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关系学的起源汇总十篇

时间:2023-12-26 14:28:39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公共关系学的起源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公共关系学的起源

篇(1)

一、培养团队精神。

首先,老师让我们看了一段99年大阅兵的片段。而后又对我们讲:“一个团队必须只有一个声音,一个目标,一个方向,一个动作,一个标准。”不错,一个优秀的团队就是应该有这样的精神。

所谓团队精神,简单来说就是大局意识、协作精神和服务精神的集中体现。团队精神的基础是尊重个人的兴趣和成就。核心是协同合作,最高境界是全体成员的向心力、凝聚力,反映的是个体利益和整体利益的统一,并进而保证组织的高效率运转。团队精神的形成并不要求团队成员牺牲自我,相反,挥洒个性、表现特长保证了成员共同完成任务目标,而明确的协作意愿和协作方式则产生了真正的内心动力。那么对于我们行业来说更是要求我们要培养这种团队精神。无论是访销是配送还是我们的市场管理都离不开协同合作。没有我们专卖管理员的市场管理,也就没有广大消费者的权益保障;就没有稳定的市场;同样如果没有访销经理的四处奔波,也就没有与日俱增的卷烟销量;没有配送的送货上门,也就没有我们在服务质量上的升华。总之,如果把我们的行业比作是一台高速运转的机器,那么我们每一位员工就那台机器上一颗螺丝钉。想让这台机器准确无误高速运转每一颗螺丝钉就必须要工作,要发光。说的更为严重一点,如果把我们的行业比作是一个人的头部,那么每个部门就是这个人的五官,每一们员工就是构成五官的小小的细胞。可想而知如果哪一个细胞突然停止了工作,哪一个五官把工作的效率降低了那将是一个什么样的后果?所以,要健康,要胜利就必须培养团队精神。

二、有效执行力。

在讲有效执行力这个问题前,老师先给我们引用了一个前不久正在热播的电视剧——《士兵突击》里面的主人工许三多是怎样由一个干啥啥不成,吃啥啥不剩的龟儿子一步步的走到了兵王的行列。是简单,是坚持,是听话,是照做,是自信,是不放弃,更是工作一分钟,用心60秒!

有效执行力是什么?它是贯彻战略意图,完成预定目标的操作能力。它是企业发展的核心,是把企业战略、规划转化成为效益、成果的关键。在这里我认为我们都应该把自己看作是许三多,把自己培养成兵王,每一位员工都是兵王,那么我们的企业也就成为了同行业中的王牌军。这一点应该是不容置疑的。相信只要我们做到简单,坚持,听话,照做,自信,不放弃就能成为兵王,我们的企业就能成为同行业中的王牌军!

三、弘扬企业文化。

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是一个企业能够傲立商海的根本所在。离开了文化的浇灌,企业便像无源之水,是无法长久的。企业文化发展至今天,大家已普遍认识到,它的实质就是企业所有成员共有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企业文化建设的真正功效在于以优秀的文化教化人、转化人。中国的海尔集团、邯郸钢铁公司、美国微软公司、日本松下公司等等,他们创造出的奇迹和成功的经验无不告诉我们: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的不朽之柱,文化建设有着潜在的凝聚力量,它不仅仅能给企业带来一种精神,而且能激发员工的自豪感和责任感,为我们员工作导向,从而提高企业的整体效益。把看似简单、平凡的事情做好就是不平凡。比如,在我们公司每天都组织员工学打太极拳,它一方面锻炼了我们的身体;另一方面弘扬了我们良好的企业文化培养了我们知难而进持之以恒工作作风。

四、情商与五大核心内容。

篇(2)

2.企业员工的校内培训。接受这类培训的人员大多数是一些管理层的人员,他们的专业技能比较强,有着明确的学习目标,他们会通过对新文件、新规定的学习,完善自己所处的岗位对自身能力的需要。

3.工程技术人员计算机应用能力的校内培训。现在,计算机应用在单位内已经是员工考核的重要项目,想要晋升,计算机的熟练应用测试是必不可免的。由此一些需要参加计算机考试的员工有的就需要接受计算机能力的校内培训。

二、校企合作,完善办学条件

1.企业领导、技术人员参与教学大纲、教材的制定。当企业领导、相关技术人员参与到教学大纲的制定时,教学大纲所包含的内容就更加全面,更加接近企业的要求。校企的合作与沟通会使得职业学院的办学宗旨更加有针对性。多方面人员参加教材的制定会更加有利于学生学到企业所需要的知识以及技能。

2.组建“双师型”师资队伍“双师型”教师,就是指一位老师不仅要熟练掌握自己所带专业的知识,同时还要掌握除此之外的有关企业管理方面的知识。如果一个学校拥有一支十分优良的“双师型”师资队伍,那么这在实现高职教育特色化上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三、职业教育为企业进行员工培训时应注意的问题

目前,企业越来越注重员工的自身素质可能会给企业带来的效益,所以,企业的管理层一直不断地为员工制造各种培训活动。其中,职业院校为员工进行培训已经成为一个很平常的事。但是,在这里面有可能会出现许多应该注意的问题。

1.培训内容要与企业的发展相结合。员工的培训是一项十分严肃的事情,但是,现在有些企业的培训往往是来个走过场,搞形式,远远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所以,一定要强调培训内容的重要性,它一定要和企业的发展相结合,密切联系当前的企业发展形势,务必要让学员们学有所获,并且要对自己的工作甚至将来的企业发展有一定的帮助。

2.加强管理。企业员工的培训一定要学习职业教学的教学方式,加强管理。因为,大多数的人都会认为,培训时学到的知识对以后的工作或者自身的提高没有多大的帮助,学过后几天就忘了。这主要是因为培训的讲师对学生的管理不够严格、要求也不高,所以学员们的重视程度也不高。再加上最后的考核十分容易通过,学员们就更加没有压力及学习的动力了。由此看来加强管理是十分有必要的,一方面是加强学员的日常学习的管理,主要是通过教师的课后任务的布置来实现的。另一方面就是最终考核制度的管理,可以适当地加深考试的难度,使得学员有学习的压力及动力。

3.培训内容要有针对性。一些企业单位的培训就是简单地进行一些理论性的课程讲解,对学员们来说不是很有用。职业院校再为企业的员工提供培训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培训内容的针对性,对授课的班级进行简单的划分,确保学员所接受的知识都是他们所需要的。

篇(3)

目前员工总的思想状况是积极向上、奋发进取的,员工普遍高度关注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关心企业的收入与效益。绝大多数的员工具有强烈的市场意识、竞争意识、危机意识,但也存在一些思想上的顾虑和偏差:

