,经济才能不断向前发展。目前我国处于一个经济和社会都在转型的重要时期,社会保障和经济发展都必须保证,两手都得抓,两手都得硬,如何做好社会保障、促进经济的发展是一个必须要认真研究的重要问题。本文对于社会保障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内在关系作出简要的研究和分析。
二、社会保障对经济发展的促进关系。
社会保障制度是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经济持续增长和稳定发展的重要保证。社会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社会保障制度能够促进经济的发展。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社会保障为经济发展提供了稳定的社会环境。只有社会的和谐稳定,经济的发展才有创造的条件,保障社会稳定具有多方面的现实意义。在现实生活中,由于个体能力的差异、不同的出身情况和受教育的水平,使得有些人生活非常富裕,有些人处于贫困线的边缘只能得到温饱。这里面既有一些不公平、不平等的问题,也有个人能力,努力程度不同的问题。但是不管怎样,保障人民的基本生活需求是一个国家的基本责任,当人的基本生存都得不到满足时,很有可能做出跌破道德底线的事情,严重影响社会稳定,更谈不上经济的发展。
2.2社会保障通过其基金供需变化,可以对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进行调节,从而促进社会经济健康持续发展。社会保障作为一项经济政策主要来源于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严重的经济危机,此后凯恩斯主义盛行于资本主义各国。凯恩斯认为,造成危机的原因是有效需求不足,要彻底解决这些问题,政府必须扩大财政开支,刺激需求增加。各国政府把扩大社会保障规模作为增加需求的重要途经,把社会保障制度作为政府宏观调控的经济工具,由此可见,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对社会宏观经济具有一定程度的调节作用,是促进社会经济正常平稳运行的重要调节力量和重要调节手段,对社会经济的正常平稳运行起着重要的保障作用。
2.3社会保障通过对劳动者多方面的保障也直接促进着经济的发展。社会保险既是劳动力资源配置的关键性机制,又是促进劳动者身心及技能素质提高的重要保障机制,从而对经济发展起着直接促进作用。因此,欧洲经济共同体作为一个国家间的经济联合体,在1983年的一份文件中就明确指出:社会保险不能简单地看作是对国家的一种负担,而应该把它看作是为了在经济中使工作能力、效率和动力保持高水平的一种手段。此外,社会保障制度还能促进劳动力的自由流动与合理配置。在西方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由于实行普遍的社会保障制度,覆盖面广,减少了劳动力流动的风险,促进了劳动力的自由流动和合理配置。
2.4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能够促进第三产业特别是服务业的发展,解决就业问题。在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中,各类服务业包括各类企业中的社会保障人员数量异常庞大,在有些企业中,服务人员竟占全体职工的40%,各级政府有审查、发放社会保障金的机构、人员,公私企业以及社会团体为兴办社会保障事业也雇用了大量人员。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一方面解决了部分社会成员因贫困面临的各种问题;另一方面促进了就业,缓解了因就业压力给经济带来的严重影响,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条
件。
三、社会保障对经济发展的阻碍关系。
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能促进经济发展,反之,与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则会阻碍经济发展。社会保障对经济发展的阻碍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如果社会保障超前发展,则可能成为经济发展的负担,损害经济增长的持续性和企业乃至国家的竞争力。另一方面,如果社会保障发展严重滞后,则可能影响社会稳定,阻碍劳动力的自由流动和合理配置,使社会保障不能成为政府对宏观经济运行进行调控的有效工具,这样一来也制约了经济发展。
3.1加重政府财政负担,影响资本积累。社会保障的超前发展必然导致政府开支急剧增加,从而加重政府财政负担。社会保障福利的过度消费造成了收不抵支的支付困难,政府财政压力增大。欧洲共同体各国社会福利开支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不断上升,达40%,北欧甚至达到50%以上。社会保障的超前发展会使更多的经济资源用于消费,影响了资本积累,造成了积累基金与消费基金比例失调。
3.2影响经济效率,使经济发展失去动力。西欧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特别是那套从摇篮到坟墓的福利制度,使一些福利国家陷入了福利危机。当一个人认为自己已经能够获得足够的养老金,再工作还要继续支付税收已不合算时,那么他就会宁愿选择退休甚至提前退休。在欧洲高福利国家,失业救济金给得过多,工作与不工作之间的差别较小,退休后的生活保障也是平等的,由政府财政来承担,不利于调动人们工作的积极性。
3.3削弱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在许多西欧国家,社会保障费用在劳动力成本中的比重很大。如奥地利、法国、德国、意大利和瑞典等国,社会保障费用占劳动力成本的25%-30%,过高的社会保障费用显然会削弱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同时,企业担心因过高的社会保障费用影响其竞争力从而减少企业员工,对经济的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社会保障对于经济的发展有时具有促进的效果,有时又有阻碍的情况发生,如何使社会保障和经济的发展相匹配、相协调是一个大问题。保障社会稳定,对于经济发展是一个必要的条件,经济得到发展,社会保障才有能有物质基础。在我国依然是一个发展中的国家情况之下,既要保证经济的发展又不能以牺牲社会保障为代价。具体怎样保障社会,怎样发展经济,还需要全面考虑综合分析,在不同的经济水平之下选择相配套的社会保障制度,是一个比较明智的选择。我们一定要做好社会的保障工作,保证人民应有的福利创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为经济发展保驾护航。同时我们要避免财政负担的过度增加,保证经济的活力和竞争力。
一、引言
长期以来,有关社会保障水平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很清晰地分为两派:奉行“瓦格纳法则”的公共经济学派和遵从“凯恩斯主义”的宏观经济学派。前者认为社会保障支出如其他财政支出一样是一种行为变量,会随产出增加而增加;后者则认为社会保障支出是外生的公共政策工具,转移支付完全可以成为抑制短期经济波动的稳定器。从一般意义上讲,实施和改革社会保障制度,尤其是养老保险制度,并不以促进经济增长或改善经济运行为目标,其主旨在于保护弱势群体,构建社会安全网。但只要可能,都会考虑最小化对经济的负面影响,换句话说,在不牺牲社会保护目标的前提下促进经济增长。因为只有运行良好的经济才能提供足够的老年保障。
当中国经济经历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的高通胀、高增长和软着陆后,政府尝试各种手段拉动内需。1996-2004年,全国离退休退职人员保险福利费用总额由1797.69亿元增加到4814.85亿元,年均增长13.60%;离退休退职人员离休金、退休金、退职生活费用(下统称养老金)总额由1552.20亿元增加到 4249.75亿元,年均增长12.50%;人均养老金由4923元增加到9090.20元,年均增长率9.41%。扩大社会保障支出,提高离退休退职人员待遇,似乎不仅仅是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本身的需要。1996年起,养老、失业、医疗等各项社会保障基金纳入财政专户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养老金的转移支付性质进一步加强。为保证所需资金,1998年起,中央对财政困难的老工业基地和中西部地区给予补助,地方财政对基本养老基金收支缺口给予补助。1998-2004年,中央财政列支的社会保障补助支出从14.15亿元增长到 195.66亿元,地方财政列支的社会保障补助支出从 135.86亿元增长到1328.84亿元。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的中西部,其人均保险和福利费用以及人均养老金的年均增长率超过东部。
社会保障与经济增长到底存在什么样的逻辑关系?对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是否相同?我们有必要弄清以上问题并展开地区间的比较研究,这对完善中国社会保障制度意义深远。本文结构安排如下:第二节概述相关理论和文献;第三节描述1996-2004年中国离退休人员人均养老金、保险和福利费用支出、工资替代率及经济增长指标的地区差异;第四节构建模型、分地区检验模型及系数显著性;最后在第五节得出结论并提出相应政策主张。
二、现有理论和文献
狭义的社会保障是指老年、遗属、伤残等社会保险缴费与收益计划,且鉴于时间和截面数据的可获得性,多数国外理论研究都以公共养老金水平代表狭义的社会保障水平(galenson,1968;feldstein, 1974;bellettini和ceroni,2000;等等),并常用工资替代率即养老金水平与工资水平之比进行定义社会保障水平和公平程度。由于社会保障在重新配置资源的同时调整了人们的消费、储蓄和人力资本投资行为,因此关于社会保障产出效应的研究众多,其实证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讨论集中在社会保障与经济增长是否存在因果关系和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下的社会保障产出效应是否存在程度差异。
