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2-31 11:00:17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探索茶文化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2.合理兼并重组,打造优质茶义化企业和产品
茶文化企业的规模和质量决定了茶文化产业旳发展水平。因此,益阳只有克服当前存在的茶文化企业规模小、效益低的问题,才能实现茶文化企业的健康发展。(1)充分运用市场的手段,在竞争中实现企业的优胜劣汰。政府应合理制定茶文化企业兼并重组的政策,鼓励具有比较优势的企业实现强强联合,特别是促进茶叶生产企业与茶文化企业的联合,将茶叶的生产和品牌推广、提高文化附加值紧密结合,达到"1+1>2”的效果。(2)走产业化道路,茶文化企业要严格按照现代产业发展的要求实行标准化的生产,保证茶文化产品的质量。要培养一批具有自主创新能力和较大影响力的骨干茶文化集团,深度开发益阳茶文化资源。(3)鼓励有特色的中小文化企业的发展,形成合理的产业布局。(4)各类文化企业要苦练内功,增强自身的竞争力,打造特色品牌。企业应当充分了解市场,充分利用益阳独特的茶文化资源,生产符合消费者需求的产品。例如,茶文化演出公司可以结合益阳茶叶的历史和文化,排演大型实景舞蹈;传媒公司可以制作以益阳茶叶为主体的电影、电视剧;旅游企业可以突出健康、休闲主题,推出适合不同阶层和年龄的旅游新产品。
3.培养和吸引专门人才,加强从业人以培训
我国第一个全日制茶文化高职高专于2002年建立,目前已建立起从高职高专生到博士研究生的多层次茶文化产业人才教育体系,但目前茶文化专业人才的培养无法满足需求。为了促进益阳市茶文化产业的发展,需要进一步培养和吸引人才,同时加强从业人员培训。(1)在益阳"安化黑茶学校”的基础上,鼓励湖南城市学院、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等院校开办茶文化专业,并与艺术、人文、旅游管理等专业结合,开办有特色和针对性的课程。此外,可以鼓励大型茶文化产业集团,经政府部门审批同意,开办茶专业院校,实现企业和学校相结合,"产、学、研”相结合,提升人才数量和质量。(2)加大吸引人才的力度,从待遇、工作环境、晋升机会等方面吸引优秀的茶文化专业人才到益阳创业发展,实现在短期内提高茶文化产业人才队伍水平的目的。(3)加强现有从业人员的培训。要加强企业内部的员工培训,提升茶文化产品研发人员、茶艺服务人员等的文化素质和专业技能,特别是做好茶文化企业高层管理人员的继续培训和教育,壮大高素质职业经理人队伍。
包装离不开不图案,消费者往往都是通过最直观的视觉图案来理解商家意图传达的含义。茶文化历来与文人雅士有着不解之缘,唐代皎然有诗云:“此物清高世莫知”,可见,这种幽静的茶之记忆,已成为茶文化中约定俗成的概念,而想要表现幽静的意境,则非中国画莫属。中国画本是笔与墨、情与景的结合,追求的自然也是超凡脱俗,清新雅致的境界,这点正好与茶文化的“静”和“雅”两大精髓不谋而合。如“茅山青峰”此款茶叶的包装设计用中国画的方式表现茅山的优美风景,由于茅山是金坛著名的风景旅游胜地,又特产青峰,故将其运用到茶叶的包装设计中,展现了强烈的地域特色。不仅如此,把茅山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融入设计之中,配以郑愚的《茶诗》,把自然美景与茶文化有机地融合进中国画的写意中,达到了深邃的效果。画面中山峰与云雾彼此呼应,似如人生仙境一般,充分体现了“天人合一”的茶文化精神。
2.茶叶包装的色彩设计
色彩在包装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往往会影响到包装的整体效果。由于人们对于色彩具有不同的主观和客观的认知,所以在包装设计时,不仅要考虑商品的自身属性,而且需更加注重消费者的个人喜好和审美情趣。设计时,应根据不同茶叶的种类运用不同的色彩。例如红茶的包装则以暖色调为宜,绿茶多采用冷色调为佳,白茶可选择清柔的色调为好,这样通过外在包装的色彩可以进一步映射出内在的商品实物,给消费者初步的情感认知。如“金坛雀舌”属绿茶的一种,闻之香气清高,泡之汤色明亮,饮之浓而不涩、回味甘爽。此款茶叶的包装色彩遵循绿茶的特点,整体运用绿色系色调,给人清新舒爽的感觉。在绿色的运用上使用明度对比,即以墨绿为主,浅绿铺底,这种对比,加强了一定的视觉冲击力,再配合明亮的黄色加以点缀,所展现出素雅但又不失活泼的效果。画面中绿色茶具的设计灵感来源于茶艺思想,这也是诠释茶文化的良好途径。
3.茶叶包装的字体设计
茶叶包装上的字体大部分运用中国书法字体,这是因为书法作为一门古老的汉字艺术,至今已有5000~6000年之久,正好与茶文化源远流长的历史相符,是展现中华民族深厚文化底蕴的最好表现。“新益号”普洱茶的产品名称字体采用行楷,该字体优美实用,如同普洱一般,不但口感极佳,还具备减肥、降脂等多种适用功效。在茶饼的包装上,“金茗陈香”四字为隶书,同样是中国书法,但又与行楷不同,凸显字体设计的多样性。在印刷上,“金茗陈香”采用传统的烫金工艺,一方面正适合茶叶这种拥有悠久历史的饮品包装,另一方面,字体也变得更加清晰、耐磨,光泽度高,色彩鲜艳夺目。
二、茶文化对未来茶叶包装发展趋势的影响
随着社会的发展,茶文化已不可能再停留于先前的“清”、“静”、“雅”、“和”,必须要融合当下世界发展的主题,达到丰富其内容,增加其文化内涵的目的。
1.生态环保主义
如今,随时全球经济的高速发展,低碳环保已成为热门主题之一,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我国的茶文化也需要注入生态、节能、环保这些新鲜血液。在当代茶叶包装中体现环保主义就是要遵循最少化、最轻化和可回收原则。最少化原则指的是包装使用的材料品种最少化,材料数量最少化;最轻化原则即为在保证商品安全运输的情况下尽量减轻其包装重量;可回收原则则表示使用可回收材料,减少资源的浪费,这三项基本原则从理论上指引日后茶叶包装设计的发展方向。如有机茶叶公司设计的可重复使用的茶叶包装,此款设计采用纸质材料,精致小巧,方便携带。在包装上巧妙的设计一道开口,通过两端的拉合来控制开口的大小,饮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控制出茶量。当茶叶用尽时,此款包装还可以再次使用,只需简单的注入新茶即可。这些独特的设计无不体现生态环保主义。
2.全球国际化主义
中国自从加入WTO之后,茶叶国际化亦是大势所趋,中国的茶文化已不再单单面向国人,更要走向世界。2012年8月一份共300人问卷调查显示,有121人,约占总人数的40.3%认为未来茶叶包装设计的发展趋势应适当融入全国际化思想,而不是单单展现中国传统的茶文化。我国茶叶市场如今面临国外茶叶品牌的入侵,这种国内外茶叶市场的交流自然对我国茶叶包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包装设计时,可以加入英语译文,考虑国外的风俗习惯和个人的欣赏价值观。
在多元文化成熟发展的今天,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学习热情和价值认知度也实现了全面提升,因此,在这一过程中,想要充分、有效满足人们的多样化需要,就需要对当前整个旅游产品进行改造和创新,尤其是通过丰富旅游产品体系中所具有的文化内涵和价值理念,特别是通过提升整个旅游产品的文化底蕴,从而满足人们的多样化需要。
1当前旅游产品开发经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分析
随着当前人们生活水平不断优化,无论是生活理念,还是生活元素,都实现了成熟发展。因此,在这一过程中,人们参与旅游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一步提升。但是,从当前旅游产品开发经营的具体状况,可以看到,其中存在诸多问题,具体而言:首先,相对于现代旅游活动经营开展的具体需要而言,其旅游产品经营发展层级内涵较低,尤其是更多茶产业旅游活动在经营过程中,更多停留在基础、表面阶段,其不仅反映和诠释的是旅游产品开发等级低,更重要的是在这一过程中,其充分体现出当前整个茶文化旅游产品开发水平及理念不成熟,以及与人们具体需要相脱离等等各种问题。其次,当前旅游产品在开发经营活动中,其缺乏有效创新和完善。尤其是随着当前旅游产品经营开发体系不断完善,加上社会市场需求不断增加,旅游产业经营发展迎来了井喷式发展,而庞大的市场需求,在客观上,引发了旅游产业的快速扩张,在这一过程中,旅游产业也出现了很多问题和不足。而旅游产品的抄袭性,就成为一种普遍现象。而这不仅限制了旅游活动经营发展的成熟性和体系化,同时也无法及时有效满足社会大众的多元化旅游需要。最后,对于旅游产品经营开发活动来说,整个开发过程中,也缺乏必要的文化内涵和价值属性,旅游产品与其他产品不同,其不仅仅是一种可供消费的商品,更重要的是其中融入了丰富完善的价值内涵,所以,在旅游产品经营开发活动中,需要注重文化属性的诠释和表达。因此,在开发旅游产品时,诠释文化内涵才是关键,但是从当前整个旅游产品经营开发的过程,我们不难看出多数旅游产品中,并未融入相应的文化内涵的价值理念,从而限制了整个旅游产品经营开发的理想效果。
