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传媒的好处汇总十篇

时间:2023-12-31 11:00:18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大众传媒的好处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大众传媒的好处

篇(1)

媒体批评指发表在大众传媒上的,并且从大众的角度考察文艺现象,以当下的作家作品为主要批评对象的文学批评。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大众传媒的繁荣发展,中国媒体批评蓬勃兴起。在传媒与大众的共同策划下,中国的文学批评进入了一个众声喧哗的时代,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热潮,一个个专业化或非专业化的批评话题进入大众视野,评论文章层出不穷,争鸣之声此伏彼起。如今,不少报刊都开设有媒体批评的栏目,如《文学报》的“新阅读”、“新书坊”,《南方周末》的“每月新作观止”,《中国青年报》的“新书报道”、“新作快说”等等。而互联网更像巴赫金所说的“狂欢广场”,其开放性和民主性使大众有了充分的“话语权”。在网络上,我们就经常看到网民对当下的各种文学现象展开热烈的交流。媒体批评借助大众传媒的广泛性、时效性和现代时尚的观念迅速向受众传播,对受众影响极大,几乎占据了文学批评的主流地位,成为不可忽视的文化现象。

媒体批评是大众传媒和文学批评相结合的产物,只要有大众传媒存在,就会有媒体批评的存在空间和存在意义。而且随着大众传媒的日益兴盛,媒体批评还有不断拓展的可能。正如本雅明所说的:“随着新闻出版业的迅猛发展……越来越多的读者——起初只是偶然为之——加入了写作者的行列……这样,作者和读者之间的区别就变得模糊不清了……读者随时都可能成为作者……从事文学的基础不再是专业化的培训,而是综合技术的培训,这样,文学就成了公共财富。”对文学批评来说,同样也是如此。所以,媒体批评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但不可否认的是,目前媒体批评还不够成熟,存在不少缺点和不足,如批评话题的错位、批评方式的二元对立、批评的短期性和短视性、批评的媚俗化倾向等等。我们必须加强对媒体批评的建设,以促使它在今后更健康地发展。具体说来,我们应在以下三个方面努力:

一、媒体批评自身应加强规范意识

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给媒体批评的兴盛和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但我们也应看到,现在我们的市场经济还不够完善,还存在不健全的地方,这给文学批评转型造成了一定的消极影响。因此,媒体批评要有序、合理地发展,就必须加强自身的规范意识。

第一,媒体批评应规范批评的权利范围。大众传播是以社会上一般大众为对象而进行的大规模的信息生产和传播活动,它的内容极为庞杂,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大众传播的内容定位使它在面对作家作品时,往往没有传统文学批评的“规范意识”,而是“很自然”地溢出文学批评的正常轨道。如今,“媒体批评是个筐。什么都往里面装”,这造成了批评的无序,这种现状必须改变。我们应明确,作为一种新型的批评形态,媒体批评尽管在批评主体、批评对象和批评接受等方面都与传统批评有很大的差别,但其本质上还是文学批评,因此应遵循文学批评的基本原则。阿伯拉姆在《简明外国文学词典》中将文学批评界定为是给文学作品下定义、分类并对其进行分析和评价的一门学科。由此可见,真正的文学批评,其批评对象应该是文学,批评话题的选择应有文学意义,应以探求文学自身的规律和文学价值为主要动机和目的。也就是说,文学批评的基本权利是在文学领域的范围内对各种文学现象进行评价,而不是对文学以外的人和事品头论足。当然,在文学研究中,也强调“知人论世”,因此对作家的人格讨论是有必要的,但必须为研究作家的作品服务,以有益于文学的发展为目的。总之,媒体批评是关于文学的批评,它不仅要将文学视为批评对象,而且要将文学视为批评的根本。

第二,媒体批评应规范批评的话语方式。大众传媒的宽松氛围以及商业利益的驱使,导致媒体批评常常是“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无实事求是之意,有哗众取宠之心”,表现出二极对立的批评方式。对其中的“酷评”,曾有学者戏言“十年寒窗无人问,一席狂言天下闻”。这对作家的发展和文学的发展都极为不利。哈贝马斯在研究沟通理论时曾提出具有普遍有效性的三条原则:(1)真实性,陈述的内容必须是真实的;(2)真诚性,说话者不想有意欺骗听众;(3)正当性,话语必须适合特定语境定的规范。媒体批评作为一种关于文学的话语行为,实际上也是一种信息交流,因此也应当遵循这三条基本的原则。真正的文学批评应做到公正无私,“好处说好,坏处说坏”,而不应以“文学论争”的幌子来掩盖其主观随意性,以致“攻其一点,不及其余”。蒂博代曾指出:“‘争论是文学的灵魂’,‘没有批评的批评,批评本身就会死亡’。当然,争论可以率真、尖锐、激烈,但不能沦为恶意的诬蔑和恣肆的攻击,而是服从理性原则和批评规范的内在制约。真正的批评之所以争论,是因为它有明确的目标感,相信真理是存在的;它为真理而争论。而不是为了争论而争论。”需要指出的是,媒体批评有大量直感式、印象式的批评文字,但这不能成为主观随意性的理由。在我国古代的文学批评中,不少文论、诗文、词话都是批评家对作家作品的直感和印象之谈,但它们往往能一语中的,抓住文学现象的要害所在。因此,媒体批评的“直感式”“印象式”的背后也应该有客观性和真实性在支撑。

第三,媒体批评应增强批评意识和发挥监督功能。在现代信息时代,对信息的把握和追寻,成为大众传媒在激烈竞争中立足的基础。文学作为一种特殊的信息资源。很自然地也被纳入了大众传媒的运行轨道。这使媒体批评具有较强的新闻性,它以“紧跟创作潮流”的姿态对当下的作家作品进行评介,具有捕捉现实的敏锐性和针对性,并侧重于对文学的功效性和传播性的推动,成为文学生产和消费进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也就是说,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不少媒体批评具有一定的商品性。但“商品性”不等于“商品化”,批评在任何时候都不应失却自身的品格而沦为商业的附庸。鲁迅曾说过:“但我以为一切文艺固是宣传,而一切宣传并非全是文艺,这正如一切花皆有色(我将白的也算作色),而凡颜色并非都是花一样。革命之所以于口号、标语、布告、电报、教科书……之外,要用文艺者,就因为它是文艺。”套用鲁迅的话,我们也可以说,批评之所以是批评,就因为它有批评自身的独立性和规律性,而不是纯粹的商品广告。我们必须认识到,文学不仅仅是大众传媒的信息资源。更是文化领域中的艺术,对它的批评应注重挖掘其内在的审美性和艺术性。另外,在大众传媒语境下,媒体批评应注意发挥监督功能。拉斯韦尔将人类社会比喻为一个生物有机体,认为必须时刻监视周围的环境才能确保生存的需要。在现代信息社会,大众传媒具有敏锐性和及时性,这使它义不容辞地承担了监视环境的任务。以大众传媒为载体的媒体批评,也应起到“社会雷达”的作用。因此,批评者必须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捍卫文学的独立性和纯洁性。也就是说,媒体批评应增强批评意识和批评精神,以人文性、批判性、超越性对当下的文学现象做出科学的评价。媒体批评作为先进文化构成应自觉对文化市场进行监督、批判和匡正,正确引导文艺的生产和消费,为文化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二、媒体批评应与大众传媒实现良性互动

