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发展的核心汇总十篇

时间:2023-12-20 15:10:25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经济发展的核心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经济发展的核心

篇(1)

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省委副书记、省长赵克志考察金阳新区时要求,“要在思路、气魄、大手笔、新思维这些方面进一步深化,要有更高的起点,朝更高的目标迈进”。现在,正值国家实施第二轮西部大开发和编制“十二五”规划的关键时期,金阳新区将着重从三个方面入手,着力培育贵州经济的核心增长极。

以城市规划为突破,全面提升城市管理水平。按照“创新思维、抓纲铸魂、打造特色”和“融入国际化、实现现代化、体现人文化、突出生态化”的理念,全面完成《金阳新区198平方公里战略发展规划》、《金阳新区198平方公里城乡一体化规划》等20余个总体规划或专项规划的编制,切实营造生态型、园林式、数字化的现代化新区,纵深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以投资促进为推动,全力促进开发建设进程。正确认识投资拉动对金阳新区实现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的极端重要性,千方百计增加投入。自2001年以来,全区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已超过500亿元,今年1至8月固定资产投资突破100亿元。今后,我们要一如继往地把招商引资作为经济工作的生命线,加大基础设施、重点项目的投入力度。

以打造“五城”为抓手,全速构建生态经济新区。立足区情变化特征,以加速发展、加快转型为主基调,以后发赶超为总战略,将城市管理、关注民生、培育产业、维护稳定等工作统筹发展大局,远谋近施,重点突破,以“五城”共托新金阳。即,围绕贵广快速铁路、贵阳市域快速铁路、贵阳轻轨1号试验段建设以及贵阳客车站搬迁等机遇,打造交通枢纽之城;依托奥体中心及十二滩体育公园的开发建设,打造体育文化之城;借助贵阳国际会议展览中心举办国际国内大型会议和展览优势,不断完善一批五星级酒店配套,打造会展经济之城;积极引进贵阳电视文化传媒集团、大唐电力、黔桂电力等一批企业总部,发展总部产业,打造总部服务之城;依托良好的生态优势和现代化城市布局,在引进苏宁电器、居然之家、沃美电影城等大型文化购物企业的基础上,完善城市配套,打造生态宜居之城。

篇(2)

1.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原因

1.1片面注重经济发展带来的环境问题

在国民经济中,只关注经济的发展,忽略了经济的发展给环境带来的影响,我国的经济发展依赖煤、铁、石油的支撑,这些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给环境带来了影响。我国的发展对环境的影响首先体现在对于大气的污染,这也是全世界共同面临的困难,全球温室效应日趋显著,导致海平面的上升,全球极端天气的发生率不断增加。雾霾天气令城市生活的居民不胜其烦,雾霾的出现很大程度上就是由于经济发展过程中不重视发展给环境带来的影响。雾霾不仅影响了人们的出行,也对人们的健康造成了伤害。同时,传统的发展方式也完成了土地污染和水污染。工业废渣不经处理直接排放在土地上,对土地造成了不可逆转的损害,这样的损害导致这些土地在很长的时间内无法进行农业生产,这些土地也无法满足居民住宅建造的土地要求。工业废水不经处理排放导致了水污染,工厂为了更加隐蔽地排放污水,往往将污水排放到河流湖泊的深处,这样的做法导致了当发现水污染时,对其的治理变得尤为困难。

1.2经济的发展过分地依赖资源的消耗

部分城市的兴起是由于煤、铁、石油资源的开发,这样的城市兴起的速度很快,经济可以得到迅速发展,但这样的发展往往导致了城市的经济结构单一,在煤、铁、石油消耗以后,城市很难持续自身的发展。美国“汽车城”底特律的衰落的原因就是经济的发展过分地依赖自身的钢铁和煤炭,导致经济结构过于依赖汽车产业,当经济环境较差,汽车需求量低时,底特律的经济很难获得增长。这样的单一经济城市或者过分注重工业经济的城市在我国也存在,这样单一经济的城市在煤炭、钢铁等资源消耗完之后,很难维持自身的发展,由于我国具有大量外出务工人员的国情,导致我国过度依赖资源的城市的人口在资源消耗完后急剧减少,城市的发展陷入困境。

2.D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核心内容

2.1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应对经济新常态

我国经过多年的发展,工业生产能力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市场由原来的卖方市场变为现在的买方市场,供给大于需求,商品的价格有下落的趋势。近些年全球经济低迷,经济回暖形势不明朗。我们需要应对经济的新常态,在供大于求的市场下,城市的经济支柱产业应该往第二、第三产业倾斜,结合其他城市自身的实际情况,探索城市自身的发展优势。在经济新常态下我国劳动力成本的增加,煤炭、钢铁、石油等资源的成本也在增加,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应将单一经济向多元经济转变。

2.2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立足现状

进入全球市场后,我国经济获得了高速的发展。为了工厂生产出的产品质量更高,更具有竞争力,我们需要进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在进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过程中要立足于我国的国情,不可以盲目照搬西方的模式。我国经济中对于廉价劳动力的依赖仍然存在,这在改革升级时要照顾到这些人的权益,对产业结构升级后这些人的安排要合理。对于产业结构升级后落后产能的处理要具体情况具体处理,不可以盲目地全部淘汰,以保证淘汰落后产能时工厂工人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改革产业结构的过程中要循序渐进,改革一步到位是不现实的,基于现在的情况,在满足工厂发展规律的情况下,鼓励企业积极进行产业升级,使用新技术,做到节能减排。在进行产业结构的升级过程中需要加强相关技术人员的培养,对于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要进行一定的调控,确保产业结构升级后有工厂生产可以有足够的专业毕业生进入,保证工厂可以在产业结构升级后可以生产出高质量和数量的产品。

3.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实践路径

3.1树立经济绿色发展的观念

只有树立经济绿色发展的观念,才能够转变不计环境成本的传统发展方式。绿色经济发展的概念是1989年由皮尔斯提出的,其核心概念是保证经济发展的同时,最大限度的维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我国传统的经济发展观念单纯强调经济的高速发展,忽视了对于环境的保护,“先发展,再治理”的发展模式显然不能适应现在科学发展的需要。同时,在我国经济形势发生改变后,这样的传统经济观念也阻碍了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实现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就应该树立经济绿色发展的观念,结合改革开放,不断创新,不能单纯地强调经济发展的高速性,还应该保证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和稳定性。重视对科技人员,教育人员的培养,发展经济的同时保重资源可以得到有效的使用。同时,还应该保证剩余的资源可以保证后续科技发展的需要,通过行业研讨会等方式,聚集企业关于绿色经济的看法和新的措施,加大绿色经济发展的观念的宣传,努力实现经济的绿色发展。

绿色经济发展模式要求经济的发展减少资源的无效使用。我国开采并使用的部分煤炭并不适合工业生产,不符合开采条件的煤炭流入市场后,不能满足相应工业生产的需要,对工业生产有阻碍作用。同时,不符合开采条件的煤炭使用后也会较普通煤炭对大气产生更多的污染。绿色经济基于实现资源的有效使用,减少无效资源的使用。在全球化经济加强的现在,加之“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有效使用全球的资源进行国民经济建设成为降低生产成本的方式。使用世界资源进行国民经济建设也可以降低对品质较差的资源的使用,保证工业生产的质量,保证我国工业生产出的产品具有更优秀的竞争力。

绿色经济重视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在经济发展中有着突出的作用。三次科技革命充分印证了科技对于生产力的促进作用,绿色经济需要依赖新科技的发展。重视科学技术,降低产业生产的耗能,实现产业生产设备的升级换代。加强新科技研发与工厂的合作,帮助科研所获得充足的实验数据,促进科技的发展,增长工厂对于资源的利用率。鼓励新型处理污染设备的研发,并鼓励企业将其盈利中的部分开发新生产技术,体高工厂生产能力和生产质量,增加工厂生产出的产品的技术价值。通过科技的进步,鼓励企业掌握相应行业的核心科技,核心科技的掌握可以帮助企业提升自身的竞争力,在国内外市场竞争中占据主动。

绿色经济要求企业进行产业结构升级,发展节能环保企业。国家应该鼓励节能环保企业的发展,对于新技术要有较大的包容力,促进企业对资源进行清洁高效的使用。节能环保的方式众多,可以通过技术改良实现节能减排,可以鼓励企业使用环保能源,对于企业内部的冬季供暖可以使用集中供暖降低化石燃料的使用。对于企业产生的工业废水、废气、废渣等工业废料可以与专业的处理公司结合,最大化地对工业废料进行再使用,降低工业废料对于环境的污染。对于工业生产的特殊废料,需要进行处理后再进行相应的运输。改良企业生产管理规定,增加企业生产的管理效率,降低企业管理的消耗。

3.2单一经济模式向多元经济转变

将单一经济发展模式向多元经济转变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如果要实现单一经济向多元经济转变,就应进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基于市场的需求就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将经济产品提升质量,增强企业产品的竞争性作为产业优化升级的重点。推进工业4.0的同时鼓励新兴产业的发展,加强简政放权的力度。对于实体产业的鼓励力度要大于对于虚拟产业的鼓励,保证经济发展的稳定运行。对于传统的产业,使用淘汰落后产能和技术改进结合的方式进行产业改革升级。对于新兴信息产业,应给予一定的自由度,基于信息产业尝试的空间,同时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将新兴的信息产业的发展规范在法律的框架里。

