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2-31 11:00:17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社会心理学的作用及意义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社会心理学经历了分化与整合的百年历程,多元与分化带来了社会心理学的发展和繁荣,整合和统一则保证了社会心理学的内在一致性。社会心理的研究在学科取向、文化取向、方法取向上不断探索和发展,进行分化和整合。
一、进化社会心理学的整合缘起
在研究取向上,社会心理学在近百年的发展中逐渐形成了多学科的研究取向。社会学、心理学、文化人类学、社会生物学等不同学者从不同角度,采用不同方法涉足社会心理学的不同研究领域。近几年还出现了进化社会心理学等一些新的研究取向。有人甚至提出,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还可以包括历史学、哲学、经济学和语言学等研究取向,研究取向如此多元,在研究对象和具体内容等基本问题上存在如此大的分歧,有人认为社会心理学是一门不成熟学科,仍处于前学科水平。于是,来自不同背景的一些有识之士大力呼吁要对不同研究取向进行整合。
在文化取向上,本土社会心理学日益兴起,时至今日,西方特别是美国社会心理学依然占据着当代社会心理学的主流地位。本土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便是本民族发展的现实社会心理问题,其兴起有助于在多元文化观的基础上建立真正属于全人类的社会心理学。
在方法论上,西方社会心理学研究的方法论大致可以归为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在现代社会心理学的百年进程中,科学主义即实证主义的方法论一直占据着方法论的主导地位,但是其以人的社会心理为研究对象,具有与自然科学不同的性质,因此,众多学者极力主张研究方法,包括总体方法论和具体操作技术的日益多元化。但是更多的社会心理学家在追求方法多元的同时,也在寻找能够包容和整合不同方法论的新理论。事实上,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绝非对立,心理学的很多理论如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和勒温的场论,都一方面借用了自然科学,另一方面又引进了现象学的研究。因此,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存在整合的可能。新进发展起来的西方进化社会心理学是一种运用进化理论来整合社会心理学的尝试。把适应作为解释人类社会心理现象的一个核心概念,试图将生物学观点和文化影响结合起来。
二、进化社会心理学的基本理论观点
近20年来,进化心理学逐渐发展成为心理学领域引人注目的新趋向,其把当代的进化理论与目前对心理现象的系统阐述加以综合,把适应和自然选择作为核心概念解释人的心理行为,对社会心理学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同时也引发了广泛的争议。
心理学研究的目的就是探索行为和心理机制,进化心理学从心理现象的起源和适应功能来探索人的心理机制。进化心理学的理论认为过去是理解心理机制的关键。这里的过去不只是指个体成长发展的经历,还指人类种系进化的发展史。过去不仅在人的身体和生存策略上刻下深刻烙印,在人的心理和相互作用行为策略上也留下印记,今天活着的每一个人都是进化的产物,是保存完好的活化石。每一个活着的人都是祖先成功解决了所面临的生存和繁殖问题后的产物,所有人都带有导致祖先成功的适应机制。
进化社会心理学还认为功能分析是理解心理机制的主要方法。进化心理学认为人的心理如同人的身体一样也是适应的产物,必须弄清心理现象能解决什么适应问题,也就是有什么用,要弄清不同的心理机制是用来解决哪些适应问题的,弄清心理现象的功能,这就是功能分析。如男性比女性为何更倾向于暴力?女性为何偏爱选择比自己大的伴侣?弄清了这些心理现象的功能才能对现象有清楚的理解。
进化社会心理学还认为所有的社会行为都是心理机制与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其提供了一种相互作用观,并不认为行为是遗传的不能改变的。心理机制必须被背景激活才能产生社会行为。所有的外显行为必然是背景输入和心理机制相互作用的产物。
进化社会心理学认为心理机制的性质是模块的,主流心理学认为心理机制具有普遍意义,所有的心理现象都能根据一个或几个简单的机制加以解释。而进化心理学认为,心理是由大量特殊的但功能整合的心理机制组成,不同的心理机制处理不同的适应问题,不同的适应问题会采用不同的解决方法。Fodor(1983)把这些特殊的机制称作“模块”或特定范围的认知程序。Cosmides(1994)把心理隐喻为一把“瑞士军刀”,它包括不同的工具,每一个设计都能有效完成某个任务。由于人类面临的适应问题在数量上大大超过猿类祖先。因此,人类心理机制在数量上也大大超过其他物种,越来越复杂,人的大脑也不断发展。
进化心理学为社会心理学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元理论,引起了很多社会心理学家的探索,对社会心理现象有了更深刻的解释,也提出了质疑。在性别差异和配偶选择研究上做了大量的研究,进化心理学还对人际关系、利他行为、侵犯行为、社会认知、社会动机、文化心理等都作了许多有创造性的研究。
三、进化社会心理学的主要研究
进化心理学为社会心理学提供了一个人重要的元理论,对社会心理学中的一些问题提供了另一种有效解释的途径,尤其是对性别差异和配偶选择的心理研究中提出了更加深刻的解释,如:在性别差异上,其认为性别差异是由于在人类漫长的进化史上,男女面临不同的适应问题决定的。在适应问题上,男女面临的不同问题有:父亲身份的不确定性,确定高生殖潜能的女性,确定可投资的男性等问题。
我国近些年每年在校的大学生都高达2千多万。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透露,我国已超过美国成为接受高等教育人数第一大国。我国拥有如此庞大数目的大学生,是社会中重要的一个群体。如何提高这样一个承载着家庭与民族希望的群体的素质,成为社会关心的一个重要问题。2004年的马加爵案,2012年上海某高校室友投毒案等等发生在高校里的惨剧,可以说基本上所有这些事件都可以用社会心理学的视角进行分析。
一、社会心理学的重要性
社会心理学是有关人类社会行为研究的一门现代社会科学。社会心理学是在社会学、心理学和文化人类学等母体学科的基础上形成的一门带有边缘性质的独立学科,既有极期深厚的理论渊源又有十分广泛的应用价值。它力求对人的形形的社会或文化行为的发生、发展、变化及规律作出解释。[2]
社会心理学既是一门基础性学科.又是一门应用学科。一方面,社会心理学家采用科学方法研究自我、态度、决策、价值观、人际关系、群际关系、团体动力等基本心理过程与规律。另一方面,社会心理学的原理和研究成果在公众舆论、幸福与尊严、群际冲突与和解、反腐败与社会公正、社会预警以及广告与消费等领域的广泛应用,对推动社会的持续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因此,在社会心理学领域,科学问题研究与解决社会现实问题两者得到了有机的整合。[3]
在国外欧美一流大学心理学院系中,社会心理学已经成为核心学科。非心理学院很多也开设社会心理学选修课。社会心理学研究的内容非常多,做为大学生在校园里提前了学会用社会心理学的视角分析问题,不但会对他大学期间的学习与生活产生帮助,而且对其进入社会更好的了解适应社会也会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二、社会心理学研究领域中与大学生密切相关的内容
当代社会心理学的研究主要涉及到三大领域:社会认知、社会关系以及群体与群体过程。我们分别从这三大领域中选择一部分内容来分析大学生哪些问题可以在这里面找到答案或可借鉴的内容。
(一)社会认知研究的主要内容
1、自我概念、自尊和自我效能及自我展示。每个人对自己都有一些看法,将影响个人以后的行为和生活,也影响个人与别人的关系,这种个人对自己的看法就是自我概念。进入大学校园的一些学生他们虽然在一个班级,或一个专业学习,但他们却可能来自经济与文化差别很大的地区,可能一个来自广州开放城市,一个来自山西偏远的山区小村庄,他们在录取时的高考分数也差加很大说明他们的学习基础也有差距。进入大学时期学生的自我意识的高涨,倾向于维护良好的自我形象,追求独立和自尊,一旦想法及行为受挫、不能被现实接受,就产生过于偏激的想法。有的学生进入大学后自卑,觉得自己比不上别人,在同学交往中退缩,不愿与同学交往,有的同学隐瞒自己的家庭状况,新闻经常报有的学生在学校不认自己的的亲生母亲,对同学说是自己家的保姆,有的同学嫌自己母亲土不让到学校看自己,甚至有的学生对因思念来看望自己的母亲说“给我滚,别在这丢人”。试想这样一些对自己都不接纳,对自己的家庭都不接纳的学生将来又怎么会回报家庭,回报社会呢?所以大学生如何正确的在其他同学众多的差异中正确的认识自己,接纳自己,提高自己,发挥自己的优势,获得良好的自我效能感,积极展示自己。而不要因为自己家庭贫困,自己来自农村,甚至不喜欢自己的外貌等等原因而产生自卑,不接纳自己,是大学生首要需要解决的问题。
2、归因及其偏差与社会判断。归因就是对自己或他人的外在行为表现的因果关系作出解释和推论的过程。归因理论家海德的观点认为,人们的外在行为表现,究其原因是不外乎内因与外因,韦纳归因理论将原因归为内外因、稳定性、可控性三个维度。大学生在校园里常常要对自己或他人的行为进行归因,如果考试成绩差就认为自己能力差这样内在稳定的原因就会失去信心,导致逃课发生,成绩更加糟糕;相反如果归因成自己努力不够等非稳定的因素或出题难等外在因素,就会在以后的学习中认真复习,考得好成绩。研究表明,学习好的学生与学习差的学生,在取得好的成绩或没有取得好的成绩条件下,即在成功或者失败的条件下,二者的归因倾向有所不同。再比如说一个男生向一个心仪的女生表白后遭拒绝,如果归因是自己不好,或是看不起自己,那么这个男生会产生自卑,自暴自弃,甚至会对女孩子进行报复行为。可见大学生了解了社会心理学中的一些归因理论对生活有多么重要。
(二)社会关系的研究主要关注人们彼此之间是如何发生联系的
1、在现实的社会生活中,每一个人都有与他人保持往来,建立联系,获取伴侣和友谊的需要,都有与他人保持相处和与群体保持某种关系的愿望。每一个大学生来到学校都渴望获得其他同学的接纳,希望建立友谊,如何与人沟通,如何发展爱情的亲密关系,如何区分喜欢与爱情,这些在社会心理学理论中都有论述。通过学习可以了解到人际吸引的规则如熟悉效应与邻近效应,相似规则,个人特征,互补规则等以此指导学生提高自己的人际吸引力。
2、群体偏见与歧视,怎样才能消除偏见与歧视?社会心理学给了我们很好的参考,要多接触多交流,认识到我们人有很多认知偏差。不同国家、民族、不同专业的学生,不同地区的同学,不同经济水平的同学都要多交流,多接触有助于消除偏见,从而减少冲突的发生。
(三)群体与群体过程研究的主要问题有
从众、依从和服从逆反心理与行为社会助长和社会惰化。了解到群体如何激发个体行为并削弱个体的责任,可以使大学生更全面的分析一些社会问题,如从社会心理学角度分析2011年发生在广东佛山著名的“小悦悦事件”。了解了从众理论可以更好的规划大学生涯,而不是盲目加入到网游族、打工族、考研族、考证族,而是根据自身的情况来选择合理的内容。掌握一些依从理论中登门槛效应、低球技术、留面子效应等,可以更好的帮助学生在人际交往过程中更有效的提出自己的要求。社会助长是指别人在场或与别人共同活动所带来的行为效率的提高,懂得这点,会让同学们会更重视团体的作用,也会在学习和生活中多和积极的同学在一起以提高自己的效率。
三、“社会心理学”作为公选课开设的必要性
“社会心理学”作为公选课的主要目标在于让学生学会在日常生活实践中运用心理学理论和方法解决现实问题。由于作为公选课学时有限,而“社会心理学”涉及的内容非常多,所以在课程内容上,公选课“社会心理学” 以学生的需要、兴趣为发点,选取最基本与应用相关的内容,如社会认知理论中自我认知、认知偏差、归因等。社会关系理论中友态度、友谊、爱情等如何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内容。群体心理中的群体压力、从众、社会助长等。
学习了社会心理学之后,学生可以更好的适应社会。对自己,学生可以学会如何正确的看待自我,提高自尊。学会正确的归因,正确理解他人,正确理解自身的状态。正确理解自己承担角色的社会期待,增强自己的成就动机。对他人,学生可以综合评价一个人,避免认知偏差,形成正确的态度作用。在社会方面,有助于学生产生良好的亲社会行为,避免旁观者效应,避免侵犯行为。
综上所述,在高校开设“社会心理学”公选课是十分必要的,并且对于选修的学生来说,将是意义十分深远的一门学习课程。
【参考文献】
人际关系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有着密切关系。良好的人际关系,能消除大学生孤独感,缓解心理压力,培养其自信心,增进社会适应能力,对于大学生的抑郁、焦虑情绪具有显著的积极影响。大学生的人际关系,从广义上讲是指大学生和与之有关的一切人之间通过交往而形成的心理关系,从狭义上讲是指大学生在上学期间和周围的人之间通过交往而形成的心理关系。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对象仅指与交往主体具有互动并产生了某种实际联系的人,如同学、亲友、老师等,只有互动才能满足双方的心理需要,才属于通常意义的人际关系探讨的范畴。
一、 社会心理学理论与传统心理学上人际关系研究
