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2-25 10:34:19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骨折老人护理技巧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安全是做好护理工作的前提,老年骨折患者的安全管理工作是骨科病房护理工作的重点,也是护士长管理的重中之重。骨折病多因突然而来的意外使老年患者的生理、心理受到一定程度的打击,各方面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易发生跌仆、坠床、误吸、皮肤压伤、自伤等意外,护理人员加强防范意识,并根据现存的或潜在不安全因素,制订相关的护理措施或管理规定,将不安全因素消灭在萌芽状态。
1老年骨折患者潜在不安全因素
1.1跌仆由于骨折患者长期卧床缺乏运动引起肢体乏力、功能障碍等,行动不便造成跌仆;因久病卧床突然改变如突然站立、久卧坐起等造成头晕;地面湿滑或鞋带不合易跌仆;患者突然患病未能接受现实,评价自理能力擅自下床,或自身疾病引致的问题导致跌仆。
1.2坠床意识障碍的患者床栏、约束带使用不当;用品、食品放置不当,未能及时解决患者合理的需求。
1.3误吸卧床患者喂食速度过快;家属喂食时未掌握正确的喂食技巧;高龄患者吞咽障碍致使食物误吸入呼吸道;患者不能维持正常的进食。
1.4皮肤受损卧床时间过久,患者自觉疼痛,经久不改变,局部皮肤受压;长期卧床皮肤护理欠清洁,引起瘙痒抓破皮肤;多处骨折、骨盆骨折等由于疾病的原因不能改变,护理人员护理措施欠妥;水肿的皮肤。
1.5自伤患者在康复期间,患肢功能锻炼过急、过暴造成患肢再次受创;老年脑改变患者,进行一些危险异常的行为,如:硬物自伤、玩火等。
安全是做好护理工作的前提,老年骨折患者的安全管理工作是骨科病房护理工作的重点,也是护士长管理的重中之重。骨折病多因突然而来的意外使老年患者的生理、心理受到一定程度的打击,各方面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易发生跌仆、坠床、误吸、皮肤压伤、自伤等意外,护理人员加强防范意识,并根据现存的或潜在不安全因素,制订相关的护理措施或管理规定,将不安全因素消灭在萌芽状态。
1 老年骨折患者潜在不安全因素
1.1 跌仆 由于骨折患者长期卧床缺乏运动引起肢体乏力、功能障碍等,行动不便造成跌仆;因久病卧床突然改变如突然站立、久卧坐起等造成头晕;地面湿滑或鞋带不合易跌仆;患者突然患病未能接受现实,评价自理能力擅自下床,或自身疾病引致的问题导致跌仆。
1.2 坠床 意识障碍的患者床栏、约束带使用不当;用品、食品放置不当,未能及时解决患者合理的需求。
1.3 误吸 卧床患者喂食速度过快;家属喂食时未掌握正确的喂食技巧;高龄患者吞咽障碍致使食物误吸入呼吸道;患者不能维持正常的进食。
1.4 皮肤受损 卧床时间过久,患者自觉疼痛,经久不改变,局部皮肤受压;长期卧床皮肤护理欠清洁,引起瘙痒抓破皮肤;多处骨折、骨盆骨折等由于疾病的原因不能改变,护理人员护理措施欠妥;水肿的皮肤。
1.5 自伤 患者在康复期间,患肢功能锻炼过急、过暴造成患肢再次受创;老年脑改变患者,进行一些危险异常的行为,如:硬物自伤、玩火等。
1.6 其他因素 患者活动时不当引致关节脱位;起床、过早下地负重行走引致钢板断裂等。
2 安全管理的措施
2.1 抓好主动服务的实施,更新护理观念 根据社会的需求特点,强调护理人员必须以病人为中心,把患者放在心中的服务理念,评估患者目前的现状及生活习惯,为患者提供主动性的服务,切实为患者解决实际问题。培养护理人员良好的心理素质,将换位思想常记心中。骨科病区是一个生活护理繁重的病房,高质量的护理安全工作直接关系到患者的安危,因此,骨科护士把为患者解决实际问题与患者的安全管理紧密联系在一起,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利用科室早会交班时间,对重点、特需患者进行点评及安全提问,特需患者包括:神志不清、患三种以上内科疾病、孤寡老人。向护理人员灌输新的护理服务理念,加强薄弱环节管理,提高安全质量的预见性。
2.2 发挥团队精神,制订有效的护理措施 团结合作是每个护理单元都必须具备的要素,同样也是病房安全管理的必要前提。随着社会的发展,法律知识及文化水平的提高,在确保医疗安全的前提下,对医疗安全的要求更为精益求精。组织护士学习有关法规,定期组织护士讨论科内隐患的苗头,早上床边交接班时,高年资护士指导年资低护士工作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出预防性的预案,成员间相互查找问题,互相提醒,将工作做在隐患之前。科室每月进行安全分析,吸取其他单位的经验教训,告诫全体护理人员。利用网络优势,各护理人员将某些不安全的因素第一时间告诉每一位护理人员,让每人收集信息,及时预防,将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1]。
2.3 对患者及家属进行有效的宣教 患者入院后我们除了及时向患者进行入院宣教介绍外,管床护士还向患者讲解一些制度如:请假制度、陪护制度,疾病的宜忌。根据患者现存或潜在的危险因素,及时采取措施,同时向患者的家属或陪护进行施教,如:的要求、外固定的要求等;并针对刚下床活动的患者进行一对一专人陪护,防止跌仆。向每一位患者讲解治疗及锻炼的目的,让患者明白它的重要性和危险性,主动配合治疗。利用每月健康宣教座谈会,请资深的副主任医师向患者及家属进行功能锻炼讲解,骨科相关知识讲座;通过实际操作向陪人及家属进行喂食技巧培训,让家属熟悉基本的护理要领。
2.4 制订预防安全可行措施 严格执行巡视制度,如病房巡视制度、输液巡视制度、翻身卡签名制度等,主动提供护理服务。对每一位患者进行全面评估,科室制订预防跌仆风险评估表,准确判断患者可能出现跌仆的风险程度,采取一系列的预防措施,实施的措施有:向家属建议使用约束衣,床头挂“慎防跌倒”标识,提示护理人员的注意,重点防护。抓好清洁人员的安全意识教育,确保环境的安全,特别南方潮湿天气和夏天关空调开窗通风时段尤为注意,针对不同时段对地面的安全管理更需注意,特别是拖地后、关空调前、患者集中进行生活护理时,是护理地面干洁的重点。患者出院时向患者开出健康处方,从患者的鞋、衣到患者的生活起居开出一套合理的处方,为患者出院后的安全管理,也是骨折患者出院后安全管理必不可少的一环[2]。
