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学分析汇总十篇

时间:2023-12-23 16:22:02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投资学分析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投资学分析

篇(1)

图1为本文研究的垃圾回收处理加工系统的三个层级,垃圾回收站(m)负责垃圾回收,分类处理厂(e)负责垃圾的分类处理,原材料加工厂负责将有用原料进行加工之后供给市场企业。一般的随着垃圾回收站(作为一个整体)在运输设备、基础设施等进行投入,那么它的垃圾回收范围就会扩大,垃圾回收量就会增加,但是投资的边际成本会减少。这是因为某一区域可回收垃圾总量是一定的,随着回收站范围增加,2个或者n个回收站就会出现重叠,导致垃圾回收站的服务半径出现重叠,另外某一个地区垃圾总量的上限是存在的,导致投资的边际回收量递减。分类处理厂将垃圾回收站回收的垃圾进行分类处理可进行设备的引进,分类处理技术的更新投资,从而降低单位产品的成本。我们借鉴一般企业的单位产品投资函数。同样的原料加工厂可进行原料再生产利用的研发投资,使得这些回收的垃圾不仅满足市场的需要,而且自身的单位产品的成本在降低。也就是市场上所说的二次加工处理。对于加工制造厂(作为一个整体)来说,如果其对原料再生产利用进行投资,单位产品成本随原料再生产利用投资的增加而降低,但投资的边际成本递减。

2系统各节点投资决策

对于垃圾回收处理加工系统中单个节点(垃圾回收站、分类处理厂、原料加工厂)来说,都追求利益的最大化,他们总是首先考虑自身的利益。wˉ表示系统节点利润,Nˉ表示在节点投资情况下垃圾回收站回收总量,-ti表示节点单独投资情况,-ci表示在节点投资情况下的成本。

3系统投资决策对比分析

通常企业的产品价格大于企业的成本。对于整个垃圾回收处理加工系统来说产品的下游定价大于产品的上游定价。(1)在节点投资方面:以垃圾回收处理加工系统节点效益出发,节点的投资额-ti大于以系统整体效益出发各节点的投资额ti。(2)在投资盈利方面:以各节点单独效益出发,系统总价值Wˉ小于以系统整体效益出发系统总价值W。这说明以系统整体效益出发的投资额及带来的效益要好于以系统各节点效益出发的投资额带来的效益。所以当政府或事业单位对垃圾回收处理加工进行投资时,应站在整个垃圾回收处理加工系统整体角度进行投资,使用最少的投资资金发挥最大的效用价值。

4系统投资均衡点

下面研究第三方(如政府)对整个垃圾回收处理加工系统根据市场价格变动如何起到调节作用,以保证整个系统的有效运作,并且使得整个系统的投资效益最优化。在整个系统的运作管理中当某一节点的利益高出整个系统预估该节点的利益时,在系统总的利益一定时,其余节点的投资效益就会下降,出现系统的不协调,导致整个系统无法发挥最大的效用。下面我们从投资效益的角度去平衡各个节点的利益所在。B表示从系统整体效益角度的资金利用效率。

篇(2)

当前,随着资本市场的持续繁荣,从事证券投资活动的居民和企业与日俱增。在以散户为主体的中国资本市场,投资者素质决定了资本市场的波动性和稳定性。投资者素质是包括心理素质和业务素质在内的综合素质,影响着投资者情绪和行为,是导致市场波动的根本原因,因而有针对性的投资者教育就显得极其重要。加强投资者教育,既离不开产业界,也离不开教育界的共同努力。作为教育界肩负起投资者教育使命的一块重要阵地,证券投资学需要建立分层教学的理念,针对不同群体、不同层次的学生和普通居民,拟定有针对性的教育方案和教学模块。

一、投资者教育现状

目前,国内投资者教育主要有两大阵地。一个是高职高等院校的投资学相关课程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尤其是与股票市场密切相关的证券投资学课程。另一个是券商、基金等行业内金融机构建立的投资者教育基地,介绍与证券投资相关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指南。其中,高职高等院校投资者教育的重心放在理论教学,向在校学生讲授证券投资的内涵和意义、资本市场的发展与构成、技术分析理论、价值投资理论、量化分析理论、演化分析理论等理论知识。可见,高职高等院校教学具有全面性、系统性、发散性的特点,但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弊端也暴露出来,导致学生所学理论知识难以有效与实践联系起来。同时,科研与实践脱节问题也比较突出。相反,金融机构投资者教育的重心则放在实践教学,向一般投资者介绍证券投资的基本知识、风险教育、股票分析软件的基本操作功能、股票投资的实战技法等实践知识和经验。可见,金融机构教育具有应用性、操作性、针对性的特点,但重实践轻理论的教学弊端同样也比较明显。而且,金融机构投资者教育往往伴随着功利性的目的。

针对高职高等院校投资者教育重理论轻实践,金融机构投资者教育重实践轻理论的现状,我们认为,整合两大阵地教育方式和手段,建立多方投入、分工合作、长效完整的投资者教育方案体系是当务之急。站在高等院校角度,完善证券投资学教学体系设计至关重要。

二、证券投资学的教育特点

证券投资学是研究证券特征与投资原理,揭示证券市场运行规律的一门课程,具有“重知识、重实训、重交流”的特点。证券投资学的教学体系设计必须将证券投资学知识体系、案例分析等基本原理和方法,与模拟操作、竞赛项目等实训环节,以及与同学交流、专业人士问答、实习单位互动等交流环节有机统一起来,使学生能够融会贯通地将所学理论知识与现实经济环境中的证券投资业务活动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创造性地剖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与此同时,作为投资者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证券投资学不仅仅是高职高等院校的经管类专业课程,而且还承担起投资者素质教育的职能,主要体现在面向不同学科、不同专业、不同层次、不同群体的投资者开展系统性、针对性的素质教育。从这一角度看,证券投资学还具有“公共教育、普惠教育”的特点,因而证券投资学具有公共服务的属性。这意味着证券投资学已不再是单一行业(教育界或金融界)的内部业务,而是整个国民教育需要统筹整体设计的问题。所以,证券投资学需要更新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块。

三、分层教学理念

投资者教育的普惠性决定了证券投资学受众的广泛性。我们认为,首先应该对不同学科、不同专业、不同层次、不同群体的投资者进行授课对象的分层管理。例如,授课对象可以分为:高中文化程度或以下普通居民、高职高等院校非经济学学科学生、高职高等院校经济学学科学生、高等院校金融学专业本科生、高等院校金融学专业硕士或以上研究生。然后,高职高等院校应该针对不同层次的授课对象设计不同难易程度的课程体系。例如,课程体系从易到难可以分为以下几个层次:大众课程、本科公共课程、本科选修课程、本科必修課程、硕士研究生课程。课程难度越低,越是侧重学习内容的通识性和趣味性,课程难度越高,越是强调学习内容的系统性和逻辑性。同时,针对每一类特定对象群体设计有针对性的教学大纲、有侧重性的教学环节、有系统性的教学计划,突出知识体系的完整性和学习内容的应用性。

四、分层教学模块及安排

《证券投资学》教学模块分为理论教学模块和实训教学模块。理论教学模块主要是以优化知识模块和授课内容为主,实训教学模块主要以实训教学环节设计为主。教学内容的组织方式以讲授为主,以实训教学、网络讨论和课后答疑为辅。同时,根据学历层次和授课对象的差异,以及必修课和选修课的课程特点,设计多套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

1.大众课程模块。针对大众课程通识性和入门性的特点,设计零基础的简易课程体系。大众课程总学时为32学时,其中,理论课时32课时,实训课时零课时。讲授内容主要凸显应用性以及投资者素质教育,提高投资者风险防范意识。

2.本科公共课程模块。针对本科公共课程基础性和趣味性的特点,设计应用性较强的课程体系。本科公共课程总学时为32学时,其中,理论课时32课时,实训课时0课时。讲授内容主要凸显入门性和兴趣性的特点,同时将投资风险贯穿于课堂教学当中。

3.本科选修课程模块。针对本科选修课程知识梳理的特点,设计知识点精讲的课程体系。本科选修课程总学时为32学时,其中,理论课时24课时,实训课时8课时。讲授内容主要突出证券投资学知识点,在有限学时内掌握证券分析的基本方法,训练学生投资分析和风险控制技能。

4.本科必修课程模块。针对本科必修课课程完整性特点,设计知识点全面覆盖的课程体系。本科必修课程总学时为48学时,其中,理论课时32课时,实训课时16课时。讲授内容主要系统性和全面性,突出证券投资学课程知识体系,让学生掌握证券投资的系统性分析方法,成为专业的投资者。

