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2-29 14:39:57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关于绿化的建议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生态环境矛盾日益突出,人们对绿色植物的渴望之情也更加迫切。城市园林作为城市唯一具有生命的基础设施,在改善生态环境,提高环境质量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城市绿化不但要求城市绿起来,而且要美观,因而绿化植物的配置就显得十分重要,与环境在生态适应性上要统一,又要体现植物个体与群体的形态美、色彩美和意境美,充分利用植物的形体、线条、色彩进行构图,通过植物的季相及生命周期的变化达到预期的景观效果。认识自然、尊重自然,改造自然,保护自然,利用自然,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就是植物配置的意义所在。
1 园林绿化栽植类型
1.1 林木类
当前我国南方的机关、学校等单位的园林绿化常见的林木种类有乔木、灌木二大类,乔木、灌木中有落叶和常绿之分。绿化乔木有柳树、榕树(大叶榕、细叶榕、高山榕、黄葛榕等)、玉兰树(白玉兰、黄玉兰、荷花玉兰等)、桉树(大叶桉、细叶桉、柠檬桉等)。此外还有阴香,人面树、木棉、柏树等。绿化用灌木有:福建茶、黄心枚、山子甲、变叶木、山茶树、含笑等。除乔、灌木外,南方城乡不少单位把芒果、龙眼、荔枝等果树用作绿化,一举两得。另外,南国风光的标志树种、大黄椰、假槟榔、鱼尾葵、槿棕等高档亚热带树种,不但公园种植,而今在机关单位学校,常作首选绿化树种。
以上各种林木,按园林规划设计要求和结合单位的实际,按需选择种植。
1.2 草地
草地植被,在单位绿化中种植面积较大,种植于平地为广场草坪,种植在坡壁和山丘为草丘(草山)。草地植被,水土保持效果好,不至于黄土,绿油油的草地使人心旷神怡。当前南方单位、学校绿化用的草种有台湾草、大叶草、连地针叶草等。台湾草生长速度快,叶色浓绿,叶片细嫩一致,远近观赏效果好,宜种植在楼前门坪和空旷地带。大叶草耐旱耐瘠,叶片大,覆盖好,远视效果好,近看观赏差。宜植于坡壁、山地、边角地带。连地针叶草,叶小茎硬,匍匐生长,耐旱耐瘠,耐踩踏,生命力特别强,但观赏效果差,宜种于易踩踏地和坡瘠地。
1.3 绿蓠
绿蓠是单位庭园内不可缺少的种植类型,既有观赏价值,又是区域间道路旁的隔离带,生快长,叶色浓绿,宜用于近墙绿篱;黄心梅粗生,叶色黄绿,易造型,观赏效果好,常用于造型绿篱。
1.4 花卉、盆景
花卉是园林绿化栽植类型中的精华,既有盆栽又有地栽,有草本和木本之分,还有阴生阳生和室内室外栽植之区别。绿化中常用的草本花卉有红绿草,颜色鲜艳,常用于种植图案,迎春宜用于立体绿化,还有紫萝兰、一串红、芍药、美人蕉、百合、、海棠、纸爆花、满天星草、百年好合等。木本花卉有:杜鹃(三角梅)、茶花、含笑、梅花、杏花、桂花、大红花、龙吐珠、金苞、银苞花等。适宜室内栽培的阴生植物有:巴西铁、绿箩、花蝴蝶、龟背竹、绿霸王、富贵竹、发财树、金钱树等。盆景是植物艺术之精品。
2 园林绿化设计的思考
继续把营林绿化放在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位置,提到党委、政府的议事日程,努力促进营林绿化全面发展 营林绿化工作任务重,范围大、涉及面广,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尤其是国家级贫困县,社会经济状况很差,总体依靠政府投入远远不够,必须广泛动员全社会共同参与营林绿化。加大宣传发动力度,发挥新闻媒体的作用,运用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增强全社会的绿化意识,努力营造“国土绿化、人人有责”的舆论氛围,调动全社会加强林业建设的积极性,动员全社会参与到义务植树活动中来。广泛吸引社会资金投向林业,使各种所有制林业在市场竞争中发挥自各优势,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2.1 继续深化林业产权制度改革
紧紧抓住我省林业产权制度改革试点机遇,在保证国家和集体土地所有权不变的前提下,实行林地或宜林地的所有权与使用权分离,将使用权交给那些善于经营的主体,建立起投资者、经营者、管理者多元化、责权利相统一的新机制。在落实森林、林地、林木权属基础上,依法颁发林权证,切实维护林权人的合法权益,为林业产权制度改革创造良好条件。进一步明确非公有制林业的法律地位,真正做到谁造林谁所有,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造林、护林的积极性。
2.2 依靠科技提高绿化水平和造林质量
进一步建立适应现代林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为营林绿化提供强有力的组织和技术保障。加强林业教育与培训,提高林业劳动者文化素质和科技水平,明确营林思想,切实改变重造轻管现象,巩固造林成果,组织技术力量做好栽后抚育管理工作,采取得力措施,确保栽一棵活一棵,栽一片活一片、见效一片,扭转营化绿化经营管理粗放和技术水平低下的状况。
2.3合理规划、统一布局。
有关部门应在持续发展的基础上搞好城市林业规划,可持续发展是全球的共同发展战略,而城市发展是对自然界绿色空间的最主要威胁,因此要做到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城市发展与城市林业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把城市林业纳入市政发展的总体规划、要根据自然环境的特点,因地制宜进行规划设计在扩大城市绿色空间布局时要坚持贯彻普遍绿化与重点美化的原则,见缝插绿,把凡是能够种树、种花、种草的地方都充分利用起来;在绿地较少的老城区要大力发展垂直绿化、屋顶绿化、阳台绿化。以增加城市绿色覆盖率和绿视率;最后,要协调好林业、园林、环保、城建、市政、国土、交通等各部门之间的关系,确保规划的实现。
2.4 加强城市林业的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
我国城市林业建设尚在起步阶段,缺乏专门的经营管理人才和科研队伍,因此,必须加强人才的培养和科研队伍的建设。在我国高等院校开设城市林业的有关课程,使园林、林业、以及城建规划专业的学生都能了解城市林业的内容,培养大专以上的专门人才,健全科研机构,组织多学科、多部门专家学者共同协作攻关,研究我国城市林业发展的内在规律、发展道路、发展战略,发新技术、新设备,并与决策部门通力合作,确立和完善适合我国国情的城市林业体系。
结束语
城市林业的规划和设计是城市林业的重要内容,其规划设计理念影响城市林业的布局,有助于城市问题的解决,城市问题实际上是人、城市于自然生态系统相互作用过程中出现的一种不平衡、不协调的现象,建立生态城市被认为是摆脱城市困境的根本途径。生态规划在当今方兴未艾,要针对的正是传统城市规划不太重视城镇空间的绿色效应,过分强调城镇发展的眼前局部利益,造成城市生境持续恶化而提出的,强调的是城市各系统之间的协调而非单因子的最优控制。其次城市作为一个以人为主体的生态系统,城市林业的建设目标是为人创建一个舒适、优美的生活环境,提高人的生活质量和景观舒适度。因此城市林业规划应以人文关怀为原则,促使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华民族“以人为本,天人和一”的传统观点在现代社会将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 李锋,刘旭升,王如松.城市森林研究进展与发展战略.生态学杂志.2003(4);55-59
