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2-29 14:50:21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高中地理教学安排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初中学生在步入高中课堂后,迎来了崭新、高层次的学习生活。在初中与高中,不管是教学方式、教学内容的难易度,还是学生学习的目标任务都有很大的区别存在。随着学生对高中地理接触范围的提升,初高中地理教学衔接出现的问题越来越明显,直接影响了高中地理的教学成果。所以,将初高中地理教学衔接做好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初高中地理教学衔接的背景
新高考改革后,学校虽然更加注重学生的素质教育,但是通常还是以应试教学为主,更加关注学生的考试成绩而忽视了综合素质的培养。大多数地区的初中学校并没有将地理学科的测试成绩归入中考成绩中,导致大部分学生缺乏对地理学科的重视程度,从而使地理知识水平没有得到提高。
由于学校、学生对初中地理学科缺乏重视,教师对地理的教研探讨也随之减少。地理学科不仅课时少,大多数学校通常还将仅有的课时转给主要学科。由于初中教学中地理会考安排在初二,所以仅在初一、初二年级安排了地理课程,而初三并没有涉及地理学科的课时安排。由于初二进行的小中考题型多为选择题[1],初中教师通常让学生大量记背知识点便于参加考试,而忽略了对学生知识点的教学,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不够深入,导致学生进入高中地理学习时,出现非常严重的知识遗忘问题,地理基础知识水平十分低,导致教师在进行高中地理教学时有很大的难度。
二、初高中地理教学衔接的措施
1.将初中地理纳入中考范围。
要将初高中地理教学衔接做好,必须使地理教学连续性的进行,在九年义务教育中都开设地理课程。将原本只出现在初二会考中不受重视的教学理念改变,将初中地理归入升学考试中,提高学校、教师和学生对初中地理的重视程度,加强对初中地理的教学任务。同时,针对初高中地理教学脱节的问题,教育管理部门应促进初高中学校的沟通程度,提高高中教师对初中地理教学内容的了解程度以及学生情况的掌握程度,也便于初中地理教师对高中地理教W内容进行了解并作出针对性教学计划。
2.地理教师应加强初高中地理知识的衔接措施。
(1)把握好学生进入高中的第一节地理课。
学生在进入高中后接触地理学科的第一节课程十分重要。教师可以先将高中地理的大致学习内容以及重要性告知学生,而不是直接进行新知识的讲授。教师可以通过与学生的沟通进一步了解学生初中地理知识的学习情况,带领学生适当回忆初中地理知识,与学生分享有关地理知识的趣闻趣事,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能力,以便学生能够更好的进行高中地理知识的学习。
(2)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新高考改革中,要求学生将以往被动的学习方式变为主动学习,使学习效率提高。教师在地理教学过程中,可以结合学生生活相关的地理信息进行教学,使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例如:赛跑比赛中,为什么非洲人独占优势?在我国南方为什么多以米饭为主食,而北方多以面食为主食?这些问题与生活有很大的联系,学生会有很大的求知欲,有了兴趣探索后,学习效率也会得到提高;同时,教师还能在教学中创设情境[2],例如在《洋流及其地理意义》的教学中,可以根据泰坦尼克号沉船事故提出:为什么能够在41°N碰到冰山?学生会有很大的探究欲产生,能够主动且更快的进入学习状态。教师还可以促进师生和谐关系,也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3)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
高中学生在逻辑思维、空间想象以及综合概括能力方面都会得到不同水平的提升,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对地理现象和问题利用自身地理知识进行分析、解决。日常生活中,教师可以多多关注社会热点等,从中寻找有关地理的素材并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利用地理知识进行分析。例如北京成功申办2020年冬奥会,引导学生结合自然与社会因素对在北京和张家口选址的原因进行分析。这些知识从未出现在地理教材中,可以使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更加活跃,也能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知识信息提取、迁移能力。
3.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的衔接。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而初高中教学内容与目标的变化也会改变学生学习的方式,教师在进行衔接教学时应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初中学生在学习时过多依赖家长与教师,缺乏自主学习意识。步入高中后,学生分析理解能力得到增强,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梳理初高中知识的连贯性,主动将高中知识与初中知识衔接,便于高中地理知识学习效率提高。
三、结语
新高考改革后,素质教育随着关注程度的提升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使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提高。新高考改革下初高中地理教学的循序渐进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接受、理解和运用地理知识。加强初高中地理教学的衔接,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地理知识学习水平,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为了构建高效地理课堂,首先就应该解决教师对高效课堂教学的认知与理解,提升教师对课堂教学的把控与设计能力,全面提升教师的高中地理教学能力。
