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与水利工程汇总十篇

时间:2023-12-20 11:34:16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农业与水利工程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农业与水利工程

篇(1)

1引言

引大入秦灌溉工程是将发源于青海省的大通河水自甘肃省武威市天祝县天堂寺取水,东调至永登县秦王川,至白银市武川区、白银区的跨流域供水工程,地跨甘青两省六地市县区,是甘肃省规模较大的跨流域自流灌溉工程。灌区每年设计引水量4.43亿m3,总灌溉面积5.73万hm2,可以解决秦王川地区36万农民脱贫致富,年均农林牧业总产值可达3.84亿元,工程自1994年投入运行以来发挥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促进了灌区社会经济的发展, 不断提高灌区群众生活水平,稳步发展农村经济,促进人与社会、经济与生态的和谐发展,对改善灌区的气候,建设兰州新区起到了十分关键的作用。由于引大工程地处西北部干旱半干旱地区,在农业供水定价和民生水利方面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对促进区域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现实意义。本文主要从引大工程农业供水定价现况、成本测算分析、水资源综合开发利用、价格机制与民生水利等几方面进行论述。

2引大工程农业供水定价现况

引大灌区多年平均降雨量191 mm,多年平均蒸发量2 210 mm,区内没有天然地表水,地下水埋藏深,且矿化度高,农田必须依靠工程调节来灌溉。引大工程通水前由于没有有效水源,农业灌溉需求得不到满足,农民对水商品意识淡薄,水资源合理利用率低。党和政府修建引大水利工程就是用于解决农业灌溉和农村饮水问题,为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被当地老百姓誉为“幸福工程”。引大工程是国家“九五”期间重点建设项目,具有灌溉、农村人畜饮水、城市供水和生态保护等综合效益,从发源于青海的大通河引水,该河多年平均径流量21.90亿m3。通过工程调节,平均每年可向灌区输送水4.43亿m3,受益区域有永登县、皋兰县、白银市景泰县、武川区。它的建成投运,一方面提高了农业用水的灌溉保证率,扩大了灌溉面积,为地区农业经济发展提供了保障,加快了农民脱贫致富的步伐;另一方面工程农业供水定价政策推动了地区农业供水管理的发展,缩小了供水管理与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差距。引大灌区经过多年的改革与发展,目前农业供水定价体系已初具规模,农业供水平均水价为0.15元/m3,平均灌溉定额为470 m3/亩,每亩所需水费为70.50元。以小麦和玉米的平均产量来核算每亩平均收入,每亩年产小麦400 kg和玉米500 kg,按引大灌区2010年的市场综合收购价小麦2元/kg、玉米1.80元/kg计,每亩年平均总收入为850元,由于该地区大部分单季种植,水费占每亩平均收入的8.29%,而下游部分灌区间作套种,水费占亩平均收入较低,水费成本均未超过亩产值的5%。总之都在农民的承受范围之内,农业供水定价发展潜力较大。

3工程农业供水成本测算分析

经对引大工程形成的农业供水固定资产的分析测算,农业供水的完全成本水价为0.45元/m3,其成本由工程折旧费、大修费、运行管理费、贷款利息费构成。如果按此标准进行水价核算,水费将占亩平均收入的24.87%,与当地农民的人均收入相比,所占的比例偏高。鉴于引大灌区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和农民的实际收入情况,原甘肃省物价局在农业供水水价时充分考虑了农民的实际困难和承受能力,将不完全成本水价0.45元/m3分三步到位:第一步按不完全单方水成本执行农业供水水价0.10元/m3;第二步执行农业供水水价为0.15元/m3;第三步达到不完全单方水成本0.45元/m3。第一步不完全单方水成本水价从1995年开始执行,第二步从1998年执行,第三步至今仍未启动,实际上少部分灌区仍在执行0.10元/m3的水价。水价的分阶段实施和逐步调整到位,其目的就是使工程农业供水定价与地方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水价测算充分考虑了改革的进度和农民承受的程度。

4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及发展前景

引大工程水资源相比较用水面积较为丰富,工程设计供水能力为4.43亿m3,实际供水量为2亿m3左右,目前总的灌溉面积为3.33万hm2,其中,有效灌溉面积为2.67万hm2,林地为0.67万hm2。庄浪河沿线河灌区和井灌区灌溉面积有约0.53万hm2,未用引大水灌溉。目前引大工程能有效引水占设计流量的不足50%,按设计引水总量可灌溉面积5.73万hm2,因此引大工程还灌溉保证率较高,灌溉保证率达到了90%以上,每年可保证的灌溉次数1~4次,粮食产量大幅度增长,经济社会效益显著。从引大工程的综合效益情况来看,引大工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前景较好,尤其是节水灌溉技术挖掘潜力较大。目前的节水灌溉只进行了渠道衬砌防渗,低压管道、普通的喷灌、微灌,真正高效的喷、微灌面积相当有限,几乎没有,绝大部分灌溉面积都是粗放式的灌溉农业。如果通过改善灌溉技术,能将农业灌溉用水定额进一步降低,还可节约用水,扩大灌溉面积,扩大供水范围。为了适应灌区发展需要,必须使有限的水资源得到科学开发和充分利用,解决民生水利的基础性问题。

5价格机制与民生水利

篇(2)

中图分类号:TV文献标识码: A

一、前言

农业水利工程的建设能够给农业的发展提供很好的设施基础,但是,农业水利工程的建设同时也会对周边的环境产生影响,为了避免水利工程建设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一定要做好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二、农业水利工程项目对环境的影响

水利工程对环境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水资源无节制的开发,忽视水资源的承载力问题。一定意义上说环境也是不可再生资源,一旦遭到破坏,在短期内是无法恢复的,需要几十年甚至上百上千年才能恢复。水资源自身的生态平衡也需要一定的水量,例如渗入地下的水、蒸发的水、排沙除淤的水、排盐碱的水、湖泊洼地的水量等等,一定要保留维持其基本平衡的水量。国外的研究表明,河道内径流为多年平均值的30%,这是保持大多数水生生物有好的栖息条件所推荐的基本径流量。

2.对地质结构考察不细致,工程选址不当造成大面积库岸崩塌,诱发强烈地震,地下水位上升而引起盐碱化问题。

3.在水库建设中缺少生态考虑,给一些濒临灭绝的水生生物带来致命打击。因此,规划中还应设计一定的工程构造,以满足大坝流域内水生物的生活习性。

4.给社会环境如工程带来的移民问题和耕地补偿问题,以及由于其安排不当而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

三、农业水利工程对环境影响的评价方法及一些具体实施内容

近年来由于人们对环境问题的重视,这一现象得到了很大的改观,也总结出了很多评价方法,形成一些比较成熟的理论。

水利工程对环境的评价方法可以归纳为3种:预断评价、回顾评价和现状评价。说一下评价方法的具体实施内容,可以分为四个部分:①环境状况的预先调查研究;②环境状况的具体分析;③环境影响的预测;④综合分析评价.