中图分类号:U41文献标识码:A
一、前言
目前,国内许多的城市道路都进行了绿化,在绿化时花费了巨大的人力、物力,现在基本已形成步步见绿的城市道路新格局,笔者根据原有的道路绿化养护管理的措施和手段,并对其进行分析,以提高现有的养护管理方法。
道路绿化现状和功能
1.道路绿化的现状
一个城市的绿化建设主要由点、线、面等多方面组合,而城市道路绿化建设是构成城市绿化主体的主要内容,是城市中的绿化骨干线,是代表一个城市文明程度和开发程度的主要标志。因此,城市道路绿化建设必须提高道路绿化的质量。绍兴市在城市道路绿化建设的过程中,将城市中的各主要干道的绿化规划作为城市绿地建设和环境保护的主要举措。结合绍兴市各主要道路的特点,利用城市园林绿化的生态多样,充分发挥园林植物在城市园林建设中的重要性,以改善城市生态面貌为目标,采用乡土植物,运用绍兴市江南水乡的传统文化,与原生态环境相结合,建立多群落、生态化、季相丰富的道路绿地系统,再现特色鲜明的绍兴现代园林文化特色,建设一个蓬勃发展的新型生态园林城市。
2.道路绿化的功能
(1)提高交通效率和保障交通安全。合理的植物配置可以有效地协助车流、人流的集散,确保道路畅通。植物材料具有形态、色彩、季相和风韵的美,运用这些特性来进行植物配置,能创造出美丽的自然景观,体现出动静结合的美感,有效地缓解司机的不良反应,减少事故,提高交通效率。
(2)改善道路上的环境,减少污染。随着初始化进程的加快,道路上汽车的尾气、噪音及烟尘对环境的污染日趋严重,道路沿线两侧的乔灌木、花卉、地被营造园林景点,不仅能吸收尘埃、有毒气体,杀灭细菌,减小噪音,美化公路通道环境,给人以美的享受,还可稳固路基、遮荫路面、延长道路的使用寿命。城市道路绿化空间可缓解城市热岛效应,植物叶面的蒸腾作用可以调节和降低气温。
(3)美化街道景观。将植物材料进行搭配种植后,花开花落、树影婆娑,与成立体图形的建筑物产生静与动的统一。道路的景观是体现城市风貌最直接的一面。
三、城市道路绿化存在的主要问题
1.缺乏统一和规范的管理
目前的城市绿化管理格局限制了道路绿化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精细化养护管理。市区的道路绿化有市管道路和区管道路,分别归属于不同政府机构管理,各机构之间没有隶属关系。这就导致了各条道路的管理标准高低不一、管理水平参次不齐。虽然市园林局承担着行业管理的职能,对各区的园林绿化管理工作起到了一定的督导作用,但由于各区自主控制管理资金,市园林局又无法进行资金上的支持,各区绿化所只能在有限的资金范围内进行整改和养护管理工作,很多工作只是停留在表面,如只是针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局部整改,不能按照植物生长需要进行养护管理,导致问题重复出现,管理水平不能从根本上得以提高。目前,市管道路和区管道路的精细化养护管理水平存在着相当大的差异。
2.养护施工作业难度很大
随着城区人流量和机动车辆的逐年增多,给城区行道树和绿化带养护管理中的整形修剪、病虫害防治等作业工作增添了诸多不便因素,致使城区行道树养护作业难度增大。一是主要道路的高峰限行给作业车辆带来了诸多不便,高大乔木的修剪、死树的伐除以及白色污染物的清理都无法正常进行;二是进行养护作业时绿化工的人身安全存在隐患,我处虽采取多项措施加强安全管理,并收到了良好效果,但这些措施却制约了养护管理的工作成效;三是在对植物病虫害进行打药防治时要考虑药物对行人和环境的危害,极易造成防治滞后,防治效果受到一定影响。
3.养护管理科学技术含量低
随着城市道路不断扩张,绿化战线不断拉长,一线的绿化技术工人已远远不够,大部分路段已由临时工代替。由于缺乏专业技术基础,经过简单培训的熟练工又因工资较低逐步流失,加之花坛日常保洁工作繁重.对植物的造型修剪、松土、施肥等工作无暇精细,从而导致道路绿化的精细化管理水平提升缓慢。
4.道路绿化人为损坏相当严重
乱泼污水、乱倒垃圾是造成行道树及其绿地苗木死亡的一大杀手,并造成土质的恶化;在人流量大的地方,如都市村庄、公交车站、夜市摊点等地段的苗木损坏相当严重;市政、电力等部门随意开挖道路绿地、私自砍伐树木,造成人为破坏;近期出现了一系列的行道树被砍头、施毒液等恶意毁绿事件,终因证据不足无法惩治毁绿者,助长了毁绿者的嚣张气焰。
5.病虫害防治难度大
城市园林病虫害的发生基本是在同一个时间段,必须群防群治才能收到良好效果.然而市、区两级部门在病虫害的防治时间上不一致,防治力度也各不相同,导致病虫害相互传染,反复发生,无法彻底治理。特别是一些传播和传染性强的病虫害,常常是刚防治完又被其他未防治区域的病虫害传染,重复防治,效果却大打折扣。
四、几点建议
1.改善立地条件,创造适宜植物生长的环境
针对植物生长不良或者补植多次都死亡的地段,要进行客土处理,及时清理土壤中的建筑垃圾等杂物,结合灌水施入有机肥,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施肥时间、深度、范围和施肥量等的确定,要以有利于植物根系吸收为宜,创造适宜植物生长的环境。根据植物生长习性。
2.加大养护管理力度绿化养护管理应结合植物的生长习性进行
(1)树木养护管理
冬季,由于道路两边地形开阔,空气对流,引起树木的剧烈摇摆,容易导致树木根系受到损伤,并加快了树木水分的损耗,降低了树木的防冻、防寒能力。因此,冬季应针对不同的植物品种,采取缠树干、搭风障、根颈培土、盖地膜、树干涂白等措施进行防冻保温处理,保证植物安全越冬。
春季,加强水肥管理,通过适时浇足春水来增加地温,追施有机肥增加植物抵抗病虫害的能力。夏季养护首先要加大水肥管理,其次按照“预防为主,防治并举”的方针加大病虫害的防治力度。秋季养护主要是合理浇冻水和修剪。合理浇冻水既能保证植物的地上部分吸收充足的水分又能保护地下根系抵抗干燥多风的冬季,有利于植物安全越冬和来年萌芽。最后一遍冻水浇到结冰封冻为最佳。同时,秋季宜进行合理修剪,修剪方法主要有:截、疏、除蘖,以扩大树冠、优美树形、调整枝条的伸展方向、调节营养物质的合理分配、抑制徒长等为目的,既能减少植物的蒸腾和风折,又有利于植物的安全越冬和来年的生长。
(2)草坪养护管理
冷季型草坪,春季要浇好返青水,加强施肥,梳理枯草,把腐烂的草用钉耙梳理干净,打孔后施复合肥,然后浇水,刺激草坪草新根萌发和增加土壤肥力,增强植物抵抗病害的能力,才能安全越夏。夏季根据要求10~15天修剪草坪1次,修剪后及时喷施杀菌剂等,可控制病害发生。另外,在高温、闷热、连阴雨期间,每周或放晴就开始喷甲基托布津、多菌灵、百菌清,交替使用可防止褐斑病、枯萎病等。
(3)色带养护管理
侧柏、水腊、红叶小檗、桧柏、金叶莸是中卫市常用的色带造型品种。近两年,紫叶矮樱、四季锦带、连翘、贴根海棠等一些花灌木在园林绿化中也开始应用。色带养护主要以修剪为主,应采取“少量多次”的修剪方式,修剪的横平竖直,整齐美观,以1—1.2m高能挡住人的视线为宜。修剪后,及时喷施叶面营养剂,以减少叶面蒸腾造成的叶尖干梢枯黄。同时,色带与草坪搭配时,应按植物的生态习性采取分区浇水,保证各种植物生长良好。
五、结语