1.转换教育意识,尤其是应该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现代地理教学理念。
老师应该转变现代地理教学理念,尤其是应该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现代地理教学理念,重点做好对学生学习需求与地理教学内容选择之间的对接,使地理课堂教学更加灵活、教学内容更有针对性。一方面让学生融入课堂教学过程中来,另一方面做好学生地理学习过程的管理,让教与学、学与用、用与能相结合,突破地理教学的常规模式。
2.做好地理教学方法以及教学能力扩展,增强教师综合教学能力以及教学管控能力。
老师应做好地理教学方法以及地理教学能力的扩展,主要应该提高教师对整个地理教学活动的管理能力以及具体课堂教学的设计与控制能力。教师不仅要做好对地理教学内容的细化分析与整理,做好与学生相适应的教学安排,还要不断学习新的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模式,充分利用地理教学辅助资源。教师只有提高教学能力,才能为学生提供更全面、更细致、更科学、更有效的教学辅导。
二、利用以学生为导向的现代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学习主动性
高效的高中地理课堂教学需要教学内容与学生学习实际之间进行充分的融合,以学生的学习需求为出发点,让学生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快乐学习,这才是高效地理课堂教学维系与发展的关键。
1.利用翻转课堂教学思维,促使学生提前进行地理教学内容的预习与总结。
老师应该利用翻转课堂教学思维,促使学生在地理课堂教学之前对教学内容进行简单的了解与分析。通过制定相应的预习课件以及预习任务,保证每个学生在预习过程中都能够找到符合自己的教学兴趣以及学习切入点,找出在预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在课前集中反馈给教师,方便教师进行教学安排。
2.针对学生在预习过程中遇到的地理问题进行集中讲解,提高地理课堂教学有效性。
老师应该针对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结合高中地理教学目标,灵活安排高中地理课堂教学内容以及教学重点,将学生在预习过程中遇到的不懂的问题进行集中讲解,一方面保证地理教学的针对性与实质性,另一方面加深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深度理解与掌握,提高地理教学效果。
3.为不同的学生制定差异化的教学方法以及教学任务,帮助每一个学生更好地掌握地理知识。
教师应该针对每一个学生的实际学习效果以及学习能力,制定差异化的教学任务;还应该结合学生在地理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差异化学习困境进行个性化辅导与教学,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地理课堂学习过程中解决所面临的学习困境,并可以得到更加及时与有效的教学辅导,提高地理学习的实际效果。
一、现阶段高中地理教学中渗透德育存在的不足
1.高中地理教师教学中的德育意识不强
应该看到,在地理学科教学的实施中,教师是教学实施的设计者和组织者,学科教学活动的开展都是在教师的统筹安排下才能够得以实现,如果教师在教学中缺乏德育意识,地理学科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工作就难以有效地实施。在传统高中地理学科教学的实施中,教师是课堂教学实施的真正核心,地理教学活动的开展都要以教师的教学活动实施为主体,如果将高中地理教学比作一场正在上演的教学大戏,那么高中地理教师就是这场大戏上演中的真正主角,而学生则是这场大戏中的配角。在以往的高中地理教学开展过程中,教师由于受到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对于地理知识的传授比较重视,在教学活动的开展中总是以考试作为教学实施的“指挥棒”,以基础知识讲解与习题练习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2.高中地理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方法有待改进
在现阶段高中地理教学的实施中,教师所采用的地理教学的德育方法是相对单一的,在高中地理教学活动的实施中,尽管一些教师也能够注意在地理教学活动中渗透德育,但是在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方式比较刻板。在德育渗透过程中,教师总是习惯于运用那种简单、空洞的说教来开展德育,没有有效地结合学科的特色进行德育的实效渗透。德育虽然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有所体现,但是往往脱离了教学本身而“另起炉灶”,这样的德育渗透,往往是“画蛇添足”,没有收到预期的德育效果。此种德育的实施对于学生来说是缺乏吸引力的,难以满足学生德育的实际需要,实施的效果不尽如人意,因此,现阶段高中地理教学中渗透德育的实施方法急需改进。
二、现阶段高中地理教学中德育渗透的实施策略
1.要增强高中地理教师的德育意识
通过上面对高中地理教学德育渗透存在问题的分析来看,我们不难发现增强高中地理教师的德育意识对于提升高中地理学科教学的德育渗透效率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渗透德育必须要重视增强教师的德育意识。要增强高中地理教师的德育意识,就要改变教师旧有的教育理念,要以“生本”思想引领高中地理教学活动的开展,要让教师充分地认识到地理教学的目的不只是让学生掌握更多的地理知识,地理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要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与此同时,要让教师清醒地认识到学生的德育素质是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高中地理教师要改变旧有的“师本”思想,树立德育意识,这是高中地理教学德育渗透实施的重要保证。