2茶文化理念的具体内涵阐述
茶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也是经过几千年发展所形成的独立文化体系。通过对茶文化理念的具体内涵进行分析,不仅能引导我们对几千年的传承文化形成全面认知,同时在这一过程中,实际上也对社会大众的生活习惯和饮食文化形成了广泛认知。茶文化体系实际上是我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同时也是几千年文化发展历史中所形成重要内涵。早在先秦时期,我国就已经有了关于对茶应用的全面记载。而茶逐渐发展成为社会大众生活的重要元素,实际上,随着社会大众生活中,生产力不断发展,茶叶的生产与饮用,都极为丰富,而饮茶过程中,其逐渐与社会文化相结合,从而形成了具有文化特性的元素内涵。我国茶文化体系中包含了诸多元素和内容,其中不仅有着丰富完善的物质元素,同时也诠释了全面多样的精神理念和价值内涵,因此,在对茶文化资源进行综合利用时,应该从充分认知该文化资源体系的物质基础入手,通过诠释和利用其中所具有的精神内涵,从而实现对该文化机制的最佳应用。茶文化资源体系中所具有的精神内涵,不仅是一种精神元素,更为关键的是其中所具有的内涵理念,能够为人们参与各项活动提供重要帮助,因此,了解茶文化体系的具体元素,将为整个社会发展提供重要推动原动力。
3茶文化旅游产品整合开发的具体背景和要求
之所以要对茶文化旅游产品进行整合开发,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了解该产品开发的背景和要求,能够实现茶文化旅游产品开发的最佳效果。分析茶文化旅游产品整合开发的具体背景,是做好茶文化旅游产品开发的基础,现阶段茶文化旅游产品开发过程中,实施整合开发理念的必要性大大增加,尤其是随着当前人们对旅游产业经营开发的要求不断提升,如果不对整个旅游产品的经营元素体系进行创新与优化,那么其很难从根本上满足人们的多样化需要。在分析茶文化旅游产品整合开发的具体要求时,应该结合当前人们参与旅游活动要求不断提升这一客观状况,如今创新旅游产品经营元素,完善融入各项文化内涵,从根本上创新茶文化旅游产品整合机制,进而满足人们参与旅游活动的具体需要。当然,对于茶文化旅游产品整合开发活动开展来说,其同时也是茶文化传承发展的基础和关键。现阶段,整个茶叶产业经营发展也处于转型、创新的关键阶段,而想要实现理想的经营效果,就必须从元素完善出发,结合旅游产品机制的有效构建,从而满足人们对茶文化、旅游活动的多样化需要。
4茶文化旅游产品整合开发的具体实施思路
在整合多样资源,开发茶文化旅游产品时,想要实现理想的开发效果,其需要从以下视角入手:对于茶文化旅游产品开发活动来说,其核心和关键在于整合旅游产品,通过丰富应用整个旅游产业经营的多样元素,从而满足人们参与旅游活动的各项要求。对于茶文化旅游产品开发活动来说,融入多样化需要,特别是将传统茶文化理念的具体内涵融入其中,其必然能够实现整个旅游产品整合开发的理想效果。对于茶文化旅游产品整合开发机制建设来说,融入文化属性,凸显其产品特色是整个产品的基础,当然其关键在于融入茶文化理念元素,从而实现茶文化旅游产品经营开发的理想效果。茶文化旅游产品开发是当前开展旅游活动时的基础和关键,也是核心。结合当前人们丰富完善的旅游活动需求,创新与丰富产品开发机制,是实现茶文化理念经营活动开展的重要要求。但是,想要实现茶文化旅游产品开发经营的理想效果,就必须从社会大众的实际需求出发,通过融入具体的市场需求和理念内涵,结合茶文化旅游产品经营体系的优化与创新,从而实现旅游活动经营发展的最佳效果。而当前茶文化旅游产品整合开发过程中,其实际上是一种深层次的产品开发机制,要从深度旅游的发展视角来对茶文化旅游产品体系的各种资源进行整合,从而满足该产品的经营需要。当然,与其他旅游产品开发所不同的是,茶文化旅游产品开发过程中,其关键在于其中融入了茶文化理念内涵,而传统茶文化体系不仅是整个传统文化的核心与关键,更重要的是传统茶文化体系中,其更多融入的是社会大众的生活习惯。因此,茶文化旅游产品的体系化开发,才能实现整个旅游产品经营发展的最大价值。通过合理应用茶文化元素,融入茶文化机制的重要内涵,凸显茶文化旅游产品的特点与优势,从而满足茶文化旅游产品经营开发的理想效果。事实上,在茶文化旅游产品经营开发时,其中也存在相应制约因素,尤其是要从社会大众需要视角出发,通过具体的价值理念阐述,从而实现理想的开发效果。
5结语
随着当前人们参与旅游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断增强,如今传统的茶文化旅游产品,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的多样需要。因此,结合当前人们多样化需求,融入文化理念内涵,丰富构建茶文化旅游产品的系统化开发机制,想要整合多样资源,创新茶文化体系传承机制,就极为必要。当然,我国有着丰富完善的茶文化理念,应用茶文化元素,提升茶文化旅游产品开发品质,就极为必要。
参考文献
[1]吴若飞.广东茶文化旅游产品整合开发研究———基于区域旅游发展理论视角[J].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4):344-345.
中西文化通常被看作是世界上两大主要的文化体系,在方方面面的差异中,最为主要的还是在中西方思维方式上的体现。我国著名的翻译家傅雷对中西方文化差异做过这样的概括“:东方人与西方人在表达习惯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东方人喜好含蓄且委婉的表达,讲求意境和深层含义;西方人,喜好全面且直接的表达方式,讲求事实和分析。曹世潮对此也有详细的描述:“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追求思维的延伸、扩展,注重内向的、精神的、意境的,它的特点在于情感的舒展和收缩,在于对内在心灵的把握,关乎心胸……而西方的思维方式与中国文化截然不同相,它更理性,更注重依靠事实、论据来阐明对事物的认知和推理……”因为文化差异的关系,产生了不同民族对相同的客观现象和社会存在产生不同的认知,而这种认知很多时候是通过言语交际表现出来的。仅从词汇方面就可以体现出中西方的文化差异,例如,在中文当中,关于父辈女性长者的称呼有“姑姑,姨妈,婶婶,舅妈”,而同样的称谓表达,在英文中都可以用“aunt”一词概括。相对比之下,中国文化在表达时更加注重长幼有别和亲疏远近,而西方文化则宽松许多。当然,这些血缘关系并非“我有人无”,其实英语国家也存在,只是英语对此不加以详细区分罢了。中西方文化在称谓表达上的这些差异是有其原因的:宗法等级社会在中国历史上延续的时间较长,宗亲、等级、尊卑观念在汉语文化中比在英语文化中牢固得多。中西方文化的种种差异简单并直接地通过汉英两种语言就体现了其对应关系。从语法学方面来看,汉语是隐性(convert)语法的语言,而英语是显性(overt)语法的语言。详细而言,汉语更讲究语感,重意境和引申意义,即一句话表达的内在含义,句式多为主动句,强调内容和情感;而英语注重逻辑思维,更重形,讲究说话“有凭有据”,“有一说一”,强调所说内容的规范严谨,句式多用被动,语调相对平直。此外,文化差异也受客观因素的制约,如:地理位置、国体政体、历史、宗教等。如英国多面环海,英语中很多词和海洋有关。说“挥金如土”,英国人说spendmoneylikewater。而英文当中drinklikeafish,翻译成中文就可以是“牛饮”,体现了中华民族自古重视农耕和畜牧业的文化传统。
生活习惯及社会习俗是语言使用者在长期的生活过程中积累形成的,与生活环境、地理气候乃至国家制度息息相关。中国是个礼仪之邦,自古以来对于称呼尤其重视。不同的称呼体现了阶级、辈分以及语言使用者的身份地位,例如:学生在与老师打招呼时应称其为“王老师”或“张老师”,而不会直呼其名。相反,在西方国家老师则习惯学生称自己为“Mr.”或者“Miss”。对于亲属之间的称呼语中西方也存在着巨大差异。中国人由于辈分观念森严,因此晚辈在称呼长辈时要加上对应的辈分;而西方人对长辈直呼其名以示亲切友好的做法也通常会让我们难以适应。除此之外,中国人的传统观念认为在人际交往中适时的推脱、拒绝才能表现出应有的礼貌与客气。因此,中国人在面对别人的赞美和恭维时会表现得较为含蓄,“您太过奖了”“我还差得远”等等。而西方人则会直率大方地以“Thankyou!”来回应对方的夸奖。例如,一位外教在看到中国学生的作业后大赞“Yourhandwritingisprettygood!”中国学生立即回答道“No,no.It’sverypoor.”这一看似谦虚的回答却让外教大惑不解,怀疑自己是不是判断能力出了问题,从而产生了交流障碍。在交际过程中,文化使用不当所产生的误解甚至比语法使用错误更为严重,轻者造成交际失败,重者则会造成感情上的伤害。语言是文化环境中的产物,而不同语言所起源的文化环境又各有所异。中西方文化在饮食方式上也相差甚远。中国人宴席习惯以圆桌的方式,宾客团团围坐,这种形式在用餐时形成了一种团结、和谐的气氛。西式宴席则采用长桌的形式,宴会的核心在于通过与邻座之间的交谈达到交谊的目的。
(二)词汇中承载的文化差异