媒体批评是大众传媒与文学批评的联姻,两者应有机融合,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一方面,大众传媒要加强对媒体批评的管理引导。媒体批评作为一种大众文化,具有狂欢化的色彩。巴赫金曾说过,狂欢化打造的是一种“广场文化”——广场不像哥特式建筑那样尖顶直逼云霄,气势咄咄逼人,也不像中国古代庙堂那样层次分明,等级森严;相反,广场广阔平坦,有很强的亲和力,不管男女老少、尊卑贵贱都可以在这里休憩、聊天、狂欢。但自由、宽松并不意味着绝对的无限制,大众传媒在给大众自由的同时,也有责任对大众的行为进行必要的限制,不能任一些低级庸俗的东西大行其道。大众传媒贴近大众,但不等于“媚俗”。马克思说:“艺术对象创造出懂得艺术和具有审美能力的大众”。真正的艺术,应对欣赏者具有认识、教育和审美作用,使欣赏者在欣赏艺术的过程中,自我素质得到提高。大众传媒在强调经济效益的时候,也应考虑社会职责、社会效果、社会价值等问题,更多地发表一些有艺术价值的媒体批评,引导大众向健康的方向发展。同时,大众传媒应有计划地推出优秀的媒体批评专集,这既是对作者创造性劳动的肯定,也能使这些批评发挥“榜样”的积极作用,可谓是一举两得。另外,大众传媒应加强媒体批评栏目的策划。现在,不少大众传媒都有媒体批评的专栏,有的已形成一定的特色,如《羊城晚报》的“花地论坛”等。但不可否认的是,大多数媒体批评栏目的形式和内容相似,缺乏鲜明的个性。大众传媒应在市场调研和结合自身优势的基础上精心策划,争取形成“品牌栏目”,以扩大媒体批评的影响力。而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加强媒体批评的选题策划。所谓选题策划,也就是传播学里的议程设置或议题设置,即事先由编辑人员精心挑选若干问题,邀约专家学者或权威人士研究论证、发表意见;或事先由编辑部在刊物上抛出具有典型意义的议题,呼吁读者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展开争论。《读者文摘》的编辑部在选题时会认真思考如下问题:“它可以被引述吗?是读者会记得、思索和讨论的东西吗?它实用吗?是大多数人的兴趣和谈话的题目吗?它有永恒的趣味吗?”这可以成为我们媒体批评选题策划的参考。需要注意的是,现在不少媒体批评的选题还处于“哗众取宠”的层次,缺乏对文学的真正关注。今后大众传媒应对媒体批评的选题进行严格把关,严格论证,以使选题具有真正的现实性和针对性,从而更好地发挥媒体批评的社会效应,为当下的文学发展服务。 转贴于

另一方面,媒体批评应充分利用大众传媒的传播效力扩大批评的传播和影响。汤普森说过,大众传播的技术媒介的发展,进一步加强社会互动的空间和时间构成的结果;大众传播媒介扩展了符号形式在时间和空间中的有效性,但它是以一种特定的方式来实现的,即它容许生产者和接受者之间存在着某种特别的中介性互动。在大众传媒时代,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和信息技术的发展,文化传播的方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大众传媒作为影响力最大的传播媒介,已居于社会生活的中心,成为了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因此,媒体批评应正确运用大众传媒的运作理念,充分发挥大众传媒的传播效力,以扩大批评的传播和影响,使文学批评更顺畅地“飞入寻常百姓家”。另外,在现代信息时代,大众传媒不仅延伸了人们的各种感官,而且还控制着社会的话语权,具有强大的社会舆论导向功能。如今,人们几乎无法不受大众传媒的影响,由此出现了传播学中所说的“从众效应”。所谓从众效应,是指作为受众群体中的个体在接受信息时所采取的与大多数人相一致的心理和行为的对策倾向。面对日新月异的社会,“不是我不明白,是这世界变化得太快”成为人们的共同感受。内心的孤独和焦虑使人们急切地需要了解外界的信息,以跟上时代的发展和得到他人的认可。于是,我们看到,人们就像一个个容器一样,忙于接收大众传媒的信息。过去的悠闲自在不见了,代之以对层出不穷的信息的追寻。表面上,大众社会的个人非常有个性,但是作为集合体来说,他们是同质化的大众,非常容易受大众传媒的感染。也就是说,在大众传媒时代,个体往往因为害怕被孤立而被迫或潜移默化地服从多数意见,与群体达成一致。因此,大众传媒的价值取向和文化品位会直接影响到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和文化品位。提升大众传媒的品位,也就意味着引领大众向高品位发展。在这种情形下,媒体批评作为文化领域中的活跃分子,应义不容辞地以思想性和文化性提升大众传媒的文化品位,以使其制造出高品位的“时尚潮流”,为社会的发展提供正确的方向。

三、媒体批评作为应用批评应与理论批评实现优势互补

文学批评一般分为理论批评和应用批评两大类型。传统的文学批评主要是理论批评,它属于精英文化的范畴,具有“阳春白雪”的特性;而媒体批评则主要是应用批评,不强调理论的建构,它具有“下里巴人”的亲和力,属于大众文化的范畴。两者的截然不同使人们往往把它们看成是二元对立、“水火不容”的东西。但实际上,它们都以文学为研究对象,都属文学批评的范畴,因此它们具有先天的同质性,应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首先,理论批评的创作主体——专业批评家应利用自己的专业优势,积极参与撰写媒体批评。如今,撰写媒体批评的主要是一般的大众和报刊的记者编辑,由于缺乏专业的文学知识,或受传媒的经济利益所驱使,他们写的媒体批评往往存在一些不足。当然,有的专业批评家也积极进入媒体批评领域,但更多的批评家,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认为媒体批评是“小道”,不能登大雅之堂。他们一方面不屑参与媒体批评,另一方面又对其进行猛烈的抨击。现在媒体批评对读者大众的影响远远大于传统的理论批评,正视这一点,或许对很多学者来说是痛苦的。这种痛苦,一是源于传统批评“中心地位”丧失,二是因为媒体批评中存在的“恶俗”。但我们前面说过,在大众传媒兴盛的时代,媒体批评的存在和繁荣是必然的。本雅明在《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中指出,机械复制时代由于艺术韵味的凋零,相应地在艺术的功能上,就由展示价值代替了膜拜价值。本雅明分析了“灵韵”艺术衰落和后“灵韵”艺术兴起的社会基础:群众在当代社会中的影响增大。他对大众艺术持肯定态度。把以现代机械复制技术为前提的现代大众艺术的出现与发展视为社会进步的表现。所以,对媒体批评,我们明智的做法应是积极面对,而不是消极逃避。一味地横加指责也于事无补。鲁迅说过:“辱骂和恐吓绝不是战斗。”“毁灭终究不是出路。”媒体批评存在不足,但这不应成为批评家对其进行“封杀”的理由,相反,正因为它的稚嫩和不成熟,它才更需要批评家的关注和参与。批评家应积极参与撰写媒体批评,作大众的“良师益友”,使他们树立正确的文学价值观。

