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2-28 17:00:39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校园与校园欺凌的区别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但恶作剧与校园欺凌有着本质的区别。校园欺凌不可原谅,而对于恶作剧,我们应当以包容的心态妥善处理。
一方面,对受害人有利。孩子之间的恶作剧有时“是表达对同学爱意的一种特殊方式”。捉弄的对象,往往都是一些性格内向、不爱说话、胆子较小的。捉弄他人的孩子的心态就是想“激怒”自己的同学,让他们“动”起来,真的没有多少恶意。因此,对于此类事件,我的主张不是不管不问不处理,更不是要有意纵容这种伤害,而是想说,受害人应当在明辨事实后,以包容的心态化解之,原谅他人,这不仅是对他人的包容,更是最大限度地减轻对自己的伤害。反之,如果盯住此事不放,非得论出个高低、是非曲直,那么即便是打赢了“官司”,也是得不偿失。因为,那不仅是与犯错的同学从此势不两立,也让其他同学对自己避而远之,一般不敢再“招惹”和亲近自己,这样就僵化了同学关系,孤立了自己。
低龄化留学的趋势正在变得不可阻挡,2005年中国赴美读高中的人数仅为65人,但在2014年,这一人数达到了2.4万人。2012年,在澳大利亚学习的中国留学生约有11.88万人,18岁和19岁的留学生有1.11万人;不到18岁的5083人,占该年龄段留学生总数的37%左右,遥遥领先于其他国家。2012至2013学年,加拿大温哥华从幼儿园至中学12年级的1086名国际留学生中,来自中国的有645人,占总数的59.39%。从一系列数据来看,中国低龄化的留学生正在“承包”各国的教育机构。如同高端耐用品,中国优质教育资源供给总量的稀缺和分配上的不公,导致大量中国的财富阶层和中产阶层家庭,试图以跨国择校的方式来为孩子获得更好的教育乃至人生。
一旦选择跨国择校,从学习方式、生活自理、为人处世再到文化适应等,未成年人都需要作出巨大调适。
未成年人出国留学,一个首要的问题在于缺乏父母监护。尽管通过购买服务,校方或当地家庭会提供必要的监护责任,但教育孩子作为一项超级复杂的工程,需要的是父母亲自的、面对面的、长时间的投入。只有言传身教,孩子才能树立更正确的价值观,才能在极端情况下通过沟通、表达有效释放自己的压力,并赢得外界的帮助。这些原本该由父母承担的责任,因为在追求显性的高质量教育上,都被严重低估了其意义。
我们在平时观看媒体新闻或聊天时,能经常听到有关心理健康的话题,特别是最近几年在校园里经常出现的校园欺凌等暴力行为。其中,很多施暴学生都存在一定的心理健康问题。这些问题很大部分又与家庭或成长环境有关。且事实证明,现在社会中青少年的犯罪率呈上升趋势,究其原因还是这些孩子在成长过程中被忽视了心理健康教育。对此,家庭、学校、社会都应该重视起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下面我谈谈一些看法。
一、教师自身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教师既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又要有熟练的教学技能,更主要的是要有健全的人格。每位教师在上岗前都学过心理学,可见其重要性。教师的任务不只是教书,更重要的是育人,要完成教书和育人这两项重要任务,教师自身的心理健康是必要的保证,也只有教师本身心理健康才能引导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只有德才兼备的教师,才能够在工作中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学特长,为学生树立健康的榜样。因为一位积极阳光、性格开朗、有正能量的教师往往会感染身边的学生,使学生也变得积极阳光。也使学生乐于亲近教师,愿意听教师的话,也就是所谓的“亲其师,信其道吧”!以积极的方式对待学生,还会帮助学生解决生活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成为学生可靠的朋友,从而有助于学生形成健康的人格。因此说,教师良好的心理素质至关重要,它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健康成长。
二、教师心存爱心的积极意义
如果一名教师教学能力很强,师德高尚,只是欠缺对学生的关爱与关心,不能全心全意地为学生服务,那么也不能算是称职的教师。谁都会犯错误,尤其是小孩子,其实只要正确地引导、积极地帮助,他们很快就能改正过来。而每个孩子都是独立个体,都是千差万别的,教师也不可能教育出一模一样的学生,对此,教师应该尊重每一位学生,更不能戴着有色眼镜去看孩子,要有撒得下爱心、付得了耐心。教育更是引导心灵的艺术,是教学相长的过程。对此,教师首先要与学生之间建立一座心灵相通的桥梁,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去了解学生心里想什么?了解学生喜欢做什么?明白学生需要什么?对于有问题的学生教师要放下架子主动亲近他们、关爱他们,谅解他们,用真爱去温暖孩子、用真情去感化孩子、用真理去说服孩子,引导学生认识错误并能主动改正错误……当然这需要一个过程,教师要学会观察与等待,更要对自己的学生充满信心!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上策是预防而不是治疗。结合我国学校教育的具体情况,应该实施一个多维立体的综合心理健康辅导模式,把医学模式、社会模式、教育学模式和心理学模式融为一体。以学生为本,以多种方式进行、多个主体参与、多个环节渗透的模式,全方位、多维度地对学生实施心理健康教育,以达到提高其心理素质,塑造健康人格,发掘个人潜能的目的,为学生全面发展服务。
一、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实施途径
心理动力学、认知―行为主义和人本主义学说,代表着考察人类情绪、性格和行为问题的最基本方法,是三种最“核心”的方法。对于学生出现或者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需要以这三种理论为指导,展开多种形式的活动。为了更好地为广大学生服务,学校可以将团体辅导、个体咨询与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相结合,从而达到预防与矫治的双重目的。
1.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展团体辅导
心理健康教育课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最重要的环节之一,在心理辅导教师的主持或参与下,班级成员对自身存在的问题进行自由讨论,利用团体的相互影响、启发、诱导和帮助,形成团体的共识和目标,产生良好的心理暗示效果,使学生对自己的问题有所领悟和理解,进而改进自己的态度与行为。根据调查,50%以上的中小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烦恼和困惑。防治学生心理问题的途径之一就是有效组织团体辅导,真正帮助学生解决各自的心理困惑。让学生处于一种舒适、安全、温暖的氛围里,了解自己,了解他人,减少孤独感与无助感,恢复自信。需要注意的是,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内容要针对学生实际,即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安排具体的干预内容。除了情绪和意志力的训练,要更加注重对学生社会性的培养,加强人际关系训练、职业辅导等。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设置要符合学生的实际需要,少理论多实践,围绕学生常见的心理困扰,真正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2.个别心理咨询
个别咨询是学校心理辅导与其他教育活动相区别的最具有专业特色的部分,也是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发现和鉴别学生心理问题是个别咨询的首要环节,可以鼓励学生写心情日记,心理辅导教师通过心情日记及时与学生沟通,发现学生的心理困扰,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可以进行“邀请咨询”,主动约谈学生,了解学生现阶段的心理状况,通过教育干预矫治学生不良的心理与行为;也可以与各学科教师、班主任合作进行教育干预。
3.优化校园环境,创设健康的心理氛围
