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医学免疫学汇总十篇

时间:2023-12-21 10:28:18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动物医学免疫学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动物医学免疫学

篇(1)

[中图分类号]R392.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4721(2009)12(b)-139-02

动物免疫血清的制备是一项常用的免疫学实验技术,广泛用于临床诊断、治疗和预防中,为教学、科研、检验之常用。在医学免疫学教学中,形象、直观、简易的直接凝集反应有助于学生了解抗原、抗体及抗原抗体间的免疫反应等抽象的概念,免疫血清的质量直接影响实验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因此,制备高质量的免疫血清是建立高水平检测方法的前提条件。但免疫血清的制备较复杂,且需学生动手操作,用量较大,为达到这一目的,除了具备理想的免疫原外,还需要选择适宜的动物和设计有效可行的免疫程序或方案。通过多年的工作实践,笔者制备了高效价、高特异性、高亲和性的动物免疫血清,既经济又方便,供教学、科研所用,提高了实验的开出率。

1 方法与结果

1.1 动物的选择及饲养

制备抗血清的动物主要是哺乳类和禽类。羊、马、豚鼠、兔都是常用的动物,在实验中,选择动物时应考虑抗原与动物的种属关系、抗原性质与动物种类、免疫血清的需要量、要求以及动物个体等因素。因不同动物对同一抗原的敏感性不同,免疫时至少取用2只以上动物。选择制备免疫血清的动物必须是适龄、健壮、无感染的正常动物,体重最好在2~3 kg,年龄6个月以上,因雌性动物在性周期的不同阶段和怀孕、授乳时机体对抗原的敏感性有较大改变,所以一般挑取雄性动物。动物免疫后要认真做好动物的编号、标记、管理和记录,本实验用的动物是健康家兔。

1.2 抗原的制备

1.2.1 抗原稀释

用灭菌生理盐水将抗原稀释为2mg/ml,放置4℃过夜,次日取出,与佐剂混合制成乳剂后用于动物免疫。免疫原的注射剂量随抗原的性质有较大差异。一般考虑抗原的免疫原性的强弱、分子量大小、抗原的纯度、有无毒性及动物个体状态、免疫途径和时间、佐剂的使用与否等。对于纯的可溶性抗原,免疫时需与等量的弗氏完全佐剂混合,其免疫剂量以动物体重计算,一次注入的总剂量以0.5 mg/kg为宜。通常免为100~1000μg/次。另外免疫周期长者可少量多次注射,免疫周期短者可大量少次注射制备高度特异性的抗血清,选用低剂量抗原短程免疫法。

免疫周期随抗原和免疫方法的不同以及是否使用佐剂而变化。单次注射抗体产生缓慢,效价低,维持时间短,但抗体特异性高;多次注射无以上缺点,但抗体特异性有所降低,一般以3~4次较合适。注射间隔时间一般以1~2周为宜。间隔时间短,起不到再次免疫的作用;太长,则免疫过程延长,从而影响血清的特异性,如无佐剂时间隔2~4d,加用佐剂时可间隔10~30d。初次免疫与第二次免疫的间隔时间多为2~4周,此后,每次加强免疫的间隔时间为2~3周。

1.2.2 佐剂和抗原乳剂的配制

1.2.2.1 佐剂的配制。弗氏完全佐剂,各实验室的配方不尽相同,我室采用的配方如下:医用液体石腊20 ml与羊毛脂12g混匀加热溶化,分装于青霉素小瓶,用纱布、线绳扎紧瓶塞。高压灭菌,4℃保存备用。于免疫前准备抗原乳剂制备时,以活卡介苗代替死结核菌,每毫升试剂中加入10mg活卡介苗,即为弗氏完全佐剂。

1.2.2.2 抗原乳剂的制备。本实验选用注射器推注法:将抗原溶液和等量的完全佐剂(注意佐剂必须先加热融化。不超过50℃)分别吸入两个5 ml注射器内,在两个注射器的12号针头间用一根长约8-12 cm的医用无毒塑料管。将两个注射器连接在一起(塑料管必须浸泡消毒与注射器针头相连接)。针头塑料管1~2 cm然后两人相对而坐。缓缓推动针栓,使管内溶液进入塑料管道至对侧注射器内,每次必须把管内容物全部推出,另一侧同样操作,使管内液体往返混合直至形成油包水乳剂为止。

制成的乳剂是否形成油包水乳剂直接影响免疫效果,因此,必须进行质量检查。检查的方法:将制成的乳剂滴在凉的自来水表面,质量合格的乳剂滴入水面保持乳滴珠完整而不分散;如进入水面后立即扩散,水面油花逐渐扩大即不合格,应继续乳化至合格为止。

1.3 免疫途径、注射时间、部位及剂量

不同的免疫途径,抗原在体内的的代谢速度不同,对免疫系统的刺激强弱也就不同,因而产生抗体的水平也就不同。抗原的注射途径可根据免疫动物个体的大小、抗原及抗体制备目的或要求不同,选用皮内、皮下、肌肉、静脉或腹腔等不同途径免疫。本实验对家兔使用皮内和皮下多点注射。第1周在足、掌皮内注射含佐剂抗原0.1ml,第2周在腹部皮下注射含佐剂抗原0.5 ml,第3周在腹部皮下注射不含佐剂抗原0.5 ml,第4周在腹部皮下注射不含佐剂抗原0.5 ml。

1.4 试血及测定抗体效价

末次注射10 d后于耳静脉采血2 ml,分离血清进行试血。笔者选用免疫双扩散法在56℃条件下加热30 min灭活补体。在琼脂板中间孔加稀释的抗原10μl( mg/ml),周围孔依顺时针方向,分别加入用生理盐水或PBS按1:2,1:4,1:8,1:16,1:32和1:64的比例稀释的动物免疫血清。经37℃保温24 h后观察结果,效价在1:16以上即可决定采血。选用环状沉淀试验将一定浓度的抗原200μl加入到环状沉淀管中,然后在抗原液面上加入稀释的免疫血清,如在20 min内,抗原与血清的交界面能出现“++”的沉淀环,以沉淀环的直径、大小来判断效价的高低。一般效价高达1:2040以上才可放血。

1.5 取血、分离、分装及保存

免疫动物经效价检测合格后即可考虑取血。为减少血清中的脂肪含量,放血前可考虑停食12 h。本实验采用心脏穿刺取血,无菌技术进行操作,动物于仰卧位固定,用食指探明心脏博动量高部位,剪去少许毛。用2.5%碘酒和75%酒精消毒后,以9号针头在预定位置与胸部呈45。角刺入心脏,微微上下移动针头,待血液进入针筒后,即将注射器位置固定取血。2.5kg体重的家兔一次可取血20~30ml。取血后由静脉缓缓注入等量5%葡萄糖液以补足失血量。取血的兔子经2~3个月休息。可再次加强免疫后取血。

