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学的发展史汇总十篇

时间:2023-12-20 11:34:17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地理学的发展史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地理学的发展史

篇(1)

一、地学及地学教育的发展历程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地学的性质、内涵及服务功能等都发生了变化,其主要的发展历程如下:

第一,遥感技术、信息技术及各种各样实时分析技术、观测技术等的发展促使地学进入到新的地球系统科学阶段,它覆盖全球、穿越圈层,从描述局部现象发展到探索行星的范围机理,拥有较强的系统性、全球性。

第二,社会快速发展导致环境日益恶化,自然灾害的后果越来越严重,促使地学从面向资源发展为面向保护环境、防灾减灾,地学的服务领域得到拓展。

第三,随着社会越来越发达,地学的社会功能越来越大。目前,地学已经从以往固体地球科学发展到跟大气、海洋三足鼎立的局面。人类终于在进入21世纪前夕,从一味要征服自然的狂妄中清醒过来,清晰认识到只有对自己生存的环境有一个充分的理解,并找寻跟自然和谐相处的途径,才能获得可持续发展,这已发展成为当今地学的研究对象。因此,今天的地学,一方面,是人类生存及社会可持续发展最重要的理论基础;另一方面,地学的作用涉及到工业、采掘业、农业、建设规划、军事、旅游等各个方面,大大拓宽了地学的施展领域。

地学的发展及变化要求地学教育必须进行改革。跟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地学教育的对象主要是高等教育,近20年来,我国高校针对地学教育不断增强师资、调整方向、更新设备、拓宽领域,取得较大进展,部分地学专业已发展成学生报考及就业的热点,如地质学等。然而,还有一些地学专业需求脱节、生源恶化,导致部分国家需要人才的领域面临断层危险。正确找寻地学教育未来的发展道路,对我国地学及教育界来说是当务之急。

二、我国地学教育存在的重大缺陷

首先,我国地学教育的侧重点都在高等教育上,高等教育中的地学教育日渐完善,几乎忽略了中小学基础地学教育,只在义务教育中开设初中《地理图册》及小学《社会科学》学科,且这些学科对我国中小学基础教育来说只是辅助课,教师及学生甚至普遍认为地理、社会等课时都是休息、玩耍的时间,这是我国基础地学教育存在的重大缺陷之一。

其次,世界是统一的,我们在认识世界知识时应是综合的。人文科学跟自然科学原本是浑然一体的,直到近代,人们为了方便分析、研究,才把自然跟人文分隔开。虽然学科分割是必然,但世界的关联性、统一性并不能分割,如我们无法在现实生活中找寻一个单纯的地学问题,它都是跟政治、经济及文化等密切相关的。这种观念映射到地学教育中,导致学生学到的是破碎花的地学知识,在学生头脑中留下的地球科学图景也是被割裂的。但我国以往的地学教育大多只完成分析任务,而将整合任务忽略,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都相当欠缺对地学知识的综合能力,这是我国地学教育的另一大缺陷。

再次,我国地学教育的教师及学生在理解自己所教、所学的地学学科时是相当浅薄的,在学科价值及意义方面的认识只停留在表面,所以我国地学教育不仅缺乏对具体地学学科知识的认识,还缺乏对地学学科内涵、科学思想及精神的整体把握。毋庸置疑,这是我们认识知识的失误及肤浅造成的,缺乏先进的地学教育观念及高水平的文化素养,这是我国地学教育的又一大缺陷。

三、我国地学教育未来的发展趋势及途径

第一,加强普及中小学基础地学教育。我国地学教育应充分认识到中小学基础地学教育的重要性及意义,及时把中小学基础教育作为地学教育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开展不同深度、不同层次的地学文化素质教育,建立一个现代化的地学初等教育体系,致力于从娃娃抓起,让地球科学意识、环境意识、资源意识、减灾防灾意识等进一步深入人心。为实现这一目标,中小学课堂教育应加强实践探索的成分,将地学的现代概念正确地反映给学生。同时,我们应积极为中小学教师提供充足的条件去参加地学教育的实践活动、进修活动等,通过他们来进一步带动学生,广泛地传布基础地学知识,培养学生学习地学的兴趣。另外,我国中小学基础教育阶段应将地理、社会科学等科目纳入考试行列,在一定程度上强制教师及学生认真对待地学教育,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及学习活动中重视地学知识,并通过学习奠定地学知识基础,为以后系统地、深入地学习地学知识提供条件。

第二,进一步利用地质科普网加强开展地质科普活动。首先,地质科普网(中国地质科学院科普网站简称,下同)成立筹备以来发展迅速,在线上筹备的过程中就已经开始在线下进行各种科普活动及推广,我们邀请了院士、主管科研的院长,作为强大的技术顾问团队,同时邀请大批中青年科研骨干参与到科普活动中去,先后到北京市北京市重点学校开展科普教学活动,取得良好的反响。广大师生及家长强力希望多开展此类活动,通过简单明了的方式学习了解以前见不到、听不着的地质科普知识,使之能运用科学的知识来解释身边的地质疑问。其次,地质科普网为了让受众能及时的和专家沟通,开通了在线答疑专题,专家会在固定的时间及时回答大众提出的和地质相关的问题。

第三,我国地学教育应重视对人文精神的融合、渗透。育人是地学教育的根本任务,而要想培养一大批人格健全的、具备科学素养及人文精神的复合型人才,就不能只学习地学知识,还要了解世界的丰富多彩,了解人,了解人类社会,了解人与地学的关系,并学会综合运用自己所学的地学知识。因此,我国未来的地学教育需要新的地学思想、地学观念,需要以人类整体的地球系统学科为基础进行,直接参与国际地学教育的竞争。从我国良好的地学基础及强劲的发展速度来看,我们完全有能力通过未来若干年的努力把一些单位、学校建设成国际级优秀地学人才的直接培养基地。

第四,在未来,我国地学教育的高度应提升。当今社会正面临资源、人口、环境、灾害等各方面的挑战,直接威胁着人类社会未来的生存条件及进步。

四、结语

科学不仅丰富,还在持续发生着变化。较其他文化而言,地球科学文化还没有受到人们足够的重视。在未来的发展中,我们应致力于发展中小学地学教育事业,努力将普通的地球科学知识转变成先进的地学思想、方法及价值,促使地学成为一个大学科,为提高公众的地学文化素质服务。

