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人才培养的建议汇总十篇

时间:2023-12-27 10:31:37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关于人才培养的建议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关于人才培养的建议

篇(1)

针对集团公司如何进行人才引进和培养,谨提出个人的几点思考:

一、对人才引进的思考

(一)制定与集团公司规划相匹配的人力资源发展规划。

集团公司要先应有一个明确的集团公司生产经营发展规划,然后再以此分析这种发展规划需要什么样的职能规划(包括人力资源规划、财务规划等)来匹配或支撑,也就是说集团公司生产经营发展规划决定人力资源规划,没有明晰的集团公司发展规划,人力资源规划也是无从谈起。所以,集团公司要对未来的经营和发展方向有着明晰清楚的预期,再制定清晰、完整的集团公司发展规划。在制定人力资源规划时必须考虑到集团公司所处的环境背景以及发展规划导向;而在制定集团公司规划时,也同样要考虑到集团公司现有的以及可能达到的人力资源状况。

(二)制定明确的选聘标准来引导整个人才引进工作。

在引进人才的过程中,要做好人才岗位适应性、人才流失可能性、人才业绩表现、人才对团队影响程度、人才团队磨合速度等各方面的评估分析,不能只看到短期效益,更要注重集团公司的长远发展。但是在人才选聘时,人才还没有被配置到拟任职的岗位上,当然无法检验其业绩表现。通常做法是采用各种科学方法,如面试、心理素质测评、知识考试等,来评价候选人才的素质,是否与拟任职岗位的素质要求相匹配。关注人才对集团公司文化、价值追求的认同程度。选聘人才的过程中,除了关注人才个体的素质外,还应认真分析人才拟任职团队的结构特点,如团队成员的学历、性别、年龄、观念等。强调人才与其拟任职团队的兼容性,应该减少因拟聘人才的个人工作能力、综合素质的“突出”,而带来的不必要的“孤独感”,否则会影响人才能力的有效发挥,甚至会迫使人才流失。

(三)拓宽人才引进的渠道,丰富人才引进的途径。

首先集团公司在引进人才时,应不断拓宽渠道,利用媒体、网络、人才交流中心以及猎头公司等多种渠道进行招聘,也可定点与高校的就业中心联系,采取推荐或委托培养等方式,广纳贤才。其次就是在集团公司内部,对优秀的员工进行岗位调整,在内部形成推荐、竞聘的方式,使内部优秀员工得到晋升。再次,还可以采用内部员工引荐的方式。因为集团公司员工对集团公司和被引荐人都非常了解,所以,内部员工更能为集团公司引荐合适的人才,但既要保证“举贤不避亲”,又要避免“沾亲带故”,严格把握好引进关。

二、对人才培养的思考

(一)建立科学的选才用才机制。

建立人才竞争机制,大力推行公开选拔、竞争上岗、竞聘等方式,引入科学的定性定量的人才测评手段,把优秀人才选聘到合适的岗位上,实现能上能下、能进能出、量才使用、人尽其才。建立公开、公平、公正的人才考评机制,将考评结果与任用和收入挂钩,保证符合集团公司考核标准的人才在集团公司内有其位、谋其职、授其权、获其利,实现人才优胜劣汰。做到人才使用和人才培养的统一,以合理使用来加快培养,以进一步培养来促进使用,对有潜力的年轻人,要大胆压任务、给待遇,让他们在重要岗位经风雨、见世面、长见识、增才干。

(二)多措施并举,做好专业人才、技能人才的培养使用。

充分发挥人才市场配置人才资源的基础性作用,通过举办各种综合性和专业性的技能人才招聘恳谈会,为集团公司和各类人才提供双向选择的机会,使各种人才真正成为集团公司选才、人才择业的主渠道;围绕重点岗位和关键岗位紧缺的专业,通过建立专业技能人才培训计划,加快培养一批具有较高专业水平、综合素质较强、能独立解决工作难题、具有较高工作水平和能力的人才;采取“送出去、请进来”的办法,不断加大专业人才的培养力度,多给他们锻炼、考验、成长的机会,给他们交任务、压担子,按照不同的岗位要求,实行“订单”式培训,量才所用。

三、对用人机制的思考

(一)建立正确的用人机制,创造激励性的工作平台。

在集团公司当前的形势下引进、培养并留住人才,关键是建立正确的用人和激励机制。这就需要集团公司建立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公平、竞争、宽松的用人机制。

建立有效的激励性工作平台:一是要建立竞争机制,在集团公司发展的同时,不断提高重要工作岗位的收入水平,并根据个人贡献大小,拉开分配档次。通过合理、公平的竞争,真正实现“能者上,庸者下”,努力建立一套完善的岗位竞争机制和人才脱颖而出的宽松环境;二是要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不断完善奖励制度。建立集团公司奖励基金,对有突出贡献的集团公司人才型员工实行奖励。把精神激励和物质激励结合起来,既要从待遇上给予人才以物质激励,又要通过尊重人才的自我发展、自我实现的需要,给予人才以精神上的支持和激励;三是要建立集团公司自身实际的绩效评价机制,不断完善福利制度。科学地评价人才对集团公司的贡献和作用,保证各类人才的福利待遇随着集团公司效益的提高而不断提升,不断调动人才的积极性。

(二)关心关爱,积极营造栓心留人的工作环境。

篇(2)

这几年,在教育部领导的正确指引下,通过全国本科院校师生的共同努力,各个院校的教学条件明显改善,教学水平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态度有了明显的改善,专业结构和布局日趋合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更加完善,创新型人才培养取得了初步成效,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的学习质量得到了显著的提高。

1、关于本科教学管理工作的几点建议

本科院校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完善教学管理工作:健全本科教学管理制度,实现规范化、信息化的管理目标;完善本科教学管理科学化体系,提升本科教学管理工作水平;提高本科教学管理队伍的素质;加强本科教学环节和实践环节的管理工作,改革质量监控体系和教学评估体系;以本科教学评估指标体系为标准,全面提升本科教学管理的层次。

1.1 本科院校的办学规模

考虑到近年本科院校人均培养成本大约在12000元~15000元之间以及各个院校的师资队伍和现有教学资源的情况下,本科院校在校生的数量应大体控制在2万人左右,个别规模较大以及师资队伍较强的本科院校,本科在校生的数量应大体控制在3万人左右。这样,既能维持本科院校的正常运营,又能较好地提高本科院校的教学质量。

1.2 本科院校的专业建设

专业建设是本科院校内涵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的一项重要举措。本科院校应根据教育部出台的本科专业目录,全面优化学科和专业的布局,完善传统专业、增强优势专业、突出特色专业。在经过充分市场调研的基础上,适当增设就业前景良好的新专业,对部分不适应现代信息社会的传统学科以及过时陈旧的传统专业进行横向和纵向的整合,适当增加热门专业。此外,从现有的本科专业中,筛选出就业相对比较容易的若干专业进行重点扶持,创建本科院校自身的品牌专业以及特色专业,使它们成为各个本科院校亮丽的名片。

1.3 本科院校的课程建设

课程建设是实现本科院校教育教学目标的基础工程,是各项教育改革的出发点和重点。本科院校应经常修订和完善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形成与时俱进的符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专业培养方案。优化课程建设体系,创建特色课程。以此为基础,创建省级精品课、国家精品课。如果条件许可,还可以适当创建一些符合本科院校自身的双语教学课。