关于社会保障与经济增长因果关系,研究的主线之一是社会保障——消费与储蓄——经济增长。自harrod(1948)谈论“峰值储蓄”之后,经济学家开始意识到在工作期间为退休时期的消费进行储蓄的重要性。社会保障的潜在效应虽然被ando和 modigliani(1963)生命周期假说所忽略,但他们已经将社会保障财富变量加入消费方程。feldstein (1974)则运用该假说,通过构建包含持久收入、未分配利润、不含社会保障财富的家庭财富和社会保障家庭财富变量的消费函数分析了美国1929-1971年(不含1941~1946年)的社会保障、个人储蓄和资本形成关系,认为:现收现付制社会保障具有“资产替代效应”和“退休效应”,个人净储蓄取决于两者之和,社会保障会通过挤出私人储蓄减少资本积累。不过,社会保障通过挤出私人储蓄减少资本积累并不能直接说明社会保障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更何况feldstei。(1974)的研究遭到了质疑和挑战 (leimer和lesnoy,1982)。smith(1975)认为实际人均gdp的增长与除去转移支付的公共支出存在负相关,如果考虑包括转移支付在内的公共支出的话,相关关系微弱且不显著,但至少说明一个国家征税并进行转移支付对经济增长无害。singh和 sahni(1984)尝试采用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研究了 1950~1981年印度的社会保障支出和经济增长关系,发现:社会保障支出和经济增长存在溢出和反馈两重效应,“瓦格纳法则”和“凯恩斯主义”均不适用。自ban。(1990)构建内生增长模型研究政府消费性支出与经济增长率关系后,不少经济学家又从社会保障收入关联缴费受益机制寻觅到另一条研究路径,那就是,社会保障——代际转移支付与人力资本投资——经济增长。becker(1990)认为,社会保障是一种社会契约,年青一代向老一代转移资源回报老一代曾给予的人力资本投资,而这种人力资本投资很可能成为经济增长的源泉。bellettini和 berti ceroni(1999)认为,在财政政策是代际博弈所内生决定的情况下,与工资指数挂钩的养老金收益会激发人们对公共基础设施投资的热情,因为这种投资会增加私人物质资本的投资回报,进而增加养老金。而通过社会保障的再分配能减少人力资本投资的风险,对人力资本投资具有正的动态效应,从而促进经济增长。lambrecht(2005)在蕴含教育投资和遗赠的叠代模型研究了非基金制社会养老保险规模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认为当家庭面临预算约束无法实现最优教育投资时,非基金制社会养老保险能够促进经济增长。
关于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下社会保障产出效应的异同,学者们莫衷一是。galenson(1968)研究了20个发达国家、10个次发达国家和10个不发达国家 1955~1964年的数据。就20个发达国家看,劳动和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都非常显著,它们可以解释一半以上的经济增长,且劳动的贡献率大于资本的贡献率,但很难判断社会保障支出和经济增长的因果关系;就10个次发达国家看,资本变量对经济增长更具解释力,社会保障支出对经济增长的促进关系相对明显,因为这些国家的经济体系都在趋于成熟,最容易创新和从人力资本投入要素增长上获益;就10个不发达国家看,资本、劳动和社会保障与经济增长的关系都不明显。其结论就是:当经济处于发展的较高阶段时,国家完全有能力提供社会保障,但并不会对经济增长形成贡献;当经济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时,社会保障难以被提供,它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也很小;当经济处于发展的中级阶段,对那些已经实现自我持续发展的国家来说,社会保障对提高生产力具有巨大潜力。实际上国别研究的结论极为不一致。比如同是研究oecd国家,都是把实际gdp或实际人均gdp作为因变量,一些研究就认为社会保障支出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并不十分显著(smith,1975;landau,1985;hansson和herrenkeson,1994),一些研究则认为社会保障支出与经济增长显著相关(sala-i-martin,1996;bellet- tini和ceroni,2000)。到底是正相关还是负相关仍无定论。sala-i-martin(1996)在研究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下的趋同和趋同问题中考察了初始gdp水平、政府支出占gdp比例、总投资占gdp比例、除国防和教育以外的政府消费占gdp的比例以及社会保障转移支付占gdp比例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认为:社会保障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为正。bellettini和ceroni(2000)分析了61个国家1970年到1985年的截面和面板数据,考虑了人们的受教育程度、政府消费支出占名义gdp的比例、社会保险和福利支出占名义gdp的比例、用于描述被扭曲程度的黑市贴水对数、投资(包括私人和公共)占实际比例、按当前国际价格计算进出口占比例等多个变量,认为只要社会保障支出和经济增长存在显著统计相关,那一定是正相关,但相关程度不一。在贫困国家,社会保障支出较低,相关系数更强。可见,无论是从理论还是经验角度看,社会保障与经济增长的关系都没有定论。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下的社会保障产出效应差异是一个值得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gupta等(2005)在研究低收入国家财政政策和公共支出结构时引入转移支付变量,认为增加政府机构工作人员工资和公共转移支付,至少在短期内能够促进经济增长。
国内的经验研究多集中在如何以一定的经济增长保证社会保障改革,甚至于认为要求gdp增长的压力之一来自社会养老保险,因为未来25年养老金缺口预计将达到1.8万亿人民币,年均缺口 700多亿(周天勇,2004),而对于社会保障支出是否也存在产出效应研究不足。不过,有关公共支出对区域经济增长贡献的研究逐步增多,总体结论都是政府的转移支付和购买性支出对经济增长有积极影响(郭杰,2003),20世纪90年代实行的财政政策取得了明显效果(欧阳志刚,2004),且教育投入、公共卫生投资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存在差异(陈浩等,2004;王远林等,2004;胡永远等,2004)。同时,少数学者也开始关心社会保障的地区差异。林治芬(2002)研究了全国各地区的财政社会保障补助支出和财政全部社会保障支出占其财政支出的比重两项指标,发现:上海、北京、浙江、江苏、广东等经济发达的地区,其财政的社会保障支出比重名次与其经济实力排名顺序基本一致;辽宁、天津、重庆、黑龙江、吉林、青海等地,其经济发展的名次靠前,但财政的社会保障支出比重名次却明显靠后 (比重庆);西藏、贵州、广西、四川、甘肃地区,虽然经济比较落后,但财政的社会保障支出比重却跃到了经济发达地区的数值区间。数据表明:社会保障的地区差异与其经济发展程度有关,但并不完全取决于经济发展一个因素,与产业结构和经济体制的关联度也很高。尽管理论界没有论证社会保障支出和经济增长的关系,但通过完善保障体系促进国内消费的观点却相当盛行。政府部门认为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是促进国内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基础和前提条件之一(《人民日报》1999年11月29日)。国家制定的“两个确保”的方针——确保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发放和确保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不仅是社会稳定的需要,也成为经济发展的需要。
三、描述性统计
如同经济发展存在地区差异一样,中国的老年保障水平也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不过并非由东至西梯度递减,而是呈u型分布,中部地区明显塌陷。这可以从区域间差异、省份间差异以及区域内的省际间差异进行分析。
区域数据表明(见表1):就相对待遇水平看, 1996-2004年8年间,东中西部养老金工资替代率平均数分别为63.37%,76.63%和79.93%,经济最发达的东部地区工资替代率最低,中部次之,西部最高,梯度递减吻合工资替代率随经济发展、工资水平上升而自然下降的规律;但就绝对待遇水平看,东中西部离退休退职人员人均保险和福利费用水平分别为8262.23元/人、6767.09元/人、 8844.93元/人,人均养老金水平分别为6907.67元/人、5900.71元/人、7714.40元/人,经济发展水平(以实际人均gdp简单衡量)在西部之上的中部其在职职工平均工资水平、离退休退职人员人均保险福利水平和人均养老金水平均低于西部。可见,工资替代率递减只是中部地区工资水平和养老金水平“双低”的结果。
