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2-31 11:00:18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对文学语言的理解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关键词:语文教育 汉语言文学 对接性 实践能力 多媒体技术
汉语言文学应该说,它本身就属于语文教学内容的一部分,但是,我国的教育制度,应试教育模式下的语文教学并没有重点把握对汉语言文学的学习,反而更多的是为考试而学习而不是为文学而学习。加上我国语文教育的师资水平整体来说还没有满足新时代汉语言文学的教育要求,因此,语文教育和汉语言文学教育应该实现更多方面的共通和交流,应实现语言教育和汉语言文学的对接性教育,这样才能够重建我国现代语文教育的高素质和高质量,也才能更好地弘扬我国的汉语言文学精髓。现代语文教育和汉语言文学教育其实不会存在什么不良的冲突,语文教育与汉语言文学教育的对接需要综合考虑多个方面,比如在语文知识的运用上,教学方式或者计算机信息技术等的运用上,都要进行对接性思考,这样才能够把汉语言文学的一些信息反馈到语文课堂教育中去。另外,我们应该抱着开放的心态来看待汉语言文学与语文教育的对接,特别是现在教学理念越来越宽容,开放的情况下,我们更应该以乐观,积极的心态来正确理解语文教育和汉语言文学的对接问题。
一、关于汉语言文学与语文教育的对接,在实践能力方面的思考。
不管是语文教育还是汉语言文学教育,其根本目的都是为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实践能力,二者都能够对学生的精神面貌或者认识观念等产生一定的影响,都能够丰富人的见识,并重塑自我。汉语言文学和语文教育要实现很好的对接,要能够形成结合性发展模式,首先要实现二者在实践能力方面的对接。汉语言文学教育和语文教育应该寻找他们的共通点,虽然语文和汉语言文学在本质上有区别,但是语言教育从根本上来说是包含汉语言文学教育这个模块的,因此,二者在教学内容或者一些理论指导上其实是有相通之处的,在实践方面,应该抓住这些共通的东西,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教育的最终目的还是要为社会提供有用的人才,要积极地探索提高实践能力的方法,挖掘学生的实践能力。另外,对汉语言文学中,诗词歌赋的品读和学习也是要重视的,汉语言文学的实践能力主要体现在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探索和运用方面。而在语文教育中,也要把握汉语言文学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发展方向,对学生的写作能力,以及创作诗词歌赋的能力进行培养。比如开设一些实践性课程就能够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在汉语言文学教育中,实践课程相对语文教育来说是比较少的,因此,应该加大汉语言文学教育实践课堂的创设和开展。汉语言文学实践课堂的开展形式可以参考语文教育的实践课程,比如通过开展一些汉语言文学实践讲座,或者让学生做一些相关知识的社会调查等,参考语文教育的一些有效的实践方法,更好地实现语文教育和汉语言文学的对接。另外,语言教育和汉语言文学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要有一个共同的目标,二者要明确教育的目的是一致的,这样,语文教育和汉语言文学教育在实践能力培养方面才能满足对接要求。
二、实现多媒体技术或者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对接。
在科技时代,语文课堂教学一般都会运用到计算机信息技术或者是多媒体教程,远程教育也被广泛地运用到语文教育中,各种各样的新型教学形式,教学活动被广泛地开展起来。实现多媒体技术和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对接其实就是强调语文教育应该更多地利用这些渠道从汉语言文学中收集更多的教学素材,或者更多地借助多媒体或者网络等渠道从汉语言文学中汲取更多的语文教学内容,汉语言文学作品库就像一个巨大的图书馆,可以满足语文教学的许多素材收集及发展。另外,现在我国很多中小学或者是大学的语文教育已经基本能够实现多媒体教学,特别是高等院校,在汉语言文学多媒体教学方面,发展的比较完善。但是由于汉语言文学教育涉及到较多的专业性知识,所以在中小学语文教育中,涉及到汉语言文学教育的内容相对较少,高等教育阶段才会开展这方面的专业课程,这样就导致汉语言文学教育的断层,即初中等教育阶段断层,而高等教育阶段突然拔高,因此,汉语言文学教育有必要更多地融入中小学语文教育中去。在多媒体技术高度发达的时代,就为将汉语言文学教育融入中小学语文教育中提供了良好的技术平台,事实上多媒体技术已经广泛运用于语文课堂教学,因此可以探索更多地利用多媒体技术把汉语言文学的知识更多地带入到语文课堂中去,在汉语言文学教育和语文教育之间,实现多媒体技术和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对接,通过多媒体技术架起二者之间沟通交流的桥梁。
三、更多地实现人文关怀方面的对接。
语文教育与汉语言文学教育的对接性思考,不仅仅体现在二者关系的对接,还应该考虑语文,汉语言文学教育与课堂,与教师或者学生之间的对接。这种对接主要体现在对人文关怀方面的对接。人文关怀一直是现代教育关注的重点,特别是在语文教育和汉语言文学教育这两个方面,人文关怀更应该被重视。不管是语文还是汉语言文学,他们都是属于文学化的东西,文学要融入学生的生活或者走进他们的心灵,就需要教师在进行语文或者汉语言文学教育时,更多地对学生进行人文关怀。语文和汉语言文学可以说,都充满一定的情感意识或者二者都能够陶冶人的情操和丰富人的情感,但是,实现这些功能,不管是汉语言文学教育还是语文教育,都需要增加教师教学中的人文关怀,这主要体现在教师对学生情感的关怀,或者是采用有效的方法来增加教学情趣,活跃课堂氛围等方面,建立学生和课堂的互动,促进学生和老师的交流,沟通。
总的来说,人文关怀可以提升学生的人文品格,另外,人文关怀对促进语言教育和汉语言文学教育的对接发展来说,也是很有利的。
参考文献:
1.1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很多学生在刚接触物理时感觉枯燥无味且难以理解,而实验教学可以利用其趣味性、生活性和新颖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例如在进行马德保半球实验时,物理教师可以先演示瓶子虽然有洞,但是在装满水后却不漏的实验,激起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然后再引入实验教学,充分调动学生实验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1.2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在进行物理实验的过程中,不但可以帮助学生巩固物理知识,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让学生通过亲自动手去发现和了解物理规律.例如在探究怎样用滑动变阻器改变小灯泡亮度的实验中,物理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滑动变阻器,既可以提高学生对实验教学的参与度,又可以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
1.3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很多初中物理实验需要学生配合完成,在此过程中学生需要进行合理分组,明确自己的任务与职责,做好与组员的团结协作,以保证实验顺利完成,这无形中会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集体观念,增强班级的凝聚力.
2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1学生忽视实验学习
很多学生对物理实验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实验学习缺乏足够的重视,不是在实验课上随意摆弄实验器材,简单敷衍了事,就是采取应试教育的方式,只在考试前进行实验复习,从而使实验教学流于形式.学生忽视实验学习的后果不但导致其对物理知识和物理规律的理解有限,无法真正认识到物理现象的本质,而且使其养成了不愿意主动思考分析和勤于动手操作的坏习惯.
2.2实验教学模式单一
在物理实验教学中,很多物理教师的教学模式单一,只是按照教材中的实验步骤进行讲解与操作,如演示实验主要为教师操作,学生只是观察分析实验现象;分组实验主要是学生依据教师事先讲解的实验过程与步骤进行操作,教师从旁协助等,这样的实验教学方式限制了学生在实验教学中的主观能动性,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探究精神.
2.3实验教学资源匮乏
由于受到教学条件、实验场地和教学经费等因素的影响,很多学校开展实验教学的硬件设施无法满足教学要求,实验仪器与实验器材老化和损坏情况较为严重,并且数量有限,即使开设物理实验课,很多学生也无法得到实践操作的机会,对实验现象和实验结果只能通过教师的讲解去理解和掌握,教学效果差强人意.