其次,媒体批评应从理论批评中汲取营养,增强精英意识和人文意识。萨特说过,知识分子有两种功能,一是介入社会,在情感上和大众达成互补关系,做公众知识分子;二是守护灵魂,从个人体验的独特性出发,为大众提供新的思考角度和方式。就文学批评来说,批评的类型不同,它们各自的功能也会有所不同。现在的理论批评主要是起到“守护灵魂”的作用,而媒体批评则属于“介入社会”的类型。但这两者并不是泾渭分明的。实际上,媒体批评很需要理论批评的帮扶。在大众传媒语境下,媒体批评往往有媚俗化的倾向,正如捷克作家米兰·昆德拉所说的:“大众传播媒介的美学意识到必须讨人高兴和赢得最大多数人的注意,它不可避免地成为媚俗的美学。随着大众传播媒介对我们整个生活的包围与渗入,媚俗成为我们的日常生活的美学观与道德。”媒体批评作为大众文化,以通俗性、生动性和形象性赢得了大众的青睐,但通俗不等于庸俗,生动和形象也不应流于肤浅。我们应提倡媒体批评在保持自身优势的同时,从精英形态的理论批评中吸收营养,使其具有精英意识和高雅品位,以人文理想作为终极价值。只有这样,才能使媒体批评走出媚俗的误区,自觉地承担起提升大众审美品位的责任,使大众在媒体批评中既得到娱乐,也得到人文精神的熏陶。而要做到这一点,同样需要专业批评家的积极引导。

篇(2)

在大众传媒竞争日趋白热化的今天,追求“眼球效应”和经济利益正呈现出愈演愈烈之势头。放眼传媒,绯闻八卦充斥版面,偷拍恶搞乌烟瘴气,恶意炒作屡见不鲜,虚假新闻时有所闻。在大力构建和谐社会的背景下,大众传媒应该坚守怎样的道义立场?大众传媒应该具备怎样的职业操守?大众传媒应该肩负怎样的社会责任?

这里的“绯闻八卦”、“偷拍恶搞”、“恶意炒作”等有一个非常时髦且动人的招牌――新闻娱乐化。我不明白中国早就告别了“八亿人只有八个样板戏”的年代这么多年后,有了这么多可以娱乐的东西,却要拿新闻娱乐一把?新闻传播的导向是中国电视的底线,新闻的本质永远不是娱乐。“主流新闻的边缘化”和“边缘新闻的主流化”是不正常的,而所谓“新闻的娱乐化”则更是我们一直以来的忧虑。新闻娱乐化害了中国媒体。

篇(3)

一、以事例为情境导入

为实现教学目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结合教材的内容,运用一定事例,以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实际上就是“举例”,这应该是启发教学的重要手段。学生周围处处是活生生的进行思想教育的好素材,以此为切入口进行教学,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能收到较好的效果。例如,讲授教材第109页“思想道德修养与科学文化修养”这一框的“在科学文化的陶冶中升华”时,让学生看实际案例,感悟到:不注重思想道德修养,即使掌握了丰富的知识,也难以避免人格的缺失,甚至危害他人和社会;只有加强思想道德修养,才能运用掌握的科学文化知识为社会造福,才能坚定理想信念,更自觉地掌握科学文化知识;也启示学生加强思想道德修养,以提高科学文化修养。

二、以歌曲为情境导入

歌曲最大的好处是从听觉上吸引学生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在音乐声中不知不觉进入教学内容。例如,教授教材第71页“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这一框,就让学生先听张明敏演唱的《我的中国心》这首歌,在音乐声中,学生强烈地感受到香港歌手张明敏浓浓的爱国之情。然后上课再讲“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就顺畅得多了,学生学习本节课的兴趣明显提高了许多,学习热情也高涨起来。又如,在上“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就让学生欣赏在去年中国好歌曲总决赛中获得冠军的霍尊原创歌曲《卷珠帘》,这首浓墨重彩的中国古韵歌曲,经过霍尊细腻舒缓、唯美动听的演唱,令人为之动容。在这种意境中设问,这首歌曲为什么得到那么多人喜爱呢?这样讲授“大众文化”就容易得多了。

三、以问题为情境导入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教师应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认知状态,精心设计一些富有启发价值的问题,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思索,然后发现“为什么”,最终找出问题的结果。

爱因斯坦说:“创造性地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提出问题,既丰富了知识,又增长了智慧,有利于拓展学生思维,展开想象、开发智力。例如,讲授教材第71页“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在三周年之际,一些人散布对抗日前途悲观的论调,指责中国人失掉了自信。为了批驳这种错误论调,鼓舞民族自尊心,鲁迅先生写了《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一文。在这篇文章中鲁迅先生提到了“中国的脊梁”,他说:“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对这一段中的“中国的脊梁”,应该怎样理解呢?以这一问题为情境很自然地就引出了“中国的脊梁”就是“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

四、以对比为情境导入

运用对比教学,会使学生对所学内容印象更深刻,记忆更长久,也能强化学生理解所学内容。例如,讲授教材第7页“文化是什么”,有一组发生在公共汽车上的镜头。有两幅图:一幅图是一位西装革履的男青年在公交车上抽烟呛人;另一幅是一位稚气未脱的学生给老人让座。对照这两种情境,让学生思考“谁更有文化?”答案就不言而喻了。又如,教材第44页“要正确对待传统文化”,观点“传统文化是财富。它搭起了我们前进的阶梯,维持着我们的社会秩序,增强了我们的民族认同感,为我们的精神提供了栖息之所。”

五、以反思为情境导入

让学生通过反思,清思路、找问题、寻出路,从思想上形成一种良性循环,达到不断积累提高。例如,教授教材第87页“文化生活中的‘喜’与‘忧’”,关于大众传媒对文化生活的影响有两种不同的判断:观点一“大众传媒为低俗化的文化消费推波助澜,助长了狂热的‘追星’现象,一些落后、腐朽文化借助大众传媒肆意扩散。”观点二“大众传媒使内容丰富、格调高雅的文化作品得到更好的传播。人们在紧张的学习和工作之余,看看电视,唱唱歌,读读报刊、书籍,玩玩电脑游戏,满足了精神上的需要。”请学生根据自己的切身体会,反思应该如何看待大众传媒的发展。

篇(4)

1.少数民族地区使用汉语言的大趋势已经形成。

我国是多民族的大国,在众多少数民族中,只有回族、满族使用汉语言,其他少数民族都有自己本民族的语言。在中南和西南地区,分布着29个以汉藏语系为主的少数民族;在东北和西北地区,分布着17个以阿尔泰语系为主的少数民族。以前,各少数民族之间交往不多,民族内部只要有少数人懂得其他民族的语言,就能够满足民族间交往的需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不同民族间物流人流交往的增多,语言作为交往的工具就显得尤为重要。信息化的社会使大众传媒无孔不入,影响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广播、电视、网络所传播的信息绝大部分以汉语为主,掌握汉语已经成为少数民族了解外部世界的基本途径,也是不同民族之间相互交流的主体媒介。我们注意到“如果语言上的差异,会导致文化上的差异”。汉语普及就会使人数较少的少数民族,运用本民族语言交流的人数呈现递减状态,年轻人在以汉语为主体的大众文化影响下,已经能够很熟练地应用汉语,掌握汉语是他们改变现实向高层次发展的能力之一,其母语逐渐被边缘化,或沦为被保护、被研究的对象。