1.6 分离血清及免疫血清的保存

篇(2)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42-0114-02

引言:

《动物免疫学》、《兽医免疫学》是高等院校动物医学专业极为重要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免疫学已渗透到生命科学的所有学科,而动物免疫学作为免疫学的一个分支,也已渗透到兽医学及生物科学的各个领域。在兽医学中的应用主要包含:

1.免疫诊断。例如,基于抗原抗体特异性结合反应的血清学检测技术,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各种动物疫病的诊断。

2.免疫预防。疫苗免疫已经成为防控我国动物传染病的重要手段。目前,我国对猪瘟、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以及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等四种重大动物疫病实行强制免疫。

3.免疫治疗。例如,对发病个体进行抗血清被动免疫的紧急预防治疗。然而,由于《动物免疫学》具有理论抽象难懂、知识点分散繁多等课程特点,加之与《兽医传染病学》、《动物生物化学》等课程的渗透交叉,是动物医学专业学生普遍认为较为难学的一门课程。

自主学习教学法基于美国心理学家Carl R. Rogers非指导性教学理论,是一种以学习者为中心,以人为本,引导学习者独立、主动学习的教学方法。在免疫学的理论与实验教学过程中,我们尝试通过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激发对免疫学的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从而改善教学效果。本文作者主要根据切身经历的中美高校兽医学院《动物免疫学》课程教学,通过比较探讨,总结出以下几点建议,为我们《动物免疫学》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一、通过采用问答教学方式鼓励学生做好课前预习

笔者在美国堪萨斯州立大学(KSU)学习工作期间,选修过兽医学院的《兽医免疫学》与生物学院的《免疫学》两门课程。与国内的《动物免疫学》课程相比,美国《兽医免疫学》课程,明显更加强调互动教学。最简单的一点,国内上《动物免疫学》时,虽然老师也会提醒学生提前预习课程内容,但是由于传统教学方法通常是按教材满堂灌,学生预习与否对上课影响不大,因此,造成大多数学生都没有养成认真预习的习惯。然而,在美国《兽医免疫学》或者《免疫学》课堂上,主要是进行免疫学相关问题的探讨。老师会通过连续问问题的方式引导学生学习,而学生则根据预习所自学内容分析、讨论这些问题,这一问答教学方式使得课前预习变得非常重要。如果没有很好的课前预习,很难跟上教学进程。因此,课前预习已成为美国大学生最重要的学习任务之一。

二、通过实际案例讲解增强对免疫学理论知识的理解

美国本科生学习《兽医免疫学》和《免疫学》课程时,教师主要是通过实例教学完成重点免疫学知识讲解。常用的实例来源包括:

1.最新发表在免疫学相关顶级杂志上的研究内容。通过最新研究结果探讨,讲解课程上要介绍免疫学知识,以增强学生对这一知识点的兴趣并加深理解。

2.通过给学生提前发放将要讲解的知识点相关经典文献或者案例供学生自学,再在课堂上进行特定案例探讨。

3.通过介绍由于免疫学相关研究而获得诺贝尔奖的实例介绍免疫学知识点。具体案例如:(1)在谈到先天性免疫缺陷(SCID)时,通过讲述气泡男孩David Vetter因为患有SCID,在与世隔绝的气泡内生活了12年的故事,使大家对SCID留下深刻的印象。(2)在谈到疫苗的作用时,通过讲述1979年天花消灭以及2012年牛瘟扑灭的例子,说明疫苗免疫在传染病防控中的重要作用。(3)德国医学家Emil Von Behring因为发现抗体并建立血清疗法而在1901年获得首届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美国免疫学家Bruce A. Beutler与法国生物学家Jules A. Hoffmann由于在天然免疫功能方面的研究,与加拿大免疫学家Ralph M. Steinman关于树突状细胞在获得性免疫功能方面的研究,而共同分享了201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通过介绍这些伟大的科研成就,提高学生学习免疫学的兴趣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免疫学相关的研究工作。

三、通过任务安排使学生自主完成部分教学内容

KSU本科生在《兽医免疫学》、《免疫学》教学过程中,与国内学生相比,所需自主参与完成的教学任务明显较多。例如,任课教师会选择部分重要知识点,根据班级学生人数,安排3―5名学生为一小组,完成某一知识点的自主教学任务,组内人员分工完成相关资料查询、教学课件准备,并以PPT形式向所有学生口头汇报。其他学生可在课堂上提问,由该组学生解答。任课老师需在他们完成自主教学过程中,给予引导、帮助,并做相应的补充,以获得较为良好的教学效果。此外,学生需要自主选择一个较为感兴趣的免疫学相关问题,通过查阅文献书籍等资料,写一份关于该问题或者知识点的综述报告,老师会根据综述报告完成情况,给予点评并打分。自主教学与综述报告都是期末最终考核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通过双语教学促进兽医专业课程教学与国际接轨

随着教育国际化进程的日益推进,兽医专业本科教育需要积极使用英语等外语进行专业课教学。特别是近几年许多高校都从海外引进了一批高层次人才,在师资力量上,双语专业课教学已经完全可能实现。为推进我校兽医专业本科生的双语教学改革,建议先采用小班试点制,对部分专业基础课或专业课进行双语教学实践。双语专业课试点班的顺利进行需满足如下要求:

1.试点班学生必须主观支持对《动物免疫学》等专业基础课进行双语教学。同时,试点班学生还应该具有较为良好的英语基础和一定的专业知识基础。

2.专业课教学必须采用双语教材,可以选用较为权威的英文原版教材为主要教材,并辅以现有的中文教材。

3.试点班任课老师必须同时具有较高的专业教学水平与外语水平,可以侧重在具有海外留学工作背景的教师中选择合适的专业课老师进行试验性教学。

4.要求学生做好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课堂上教师可多采用问答教学方式,鼓励学生主动参与部分教学工作,调动学生自主参与的积极性,鼓励创造性思考,提高学习兴趣和教学质量。

五、小结

有效进行问答教学、实例教学、自主教学和双语教学等,必将有助于提高《动物免疫学》的教学效果,但是这一方法的有效实施要求学生必须积极配合,也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专业基础知识和较强的自学能力。同时,对任课教师自身的水平也有更高的要求。因此,为切实做好《动物免疫学》教学改革工作,需要根据生源水平、师资力量等实际情况,与中国学生目前更加适应的传统教学法等相互结合,循序渐进地改善《动物免疫学》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杨汉春.动物免疫学[M].第2版.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3:8-9.

[2]朱建中.医学免疫学教学过程中科研意识的引导[J].基础医学教育,2002,4(4):299-299.

[3]雷程红,余佳琳,姚刚,等.案例教学在《动物免疫学》教学中的运用和思考[J].畜牧与饲料科学,2013,34(11):66-68.