3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问题的解决对策
3.1转变学生的实验学习观念
为了保证实验教学效果,让学生重视实验教学,物理教师需要在实验教学中坚持将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做好组织引导工作,让学生参与到实验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锻炼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让学生真正融入到实验教学中.例如在摩擦力实验中,教师可以先设计一个小实验:将一支钢笔与一块橡皮放置在课本做成的斜面上,可以观察到钢笔滚下而橡皮保持不动,从而引入摩擦力的概念,然后让学生猜想影响摩擦力的因素,并设计验证性实验.有的学生猜想摩擦力与接触面粗糙程度有关,设计了如下实验:将同一木块分别放在课桌、玻璃板与毛巾上,然后用弹簧测力计同向匀速拉动,观察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从而得出其它条件相同,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的结论.初中物理教师在指导学生设计实验和验证猜想的过程中,既培养了学生的分析思考能力,又锻炼了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实验教学效果自然事半功倍.
3.2采取多样化的实验教学模式
在实验教学中,物理教师需要依据实验内容和实验条件,采取多样化的实验教学模式,如网络演示实验和虚拟仿真实验,以及演示与操作相结合的实验教学方式等,这样既可以激发学生参与实验的兴趣,又可以强化实验教学的效果.例如在验证影响浮力大小因素的实验中,教师可以采取演示与操作相结合的实验方式开展实验教学:实验1:教师指导学生将一个鸡蛋放入一盆清水中,然后不断加盐,直到鸡蛋浮出水面为止;实验2:教师指导学生将同一物体浸入水中,并改变其浸入水中的体积,观察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化;实验3:教师指导学生将同一物体浸没在水中,并改变其浸没的深度,观察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化.这些实验可以通过教师指导与学生操作共同完成,既可以让学生充分参与到实验教学中,又发挥了教师组织引导的作用,对激发学生实验兴趣,锻炼学生操作能力非常有效.
隐喻是认知语言学的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它是指将熟悉的、具体的、有形的语义域概念映现或投射于抽象的无形的概念。它不仅是一种语言中的修辞手段,它实际上表达了两个不相似或不同领域的概念之间的相互影响,它存在于人的广泛的认知系统里。Lakoff和Johnson(1980,1999)强调指出人们头脑中的概念系统的大部分都是由隐喻性的关系构成的。时间概念隐喻是用隐喻的方法来表达时间的。由于时间具有着很强的抽象性,所以人们在认识、表述时间时就得用一些熟悉的、具体的、有形的概念来代替表达,即借助于另一个语义范畴里的某个相关概念、表述来表达时间,如“时间就是金钱”、“时光飞转”等。当然如若文化不同,那么对于时间的概念隐喻也就不同了;即使时间概念隐喻相同,和这些概念隐喻相对应的语言表达也有差异。英汉文化中均有“时间是实体”、“时间是空间”的概念隐喻,但相对应的语言表达却不全都相同。Lakoff和Johnson的研究表明,“隐喻的本质是用一种事情或经验理解和经历另一种事情和经验。”隐喻最基本的功能是表达不可表达的事物和思想。Lakoff在《人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中列举的隐喻大致分为三类:方位隐喻(Orientational Metaphor)、实体隐喻(Ontological Metaphor)和结构隐喻(Structural Metaphor)。其结构的基本形式为“A是B”:A是被描写的对象,即目标;B是用来描写对象的项,即喻源。概念隐喻是将喻源域的结构框架投射到目标域上,投射实现的依据是意象图式。
一、英汉语中时间概念隐喻的相似性
由于人类在概念形成上具有相似性,很多语言都有着类似的隐喻表达,英汉有很多时间隐喻同时为两种文化都共有的,即反映出相同的认知方式。(汪少华,2006)时间概念隐喻有三大类:时间是金钱(Time is money)、时间是实体(Time is entity)、时间是空间(Time is space)的隐喻概念。
(一)时间是金钱——结构隐喻(Structural Metaphor)
结构隐喻是指用一种概念的结构构建另一种概念,使两种概念相叠加,用谈论一种概念的各方面词语来谈论另一概念。通常是用喻源域中具体的或比较熟悉的概念去类比目标域中抽象的或比较陌生的概念。两个概念表现的客观事物不同,不过认知结构不变,各自的构成成分存在不变的对应关系。把时间比做金钱或有价的东西,也是一种常见的结构隐喻。劳动是人们创造价值的一种方式,把劳动的时间作为衡量价值的标准,时间也就变成了具有价值的东西,特别是商品经济以后,时间和金钱的就有着更紧密关系了。例1:时间是金钱(Time is money);例2: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例3:时间宝贵、节省时间、计划好时间、浪费时间、花时间、用光时间。在英语中如例1以及汉语中如例2,时间都直接被比做金钱,另外两种语言更是把金钱和时间看成一样的,通过“金钱”这个喻源概念来构造“时间”这个目标概念。谈论money的所有词语都可以用于谈论time,时间被当作金钱一样宝贵的东西。时间和金钱一样,也可以花、浪费、节省和计划。
英:How did you spend your time these days?
汉:他花了两天才完成作业。
两种语言都把时间比成金钱,这就又从另一个方面说明了人类思维的共性。即英语和汉语中时间是金钱的相似的隐喻概念并不是偶然出现的。
(二)时间是实体——实体隐喻(Ontological Metaphor)
人们最初的生存是物质性的,人类对物体的经验为我们将抽象的概念表达,理解为“实体”提供了物质基础,由此派生出另一类隐喻——实体隐喻(束定方,2000)。在这类隐喻概念中,人们将抽象的和模糊的思想、感情、心理活动、事件、状态等无形的概念看作是具体的、有形的实体,因而可以对其进行谈论、量化,识别其特征及原因等。就如同人类空间方位的基本经验导致了方向喻一样,有关物体为各种不同的本体隐喻提供了参考。时间也是这样,如“时间给他开了个玩笑”,这句话将时间隐喻为人;“时间好像静止了”,此句将时间看作一个运动的实体。这种隐喻在语言中很多,以至于我们都意识不到它们是隐喻。实体隐喻最典型的具有代表性的是容器隐喻(Container Metaphor)。人是独立于周围世界以外的实体,每个人本身就是一个容器,有身体分界面、里外等。人们将这种概念投射于人体以外的其他物体,如房子、丛林、田野、地区,甚至将一些无形的、抽象的事件、行为、活动、状态也看作一个容器。尽管时间看不见、摸不着,无始无终,无边无涯,人们却都将时间设想成有边界的实体,我们可以看到某一相对的时间有边界,可以丈量。如半夜里、三小时之外、今天之外、一个星期内(中)、一年内。
1、半夜里,寺院里钟声不断。
2、两年时间里,学校一直在为新一轮的本科评估做准备。
3、The world exists in space and time.
4、He ran the mile in record time.
(三)时间是空间——方位隐喻(Orientational Metaphor)
方位隐喻是参照空间方位而组建的隐喻概念。空间防卫来源于人们与大自然的相互作用,是人们赖以生存的最基本的概念:上-下、前-后、深-浅、中心-边缘等。方位概念是人们较早产生的、可以直接理解的概念,在此基础上,人们将其他抽象的概念,如情绪、身体状况、数量、社会地位等投射于这些具体的方位概念上,形成了用表示方位的词语表达抽象的语言,用在时间的表达,如:
1、昨天下午,在天安门广场有一场公益演出。
2、两天后,我收到了广西大学的录取通知书。
3、Time is up.
4、Michal Jackson were a bit before my time.