词汇学习在英语学习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词汇犹如大楼的基石,构建成了一个个的句子。同样的词汇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下会产生不同的话语效果。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要想找出两个意义完全一致的词是很困难的。教师在教授英语时,必须让学生最大限度地理解词汇的文化内涵,才能让学生透彻地掌握词汇背后所传达的文化背景信息。动物词汇在语言使用时出现的频率很高,并且体现了不同文化的丰富内涵,一旦使用不当便容易造成理解上的偏差和语用错误。例如,“狮子(lion)”和“老虎(tiger)”在中西方文化中有着不同的内涵。在汉语中用“老虎”表示威猛、勇敢、威严,被认为是百兽之王,相关的成语及俗语有谈虎色变、为虎添翼、虎视眈眈、虎父无犬子、虎啸龙吟等等。在英美文化中,“虎”则用“lion(狮子)”一词来替代,如boldasalion(像狮子般勇猛),majesticasalion(像狮子般威风凛凛),likeakeyinalion’shide(狐假虎威),playoneselfinthelion’smouth(置身虎穴)。不同动物在不同语言环境中的象征意义折射出了不同民族的性格及心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尽量向学生讲解此方面的信息,以避免母语在二语习得中带来的负迁移作用。
(三)价值观的差异
价值观是指一个人对周围的客观事物的意义、重要性的评价及看法,表现为价值取向、价值追求、尺度和准则等。由于不同国家在历史发展和思维方式等方面存在差异,因此使用不同语言的民族在价值观上也存在着千差万别。中国是一个文化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几千年来接收了儒学、道教以及佛教等的熏陶,形成了委婉含蓄的集体主义(collectivism)思维方式。西方人则崇尚个体、自由平等,主张张扬个性,强调维护个人利益,形成了个人主义(individualism)的行为准则。在很多中国学生看来,个人主义是一种带有贬义的极端自私的价值观。英语里面含有大量的反应“自我”文化的词汇,如“self-confidence”,“self-concept”,“self-dependence”等,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对这些词汇加以解释和引导,帮助学生正确理解此类词汇的感彩。对于什么是禁忌,中西方国家也在很多方面表现出了巨大差别。中国人见面时为了表示友好,拉近距离往往在交谈中会问及年龄、收入、婚姻状况等问题,在西方国家这些则被看做是文化禁忌,若学生不了解这一情况,在与外国人交流时则会因涉及这类问题而被误认为侵犯别人隐私。
二、克服知识传递障碍的文化教学策略
(一)加强对书本内容背景知识的介绍
作为一名大学英语教师,面对的学生群体有着不同于初高中生的优势:他们掌握了满足日常交谈及一般阅读的词汇量,拥有深厚的句型结构及语法基础知识,能熟练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写作。唯一欠缺的是对语言背后文化背景知识的了解,因此他们对于文章的理解仅局限于字面意义,无法进行深层次的剖析。为了弥补中国学生的这一普遍弱点,大学教师在授课时应加强对背景知识的渗透,增加对文化的拓展,适当转移课堂教学重心,由传统的词汇语法教学逐渐向文化教学转变,扮演好文化导入中介者这一角色。例如,中西方国家的文化差异还显著地表现在节日方面。在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的同时,还应对一些西方特有的节日如圣诞节、复活节、感恩节、万圣节等进行节日来源、节日意义、庆贺风俗等方面的背景植入。另外,大学英语教材中常会遇到一些引用于历史或宗教中的典故,英语中的典故大多来自于古希腊、古罗马的神话传说。例如,“恋母情结”在英语中翻译成“OedipusComplex”,源自于古希腊神话中俄狄浦斯弑父娶母的神话故事。而“自恋(narcis-sism)”一词则是由古希腊传说中另一个名为“Narcissus”的神仙爱上水中自己倒影的传说演变而来。若不对这些典故及背景知识加以介绍,学生则会感到一片茫然。同时,教师还可对中西方文化加以比较,分析归纳两者之间的共性与异性,深入探讨两种文化的相异之处。从根本上说来,学生学习语言的主要目的之一是加强对其他国家的过去、现在及未来发展的了解,教师若能对教材中蕴含的文化因素加以导入必能帮助学生增长知识、拓宽思维,加强对书本知识的深层理解。
(二)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相结合
对于一门语言的学习,仅靠课堂上有限的时间是远远不够的,教师应把课堂内学习与课外活动结合起来,双管齐下,才能收获较好的学习效果。课堂上仅仅依靠教师单方面对书本知识的介绍稍显单薄,学生无法身临其境地体会。因此,教师要灵活地采用多种教学方式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借助于现代科技以及多媒体的教学手段,教师可制作生动形象的课件,穿插一定的图片及视频,让学生接受视觉、听觉等多方面感官的刺激,加强直观感受,不仅能更好地理解所学内容,还能提高教学效率。同时要适当改变传统的教师一言堂的教课方法,加强课堂实践,让学生也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教师可布置学生针对对应的书本内容制作课件,在课上与其他同学进行资源共享,在这一过程中让学生充分发挥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以及体验学习过程中带来的乐趣,从而使大多数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教师还应激发和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并适时地推荐英美原著、报刊杂志、学习网站等,使学生不仅能加强文学修养,了解时事,吸收新鲜资讯,还能从中提高文化素养,增强跨文化交际能力。与此同时,趣味性强、吸引人的课外活动也是对课堂教学的一种有效拓展和延伸。教师可组织学生举办英语角、英语演讲、英语辩论、英语配音、英语小品戏剧表演等活动,通过竞赛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主动投入到这些活动中去,在此过程中,学生既能将课堂所学知识学以致用,又能在使用过程中发现错误,从而进行纠正,进一步提高自己。
(三)教师应从自身出发,提高文化素养
教师是教学资源的提供者、承载着,要想最大限度地提供知识给学生,教师因从自身出发,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吸收最新最全的文化知识,拓宽自己的文化视野,并充分挖掘教材,把自己吸收的知识充分融入到所教课文中去。
一、引言
全球经济一体化给加入WTO后的中国带来无数的机遇和挑战。中国与世界各国在政治、经济、商务和文化等各个领域的交往日益增多。我们所面临的国际商务谈判越来越多。如何实现成功谈判,影响因素众多,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点是贸易国对彼此文化习俗的了解和认同。文化作为一种民族与国家的代代沿袭所积淀的特殊事物,其多样性与复杂性日益被各国贸易人士所认同,研究一国或一民族的文化习惯与文化背景往往决定了一项贸易的成败,研究中西方文化差异,交往时获得成功的机会就会多一些。
二、贸易谈判中体现的中西方文化差异
1.称呼上的差异
称呼作为人际交往中重要的语言信息符号,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使用这种语言的民族或国家的文化传统、社会变迁、民族心态和风俗习惯,是其文化的一部分,东西方文化差异很大,了解并理解这些差异在跨文化交际中所可能造成的障碍,对增进相互了解是有益的。中国是个文明古国,礼仪之帮。文化是以社会为本的整体文化,古代封建社会的官僚机构十分庞大,家庭和家族成员间的关系错综复杂,这就使得人际关系较复杂,称呼也显得较复杂, 始终贯穿着等级观念,纲常伦理和男尊女卑观念也渗透到经济交往之中。西方的人文主义精神和个人主义使称呼较为笼统。西方人奉行尊重自己、考虑别人、相互平等的准则,初次见面或在比较正式的场合,人们在姓(Surname) 或姓名(full name) 前面冠以Mr/ Miss/ Miss 的称呼就够了,为了亲切的缘故,熟识的人可以直呼对方的名字( name/ given.name) 。除非特殊必要,一般不称呼头衔。历史上西欧人对君王有“Your majesty”“sire”(陛下) 等称呼,但在现代,即使在仍保留着君主的国家人们认为这类称呼只具有社交礼仪的价值,并非体现等级尊卑。但另一方面,以往主要用于称呼有爵位的人并兼做对一般人尊称的sir 一词,现代社会的英国人则认为在一般交往中使用起来表现了一种自卑态度,有失自己的尊严,也会使得对方尴尬,所以如今只用于学校、军队称呼和商业往来的客套话。英美人称呼自己时不用谦词,现代英语中“I”是对自己的惟一称呼,书写时大写。第二人称代词“You”没有相当于汉语“您”的词或词形,“You”即是对人的尊称。在贸易交往中,中西称呼习俗的差异有时便造成理解障碍。中国人喜欢称呼别人的职务,前面加上他的姓,如“某局长”、“某经理”之类。但是,按照美国人的习惯,只有少数职业和职务可以用称呼,如医生和有博士学位者可称Doctor. . ,主持审判的法官可称J udge. . . ,州长和市长可称Governor. . . . 和Mayer...。国人这种称呼习惯包含着要明确表示一个人的身份、地位的文化心态,但在谈判中应理解对方的习惯和心态,不然会因别人没称呼自己的“官职”而发生误会。