[4]余祖华,丁轲,程相朝,等.任务教学法在动物免疫学课程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免疫学杂志,2015,31(7):966-968.

[5]李任峰,王三虎,田香勤.动物免疫学双语教学的实践与效果分析[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2009,11(43):150-153.

Enlightenment From the Teaching-learning Model of Veterinary Immunology in United States

CHEN Nan-hua,ZHU Jian-zhong *

篇(3)

[中图分类号] R554.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3)14-28-03

The intervention of amifostine in 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 mouse

ZHOU Guojian1 WANG Guiming2 CAI Xiaolian2

1.The Second People's Hospital of Zhuhai,Zhuhai 519020,China;2.Foshan Pudamei Bio-pharmaceutical Technology Company Limited,Foshan 52800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effect of amifostine on mice models of 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ITP). Methods Guinea pig anti mice platelet serum(GP-APS) was diluted with saline(1:4),and intravitreal injected into mice once in 2 days for 10 days.Two dosage of amifostine was intravitreal injected into mice in 10 days since mice models of ITP were established. Results Amifostine can enhance the amount of platelets,promote the mature of megakaryocyte of mice significantly and improve the histological pathology of spleen. Conclusion Amifostine is an effective and safety medicine in treating ITP, and can be used widely in clinic.

[Key words] Amifostine;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Experimental study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mmunolog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ITP)是一种以血液中血小板计数减少,骨髓中巨核细胞正常或增多,多部位、多脏器自发性出血的常见出血性疾病。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许多资料显示[1-2],除体液免疫外,细胞免疫起重要的作用。目前对ITP的治疗主要包括激素冲击疗法、免疫抑制、脾切除、大剂量免疫球蛋白、达那吟、干扰素及中医药等一些治疗措施,这些治疗措施均取得不同程度的治疗效果,但也存在水钠潴留、电解质紊乱、促进胃酸和胃蛋白酶分泌、升高血糖、血压、血钾降低、骨质疏松、骨坏死等不良反应及对造血系统有毒副作用等。氨磷汀最初作为癌症化疗、放疗的辅助药物,可以减少肿瘤化(放)疗所致毒、副作用。但在应用过程中人们发现,氨磷汀不仅具有抗氧化作用,其对细胞周期、细胞凋亡、细胞分化和造血均具有调控作用。在刺激骨髓多系造血、刺激造血干/祖细胞生长、诱导巨核细胞分化、抑制骨髓基质细胞向脂肪细胞分化等方面具有作用[3]。国内也有多篇临床研究文献报道氨磷汀对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有较为明显的效果[4-5],但未见其实验研究报道。我们对氨磷汀治疗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模型小鼠进行研究,取得满意的效果,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动物与试剂

BALB/C小鼠,体重18~23 g,共72只,雌雄各半,SPF级,许可证号SCXK(粤)2008-002,购自广东省医学动物实验中心;豚鼠,雌性,体重350 g,共8只,普通级,评可证号SCXK(粤)2008-002,购自广东省医学动物实验中心。弗氏完全佐剂(北京鼎国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产,DH-1341-1),弗氏不完全佐剂(北京鼎国生物技术有限公司,DH-1341-1),EDTA-Na2(天津是巴斯夫化工有限公司,分析纯),乌来糖(广东光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分析纯),草酸氨(广东光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分析纯),氨磷汀(大连美罗大药厂,药用规格),泼尼松(西北第二合成制药厂,药用规格),瑞士染色试剂(北京博润莱特科技有限公司,20120806)。

1.2 仪器与设备

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法国,ABX Pentra 60),电子天平(赛多利斯科学仪器(北京)有限公司,BSA1245),恒温水浴锅(常州澳华仪器有限公司,HA-4),离心沉淀机(上海亚荣生化仪器厂,80-2),电热恒温干燥箱(广州市康恒仪器有限公司,101-0A),显微镜(尼康仪器有限公司,nikon eclipse e100)。

1.3 豚鼠抗血小板抗血清的制备

参考文献的方法[6-7],取健康BALB/C小鼠,摘眼球取血,静置半个小时,800 rmp/min离心10 min,取上层血清1500 rmp/min离心15 min,取上层血清900 rmp/min离心10 min,取上层血清3000 rmp/min离心10 min,弃去血清,得底部沉淀血小板,加入1%草酸氨1 mL,静置5 min,3000 rmp/min离心10 min,弃去上层液体,底部血小板用生理盐水洗涤3次,用生理盐水稀释到浓度为1~2×109/L,分别与弗氏完全佐剂和弗氏不完全佐剂按1∶1混合成弗氏完全佐剂血小板抗原混合物与不弗氏完全佐剂血小板抗原混合物,备用;取健康豚鼠8只,于第1周注射弗氏完全佐剂血小板抗原混合物于其四肢、腹股沟、背部、皮下,每处注射100μL,于第2、3、4周注射同剂量的不弗氏完全佐剂血小板抗原混合物。第4周末用20%乌拉坦2 mL腹腔注射麻醉豚鼠,心脏取血。1500 rmp/min离心10 min,取上层血清,余下全血继续3000 rmp/min离心10 min。合并2次所得血清,得豚鼠抗小鼠血小板血清APS,-20℃保存,备用。自制直径9 cm琼脂糖平板,用打孔器打成梅花形孔,中间孔滴加血小板悬液(500×109/L),周围孔加1∶2、1∶4、1∶8、1∶16、1∶32、1∶64不同效价的豚鼠抗小鼠血小板血清。37℃温箱孵育24 h观察沉淀弧,检测抗血清效价。

1.4 模型的制备及分组给药[8-9]

取60只雌雄各半的健康BALB/C小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12只,分别为氨磷汀高剂量组、低剂量组、模型组、正常组和阳性对照组。取出-20℃保存APS,于56℃水浴30 min灭活补体,用生理盐水稀释到1∶4的效价,小鼠进行腹腔注射。于0、2、4、6、8、10 d按照100μg/20 g小鼠腹腔注入稀释的抗血清,每2天重复注射1次,以维持血小板的持续降低。

从第1次注射APS后,以120 mg/kg剂量腹腔注射作为高剂量组,以60 mg/kg剂量腹腔注射作为低剂量组,每日1次,连续给药10 d,强的松龙组,以2.25 mg/kg剂量腹腔注射作为阳性对照组剂量组,模型组及空白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

第10天给药后2 h,摘眼球取血,检测血小板计数;解剖取出脾脏,称重,计算脾脏系数;剥离股骨,取出骨髓涂片,瑞士染色法,染色,计算巨核细胞的分类数。

1.5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5.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的形式表示,采用t检验,P

