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2-24 16:28:10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对历史学科的展望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学生观指教师对学生总的看法。科学的学生观要求教师用全面的、辩证的、发展的观点看待和评价学生。由于知识基础、兴趣爱好、学科能力和个性品质的不同,学生之间存在差别是必然的。教师首先应认识到这些差别的造成有主观因素,也有客观原因;同时应坚信每一个智力正常的学生都有学好历史的基础和潜能。从这个角度看,学生是否能成为有用之才,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于教师能否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对学生进行客观全面的评价。对那些历史学习中的所谓“差生”,教师要更耐心,更体贴,通过生动讲述、细致分析、耐心引导和热情鼓励唤起他们的求知欲,激发他们学习历史的热情。当然,面向全体绝不是“一刀切”,不是对全体学生统一要求。恰恰相反,教师应针对不同基础的学生,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到教学评价都分层次地区别对待,使每个学生的智能都得到充分开发,使学生的学科能力得到更快提高。
二、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兴趣不是天生的,是在学校、社会、家庭环境的影响下逐步形成的,是人在学习实践中逐步培养的。如何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是学科安排教学活动时应思考的首要问题。首先,历史教师必须树立“学生是课堂主人”的观念。在教学活动中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一切教学活动都围绕有利于学生的学习来开展,把学生的学真正作为教学活动的重心。其次,历史教师要善于运用生动的语言、各种现代化教学手段和教具,以及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将历史知识由死变活,由静态变为动态,给学生提供直观的历史场景,这样才能有利于学生感受、理解和掌握历史知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布阵设疑,创设问题情境,并具有调控讲课节奏和课堂气氛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培养历史学科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在如今喧嚣、浮华、排场以及复杂的社会关系等现实生活中,仍然能保持一种澄澈朗照的精神状态,“不为积习所蔽,不为时尚所惑”(现代词作家乔羽)境界的人少之又少。现代人的文化需求不同于以往。同济大学教授张闳认为,现代人需要的,实际上既不是学术,也不是知识,甚至不是娱乐。他们只是出于对强大“偶像”的习惯性的“精神依赖”,只想把自己交付出去。他们既懒得自己觅食,甚至连动嘴咀嚼一下都懒得去做,只想躺在知识的摇篮里张着嘴等待喂养。
因《品三国》而红极了的易中天所扮演的,正是一个“精神保姆”的角色。他将那些艰涩坚硬的学术“馒头”咀嚼了一遍,拌上了他的玑珠般的唾沫,变成了松软滑腻的面团,易于吞咽和吸收,然后反刍出来,喂养那些被哺养惯了的年轻一代读书人。这种靠被偶像咀嚼过的精神食粮维持其精神价值的“粉丝”们,喜欢品尝的正是这种口味,喜好“嗟来之食”。殊不知,跨越时空,抛弃了当时的社会、文化、体制、宗教、习俗等等去评价某人某事,有利于得出标新立异、惊世骇俗的观点,却背离历史甚远,不利于得出客观、公正、正确的结论。历史之所以是历史,是经过漫长的时间检验,多年积淀而成,必然有一定的权威性和相对稳定性,不允许随意的增减、替换,保持历史的原汁原味,不是能够仅仅依据某种文化现象(偶像传播)就可以造就或否定的。
中学历史学科的研究性学习的意义:
一、 促进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在以往的中学历史教学中,学生已经习惯了消极的、被动的接受历史教师对于历史知识的灌输,学生总处于次要地位,即便如今大力倡导“在历史教学中学生才是主体,教师处于次要地位,教师主导历史教学的进行”这一理念,但在实际历史教学中,对于这一理念的贯彻仍然显得任重而道远。素质教育搞的轰轰烈烈,而应试教育搞的扎扎实实。基于这样一个尴尬的局面,必须加强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在历史教育中体现出更多的人文关怀,要让学生主动去学习,主动提高学习效率,改进学习方法,加快学习方式的转型。而面对历史这一学科,学生不仅喜欢教材上故事一样的历史教学内容,更偏爱于自己去探究和钻研属于自己的历史知识和方法,自主地培养自己的兴趣和爱好,激发了他们的创新精神,发挥出了他们的创造性。
二、 提升了历史教师的综合素养
研究性学习的引入丰富了中学历史教师的教学模式,促进了历史教师对于自身历史教学情况的反思,提升了历史教师的综合素养。这种学习方式的运用首先需要历史教师通晓历史教育、教学等相关理论,熟知这种学习方式,并考虑如何将其运用于学生的实际历史学习中去。其次,需要历史教师与学生进行有效交往,这种交往是真诚的,是出自内心的,不带有强制性和压迫性,使学生感到民主、自由的沟通才是理想的沟通效果。教师在这样的气氛中,将历史学科的研究性学习理论传授给学生,然后再反复对学生加以指导和练习,直到学生熟练掌握并能将其付诸于实际的历史知识的学习中。这样,在整个过程中,历史教师起到了较为关键的作用,历史教师不但丰富了自身的学科专业素质、教育教学素质和心理素质,而且在传授给学生学习理论的过程中,实现了与学生平等的沟通与交流,提升了学生的自信心,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有更多的选择去学习历史知识,为学生找到了一条捷径,可谓一举两得。而这其中,最主要的是提升了历史教师的综合素养,使其能够更好的为学生服务。
三、 加速了历史课程与教学的改革
2011年,《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颁布与实施说明了当前中学历史课程与教学中存在着诸多矛盾与问题,客观上显示了历史课程与教学已经到了不得不改的地步,而研究性学习理论恰恰符合了这一教育潮流。中学历史学科的研究性学习试图从学生自身出发,促进学生自主地探究与思考人类的历史发展进程,培养学生对于历史的认知能力、历史学习方法的捕获手段以及如何表达对于历史的看法等基本素养。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历史教师与学生互相合作,教学互补,一起进行方案选题、方案设计、方案实施以及实施效果等过程。这个过程给了历史教师更多的选择,可以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案,同时又给了学生更多的学习方法,更多的自利,真正做到了一切以发展学生和关爱学生的身心为主,遵循了教育规律。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对学生进行了全面的教育,充实了教师,改变了学生,真正地加速了中学历史课程与教学的改革步伐,使中学历史学科向着正确的发展方向大踏步前进。