学生的心理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是对环境的不适应的结果,因此,创造宽松、优雅、和谐、友爱的学校人文环境,形成以人为本、寓教于乐的教育环境,建设洁净、优美、舒适的美丽校园,是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条件。校园中可以张贴醒目的名言警句,让学生随时随处都能感受到激励。利用学生心理咨询室、咨询信箱、咨询热线,开展心理咨询服务。通过国旗下的讲话、校园之声广播、小报、黑板报、橱窗专栏等,宣传心理卫生知识,营造健康的心理氛围。
4.开展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活动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明确指出:“组织开展各种有益于中小学生身心健康的文体娱乐活动和心理素质拓展活动,拓宽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学校可以组织一些学生感兴趣的、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活动,如心理剧、歌唱比赛、书画比赛、科技节等,在丰富学生课余生活的同时,也可以加强学生的心理素质,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展示平台。
二、构建心理健康教育“三级防御体系”
一级预防――优化学生成长环境,减少危险
为了减少学生心理问题和心理疾病的发生率,要对学生的成长环境进行优化,将可能存在的危险因素消除在萌芽状态。家庭和学校对青少年儿童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弗洛伊德认为童年创伤会影响孩子的一生。家庭是教育孩子的主要阵地,父母的教养方式、家庭的氛围等都会对孩子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每一对父母都应该给予孩子无条件的爱。学校是家庭的延续,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关注儿童学习生活中的困难,纠正父母在家庭教育中的错误,为学生营造一种积极、安全、温暖、健康向上的学习氛围,对于校园中存在的不和谐因素予以处理,如学生团体中的欺凌现象、教师团体中的体罚现象、校园中的不文明现象等。学校要采取多种形式、多种活动努力使学生对学习和生活感兴趣,愿意主动去探索未知事物,遇到心理困惑愿意与老师交流、沟通,学会自己解决问题。
二级预防――早发现,早治疗
首先,要建立学生心理档案,一方面,定期普查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对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定期进行心理辅导;另一方面,要不定期地抽查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经常向班主任和科任教师了解个别学生的日常行为表现,及早发现问题,以便进行有效的处理。其次,团体咨询与个体咨询相结合,采取多种途径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最后,加强全校教师的主人公意识,营造“辅导学生,人人有责”的良好局面。
三级预防――创造和谐的社会环境
教育惩戒作为一种教育手段在我国中小学管理过程中处于十分尴尬的境地,存在着教师对教育惩戒认识不清或使用失当以及由此带来的诸多问题。具体来看,一是部分教师徘徊于惩与不惩之间,默许纵容学生的违纪违规行为。有研究者对辽宁省某地区15所学校教育惩戒实施情况及中小学师生对教育惩戒的认知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发现:“对教育惩戒怕‘出问题’不敢管了的教师占20.1%,大多数教师认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对学生的不良行为通常采取息事宁人的方式”[1]。二是少数老师误把惩戒当体罚,伤害学生的身心健康,侵犯学生的合法权益。相关调查中“认为教育惩戒就是惩罚的占被调查教师的34%,认为教育惩戒就是体罚的占10%,其中35.5%的被调查教师有过体罚学生的行为”[1]。三是由于惩戒不当导致的家校冲突越来越多。据《法制晚报》的不完全统计,“在2016年,至少有13起教师被学生或家长袭击事件曝光”[2]。可见,教育惩戒的使用不当已经成为造成师生关系紧张、爆发师生冲突、家校冲突的主要原因之一。在我国当前的中小学管理实践中,教育惩戒不但没有发挥出其应有的教育性作用,而且还成为隐藏在师生、家校之间的一颗“定时炸弹”。教育惩戒已经成为中小学日常教学和学生管理中不可回避的话题,忽视教育惩戒或教育惩戒失当,既不利于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和规范意识的养成,也不利于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形成家校的教育合力。本文希望通过对教育惩戒的性质、价值和方法的探讨为教育惩戒正名,以引起大家对教育惩戒有关问题的重视,使教育惩戒发挥出其应有的教育作用。
一、教育惩戒的本质分析
对教育惩戒认识不清是我国中小学教育惩戒实施出现偏差的重要原因,讨论教育惩戒问题,必须首先明确其概念,辨析其性质。
1.教育惩戒不同于惩罚、体罚
虽然教育惩戒是惩罚在教育领域内的衍生行为,但它又不同于惩罚,教育惩戒不仅更强调行为改善的正效果,而且具有内发性的改善动机。惩罚和惩戒的工具价值都在于惩处某人,而惩戒不仅重视“惩”的手段,更强调“戒”的效果,通过教育惩戒不仅可以降低学生的不当行为发生的频率,而且可以使其引以为戒,改善自己的行为方式。只有基于教育性目的的有效惩罚,我们才能称之为惩戒。同时,相较于惩罚,惩戒的内涵更广,是工具价值和结果价值的统一。可以说,惩罚并不总是有效的,惩戒则一定是有效的。另外,虽然惩罚和惩戒的目的都在于改善人的行为,但通过惩罚以改善的行为其动机往往是外控的,而惩戒所达到的行为改善的动机是内发的。行为主义心理学家认为惩罚起作用的机制在于行为者能感知到厌恶刺激和某种特定行为的联结来降低行为发生的频率,而一旦这种厌恶刺激和行为的联结减弱或消失,不当行为极有可能死灰复燃。而相较于只提供厌恶刺激的惩罚,惩戒所提供的改善行为的动机不只是简单地逃避厌恶刺激,更是行为者在反省之后,清楚了不当行为的不当之处,主动自发地去改正不当行为。
作为一种极端的惩罚方式而存在的体罚,自然不同于惩戒。“惩戒与体罚或变相体罚的同一性并不代表其具有同质性,它们之间的区别体现在多个方面:在行为目的上,惩戒是以不损害学生的身心健康为前提的,是以‘小惩大戒’为最终目的的”[3],惩戒的目的在于“戒”,而体罚的目的在于“罚”;在操作方式上,体罚单一地采取直接作用于学生的身体,通过使其身体产生不适感受的方式来达到目的,通常包括打手心、罚站、罚跪等,而教育惩戒除了运用作用于学生身体的方式,还包括言语批评、义务劳动等方式;在教育效果上,体罚易使学生对老师产生恐惧心理,不利于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和师生关系的和谐,体罚的轻重也难以把握,效果也具有不确定性,稍有不慎就会给学生的心理和生理带来不可弥补的负面影响,而惩戒则能够更好地保障学生身心健康,避免产生不良结果。
2.教育惩戒与教育奖励具有内在统一性
作为教育教学活动中的两种基本教育手段,惩戒和奖励虽然在形式上有很大的不同,但两种教育形式具有内在统一的教育价值和功能,并不是对立的。“表扬作为积极的教育手段存在,而惩戒则想当然地被当作消极的教育手段。这固然与两者各自所针对的对象本身性质有关。但从教育的本质而言,惩戒与表扬是统一的、互动的,并不存在好坏之分,都是为了达到教育学生的目的,只是外在的实施形式不同而己”[3],“其实,奖励与惩罚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我们用奖励来增加某一行为的发生频率,而用惩罚来减少某一行为发生的可能性和倾向性。从心理意义上来说,惩罚、奖励就像磁铁的两极一样无法完全剥离”[4]。教育惩戒和奖励都是教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学校教育中,惩戒和表扬,共同支撑着整个教育方法体系,二者相互配合,教育活动才能走得更好、走得更远。
综上所述,教育惩戒是以促进学生发展为出发点,在不对学生的身心造成伤害的前提下,通过对学生的不当行为进行适当惩罚,以纠正不良行为、改善错误认知、培养规范意识的教育方法。教育性、有效性和无负作用是教育惩戒的本质特点。
二、教育惩戒对学生全面成长的价值
价值是客体能够满足主体需要的效益关系。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指出:“犯了错的人应该接受惩罚,他们之所以要受到惩罚,不是因为他们犯了错,而是要使他们日后不再犯错。”[5]教育惩戒对于中小学生具有独特的道德发展价值、意志培养价值和个体社会化价值。