2 结果

从表1可看出,模型组血小板计数明显降低,脾脏系数明显升高,成熟巨噬细胞数明显下降,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紫癜是临床上常见的出血症状之一,是由于患者体内存在抗血小板抗体。目前国内外对于紫癜的治疗主要一线药物是激素类药物如强的松、可的松、泼尼松龙等,或是静脉注射人免疫球蛋白和脾脏切除等。从药理学角度看,使用激素进行治疗主要通过抑制对血小板的吞噬、抑制血小板抗体的生成[10]。脾脏等免疫器官是产生血小板抗体的主要场所,通过产生血小板抗体破坏吞噬血小板,继而激发补体系统,经过经典、非经典途径血管外破坏血小板,导致皮下出血现象。但据临床统计,使用激素类药物进行治疗有复发率高,副作用多,疗程长等缺点,患者需长期服药治疗。据统计只有10%~20%患者停药后没有复发现象。使用脾脏切除治疗,对于难治性紫癜20%~30%是没有效果的[11]。对于体质弱的患者,特别是高龄患者[12]。难以长期大剂量接受激素类药物的冲击治疗。

近年来ITP发病呈上升趋势,因此有必要寻找高效低毒的治疗药物进行治疗。氨磷汀AMF是广谱细胞保护剂,为半胱氨酸衍生物硫磷酸盐[13],依赖于正常组织中的高浓度以清除自由基,它选择性地保护正常组织,其对ITP的治疗机理与激素类药物、脾脏切除不同。氨磷汀体外对造血祖细胞生长的刺激作用已获得肯定,国际上较为多见是将其用到MDS治疗上,在研究中发现约30%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无效造血MDS患者治疗后血小板水平有一定提高[4,14]。

本实验结果也表明,氨磷汀能很好的升高ITP模型小鼠的血小板,并明显降低ITP模型小鼠脾脏系数,促进ITP模型小鼠巨核细胞成熟,从而可以初步推测,氨磷汀治疗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可能是通过保护脾脏免疫性器官,减少血小板抗体产生,减少对血小板吞噬;同时因血小板和巨核细胞有共同抗原,减少血小板抗体产生,减少抑制骨髓巨核细胞,使其成熟无障碍,从而血小板的生成不受影响,产板巨核细胞数量增多,可产生更多的血小板。

氨磷汀治疗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作用机制有待我们进一步进行验证。

[参考文献]

[1] 王兆钺.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发病机制与临床研究进展[J].中国免疫学杂志,2009,12(25):1141-1144.

[2] 范颖,马骥.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免疫致病机制的研究[J].中医药学刊,2003,21(3):401-402.

[3] 李素霞,朱宏丽.氨磷汀在血液系统疾病中的应用[J].中国处方药・临床肿瘤专版,2010,103(10):50-53.

[4] 范辉,朱宏丽,李素霞,等.氨磷汀治疗17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J].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2008,16(1):192-196.

[5] 靳英,李明阳,刘波,等.氨磷汀在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中的作用[J].医学与哲学,2012,33(6B):55-57.

[6] 曲道炜,林庶茹,范颖.免疫法建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动物模型过程的改进及其体会[J].中医药学刊,2005,23(5):928.

[7] 胡海燕,李章球,余力,等.两种主动免疫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动物模型免疫功能的动态变化[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10,14(24):4462-4468.

[8] 徐国良,肖兵华,陈奇,等.肿节风及其分离部位对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小鼠血小板的影响[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05,11(4):33-36.

[9] 徐卫国.血康口服液的临床应用[J].中国药业,2005,14(4):79-80.

[10] Cines DB,Mc millan R.Management of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J]. Annu Rev Med,2005,56:425-442.

[11] 王红,李学术.氨磷汀治疗难治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J].辽宁医学院学报,2009,30(2):163-164.

[12] 范辉,朱宏丽,姚善谦,等.氨磷汀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高龄患者近期疗效观察[J].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2006,14(2):301-303.

篇(4)

1.主动的关键是心动

长期被动的学习,学生也逐渐习惯了,教师让干什么,就干什么,机械的听教师的安排,是以往学生学习的现状,因而,学生也养成了让老师将知识掰碎了揉烂了喂给自己的学习形式,内心也养成了懒惰被动的不良习惯,要想变被动为主动,首先要让学生心动,即让他们先具备浓厚的学习兴趣,用丰富多彩的物理知识和现象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在物理教学中,教师要利用好课本的资源,抓住机遇,创新教学艺术,培养强化学生对物理的兴趣,呼唤学生的学习内驱力。在现实教育中,教师学生应共同探讨,教师要不断地给学生以思维的空间和动机,处处设疑、激疑。例如在教学"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一节课中,最初是完全开放,自主探究。即创设情境后,由学生观察、讨论、猜想平面镜的成像特点,然后自行设计方案、小组实验,检验自己的猜想是否成立,最终得出成像特点。引导学生的好奇与思考,激发他们的思索动机。

2.让创新带动主动性

初中生有强烈的好奇心,这是一份宝贵的财富,利用这份好奇心,教师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具备了这种思维,学生才能改变以往的被动学习的现状,不再满足于教师所安排的任务,而是自己有主动发现问题的动力和源泉。教师也要创设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环境。首先要科学设置问题,以有梯度、思维容量、新奇的问题来带动学生的思维,抛砖引玉,促使学生存疑、质疑使学生对初中物理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这样主动性自然得到了充分的发挥。例如:讲到运动图像时,曾经让学生完成这样一个题目:一人从甲地沿直线匀速出发,到乙地后停下休息,之后又沿原路匀速返回甲地,试画出该人的s_t时间图像,在这一问题的解答时,教师不再代替学生思考,代替学生画图,而是将任务交给学生,由学生自主完成,这样一来,学生不在偷懒,也无法偷懒,并且面对这样形象的问题解答方式,每个同学都跃跃欲试,积极思考,主动画图,主动和其他同学交流,一时间教师成了辅助,成了配角,学生了成了主角,他们互相质疑,互通有无,有的同学绘图思路清晰简便,便于理解,这从根本上改变了教师一种思维的固有形式,达到了创新思维共享的可喜局面。

3.在物理知识应用中培养学生的主动性

为了充分运用初中物理知识和在运用中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习惯,我结合生活实际,给学生创设情境,以锻炼他们运用物理课本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我国三国时期, 传说诸葛亮曾发明过一种军事报警信号, 后人称为孔明灯,它是用很轻的竹皮儿做骨架, 用棉纸糊在外面,只在下面留口,口的下面设一小架,放一小盘内有松香点燃后,灯笼就慢慢的升高,直至升入高空,请问这运用了什么物理原理?