对城市道路进行绿化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对绿化后期的养护管理工作也需要长期的进行,因此,我们需要学习先进的道路养护管理技术,不断地进行交流和总结,进而提高本城市的道路绿化养护管理。
参考文献
[1]李峰,何敬峰 关于道路绿化养护的探讨 [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3年15期-
随着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住宅的追求由“居者谋其屋”转变为“居着选其屋”,越来越多的高品质楼盘顺应而生。作为楼盘品质形象的重要评价因素之一,园林绿化建设的投入日渐增大,园林绿化的成本管理也受到了开发商前所未有的关注。本文仅针对房产项目的绿化工程,就如何优化合同结算条款的设置提几点建议。
一、概念
1、绿化工程的定义
绿化工程作为园林工程一个重要分支,与园林工程相互区别又密不可分。园林工程指在一定的区域,通过改造地形、种植树木花草、营造建筑、布置园路等途径创作美的环境和游憩境域。而绿化工程仅指植物部分及种植植物必需的土方。
2、绿化工程的特殊性
(1)绿化工程的种植对象都是有生命的活体,同个品种同样规格的苗木会呈现不同的生态特征;
(2)绿化工程的效果,不仅仅体现在种植完成时,更需要后期的精心养护和管理;
(3)绿化工程的许多植物材料在信息价上都查询不到,且市场价格波动大,甚至很多时候会出现“一树一价”的情况,较难准确把握;
(4)绿化工程的设计常常会因为苗木的采购原因或现场因素、人为因素发生较频繁的变更,从而导致项目竣工时苗木的品种、规格、数量与招标时提供的工程量清单有较大出入。
二、现状
1、目前,园林工程已作为造价体系中的一个独立专业存在,有专门的工程量清单计价规则及预算定额。
2、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已普遍运用于施工招标、过程控制、竣工结算等各个阶段。目前,大部分房产项目的绿化工程都采用固定单价的模式,施工合同中对结算条款的约定也都基本参照现行工程量清单计价规则的要求。
三、问题
现行的工程量清单计价规则设置的合同条款一般为“工程量按实结算,其对应的综合单价按以下方法确定:若合同中已有适用的综合单价,按合同中已有的综合单价确定;合同中有类似的综合单价,参照类似的综合单价确定;合同中没有适用或类似的综合单价,则按现行定额、相应取费类别及施工期间平均信息价组价来确定综合单价。”
虽然根据此设置的合同条款能完成最终的结算工作,但是否能通过优化合同条款来提高绿化工程造价变更的可控性,减少变更苗木的定价争议,尽可能地减少不平衡报价造成的投资增加。这是个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我曾碰到过这么一个案例。某小区招标图纸设计种植H41-50 P49-60的夏鹃5000 m2,种植密度为25株/ m2,H31-40 P21-30的红花继木600 m2,种植密度为49株/ m2。种植时施工单位提出H41-50 P49-60的夏鹃采购困难,因此业主对设计作出如下调整:其中1500 m2调整为H31-40 P36-49的夏鹃,种植密度为49株/ m2;另外3500 m2调整为H31-40 P21-30的红花继木,种植密度仍为49株/ m2。H41-50 P49-60的夏鹃合同综合单价为3.3元/株,施工期信息价(主材价)为4.4元/株;H31-40 P36-49的夏鹃无合同价,施工期信息价(主材价)为3.4元/株;H31-40 P21-30的红花继木合同综合单价为3.95元/株,施工期信息价(主材价)为1.8元/株。
从这个案例,可以反射出以下几个问题。
1、根据“合同中没有适用或类似的综合单价,按定额、相应取费类别和施工期间信息价来组价”这个条款进行结算,则规格调小后H31-40 P36-49夏鹃的综合单价反而高于合同中规格大的H41-50 P49-60夏鹃的综合单价。这显然是不合理的。
2、由于施工单位采购的原因,H41-50 P49-60的夏鹃(种植密度为25株/ m2),调整为H31-40 P36-49的夏鹃(种植密度为49株/ m2)。调整后,整体绿化效果变化不大,但单位面积投资额却增加了。若两者价格均按13年6月施工当地的信息价来估算,单位面积便增加投资约62元。
3、H41-50 P49-60的夏鹃有3500 m2调整为H31-40 P21-30的红花继木,使该规格的红花继木工程量增加了240%,而该规格的红花继木合同价正好明显高于市场行情。
四、建议
1、约定“苗木规格的变更事先须经投资方的确认,规格变更后的苗木综合单价均按合同已有综合单价×(现规格信息价÷原规格信息价)后确定。若以上公式中的现规格信息价和原规格信息价有一种为无信息价的,则均变为现规格市场价和原规格市场价。”该条款既解决了组价后同品种苗木小规格的价格反而高于原合同中较大规格的价格这个问题,又能维持变更后规格与原规格价格水平的一贯性,对合同双方都比较公平。
2、绿化色块苗可要求投标单位按m2报价,并在招标文件的合同结算条款中约定“绿化色块种植效果以不见土为宜。投标单位在根据业主的清单报价时,应慎重考虑设计的苗木规格和苗木密度是否能达到不露土的要求;若投标单位认为设计无法满足该要求时,则应自行考虑相关措施,费用按单位面积包干,结算时不作调整。”该条款要求投标单位具备预估种植效果并进行二次设计的能力。
3、约定超额部分应进行重新组价,具体可参照工程量清单计价规则的条款“凡合价金额占合同总价2%及以上的项目,其工程量增加超过15%及以上时,其增加部分工程量按定额、相应取费类别和施工期间信息价重新组价”。该条款能减少因大量增加投标价格较高的苗木而给投资方带来的额外损失。
五、启示
城市绿地作为城市结构中的自然生产力主体,对城市系统和生态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改善城市生态质量,调节城市生态平衡的主要载体。我国城市绿地的破碎化程度很高,采取人工手段提前绿地信息的难度自然就变得非常大,运用信息系统对城市绿地进行规划管理能够推进城市绿地管理的现代化水平,提高绿地管理效率。城市绿化管理信息系统的减轻城市绿化的规划设计、建设施工和养护管理等各项管理工作复杂程度的有效方式,同时能够合理地利用人力、物力和财力等资源,提高城市绿化管理质量,实现科学管理。城市绿化管理信息系统为园林绿化管理部门提供数据信息,以便于统计部门进行规划,实现内部管理标准化和城市绿化管理条理化。
一、城市绿化评价指标
城市绿化系统的概念仍在不断完善中,与此同时,关于城市绿化的指标体系也在不断调整和完善。国际上关于城市绿化的评价指标有很多,例如,联合国在1996年提出市区公园绿地定额为60m2/人,而实际上,无论是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很多城市都超过了这一指标。其他国家也都根据本国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不同的城市绿化评价指标,我国基本建设委员会于1980年颁布了《城市规划定额指标暂行规定》,确定了城市绿地定额近期3-5m2/人,远期7-11m2/人,跟地区根据此指标也规定了本地区的绿地系统指标。
二、城市绿化信息管理技术
城市绿化信息涉及到大量的地理空间数据,因此对城市绿化管理与评价体系在技术方面提出了很大的挑战,随着信息技术发展,信息管理系统相关技术应用于城市绿化管理,较为明显的是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使用,关键技术包括地理信息系统技术(GIS),数据库技术和.NET技术。
