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2-29 10:29:58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生态治理市场分析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中图分类号 D912.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2104(2016)10-0109-07 doi:10.3969/j.issn.1002-2104.2016.10.014
在法学的视域中,生态补偿制度不仅是促进生态资本增值的经济手段,更是协调和消弭多元利益冲突,“以公共决策为形式和公共利益为旨归的利益分配与共享的社会性措施”。流域生态补偿制度的产生,正是源于流域内不同主体间利益分配与惠益共享机制的失范及流域生态保护与流域经济社会关系的失衡。因应我国当前流域生态保护的实际需要,流域生态补偿已成为环境法学界的一个研究热点。项目试点亦在多地渐次展开,并已有一系列与流域生态补偿相关的地方立法先后出台。这些研究和实践探索无疑为准确把握生态补偿的本质和内涵奠定了基础,然而,由于规范意义上的流域生态补偿概念及相关理论尚在形成之中,现有地方立法文本和理论研究还存在诸多不足,集中体现在:流域生态补偿的适用条件界定不清导致实践中补偿主体关系混乱、环境正外部性与负外部性糅杂、补偿与赔偿混淆,甚至出现流域上下游双向可逆的“相互补偿”论调。流域生态补偿适用条件的合理界定内在地决定于对流域生态补偿内涵、本质、功能等基本问题的准确把握,因而成为理清流域生态补偿法律关系的突破口。鉴于学界从责任分配角度界定流域生态补偿适用条件所遭遇的困境,笔者主张应从权利确认的视角来明晰流域生态补偿之适用条件。
1责任分配:流域生态补偿适用条件界定之困境
截止目前,我国尚未有国家层面的法律对流域生态补偿作出规定。牡胤搅饔蛏态补偿的制度设计和实践来看,各地大多规定“上游补偿下游”的补偿模式,并将“交接断面水质指标超过水质控制目标”作为生态补偿责任的构成要件。如2009年实施的《陕西省渭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办法》第四十条规定:“当月断面水质指标值超过控制指标的,由上游设区的市给予下游设区的市相应的水污染补偿资金。”《浙江省跨行政区域河流交界断面水质监测和保护办法》(2008)规定:“河流上游地区污染造成下游地区水质达不到控制目标且造成严重后果或者因上游地区水污染事故造成下游地区损失”的,上游地区承担补偿责任。近年来还出现了流域“上下游相互补偿”的立法模式,如《太湖流域管理条例》(2012)第四十九条规定:“上游地区未完成重点水污染物排放总量削减和控制计划、行政区域边界断面水质未达到阶段水质目标的,应当对下游地区予以补偿;上游地区完成重点水污染物排放总量削减和控制计划、行政区域边界断面水质达到阶段水质目标的,下游地区应当对上游地区予以补偿。”上述有关流域生态补偿规定的共同点在于:均从补偿责任分配的视角出发,设定谁在何种条件下应当承担补偿义务。然而,将上游地区交接断面水质指标超过水质控制目标或造成下游损害作为流域上游补偿下游之条件的设定,不仅混淆了环境正外部性补偿与负外部性赔偿的法律边界、导致流域生态补偿受偿主体与义务主体之间关系的混乱,而且严重背离了生态补偿的本质和基本功能预设。
杜群教授、陈真亮博士在《论流域生态补偿“共同但有差别的责任”――基于水质目标的法律分析》一文中,正是针对上述问题,质疑了现行流域生态补偿地方立法中关于生态补偿责任构成要件的设定。该文指出,在流域生态补偿地方立法和实践中,由于流域生态补偿水质保护目标基准不明,导致出现环境负外部性法律后果与正外部性法律后果是非错位的现象。并主张以国家地表水Ⅲ类水质标准为基准,将流域水质控制目标分为“强制性水质”和“协议水质”,分别对应着水环境负外部性赔偿与水环境正外部性补偿,当流域地区政府提供的水质超过“强制性水质”即Ⅲ类水质标准时方可适用生态补偿激励。理由如下:国家环境质量标准是约束行政管理主体履行环境目标责任的强制性义务,Ⅲ类水质是水生态系统维持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条件与效用的基础水质,因而Ⅲ类水质是全流域地方政府必须完成的法定义务,未能达到Ⅲ类水质的地方政府应当承担污染赔偿和行政责任而不能对其适用生态补偿。
笔者认同杜群教授关于现行流域生态补偿立法因适用条件界定不清而混淆了生态补偿与损害赔偿之观点,并认为从责任机制的视角界定生态补偿适用条件的尝试的确引发了学界对生态补偿基本理论问题的进一步思考。但是,笔者认为,从流域生态补偿责任的构成要件出发,统一以国家地表水Ⅲ类水质标准为基准,将流域不同地区目标水质区分为“强制性水质”和“协议水质”,分别对应着流域内不同地方政府的强制性“共同责任”和“有差别的”契约责任之观点,看似为流域生态补偿的适用提供了清晰的标准,但事实上却遭遇了一系列的困境:
(1)大大限缩了流域生态补偿的适用范围。若唯有当上游地区提供的水质达到或优于“协议水质”,而“协议水质”必须严于“强制性水质”即国家地表水Ⅲ类水质标准时,方可适用生态补偿,则大大限缩了生态补偿的适用范围。单从客观实际出发,国家发改委在《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2011-2015年)》中公布的数据显示:在2010年,规划控制断面水质到达或优于国家地表水Ⅲ类水质标准的仅占43.7%,劣V类占23.4%。根据《2014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长江、黄河、珠江、松花江、淮河、海河、辽河等七大流域和浙闽片河流、西北诸河、西南诸河的国控断面中,Ⅰ类水质断面占2.8%,Ⅱ类占36.9%,即各大流域水质至2014年超过Ⅲ类水质的也仅占39.7%。换言之,我国大部分流域水体已经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根本达不到优于Ⅲ类水质标准的条件。在此现实国情下,将流域生态补偿仅适用于能提供优于国家地表水Ⅲ类水质标准的“协议水质”,则生态补偿的适用范围将十分有限。
(2)背离了流域生态补偿的基本功能。不顾目前流域水体普遍被污染之现实,将超过Ⅲ类水质作为流域生态补偿的适用条件,不仅限制了生态补偿激励作用的范围,更是将生态补偿制度定位于落实流域水污染治理责任之手段,从而背离了其正向激励的基本功能预设。原因在于:若将优于Ⅲ类水质作为流域生态补偿的适用条件,则意味着当前已被污染的水体在达到国家地表水Ⅲ类水质标准之前,所有增进流域生态利益、改善水质的行为,均被归为是增益主体的法定义务而得不到相应补偿。于是,如此设计的生态补偿制度是在追究流域生态系统被污染破坏的历史责任,而不是在正视大部分水体已被污染之现实的基础上通过激励寻求流域生态利益的正向供给。尤其是,当造成流域水体被污染、流域生态系统被破坏的原因复杂而无法明确具体有责主体时,若仅以水质考核为标准,将流域水源涵养、水土保持等生态保护的增益行为均界定为增益主体的法定义务而排除在生态补偿的适用范围之外,则流域生态补偿更是彻底地被沦为整治环境负外部的另一种手段,与其他减排治污措施无异。然而,生态补偿机制的基本功能并非对生态利益负外部的整治和责任追究,而是对生态利益正外部的激励和惠益共享,责任追究偏离了流域生态补偿的基本功能预设。
(3)遮蔽了流域生态补偿受偿主体的多元性。仅从生态补偿金支付的区域指向来分析,认为未提供优于Ⅲ类水质的地区一律不适用生态补偿激励之观点,事实上将流域地方政府作为了生态补偿的唯一受偿主体,从而遮蔽了流域生态补偿受偿主体的多元性。因为,在流域环境治理中,的确存在某区域水环境质量得到改善却仍未达到Ⅲ类水质标准或水质控制目标的情形。在此情形下,我们暂且不论对该地区政府到底适用生态补偿还是追究其行政责任,但可以肯定的是,此时一定存在着具体的组织或个人为该地区流域环境的改善作出了贡献。然而,当前不同区域交界断面水质的考核、补偿数额的确定及有关信息的交流等,往往只发生在各级政府之间,没有为具体利益相关者的参与提供有效途径。在地方政府环境责任的笼罩下,对流域生态保护作出实际贡献的具体个体的利益和诉求被遮蔽。
(4)流域生态补偿的主体界定仍然混乱。虽然杜教授对流域生态环境负外部性赔偿和正外部性补偿进行了区分,但却仍然主张“应然的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应是视生态环境效果而开展的‘双向补偿’或‘互相补偿’”,并认为“双向可逆的生态补偿责任链接,是一种公平负担环境负外部性义务并分享环境正外部性惠益的机制”。流域上下游双向可逆的“相互补偿”论又重新将流域生态补偿的主体界定导向了混乱。
可见,从责任配置的视角未能给流域生态补偿之适用条件提供一个合适的标准,反而使流域生态补偿基本理论问题的探讨陷入了“剪不断,理还乱”的困境。笔者认为,这一尝试未能理清流域生态补偿法律关系的根本原因在于:生态补偿的制度功能和本质属性决定了生态补偿制度构建的重心在于权利确认而非责任分配,因此,界定流域生态补偿的适用条件应从权利视角而非责任视角切入。
2生态利益正向供给激励:流域生态补偿的功能定位与适用条件之厘定
明晰生B补偿的适用条件有两条基本路径:一是从责任分配和承担的角度,通过界定在何种条件下谁应当履行补偿义务来明确生态补偿责任的构成要件和责任主体;二是从权利确认的角度,明确界定在何种条件下谁应当取得受偿权利,即明确生态补偿的受偿条件和受偿主体。从理论上说这两条路径均能达致明晰生态补偿适用条件之目标,但二者的不同之处在于:前者以责任分配作为制度构建的重心,后者则以权利确认作为制度构建的重心。从规范法学的视角来看,权利义务主体及其内容的明确性是制度生成的基本条件,责任配置与权利保障形同一枚硬币的两面,二者互相联系而不可截然分开。但是,不同制度的本质属性与制度所肩负的基本功能之差异,决定了其制度基本要素在制度构建中的地位和优先序位的不同。流域生态补偿制度的本质与功能决定了该制度的构建重心在于明确在何种条件下应当对谁进行补偿,而不是在何种条件下谁应当承担补偿义务。
任何制度的创设都有其预设功能。“从发生学的角度看,制度有两种功能:满足人的需要与限制人的需要。”作为规范意义上的法律制度,正是通过满足人的需要即激励与限制人的需要即约束这两种基本方式来实现对人的行为的指引和控制。激励机制的实质就是通过权利确认设置对行为主体有利的法律后果从而有效引导人的趋利本性;而约束机制的实质是通过义务配置设置对主体不利的法律后果来防治或迫使人们实施某种行为。激励与约束均能达致行为指引与控制的效果,但不同的制度发挥规制作用的方式可能大相径庭。
流域生态补偿制度发挥规制作用的方式是激励而非约束。现行涉及流域环境治理的相关法律规定中,已有三同时制度、排污许可证制度、排污收费制度等一系列制度,对实施流域环境污染和破坏的负外部进行规制。生态补偿并非是规制环境负外部的另一种约束机制,流域生态补偿制度的基本功能是通过对生态价值增益行为的公平补偿以激励生态利益的正向供给。这意味着:①流域生态补偿的对象是流域生态利益的正向供给行为,而非负外部;②流域生态补偿是一种正向激励机制,而非责任约束机制。