1.教育惩戒有助于中小学生的道德发展
一个人的正确认知是他在与环境的不断作用中形成的。中小学生的认知结构正处于发展的关键期,他们通过与外部世界的接触接收到各种不同的是非判断标准和价值理念,逐步整合内化成自我稳定的道德观和价值观。按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划分,中小学阶段学生的道德认知水平正处于从前习俗水平向习俗水平转变的关键期,学生的道德判断从着眼于具体的行为结果和与自身的利害关系发展到认同、遵守社会行为规范,是一个从他律到自律的过程。学校作为学生日常生活的主要场所之一,要把握学生道德发展的关键期,促进青少年道德的健康发展。“在做错事以后尽可能迅速地制止不端行为,消除其不良后果,这样做是有道德价值的。”[6]在教育教学工作实践中,面对学生的不当行为,如果教师“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采取置之不理等消极手段,那么成长中的学生则很难正确认识到其错误行为。只有对其不当行为给予及时有效惩戒,向其发出关于其行为的正确价值判断,才能够改变学生的认知倾向,让学生本人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形成正确的是非标准。而且其他学生也能够通过替代性学习,发展自身的判断力和道德感。另外,如果一味地采取表扬、鼓励等教育手段,认知发展正处于自我中心主义阶段的青少年更会以自我为中心,难以形成正确的道德认知。“奖励表示赞成某些行为和举动,给予它们良好的评价;惩罚则是斥责某些不正确的行为和举动,给予它们不好的评价。”[7]针对青少年学生的不当行为作出及时、正确的教育惩戒反应,使他们明确是非判断标准,有助于他们逐渐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
2.教育惩戒有助于中小学生坚强意志的培养
意志是和困难联系在一起的,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难免会遇到各方面的困难,遇到困难后是积极解决还是逃避退缩就是一个人意志力强弱的体现。“一项调查显示,上海有24.39%的中小学生曾有一闪而过的‘结束自己生命’的想法,认真考虑过该想法的也占到15.23%。”[8]中小学生自杀倾向和行为的暴增给了当前的教育方式一记当头棒喝,青少年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如此脆弱,折射出了当前赏识性教育的最大弊病。“合理的惩罚制度有助于形成学生的坚强性格,能培养学生的责任感,能锻炼学生的意志和人的尊严感,能培养学生抵抗引诱和战胜引诱的能力。”[9]意志是在不断磨练中形成的,在日常教学实践中,有效的惩戒手段对于形成学生坚强的性格和坚韧的意志力是必不可少的,忽视教育惩戒的作用就等于剥夺了学生发展这种一生受用的宝贵品格的机会,最后只会给学生带来更大的难以弥补的伤害。
3.教育惩戒有助于中小学生个体的社会化
“人必须及早习惯将自己置于理性的规定之下”[10],社会性是人的根本属性,学校生活作为学生适应社会生活的预备期,必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规则意识、角色意识和责任感,教育惩戒是帮助中小学生顺利实现这一社会化的助推器。
(1)教育惩戒能够树立学生的规则意识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学校都制定有学生行为守则,违反学校规定的不当行为必须受到适当惩戒来确保学校纪律的权威性,“惩罚并未赋予纪律以权威,但惩罚可以防止纪律丧失权威”[11],对学生的不当行为施以惩戒,可以使学生预知到其不当行为的后果,“使违纪学生重新树立起对纪律的敬畏感,从而自觉地遵守纪律规范”[12]。
(2)有效的教育惩戒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角色意识和责任感
人的一生要扮演多种角色,承担起多种责任,无论何时何地,每个人都不能不顾他人感受肆意妄为,一个对自己行为负责的人才能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作为班集体的一员,学生的一言一行应该经过独立思考、慎重抉择,不能影响和损害其他同学、老师、班级或学校的利益,反之,则应接受相应的惩戒。近年来,愈演愈烈的校园欺凌问题给中小学教育敲响了警钟,忽视惩戒的教育方式导致中小学生缺乏同伴意识和责任意识,一定程度上助长了欺凌行为的发生。同时,在校园欺凌行为发生后,如果能够及时给予相应的惩戒,不仅能够使欺凌者认识到自己行为的严重后果,还能增加被欺凌学生向老师、学校求助的勇气,对旁观者产生正面影响,减少欺凌行为的发生频率,促进中小学生伙伴关系的正常发展,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角色意识和责任感。
三、教育惩戒有效实施的路径
要使教育惩戒有效发挥应有的教育性作用,需要从国家立法保障、教师准备和家校合作等三个层面着手。
1.国家立法机构要为教育惩戒提供立法保障
目前我国法律法规并没有对教育惩戒作出明确而具体的规定与说明,以致人们对于教育惩戒易出现认知偏差和行为失范。国家立法机构只有为教育惩戒提供必要的立法保障,才能保证教育惩戒的有效实施。
(1)制度层面要明确保障学校和教师的教育惩戒权力
我国法律法规未对中小学教师惩戒权有明确的概念界定,只在《未成年人保护法》和《教师法》中规定不得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反观美国的相关法律法规就对教师的教育惩戒权有着较为清晰的规定,美国有20多个州的立法都允许学校和教师对学生进行教育惩戒[13]。我国立法机构应当加紧推动教育惩戒的相关立法,明确提出中小学教师惩戒权这一概念,说明其性质和适用范围,并明确教育惩戒与体罚和变相体罚的区别,赋予中小学教师合理的教育惩戒权,切实保障中小学教师在合理使用教育惩戒权时的合法权益。通过立法为教育惩戒“正名”,使教育惩戒有法可依、有规可循是正确使用教育惩戒、发挥其教育价值的前提。
(2)具体操作层面要细化实施规范细则
《青岛市中小学校管理办法》是我国第一部以学校为主体的地方性政府规章,但其只提及“中小学校对影响教育教学秩序的学生,应当进行批评教育或者适当惩戒”,并没有对教育惩戒的使用范围和相关措施给予详细的指导与说明。而美国各州的学校以本州的章程为依据对学生在校的行为活动都做了详细的规定,也明确给出对学生在校期间的一切违规违纪行为的处罚措施,具有较高的操作性。韩国的《教育处罚法》对惩戒工具和尺度也规定得十分详细,“如准许使用长度不超过100厘米,厚度不超过1厘米的戒尺,对女生打小腿5下,打男生小腿10下等”[14]。我国一旦通过立法给予教师教育惩戒权,操作层面的相关规定就必须及时跟进,各地区要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出相应实施细则,对被惩戒对象、惩戒实施人员、惩戒工具、惩戒尺度、惩戒步骤都应有明确规定,这是防止教育惩戒出现偏差的必要举措。
(3)教育惩戒应做到权责对等
为防止教师滥用教育惩戒权,将惩戒变为简单的体罚,需要对惩戒的过程进行严格监督。一方面,要通过立法构建完善的权利救济机制,给学生提供畅通的权利救助渠道,如果学生和家长对学校的相关惩戒办法存有异议,可以通过上诉向政府教育部门申请权利救济,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另一方面,相关立法应进一步加强对教育惩戒实施方的有效监督,针对中小学教师滥用教育惩戒权的不当行为,政府教育部门和学校也应根据相应法规及时予以纠正,对产生严重后果的要根据相应法规对相关责任教师予以严肃惩处,将权力关在“制度的笼子”里,切实保障教育惩戒的有效实施。
2.教师要为教育惩戒做好准备
教育是一门艺术,教育惩戒的使用更是一门艺术。教师是教育惩戒的主要实施者,应为教育惩戒做好充分准备,主要包含对教师的职前培养和操作指导两个方面。
一方面,作为一种有效的教育手段和教育方法,教育惩戒应被纳入师范生培养阶段的相关课程体系中。在师范生培养阶段,就应通过相关课程设置帮助未来的中小学教师储备足够的青少年身心成长特点的相关知识,学习教育惩戒的有效技巧,确保师范生成为中小学教师后能够合理使用教育惩戒。另一方面,在教育惩戒具体的实施过程中,面对学生各式各样的违规行为,学校对教师使用教育惩戒的相应技术指导也必不可少。具体来说,教师在使用教育惩戒权时,应遵循伦理适度原则、个体差别原则和目标择优原则。伦理适度原则是指教育惩戒的手段不能违背伦理道德,给学生的身心造成伤害;个体差别原则是指教育惩戒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性别、性格、家庭背景、成长环境等因素,在保障公平公正的前提下对不同学生、不同行为加以区分;目标择优原则是指在选择教育惩戒的方案时,在能够实现既定教育目的的前提下,尽量选择惩戒力度小而有效的方案。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02-0112-01