2.优化教学内容,促进德育渗透
在地理教学中教学内容是实施德育渗透的重要基础,只有在合适的教学内容中开展德育渗透才能够更具实效性。也只有将高中地理教学内容与德育教学内容进行整合,才能够促进高中地理教学中德育渗透目标的更好实现。在优化高中地理教学内容时,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生活实践,以及学生的思想实际对现有的高中地理教学内容进行处理,将一些德育元素引入高中地理教学内容中来,德育教学内容的渗透要充分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要将那些与学生的德育实践相贴近的德育内容与地理教学内容进行巧妙的结合,让德育内容渗透变得更加生动,更加具有趣味性和实效性,让更多学生喜闻乐见的德育内容融合到高中地理学科教学中来,以高中地理教学内容的优化,有效促进德育的更好渗透。
3.在地理教学活动和探究中渗透德育
在地理课堂教学的活动和探究的环节里,渗透德育是教学的三维目标之一。教师要依据具体的教学内容、教学重点来合理设置德育的目标,力求在学科知识的传授过程中,让德育潜移默化,从而达到思想品德教育的最大化。比如,民族区域的地理常识中渗透我国的民族政策和民族团结的教育;海洋领海中的国家和民族忧患意识的教育;国土疆域与领空中的国家安全的教育;不同区域的地理特征与维护生态平衡的公民责任的教育;气候变化与环境保护的公民权利及义务的教育;环球地理教学中的胸怀全球、国际义务、世界和平的担当意识的教育;活动与探究的教学环节里,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奉献精神、团结合作意识、良好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的养成等人文品质的传输,等等。所有这些德育的各个方面,有机地融合在学科内容的教学设计中,日积月累,以此让学生在学习学科知识的过程中,不断增强忧国情怀和责任感,不断树立立足祖国,放眼世界的境界,不断优化自身的道德品质。
一、合作教学模式下的高中地理教学设计基本概念
“合作学习”是我国在20世纪90年代开始全面推广的一种新型教学方式。在高中地理学科的课程教育的过程中,强化“合作学习”的教学观念,注重对于学生独立思考问题能力的培养非常重要。
地理学科属于文科教学中的老大难学科,被称为“文科中的小理科”。在地理题目的解答过程中,往往要涉及大量的公式计算。在“等高线”“等深线”等相关计算中,必须要采用一定的理性思维。新课程标准形势下的高中地理课教学模式下,开展合作教学模式的教育创新,是对高中地理课堂的一种高效创新。复杂的教学环境对广大的地理学科教师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二、高效展开“合作教学”模式下的高中地理教学设计可行性措施
1.坚持“以人为本”,在教学设计中预设包容度
在我们国家的新课程标准下,开展高中地理学科教学模式的改革,进行合作教学模式下的教育工作创新,很有必要。老师应该对学生的“自我意识”加以尊重和理解,针对每一个学生学习能力的高低,布置与之匹配的课后作业,从而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预设更大的包容度。
对于偏科较严重的“理科男”,高中教师可以在课后找学生谈心,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具体困难。在课后针对学习效果较差学生学习方式的进行分析,对症下药,从而在更深层次上促进教学效果的提升。同时,在高中地理学科的教学过程中开展差异化教学,用寓教于乐的教学方式,将地理课程中的“地球自转公转”“时区计算”等教学难点开展多媒体教学,将互联网教学方式运用到日常的教学中去。
2.立足教学实际情况,开展教学内容重点设置
在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热烈讨论过程中,发生思维的碰撞与智慧的摩擦。因此,高中地理教师在日常的教育过程中,必须要重视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吸收学生对于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各种建议,在合作教学的模式下,弄清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最大难点。然后,根据教学中的实际情况,开展教学重点的具体设置。
3.安排小组和活动,开展“预见性的”地理教学设计活动
对于新形势下的教学环境来说,高中地理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要开展“预见性的”地理教学设计活动,将地理学科中的教学难点设置成一个课题,有序开展各种各样主题的地理实验。
教师在解答地理难题的时候,还能够把各种抽象的地理现象,转变成具体的物体运动规律,从而使学生学以致用,找到相关地理课题实验性学习的最后答案,实现高中地理教学设计的最大成功。
当今时代,经济发展迅速,互联网信息技术革命和工业化大生产蓬勃发展。在全日制中学中开展地理学科的课程教学设计工作,重点是对教学的主要内容进行分析,划分出教学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在合作教学模式之下,教师应该从最大程度上深入挖掘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必须要立足于已知条件,进行定向思考,从而找出解决地理难题的普遍性方法。
参考文献:
[1]刘全科.高中地理教学中研究性学习的指导策略[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11,27(04):115―118.
[2]旋晓伟,王 林,王晓青.信息技术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调查研究[J].曲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39(01):125―128.