5.研究生课程模块。针对研究生学术研究的特点,设计综述型和深度型的课程体系。研究生课程总学时为32学时,其中,理论课时32课时,实训课时0课时。讲授内容主要突出理论性和创新性,引导学生了解本课程理论发展过程以及最新的理论前沿,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不仅要求学生成为专业的投资者,而且要求学生成为理论的创新者,把理论创新与实践应用结合起来。

6.资格考试模块。针对证券从业资格考试、基金从业资格考试等相关资格考试,针对考试重点、难点、考点,设计应试式知识梳理型课程体系。

此外,实践教学环节主要包括:专业证券投资技能培训、工作体验和工作流程的熟悉、实战应用机会等。实践教学环节主要在合作单位实地进行。通过定期分批派遣学生至合作单位,由合作单位负责实践教学、培训和答疑。对于有志于从事证券行业工作或从事证券投资活动的学生,可以通过与合作单位共建的产学研实习基地,获得三个月至半年不等的实习机会。同时,对于实习表现优异的学生,合作单位也将予以优先考虑给予就业机会。

参考文献: 

篇(3)

一、可转换债券在证券投资市场的表现

可转换债券作为一种低风险的投资品种,近年来日益受到投资者的关注。从1999年12月至2004年10月,可转债表现良好,整体走势强于股票,体现出了大盘上涨时随之上涨,下跌时抗跌的特点。可转换债券的波动率低于股票,用2000年至2004年10月的日收盘数据计算,上证综指的年波动率为0.21,转债指数的波动率为0.127.

可转债在美国证券投资市场也有良好表现。M晨星公司的相关统计数据显示,可转债基金最近10年年平均收益率为9.29%,接近同期美国国内股票基金9.46%的收益率水平;而最近5年和3年的平均收益(约为5%)均要高出同期美国国内股票基金4个百分点以上,这期间正是美国股市较为低迷时期,体现了可转债基金在弱市中较强的抗跌性;而2003年美国股市逐步由熊市向牛市转变,可转债基金年收益率高达25.31%,体现其在牛市中与股市基本同步上涨的特性。

二、投资价值分析

可转换债券的价值主要来源于纯债券价值和期权价值,对于投资价值的分析也就相应从这两个部分展开。投资者对于可转换债券除考虑风险外,最感兴趣的是未来不确定性最多,上涨空间最大的期权价值部分,只有这一部分能给投资带来丰厚的收益,而纯债券价值只能给投资带来保底的收益。因此期权价值的投资分析成为成投资价值分析的重点。

(一)纯债券价值的投资分析

纯债券价值作为投资者的收益底线,其未来的波动主要来自于市场利率的变化及到期年限的缩短。在预期进入加息周期的情况下,国债和企业债券价格有下跌的趋势,市场利率上升,纯债券价值下降。到期年限的缩短,减少了折现的时间,纯债券价值上升。对于不同的企业可转债来说,是否采用浮动利率,以及不同的票面利率、利率补偿率都会对纯债券价值的衡量产生影响。浮动利率能削弱升息对债券造成的负面影响,增加价值。较高的票面利率和利率补偿率能提高债券价值。2004年10月29日央行上调利率,纯债券价值相应下降。而山鹰转债因有“按人民银行一年期存款利率变动向上调整,向下变动不调整利率”的利率调整条款,在升息之后立即上调可转债的票面利率,有效地回避了升息所带来的价值损失风险。

债券投资能否安全回收也是纯债券价值投资分析的一个重要方面。企业稳健是公司偿还债务的保证。国内目前对可转换债券已经实行了信用评级制度,绝大多数可转债有商业银行等担保机构进行担保,且大多数可转债在条款设计中也说明了出现偿还现金不足时代为偿付的机构和方式。因此,国内的可转换债券在偿还方面风险不大。从实际来看,目前没有出现不能偿还的安全。但投资者,尤其是可转换债券中长线投资者,对上市公司财务结构、收入和现金流、偿债能力等方面的分析仍不能忽视。这些方面除影响企业的偿付能力外,也对企业未来的股价产生影响,进而影响可转债的投资价值。

(二)期权价值的投资分析

股票价格是影响期权价值的重要因素。股价的上涨使期权价值增加,进而推动可转换债券价格随之上涨,特别是在超过转股价格之后,距离转股价格越远,则可转债越表现出股性,波动率也越接近于股票。对于股票价格未来趋势的判断是一个极其困难的问题。有效市场假设理论认为股价已经充分反映了现有的信息,因此根据现有的信息不可能对股价做出预测。B-S理论也是建立在股价是随机波动假设的基础之上,股价未来的波动是随机的。但也有很多理论努力尝试寻找股价的运行规律,如属于技术分析的道氏理论、波浪理论等,这些理论对于股票价格未来价格走势的判断起到辅助作用。值得注意的是,可转换债券不属于短期品种,特别是对于新发行的可转债至少在半年之后才进入转换期,应当从中长期来把握股价的预期。基本面分析通过评估股票的内在价值,将未来现金流用合适的折现率折为现值,以判断当前的股价是高估还是低估。基本面分析注重股市运行的宏观经济环境、资金供求、行业状况、及前景、公司财务状况等基础性因素,揭示这些因素对股市的综合作用及对中长期趋势的影响,适合于可转换债券价值的分析。基本面优秀的公司,未来存在更多的发展机遇,能够保持业绩的增长,获得投资人的青睐,从而增加可转换债券的投资价值。基本面分析内容繁多,不是本文的论述重点,具体内容参见相关的文章和论著,本文仅以行业为例来做简要分析。遵循价值投资的理念,上市公司行业景气度的提升能带动上市公司业绩的增长,进而拉动上市公司股价的上涨,推动转债价格上扬。由于铜行业的景气,需求量大增,带动了铜价的大幅上涨,以铜为主业的铜都铜业获得了发展良机,业绩大增,股价上扬,其可转换债券价格达到了140以上的高位,较发行价上涨超过40%.从这一角度出发,目前,钢铁行业今年达到了景气的高点,后市预期再度走高的可能性不大,股价上扬机会不多。

对于股价波动率的考察可以参照历史的波动率,结合公司基本面分析和市场热点,来推断未来股价可能波动率。历史上波动率高的公司,得到较多投资人的关注,未来可能持续这一趋势,因而历史波动率可作为参考。若公司未来存在较多的利好消息,而且很有可能成为市场热点,则股价正的波动性就大,这将提高可转债的期权价值。另外,从市场经验看,小盘股和低价股具有相对较大的波动率,也就存在更多的机会。

到期年限较长的公司,股价有较多的上涨机会。近几年国内证券市场波动较大,每年都会上涨的行情。选择到期年限在1年以上的可转换债券能获得更多的机会,对于1年以下,例如阳光转债只有0.54年,由于未来股价上涨的机会相对不多,一般不必考虑。

三、价格特征分析

可转债作为兼具股性和债性的金融衍生产品,其价值主要由纯债券价值和期权价值两部分有机地构成,所以转债的固定收益部分(包括票面利息、利息补偿以及无条件回售价格)和股票的走势对转债的市场价格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如果以转股价格为分水岭,当股价远低于转股价格时,转债价格主要体现的是转债的债性,纯债券价值对转债的价格起到了很好的支撑作用;当股价远高于转股价格时(不考虑赎回),此时转债价格主要体现的是转债的股性,即转换期权价值;当股价处于转股价格附近时,则债性和股性综合体现。不同的股价下对应的市场价格特征如下图所示。其中:转换价值=股票价格×(债券面值÷转股价格)。

因此,在股价低于转股价格时,由于纯债券价值的保底作用,可转债显示出了很强的抗跌性。在高于转股价格较多时,则转债的市场价值略高于转换价值,跟随股票的上涨而上涨,收益与股票相似。

四、套利分析

可转换债券的波动通常比股票的波动慢,如果股价下跌,转债的下跌会有一定的滞后,而且跌幅更小。如果股价上涨,可转债的上涨也会滞后,涨幅也不如股票,此时可能出现转换价值超过市场价值的情形,折算转换价格(定义见下面公式)小于股价,这一价差的出现形成套利机会。例如铜都铜业在2004年9月17日股价上涨7.45%,收盘价为9.81,而可转债价格仅上涨4.91%,以收盘价计算的转换价值为144.26,超过了可转换债券的收盘价139.94.折算转股价格为9.51,差价为0.3元,出现套利机会。反之,由于普通股并不能转换为可转换债券,所以在折算转换价格高于普通股的市价时,套利行为是不可行的。因此,对可转换债券的套利只能是单向的。

套利策略为:套利者首先必须有一定数量的股票和现金(股票也可以由转债转换而来),当市场出现套利机会时,套利者卖出股票,同时买入相应数量的转债并申请转股,第二个交易日套利者的持仓变化为:股票数量不变,现金增加。现金增加部分即为套利收益,但由于没有卖空机制,套利者必须承担持股风险,这是单边市场套利所不可避免的。为了发现套利机会,定义如下指标:

折算转换价格=可转债市价/(100/转股价格)

每股转换溢价=股价-折算转换价格

每股转换溢价率=每股转换溢价×(100/转股价格)/可转债市价

每股转换溢价率也称为套利空间,如果套利空间为负,则不存在套利机会;反之,若套利空间为正,且大于所有的交易成本费用率,则存在套利机会。操作时卖出股票和买入转债同时进行,所以组合中股票市值和现金资产的比例大致应为1:1.