在艺术歌曲中,诗歌和音乐、声乐声部与钢琴都充分溶为一体。并以诗歌为歌词,以音乐表达诗歌的情绪和想象。一首好的声乐作品,无论是在听觉上还是演唱者的演唱方面都是很重要的。从听觉上说,好的声乐作品在人们听后,都会从音乐的意境、音调、歌词、演唱者的演唱方面受到感动,这个作品就很有意义;从演唱者的角度来说,首先这个作品让人朗朗上口,演唱起来音调与词的声调走向是相互统一的,那这个作品就能更好的展现给听众。说到底,在声乐作品中,语言和音乐的有机结合是密不可分的。
语言是感情的具体体现,语言的思想内容决定着语调音高起伏,产生了语句的抑扬顿挫,形成了语言的旋律性格节奏感以及丰富多样的声音色彩。在歌唱中,演唱者通过歌曲的演唱展现出不同的情感方式是相当重要的,这样才能与听众进行心灵的沟通。歌唱的情感是演唱者的灵魂。著名的宋代女词家李清照在《词论》中评论乐府时曾用过“声诗并著”,据理解她说的“声”是指作品的音乐性;“诗”是指作品的文学性。这也就是说一首作品既要注重其音乐性,同时也要注重其文学性,二者并存才成佳品。
中国的语言博大精深,汉语语言是富有音乐性的语言。汉字具有声、韵、调的特点。调是汉语最大的特点之一,它有四声,具有升降曲直的变化,直接影响了唱歌的旋律起伏。语言中所包含的字音、声调、语调、语气,就构成了旋律和节奏的主要依据,是从语言到歌唱的途径。所以语调和声调有着共同可以依循的创造方法。歌曲旋律的构成是由音高和节奏加以不同的变化组成的。
以黄自创作的《玫瑰三愿》为例,这首是他艺术歌曲代表作之一,歌词为龙沐勋在1932年3、4月间,“一.二八”淞沪抗战停战后,他到校上课,见校园里的玫瑰凋零,景物全非,因此写下《玫瑰三愿》的歌词以寄托感慨,借玫瑰花的三个愿望,表达了作者对摧残善良的恶势力的不满,对手欺凌的弱小者的同情,以及对多姿玫瑰花的无限爱心。“玫瑰花,玫瑰花,烂开在碧栏杆下。我愿那妒我的无情风雨莫吹打!我愿那爱我的多情游客莫攀摘!我愿那红颜常好不凋谢!好教我留住芳华。这首词的篇幅很短小,可以分为两段。前段为八小节,曲调平稳犹如玫瑰温柔典雅的吐露,慢慢的舒展。后段是玫瑰的“三愿”,情绪由静变动,一愿比一愿强烈。黄自先生创作的歌曲《玫瑰三愿》,整首音乐的每个乐句都使用了弱起节奏,配合语言重音的分布突出了“瑰”、“愿”、“留”等。选用的八六拍节奏很好的适应了诗词的语速。整首歌,黄自力求从和声、强弱对比等多方面来表现诗词所体现的意境。歌曲前部分旋律以级进为主,以模进发展音乐材料。歌曲后部分为了配合歌词中玫瑰花三个愿望层层情绪的递进,力度从mf下转 p最后推高为f,同时和声做主到下属、主到属、等的改变,使音乐从横向和纵向都充分表现出歌词那缠绵柔楚的花语。最后尾声以级进为主,和声属功能组回归到主和弦,旋律以主音持续rita结尾,似乎使阵阵余香在声波的扩散中,让人回味不绝。可以说这首艺术歌曲诗与歌配合得天衣无缝,我们可以看出整首歌如果音乐离开了歌词,音乐便没有依托,如果歌词离开了音乐,艺术形象就无法表达得如此清晰,如此动人。在演唱方面,演唱者要先研究整首歌曲的情绪发展,演唱要符合整首歌的意境表达,而这首歌的演唱要区别与其他的西洋艺术歌曲,应在美声唱法的基础上掌握好汉字发声的特点,做到字正腔圆。这样才能更好的演绎出黄自先生艺术歌曲的特点。如歌曲开始第一句“玫瑰花,玫瑰花,烂开在碧栏杆下。”用类似轻叹的声音唱出对玫瑰的赞美之情。而第二句的歌词虽与第一句相同,但是声音要慢慢展开,力度要加强引出“三愿”,三愿的演唱要用气息控制好声音,对比出一层比一层更强烈的情感,最后一句则要平稳的结束。在演唱每个尾音或长音时,如“花”、“干”、“下”、“爱”、“华”时,都要注意歌唱时的咬字,一定要归韵,否则就会听不清演唱者到底唱的是什么字,就不能完整表达整首歌的含义。比如芳华的“华”字,在演唱时要把“hua”的“a”夸张的唱出来,这样才能达到归韵的效果,否则听到的就不像一个华字,这样才能达到这首歌完美的演唱效果。汉字的声调不止代表一个字的字意,而且具有各自的发声特点字,我国的诗、词用标准的普通话念起来都是有长短平仄高低抑扬的,声调变化多样,虽不是曲但与曲有异曲同工之妙。我们可以把《玫瑰三愿》的歌词先朗读,把歌词的抑扬顿挫,高低起伏都读清楚,可以发现歌词已经有了自己的曲调,在这个时候作曲家再写出与歌词的声调走向相符的曲调,那词与曲的配合就达到了极致。
一、未成年人帮派的案例
20世纪90年代初,未成年人帮派犯罪在社会上“兴风作浪”,是我国犯罪的一种新形式。如今,未成年人帮派违法犯罪屡屡发生,多见于校园内、后街,以打架斗殴、抢劫、抢夺、勒索钱财等形式呈现。据《中国青年报》2004年的一则报道,我国中学生中25%的男生和4%的女生有加入帮派的想法,有的未成年人帮派内部设立了等级制度,这种种迹象表明未成年人帮派的问题已经不可小觑。
2007年9月至11月,中央综治委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办公室和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联合组成了“流动青少年权益保护与犯罪预防研究”课题组,对北京、上海、广州、成都、沈阳等8个城市进行调查。调查对象是在押的3427名违法犯罪青少年,调查方式以自填问卷为主。调查结果显示,69.4%的调查对象称有犯罪团伙。在有团伙的青少年分析,平均人数为3.67个,其中个别团伙的人数超过10个,比较常见的人数是3个(占21.1%)、4个(占18.6%)、2个(占17.7%)、5个(占14%)和6个(占9%)。
在广东省乐昌市某中学,数十名在校学生成立以林某森为主的未成年人帮派――“森高社”,在校园内常欺凌学生。在某次寻仇斗殴中,“森高社”的成员持刀刺中被害人柏某杰的右腹部,致柏谋杰倒地,后经抢救无效死亡。
从2008到2011年,广东省各级人民法院判处的未成年人罪犯数量达5万多人,占全国比例约为10%。研究显示,这些犯罪中超过半数是团伙犯罪。经随机调查,在广州某所中学周边就有多个犯罪团伙,如“狗堂帮”、“新兴帮”、“少坊帮”等,有的团伙人数上百,还内设帮规。
从上述例子中看,未成年人帮派的社会危害性如何、是否甚至已侵犯《刑法》保护的法益,答案不言而喻。
二、未成年人帮派的定义
20世纪80年代以来,司法实践中经常使用犯罪团伙这一概念,但对于未成年人帮派没有明确下定义。不过在刑法中,共同犯罪理论与未成年人帮派存在渊源。首先,特殊的共同犯罪是指各共同犯罪人之间建立起组织形式的共同犯罪,或称有组织的共同犯罪,亦即犯罪集团。现行《刑法》第26条第2款规定:“三人以上为共同实施犯罪的较为固定的犯罪组织,是犯罪集团。”有以下三特征:第一,由三人以上组成;第二,共同实施刑法所禁止的行为;第三,较为固定的以共同犯罪为目的而成立的组织。
在英国,有学者认为未成年人帮派是:人数不少于三人且成立了三个月以上有组织特征的,长时间闲散于公共场所,在过去12个月内以集体方式实施过违法犯罪活动的未成年团伙。⑤在美国,有学者认为未成年人帮派是:长期存在的由街头未成年人组成的从事非法活动的共同街头团体。美国也有学者认为未成年人帮派或可称为街头犯罪帮派,该帮派的组成需有可识别的名字、共同的目标、至少有三名以上成员。
社会是法律的基础,法律的出台是反应国家或者社会的现实需要。在中国,未成年人帮派应如何定义,笔者认为应从三方面着眼:
首先,从年龄方面出发。未成年人帮派的主体为未成年人,界定未成年人的标准可借鉴中国人大常委会于1991年9月4日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其第二条规定:“未成年人是指未满十八周岁的公民。”显而易见,十八周岁作为分水岭。
其次,从组织规模方面出发。(1)人数需要有三人以上,“帮派”一词中的“帮”就是对人数设定了要求,“帮”在特定语义下可作为数量词使用,有“伙”、“群”的意思,如“一帮人”。另外“帮”又可以表示人类社会的一种基本合作方式,那么人数就不能少于三人。(2)有帮派的名称,名称的体现则源于“帮派”的“派”,“派”可理解为“派别”。而“派别”是经英文“group”与“faction”翻译而来,前者指宗教、政党或学术团体内因不同主张而形成的各种分支,后者指经常好争论、追求私利或不顾公共利益的党派、联合体的两个派别之间的斗争。那么“派”则暗含有竞争之意、存在区别之意,帮派需要名称是为了与其他帮派区分开来。(3)有帮派规定,几乎每个未成年人帮派都会有自己的头目,而帮派的规定则是维护其地位以及便于其管理帮派的工具。
最后,从行为方面出发。未成年人帮派多在校园、后街小巷、娱乐游戏厅等公众场合实施违法犯罪。
因而根据上述三个方面,笔者认为未成年人帮派是指由三人及以上未成年人组成,内设规定,有独立名称,长期在公共场所实施违法犯罪的组织或团体。
三、未成年人帮派的催生因素
蔡德辉、杨士隆教授认为未成年人帮派的成因有:(1)为未成年人提供归属感及“保护”;(2)满足未成年人模仿成人的欲望;(3)满足好奇心及英雄崇拜主义;(4)低价文化价值的自然反应。“未成年人加入帮派有其深刻的心理、家庭、学校与社会原因。”⑨笔者十分认同上述的观点,并对未成年帮派的催生因素总结为三点:个人原因、家庭原因、社会原因。
(一)未成年人的个人原因