然而,无论是将交界断面水质考核目标作为生态补偿适用条件的流域生态补偿地方立法,还是主张超过Ⅲ类水质方可适用生态补偿之观点,以及被学界不少学者所认同的“上下游相互补偿”模式,均是对流域生态补偿正向激励这一基本功能的背离。理由如下:①以河流上游地区水质达不到控制目标或造成下游地区损害,作为上游补偿下游的条件,明显违背了流域生态补偿正向激励的功能定位。流域上游未达到控制目标或造成下游地区损害属典型的环境污染损害行为,即环境负外部,此时上游对下游承担的是损害赔偿责任而非生态补偿责任。生态补偿并非负外部性成本的分担机制,损害赔偿超出了流域生态补偿的功能范围。②水质考核属于约束机制的范畴,其重心在于落实地方政府对辖区环境质量负责的法定义务。将流域生态补偿与水质考核目标挂钩,以是否达到交界断面水质考核目标作为生态补偿的适用条件,事实上使流域生态补偿沦落为敦促流域内相关政府落实环境质量责任的一项工具。现有立法文本中以交界断面水质考核目标为适用条件之所谓的生态补偿,与从源头上激励流域生态系统整体之改善的生态补偿已相去甚远。③超过Ⅲ类水质方可适用生态补偿之观点,同样未能跳出将流域生态补偿制度沦为落实政府环境责任的奖惩工具之窠臼。同水质考核目标一样,环境质量标准亦属于约束性机制的范畴。虽然新制度的创设应与已有制度保持协调,但以激励为作用方式的生态补偿之适用条件不应与流域水质考核目标或环境质量标准完全等同。事实上,只要流域行政区域内的出界水质优于入界水质,就意味着该区域对流域生态系统的改善做了增量;同理,当流域行政区域内的水环境质量与原有状况相比已经得到改善,即使流域水质仍未达到Ⅲ类水质标准,该区域同样也存在着生态利益的正向供给行为。此时,只要不违背现行法的强制性规定就应当对其适用流域生态补偿激励。不以流域环境质量的现状为基准却以目前我国大多数流域未能达到的Ⅲ类水质为基准来设定适用条件,则流域生态补偿制度指向的是历史责任的追究而非现状改善的激励,从而偏离了其基本功能。其实,退耕还林项目中生态补偿的适用强调的也是对现状的改善,而未曾规定某地区的林地覆盖率一定要恢复到某一基准才能适用生态补偿。
因此,从责任配置的角度界定生态补偿的适用条件背离了该制度正向激励的功能定位。流域生态补偿是对流域生态利益的提供者、特别牺牲者给予的回报与弥补。因而,对流域生态增益行为的激励和利益保护是该制度直接规制的内容,流域生态补偿制度构建的重心是受偿主体法律权利的确认与保障。
3“最少受惠者的最大利益”:流域生态补偿适用条件界定之正当性基础
生态利益正向供给激励是流域生态补偿基本功能之定位,从制度规制方式的层面阐明了生态补偿制度构建的直接动因,而“惠及最少受惠者最大利益”理论则可以解释为何要对生态利益的正向供给行为进行激励这一问题。
罗尔斯针对西方社会普遍存在的形式上的平等与事实上的不平等这一问题提出了他的正义观。罗尔斯将其正义观概括为两个正义原则:“第一个原则:每个人对与所有人所拥有的最广泛平等的基本自由体系相容的类似自由体系都应有一种平等的权利。第二个原则:社会和经济的不平等应这样安排,使它们:①在与正义的储存原则一致的情况下,适合于最少受惠者的最大利益;并且,②依系于在机会公平平等的条件下职务和地位向所有人开放。”其中,“惠及最少受惠者最大利益”理论是他整个正义观这一理论大厦的支点。“最少受惠者的最大利益”,是指“如果社会出现不平等,就必须把它限制在一定程度,即一种不平等的后果必须对每个社会成员,尤其是对处于社会劣势地位者(最不利者)带来最大的利益”。因而正义原则的使命在于,通过发挥制度的调节功能,对社会制度结构进行重新安排,排除偶然性因素的影响以最大限度地接近最终的实质平等。
流域生态补偿正是着眼于流域经济、社会、环境要素结构中的失衡和流域内不同地区之间利益分享机制的缺失,意图缓解流域不同主体间的利益冲突以及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张力,以实现流域整体利益的可持续性最大化。在罗尔斯看来,“自然禀赋”和制度安排导致的差异是产生社会非正义的根源,因而他“把自然才能的分配看作是一种共同的资产,一种共享的分配的利益(无论这一分配摊到每个人身上的结果是什么)”。一般而言,流域上游地区(及该区域具体的组织和个人)限于相对恶劣的自然、交通及市场环境,经济增长能力与流域发展惠益分享能力先天不足,即使让其拥有同等的发展权,他们仍然处于劣势地位。与此同时,依流域综合生态系统管理理论,在流域上游地区进行源头保护无疑比末端治理的选择更优。因此,我国流域上游地区的民众往往承担了更多的生态保护义务,付出了更多的成本并导致其发展权受限,而由此产生的生态利益因其公共产品属性而惠及全流域甚至更V泛的区域,无疑,这进一步加剧了他们的弱势地位。以东江流域为例,处于东江流域源区的江西省寻乌、安远和定南三县,人均GDP相当于全国水平的35.4%、广东的22.2%、江西的52.2%;农民的人均纯收入仅是江西的56.14%、广东的39.76%、不到珠江三角洲的10%。因此,只有对流域生态利益的供给主体进行公平补偿,凸显受偿主体的权利保障,才符合“最少受惠者的最大利益”原则。
以“最少受惠者的最大利益”原则来检视我国现有的流域生态补偿地方立法和实践,有如下两个方面需要加以修正:①目前仅限于直接成本回收的生态补偿既不公平,也不能真正激励生态利益的持续供给。在流域生态保护中,生态利益供给者因“自然禀赋”差异、生产生态利益的直接成本付出及发展权受限而处于“最少受惠者”的劣势地位。因此,流域生态补偿的本质属性更应该体现为一种社会性环境保护措施,定位于发展权补偿与平衡。流域生态补偿不是扶贫性质的“恩赐”,而是生态利益供给者的“应得”。其范围应包括生产流域生态服务价值而产生的直接成本、发展机会损失成本以及流域生态服务价值惠益。虽然限于生态服务价值评估的技术困境,目前难以做到对流域生态利益供给主体进行等值的充分补偿,但也应当从仅限于直接成本回收的适当补偿向包含了机会成本和生态价值考量的合理补偿过渡。②如前所述,现有流域生态补偿立法和实践在很大程度上遮蔽了对生态利益增进作出具体贡献的个体的利益。立法文本中没有涉及除政府外的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参与之规定,有关接受补偿的地区政府如何将补偿利益分配给实际为流域生态保护作出贡献的组织和个人的规定也寥寥无几。不可否认,地方政府成为流域生态补偿的当然受偿主体有其合理性。然而,流域地方政府只是生态补偿接受主体的人,对生态利益供给作出具体贡献或特别牺牲的组织和个人才是承担了流域生态保护义务的实际主体,他们属于流域生态系统中的“最少受惠者”。所以,流域生态补偿应突出对组织和个人受偿权的保护,反映他们的利益诉求。不仅应当明确规定对流域生态利益作出贡献或牺牲的具体组织和个人的受偿权,而且应当为具体的利益相关者参与生态补偿协议的形成过程提供充分透明的程序保障。另外,生态补偿金的使用除了以项目等方式用于生态保护建设之外,必须有一定比例的资金直接用于为生态增益作出具体贡献的利益相关者,以改善其生活生产处境,让他们真正分享到因生态增益行为而带来的惠益。
综上,从责任分配的视角界定流域生态补偿的适用条件在很大程度上遮蔽了流域生态补偿法律关系中的“最少受惠者”,因而有违生态补偿的本质。唯有从权利确认的视角,充分保障流域生态保护中“最少受惠者”的发展权,实现他们的“最大利益”,方可回归流域生态补偿制度的本质。
4受益主体的非特定性:界定流域生态补偿适用条件之可行性考量
流域生态补偿法律关系的客体是生态利益。生态利益“产生于特定环境资源要素,并依托环境资源要素向整个生态系统辐射”。由于生态利益的强度会随着辐射空间的扩大而衰减,不同空间的受益者所分享的由增益主体提供的生态利益存在数量上的差异,这一特性为确定受益主体及其受益的具体数额带来了困难。虽然从理论上讲,确定与特定环境要素空间联系紧密的受益者是可能的,因为可以肯定,他们比那些空间联系相对松散的受益者分享了更多份额。但是,在大多数情况下生态利益的受益者很难被清晰地界定或界定成本太高。
生态利益受益主体的非特定性,决定了受益主体之界分往往只具有相对意义而没有绝对价值。因此,从责任配置的视角通过明晰受益主体的义务来设定流域生态补偿的适用条件,必然会遭遇补偿义务主体界分困难和权利义务主体间关系混乱的困境。一方面,在流域生态补偿实践中,“不乏上游抱怨说其更上游给他们造成了环境保护的压力,而更上游的区域也会认为自己为保护流域环境作出了牺牲而要求最下游的行政区予以补偿”。东江流域生态补偿陷入困境即源如此。另一方面,出现在流域生态补偿地方立法文本中的“上下游相互补偿”模式亦是流域生态补偿法律关系主体混乱的一个典型例证。流域生态补偿是流域生态利益惠益的分享机制,依基本常识,水的流向是自上而下的而不可能相反,因此,流域上游地区因保护流域生态系统而产生的生态利益可以由下游地区分享,但下游因同样的行为而产生的惠益则只能向更下游传递,却无法让该流域的上游分享,即流域生态利益具有单向外溢性。因此,流域生态补偿只能是下游对上游的单向补偿,而不可能是双向可逆的相互补偿。
相对而言,从权利确认的角度,通过界定生态利益的创造者或特别牺牲者来明晰生态补偿的适用条件更具有可行性。虽然界定特定区域内所增加的生态利益中每个创造者的精确份额同样十分困难,但以是否有增益行为为标准来确定增益主体或增益主体的范围是可以做到的。而且,也只有让生态利益的真正提供者得到与其提供的生态利益价值大致相当的公平a偿,才能发挥流域生态补偿制度的激励功能。
需要说明的是,强调受偿主体在流域生态补偿制度构建中的核心地位并非否认明确受益主体的必要性。笔者认为,对于受益主体的界定,可以明确界分受益主体的,由受益主体直接承担补偿义务,除此之外,原则上应由生态利益的当然提供者――国家概括承受。
5权利确认:流域生态补偿适用条件之再厘定
无论从流域生态补偿的基本功能定位出发,还是基于该制度构建的正当性基础和可行性考量,均应将权利保障作为流域生态补偿制度的重心,应从权利确认的视角来明晰流域生态补偿之适用条件。笔者认为,流域生态补偿的适用条件包括:有生态增益行为、非有责主体、不问主观动机与现实损害后果。
5.1有生态增益行为
生态补偿是对生态价值增益行为的补偿,有生态增益行为是适用流域生态补偿的核心要件。生态增益,是指流域生态系统的整体功能发生了积极的变化,如水质提升、生物多样性丰富、水源涵养改善等,且这种增加的生态利益产生了游离于创造者之外的溢出效果,被其他主体共同分享。在界定何为生态增益行为时,需要明确以下三点:①各种反映自然资源经济价值补偿的资源费不属于生态补偿的范围,同时,对负外部性成本内部化的排污费和损害赔偿责任也不属于生态补偿的范围。对此学界已有较充分的论述并基本达成共识,在此不再赘述。②生态增益行为分为相对增益行为和绝对增益行为。绝对增益行为是指以积极的作为方式导致流域内生态利益的绝对值增加、流域生态环境得到改善的行为,如植树造林、水源涵养等。相对增益行为是指以消极不作为的方式或作为的方式保持良好的流域环境不被损害、从而导致流域内生态利益的相对值得以增加的行为,前者如放弃发展具有高回报的合法排污企业和放弃对流域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等;后者如改变生产或生活方式的行为等。③判别是否有生态增益行为的基准是流域生态系统的现状而非水质考核目标也非Ⅲ类水质标准。换言之,只要流域环境质量相比于原有现状得以改善,均有适用生态补偿之可能。毫无疑问,对于目前已经达到或超过Ⅲ类水质的流域地区而言,唯有实施了促进流域水质改善、水体保持等生态增益行为并提供了比现状更优的生态服务才适用生态补偿。问题在于,对于水质现状低于Ⅲ类水质的流域地区而言,当该流域地区为该特定区域环境质量的改善作出了努力,但仍未达到Ⅲ类水质标准或目标水质时,因该流域地区的确存在生态增益行为而应当对其进行补偿,但此时的补偿是否与现行法关于地方政府的环境质量责任规定相冲突?事实上,流域生态补偿契约若主要以水质为标准,则其约定水质可以高于现有水质而低于目标水质,只要约定的履行期限短于水质控制目标期限,则不会违背现行法的强制性规定。例如,太湖流域浙江段枫泾塘水体断面水质在2012是劣Ⅴ类水质,而假定到2015年的目标水质是Ⅳ水质(事实上规划的要求是达到Ⅴ即可),如果生态补偿的受益主体与之约定,两年内该区域水质断面水质达到Ⅴ类水质即可补偿。这一约定未曾违背法的强制性规定即一定期限内的水质控制目标,同时的确是对生态增益行为的激励,此时的生态补偿成为推进流域环境质量改善并取得阶段性成果的激励措施。
