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科学生态学汇总十篇

时间:2023-12-26 10:32:32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环境科学生态学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环境科学生态学

篇(1)

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和人口快速增长,农业干旱,农村环境恶化,水旱灾害频发,对粮食安全、社会发展和人民提高生活品质构成威胁。生态环境保护已成为我国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制约因素。我们对生物科学与环境科学的交叉学科――环境生态学,在解决人与环境和谐发展方面作了实证性的探索。因此,通过课程改革不断推进环境生态学课程建设就颇具现实意义。

一、环境生态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意义

环境生态学是伴随着环境问题的出现而产生、发展的综合性学科,是一门运用生态学理论,研究人为干扰下生态系统内在的变化机制、规律和对人类的反效应,寻求受损生态系统恢复、重建和保护对策的科学。[1]环境生态学是高等学校环境科学专业和生物科学专业的理论基础课,是环境科学与生态科学交叉渗透学科,并与其他学科广为联系,注重生态学基础性的知识与原理在人类实践中的具体应用。如生态位原理在农业立体种植养殖方面的应用,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理论对生态农业建立的理论支撑,群落生态学对实现生物多样性的阐述和用生态学原理研究、规划城市。但目前的《环境生态学》教材较多偏重于生态学理论的介绍和对生态系统的服务、管理,以及受损生态系统的修复功能表述。其对概念、内涵、原理、原则等内容涉及较多而对具体环境事件的实际应用较少。这就要求我们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对涉及本地区和学生的周边事物给予重点关注。如雨水的资源化利用,解决当前的城市缺水问题和平衡城市的生态环境,农村的环境污染对粮食安全和村民居住环境的影响,如加拿大一枝黄花、凤眼莲等外来物种在中国的生物入侵,厄尔尼诺带来的气候灾害,等等。这样在生态学的概念、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进行简单介绍后,就可让学生通过自学生态系统的服务与管理、环境污染与环境评价等内容来理论联系实际、书本知识与生产实践紧密结合作一些调研,从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对于实践性为显著特点的环境生态学来说,学生只有在实验、野外考察中才能对自身周围的环境生态获取最为直观、最为生动的认识。只有不断深入地推进教学改革,不断进行观念更新、教学方法探索、考核制度修订,才能达到使学生反思对生态系统的干扰及生态恢复问题,关注环境污染与生态系统的评价问题,以及受损生态系统的评估与修复问题。

二、以改革创新引领环境生态学课程改革

教学的本质就是文明的继承与创新。教育的继承指的是把人类已知的科学真理、生活常识转变为学生掌握的知识。教育的创新指的是教师要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和经验总结转化为改在世界的实践能力。所以,改革创新是教学的特质。环境生态学课程更要发挥改革创新的特性,不仅要巩固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而且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不仅要注重知识的传授,而且要充分发挥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以此来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产生与学习潜能的挖掘。

1.在教学观念上,教师要坚持学习,不断转变观念,创设民主、平等、和谐的探索性教学模式。在课程教学中,教师要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全新教学理念,强化教育的创新与服务意识,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以达到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通过自主探究式学习开发自身学习潜能和思维能力的目的。

2.在教学方法上,要强化理论教学的质量意识和实践教学的开放意识,将学生主体地位体现到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各个环节,从而使学生实现由“学会”到“会学”的转变。根据课程内容的特点,教学法分为参与式和多层复合两类。参与式教学法的核心是充分调动教师与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积极性,在民主、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中实现教师系统指导与学生能动学习的完美结合。教师应依据课程内容提出相关问题并指导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自学,然后在课堂上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使学生发现问题并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参与式教学法不仅能调动学生独立思考学习的积极性,而且能提高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通过主动学习达到拓展思维领域、锻炼实践动手能力的目的。[2]环境生态学课程内容实践性强的特点要求在教学中采用应用多层复合教学法。环境生态学课程应用性强的特点要求有大量的实际材料作为教学支撑。因此,环境生态学课程应注重实验指导式、野外直观式等环节,以求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课堂教学与实验教学的有机结合。

3.在教学考核上,建立和完善考核制度,以适应环境生态保护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传统考核方式以期终的笔试考核为主,这容易导致学生死记硬背、老师满堂灌的教育弊端。因此,为适应新形势,必须建立一套综合化的考核体系。综合化考核评定体系就是增大日常考核力度,即将传统的一考定终身变为由日常成绩、课程作业与课业论文和期末考试成绩等诸因素组合成的综合评定体系。其中,日常成绩由考勤、学习态度、课堂作业及随堂小测验组成;课程论文一般在日常教学中根据实际情况实现。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相关生态问题并自拟题目,完成后向同学讲解。课程论文主要根据其理解和完成程度评判;期末考试形式更加灵活,采取开卷、闭卷、口试、演讲等多种形式,可以根据教学内容作不同选择。论知识较多时选择闭卷,应用方面较多时可以采取口试和开卷。总之,要通过建立综合性的评价体系来达到科学评价学生的综合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

三、结语

环境生态学直观、生动的教学改革必将锻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树立可持续发展理念和培养自觉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从而造就具有生态意识和满足社会可持续发展需要的专业人才。

篇(2)

1“环境生态学”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

1.1教材选择问题自1992年金岚主编的最早的《环境生态学》教材出版以来,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现有教材版本达十几个,总的来看,大多数是面向不具备生态学背景的专业编写的,生态学基础知识所占篇幅较大,适合林业院校非生态类的环境工程、资源环境类专业采用;而林业院校的环境科学专业开设有普通生态学或生态学基础课程,在修读“环境生态学”课程时,其内容有较多的重复,因此,该专业学生选择合适的教材有较大的困难。

1.2课程设置及教学内容重叠问题西南林业大学环境科学专业在大二开设《普通生态学》课程,大三开设《环境生态学》,由于环境生态学是生态学的分支学科,是随着人类环境问题的出现和变化、以及适应生态建设和资源利用需要而发展起来的科学体系,与生态学必然存在知识交叉、内容重复的现象。从教学内容来看,普通生态学的内容一般包括生物与环境、种群生态、群落生态、生态系统生态、景观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生态风险评价与生态规划等内容[2-3];而环境生态学的内容一般包括生物与环境、生物种群特征及动态、生物群落特征及动态、生态系统生态学、生态系统服务、环境污染的监测与评价、受损生态系统的修复、生态工程、生态系统管理和可持续发展等内容[4-9]。不难看出,二者主要在环境、个体生态、种群生态、群落生态及生态系统生态等方面存在着大量内容的重叠。据不同版本教材内容统计,两门学科的内容交叉点达到了40%~70%,这种局面不利于建立优化的环境科学学科体系,也造成了教学时间和资源的浪费。

1.3教学手段、教学方法问题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媒体已普遍应用到课堂教学中,较传统的单一板书有其优势,如信息量增大、动态过程可再现等。但多媒体课件的表现形式也有不足之处,如大量使用相对浅白的图片,对学生的抽象思维活动可能会产生抑制作用[10]。诚然传统的粉笔授课形式已不能完全满足现代教学的需求,但也不应完全摒弃。据学生反馈,板书授课在强调细节(如公式推导)、思维跟随方面好于电脑。故建议依赖电脑教学的年轻教师增加些板书,善于粉笔授课的年长教师适当扩充些PPT。再者教学方法不够灵活,授课多为“授-受”单向式,对学生参与引导不充分,课堂上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没有经过积极思考,课后很难提出问题,知识得不到升华,这种局面不利于学生思维的训练和能力的提高。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如“案例教学法”、“任务驱动法”[11]、“情景再现法”、“互动式多媒体”[12]等,根据学生的听课反应,设计一些开放式问题,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的发言欲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讲到“受损生态系统”问题,教师可以设计“同学们所在家乡有哪些生态破坏现象和环境受污染的案例”,学生发言后,归纳常见的受损生态系统类型。

1.4考核问题“环境生态学”课程考核主要问题是考试未能体现出课程性质。环境生态学在学科性质上是属于应用生态学,但在目前的考核中,这一性质没有得到充分体现。目前的考试还是比较注重学生理论知识的考核,对应用能力的考核则比较轻视。西南林业大学“环境生态学”课程分理论与实践2部分,理论部分考核采用“笔试”,实践部分考核依据“实习报告”。单一的考核方式容易导致学生平时不学习,期末大突击的现象,不利于学生掌握知识;“实习报告”存在同组内大同小异的现象,体现不出学生个体应用能力的差异,不利于学生实际技能的提高。