正如Gluckberg ,Keysar&McGlone所说:“人类语言的一个普遍特性,甚至说,人类思维的一个普遍特性,是系统地使用空间概念和词汇来喻指时间概念。”在英汉两种语言中我们都找到了以上这样的实例,在生活中还有更多这样的表达。
二、英汉语中时间概念隐喻的差异性
时间隐喻是指将非时间概念结构投射到时间概念结构上的隐喻。时间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人类也不具有能感知时间的器官,所以时间必须靠其他具体的概念来表述,要借事物、运动、方位等观念以隐喻的方式来理解,这是时间隐喻形成的生理基础。理解时间的来源不同,时间隐喻方式不同。英汉文化在这方面有相似性,就像上文提到的三种隐喻模式。同时,虽然隐喻模式相似,但由于文化环境、价值观念以及经历等方面的差异性,又导致许多不同的时间隐喻表达,如汉语里常把时间喻作“箭”,有“光阴似箭”之说,而英语则把时间比做“鸟”,有“How time flies”、“the bird of time”的说法。再如东方人根据对自然周期云状的观察,如昼夜更替、月份和季节的周期轮换,人的生老病死和农业生长周期、劳作更迭,归纳出时间自身复归的观念(时间是不停运动的圆),以及与其相适应的人的活动和思维方式、民族性格及交际行为(方略、方式、风格)。而西方的传统文化则认为时间有起点,它或者在创造万物的上帝那儿,或从创世纪开始,它也必有终端这样,时间就是一条直线,单向地持续运动:时间在前进,流逝,飞行……“岁月飞快地消逝”;“我的生命行程”;“岁月刚刚结束它的进程”。这种时间观念显然与东方文化时间观念相去甚远,这种时间观念自然塑造了与其相适应的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民族性格和交际行为(贾玉新,1997)。
三、结束语
以上例证从一定程度上证明,隐喻是人类基本的认知现象,它是由于人类的语言、思维及文化的不同而不同。汉语和英语中有关于时间的相似表达说明隐喻作为人类基本的认知活动是有其普遍性的。区别是不同民族的认知活动是基于其文化和不同的思维方式,所以对隐喻的理解又得借助于它自身的文化背景来理解。
参考文献
1、赵艳芳.认知语言学概论[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2、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3、关世杰.跨文化交流学——提高涉外交流能力的学问[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
4、庄恩平.东西方文化差异与对外交流[M].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1998.
5、Johnson M.The Body in the Mind:The Bodily Basis of Meaning Imagination and Reason[M].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57.
正如“文学和非文学、艺术和非艺术从来就没有一条明确的界限,没有一条以sing和symbol标志着的界限”,文学语言和日常语言之间也很难找到一条明确清晰的界限。文学语言不是从来就有的,没有现成的文学语言,它是在文学创作过程中不断由日常语言转变而来,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文学创作就是将日常语言变为文学语言的过程。日常语言是现实存在的,对日常语言创造的结果促成了文学作品的诞生和文学语言的形成。目前对于文学语言与日常语言的关系,存在多种误解:有的只强调文学语言与日常语言对立的一面,而忽视其统一的一面;有的将文学语言与日常语言混为一谈,抹煞了文学语言与日常语言之间的区别;还有的只看到文学语言的诗意化的审美功能而无视它的其他功能。
“张力”一词原是指某物体受到拉力后物体内部产生的一种牵引力,后来引申为对文章写作的把握张弛有度,恰到好处。处理好文学语言与日常语言的关系,创造出一种恰到好处的张力,对文学创作是至关重要的,优秀的文学艺术往往能够驾驭得了这样的张力。
那么文学语言与日常语言的关系究竟是怎样的呢?
一、日常语言对文学语言的力作用
1、日常语言是文学语言的来源
很多研究者纠结于文学语言究竟是一种特殊的语言还是语言的一种特殊用法,从严格意义上来说,文学语言并不是一种特殊的语言。既然文学创作是将日常语言变为文学语言的过程,那日常语言自然成了孕育文学语言的母体。所以文学语言离不开日常语言,日常语言是文学语言的来源。
鲁迅指出:“就是《诗经》的《国风》里的东西,好许多也是不识字的无名氏作品,因为比较的优秀,大家口口相传的。……东晋到齐陈的《子夜歌》和《读曲歌》之类,唐朝的《竹枝词》和《柳枝词》之类,原都是无名氏的创作,经文人的采录和润色之后,流传下来的。”由此可见,文学语言永远处在一种生成的活动过程中,在这一生成过程中文学语言始终要以日常语言为源头活水,保持二者的密切关系。文学语言的发展有待于作家有意识地、主动地向人民群众所使用的日常语言学习,只有不断从日常语言汲取营养成分,文学语言才能创造出原初的新鲜,充满旺盛的生命力。
2、日常语言沟通文学世界与现实世界
文学语言塑造的文学世界是一个充满审美价值的世界,这个世界的塑造有赖于文学语言的建构想象。文学世界对现实世界的反映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这个反映的过程于创作家而言需要寻求沟通这两个世界的桥梁。现实世界是抽象名称的集合体,文学世界是一个充满想象的大熔炉,文学语言要实现对文学世界的塑造就必须寻找一个中介,这个中介就是日常语言,只有借助日常语言才能把现实世界那些抽象的名称投进诗的想象的熔炉中。
二、文学语言对日常语言的力作用
1、文学语言对于日常语言的加工提炼
虽然日常语言是文学语言的源泉,但是日常语言夹杂着大量的方言土语、行帮用语,甚至存在不少不文明的粗俗语言。尽管提倡作家向日常语言学习,但并不意味着对日常语言没有选择与舍弃,将日常语言原封不动地搬进文学,这样不仅对文学语言的发展无益,而且还破坏了文学的语言规范和审美内涵,败坏了文学作品的趣味和格调。所以为了文学语言能够鲜活生动,永葆活力,对日常语言进行提炼加工和去芜存菁是非常有必要的。
2、文学语言对日常语言的超越
文学语言是诗性的语言,是语言的诗意用法。“雅克布逊主张,诗歌是对普通语言的‘有组织的’侵害,是对普通语言的故意破坏”,所以文学作品一定程度上也是文学语言对日常语言的“有组织的”侵害和故意破坏。换个角度理解即是文学语言对日常语言的超越,实现日常语言的诗意用法。
关于文学语言对日常语言的超越,对日常语言的诗意运用在学术界引起广泛讨论,影响颇大的要数“陌生化”理论。什克洛夫斯基在《作为手法的艺术》一文中提出“陌生化”理论,将诗歌语言与散文语言进行比较,指出散文是一种“节约、易懂、正确的语言”,而诗歌是“一种障碍重重的扭曲的言语”。然而后来的学者却相继误读了“陌生化”理论,许多学者进行文学创作时为了提高文学作品的审美价值,一味地打破语言规范,对语言进行扭曲和变形,认为这样的文学语言实现了对日常语言的超越,才是真正诗意性的语言。在误读的影响下,创作者完全为了陌生化而陌生化,导致作品佶屈聱牙,破坏了作品的审美价值,某种程度上已经开始走向象牙塔。殊不知什克洛夫斯基提出“陌生化”理论的最初目的是要打破日常语言造成的人的感受的自动化,恢复人对事物的原初感受。