5.2非有责主体
适用生态补偿以有生态增益行为为前提,但并非存在生态增益行为就一定适用生态补偿。以流域环境质量现状为基准,对改善环境质量的生态增益行为适用生态补偿,还需排除有责主体这一情形。如流域资源的开发利益者,对在开发利用过程中造成的生态损害进行修复时则不适用生态补偿。因为流域资源的开发利益者本身是生态修复的有责主体,“开发者的还原性修复是开发者在取得开发权利时,应负有的对开发对象的主要责任和义务,这种责任和义务是与实施开发权利,取得开发利益直接对应的”。同理,污染者的治理性修复也不在生态补偿的适用范围之内。当然,如果其他主体代为有责主体进行了生态修复,则负有修复义务的主体应当对实际修复者进行补偿。
十报告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为未来勾画出一个天蓝、地绿、水净,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美丽中国”。十报告把生态文明建设和美丽中国列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同时,要把生态文明理念和原则全面融入城镇化全过程,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这是十报告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要求中的一大亮点。对生态文明的追求,建设“美丽中国”,预示了新市场的开启,中国经济将由此获得广阔的发展空间。
国家发改委主任张平在去年12月18日召开的全国发展改革工作会议上对2013年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任务作出部署,提出要加快实施节能技术改造、合同能源管理推广等节能减排重点工程。在各项政策扶持利好的情况下,美丽中国的建设已经加速前进。
在这种背景下,环保行业的一系列政策近期陆续出台,2月18日,被称为“PM2.5”防治纲领的《环境空气细颗粒物污染防治技术政策(试行)》正式公布公开征求意见,提出了防治环境空气PM2.5污染的大量措施。3月上旬,国家环境保护部了《华北平原地下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提出到2015年,初步建立华北平原地下水质量和污染源监测网。山西、北京等地方性方案也陆续出台。
在相关的政策在市场发酵的同时,近期一系列的环保事件更是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今年以来,十面“霾”伏,PM2.5数值爆表。2月,江苏大部、河南中西部、山西西南部等地雾霾天数超过10天;江苏、河南的平均雾霾天数分别为13.7天、9.9天,均为 1961年以来同期最多。“若再不采取行动,空气污染将成为诱发过早死亡的第一大环境因素。”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报告“警示”:“到2050年,全球每年因微小颗粒物污染导致的过早死亡人数将会增加一倍至360万人,而大多数死亡案例都将发生在中国和印度。”
中国在发展的道路上高歌猛进,但傲人答卷的背后,不堪重负的环境正在对我们发出一次又一次的警告。在分析人士看来,必须要平衡好经济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正如环保部部长周生贤所言,“离开经济发展讲环保,那是缘木求鱼;离开环保谈发展经济,那是竭泽而渔”。
雾霾笼罩,是危机,也蕴藏商机。据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院长胡鞍钢预计,“‘十二五’期间中国绿色投资将达到8万亿元人民币。”除了政府主导的公共投资,社会资本也会将更大比例的目光转向和节能环保有关的产业。如此巨大的蛋糕着实令人对相关板块未来的走势浮想联翩。
关注二大领域投资机会
两会以来,环保股一直是市场上的主流热点板块。分析人士认为,环保行业最大投资机会是大气和水。“只要雾霾天气还在继续出现,对于相关环保概念股的关注就不会结束。”某大型券商分析师表示。业内分析师认为,随着社会的普遍关注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一些环保相关政策或将陆续出台,这将给环保企业带来大量订单,推动其在2013年实现业绩增长。此外,去年出台的《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将有力推动国内烟气污染治理的推进实施,因此,中长期来看,环保板块有较好的投资机会。
中图分类号 F590.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6)24-0124-04
The Path of Rural Tourism Integration in Traditional Farming Area
――A Case Study of Maoshi Town,Huichuan District,Zunyi City
Zhou Jie et al.
(School of Geography and Tourism,Guizhou Normal College,Guiyang 550018,China )
Abstract:This paper takes Maoshi Town,Huichuan District,Zunyi City as an example.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main tourist market of Maoshi Town,the paper analyzes the proper concept of the integration of rural tourism and the basic principle of the integration of rural tourism,ansystematically conceives the path of the rural tourism integration on the basis of comprehensive tourism service supply innovation and the microscopic innovation of the tourism product supply system.
Key words:Traditional farming area;Comprehensive tourism;Rural tourism integration;Development path
毛石镇地处黔北,隶属遵义市汇川区。多年来,由于交通落后,经济发展一直滞后,无意中造就了传统农耕文明的全域存留。作为典型的黔北山地乡镇,毛石镇的传统农耕文明具备表现形式活态化、传承内容完整化、传承载体规模化及景象展现典型化四大特征,其中需要特别强调的是,毛石镇所传承的农耕文明属于“具有山区梯田特色的丘陵稻作农耕型[1]”,具有典型的黔北山地农耕特色。大面积存留的传统农耕文明使毛石镇具备了农旅融合的先天优势,也为其试点全域旅游奠定了坚实的资源基础。全域旅游是现阶段我国旅游业正在经历的一场大变革。发展全域旅游需要强化开放的“旅游+”融合发展方式,加大旅游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力度,发挥“旅游+”功能,使旅游与其他相关产业深度融合[2]。时下,毛石镇的旅游业还处于起步阶段,但发展前景看好。结合当前流行的全域旅游发展理念,本文将以毛石镇为例,通过毛石镇主要客源市场需求分析,基于农旅融合范畴分析该地农旅融合发展的应有理念以及反映该理念的农旅融合基本原则,再依据农旅融合应有理念和基本原则,分别从宏观的全域旅游服务供给创新及微观的旅游产品供给创新两个层面,系统构想该地的农旅融合路径。
1 传统农耕存留区的旅游客源市场分析
1.1 毛石镇客源市场分类 根据旅客到访方式,毛石镇的客源市场分为自驾游市场、公共交通游市场(乘坐乡村公交或乘坐日后出现的旅游专线公交)、山地自行车爱好者群体以及徒步游市场。而根据旅游目的,毛石镇的客源市场又可分为两大部分,一是以观光、科考或体验等为目的外乡客人,二是为重拾乡愁而回原居住地旅游的外迁居民。前者奔着本不熟悉的传统山地农耕文明而来,而后者是为重温旧时的农村生活而来。不论依据什么分类,有一点十分明确―他们内心都向往毛石镇的活态传统农耕文明。
1.2 毛石镇主要客源市场界定 根据前期的毛石镇实地调研以及其他地区的旅游发展实践,自驾前往是现在最常见的游客到访形式,这部分群体或许有一个明确的最终目的地,但行车途中会随时调整行车速度甚至随时停车驻足,至于他们因何慢行慢游,则全然仰仗传统农耕文明在区域内的全景式呈现。在此我们不对市场来源加以界定,在大交通格局不断完备的今天,自驾游到毛石镇的既可以是附近城镇的居民,也可能是稍远一点的省内游客,也可以是较远的省外游客,关键看营销力度。总之,根据出行方式,毛石镇的主要客源市场就是对山地传统农耕文明较为偏好的自驾游群体。
1.3 毛石镇主要客源市场的需求分析 权威的全域旅游概念强调的是作为供给方的旅游目的地该做什么,这样的解释更富于战略意味,抽象性十足。其实,基于游客行为视角来诠释全域旅游要更形象一点。如果在某个区域,哪里都可能有游客临时停下来开展不同形式、不同时长的旅游活动,那么这个区域就具备了发展全域旅游的资源基础;若是这些游客是自驾旅游,那就侧面说明这个区域的交通基础条件能支撑全域旅游发展;若是这些游客的临时性旅游需求能在不同时限内得到不同程度的满足,那就说明这个区域已经构建起比较成熟的全域旅游服务供给体系。只有3个条件都满足,毛石镇的主要客源市场即自驾游市场的需求才能得到满足。很显然,目前的毛石镇具备发展全域旅游的资源基础,但后2项还不完备。
2 农旅融合发展理念及原则
2.1 农旅融合发展理念 毛石镇的农旅融合发展理念应含3个“不可”:一是全域旅游根基不可触改,二是全员参与机制不可不建,三是农旅融合进程不可停歇。
2.1.1 全域旅游的根基不可触改 因为毛石镇发展全域旅游的基础就是它所具备的稀缺资源―覆盖全镇、活态呈现的浓郁的传统农耕文明气息,这就是毛石镇发展全域旅游的根基。为发展全域旅游,不可触改当地资源本质,也即是说,村还是村,寨还是寨,田园还是田园。猪圈牛栏、鸡舍鸭棚,该有的一样都不可或缺,否则毛石镇独特的资源品貌将很快消逝,从而失去持续发展的推动力。
2.1.2 全员参与机制不可不建 因为原住民才是构建区域旅游核心竞争力的基石[3]。作为一种区域旅游发展模式,全域旅游是一种政府主导模式,但不可因为是政府主导而忽略民众参与的价值。尤其像毛石镇所拥有的稀缺的、活态的山地传统农耕文明,更是离不开原住民的传承与发展。所以,仅就资源保护而言,以原住民参与为基础的全员参与机制必须构建起来,否则毛石镇的全域旅游推进工作将会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2.1.3 农旅融合的进程不可停歇 这是实现当地旅游业持续发展的需要。全域旅游是一种旅游发展战略,也是一种旅游发展模式,目前都还处于积极探索阶段,每个发展全域旅游的地区,都应该与时俱进,随着市场的变化积极调整,在实践中不断完善,从而保持持续发展的动力。农旅融合是实现当地资源优势向综合效益转化的最佳途径,同时可最大程度促进传统农耕文明的保护与传承。