社会心理学是一个发展历史只有不到百年的学科,关于其研究的范围莫衷一是。如果将有代表性的西方学者对社会心理学的定义加以归纳整理,可以将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归为四类:一是社会互动或曰社会交互作用;二人际关系;三社会影响;四社会化。从而决定了社会心理学对人际关系的研究是从人际交往的主体所处的社会情境,及其与交往对象的互动入手的。社会心理学就其对社会个体和社会群体的行为分析研究而言,它自然无法脱离社会科学的合作,从一定意义上说,它本身就是一门社会科学。而绝大多数大学里,都将心理学置于自然科学的领域,而不是社会科学领域。传统的心理学对人际关系的研究是从个体本身的知、情、意、行等各方面出发来探讨此问题的。社会心理学与其相比更加关注群体和社会情境,更多的从“另一个人或另几个人施以的刺激”来看待人际关系的,或是更强调不同群体中的人际互动,是关于社会互动的研究,一般情况下它反而忽略了社会背景中的个人社会心理学视人的行为为社会行为,即一切行为都是针对他人的,我们会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对他人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并通过自己的社会认知作出判断,进而调整相应的后续行为以适应所处的特定情境。可见,与传统心理学相比,社会心理学更强调互动和情境的因素,而互动与情境更加适合人际交往的外在形式,,社会心理学的研究结果对人际关系的改善研究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二 、社会心理学理论中人际关系改善的理论
在社会心理学中,人际沟通和互动、人际吸引、群体动力等理论对于人际关系的改善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在人际沟通及社会学习理论方面。社会心理学认为,沟通是人际交往的基本过程,是人际交往的最初形式,是人们传递信息、交流感情的基础,没有沟通则无人际关系的开始,亦无人际关系的改善。沟通能力对人际关系的影响,沟通能力的提高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前提。
可以多种形式开设培养大学生人际交往技能的课程,通过大学生健康教育、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咨询、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等必修课等传递给大学新生,改变其对于人际关系的认知结构,影响其社会态度,最终达到改善其人际关系的目的。
研究表明,社会交往个人对人际关系的认知、期望以及人的移情能力等,对于人际关系影响较大,在这方面,传统心理学一直比较关注。社会心理学根据已有的研究成果,提出了改善人际关系的心理学技术,这些技术都是试图改变人们的自我意识水平、移情能力或社交能力,并通过这种途径使人们的人际关系状况得到改善。
改善人际关系的心理学技术有两大类。一类是综合性的方法,可以同时改善人们的自我意识水平,移情能力和社交技能。这类方法主要有敏感性训练和角色扮演等。第二类方法主要有意识训练法,移情练习和社交能力训练等,这类方法的通常作用,是专门改善人们某一方面的能力或技能。相对于后一种方法而言,综合性的方法是社会心理学的关注重点。在这种方法中,敏感性训练和角色扮演是最常用也最有效的方法。敏感性训练是一种从团体心理疗法发展起来的团体训练技术,即对正常人在群体中的人际技能及其有效性获得反馈的方法,它有各种形式,开展最普遍的是训练团体或称t-小组。角色扮演通过一种直接摆脱既定角色关系束缚或设定某种特别的角色要求的个体训练技术,使参与者体会到不同角色在特定情境下的真实感受,从而达到改善人际交往能力的目的。它通过让别人充当或扮演某种角色,站在一个新的立场去体验、了解和领会别人的内心世界,理解自己反应的适当性,由此来增加扮演者的自我意识水平、移情能力,并改变其过去的行为方式,使之更适合于自己的社会角色,从而获得新的社交技能。
(二)社会心理学从情境的角度出发,研究了影响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客观因素。
影响大学新生人际关系的原因既有学生个人自身的原因,被称为主观因素,也有学生自身难以选择和避免的原因,称为客观因素。社会心理学认为影响人际关系的客观因素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1.人际交往的频率。2.态度相似性。3.时空接近性。
依据上述理论,大学生人际关系改善可采取一些能够增近大学生人际交往的时空性,提高交往的频率的活动,大学生亦可通过各种活动,培养自己各方面的兴趣,从而能与周围的人有更多的相似性,最终达到改善人际关系的目的。体育课为大学生发展人际交往提供了必要场所,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时间与空间进行交流与交往;而校园文化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文化氛围及各项活动,它对大学生的社会态度和社会认知、行为方式等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可使学生逐步掌握人际关系的技巧,逐步发展人际网络。
(三)在群体动力研究方面。社会心理学认为群体情境可能会使人失去自我知觉能力,并导致个体丧失自我和自我约束。在相关改善人际关系的方法中,团体心理辅导在降低人际交往焦虑,提高大学生人际交往水平方面,影响效果明显较好。团体辅导效果较好的原因在于参与的个体在群体的影响下,会按照辅导者的要求,或遵循其它参与者的行为,积极沟通和互动,改善了沟通技巧,在活动中提高了人际交往的时空性、增加了人际交往的频率,促进了活动参与者的相互交往,增加了接触、交往和互动的机会
参考文献
【1】周晓虹,《现代社会心理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5月第1版,2005年9月第11次印刷,第6页。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0.26.001
AbstractCommunity psychology is a new important branch of western applied psychology.This article analyses the formul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community psychology,and introduces the general viewpoint .
Key Wordscommunity psychology;formulation and development;general viewpoint
社区心理学20世纪60年代兴起于美国,是应用心理学研究领域中一个重要的分支学科。社区是小于城市的一个区域,是社会的基本共同体或群体生活场所,是以地缘关系为纽带的一个群体生活组织,它既包含着住宅、工厂、商店、街道,是居民的一个生活网络或生活系统,同时,它还是人与人之间互动,相互影响的文化群体概念。社区心理学研究社区背景中的个体,研究人类生存的社会环境及其对人的心理健康的影响[1]。
社区心理学采用跨学科的研究方法,在社区的多重层面展开研究,强调社会系统和社区情境对人们的影响,以研究预防心理行为问题和促进社会能力的途径和措施为主要内容,并把重点放在探索和发掘个体和社区的力量及资源方面,其最终目标是促进社区居民的心理健康和幸福[2]。
社区心理学在国外已有40多年的发展历史,而在国内,有关社区心理学的研究仍然少见。文章从社区心理学的诞生与发展、学科概况等方面对社区心理学进行探讨。
社区心理学的诞生与发展
社区心理学是社会现实和科学发展的产物。二战后,随着经济的发展,人的心理健康与心理障碍等问题日益凸显出来,导致美国心理卫生运动和民权运动的兴起,从而为社区心理学的产生提供了实践的土壤。流行病学的调查研究、临床心理学的预防思想和心理学研究的生态学观点为社区心理学提供了分析的框架[3]。
1964年,临床心理学界提出了三种不同预防水平的理论。第一级预防理论指通过调查研究,找出引起社区流行病的原因,采取有效措施,尽可能消除产生心理障碍的环境因素,使社区中心理不健康现象或精神疾患的发生率降低。第二级预防理论针对尚未出现任何症状但已经确认处于危险之中的群体的预防。例如,可以把个体撤离那种造成身心伤害的恐怖区域,也可以采取措施提高个体自身的免疫能力。第三级预防理论针对社区中有心理障碍的病人,力争缩短症状的持续期,并降低疾病的破坏性,为病人创造良好的社会回归环境[4]。正是这种强调社区背景和群体治疗流行病的预防观点,在更好的水平上解决了一般医学和临床治疗所无法解决的问题,从而促进了社区心理学的诞生。
一般认为,社区心理学诞生的标志是1965年5月在Massachusetts的Swampscott市举行的社区心理学会议。在斯维姆斯哥特会议上,产生了创建一个新的研究领域--社区心理学的呼声。社区心理学关注“在复杂的交互做作用过程中,连接个体行为和社会系统的心理学过程” [5]。第二年美国心理学会成立了社区心理学分会(第27分会)。20世纪70年代早期,美国开始出版《美国社区心理学报》和《社区心理学报》,各种教科书也相继问世[6]。
真正标志美国的社区心理学在学科建设上取得独立地位的是1975年4月在美国德克萨斯州Austin市召开的学术研讨会。会议将预防与促进、社会行动与公平、尊重多样性作为主题,并讨论了社区心理学家的培训模式,促进了社区心理学同社区心理卫生领域的分离,使社区心理学真正走向学科独立和特色化发展[7]。
1987年,美国心理学会把社区心理学分会的名称改为“社区研究与行动学会”(SCRA),使美国的社区心理学走向多学科合作并更加重视行动研究的新阶段。
目前,社区心理学作为一个在社区公共生活与民主决策中具有重要渗透力的应用学科,对美国的社会生活正在发挥着越来越深刻的影响。欧洲社区心理学的出现比北美晚10年,英国于1976年和1986年相继出版了Bender M.的《社区心理学》和Koch H.的《社区临床心理学》,1991年创办了《社区和应用社会心理学报》[8]。在拉丁美洲,1975年波多黎各大学心理学系最早开设了名为社区心理学的课程,80年代之后拉丁美洲许多国家的社区心理学不断得到发展[9]。
社区心理学的学科概况
社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社区心理学关注的是个体与社区、社会的关系,关心的是对现实生活中的人的理解,社区心理学家致力于应用基于这种理解的知识来改善和增进人的生活质量,目的是理解人和帮助人。社区心理学既是心理学的分支科学之一,又是一种助人的职业,社区心理学是力图在人们的真实背景和社会系统中理解和帮助人的学科及其实践。社区心理学的对象是人与社会背景的交界面,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格式塔,是情境人[10]。为了理解个体、社区和社会的联系,社区心理学进行了生态学水平分析。
社区心理学的基本观点:社区心理学服务和干预的重心是增进个人和社区现有的心理防御力,发展和提高人们的能力而不是治疗人们的病理和缺陷。以预防和早期干预为重点,可以大大减少要求给予心理及药物治疗的人数。因此,社区心理学家的工作应该聚焦于一级预防(预防心理问题出现)和二级预防(在心理症状的早期阶段进行干预),而不是三级预防(对官能障碍的治疗等)[11]。
人与环境相互作用观是社区心理学家十分认同的观点。社区心理学者十分认同Lewin的行为公式B=f(P,E),即为人的行为是个人、环境及其相互作用的函数。西方心理学普遍存在着重视P成分而轻视E 成分的现象[12]。社区心理学主张把人的心理和行为与他们所处的社会背景以及社会系统联系起来,认同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从而力图消除个人主义的偏差[13]。社区心理学认为人们与他们所处的环境之间的关系多数是带有回报性的,人们与所处的环境之间构成了一种整体的、不可分割的、双向的影响。
社区心理学的研究方法:社区心理学与其他学科、非专业人员的合作态度,决定了其研究方法的多样性。[14]参与观测法,指研究者“加入”社区,假设内部和外部视角,和成员一起生活、工作;个体定性访谈法,是以合作方法、开放式问题来消除参与者语言和经验的影响,集中于小样本研究;社区个案研究法,是一段时间研究单个组织或社区的方法;定量观测法,是从大样本中进行标准数据的测量和统计分析;随机区组实验法,则是通过控制组和标准化进行的社会革新[15]。
社区心理学与相关学科的比较:社区心理学与临床心理学的关系。社区心理学是一门新兴的独立的学科,不能将其视为临床心理学的一个发展领域,甚至是一个分支。二者既区别,又联系。两者的区别主要表现在:①社区心理学强调社区环境和系统对个体心理健康的影响;而临床心理学强调对个体疾病的诊断、咨询与治疗。②社区心理学注重问题行为或心理失调的事先预防,带有主动性;而临床心理学注重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的事后治疗,具有被动性。③社区心理学重视人的潜能,鼓励个体参与解决自己心理问题的方案中,专家和居民是平等的合作关系;而临床心理学把治疗焦点放在个体的缺陷上,忽视个体的潜能,专家与病患是医患关系。④社区心理学干预工作通常是由非心理学工作者或非专业工作者来完成;而临床心理学干预工作通常是由取得资格认定的临床心理学专家来完成。⑤社区心理学的研究以多重层面展开,强调跨学科间的合作;临床心理学虽然也强调多学科合作模式,但仅限于重视并综合其他学科的研究成果。⑥社区心理学把基于社区合作的行动研究视为自己的活力所在;而临床心理学把临床实践看作本学科专业建设与发展的核心问题。社区心理学与临床心理学存在着很多交叉和融合,两者都关注人的心理健康问题,具有许多共同的研究主题,在定量研究方法上也存在较多的交叉。
社区心理学与社会心理学的关系。二者在以下方面存在区别:①在研究方法上,社区心理学把基于社区合作的行动研究视为自己的活力所在;社会心理学虽然也涉及行动研究,但它在发展历程中主要采用实验法。②社区心理学把预防问题行为、促进社会能力作为自己的研究主线,其应用与服务色彩较浓;社会心理学虽然也涉及心理学原理在社会生活中的实际应用,但主要偏重一般原理和规律的探讨。③社区心理学注重从中观层次来解释和说明社会心理问题及其机制;社会心理学虽然理想目标是从宏观层次来解释和说明社会心理问题及其机制,但从其发展历史来看,从某种程度上说是一种“放大了的个体心理学”。④社区心理学同临床心理学中的心理健康服务存在较多交叉;社会心理学同社会学中的人际交往、社会变迁等领域存在较多交叉。社区心理学与社会心理学也是密切联系的。二者都关注人的社会能力发展及和谐社会建设问题,注重社会因素对个体心理行为的影响。另外,两者都十分重视本土化问题,因为两者都依附于具体国别的社会文化传统,都是为了处理及解释具体国别的社会问题和促进公民的健康发展[16]。