增强城乡经济的合作,充分发挥城市产业集中的优势和农村原料成本低的优势,将两者结合降低经济发展的成本,同时以城市带动农村的发展,避免城市发展再次呈现传统的“摊大饼”发展模式,努力实现“卫星城”建设。在我国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各地的区位优势,实现资源的合理分配,保证资源可以得到有效的使用。同时,鼓励市场发挥资源的再分配作用,实现资源被高效的使用。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避免城市发展模式的单一化,对于城市的支柱产业要进行有效的优化升级,保证支柱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例合理,同时努力增加城市二、三产业的发展,增加城市自身的特色,提倡城市通过举办各种赛事来增加城市的特色,努力发展城市自身的文化底蕴。增加城市的魅力,吸引国内外游客,发展城市的旅游服务业。

3.3推进供给侧改革

供给侧改革可以调整产业的结构,实现生产要素的最优化配置,从而保证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数量。通过供给侧结构的改革提高供给的质量,调整结构,对资源进行更加合理的配置,改正原来资源要素配置的扭曲情况。增加供给的有效性,保证供给侧可以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以促进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的发展。在进行供给侧结构的过程中保证产业生产可以开源节流,促进政府调控与市场相结合的原则,现政府高效运行与民间活力的增加。优化配置结构,保证消费成为生产力,实现公平交易。在进行市场发展时,要关注民间资本的涌入。对于民间的资本,一方面要鼓励民间的资本进入市场,另一方面要对民间进入市场的资本进行有效调控,确保大部分的民间资本可以进入到实体产业中,少部分进入虚拟经济中,以此保证民间资本的使用风险较低。

对于市场上运行资本的公司,既要给予相应的自由,又要进行有效的监管,规范公司在资本市场上合法的募集资金。对于企业在资本市场上资金的流动进行一定的监控,确保资本市场运行的风险在可控的氛围内,确保国民经济的稳定运行。加强市场对资源分配的调节作用,使用价格杠杆时要慎重,要确保使用价格杠杆可以有效地促进市场的繁荣,增加企业可以高效率的使用资源要素。

结语

受世界经济的冲击,我国经济的发展受到一定的影响,同时我国过去粗放式的经济发展方式以难以适应我国大体量经济发展的需要。我们需要进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过程中,要立足于我国现在的国情。无论是进行产业结构升级还是进行绿色经济的发展,都要充分发挥科学技术的作用。

产业结构转变升级要实现经济的绿色发展,在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开拓新能源技术,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提高自身生产的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为企业走出国门,实现国际品牌提供基础。对于国内民间资本使用要立足于低风险的基本原则。我国进行经济产业结构改革的过程中要保证离岗工人的权益,也要保证新入职的人员的权益。要鼓励企业在经济改革的过程中发挥自主创新的作用,并加大对企业自主创新的支持力度,为企业进行自主创新营造良好的环境。企业自身也应该拓展自身发展空间,形成独特的企业文化。在经济改革中,要努力发挥各个群体的积极性,努力实现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发展战略;区域经济;核心竞争力

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识码:A

在区域核心竞争力系统中,区域发展战略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性核心竞争力。区域发展战略是一定时期内区域经济发展中带有全局性、长远性和根本性的重大决策。区域发展战略的策划是根据区域特点,通过制定一系列规划和产业发展战略来组合并激活区域要素,使各要素处于良性互动的均衡状态,并形成“集聚效应”,不断吸纳人才和技术等要素,使区域的“边际竞争力”不断提高。这是区域能够持续发展,保持核心竞争力的基本前提。

一、发展战略是培育区域竞争优势的关键环节

区域核心竞争力由两个基本要素组成: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比较优势和资源有关,由区域优势资源构成,强调的是一个地区的特色。一个地区的特色和优势可以是:区位优势,自然资源优势,社会资源优势,混合资源优势。这些特色和优势或是天然禀赋,或是历史发展的长期积累。比较优势主要是提供了有利的资源,赋予核心竞争力以独特性,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基础。竞争优势和资源利用有关,是指在竞争中相比于竞争对手更强的能力与素质。麦克尔·波特的定义是:一国或地区产业创新和升级的能力,即该国或地区获得生产力高水平及持续提高生产力的能力。竞争优势强调的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内生能力,特别是创新力。相对于比较优势,其在核心竞争力中地位也更重要。比较优势是一种潜在优势,有利的资源不一定就能形成核心竞争力,只有通过区域发展战略才能最终转化为竞争优势。如图1所示。

区域比较优势只是一种潜在的优势,要使这种潜在的优势真正转化为现实的竞争优势,关键是要制定正确的发展战略,培育、创造并维持其竞争优势,以保证区域产业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能保持长久的优势地位。

二、发展战略是区域优势产业持续发展的保证

区域竞争力是地区内所有产业竞争力的集。如果用AC代表区域竞争力, AIC代表区域产业竞争力,地区竞争力和产业竞争力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以下公式表述:

AC={AIC1;AIC2;AIC3;……}

区域竞争力最终由该地区产业竞争力决定。从某种意义上说,区域经济不过是产业经济的空间表现,区域经济发展最终都要落实在地区产业经济活动上。无论是地区经济增长率提速、综合经济实力增强,还是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很大程度上都取决于地区产业能力的强弱。培育一个地区的产业竞争力,就在于寻求该地区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并以此作为优势产业重点发展,营造产业竞争优势,形成核心竞争力,获取竞争收益。

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和实践也证明,一个国家和地区要不断提升经济竞争力,关键在于不断提升其产业竞争力。一个地区的产业发展能力强不强,对于能否稳步提升其核心竞争力,实现区域经济的适度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能力以该地区众多产业发展能力的集合为基础,地区之间的经济竞争本质上表现为地区产业发展能力之间的竞争。竞争优势的大小是由其在竞争中所处的地位决定的。一般地说,在竞争中所处的地位可以分为5种不同的情形:支配地位;优势地位;有利地位;维持地位;劣势地位。如果一个地区有某一产业在国内市场竞争中处于优势或有利地位,甚至是支配地位,那么该产业在全国就具有较大的竞争优势,在发展战略中就是优先发展、重点发展的产业,并维持其竞争优势。如云南的烟草行业就是一个在全国具有较大竞争优势的行业,云南地区的发展战略就是要保证烟草行业的优先和持续发展,从而形成区域核心竞争力。

因此区域发展战略的目的就是通过扶植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主业突出、核心能力强的龙头产业,培植市场开拓能力强、营销网络健全、具有品牌效应的标志性产业,形成区域核心竞争,最终带动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

三、发展战略推动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

在区域经济竞争中,区域的产业结构越符合区际比较优势,越容易建立起竞争优势。区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缩影,不可能在各个产业都具有比较优势,也不可能在所有领域都具有竞争优势。区域发展战略具有调整区域产业结构,使其竞争力得以充分发挥的作用。

一是培育主导产业作用。区域产业结构由主导产业、辅助产业和基础设施三个部分组成。其中,主导产业是区域产业结构的核心,它决定着区域经济的发展方向、性质、速度和规模,并体现出某一区域在全国劳动地域分工中的地位。区域主导产业在某种程度上引导着区域产业结构。主导产业的主导性在于,一方面,可以通过产业系统的前向、后向、旁侧关联带动相关产业(辅助产业、基础产业)发展。另一方面,可以利用区域优势资源,形成优势产业部门和龙头企业,生产出名、优、特、新拳头产品,创造出相对丰厚的利税,增加区域参与经济竞争的实力和谈判回旋余地。从区域产业结构的动态过程看,根据产业链式发展规律,区域主导产业对其他相关产业表现出强烈的链式连锁反应,要求或促进辅助产业和基础设施的发展,形成多种产业相互配套的生产体系。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以产业发展战略为核心,产业发展战略的实质就是将区域产业发展序列按区域比较优势禀赋状态进行安排,根据区域的功能定位来选择主导产业,集中资源,重点发展,最终形成有核心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二是发挥特色产业作用。即使特色转化为地区经济。发展战略就是要根据资源和条件开展相应的经济活动,使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利用区域特色资源,包括独具特色的自然资源条件、蕴孕精深的历史文化遗存、独具创新力的人力资源,将之适当组合,发展成特色产业,并生产出特色商品。这种特色产业及其特色产品,能造就“特色壁垒”,产生特色竞争力。

篇(4)

一、中国经济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趋势所面临的问题

目前,我国产业结构失衡状况较为严重。制造业中,传统制造业比例偏大,现代制造业比例偏小;资源型产业中技术含量较高的产品比例较低,普通、过剩产品比例偏高;再如服务业比例偏低、农业和基础产业抗风险能力较低等问题,都反映出我国的产业结构处于失衡状态,其突出表现就是生产能力的短缺和过剩并存,且日益严重。

那么,为什么我国的产业结构会出现失衡问题主要源于三个原因:

首先,是垄断。

事实上,产业结构合理的特征是资本可以在产业之间顺畅流动。但是,目前我国产业间壁垒很高,利润越高的产业存在的垄断越严重,导致资本不可能在产业之间顺畅流动。

其次,是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缺乏核心技术。

很多民营企业有一定的资金实力,也愿意投资,但是缺乏核心技术的支持。这反映出我国技术创新体系的缺失,而由此导致的核心技术的缺失,使得产业结构调整无法顺利进行。

目前,最关键的问题是我国缺乏核心技术的推动者。近年来,我国屡屡爆出国有企业的地王,却鲜有推动核心技术的领导企业;虽然我国出现很多技术创新的民营企业,但在核心技术创新方面很少。而且,民营企业的成长刚刚经历30多年,在企业资金积累方面很难支撑需要长期投入的核心技术研发体系;此外,科研机构、研究院所也都处于经费短缺的状况,很难做到核心技术领域的研发和创新,这些都使得我国产业结构失衡状况愈加严重。