1、环境状况的预先调查

环境状况的预先调查是第一步,也是最基础的一项工作,它为此后的工作提供依据,所以预先调查的翔实准确与否直接影响的由此的产生的一系列结论。简单说就是对工程范围内的自然和社会状况进行调查,为现状的分析和今后发展变化的预测提供基础资料和依据。具体执行上又分为自然方面和社会方面,自然方面主要有地形、地质、水文、水质、泥沙、气候、生物等等,社会方面是人口、民族、土地、经济发展、文物、军事设施等等。

2、环境状况的具体分析

在环境状况调查的基础上根据工程的特征,列出与工程有关的环境因素并且加以分析、预测,根据每项因素对环境影响程度的不同有主次的进行分析,根据各自的权重综合平衡评价。常用的方法有以下几个:

(一)清单法:将可能影响的环境因素根据作用的大小以表格形式列成清单,这一方法又分简单清单法、分级加权清单法和提问式清单法3种,分级加权清单法是目前常用的方法。

(二)矩阵法:将影响环境的因素排在纵列上,将环境效应排在横行上,构成阵列。其中,各项效应对环境因素的正负影响均按不同等级示出其影响的程度。通常,还多采取加权的办法,以识别各项因素对整体环境影响的总和。

(三)网络法:属于一种流程图的结构,由箭头与方框做有序的组合,用以说明人类活动可能产生的逐渐影响。

(四)叠置法:其做法是先区分影响类型并加以分别制成环境质量等级分布图,然后再将各分布图叠置起来,进行识别,筛选。

3、环境影响的预测

环境影响的预测即预测工程兴建后可能发生的变化和影响。预测的结果一般有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两种。对一些能用量度单位表示的环境因素,可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或物理模型作定量的预测估算。如预测水库建成后对局部气候的影响和对水库水质、水温的变化影响等,已能通过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进行估算;预测水库对库区泥沙淤积和对下游河道冲刷的影响,多兼用数学和物理两种模型进行定量分析。对一些难以用量度单位表示的环境因素,则可通过类比分析或机理分析作定性的预测。

4、综合分析评价

根据环境影响预测结果,将工程兴建对各个环境因素产生的影响或出现的主要环境问题进行综合分析,评价工程对环境的综合影响,提出减免不利影响的措施和方案。由于水利工程对各个环境因子产生的影响错综复杂,环境效应之间又往往具有相关性,因此综合评价是一项复杂的工作。

四、环境保护措施

环境保护措施主要针对环境影响评价结果,提出相应的环境保护设计、实施方案,主要有水环境、生态环境、环境空气、声环境和社会环境等;鉴于水利与水电行业的区别,在环境保护措施设计过程中,应该注意以下方面:

1、生态环境和水土保持:引水、输水或供水系统的线路及走向应该避让环境敏感目标,提出干支渠建设过程中对生态环境、水土保持、水环境和基础设施的保护措施,维持生态景观体系的完整性。

2、生态流量和低温水:按照《关于印发(水电水利建设项目河道生态用水、低温水和过鱼设施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指南(试行))的函》(环评函[2006]4号)要求确定生态流量,并且提出保证生态流量,控制低温水的对策措施及监测方案。

3、水源保护区:按照《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HJ/T338-2007)提出水源保护区划定方案。并且要求在水源保护区之外安置移民。针对库区已有的水污染源提出治理措施。

4、土壤和地下水:针对农田灌溉的环境特点,提出防治土壤潜育化、盐渍化和地下水监测方案。

5、退水:根据退水的主要污染物、数量和接纳水体,提出针对退水预防和处理措施。

6、水质及环境容量:具有养殖功能的水利工程,必须首先进行养殖总体规划,确定养殖规模、方式及密度,实时监测水质及水环境容量变化情况。

7、环境敏感目标:关注水利工程评价区的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文物保护单位和生活饮用水源地等敏感目标,提出相应的环境保护对策措施。

五、农业水利工程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意义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作为第一产业历史悠久,勤劳的中国人自古就有兴修农业水利工程的传统,都江堰、郑国渠被人们所熟知,尤其是都江堰历经二千多年仍然造福着四川人民,使自古蜀中就有天府之国之称。然而也有一些水利工程,尤其是时期的水利工程,由于人民偏执的相信人定胜天的思想,违背自然规律大兴土木劳民伤财建立的一些水利工程给当地的环境造成严重的破坏,给当地的人民造成越来越严重的危害。新疆的农垦区越来越多的内流河干枯,沙漠化日益严重,北京的十三陵水库也是违背自然规律的典型,给人们带来深刻的教训。所以怎样才能与环境和谐发展、怎样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都成为我们这一代人要深刻考虑的问题,这是我们必须承担的历史责任。

任何一项水利工程都会带来正反两方面的影响,只要我们考虑周密,科学计算,科学管理,按自然规律办事,一定可以把正面影响发挥到最大,把负面影响压缩到最小。以往我们总是先破坏后治理,只重视经济效益而忽略环境效益,这是不可取的,在全球环境不断恶化的今天,我们越来越有责任保护好环境,保护好我们赖以生存的空间。

六、结束语

篇(3)

中图分类号 S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16-0200-01

干旱缺水是当今世界最突出的矛盾之一。中国人均淡水资源严重短缺,制约着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目前,中国的农业和农村经济建设步入了一个全新的高速发展阶段,要实现农产品多样化、农村工业化、产业化、商品化转变,需大力发展节水农业,抓好农村水利工程建设。发展高效节水农业主要是综合运用水量平衡原理、模糊综合评判优选法、系统工程原理、降水就地叠加富集理论等,基于当地节水经验、国内外先进技术和方法,考虑农业生产方式、经济条件、农业现代化进程和不同水源状况等,从水资源合理开发入手,优化组合旱地农业、节水灌溉、水土保持等技术,利用土壤和天然降雨调蓄能力,实现田间水分的无效消耗,提高水的利用率和水分生产率。现从以下途径展开讨论,以推动我国节水农业与农村水利工程的和谐发展。