一次套利操作需要同时卖出股票和买入转债两次交易才能完成,卖出股票的交易费用率按0.5%计算,买入转债的交易费用率按0.1%计算,则一次套利操作总的费用率以0.6%计算。当套利空间大于0.6%时,则存在套利机会,否则不存在。资金量不同,对套利空间的要求不同,实际操作时对套利空间的需求按投资者的资金量大小而定。

套利机会的存在不仅使投资者多了一种获利的方式,同时也直接促进了转债的转股效率。由于目前转债的市场规模较小,流动性不足,所以不适宜大资金进行套利操作。如果转债市场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对机构投资者来说,套利是值得关注的。

五、投资策略

可转换债券作为一种进可攻、退可守投资工具,其风险收益的特点适合于厌恶风险,却又想获得较高收益的投资者。以承受低利率的代价得到股份未来上涨时的获利机会。当然如果是在二级市场买入,则可能要付出更多的代价才能得到转换权。综合上述可转换债券定价的讨论和投资的分析,可以考虑从以下角度来把握可转换债券的投资。

(一)选择策略

第一,选取可转债实际值与理论价值比值较低的品种。尽管目前市场表现尚未认同理论估值,但建立在有效市场假设下的理论估值对于评估可转换债券的价值仍具有参考意义。可转债实际价值与理论估值相比较低的品种,可以认为是市场更多地低估了其价值,因而相对风险较低。从规避风险的角度出发,对于此类品种,可以进行重点关注。这些可转债有复星转债、西钢转债、营港转债、华菱转债、首钢转债、山鹰转债。

第二,从公司基本面选取重点关注品种。基本面决定了股票的内在价值,是股票价格的有力支撑。成长性良好的上市公司能为未来股价的上扬提供强劲动力,进而促进可转债价格上涨。从行业角度考虑,钢铁行业达到景气高点,股价未来大幅上涨机会不多,减少关注。民生转债、云天转债和歌华转债所处的银行、化肥、有线电视行业未来成长性好,而且公司基本面不错,值得重点关注。

第三,选取历史波动率大的品种。对可转换债券的期权价值产生影响的是其期权有效期内的波动率,但历史会重演这句话在很多时候都会显示其正确性,因而在计算期权价值时,用历史波动率来进行估计。有理由相信历史波动率大的品种在未来股价上涨的机会更多一些。另外,小盘股和低价股相对有更多的表现机会。

第四,选择纯债券价值高,有利率调整条款的品种。此类转债给投资提供了较高的保底收益,调整条款的存在使投资者回避了利率变动的风险,锁定收益。在市场低迷时,选择此类转债较为有利。

第五,关注满足向下修正条款的可转债。对于股票价格位于修正条款所规定修正价格区域的转债品种,股价值一般较低。转债价格受到纯债券价值的支撑,表现出强烈的抗跌性,而且由于存在转股价格向下调整而增加可转债的价值。如华西转债。

第六,到期年限在1年以内的可转债一般不必考虑。

第七,可转换债券价格已高的一般不必考虑。当股价远离转股价格,可转换债券价格一般过高,此时的可转债表现出股性,与股票已十分近似,承受与股票相似的风险,则投资可转债与投资股票并无本质差别。因此,考虑进行可转债的投资,已无必要。如铜都转债,价格达140元,与股票无实质差别。同时,如果股价已高于赎回价,则此类转债的投资价值受赎回条款制约:一方面,约定的赎回价格一般都远小于可转债的市场价格,因此若接受赎回,将产生较大的损失风险;另一方面,由于接受赎回将产生较大损失,因此绝大多数可转债的持有人采取的策略是在赎回期前将可转债转为股票,然后再出售股票,这就可能使投资者面临在赎回期前可转债集中转股、集中出售对股票价格造成冲击而产生的风险。

(二)操作策略

第一,认购可转换债券。目前,可转换债券的发行都是以面值发行,相对于理论价值有更大折价,而且由于可转换债券的价值已逐步等到市场的认同,近期新上市的转债多在面值之上,特别是基本面为市场所看好的转债其上市价格更高。转债的一级市场提供了很好的投资机会。

第二,在股市行情低迷或未来不确定因素很多的情况下投资。可转换债券在行情低迷或未来极不确定时,有效地控制了风险,把可能的损失限定在可控范围之内,却又不会失去行情转好的机会。但在股市处于牛市当中时,可转换债券的收益明显低于股票上涨的收益,而且可转换债券流通性较差,还受到赎回价格的制约。因此,可以把转债视为防御性品种来进行投资。

第三,纳入投资组合。根据美国市场的研究表明,把可转换债券纳入投资组合,组合有效边界明显上推,在维持风险不变的情况下能提高收益率,或者在收益率不变的情况下降低风险。

第四,在套利机会出而又满足条件时,适当进行套利。可转换债券作为一种上不封顶、下有保底的投资工具,在风云变幻,整体收益不佳的A股市场上独具魅力,尤其在国内证券市场体制不健全,未来存在较多的政策不确定性的今天,更显现出其吸引力。国内可转换债券正处于发展初期,为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发行人设计了较为优厚的转债条款,为转债投资提供了良好条件。同时,由于投资者不熟悉以及国内没有卖空机制,转债的价值被低估。总体而言,可转换债券的投资面临良好机遇。

投资可转换债券,除了保底的纯债券价值外,投资者把更多的目光集中在了期权价值之上,作为买入期权,最终收益的大小取决于标的股票价格上涨的多少。因此标的股票价值的分析成为关键,而基本面分析在股票价值的分析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基本面分析也就成了在可转换债券投资中取得好成绩的必修课。

六、结论

本文通过可转换债券价值进行投资分析,得出如下结论:

第一,可转换债券是一种在规定条件下可转换为普通股的企业债券。它具有在获得债券保底收益的同时,分享企业增长成果的特点,成为一种“进可攻、退可守”的投资工具。

第二,纯债券价值和期权价值构成了可转换债券价值的主要部分,对于这两部分价值影响因素的深入了解成为理解可转换债券价值的重要内容,可转换债券的条款对转债价值的影响也不可忽视。其中,期权价值显得尤为重要。

篇(4)

一、注册制下注重公司股票价值

证券发行可分为核准制与注册制。核准制是指发行人发行证券,不仅要在遵守信息披露义务,还要符合证券发行的实质性条件,证券主管机关有权依照公司法、证券交易法的规定,对发行人提出的申请以及有关材料,进行实质性审查,发行人得到批准以后,才可以发行证券。注册制是指证券发行人依法公开与证券发行有关的一切信息,监管机构只对注册文件进行形式审查,不进行实质判断。多数成熟的资本市场均采用注册制。形式审核(注册制)与实质审核(核准制)的区分在于审核机关是否对公司的价值作出判断,是注册制与核准制的划分标准。

注册制实施后,在降低公司上市门槛的同时,改变了我国股市上市公司的供需关系与股票市场的估值体系,此时监管的重点在于上市公司的信息持续披露,其中信息披露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均由发行人和中介机构负责。随着新股的加快发行,投资者面临的股票选择也将增多,增加了股票的供给,使得市场估值逐步回归正常,投资更加趋于理性,因此,在注册制下,上市公司的质量显得尤为重要,价值投资或将成为股票投资的主流风格。

二、公司股票价值的估算方法简评

关于公司股票的估值方法,一般有相对估值法与绝对估值法两种,现做如下评述。

(一)市盈率估值法

市盈率估值法又称相对估值法。市盈率是评估股票价值时经常使用的财务指标,市盈率=指每股价格/每股收益,即每股价格=市盈率×每股收益。其中,具体估算方法如下,市盈率由通过计算出行业平均市盈率或人为确定得到,每股收益则由公司财务报表得到,从而按上述公式计算出公司股价。

