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2-27 10:31:39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环境艺术设计的空间设计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环境艺术设计是为满足人类生理需求和心理需求,建造适合于人的生存,有益于人的活动,并具有一定艺术氛围或艺术意境的物质空间的现代整体艺术设计学科。研究建筑内部空间组合与分隔及家具、陈设诸要素的造型艺术,称之为室内环境艺术设计。而研究建筑外部空间限定与组织及建筑、绿化、小品诸要素的造型艺术,称之为景观环境艺术设计,或室外环境艺术设计。由此可以认定,提供人们生活使用的环境空间,与限定环境空间的环境实体要素,以及环境空间与环境实体的营造法则,即成为环境艺术设计教学研究的根本和核心课题。就环境而言,空间与实体是构成它的相互依存、缺一不可的两个方面。而就环境艺术设计目的来论,其造型活动的核心,则主要是创造能够包容人的“内空体”空间环境。所以空间是设计的主体,人是设计的主角。
意大利著名建筑理论家布鲁诺·赛维(BRUNO ZEVI)曾说过:“掌握空间与知道如何去观察空间,是了解建筑的钥匙。”我们将这一论断推广到整个环境艺术设计教学领域也是正确的。因而,环境艺术设计教学应该从环境空间的认识与掌握开始,教学指导思想中必须重视和强调空间意识的培养。
然而,环境艺术设计是多门类造型艺术并存的、新兴的关系艺术。它将传统的建筑、园林、雕塑、壁画、广告等各门类艺术,多层次、有机地结合起来,共同创造整体空间艺术氛围与意境。环境艺术“空间”的含义与表现形式,已经远远超出了任何一门传统造型艺术,或者称为空间艺术的概念,比以往任何一门造型艺术的空间都更为复杂、更难被人们所理解。在目前的环境艺术设计教学实践中,仍然比较多地存在着“重实体、轻空间”,片面地重视环境实体表象,而轻视环境空间功能和环境空间艺术意境的思想意识。这种片面、落后的错误思想意识,误导了环境艺术设计教学的方向及评价标准,严重影响和阻碍着教学的健康发展。因此,强化环境艺术设计教学的空间意识,正确认识环境艺术的空间特征,已经成为一个势在必行、不容忽视的研究课题。
一、既熟悉又陌生的环境艺术设计空间
人们每时每刻都生活于环境空间之中,也知道空间指的是什么含义。但是,若从教学的角度来探究环境艺术设计空间,又会感到它的概念是那样复杂与陌生。究其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空间”本身的非直观性造成的。环境实体部分,因其具有直观性,很容易被人关注、认识和熟悉。相反,环境空间部分,看不见、摸不着,容易被人忽视,相对显得陌生。二是因为人们对造型艺术空间的知识了解和认识的局限性造成的。通常来讲,学生认识造型艺术的空间知识,大多从绘画、摄影的二维平面空间开始;之后是雕塑的三维实体(占有性)空间;最后到建筑、园林的四维(内空体)空间。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在这个认识过程中,越复杂的“空间”概念,越需要专业知识的支撑和理性思维的参与方能把握。未经过相关专业知识训练的人很难认识和掌握复杂的四维,甚至是具有“多维特征”的环境艺术设计空间。
人们通过视觉和触觉就能够直接感觉环境实体。可是,环境空间印象的获得,如果仅仅依靠某些感官是无法完成的,它是建立在形状、大小、方位、距离等一般知觉之上的高一级的综合知觉。要想全面认识和把握环境空间的特征,通常还要调动人的一些理解能力。因此人们对实体的感觉和认识要先于空间,易于空间,而对环境空间的感觉和认识则后于实体。
传统高等艺术教育中的造型艺术,如绘画、雕塑和工艺美术等,是通过视觉和触觉,就能够直接欣赏到实体审美对象。它们运用的空间特征比较单纯,而且作用也次于实体艺术形象,人们多习惯于对实体形态的审美关注。新兴的环境艺术设计学科,主流诞生于传统造型艺术院校,是高等艺术教育中传统工艺美术设计形态向现代艺术设计形态转型期的新专业学科。其办学方法还处在探索和完善阶段,当新的教学体系尚未确立之前,旧的造型艺术教学观念、教学模式必然还会占有极大的优势。目前还有些环境艺术设计教学,依赖于工艺美术现成的教学体系和评价标准,甚至还会使用绘画和雕塑的审美标准来评价环境艺术设计的好坏,习惯于传统造型艺术的空间意识,而对环境艺术独特而重要的空间本质特点,则认识不清或重视不够。实践中往往把直观的环境实体形态,如地面、墙壁、天花板等围合空间的界面或空间的“外壳”,以及雕塑、壁画、植物、水体等环境小品和公共设施,作为指导教学和评价教学的主要对象。反而将提供人使用的环境空间场所,弃之于脑后,忽视它的存在。将环境艺术设计教与学的焦点,过分地集中于空间界面的造型装饰或环境艺术品的创造上。淡化了空间功能的探寻及空间整体艺术意境的学术研究,教学空间意识滞后于教学实践。造成用表面化的“装饰装修设计”,代替深层次“空间艺术设计”的一些不良教学弊端。
现行小学、中学美术课程,以及艺术设计类高考的备考科目中,均没有针对四维造型艺术空间知识的学习内容。一般人对造型艺术空间的了解,仅仅涉及绘画、手工美术或雕塑小品等二维、三维造型的基本概念。如何欣赏建筑与园林艺术?解读建筑、园林和城市环境的空间美学价值的知识十分欠缺。然而,进一步探究环境艺术空间特征时,我们发现它比传统意义的造型艺术,如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和建筑的空间概念复杂得多,也并非是各门类造型艺术空间简单的累积之和,它的特征不是三言两语就能够表达准确的,它是现代整体艺术设计的新型空间概念,因而令人感觉陌生与难懂。
二、建筑空间与环境艺术空间
在艺术辞典或美学书籍中,绘画、雕塑、摄影、建筑和工艺美术统称为“造型艺术” 或“空间艺术”。诚然各门类的造型艺术均离不开“空间”的特征,并且都会在环境艺术之中呈现出来。但是,它们各自的“空间”概念却不尽相同。
绘画的“空间”是平面二维的,尽管画面所表现的内容可能是三维,甚至四维的空间。但人与画面为静态相对,仅凭视觉观赏。雕塑的“空间”是立体三维占有性空间,是以三维实体占据空间,本身并不能产生空间,人只能从外部环绕欣赏它,雕塑形体与观众分离,人在形体外面以视觉或触觉感受它。工艺美术的“空间”与绘画、雕塑的基本相同,主要是平面二维和立体三维的。
建筑艺术是人造环境的“主体”或“骨架”部分,它与环境艺术设计的关系最密切。建筑的空间比其他造型艺术复杂得多,它属于三维限定性空间,并具有四维的特性,人是在“内空体”中通过运动觉和视觉把握对象。布鲁诺·赛维(BRUNO ZEVI)曾经为我们生动地描述了建筑空间的特征,他说:“建筑像一座巨大的空心雕刻品,人可以进入其中并在行进中来感受它的效果。”“建筑的特征——使它与所有其他艺术区别开来的特征——就在于它所使用的是一种将人包围在内的三度空间‘语汇’。”应该讲这种空间特性,不仅仅是建筑艺术的特性,也正是整个环境艺术的特性。其实,除了建筑设计以外,室内设计、展示设计、园林设计和城镇规划设计等,与环境空间相关联的造型艺术设计,无一不使用这种空间“语汇”。从个体的室内、庭园、广场、道路等场所,到庞杂的城镇都市群体形态,无一不是能够包围人和物的“内空体”空间。布鲁诺·赛维进一步的论述更加肯定了整个环境艺术设计具有的这种空间特性,他说:“如果说建筑物内部的空间是由六个面所围成(地板、天棚和四面墙),这并不意味着由五面而不是六面围成的空场,如(无盖的)庭院或公共广场——就不能同样有效地数作空间了”,“……所有城市的空间只要视线被遮挡,不管用的是石砌墙还是成行的树木或护岸,都呈现了我们在建筑空间中所感到的同样特征”。日本著名建筑师卢原义信在《外部空间设计》中,也指出建筑外部环境空间是由地面和竖向界面两个要素构成的,比起建筑室内少了一个顶面要素。建筑是人类用自己的力量获取空间的艺术创造,自然成为最能让人了解和认识到空间的造型艺术。我们运用这一学科知识,推而广之,就能认清环境艺术设计的主要空间特征。
从环境艺术整体来看,单纯凭借建筑模式还不能完整地解读这门构成因素和表现形态极其复杂的现代艺术设计的空间“语汇”。卢原义信曾说过:“由建筑师所设想的这一外部空间概念,与造园师考虑的外部空间,也许稍稍有些不同”,“……即把整个用地看作一幢建筑,有屋顶的部分作为室内,没有屋顶的部分作为外部空间考虑。所以,外部空间与单纯的庭院或开敞空间自然不同。”这就是说,建筑所研究的空间,还不能完全等同于环境艺术探讨的空间。邓庆尧在其著作《环境艺术设计》中指出:“环境艺术是多学科互助的系统艺术,环境艺术是多门类并存的关系艺术。”由此可知,环境艺术设计的空间构成之复杂多样、表现形态之丰富多彩是任何一门传统造型艺术都不能企及的。它是以建筑艺术空间为“主体”,再综合其他造型艺术的空间特征,整合形成的新空间体系。