一部文学作品的好与坏,常常由多种因素共同决定,并且在创作者本身所选主题已经下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性。为了更加透彻地理解文学作品的创作意图,我们不仅要掌握作品本身的创作内容,还要对作品中所用语言文字进行详细地揣摩。语言环境是文学作品构成中的核心要素,不同作品对语言环境提出的要求也不一样,深入探讨语言环境对文学作品的影响力,可更加深入地感受作品的文学艺术价值。
一、语言环境概述
广义上来说,语言环境即指说话时,人所处的状况和状态;狭义上来说,语言环境即人说话时的状态。语言环境主要指语言活动赖以进行的时间、场合、地点等因素,也包括表达、领会的前言后语和上下文。语言运用包括听、说、读、写四个方面,从交际过程来说,听、读是理解语言的过程,属于接收信息;说、写是语言表达的过程,属于发送信息。理解和表达虽属于交际过程的不同阶段,但都受制于语言环境。近年来语言环境不仅是心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也是文学作品赏析中需考虑的一大要素,透过语言环境也能更加清晰地掌握文学作品内涵,感悟作者笔下所塑造出的种种形象。
二、语言环境的特点分析
相比于行为活动中产生的语言环境,文学作品对语言环境的要求十分严格,必须要符合作者创作时的意境要求,才能彰显出作品本身表达的主题思想。语言环境并非简单的语境构造,而是要根据整个编排后形成相关的环境,进而表达出文学作品内在的文学元素。新时期人们对文学作品理解层次进一步提高,语言环境所呈现出来的特点更加明显,主要包括语言性、文学性、针对性、多边性等。
1、语言性。汉语言是中国古典文化中基本构成要素,文学语言同样是有不同形式汉语言组合而成,这是文学作品语言环境的本质特点。为了更好地彰显作品文学理念,创作者常常根据作品内容选择不同风格的语言环境,与作品形成相互对应的衬托关系,进而展现更多的语言文化特色。塑造语言环境必须遵循语言性准则,对字、词、句及语法等均详细琢磨。
2、文学性。发展至今,我国汉语言文学作品主要有诗歌、散文、小说等不同类型,其中散文、小说是主要文学载体。从现当代文学创作历程可看出,小说、散文等在中国文学变革阶段占据主导地位。语言环境作为文学作品的一种意境,具有文学性的特点。这种特点来源于文学作品的类别、内容、主题等,在不同作品条件下产生的语境效果也不一样。
3、针对性。按照时间划分,中国文学经历了古、近、现、当代等四大历程,这一时间段内文学作品所处的创作环境不一样,决定了语言环境在文学作品中的演变过程。但是,作者们无需考虑语言环境变动会影响到作品的艺术表现力,因而语言环境具有针对性特点,可这对不同作品、特定条件等起到艺术性作品,帮助作者塑造文学语境条件。
4、多变性。与文学语境针对性相比,当代文学语言环境更具有多变、多样等风格,这是多变性特点的具体体现。一般情况下,文学作者不会拘束于某一个题材的创作,起作品最终要呈现出“丰富多样”的艺术姿态。语言环境可随着作品小说人物、诗歌元素、散文故事等灵活调整,进而为书写作品之人给予更多的文学思路。
三、对文学作品“表现力”的影响
分析语言环境对文学作品的影响作用,不仅是汉语言文学专题探讨的主要内容,也是广大读者理解文学作品内涵的必然要求,只有掌握语言环境带来的艺术效果,才能更加客观地体会作品寓意。笔者认为,“表现力”是语言环境对文学作品的主要影响之一,语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作品表现出来的效果,而表现对象可以是一个人物、一个主题、一个情节。当然,表现力并非随便书写语言文字便能呈现出来的,而是要按照作品本身构思去逐一摸索,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作品结构体系,注重“语言场合”是增强语境表现力的关键。同样一句话,在这个场合由这个人说出,与在另外一个场合由同一个人说出,表达的意思可能不同;同样一个意思,在这个场合对这个对象说,与同样在这个场合对另外一个对象说,使用的语言也可能不同。一般来说,在口语交际中,有了狭义的语境,再加上谈话时的一些辅的非语言手段,如表情、手势、态度、语调等,要达到相互理解并不难。
例如,“我到了自家的门外,我的母亲早已迎着出来了,接着便飞出了八岁的侄儿宏儿。”(鲁迅《故乡》)写出来这个动作,母亲是“迎着出来”,八岁的孩子则是“飞出”,恰到好处地表现了不同人物的年龄特征和动作特点。如果说成“我的母亲早已出来了,接着八岁的侄儿宏儿也出来了”,语言不仅单调、呆板,而且不足以表现出宏儿年龄小、动作快、活泼、天真等人物特征。从鲁迅文学创作方式可以看出,语境环境对于人物动作表现具有很强的影响力,在描述人物时选择与人物相对应的语言文字,可以把故事情节展现的更加精彩,这是现代文学创作比较重视的一点。
四、对文学作品“文字寓意”的影响
无论是散文、小说、诗歌或其他类型的载体,文学作品总是在表达着某个主题、寓意,为文学作品艺术价值提供了语言方面的保障。语言环境是贯穿作品全部的核心要素,文字语言塑造环境促进了寓意的客观表达,让作者个人思想意识与文字语言紧密地联系起来。根据文学作品表述过程来看,作品人物与语言环境基本处于“同步”状态,这种同步是相互统一、协调利用的表现,即语言环境随着文学作品的变化而变化,时刻保持着高度的统一性。借助语言环境发挥创作寓意,让小说作品内在渲染更加多样,读者们对作品产生的阅读兴趣更加浓厚,在品读文字语言时也掌握了作者的文学寓意。
鲁迅作为中国文学史上的“先驱者”,其在创作散文、小说等作品时,则擅长于把语言环境跟人物情节相互联用,让个人创作意图在小说里得到充分展现。例如:“第二次行礼时,先生便和蔼地在一旁答礼。他是一个高而瘦的老人,须发都花白了,还戴着大眼镜。我对他很恭敬,因为我早听到,他是本城中极方正,质朴,博学的人。”从《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里的人物描写,鲁迅对“教书先生”的描述颇具内涵,首先,从文字语言上描述了先生的容貌,“高而瘦、须发白、戴眼镜”等是对教书先生最直观的表达;其次,在行礼前后,教书先生都给予相应的答礼;这些都是对作品人物的详细描述。进一步分析,鲁迅所用的汉字、词语,都是按照当时年代教书先生的实际形象来写的,同时利用语言交流环境表现了先生的和蔼、礼貌等,以对中国传统教育给予了认可,这也正是鲁迅在三味书屋度过快乐时光的潜在要素。
五、对文学作品“词义”的影响
语境对语言运用的限制作用,首先表现在对词语的理解和选用上。同样一个词语,在不同的语境中,表达的意思可能不同,这时就要依据具体的语境作出准确的理解。一个句子,表达的可能只是很简单的字面上的意义,也可能是语境所赋予的一种深层的含义,还有可能是一种言外之意。字面义的理解比较容易,只要弄懂每个词的意义以及词与词组合起来的意义就可以了。字、词、句是汉语言文学的三个语言层次,每一个层次可灵活选用汉字、语言进行组合,而语言环境对“词义”表达的影响也是颇为明显。正常情况下,文学作品词义都有固定的模式,但在语境变化状态中,词义也出现了不同的变化,在变化中提升了文学作品的艺术价值。
回顾我国优秀的文学作品,其中不乏词义多样性的表现方式,这些都是借助语言环境才能体现艺术魅力的作品典范。例如:“我们以我们的祖国有这样的英雄而骄傲,我们以生在这个英雄的国度而自豪。”魏巍在《谁是最可爱的人》中对词义的掌握十分精准,用了两个“英雄”,前一个作“有”的宾语,受“这样”修饰,指英雄的人;后一个是定语,修饰“国度”,是指所具有的英雄品质。另外,“骄傲”是相对英雄说的,又与下文的“自豪”对称使用,表达的也是自豪的意思。实际上,魏巍之所以构造如此巧妙的语境,关键在于其对汉语言词义的透彻分析,把“英雄、过度、自豪”等词语设置在特定的语境下,才使得作品显现出不同的艺术姿态。
六、对文学作品“意境补充”的影响