再次,是结构调整中的利益机制失衡。

结构调整中的利益机制是指结构调整背后存在有利益机制,一旦企业生产成本大于利润投入时,企业将不会进行投资,这种机制决定了结构调整的方向。这种利益机制在我国目前是失衡的状况,即很多企业明明知道亏损还是会继续投资,主要表现为国有企业投资行为不受利益驱动。

二、高职教育发展要求

(一)坚持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面向可持续发展,要遵循“发展需要驱动”规则,即根据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确定专业设置,根据社会岗位(群)对人才素质的要求确定和调整教学内容;从强调我能做什么、能培养出什么样的人才,转变为强调需要我做什么、需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突出强调培养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和创业能力、学习能力,使教育、培训、就业等工作融为一体,并将职业教育确定为终身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紧密结合地方经济和社会需求,走特色发展之路

一是职业特色。体现为学生具有职业岗位群所需职业道德和职业能力,尤其是职业核心能力。

二是行业特色。体现为保持为行业服务的优势;将行业的有关专业办成品牌专业,从而使学校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抢占到有利位置,并对品牌专业进行相关实用技术研究、产品开发、成果孵化,使之产生直接的经济效益;在专业建设上,体现行业特色。

三是专业特色。学校所开设专业,应以市场为导向,以社会需求为准则,充分发挥地方资源优势和特色人才培养优势,积极探寻市场,发现市场,把供需链条紧紧连接在一起,在本省同层次院校相同专业中,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强、人强我特,形成品牌、形成特色。

(三)加强合作,走集团化发展之路

充分发挥高等职业院校各自的特长,优势互补,进行校校合作。以现有的师资、设备为平台,实现资源共享;以项目为载体,开展多方位的科研合作、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以网络视频会议和实地考察交流活动形式,积极寻求在高级应用性人才培养方面的合作点,建立合作互动机制,实现互利双赢。

建立院校与企业合作培养人才机制,实行“订单”教育与培训的新模式。学校应增强服务意识,积极满足企业需要;企业依托学校进行新职工的培养和在职职工的培训提高,与院校签订人才培养培训合同,优先录用合作院校的毕业生,并积极参与院校的教育与培训活动,在根据市场需求确定培养目标、人才规格、知识技能结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学习成果评估等方面发挥先导作用。

(四)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走内涵发展之路

1.构建开放的高等职业教育体系

在人才培养模式上,体现当地的社会、经济、文化特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办学。可选择以企业为本位的模式,按岗位要求组织教学;可选择以学校为本位,由高等职业院校独立组织教学;可实行“双元制”模式,由学校和企业合作制定教学计划,使企业训练与接受学校教育相结合。

在管理模式上,吸引社会名流、专家、学者和企业参与高职院校的管理,充分发挥政府、企业、集团、个人多方投资高职教育的积极性;在管理方式上,实行职业教育资格标准的国家介入与行业监督并行,提高教育教学的技术含量;在学籍管理和教学管理制度上,推行学分制等更加灵活的学籍管理、教学组织和教学管理制度,实行分层教学、分专业方向教学和分阶段教育。

在办学架构上,横向扩展自身架构,包括培养目标和内部办学形式的多样性,如一校多制,允许不同培养目标在一个学校内并存等,形成中高等职业教育竞相争艳的多元化局面。

2.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注重专业建设。专业建设是高职院校长期的、根本性的战略任务,对提高教育质量至关重要。根据我国加入WTO的新形势,紧紧围绕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迫切需要,在专业设置和调整上,按照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的要求,集中力量,发挥优势,培育特色,以增强专业的针对性和实用性。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做到以下几点:

(1)抓“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2)教学设施是提高教育质量的物质基础;(3)总结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4)创设文明的校园、树立优良的校风。

(五)坚持两年制学制改革,走制度创新之路

篇(5)

公路管理属于公共事业管理的一部分,高效科学的公路管理是确保城市公路交通顺畅的保障。在社会经济大发展背景下,我国公路管理应该加强现代化建设,适应经济发展需求。

一、我国公路经济管理存在的机遇和挑战

经济管理现代化就是公路管理在经济管理过程中结合信息化时代特征,坚持市场经济主导,对传统公路经济管理进行更新换代,让公路经济管理跟得上现代经济社会。经济管理现代化给我国公路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适应竞争更加激烈的现代化经济环境,我国公路就必须重视经济管理现代化,正确分析公路管理在发展中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1.我国公路管理面临的发展机遇分析

详细来说,我国公路管理面临的发展机遇主要包括:第一,市场经济全球化为我国公路管理发展提供了新的增长点。我国经济结构在市场经济全球化进程中更为生动向世界展示自己的魅力,随时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我国经济发展与世界其他国家经济交流逐渐增多,我国公路管理获得的生业机会也在持续性增加,为公路管理发展提供了新的增长点。

第二,先进的信息技术为我国公路管理发展提供了先进的经济管理思想。我国公路在经济管理中借助于先进的信息技术,获得了大量西方发达国家的先进经济管理信息,帮助我国公路自身经济管理完善奠定了基础。另外一方面,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以市场经济为主导,公路经济管理机制自然离不开市场经济的经验,所以公路在经济管理中需要不断总结归纳已经成形的现代化经济管理经验,促进公路经济管理效率提升。

2.我国公路管理发展面临的挑战分析

我国公路经济管理在全球化经济、信息化时代背景下有着非常难得的发展机遇,但是同样也面临着挑战,详细来说主要包括:第一,我国公路经济管理现代化程度不高,虽然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取得了长期发展,但是并没有改变我国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国情,我国公路发展程度还相对比较落后,在进行公路经济管理方面与西方发达国家还有一定差距,因此需要不断提升公路现代化经济管理水平,实现整体性发展。

第二,我国公路经济管理过程中还存在一些复杂的问题。越来越多的国际大企业融入我国,先进的经济管理经验必然会给我国公路带来很大的挑战,在一定程度上会导致我国公路管理更新换代。因此我国公路应该在经济管理现代化进程中充分重视对经济管理中存在的复杂问题进行总结,归纳出公路经济管理未来发展趋势,从而促进公路管理持续健康发展。

二、经济管理现代化和经济管理发展的新趋势分析

本文从管理思想和管理组织两个角度分析公路经济管理现代化和经济管理发展的新趋势。

1.管理思想的现代化和经济管理发展新趋势

现代化在不同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内容和解释,管理思想现代化就是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管理思想现代化也是经济管理的基础,详细来说主要包括:

(1)从科学管理向人本管理发展

科学管理与传统经验管理相比存在着一定优越性,但是随着环境的改变,科学管理也暴露了很多非人性化矛盾,这样就需要公路管理发挥创造性劳动。上个世纪80年代公路管理文化理论提出了以人为中心的管理理论,成为公路管理的最新发展理论,主要内容在于通过研究人的心理、生理等来激励员工的行为动机,带动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在公路管理领域,以上这种思想就是人本管理理论,是管理者为了达到自己的组织目标,以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为根本来从事各项管理活动。

随着现代科技革命的发展,价值观、创造性等人为因素在公路管理中凸显出了自身的重要性,使管理以物为中心向以人为中心转变,人力资源也成为21世纪最为重要的资源,人力资源开发力度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人本主义思想也被广泛传播,目前人本管理理论已经成为公路管理思想的核心价值取向。

(2)经济管理的重点从硬件管理向软件管理发展

公路经济管理的内部对象也会从以人为中心向以知识为中心转变,这也是由于知识时代的产物。根据知识经济理论可知,知识是公路管理发展的重要资源,创新是公路管理的核心和主旋律,所以公路管理再造是一场管理革命,公路管理实现更大发展就必须加强知识和技能学习,从硬件管理向软件管理发展,更为注重公路管理发展战略、资源、测量分析改进等内容。另外一方面,公路管理在经济管理中还需要坚持以问题为导向,主动查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以精益管理理念为核心,实现公路经济管理卓越发展。我国公路管理实现卓越管理还有一定差距,重要原因就在于还没有完全实现从硬件管理向软件管理的转变,公路管理发展战略、规等还没有成为公路管理发展的核心,公路管理还没有深入到各个细节进行查漏补缺,导致公路管理中仍然存在很多缺陷,所以应该主动查找问题,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提出改进的有效对策。

(3)经济管理从生产者导向和技术导向向顾客导向发展

公路管理实现卓越管理发展就必须坚持顾客导向,以顾客需求为中心开展技术研发、产品制造等,详细来说主要包括:首先是从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形成消费者为主导的市场经济,由消费者需求决定市场走向。其次是环境对管理发挥着重要作用,重视环境变化,准备把握环境的变化趋势,这样才能够抓住环境带来的机遇。再次是市场化进程对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比如全方位、新观念等,导致公路管理水平不断提高。最后是管理技术的发展,随着互联网技术的突飞猛进,如何利用网络技术带来公路发展的更好机遇也成为管理者面临的重要问题。

2.管理组织的现代化和经济管理发展新趋势

管理组织现代化就是公路经济管理应该适应现代化大生产的需求,能够在组织方面保证管理的效率,是经济管理现代化的组织保证。管理组织现代化促进经济管理向民主化和高效化方向发展,详细来说主要包括:

(1)组织结构扁平化

我国公路管理传统组织结构呈现金字塔型,命令自上而下,权威是管理的基础,维护权威是重要的管理原则,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之间界限比较明确,二者是智慧和服从的关系,这一组织结构限制了个人的能力学和积极性发挥。随着知识重要性的提出,人才成为公路管理发展的基础,所以必须让员工参与到管理中,充分发挥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样就需要建立自我管理的网络组织,让员工在这一结构中成为自我控制的知识型人才。公路管理员工在这一组织结构中将信息和技术相结合,具备敏捷的应变能力,也有着较强的团队合作精神,会由于管理层次的减少而呈现扁平状,管理也不是生产的基本动力,员工才是公路管理发展的真正原动力,管理层次在这一新型组织中必然会减少。

(2)管理方式民主化和决策重心下移

组织结构扁平化会导致决策重心下移,管理方式也更为民主。决策重心下移就是充分吸收广大员工的意见,让他们成为公路管理决策的重要力量,同时能够使广大员工感受到自己主人公的精神,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自然能够得到发挥。管理方式民主化就是不再将上级领导的指示作为不可变更的规划,而是加强上级与下级之间的互动,加强员工和领导之间信息、资源的交流,坚持以员工为本,集思广益,共同促进公路管理发展,营造良好的公路管理文化。

(3)团队协作的普及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社会分工更为鲜明,团队协作也更加普及,分权化趋势也会带来团队协作的进一步发展,将团队协作精神上升为团队整体激励,减少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之间的区分,更加强调团队的自我组织、自我管理,随着任务的变化而任意组合,保证每个成员都能够在团队中发挥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自己的知识和技能在团队变化中也能够得到传播和共享。随着团队协作的开展,公路管理组织结构也不再固定不变,而是各个部门人员之间相互交换,生产、研发、销售等部门成员共同配合、协作,共同发挥自己的作用,实现公路管理效率最大化。

参考文献:

[1]杨晓冬.经济管理现代化和经济管理发展新趋势探析[J].青年文学家,2012,17:276.

[2]刘彦文.经济管理现代化发展趋势概述[J].中国市场,2014,29:84-85.

篇(6)

1我国林业经济发展所面对的不良条件

这些不良条件主要表现在:第一,林业经济的发展受自然环境约束强,由于生态污染环境的严重存在,导致我国的森林资源不断地退化。这种退化成为了我国林业经济在可持续发展道路上最大的阻碍。第二,现代科学技术对于林业经济发展的扶持力度有待加强。我国林业经济起步晚,整体投入偏弱的现状直接导致了我国林业经济管理的技术含量低,林业资源运用不充分合理。同时,林业基础设施建设以及相关的社会化服务功能的相对落后也无法为我国林业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有效的保护。

2对林业经济创新管理的建构

林业可持续发展依赖于人类对林业资源可持续开发与利用。林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涉及资源、环境、经济、市场等方面,因此,要确立资源多功能利用的林业发展道路,建设山川秀美的生态文明社会,就要转变我国林业经济的管理模式,改变以往靠资源吃饭的林业经济管理模式进而全面协调地考虑生态和谐、生物多样、产业合理和市场优化型的林业经济管理模式。以此,推动我国林业经济长期持久地走在科学发展道路上。为此,林业经济的管理要在以下方面进行创新。1)对于林业生态环境要加强保护。首先,要完善和执行环境保护法以确保林业经济管理能够实现有法可依。其次,加强林业环保的检测并对重要的林业资源给予经常性的监管。尤其对于那些能够给林业经济发展造成影响的污染源和火灾要及时地进行排查和清理,防止事故发生。在此基础上还要加强林业经济税收的征缴,以此促使对林业损失的尽快恢复。2)加强林业经济产业优化。林业经济的管理和发展不能靠单一结构进行,而是要以多样化的林业结构来实现。这就客观上促使了相关林业附加产业要快速发展来配合林业经济的整体发展。例如,积极建立种苗的试验基地以及出口创汇基地,大力推广可以适合祖国各地种植的林业品种。从我国林业经济管理长期发展目标来看,对于林业相关产品进行深度加工将是未来我国林业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支柱点。而林业产品的深度加工则需要先进的技术支持,这就要求政府积极地整合现有的林业资源以形成具有核心技术的规模产业来提升林业产业化水平。在此基础上,积极推动规模化的林企走出国内,面向国际,大力地发展林业经济的进出口贸易以此带动本国林业产品的在国际上的竞争力。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一是为林业经济发展配套的各类服务业,包括科技、信息、咨询、金融、交通通讯、运输、生产资料和市场建设等;二是发展休闲林业和生态旅游业,创建生态文明。3)转变林业经济管理方式,加强林业科技管理创新。林业经济的发展要始终坚持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原则,推动生产规范标准化的实现以期提升生态环境的改善。林业企业要突破现有生产化程度低的现有状况,就要以林业领头企业为中心带领地方经济农户进行生产,以此形成产业化组织,由粗放型生产向集约型生产转化。同时,要不断地鼓励和引导着科技生态型林业的发展,拓宽林业增效途径。

3林业经济管理的创新形式

1)重视林业管理知识的创新。在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知识的巨大生产力和创造性特质被突显得极为重要,所以,知识所衍生出来的高附加值逐渐成为重要的战略经营资源,而这就使得知识的开发和管理上升为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此可见,在我国林业经济发展趋势上,林业经济管理的成败直接同林业经济的发展命运密切相关。这点就时刻要求林业经济的管理者们要适时地改变着自我的管理理念,不断提升自我学习力度以拓展视野;同时,通过优秀管理人才的引进和运用为管理创新提供一个坚实的基础。2)重视人力资源管理的创新。伴随着社会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林业经济在管理领域逐渐意识到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率的重要性。这就迫使林业经济不断调整人力资源管理方式,使其从传统化下以人事管理为主体的管理模式转化为以培训、利用和开发人力资源管理为主体。而这一转变则要求林业经济管理始终站在可持续发展的高度上去挖掘和提升企业人员对于自我能够的不断认识和掌控,并且能够有效地将理论知识转化为现实的创新效益,而这一提升客观上促进了人力资源利用成长为林业经济的新增长点。人力资源的合理有效运用还要以专业化的人才作为基础。因为林业现代化建设在相当大程度上是由人才资源素质的开发来决定的,而切实培养和林业现代化要求相适应的高素质劳动者以及专门型人才,从而发挥我国巨大的人力资源优势,是关乎我国新世纪林业经济发展的全局。林业经济要努力建立适应市场化竞争力的职业化经济管理人才队伍,这支队伍要充分发挥高技术科技人才的知识生产力的作用,加大对人才培养机制方面的资金投入和政策支持,将管理人员的学习和培训常态化并将最新的知识和技能及时地传授给全体员工以此来提升人员的整体素质,将林业知识理论转化为巨大的现实生产力。3)提升文化创新在管理创新中的地位。林业经济的发展是全方位的发展,不仅要带来经济效益,还要体现出林业独有的个性并符合时代的发展要求。所以,林业文化的创新也就成为了林业经济管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林业文化的先进性动力就是要在发挥人才优势的基础上,制定林业企业的长期发展战略并实施程序化的管理。这样就可以理顺企业内部的管理程序,达到以制度制约而非人制约,进而提高林业经济的凝聚力。

4结语

林业经济的发展趋势要想全面实现我国林业经济的协调科学发展,就必须充分地认识我国林业经济的发展趋势:我国林业经济的发展必须要同世界林业经济的发展保持一致。目前,我国林业经济已经进入到了战略转变阶段,主要表现为从过去的木材生产为主转变成了生态建设为主,从过去的天然林转变成了人工林,从过去的毁林开荒转变成了退耕还林,从无偿使用转变成为有偿使用,从部门性林业转变成为全社会性林业。这就从客观上为林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客观发展趋势。同时,也使得林业经济发展以科学、全面的管理作为前提条件成为了我国林业经济发展的共识。所以,我国的林业经济发展已经不单单只是经济速度的发展,更多的内涵应是在有效维护国家林业资源和生态环境完整下的绿色林业经济发展。在这一要求下,为加快林业经济的发展就要加强林业生态体系的研究力度,形成一整套的林业经济会计核算体系,不断地提高我国林业经济国际化模式的发展,从本质上为林业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思路和能量。

作者:于丽娟 单位:内蒙古呼伦贝尔牙克石市国营林场

篇(7)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5)02-0067-03

军民融合式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是指以科技成分高、军民关联性强的高新技术产业群为核心,以技术创新、投资布局、资源共享、人才流动等系统为主体,以完善配套的政策法规体系为保障的全新军民融合产业发展模式。从经济学角度来看,军民融合是需求融合、技术融合而产生的产业融合,体现了产业间分工到产业内分工的动态过程,推进了国民经济与国防经济、国家开支与经济增长的良性互动。

一、军民融合、国防开支与经济增长

国防开支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一直被称为“黄油”和“大炮”。用于经济增长的稀缺资源转移到军事项目,会产生的负面拖累效应;相反,先进的军事科技研发与应用对经济部门的辐射,会产生正面溢出效应。2012年下半年,国务院下发《“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列为一项重要的战略任务。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明显的军民通用的特点,它既是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和先导产业,也为国防军队建设提供关键的工业基础。因此,军民融合式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将推进国防开支与经济增长产生以下互动。