中国人极少把姓作为对人的称呼,这与英美人的习惯也不一致。美国儿童天天真呼父母的姓名:中国人则认为直称人的姓氏对人不尊重。对日本人要注意各种级别的称谓不同。英汉语言中称呼差异反映出文化的差异。在商务谈判中, 了解、理解并尊重对方的称呼习惯才能消除称呼差异所造成的障碍和误会
2.时间概念上的差异
西方人的时间观念非常强,双方约定是几点到达会面场所,他(她) 必定准时到达。不遵守约定时间,姗姗来迟,会被认为是严重的失礼,并且任何理由都不能成为借口,在拉丁美洲和巴基斯坦,人们常常不按时赴约,而瑞典人则要求人们准时到达。我方时间观念较淡漠,如果确实因为特殊情况而不能准时赴约,一定要在第一时间通知对方。
3.贸易谈判中的禁忌语
在贸易交往时,与英国人打交道有三条禁忌: (1)忌系有纹的领带(因为带纹的领带可能被认为是军队或学校校服领带的仿制品);(2)忌以皇室的家事为谈话的笑料;(3)不要直呼其为英国人(英国由英格兰、爱尔兰、北爱尔兰组成)。与美国客人洽谈交易时,不必过多的握手与客套,贸易谈判可直截了当地进入正题,甚至从吃早点时开始。
4.语言上的差异
语言不仅受到社会习惯,文化因素的影响,而且语言本身是文化的一部分。如果我们忽视语言差异,商务谈判就会产生阻碍。“authority”一词在英语中不含任何贬义,指政府官员或学校领导。而相应的汉语为“当局”通常含有贬义。由此可见不同的文化背景为“authority”语言符号提供了不同的内涵。也就是说,一个单词的内涵如果不具备对使用该语言国的文化的合谐理解是不能完全被欣赏的。不同的文化特征产生不同的语言特征。不同的国家进行贸易谈判时,涉及不同国家的语言。消除语言上的障碍可以保证谈判顺利进行。不同的文化因素,如阶级、家庭结构、职业、信仰、价值观、宗教等,均会影响语言的使用习惯。例如“,在汉译英中有人把“马戏扑克”译成(maxi puke :在英语中表示“严重的呕吐”),其根本原因在于谈判人员忽视了中西文化的差异,以致出现失误。文化差异易造成谈判障碍,应将汉语思维转换成英语思维。因而,商贸谈判工作者要充分认识不同语言的不同的文化因素,进行中西方文化对比,使谈判顺利进行。
5.面对不同对象时谈判方式、谈判风格的差异
国际商务谈判要面对的谈判对象来自不同国家或地区。各民族间有着迥异的历史、文化传统,各国客商的文化背景和价值观念也有明显的差异。在商务谈判中的风格也各不相同。如果不了解谈判风格,就可能闹出笑话,产生误解,既失礼于人,又可能因此而失去成功的契机。如欲稳操胜券,就必须熟悉世界各国商人不同的谈判方式。面对不同的对象以变应变。因人而异,见机而变,同时,与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对手谈判,应使用不同的对策。因此,对各国各地区贸易伙伴的谈判特点应有所了解,要懂得“入国问禁,入境问俗”道理。美国人是中国的重要贸易伙伴,性格开朗、自信果断,办事干脆利落,事事处处以成败来评判。直爽,直接了当,重视效率,追求实利。十分精于讨价还价,智慧和谋略取胜,有理有据。同美国人谈判,就要避免转弯抹角的方式,是与非必须清楚,如有疑问,要毫不客气地问清楚,否则极易引发双方的利益冲突,甚至使谈判陷入僵局,他们一般也请客送礼。日本人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儒家思想道德意识已深深地沉淀于日本人内心的深处,并在行为方式上处处体现出来。日本是一个岛国,资源缺乏,人口密集,具有民族危机感。这就使日本人进取心强,工作认真,事事考虑长远影响。慎重、礼貌、耐心自信,讲究礼节,彬彬有礼地讨价还价,注重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重视商品的质量。所以在同日本人打交道时,有必要在客人抵达时到机场接机,在谈判后与客人共进晚餐、交朋友。客气话很多,原则问题寸步不让,擅于打“太极拳”,以柔克刚,以静制动,精通兜圈战术,善于打“蘑菇战”。实施拖延战术的过程中,会想方设法地了解对方真正的意图,在回答问题时常用“可能”、“或许”。当日本“蘑菇战术”与美国的“速决战”对阵时,往往弄得美国人哭笑不得,窘境难安。韩国人:近十年我国与韩国的贸易往来增长迅速。韩国以“贸易立国”,韩国商人在长期的贸易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常在不利于己的贸易谈判中占上风,被西方国家称为“谈判的强手”。在谈判前总是要进行充分的咨询准备工作,谈判中注重礼仪,创造良好的谈判气氛,并善于巧妙地运用谈判技巧。与韩国人打交道,一定要选派经验丰富的谈判高手,做好充分准备,并能灵活应变,才能保证谈判的成功。德国人的谈判特点是准备工作充分,喜欢明确表示希望做成交易,准确地确定交易的形式,详细地规定谈判的议题,然后准备涉及所有议题的报价表。这份报价表一旦提出,就没有讨价还价的可能性,因为他们不太热衷让步的方式。法国人在贸易谈判中有三个主要特点:立场极为坚定;坚持在谈判中使用法语;明显地偏爱横向式谈判。这就是说,先谈原则再谈具体问题,先为协议勾画出轮廓,然后再达成协议,最后确立协议上的各个方面。英国人在业务上有些松松垮垮。谈判往往准备不充分,但谈判人和善、友好、好交际容易相处。对建设性意见反映积极。印度人喜欢讨价还价,而中东地区的人,具有沙漠的传统风格,在他们的眼里,信誉第一重要,来访者必须先赢得他们的信任。他们特别重视谈判的开端,往往会在交际阶段花费许多时间,经过长时间的、广泛的、友好的会谈,增进彼此之间的敬意,在一般的社交场合,做成一笔生意。
6.民族文化和风俗习惯的差异
对于从事商务谈判的人员来讲,要调研国外的政治、法律、经济形势,市场行情,还要了解民族文化和风俗习惯的差异。例如到美国搞贸易,应了解美国的基本国情。在埃及,一些微不足道的服务也要给小费,而日本是一个不收小费的国家。在墨西哥,客人询问主人的配偶或家庭的情况,被认为是友好的表现,但在阿拉伯这样做是犯忌的。你要与阿拉伯人谈生意,二郎腿一翘,生意准告吹。因为翘腿,脚底朝天就触犯了“”。在颜色、图案方面,各国的喜好与禁忌也不一样。印度视白色为不受欢迎的颜色。而罗马尼亚认为白色是纯洁的象征,最令人喜爱。巴西认为紫色表示悲伤,黄色表示绝望;黄色在西方国家是令人不快的、讨厌的颜色,含有卑劣、胆小等意。而秘鲁对紫色倍加喜爱。伊拉克讨厌蓝色,视为魔鬼,在日常生活中讳忌使用;图案也是如此,东南亚诸国对大象有好感;而英国人则不喜欢。北非、利比亚视狗为不洁之物;而法国人养狗成风,视其为忠实可靠的朋友。新加坡人爱用双喜组成图案。伊朗人喜爱狮子。港澳新马地区和日本人喜欢把十二生肖的形象使用在商品造型和包装装潢的画面图案上。瑞士忌猫头鹰图案,认为那是“死人”的象征。意大利和法国忌。阿联酋忌十字架和六角型。法国人很少喝开水,所以保温瓶很难推销。与外商打交道,要送些礼品或纪念品。比如千万不能送手帕给意大利人,因为手帕是亲人离别时擦泪用的不祥之物。如果改送丝绸头巾,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也不能赠送带图案的礼品。
注重民族差异,尊重对方文化,是谈判顺利进行的前提,谈判双方应相互体谅和宽容因不同文化而各自独立存在的思维模式和价值取向,尊重对方的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更要使自己的言行举止不与双方文化相冲突,在维护自己国家的尊严民族形象的同时,尊重谈判双方文化风貌,应了解熟悉不同国家和地区商人之间谈判风格的差异,在实际的谈判中随机应变,适当地调整自己的谈判方式以达到预期的目的,使谈判在友好、和睦、平等、尊重的基础上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Wang Zhengyuan: International Business Culture[M].Shenyang:liaoning Education Press, 2001
[2]ZhangXuemei: The Differences of Sino-American Business Negotiation Styles[J].Journal of Henan Business College, 2006,(05)
一、“差异”与“差异政治”的内涵
差异,作为一种哲学范畴,早在黑格尔的辩证法中就业已存在。它通常被理解为矛盾的一个要素,是矛盾发展过程中的最初阶段和表现,它处于二种尚未激化的矛盾状态。简而言之,差异就是矛盾或对立统一的幼体。