2.5 加强对护理人员专业技能的培训 指导护理人员正确评估老年患者吞咽能力,喂食时置患者正确,耐心给患者喂食,进食时避免不必要的刺激,防止患者误吸。护理人员通过培训考核,熟练掌握不同病种的翻身技巧,防止引起再次骨折。科内制造图文并茂的宣传小册子,供患者翻阅。
3 体会
3.1 主动服务是骨科安全管理的重要措施 护士长加强对护士进行主动服务意识教育的实施,是防止住院骨折患者意外发生的重要一环,使护士认识到服务与安全的重要性。由于骨折患者多是突然而来而受伤的,未能及时转变角色,不能准确判断自己的自理能力的程度,不同程度改变患者的生理、心理状态,容易出现躁动、自制能力降低等,成为骨折患者住院期间安全危险因素,护士掌握患者的情况后,对患者的安全危险因素进行评估、预防,给予患者更多的关心及主动的护理服务,积极预防意外事件的发生,促进疾病的康复。
3.2 团队精神,共同参与安全管理 人人参与安全管理在工作中时时刻刻把安全工作放在首位,确保骨科患者住院期间安全,从不同时段不同的角度对患者现存或潜在的安全问题进行全面的评估,有针对性地制订安全有效可能的护理措施,预防意外事件的发生,人人参与安全管理。
3.3 针对性的宣教防止不安全事件的发生,促进患者康复 影响骨折患者住院安全因素是多方面的,需要患者、家属和医护人员的紧密配合协作。护士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护士利用模型、图片、示范等手段向不同的患者进行宣教,切实让患者及家属了解宣教的目的作用,让患者主动配合,使不安全因素消灭在萌芽状态,确保患者住院期间的安全,防止医疗纠纷的发生。
1 老年人骨折的特点
老年人骨丢失严重时造成骨质疏松,骨的强度降低,遇到轻度外伤如:跌倒、汽车颠簸等即可引起骨折。因此,老年人骨折是以骨质疏松为基础的,骨质疏松是骨折的危险因素。这类骨折常见的是胸、腰椎压缩性骨折、股骨颈及股骨粗隆间骨折、桡骨远端(科雷氏)骨折和肱骨外科颈骨折。健康状况不佳,有重要脏器疾病如:有高血压、冠心病、偏瘫时骨折的机会增多。老年骨折患者也常伴有高血压、冠心病、慢性支气管炎、糖尿病等疾病,这是老年骨折患者的特点。骨折是一种严重创伤,可以使原有疾病加重。胸腰椎压缩性骨折、股骨颈及股骨粗隆间骨折需要长期卧床时可以引起肺炎、褥疮及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在骨折护理过程中要针对这些特点采取相应措施。
2 老年人骨折后的临床护理
老年人骨折后应尽快教会患者在床上大、小便的方法;除了耐心、细致的为患者讲解外,还要让患者认识到学会这一方法对日后生活的重要性。不要轻易为患者留置导尿,否则既不利于控制泌尿系感染,也不利于其他方面的护理。骨折作为老年人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一旦发生骨折后,老年人的身体状况一般难以抵御手术的打击,因此非手术治疗在临床中应用较为普遍。
2.1 疼痛的护理 ①骨折局部疼痛:牵引过程中,使患者保持外展中立位,调整牵引锤的重量,仔细观察牵引的方向是否正确,牵引力与反牵引力是否平衡,牵引锤是否悬空。有的患者在牵引过程中,上身和骨盆向健侧倾斜,患者似乎是外展位,而实际上是患肢与上身处于同一水平线上甚至内收;②针眼处疼痛:应观察针眼处是否有红肿渗出,钢针是否移位,如有异常及时通知医生;③肌肉酸痛:适当给予肌肉按摩,疼痛可以缓解。
2.2 并发症的护理 ①呼吸道感染:60岁老人肺活量开始减退,脑细胞功能对缺氧或高碳酸血症的敏感性降低,机体自身调控能力下降,容易发生呼吸衰竭,在老年人十大死亡原因中,肺炎占首位。因此,要指导并鼓励患者练习深呼吸,有效咳嗽,每日拍打背部数次,必要时给予雾化吸入;②压疮的护理:避免受压。解除压迫是预防压疮的根本措施。每2~4小时翻身一次,患者翻身时不能拖拉,动作要轻巧平稳。并2次/d使用50%乙醇轻轻对受压的骨突部位进行环形按摩,可有效改善血液循环。同时,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鼓励患者做床上抬臀活动,必要时使用气垫床、特制的翻身床、波浪气垫等。足跟要用软枕或棉被垫起或悬空;③泌尿系感染的护理:由于牵引患者经常仰卧,容易引起排尿不完全、尿渣沉淀,因此泌尿系感染是较常见的并发症。最常见的护理方法就是鼓励患者多饮水、多排尿,减少泌尿系感染的机会。
3 老年人骨折后的心理护理
掌握老年人骨折后的心理特点,做好心理护理工作是首要任务。
3.1 老年人骨折后易产生紧张、恐惧心理,紧张可使交感神经兴奋,血中儿茶酚胺增加,引起心率加快,血压升高,导致心肌耗氧量增加,甚至绝望,从而导致病情恶化。因此,对入院的老年骨折患者要热情接待,根据病情及时妥善的安排病房,主动介绍主管医生及有关注意事项,关心体贴的询问病情,主动了解患者的需要,用热情和蔼的态度,整洁得体的仪表,文雅大方的举止取得患者的信赖,以消除患者的恐惧、自卑不良心理状态,正确对待疾病,配合治疗。还要和他们亲切的交谈,了解思想状况,做耐心的解释和诱导,帮助他们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其次,对患者的隐私要注意语言的保密性,在别人情绪不佳时,要态度和蔼,语言亲切,使老年人觉得自己得到尊重,尤其是初次见面的老人,直称其名是很不礼貌的,也不可以用床号来代替,这样使老年人感觉到我们就是他的亲人。在和患者交谈过程中,时时处处注意尊重患者的人格,从不伤害患者的自尊心,回答患者询问时语言要同情、关心、热情、有礼,避免冷、硬、粗俗。对患者的隐私要注意语言的保密性,还要注意语言的科学性、通俗性,和患者交流时不说空话、假话,不模棱两可,不装腔作势,能言准意达,自然坦诚的和患者交谈。既要注意不生搬医学术语,通俗易懂,还要掌握非语言沟通的技巧,也就是形体语言的艺术,如:手势、姿势、身体运动、面部表情和眼睛运动。如:握手、轻轻拍肩等,可使患者感到护士对他的关怀,减轻孤独感或帮助患者面对现实。
3.2 老年人由于年龄的特点,活动能力差,因此在对健康进行评估的过程中,要着重了解和掌握患者急需解决的心理问题。尤其对即将实施骨牵引手术治疗的患者,一定要向患者做耐心细致的解释工作,包括骨牵引的方法、目的、持续时间等,让患者从心理上接受这种治疗方法,从而调动患者的积极因素,使之更好地配合治疗。