2.2 农旅融合的基本原则 当地居民及基层干部要形成正确的农旅融合发展理念,须做到3个坚持:一是坚持农业基础地位,二是坚持官民共同治理,三是坚持全域旅游视角。
2.2.1 坚持农业基础地位 因为农业是农旅融合的资源基础。失去这个基础,无论是“旅游+”抑或“+旅游”,都缺乏一个融合的对象。毛石镇发展全域旅游的优势就在于它活态的传统农耕文明,这在表面上是一种资源优势,本质上却是一种平台优势。没有传统农业的留存,也不会有今天的毛石镇,更不会有低成本的农旅融合天然平台。有了农业这个基础平台,相应的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及农村生态都将得以自然呈现,而失去这个基础,就等于失去旅游发展的后续动力。
2.2.2 坚持官民共同治理 因为这是农旅融合发展的理念基础。它实质上是合作理念在基层官民行为机制层面的具体体现,它既提倡当地居民要尽快在角色层面实现从参与管理向共同治理转变,也要求基层官员充分认识到当地居民才是传统农耕文明的传承者,当地居民才是农旅融合最有资格的发言人。
2.2.3 坚持全域旅游视角 因为全域旅游是农旅融合发展的政策基础。如果国家层面没有站在战略高度大力提倡全域旅游,旅游的核心地位就无法形成,农旅融合就缺乏政策支持。全域旅游本身就体现合作理念,它的实践层面也是对合作理念的多层次多角度的全景式呈现。
3 农旅融合路径构想
农旅融合,基础在农,动力在旅。农因旅生财,旅因农出彩。因此,农旅融合的基本思路应该是以农促旅,以旅强农。传统农耕存留区发展旅游业的重要目标是实现当地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同时促进传统农耕文明的保护与传承。
3.1 全域旅游服务供给路径创新
3.1.1 非景区旅游发展的内涵 全域旅游发展并不是要把整个区域都建成景区,而是让整个区域都具备景区服务功能,让区域内所有居民都参与到旅游服务中来,同时也让区域内所有居民都能通过不同形式的旅游服务获益,从这个角度来看,全域旅游其实就是非景区旅游理念在战略层面的体现。基于此,所谓的非景区旅游发展就是通过提升整个区域旅游服务能力促进全域旅游发展。这里隐含3个要点:一是该区域须具备全域打造的资本,也即全区域都存在有形及无形的旅游吸引物;二是不刻意去打造一个甚至一些景点景区;三是该区域所有居民全员参与旅游服务。
3.1.2 传统农耕文明对非景区旅游发展的支撑机理 对照非景区旅游发展的3个要点,毛石镇所具备的活态传统农耕文明正好可以支撑全镇的非景区旅游发展。首先,毛石镇全镇范围内都充满山地传统农耕文明气息,无论是抽象层面的农耕理念还是可视层面的农业生产、农村生活及农村生态,都在毛石镇全域展现的淋漓尽致且韵味十足,即毛石镇具备全域打造的资本。其次,正是因为拥有这一稀缺资源,所以全域都充满资源禀赋极高的旅游吸引物,无需刻意打造景点景区。至于交通问题,即使不发展旅游,基本交通也需要政府投入建设,何况现在毛石镇已划归汇川区,交通基础设施的改善工作已在紧锣密鼓的开展。再次,既然倡导全域旅游,自然要求全域都具备旅游服务能力,所不同的,无非是有的区域旅游服务能力应该强一点,有的区域旅游服务能力可以弱一点,但哪里都可能有游客的身影,所以原则上要求哪里都需要有一定的游客服务能力。在农旅融合平台上,毛石镇的所有当地居民既有义务传承与发扬传统农耕文明,以便保持全区域的旅游吸引力,又要为需要服务的游客提供不同形式的旅游服务,也即全员参与旅游服务,以便充分践行全域旅游服务理念。
毛石镇的传统农耕文明能支撑该区域的非景区旅游发展,关键在于毛石镇传统农耕文明的活态化、完整化、规模化及典型化,拥有如此的稀缺旅游资源就能持续吸引城镇居民深入毛石镇的每个角落,既体验传统农业生产,又感受农村生活,且感悟农村生态。
3.2 农旅融合发展的产品供给路径创新 产品供给路径创新是指在全域旅游宏观背景下的微观创新。一般的旅游产品供给体系包含供给主体、供给平台、供给方式及产品形态等构成要素,但对须借助农旅融合推进全域旅游的毛石镇而言,显然需要有所创新。在农旅融合的平台上,需在3个方面有所突破。
3.2.1 变静态展示为活态营造 这一点体现了“坚持农业基础地位”的农旅融合基本原则。静态展示好比室内博物馆的陈列展示,很难形成主客体之间的互动,而活态营造不仅是为了增强旅游的趣味性,也是为了全方位凸显浓郁的传统农耕文明氛围。可以设想一下,如果贵州省每年出省或出国开展旅游营销时只是利用静态的图片展示,而没有利用多彩贵州风大型歌舞诗晚会,现在的贵州旅游会是一幅什么样的景象。贵阳的香纸沟在过去的很多年一直没炒热,根本原因就在于其核心吸引物――古法造纸没有形成一种具有视觉冲击力和可参与体验的活态呈现。毛石镇的山地传统农业文明虽然在全域内呈活态存在,但这是单就农业而言的,站在旅游者的视角,并不是所有他感兴趣的事物都能在他停留时活态展现,所以要注重基于农旅融合平台的传统农耕文明活态营造。
3.2.2 变产品思维为产业思维 这一点体现的是反映农业基础地位的“官民共同治理”原则。相比较而言,产品思维就好比将一个物体一刀子切开,只看它的一个横截面,而产业思维就好比对这个物体作立体透视。放在旅游行业,就类似于景点旅游思维与全域旅游思维的区别。在全域旅游背景下,依托农旅融合,激活农业生产、农村生活的各个节点,盘活农作物种植、成长、采收的前后各个环节,形成以某一农作物为运作主体的相应产业链,从而形成一个产品系列。例如油菜,在育秧和种植环节可开发农事体验旅游产品,在生长阶段开发有关油菜生长护理体验的旅游产品,在油菜开花季节自然是组织文化创意类活动。如油菜花节,油菜采收时节又组织作物采收体验项目,油菜秸秆的处理环节开发成农村生态类体验项目,菜油生产环节又是一个体验项目,菜油成品变成生态旅游商品,依托生态菜油开发主题生态餐饮等等。这样全时空的旅游开发,才有资格称之为全域旅游发展,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农旅融合。
3.2.3 变被动的定点展示为主动的全时空展示 这一点体现“坚持全域旅游视角”的农旅融合原则。承接上一个话题,传统农耕文明的活态呈现至关重要,如果你没有形成农旅融合思维,还是纯粹的农业运作,那只能是在什么地点、什么时节种什么或收什么,那就好比将珍贵的旅游资源作被动的定点展示,如果没有游客,那农业生产过程也仅仅是农业生产过程,无法提升农业效益。须根据营销思维变被动的定点展示为主动的全时空展示,通过不同的信息渠道与信息方式,让市场知晓在什么时节有什么样的农耕活动,在什么时节的什么村寨有什么样的农耕民俗活动等等,主动吸引游客,全天候全方位活态展示传统农耕文明。
3.3 农旅融合路径的具体形成机制
3.3.1 农业基础地位的保证机制构建 坚持农业基础地位,并非还是如从前一样只靠农业生产吃饭,而是要求基本的农村生态景观保持不变。要求传统的农村生活依旧活态呈现,要求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还有充分的传承空间。体现当地比较优势的稀缺资源不能消逝,否则农旅融合也后继乏力,最后将在资源禀赋上演变成和其它地区毫无差别的局面。总之,对于毛石镇当地居民而言,要坚持传承山地传统农耕文明,对于基层干部而言,则须加强正确引导,共同为活态传承山地传统农耕文明夯实传统农业的基础地位。当然,在农旅融合框架内,坚持传统农业的基础地位与发展现代农业并不矛盾,只要保住传统农业的基础地位,传统农耕文明就能继续传承,独特的旅游资源也将永续存留,唯有如此,现代农业的发展与毛石旅游发展才能相得益彰。
3.3.2 官民共同治理机制培养 需要当地居民积极主动反馈农旅融合最新进展,而基层干部则须在动态调研基础上及时形成政策建议。这两者之间存在相辅相成的关系。协商治理的基本理念是在充分认同当地居民重要价值的基础上加强官民合作,并不是基层干部只作为传声筒,只要求当地居民根据政府意见干这干那。具体操作层面,是要求当地居民在继续传承传统农耕文明的同时积极主动向基层官员反馈各家或各组在农旅融合过程中的点点滴滴,基层官员根据这些基本信息及时形成政策建议,以供镇政府参考。
3.3.3 全域旅游发展理念的动态形成 一方面要求当地居民全方位参与农旅融合发展,另一方面要求基层干部多时空调研农旅融合进展。毛石镇的魅力在于其无处不在的活态传统农耕文明,而农耕文明的传承人即为世代生存繁衍于此的当地居民,正是当地居民创造了毛石镇的高禀赋旅游资源。虽然在自然资源方面,毛石镇的资源禀赋也值得一提,但欠缺比较优势,唯有活态传承的山地传统农耕文明才能构筑当地的核心竞争力,但这个竞争力的基石是当地居民。已有研究表明原住民才是培育村寨核心竞争力的基石[3],所以当地居民理应全方位参与农旅融合发展。其参与形式多种多样,最有价值的参与形式,莫过于如往常一般坚持传统农业生产、坚持传统农村生活、保持传统农村生态。如果说当地居民是农旅融合发展的基石,那么基层干部就是农旅融合大桥的桥头堡。这个群体须扎根乡村,在不同时间不同空间充分调研农旅融合的最新进展,并及时上报,为毛石镇政府提供更接地气的农旅融合建议。
4 结语
本文以遵义市汇川区毛石镇为例,论述如何在全域旅游视角走农旅融合发展道路,形成了山地传统农业向高效农业转化的区域发展新思路。类似于毛石镇这样的山地传统农耕存留区域,应通过发展全域旅游,实现当地传统农耕文明的自觉传承,并在农旅融合进程中通过山地传统农耕文明的主客共享实现其现代旅游价值,逐步形成区域旅游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众所周知,恰如一把双刃剑的现代工业大革命给我们人类世界带来了极大繁荣,但也同时令人触目惊心的破坏了生态环境的平衡。我们只有一个家园的地球,面临着重重的危机。不及时采取行动,环境污染的状况将进一步加剧,正因为如此,世界各国纷纷提出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提倡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环保产业市场作为环境保护的技术保障和物质基础,得以迅速发展,并成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世界环保产业市场的发展倍受瞩目,被称为“朝阳产业”的环保型企业,是未来经济中颇具潜力的新的增长点之一。
作为从事一家环保行业,一个从事烟气治理的公司,龙净环保的下属子公司,我们以前是负责总部集团公司内部市场的钢支架加工,现在需要转型为,加工,销售一体化的公司,我们多措并举,大力加强市场营销,以进一步提升子公司自己的企业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为什么要加强市场营销?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必须十分重视市场营销。市场如沙场,谁能把营销做得更好谁就掌握了战役的主动权,谁就可以马到成功。当今,我们公司正经历着营销革命的时代。美国营销协会对营销的定义:对思想观念、产品、服务的构思、定价、促销、分销来创造交换,并满足个人与组织目标的计划和执行的过程,其实通俗地来讲就是以销售为目的而进行的所有工作的总称。卖出东西只是营销的终极目的,营销涵盖着以销售为目的所进行的所有工作,包括市场分析、政策研究、消费定位、价值判断、制定策略等一系列的工作。营销也一定要找对了自己的道。正所谓得道者赢,失道者败!因此,市场营销,对于我们公司下一步提高产品知名度和认知度,扩大市场份额和占有率,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那么,怎样才能做好市场营销?