1 强化农村水利工程的硬件设施

当前,农村居民生活和生产用水污染严重,农村水利工程防洪除涝能力欠佳,亟需大批的农村水利工程对水质进行保障。鉴于不少城镇的农村水利工程排涝动力的配备依然还是参照农业排涝标准设计、建设,无法实现良性运行的状况,节水科技企业,作为一种新兴和活跃的生产力要素,可将先进节水技术集成和成果转化传播。现阶段,节水用化学——生物制剂企业、低压管道输水企业、喷滴微灌企业、节水机械工程企业、旱区设施工程企业、节水用覆盖材料企业、节水型种子企业、节水型种子企业等应进一步得到大力发展[1-3]。

2 提高农村水利工程的利用系数,调动农民节水积极性,明确政府管理和投入机制

我国水资源由于缺乏统一管理而浪费严重,因此应积极推进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保护、建设工作。农业节水是国家的战略目标。实施农业节水,可促进农业结构调整。而农业节水需要大批农村水利工程的应用。建立以农民为节水主体的政府投入机制和政策,明确节水主体[4-7]。既做到传统上的喷灌、滴灌、防渗平地、覆盖保墒、耐旱品种等,又要做到这些技术的集成配套、物化产品质量、产品价格及售前售后服务等。调动农民的节水积极性,使农民成为事实上的节水主体,融节水与农业结构调整、产业化经营、农民增收为一体,使农民尝到节水农业的发展甜头,进而鼓励农民扩大再生产和增加节水投入[8-13]。积极推广节水设施与节水技术,完善防渗渠系配套,扶持节水灌溉典型,重点发展浅湿灌溉技术,对主干渠道逐步实现衬砌化,合理发展喷滴灌工程。

3 科学开展农村水利工作

农村水利工作要以实现农业增效、农村增收、农村稳定为目标,利用水资源和水务一体化优势[14],力求安全、资源、环境协调发展,不断完善防洪保安、水环境保护、水资源配置和农业灌溉安全体系,达到提高产业层次、提高安全可靠性、提高景观水平、提高水资源科学利用程度、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目的[15-17]。农村水利建设应注意河道清淤、节水灌溉、圩区治理、防洪除涝以及水资源保护、农村水污染防治等[14]。

4 坚持水资源开发和节约并举,积极推广“三灌”技术

实现中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必须重视资源的保护和节约使用,要依法保护水资源,以解决我国水资源危机,为发展高效节水农业服务。针对我国高效节水农业的地区灌区小而散、水资源匮乏、经济基础薄弱、果园节水等特点,应积极推广“三灌”技术[16-17]。所谓“三灌”,就是滴灌、微灌和喷灌,其中喷灌技术是较好的选择。

5 参考文献

[1] 张岳.21世纪水利改革与发展的战略重点在节水——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在水[J].中国农村经济,1998(8):9-12,27.

[2] 刘军,张艳玲.农村水利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J].水利科技与经济,2008(5):364-365.

[3] 李海英,刘丛运.对农村水利工作的一点思考[J].科技创新导报,2008(29):122.

[4] 严鹏.对农村水利工作的思考[J].现代农业科技,2011(4):257,260.

[5] 胡新春.县域农村水利工作的一点思考[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12):42.

[6] 张云鹏.浅议农村水利事业发展的现状与前景[J].民营科技,2011(8):179.

[7] 郭根林,徐军.对农村水利工作的一点思考[J].水利发展研究,2002(5):31-33.

[8] 郭莉莉,李凯,齐秀红.农村水利工作的探讨与发展[J].东北水利水电,2010(6):69-70.

[9] 张敏梅.农村水利工作现状及发展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0(17):267,269.

[10] 张岳.21世纪水利发展战略与行动计划建议[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01(3):2-6.

[11] 金龙.浅谈农村水利工作管理的新思路[J].农民致富之友,2013(7):280.

[12] 张春园.努力开创农村水利工作新局面[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00(2):6-9.

[13] 琚龙昌,赵彦枝.农村水利工作管理新思路探析[J].中国水运:下半月刊,2011(2):137-138.

[14] 张彦良,刘殿武.关于新时期农村水利工作的想法[J].水利科技与经济,2009(1):79-80.

篇(4)

引言

随着我国现代化水平的逐步提高,国内的各个行业都有了极大发展。但是我国有8亿农民,农业依然是我国的基础,而目前我国的农业经济的发展还很不理想。所以,对于促进我国的农业发展来说,做好农业相关的配套基础设施极其重要。要想促进我国农业水利工程事业的发展与进步,就要不断的研究和总结农业水利工程在管理与建设当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并最终为我国农业的发展起到良性引导作用。

1农业水利工程建设的现状

1.1我国水资源总量不足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严重匮乏的国家,生活用水量严重不足,区域分块也不够合理,南多北少,特别是我国的西北地区,常见干旱少雨,季节性缺水问题更为严重。而目前我国有14.25亿人口,人均用水量仅为世界人均水资源的1/4左右。国家为了满足国民的日常用水需求,也不断加大水资源的利用及开采。2002年开始,我国开始进行南水北调的工程建设,并为了保障农业用水,大力建设一些水利工程来合理调节水资源分配。农业水利是促进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设施,也是推动农业发展的重要保障。针对这些问题,我国不断加大对农业的资金投入,而其中的重点是建设水利工程的基础设施,用以保障农业用水,以此来提高我国农业的竞争力,并满足本国粮食需求[1]。

1.2农业经济的发展需要

目前我国的农业经济不断向前发展,而农业水利工程的建设则有助于合理分配水资源。如果研究分析我国在农业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就会发现农业水利工程建设的水平比较低,致使现有的水资源不能得到合理运用,甚至存在严重浪费水资源的情况,这也严重阻碍了我国的农业发展。而对农业水利工程进行科学合理的管理的话,就会对解决水利工程中存在的隐藏问题起到辅助作用,也可以促进我国的水利工程建设与农业发展进行有效衔接。也可以通过开展农业水利工程的管理与建设工作,为我国的农业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也能够预防洪水肆虐对农业发展产生的不利影响。在当前要实现新农村目标、促进农村新发展的进程中,要想切实提高农业人员的收入水平,就必须要加强科学合理高效的管理与工程建设,这样才能达到改善农村的生活环境,建设高效及合理的农业发展新环境。

2农业水利工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2.1资金投入不足,建设过程缓慢

当前我国大部分农村区域正在使用的水利工程还比较落后,大都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建设的,到目前为止,已经使用了四五十年了。虽然我国的各级政府很重视对水利工程的维修与管理,几乎每年都会投入一部分资金实施水利工程的清淤及加固工作,但效果却并不符合当前发展需要。河道中的很多对直流渠道还处于漫游状态,这就导致了水资源的严重浪费,特别是在自然条件比较恶劣的情况下,水利工程得不到有效利用,从而严重制约着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现阶段,缺少水利工程建设资金的来源渠道,除了地方各级政府的投入之外,社会各界对水利工程的投资动力不足,致使水利市场化融资和投资方面没有建设成有效的机制。农业水利工程的资金的主要来源仍然是国家的财政拨款。而有些地区即使筹集到地方的投资,也会因为责任落实不到个人、工程建设的资金得不到后续补足等问题,而最终造成资金链短接,成为半拉子工程[2]。