参考文献:

篇(2)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5-292-01

2001年,教育部颁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我国进入了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对广大地理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甚至成为了挑战。地理教师要适应新课程的发展要求,就需要不断的实现自我发展。

心理学认为:动机是驱使人们活动的一种动因或力量,其中包括个人的意图、愿望、心理冲动,企图达到的目标等。动机又分为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内部动机指人们对活动本身的兴趣所引起的动机,外部动机指人们由外部诱因所引起的动机。动机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每个人都具有不同层次的生理和心理需要(如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说等)。当人的需要得不到满足时,个体就会处于焦虑状态,为了满足需要而产生的驱动力就是动机。教师的需要,包括生存、认知、情感、道德等现实需要,以及超越自我的潜在需要如;获得学生、家长、同事的认可等,这些,都会成为教师发展的内部和外部动机,促使教师积极地寻求自我发展。

地理教师肩负着帮助学生掌握地理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获得地理学科相关的基本技能,发展地理思维能力,掌握学习和探究地理问题的方法和技术,增强爱国主义情感,树立科学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和可持续发展观念的重要任务。地理教师和其他教师一起,肩负着促进学生在知识和能力等各方面获得全面发展的重任。因此,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所具有的思想素质和道德责任感是促进地理教师寻求自我发展的内部动机。当他们感受到了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自己的辛勤劳动得到回报时那种喜悦和快乐,更是促进地理教师寻求自我发展的外部动因。这两种动因将会持久地、稳定地对地理教师发挥作用。

经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来说明怎样来增强地理教师自我发展的驱动力。

一、内部动机――增强思想素质和道德责任感

教师是学生成长的引路人,教师的政治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息息相关。教师具有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通过教学活动促进学生的知识获取和能力发展,并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健康成长的责任。家长把子女送进学校,在很大的程度上把自己的后代能否在其毕业后获得美好、幸福的生活的希望寄托在学校和教师的身上。整个社会都不允许教师对学生的成长不负责任。

作为地理教师,一定要认真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根据《规范》要求不断加强自身的师德修养,增强自己的思想素质和道德责任性。转变思想观念,把学生的全面发展放到自己工作目标的第一位,“以学生为本”,为学生服务,做一位真正的服务型教师。因此,地理教师一定要从地理学科的角度,中国的基本国情以及本地乡土地理出发,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创设地理情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主动探究地理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树立自身各方面能够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进而树立改善生态环境的意识,增强学生的生存能力。地理信息技术迅猛发展,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遥感以及数字地球的广泛应用,都为地理教学注入了生机和活力。因此,地理教师要树立终生学习的思想,利用先进技术来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使学生获取最新地理知识和发展最新地理学科方面的能力。

二、外部动机――增加地理自身的成就感

对于地理教师来说,最有成就感的事情,莫过于看到自己的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表现出具有丰富的地理知识和较强的地理能力,以及学生在升学考试中获得好成绩进入理想的学校。

地理学科是兼有文、理性质的综合性学科,学生的地理知识、地理能力和地理素养常常表现为一种个人的综合素质,而目前应试性的教育评价制度难以较为准确地对之进行评价。中考不考地理,高考也只有很少部分学生选考地理,因此地理学科对于学生升学的贡献也显得并不那么重要,地理学科在中学仍然处于“副科”的劣势地位。所以,增强地理教师成就感的关键在于改革教育评价制度。

教育评价制度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起着决定性的导向作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地理学习评价,既要关注学习结果,也要关注学习过程,以及在实践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变化。具体表现在:1、注重评价学生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和过程;2、注重评价学生对科学方法掌握状况和必须具备的探索性操作能力;3、注重评价学生对地理概念和人文特征的理解水平;4、注重评价学生在地理学习中所形成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5、注重评价形式的多样化和针对性。显然,这跟过去只局限于对学生的地理学习成绩和在地理课上的行为表现两个方面的评价来说,已发生了重大的变化。通过地理学习评价的改革,给学生一个更科学、更客观、更有利于满足其身心发展和社会需求的多方面发展体系,这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而且是学生在学习地理中真正实现了自身的全面发展,使地理教师真正感受到自己的付出和回报,增强了地理教师的成就感,使地理教师真正能够实现快乐教育。

地理新课程的实施,对于中学地理教师而言,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地理新课程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同时,也为地理教师自我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地理教师不仅要增强思想素质和道德责任感,一切从学生的全面发展出发,力争做一名新时代真正为学生服务型的教师。

篇(3)

中图分类号:K928.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目前,我国大多数水厂仍采用常规水处理工艺,即混凝、沉淀、过滤、消毒等。此工艺只能去除极少部分的溶解性有机物。为了进一步去除残存在水中的污染物,常采用物理化学方法进行处理。本文系统综述了水处理中常用的物理化学技术,并探讨了物理化学方法在水处理中的发展趋势。

一、水处理中的物理化学方法

(一)吸附法

吸附是指利用多孔性固体吸附废水中某种或几种污染物,以回收或去除某种污染物,从而使废水得到净化的方法。吸附法设备简单、操作简便,是目前最常用的去除水中有机污染物的方法。已研究与应用的吸附剂包括活性炭、吸附树脂和硅藻土、海泡石、高岭土等粘土矿物和各种废料。

活性炭对BOD、COD、色度和绝大多数有机物有突出的去除能力。同时,活性炭吸附还具有处理程度高、应用范围广、适应性强、可重复使用等优点。但活性炭再生能耗大,且再生后其吸附能力亦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二) 离子交换法

离子交换法是水处理中软化和除盐的主要方法之一。在污水处理中,主要用于去除污水中的金属离子。离子交换的实质是不溶性离子化合物(离子交换剂)上的交换离子与溶液中其他同性离子的交换反应,通常是一种可逆反应。其过程:

1、阳离子交换过程:R-A++B+=R-B++A-

2、阴离子交换过程:R+C-+D-=R+D-+C-

式中,R表示树脂本体;A、C表示树枝上可被交换的离子;B、D表示溶液中交换离子。

在废水处理中,离子交换的优点为:去除效率高,设备较简单,操作容易控制。目前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是:应用范围受到离子交换剂品种、产量、成本的限制,对废水的预处理要求较高,离子交换剂再生及再生液的处理,也是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