三、环境艺术的真实空间美
笔者认为,要探究环境艺术设计的空间规律与特征,寻觅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方法,首要解决的问题是对这门新兴设计艺术的审美特征——独特的时空美,进行深入的解读与研究,并区别它与其他传统造型艺术之间的异同。环境艺术使用的是丰富复杂的空间与时间综合“语汇”,创造的是真实立体的空间形象。纵使环境空间由各种实体物质要素限定构成,可是诱惑视觉的形、色和材质等,并不是环境艺术审美的主要对象。反之立体真实的空间艺术形象,才是其他造型艺术不具备或无法比拟的艺术特征,真实空间美是环境艺术与其他造型艺术最大的区别。
1.环境艺术的真实空间性
工艺美术、绘画和雕塑等造型艺术的审美形象,主要表现在实体形态方面。不可否认,绘画和摄影等造型艺术,为了追求作品的逼真性或感染力,也努力地描绘和表现空间,写实绘画中应用的透视技法,即根据人眼观物的规律,精准地描画真实空间;摄影更能丝毫不差地记录或还原一瞬间的空间形象。但是,不管一幅画,画得多逼真;一张照片,拍摄得再生动,它们终归还是一个只能看,而不能走进去的虚拟空间。现代科技制作的电脑三维动画,或环型全景电影,能让人眼感觉到画面的纵深层次或环视四周景象,迷惑人的视听,产生空间幻觉。但仍然是针对人的某些感觉方面制作的“虚像”,终究无法把人带进真实的环境空间中,去感觉冷暖干湿,嗅闻芳香气息,触摸软硬粗细的真实存在。
建筑是最能让人联想到空间的造型艺术,是人类用自己的力量获取空间的艺术创造。建筑物包含众多的室内空间,建筑群体组合又限定出丰富的室外空间。可是它的整体气势、总体形象特征更多地是从外部获得的、给人带来类似雕塑体积造型的审美特征。
总而言之,只有环境艺术突出地表现了空间性审美特征。要欣赏环境艺术作品的基本条件是人必须进入其内部空间,边走边看,并将所有景象通过联想组合起来,才能获得完整的艺术形象与审美感受。试想一下,若仅仅凭借静止的、平面的照片或图画,就想欣赏和感悟到北京故宫、苏州园林、巴黎圣母院、威尼斯圣马可广场等艺术环境的丰富多变、生机勃勃的景致,及整体空间气势与空间意境,无疑是不现实的,只会落得个纸上谈兵或盲人摸象的结果。再如,旅游到了丽江古城外,或者杭州西湖边,而未能进入其内部游赏。就根本无法感悟到纳西人家小桥流水、天人和谐的空间意境;也欣赏不到“天堂”般绮丽多姿的西子湖风景美,留下的只有无限遗憾。唯有当观赏者亲临三度空间之中,调动眼、耳、鼻、口乃至全身感官,去接收周围各种审美信息,并经过综合联想与理解,方能实现对环境艺术全面的认识和评价。
这种基于立体真实空间的特殊审美体验方式,是认识和评价环境艺术特征的重要基础,也是指导环境艺术设计教学的基本原则。但是,由于受到种种因素的制约,教学中出现了对真实空间美艺术特征的认识不足,很多人往往把虚拟的设计表现效果,作为构思、设计、评价的最主要对象,其重视程度超过了对真实环境空间的注意。专业建立初期不少师生过分热衷于手绘效果图表现的竞技,之后又沉醉于电脑的虚拟视觉世界的再现。更有甚者,几乎把环境艺术设计课演变成了效果图技法训练课,或者装饰艺术创作课来上,用评价绘画或雕塑作品的标准来评价环境艺术设计。正如多年前布鲁诺·赛维批评错误的建筑评论时所言:“评论家们把评价绘画的方法扩大运用到整个造型艺术领域,这就把一切都缩减到仅有图面上的价值。”“这不仅是评论方法上的错误,也是由于缺乏一种哲学见解而引起的概念错误。”
2.环境艺术的时空综合性
现代物理的科研成果颠覆了千百年来人类对空间的狭隘理解,爱因斯坦之后空间与时间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越来越为人们重视。由庞杂的真实物体组成,通过连续观赏审美的环境艺术系列空间,必须以运动为基础才能实现。这种独特的运动观赏方式,给它的空间艺术结构中融入了时间的因素。以空间美创作研究为主的环境艺术设计教学,在讨论空间审美时,时间也就成为新的课题。波兰闵可夫斯基曾经提出“四维空时连续系统”的概念,这一理论认为空间除长、宽、高三维之外,还必须加上时间这一维决定因素。这正是环境艺术区别于其他造型艺术的时空综合的“四维空间”特殊性。
众所周知,通常艺术专业的分类方法之一是以空间和时间作为标准。音乐、舞蹈、戏剧和电影为动态的时间艺术类型;而绘画、雕塑、工艺美术,甚至建筑艺术,则为静态的空间艺术类型。实际上建筑艺术和园林艺术并非单纯的静态空间艺术,在三维之外均离不开时间这一维决定因素,具有强烈的四维空间特征。以建筑和园林为母体拓展开来的环境艺术设计学科,与生俱来带有空间与时间的综合性艺术特征。它不同于一般绘画、雕塑和工艺美术造型。而是呈现出复杂的、多层次的空间结构,要感悟和审美,观赏者必须沿着一定的路线“边走边看”。因此,环境艺术设计教学既要以造型艺术为基础,学习绘画、雕塑和工艺美术等表现空间的技巧,研究建筑和园林营造空间的方法。同时,还要借鉴和吸收音乐、舞蹈等表演艺术驾驭时间的知识技能。
音乐形象是在声音的运动中形成的,是活跃的、发展的、流动的形象。在流动的时间中音符、乐句都不停变换,形成几乎不重复的音响,正是这些不断变化的音响组合成了美妙动听的音乐形象。环境艺术形象虽然是固定的,但它必须沿着一定次序排列、延伸、连续和展开。室内外环境艺术,在构思、设计、欣赏时,同样讲究前奏、过渡、和尾声各不相同而又连续的计划安排。研究流动的时间、运用连续的时间,成为音乐教学与环境艺术设计教学十分相似的共同规律。
3.环境艺术空间的固定性
环境艺术设计创作必须具备真实的地址,作品建立于大地上某个不能移动的空间,受制于周边众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这也是它区别于其他造型艺术美的一个鲜明特征。它不像大多数绘画、雕塑和工艺美术作品那样,可以随意搬运到不同的地点展出。中国瓷器和秦兵马俑可以不远万里漂洋过海到欧洲巡回展出;中国人也可以在北京、上海,甚至更多的城市,看到来自法国卢浮宫、意大利文艺复兴的馆藏绘画和雕塑原作。但是不论是谁、身居何处,要欣赏故宫、颐和园等中国皇宫及皇家园林,或者参观法国凡尔赛宫、罗马斗兽场和威尼斯水城,都必须通过旅行前往目的地,才能实现审美目标。环境艺术设计中的一栋建筑、一条街道、一个广场或一座公园,都根植于特定的空间之中,并与周围环境保持着各种联系,这就是环境艺术空间审美的固定性特征。
妥善处理好设计作品与周围大环境的关系,是关乎成败的设计原则。大环境是设计作品的背景条件,它能烘托设计作品。设计作品是大环境的精华部分,又提升大环境的审美质量。若两者关系失调,效果就适得其反。故宫、天安门广场的恢宏气势,出自于京城广阔平原上的中轴线整体布局;圣马可广场优雅的艺术氛围,得益于威尼斯水城和亚德里亚海的映衬;大理白族四合院坐西向东,是为了顺应苍山在西、洱海在东的地形地貌特征。成功的环境艺术设计作品就好似从当地“长出来”的,凸现着鲜明的地域特色,创造出引人入胜的“唯一性”景观风貌。旅游的魅力充分显示了环境艺术空间审美的固定性特征,并以此成为永恒吸引游人的“法宝”。
环境艺术空间的固定性特征,带给教学的研究课题是环境整体设计意识与环境个性设计风格。当前还有些设计教学实践中因为忽视这一空间艺术特征,导致师生无视本土文化传统和地方环境特色研究,盲目追捧流行环境“舶来品”,过分宣扬“洋”材料和“洋”工艺。仿效抄袭,缺乏地域特色,或者脱离本地环境,违背周围条件,孤立炫耀自我的作业。然而,稍稍考察一下实际,就会知道对于固定不动的环境艺术来讲,没有本地个性特征的环境形象,必然丧失吸引力。丑陋的环境作品因为固定不动,强迫人们观看,危害远远超过普通造型艺术劣质品。实践证明,整体意识是环境艺术设计教学的基本原则,个性表现风格是艺术创造的生命之源。
结语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在当前环境艺术设计教学中,必须针对其专业要求,全面深入地认识它独特的艺术特征,加强空间意识的教育培养。师生务必突破传统造型艺术的空间概念和习惯,从传统造型艺术“感性”的虚拟空间感悟,转变为现代整体艺术设计“理性”的真实空间思索。以建筑和园林为“母体”,广泛吸纳各门造型艺术的空间知识,将立体真实空间意识注入环境艺术设计教学中。以造型艺术为主体,学习绘画、雕塑和工艺美术等表现空间的技巧,研究建筑和园林营造空间的方法;同时,还要借鉴和吸收音乐、舞蹈等表演艺术驾驭时间的知识技能,处理好环境艺术设计中的时空综合属性。重视环境艺术空间审美的固定性特征,扎根于现实生活背景,充分挖掘和应用本土历史、地理、民族民间文化资源;鼓励凸现鲜明地域环境特色和创造“唯一性”景观风格的原创精神,杜绝抄袭,避免概念。拓展参观考察、写生勘测等实践性教学手段,努力结合现实项目展开教学实践。树立全面、正确的空间意识,摒弃片面、错误的空间概念。
参考文献:
[1](意)布鲁诺·赛维著,张似赞译.建筑空间论.博远出版有限公司.
