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传承非遗文化汇总十篇

时间:2023-12-23 16:22:02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青少年传承非遗文化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青少年传承非遗文化

篇(1)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6)175-0137-02

随着新技术的不断发展,媒体融合由初级阶段逐渐向深化阶段发展,通过资源整合或重组,传统媒体进行组织融合和机构创新;对用户深耕垂直细分,跨界与服务成为热门;采用公众号、电商、App等模式_拓多元经营途径;通过上市挂牌与收购,进行多途径资本融合,由此可见,媒体的融合发展方兴未艾。根据《科学之友》近几年的融媒体探索路径来看,我认为,期刊与新媒体不是单向选择,而是复合型协同发展。下面详细论述《科学之友》的具体做法。

1 融合,找准自己的定位

媒体是一种特殊的服务机构,读者对政策科技、信息、知识需要全方位了解。细分内容与受众贴得越近,才越能满足受众的不同需求。期刊若要办得成功,首先要要找准定位。我们知道,互联网是无边界的,但服务是有边界的,为特定的区域、特定的人群提供服务才能形成影响力,进而凸现品牌价值。所以说融合之径,也必须明确定位。若想一做就圈住所有受众,几无可能;或者想什么地方都占个地盘,过去传统媒体做不到,现在,即使功能强大的新兴媒体,同样做不到。中国科协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尚勇强调科协2015年的重点工作:一是以“互联网思维”抓好科普信息化实施方案落实,在资源共享协作中推动科普工作;二是以《公民科学素质读本》精准推送为抓手,加快提升公众科学素质水平;三是精心组织青少年创新创意大赛、科普日等各项活动。

《科学之友》半月刊内容编撰,以中科协重点工作为办刊指导方针,针对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社区居民、中小学生等不同人群需求,开展《科学之友》半月刊内容采写和编辑工作。

上半月刊科普版,编辑理念是:让精读科普成为习惯!以大众视点看科技,从普及角度讲科学;领略非遗魅力,传承非遗文化;还原创新过程,传递创新能量;设有绿色养吧、舌尖食话……科学是永恒的阳光,撒播你脚下的每一寸热土,让生活从此与众不同。下半月刊青少年版,编辑理念是:选择一本优秀的科普杂志,就是选择一位优秀的朋友。有青少年朋友关注的科技事件、科学话题;有最别具一格的文字、最个性鲜明的表达;有自然传奇、有天文异象,还有生命密码;有同龄人的科学实验,也有生活中那些不为人知的科学小常识。在未知领域,我们努力探索;在已知领域,我们重新发现。为青少年打开一扇科普知识的窗口,打下热爱科学和钻研科学的坚实基础。

2 融合,打造自己的特色

2.1 跨界合作,实行资源共享共赢

2015年1月7日,全国新闻出版广播电视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其中最关键的一点就是,要全面落实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加大文化宣传的力度和创新的速度。

纸媒有语言丰富、图片多彩、直观展示以及长久保存的特点,用其来体现“非遗”文化整体形象,努力挖掘“非遗”文化资源的现代经济价值,展示山西最全、最多、最异彩纷呈的“非遗”文化大餐,使受众对山西“非遗”文化的直观感受和深刻体会,这是守护和传承“非遗”较为恰当的一种手段,进而提升山西的文化形象和影响力。《科学之友》作为一本科普杂志,首要责任是普及科普知识,传承传统文化精髓。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目前在我国面临着严峻形势,特别是一些以口口相传为依存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无人承传的局面,所以正在迅速损毁、消逝和流失。通过实地调查一些项目,山西省也是如此,因此,大力宣传非遗项目也是我们科普杂志义无返顾的责任,我们有宣传平台和编辑力量,而山西省文化厅非遗处掌握非遗的传承项目和传承人详况,因此我们采取跨界合作方式,以《科学之友》为纸媒平台,以“两微一端”为网络辐射,结合非遗项目的特点,策划了“守护遗产传承文明”的宣传合作方案。

2.2 尽力宣传,守护遗产传承文明

《科学之友》倾力打造的特色阅读内容为“传承”板块。关注非遗,助力传承。本板块每期精选一个“非遗”项目,全方位、多角度深入宣传,展示“非遗”魅力,领略“非遗”技艺,分享非遗文化,使华夏文明永续流传。2014年经过与山西省文化厅非遗促进会多次联系、沟通,达成了共同保护非遗、传承文明的战略合作协议,并将《科学之友》作为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促进会会刊。目的是为各非遗单位及非遗传承人提供一个良好的文化宣传及销售平台,并让更多的人走近和了解非遗文化,使非遗文化得到很好的保护和传承。这个板块是《科学之友》的突出亮点和特色,截至目前已经采访宣传了省内外50多个非遗项目。

3 融合,探索科技传播新路径

3.1 强化编辑能力,精编公民科学素质读本

《科学之友》要依照“十三五”全民科学素质工作目标,针对中小学生、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社区居民等不同人群需求,开展编辑工作。一要坚持和强化自己的办刊特色,把深奥的科学知识转化成深入浅出的故事讲给读者,使公众面对碎片化信息爆炸的时代,能科学理性地处理生活中遇到的一些事件。二要注重激发青少年的科学热情,培养他们热爱科学的兴趣。杂志要使不同的人群开卷有益,各取所需,各有所得。三要重视内容创新、传播方式创新、经营和管理手段创新,促进纸媒和数字媒体的结合,充分运用“互联网思维”,强化精准推送能力,提高读本的影响力和覆盖面。

3.2 重视数字化转型,抢占移动新阵地

在融合的大趋势下,《科学之友》依据数字化转型考核标准,即战略与组织、资源与实力、标志性产品、市场表现四大条块中一条条细分的内容,来制定《科学之友》具体的发展目标和工作计划,一项项落实到位,一条条责任到人,具体工作真正落实到实处,切切实实把数字化、电子出版、数据库存等工作基础夯实,打造出标志性数字产品,有效把纸媒和新兴媒体融合起来,抢占移动新阵地。

根据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关于开展2014年传统出版单位转型示范工作的通知 》精神,山西省新闻出版广电局为进一步加快传统出版业向数字出版升级转型步伐,促进数字出版产业快速发展,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了传统出版单位转型示范工作的评比工作。采用业务考核和专家评议相结合的办法,在全省近200家期刊社中评选出了4家刊社为首批数字转型示范单位,科学之友杂志社脱颖而出,位列其中。