2.2管理方式粗放

粗放式的管理是我国目前水利工程建设当中存在的严重问题之一,主要原因是进行农业水利工程的建设时资金缺乏,从而致使工程质量较低,在后期的使用过程中,相关人员又对此缺乏有效的维护管理,进而使水利工程的功能弱化,时间长了就会使工程质量堪忧,缩短使用年限。例如地方的水利工程项目大多在建成后没有进行过维护管理,结果在建成不到一年左右的时间,就会造成设备和泵站损坏,以及引水渠道淤堵,久而久之,工程就失去了利用价值,导致严重的经济损失,使得农业的发展也得不到相应的提高。

2.3工程质量得不到保障

投入资金不足会直接致使工程建设的标准降低,而大多水利工程的资金来源都是施工企业与当地村民以及政府共同出资建成;或者时由当地的村民自己集资建成,但是通过对比就会发现,由村民筹款集资建成的水利工程,大多存在工程管理和资金管理混乱的问题,而施工技术方面也没有专业的指导,自然工程的质量得不到有效的保障;同时,村民建设水利工程的主动性不高,对它的重要性也没有过足够的了解和认识,这也是导致工程建设的质量得不到保障的原因之一。

3加强农业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的主要方法

3.1提升农业水利工程的施工质量

人力及资金的不足就会致使水利工程建设的质量不高,从而在使用的过程中就会出现问题和故障,继而影响农业的生产,得不偿失[3]。所以,在开展农业水利工程的建设之初就要先筹集足够的资金,再研究探讨出社会资本投入的政策,并建立健全多渠道、多主体,以及多形式的投资、融资机制、要聘请专业的施工设计师与施工团队,从而保障工程实际和施工的合理性,在此之前,管理方要建立完善的招标和投标制度,并严格审查核对投标方的资质,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规范化施工队伍的水平。与此同时,共生方的管人人员也要建立健全工程方面的管理制度与相关条例,抓紧落实工程施工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做到切实保障水利工程建设的质量问题。

3.2完善水利工程的质量管理制度

水利部门要做到完善工程质量的管理制度,并建立健全工程招标与投标的制度以及相关资质的认证制度,严格审查投标方的信誉和资质,以此挑选出一支高素质、高技术的施工团队。其次,管理方加强施工材料的管理监督,进行不定时的现场抽样、检测工程建设要使用的原材料,如果出现不符合施工标准的材料立即更换并对此严肃处理,严格禁止不符合施工标准的材料进入现场。并不定时的实地核查施工单位使用的相关文字材料与技术设备,做到对施工建设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进行有效的监督,从而保障施工的质量符合国家制定的合格标准。只有管理方与施工方都严格遵守质量相关的管理制度,才能做到把安全隐患问题降到最低[4]。

3.3加快农业水利工程建设的步伐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及农业的发展壮大,过去传统的农业水利管理体系已经不符合现阶段发展的需求。因此,我国要不断对农业水利工程建设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总结和分析,不断优先进技术,并引进国内外先进的设备,与时俱进、推陈出新,进而不断规范和完善我国的水利工程项目建设。

3.4实行工程建立制度和建立施工准入制度

篇(5)

随着农业生产不断改革,政府部门加大了农业水利工程建设投资力度,但是由于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着各种问题,导致农业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问题突出,严重阻碍了农业水利工程建设。农业水利工程建设存在的问题,致使我国农业产出效率极低,农民的生活水平也未得到大幅度提高。因此,农业水利工程建设必须要处理好所面临的问题,确保农业水利工程项目政策的落实,为促进农业水利工程建设提供重要支持。

一、加强农业水利工程建设重要作用

农业水利工程在干旱时期可以为农作物提供重要水分灌溉需求,洪涝时期则可以通过水利工程排除多余水量,对农作物起着重要的保护作用。农业水利工程可以储存水,为农业生产提供水源支持,农业水利工程建设是否到位,对于当地的农业生产影响巨大。加强农业水利建设可以将多余的水存起来在旱季用于农业灌溉,从很大程度上改善农业供水条件,促进农民增收。农业水利工程建设,可以有效改善农村的生态环境,促进新农村建设,为水供应提供基本保障。

二、农业水利工程建设面临的问题

(一)农业水利工程建设标准低

很多农业水利工程建设已经开始老化,很多工程都需要进行加固或者修葺。农业水利工程投入比较少,农业水利工程建设水平和技术无法得到提高,致使农业水利工程的功能比较单一,无法满足当前农业对水利工程的需求。蓄水系统建造时间久远,农作物无法及时得到灌溉导致农业减产,加强农业水利工程建设已经成为了当前发展农业的重要核心任务。

(二)农业水利建设规划不到位

农业水利工程建设必须展开合理规农业水利工程规划不到位,严重影响水利工程建设施工,水利工程出现质量问题时,一些管理者为了节约开支,选择对其进行普通维修,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同时农业水利工程年久失修问题相当严重,急需对其进行重建和修理,水利工程施工规划中,对于这些古老水利工程没有充分重视,制定施工计划方案的时候常会忽略这些古老水利工程,导致农业水利工程建设脚步停滞。

(三)农业水利工程管理人员素质不足

一些农业水利建设部门,为了节约开支会租借一些廉价劳动力对农业水利工程项目进行日常维护和检修。因此农业水利工程的管理人员水平整体偏低,无法完全独立承担水利工程专业质量检查验收。

三、加强农业水利工程建设及管理策略

(一)完善农业水利工程建设制度

农业水利工程建设作为我国农业基础建设的核心任务,根据各地方的水利部门的实际情况,制定农业水利工程建设方案。政府部门根据报告仔细深入研究,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做好农业水利工程规划,为农业水利建设提供重要支持。同时,农业水利建设部门要积极和其他部门进行沟通,构建完善的农业水利建设制度,提出合理化建议进而改善农业水利建设问题。

(二)加大农业水利工程监督和规划

农业水利工程建设加强监督和规划将有益于对农业水利工程的管控,具体做法:第一,对施工人员、施工设备以及施工材料等进行仔细审查,审查施工人员的上岗资格,检查施工设备质量是否符合施工安全要求,审查施工材料是否完善,是否所有指标符合建设要求;第二,控制农业水利工程建设成本,加强成本控制的同时要满足水利工程施工质量和施工技术等均达到要求;第三,积极应对农业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面临的问题,采取及时准确的措施以保障农业水利工程施工项目落实。