1.4 本科院校的评估标准

近年来,教育部批准了很多专科学校升格为本科院校,一些本科院校在办学定位上出现盲目性、攀比性等问题,特别是专科院校长期形成的办学模式,使其在各个方面无法适应本科教学管理工作,因此,本科院校要继续完善教学质量评估标准,合理规范课堂教学、课程考核、实践教学、毕业论文各个教学环节,全面推进网上评教,加强领导评教、专家评教、教师相互听课,检查教案、检查试卷等相关工作。

1.5 本科院校的团队建设

本科院校团队建设中通常存在的一些问题:重申报,轻建设,评选标准不够合理,缺乏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团队成员协作意识不强。解决上述问题的办法:建设有利于团队建设的制度环境,遴选德才兼备的教学带头人,明确团队建设的目标与任务,构建有利于团队合作的评价机制。此外,要借助团队集体的力量,指引青年教师,推出一批教学改革成果,培育一批教学骨干,增强教师的业务能力,向国家级教学团队和省级教学团队冲刺。

1.6 本科院校的教学改革

加强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与建设工作,在尽可能的范围内加大实践教学的比例,推广网络教学,普及多媒体教学,推动教学模式从“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的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逐步推进产学联合培养应用型本科生的人才培养模式。

1.7 本科院校的就业与创业

提高本科毕业生的就业率,是确保本科院校能否持续发展的百年大计。在本科生毕业前,开设一些以就业和创业为导向的主题讲座,为大学生即将面临的就业问题以及创业问题,提供支持和服务。

2、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几点建议

为了适应社会发展和地方经济对本科人才的需要,为了机动灵活地配置教育教学资源,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必须有针对性和实用性地发展与变革,创建特色鲜明的人才培养体系,尽快建成深受社会好评的合格本科院校。

2.1 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的指导思想

树立人才培养工作在本科教学工作中的中心地位,改革人才培养体制,更新人才培养观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深化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完善教学质量,积极培养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技能过硬的应用型人才。依照质量兴校、人才立校的办学思想,吸收国内外先进的教育管理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把他们的成功经验,充实到人才培养方案和教育管理过程中,促进本科教学质量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2.2 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

深入研究教改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完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本科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尽量体现个性培养、特色教育,把人文教育、科学教育与生态教育融入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促进学科交叉、文理融合的培养体系。鼓励探索和试验,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应用型人才,全面提升本科生的综合素质。

2.3 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

围绕提高就业率的战略需要,根据办学条件和师资力量,遵循重点突出、兼顾一般的原则,培养能吃苦、肯适应、能创造、乐奉献的应用型人才。

2.4 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后盾

把提高教学质量作为人才培养的坚强后盾,严格执行教学规范,加强教学环节的有机管理,鼓励教师启发式、讨论式和案例式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尝试,鼓励教研活动的各种新模式,推进教研活动的制度化和经常化。此外,为了扩大本科生的视野,积极开展各种主题的教学讲座,邀请知名学者和教学名师作报告,开展青年教师教学比赛和教学技能大赛等活动,更新教学观念,促进教学改革。只有教学工作的水平得到有效地提高之后,人才培养的目标才能脚踏实地的实现。

2.5 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的质量监控

进一步完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充分发挥“学评教”等评价机制的作用,改进学院的教学评估标准,建立科学、规范的评估制度,加强对专业水平、课程质量的评估,加强学生对教学工作的反馈信息的收集与整理工作。

2.6 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资源

把优化课程体系、丰富课程资源、提升课程质量作为人才培养的重点工作。依照本科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新开一批特色鲜明的课程。建立科学合理的课程模块和课程库,从人才培养方案入手,突破跨专业选课的障碍,拓宽学生选课的范围,为学生个性化的发展自我创造有利条件。

2.7 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改革。

建立与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课程体系,改变陈旧的课程设置状况,避免课程脱节和不必要的重复课程。要优化课程结构,让必修课和选修课有机地结合起来,构建学科交叉与文理融合的课程体系。要处理好课堂教学与课外教学的关系,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减少课堂学时,加强课外指导,使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的教学活动形成有机的整体。适当降低必修课比例,加大选修课比例,增加学生自主学习的选择,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2.8 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实践环节。

实践是对理论知识的验证、补充和拓展,旨在培养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加强本科院校实验室以及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鼓励学生参与科学研究和技能训练,适当增加实践的比例。实践安排应详细与充实,并要有相应的技术支持。加强就业指导服务以及创业教育,启动本科院校与科研院所、对口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机制。努力开拓产学研结合的渠道,积极推进校内外的实践基地建设,积极开辟本科学生实践锻炼与服务社会的新渠道,丰富实践教学的方式和途径。

结语

篇(3)

建筑学是一门严谨、灵活、实用的基础学科,以培养学习设计建筑的能力与创造性为己任。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和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社会需要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建筑专业人才,这不仅是建筑学专业发展的内在要求,还是推进我国现代化建设面临的一项十分紧迫而重要的战略任务。培养创新型人才,不仅是实现高等教育培养目标的客观要求,还是个体知识、能力、素质整体发展的最佳途径。因此,要积极探索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方法和途径,加快建筑专业领域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力度,确保建筑专业人才能够满足构建创新型国家的要求。

1 转变教育观念:创新性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和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21世纪是一个以知识经济为主体的时代,只注重满堂灌,学生思想长期禁锢的传统建筑教育观念受到了巨大冲击。当然,强调创新意识的教育观,并非完全否定传统的教育模式,而是积极地转变那种妨碍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发展的教育观念,树立素质教育的大教育观念,真正把教育的重心放到提高受教育者的创造力上来。因此,要转变我们的传统教育观念,及时扭转教师为中心的局面,明确学生在建筑专业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提倡在教师指导下,以学生自我学习为主、师生互动为辅的学习方式,创新学习思路和手段,开拓学生的认知视野,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增强和提高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只有转变观念,大力倡导教育创新,充分培养和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才能激发学生的想象欲望和灵感,创作出优秀的建筑设计作品。

2 构建教育体制:开放性

开放式教育体制要求包括开放的师资队伍、开放的教学计划和开放的教学内容。实践证明,封闭式的教育体制极度地缺乏汲取外在先进思想和资源的活力。对于建筑学这一门专业性较强的学科来说,依托一支学术造诣深、热爱教育、有一定工作经历、年龄结构相对合理的专职师资队伍来完成当前的建筑学教育任务,还是显得不够。因此,为了提高教学质量,还必须也应该吸纳社会力量参与进来,形成一支由实践经验丰富的建筑师、工程师、社会学家等构成的兼职教师队伍。“不为我有,但求所用”的用人机制,可为我国建筑学专业教学注入新鲜血液,有助于提高专业技术水平和兼职教师的规范化建设。同时,制定开放的教学计划。开放的教学计划要求在低年级班构筑专业基础平台,由基础课和建筑、规划、景园三位一体的建筑学专业必修课组成,旨在为学生奠定理论基础。而在高年级班则侧重于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及挖掘特长优势。此外,教学内容要体现开放性。开放的教学内容是指教学内容要不断地更新和扩展。也就是既要汲取传统中的精华,又要了解前沿的学科动态;既要掌握本专业的学术精髓,又要注重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

3 构筑知识结构:合理性

合理的知识结构是进行创新思维的硬件系统,是形成创新能力的基础。只有具备合理知识结构的人才,才能够做到思维灵活敏捷,富有创造性的联想,善于抓住客观事物的本质,产生思想火花。但是,目前建筑学专业的学生对社会、人文及自然生态科学方面的知识掌握很不够,加之建筑知识结构单一,这就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更深层次地理解广义建筑学、可持续发展等理论和观点,从而影响着创新性的设计作品。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随时关注本学科的前沿问题和发展方向,并把研究的新成果、新见解、新突破丰富到教学内容中,使学生直接了解国内外学科研究的最新动态,帮助其丰富自己的学科知识。