实施犯罪的人除了具有一般人格外,还有独特的人格,通常被称为“犯罪人格”,这种人格多呈现“反社会性”、“法律禁止性”的特征。未成年人的犯罪人格是在其身心发展过程中因生理、心理结构而产生的反社会行为的各种心理特征总称。未成年人之所以加入帮派,个人心理因素、人格因素发挥了极大作用。未成年人正值骚动不安的青春期,大多数未成年人都血气方刚、性情偏激、性格摇摆不定,由于心智尚未成熟,常常将勇敢与冒险、坚持不懈与执拗不休混为一谈。司法实践中,未成年人犯与一般同龄未成年人对比,前者躯体表现更为冲动、难以自制,心理层面情绪更不稳定、缺乏控制力。
常言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一方面,具有上述人格特征的未成年人在日常若发现有类似的人,便会投以赞同甚至敬仰的目光,二者易融成一片的可能性极大。另一方面,根据美国学者艾伯特科恩的身份挫败理论,处于社会下层阶级的未成年人即便就读于中产阶级化的学校,但是他们却难以对中产阶级化学校的教育理念及价值观产生共鸣。生活价值观很大程度取决于公民的收入水平,难免这类未成年人会难以接受。正因为如此,久而久之,该类未成年人会产生自卑的心理,同时也会对上述文化进行抵触。人都具有趋利避害的天性,为了克服自卑、剔除挫败感,这类未成年人便成立组织或帮派寻求慰藉。
(二)未成年人帮派的家庭原因
家庭作为未成年人发育成长的第一位导师,家庭教育对未成年人日后成长的重要性已毋容赘言。但若家庭对未成年人疏于教导,则可能成为未成年人步入歧途的一个重要原因。张鸿巍教授认为未成年人加入帮派的家庭因素:(1)亲子关系不畅;(2)父母疏于管教或管教方式简单粗暴。(3)家庭所提供的协助不足。
首先,未成年人犯家庭条件不比一般家庭,其父母知识文化水平偏低、道德水准不高,在教儿育女时往往采取简单粗暴、落后迂腐的方式。作为生活在现代文明社会的未成年人,容易产生逆反心理,久而久之亲子关系出现裂痕。基于未成年人自身年幼的特点,其心智尚未成熟,仍具有较大的依赖性,若此时在现实中有某个小团体能及时给予他们“关怀”或是精神上的满足(不排除具有社会危害性),那么他们将十分愿意融入这个团体。
其次,这类未成年人出身于下层阶级,物质条件不优越,可攀比心人皆有之,见到学校里同龄人拥有自己所缺乏的物质,易产生妒忌心。许多未成年犯成立帮派,就是为了以非法手段获取这类金钱级物质。
(三)未成年人帮派的社会原因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物质条件的提高,人们的心理的健康问题就越来越被重视起来,在以往的身体健康就是健康的标准已经不符合当下时代的健康标准了,取而代之的是“生理—心理—社会医学”的健康观点。心理健康是一种心理状态,心理健康能使自己的心态保持和谐,自己与他人的社会关系能保持一个和谐健康的状态。从现代的教育观点来看,心理素质的健康与否也是考验一个人能否有全面发展的可能性。目前来看,在学生们中,心理健康还是没有受到更多的重视的,学生的心理健康较为严重,情况也较为普遍,主要体现在学生性格敏感、焦虑、偏执、忧郁等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很多学校没有重视学生的心理素质健康的问题,即便有,也主要是开一些心理疏导室,开设心理健康课程,没有真正渗透到学生的学习环境当中。体育课是大多数学生最喜欢的课程,因为其开阔的学习环境、轻松的学习氛围,使得学生在体育课程中能更好地放松心理。当游戏教学法运用到体育课程中,学生能在更加轻松的学习氛围中放松紧张学习了一天的心情,寓教于乐,能更有效地对学生的心理问题起到辅助的开导作用。
1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原因
1.1家庭原因
俗话说“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这话明显的体现出了家庭氛围对孩子身心健康影响的重要性,许多研究表明,家庭氛围、父母关系、父母对孩子的教养方式等对学生们的心理影响都是很大的。有研究资料表明,心理健康的大多数学生的家庭氛围都是非常良好的,父母关系良好,父母和孩子的关系也是非常和睦的,家长多会听取孩子的意见,有涉及孩子自身的事情会和孩子商讨,不会独断专行,学生在家庭中能充分感受到家长的爱意。所以在这种家庭氛围下,孩子就能生出许多积极健康的心态,进而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反之,不良的家庭氛围会对孩子的心理造成不可磨灭的伤害,父母关系紧张、父母独断专行、对孩子过度的溺爱和管教,对孩子的心理素质发展都有着极大的心理安全隐患。
1.2学校原因
学校的教育是系统而全面的,学校的教学目标、教学方式和校风都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有着深刻的影响。学校的教学目标设置不合理,只把学生当作考试机器,提高学校的升学率,严重阻碍了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在有的学校,教学方式也存在明显不合理的情况,体罚换成了变相的心理折磨,例如在学生有迟到的情况下,老师让学生罚站在讲台上,这种情况会给学生造成很大的心理侮辱,很容易导致学生心理崩溃、大哭。学校的校风建设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也有着很大的影响,好的校风能使学生积极地投入到学习当中,能有积极的心态面对学习、生活。反之,差的校风不仅仅对学生的学习没有任何帮助,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也会造成阻碍。校园凌霸、校园欺凌等问题层出不穷,就是因为学校没有一个良好的校风,这对当事学生造成的心理伤害也是不可磨灭的。
1.3社会原因
学生不仅仅是学生,也是社会人,学校也是个小型社会,在市场经济高度发展的今天,学校这块净土也难逃被不良社会风气影响,使得学生确立错误的人生观,产生消极的心理心态。
1.4学生个人原因
学生从上学开始,一直都是处在人生观的建立当中,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往往对各种问题产生疑惑,如果在教育过程中,没有对学生某些消极的人生观、价值观、社会观等进行引导疏通,就无法培养学生们健康积极的心理素质。
2体育游戏教学法对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效能
体育游戏教学法是指将体育教学容融入到体育游戏当中,通过老师和学生相互协作,改编成各种好玩的体育游戏,寓教于乐,让学生在快乐的学习氛围中学习到运动知识和运动技能。在其娱乐的氛围当中,学生更容易将内心存在的问题释放出来。体育游戏教学法具有丰富的娱乐性、竞争性、交往性和锻炼性,在教学过程中,更能全面缓解或解决学生的普遍心理问题。
2.1体育游戏教学法其娱乐性缓解学生的消极情绪
在其他学科中,学习被赋予了更大的作用,学生疲于应付各个学科的学习和考试,在此情况下,很容易造成学生消极的情绪。体育游戏教学法由于其丰富的娱乐性,能让学生通过体育游戏放松心情,改善学生消极的情绪。
2.2体育游戏教学法其竞争性缓解改善学生的焦虑情绪
在体育游戏教学中,学生们参与竞争,接受挑战,有利于增强学生们的自信心。学生们在其他科目的学习过程中,学习成绩的一时下降或者无法提高,使得学生产生焦虑的情绪,体育游戏教学法其带有娱乐的竞争性,不管是胜利或者失败,对学生在其他科目的学习焦虑都能有极大改善。
2.3体育游戏教学法其交往性缓解学生敏感脆弱的心理情绪
在体育游戏教学法运用过程中,学生需要沟通协作才能完成获胜。在课堂上,老师主要发挥一个调度作用,主要还是调动学生的主体意识,使学生们团结协作。体育游戏教学法的运用明显增加了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沟通,扩大了学生的交往范围,建立了学生的亲近关系,缓解了学生孤独敏感脆弱的心理问题。
2.4体育游戏教学法其锻炼性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共同发展
体育游戏和体育活动一样,有着锻炼身体的作用,在良好的体育游戏教学氛围中,学生们不仅仅缓解了多个心理问题,身体上也得到了极大锻炼。体育游戏多以灵活性、合作性的游戏为主,因此体育游戏教学法较大地调动了学生的身体灵活性,锻炼了身体,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也有着明显的促进作用。
3体育游戏教学法的意义和作用
体育游戏教学法通过其相互协作,增强了学生们的团体责任感,其竞争性又激起了学生们的竞争心理,更加激发了学生积极进取的心理,培养了竞争意识,锻炼了身体,为学生们今后的人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冉北航,戴冰.体育游戏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作用[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0,18(5):74-75.
