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2-26 14:28:40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智慧旅游的优势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一)智慧旅游的概念
智慧旅游是指充分利用云计算技术、物联网技术以及数据挖掘技术等现代化的工具,为广大旅客提供旅游信息收集、机票酒店预订、旅游形成安排、游记以及旅游评价等智慧化服务。智慧旅游可以有效地提升旅游活动中的体验性和感受性。智慧旅游的发展已成为科技时代下旅游业发展的必然趋势,通过创新性的将智慧元素融入旅游之中,最大程度的为广大游客提供便捷、人性化的服务,在旅游过程中获得立体、欢乐的旅游体验。
(二)智慧旅游提出的背景
智慧旅游是在互联网高度普及背景下,旅游产品以及旅客的出行方式发生了质的变化,互联网已成为广大旅客知悉旅游相关信息的主要途径。网络时代,信息渠道更加通畅,旅客的需求也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呈现多样化的发展趋势。旅客旅游不再局限于食、住、行、游、购、娱等基本需求,出现了一些个性化的线上行为,如实时资讯、分享、反馈、投诉等。旅游发展信息化趋势逐渐明显,也为智慧旅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国务院于2014年8月正式的《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要将旅游产业培育成战略性支柱产业和现代化服务业。旅游产业的重要作用不仅体现在其对经济的巨大支撑作用,更表现在对社会的调节作用,有助于社会的稳定和谐。在这种背景下,传统的旅游发展思维与理念已明显不适应。因此,智慧旅游作为一种新的理念被提出,强调系统、全面、综合、整体地发展旅游产业,促进旅游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二、承德旅游业的发展现状
承德市拥有十分丰富的旅游资源,久负盛名的避暑山庄与皇家园林更是旅客聚集的主要旅游胜地。近年来,承德市提出国际旅游城市的口号。根据2014年相关部门的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承德市共接待来自国内和国外的游客超过2900万人次,相比2013年,增长了19个百分点,旅游收入已超过265亿元,增长幅度已达到30%。承德市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有效地带动了其周边乡镇旅游产业经济的发展。据统计,目前承德全市共有从事旅游产业经济的乡镇32个,已占到了全市乡镇总数的15%,且全市范围内从事旅游相关项目经营的农户已经超过了3300家。同时,2014年全年乡村旅游收入已经超过了4亿元。根据上述数据不难看出,旅游产业已经成为承德市的经济支柱产业。但是,承德市旅游产业的潜力并未得到充分的挖掘,特别是智慧旅游的发展仍存在较大的发展空间。
三、智慧旅游助力承德市旅游发展策略
智慧旅游对承德市旅游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具体而言,应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千万百计做好智慧旅游人才培养工作
智慧旅游是近年来提出的一个全新的命题,推动承德市智慧旅游的发展依赖一批高素质、高水平的人才。这些人才不仅要熟悉物联网、云计算、高性能信息处理、智能数据挖掘等技术,更应对旅游行业的行业特点十分熟悉。目前,承德市亟需此类专业人才。为此,旅游主管部门应加强与各类院校加强合作,寻觅“智能旅游”人才培养途径。
智慧旅游人才的培养是一项应长期进行的系统工程。承德市旅游主管政府部门,应充分结合本区域旅游产业发展对智慧旅游人才的需求,制定相应的人才培养政策和长期规划,并通过有效地政策资金扶持和引导,在推动高校人才培养的同时,促进智慧旅游从业人才的技术交流和再培训,为促进承德市智慧旅游的长远发展奠定扎实的人才基础。
(二)建立承德旅游公共信息服务平台
建立承德旅游公共信息服务平台是承德市智慧旅游发展的重要条件。通过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实现对旅游信息的全面整合,满足广大旅客对旅游地基本信息、产品信息、公共环境等信息的需要。通过有效地整合和明确的分类,将各类旅游信息清晰明了的展现在游客面前。同时,进一步完善公共信息服务平台的在线咨询功能,为旅客即时咨询旅游目的地相关信息提供便利。此外,应强化公共信息服务平台的评价功能,方便旅客对旅游目的地的产品、服务、交通等进行全方位的评价,从而有效地提升承德市旅游景区的游客满意度,提升承德市的旅游服务质量,塑造优质旅游城市形象。
(三)提供智能导游导览服务和双语语音自助导游服务
在推动智能旅游发展中,承德市旅游景区可以提供智能导游导览服务和双语语音自助导游服务。其中,通过在景区的设置智能导游导览电子显示图,使游客通过显示图详细的了解景点的基本信息,包括景区蕴含的历史文化,曾游览此地的临时名人以及文人墨宝等,实现游客的自导自游。同时,可以推出双语语音自助导游服务,方便国内外游客,突破传统团体旅游存在的局限性,使游客可以依据个人爱好,自主选择游览方式,更好地了解承德市旅游景点的历史文化,从而获得更佳的旅游体验。
此外,景区可以为游客提供二维码扫描。使游客可以通过二维码扫描实现中英文智能导游、门票查询、景区地图查询、景区景点中英文介绍、景区咨询电话等功能。通过智能导游系统,可以充分满足广大年轻游客的需求,对承德旅游景点的宣传和营销起到良好的作用。
(四)推出“承德旅游”APP
在各类APP冲刺无线网络、移动终端的今天,承德市智能旅游的发展也应充分利用APP的优势,为游客提供个性化的吃、住、行、游、购、娱等旅游资讯。通过旅游APP可以为顾客提供旅游信息查询,旅游计划预订、费用支付、旅游景点点评以及旅游经历分享等服务,使旅客的出行更加快捷。旅游APP的优势在于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游客可以随时随地可以利用手机、平板电脑等终端了解相关的旅游信息。
目前,国内主流的旅游APP主要有三种类型,分别是分享型、工具型和预定型。承德市可以尝试如下两种方式:推出“承德旅游助手”手机客户端。可以推出“承德旅游助手”iPhone终端和安卓终端,将承德的吃、住、行、游、购、娱等各种信息整合在APP之中,并提供个性化的导购、智能化的导游以及语言服务等。此外,也可以在APP中增加GPS定位功能。
一、智慧旅游
所谓“智慧旅游”就是一种以互联网技术为基础,对行政管理、旅游体验以及产业发展提供相应应用的旅游方式。这种方式的运用,可以使旅游物理资源以及信息资源的开发与整合更加深度化,是一种对民众以及企业等进行服务的新型旅游模式。这种旅游会利用信息技术以及通信技术的优势,为旅客提供互动式的旅游体验模式,而一体化信息管理是其开展的主要保障。其最大的特色,就是能够有效带动旅游产业创新,使整体旅游产业结构能够得到更好地优化。简单而言,智慧旅游可以让旅客通过互联网来对旅游项目进行体验,旅游安排更加自由化、智能化。
二、旅游信息服务视角下的智慧旅游
旅游信息视角下,智慧旅游的内涵有所不同,更加注重人性化旅游服务。强调旅游行业在提供信息服务时,要时刻坚持“以人为本”的服务原则,应根据游客的实际需要以及相应情况,来对旅游产品进行制定,有效提高每位旅客的满意程度。同时,还应不断对行业进行创新,要利用智能化技术,建立起专业的旅游网络信息收索平台,并要随着时代要求的变化,不断推出不同的新旅游产品,要对旅游信息服务不断进行优化。例如,旅行社可以利用微信以及其他民众常用的网络平台,来对旅游产品进行推广,并要提供免费的旅游手续办理业务,且要按照很旅游公司自身的经济实力,推出一些下单优惠政策,来刺激民众进行消费。这样不仅能够对相应的旅游服务进行优化,提高服务的便捷度以及速度,同时推动旅游竞争合理化发展,保C旅游行业的良性发展。此外旅游信息服务视角下,智慧旅游还体现在科学化的管理上。在实施智慧化旅游之后,相关单位会对各地的旅游信息以及旅游资源进行科学化整合与管理,要根据旅客年龄、身体情况、喜好以及经济能力等内容,设计出相应的旅游线路,真正实现科学化的资源规划。
目前国内已经有很多“智慧旅游”的实例,像杭州雷思信息科技公司在2012年便推出了一款导游手机软件。这款软件可以代替真人,通过科学经纬度勘测方式,来对景点进行讲解,实现了“移步换景”手机旅游服务。同时这一软件,也为Google离线地图的使用奠定了基础。用户只需在网络环境下对景点数据进行下载,再打开手机中的GPS功能,就可以摆脱网络环境的限制,软件就可以自动开启语音导游服务,而且还可以提供周边餐饮以及购物等相关信息,极为智能。
笔者这里所论述的概念是基于国内旅游信息化发展基础之上的,与国外智慧旅游概念有所差异。世界旅游组织认为,智慧旅游应是以道德、清洁以及绿色与质量四部分服务内容为主的,在旅游者需求部分以及信息技术融入部分有所忽略,整体概念较为宽泛,相对较为注重对旅游部分技术应用的指导。而国外一些学者认为智慧旅游是一种城市与游客之间的关系,是运用高科技术帮助游客对城市旅游活动进行参与的一种方式,更加偏向于社会学层面,但却对移动技术过分强调,对于云计算以及其他方面的技术涉及较少。相比之下国内对于旅游信息服务视阈下智慧旅游的概念解析更加具体,重点出游客能够享受到的现代化旅游服务有着较为清晰的分析,涉及到的层面问题也较为丰富,对于具体执行与理解而言,极为方便。