2.穿着服饰的改进。

衣着打扮是一个民族文化的外在表现,每一个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特殊的服饰,五彩缤纷,样式各异,通过服装就可以判断一个人的民族归属。比如,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一些比较偏僻的农村,男女服饰的民族特征非常明显,男人们穿青布对襟上衣,布帕缠头。女子服饰更是丰富多彩,她们有的穿无领斜襟绣花滚边的上衣,有的头上还缠着各式方巾,喜欢戴银首饰。她们很擅长织布和刺绣,用自己所织的不同样式的壮布和壮锦点缀服饰、美化生活。又如,维吾尔族女子在家乡喜欢穿着丝绸连衣裙,配以深色绣花背心,头系鲜艳的头巾。可以说,每个少数民族都通过衣着打扮来展现自己的民族性,服饰已经成为少数民族文化的符号。在社会开放浪潮的推动下,很多少数民族地区的人们,要离开自己的出生地到经济繁荣的地方发展,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当他们离开家乡后,衣着打扮也就随乡入俗,服饰趋向大众化,尤其是青年受大众传媒的启发,更是追求服饰品牌化和名牌化,自己本民族的服饰逐步边缘化,逐渐成为民族节日的点缀,或者旅游景区的一道风景线。尤其是年轻人,即便在本民族聚居地区,他们日常穿本民族服装的现象也是凤毛麟角了。

3.风俗习惯的变迁。

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各具特色,表征着不同民族之间的特殊性。其作用是“为了要加强团结,一个民族总是要设法巩固其共同心理。它总是要强调一些有别于其他民族的风俗习惯、生活方式上的特点,赋予强烈的感情,把它升华为代表这民族的标志”。如果从起源上看,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有的源于民族发展历史,有的发端于生产实践,有的是由于纪念重大的历史事件,有的是强化,有的是产生于居住环境,等等。丰富多样的生活方式,展现了形式迥异的风俗习惯,可以说“风俗习惯常常是一个民族一种”。每个少数民族都有各自独特的风俗习惯,如在饮食、婚姻、礼仪、节日、丧葬等方面差异很大。在少数民族地区现代性转型中,受大众文化的影响,他们的风俗习惯也发生了根本性转变,世俗化、大众化的步伐在加快。如蒙古族的饮食曾经以“大块吃肉”、“大碗喝酒”而闻名,现在也养成粗细搭配、多吃蔬菜、多喝酸奶少喝酒的生活习惯。在居住方面,曾经流动的蒙古包被定居的砖瓦房取代,有的地方甚至盖起楼房,牧民也在向市民转变。此外,在婚姻的仪式、礼仪的变迁、节日的选择上都向大众化方向转变,本民族一些特有的风俗习惯只是被当做文物式文化保存下来,与普通人的日常生产和生活方式渐行渐远。由此可见,大众文化已经全方位地影响了少数民族地区人们的生活方式,成为少数民族地区社会转型的主要力量。

二、多元文化的融合

大众文化自形成以来,就呈现出迅速壮大的态势,契合了社会商品化、生活娱乐化的特征,具有广泛而坚实的群众基础,凭借现代传媒构建多元融合和民族和谐的图景。少数民族文化的发展在突出民族文化特殊性的同时,更要体现各民族在精神价值上的相互交融,在突显各民族文化风采之时,又要展现文化之间的相互补充、相互交流和相互吸收,体现出少数民族文化现代性的样式。受环境、历史等因素的影响,少数民族地区社会变革受到的文化阻力较大,表现得更为艰难和复杂。对经济发展带来的好处很容易达成共识,对思想观念的变革则显得相对缓慢甚至有些滞后。因为改革是社会全方位变革,是整体性推进,任何一项改革措施的实施,都要牵动或者改变长期所形成的生活方式和思维习惯,从而引出新的社会问题。要充分发挥大众传媒的优势,通过电视、报纸、网络等方式展现社会变革的必要性,鼓励少数民族地区人们勇于迎接挑战,主动调整长期以来形成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媒体要有意识地积极疏导和引导,从更深层次解释、剖析在社会变革大潮下,少数民族经济、文化、心理等方面正在发生着不可逆转的符合时代特征的变化。特别需要关注的是,近些年来随着国家全面实施西部大开发政策,少数民族地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经济显著增长,社会逐步开放,文化进步繁荣,生活方式多元格局已经形成,人们的心理意识同步发生了根本性转变。尤其是西部各少数民族地区,都把民族文化的振兴与繁荣作为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而立足于文化全球化的大众文化,以现代传媒为手段,通过广播、电视、网络、报纸杂志等媒介,在平等的氛围中推广自己的特色文化。通过,少数民族文化在得到尊重和认同的同时,普通大众也通过积极广泛的参与以获取精神愉悦,并分享文化多样性所带来的审美情趣。大众文化的平民性和普适性特征可以得到各民族的普遍认同,实现从不同视角再现少数民族文化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内在具有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发展的机制。大众文化借助大众传媒从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中挖掘少数民族文化的现代样式,生动地讲述少数民族地区独特的社会结构,或显著、或隐匿、或巨大、或细小,从总体上全方位、多视角地反映少数民族的社会变革。比如,随着电视的普及,它已经成为观察社会的共同工具,可以说“电视如同一双眼睛,借助它,人们可以观察世界”。在电视的引导下,不同民族的人用同样的视角理解问题和观察社会,很容易形成共识。由于少数民族文化是由独特的历史、宗教和风俗习惯组成,是长期社会实践积淀的产物。而少数民族文化的重建,是要改变这些习以为常的生活方式,肯定会引起社会冲突。面对复杂的社会矛盾,大众传媒有针对性报道少数民族社会的变迁,报道改革开放所带来的全方位、多层次的变化,鼓励少数民族之间相互学习和借鉴,主动调整固有的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大众文化可以通过大众传媒典型性的描述,或形象直观,或图文并茂,借以展现少数民族文化的丰富性,并调动人的认识情趣。同时,可以不断重复再现,让人更准确地认识少数民族文化。现在,少数民族地区的大众传媒都在大力宣传自己民族的独特文化,希望通过文化产业化实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比如,被称为少数民族三大“英雄史诗”之一的蒙古族的《江格尔》,除了是一部大型史诗外,目前已经成为内蒙古的文化名片。为此成立江格尔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出版《江格尔》微电影、动漫等,用现代传媒形式弘扬传统史诗,效果非常好。此外,各少数民族都对本民族的传统文化推陈出新、发扬光大,大量吸收并容纳现代文化。如蒙古长调、哈萨克族弹唱、侗族大歌、壮族山歌等少数民族文化样式,通过电视、网络等现代传媒形成共同的文化规范,出现了和而不同的“团结”局面。诚如德国学者阿克塞尔•霍奈特所说的:“‘团结’可以被理解为一种因主体彼此对等重视而互相同情不同生活方式的互动关系。”大众文化构建平等宽容的文化氛围,促使少数民族文化走出民族地区并走向世界,使民族文化在更大范围内得到认可。大众文化实现少数民族文化之间的充分交流,内在成为少数民族文化走向现代的动力。少数民族文化形成于独特的社会背景和特定的生产生活方式,呈现出单一固定的模式。随着大众文化风靡,少数民族文化也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大众传媒使少数民族文化间相互交流、相互借鉴、相互吸引、相互补充。那种原封不动地保护民族文化的观点,或者使民族文化变成僵化了的文化活化石的想法正在被摒弃,“民族文化的变迁是一种不可抗拒的历史趋势。在电视、网络等媒介的影响下,民族文化变迁呈现出加速的态势”。可以说,大众文化顺应了少数民族文化交往的需要,适应现代文化发展的总体趋势,通过少数民族文化之间学习借鉴、取长补短,缩小了民族间的文化差异,从而实现文化认同基础上的文化融合。