研究各省份数据发现(见表2):就离退休退职人均养老金看,1996年到2004年,西藏、青海的最高,其次是浙江和新疆,中部省份最低;就工资替代率看,由高到低,排名前三位的是新疆、西藏、贵州,分别为88.52%、88.13%和86.90%,上海最低,为 41.99%,其次是广东和北京。全国31个省份的平均工资替代率为72.44%,东部12个省份中除河北山东外有10个省份工资替代率低于全国平均资替代率;中部9个省份除黑龙江和湖南外有7个省份的工资替代率高于全国平均工资;西部10个省份除重庆、四川、宁夏外有7个省份的工资替代率高于全国平均工资。这既是国家给予西部政策倾斜的结果,也是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产物。长期以来,国家在部分西部省区实施“高工资高福利”政策,比如:国家财政一直对西藏进行补贴,西藏是唯一实行全民医疗保障的省份,其离退休退职人员保险和福利待遇水平和养老金居全国第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待遇水平也一直较高。如果剔除西藏,西部的工资替代率迅速下降近2个百分点。同时,标准差、峰度系数、偏度系数也显示西部省际间的差异最大、而中部最小(如表1)。进一步研究工资替代率的变化还发现:1996—2004年9年间,全国的工资替代率平均下降1.55%,东部和中部平均下降速度相差不大,西部下降最慢,仅为1.38%。显然,工资替代率和社会保障水平的区域差异如同经济水平的差异一样是不争的事实。值得研究的是,欠发达地区相对较高的保障水平对经济增长究竟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
四、计量分析
对于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经常从生产函数入手,从物质资本、劳动力、技术进步以及政策环境等方面来分析各变量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涉及到的因素有初始经济发展水平、物质资本积累、劳动人口数量、劳动力质量、经济开放程度、市场化程度、社会保障水平等(bellettini,c&ceroni,2000;barro, 1991;dewan。2001;等等)。多数研究选取gdp或人均gdp的增长率为被解释变量,通过构建线形、对数线形或双对数线形模型,运用ols、gls、gmm方法进行分析检验。本文借鉴国内外关于经济增长的主流研究,选取下列控制变量,建立经济增长(以gdp的增长率来衡量)回归模型如下:
其中,a1到a7均为待估参数,εi,t代表随机误差,各变量的含义说明(见表3):
因为只根据样本本身对其自身特征进行分析,宜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考虑到区域内的省份间差异存在,异方差很可能对估计式存在影响,序列相关可能导致估计式有偏,因此,采用广义最小二乘 (gls)进行回归。回归结果(见表4):
如表4,由于兼顾发达和不发达地区及样本数量关系,全国的回归方程的系数稳定性较好。政府支出占总产值比重、固定资产投资比例、进出口总额比例、就业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与经济增长在1%水平显著相关,各变量的系数的符号都符合经济预测。其中,经济增长速度同政府干预负相关,与投资率、开放程度、就业率等正相关。而社会保障水平在1%的概率下对经济增长产生负面影响。
就分地区数据看,在东部,地区开放程度、投资率、人力资本存量、就业率对经济增长起到了显著的推动作用,其系数均在5%以下的概率水平上与 gdp增长率正相关,这与国内外研究结果一致。而养老金总额占cdp的比例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不显著;对中西部而言,在各控制变量中,投资比重对经济增长的推动最为显著,其次是地区开放程度,在 10%概率水平上与经济增长正相关。而考虑到社会保障水平,在西部,社会保障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不显著;而在中部,社会保障在1%概率水平上与经济增长负相关,且其回归系数远大于其他控制变量的系数。相对于其他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而言,社会保障对中部经济增长的负面影响值得关注。
一、社会保障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一)经济的持续发展能够为社会保障制度的健全提供物质基础。社会保障制度的健全离不开经济支撑,经济能为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提供一切物质所需要素。比如像日本、美国这些发达国家,他们的社会保障制度十分健全,覆盖比较全面。在美国,居民遇到危机情况可以拨打911呼叫求救,短时间内公民的问题就能得到有效解决,这是其他国家在社会保障制度方面难以达到的高度。在非洲、印度这些欠发达的国家,他们的社会保障制度就不够健全,总会有小孩因为饥饿失去生命,而政府却没有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来保障儿童的生命安全。可见,经济是社会保障制度的物质基础。
(二)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是经济持续发展的保证。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能够使社会始终处于健康、协调发展过程中。中国的GDP总值比较可观,但人均生产总值比较低,根源就在于国人的贫富差距过大,地区发展不平衡等。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缩小城乡、贫富差距,提高农村的整体消费水平,扩大市场内需,从而推动经济的增长。此外,完善社会保障制度,解决老百姓住房难、看病难等问题,能够解决社会矛盾,稳定社会。整个社会达到相对和谐的状态,更能拉动经济的平稳增长。
二、我国社会保障水平与经济发展关系现状
(一)经济发展不平衡,社会保障水平有差别。我国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城市的生产总值和人均生产总值均高于乡村的生产总值,城市的人均消费总值也高于乡村的人均消费总值,相应的,城市的社会保障水平也普遍高于乡村,比如城市的环境有统一规划,有清洁人员负责城市环境的绿化与整洁。城市有公园,并配备相应的公共设施,为城市居民创造舒适宜人的居住条件;而在农村,农民的垃圾通常是自己随处扔置、无人管理,也没有为人们提供休闲娱乐的场所。对比可以看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导致了社会保障水平高低不同。
(二)整体经济发展水平不高,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我国的经济发展起步晚,整体发展水平还不够高,社会保障制度并不健全。比如,人们存在住房难、看病难等问题。一方面虽然公民的平均工资有所增长,但与此同时,物价也不断上涨,特别是房价的飞涨,很多人成了房奴、车奴;计划生育制度的实施,导致现在的80后和90后都要面临两个人赡养4个老人1个小孩的巨大生活压力,国家却没有相对健全的制度来缓解这种社会矛盾。在看病方面,很多公民表示“病不起”,一个轻微的感冒,到医院去做个检查、拿副药就要几百元甚至上千元,更别说什么大病了。这说明我国医疗方面的社会保障制度还不够健全。在就业方面,很多大学生面临“毕业就失业”的尴尬局面,很早以前一则闹得沸沸扬扬的关于“清华大学毕业生当屠夫卖猪肉”的新闻,还有毕业生找不到工作在家啃老等新闻报道,这都反映了一定的社会问题。也说明了我国在就业方面的保障制度还不够健全。综上所述,不难看出,我国经济发展水平还不够高,社会各方面的保障制度还不够健全。
三、在当今经济形势下建立水平适度的社会保障制度
(一)逐步提高社会保障水平。根据城乡人民的收入状况、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来调整社会保障的待遇水平,让社会保障的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比如,城市居民的收入高,但物价也高,如果看似不断增加的工资只能勉强与不断上涨的物价持平,这样城市居民的生活压力就会加大,并不能过上和谐舒适的生活。根据经济的发展来提高社会保障水平,要求物价部门根据居民收入情况和消费情况对商品价格作出规划,防止因物价过高导致居民生活艰难的局面。
(二)构建城乡多元化的社会保障体系。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是一个庞大的生活群体,建立多层次、多元化的社会保障体系,发挥社会财富再次统筹分配的作用,为农村居民和生活没有保障的居民提供相应的社会保障,这样能够缩小城乡的贫富差距,构建社会和谐。比如,现在实施的田地补助保障措施,就是保障农民在自然灾害的意外情况下,尽管没有收入来源,但有政府的补贴来维持生活。又比如农村合作医疗的举措,就是为农村居民看病求医承担一部分费用,为他们的健康提供资金上的保障。
(三)扩大社会保障制度覆盖面。一方面要使社会保障制度覆盖到农村及边远地区,让每个公民都能享受到这种社会保障福利。比如,山区的孩子上学难,政府应该派相关人员深入基层,详细了解山区的情况,根据当地的情况健全相应的社会保障制度,为山区建设学校等,让孩子接受教育。此外,也应该建立相关的教师志愿者保障制度,鼓励城市的年轻教师去山区支教,提高山区的教育教学水平;另一方面社会也应该建立全套的社会保障制度,让居民在生活的各个方面享受到社会保障,比如从就业到住房、从医疗到养老等等,使社会保障制度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相协调。
(四)加大财政对社会保障的投入力度。政府在合理的情况下,应该增加社会保障方面财力的支出。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有利于社会稳定、文明和进步,更有利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社会保障方面加大财政投入,对社会各个方面的平衡和稳定是极为有利的。比如,现在最紧要的住房难和看病难的问题,政府可以加大这两方面的资金投入,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措施。针对住房问题,可以推出经济适用房这些社会保障措施;针对看病难问题,可以发放医疗卡等社会保障措施。
四、结语
社会保障的水平要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这样社会才能稳定发展。政府应该根据经济发展情况,相应的健全社会保障制度,让更多的公民享受到更多的社会保障福利。
主要参考文献:
[1]李东.社会保障水平与经济发展的适应性关系研究[J].人力资源管理,2015.3.6.