(一)改革过程中的利益调整,造成部分员工心理失衡,工作积极性不高。对于改革员工常常抱有良好愿望和乐观情绪去满怀信心的期待,而任何改革都是以牺牲一部分人的既得利益为代价的,这种期待的心理导致员工对改革的艰巨性、复杂性尤其是所需付出的代价缺乏事前的认识和事后的心理准备,一旦改革的结果与期待的结果不相符时,就会产生思想上的波动与情绪上的失望。企业战略转移特别是全业务经营给企业的生存发展与员工的利益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薪酬制度的调整、竞争上岗、按岗定薪,冲击了相当一部分人的利益。如中老年职工,认为自己为企业贡献一辈子,现在和年轻人一样要去竞争岗位,拿和年轻人一样的岗位工资,而且还面临知识老化、技能考核、竞争上岗等现实压力,忿忿不平、患得患失,认为企业不考虑他们的贡献,对他们不公平。有技术、有学历的年轻人认为企业到处是中老年同志占据了岗位,自己虽是企业的技术骨干,做的事情多,拿的工资少,福利方面与老同志相比更是吃了亏,与其他it企业同等年龄,同等学历,同等技术的人远不能相比。部分劳务派遣员工因同工未同酬原因,企业归属感不强。目前劳务派遣工在企业所占比例较高,大都是从事一线工作或体力劳动,工资较低,工作辛苦,生活艰辛,在心理意义上和正式职工相比存在等级差别,属于“边缘人员”,他们的要求往往是增加工资,再就是要求企业一视同仁,能与正式工一样享受同工同酬待遇。这些员工大部分有吃苦耐劳的优点,但一旦不如意或是发现待遇高的单位,便会立马跳槽走人,有的在电信进行培训,掌握了一定技能后,就跳到其它运营企业去了,不仅浪费了培训成本,而且给企业的生产经营工作带来了很大被动。上述利益调整造成部分员工心理失衡,影响到员工对改革的认同与支持,而且直接影响到他们的工作热情与态度。

(二)无法适应企业的快速发展和转型。近几年,随着中国电信战略转型加快推进,企业对员工在素质、知识、技能等方面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相当一部分员工感到了工作中的巨大压力,这说明相当一部分员工在快速的变化和全方位的变革中无法跟上节奏,这些员工已经习惯了过去的工作岗位和工作模式,满足于已有的知识技能,一旦发生调整,就觉得这些变化太大了,太快了,感觉危机四伏,变得无可适从。另外占员工总数60%的一线员工中的大部分人由于学历层次相对较低,接受新事物、学习新知识的能力相对较差,感觉到自身竞争力不足、工作自信心不强,前途渺茫、整天为生存担忧,导致这一部分人没有目标,自暴自弃,过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上述悲观失望情绪的存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企业整体战斗力的发挥。

(三)职业发展空间不足。对员工来说,衣食住行这样基本的需求已经不再成为问题,他们更关注自己事业的发展和个人价值的实现。尽管随着电信改革的不断深化,企业内部加快了人事、劳动、分配三项制度改革,建立了管理、技术、营销等职业发展通道,但僧多粥少,绝大部分人一辈子都是普通员工,因此一部分人惰性滋生产生了“混”的思想,工作进取心不足。另一方面,在用工体制上也存在不尽合理的因素,比如一个大学生在某一岗位上一干就是十几二十年,岗位的单一性和重复性使他们不能最大限度发挥自身特长和才华,他们觉得自己是在一个凝固的空间里工作,看不到职业发展的希望,天长日久,就失去了工作的激情和学习的热情。

二、以人为本构建和谐企业

构建和谐企业,迫切要求我们坚持“以人为本”,处理好内部改革与和谐发展的关系,构造员工与企业共同的发展愿景和核心价值观。理解、尊重和关爱员工,尽最大可能有效发挥员工的聪明才智和创造精神,倡导积极进取、诚信友爱、公平正义、安定有序、协调发展的企业文化。

(一)健全权益保障体系,满足员工物质利益需求,奠定和谐企业的物质基础。市场经济条件下,员工的经济观念增强,注重实惠,讲求个人利益是客观存在的事实。要构建和谐企业,必须从实际出发,承认、尊重、关心员工的权益保障需求,加强利益关系的教育引导。一方面,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从员工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

展,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员工。在实际工作中,要把实现好、维护好员工的利益落到实处,把员工的福利待遇作为企业和谐建设的首要任务来抓,建设好“职工之家”,解决困难员工的燃眉之急,丰富员工的业余文化生活,使员工消除工作的后顾之忧。对劳务派遣工,要保障他们的权益,引导他们正确认识各种利益关系,自觉摆正个人利益与企业利益的关系,树立正确的利益观,防止过分重视物质利益、追求享受、不求贡献的的不良倾向。发挥企业文化的凝聚力量,满足员工精神理想需求,构筑和谐企业的文化基础。人总是需要一点精神的。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如果没有科技和人才,一打就倒;而如果没有精神和文化,则不打自倒。共同的价值观,能够使不同的人为了共同的目标走到一起。企业文化在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有力保障的同时,也是构建和谐企业的核心影响因素。对一个和谐的企业而言,必须树立全体员工认同的价值观,明确在价值观指导下的企业目标、企业精神、职业道德,让员工看到努力的方向,才能使员工产生归属感、使命感、凝聚力、向心力,激发员工爱岗敬业、奋发上进的工作热情,使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最大限度得以发挥。

篇(4)

随着现代女性选择剖宫产术的增多,其并发症产后大出血的病情也随之加大。[1] 产后出血(postpartumhemorrhage,PPH)往往发病突然而且来势凶猛,常常出于意料之外,如抢救不及时,可直接危及产妇的生命,是目前产科主要的并发症及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其发生率约占分娩总数的2%~3%,严重威胁孕产妇的生命健康。选取我院2006年1月至2009年12月产科50例剖宫产术后大出血孕妇进行回顾性分析发现,剖宫产术后出血的原因主要有子宫收缩乏、阴道、宫颈裂伤及胎盘滞留等等。严格把握剖宫产手术指征、降低手术率、积极鼓励阴道分娩是减少产后出血的最根本措施。积极寻找原因并从源头上防治此类现象的发生有着重要的意义。现对50例患者的出血原因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2006年1月至2009年12月产科50例产妇年龄22~38岁,平均30岁;孕周(34+4~42+4)周。50例均出血量≥1 000 ml者。初产妇28例,经产妇22例;孕次为1~4次,前置胎盘17例、胎盘早剥4例、社会因素8例;瘢痕子宫4例;持续性枕后位和枕横位4例; 臀位3例、多胎妊娠3例、胎儿窘迫5例、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2例;。

1.2术式 剖宫产采用腰硬联合麻醉或硬膜外麻醉,50例均采用下腹部横切口、子宫下段弧形切口行剖宫产术。

1.3诊断标准 胎儿娩出后24 h内阴道出血 500 ml者称为产后出血。产时及产后24 h内出血量1000 ml者为严重产后出血。采用目测法、容积法、面积法相结合测定产后出血。