三、公民意识的生成

大众文化的生成与传播必将对少数民族公民意识的形成产生深远影响。大众文化为不同民族之间公共交往空间的形成提供了平台,克服了以往不同地域、不同族群人的交往的局限性和狭隘性,有利于形成共同认可、参与的公共领域,培养少数民族地区人们的责任意识和自主意识,以构建共同的公民意识。少数民族地区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民族主体意识在增强,也更加注重理性精神和科学思维。以人为本理念的确立,依法治国方略的实施,加快了少数民族公民意识的生成。一般认为,公民意识的生成主要是精英文化和主流文化引导的结果,与大众文化联系很少,或者认为大众文化只能起到相反作用。我认为,这是片面性的认识,因为现代社会再也不能用“商品性、娱乐性、浅表性”去简单地概括大众文化的特征。大众文化作为现代社会及其具有生命力的文化样式,是现代社会主要文化表达形式,融合了少数民族文化中最具活力的内容,通过影响少数民族地区人们的日常生活方式来改进社会的整体结构,颠覆传统社会的认知路径,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姿态培养现代公民意识。少数民族文化的现代构建,首先要克服把精英(或者经典)文化与大众文化对立起来的片面性观念。按照传统的思维方式,就会认为精英文化肩负着思想教育功能,决定社会的文化取向和价值定位,匡正国家的意识形态,以“经典”和“正统”方式存在。公民意识的构建,只能是由代表精英文化的知识分子进行顶层设计,对符合现实社会结构和有利于社会稳定、和谐的文化进行筛选、整理和改造,通过文化政治化的手段,自上而下地宣传和推广,以证明其合理性和正确性。与精英(经典)文化不同的是,大众文化来源于普通群众,尤其是少数民族文化本身就是对民风民俗的加工,在民间有最广泛的基础。通过现代大众传媒的整理、修正和补充,使之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深受欢迎,在赢得受众的同时,如果处理得当,对于少数民族公民意识的构建是大有裨益的。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在公民意识形成过程中,不能简单地把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对立起来,大众文化有时也蕴含着精英文化的部分内核。如洛威尔所言“大众文化很可能表达着极其不同的观念、情感、价值和感受,其中一部分来自并合乎主流意识形态”。大众文化可以克服精英文化自上而下的单向度模式,而是采取自下而上的传播路径,具有广泛的民意基础。如果走从大众文化开始逐步上升到精英文化的路径,肯定会增强精英文化的影响力和生命力,进而达到一种双赢的局面,使少数民族公民意识的构建更加主动和自觉。认真推进少数民族文化与大众文化的融合趋势,拓展公民意识的发展空间。从文化产生土壤以及价值导向来看,大众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有着很大的差异。但在当下的文化语境中,大众文化发展态势势不可挡,对少数民族文化的感染力、影响力不可小觑。在现代传媒包装下,原来只是表征少数民族风土人情的少数民族文化已经发生蜕变,与大众文化的差异不断被淡化和消解。尤其是少数民族地区都把振兴、繁荣民族文化作为社会进步的推手,无形中提升了大众文化的话语权,同时少数民族文化在发展中也必须汲取大众文化的诸多特征,借以扩大影响,增强自身活力。从现代性角度看,大众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来源于民众,亲民性使它们之间融合的步伐加快,也使它们对普通大众的诉求颇为敏感,并且形成有效的反馈机制。由于所面临的主体都是大众,天然具有依靠大众、关注民生和趋向民主的内在品格,指向了开放的多元化的意识形式,培养积极主动的公民意识。尤其是少数民族地区通过引入大众传媒,对传统的少数民族文化进行整理、加工和改造,逐步改变少数民族文化资源的分配格局,使某种少数民族文化由小变大,由弱变强,根据自身的文化资源创建新的公共文化场域,积累和壮大民族文化资本。在少数民族社会变迁中,大众文化改变了原来政治文化独大的单一局面,更加关注文化的经济效益,创立了满足不同层次和等级的文化消费样式,使少数民族各族群众更加自由、方便地选择自己的文化资源,润物细无声地改变着原先的生活方式,公民意识自然而然地进入制度化形态。

篇(5)

现在的儿童大多数一出生就处在大众传媒营造的环境中。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的直接载体,他对儿童的社会性发展发挥着越来越大的影响。其中,电视的影响力是最大的。从有力的方面看,儿童通过看电视开阔了视野,认识了社会的角色,并学习相应的行为规范,和现代社会产生了更多的联系。健康的电视节目有助于培养儿童合作、友好、自制的行为,同时电视对儿童增加了词汇量、提升语言表达能力也是有一定效果的。

但是必须注意的是,电视也给儿童的社会性发展带来一些负面的影响。这种负面影响主要体现在:第一,电视有可能使儿童在认知上与现实产生距离。电视内容虽然来自现实,但是以一种艺术化的方式表达出来,其中可能有很多与现实不符的内容和画面。如果他们长期接触这样的节目,就很容易产生认识上的偏差和误解。第二,电视可能会影响儿童现实的交往关系,影响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看电视时在户内进行的,儿童看电视越多,相应的户外活动时间就会减少,亲子间、同龄人间的接触也会减少,这样可能影响到儿童现实的社会往,进而影响交往能力的提升。第三,一些不健康的电视节目可能导致儿童学习模仿,对其社会性发展产生不良影响。在电视节目中,存在相当一部分思想不健康,或者不合适儿童观看的内容,而电视节目中不清晰的价值导向也使儿童更容易产生模仿行为。除电视以外,计算机和网络也日益成为影响儿童社会陛发展的因素。作为教育者,应趋利避害,利用这些现代化媒体的长处,避免它们可能对儿童的社会性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1 影响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儿童的社会化是个体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通过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不断地由一个自然人发展为―个社会人的过程。其间,影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因素有环境、儿童自身的因素、幼儿园教育等,具体来说就是:

1.1 环境因素。由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部分内容决定。自然环境是指幼儿一出生所生存的地域,在社会性发展过程中,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社会环境:影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主要因素是社会环境。包括:家庭环境、幼儿园环境、社区环境和大众传媒。家庭环境中,家庭物质条件的好坏,直接影响儿童的社会性发展;亲子关系影响幼儿社会性发展,家长和孩子的关系及其所营造的精神环境对儿童的社会性发展影响较大;家庭中不同的教养方式对孩子社会性发展影响不同,民主型、专制型、溺爱型、忽视型等不同家庭教养方式,对孩子的影响较大。幼儿园环境中,幼儿园的物质环境对幼儿的社会性发展有影响;幼儿园的精神环境是影响幼儿社会性发展的主要因素。教师对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影响很大;同伴交往对幼儿的社会性发展影响也很大,主要表现在,同伴交往能满足儿童的社会性需要,同伴交往能影响儿童的社会认知和社会行为,同伴交往有利于儿童重新协调与成人的关系。大众传媒作为儿童生存环境的一部分,对儿童的社会性发展具有独特的重要影响。社区环境对儿童社会性的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1.2 儿童自身的因素。儿童气质对社会化的影响:气质影响儿童的社会化认知,气质影响儿童的社会交往。儿童的认知水平对社会化也有影响,儿童参与的积极陛对社会化有影响。

1.3 幼儿园教育因素。幼儿园教育是影响儿童社会化发展的重要因素,凭借其有利的教育条件和独特的优势,儿童的社会性可以得到更好的发展。

2 家庭结构对幼儿的社会性发展的影响

篇(6)