4培养思维能力:创造性

“建筑教育对学生创造活力的激发,关键在于提供一个宽容、积极、富有挑战性的外部教育环境。”创造性思维是创造力的核心,是人类思维的高级形式,它不仅能揭示事物的本质,而且能提供新的具有社会价值的产物,建筑学高等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才不仅应具备获取新知识的渴望和强烈的创新意识,而且还应具备创造性思维能力。但是,“依葫芦画瓢”的传统建筑专业教学模式依然延续,长期以来建筑教学内容几乎未经过学生自己的思考和消化,创作设计的效果十分不理想。对此,在教学方法上必须采用启发式、讨论式、研究式的教学,将讲授、自学、讨论和研究结合起来,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和讨论,逐步培养他们对学习浓厚兴趣和强烈的好奇心,从此转变教师填鸭式灌输教学的局面。

5培养个性品质:独特性

个性品质是独立个体能否成就一番事业的先决条件,还是一个人能否成才的力量源泉。一般地,创新型人才不仅要有创新的思维和能力等要素,而且还要拥有良好的个性品质,主要包括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树立,对社会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勤奋求实、不断进取、寻求真理的强烈愿望和不懈追求;顽强的意志和坚忍不拔的求知精神;善于与他人进行交流并能学习长处,具有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诚然,品质教育不能单靠增加课程进行强制性灌输式的说教,而是将思想建设工作贯穿于全部教学活动之中,要在教学过程中有机地融入品质教育的内容。此外,老师还要言传身教,做好示范,使自己的言行成为学生现实生活中的德育教材。

总之,在知识经济条件下,创新将成为社会发展最根本的推动力。为此,我国的建筑学高等教育必须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根本目标。创新型人才培养是一种全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同时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在创新型人才培养过程中,将会遇到许多新问题,只有不断探索和实践,把握人才成长规律,把对学生的创新教育摆在突出位置,才能培养出一大批适应时代要求,有所创造、有所作为的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吴雁:论新形势下我国建筑学人才创新思维的培养,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9卷第3期.

[2]罗玲玲;李家坤:建筑学专业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理论探讨和实践, 国际创造学学术讨论会论文集,2004 年.

[3]刘d;赵继龙;仝晖; 张建华; 江海涛: 面向区域创新建筑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中国高等教育, 2009年07期.

[4]朱洪波:论高等学校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性,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 年3 月第22 卷第2 期

篇(4)

近年来,我市重视对职业技能人才的培养,促进了职业技能人才队伍的壮大。全市各行业中高级技能人才占有量最多的是冶金制造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等。调查显示,全市职业技能人才供需相对平衡,没有出现沿海一些新兴工业城市的“技工荒”现象。但是,通过对全市职业技能人才基本状况的分析发现,我市职业技能人才开发工作仍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职业教育发展相对滞后于经济发展。我市的职业教育体系是在计划经济时期形成的,到1995年时,技工学校发展到31所,在校生14770人。随着经济结构调整和劳动用工制度改革的深入,技工学校招生和分配都陷入了困境,20__年全市技工学校减少到23所,在校生不足5000人。后经几次技工学校的调整重组,加上民办职业培训机构的迅速兴起,使职业教育有了一定程度的恢复和发展,但是职业教育培训经费投入不足,办学条件较差,师资队伍不强;初等级培训多,中高等级培训少;招生与就业的困难仍然存在;职业教育内容与市场需求脱节;民办职业教育集中于服务业且培训层次低。这些问题制约了我市职业技能人才培训质量和数量的同步提高。

二是职业技能人才结构不够合理。合理的职工队伍技能水平结构应为梯次结构,高级技能人才占较大比重。沈阳市提出到20__年,职业技能人才增加到40万人,同时在技能人才中,将有80是一线职工,其中高技能人才将占20以上。而目前,我市技术工人技能等级结构呈现“头尖肚大型”,高级技师和技师持证人数仅占总量的2,不仅远低于沈阳市,也低于我国高级技能人才占总量4的平均值。此外,我市中高级职业技能人才年龄结构偏大,学历结构偏低。抽样调查企业的中高级职业技能人才显示,35岁以下人员占257,36至44岁人员占484,45岁以上人员占259;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占121,初高中学历的占879。表明我市中高级职业技能人才绝大部分是计划经济时期培养的,后续供给存在隐性缺口。

三是中高级职业技能人才流失严重。据对我市271户企业的抽样调查,20__年中高级职业技能人才流入人数为104人,当年流出人数为374人,中高级技能人才全年净流失270人,占被调查企业全年中高级技能人才缺口的891。特别是国有企业的中高级技能人才流失较为严重,挫伤了国有企业培养中高级技能人才的积极性。

为此建议:

篇(5)

1人才培养需求及现状

工程化教学是同济大学软件学院创立的初衷之一。建院9年来,我院总结凝练、贯彻实施“培养前沿化、工程化、国际化,基础理论与实践技能相结合的软件工程高素质人才[1]”办学理念,并在实践中不断充实和完善,取得一定成效。

作为中国高等学校办学机制改革和人才培养改革试验田的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同济大学软件学院始终坚持以“技术前沿”和“人才需求”为导向,培养具有竞争力的应用型软件工程人才。建院至今,学院已累计培养本科生2 183人,全日制工程硕士98人。其中本、硕学生就业率为100%,本科学生国际交换达到20%,企业实习率达80%。学院与百余家企业共建实习基地,与8所欧、美高校结成紧密合作,共获多项国际教育校改项目经费。学院还拥有8个校企联合技术中心和6个大学生科技创新俱乐部,“国际软件测试工程师认证委员会(中国分会)CSTQB”和“大中华区大型数据库用户组织(CDUG)”两个国际教育合作平台秘书处常设在我校软件学院。我校学生作品屡获国内外奖项,曾被多家媒体头条报道。

建院几年来,我院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一直强调的企业合作、国际合作、软技能培养、创新能力培养和工程素养培养[2]等,在实践中被验证是符合软件工程人才培养发展需求的。“创新”是软件学院得以成长和发展的生命线,体制创新、模式创新、制度创新……每一项创新都给软件学院带来了一次发展良机。随着软件学院人才培养层次、种类和模式的不断加深,如何更好地在不同层次、不同类型和不同阶段的人才培养中更好地把这些思路贯穿始终;如何在人才培养的不同阶段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着重锻炼不同能力,也成为了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不得不重视的问题。

结合我院自身现有优势、发展特色和未来规划,我院组织校内外专家,在认真调查、具体分析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初步制定了具有我院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思路。

2人才培养的基本思路

软件工程专业是我院建立最早、发展最为成熟的学科专业。其培养目标是贯彻教育部创立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的思想,以社会需求为导向,面向软件工程领域的国际前沿,引入国外先进的软件人才教育模式,培养直接与社会需求接轨,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水平、工程型、实用型软件高级专门人才。学生主要学习计算机软硬件基础理论知识、国际先进和主流软件开发技术和现代软件工程规范,接受高强度的软件工程项目训练,并到国内外大中型软件企业中进行全职专业实习、实践,具有很强的软件工程实践能力和良好的软件工程素养。

根据上述人才培养目标,我们提炼了人才培养所需注重的多种能力,包括专业知识与技能、竞争意识、工程素养,国际竞争能力、解决交叉学科问题能力、应用研究能力等。这些都是精英型工程师不可缺少的能力素养。我们认为,这些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一体化而又不能割裂的过程。需要在目前的本科、硕士甚至博士的不同层面,对这些能力有侧重地分阶段培养。《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若干意见(征求意见稿)》中也明确指出,“卓越工程师”实施计划指出培养工作要涵盖“工科的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三个层次”。