“环境艺术”是一个大的范畴,综合性很强,是指环境艺术工程的空间规划,艺术构想方案的综合计划,其中包括了环境与设施计划、空间与装饰计划、造型与构造计划、材料与色彩计划、采光与布光计划、使用功能与审美功能的计划等,其表现手法也是多种多样的。环境艺术设计教学应从环境空间的认识与掌握开始,教学指导思想中必须重视和强调空间意识的培养。
一、创建真实的环境艺术空间
绘画、雕塑、摄影、影视等艺术为了追求作品的逼真性或感染力,通过透视和不同的表现技巧,描绘了视觉的空间。环境空间是可以让人接触的造型空间,是人类生理需求和心理需求。基于环境艺术中空间的真实性,环境艺术中的空间应该贴切使用者的主观因素,符合当地的客观因素,按照一定的条件建立空间造型。但是,由于受到教学上种种因素的制约,学生在空间表现上往往抱有幻想,不切实际。在很多专业成绩的评定上,只注重效果图的表现,视觉上的美感,从而忽视了空间的真实性。有的环境艺术设计教学,让学生无限制的遐想,强调概念的空间设计,脱离了现实,设计出的空间,只可远观,而不能实际运用,让学生逐步产生了误解,只要是美的,造型感强的空间就是优秀的环境空间设计。
二、环境艺术的综合性
环境艺术设计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是二战后在欧美逐渐受到重视的,它是二十世纪工业与商品经济高度发展中,科学、经济和艺术结合的产物。它一步到位地把实用功能和审美功能作为有机的整体统一起来。环境艺术是为实现人类生存居住环境的艺术化、科学化服务的以造型艺术为主导、以科学技术为互动力的系统整合艺术。所以,以空间美创作研究为主的环境艺术设计教学,在讨论空间审美时,还要考虑到空间的综合性,包括了空间的设施计划、空间的装饰计划、空间的构造计划、空间的材料与色彩计划、空间的采光与布光计划,以及空间使用功能与审美功能的计划等。
三、环境艺术空间的稳定性
环境艺术设计创作必须具备真实的地址,作品建立于大地上某个不能移动的空间,受制于周边众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这也是它区别于其他造型艺术美的一个鲜明特征。环境艺术设计中的一栋建筑、一条街道、一个广场或一座公园,都根植于特定的空间之中,并与周围环境保持着各种联系,这就是环境艺术空间审美的稳定性特征。妥善处理好设计作品与周围大环境的关系,是关乎成败的设计原则。大环境是设计作品的背景条件,它能烘托设计作品。设计作品是大环境的精华部分,又提升大环境的审美质量。若两者关系失调,效果就适得其反。
环境艺术空间的稳定性特征,带给教学的研究课题是环境整体设计意识与环境个性设计风格。当前还有些设计教学实践中因为忽视这一空间艺术特征,导致师生无视本土文化传统和地方环境特色研究,盲目追捧流行环境“舶来品”,过分宣扬“洋”材料和“洋”工艺。仿效抄袭,缺乏地域特色,或者脱离本地环境,违背周围条件,孤立炫耀自我的作业。然而,稍稍考察一下实际,就会知道对于固定不动的环境艺术来讲,没有本地个性特征的环境形象,必然丧失吸引力。丑陋的环境作品因为固定不动,强迫人们观看,危害远远超过普通造型艺术劣质品。实践证明,整体意识是环境艺术设计教学的基本原则,个性表现风格是艺术创造的生命之源。
四、结语
二十一世纪新的城市化概念追求的是内部空间和外部空间结合的整体空间。内部和外部空间之间相互交流,相互转换,相互融合,已经成为现代环境艺术设计师追求的目标。所以在当前环境艺术设计教学中,必须针对其专业要求,全面深入地认识它独特的艺术特征,加强空间意识的教育培养。师生务必突破传统造型艺术的空间概念和习惯,从传统造型艺术“感性”的虚拟空间感悟,转变为现代整体艺术设计“理性”的真实空间思索。以建筑和园林为“母体”,广泛吸纳各门造型艺术的空间知识,将立体真实空间意识注入环境艺术设计教学中。以造型艺术为主体,树立全面、正确的空间意识,摒弃片面、错误的空间概念。要求在培养环境艺术设计人才的时候,要重点培养具有空间想象力,思维清晰,具有创新意识和较强的沟通能力,动手能力强,富有团队协作精神。具有较系统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良好的环境整体意识和综合的审美素质,掌握系统设计的方法与技能,具有创造性思维和综合表达的能力。对传统、现代风格的设计典型融会贯通,掌握室内空间造型、界面装修设计、陈设艺术设计的基本方法。
参考文献
[1](意)布鲁诺・赛维.《建筑空间论》.博远出版有限公司
中图分类号:TU-8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6)05-0051-01
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开始越来越多的关注精神享受。无一例外,环境艺术设计也不可避免地要向情感化和人性化的方面改变,而这其中空间体验就显得格外重要。对于环境艺术设计者来说,将空间体验融入到设计的理念和创意中,可以帮助设计者以更加热爱环境和生活的态度去进行创作,从而展现出其人性化的一面。因此,我们一定要重视空间体验在环境艺术设计中日趋重要的作用。本文以空间体验的含义及特征为切入点,强调了空间体验与环境艺术设计的密切关系,最后结合作者多年的实践经验,总结出空间体验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重要性。本文希望能够呼吁更多的设计者们重视空间体验,努力创造出和谐平安的空间。
一、空间体验的含义及特征
空间是设计界一直都在讨论的经典话题,人们长久以来所追求的就是空间的和谐和个性化,即使是一间小小的房间,通过不同的设计也会产生出不同的体验。因此,空间体验指的就是设计者对于室内外环境的整体把握和认真感悟,这不仅仅是对材料、结构或是功能的体验,更重要的是了解建筑物与其场所、环境的相互关系,这就要求设计者们必要身心投入,用心完成。一般来说,空间体验主要有四个特征。第一是亲身性。顾名思义这就要求体验着必须亲自参与,调动自身所有的感官身临其境地去完成这项活动,从而获得最直接最真实的感受。第二是主观能动性。对同一空间不同人会有不同的体验,它强调的是个性和独特性,别人是无法替代的。因每个人的兴趣爱好、学识阅历等的不同,空间体验的感受是完全不同的。第三是综合性。空间体验要求人们全身心的去体验,因此它是集合了视觉、触觉、听觉等的综合体验。第四是延展性。空间体验是在有限的时空内完成,但是这个有限的体会带给人们是无限的想象。因此,空间体验因其重要的特性,使其成为环境艺术设计中需要考虑的关键因素。
二、空间体验与环境艺术设计的关系
1.空间体验是环境艺术设计的基础。对于设计师而言,想要创造出好的作品一定是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阅历做基础的,没有一个作品是可以通过闭门造车而设计出来,离开了现实的作品无异于空中阁楼。所以,设计师们只有通过不断地空间体验,去学习优秀的作品和积累时间素材,这样才能做到厚积薄发,设计出满意的作品。同时,空间体验还可以摆脱单纯想象的桎梏,使得设计理念有理可依有据可循,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2.空间体验使设计更加情感化和人性化。现如今,“以人为本”的观点使得环境艺术设计一定要人性化,这就要求设计师们一定要尊重居住者的需求和感受。所以,通过空间体验,设计师们可以获得真是的感受,从而易地而处的探索和认识人们的内心世界与真实想法,了解人们对周围环境事物的感知和期许,积累素材,激发创作灵感。从而创造优秀的作品,更好的为人们服务。
三、空间体验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重要性
(一)空间体验是环境艺术设计中一种必要的学习方法
对于环境艺术设计来说,仅仅靠翻阅书籍和图片来学习是非常不够,这些都是间接体验,远不如直接体验来的淋漓尽致。因此,通过空间体验人们的感觉更加直观和生动,很容易将体验的内容变化成自己的东西,使之印象深刻且记忆长久。再者,只有通过切身的体验才能创造出具有现实意义的作品,而且体验和积累的素材越多,人们才能不断地进行自我更新和学习。此外,空间体验还能够锻炼人们独立观察事物和思考问题的能力。因为体验了许多不同的东西,肯定会有与自身想法矛盾的地方,这个时候能够促使人们积极主动的去思考问题,从而在这个过程中得到不断地成长。
(二)空间体验是环境艺术设计中一种有效的设计途径
在环境艺术设计中融入空间体验,可以帮助设计者们提高设计的效率和质量。首先,空间体验可以营造空间结构关系。这不仅局限于对建筑物本身结构的体验,而是要求设计者们将建筑物与人、环境看成一个整体,使整个环境艺术设计体现人性化的设计理念,使空间结构布局不再单一、重复,而是从生活体验中创作出更具特色及观赏价值的建筑设计。其次,空间体验可以建立场所感,这是空间体验的升华,设计师们根据自己对该地区历史文化的理解,来体会出不同的意义。