3.3 对知识层次较高的老年患者进行心理护理时,在临床中我们一般会遇到两种截然不同的效果:一种患者是很快进入患者角色,愉快的接受医护人员提供的健康指导和心理护理;另一种患者则是与之相反,他们自认为有自己的观点和理论,潜意识里有一种抵触的情绪,临床中表现为消极和不配合。针对第二种情况,我们要以更加耐心的态度去对待他们,切忌与之争辩,以免反而增加患者的逆反心理,不利于康复。在实际工作中,不急于让患者接受我们的观点,而是主动热情的为患者找到与其疾病相关的书面材料,让患者感受到我们是真真切切的为他们的病痛着想。患者一旦在思想上接受医护人员的观点,他们在行为上表现出来的态度也是超乎寻常的,患者自身也会觉得病痛似乎突然减轻了许多,这便是心理护理的奇妙之处。
对患者家属实施正确的心理导向:老年人生病首先受累的是其子女,子女态度的积极与否直接影响着患者的情绪。因此,对家属实施正确的心理导向是不容忽视的问题。子女比医护人员更了解患者,包括生活习惯、兴趣、爱好等,有些时候家属对患者的劝导往往比医生和护士所起的作用要大,他们在治疗上的积极主动也会给患者带来正面的影响,会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所以,对患者家属的健康教育应贯穿于患者康复的始终。
老年人骨折后的临床护理
尽快教会病人在床上大、小便的方法:除了耐心细致地为病人讲解外,还要让病人认识到学会这一方法对日后生活的重要性。不要轻易为病人留置导尿,否则既不利于控制泌尿系感染,也不利于其他方面的护理。
疼痛的护理:①骨折局部疼痛:牵引过程中,使患者保持外展中立位,调整牵引锤的重量,仔细观察牵引的方向是否正确,牵引力与反牵引力是否平衡,牵引锤是否悬空。有的患者在牵引过程中,上身和骨盆向健侧倾斜,患肢似乎是外展位,而实际上是患肢与上身处于同一水平线上甚至内收。②针眼处疼痛:应观察针眼处是否有红肿渗出,钢针是否移位,如有异常及时通知医生。③肌肉酸痛:适当给予肌肉按摩,疼痛可以缓解。
并发症的护理:①呼吸道感染:60岁老人肺活量开始减退,脑细胞功能对缺氧或高碳酸血症的敏感性降低,机体自身调控能力下降,容易发生呼吸衰竭,在老年人十大死亡原因中,肺炎占首位[1,2]。因此,要指导并鼓励患者练习深呼吸,有效咳嗽,每日拍打背部数次,必要时给予雾化吸入。②褥疮的护理:避免受压。解除压迫是预防褥疮的根本措施。每2~4小时翻身1次,病人翻身时不能拖拉,动作要轻巧平稳。并每日2次使用50%酒精轻轻对受压的骨突部位进行环形按摩,可有效改善血液循环。同时,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鼓励病人做床上抬臀活动。臀部要垫气圈,充气不要太多,以1/2为宜,气圈上放柔软棉垫,并要及时更换,防止尿液和汗液浸湿垫布而刺激皮肤。足跟要用软枕或棉被垫起和悬空。③泌尿系感染的护理:由于牵引病人经常仰卧,容易引起排尿不完全、尿渣沉淀,因此泌尿系感染是较常见的并发症。最常见的护理方法就是鼓励病人多饮水、多排尿。但许多病
人通常用少饮水的方法以减少排尿次数,减轻陪护人员的负担,其实这是一个误区。
心理护理
对患者的心理护理:①把握护患关系的尺度,掌握与患者沟通的技巧,在较短的时间内取得患者的信任。护患关系是以解决病人在患病期间所遇到的生理、社会心理、精神等方面的问题,满足病人需要为主要目的的一种专业性的人际关系[3]。对患者实施心理护理的第一步就是要与患者进行沟通。要创造良好的谈话环境,积极引导病人讲出我们所需要的评估资料,同时还要掌握沟通的技巧,学会倾听,适时地运用非语言性沟通,比如一个温馨的微笑、一个鼓励的眼神、一个肯定的点头等等。②老年人由于年龄的特点,活动能力差,因此在对健康进行评估的过程中,要着重了解和掌握病人急需解决的心理问题。对待老年病人,首先要尊重他们的人格,设身处地地为病人着想,理解和体谅他们的感受,态度要和蔼可亲,处处体贴照顾。尤其对即将实施骨牵引手术治疗的病人,一定要向病人做耐心细致的解释工作,包括骨牵引的方法、目的、持续时间等,让患者从心理上接受这种治疗方法,从而调动病人的积极因素,使之更好地配合治疗。③对知识层次较高的老年患者进行心理护理时,在临床中我们一般会遇到两种截然不同的效果:一种患者是很快进入病人角色,愉快地接受医护人员提供的健康指导和心理护理;另一种患者则是与之相反,他们自认为有自己的观点和理论,潜意识里有一种抵触的情绪,临床中表现为消极和不配合。针对第二种情况,我们要以更加耐心的态度去对待他们,切忌与之争辩,以免反而增加病人的逆反心理,不利于康复。在实际工作中我们的做法是,不急于让患者接受我们的观点,而是主动热情地为病人找到与其疾病相关的书面资料,让病人感受到我们是真真切切地为他们的病痛着想。患者一旦在思想上接受医护人员的观点,他们在行为上表现出来的态度也是超乎寻常的,病人自身也会觉得病痛似乎突然减轻了许多,这便是心理护理的奇妙之处。
对患者家属实施正确的心理导向:老年人生病首先受累的是其子女,子女态度的积极与否直接影响着病人的情绪。因此,对家属实施正确的心理导向是不容忽视的问题。子女比医护人员更了解病人,包括生活习惯、兴趣、爱好等,有些时候家属对病人的劝导往往比医生和护士所起的作用要大,他们在治疗上的积极主动也会给病人带来正面的影响,会增强病人战胜疾病的信心。所以,对病人家属的健康教育应贯穿于病人康复的始终。
参考文献
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的不断深入, 老年人股骨颈骨折发生率越来越高[1], 群体庞大, 其临床治疗与护理工作备受关注。预见性护理是一种针对患者病症尚未出现前对其进行预测可能出现的护理干预措施, 通过预见某种病症, 对患者进行的针对性的护理干预[2]。为探讨预见性护理应用于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中的临床价值, 现收集2013年2月~2014年2月期间在本院诊疗的100例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收集2013年2月~2014年2月本院诊疗的100例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 影像学检查均满足中华医学会制定的股骨颈骨折的诊断标准。100例患者中男62例, 女38例;年龄65~87岁, 平均年龄(72.1±4.3)岁;致伤原因:跌倒摔伤54例, 车祸伤46例;均为单侧发病, 左侧67例, 右侧33例。根据护理方案的不同将10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 两组患者性别比例、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两组患者入院后均签定知情同意书, 对此次护理调查知情并支持。