1.1公共交通移动传媒终端的应用公共交通移动传媒终端是最早在我国出现的一种移动传媒传播方式,最初其作用是广播各种广告。等到后来对其进行了改革出现在了车载广播或者电视系统中。这个过程经历大概三十年的时间。对其发展历程进行研究,我们不难发现,公共交通移动传媒终端的传播方式能够最直接的反映出真实的效果。而且在实际的推广过程中也起到了不错的应用效果。本世纪的第一个十年初是车载电视发展的初期阶段,当时在率先在上海地区开始应用车载电视视频设备,发展到2012年车载电视已经在全国几百个城市中广泛的应用,其目前的普及率十分高。这种情况说明了公共交通传媒终端在传播过程中的重要性。

1.2列车移动传媒终端应用我国地域辽阔,拥有四通八达的铁路交通运输枢纽。每年发送的旅客超过了几十亿人次。毫无疑问,这么庞大的旅客人数成为了列车移动传媒终端传播的重要途径。进入2014年,我国正式迈入了高铁时代,高铁列车已经让旅客体验到了一种不一样的速度。在高铁列车上移动传媒终端播放的内容出现了变化,其传播的内容和形式也更加贴近旅客的实际需求,能够切实吸引广大的旅客群体到各个地区旅游观光。

1.3航空移动传媒终端应用航空移动传媒终端主要是在我国的民航客机上安装的,其传播和服务的对象就是飞机上的乘客。在航空移动传媒终端中,为了谋其相应的利益,其实际功能其实与车载移动电视一集列车移动传媒终端的作用是一致的。都是想借助这个封闭的时间内播放制定的信息实现信息的传播和发展。航空移动传媒终端同车载视频终端以及列车移动传媒终端性比较,航空移动传媒终端更加具有垄断性,在民航市场中也说一不二。我国的航空移动传媒终端在发展过程中几乎都是被国外的移动传媒终端多垄断。最近几年,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得到发展,科学技术水平不断地得到提高,我国社会大众的消费能力持续提高,航空移动传媒终端的发展势头十分迅猛。随着乘坐航空的旅客数量不断增长,为航空移动终端传输提供了良好的空间和市场环境。

1.4手机移动传媒终端应用随着科学技术和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人民手机拥有量持续升高。随着智能手机使用量的上升,手机移动传媒终端呈现几何式增长。现在在每一个人的智能手机中都用于手机支付功能,只要在有网络的地方用户就可以利用手机中的移动传媒终端为自己的衣食住行买单。在未来中国的手机移动传媒终端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其前景和钱景不可估量。

2移动传媒终端的问题分析

根据国际相关部门的统计报告显示,进入2014年我国移动电视的广告收入已经突破了10亿元大关,主要移动电视的运营商,不管是销售还是广告播出都出现了不同程度上涨。这种上涨促使了更多的广告商投资,中国移动电视广告收入的持续增高说明了移动传媒终端的广告收益十分明显。但是从另一个角度分析发现,在移动传媒终端中播放广告的时间十分长。我们在文中也论述了移动传媒终端的信息的传播是双向的,不是单向的传播,因此,在播放广告过程中应该切实考虑到受众的心理状态。在移动传媒终端上,不断的播放广告就丧失了其存在的真正意义,这种情况除了广告投资人获得利益,还有谁能够得到好处。此外,在移动传媒终端中,节目更新速度慢也成为一个现实的问题。在很多移动传媒终端中,就是将电视中已经播放很长时间的节目在放在移动传媒终端上播出,而且长时间的不更换内容,这种情况的存在已经违反了传媒时效性的原则。如果这种情况长期存在下去,就会导致移动传媒终端播放的内容不再是放松上班族白天上班的精神压力,反而会成为一个严重的负担,更别说应该承担一个科技传播的设备和功能了。通过对上述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我们还可以归纳出最后一个问题,那就是从移动传媒终端中的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十分欠缺。上述移动传媒终端存在的种种问题都显示出,正因为移动传媒终端的专业人才建设存在严重的不足,才会导致终端中节目的更新速度不快,最终导致了广告成为节目播出的替代品。这种情况只是满足了移动传媒终端和广告主的经济需求,去没有考虑到受众的需求。

3移动传媒终端进行科技传播的途径分析

3.1移动传媒终端的制度化建设是先决条件我国的相关科技方面的法律将大众传媒的要承担的责任和义务明明确的写进了法律条款中,法律文献指出我们应该将大众传媒科技传播的能力作为一项系统性的工作去做,加强对大众传媒科普能力的建设力度,用其直接知道大众传媒的科学技术发展。移动传媒终端属于新兴的媒体,对于这些新兴的媒体应该对其传播的内容、传播的形式进行明确的规定,同时还需要对相关工作部门的责任和义务进行明确的分工。进入新世纪以后,随着向移动传媒终端这样的新型媒体的兴起,相关部门应该加强立法建设,对新兴媒体的传播制定合理的制度,以便更好的发挥新兴媒体科技传播的职能和作用。

3.2把握科学技术前沿动态当社会上一件公用安全事件发生之后,在很短的时间经内电视、网络、手机等各种媒体就会对该事件进行报道,最近几年的地震、食品安全问题、交通运输问题的发生都是像网络客户端这样的移动传媒终端率先报道的。对这些事件的报道,说明了向移动媒体终端这样的新兴媒体的网络传播能力。例如,三鹿奶粉的三聚氰胺事件,在一段时间刺激了受众对食品安全卫生的关注,引起了人们对相关科学普及的浪潮,从这个事件中我们可以看出。一个公共安全事件进故宫新兴媒体的报道或者说传播之后,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引发谁的全面科学知识普及,这一影响力说明了新兴媒体的传播能力是巨大的。因此,从这个角度出发,把握好科学技术最前沿的东西能够切实提高传媒终端的收视率。同时也是大众获取科学知识的一个重要途径。随着传媒终端的受众群体主要扩大,其传播和服务的范围也会随之加大。

3.3充足的资金投入和人才队伍建设造成人才移动传媒成为广告指定播放器的原因是除了人才队伍不足之外,另外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新节目的制作经费存在严重的不足。在很多移动传播机构中,由于制作科普类节目,其直接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比较低,因此,其一般都不会被重视。这种情况的存在就导致了广告商对科普类节目的直接投资数量不足。对传媒机构来说,应该通过各种途径加大资金的额投入,这是保证移动传媒终端科普类节目更新的重要保证。此外,解决好人才队伍建设问题也是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如果缺乏展业的科学技术人员,移动传媒终端的节目既不能顺利的播出,也不能及时的更新制作。

3.4保证社会效益提升社会大众科学知识素质是一项十分系统的社会性工程,这项工作需要社会全体成员共同参与其中。移动传媒作为新兴的媒体之一,传播科技知识,提升社会大众素质是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虽然社会大众的科技素质的提升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但是我们始终相信移动传媒终端还是应该将普及科学知识作为发展的中级目标去做。

篇(7)

[中图分类号]C91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283(2012)04-0136-03

一、研究对象及意义

全国总工会《关于新生代农民工问题的研究报告》中对于新生代农民工的定义为:“出生于20世纪80年代以后,年龄在16岁以上,在异地以非农就业为主的农业户籍人口,是在改革开放下成长起来的新一代群体。”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09年全国2.3亿农民工中,新生代农民工群体占60%以上,他们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力军。