3.3 以纸媒为依托,充分发挥“两微一端”作用

随着融媒体发展,新旧媒体的融合涉及5个领域:内容、渠道、平台、经营和管理,前3个为业务要素,后2个为机制和架构要素。具体到《科学之友》,要按照上述5个要素来重新布局和经营。经营和管理组织机构设好后,必须把以“内容为王、发行为主”的旧思路转向以“品牌为导向、用户至上”的互联网思维。我们要精心研究和探索如何把内容和渠道延伸到数字平台上,更加明确刊物的鲜明特色,以纸媒为基础,打造了一批“科普+服务微信”的公众平台矩阵,具体有:“传承文明”“科学之友品质生活”“科学之友发现世界”“科学之友悦读”“最创意也是醉了”等微平台,通过不断摸索,逐步经营好并扩大其影响。打造好《科学之友》App这个平台,通过增加杂志的附加功能(比如通过读刊扫二维码,可免费参观科技馆、展览馆或生态农业庄园),来达到开拓新的用户渠道和吸引新的读者群体的目的。推选多媒体、多终端融合,线上、线下互动,通过一系列“多媒体矩阵+流量+产品”摸索出一条媒体融合之路,创造出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3.4 以科普日为活动契机,开展青少年科技创新创意、阅读大赛

《科学之友》下半月刊是一本面向小学高年级及初中生的科普读物,宗旨是向青少年普及科学知识,增强科学素养,培养其创新精神,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杂志内容全都围绕科学的内核,始终保持科普的底色。联手山西省青少年科技活动中心,开设专版积极宣传报道“第30届山西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第15届中国青少年机器人竞赛(山西赛区)联赛”等活动。青少年是科技队伍中的新生力量,有无限的创意和创新能力。所以要开展开放性、包容性的大赛活动,调动他们的创新激情,激励他们的奇思妙想,使各种创新的思想火花竞相迸发,使大赛成为把创新理想变为未来现实的舞台。倡议在全省选择100所重点学校建立青少年科技实践辅导站,培养青少年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兴趣,借科普日契机大力开展课外阅读大赛等活动。

4 融合,有机遇也有挑战

任何新事物的发展都不是一蹴而就,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出版行业转企改制后,如何加快体制机制创新,完善健全媒体融合发展的考核评价激励机制,也成了制约发展的关键一环。首先,项目落实是机制建设的重要抓手。要推动媒体融合,要有创新项目来支撑。若没有项目没有创新,所谓的融合就是“空中楼阁”。要精心组织实施具有广泛传播力的新媒体项目。其次,用人机制要着力转变,建立起人才管理体系,优化人才结构,要加大经I管理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力度等。现有的绩效考核评价机制、采编管理以及收入分配体系,要花大力气改革。探索媒体融合发展条件下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的有效办法,形成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再次要创新采编流程,通过采编、传播流程改造,建立全天候、全流程、一体化的新媒体采编体系,实现不同媒介间的交融和媒体通道的灵活多样,把及时、参与、互动等可以体验的媒介产品提供给受众。

参考文献

篇(2)

“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口头传统和表述、表演艺术、社会风俗、礼仪、节庆、传统的手工艺技能等。其最大的特点是不脱离民族特殊的生活、生产方式,是民族个性、民族审美习惯的再现。它依托“人”本身而存在,以声音、形象和技艺为表现手段,并以身口相传作为文化链而得以延续,是“活”的文化及其传统中最脆弱的部分。因此,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过程来说,人的传承就显得尤为重要。

中小学生是保护、继承和发扬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群体,也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延续者。利用学校音乐教育的独特优势,有意识地在中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和课外艺术实践活动中增加相应的内容,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中小学生中得到传承,具有积极而又重要的意义。

音乐课程的价值体现之一是文化传承价值。音乐是人类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是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和智慧结晶。因此,《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和《高中音乐课程标准》都将弘扬民族音乐作为音乐课的基本理念之一,让学生通过学习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音乐,了解和热爱祖国的音乐文化,感受华夏民族音乐传播所产生的强大凝聚力,增强学生的民族意识和爱国主义情怀。

新修订的《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应将我国各民族优秀的传统音乐作为音乐教学的重要内容。通过学习,学生熟悉并热爱祖国的音乐文化,增强民族意识、培养爱国主义情操”。学生通过了解本地区优秀的音乐文化,不仅能激发热爱祖国音乐艺术的情感和民族自豪感,又能让学生传承我国优秀的民族民间文化和民族精神,进而开拓其艺术视野,培育多元文化意识。因此,重视本民族和地区音乐文化传承是音乐教育发展的趋势。学校音乐教育是民间音乐传播和传承的主要途径,我们应该抓住音乐课堂的有效时间,让学生能够更多地了解和接受民族音乐文化,培养他们的民族音乐修养和爱国主义情感。

在中小学音乐教育中加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有以下作用:

1增强青少年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以及保护发扬民族文化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它的创造始终与灿烂的中华文明的历史进程紧密联系在一起,是根植于民族的积淀、 保存并发展起来的。因此, 非物质文化遗产所蕴含的浓浓中华情, 感染和浸润了孩子们幼小的心灵,也激励和鼓舞了青少年学生为保护和发扬民族文化,实现中华文化在世界地位复兴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2丰富音乐教学的内容,推动音乐课堂教学改革。

非物质文化遗产进入校园,为课堂教学带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既丰富了音乐课堂教学的内容,同时也推动了音乐课堂教学改革。学生对于教科书上的民族音乐内容比较熟悉,在很多场合也经常听到。但是极具地方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舞蹈、曲艺、民间音乐等那些鲜活的、本地区特有的音乐文化形式,让学生更具体、更深入地接触到本土、本民族的音乐文化,增加了音乐课对学生的吸引力,也使得课堂更加活跃,师生关系更加融洽。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学习和创造空间,让他们充分施展探索、超越的创新特质,发展完善自我。

3激发学生热爱本土、本民族音乐文化的热情。

非物质文化遗产进入中小学校园,使学生通过了解、学习、参与、实践、交流、创编、表演等课内、课外的一系列音乐实践活动,激发起学生的浓厚兴趣和充分关注,在课堂内外形成浓郁的学习氛围。同学们在一起揣摩唱腔韵味,设计表演动作,讨论出场顺序,交流个人作品,共同分享合作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非遗文化让他们有了更多的共同语言,民族曲艺使他们有了共同的爱好,既提升了学生的民族意识,也生发出强烈的民族认同感。

4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和教学水平。

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学,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能够得到有力的促进和提升。

在给学生介绍非遗文化之前,老师必须详细了解有关内容的起源、发展、流派、传承人等相关知识,并且将学到的知识转化成自己的语言,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带给学生,多层次、多手段地加以呈现,并通过课后反思、集体研讨等方式,及时交流总结,努力修正和改进。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也在这样的过程中不断得到了提高。通过非遗文化的教学,使教师的教学方法从单一走向多元,教学手段从陈旧走向现代,教学形式从封闭走向开放,课堂从以教师为中心走向以学生为中心,以知识为中心走向以能力为中心,以传授为中心走向以实践为中心,出现了更具生机、更具魅力的音乐课堂。学生真正在充满生机的音乐课堂中尽情地抒感,表现音乐美,享受音乐美,创造音乐美,提高综合素质,塑造完美人格。

篇(3)