语境对语言理解的补充作用,主要表现在对语言的深层含义和言外之意的理解上。语言的深层含义和言外之意则不同,必须结合具体的语境,透过字面所表达的意义去深入理解。多数情况下,由于语境所起的补充作用,人们都能理解语言的深层含义和言外之意。“意境补充”是文学创作革新的常用方法,借助革新方式摆脱了传统文学的固定语言模式,为现当代文学创作与突破提供了意境指导。仔细说来,意境补充也是符合了中国人语言表达的习惯,常常会在语句表述之后,又重新补充对某个事物的描述语句。
在文学作品里,作者也习惯用意境补充来表达主观思想,前提是必须有语言环境作为补充条件。朱自清《荷塘月色》:“沿着荷塘,是一条曲折的小煤屑路。这是一条幽僻的路;白天也少人走,夜晚更加寂寞。”描述荷塘之后,作者又用“曲折、幽僻”补充说明了核桃周边的环境,对小路进一步描述,让读者有了更加详细的认识。然而,语言环境对文学意境补充需要读者细细品读内容,否则很难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例如,路怎么会“寂寞”呢?这就需要了解当时的社会环境,了解作者当时的心境。作者对现实不满,幻想能够逃避,在苦闷中彷徨。“寂寞”一词正是作者当时这种心境的写照。因此,从这一点来说,语言环境用作意境补充必需做到“精、准、好”才能提升作品的艺术价值,真正塑造符合作品情节的意境形象。
七、结论
文学是人类社会精神文明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注重文学作品内涵分析有助于提升文化涵养及文学素质,满足现代人生活中的精神文明需求。我国从古展至今,已有无数文学作品诞生,每部作品都在其特定历史条件下彰显出时代特色,都是作者个人主观思想的表达。语言环境对文学作品具有深厚的影响力,其介于汉语言文学理论下呈现了不同的艺术风格,这也恰恰是文学作品的精妙之处。
参考文献:
[1]王汶成.中国古代文学语言研究的五条路向――兼论其对当代文学语言研究的借鉴意义[J].齐鲁学刊.2002(01)
[2]王汶成.西方20世纪文论中的文学语言研究述评[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02)
[3]王培基,秦红月.文学语言的丰富性特征综探──文学语言特征研究之四[J].青海民族学院学报.2000(01)
我们知道,文学是以语言来反映生活、塑造形象、表达情感的一种审美意识形态。在文学中,语言一头连接了生活,另一头连接了文学,它既是文学与生活建立联系的中介,又是文学自身的存在方式。这样,文学语言作为一种语言现象,既与生活紧密相关,在人的生活活动中产生;又承担着塑造形象、表达情感的功能,是作家的知、情、意协调运作的产物,它是一种诗性语言。文学语言作为一种人文语言,必须从人文主义的语言观出发对之进行研究。但是,过去的文学语言研究往往认识不到这一点,错误地以科学主义的语言观去研究文学语言。以科学主义的语言观来研究文学语言主要表现为两种倾向:
把文学语言工具化,这种倾向以传统语言思想(主要以逻各斯中心主义的语言观)为基础。在西方(直到近代),语言学是依附于哲学发展起来的,语言研究在很大程度上是为哲学研究服务的,为精确严密地界定概念、明确无误地表达思想服务。思想就是对事物本质的认识,语言就是表现事物本质的符号形式,哲学就是关于世界本性的学说,语言就成为思想的符号表达与工具。西方传统的语言研究遵循的也是这条路线。传统语言观在语言起源问题上的两种观点――自然论与约定论都是这种思维模式的产物。这就是德里达所批判的“逻各斯中心主义”。在逻各斯中心主义的视域下,语言与社会、人等外界因素无关,只与事物的本质、特性等内在的属性相关,这就脱离了具体的生活实践与交往活动而抽象化、技术化(工具化)了。这样,“语言工具论”成为逻各斯中心主义的典型体现。可见,逻各斯中心主义的语言观也是一种科学主义的语言观,它实际上把语言等同于科学语言,抹杀科学语言与日常语言、文学语言的区别。“文学语言工具论”就是逻各斯中心主义的语言观被片面发展、直接应用到文学语言研究中来的结果。
把文学语言形式化,这突出地体现在以索绪尔的结构主义语言思想为理论基础的俄国形式主义的文学语言观中。索绪尔提出了能指与所指的区分、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原则以及语言各要素组合上的句段关系与联想关系,这使语言成为形式而不是与(事物的)本质相对应的概念,从而打破了逻各斯中心主义语言观的链条。他还区分了语言与言语,语言是一种表达观念的抽象的符号系统,言语是在具体情景中说出来的话。所以,文学语言与日常语言都是具体的言语,而不是抽象的语言符号。这一区分使我们认识到抽象的语言系统与具体的言语现象是矛盾的,抽象的语言符号无法充分地说明具体的言语所表达的思想情感。但索绪尔是以科学主义的眼光来研究语言的,他的语言研究排除了言语以及任何外界因素的影响,使语言成为是封闭的、抽象的、独立的符号体系,成为脱离社会生活的静态的、消极的存在,这与逻各斯中心主义的语言观最终殊途同归,都对具体的言语现象无能为力。当他的语言思想被应用到文学语言的研究中时,就暴露出其弊端。可见,这两种倾向都只是抽象地研究文学语言,摒弃了语言的人文内涵,与文学语言所表现的内容割裂了开来。
所以,科学主义的语言观适合在科学领域、为推进科学的发展服务,超越这个领域它就无能为力了。日常语言与文学语言是在生活与文学中使用的,伴随着人的生活活动与心理活动而生成。而生活与文学都不属于科学的而是人文的,因此,科学主义的语言观无法说明生活现象与文学现象,也无法说明文学语言。因为,在文学中人的知、情、意,感性与理性是统一的,它是以感性的、情感的方式来表达的,带有强烈的主观性和情感体验性,而客观的、抽象的科学语言是无法充分地表达感性而具体的思想情感的。同样,以人文语言来说明科学理论亦不合适。这样,语言作为人的活动,日常语言是自发的、原始的语言活动,科学语言与文学语言是在相反方向上对日常语言的有目的的偏离。文学语言以日常语言为基础,它离不开日常语言的滋养,但它是对日常语言加工、提炼的结果,最终成为审美化的语言(诗性语言)而脱离了日常语言的范围。
文学语言是一种人文语言,因此,对文学语言的研究要建立在人文语言传统的基础上,吸收语言学、语言哲学、语用学等研究中的人文语言思想资源。如维柯、赫尔德、洪堡特、萨丕尔等人关于语言的感性、精神特性、创造性、语言是人的活动的思想;卡西尔、海德格尔、加达默尔等人对语言的本质、语言与人的关系的思考;维特根斯坦为恢复语言与人的生活的生动联系所提出的语言游戏、生活形式等理论;当代语用学在探讨语言的具体使用中提出的语言行为、交往对话、语境理论,等等。人文语言思想者在反对或悬置逻各斯中心主义语言观的过程中提出的语言思想,启发了我们对文学语言的理解。文学作为一种审美的意识形态,是以语言为媒介进行艺术传达的,文学语言具有媒介性质与传达功能。所以,文学语言研究也要吸收社会学、文化学、心理学的合理成分。当然,这些语言资源同样适用于日常语言研究,因为日常语言与文学语言有许多共同之处,如,它们都与感性的现实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是在特定的语境与情景中说出来的言语;它们本身就是语言行为,是在说话人与听话人之间发生的交往活动;它们都以语言为媒介实现自己的功能。但文学语言与日常语言毕竟是两种不同的语言现象,它们之间还存在着根本区别,如,二者的功能与地位不同,生成过程上存在原生态与文人化的区别,作为语言活动其最终目的有实用性与审美性的区别,等等。这些区别使文学语言取得了日常语言这种非文学形式在表述同样的生活素材时所难以具有的艺术魅力。所以,文学语言是一种特殊的人文语言现象,与日常语言相比,它无论在形式上还是在内容上都表现出自己的特殊性。这就需要我们在发现以往文学语言研究所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在对日常语言与文学语言的比较中,吸收人文语言传统的资源,在多维度、多学科的交叉中展开对文学语言的综合研究。