四、 突出了历史教育的本能属性
从历史教育来看,古希腊人曾将历史教育分为三种类型:第一,叙述过去;第二,为理解现在而追述过去;第三,为了展望未来而探索过去。[2]实际上,历史教育的本能属性概括起来说就是总结过去、把握现在来和追逐未来,而这也正是中学历史学科的本能属性。中学历史是对学生进行的一次完整的为期六年的系统的历史教育,中学历史学科的研究性学习正是鼓励学生在长时期的观察和模仿的基础上,通过对历史知识的学习,总结经验教训,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服务于现在而准备于未来。当然最主要的实现形式是在师生互动的基础上,学生以课题(或问题、专题)为主,进行自主学习。历史知识的包罗万象决定了课题的丰富性,需要学生从大千世界中去探究真实的历史,承前启后,开拓创新。尤其是多媒体教学的盛行和网络资源巨大的信息量,给了中学历史学科的研究性学习较多的选择余地。因此,研究性学习突出了历史教育的本能属性。
当前,中学历史教学改革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而毫无疑问,无论怎样,“以学生为主体进行历史教学”的宗旨都不会改变。中学历史学科的研究性学习正是遵循了学生的“主体性”原则而受到广大师生的热烈欢迎,对于历史教育本身、历史教师和学生以及历史的课程与教学改革都大有裨益,最终实现了对学生知、行、意、行等多方面的培养和锻炼,使学生的身心发展有了较强的理论基础和实践保障。
注释:
3.史学理论研究30年吴英
4.论良史工文田居俭
5.历史是文化——历史研究的人类学转向徐浩
6.论康德的普遍史理念金寿铁
7.农业转型概念的双重化王立新
8.从暴徒到英雄——构建激进参政者的公共记忆王赳
9.澳大利亚民族认同的演进王宇博
10.马克思历史哲学中的时间问题隽鸿飞
11.加拿大新史学家布赖恩·帕尔默王立端
12.进步主义、移民殖民主义与杰斐逊派对美国资本主义的批判丹尼尔·盖多,张旭鹏
13.日美及港澳台地区近五十年对中国慈善事业史的研究曾桂林,王卫平
14.中国环境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陈新立
15.谈构建中国世界史学科体系陈晓律,于文杰
16.骑士制与观察历史的角度史学理论研究 倪世光
17.英雄人物传记写作中需要注意的一个问题刘克辉
18.中国古代灾害与对策史研究的新起点——读《中国古代灾害史研究》靳欣
19.《新全球史》与杰里·本特利的全球史观魏凤莲
20."'封建'社会名实问题与马列主义封建观"研讨会综述朱昌荣
21.第14届全国史学理论研讨会综述韩宇,李莉
1.新历史使命呼唤历史科学大发展张宏毅
2.大力推进史学理论研究的创新张广智
3.以史学理论建设推动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李红岩
4.继往开来,推陈出新,促进历史学的繁荣与发展张文涛
5.历史科学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于沛,YuPei
6.论晚清时人对古代王朝观的反思与批判史文,ShiWen
7.谈刘家和先生的历史比较研究思想王大庆,WangDaqing
8.试论中国少数民族史学东人达,DongRenda
9.罗杰·夏蒂埃的新文化史研究周兵,ZhouBing
10.加拿大的第一次城市改革及其评价李巍,LiWei
11.试论伊丽莎白一世的婚姻外交朱青海,ZhuQinghai
12.历史学与国情教育肖宏发,XiaoHongfa
13.2007年外国史学理论学科发展报告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史学理论重点学科,TheKeyDisciplineofForeignHistoricalTheoryinCASS
14.资本主义道路,还是西欧资本主义生产起源的道路?——马克思将其"'历史必然性'限于西欧各国"的是什么?李学智,LiXuezhi
15.答李学智的"资本主义道路,还是资本主义生产起源的道路?"庞卓恒,PangZhuoheng
16.加州学派的中国经济史研究述评瞿商,QuShang
17."全球视野下的史学:区域性与国际性"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党为
18.情感、体验与全球化的历史学是否可能?——记"今日历史学:个人的思考"国际学术研讨会何力
19.冷战后世界历史写作的新趋势——格奥尔格·伊格尔斯在南京大学讲学贺五一
20.繁华都市里的百年孤独——评G.R.G.霍奇斯的《出租车:纽约市出租车司机社会史》王旭,WangXu
21.一部彰显学术个性的历史学著作——读李振宏的《历史与思想》黄敏兰,HuangMinlan
22.《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前沿报告》(2007年卷)出版史新
1.十月革命的必然性和历史意义陈之骅HtTp://
2.谈谈十月革命的前提和列宁的贡献沈永兴
3.十月革命是俄国特定历史条件下惟一正确的选择赵士国
4.十月革命对中国社会发展进程的影响栾景河
5.文明的观念和教化:中国与欧洲何平,HePing
6.男权重构与欧洲猎巫运动期间女性所遭受的迫害徐善伟,XuShanwei
7.神话、传说与历史何顺果,陈继静,HeShunguo,ChenJijing
8.中产阶级与近代英国城市郊区扩展陆伟芳,LuWeifang
9.文化、权力与世界历史——兼评埃里克·沃尔夫《欧洲与没有历史的人民》张旭鹏,ZhangXupeng
10.汉代政治社会化的途径和形式刘太祥,LiuTaixiang
11.论袁宏的历史辩证法庞天佑,PangTianyou
12.试论史景迁的著史风格马金生,MaJinsheng
13.恩格斯的历史认识论——兼论唯物史观是世界观、认识论、方法论、知识论的统一李杰,LiJie
14.史学理论研究 对唯物史观几个基本概念的再认识吴英,WuYing
15.20世纪中国历史气候研究述论周书灿,ZhouShucan
16.对近年来国外雅典民主制研究的思考魏凤莲,郭小凌,WeiFenglian,GuoXiaoling
17.全球城市史视域中的中国城市史研究——读乔尔·科特金《全球城市史》引发的思考毛曦,MaoXi
18."近代文化与近代中国"学术研讨会纪要郑坤芳
1.战争、国际关系体系与人类文明的发展徐蓝
2.文明交流的限度王燕平
3.关于东亚近世"华夷观"的非对称畸变韩东育
4.传统文化与中俄的现代化徐天新
5.拜占庭文化与巴尔干火药桶——"伯利斯迷惑"研究陈志强
6.门巴族色目村"魔女"文化的历史人类学解读吕昭义,红梅,LüZhaoyi,HongMei
7.近代福建鼠疫的传播与社会影响杨齐福,杨明新,YangQifu,YangMingxin
8.儒家生态意识特征论略陈业新,ChenYexin
9.移民史研究中的跨国主义理论潮龙起,ChaoLongqi
10.杰弗里·巴勒克拉夫对全球史理论与方法的探索董欣洁,DongXinjie
11.试论近代欧洲民族主义及其史学的浪漫主义渊源——以德国为讨论中心王利红,WangLihong
12.美国"新左派"史学衰落原因及其遗产探析徐良,XuLiang
13.试析中世纪晚期欧洲的伯格音运动李建军,LiJianJun
14.人的依赖、独立与自由发展:发展史观解读何爱国,HeAiguo
15.二战后德国史学的发展脉络与特点景德祥,JingDexiang
16.法国的乡村史研究熊芳芳,XiongFangfang