1.4方法 计算出血量,采用:①目测法(略)②容积法:术中吸尽羊水后吸引瓶内计数; ③面积法:术中使用的纱布数量及血湿润纱布面积,血湿面积按10 cm×10 cm=10 ml计算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秩和检验进行比较。

2 结果

50例患者剖宫产术中大出血原因中子宫收缩乏力26例,占52%;阴道、宫颈切品裂伤3例占6%、前置胎盘及胎盘粘连19例,占38%;其它2例,占4%。其中出血量1 000~1 499 ml的43例;1 500~2 000 ml的4例;≥2 000 ml的3例。由于妇女保健意识的增强及孕产前检查的跟进,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宫内感染等疾病的重视,无一例因(DIC)孕产妇因凝血功能异常发生剖宫产术中大出血。所有患者均给广谱抗生素及宫缩剂治疗,其中4例输血。50例中死亡1例,其余40例经上述治疗后出血停止,治愈出院、9例B超提示为宫内残留物者,在B超引导下行清宫术,产妇。

3 讨论

剖宫产是时下解决难产的有效措施,而我国局部地区的剖宫产率高达65%以上。剖宫产术中出血是最常见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阴道分娩,危害极大。对于子宫收缩乏力出血,加强子宫收缩至关重要,按摩子宫和缩宫素的应用是第一步,也是阻挡大出血的关键一步。临床主要应用缩宫素治疗。如术中双手加压子宫体,子宫出血无明显减少,可考虑行介入治疗。对于胎盘因素引起出血 ,初产妇行宫腔操作的比例增加,导致子宫内膜炎和内膜受损的机会增加。时下人流术刮宫产率的增高,瘢痕子宫的形成,妊娠时易发生前置胎盘及胎盘粘连。因此要加强计划生育教育,推广避孕节育,防止多孕、多产、多次宫腔手术及降低剖宫产率,以减少前置胎盘的发生。

了解出血的高危因素尤为重要[2]。如子宫张力过大,如多胎、羊水过多、巨大儿;影响子宫收缩力的因素有多产、大剂量或长时间的缩宫素引产、产程过长、感染存在;子宫形态异常包括子宫畸形、子宫肌瘤、臀位或横位影响子宫下段形成;胎盘异常有胎盘前置、胎盘粘连、胎盘植入、胎盘早剥;存在妊娠并发症如重度子痫前期、急性脂肪肝。对这些因素有效地采取预防措施,对减少产后出血可起到良好的收效。本资料显示26例病人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是宫缩乏力,引起宫缩乏力的原因除生活、病理因素外,尚有许多心理因素、产前产时心理、精神紧张、担心不能顺利分娩、担心胎儿是否正常,要予以心理疏导和心理护理,使孕产妇以最佳心理接受分娩。

综上,从50例剖宫产术引起产妇大出血原因观察和分析来看,宫缩乏力,阴道、宫颈裂伤及胎盘滞留为产妇大出血的主要原因,加强健康教育,促进住院分娩,对已婚妇女进行有关高危妊娠因素及产前保健、住院分娩重要性的健康教育,宣讲孕期保健知识、教会产妇自我监测技能,并严格掌握剖宫手术指征及手术时机,减少择期剖宫产提倡自然分娩,使产妇的引导安全分娩,是降低产后出血的重要环节之一。[3]尽管剖宫产是常用而较安全的手术,但也可能发生严重并发症危及生命,必须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尽可能地降低剖宫产率。做好产前、产时的监测及时发现导致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及时给予恰当的预防、治疗措施对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有着很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参考文献

篇(5)

1.重经营轻管理

目前企业在员工绩效管理中,为了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过于强化业绩经营指标,弱化管理控制指标,这是不利于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如果没有严格规范的内部管理作保障,企业业务经营就如同失去了僵绳的马,跑得再快的马也会偏离正确轨道,成为害群之马。

2.重个人轻团队

目前企业在员工绩效管理中,过于强调个人英雄主义,弱化了团队协作精神。试想在现代化企业中,任何一项工作都不是简单化劳动,而是团队协作才能完成的工作项目。在过于重视个人业绩考核,轻视团队协作考核的管理体系下,势必造成员工个人利益至上,缺乏团队合作精神,最终集体效益得不到保障,形成恶性循环。

3.重惩罚轻奖励

在目前企业的绩效管理体系中,大多是没有完成某项工作任务或某项经营指标的绩效考核得分扣减项,而较少主动完成某项工作任务或提出某项合理化建议的绩效考核得分增加项,这是重惩罚轻奖励的怪象。员工在正能量的绩效鼓励下应该比负能量的绩效惩罚下工作效能更能提高,而且正能量的绩效鼓励环境才能吸引人才,负能量的绩效惩罚环境只会流失人才。

4.重结果轻过程

目前企业绩效管理的实际操作中,大多绩效管理体系强调的是绩效考核结果,如为了在短期内达到某个企业经营目标量身定做,更多反映了领导意志,而忽略了被考核者的意愿,忽视了沟通反馈的环节和过程。一个科学有效的员工绩效管理体系,必须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管理者闭门造车为企业目标量身定做的员工绩效管理体系,如果得不到大多数员工的认可,让大多数员工感受不到绩效管理的公平公正性,那只能是一纸空文,毕竟员工才是企业绩效的具体落实者。

二、员工绩效管理的定义

目前企业员工绩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是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管理者未能清晰地定义绩效管理,而将绩效管理等同于绩效考核。员工绩效管理是指采用科学有效的考评方法,对照企业工作目标或绩效标准,评定员工的工作职责履职程度、工作任务完成情况,并将考核结果反馈给员工的过程。

绩效管理不能等同于绩效考核:绩效管理强调的是过程和结果,绩效考核强调的仅为结果;绩效管理的目的是激励和发展,绩效考核的目的是监督和控制;绩效管理的重心是绩效与企业战略的关联度,绩效考核的重心是如何考核评价;绩效管理的流程为持续评估和沟通,绩效考核的流程为一次性考核。所以绩效考核是绩效管理中的重要环节,绩效管理是对绩效总体工作把控以实现企业发展目标的过程。

三、建立员工绩效管理体系的基本原则

1.业绩优先、规范管理原则

员工绩效管理须紧紧围绕企业战略规划,在突出企业价值贡献度的同时,强调合规管理的重要性,引导合规经营的价值理念,经营部门固然重要,但管理部门是支撑保障,不能顾此失彼,经营和管理同时创造价值,要科学合理地评价各类员工的价值创造和业绩贡献,建立导向清晰、激励有效的专业化员工绩效管理体系。