长期以来。在有关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研究中,社会保障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一直是社会保障研究领域的核心问题之一。回顾经济学的发展历史,从古典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一直到现代经济学理论,不同时期的主要流派都提出了相应的学术观点。这些观点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是社会保障水平受到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和影响。社会保障支出属于财政支出的一部分,从一个比较静态的角度看,社会保障支出会随着国民收入的增加而增加:二是社会保障支出对经济的短期波动具有“自动稳定器”作用,它通过影响微观个体经济决策来影响经济运行中的物质资本积累和人力资本形成,即社会保障对经济增长有推动(或限制)作用。当国民经济过度繁荣时,减少社会保险支出会导致总需求下降,进而会起到抑制通货膨胀的作用:当国民经济出现萧条时,增加社会保险支出会导致总需求增加,进而起到降低失业率的作用,
此后,随着新增长理论的产生和深入,该理论也对社会保障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探讨。默顿指出社会保障是一种人力资本投资的保险机制,由于人力资本未来收益不确定且无法通过资本市场交易来分散风险,社会保障提供了一种经济机制,它可以将个人人力资本的回报看作是个人一生的劳动收入,是对个人一生收入的保险,从而刺激人力资本投资。新增长理论从社会保障与劳动力供给、社会保障与人力资本投资、社会保障管理与人力资本3个方面,研究社会保障促进经济增长的机理。可见,新增长理论为社会保障经济学开辟了新的研究视角,原因在于从社会保障体系如何影响人力资本的积累,并进而影响经济增长的视角来考察社会保障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所得到的结论与从物质资本积累的角度来考察社会保障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时所得到的结论截然不同。
一、文献综述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新经济增长理论的发展,其在社会经济研究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一些关注社会保障制度研究的经济学家开始将新经济增长理论的分析工具引入到社会保障的相关研究之中。但是,受到当时经济发达国家经济增长放缓的影响,以及政府财政巨额赤字和老龄化社会等因素的影响,学者关于社会保障与经济增长影响的认识也出现了许多理解和分歧。
在国外,较早的对社会保障与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主要围绕两者是否存在着相互的因果关系,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下社会保障支出效应的差异,以及不同社会保障制度对经济主体决策的影响。应该指出的是,不同学者在社会保障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相关性和因果关系上的判断各执一词,尚处于探索和探讨阶段。例如,Sala-i-Martin(1996)通过研究美国、日本和欧洲五国的经济发展趋同情况,以及社会保障转移支付占GDP的比例,分析了社会保障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和贡献,并认为社会保障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为正。Gupta等(2005)研究了20世纪90年代的近40个低收入国家样本,考察这些国家政府财政支出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他认为公共支出的构成具有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增加社会保障等转移支出能够促进经济增长。
在国内,许多学者就中国社会保障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进行了相关研究。穆怀中(2001)从国家福利和自保公助两种社保模式出发,运用相关性检验和直接回归方法分析了社会保障支出与GDP、国内储蓄、投资及私人消费之间的相关影响,证明我国社会保障支出与人均GDP增长呈现高度的正相关。①董拥军和邱长溶(2007)指出,我国近十几年来的社会保障支出增长幅度较大,同时经济增长速度也保持在较高的水平。他们用协整分析方法对1989年至2003年的统计数据进行分析,对我国社会保障支出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动态均衡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社会保障支出和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的正向关系,并且发现我国社会保障支出和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双向的因果关系。②于长革(2007)利用C-D生产函数采用OLS方法,就1978-1998年的时间序列检验了政府社会保障支出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其结论认为社会保障支出与经济增长呈现显著的负相关。③张欣(2007)研究了社会保障支付对总需求和总供给变量的各种不同影响,以及社会保障支出对经济增长的效应,从理论和实证上说明了在经济萧条时的社会保障支出可以积极地增加有效需求,从而增加产出和就业水平,在非萧条时期可以通过正确设计社会保障制度将有助于促进资本积累和社会投资,从而促进长期的经济发展。
二、实证检验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保持了快速发展。1979-2007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8%。而据国外学者计算,上世纪50年代以来有11个国家和地区在长达25年的时间内,年均经济增速达到7%以上。同时,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社会保障事业发展迅速。统计数据显示,各种社会保险基金(主要包括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的收支水平和结余水平都显著增长。其中,社会保险基金收入从1989年的153.6亿元,增加到2007年的10812.3亿元,增长了近70倍:社会保险基金支出从1989年的120.9亿元,增加到2007年的7887.8亿元,增长了近65倍:社会保险基金盈余从1989年的81.6亿元,增加到2007年的11236.6亿元,增长了近138倍。
根据相关统计数据,我们利用动态计量模型分析1989―2007年我国社会保障支出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在通常情况下,经济增长和社会保障支出等时间序列数据一般是非平稳的时间序列,如果直接采用OLS回归分析方法就可能会产生“伪回归”的现象。为此,根据动态计量模型的分析需要,以1989年为基期,利用国内生产总值(GDP)平减指数获得国内生产总值GDP和社会保障支出的真实数据。进一步地,本文对相关数据取自然对数,用来消除时间序列中可能存在的异方差现象,同时这样的做法又不会改变原来时间序列的协整关系。
(一)相关变量时间序列的单位根检验
从目前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来看,整个社会保障支出主要由社会保险(养老、医疗、失业、52伤与生育保险等)、社会福利、社会保障补助支出、社会优抚与社会救济等项目组成。其中,后三项是财政支出中的社会保障支出,它与社会保险基金的总和构成了社会保障支出总额。
为了消除经济增长和社会保障支出时间序列可
能出现的异方差现象,在不改变它们办整关系的前提下,我们对这两个时间序列取自然对数。初始的国内生产总值(GDP)数据和社会保障支出(SS)数据,以及取对数后的lnGDP和lnSS数据参见表1。我们首先对时间序列lnGDP和lnSS进行ADF检验(Augment―ed Dickey-Fuller Test),这种做法主要是用来说明这两组数据对数情况下是否是同阶单整的。根据计算,结果显示对数化后的lnGDP和lnSS是非平稳时间序列,而经过一阶差分后的和则是平稳时问序列,所以二者都是单整序列。
(二)Granger因果检验
在对既往研究结果的总结之中,我们发现不同学者对经济增长与社会保障支出之间关系的判断并不相同:社会保障支出是否能够促进经济增长、缩小地区之间经济增长差异,而经济增长对社会保障支出增长的促进作用有多少,二者之间是否存在着数理逻辑上的因果关系等问题还有较大的争议。根据单位根检验结果,在两者是同阶单整的情况下,我们通过对两者做出格兰杰检验来确定二者之间的因果关系。
从上面的检验结果可看出,对于检验的原假设“社会保障支出不是经济增长的Granger原因”,我们拒绝它可能犯错误的概率为0.8754,这表明不能拒绝原假设,因此社会保障支出不是经济增长的原因。但是,至少在5%的置信水平下,我们有足够理由认为经济增长是社会保障支出的Granger原因。上面的Granger因果检验结果说明,当前我国的经济增长与社会保障支出之间的关系是单向的,即经济增长推动社会保障支出的增加。
(三)模型的协整分析
从以上因果检验可知,经济增长是社会保障支出的Granger原因,也就是LnGDP是LnSS的Granger原因。进而,我们用LnSS对LnGDP进行OLS回归,得到回归方程如下:
lnsst=-12.308+1.7131nGDP+e
(-13.542)(21.154)
二、文献综述
国内外对社会保障支出与投资的相关性研究却比较少,我国学者较多的对社会保障与经济增长相关性进行的研究。林治芬(2002)研究表明社会保障支出占各级财政支出的比重较小,并与各地经济实力不相匹配,而这种地区差异是与各地产业结构和经济体制有较高的关联度。董拥军、邱长溶(2007)则通过省际数据分析得出:我国社会保障支出与经济增长是存在负相关关系的,社保支出是通过投资率、人力资本技术和储备水平来影响经济增长的。陈元刚(2007)则通过分析社会保障水平与经济发展之间的适应性,社会保障体系结构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合理性,得出:经济发展水平对社会保障水平会产生制约的作用。吴兴华(2010)通过建立回归模型,得出人力资本与投资、社会保障与投资之间均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同时人力资本和社保支出的提高有助于投资水平的有效提升。孙文基,李建强(2011)运用Granger因果检验、脉冲响应函数等方法,研究了财政性社会保障支出、城乡收入分配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动态关系,得出城乡收入分配、经济增长均对财政性社会保障支出有显著影响的结论。本文拟通过探索社会保障支出与投资之间的互动关系来找出两者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切合点,并能够积极调动、利用两者之间的关系,来保持我国投资和社保支出的稳定增长,以推动我国社会保障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和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三、研究设计