首先,要对将要实施营销的产品、服务有足够地认识和了解,做到能流利地解答客户可能提出的千奇百怪的问题。如果营销人员,对于自己所销售的产品都不能了解透彻的话,否则。客户无法相信我们的产品。其次,要研究所售产品的目标消费群。对于目标消费群的了解以及熟悉程度决定了产品是否可以顺利地销售。给产品一个准确的定位,它适用于哪种层次的人,适用于哪个区域的人,适用于哪种年龄段的人。这些人的消费观念、消费能力及购买欲望的情况如何。依据所掌握的客户分析资料,对于制定出行之有效的营销策略是有所帮助的。对于客户的消费观念来说,情况比较复杂,它因所处的环境,受教育程度,地域差别,生活习惯、受传统影响等等的不同而不同。而对于消费能力,就比较简单了,就是看财富的掌握能力。再次,分析政策。对于国家制定的政策,也是我们营销过程中不容忽视的一方面。著名企业家张瑞敏曾这样说过:企业要有三只眼,一只眼盯紧产品,一只眼盯紧市场,另一只眼盯住国家政策。盯住国家政策,对于快速作出反应,及时调整产品的生产有着重要的意义。对于产品,不但要满足市场的需求,迎合大众的消费口味,更要适应国家的政策。
绿色转型以及低碳的绿色增长已经被确定一个新的转变,它也会成为我们新的市场竞争力的来源。亚洲的经济必须是要在碳之后的这个时代有一个崭新的面貌,发挥重要的作用。让我们和其他亚洲国家一道努力来改变亚洲的经济,借力发力改变我们企业的经营格局。,抓住千载难逢的机遇,积极开展市场营销。抓住千载难逢的机遇,稳健实现公司的战略转型。抓住千载难逢的机遇,发展我们自己。
第一章 项目投资总论
第二章 项目背景和发展情况
第三章 项目市场分析与建设规模
第四章 项目建设条件与厂址选择
第五章 项目工厂技术方案
第六章 项目环境保护与劳动安全
第七章 企业组织和劳动定员
第八章 项目实施进度安排
第九章 项目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
第十章 项目财务与敏感性分析
第十一章 项目可行性研究结论与建议
第十二章 项目财务报表
第十三章 附件来分析评价财务指标
工业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分项说明
第一章 项目投资总论
总论作为可行性研究报告的首要部分,要综合叙述研究报告中各部分的主要问题和研究结论,并对项目的可行与否提出最终建议,为可行性研究的审批提供方便。
1.1 项目投资背景
1.1.1 项目名称
1.1.2 项目承办单位
1.1.3 项目主管部门
1.1.4 项目拟建地区、地点
1.1.5 承担可行性研究工作的单位和法人代表
1.1.6 研究工作依据
1.1.7 研究工作概况
1.2 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结论
1.2.1 市场预测和项目规模
1.2.2 原材料、燃料和动力供应
1.2.3 厂址
1.2.4 项目工程技术方案
1.2.5 环境保护
1.2.6 工厂组织及劳动定员
1.2.7 项目建设进度
1.2.8 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
1.2.9 项目财务和经济评论
1.2.10 项目综合评价结论
1.3 投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
1.4 投资存在问题及建议
第二章 项目背景和发展概况
这一章主要应说明项目的发起过程,提出的理由,前期工作的发展过程,投资者的意向,投资的必要性等可行性研究的工作基础。为此,需将项目的提出背景与发展概况作系统叙述,说明项目提出的背景,投资理由,在可行性研究前已经进行的工作情况及其成果,重要问题的决策和决策过程等情况。在叙述项目发展概况的同时,应能清楚地提示出本项目可行性研究的重点和问题。
2.1 项目提出的背景
2.1.1 国家或行业发展规划
2.1.2 项目发起人和发起缘由
2.2 项目发展概况
2.2.1 已进行的调查研究项目及其成果
2.2.2 试验试制工作情况
2.2.3 厂址初勘和初步测量工作情况
2.2.4 项目建议书的编制、提出及审批过程
2.3 投资的必要性
第三章 项目市场分析与建设规模
市场分析在可行性研究中的重要地位在于,任何一个项目,其生产规模的确定,技术的选择,投资估算甚至厂址的选择,都必须在对市场需求情况有了充分了解以后才能决定。而且市场分析的结果,还可以决定产品的价格、销售收入,最终影响到项目的盈利性和可行性。在可行性研究报告中,要详细阐述市场需求预测、价格分析,并确定建设规模。
3.1 市场调查
3.1.1 拟建项目产出物用途调查
3.1.2 产品现有生产能力调查
3.1.3 产品产量及销售量调查
3.1.4 替代产品调查
3.1.5 产品价格调查
3.1.6 国外市场调查
3.2 市场预测
3.2.1 国内市场需求预测
3.2.2 产品出口或进口替代分析
3.2.3 价格预测
3.3 市场推销战略
3.3.1 推销方式
3.3.2 推销措施
3.3.3 促销价格制度
3.3.4 产品销售费用预测
3.4 产品方案和建设规模
3.4.1 产品方案
3.4.2 建设规模
3.5 产品销售收入预测
第四章 项目建设条件与厂址选择
根据前面部分中关于产品方案与建设规模的论证与建议,在这一部分中按建议的产品方案和规模来研究资源、原料、燃料、动力等需求和供应的可靠性,并对可供选择的厂址作进一步技术和经济分析,确定新厂址方案。
4.1 资源和原材料
4.1.1 资源评述
4.1.2 原材料及主要辅助材料供应
4.1.3 需要作生产试验的原料
4.2 建设地区的选择
4.2.1 自然条件
4.2.2 基础设施
4.2.3 社会经济条件
4.2.4 其它应考虑的因素
4.3 厂址选择
4.3.1 厂址多方案比较
4.3.2 厂址推荐方案
第五章 项目工厂技术方案
技术方案是可行性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研究项目应采用的生产方法、工艺和工艺流程,重要设备及其相应的总平面布置,主要车间组成及建构筑物型式等技术方案。并在此基础上,估算土建工程量和其他工程量。在这一部分中,除文字叙述外,还应将一些重要数据和指标列表说明,并绘制总平面布置图、工艺流程示意图等。
5.1 项目组成
5.2 生产技术方案
5.2.1 产品标准
5.2.2 生产方法
5.2.3 技术参数和工艺流程
5.2.4 主要工艺设备选择
5.2.5 主要原材料、燃料、动力消耗指标
5.2.6 主要生产车间布置方案
5.3 总平面布置和运输
5.3.1 总平面布置原则
5.3.2 厂内外运输方案
5.3.3 仓储方案
5.3.4 占地面积及分析
5.4 土建工程
5.4.1 主要建、构筑物的建筑特征与结构设计
5.4.2 特殊基础工程的设计
5.4.3 建筑材料
5.4.4 土建工程造价估算
5.5 其他工程
5.5.1 给排水工程
5.5.2 动力及公用工程
5.5.3 地震设防
5.5.4 生活福利设施
第六章 项目环境保护与劳动安全
在项目建设中,必须贯彻执行国家有关环境保护和职业安全卫生方面的法规、法律,对项目可能对环境造成的近期和远期影响,对影响劳动者健康和安全的因素,都要在可行性研究阶段进行分析,提出防治措施,并对其进行评价,推荐技术可行、经济,且布局合理,对环境的有害影响较小的最佳方案。按照国家现行规定,凡从事对环境有影响的建设项目都必须执行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审批制度,同时,在可行性研究报告中,对环境保护和劳动安全要有专门论述。
6.1 建设地区的环境现状
6.1.1 项目的地理位置
6.1.2 地形、地貌、土壤、地质、水文、气象
6.1.3 矿藏、森林、草原、水产和野生动物、植物、农作物
6.1.4 自然保护区、风景游览区、名胜古迹、以及重要政治文化设施
6.1.5 现有工矿企业分布情况
6.1.6 生活居住区分布情况和人口密度、健康状况、地方病等情况
6.1.7 大气、地下水、地面水的环境质量状况
6.1.8 交通运输情况
6.1.9 其他社会经济活动污染、破坏现状资料
6.2 项目主要污染源和污染物
6.2.1 主要污染源
6.2.2 主要污染物
6.3 项目拟采用的环境保护标准
6.4 治理环境的方案
6.4.1 项目对周围地区的地质、水文、气象可能产生的影响
6.4.2 项目对周围地区自然资源可能产生的影响
6.4.3 项目对周围自然保护区、风景游览区等可能产生的影响
6.4.4 各种污染物最终排放的治理措施和综合利用方案
6.4.5 绿化措施,包括防护地带的防护林和建设区域的绿化
6.5 环境监测制度的建议
6.6 环境保护投资估算
6.7 环境影响评论结论
6.8 劳动保护与安全卫生
6.8.1 生产过程中职业危害因素的分析
6.8.2 职业安全卫生主要设施
6.8.3 劳动安全与职业卫生机构
6.8.4 消防措施和设施方案建议
第七章 企业组织和劳动定员
在可行性研究报告中,根据项目规模、项目组成和工艺流程,研究提出相应的企业组织机构,劳动定员总数及劳动力来源及相应的人员培训计划。
7.1 企业组织
7.1.1 企业组织形式
7.1.2 企业工作制度
7.2 劳动定员和人员培训
7.2.1 劳动定员
7.2.2 年总工资和职工年平均工资估算
7.2.3 人员培训及费用估算
第八章 项目实施进度安排
项目实施时期的进度安排也是可行性研究报告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所谓项目实施时期亦可称为投资时间,是指从正式确定建设项目到项目达到正常生产这段时间。这一时期包括项目实施准备,资金筹集安排,勘察设计和设备订货,施工准备,施工和生产准备,试运转直到竣工验收和交付使用等各工作阶段。这些阶段的各项投资活动和各个工作环节,有些是相互影响的,前后紧密衔接的,也有些是同时开展,相互交叉进行的。因此,在可行性研究阶段,需将项目实施时期各个阶段的各个工作环节进行统一规划,综合平衡,作出合理又切实可行的安排。
8.1 项目实施的各阶段
8.1.1 建立项目实施管理机构
8.1.2 资金筹集安排
8.1.3 技术获得与转让
8.1.4 勘察设计和设备订货
8.1.5 施工准备
8.1.6 施工和生产准备
8.1.7 竣工验收
8.2 项目实施进度表
8.2.1 横道图
8.2.2 网络图
8.3 项目实施费用
8.3.1 建设单位管理费
8.3.2 生产筹备费
8.3.3 生产职工培训费
8.3.4 办公和生活家具购置费
8.3.5 勘察设计费
8.3.6 其它应支付的费用
第九章 项目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建设项目的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分析,是项目可行性研究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个项目均需计算所需要的投资总额,分析投资的筹措方式,并制定用款计划。
9.1 项目总投资估算
9.1.1 固定资产投资总额
9.1.2 流动资金估算
9.2 资金筹措
9.2.1 资金来源
9.2.2 项目筹资方案
9.3 投资使用计划
9.3.1 投资使用计划
9.3.2 借款偿还计划
第十章 项目财务与敏感性分析
在建设项目的技术路线确定以后,必须对不同的方案进行财务、经济效益评价,判断项目在经济上是否可行,并比选出优秀方案。本部分的评价结论是建议方案取舍的主要依据之一,也是对建设项目进行投资决策的重要依据。
本部分就可行性研究报告中财务、经济与社会效益评价的主要内容做一概要说明。
10.1 生产成本和销售收入估算
10.1.1 生产总成本估算
10.1.2 单位成本
10.1.3 销售收入估算
10.2 财务评价
10.3 国民经济评价
10.4 不确定性分析
10.5 社会效益和社会影响分析
10.5.1 项目对国家政治和社会稳定的影响
10.5.2 项目与当地科技、文化发展水平的相互适应性
10.5.3 项目与当地基础设施发展水平的相互适应性
10.5.4 项目与当地居民的宗教、民族习惯的相互适应性