社区心理学有其可取之处:社区心理学试图克服西方心理学的个体主义的偏差,有意将个人还原到社会生活情境之中,主张情境人的理论观点,认为人的行为与他的背景和系统是不能够分离的、相互作用的关系,这一基本观点是符合实际的。社区心理学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社区心理学带有西方主流价值观的烙印,他们主张的情境人、人与环境的互动理论等仍然是以个体为本位、以个人为出发点的,忽视或者是有意回避社会政治、经济等系统。
西方的心理健康系统经历了由专业医疗机构到社区咨询和治疗机构的转变,强调预防和培养人的适应能力。在社区建设中强调公民参与,社区构建和授权,强调理解和尊重人的多样性,倡导建设生态化的社区。这些理念对于中国心理健康系统的发展和完善,建设新型和谐社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区心理学都有深刻的意义和重大的价值。社区心理学的参与观测,个体定性访谈等研究方法极大丰富了社区研究的方法,为客观、真实、有效的进行社区干预和预防,提高人的适应能力和胜任能力提供了有效的研究方法。在吸收和借鉴国外社区心理学的理念、方法的基础上,挖掘我国的文化传统,研究和发展出适应中国社区的理论和方法,可以丰富我国的心理学理论研究,同时为社区建设提供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1 车文博,主编.当代西方心理学新词典[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
2 3、16 刘盛敏,陈永胜.西方社区心理学若干理论问题探讨[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29(5):16-22.
4 冯增俊.美国社区心理学概述[J].心理学动态,1989,2:45-55.
5 Bennett C.C.,Anderson L.S.,Cooper S.,et munity Psychology: A report of the Boston Conference on the Education of Psychologists for Community Mental Health.Boston: Boston University Press,1966.
6 Duffy K.G.,Wong F.Y.社区心理学[M].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7.
7 Dalton J.H.,Elias M.J.,Wandersman munity psychology: Linking individuals and community[M].Belmont:Wadsworth /Thomson Learning,2001.
8 佐斌.西方社区心理学的发展及述评[J].心理学动态,2001,9(1):71-76.
9 Montero R.H.Parallel Lives:Community Psychology in Latin America and the United States[J].American Journal of Community Psychology,1996,24(5):589-605.
10 Orford munity Psychology:Theory and Practice[J].Chichester:Wiley,1992.
11 Glenwick munity Psychology Perspectives on Delinquency[J].Criminal Justice and Behavior,1988,15(3):276-285.
12 Tuner J.,Oakes P.The significance of the social identity concept for social psychology with reference to individualism,interactionism and social influence[J].British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1986,25:237-25.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取向。纵观创造力的研究取向,主要有三个,有些研究的重点是识别出具有创造力的人物的特质群,揭示了富有创造力的个体的一般特征,被称为个性特征的研究取向。有些把研究的焦点放在创造力产生的过程上,企图识别出一些导致新异、有效的问题解决方法的认知系统加工过程,被称为认知心理学的研究取向。二者为我们识别有创造力的个体、认识创造力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根据,但在实践中,企业领导者更乐于探讨创造力的影响因素以激发员工的创造力。因此,从上世纪 80 年代起,研究者不仅仅认为创造力是一种特质,更致力于研究特殊的社会或环境条件如何影响创造力,他们认为个人的创造力是否会有所发展,创造过程是否能够顺利进行,都与个体所处的环境密切相关,使创造力的研究转向了社会心理学取向。
社会心理学视角下的创造力理论和模型。社会心理学视角的创造力研究者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创造力组成成分理论、创造力交互理论和多元社会领域理论,进一步丰富了创造力的理论和模型。
一、组成成分理论。著名的美国社会心理学家Amabile(1983)提出了创造力的组成成分理论。她认为,创造力的主要成分分别是:与领域有关的技能、与创造力有关的技能、任务动机。认为当个体富有专业能力并具有高度的动机时,将会有最高程度的创造力的发挥,而环境则会直接强烈地影响个体创造力的发挥程度及频率。该模型主张个人要具有创造力,还必须置身于创造性的活动之中;而且,情境因素通过影响员工的内在激励程度对员工创造力具有积极和消极影响。
二、Woodman和Sawyer的创造力交互理论。Woodman (1993)等人提出的创造力交互作用模型。该模型以互动心理学为基础,更加强调个人和环境之间的交互作用,认为员工个体创造力是个体的背景经历,认知风格和能力、人格因素、相关知识、动机,群体准则、群体一致性、群体多样性、群体的角色、组织文化、组织资源、组织回报、战略、等相互作用的结果。
三、多元社会领域理论Ford(1996)提出了多元社会领域理论,强调社群的重要性,认为个体存在于组织当中,而组织存在于社会当中并与复杂的社会系统相互交流、影响和渗透,进而个体的创造力也会受到社群的影响。
员工创造力的影响因素
查阅现有的社会心里学视角下的创造力研究,可以归纳出影响员工创造力的环境因素主要包括组织氛围、领导风格、任务特征、同事支持、评价与反馈等。
一、组织氛围会影响员工的创造力
Amabile,Conti和Coon等人(1996)所界定的组织氛围是组织成员对其所处的工作环境的感知,包括组织鼓励、主管鼓励、工作团队支持、自由度、充足的资源、挑战性工作、工作压力、组织障碍,认为这些组织氛围都会通过一定的方式对员工创造力产生影响。
二、领导风格会影响员工的创造力
Oldham 和Cumming(1996)的实证研究结果发现,支持性的、非控制性的领导风格可以创造一个促进创造力产生的工作环境,他们既直接正向影响创造力,又与创造性人格、任务特征共同作用于员工的创造力绩效;Tieney,Farmer 和Graen(1999)的研究发现,员工和上级的良性的互动可以提高员工的创造力。
三、任务特征会影响员工创造力
很多研究认为任务设计的方式会影响员工的创造性产出,比如Oldham和Cumming(1996)的研究发现任务复杂性能提高员工的创造力;Shalley(1995)发现,设定的创造力目标可以有效提高员工的创造力绩效。
四、同事的支持能促进员工的创造力
Zhou和George(2001)的研究表明同事的支持程度越高,员工的创造力也越高;进一步,Cummings和Oldham(1997)指出,员工间的互动会激发员工的创造力,如果同事之间存在良性竞争,员工的创造力会有所提高。
五、评价与反馈
Shalley(1995)研究了绩效评价对员工创造力有重要影响;张剑和岳红(2007)则研究发现我国企业中使用最多的外在报酬激励方法无助于员工创造性成绩的产生,组织情境因素主要通过对心理需要的满足促进内部动机,与协同的外部动机共同产生积极影响;Zhou和George(2001)研究了同事反馈对员工创造力的影响。
此外,个体特征与环境交互作用对创造力的影响受到不少学者的关注,苏红玲(2008)研究发现:主管支持、同事支持对员工创造力的影响主要是间接的,员工的内部动机、积极情绪起到重要的中介作用;郭桂梅和段兴民(2008)研究发现,变革型领导行为正向促进员工创造力,且内在动机和创造性工作氛围均对变革型领导行为与员工创造性之间的关系具有部分中介作用。
社会心理学视角关于创造力研究的贡献与研究展望
一、研究贡献
社会心理学视角改变了以往研究重点关注员工创造力本身,他们探讨的不仅仅是创造力的本质和构成以及过程,而是更多的关注影响创造力的外部因素及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的交互作用,扩展了创造力的研究范围,使得创造力研究更切合其本质,
从社会心理学视角研究员工创造力,扩展了创造力研究的意义,以往研究因为更多关注创造力本身,使得他的理论意义很大,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微乎其微,而社会心理学视角关注影响创造力的因素,就使得创造力研究能更好的服务于实践,不仅使学术研究者感兴趣,更是吸引了企业领导的注意,有助于提高员工的实际创造力。
二、研究展望
影响因素研究有待系统化。目前,虽然部分研究已经开始探索员工创造力的关键组织情境影响因素,但所囊括的影响因素往往相当零散,缺系统性和完整性,无法很好地解释员工创造力提升的结果,从而使得相关研究缺乏普遍意义和应用价值。因此有必要把更多的情境因素考虑在内,并进行系统性的归纳,深入挖掘影响员工创造力的各项因素的影响和作用,以便更深入地理解和有效地管理企业实践,提升员工创造力。
一、小说《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创作的时代背景
马克·吐温的小说《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最伟大的文学著作之一。该小说从被称为是成长小说,这类小说指的是从孩童时期一直到青少年时期再到成年人时期的发展过程中,主人公在思想和心理上从幼稚走向成熟,以及对于自己身份的不断的探讨过程。《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具有独特的写作视角,作者见解独到,思想上深刻并且引人深省。
小说中的故事发生在美国内战前的南方,当时社会处于社会文明和社会政治严重腐化的状态,人们苦不堪言。虽然当时蓄奴制已经在法律层面上被废止,但是在社会认同的角度来看却没有达到相同的效果。黑人种族在名义上获得了自由,可在现实的社会中,仍然存在很多对黑人的奴役和迫害的现象,他们的地位可谓是非常的低下,得不到人们的尊重。作者马克·吐温通过对主人公历险过程的详细描述,揭示了小说所想反映的深刻内涵。可以说,主人公哈克贝利的历险过程是他思想观念以及社会道德意识不断丰富发展和成熟的过程,同时哈克贝利最后踏上了追求理想及自我的心理历程。从更深的程度上来说,这种在历险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精神正体现了国民民族主观意识形态上的本质。可以说,这种本质是一种懂得拒绝、追求自由生活,不满足于现实的生活状态,渴望去改变自己的命运。可以说,马克·吐温的小说《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是美国文化的一种象征,无论从时代的纵向还是横向来说,都广受大家的欢迎和喜欢,成为脍炙人口的佳作。
二、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对小说《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的人物形象进行分析
1.主人公哈克贝利的性格特征
小男孩哈克贝利是小说的主要人物,他非常善良,本性淳朴。当时美国的社会风气很腐化,镇子上的人们普遍看不起哈克贝利。哈克贝利厌恶这种社会现状,同时也不喜欢被所谓的社会准则的条条框框所限制住。他想冲破现实的束缚,从限制中解脱出来,去追求他自己理想中的自由。哈克贝利没有接受过教育,懂的知识也不是很多,但是他非常聪明,想象力也非常丰富。
哈克贝利有着灵敏的感受力,善于洞察事物,有着自己的原则,能对事物进行观察与判断。从社会心理学角度来看,这正是班杜拉自我效能理论的体现,小哈克贝利通过对自己生活环境的观察,习得了大量的社会经验。纵然没有更多“直接学习”的过程,但这些“观察学习”促使他形成了自己的“代替强化”和“自我强化”,并最终形成了对自身的预期评估。
哈克贝利具有智慧与勇敢的宝贵品质,他投身到冒险的行为中。在航海冒险游历时,当遇到坏人、遭遇危险的时候,他总能凭借着自己的聪明和才智,通过周旋与斗智斗勇,最终成功摆脱了困境,摆脱了那些要故意企图伤害他的人。起初儿童时期的小哈克贝利并没有真正明辨是非的能力,但通过和小伙伴杰姆在密西西比河上的现实经历,以及和杰姆的相处与思想上的交流,使他开始产生了怀疑。他开始怀疑世俗社会的伦理道德观。尽管根据当时的法律,杰姆是隶属于华森小姐的黑人奴隶。但是从道义上来说,他认为自己应该去帮助自己的朋友杰姆挣脱开奴隶的枷锁,去获得自由。从社会心理学角度分析的话,这可以被看作是主人公自我进行的社会知觉过程。小哈克贝利通过对他人人格、人际关系以及行为原因的认知,增加并丰富了个人经验,一步步形成了自我的社会知觉。这正是社会知觉加工过程具有特殊性的体现。通过社会知觉促进了主人公自我效能的发挥,从而使个体更加成熟,性格逐渐明朗,对自身的预期也愈加清晰。
哈克贝利聪明机智,同时他也是一个现实主义者,他愿意根据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来思考问题,根据自己的亲身体验为依据,不会道听途说,轻易地相信不切实际的话。哈克贝利敢于坚持与实践自己认为正确的主张,充满着自信。正是在哈克贝利自我效能与社会知觉的共同作用下,使主人公形成了自己的社会情感:与奴隶成为朋友,并真挚地帮助他。
