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2-21 11:21:48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校园暴力对家庭的影响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中图分类号:G621;G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25-0012-02
所谓校园暴力,就是对校园师生身心造成重大伤害的暴力行为。生活中,它离我们似乎比较远,但是只要在媒体上出现,便又离我们很近。它严重影响了校园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也给学生身心健康及校园安全造成了极大威胁。文章对新形势下预防校园暴力的策略进行相关研究。
一、校园暴力的现状及成因
近年来,校园暴力逐渐呈现低龄化、团伙化、残忍化等趋势,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当前,校园暴力有如下的表现形式。一是校园内的隐性微小暴力,比如经常对同学吐唾沫、辱骂同学、用手拍打、用脚踢等。二是“突发身体伤害”暴力事件。施暴学生大多为“问题学生”和“辍学流失学生”,有时表现为团伙施暴。三是校园周边环境不安全,存在“不良青少年在学校附近殴打学生”的社会暴力事件。
(1)教育责任:学校需要认真反思。大多数教育工作者每天都在课堂上渗透品德教育,引导学生如何做人,教育学生感恩社会、团结友爱、热爱集体,以及与人为善、帮助同学、注意安全。但是,单调空泛的说教效果不太理想。平时,教师们忙于钻研课堂教学改革,忙于备课批改作业,忙于应对来自各方面的检查,而对学生行为习惯和心理健康的关注不够,未能有效促使每一个学生健康成长。
(2)家庭责任:家庭教育问题突出。多数施暴者的家庭教育存在问题,家庭教育的缺失造成孩子内心的道德意识、控制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非常差。家庭教育的问题大体可分为以下几种情况:一是家庭结构缺陷,单亲家庭或是父母长期不在孩子身边,孩子与家长缺乏沟通,导致心理不够健康。二是家庭缺乏和睦,孩子冷漠、压抑、孤独,容易冲动。有关研究显示,不被重视的孩子和经常遭到虐待的孩子,在成人之前实施暴力行为的可能性要高于同龄孩子。三是错误的教育方式影响孩子解决问题的思维和方式,特别是父母溺爱型、专制型、放任型的教育模式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各种不良的家庭教育,造成部分孩子不愿诉说内心的委屈,默默忍受,长此以往,形成心理上的偏执和性格上的孤僻,容易产生消极悲观的情绪,同时也有可能变为施暴者。
二、预防校园暴力的相关策略
(1)学校的责任在于预防,主要措施是“教育、管理和关爱”。预防校园暴力,学校是主阵地,重点要做好对学生的法制教育、感恩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在管理方面,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加强学生的课间管理,加强对教师行为的管理。同时,要重点做好问题学生和弱势学生的关爱工作,消除校园暴力的主体和对象。1)重点做好对学生的法制教育、感恩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学校的法制教育可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是法律知识进课堂,通过开展“演讲比赛”“手抄报比赛”“校园普法剧”“模拟法庭”等法制主题教育活动来打好基础;第二层是严肃校规校纪,在创新有效的激励机制之上,开展智慧的惩戒教育,让学生从小有明确的是非观念,知道什么可以做,什么不能做,内化为纪律意识;第三层是引入司法部门开展现身说法的教育,让穿着警服的司法人员进校园给学生讲实例,让学生体会到违法行为不可触碰,对法律产生敬畏感。2)关爱问题学生和弱势学生,将校园暴力消灭在萌芽期。预防校园暴力,最重要的是抓好施暴者的教育、受暴者的爱护工作。一是学校建立问题学生信息库,设立班级、中层干部、校级领导三级关爱体系,时常对这部分学生进行关爱、扶助,并重点教育他们“做一个不给别人添麻烦的人”,引导他们感受被欺负同学的内心世界,引导他们乐于帮助同学,正确认识友谊的含义,做一个阳光健康、受人喜欢和尊敬的学生。要经常开展主题班队会和专题体验教育活动,并安排一些服务类工作让他们去做,时间久了,他们便会成为同学们眼中可爱的人。二是对校园发生的欺凌事件要及时记录,并通过布置学生写心情日记的方式和每天早晨班干部向教师汇报班里动态等做法,及时了解学生思想动态。3)利用现代信息手段,不断提升家庭教育水平。特殊的家长,会带出特殊的孩子。在家长学校,通常只是用集体讲授的形式进行说理式教育,效果不佳。每个班都有一些比较另类的家长,其语言和行为方式可能有时比较极端,教育也不得法。因此,教师可利用QQ群或微信圈,以文字、图片、视频多种形式对家长进行教育引领。一方面,通过表扬优秀家长,起到榜样示范作用;另一方面,将存在的教育问题客观地指出来,提醒家长修正自己的教育态度。还可以组织学生和家长在信息群开展“拼爹”之类的专题讨论活动,并在班级里开展拼家长有多关注孩子、拼家长多有才气、拼家长多么支持老师的工作等活动。这样的活动,能很好地引导家长交流情感,传递民主的教育方式。与此同时,信息化的快捷方式也可让家长及时将心中的情绪宣泄出来,及时化解矛盾,优化亲子关系,形成正能量。
(2)家长的责任在于“呵护”,主要措施是“表率、引导与沟通”。1)用温暖的家庭环境呵护孩子。一是杜绝家庭暴力,因为家庭暴力影响着孩子的暴力意识;二是单亲家庭的家长一定要更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关注孩子日常情绪和在校表现;三是父母切忌在孩子面前发生冲突,要营造和谐幸福的家庭环境;四是家长要审视并矫正自己的教育方式,引导孩子用和谐友爱、宽容大度的方式去解决问题,培养孩子健康积极的兴趣爱好,让孩子形成良好的辨别力和自我控制力。2)用榜样与沟通的力量呵护孩子。首先,家长要给孩子做好表率。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是孩子的模仿对象,所以,父母以身作则是最重要的。在家里要重视教育方法的终身学习,要多读书,通过言传身教自觉做孩子成长的表率。其次,要多与孩子和老师沟通,掌握孩子的动态。要引导孩子学习如何理性地解决问题,面对解决不了的问题,则必须寻求同学、老师、父母的帮助。同时,还要教育孩子不去欺负其他同学,要用爱心与人交往,这也是对自己孩子的一种保护。3)家长要严格控制孩子对网络的使用。要随时掌握孩子的网络使用状态,引导孩子文明上网,严防学生效仿虚拟网络中的一些暴力行为,严防不利于孩子健康成长的网络信息进入孩子的视线,并教会孩子辨析网络上的不良信息。
(3)政府的责任在于“保护”,主要措施是“法治保障、实施关爱”。1)优化学校警务工作站职能,保护好校园安全。一是政府要积极保障校园安全,重视“一键报警”设施是否畅通。学校是弱势群体,是人员密集场所,每所学校都必须有畅通的“一键报警”设施,保障教师和学生的生命安全。二是加大对闯入校园实施暴力行为者的惩治力度,凡进入校园殴打师生者,均应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视情节轻重处理,达到以儆效尤的效果。三是完善立法,加强对施暴者的惩戒。通过修法、释法或制定“校园安全法”,形成一种威慑力。2)建立社会关爱体系。家庭教育若出现问题,仅靠学校开展“家长学校”活动是远远不够的,必须由政府来进行解决。可设立“家庭教育爱心基金会”,启动“家庭教育提升计划”;还可由共青团、妇联等组织作为实施主体,学校进行配合,定期开展家庭教育讲座和针对“特殊家庭”“问题学生”的关爱活动。通过“阳光你我他”普查活动,广泛关注各学校心理不健康的学生,积极寻求多种方式化解他们心中的矛盾,确保学生都能遇事冷静,做一个团结友善、积极向上的好学生。
三、结束语
有效地控制校园暴力,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文章结合对部分学校的调查和相关部门的走访,分析校园暴力的成因、特点和危害,有针对性地研究预防校园暴力的对策。认为学校的责任在于预防,主要措施是“教育、管理和关爱”;家长的责任在于“呵护”,主要措施是“表率、引导与沟通”;政府的责任在于“保护”,主要措施是“法治保障、实施关爱”。
参考文献:
[1]季成叶.预防校园暴力:一项值得高度关注的公共卫生课题[J].中国学校卫生,2007(03).