随着社会进步,人们对非遗有了新的价值观,渐渐地有更多人自觉关注、宣传、保护非遗。从校内校外分析,如:校外非遗文化有了法律法规的保障、建立了非遗研究中心、推荐非遗传承人等;校内举办非遗文艺演出、非遗宣传日活动、非遗讲座、非遗展览等,通过不同形式的活动,非遗文化逐渐凸显了它的地位。蓝印花布是非遗文化形式之一,它是一项由刻版―上浆―印染―刮浆等一系列过程组成的手工技艺,蓝印花布的教学实施需要学生通过反复直接经验的探索,有计划、分阶段、分层次地学习才能掌握技术;此外它也是一种精神内涵,在实践中磨练学生的意志,培养学生的人格,宣扬名族文化,进技于道是它的最高境界。

基于“进技”原则的校园非遗传承课外活动方式

为了宣传蓝印文化特色,我校二甲中学在政府的支持下成立了曹晓峰蓝印工作室,将传统蓝印花布的技术直接引入到我校展览室,便于学生直观了解这门技术的操作流程;且曹晓峰老师作为蓝印传承人带领着我们深入到传统艺人的生活,体验蓝印制作的不朽和蓝印成品的魅力,切身体会蓝印文化是一门技术更是一门艺术,需要艺术家的不断努力实践、探索、创新才能永保物质生命力,才能保障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永垂不朽。

学校蓝印社团的开展进一步丰富了学生对于蓝印文化的认知。为了扩大蓝印的影响力,我校将蓝印元素渗透于各个社团和各个活动中,如演讲社团和音乐社团都有代表性的蓝印服饰,美术社团有统一蓝印画本……在艺术节、元旦等节日,举办一些以蓝印为主题的成品展示:如时装T台秀、变脸谱……除了本校举办的一系列活动外,上级领导也关注我校并在我校开展相关艺术教育活动,如2016年11月教研室相关领导在我校组织开展美术骨干教师培训活动,通过互动学习传承发扬蓝印文化,将蓝印文化的传播深入到我们教师群体,切实体现由上至下对于非遗传承的重视。

基于“进技”原则的校园非遗传承课堂渗透方式

如果说课外侧重于宣传和展示,那么课内更多是实践创新。非遗文化的传播在课堂教学中因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在必备的理论基础上,逐步探索落入课堂实施,反复实践,传承创新,从量变到质变,实现技术和艺术的结合。对于初中低年级学生我们主要以蓝印社团课为主,从部分学生调动整体学生,课程安排较简单轻松,内容形式以扎染和针染为主,鼓励学生学习创新,作品成果效果显著。作品展示为了让学生意识到对非遗文化的学习是一件有意思、有意义且弥足珍贵的事,我将开始的部分学生的作品展示在学校东门展示栏,并要求学生将自己的作品写上制作过程或有何创新之处,然后写上自己的姓名班级,其他感兴趣的同学凭此可一进步与以上同学交流学习;定期安排以上学生在学校活动课或课余时间在此做大家的咨询小专家,也可现场提供材料学生做简单教授,由于时间有限设置了限报名和名单登记预约政策……这些活动很大程度上调动了整体学生的兴趣和参与性,我便适时将蓝印课程穿插引入课堂,学生自愿学习蓝印技术,配合程度高,课堂氛围轻松有活力。初二学段蓝印教学进入课本课堂,主要是让学生体验蓝印印染制作的全过程,主动探索蓝印制作的各个阶段的盲点和创新点,记录总结应用于备案。如在蓝印刻版阶段,播放一组蓝印连续纹样和剪纸连续纹样,让学生观察两者的异同,最后发现要想保证画面的连续性必须确保物体间有连接点,那是否意味着两者是一样的原理呢?于是我将事先画好刻好的两组纹样(一组蓝印纹样,一组剪纸纹样)做了刮浆演示,学生发现剪纸纹样因为物体间的连接点少,所以在刮浆的过程中会出现积浆和版纸翘边的情况,整个过程结束学生掌握了刻版的原理,从而避免在接下来设计环节学生会忽略一些盲区。此外,我们还对蓝印制作的每个阶段的材料做了尝试,在掌握技术的基础上通过大胆尝试创新,让学生由衷体会艺术的快乐,通过努力获得成就感,萌生对艺术的崇敬,对民族文化的热爱。

非遗进校园的效果和意义

蓝印文化的宣传和蓝印教学的探索验证了非遗进校园有其存在的价值。

第一非遗文化融入美术教学,增添了课堂的文化氛围,丰富了教学。在反复实践中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同时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也得到显著提升。

第二美术教学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进一步突破传统教学的模式,在艺术创作中探索如何将非遗传统文化用现代的形式进行展现,学生的创意灵感在课堂讨论、手稿修改过程中不断碰撞激发,从而达到技术与技艺的统一。

第三校园蓝印作品的展示活动不仅是对非遗文化物质的宣扬,更是一种精神的弘P。通过物质载体,让青少年学会欣赏它、尊敬它,进而通过实践探索体会其精神内涵,磨炼学生的意志,影响学生的人格,弘扬民族文化。

【参考文献】

[1] 王仕平. 浅谈非遗进课堂的“三性”[J]. 群文天地,2011(2):87-88.

篇(4)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23-0245-01

从上世纪90 年代起,受全球化、信息网络化的冲击,许多国家民族的传统文化正在渐渐消逝,我国的文化生态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几千年来口传身授的传统民族民间活态文化面临着急剧的流变和消失,许多传统技艺也濒临消亡,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呈现出面临消失或变迁、演化的现状和趋势。我国众多拥有“非遗”的地区,传承人也青黄不接,有的地区传统技法更是受到了外国技法的改造和冲击。由此可见树立传承和保护意识,使我国众多具有悠久历史的“非遗”文化在新时期得到继承、创新与发展刻不容缓。

2011 年的《非遗法》的颁布更是体现了国家对其的重视程度。《非遗法》第三十四条明确指出学校应当按照国务院教育主管部门的规定,开展相关“非遗”教育。我国18 岁以下的少年超过了3 亿,但他们对“非遗”文化的热情并不十分高,娃娃们的视线一直被欧美、日韩流行文化长期占据。我国中小学“非遗”教育也不容乐观,长期以来,有的省份、地区的中小学在培养问题上,过分强调应试教育,而忽略素质教育,呈现出某种“封闭性”。也有些省份、地区虽然重视“非遗”在中小学中的教育教学,但往往实行“批量一刀切”灌输式的“非遗”教育,忽略了学生个体的阶段性、差异化等特征。这些都造成了“非遗”传承和保护工程中的少年参与严重不足的现状,“非遗”教学也很难真正融入课堂,很难真正做到“无缝焊接”,“非遗”在初等教育中的不兼容成为了突出的问题。

为贯彻文化部“非遗进校园、进课堂、进教材”宗旨,传播和弘扬非遗文化,2013年10月起,鞍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多次组织非遗传承人来到沙河小学、旧堡小学、湖南小学、新陶小学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进校园展示展演”系列活动。非遗传人近距离教学生说评书、打快板、演皮影、练太极,传授技艺,传播非遗知识。让这些过上现代化生活的青少年,对非遗项目不再感到陌生和疏离。