小主人公哈克贝利同时也是个十分勇敢的男孩。他和逃跑的黑人奴隶朋友一起历险,是需要很大勇气的。更为可贵的是,能够帮助这个奴隶获得自由则需要更大的勇气。哈克贝利的勇敢还体现在他能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当自己做错事情时,他会承认自己的错误,承担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这种敢于承担,以及责任心与使命感为我们所推崇。这些小说中的情节,无不体现着社会心理学理论中人物对于社会态度的缩影。通过一系列的经历,哈利贝利在认知、情感和行为三个维度上都获得了新的经验,这些经验促使他形成了新的社会态度。就其态度与行为的一致性而言,高度的一致性可以体现其态度本身是强烈而明确的。
2.主人公杰姆的性格特征
小说的另一个重要人物就是小男孩杰姆。他是一个黑人奴隶,但小杰姆也有着善良、可贵的品质。他热心,主动地去帮助别人。一方面,他尊重他人、尊重白人,愿意为他们工作,靠自己的劳动去生活。但另一方面,小杰姆对自己的未来有着自己的价值追求,渴望着获得自由,并且能够和亲人团聚。在杰姆和哈克贝利一起逃亡、历险的过程中,无不体现了小杰姆的善良、耐力、勇气和仁慈,展现出了一个黑人奴隶如何成为一个能够获得自由独立的人的艰苦历程。同时,他的思想在磨砺中也得到了锻炼,进而形成了成熟的性格。在杰姆的这些行为中,运用社会心理学观点来解释就是杰姆的利他行为没有因其所观察到的社会经验而改变,这正是社会心理学中倡导并推崇的。杰姆的自我效能是建立在利他行为的基础上,所以必然会形成其独特的人格特点。这是社会经验与个体情感有机的融合。
小男孩杰姆最突出的性格特征是对自由的渴望。他虽然有着奴隶的身份,但他希望能够获得平等。他渴望能够在一个国家、社会平等的环境与背景下生活与工作,希望能够早日摆脱掉奴隶的身份。杰姆痛恨万恶的奴隶制度,因为在他幼小的心灵里,这种制度拆散了他的家庭,让他被迫与家人分开。这一切都给了他勇气逃离华森小姐,追寻自己的自由和幸福体验。另外一点,就是对未来的美好计划与憧憬。杰姆不仅敢于试想,更为可贵的是,他能够努力,并付诸于实际行动,从这些来看,杰姆性格中有着这种高贵的品质——胆量与勇气。用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杰姆的成长经历,这正是社会知觉的过程,这也更体现着他与小主人公之间的亲和动机,正是奴隶的身份使他本身具备的亲和动机被压制,而在社会知觉的感召下,基于本能理论和条件作用理论,带着亲和动机的杰姆与哈利贝利共同展开冒险也就不足为奇了。
在小说故事情节的结尾,杰姆对于受伤的汤姆的照顾,是冒着自己被抓回去的危险,冒着自己失去自由的危险来做的事情,这让我们也看到了他身上的无私的、舍己救人的精神,以及博大的人道主义的爱。
不论哈利贝利还是杰姆,两个人物形象都体现了社会心理学中方方面面的理论,所以两者不单是文学作品中的优秀个体形象,也是具有社会心理学特征的社会人物形象,而这种社会人物形象的展现,更富有动态,更加令人着迷。
三、结束语
《哈利贝克·费恩历险记》作为美国文学史上最优秀的作品之一,无论从作品风格和语言还是蕴含的哲理上,都体现了社会心理学的观点与理论思想。主人公对自己生活环境的观察,形成了对自身的预期评估。他们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形成了特定的心理,是社会态度的缩影,并且在认知、情感和行为三个维度上都获得了新的经验。也正是在他们自我效能与社会知觉的共同作用下,主人公形成了自己的社会情感。另外,主人公品质中所体现的利他行为没有因其所观察到的社会经验而改变,形成其独特的人格特点,这正是社会心理学中倡导并推崇的。最终,两人的成长经历在社会知觉的感召下,基于本能理论和条件作用理论,小说所描写的杰姆与哈利贝利共同展开的冒险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亲和动机。语
参考文献
[1]刘晓丹.浅析《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J].赤峰学院学报(科学教育版),2011(7).
作者简介:朱万晶(1979-),女,湖北荆州人,河南理工大学应急管理学院,讲师。(河南?焦作?454003)
基金项目:本文系河南理工大学重点教改项目“基于人本管理的高校教研室教学管理创新实践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2)20-0079-02
一、合作学习的提出和我国大学本科教学模式改革的必要性
1.合作学习的提出
Robert E.Slavin在20世纪70年代第一次用认知理论和动机理论解释了合作学习(coperative learning)的优势,从而使合作学习逐渐被人们认可和应用。合作学习有利于改进学生的学习态度,增进学生课堂学习的心理氛围,同时对提高学生非智力方面的心理品质有显著的效果,所以它被世人称为是最近十年来最重要也是最成功的教学改革。
河南理工大学应急管理学院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开设了“社会心理学”课程。作为一门专业限选课,它的内容涉及影响个体社会行为的多个因素,比如个体如何看待自己和他人;个体如何认识到作用在自己身上的社会力量;个体基于积极或消极的社会关系;个体如何将社会心理学知识应用到自己的社会生活中去。大学生学习这门课程,有利于他们对心理学理论知识体系的了解和掌握,同时还为他们的学习、应对挫折、人际交往、沟通等多方面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
2.我国大学“社会心理学”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
当前我国大学“社会心理学”主要采用的是教师讲授模式。在课堂上,老师主要向学生传授社会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学生按时听课并做笔记,课程结束后参加本门课程的期终考试即可拿到学分。老师没有对学生探索新知识的兴趣和能力进行关注和重视,这必然造成了我国大多数的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学习的兴趣和热情,缺乏创造意识和能力,缺乏对知识的质疑精神,最终也导致了大学生人才的质量令人担忧的状况。在大学“社会心理学”课堂上实行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将变学生被动参与教学过程为主动积极创造性地参与教学活动过程。合作教学充分调动了教学过程中每一个体的积极性,而且学生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基于相互依赖的学习环境,能够相互帮助、共同促进,真正做到“教学相长”,也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理心。这不仅对大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和人际关系和谐是非常有益的,而且这也是我国大学生培养目标的要求。
在大学教学过程中,师生为了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必然会采取一定的教学方式,这就是教学方法。过去常关注教师的教学思想,现在教育工作者们越来越重视学生的个人心理成长和发展。教师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把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作为教学发展的宗旨,而且更加重视学生思维方式、创造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学习心理,使学生在学习的同时学会积极做人、积极愉快的交往和获得终身的发展。笔者在大学“社会心理学”的教学过程中,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将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和中心,特别是针对大四学生到课率低的实际情况,基于合作学习视角之下,发挥角色扮演在教学中的积极作用,得到了院领导和师生的一致好评,提高了教学质量。
二、合作学习在“社会心理学”课堂上的应用及其效果
1.合作学习在“社会心理学”课堂上的应用
在“社会心理学”的教学过程中,笔者着重体现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重在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大学课堂上的许多理论,依靠单纯的讲授方法,学生无法真正理解教学内容,更谈不上深刻体会这种理论的现实价值所在。如果不改革这门课程的教学方式,学生听课的积极性不能调动起来,课堂气氛也不活跃,学生参与课堂学习和讨论的程度也不高,更谈不上学生应用和解决自己实际生活中重大问题的能力的提高了。笔者给大四文科学生上课时发现,学生到课率仅为60%左右,其原因主要是大四学生考研复习、找工作、考各种资格证书,放松了对专业课程的要求。
高校“社会心理学”课程的教学方式迫切需要改革,必须打破当前这种僵化和无效的教学模式。作为目前全球众多国家都在采用的一种富有实际效果的教学理论和策略体系,合作学习有利于解决目前我国高校课堂教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教师在进行合作学习设计时,应考虑到在该课堂的教学设计一般程序中,将构建学生之间积极互动合作的结构为主,同时还要把合作学习的那些基本的要素(比如任务、方法、管理、评估、情境、技能等)纳入到课堂教学整个教与学的过程之中。
关于如何实行小组合作学习而言,笔者采借了西方学生小组学习法中的“拼图链接”和主题角色扮演的方法。[2]学生按自愿的原则组成小组,每组成员不超过9人,老师将每次课程的学习内容按小组数量分成一定数量的单元。每个小组随机从学习内容中抽取一个作为本小组合作学习的内容。小组内部讨论和商量每位成员在这个学习内容的学习过程中担任的角色和身份。尽量让每位学生都有一次机会成为一次合作学习过程中的“教师”或“专家”。小组成员认可抽取到的教学内容,努力掌握内容,同时小组内部进行合理分工和协作,集体备课,写出一份质量较高的讲义。在即将到来的课堂上,“专家”或“教师”将给所有的学生讲授这一部分的教学内容,同时由本组所有同学一起负责全部同学的疑难解答工作。每个小组都必须认真完成其抽取到的教学内容,每位小组成员也不断地进行着角色和身份的转换。在这样一种教学模式中,如何让各小组成员相互帮助、共同提高、彼此关心,从而共同提高课堂学习的良好社会新氛围是这种合作学习法要解决的最重要的问题。
在主题角色扮演活动中,教师先讲授相关理论,然后要求学生通过在各个主题扮演活动中实际的角色体验活动掌握理论知识。比如讲“偏见”这一章知识时,学生以9人为一组,老师先对学生提出主题扮演活动的要求,然后由学生在各小组组长的分工下查找相关文献和资料,设计主题剧本,讨论主、次要演员的人选,经过彩排,最后开一个角色扮演活动的总结报告。笔者专门拿出6节课(共3次,每次2节课)的时间,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活动。全专业总共有76名学生,被随机分成为11组,每组为6~7名学生,这样可以保证每位学生都会参与本小组的主题角色扮演活动之中,而且小组内部成员是缺一不可的,相互之间必然会形成一种相互依赖、相互合作、高度互动的人际关系。在这种良好的人际气氛中,小组成员共同完成老师布置的主题任务。每小组自愿产生一名组长,组员在组长的组织协调下开展准备活动。笔者根据每章的重点内容,给出了11个主题(比如著名社会心理学专家莅校讲座、爱上你、傲慢与偏见、助人为乐、一次重要会议等等),然后按随机原则将学生分为11个小组。其中各组的组长由学生自愿申请担任,但必须得到本小组成员的认可。角色扮演活动一般安排在本门课程即将结束的时候。学生在学习了“社会心理学”这门课程的相关理论后,根据自己的理解程度,通过合作学习,在统一的主题之下,把角色扮演活动作为一种对本门课程学习的成果展示出来。
2.合作学习在“社会心理学”课堂上的应用效果十分显著
笔者在对这种教学方式近10年的运用中,积累了大量的实际经验,同时也受到了学生的普遍认可。学生在主题角色扮演活动中表现非常积极,为了能让本小组的扮演得到全专业和老师的肯定和认可,他们积极为本小组的主题角色扮演活动出谋划策、群策群力,不遗余力地在一起讨论剧本、商定演员、排演剧本,直至达到他们希望看到的效果为止。笔者从学生身上看到了真正属于年轻人的活力和朝气,内心感到十分欣慰和快乐。通过角色扮演活动,他们对“社会心理学”这门课的理论知识理解得更深刻,同时学生的参与意识也在活动中得到了提高。而且,学生们坦言自己在今后的人际相处中会更多地运用换位思考的方法。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应始终把学生放在中心和主体的位置,充分调动他们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创造性和主动性。随着教师进一步积累教学过程中的宝贵经验和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这门课会越上越好,让更多的学生从合作学习中受益。
参考文献:
[1][英]怀特海.教育的目的[M].徐汝舟,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
[2][瑞典]胡森(Husen,T.),等.教育大百科全书(第8卷)[M].张斌贤,等译.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3]王坦.合作学习的理念与实施[M].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2002.