然而,在后现论视野中,辩证法“总是错误地解释差异,它是对谱系学的一种混乱倒置”。因此,福柯、德勒兹、德里达等后现代主义学者虽然也使用“差异”这一术语,但其内涵却是与辩证法迥异的。他们承认差异性,否认同一性,反对把差异最终归入更高的统一之中。尤其在德里达那里,“差异”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并常用“延异”加以替代。
“延异”(diferance)是德里达自撰的一个重要术语,是其锵构主义理论的奠基性概念。从词源上考证,德里达的“延异”是由“diference”(差异)演变而来。源于结构主义语言学奠基人索绪尔关于语言学理论的两个基本原则:“任意性”和“差异性”。按索绪尔所说,语言符号都是任意的或约定俗成的,能指与所指之间不存在自然或本质的关系。不仅如此,符号还有严格的区别意义的作用,即差异原则。语言是一种差异关系而无确切的意义系统,语义主要“撒播”在一连串能指的转换过程中,它是压抑差异或不断变动的结果。
索绪尔的差异原则,经德里达继承和批判衍生出了“延异”这一全新的概念。按德里达的说法,延异是“不再以在场(pres-ence)/缺场(absence)的对立为基础而构思的一个结构或运动。延异是差异、差异的踪迹和诸因素得以相互关联的间隔(spac.ing:)的系统游戏。这种间隔同时是主动的又是被动的……没有这种间隔的产生,‘完整的’术语就不能指示其意义,就不能发生作用”。在德里达看来,延异至少有两种不同而又相关的意义:即它同时既指差异(todif—fer)又指延宕(todefer)。一方面,延异包含着“在场”与“缺场”之间的非同一性或差异;另一方面,延异既不是“在场”也不是“缺场”,而是指意过程成为可能的游戏,“在场”既与“缺场”相异,又延宕到“缺场”,同时“缺场”又延滞了“在场”。德里达认为“延异”是无法明确界定的,它必须避免概念化,否则它将会使“中心”与“根源”等含义重新进入“延异”之中。如此说来,“延异”是一个非在的存在,不管多么完美、独特或超验。它不控制任何东西,不主宰任何东西,不在任何方面行使权威。
概而言之,“差异”或“延异”是德里达用来借以消解现代哲学的一种后现代策略性用语,它具有多元性、不确定性、相异性、非意义性和非真理性等内涵。
说到差异政治,就是指在后现代思潮中,用差异性原则或策略对当代政治哲学或政治理论进行理解的一种方式。具体说来,它的主要内容是:以德里达的“差异”或“延异”、利奥塔的反对“宏大叙事”观作为哲学基础,以多元政治观和差异政治观为基线,反对建构任何类似于“启蒙理性”那样的大一统政治哲学,强调政治价值向度的多元化、多维化倾向。无论是帕依的“多元政治文化分析”,还是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抑或后现代女权主义、黑人政治、族性政治等等,无不具有浓厚的差异政治色彩。
后现代政治观的首要目标是反对现代政治学中的宏大统一叙事体系,进而要求建立具有异质多元的差异政治观。这一差异政治观多从政治文化论研究人手,随着文化学研究视角的不断转向而形成并扩展。
当代美国政治哲学的代表罗尔斯在1993年出版的《政治自由主义》一书中,一方面坚持了《正义论》一书中提出的“无知之幕”,即将人们用于选择权利的生活基础“虚化”;另一方面,针对哈贝马斯、“社群主义”等等的挑战,提出了所谓在诸差异的理解基础上的“交叉共识”观。这一观念,与哈贝马斯的以商谈交往为基础、以真理为内容而具有强烈重建现代主义愿望的“普遍共识”相抵触,从而成为一种独特的后现代差异政治观。
库恩指出,在世界上,各种不同民族的语言可以互相翻译,但不存在凌驾于众多语言之上的“世界语”。差异政治观对于自启蒙学派以来的现代政治学的“统一、宏大叙事方式”以及抽象统一的思维,无疑是一次重大的冲击,对西方“中心论”的政治观也存在着深刻的批判性。它强调多级主体性,并关注异质性,这都有助于当代政治学的思维范式由单一主体论向多级主体交往实践的政治学的转型,进而推动着世界多级格局的最终形成。
需要着重指出的是,作为差异政治观的典型代表,帕依的“多元政治文化分析”和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都从差异性、多元性的文化、文明作为理解差异政治的切入点,将差异政治和多元文化、文明并置或联系在一起,从文化差异、文明差异来理解差异政治的基础,从而为现代政治学进入后现代轨道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路径。
二、帕依的“多元政治文化分析”
帕依认为,现代政治学一直将政治权力视为一种抽象的、统一的和总体性的存在。而实际上,现代政治学在基础方面存在着由文化差异所造成的重大差异。在他的《政治文化与政治发展》《亚洲权力与政治学——权威的文化向度》等著作中,系统地考察了由文化差异所造成的东西方关于“政治权力的本性及其运作”在理解方面的差异的史实,进而提出了政治文化差异观。他认为“那种追寻有关权力的一般特性的理论是完全不得要领的,因为在所有社会现象中,唯有权力是一种对文化细微差异都成为最为敏感的因素,它的多样可能性和界域总是由时间和空间来规定的”(帕依,1985)。
具体而言,他的差异政治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在政治学基础观上,他反对现代政治学的抽象同一观,强调政治学基础的差异性。由抽象的人性和理性所导出的抽象统一的现代政治学,是非历史的和非辩证的:它将古希腊城邦的政治与现代国家政治都纳入到同一概念体系中加以抽象研究,所以是非历史的;这种抽象的政治观忽视了各种文化的差异对政治的主导性影响,所以是非辩证的。帕依看到了文化的差异对政治的影响,但是他没有进一步提及不同文化或不同政治之间的关系如何。若按博厄斯文化相对论认为,政治和文化一样,此政治与彼政治、此文化与彼文化之间必然存在着差异,然而此政治与彼政治、此文化与彼文化之间决不存在谁优谁劣的事实。
(2)其文化差异决定论。在探究政治差异的基础上,帕依认为,不同模式的文化差异造成了政治观的差异。这是一种关于政治学理论基础方面的“文化差异”决定观,他指明了政治权力对于所属的文化差异的敏感性,认为在多元文化背景中,由于人们的文化视野、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的不同,对于权力等政治运作现象的观念就会不同,当然其评价合法性、合理性的标准也就不同。他通过对马来西亚、缅甸、印度的实地调查,亲身体验了不同文化中对权力和权威的“应是什么”、“实是什么”所作出的根本不同的回答。
(3)帕依还具体分析了亚洲“权威主义”政治文化模式的文化机理,他认为,由于西方个人价值观主导性,决定了西方政治的民主制模式。而由于亚洲的群体价值观的主导性,相应地产生了权威主义政治模式,这一模式是从社会文化机体中“总和地”酝酿产生的。帕依从公众文化、社会心理、政治运作等多元视角对亚洲权威主义政治模式产生的原因作了独特的分析。从公众文化层面来说,整个亚洲社会对于像权威和权力这样一些基本的政治理念都有合理而清晰的见解。在他们看来,这些都是生活中的重大问题,它们总是普遍深入地存在于政治文化的“集体经验”中,甚至内化于每个人的私生活中。在文化熏陶下的人们懂得必须对占有权力和处于支配地位的统治者以及其神圣权力本身顶礼膜拜,而在这种崇拜权力的活动中必然也使权威和权力的政治理念得到进一步的同化和加强,从而为权威主义政治模式打下坚实的社会文化基础。从社会心理学层面来看,亚洲人对权威的接受是满足其个人安全需要的手段。对他们来说,西方的自由和个性是“异在”的。而追求同一性就是追寻一个能隶属的群体,即寻找一个适合于己的家长制权威形式,使自己能隶属于其中,从而获得一种心理上的安全感。从政治运作层面来看,亚洲后发式“赶超型”的现代化要求权力的高度统一,因此,权威主义的政治模式也是符合他们的效率观念的。帕依认为,考察亚洲社会内部诸文化模式的差异固然重要,但是考察其内部文化差异对于政治运作的主导性的影响更有意义。他认为,亚洲诸文化民族善于把握依顺性,并将之变成行为心理意义上的运作的能量释放——这是一种最具深刻意义的依赖性。通过“民族主义的亚洲形式”或由“种族的同一性”、群体的依赖性等因素构成了亚洲权威主义的新形式,而亚洲社会政治的运作则主要依赖于这种“权威一服从”的两极纽带。所以没有权威主义,亚洲的政治运作就失去了准则和模式。
总而言之,帕依一方面强调东西方文化差异所造就的政治差异的现实性,这对于消解政治观上的“西方中心论”,尊重各国政治价值观多元存在的现实,推进在承认差异和多元的前提下各文化民族、国家和地区的平等对话与交往是有益的;但是,另一方面,他在具体阐释亚洲政治文化何以不同于西方政治文化机理时所采用的一系列概念,如“家长制”、“权威主义”、“民族主义”以及由之所形成的具有依赖性的“权威一服从”式的亚洲权威主义政治模式理论,其科学性则是有待进一步考证的。
三、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
如果说帕依的政治文化差异观还停留在比较政治学层面,那么亨廷顿在其《文明的冲突》等论文中就将差异政治观应用于全球政治结构分析,以“文明”为单元建立起国际政治理论。从思维范式转型角度来看,亨廷顿完成了从单一主体观或抽象统一政治学范式向多元主体的差异政治观范式的转化。