[2]史博.论体育游戏教学法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0,7(2):67-68.
[3]丁曙,张同宽.体育游戏对青少年健康人格社会化发展的探讨[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9,25(6):135-136.
[4]李爱珍,庄孝利.体育游戏与学生心理健康浅探[J].成才之路,2009(33):64.
[5]吴斐.初中体育课教学中游戏法的应用研究[D].西安体育学院,2013.
2016年9月,网络上一段长达2分41秒的临沂沂水15岁少年打人抢钱的视频引发网友热议,画面中这位15岁少年一边打一边叫嚷着“我打电话好使吧?我是龙哥,我怕谁啊!”连扇了这位13岁学生100个耳光,后来又连踢2脚,导致受害人口部出血。而这段视频恰恰就是这位自称“龙哥”的打人者自拍的。这位画面中洋洋得意的龙哥后来被判有期徒刑一年六个月。
1 新媒体盛行,儿童电视节目更呼唤传播中的审美理想
在新媒体技术日新月异、信息传播快速便捷的时代,网络上类似这样的校园暴力欺凌、敲诈勒索事件层出不穷,这些施暴者的身份原本都是应该在校园里面好好读书的未成年人,部分案件中未成年人的作案手段残忍,不计后果,令人惋惜痛恨,引发了社会的强烈反响。
2015年5月,最高人民检察院通报了未成年人检查工作30年的有关情况。据悉,2003年至2015年,全国检察机关经审查批准逮捕未成年犯罪嫌疑人92万余人,不批准逮捕16万余人,108万人,不5万余人1。面对这样一个个触目惊心的数字,看到一起起案件中有如此之多的少男少女们崇拜向往用暴力解决问题的“社会大哥”、“大姐大”,作为一名少儿节目编导,面对大众媚俗流行文化泛滥的时代环境,梳理一下我们国内目前播出的各种儿童电视节目,真的不禁要多反问思考下,我们的儿童电视节目给广大少年儿童传播的节目内容是否符合儿童心理特征,在引领儿童树立高尚正能量的审美理想方面做得如何,如何完善进步这个光荣使命呢?
审美理想是审美主体在审美体验基础上形成的一种具象存在和抽象概括高度集中的特殊形态。审美理想在审美意识中处于最高层次的审美范畴,是人们向往和追求的至善至美的境界,它直接影响着人们的审美情趣,指导着人们欣赏美和创造美的活动2。因此对于儿童来说,从小树立真善美的审美理想,用高尚充满正能量的精神动力来导引实践活动,树立远大人生目标,在成长道路上不断自我完善规范,不断奋斗拼搏前进。
科学泰斗爱因斯坦说过“照亮我的道路,并不断给我新的勇气去愉快地正视生活的理想,是善、美和真,要不是全神贯注于那个在艺术和科学领域永远也达不到的对象,那么我的人生在我看来就是空虚的”3。正是有着高尚的审美理想,鼓舞着伟大的科学家在艰苦条件下不断进取,潜心研究,创造美的生活的。
2 目前国内儿童电视节目现状:动画霸屏,暴力充斥
纵观目前儿童电视节目,无论是央视少儿频道还是各省市级少儿地面频道来说,儿童电视节目的类别还是非常丰富多彩的,科教类的、综艺类的、益智游戏类的、动画片和儿童剧、真人秀等几大类,但是从播出量来统计的话,动画片几乎占据了儿童电视节目播出总量的一半以上。动画片的发展从1892年开始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在动画技术不断发展的辅助下,呈现出越来越高的水平。这种动起来的艺术,拥有着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和绚彩斑斓的画面,对于生活经验和行为能力有限的儿童来说有着巨大的魔力。鲜活生动的卡通造型,未知领域的探索学习,真实情感的体验共鸣,视听一体的艺术特色,极度丰富地满足了儿童心理特征和发展需求。但是随着动画艺术的全球发展,中国动画的发展受到日本、美国动画片的很大的影响,动画内容种不乏充斥各种暴力动作和语言。
17世纪英国唯物主义哲学家洛克在《人类理解论》中曾经提出过著名的“白板说”理论,他认为人出生时心灵就像白板一样,只是通过经验的途径,心灵中才有了观念。对于儿童来说,由于年龄的限制,他自身的经验认知判断非常有局限,因此外界环境的影响对其来说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低幼儿童,因为其年龄心理特征,更是难以区分现实和幻想之间的区别,对于动画片中出现的暴力动作和粗俗语言更加容易模仿和应用。有一次,我四岁的儿子在公园玩耍,路过一棵大树的时候,就上前一个劲的踢,问他为什么这样做,他回答我在砍树啊,而且很开心的样子。当时很惊讶的我并没有去多责备他,更多的是对自己作为孩子监护人失责的反思。因为那几天孩子幼儿园放学回来,我还有事情要忙,我就让他自己看电视,正好播出动画片《熊出没》,那个以砍树为己任的光头强竟然给孩子留下了这么深刻的印象,以至于让他很开心地去模仿砍湔庖恍形。那么,在中国,经常忙的没时间,把孩子丢给电视摇控器的家长又有多少呢?
美国斯坦福大学著名的心理学家班杜拉在1961年就做过一个经典的心理学实验――波波玩偶实验,专门研究电视暴力与儿童行为关系的一个实验,结果表明,无论是哪一种类型的暴力场面,都有很强的示范教导作用,都能促使儿童产生模仿行为,并且还能创造性的运用自己的方式去攻击。另外一部国产动画片《喜羊羊和灰太郎》,也是收视率极高。在这两部动画片中狼们和熊们的暴力行为数不胜数,打、撞、烤、淹、熏、电,用汽枪射,用绳子吊,用车碾压等等。2013年4月,江苏连云港东海县三个小学生模仿动画片《喜羊羊和灰太郎》的剧情,玩起了“绑架烤羊”的游戏,结果其中两个孩子被严重烧伤,年龄只有七岁多4。还有5岁孩子模仿红太狼,拿着平底锅玩具见人就打,见物砸物;4岁男孩模仿动画片中的英雄奥特曼,从8楼家中一跃而下当飞人,结果身负重伤,险些丧命。
而在沂水龙哥打人自拍这段视频中,如果仔细注意这位15岁少年的神情,不难看出其尊称自己为大哥的自我崇拜心理。值得注意的是,在沂水县公安局官方微博的消息上,提到违法嫌疑人因寻衅滋事、盗窃、吸毒被多次处理。可以说,这位少年从小到大就是以暴力、恶俗的方式来导引解决现实问题。可以设想,这位来自农村的少年,他童年时候的审美理想培养,终究是暴力恶俗多过正义高尚,而且他暴力打人同时还自称龙哥进行自拍,充分显现了这位少年为自己的暴力行为而洋洋得意。
3 如何践行提高儿童电视节目的审美趣味
那么作为儿童电视节节目制作者,在大众审美低俗平庸的年代,我们应该怎么做给儿童提高更好的媒介环境,熏陶和培养他们高尚的审美理想呢?