三、智慧旅游为旅游行业带来的改变
(一)旅游机构的转变
现代旅游机构为了提高办公效率,保证工作形式能够与时展保持一致,很多机构都已经实现了现代化办公模式,旅游业务以及管理活动都运用到了大量的信息技术,整体工作效率得到了极大的提升。而且与传统旅游管理方式相比,现代旅游更加具有针对性,服务也更加人性,会对旅游主体整体动态以及相应的服务质量进行监控与管理,会按照旅游发展情况,及时、准确为旅游主体提供相应服务,整体旅游服务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升。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智慧旅游的应用,可以通过相应技术对旅游主体需求以及其他方面的情况进行精准分析,这对于营销策略制定质量而言,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目前旅游机构会运用大量信息技术,来对旅游产品以及周边商品进行推销,这种传播方式打破了以往单一的营销模式,视频、图片等新颖的旅游宣传模式,可以有效吸引到更多的客户,能够挖掘出更多的潜在客户,切实扩大旅游产品市场。此外,智慧旅游的推广,也带动了手机APP软件的发展,手机旅游软件的种类更加丰富、功能更加全面,有效促进了旅游机构用户量的增加,整体类型种类正在朝向多元化的方向发展。
(二)旅游主体的转变
由于旅游行业的不断发展,现代旅游主体的旅游表现行为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传统的旅游过程都是以旅游公司直接指定的,内容较为统一且可变性不强,而现代旅游极为智能化,可以为游客提供几乎自主式的旅游方式,旅游主体会按照自己的意愿,自由对旅游活动以及旅游景点进行选择,旅游公司对于主体的限制程度正在逐渐降低之中。而且对应着不同的旅游主体,智慧旅游会为其提供着针对的旅游行程安排,并会按照旅游主体需要,第一时间对行程进行更改,且更改手续较为简单、更改速度相对较快。同时旅游主体对于旅游体验的分享也会更加多元化,旅游主体可以运用拍摄的方式对旅游全程进行记录,同时还可以利用社交软件平台,来对自己的旅游过程以及旅游心得进行分享。而且在进行旅游景点选择时,旅游主体还可以通过三维软件虚拟实境进行体验,旅游选择会更加准确。
四、旅游信息服务下,对于智慧旅游的评价
通过上文对旅游信息服务下智慧旅游相关内容的论述,使我们对智慧旅游服务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也使我们对智慧旅游有了更加客观的评价。就旅游信息服务层面而言,智慧旅游模式的运用,一方面有效提高了旅游信息行业的管理效率,实现了人性化的旅游行业发展方向,各旅游公司都会以旅游主体需求为主,提供更加有针对性的服务,服务项目与服务方式更加灵活、多变,能够最大限度对用户需求进行满足;一方面可以对旅游行业的发展进行辅助,会对信息手段进行灵活运用,从而对客户信息进行更加科学化的统计与分析,为各项服务的开展提供可靠数据,可以切实对旅游信息服务进行优化;另一方面,虽然这种旅游模式的运用,为我国旅游行业以及信息服务行业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优势,但由于这种方式源于西方,与我国的国情还有着一定的出入,在实际运用过程中还需要不断进行调整与完善。所以各旅游结构与旅游行业不应对该项模式进行盲目使用,要按照实际的旅游行业发展情况以及客户情况,制定出更加合理的智慧化旅游方式。同时相关人员还应按照各地旅游资源情况以及当地旅游特色,来对旅游产品进行设计,以保证在各种科技手段的利用下,旅游信息资源可以得到更好地融合,使智慧化旅游可以得到更好地发展,真正形成中国本土化的智慧旅游模式。
一、“智慧旅游”的概况
(一)什么是“智慧旅游”?
2009年,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第五条提出“建立健全旅游信息服务平台,促进旅游信息资源共享。”第十条提出“以信息化为主要途径,提高旅游服务效率。积极开展旅游在线服务、网络营销、网络预订和网上支付,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构建旅游数据中心、呼叫中心,全面提升旅游企业、景区和重点旅游城市的旅游信息化服务水平。”说明旅游信息服务政策已经提上议事日程,尤其是要建立一个能共享旅游信息的大型平台。
“智慧旅游”应运而生,“智慧旅游”应采取大量的旅游相关信息,经查阅相关资料文献后,发现“智慧旅游”(也称“智能旅游”)是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为了满足游客个性化需求,而提供的高品质、高满意度的服务,以现实旅游资源及社会资源的有效利用与共享的系统化、集约化的管理变革。
“智慧旅游”是以融合通信与信息技术为基础,以游客的互动体验为中心,保障一体化行业信息管理,服务于公众、企业、政府等面向未来全新的旅游形态。“智慧旅游”是一个全新的命题,它是一种以物联网、云计算、下一代通信网络、高性能信息处理、智能数据挖掘等技术在旅游体验、产业发展、行政管理等方面的应用,使旅游物理资源和信息资源得到高度系统化整合和深度开发激活,,以激励产业创新、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为特色。
(二)“智慧旅游”的基本结构
智慧旅游首先要构建数据中心,沟通服务端和使用端,因此它包括三个大的部分:数据中心、服务端、使用端。
三个部分通过互联网/物联网相互联结。服务端是直接或间接为旅游者提供服务的企事业单位或个人,如政府管理部门、相关部门、咨询机构、旅游企业等;使用端为广大的旅游者,拥有能够上网的终端设备,尤其是超便携上网终端(如平板电脑和智能手机);数据中心由大量存储有各类旅游信息的服务器组成,有专门的机构负责进行数据的维护和更新。
数据中心即是智慧旅游的云端,可以称为旅游云,将服务端和使用端联系起来。海量的旅游信息处理、查询等计算问题由数据中心自动完成,这就是智慧旅游中的云计算。服务端将自己的各类信息及时放在数据中心,无须再自己购买服务器和维护信息;使用端根据自己的要求,从数据中心提取信息,需要服务时可以与服务端进行交换,使用端可以直接向服务端付费(网上银行、现场付费),也可以通过数据中心付费(类似于淘宝的支付宝)。
通过使用端软件平台,智慧旅游中的旅游信息以主动弹出的方式出现,配以网络地图,能够让旅游者知道这些旅游服务在什么地方可以得到,距离自己多远,甚至知道某个酒店还有多少房间,某个景点需要排队多长时间。这样不会遗失某些旅游信息和服务(如景点、旅游活动、某个人等等),也不会由于信息不全而采取了不恰当的行为(如走错路、排错队)。在多点触控的超便携终端(如苹果的Ipad,Iphone)上,轻点手指即可展开详细信息。
主动显示旅游信息摆脱了输入关键词查询的不便之处,尤其是有许多旅游信息在你身边的时候,无法一一去查询这些信息。目前有几款手机软件,如街旁、邻讯等,提供类似功能,但也没有达到最方便的程度。如果查找分类信息,用关键词查是比较方便的,智慧旅游也同时采用关键词查找
(三)“智慧旅游”的核心技术
1、“智慧旅游”的核心是物联网技术。物联网突破互联网“在线”要求的局限性,而这种突破正式适应旅游者方位移动和非在线状态特征的关键。
2、移动通信技术是实施物联网技术的渠道,是支撑物联网在智慧旅游中成功过应用的核心基建项目。
3、人工智能技术。例如电子导航。具体如下图。
二、“智慧旅游”的三种推广模式
(一)核心景点扩散模式
以核心景点为中心,通过信息化网络技术向其他非核心的散点景区扩散、传播运营相关的管理、客流和制度信息,在不断的沟通交流与实践应用中加大核心景区的辐射范围,以优化信息接收者(即各散点景区)的传统组织资本、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最终实现所有景区整体智能旅游产业的信息改革和发展。
(二)合作组织引领模式
即,以城市旅游局或协会为平台,以信息化网络技术为手段,以合作组织成员(旅游景区及相关企业)为主要服务对象,本着最大程度提高景区管理效率,节约景点运营成本的目的,为合作成员提供广泛及客户信息资源、信息技术服务、政企关系网络等旅游智能化服务。
图2 合作组织“智慧旅游”载体
镇江政府在现代城市“智慧旅游”发展中提出“五个一工程”,即一“智慧旅游”感知体系、一“智慧旅游”云服务平台、一“智慧旅游”营运中心、一“智慧旅游”产业联盟、一“智慧旅游”产业基地。截止2011年6月,建成建筑面积过万、总投资1.5亿元的中国“智慧旅游”云计算平台,将为全国“智慧旅游”提供中枢服务。
(三)自助平台服务模式
即,建立以游客为中心的旅游服务自助系统,服务对象可分为,源于经济型背包客的自助旅游者;自驾车旅游者;豪华型自助旅游者,一般是中产阶级的年轻旅游者,重视自由化交流与沟通。
图3 自助平台服务模式流程
四川绵阳旅游局与基梯数据签订了全国第一份智能旅游城市合同,标志着“智慧旅游城市”方案的启动。据“智慧旅游之父”李家毅先生介绍,从自助平台可以了解旅游目的地详细信息;而且游客手机可以身份识别,可以支付,可以通讯等。截止2012年4月,四川省投入2700万元进行信息化实体建设,成都于5月被国家旅游局评为全国18个“智慧旅游”试点城市之一,并开通了“成都旅游手机一点通”手机自助平台。“智慧旅游”总体系统结构如下图所示。