一、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理论概述
翻转课堂来源于英语术语“Flipped Class Model”,国内称之为翻转课堂式的教育模式或者颠倒教室、反转课堂等。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翻转课堂教学模式颠覆了原本的通过教师在课堂上的讲解传授知识,学生吸收知识通过课后的作业、实践或操作来完成的教学模式。目前国内外针对翻转视角下高中地理教学的研究并不多,但是单纯针对翻转课堂的研究已经比较成熟。自从翻转课堂引入我国以后,我国许多教育界的研究学者也陆续展开了对这种教育模式的研究,根据我国教育改革的理念和特点,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是能够适应我国教育改革的要求的。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并没有在我国大面积大规模的展开,只有部分教育实验基地展开了翻转课堂模式的实验研究,比如山东省昌乐一中。
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的地理教学评价体系
目前,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大致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颠倒传统的教学流程――教师在上课之前为学生提供教学资源,让学生能够自主地利用教师提供的资源学习教学内容并掌握一定的教学任务,在课堂上老师和学生通过互相交流的方式共同完成教学目标;另外一种是将教师传授知识的过程和学生消化吸收知识的过程颠倒――学生提前通过观看和学习老师提供的教学视频和资料,在课堂上面老师和学生共同探讨、相互协作,完成问题答疑。
由于翻转课堂视角下的高中地理教学模式不同于传统的高中地理教学模式,故而翻转课堂的学习评价也不再类似传统的教学评价只侧重于定量评价,而是立足于更宽广的知识和技能水平,更关注教学模式对学习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的评价。目前,教学研究者大致将翻转课堂视角下的高中地理教学评价内容分成学生的学习态度、老师的教学态度、教学任务的完成情况、教学的效果以及课堂之后的总结反思等。当然,同传统教学评价相同的是评价的主体和多元化。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的地理教学评价主体包括参与的个人、学生家长、学生同学和授课教师。评价等级的设定根据教学模式的特点以及学生在该教育模式下的表现大致可以分为三个等级:A级、B级、C级。评价方式坚持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使评价趋于科学化。
三、翻转课堂视角下的高中地理教学评价策略
翻转课堂视角下的高中地理教学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有很大的区别。翻转课堂教学一改传统的教学模式,它侧重于学生的课前阶段的自主学习,课堂上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竞争机制,课后阶段教师和学生对学习进行总结和反思,对知识体系进行梳理。
1.教学的课前阶段
在翻转课堂高中地理教学模式中,教学的课前阶段是必不可少的。在这个阶段,教师需要结合地理课程的具体知识和教学任务体系为学生提供完善的学习参考资料,当然学生也是这个评价体系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学生需要自主地将老师提供的资料结合所要学习的知识提前预习,并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让教学在地理课堂上的目的性和针对性更强。
2.教学的课堂阶段
翻转课堂教育模式对课堂的要求不同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学生带着自己的疑问和老师进行探讨和交流,老师则需要把握课堂的节奏,既要解决学生的疑难杂症,又要安排好教学的进度安排,保证高中地理教学的质量,达到预期的效果。
3.教学的课后阶段
教学的课后阶段也是翻转课堂的高中地理教育模式的最后一个阶段,这个阶段需要老师、学生、同学以及家长的共同配合。这一阶段不仅需要教师布置相应的作业和实践练习来检测学生的学习质量和教师的教学效果,同时还需要他们对前面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做出评价和反思。这个时候的评价和反思就是对前面工作的总结,对后期工作的建议和展望,也是翻转课堂视角下高中地理教学评价的意义所在,所以需要评价体系的各个主体认真地完成。
四、结束语
我国对翻转课堂视角下的高中地理教学评价策略研究还处于初步阶段,本文通过概述翻转课堂视角下的教学模式理论及现状,分析了目前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地理教学的可行性,最后提出了翻转课堂视角下的高中地理教学评价策略。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大规模地普及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还需要时间,也需要在更多的实践和实验中去检验和突破各种障碍,并作进一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王志军.翻转课堂视角下的吴地文化校本课程开发研究[D].江南大学,2014.
2.方慧霞.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的高中地理教学设计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4.