10.5.5 项目对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影响
10.5.6 项目的国防效益或影响
10.5.7 对保护环境和生态平衡的影响
第十一章 项目可行性研究结论与建议
11.1 结论与建议
11.1.1 对推荐的拟建方案的结论性意见
11.1.2 对主要的对比方案进行说明
11.1.3 对可行性研究中尚未解决的主要问题提出解决办法和建议
11.1.4 对应修改的主要问题进行说明,提出修改意见
11.1.5 对不可行的项目,提出不可行的主要问题及处理意见
1.产能过剩长期难以改变。有几方面的原因,一个方面是经济放缓了,电力需求减少;另一方面是大量的煤矿进入产能释放期,产能建设超前。从长期来看,我国经济增长进入新常态,增速放缓;从国际上看美国页岩气革命促使石油、天然气价格大幅下滑,进而导致煤炭需求量下降。此外,在治理大气污染的同时,正在逐步抑制煤炭消费量,多重因素影响下,全国煤炭市场供大于求,结构性过剩的趋势成为常态。
2.煤炭的使用将面临越来越多的来自环境等方面的阻力,煤炭在发电中的作用逐渐下降,目前的低价位将持续下去。
二、新常态下煤炭企业营销创新的措施
1.煤炭企业营销观念创新。它是企业营销创新的灵魂。当前要树立以下创新营销理念:一是树立绿色营销的理念。应该认识到绿色营销不单单是一种吸引顾客购买产品的方法,而是一种追求可持续发展、持续经营的系统过程,其最终目的是在优化生态环境的同时获取市场机会,最终实现企业获取利润和消费者满足需求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和谐统一。二是树立善待客户的理念,树立持续满足客户价值需求的理念。在环境治理严要求和下游需求定向化的环境下企业进入“按需经济”新常态。三是树立名牌战略的理念。
2.煤炭企业服务创新。现在的客户追求的是超值服务,煤炭销售要提高附加值,就要以客户为中心,向服务延伸。在我国经济向服务型经济转变的背景下,煤炭企业必须转变观念,变提供原料为提供服务。现在煤炭企业营销紧紧以用户为导向,及时了解市场动向和顾客需求,着眼于为顾客终身服务。例如原来钢铁企业生产钢板卖给车企,然后车企再生产汽车外壳。后来,钢铁企业直接按照图纸生产汽车外壳,既提升了钢铁企业附加值,又为车企节约了成本。现在许多煤炭企业根据电厂的订单生产符合要求的煤炭,实现了双赢。
3.煤炭企业市场营销创新。当今,市场正在进入个性化的消费时代,即满足消费个体的需要。煤炭企业要为消费者提供定制化服务,这是传统企业不断成长的方向之一。在煤炭产品越来越丰富,市场供大于求常态化,企业经营亏损面日趋加重,倒逼企业必须不断吸引并保持顾客对自己产品的注意力,不断了解顾客的新消费增长点,满足顾客的个性需求。私人定制化销售模式的好处是由过去买家的被动消费变成了买卖双方互惠互利式,让顾客充分地参与其中,消费者有了提出要求的权力。它改变了过去客户只能选择接受或者不接受的传统销售模式,这是传统销售模式的一场革命。如果企业提供的是大众化的品种,有更便宜的产品后,马上会被替代。但定制化的产品,就不太容易被替换了。
4.营销策略创新。一是细分客户类型实施多元化、差异化管理。二是优化煤炭品种。企业时时处处以客户为中心对潜在客户的需求、意向进行分析,主动上门走访客户,宣传企业优势,生产出符合客户要求的煤炭产品。如今山西焦煤的冶金煤和电煤市场不断萎缩,在买方掌握话语权的市场环境中,要采取主动出击的有效措施,在稳定销售主渠道的前提下,巩固大客户挖掘新用户。销售部门认真分析和研判用户进货渠道,建立市场分析例会制度,千方百计撬开市场之门,尽最大努力增加市场份额,提高市场占有率,同时要加大货款回收力度,严控经营风险,创新营销工作。
5.煤炭企业网络营销创新。按网络营销是企业营销实践与现代信息与通讯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相结合的产物,是指企业以信息技术为基础,以计算机网络为媒介和手段而进行的各种营销活动的总称。网络营销包含了更深层次的市场营销观念的彻底更新。其实质是企业借助现代化传媒技术,以捕捉消费者注意力为中心的新的营销方式。未来煤炭销售的新方向即煤炭电商模式。电子商务是追求效率的商业模式,它之所以能发展起来,是因为它打破传统销售思维,传统市场是低效的,而它把低效的市场变成了高效的市场。国有企业多是煤炭电商平台的重要参与者,效率不是它的第一追求。尤其是电力企业,以稳定为由,不愿意上网交易,这使得很多煤炭电商平台成交量一直小打小闹。
凉州是“丝绸之路”重镇,素有“五凉古都”之称,现以中国旅游标志——铜奔马而闻名海内外。凉州地处河西走廊东端,黄土高原、青藏高原和内蒙古高原三大地理景观的交汇过渡地带,东接古浪石峡,西临肃南草原,南靠祁连山脉,北抵腾格里沙漠,地域辽阔,地形复杂。由于其独特的干旱气候,保存了丰富的历史文物资源和自然资源,有旅游景点160多处,馆藏文物4万多件,如:汉简、铜奔马、凉造新泉、西夏碑、古钟楼、海藏寺、白塔寺遗址、天梯山石窟等名胜已成为丝绸之路旅游的重要景点。凉州地形地貌独特,山川气候宜人。海拔界于1020~4878米之间,由于高低差距较大,形成沙漠、绿洲、浅山、高峰四大自然景观区,为发展沙漠滑翔、探险、浅山狩猎、休闲、高山攀援、雪峰寻奇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昌隆湖地处凉州城西25公里处的丰乐镇昌隆村南端,湖区总面积约280亩。湖区上端为湖泊湿地,中游建有小型水库,库区面积药180亩,下游为湖泽鱼池和果园林地。湖谷前临平川绿野,后拥山冈丘陵,湖区内景点丰富,周围有多处文化遗址,具有得天独厚的地域优势。2002年4月丰乐镇党委、政府利用昌隆湖特殊的区域优势,规划新建“昌隆湖度假村”,新建渔塘面积16675平方米,栽植垂柳、果槐、白杨、沙枣、榆树等各类风景树21000多株,同时整修了道路,初步形成休闲、娱乐、餐饮、垂钓为一体的度假胜地。
1.2项目的必要性
1.2.1昌隆湖开发建设是丰乐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
今日丰乐,在改革开放政策的指引下,全镇各项事业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2002年全镇社会总产值实现12215.9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630元。草食畜牧、商贸运输、农副产品加工等产业迅猛发展,2002年完成乡镇企业总产值11888.9万元。随着旅游业的兴起,旅游产业被列入丰乐镇新的经济增长点受到镇党委、镇政府高度重视。积极招商引资,大力发展旅游业,已成为丰乐镇经济发展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1.2.2是充分开发利用旅游资源,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需要。
昌隆湖附川荒滩、山岗丘陵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多少年来一直被弃置,资源得不到开发利用,无草、无树、生态失衡,生态环境得不到保护和治理。该项目的建设,使昌隆村的旅游资源得到充分开发利用,既改善了生态环境,又开发了一个新的旅游景区。
1.2.3是丰乐镇改革开放和改善投资环境的需要
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丰乐镇的各项事业得到了长足发展,农民的物质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经济实力不断增强,特别是近几年,镇党委、政府积极招商引资,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建成以国道312线为依托,以丰乐堡街为中心,南北辐射0.7公里,东西辐射3公里的新集镇开发区。到丰乐镇投资建设的客商和建设项目逐年增加,开放的丰乐镇急需一处可供人们观光旅游、休闲度假、洽谈生意的旅游胜地。
1.2.4是丰乐镇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需要。
旅游业是一个产业关联度高,综合带动性强,辐射牵引力大的产业。昌隆湖的开发建设将带动昌隆村的交通、餐饮以及相关服务业的快速发展。近年来,随着农业机械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农村出现了剩余劳动力,昌隆湖的开发、建设是丰乐镇及周边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致富的需要。
1.3项目的可行性
1.3.1开发建设昌隆湖,得到了丰乐镇党委、镇政府的高度重视。
丰乐镇党委、政府十分重视旅游业的发展,多次组织有关人员对该镇可开发的旅游资源进行调查论证,认为该镇昌隆湖景区文化底蕴深厚,自然条件独特,开发旅游具有得天独厚的地域优势和广阔的发展前景。拟开发新建“丰乐镇昌隆湖度假村”,并进行了短期规划,力争在三年内生态植被得以改善,五年内把荒山、荒滩建成湖光山色、休闲、垂钓、娱乐、避暑的渡假胜地。
1.3.2.昌隆湖湖区上端为湖泊湿地,泉眼分布广,水量大,清澈透明,且水矿物质含量丰富,是饮用、洗浴的上乘产品,中游建有小型水库,是乘舟游览、潜水游泳的理想之地。下游的鱼池是休闲垂钓的好去处。
1.3.3兰新铁路、312国道横穿昌隆湖所在的丰乐镇,为到昌隆湖观光旅游、休闲度假的游客提供了快捷、便利的交通服务。
1.3.4基础条件较好。现有的规模鱼池、昌隆湖、果园、电力设施,为度假村的开发建设奠定了基础;移动公司、联通公司均在丰乐镇修建的信息传输塔,保障了昌隆湖景区通讯畅通。
1.3.5该项目远离城镇、工厂,无任何污染,空气清新,气温适宜,是休闲娱乐的理想之地。
第二章客源市场分析
2.1昌隆湖客源预测
“环城游憩带(即ReBAM)”理论是当前研究客源市场的重要方法,它指发生于大城市郊区、主要为城市居民光顾的游憩设施、场所和公共空间,特定情况下还包括位于城郊的外来旅游者经常光顾的各级旅游目的地,一起形成的环大都市游憩活动频发地带。国内ReBAM研究表明城市居民旅游和休闲出游市场,随距离增加而衰减:80%的出游市场集中在距城市500公里以内的范围;在旅游中心城市出发的非本居民的目的地选择范围,主要集中在距城市250公里半径圈内。凉州区周边城市众多,主要有民勤、古浪、天祝、白银、兰州、西宁、金昌、张掖等。这些城市总人口近400万,其中白银、兰州、西宁、金昌、张掖等地307.38万人,人均GDP高(约9000元/人·年),出游观光回归自然的动机强烈,其它社会条件也较优越,因此它们将是凉州区主要的潜在客源市场,这些城市人口可能到凉州旅游的规模,总出游率若按城市总人口10%计算,可为凉州提供大约30万人次的游客规模。
凉州区处于新欧亚大陆桥的必经之地,陕西、新疆、山西、河南、四川、等省区距凉州较远,但交通便捷,也可成为凉州的潜在客源市场。
由以上分析可知,凉州处于兰州、白银、西宁、金昌、张掖等地的ReBAM范围中,凉州旅游区处于周边城市区域“游憩地环带”的重叠区,可发展成为周边城市区域居民共同的游憩地,这使凉州发展周边城市旅游市场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
2.2客源市场分析
2.2.1近年来,凉州区旅游行业接待人次和营业收入稳步递增,旅游客源结构以国内旅客为主,旅游方式为散客与团队并重,逗留天数为0.5—1天,旅游动机以休闲娱乐、朝圣、度假、考察等为主,以2002年为例,2002年接待国内外旅游者56万人次,如果其中有4%的旅游者前来昌隆湖旅游,每年可接待约2.24万人次。
2.2.2从旅游时间和市场选择趋势而言,双休日为周边地区居民提供了一至二日游的机会。以2002年“五一”黄金周期间凉州区接待旅游人次为例分析,接待旅游者5.01万人次,其中省内游客居多,由此可看出区域内、省内短途旅游已逐步成为游客重点选择的目标,受到社会的普遍肯定。说明随着“五一”、“十一”等中长假“黄金旅游周”的规范化和区域化发展,凉州的重点客源市场的发展也逐步扩大。若潜在客源市场的30万人次有7%选择昌隆湖龙泉度假村,每年将有2.1万人次前来观光旅游。