为了贯彻这种一体化、分阶段、渐进式人才培养的精神,紧密结合并充分利用我院现有的4大政策,即学校本科自主招生政策、研究生推免政策、软件学院工程硕士研究生自主招生政策和目前正在积极推动的工程型博士人才培养试点政策,我们设计了一套本科、硕士、甚至是博士贯通的教育体制(如图1所示)。该模式采用“4+M+3”的培养形式,即4年本科教育,加硕士阶段教育(国际合作,可能2~3年不等,一般为2年),最后再加3年工程型博士教育。

同时,为了适应各层次工程型人才要求,便于实施多口径、多出口方式,本项目拟实行“能进能出”的流动机制,即在本科、硕士结束阶段,允许学生根据自身的发展要求选择多种不同类型的出口,如就业、创业等,或者在阶段培养结束后,退出一体化培养试点,回归到传统的本、硕、博培养。同时,也允许非该试点班学生通过一定途径参加该试点班。其目的是尽可能扩大试点面,使可以分享的课程和培养措施即时推广到其他学生,为下一步大面积实施工程教育改革作好准备。

3人才培养的具体方案

与此同时,在本、硕、博不同阶段,需要关注不同的重点知识、能力领域,注重培养学生不同的技能、素养与能力,从而形成连续、贯通而又有机结合的完整培养路线。具体方案如下:

在本科阶段,重点关注专业知识与技能、竞争意识、创新能力及工程素养培养,初步探索“激发式自主学习工程教育模式”:建立激发机制,触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好奇心,形成探索式学习习惯。在本科前3年中,贯穿数学、软件工程、管理、英语、职业素养5大主线,结合激发机制,逐步培养学生工程师素养。

第一年:培养基本技能,激发竞争意识。第一年结束,通过完成一个完整的年度项目,并引入竞争机制,进行年度项目打分、评优、投票,让学生感受到竞争的重要性,并逐渐参与竞争,激发他们的竞争意识。

第二年:培养专业技能,激发创新意识。在该年度中,学生将结合俱乐部和国际、国内竞赛平台,结合SITP大学生创新平台,完成一个创新性项目。

第三年:培养团队技能,激发工程完整性、团队性思维。通过一个团队完成的、完整的项目生命周期,锻炼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第四年:培养职业技能,激发国际化能力、职业素养。主要通过企业实习和国际交换,锻炼学生的职业素养及国际能力。

硕士研究生阶段:研究生阶段主要围绕培养学生的国际竞争能力展开。结合我院现有的双向对等的学生交换、国际双学位人才培养等多种途径。并且初步探索、引导学生通过国际工程师资质认证;努力促成与国际高校的课程体系认证;尤其在条件成熟时,可探索交叉学科(如数字内容、人机交互技术)的国际工程师培养。

博士研究生阶段:参照德、法、英、美等国际精英工程师教育模式,与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结合我国企业参与的重大国家科技攻关专项的人才培养需求,进行模式创新,主要围绕培养学生的解决行业共性问题,提高其应用研究创新能力展开。

4结语

在发展成长的过程中,示范性软件学院必须进一步深化办学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大胆创建有利于高层次、实用型、国际化软件工程人才培养的模式。

本文谈到的人才培养模式即为我们在进一步深化改革中的一次尝试。该模式目前已在软件学院内部通过论证,形成了具体可行性方案。我院初步拟在2011年招生中抽出不少于30个人开设试点班,以期使之尽快付诸实践。我们将对实施后的一些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从中获得有效信息,以便进一步完善方案。

参考文献:

[1] 周兴铭. 我国高等教育(理工科)要面向需求进行改革[J]. 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9(3):4-6.

[2] 吴爱华,胡海青. 建设有特色精英型软件工程师学院[R]. 井冈山:全国示范性软件学院院长会议,2010:1-3.

Discussion of Unified Teaching Model in Software Engineering Field

LIU Qin, HE Zong-jian

篇(6)

金融数学作为新兴的边缘学科——交叉结合了金融学与数学,它以经济为背景,以数学为工具,以金融为例证,即服从于经济的应用数学即这门基础学科具有很强的应用性。我国金融本科高等教育要追溯到上个世纪的80年代末,在90年代初初具规模,92年更是繁荣扩大时期,各类院校争相设立。伴随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对金融数学专业的研究及应用也多了起来。96年我国将其与金融工程以及金融管理一并列为国家九五重大自然科学基金研究项目,03年中科院系统“金融工程与风险管理研究中心”正式成立,这无疑共同促进了我国金融数学学科的快速发展。以上种种足以彰显国家对这个领域的极端重视。

但是,这门应用性极强的基础学科涉及了基础数学和现代数学的高等知识,在某些地区,以西部地区新建的地方本科院校为例,存在着很多空白。如何进行完善教学,培养金融数学兼备的优秀人才是我们需要研究的问题。

二、金融数学专业存在的问题

(一)师资力量不足。

以西部地区的本科院校为例,金融数学专业经历了从无到有,存在着诸多不足:教学资源投入有限;实验室经费缺乏,甚至有些没有建设实验室;师资力量不足、质量低下,严重缺少硕士学位教师等等。无疑与发达地区再加上是老牌院校相较之下,差距可见一斑。

(二)区域劣势。

前已叙及,作为新兴的交叉学科其发展还是很迅速的,但是,地西部区域差异现状我们有目共睹,东部地区人才聚集,金融发达,研究所比比皆是;相比之下,西部地区存在明显的区域劣势,学科的研究和发展难与东部相较量。

(三)实践技能薄弱。

在不发达的西部地区本科院校倾向于为祖国培养合适的应用型人才,以满足社会需求,加强实践技能是举足轻重的环节。但是,大部分的由原有院校升级的新建本科院校传统教育痕迹颇多,教学和管理在很大程度上重视灌输专业知识,而轻视学生的技能培养和训练,导致学生毕业之后在社会上缺乏动手、实践和思考、自学的能力,难以与社会需求接轨。

(四)专业指导思想无科学定位。

既然在不发达的西部地区特别是偏远山区建设本科院校,其宗旨就是要培养应用型人才,而非研究型和研究教学型人才。但是,这些学校中的不少盲目与老牌院校攀比,致力于建设一流大学,培养研究型人才,迷失了目标,明显脱离学校的实际情况,这显然不是一蹴而就那么简单的。

三、金融数学课程体系与教材建设以及关于人才培养的研究

(一)课程体系。

在不发达地区更要注重必须以系统的基础知识与全面的理论武装该专业学生的头脑,以实践培养学生理论结合实际解决常见金融问题的能力,以应社会之需。前人的探索和实践业已具体形成四个教学环节:现代金融市场概论——介绍金融工程涉及的基本概念、方法与工具,培养学生金融意识,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做好准备;金融衍生产品定价理论——介绍金融数学基础知识,使学生掌握数学建模的对冲原理、求解方法;金融工程案例分析——培养学生运用所学金融数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毕业论文——实习环节,满足人才市场需求,提升本科生的就业率。

(二)教材建设。

篇(7)

2.礼仪教育是服务类专业教育的基础。对于服务类专业的学生,需要与服务对象进行面对面的沟通与交流,良好的礼仪素养在职场中显得尤为重要。从外在职业形象的塑造,到内在礼仪修养的展示,无不体现着对客人的尊重。专业课程的理论学习与技能训练,从基层到管理者,职业形象、待人接物、沟通交流等诸多能力都能体现于良好的礼仪素养。因此,礼仪教育是服务类专业的基础。