关键词:
高中地理;实践活动;教学质量
随着社会各界对教学的重视,高中地理课作为高中教学中一门相当重要的课程,相关部门都在不断地研究如何更好地实现教学质量的提升,因为地理课程的教学本身比较抽象和枯燥,以往单一的教学方式,不仅不能将地理的趣味性展示出来,而且容易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遭到打击,因此,要想使高中地理教学质量得到有效提升,就必须在其中开展实践活动教学[1]。那么,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就应该根据课标,安排合适的活动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兴趣,促进高中地理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
一、高中地理教学中开展实践活动的意义
目前,环境问题已经成为我国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问题,要想使环境质量得到保证和提升,就需要加强环境教育以及环保意识培养。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环境教育和保护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内容,因此,为了使高中学生对我国的地理环境有深入的了解,就需要实现书本知识与实际的有机结合,强化相关方面知识的融会贯通,促使地理教学质量有所提升。这就要在具体的实践中,通过野外拓展等活动,让学生感受地理学习的重要性,同时,加强对自然的观察、分析、了解、调查以及总结归纳,深化对相关知识的认识和理解。另外,通过这种方式,学生的实践技能以及综合素质也能得到有效提升。
二、高中地理实践活动开展策略
(一)实践活动需要与课本和学生的实际相结合
在高中教学中实施实践活动教学,必须确保实践活动内容和具体的教学内容有一定的联系,这样才能将实践活动和教学内容有机结合,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通过具体的实践活动,还能够拓展学生的视野,对学生未来的发展也是相当有利的。在进行活动安排时,应该保证实践活动具有激励性和挑战性,并且还应该有一定的探究价值,活动难易程度的把握应该以学生的能力为准,这样才能使实践活动的作用得到有效的发挥。难度适宜的实践活动还能够让学生明确研究、学习的方向,引导学生不断地进行实践。所以,在进行实践活动的设计时,教师必须站在学生的立场思考问题,设计方案,必要的时候,需要将活动的目的告知学生,保证实践活动的高效性。比如,在“世界气候类型分布”的学习中,教师应该根据这一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对气候类型的分布以及位置和特征进行观察,然后引导学生利用学到的知识,对风带和气压带的分布、原因以及区别进行分析,通过实践活动教学,将课本知识系统化地串联起来,从而深化学生对相关内容的认识和理解。
(二)为实践活动的有效进行提供相应的资源
实践活动的开展必须有一定的基础,这样才能保证顺利的开展。因此,在实际的教学中,首先需要确保的就是实践活动的时间,学校和教师方面必须为实践活动的开展提供充足的时间,尽可能地将实践活动贯穿到整个学习中。加强社会实践以及在学校的情景实验,当然,要开展这些活动就必须保证有一定的空间[2]。另外,学校还应该加强地理实践活动教学资金的投入,使实践活动的趣味性和价值得到保证,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最后,教师应该在教学理念上实现转变,明确地理教学中实践活动的重要作用,只有将教学和实践活动相联系,学生才能更加深刻地明白地理教学的意义和价值。通过这种教学方式,学生不仅能深化地理知识,而且实践能力和探索精神也会得到相应的提升。比如,在实际的地理教学中,有设计到水文、气象和天文的自然地理的学习,因为这些内容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所以教师应该将其与学生的生活联系起来,从学生的实际生活中发掘实例,使其能够加深对相关内容的理解。有条件的情况下,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在实验室进行情景模拟,这样学生就能够直观地看到水文、天文等现象。通过这种方式,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地理学习兴趣和感知能力,同时也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有助于其在未来的发展。
三、结语
高中地理实践活动的有效开展,是当前提高高中地理教学质量最有效的途径,但是根据调查研究发现,当前在高中的地理教学中,这种教学方式还没有得到推广和应用,不过相信随着相关部门对地理教学的不断重视,在未来,实践活动的教学模式一定能够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得到有效的应用,促进高中地理教学效果,强化学生对地理知识和理论的掌握。
作者:袁蓉 单位:江西省赣州市南康区唐江中学
高中地理教学随着课改的深入,教学内容、教学活动也不断地更新。在新课改下,高中地理侧重用形象的图片来直观地反映地理资料,用大量图表的比较来透视地理信息的内涵,用生活中地理的现象来诠释高中地理课程中的信息。总之,新课改教学的目标就是用新的理念、方法来提高高中物理的教学效果,培养学生正确的思维方法去体会世界,树立终身学习的习惯。
一、传统高中地理教学存在的问题
在传统高中地理教学模式下,高中教学唯一的目的是让学生在高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一切教学活动都围绕着应试而来。