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共同构成对一个孩子的全方位教育,而家庭教育作为早期性、基础性、独特性和终身性的教育,是最早也是最易被孩子接纳的教育,因此对一个孩子的家庭教育不可小觑。而目前,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都有相关法律作为支撑,保障孩子的身心健康和健康发展,而作为基础教育的家庭教育却迟迟没有立法进行保护。在依法治国的今天,我国有必要以法律的形式来规范家庭教育中出现的问题,以保证家庭教育的有序进行。
一、 家庭教育立法的目的
家庭教育立法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解决当前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促进儿童健康成长,并且保障社会的和谐稳定。
近年来,未成年人犯罪年龄普遍降低,并且“校园暴力”事件频发。经调查报告显示,在校园暴力事件的成因中,“日常摩擦”以55.0%的比例居首,“钱财纠纷”、“情感纠葛”分别以17.5%和15.0%的占比位列二、三位。值得关注的是,报告显示另有7.5%的暴力事件是由“偏激心理”引发,这种心理带有很强的青春期烙印,甚至出现因看不惯对方相貌、行为而产生欺侮、殴打等行为。一方面是社会的责任,社会教育存在缺陷,执法管教力度不够,社会不良因素及网络影响导致未成年未能正确认识事物;另一方面是学校的责任,学校教育存在漏洞,校园的法制教育力度弱,导致未成年没有相应的法律常识,一些学校对教师的法律知识方面的培训偏少,有限的法律教育并不能有效增强教师自身的法律意识,个别教师甚至自身便带有不良行为却无法自察,而这些不良行为很可能已经成为学生模仿的对象;然而更重要的是家庭教育,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都与家庭教育密不可分,溺爱、专制、放任等不当的家庭教育方式是导致校园暴力的首要原因。当孩子被同学欺负时,一些家长所表现出来的不正常心态也在很大程度上助长了暴力的泛滥。面对家庭教育立法的缺失,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规定:未成年人父母放任未成年人严重不良行为的,公安机关可以对父母进行训诫。姚建龙指出,应当建立更加完善的强制亲执教育制度,即教父母怎么做父母。这就为家庭教育立法架起桥梁,以促进家庭教育立法的进行,使家庭教育向规范化、科学化方向发展。
二、 家庭教育立法的必要性
家庭教育立法的必要性体现在通过立法可以有效地解决家庭教育领域的种种现实问题,确保青少年可以健康茁壮的成长,成为国家的可用之才,提高家庭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的地位,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有机统一、协调发展,并且通过立法的形式总结和推广成功的家庭教育经验。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国民素质的不断提高,对家庭教育立法的呼声也越来越高。在2009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公开征求意见时,不少人就提出要为家庭教育立法,如今,已有多个国家和地区进行了家庭教育立法,如日本2006年修订的《教育基本法》强调了国家对家庭教育的责任。2003年我国台湾地区专门颁布《家庭教育法》,之后又出台了《家庭教育法实施细则》等。而今年两会期间,全国妇联提交了《关于将制定出台〈家庭教育促进条例〉纳入国务院法制办立法规划的提案》,建议国务院法制办将制定《家庭教育促进条例》纳入立法规划,尽快制定出台《家庭教育促进条例》。这说明通过这么多年的调查和研究,我国制定出台家庭教育促进条例的条件和时机已经成熟。
截至到目前为止,我国重庆、贵州、辽宁省鞍山市妇联已推动将制定家庭教育促进条例列入当地人大立法计划,江西、天津、吉林、山西、内蒙古等地也启动家庭教育立法调研工作。通告在当地进行试点活动的形式,查缺补漏,将条例转为法律,更大程度的保障家庭教育立法实施。
三、 家庭教育立法的思路
家庭教育立法的思路体现在三个方面,即法律名称、功能定位和基本内容。首先,任何法律的出台都应该先解决名称问题。法的名称实际上是最直观,最显现的外在符号,可以透过名称,解读这部法的内容,因此这部法律可以就叫做《家庭教育法》。其次是制定本法的功能的定位,要通过立法保证未成年人受到教育,保障未成年人可以得到全面发展;具有更强的指导性,为家庭教育提供科学、系统的指导,并且为其服务;规范的功能也要凸显,用以规范未成年人父母的行为,也要规范服务机构。最后是本法的基本内容,应当是全方位的,包括家长的直接影响,也包括家庭环境的间接影响。一切立身形式的指导,都应该纳入家庭教育的内容当中。
推动家庭教育立法,从而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体化、形象化,以倡导好的家风,支撑好的社会风气,以家庭的和睦文明促进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在学法和守法中,促使未成年人的父母和未成年人共同发展,共同进步,使得家庭结构更为牢固,以小家带大家,让我国更好更快的发展。推动家庭教育立法,使得家庭教育更加规范化、科学化,并且在立法工作中听取多方意见,进行多地调查,制定合乎具有中国现实意义的家庭教育法。家庭教育对家长素质的提高,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的促进具有重要无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建议加快家庭教育法的出台。
[参考文献]
如果处在一个积极向上的群体中,那么自己也会受到感染,变得更加刻苦,尽自己的力量完成自己该做的事情;如果处在一个懒惰散漫的群体中,自己也会变成懒汉,不思进取,沉迷于安乐之中。如此种种,都是环境对人的影响,它对学生来说分为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个方面。
在日常生活中,孩子们走路的步伐、站立的姿势等酷似他们的父母。这些习惯性动作的养成不是遗传,而是因为和父母朝夕相处,受到了家庭环境的熏陶。在童年时代,一天中的大部分时间都和父母在一起。家庭成了生活最长久的环境,所以它对人们的影响是相当大的。直到成年后,人们也对家庭有相当的依恋,一个人在家庭的熏陶下形成的观念等可能一生都不会改变。论及对学生的影响,无疑是家庭最大。
一、深化心理健康意识,加强学校与家庭的合作意识
小学生的年纪较小,生理、心理等方面发展还不够成熟,很容易受到家庭与学校的影响,养成不健康的心理习惯,作为教师与家长,应该在日常生活与教育中深化心理健康意识,加强学校与家庭的合作意识,共同培养小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以及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与价值观。在目前的家校教育中存在一个很大的误区,教师认为学校是小学生正式接受教育的地方,因而将所有的教育任务统一交给教师,自己不闻不问。很明显这种教育方式是非常错误的,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场所,家长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孩子产生深刻的影响,作为家长,应该承担起孩子在家庭教育中的重任,加强与学校的联系。