2.分级负责原则

按照科学绩效管理体系的要求,企业须结合员工所在岗位的特点,分类开展绩效考核评价工作,提高绩效管理的针对性。同时,按照员工岗位汇报关系,由各级管理者具体承担下级员工的绩效管理职责。

3.客观公正原则

企业须本着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开展员工绩效管理工作,从组织需要和个人需要的双向角度实现制度公平、操作公平和结果公平,客观评价被评价者取得的真实业绩,准确反映被评价者的努力程度、履职程度和价值贡献。

4.持续沟通原则

企业管理者须对辖属员工的绩效进行全过程管理,既要在绩效管理体系建立阶段全面征求员工的意见,更要根据员工各阶段绩效表现和工作业绩,经常与员工及时地正式或非正式沟通,帮助员工提升绩效,将改进提高作为绩效管理的根本目标,确保实现组织绩效和个人绩效的共同提升。

四、建立科学有效的员工绩效管理体系

1.定量定性相结合的指标管理

在企业员工绩效管理体系中,有两种重要的考核指标体系,一种是定量指标体系,一种是定性指标体系。定量指标可以体现企业经营业绩,具有简单明了、容易实施、约束力强的特点。定量指标非常客观、具体,能准确地反映工作成果,评价结果比较直观,一般适用于业务经营岗位。定性指标可以体现企业控制协调水平,需对评价对象进行客观描述和分析来反映评价结果,一般适用于行政管理岗位。企业需在建立具体详尽的岗位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各类岗位特点,按不同比重科学设置定量定性指标组合,构建科学有效的绩效管理指标体系。

2.分类分层相结合的类别管理

企业的组织架构是以责任来分层的,分为高级管理层、中级管理层、基层管理层、普通员工层,在推动企业员工绩效考核工作时,要提炼出共性的、具有可比性的考核指标,对不同层级的考核对象进行考核,建立纵向分层次绩效管理体系。同时企业的岗位类别是以职种来分类的,分为企划人员、市场人员、营销人员、工程人员、行政人员等,在设计企业员工绩效管理指标时,要考虑到各专业人员的岗位特点,设计不同类型的绩效考核指标,建立横向分类别绩效管理体系。在纵向分层次绩效管理体系和横向分类别绩效管理体系双重结合下,构建科学合理的绩效管理分类体系。

3.部门岗位相结合的责任管理

部门职能绩效指标是衡量部门工作绩效表现的具体指标,是对部门工作任务完成效果的直接衡量方式,该指标为企业总体战略指标和经营目标的分解、部门应承担的职能等。员工岗位绩效指标是衡量某岗位员工工作绩效表现的具体指标,是对员工履行岗位职责能力的直接衡量方式,该指标为部门职能的承接和分解以及个人应该履行的岗位职责。在设计员工绩效管理体系时,应以岗位指标为主,辅以部门指标,建立个人团队相结合的绩效管理责任体系。

篇(6)

我国高校现阶段已经普遍开设《公共关系》课程, 由于对该课程的性质和定位不同,因此有的高校界定《公共关系》为素质课,有的界定为能力课。财经院校培养本科人才的目标既非完全学术型人才,也非完全实务操作型人才。而是要兼顾精英教育和大众化教育两方面,走符合财经类院校发展规划,及学生未来职业需求的具有学校办学特色、具备专业特点的发展道路。

近年来,我国高度重视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各行业对于财经类人才的需求也在急剧上升,无形中社会对高等财经教育寄予了更大的期待,希望大学毕业的财经人才具备较强的综合能力及突出的专业技能。社会需求的多元化及学生需求的高标准为财经院校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课题,也为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提供了多样性的展示空间和凸显特色的现实可能。

财经院校培养人才除了要以坚实的理论知识为基础,还应当通过学科知识的交叉传授,使学生具备知识的迁移与转换能力。在教学中融入创新创业教育和职业技能教育等, 注重培养提高学生自主创业、灵活就业的素质和能力。

《公共关系》是一门实践和理论、能力和素质综合的课程,既有显在的、务实的技能要求,也有内在的、抽象性的理念需求。因此设置《公共关系》课程目标就应全面综合的地平衡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有效整合教学资源,力求使学生达到应用型人才的职业需求。在《公共关系》课程教学中使用项目教学法,出发点是将老师作为引导者,依据未来就业的职业要求,将工作中的技能要求作为教学目标,将目标设置为不同的项目,以课本知识为补充,以技能达标为根本,将知识传授与技能实践相结合,通过学生一步步完成项目,达到对相关知识的理解与应用。

项目教学法在实施过程中遵循三项原则,一是以实践技能为目标。二是以学生为主体。三是以专业为课程为支撑。

在项目教学法实践中关键要有四方面的转变:

一、教学内容及结构改变

项目教学法的出发点是以工作任务为中心来选择、组织课程内容,并以完成工作任务为主要学习方式的课程模式。课程的结构设计服从于课程的工作任务和工作目标,不同的教学任务模块或并列或递进,但都是直接指向课程目标。

项目教学法的实践操作方法是对课程内容进行项目分解,按照章节或技能点拆分成若干项目,在项目之下有相关模块训练,在以能力为中心的教学思路引导下,以项目任务的完成作为学生学习的驱动力。全程教学中,尽可能到现场或模拟情境教学,学生是场景中的技能操作者,在动手实践中让学生明确知识在实践中如何发挥作用及如何运用的。

教学内容上参考欧美流行的一种编制职业培训课程的方法即任务分析法,具体作法是按以下顺序逐步分解:岗位职责任务完成每项操作步骤所需要的知识与技能,而后,对各项任务每个操作步骤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进行综合分解。

以模块二庆典礼仪为例,第一步准备工作需要确定来宾,这就涉及到活动规格与规模的确定,首先需要让学生对来宾级别、社会地位进行认知了解。其次要对场地安排布置技巧进行演示。再次要讲授庆典的规范仪表,如何着装,演示如何迎住宾客入座。第二步现场礼仪。核心是把握规范的程序,因此在此模块又分成以下步骤:第一步接待宾客,在此环节首先要补充知识点:接待多方客人时约定俗成的方法,排列来自不同国家、不同单位、不同部门、不同身份的各方客人。第二步庆典互动礼仪,需要给学生讲解言语交谈礼仪知识。技能点要演示如何以主人的身份照顾好宾客,如何处理突发的问题。第三步送行礼仪,要给学生讲授如何安排乘车座位。二是用餐之中餐礼仪,在讲解过程中可以进行对比讲授因为中西文化不同,所以用餐座次、用餐禁忌、用餐交流话题、用餐餐具都有所不同,在讲解中,让学生先进行操作,在纠正错误用餐行为的过程中,让学生对正确的礼仪有明晰的理解,实现知礼、懂礼、习礼的目的。