(一)GIS技术
GIS最早出现在60年度,是从国外引进的一种数据管理技术,与传统的分析方法相比,GIS将传统分析方法中单一、静态的数据进化为多数据源、多时相以及时空结合的综合分析方式,能够进行数据综合和模拟分析,并且能够得到传统方法难以得到的重要信息,因此,这一技术已经应用到绿地管理的各个领域,成为各城市进行规划的必要工具。目前,国际上大多数的GIS软件公司已经把开发组件式软件作为重要的发展战略,因为组件式的GIS技术成为现在各城市进行城市绿化管理主要应用的信息管理技术软件。国际上主要的组件式GIS商用软件的分类包括MapObjects和ArcObjects。MapObjects 技术能够实现人性化和清晰化的数据分析,并实现地图操作相关功能,ArcObjects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组件平台,也是目前功能最强、组件最全、结构最复杂的平台。GIS在国内一些地理信息系统研究机构得到了很好的发展,例如中国地质大学和武汉大学地理信息系统研究中心都对这一软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为我国发展GIS组件技术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二)数据库技术
数据库技术能够将数据集合按照一定的结构、组织和描述性特点进行储存,具有较小的冗余度,而且数据的独立性非常高,具有易扩展性,能够为多种用户进行共享,非常适合我国城市绿地管理中的信息系统管理与应用。在城市绿地管理过程中,数据库管理系统在确保数据安全可靠的同时,能够提高用户使用数据的方便性和简单性,用户对数据的操作能够通过数据库进行运行。数据库技术有很多,配合Windows服务器版操作系统进行使用能够提高其在城市绿地管理中的应用效率。
(三)系统开发平台(.NET技术平台)
NET开发平台是完全不同于传统应用开发的技术架构,包含很多组件,主要可简化且规范应用系统的开发与部署,进而可以提高城市绿化管理数据的可移植性,安全性和可再利用价值。.NET开发平台包含的各类组件、服务架构及技术层次都有共同的标准和规格,存在较好的兼容性,能够解决过去城市绿化管理中使用的信息管理软件无法使信息产品彼此实现兼容的问题。这一开发平台在我国各城市的绿地管理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并有大量的成功案例。
三、构建城市绿化管理数据库的建议
建设城市绿化数据库,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既包括信息管理软件的应用与管理,又包括数据的分析与维护。因此,在进行城市绿化管理数据库建设的过程中,要注意基础地理空间数据的建设,绿化规划数据库的建设以及元数据库的建设,确保空间和非空间的数据能够通过信息管理软件实现一体化集成。第一,空间数据库,包括基础地理空间数据库、绿化规划数据和绿化现状数据库;第二是属性数据库,主要包括植被规划目标、系统资源的属性数据和有关城市绿地规划和管理的元数据。
建设城市绿化管理信息系统能够实现城市植被地理分别的信息管理,提高城市绿化管理效率,在城市绿化管理中,很多管理内容和管理任务都是与地理分布有关的,在各项管理中存在大量杂乱的、分散的资料和数据,因此建立城市绿化管理信息系统,并通过GIS技术和数据库技术的结合能够有效地分析如此庞大的数据,并为城市绿化管理提出建议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赵爱华,杨凤海.基于GIS的城市绿化管理信息系统设计与研究[J].微计算机信息,2007,23(8).
清河区拥有极其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尚阳堡文化”尤为珍贵,这一文化是发展我区文化旅游不可或缺的宝贵资源,具有其地域特色和不可替代的独特性。开发“尚阳堡文化”资源使之成为文化旅游资源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发展空间。
清河区人文历史悠久,特别是从明末到清末近300余年间,明、清两朝的许多历史与这里有着重要的关联。
明末,满族先民女真人“海西女真”哈达部落政治、经济、军事活动的中心在这里,这里地处明辽东边墙的边缘,明朝与女真民族商贸活动的繁华地带,哈达部落的王室贵族凭借这里特殊的军事、贸易地位,凭借明王朝的支持,与女真其他部落角逐争斗,迅速壮大,拥有关东大半,称雄女真,成为“海西四部”之盟主,成为“汗国”。清太祖努尔哈赤吞并哈达国之后,这里又成为明朝与后金政权政治、军事、斗争的前沿。
清朝崇德元年,哈达国的重要名城“靖安堡”改为“尚阳堡”,尚阳堡古城成为清朝东北三大流人寓所之一,即犯人监狱。关押在这里的流人有武装反抗清朝统治的朝廷钦犯、也有文人墨客、商人渔夫。在流人当中不乏名流儒士。如湖广道御史、四川巡按郝浴、清进士季开生、中书舍人江南推官张恂、著名诗人学者陆庆曾、清进士河南主考官丁澎、清进士山东巡按刘嗣美、吏部右侍郎、诗人学者何志清、大学士陈梦雷等知名人士。他们的诗、词、书画为尚阳堡文化积淀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同时,各地流人为尚阳堡带来了丰富的异地文化,也带来了近代文明,由于流人子女与当地居民通婚、融合,形成新的居民结构,形成了独特的尚阳堡文化,这种文化具有极其鲜明的地方特色。
为更好地把尚阳堡文化资源转变为可开发的旅游文化资源,我们建议异地恢复尚阳堡古城原貌(已形成方案),利用这里古朴的建筑,营造良好的尚阳堡文化氛围,依据明、清史籍,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全面展示哈达古国历史文化,尚阳堡文化。通过民间实物,复制文物的展览,影视资料的展播,向游人展示尚阳堡文化,全方位介绍尚阳堡文化。在开发民俗旅游资源方面,以石家满族民俗村为载体,从民居、饮食、民族歌舞、服装、婚俗、礼节、节庆、说唱艺术等方面让游客走进尚阳堡文化,深刻体会尚阳堡文化。在旅游纪念品的开发方面。突出旅游纪念品地域特色,充分利用纪念品在观赏、收藏等角度展示尚阳堡文化,使尚阳堡文化走向世界,对世界各地旅游者产生吸引力。
二、建议在清河旅游区全面发展黑土地特色文化
清河区地处长白山脉与松辽平原的结合地带,交通便利,早在明朝中期,这里就是商贸重地,各地商客云集这里,在长期的贸易过程中,形成了这里民俗文化的独特性,具有多层面性。在地域文化方面,以满族特色为主体的黑土地文化资源丰富,具有辽北文化特色,为当代人们所喜爱,二人转、小品、东北大秧歌、满族歌舞、萨满歌舞等等是人们喜闻乐见艺术形式,小品,已成为中国人春节联欢晚会必有的一道文化大餐,而且被评为“一等奖”。
清河旅游区的“龙泉山庄”、“凤舞山庄”是电视连续剧《刘老根》第二部的拍摄地,随着电视剧的热播,剧中具有清河文化特色的二人转、满族歌舞、萨满艺术远播海内外,被更多的海外人士所接受和喜爱。为清河旅游区全面发展黑土地特色文化带来更大的商机,这种商机也将成为清河旅游业发展的动力,我们现有的文化设施、演职力量,还不能满足游人逐渐增长的文化需求,因此,我们建议在现有龙泉山庄小剧团的基础上,扩大队伍,在石家满族民俗村开设满族文化大舞台,为游人表演二人转、小品、满族秧歌、歌舞、满族服饰展览、萨满表演等表演项目,同时开设其它的具有辽北特色,满族特色的艺术展览,展出享誉海内外的满族剪纸、柳编草编、玉米叶编织、清河水库浪木根雕、石雕、骨雕、角雕、玉器等手工艺品,这些手工艺术品力求突出地域文化特色,满族特色。在主题思想方面突出民族特色,别具一格。这个工艺品展览既展示了民族文化,又可成为创收途径,又是很好的旅游区广告宣传,可谓一举三得。