17.西欧生产奴隶的消亡史学理论研究 毕道村,BiDaocun
18.全球化时代的文明交往——读《松榆斋百记:人类文明交往散论》张倩红,ZhangQianhong
19.医治俄国社会弊病的良方何在?——读赵士国《历史的选择,选择的历史:近代晚期俄国革命与改革研究》孙成木,SunChengmu
20.文化史学与台湾世界史学科体系——读台湾的三本世界史教科书王宇博,WangYubo
21.拜占庭文明的特征及对世界文化的影响——卡尔波夫教授吉林大学讲学综述张广翔,刘玉宝
1.20世纪美国史学的几个问题王加丰
2.法国新史学中的史学——评《法国当代史:身份与变化》沈坚
3.原民主德国的史学孙立新
4.霍布斯鲍姆与史学理论创新梁民愫
5.意大利史学片述陈新
6.史学在日本的传播和发展张经纬
7."封建"名实析义——评冯天瑜《"封建"考论》李根蟠,LiGenpan
8.历史的"硬性"与解释的"弹性"——兼论安克斯密特与扎戈林的争论张耕华,ZhangGenghua
9.世界历史观念下的"普世史"与《史记》的史学观王成军,WangChengjun
10.亚历山大史料的五种传统陈恒,ChenHeng
11.王船山的史学思想萧平汉,XiaoPinghan
12.20世纪三四十年代斯宾格勒"文化形态史观"在中国的传播李长林,LiChanglin
13.论唯物史观研究的微观维度及其当代意义郭艳君,GuoYanjun
14.2006年外国史学理论学科发展报告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史学理论重点学科,TheKeyDisciplineofForeignHistoryTheoryofCASS
15.中国近代史分期与基本线索论战述评梁景和,LiangJinghe
16.一致性和多样性——拉美现代化模式研究中的两种视角韩琦,HanQi
17.史学理论研究 朱本源先生史学思想初探秦华,QinHua
18.为了寻求真谛——读本源先生《历史学理论·方法论发凡》张广智,ZhangGuangzhi
中图分类号:G62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10)04-0175-01
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文明故国。因此,史学是中国文化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我国传统的卓立于世界学术之林的一门学问。展望新时期的新史学,是取得了很大成就的。随着当代现代化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人们思维模式的更新,这些都将为历史研究的推进提供空前便捷的手段和空前广阔的学术空间。
但是,与此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历史学与考古学的关系问题在学术界历来是大家争论的焦点,争论的核心主要集中在“历史学与考古学的地位谁重谁轻;二者应不应该保持各自独立性,互不统属”等诸多问题上。这势必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历史研究的进程,笔者认为有必要对此问题有一个客观的认识。
长期以来,人们有这么一个惯性,即在谈论某两者关系问题的时候总喜欢在经过一番煞有其是的论证后,最后一定要得出两者之间必定有一方是主要因素,是统领者;而另一方则是次要因素,是从属者的结论。好像只有这样才有利于弄清事物的本来面目,才有利于事物进一步的发展。其实不然,笔者认为,这样往往会导致认识的“一元化”,反而使人们看不到事物真实的本质所在。更多的事实表明:事物的发展往往不是由某一个“必然”所决定的,相反则多是由众多的“偶然”综合在一起构成所谓的“必然”结果的。事物的发展变化更多是“多元化”的,而不是单一的。近一个世纪前,德国量子物理学家普朗克曾讲过这样一段值得深思的话:知识是一个完整的链条,人们由于自己的无知,由于自己认识能力的局限,所以将知识这一完整的链条人为地割裂了。正因为如此,才有了物理学、化学、数学、文学、史学、哲学等等。他预言,随着科学的进步,随着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能力不断提高,被人为割裂的知识的链条一定会重新连接在一起。这在历史研究方面更是如此。历史事件的发生、发展更是多方面的,要想弄清楚一个历史事件的真实情况,并非易事,更不能简单的用某一个“必然”来解释。因此,要想还历史一个客观的真实面目,是不能单单依靠某一个学科就可了事的。显然,历史研究所需的各个学科,同是属于一定的历史范畴,同是历史的产物,它要存在下去,要不断获得新的生命力,就一定要适应社会历史的发展。
著名历史学家张光直先生认为:“考古学与历史学不能打成两截。那种考古归考古,历史归历史,搞考古的不懂历史,搞历史的不懂考古的现象,是一种不应有的奇怪现象,说明了认识观的落后”。他将这个问题提到“认识观”的高度是很深刻的。考古学所研究的是历史的物化表现,而历史学研究的是对历史的文字记录,应该说二者的根本区别不在于研究对象的本体,而只是研究对象的不同表现形态。两个学科间因为研究对象表现形态的差异造成的方法与技术层面的差别,只能决定学科各自教学方式与训练方式的区别,不应该成为学科间相互结合的障碍。如果仅仅因为这种差异,形成学科间的封闭,就恰如张光直先生所言,是非常落后的认识观。在提倡多学科交叉进行学术研究的今天,历史科学的这两个分支学科间的不正常状态实在有必要加速改善。
其实这是一个很简单的道理,历史学也好考古学也罢,二者的发展是相辅相成,互不可分割的。历史的真实正是通过它们二者的相互印证而得到证实的。早在二十年代,王国维先生就已认识到了这一点。他在自己的《古史新证》中提出了著名的“二重证据法”:“研究中国古史,为最纠纷之问题。上古之事,转说与史实混而不分。史实之中,固不免有所缘饰,与传说无异;而传说之中,亦往往有史实为之素地。两者不易区别,此世界各地所同也。……至于近世,乃知孔安国本《尚书》之伪,《纪年》之不可信;而疑古之过,乃尧、舜、禹之人物而亦疑之。其于怀疑之态度及批评之精神不无可取,然惜于古史材料未尝未充分之处理也。吾辈生于今日,幸于纸上之材料外更得地下之材料,亦得证明古书之某部分全未实录,即百家不雅驯之言亦不无表示一面之事实。此二重证据法,惟在今日始得为之。虽古书之未得证明者,不能加以否定;而其已得证明者,不能不加以肯定,可断言也。”
我们中华民族不仅有数千年的文明史,而且有着延绵不断记载历史的优良传统。千百年来,我们对于中国古代的了解,正是通过那些传世的文献典籍而获得的。可是,中国古代尤其是先秦时期的有关历史文献,由于年代久远,或是语之不祥或是神怪传说混杂太多,甚至有些根本就没有任何文字记载。面对此种困境,如果没有考古学的补充,历史学家们也只能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了。孔子就曾发出这样的感慨:“夏礼,吾能言之,杞之不足徵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徵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徵之矣。”当然,有详实的文献资料,也并非就意味着万事大吉。历史注重的是求实。因此,有了详实的文献进一步就是要“去伪证实”。这一过程除了用多本权威史料对照印证是否记载一致外,利用地下挖掘出的实物来证明更是具有说服力。不少古文献和古代典籍中记载的史实,经地下发现的新材料的印证,或被确证其原貌,或被拂除其尘封,或被解读其真谛。