2优化“环境生态学”课程建设对策分析

2.1课程建设要有统领大纲“环境生态学”课程建设

要取得良好效果,首先要根据不同的专业特点和各专业的培养方案,制定有针对性的统领大纲,包括制定详细知识点的教学大纲、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和教学时数、教学内容优化体系、目标明确的考试大纲等教学文件。

2.2选择适宜教材环境生态学教材的选择是关系到教

学效果好坏的一个首要因素。教材选择的标准应当根据林业院校环境类专业自身的特点来确定。通过比较国内外环境生态学教材,一般来说,国内教材比较简练,但对生态环境问题的分析不够深入,国外教材对环境问题的分析比较深入,但信息量太大,条理性不强。故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将二者的优点进行有机结合。同时,基于环境科学专业具有生态学背景知识,在授课时可选择生态学内容精简的版本;当然有条件亦可建立教材建设制度,鼓励教师自编符合林业院校环境类专业的特色教材。

2.3改进教学方式,强化自主学习

2.3.1转变教育教学观念环境类专业本科《环境生态学》课程教学,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应用生态学理论及方法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而不是专门研究环境生态学理论与方法。所以在教学过程中,“环境生态学”本科课程应当处理好理论与应用之间的关系,重点放在课程应用方面。另外在教与学的过程中,不能忽视的是,学生并不满足于课堂上有限的知识传授,学生本身对课程的理解差异很大,需要交流。我们的调查结果也说明了这一点:很多学生在大学4a中从来没有与专业课教师交流过,教师缺乏来自学生对教学效果的反馈,对教学效果的提高有很大影响。现代网络技术为师生之间的交流提供了理想的纽带[10],学生可以随时到授课教师的教学网站上浏览信息、查找辅导材料、提出问题或建议,教师对网站的维护更新过程中,需要收集整理大量的课外辅导材料,解答学生的问题,加强了师生之间的沟通,延伸了教学时空,同时也对自身业务水平的提高起到了促进作用。

2.3.2整合教学内容环境生态学经过30~40a的发展,基本确立了独立的学科框架。在教学内容上,“环境生态学”课程本科教学内容应以当前人们所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人为干扰下自然环境的变化和生物体及群体对环境的响应,以及生态治理和生态修复为主要内容,以生态系统服务、管理、健康及评价理论作为有机补充,突出课程实际应用性,简化或摒弃生态学基础知识部分。对于不具有生态学背景的环境工程专业而言,可以在各个应用章节中穿插讲述生态学知识。

2.3.3加强实践教学,开展研究性学习实践教学是课程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野外的生态环境考察是课堂教学和实际应用的有效结合,本课程选择滇池流域作为生态考察区域,在生态考察实践中,通过学生对入滇河流水质、西山周边采石场植被破坏和恢复情况的调查,把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的生态环境评价中,使教学效果在实践中得到提升。也可针对教学中所涉及的重要理论与实践问题,设计成小型的研究课题,如针对受损生态系统的恢复技术理论,提出“××公路护坡及边坡生态恢复技术初探”。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不仅加深了学生对环境生态学基础知识的理解,也加强了与实践的结合,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有助于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2.3.4营造学生参与式教学环境,强化学生自主学习环境生态学是应用性很强的学科,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尽可能把相关内容组织成相应案例,以案例分析作为学生掌握知识的重要载体。通过教师对案例的深入分析及实际演示,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分组编制实际案例、进行课堂阐述或书写实践报告,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掌握知识的水平,而且还能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等综合技能。

2.4改进考核方式

篇(3)

环境生态学是环境科学专业开设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与其他许多学科联系紧密,注重生态学基本知识和理论在人类实践中的具体应用。该课程担负着提高学生的环境科学知识素养和开展环境教育的双重任务。在工科院校学生缺少相应的生物学知识的前提下,如何把握关键环节开展环境生态学的教学,使学生对环境生态学的基本原理有一定的理解,并能结合其他课程得到实际应用是教学中一个关键问题。

本文针对近几年在此课程教学过程中发现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调整建议,以期为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提供参考。

一、环境生态学课程教学情况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依托国家重点学科环境工程,并结合本校办学特色申报了环境科学专业,于2000年开始招生。针对环境生态学课程教学的现状,连续两年,在本课程结束时对所教班级的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表的内容涉及到课堂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手段、考核方式以及对这门课程的意见和建议等。调查结果显示,多数学生很愿意学习,少数学生上课精力不集中,主原因要是对课程内容兴趣不高,缺乏主动性。此外,教师教学方法不灵活,也是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课程内容

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如果讲到学生没听过、没看过的内容,学生都很有兴趣,而讲到书上的内容时,有些学生就没有了听讲的兴致。这就对教师提出了较高要求,必须花大量的时间去备课,才能把每个知识点都讲得生动、有趣。

调查结果显示,学生普遍认为生态修复及生态监测这两章讲得比较好,原因是讲课时运用大量的案例及身边的实例进行讲解,并配有视频和图片。所以,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适当增加本学科发展的前沿知识,丰富教学内容。

2.教学方法

目前,高等院校课堂教学方式仍以教师讲授为主,由于教学计划的调整,课时缩减,教师基本是“满堂灌”,与学生互动少。课堂讲授所用教学手段是多媒体,教师预先设计好讲解的内容,省去书写过程,效率提高了,但内容量大,不易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会造成“填鸭式”的不良教学后果。通过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学生希望通过多样的教学方法来活跃课堂气氛,运用理论知识来指导解决实际问题。

二、环境生态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措施

1.根据专业特色和社会需要重组环境生态学的教学内容

以往的环境生态学教学内容中基础性知识偏多,虽然这些内容是必要的,但讲得过多、过细,难以结合我国生态环境问题,使教学缺乏了实用性,满足不了学生的课堂需求。有关生态学基础知识如生态因子、种群、群落生态学等内容较多,占用14学时,现将其精简和重组为一章――生态学基本原理,仅需要8学时。本专业还开设污染生态学和环境土壤学课程,所以删除了关于水土环境污染与污染生态学(4学时)这章内容。

环境生态学课程重点放在课程应用方面,所以,增加生态环境建设与调控一章的内容是很必要的。我校处于西北生态环境脆弱地区,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是需要经过长期治理才能得到控制的问题,需要大量该专业的人才投入这一宏伟的生态环境建设工程中。为促进这一地区的生态环境建设,应当增加生态系统的干扰与恢复及我国脆弱生态环境与保护这一章的教学内容。

生态环境问题一直伴随着人类文明的演进而存在和发展,如何科学地管理地球生态系统和自然资源,维持生物圈的良好结构、功能是生态系统管理问题,为此,有必要增加生态系统管理(4学时)这一章的内容。

再者,随着城市化产生的城市人工生态系统,其自我调节和自我维持能力薄弱,这就需要增加讲述城市生态系统调控与生态城市建设(4学时)的相关内容。环境生态学教学内容及课时的优化见表1。

2.采用多种教学方式相结合,引导学生创新能力的形成

在教学活动过程中,教与学两环节结合才能达到好的效果。传统的“灌输式”教学已不适应现代环保技术对学生能力的要求,必须增加丰富的内涵和形式。由此,在环境生态学理论课程教学中探索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尤其应注重启发式教学的应用。例如,采用“学习理论知识提问思考讨论总结”的任务驱动教学模式,能启发学生科学合理地解释生活中出现的问题。

教学过程中除了适当增加反映学科发展趋势的内容外,还可以利用一些热点问题,并结合当地生态案例来加深学生对理论的理解和记忆。例如,讲退化生态系统修复时,重点介绍本省水土流失治理的措施,结合实地拍摄的视频引导启发学生认识其退化的原因、特征及防治措施。随后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查阅相关资料,了解自己家乡的不良生态现象、治理措施及取得的成效,讨论并制订修复方案。这种互动式教学实现了教学形式的转变,增强了教学效果。