1、严格执行国家广电总局的各种“绿色荧屏”政策
国家广电总局在《未成年人节目监管细则》(讨论稿)中,明文规定了少儿节目的很多注意事项。其中关于“暴力和危险动作”的具体规定长达九项。打架斗殴等动作暴力、谩骂诋毁等语言暴力,以及过于怪异恐怖的反面形象禁止出现,必须含蓄简短表现“死亡”等相关内容,尽可能减少抑郁悲伤等不愉快的画面、声音和文字等等。值得宽慰的是,各个少儿频道从业人员都越来越多注意到了媒介环境的塑造,删减很多暴力动作镜头。但是不可否认,还有很多暴力语言在动画制作一开始就存在,在节目购入的时候应该还是严格把关,毫不留情封杀一切“打打杀杀”不适合给儿童播放的动画片。另外,播出的节目还有很多标有类似“危险动作,请勿模仿”这种此地无银三百两的字幕,让人哭笑不得。我想,这都是媒体从业人员没有从内心真正意识到媒介对于儿童审美理想塑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没有严格按照国家广电总局的监管细则去执行,“拒绝暴力镜头”需要媒介从业人员从思想上进一步加快脚步提高认识和觉悟。
2、丰富儿童电视节目的类型和创意
在儿童电视节目创意上,我们要放眼国际儿童频道和优秀节目,取长补短,拒绝动画片“霸屏”,各类节目百花齐放,提供丰富多彩的儿童电视审美艺术。比如美国的尼克频道,PBS频道,英国的BBC频道,日本的NHK教育台,对应不同年龄的孩子进行详细的节目分类,制作知识和趣味相结合的“有营养”的节目。比如美国PBS制作的科普探险动画片《万事通戴帽子的猫》,每一集戴帽子的猫和他的朋友会去经历一次科学探险,比如说缩小成蜜蜂大小钻进蜂巢观察蜂蜜的制作。比如美国尼克频道制作的《数学城小兄妹》儿童动画片,以一座虚幻但是充满数学魅力的彩色城市作为背景,将图案、数字和形状的知识融入动画片,帮助孩子用数学方法解决日常生活问题。比如英国BBC儿童频道制作的《手工艺启蒙老师Mister Maker》节目,集动作、动画、灵感、创意和突破于一身,提高儿童动手能力和创意潜能。我想,这些国际优秀节目中的某些元素在国内儿童电视节目中也会出现,但是分量不足,成人色彩太浓,教学道理太重。根本的原因我认为还是目前国内的儿童电视节目制作上没有遵循“以儿童为本”来制作节目这个理念。只有尊重儿童的视听审美特征,尊重儿童的成长规律,才能制作出符合儿童心理发展需求的优秀电视节目,将儿童游戏、知识、情感融合,引领儿童树立高尚的审美理想。
3、提高儿童电视节目从业者的职业素养
在儿童电视节目具体制作过程中,无论是前期选题策划,采访拍摄过程,还是最后后期镜头剪辑、字幕、音乐音效,儿童电视节目从业者都要充分遵循儿童美学特征,表达美的视听体验和真善美的情感共鸣,激发儿童的审美趣味,提高审美能力,树立高尚的审美理想。哲学家卢梭在《爱弥儿》中推崇“自然主义教育”和崇尚“自然美”的儿童美育思想。主张通过绘画、音乐、劳动、游戏等艺术教育形式,将儿童培养成一个身心健康、感性和理性结合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完美儿童。我觉得对于当今电子产品充斥儿童生活的环境下,卢梭的这个自然主义美学教育更像是一个忠告。在儿童电视节目中展示自然美学,呼吁儿童回归自然,尊重生命,我认为对于儿童树立高尚审美理想也是非常有效果的方式之一。
4、重视儿童媒介素养能力的增强
1992年,美国媒介素养研究中心提出:媒介素养是指人们面对媒介信息时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估能力,创造和生产能力以及思辨的反应能力5。儿童因为年龄限制,面对纷繁复杂的媒介,分辨的能力差但是接受能力比较强,因此开展儿童媒介素养教育是很有必要的。首先呼吁培养儿童使用媒介的一些良好习惯,比如说不能长时间看电视,注意用眼,合理分配好时间。其次要提高儿童对于媒介内容的辨别力,哪些是虚构的,哪些是危险的。因此在新媒w技术日新月异的新时代,通过儿童电视节目,引导孩子学会解读媒介信息、使用媒介,提高儿童媒介素养,为儿童树立高尚的审美理想提供更有力保障!
对于儿童审美理想的树立,不仅和群体社会环境相关,更加重要的也是和个体家庭环境相关,是一个需要长期熏陶培养的过程。但是对于儿童来说,电视作为其童年不可或缺的好伙伴。更是让我们儿童电视节目制作者们时刻提醒自己,不忘使命,提高审美觉悟,制作精良节目,拒绝暴力镜头,塑造绿色荧幕,为儿童审美理想的树立提供良好的媒介环境。儿童是未来的栋梁,是国家的希望,只有从小树立高尚的审美理想,我们的社会才会更加和谐,文明才会进步,国家才会更加繁荣昌盛。
参考文献
[1]高鑫《最高检通报未成年人检查工作30年工作情况和典型案例》,正义网,2016年5月27日
[2]王旭晓著,《美学原理》,东方出版中心,2012年2月第1版,第315页
2013年8月19日,ESL中心注册
女儿今年在上海刚刚读完九年级,初中毕业,跟我来美国里士满读高中十年级。相比上次五年级来时不同,这次去学校注册颇费周折。
学校让我们先去教育局的ESL中心注册并参加测试。见到注册官后,我提交了一份女儿中考时的成绩单,上面有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和体育成绩,其中,语、数、外满分是150分,物理90,化学60,体育只有30。注册官很困惑,她问为什么体育只有30分?是因为课时少所以分数少吗?我点头称是,她立刻得出结论说,女儿的体育课时不足,不能给她学分。接着她又问为什么没有历史分数?历史属于社会类课程,是必修课,所以这门课女儿也没有学分。因此,注册官说根据这份成绩单,女儿九年级所修的课程学分不足,所以不能注册十年级。这可急坏了我们。我赶紧向注册官解释中国与美国中学学制的不同,告诉她历史、地理、生物、音乐、美术等女儿都学过,只是因为中考是高中选拨考试,没有考这几门而已。为了证明女儿已经学完九年级的必修课,我们只能麻烦女儿在上海读过的初中出具女儿初中所学过的所有课程及成绩。提交了新的成绩单后,女儿凭着记忆,详细介绍了自己每学年各科所用的课时和学习内容,终于,注册官同意把我们作为十年级学生介绍给高中了。
2013年8月26日,选课
联系到我们所在学区的高中后,我们约了时间与学校的顾问见面。教育局已把女儿所有的材料转到了顾问的手中,可能是因为有了一份详细的课程解释,顾问没有质疑任何课程,而是根据女儿已经学习的内容,帮她选择课程。
按照本州高中毕业学分要求,女儿本学年有数学、英语、体育和经济4门必修课,另外还要在社会类(历史、政治等)和科学类(化学、物理、生物等)中分别选1门选修课,其他可以自由选择一门,比如第二外语、音乐、美术或者驾驶技术课等。每门课根据难度不同都设有普通班、荣誉班和大学先修班(AP课)。英语课分为9-12年级四级,数学课分为代数1、代数2、几何等。除此以外,顾问还给了两张纸的课外活动的清单,里面有各种各样的俱乐部和体育活动,比如辩论、摄影、网球、游泳等。这是女儿平生第一次经历选课,面对长长的课程清单,我们感觉眼花缭乱,不知如何下手。顾问根据女儿已有的学习成绩,推荐了代数2的荣誉班、英语10年级的普通班、物理和化学的大学先修班、世界历史地理2、以及经济、体育的必修课。我们还想选一门合唱课,但被告知选课门数不允许超过七门,所以女儿只好放弃合唱课。