四、结语
综上所述,空间体验有其自己独有的特性,使得它在环境艺术设计中占据着相当重要的分量。尤其是在人们追求精神享受的现在,设计师们一定要重视和关注空间体验,认真地感知和理解周围的空间环境事物,努力将空间设计往情感化、人性化的道路上迈进,用可持续化发展的观点来创造出和谐的空间,提高人们生活和学习的效率。
参考文献:
随着现代化都市营造进程的加剧,文化内涵的审美旨趣深刻地影响着当代中国的社会生活。如何营造都市环境中的空间文化已成为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亟待研究的课题。现代都市环境中的空间文化发展具有普遍性和多元性,其审美发展的维度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环境艺术设计与空间文化营造、现代生活模式与生态环境的共融、空间文化的主题化趋势日益明显等。同时,空间文化的设计业已成为基于传承底蕴和创新式思维的多元化定位,它以特有的空间设计、文脉和隐喻,实现了人自体与社会阶层及生存空间三因素相互作用的都市环境生态系统。
一、环境艺术设计与空间文化营造
现代快节奏的都市生活中,我们追求的不仅是生产物质的满足,还有空闲之余的精神享受。因此,就会产生在追求物质生存功能价值的同时追求精神价值的文化内涵。这两者的关系是在矛盾中统一的。对于精神空间文化的营造,不同风情地域的人文生活都具有各自特点,就某一地方的标志性建筑就可以看出其设计的功能美感与形式美感的统一。环境艺术是人创造自身生存环境的一种主观行为,这种主观行为属于有意识设计的范畴。
环境艺术的主角——建筑与空间会在人们心理情绪中产生某种反应,其中存在着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建筑形式美就表述了这种规律。建筑物是由各种构成要素如墙、门、窗、台基、屋顶等组成的。这些构成要素具有一定的形状、大小、色彩和质感,而形状(及其大小)又可抽象为点、线、面、体(及其度量),建筑形式美法则就表述了这些点、线、面、体以及色彩和质感的普遍组合规律。
一座建筑物的美学效果与这些形式是密切相关的,但是相应的形势却是来自于空间文化的影响。在都市生活中,建筑本身就是地域空间文化的标志。
巴西利亚是巴西新首都,位于海拔1200米的两河交汇之处。1956年政府决定迁都,并选定这个地点。1957年进行国际竞赛,巴西建筑师科斯塔(Lucio Costa)的规划中奖。他的规划设计思想是国际现代建筑协会(CIAM)雅典的理论原则,但也追求一定的文化主题。他强调的巴西利亚是整个规划构思是“模拟人体躯干”,并以此作为主轴,在这一主轴上布置政府机构建筑群,其中心则是著名的“三权广场”;另一轴线上主要布置了城市居住区,呈弧形两翼,两条轴线交叉点是作为心脏的4层大平台,这里是全城重要交通枢纽和公共中心。巴西利亚的平面象一架喷气式飞机。在城市道路交通规划上充分体现人车分离和高速化。城市环境和大片绿化、水面都凸显巴西本土文化与殖民文化的融合。自然、社会和人的三大系统因素在这座新城展现出崭新的面貌,现代环境艺术在这个案例中体现出都市空间文化的有意识创造。赞扬者们认为“巴西利亚是意志坚强的行动,城市规划在这里得到了最高的意义”。
环境艺术设计注重生态文化的融合过程,更重视突出以人为本的文化心理需求。环境艺术设计需要对现代文化生活的质量和现状的负责,通过设计来改变现状,来融合人与自然的矛盾。由此可见,随着人们对物质和文化需求的日益增长,要求在物质享受的同时也要得到相应的精神文化享受,空间文化的设计将成为未来环境艺术设计的主题。
二、现代生活模式与生态环境的共融
随着人们审美意识的提高和信息革命的进展,环境艺术设计更多的受现代生活模式的影响。然而,现代工业生产也在强烈地干预着自然地生态环境,逼迫生态系统难以共存和循环。设计师在保证高科技文明继续发展的前提下,应尽可能地结合本地的环境、气候等条件,创造出更多体现生态文明特征和本土习俗的空间文化。
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上亮相的瑞士馆,被一层神奇的红色“幕帷”包裹,这层帷幕不仅可以自然降解,还会随风发光。穿过帷幕,瑞士馆的缆车还将带着参观者渐渐升到瑞士馆的馆顶,完成一次从瑞士城市到乡村的美好旅行。乘坐缆车参观游览这种动静结合的形式能让人感受到城乡之间的互动。参观者不仅可以领略瑞士城市文明,还将在瑞士馆顶欣赏到瑞士典型乡村风光——海蒂故乡的绿色欧蓍草和蒲公英。从空中俯瞰瑞士馆,其轮廓是一个想象中的未来世界的轮廓。瑞士馆总面积为4000平方米,充满着对未来的美好憧憬。设计以可持续发展理念为核心,充分展现了如何开创性地结合自然和高科技元素。它是一个开放的空间,最外部的幕帷主要由大豆纤维制成,既能发电,又能天然降解。展馆设计强调了对比,设计人员运用中国的阴阳原理,将缆车作为游戏的元素纳入到设计之中,带着乘客从负荷沉重的城市升入馆顶的令人赏心悦目的自然世界。记者了解到,缆车每小时能运载3500人,每辆缆车可乘坐4人。缆车设有遮雨蓬,在雨天也能正常运营。
环境艺术设计的功能美不在功能本身,它体现在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的统一中,体现在产品的功能和形式的统一中,因此,充分考虑到文化的交流、文化的传承以及空间文化的营造,“在功能上达到了完备、完善、完美的要求,能适应和满足人和社会的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的,就是体现了功能美的产品” [1]。
三、空间文化的营造
现代文化空间的营造不仅仅是建筑形体、城市景观和环境设置的内容,需要充分考虑都市文明与文化传承问题。都市街道的名称、由来是环境文化的一部分,居住者的社会定位和伦理观也是空间文化的因素,物质生产和精神需求同样是空间文化的内容。空间是建筑的主角,其形式与功能却彰显着创造意识和审美意识强烈的文化内涵,无论是私有空间还是公共空间,技术的历史与思维的创造都将成为空间文化的属性。
都市环境艺术的设计中,传统文化与创新文化,一元化与多元化,各种地域文化和城镇文化等观念正在激烈地分化与融合。任何一个城市都是在特定文化背景下应生的,具有个性的城市有利于增强人们的文化归属感和认同感,城市需要人们不断创新和设计。如上海这个集古老传统与现代文明于一身的国际化大都市是一个开放的有个性城市,能够融合多种地域文化,并能够吸取外国先进文化,兼收并蓄,奋发向上。上海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城市,不论是中国文化,还是外国文化,上海都兼容并包。上海以海纳百川的气势,开放创新的意识,生机勃勃地屹立于东海之滨。
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不断提升人们的日常生活质量,改善和优化人类生存的环境。最完美的环境空间应该既是功能性的,又是艺术性的。不仅能够改善人们生存的物质空间,而且能够改善人们的文化空间。正确处理建筑与其所处的城市空间的关系、环境观念——尊重自然环境、历史人文脉络、人本观念——人性化的空间尺度,是我们这个时代空间文化创造的主题。
四、结语
都市环境艺术是空间文化的形态。都市环境艺术设计能够为人们提供物质和精神生活的各种基本需求条件,就能为人们的审美活动构筑广阔的舞台,从而在美的层面体现出城市设计美的目的性来;一个城市如果形象真实,具有独特的感染力,在心理功能上就具有了认知的基础。城市的艺术形象是城市形态美的外在表现,它是人们接受美和培养美的媒介,同时也是规划师、设计师和建筑师思想情感的表现和表达。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作为一个新兴专业,在国内艺术设计学科建设中,发展历程较短,正处在蓬勃向上的成长期。我们应抓住这一时机,充分发挥院校的各自优势,关注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科体系建设,完善教学理念和指导思想,注重教学规律的探索与总结。