(一)研究假设 社会保障保证了低收入水平居民的基本生活需要,有利于缩小居民收入差距,刺激消费需求,增加国民收入,还有利于为投资者提供心理支撑,增加投资倾向,在一定程度上可促进投资的增长。社保支出对消费和投资需求有着积极的影响,社保支出的增加会导致投资的增加,同时投资增加所产生的收益,将增加用于社会保障的投入资金,在一定程度上也会促进社保支出的稳定增长,只是两者相互作用的程度不同。因此本文提出以下两个假设:
假设1:社会保障与投资互为双向因果关系,呈正相关关系
假设2:在长时期里,社会保障支出对投资的影响较大,呈逐步增强的效应
(二)数据选取及变量定义 本文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和《中国劳动统计年鉴》,样本区间为1990—2009年,变量选取投资(i)和社会保障支出(s)。投资由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企业投资、居住投资)和存货投资(每年的存货投资大约为GDP的1%左右组成)。社会保障支出主要是抚恤和社会福利救济费、社会保障补助支出和社会保险基金支出(财政支出中的社会保障支出和社会保险的总和)。
四、实证分析
(一)描述性统计 在1990-2009年的近20年间,我国社会保障支出总体呈不断上升趋势,社会保障支出从1990年的206.92亿元增长到2009年的19909.28亿元,每年按25.65%的速度增长,增加了近96倍,可谓发展迅猛。我国的投资水平总体上也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尤其从2003年开始增长迅猛,1990年投资总额为4635.97亿元,到2009年为228003.87亿元,增加了49倍。从90年代开始我国社会保障水平有了大幅度提高,但是与投资总额相比较,社会保障支出仍处于非常低的水平。可以看出,我国社会保障支出的绝对值是不断增长的,但名义社会保障支出与各年的支出适度水平下限相比仍存在着差距,而且是不断加大的,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实际社保支出水平几乎是没有太大变化的。
(二)平稳性检验(ADF法) 对变量的自然对数LnI、LnS进行单位根检验,可以看出序列LnI、LnS存在单位根,是非平稳的序列。序列一阶差分DLnI序列不能通过1%显著性水平下的检验,但可以通过10%与5%的检验,而序列DlnS 在各置信水平下都是平稳序列。故选取的临界水平为5%,即得到LnI~I(1), LnS~I(1)。
(三)误差修正模型 具体为:
(1)协整检验。通过运用协整系统的误差修正机制来进行进一步的解释:社会保障支出与投资两者之间是否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Johanson 检验结果表明LnI和LnS 两个时间序列变量中至少存在一个协整关系且只存在一个协整关系。协整检验结果则表明:我国社会保障支出与投资之间是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的(见表2)。
(2)误差修正模型。根据Granger定理,通过使用EG两步法来建立误差修正模型(ECM)。
建立长期关系模型,即协整方程:
LNS=1.846+0.773*LNI
从长期来看投资水平对社会保障支出有着显著的影响。并可得到误差修正序列:
ECM=LNS-1.846-0.773LN。
建立短期动态关系,即误差修正模型:
DLNS=0.426-1.140*DLNI+0.635*DLNI(-1)-0.153*DLNI(-2)-0.410*DLNI(-3)-0.211*ECM(-1)
我国社会保障支出与投资之间存在着非常密切的关系。投资每增加1%,将带来社会保障支出0.773%的增长。在短期里,投资对社会保障的影响具有滞后性,表现在前一期的投资对社会保障支出具有正向拉动作用,每变动1%,社会保障支出将增加0.635%。当期以及滞后二、三期投资都对社会保障支出产生反向作用,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当期的投资,每变动1%,社会保障支出将减少1.140%。说明当期的投资对社会保障支出有制约作用,而前一期的投资却有助于社会保障支出的增加,原因可能在于当期国家用于投资多时,会相应减少对社会保障的投入,相应减少了社会保障方面的支出,二者呈负相关。同时,如果前一期的投资发挥效果,产生较高的收益,则会相应增加对当期社会保障的投入,增加当期的社保支出,二者表现出正相关关系。误差修正项ecm(-1)的系数为负,说明对社会保障支出增长起促进的作用。ecm系数为-0.211,长期均衡趋势误差校正项对投资增长的调整幅度为21.1%,表现出较强的调节作用。
(四)基于误差修正模型的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 通过格兰杰因果检验来进一步验证:我国社会保障支出与投资两者之间的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是否构成因果关系。检验的结果表明序列LNI和LNS存在双向因果关系(见表3)。
(五)向量自回归模型 具体步骤如下:
(1)向量自回归模型的建立。利用序列LnI和LnS建立VAR模型,并根据AIC和SC最小准则,确定模型中变量滞后的阶数为一阶到二阶。将作为内生变量的序列LnI和序列LnS滞后1~2期的值,再通过最小二乘法进行估计该模型,可得到如下方程:
LNS=0.708 *LNS(-1)+0.149*LNS(-2)-0.008*LNI(-1)+0.114*LNI(-2)+0.324
LNI=0.085*LNS(-1)+0.009*LNS(-2)+1.697*LNI(-1)-0.829*LNI(-2)+0.670
(2)向量自回归模型的稳定性检验。从图2中可以看出所有系数矩阵的特征值的模都小于1且都在单位圆内,表明建立的VAR模型是稳定的。
(六)脉冲响应函数 我国社会保障支出与投资之间存在长期密切联系。如图3可见,在短期里,社会保障支出对投资前期有一个微调,之后产生一个持续稳定的正响应。从长期来看,社会保障支出对促进投资的正向拉动影响时限更长,更有效益。社会保障支出对投资有较大的影响,对拉动投资有正向作用。从某种角度上来说,社会保障支出可以被看作是一种社会公共投资。同时,投资对社会保障支出也会产生持续平稳的正向收敛趋势,表明投资对社会保障支出也具有积极的拉动效应。投资水平的提高将产生较多的收益,从而会增加用于社会保障的投入资金,有利于保证社会保障收入的稳定性增加,社保支出的增长,对提高居民的社会保障水平,改善居民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作用。
(七)预测方差分解 方差分解描述了冲击在社会保障支出和投资的动态变化中的相对重要性。社会保障支出的波动在第一期只受到自身波动的影响,而投资对社会保障支出的波动冲击(即对预测误差的贡献度)在第二期才显现出来(0.0058%),从第三期开始投资对社会保障支出波动的冲击呈持续上升的趋势,且增长速度较快。然而投资从第一期就开始受到自身波动和社会保障支出冲击的影响,受社会保障支出的影响总体上呈持续下降的稳定趋势,且下降速度较慢。从长期来看,投资对社会保障支出的影响是在逐步减弱的,而社会保障支出对投资的影响是逐步增强的,说明通过加大对社会保障支出的投入可以有效的带动投资,促进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对于我国这种主要依靠投资拉动经济发展的国家,保证投资的持续增长具有重要的作用。
五、结论
社会保障支出与投资之间是呈双向因果关系的,而且两者之间从长期来看表现为正向相关关系。由LnI和LnS时间序列之间的线性组合是平稳的,可得知两者之间存在协整关系,即社会保障支出与投资之间是存在长期稳定均衡关系的。通过协整回归方程,可以看出投资每增加1个单位,将会拉动社会保障支出增长0.773个单位。误差修正模型说明了两者的短期动态均衡关系:投资对社会保障的影响具有滞后性,前一期的投资对社会保障支出具有正向拉动效应,即投资每变动1%,社会保障支出将增加0.635%。而当期及滞后二、三期投资对社会保障支出则会产生反向作用,当期的投资每变动1%,社会保障支出将减少1.140%。误差修正系数为负数(-0.221),表明了长期均衡趋势误差校正项对投资的调整幅度为22.1%,能产生较强的调节作用。基于脉冲响应函数曲线和方差分解表明:我国社会保障支出与投资之间存在着长期密切的联系。在长期里,社会保障支出对投资有着正向较大的影响;投资对社会保障支出也起到一定的拉动作用,但影响是逐步减弱的,而社会保障支出对投资的影响是逐步增强的,通过增加社会保障支出可以有效的带动投资,促进经济的发展,提高居民社保水平,改善居民的生活质量。
当前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还存在着社会保障覆盖面窄、保障程度低、保障功能差、社保资金短缺、社会保险基金不健全等诸多问题,严重制约着我国投资水平的进一步持续稳步提高,不利于我国抓住未来全球经济发展的机遇,保持经济的快速稳步发展。为保持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保证未来我国投资的持续稳步增长,充分发挥社会保障对投资的正向拉动作用,应进一步完善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扩大社会保障覆盖范围,加强社会保障的保障功能,保证社会保障基金投资的保值增值,加大社会保障支出力度,以带动投资水平的稳步提升。
社会保障水映了社会保障的高低程度与各相关利益者的承受能力,是社会保障制度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寻求社会保障适度水平以及各相关利益与责任主体的合理分担比例,已成为当前世界各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与完善的主要内容之一。英国是老牌的高福利国家,保障体系非常健全,保障水平较高,而中国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英国的社会保障适度性对中国具有非常重要的借鉴与警示作用。穆怀中根据社会保障水平影响因素之间的数量关系,利用所建立的社会保障适度水平评价模型,对世界主要国家1960年至2000年期间的社会保障水平、以及中国1978年至2003年期间的适度性进行了分析,认为包括英国在内的西方主要国家的社会保障均已经出现水平过度问题,而中国主要是总体水平偏低问题。近年来中国和英国都针对适度水平问题进行了较大的调整,寻求社会保障水平的适度性成为影响制度改革完善的重要因素之一。
一、中英两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变化趋势