(四)综上所述,“智慧旅游”作为新事物,对整个旅游产业有着重要的意义:
1、对旅游者而言,“智慧旅游”可充分发挥它的智慧之处,让游客足不出户,也能全面体验、了解旅游目的地的最新旅游资讯,在线预订支付喜欢的线路以及旅游产品。通过网络、微信公众平台随时随地地动态了解所需要的信息,在线咨询游览线路的有关问题,“智慧旅游”马上进行在线答疑。在游览结束之际,进行与游客互动的有效信息反馈环节。
2、对旅游企业而言,“智慧旅游”的系统利用微信公众平台、官方网站的推广、宣传,有效地展示企业形象和产品推广的平台,让更多的老客户与潜在的新客户,了解旅游企业的最新发展动态,大大程度节约了企业的运营成本。
三、“智慧旅游”对旅游教学的启示
随着“智慧旅游”的兴起,新型游客,年轻群体成为智能旅游的消费群,如何赢得新型顾客的青睐,作为各大旅游企业越来越感受到信息平台的威胁,纷纷从传统的旅游业改造成传统与“智慧旅游”相结合的发展策略。这对于旅游企业的一线工作人员――导游、旅游销售人员、计调人员,有更高的要求。既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又要有不断学习的决心,同时具备现代信息技术的知识水平。因此,在旅游管理专业教学中专业核心课程与现代信息技术应密不可分,适时引进最新的旅游信息软件,以及在教师教学中普及信息平台。
“智慧旅游”首先要采集大量的旅游信息,这些信息放在一些云计算中心,可以称这些旅游信息为旅游云。旅游云可以通过网络随时获取,按需使用,随时扩展,具有超大规模、虚拟化、可靠安全等特征。通过旅游云的大量信息的获取,运用在旅游教学当中,让广大学生迅速地开阔视野,获取最快、最实时的资讯。
(一) 普及“智慧旅游”的最新资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对旅游职业意识。
在旅游教学当中,导游知识涉及多门学科,这些知识显得神秘深奥、能激发学生们求知欲望。结合“智慧旅游”旅游云的大量旅游知识的展示,更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们可以直接在平台上查询各种旅游信息,无须东找西找,这些平台信息最终连接到目标信息,类似于google搜索,使用起来十分方便。
(二) 作为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应该清楚自身的定位。
目前“智慧旅游”从使用者的角度出发,主要有四种主要功能,分别是导航、导游、导览、导购。游客可以通过“智慧旅游”有关软件,随时随地查找景点,戴上耳机就能听景区电子讲解;通过3D视频、图片可以直接了解心仪景点的概貌;甚至“智慧旅游”会建设一个虚拟旅行环境,只要游客提交旅游路线的起点和终点的位置,即可获得最佳路线建议(也可以自己选择路线),推荐景点和酒店,提供沿途主要的景点、酒店、餐馆、娱乐、车站、活动等等资料。如果认可某条线路,则可以将资料打印出来,或储存在系统里随时调用。面对以上众多的方便,传统的导游行业为此受到一定的冲击,游客可以自主地选择出游旅行,甚至不再对导游进行依赖,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面对导游行业应何去何从?这需要学生们做好自我定位,清楚明白软件的功能与人力、脑力的鲜活导游之间的差别,努力提升自身的业务水平,过硬的专业能力。在充斥年轻人市场的“智慧旅游”与中老年人的旅游市场的差距。只有了解旅游市场的需要,才能更清楚自身学习目的。
(三)在教学中,专业教师可依托项目式分组学习的模式分、讨论、互动的学习模式、协作模式、活动参与模式等多种教学模式提出复合型教学模式。
这种教学模式使学生不仅掌握信息技术的知识和技能,同时培养学生对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的能力以及解决学习和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积极开设“智慧旅游”有关的旅游社团,让其他专业有兴趣的学生参与,普及最新旅游资讯。
在“智慧旅游”社团学习中,学生能自由发挥自身特长,利用相关的软件,结合先关的多媒体仪器、3D实训室、微格室等资源,进行课程设计、开发软件,虽然这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挑战性,但为个别有专长的学生提供了自由表现自我、展现自我的平台。鼓励学生的兴趣、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争取做推广“智慧旅游”知识的小能手,用各种DIY的方式展现出来。
中图分类号:F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5)09-061-01
一、概述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网络时代的前沿性和信息传递快等特点也要求更加务实、高效的旅游行业。这就对旅游行业的从业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旅游行业的管理人员,除了要掌握先进的旅游管理知识和方法之外,还要拥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做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统一。企业可以通过信息技术将企业的网页设计出别样的风格,再辅以翔实的描述和唯美的画面去吸引旅客。企业还可以通过先进的多媒体技术将旅游景点真实的展现在网上,使旅客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吸引游客来此旅游。
二、智慧旅游的概念及特征
智慧旅游需要借助云计算和物联网等一些新的技术,通过(移动)互联网,并通过便携式移动终端,感知并及时一些关于旅游资源、旅游活动、旅游活动等一些方面的信息。随着智慧旅游的到来,将为旅游企业创造出更大的附加值,将为游客在整个旅游过程中提供极大的方便和更好的旅游体验。与传统的旅游相比,智慧旅游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智慧旅游不需要过多的依赖靠手工收集的信息和一些专家设计出来的规则,智慧旅游还应用了云计算和物联网等相关技术,旅游相关的信息能够及时快速的更新,并且还能及时得到旅客的反馈信息,对企业和游客来说的实用性都较高。第二,智慧旅游比传统旅游应用了更多的技术,并且这些技术能够很好的在智慧旅游中应用。
三、信息化背景下智慧旅游管理标准体系构建
(一)信息化维度
信息化涉及很多方面,从数据编码、数据库、网络设施分别到文件格式、应用系统、操作系统,这些方面都非常庞大。所以,从信息化角度来说,对信息技术进行简单的陈述是不合适的,而应该从信息技术在旅游专业的实际应用的角度将其分为具体几个层次,以适应信息化发展需求。
(二)层次化纬度
旅游行业和其他行业一样都有着层次之分,在信息化环境下,旅游标准与其它领域标准存在互通性,更多的可以相互操作,领域差异造成了旅游管理的差异性,在关注基础标准、通用标准建设的同时,也要更多的关注专业标准。由内向外通常为基础标准、通用标准、专业标准,具有较强的层次性。在这三个维度当中,信息化维度的方向是信息技术和旅游内部结合的紧密程度的很好的体现。目前虽然智慧旅游基础设施的一些相关标准仍未制定完善,但从总体上来看这并不影响智慧旅游标准体系建设,尤其是现行标准的制定和完善上,旅游建设的相关标准主要侧重在管理和应用系统两方面。
四、信息时代背景下智慧旅游管理的途径
第一,对智慧旅游相关从业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和指导。在旅游行业快速发展的今天,该行业的竞争日趋白热化,其中人才的竞争是这次竞争的核心部分。旅游行业从业人员的素质水平和知识水平是旅游行业能否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的关键因素。为了应对这种趋势,关于旅游方面的高等教育急速的扩张,这样能够提供满足旅游行业的快速发展的能力突出的旅游行业的人才需求。高等教育为旅游行业提供了理论上的培训,在实际工作中,对旅游行业的相关从业人员提供在职培训也是必不可少的。在培训教育的实际操作工程中应该以旅游景点为载体,以学校培训为途径,通过让旅游行业的从业人员参加各种各样的短期培训,强化他们对旅游行业的认识水平,在培训过程中不断强化从业人员的素质水平,以提高他们的管理水平。
第二,加强相关智慧旅游营销服务的技术应用。应该积极的在新闻媒介上投放一些关于旅游景点的一些广告,以使游客能够更好的了解自己的旅游景点。利用现代的广告媒介能够迅速的扩大旅游景点的知名度和受众群体,应该结合传统的电视、广告、报纸等和现代的互联网。微博等作为旅游营销的载体。加深面向在线应用服务的力度,利用卫星遥感360/720度实景拍摄、虚拟显示和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大力发展虚拟旅游。