案例教学在理论知识传授与学生能力培养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在讲授原理之前,深入剖析一些生活、生产实际中的案例,让学生深入体会解决生态问题的思路。选取的案例必须是熟识或易得的。例如,在讲授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之前,可先要求学生对校园内树木进行调查,并对其进行生态学描述。基本知识点讲授完后,请学生分别进行说明和讨论,增进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另外,生态学中的许多内容都涉及人类生存的重大问题,所以,案例的选取还应注意是否对学生具有现实的教育意义。例如,在讲解生态系统管理时,应注意关注日益加剧的生态环境问题,通过引入一些热点事件来讲解,让学生理解生态学是身边的科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教学中充分发挥科研工作的促进作用

教学和科研的结合是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创新人才以及提高学生科研能力的重要途径。环境生态学是一门交叉学科,内容也在不断更新,有必要将一些最新科研成果,特别是将生态学领域内中文核心期刊和有影响力的SCI期刊中的相关文章作为例子向学生介绍,指导学生主动检索和查阅科技文献,引导学生积极掌握获取最新生态学知识的方法,了解本学科当前的最新进展,拓展学生的视野,及时跟进教学。本课程教学改革中采取的措施有:

一是鼓励学生参与本专业教师的课题研究,结合具体的科研项目设计一些可行的实验,在教师指导下积极开展实验,并撰写科技小论文。

二是通过参与创新训练项目,深度培养学生的生态学思维和研究方法。例如,对于“PM2.5扩散预测模型的建立及相关问题的研究”、“西安城市土壤环境质量状况研究”、“不同人工湿地植物净污能力研究”等项目,在导师指导下参与学生可以自主完成创新性研究项目设计、研究项目实施、研究报告撰写等工作,强化专业知识与理论结合的同时培养学生科研能力,提升学生科研素养,能在学生的分类培养方面取得较好效果。

4.重视多元考核方式,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考核是检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及教师教学效果的主要形式,更重要的是考查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往对学生的考核主要是通过闭卷考试来进行,侧重于考核学生识记方面的能力,但对综合能力方面的考核确有不足。笔者在考试方法改革上进行了一些探索,拓展考核内容,在试卷命题时加大主观题和综合论述题比例,注重跟社会生态学相关热点结合,考查学生利用生态学知识解决生态问题的能力。

另外,在考核中增加综合能力的测试,主要对课堂讨论、提问、作业、问题研讨等方面进行综合评定,同时增加隐性内容的考核,加强对学生竞争意识、创新精神、团队精神的考查。

实践证明,考核方法的改革,在一定程度上端正了学生的学习态度,使其明确了学习方向,客观全面地反映学生的学习,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思思,马文林,张君枝,等.环境类专业环境生态学课程建设中的问题与优化对策[J].教育教学论坛,2013(38):236-237.

[2]闫小红,周兵,曹裕松,等.《环境生态学实验》模块式教学中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J].河北农业科学,2012,16(8):96-99.

[3]谢毅文.环境工程专业“环境生态学”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科教文汇,2013(4):63-65.

[4]杨波,王文.关于提高生态学教学质量的几点思考[J].大学教育,2014(11):35-37.

篇(4)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1-0046-02

生态学是研究有机体及其周围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是一门多学科交叉的综合性学科。由生态学理论支撑建立起来的可持续发展思想、生态平衡等理论,对于协调人与自然关系,实现生态文明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目前,我国很多高校都开设了生态学相关课程,作为生物、环境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在我校,普通生态学是材料与环境工程学院环境科学专业的专业必修课之一,是后继专业课的基础课程。环境科学专业学习普通生态学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掌握生态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培养学生的生态学意识,让学生能够用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来分析生态破坏、环境污染等问题。在新时代的背景下,普通生态学的教学必须适应新时期人才培养对生态学教学的需要,通过进一步改革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一、我校普通生态学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教学的重点不够突出。教学重点是一节课所有活动、所有环节的落脚点,是学生形成知识结构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的知识和技能,它是学生后继学习的重要基础和纽带。普通生态学是一门基础性学科,知识点非常多,而该课程的课时数是48个学时。要在48个学时内把所有知识点都涉及到,势必会造成过于理论化以及重点不能突出的问题。在以往的授课过程中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并在授课过程中有所侧重,但还需要进一步针对环境科学专业学生特点和学科要求进一步优化教学内容。

2.缺少实践教学作为辅助。普通生态学课程内容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综合性,许多生态学原理和现象,仅仅通过书本是无法牢固掌握和理解的。但目前我校普通生态学课程并没有相对应的实验和实践环节,学生应用一些生态学原理解释、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的能力普遍不强。

3.教学方法较为单一。在过去几年的教学过程中,对教学方法进行过一些改进,比如选择教材上一个章节的内容,让学生自学后制作ppt上讲台讲课;每次课的前10分钟,都会针对上一次课的内容设置1~2个问题进行提问和讨论。但是改革的力度还非常不够,学生主要还是作为被灌输的对象,在教学活动中处于被动的地位。

4.对学生的考核评价体系还不够完善。目前,普通生态学主要以考试成绩和平时作业成绩作为考核评价学生的主要依据,忽视了对学生创造力、分析应用知识的能力等方面的考核。

二、普通生态学课程的改革内容

1.更新教师教学理念。知识经济时代要求大学培养的人才不仅要具备丰富的基础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具有较强的自主思维能力、自学能力和知识创造能力。然而,以往的教学模式注重了知识的传授,但忽视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抑制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产生与学习潜能的发挥。现代教学观念强调发展学生的主体性,认为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上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因此本课程改革首先就是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既重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突出学生主体地位,从而逐步形成独立学习和自我完善的能力。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要增强创新与服务的意识,在教学活动中创造良好的氛围,尊重学生的个性,使学生的思维活跃。因此,我们要明确教师不再是教学的绝对主宰,而是要在教学活动中力争当好“导演”这一角色,为每一位学生提供不同层次的展现其各自才能、特点的舞台,激发兴趣,挖掘潜力,培养能力。

2.根据专业特点,改革教学内容。目前,普通生态学所选的教材中基础理论和基础知识比重较大,因此,在教学中,要对教材的内容作必要的取舍和补充,将普通生态学中最基本、相对稳定的知识和理论传授给学生,因为这部分是教材的主体和骨架,是学生学习其他相关课程的基础。在讲授上述内容的基础上,可以根据专业特点,对所选教材的内容进行适当增减。主要可以将一些陈旧的,或容易和其他专业课程重复的内容剔除。增加能反映学科前沿、生态学应用及学科交叉渗透的内容,使课程内容具有时代性和先进性,同时也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生态学是一门正处于发展中的学科,其各分支领域中的新理论、新技术与新成果日新月异。因此,课堂的教学内容不能仅局限于教材,教师有责任将生态学各分支领域中的最新研究进展向学生展示。

3.改革教学方法,增强教学效果。传统的教学方法是把学生当作灌输的对象,学生在课上主要就是机械地记笔记,在教学活动中处于被动的地位,这样的教学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普通生态学教学方法的改革就要变老师“一厢情愿”式的“填鸭式”教学方式为以学生为中心,让其“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启发、引导和互动的教学方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创造性,探索和推行互动式教学。因此,我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改革教学方法:首先,进一步丰富课堂教学形式。系统讲授仍然是课堂教学的主要环节,对于最基础的理论部分主要还是采用课堂讲授的方式介绍给学生,而对于介绍实践问题及学科新发展的部分可分若干专题讲解,或者将这些内容总结成几个大问题让学生讨论。例如,在讲“物质环境”这一章的时候,把这章的主要内容归纳为“陆生生物如何保持体内水分平衡?”和“水生生物如何进行渗透调节,保持体内水平衡?”两个问题,让学生讨论解答。针对普通生态学缺少实验环节这个情况,在课堂讲学中还采取了模拟实验的方式进行教授。例如,我们以骰子数量代表所观察的一组动物(如海豹)的同生群,模拟了生命表的编制。此外,还采取“现场教学”的方式,把课堂搬到现场,教学由灌输变成互动,现场素材变成教材。尝试采用现场教学作为一项重要的教学方法改革措施。因为普通生态学目前没有设置实验环节,而一些生态学的原理和现象仅通过书本学习是不够的。现场教学可以把传统的理论从教室搬到了现场,把图片换成了实物,使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同时杭州电子科技大学附近的下沙公园又为我们的现场教学提供了优厚的条件。其次,把课堂精讲与课后自学结合起来。教师在课堂上主要讲重点、讲难点、讲方法论,同时可以设置疑点、安插兴趣点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充分利用问题性教学方法开启学生创新思维。课后,可以结合课堂所讲的重点或难点内容,给学生布置一些需要查找、搜集相关资料的作业题,要求他们借助网络或校内外图书馆等渠道完成。例如,在讲“自然种群的数量变动”这一节的时候,让学生课后查找自然界种群数量的实例,鼓励学生积极寻找学习合作伙伴,落实学习小组,查找相关资料,写出讲稿,制作ppt,然后分别在课堂上进行演示,教师点评,培养其团队合作精神,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4.改革考核评价体系?摇合理的考核体系是教学模式改革中的一个重要方面,考核应着眼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和素质提高,注重考核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多向思维的能力。普通生态学课程考核的重点应该由知识的掌握向能力的提高转变,除进行常规考试外,还应包括平时考核,使贯穿教学始终的自主学习、课堂讨论、小组讲课等平时分占总评分的60%,期末考试占40%。

综上,在普通生态学教学中我们要以学生为本,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方法和考核评价等多个方面进行改革和探索,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课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从而进一步提高环境科学专业本科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孙儒泳,李庆芬,牛翠娟,等.基础生态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2]戈峰.生态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 

[3]王光军,田大伦,闫文德,等.生态学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探讨[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1):129-132. 