环境艺术设计涉及的范围广阔,专业结构上是由多种学科领域交叉构成的复合体,知识结构呈现多元化、综合化的“大知识组团”,而且有领域扩大化的趋势。对此各院校应结合本校资源结构特点,在环艺专业的内容设置上突出重点,抓中心领域的构成研究,或围绕中心领域开辟新的专业知识增长点,避免大而全的做法。但也不能将环艺专业的发展建设依附于某个学科,因为环境艺术设计并不是哪个学科的分支。应注重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自身建设的研究,保持专业良性发展的趋势,共同努力,形成专业发展的合力,完善专业体系建设。在分析构成环境艺术设计中心要素时,应以视觉艺术要素为切入点,对涉及到艺术表现且与环境相关的领域和专业,进行重点研究,并对其内容进行必要的筛选整合,使之更有针对性和连贯性,而不能只是将相关学科专业的内容简单相加。只有构成内容的合理配置,才能形成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建设的有机整体。目前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中心要素,至少包括建筑艺术、园林艺术、城市规划、公共艺术等。对各中心要素内容的整合研究、学习,将是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健康有序发展的关键之一。
环境艺术设计的目的是对人们所处的生活空间环境进行有序地规划与设计的过程,是使自然环境生态化、社会环境艺术化、人工环境和谐化的有效手段之一。由此可以看出,环境艺术设计首先是对以人为中心的生活“大环境”的改善和创造。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当今人们的活动空间范围日趋扩大,建筑的概念不只局限于建造的房屋,应包括人们生活和活动的场所,“因此正确地评价建筑应该是人类进行生产、生活的基本条件和环境”。
意大利建筑理论家赛维指出:“建筑空间是我们生活的场地、生活的环境、生活的舞台。”室内设计和景观设计,是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目前两个发展迅速的方向。前者是为了满足人们的生活、工作、休闲的物质要求和精神需求所进行的建筑内部空间设计;后者是对建筑外部空间环境的设计。因此,环艺专业的学生对建筑的认识不能停留在一个艺术的接受者和欣赏者的角度,应以空间的概念理解建筑,应从建筑设计的学习中,升华对建筑艺术的认识。
万事开头难,一个好的开始也就是成功的一半。 建筑设计的初始学习,自然十分关键。小住宅建筑设计(或称别墅设计)是建筑专业学习建筑设计初始的课题。针对环艺专业的特点,将其内容作必要的调整,使之成为环艺专业认知建筑空间与设计原理的主要起点课程。
首先,通过对小住宅建筑历史的回顾,以点带面,可以使学生认识建筑艺术在社会不同历史时期和不同社会背景下的发展历程,以及建筑作为一种文化现象的传承性、多样性和创造性。特别是要向大师学习,现代许多建筑大师都曾对小住宅(别墅)的设计情有独钟。感悟他们在小住宅设计中体现出来的设计理念和创新精神,可以从中解读世界现代建筑思潮和流派的演变、发展、兴盛与更迭的历史轨迹。如,柯布西耶在萨伏伊别墅设计中体现了他倡导的现代建筑五原则,“建造出与以往的石砌结构形式的建筑彻底决裂的里程碑建筑”。(安滕忠雄语)同样、密斯·凡·德·罗在其设计的图根德哈特以及范斯沃斯等住宅中,也充分体现了设计者“少就是多”的建筑理念,并将钢和玻璃的组合提升到一种精神境界,对建筑细部的处理,更可以用完美来形容。“流水别墅”的设计在建筑史上留下了绝妙的一笔,赖特的“有机建筑论”更是具有深远影响。如他所言:“我努力使住宅具有一种协调的感觉,一种结合的感觉,使它成为环境的一部分。”建筑史上将20世纪60年代以后出现的各种建筑思潮,称为“后现代主义”时代。这其中的许多代表性人物也大多在小住宅设计中最先体现出各自对建筑空间建构、材料的表现性等建筑语言方面的探索与追求,也反映了在新的价值观基础上,设计者对建筑人性化的关注和对建筑的时代性与建筑表达的可能性等问题的思考。改革开放后的中国也留下了他们当中很多人的足迹,如设计CCTV新楼座的库哈斯,中央美术学院新美术馆的设计者矶崎新,自学成才的安滕忠雄,奥运会场“鸟巢”的设计者之一的德梅隆和多次来华讲学的文图里等,这使我们近距离、多方面体会名家的作品成为可能。在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开设建筑设计课,也是根据学生的知识技能构成特点而设立的。目前环艺专业的学生以造型为专业基础,对形式的感受力强,但对空间的认识,往往停留在平面中所形成的三维虚拟的立体空间上,并且在设计时常有重形式、轻功能的问题。因此,培养未来的专业设计人员应具有的素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更需要有一个良好的开始。
一、课题内容的确定
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空间立体形态意识,并对建筑的功能与形式,建筑的尺度、材料与色彩,建筑与环境等建筑设计的基本原理与方法有一个较完整的了解。同时,更需关注建筑与人文精神、与经济技术、与所服务的对象的关系这些建筑设计中的本质问题。
二、课题的定义和特点
小住宅建筑涵盖了别墅的定义,但小住宅不一定就是别墅。最大的不同在于别墅的用地有其特殊性,“往往指建在环境优美的地带,供人居住和休憩的独户住宅”。而小住宅可以身处闹市,环境条件并不一定优美,但它有别墅的特点,它不在于建筑面积的大小,也不是用富丽堂皇来衡量,而是讲求独具特色,追求便利、舒适和美观。这种单独设计、个体建造的小住宅建筑反映了服务对象的个性化特征、品位和理念。
三、教学的目的与方向
1.小住宅建筑设计是建筑设计的初始,通过学习了解掌握建筑设计的一般程序、基本原理和基本的方式、方法,对建筑的认识有质的飞跃。
2.一个好的小住宅设计应当解决好建筑与周围环境的协调问题,充分利用自然景观,因地制宜地将地域历史文化传统和审美趣味创造性地融入到建筑设计之中。
3.解决好建筑形式与功能的关系。以人为本合理细化功能组织,使空间布局自由流畅、富于变化,同时各空间元素具有内在的有机衔接,且比例、尺度人性化。
4.学习掌握建筑形态构成的一般原理,充分发挥艺术类学生对形式美感的独特感应能力和艺术想象力与创造力,将生活的感受、知识的积累通过艺术的知觉提炼,浓缩为抽象化和空间化的形态构成。
5.通过学习小住宅建筑设计,使学生初步掌握建筑设计的语言与技巧,提高设计方案从概念至全面深化的能力。培养从平面草图至立体模型表现的设计能力,以及规范运用制图正确表述方案的能力,为日后环境艺术设计中正确处理好建筑与空间环境的关系创造良好的开端。
四、小住宅建筑设计的内容与主要步骤
一是由教师选定一个基地环境并设立功能任务书,如,在依山傍水之地设计建筑面积300平米左右的单层或多层小住宅建筑(别墅)。二是由学生自己选择模拟客户。根据要求选择基地环境,参照任务书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资料收集和调研活动,然后写出调研报告,根据综合分析的结果,对小住宅建筑的形式、功能、景观、车流和人流等做出全面规划,并选择自己最为理想的构思创意方案,最终完成住宅的设计。
五、难点分析
1.在空间的认识问题上,应注重空间的功能性对人感知空间时的心理影响。“功能性”是多方面的,不能简单理解为只满足实用需求,应强调居住者在空间中的心理感应(由视觉引起),唤起人们在空间中的情感与联想,所以设计时应始终关注实用与立意的结合,并将其作为创作的目标。要创造首先能感动你自己的有意义的空间与形态,并且能将功能有机地贯穿组织起来,使空间兼有物质与精神的双重属性。
2.艺术院校的学生思维活跃,初学建筑设计时,对潮流和时尚感觉敏锐,且有较好的形式感和表现力,欠缺的是通过理性思维和推理过程寻求解决问题答案的能力。设计初始,往往形成一个或多个构思,但只停留在对形式的直观感受层面,缺少系统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有时只形成一个概念性方案但深入不进去,使最终的方案得不到升华。应当注意的是,设计方案的构思立意明确以后,各环节问题的处理没有一个既定的程序模式,更不是一个问题完全解决之后再考虑下一个问题,因为毕竟方案设计不是加工标准件的过程,方案设计过程的各个环节是一个互动的、相互关联的整体,应同时关注几个环节和环节的各个方面。这期间的反复推敲,“一步一停、一步二晃”,都在所难免,应把握立意这条主线,统筹兼顾,综合分析存在的问题,弄清问题的相互作用点,并进行整理归纳,在衔接中解决矛盾。
设计素质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也不是一两个课题就能解决的问题,需要不断的积累,并且有赖于教育者经常性的正确引导,不断拓宽学生的视野,使学生更加关注社会文明进步成果,打破专业界限,培养起广泛的兴趣与爱好。