3.礼仪教育是职业礼仪素养提高的重要途径。对于在校大学生而言,缺乏真实的职场环境,在礼仪课程学习中,如果单独按照传统模式教学,学生无法体会职业情景,仅仅掌握一些基本理论知识,不能很好地将理论知识运用于行业中去,也很难灵活地解决职场礼仪中的实际问题。通过此次课程改革,从教学内容到教学手段再到考核方式,理论知识与实践项目紧密结合,礼仪知识与行业紧密结合,以达到提高学生职业礼仪素养和情感服务能力的目的。

二、课程改革的具体实施措施

1.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重点,以工作任务为基础,以项目任务为载体,重构课程教学内容体系。对本学院的三个本科专业(酒店管理、旅游管理、会展经济与管理)的礼仪课程进行教学改革,以五大教学改革为指导思想,按照从出口往回找的思路进行调研,充分考虑行业的要求与职业素养与技能要求,借鉴国内外旅游、酒店、会展专业人才培养的经验和礼仪类课程群教学改革经验,秉承学习的内容是工作任务,以完成工作任务深化学习内容的原则,编制课程教学大纲,面向行业岗位设计和构建课程教学内容体系。以1+4+1六大课程教学模块为项目依托(其中,第一个1为礼仪意识唤醒,4为职业形象塑造、待人接物处理、沟通交流应对、礼宾次序安排,第二个1为行业岗位礼仪),以典型工作任务为引领,以模拟仿真实训来组织教学,使职业和岗位要求与仿真情境相符,实现教学内容与实际工作任务的紧密结合。课程以真实工作任务及其工作过程为依据整合教学内容,设计了七大学习性典型任务和四个实训项目,这七大学习性典型任务为认知礼仪、职业妆容与职业着装、优雅姿态与服务手势、社会交往常用礼仪、如何有效沟通、学会次序安排、行业服务礼仪;四大实现项目为仪容仪表训练、仪态礼仪训练、服务用语训练、岗位礼仪训练。

2.教、学、练、做有机融合,注重教学过程实践性,建立基于提高学生情感服务能力的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方法体系。以提高学生的情感服务能力为核心,从礼仪课程特点和本科生的认知规律出发,不断创新和丰富教学方式方法,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全面推广项目教学法、任务驱动、仿真情境实训、案例教学法、角色扮演法、技能项目实训等,让学生在创设的工作情境中积极主动地完成项目教学的具体任务,引导学生勤于思考,乐于实践,在仪容仪表礼仪训练项目中,要求学生掌握正确的职业着装要求,会打领带、化淡妆;在仪态礼仪训练项目中,要求学生掌握正确的站、坐、行、蹲姿态,规范服务手势;在服务用语训练项目中,要求学生掌握礼貌用语与行业服务用语规范、表情训练;在行业岗位礼仪训练项目中,要求学生掌握酒店、导游及会展服务礼仪。通过采用项目主体、任务驱动、仿真情境实训、案例教学、情景模拟等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建立理论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方法体系。

3.考核评价主体多元化,考核评价嵌入教学过程,建立适用、实用、一体化的两分法教学考核体系。本课程考核以促进提高学生职业礼仪素养和培养情感服务能力为主线,推行课程嵌入式评估,突出知识、技能和素质的全面考核,注重过程考核,评价主体由学校的单一主体转向学校、行业、社会的多元主体。教学考核将以前知识本位的传统终结式考核改革为能力本位的过程性考核,兼顾理论与实践,参照职业标准与学科竞赛相关评价标准,促进学生学、做、练相结合,不断培养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行业实际问题、不断完善自身技术技能的意识,从而培养一批适应国际旅游消费市场的需求趋势、具有较强情感服务能力的高端专业人才。两分法考核机制具体是指实训技能模块百分制与理论模块百分制考核,同时,把平时成绩与实训技能考核作为课程过程性考核,理论考核作为期末考核。课程总评成绩(100%)=平时成绩(20%)+实训技能考核成绩(40%)+期末理论考核成绩(40%)。其中,过程性考核成绩(60%)=平时成绩(20%)+实训技能考核成绩(40%),终结性考核成绩(40%)=期末理论考核成绩(40%),平时成绩主要由课堂考勤、课堂模拟实践、课堂案例讨论、课后准备、课后作业等构成,实训技能考核主要围绕四大实训项目展开,以小组为单位,重点考核职业形象塑造和行业情景模拟,一方面让学生了解到外在职业形象塑造的必要性,另一方面通过情景剧的形式,让学生把礼仪知识充分运用于行业中,并充分运用理论知识解决行业中的实际问题。期末的理论考核主要是礼仪的基本知识点、行业案例分析等。

三、课程改革成效

1.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改变了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方式,理论知识采取案例教学、体验式教学、情景模拟、角色扮演等多种教学方式,实践项目让学生真正把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在实训中对礼仪规范有了更加真实的体会,很大程度上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普遍反映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不仅激发了他们对学习礼仪的热情,更让他们意识到礼仪的重要性,通过外塑形象、内强素质,不断提升自己的礼仪修养,将会在大学生活乃至以后的工作生活中受益匪浅。

2.实训项目的实施与技能考核,真正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对实现项目的训练和考核,学生普遍反映良好。一方面,学生在礼仪实训室真正的练习到具体的技能,切实学到实用的技能,提高了自己的实践能力;另一方面,把礼仪知识综合运用于行业情景模拟中,充分提高了学生运用理论知识并解决行业实际问题的能力,不仅仅局限于知识的死记硬背。

3. 培养了学生良好的礼仪意识和职业礼仪素养。在课程学习中,通过理论知识、实训项目和课外实践,多方位地让学生意识到礼仪的重要性,尤其是小组的实训项目,学生在团队中的个人礼仪得到系统提升。同时,通过行业情景模拟的编排与展示,职业礼仪得到进一步的规范。在校内外的各种活动中,能将学到的礼仪充分运用,同时在校外实习中,也能展示我院学生的礼仪风采。

四、课程改革的几点思考

1.职业礼仪素质养成非一日之功。本课程具有易懂、易会、难养成的特点,在课程学习期间,学生们还可以保持较好的学习礼仪的热情和状态,但把这种职业礼仪素养内化并形成自己的品质还需要平时的积累和沉淀。考核成绩高者,也不能保证学生能够真正养成了良好的职业礼仪习惯。在课程改革中,需注意多提供学生礼仪社会实践和行业实践的机会,让学生接触到岗位中礼仪的重要性。同时,在学期教学进程中可不定期地开展形式多样的第二课堂活动,以课堂所学理论知识和实训技能方面的设计或竞赛活动为主要内容,如开展以礼仪为主题的职场礼仪风采大赛,丰富学生的第二课堂;我院有自己专门的礼仪队,通过礼仪队成员的选拔,一方面激发学生的礼仪热情,另一方面,让礼仪队成员成为礼仪规范的代表,尤其在学校的各种活动中,礼仪队成员的风采无疑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引导礼仪规范贯穿于学生整个大学阶段,逐渐将礼仪规范内化,成为礼仪习惯,以便更好地提升礼仪素养。

篇(8)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27-0081-02

一、引言

2013年,在出访中亚和东南亚国家期间,先后提出了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大倡议。[1]2015年3月,国家发改委、外交部和商务部在《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中进一步明确将“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作为“一带一路”的建设发展目标,以加强与沿线国家的“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民心相通”作为合作重点。[2]