篇(5)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8(b)-0034-02

环境生态学是20世纪70年代随着环境问题的逐渐发展而兴起的一门综合性较强的交叉学科,它运用生态学的理论,研究人为干扰下生态系统内在的变化机制、规律和对人类类反效应,寻求受损生态系统恢复、重建和保护对策的科学。目前我国《环境生态学》的教材有10余部,其主要内容介绍生态学基本理论,而联系我国生态环境问题的实际内容很少,并且教材之间及教材与其它相关课程存在大量的重复。过去对环境生态学教学内容优化和教学方法的改革主要针对环境科学专业的环境生态学课程,而与农业院校生态学专业的环境生态学课程的教学大纲要求存在很大的差别。因此,本人结合多年环境生态学课程的教学实践及学生的反馈意见,对该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等方面进行了一些探讨。

1 环境生态学课程教学内容优化措施

1.1 选择适宜教材,自已编写教学大纲

通过比较国内外多部环境生态学教材发现,国内教材比较简单,但对环境生态问题阐述的不够深入;而国外教材对环境生态阐述比较深入,但知识点太多,知识面太广,条理不够清楚。结合本院生态学专业的自身特点,选择盛连喜主编的《环境生态学导论》第二版为主要教材,以卢升高主编的《环境生态学》为辅,从生态系统的破坏与恢复―― 区域环境污染―― 生物入侵生态学―― 全球性环境生态问题―― 环境质量的生态评价为主线,重新编写教学大纲,作为环境生态学课程教学的主要内容(见表1)。

1.2 精简压缩或删减与其他课程重复的内容

根据本院生态学专业培养方案大纲,二年级开设一门专业基础课普通生态学,然而该课程与环境生态学课程教材前四章内容完全相同,必须删减这些重复内容。三年级开设了一门专业核心课“生态环境监测”,然而该课程与环境生态学课程教材中的第六章的部分内容完全相同,这部分内容也必须删除。三年级还开设了一门专业选修课“景观生态学”,与本教材的第六章也有部分内容相同,也同样精简压缩,以避免教学时间和资源的让费(见表1)。因此,根据本院生态学专业的特点性,生态学专业“环境生态学”课程教学内容重点应放在生态环境的实际应用性方面,再穿插一些普通生态学重要的理论展开讲授。

1.3 结合专业特点,合理增加教学内容

生物入侵是我国当前生态学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特别是烟粉虱和紫茎泽兰等的生物入侵,已成为我国目前重点攻关的科研项目之一。根据本院生态学专业教学培养方案重点是农业生态学方向。因此,在讲授“环境生态学”课程时必须增加一些与农业生态类相关内容(见表1),而且又必须当前生态学方向的研究热点,同时,也更能体现出教学的时代性和前瞻性。这样使农业院校生态学专业的本科生对生物入侵渠道、危害和控制技术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和认识,也能体现农业院校生态学专业学生的特殊性。

1.4 对生态学专业课程设置进行整合优化

环境生态学课程内容优化必须建立在对农业院校生态学专业培养方案深刻了解的基础上,制订详细的教学大纲和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课程设置要有良好的延续性和关联性。所以,建议在大学二年级阶段设置普通生态学专业基础课;在大学三年级开设环境生态学、生态监测污染和农业生态工程等专业核心课;而在大学四年级阶段开设“景观生态学、农业生态学、污染生态学、植物生态学”等多门生态类的专业选修课程。而且必须根据专业特点确定每门课程的核心教学内容,实现生态学系列课程的无缝衔接,避免重复,提高教学资源的整体效益。

2 环境生态学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

2.1 课堂讨论与课堂讲授相结合

环境生态学课程的知识面广和多,大多是生态学理论原理。如果教师的知识面不广,而又不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整个课堂会枯燥无味和沉闷。因此,这对教师的教学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人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发现授课时要不断提出问题,充分调动学生的听课积极性,启发生积极思维,使学生们快乐和轻松得学,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特别讲解一些枯燥无味和难懂的基本概念或理论时,可针对性的采用讨论式、互动式、启发式等丰富多彩的教学方法,鼓励师生之间相互提问、相互探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同时,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2 教学与科研有的效结合

教学是基础,科研是主导,只有将教学与科研效结合在一起,才能使讲课的内容理加具有前沿性、独创性和启发性。教师自身的科研工作对教学也有一个很好的促进作用,可以为学生提供生动的素材。在讲授“全球性环境问题及生态对策”这一章内容时,其中有一节内容是“温室效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内容明确指出产生温室效应的是主要温室气体是CO2。而本人就将自已获得一个基金资助的课题(高CO2升高下褐飞虱抗逆性变化的分子机制研究)的设计,思路和解决问题的方案等融入教学环节,加深学生对课程知识的认识。根据课题需要,让部分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或假期作为助手参与实验,老师可适当的给学生发放一些科研补助,同时,也对学生实际动手操作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等方面有一个好的促进。通过鼓励学生生申请和参与大学生科学创新项目等,提高其科研素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和主观能动性,也能扩展学生的知识面,增强其团队精神和自信心。

2.3 采用研究性教学模式,强化学生的研究性学习

在讲授“环境污染的生态对策”这一章中“区域污染中的水污染”内容时,先通过实例介绍世界十大污染事件,引入水污污的危害。再由此提出问题,然后布置水污染会造成怎样的危害?有怎样的防治措施?对农业生产有什么样的影响等相关教学内容。教师把班级学生分成若干组,安排每组学生在课前分别收集相关资料和制成PPT,然后每组派个学生代表在课堂上讲解,讲完后每组相互进行讨论,最后老师进行总结与评价。采用这种研究性的教学模式,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本来枯燥无味的理论课变的生动有趣,而且激发了学生的思维,同时也有助于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2.4 合理利用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

为改善教学效果与提高教学质量,需要改变传统课堂中的教学模式,应采用传统式和多媒体手段相结合方式。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通过多媒体手段把抽象的内容变成合适的文字、图形、图像等多媒体信息,将抽象内容转变为生动形象的感性素材,再结合传统式教学方法(板书形式)的讲解,降低了教学难度。通过增强和丰富教学过程的外部刺激的方法,大激发了学生的主动学习的思维和兴趣,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3 结语

近年来,随着国际上生态理论的迅猛发展,以及全球各种环境问题的出现,使得“环境生态学”课程体系必须紧跟当前形式的发展需求,需要不断补充和更新教学内容,使教学内容更具科学性、前瞻性和动态性。作为农业院校生态学专业该课程更应突出实际应用性和时代性。通过教、学、研的全方位结合,全面提高环境生态学的教学质量和效果,同时,也能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杨持.生态学[M].2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152-168.

[2] 卢升高,吕军.环境生态学[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214-243

[3] 盛连喜.环境生态学导讨[M].2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292-302.

[4] 雷泽湘,谢勇.环境生态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科技信息,2008(2):44-45.