例如:学校应该建立家长学习日,家长学习日建立的重要目的是为了让家长了解学生在学校中学习的内容,这些内容不仅针对学生,也是家长应该学习的,除了课堂上的教?W任务之外,还有定期对学生开展的心理健康教育,安全教育,德育教育等等,这些都是家长与教师应该统一思想的内容。在家长学习日中,家长应该积极向教师学习最新的教育思想,让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保持一致。家长学习日的最终目的是让家长理解教师的教学内容,并且在家庭教育中给与支持。例如学生回家应该定时完成作业,家长应该认真检查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并且给教师反馈,只有这样,才能让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联合起来,更有高效。
二、加强沟通,让家长与教师相互了解学生心理动向
心理教育在目前的教育中,无论是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都是比较忽视的。然而随着网络化时代的到来,学生可以接受的内容众多,有许多是不健康,不适合小学生的心理的,对小学生的心理健康会产生重大的影响。在心理健康方面,教师应该积极与家长够,让家长与教师能够随时掌握学生的表现,从而及时发现学生心理存在的问题,及时解决问题,这在小学教育中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家长与教师沟通的方向非常多,作为教师,应该积极召开家长会,家访等,积极与学生家长沟通就能了解学生情况。家长不是专业的教育者,应该积极与教师联系,吸收先进的教育经验,让心理健康教育成为教育重要的一个环节。
例如:教师应该多注意观察学生,并且家访学生在家中的表现。一个人的心理不健康可以表现在多个方面,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日常表现来观察,例如学生上课精神不集中,出现精神萎靡,上课睡觉的现象,教师就应该多加观察,并且做出询问,有心理健康问题的学生一般会拒绝回答,并且遮掩事实。此时教师应该积极与家长沟通,询问学生在家中的表现,如果发现学生心理可能存在问题,需要及时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找出问题原因,积极帮助学生克服。
三、强调心理健康重要性,为小学学生塑造良好榜样
一、父母素质内涵的界定
关于父母素质内涵的界定不同的研究者持有不同的观点。余邦林等认为父母素质包括三个层面:一个层面是作为一个社会公民所具备的基本品德素质、智能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素质等;另一个层面是作为父母进行家庭教育所需要的素质。这包括他们的教子观念及所掌握的家庭教育的科学知识、科学的教子方法。还有一个层面是父母应当学习必要的心理学、教育学知识。几个层面的素质相辅相成。社会学者关颖认为,父母素质包括自然素质和社会素质两个方面。自然素质指人的大脑、神经、体力等生理素质,而社会素质主要是指人的心理素质、思想道德素质等。父母素质对子女发展的影响主要是通过教育观念对子女的影响、教育方式对子女的影响来实现的。邓佐君也认为,父母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文化素质及思想品德素质都会不同程度地对子女发生潜移默化地影响。陈佑兰等认为所谓父母素质,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指一般素质,即父母作为社会成员和国家公民所具备的一些基本素质:另一方面是指作为父母对子女进行教育所应具备的特质,即特殊素质,它应包括掌握有关儿童身心发展的基本家庭教育的基本知识,具备一定的教育能力等,它直接影响了家庭教育的实施和质量。
本文认为父母素质包括父母的身体素质、文化素质、品德素质、和心理素质。其中,父母的身体素质属于先天的影响(本文不做探讨),而文化素质、品德素质、和心理素质属于后天的影响,这是本文研究的重点。
二、异常行为内涵的界定
对异常行为的界定从比较宽泛的意义上说,所谓异常行为,即偏离行为、偏差行为或越轨行为,通常是指那些超出常规,偏离或违背社会道德、纪律规范和法律规范的行为。青少年异常行为是指青少年出现的偏离或违背社会规范的行为。[1] (P83)这些异常行为的表现是多种多样的,包括暴力现象、欺负行为、逃学、向低年级学生索取钱物等各种异常行为。根据异常行为性质、程度的不同,青少年异常行为可以分为一般的异常行为和严重的异常行为。
青少年异常行为主要表现:(l)违纪行为,即违反特定场合的特定管理规范的行为,如学生考试作弊、旷课、逃学等。(2)违德行为,即违道德规范的行为,如见死不救、拾遗不报等。(3)异常行为,即由于个体自身某些特殊的精神问题或心理因素及其变化引起的违规范的行为,这种异常行为更多的只是因为自己行为的不正常
在客观上造成对他人的损害。(4)自毁行为,即违规范并对自身造成伤害的行为,如吸毒、酗酒、自杀等。(5)不适当行为,即常常与人们普遍认为“应该如此”的原则或理念不一致的行为,如离家出走、吸烟、赌博、未婚先孕等。(6)行为,即违规范并对他人和社会造成某种程度破坏的行为,如少年强索、欺诈等行为。其中,旷课、逃学、谩骂、殴打等青少年异常行为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
从行为影响上看,青少年异常行为具有一定社会危害性但尚不构成犯罪处理,但即使这种行为没有直接危及他人或社会的安全和利益,也会影响青少年自身正常社会化的进程和社会稳定,更有甚者会伤及他人的人身安全,造成难以预测的恶果。因此研究青少年异常行为的影响因素尤为重要,它为预防青少年犯罪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父母素质对青少年异常行为产生的影响
研究表明父母素质与青少年异常行为有着密切的关系,具体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父母文化素质的影响
父母的文化素质是指父母的人文素质和社会素质。英国哲学家、社会学家和教育理论家赫伯特・斯宾赛(Herber Spencer,1861),在《教育论》一书中,强调父母知识的重要性,指出由于做父母的缺乏抚养教育子女的科学知识,对于子女身体发育、道德训练和智力的培养都会造成大的危害,带来极为严重的后果。
大量的研究表明青少年异常行为与父母的文化素质存在显著的相关。王玉凤等在不同时期对北京城区儿童行为问题比较研究发现,1993年与1985年父母文化程度与儿童行为问题的检出率呈负相关。父母的文化程度越高,儿童行为问题的检出率愈低。 [2](P12)王敏(2000)等对广州校园暴力的调查表明,施暴学生的父母文化水平低,缺乏现代化社会父母必备的文化知识和精神素养,使孩子健全人格的培养成为不可能。父母染有恶习或犯罪行为,子女耳濡目染,学到其不良行为,这与父母的文化程度呈显著相关(p
2.父母品德素质的影响
父母品德素质包括民族理想、价值取向、道德观念、思维方式、社会意识等。这些方面通过父母本身的言传身教不同程度地影响青少年的心理和行为。