1.军民融合式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十二五”时期发展的主线,是推动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关系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局。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根本的是要靠科技的力量,最关键的是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战略基点,着力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大力增强集成创新能力和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提升知识、技术转移和规模化生产能力,积极构建完整的创新体系和现代产业体系。通过自主创新带动产业升级,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国家将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经济发展新引擎,是因为它是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具有产业知识技术密集、资源能耗低、发展潜力大、综合效益好、辐射能力强等特点,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而战略性新兴具有明显的军民通用的特点,也决定了它既是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和先导产业,又为国防军队建设提供关键的工业基础。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军民融合发展,将进一步打破传统军民分割现状,加速传统国防科技工业与民用科技工业调整、优化、升级,培养整个国家军民一体的工业创新体系,必将加快国家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2.军民融合式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有利于转变战斗力生成模式、实现科技强军与创新型国家有机统一。从战斗力生成模式演变的历史规律看,往往先是科技创新引发武器装备革命,然后才有作战方式的根本性变革。武器装备是构成战斗力的重要因素,建立和完善军民融合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体系,必将解开制约战斗力生成的瓶颈。然而,装备科技的含量越高,所需的科研经费越高,研制周期越长,因此,以高新技术为代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军民融合必将解决信息化条件下战斗力生成模式转变的难题。其一,降低军事武器装备研发风险与成本。国防采办部门购买民用产品和服务直接或间接改造使用于军事部门,有利于降低研发成本,缩短开发时间,减少工装和设备费用,并减少政府的监督费用。其次,降低武器装备的全寿命周期费用。军民融合可以扩大利用民品市场上现成的备用零部件,并增强潜在维修部门之间的竞争,从而减少军事武器装备的使用和维修费用。再次,缩短国防采办周期,减少采办费用。购买民用产品和服务,将会缩短采办周期,加快和平时期采办速度,并可以使战时的国防装备动员更加容易开展。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民用高新技术企业成为国民经济的骨干力量,军民融合式自主创新的战略潜力日益显现。拓宽以 “融合”促 “转变”的途径,应树立融合共享的新理念,以民用科技的新优势提升战斗力生成的技术基础,以融合促进的新手段破解制约转变的深层次障碍,以融合领域的新拓展促进新型战斗力建设。一方面,要重视对于关键技术自主创新。围绕战斗力生成模式转变,集中力量重点攻克急需的关键技术,特别是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另一方面,应完善面对社会的军品科研生产准入与退出制度,为非公有企业进入军工领域创造法律环境和政策环境,真正用最优质的资源和军民共用的经济技术研制升级武器装备,在重要装备建设上取得重大突破。例如,我国正着力构建以应用卫星为主要平台的天基信息系统,促进了军用和民用领域的通信、导航、全球定位等相关技术的突破与发展。因此,把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军民融合式发展作为加快转变战斗力生成模式的重要途径,符合信息化条件下战争和军事活动规律,也有利于实现科技强军与创新型国家有机统一。

3.军民融合式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有利于提高国防经济整体效益、统筹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对于世界各主要国家一直是一个非常重要而又难以解决的大问题,甚至有前苏联解决不好而导致国家解体的例子。我国的国防建设在一个比较长的时期内将仍然是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样一个特定条件下进行。受国家经济实力所限,军费供需矛盾突出的问题不可能在短期内根本解决。我们不能同发达国家比国防投入,出路就是必须走出一条经费投入比较少而效益比较高,充分发挥国防经济整体效益的新路子。随着现代科技特别是高新技术的迅猛发展,国防经济与社会经济、军事技术与民用技术的界限变得越来越模糊,在核心和本质上更加中性和普适,高新技术在军用和民用上出现了趋同发展趋势。这种趋势有利于减少交易成本,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军事效益和社会效益。特别是在新材料、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等领域,军用需求和民用需求难分伯仲,战略性新兴产业这种自身技术特点,为军民两个领域实现资源共享、达到“一份投入、两份产出”提供了更大的可能。一方面,从投入角度来看,技术的军民通用性能够吸引军地双方优质的科技资源投入其中,减少发展过程中资源投入不足的问题;另一方面,从产出角度来看,技术的军民通用性使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减少其发展需求不确定的风险。战略性新兴产业军民融合式发展是“面向两类需求、依托两种资源、服务两个市场”的现实需要,即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要面向民用和军用两类需求,依托民用资源和国防资源,服务民用和军用两个市场。新兴产业的军民融合最大程度上解决黄油大炮的矛盾,减少国防建设对经济建设“挤出效应”,提高国防建设对经济建设的“溢出”效果,有利于提高国防经济整体效益,加快形成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稳定机制。

二、战略性新兴产业组织视角下军民融合理论基础

(一)军民技术两用性

美国学者埃姆斯和罗森伯格1997年指出,传统工业经济发展过程中,产业间最早的融合表现为技术的融合。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军民融合亦是如此。技术创新在军民产业之间的扩散导致了军民技术融合,形成军民两用技术,技术融合导致军民产业之间技术性进入壁垒逐渐消失,使军民产业形成了共同的技术基础,并使产业间的技术边界趋于模糊,最终导致军民产业融合产生。技术创新与进步改变了原有军民产品或服务的技术路线,因而改变了原来的生产成本,从而为军民融合提供了动力。技术融合是指各产业通过引进、学习新技术,对本产业的技术进行改造,并促使其与自己原有的技术相融合,创造出新工艺和开发出新产品。如数字技术与卫星定位技术相融合,开发出精确制导技术等。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在航天技术及信息技术等高技术领域开展的技术融合越来越多。随着民技术的开发和地方民用高新技术的迅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军民融合的发展及其产业化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就。我国己经建立起了比较强大的、与世界接轨的军民两用技术基础。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开辟了一批军民产业融合发展应用的重点领域。包括现代航空技术领域、商用火箭与卫星应用领域、核能和平应用领域、新型船舶与海洋工程领域、现代运载及特种车辆技术领域、电子与信息领域、环境与减灾技术领域、光机电一体化领域、新型能源与节能技术领域、特种化工与民爆技术领域、医药与生物工程领域、材料与制造技术领域等。目前,这些领域的发展对促进我国战略性产业发展和国民经济产业升级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

2.积累了一大批具有发展潜力和产业化前景的军民两用技术成果。从近十年来的统计数据看,国防科技工业系统与民用部门开发的民和民转军的科技成果各自有上万项,主要包括:全数字化产品设计与制造集成系统、先进的数控机床及开放式数控系统、无人驾驶飞行器、高性能船舶制造、显示器件制造、虚拟现实装置、毫米波通讯装备、无线接入技术及数据通信用网络系统设备、数字移动通信装备产品、空中管制系统和智能交通系统、新材料技术、膜技术、同位素与辐射技术、精细化工产品以及环保设备及产品等。军用、民用技术成果转化应用,并占据了技术发展的制高点,这对于提高我国的整体科技水平和增强综合国力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军工领域向民用领域大量转移军民两用技术,如伪装技术、高精度制导技术、军用材料技术等,这些技术也逐渐扩散运用到民用领域,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尤其是我国中西部地区,很多省市(如陕西、四川、贵州和重庆)都是依靠军工科技为基础来发展经济,而且其军工系统产值在全省或地区的工业总产值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

3.发展了一批以军工技术为背景的高科技园区。自2009年起,工业和信息化部依托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创建工作,积极开展国家级军民结合产业基地的培育和认定,推动军民结合产业集聚化、规模化发展。截至2012年,已在陕西、湖北、湖南、四川、贵州、内蒙古、北京、上海、甘肃等地,分4批认定和挂牌了24个国家级军民结合产业基地。随着工作的深入开展,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主导的基地布局更为合理,示范带动效应明显。目前我国国防科技工业已经形成了具有相当规模和较高技术水平的军工产业体系。在航天、航空、核、兵器等行业都建立和拥有了自己的产业领域和主体技术群,在武器装备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各自的技术特色和优势。以合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例。其成立于1991年,是国务院首批批准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近年来,合肥高新区着力整合优势资源,创新体制机制,集聚产业人才,在军民结合产业发展上抢占先机,初步形成了产业链条和特色鲜明的军民结合产业集群。2012年3月,被工业和信息化部批准认定为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军民结合)。2011年,全区实现工业总产值751.1亿元,实现规模上工业增加值192亿元。

(二)技术标准的通用性

我国目前的军用标准,虽然是随着经济发展、技术进步在不断地改进,有的基础性设施已经跟地方技术标准统一,但总体上还跟不上地方经济发展的步伐,没有和地方技术标准有机统一起来。而战略性新兴产业中一些产品,并没有国内或国际通用的标准和规范,也制约着军工产品的国际接轨和出口,这种标准和规范的阻隔,不仅直接影响着高新技术在武器装备建设上的应用,而且也成了排斥民用高新技术资源进入军品市场的“门槛”,从而造成军民两种高新技术优势资源不能及时、有效、有序地为国防科研和武器装备现代化服务,直接阻碍了军民产业技术、生产上的融合。军民通用的技术标准,有利于顺畅军民融合的发展路径。

自2006年,国家出台一系列鼓励军民两用技术相互转化的规章制度以来,如《国防科技工业民技术发开》、《关于加强国防科技资源共享的指导意见》等为国防工业兼顾民生、民用企业服务国防提供了良好的宏观环境。近年来,伴随着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高新技术军民技术标准的通用性建设成效明显。为了拓宽军民技术信息沟通渠道,推动军用技术向民用转移,工业与信息化部在大量通用性强、具有市场潜力的军用技术中,筛选出一批适用成果,编制并了2009年、2011年和2012年、2013年四期《目录》,使更多的民用企业了解军用技术,促进技术转移和项目对接。前两期《目录》在推广后取得了良好的转化效果,其成果转化率达31%,已转化应用的51个项目合同金额总值高达8亿元。在2012度《目录》,结合国家工业转型升级、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需要,考虑到军用技术相对于民用技术的比较优势,《目录》主要征集新材料、先进制造工艺及装备、微电子与电子信息、节能减排、新能源与高效动力等5个领域中适于向民用转化的军用技术成果。最终共征集军工企事业单位、部属研究所和高校,以及教育部、中科院、中物院和军队科研系统共计184家单位的753项成果。从总的情况看,这些成果的技术水平和成熟度较高,军民通用性较强。在征集到的成果中,根据技术水平、成熟度、市场需求、转化效益等要素评价指标体系,委托从事军用科技成果推广转化的专业机构对700多项成果进行初审,并进一步按领域组织行业专家进行定量与定性结合的二次评审,最终确定98家单位的185项技术成果入选2012度《目录》。