市盈率的高低是直观判断股价是否稳健的重要指标。过高的市盈率表明市场投机气氛浓重,股价严重偏离了股票的内在价值。据市盈率公式可知,式中分母即上市公司每股收益往往不易变化,常常是公布季报、半年报、年报时才会发生变动,此时过高的股价只有通过降低分子股票市场价格来实现,从而导致股票价格的大幅下跌,以此来降低市盈率。综上,从价值投资的角度看,股票的每股收益是决定公司股价最核心的因素。

(二)股利贴现模型

股利贴现模型又称绝对估值法。股利贴现模型也是对股票价值进行估值的常用方法。股利贴现法的核心思想是,任何资产的内在价值是由该种资产在未来时期中所带来的现金流决定的。如(1)式:

(1)式是股利贴现模型,常用来估算股票的内在价值。其中PV为每股股票的内在价值,Dt是第t年每股股票股利的期望值,k是股票的期望收益率。公式表明,股票的内在价值是其逐年期望股利的现值之和。由(1)式可以发现,其中分子Dt是造成股票内在价值差异的主要因素,同时所有上市公司面临的K值都一样。因此,股票的估值可以简单地由Dt决定,Dt主要来源于公司的利润,公司的利润越大,潜在的Dt越大,公司的股票价值越大,根据价格与价值的波动规律,随着时间的推移,股票的价格理应越高。按照这种逻辑,Dt成为判定股票价值的重要参考,现实市场上,很多上市公司多年未进行分红,即使上市公司分红,上市公司含息价与除息价对投资者来说本质上无差异,这样看来,上市公司的内在价值理应由公司的盈利大小决定。

综上所述,无论是股利贴现模型,还是市盈率估值法,都与公司的经营业绩密切相关。公司的盈利大小都显著影响股票的内在价值。

三、 “问题上市公司”股价的影响因素分析

本文所指“问题上市公司”是指那些经营业绩亏损,信息披露违法、违规,伴有解禁、减持等特征的上市公司。伴有上述特征的上市公司从过往的股价走势来看,往往跌幅巨大,应引起投资者的特别关注。

(一)经营业绩亏损

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是影响股票内在价值的主要因素,公司股票的价值由公司的盈利状况决定,经营业绩亏损,则使得(1)式中的Dt为负值,从而降低公司的价值,根据股价与价值的波动规律,进而引起公司的股价下跌。

叶德磊等(2014)通过研究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与股价关系发现,公司经营业绩与股价表现为正相关的关系。【1】现实股票市场交易中,许多投资者仍然热衷于亏损股的交易,甚至豪赌“重组”、借壳,进而忽略了业绩亏损公司带来股价下行风险。我国自1998年开始,沪、深证券交易所开启了对财务状况和其他财务状况异常的上市公司股票交易进行特别处理的先河。若上市公司经营连续二年亏损,将冠以ST,上市公司连续三年亏损,退市预警,被冠以*ST。纵观我国A股市场上上市公司被实施ST、*ST前后的股价表现,公司股价跌幅巨大,若公司业绩在未来的经营中无明显改善或扭亏为盈,公司将面临更糟糕的境地,诸如暂停、中止、终止上市,甚至退市。一旦公司被实施特别处理,公司的股价跌幅惨不忍睹。数据显示,2017年跌幅最大的10只股票中,ST、 *ST股占6席,如2017年*ST众和18个一字跌停,*ST众和17一字个跌停,给参与交易的投资者造成巨大损失,由此可见亏损股的股价风险巨大。再如,业绩亏损的上市公司缺乏分红送转的能力,缺乏提振其股价的基因,股价往往难有好的表现。【2】

(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违规是指上市公司在信息披露的过程中,违反相关法律、法规等,编制和对外提供虚假信息,隐瞒或推迟披露重要事实的信息披露行为。一般分为虚假陈述和延迟披露两种类型。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义务人包括发行人、上市公司及其他信息披露义务人。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义务人理应合法、合规地进行信息披露,其中《证券法》、《刑法》、《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等都对信息披露的相关内容进行了明确的规定。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违法、违规会受到证监会的处罚。

黄政和吴国萍(2013)通过研究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违规处罚公告,发现信息披露违规处罚公告向市场传递了显著的负面消息,信息披露违规处罚会给市场造成负面冲击,造成信息披露违规公司股价下跌,对违规公司的处罚不仅影响了该公司投资者的利益,还会波及同行业其他公司的投?Y者,产生相应的负面冲击效应。【3】

信息披露违法、违规会最严重的影响就是公司的再融资。上市公司若需再融资需得到证监会的核准,若公司信披违规,证监会则实行“一票否决”。公司在无法获得再融资的情形下,上市公司的盈利主要依靠自身资源发展积累,无法借助外部资源的支持,降低了未来的盈利预期,从而影响公司的价值。尤其对于那些信息披露违法、违规严重的情形,如粉饰业绩、欺诈上市、财务造假等,公司可能面临退市。同时,我国主板与创业板的退市制度安排不尽相同,主板有过渡期,而创业板是直接退市,可见创业板上市公司的风险巨大。从我国濒临退市的股票价格运行来看,如新都退市、金亚科技等股价跌幅巨大,投资者损失惨重。

(三)伴有解禁、减持

我国上市公司在IPO与再融资过程中,发行股份的流通时间存在流通股和流通受限股。流通股上市即流通,流通受限股在限制流通时间内禁止在二级市场买卖,一旦过了限售期,大量的股份面临解禁,大股东等股份持有者就有减持股份的需求,从而影响该股价格的短期或长期走势。由于限售股成本极低,解禁即抛售现象已非常普遍,甚至“清仓式”减持已屡见不鲜,从而造成该股短期内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导致股价大幅大跌。

篇(5)

中图分类号:G642;F830.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87(2015)06-0090-02 DOI:10.13298/ki.ftat.2015.06.021

一、证券投资学课程的特点

(一)理论性强

在证券投资学课程的教学内容中包括证券投资工具,证券流通市场和发行市场,证券投资基本分析和技术分析,这些理论对于我们认识证券市场,并在市场中进行投资有很大的帮助。学好证券投资学还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经济学,数学,财政学等多方面的知识。对于从未接触过证券市场的学生而言,这些知识都显得十分抽象,在教学过程中增加了教学的难度。

(二)实践性强

证券投资学课程并不是单纯的一门理论课,它具有非常强的实践应用性。我们生活中所用到的各种商品来自于各个企业,我们在选择购买商品的时候要考虑到这些商品的价格、质量、品牌、性能等多方面的因素,而产品的分析正是公司竞争力分析的一个主要内容,那我们在分析上市公司的投资价值时同样可以采用这样的分析方法。再比如宏观经济变动对证券市场的影响,其实就是宏观经济调整对实体经济的影响。

二、证券投资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手段落后

证券市场每天都在发生变化,证券投资学课程要联系实践就必须反应出这种变化。试想如果我们仅仅只是讲授课本的知识,并说明它们如何产生作用,如何对证券市场产生影响,如何判断未来的市场趋势,学生只会如坠云里雾里,因为他们根本没有看到这些知识的运用,我们所讲的这些知识的作用只存在于老师的口中和课本上。这就要求我们不能仅仅给学生传授书本上的知识,要让学生看到,我们所讲授的这门课程它的作用。这就要求在教学中要有多媒体和网络等教学设备。

(二)教学脱离实际

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首先要求教师具备对所传授知识具有较高的应用能力。证券投资学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在我们国家证券市场经历了近30年的发展,发展时间相对较短,仍然存在较多不够成熟的方面,证券投资理论主要来自于证券市场较为发达的国家,这些国家的证券市场都较为成熟,因此理论的适用性较大。而这些理论在中国这个还不够成熟的证券市场中存在较大的局限性。当前学校的教师存在知识结构老化,缺少前沿知识的问题。有些讲授证券投资学课程的老师,自己都从来没有参与过证券市场的交易,给学生传授的知识也都是自己从书本上学来的,这就造成了理论与实践的脱节。在教学过程中只会照本宣科,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当学生出现疑问时,老师的解答也只能按照教材的内容。

(三)重视结果忽视过程的考核方式

课程的考核是对学生学习成果的检验,在大部分院校中,考核通常分为平时成绩和考试成绩,其中考试成绩占比较大的比重,通常为60%至80%,而平时成绩所占比重较少。而期末考试的形式又以试卷形式的理论考试为主,这就使得学生更注重期末考试而忽视平时成绩。往往在期末考试前通过考前突击,问老师考试重点的方式来应付考试,而这种方式所掌握的知识只是短暂而残缺的,在考试后很快就会遗忘。所以首先要求我们加大平时考核所占的比重,提高学生对平时考核的重视程度。另一方面,还要对平时考核的内容进行改革,很多老师平时成绩的考核通常根据出勤和作业而定,这就养成部分学生认为自己只要上课没有旷课就可以拿到这部分成绩,感觉来上课只是应付老师的点名,到了教室也不去认真听讲的现象。所以针对这种问题,我们要调动学生在课堂中的积极性,细化过程考核的内容。