1. 2 方法 对照组:按照骨科常规的股骨颈骨折护理程序给予护理;观察组:采取预见性护理程序, 主要包括心理护理、疼痛护理、预防并发症护理等。
1. 3 观察指标 患者出院前, 对患者进行Harris髋关节评分, 满分100分, 得分越高, 说明髋关节的功能恢复越优;并以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患者及患者家属进行护理质量评分, 满分100分, 得分越高, 说明对护理工作满意程度越高。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Harris髋关节评分及护理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社会对医护质量也有了更高的要求。优质的护理工作不但能提高患者对医疗质量的满意程度还有利于预后恢复。对于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来说, 除了对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的有效治疗外, 妥当的护理措施也对患者的康复有着极为关键的作用。
【关键词】老年患者 安全措施 沟通技巧 皮肤护理
老年患者在生理功能上出现逐渐衰退,心理活动方式也极其复杂,莫名出现孤独感和失望感,感情上变得幼稚脆弱,容易情绪激动,生活刻板,看问题固执。老年人身体出现种种衰老现象,组织器官和生理功能趋向衰退,感觉功能减退,记忆力下降,注意力分散,部分老年人因身患疾病而出现语言、意识的障碍,导致老年人心中积压起很重的精神负担[1]。
1 沟通技巧方面
老年患者沟通,首先要做到面带微笑接待,老年患者初次入院极易产生焦虑和恐惧心理,接待时保持和蔼态度,使其消除陌生感,增加对护士的信任。老年患者反应迟钝、听力下降等可能会出现信息传递失真现象,这就要求护理人员尽可能地做到近距离交谈,可以弯腰俯身,讲述时条理一定要清楚,突出重点,放慢语速,语调适中,语音柔和,交谈时尽量避免使用专业术语,使患者听懂为基本原则[2]。沟通技巧上主要做到语速慢、耐心重复、用语简短、亲切触摸、保持微笑、语言手势配合使用等,最大限度满足老年患者的需求,解除不良心理因素影响,调动起患者的主观能动性,鼓励其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
沟通的方式大致分为两种:语言性沟通和非语言性沟通。语言性沟通指的是通过使用美好语言对病人产生治疗性的效果,了解患者的病情和需要,建立起良好的护患关系,表达真实的治疗康复信息。非语言性沟通指的是通过使用身体语言达到上述目的的沟通方法,包括面部表情、身体姿势、语调等,起到强化沟通的效果,同时也可以对于特殊疾病的患者采取相应的不同身体语言表达。
2 皮肤护理
老年皮肤组织已经萎缩,不富有弹性,皮肤干燥,水分不足,多显皱褶,皮脂腺及汗腺分泌也相应减少,同时亦变薄,对温度、触碰感觉功能减退,因此当皮肤损伤后,修复能力较差,血液循环不良时极易发生压迫性损伤。正因为老年患者皮肤具有这些特殊性,在护理过程中就要做到保持皮肤清洁,增进皮肤的血液循环,勤擦洗又要防受凉,夏天出汗多时,要随时用热水擦洗,及时更换衣裤,尽量少用粉剂外涂,在潮湿情况下,保持皮肤干燥。[3]
对于瘫痪和卧床病人,护理人员要每班交接皮肤,防止由于局部皮肤长时间受压出现压疮,定时更换,按摩受压部位,促进局部血流循环。同时也要保持局部清洁,勿潮湿。针对于大小便失禁的老年患者,必要时可予会垫上卫生纸,并用温水清洗会阴及处,防止会阴及处皮肤红肿破溃。若出现皮肤红肿破溃、局部疮口形成,立即调换防受压继续加重,同时外涂药物治疗。再者冬天要注意热水袋的温度,不要使之直接与老人皮肤接触,防止烫伤。
3 安全措施
老年人不慎跌倒极易造成骨折、软组织损伤甚至脏器受损,严重降低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并可以成为诱发老年人死亡的重要因素之一。老年人住院期间由于病情或体质的特殊情况,难以预料地发生跌倒,因此应引起护理人员的高度重视。确立高危人群,加强预防措施。病区保证足够的亮度,光线分布均匀并避免闪烁,地面平坦而不滑,通道不应有障碍物,厕所、浴室要设扶手,以防滑倒等。对患有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性低血压的老年患者,入院时要帮助其分析可能的危险因素及发病的前驱症状,掌握发病的规律,在患者下床活动时给予照顾,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护理措施。如果发生骨折和脱臼,不当的搀扶反而会加重损伤,尤其是脊椎骨折的病人,若脊髓神经受到损伤,会引起截瘫。要先观察跌倒者的表情、神态等之后,询问具体情况,身体不适部位及分析严重程度后,再给予相应的帮助。若遇到昏迷或有语言障碍的病人,应尽快通知医生。搬动老年患者时,动作要缓慢轻柔、保持平衡,因跌倒的发生多数出现在既能活动又身体虚弱的老年人身上。根据老年人夜间起夜多的生理特点,护理人员要给予更多夜间时间用于患者的安全护理上。
护理工作既是一门学科,又是一门艺术。在与老年患者的沟通及护理中,给予精神上的安慰、生活上的帮助,使老年患者在一种亲切、友好的气氛中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 侯燕,贺晓光,迟晓.护士与老年患者的沟通技巧[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9,3(23):209-210.