关键词 :文学语言学 工具论 本体论
一
文学与语言存在着天然的关系。文学通过语言来表达情感、传递思想,形成整个文学文本。语言作为人们交际和思维的工具,为文学提供了表达的基本载体和工具。这种认识是随着西方认识论哲学发展而形成的,西方认识哲学把语言看作是一种思想的媒介和形式,认为其功能在于表达生活和情感的内容,因而,形成了自古希腊直到近代哲学的一种特定的语言思维模式。
古希腊哲学家在进行哲学思维的过程中也明确表达了语言的观念。苏格拉底明确指出:“名词是晓喻和区分事物本质的工具,正如梭子是分理网线的工具那样。”亚里士多德认为“口头语言是思想活动的符号,书面语言则又是口头语言的符号”。这一观念一直延续至今,从奥古斯丁《论基督教义》到培根的《新工具》,从笛卡尔的《方法论》到霍布斯的《利维坦》,从洛克的《人类理解论》到达尔文的《人类的由来》,从列宁《论民族自决权》中提出的“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到斯大林《论在语言学中的问题》中描述的“语言是工具、武器,人们利用它来互相交际,交流思想,达到相互了解”等等。甚至二十世纪中后期一些新的哲学流派,在批判工具论的同时也难以跳出它的范围。我国传统的语言观也属这一范畴,如先秦的“名实”理论、“得意忘言”理论、“言为心声”理论就是把语言作为交际和思维的工具来认识的。
建立在“工具”认知层面的文学语言研究主要包括两个方面:文学文本中的语言“所指”研究和文学语言在文学创作中的“语用”研究。
文学文本中语言“所指”研究的出发点不在于揭示语言符号与概念之间的关联性,也不在于说明符号与符号之间如何关联,其根本目的在于阐释文学文本的内容。我国传统“小学”,从音韵、训诂、文字等角度出发,考量出语言的意义,也是文学的意义,其目的就在于解析文学文本,“通经致用”,为读懂古书和做文章服务。
文学语言在文学创作中的“语用”研究的出发点也不在于揭示“语用”的种种规则,而在于说明文学语言如何更好地服务于文学文本。古代文论家对文体、语体以及“言”“意”关系的种种说明均证明了这一点。如曹丕对语体、体裁匹配规律的揭示;陆机、刘勰对“言”“意”关系的说明。刘勰之后的文论家对“言”“意”关系亦多有论述,如钟嵘主张“文约意广”,刘知几标举“文约而事丰”,沈德潜《说诗语》贵“语近情遥”等。
近现代的文论家对文体、语体以及“言”“意”关系也进行了众多的规定,除此之外,还包括当代文论家对文学语言的艺术分析、作家语言风格研究,等等,多数亦未能跳出“语言即文学的工具”这一传统的认知范畴。
二
语言不仅仅是作为“工具”而存在,它本身也是内容。这一认识是随着20世纪索绪尔语言系统观的建立而发生的。索绪尔把语言视为一套自足自律的符号系统,并以二元对立的描述方法建构语言学的体系,诸如语言和言语、共时和历时、能指与所指、组合与聚合等等。这种语言观强调了语言的有序性、确定性和结构的系统性。
索绪尔的语言观与20世纪初盛行的科学主义思潮不谋而合,从而引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语言”革命,这场革命从哲学领域开始,最后波及到了整个人文学科的领域。文学研究在观念和方法上也不自觉地向“语言”靠拢。
语言成了文学研究的本体,这是文学研究观念上的一次重要转向。结构主义语言学的“文学作品存在方式论”将文学作品的本体视为一种“符号与意义的多层结构”,因此,文学研究的一般性的规律也就可以通过对语言的研究来实现,并且认为有可能运用语言学的研究方法,重建文学理论学科的体系。建立在文学语言基础上的文学研究虽然不是文学本体研究的全部,但却对语言符号在文学文本研究中的价值和意义给予了充分的肯定,这也必将大大拓展文学研究的空间。
20世纪最伟大的文艺学家是语言学研究出身,雅各布逊认为文学科学的对象不是文学,而是“文学性”(按,也就是使一部作品成为文学作品的东西),而文学性存在于文学作品的语言形式之中。他认为,诗是具有独立价值的词的形式显现。也就是说,诗的本质不在指称、叙述外在世界的事物,而在具有表达目的的诗歌语言(词)的形式显现。换言之,“诗的功能在于指出符号和指称不能合一”,即诗歌(文学)语言往往打破符号与指称的稳固的逻辑关系,而为能指与所指的其他新的关系和功能(如审美)的实现提供可能。
与此同时,雅各布逊还提出“相关变异性”概念,来指称文学语言中各种二元对立因素及其相互转化的规律。进而,他把两种普通修辞方式隐喻和转喻看成是语言二元对立的典型模式,并由此来区分19世纪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现实主义指向环境,通过转喻表现人和环境的关系;浪漫主义主要指向内心,通过隐喻将意义隐含在字里行间。
在具体分析诗性功能时,他把语句的构成放在选择和组合这两根纵横交错的轴上来加以分析。选择轴近似于索绪尔语言学的纵组合,即语句中排列的词是从众多能够替换的对等词语中选择出来的。组合轴基本等于索绪尔语言学的横组合,即上下文之间的联系。诗性功能就是要把对等原则由选择轴引到组合轴,形成诗句的对偶。
雅各布逊试图在文学研究的领域建立一种科学的研究方法。文学研究只有从形式分析入手,才能达到科学的高度。因为对作品的结构原则、构造方式、韵律、节奏和语言材料进行语言学的归类和分析,就如同自然科学一样,较为可靠和稳定,很少受社会政治环境等因素的影响。艺术内容是不定的、可变的,随着阐释着不同的内容而赋予不同的意义。而艺术形式是固定的、不变的,可以而且容易成为科学研究的对象。
文学批评的领域也同样接受了语言学的改造。如罗兰·巴特的叙事语法分析,布鲁克斯、瑞恰兹、燕朴逊等的叙事语义分析,雅各布逊的叙事修辞分析,等等。总之,20世纪初以来语言学以不同的方式切入文学批评的领域,文学批评领域也广泛吸收了形式语言学派、生成语法学派、功能语言学派的种种做法,大大地拓展了研究的空间,最终形成了一种相对独立的文学研究范式:文学语言学。
三
文学语言学在研究过程中的操作方法主要有语言描写法、比较法和统计分析法三种。
语言描写法是把组成作品材料的各级单位及要素(如语音、词汇、语法、逻辑、修辞等等)进行描写和分析,看看文学作品组成的材料是如何一级一级建构起来的,篇章中音韵搭配的规律如何?用词有何偏向?造句习惯如何?语法走样变形的程度如何?和自然语言的差异到底有多大?这个方法就像语言学者对一个陌生的语言进行调查描写一样,只不过对象由自然语言换成文学语言罢了。
比较法是通过两篇作品的比较,或两位作家的比较,而突显其语言风格特征。比较的作品可以是传统文学家认为风格不同的,也可以是风格相同的。因此,李白的诗可以和杜甫的比较,李商隐可以和李贺比较,诗经可以和楚辞比较,九歌可以和离较,风可以和颂比较。比较的作品可以是同时代的,也可以是不同时代的。因此南朝和北朝的乐府民谣可以比较,韩愈、柳宗元的散文可以比较。关汉卿和马致远还可以比较,明代的《金瓶梅》和清代的《红楼梦》比较,唐诗可以和宋词比较,北宋的东坡词还可以和南宋辛弃疾的词作比较。同一文体描写同一内容的作品也可以作语言风格的比较,还包括相关性主题的不同国别的文学语言比较,等等。