以上教学结构以完成工作任务为根本,先罗列出完成任务要开展的步骤,之后围绕任务确定所需要的知识与技能,每实施一步就加入所需要的知识讲授和技能演示,不以书本教材顺序为依据,而是以完成项目,提高技能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二、教学角色改变

篇(7)

一般资料实验于1999年3~4月在泰山医学院化学实验室、山东农业大学中心实验室完成。样品:镇脑宁胶囊购自泰安市医药采购供应站,由中国通化东宝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批号980120)。主要成分:川芎、藁本、细辛、白芷等。功能与主治:熄风通络。试剂:测定用的标准溶液用光谱纯试剂配制,其余试剂为GR级(优级纯)。去离子双蒸水,电导率达0.15 微秒/cm的去离子水再蒸2次得到。滤纸为中速定量。玻璃器皿使用前用1:1硝酸浸泡>12小时。

设计、实施、评估者设计为第1、3作者,实施为第1、2作者,评估者为全部作者。

方法随机取同一批号的镇脑宁胶囊4盒(60粒/盒),每盒取20粒,将80粒胶囊内的中药粉末放入带磨口的瓶内密封,备用。精密称取镇脑宁胶囊内的中药粉末约2 g倒入100 ml高型烧杯中,分别加入浓硝酸、高氯酸,加热消解,加热至白烟冒尽,加1:1硝酸6滴。用适量的温热去离子双蒸水溶解内容物,将溶液转移至50 ml容量瓶中,定容,得待测液,同时做空白试验。

镇脑宁胶囊中镁、锌、铜等金属元素的测定:钙、钒、镁、钴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测定,锂、钾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原子发射光谱分析法测定,锌、铜、铁、锰、铬、镍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

加样回收率试验在试样消解前加入一定体积的铜、锌、锰、铁、钴、镍、铬的标准溶液,按前述方法消解后得待测液,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和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待测液中铜、锌、锰、铁、钴、镍、铬的含量。按下式计算回收率:回收率(%)=(加入纯品后的测得量-加入前的测得量)/纯品的加入量×100%。

评估标准 回收率在95%~105%之间,符合分析化学实验回收率的常规要求,可认为不存在系统误差,即实验方法可靠。

主要观察指标 镇脑宁胶囊中金属元素的含量。

统计学分析 用CASIOfx-

3800 P计算器,由第2作者完成,所有数据均用X±S表示。

结果

铜、锌、锰、铁、钴、镍、铬的加样回收率铜、锌、锰、铁、钴、镍、铬元素的回收率为(95.6±4.5)%~(103.0±5.7)%(n=3),结果符合回收率试验的要求。

镇脑宁胶囊中金属元素的含量测试结果 见表l。

讨论

镇脑宁胶囊的功效特点 镇脑宁胶囊主要用来治疗内伤、高血压、动脉硬化及血管神经性头痛。对内伤头痛、血管神经性头痛、高血压、动脉硬化引起的慢性头痛,作用快、疗效高,是“本”、“标”兼治的中成药。临床观察中,镇脑宁胶囊降胆固醇效果最好(P<0.01),对降三酰甘油也有较好疗效,用镇脑宁胶囊治疗高脂血症51例,总有效率达86.3%。

镇脑宁胶囊中金属元素含量的特点 镇脑宁胶囊中铁、铬、锂、镁、铜、锌、锰的含量分别是陆生被子植物中铁、铬、锂、镁、铜、锌、锰含量的3.52、13.65、5.56、0.55、0.57、0.20~0.04倍。镇脑宁胶囊中钙、铁、锌、镁、锰、铜、镍、钴、钒的含量分别是植物类中药中相应元素含量的5.74、1.10、1.19、0.79、0.55、0.68、1.38、0.66、0.66倍。说明镇脑宁胶囊中金属的含量和陆生被子植物及植物类中药都不相同,这是镇脑宁胶囊有特定功效的原因之一。

镇脑宁胶囊中有利于维持血浆中5-羟色胺含量、脑血管舒缩功能正常的元素很可能是使镇脑宁胶囊产生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等功效的重要成分。

镇脑宁胶囊中铁、锌、铜、锰、铬、镁、锂元素的作用 研究表明,镇脑宁胶囊的铁、锌、铜、锰、镁等有利于维持脑血管缩(舒)的正常功能,在治疗偏头痛疾患中起一定的作用。

脑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后可引起脑缺血,脑缺血可引起头痛、眩晕等症状。血液中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或极低密度脂蛋白增高,是脑动脉粥样硬化的原因之一。铬、镁离子可加强脂蛋白脂酶和卵磷脂胆固醇酰基转移酶的活性,降低血清总胆固醇、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三酰甘油的浓度。体内缺铬导致胰岛素功能不足,使体内胰岛素水平明显升高,高胰岛素能增加肝内低密度脂蛋白的合成,抑制血管壁的脂质分解。锰可加速细胞内脂肪的氧化,能减少肝脏内脂肪的含量。血液内脂肪含量降低,有利于血液在脑血管中的流动及阻止脑血管动脉粥样硬化的继续发生。由上可知,胶囊中的铬、镁、锰利于动脉硬化引起慢性头痛症状的显著改善。

篇(8)

G657

顶岗实习是当前师范院校推进人才培养进程的重要途径之一,同时也是学校教育人才的一个重要环节。由于受到学生顶岗实习特定条件的制约,在“顶岗实习”模式之下,需要对学生进行一系列的教育和管理,然而正是管理和教育的过程中有很多问题存在,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了师范院校管理工作的正常进行。如何加强对顶岗实习学生进行管理是当前师范院校工作的重要环节,也是学校管理工作面临的新课题。

一、师范院校学生顶岗实习的特点

1.双重身份,半工半读

所谓顶岗实习是指学生在离开学校以后进入到用人单位实习,这一时期兼具学生和员工的双重身份,处于一种半工半读的状态,顶岗学习与其他实习方式存在很多不同,师范生通过顶岗实习可以旅行实习期岗位的所有职责,对于他们来说具有非常大的挑战性,对于能力锻炼可以起到很大的作用。为了可以尽快顶岗工作,用人单位通常会将重点放在培养师范生的专业技能上,忽视了师范生的思政教育,学生本身多数情况下也会将注意力放在提升自己的实践动手能力上,提升其就业的成功率,因此很容易会忽视自己思想上的提升。

2.处于“学校人”到“社会人”的转型期

学校和企业的运行规则不同,因此定岗实习期的师范生处于转变期之中,这种转变不仅体现在身份上、行为规范上,更是心理上的转变,从学校人过渡到社会人,从学生的心理来看实际上就是一个质变。身份和行为转变或许可以在较短时间之内完成,但是心理的转变却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完成,师范生顶岗实习不仅要努力工作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同时还要积极调整自己的心态,与社会发展先适应,在这一过程中师范生应该在工作之余,将更多时间和精力放在心理调适上。