三、证券投资学教学改革的建议

(一)充分利用多媒体和网络进行教学

现在绝大多数高校已经在教室中配备了多媒体,但证券投资学这门课程在教学中不仅需要多媒体的辅助,更需要有很好的网络连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一边授课一边打开证券交易软件。例如在讲授如何委托下单时,教师通过自己的证券账户进行一笔委托,这样的实时演示可以很直观的让学生看到证券是如何买卖完成委托交易的。又比如在讲到技术分析时,也可以在行情软件中切换不同指标,并让学生自己来寻找这些指标和证券价格走势之间存在的关系,寻找其中的规律。一方面可以使教学过程变得更加有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在教学效果上,远远好于纯粹的PPT演示。因为通过实施行情的演示,结合理论的应用,可以使学生更加信服这门知识它所存在的价值。

(二)对教师教学能力的培养

如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全部按照教材来讲,学生听起来会感觉非常抽象陌生,不易理解。因此,就要求老师本身首先有过实践操作经验,通过自身的经验,结合案例教学,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知识的理解。担任证券投资学教学的老师,不仅要有深厚的专业知识,还要有丰富的投资经验。学校应支持教师定期到社会上对口的工作单位进行培训,并亲身投入到证券投资的实践中,积累经验,只有这样才能做到真正的理论结合实践。我国证券市场在近年来发展迅猛,有越来越多的投资对象逐步上市,面对这样每天都发生变化的市场我们不能以重复不变的理论来进行教学。有过投资经验的老师就会知道,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理论可以帮助我们进行投资判断,但很多情况下理论也存在它的局限性,很多并不能完全按照理论的来进行。只有亲身到参与到证券市场,在投资过程中不断积累经验,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教学过程中才能更好地授业解惑。

(三)考核方式的转变

通过过程加结果的考核方式,把学习、实践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能动性,使学生真正掌握知识,并做到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为了充分体现对学生实践能力的注重,在考核中过程考核所占的比重应有所加大。一方面要加大过程考核所占的比重,把过程考核提到和期末考试同等地位上来。这就要求过程考核成绩占总成绩的比重要高,例如平时成绩可以占到总成绩的40%甚至50%。另一方面对过程考核的内容也要进一步细化设计。除了传统的课堂考勤、提问及课后作业之外,要增加更多的实践环节。例如让学生进行社会调查,撰写行业分析报告,并让学生在课堂上来展示自己的成果,这样学生既可以了解各个行业的发现状况,又可以使用到课上所学的知识,进行知识的巩固加深。

篇(6)

二、基于行为金融学视角对投资者认知与行为偏差的分析

传统金融理论的前提假设是投资者是理性人,然而行为金融学却与传统金融理论相反,行为金融学认为受情绪、认知偏差等因素的影响,投资者在金融市场中是非理性的,从而使得其投资行为也是非理性的,这将会导致资产价值与资产当时的价格二者之间会呈现出相背离的状态。因此,本文基于行为金融学视角,对投资者认知与行为偏差进行分析。

(一)过度自信。就是指由于人们对自身能力过高估计,而导致的人们对自身判断能力过于自信的一种心理状态,在众多非理性因素中,过度自信是投资者普遍存在的一种心理状态,并且在这些非理性因素中表现也最为突出。有很多文献研究表明,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自身的自信心会随着面临问题难度的提升而增强,而当人们面对特别困难的问题时,会产生过度自信的心理状态。在证券市场中,过度自信的投资者行为主要表现为在其做投资决策时会过度估计和其内心想法相一致的信息,而容易忽视与其内心想法相背离的信息。此外,还有研究表明,过度自信的投资者更愿意冒风险,但同时他们也会因为容易忽视交易成本而导致其收益水平要低于正常收益水平。

(二)过度反应。就是指人们在面对突如其来的事情时,会更加重视眼前的信息,而容易忽视以前的信息,进而可能会造成股价出现超涨或超跌的现象。当证券市场中股价连续上涨时,投资者预期股价也会继续上涨,并对其越来越乐观,这是因为投资者在实际投资过程中赚到钱,从而增强了其乐观的心理状态,但这种心理情绪会造成投资者产生选择性认知偏差,即证券市场中的投资者会更加关注于自己所投资的股票的利好消息,而不太关注甚至可能会忽视利空消息,与此同时,这种过度反应状态会进一步促使投资者持续买入,从而形成一种相互加强效应,这种情况下,就可能会导致股价远超于其实际价值上涨;相反,当证券市场中股价连续下跌时,投资者预期股价也会继续下跌,并对其越来越悲观,这是因为投资者在实际投资过程中赔钱,从而增强了其悲观的心理状态,同样这种心理情绪也会造成投资者产生选择性认知偏差,即证券市场中的投资者会更加关注于自己所投资的股票的利空消息,而不太关注甚至可能会忽视利好消息,与此同时,这种过度反应状态会进一步促使投资者持续卖出,从而形成一种相互加强效应,这种情况下,就可能会导致股价远低于其实际价值下跌。股价如此这样反复超涨超跌会造成股价出现大幅波动。

(三)后悔理论。就是指人们在决策时由于自身原因导致决策失误,进而产生的后悔的心理状态,即在牛市行情下,投资者会因没有及时买入或是过早卖出而感到后悔;在熊市行情下,投资者会因没能及时卖出而感到后悔;同时,在日常投资中,投资者也会因自己手中股票不涨,别人推荐的股票上涨,自己因没能听取别人意见而及时换股而感到后悔;同时也可能会出现当卖出手中股票买入别人推荐股票后,自己现在手中持有的股票不涨而刚刚卖出的股票上涨时更加后悔的情况。因此,在证券市场中,投资者为了尽量避免这种后悔心理状态的出现,在投资时常会表现出犹豫不决的特点。

(四)前景理论。就是指人们在证券市场的投资过程中赚钱与赔钱时表现出的风险偏好行为不同。在投资过程中,若投资者因持有的股票价格下跌而赔钱,投资者会更倾向于风险追求,即选择继续持有赔钱的股票,并认为有朝一日该股票还是会继续上涨;而在投资过程中,若投资者因持有的股票价格上涨而赚钱,投资者会更加倾向于风险规避,即选择卖出赚钱的股票。该理论认为参照点的设立及变化会影响到投资者的得失感受,进而影响他们在证券市场中的投资决策行为。

(五)羊群效应。就是指个人想法或行为因受到其他人影响,而向和大部分人相同的方向转变的一种现象,即从个人理性行为向集体的非理性行为的变化。经济学中的羊群效应是指在市场中一些没有得到一手信息的投资者为保证自身投资决策的准确性,会在投资前通过参考其他投资者的投资决策来改变自己决策的行为,主要是指在投资过程中的从众心理。羊群效应是证券市场中的一种异常现象,长此以往会造成一种恶性循环,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将会出现跟风的投资行为,从而会大大增加证券市场中投资风险出现的概率,同时也会对证券市场的稳定性和效率产生很大影响。

(六)动量效应。就是指股票收益率会继续保持原来的变动趋势,即以前收益率高的股票未来的收益率也会继续保持,并且依然会高过过去收益率低的股票。根据动量效应原理,投资者可以通过买入以往收益率高的股票、卖出以前收益率低的股票,而从中获得收益。但是,这种情况下也存在一定的弊端,即一些投资者可能会产生侥幸心理,或对证券市场中的一些政策产生过度依赖的情况。

(七)处置效应。就是指在证券市场中,投资者在处置股票时,会更加倾向于卖出自己手中已经赚钱的股票,而选择继续持有手中赔钱的股票,他们认为赔钱的股票未来可能还会上涨回到自己买入时的成本价格或是超过其成本价格,而没考虑到在投资过程中应注意及时止损,即当投资者赚钱时倾向于风险规避,当投资者赔钱时倾向于风险偏好。(八)启发式偏差。就是指人们在面对自身不确定的事情时,由于没有有效的方法,因此他们会选择依靠过去经验得到的启示进行判断,然而通过这种方法,有时可以帮助人们做出准确的判断,但有时也会造成判断的偏差,这种因利用过去经验得到启示进行判断而导致的偏差就称为启发式偏差。