“一带一路”沿线区域所处的大多是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基础设施短缺是这些沿线国家加快发展的最大瓶颈。随着这些发展中国家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加快,基础设施投资需求日益旺盛。据亚洲开发银行测算,从2010年到2020年,亚洲地区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和维护的费用将高达近8万亿美元,涉及989个交通运输和88个能源跨境项目,项目主要集中在东南亚地区。各地方政府也表明主动融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并积极推动PPP等新型投融资模式,提高投资效率,以维持经济平稳增长。从公开新闻资料的统计显示,各省2015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上关于“一带一路”基建投资项目总规模已经达到1.04万亿。国内外基建投资的迅猛增长对建筑工程行业而言是难得的发展机遇。

而目前,中国建筑企业与国际先进建筑企业相比仍然存在很大差距,尤其在建筑标准化方面,并没有与国际标准接轨。再加上沿线国家存在较为明显的国情差异,建设投资项目能否获得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走出去”的建设企业是否有既熟悉沿线国情又了解“一带一路”政策的高端人才。[3]实现《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提出的“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根本在于民心相通,而建设项目成功推进的核心在于培养大批熟悉和了解“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与地区的工程管理专业人才。所以,在“一带一路”国家战略下,建设工程管理国际化人才的培养迫在眉睫。只有大力培养一批具备爱国奉献精神,具有国际工程项目管理专业知识和技能,掌握现代管理科学的理论和方法,熟悉与国际工程咨询和承包相关的法律及国际惯例,并有着良好的国际交往能力、创新思维的工程项目管理人才,才能真正实现与沿线国家的“互联互通”。

二、现状分析

近十几年以来,很多高校的工程管理专业都设立了工程管理国际班,开展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培养了不少具有国际视野、在国际事务和国际舞台上发挥重要影响作用的工程管理人才。但是,在建设“一带一路”的新形势下,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时,我国的建设工程管理人才培养仍然不能完全适应“一带一路”战略和发展的需求。“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普遍国情复杂、政局不稳、文化及宗教差异较大,需要全面了解当地政治、文化、法律和标准规范的国际化人才。[3]这类人才比以往我们所培养的工程管理人才要求更高,难度更大。

2015年5月,“丝绸之路沿线国家教育合作交流会”在西安举行,并成立了以西安交通大学为首的“丝绸之路经济带大学联盟”。这为“一带一路”沿线各高校积极探索高等教育合作新模式、加快高等教育实现国际化进程的有效路径提供了很好的合作平台。联盟外的高校也可以借助这个契机,通过协议等方式,参与到联盟的各项交流活动中,积极开展各项合作,从而充分利用平台资源。

三、建设工程管理国际化人才培养途径

1.积极搭建学术交流与合作平台。借助于“丝绸之路经济带大学联盟”这个平台,国内各高校可以与联盟内高校以及来自欧亚非大陆的多所高校进行人才培养方案、科研项目、文化沟通等方面的合作,从而推动我国各高校与“新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和地区大学之间在各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交流的方式可以多种多样,既可以采取互派访问学者的方式,也可以进行交换学生等方式。通过跨国跨域跨界的学术交流,可以使其知识生产能力发挥协同效应,也能增进各国各地师生之间的相互了解,进而更好地为“一带一路”建设贡提供智力支持。另外,还需要积极探索不同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协作,并努力实现不同高校间课程学分的互认,让学生在一个学校获得的学分能够同时获得其他学校认可,这也是教育国际化的一个必然结果。

篇(9)

新时期的艺术学科建设是高等艺术院校发展的核心

高等艺术院校的发展离不开学科建设。谈到学科建设,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牛耕夫指出学科建设是艺术高校发展中具有战略性的基础建设。艺术院校的学科和专业设置、水平和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这所院校的办学特色和水平,因此,加强艺术院校的学科建设是每一所艺术院校走向未来的一个基础性的又是一个根本性的重要环节。艺术院校(特指高等艺术院校)具有人才培养、艺术研究、艺术创作和社会服务功能。学科则是这四项功能的基础。所以说,学科建设对艺术院校的发展具有基础性和全局性的影响,应该把学科建设作为艺术院校发展的核心。

各个艺术院校的学科建设都是在自身的历史文化、学术传统和院校实际的基础上进行的。任何一所艺术院校,都不可能在每一个知识领域拥有最好的资源。牛耕夫指出,对于任何一所艺术院校来说,重要的是从本校的实际出发,找到自己的资源优势,确定学科建设的重点,办出特色。不同类型的艺术院校建设方法理应不同,要采取不同的方式来建设学科,才能百花齐放。

天津音乐学院作为我国九大音乐学院之一,一直围绕着以学科建设、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等工作为核心推动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院长徐昌俊认为学科建设是高等艺术院校的发展建设系统中的顶层设计,事关学院现实教育发展的方向、道路,未来艺术学科发展的前途、效果;专业建设是高等艺术院校的发展建设系统中的基础工程,事关学院现实教育实践的效果、特色,未来专业教育发展的基础、质量。天津音乐学院目前拥有音乐与舞蹈学、戏剧与影视学、艺术学理论等三大学科方向的学术资源和人才队伍。学院紧密结合专业建设、社会发展和文化事业的需求,以重点专业、优势专业和薄弱专业的需求为导向,大力实施学科提升战略,准确把握学科定位,通过优化学科布局,改善学科结构,提升学科水平,巩固基础学科、突出优势学科、发展特色学科、扶持新兴学科。

作为综合性艺术院校,云南艺术学院院长吴卫民认为在艺术学成为学科门类后,艺术办学当中应注重“分层分类指导模式和学科标准建立”。分类分层指导,是理性办学在艺术教育发展中的客观要求,也是对中国艺术教育的办学类型、目标设定与效益追求具有清醒的认识和明确指导的内在发展要求。

中国艺术教育有不同的类型,综合性大学艺术教育也有着自身的优势,它们依托一个相对更为广阔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背景,它们擅长于从哲学思维的层面提出高屋建瓴的贯通艺术各个门类的艺术学的一些普遍原理。北京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和很多“多科型”大学以及综合性大学一样,是以工科教育为主的“211大学”,艺术设计学院的学科建设是学院一直在思考和研究的问题,这不仅是发展定位,也是融入整体协调发展的关键。该院副院长邹锋认为,艺术学科建设的目标是一个动态化指标,每个学校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会有各自不同的规划。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是并行的,无论是教学型、教学研究型还是研究型大学,其学科建设目标最终都是指向艺术人才培养问题。从实际来看,人才培养是在短期难以见效的,因此,艺术创作、学术研究及艺术学科的师资队伍建设,就成了学科建设的关键环节。高水平的学术成果和一流的师资队伍一方面促进学科建设和发展;另一方面隐含在文脉与传统中隐性教育逐渐会成为更为有效的教育方式。

规范化是新时期艺术院校学科建设的关键

不管是音乐、舞蹈、戏剧、影视,还是美术、设计等艺术形式,艺术往往通过一种物质载体反映出隐藏在其表象后的文化内涵。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要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弘扬中华文化,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这就要求我们要培养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实现文化自强。2011年,艺术学成为学科门类,既是艺术教育巨大发展后的迫切需要,也是艺术学自身发展到了一定成熟程度的表现和时代共识的标志。目前,艺术学科的建设在有些艺术院校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有些艺术院校还在继续摸索前进中。

对此,吴卫民认为,按照学科建设目标,中国艺术教育的5个一级学科其实有着一定的模糊性和不科学性,这绝对不利于学科发展与专业建设,应该迅速改变,对于不同的艺术学科,要有明确的检验标准,完善艺术学科划分的合理性,从而促进艺术学科建设的规范化。并建议戏剧、影视、音乐、舞蹈各自单设,成为艺术学门类下的一级学科。