篇(6)

近年来,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影响了我国经济的发展。经济与环境的失衡越来越严重,我国也因此对生态环境方面的研究越来越多,想要理清楚环境问题,就必须深入到课程教学改革之中。首先必须针对当前生态环境类课程教学中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之后再根据这些问题去阐述该课程教学改革的内容,这样才能使整个教学内容科学化、合理化,才能够丰富生态环境类课程的教学模式,改善教学成果,提高教学资源的优化配置。

2 生态环境类课程教学的现状

目前我国对于生态环境的建设工作已经逐渐开展,相关的生态新理念也已?渗透到生态环境课程中,并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学生对生态环境的认知和保护意识越来越强,课程改革效果十分显著。

3 生态环境类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①目前我国生态环境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存在固定性,尽管如今已经有很多高等院校对生态环境类课程引起了重视,也开设了相应的课程,但无论是对本科还是专科,在教育方面都是由学校购买教程,然后根据相应的教程组织教学模式,就目前的情况来看,专业不同并且研究方向也不同的班级,在生态环境类课程中所应用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都是一样的,对生态环境的陈述也都是一样的,完全没有突出不同专业的特色,这样就违背了生态环境类课程教学的最终目的,无法实现其想要实施的目标。另外,即使该课程已经开设,但是安排的课程课时还是比较少,在有限的课时传授无限的内容,难免会显得过于急躁和敷衍,这样就会严重影响了教学的进度和效率。所以说传统的教学模式和课程要求已经无法适应当代生态环境的建设和发展,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降低了学生对于生态环境课程的学习积极性,非常不利于培养学生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同时还会使学生缺乏在专业课程中展现自我的机会,所以说,探索出更加适合学生的生态环境教学模式已经刻不容缓。

②教学资源配置严重不足。目前很多学校的教育经费都非常紧张,尤其是处于偏远地区的学校,生态环境的课程教学设备十分匮乏,而且实验所需的机械设备也不齐全,尤其是近年来,我国的教育模式已经发生了转变,规定设备按专业进行分别管理,每个专业管理自己的仪器设备,不能相互使用和调配。因此,不同的专业使用的仪器也不同。即使是有相同的仪器,也因为专业不同而不允许外借,这就导致了部分仪器与设备不能够充分发挥他们的利用价值,造成了多媒体优势的严重浪费,使生态环境类课程教学的要求不能得到满足。另外,部分学校、部分专业教学的师资力量严重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对生态环境课程的研究方向存在差异,不能够实现教学信息的良好交流,严重影响了师生之间对于生态环境类课程的探讨,使师资力量没有得到优化与合理的调配。

③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太过单一。一般而言对于生态环境学的研究,涉及的对象已经拓展到了整个生物系统以及其他的周边环境,可是自然界的生物品种又很多,并且生存环境复杂多样,研究内容十分繁杂。教师在课程的讲授过程中无法通过传统的教学方式,将生态环境学所需要研究的对象清晰表现出来,尤其是对于不同空间内的生物结构和变化规律,是需要自行体会才能明白的。很多教师通过自己的理解进行表述,在一定程度上显得太过单调,并且这种单调的生态学教学方式无法让学生真正感受到生态环境的存在,无法达到感性的认识。所以说,在近几年的生态环境类课程教学过程中,很多学校都已经开放了借助多媒体的课件与黑板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学生的认知,但是教学手段仍然比较单一,在促进学生对生态环境对课程的兴趣上并没有显著效果,不能够使他们积极主动地融入进去。因此,我国还是要加强在这方面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不断推进教学方式改革。

4 生态环境类课程改革的相关对策

4.1 设计科学合理的教学内容

生态环境类课程研究是一个涉及内容十分广阔并且拓展空间巨大的学科,但是它的知识点又过于松散,所以说在课程编程上要有良好的分配。对于不同的学历层次的学生,应该有不同的课程要求。但是无论课程编排发生怎么样的变化,都一定要始终贯彻生态环境的基本理念,重点突出生态环境的建设意义,教学系统一定要做到脉络清晰,保留重要的知识理论,并且随时进行扩展和进一步的理论研究,这样才能使学生充分掌握生态环境类课程的教学内容。同时要不断吸取国外的相关经验,结合国内本身的学科发展状况,建立新的生态环境类课程教学的新模式,只有将中西文化和思想观念相融合,才能够更有效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进而促进整个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效率。此外,教学不仅仅是教师义务,学生也应该有自我学习的动力,积极主动地为自己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尤其是在生态文明建设中,要有合理的生态观和环境观,这样才能够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提升,才能够使整个教学过程具有意义。在如今生态环境类教学的课时与内容不平衡的环境下,学生只有积极主动地融入环境建设当中,才能够使课时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

4.2 增加课程的教学资源

篇(7)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大学英语课程改革经历着课程基本要求、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等方面的重大变革和转型。一方面,大学英语课程设置正经历着翻天覆地的变化,计算机网络和大学英语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改革创新了课程的生态系统(陈坚林,2010)。另一方面,探索大学英语课程体系改革的呼声和讨论也已浮出水面,是坚持基础英语教学,还是走ESP或者是EAP的道路,甚至是尝试全英语教学等议题,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学者关注(蔡基刚,2012等)。这表明大学英语教学的发展方向已经成为近期专家和教师们关注的主要问题。本文以后现代课程设置理论为依据,从生态学视角探讨网络环境下信息技术与英语课程的动态整合,提出构建一个满足个性化需求、多元的大学英语生态化课程体系,进一步促进课程体系改革和个性化教学发展。

一、课程理论依据由于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区域性不平衡现象,教育部在2007年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以下简称《课程要求》)“课程设置”部分建议:各高等学校根据实际情况,“设计出各自的大学英语课程体系,将综合英语类、语言技能类、语言应用类、语言文化类和专业英语类等五大类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有机结合,确保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英语应用能力方面得到充分的训练和提高。”近年来,各高校纷纷按照《课程要求》设计和实施了自己的大学英语课程体系。大学英语课程设置也由传统单纯的“综合英语课程”向多元的“综合、技能、应用、文化、专业类大学英语课程体系”转变(孙倚娜,2009)。这种转变促使我们以后现代主义课程理论为指导,尊重地区差异和学校的学科特色,建立大学英语生态化的课程体系。20世纪后期产生的后现代主义课程理论中,以教育家多尔的建构性后现代课程观最有代表性。多尔以建构主义和经验主义的认识论为基础,描绘了后现代多元而开放的课程设计蓝图,提出了后现代课程观。在其著作中,多尔提出了设计后现代课程的4R标准,即丰富性(rich)、回归性(recursive)、关联性(relative)和严密性(rigorous)。多尔强调课程的流动性、随机性、变化性和不确定性,注重学习者的个体体验和自主发展能力,倡导多元化课程,尊重不同地域和群体的地位和权力。

二、教育生态学与大学英语课程理论教育生态学是20世纪70年代中期兴起的一门新兴的教育学分支学科,是依据生态学原理,特别是生态系统、自然平衡、协调进化等原理,研究教育与其周围生态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规律和机理的科学。它把教育与生态环境联系起来,并以其相互关系及其作用机理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各种教育现象与成因,进而掌握并指导教育发展的趋势和方向。其核心内容是教育的生态平衡,随着教育生态学对教育环境、课堂环境等研究的深入,研究者们开始将教育生态学研究内容转向课程研究,尤其是网络环境下信息技术与课程动态整合的研究上来,逐步形成了一种后现代主义的教育生态学研究趋势。从教育生态学视角审视大学英语课程,也就是根据教育生态学原理考察教学系统内部诸要素与周围环境的相互关系、相互作用,研究各种教学现象及其成因,探讨外语教学生态的特征和功能及其演化和发展的基本规律(陈坚林,2010)。仔细剖析《课程要求》的全文,从字里行间体味到教育生态学的教育理念。其中讲到:大学英语课程应大量使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开发和建设各种基于计算机和网络的课程,采用基于计算机和课堂的教学模式。这说明大学英语教学应该以教学理念国际化,多媒体教学正常化,课程管理三级化和教学环境生态化(陈坚林,2008)为特征,大学英语生态化课程体系改革成为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谭玮(2008)运用教育生态学的原理,从适应性、主体性和可持续发展性三方面探析《课程要求》中所蕴含的教育生态学理念。韩戈玲等(2011)认为,生态化大学英语课堂教学要以个性化、层次化、多元生态化的大学英语课程体系为基础,而将信息技术与课程有机结合是有效实现多元生态化大学英语课程体系的课堂教学模式。李芳媛(2011)从现实角度,基于陈坚林教授提出的理论原则和“兼容、动态、和谐”发展六字标准,提出一种建构校本特色大学英语课程的框架,进行了计算机网络环境下大学英语校本课程生态化探索。这些研究为网络环境下大学英语生态化课程体系的构建指明了方向。