篇(5)

21世纪初以来,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的成果(论文)数量呈逐年上升趋势,2014年,仅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关键词搜索到的文献数量已达到了32894篇,这表明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这一领域,并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使“非遗”这一概念渐入人心。2003 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其中,对“非遗”所下的定义为:“被各社区、群体,有时是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社会实践、观念表述、表现形式、知识、技能以及相关的工具、实物、手工艺品和文化场所。”这个定义指出了“非遗”的范围,产生方式以及作用。在学校中开展“非遗”教育,让“非遗”在校园里生根发芽,培养更多关注“非遗”、热爱“非遗”的师生,才是“增强对文化多样性和人类创造力的尊重”的真正内涵。

当前,全国很多学校都或多或少安排了各种形式的“非遗”活动,如吉林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在学校里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基地”,定期举办展示与体验活动,成立以满族传统文化为主的各种学生社团,成立“非物质文化遗产教研室”,结合“非遗”进行科研立项,等等。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既丰富了大学生的课余生活,又充实了课堂,提高了教师的“非遗”素养,值得借鉴。怎样明确在职业学校中推广“非遗”文化,建设“非遗”校园的必要性?怎样吸收已有的成功经验,并且因地、因校制宜,与职业学校的实际相结合?怎样才能充分利用“非遗”文化,做好推广工作?我认为有以下几点,值得进一步思考。

第一,职业学校应当认识到推广“非遗”文化的必要性。当前,青少年面对的是一个信息爆炸,文化多元的时代,以手机、电脑为主要载体的网络文化已经充斥了他们的生活,网络呈现的是一个光怪陆离的世界,西方的强势文化侵蚀着我国的青少您。对于“非遗”,青少年知之甚少,根据一份调查数据显示,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日”,有72%的学生不知道,对于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84%的学生不知道,这是一个很严峻的现实。

第二,依照法律规定,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将“非遗”与校园文化建设结合起来,建设“非遗”校园。《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第十四条:“学校应当按照国务院教育主管部门的规定,开展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校园文化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校园精神、文明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如云南大理,将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团体)及传承人请进校园,为校园文化表演及传授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这也是一条值得探索的道路。此外,探索“非遗传承五个一模式”,即安排一个“非遗活动周”,鼓励班主任举行一场有关“非遗”的主题班会,出一期有关“非遗”的黑板报,并根据实际,给师生以“走出去”的机会,参观一到两个“非遗”基地,全方位地将“非遗”纳入校园文化之中。

第三,探索建设“非遗”班级,或将“非遗”纳入职业学校学业评价体系。职业学校以技术教育为长,塑造的是合格的劳动者,职校生的优势在于出色的实践能力,“非遗”中有很多手工技艺,如上述的扬州雕版印刷、漆器等,如能将这些内容纳入到教学计划之中,辅以相对应的“非遗”教材,赋予一定的学分,学生在“非遗”传人的指导下,完成一定的学习任务,使学生在实践中获得书本上所学不到的体验,激发兴趣,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这样既丰富了学生的生活,又能吸引更多的学生热爱“非遗”,热爱传统文化。

以上的三点思考,目的在于建立“非遗”传人与机构和学校、师生的合作机制,建立“非遗”进校园、进课堂,学生参观与动手相结合的良性循环机制,建立“非遗”文化与校园文化相结合的新型校园文化模式,多方合力,共同推进“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共同提高职业学校学生的“非遗”素养,提高职校学生的文化认同感。

篇(6)

环境建设,浸润“非遗”文化

良好的德育环境是学生养成优秀品质的重要因素,因此,在传承“非遗”文化的过程中,学校积极发动学生参与校园文化环境建设,组织学生参与校园服务和管理,让全体学生共同参与“非遗”文化环境的建设,共同营造“非遗”传承的教育氛围。学校筹建了春江镇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馆内以文字、图片、影像、录音、实物等多种形式,集中展示了春江风貌、人文春江、春江人家、儿时玩趣、人生礼俗、传统艺术、长江风情、春江故事等“非遗”项目主题,给广大师生提供了一个了解春江、了解常州、了解中国历史与文化的窗口。学校把引导学生学习、认识地方文化纳入到教育内容之中,使春江地方文化成为学生们的必修课,使春江镇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利用。学生们在“非遗”的环境中充分体验到“中国了不起,中国人了不起,做个了不起的中国人”的自豪感,进而从小埋下了“仁、诚、勤、孝、善、礼”的“中国根”意识。春江“非遗馆”的建立,让“非遗”文化装饰了我们的德育环境,绿化了学生的心灵,唤起了师生热爱本土文化的意识,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进一步的传承和发展。

课题研究,引领“非遗”文化

为了真正让“非遗”文化引领学校德育工作,充分利用“春江非遗馆”这一资源,我们申请了新北区“十二五”课题《开发地方“非遗”文化资源,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行动研究》。我们以课题研究为契机,着力形成“春江‘非遗’文化”系列校本课程,在课堂及学生的日常生活中构建并传承优秀的“春江‘非遗’文化”。例如,我们开设专门的课程,让学生们都掌握一项“非遗”特色项目,如剪纸、常州唱春、打莲响、蛋雕、黄梅戏、唱滩簧等。

为了将地方特色浓郁、学生喜闻乐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引入校园,我们举办了“非遗”课题研究成果的展览以及专题晚会,进一步推进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教育,提高了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此外,我们还在青少年学生中广泛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教育,让每一个春江小学的学子都“知遗、学遗、传遗”,从而让学校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沃土。

活动建设,弘扬“非遗”文化

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是塑造心灵、培养能力的最好途径。在保证“非遗文化”课程化的同时,我们还开展了各种专题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非遗”文化的深厚底蕴,在体验中传承与弘扬“非遗”文化。

人人学“非遗”。为了让“非遗”文化深入人心,我们充分利用综合实践活动课和校本课程,为学生讲授“非遗”文化的历史,让每一个学生都学习“非遗”文化。同时,我们还开展了春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性学习活动,调动学校师生通力合作的积极性,为学校“非遗馆”内的“非遗”物品设计了精美的标示牌,让每一个走进“非遗馆”的人都能一目了然地感知春江“非遗”文化的魅力。

篇(7)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5981(2012)04-0144-04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全球化和一体化进程的加快,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流失已经引起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后,全球掀起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热潮。我国以“两大工程”(“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和“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为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与保护工作全面展开,各级政府和机构纷纷投入到保护行列中来。当前,国内外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的相关研究非常多,但将博弈论运用到其研究的相关文献较少。牟维、李琦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过程中的博弈探索》一文中以一个新的视角——将个人效用数字化,主张在制度设计的过程中利用博弈理论将个人意识与文化遗产的生存状况结合在一起,解决其保护问题;王巨山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三方行为与博弈》中对政府、遗产保有者和社会职能机构的多方参与进行博弈;林鸿熙在《基于进化博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中运用进化博弈论,研究管理者与使用者在长期演化过程中的策略趋势,继而提出相应对策建议等等。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的相关文献中,诸多文章承认传承人和政府的重要地位,物质文化遗产的体现性决定传承人在其参与中的主导地位,其物质性和保护的实体性快,定了政府在保护中的领导地位。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不同于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其所保护的遗产是非实体存在,是具有活态性和无形性的文化传统,是共同体、群体的一种生活方式;其载体则是社会化的个人。因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政府、旅游企业、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者这三方都对应承担着一定的责任和义务。以湖南湘西地区为例,探讨基于博弈理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问题。