考古发掘和研究的大量已有成果,足以证明地下发现之材料确可印证地上传世之文献,如甲骨卜辞、铜器铭文、其中就有不少能印证古文献的材料。例如司马迁的《史记》中的《殷本纪》记载了商朝诸王的世系和名号。王国维老先生通过研究甲骨文证实了商朝先公先王的世系正如《史记》中《殷本纪》的记载从而得出了“《史记》所据之《世本》全是实录”的结论。再例如近年来,战国秦汉时期简帛的大量出土,也为学术史研究提供了许多前所未见的地下材料,进一步推动着历史学的研究与发展。但是如果因此便着重考古而看轻历史学,也是愚不可取的。因为考古挖掘出的东西虽说是客观的存在但那些(下转177页)(上接175页)毕竟只是一些无意识的无生命的遗物或遗迹,如果只是从物质上来看,就把其中所蕴藏的文化价值大部分丧失了。格林?丹尼尔曾经讲过:“考古学首先是一种工艺技术,那么从事调查、发掘、保护、收藏的实践者都是有技艺的工艺师。其次,考古学又是一门科学研究,在这门科学中已运用了各种科学分支中的手段方法。但是,工艺技巧和科学技术如果没有历史阐释和写作艺术的专业也无法完成考古学的研究。” 显然,考古发掘的成果必须经过相关历史文献的印证,也只有经过这样科学的研究,才能赋予死的东西以鲜活的生命,让这些长眠于地下的沉闷的物体开口说话,才能显示出其真正的历史价值。不然,青铜器再是经过考古研究也只能说明它是某个历史时期的青铜器皿,除此之外,再无什么可考的了。
总之,从历史研究的角度考虑,考古学与历史学必须相互结合,相互补充。二者之间并不一定存在一方归属于另一方的关系。历史学主要是通过文献资料来研究人类社会历史的;而考古学从本质上说是通过研究历史上人类所创造的文化遗存来揭示当时人类的社会行为,研究古代社会的。这样,无论是从研究对象上还是从最终的研究目的上来看,历史学与考古学都是一致的,二者并无矛盾冲突。如果一定要找出二者的不同之处的话,也只是在研究历史的凭借手段方面有所差异。但是,如果要想从理论上界定历史学与考古学的关系,其二者研究的手段和方式是不足为凭的。研究手段和方式的高低是不能作为评价二者地位高低的决定因素的。历史学需要通过考古学得到印证与检验,而历史考古学则要以历史文献记载为确定课题与研究途径的重要参考,在上升到研究层面时也需要历史学的诠释。中国历史研究的发展和创新需要历史学与考古学的共同努力,我们更应该客观的看待二者的关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而不应该为了追求所谓的独立地位而刻意的把这一问题绝对化。
参考文献
[1]朱孝远.历史的意蕴[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1月版第1页。
[2]张光直.未定稿[M].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1988年第4期。
[3]杨伯峻.论语译注[M]. 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26页。
今年是江苏普通类高考自主命题的第三个年头,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高考改革也得到进一步发展。就历史学科而言,借用一位专家的话说:“它考出了学生的自信,考出了历史学科的地位,考出了历史教师的尊严”。应该说这是我们广大一线教师所希望看到的,也是国家、社会对历史学科重视、创新的结果。随着07年高考的尘埃落定,08年高考作为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成果展示的开篇之年,我想,一定会给我们更多惊喜。回顾07展望08,有益于我们进一步理解和把握新课程的理念.也有益于我们下一步的历史教学。
下面我就07年的江苏历史试卷谈一下自己的看法,不到之处敬请指正。
1 就历史学科而言,重点史实的把握,仍是学好历史学科的第一要义
新课程改革下的历史教学提出的三维目标的达成,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准确掌握重要历史知识,永远是历史学科的主要目标,是绝大部分高中教师不争 的共识. 这说明在我们的历史复习中,一定要以主要的历史知识为核心,通过分析其产生的背景,和发展变化的原因,概括其产生和发展的变化与表现,归纳其产生和发展变化影响等方式,形成历史知识结构,一次提高学生分析历史事务的原因的能力,就这一点而言,说让新课程改革下的理念有所异议,但我们应坚决摒弃亲自始终能力的现象,当然我这么说,并不是为传统教学的方式辩护,而是从历史学科的特点出发。不重视重要历史事实的把握,也绝非是一位合格历史教师所为,纵观07年历史高考试卷,很多学生考完的第一感觉就是总体难度不大,考察的内容都是复习中的重点,没有出现偏题怪题难题,平时备考的重点内容,都基本涉及.从题型来说客观题考得较细,切入点小,难度不大,都属于基础知识。主观题比较活,体现了一定的能力意义,注重了与新课程的衔接。刘道大体分别考了,王安石变法,党的,极易后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国际联盟和联合国,儒家思想的演变和发展,中日关系,大国崛起,这些问题及时教材重点,也是当前社会热点问题,所然说今年的历史高考题,创设了许多新情景,出现了许多新材料和图片,但只要基础知识扎实的同学都还是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并且旧历史学科而言历史知识本身就蕴含着丰富的能力培养因素,和情感 态度 价值观的提升因素。
2 注重学生的发展的热点问题的考点化
这次课程改革提出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思想。应该说历史课程从强调历史教育的社会本位,转向社会发展需要与个人发展的辩证统一,是建国以来,变化最大的一次。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思想的提出也是为了迎接新世纪挑战的需要,是基础教育的本质的体现,也是学生发展与社会发展需要在根本利益和价值体现上的统一,所然说今年的历史高考题创新不足,但已经体现了新课程的转变,注重于新课程的衔接。题目形式可谓丰富多彩,图文并茂,从客观提到主观题以图表,原始材料,表达历史信息,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这也是接见了广东上海市卷的特点,注重对心情进行材料的运用,贴近生活贴近社会,体现了新课程的要求,更加注重考察考生 获取和解读信息,理解实体提供的图文材料和考试要求。考点内容立足于历史课程内容,而不仅仅局限于历史教科书的内容,这是一个较好的“变”但以应有一个度的把握,其中图表形式题,因图片承载了大量历史信息,因此,图片选择题在近几年高考历史实体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2007年江苏高考有五题(2、4、6、12、21)。图片新选择题多以历史文物、人物、地图、漫画的图片为依托,综合考察了学生判断图片,提取信息和历史阐释能力。而且对考生认识历史发展特征和逻辑推理能力也有较高要求。如地图型(4)、文物型(2)、漫画型(21)都有设计。文字型选择题2007年江苏高考有6题(1、10、15、17、18、19)。它的特点是在提纲中引入历史原始材料,创设新的问题、情境,思考题更富于历史韵味,给考生潜在能力和素质的充分发挥提供了用武之地。同时,也更有利于检验教师教和学生学历史的时效性,整天考试的信度和区分度,当然也就有利于引导历史教学摒弃死记硬背的做法。其形式一般是题干为材料,备选项为对材料的判断和解释,这就要求考生必须具备从材料中最大限度获取和解读有效信息的能力、分析概括能力以及只是迁移能力。