3.岗位认知不足,专业知识储备不够

一部分学生认为顶岗实习对于自己的学业起不到帮助作用,甚至会对自己考研、考公务员的计划造成不利影响,因此失去了对顶岗实习的兴趣。在市场经济的导向之下,师范院校在办学上更加倾向于信息技术方面课程,明显忽视了示范性课程的教育力度,与教师职业技能培养相关的课程非常少,甚至一些师范院校还局限于“老三门”(教育学、心理学及教学法)上,虽然一些师范院校开设了与提升职业技能相关的课程,例如普通话课程、书法课程等,但是这些课程的课时比较少,或者对这些课程的重视程度不够,因此直接导致了职业技能、知识储备不足。

二、范院校顶岗实习生的管理新策略

在师范院校中,学生思政工作直接关系到他们的健康成长,与社会和谐稳定发展也存在紧密的关系,在面临一个学期的顶岗实习时,教师往往面临着很多压力和挑战,因此,探索出一套新的管理方法非常重要。

1.实习前进行充分的思政教育和实习动员宣传

在顶岗实习之前学校开实习动员会,向学生宣传顶岗实习对于师范生以后就业率提升的重要性,是专业学习和岗位相对接的重要阶段,因此必须在顶岗实习期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同时,还要组织实习生参加实习宣讲会,加深实习生对实习工作展开秩序的了解程度,消除学生在实习期心理失衡的心理。此外,还要针对实习需要的教学材料与教学用具、实习的主要内容以及可能会遇到的困难等作出相应的指导。辅导员应针对实习期的安全意识、纪律要求及危机处理能力等方面做出初步安排,使学生从思想上认识到顶岗实习的重要性。

2.利用网络技术保持与实习生的沟通

实习期间学生分散各地,管理人员应利用网络构建新载体,利用网络平台加强和广大实习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平台为学生设立信息服务系统,及时学校的最新信息,并就各种奖助优评选程序及名单进行公示,利用网络媒体宣传主流意识形态,有效增强主流思想对实习生的影响力,在学校和实习生之间搭建交流与沟通的桥梁,并延伸到以后师范生的工作平台中。

3.建立一体化指导机制

顶岗实习期间学生同时接受所在院校和学校的双重管理,同时还要将专业课程教学实践、班主任工作等实习任务完成,面对这种情况,实习学校和师范院校应该针对实习生建立完善的实习指导机制,利用该机制将学校辅导员、业务指导教师、学校实习负责人等整合到一起,由上述人员组成实习指导小组,在小组内部定期沟通实习生在实习过程中的表现,并总结出实习生实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利用这种联动机制形成一股合力,切实帮助实习生在实习期内提升自己的业务素养,赢得所在学校和实习学校的关注,为以后进入到具体岗位奠定基础。

4.建立联系走访机制

实习期的师范生需要依靠学校、学生及实习单位三方的联系,只有三方展开互动联系才能真正实现师范生顶岗实习的工作目标。在实习期师范生不仅要重视自己和学生、学校管理人员的联系,同时还要注意和实习单位之间的联系。具体来说,师范院校应组织相关负责教师召开会议,针对学生就业及考研等活动给出建议和指导,帮助其解决在实习期内遇到的问题,引导其端正实习心态,正确处理好实习、就业以及考研三者的关系,并注意加强对实习期内师范生各方面思想情况的了解。

三、结语

综上所述,新时期师范院校在面对长达一学期的顶岗实习时,应该勇于承担对实习生的管理工作,在工作中始终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工作理念和工作方式,将实习生的管理与服务工作做好,顺利的帮助学生将实习期完成。在顶岗实习过程中学生应做到在实习中成长,这样才能为就业以后的教师职业生涯做出良好的准备和铺垫。

参考文献:

篇(9)

一、引言

随着国家信息化建设的不断发展,ERP在企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企业自然是对ERP应用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企业实施ERP需要大量既懂得管理科学,同时又懂得ERP软件实施应用的复合型技术应用人才。教育部在教职成〔2006〕4号中提到,高职院校应该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逐步建立和完善半工半读制度,实现新时期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新突破。在此二者背景下,所以许多高职院校的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相继将ERP实践教学体系的相关课程列入了人才培养方案或计划。本文通过对高职院校工商企业管理专业ERP实践教学体系的现状进行了解和分析,提出了构建在工学结合模式下的工商企业管理专业ERP实践教学体系的设想。

二、工商企业管理专业ERP实践教学体系的现状分析及解决对策

1.目前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对ERP人才的培养目标定位不清晰。一般而言,企业对于ERP人才的需求分为三大类:第一类人才是为了将来开发软件的,是ERP的软件研发人员。他们要精通编程和计算机技术、掌握尖端技术发展趋势,对企业业务运作模式有一定的了解,熟悉ERP原理;第二类是ERP实施维护类的人才。他们要熟悉企业业务运作流程,熟练ERP软件的应用,了解IT技术的运用,具备事实上的IT技术能力和项目管理能力等:第三类是ERP软件应用类人才。他们熟悉自身所负责的业务流程,熟练ERP软件的使用,具备基础电脑和ERP软件操作能力。

基于高职院校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的教学特点,笔者认为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应该选取第二类人才作为培养目标的定位。

2.目前ERP实践教学体系的内容设计不合理。ERP实践教学体系应该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系统应用,需要完整的综合理论知识体系和实践知识体系。在设计ERP实践教学体系的内容时出现了以下问题:

(1)ERP相关课程设置不完整。ERP实践教学体系的综合性特点要求学生要具备一定的ERP基础原理、计算机、财务管理、生产运作管理、物流管理等基础知识。很多高职院校很少能设置与ERP软件相完整的课程,或者说没有有效进行整合。

基于此特点,高职院校的工商企业管理专业至少应该开设以下课程:首先,应该在第1-2学期开设《计算机应用基础》、《管理学原理》、《ERP基本原理》、《会计基础》、《ERP沙盘模拟》等课程,这里需要重点提到《ERP基本原理》这门课程,这是大多属高职院校没有开设的;然后,应该在第3-4学期开设《财务管理》、《生产运作管理》、《市场营销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物流管理》等课程,在这些课程当中应该着重介绍与ERP业务处理流程有关的理论知识;其次,在第5学期开设《ERP综合实训》课程;最后一个学期则可以开设与ERP毕业实习有关的课程。这样自然就不会出现衔接不当的问题,也不会出现前导课程和后续课程颠倒的现象。

(2)ERP实践教学体系的实训实习层次设置的不科学。高职院校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的ERP实践教学体系的实训实习设置应该体现层次性、递进式和渐进式等特点。