父母的言行作为子女的仿效榜样、参照模式和反思借鉴,在子女的成长过程中发挥着持续的示范、导向、儒染、催化和校正作用。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人类学习多数情况下是在社会交往中进行的,是通过对他人示范行为的观察、模仿进行的。青少年与他们父母发生着最初的社会关系和道德关系,起初总是以父母的言行为榜样,以父母的需求、情感、情操为认同的对象,自觉或不自觉地加以模仿、同化,形成着自己的行为习惯和道德信念体系。因此,父母的不良言行在很大程度上是孩子异常行为习得的反面活教材。
马卡连柯(1958)在《父母必读》中曾警告一些不想付出努力的父母,“如果你们生活上的一般作风不好,即使最正确、最合理、并且精心研究出来的教育方法,也将是没有用的。相反地,只有正当的家庭作风,才能给你们提供对付孩子的正确方法,特别是提供劳动、纪律、休息、游戏和权威的正确方式。”马霍娃(1963)也指出“孩子们看见父亲和母亲彼此尊重,所以他们才尊重父母。”
我国的裴娣娜(1999)、胡厚福 (2000)等认为产生不同的家庭教育能力的原因是父母本身的修养的不同。其中,他们认为父母自身的政治思想品德和道德品质修养是直接影响父母教育能力的重要因素之一。白铭欣、白德困(2003)二人则从父母自身修养的角度,说明父母的修养与子女成才的关系,阐明了父母应具备的自身修养,如高尚的品德、开朗的性格等。周东明(2000)等人在对中学生不良生活行为及相关因素研究中发现:中学生吸烟、饮酒、打麻将等不良行为与家庭因素作等级相关分析,结果显示中学生吸烟行为与父母亲吸烟、酗酒、打麻将呈显著相关(P<O.05)。[5](P23)周芦萍(2004)等在对深圳市200名4-18岁少年犯的调查显示父母的道德素质状况:父母有不良嗜好和违法行为的占被调查家庭的19%。其中,未成年中家庭的“问题父母”达22%。[5]P(30)广东省司法厅最近对200名4-18岁少年犯的调查也显示,父母有赌博、婚外情、吸毒等违法犯罪行为的占22%。王琪(2003)在对千名青少年犯罪情况的调查中发现,受父母不良品行和违法犯罪行为的影响是导致青少年犯罪的主要原因之一。在他的调查中发现青少年犯罪家庭亲人中有被判刑或劳教的就有364人,占被调查人数的35%。其中,父母亲、兄弟姐妹、爷爷奶奶等直系亲属被判刑或劳教的有120人,占被调查人数的 11.5%;外公外婆、舅舅姑姑、表兄弟姐妹和其他亲近的亲戚被判刑或劳教的有 244人,占23.5%。[6](P13)由此可见,父母本身的品德修养是引发青少年异常行为乃至于导致其犯罪的最直接原因之一。
3.父母心理素质的影响
我国学者孙少强(1982)在进行家庭教育研究时指出,父母要想教育好子女,自己首先必须具有以下五个心理特点:要有正确的教育子女的动机,具备深厚健康的教育情感,对儿童耐心的意志品质,善于细心观察、了解孩子的能力,开朗善良的性格特征。章永生,傅宗碧(1995)也同意以上观点,认为:父母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教育子女的重要条件,良好的心理素质不是天生就有的,它是在家庭生活实践中培养出来的。做父母的应具有敏锐的观察力、清晰的记忆力、思维的创造力、准确的语言表达能力、开朗善良的性格、深厚的父母之情和耐心教育的意志。一项大规模的研究发现,具有异常行为的青少年大多来自组织失调的家庭,他们的父母多采取敌对态度,表现出不适当的行为或采取忽视态度,对孩子使用不科学的对待方式,不能逐渐地向孩子传输正确的行为标准和价值观念。而有着异常行为的青少年也认为,他们的家庭缺乏凝聚力,缺乏感情表达,缺乏温暖和乐趣,亲子冲突多,父母信任低,由此导致青少年习得并做出异常行为以满足需要。
可见,素质高的父母不仅在言行上给子女起潜移默化的表率作用,而且还能创设民主的家庭氛围。当然我们所说的高素质的父母不仅仅指高学历,而是指有较高的文化程度、思想道德水准和良好的心理状态。
四、提高父母素质的几点思考
综上所述,父母素质的高低是影响子女健康成长的关键,因此优化家庭环境,必须着眼于提高父母的素质。
普设家长学校,提高父母素质。前苏联教育家克鲁斯卡亚说过“家庭教育对父母来说,首先是自我教育。”要提高父母的素质,父母必须首先受教育,认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因此,社会有计划地建立和开设各类父母学校,给父母传授有关家庭教育的社会学、教育学、心理学、法学、性教育等各方面的知识,转变父母的育人观念,让父母认识到教育是一门科学、一门艺术,并努力实践、总结经验,从而在全社会开创一个良好的家庭教育局面,减少抵制社会的消极影响,从而减少青少年异常行为的产生,使青少年健康成长。
有计划开展家访活动,转变父母的教育观念。学校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特别是更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然而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仍然还有相当一部分父母两眼还是盯在分数上,认为只要孩子考试分数高就好,甚至限制孩子参加一些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活动,使得孩子有可能成为高分低能、品行不端或是心理不健康的人。因此,为了转变父母的教育观念,除了开设家长学校以外,班主任、任课教师要有计划的开展家访活动,了解孩子在家的学习环境,和父母经常沟通教育孩子的方法,征求父母对学校的意见,向父母传授家庭教育的有关知识和方法,提高父母教育孩子的水平。
加强对破损家庭的社会支持。青少年中有父母双方或一方死亡、有父母病残、有父母关系不和、有父母离婚、有父母行为不良的,这种情况称为“破损家庭”。这种家庭影响到青少年的物质需要、情感需要和良好教育需要的保证,社会应伸出援助之手,帮助做好青少年的教育工作。具体可以通过搞好孤儿的福利、教养、对家庭经济困难的接济、加强学校教育对家庭教育缺陷的弥补等各种不同方式支持破损家庭,从而预防青少年异常行为的产生。
使家长教育逐步制度化、法制化、科学化。在普设家长学校的前提下,家长教育要形成制度。身为中小学生父母的所有社会成员,都必须接受不同层次、不同内容、不同形式的家长教育,以最终获得“合格父母资格证书”为标准,并把其作为单位考核职工的一项重要内容。从事个体经营和无业的父母要在居民委员会、村、屯的监督下接受家长教育。这就需要法律作保证。因此,各省、市、地区可以制定地方性教育法规,然后在其基础上再制定国家的《家长教育法》。在反复实践的基础上,将父母教育构建成一门学科,放在中等教育阶段开设,使未来的父母在婚前就掌握应有的育儿知识和方法,并具有为人父母的文化知识、品德修养和心理准备。使家长教育最终达到科学化。
作者单位:吉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参考文献]
[1]谭兰.养成教育:青少年异常行为的预防与矫治的路径选择[J].教育探索,2006,1:45-47.
[2]王玉凤,任桂英,顾伯美.不同时期北京市城区儿童行为问题的比较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1,1:89-90.
[3] ]王敏,张中剑,谢平.关于校园暴力的思考.犯罪学基础理论研究专业委员会2000年会论文集[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9.145-450.