1骨科老年患者的特点
1.1相同性特点
1.1.1由于生理条件的变化,感知觉出现明显退化。使老年患者反应迟钝、视力和听力下降、记忆力减退、性格改变、爱唠叨、任性、冈执性格呆板等,听觉、理解力下降和判断力明障碍。
1.1.2合并基础病。多数骨科老年患者住院,不仅仅是骨折或其他骨科疾病,同时并发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常见老年基础病。
1.1.3对护士的信任度降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认为护只能做打针、发药的简单工作,只重视医师的话,对护士进的健康教育内容持怀疑态度,不认真接受。1.1.4缺乏心理准备,由于老年骨折病人发病突然,加之疼痛较剧,大多会出现恐惧、紧张、忧虑的心理反应。
1.2骨科疾病特殊性骨科老年患者大多数是突发意外受伤,极少数是因骨科其他疾病住院。患者卧床时间较长,通常在20天以上,基本是生活不能自理,靠他人协助完成,易发生并发症。
2骨科老年患者的需求
胡青[2]在调查研究中发现,有95.77%以上的老年住院患者需要全面了解疾病的有关知识以及病情发展康复的过程。有89.74%的老年患者需要知道医院及病区环境、规章制度,分管医师和责任护士的姓名。96.15%的老年患者需要了解出院后的相关注意事项及照顾方法。根据马斯洛人类基本需要层次理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是最基本。由于年龄的原因,对老年老年患者的健康教育需应包括:饮食指导、用药指导、生活方式指导、家庭护理技术操作、心理指导、安全行为指导等[3]。
3开展健康教育的形式与方法
3.1语言指导语言指导具有直接性、简捷性的特点。大多数老人认为生病住院给子女及家庭带来负担,突出表现为无价值和孤独心理[4]。在护理工作中护士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指导,从患者进入病房时起,护士应积极主动与患者沟通,热情地接待患者及家属,做好自我介绍,并向患者介绍病房环境、各项规章制度、经管的医生护士等。对老年患者要尊重,使用尊称,语言交流要简单、明了、切题、表达清楚使患者感受到医护人员的尊重与关心,消除其陌生感和孤独感,产生和增加对医护人员的信任感。在宣教过程中尽可能使用患者熟悉的常用语,避免医学术语。当不得不使用医学术语时,应用简单的日常用语给患者解释这些术语的意思。并通过与患者交流的过程,细心观察、掌握不同患者的心理需要。
3.2家属、陪护的教育患者住院不仅仅是患者本人与医护人员存在联系,还有患者的亲人,因此护士对老年患者健康教育的认识不应当仅仅局限于患者的范畴,应向患者家属及陪护扩展。“家属系统理论”认为,当患者的健康状况发生变化时,家庭成员也必定出现相应的变化[5]。将健康教育的基本知识和技巧应用于陪护管理中使之对规章制度能较好遵守,对健康教育内容掌握程度普遍得到提高,病房陪护人员管理收到较好的效果。家属作为患者最主要的看护者和社会支持来源,在患者发病期间,他们也承受着压力和打击并因此而焦虑,缓释这种焦虑的有效方式之一就是让他们和患者一起了解与疾病有关的知识和技能,鼓励他们有效地参与到患者的治疗与康复过程中,帮助患者尽快恢复健康[6]。
3.3把握时机进行教育由于老年人接受能力和适应能力较差,患病及生活环境改变产生不同程度的焦虑,心理状态不稳定,影响教育效果。因此对骨科老年患者人宣教,首先要引起共鸣。当老人愿意与医护人员交流,倾诉时,我们要耐心倾听,了解老人的心理动态、所需、所求。当产生共鸣时,我们的宣教内容才会让患者容易接受,使患者达到遵医行为的效果。
3.4换位思考护士要体谅患者的感受,站在患者的角度去感受老人们的想法、要求,从而对宣教内容进行有序安排进行。如:普通患者住院时最关心的是床位位置、病房环境设施等,而突发意外伤害的患者最迫切想知道的是自己的病情是否有危险,这些内容应及时介绍,至于规章制度等内容的介绍可在患者相对稳定以后再进行,在24h内完成即可。如果入院时就给患者讲太多的医院规则和制度、疾病知识,患者难以接受,更顾不上记住并照着去做,易产生逆反心理。要选择时机地宣传,要把健康宣教贯穿于患者整个住院过程。临床工作中,我们只在入院当天为患者进行简单的病区环境介绍,认真调查评估患者,包括一般资料,情绪、吸烟、饮洒、饮食状况、体重、运动情况等项目;入院后2-3天进行饮食指导,之后选择患者精神状态较好的时候逐步进行用药指导、骨折的简单知识讲解,根据治疗方案,循序渐进的进行功能锻炼指导;对于出院指导,在出院前1~2d内完成。不能等到办理出院手续时才匆忙地向患者进行宣教,老年患者不容易记住,达不到预期效果。
3.5书面教育与操作演示根据老年患者的心理、文化层次、生活背景等不同的特点,将宣教内容及功能锻炼方法绘制成简单的图谱,采用简单易懂的语句口述,对肢体活动的方法采用操作演示后让患者复述,操作示范等,反复多次进行宣教,让患者熟记、掌握并养成遵医行为。由于骨科患者多是卧床,护士充分利用在与患者的每次接触时间,如进行治疗或技术操作时,采用一对一的进行宣教方法,患者更乐于接受,强化记忆。
3.6开展护患沟通座谈会护患沟通、患者与患者间的沟通,也不失是种有效的宣教方法。每月一次针对一个病房、一种疾病开展护患沟通座谈会。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患者,可以是治愈的,也可以足基本治愈的。向其他患者介自己坚持治疗,配合身心护理、战胜疾病的康复过程。以激发其他患者配合治疗护理的积极性.达到早日康复的日的。
3.7出院联系卡的发放根据专科特点,制作患者出院联系卡,在患者出院后能随时与医生联系,及时复诊。我科在2011年通过联系卡的方式,患者与医护的主动联系取得很好的效果。