3 对08年高考历史科目的几点认识
3.1 课改与教改的关系定位。对于这个问题,在今年暑期举办的江苏省骨干教师培训会上,来自江苏沛县教育局教研室的刘洪才老师引用了聂幼犁老师的话为此作了最好的解释。聂幼犁:“已经做的、正在做的、准备做的、等着做的和等着看的人都开始关心高考这一事实上的'末日审判',……高考在'先天'不足的情况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地成了课程改革的焦点。因此高考必须提高以课程标准为准则的有效性与可靠性,必须最大限度地遵照课程标准的规定来命题和实施,使那些按照课程标准及其方向教学或学习的学校和学生得到较好的成绩,使那些不按照课程标准及其方向进行教学或学习的学校和学生得不到好成绩。因势利导,借'迎考'之力,克'应考'之弊――考试的竞争就可能转化为按课程标准教学或学习的竞争,课程标准才可能真正变成教师、学生内在的学习宗旨和标准。” 这段话明白无误的告诉我们,高考应当成为课标忠实的“仆人”和有力的“杠杆”。从而起到保护和巩固可该成果的作用,形成相辅相成的统一关系。课改与考该的关系应当是契合与互动。
3.2 变“教”教材为“用”教材。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提出:“学习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努力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注重探究学习,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发现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这就要求执教高中历史新课程的教师必须十分关注学生的自主性发展,加强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以历史教科书为主要信息资源,结合其他有关的书籍、报刊、杂志,以及网络的信息,指导学生自学,培养他们收集资料、甄别史料、分析解决为题的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正如黄牧航老师所说:“新旧高考最大的区别在于'课程观'与'教材观'的不同。旧高考强调的是教材观,即依纲靠本,新高考强调的是课程观,即动用各种课程资源来教学和命题。”这里需要明确两点:①学生要清楚教材只是最主要的学习资源,并不是唯一的资源,提高历史学习的思维能力是最根本的。②教师实行课程最大最主要的资源,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数字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事情。
关键词:
高中历史;对话教学;问题;应用方法
前言
中华民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历史教育对于民族精神的形成与传承极为重要。历史学科,不仅是教育中的重要学科,也是考试的必考学科。学生的历史学习质量,影响着个人历史观念的建立,也影响着其最终的学习成果与个人发展。对话教学模式具有先进性,将对话教学模式与高中历史教学结合在一起,能够推动高中历史教学改革,更能促进高中学生历史学习成效的提升。
一、对话教学在高中历史课程中应用的不足
作为一种先进的教学方法,对话教学模式已经被许多历史教育工作者引入,并给历史教学带去了生机与活力。但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对话教学方法在实际应用中仍然存在效率不足的问题,影响了教学目标的实现。
(一)历史教学流于形式
在许多创新方法应用的初级阶段,流于形式的问题广泛存在。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应用对话教学方法,也存在同样的问题。在高中历史课堂中,很多教师都会提出问题,但课堂问题的深度不足,并无法引导学生进行思维运动,学生也很难针对教师的问题去讨论。在肤浅问题的引导下,学生只能从教材中机械地寻找答案。在提问过程中,一些教师无法快速转变自己的角色,依然将自己安放在高高在上的位置,讲究一言堂,让对话教学流于形式。
(二)对话教学手段不足
教学手段的丰富,会吸引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激发课堂的活力。在对话教学方法的应用过程中,教师也需要利用丰富的教学手段活跃课堂。但在教学实践中,很多教师没有做到这一点。在课堂中,教师负责提出问题,要么组织学生小组讨论,要么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很少有教师能够将不同的方法整合在一节课里,单一的教学方法影响了高中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也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最终质量。
(三)对话教学内容单一
对话教学的内容,关系着师生在课堂中的投入度。借助多媒体课件进行对话,是对话教学法应用的妙招之一。但是,很多教师所制作的多媒体课件内容过于单一。粗糙与简陋的多媒体课件,成为了课本文字的另一个载体。教学内容中缺少图片与视频资源,影响了教学活动的活力。单调的课件不利于师生对话的开始,也不利于学生思维的激发。
二、对话教学在高中历史课程中应用方法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应用对话教学模式,对于历史教学的影响十分深远。开发合理的对话教学内容与方法,才能让历史课堂变成学习的乐园,具体的方法如下:
(一)教师积极转变个人课堂身份
教师成功转变个人角色,是高中历史教学中应用对话教学法的重要前提。教师不能转变自己的身份,那么在课堂教学中,无论应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都会形同传统教学模式。当代高中历史教师要积极接受全新的教学理念,学会与学生站在平等的地位上进行交流与沟通,平等的对话是对话教学目标实现的重要环节。教师要在课堂中认真聆听学生的想法,了解学生对历史问题的认识,从中发现不足与优势,对学生进行激励性评价。对学生的不足加以引导,让学生明确个人历史学习的方向,才能让历史学习内容为学生所消化。教师成功转变自己的课堂身份,需要学校的校长重视新型教师的培养。利用教务会议,引导全校教师了解最新的教学思想,鼓励教师成为新思想的使用者。更要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以此为动力激发高中历史教师自主学习的热情,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明确个人成长的目标。
(二)丰富对话教学的应用方法