香港公教婚姻辅导会辅导主任、资深的临床督导专家江任燕琼女士详尽地报告了香港近20年来家庭辅导的历程。香港是中西文化荟萃的地方,在社会的急剧变迁中,对家庭服务(家庭治疗,家庭辅导)的需求日增。香港的家庭服务已经专业化并取得了社会的认可。家庭服务工作者不断涉猎不同学派的学说,国际知名学者纷纷访港,不少学者前往美、加留学,不断积累着丰富和宝贵的经验。专业工作者自发组成研究家庭治疗的学会和训练中心,培育专业家庭辅导工作者。工作人员并非一成不变地照搬西方的观点和技巧,本土化的家庭辅导方式日益发展。香港政府成立了社会工作者注册局,要求所有社会工作者注册之后才可以向市民提供服务。受训学员经实习后可获得香港国际仲裁中心认可的专业家事调解员或家事调解督导主任资格。
香港在经历社会转变与金融风暴之后,发生了许多变化,如移民潮(由内地移民香港者日达约150名)造成“太空人”家庭,港人北上内地发展而出现两地分隔家庭,都对家庭成员造成很大的冲击。社会服务机构对此提供了各种创新的家庭服务:一是处理家庭或婚姻的服务,提供婚姻危机的热线和团队,以应付社会的需求。婚姻调解服务是通过和平协商的过程,由专业调解员协助离婚夫妇和平、合理地处理分居或离婚,帮助他们寻找共同的关注点,解决子女教养、生活、子女探望及财产分配等问题。由于离婚家庭多(每年接近20000宗离婚个案),不少家长成为单亲人士,社会福利署及非政府机构提供一系列支援服务,包括辅导、妇女庇护、职业辅导、儿童照顾和法律援助等。二足回应社会或家庭模式转变的服务。如为广州、香港两地分隔家庭提供服务,协助他们在移居前做好身心准备。协助新来港定居的家庭成员解决家庭及生活适应问题,帮助他们愉快地融入社会。三是巩固婚姻或家庭关系的服务。如为有关系困难的夫妇提供专业的性治疗服务,举办婚前讲座,协助准婚男女能更深入地认识彼此关系,为婚姻做出更妥善的准备。开展家校合作或亲子教育,推动不同地区委员会、学校及家长的合作,积极推广不同形式的亲子教育。
香港未来家庭服务将以崭新的方法在社区里提供理想的服务模式,其理念足以子女为中心,以家庭为本位,以社区为基地。家庭服务的四个原则是:(1)方便大众;(2)及早发现或预防问题;(3)综合性;(4)伙伴合作。家庭服务的三种类别是:(1)丰富家庭资源:如开展家庭生活教育,提供教育性、预防性的服务,接触有需要的家庭,利用社会义工、自助小组开展服务等。(2)提供家庭支援:如情绪支持和短期个案辅导。(3)深入家庭辅导:如开展深入的、治疗性的家庭辅导及危机处理,成立“一站式综合家庭中心”(有需要的家庭只要一到家庭服务中心便可以获得服务,与社区合作,联结资源网络为家庭成员提供较全面而有效的服务)。
二、台湾家庭咨商(辅导)与治疗的发展、目标、理论基础和工作重点
台湾师范大学教育心理与辅导学系的陈秉华教授总结了台湾的家庭辅导概貌。随着社会变迁,台湾的家庭文化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家庭辅导与治疗的目标是增加家庭内个人的自我意识与自我价值感,维系家庭中个人的心理健康与家庭的和谐完整。家庭辅导与治疗的主要理论基础是,结合西方的家庭治疗理论、中国人家族主义以及社会变迁湾的家庭文化,发展适用于台湾的家庭辅导与治疗工作模式。家庭辅导与治疗工作的重点在于:协助家庭面对、接纳家人出现的问题和家庭共同承担的困难;协助家庭内的每个人了解自我或彼此的状态,增加对自我或彼此的了解与接纳;协助家庭了解家庭内不良的互动与沟通模式以及由此所带给个人与家庭的困难;协助家人了解、接纳家庭使用不良互动模式背后所隐藏的正向目的,认识家庭的正向资源;协助家人了解家庭所承受的来自环境与社会的压力,了解家庭可使用的社会资源;协助家庭运用正向力量来面对家庭目前的困难,找到可替换目标;协助家庭了解与认可家庭内个人与家庭的改变以及意义;协助家庭持续改变以减轻或解除家庭的困难;协助增加家庭内个人的自我价值感、家人间情感的重新连结以及重建家庭的和谐与完整等。
三、马来西亚华人社区的婚姻与家庭辅导正在起步
马来西亚博爱辅导中心创办人、亲子游戏治疗导师黄晋亮先生介绍了他们中心的工作。马来西亚是个多元种族的国家,2000年总人口为2220万人,华人占25.3%。华人社区的辅导起步于80年代。一般的辅导中心并没有一套完整的家庭或婚姻的辅导模式,各辅导机构皆以其宗教取向、信念和对象群体实践其目标,以案主中心、亲子游戏治疗、现实治疗、家庭治疗模式为主,这些都是源自美国与香港的辅导模式。2000年底“博爱”开始推荐游戏治疗、亲子游戏治疗、艺术治疗和家庭与亲子关系层面的辅导模式,让家庭辅导更具系统性和全面性。
目前马来西亚的辅导境况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是人才短缺。华人多有功利的价值观,一般的家长皆为儿女选择“有前途”的职业,如工程、会计、电脑和医生等,很少有父母会鼓励自己的孩子选择冷门的心理、社工或辅导等助人的行业。直到近几年,冷门的行业才逐渐有人问津,才成为大学的热门课程,原因在于大学对心理卫生建设的日益重视,大学教育的开放和普遍化,还有就是留美、加、港、台、澳等毕业生回马的贡献。
二是华人文化的影响。华人根深蒂固的观念,如大男人主义、家丑不外扬、不苟言笑和不善抒发内心情感的民族性格,都是推动辅导教育的障碍。
三是资源缺乏。民办的辅导机构一般都不能得到政府在经济或人力资源上的援助,在推动工作时力不从心。
四是普遍问题增多。社会迅速改变,削弱了传统的婚姻、家庭与道德观念。近几年家庭暴力、凶杀、自杀等家庭悲剧频频上演,青少年逃学、离家出走、犯罪、吸毒、校园暴力、虐待儿童、、、弃婴、失踪等事件也时有发生,皆与经济状况、身体状况、情变、债务、吸毒、夫妻恩怨等有密切关系。
五是辅导前景看好。越来越多的本地大学开设心理、辅导及社工系,有的已开设了硕士课程。政府已于1998年正式成立辅导部门,考核辅导人员的专业水平,将辅导工作推向专业化。在处理多元种族、文化、信仰的社会问题中,政府更加了解到辅导对人民心理卫生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在经历了独立后的经济建设、金融风暴及最近的经济萎缩后,华人已开始认识到人活在世上,不单靠饮食、衣着、享乐,而更重要的是生、心、灵的平衡生活,因此也较愿意开放自己,探讨个人的内心。有识之士呼吁:(1)政府要从预防及教导角度援助有规模的民办辅导中心,设立社区服务中心,推动多元化的服务与培训。(2)私立的电台、电视台可设立资源中心,发挥大众传播的教育功能,制作有关家庭、婚姻以及儿童、青少年等辅导专辑,开展广泛的社会教育。(3)政府可为社会人士提供免费电话辅导热线和更多的求助渠道。(4)警方也可与这些中心有更密切的合作,为在危机中自杀的人士提供更迅速有效的援助。(5)政府可每年定期拨款给这些中心,为员工提供短期或长期的培训与研究工作。
四、对中国内地开展家庭辅导工作的几点启示
1.借鉴港、台和马来西亚华人社区的工作经验,使内地家庭辅导工作与研究有良好的起点。
2.树立“以子女为中心、以家庭为本位、以社区为基地”的家庭辅导理念。
3.整合家庭、学校和社区的各种辅导资源,尤其是加强政府的经费投入。
90后,是处于中国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一代,也是处于多元文化冲突的一代,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造成了他们独特的心理特点:
一、个性张扬
大部分90后的初中生极爱表现自己。表现在他们喜欢留个性的头型、穿个性的服装、说个性的语言来吸引别人的注意力。一旦这些行为被学校制止,他们就会利用其他途径。例如上课时,在教室里安安静静时,他们会选择做个小动作,或与别的同学旁若无人的交谈,以期让老师点自己的名字,来让大家把注意力都放在自己身上。