(三)气浮法

气浮法是固液分离或液液分离的一种技术。它是通过某种方法产生大量的微气泡,使其与废水中密度接近于水的固体或液体污染物微粒粘附,形成密度小于水的气浮体,在浮力的作用下,上浮至水面形成浮渣,进行固液或液液分离。气浮法用于从废水中去除比重小于水的悬浮物、油类和脂肪,并用于污泥的浓缩。

(四)膜分离法

膜分离法是利用隔膜使溶剂(通常是水)同溶质或微粒分离的方法。根据溶质或溶剂透过膜的推动力不同,膜分离法可分为3类:1、以电动势为推动力的方法有:电渗析和电渗透;2、以浓度差为推动力的方法有:扩散渗析和自然渗透;3、以压力差为推动力的方法有:压渗析和反渗透、超滤、微孔过滤。其中常用的是电渗析、反渗透和超滤。

(1)电渗析

电渗析电场中交替装配阴离子和阳离子交换膜,在电场中形成一个个隔室,使溶液中的离子有选择地分离或富集,这就是电渗析。电渗析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主要用于去除废水中的盐分。对非水溶性电解质的胶体物质和无机物等不能去除。对铁、锰或高分子有机酸等物质,即使为离子状态,但由于易沉积在膜上,造成膜性能的劣化,因此,需要进行预处理。

(2)反渗透和超滤

反渗透和超滤、如果在渗透实际装置的膜两侧造成一个压力差并使其大于渗透压,就会发生溶剂倒流,使浓度较高的溶液进一步浓缩,这一现象就叫反渗透。如果膜只阻挡大分子,而大分子的渗透压是不明显的,这种情况叫做超滤。按粒径选择分离溶液中所含的微粒和大分子的膜分离操作为超滤;从溶液中分离溶剂的膜分离操作为反渗透,超滤和反渗透及反渗透及微过滤都是以压力差为推动力的。

膜生物反应器(MBR)是将高效膜分离技术与污水生物处理工艺相结合而开发的新型系统。它以高效膜分离代替传统生物处理中二沉池,以实现更好的处理效果。膜生物反应器是膜与生物结合的产物,可实现微生物发酵、动植物细胞培养和生物催化转化等。通常在常温和常压下进行生化反应,可使产物或副产物从反应区连续分离出来,打破反应的平衡,大大提高反应转化率,增加产率或处理能力,过程能耗低、效率高。与传统的生化水处理相比,膜生物反应器具有以下主要特点:固液分离率高、污泥停留时间长、污泥产生量小、出水水质好、处理效率高、占地空间小、运行管理简单、应用范围广。所以,膜分离技术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五)高级氧化技术

1、臭氧氧化

臭氧由于其在水中有较高的氧化还原电位,常用来进行杀菌消毒、除臭、除味、脱色等。近年来,由于氯氧化法用于给水、循环水处理和废水处理中有可能产生三氯甲烷(THMs)等“三致”物质而受到限制,使臭氧在水处理中的作用受到了更多的关注。例如采用臭氧氧化法处理印染染料废水就可以取得良好的处理效果。

2、光催化氧化

光催化氧化是利用易于吸收光子能量的中间产物(常指催化剂)首先形成激发态,然后再诱导引发反应物分子的氧化过程。在大多数情况下,反应物分子不能直接受光激发,因此在某种程度下光催化氧化法是一种具有广泛发展前途的新方法。以纳米TiO2光催化为例,它可以用于废水中有机、无机污染物的光催化分解,还可以使水中微生物细菌等分解成CO2和H2O,起到灭菌、除臭、防污自洁作用。

3、超声空化氧化技术

超声空化作用原理是当有一定功率的超声波辐射水溶液时,水中的微小泡核在超声负压和正压的作用下急速膨胀和压缩、破裂和崩溃。由于该过程发生在纳米级的范围内,气泡内的气体受压后急剧升温。高温将气泡内的气液界面的介质裂解产生强氧化性的自由基。超声空化氧化技术常用于处理难以降解的有毒有机污染物对自然水域和地下水源的污染。

二、分析与评价

通过各种方法分析得知,每种物化方法都有其各自的优缺点,而且处理的对象也各不相同。通过以上的分析,膜分离技术与高级氧化技术应该是当今水处理技术发展的方向。但不同的水质、水量及处理标准的不同又要求各种技术的联用作用。例如在饮用水的深度处理和难降解有机废水处理中,利用高级氧化法中TiO2/O3/UV的联合应用,不但提高了对芳香族化合物的去除效率,而且也可以使饱和有机化合物得以降解。超声/臭氧技术降解水中有毒有机物具有高效、低成本的特点,在超声/臭氧体系中引入紫外辐照,可提高有机污染物的降解效果。在水处理中具有很大的应用潜力。

参考文献:

[1]苑宝玲,王洪杰,水处理新技术原理与应用[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

[2]张自杰主编,排水工程(第四版)[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

篇(4)

1.人文地理学的含义[1]

人文地理学是研究地表人文现象的分布、变化和发展的一门学科。人地关系是该学科的理论基础和核心内容。它与自然地理学被并列为地理学的两大支柱。人文地理学包括的分支学科有经济、城市、人口、部落、旅游、社会、文化、政治、军事、民族、行为、感应地理学等等。

2.人文地理学的发展历程

人文地理学发端于19世纪的德国地理学家李特尔和拉采尔,当时称为人类地理学。由于他们过分强调"地对人的控制",因而不可避免地陷入环境决定论的泥坑。20世纪20年代,法国地理学家韦达 白兰士及其学生白吕纳提出"人地相关论"称其学说为人文地理学。他们的观点成为人文地理中"或然论"的理论基础。本世纪20年代始,地理学注意的重点逐步转向社会科学,离开了单纯的地球科学,探讨地理学新起点的各种学说竞相争鸣。各种学说的共同点都与环境决定论相对立,都抛弃了以往那种"自然为因,人生为果"的命题,从人本主义出发,探讨人地关系。

3.当代人文地理学研究

3.1 研究的主要内容[2]