然而,对新生代农民工群体的界定不应只停留在传统“80后”的概念上,当前的新生代农民工群体已经出现了相当一部分的“90后”群体。在新时代背景下成长的“90后”群体成长于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思想更为活跃,更加渴望了解新生事物。

对构建新生代农民工教育体系的途径进行研究,其首要意义在于提高新生代农民工的整体文化素质和就业竞争力。在对新生代农民工的调查中发现,新生代农民工95%以上是建筑业、加工制造业和服务业的普通操作工,平均收入水平较低,总体上对于生活状态满意度不高。而研究发现,教育文化水平的高低与生活水平的高低有密切的联系,因此,构建适合新生代农民工的教育培训体系是我们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

二、新生代农民工文化水平基本情况

1.文化水平总体不高与较高的学习愿望相矛盾

被调查对象中,小学文化水平占10%,初中文化水平占49%,高中文化水平占20.5%,中专文化水平占13%,大专和本科文化水平分别占5%和2.5%,职高文化水平为0%。初中以上学历比例明显较高,说明新生代农民工受教育程度显著提高。在调查中,64%的新生代农民工都愿意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继续学业,他们结束学业有经济、社会风气和个人资质等原因,因为失去学习兴趣而自愿放弃学业的所占比例却很低,只占28%。说明如果条件允许,大多数的新生代农民工还想继续学业,但是目前能够提供给新生代农民工继续学习的途径相对狭窄。

2.缺乏有目标的职业教育

新生代农民工大多数在建筑业、加工制造业、服务业等从事基层工作,担任普通操作工的占72%。基层的工作对理论知识要求相对不高,更加强调对职业技术技能的掌握。但从调查中看,新生代农民工中已经出现了大专及本科以上学历,却没有经过职业教育的人群。在进入工作岗位之前用人单位提供培训的只占21%,因此,新生代农民工群体从整体上缺乏系统的职业教育,阻碍了其职业发展和收入提高。

3.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对下一代的期望值较高

调查对象中初中及以下学历占六成以上,整体文化水平并不高,但是70%以上认为知识文化对自身的影响非常大。被调查的新生代农民工中有50%以上已经结婚,他们对子女受教育的期望值很大,60%以上希望子女以后至少考上大学。

但是,被调查对象普遍反映在工作所在地缺乏提高自身知识水平的途径,通过社会上的培训机构或自身的努力学习的经济和时间成本较高,同时家乡文化公共设施建设水平低。提高文化水平不仅关系到新生代农民工自身的发展,还关系到这个社会群体下一代的发展。

4.知识信息的来源比较分散

新生代农民工获取知识的途径较为分散,其中通过单位培训的占21%,通过网络学习的占41%,通过社会上的培训学校占10%,通过自己看书学习的占23%,其他途径学习的占3%。67%的农民工认为目前的学习途径对自己来说已经足够,62%的农民工主要需要提高工作技能方面的知识。以上信息分析显示,河北省新生代农民工学习的主要动力来自提高自身的文化水平以适应工作,文化知识对于文化修养、自身发展方面的作用还没有得到足够重视,因此没有意识到知识获取途径上的分散和欠缺。

与新生代农民工处于同一年龄阶段的大中专生可以在学校接受较好的教育,而新生代农民工知识构成比较分散,造成知识体系构成上的缺失。以劳动保护相关法律知识为例,违反劳动法律规范、侵犯农民工权益的事件屡有发生,但懂得运用法律武器维权的农民工寥寥无几,主要原因在于新生代农民工群体并没有学习相关知识。

三、构建新生代农民工的教育培训体系

1.认识构建新生代农民工教育培训体系的重要性

新生代农民工是以80后、90后为主体的农民工群体,他们已经逐渐成为社会经济建设的核心力量,该群体文化水平的高低不仅关系到其自身的发展,更关系到社会经济的发展。

被调查的河北省新生代农民工中,80%以上较少或根本没有参加过农业生产,他们中相当一部分将在城镇化建设中成为城市的新成员。构建适合新生代农民工教育培训体系对于该群体的意义重大。

首先,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基层工作对技术水平的要求也在逐渐提高,如果不能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将逐渐被科技含量较高的工作所淘汰,从而形成自身发展的阻碍。

其次,相当一部分新生代农民工最终还是将回归农业生产,作为一个新生代群体,他们对农业生产新技术的接受能力会影响当地农业生产的整体发展水平。因此,对于文化水平以农业生产为主的农村发展也相当重要。

第三,在调查中发现,大部分新生代农民工对待城市的态度是渴望与排斥并存,他们中很多人成长于城市,希望自己能够融入城市成为其中的一员,但是同时深深感到融入城市之难,从而产生不被城市认同的不平衡感。这种心理的失衡从某种程度上会形成社会的不安定因素。文化水平的提高不仅是科技水平的提高,更是文化素质和认知能力等各方面综合素质的提高,而综合素质的提高有利于提高新生代农民工群体融入城市的能力。

2.构建免费或者低收费的教育培训体系

调查显示,在新生代农民工中接受过9年义务教育者的比例占90%以上,高中以上学历占40%,远远低于全国67%的平均水平。不能继续接受教育主要有:“学费太高,无法承受”占31%,“成绩不好,有心无力”占26%,“对学习不感兴趣”占28%,受“家乡社会风气影响,到了年龄就主张出外打工”占15%。受教育的实际情况导致新生代农民工知识体系构成不全面,又缺少接受系统教育的机会,因此通过多种途径构建适合新生代农民工的教育培训体系十分必要。

新生代农民工受环境的限制,不可能花费很多的时间和精力进行系统学习,因此在教育培训体系的构建过程中应考虑此因素,推出由政府提供的免费就业培训。在知识体系构成上要全面并且有目的性,不仅有利于新生代农民工在城市就业,还可以兼顾其回乡以后更好适应农业生产。

影响新生代农民工文化水平提高的因素除了时间和精力以外,还有经济因素。调查显示,河北省新生代农民工的收入集中在1000元~3000元/月,其中大部分用于家庭的支出和储蓄,因此专门用于提高自身文化水平的资金十分有限,大多每月不到100元。缺乏继续教育的资金又会影响其就业能力,从而形成恶性循环。

如果由政府出面组织低收费培训,由政府、用人单位和个人各承担一部分费用,对新生代农民工进行职业技能培训,并连接用人单位的就业准入机制,对于国家、用人单位和农民工来说都是有好处的。用人单位以较少的投入提高了劳动者素质,进而提高整体生产力水平;农民工提高了劳动技能和收入水平进而促进了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

3.充分利用网络等现代资源

新生代农民工基本接受了初中以上的义务教育,相对于传统的农民工群体,他们受教育程度相对较高。作为年轻人,他们吸收新事物的能力很强,对于网络的依赖程度也相对较高。网络成为新生代农民工不可或缺的交流工具。通过网络资源,他们了解新闻、阅读小说、与亲人联系、通过博客表达自己的想法、购物以及娱乐等。