二、没有真正的崇拜偶像,没有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不象他们的长辈,是读着战争、奉献等英雄的故事成长起来的,他们崇拜英雄,崇拜成功企业家,90后的初中生崇尚非主流,像超级女生之类的凭借几首歌、个性打扮,就能让他们崇拜的如痴如狂,并去蓦仿他们的打扮和行为。他们没有真正的崇拜偶像,也没有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不知道自己学习的目的,没有树立自己的人生目标,对自己的未来很茫然、很困惑,很多学生就抱着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思想上学。
三、感情脆弱,心理承受能力低
现在几乎每个孩子都有六个大人宠着、保护着,为他们的成长创设出一路顺境。直接造成他们的感情脆弱,容不下丁点儿委屈。这是近几年来校园暴力增长和孩子自残自杀的一大原因。
再一个近几年来离婚率增长,单身家庭的孩子大部分性格偏执,遭受了挫折,就会钻进牛角尖,因想不开而选择自暴自弃。
四、网瘾成为当代初中生的一大杀手
在科技发展迅速的今天,网络给人们带来快捷的信息,方便人们生活的同时,也给90后的初中生们带来诸多的负面影响。例如,有很多沉迷于网络游戏的学生,放弃学业,甚至学生走上偷盗、抢劫杀人的犯罪道路。还有的沉迷于网聊,走上网恋的道路。
针对90后初中生的以上特点,在班级管理中可以采用以下策略:
一、培养学生的团体精神。
只有学生具有了团体精神,才能使他们在维护好集体利益的前提下,保持自己的个性,但绝不张扬;只有学生具有了团体精神,才能使他们以集体利益为最重,克服自私自利的心理,学会感恩。
要培养学生的团体精神,就要在班级管理中建立班级统一的奋斗目标,形成良好的班风,让所有同学为此目标而努力;利用好学校举行的每一次活动,去激发学生的团体精神。
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首先可以用榜样的力量教育学生。因为现在的孩子对老一代革命家、科学家、现代的励志者的事迹所知甚少,所以要经常给他们播映关于这些榜样的小影片,让这些事迹持续地引导他们,让他们有所追求,能有勤奋刻苦的学习精神,从而产生崇高的理想。
其次让学生明白人生价值观的衡量标准是对社会的贡献。对社会的贡献大,则人生价值的意义就大。
三、充分利用好家长的帮助。
父母是否能与学校互相配合,是教育能否成功的关键。因此班主任要注重对家庭教育的引导。要经常通过电访或家访,并利用好家长会,进一步了解家长及学生,与家长沟通如何对该学生进行有效的教育,达成教育共识。
以前,如果有孩子没去上学,通常是指他们跑到外面游荡,可能会学坏而出现偏差行为,最后甚至变成帮派少年。现在却不同了。许多孩子想上学却上不了学,他们也许是因为恐惧人际关系的困难、说不出的内在挫折、或是各种莫名的焦虑,而产生对上学的矛盾情绪。这些没上学的现象,最近国际学界普遍称之为拒学行为(school refusal behavior)。
有些拒学行为可能会继续持续加重,甚至到完全足不出户或昼伏夜行的程度。这时候日本将这样的情形称呼为hikikomori,而且这个日本名词已经在国际学界普遍使用。在台湾最普遍的翻译是茧居族。有些西方学者则翻译为社会退缩症(social withdrawal),指的也是同样的情形。
这样的一个趋势,从文化变迁的立场是十分值得探讨的。2013年《东亚教育》一书就指示:“在东亚,80年代以后,校园暴力、儿童心理问题、霸凌、拒绝上学等等问题,因为僵硬的教育体制跟升学考试,还是变得十分严重,成为了社会的议题。”
齐藤环(Kazuhiko Saito)是日本的另外一位关心这一个议题的精神科医师,他指出:“茧居族的问题原本只存在日本,如今也可以也存在于别的国家,特别是在都会地区,也许跟全球的社会文化快速变迁也有关系。”
这问题有多严重呢?2010年日本文部省公布是这样的情形共有70万人,平均约30岁,几乎是占日本年轻人人口的百分之1-2。
田村毅回顾过去30年,他认为日本的茧居族特征也不断在改变。
“以前以十几岁的国中生、高中生为主,最近的茧居族年龄层有高龄化趋势,从20岁世代至30岁世代都有,其中也有不少40岁世代的人。”
“以前是将脾气发泄在家人身上,对家人施以暴力。现在也是有这样的年轻人,但数量在减少当中。变成将脾气发泄在自己身上,做出割腕、大量服药等自伤行为或自杀的年轻人变多了。”
“以前几乎都是母亲接受咨询辅导,最近前来咨询的父亲也为数不少。”
台湾的教育单位并没有太多的相关数字,目前的统计除了休学或没就学的数字,只能查到缺课的情形,无法从中区分是否达到拒学行为的程度。然而从各个领域的实务工作上来看,不论是学校、社区社工,还是医院工作人员,这样的情形似乎越来越严重。
今年6月底,田村毅教授来台湾举办关于拒学症的工作坊,付费报名来参加的专业人员出乎意料的踊跃,而且都是年轻的实务工作者。这也反映出来在第一线的接触中,拒学和茧居已经开始成为大家的挑战了。
这些年来,拒学行为的问题不只是在韩国、日本、香港地区、台湾地区等地变得严重,在中国的都会地区,包括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等,都成为教育界和咨商界的重大议题。
这样的情形,当然不只是在亚洲。齐藤环在他《社会退缩》一书英文版序里就提到:“西班牙和意大利也开始面临社会退缩问题。而这两个国家,恰恰好都是西方各国中较倾向家庭性格的。”
为什么这样的现象,在强调家庭文化的国家,经历了经济起飞以后,比较容易出现呢?关于这一点,恐怕只能留给社会学家或人类学家来思考了。
田村毅认为这是父亲角色在家庭里面缺席的关系。
这让人想起华人人类学家许R光的理论。许R光认为,同样是以家族为重的亚洲文化里,华人社会在传统的社群关系里是以父子键是最重要的环节。这是延续对传统社会是差序格局的说法,做出更进一步地说明。
和许R光是英国人类学家马凌诺夫斯基前后期的中国弟子。先提出这样的看法,认为中国乡土社会以宗法群体为本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以亲属关系为主轴的网络关系,这就是他所谓的差序格局。而许R光进一步比较相对于个人主义的美国文化,在日本、印度和中国等文化之间,又有怎样的不同,进而提出其中更细腻的差异。
在台湾地区也好,在中国经济起飞的都会地区也好,传统的宗族早已经不再有影响力,甚至可以说是不存在的。过去华人的社会里,再说有的关系中父子键之所以是最重要的一环,是因为有宗族为底的社会结构。然而现在的台湾也好,北上广也好,所有的社会结构都是以核心家庭为主体,跟过去已经不一样了。
在这样的情况下,整个社会却还继承着传统的价值观,对父亲的角色还是一成不变的期待。然而,真正的事实是:失去宗族的结构以后,在核心家庭中的父亲,其实是找不到自己的位置,更是找不到如何执行自己功能的方法。于是,大部分的父亲都在小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缺席了。
在现在以核心家庭为主的社会,母子键取代了传统的父子键,成为孩子成长过程中最决定性的因素。而母亲的角色往往是家庭内的功能。这样的功能,即使再如何努力,顶多也只是将家庭面的功能沿用到家庭外的领域,孩子的成长也因此出现了不容易离开家庭的现象。而拒学行为或茧居族,都是这种进不了社会的情形。这时候,父亲的社会角色也就显得特别的不可或缺。
在田村毅今年出版的新书《抢救茧居族》里,他在家族治疗的实务工作中,指出许多提醒。其中,将父亲重新引进到这个核心家庭内是关键的一步。而在许R光的理论中,日本社会是以家元为基础而非以宗族为基础、以母子键为主而非以父子键为主的。如果在日本社会,这样的实践果真可以行得通的话,在华人的社会中当然是更有说服力的。
拒绝上学的行为只是冰山的一角,代表着潜存在海洋底下看不到的社会结构,已经发生了激烈的变化。临床的工作人员往往只是这社会中最前线的一环,因此也就最早接触到相关的现象。然而,在这样的临床现象当中,单一个案的处理背后的社会结构问题,并不是心理专业人员所能够承担的。
中图分类号:G6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11-0240-02