二、湘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运作模式的博弈分析

在湘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性开发的博弈过程中主要包括三类参与主体:政府监管机构、继承者和旅游企业。图1描述了三类参与主体之间的关系链,其中X1、X2分别为政府监督机构和社会职能部门所获得的非遗保护的信息,0

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活态文化,处在不断变化和发展中,这其中存在政府和市场机会损失的问题,导致政府和旅游企业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了解都只是一种断面信息,并且落后于真实进度,但是两个部分的影响却是非常大的。根据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收益既有显性收益也有隐性收益,且隐性收益不能被货币化衡量,所以在保护过程中,保护既得收益决定了三方参与者的角色和策略选择。

(一)旅游企业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与传承人保护的博弈分析

旅游企业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中与传承人之间存在博弈行为,这些旅游企业的合理开发与过度开发策略对非遗传承人有一定的影响,特别是当旅游企业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的时,为了使投入的成本尽早收回会对传承人采用一系列经济诱惑,使之渐渐漠视对非遗的保护。

设A为开发湘西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企业,B为该非遗继承人,在非遗旅游开发中,A有两种选择:合理开发与过度开发,即保护与不保护;B也有两种选择:保护与不保护。现做如下假设:(1)如果A和B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合理保护开发时,所得的收益分别是R1、R2;(2)如果都不保护时,所得到的收益分别为L1、L2。进行保护时,由于生存发展环境的改善使其利用空间缩小,束缚条件增多,这样往往会使投资会大于短期内所得收益,所以R1

我们首先来看A的决策情况,假定B选择传承保护,那么A选择合理开发时的收益为R1,过度开发的收益为L2,由于L1>R1,所以A的最优策略为过度开发;很明显,当B选择不保护时,A的最优策略仍然是过度开发。同理,无论A的选择哪种决策情况,B的最优决策都是不保护(L2>R2),因此,(过度开发,不保护)就构成了博弈的一个纳什均衡,(L1,L2)就成为相应的均衡收益,即形成了典型的“囚徒困境”。

(二)传承人保护传承与相关政府干预管理的博弈分析

政府作为具有强制力的公共性组织,其保护遗产流失都是通过政策制定和实施来完成,特别是外部低效益的非遗文化,市场失灵的几率很大,这种市场失灵就给政府的管理和监督提供了机会和理由。所以,相关政府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者之间存在一个博弈。这种博弈属于一种监督博弈模型。这个博弈的参与人包括政府和传承人。政府的纯战略选择是管理与不管理,传承人的纯战略选择是传承保护与不传承保护。

图3概括了对应不同的纯战略组合的支付矩阵。这里,a为政府应得收益,b为支付政府收益后传承人所得收益,c为管理成本,f为传承人不合理保护而应缴的罚款。

假设c

(三)政府监督与旅游企业保护开发的博弈分析

湘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开发的旅游经营市场中的监督活动是政府管理部门与旅游企业之间利益相关的博弈。企业为了获得最大利润,在政府不监督的情况下,一般将在非遗文化保护问题上采取非合作博弈,即双方之间并不趋于共商合作、共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这个博弈当中,假设政府有两种选择:管理式监督和转让式监督;旅游企业也有两种选择:违规利用与保护性开发。假设政府选择管理式监督的投资收益为G,选择转让式监督的收益为z,在信息不对称因素的影响下,由于政府不可能估测到何种模式的经营能够确保湘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合理的保护与开发,再加上政府对旅游企业在获得开发权之后是否会对非遗资源进行合理开发利用的信息也同样缺乏充分的了解。因此,我们就又可假设旅游企业违规开发所能带来的外部成本为W(即包括自然破坏所产生的成本损失和人文因素导致的成本损失)。实践中,如果在政府实行转让式监督之后企业合理保护开发,政府所得收益便为Z,否则为Z~W。为应对政府的行为选择,旅游企业一般也会通过自己的行为选择方式来处理自身对利益的安排:一是违规利用进而获得较高收益D,二是合理保护开发而获得合理经营收入H。由于博弈过程中,所有行为主体的策略选择均是理性的,因而实践中政府选择转让式监督的一个最基本的条件便是转让式监督的所得一定大于管理式监督的所得(即Z>G),既然如此,我们假设Z>G,同理分析D>H,该博弈模型如下图4。

实践中,如果政府选择管理式的监督解决湘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问题,则博弈结束,政府能获得收入G,而此时假设旅游企业无法进入该开发领域,所获收益为0。不过当政府选择转让式监督模式时,旅游企业开发商便会获得自己的选择机会:合理保护开发与违规利用;在此种情况下,如果合理保护开发则双方都能获得一定的收益,皆大欢喜;如果违规利用,则政府的损失为W,显然,政府选择转让式监督之后的收益大小取决于W。也就是说,如果Z-W>G,那么政府会选择转让式监督,则在此种状态下,因为D>H,旅游企业的最优选择是违规利用。如果Z-W

三、基于博弈论的湘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开发对策

上述三方之间的相互博弈取得的最优策略,能够帮助我们预见到各种行为可能导致的结果,以及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这些结论对我们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起着很重要的作用。非遗保护与社会各界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社会各界都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承担一定的责任,如何调动各方的积极性,使得充分发挥自身优势,规避保护中的风险,实现保护开发的切实条件,下面根据博弈分析,对传承人、政府、旅游企业的行为提出几点建议:

(一)增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加强合理有效的管理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历史的活化石,被称作人类记忆的背影,这些经历了上千年沧桑记忆的宝贵文化,是确定文化特性、激发创造力和保护文化多样性的重要因素,在不同文化宽容协调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它作为一种稀缺资源,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合理的保护和开发是很关键的。因此,在进行湘西非遗开发的过程中,我们一定要增强旅游企业、游客以及传承人的非遗资源保护意识,进行其有效的开发和保护。

1 政府应制定适当的参与措施

文化的传承离不开行政管理人员和专业人员的参与,对于一个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健康、有效的传承,必须加强对当地行政管理人员和专业人员的教育培训,同时也需要通过政府来组织开展多途径的保护开发教育,使当地居民能够参与到湘西文化的建设中。例如,开展以宣传湘西非遗保护为主题的文化活动,让当地人更多的了解自身的文化,提高居民素质,增强文化信心。