根据高职院校现有的软硬件条件和学生的认知和学习特点,笔者认为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的ERP实践教学体系的实训实习层次应分四个层次。即:

一是带学生参观ERP应用企业和软件提供商,让学生感性了解ERP软件是如何研发出来的以及应用企业是如何运用ERP系统进行业务流程的处理;

二是运用企业物理手工沙盘+电子沙盘进行企业ERP认知教育,依托沙盘教具,进行管理角色的真实扮演,促使学生从较高视角审视企业管理,体验企业经营流程,了解企业运作的基本规律、企业的组织结构设置、管理体系,深入理解企业业务处理流程,强化战略决策管理、市场竞争、危机意识,并将分散的各功能模块联系起来。高职院校还应该组织学生参加全国举办的ERP沙盘对抗大赛,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是利用企业的仿真数据和管理角色分配开展ERP综合实训,通过仿真模拟企业ERP运营,将生产制造、财务、供应链、人力资源集成起来,深入了解ERP的业务流程、操作流程和数据流程,并掌握系统软件的参数配置和技术架构。同时高职院校还应把ERP职业技能认证课程纳入到实践教学体系中来,让学生在完成实训项目的同时,还通过参加认证考试来训练职业技能。有条件的高职院校还可以将自己的实训室作为认证考点,最后组织学生参加全国举办的ERP信息化大赛,与全国各大院校进行交流,提升学生的ERP综合技能素质;

四是安排学生去校企合作单位进行实地实习,以此获得符合企业用人要求的ERP技能。

3.目前ERP实践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在ERP实践教学体系的实际教学中常常出现以下问题,需要克服:(1)忽视ERP管理思想的传授, 以软件功能的介绍和操作为主;(2)在ERP原理的教学过程中容易出现基础理论知识掌握不牢,习惯死记硬背等现象;在ERP沙盘模拟课程的实践教学过程中容易出现沙盘规则学生听不明白、缺乏真实的企业案例教学、“重沙盘操作、轻理论”等现象;在ERP综合实训课程的实践教学过程中容易出现“满堂灌、被动模仿”的现象。学生往往处于被动听课、盲目听课、被动操作、盲目操作等状态,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新性没有充分调动起来,不能很好的提升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教学方法和手段不符合学生的学习情境,主要采取案例教学法、机械操作法等,这些方法在实训过程中很难起到作用,学生很难提升动手能力;(4)教学上过于注重ERP软件公司提供的配套教材,按部就班,缺乏灵活性,导致学生操作过程中遇到很多不能解决的问题。还有就是ERP实训教材版本严重滞后,内容不能反映先进性。笔者所在的院校目前采用的便是金蝶软件公司配套的2007和2010版的ERP实训教材。

笔者认为:基于以上问题,应该采用灵活多样、结合情景、角色扮演、仿真应用等的模式开展ERP实训教学,能取到良好的实践效果。

对ERP沙盘模拟课程,我们采取分组实训,角色扮演,实施“做中学”教学模式,着重培养学生的战略思维和战略执行力。在ERP沙盘模拟教学中需要由多个学生组成小组,在模拟的市场环境下,充当企业的不同管理角色,分工合作,开展企业的运营,小组之间通过ERP企业经营沙盘模拟平台进行竞争对抗,并由教师提供管理咨询,市场监督。

对于ERP综合实训课程,我们通过采取分组实训、模拟企业真实岗位,充分发挥学生的自觉性和能动性,通过教师对ERP综合实训项目的提炼,根据不同的项目体验不同的管理角色,进行不同业务模块的操作和练习,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应该充分利用ERP综合实训教材、整体实训手册和各模块软件的操作指导进行训练、并且提倡学生在操作过程自行解决问题能力,以此达到提升学生整体的ERP综合技能。

对于整个ERP实践教学体系的相关课程,我们采取建设精品课程网站,提供完备的教学资料,包括模拟企业背景、经典的国赛和省赛ERP技能大赛的案例资料、真实企业的基础数据和业务处理数据、软件配置参数,业务流程处理要求,实训操作指导等资料,对于这些资料要求做到正确性、统一性、整体性,实行教学资源共享,同时开放校内的ERP实训教学平台,让学生在课外时间也能进行各项实训项目的操练。

对于ERP实践教学体系的相关教材,我们应该集合学校、应用企业、软件提供商等多方力量,合作编写具有仿真企业实际业务流程处理特点、又符合学生学习特点,同时又能反映目前ERP发展趋势的教材。

4.目前ERP实训室建设存在的问题。(1)传统的ERP实训室建设大多是在原有计算机机房的基础上通过安装ERP实训模块软件改造而成的;没有进行有效仿真;(2)目前各高职院校购买的ERP软件品牌杂乱,使学生要适应多种操作界面以及环境,这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不便。(3)目前各院校ERP实训室的建设缺乏统一规划,各系部相关的ERP实训室各自为政,相互之间缺乏有效沟通,导致实训课程安排凌乱,无法安排跨专业课程,同时也导致实训室无法共享,造成资源浪费。

所以,笔者认为应建立实用的ERP仿真实训中心,它就是根据物流管理、市场营销管理、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生产运作管理等各职能管理模块所需的实训功能,整合和集成企业职能业务,在同一中心内设置统一的、通用的综合性ERP信息系统,搭建一个仿真制造业、商业服务业的社会平台,以此突破以往独立设置ERP实训室的传统做法,从而打破壁垒,实现能涵盖ERP 软件的各个专业模块,构造完整的ERP 知识链,对学生进行相应的“ERP综合实训教学”,让学生达到能将所学的ERP软件知识融会贯通,培养学生综合运用ERP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从而实现将课堂实训与社会就业岗位的“零距离”衔接,让学生在走出校门之前,就提前完成了由学校学生向社会所需专业人才的过渡。

同时,在设计ERP仿真实训中心时要力求做到实训环境的仿真、企业岗位角色的仿真、实训项目和内容的仿真。

5.目前ERP实践教学体系的教师结构不完整。目前在高职院校讲授ERP相关课程的教师,要么是计算机专业和信管专业的教师,要么就是经管类专业的教师。计算机教师授课主要以信息技术为主,经管类专业教师则以管理知识为主。从事管理的不懂技术,从事技术的不懂管理,导致管理和技术之间缺乏有机的联系。这样既懂管理又懂信息技术的复合型教师非常少。

笔者认为为了满足ERP实践教学体系的培养目标要求,需要建立一支技能互补、结构完整的教学团队。该教学团队主要包括:一是计算机实验员教师,他们主要负责ERP仿真实训中心的软件和硬件的安装调试和管理;二是各职能管理课程的理论教师,他们主要负责讲授财务管理、生产管理、物流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营销管理等相关理论及业务流程;三是职业竞赛指导教师,他们主要负责指导ERP沙盘模拟大赛和ERP信息化大赛,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四是ERP综合实训的教师,他们主要负责ERP整体业务处理流程的软件操作指导以及ERP信息化职业认证考试的培训工作。五是来自ERP软件提供商的技术顾问,他们主要负责在ERP实训教学过程中出现的软件BUG问题的解决,六是与高职院校有校企合作关系的ERP应用企业的负责人,他们负责提供学生实习和就业机会。