前不久,我所在的班级出了这样一件事,有位学生上课经常迟到,老师批评了她,结果这位学生怀恨在心,在老师的宿舍门前贴了一幅画谩骂老师,让老师很生气。联想到这一段网络上出现的许多校园事件,比如像殴打老师、校园暴力等,使我不仅对中学生的德育状况担忧起来。中学生是人才的摇篮、祖国的希望、民族的未来,肩负着祖国人民的重托和历史赋予的使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中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如何,与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与党的事业能否后继有人,与社会主义事业是否兴旺发达,与国家的前途和命运息息相关。90后的中学生,面临着更为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对这一代中学生的德育教育显得尤其重要,如何对新形势下的中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是我们每个老师面临的重要工作,我想就这个问题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首先,我想先谈一下造成当代中学生道德缺失的原因:
一是来自家庭的影响。家庭是学生成长的重要环境,父母的教育水平如何,对学生的成长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当今家庭对孩子的负面影响主要表现为两个极端,一种是娇纵溺爱的家庭。在这种家庭成长的孩子,在家里有父母百般呵护,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中怕掉了,对子女是有求必应,不让孩子受一点挫折,养成了孩子娇纵任性的性格,不能受一点委屈。到学校唯我独尊,很难与其他学生相处,不能受一点的挫折,更不能忍受老师对他的教育和管理。第二是离异家庭的学生。现在由于受一些复杂因素的影响,离婚的家庭越来越多,这些单亲家庭,对孩子的心理健康带来很大的伤害,造成了孩子孤僻、叛逆的性格,对社会充满了敌视,不再相信任何人,这样的孩子也最难相处和沟通。
二是社会的因素。我国正处于经济体制转型期,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与生活等环境对德育思想有较大的影响,尤其是市场经济的弱点会不可避免的影响学生的道德观,养成了他们过分强调索取、以自我为中心,物质欲膨胀,金钱就是衡量人生价值的唯一标准,导致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在一定程度上泛滥。 另一方面,由于全球化的浪潮,我们在学习国外一些先进的优秀文化同时,国外一些腐朽的东西也随之而来,对中学生也带来了不小的影响。再加上互联网的发展,它是把双刃剑,内容良莠不齐,很多不健康的信息影响着学生的成长,特别是一些学生沉迷于上网,在网上聊天、玩网络游戏等,不仅耽误了大量宝贵的学习时间,而且也使他们更容易脱离社会、自我封闭,严重的甚至可能出现人格障碍。
三是学校的因素。虽然现在素质教育提得很响,但只要有高考这个指挥棒,应试教育思想就不会消失。衡量一个学校的好坏,还是注重升学率,看考上重点大学的比率。在这种教育思潮的影响下,学校之间的竞争主要还是升学率的竞争。学校对德育的教育日趋弱化。“人的教育”从教育的“中心”退却为教育的“边缘”,德育教育变成了一种形式主义的教育。当我们面对学校弱化的德育教育,也真的是很无奈,为之心痛。
其次,针对上述中学生出现道德问题的原因,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一是家长应该转变教育观念。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家庭教育是学生德育教育的重要环节。家长应该转变教育观念,孩子是祖国的未来,肩负着建设祖国的重任,爱护孩子固然没错,但要有正确的方法,一定不要溺爱孩子,让孩子学会面对挫折,面对困难,温室里的花朵是经不起任何风吹雨打的,也很难成才。家长应该有责任感,努力为国家培养出能够适应新形势的新一代的建设者。同时学校也要加强对家长的指导和帮助,学校应通过家长会、家长座谈会、家访等途径,让家长懂得青少年心理发展规律,懂得心理健康对学生成长的重要性。教育孩子的方式要得当,不能进行简单、粗暴的“棍棒教育”,也不能把孩子当成“掌上明珠”溺爱娇惯,教育方式一定要符合青少年心理发展规律。对有问题家庭的学生要特别留心,帮助他们克服家庭的不良影响引起的心理问题。
第二是净化社会环境。全社会都要行动起来,努力为我们后代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社会多进行一些积极健康的思想教育,净化网络,打击网络上的不健康的内容。另外要多开展积极向上的文化娱乐活动,陶冶学生情操。在对外开放的同时,一定要抵制腐朽落后的东西对青少年的腐蚀,形成人人负责,共创良好社会环境的社会氛围。
三是加强学校教育。一方面,优化学校环境。学校是青少年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也是对他们进行德育教育的重要基地,学校环境的优化对青少年政治思想道德教育与培养起着重要的主导作用。学校在这一方面应做到:一、校园环境要优美,让青少年在整洁、优美、富有教育意义和时代气息的环境中学习和生活;二、加强学校教师队伍建设,提高青少年德育师资的整体素质,做到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管理育人三结合,使青少年德育工作渗透到青少年的生活、学习、活动的各个方面。三、形成正确的校园舆论。正确的校园舆论,能起到表扬、鞭策、扶正祛邪、激励进取的导向作用。四、形成优良的校风和培养优良的学风,良好的校风、教风、学风是一种无形的教育力量,也是青少年积极进取的动力源。另一方面,利用主题班会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根据学生特点和需求,精心设计和组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新颖、吸引力强的道德实践和主题班会活动,寓教于乐,使学生思想感情得到熏陶,精神生活得到充实,道德境界得到升华。同时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技能大赛、田径运动会、球赛、文化艺术节以及通过各种社团组织开展的日常活动)让学生增长才艺,陶冶情操,着力培养广大学生尊重人、关心人、宽容人的态度和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使广大学生养成高尚的品格和健康的人格。再次,提高教师素质。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说:“老师的职务是用自己的榜样教育学生”。这就要求执教者具备良好的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高尚的道德情操,这样他的一言一行会无声的影响着身边的学生,给学生以良好的熏陶。
德育的基础就是要教学生学会做人,所以诸如公平、正直、诚实、勇敢、仁爱、热爱劳动、艰苦朴素等应当成为中小学德育的奠基。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培养是德育的最高目标,同时也是德育的基础工作。只有确立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及价值观,学生才可能有健康、自觉的价值生活,才能有真正合乎道德的行为,形成真正的文明行为习惯。
如果说学生是一艘刚刚起航的船,教师就是掌握引航的舵手,家长则是护航的水手,社会是航行的大海,几股力量有机地凝聚在一起,教育效果才能是加法,才能促使航船顺利的到达成功的彼岸。让我们架起沟通学校与家庭、社会的桥梁,让家、校、社形成合力,共同为“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这个目标服务,达成共识,相互配合,促进每一位中学生健康成长!