学生们差不多都放过孔明灯,当一听到这个问题时,都很兴奋,便开始积极的思考他的科学原理,有的同学说是空气受热膨胀,有的说是热能变成了动能,真是众说纷纭,眼看同学们争执不下,我不得不给以提示,即热气球的原理,还有就是浮力的知识点等,结果学生经过独立思考,终于找到了问题的关键:孔明灯的原理与热气球的原理相同,皆是利用热空气之浮力使球体升空。然而为何热空气会飘浮呢?我们可用阿基米德原理来解释它:当物体与空气同体积,而重量(密度)比空气小时就可飞起,此与水之浮力的道理是相同的。将球内之空气加热,球内之一部份空气会因空气受热膨胀而从球体流出,使内部空气密度比外部空气小,因此充满热空气之球体就会飞起来。通过这样和生活中学生感兴趣的现象结合,思考并运用,大大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独立思考的能力也得到了提升,同学我们学起物理来更是信心倍增。

篇(5)

2.养勿过偏:综合调养要适中。有人把“补”当作养,于是饮食强调营养,食必进补;起居强调安逸,静养惟一;此外,还以补益药物为辅助。虽说食补、药补、静养都在养生范畴之中,但用之太过反而会影响健康。正如有些人食补太过则会出现营养过剩,过分静养只逸不劳则会出现动静失调,若药补太过则会发生阴阳的偏盛偏衰,使机体新陈代谢产生失调而事与愿违。

所以,在进行调养时应采取动静结合、劳逸结合、补泻结合、形神共养的方法。

大雪节气为大家提供的营养食谱有:

枸杞肉丝

配料: 枸杞20克,瘦猪肉100克,青笋20克,油、盐、砂糖、味精、绍酒、麻油、干淀粉、酱油适量。

做法:枸杞子洗净待用。瘦肉、青笋洗净切丝,拌入少量淀粉。炒锅烧热用油滑锅,再加入适量的油,将肉丝、笋丝同时下锅翻炒,烹入绍酒,加入砂糖、酱油、食盐、味精搅匀,放入枸杞子翻炒致熟,淋上麻油即可起锅。

功效:滋阴补血,滋肝补肾。

这是药食合用、阴血双补、明目健身的药膳方。对于体虚乏力、贫血、神衰、低下、糖尿病患者均有强身益寿之效。

火腿烧海参

配料: 水发海参200克、火腿50克,素油、黄酒、湿淀粉、白糖、生姜、葱白、酱油、食盐各适量。

做法:海参洗净,切成条块,放入滚水中略烫后捞出备用。火腿切片备用。炒锅烧热放油之后,入葱姜略炒,再放入海参、火腿翻炒至六、七成熟,倒入黄酒、酱油、白糖、清水,小火煨烤,烧至汤汁浓稠时,湿淀粉勾芡即完成。

功效:补血益精,养血充髓。最适宜精血亏虚,产后虚嬴,阳痿遗精,虚弱劳怯,久病体虚,衰老瘦弱者。

蒜泥茼蒿

配料:大蒜3瓣,茼蒿250克,味精、食盐、香油适量。

做法:茼蒿洗净,切一寸长段,大蒜捣烂为泥备用,锅内放入清水煮开,茼蒿下锅开水焯3分钟捞出,将蒜泥、味精、食盐、香油同时放入,搅拌均匀盛盘即可。

功效:开胃健脾,降压补脑。

[说明]:茼蒿与肉、蛋等荤菜共炒,可提高其所含维生素A的利用率。

大蒜含有一种“配糖体”成分,可预防动脉硬化,降低血压,减少血栓形成的几率。食用大蒜最好生吃,因为大蒜中的有效成分加热会失去作用。吃蒜后,为消除气味,可用浓茶漱口或吃几枚大枣,气味即可消除。

一般来说,红色食物都富含天然铁质。并且它们还富含充足的蛋白质和优质维生素、矿物质和植物化学物,具有维护身体健康、提高身体免疫力、抗氧化、抗微生物的作用,从而能增强人体的抗寒力。因此,冬季常吃红色食物,不仅有御寒的作用,还能防治感冒。同时,红色食物在视觉上也能给人刺激,让人胃口大开,食欲大增。

篇(6)

[中图分类号]G632.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1959(2009)12-0265-01

根据目前中专学生的状况,要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存在许多困难。首先,现在的中专生是应试教育的失败者,是一些考不上高中的后进生或是已脱离学校教育数年的社会工作者,他们往往对学习缺乏兴趣与自信;其二,中专生没有升学的压力,也就缺少了学习的动力;其三对基础课普遍不够重视,基础课实验教学更是认为可有可无。这些现状在很大程度上与观念有关,要提高实验教学质量,转变观念是关键问题,我在十几年的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基础实验教学(以下简称病免学实验教学)中总结出一些方法,与各位同行共勉。

1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促使学生自觉学习的基础

1.1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减轻学生的压力,使学生能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下学习,为提高教学质量奠定一个良好的感情基础。而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离不开教师的“为人师表”,自己要起到表率作用,不仅在学识上,而且在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做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使学生心悦诚服。通过学识、人格方面吸引学生,同时要关心学生,实验操作过程中与学生沟通并及时解决实验时遇到的困难。只有付出自己的爱心,才能获得丰厚的回报。

1.2 处于中专阶段的学生,逆反心理较强,简单粗暴的方式不但解决不了问题,而且常常会激化矛盾,使教师与学生对立起来,既影响师生关系,更影响教学效果。应常规管理与学生养成教育相结合,对违反实践操作的行为不只是简单地批评和教育,而是要求学生认识到错误,让他们意识到问题的所在,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责任心,培养学生的公德意识,,与素质教育接轨。

2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基础是一门较抽象的学科,(下转267页)

(上接265页)在许多学生眼里是属于枯燥无味并听不懂的,在学习时困难重重,所以,理论课对学生来说缺乏吸引力,但实验操作能验证理论,并通过实践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为学生掌握理论知识起搭桥作用,所以应按教学大纲计划实验个数,并积极设计实验,在每一次的实验教学中尽量给予学生多动手练习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3 培养学生端正的学习态度

一些学生认为病免学基础实验只是专业基础实验课,在今后的工作中很少用得到,没有必要在这上面耗费精力。学生的偏科思想影响到教学质量提高,因此,端正的学习态度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关键。让学生明确理论需要实践来验证,实践是理论知识的延伸,随着现代医学教育科学的不断发展,教育的内容和手段不断更新,实践教学越来越成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实践技能、创新能力、科技素质的一个重要部分,是教学中一项不可缺少的环节,是任何教学手段都无法代替的。

4 制订实验教学目标

对学生实验提出明确、具体的要求和目标,让学生带着一定的任务做实验。有了具体的实验教学目标,学生实验时才有矩可循。教学目标制订应以掌握操作的正确方法和要领为起点,在不同阶段,提出的目标应有所不同,循序渐进、配合实习进度、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稳步前进,不急于求成。例如:实验原理、目的、步骤、结果和实验报告书写等,逐步示范、分析并直接求教操作过程,养成按一定程序有条不紊地进行实验的习惯,以后的实验就不再这样,而是逐步引导学生在理解实验原理和内容的基础上,自己独立或分小组按教学要求设计实验步骤、操作过程、分析实验结果等,从而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和素养。