第三,加强移动信息技术在游客在途服务中的应用。由于现在移动终端的普及,可以充分利用移动终端随时、随地、随身的优势结合先进的标签识别技术、传感器网络技术以及无线定位技术,实现旅游行为可记忆,导游顾问可携带,游览对象可辨识。这样可以满足不同游客的对旅游景点的差异化的信息需求,在此同时还可以满足他们的动态性、互动性等方面的需求。
第四,加强游客在途服务的关键技术应用。对符合移动信息传播需求的数字旅游信息进行开发,使手机和智能移动终端中能够获取旅游资讯、营销广告、多媒体宣传内容、旅游地图等信息,开发多种适合移动终端的软件,能够满足游客的在途应用。
参考文献:
智慧旅游又被称为智能旅游,目前我国对智慧旅游的研究不多,整体上处于初级阶段,尚未行成统一的定义。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鲍豫鸿等学者提出的定义,他们认为智慧旅游是指利用物联网、云计算等新技术,借助移动上网终端,以便主动获取旅游目的地、线路、价格等方面的信息并及时,让更多的旅游者能够及时获取这些信息,并随时调整和安排工作时间与旅游计划,从而通过更为便利的手段智能感知和方便利用各类旅游信息,实现更加优质的服务。
2015年召开的全国旅游工作会议提出“让旅游业充分融入互联网时代,用信息技术武装中国旅游全行业”,即所谓的 “515战略”。这标志着我国智慧旅游时代的到来,必将对统旅游产业产生颠覆性的作用。
二、传统旅行社经营模式
我国现行的旅行社盈利模式主要靠低买高卖,即由旅行社出面与景区、酒店、餐厅等签下协议价,然后以低于景区、酒店、餐厅等的实际售卖价格卖出去,以赚取中间价差。与这种模式非常相似的是贸易零售,也就是随处可见的小卖部形式。即从批发商处以批发价进货,然后加一点价再售卖给消费者,这是一种低门槛模式,可复制性强,最终形成低利润模式,而在这种低利润,可复制性强的模式下,只能靠服务态度、好的环境、更优惠的价格才能做强。但是。这种模式有无法做大的局限性。
三、智慧旅游对传统旅行社旅游的影响
(一)同质且单一的旅行社经营模式受到挑战
建立在信息技术平台上的智慧旅游模式,其在线预订和网络营销的不断扩张必然对传统旅行社依靠口碑、关系的营销模式产生巨大打击。特别是兴起的手机在线预订,给旅游业带来了巨大的移动终端消费市场,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变消费者的旅游模式。截至2015年10月,去哪儿网、携程、艺龙等客户端的累计下载量分别为1500万、1000万和800万。智慧旅游的最大优势是能够让消费者拥有足够的自我选择空间,消费者可以更具自己的实际需要为自己量身定做专门的旅游行程与计划,相比之下,旅行社不能发挥消费者的主观能动性与自我选择权,因而,传统的旅行社在面对智慧旅游的冲击,只有设计更具个性的产品才能留住消费者。
(二)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自由行
2中国旅游研究院在2013年了有关中国自由行的发展报告,报告中提到几组数据:2010年我国有17.5%的消费者选择团体旅游,而有多达82.5%的消费者选择自由行的方式旅游,且有6.9%的农村户口消费者选择团体游,93.1%的农村活口消费者选择自由行。可以看出,我国自由行散客市场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这也意味着传统的旅行社经营方式遭到了巨大的挑战。
(三)传统模式的旅行社规模有待改变
智慧旅游的出现,特别是依附智慧旅游的自由行实现了跨越更大的地域自主规划行程以及旅行,这在旅行社层面上是的旅行社跨区域的大规模发展成为可能。传统旅行社受制于资源、信息的本质范围,只能在特定的区域内,因而使规模化发展成为难题。旅行社的作用更像是旅游中介的作用。智慧旅游可以将旅游资源、组团业务、旅游产品设计开发、销售、旅游服务等传统经营业务在信息技术平台上运行,打破了区域壁垒,旅行社可以在不同的区域建立自己的资源和产品采购、销售和服务,既可以组织招揽游客,也可以在不同区域接待游客,从而使得旅行社可以实现不同区域的同盟或连锁经营。
(四)智慧旅游对旅游业传统岗位的影响
随着智慧旅游的兴起,使得信息技术与旅游业的高度融合,必然导致传统的旅行社、旅游景区向智慧化方向发展,这也必然对旅游业的传统岗位造成很大的冲击。在智慧旅游背景下,对传统的旅行社相关岗位将会有非常大的影响。传统旅行社相关的岗位是指:导游(包括地陪、全陪、领队)、计调、外联人员、销售人员、票务人员以及财务人员等。另外, 针对正在兴起的智慧旅行社,有些地方政府已经出台了相应的管理规范。2012年北京市出台了《北京智慧旅行社建设规范(试行)》。当然,这样的举措是非常有必要的,可以规范智慧旅游市场在发展与自我运行中的秩序。
但是,在旅游业智慧旅游新趋势的发展下,部分高校所培养出来的应届毕业生所具备的技术能力和竞争力依然和传统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学生一样,无法跟上旅游业开放变化时期的步伐。究其原因,某些高校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滞后于旅游新趋势的发展,所应用的课程体系及课程设置并没有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变化而进行相对应调整。因此在互联网、移动终端等新技术的快速发展及2014年中国推动“智慧旅游”发展契机下,如何改革高职院校课程体系,设置与现阶段旅游发展相适应的课程内容;如何依托学校优势资源,构建各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特色课程体系,是本文要重点探讨的课题。
一、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分析
课程体系是在一定的教育价值理念指导下,将课程的各个构成要素加以排列组合,使各个课程要素在动态过程中统一指向课程体系目标或专业培养目标实现的系统。广义的课程体系一般包括三个层次:一指宏观的专业设置,涉及高等教育的学科及专业;二指中观的课程体系,涉及某专业内部课程体系问题;三是指微观的教材体系,是某专业内某具体课程的教学内容方面。笔者研究的主要是中观的课程体系,主要针对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进行研究。笔者通过大量文献资料的查找,发现无论是本科院校或是高职院校的高校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设置普遍存在以下四个问题[2]。
(一)课程设置不适应时代要求。
旅游管理专业的技术技能课程的特点之一是实践性强,这就规定了其课程计划与其他专业是有所区别的,对于旅游专业来说,除了利用先进的教学设备配合教师的讲解,再配备以计算机为核心的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等对教学过程外,还要顺应时展,结合旅游业新的发展趋势合理设置课程。在现有的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设置中,绝大多数是传统的基础课程,缺乏对智慧旅游要求下的互联网技术与旅游相结合等的课程。
(二)课程内容重复。
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呈现的“大而全、小而全”的特点,导致许多课程在内容上出现重复。第一,在基础理论课程方面呈现出“大而全”的特点。这些理论课程涉及管理学、经济学、文化学、市场营销等方面的课程,而在旅游学类中又涉及旅游经济学、旅游市场营销、旅游文化学等内容。第二,在专业课内部呈现出“小而全”的特点,由于分化出酒店管理、旅行社管理与旅游景区(点)管理三个方向,其专业方向之间的课程设置则呈现出“小而全”的特点。如酒店类课程涉及饭店经营管理、饭店市场营销等内容;在旅行社管理方向同样出现旅行社经营管理、旅游市场营销等方面内容;在景区(点)管理方向同样出现类似的课程内容,这是专业方向分化而缺乏有效综合的结果。第三,课程内容重复还体现在专业内部知识之间的重复及不同层次、同一课程之间的重复,例如旅游策划学是大学本科三年级时开设的科目,而专升本的学生在专科期间已经学过这门课程,使某些学生认为升入本科后并没有学到许多新知识,本科期间学过的旅游基础知识,研究生阶段也开设旅游基础知识,造成巨大的重复及时间和资源上的浪费。
(三)理论课程比例大于实践课程比例,实践环节质量不高。
由于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性强的特点,现阶段我国旅游管理专业培养出的大部分学生不能一毕业就立即投身于旅游行业,主要原因是学生缺少实践能力,本科院校的旅游管理专业几乎把课程的重点放在理论学习上,从而忽略实践技能的培养,旅游管理专业内导游部分、酒店管理部分、旅行社部分的实践课相对较少,而某些高职院校由于其整体学习时段较之本科少一年,这种情况直接会导致专业理论学习及实践学习都不深入,甚至一部分高职院校由于自身实验实训条件有限、校内实训室建设不足,校外实训基地开拓较少,使得学生的实践机会、实践质量大大减少和降低,这些原因就成了学生实际操作能力不强,在从业过程中部分学生从零起点开始,导致本专业学生与其他非本专业的就业人员一样,并没有凸显出旅游管理专业学生该有的专业优势。
(四)课程设置缺乏系统性。