人文现象的分布、扩散和变化虽然受到自然环境的制约,但是社会、经济、文化和政治等因素,尤其是社会生产方式和社会经济制度也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人文地理学可以说是地理学中的一门人文科学或社会科学。人文地理学经过长期发展已形成一个较完整的学科体系。"空间"和"地方"是人文地理学的两个核心论题。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人文地理学在理论、方法以及研究内容等方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当代人文地理学的基本理论主要涉及空间、全球化、城市化、人口、迁移、文化、景观、发展和地缘政治等,其内容主要包括:(1)社会经济发展的全球化特征与地区差异之间的关系;(2)人类与其周围生活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3)不同空间尺度,包括世界、国家、地区和城市的政治、经济演化特征与趋势;(4)与民族、种族、性别、年龄、阶级等因素相连的社会特征及其对空间发展的影响。

综上所述,不难看出,尽管当代人文地理学的发展仍存在一些问题和薄弱环节,但在现代社会发展中,人类的作用和科学技术的作用日趋明显,使得地理学人文化的趋势加强。人文地理学地位的提高,将可能使地理学的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3.2 研究的主要方法[3]

几个世纪以来,哲学家们已经提出了以下的研究方法:(1)意识形态观念学。寻求知识的社会或政治的支持理由或目的。(2)认识论。知识是如何获得的?有关我们如何认识世界的假设(我们认识了些什么?我们是如何认识的?)(3)本体论。支持理论或观念体系的一系列特定的假设(什么可以被认识)。(4)方法论。一套可以应用于进行调查研究某种现象的计划和程序。人文地理学是研究社会、空间、地方和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在不太长的时间内形成了一系列研究方法论。

4.人文地理学的发展趋势:

4.1 人文地理和自然地理高度综合

人文地理和自然地理高度综合表现为以人地协调发展为目标,以区域为主要研究对象,实现资源、人口、环境、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这克服了以往拼盘式或形式综合的缺点,体现了当今地理学走向统一的趋势。

4.2 加强了对非物质生产领域的研究

加强对非物质生产领域的研究,并开拓了许多新的研究领域,如商业地理学、旅游地理学、文化地理学、行为地理学。其中旅游地理学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迄今为止,已在旅游资源分类与评价、旅游客源市场与游客行为、游客空间结构、旅游开发与规划、旅游地形象设计与营销、生态旅游与持续发展、旅游影响等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少数研究成果同国际水平相比已无明显差异,如旅游地综合个案研究、旅游资源分类和评价、旅游环境容量、国内旅游者行为规律、主题公园的研究等。

4.3 密切关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出现的一些新问题[4]

如对农村工业化的研究。中国乡镇企业高速增长以及对农业发展的带动,是世界各国工业化进程中的一种独特现象。相关研究包括乡镇企业影响因素及环境,农村工业化差异,产业联系与农村工业发展,外向型农村工业的省际差异分析等。其它新兴领域还包括企业发展的地理学研究,农村乡、村级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的研究、城市感应空间的研究等。

4.4 理论研究逐渐加强

中国地理学的理论建树不多,人文地理学与自然地理学相比,理论研究又较为薄弱。中国与西方国家在社会制度、文化传统、价值判断、思想理念等方面都存在巨大差异,具有滋生新理论的土壤,但我们的理论建设却滞后了,这与重实践轻理论的大气候有关,也与人文地理学一开始就表现出与国土规划相结合的特点有关。可喜的是,相当一部分学者在地理学的理论研究方面做出了努力。

4.5 服务于决策和管理的应用研究仍然是人文地理学发展的支柱

地理学中人文地理学属应用性较强的学科。80年代以前,人文地理学的决策支持系统在我国主要集中在农业发展、工业资源的开发、重大项目的选址等领域,随着人与自然协调发展思想的兴起,区域可持续发展调控与决策,区域产业结构和布局,区域经济战略和区域政策,城市和农村发展等成为人文地理学应研究的热点。

4.6 研究技术的多样化

地理学包括人文地理学都经历了从个别地理知识的记载到地理现象归纳解释,从定性文字描述到定量化地揭示地理现象发生发展规律的过程,从最初的多元统计与线性规划的应用,到后来系统科学、灰色描述在人地相互关系,社会发展因子相关分析等方面的应用,到今天GIS技术在城市规划、区域发展、资源开发方面的大量应用,人文地理学研究技术手段的丰富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可以认为当代人文地理学也正在从经验科学走向实验科学,从宏观进人微观。

5. 结束语

中国现代的人文地理学理论与方法论是在后通过传教士、外国学者和归国留学生传入中国的。在20世纪50年代以后,受前苏联自然科学体系的影响,人文地理学逐渐被经济地理学取代,直到1979年才提出复兴中国人文地理学。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空间最广阔的大国。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新生事物层出不穷,社会经济也日新月异。与此同时,原有的社会制度、历史遗存文化、社会结构形态等也无时无刻不在影响国家的发展。中国需要发展人文地理学,而且中国也具备了人文地理学发展的肥沃土壤。

参考文献

[1] 王兴中,刘永刚.人文地理学研究方法论的进展与"文化转向"以来的流派[J].人文地理,2007,(3).

篇(5)

    中图分类号:B82-06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992(2010)11-0000-01

    在漫长的伦理学发展史上,规范伦理学一直占据着主导或统治地位,它是研究人们正确的道德行为规范或行为的应然性的理性反思活动,它试图回答究竟什么东西使得一个行为或规则成为道德的行为或规则,它努力发现在各种道德行为和规则背后的根本的或者最高的原则,它企图找出隐含在各种行为背后的共同的道德属性。总之,规范伦理学试图从理论上回答我们道德上究竟应当怎样生活的问题。但当代西方伦理学家们大都对传统的实践伦理学家们的工作不以为然,认为他们的工作是建立在未加分析和未加澄清的概念之上的。

    当代伦理学家盖伯特指出:“规范伦理学和应用伦理学缺乏对伦理学概念的和认识论的问题的探索。这些问题是人们在考究道德论辩和探索应用正当或不正当的规范理论的过程中提出来的。概念问题因道德术语和主张而生,认识论问题源于道德确证的可能和特性。”{1} 他还认为:“元伦理学可以界定为对于抽离了具体内容的道德规则,道德标准,道德评价之本性证明,合理性,真理的条件和性质的哲学研究。它将道德或道德原则作为其研究对象。”{2} 让伦理学研究做出这种从“实质”到“形式”的转向的第一人是G.E摩尔。