(三)做好农业水利工程建设准备

农业水利工程准备和其他项目施工没有太大的差别,施工准备必须要做全。其中包含对农业水利工程所在区域范围进行详细调查,考虑多方面因素,对当地的地形、地貌以及季节变化等进行全方位考虑。同时,还要与当地政府部门的政策规划结合起来,为农业水利工程建设提供保障。农业水利工程项目施工阶段,必须要考虑相关技术难点,积极寻求解决方案为实施农业水利工程建设提供重要保障基础。农业水利建设离不开良好的准备工作,只有将准备工作做到位才可能使农业水利工程顺利进行以及完成。

四、结语

农业水利建设是保障农民进行正常农业生产的重要基石,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加强农业水利建设对于发展我国农业经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农业水利建设面临着很多的建设和管理问题,只有在农业水利建设过程中对这些问题进行针对性处理,提出有效方案才能确保农业水利建设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张扬国.农业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处理对策[J].江西农业,2016(9):50.

篇(6)

中图分类号:TV 文献标识码:A

一、水利工程供水价格改革的思路与对策

1.推进水价改革,实行统一分级管理

考虑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和水利工程供水情况的千差万别,水价改革采取统一政策,分级定价的管理模式,充分发挥省、市、县三级的积极性:省政府价格主管部门负责制定全省水利工程供水价格调整的原则、方案,平衡、指导和协调全省水利工程供水价格,并制定和调整省属及跨区市的水利工程、新建设计灌溉面积6667hm2以上的水利工程的供水价格;市政府价格主管部门根据省定原则和方案,确定本地区水利工程供水价格的实施办法,制定和调整市属及辖区内跨县区的水利工程、新建设计灌溉面积667hm2以上6667hm2以下的水利工程的供水价格;其余水利工程的供水价格由县政府价格主管部门制定或调整。

2.实行分类定价,货币计价的计收方式

水利工程供水实行分类定价,根据用水户的不同性质分为农业用水价格、生活用水价格、水力发电用水价格和环境用水价格。农业供水取消实物计收,改为货币计价、货币结算的计收方式。

3.农业供水要逐步由按田亩收费向计量收费过渡

农业供水目前仍按田亩计收水费。应积极鼓励有条件的灌区向计量收费过渡。改革试点灌区要积极推广基本水价和计量水价相结合的两部制水价制度。

4.严格测算方法,科学确定价格

要严格按照水利部《水利工程供水价格核算规范(试行)》(水财经[2007]470号)并结合各地水价现状,正确划分成本范围,合理分摊各种费用,强化财务管理,规范会计核算,严格控制人员编制。

二、农业水价改革,是水资源永续利用、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长期以来,农村仍然有一批年久老化水利工程设施在运行,水利供水工程漏损率一般在40%左右,水资源严重浪费加剧了水资源紧缺的矛盾,给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敲响了警钟。通过水价改革,将农业水利工程供水价格纳入商品价格范畴进行管理,按市场经济规律将农业用水商品化,可以极大地增强农民的节水意识,促使农民采取工程措施、生物措施节水,最大限度地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发挥现有水资源的作用和效益,减少水资源浪费,实现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永续利用。

三、农业水价改革, 是科学管水、计量收费的需要

通过水价改革,改农业用水按年亩平均收费为计量收费(按方收费),是科学管水的方向、前提和必要手段,是发展质量效益型农业和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实际步骤,是优化配置水资源的根本措施,只有适时进行水价改革,才能实现农业供水由粗放经营向精细化管理的转变,进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科学管水。

四、农业水价改革,是科学用水、公平负担的需要

水利工程供水价格按照补偿成本、合理收益、优质优价、公平负担的原则制定,并根据供水成本、费用及市场供求变化情况适时调整, 实行按方计量收费,从根本上解决了农业用水上的“大锅饭”问题,使农民公正、公开、合理负担水费,增强了农民的节水观念,便于激发农民节水的主观能动性,增强农民的参与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提高农民科学用水水平。

五、农业水价改革,是促进水利工程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的需要

按照“取之于民,用之于水”的方针,在提高水价的同时加大对农田水利和节水灌溉工程的资金投入,以加快灌区渠系和计量设施改造,逐步实现渠道衬砌和计量收费,是国家农业产业政策的重点支持项目。水价改革将改善供水行业和单位的财务状况及经济效益,有利于吸引各类资本投资,促进供水行业投资多元化。率先进行农业水价改革,为争取国家和上级有关部门的政策和资金支持创造了机遇、提供了条件。只有率先完成农业水价改革,才能增强供水企业的自我积累和自我投入能力,才能更多地争取上级的扶持与支持,从而加大农田水利工程的投入力度,加快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步伐,从根本上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六、农业水价改革,是合理调节三者利益关系、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的需要

按照合理补偿和合理负担相统一的原则,在认真进行成本测算和充分考虑农民经济承受能力的前提下,积极稳妥地推进农业水价改革,利用价格杠杆有效调节国家、供水单位、农民三者利益关系,是利用经济手段实现科学管水、用水的治本之策,符合市场经济规律和各方长远根本利益。

篇(7)

中图分类号:TV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基层水利建设一直是我国农业发展的保障,为了保证基层水利工程建设在实施过程中更加便于管理,近年来国家颁布了一系列的相关规定,为水利工程建设提供了执行的依据和标准,但因基层水利主管部门在组织水利建设的时候大多是由一些农民自行经营承建,对于施工的过程及质量没有统一的标准,造成很多施工细节简单化,施工质量也无法得到保证。虽然这些基层水利建设简单,规模较小,但一旦出现质量问题,不仅会给国家造成的损失,也会制约影响农业的发展。

1 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战略地位

1.1 基本国情与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尽管我国耕地面积从20世纪70年代后期持续减少,但灌溉面积总体上稳定增加、灌溉水平不断提高,保证了我国农业的稳定发展。改革开放后,农村体制改革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但也使过去在农业基础设施、农业和水利科学研究等方面积累的能量得以集中释放,彻底扭转了中国粮食长期严重短缺的局面。

1.2 社会稳定与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农业是安天下的产业,“三农”问题始终是中国改革与建设的根本问题。只有加强农业水利基础建设,确保农产品供给,才能顺利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才能支撑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才能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富裕,农村稳定,保持整个社会的长期稳定。