艺术学从文学门类下的一级学科升格为独立的门类学科,应有其深刻的内涵界定。新疆艺术学院党委书记张永钦认为,艺术学科门类确立之后,首先需要进一步进行内部整理和思考,即进一步界定内涵并理清架构,使内容和形式趋于统一。也就是说,艺术学升格为“学科门类”后,如何自觉建构艺术学理论体系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一项课题。任何一门学科都有其独立的、不同于其他学科的研 究领域和研究对象。尽管艺术学有极强的个性和综合性,甚至说有其特殊性,但作为一个学科,艺术学不能没有自己明确的研究对象与相应的研究方法。尽管艺术学门类目前的5个一级学科架构基本上对应着当代中国艺术活动的主流层面和主要内容,但仍有缺憾。我们必须从观念上重视学科门类是一个理论体系的建立,必须强化艺术学的学理构建。其次,建立符合艺术发展规律的评价体系。目前,在学科建设、人员职称晋升、艺术类人才培养等诸多领域沿用的学术研究评判标准尽管遭到了前所未有的质疑,但是在艺术学学科的个性特征尚未充分挖掘之前,在学理构建还未揭示其不合理性之前,即新的艺术评价体系未确立之前,这种传统的评价体系仍将继续发挥作用。所以,艺术学学科的建设呼唤新的评价指标体系的确立和出现。

作为综合大学中的艺术学院,学科与专业的定位发展是其学科建设中更多思考的问题。邹锋认为新时期艺术学科建设中需要重新认识“学科”与“专业”,对艺术学自身的知识体系和自身的逻辑也需要加以科学的认识。作为成为学科门类的前提,哪些是艺术学自身的研究领域?哪些才是“艺术”学独特的研究对象?这些都需要进一步进行科学梳理与甄别。专业是为学科承担人才培养职能而设置的,只有解决好学科前端的问题,根据学科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交叉、边缘和综合的特点确定研究领域,进而形成专业研究方向的概念、技法、规律和构成的科学系统,才能更好地定位专业,针对社会不同领域与岗位需求培养专门人才。

艺术院校的学科建设是以社会发展、文化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进步为基础的。随着艺术学升为学科门类,出现了学科分化的现象,新的分支学科和专业方向不断产生,艺术院校教学和研究在学科门类的基础上细化为专业。牛耕夫指出,在新时期里,学科建设也因此体现出专业性的特征。同时,当代学科又具有高度综合的特点,新的交叉学科和综合性学科层出不穷,艺术科学与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相互渗透,密切联系,日益形成统一的艺术教育体系,艺术学院的学科建制又因此表现出学科群和大专业的通识特征。同时,由于科学技术发展带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日新月异的发展,其趋势既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因此学科建设必须瞄准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发展的前沿,掌握国际艺术教育和文化产业的动态和趋势,才能保证学科建设的领先性。

传统与创新并重,以国际化的视角培养新时期艺术特色人才

高等艺术院校的首要任务是培养艺术人才。人才培养的特色在一定程度上就是人才竞争优势。在多元文化背景下,新时期的艺术教育要突破人才培养的瓶颈,除了注重学科建设外,更要延伸艺术人才培养的视角,密切关注与之相关的社会文化语境,把握文化产业所需要的人才类型,从而建立富有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

师资力量是特色人才培养的重要保证。人才队伍特别是高层次人才队伍的建设是高校发展的重要基石。近年来,天津音乐学院围绕建设“高水平音乐学院”的战略目标,“以开阔的国际视野引进杰出人才,以宽广的包容胸怀招聘国内外贤才,以开放的宽幅途径培养已有人才”的人才队伍建设理念,引进海内外的杰出艺术家做学科领军人物,培养本校优秀人才获得国家、市级高层次人才项目,加强中青年骨干创新人才和优秀青年教师的培养,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

北京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在培养特色人才方面始终坚持“两端”。一端是坚守传统工艺美术的传承与发展;另一端是培养解决设计行业的现实问题的艺术设计人才。在一级学科“设计学”的建设过程中,学院继续保留工艺美术在“漆艺”“漆器”“象牙雕刻”等研究方向,利用学院的大师资源,请艺术大师来校开设工作室,营造传统艺术氛围,使学生能够亲身感受到传统工艺美术的加工和生产工艺,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在学术研究中,积极探索工艺美术在当代社会的传承与发展,注重工艺美术学科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在乐器、家具产品、电子产品以及视觉传达设计中,尝试使用大量的工艺美术技术手段和设计元素。同时,学院一直关注相关行业和市场的发展动态,一方面不断鼓励教师与企业展开合作,主动参与国家各种建设项目和设计任务。教师参与社会实践项目,积累了丰富的项目运作、实施等方面的经验,把设计一线的发展动态融入实践教学和常规教学,提高了教学质量,也提高了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能力;另一方面,根据行业的发展变化,对应工作岗位的需求,适时调整课程设置,针对性的为学生开设选修课程。从实际效果来看,有针对性的课程既丰富了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能够及时的获得设计行业的各种信息,同时,也为学生的就业选择提供了新的途径。

篇(10)

在职业教育的发展进程中,存在着不同的发展导向,经历了不同发展道路一为政治服务升学导向、就业导向等。现阶段教育部提出的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类院校建设是有其深刻的理论依据的。

一、以就业为导向的理论依据

(一)劳动市场足规划职业教育发展的出发点

一个国家职业教育制度不仅取决于该国的教育制度,更大程度上还取决于该国的劳动就业制度。我国《职业教育法》的立法依据不但有《教育法》,还有《劳动法》。劳动市场对职业教育在某种意义上讲具有决定性作用,表现在一个方面:第一,体系的从属性。职业教育体系的主要特征是由劳动市场体系决定的。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的宽窄是由社会劳动分工的专业化程度决定的,教育层次也是由社会人才结构决定的职业教育采取学校式还是校企合作式办学模式也同样是由企业内部劳动市场和外部劳动市场的不同比重决定的。第二,需求的决定性。职业教育的层次结构、类型结构和人才培养结构从根本上讲,是由社会人力资源的需求结构决定的,前者对后者的适应,才会实现职业教育真正的质量和效益。第三,政策的导向性。劳动就业政策历来是职业教育的社会驱动力,它也影响着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就业政策设定了就业的“门槛”,规定了职业岗位资格,不仅对劳动者提出了基本要求,而且对用人单位也提出了必要的条件。这些政策不仅保护了劳动者的权益也保障了经济社会发展的人力资源。

(二)就业足职业教育服务经济发展的结合点

职业教育如何服务经济社会?《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提出:“职业教育要伞面提高劳动者素质,为经济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服务,为促进就业和再就业服务,为农业、农村和农民服务,为推进西部大开发服务”。这四个服务,反映了现实的要求也反映了职业教育的本质特征。四个服务可分为对经济社会服务和为个人的服务,在为经济社会服务中又可以分为直接服务和间接服务。职业教育与经济的关系,是通过培养劳动力和吸收劳动力而发生的。职业教育为经济社会的直接服务是有限的,其主要是是通过受教育者的就业,而间接为经济社会服务的;为个人服务也必须通过受教育者的就业、再就业及提高就业质量来体现。因此,为促进就业、再就业服务就成为了四个服务的核心,成为其他三个服务的前提条件。职业教育可以通过推广科研成果、校办产业、咨询服务直接为经济社会服务,但是进行这些活动的目的仍然是提高人才的培养质量,最终还是要落实到提高毕业生的就业(或创业)率和就业质量来。既然就业是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的结合点,职业学校就必须抓住这个结合点不放,要抓好这个结合点,就必须找准经济的增长点,尤其是地方经济增长点。