根据联合国的统计标准,当一个国家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到总人口数的10%或者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7%以上时,这个国家就开始进入人口老龄化国家行列。按照65岁以上人口的比例标准,中国已在2002年进入老龄化社会。而英国很早就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并且65岁以上老年人口的比例已经高达16.59%(如图1所示),期望寿命超过80岁。根据英国国家统计局的预测,未来英国的老龄化将持续加重,在2012年超过17%以后,在2023年将突破20%。英国老龄化问题,导致了财政资金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特别是在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的持续影响之下,英国卡梅伦政府认为未来人们的寿命的明显延长导致养老金体系已经进入破产边缘,强调联合政府也继承了完全难以持续的债务,对养老金的预算赤字比希腊政府面临更加严峻的情况,这一说法被英国审计署的审计报告加以否认了。
但从实际情况看,在20世纪70年代,英国居民的退休年龄是60岁,领取养老金的期望年数是20年,但现在60岁退休的人领取养老金的年数已经接近30年,这将使领取养老金的额度增加50%,对于养老金体系形成了严峻的考验。在2009年,公共部门的养老金为退休人员及其抚赡养人员的总支出为320亿英镑,考虑到通货膨胀因素在内,相比1999年已经增长了三分之一。政府需要对养老金体系形成新的平衡,也正是从2012年4月开始,卡梅伦政府建议增加公共部门的养老金缴费水平和延长退休年龄,以期望获得更为充分的养老金支付资金,由于在事实上削减了保障水平进而导致了公共部门职员的问题。
中国在2002年进入老龄化社会以后,也同样面临众多的社会保障问题。中国在未富先“老”的情况下,一是继续加大了社会保障的压力,老龄人口在医疗和养老方面的需求持续增加,而中国的养老和医疗保险建设时间较短,还存在养老金的个人账户“空账运转”和医疗保险基金的费用支出的控制压力。在计划生育政策下,人口老龄化还加大了代际之间的养老压力,从社会保障适度性评价模型中的老年人口相关指标上,都会导致即使在中国较低的社会保障水平时,就会出现社会保障水平过度的问题,这与评价模型测度2003年我国在社会保障起步阶段就出现适度性问题,具有一定的关联度。
二、两国经济发展趋势对比分析
随着现代化的逐步推进,社会转型与体制转轨的深入,我国城市化进程逐步加快,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人口特征、家庭功能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在效率优先、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价值观的导向之下,在经济取得飞速发展的同时我国的社会建设严重滞后,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国民面临的风险越来越多、越来越大。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在整体落后的情况下,城乡之间又存在着很大的不平衡,农村社会保障不管是在覆盖范围还是在保障水平方面都与城市社会保障存在着很大的差距。这不仅体现在政策实践之中,在社会保障理论研究上也表现突出。
一、农村社会保障模式的现状
大多学者认为,我国农村社会保障是在城乡二元结构背景下,以土地保障和家庭保障为主体的制度模式,政府在此承担着很有限的责任;保障模式以社会救助、农村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社会优抚、社会福利为主要内容。江瑞平认为是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基础,它在保障广大农民的基本生活,稳定农村并促进其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吴美满(2003)认为受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现阶段的社会保障基本模式是以农民家庭自筹保障为主、国家保障和集体保障为辅,首先把重点放在社会救助和福利服务的层面上,主要是救灾救济、养老保险和优抚安置、社会福利服务。刘振杰(2005)认为在城乡二元体制之下,农村通过和集体化,实行家庭与集体相结合并以家庭保障为主的社会保障制度与体系。夏明会、宋光辉(2010)认为我国农村社会保障模式是在分类分层管理思想的指导下基于城乡二元结构来设计的。吴云勇、马会(2007)认为1978年以前,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主要是家庭保障和集体保障,1978年以后,集体保障丧失而蜕变为单一的家庭保障模式张术环(2009)认为自1953年以来我国农村社会保障经历了两个发展阶段:1953-1978年,建立起了“集体土地产权+集体”计划经济特征的农村社会保障模式;1978年以后,建立起“集体所有权家庭承包权+家庭”准市场化的农村社会保障模式。李斌宁(2009)认为我国农村社会保障现阶段的主要内容包括社会救助,以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为主的社会保险,社会优抚和社会福利。’
二、困境与弊端
随着我国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现存的农村社会保障已经不能适应农村社会的发展要求,其弊端凸显,且面临着巨大的发展困境。一些学者从不同角度阐释了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出现的弊端和面临的困境。刘振杰(2005)认为传统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体制面临着三大困境,即与计划经济相适应的农村社会集体保障功能迅速衰落、农民保障所依赖的土地的作用逐渐弱化和农村家庭保障因家庭规模、结构的变迁与人口流动的频繁而迅速弱化。韦雨欣(2007)在其硕士论文中阐述了我国农村社会保障的五大问题:农村社会保障的范围窄、标准低、社会化程度弱、随意性大:农村社会保障发展不平衡,包括发展水平不平衡(东部发达农村地区社会保障水平较高,西部不发达农村地区社会保障水平低下)、农村地区各社会保障项目发展不平衡;农村社会保障资金不足;农村社会保障管理分散;农村社会保障法律制度不健全。吴云勇、马会(2007)强调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与确立使我国传统的农村社会保障模式受到挑战:计划生育政策的推行使独生子女增多,家庭规模缩小,极大地弱化了家庭的保障功能,农村青壮年的非农化及价值观念等的变化又进一步恶化了家庭的保障功能;土地的保障功能不仅没有得到强化,反而不断弱化;现行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因多种原因无法起到真正的“保障”作用。夏明会、宋光辉(2010)认为城乡二元结构导致农村社会保障与城镇社会保障的割裂,二者不能有效对接;同时,使得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的不足与缺失。
三、问题产生的原因
关于我国农村社会保障模式出现困境与弊端的原因,有的学者从制度本身功能作出了说明,有的着重强调政府责任的缺失,还有的从制度运行的外部环境进行了解释。刘振杰(2005)认为现有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模式出现参保率低、覆盖面窄和退保现象源于多种原因:农村养老保险达不到基本养老的目的;因缴费未能实现国家、集体与个人责任的合理分担致使农村保障制度缺乏互助互济功能;保富不保贫,人为地加大了贫富差距。韦雨欣(2007)从政府责任角度出发分析了我国农村社会保障问题的成因,认为政府价值观念的偏差(“效率优先”、“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政府组织引导不到位、在组织与引导农村社会保障组织、社团建立责任上的缺失,政府政策制度上自上偏向(实行城乡二元户籍制度和城乡有别的社会保障制度,政府财政供应不足),政府管理监督不规范等是导致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模式问题产生的重要原因。李斌宁(2009)认为农村社会保障模式的影响因素有一般因素和经济因素,一般因素包括政治因素、人口因素、地理因素、社会文化与心理因素和传统保障制度因素;经济因素包括经济发展水平、经济运行状况、经济理论导向、经济制度和经济结构。
四、社会保障模式的改革与发展
基于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不能满足农民的社会保障需求一事实,社会保障研究者们积极主张改革与完善我国农村社会保障模式,并提出了许多有益的建设路径与建议,以期在未来建立与我国农村发展相适应的社会保障模式。
以家庭保障和土地保障为基础构建多元化的农村社会保障模式。江瑞平认为建立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基本思路要以土地承包经营权作为主要依据,建立多形式、多层次并存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多形式指除了通过土地经营权的合理流转建立社会保障外,还应大力发展以单纯缴费形式建立的社会保障;多层次指根据各地区农村的经济发展水平等不同情况进行选择)。他主张在客观把握我国农村生产力水平、农村社会经济结构等因素的基础上,根据各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性和各个地区供求关系的差异性推动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吴美满(2003)认为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近期必须坚持农民家庭保障为主体,积极稳妥得推进从以家庭保障为主向以社会保障为主的转变。刘振杰(2005)认为我国应该建立以家庭保障为基础、以医疗保障为主体、以农村低保为底线的农村社会保障模式,具体而言即以家庭保障为基础多途径地解决农民“老有所养”问题,把工作重心转移到恢复和重建农村合作医疗上来,全面实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以及认真解决失地农民问题。高新才、汪振江(2007)认为重建土地和家庭保障功能,建立新型的以土地和家庭保障为主的保障模式是民族地区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理性选择,结合各个民族地区的实际,构建和完善现阶段民族地区农牧民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新型合作医疗保障制度、自然灾害社会救济制度和养老保障制度。