[4]王卓,杨建云.合作学习:一种教学策略的研究[M].大连: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5]徐学峰,陈培林.课堂教学中合作学习模式设计及实验设计[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4,(8).
[6][英]弗兰克·富里迪.知识分子都到哪里去了[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
[7]王巨光.简论启发性教学模式及其运用[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
2010,(5).
[8]王巨光.简论涂又光教育自身本体研究的意义[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2).
心理学史是对心理学作为一门学科形成与发展过程的历史研究,是心理学的核心课程之一。对于心理学专业的学生而言,心理学史是必备的知识基础,也是学习和未来从事研究的起点。而对心理学的学科发展而言,心理学史的教学与研究更是起着直接的促进作用。
心理学是一个比较特殊的学科。这种特殊与研究对象——人的心理与行为的高度复杂性有关。人的心理与行为直接或间接地受到太多因素的影响,其中包括个体的生理与遗传基础、社会与文化环境、家庭与学校教育、心理与行为的客体或对象、业已形成的人格与个性特征、身体与心理健康状况、特定的心理状态、特殊的时空境遇等。心理学对于人的行为和心理原因的解释分不同层面。在宏观层面,主要从遗传基因(秉性变量)和社会文化(环境变量)两方面对人类行为和心理做出概括性解释;在中观层面,则以某一特定个体的机体变量如高级神经活动类型以及该个体的成长经历对其个体性的心理和行为给以解释;在微观层面,则试图对构成行为的每一细小动作的原因做出内在神经和心理机制及过程的解释。由于心理学的学科体系由出自不同文化立场的多种不同理论构成,因此,无论是就人类心理和行为的总体而言,还是对某一具体行为的原因而言,都同时存在多种不同的解释。以攻击为例,心理生理或生物学试图从女性的月经周期、暴力凶杀犯的脑机能障碍等方面做出解释;心理动力学则认为攻击行为是对挫折的反应;行为主义认为攻击行为源自过去经验过的对攻击性反应的强化;认知理论则强调个体对于暴力和攻击所形成的认知观点和态度的重要性。上述各种解释无疑都有一定的合理性,但究竟哪一种解释更合理则无法给出最终的结论。
心理学从未成为一门统一的学科。用科学哲学家库恩的话来说,心理学缺乏一个稳定的“范式”,从未像其他规范科学那样形成为学科共同体普遍接受的理论基础。在心理学创立之初,学科内部便同时存在着四种不同的研究取向或研究模式:以冯特、艾滨浩斯和铁钦纳等心理学家为代表的,以意识内容为研究对象,以实验内省为研究方法的实验心理学研究模式;布伦塔诺为代表的,以意识活动为研究对象的非实验研究模式;以弗洛伊德和荣格为代表的,以潜意识为研究对象和使用临床方法的精神分析研究模式;以英国心理学家高尔顿和美国心理学的创立者詹姆斯为代表的,以适应行为为研究对象的应用研究模式。上述几种研究模式各自强调人类经验的不同方面,构建出不同的理论体系,形成了心理学内部早期的分裂。在心理学随后的发展中,又先后出现了构造主义、机能主义、行为主义、格式塔心理学、新精神分析等不同的学派,学派纷争使得心理学的学科分裂现象变得更加严重。当代心理学的发展进一步出现多元化趋势,出现了后现代心理学、社会建构论心理学、女性主义心理学、话语心理学、文化心理学、积极心理学、进化心理学、叙事心理学、生态心理学、解构主义心理学、本土心理学、主体心理学、意识心理学、多元文化心理学和联结主义认知心理学等多种不同的研究取向或研究模式。
如培根所言,鉴古而知今,读史以明智。面对如此纷繁复杂、林林总总的心理学学科体系,任何一个即将以心理学为业的人必须首先对前人的研究严加辨析,对心理学史上先后出现过的各种流派或研究模式及其发展有一个系统的领会和把握,而心理学史便是为这种思考过程提供导引。对于研究者个人而言,这种思考将帮助他选择未来的研究立场,而对于心理学而言,这种史学思考和理论研究无疑将决定学科未来的发展走向。
二、心理学史的教学与研究丰富和加深了对人类社会发展史的认识和理解
心理学史不仅仅是心理学一门学科的历史,也是整个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缩影。历史是由人创造的,而人总是有意识地追求某种目的的。“这许多按不同方向活动的愿望及其对外部世界的各种各样影响所产生的结果,就是历史。”由于任何一种历史事实的发生都是人类的内心世界驱动的结果,对任何时期的历史研究都离不开对历史人物心理的研究,人的心理因此成为“历史研究的正当内容,是历史学家能够加以探究的人类过去的最重要的一个方面”。有历史学家对此明确指出:历史事实在本质上是一个心理的事实,历史问题其实也是心理问题。从心理学的立场看,这里存在着一种逆向逻辑:心理事实反映着历史事实,心理问题也是一个历史问题。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以信息技术的高度发展、文化交流的不断增多、全球经济的一体化等为背景,心理的文化历史性和社会建构性逐渐成为心理学关注和讨论的焦点之一。社会建构论作为一种新的方法论取向正在从不同的侧面向社会心理学、文化心理学、心理咨询与治疗、认知心理学、人格心理学等领域广泛渗透。新方法论的核心特征是强调心理的社会文化建构性。新方法论认为,个体为了被社会承认和接受,需要通过各种途径学习,不断地将那些指导和确定思想、行为的社会文化模型内化为自己的心理模型。与此同时,语言作为文化的载体和体现,对人的思想、行为起着结构性作用。个体在接受一种语言的同时也在接受一种相应的文化和行为模式,这种模式不仅构造了人的感知,甚至构造了人的感官、构造了人自身。
20世纪80年代后期,西方社会心理学领域出现了一个新的学科分支,称为“历史的社会心理学研究(HistoricalsocialPsychologyinquiry)”,致力于探索心理发生的语言、哲学、社会、历史、文化之根源,其研究成果为当前正在发生的心理学方法论变革提供了重要的思想与理论根据。该种研究认为,由于社会文化总是处在不断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人的心理作为社会文化的投射,便具有历史性。正如俗话说,“不同年代谈不同的恋爱”。最简单的现象中往往隐藏着最深刻的原理。20世纪50年代的我国,人们对新社会充满了新奇与热爱,思想单纯,择偶重人品、少功利。“”特殊的社会背景使得政治条件成为择偶首先要考虑的问题,找对象看出身,吃香的是军人或工人。70年代末之后,知识成为“第一生产力”,大学生、知识分子一度成为青年人追捧的对象。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经济和物质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拜金主义开始盛行。目前,房子、车子、票子等经济和物质生活条件成为很多人心目中最基本的择偶条件。可见,人的心理确实是“历史的”。
以人的内在心理作为一极,以外在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作为另一极,两极之间构成一个系统,彼此以人的社会行为、活动或社会实践作为中介相联系。外部世界的变迁通过人的实践和认识活动内化进入人的心灵,引起人的心理的变化。而个体心理的变化又通过人的行为体现和释放出来,反馈于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促进或影响后者的发展。传统心理学研究的对象与范围主要局限于个体内部,即个体内在的心理要素、结构与机制等,其弊端在于不能很好地解释人的心理的发展变化、主体与客体、人与社会的交互关系等问题。以多元文化价值理念为宗旨的新的方法论则将心理学的研究范围扩大到由个体内在心理结构和外部社会条件相互联系构成的完整的生态系统,其中重点关注人的心理与外在社会现实之间如何实现相互建构的过程与机制。个体内在的心理结构作为传统的心理学研究对象,被纳入新的系统之中,充当其中的一个部分或子系统。
在某个特定的历史时期内,人的心理与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隶属于同一社会历史发展系统,二者始终处于相互联系与不断作用的过程中,它们的发展具有同步性和谐变性。所以,某一历史时期人物的心理可视为对同一时期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与文化的映射。随着时代精神的发展、思维模式的改变,人的心理不断发生历史性的变异,导致反映人的心理特征与规律的心理学理论不断面临失效与被更新的命运。如在20世纪50年代,费斯廷格提出一种著名的社会心理学理论,称为“社会比较理论”。该理论认为:人总是希望准确地评价自己,为了达到这一目的,个体往往选择某些他人作为标准,将自己与对方加以比较。社会比较理论曾经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被普遍接受。但随着时代精神的变迁,特别是后现代文化思潮的影响,越来越多的人倾向于拒绝或反对以他人的观点和意见定义或评价自己,相反要求以自己的标准改造他人与社会。这说明随着历史与文化的变迁,社会比较理论所赖以建立的人的心理事实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异,该理论因此需要重新审视和评价。
不仅人的心理是历史的,各种心理学理论同样具有历史性。当代文化心理学的发展、心理学的本土化运动、意义心理学、话语分析、叙事研究等都是基于对心理和心理学的文化历史性的认识。这些新的研究模式希望借助于文化、语言、意义特别是时代精神的媒介理解和解释人的心理,代表了当代心理学发展的最新动向。因此,心理学史作为对心理学学科形成与发展的历史记录及其研究,不只是一部心理学的学科史,同时也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一个缩影。这也是为什么说心理学史与其他学科如物理学、化学的学科史相比,具有特殊的意义和重要性的原因。
三、重视心理学史的教学与研究是双重意义得以实现的前提条件
这个环境不是纯客观的环境,也不是科夫卡所说的行为环境,因为行为环境实际上是意识中的环境。勒温的所谓环境叫做心理环境,是仅仅对行为有所影响的环境,他称之为准环境。
准环境被区分为三种,即准实在的环境、准社会的环境和准概念的环境。仅举一例说明准实在的环境,其他两种环境的意义就可以类推而知。他说:“比如一个儿童知道他的母亲在家或不在家,他在花园中的游戏的行为便可随之而不同,可是我们不能假定这个母亲是否在家的事实存在于儿童的意识之内。”这就说明勒温的心理环境有别于科夫卡的行为环境。
勒温将人和环境描绘为生活空间。这个生活空间不包括人生的一切事实,而仅包括指定的人及其行为在某一时间内的有关事实。
必须指出,勒温的研究超出了格式塔心理学原有的知觉研究范围。他要致力于人的行为动力、动机或需要和人格的研究,为格式塔心理学开辟了新的园地。他以为环境的事物对于人不是无关痛痒的。有些事物吸引人,具有引值(正的原子值),是人所愿意接近和取得的,有些事物排拒人,具有拒值(负的原子值),是人所不愿意接受或拒绝的。这个一引一拒是与人的需要有关的。
勒温把需要区分为基本需要和准需要。饥思食、渴思饮,这种生理需要属于前者;写好了信要投邮筒,毕业临近要写论文,这种需要属于后者,是勒温研究需要时的主要对象。
根据勒温的学说,一个人有所需要,便产生了一种心理的紧张系统,心思不定,坐立不安,必待达到目的,占有目的物,满足了需要,然后紧张系统才可解除,心理的均衡才可恢复。