丰富的教学方法,能够让对话教学活动的效果更加明显。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应当加强对教学活动的设计力度,把握好历史课堂教学的方向,尽最大可能去实现自己的教学目标。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限制,用对话的形式丰富课堂活动选择,将不同的活动组织在一起,才能让高中历史教学更有吸引力。比如在讲解的知识时,教师可以先与学生聊一聊他们所了解的,用师生之间的互动去了解学生的历史知识储备情况,明确接下来的教学重点。在课本知识的学习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小组学习,在小组内提出与解决问题,并将不能解决的问题记录下来,开展组间讨论。用合理的引导丰富学生课堂中的对话形式,才能让学生成为历史课堂的主体,积极去学习历史知识。
(三)合理设计与利用历史教学内容
在多媒体越来越多地应用于课堂教学活动中的今天,对多媒体课件的具体内容进行合理规划,就成为了对话教学的重要环节。高效利用多媒体资源向学生展示历史学科的魅力,推动对话教学模式的实施,才能让高中历史教学变得高效高质。比如在讲解有关于伟大的知识时,教师可以利用一段纪录片去导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针对一段视频去交流,发表自己对于的观点。要改变课本内容过于枯燥、单一的现状,教师可以结合图片去提高教学内容的形象性,用图片让学生去猜测其所对应的事件,丰富师生对话的载体,让学生有更多的热情与教师主动交流。只有多媒体课件的内容变得全面且丰富,才能促进对话教学目标的实现。
三、结语
综上所述,认可并接受全新的教学方法,是高中历史改革对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基本要求。只有做好全新教学方法的引入工作,才能让学生感受到学科学习的魅力。将对话教学模式应用于高中历史教学中,以此给学生创造更加开放与平等的学习环境,才能推动历史教学目标的实现。
作者:孙曈 单位:衡水第十四中学
参考文献:
[1]任再一.对话教学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有效应用方法研究[J].才智,2015,32:123.
[2]唐惠玲.高中历史教学中应用对话教学的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5,02:70.
1 坚持“史论结合”、“论从史出”。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要使学生明白以下五点:一要认真识记历史知识,这是形成历史学科能力的基础和载体。二要初步掌握和运用学科理论体系,即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概念或观点,做到把历史事件、人物放在特定历史时期进行分析和评价,揭示其本质,阐述历史发展的规律,即“论从史出”。三要有再现历史的能力,能对历史知识归纳、比较和概括。四要能独立处理历史信息,运用历史理论彻底解决问题。五要具有历史思维能力。
在教学中教师要坚持既反对空发议论,把历史课教成政治课的做法,又要反对不负责任地让学生记几个人名、地名、事件名,摒弃“史论结合”的做法。初中和高中对历史学科“史论结合”的要求是不一样的,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理论部分可以放大,但不能讲成理论课。而在初中教学中应以史实教学为主,引导学生注意总结历史经验、记住历史教训,努力培养其正确的历史观。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根据历史自身发展的轨迹,抓住历史事件的内在联系和本质特征,发现其内在的发展规律。
2 引导学生构建历史知识结构体系。
建立历史知识结构体系是培养学生思维活动的重要手段及过程,其前提是学生深刻了解和把握历史知识,以体现出驾驭知识的能力。因此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主要任务是:一让学生从知晓史实开始做到“知其然”;二是理解,即“知其所以然”;三是总结概括,形成观点。这样教师就做到了把握史实、“史论结合”、“以史为鉴”,进而可以实施“高起点、大容量、深挖掘、精表达、重练习、讲运用”的整体教学,以实现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目的。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形成,不仅可以帮助他们应对考试,还能使他们一生受用无穷。这不仅是素质教育的体现,也正是历史教育的根本目的。
3 按照年代顺序讲述历史。使学生在掌握史料的基础上做出正确的分析。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要按照年代顺序讲述历史,引导学生掌握历史事件的时间、地点、条件,在同一历史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科学内容之间,中外历史之间,历史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搭好知识的桥梁,努力培养学生的能力,使其在掌握史料的基础上做出正确的分析。这样能使学生产生神奇感和兴趣,必然能激发学生对学习的投入和探索,这就是成功的秘诀。
4 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K0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18-0077-02
一、浅析比较史学
史学研究最基本的方法和重要领域之一就历史的比较研究,它也是比较史学的基本特征和雏形。早在史学的萌芽阶段,历史的比较研究就开始出现,司马迁曾在《史记》中指出,对历史的研究如果想达到“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的目的,应必须通过比较研究,“考其行事,综其终始,稽其成败兴坏之纪”。近代著名思想家、史学家梁启超则指出:“凡天下事比较然后见其真,无比较则非惟不能知己之所短,并不能知己之所长。”
在西方,随着历史研究的领域更加广泛,理论体系更加完善,史学家们逐渐在对历史的比较研究之中总结出了比较史学(Comparative History)这一独立的学科领域。西方公认的比较史学之父,法国年鉴派史学家马克·布洛赫在其1928 年发表的《论欧洲社会的历史比较》一文中,提出了较系统的比较史学的理论。他认为:“比较就是在一个或数个不同的社会环境中选择两种或数种一眼就能看出它们之间的某些类似之处的现象,然后描绘出这些现象发展的曲线,提示它们的相似点和不同点,并在可能的范围内对这些相似点和不同点做出解释。”
使用了比较研究的方法并不等于就是比较史学,比较史学有整套相对完善的理论和方法体系。所以说,在理解比较史学概念的基础上,我们还必须要掌握比较研究的类型、程序、原则等基本理论问题。比较史学遵循的最基本原则就是可比性原则,它是能否正确运用比较研究方法的关键。可比性的判断是基于对研究对象本质的认识,而非表象的判断。
二、比较史学在研究中的价值
比较史学对于进行科学的历史研究很大意义,“由于这类比较方法能够更好地对近似点进行严格的分类和论证,就有可能希望得到对事实做出假设少得多而精确程度却高得多的结论。”
第一、有利于通过对各种历史现象的比较研究,察其异同,揭示历史发展的规律。