三、应对策略

(一)反向投资策略。针对市场中存在的过度自信以及过度反应情况,采取反向投资策略是较为有效的方法。反向投资策略是指在实际交易过程中通过进行反向操作,买入价格被低估的股票,卖出价格被高估的股票,从而从中获得一定的收益。但在实际运用反向投资策略时,应注意要快速决策,使得自己的决策远远快于证券市场中绝大部分的投资者,这样才能利用此策略获得一定的收益。

(二)动量交易策略。针对反应不足和保守心理,采用动量交易策略是较为有效的方法。它是指通过提前对股票收益及交易量进行设置,当二者满足过滤准则时就买入或卖出股票的一种投资策略。行为金融学意义上它的提出是源于对股票市场中股价中期收益延续性的研究,即以前收益率高的股票未来的收益率也会继续保持,并且依然会高过过去收益率低的股票。

(三)成本平均策略。成本平均策略是指在投资过程中以不同价格分批买入同一只股票,以此来达到平均成本的目的,这样可以有效降低在一个价格时投入全部资金所带来的风险。通常情况下,成本平均策略使投资者在股价较高时买入较少数量的股票,当股价降低时再买入较多数量的股票,这样就可以从整体上降低投资成本,从而进一步降低投资风险。

(四)时间分散化策略。时间分散化策略是指投资者手中持有某只股票的时间越长,该股票的风险会随时间加长而降低,根据该理论,投资者可以在自己年轻时多买入股票,此后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降低股票的购买数量。有学者研究表明,在1~20年这段时间内,持有股票的时间越长,损失的风险就会越低,同时该研究还得出结论,若持有某只股票超过15年,则基本可以得到非负收益。

(五)基于启发式偏差的投资策略。基于启发式偏差的投资策略是指,为了应对因利用过去经验得到启示进行判断而导致的偏差,投资者可以在投资之初就开始保持详细记录的习惯,这有助于投资者根据记录的内容进行评估,进而可以比其他大多数投资者更早一步地认识到这些偏差。因此,从启发式偏差的投资策略来看,一个成功的投资者不仅应了解自己在投资过程中会产生怎样的认知与行为偏差,并且应及时避免因自身认知与行为偏差所可能导致的投资失误。与此同时,一个成功的投资者还应及时了解其他投资者的认知与行为偏差,找到被市场错误定价的股票,并在大多数投资者认识到这些偏差之前投资于这些股票,随后当大多数投资者意识到这些错误并投资于这些股票时卖出这些股票,这样才能获得一定的超额收益。

四、基于行为金融学视角的证券投资应注意的问题

篇(7)

在一体化教学模式下,教师的角色得到了转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作用更多的是学生学习的设计者、组织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充分利用案例教学、小组讨论、模拟情境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通过鼓励学生主动学习,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重要的是可以锻炼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

(二)随堂实训,突出技能培养

在一体化教学模式下,改变以往理论学习和实践训练分离的做法,将实训内容引入课堂,将证券行情交易系统引入课堂,使学生可以在课堂中,利用实时证券交易系统进行模拟交易,使学生对所学理论知识有了更直观的理解,有利于学生投资能力的提高。

(三)过程考核,因材施教

改变以往以期中、期末考试为主的考试形态,在一体化教学模式下采用过程考核的方式,这样有利学生掌握技能学习中每个环节的理论与技能要领.也可以让教师动态地掌握每位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能力状况.适时调整或改进教学进度和教学方法,做到因材施教。过程考核分散和缓解了集中考试的压力,使学生能真正以主人翁的心态投入到学习中去,从而真正做到“我要学习”的状态。

(四)团队对抗,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学生掌握一定的证券投资的基本理论和投资技巧后,组织学生参加证券模拟交易大赛,一是组织学生参与各大财经网站上的模拟交易大赛,鼓励学生与民间投资高手交流,提高投资决策能力。同时,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利用校内模拟交易软件,组织校内的模拟大赛,通过分组讨论、分别选股、模拟交易、收益比较等活动,鼓励全班学生参与模拟交易,并在大赛期间举办宏观经济、公司估值、技术选股等专题交流活动。通过大赛的举办,促进了学生学习投资的积极性和自主性,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

二、“一体三结合”的教学模式下,教学内容的优化

高职《证券投资分析》教学内容的设定应体现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学习要求,以培养学生的投资决策能力为目的,因此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是在“一体三结合”的教学模式下,应适当减少证券等基础知识教学内容时间,增加证券投资基本分析、技术分析以及投资组合管理等学习内容和实践活动,这样可以增加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习兴趣;二是课程教学和实训内容的选择上应当充分考虑学生的知识结构、实践经历和接受能力,确定合适高职学生的教学内容和实践活动;三是课程教学内容应及时将证券行业的新法规、新产品纳入课堂,便于学生了行业发展动态和发展趋势,为今后就业打下基础。基于上述分析,高职《证券投资分析》课程主要内容为三部分:证券投资基本分析、证券投资技术分析、证券投资组合管理。证券投资基本分析部分主要应用宏观经济学、金融学、基础会计、财务管理等课程内容,对证券投资进行宏观经济分析、行业分析和公司分析,通过该分析过程选择具体的投资对象。基本分析的主要教学内容主要是对以往课程知识在证券投资中的应用,因此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指导学生通过宏观经济政策、行业发展状态、企业财务状况的分析,选择投资对象。技术分析的教学中,应讲解各种技术指标的原理及应用,重点是指导学生通过技术分析来判断证券价格走势及买卖时机,引导学生通过模拟操作加深对技术分析的理解及其局限性,能力综合利用多种技术分析方法来判断买人和卖出时机,证券投资组合管理着重重点培养学生对资产进行最优组合构建,选择最佳风险一收益机会。主要教学内容包括马科维茨选择资产组合方法、风险资产定价模型和投资组合管理业绩评价模型等。该部分侧重理论讲解,学生充分领会投资组合管理的内涵,在证券投资中,不断修改模拟投资组合,以提高收益,降低风险。

三、“一体三结合”的教学模式的实施与效果

按照“一体三结合”的教学模式的要求,我们在高职《证券投资分析》教学过程中进行了一系列的实践探索。

(一)合理设计一体化教学内容

《证券投资分析》作为一门理论性与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客观上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即注重理论讲解又要注重实践环节的教学,科学设计理论教学环节与实训内容,通过实训,突出培养学生的基本业务能力。实训项目应从基础性、示范性、典型性、启发性、综合性、应用性等角度,从听、看、识,到说、画、用,实现从认知到体会再到掌握应用的一体化训练,突出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二)开展模拟证券交易技能大赛

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证券投资分析》课程教学中,举办了模拟证券交易技能大赛。这种比赛的时间跨度一般为整个学期,大赛的结果可以作为期末测评的一部分。利用模拟交易系统向每位学生提供金额相同的虚拟交易资金,建立一个虚拟的证券账户,根据上海、深圳证券交易所的实时行情进行模拟交易。比赛结束时,根据学生模拟投资的收益,进行排名,对收益较高的同学给予一定的奖励。在模拟交易大赛的同时,结合教学进度举办各种交流活动,例如在宏观经济报告会、行业发展预测、技术荐股等活动,增加学生间的交流,可以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三)以过程考核替代期末考试

在“一体三结合”的教学模式下,大胆进行考核方式改革,过程考核替代原有的期末考试模式。这种考核办法的主要特点是以能力培养为本位,以独立的实训项目为考核内容,随学随考,考训结合。在学生评价体系中将学生的学习态度、理论识记、模拟交易收益、撰写的投资分析报告、实训总结报告纳入考核范畴。当课程教学工作完成之时,各阶段考核成绩汇总形成学生总成绩。过程考核的考核方式可以使学生动态的掌握自己的学习状况,同时多元化的考核方式更有利于学生证券分析能力的培养和学习积极性的提高。

篇(8)

研究大量实证表明,大量与市场假说相反的非正常现象存在于金融市场。从投资方式分析,“羊群行为”是最容易发生的切最常见的。它是一种由信息恶性的连锁反应而导致的非正常的行为方式,现象比较复杂,原因多样,例如投资者的从众心理、缺乏有效信息、需求报酬声誉。“羊群行为”对市场的价格产生三方面的影响:第一,“羊群行为”导致投资者没有主见而丢弃自己的信息而盲从别人进行投资,因此导致市场信息被中断,传递链链接失误;第二,“羊群行为”一旦超过某个限度,就会产生过度反应;第三,“羊群行为”的脆弱性、不稳定性导致市场价格变得不稳定、脆弱。