为了证明这种紧张系统的存在,勒温的弟子蔡戈尼克进行了一个著名的实验,来比较对已完成的工作和不许完成的工作的回忆。预测完成了的工作,由于其相应的紧张系统已经解除,就不易回忆起来了;反之,不许完成的工作,由于其紧张系统未曾解除,必定是念念不忘的。实验结果证明其预测的正确,所谓蔡戈尼克效应就是指这个结果。
奥夫西安克娜进一步研究代替满足。她也采用阻止实验,命令儿童做某一工作,中途予以阻止,然后叫他做另一工作,完成以后,儿童是否还想试做前一工作呢?实验证明,凡是性质相似,难易相等的工作,完成其一以后,就不再试做被阻止的其他工作了。
关于代替满足的研究还有助于了解正常儿和低能儿的人格差异。正常儿对两种类似工作所引起的两种紧张系统,可以互相沟通,因此有可以互相代替的满足。8、9岁的低能儿在同样的条件之下,很难有代替满足。
据克普克的实验,代替的工作和原被阻止的工作几乎完全相同,也仍不能产生代替满足,还想试作的百分比为86~100。但同时,低能儿又往往容易得到代替满足。他若觉得自己不能踢球到远距离去,便满足于作踢远球的姿势。
勒温根据这种研究提出了人格的动力说,低能儿的人格系统比同年龄的正常儿较欠分化,但其僵化的程度较高。譬如就正常儿而言,a和b两个系统虽有界线,但可相通;但就同年龄的低能儿而言,这两个系统或可很为一体,代替满足为100%,或可互相隔离,代替满足为零。
儿童和成人的人格差异因此也可有新的解释了。勒温说:“儿童和成人有一最重要的动力的差异,就是儿童的人格较欠分化,同时,成人的人格却较为僵化。”譬如新生儿的身体的某一部分若受刺激,可能全体发生了反应。成人则因局部刺激而有局部反应。另一方面,成人的兴趣和欲望是多方面的,其分化的程度远非儿童所可及。
勒温的心理紧张系统说使他的拓扑心理学有必要包括向量心理学和动力场的概念。
运动心理学是研究人在从事体育运动时的心理特点及其规律的心理学分支,它也是体育科学中的一门新兴学科,与体育学、体育社会学、运动生理学、运动训练理论和方法,以及其他各项运动的理论和方法有着密切的联系。
运动心理学的主要任务是研究人们在参加体育运动时的心理过程,如感觉、知觉、表象、思维、记忆、情感、意志的特点,及其在体育运动中的作用和意义;研究人们参加各种运动项目时,在性格、能力和气质方面的特点及体育运动对个性特征的影响;研究体育运动教学训练过程和运动竞赛中有关人员的心理特点,如运动技能形成的心理特点。赛前心理状态、运动员的心理训练等。
运动心理学这个术语首先出现于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创始人顾拜旦的文章中。在他的倡议下,国际奥委会于1913年在洛桑召开运动心理学专门会议,它标志这个学科进入科学的行列。1920~1940年,苏联、德国美国等国都对运动心理学方面的问题展开了一系列研究。20世纪60年代以来,运动心理学受到广泛重视,大多数国家都开展了这方面的研究工作,成立运动心理学会并召开专门会议,有关的文章和书籍也大量问世,使这门科学得到迅速发展。
运动心理学研究的内容十分广泛,如技能学习、竞赛心理、运动对人的意义、从事运动的动机,以及运动员之间、教练员和运动员之间、运动员和观众之间的相互关系,心理训练和运动心理治疗方法等等。20世纪初期,研究的问题多集中在技能学习上,包括学习的分配、保持和迁移等,而后深入到运动行为的理论方面。
自20世纪40年代以来,通过研究逐渐形成运动行为的信息程序论,层次控制论、行为系统模式论等理论学说。随着认知心理学、人格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以及健康心理学的发展,运动行为的研究更深入到运动心理学联系着技能学习与控制和技能发展的研究。在研究方法上也从实验室的对单个动作的研究,发展到联系运动实践、提高运动效能的研究。随着运动实践的发展更进一步扩大了运动心理学的研究范围,发展到有关认识,解释和主动影响运动行为的研究,也就是提高运动效能的理论性研究。
运动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多是优秀运动员,也有青少年运动员;它也研究群众体育中的心理学问题。各国体育界近年来对运动员心理训练和运动员的心理选拔越来越重视。因为在运动水平越来越接近的竞赛中,心理因素对竞赛的胜败往往起决定性作用,致使心理测量和心理诊断学被广泛运用,各种心理训练方法不断出现。
由于运动心理学是一门新兴学科,理论体系还不完善,例如是否应将体育心理学和运动心理学分开还存在着不同看法。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结合运动实践的需要,在各体育院校、系科开设了运动心理学课程,开展了一些运动心理训练及心理选拔的研究,但对运动心理学的基本理论问题研究不多。
音乐心理学是以心理学理论为基础,汲取生理学、物理学、遗传学、人类学、美学等有关理论,采用实验心理学的方法,研究和解释人由原始(初生)到高级的音乐经验和音乐行为的心理学分支。
音乐心理学的研究内容非常广泛,如声音的物理特征在人听觉上的反映,音乐记忆、音乐想象、音乐才能,以及音乐技能的训练和音乐表演的心理状态等。由于它采用实验心理学的方法,各种理论重视科学实验的根据,从而逐渐修正了音乐上的纯理论推测和凭主观印象产生的理论,并且与音乐美学的理论联系起来,构成音乐学中的一个部分。
开拓音乐心理学研究的是德国科学家赫尔姆霍茨,1863年,他发表了一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著作《作为音乐理论的生理学基础的声觉学说》。这部著作是以“欧姆定律”音响学理论,和缪勒的神经特殊能量学说理论为基础的。
1883年,施通普夫发表了《音乐心理学》,把心理学的观点渗透进赫尔姆霍茨的物理学和生理学的研究中,成为第一个把音乐心理这门学科系统化的人。他着重研究人对协和音与不协和音的感觉。在他之后,雷维斯由研究听觉病理障碍而进入音乐心理,尤其重视音乐天才方面的研究,并且提出了“音高的双重成分理论”。
二十世纪初,西肖尔与他的学生发展了许多测验视、听和运动知觉的仪器,可以把演唱和演奏中的音高、音色以及颤音等的波谱印录下来,对其中的任何特定因素抽出来进行单独分析。他特别注重颤音的分析,提出了音高辨认中存在的“正常错觉”现象。苏联心理学家捷普洛夫对音乐心理学的研究也颇有贡献,他认为在音乐才能中,调性感、节奏感、音乐听觉的观念等是音乐才能的核心。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心理学上的新概念给音乐心理学很大的影响。精神分析论者把情绪与认识和记忆联系起来,随后又发展起来“音乐治疗”。“自控”的观点把人看成一个自我调节的生理系统,通过知觉同活动循坏的反馈作用使机体得到平衡。
当代音乐心理学的实验成果多在音乐知觉方面。趋向是试图将立响心理与音乐学习的心理过程联系起来,以探索从原始到复杂的音乐行为的发展过程;研究从幼儿甚至从婴儿的音乐行为到高度专业技艺的发展,以求更全面更深入地研究人的音乐心理状态的种种问题。
音乐心理学的研究较多地侧重于人对声音的知觉、音乐记忆和音乐想象以及音乐感等。
人对声音的知觉包括四个要素:音高、强弱、音色和时值。这些要素是根据人对声音的频率、振幅、波形和时程等物理特征的感受而形成的。不同的知觉各与相关的物理特征相对应。但决定某种知觉的物理特征并不是单一的,它同时受其他因素的影响。如强弱的感觉虽主要来自振幅,但同时也受频率、时程、波形的影响。
听觉器官接受音波所得的听觉印象是一个整体,不是音波的各个物理特征,由此形成人的音乐经验和行为。人对声音四个要素的感知能力并不平衡,这些能力的发展也互不相依。有些人某种能力发展有所偏长而成为某种类型。如音调型对音高的辨别力强,对旋律与和声感觉敏锐;力度型对强弱及重音敏感;时值型对速度、节奏、时程敏感;音色型对音质、音凋泛音的构成感觉敏锐。不同类型的人在他们欣赏、表演、创作中都会表现出他们的特长。
音乐记忆既包括一般记忆,如知觉的、认识的、情绪的和运动的各种经验;也包括音乐有的问题,如单音记忆、旋律记忆、和声记忆、乐汇掌握及理论知识与记忆的关系、几个无联系的单音先后出现的记忆,以及记忆的音域与语言的关系等问题。
音乐记忆是音乐想象的基础,丰富的音乐想象能力是音乐家的重要心理特征。阿格纽在《大音乐家的听觉影像》中收集了舒曼、莫扎特、柏辽兹、瓦格纳等大音乐家听觉影像的记载。音乐家想象中的音乐世界,比现实世界里的音乐丰富很多。
音乐感是表现音乐才能的主要因素。心理学家对音乐感的看法不同。雷维斯认为它是统一不变的素质,西肖尔认为它是一系列单个能力的组合;施通普夫认为它表现在对和弦的分辨;捷普洛夫、科瓦列夫以及米亚西谢夫把音乐感看成是特殊的能力、爱好和个性的一种独特性质的结合。
音乐感在个体中的表现有早有迟,表现出来的深度和广度基于个体的音乐经验及经验对他的影响。对于音乐感是天生的还是从学习中获得的问题,各家主张不一。雷维斯、西肖尔倾向于来自先天的看法,但训练可以揭示出这种先天的潜在能力。
音乐感与音乐技能是两个不同的范畴,音乐理解及表现的深度不受乐曲所需的技术程度的限制,一首很浅易的乐曲可以表现得很深刻。但是一位音乐家,尤其是音乐表演艺术家,必须具备发挥某种音乐技能的优越的生理条件,并且进行严格刻苦的正规锻炼后,才能具有较高的水平。
心理语言学是研究语言活动中的心理过程的学科,它涉及人类个体如何掌握和运用语言系统,如何在实际交往中使语言系统发挥作用,以及为了掌握和运用这个系统应具有什么知识和能力。
从信息加工的观点来看,心理语言学是研究个体言语交往中的编码和译码过程。由于研究对象的特点,它与许多学科有密切关系,除心理学和语言学外,还有信息论、人类学等。在方法上,它主要采用实验心理学的方法。
心理语言学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50年代初,美国举行了几次关于心理学和语言学的跨学科讨论会,促使心理学家和语言学家相互熟悉对方的理论、概念和方法。1954年奥斯古德和西比奥克合编了《心理语言学—理论和研究问题概述》,一般认为这是心理语言学的开端。此后,心理语言学的研究蓬勃发展,吸引了许多学者的注意,心理语言学这一术语也被广泛使用。
心理语言学有两个主要的研究方向:行为主义的研究方向和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方向。在50年代,心理语言学主要受行为主义心理学和描写主义语言学理论的影响,当时的心理语言学家用行为主义的观点来解释心理语言现象。他们认为言语行为和人的其他一切行为一样,也是对刺激的反应,是联想的形成、实现和改变,是借强化而获得的。这样,心理语言学的理论基本上是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在言语活动中的具体表现。这个研究方向的代表人物是奥斯古德。他虽然不象斯金纳那样把意义排斥在语言现象之外,引用了中介过程来说明语言的意义,但他仍坚持认为行为主义的学习理论可以解释言语行为。
心理语言学受现代语言学理论的影响很大。特别是在乔姆斯基的生成转换语法产生和盛行之后,心理学界对行为主义的语言学习理论的抨击增多,认为行为主义不能解释言语活动中的许多现象。
以米勒为代表的心理学家把生成转换语法运用到心理语言的研究中,认为人们掌握的不是语言的个别成分,如音素、词和句子,而是一套规则系统,因此,言语活动不是对刺激的反应,而是由规则产生和控制的行为,它具有创造性。他们还认为心理语言学研究的重点不是人类各种语言的不同结构,而是存在于各种语言底层的普遍规则,研究这些普遍规则如何转化为某一种特殊的语言。
这种研究方向在20世纪60年代后已成为心理语言学研究中的主要倾向。近年来,心理学家还用一些新的语言模式来研究心理语言问题,不过它们仍属于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方向。