三、网络环境下大学英语生态化课程体系的构建21世纪是信息技术全面发展的世纪,尤其是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拓展了教育的时空界限,空前地提高了人们学习的兴趣、效率和能动性。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强化信息技术运用。提高教师运用信息技术水平,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鼓励学生利用信息手段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增强运用信息技术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在信息化时代,传统的外语教学形式很难适应时展的需要,必须要有突破性的变革。这种变革不仅仅是教学形式和学习方式的重大变化,更重要的是将对外语教学的理论、观念、模式、内容和方法产生深刻的影响,给外语教学赋予更深刻的全新内涵。基于计算机网络和课堂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在全国范围内的广泛推广促使大学英语教学水平整体跃升。然而,在现代信息技术逐渐从辅助教学走向引领教学的过程中,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也出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生态失衡问题(刘长江,2013)。为重构大学英语课堂生态,必须科学合理地把现代信息技术与英语课程的其他因素加以整合,使其协调发展,才能创造自然和谐的外语教学环境(陈坚林,2010)。为此,在课程设计时必须遵循以下原则:课程各要素间要彼此兼容;必须充分考虑到资源、时间、教师及学生信念、态度、技能等限制性因素,并要确保课程执行的一致性。从教育生态学的视角进行大学英语课程体系的构建是指把课程体系看作一个动态开放的生态整体,讲究“兼容、动态、良性”(陈坚林,2010)。各种课程要素相互依存、相互作用,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形成灵活协调、动态平衡的大学英语课程体系, 以满足不同高校、不同专业学生的多元化和个性化需求。在课程体系的构建中,各类院校要综合考虑人才培养目标、学科专业需求、学生需求和社会需求,构建涵盖不同课程设置,满足不同需求的个性化、多元的大学英语生态化课程体系。该体系主要包括三类英语课程:普通英语(English for General Purpose)、特殊用途英语(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和通识教育类英语(English General Education)(王守仁,2011)。其中,普通英语是基础,没有基础英语的学习,特殊用途英语将难以进行。有了普通英语的基础后,应该考虑开设特殊用途英语。通识教育类英语课程旨在实现“提高综合文化素养”的要求。根据CEFR,“深刻理解他国的生活形式、思维方式、文化遗产等”是语言教学的目的之一(Verhelst,2001)。大学英语教学应帮助学生以批判性眼光看待西方文化,了解中外文化差异,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各高校应根据实际情况,构建各自的大学英语课程体系,将五大类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有机结合,确保不同层次学生在英语应用能力方面得到充分训练和提高。

四、结论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迅速发展,技术正在改变着教育的方方面面。MOOCs的出现绝非偶然,它是教育信息化的新型手段之一,更是信息化教育的主要途径之一。MOOCs已经对中国大学英语教学从内容到形式产生重大影响,并对我国大学英语教学课程设置带来新的启示:大学英语课程MOOCs化、大学英语课程选修化、大学英语课程教师专业化以及国际MOOCs课程校本化(马武林,2014)。总之,建立大学英语生态化课程体系既是大学英语教学朝着个性化方向发展的保证,也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保障。

参考文献:

[1]Verhelst,N. et al. Common European Framework of Reference for Languages[M].CUP,2001.

[2]蔡基刚.中国大学英语教学路在何方?[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2.

[3]陈坚林.计算机网络与外语课程的整合[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0.

[4]陈坚林,谷志忠.要求更完善,方向更明晰[J].外语电化教学,2008,(01):3-8.

[5]韩戈玲,董娟.多元生态化大学英语课程体系研究[J].外语电化教学,2011,(02):21-25.

[6]教育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S].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7]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Z]. 2010.

[8]李芳媛.计算机网络环境下大学英语课程生态化探索[J].外语电化教学,2011,(04):39-44.

[9]马武林,张晓鹏.大规模开放课程(MOOCs)对我国大学英语课程设置的启示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4,(01):52-57.

[10]刘长江.信息化语境下大学英语课堂生态的失衡与重构[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3.

篇(8)

罗滕伯格认为课堂是一个由人际互动和心理互动共同组成的整体他将课堂视为一个由物质环境和行为环境构成的生态单位无论是物质环境还是行为环境对形成积极向上的课堂文化均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创设生态教学环境不仅可以丰富幼儿学习生活还可以培植积极的情感促进幼儿健康成长那么我们该如何创设生态的课堂教学环境呢

一、创设生态的课堂物理环境――凸显儿童立场

物理环境一般指教师根据教学活动目标、教学活动内容,为了保证教学活动顺利、有效开展所提供的时间、空间、活动材料以及与活动室相关的光线、照明等物理环境因素。

1.精排幼儿座位。课堂教学中,幼儿的座位编排应体现科学性、适应性、合理性。教师不仅要关注幼儿视觉、听觉、动觉等因素,还要关注不同幼儿经验、能力、性格等特点,如男女幼儿间隔、能力强弱搭配等。因此,教师应根据教学活动及幼儿学习与发展需要,适宜、合理安排座位。

2.精放活动材料。教、学具是教师和幼儿进行活动的主要材料。但教师往往忽视教具制作的大小、色彩的选择、呈现的位置、摆放的角度等因素。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具制作及呈现前要感受教具大小及呈现的远近和角度,尽可能让每一个幼儿都能清晰观看,便于操作。

3.精设空间场地。场地设置是教学活动中非常重要的因素之一,合理、适宜的空间有助于幼儿积极主动学习,满足幼儿交流、互动、表达、表现的需要。在场地设置上,教师要考虑幼儿座位、多媒体、教具、幼儿操作材料等的摆放位置。教师活动前要科学规划活动场地,保证师幼间的有效互动。

4.精调温度湿度。活动室是幼儿活动的主要场所,活动室的颜色、温度、光线、湿度等都直接影响幼儿学习的效果。因此,活动前教师要适当关注并调节活动室温度、光线和湿度,要为幼儿创设一个舒适、自然、有效的学习环境,避免产生焦虑感,烦躁感。

二、创设愉悦的课堂心理环境――注重和谐共生

心理环境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之间围绕课堂教学内容、教学任务而形成的精神环境,是在课堂教学中影响幼儿认知效率的师生心理互动环境。

1.调节情绪,稳定心态。良好的情绪有利于教学活动的顺利组织。教师在进入课堂前要努力调节好自己的情绪,要用积极的心态、稳定的情绪去面对幼儿、感染幼儿,努力营造一种温馨愉悦的活动氛围,让幼儿以轻松愉快的心情、饱满的精神投入活动,努力达到“课未始,趣已生”的状态。

2.点燃激情,呈现生动。叶澜教授说:“课堂教学应被看作师生人生中的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是他们生命意义的构成部分。”并提出要“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善于用激励的语言、适度的表情、激情的体态作来激发幼儿参与学习的兴致。如教师幽默风趣的动作,生动活泼的语言,给幼儿一点惊喜,给课堂一点笑声和掌声,这样的课堂定能让幼儿感受到学习的快乐有趣。

3.激励评价,体验愉悦。积极的评价方式能增强幼儿自信,有效地激发幼儿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因此,活动中,教师要根据幼儿活动表现,及时给予肯定鼓励。如用语言表达,用身体接触(拥抱、点头、大拇指夸奖),或用一个眼神,一个微笑暗示等。教师的关注和鼓励,都能让幼儿产生愉悦感、满足感,将会帮助幼儿建立学习自信。

4.平等互动,增进交流。良好的师幼互动能增进彼此的交流,让幼儿得到教师更多的关注,让活动氛围显得更加温馨和谐。活动中,教师要适时安排互动环节,为幼儿与老师、与同伴提供相互交流、探讨的机会。同时,教师还要放下架子,要成为“平等中的首席”,乐于向幼儿学习,与幼儿探讨,真正让幼儿产生亲切感、归属感。

三、创设适切的课堂课程环境――指向可持续发展

课程环境,是指该学科本身在课堂教学进程中所呈现的环境样态。课程环境的创设应该体现学科领域特点,把握其精神内涵,具有生命活力,指向可持续发展。

1.摒弃繁琐,凸显适宜性。课堂教学环境的创设要依据所开展活动的性质、活动特点所定,追求生态课堂的绿色、低碳之功效。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科领域特征营造与此相适宜、相匹配的教学环境,力求让环境真正为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服务。