(二)有限套利行为分析

信息获取需要成本,交易行为不全理性,交易者不能一同获取信息,信息传递在时间和空间上有差异,交易者行为有差异,信息不对称是证券市场的特征。交易的过程是在噪声中快速做出的,交易者的信息不充分。交易者的信息集合中,投资者对某一信息投资越多,他就越要利用此信息来获取利润,这就导致了信息聚集正溢出效应。这个效应使专业投资者收集分析数据时,关注点由重要的且与基础有关的信息被错误的引导到大家所关注的信息上。所以市场的某些反应导致了投资者的信任套利行为,但是不能依靠套利消除非理导致的资产价格非正常波动。

二、投资者待改进的地方

投资者的不理以及其导致的市场效应,在行为金融学上明显揭示出。从一个方面分析,投资者在投资过程中非理性的考虑自身问题,另一方面非理性地把握市场才能得到额外的收益。研究市场是否处在非理性中并且到达极端状态时,投资者必须十分清醒自身情况,不能盲从不能臆断。研究市场对新信息是否会反应不足或者过度时,投资者也必须考虑自身是否存在以上现象;很难想象,一个投资者自身存在非理性心理和行为怎能把握住市场的非理性创造的机会。行为金融学研究并总结之后,给予投资者以上重要的实践建议,同时这也是投资者待改进的地方。

三、结束语

篇(9)

一、最优化在学校投资分析应用中的发展

教育投资,也称教育资源,教育投入,教育经济条件等,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根据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投入教育领域中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总和。从1992年中国政策性教育经费投入占GDP的2.73%到2007年的3.32%,中国教育投入正逐年稳步提升,《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提高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2012年达到4%。

教育投资是投入教育领域中,用于培养不同熟练程度的后备劳动力和专门人才,以及提高劳动力和专门人才智力的人力和物力的货币表现。[1]但是,它与一般的企业直接用于物质生产的投资相比,学校投资具有非营利性特点,在用于人才培养 、科研开发等方面可能会不计或暂不计成本的投入和效率。相关统计显示:我国创造单位GDP所需的研发员是日本3.68倍,所需科学家与工程师人数是美国的4.48倍。[2]长期以来,我们国家对公立学校实行“供给制”,所有经费全部由财政包下来,由国家财政平衡着单位预算,在这种状况下,教育是一种政府行为,所需经费完全由国家财政无偿拨款解决,学校只是将“拨入经费”转化为“经费支出”,至于开支是否合理和必要,则无人过问。在组织教育经费支出核算过程中,侧重教育经费开支的合法性,偏废经费支出的合理性和效益性。

教育研究者开始认识到教育投资不仅仅是纯消费性的支出,投资也是一种具有生产性的投资,应该考虑如何节省经费开支,减少资金占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益问题。在用于人才培养 、科研开发等方面学校需要在公平基础上就讲究效率,而在人才培养 、科研开发过程中产生的一些附属投资必须以效率为先,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合理、有效地使用教育经费,做到教育投资的最优化。

最优化问题指做一切工作,从一切可能的方案中选出最优的方案,可以从两个方面加以考量:即产出既定时,考虑投入的最佳配比,使投入最少;投入既定时,产出最大。这里所说的“最大”“最少”是指在综合应用中的考虑到各种约束条件下的最合适的。概括最优化学校投资方面的应用:

1)现有人力、物力条件下,合理安排,使总产值为最高:如学校的科研投入与产出;学校建筑招标的权衡;学校广告投入;

2)教学过程最优化:巴班斯基用系统论观点把教学过程看作一个系统,它是由目的;激发——动机;教学内容;操作——活动;检查——调整;效果——评价六个基本要素组成的。他提出效果和时间耗费两个标准。效果标准是指在学生达到国家规定水平的前提下,针对不同学校和班级,提出不同的评价标准。对效果的评价必须从教养、教育和发展三个方面全面衡量,而不能局限于学生的学业成绩;时间标准是指“教师和学生都遵守有关课堂教学和家庭作业的时数规定”。[3]根据巴班斯基教学过程最优化理想,李延保[4]研究了中医外科教学最优化,毛亮清[5]研究了英语教学过程中的最优化;玲[6]更是研究其对我国教学改革的启示。

3)校区布局、规划生源方面: 各城区生源最优化的配置给各城区学校的方案;

4)教育投资来源及供给规模预测。

二、常用的最优化方法

2.1朗格朗日乘数法:设给定二元函数z=f(x ,y)和附加条件φ(x,y)=0,为寻找z=f(x,y)在附加条件下的极值点,先做拉格朗日函数:L(x,y)=f(x,y)+λφ(x,y),

其中λ为参数。求L(x,y)对x和y的一阶偏导数,令它们等于零,并与附加条件联立,即L'x(x,y)=f'x(x,y)+λφ'x(x,y)=0,

L'y(x,y)=f'y(x ,y)+λφ'y(x ,y)=0,

φ(x,y)=0

由上述方程组解出x,y及λ,如此求得的(x,y),就是函数z=f(x,y)在附加条件φ(x,y)=0下的可能极值点。

2.2线性规划:线性规划的目标函数可以是求最大值,也可以是求最小值,约束条件的不等号可以是小于号也可以是大于号。在Matlab 中规定线性规划的标准形式为

其中,z是目标函数,st是条件约束。

2.3人工神经网络法:人工神经网络(ANN )是在对人脑组织结构和运行机制的认识理解基础之上模拟其结构和智能行为的一种工程系统。神经系统的基本构造是神经元(神经细胞),它是处理人体内各部分之间相互信息传递的基本单元。神经元细胞体将接受到的所有信号进行简单地处理(如:加权求和,即对所有的输入信号都加以考虑且对每个信号的重视程度—体现在权值上—有所不同)后由轴突(神经细胞连接其他神经细胞的部分)。

三、基于拉格朗日函数法的最优化学校投资案例分析

某高校在选择不同媒体做广告宣传时,通过同类高校横截面数据的回归分析得到如下回归方程[7]:

s(x,y)=400x+200y-20x\+2-40y\+2+40xy

其中因变量S为报考学生数量,它是两种不同宣传广告支出的函数,x代表电视广告支出(千元),y代表纸类广告支出(千元)。

假设两种广告支出限制在40单位。求:1。在这个广告支出限制内是报考人数最大化的电视广告和纸类广告的支出水平各为多少?2。在这个预算约束下的最优报考人数为多少?3。两种广告总支出每增加一单位,报考人数将增加多少?4。在无约束条件下报考人数最多可能是多少?

根据朗拉格朗日函数法首先把x + y=40变形为u(x,y)=x+y-40=0;

其次构建人工变量λ组成拉格朗日方程,本问题属于最大化问题,故函数为:

L=S(x,y)-λ*u(x,y)=400x+200y-20x\+2-40y\+2+40xy -λ(x+y-40);

将L对每个自变量进行偏微分,令其导数为零,构建联立方程:

400-40x+40y-λ=0;200-80y+40x-λ=0;x+y=40;解方程组的:x=25,y=15,s=6500, λ=0;

在无约束条件下结果相同。因此,所求问题答案如下:在预算约束下电视广告投入25千元,纸类广告投入15千元,在这个水平下报考人数最多为6500人,由于λ=0,说明无论广告支出增加多少,报考人数都不会增加。

基于线性规划函数法的最优化学校投资案例分析

由于城区旧城改造、新居建设以及人口流动等因素,现需将城区的六个街区小学生重新分配至该城区的三所学校A、B、C中去。[8]经统计已知六个街区的小学生总人数以及低、中、高年级的比例(见表1)。

同时考虑到可能出现跨街区上学的可能,为了保证学生的安全,每个学校将提供一定的上下课接送服务,由此产生的交通成本费用由上学的远近决定。具体数据见表2,其中0表示不用提供接送服务,短线表示无法提供接送服务。

另一方面,学校为了保证教学质量,规定每个学校的低、中、高年级学生的比例都应在30%-36%之间。如果从校方利益的角度考虑,为了节省接送的交通成本,所有学生应如何分配到各个学校去,同时又必须保证各年级的比例在规定的范围内。

从学校利益角度考虑,对不能够享受接送服务的地区,学校不必付出交通费用,故我们将不能够提供接送服务的地区交通费用也定为0元,学校接生交通成本最低为规划最优方案。其中学校所需总的交通费用为每一流动路线学生总人数乘以该路线所需交通成本之和。 由此我们可以得到以下

目标函数:

约束条件:

其中a学校容量,xij: i地区低年级学生到第j学校的人数,yij:i地区中年级学生到第j学校的人数;zij:i地区高年级学生到第j学校的人数 ;cij:i地区接送学生到第j学校的费用;di: i地区低年级学生人数;wi:i地区中年级学生人数;gi:i地区高年级学生人数。