统计分析法提出精准的数据,来说明文学语言和文学结构问题。这种方法受到数理语言学兴起的影响很大。早在十九世纪中叶,俄国数学家布里亚科夫斯基就提出,可以用概率论来对语法、语源及语言史进行比较研究。数理语言学后来发展成统计语言学、语料库语言学等不同的部门。近年来,文学研究与语料库语言学的关系引起学界普遍关注,因为语料库语言学可以为文学研究提供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及工具,使人们可以对文学作品进行更翔实、更深入、更具体的描述。基于语料库的文学研究不仅可以从个别的现象中归纳出答案,还更重视从众多的现象和现象之间的联系中归纳答案。此外,理论的真实性和概括性可以通过实证研究得以验证。
基于语料库的文学研究是利用文学作品语料库和语料库分析工具,以文学语言和文学结构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用词分布分析、文体特征分析、情节分析等计算机统计分析技术,拓展传统的文学研究,提炼文学修辞、文学叙事的规则,考察作者的写作风格,甚至鉴别作品的真实作者。基于语料库的文学研究可以进行词频分析、词汇分布分析、句法分析、
关键词 分析和以
关键词 分析为基础的情节分析(Plot Analysis)。文学作品的
关键词 分析可以使人们明了作品究竟要表达哪些主题。
四
以上对建立在两种不同“语言观”基础上的文学语言研究进行了讨论,“工具观”认为语言是文学表达的工具和手段,“本体观”强调语言的系统和结构,它们都揭示了语言的某一侧面的本质属性,因此,这种差异不是对立的,而是互补的。
过度地强调某一方面,都不能够客观、全面地认识问题,当然也不可能科学地使用它。所以对文学语言的研究,应该采用多维透视的方法。因为,语言本身具有多维的属性。语言既是交际的媒介和思维的工具,又是一套符号系统,这套系统有它自己的存在方式。同时语言本身也是一种文化现象和文化产品。建立这样的认识,才能对文学语言进行科学的定义,也才能科学地对它进行研究。
参考文献:
文学作品取材于生活,也表现了生活;塑造了人物,表现了人性:这是文学作品的特点,也是文学作品的意义。怎样做人?怎样做事?怎样面对生活?文学作品中,有很多值得我们思考的审美教育性问题。下面,笔者将从以下不同的视角进行探析。
一.文学审美性之美学视角――掌握理解美的形态与价值
文学是美学的内容之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活的变化以及文明的不断进步,文学和美学的学科边缘在不断变化。审美的重要特点之一就是审美趋于泛化,种类繁多的文学作品,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成为了美学良好的载体,无处不在地表现着美学。优美、自然主义,如朱自清的《春》;崇高,自由,浪漫,诗词,如《梦游天姥吟留别》;悲惨,沉思,小说,如《狂人》;丑陋,荒诞,批判主义,如《悲惨世界》……这些丰富多彩的表型形式、作品风格中,处处揭示着美的价值,或正面,或反面,或歌颂,或批判。是对人性的教育,是对人格的教育,是对伟大和崇高的歌颂,是对丑陋的反思,是对黑暗的批判……
二.文学审美教育性之教育视角――塑造优秀人格
文学是对生活的再现,是对人的再现。文学教育的实质是对人的全面和谐发展的培养。加强文学审美教育,意义重大。
文学审美的价值的教育功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学会做人,以较高的行为标准要求自己,培养认真负责的态度;学会做事,形成高尚的价值观;学会认知,塑造完整的人格。文学审美教育性的突出特点就是具有深刻思想性的同时还具有浓厚的人文性,富有感染力。在陶冶情操和树立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方面有着良好的效果。读屈原的《离骚》让人涌现无限的爱国之情,读《论语》会积极思考自己的所言、所做、所为。正是这些文学审美教育活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我们,也塑造着我们。
三.文学审美教育性之心理学视角――感受审美体验,把握人生社会
文学审美教育性活动具有一定心理学的基础。加德纳的八种智能结构中,六种与审美有关。艺术心理学则很好地说明了审美的心理体验过程,很好的一个例子就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文学作品中,很多描绘通感的词语来源于人们生活中十分常见和熟悉的表达方式。宋代词人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一个简简单单的“绿”将春回大地,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非常灵动地表现给读者,极大地增强了作品的表现力,给读者以极大的美学体验。
文学审美教育性是情感的教育。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次是感性审美情感,主要是在认识审美活动过程中得以体现。体会艺术家将自然情感经过处理和提升之后的以丰富多彩的形式表现的具有符号性质的审美情感。第二个层次就是文学作品中所表现的更深层次的理性道德情感,诸如善良,勇敢,崇高,伟大等。文天祥的《过零丁洋》所表现的爱国情怀让人动容与佩服和尊敬。美只有与善结合,才是真正的美,也只有体会到了这种美才是真正的体会美。高尚的道德需要与美好的情感相结合。
四.文学审美教育性之生命学视角――理解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学作品中塑造着形形人物,他们有着各自的性格和各自的命运,但是都可以归纳为两类:或从正面进行歌颂,例如《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或从反面进行批判,例如《巴黎圣母院》和《双城记》。尽管角度不同,但是都给读者以思考,思考生命。我们应该敬畏生命,敬畏生命的奇迹,敬畏生命的价值。文学作品中生命意义的教育,给我们震撼,让我们更加理解什么是生命的意义,什么是生命的价值。
五.文学审美教育性之语言学视角――理解文学语言,体会文学意蕴
一、语言感悟是文学作品教学的切入点
文学语言以形象描绘为主,以含蓄见长,里面隐含着大量的信息。因此欣赏这类作品,要领会“言外之意”,聆听“弦外之音”,捕捉“象外之象”。
1.着眼于课本朗读,读中带感
朗读可以促进学生语言感悟能力和语感的形成。教师既可示范,让学生感受文章意蕴,激发学生朗读热情;也可播放录音,让学生在声情并茂的朗读中受到感染,沉浸于文学的优美意境中。所以,教师应引导学生对文章中关键处品词析句,加强朗读,品味作者语言的佳处。
2.立足于课堂设计,引中促悟
在课堂教学的设计中创设意境感知语言魅力,创设意境的教学设计有利于学生设身处地地感受,通过想象走进课本,加深感受。
3.潜心于语言品味,品中带思
立足于语言感知,揣摩语言运用的妙处,以言语作为利器去品读文学作品,品中带思,培养学生的语言敏感度与直觉思维力。
二、情感体验是文学作品教学的共鸣点
古代文学理论家刘勰所言:“情者文之经,辞者理之维,经定而后维成,理定而后辞畅,此立文之本也。”一切文学作品都有它们内在的情理经纬与情感脉络,解读、赏析文学作品就必须探本求源,寻找内理,把握心声。“披文入情”,阅读教学中把握文学作品的内在情感的律动,寻找共鸣点至关重要。
1.利用文本优势,调动情感体验
教材的美文中,有着深厚的情感底蕴、潜在的情感力量,因此充分利用文本优势,构建文学教学情感体系。如李密的《陈情表》倾诉了自己与祖母生死不离的真挚情感,沈从文的《边城》表达了对湘西世界美好的情怀,李白诗篇对大好河山的赞美,杜甫诗句倾诉忧国忧民的思想。在文学作品教学中,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利用自己原有的生活经验和情感积蓄,在优秀的文学作品内在情感因素的驱动下,加大情感熏陶的力教,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