1.3 国家食物安全与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我国目前的农产品主要产于灌溉耕地,加快现有灌区的持续配套和更新改造,是稳定粮食生产能力的战略举措。由于农业用水总量不可能大幅度增加,扩大灌溉面积、提高灌溉保证率,均只能依靠提高灌溉水的利用率和水分生产率。

1.4 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与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我国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包含农业可持续发展、农民收入稳定增加以及生活质量的提高等具体要求,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是“基础的基础”。农业能否得到可持续发展,还取决于其自身的综合竞争力,而良好的农业基础设施条件,才能保证大幅度降低农业成本、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2加强基层水利建设对农业发展的作用

2.1通过水利工程技术措施,改变不利于农业生产发展的自然条件,为农业高产高效服务,解决灌溉的问题,消除旱情带来的灾害

2.2通过兴修为农田服务的水利设施,包括灌溉、排水、除涝和防治盐、渍灾害等,有利于提高供水保证率和农田排涝能力的标准,建设旱涝保收、高产稳定的基本农田。

2.3通过兴修各种农田水利工程设施和采取其他各种措施,调节和改良农田水分状况和地区水利条件,使之满足农业生产发展的需要,促进农业的稳产高产。

2.4采取蓄水、引水、跨流域调水等措施调节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为充分利用水、土资源和发展农业创造良好条件,从而达到调节农田水分状况,满足农作物需水要求,改良低产土壤,提高农业生产水平。2.5加强水利工程建设可以改良农田水质,可以减少对农业产业的污染,解决农业面的污染,促进环保农业产业的发展。

2.6节约了农田用水,减少了农田灌溉用水损失,可以利用水利工程建设将多余的水积攒起来,以便以后庄稼需要水时可以随时放水灌溉。

2.7大涝天气会引起农田水土流失,影响农村的生态环境和农作物的产量,兴修渠道,引水入渠,不仅可以减少农田水土流失,还可节约水资源。

3不可忽视的农田水利建设现状

3.1投资量的不足。长期以来,国家投资重点是大型骨干工程建设,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投资是投入分配中的短板,再加上历史欠账多,县级财政无力投入,农村税费改革取消“两工”,失去了农村水利建设投工投劳的支点。

3.2资金投入渠道分散。除水利外还有国土、发改委、农开办等部门,但基本各自为政,缺乏协调,工程规划及布局上缺乏整体考虑,建设投资标准也很不一致,造成农村小型水利工程规划内容难以形成合力,整体推进难度大。

3.3管理机制不健全,管护主体缺位。工程管理存在产权不清、责任不明、有人建设、无人管理的现象。即使部分有专人管理的工程,管理人员报酬低,维修养护经费基本无来源,加上管理人员整体素质不高,管理水平较低,难以支撑工程的正常运转。

3.4工程不配套,老化失修严重。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大都建于改革开放前,水利工程体系不完善,蓄水工程少,排水工程多,灌区末级渠系建设亟待加强。工程建设标准由于受当时的技术、资金条件限制,建设标准低,配套率低,且经几十年运行,老化失修严重,已不能适应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3.5地方乡镇和村民对水利建设重视不足。地方乡镇领导以及当地村民对农田水利建设认识不足,认为是经济、土地资源浪费,对工程建设积极性不高,对于修建好的工程也没有给与充分的保护,水利设施出现故障也不及时补修,造成水利设施生命周期大大缩短。

3.6各地乡镇机构的水利管理人员对农田水利建设管理能力薄弱,有不少水利管理站管理人员没有人员编制并且年龄结构配备也不合理,所具备的文化素质不高,对于水利管理不仅仅缺乏科学知识,而且从意识上也不重视,造成许多水利工程管理不当。

4 基层水利工程建设中保障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点

4.1工程施工。必须严格履行监管程序,从项目立项、可研、初设到施工,严格履行项目法人制、招投标制、监理制、合同制,完善工程建设从立项到施工验收投入使用的各环节程序,确保工程高标准设计,高质量施工,高水平发挥效益。同时,水利工程施工管理中务必要按照合同中的各项条款约定,“以法律为准绳、以合同为依据”,进一步规范施工程序,明确甲乙双方的义务、权利和责任,确保水利工程施工项目的顺利完成。

4.2加快修复水毁灾毁水利工程建设。及时修复各类灌溉设施,大力推进中小河流治理、病险水库水闸除险加固、山洪灾害防治等防洪薄弱环节建设,加快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不断完善农田灌排体系,不断提高农田灌排骨干工程的配套率和完好率,全面实施全国抗旱规划,建设一批抗旱水源工程。

4.3工程节水措施。工程节水是我国水利工程在当前的发展趋势中应当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因为我国的水利工程建设正在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进步在不同的地区进行着不同程度的调整,有一些全局范围内的大型水利工程,同时也有各自水流流域内的一些小型水利工程。无论是大型的水利工程还是小型的水利工程,它们都要为农业灌溉服务,所以对于这些水利工程,特别是以农业灌溉为主要目的的水利工程,包括灌溉工程配套、渠道衬砌、低压管道输水、机电井建设、地面灌溉设施改善、喷灌和滴灌系统,以提高灌溉水的利用率和灌溉保证率。

4.4积极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努力加强对灌、排、降技术标准的研究,加大节水设施与节水技术的推广力度,扶持节水灌溉典型,完善防渗渠系配套,合理发展喷、滴灌工程,重点发展浅湿灌溉技术,有条件的地方对主干渠道逐步实现衬砌化。实施节水灌溉是促进农业结构调整的必要保障,加大农业节水力度、减少灌溉用水损失。

4.5完善基层水利工程经营管理。在目前情况下,政府既不能把农村水利当作“包袱”甩掉,也不能继续沿用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包揽的做法。在租赁、承包甚至产权转让的工程管理中,要切实防止掠夺性经营。同时,建立奖惩制度,加强对经营者的业务培训和技术指导,协调解决经营过程中遇到的矛盾和问题,对因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及其他建设而减少灌区面积的,组织镇村及时进行相应调节,以确保经营者的利益。

参考文献:

[1] 林宏派. 水利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措施及体会[J]. 科技资讯 , 2010,(15):125-128.