比较史学最主要的功用在于,通过比较考察,探求各种社会历史现象发生、发展与消亡的共同之理,探求各种历史现象发生与消亡的特殊规律,并进而探求整个历史发展过程的普遍规律。不同时期、不同地区存在着各种不同的史实。差异性决定着历史是丰富多彩的。但在具体研究中,我们往往把历史进程中某种制度、某种思想、某种社会现象等局限于一定时间和空间范围内,片面地割裂了各种史实之间的客观联系,难以把握各种史实之间的同异关系。比较史学可以很好的揭示事物间的特殊性,在一定程度上纠正历史研究中的偏向。侯外庐学派认为,对于思想史的研究应当将思想史与社会史的研究相结合。这启发了我们应当从中国思想和社会这两个维度进行纵向比较,分析和比较不同历史时期各种思想和制度方面的联系及其特点,从而提炼出值得继承的精华部分。
第二、有利于深化对历史的研究。
陈国庆教授在《史学与科学》一文中指出,在学术研究中,或许有若干种不同的观点, 但是, 研究者们最起码在史实的判断上不至于发生歧义。从另一个角度讲, 历史研究者不应当以单纯的从事于史实的重建为满足, 历史研究不能停留在史料学的阶段, 而应当在充分掌握史实的基础上, 采用当代行为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力量与模式分析史料, 进一步解释史实。例如, 将许多同时代或不同时代的史实进行纵向或横向的比较研究, 以考察分析其异同和关联, 从而对史实作部分或全部的归纳与检讨, 进而从更高层次上衡量该史实在整个历史主流中所发生的意义, 将历史、现实与未来联系在一起。
当代中国史学大体是在影响下的史学体系, 但前苏联的一套史学研究体系, 也给中国当代史学的正常发展带来过麻烦。通过中外近代史学的比较研究, 把中国近代史坛不时受西方诸种史学思潮撞击情况及其引起这些撞击的各种社会背景发掘出来, 可以引起青年人作更深入的扣心反思, 通过中外当代史学的比较研究, 把国门打开后, 西方史学方法的大量引进和对当代中国史学变革的重要而深远的意义揭示出来。
第三、有利于开阔研究者的视野,拓宽历史研究的新领域。
根据人们获得知识的来源,亚里士多德将知识划分为三类,即理论、实践和鉴别的知识。而鉴别的知识是靠比较获得的,比较的长处就在于能认识事物的特殊性和多样性。比较史学的兴起,正是因为它不仅可以推进对事物的深层次的认识,而且还可促使新思想观点的产生,从而扩展研究的视野,甚至开辟新的研究领域。
杜维运认为,只研究中国史学,倾毕生之力写成的中国史学史也只是地方史,不足以跻身世界史学之林。他 “居于世界渐几于大同的今日,应胸襟广阔,眼光远大,以比较史学的观点,阐述中国史学的出现,成立与发展,同时涉及世界其它地区出现的史学,比较其异同,衡量其得失。如此则中国史学的世界性出现,其价值将弘扬于世界。”
陈国庆教授在《中国近代史研究需要创新》第二部分——近代专门史研究需要拓宽和深化中指出“对经济史的研究越深入, 人们感到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就越多。从目前的学术进展看, 有的学者从宏观角度, 对中国工业化问题提出了新的认识; 有的学者从中外历史比较的视野, 对近代中外经济史进行比较研究。”这启发了我们,我们的视野不能仅仅局限于中国历史的史事上,还应将其投放到更广阔的领域中去,与世界历史的背景相结合、比较,这样往往可以获得更多更有价值的结论。
三、比较史学的发展前景
笔者认为在当前的史学学科建设中应当大大提升比较史学的地位。目前根据教育部的学科设置目录,历史学学科门类下设中国史、世界史、考古学三个一级学科。但纵观这三个一级学科下属的二级学科,都没有比较史学的位置。对此,笔者认为可以使用两种方法解决:一是在中国史、世界史下分别设置中国比较史学、世界比较史学;二是参考经济学的学科设置,将历史学分为史学理论、中外通史研究与考古学三个一级学科,并在史学理论下设比较史学二级学科。笔者更倾向于第二种设置,比较史学本来就是世界范围的比较,如果按第一种方案,中国比较史学的存在意义就会大打折扣,但比较史学的研究方法,本来就不仅仅是世界史研究中所必须的,中国史的研究也应当采纳。但鉴于第一种学科设置不至于对刚刚调整完毕的学科设置再做大的变动,也可以供决策者参考。无论怎样,我们都应当重视比较史学在历史学研究中的重大价值。
参考文献
[1]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82.
[2]梁启超.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一、研究现状
近年来,以学生为中心的历史教学模式的研究可以概括为两个方面,一是从学生的历史学习心理、认知和元认知心理学、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学情分析。二是基于学情分析下的不同教学模式的探索,其中九十年代多是基于学生历史学习心理和历史思维能力培养的教学模式;2001年新一轮课程改革以来,以活动探究为主的研究性学习成为研究的主要方向,其他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也越来越多,并逐步发展成熟。
(一)学情分析
第一,从学生的历史学习心理的角度对学生进行分析。马越的《初一学生心理特征及历史教学方法初探》,以初一学生的智力因素为依据,探究初一学生的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注意力、思维力的发展[1]。贾美华、张静的《11―12岁儿童历史学习学习心理的调查分析》,从儿童对学习历史的态度、儿童的历史认识、儿童对历史教学方法的态度三个方面进行探究[2]。钱要武的《历史新课程教学中学生的学习心理分析与引导》,主要从教师如何积极引导学生的学习心理进行探究。
第二,从认知和元认知心理学的角度对学生进行分析。主要研究学生不同的认知风格、学生的认知结构、学生的认知发展阶段对历史学习的影响。如张元、骆月绢的《十一岁学生历史认知能力初探》,对十一岁学生所具有的历史联想能力、运用资料能力、历史想象能力进行了初步探究[3]。白月桥的《知识的新观念与学生的认知过程》,首先分析了知识的具体内涵,接着着重介绍了认知发展阶段主要包括感性认知阶段和理性认知阶段[4]。赵亚夫、李建红的《对中学历史教育中学生成就动机状况的初步研究》,从学生学习历史的成就动机方向进行研究[5]。张小平的《浅析认知因素对高中历史课学习的影响及对策》,主要从认知风格、认知结构、元认知能力等方面进行论述。刘军的《高中生历史课程认知状况调查问卷分析,以问卷调查的形式对高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历史教科书、历史教师的教学、历史课的考试方式的评价和期望,对学习历史课的价值和意义评价三个方面进行研究[6]。
第三,从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发展对学生进行分析。赵恒烈的《论历史思维和历史思维能力》,赵恒烈、冯习泽的《培养创造性的历史思维能力――多维历史联想》,叶小兵的《论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历史思维能力》,朱可的《高中历史思维能力的构成和培养》,这几篇文章都分别从历史思维是什么,历史思维的构成,如何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等方面进行了分析。马卫东的《试论中学历史教学培养学生创新的意识和创新思维习惯的几个问题,主要介绍了历史思维中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二)基于学情分析下的教学模式探索