2.摒弃封闭,凸显开放性。开放的环境能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因此,教师要关注幼儿座位的编排,讲究材料提供的方式方法,便于幼儿自主取放和操作探究。在场地的设置上利于幼儿与同伴合作表现。在问题设置上给予幼儿更广阔的思维空间,自主畅想,充分想象。

3.摒弃呆板,凸显动态性。环境是一种隐性课程,在课堂教学中是一种必不可少的教育资源,它是动态的。这种动态一方面来自于活动开展的需要,另一方面来自幼儿自身的兴趣与需要。因此,教师可安排安静的诸如操作、欣赏、讲述的环境,也可安排满足幼儿好动的诸如表演、游戏、体验等环境。

4.摒弃枷锁,凸显生长性。任何环境的建设,其目标指向是幼儿的健康成长。因此,教师要积极关注课堂教学中富有生长态势的教育信息,如临时发生的小插曲、偶发事件等,教师都要给予关注和适当处理。每个教师只有努力追寻幼儿的兴趣点,捕捉幼儿的兴奋点,才能凸显课堂生长点。

5.摒弃灌输,凸显自主性。教育生态学告诉我们,创设自主性的课程环境对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至关重要。一方面,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和领域特点,适时安排幼儿自主活动的环节,让幼儿在自主、自由的环境中充分表达、感受、体验,满足幼儿自主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教师要充分相信幼儿的能力和水平,要放手让幼儿去尝试,让幼儿在自主活动中体验“真自主”的快乐与成功。

四、创设有温度的课堂文化环境――润泽幼儿童年

文化环境是指发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制度规范、价值观念、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的整合体。它是由教学的主体即教师和学生共同创造并对主体具有反塑作用的。

1.融入情感,流淌温暖的课堂。课堂是师生的一段成长之旅,应给人一种精神上的温暖,心灵上的感动。在这场旅行中,课堂是师生共同行走的,不仅有师幼间的互动、合作、交流,也有师幼间的成长、收获。因此,课堂应给幼儿一种浓浓的温情,让幼儿在教师温暖的目光中开启新知识的好奇心。

2.开放通道,绽放美丽的课堂。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发现美、捕捉美、表达美,积极渗透审美情感,让幼儿拥有美的精神气质。教师可通过美的画面、美的镜头、美的色彩、美的音乐呈现给幼儿,让幼儿享受视觉上、听觉上的盛宴,唤醒对美的兴趣与欲望,一种真实意义上的美,一种和谐之美。

篇(9)

中图分类号:F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5)08-237-02

《环境生态学》是一门新兴的渗透性很强的边缘学科,是顺应时展需要产生的,是生态学的一个分支,是一门运用生态学理论来研究环境与生物相互作用的科学,同时是一门学科渗透性很强的交叉科学课程。目前人类跨入了21世纪,面临不断恶化的生存环境,人类清醒地认识到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从长远观点来说,发展环境生态教育是解决环境问题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根本。党的十报告明确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环境生态学面临着重大的发展机遇,对环境和生态学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课题,尤其在中国高等教育正在迈向大众化的进程中,通过高校来普及全民环境生态学知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至关重要。黑龙江科技大学作为以“大矿业”为特色的高等院校,培养出的人才就应该突出“以矿业为特色”,因此对《环境生态学》的教学也应该进行改革,突出矿山环境的特色。

一、《环境生态学》课程教学内容和方法改革的背景

黑龙江科技大学作为黑龙江省唯一一所以矿业工程为特色的多科性高校,在高教强省战略中,坚持把服务学生全面发展、成人成才、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和行业发展作为重要使命和义不容辞的责任,自觉践行科学发展观,突出“大矿业”特色,努力在主动服务高教强省战略中实现大作为。要想突出“大矿业”特色,在实现高教强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战略中大有作为,必须努力培养和造就出一代具有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合理消费风尚以及掌握环境和生态学基本原理的新人,这样的新人应该是面向全校和全社会的,对于非环境(生态)专业的学生普及环境生态学教育也是至关重要的。《环境生态学》课程是黑龙江科技大学环境工程专业的一门必修课,但该专业课程起步较晚,课程体系尚不够完善,在教学内容上针对性不强,没有突出学校的“大矿业”特色。因此,为了符合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必须坚持“大矿业”特色,走内涵发展的道路,使课程建设与学科建设相结合。“特色”就是不可替代性,不可替代性就是水平,有水平才能做到“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具有环境和生态学思想的人才才能适应经济建设发展的需要。因此,如何把环境生态学教育与学校“大矿业”特色相结合的研究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二、具有矿业特色的《环境生态学》课程教学内容优化

我校环境工程专业设置《环境生态学》课程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使学生在研究、治理和评价环境问题时,特别是在对待矿山生态环境问题时能够遵循自然、从生态系统的内在变化机理和规律等方面进行展开研究,注重的是运用理论知识解决矿山实际生态环境研究。而传统的《环境生态学》课程主要是偏重于生态学理论内容的讲授,对概念、内涵、原理、原则等内容介绍较多,而联系实际生态环境问题内容的讲授较少,尤其是涉及学校所在地的实际生态环境状况很少。

作为以“大矿业”为特色的高校,课程内容也应具有“大矿业”特色,而且矿区也是环境问题比较突出的地方,因此,本研究针对学校特色对该课程内容进行了优化。根据学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定位,结合大矿业特色背景下的环境工程专业的自身特点,选择卢升高主编的《环境生态学》作为主要参考教材,同时以李博主编的《生态学》、魏志刚等主编的《恢复生态学原理与应用》和任海等编著的《恢复生态学导论》等多个教材作为辅助参考资料来设计切实可行的教学内容。将煤炭在开发、利用和转化过程中对各种生态因子产生的影响,所带来的环境问题,如何影响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融入到环境生态学的理论教学内容中,同时增加如何预防这些环境问题的产生,实现对煤炭的绿色开采、利用和转化,以及对矿区已有生态环境问题的治理和恢复等内容。例如某露天煤矿的开采,会对原有生态系统产生破坏,那么原有生态系统的组成是什么,开采过程中破坏了哪些生态因子并且带来哪些环境问题,如何减少这些破坏,破坏后如何尽快恢复和重建生态系统等。删除“环境污染防治的生态对策”一章的内容,因为该部分内容在本专业所开设的水污染及其控制、大气污染及其控制、固体废物污染与控制等课程中均有所涉及;同时将“应用环境生态学”一章内容作为学生的自学内容,不做具体讲授。同时我们还把教师的科研成果适时地渗透到教学环节中,例如将各种采矿迹地生态修复的科研成果等融入到教学中,引导学生如何用物理、化学和生物的手段去解决环境问题。

增加矿山生态环境实践教学内容。以前由于学科梯队师资力量少,学校实习经费有限等原因,本研究方向上缺少实践教学环节。目前随着师资力量的增加,学校教学投入力度的加大,本课程也增加了实践教学内容,尤其以矿山生态环境实践教学为主。该实践教学内容主要是以黑龙江省四大矿区为对象,让学生们走进矿区,亲身感受与众不同的生态环境。具体内容主要有矿区塌陷区的影响、矸石山的危害、露天采区对生态的破坏、矿井水的抽排对地下水和周围环境的影响、井工开采过程中主扇区等对声环境的影响等。目的是使学生了解矿产资源开发、使用过程中对大气、土壤、动植物、水因子和生态环境等各种生态因子、生态系统的破坏和影响,同时掌握如何利用生态学原理对这些破坏和影响的地方和因素进行生态修复。这既完善了本科课程的教学内容,增强了学生对生态环境的责任感,又弥补了“环境污染防治的生态对策”和“应用生态学”两章内容删除的缺失,同时增加了本课程和其它相关课程的联系,为后续课程打下基础,也体现了我校的矿业特色。

三、具有矿业特色的《环境生态学》课程教学方法和手段革新

《环境生态学》是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同时又是一门学科渗透性很强的交叉科学课程,其研究领域在不断地拓展,因此,就要求我们在教学方法上也应不断革新。