2 必须保证非物质文化遗产所属地合理的承载力和容量

旅游业对湘西非遗资源的开发会导致旅游者的大量来访,这不可避免地给非物质文化遗产归属地的经济、社会、文化和环境带来的影响。我们从旅游企业与传承人的博弈可以发现,企业为了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是不会主动保护可贵的非遗资源的,这种情况势必会导致旅游开发过度或者旅游活动量之大超过了目的地的承载能力,使之环境受到严重损害。因此,针对这些问题,政府可以建立适当合理的行政管理制度,对湘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名录、传承人、文化建档、维护和跟踪等内容以制度的形式规范起来,为排除规范中的非遗资源受到侵害和防止可能之侵害。首先,必须对传承人和旅游企业制定合理的税收制度,以最大承载力和容量为尺度进行等级划分,过度越级的将缴纳成倍的税收,以此提高传承人和旅游企业的保护意识,对非遗资源进行合理的开发和利用。其次,必须对损害额和侵犯行为所得利益进行预算,根据不同损害情况,借助法律手段对其进行利益所得中的30%-200%进行赔偿,损害严重者将承担法律责任,这在一定程度内也能避免承载力过度和容量过大的情况。

3 有计划地进行标准的培训和保护知识的宣传

湘西相关政府需要建立系统的管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行政人员的培训体系,以及文化利用标准的培训。定期进行实地考察,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生态环境变化态势,再邀请知名专家进行保护方法的指导,组织学习国际、国内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新趋势、新动向及成功的经验与方法,以及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以此提高正确保护利用的能力。另外可以通过网络授课的方式,对专业保护的知识进行宣传和普及。

(二)提高传承人传承保护的积极性,增加其自豪感

随着中国进入老龄化社会,非物质文化遗产也进入衰亡的高峰期,同时,伴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和全球化趋势的加强,湘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保护和发展遇到很多新的问题。与有形的物质文化遗产不同,绝大多数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是靠口传心授的方式代代相传。这些掌握着传统技艺的传承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延绵不绝的核心与纽带,而现在许多领域,传承人的确立本身已成为瓶颈,所以社会各界更应该高度重视对传承人的认定和保护。

1 借助政府的力量给传承人一定的社会地位和经济的帮助

一定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帮助,能够激起传承人的传承热情,使他们能够积极地把自己的技艺传下去,增加其传承的自豪感和荣誉感,营造积极热烈的文化氛围。同时这种社会的肯定对年轻一代也会存在一定的影响,创造新的节目,适应年轻人的口味,既保持传统的演出方式又有新的内容,方便年青一代接受,增加社会关注度,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可持续保护与开发。

2 适当将部分传承文化纳入课堂教育

传承非遗文化对各中小学生也有一定的影响和作用,学生通常都具有强烈的爱国保护意识和好奇心,而且对于课堂老师言传身教的知识非常重视也非常信任。我们可以将学校设为传承的重要阵地,政府可以鼓励学校开设民间文化课程,致力于非遗文化在青少年中的宣传和推广。根据不同的发展状况,选择恰当的时期一步步将非遗文化引人到课堂教育中,利用学生的求知欲、好奇心以及快速的学习能力,使之激起对传承的热情,并从中选择重点培养对象,从而加速了文化的推广,也达到了传承的目的。

(三)加强政府监督力度,增强政企合作

根据政府与旅游企业的博弈分析,如果运用管理式监督的模式来经营湘西非遗资源,一般就更需通过传承人的力量来促使对资源的保护和开发,但此行为在现实实践中是无法真正实现的。所以,在实行转让式监督的背景下,由于只有确保旅游企业合理的保护开发,政府才有可能会获得持续的收入,同时也不至于破坏到非遗资源。因此,为了引导旅游企业进行合理经营,也就必须借助于外部的力量来约束其具体的行为选择:

1 明晰权责,设立奖励制度

政府应明确规定旅游企业经营的责任和权限,并设立相关名誉与实物奖励制度,提高旅游企业的积极性,切实保证湘西非遗资源达到保护与利用的双赢局面。

2 规范惩罚制度

针对传统意义上的惩罚性措施,主要包括拘留和罚款,需要制定统一的严格使用标准,坚决避免粗放型惩罚。对违规的人或单位所造成的损害进行定量检测,以量化的形式标准化,再根据标准对其进行不同程度的惩罚,特别是对违规利用的旅游企业应加以重罚,以治理不规范的旅游市场,提高市场效率。

3 成立综合执法部门

综合执法部门可以帮助明晰权责,提高执法效率,当出现执法不严,监督不力时,无论是责任的承担者,还是监督者都将失去效力,切实维护湘西非遗资源保护与开发的安全环境。

(四)旅游企业搭建“真实”文化舞台,促进非遗保护性开发

从旅游企业与传承人以及政府之间相互的博弈分析中,可以看出,旅游企业为了追求短期效益最大化,通常都是过度的开发和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了避免这种过度开发所导致的非遗产品消亡的严重后果,旅游企业应该审视湘西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所能带来的长期隐性效益,重新认识该效益在企业的发展和建设中的巨大促进作用,为了获得更多更长期的经济利润,旅游企业势必要使湘西非遗产品的利用可持续的进行下去,必须克服短期高额利润的诱惑,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充分合理的开发好这项潜力十足的产品。

1 打造真实的文化旅游路线,娱乐性与教育性相统一

篇(8)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0-0257-02

2006年,蓝印花布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07年6月5日,经国家文化部确定,江苏省南通市的吴元新为该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并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26名代表性传承人名单。

传承与创新古老的中华文化是实现“中国梦”的题中应有之义。作为教育者,我们有责任有义务通过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手段增进学生对于“非遗”文明的认识和了解,让传统文化焕发新生。本课题试图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南通蓝印花布为引子,将国家级非物质遗产文化及其中所蕴含的中国传统文化精髓与先进校园文化建设相联系,让“非遗”文化走进校园,让青春勃发的生命获得祖国深厚传统文化的滋养。

一、活动实施背景分析

南通蓝印花布是传统的汉族民间工艺印染品,又称靛蓝花布,俗称“药斑布”、“浇花布”,距今已有一千三百年历史。最初以蓝草为染料印染而成,现用石灰、豆粉合成灰浆烤蓝,采用全棉、全手工纺织、刻版、刮浆等多道印染工艺制成,主要用来制作日常的衣服、被面、蚊帐、枕套、包袱布等。蓝印花布图案朴素优美、吉祥如意,大多取材禽走兽、花草树木与神话传说,如:五福(蝙蝠)捧寿、吉庆有余(鱼)、狮子滚绣球、鲤鱼跳龙门等。

蓝印花布是一种曾广泛流行于江南民间的古老手工印花织物。她那朴拙幽雅的文化韵味,在我国民间艺术中堪称独树一帜,千载之下依然散发着东方文化魅人的芳香。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种古老的民间艺术逐渐远离了人们的生活,年轻人对其更是感到十分陌生。

针对南通科技职业学院学生对于国家级“非遗”蓝印花布的认识现状,笔者制作了300份调查问卷,通过网络调查及实地调查两种方式,面向全校学生进行了一次详尽的调查。结果显示,情况不容乐观。有55%以上的学生没有听说过蓝印花布或对蓝印花布知之甚少,非常懂蓝印花布的学生人数不到20%。