    1903年,G.E 摩尔(G.E.MOORE,1873—1958)《伦理学原理》一书的发表,是一件“具有划时代里程碑意义的事件”{3} ,它“标志着20世纪伦理学革命的开端”{4} 。

    摩尔的研究和分析指出,早先关于伦理学问题的着作中的大部分观点是极其混乱的,原因在于他们没有在理解伦理学问题之前就尝试对伦理学问题作出回答。于是,对某一具体的说谎行为,不同的人可能会有不同的结论:有人认为这一说谎行为是善的,有人则不这么认为。所以,摩尔认为伦理学的核心问题就是:“善”的含义究竟是什么?如果我们能够弄清这个问题,我们就获得了决定伦理学判断真假的证据,就能解决伦理学中的争论,判断谁是谁非。

    《伦理学原理》中的核心部分是“未决问题论证”,摩尔试图通过它来证明“善”是一种单纯的,不可定义的,非自然的属性。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摩尔的论述只涉及到“善”(好的)一词的意义,并且认为“善”是不可定义的,但他并未强调我们不可能对那些实际好的东西进行描述。摩尔自己就认为“的快乐是善的”{5} 。但“的快乐”“快乐”并不就等于“善”的定义。

    摩尔的论证有诸多问题 ,{6}但对他的最直接的批评就是:有人提出了对“善”的定义。如情感主义,规定主义,准实在论等等。

    第一个提出完整理论反对摩尔对“善”的不可定义的说法的大概就是文学评论家的C.K奥格登和I.A理查兹。奥格登和理查兹写道:“‘善’被认为是一个独特的,不可分析的概念……(这个概念)是伦理学的主题,我们认为,‘善’的这一独特的伦理用法是一种纯情感的用法。{7} ”他们在1923年首次发表的《意义的意义》(the meaning of the meaning)这本着作中,基于他们对于语言的研究,认为用来表达我们思想的符号既可以表达词的原义,又表达情感。他们认为,科学的表达和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大量普通表达是象征地使用语言,以便传达周围事物的信息。在这种语言的使用里,有一参照符号即我们所涉及到实物。例如我说“长江大桥长X米”,那么我便是在进行某种表达,即在用符号来记录或传达一个参照符号,并且我使用的说明符号在理论方面应该是可以检验的。然而,在情感语言里,我们并不是在力图传达自己的主张,而仅仅是表达或试图激起我们的情感和态度。这两位作者认为,由于没有注意到语言可能经常从情感上运用,而不是象征地运用,所以哲学家已经被引入歧途,他们尝试去发现如“美”“善”这些词所涉及的某些事物,而不是去发现明显地符合这种准则的事物。所以,他们不再讨论作为唯一的,模糊的,不可分析的,非自然的“善”一词的含义。奥格登与理查兹认为,在具体运用方面,由于象征意义和情感意义通常是混在一块儿的,因而区分两者便显得困难。但他们坚持区分两者是一种趋势,会便于更加清晰地使用和理解我们的语言。

    在从奥格登和理查兹到A.J艾耶尔期间的哲学家一直都在致力将这两种区分——价值判断与事实判断——细致化。如布雷斯维特(braithwhite),W.H.F巴恩斯。后者认为,一个社会中关于价值判断的争论产生于对同一问题持两种不同观点的矛盾。这种争论不可能通过推理来解决,而只能通过改变对方的态度来解决。

    奥地利哲学家维特根斯坦是20世纪“最负盛名的”,“最具创造力的”哲学家之一。其哲学思想可明显划分为两个阶段:前期以《逻辑哲学论》为标志,关注的主要是逻辑语言分析,后期以《哲学研究》为标志,提倡日常语言分析。{8} 维特根斯坦认为世界是“事实的总和”,是一切实际“事态”的存在。逻辑是描述原子实在的表现形式,事实的“逻辑图画”就是思想。而思想不过是有意义的语言或命题,语言与实在的关系是一种实在的逻辑描画与实在的事实表现的关系。并且他认为,全部哲学就是一种“语言批判”,哲学的目的是使思想在逻辑上清晰,哲学不是理论而是活动。哲学工作主要是由解释构成的。为了达到清晰和准确的目标,维特根斯坦提出了语言的功能和界限问题。他认为人类可说的东西即有意义的命题或表达是有界限的。{9}

    受维特根斯坦的影响,维也纳学派即逻辑实证主义的主要代表,艾耶尔,史蒂文森,它们继续发展了伦理学情感主义理论。按逻辑实证主义,一切有意义的命题,或者一切有可能证明或者证实的命题,要么是经验的命题,要么是分析的命题。艾耶尔,逻辑实证主义的领军人物,也是伦理学情感主义的代表人物,他试图证明所有的知识都来自于经验,即所有的综合命题都是经验命题,并且一个命题的意义,是其自身证明的方式。即陈述一个经验命题意味着陈述用来确定命题正确与否的观察。那么这个观点所面临的难题是:伦理学命题似乎是综合命题,但伦理学话语经验上有无法证实。伦理学判断中“道德的”“善”或“错误的”之类的谓词所断定的属性并不存在与对象之中,其意义也不包括在主词的意义当中。那么如何解释看似综合命题的规范性的伦理学命题经经验上无法证实呢?艾耶尔对伦理学话语考察后的结论是:伦理学命题根本就不是有事实意义的命题,伦理学语言的目的只是用来表达或者激起情感。摩尔认为伦理学的基本概念是单纯的,不可还原的,非自然的属性,艾耶尔也认为伦理学判断里根本没有有意义的概念。

    有许多对情感主义伦理学的批评,但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批评并不关心对情感注意的修正,他们只是建立在这样的信念上:如果情感注意理论被广泛接受,那它将有损于社会,它会损害我们对文化的传统道德原则的信心。“人们或许会认识到一种断定所有的道德判断仅是没有意义的情感的表达的理论会加剧人们传统文化价值观点崩溃,但在此,正确评价任何哲学理论对(非哲学家)普通大众的实践影响是困难的。并且,在人类历史上,大部分最具有创造力的进步都被许多危及人生存的社会传统价值所拒斥。”{10} 无论对这个问题的看法是什么,我想艾耶尔的意图是正确的,即更清楚地表明什么伦理争论的本质。