利用matlab软件作为计算工具, 得这种方案产生的总费用为145000(单位),具体人员分配方案见下表3

四、基于神经网络的最优化中国高等教育投资供给规模预测案例分析

市场经济迅速发展,加上国际竞争日益激烈,各行各业对高技术专业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而人才的培养必须以一定的高等教育投资来保证,本案例引用郎益夫[9]《基于神经网络的中国高等教育投资供给规模预测》论文中运用神经网络法研究关于高等教育投资规模最优化预测的成果,来说明非经典最优化算法中神经网络算法在学校实际案例中的运用。

采用3层BP神经网络,输入层设3个结点,分别对应GNP、全国工业总产值和支出法全国居民消费等属性,输出层设1个结点,对应高等教育总经费属性。训练次数和训练精度分别定为10 000和5×10-6,隐层结点数按公式m+n+a(n为输入神经元数,m为输出神经元数)计算,隐层数应该在3~13个之间。设计一个隐层神经元数目可变的BP网络,通过误差对比,确定最佳隐层神经元个数为10,因此采用的神经网络结构为3—10—1结构。网络中间层神经元激励函数采用tansig函数,输出层神经元激励函数采用purelin函数。

郎益夫使用1991年~2000年的GNP、全国工业总产值和支出法全国居民消费的数据进行实验训练,用2001年~2003年的数据进行测试结果,得出2001~2003年高等教育总经费分别是92 315 306万元、107 901 330万元、148 315 651万元。

五、结论

通过以上三个具体事例,在学校投资及资源配置等方面,通过经济学的视角来考虑教书育人,最优化技术在学校是有一定的适用性和实用性的,无论采取何种具体算法,都能根据要解决的问题得到相应的答案。但由于学校中很多变量很难通过量来衡量,如人才质量,教学效果;其次学校有区别有企业的非盈利性特点,在构建目标函数是有一定局限。这些使得最优化技术在学校应用中,有一定的困难,再加上最优化技术,虽然理论上易理解,但实际运用别是量的计算时,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最优化在学校应用还有更多值得研究和考虑的因素。

[参考文献]

[1]王世忠等.筒论教育投资的性质_特点及其负担原则[J].社会发展:45-46.

[2]李国杰.提高科研效率要看产出影响[J].创新论坛.05.

[3]刘昕. 巴班斯基的教学过程最优化思想[J].中国学校体育。2000(05).

[4]李延保. 论巴氏最优化理论在中医外科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0(9).

[5]毛亮清. 巴班斯基最优化教学理论和英语教学[J].教学与管理。200802.

[6]玲. 巴班斯基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对我国教学改革的启示[J].陇东学院学报.200911.

[7]崔玉平著.中国高等教育经济学研究[M].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一版:162-165.

篇(10)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学生的零花钱逐渐增多,很多大学生也通过兼职、奖学金等方式逐渐取得了经济自由。然而,很多大学生并没有投资理财的想法,不利于形成正确的消费观念。因此,通过调查,研究大学生的消费理财观念的现状,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理财观念,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大学生投资理财现状

总体来说,我国当代大学生对于理财已经初步形成了观念,在金钱方面的观念相对较正确,能够正确对待金钱的得失。同时,基本能够了解赚钱的艰辛与不易,极少再有“享乐主义”的思想。不过,目前大学生仍然存在明显的盲目消费和攀比消费的情况,如有新闻报道,因为攀比心理作祟,一些大学生在大学生网络分期平台上贷款消费,因为欠款过多无力偿还等。此外,创业观念在大学生中越来越流行,然而大学生普遍对创业的资金来源等认识匮乏较为迷茫。

2调查样本与资料

本次调查的调查样本为湖南工业大学学生,采用了分层抽样和随机抽样的方式进行调查。参与调查的学生来自湖南工业大学文史类、商科类和理工类,并且涵盖了从大一到研一五个年级。调查一共发放了206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200份,问卷有效率约为97%。问卷全部为客观题,包括了单选和多选题,主要包括大学生基本情况、大学生月均可支配收入、金融投资流向等方面,力求通过这些客观题了解到湖南工业大学学生的金融投资情况。

3调查结果

3.1大学生每月闲置资金情况

大学生每月闲置资金范围是他们进行金融投资的重要影响因素。调查数据显示,有49%的学生每月闲置资金在200元以下,闲置资金在500元以上的有9%,1000元以上的仅有2%。绝大多数学生的开支都依靠家庭,少数每月闲置资金较多的学生依靠在校外做兼职赚取生活费。这说明,大学生的资金来源大都有限,用途单一。

3.2大学生对金融投资的认知程度

参与调查的大学生中,所有的人都听说过金融投资,对金融投资的认知程度达到了100%。其中,69%的大学生通过网络和银行推荐来了解金融投资产品,18%的大学生从亲朋好友处了解金融投资产品,还有少数学生通过校园里的推销人员或其他途径了解金融投资产品。

对于具体的金融产品认识方面,了解股票等证券产品的最多,占93%,其次是余额宝等货币基金,有90.5%的大学生表示听说过。此外还有银行理财产品,占78%;互联网金融产品,占32%。保险、外汇等产品较少为大学生所了解。

3.3大学生金融投资的程度及影响原因

在所有参与调查的大学生中,只有29%(58人)曾经进行或正在进行金融投资行为,而剩下的71%没有进行过相应的投资,不过,这其中有超过80%的大学生表示自己未来在有充足资金的情况下会进行金融投资。

对参与投资的29%的学生,询问他们参与金融投资的原因。这一问题为多选题,从回答可以看出,这些学生基本都接触过金融投资产品的宣传,且自己本身有一定的闲置资金,想尝试这些投资产品。这些人中仅有3人(约5.2%)本身学习金融相关专业,熟练掌握专业技能。还有一些人(约8.6%)并无明确目的来投资金融产品,只是跟风行动。

对未参与投资的71% 的学生,也询问他们未参与的原因。有约67.6%的学生表示他们不了解金融投资产品,因此没有投资。有57.5%的学生认为自己没有足够的闲置资金进行投资。此外,金融产品的收益和风险对于他们是否做出投资选择的影响不大,仅分别有18人(12.7%)和29人(20.4%)选择了此选项。

3.4大学生金融投资品种

在所有进行了金融投资的大学生中,参与基金投资的人数最多,有41人,占所有参与金融投资学生人数的70.7%,且这些投资基金的学生绝大多数都投资的是余额宝等货币基金。这反映出货币基金在大学生中的普及程度较高。另外,由于近年来互联网金融的兴起,很多大学生也尝试了这类新型的理财,占39.7%。曾经投资或现在正在进行股票投资的有12人,占20.7%。由于银行理财对资金的最低要求比较高,且很多大学生并不了解保险,投资金融理财和保险的分别只有4人和2人,占6.9%和3.4%。

4结论与建议

4.1调查结论

从以上调查结果可以看出,虽然所有参加调查的湖南工业大学学生都听说过金融投资,认知程度较高,然而由于闲置资金不足及对金融投资产品了解不足等原因,只有少部分学生有过金融投资行为。进行金融投资的学生大多数都投资了货币基金,还有一部分学生投资了互联网金融理财。究其原因,这两类理财的最低投资门槛都较低,很适合闲置资金不多的大学生。另外,不管是否参与过金融投资,大学生的金融知识普遍都不高,对金融产品的了解不够深入,缺乏专业知识。

4.2建议

为了帮助湖南工业大学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进行金融投资,金融机构应针对大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他们的资金状况和风险偏好等情况量身定做合适的金融投资产品,增强金融投资对大学生的吸引力。金融机构可以与学校合作,在校园里进行摆摊宣传,向大学生宣传一些基础金融知识和理财投资知识,同时组织一些金融比赛活动,如模拟股市等,提高大学生对金融知识的关注度和掌握程度,吸引更多学生参与金融投资。

学校针对大多数学生不了解金融产品、缺乏基本金融知识的特点,应通过组织相关的活动,如理财知识讲座、金融知识讲座和相关的校园活动,在学生中普及金融知识,提高大学生对金融产品的认识程度,增加他们的投资兴趣。

此外,近年来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突飞猛进,余额宝等货币基金普及程度越来越高,各类P2P网络贷款平台也层出不穷,其操作简便、资金门槛较低和收益可观的特点使其吸引了越来越多大学生的目光,然而风险也伴随而来。对此,学校有义务向学生普及互联网金融安全知识,以避免学生由于不安全的操作方式而造成不必要损失。

最后,大学生应主动学习金融知识,了解金融市场动向和投资风险,选择适合自己的投资方式,降低投资风险。

参考文献:

上一篇: 食品检测新技术 下一篇: 航空货运存在问题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