二、“蓝印花布进校园”活动思路与具体策略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时光酝酿的珍贵宝藏,是历史的伟大赐予。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应成为新时期先进校园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

“蓝印花布进校园”活动以“青春中国梦,风尚蓝印花”为主题,从“蓝印花布进课堂”、“蓝印花布进社团”、“蓝印花布进宿舍”、“蓝印花布进节会”四个方面着手,让以蓝印花为代表的南通“非遗”文化走进大学生生活,成为校园的一道靓丽风景。

1.蓝印花布进课堂

以南通科技职业学院人文系为主体,开展“蓝印花布进课堂”活动。活动的具体实施步骤如下:

(1)课前准备

笔者在查阅大量关于蓝印花布的文献资料后,围绕蓝印花布的发展历史、制作过程、传人故事和未来展望四个方面,精心准备相关课件。并将讲课内容分为“蓝印花布的前世今生”、“揭开蓝印花布背后的秘密”、“蓝印花布,匠心传奇”、“蓝印花布的创新之路”四大专题。同时,搜集了大量关于蓝印花布的生动鲜活的图片与视频,用于课堂展示。

(2)课堂组织

2016年6月,蓝印花“非遗”公开课在航空3153班教室正式开讲,听课的除本班学生外,还有学校的一些老师与对蓝印花布及非遗文化感兴趣的同学。课堂上,笔者先通过PPT演示,将蓝印花布隽永的东方美淋漓尽致地展现在同学们面前,然后通过“蓝印花布的前世今生”、“揭开蓝印花布背后的秘密”、“蓝印花布,匠心传奇”、“蓝印花布的创新之路”四大专题,依次讲解蓝印花布的发展历史、制作过程、传人故事和未来展望。期间,穿插与学生的各种互动,尤其是“蓝印花布的创新之路”部分,学生们参与非常踊跃,并且有许多同学开动大脑,积极思考,跳出常规套路,结合互联网时代的发展趋势提出了许多充满建设性的想法,如采用VR虚拟现实工具表现蓝印花布的文化内涵与东方韵味;建设网店、微店等销售渠道推广蓝印花布产品;以及建立蓝印花布的微信公众号平台,推广蓝印花布文化,等等。

(3)课后作业

公开课结束后,笔者以“如何更好地宣传与推广蓝印花布”为题,为同学们留下了一道开放性的课后作业。同学们对此很感兴趣,进行了热烈的讨论与积极的尝试。其中,王莉莉同学还主动联合其宿舍的同学,开设了蓝印花布的微店进行试水,并取得了一定的关注与良好的反响。

2.蓝印花布进社团

社团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园形象的重要展示窗口与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阵地,对广大青年知识、技能、能力的塑造和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有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建设和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而参与学生社团活动,是广大青年学生丰富校园生活,培养兴趣爱好,扩大求知领域,丰富内心世界的重要方式。非遗文化进社团,能够更多大学生能够参与到蓝印花布及其他非遗文化的保护中来,砥砺思想情操,提高综合素养,并在丰富多彩的系列活动中播种激情和希望,收获成功和喜悦。

“蓝印花布进社团”的具体实施步骤主要体现在:在各大社团的日常活动中植入对于蓝印花布相关知识的宣传与推广,如以蓝印花布作为传统文化研究协会的研究课题及活动奖品,在学校社团的活动宣传栏中开设“品味蓝印花布之美”专题等。其次,动员并协助学校某些大型社团开展与蓝印花布相关的系列活动等。

此外,我们还在学校团委的领导下,发起成立蓝印花“非遗文化继承者工作室。各个院系对蓝印花布及非遗文化感兴趣的同学纷纷积极加入进来。并在短短几个月的时间里开展了参观“吴元新大师工作室”,举办“蓝印花布艺术作品展”,受到校内外人士的高度称赞。

3.蓝印花布进宿舍

宿舍文化以宿舍成员共同的价值观为核心,由涉及宿舍生活各方面的价值准则、群体意识、行为规范、公共行为和学习生活习惯等所组成,具有潜移默化的长期影响力。众所周知,阳光健康、积极向上的宿舍文化对大学生成长成才有着举足轻重的重要作用,因此,“蓝印花布进宿舍”是“蓝印花布进校园”的重要一环。

一般而言,大学生宿舍文化大体可分为表层、中层与深层。表层宿舍文化即宿舍的内部设施、布局结构、卫生状况等。中层宿舍文化即学生的学习、生活制度、道德行为规范及执行情况。深层宿舍文化则主要指宿舍成员的政治信念、思想意识、价值观念、精神面貌、心理素质、审美情趣等及其外化。这三个层次互为表里、相互影响、互为转换,构成一个特殊而相对完整的文化体系。由此出发,我们在系团委的领导下,发起了蓝印花宿舍装饰大赛,竭力使国家级“非遗”蓝印花布由表及里,润物无声,悄然进入同学们的日常生活,成为闪亮在学生们视线里的一道别样风景。

同学们各出奇招,有的用蓝印花布作为“壁纸”贴在墙上,有的用蓝印花布设计窗帘,有的以蓝印花布作为寝室锦旗,有的甚至用蓝印花布制成了一床特别的床单,可谓花样百出,精彩纷呈,也进一步增进了大家对于蓝印花布这种古老的民族工艺的关注与了解。

篇(9)

参与人员:平阳第二中学各年级老师及

同学八十余人

特邀嘉宾:浙江省平阳县文化馆副馆长

郑金开

浙江省平阳木偶剧团副团长

庄家陈等

小时候,围坐在天井旁听奶奶讲的神话传说,广播里咿咿呀呀的戏曲唱腔,路边小摊上老爷爷做的各色糖人,过年时街上敲锣打鼓的社戏表演……你知道吗?它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们民族个性、审美习惯乃至情感内涵的代表。对它的保护,不仅是传承人的责任,也不仅是政府的责任,而是全民的责任,青少年更是传承和保护历史文化的希望所在。目前大量“非遗”项目正面临着后继乏人甚至濒于绝迹的困境。对此,我们中学生朋友可以做些什么呢?