心理语言学研究的问题包括言语的知觉和理解,言语的产生,语言的获得,言语的神经生理机制,各种言语缺陷,言语和思维以及言语和情绪、个性的关系等等。这些问题的解决对学习理论、思维理论、儿童心理发展理论的研究都会起很大的作用。它对工程心理、语言教学、言语缺陷的诊断和治疗、电子计算机的语言识别等人工智能的研究也都有应用价值。
心理语言学的研究在美国开展得比较广泛。苏联、英国、法国、德国、荷兰等欧洲国家也都有心理学家从事这方面的工作,其特点是力图把心理语言学的研究与本国的心理学传统结合起来。
心理语言学的研究工作在中国也已经开展,目前主要是在儿童的语言获得方面。由于汉语和其他各种语言有很大的不同,在中国开展这方面的研究具有更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宗教心理学是研究的心理活动特点和规律的应用社会心理学领域,是介于心理学、宗教学和社会学之间的一门边缘学科。
人类很早就开始探索灵魂问题,宗教心理研究的历史渊源也往往可以追溯到西方的古希腊时期,和中国古代儒家及释家的灵魂观。在科学心理学建立之前,宗教心理学通常是作为哲学心理学的一个组成部分。例如,德国近代唯物主义哲学家费尔巴哈从哲学心理学角度,对的心理根源作过详细的分析研究。而德国宗教神学家施莱尔马赫则从宗教神学角度对宗教感情作了论述。
到19世纪末,德国著名心理学家冯特开创了独立于哲学的心理学,并通过他的《民族心理学》系统地研究了原始人宗教、民族宗教、多神宗教和世界宗教,提出了宗教演化四阶段的假说:由原始人崇拜魔力阶段发展到崇拜图腾动物阶段,然后进入崇拜英雄和多神崇拜阶段,最后发展到人道宗教阶段。冯特本人被誉为西方宗教心理学的奠基者。他的《民族心理学》成为宗教社会心理学创建的标志。
在美国,冯特的第一个美国学生霍尔从个体宗教意识的发生,系统研究了青年的宗教意识,从多学科的角度对宗教和教育等问题作了广泛的研究。随后,霍尔的学生斯塔巴克探讨了宗教与道德问题,并着重对教徒的皈依经验,特别是青年皈依作了系统的研究。
霍尔和斯塔巴克不仅最早使用“宗教心理学”一词,还创立了最早的宗教心理学杂志。1900年斯塔巴克的《宗教心理学》一书出版,标志美国宗教心理学的形成。继詹姆斯的《宗教经验之种种》之后,弗洛伊德发表了《强迫动作与宗教实践》,对宗教心理的研究都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西方学者把宗教心理学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时期。
创建发展时期:这一时期除以霍尔为代表的克拉克派之外,还有艾姆斯,勒巴和普拉特等人的一批研究成果问世。如勒巴的《对宗教的心理学研究》、普拉特的《宗教意识》,还有神学家奥托的《论神圣》等。这一时期通常被称为宗教心理学发展的古典时期,影响最大的是詹姆斯的《宗教经验之种种》。
向深层潜意识发展时期:这一时期的研究,一方面受行为主义的影响较深,一度除皮亚杰从儿童心理学角度研究儿童宗教意识外,其他宗教意识方面的研究进展不大;另一方面,自1909年弗洛伊德和荣格访问美国后,宗教心理学研究又深受精神分析和分析心理学的影响,开始向无意识领域发展。这期间,弗洛伊德的《图腾与禁忌》、《一种幻想的未来》、《摩西与一神教》等著作,集中反映了精神分析对宗教、上帝、宗教戒律、宗教仪式和神话等的分析解释。荣格的《宗教心理学》和弗罗姆的《基督教义的心理分析》,则分别代表了分析心理学和新精神分析对传统精神分析宗教理论的修正,以及潜意识研究方面的成果。
战后发展时期: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宗教心理学的研究取得较大的进展。在这一时期,个体宗教意识研究得到进一步深化。奥尔波特倾向于从人格心理学角度探讨个体宗教心理,他的《个体及其宗教》是这方面研究的重要成果。
此外,美国精神分析学家埃里克森对人格同一性,特别是宗教同一性问题作了深入研究。他的《青年路德》一书对宗教人格的研究颇具深意。宗教同一性研究与宗教意识经验的研究密切相关。其中,神人合一的宗教神秘经验已成为当代宗教经验研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宗教同一性和宗教经验的实质这两个问题已成为当代国际宗教心理学界共同关心的课题。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宗教神学家对宗教心理的关注和探索是一个引人注目的动向。德籍美国基督教新神学家蒂利希和德国宗教哲学家布伯等人,都关心社会和心理学的关系。布伯在他的《我和你》一书中,主张神是人的永恒对话者,强调通过祈祷来与神结合。蒂利希则试图以现代神学、精神分析和存在主义来综合清理传统的基督教。他的著作《信仰的动力》着重于人性和动机的研究,强调心理学的社会意义。
中国宗教心理学研究较少。20世纪初,个别大学和神学院曾有外籍教师作过有关宗教心理学的讲座。早期的心理学家陈大齐曾撰写《迷信与心理》一书。此后,在相当一段时间内几乎无人涉足宗教心理学领域。20世纪80年代以来,这方面的研究开始受到重视。
宗教心理学的内容包括宗教思想、宗教意识的内容和结构,宗教情感的特点以及宗教在个人和社会精神生活中的心理功能,特定社会条件下的各种不同教派的信徒参与宗教活动和宗教生活所感受的宗教经验和宗教感情,以及信徒的融汇宗教体验、宗教感情和宗教意志的心理状态等方面。
宗教心理学研究宗教意识时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由专职神职人员及教会宗教团体颁布的宗教思想体系。它是一种既同宗教神学有密切关联,又不等同于一般宗教神学的具体宗教心理学。例如,宗教神学中的佛教心理学或基督教心理学等。它们以心理学的原则来阐明基督教或佛教的教理、教义、持戒等。代表人物有美国的博依森、日本的铃木大拙等。弗莱克和卡特1981年认为,这种宗教心理学尚处于它们的“婴儿期”。
另一种是广大信众具有的心理。它是直接对普通信众的宗教意识和宗教心理作深入的研究和科学的说明。其研究对象是:信仰群体或个人在参与宗教活动时内在和外显的一切独特的心理现象,各种社会性和非社会性因素对各种独特心理现象的制约性,以及这些因素之间的互相制约关系。这种研究不同于宗教社会学对宗教的研究。
宗教社会学侧重于宗教与社会,宗教与社会政治、经济形态、文化心理等的关系的综合研究,而宗教心理学则着重研究宗教与心理的制约关系。它结合特定的历史条件、文化背景等,侧重研究特定的信仰群体例如,氏族、民族、阶层或宗教小群体和个体的、宗教修习、宗教体验、宗教行为和态度、信仰动机和意志以及宗教活动和交往等。
一般说来,宗教心理学的研究课题多数集中在宗教意识的结构和功能、宗教经验的实质和潜意识的关系、宗教神秘经验的心理一生理基础等方面。其中,从认知社会心理学角度研究宗教经验的直觉思维模式已成为一个突破口,有的学者从功能上强调研究宗教经验的重要性有的学者在研究宗教经验思维进程中,开始引进计算机程序模拟。由宗教社会心理学角度进行研究的选题,多数集中于宗教活动中的宗教崇拜行为、宗教态度、宗教交往以及非言语交流的宗教情绪感染等方面。
涉及宗教心理学研究的理论大致有投射理论、惧怕死亡理论和认知需要理论等。精神分析的投射理论是宗教心理学关于宗教起源的传统理论之一。认为信仰的上帝(或神)是一种祖先表象的投射。
阿盖尔1975年的研究表明,对上帝和对双亲的态度非常酷似。宗教所关心的众多认知问题,诸如苦难、生与死等,每每都是人生旅程中遇到的问题。因此,在当前宗教心理学研究中,死亡恐惧理论成为普遍受到东西方学者强有力支持的理论。学者们分析,这可能反映教会教育的影响,同“太平世界”的传播有关。
法律心理学是研究与法律有关的各种人的心理活动规律的应用社会心理学领域,也称法制心理学。它是介于法学和心理学之间的一门边缘学科。
法律心理学的思想源远流长,它最初是以研究人的违法犯罪心理为起点的。早在古希腊时期,就有一些哲学家和思想家在他们的著述中涉及到犯罪的心理原因、犯罪者的个性特点、犯罪者的行为表现等与法律心理学有关的思想。中国殷商和周朝的文献中也有不少地方提到犯罪的心理原因、犯罪动机、刑罚的社会心理效力等问题。
17、18世纪,随着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人们开始从社会、生理、精神、遗传、司法医学等方面探讨犯罪问题。当时的代表作有孟德斯鸠的《论法的精神》、普里查德的《论精神错乱和影响心理的其他障碍》、吕卡的《自然遗传论》等。
到了19世纪下半叶,法律心理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犯罪心理学首先开始成熟起来。德国的精神病学家克拉夫特·埃宾于1872年第一次以犯罪心理学为名出版了专著,接着格罗斯,武尔芬、科瓦列夫斯基、佐默尔等人也相继出版了犯罪心理学专著。
与此同时,证人证言的心理研究也有了较快的发展。库里舍尔的《供词和心理学与司法审判》、波尔杜加洛夫的《论供词》等著作,就是这个时期的代表作。哈钦斯和斯莱辛杰于1929年出版了最早的《法律心理学》专著。
正因为法律心理学作为一门真正独立的学科形成得比较晚,所以至今对它的研究对象和范围还存在许多不同看法。托奇认为,法律心理学是研究审判过程和参与这一过程的人的意图、动机、思维和情感的科学。塔普则指出,心理学家在法律问题上开展的研究“过分犯罪化”了,也就是说,侧重于犯罪审判的过程和方面,却大大忽视了民事法庭、法律社会化和法律协商等方面的心理学研究,因而给法律心理学的研究和发展带来了较大的局限性。
苏联的耶尼克也夫提出,法律心理学的组成应包括法律心理学的方法学基础、法律心理、司法心理和改造心理等四个部分。萨薪里马尼雅恩则认为,法律心理学体系应由法律心理学、犯罪心理学、司法心理学和改造心理学四个分支组成。中国在80年代以前对法律心理学研究不多。近年来有关研究大多数偏重在犯罪心理方面,特别是青少年犯罪心理方面。
综合西方和苏联法律心理学界的观点,结合中国的实际,可以对法律心理学的研究内容作如下的概括:它包括立法心理、普法教育心理、司法心理、劳动改造心理和民事诉讼心理等部分。
在司法心理中,如果按司法程序来分,还可以细分为侦查心理预审心理、审判心理等;如果按照诉讼参与人来分,则可细分为犯罪人心理、受害人心理、证人心理、辩护人心理、警官心理、检察官心理、法官心理等。
立法心理是研究在立法活动中各有关人员的心理活动及其规律,为立法提供心理学依据。如立法的社会心理前提,法的解释、修改或废除的社会心理效果,立法者的知识、能力、性格对立法的影响等。
普法教育心理是研究在普及法律知识和培养法律意识方面的心理活动规律。如法律宣传的原则、途径和方法,法律意识的内化机制和形成过程等。
司法心理是研究在整个司法过程中,各种诉讼参与人的心理活动规律。如在侦查过程中犯罪人、被害人、证人和警官的心理;在预审过程中犯罪人、警官和其他参与人的心理;在审判过程中犯罪人、被害人、证人、辩护人、检察官和法官的心理等。
劳动改造心理是研究罪犯在劳动改造期间的心理现象及其变化规律。如影响和制约劳改罪犯心理活动的一般因素;不同类型罪犯在劳改中的心理特点;劳改罪犯在不同时期、不同阶段的心理活动规律等。
民事诉讼心理是研究在各类民事诉讼中当事人、司法人员和其他相关人员的心理活动规律等等。
法律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有观察法、实验法、调查研究法、个案研究法、追踪研究法、民意测验法、数理统计法等。除了这些一般研究方法外,研究者们还根据自己的具体研究课题选择几种方法的综合运用。
环境心理学是研究环境与人的心理和行为之间关系的一个应用社会心理学领域,又称人类生态学或生态心理学。这里所说的环境虽然也包括社会环境,但主要是指物理环境,包括噪音、拥挤、空气质量、温度、建筑设计、个人空间等等。