现代政治学理论话语的核心观——人权、自由、民主、平等、博爱、正义、国家法理等理念,以及整个政治学的思考方式和观视方式都源于l7一l8世纪资产阶级政治学家们援用的两大哲学公理——人性和理性,以及抽象的“一般观视方式”。它以单一、普遍、抽象的人性观构筑政治学的基础,以抽象的理性构筑政治学方法论,沿用自然法的宏大叙事结构,采用元理论和元叙事所产生的等级体系。由此可见,以启蒙理性为主导的现代政治哲学无疑是以大写的“人”为中心的单一主体性哲学,这一哲学视野的基本缺陷是单一主体中心性即抽象的人。抽象理性主义基础观、抽象普适方法论观念和具有严格逻辑与大一统的等级秩序理论叙事话语,遭到了后现代政治学的猛烈批判。后现代政治学以“多级主体交往观”为哲学基础,是无中心或多中心的,且没有可以制约主体的客观底板。因此,多级主体产生多级、多元视野,在彼此对话和交往中是开放和互动的。它只有游戏规则而无真理制约,主体间性是由差异的、异质的主体彼此交往而构成的。
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实质上就是这样一种具有浓厚后现代政治哲学色彩的“差异政治”观。亨廷顿在其一系列论文中一反传统的“西方中心论”,以多级主体差异政治观来勾画全球政治学。在亨廷顿看来,冷战时代是建立在以美苏为代表的西东两个集团各自“具有绝对权威和绝对真理性”的“单一主体性”的视野基础之上的。而现在,世界政治正进入一个全新阶段。需要有一个多级主体间的差异结构的全球政治观。亨廷顿认为,这种差异政治的基础在于差异性的文明,而不是传统的意识形态之间的纷争,也不是民族国家之阿的竞争。
亨廷顿认为,文明间差异必然演化为主体际政治冲突,文明间的差异是差异政治观的主要源泉。文明通过历史、语言文化、传统以及重要的宗教把人与人区分开来,不同文明的人们对一系列政治价值观的见解有着重要的分歧。这些文明差异是差异政治观赖以生存的“语境”,它作为历史积淀并非短期能够清除,因此它比政治意识形态和政治权利差异更为根本。差异并不等于冲突,但却是冲突,尤其是持续长时间激烈冲突的导因。世界正在变小,不同文明间(主体际)人们日益频繁交流强化了文明意识(文明的自我认同),加深了人们对同一文明的认同和不同文明之间的差异的意识,从而推动了不同文明问的差异甚至敌意的增长,同时也增强了人们对文明的寻根意识。经济全球化使得人们超越了原先民族国家和地方区域性的狭隘眼界,从而从“比较文明”的差异性角度追寻对“跨国界文明的认同感”。
亨廷顿还认为,西方文明的“中心化”迫使非西方文明的自我认同意识崛起、强化。这种文化特征和差异具有稳定性,因而它比政治、经济特征更难协调与变更。在阶级和意识形态冲突中,问题是“你站在哪一边?”人们可以选择站在哪一边或改变之。而在文明冲突中,问题变成“你是什么人?”而这是既定的和不能改变的。另外,经济区域主义使文明内部的聚合力增强,也使差异文明的离异度增强。文明的差异导致了人们对政治(人权、正义、价值观等)、经济(贸易和发展权等)到环境等一系列政策和观念的分歧,西方文明越是将自己的民主、自由等价值观作为“普遍价值观”进行推广,越容易激起来自其他文明的反对,文明间的差异必然演化为主体际政治冲突。
总而言之,差异政治观成为亨廷顿观察世界政治、建构全球政治学的基本范式。在亨廷顿的视野中,文明问的差异和冲突成为主宰全球政治的主范式,较之帕依的“文化差异决定政治差异”,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无疑是一次提升和发展,而且是一种朝向极端方向的发展。许多差异政治论者由差异必然性而导出了相互宽容、忍让、理解、尊重等后现代结论,而亨廷顿却将之推到另一个极端,强凋“冲突”主题政治论,无疑是重蹈冷战时期的“集体对抗”思维的覆辙,有悖于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
四、差异政治观之启示与误导
综上所述,无论是帕依的政治文化差异观,还是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都将多元文化、文明与政治差异相关联,将政治的差异性、多样性归因于文化、文明的多元性,进而与现代主义的“普遍共识”相抵触,体现出一种独特的后现代差异政治观,成为后现代主义政治学的一种典型现象或典型形态。他们是借“文化”之异而强调“政治”之别,其内涵是通过文化差异、文明差异来揭示政治范式、政治价值观和政治话语中异质存在性和差异性,由此导出多级政治主体问存在着一种异在(无统一范式)的交往关系。既然主体际的政治范式各异,因而就难以通约,难以将之再统摄到一个更高、更大的范式中并加以转换。
“众筹新闻”(Oowdfunding Journalism)是社会化网络时代出现的一种新的新闻策划、报道与消费形式,它由记者或新闻机构策划并公布某一新闻报道(主要是调查报道)计划,向有兴趣的公众筹集款项,当获得足够的资金支持后,再展开具体的报道。同时,在报道过程中向资助者提供更多的参与和互动机会,并给予相应的回报。众筹新闻重新定义了记者和公众的角色及其相互关系,开创了一种新的新闻生产与消费模式。目前,众筹新闻的探索、实践正在全球范围内展开。
从众筹模式到众筹新闻
众筹这一概念源于众包。2006年,互联网杂志《连线》的资深编辑杰夫·豪在《众包的崛起》(The Rise of Crowdsourcing)一文中提出了“众包”(Crowsourcing)这一对互联网经济产生深远影响的概念。之后他在《众包:群体力量驱动商业未来》一书中结合大量实例对众包进行了细致深入的阐释。杰夫·豪还划分了四种基本的众包应用类型,即集体智慧(crOW wisdom)、集体创造(CrOW creation)、集体投票(crowdvotmg)和众筹(crowdfunding)。不同于前三种众包形式着眼于对知识、创新和判断力的整合,众筹寻求对大众资金的开发和重新聚集。
目前,众筹模式不仅在美国,也在全球范围内兴起并蓬勃发展。根据Massolution公司的调查显示:2009年全球众筹资金为5 3亿美元,2012年则迅速蹿升到27亿美元,预计2013年达到51亿美元;全球的众筹网站在2007年还不到100个,而到2012年底已经超过500个。就众筹网站上的项目类型而言,科技、创意、文艺、娱乐等占据了较大比例。众筹新闻出现较晚,数量也相对较少。但迫于当前大量传统媒体盈利能力下降,纷纷削减人员和开支,一些记者、自由撰稿人也开始尝试着将众筹模式引入调查报道的生产与消费实践之中,运用这种方式来使“那些未见诸报端却闪烁着创意火花的选题重获新生”,探寻优质新闻与市场问的真正关联。
众筹新闻实践情况
目前,众筹新闻项目主要依靠众筹网站实施,包括综合性众筹网站上设置的新闻(或出版、资讯)频道以及专门性的众筹新闻网站。前者如美国的Kickstarter和我国的众筹网,后者中比较有影响、有特色的如Spotus、Emphasis,以及我国台湾地区的Wereport等。
成立于2009年的Kickstarter是目前最为知名和成功的综合性众筹网站,项目囊括了艺术、设计、游戏、摄影等13大类,36小类,新闻就属于出版大类下的一个小类。在现有的313个已实现筹款目标的新闻项目中(2013年12月19日统计),最成功的当属由前《卫报》科技报道记者波比·约翰逊和为《自然》《大西洋月刊》《经济学人》等撰稿的记者吉姆·吉尔斯共同发起的Matter项目。该项目上线不到两天时间,就成功实现了5万美元的筹款目标。在1个月的众筹期限内,最终共有2566人提供了总计140201美元。正是基于在Kickstarter上的成功,2012年11月这两位记者将该众筹项目进一步发展成了致力于优质科技新闻深度报道的Matter网站(https:///matter)。
在专门性众筹新闻网站中,Spot.us是成立最早且影响最大的一家。2008年,该网站由位于美国旧金山湾的一家名为媒体革变中心(Center for Media Change)的非营利性组织创立。自成立以来,网站的发展颇为迅速,到2010年已经有超过800人为60个报道项目提供资金,其捐助额度为平均每人60美元。类似Spot.us这种新闻报道模式也在除美国之外的其他国家推广开来,如意大利的Spotus:it,法国的Jalmelinfofr,澳大利亚的,加拿大的Gojournalismtom,以及荷兰的De Correspondent等。除spot.us外,还有一些比较有特色的专门性众筹新闻网站如Emphas.is、IndieVoices和我国台湾地区的Wereport等。Emphasis是第一家专门针对新闻摄影的众筹网站,由两位新闻摄影记者于2011年共同创立,在两年内总共筹集了50万美元。由于新闻摄影的成本较高,在当前传统媒体经营不景气的状况下,许多纸媒开始削减新闻摄影记者和预算经费。Emphas.is的创建正是为了激起人们对新闻摄影的兴趣,通过网上平台将摄影记者与受众连接起来,为优秀的摄影记者们提供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新型筹资模式。