参考文献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作为一个新兴专业,在国内艺术设计学科建设中,发展历程较短,正处在蓬勃向上的成长期。我们应抓住这一时机,充分发挥院校的各自优势,关注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科体系建设,完善教学理念和指导思想,注重教学规律的探索与总结。
环境艺术设计涉及的范围广阔,专业结构上是由多种学科领域交叉构成的复合体,知识结构呈现多元化、综合化的“大知识组团”,而且有领域扩大化的趋势。对此各院校应结合本校资源结构特点,在环艺专业的内容设置上突出重点,抓中心领域的构成研究,或围绕中心领域开辟新的专业知识增长点,避免大而全的做法。但也不能将环艺专业的发展建设依附于某个学科,因为环境艺术设计并不是哪个学科的分支。应注重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自身建设的研究,保持专业良性发展的趋势,共同努力,形成专业发展的合力,完善专业体系建设。在分析构成环境艺术设计中心要素时,应以视觉艺术要素为切入点,对涉及到艺术表现且与环境相关的领域和专业,进行重点研究,并对其内容进行必要的筛选整合,使之更有针对性和连贯性,而不能只是将相关学科专业的内容简单相加。只有构成内容的合理配置,才能形成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建设的有机整体。目前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中心要素,至少包括建筑艺术、园林艺术、城市规划、公共艺术等。对各中心要素内容的整合研究、学习,将是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健康有序发展的关键之一。
环境艺术设计的目的是对人们所处的生活空间环境进行有序地规划与设计的过程,是使自然环境生态化、社会环境艺术化、人工环境和谐化的有效手段之一。由此可以看出,环境艺术设计首先是对以人为中心的生活“大环境”的改善和创造。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当今人们的活动空间范围日趋扩大,建筑的概念不只局限于建造的房屋,应包括人们生活和活动的场所,“因此正确地评价建筑应该是人类进行生产、生活的基本条件和环境”。
意大利建筑理论家赛维指出:“建筑空间是我们生活的场地、生活的环境、生活的舞台。”室内设计和景观设计,是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目前两个发展迅速的方向。前者是为了满足人们的生活、工作、休闲的物质要求和精神需求所进行的建筑内部空间设计;后者是对建筑外部空间环境的设计。因此,环艺专业的学生对建筑的认识不能停留在一个艺术的接受者和欣赏者的角度,应以空间的概念理解建筑,应从建筑设计的学习中,升华对建筑艺术的认识。
万事开头难,一个好的开始也就是成功的一半。 建筑设计的初始学习,自然十分关键。小住宅建筑设计(或称别墅设计)是建筑专业学习建筑设计初始的课题。针对环艺专业的特点,将其内容作必要的调整,使之成为环艺专业认知建筑空间与设计原理的主要起点课程。
首先,通过对小住宅建筑历史的回顾,以点带面,可以使学生认识建筑艺术在社会不同历史时期和不同社会背景下的发展历程,以及建筑作为一种文化现象的传承性、多样性和创造性。特别是要向大师学习,现代许多建筑大师都曾对小住宅(别墅)的设计情有独钟。感悟他们在小住宅设计中体现出来的设计理念和创新精神,可以从中解读世界现代建筑思潮和流派的演变、发展、兴盛与更迭的历史轨迹。如,柯布西耶在萨伏伊别墅设计中体现了他倡导的现代建筑五原则,“建造出与以往的石砌结构形式的建筑彻底决裂的里程碑建筑”。(安滕忠雄语)同样、密斯·凡·德·罗在其设计的图根德哈特以及范斯沃斯等住宅中,也充分体现了设计者“少就是多”的建筑理念,并将钢和玻璃的组合提升到一种精神境界,对建筑细部的处理,更可以用完美来形容。“流水别墅”的设计在建筑史上留下了绝妙的一笔,赖特的“有机建筑论”更是具有深远影响。如他所言:“我努力使住宅具有一种协调的感觉,一种结合的感觉,使它成为环境的一部分。”建筑史上将20世纪60年代以后出现的各种建筑思潮,称为“后现代主义”时代。这其中的许多代表性人物也大多在小住宅设计中最先体现出各自对建筑空间建构、材料的表现性等建筑语言方面的探索与追求,也反映了在新的价值观基础上,设计者对建筑人性化的关注和对建筑的时代性与建筑表达的可能性等问题的思考。改革开放后的中国也留下了他们当中很多人的足迹,如设计CCTV新楼座的库哈斯,中央美术学院新美术馆的设计者矶崎新,自学成才的安滕忠雄,奥运会场“鸟巢”的设计者之一的德梅隆和多次来华讲学的文图里等,这使我们近距离、多方面体会名家的作品成为可能。在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开设建筑设计课,也是根据学生的知识技能构成特点而设立的。目前环艺专业的学生以造型为专业基础,对形式的感受力强,但对空间的认识,往往停留在平面中所形成的三维虚拟的立体空间上,并且在设计时常有重形式、轻功能的问题。因此,培养未来的专业设计人员应具有的素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更需要有一个良好的开始。
一、课题内容的确定
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空间立体形态意识,并对建筑的功能与形式,建筑的尺度、材料与色彩,建筑与环境等建筑设计的基本原理与方法有一个较完整的了解。同时,更需关注建筑与人文精神、与经济技术、与所服务的对象的关系这些建筑设计中的本质问题。
二、课题的定义和特点
小住宅建筑涵盖了别墅的定义,但小住宅不一定就是别墅。最大的不同在于别墅的用地有其特殊性,“往往指建在环境优美的地带,供人居住和休憩的独户住宅”。而小住宅可以身处闹市,环境条件并不一定优美,但它有别墅的特点,它不在于建筑面积的大小,也不是用富丽堂皇来衡量,而是讲求独具特色,追求便利、舒适和美观。这种单独设计、个体建造的小住宅建筑反映了服务对象的个性化特征、品位和理念。
三、教学的目的与方向
1.小住宅建筑设计是建筑设计的初始,通过学习了解掌握建筑设计的一般程序、基本原理和基本的方式、方法,对建筑的认识有质的飞跃。
2.一个好的小住宅设计应当解决好建筑与周围环境的协调问题,充分利用自然景观,因地制宜地将地域历史文化传统和审美趣味创造性地融入到建筑设计之中。
二、空间的解构与重构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运用
建筑必须打散,才能构成。因为它不是天然产物,没有一种现成的东西可以给它利用。各种物质经过打散后,它的性质和形态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如何将这些零碎的东西构成一座理想的建筑,如何将物质功能转化到精神功能?这就要求设计者把美学、心理学、艺术的形式法则等方面与打散构成结合起来。
对建筑师和室内设计师而言,为了各种各样的功能而对空间进行组织是很关键的。当设计师面对要创造和界定一个围起来的空间这样的任务时,空间组织的概念有助于对已有的空间结构作出系统分析。
空间可分为物理空间和心理空间两种形式。物理空间又称为实空间,它依靠物质形态的长度、宽度、深度来表达,并与物质形态一样客观存在。心理空间又称为虚空间,是指没有明确边界却可以感受到的空间,它是由形态限定所致,其实质是实体向周围的扩张,这种空间的扩张感主要来自于实体内力的运动,这种内力的运动并不是到形体表面就停止了,内里的运动变化会向形体表面散发,形成空间的张力,这种张力是无形的,是人知觉的反映,从而形成了视觉的延伸空间、想像空间等心理空间。对空间的理解,为解构与重构在环境空间中的运用提供了理论依据。一方面,我们可以针对目前很多老建筑由于时间的延续而变得不合时宜的情况,运用解构手法对老建筑的结构或功能进行更新,重构新的建筑空间,即对实体空间进行解构与重构。另一方面,我们可以结合材质、光等营造新的空间氛围,即对心理空间进行解构与重构。