三、以清河地热、民俗展览馆、万亩湿地项目为载体为文化旅游搭建平台。
清河旅游业经过十几年的发展,虽然初具规模。但从全国来看,我们还属于中小景区。旅游业作为地方的重要产业之一,如何继续发展壮大是摆在我们面前需要解决的问题。而进一步挖掘本地区民俗文化,发展文化旅游,以项目为载体是做大旅游产业有效途径之一。
随着全球不可再生能源逐步减少,地热这一新型清洁能源被广泛重视。由于目前铁岭地区煤炭资源储量日趋减少,煤炭价格每年呈上升趋势,东北地区的热水需求量渐年递增,热水的成本在不断增加,所以地下热水这种新型环保能源的开发将节约大量煤炭资源和大幅度地降低热水成本,铁岭市政府非常重视地热资源的开发利用,为此项目提供了优惠政策和资金。同时,辽宁省第九地质大队对清河区进行钻探勘察,也为清河区的地热资源的开发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障。
清河旅游业作为本区的重要产业之一,地热资源的开发将给清河旅游业增加新的内容,也使清河区的温泉旅游成为辽北地区的一大特色。同时,该项目的建设可以与“郎太后传说”历史故事有机结合起来,突出本地温泉文化,这里的温泉曾经为郎太后沐浴过,以民俗文化为买点吸引游客。
清河是满族聚居地之一,开发建设满族民俗展览馆项目,以实物与表演相结合的方式,融观看与参与相结合,全面展示满族的民俗文化。以此来吸引游客。民俗展览馆可以分为实物展区和民俗风情表演区两部分。实物展区可分为生产生活区、礼仪祭祀区、神话传说区、风物特产区四个展区。生产生活区将展示满族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和渔猎等活动中使用的生产及生活工具,以此再现满族及先祖在关东地区生产生活的场面。礼仪祭祀区将展示满族传世的神像、神偶、子孙绳;满族的家谱,祖先牌位、金、银、铜质锁、银锡质祭祀用品等,通过这些展品的展览,会使游人领略满族文明的风采,以及满族文明对兄弟民族影响的历史渊源。神话传说区,用图片、实物等形式,全面展示满族人民世代流传经久不衰的神话传说,反映满族人民的喜、怒、哀、乐,反映满族人民的生活向往和追求,折射出满族人民善良的民族心理。风物特产区,用图片与实物相结合的方式,系统展现关东地区满族发祥地物产的丰饶,以及满人对当地物产的开发和利用,对世人的影响。民俗风情表演区主要是表现满族婚俗、歌舞、祭祀礼等民俗活动,吸引游客参与其中,满足游客求新、参与的心理。
二、河北民间剪纸与旅游文化的关系
随着河北省旅游经济的发展,民间剪纸艺术在原有的传统基础上得到了更广泛的应用和发展。但民间剪纸艺术和旅游文化如何和谐发展、实现共赢,以获得更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无疑还存在着发展空间。因此,理顺并明晰二者之间的关系,对河北开发旅游、发展经济、传播本土文化、使文化与经济和谐共进等方面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1.剪纸艺术是重要的旅游文化资源,其发展能带动并促进河北旅游文化产业和经济的发展
河北剪纸艺术不仅是河北人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而且也是河北人民精神和艺术审美追求的一种形式体现。其独特的艺术形态美和丰富的地域文化样式为河北旅游文化及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不可或缺的艺术资源来源。如蔚县、丰宁满族自治县、海兴的民间剪纸已在旅游市场化中声名远播,提供了良好范例。制作工艺独树一帜的蔚县剪纸艺术2006年5月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10月随着中国民间剪纸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录》。调查显示,河北蔚县已成为全国最大的剪纸生产、销售集散中心。国内外对河北民间剪纸艺术的重视进一步推动了河北民间剪纸艺术的传承、保护以及发展,使河北民间剪纸艺术在原有的传统基础上再上新台阶,并逐步形成了民间剪纸艺术开发与利用的文化产业链。蔚县目前以剪纸为业的村有28个,剪纸专业户和作坊1100多个,从业人数达30000余人,剪纸已成为拉动蔚县经济发展不可小觑的力量。
2.河北旅游文化的发展可以带动、推进河北民间剪纸艺术的传承、保护及发扬
近年来,国家和有关部门十分重视旅游文化的发展。旅游文化产业在河北省新的主导产业体系中也呈现迅猛增长的态势。其中,民间文化产业项目是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的的重要载体。河北蔚县剪纸艺术节等一大批重点项目相继实施,在不断改善旅游文化产业的投资环境,逐步放宽文化产业的准入门槛,进而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优越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支持等方面启示良多。河北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也为进一步带动、促进河北民间剪纸艺术的传承、保护与发扬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激发了民间剪纸艺人对剪纸艺术进行保护传承以及发扬创新的自觉性与积极性。可见旅游文化推进了民间剪纸艺术的创新与发展。
3.民间剪纸作为旅游文化资源的开发措施
河北民间剪纸艺术与旅游文化之间的关系是互为依存、相互促进的。如何挖掘和研究各地域民间剪纸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加大宣传、开发和推广力度,使剪纸从单一的旅游纪念品上升到意义多重的艺术品。河北民间剪纸的造型特色和独特制作工艺,可以拓展移借至其它艺术领域从而全面实现价值,促进河北旅游文化和旅游经济的发展。河北民间剪纸艺术真正成为旅游文化的一个重要元素,对于建构河北旅游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作用大,意义深远。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其一,以剪纸依附的民俗生态保护为切入点,拓展河北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应鼓励各地市政府、高校以及民间社团,以民间剪纸为切入点,对民间剪纸依附的民俗生态进行普查并充分挖掘文化内涵,做好民俗生态保护。从“新农村”“新城镇”建设的高度进行旅游开发和保护,一方面实现了对民间剪纸及其生态的保护,同时也拓展了河北民俗旅游的路径;另一方面为在城市化进程中,如何把乡村的物质资源和活态的乡村民俗资源纳入“新农村”建设,探索“新农村”建设的多元模式具有示范意义。其二,拓展民间剪纸的艺术形态,在产业化发展中提升旅游经济在市场环境下,民间剪纸的原始功能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剪纸的生态环境有发展,也有萎缩。