根据农村实际情况,分类建设农村社会保障模式。李斌宁(2006)从农村社会保障模式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匹配关系出发,主张分类建设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即在贫困型农村建立以基本生活保障为内容的救济型社会保障体系,包括建立社会救济、加强社会扶贫、建立和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在温饱型农村建立基本生活需要型的社会保障体系,包括建立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社会救助;在富裕型农村建立保险型的社会保障体系,即以农村养老保险与医疗保险为主体,建立较为规范,而且保障水平相对较高的社会保障制度,并且可以适当建立一些社会福利项目。张术环(2009)认为我国农村社会保障模式将迎来自助餐式的社会保障模式阶段,它以农民持有完整的土地使用权为前提,以财政投入保障农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屏障,以生产力发展水平为依据;从农村经济发展的差异性出发、依据不同类型农村的经济发展水平进行分类设计和分类实施,在设计和实施的过程中,充分考虑农村居民的分层,力求符合村情、民情。
其他研究。吴云勇、马会(2007)认为克服现有社会保障模式的唯一路径是构建城乡合一的社会保障制度。夏明会、宋光辉(2010)主张以公民身份和雇佣关系为基础构建农村社会保障模式,在以公民身份确定社会保障获得的前提下,以雇佣关系为路径确定社会保障水平的获得。
五、政府贵任与角色
我国农村社会保障模式残缺不全、发展滞后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政府责任的缺失。在有关农村社会保障模式中政府责任与角色的研究中,大部分学者认同,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中,政府应该承担主体责任与角色,包括加强立法,制度设计与实施,财政支持,监督管理等。罗玉尧(2004)在其硕士论文中指出,政府应该立足于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公平公正、有限承担和各级政府合理分担的原则,承担推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立法进程、确定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总体框架、组织引导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进程、提供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所需的财政资金和监督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运行过程等责任。李迎生(2005)认为国内外经验教训表明,政府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中充当着主导的角色,担负着根据经济发展水平构建适宜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框架,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的管理体制,兑现国家对农村社会保障的财政责任,确保农村社会保障基金的保值增殖,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事业的监管机制,推动农村社会保障的立法建设,以及创造适宜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外部环境等重要职责。韦雨欣(2007)认为在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过程中,政府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中应当发挥主导作用;政府灵活应对农村社会保障时势变化的政策选择,根据国情选择适合本国的保障内容与模式,选择与本国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农村社会保障政策,并遵守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过程中坚持与社会经济同步发展的原则。王晓庆、黄大薪(2009)认为关于完善政府在我国农村社会保障模式中的职责中强调,要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提高各级政府公共服务的意识,提高农村社会保障机构的工作效率;搭建信息平台,运用媒介力量进行农村社会保障教育,建立统一的社会保障信息服务网络。陈萌(2009)鉴于我国政府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中的越位与缺位偏差,认为应该填补政府“缺位”现象,建构完善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即完善立法,从法律上明确政府是农村社会保障的责任主体;完善管理制度,加强监管力度,履行政府作为责任主体的义务;加大财政投入,树立政府是社会保障最后责任主。金雁(2010)以城乡统筹社会保障建设为视角,认为我国政府因重点负责三大责任:一是制度供给责任,依法建立和实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二是公共财政支撑责任,政府在农村社会保障建设中必须承担更多的资金供给责任,成为最主要的资金支撑力量;三是制度实施与监督管理责任,立足于城乡统筹的角度,深化社会保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完善农村社会保障的管理体制。
六、研究评述
目前国内的许多学者对我国农村社会保障模式的现状、保障的不足之处、出现问题的原因、未来改革与发展思路与途径以及政府因该承担的责任等方面做了许多有成效的研究,有利于我们认清、理解我国农村社会保障模式的特征与面貌,但是同时也会存在着一些不足。
过多强调农村居民家庭保障容易让人产生误解。其实一直以来,家庭保障在我国农村社会保障模式中始终占有重要的地位,农村社会保障模式的设计与安排从未放弃过家庭责任。而在现阶段以及未来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与发展中,一再强调家庭责任容易被认为是国家和社会推卸其应当承担的责任,从而不利于新型农村社会保障模式的建立,不利于农村社会保障的完善与发展。笔者认为,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中要更多地强调政府的职责。
[DOI]1013939/jcnkizgsc201607037
1前言
劳动与社会保障是国家和社会为了保障国民的基本生活需要,提高居民生活水平而建立的一种保障制度。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社会保障作为一种弥补市场发展缺陷的政府行为正日益显示出其重要意义。从劳动就业与社会保障之间的关系来看,社会保障与劳动就业相互影响,互为基础,劳动就业为社会保障提供一定的经济和物质基础,而反过来,社会保障为劳动就业者提供有力支持,保证劳动力的合理流动,在促进劳动就业方面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鉴于此,文章将从社会保障和劳动就业之间的相关性入手,对其作一定程度的分析。
2社会保障与劳动就业相关性的体现
21社会保障影响劳动力的供给
211社会保障过度将对劳动力的供给产生制约作用
任何事物都有一定的限度,社会保障也是一样。就社会保障与劳动就业的关系来看,如果超过了这个限度,就会对劳动力的供给产生一定的影响。社会保障中的保障项目偏多,保障水平相对来说一直居高,劳动者遇到就业风险之时在社会保障方面获得的待遇与自己的劳动所得没有太大的差距是社会保障过度的体现。在过度保障的影响下,保障待遇提升,各种福利也随之而来。那些在失业边缘徘徊的就业劳动者,宁愿选择失业,利用社会保障制度得到失业救济金和保障金,获取失业人员应有的特殊待遇,例如教育和住房福利、医疗救助等,也不愿意选择重新就业去接受就业培训,更失去了参与社会劳动的积极性。用比较实际的话形容就是出现了一些“社会就业消极”现象,失业者在社会保障的庇佑下,行为懒散,逐渐丧失了劳动积极性,对劳动力供给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
212社会保障不足牵制着劳动力的供给
在劳动就业方面,社会保障不足会严重牵制劳动力的供给。一方面,社会保障不足会给劳动者带来更大的社会风险。在现代经济发展条件下,受到社会加快工业化以及城市化发展进程的影响,劳动力在由农村转移到城市的过程中,最基本的土地保障会也失去。各种社会风险,例如养老、医疗、就业、工伤等也随之而来。如果劳动者还是仅仅靠自己的工资收入,各种潜在的社会问题就会随之出现,导致劳动者难以应对。因此,劳动者急需要借用社会、政府、企业的力量,促使多方联合来为其提供社会保障,稳定他们的基本生活。另一方面,社会保障的不足会使劳动者把精力投入到其他社会事物之中,而降低了参与社会劳动的力度。同时,社会保障的不足使劳动者难以获得适应现代化经济发展的劳动知识方面的培训,受劳动者本身所具有的劳动技能的限制,社会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阻碍,从而影响到劳动力的供给。
22社会保障中的财务基础与劳动就业
就社会保障而言,社会分配的不断积累和相应的物质财富是其建立的基础,而社会保险则是社会保障的核心,劳动者又是社会保险的主要对象。社会采用一定的手段不断扩大劳动者的就业,就是为了向劳动者提供广泛的就业机会。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劳动就业增进了各方面的收入和积累,对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反过来,通过劳动就业所获得积累和收入也为社会保障提供了一定的经济条件,有利于促进社会保障的实施。如果企业和相关劳动者有能力承担缴费义务,并且能够为社会保障提供资金支持,那么参与社会保障的人就会普遍增加,劳动就业率也会随之提高,社会保障资金也有了一定的筹措渠道。对社会保障而言,只有拥有基金支持,才能提供支付保障,社会保障体系才能正常运行,而社会保障的各种有效功能才能得以实现。
23社会保障与劳动力需求