三、结束语

本文对构建ERP实践教学体系做出了初步的探索,认为ERP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最可能实现的专业应该为工商企业管理专业,该专业具有天然的优势,能开设ERP所需的多学科课程,能综合应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能较好的实现从ERP认知到ERP基本理论的掌握到熟练操作ERP软件到运用ERP管理思想于企业之中的整个过程。另外,希望能解决高职院校将ERP实践教学过程局限于一门课程的困境。

参考文献:

[1]叶彩虹.基于应用型的ERP课程的教学模式探讨[J].现代计算机:上半月版,2012年 第2期

[2]郭强.《ERP原理与实践》教改中的问题分析与应对[J].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1年09月

[3]袁平.高职院校建设ERP仿真实验实训中心的思路[J].高教论坛.2012年7月第7期

篇(10)

【关键词】移动学习 企业员工培训 应用困境 对策认识

信息化时代,信息技术已经成为各个学习领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信息支撑作用下,充分发挥现代教学手段的优势作用,实现信息技术与教学研究的有机结合是现代教育培训领域研究的重要内容。将信息技术运用到企业员工培训中是现代企业发展和规划的重要内容,是适应现代社会发展步伐,提高企业员工自身职业素养的重要手段。移动学习利用其便捷有效的独特优势,成为企业员工现代化培训手段的最佳选择。

一、移动学习在企业员工培训中的优势

(一)移动学习技术条件已经成熟

4G互联网应用时代已经来临,我国的信息技术应用程度又上一个新的台阶,在企业员工移动学习培训方面也进行了一些科学的探索。于此同时,随着时间的变迁,现代企业员工骨干队伍中,众多的80后、090后正在成为企业的重要力量,这一代人是生活在高度网络化和信息化时代成长起来的最新一代,对于信息技术环境下移动学习的发展和进步提供了必要的先决条件。而且,这一代年轻的企业员工中,有很多人受外来文化的影响,对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讲、学生听的授课模式极为反感,单调僵化的企业培训方式更是使得员工对于企业举办的一系列培训活动苦不堪言,积极性很是不高。与传统的员工培训相比,有利于改变传统的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模式和过程,随着移动智能手机的普及和发展,移动学习技术已经基本成熟。

(二)移动学习有利于员工培训互动和反馈机制的建立

现在,多数企业还是采用面授的形式进行移动学习和培训,随着移动学习技术和理念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有一些企业考试尝试在员工培训中采用移动学习的模式和方法。这种新型的员工培训方式,具有明显的优势意义,具体变现如下:一是充分调动了参与者的积极性,移动学习区别于传统培训方式的主要特点是交互性强,在学习过程中,教授者和接受培训的员工处于同一学习平台,员工可以就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向教授者提出具体问题,教授者可以依据课程性质的不同,如在线课堂或远程课堂等,做出实时或延后的回答,保证员工学习中的问题都能够得到有效解决。二是学习内容和方式的选择更加灵活有效,各企业员工可以根据自己的岗位性质选择迎合自己的培训方式和内容,如会计岗位主要就是财政政策的解读研究和理解性记忆,制作属于自我企业独特的培训菜单,使员工的培训学习具有系统性和针对性,将各个员工每一阶段的培训记录都写下来,增强员工培训互动与企业建设之间的联系和沟通。

(三)移动学习可以拓展培训对象

传统的企业培训活动主要针对企业内部人员开展,移动学习平台的建立和使用可以有效地拓展企业员工培训的范围,将与企业生产经营有关的周边人员列入到培训的范围之中,在企业员工基本素质的同时,也有效的完善了这一部分人员的职业素养,使得企业在工作过程中能够合理有效的开展各项具体工作。同时,当企业外派工作人员在工作实施过程中遇到一些不能解决的问题时,可以通过移动学习平台向企业其他同事寻求帮助,甚至可以利用互联网设备搜索解决办法,不仅大大提升了企业员工的工作效率,也有效地提高了企业员工的工作质量。

二、移动学习在企业员工培训过程中遇到的困难

(一)从企业培训者角度来看,移动学习存在门槛

对于企业培训组织和实施者来说,并不是所有的员工都适应移动学习这种培训模式,这种学习方式应用和实施存在门槛,主要指受教育者的门槛,有的企业员工信息技术运用能力和水平极低,不具备独立使用信息技术设备开展移动学习的能力,还有的受教育者移动学习理念不强,认为这种脱离了课堂的学习不能够算作真正意义上的学习,从自身角度设置了培训的门槛;

(二)从员工角度来看,移动学习吸引力不足

有的员工对于移动学习平台效果还存在怀疑,认为这种非传统的教学模式不可能赶上正式教授的效果。因此,对于移动学习的期待和积极性明显不高。一方面,移动学习内容比较固定,缺乏灵活多变性,企业员工没有办法根据自己的学习需要,自主制定学习内容,另一方面,学习内容的推送和设置也缺乏科学的层次性和针对性问题,国内企业普遍存在的员工大量流失问题没有得到真正意义上的解决,企业员工也没有在培训过程中找到自身的意义价值,失去了企业培训的目的和效果。

三、克服企业员工培训移友习困境的对策

(一)实现克服培训APP开发的标准化和个性化相统一

为提高企业员工移动学习培训的有效性,应在企业员工培训移动学习应用和设计中坚持标准化与个性化相统一的原则,所谓标准化是指移动学习平台的设计和实施方略都应该坚持标准规格和指导思想,个性化是指移动学习平台的设计应该做到针对各企业员工的职业特点最大限度的满足企业员工的职业需求和发展目标,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量。

(二)利用丰富的教学资源提高员工学习的积极性

移动学习平台的建构有利于帮助员工利用零散的、片段化的时间学习职业相关知识,提高企业员工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移动学习内容丰富多样,多媒体环境下,图片、动画、视频、音频等都可以作为员工职业培训学习的内容,甚至是常用的交际工具,微信、微博、QQ等也可以作为学习的媒介和载体,将一些枯燥的知识形象化、生动化,为企业员工学习提供便捷的同时,也提升了员工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不管如何,移动培训已经是企业培训中常见的培训方式之一,与面授。网络教学等共同组成完整科学的企业培训体系,为有效提升企业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职业素养,做出了诸多的努力和贡献,针对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应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切实做好企业员工培训活动的开展和实施。

上一篇: 积极心理学的研究 下一篇: 民用建筑和公共建筑区别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