有学者认为:“我直觉的感悟到,中国民间剪纸或许会像中国传统书法一样,脱离开原本的生活实用功能后,成为现代文化生态中雅俗共赏的一种独立存在的艺术方式和文化传统。”的确,民间剪纸的艺术性和审美功能正被发现、总结和凝练。综合考虑河北民间剪纸艺术的特色与市场需求,在继承剪纸传统特色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的市场需要开发具有现代意义的产品,以适应不同阶层消费者需求,逐渐形成集开发设计、加工作业与销售为一体的产业链。让市场需求带动剪纸艺术的发展,以创新促进旅游文化的丰富和升华。文化、艺术价值和经济效益并重。例如:蔚县剪纸在传统手工工艺的基础上利用现代科技,用电脑设计花样,进行大规模统一制作,在节约成本的同时也能大批量产出销售;在功用上也不再仅仅是单一的窗花,而可以做成画幅、卷轴、礼品工艺灯等多种艺术装饰品,满足了不同阶层消费者的需要,产品畅销欧美、日本、东南亚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可见以剪纸艺术为突破口,能够撬动旅游文化的出口,为发展民间文化和旅游经济提供了一种成功的经验模式。其三,开拓剪纸艺术应用的新领域,促进旅游文化产业多样化民间的剪纸元素极具现代感和装饰意味,应不断拓展其发展空间。河北的民间剪纸的开发与利用可以将剪纸艺术与流行时尚结合起来,不断拓宽民间剪纸的应用领域,扩大民间剪纸艺术的影响度与传播度。比如服装、建筑、陶瓷等。借鉴宜君县民间剪纸艺人田亚莉的经验,他将久负盛名的宜君剪纸文化和耀瓷、景瓷文化相结合,运用陶瓷文化引领剪纸艺术深度开发,开启了剪纸创作和发展的新路径。另外,从剪纸的色彩、造型、形式特点上出发,运用服装设计中的形式美进行构思和创造,在相互影响中开拓创新,促进旅游文化产业多样化发展。
旅游纪念品是整套旅游产品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着旅游产品的质量,同时也是旅游消费者享受美好旅游体验的载体,旅游纪念品设计被赋予了更深的内涵和更高的要求。
1.旅游纪念品体验设计
根据一个时间、一个地点和所构思的一种思想观念状态,从一个诱人的故事开始根据用户的兴趣、爱好、态度、嗜好、情趣、知识和教育,通过市场营销工作,把产品作为“道具”,服务作为“舞台”,环境作为“布景”,特别的使用户在消费或使用活动过程中感觉美好的体验,产品所体现的体验价值仍长期逗留在脑海中,即创造一项顾客拥有美好的回忆、值得纪念的产品的设计,被称为产品体验设计。
体验设计,不是把用户看作信息的来源,调查和测试的主体,而是作为有感情的人,用户从他们自己的角度被认识和理解。体验设计需要在消费者和设计者之间形成创造性的、和谐的交互作用。。
旅游纪念品已经成为旅游大市场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旅游纪念品越来越显现出不可低估的价值和作用。艺术家胡铁生老前辈曾提出旅游纪念品应具有“三风”“三性”,即:“中国风格、民族风格、地方风格”和“纪念性、艺术性、实用性”。概括起来就是旅游纪念品开发要做足文化、纪念和设计三方面的文章。好的旅游纪念品开发,也不一定要三方面要素全部齐全,但总有一点是要充分得到体现的。注重文化、纪念和设计三要素,不是简单地复制文化现象,而是要精心发现、选择、提炼,把最能代表地方特色的标志性符号转化为产品开发的设计语言,突出设计的文化主题和产品的纪念意义。
2.强化旅游纪念品的设计
在旅游体验中,旅游者要求得到一个难以忘怀的回忆,当离开那种特定时间和地域之后,留下的最终还是一种精神上的回忆享受,这不仅需要在产品体验消费过程中产生,而且需要在富有当地特色、文化内涵和艺术形式的旅游纪念品中保存下来。
(1)旅游纪念品的设计需要唤起消费者的参与,一个完整的设计是由设计者、产品与消费者三方共同完成的。
一个故事有了道具,有了舞台,还有了布景还不足以展开,必须有演员去表演、去参与才够生动、具体,才能产生剧情的需要——体验的产生。在旅游纪念品设计中,消费者的参与是整体设计的重要内容,是设计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检验设计成功与否的标尺。消费者可以主动参与也可以是被动参与,因此,我们就有了两种方式让使用者融入“剧情”。
第一种方式,让消费者从旅游纪念品中体会设计者所要传达的意境,从而唤起消费者的某种联想,这种联想与消费者自身的旅游体验密不可分。成功的旅游纪念品设计应该能抓住消费者的情感要求,找到一个可以引发、拨动消费者情感世界的“动情点”,才能在设计与消费者的“碰撞”间产生“火花”。不同的人由于生活经历、文化素质、民族习惯、兴趣取向的不同,同一产品产生的体验也会不同,虽然难以共鸣,但有一点是一致的,就是他让人产生了产品以外的体验。
第二种方式,消费者的主动参与,这种方式更像是现在流行的DIY,在自己动手的过程中,创造体验,不再是由产品唤起相关的体验。优秀的旅游纪念品设计,不仅可以自己组装,还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不同的组装方式,也可以融入自己创造,在主动参与的过程中,不仅创造了体验,而且产生心理上的满足感与成就感。那时那刻的创造体验将长期逗留在脑海中,多年以后都不舍得丢弃,每次回忆都是美好的、津津有味,充满幸福感。
(2)旅游纪念品的设计需要设计者具有更系统、更全面、更深入、更具广度和深度的设计及分析能力。
设计是一个时代主流文化、经济及人们生活方式的内在体现。设计的主体是人,设计领域的变革实际上是设计师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在体验经济设计指导下,旅游纪念品的设计对设计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①整体的、宏观的、系统的把握能力。
和以往的旅游纪念品的设计不同,产品体验设计指导下的旅游纪念品设计所面对的是一个“剧本”,一个完整、整体的系统,设计者必须能将体验的全过程整体连贯起来,通观全局,并直接指向核心理念即主题。尽管旅游纪念品设计只是剧本的一部分,但必须建立在对整个主体消化、理解的基础上,在核心创意指导下去操作,并留有可兼容的接口。
②对符号语义的综合、准确把握能力。
所有主题体验设计都是在设计师对各种符号元素的综合重组,如同计算机的编码过程;而消费者对场景和主体的感受、理解和体验,如同计算机的解码过程。这中间连接的纽带就是“有意义的符号”。所以设计师对符号语义的理解及符号构成规律的综合、准确把握是主题体验的关建。
③对戏剧化的情节独到的领悟能力
体验经济是一种开放式的互动经济,“剧情”的主题设计者,必须具有渊博的知识、丰富的生活阅历,思维不循规蹈矩,兴趣爱好广泛,这样才能为消费者提供更好的,更丰富的体验。
(3)旅游纪念品的设计需要鲜明的主题,需要强化体验的品牌形象。
主题是体验的基础和灵魂。主题鲜明的旅游纪念品设计能充分调动消费者的感觉器官,使之创造出难忘的经历,强化旅游体验。
强化体验的品牌形象是指旅游纪念的设计应该更具有深厚的特色文化性,更丰富内涵、更多样的类型,更密切的与旅游业的品牌定位融为一体,以带给消费者整体感和统一性,产生联想效应,更好的带给旅游者差异化体验中的精神享受。
(4)旅游纪念品的设计需要广泛采用现代科学技术,设计制作实体及虚拟的旅游纪念品。