(三)资产的通用性

首先,所谓资产专用性,是在不牺牲生产价值的前提下,资产可用于不同用途和由不同使用者利用的程度。具体来说,专用性资产是为支撑某种交易而进行的耐久性投资,它一旦确定投资到某一领域,就会锁定在一种形态上,若再转为它用就会贬值。一种资产是不是专用性资产,主要看该资产是不是属于用途可变的资产,只有用途不变的资产才具有专用性质。在军民融合的概念中,应该存在:资产通用性,是指至少不牺牲现有生产价值的条件下,一项资产可以与其他资产替换使用或者结合使用的程度。替换使用指一项资产可以直接去完成另一项资产的生产任务,而不会带来额外的价值损失;结合使用则指该资产通过与另外的资产有机重组,产生新的资产,新资产创造的价值,至少不低于原来资产的价值。无论哪种情况,转为它用不能使资产减值,否则,即便资产能够转为其他用途,也不等于该资产具有通用性。对于一个产业,如果该产业的资产体系能够与其他产业的资产体系替换使用或结合使用,则称该产业的资产体系具有资产通用性,替换使用或结合使用的程度越高,则通用性越强。对于资产的军民通用性有以下三点需要特别强调。

1.与新制度经济学所描述的资产专用性一样,资产的军民通用性不是指资产的具体数量或规模,而是从资产的内容、结构和特性等方面来说的。

篇(8)

资源问题,对一个国家和民族来说,始终是个重大的战略问题。自20世纪中叶以来,随着世界科技革命的迅猛发展,人类社会战略资源的重点发生了重大转变,人才资源作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资源,已经引起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提出“大力开发人力资源”的战略思想,首次将人才强国思想提到了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为此,充分认识人才资源是人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核心资源,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思想,对我们当前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人才资源作为核心资源是当代人类社会变革的主要标志

人类社会发展生产力离不开三种资源:一是自然资源和其他物质资源;二是已经获得的科学技术成果;三是能够开发、利用和创造前两种资源的科学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即人才资源。在传统的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人类发展生产力主要依赖自然资源和其他物质资源。世界科技革命的发展,使人类社会发生了深刻的变革,人类开始进入以科学技术为主体、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为主要特征的信息社会。工业社会到信息社会的变革,科学技术在社会各个领域空前广泛的应用,不仅促使社会生产力产生了巨大飞跃,而且引起了世界格局的深刻变化。世界各国经济学家普遍认为,最终决定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速度的不是物质资本和物资资源,而是拥有较高文化和技术素质的人才资源;经济的发展也不再是主要依赖于廉价的劳动力,而主要依赖于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人才资源。正像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舒尔茨所说的那样,在信息社会中,“空间、能源和耕地并不能决定人类的前途,人类的前途将由人类的才智的进化来决定。”这也就是说,信息社会的到来,使人类社会发展所依赖的战略资源重点,由自然资源和其他物质资源转向人才资源。与人才资源相比,物质资本、土地、机器等传统资源要素的有效性正在相对减弱,人才资源已经成为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加快经济发展,增强综合国力,推动社会进步的决定性因素,成为国际社会公认的未来经济持续增长的核心资源。

二、人才资源作为核心资源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真正动力

二战后,世界经济发展的实践证明,提高国民素质,开发人才资源,是一些国家和地区经济迅速崛起的重要原因。二战中的战败国日本和西德在经济上的迅速崛起,英、法等遭受战争严重破坏的西欧国家很快恢复元气并实现了经济的腾飞,菲律宾、韩国以及我国台湾省等一些国家和地区经济的飞速发展,都不在于其自然资源和物质资源的丰饶,而主要是他们极其重视人才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并拥有雄厚的人才资源。日本作为自然资源比较贫乏的国家,在经济实力上能够仅次于世界经济强国之首的美国,其奥秘就在于它是世界上最重视教育和人才资源开发的国家之一,并拥有更多的受过良好教育的劳动力,拥有雄厚的掌握新知识、新技术的人才资源。据有关资料统计,经济增长中的科技含量美国为70%,日本为65%,中国不足30%。世界各国的发展情况表明,人才富足且能够充分发挥作用,国家的科学技术发展就快,经济增长中的科技含量就高,社会生产力就能够迅速发展,即使是自然资源贫乏的国家,也能够成为世界上的经济大国;相反,如果人才资源匮乏且不能充分发挥人才的作用,那么,无论你的自然资源多么丰富,生产力的发展也不会很快,而且还要时时处处受到经济强国的控制。

三、人才资源作为核心资源是当今世界各国综合国力竞争的实质

当代世界各国的竞争,是以经济实力为核心的综合国力的竞争。综合国力强弱的关键是科学技术,科学技术的载体是科技人才。大量的历史事实表明,一个人力资源素质差、人才资源匮乏的国家在国际上是没有竞争力的。因此,开发人才资源,拥有充足的人才,也就成为世界各国竞争的焦点。

二战后特别是进入90年代以来,科学技术发展所引起的产业和产品结构的深刻变化,使人才短缺成为世界发展中国家包括发达国家面临的严峻挑战。为了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世界各国纷纷采取对策,把人才资源开发作为一项基本国策和战略措施来抓。许多国家把人才资本的积累和结构的优化,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联系起来,努力解决人均人才资本存量少或人才资本积累速度慢的问题,以期增强国家经济的竞争实力和企业生产的发展动力,摆脱经济停滞的窘境,实现经济持续增长。一些发达国家为了在国际竞争中保持领先地位,不仅大幅度增加教育投资,积极培养年轻的科技人才和管理人才,而且凭借雄厚的经济实力和优越的科技环境,千方百计甚至不择手段地吸引和争夺外国的优秀人才。他们的主要策略有五个方面:

一是通过立法吸引外国人才。如,美国的新移民法明确规定,“具有专长者可以优先移民”,只要是著名学者、高级人才和有某种专长的科技人才,可以不考虑国籍、资历和年龄,一律允许优先入境,并且每年留出近3万个移民名额用于引进外国高级人才。日本也在新的出入国境管理修正案中规定,为“具有专门知识和技术”的外国科技人才和劳工在日本就业提供机会,并严禁本国企业雇用一般性的外国劳动力。

二是乘人之危抢夺人才。二战结束后,美军采取了强制性手段,从德国带走了数千名科学家。前苏联解体之后,美国和日本捷足先登,从独联体挖走了9万名专家,仅高级核专家美国就挖走了2000名。

三是花费重金收买人才。美、日、法、德等国,都采取高薪聘请和提高科研经费等办法收买人才,截至1992年底,仅英国航空界就有数千名设计师和高级工程师被美国用重金买走。

篇(9)

中图分类号 F5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5006(2009)08―0017―07

一、问题的提出及国内外研究进展

旅游学研究始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意大利、德国、瑞士和奥地利等国家的旅游学者在旅游研究中做出了许多开创性工作。马里奥蒂(Mariotti)1927年首次从经济学角度对旅游现象作了系统的剖析和论证,但至今旅游研究依然众说纷纭,甚至有些学者认为旅游理论不是一个独立的学科。吴必虎等学者通过对国际旅游学界权威学术刊物《旅游研究纪事》(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在1973―2003年间的《主题词索引》(subjeet Index)进行了统计研究,发现“对旅游学理论……的研究已有相当的论著,但还不够成熟、不够完善。尤其是旅游学基础理论,在很多问题上,譬如本文正在考察的旅游学科体系问题,学术界尚未达成共识”。

从国内来看,虽然学术界对旅游学科体系、基本理论框架等方面的研究投入了大量的精力,旅游学理论方面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与其他成熟学科相比,旅游学仍非常年轻。受到我国旅游发展经济利益导向的影响,我国旅游学研究的功利性色彩十分浓厚,旨在解决旅游发展中具体问题的各个领域都取得了比较多的成果,而旅游基础理论方面的研究却非常欠缺,至今在旅游研究对象、旅游学科体系框架等基本问题上都尚未形成共识。

总的说来,我国旅游学科框架方面有代表性的理论有以下几种:

“六要素说”是较有代表性的,即认为旅游学的研究对象是从活动角度界定的“食、宿、行、游、娱、购”六大要素。目前有学者以六要素为核心建立了旅游体系结构,并认为“旅游六要素不仅是旅游产业结构的主体,而且在旅游学科体系中也居于基础性的地位。旅游六要素有自己的概念和原理体系,使旅游学具有应用学科性质”。笔者认为,以“六要素说”来认识旅游业,带有明显的功能导向或者实践导向的色彩。以旅游者的活动为研究的轴线,优点在于有助于建立旅游者导向的旅游发展观念,在旅游规划和开发中,这一观念尤为重要。但仅从旅游者的角度来认识旅游,不可避免地将旅游供给方(包括旅游目的地、旅游企业和政府有关部门)排除在分析框架体系之外,使得分析结果不够完整。同时,以“六要素”理论来分析旅游学科框架也存在相互矛盾之处,如旅游人类学、旅游经济学、旅游社会学、旅游行业管理等方面无法进行分类,使分析结果不够清晰。