选好课程后,顾问马上打印出一份女儿的课程表。课程表上详细列出了每门课的代码、名称、授课老师姓名和教室。然后,顾问领着我们按照上课顺序逐一参观了每个教室。女儿一天的学习生活将从物理课开始,接着是体育课、历史课,到了中午是化学课,午饭也将在这节课上吃。大家分四批在学校吃午餐,女儿是第四批,要到12点50分才能用餐,不过老师说了,上课饿了可以吃东西。下午依次是经济课、数学课和英语课。每节课间有5分钟用来换课,需要从一个教室换到另一个教室。学校的教学大楼是个U型建筑,我在里面绕来绕去,感觉很容易迷路,不过,贴心的顾问给了我们一张路线图,还安慰说,所有的教室都在一层,应该不难找。参观完教室后,顾问又给了女儿一张班车路线图。女儿早上8点23分可以在离我们家128米的地方乘上校车,大约在8点45分到校;下午3点55分放学后,可在4点10分乘坐校车,大约在4点18分到家。
最后,顾问提醒我们9月2日周一劳动节放假,周二是才是上学第一天。但是,上课涉及电脑使用、体育服装等费用,需要在开学前来校缴纳。
2013年8月28日,缴费
缴费在专门的“Fee Night”进行,时间是本周三下午3点到晚上7点。根据指示,女儿去了二年级的缴费房间,一共付了90美元,其中电脑使用费用50美元,体育课服装13美元,剩下的是某些特殊课程的注册费和材料费。另外,走廊上还有很多“摊头”,销售各种各样的有学校标记的纪念品。回到家后,女儿立刻试穿了新买的体育课服装。虽说是小号,但女儿穿起来还是有些大。我拍了一张照片传给她爸观赏,她爸说,校服一穿,还真有点像美国高中生的样子了。
令我感叹的是,这里的教育条件真不错。每人发一台电脑使用,只要50美元。校园内部网络全覆盖,学生每节课都需要带电脑上课,因为有许多教学资源需要上网。老师布置的作业都在网上,每个学生有一个学校设定的账号和密码用于提交作业。这就是所谓的电化教育吧。在美国没有不许上网之类的规定,只有关于如何安全上网的规定。在学生守则上,就详细记录了哪些类别的网站不能登陆,哪些需要监护人确认等。可见,关于网络使用,封堵是行不通的,关键在于引导学生安全、合理地使用网络。这和国内的理念有很大区别。
开学第一周,学习新规则
2013年9月3日,校车及上学时间
9月3日早晨,我们在离家128米的预定地点等校车。8点35分时,校车极其霸气地呼啸而来,停在了十字路口。整个车上只有两三个学生。校车体型巨大,停车时“禁止通行”的指示牌和横杠同时开启,双向四条车道都得让行。美国的交通法明确规定,校车上路有优先权,其特权堪比救火车等急救车辆。女儿如期上了校车。据女儿说,第一天交通拥堵。她上车后绕了很久,又停了六站接学生,到了学校都超过9点了。不过,每人给发了一张“PASS”卡,拿给老师看就不算迟到了。
下午4点18分,我在预定地点等女儿乘校车回来,可是,校车到了却没看到女儿。焦虑之时,女儿来电话说下午放学时错过了班车,于是我赶紧开车去接她。原来上学和放学的班车不是同一辆车,牌号不同,她以为来回是同一辆车,所以错过了。自那以后,女儿仔细观察校车的车次以及牌号,果然就没有再错过校车。
在我们家门前的路上,每天早晚各有三辆校车经过。早上最早的一班在7点20分左右,是接学前班和小学生上学的,他们7点40分上课;第二班在8点10分左右,是接初中生上学的,他们8点35分上课;第三班在8点30分左右,是接高中生上学的,他们9点上课。下午第一班是学前班和小学生,2点30分左右到,因为他们2点10分放学;第二班是初中生,3点40分左右到,因为他们3点15分放学;最后一班是高中生,4点30分左右到,因为他们3点55分放学。
分批次上学和放学,可以使教育行政部门更充分地利用资源和更方便地进行工作安排。这里的校车都是由教育局统一安排,学校不需要花费精力用在考虑这些后勤事务。同样的例子还包括学校餐厅,也是由教育行政部门统一管理和提供服务。孩子们所缴费用进入教育局统一的账号,财务上与学校也没有关系。最有意思的是,学校的一些行政管理人员也是教育部门统一调配使用。相比之下,中国的校长可辛苦多了。
对于这里的上学放学时间,我觉得很奇怪,怎么高中生比小学生还晚上学呢?在中国,越小的孩子上学时间越晚,因为我们认为他们需要更多的睡眠。我把这些想法说给老师听,他们说,高中生上学晚,放学也晚,这很公平啊。
这样的上学时间让爱睡觉的女儿十分受用,她基本每天睡眠时间都能超过九小时,一觉睡到自然醒。回想到在国内时,上初三的女儿每天7点半之前就得到校上早读课。女儿和国内的同学联系,同学们说,高中时间更紧了,早上6点钟之前要起床,晚上作业一般要做到十二点左右。女儿听了,坚决要求不回中国读高中了,因为她要基本的睡觉权。
2013年9月6日,考核、文具和教材
上课前三天,各科老师主要讲的是接下来的一学年要学习的内容以及考核标准。大体而言,每门课的记分主要包括课堂作业、回家作业、平时测验和大考四个部分,每门课各有权重。以英语为例,课堂表现及作业占20%,回家作业占20%,平时测验占25%,大考、研究性项目、论文占30%。所以,学生需要认真对待每一节课、每一次作业,以及每一次测验。在这里,只靠一次考试得高分是行不通的。而且,这样的记分方式也消除了学生一次考试不佳带来的风险。
每个老师对上课所需文具的要求各不相同,但又十分具体。比如数学课要求作业必须用铅笔写,化学课则要求一定要有计算平方根功能的计算器;有的老师要求用红笔作标记,有的则要求用彩色铅笔;有的老师要求用笔记本,有的则要求用活页;最奇葩的是,有的老师要求带餐巾纸,还有的老师要求带干洗洗手液。所以,开学第一周我们每天都在准备文具。
我本以为,美国学生的书包再重应该也不会比国内学生的书包重,其实不然。当女儿把每天六节课所用的教材、文具装进书包后,书包已经不堪重负了。这里的教科书尺寸都是8K,奇厚,奇重,每本都堪比新华版的现代汉语大辞典。这里的教材都是免费提供的,但不属于个人,而是归学校循环使用。除此之外,女儿还得带电脑、运动服、午饭和水杯。好在不久之后,女儿就申请了储物柜,有些东西就不需要每天背来背去了。不过,每天下午看到女儿小小的身影,身上背着巨大的书包,手里提着饭袋,有时胸前还捧着本教材,胳膊上搭着件外套。如此看来,美国的高中生活并不轻松。
2013年9月7日,学生守则及入学教育
女儿在去ESL中心注册时,注册官就给了我们一本厚厚的学生守则,要求回家仔细阅读。女儿开学第三天,学校进行了一次入学教育,主要内容就是讲解学生守则。女儿被老师的训话吓了一跳,因为老师所讲的大多是不许饮酒,不许吸毒,不许带枪上学,不许使用炸药,不许性骚扰,不许搞恐怖活动等,这让女儿感觉美国的高中好可怕。我安慰她说,这些只是禁止发生的行为,并不一定会发生。随后,我好奇地把学生守则拿出来仔细阅读。学生守则一共49页,包括前言、着装要求、使用手机导引、电子设备使用守则、学生活动约定,以及学校、教师和员工责任等。其中着重陈述了违规的具体表现和处罚办法,涉及考勤、滥用药品、危险物品携带、使用炸药、打架斗殴、偷窃、交通安全、烟草使用、非法入侵、破坏公物、性骚扰、网络安全、纵火、校园欺凌等,共有14条。怪不得女儿听了会觉得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