篇(8)

农业水利工程的建设与人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具有重要作用。但是,受外在因素的影响,农业水利工程建设周期长、建设规模大、投入资金高,在建设过程中易产生较大的风险。我国当前的农业水利工程建设还存在部分问题,例如,对偏远地区或大型工程的关注度不够,资金投入过少;农业水利工程缺乏管理,项目规划不合理,自然灾害问题未得到妥善解决;工程管理方式落后,设备未及时更新,缺乏专业的农业水利管理人才。因此,严重影响了水利工程建设的正常运行,增大了农业水利工程建设风险。

1风险识别

风险识别主要用于事故发生之前,人们通过系统或连续的认识分析事故发生的根本原因,对产生风险的因素进行识别。风险识别主要包括感知风险和分析风险两部分,确定风险因素的任务是明确风险存在的可能性,属于基础性工作,为后期风险的估计、评价和防范做铺垫。农业水利工程中的风险因素主要包括政治、经济、自然和技术因素,其中,政治因素主要是指国际关系、政局不稳、政策影响等;经济因素是指通货膨胀、价格波动、经营方式等;自然因素是指地质条件、气候因素或不可抗力因素等;技术因素则是农业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的设计和质量风险等[1]。

2风险估计

风险估计是指由于不利因素导致历史资料损失,通过概率等统计方法计算不利事件发生的概率和估计风险事件造成损失的过程。在农业水利工程建设中,工程涉及的风险分为可量化和不可量化两种。因此,我国农业水利工程建设的风险估计主要采用定量分析和定性描述结合的方法;国外则主要采用连续概率分布法、可靠性指标法、模糊综合评价法等。在进行风险估计时,需要结合农业水利工程的实际建设情况,选择最佳的估计办法,才能计算出项目的真正风险。

3风险评价

风险评价是对风险发生的概率及损失程度进行全面考虑,评估出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危害程度,并且与相关指标进行比较,以此评价此次风险的程度,以便选择最佳的解决措施来抑制风险。根据项目的建设影响对农业水利工程建设进行风险评价,并得出相应的定量数据,当缺少基础资料时,可采用定量结合定性分析的方法,组织工作人员对工程施工现场进行收集和资料采样,再由专家进行评分和定权,将指标值作为对风险评价的估计值。

险防范

风险防范是指有意识地通过计划组织活动避免风险发生造成的损失,或者减少损失的影响程度。风险防范的主要方式包括风险回避、损失控制、风险转移、风险自留4种。其中,风险回避是指完成农业水利工程建设的风险评价之后,发现风险发生概率过高,将造成较大的损失,而缺乏有效的应对措施时,需要采取风险回避,放弃该项目,以规避其产生的风险;损失控制是指当遇到风险无法避免的情况时,需要选择将风险降至最小值的办法,其不属于放弃风险行为,而是通过最佳的解决措施来降低风险造成的损失;风险转移是指通过契约转让风险,以此降低经济主体的风险,使得更多人共同承担风险,其主要形式是合同和保险。风险自留是指将水利工程建设风险保留至管理主体内部,通过内部措施化解风险或者不采取任何措施。其不改变风险的性质和发生概率,也不改变其存在的潜在损失[2]。

5农业水利工程建设风险的解决措施

5.1加大农业水利工程建设重视程度

在进行农业水利工程建设的过程中,需要国家和政府加大资金投入,设置专项资金,并且鼓励社会各界进行投资,改善偏远地区的农业水利工程建设环境,引进先进的水利设备,提高对偏远地区工程项目的建设支持,以此增强对工程的重视程度。相关部门需要加强对农业水利工程建设质量的监管,有效解决建设中的安全隐患,使其符合标准规范。地方政府需要将农业水利工程建设化为政府发展的重点,出台政策辅助扶持,为工程建设创造良好的环境。

5.2加强农业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力度

农业水利工程建设前期,相关管理部门需要进行实地调查,综合各方面的因素准确评估工程建设的可行性,采用科学的风险评估方法,预测农业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并且通过建设合同来完善风险的项目条款,提高管理力度,建设过程中及时与施工单位进行沟通,建立健全的风险监督机制,以此规避风险。加强农业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力度,施工单位要对施工方案、施工材料、施工设备等进行有效审查,保证客观条件对风险发生的影响最低。还需要做好农业水利工程建设后期管理及养护工程,全方位地提高水利工程抵御风险的能力。

5.3强化农业水利工程建设人才制度

专业的管理团队和建设人才对农业水利工程的风险防范具有关键作用,因此,管理机构需要引进专业的水利工程建设人才,为其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福利待遇,使其全身心投入工作中,从而提高管理团队的整体水平。管理部门还需要定期对专业人才进行培训,组织学习先进工作单位的管理经验,以此提高水利工程建设人才的综合素质,培养出抵御农业水利工程建设风险的管理团队。

6结语

国家和地方政府需要深刻认识农业水利工程建设的重要意义,为规避建设风险,需要采取风险识别、估计、评价、防范一系列的措施,并且通过加大农业水利工程建设重视程度、加强农业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力度和强化农业水利工程建设人才制度,有效地提高抵御风险的能力,以此加强农业水利工程的建设管理,促进水利工程发挥出最大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篇(9)

伴随时代的不断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越来越重视科技兴国。同时,社会文明程度的不断提升,也为社会各行各业的发展树立了新型环保的观念。发展绿色产业是未来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方向,也是提升生产效率节约能源资源的重要工作内容。面对当下我国社会大力发展绿色农业的整体环境,针对农业水资源的配置和利用工作展开研究和分析不可避免,也是进步意识的充分体现。在专注发展绿色农业水资源配置工作的过程中,认识到生态水利工程服务的重要性是至关重要的研究新进展。本次研究也针对这项工程的具体操作展开了细致的分析,希望能够促进我国绿色农业更好的发展,并保证合理化应用资源能源。

1 绿色农业中应用生态水利工程服务的操作性分析

纵观当下我国社会发展的整体走向可以了解到,生态绿色的发展模式将是未来的主要工作方向,对于我国社会的各行各业来说,发展绿色产业链条也是进步的重要工作内容势不可挡。关注我国社会的基础行业发展情况,农业生产水平的程度影响着我国整个社会的经济市场,因此,关注绿色农业的发展成为当下的工作重点。在绿色农业的基础要求之下,执行生态水利工程具有发展可行性,在实际的资源使用和配置层面也呈现出良好的状态,促进了生产效率的进一步提升。水利工程中融合生态理念是当下行业进步的重要目标,实施高配置的技术活动,有助于更好地控制水质,实现高产健康农业发展的需求。

2 绿色农业水资源配置中利用生态水利工程服务困难程度分析

在农业发展的过程中,设计相关的生态水利工程必然有困难,实际的绿色生产和水资源配置工作内容都十分复杂和繁琐,需要相对严格地监督和管理具体的生产和应用操作,才能够确保工程实际的应用具有良好的成效。针对不同的地区和地质,需要详细地分析和处理才能够确定水利工程建设的根据内容,在掌握水田和旱田区别的基础上进行相关的生态保护操作,关注生态发展的重点才能够切实有效地构建水利工程体系,在此基础上才能够保障绿色农业的良好发展。