因此,它的缺点是不言而喻了,主要表现在:(1)教学观不是以学生为本,不是教会学生日后受益无尽的方法,而是以分数为考量的标准;(2)教学手法上大部分以传统的“填鸭式”教学为主,没有充分地综合利用多种媒体资源,发展教学;(3)在教学内容安排上,以传统课本为纲,没有将生活中的现象、地理特征合理地运用到教学中;(4)传统的教学活动、课堂氛围过于死板,学生是被动地接受、记忆知识,没有因材施教,没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新课改下高中地理教学探索
1.更新高中地理教学观念和教学内容
更新高中地理教学观念,第一步要运用现代教育理论,结合新时代赋予的地理时事特征,培养高中生独立学习、运用地理常识的能力。高中地理教师要运用各种地理教育资源及多媒体技术准确地传达教育信息,提高高中生地理学习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如果说教学观念是灵魂,教学内容就是教学活动的载体。高中地理教学改革不仅要有科学的教学观念,更要有合理的教学内容,这样才能使高中地理教学改革最终“平稳落地”。
2.新课改下教学方法的探索
(1)创造开放的教学环境
传统的地理教学教室是唯一的教学场所,而开放式教学打破了教学场地的限制,从课堂上走出去,通过课外营地、博物馆、名胜古迹的游览等方法开辟第二课堂,再通过教师的课前主动设疑到学生分组研讨,以一个个开放性的问答,让高中生真正地体现到地理开放式教学带来的优势,并在开放式教学中,自动学会独立思考、学会团队协作、学会自主学习。
(2)教学内容紧密联系生活
高中地理的知识很多都有现实生活的原型,如果简单地陈列知识而不和实际生活相联系,势必会造成高中生学习时的枯燥,并且记忆不深,为了记忆而记忆。
高中地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重视生活中地理常识的应用,让学生主动地去收集生活中与高中地理相关的信息,并将这些收集来的信息与新课程结合在一起,将“死的教材”变为“活的知识”,让学生更容易理解,也便于消化。如讲到地震时,可根据中国近30年来常发生地震的地区的地质进行分析,找到地震常发的原因,并列举出世界上其他与之相似的地质位置。
(3)利用多媒体资源教学
高中地理内容丰富,涉及天文地理、人文景观,可谓是包罗万象。仅用文本、语言的教学方法难以对知识进行全方位的表现。
随着多媒体教学的广泛应用,高中地理教师在课堂语言讲解的同时,配合地理标本、挂图、录像、幻灯、虚拟现实等技术辅助教学,使高中地理教学手段更为丰富,表现的直观性更强,更易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心理上的共鸣,使学生的学习始终保持在积极、自觉、主动的良好状态。
(4)加强地图的学习、使用
高中地理的一项教学目标是要让学生会读图、看图和使用地图。地图承载着所在位置的地理面貌、气候特征,是本无语的教科书,也是高中生学习地理和今后使用地理的重要工具。
在课堂上教师要重视地图的使用,从一开始就让学生知道地图使用的重要性,并在地图读、看的教学上打牢基本功,为今后学生正确地使用地图做出准备。
高中地理新课改的推进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能操之过急。地理教师在进行实践教学中要不断提出新方法、新思路,力争将现代教育理念完美地应用到课改中,改善教学方法,最终达到提高教育质量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王寅.浅析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地理教学[J].考试周刊,2011(67).
高中地理学科内容较杂较多,特别是理论部分对于很多学生来说都十分枯燥,不易理解,一旦教师所采取的教学手段不合理,将会进一步加大学生对高中地理的厌学心理,使学生对高中地理知识产生畏难甚至抵触情绪,影响学生的地理成绩。将多媒体广泛应用在高中地理教学中,能够极大地对理论部分进行形象化展示和说明,图文并茂地向学生生动阐述地理知识,使学生能够更容易地理解地理知识,发现地理学科的魅力之处,激发和提高学生对高中地理学科的兴趣和热情。
2.可以加深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
学生对高中地理知识的了解和掌握途径仅仅局限于课本内容,对于很多扩展性知识缺乏学习的途径,导致学生不能对地理知识本质进行深入理解和分析,限制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和探索能力的提高。将多媒体充分应用到地理教学中,教师能够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需求进行合理的安排和设计,增加一些书本上没有但是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的内容和视频,开阔学生的学习视野,加深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认识,提高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探索欲望和求知欲望。
二、多媒体技术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1.调动学生对高中地理学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学生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处于主体地位,能否充分调动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使学生积极参与到地理教学中直接关系着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的高低,必须引起相关教师的高度重视。在高中地理教学中使用多媒体技术,能够对教学内容进行丰富的画面呈现和声音、图像传递,可以极大地刺激学生的感官,使学生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地理知识的形象性和生动性,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和意境,使学生积极参与到地理学习当中去,加深对地理知识的印象和理解,获得良好的学习体验,从而对地理学习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另外,由于地理知识跨度较广,涉及诸多领域,学生很难对这些内容进行较快掌握,如果借助多媒体技术,可以对这些内容进行分化和综合处理,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使学生对这些内容易于理解,这也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高中地理教学,提高高中地理的教学水平。