社会保障影响着劳动力的需求,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社会保障促进劳动力的需求。社会保障的实施为劳动者提供就业岗位,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经济的发展。一方面,社会保障对经济发展具有稳定作用。处在经济发展的上升期,劳动就业率就会提升,而社会保障的支出也会相应的降低,这个时候,社会保障就在积累社会财富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当经济发展处于滑坡时期,社会需求不足,劳动者的失业率增加,这个时候可以把社会财富利用社会保障支出的形式进行分配。社会保障支付在稳定经济发展、保障民生、增加社会需求等方面起到了关键性作用。另一方面,积累社会保障资金,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一定的资金支持。投资可以有效拉动经济发展,因此,可以适当加大对社会保障基金的经济投入力度:一方面,可以促进经济的有效增长;另一方面,为劳动者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其次,实施社会保障的过程中,经济成本和经济负担会随之增加,严重制约劳动力需求。社会保障过度会对劳动力需求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这种影响有两方面的体现:首先,从企业的角度来看,在社会保障方面的缴费过高会使劳动力的成本增加,基于企业成本节约的视角,企业会考虑减少劳动用人。并且过高的缴费成本会增加企业的劳动成本,从而影响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企业出于自身的发展考虑,自然会缩减规模,降低劳动力需求。其次,社会经济的承受能力达不到过高的社会保障水平,企业会因此承受更多的保障费用,社会财富中用于保障支出的部分就会增加。支出的过度会影响到资本投入,进而对经济发展产生制约,最终影响到社会对劳动力的需求程度。
24社会保障与劳动力流动
社会保障是公民,包括企业职工,不同行业、不同职位的从业人员应当享有的基本权利。只有合理公平的社会保障制度才能有效促进劳动力的合理流动。如果从事不同行业,不同职位的劳动人员享有的社会保障待遇差异过大,劳动者在选择工作岗位时,会出于劳动稳定性和劳动安全的角度考虑倾向于社会保障待遇较好的企业,这种保障待遇的不公平性和差异性影响了劳动力在不同岗位之间的合理流动,增加了“摩擦性失业”的概率,进而对整个社会的劳动就业产生影响。就现在的经济发展而言,优化配置劳动力资源,促进劳动力的合理流动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有利于促进劳动力资源的优化配置,从而实现劳动力在市场经济中的合理流动。通过社会保障制度,劳动者可以以市场需要为依据,在不同岗位、不同行业之间自由流动,促使更多富余劳动力在流动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岗位,同时也使得不同行业的优秀人才真正得到利用,从而实现其价值,为社会贡献更多的财富。另外,劳动力也不会因为自由流动的影响,而失去社会保障或者使得保障水平降低。
3总结
总的来说,社会保障与劳动就业之间具有相互依存的关系,社会保障对劳动力的供给以及劳动力的需求具有重要影响,社会保障中的财务基础有利于降低劳动就业中的社会风险;而反过来,劳动力的供给以及劳动就业也影响着社会保障的实施力度和社会保障的经济基础。鉴于社会保障与劳动就业之间的相关性,在市场经济发展条件下,一定要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为劳动者建立有力的社会保障,促进劳动力在市场经济中的合理配置,实现劳动力的自由流动,不断为社会增加财富,同时也有利于促进社会保障的有效实施。
参考文献:
[1]于峰关于我国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的分析[J].企业文化旬刊,2014(11)
[2]顾乐平我国当前的劳动就业问题与社会保障[J].经济视野,2013(11)
【中图分类号】F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09(2013)03-0110-1.5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我国政府在社会保障事业中投入的资金越来越多,可是就目前而言,我国社会保障资金管理非常混论,转移支付水平较低,与经济增长速度不相适应,社会保障转移支付需求与供给缺口逐步增大。所以,我国只有加快社会保障预算制度的建立与健全,才能进一步加强社会保障预算制度的管理,最终推动社会保障制度的有效发展。
一、社会保障预算制度建立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社会保障制度在市场经济发展中有着至关重要的地位,它可以调节市场机制,维护社会安定,促进社会经济稳步发展。由于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体制正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必须符合我国的国情,并具有中国特色。只有这样,才能保障保证社会保障各项目的顺利实施。因此,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预算制度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具体表现在:
它是社会进步与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市场经济发展的表现方式是竞争,而其的平等性和竞争结果所带来事实上的不平等一定会加大贫富差距,激化社会矛盾,直接导致整个社会秩序的混乱。国家实施社会保障预算制度正是实行这种限制的最重要的措施之一。并通过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等方式,给与一定的补偿。而只有这样,通过这些方式将社会保障制度落实到位,才能健康地、富有活力地发展起来,而建立社会保障预算制度正是以上项目得以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
保持政府收支平衡和调控能力。为了能更好地对国家经济进行调控,保障政府经济建设更好的发展,我国必须建立健全适应我国社会和国情的社会保障预算体系,从而有利于充分发挥国家预算的主观能动性,使我国国民经济有效的发展。
建立社会保障预算制度我国现阶段社会的迫切需要。建立社会保障预算制度可以使社会保障的各项事业保持一致性,对于社会保障的各项资金,实施统一监管,更有利于保障资金的平衡和稳定。由国家统一对保障事业的资金进行征收,是一种社会行为,可以充分使国家和个人利益得到共同保证。因此,建立社会保障预算制度,民众和社会舆论也会积极参与和监督,这就从根本上保证了社会保障事业健康发展。
二、我国社会保障预算目前的现状
我国社会保障的现状分析。现阶段,我国的社会保障基金收支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政府一般预算中的社会保障支出;第二部分是政府基金预算中相关的医疗保险基金收支;第三部分是政府预算外的养老、失业、工伤、生育四项社会保险收支。总体来看,几年来,我国的社会保障收支一直是不集中的。一般性税收收入安排的社会保障支出分散在各项事业的有关科目中,没有作单独和明确的反映,社会保障资金的收入与支出之间缺乏严格对应的制度保证,而建立社会保障预算可以从预算制度上规范政府在这方面的收支。
我国社会保障预算所采用的模式。从上述,我国社会保障基金收支现状角度来看,我国的社会保障预算还有许多弊端,要想使社会保障预算真正的发挥作用,必须要合理选择适合我国的社会保障预算模式。
社会保障预算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两板块式社会保障预算;社会保障基金预算;预算外模式;政府公共预算模式;一揽子社会保障预算模式。
我国采用的社会保障预算模式。依据我国国情和其他国家经验,一揽子社会保障预算的编制方案比较适合我国国情,即社会保障基金预算=政府公共预算中安排的社会保障支出+社会筹集资金+社保事业单位的收入(减去成本费用的结余)。
上述模式不但可以满足我国现行预算管理办法所存在的问题,以及各项基金管理混乱等问题,又能够克服社会保障基金预算不能全面反映社会保障收支状况的弊端,同时吸收了政府公共预算管理办法和社会保障基金预算管理办法的优点,符合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完善预算体制的客观需要。
此模式的优点为:有利于全面加强社会保障基金的管理。各种社会保障基金纳入预算管理,依法运营,使社会保障基金的管理逐步向制度化、规范化过渡。明确体现政府的支持。一般性税收收入用于社会保障事业的支出在公共预算科目中列支,体现了政府对发展社会保障事业的责任和义务。
三、我国社会保障预算缺失引起的弊端
我国社会保障收支没有纳入预算管理,和其他的财政资金混在一起,得不到统一的反映,社会保障资金不能得到保证,有可能被挤占甚至挪作他用,最终会影响社会保障各项事业的顺利进行,保障对象的利益得不到保证。从收入与支出的角度来讲,由于缺乏社会保障预算制度,我国社会保障收支共同存在的弊端:一般性税收收入安排的社会保障支出分散在行政费和各项事业费的有关科目中,没有作单独和明确的反映。财政社会保障预算的执行内容包括政府拨款的社会救助、社会优抚安置和社会福利资金的收支。养老、医疗、失业等社会保险项目的收入和支出管理混乱。社会保险项目资金主要由企事业单位及其部门进行管理,并不作为财政社保资金预算编制的收入来源,未纳入预算管理。国家进行社会保障预算的编制是不全面、不完整的,反映不出国家对社会保障收支总的计划和安排,同时也给财政监督增加了难度。
四、我国社会保障预算体系的应采取的措施
明确职权范围。在社会保障预算管理体制中,事权划分是财权划分的基础。它可以关系到各级政府社会保障责任的大小,关系到社会保障预算收支的划分以及整个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清晰而明确的事权是理顺社会保障预算关系,理顺社会保障预算同国家预算关系,理顺社会保障事业同国民经济发展关系的关键。
加强管理体制改革。我国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体制上普遍存在管理者身份和经营者身份交叉重叠现象。在这种体制下,给社会保障预算带来很多问题。因此,可以采取建立社会保险基金行政监管协调机制来解决现在存在的问题。所以,必须建立社会保险基金行政监管协调机制,来协调社会保险基金监管中所发生的问题。
对社会保障预算的管理控制。运用社会保障预算运行的财务业绩,对社会保障制度执行情况做出评价,并提出决策建议。
对社会保障预算的监督。要建立一个比较完善的社会保障预算制度必须有一个完善的监督体系支持,具体要求:.完善监管体系,重视专门监管;建立和完善相关制度,丰富监督手段;建立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制度;完善社会保险基金投资监控制度;完善社会保险基金法律责任制度和社会保险司法救济制度;完善社会保险基金财务制度,强化内部监控;建立社会保险基金专项审计制度。
综述所述,我们必须采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建立规范的管理制度,选择合理的基金收支预警模型,确立社会保险基金预警线,及时社会保险基金财务预警信息,以使社会保险部门及各级政府能够及时采取有效的调控,才能使我国的社会保障预算体系向着健康方向发展,使我国社会安定。
【参考文献】
[1]楼继伟.中国政府预算:制度、管理与案例[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