    只是,艾耶尔的情感主义除了对之一些不“专业”的反驳之外,还面临这样一些问题:(1)怎么样避免道德上的对错完全依赖于大脑状态的问题!如果道德上的正确与错误完全依赖于我们大脑的主观状态。因此,如果我们的情感变了,这是否意味着道德上的正确与错误也因此改变了。小时候我并不喜欢吃香菜,但我现在喜欢吃了。这是对香菜的情感的变化,以前不爱吃香菜叶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但如果我以前觉得说谎(杀人)是正确的,但现在认为说谎(杀人)是不正确的,那么我一定会觉得以前的道德判断是错误的,而不单单是一种情感的变化。(2)怎样解决人们之间的道德分歧!持同一种价值观的人们之间可以产生真实的道德分歧,但这种分歧只不过是事关事实问题的分歧,人们可以用论证解决他们之间的分歧,然而在采用不同价值观的人们之间,当涉及到纯价值问题时,只能求助于谩骂!“费雷格—吉奇”问题,界定道德情感的问题,等等。

篇(6)

中图分类号:G63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2)06-0214-01

考试与评价,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和教学管理的重要手段。《国务院办公厅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决定》和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文件中,强调建立促进教师和学生发展的评价体系,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功能,注重发挥评价的诊断、激励和发展,促进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能力的作用,实现老师与学生的共同发展[1]。

1.何谓发展性评价

前苏联伟大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只评价学习的最终成果,而忽视学生的勤奋、努力程度,这是不公平。不能把评价变成威胁人的东西,任何时侯评价都不可变为贬低个性的手段。”

发展性教学评价以多元智能理论、成功智力理论和建构主义等理论为基础,是形成的、多元的、互动的、发展的、动情的[1]。相比传统的、单纯的考试手段,学生发展性评价对学生的学习评价要求更高,评价的目的是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它也是教师反思和改进教学的有力手段,从而实现全体学生的发展,以及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在传统的地理教学中我们可能重结果多于重过程,缺少对学生学习的全过程的发掘,导致学生思考问题的方法的匮乏,同时有意无意压缩了学生对新知识学习的思维过程,而过于侧重知识目标的落实,比如让学生去重点背诵“标准答案”。

2.实施地理学科实施学生发展性评价的必要性

2.1 实施学生发展性评价是教学改革深化与实践发展的客观需要,是对现行评价制度的改革与完善。它是实施新课程、新课标的要求,教育改革的大势所趋。地理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贯彻“对生活中有用的地理” 和“生活中的地理”的新课标理念也需要进行有效的发展性评价。发展性课堂教学评价关注教师在教学中是否能根据学生和本地实际状况突破“文本”的规定性,真正要求我们做到因材施教,教学不只是教“文本”,更注重学生的“体验”和“生成”[2]。

2.2 广州市学业质量抽测的有机组成部分之一。全市性中小学学生学业质量抽测包括水平性评价的抽测和发展性评价的抽检两种。一是考查学科学习目标到达度的抽测,由市统一命题,测试后要进行全面的质量分析,指出取得的成绩和进步、存在的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改进建议。二是属于过程性的发展性评价专项抽检,例如实验操作、表现性评价、研究性学习档案抽检等[3]。学生学业质量监控不同于"统考",而是对学生学业质量的全面、科学的管理,更加关注重在过程的发展性评价。以促进学生学业发展为目的的发展性评价,则主要由学校负责实施,区和市负责指导和抽查。

3.如何结合我校学生实际实施学习发展性评价

初中地理应力图建立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差异发展和主体发展为根本目的的学生评价理念和评价体系。通过实施学生学习性评价,实现三个目标:立足过程评价,全面关爱学生长;关注个体差异,激发学生内在动机,及时反馈信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4]。

3.1 树立评价新理念:评价新理念如下:①评价目标多元化;②评价方式多样化;③评价主体多元化;④结果与过程并重[3]。

3.2 目前存在问题

3.2.1 学生重视程度不够,总体素质欠佳。地理学业水平测试中的学业考查成绩包括三部分:纸笔测试成绩、非纸笔成绩、日常学业成绩。以我校参加广州市2011年学业水平测试成绩和实际考核情况为例,评卷方式为南沙区通过集中、流水作业方式网上阅卷统改。现选择一个中等程度的班统计数据说明:该班人数50 人,难度统计:全卷简答题难度0.57 ,综合题三道,难度分别为0.60 ,0.55,0.58 。均稍低于试卷设计难度0.6。

3.2.2 班容量较大,教师难以兼顾全面。后进生面广,个别学生持无所谓态度,参与程度较低。比如2011年学业水平测试中非纸笔成绩30分,有个别学生得分居然还不到10分。全级参加考核学生708人,考核成绩为D等、E等学生共计163人,占全级学生比重23.02%,高于南沙区比重14.8%。

3.2.3 教师的素质、观念还需进一步提升,方法要进一步改进。要彻底改变原有的传统教学观念,让教学过程成为教师与学生共同创造适合其个性发展需要的教育过程。教师不仅会教授课本上的内容和知识点,还要找到教学的生长点、学会设计问题情境引发学生生成新的问题,并且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改变自己的教学思路,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3.3 实施发展性评价的措施。结合地理学科特点,突出过程性评价,逐步形成了评价内容多元化和评价方法多样化的评价体系,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发展水平和基础知识进行综合评价[6]。加强地理教学课堂中教学三维目标的落实。

参考文献

[1] 发展性教学评价。[EB/OL]..2012-03-19。

[2] 张素霞.地理教学中发展性课堂评价[J].才智,2009(30)。

[3] 本刊评论员.对广州市实施学生学业质量监测问题的思考。[EB/OL].. 2012-03-19

篇(7)

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任务历史地落到了青少年身上,如何更好地实施这一战略目标,学校应进行可持续发展的教育。高中阶段的教育是基础教育,承担着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任务。在高中地理有限的课时内,我们不应只限于传授给学生传统的地理知识,而应该从学生的认识规律出发,培养学生现代意识,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2 可持续发展的教育重点

可持续发展的教育是以培养可持续发展的人为中心任务。它更加有效地符合人的学习认知规律,符合人的思维发展规律,提高人的素质,增加人力资源含量;可持续发展的根本特征在于以人的持续发展为核心,以培养可持续发展的环境观、资源观及相应的实践能力为主要目标,最终追求人的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教育承接了传统教育的优势和功能,更注重教育的社会功能的体现和完善。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的重点体现在:

2.1 学会认知,追求科学的精神。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人类社会的知识含量达到目前丰富的程度,并仍以爆炸的速度在迅速增加和发展,传统的未成年期的教育已不再能满足个体一生发展的需要,新的事物需要学习者在实践中具有很强的自我学习的认知能力,而它绝不局限在未成年人的学习兴趣,学会认知是个体发展必须的能力,是教育重点。对科学精神的追求,是完善认知的必须能力,也是教育的重点。对科学精神的追求,是完善已知能力的重要途径,将对个体客观认知世界产生积极的影响。

2.2 学会做事,具有强烈的责任感。认知的目的还在于实现其掌握社会实践的能力,学会做事就是可持续发展的教育对个体实践能力的要求。

2.3 学会和谐共处。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的核心任务是培养受教育者的持续发展观。而持续发展观的重要特征在于和谐共处。它既要受教育者学会人与人的和谐共处,又要学会人与社会、人与环境的和谐共处,这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2.4 学会生存。可持续发展是全世界人民共同的目标,但由于世界各地区发展的不平衡、分配的不平衡将在很长的时期内存在,由此引起的竞争和压力也将持续存在,学会生存对我国受教育者来说是必须的,也是长期的。

3 在地理教学中渗透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做法

3.1 开展多种形式的第二课堂教育。要想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意识,光靠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应让学生走出课堂,去寻找更多的在课堂上学不到、看不到、听不到的地理信息。笔者在第二课堂活动设计可持续发展的问题时,让学生思考,查找相关资料,进行讨论,或办地理小报,相互学习交流,直接参加到活动中,结合课堂所讲授的内容,效果很好。

3.1 开展主题不同的讲座,如《中国21世纪议程》《地球的一天》《中国沿海地区21世纪的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原则》《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等等。

3.2 开展乡土调查,寻求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3.3 提供实例,撰写小论文,完善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思想。

3.4 组织学生收听收视有关可持续发展的电视、广播,了解世界发展的现状,联系本国、本地区实际情况让学生分析得失成败,从而使学生增加可持续发展的感性认识,也提高学生的应用分析问题的能力。

在诸多活动中体验“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在活动中增长了学生才干。

篇(8)

其次,要给教师提供展示自己的平台。人的素质与才智不尽相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弱点,但又都有自身的长处。学校管理者应该人尽其才,扬其长,避其短,让每个教师都能有展示自己的机会与空间。让每个教师都能有机会享受成功的喜悦,这样的平台应该建立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可以是主业中的公开课、研究课,以及教研沙龙中的主讲者,或者是科研讲座上的中心发言人;也可以是副业中的书法、歌咏、朗诵、演讲、球技等活动的参与者与竞技者。在这样的平台上,教师的专业可以在互学互助中得到延伸,特长可以在相互欣赏与交流中得到提高。我们经常说,优秀学生是夸出来的,其实,优秀的教师也常常是在赞誉中获得信心,得到鼓励的。另外,教师在展示自己的过程中,其实也是在向学生展示个人魅力,有魅力的教师,总是比有威信的教师更受学生的爱戴与欢迎。让每一个教师都有施展才华的用武之地,教师就能比翼齐飞。

二、探索教师发展的有效途径

第一,要让教师感受职业的乐趣。教师职业可以满足个人的表现欲、支配欲、权威欲、成功欲,还能和学生交朋友,保持童心,教师在丰富学生精神世界的同时也在不断地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如果教师能把教书育人当作一件快乐的事情来对待,那么他的精神境界就达到了一定的高度,于是他将自觉地把有无穷无尽智慧和力量贡献给伟大的教育事业。

第二,引领教师的专业发展。学校管理者要引领教师做好校本研修,即学校层面实施的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与解决实践中的问题有机统一的活动。其特点是以校为本,问题来源于实践,以问题为载体的研究活动是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最有效途径,踏踏实实搞好校本教研活动是每一位学校管理者应该高度重视的问题。

在研究中工作。研究是为了更科学、更有效地工作,教育工作的特点决定了教师的工作必须在研究中进行,用智慧启迪学生的智慧,用人格和教育的艺术去塑造学生美好的心灵。教育是一项带有缺陷的艺术,怎样使我们的工作少有缺陷,这就是需要我们研究的问题、解决的问题。

在反思中成长。教师成长的最好途径是自己培养自己,即养成反思的习惯。反思是对自己的行为进行批判性的思考。人若只看到自己的长处,只会使自己坚持已有的做法,不能改进;人若能看到自己的短处,便会使自己加速进步。教师若能在反思中发现自己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他应该能主动想办法去克服它。

第三,把教师变成“学校人”。学校管理的最好方式是文化管理。管理者要用心经营学校文化,形成一种氛围,让每位教师融入其中。文化是一种精神,是一种氛围,是引导人、激励人、鼓舞人的一种动力,是凝聚人心、鼓舞斗志、催人奋进的一面旗帜。文化是一种非强制性的教育手段。学校文化是学校群体成员,在教育教学和管理实践中逐渐积累,共同创造生成的价值观、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是对全体师生的态度、思维及活动方式具有规范作用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我们是教育工作者,教师是挚爱,这种爱越无私,越是深厚;教育是思想,这种思想越是现实,越是智慧;教育是信仰,信仰越坚定,越有力;教育是追求,追求越执著,越有成果。教师若能在关注自己成长的同时,能主动关心学校的发展,那么这所学校就将大有希望了。

第四,努力激发教师的工作活力。如果教师工作能自始至终充满活力,那他就能保持昂扬的斗志、旺盛的精力、敢于创新的魄力,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去,不断完善自己,发展自己。反之,如果教师工作缺乏活力、缺乏主动性,那么整个学校工作就将死气沉沉,更谈不上发展了。

三、建立激励教师发展的长效机制

学校管理者在管理过程中,如何应用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广大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是一项艰巨而又复杂的工作,也是促进教师发展的一种无形力量。

1.情感激励。“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三分管理七分情”。因此,管理者要注重情感投入,尊重教师人格,倾听教师心声,关心教师疾苦,端平“一碗水”,与广大教师心心相印,同舟共济,群策群力。工作中要注意以情动人、以诚感人、以信取人,最大限度地把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充分激发出来,挖掘他们的潜能,使他们积极工作,发挥他们的才能。