2.创设课堂情境,激感体验
在实际教学中,可利用课前导入来铺设情境,激发学生对文本的情感体验。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课前导入:“提起鲁迅,人们常常会想到他的严肃、庄重,但是打开他的童年之窗,我们会发现,那里却是另外一道风景:灿烂的春光中有童真,无味的冬天里也有童趣;自由的玩耍中充满幻想,严肃的学习中也不乏快乐。让我们一起走进鲁迅的童年,感受一下他成长中的酸甜苦辣。”此解说词营造了情感教学氛围,无疑激发了学生对文本最初的情感体验。
3.精读精析作品,加深情感体验
可以在读中悟、悟中读;可以通过老师慷慨激昂、声情并茂的精析,加深情感体验的力度。如范仲淹的《岳阳楼记》的情感教学情景:品读结合,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来理解和认识“一阴一晴”两种不同的情景而带来的“一悲一喜”两种不同的心情,这是理解全文思想情感的着眼点和着力点。通过教师的课堂调控:作者、“古仁人”“迁客骚人”的悲喜观之间有何区别与联系?你的悲喜观如何?你所追求的是何种悲喜观、苦乐观?学生对作者追求古仁人的那种悲喜观便会产生强烈的共鸣:身处逆境不自悲,身处顺境不自喜。学生也就自然而然地得到了一次情感的熏陶和精神的洗礼。这种折射人文体验与情感景致的文学作品教学的效果与影响自然不言而喻了。
三、审美教育是文学作品教学的制高点
新课程标准明确规定要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在文学教学中,不仅要有美育渗透,这应引导学生以童心与爱心去发现美的踪迹,感受美的愉悦,领略美的魅力。
1.寻找美点,加强审美积淀
新教材中美的内容与形式可谓丰富多彩,可以加强学生审美积淀。比如在教学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引导学生感受月光下荷塘的宁静、朦胧的诗意美,体会作者暂时超脱平常我的自在与快乐的人生;教学苏轼《赤壁赋》,引领学生体会泛舟赤壁饮酒赋诗的快乐,更要理解作者超然的人生情怀。
2.立足差异,加强审美效应
立足文本中存在的阅读空白,立足学生个体间的阅读水平与审美情趣的差异,对于美的品味会产生不同的观照进行有个性化的审美教学。由于文学作品欣赏的多样性,教师要因势利导,提高学生的认识与鉴别能力,让其学会取其精华,舍弃糟粕,去伪存真,自觉欣赏文学作品中的自然的、真实的、健康的、高尚的美。
3.引进美读,加强审美感悟
关键词:文学语言;陌生化;审美特征
我们说文学语言的陌生化是相对于日常语言来说的。通常情况下我们认为日常语言是一种“自动化”的语言,因为在生活中我们通常会根据我们的生活习惯来最大化的采用一种“节约”原则,让生活更加简易化。所以才会有了就中国传统而言从古文言文到现白话文的转变。在世界范围内之所以会出现地方方言的最主要原因就在于各地的人们在选择一种对于自身生活来说相对简单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意愿。事实上从人类以绝对姿态领先大自然的其他生灵以来,语言存在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方便我们去识别事物,而我们用语言去命名大自然的千奇百怪,以便于我们在思想层次上去掌控自然万物,进而达到彼此之间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的目的。所以从历史出现以来人们开始进入了一种语言的习惯性中,并且成为一种被动式的状态。而文学语言不同,因为文学语言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与艺术相关的,而艺术的存在是为了将事物变成客观可见,而不是可认可知,换句话说艺术的价值在于它能够让想象中的东西具现化,但是具现化之后是否能够被理解并不是艺术所关注的。所以我们看,其实就像镜子内外的你与“你”是一样的,艺术的语言就是镜中的你,可以看,可以欣赏,但是你不会有最真实的触感,而镜外的你就像是生活常态下的语言,可以触摸,可以认知,但是并不一定拥有足够的内在空间。换句话说生活语言是拥有这个整个世界的外在环境,而文学语言是拥有内在的无限空间。所以我们会对文学语言有种陌生化的感觉,特别是在我们没有相关专业的基础,那么我们就很难去理解艺术语言的“客观”内容。
一、文学语言陌生化之变形
我们讲文学语言不同于生活语言的最大的原因就是文学语言经过了变形。从空间理论来讲简单的说就是我们将三维的生活化语言变形成为多维化的文学语言,并以此来表现原本无法具现化的情感与感知。而在这一点上,诗是最为典型的一种艺术形式。文学本身是存在假设和杜撰的,你不能说这是一场骗局,因为它是真实的存在客观的现实生活中的,只不过它经过了变形之后成为了不像现实的现实。也就是从一个世界的现实变成另一个世界的现实。而文学语言的变形一般是体现在情节、结构、剧情节奏等等方面的,而且文学家善用各种比喻、夸张修辞来修饰他的辞藻,使之变的不像是生活语言。但是其实扒掉这些修饰的外衣,你会发现其实它们还是生活语言,因为即便是文学家同样是以个体在人类社会的群体中生活的,那么他潜意识中所最初产生的语言词汇就是生活语言,这是任何文学家都不能避免的客观事实。只不过他们会通过一些小手段,掩饰他们生活语言的痕迹。以诗来看,其实我们挑一首咏鹅,“白毛浮绿水,红掌拨青波”。其实我们看,何为白毛?何为绿水?红掌、青波这都不是我们生活中所常用到的词汇,如果用白话来讲的话白鹅的毛在水上飘着,红色的脚掌弄出水纹。但是我们会发现,美感瞬失,你想到的只可能是你家后院的那只脏兮兮的大白鹅。同样是一只鹅,一个活在多维空间,可远观而不可亵玩,一个活在三维空间,只能用来下蛋或者吃肉。其实这就是文学语言陌生化所带来的美感。一个有温度,一个有美感,这就是生活语言的自动化与文学语言陌生化之间最大的区别。同时也是为文学语言陌生化的变形所体现出来的审美情趣。
二、文学语言陌生化之结构
结构陌生化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文学语言陌生化给人最直观的感受。因为就生活语言来讲,主、谓、宾这是日常生活语言的最基本构造,同时我们可以将其看作是形成三维空间的三个维度。而文学语言偏偏打破了这样相对来说比较平衡的维度空间,它让主、谓、宾扭曲、变动,甚至于添加其他的形容词来形成一种结构性的变化,然后让生活语言面目全非。简单点来说,“你吃饭了吗?”非常通俗的生活用语,通常来讲对于中国人来说,这个问候应该是司空见惯的一个问候。但是对于文学语言来说这种你吃饭了吗的事情仅仅是需要加工的原材料而已。“吃了吗?你。”文学语言最擅长的就是打破传统日常语言的结构,而“吃了吗”三个字与“吃饭了吗”这几个字的结构不同,给人的感觉也就不甚相同。前者的范围更广,而且给人留有的余地更多,你可以吃任何东西只要你吃了。而后者一般情况下对于中国人来说是特指早、午、晚餐的,当然还可以加一个宵夜。因为这些事中国人的生活习惯,所以我们看文学语言让我们既已习惯的东西变得陌生,变得更加广泛而内容深刻。而且从“你”的前后顺序来看,同样在文学语言中做出了强调,这就是结构的变动所带来的最简单的变化,同时也是文学语言的陌生化所留给人们的最佳的思考空间。
[参考文献]
[1]费育曼. 简析网络语言的审美追求[J]. 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