现阶段我国大部分综合性大学的旅游院系或者旅游管理专业处在历史学院(系)、管理学院(系)、地理学院(系)、外语学院(系)等,其课程的安排明显带有本学院(系)的特点,旅游管理专业所开设的课程并不能体现旅游学科的特点。某些学校盲目地开设旅游课程,随意地拼凑旅游课程使学生学习旅游课程没有系统性,导致旅游课程开设混乱,缺乏系统性和针对性,旅游管理专业开设的课程方面过于注重理论上的学习和实践方面的培养,忽视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教育(演讲能力、创新能力、协调能力等)和人文课程(人际关系、沟通技巧和职业道德等课程)。
二、智慧旅游对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的影响
随着旅游者的增加和对旅游体验的深入需求,旅游者对信息服务的需求在逐渐增加,尤其旅游是在开放性的,不同空间之间的流动,旅游过程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和不可预见性,实时实地随时随地地获取信息是提高旅游体验质量的重要方式,也昭示智慧旅游建设的强大市场需求智慧化是社会继工业化、电气化、信息化之后的又一次突破,“智慧旅游”已经成为旅游业的一次深刻变革[3]。
智慧旅游的建设与发展最终将体现在旅游管理、旅游服务和旅游营销的三个层面。2014年,18个城市入选首批“国家智慧旅游试点城市”,这18个城市分别是:北京、武汉、福州、大连、厦门、洛阳、苏州、成都、南京、黄山、温州、烟台、无锡、常州、南通、扬州、镇江、武夷山。
同时,各旅游电商网站也大力发展智慧旅游,以携程智慧旅游为例。携程智慧旅游是依托携程旅行网2.5亿用户,扩展到合作机构旅游爱好者,基于大数据分析,以市场化导向、互联网思维构建的,以目的地及景区营销一体化为核心的智能解决体系和一站式服务体系。携程智慧旅游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移动互联网技术、计算机技术、高性能信息处理、智能数据挖掘等,提供系列软硬件、数据接口、APP、微信平台产品。从目的地及景区数据统计管理、游客体验、市场营销推广三个维度出发,以旅游产业链的角度将线上销售、线下服务完美互补、交融。通过大数据挖掘实现对目的地及景区的实力呈现;通过目的地APP增强与游客互动、增强游客对目的地的认知;通过微信平台加强整体化的目的地品牌建设,搭建移动营销平台;系统化地帮助旅游目的地实现智慧管理、智慧营销、智慧服务,全面实现智慧景区建设[4]。
通过以上携程智慧旅游的定位、功能与服务分析,从另一个侧面可以了解到对如今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的人才素质要求和能力要求产生一些新变化和新要求。智慧旅游的发展对现当代的旅游人才的素质要求也在不断变化,传统的旅游高素质人才高素质包括旅游从业人员应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健康的体魄、较强的公关素质和渊博的知识要求、较强的沟通能力、应变能力等基础上,一些具备电商专业、市场营销专业甚至写作、视觉设计、摄影摄像专业学习背景的学生竞争力更强,更受企业欢迎。因此,要跟上旅游发展新趋势,培养适应企业所需的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必定要跟上时代步伐,对现有的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设置进行改革。
三、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简介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管理专业于2011年开始招生,下属学院财经与外贸管理系。截至2015年共招收4届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学生在校人数共计200人左右,在我院财经与外贸管理系中,相较于市场营销、会计、报关与国际货运等其他专业而言,属于专业实力较小、学生人数较少的专业。下面通过对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比例结构和教学计划安排的简单介绍,分析我院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设计理念滞后。
从上述课程设计所反映出来的设计理念看,受传统课程设计观的影响。该校的课程体系属于典型的“本科压缩型”的课程结构,课程结构采用传统的叠加法进行组合,形成公共课+基础课+专业课+选修课这种设计课程体系,只不过采用的课程类别名称有所区别。
(二)课程设计缺乏系统和深度。
从各个模块的具体构成看,我院旅游管理专业课程缺乏更进一步的划分,致使设计深度不足。例如,专业能力课程包和专业拓展课程包中没有进行进一步细分,导致将饭店、旅行社、旅游景区、酒店管理、导游等课程混在一起。如:旅游学概论、旅游经济学、旅游心理学、旅游市场营销学、餐饮服务与管理、旅行社经营与管理、客源国概论、现代酒店管理、旅游电子商务、旅游策划等,由此看出诸如此类课程在每学期只学习一门,各方向的课程不仅缺乏深度,没有针对性,而且导致学生课程学得多,什么都知道一点,但是什么又不会的特点,不利于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
(三)实验实训课安排不合理。
从笔者的教学过程看,该专业主要将实习实训集中在实习阶段完成,而平时实训课程较少,专业实训主要有认知实训、模拟导游实训、模拟旅行社实训,且实训课程的学时较低,都为24个课时,在实训教学过程中,由于实训室条件的限制,实训教学一般在理论课堂完成,甚至流于形式。再者,该专业把在学校应该完成的技能课或实训课课程在最后一年顶岗实习当中,一并安排在实习单位进行,致使学生在上岗前没有得到更多的实验实训练习,造成本专业实习生到了实习单位一切得从头学的情况。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主要是我校实训条件极度缺乏及“双师型”教师较少所致。目前我院旅游专业校内只有一个导游兼形体实训室,校外建立两个实训基地分别是广西北海园林园艺博览园及北海曼哈顿酒店、北海银滩1号国际会议酒店,实训条件极其艰苦和匮乏。
(四)实习层次低,内容单调。
我院旅游管理专业实习生的实习岗位主要是在饭店实习,在岗位安排上主要集中于基层操作岗位,实习内容基本上都是最基本的操作,缺乏一般性管理岗位的实习。这种实习基本上属于低层次的经或简单技能积累,忽视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
四、基于智慧旅游视角旅游管理专业特色课程体系构建
结合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管理专业的实际情况,笔者将研究在智慧旅游逐步发展的时代,针对具体情况,即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管理专业如何依托学院电子信息类、计算机类、艺术类等优势专业的师资及实验室设施设备对课程体系设置进行改革和创新,对旅游管理专业的特色课程体系提出一些构想。
(一)特色构建之总体思路。
在智慧旅游大发展时代的背景下,结合我院优秀传统学科的师资及设施设备雄厚的实验实训设备,将我院旅游管理专业的专业方向进一步细化。课程设置方向兼具传统的导游方向和新型的智慧旅游方向,放弃之前所包含的旅行社经营管理方向、景区管理方向,从而有针对性、系统性地向专业化、方向化方向转变。而知识与能力结构方面的培养则由传统的能力结构如实际操作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和协调能力转向“人际沟通与语言表达能力、创意写作能力、摄影能力、‘智慧旅游能力’”,其中智慧旅游能力包括旅游电商互联网所需的网页制作、文字与图片编辑和等核心能力。
(二)基于智慧旅游视角的旅游管理专业特色课程体系构建。
1.理论教学体系特色构建。
构建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管理专业特色课程体系的构建理论教学部分主要分为四大模块: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技能课与专业选修课。
(1)公共基础课属于学校公共通识课教育,主要包括计算机文化基础、大学英语、思想道德修养和毛概等基础课程。
(2)专业基础课的内容主要有三大方向:①经济管理类课程,如管理学、经济学、市场营销学等;②旅游学科知识类,如旅游学概论、旅游政策法规、旅游心理学等;③酒店管理类课程,如现代酒店管理、餐饮服务与管理等。
以上专业基础课摒弃了传统上多所高校课程重复及大而全及针对性不强的特点,结合我院学科特点和资源优势,集中力量打造经管类―旅游类―酒店管理类的知识体系,让学生有更多时间和力量针对这三大方向有针对性地进行理论学习。