1.实体空间的解构与重构在对空间的解构中,首先要尽量保留建筑的结构,对结构进行装饰和加工,而不是覆盖;其次,受“解构主义”的影响,针对某些建筑结构简单但空间开敞的空间形式,应该做一些有建筑体块的造型,增强空间的体积感和量感;最后,在运用结构或“解构”进行建筑设计时,应结合室内装饰设计统一考虑,形成两者的一体化,而不是分体。对实体空间的解构与重构表现在对空间划分的处理上,一般表现为下面三种情况:(1)垂直分层即根据功能需求采用内部垂直分层的处理手法,将高大的建筑空间划分为高度适合使用要求的若干层空间,从而提高空间的使用效率,增加层次感。这种改造手法适用于原有内部空间较高(6米以上),结构坚固,支撑结构为巨型钢架、拱、等允许改变其内部空间形象的建筑。改造设计应在满足使用功能需求的基础上,注重原建筑结构与新增结构构件之间的相互协调问题,同时保证新增结构构件应该不对原建筑的基础和上部受力构件造成损害。这一方法在对大型已经废弃的厂房等建筑空间进行功能改造时,是一种很有效的划分空间的方式。(2)水平分隔在原有主体结构不做改动的前提下增加分隔墙体,使开敞的空间转化为多个小型空间。在对空间的重构中完成环境空间功能的改变。如将空间开敞多层框架结构的仓库或厂房更新为住宅等。(3)内环境重构内环境重构指的是改进、更新原有建筑内部环境使之符合现在的要求。如对仓库改造工程中,在尊重原有建筑的前提下,通过使用新型建筑材料和技术构造措施,创新性地解决建筑的简陋现状和营造现代化的办公生态环境二者之间的矛盾。
以上三种情况通过对空间的划分,完成了功能上的重构。
“解构”可以说是装修设计界的一个能将文化、艺术以及实用功能完美结合的新概念。这种具有解构主义特征的设计理念和方法在国内正被逐渐接受,并尝试着在实践中加以运用,一些厂房的改造就呈现出明显的解构风格。如北京的LOFT798工厂是近年来诸多国内的前卫画家的聚集地,也是许多前卫思想的策源地。LOFT的原意是建筑中的阁楼,现在被借指将工厂厂房改造而成的艺术家的工作室。在改造的过程中保留原来厂房的结构和外观,而在其内部的大空间中进行重新布局,解构、重置空间,使得原本单调统一的空间成为既是工作场所,也是生活空间的所在。由于传统西方工业社会、工业文明的逐渐衰落,后工业文明的兴起和对节约能源的共识,使得建筑师开始提倡对旧建筑的改造与利用,尤其是对于那些具有一定历史意义并能继续使用的建筑,通过空间的划分,结合解构表现手法的运用,呈现出一种独特的“LOFT”风格。
一、尺寸、尺度和尺度感
尺寸是关于量的精确表达,有明确的测量的对象,它只是表示尺度感上的物理数据。尺度有具体的尺寸界线,空间的大小显而易见。但尺度又与真实的大小相区别,它并非真实尺寸的大小,而是指室内空间的整体或局部给人感觉上的大小印象和其真实大小之间的关系。尺度感是人们在室内空间中以自己的身体为参照,通过对建筑内部空间各形体的尺寸进行比较后所产生的感受。室内设计的尺度感,是来自墙面、顶棚、地面所形成的一个有限空间,它有具相对性,涉及到美学和人体工程学。体现一个设计空间或建筑物是过大还是过小,更多是人们面对空间作用下的心理,以及更多的诉求。
空间是室内设计的基础,的设计往往建立在空间形态的基础之上。能否营造一个合理、舒适的空间尺度,决定了该景观设计方案的成败。因此成功的室内设计作品应该根据其使用功能、建筑技术等因素,确立一个最合理的,符合人们生理与心理两方面需要的尺度。
二、景观设计课程教学中学生尺度观念缺失的问题
笔者在实践教学中发现,某些学生由于没有建立良好的尺度感,学习中无法深入推进自己的设计思路。高职院校环境设计专业的学生在考入大学前基本都是艺术类考生,他们的优势是具有一定的美术功底和审美修养,但其弱势在于他们在专业学习中对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认识较为感性。在设计方案中往往用感性的审美代替现实中的空间设计。由于尺度意识的缺失,学生设计出的方案经常存在好看而不合理的问题,甚至脱离了实际空间,成为纸上谈兵,这成为学生学习景观设计课程的“瓶颈”。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深刻认识到学生在专业学习上的弱点,系统地建立起空间组织中尺度设计的方法及理论,以提升设计者的尺度意识。将课程教学同实际相结合,培养学生建立良好的空间尺度感,才不会导致学生在景观设计课程的学习中出现偏差。
三、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建立良好的尺度感
设计师建立良好的尺度感有一个较为漫长的积累过程,不可速成。教学实践中教师要让学生感受到尺度感对于专业的重要性,引起学生的重视。同时,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要做有心人,随时留意身边的尺寸和尺度感。下面笔者将从如何在教学中引导和培养学生建立正确的尺度感的角度,来探讨“尺度感”的概念。
(一)日常生活中感知室内空间尺度
把握空间尺度感首先要从感知空间入手,在日常的生活中是培养尺度最好的训练,要做到四多:多观察、多画、多测量、多实践。多观察,观察的对象包括清水房、尺度感良好的样板房设计、尺度感差的设计案例。多画,是指养成按比例绘制草图的习惯,如此,对比例的把握才不会脱离真实。画图的过程中对每一条线段代表的实际长度都做到心中有数,而不是单纯地进行线条的拼凑和组合。做到这一点,至少在尺度感的把握上不会出现大的问题。多测量,是指在生活当中,多留意身边的尺寸。例如随身携带一把卷尺,用它量一下自己的家具、房间、楼梯的尺寸是多少,甚至是走到哪量到哪。当然也可以在自己身上找一个标尺作为参照,例如:自己手的中指和拇指张开的长度差不多20厘米,这个方法可以不用随身带卷尺便可测量,十分方便。多实践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在实践中,融入到真实的空间中,深刻体会空间。再回到设计中完成具有实践性的方案,培养良好的尺度观念和设计意识。
(二)掌握并运用人体工程学理论
人们往往通过自身的尺寸为基本参照来体验尺度感,而人体尺寸正是人体工程学研究的最基本的数据之一。要营造一个符合人的生理与心理两方面需求的尺度,需要掌握并运用人体工程学的基础理论。
首先,在设计的过程中以人体的静态尺度为基础。人体静态尺度是建立在人体尺寸和比例的基础上的,例如门洞的高度和宽度、踏步的高度和宽度、家具的尺。其次,在设计的过程中合理分配动态活动尺度。人在使用室内空间时需要在空间内走动或进行各项活动,这就牵涉到人的各种动态所需空间尺寸和尺度的分配。从而得出最小和最佳的空间尺寸和室内的行动路线图,为设计者确定空间范围提供有效的依据。例如人在工作时常用的姿势为站姿、坐姿、跪姿、躺姿。根据四个常用的姿势我们将人体作业域又分为水平作业域和垂直作业域。而水平作业域中又可以分为最大作业域和通常作业域;垂直作业域则决定了摸高和拉手。在室内空间设计中,人体动作域的应用也是十分广泛的,它可以用于确定空间中各种工作台面的大小、高低;各种贮存家具的放置及安装位置;各种控制装置的安装位置等等。
(三)运用辅助手段直观地建立尺度感
一直以来,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必须掌握的一个技能就是空间摄影技能,在整个专业教学和应用的过程当中,都会运用到它。然而纵观我国的各大高校,目前仍有部分学校没有提高空间摄影技能重视度,经常出现对空间摄影技能培养不够的现象。本文也通过对这个现状进行分析,来提出一些自己的思考。
1环境艺术专业空间摄影技能教学存在的问题及现状
对于我国的环艺专业来说,学校对其培养的重点是手绘和电脑操作方面,而对于空间摄影技能来说,学校并没有提高对它的重视度,甚至还有很多学校片面的认为空间摄影最大的作用就是拍拍素材,利用空间摄影也就是在我们需要的时候收集一些数据,认为它并没有很大的实用价值。虽然我国的空间摄影技能教学已经开展了很长一段时间,但它仍然受到很多方面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环艺专业对空间摄影教学重视不够,师资缺乏
近几年来,环艺专业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认可,在这样一个大的环境背景下,不少学校不顾自身条件的限制,都增加了这样一个专业。然而,由于其实验室设备还不完善,教学仪器不足,在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管理的时候,经验不足,这些因素都阻碍了环艺设计类空间摄影教育的发展。
1.2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空间摄影教学过于偏重技术型
在进行空间摄影课教学的时候,大多都偏重于技术性。很多教师的教学重点就是让学生掌握一些空间摄影的基本技巧,很多时候,都把收集素材作为教学的主要目标,这也使得在教学的过程当中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不够。这样的教学理念,也不适应当今时代的发展。若是想要拍出好照片,除了技巧之外,还需要一些艺术家的品质,例如:思想、理解力、鉴赏力等。