从新闻众筹项目的发起主体来看,绝大部分是个人,如专业记者或自由撰稿人,但专业新闻机构也开始尝试涉足其中,如美国国家公共广播电台(NPR)有关T恤的报道(Planet Money T—shirt),以及两次荣获普利策新闻奖的非营利性调查报道网站ProPublica有关实习生的报道(Investigatingthe Intern Economy)。两家媒体均选择在Kickstarter网站其报道计划。NPR派出记者追踪调查一件T恤从其最初的原料——棉花到最后的成品销售的全球之旅。公众只要资助25美元,就可以得到一件报道中的T恤作为回馈。该项目计划筹集S万美元。但仅仅两周时间,就吸引了2万多名资助者,共筹集到59万美元,可以说是2013年Kichstartet上最耀眼的众筹新闻项目。而ProPublica则了一个有关实习生经济的调查计划,将走访全美的大学校园,征集大学生们的实习故事。雇佣一名实习生来报道实习的故事是该项目的一大亮点,而22万美元的差旅费、制作成本和该实习生的薪水则采用众筹的方式获得。就报道方式而言,ProPublica也有所创新,不但综合运用视频、动画、图表等多种形式,还特别强调报道的实时性与互动性,通过社会化媒体、致力于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参与机会。该项目最后得到了717人赞助的共计23711美元。除了个人捐助之外,奈特基金会也提供了7170美元的资助。
众筹新闻的运作与性质
众筹新闻的运作程序较为清晰简洁。报道者通过网站发起报道计划(可以是调查报道、图片报道或纪录片等),公众则可以从中寻找感兴趣的给予赞助。如果在设定的期限内成功筹得预计的金额,发起人就可以运用这笔资金来执行其报道。同时,发起人将根据出资数量的多少来给予资助者不同程度的回报与权限。一般而言,网站会从筹款成功的报道计划中提取4%到15%不等的金额作为管理费用。而那些未能达到筹款目标的提案,其已筹集的资金则需要退还给出资人。
目前众筹新闻网站对于发起人的资质要求都相对宽泛,但有些网站也有一定的限制,如台湾的Werepoft就规定:既有主流媒体编制内全职新闻从业人员不得提案。多数网站会直接公布发起人的报道计划,但有的网站会对计划进行事先审查,如Emphasis要求发起人须先以视频的方式向网站报送计划,然后由一个专家和记者组成的委员会来决定其能否实施,只有获准实施的计划才会被公布在网站上。为避免新闻报道被某些大额的捐助者完全控制,切实落实透明、客观、公众参与的精神,一些众筹新闻网站还对资助比例作出了限制,比如Spot.us规定个人资助的金额不能超过整个筹集资金的20%;Wereporf则规定个人不得资助任一提案所需资金的50%以上;网站如要对某一提案进行资助的话,也不能超过所需资金的49%,以降低对报道计划募款成败机会和报道方向的影响。
究其性质而言,众筹新闻是在社会化网络时代对于传统新闻生产与消费的一种突破与创新。它主要针对并解决的是调查报道制作过程中资金不足的问题,是利用集体的智慧和金钱做新闻的一种新方式。众筹新闻赋予了记者和受众新的角色,进而也改变了两者之间的关系。在传统报道模式下,记者的工作仅限于寻找线索、收集资料、撰写报道;而众筹模式则将记者完全推向了市场,他们需要直接面向读者推销自己的报道计划,只有募集到足够的资金才能进一步展开报道。也就是说,记者的报道计划首先必须经过市场和受众的检验。这需要记者真正深入了解受众,切实提升报道的市场吸引力。对于受众而言,他们既是资助者、消费者,同时在某种程度上,也成为众筹新闻产制过程中的把关人,由他们用鼠标和金钱来决定哪些报道计划应该被执行。同时,由于众筹新闻强调透明性与互动性,受众还成为报道的参与者,不仅能阅读报道,还能够通过与记者的互动参与报道的过程。众筹新闻在记者和受众之间建立起了更为密切的联系,记者对于报道和资助者具有更为强烈的责任感。
众筹新闻面临的问题与发展前景
尽管众筹业在全球范围内蓬勃发展,但就目前现状而言,众筹新闻的运作仍然面临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首先,新闻不同于一般的商品,对于众筹新闻而言,如果不对资助的金额有所限制,它极有可能蜕变成迎合某些资助者的新闻生产方式,从而丧失透明性、客观性与公正性。
中图分类号:F40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我国水文地质监测安全管理所取得的成绩
我国水文地质监测的开发管理已有将近四十年的实践经验,在开发和安全管理技术上都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并且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保证了水文地质监测安全、有效的管理与使用。开发技术和安全管理水平日趋成熟,在我国水文地质开发勘探中采用卫星遥感、航测技术等,并且取得了一系列关于水文地质监测的科研项目成果,建立了一套标准化体安全管理体系,为我国以后的水文地质监测安全管理做出了模范作用;此外,近年来的开发和有效管理上,我国能源开发领域做出了重大突破,无论在作业队伍资质、硬件设备、工艺工序、安全预警备案等方面都形成了一套高效安全的管理开发体系,保证了地质水文监测的作业安全顺利进行。为我国地质水文监测作业与工程建设提供了参考借鉴价值。
我国水文地质监测与开发面临的挑战
我国水文地质监测管理与开发在取得一系列成绩的同时,也面临着许多挑战,尤其是在关键技术领域还有待于发展,一下是列举其安全管理开发的问题。
1.缺乏具有专业安全管理经验、技术的人员。我国目前水文地质监测安全管理中尚缺乏高技能、高水平的专业人员,从业经验不足,影响安全管理工作的有效、顺利进行。
2.缺乏针对安全管理的配套技术。水文地质监测具有高技术性和高难度性,而且容易形成地层缝隙堵塞,种种因素都加大了其安全管理和有效开发的难度,我国目前还没有形成一套完备的监测技术,缺少系统科学的开发管理技术和规范,此外,地质勘探风险预防上没有完善的做法和经验可借鉴,从而使水文地质监测在管理开发过程中困难不断,影响安全管理与有效开发的进程。
3.缺乏完善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方案。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是进行水文地质监测科学管理开发的政策性保障,我国目前尚缺少系统的针对高含硫作业的配套的政策法规,导致其缺乏安全管理在法律上的依据,不利于管理制度化、规范化和标准化的实现。
探寻水文地质监测安全管理的有效途径
首先,加强水文地质监测知识的培训,提高全体作业人员的技术和探索意识
水文地质监测作业是一项高风险、高强度的领域,在其日常安全生产管理中,首先必须要树立全体人员的安全风险意识,提高对气田安全管理的有效认识,加强相关安全管理知识的普及和教育,从而为水文地质监测的安全、高效、科学管理进行做好思想意识上的准备前提。
其次,提高监测作业队伍的资质,加强专业人员技术能力培训
水文地质监测的开发管理具有高风险性和不稳定性,这就要求其从业队伍必须具有高水平、高素质的专业化知识技能,企业在合理安排周期的基础上,对员工进行有序的专业技能培训,不断吸取外来培训资源,从而保证培训质量,具体的可从网络系统平台培训、建立员工学习小组、组织到先进企业或国外进行学习借鉴,这样,加强了从业人员的专业技能水平是保证水文地质监测管理的关键环节。
此外,在水文地质监测安全管理的关键技术领域上,强化工程勘察与水文地质监测的有效结合
不断根据以往工程勘察的经验和教训,做出对水文地质的科学评价,首先,重点评价和考虑勘测点的地下水对岩土体和建筑物施工的影响,科学的预测工程可能造成的岩土工程建设危险,及时提出预防和解决措施;其次,工程勘察中要具体地结合和分析工程建筑物基地基础的选型,认真查明有关水文地质的相关问题,选择合适的水文地质材料,避免建筑物施工障碍;第三,在工程勘察中不仅仅要注重原始自然环境对建筑物建设的而地质水文影响,还要分析在人为的建设活动中所产生的水温和地质条件的变化,以及对岩土体和建筑物的反作用,这是需要重点考虑和勘察的;此外,工程勘察中水文地质的监测要从工程角度,按照不同条件下的地址水文条件做出对工程建设的不同应对措施,总之,工程勘察要切实地做好水文地质监测,科学做出水文地质的评价机制。
结语
在社会与科技日益发展的今天,在各种有效能源开发的需求大大提升的背景下,如何做好高效能、高技术的水文地质监测的有效管理是我国工程勘探面临的主要挑战,树立科学安全管理意识,加强专业人员的技能水平,提高对研发关键技术领域难题的力度,建立完善的政策保障体系是水文地质监测安全管理与科学开发的有效基础,借鉴外来先进经验实践,不断探索和创新管理措施,强化工程勘察的科学性,我国水文地质监测与工程开发必将取得突破性进展。
参考文献:
随着时代进步,我国的社会、经济、文化呈现出蓬勃发展的状态,并取得了巨大的成效。如今世界的大局仍是经济全球化与政治多元化的时代,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在国际的社会地位与经济实力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中国的经济与社会发展都已然进入了“新时代”。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部署,我国逐渐成了全球的领跑者,焕发出强大的活力,加上“文化自信”的理念提出,中国的民族文化、民族精神再一次成为国内外的关注重点。中华传统茶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茶文化的形成、发展与社会历史的发展进程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中华民族千百年的文化传承中,茶文化作为传统文化的分支,具有深邃的内涵和独特的魅力。随着国家对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不断加深,中华民族子女有责任与义务去不断挖掘茶文化的时代价值,传统文化与新时代融合起来,在全新的社会发展进程中弘扬传统优秀茶文化。