旅游纪念品的设计除了采用传统的材质及工艺以外还需要紧随科技的发展,设计制作形式多样的实体产品,同时,还要广泛采用现代科学技术,设计制作虚拟的产品。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技术,仿真(Simulation)技术,网络技术等高新技术的发展为设计制作非传统的虚拟的旅游纪念品提供了技术支持,高新技术给旅游消费者的感觉器官和心灵以巨大的刺激,同时带给旅游消费者强烈的时尚感,更有利于旅游消费者创造“惟一”的、转瞬即逝,每一瞬间的美好体验。。
3.结语
一、一体化实践教学体系的主要特点
这种教学方式的开展,实际上也是教学内容进行衔接的重要环节,在教学的过程中逐渐递进,整体的教学结构也很明确。通过一体化实践教学的开展,我们能更好的将学生的实践能力进行提升,同时把实践教学作为一个完整的主体,我们在进行实践综合能力指标体系的构建过程中,按照实践教学的基本教学方式和理念,我们才能更好的对实践教学的资源进行合理的安排和重组,从而形成最好的教学形式和状态,保证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和整体目标体系的实现。
二、旅游专业一体化实践教学体系的基本内涵
现阶段我国在进行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学过程中,开展实践教学时主要采用的方式仍然是传统模式,这种传统的实践教学方式无论是在教学理念还是在教学的思想上,都没有对实践教学引起足够的重视,而是将实践教学当成理论教学的依附存在,因此十分缺少相关的计划好和安排[2]。在实践教学的环节配置上来讲,我们在实践环节的过程中没有完善的铺垫或是教学连接,在很多时候都是受到专业技能简单模仿和学科理论重复式验证的影响,设计型、综合型、应用性的训练过少,对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没有起到足够的帮助和影响。在这些前提的影响和作用下,我们更应该积极地建立起旅游管理专业特点的实践教学体系和方式,旅游专业一体化实践教学体系也就是在这个基础上产生的。
旅游管理专业一体化实践教学体系在对实践内容和方式的整合下,对学生的实践能力进行提升,同时通过对实践教学环节的全面落实来完成实践整体的目标。一体化的实践教学体系将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放在了同等重要的位置,但是又将二者进行了单独的发展和考虑,这样在教学中不仅能建立起有效地联系,同时二者的独立对教学的开展也有着十分重要的帮助。使得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真正的实现具备验证、训练、综合和探索为一体化的专业教学体系[3]。
三、旅游管理专业一体化实践教学体系的实施
为了确保实践教学方式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和目标,笔者根据自身多年的教学经验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体系的实施和开展:
1.修订实践教学计划,对实践课程进行优化
在对旅游管理专业一体化的实践教学开展过程中,实践教学计划是整个实践教学的主要依据和行动方向[4]。所以,我们?榱烁?好的满足和实现实践教学的开展,我们在对实践教学计划进行制订的过程中也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我们要根据实际的教学目标来对实践课程体系进行构建,保证目标和实际情况相符,这样才能保证旅游管理专业教育的正常开展。其次在进行实践活动的开展时,要保证贯穿于学生的整体学习过程,使得教育的时间和内容上能做到更好的做到相互衔接,内容上也能起到互补的作用。最后我们在进行实践教学的过程中,也要不断加强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在难度上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通过实际教学情况,适当的实践教学方式进行调整和完善,促进实践教学的有效开展。
2.加强实践基地建设,实现校企合作
1、缺乏整体规划,重建设轻绿化。由于缺乏对绿化工作的宣传、组织与引导,农民对绿化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对绿化在改善生态环境,改善生产生活条件以及美化村容村貌等方面的作用认识不够。政府直至村级组织对环境绿化方面认识不足、要求不高、投入不够,导致在乡村建设及其发展过程中,对村内外的道路、村内房屋、公共活动场所等基础设施建设都比较重视,而往往忽视绿化与环境建设。村庄普遍缺少系统的公共绿化,绿化投入低且缺乏维护与管理;农民家庭庭院内常常是简单地硬化,在房前屋后绿化的积极性不高,在田边、村边、水边、路边也缺少系统的绿化,更有甚者主要道路几乎没有绿化,或者绿化水平不高、绿化程度不够,整个乡村缺少了特有的生态环境与田园风光。
2、丢失特色,农村建设存在城市化倾向。乡村应当有浓郁的本土特色,不应过分追求人为造绿和造景。有些地方,盲目模仿城市的绿化方式,违背生态发展和建设的科学规律,急功近利,追求形式主义。具体表现在盲目引进外地树种,追求名贵花木,种植大树;大面积种植草坪,对灌木进行模纹处理,有些村庄甚至脱离实际,盲目修建村庄公园。其结果是“城不城、乡不乡”,既没有城市绿化的精致与景致,也没有体现乡村简洁而生态、自然而质朴的特色与魅力。其结果是投人大、绿量少、效果差、维护成本高,既降低了绿化资金的使用效益,又加重了村集体的经济负担,也挫伤了农民绿化的积极性。
3、舍本求末,存在过度建设现象。一些乡村在环境建设上,盲目模仿城市手法,如在村内的公共空间建假山、修水池、设喷泉;公共场所地面过度硬化,甚至铺花岗岩地面,宅间支路也往往是全部硬化;生态的自然水系坡岸用石材硬化,不切实际地修建临水木栈道。其结果是不但增加了建设投入,还破坏了乡村的生态系统与环境,破坏了乡土风貌与气息。
二、乡村绿化要注重“三个效益”
乡村绿化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客观要求,在乡村的绿化工作中,必须注重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让农民切身感受到绿化在改善生态、改善村庄面貌、提高生产生活条件、致富奔小康等方面的益处,让农民成为绿化的主导力量,保证乡村绿化健康、可持续发展。
(1)注重生态效益。绿化要以改善生态为出发点,在尊重自然、保护现有植被的基础上,通过科学的规划与系统的绿化建设,结合自然条件,有效地防风固土、调节气候、净化空气、削减噪音,完善由乡村田野、自然植被和自然山水共同组成的生态系统,逐步使空气更加清新、河流更加清澈、林木更加茂密、植被更加葱郁。那绿树成荫、瓜果飘香、蜂飞蝶舞,充满生机的、生态的自然风光,也正是乡村的特色与魅力所在。
(2)注重社会效益。新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与环境整治,是“村容整洁”和“乡风文明”的具体要求,也是“生产发展”和“生活富足”的具体体现。在建设与整治中,绿化是投入少、见效快、效果好的有效手段,是美化乡村家园,改善农村环境、烘托村庄形态、提升乡村品质,彰显村庄风貌的有效途径。
(3)注重经济效益。在改善生态、美化乡村家园的同时,还要注重绿化的经济效益,让绿化成为帮助农民致富的重要途径。要结合村屯的自然条件,努力把绿化与农林经济发展相结合,使一些有价值的经济林果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绿化不但可以成为农民的绿色银行,还可以形成浓郁的地域文化与特色,有效提升乡村的品质与魅力,吸引城市居民到乡村休闲度假,增加农民收入。