2.对抽象地理知识进行具体化处理
高中地理学习过程中,学生普遍反映对一些抽象内容缺乏概念,即使通过教师讲解,也很难真正对这些抽象内容进行消化和吸收,仍然是一知半解。采取多媒体教学,对这些抽象知识进行动画设计和视频播放,能够让学生很直观地看到地理知识的演变过程和来龙去脉,认识到知识的本质,对知识的重点和难点进行深入理解和掌握,促进教学效率的提高。同时,多媒体教学还可以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引导,鼓励学生对地理知识进行探索和研究,以便提高学生的探索能力和创造能力。
在新课改实践过程中促进学生素质能力等的提升成为高中地理教学首要完成的任务,同时新课改的规定使高中地理教学需要不断结合国内外先进的教学方法进行实践探究,找寻适合高中地理教学的方法。活动教学法以其独特的活动形式、丰富多样的课堂结构等优势逐渐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推广起来,但是在实施活动教学法的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其暴露的不足,还需要特别注意并采取有效的措施,这样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
一、活动教学法的概念
在活动教学法中多元理论被广泛应用起来,有效地帮助教师更好地利用课堂教学活动把地理知识融合在活动过程中,或者利用多媒体等技术直接创设利于学生学习的活动情境,促使学生获取高效学习的方法或能力,这便是活动教学法。高中地理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用好活动教学法能把课堂知识内容转化成促进学生发展学习的兴趣和能力的综合性活动,用各种活动串联课堂可以锻炼学生的参与能力和合作思维。
二、活动教学法在高中地理教学实践中容易出现的问题
在活动教学法的实施中很多学校和教师不能根据地理教学材料或者内容设计活动,导致整堂地理课不能高效进行。(1)教师忽视学生在课前预习。(2)教师重活动,轻指导,导致教学不平衡,学生发展受阻。(3)学生习惯不良,组织纪律等各方面自控能力弱。(4)活动开展中对目标的理解和把握不到位,浪费精力,收效不高。(5)活动安排没有兼顾集体与个别活动的统一。(6)教学条件有待进一步加强完善。
三、高中地理教学中加强活动教学法应用的措施
1.以活动目标的规划建设为中心
在新课改时期,高中地理教学利用活动教学法时很容易在经验主义和拿来主义的影响下出现“照搬”行为,这主要是因为教师对新课程标准理解有误区,在活动教学法实施中应该相互印证和发展,需要紧密结合两者的要求,一切围绕活动目标建设为中心。在活动教学法实施前学校就应该制订校级发展具体的目标;用明确的校级目标促进教学学科的目标建设与活动开展;设定教学目标促进学生的学习。
2.活动建设以师生为基本点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有很多事物或者现象是抽象的,教师在过去需要用很长的语言或者演示等方法才能把知识内部的规律或者现象之间的联系等传递给学生,这样使学生学习到的地理知识是很有限的。活动教学法则是安排具体的活动来承载事物规律或者联系,需要学生通过教学的活动、实验等探究活动,学生便能在活动中清晰感受抽象的内容,但是有很多事物或者现象却又容易受到教师水平、学生学习的态度等因素的影响,学生在活动中很难理解较难、较抽象的物理知识,因此,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还要严格从学生的学情进行活动教学,用高效的活动突破重难点,把活动建设的基本点确定在广大师生身上。
3.活动教W法实施中加强教师的引导
高中地理教学开展活动教学法实践工作不能缺少教师言传身教的指导作用,这就使教师在活动开展过程中需要发挥自己的语言、动作等引导功能,切实做好新课改时期引导者的工作,用细致的语言和符合实际的动作等引导学生的学习思路。然后指导学生跟随活动开展的步骤过程观察活动进行的顺序或者操程中的现象,掌握地理知识和规律。同时,一边在活动中用语言帮助学生理解活动对象的主要特征,如何把握这些特征的由来、作用等,这样才能进一步引导学生掌握观察事物的主要变化方面和未来发展变化等过程。这种讲解、引导结合的形式才能使学生在活动中有方向,有目标,其观察能力、推理能力、表达能力等能力才能得以发展,这样做就能把教学目标和新课改时期的课程标准融合在教学活动中。
4.教学中把握活动的适时、适度
在高中地理课上,教师的活动教学法不可能全程开展活动,只能在适当的时机和适当的时间段使用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因为高中地理课堂的时间都是有限的,教学不可能整堂课地灌输式教学,因此,想要在有限的时间里尽可能多地传递地理知识,促进学生掌握地理知识和规律,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结合教学的实际内容,有针对性地进行实践活动的开展,留足学生练习的时间和反馈纠错等时间,这样才能让学生进行高效的学习探究活动。