(3)专业技能课中,同样针对现在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设置广泛全面的劣势,在智慧旅游时代的引领下,着力打造两大技能方向对应三大能力素质。①第一大技能为――导游专业方向技能,主要面向传统的导游职业。导游专业方向所对应的课程数量较多,目的是着重训练学生导游专业方向专业技能及导游人才所必须训练的礼仪技能、语言表达及沟通技能和导游词创作技能,主要对应课程有:导游基础、导游业务、导游实务、演讲与口才、礼仪与沟通、导游词创作等。②第二大技能为――旅游电子商务技能,主要面向如今智慧旅游时代要求下旅游人才所具备的新型技能,如:旅游类电子商务网站的网页设计余制作、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文字或图片编辑、网络营销等。
(4)专业选修课中所选择的课程统一面向的专业技能是摄影和计算机图片编辑和处理的技能,主要服务于专业技能课程中的导游技能课程包和旅游电子商务类课程包,目的是进一步加深这两种技能的拓展和学习。一方面,我们结合现有的学院计算机系和艺术设计系的教师和实验室资源可以深入地对其进行研究、授课和学习。另一方面,此类课程实践性强、对学生的动手能力要求高,学生学习起来会觉得非常具有挑战性及浓厚的兴趣,同时能真正使学生学到两门专业技术强的技能,从而学以致用,进入相对应的工作岗位后快速适应和上手。
2.实践教学体系特色构建。
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特色构建主要分为三大模块,分析如下:
(1)理论项目实训模块。该部分的理论项目实训主要对应理论课程体系中的理论课程,主要目的是进一步巩固理论课程的学习,训练和提高的实践能力导游技能、旅游电子商务技能、摄影技能、图片处理技能、语言表达技能等,其相应课程有:旅行社经营实训、旅游景区服务实训、模拟导游、计算机图像处理实训、摄影实训、礼仪与沟通实训、导游词创作实训等。
(2)拓展项目实训模块。此部分主要包括酒店前厅、客房、餐饮、康乐管理与服务等,主要学习和训练理论体系中酒店管理理论课程中的各实践教学项目,以便进一步深化和提高酒店管理模块的素质和能力,所开设的相应课程为:前厅与客房服务、酒水知识与服务、中西餐宴会摆台、康乐服务与管理、化妆基础、插花艺术等。
一、智慧旅游内涵和特征
(一)智慧旅游内涵
目前还没有智慧旅游的标准概念定义,它是我国一个比较新的概念,国外还没有这种说法。比较有代表性的说法有:智慧旅游是云计算、物联网、高性能信息处理、下一代通信网络、智能数据挖掘技术等在旅游中的应用,它能够为旅游者提供个性化的需求与高质量的服务,改变传统旅游方式,以实现旅游资源的高效利用。智慧旅游的核心是高效服务和个性化选择,智慧旅游主要由使用端、服务端、数据中心组成,以物联网、互联网和传感网等技术为依托,实现物联网、云计算、移动通信终端、人工智能设备与旅游资源的有效结合,给人提供更加满意的个性化旅游选择。
(二)智慧旅游的特征
1、高度智能化。高度智能化是智慧旅游最重要的特征,旅游者在出发前将自己的需求信息与信息平台相结合,将旅行中相关的餐厅、客房、天气、交通等相整合,得出最合适的旅行条件。旅游者还可以通过网上的虚拟现实,进行旅游项目的体验,然后制订个性化旅游行程。在游览过程中,旅游者还可以根据实际体验并根据需要更改旅游计划,与网络完成实时互动。在旅游结束后,旅游者可以根据旅游的实际感受通过网络反馈到旅游管理部门,实现信息的及时反馈,帮助旅游管理部门制定更加完善的旅游服务。
2、信息有效聚合。在智慧旅游概念中智能设备会将旅游资源整合,其包括:旅游公共设施、旅游交通、旅游企业、文物古迹、旅游景区(点)等。这些旅游资源会通过物联网和互联网进行有效连接,实现旅游产业链上下游的实时监测,整合数据库资源,为智慧旅游提供数据支撑,实现旅游产业链上下游各个关键系统和谐高效地协作,实现智慧旅游的数据统一管理,提供旅游系统运行的最佳状态。
3、社会因素的深度参与。智慧旅游的目的是服务于人,这就需要政府、旅游者、企业、居民深度参与,他们既是参与者也是服务者。政府部门通过对市场信息的监管、旅游公共服务的提供、旅游营销的反馈处理以及旅游信息的等,作出最优的管理决策;旅行者通过智慧旅游服务进行智能导览、信息查询、旅游投诉等获取旅游信息服务;旅游企业通过对旅游满意度调查、数据统计、行为追踪等相关信息实现旅游产业的不断自我创新突破,提高旅游者的旅游质量;旅游地居民可以通过信息共享提高产业价值。
二、智慧旅游对旅游市场的影响
(一)促进旅游项目和旅游活动的多样性
自助游最主要的制约因素就是信息信息的局限性。而在智慧旅游的条件下,旅游者具有更强的自主性,可以随心所欲的检索到准确、高效的旅游信息,更加方面的安排自己的行程。智慧旅游的方式使信息更加通畅,避免了旅游过程中的吃穿住行玩等后顾之忧。此外,互联网的大数据计算之下,智慧旅游可以在旅游的选择上更加智能化、个性化,互联网能够根据旅游者的特点选取适合的旅游地、出行方式、居住地等,给旅行者以更好的旅游体验,更能激发潜在旅游者的创造性和出游动机。
(二)自助游将成为市场主流
当前旅游方式主要有自助游和跟团游两种方式,后者由于人数众多,缺乏个性化的体验而受到大众的摒弃。而只会旅游的快速发展也使得自助游成为当前市场最受欢迎的旅游方式。但是,当前的智慧出游的方式还很简单,缺少灵活和多样性,没有将旅行者的相关信息资源进行整合,自助游产品只是简单的“机票 + 酒店”组合,当然谈不上互动了,智慧旅游的价值远远为得到开发。智慧旅游的目的是实现人和信息的有效结合,网络与人实现无障碍交流,实现旅游者深度体验。因此,整个市场应该看到目前存在的问题,完善智慧旅游的体系。
(三)旅游相关的各行业结合的更加紧密
“智慧旅游”的概念界定
2014年,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了《中国智慧旅游城市(镇)建设指标体系》,对智慧旅游的概念进行了如下界定:“智慧旅游是利用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及人工智能等信息化技术面向旅游业的集成创新和应用创新,是为满足游客个性化需求,丰富旅游者体验,提供高品质、高满意度服务,实现旅游资源及社会资源的共享与有效利用的系统化、集约化的管理变革。智慧旅游的本质是信息技术在旅游业中的应用,是以提升旅游服务、改善旅游体验、创新旅游管理、优化旅游资源利用为目标,增强旅游企业竞争力,提高旅游行业管理水平、促进产业融合发展的现代化工程。”
智慧旅游概念中的关键词除了“技术”,还有“体验”、“管理”和“服务”,这反映出智慧旅游不仅要有技术上的智慧,还要有管理和服务上的智慧,更重要的是能让游客体验到这种智慧,而不是旅游服务提供者自以为“很智慧”。旅游业本身是一种体验经济,可以说为游客创造极致的用户体验是发展智慧旅游的基石。
“智慧旅游”与“互联网+旅游”
当下“智慧旅游”与“互联网+旅游”都是旅游行业的高频词汇,至于二者的区别与联系,本报告认为相比“互联网+旅游”,“智慧旅游”是个更大的概念,也是旅游业发展的终极目的。“互联网+”是当前实现“智慧”的一种有效途径。所以发展“互联网+旅游”与发展“智慧旅游”并不矛盾,可以说“互联网+旅游”赋予了“智慧旅游”更丰富的内涵、更强劲的发展动力。
目前国家层面高度重视通过“互联网+”来推动智慧旅游发展。2015年9月,国家旅游局《关于实施“旅游+互联网”行动计划的通知》,明确指出“到2018年,我国旅游业各个领域与互联网深度融合发展;互联网成为我国旅游产品创新和业态创新的重要动力,成为我国旅游公共服务和行业监管的重要平台;在线旅游投资占全国旅游直接投资的10%,在线旅游消费支出占国民旅游消费支出的15%。到2020年,旅游业各领域与互联网达到全面融合,互联网成为我国旅游业创新发展的主要动力和重要支撑,网络化、智能化、协同化的国家智慧旅游公平服务平台基本形成;在线旅游投资占全国旅游直接投资的15%,在线旅游消费支出占国民旅游消费支出的20%。”
智慧旅游与线上旅游
由于当前线上旅游的概念比较热,而且线上旅游提供的产品和服务也越来越多地渗透到大众的生活中,所以很容易把“线上旅游”等同于“智慧旅游”。本报告认为线上旅游只是智慧旅游的一部分,并不是全部。智慧旅游不仅包括线上的智慧,也包括线下的智慧。线上旅游的概念是“依托互联网,以满足旅游消费者信息查询、产品预定及服务评价为核心目的,包括航空公司、酒店、景区、租车公司、海内外旅游局等旅游服务供应商及搜索引擎、OTA (Online Travel Agent)、电信运营商、旅游资讯及社区网站等”。由此可见,线上旅游关注的主要还是互联网,而提升旅游体验只做好互联网是不够的,还有景区生态保护、基础设置建设等很多方面。举个具体例子,当下我国各大旅游区的“厕所革命”正进行得如火如荼,一大批设施先进、卫生舒适的旅游厕所正在建设或改造的过程中。厕所显然不属于我们通常理解的线上旅游的范畴,然而厕所革命则是发展智慧旅游的重要方面。
如果本报告着太多笔墨来梳理“智慧旅游”与“线上旅游”的区别和联系,那就显得太过书生气,而且也没多大意义。在迅速发展的互联网时代,很多新兴事物的内涵和概念随着实践的发展也是在不断变化,没必要在理论层面探讨太多细枝末节的东西。如果要给游客提供最佳的用户体验,线上与线下不是取代与被取代的零和关系,而是要相辅相成、互补发展、良性互动,让线下用户能够享受得到线上渠道的快捷与便利,让线上用户感受线下服务的安全保障与贴心舒适。无论线上旅游怎么发展,游客最终的旅游活动主要还是在线下完成的(网络虚拟旅游除外)。所以说线上与线下的融合是智慧旅游发展的必然趋势。近来在线旅游服务商纷纷加强对线下旅游资源的整合,而一些线下的传统旅游社也在发力线上渠道,比如中青旅的遨游网、众信旅游的悠哉、港中旅的芒果网等。
线上旅游发展现状与特点
线上旅游虽然不是智慧旅游的全部,但它在“互联网+”时代已经成为智慧旅游发展的重要领域。那么我国在线旅游行业发展现状如何?呈现哪些特点?