三、乡村绿化必须坚持“三个突出”
(1)突出乡村的“空间特征”。新农村的建设,应该具有与城市相异的,有浓郁乡土文化的空间特征。村庄外、村头、村内以及村民庭院共同构成了乡村空间。要通过科学规划,丰富乡村绿化空间层次与景观。在村庄的外部空间,通过系统的林网建设,使农田与林网交相辉映,形成独特的田野风光与绿色走廊;有条件的村庄,应在村头精心建设以乔木为主体的绿地或林地,形成与外界的过渡空间,同时也展示乡村特色与文化;在村内,要根据村庄的综合布局及自然地形地貌,以乔木为主体,以落叶和常绿树相结合,形成村内绿色骨架体系,在村内的活动场所、道路、宅旁与水旁,注重乔、灌、花、草的合理搭配,在村内形成多层次、错落有序、亲切宜人的绿色空间;庭院是村民居所的个性与风貌体现,庭院应以绿化为主、硬化为辅,以果树和乔木为主适当选种常绿的灌木和花卉。庭院围墙应空透并以藤蔓植物攀爬,形成垂直绿化,构成富有个性的、精致的家园。
中图分类号:P901文献标识码: A
一、当前景观园林绿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景观园林绿化施工管理效率低下
由于绿化建设投资主体多元化,政府主管部门难以掌控一些绿化工程。当前,我国许多园林绿化工程的业主既是项目的施工方,又是监理方,建管合一,管理效率低下,不利于相关法规的有力实行和落实。
1.2 园林绿化建设专业人才缺乏
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管理一项专业技术性很强的工作,但纵观我国的大部分园林绿化工程中,从事项目管理的管理者并非园林绿化工程建设的专业人才,很多管理者不熟悉有关园林工程建设的法定程序和规范,或有时缺乏基本的专业基础知识,根本无法保证园林建设的质量水准。
1.3 园林绿化施工队伍技能素质不高,无法保证园林建设的质量
从表面上看,园林建设好像就是种种树、铺铺草,看似非常的简单,但其实园林绿化施工是一门技术性很强的工种,它要求施工队伍能熟知植物的种植要领、习性等,且很多植物对土壤、肥料的要求很高,如果在施工中不加以注重,会导致植物生长不良。但在施工中,由于施工人员缺乏这方面的知识,只是按照自己的习惯进行植物的种植,致使无法达到园林建设的标准。
二、影响景观园林绿化工程施工质量的主要问题
1.1苗木形态和规格的标识不完整
同一种植物在不同生长时期,形状姿态、人工整形和修剪形式不一,所营造出来的景观有异,施工技术、养护要求和工程营造也不同。但是,目前园林绿化工程设计在乔木规格方面一般只标识胸径和冠幅,而对树高、枝下高、分枝状况、干形、冠形方面却很少限定,很难从多角度描述乔木形态;而在灌木规格方面,一般仅给出株高和冠幅,却很少限定地径,这样难以保证苗木的健壮程度,特别是对特殊冠形和干形的乔木没有作详细说明。
1.2 植物配置结构不够科学合理
在植物配置上不注重与功能区结合,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①灌木色块和草坪偏多,难以形成复层结构,不注重从功能要求上合理安排开放和隐蔽窄间,导致过于空旷或单调的空问效果;②在有些居住区用绿地做隔离带,却忽视了人们生活的方便,两分钟的路程可能得走上十几分钟;③带刺植物配置在园路边,如枸骨、火棘等,影响行人通行;在儿童公园栽植多飞絮、多刺、有毒、有臭味及容易引起过敏症的植物,如月季、夹竹桃、风尾兰等。
1.3 园林绿化工程后期管护不到位
由于资金投入少,人员、设备等严重不足,或是管理人员经验不足,不能很好把握苗木的生长规律,导致养护管理不到位,将严重影响工程的质量。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浇水不及时,导致树木成活率低;树木支架不牢,导致栽植树木歪斜,根系不能正常生长;不及时除草,导致绿地杂草丛生;打药治虫不及时,导致病虫害严重等质量问题,这些均影响苗木成活率,进而影响后期绿化表现效果,反而增加了工程的施工成本。
三、加强景观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管理措施
3.1建立科学规范的绿化管理模式,确保园林建设质量
要完善园林绿化工程的施工管理措施,则须建立科学规范的绿化管理模式,以确保园林建设质量。即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实施绿化施工市场的准入制,达到一定规模的绿化工程,必须严格实行招投标制度,让具有一定绿化施工资质、有一定绿化施工业绩的施工单位参加,实行优胜劣汰制,让那些施工质量差、信誉不好的施工单位退出园林绿化施工行业,即便是小规模绿化工程的施工,也必须有绿化施工资质,无资质者,不允许从事任何绿化工程的施工活动。
推行园林绿化工程项目监理制,监理师应加强现场监管工作。在园林建设过程中,要求监理师应组织好设计交底和图纸会审工作,使施工单位能深刻领会工程整体的设计思想,以便在施工中灵活运用。如:树丛栽植时,哪株直,哪株斜,倾斜的角度,如何让其搭配和谐而又顾盼生姿、生动有趣。这从施工图纸上如何也反映不出的。另外,园林监理师应加强现场旁站监管,严格把关施工工序及质量。
3.2严格控制园林绿化材料的质量
园林绿化工程施工过程中,土建部分投入了各种原材料、产品、半成品、构配件和机械设备,绿化部分投入了大量的土方、苗木、支架等工程材料,如土方、苗木、各种管线、铺装材料、亮化设施、控制设备等。这些材料的质量是园林建设质量的基础,如果材料质量不符合施工规范要求,更谈不上园林建设的整体质量了。因此,要提高园林建设的质量,首先要控制绿化材料的质量,即从订货、采购、检查、验收、取样、试验等进行全面控制,从组织货源到使用认证,层层把关,对施工过程中所采用的方案要充分论证,做到施工方法先进、技术合理,安全文明施工,以提高工程质量。
3.3 不断提高园林施工人员的专业技能和养护水平,以确保工程质量
园林绿化工程质量是由园林施工人员所创造出来的,他们的专业技能和养护水平等均直接影响工程质量,因此须不断加以提高。首先,项目经理部要“以人为本”充分调动园林绿化职工的积极性,发挥他们的主导作用,增强质量观和责任感,牢牢树立“质量第一、安全第一”的思想,认真负责地搞好本职工作,以优秀的工作质量来创造优质的园林绿化工程质量。其次,可邀请权威的绿化专家对园林绿化施工人员进行培训,即可从园林植物的病害、虫害、杂草防除、肥水管理、浇水等方面入手,不断提高园林系统工作人员专业技能、绿化施工和养护水平,使其能掌握应有的绿化工程的基本知识,从而更好地提高园林植物的成活率,提高园林景观效果,最大限度地发挥其生态效益和景观效应。
3.4注意工程验收阶段的管理
首先,要成立一个技术全面、经验丰富的验收小组,要求其具有良好的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技能水平,能公平、尽职地进行验收工作。其次,要从整体出发,对工程进行全面的核查,保证工程的建设施工是按施工设计图,是按合同施工完成的。最后,要做好园林绿化工程竣工验收资料的整理,这是施工质量的最好参考资料,是检查工程施工过程质量情况的有效数据,只有全面地收集工程竣工资料,才能让验收小组从资料上分析判断工程施工的质量,从而确保园林建设的施工质量。因此,对工程竣工的质量验收,对工程质量进行全面科学的考察,是施工质量的必然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