在新课改政策出台后,高中地理教学工作开始从教学模式和策略上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传统的地理课堂教学方式已经不能与当前的教学需求相适应,作为老师也必须从教学思想上与时俱进,对教学方式进行改革创新,并结合当前的网络环境的发展趋势,不断为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的改革与创新做出努力,进而成功创设一套基于网络环境下的自主探究的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体系,提高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的质量。
1.通过任务驱动式教学,按照课标合理安排教学
在“任务驱动教学”的过程中,最为核心的是对“任务”的提出,它直接决定学生是否在课堂教学中发挥了主体性作用。因此,老师提出的教学任务必须围绕学生的认知规律,并结合教学内容创设一个开放、平等的教学氛围,逐渐引导学生主动融入到老师的教学中来,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并运用知识。这种任务驱动式教学方式要根据具体地理知识的内容来选择,例如对于地理中的相关知识的基本定义、时区的计算或者是正午太阳高度角的算等则不适合这种任务驱动教学,这是因为高中低年级的学生还没有建立起对这些基本概念的相关知识和经验,如果应用这种任务驱动教学则无法有效完成相应的任务。例如,在必修3中第二单元的内容学习中,老师可采用这种网络环境下的任务驱动式教学方式,但前提条件是学习方法一致,老师可先讲授第一节内容荒漠化的危害及防治,后面的有关湿地资源的保护、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应用、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流域的综合治理等则可以通过任务驱动式教学方法来教学。
2.利用网络多媒体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老师应在课前建立知识专题,把课堂教学的相关资源上传到专题网站,这样学生即可在课前对即将学习的知识有个大致了解,并在这些资源中尽可能安排一些视频动画资料,来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进入课堂教学之后,通过多媒体进入教师空间的备课平台,打开教案进行多媒体授课,此时系统会自动把所学的相关素材逐一罗列出来,教师只需要把握好每一个教学环节来选择相应的内容。另外,还可组织学生在学校的网络机房或者是学生自配电脑的方式来授课,此时老师可在课前把要学的课堂练习做成问卷的形式上传到学习平台,然后学生自主下载之后进行解答,并在完成这些练习题之后上传到学习平台中,由平台根据老师事先设定的答案来对学生的做题情况进行自动解答并评分。这样的过程,使得学生的答题情况可立马反馈给老师,让老师通过学生的这些习题训练的情况,来了解和掌握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然后有针对性地对一些重点、难点进行巩固深化。例如,在学习“大气循环”、“水循环”以及“板块运动”、“火山喷发”这些地理内容时,因为其内容的抽象性和学生知识的有限性,无法对这些地质地貌有一个具体而全面的认识,因此在课堂上,老师可利用信息化技术手段将这些理论知识转化为动态化的内容呈现给学生,让学生感受到地理事的变化过程,让枯燥乏味的地理内容变得更加生动和有趣,同时也将抽象知识具体化,满足学生的好奇心,不断调动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和热情。并在这些网络信息资源的学习过程中,让学生学会主动地探究思考问题,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3.构建区域地理教育资源的共享平台
高中地理学科教学对多媒体信息化技术的应用,主要依托于应用平台。构建区域间的地理教育资源,即可实现资源的共享,这种共享包括考试试卷、教学课件、教学方法等内容,这有利于实现地理教学的共赢。尤其是在当前的网络环境下,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高中地理教学资源可以更加快速和便捷地传播发展。这种区域地理教育资源的信息系统建立在校园信息共享的基础之上,可在地理教学过程中形成一套成熟的地理教学资源数据库,并通过互联网来对资源进行不断地更新。尤其是在涉及高中地理教学的具体章节课程资源中,可以让老师在教学中可拥有更加新颖前沿的教学资源与学生分享学习,并可对教学资源进行整合,实现地理教育内部资源的共享与探究,不断通过资源的优化选择,为高中学生的地理学习带来更加优质的教学资源。
4.多媒体地理教具与传统地理教具的有机结合
高中地理的学习离不开学生耳朵、眼睛、大脑的共同互动,而在当前的网络环境下,通过信息技术即可增加高中学生听与看的机会。在高中学科教学中涉及到各种图与表,其学科教学目的不仅需要学生掌握基本地理概念和相关原理,同时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在学习地理过程的思考与运用能力,因此多媒体信息技术通过图文并茂以及声音、视频的授课方式,增强了高中学生对抽象事物的理解与应用,并在很大程度上启发了学生的心智,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在网络技术的应用下,高中地理教师可对地理各章节内容进行灵活地衔接,可单独讲解某个知识点,也可串联多个知识进行讲解,使高中学生可获得系统连贯的高中地理学科知识。例如,在学习高中必修一中的《板块构造学说》的过程中,通过多媒体来对板块运动进行演示,将漫长的板块演进历程通过动态视频和相关图片呈现给学生,更好的帮助学生对这部分地理知识的理解与学习。
5.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信息化时代已经成为我们生活的一个部分,在这种环境下的地理教学工作,还需要不断探索寻求更多有效的方法,这也要求老师必须与时俱进,改变过去固有的教学模式,积极利用网络技术来融合到教学中,不断为高中地理课堂教学带来更加生动有趣的学习氛围,提高地理教学的效果和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