首先改变传统的课堂上“填鸭式”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和“案例式”教学方法。托尔(Towl,A.R.)认为:“一个出色的案例, 是教师与学生就某一具体事实相互作用的工具,一个出色的案例,是以实际生活情景中肯定会出现的事实为基础展开的课堂讨论。它是进行学术探讨的支撑点;它是关于某种复杂情景的记录;它一般在让学生理解这个情景之前,首先将其分解为若干成分,然后再将其整合在一起。”在教学过程中,打破教师一言堂的教学方式,对于某些内容老师采用提出问题和给出某些现象,让学生提出想法或解决办法,学生和老师展开讨论,最后教师给出正确的见解。其中案例和问题的提出以矿区为主,涉及矿区的污水的产生、气体的排放、噪声源所在地、固体废物的堆存、土壤的破坏、采煤沉陷地复垦与生态修复、露天矿土地复垦、煤矸石山绿化、矿区重金属污染的修复等方面。这就要求教师要有广阔的视野,了解内容的前沿,及时给出恰当的点拨,提高学生的互动性、兴趣性和主动性,转变让我学为我要学的思想。

其次是采用多媒体网络教学。多媒体网络教学具有实时性、交互性和随意性,可使身处异地的教师进行实时视频插播和多媒体教学活动,变被动教学为主动,实现较好的个性化教与学,使学生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进行学习,弥补了传统的面授教育的局限,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使教学更具灵活性,有利于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利用多媒体和网络,通过图片、动画和视频等形式来展现生态学的现象和过程,将实际生活中和教师科研成果适时的展现给学生。老师将现场拍的照片和录像进行整理,其中包括矿区开采前的原始状况、开采过程中对地形、土壤、植被等生态因子产生影响的过程、破坏后生态恢复的全程解读等,将其融入到教学中。在有机会或利用实习期间让学生亲临现场来消化理解课本理论知识。例如,利用矿区的图片和视频来展现矿区开采前后的变化,让同学们提出其存在什么样的环境问题,是哪些生态因子受到干扰和破坏所致,如何治理和恢复,最后老师给出合理的解决方案。

再次是通过鼓励学生走上讲台,自主讲授某个章节的内容。教师不是课堂的操纵者、控制者,而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推进者和辅导者,教师由知识的输出者逐渐转变为学生自主学习的指导者,教师由独立的劳动者逐渐转变为合作者。为了促进和推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本课程在讲授过程中将班级同学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成员通过查阅资料、共同讨论,通过板书或PPT的形式以一人为主,其他成员配合进行讲授,并且进行小组间的比赛,老师和同学们可以提出问题,小组成员进行商议后回答,最后老师给出正确答案。这样极大地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丰富了学生的业余生活。

同时采用现代的交流手段来为学生随时解答问题。学生可以通过Email、QQ、微信等形式将问题呈现给老师,老师及时梳理并回复,将普遍存在的问题在课堂上进行渗透消化。

考核方式也进行了相应的改革。本课程的考核方式采用平时成绩40%+期末成绩60%进行评定,加大了平时考核力度,平时包括作业、课堂回答问题和出勤三个方面,期末采用开卷考试。增加平时的考核力度,目的是督促学生积极进入课堂,及时和老师进行交流;期末考试主要是为了锻炼学生独立自主工作的能力,试题中加大了综合型问题的数量,让同学们学会查资料解决问题,同时以便于对整个课程进行复习和贯穿。随着师资、教学经费和实验条件的提高,准备增加实验考核方式,以便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四、存在问题

本课程目前还缺少实验教学内容,这也是下一步要进行教学改革的重点。现在正在设计实验大纲,编写实验内容、步骤和方法,逐步引进实验所需仪器设备,随着我校环境实验室的不断完善,可以对矿区土壤的养分、土壤结构等理化性质进行研究,同时也可以对土壤重金属污染等环境问题进行分析。但由于受实验台套数的限制,目前有些实验只能是演示性的,达不到让每名同学都亲自动手的状态,这些内容有待进一步完善。

五、结束语

如何能够高效地学习和掌握一门新的学科知识体系是因人而异的,而且每个学科针对不同的研究方向又有不同的研究内容和方法,因此很难在有限的学时内让学生全面掌握一门学科的知识。这就要求传道授业的教学工作者们要不断探索,既要有针对性地选择教学内容,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同时又要保证学生不把知识学死,能适应不同的研究领域。

[基金项目:黑龙江科技大学教学研究项目,项目编号:JY13-06]

参考文献:

[1] 赵国刚.突出大矿业特色实现办学大作为.中国高等教育,2009(11)

[2] 雷泽湘,谢勇.环境生态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科教文汇,2008(2)

[3] 戈林泉,吴进才.“环境生态学”课程教学内容优化建设的探讨.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23)

[4] 杨桂英,廖周瑜,曹子林,等.高等林业院校环境生态学课程教学内容优化.安徽农业科学,2012(12)

[5] 谢毅文.环境工程专业“环境生态学”课程教学改革探讨.科教文汇,2013(4)

[6] 赵敏慧,叶长兵.环境生态学本土环境案例教学模式探讨.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13(8)

[7] 赵洪.研究性教学与大学教学方法改革.高等教育研究,2006(27)

[8] 郑金洲.案例教学指南.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9] 宋艳琼.现代教学方法在高校教学中的合理应用.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23)

[10] 秦娟,张震,王育鹏.环境科学专业《环境生态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河北农业科学,2012(9)

[11] 王小兵.环境生态学课程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教育教学研究,2011(11)

[12] 张云,李兆华,赵丽娅,等.面向对象的环境生态学课程教学改革.大众科技,2009(4)

篇(10)

关键词:“TCRP”教学模式;城市生态;城市环境;教学改革

“TCRP”教学模式,即团队教学(Team teaching)、案例教学(Case teaching)、科研教学(Research teaching)、实践教学(Practice teaching),其核心为将教学、科研、实践及学生的创新思维相结合,对强化学生的专业素质和实践创新能力,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城市生态与城市环境学是环境科学学科的专业课,是城市学、生态学、系统学、城市生态学及环境学等相结合的产物,侧重于研究城市生态与城市环境的理论与方法等问题,具有很强的应用性和实

践性,结合该课程的特点,开展了基于“TCRP”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改革的一些探索。

一、团队教学(Team teaching)

根据城市生态与城市环境课程的多学科交叉的特点,组建主讲教师主导下的多学科背景的教学团队,包括建工学院城市学教师、生工学院生态学教师、化环学院环境学教师和环科所、规划院项目高工为主体的教学团队。分别讲授城市学、生态学原理、环境学原理及评价、预测方法、环境系统分析及案例教学等内容,将多学科知识有机整合为统一整体,从而得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案例教学(Case teaching)

作为环境科学专业的主要专业课,该课涉及环境影响评价、城市规划、城市生态工程等项目,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结合较紧密的课程,应结合授课教师的项目及工作经历,完成项目过程中遇到的实践问题及注意事项,讲解做项目的程序、方法、环节。通过案例教学,充分理解该课程的内容和方法,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创新意识与能力,逐步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

三、科研教学(Research teaching)

教科书的内容远远低于新技术、新方法、新手段等知识体系的更新,授课教师应能够结合研究项目、课题申请与完成、学生进入实验室,协助完成课题,指导学生申请大学生创新项目等方式,总结更新专业知识,提升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了解国内外研究的热点,充分开发学生探索与求知的兴趣,以科研带动教学,把握专业领域的研究动态,并将其有机整合到整个教学体系当中。

四、实践教学(Practice teaching)

以城市规划院、环境科研所的项目高工、项目工程师为授课教师,充分发挥其完成项目的实践经验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行走进来和走出去原则,让高工们进入课堂,让学生到工作岗位进行项目实践,撰写项目实践报告,最终完成城市生态与城市环境课程的

学习。

五、撰写课程论文

改变传统的以考定分的考核模式,采用撰写课程论文或项目实践报告的方式来评定学习情况,根据学生报告撰写、答辩、实践教学表现等情况综合打分,对学生综合素质、创新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行全面考核。

参考文献:

[1]于明玉,张胤.通识与专业的融合:我国高校课程改革的一种趋势[J].中国电力教育,2009:141-143.

[2]陈明君,傅杨武.三峡库区化工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J].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09,25(3):8-10.

[3]李洪兵.基于“3T”人才培养模式下实验教学内容体系的构建[J].实验室科学,2008(1):14-17.

上一篇: 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 下一篇: 海洋污染和生态破坏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