3 生态水利工程服务与绿色农业水资源配置技术

针对发展绿色农业开展的相关的生态水利工程建设,需要考量到地域的实际环境特征,针对不同的地质和不同的环境采取不同的水资源配置技术,还应该关注水资源的纯净特征,才能够配合绿色生产的重要工作内容,进而达成科技兴国的重要目标得以实现。在绿色农业发展的基础中实施生态体系构建,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和理念,需要关注到农业产品是否符合绿色生态的指标,要求水利工程最终服务于绿色农业,确保生产的农副产品无毒无公害。另外,农业的发展绝对不能侵犯到自然环境的循环过程,在构建水利工程的过程中,不仅仅需要考虑到农业生产的需求,还需要关注水资源本身的流转机制,不能随意地改变和干扰水资源的运作。关注土地、自然资源与工程的协调发展,才是绿色发展的关键所在。

4 完善生态水利工程服务与绿色农业水资源配置建议

篇(10)

1、前言

人类的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正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发展而变得越来越大,人类文明进程的前进使得人们对于自然不再那么畏惧,反而有了更多改变环境,对抗自然条件的工具与力量。一方面,这是人类进步的标志,值得人们为人类的智慧而骄傲,另一方面,人类的力量变得空前强大也对自然环境造成了很多难以挽回的破坏,很多人都在呼吁“我们只有一个地球”,人们也渐渐地认识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随着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人们开始广泛关注各个行业与领域的发展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农业水利工程项目也成为人们的关注点之一。

2、农业水利工程项目易对环境产生的影响

农业水利工程项目虽然不如工业项目对环境的破坏程度大,但一些项目的存在也确实在给人类提供方便的同时对环境造成了重大的影响和破坏,为了人类能够更好地实现可持续发展,也为了子孙后代有一个良好的生存空间,研究农业水利工程项目对环境的影响十分重要,具体来说,可能造成的影响大致包括如下方面:

2.1对水资源的开发无节制

农业水利工程项目自然涉及到对水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这就面临着一个很重要的问题,那就是无节制地开发水资源。水是生命之源,水资源是人类生存与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自然资源,某种程度上说,水资源被过分开发后是无法在短时间内获得再生的,至少要几十年甚或几百年的时间。人类的很多农业水利工程项目都在无形中破坏了水资源本身的生态平衡,因为水资源在自然界中存在一定的循环以保持一种自然状态的平衡,比如地下水渗入、水汽的蒸发,还有湖泊洼地等,虽然看起来是不起眼的,但都与周围的生态环境密切相关,在对周围生态系统产生重要影响。一旦它们的存在状态被改变,将会导致一系列连锁的后果。有些地区为了灌溉用水往往修建排水渠等水利项目,将近边的小河或是湖泊的水引入农田,干旱时人们对水量的需求是非常大的,于是开始为了自身利益无节制引用水资源,导致了很多河水与湖泊出现了干涸,原本丰美的草原变成了沙地,不仅造成了沙尘暴的肆虐,也给北方地区人们的生活造成了不良影响。

2.2土地盐碱化问题

除了对水资源的过分开发与利用之外,土地盐碱化也是很多农业水利工程所导致的突出问题。这是由于一些工程项目在修建时对地址结构的考察不到位,对于工程位置的选择不够科学、合理,就很容易导致库岸的大面积崩塌,一旦诱发地震,就可能导致地下水位的上升,久而久之,土地盐碱化问题就形成了。土壤盐碱化以后,明显表现就是土壤板结和肥力下降,多数作物在盐碱地上是无法正常生长的,久而久之会对农业发展造成十分不良的影响。

2.3对生物繁殖的破坏

以三峡水利工程来说,水库的用途是多方面的,农业用途只是其中的一个内容,此外还可以用于发电、治理水患等,三峡水利工程给人们带来的利益是显而易见的,但与此同时,它也导致了一些问题的出现,很典型的一例就是对一些水生生物的生存造成了不可挽回的影响。现在调查已经表明的一些受到严重影响的生物就包括白鲟、白鳍豚、长江鲟、中华鲟。胭脂鱼与江豚等[1]。三峡大坝的存在掐断了鱼类回到上游产卵的通道,很多鱼儿的生活习性就是要回到上游的出生地才会繁衍生殖,如此一来,不仅每年都有很多鱼类为了产卵撞亡在大坝上,更严重的是鱼儿的数量在急剧减少,白鳍豚甚至因此而灭绝,成为人类永远的遗憾,这也是人类的水利工程给生态系统造成巨大破坏的典型案例。

2.4环境污染

粗放型施工会给环境造成污染,这不仅是农业水利工程项目容易出现的问题也是所有工程项目所具有的通病。问题就在于很多不是很专业的施工队伍往往也能够参与到具体的建设环节,“一包”、“二包”甚至“三包”、“四包”的工程转包使很多良莠不齐的施工队伍最终成了工程的主要建设者,不仅施工技术质量得不到保障,更严重的是建设者为了追求更高的利益在工程用料的采购上也可能会偷工减料,以次充好,不仅给工程带来了严重的质量隐患,而且也给环境造成了一定的污染。

2.5对社会环境造成影响

水利工程项目不仅会对自然环境造成破坏也容易对社会环境造成影响[2]。具体表现在移民问题与耕地补偿上,施工时,一旦涉及到这两个问题,需要做的工作是系列式的,不仅需要对相关的民众进行妥善的安置,还要耕地的占用做出合理的补偿,并做好沟通协调工作等。然而事实上处理的方式往往并不得当,一旦安排不当,会导致很多社会问题的出现。

3、结语

农业水利工程项目总体上来说仍然是利国利民的重要工程项目,只是人们需要在施工前仔细核查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上世纪五十年代,国务院的规定中申明大型水利工程需要进行环境评估,经过多年来的发展,相关的评估方法在实践中被不断探索和检验,目前来说已经相对成熟,比如预断评价、现状评价与回顾评价等,都是目前惯常采用的评价方法,在评价的步骤方面,也建立了相对标准的一套模式,比如首先需要对环境状况进行预先调查,其次要结合调查结果进行具体分析,然后要对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预测,最后做出综合性的分析。中国是历史悠久的农业大国,在修建农业水利工程项目时,不能只考虑到农业的丰收与发展,还要考虑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以及生态系统等多方面的影响,不仅需要相关部门做好相应规定,也需要全社会共同营造一个和谐可持续的发展意识与工程建设环境,使得我们的水利工程项目能够真正地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上一篇: 铁路货物运输的现状 下一篇: 体能训练的误区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