方法:对我们光荣院2005―2010年间收住的60例瘫痪在床的休养员根据个性不同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
结果:60例病人经过护士和护理人员的精心护理,增加了安全感和亲切感,虽然他们有的因为年事已高离开了人世,但他们在有生之年都获得了生活和心理的最大满足,积极主动地配合护士很好的护理。
结论:只要护理得当,尊重老年人,了解他们的内心感受,从而让他们以最佳的心理状态接受治疗和护理,那么就会醉的程度让他们摆脱痛苦,快乐的享受晚年生活。
【关键词】老年人 心理变化 慢性病 生活护理
随着人口老龄化,人们对健康需求不断提高,人性化护理应运而生。如何实施人性化护理是老年病人护理的一项全新课题。老年人由于机体各系统机能衰退,患病后往往导致卧床不起,有的甚至卧床至生命终结。老年人常见的脑血管意外,下肢骨折,风湿病及类风湿性关节炎以及严重的肺部疾病都是造成长期卧床的原因。通过本研究对60例老年病人的护理,取得满意的效果,现报到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休养员2005―2010年因病卧床的老年人 男性 60例 年龄67―90 平均年龄78岁
1.2 护理方法:(1)安置舒适的环境;(2)合理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饮食;(3)了解老年人心理活动规律进行有效的心理护理;(4)预防并及早治疗并发症。
2 结果
60例老年病人经过护理,均能积极主动配合治疗,获得满意的效果。
3 讨论
3.1 老年病人的心理变化特点:衰老是人类生命的必然结果,老年人随着身体机能的衰退,心力渐减,出现反应、思维迟缓,记忆力减退,理解能力及适应能力减低,表现为烦躁、易怒、忧郁、悲观失望等。尤其住在光荣院的这些老人,大多无儿无女,他们孤独寂寞情感脆弱,易于受损,对周围的人和认和事比较敏感,有极重的猜疑心,有时候领导或护士的言行稍有不慎就会引起他们的猜测,认为是在谈论他的,把一些无关紧要的事情和自己联系起来,好像自己没用了,被社会遗弃了,这些都严重危害了他们的自尊心,所以他们更需要有精神寄托之所。另一方面,进入老年期,每个人都需要面面临生理和心理的极大变化,由于机体衰老,易患各种疾病,不免对生活留恋,对死亡产生恐惧感,得病后,求医心切,希望立即得到好的治疗效果,但是客观事实不能尽如人意,他们就产生消极心理,进而导致生理和心理疾病互为影响,出现恶性循环。
3.2 护理:(1)环境 卧床老年人要安置在光线充足的房间,保持房间内空气清爽,经常进行消毒,温度湿度适宜,日常用品应放置在易于取放的位置,暖瓶等危险物品应远离老人,以防发生意外,偏瘫老人应加床档,防止摔伤。
(2)饮食护理 老年人消化道也像全身组织一样日趋衰老,不可避免会发生牙齿松动,味觉差,咀嚼、吞咽困难,胃粘膜及肠蠕动功能减弱,加之卧床,会增加上述功能的进一步恶化,出现食欲下降,食量减小,易发生腹胀、便秘、体重减轻等。要多食富含维生素的食物水果,一则加强牙齿的咀嚼能力,二则防止便秘。食物烹调尽可能要做到色香味美,并保持多的水分,适当运动增加血液循环和肠蠕动,从而增加食欲,注意按时进食,晚餐不宜过饱,一旦出现不适,应及早通知医生处理。
(3)心理护理 护士应多与老人交谈,了解老人的心理活动,及时疏导老人的郁闷情绪,向老人解释病情,指导老人积极配合治疗。对于老人的要求尽量满足,要讲究谈话时的技巧,维护老人的自尊心,讲话时要注意语气语调,语言要温和亲切,让老人保持愉悦的心情,感受到生活的温暖。还有一种非语言交流艺术,老年人由于生理和心理原因,导致不同程度的语言障碍,护士见到老人后要用温和的面部表情,亲切的目光,这样会给患者带来安全感,感觉得到了鼓励和爱戴,唤起了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使他们积极主动地配合治疗。另外,触摸也是护患沟通的一种积极有效的方式,通过适度的触摸,可使患者获得关心、体贴、理解等情感.。
3.3 预防并发症 老年人由于机体抵抗力差,卧床时间久的话易出现各种并发症,造成病情加重,导致死亡,因此,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是卧床老人的护理重点。
(1)预防褥疮 老人床铺应松软、清洁、干燥、无渣屑,定时协助老人翻身,对受压部位经常按摩和热敷,动作应轻柔,如果已经形成褥疮,要及时进行抗菌,消炎处理,以防进一步发展。
(2)预防坠积性肺炎 保持老人室内空气新鲜,做好空气消毒,帮助老人更换卧位,保持呼吸道通畅,有痰时及时排除。上呼吸道感染时及时治疗,保证营养水分的摄入,以增强机体抵抗力,防止痰液粘稠不易咳出。有条件时可进行超声雾化吸入,以达到稀释痰液的目的。
总之,卧床老人的护理是一项长期的、细致而艰辛的工作,需要我们护士不断加强自身修养,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思想修养,不仅有娴熟的护理技术,还要有创新精神,对卧床老人来说,情感重于一切,要舍身出地的为他们着想,让他们得到亲人般的温暖,全心全意的护理每一位老人,及时发现问题,最的限度满足其安全、自尊、爱与归属的需要。临床实践证明,只要护理得当,80%的老人会最大程度的恢复健康,甚至达到自理,安享晚年的幸福生活。
参考文献
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32例,其中男19例,女13例,合并糖尿病4例,合并高血压5例,年龄60~85岁。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10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22例,术后15~30天康复出院。1例患者在出院前1天因情绪激动上街负重行走被摔倒后出现人工假体脱出,再次复位术后康复。1例因全身衰竭死亡。