另一种影响较大的理论是“三体说”,即将旅游学科框架理解为主体、客体和介体(也称媒体)。有的学者认为,旅游学是以这3个要素为核心,研究旅游活动和旅游业发展规律的科学。在这一点上笔者同意谢彦君的观点,“把旅游的主体、客体和介体定义为旅游学研究对象的核心,太过于一般化,而没有体现旅游现象的特殊性。因为任何人为的行动,乃至任何生命活动,似乎都离不开行为的主体、客体和介体”。另外,“三体说”还存在一个理论上的硬伤,就是关于旅游介体的认识。有些学者认为旅游介体是指旅游客源地和旅游目的地连接起来的旅游交通,但更多的学者认为其是指旅游业。前者虽然也有一定道理,但却失之片面,须知促使旅游活动发生的绝非仅仅是旅游交通,旅游业不仅通过营销刺激了其产生,也通过各个部门的协作使得旅游活动能正常的进行;正是因为旅游业的存在,大众旅游的出现才成为可能。而后者认为旅游介体就是旅游业,产生了一个逻辑上的混乱,即旅游资源的归属问题。在“三体说”中,旅游资源应该作为旅游活动的对象归为旅游客体,但同时,旅游资源以景点景区的形式表现出来又不得不归于旅游介体之下。总之,“三体说”搭建了一种学科体系的框架,对从整体上把握旅游学科体系是有意义的,但也存在着缺陷。

系统论的思想引入到旅游研究之后,立刻成为学者们研究旅游体系的工具。国外学者们出于不同的研究目的,分别从结构一功能的角度、系统的混沌性和复杂性角度,以及空间结构角度提出了各自的旅游系统模型。在国内近年来以吴必虎为代表的系统论的观点受到了广泛的认同,即将旅游活动视为一个开放的复杂系统,旅游系统构架包括四个部分,即客源市场系统、出行系统、目的地系统和支持系统。这一理论从系统论的角度阐述了旅游学研究的范畴及其涉及的范围,尤其是支持和保障系统的提出具有较强的创新性,在用来描述和解释旅游现象是有力的,但在作为旅游学科体系的框架时,则有一个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即旅游学科体系是否存在一个理论核心。如果不存在理论核心,则旅游系统也与前面所述的“三体说”一样,仅可作为旅游学科框架的一种视角,强调对旅游现象的描述,而前瞻性和指导性则不足。

以上仅是旅游学科体系建设中受到较为广泛认可的3种观点。旅游研究的框架虽然经过了30年的构建,至今仍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和看法。各种理论都有其合理之处,但或因不够全面,或因非旅游业所特有,或因重描述轻概括而未能形成旅游学科独特的研究体系框架。

二、认识旅游系统需注意的问题

要认识旅游学科研究体系,需要坚持以下的认识:首先,对理论的探索必须坚持与实践相结合。旅游的学科性质决定了它来源于实践,并将用于指导实践,离开旅游发展的实践空谈理论是没有出路的。对旅游学科研究框架的认识首先来自对旅游发展实践的总结和规律的归纳。另外,从方法论的角度来说,旅游活动是一种社会现象,而社会现象是历史发展的产物,因此“研究旅游现象要放到历史发展的背景中去考察,探索它的起源,借以知道了事物的过去,可以明白它的现在,从而推断它的未来”。这是社会科学研究的普遍方法。

按照旅游发生发展的顺序和相关学科的发展(图1)。可以看出,起初是个体旅游需要的产生,随着旅游人数的增多,旅游逐渐成为一种社会现象,对其形成机制的研究是旅游心理学、旅游人类学的内 但同时又是必然的,这是因为实践的特征和学者自身的因素。首先,“从科学研究的过程上看,实践的地方性、时间性和机会性因素都是在实际上发生作用的。”因此,如果想要为旅游学科建立一种大一统的、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完美体系,是不可能的,实践总是比理论所能抽象和概括得更加丰富多彩。其次,学者自身的因素也导致了目前旅游学基础理论的“战国”现象。因为纷繁复杂的旅游现象在进入不同学者视野的时候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其原有学术背景的影响,学者们带着自己的知识体系去观察和思考旅游现象时都带着主观色彩;另一方面,学者们在思考问题时总会努力地调整自己的研究目标,以便最大限度地利用自己所掌握的资源,不存在完全独立和客观的研究。由于这两个原因的存在,旅游学科研究的路径必然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有的学者利用混沌理论来研究旅游时也得出了相似的结论:“旅游学混沌态包含两层意思,一是指旅游学‘前科学时期’的混沌态,体现了旅游学的不成熟性;二是指由旅游学‘内在随机性’而产生的混沌态,体现了旅游学自身固有的混沌性,它决定了旅游学科的多学科、交叉性和多维度等特点。”

在当前的认知条件下来讨论旅游学科体系的建立,既要看到现存现象的合理性,不能脱离当前的大环境来空谈建立一个排他的、绝对正确的学科体系,又要尊重实践和科研之中的多元化,注意体系的完整性和包容性。和所有的科学研究一样,旅游学科的研究也总是处于某种地方性、阶段性的情境之中,不可能脱离具体的场合而存在。因此,在对旅游体验说继承和思考的基础上,笔者认为,旅游的核心是旅游活动,其中包括旅游者的活动和旅游接待方的活动。旅游体验是其中的一个方面,它和“六要素”一样都是对旅游者活动的描述;旅游活动的其他方面也同样重要,那就是旅游接待方的活动,包括旅游接待地政府、相关旅游企业,旅游接待地社区和当地居民,以及当地自然环境因素,包括旅游地理等一系列内容,后者不仅是旅游活动的对象,也构成了旅游活动发生和发展的舞台。

基于对旅游核心的思考,旅游学科体系的核心也是旅游活动,需要研究的是旅游活动中的人(包括旅游者和旅游接待地区的管理者、居民)、社会、经济、文化以及环境之间的矛盾。旅游活动既是这些矛盾的集中体现,也是这些矛盾的对立统一。

以旅游活动为旅游体系和旅游学科体系的核心,其意义在于以下两点:

首先,对旅游的关注和研究不应仅仅注意其对接待地区方面的作用,旅游经济说之所以不够全面,正在于此;而仅从发生学的角度去关注旅游的产生、发展,将旅游体验作为旅游研究的核心,或者仅关注旅游对接待地的环境影响也同样失之偏颇。旅游学科框架能否建立的关键是要找准对旅游学科研究路径的初始位置,目前的各个学科之间的研究能否融合起来,对这个“初值”的依赖性很大,有时会达到“差之毫厘,失之千里”的程度。而这个“初值”就应该反映出学术界对旅游所涉及的问题的全面关注。

其次,以旅游活动为旅游学科体系的核心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科学发展观体现出社会发展与管理范式的深刻转变。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其实质就是确立了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范式,形成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价值诉求,规约了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制度目标。这与目前旅游发展的需要完全吻合,巴特勒(Buder)认为,理想的可持续旅游是要在3个层面上都达到可持续性,即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环境,而不是单指其中的某一方面,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我们用统筹兼顾的思想去思考旅游学科体系的问题,就必须将旅游者、接待地区社区和居民、旅游环境、旅游经济现象放在同等的位置上去考虑,而只有旅游活动能将它们统一起来。

四、对旅游学科框架的认识

围绕着旅游活动这一核心,借鉴以上提到的“三体说”、“六要素说”和“系统说”,可以就旅游学科体系的构建进行进一步的探索。在上文的讨论中已经明确了旅游活动是旅游所涉及的各种现象和活动的核心,同时也是旅游学科体系框架的核心,由此,可以从发生学的角度来研究旅游活动发生的机制,为进一步得出旅游学科的框架体系做好准备。

图3表示的是旅游活动的发生机制。旅游者方面的旅游活动开始于对信息的需要,之后才是旅游动机的产生、旅游体验的发生和旅游后的反馈。其中,对信息的需要和信息搜索的结果构成了对旅游的推动力。旅游活动的提供方认为旅游活动包括旅游吸引物、旅游设施、旅游服务三大部分,实际上还有旅游市场营销这一部分,由此构成了旅游拉力。旅游推动力和旅游拉力共同组成了旅游动力系统。旅游活动过程包括两个方面,即旅游者方的旅游动机、旅游需要和旅游体验,以及旅游供给方的旅游吸引物、旅游设施、旅游服务。在旅游活动进行之后,旅游者会对本次旅游活动进行评价,这一评价将影响其下一次的旅游动力。同时,旅游活动的进行也会对旅游接待方产生影响,这个影响也会作用于下一次的市场营销活动。这一切活动都离不开支持保障系统。

图3中,旅游接待方的活动实际上包括旅游环境和旅游经济两个部分。旅游环境之中包括旅游资源、资源的规划与开发、旅游地理、气候等因素;而旅游经济则包括旅游活动中的各种经济现象、旅游企业管理、市场营销等内容。