2.目标激励。做任何事,没有目标就会迷失方向。目标是人们要达到的预期结果。所以学校管理者要将大家所期待的未来愿景制定成近景目标、中景目标和远景目标。目标的制定要让教师参与,让教师认识到自身在集体中的作用、价值。增强主人翁的责任感,朝着既定的目标次第前进、次第提高。

篇(9)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33-170-01

一、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可持续发展意识的目的分析

现今,我国的教育方式已经有传统的应试教育转为素质教育,初中的地理教学中也充分发挥了思想、地理、实用、时代以及趣味性,体现其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作为当前人类发展的思想、战略,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内涵对地理教学的变革有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也给素质教育提出了新的发展要求。在地理教学中,教师应教学生树立正确的可持续发展观,包括树立正确的资源关、人口关以及环境关。要明确人类的发展其实就是人口、环境、资源以及社会和经济的协调发展。这也是符合当代公民的基本条件。为此,我们在初中地理教学中,不断渗透可持续发展教育,并以此作为素质教育的基础。让学生充分理解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思想、观念。这也是教师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首要责任。

二、可持续发展教育

可持续发展中三大要素就是人口、资源环境,资源的分布决定着人口的分布、规模,人们不合理利用资源有造成了环境问题的原因。其中基础是资源问题,核心是人口问题。

1、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首先了解资源分为再生资源和非再生资源两大类,在地理教学中,让学生有资源危机意识针对可再生资源合理利用。如水资源和土资源,但是在进行资源开发时引起一些污染或是开发过度的问题,我们必须加以注意,节约使用,同时开发一些新能源(太阳能、风能等)。

2、人口可持续发展

现今,全球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就人口的问题,早在2012年底世界人口就已超过了63亿。人口在不断地增长,但是自然资源却是有限的,这使得资源消耗过渡造成生态环境失去平衡。比如过度伐木、围海造田等。这些情况都明确指出一个问题,只有真正的控制好人类自身的增长,才能够更好的保护环境、资源得到长期利用。

3、环境可持续发展

人类主要在自然环境条件下才能得到生存和发展,同时人类必须给与自然环境尊重,并对其进行合理的开发。如今,人们对自然环境恣意的开发、破坏生态平衡,甚至引起全球的问题,比如全球极端气候、温室效应等,又比如我国黄土高原的沙尘暴天气、蒙古草原的荒漠化等,这些情况的发生都是因为我们过渡开采资源造成的,所以我们必须认真看待资源的保护、开发,不能只顾眼前的利益,同时也要考虑长远的发展。

4、可持续发展的含义

所谓可持续发展,即在满足当代人需要的基础上,不损害后代的利益,并保证符合其需要的能力发展。由此可以说明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是平等的,其主要体现在两大方面的平等。首先,当代人间的相互平等,包括国与国、人与人之间都应该享受同等的发展权利,互相尊重。其次,当代人与后代人之间的平等,我们在进行开发资源是也要考虑到子孙后代的利益,禁止过度开采伤害到后代们的生存和发展的权利。

三、如何实现初中地理教学中可持续发展意识的培养

1、将可持续发展教育渗透在地理教学中

在地理教学中,我们如何让学生系统的认识可持续性发展,作为教师要从客观的角度系统的讲解人地关系,以丰富的地理知识和学生的生活实际有机结合增加可信度,明确地理知识的重要性。只有学生真正做到这一点,有机结合地理知识和生活实际才能树立真正的可持续发展观。所以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分析教材中的可持续发展内容,将其渗透到地理教学中。与此同时培养孩子的自主学习意识,通过课堂教学强化孩子对可持续发展意识的培养。

2、将可持续发展教育渗透到课外活动中

在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意识时,教师不可以单一的靠课堂上的教学,我们也可以结合开放式地理教学方法的课外活动,共同树立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观。我们可以通过走出课堂以实际行动展开可持续发展教育。比如征文比赛、专题讲座、辩论赛等加强学生的互动交流,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使命感。

3、将可持续发展意识的培养渗透到日常生活中

通过可持续发展教育来改变学生在日常生活环境中的行为习惯就是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目的。所以,对学生可持续发展一时的培养,不能只是针对于书本、课堂和学校,也要注重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渗透可持续发展教育。

综上所述,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可持续发展意识至关重要,这对学生的未来工作、发展的影响十分重大,在这样的新形势下,可持续发展教育也是我们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前提条件,所以,做好可持续发展教育工作,是初中地理老师的重要任务。

参考文献:

[1] 马银霞.浅谈初中地理教学中新观念的培养[J].文科教学探索,2007(12).

篇(10)

    地理教学要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和21世纪议程作出自己的贡献,教育学生理解、接受可持续发展战略的 思想,自觉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为实施21世纪议程作好准备。具体要求是:①正确理解满足现在需要和满足未 来几代人需要的关系,树立立足当代面向未来,为人民、为子孙后代造福的观念。②正确理解根除贫困与满足 广大人民需要的关系,增强扶贫和人类平等发展的观念,自觉支持建立富国支援穷国和发达地区支援不发达地 区的伙伴关系。③正确理解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树立发展与环境互补和对环境负责的观念,作自 觉的环境卫士。④了解21世纪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任务、策略和行动,增强参与实施观念和历史使命感 ,自觉作好实施21世纪议程的知识、思想和参与能力的准备。

    二

    环境与发展的战略思想变革,必然引起地理教学内容与方法的变革。因为可持续发展战略思想,对地理环境和经济发展提出来许多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看待地理事实,把发展环境与持续发展积极联系 ,解决环境问题、有害性生产问题、贫困问题,调动全体人民(包括青少年)参与持续发展战略和21世纪议程 ,都提高到战略高度,作为策略和行动的重点,传统的、现行的地理教学内容和方法,都是很不适应的,显得 陈旧滞后。不认真对待,实行变革,就难以完成地理教学的历史使命,甚至失去了它存在的价值。转变发展战 略向持续发展过渡是一个长期过程,但教学是培养人的,有它的超前性,必须早开始变革,为实施可持续发展 战略早作准备。当前地理教学变革要突出以下两个方面:

上一篇: 体能训练的误区 下一篇: 国家政治安全的重要性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