5 督促学生预习

预习是保证学生的学习成为良性循环的关键。为了保证授课的效率,应督促学生做好课前预习。对于自觉性较差的中专学生来说,在没有老师监督的情况下,怎样才能做到呢?我们可以采取上课提问、记平时成绩等手段,督促学生做好预习。

6 总结讲评

实验结束后,组织学生对实验情况进行总结讲评,使学生了解自己在训练中的优点和不足之处,学生发现不足就可以立即改进,教师对学生的成绩要及时予以肯定,激发学生的上进心,教师还应注意利用技能评价引导学生相互比较,增加竞争意识,不断积累实践经验。

7 加强课外学习环境的建设,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空间

篇(7)

一、探究式教学在生物课堂上更有用武之地,并将有损学生身心的因素减少到最低限度。

二、动、植物活体实验材料尤其是动物活体走进课堂有两方面的负面影响。

三、一位中学生的一份特殊“试验报告”。

四、负面影响的危害及应对措施的浅见。

中学生物课是理论与实践结合相对紧密的学科,该学科突出特点是实践性很强,其中探究性实验是实践活动中或曰探究过程中的重要的师生互动中频繁使用的教学手段。因为中学生物学科中抽象的科学概念、科学理论完全能通过实践活动而达到轻松地理解和掌握;且动物或植物等实验材料来源广泛大多都能就地取材。因此,探究式教学在生物课堂上更有用武之地,探究式教学成效显著是不言而喻的。但是,探究教学要求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教学过程,承担相应的学习责任,因此这种教学要有效,就必须是一种危险度低的学习。学生既不感到有伤身体,也不感到有失面子,更不能让学生因探究感到自卑而变得萎靡不振。这要求教师无论进行哪种探究教学,都要考虑到各种探究的可能后果,采取恰当措施,把这种有损身心的因素减少到最低限度(《探究教学的学习与辅导》靳玉乐主编P39)。在动、植物活体实验走进课堂之时我们就不能不注意安全问题,就不能不考虑其负面影响。笔者认为,动、植物活体实验材料尤其是动物活体走进课堂至少有两方面的负面影响:一是可能对师生的身体造成伤害;一是可能对师生的身心(尤其是对学生的身心)造成伤害。前者,我们可以采取一定的防护措施诸如戴口罩、手套,穿防护衣等就可以避免诸如病毒感染、咬伤、刺伤等对人的侵害,那么对于后者呢?如将一只兔子的脑袋割掉,来探究神经如何跳动,这场面对学生来说是伤害,是学知识?这有没有什么措施来防护呢?这,很显然就是一个值得探究的安全问题。

我们不妨来看看一位中学生交上来的一份“试验报告”:

生死实验

可是一看到实验室或者讲台,就想到屠场。一看到生物老师就想起了“刽子手”……

我宁可不学神经知识,也不做“刽子手”。

为学有关神经知识,我和老师一道,将“善良”的小白兔斩首,来观察兔子的神经如何跳动;有时将“可爱”的青蛙的脑袋钉进大头针,来了解大脑神经中枢的作用;偶尔把可恶的老鼠的颈椎折断,看看它的颈以下的身体有没有知觉……

原来,神经是动物身上的“电路”,动物在“断电”的情况下,竟如此痛苦,它们都在经受折磨之后死去。

按说我应该感谢老师能用这么直观的方式,教给我们一些有关神经知识才是,可是一看到实验室或者讲台,就情不自禁地想到了屠场,一看到生物老师就身不由己地想起了“刽子手”。一到用动物活体做实验场面,我仿佛也经受了一次生死实验,似乎看见“康大叔”举起了砍刀,“夏瑜”的人头落到地上,他的血被别人当成了药物卖了,去治“华小栓”的“痨病”;似乎看见日本鬼子,手舞东洋战刀,举行“”30余万同胞被剖腹、断肢、剥皮、砍头、活埋……生物老师用极其残忍的手段,直观地演示一个个屠杀场面,启发我联想到古今中外的刑场。原来生命这般脆弱!这样不值钱!

我不知道,我的心灵是否受到了伤害,我只知道,我的心灵在多次撞击之下而逐渐“断电”越来越麻木不仁。

有人说“人要有爱心”——是不是胡说?

有人说“动物是人类的朋友”——是不是痴人说梦?

有人说“保护生态平衡”——是不是乌托邦设想?

老师说“神经是动物身上的‘电路’”——正确,比喻形象!

神经也是人身上的电路,我的心灵不能在生物实验中“断电”,我再也不要去做解剖的“帮凶”了!

我宁可不学有关神经知识,也不做“刽子手”,唤回我的良知,复位我的人性。

看了这个特殊的“试验报告”,作为一名生物老师的心是难得平静的,探究式教学中的安全问题应尽快摆到教学议事日程上来。中学生的心理是比较脆弱的,极易受到伤害,即使是一些恐怖、残忍、不健康等场面或情景,都对学生的身心造成影响甚至是伤害,这与当前实施素质教育,“着力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健康心理”的要求相背。生物课的教育同其它学科的教育一样,也是对人的教育,教师的熏陶和引导是教育的主导因素,是矛盾的外因,外因能影响内因,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因此,注意探究式教学之中的安全问题应从我们教师自身作起,且必须严肃认真地对待。转贴于

也许有人问:生物课堂上还要不要去做动物活体实验?当然要做!做实验由于要求学生直接参与学习过程,有利于形成操作技能,学生通过做实验解决问题,所学到的不仅是问题的答案,他们也学会观察、测量、操作和推理,更重要的是学会独立学习。我们绝不能因其负面影响而用讲实验去替代做实验甚至取消实验。我们不但要重视探究实验的过程,也要重视结果,可以“采取恰当措施,把这种有损身心的因素减少到最低限度”。诸如将动物活体“斩首”、“截肢”、“剖腹”等残忍地操作,应由现场挪至“幕后”,避开学生的面,即应多多思考:如何明智地选取哪些需要通过探究实验才能达到最佳效果的学习目标以及应组织什么性质的探究活动的问题,对实验的整个环节作科学地取舍,舍去那些有害学生身心的环节,舍去的环节可以用其他教学策略和手段加以弥补。何况,事实上有许多教学方法都可以促进科学学习目标的实现,唯“实验论”是不正确的。再者,由于生物实验而对学生造成了伤害完全是教师的“主观无意”所致,只要我们在探究式教学的过程中“有意注意”到安全问题,就有条件达到“把这种有损身心的因素减少到最低限度”的目的。

笔者对探究式教学中的安全性问题的认识还相当浅薄,还不能够提出建设性的应对措施,希望做到“抛砖引玉”。

主要参考书目:

1、靳玉乐主编·探究教学的学习与辅导·中国人事出社,2002.