2 骨折后老年患者的生理、心理反应
人到老年,机体各部分、各脏器包括大脑在内都会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渐老化,功能减退,代谢下降、免疫功能低,以及骨组织疏松脆弱,关节僵硬、肢体活动时灵活性和代偿能力较差。本组32例老年患者,受伤后患肢活动障碍、生活不能完全自理。7例已失去老伴,伤后由子女照顾,其余患者均与老伴同住,伤后由老伴及子女共同照顾。在与他们的沟通中得知,本组患者均退休在家或在家务农,大多数老年人生活的重心变成了家庭琐事,广泛的社会联系骤然减少,经济收入、社会地位也不高,因而使得这类老年人产生了自卑心理。他们的性情也比较郁闷,处事小心,易于伤感。这次意外伤后住院,精神上受到打击,有5例患者受到子女的歧视或抱怨,精神上感到孤独和痛苦。
3 老年患者的护理评估
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及时收集资料,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家庭成员关系、家庭经济情况、生病前的工作及性格,判断患者的病情,详细了解个人情况,对患者可能产生的心理反应及住院期间、手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进行全面评估,制定护理计划,以便采取实施亲情护理的对策。
4 住院期间的亲情护理
4.1 手术前的亲情护理: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根据患者的个性,有针对性地做好入院宣教工作。像女儿般关心、体贴这些老年人。给患者或家属良好的第一印象,可缩短护患之间的距离,使之尽快适应角色转换。同时告诉患者在整个住院的过程中会尽力照顾,让患者的心贴近自己,再进行心与心的沟通,进一步了解对方内在的心理活动,这样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疏导,能减轻患者心理压力。对失去老伴的患者 应经常与他们聊天、谈心,了解他们的心理需要,尽最大努力帮助患者。另一方面向患者讲清手术目的,介绍同种病例术后患肢功能恢复情况,并讲明患者配合及术后主动功能锻炼的重要性。护理人员生活上处处给予无微不至的关怀和照顾。让家属子女认识到不能忽视了对老人的关心,工作再忙也要抽时间到医院陪伴。最后告知患者术前注意事项,术前护理的准备工作,比如饮食护理(特别是合并糖尿病的患者帮助他们严格控制血糖)、更衣、摆、输液、药敏试验、皮肤准备、术前用药等取得配合;介绍麻醉师及麻醉方式,参加手术的医师的技术水平、治疗经验,介绍同类疾病的康复情况,现身说教,增加患者对手术治疗的安全感,让患者对手术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减轻患者对手术治疗的神秘感和恐惧感。告知术后可能出现的不适及处理办法(如持硬麻术后去枕平卧预防和减轻头痛等)。糖尿病的患者,为患者制订糖尿病饮食,向患者说明血糖过高会影响伤口愈合,造成伤口感染,所以必须遵医嘱控制血糖和饮食。对伴有高血压的患者每4小时监测血压1次,直至血压正常。
4.2 手术后的亲情护理:手术结束返回病房时,护理人员热情地接待患者,让其紧张的心理得到放松。教会患者保护切口敷料及伤口负压引流管勿脱落,向患者讲明手术后伤口疼痛的必然性及应对方法,遵医嘱应用止痛药,尽量减轻患者的痛苦,摆好患肢,同时向患者的亲属交代手术后的注意事项。及时巡视病房,询问患者的病情,使患者真正感受到亲人般的关怀。
4.3 康复期的亲情护理
4.3.1 早期功能锻炼:手术后将患肢置于外展中立位,告诉患者家属其重要性,防止人工假体脱落。术后次日指导患者训练股四头肌收缩和做踝关节、足趾跖屈背伸锻炼,每次锻炼时间为20~30分钟,每日3次。同时做健侧的抱膝运动,健肢的直腿抬高运动,要求提高床面15度。行有效的咳嗽、排痰活动。
4.3.2 中、晚期功能锻炼:人工股骨头置换或全髋置换术拆线后就可以做屈髋、屈膝练习。并可扶拐下地或在骨科牵引床上站起扶杆做患肢不负重的行走。60岁以上的老年人脑血栓及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患病率最高,尤其是卧床时间长的患者。责任护士经常指导、检查患者肌肉按摩、关节活动情况,对做得好的及时鼓励。同时借助骨科牵引床的拉手鼓励患者练习床上坐起、翻身,促进全身血液循环,预防血栓形成。老年人怕麻烦不愿饮水,鼓励患者多饮水,每日2 000~3 000 ml。每日尿量应保持在1 500 ml以上,达到生理性冲洗,促进细菌的排出,预防泌尿系感染和结石。
4.3.3 出院指导:患者出院前2天,责任护士进行出院指导,指导患者继续进行功能锻炼,同时告诉患者股骨颈骨折愈合时间一般是4~6个月,为预防骨不连和股骨头缺血坏死,嘱其不能让患肢过早负重、不能蹦跳,以免假体过度磨损,不能弯腰拾东西,不能坐矮凳,避免一切过度屈曲髋关节的活动,一旦发生脱位,应立即制动就医处理。伤后4个月经X线复查确定骨折愈合后,才能开始逐步负重。并嘱咐患者多食用含钙较多的食品。多晒太阳以增加骨密度。吸烟和饮酒可使骨量减少,成骨细胞功能下降,是造成骨折的重要危险因素,帮助患者主动戒烟、少饮酒。继续加强功能锻炼,介绍加强体育锻炼方法,增强体质,防止再跌倒发生骨折。术后1年到医院取内固定。
5 讨论