环境心理学是从工程心理学或工效学发展而来的。工程心理学是研究人与工作、人与工具之间的关系,把这种关系推而广之,即成为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环境心理学之所以成为社会心理学的一个应用研究领域,是因为社会心理学研究社会环境中的人的行为,而从系统论的观点看,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是统一的,二者都对行为发生重要影响。虽然有关环境的研究很早就引起人们的重视,但环境心理学作为一门学科还是20世纪60年代以后的事情。
噪音是许多学科所研究的课题,也是环境心理学的主要课题,主要研究噪音与心理和行为的关系问题。从心理学观点看,噪音是使人感到不愉快的声音。对噪音的体验往往因人而异,有些声音被某些人体验为音乐,却被另外一些人体验为噪音。研究表明,与强噪音有关的生理唤起会干扰工作,但是人们也能很快适应不致引起身体损害的噪音,一旦适应了,噪音就不再干扰工作。
噪音是否可控,是噪音影响的一个因素,如果人们认为噪音是他们所能控制的,那么噪音对其工作的破坏性影响就较小;反之,就较大。
人们习惯于噪音工作条件,并不意味着噪音对他们不起作用了。适应于噪音的儿童可能会丧失某些辨别声音的能力,从而导致阅读能力受损。适应于噪音环境也可能使人的注意力狭窄,对他人需要不敏感。噪音被消除后的较长时间内仍对认识功能发生不良影响,尤其是不可控制的噪音,影响更明显。
从心理学角度看,拥挤与密度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拥挤是主观体验,密度则是指一定空间内的客观人数。密度大并非总是不愉快的,而拥挤却总是令人不快的。
社会心理学家对拥挤提出各种解释。感觉超负荷理论认为,人们处于过多刺激下会体验到感觉超负荷,人的感觉负荷量有个别差异;密度-强化理论认为,高密度可强化社会行为,不管行为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如观众观看幽默电影,在高密度下比在低密度下鼓掌的人数多;失控理论认为,高密度使人感到对其行为失去控制,从而引起拥挤感。
处于同样密度条件下的人,如果使他感到他能对环境加以控制,则他的拥挤感会下降。一般说来,拥挤不一定造成消极结果,这与一系列其他条件有关。社会心理学家还研究诸如城市人口密度以及家庭、学校、监狱等种种拥挤带来的影响和社会问题。
建筑结构和布局不仅影响生活和工作在其中的人,也影响外来访问的人。不同的住房设计引起不同的交往和友谊模式。高层公寓式建筑和四合院布局产生了不同的人际关系,这已引起人们的注意。国外关于居住距离对于友谊模式的影响已有过不少的研究。通常居住近的人交往频率高,容易建立友谊。
房间内部的安排和布置也影响人们的知觉和行为。颜色可使人产生冷暖的感觉,家具安排可使人产生开阔或挤压的感觉。家具的安排也影响人际交往。社会心理学家把家具安排区分为两类:一类称为亲社会空间,一类称为远社会空间。在前者的情况下,家具成行排列,如车站,因为在那里人们不希望进行亲密交往;在后者的情况下,家具成组安排,如家庭,因为在那里人们都希望进行亲密交往。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2)05-0269-02
0引言
高校体育运动是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大学生是特殊的社会群体。他们参与体育运动的状况直接影响着整个社会群体进行体育运动的状况。大学生们参加体育活动带有很强的社会目的的,是根据社会和自身的需要来选择运动项目的。现今的大学生参与体育活动不仅仅是来满足锻炼身体的需要,更重要的是在大学群体中满足自身的心理需要。排球运动要在高校得到更好的发展就要符合大学生们的心理需要。排球运动在高校的发展就会受到社会心理学因素如社会动机、社会态度、社会影响、群体心理、应付方式和归因、文化变迁和人格心理等的影响,对这些影响因素与现今流行时髦的运动项目进行比较分析,对排球的普及与发展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1研究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分别对陕西省14所高校的大学生进行随机抽取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330份,回收318份,回收率为92%。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通过中国期刊网文献检索,以及社会心理学方面的图书资料,进行逻辑分析与归纳。
1.2.2 问卷调查法根据研究内容的需要编制心理问卷,对问卷进行重测信度检验,两次测验间距为12天,随机抽取40名进行重测,相关系数为0.78,一致性较好。
1.2.3 访谈法对所调查的部分对象随机抽取,对所研究的内容以开放式的问题进行访谈, 同时对社会心理学方面的专家进行访谈。
1.2.4 数理统计法将调查的所有数据运用统计软件SPSS13.0进行统计分析处理。
2结果和分析
2.1 参与排球运动的社会动机的比较分析从社会心理学角度来讲,人们在参与体育活动的行为及其表现出来的效果各不相同,而产生这些差异的最直接,最基本的一个因素就是动机。所谓社会动机就是这引起、维持、推动个体活动以达到一定目标的内部动力。每个人的一切社会行为及活动方向都是有一定得社会动机所驱使的,它是社会影响和个体行为之间的心理中介。
用阿特金森的“期待―价值”理论分析: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个人的行为倾向是动机强度、对行为目标的主观期待概率(Ps)以及诱因价值等的函数Ta=Ts-Taf=(Ms-Maf)Ps(1-Ps)
从上面的公式可以看出,当任务难度中等,即Ps=0.5时,Ps(1-Ps)的值最大,那么追求成功与避免失败的合成动机(Ta)是最强烈的。而当任务难度很高或很低,即Ps值趋向1或趋向0时,则追求成功与避免失败的合成动机(Ta)强度最低。
根据图1的调查结果可以看出:排球项目的Ps值最低,只有0.15,网球项目的Ps值最高,为0.55,篮球和羽毛球的Ps值分别为0.45和0.48。这说明,第一:在其他因素一定的情况下,高校大学生为了追求成功的体验更趋向于篮球,羽毛球,网球等成功概率的主观估计比较适中的运动项目;第二:大学生在进行运动时选择排球项目的社会动机强度较低。相对于进行篮球、羽毛球和网球的社会动机比较强,导致了在高校体育活动中进行排球运动的人数较少,影响了排球运动的发展。
2.2 参与排球运动的社会态度的比较分析社会态度是个体对社会存在所持有的一种具有一定结构和比较稳定的内在心理状态。是一种综合性心理过程,是由认知,情感和行为三个部分组成[2]。采用五分心理量表,对人们参与四种球类运动的态度进行调查。了解四种球类项目在社会态度上的得分是否存在差异,对四种球类项目在社会态度上的得分进行了单因素方差分析。见表1。
从表1中可以看出,在对大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社会态度的社会认知指标的比较中可以看出,网球、羽毛球和篮球得分分别为3.45、3.69、3.57分,排球只有2.07分,与三项运动存在显著性差异。这主要是在选择体育运动时,对排球运动的评价和判断上认为这一项目对自己没有意义或无法发挥自己的能力,选择参与其他球类项目则有一定的意义或能较好的发挥自己的能力。对运动项目的社会情感则决定喜欢还是不喜欢、接近还是疏远的社会态度,从四项运动的比较中也明显看出人们对选择排球运动所持为不喜欢或疏远的态度。在对参与体育运动的社会行为的比较中,网球、羽毛球和篮球三项的得分为3.24、3.65和3.86,排球却只有0.69分,差异非常显著。充分说明大学生社会行为反应的倾向直接指向于现今流行时髦的运动项目,对待排球的社会态度是消极或抵抗的态度。
2.3 社会影响和群体心理对排球运动的影响社会影响是指在他人的作用下,引起个体的思想,情绪和行为的变化。从参与人数比例上能比较清楚地反映出某一项目的社会影响和群体心理状况。如果只能从四种球类项目中选择一种项目作为自己的运动方式,通过问卷调查得知,各种球类项目的选择人数比例见表2。
从表中可以看出,只有8%的大学生选择排球作为自己的主要运动方式,而选择网球、羽毛球和篮球三项运动的比例分别为28%、34%和30%。远远高于排球项目。从中说明现今排球项目的社会影响力很低。分析其原因为:其一是社会群体中参加排球运动的人数很少,远没有羽毛球,篮球和网球的运动人群多,导致很多人放弃了选择排球这运动,根据社会心理学中的从众现象,人们很自然的选择流行时髦的体育项目,而疏远排球项目;其二高校偏轻于对群众排球的宣传,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排球运动形成一定的社会影响力。其三是高校排球文化的建设和发展严重滞后,在校园中没有进行多形式、多层次的宣传,没有对排球运动的魅力进行深挖掘和拓展;没有在学生中形成明星效应等。
2.4 社会归因对排球运动的影响归因是指人们对他人或者自己行为原因的推论过程。根据韦纳的归因理论,人们对行为的归因分为内部归因和外部归因。大学生群体选择体育项目所表现出来的群体心理中的内部归因就是说这个群体的能力和努力能进行此项目,并得到成就感;外部归因就是指所选择的项目本身的难度。通过问卷调查人们参与四种球类项目归因上的方式选择比例,结果见表3。
从表3中可以看出,内部归因上,排球最低,为18%,说明个人认为自己的能力不能进行排球运动;篮球最大,为75%,是人们认为在能力范围内最容易进行的运动项目。其次是网球和羽毛球,分别为62%和68%。而在体内部归因的比较中,排球外部归因的比例是最高,为82%,说明排球运动的难度是四个比较项目中最大的,篮球运动的难度最小,为25%。从比较数据中可以看出,大学生对进行排球运动的归因倾向于外部归因,归因于任务的难度和运气。排球运动的基本技术的特点导致人们在归因是很容易归因为外部因素,从而忽视了内部归因,忽视了自己的能力和努力,这种归因并不利于个人去努力学习,从而制约了排球在高校的发展。
3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①大学生群体参与排球运动的动机强度远远低于网球、羽毛球和篮球等项目,为了从体育运动中获得成就感,更容易选择难度较小的运动项目。②在参与体育运动的社会态度的认知指标网球、羽毛球和篮球得分分别为3.45、3.69、3.57分,排球只有2.07分,与三项运动存在显著性差异。③只有8%的学生选择排球作为自己的主要运动方式,而选择网球、羽毛球和篮球三项运动的比例分别为28%、34%和30%。远远高于排球项目。说明现今排球项目的社会影响力很低。④大学生对排球学习的归因倾向于外部归因,归因为排球运动难度太大,这种归因不利于社会群体通过努力在排球项目中获得成就感。
3.2 建议高校应加大对排球运动的宣传,积极营造浓厚的排球氛围,改变学生参与排球运动的动机和社会态度,提高排球在高校体育运动中的影响力,在参与排球运动上找到正确的归因方式。
参考文献:
[1]邓光庆,刘驰聘.影响我国普通高校排球运动发展的主要因素[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3,(12).
[2]章志光,金盛华.社会心理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153-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