1.3空间摄影教学与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相脱离
空间摄影技能是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一个基本技能,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当中,二者却相互脱离,不能很好地联系在一起。而且现在很多学校都是以传统的教学方法为主,教学流程不变,很难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在环境艺术专业教学中培养空间摄影技能的意义及目的
第一,学好了空间摄影,可以让你对社会现实有一个更好的了解,同时,还可以陶冶情操,让你的心灵处于一个平静的状态,提高审美。第二,根据空间摄影技能的主要特点,学生可以根据自己所学的专业来进行一个探索,找出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通过对空间摄影课程的学习,可以让学生了解到自己所学的所有课程之间的联系,在实际运用的时候,可以去探索一些新的表现形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为学生将来工作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3环境艺术专业中空间摄影技能培养的优势与实施措施分析
首先,作为环艺设计专业的学生,他们有着非常独特的专业优势。总的来说,环境艺术设计和空间摄影都属于视觉艺术,在赏析的时候,都是使用的形式美的法则。二者在相互配合的过程当中,也吸收了一些对方的优势,二者相互借鉴、相互影响。本专业的学生在刚开始学习的时候都经过了一些基础性的训练,所以他们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这些都是他们在实际运用时的优势。空间摄影技能的不断提高,也为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在教学期间,教师必须要强调将摄影教学与本专业特性相结合,一般来说,任何一种艺术形式都有自己独特的规律性,在学习的时候也要将他们区分开来。对于一些空间摄影作品来说,并不是要它全部屈从于环艺教学,它也要具有自己的个性和特点。这两者地位相同,各自具有不同的优势,因此,在教学期间,也要妥善地处理二者之间的关系。综上,空间摄影技能与环艺设计专业之间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二者之间可以相互影响。目前,很多事情都需要我们去创新,在教学过程中也是一样的,只有经过创新,并且很好地将二者结合起来,教学才更有价值。
4结语
综上所述,要想培养一项空间摄影技能,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所以,除了课堂的教学外,学生还应该积极地探索,通过自身的实践找出一些学习的技巧,培养自己的思维能力。笔者相信,在不久的将来,空间摄影一定会发展壮大,将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参考文献:
[1]梅常青.新时期中国摄影艺术的科学发展观[J].艺术科技,2014,(7):144-146,149.
【关键词】书法艺术 建筑空间 文字转换
一直以来,文字与建筑都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美学大师宗白华认为:“我们几乎可以从中国书法风格的变迁来划分中国艺术史的时期,像西洋艺术史依据建筑风格的变迁来划分一样。”象形文字即图画文字,由象形文字发展而来的汉字有着图案感和结构美。同时,汉字的个体性与篇幅的整体性,如同城市聚落中建筑个体与城市整体之间特性和共性的关系。对于汉字书法空间结构的研究,将有助于对建筑空间结构产生新的认知。
一、汉字书法空间与建筑空间的联系
(一)文字与建筑空间的联系
书法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筑作为存在于空间的艺术,其物质形态的空间形象是可以被感知的。“间架”可以说是汉字与建筑空间的共通之处,也是连接它们之间最好的桥梁。这是有规律可循的。首先,从造字结构上看,各部首、笔画、单字以左右、上下、包围等样式组合成字,如“木”和“詹”左右叠加即为“檐”。这与中国传统建筑构建有一定的相似之处,梁、柱、檐、椽也可叠加垒砌成为房屋的各个部件。其次,对汉字进行研究可以发现,很多汉字都与建筑有很大的关联,甚至有些汉字是从建筑结构演变而来的。如“穴”“柱”“梁”“檐”等。一般与建筑有关的汉字大多是“木”偏旁,如“椽”;或者宝盖头,如“室”。最后,从审美观来看,建筑与文字都遵循对称、疏密、和谐等构成形式。
(二)书法与建筑空间的联系
在书法中,单个字的空间构成形式可以看成是一个“结”,整篇书法的构成形式可以看成是一个“章”。“结”和“章”共同形成了书法空间结构形式。书法中的“结”“章”在建筑中的表达就是建筑个体的空间构成与建筑群的空间构成关系。可见,书法与建筑在空间处理手法上有共通之处,书法中“结”“章”的处理决定书法作品的优劣,而建筑个体与建筑群之间空间构成的处理也决定着建筑的成败。“结”与“章”遵循以下几点原则:平衡对称和多样统一原则、对比照应原则、艺术的辩证关系这些原则贯穿于书法作品中,一个成功的建筑作品同样也要遵循这些原则。
二、汉字书法艺术在建筑景观设计空间中的表现
如果宏观地把整幅书法作品比作城市或聚落,那么书法中“远景”的存在,就如同从远处观看城市或聚落的整体“风景”。如果从建筑师的视点出发,对书法作品进行空间层面上的整体观察,会发现书法作品中的文字相当于聚落中的房子,书法中文字之间的关系,就如同建筑中房子之间的关系。以的书法作品《卜算子•咏梅》(图1)为例,其书法内容为:“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书法长卷本身就是在一个长方形空间内所进行的空间划分。对这幅书法作品进行三维化处理,从“中景”的视点进入书法作品中,行走在由汉字书法所构成的“街道”中,可以观察到形成“街道”的空间具有彼此穿插的特征。这就好像设计师利用不同视角和高度变化展现从空中鸟瞰到透视图的过程,也是运用漫游的方式,从远到近、从整体到局部、从宏观到微观,对建筑景观整体的观察与书法家的创作有异曲同工之处。“近景”如同把书法作品中某个独立的汉字抽离出来,对其内部空间进行观察。这就仿佛进入到一个封闭的建筑空间中,真实地感受墙体在空间结构中的变化。从“远景”到“近景”,视野也在不断地缩小。
三、汉字书法艺术在建筑空间及道路规划中的成功案例
王家大院位于山西省灵石县静升镇,整体结构是根据“王”字进行布局。前后院本来是不同的建筑群,经过长期的发展壮大,根据建筑布局和地势差异巧妙地将两个独立的院落通过“王”字将道路连接起来。这种通过汉字进行道路规划的方式,在我国城市道路规划中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由于王家大院的庭院风格延用了周朝前堂后寝式的布局方式,周朝是非常注重礼仪尊卑的朝代,从文化角度来看,它反应了家族之间和睦、礼让、谦卑的高尚品格;从空间情感来看,大院本来是王氏家族的住所,道路又与汉字“王”结合,运用得非常巧妙。将“王”字融入到建筑空间中,使“王”字不再是一个单纯的汉字形式、或是一种装饰、一条道路,而是很好地与地势结合,解决了很多问题;同时“王”字作为巷道,便于行走、防火、采光、排水。这样的设计使王家大院不仅是生活的家园,更是精神的家园。结语中国书法艺术与建筑空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通过对文字与建筑空间结构、书法与建筑空间结构的认识,找到它们的共通之处,有助于对建筑空间形态产生新的认知。这种认知可以被当代建筑设计师采用、继承和创新,从而设计出有中国特色的建筑群和优秀的设计作品。只有汲取中国文化中的精髓,才能使中国设计有独特的历史性、时代性和创新性,这是设计发展的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1]汤雅丽,李路葵.设计基础之创意图形[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