一、中国传统茶文化概述
(一)茶文化的起源与历史传承
据史料记载,中国茶文化传播至今已有近四千年的历史,“茶”最早见于我国第一本中医学著作《神农本草经》,这部作品托名“神农”所作,实成书于汉代,一直传承至今,成了中华文化的经典典籍之一。在《神农本草经》中记载:“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荼”即为古时之茶字,这成了史学家所公认的最早关于茶字的文字记载。中国是茶的故乡,是茶文化的发源地,茶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六朝以前的茶史资料表明,茶文化最早形成于巴蜀地区,茶叶文化的形成,与巴蜀地区早期的政治、风俗及茶叶饮用有着密切的关系。随着国家版图的统一与各地经济、文化的融合发展,茶逐渐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开始传播。直至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茶逐渐传入华南地区。唐朝经济文化空前繁荣,也成为茶文化的兴盛时期。明朝末年,荷兰商人将茶叶运至欧洲。在千百年的历史发展进程中,茶叶、丝绸、瓷器向来是中国特产的代表,是中国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
(二)茶文化的本质内涵
中华茶文化与地域文化特色密不可分,茶文化是中华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茶文化的本质内涵可以从多方面、多角度进行分析。我国茶文化形态与内涵多样,茶叶品种繁多,形成了纵横交错的茶文化体系,茶文化的不同内涵共同促进茶文化的发展。茶叶成熟采摘时,人们通过茶歌抒发对茶叶、对生活的热爱,通过茶歌丰富采茶人的精神世界。茶知识与茶文化在长期发展过程中不断积累与丰富,地域特色得到了发展。茶文化的精神与内涵是通过种茶、赏茶、采茶、沏茶、闻茶、品茶等习惯与民族内涵相结合形成的一种文化,这种文化慢慢成为大家的认可与信仰,在各个环节中形成一种审美需求、心理追求以及情绪意境。在文化价值与理念的认同发展下,茶文化的发展得到了更为广阔的天地。
二、新时代中华茶文化传承与发展的策略
(一)重视年轻一代受众,完善发展与传承体系
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离不开完整的传承体系,需要国家、社会的全面发展。传承与发展传统民族文化的体系是庞大的,包括传播者与受众、传承方式与内容、保障体系三个重要方面。传播者的类型较多,如政府机构、民间组织、学校系统与个人等。而特别值得提出的是在社会文化发展的进程中,需要将传统文化的受众更多地放在青少年群体中,这是文化发展不可违背的自然规律。文化的发展与传承需要靠年轻的一代,只有将传统文化植根于青少年的内心,才能真正形成良性的发展趋势。新时代背景下,将茶文化根治于年轻一代受众,有以下一些方式展开:1.充分利用软硬件设备,建造茶艺实训场所。特别是在校园中建设茶艺实训场所可以形成沁润式的体验,让青年人在茶艺的体验过程中领略中华民族文化的魅力。2.通过各类茶文化活动,将茶文化活动与年轻一带的活动联系起来,形成与茶文化相关活动,如诗歌朗诵等。3.可以通过开设茶文化体验课程,在丰富内容的过程中传播系统的茶文化。4.将对茶文化感兴趣的年轻人先集聚起来,形成以点带面的带动作用,形成辐射的茶文化。5.将茶文化结合相关课题科研项目研究,进一步丰富茶文化内涵,成为传统茶文化与校园教育的融合探索路径。
(二)深入探索茶历史文化,挖掘茶文化内涵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与变化,在多元文化审美理念下,传统茶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面临的压力是较大的。茶文化可以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在茶文化的传承过程中深入对茶文化的内涵进行梳理与分析,能够更加充分地体现出茶文化的历史价值,从而丰富文化内涵,这实际是茶文化传承与发展的根基所在。只有不断地去探索、去寻找、去发现传统茶文化的丰富内涵以及价值,才能挖掘出时代背景下茶文化与现代社会元素结合的关键要素。中华茶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以及深邃的内涵,茶文化的形成发展与中国千百年的社会、经济、生活都有着密切的关系。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积累了大量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新时代背景下,更需要深入地做好相关发掘与整理工作,从不同层面与角度来深化茶文化的内涵。对茶文化进行全面、系统地了解有利于增强人们对传统茶文化的充分认知。
(三)借助新媒体有效传播,拓展茶文化传承途径
中国的新时代是网络与信息技术发展的时代,“互联网+”“新媒体”“短视频”为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传统茶文化传播方式与手段都是较为片面的,在新时代背景下,新媒体的运用为茶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新途径,有效促使茶文化自身优化和传播。在新媒体传播过程中,还能有效地实现与人民群众的互动,真正形成轻松的文化传播氛围,借助网络能够更有效地跨越时间与空间界限真正实现零距离的文化交流。新媒体对茶文化的传播与发展,能够促使更多人加入茶文化发展中。现代社会中,微信、微博、公众号等网络平台已经成为人们不可或缺的社交软件,借助一台手机、平板电脑都可以有效地进行茶文化的宣传与推广,让全球范围内的人们及时获取信息。借助互联网新媒体,合理有效地将茶文化与生活进行有机关联。比如可以借助茶文化的“慢”理念来改变与培养人们的心境,引导人们在浮躁的社会中安静下来,可录制纯手工茶的制作方式、冲泡方式,让更多的人感受到茶文化的魅力所在。又比如可以将茶歌、茶舞表演通过直播或者点播的形式出现,让人们借助新媒体的传播媒介,更好地了解中华传统茶文化,进而喜欢它、热爱它,从而为传承与发展提供新的途径。
(四)加强茶文化与其他文化领域的结合
茶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文化内涵丰富。除了茶文化,还形成了浩如烟海的不同文化艺术领域,通过将茶文化与其他文化艺术领域进行有机结合,能够有效地促进茶文化的传播与发展。文化无疆,不同的文化领域之间在发展进程中是互相促进与发展的,茶文化是包容的、开放的,这为茶文化与不同文化领域的碰撞交流提供了可能性。不同领域的文化进行有机融合,能够打破文化领域的壁垒,实现双方更好的发展。如茶文化与音乐文化同属于中国美学组成,二者不论是审美、还是发展都有着可以融合的范围。茶文化与音乐自古以来便有着极为深刻的渊源背景,文人雅客在饮茶期间常常伴有乐器演奏,典雅的音乐与茶香的融合既能够增加品茶的趣味,提升品茶的愉悦。在茶与音乐的文化交流中,能够形成文化之间的融合,通过两种具有不同文化内涵的形式实现人心境的改变,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的性格品质。
三、小结
中国茶文化是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中国传统茶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离不开一代代人的努力。在弘扬与发展传统茶文化的过程中,只有不断地突出民族特色,创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茶文化,将茶文化的发展与中国社会发展的背景紧密结合起来,才能形成良性发展的趋势。新时代背景下同样应当重视对中华茶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在实践过程中,通过积极营造良好的茶文化氛围,培养更多专业的茶业人员,将茶文化的发展与校园教育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传承和发展中国传统茶文化,使越来越多的中国人认识、了解并关注茶文化。
参考文献:
[1]孟晶.传统茶文化的活态传承与发展[J].食品工业,2021,42(04):517.
[2]杨志纯.对传统茶文化在音乐艺术中传承与发展的探讨[J].福建茶叶,2021,43(01):269-2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