篇(8)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4.01.667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1-0553-01

在20世纪80年代末期我国第一本临床免疫学检验知识的教科书出版了,经过20年时间的发展及研究人员的不断更新。免疫学检验已经在我国的临床医学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这一学科能够影响医学上的其它学科,甚至对生命产生影响[1]。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临床免疫学检验学科的发展空间更为广阔,涉及的内容已经延伸到分子生物学、生物学等各个领域,同时,医学其它学科应用临床免疫学的几率也在逐渐的上升,因此就奠定了临床免疫学检验学科在现代医学中的位置。

1临床免疫学检验学科的发现及发展

临床免疫学检验学可的建立已经超过100年的历史,其主要在多种细菌感染实验中形成,起初一些学者主要研究传染病患者及免疫动物,经研究发现两者的血清中都有特异性质的结合病原体,此外还具有能够加快这些病原体形成的物质,有学者将这些病原体物质统一称为抗体,能够促进抗体形成的物质称为抗原。1900年Landsteiner等发现人类血型有ABO三个情况,自此临床免疫学检验学科中诞生一种新型且重要的检验项目——血型鉴定[2]。1897年Kraus证实将细菌培养物滤液和对应的抗血清进行混合会产生沉淀情况,1898年Bordet基于补体溶血体系组建补体结合方案,1906年wassermann等创新使用补体结合方案来对梅毒患者进行诊断。1900-1930年期间,内毒素Shwartzman反应、血清疾病、过敏反应、调理作用、补体结合反应、皮肤反应、Arthus反应等逐渐广为人知,免疫疫苗走上了迅速发展的道路,白喉类毒素预防、卡介苗等陆续出现。

2临床免疫学检验技术的实际应用现状

2.1鉴定血型与检测肿瘤标记物现今在应用免疫学检验技术的基础上,为划分白细胞HLA类型奠定了基础,同时测定多种红细胞血型。通过对人促绒毛膜性腺激素、癌抗原125、癌胚抗原、糖链抗原19-9、前列腺特异抗原、癌抗原153、糖链抗原72-4、甲胎抗原等多种抗原进行免疫学检测,能够得到肿瘤患者的相关数据、信息及资料,辅助医生做出正确的诊断,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同时预防肿瘤再次出现[3]。

2.2检测细胞免疫功能细胞免疫功能检测方法主要依据生物学性质进行分析,例如淋巴细胞转化试验、淋巴细胞毒试验、花环形成试验、溶血空斑试验等方式来获取,这样可以帮助医生更全面的掌握免疫情况。

2.3免疫细胞与血液学的测定随着各项技术的高速发展,医学领域对抗原及免疫细胞表层受体有了更加全面的了解,多种特异性单克隆抗体可运用杂交瘤技术来获取,这就为免疫细胞的测定创造了一定的条件。

2.4检测药物临床上常会运用药物进行治疗,一些药物会导致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因而,对患者体内的药物情况进行全面掌握时非常重要的。对患者体内药物进行检测已经成为医生监控患者体内药量的重要方法,这种方法也可以用于检测患者有无吸食。

2.5检测鉴别传染性疾病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导致的,可以在人与人之间、人与动物之间以及动物与动物之间传染。较为常见的有:乙肝、流行性感冒、细菌性痢疾、结核病、流脑、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红眼病)等[4]。

2.6检测蛋白质、酶、免疫因子人体中的每个细胞及重要组成部分均存在蛋白质,是由20多种氨基酸根据不同比例组成的,实时的在体内进行更新和代谢。酶是生物催化剂,免疫因子是免疫球蛋白IgG抗体。这些物质在人体内非常小的量就可以被检测到。

3小结

对临床免疫学检验学科的发展及应用现状进行分析,我们清晰的发现这一学科的在医学领域的重要性。免疫学检验学科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在更广阔及更深的层次内,推动了生物高技术的发展。可以确定的是,临床免疫学检验学科的研究还会为医学提供更多的新型药物,其在临床的应用和开发必然会为疾病的治疗和预防提供更加长远的影响,而且将会为社会创造更加深远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樊宁,孙福生.免疫学检验方法的进展和应用[J].医学综述,2011,23(07):452-453.

篇(9)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2-0118-02

教育部卫生部关于实施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的意见中指出:卓越医师计划的目的是培养适应我国医药卫生事业发展的高水平医学人才,提升我国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水平和国际竞争力。近年来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特别是免疫学已成为一门前沿学科和边缘学科,它的发展已经涉及到生命科学的各个领域(医学、动物、植物等)。医学免疫学是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课,这与其实验研究密切相关。因此,实验教学是该学科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是理论教学的补充和扩展。通过学生动手操作、动脑分析得出与理论相符合的实验结论,巩固理论知识,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树立科学的态度[3]。笔者根据卓越医师培养计划,在免疫学实验教学中,除加强理论教育外,注重实验教学,保证教育质量,以培养与国际接轨的医学人才。现就对实验课教学改革介绍如下:

一、在实验教学中,充实实验教学内容

我们教研室免疫学实验教学的传统项目是静脉采血、细胞抗原片制备、淋巴细胞分离、血清分离、免疫酶技术(ELISA检测乙肝表面抗体)、免疫荧光技术(B淋巴细胞荧光标记试验)、ABO血型鉴定。增加了抗原的制备、免疫血清的制备和流式细胞术(检测CD4、CD8)。免疫血清的制备称为完整综合实验,从第一次到第五次实验都包含有它的内容;流式细胞仪在临床上应用是比较前沿的。这样使实验教学内容得到充实和完善。

二、在实验教学中,注重技能和兴趣的培养

实验课要求学生课前预习,让他们做到心中有数,操作有条理。开设的实验都是学生自己操作。他们通过鸡心脏采血、人静脉采血、家兔静脉注射抗原及心脏采血的具体操作,初步掌握了采血的基本要领,获取合格的标本(血液、组织),是进行免疫学检测的基本保证;从第二次实验到第五次实验,上课先随机分别叫同学介绍不同实验的目的、原理、方法及操作步骤,不足之处教师再进行补充,然后进行示教,并告知实验的注意事项;在操作过程中要巡回指导,以便培养学生规范的操作技能;每次实验要进行结果分析讨论,要求撰写实验报告。通过以上过程提高了学生的独立思考及操作技能,建立了学生实验课的兴趣,调动其学习积极性,达到了满意的教学效果。