5.1 亲情护理实现了人文关怀的服务目标:坚持以人为本,对患者的生命与健康、权利与需求、人格与尊严给予关心和关注,既可体现为整体护理内外环境所需的人性氛围,也可显现为护士个体的素养和品格,它是护士追求真善美的一种实践过程。通过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亲情护理,缩短了护士与患者之间的距离,心理沟通联络了感情、增加了信任,及时地为患者解决心理上和生活上的问题,从而消除了其紧张、恐惧、害怕的心理。使老年患者心身处于最佳状态,为疾病康复起到了积极作用。
随着护理模式的转变和人们对健康概念的重新认识,现代医学护理服务从以疾病为中心的方式转变为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方式,对护理工作的科学性技术性要求越来越高。1为了适应转变,护士应深入细致地做好病人的心理护理。尤其是现在老年人患者不断增多,心理状态一般都不理想,甚至会影响正常治疗与恢复。因此,就要充分分析老年病人的心理特点,从而对症下药,强化对老年人患者的心理护理,提高治疗效果,帮助患者早日恢复健康,同时,赢得病人的信赖,提高医院的声誉。
1 老年病人的心理特点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表明,我国正不断向老龄化加快步伐,60以上(包括60岁)的老年人占我国总人口的13.26%,65岁以上(包括65岁)占我国总人口的8.87%。老年人往往都会疾病缠身,因而就不得不进行治疗,然而,在治疗中,来年病人有一些心理特征,会影响正常的治疗与恢复,总的来说,有以下几个较为严重的心理:
1.1 闷闷不乐,郁郁寡欢 人到了老年,精力自然会下降,心态就会慢慢地随着身体的衰老而衰老,若有疾病缠身的话,就容易闷闷不乐、郁郁寡欢。有的表现为怨天尤人、叫苦连篇;有的故作坚强、极力掩饰;有的自我放弃、甚至轻生等等,如此情形下,病人都不会完全配合治疗,甚至会拒接治疗,不仅影响了正常的治疗与康复,还可能会诱发继发性疾病。
1.2 恐惧焦虑,惴惴不安 患者在住院的时候多数存在恐惧焦虑、惴惴不安的不良心态,尤其是在刚住进医院的时候,过分地担心自己得了不治之症,有的会由于某些急性的病而产生心理压力,如心肌梗塞的病人可因持续性剧痛而产生濒死的恐惧心理;有的病人因为住院改变了平时的生活作息习惯,而产生不适,形成潜意识下的恐惧焦虑状况。2在恐惧焦虑、惴惴不安的心态下,患者不能静下心来治疗,更加心慌意乱,甚至情绪不稳,遇事就大发雷霆。
1.3 疑心很重,疑神疑鬼 疑心往往是一种自我消极暗示的内心举动,是缺乏客观依据与对客观事物正确判断的主观臆断行为,有不少老年人患者就会这样。如果有人低语,他们就会以为别人在说他的病情,甚至怀疑自己病得很重,害怕家人不管他等等。这些病人疑心很重,成天疑神疑鬼,最终耽误最好的治疗时间,便陷入迷茫之中,甚至惶惶不可终日。
1.4 孤独寂寞,内心空虚 自古人老多情,加之有病在身,一天到晚住在医院里面,周围都是陌生人,医院查房每天一次,交流甚少,家里的亲人平常都要工作,只是中午或者晚上才能陪陪老人;因此,内心上感觉到孤独、寂寞、空虚、度日如年。3很希望能够快点认识一些病友,与他们聊聊天解解闷。有的病人因孤独而难以入睡,辗转反侧。这种孤独寂寞恐惧的心理,往往会加重病人的疾病。
2 老年病人心理护理途径
2.1 要懂得理解患者的心态 虽然有些患者会焦虑、忧郁、固执、狂躁、不讲理,甚至与护理人员对着干。但作为护理人员,要充分理解患者的心态,有一颗宽容的心,懂得换位思考,感受对方的心情,切忌不要与病人发生争执,而是从病人的角度出发,去思考,去理解。用我们的爱心与真诚,使患者感受到真情与温暖。在交谈中让自己与患者的情感始终保持一致,拉近护患间的情感距离。
2.2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对于提高护理效率意义重大。病人刚进医院,往往都会有陌生感,我们的护理人员在此刻就会起到重要作用了,主动热情地接待病人,以积极的态度与一颗真诚的心,与患者进行有效的交谈,了解患者的心理需求,解释疑问,消除顾虑,使患者得以安慰,给病人留下良好的印象,建立护患间最初的信任感,为今后做好护理工作打下基础。4
2.3 灵活应用聆听和打断技巧 在医院里,病人因为孤独寂寞,或是心中的疑虑与担忧,喜欢找护理人员聊天说话,一吐心中的不快;这时候,护理人员应当有耐心,认真地聆听患者的心声,不要打断他们,让他们说出心中的不快,对于有健忘症的老人,要用表扬式的提醒方法来引起刚才的话题,让患者继续讲下去。5如果是遇到一些专爱讲闲话的病人,也不要直接打断他,不然就容易引起患者的反感,这时可以用触摸式的打断,或反复给帮助、翻身、饮水等,使对方接不上原谈话的内容,而达到打断的目的,又不伤害对方的感情。
2.4 多陪伴老人,多鼓励老人 亲情的力量就是患者的精神支柱,是战胜疾病的主要辅助力量,因此,要积极争取家属亲友和单位同事的默契配合,要让亲人多抽时间陪伴其左右。并且,护理人员也应该常与病人交流,耐心倾听他们诉说疾病的痛苦与烦恼,多安慰、少刺激、多笑脸,满足老年病人的心理需要,鼓励他们从心理上振作起来,忘却烦恼,战胜疾病。6
3 总 结
老年人在住院过程中,往往会有闷闷不乐、郁郁寡欢、恐惧焦虑、惴惴不安、疑心很重、疑神疑鬼、孤独寂寞、内心空虚等不良心态,护理人员就应该要懂得理解患者的心态、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灵活应用聆听和打断技巧、多陪伴老人、多鼓励老人,以提高护理效果,帮助病人早日恢复健康。
参考文献
[1] 范秀娟.老年抑郁症的心理护理疗效研究.中国医药导报,2010(6).
[2] 吴娓星.护士与老年患者沟通的技巧[J].蛇志,2010(5).
[3] 李翠华.老年病人的心理特点及其护理[J].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