一方面,基于学生历史学习心理和历史思维能力培养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的研究集中在20世纪90年代,多集中理论与经验的介绍。如叶小兵的《培养和发展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教学实践》,王雄的《培养与发展中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教学模式研究》,提出了以“问题解决”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以“观念理解与应用”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以“方法的掌握与应用”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三种教学模式[7]。北京市“历史学习心理与教学对策研究课题组”的《历史课堂主体活动教学研究》,在研究学生历史学习心理的基础上,借鉴现代心理学、教学论研究成果,理论上提出了发现式、情境复现式、范例式、问题探究式、课堂讨论式、角色扮演式、探索情感和解决矛盾式、资料研习式、分层自主学习式、合作学习式等多种教学模式,并详细介绍了几种教学实验,分别是分层自主学习的教学实验、资料研习教学实验、角色扮演教学实验、合作学习教学实验、问题探究教学实验[8]。
另一方面,经过十几年的研究与发展,对以学生为中心的历史教学理论和模式的探索逐渐丰富和成熟。2001年中学新一轮历史课程改革的展开,以及《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的颁布,为历史模式的探索提供了新的契机。《标准》明确提出了要注重探究式学习,并提供了历史课程活动探究课的8个案例。2001年6月教育部颁布《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实施指南》,以学生为中心的自主探索的历史教学模式具有了明确的方向性和一定的可行性。随之,《历史教学》和其他几家很有影响力的教学杂志大量刊载了关于历史研究性学习的理论性文章。据不完全统计,从2001年到2009年,在核心期刊上发表的以历史研究性学习为主题的论文有90多篇。这些文章从历史研究性学习的概念,理论基础,分类方式,学习目标,实施方式,评价方式等各个角度进行了研究。聂幼犁在《历史教学》上连续三期发表《中学历史课程研究性学习理论与目标纲要》,他把研究性学习分为分为两类四种方式:1.问题式研究性学习包括课前设计的问题式研究性学习和即时调整的问题式研究性学习;2.主题式研究性学习包括“本”内主题式研究性学习和“本”外主题式研究性学习[9]。陆安的《利用档案进行历史研究性学习》和李冬梅的《基于网络的历史研究性学习初探》,扩展了研究性学习的领域。一些以具体课堂实例为依据的历史研究性学习实践研究,为历史研究性学习的展开提供了实例。如聂幼犁的《从“唐朝社会生活剪影”看中学历史学科的研究性学习》和李茜的《以“是成功还是失败”为例,看中学历史研究性学习》等。
研究性学习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他教学模式包括李静的《历史课堂辩论式学习初探》,周仕德的《历史对话教学初探――从教育学视角探讨历史教学改革》,杨朝晖、卢阳的《中学历史教学与自觉表象学习策略》,冷伟的《历史学科中“自学自测自评”教学模式的理论与实践》,李霞、孙传超的《讲台≠舞台――浅谈情境体验教学模式应注意的问题》等教学模式。
二、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以学生为中心的历史教学模式在理论研究方面逐步完善,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也有一些问题。其中最突出的问题是教学模式的实效性和适用性。一般来讲,教学模式都是大学专门研究课程与教学论的教授专家通过对国外先进教育理论的研究,把这些教育理论与历史的学科特性相结合,凭借多年经验而创造出来的。这种教学模式有理论上的合理性,但在实践中往往受到各方面的制约。真正通过一线老师多年实践总结出来的教学模式很少,即使总结出了教学模式并在相关核心期刊上发表,在平常的历史教学中,也未必经常使用他自己创造的教学模式,更不用说别的老师借鉴他的模式了。因为不同地方学生的学习能力不同,对于少数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来说,无论你说得天花乱坠,他们都不愿意学习,你说你的他干他的。这样实施新的教学模式,教师计划得很周密,结果都往往不尽如人意。另外,虽然新课改实施了有几年的时间,也明确要求要改变课程评价方式,但是在实际中,高考定终身的现状并没有改变,教师是评价的唯一主体,课后习题和闭卷考试是唯一的评价方法,学生的好坏是以分数的高低评判的。这样的教学评价最终导致的结果只能是学生在家长和社会的压力下,消极被动地学习,死记硬背地学习。教师为了提高学生学习成绩,仍会选择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因为这种教学方式可以在短时间内提供给学生大量、系统的知识,使得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这些知识。那些新的教学模式只在公开课的时候用一下,并不能实现培养目标。
三、研究展望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是历史教学模式发展的总趋势,随着我国教育理论的不断发展,教育理论与历史学科将会更好地结合,适应学生学习和发展的教学模式会越来越多。针对现有教学模式实用性和适用性的弊端,我们在教学模式的探索中可以选择新的思路和方法。教授和专家拥有较丰厚的教育学和历史学专业知识,对于新教学模式的开发,有很强的导向作用。一线教师有较丰富的实践经验,了解学生真实的学习能力和学习状态,能够准确地发现教学模式的优点和不足。教授提出新模式的初步设想,一线教师根据教学模式在学生中逐步进行阶段性实验,并把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反馈给教授,这样经过多次的实验总结,形成具有一定实用性的教学模式。另外,在新的教学模式探索过程中,不同地域的老师专家可进行定期的听课、评课交流,根据自身所在地方条件的不同提出颇具可行性的改进意见,扩大教学模式的适用范围。当然,在实际中,并没有万能的教学模式,教学模式会随着教师和学生水平的不同而发生变化,我们在历史教学中应该积极吸收各种教学模式的精华,探索出适合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的模式。
参考文献:
[1]马越.初一学生心理特征及历史教学方法初探[J].历史教学,1995(4).
[2]贾美华,张静.11―12岁儿童历史学习学习心理的调查分析[J].学科教育,1999(8).
[3]张元,骆月绢.十一岁学生历史认知能力初探[J].历史教学,1997(4).
[4]白月桥.知识的新观念与学生的认知过程[J].历史教学,1997(2).
[5]赵亚夫,李建红.对中学历史教育中学生成就动机状况的初步研究[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1).
[6]刘军.高中生历史课程认知状况调查问卷分析[J].历史教学,20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