2.2.3昌隆湖度假区接待游客主要以凉州、金昌及周边地区为主,旺季4-10月接待游客近万人。该项目开发建设以后,将为周边地区人们提供一个全新的旅游度假、休闲、娱乐、住宿场所,如按ReBAM潜在客源理论预测,丰乐周边城市金川、张掖到昌隆湖游玩的按城市总人口1%计算,可为昌隆湖年提供2万人次的游人规模。
2.4以上分析表明,昌隆湖龙泉度假村如此建成后,游客人数将会大幅度增加,年接待游客可达2万人次。
第三章建设内容与投资规模
3.1景区现状
昌隆湖地形呈峡谷状,湖谷前临平川绿野后拥山岗丘陵,湖区面积280亩,湖区上端为湖泊湿地,泉眼分布很广,水量大,清澈透明、且水矿物质含量丰富。中游建有小型水库,库区面积约180亩,库容约8万亩。下游为湖泽鱼池和果园林地。现已建成占地面积为16675平方米的鱼塘5个,占地面积为280平方米的娱乐、餐饮、住宿服务设施。已栽植各类风景树2.1万珠。后面的山岗丘陵急需绿化,前面的平川荒滩急需开发。
3.2建设内容及规模
3.2.1修建占地面积2500平方米(25×100米)的游泳池。
3.2.2修建占地面积1000平方米(10×100)工棚式茶座。
3.2.3修建占地面积300平方米露天网球场。
3.2.4修建占地面积340平方米康体中心。
3.2.5修建占地面积300平方米二层砖混结构住宿用别墅。
3.2.6修建占地面积500平方米可同时停放30辆小车、10辆中巴车的停车场。
3.2.7修建旱码头2个,购置气艇3个。
3.2.8修建占地面积30平方米的厕所1个。
3.2.9绿化山岗丘陵,平川荒滩,栽种天然野生植物及各类风景树。购置山上喷灌处理设施。
3.2.10购置相关设施设备。
第四章投资估算和资金来源版权所有
4.1投资估算
该项目预计总投资192.5万元,详细预算见附表。
4.2资金来源
申请国债资金80万元,银行贷款50万元,自筹资金62.5万元。
第五章项目实施步骤
该项目建设期为两年,2003年6月至2005年6月。
2003年6月底完成项目建议书的编制、项目立项、论证、施工图设计、资金筹措等工作。
2003年8月争取破土动工建设。
2004年3-4月绿化荒山荒滩、栽植各类风景树20余万株。
2005年6月工程全部完工,交付使用。
第六章项目效益评估
6.1经济效益
6.1.1旅游收入
项目建成后,预计2005年当年总收入95万元。
其中:
游泳池按6-9月实际使用天数120天计算,每天进入100人,游泳费2元/人,营业额为2.4万元;
网球场、乒乓球场、篮球场、台球场按5-10月实际使用天数180天计算,每天使用时间为8小时,每小时消费5元/人,按每天进入400人次·小时计算,年营业额为36万元;
餐厅、娱乐室、茶座按4-10月实际使用天数210天计算,每天有50人就餐和娱乐,每人消费20元,年营业额为21万元;
住宿按4-10月实际使用天数210天计算,每天有20人留宿,每人消费80元,年营业额为33.6万元;
其它营业性收入每年2万元。
6.1.2成本费用,共计62.05万元。
A、雇员工资,按每人每年0.3万元计,每年13×0.3=3.9万元。
B、管理费用,按收入5%计,每年4.75万元。
C、水费(包括饮用水、游泳池用水,游泳池排放水可用于绿化),每年10万元。
D、电费,每年5万元。
E、年折旧及维修费(按头重脚轻总额192.5万元计,折旧匀限25年),每年7.7万元。
F、维修费,每年5万元。
G、低值易耗品,每年10万元。
H、其它费用,如燃料费等每年10万元。
I、营业税参考饮食行业税率6%计征,每年5.7万元。
6.1.3营业利润年均为32.95万元。
6.1.4投资利润率为34.68%。
6.1.5投资利税率40.68%。
6.1.6盈亏平衡点
盈亏平衡点=固定成本/(营业额-可变成本-税金)×100%
=32.45/(95-23.9-5.7)×100%=49.62%
通过盈亏平衡计算,当盈亏平衡点<49.62%时,该项目产生效益。
6.1.7投资回收期
投资回收期=出现盈余年份—出现盈余当年资金偿还额/出现盈余当年收益总额=6-32.95/95=5.65(年)
6.2社会效益
6.2.1项目建成后,既可扩大社会就业机会,又带动了社会其它产业的发展,形成地方经济协同发展,共同进步的良好局面。
6.2.2项目建成后,有利于丰乐镇昌隆村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恢复,改善人与自然的关系,促进人们保护环境、保护资源。
中图分类号:F5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12) 14-0092-01
九江市位于江西省北部,东北与安徽省毗邻,西北接湖北省,西临湖南省,其丰富的旅游资源为当地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条件。2011年,全市旅游经济突飞猛进,全年接待旅游总人数2868.76万人次,同比增长43.88%;旅游总收入205.68亿元,同比增长43.88%。但发展的同时,许多问题也日益凸显。本文通过分析九江旅游产业发展的有利条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适宜的对策,以期对当地旅游产业发展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
一、九江旅游产业发展的有利条件
(一)旅游资源数量多、质量高
九江旅游资源品类齐全,共有54类,全市重要的旅游景点230多个,现已开放的有130多处,形成了集名山、名湖、名江、名城和名人古迹为一体的综合性旅游区,适合各种不同层次的旅游需求。中国唯一的世界文化景观——庐山,国际重要湿地鄱阳湖,中国四大书院之首的白鹿洞书院等等,都是全国绝无仅有的,具有多重旅游价值。
(二)景点可进入性不断增强
九江位于长江中下游,处于长江水运大动脉与京九铁路大动脉的交汇点上,交通运输便利。境内铁路线总长389公里,主要有沙大、合九、京九等铁路,是南浔铁路终点,并与浙赣、京广和鹰厦铁路连网。公路四通八达,总里程3753公里。九江港是江西唯一对外口岸,年吞吐量超过600万吨。九江机场已开辟了至北京、上海、广州、厦门等地的航线。九江所有景点以庐山为核心而逐次展开,名山、名江、名湖、名洞、名城、名寺、名楼、名院环绕在庐山周边,全长近80公里的双向四车道环庐山高等级公路恰似庐山的一条美丽项链,将各景点有机串联。从九江市区出发,1个小时内能到达98%以上的景点。
(三)旅游接待能力不断提升
经过多年不懈努力,九江旅游配套设施在硬件建设和软件建设上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截止2009年底,全市共有旅行社89家;星级饭店66家,其中五星级1家,四星级10家,三星级36家,二星级19家;农家星级饭店18家,乡村旅游示范点12家。2009年,有9家旅行社通过了全省首批三星级旅行社初评,2家旅行社通过四星级旅行社初评,庐山西海温泉创建4A景区顺利通过省级评定。市内有旅游汽车近500辆,各景区点的通讯、金融、购物等服务设施也基本完备。
(四)九江旅游产业发展机遇难得
1.国家扩大内需拉动消费的机遇。旅游产业作为拉动内需的优势产业,也将获得国家和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这些都将有助于提升和改善旅游基础设施,并带动旅游产品的开发。随着一批重大旅游基础设施和项目的陆续建设,将形成新的旅游热点和吸引力,刺激旅游需求的增长。
2.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的机遇。九江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核心区、主战场,旅游又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优先发展的产业,九江要抓住这个契机,率先打响旅游品牌。九江是环鄱阳湖城市中的唯一沿江城市,使九江的“要冲”位置更加凸显。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将促进九江生态经济的发展,推动九江生态城市建设,并带动九江旅游产业快速发展。
二、九江旅游产业发展中存在问题的主要体现
(一)旅游行政管理体制紊乱
管理体制、经营机制的落后,造成了部分景区管理粗放,景区盲目开发,致使资源浪费,景点之间恶性竞争,不能共享游客资源。
(二)资源开发不合理
一些非常优质的旅游资源如鄱阳湖、柘林湖以及旅游资源较丰富的县(市)如共青、彭泽、瑞昌、修水等其旅游开发还还不够深入,处在起步阶段。相反,部分著名景点尤其是庐山风景区则过度的问题比较严重。在旅游旺季,牯岭街、含鄱口、仙人洞等人满为患,堵车非常严重,为庐山风景区的可持续发展带来隐患。
(三)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服务功能差
九江市内星级饭店很少,四星级饭店10个,五星级饭店只有1个。在旅游交通方面,各景区景点的旅游公路等级状况较差,市内高级公路通车里程少,通往部分景点景区的公路等级低,路况差;车站设施老化,车况较差;管理服务不到位,宰客、超载的现象时有发生。
(四)旅游市场开拓滞后
由于市内各景区在经营开发方面基本上各自为政,缺乏整体行动的市场联合宣传和促销。作为旅游行业主管部门的旅游局,由于受各种客观条件和相关因素的制约,无法将旅游产品进行统一包装后进行整体旅游形象宣传,更谈不上对全市旅游业的开发进行统一的对外宣传和市场促销。
(五)旅游人才缺乏
九江旅游的专业队伍人数少,质量不高,管理人才特别是高层管理人才紧缺。在宾馆饭店业,相当一部分管理者缺乏必要的经营、管理和专业知识;普通服务岗位的员工素质普遍较低。在导游业,导游人员的专业素质、道德水准参差不齐。
三、九江旅游产业发展的几点建议
(一)理顺旅游管理体制
政府应把理顺体制作为工作的重点。旅游景区应突破行政区限制,建立“全方位”的旅游管理协调体制,进行各精品景区和黄金线路的连线并网,实现资源、客源、市场共享,取得区域旅游生产力的效应最大化。保障九江旅游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二)科学规划旅游产业
通过区域资源评价、旅游市场分析、区域区位分析,准确地把握当地的自然环境、历史脉络、文化内涵、地方特色,科学、合理、有效地引导九江旅游产业发展,从而有计划、有重点、有步骤地对旅游资源开发,避免低层次开发和先破坏后治理的现象发生。
(三)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随着经济发展和人口增加,能源短缺、气候变化、环境污染等问题日益突出,建设低碳城市的压力也日趋增大。调整能源结构,提升可再生能源在能源消费总量中的占比,提高能源开发和利用效率,是实现节能减排的重要途径。国家电网公司提出的电能替代战略,对于优化能源布局、保障能源安全、促进节能减排、保护生态环境、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从工作实际出发,重点对当前供电企业电能替代工作面临的问题及采取对策展开了研究。
1 电能替代概述
1.1 电能替代概念
电能替代,主要是指利用便捷、高效、安全、优质的电能代替煤炭、石油、天然气等一次能源,通过大规模集中转化来提高燃料使用效率、减少污染物排放,实现社会的清洁发展。电能可以广泛替代化石能源,较为方便地转换为其他形式能源,并实现精密控制,是近20年消费增长最快的能源品种。
1.2 国家电网公司电能替代战略
为破解城市雾霾难题,构建绿色能源消费模式,国家电网公司提出了加快转变电网发展方式,“以电代媒、以电代油、电从远方来”的发展战略,在能源生产、输送、消费各环节全面实施电能替代。
2 电能替代工作当前面临问题