在对旅游活动的发生机制进行研究并由此探索旅游学科体系时,必须认识到旅游学术界正在进行的一种转变,即从注重旅游的经济功能转为重视旅游的社会功能。这也反映了我国政府发展旅游业的动机正在逐步转变为经济和社会双重动机,随着时间的推移,旅游的社会功能必定会大大加强。正如目前欧洲一些国家那样,政府发展旅游业的动机首先是提高社会发展水平,其次才是增加外汇收入、回笼货币、创造就业等经济动机。学者也注意到,“旅游业具有很强的社会事业性质”。另一方面,在和谐发展观的指导下,旅游活动需要实现的不仅是经济功能和社会功能,还有环境功能。由于大众旅游和盲目的旅游开发对环境造成的破坏,对旅游环境的关注和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早已成为学术界,特别是国外学术界研究的热点,但大都仅仅停留在被动的保护上。如何通过旅游开发和经济的发展,积极主动地促进环境的保护,这不仅是在和谐发展观指导下的一个必然的课题,也是旅游学科体系建设中不能回避的问题。通过旅游来促进环境的积极保护,不仅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从实践情况来看,许多宗教或考古建筑之所以从濒临毁坏的境地中被保护起来,更多的是由于旅游的发展,而不是由于它们在当地民众看来所具有的价值。因此,旅游学科体系中环境的这一部分不仅不可或缺,而且应该占到重要的位置。旅游不仅是一种经济现象,也是推动文化遗产和自然保护的社会力量。

根据图3,如果将旅游者和旅游接待地区居民都归为旅游活动中的“人”,并用旅游社会学来进行解释,并且将旅游接待方的活动分为旅游环境和旅游经济两部分,那么在总结旅游学科体系的时候,就 可以概括性地归结为旅游社会学、旅游环境学和旅游经济学3个方面。

如前所述,旅游活动本身就是人、环境、社会、经济等现象和关系的和谐统一,借助谢彦君的思想,学科的核心是矛盾,那么旅游现象中就充满了这三方面的矛盾,旅游者需要的满足和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旅游者期望的满足与旅游业发展的矛盾。这些矛盾贯穿着旅游研究的始终。同时,这3个方面中的每两项之间都存在着矛盾,正是这些矛盾及其表现、发展、变化,才构成了目前多姿多彩的旅游现象和多学科的旅游研究内容,如果摒弃其中一个而将另外两项列为旅游现象中的基本矛盾,则难免失之偏颇。

因此,如图4所示,围绕着旅游现象这一核心,旅游学科体系需要从旅游经济学、旅游环境学和旅游社会学3个角度对这些矛盾的发生机制等进行研究,这就形成了旅游学科体系的三足鼎立模型,这3种学科分别借鉴了较为成熟的经济学、环境学和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和范式,从不同的出发点来研究旅游现象及其规律。在此,笔者将旅游文化学归入旅游社会学之中。

目前旅游研究中出现的各学科的研究方法都可以统一在这个模型之中,如历史、语言、跨文化交际等领域,都可以归于旅游社会学的框架之下;旅游企业管理,包括饭店管理、旅行社管理,可以划为旅游经济学的范畴之内;而旅游资源评价与开发等则可以归人旅游环境学之下。由于3种学科之间存在着交叉和重叠,如旅游消费者行为从传统上来看属于心理学范畴,但现在地理学家也从旅游流的角度进行研究,故其只能用虚线进行分隔。

在这一模型中,旅游活动是旅游学科体系的核心,围绕这一核心,旅游社会学、旅游经济学和旅游环境学3门学科各自承担了不同的功能。旅游社会学着眼于个体的旅游者体验及作为社会行为的旅游现象,是从旅游主体角度进行的研究;旅游经济学侧重于由作为社会现象的旅游活动引致产生的经济现象和关系,即旅游最明显的外在表现,这是从旅游接待地角度进行的研究,这方面的研究最具实用性,对于促进旅游接待地的行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旅游环境学也从旅游接待地的角度出发,侧重于旅游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特别是双方和谐关系的创造,这一角度的研究有助于促进旅游与环境之间的良性互动,实现旅游健康、可持续的发展。

总之,在这一学科体系中,经济、社会和环境3个角度的研究在功能方面互相补充,形成完整的统一体,强调旅游中经济、社会和环境的统一与和谐。

篇(10)

从2004年下半年开始我国信托业步入了相对调整期,信托业的发展处于滞缓和混乱境地。新形势下,经济全球化和WTO给金融业发展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信托业环境也发生了质的变化。改善信托业环境要同时从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着手,把握机遇,健全法制,完善内部治理,加强创新。

一、信托业发展面临的外部环境:机遇和挑战并存

外部环境是影响信托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外部环境的变化给信托企业带来的可能是机遇,也可能是威胁。新形势下,信托企业发展在外部环境作用下可凸显优势,也能显现劣势。

(一)优势

1.国民收入增加,信托财产增多,能够增加信托需求。2003年,国内生产总值135823亿元,增长率为10%;而2004年,国内生产总值达159878亿元,增长率提高到10.1%。与此同时,居民储蓄存款额也在逐年增长。2003年末,城乡居民储蓄存款110695亿元,增长率为17.4%;2004年末,城乡居民储蓄存款达126196亿元,同比增长14%;至2005年末,该数据上升至287200亿元,增幅达18.95%。财富的增加是推动信托业发展的基石,带动了信托产品数量和结构上的变化。据统计,2005年信托公司的集合资金信托业务共推出446个产品,其中投资于基础及公用设施、房地产、金融证券领域的产品数量位居前三甲,极大的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发展。

2.经济结构调整,为金融业发展带来了机遇,也带动了信托业的发展。这种结构调整一方面源于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冲击。我国是贸易大国,其产业结构必须符合全球化趋势,同时必须应对外来竞争作出相应的调整;另一方面则是经济发展本身的需要。经济发展必然带来国内产业结构的调整,其中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信托业做为金融体系的一个重要分支,在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3.资本市场的逐步完善使得信托投资运作更为安全、高效。我国已形成了全国性的证券监管体系,在证监会的严格监管之下,证券中介机构和投资者队伍都在不断壮大。近年来,债券市场和股票市场的发展也相当迅速,可以说,资本市场正在逐步走向成熟。信托投资运作必须具有安全性和流动性,才能确保受益人的利益不受侵害,相对成熟的资本市场为其提供了保障。

4.法律法规不断健全,监管不断加强,为规范信托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武器。首先,“一法两办法”构造了信托制度的基本法律框架。其次,有关企业年金基金、信托投资基金、集合资金信托业务、房地产信托业务管理的通知接连不断,及时有效的处理了信托市场出现的新情况。再次,近年《信托投资公司信息披露管理暂行办法》、《信托业务会计核算办法》、《信托投资公司监管评级体系(草案)》等一些细则的颁布,不仅进一步完善了信托法律制度,而且与国际监管准则接轨,对信托行业乃至整个金融业都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在监管上,提出了“六位一体”的信托监管模式,即:央行监管+信托投资公司自我约束+行业自律+信托当事人监督+中介机构监督+社会各界监督。此外,2005年10月银监会确定了“分类监管”的监管思路,严格依照“公司法人治理结构、资产规模、资产质量、公司盈利能力、服务与创新能力、信息披露体系、风险防范体系”等考核内容来建立评级体系,通过54项指标和对应的不同权重对信托公司的综合素质进行量化考核,实现信托行业的优胜劣汰。

随着法制的不断健全,监管的不断加强,一个规范的信托市场在不久必将出现。

5.竞争与合作加强,有利于提高信托机构的核心竞争力。目前信托业务及类似信托业务主要在五类机构中展开竞争,包括商业银行、证券公司、信托公司、基金公司、保险公司等。同时,业务的竞争区域也从国内扩大到了国外。竞争的加剧有利于信托机构降低成本,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从而增加竞争优势。

信托机构之间以及信托机构与其他金融机构之间的合作也给信托业的发展带来了契机。银行、证券、保险和基金等金融机构不仅被作为信托公司的竞争对手,也成为其重要的合作伙伴。一批代表银信、信信、信保、信证合作的信托产品正在不断出现。

(二)劣势

以上这些环境因素的变化为信托业的发展带来了机遇,但同时信托业的发展也面临着巨大的威胁和挑战,这些可视为信托业发展面临的劣势。

1.由于社会对信托的认同度低,在经济快速发展而竞争激烈的环境下,信托业务开展将更加困难。我国目前的信托法律法规不健全,现有的法律框架无法有效的规范信托业的发展,导致社会公众对信托的认知度低。在竞争如此激烈的新形势下,信托机构要开展业务,保持原有的市场份额将会更加困难。尤其是《商业银行设立基金管理公司试点管理办法》正式颁布后,商业银行可发起设立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直接进入到基金管理这一典型的信托业务领域,这将对中国理财市场上的传统主流机构——信托公司造成直接冲击。

2.在由分业向混业发展的大趋势下,信托监管更加困难。在新形势下,信托机构与保险公司、银行、证券机构等其他金融机构的密切合作不仅是信托机构竞争的需要,也是其自身业务发展的内在要求。由此,信托投资范围将涉及到银行、保险、证券、基金等多个领域,而在我国金融业分业监管的大前提下,在实施信托监管时,很可能会出现政出多门或无人监管的情况,这对监管机构将是一个很大的考验。

3.在资本市场逐步开放的环境下,信托投资风险更大。目前大多数信托凭证只是在信托计划内由受托人回收,因此信托在较大程度上存在流动性风险,即在受托人发生资金周转问题或其他原因时,信托人需要赎回信托凭证时因渠道不畅可能一时难以变现。道德风险在信托风险中也不容忽视,主要表现为将募集从事实业投资的信托资金用于炒股或合同外的其他目的,以及受托人在信托投资中违背审慎经营原则,增加信托财产的风险等。此外,伴随着信托投资规模的扩大,投资方式的增多,在信托投资时,专业投资人员投资水平的差异也可能导致技术性风险。

二、信托业发展面临的内部环境:症结在于制度问题和缺乏创新

上一篇: 水电工程防火设计规范 下一篇: 古典文学常识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