(三)就业是社会需求与个人需求的平衡点

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无疑社会对职业教育的需求是全面的、多样化。同样,职业教育关系着个人的生存、发展,所以个人对职业教育的需求也是多种多样、不断变化的。现实生活中,由于个人需求的主观性和社会需求的客观性,两者往往并不完全一致。因此,职业教育到底应向社会需求还是个人需求倾斜,历来是学者争论的焦点,也是政策制定者和计划者的两难选择。尽管在职业教育发达国家,两种不同的倾斜都存在,但都不能简单地照搬。我们认为,无论个人需求还是社会需求都只能通过就业来实现。从共同的效果出发,我们就在这两种需求之间找到了一个平衡点,这个平衡点就是能否顺利就业、较好地就业。当个人需求与社会需求相冲突时,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就必须了解市场信息,把握市场需求,通过成功的就业来达到个人需求和社会需求的平衡。长期以来,职业学校在文化课和专业课的课时比例、理论和实践课的比例、专业口径的宽窄上始终在寻求平衡,其实合理的平衡标准就是能否提高就业率和就业质量。

(四)就业与教育政策的组合是职教宏观政策的本特点

职业教育与劳动就业存在的紧密的内在联系,使得成功的职业教育宏观决策多数是劳动就业与教育政策的组合。表现之一是形成政策合力,如,世纪20世纪80年代初的“先培训、后就业”政策,就使教育部门与劳动部门的相关政策相得益彰。表现之二是两种政策相互促进对方的事业发展,如,劳动部门把发展职业教育作为积极的劳动市场政策;教育部门把就业准人政策作为自身发展的社会推动力。表现之一是职业教育部门把劳动部门的一个重要政策目标——就业率,作为评价院校办学效益的第一指标。表现之四是政策扶持目标对象有较大的重合度,如,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劳动部门疏通转移渠道,教育部门提供转移培训;对城市失业职工,劳动部门提供资金购买教育部门提供的再就业培训。表现之五是一些国家如英国、澳大利亚将教育部与劳动部进行合并,从政策协调的角度实行部门整合。表现之六是职业资格证书与职业教育学历证书的组合,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困家职业院校的毕业生,在取得学历证书的同时也要求同时荻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

综上所述,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的改革发展方向,无论从现实需要还是发展规律看都是我国职业教育在今后相当长的历史阶段的合理选择。而建设类高职院校作为高职院校的一种,更需依据职业教育发展的规律,以就业为导向培养人才,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

二、以就业为导向的建设类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

高职教育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具有很强的职业定向性和岗位针对性,随着我国建设行业技术人员从业资格制度和执业注册制度逐步建立和完善,高职建设类专业人才的岗位定位将会越来越明确。通过对建设行k现有岗位进行分析,参照《建设行业技术人员从业资格专业目录》(征求意见稿)和现行执业注册制度,高职土建类专业可按4种类型确定其毕业生的就业岗位。

1.土建施工类:在土建施工企业从事项目组织、质量控制、材料检测、安全监督、程监理等。主要岗位是建造师助理(施工员、质检员、安全员、预算员、检测实验员、监理员等)。

2.建筑没备类:在土木T程设备安装企业从事设备安装凋试,在城市供水系统、环卫系统从事水质榆测、污水处理。主要岗位是安装建造师助理(安装工程施工员、质检员、安全员、预算员、水质检验员).

3.经济管理类:在工程施企业从事工程概算、预算、决算,以及投标报价等,在房地产开发企业从事房地产估价、房地产营销,在房地产管理部¨从事物业管删等工作,主要岗位是造价师助理、物业管理员等。

4.建筑艺术类:在设计单位从事规划设计建筑设计、建筑装饰设计、城市景观设计等工作,主要岗位是设计师助理。

这些岗位应具备的主要岗位能力是:掌握本专业建筑产品的基本设计原理与概念;了解相邻专业建筑产品的原理、构造和施工艺熟练掌握本专业建筑产品的基本构造、基本施工工艺和质量标准;熟练掌握本专业建筑产品成本计算与控制方法;熟练掌握施工组织设计的原和方法;具备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具备必要的基层施工人员沟通与调的能力尽管对专业类型的划分和列各类专业毕、世生的就业岗位的确定在理论上和现实中还不尽完善,但对确定各类专业的培养规格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因此建设类专培养目标可表述为:培养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适应建设行业生产第一线需要,掌握必备的文化基础专业知识,具有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的鬲等技术应用性专业人才。学生毕业后主要是到建没施工企业和建设管理部门从事工程施工、工程管理、工程慨预算、中小型工程设计、工程质量检查、建设监理、房地产开发、物业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三、以就业为导向的建设类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

(一)教学内容“模块化”

根据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需以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为重心,以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为重点,在职业岗位能力分析的基础上,找出职业岗位所必需的专业知识与技能重新整合课程内容,按照职眦文化素质、职业技能和职业技能拓展的不同要求,构建“模块化”的教学内容,每一模块又依职业岗位技能的具体要求,确定若干个二级单元课程模块。其中职业文化素质模块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职业技能模块教学的目标是形成学生的专业知识和岗位技能,如可将职业能力分为:制图与识图能力、施工技术能力、计量计价能力项目管理能力。根据四大核心能力,对专业课教学体系进行模块化整合,形成了相应的四大教学模块,即:建筑制图识图模块、建筑施工模块、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模块、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块;职业技能拓展模块教学的目标是为学生的专业提升打好基础。

(二)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

1采用“技能层进”的教学方式代替“传授知识”的教学模式

传统的专业课往往按知识体系来组织教学,先学基础的知识,然后逐步深入提高。但在以技能为核心的模块化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在单项技能的初级阶段,越是摹础的知识越“没用”,只有随着技能的层进和模块组合的时候才有可能逐渐地接近基础知识。因此,在模块化教学中,知识体系将呈现出一种“倒挣”或者“断层”的状态,学生是在一个接一个的“为什么”中去获取他们所需要的足够的知识。

2采用“项目教学法”,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实践技能

“项目教学法”足通过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其目的是在课堂教学中把理论与实践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掘学生的创造潜能,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在模块化课程体系的教学中,所有课程我们均围绕一个真实的项目作为一个共同的同标进行讲授。在实训环节中,如施工方案的编制施组织设计,计量计价实训,模拟招投标中均围绕这个共同的项目展开训练。同时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创造机会把课堂搬到工地上,增强学生的实践技能。

3.教学过程“案例化”

教学过程“案例化”,是高职教学过程中工学结合的切人点。以“案例”或真实的任务为实习、实训项目,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和手段,采用现场教学、案例教学、项目教学、讨论式教学、探究式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将实习、实洲与工作过程结合起来,真正体现高职技能型人才培养的特点。在新的人才培养案制订过程中,要求所有的专业都要在硬件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将理论与实践有机地融合在一起,精心设计基于工作过程的一体化教学过程,通过“案例”对学生进行模拟仿真训练,达到教学目的。在此基础上,还要保证一年左右的顶岗实习,通过实习,使学生熟悉职业岗位,实现就业“零距离”。

这就要求企业必须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过程,与学院共同定岗位、定技能、定模块、定内容、定教材、定教法,真正体现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达到企业满意、学生满意、老师满意、社会肯定的效果。

上一篇: 东方插花与西方插花 下一篇: 物联网技术的体现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