一、中学生群体常见的人格偏离倾向现象
(一)偏执性人格偏离倾向现象
偏执性人格偏离倾向,在中学生中的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特征:
(1)多疑:不信任别人,常将他人无意的或友好的行为误解为敌意或轻蔑。
(2)敏感:对别人的批评反应强烈持久,对周围人的伤害耿耿于怀、甚至怀有报复心理。
(3)嫉妒:嫉妒其它人取得的更好成绩,拒绝与比自己强的人交往,仇视强的竞争对手。
(4)自我援引:内指性,把与自己关联不大的事理解成是针对自己的。
(5)固执已见:坚持自己不合理的想法,拒绝别人的意见,一意孤行。
多疑、敏感、固执已见、心胸狭窄、不能包容、宽待别人、蕴酿报复;一意孤行造成与周围人交流、交往的困难,这些偏执性的心理倾向行为,直接影响中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二)封闭型人格偏离倾向现象
特征是在人际交往中被动胆小,害怕与周围人、老师、同学、亲朋好友交往,内心自我封闭、孤僻沉默,人际交往缺失、对周围人际环境、社会环境适应不良。
离群不合的中学生约占13%左右。调查发现,离群不合的学生不愿意与同学交往的占20%,不愿意与家长交往的占26.8%,不愿意与教师交往的占37%,不愿意与周围人(邻居、亲戚、家长的朋友、学校领导等)交往的占43%。孤僻、不合群的人格倾向,因为没有得到及时的心理疏导,容易形成寂寞、抑郁、烦闷、挫折感、自我封闭、进一步发展可以导致轻生、厌世感的滋生。健康教育所对浙江全省中小学生的调查显示:13.3%的学生曾认真考虑或计划过自杀。
(三)对抗性人格偏离倾向现象
学校教育中,学生被动接受教育,甚至对学校教育本身产生抵抗、排斥甚至与教育者产生敌意的对立,教育者与被教育者无法找到情感勾通的的突破口,致使教育者在被教育者心目中失去威信和榜样的力量。家庭教育中,出现强烈逆反心理,发展到由最初的逆反心理转变成对家长教育的对抗心理。对教育者怀有成见、存有怀疑、惧怕和不信任感,不愿意和教育者真正交流感情、思想,惧学、厌学以至逃学、离家出走。
(四)型人格偏离倾向现象
许多专家认同,型行为是目前青少年中最为普遍的一种问题行为。也是目前校园暴力行为滋生的一个丰厚的基础。据有关部门调查,80%以上的城市中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型行为,其中独生子女又占大多数。在校园中主要表现为,顶撞老师、同学、酗酒、吸烟、寻衅、集结社会黑团体到学校斗殴等。
(五)依赖型人格偏离倾向现象
中学生的的依赖性主要表现为:
(1)学习上的依赖:依靠父母的敦促完成学习任务,依赖教师对工作的安排与监督。学习自律性的建立,是依靠外在力量的。
(2)心理上的依赖:没有主见,不能为自己选择发展的空间、时间、方向,甚至兴趣爱好的发展也受到他人的影响。
(3)生活上的依赖:日常生活的独立能力低下,有的学生连基本的照顾自己的生活能力都还不具备。据《生活时报》调查,中学生的依赖(日常生活方面)数据如表1。
二、中学生人格偏离倾向成因探讨
家庭因素、学校教育因素、社会因素在中学生人格偏离倾向形成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一)家庭因素在中学生人格偏离倾向的形成中所起的作用
家庭是中学生最为重要的生活空间,家庭成员是中学生接触最为密切、最频繁也是较全面接触的因素,家庭因素对中学生心理的形成的影响是全面、综合、复杂的。在很多时候,一个学生出现行为偏差、心理偏差都可以从家庭中间接或直接找到根源,甚至有的直接就是家庭问题的延伸和表现。
(1)父母的教养方式、养育态度对中学生人格偏离倾向的形成一直起重要的作用。家庭教养类型主要有溺爱型、否定型、民主型、过分保护型、放任型、干涉型。不同养育方式决定父母不同的养育态度。北京师范大学心理系教授高玉祥对不同养育态度对学生人格形成的影响进行了概括,详见表2。
目前,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值不断的提高,是家长养育态度中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对孩子不切实际的期望,往往带给孩子过大的压力。在期望值不能得到实现时,容易产生如自卑、压抑、自暴自弃、反抗、离家出走等。另外,亲子关系是最直接影响孩子也是最长期、经常作用于孩子的重要因素。包括母亲的养育态度、父亲的管教态度对学生的行为和人格特征的影响都是很显著的。在目前的家庭中,强权、专横的家庭教育容易让中学生产生对抗性的、依赖性的个性人格特征。过份溺爱、过多的干涉,容易让学生产生依赖型、封闭型和偏执型的人格特征。漠不关心、放纵的教育容易使学生形成型的人格特点。
(2)家长自身心理健康水平对学生人格特征形成的影响。父母不良的心理状况和不健康的行为对孩子会产生直接的负面作用。如父母的过度情绪化、父母人际关系的冷漠、与周围人的敌对、喜欢拼击他人、缺乏情感交流和勾通的能力、患有神经质倾向等,都会让孩子形成情绪不稳定、自我封闭、型等不良的人格特征。
(3)家庭环境对中学生不良人格特征形成的影响。家庭环境包括家庭文化背景、家庭氛围、单亲家庭等。父母不同的养育方式与父母的文化程度息息相关。其中,受教育程度低的父母,常不能给孩子更多的尊重、民主,更多表现出专制、溺爱、惩罚、漠视等行为;父母的职业也潜移默化的对孩子人格的形成产生影响;父母之间的关系,父母与家庭其它成员的关系,决定了家庭的气氛,如果父母长期不和、家庭成员关系僵硬,容易造成孩子忧郁、自卑、过敏、烦燥的心理特征;离婚率的大幅升高,单亲家庭和再婚家庭在孩子人格特征形成过程中的的教育缺陷也已经明显暴露出来。
(二)学校教育在中学生人格偏离倾向的形成中所起的作用
(1)学习压力的影响。过重的学习负担、片面追求升学率带来的频繁的考试压力,对学生的评价与成绩直接联系等,都容易造成学生过重的心理负担,导致学生情绪大起大落、紧张焦虑、忧郁、敏感,甚至导致学生的厌学、惧学、逃学。
(2)不良师生关系的影响。缺乏爱和责任感、对学生的轻视、漠视、歧视,容易引起学生对教师的反感、敌对、冷漠;对学生要求过高过急,容易引起学生的自卑、封闭;简单粗暴的教育、强制性命令性的方法、对学生经常性的否定、体罚变相体罚,容易引发学生的反抗、敌对,从而形成型人格特征;对学生的不尊重,容易导致学生自卑、自弃、不信任、不尊重他人等不良人格特征。
(3)学校环境中不良因素的影响。在学校中流行的一些污秽青少年的意识、观念,不守纪律的校园习惯,不文明的学校行为等班风、学风、校风,都在不同程度上对学生不良的人格形成产生影响。另外,不良的同伴关系,对于消极人格特征的形成也产生一定的影响。
(三)社会环境因素在中学生人格偏离倾向的形成中所起的作用
(1)社会文化因素。社会文化因素以一种无形的力量影响着中学生,诸如社会文化背景中的风俗习惯、道德观等,一些落后、恶劣的风俗习惯,对学生产生不良的人格特征起着重要的作用。还有一些社会不良的风气,也在残害学生的心灵,如吸烟、酗酒、吸毒等,从而扭曲学生的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