市场规模迅速增长。根据艾瑞咨询的《2015年中国在线旅游度假行业研究报告》,2014年中国在线旅游市场交易规模达3077.9亿元,比去年增长38.9%,占旅游业总收入的比重为9.2%,比去年提升1.7个百分点。2014年中国在线旅游度假占整体休闲游市场的比重为10%,未来几年会持续上升,预计2017年将达到15.6%。
周边游呈上升趋势。根据艾瑞咨询数据,2014年中国在线旅游度假用户度假类型仍以国内游为主,但比例同比有所下降,周边游和出境游用户比例均上升,尤其是周边游增幅显著。
价格并不是游客选择在线旅游最重要的原因。很长一段时间“网购”和“廉价”这个词很密切地关联在一起,其实消费者在网上购买产品或服务的主要原因并不只是图便宜。艾瑞咨询对在线旅游度假用户的调研就反映了这一点。调研结果显示,相比传统渠道,“品类丰富、选择多”是用户选择通过网络购买度假产品的最主要原因,其次是“在线支付便利”、“提供目的地游记/攻略”和“提品点评以供参考”,“更低的价格”位列最后。
越来越多的用户通过移动端下单购买旅游产品。根据艾瑞咨询对在线旅游度假用户的调查,比较2013年和2014年这两年在线旅游度假用户的下单方式,可以发现一个重要的变化,那就是越来越多的用户不再通过PC端登录相关旅游网站下单,而是热衷于通过智能手机客户端下单,这与整个互联网行业移动化的发展趋势相契合。这启示在“互联网+”时代,旅游行业面向消费者的信息化建设,一定要把移动端的产品和平台做好。
购物和旅行社团费是最主要的消费类别。根据艾瑞咨询的调研,在线旅游度假用户出游时最主要的消费类别是购物、旅行社团费和交通,这三项的比例远远高于住宿、娱乐和餐饮。“吃、住、行、娱、购”是旅游行业的五大主要因素,而在线旅游度假用户在“购”上的花费最多,这显示出进一步规范指引旅游购物市场发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旅游业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
旅游业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行业,影响到多个行业的发展。旅游的具体种类包括乡村旅游、农牧旅游、商务旅游、研学旅游、养老旅游、健康旅游、休闲度假、文化旅游等。每种旅游类型都和一个行业紧密相关。比如随着中国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养老产业已经成为一个朝阳产业。而养老旅游就是养老产业的一个重要领域。此外,旅游业包含因素众多,涉及食、住、行、游、购、娱、体、疗、学、悟等。旅游业涉及因素众多,包含很多子行业,需要各子行业进行协调配合,食、住、行、游、购、娱等各类企业之间存在复杂的、交易与合作关系。
一个国家旅游业的发达程度本身就是其经济发展程度的一个重要体现。从世界范围来看,一个国家和地区,其工业化和城市化的程度越高,居民旅游的行为也就越普遍。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目前我国已经进入“大众旅游”的时代。旅游业不断发展壮大既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结果,反过来也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据世界旅游组织统计,旅游业每增加1元收入,可带动相关产业增加4.3元收入;旅游业每增加1名从业者,可增加相关行业5个就业机会。旅游业影响、带动和促进的相关行业多达110个。根据世界旅游与旅行理事会(WTTC)的报告,全球2014年旅游和旅行对GDP直接贡献2.36万亿美元,约占全球GDP的3.1%。2014年旅游和旅行对GDP的综合贡献达7.58万亿美元,约占全球GDP的9.8%。国家旅游局局长李金早在2015中国“旅游+互联网”大会上表示,未来5年,我国“旅游+互联网”将在软硬件设施建设、在线旅游交易以及所催生的一批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和新模式等方面实现深度融合和创新发展,有望创造“3个1万亿红利”,成为新常态下扩大内需、推动经济发展的新动能。
我国旅游人群的特征分析
当前在线旅游移动化和出境游快速发展,成为我国旅游业当下发展的两大趋势。那么我国在线旅游移动端的游客和出境游的游客有什么特征?