保护,首先需要了解。让我们走近非物质文化遗产,走近我们博大、绮丽而又星光灿烂的民族文化。

“校园艺人” 竞登场

本次活动得到学校老师同学们的热情响应和支持,在雁风文学社的牵头下,几位身怀才艺的老师同学登台献艺,表演了吹笛、武术、舞蹈、越剧等精彩的节目,这些都是归属于“非遗文化”范畴的民间表演艺术。老师同学们用自己的表演身体力行地宣传了民族文化,正如蔡玲玲老师在演唱越剧《奉汤》片段前所说的:“虽然我的演唱并不专业,但我希望更多的人能够关心、热爱越剧艺术,保护我们民族文化的精华。”

木偶“舞狮” 博众彩

本次活动特别邀请了浙江省现存的唯一一家专业木偶剧表演团体,平阳县木偶剧团庄家陈团长等三位专业的木偶剧表演艺术家来到现场,为老师同学们献上了精彩的木偶剧小品“舞狮”。生动形象、极富特色的表演博得了全场的阵阵喝彩。短短几分钟的节目令同学们意犹未尽,纷纷上台要求试演,还有很多同学围着几位艺术家,询问木偶剧的历史由来和表演技巧等问题。

专家带你走近“非遗”

怎样准确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

郑馆长:这个概念是近几年提出来的,大致包括表演、造型以及民风民俗三类。简单地说,它是一种活态、无形的文化艺术产品。像老师和同学们表演的越剧、武术等都属于表演艺术。它们都有着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根基,是我们民族文化的重要显现。浙江平阳素有习武的传统,相传“抗倭”期间,18个南少林武僧来到平阳,每人传授6套共108招拳法,在民间组织练习,以对阵杀敌,这就是“南拳”的由来。还有平阳北港地区的造型艺术“头发吊灯”,最初和民间“求子”的习俗有关,制作工艺复杂,观赏价值极高。还有一类就是民风民俗类。比如怀溪地区的“焰火节”,还有由古时候道教仪式演变而来的“翻九台”等。

可以说,每一个非遗项目里,都打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深深烙印。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目前面临着哪些困境?

郑馆长:由于传承方式的局限性,受现代文化、现代生活方式的冲击,“非遗”文化已经离我们的日常生活越来越远,有一些甚至只剩下馆藏文物,令人扼腕叹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是一个长远的系统工程,由于它是依赖人本身而存在的,要想使其永远处在活态的传承中,关键是要保护传承人,但“非遗”传承人的现状堪忧。现有的传承人大多年事已高,一旦他们去世,就意味着该项文化的失传,因此,“非遗”文化的保护工作刻不容缓。

篇(10)

一、顶层巧设计,让传统文化落地有形

对传统文化的熟悉、了解需要有文化氛围的营造,熟悉、了解的过程可以有不同途径去实现。可真正的技能掌握、思想渗透还需要更多的专业指导和操练。课程是学校教育的核心,学校一向重视课程建设,以完备的课程体系统领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2016年,学校进行了第二轮课改,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学校课程融合在一起,形成了由一百多门课程组成的“全・视・界”课程体系,“全”意味着注重过程,全面、全程、全员地关注每个孩子的成长;“视”指丰富视野,多门类知识与经验的贯通。学校把本土化的视野与国际化视野进行交融,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平台;“界”是追求境界,追求一种更高的学习、生活、文化、精神的境界。孩子会有主动获取智慧的自觉和不断完善自己的执着,而学校会为此创造条件。在课程目标上更加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让课程成为学生体验高尚道德生活和丰富人生阅历的载体。在课程实施方式上,更加关注学生的自主学习、参与对话。在课程的学习过程中,更加关注学生的情绪和情感体验。完备的课程框架为培养“中国风,国际范”的长江学子提供了坚实的保障。我们认为,国际交流不是索取而是彼此分享。只有充分领略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才可能进行有效的国际交流,才可能有成功的国际理解教育。在课程分支“国际理解课程群”中(见图1),我们将传统文化作为学校顶层设计写入其中。

二、“非遗”进校园,让传统文化活色生香

为了让学生更多地了解中华传统文化,学校在2015年8月特别引入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木版水印。学校与十竹斋合作,在学校武林府校部专门开辟四百多平方米的场地,成立“杭州长江实验小学十竹斋木版水印体验馆”。在体验馆中,长江学子们能和伟人、艺术、文化、传统亲密接触,活字印刷术发明者毕N、十竹斋创始人胡正言、民国文化名人、张爱玲、鲁迅等在体验馆中纷纷呈现。在十竹斋体验馆里,学生可去了解杭州同乡毕N对印刷术的贡献;去了解胡正言创立的版、拱花等多色套印技法,正是这些技法将版画印刷术中最复杂、最精美的木版水印技艺推向极致;去了解张爱玲的名作《金锁记》开头所描绘的朵云轩信笺,以及上海朵云轩、杭州十竹斋和北京荣宝斋的历史源流;去了解鲁迅、郑振铎在上世纪30年代刻印的十竹斋笺谱。在这里,学生们可以看到被誉为“中国印刷术活化石”的木版水印字画,淋漓尽致地感受文化传统的无穷魅力。

同时,体验馆作为杭州下城区青少年素质教育体验点,向社会开放,更大限度实现体验馆传承、体验的功能。此外,来自美国、新加坡、巴西、南非、英国等二十多个国家的来宾到体验馆参观体验、交流学习,为学校的国际理解教育奠定坚实基础;许嘉璐、王文章、沈鹏、冯骥才等一百多位社会文化名人也纷纷到校,为长江学子感受传统文化带来便利。

三、活动成系列,让传统文化植根心灵

所谓“传统”,纵向曰“传”,是指时间上的历时性、延续性,是指那些过去有的、现在仍然在起作用的东西,是一代一代传下来的活的东西;横向曰“统”,它有两层含义:一是指空间的拓展,二是指权威性。文化传承绝非易事,我校通过少先队员寻访非遗文化等活动,营造文化氛围,创造孩子们与传统文化近距离接触的机会。

(一)寻访身边的传统文化

为让全体长江学子更好地感受传统文化魅力,学校从2014年开始,由大队部组织开展“寻访一种文化,唤醒一个梦想”的雏鹰争章主题活动。活动以雏鹰争章为载体,引领少先队员“采撷、寻访、学做、沉浸”杭州地区的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亲近祖国传统瑰宝,以传统文化为载体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全校共有23个中队、103个小队,其中完成寻访任务的小队有85个,涉及杭州市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38项,项目包括金石篆刻、浙派古琴、张小泉剪刀、木版水印、土布织造、桥西文化、小热昏等各个级别和种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展主题少先队活动课35节。

寻访活动中,十竹斋小队、小浪花小队的活动手册分别获得杭州市少先队“寻访身边的传统文化”主题活动二等奖、三等奖。学校大队部获得优秀组织奖。大队部工作案例“寻访一种文化,唤醒一个梦想――杭州长江实验小学少先队‘非遗文化章’主题争章活动”在杭州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案例评比中获优秀案例。结合争章活动,学校修订完成了《十竹斋木版水印技艺》《小巷三寻土布纺织技艺》等少先队活动课校本教材。

(二)手札传情迎峰会

学校在G20峰会到来之际,利用新春假期,开展了“手札寄情话丙申,翰墨飘香迎峰会”活动,学生用红八行信笺,以手札的形式,或者诉说成长和生活的喜怒哀乐,传递家人、朋友之间的亲情、友情,或者为迎接G20峰会,表达作为杭州小主人对来自世界各国朋友的热情,以文明志愿者的行动迎接峰会召开。杭州市委书记赵一德、市长张鸿铭纷纷回信,表扬长江学子的主人翁意识。

上一篇: 对网络与新媒体的认识 下一篇: 对历史学科的展望
相关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