2.1 缺乏政府部门支持
尽管国家已将调整能源结构、转变能源发展方式视为治理雾霾天气,实现绿色发展的根本出路,但在当前能源价格水平、政策条件下,电能替代各项技术或设备中,仅有热泵、电动汽车、电水泵、电窑炉等技术经济性较强,其他如电锅炉、电采暖等更多的用电技术则经济性较弱。
2.2 电力供需矛盾影响
电能替代工作的开展必然会提升电能所占终端能源消费的比重,这将进一步加剧当前电力供需形势压力,尤其是今年政府主抓节能减排、雾霾治理工作,山东省火电机组正在组织或计划进行脱硫、脱硝改造,加之夏季将至,气温升高,当前电力供应缺口较大,电能替代在整个社会认同度较低,推广难度较大。
2.3 与企业沟通不顺畅
电能替代是近两年才开始倡导的新理念,作为开拓电力销售市场的有效举措,电能替代的具体工作由供电企业市场拓展员承担。市场拓展员是依据国家电网公司“三集五大”部署,为适应营销发展新形势,变“业务导向型”为“客户导向型”,创新管理模式而新设立的岗位,主要负责市场分析、市场拓展、能效服务及需求侧管理等工作。
2.4 市场拓展人员缺乏专业技能
电能替代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工业、商业、农业、交通及居民等各行各业用能电气化,因此市场拓展人员在向各类用能企业、居民客户推介电能替代技术时,不仅需要了解客户经营状况、主要用能设备的特征及能耗数据,更要了解当前在各行各业可以替代的新型电气设备、用电技术及其工作原理。
3 电能替代工作推进对策及措施
3.1 强化政府的政策引导
积极向政府主管部门汇报沟通,借助国家紧抓节能减排、防治大气污染之机,大力争取城市限制性环保、电能替代财政补贴、需求侧匹配电价、电动汽车购置补贴及税费减免等政策支持,为实施电能替代营造良好外部环境。
3.2 优化电能资源的配置与利用
大力发展清洁能源,采取“上大压小”措施控制新建火电项目,不断优化电源结构和布局,持续提升电网的智能化水平。根据电力供需形势变化,认真开展电力供需平衡预测,配合电力运行主管部门合理安排发电计划。
3.3 加强宣传与示范带动
发挥能效服务网络作用,通过集中宣传、交流座谈、产品技术展览等形式,倡导“以电代煤、以电代油”的能源消费理念,推介电能替代新技术、新设备,普及环保意识和电能替代知识,增强全社会对电能替代的认同感,有效引导客户改变消费习惯,主动选择电能。
3.4 充实技术力量
一是充分发挥国家电网公司节能服务体系作用,由省属节能服务公司增设电能替代技术人员或建立与相关设备厂商的联系,以合同能源管理等方式为客户提供电能替代相关的咨询、设计、施工等全方位服务,或为供电企业提供电能替代技术培训与支持服务。二是供电企业深入开展市场调研,主动收集有关电能替代设备厂商联系方式,根据客户需要,邀请设备厂商人员为客户提供技术咨询与服务。三是积极开展电能替代有关标准和技术研究,做好技术的储备和支撑,促进电能应用技术的推广。
3.5 加大市场拓展人员培训力度
一是组织开展电能替代业务技能培训,使市场拓展人员掌握电能替代、政府鼓励政策等相关知识,了解热泵、电力蓄冷、电窑炉等重点项目技术的原理及能效优势。二是强化服务技能培训,加强法律法规的学习,熟练掌握各项服务规范,提高沟通技巧,进一步增强员工依法经营意识和服务意识。三是组织市场拓展人员外出学习电能替代先进经验及典型案例。
3.6 强化配套服务
一是针对电锅炉、电蓄冷等重点电能替代项目,积极与设备厂商、客户沟通联系,理顺各方之间的衔接,完善协同工作机制,简化内部流程,建立电能替代工程 “绿色通道”,实现从业扩报装到送电全过程“一站式”服务。二是加强用电设备安全管理,联系设备厂商编制新型电气设备安全用电注意事项及运行维护方法并发放客户,主动为客户提供用电检查服务,提前消除安全隐患,切实保障客户用电安全。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电能替代战略在优化能源布局、保障能源安全、促进节能减排、保护生态环境、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等方面有着巨大的作用。我们可以通过争取政府有利政策、优化电能资源的配置与利用、加强宣传与示范带动、不断充实技术力量、加大培训力度、强化业扩与安全配套服务等具体措施来加强电能替代管理,从而全面推进电能替代工作,构建绿色能源发展模式。
参考文献
[1]牛东晓,范磊磊.寻找能源发展的绿色路径[J].能源评论,2013(10):50-52.
林业是社会文明和经济发展的集中体现,发展经济林是林业经济发展中的一项重要内容。随着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玉元高速防护林工程和云南省绿色经济林项目的实施,特别是当前正在实施扩大内需的积极财政政策的新形势下,元江县咪哩乡的经济林发展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结合当地实际研究和制定经济林的发展思路与对策措施已刻不容缓。
1 咪哩乡概况
咪哩乡是元江县的一个行政乡,以山区为主,风景秀丽、民风淳朴。有建筑风格的李和才故居、培养军政干部遗址。地处元江县的西面,交通方便,县乡公路为水泥路,距县城34km。咪哩乡位于元江县西部,总土地面积190km2,总耕地面积1309.27hm2,复种指数120%,最高海拔2321m,最低海拔966m,乡政府所在地咪哩村距县城33km。
咪哩乡气候温和,冬季受西北面的老窝底、观音山、南溪老林(山)影响,最冷(1月)平均气温不低于7~8℃,夏季受元江河谷热空气影响,最热(7月)平均温度达20~21℃,平均气温16~17℃;年降水量1200mm以上,集中在5~10月;干湿季节明显,无霜期达10个月以上。
2 咪哩乡经济林现状
2.1 栽培现状
据2009年森林资源二类调查统计表及2011年咪哩乡统计年鉴,全乡经济林栽培面积1088.6hm2,占林地面积的6.4%,种植面积位于前3位的是核桃433.3 hm2,产量120t,产值21.6万元;茶叶270.4 hm2,产量235t,产值353.8万元;芒果100.7 hm2,产量332.3t,产值66.4万元,分别占全县经济林面积的11.2%、24.5%、3.7% (见表1)。
表1 经济林面积统计表
2.2 有利条件
优异的自然条件。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如春、雨热同季,且境内有两片省级自然保护区调节,有利于经济林生长发育。近年来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加大了基础设施建设,与相邻乡镇均修建了乡村级公路,全乡境内均进行了道路硬化,全乡6个村委会,42个村民小组,44个自然村,均通公路,运输条件好,交通便利。
2.3 主要障碍
①缺乏科学规划,产品结构不合理,优势品种少,产品市场竞争力弱。多年来,由于政府扶持和领导认识不到位,缺乏科学规划,存在盲目发展现象,经济林种植面积比例不合理,竞争力较强的干果明显不足,全乡板栗、核桃干果种植面积占43.3%,特别是市场前景较好的核桃发展缓慢,仅占了全乡经济林种植面积的39.8%。全乡经济林种类多达10余种,但存在品种混杂现象,优势品种少。②资金投入不足。林业部门投入资金渠道单一、单位面积投入低,基本只够种苗费用,民间个人投资少,经营者因林权不明确,大多不愿投入,无后期经营管理、科技培训等费用投入。③林业科技支撑相对滞后,经营管理水平低。在经济林的经营管理过程中,科技培训、示范、推广等措施相对滞后,很多果农素质偏低,缺乏林业科技知识,不了解果树生长发育的规律性及其生物学特性,对果树的管理存在盲目性,致使果树树体结构不合理,树势差,病虫害多,容易形成低产园。
3 基本思路
根据咪哩乡自然、社会经济特点和经济林现状,提出经济林发展的基本思路为: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紧紧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央实施扩大内需积极财政政策的有利时机,按照“生态立县”的发展战略。结合咪哩乡产业结构调整,依靠科技创新和经营机制创新,合理调整经济林种植结构比例,加快以核桃为主栽品种的干果基地建设,以优质柑桔为主栽品种的水果基地建设,使其尽快成为咪哩乡经济林发展的两大优势产业,同时注重林下资源开发、森林旅游等特色产业的发展,进而拉动咪哩乡的经济增长,实现农村共同富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
4 总体布局
①干果林种植区。主要布局于咪哩乡的四周中山经济林区,该区范围包含咪哩乡的林业站板栗基地28hm2及咪哩、哈罗2个村委会。以上2个村委会属温凉性区域,地处山区,而干果林适于山地生长,适生范围大,栽培技术成熟,是林业系统传统的优势项目,深受山区农民欢迎。②水果经济林种植区。主要布局于咪哩乡的咪哩河两岸的经济林区,该区范围包含咪哩乡的咪哩、瓦纳、大兴、哈罗4个村委会;以上4个村委会为咪哩乡的暖温性区域,水果栽培历史悠长。
5 对策措施
首先,政府及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县、乡镇人民政府,林业、科技、税务、金融等相关部门要搞好产前、产中、产后服务。认真研究并制定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的森林消防措施,以减轻经营者在森林火灾方面的压力。林业部门要做好规划设计,合理调整经济林的种植结构,加大对低产园的改造,干果是云南省的优势经济林,咪哩乡干果种植面积应占全镇经济林面积的65%以上才算合理,帮助群众解决品种、病虫害防治、肥水管理、树体修整等技术性关键环节,对栽培管理给予无偿培训及技术指导。税务部门对经济林的投入期给予减免税收,金融部门应提供优惠贷款。
其次,加快集体林权制度配套改革,尽快实现林业产权的市场化运作,进一步理顺经营体制。咪哩乡的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已经完成,极大地提高了群众的林地经营积极性,但还存在林地面积较少,经营规模不大,部分群众投入不到位的现象,针对此种情况,应加快集体林权制度配套改革步伐,尽快实现林业产权的市场化运作,通过林权的有偿扭转,变零散林地为大面积林地进行规模化经营,充分发挥林地的产出效益。
另外,抓住发展机遇,加快发展步伐。要以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特别是当前正在实施扩大内需的积极财政政策为契机,加于认真分析、研究,积极申报项目,切实抓住林业部门实施珠江防护林、财政部门实施农业综合开发、水利部门实施小流域生态治理等项目建设的有利时机,加快咪哩乡的经济林建设步伐,最大限度地挖掘发展潜力。
最后,增加科技投入,加强科技示范、辐射作用。科技进步对林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关系到林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要进一步增加林业科技投入,加大对林农的培训,提高林农科技技能,把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元江县2009年以农业综合开发中的产业化项目建设为契机,引进华宁县桔子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在咪哩乡的瓦纳村委会通过低产桔园改造,建成了33.33hm2的桔子科技示范园,因成效明显,带动了广大群众的发展劲头,至2010年全乡桔子种植面积已达80hm2。在今后一个时期,要以项目建设为契机,扶持和加强示范基地建设,特别要加大对干果示范基地的建设,让群众能够实实在在地看得到,学得着,进而让广大群众主动发展经济林,同时有利于吸收社会资金参与经济林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