在线旅游移动端人群特征:根据艾瑞咨询的《2015年中国在线旅游移动端行业研究报告》,2014年中国在线旅游移动端用户从性别来看,男性占66.4%,女性占33.6%;从年龄状况来看,以25-35岁青年人群为主。其中25-30岁区间人群占比最高,达整体比例的31.8%,其次是31-35岁年龄段,占比28.9%;从受教育程度来看,本科学历用户占比最高,达65.5%。其次是大学专科学历,占比19.2%;从婚姻状况来看,已婚已育用户所占比例最高,达到60.5%,其次是未婚人群,占比27.4%;从职业状况来看,主要集中在企业中级管理人员(27.8%)与普通公司职员(25.8%);在收入状况上,月收入主要分布在3000元以上,其中月收入在3000-5000元的用户占比最高,为28.2%。
出境游人群的特征:2015年9月7日,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WTCF)《中国公民出境(城市)旅游消费市场调查报告(2014-2015)》。报告显示,中国是当前世界上最大的出境旅游市场和最大的消费国。2014年,中国出境游客人数达到1.09亿人次,同比增长11%,在国际游客中的比重达到9.58%。中国出境旅游消费总额达到1650亿美元,同比增长28%,出境旅游消费在国际旅游收入中的比重达到11%。从性别上看,中国女性出境游客占58.5%,比男性的41.5%高出17个百分点。按年龄划分,中国出境游客中,占比最大的是80后,比例高达44.89%;70后位居其次,占25.72%。90后的出境游客比例为11.39%,超过了60后的9.97%、50后的8.04%。
我国旅游业发展的趋势和特点
在“互联网+”的大背景下,国内旅游业发展呈现出一些新趋势、新特点,主要体现在大众化、产业化、散客化、个性化,以及分享经济方兴未艾。
旅游业流动性强、环境复杂、信息量大的特点都需要信息技术的支撑。游客可以与网络实时互动,随时改变旅游策略,既方便又高效,满足了游客对旅游的高要求。下面对智慧城市框架下如何进行智慧旅游进行研究。
一、智慧城市智慧旅游概念
智慧城市是将信息技术充分运用在城市中的城市信息化高级形态。智慧城市的主要特征就是基于大数据的应用,营造出有利于创新的生态网络。智慧旅游是衍生与智慧城市的新兴概念。国家也积极开发智慧旅游的相关技术支持者智慧旅游的发展。
智慧旅游的智慧主要体现在服务智慧、管理智慧和营销智慧三个方面。服务智慧:通过信息组织呈现给游客实时的旅游信息,能帮助游客更好的安排旅游计划。管理智慧:智慧的管理体现在时效性,摆脱传统的管理模式,通过信息技术,可以及时掌握游客和旅游企业的信息,做到实时管理的转变。营销智慧:旅游企业可以通过信息技术的数据分析,挖掘出旅游热点,及时改变营销策略,从而推动旅游业的营销创新。
二、运营模式研究
(一)自主运营模式
自主运营模式的特点是一体化运营,项目的所有权和经营权全部归一个组织所有。自主运营模式包括政府运营模式和企业运营模式两类。
1.政府运营模式
政府运营就是项目的所有权和经营权归政府所有。项目的投资、经营管理和维护所需的人力、物力、财力全部由政府负责。政府运营模式的好处在于社会公益性强,促进智慧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但投资量大,且不会在短期内产生经济效益,又要求政府有较强的运营管理能力,对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的要求也较高。总而言之是一份很有风险的公益建设。
2.企业运营模式
企业是以营利为目的,通过满足智慧旅游的要求,遵循市场秩序,提供旅游产品和服务并从中获取利润的一种经营模式。它与公共性物品不同,具有一定过得竞争性和排他性,且要求经济效益的收入,这就需要强大的市场需求才能继续经营。企业要承担所有的运营风险,需要良好的资金实力、经营经验和运营管理水平。
(二)联合运营模式
自主经营模式有时无法顺利的运转,需要多个主体的有机结合,来保证项目的运营。联合运营的方式多种多样,主要是以政府与企业共同投资运营的多种方式呈现的。
1.政府资助,企业特许运营
这种模式是政府和企业共同运作的运营模式。通过政府投资,将运营管理交付给企业去进行,使两方共同获益。不仅能够带来经济收益,还能为构建良好的公共服务提供一个平台。例如“畅游北京”网站就是运用这种运营模式,政府出子,与某网站公司签署协议,在遵循市场秩序下进行网站的运营,为游客提供了一个具有权威性和公益性的智慧旅游服务网络。
2.政府投资,业务外包
这种方式是将运营工作的全部或部分委托给公司,自身不直接参与项目经营的模式。政府主要负责相关规则的制定,发挥管理职能,适时的提供支持和帮助。
根据外包的程度,可以分为全部外包和部分外包。全部外包对委托公司的要求较高,要在认真衡量其经验、能力和信誉等方面后作出最优选择。部分外包相对风险较低,要求运营公司能够权利配合,保证项目的顺利运转。
(三)其他运营模式
除了自主运营和联合运营,智慧旅游的运营模式还有社区运营和行业协会运营等。社区运营模式是在政府政策的指导下,以社区居民为服务对象,针对性的提供智慧旅游的信息和方案,为社区居民提供便利的智慧旅游服务。行业协会在我国的发展处于起步阶段,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与行业协会合作可以推动智慧旅游的建设和运营,如建立美食文化协会和旅游协会。
三、智慧旅游运营体系
(一)从游客角度
游客是旅游活动的主体,是旅游企业服务的对象。通过专门人员对云计算海量的信息资源库的实时更新,可以让游客轻松查找旅游相关信息,还可以在网上进行预订和购买,让旅游体系与银行进行产业连接。借助旅游网站的互动平台还可以对旅游进行投诉,满足游客售后服务的要求。
(二)从旅游企业角度
旅游企业是以营利为目的经营,智慧旅游的营销手段不仅能节省成本,还能做到扩大对外销售,为旅游企业拓宽的营销渠道。旅游企业将自己的信息放到智慧旅游云数据中心,能够节省服务器等设备的维护成本,还能让游客第一时间看到自己的信息。
四、总结
智慧旅游是“十二五”时期产业升级的重要表现,是借助信息化发展的成果。要正确引导智慧旅游的发展,充分利用网络的时效性和大信息量的特点,将旅游业引向快速、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参考文献:
[1]王德红.智慧城市框架下智慧旅游的运营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4.
1 旅游管理中存在的主要社会问题
(1)旅游发展与生态保护不协调
过去,很多旅游资源地在开发时,人们一味追求经济效益,没有生态保护意识,主要采取的是粗放型方式,使得资源开发和自然生态平衡产生消极影响,两者之间出现冲突,其中最严重的就是人们的大不合理开发破坏大自然的生态平衡。当今,旅游业并不是理想中的 “无烟产业”,没有污染,人们在客观的经济效益的驱使下,往往会造成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丰厚的经济效益会造成生态自然环境的损坏,悠久的历史文化资源也在逐渐地被侵占,城市建设破坏了旅游整体环境的和谐美。
(2)旅游经营管理的水平较低
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旅游企业也是越来越多,但是这些企业规模比较小,大都是个体经营,没有雄厚的实力,管理水平较低,其中存在很多的弊病。并且,我国很多旅游地的管理模式还是处于计划经济时代,不能适应市场竞争调节模式,经营权和所有权不相分离,导致旅游资源的开发效率低下,管理不规范,制度不完善,职责不明确,市场竞争不公平,管理系统利益关系错综复杂,这无疑加大了主观管理难度,降低了客观专业性。
我国省市各个旅游协会都属于群众组织,相关的政府部门只是起到了指导性的作用,但是旅游管理制度不完善和管理的脱节现象,造成旅游协会在监管过程中不能起到真正的调节内部矛盾的作用,从主观上,不愿意去管理,不敢去管理,也不会管理。不能实现其调解和协调的作用,因为,旅游协会在社会上的认可度逐渐下降,使其处于被动和搁置的状态,间接影响了旅游行业的发展。
(3)旅游在线营销方法滞后
随着科技的发展,信息化的普及,旅游业的管理营销也随之网络化,逐渐向在线化趋势发展,从当下营销现状可以看出,虽然在网上订购机票、车票、门票的人越来越多,但是由于网络发展还不完善,在线营销还会出现很多的问题。第一,并不是每个国家,每个地区技术都达到了一定的水平;第二,网络营销是一个虚拟的世界,其安全性不能保障;第三,在线营销服务水平还需提高;第四,各个旅游网站的设计缺乏特色,不能标新立异;第五,缺乏专业的在线网络营销人才;第六,相关的法律法规还不够完善,导致在线营销行为缺乏约束力,不能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2 旅游管理问题的主要治理措施
虽然近几年旅游业发展非常迅猛,但管理问题和社会问题也突显出来,为了使旅游业管理机制更加完善,市场秩序更加规范,管理更加有序,缓解并解决出现的一系列社会问题,从而保证旅游业的良好发展,笔者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些相关的解决措施。
(1)将旅游管理纳入法制化轨道
新《旅游法》的正式颁布和实施,旅游业的不良风气有所改善,但是,由于各个地区存在着差异性和特殊性,在实际旅游管理中,新的问题层出不穷,也有部分顽疾非常棘手,恶性违法侵害旅客权益事件时有发生。所以,在《旅游法》的规制下,各个地区旅游景点还需要因地制宜,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立法部门适时出台《旅游法》的实施细则。积极响应《旅游法》的相关精神,让《旅游法》真正成为人们旅游的保障,以促进旅游业的规范化和有序化,为有关部门的依法监管和游客的出行以及旅游企业的合法经营提供法律上的保障。
(2)逐步完善监督,明确管理的相关责任
因为旅游业管理工作比较繁重,存在的社会问题复杂而棘手,因此,需要把内、外部监督机制有机结合起来,赋予旅游协会一定执法权,并建立专门的政府旅游执法部门和执法队伍,高效率地解决旅游纠纷,处理突发案件或者群众投诉,共同维护旅游市场秩序,在景点上还可以设立管理委员会,使旅游管理服务体系更加完善,为游客和旅游企业营造一个安全、规范、有序、和谐的旅游环境,以促进行业的整体健康发展。
(3)科学规划,实现旅游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不管是在开发旅游资源的过程中,还是在旅游管理的过程中,都要提倡绿色旅游和生态旅游的新理念,提高游客的环保意识,遵循自然规律。在一些节假日,我国各个景点都会迎来旅游高峰期,但是为了追求经济效益,在管理上忽视了景点能够承受的旅客容量,不但破坏了优美的环境,还降低了景点的服务质量,所以,要想真正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一定要做到科学规范和管理,积极倡导可持续发展理念,以保障旅游业的良性发展。
随着经济的发展,旅游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高,间接地带动了工业和农业的发展,对于扩就业、增收入,促进生态环境改善等方面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