三、在实验教学中,加强与临床的紧密结合

免疫学实验教学的目标是掌握基本的技能和原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并将所学的免疫学知识与临床结合进行分析讨论。如做ABO血型鉴定,同时介绍交互配血试验,有时同型血交互配血也不符合,说明原因,注重讲解输血不符引起Ⅱ型超敏反应最终导致溶血反应,病人输血时要重点观察。ELISA检测乙肝表面抗体我们要介绍乙型肝炎的基本情况,对乙肝五项(HBsAg、HBeAg、抗HBs、抗HBe、抗HBc)化验结果进行临床分析,当抗HBs阳性时,说明机体不再会被乙肝病毒感染,当五项均为阴性时,最好接种乙肝疫苗,当大三阳时必须进行治疗。B淋巴细胞荧光标记试验在加荧光抗体37℃孵育1h,向同学重点介绍三大标记技术(酶标记技术、荧光标记技术、放射免疫技术)与经典的凝集反应、沉淀反应都具有敏感性高、特异性强、结果准确的特点,但标记技术敏感性极高可精确到pg-ng级水平,而凝集反应、沉淀反应只能精确到mg-ug,敏感性相差106-109倍,正因为标记技术的敏感性极高,在很多的疾病检测中基本取代了凝集反应和沉淀反应而广泛用于临床,特别在一些标记物的检测中,达到疾病早期诊断的目的。

四、在实验教学中,注重医学综合能力的培养

非卓越医师计划培养开设的实验内容均为本次完成,除此之外,卓越医师计划培养还增加了免疫血清的制备,把它称为完整综合实验,包含了(抗原制备、免疫程序制订、动物免疫、免疫血清提取、抗体效价测定)。五次实验都有免疫血清制备的内容:如抗原的制备必须注意无菌观念的建立并落实在实际操作中;免疫程序的制定要排出具体的时间、免疫的剂量和部位;免疫动物为家兔,每组2只,选择重量在2Kg以上的健康家兔进行免疫,免疫接种后要观察动物的情况并注意喂养;免疫到时间应先试血检测抗体水平,达到要求进行免疫血清提取;抗体效价测定用凝集反应、沉淀反应和溶血反应检测。通过系统实验既培养了学生团结协作和实际操作能力,又提高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五、在实践教学中,注重医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随着免疫学和免疫学技术的发展,免疫学检测已成为生物学实验和医学检验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免疫学教师必然站在该学科发展的前沿,为了帮助学生了解诊断疾病,研究病因的方法及免疫学新技术,在卓越医师教改班教研室把开展科学研究的流式细胞仪用于教学来检测同学自己外周血中的CD4、CD8数量,充实了实验内容。通过实验,把教研室取得的科研成果与实验内容相结合进行讲解,把教研室在研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基金课题的情况向同学们进行介绍,以及教研室宣传栏悬挂了从1901年以来18幅荣获医学诺贝尔奖的免疫学家及他们获奖的研究内容的宣传介绍,使很多同学产生了好奇心,对科学研究产生了较浓厚的兴趣,培养了他们的创新思维,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免疫学实验教学效果。

总之,通过在我校卓越医师计划的免疫学实验教学改革的尝试,使同学对免疫学在医学上的重要作用有了深刻的了解,知道了免疫学在医学上已广泛用于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并对一些疾病的发病机制、器官移植等方面的研究均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和现实意义,为培养合格的医学卫生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郭宏伟,运晨霞.医学免疫学实验教学改革探析[J].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16(2).

[2]代荣琴,张金彪,王磊,刘玉枝.设计性实验教学方法在免疫检验技术实验教学应用中的探讨[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3,33(17).

[3]王希君,田飞,姚旌旗.医学免疫学教学改革探讨[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10,12(2).

[4]吕昌龙,李一,任欢.医学免疫学常用实验技术[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

[5]牛志国,黄青松,郭继强,宋向凤.医学免疫学实验教学改革探讨[J].新乡医学院学报,2012,29(9).

篇(10)

免疫是人体的一种生理功能,人体依靠这种功能识别“自己”和“非己”成分,从而破坏和排斥进入人体的抗原物质,或人体本身所产生的损伤细胞和肿瘤细胞等,以维持人体的健康。每个人的体内都有针对肿瘤细胞的免疫杀伤细胞,包括NK细胞、巨噬细胞和细胞毒T细胞等。NK细胞也叫自然杀伤细胞,在机体早期杀伤肿瘤细胞的免疫监视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可以非特异性的杀伤肿瘤细胞,体内的许多细胞因子如IL2、IFNγ等都可以活化NK细胞,增强NK细胞对肿瘤细胞的杀伤功能。NK细胞主要分布在血液中和淋巴组织。巨噬细胞被IFNγ等细胞因子活化后,也具有杀伤肿瘤细胞的功能,巨噬细胞则广泛分布于全身各种组织,它可以及时发现并清除体内的肿瘤细胞,防止机体形成肿瘤。抵抗或防止微生物或寄生物的感染或其他所不希望的生物侵入的状态。

免疫涉及特异性成分和非特异性成分。非特异性成分不需要事先暴露,可以立刻响应,可以有效地防止各种病原体的入侵。医学上重要的抗原:①病原微生物及各种生物疫苗:每种病原微生物都是由多种抗原组成的复合体,都是良好的抗原,能诱导机体发生免疫应答。如细菌、病毒螺旋体等对人有较强的免疫原性。刺激机体可产生抗体,临床上可通过检测抗体诊断相关的疾病;亦可将病原微生物制成疫苗,用于预防疾病。②细菌外毒素和类毒素,外毒素:是细菌在生长过程中分泌到菌利外的毒性物质。毒性极强,对组织细胞有高度选择性,引起特殊的临床表现,外毒素为蛋白质,有很强的免疫原性,能刺激机体产生相应抗体。如:破风外毒素、白喉外毒素。类毒素:外毒素甲醛处理,失去毒性保留免疫原性,即成类毒素。可刺激机体产生抗毒素,用于人工自动免疫,常用的类毒素有白喉类毒素和破风外毒素。③动物免疫血清,用微生物或其代谢产物对动物进行人工自动免疫后,收获含有相应抗体的血清即为动物免疫血清。临床上用来治疗破伤风和白喉的破伤风抗毒素、白喉抗毒素属此。是用类毒素免疫马制备的。马的免疫血清对人具有二重性,一方面,它含有特异性抗体(抗毒素),可以中和相应的毒素,起到防治作用;另一方面,马血清对人而言是异种蛋白,具有免疫原性,可引起血清病或过敏性休克。④异嗜性抗原存在于人、动物、植物及微生物等不同物种间的共同抗原,称为Forssman抗原。目前已发现多种异嗜性抗原:大肠杆菌O86与人B血型物质;肺炎球菌14型与人A血型物质;大肠杆菌O14型脂多糖与人结肠粘膜;溶血性链球菌抗原与肾小球基底膜及心脏组织;立克次体与变形杆菌。

上一篇: 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知识点 下一篇: 如何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和方法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