在网络阅读中,新生代农民工群体主要视角停留在新闻、故事、时尚信息等较浅层次的阅读上,这是由网络本身的特点决定的。网络阅读在给新生代农民工带来大量信息和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不良影响:首先,新生代农民工在打工遇到问题时,习惯于求助网络而不是求助于周围的朋友,长此以往势必影响其思维能力、交际能力和表达能力,在陌生的环境下长期缺乏交流,会加重他们内心深处的自卑感。其次,新生代农民工通过网络阅读获取的信息往往是零散和浅层次的,阅读仅以了解表面层次的信息为主而缺乏深度的思考,影响自身素质的提高,更不利于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第三,新生代农民工缺乏对网络上不健康内容、思想极端的信息的辨别能力,长期接触负面信息,会使好奇心强、吸收能力强的新生代农民工道德感失衡,长此以往必将影响社会的和谐发展。

因此,应采取有效措施充分发挥网络资源丰富、方便快捷的优点,规避网络的不良影响,使网络成为新生代农民工群体提高文化水平的有效途径。

有关部门应加强对网络的监管,适时清理各种不符合法律和社会道德标准的内容,同时引导新生代农民工增强上网的安全和文明意识,为其提供健康的网络环境。同时,有目的地加强网站建设也是提高新生代农民工群体文化水平的重要途径。当前的网络资源中很少有针对新生代农民工的文化知识,因此,有关组织部门可以针对其需要进行网络资源建设,多提供一些既有趣味性又有文化深度的网站。此外,还应鼓励新生代农民工群体通过多种渠道吸取文化知识,纸质阅读和网络阅读相结合,既重视文化学习也重视对外交流。

4.充分发挥传统大众传媒的作用

传统的大众传媒是相对于新兴的网络等传媒而言,包括报纸、通讯、广播、电视和期刊等传播媒介,范围涉及较广。调查中,传统的大众传媒在新生代农民工中影响较大,新生代农民工在业余时间38%读书看报纸,56%看电视,33%去影院看电影。可见,传统的大众传媒在新生代农民工群体中有一定影响。

新生代农民工的生活状态游离于城市和乡村之间,多数对自己的生活状态不满意,他们想通过到城市工作提高自身的生活水平并增长见识。然而在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背景下,他们发现自己很难融入城市的生活又难以适应家乡的生活状态。大众传媒完全有可能对新生代农民工产生正面积极的影响,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发挥其积极作用:

首先,加强职业技术教育。大众传媒可以有针对性地推出提高生产技能的栏目,加强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技术水平教育。通过这种方式,新生代农民工群体可以通过更为便捷的途径掌握相对系统的知识。较网络来说,广播、电视、报纸等大众传媒对于信息的传播有一个相对较高的信息准入门槛和较为系统的信息传播体系,有利于科技信息的传播。

其次,通过多种方式开展普法教育。农民工在工作过程中劳动者权益受到侵害的时有发生,然而新生代农民工对于维权的相关知识缺乏了解的途径。大众传媒可以通过多种形式宣传法律知识,将晦涩的法律条文用浅显易懂的方式表达,不仅能让该群体了解和自身密切相关的法律知识,更能提高他们的法律意识。

第三,加强新生代农民工公德教育和文明教育。合格的大众媒体不仅传播信息资讯,更应宣传社会基本道德观,使其形成健康人生观、世界观,对新生代农民工群体产生正面影响。

四、结语

新生代农民工群体是我国建设大军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应在国家政策的指导下,发挥各种社会资源的积极作用,提高该群体整体文化水平,这是关系到新生代农民工群体自身发展的大事,也是关系到我国经济发展的大事。

[参考文献]

[1]刘万云.大众传媒在农民工市民化进程中的作用[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1(7):40-41.

[2]段成荣,马学阳.当前我国新生代农民工的“新”状况[J].人口与经济,2011(4):16-22.

[3]司聪.对苏州“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问题的调查与建议[J].农业科技管理,2011(6):61-62.

[4]何峰.关于新生代农民工出路问题的思考[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1(8):11-12.

[5]郧在廷,黄丹.论新生代农民工的教育培训[J].教育与职业,2011(20):87-88.

[6]刘建民,刘伟.农民工教育培训的策略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8).

[7]周葆华,吕舒宁.上海市新生代农民工新媒体使用与评价的实证研究[J].新闻大学,2011(2):145-150.

[8]龚旭芳.新生代农民工的教育路径和策略[J].高等函授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6):12-13.

[9]李彦.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现状分析[J].成人教育,2011(7):19-21.

篇(8)

1. 引言

探究社会现象与解读历史文化时植根于社会的整体文化心理和价值取向。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出现在美国西部的牛仔们不仅在美国历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更创造出持续影响美国百年之久的牛仔文化,至今依然有许多美国人将西部牛仔视为美国精神与本土文化的象征。本文以大众文化视角为切入点,结合大众文化的鲜明特点和大众的文化心理,以期探究美国牛仔文化保持百年恒久魅力的深层原因。

2.美国牛仔文化发展背景

传统意义上的西部牛仔是指十九世纪中后期在美国西部出现并盛极一时的驯养和管理牛群的一种职业。上世纪六十年代,随着火车冷藏车厢的发明、交通运输体系的完善以及美国东部市场的开放,大批东部青年涌入西部牧场,希望寻找独立自由的生活。西部的生活危险且艰苦,牛仔们不仅需要管束和运输半驯服的牛群,还需沿途提防各类猛兽,他们常常满面污垢,汗渍斑斑,又脏又臭。但人们却将这样的生活看作对自由和独立的追求。

牛仔时代持续了短短三十年便画上句号,但牛仔文化却并没有就此湮没于历史长河中。以西部牛仔为主题的小说、音乐、电影持续风靡美国本土:从早期畅销牛仔小说《弗吉尼亚人》、《丛林骑士》到后来热映的好莱坞电影《与狼共舞》、《断背山》全都无一例外的受到大众的欢迎;20世纪60年代起,牛仔服饰开始受到大众热捧;随着大众传媒的发展,牛仔经典形象更是深入人心,成为独特的文化符号。

3.大众文化视角

而大众文化则具有自身鲜明的特点:属性的商品化、传播的媒介化、制作的标准化、审美的日常化、形式的娱乐化、趣味的时尚化。[1]牛仔文化从出生的那一刻起便充满了传奇色彩并迅速由小众职业成长为大众追捧的对象。牛仔文化的恒久魅力体现在其作为美国精神的象征对一代代美国人精神世界的启迪与激励,也体现在其作为文化主题促进相关产业的蓬勃发展,更体现在其作为大众文化对美国大众百年来潜移默化深远影响。

4.探究牛仔文化保持恒久魅力的深层原因

4.1由大众文化视角解读牛仔形象――神话性与真实性相互交织

纵观美国大众流行文化,不难发现以牛仔文化为主题的小说、音乐、电影每每流入市场便会获得大众的热烈追捧。以西部小说为例,无论是《弗吉尼亚人》中不畏、维护正义的牛仔,《丛林骑士》中如温特斯勇敢无畏的侠士,还是《红石镇》中打抱不平、保护妇女的镇民,往往具有桀骜不驯,仇视不公,不畏艰险特质,并且常常呈现出超乎常人的惊人智慧和无限体力。

西部故事所描叙的是一个桃花源式的悠远而纯朴的地域。在这里,一切都是那样简朴、纯真和原始,几乎见不到现代文明的那些嘈杂和伪善。它帮助人们“追忆”着普通人的纯朴和天真,以及英雄们的豪侠气概和崇高品质。[2]19世纪后半期的美国社会正处于动荡不安却又欣欣向荣的矛盾状态。最突出的两个表现是:一方面机器生产的普及使美国民众生活水平提高,文化消费需求增加;而另一方面浩浩荡荡的西进运动带来大批人移动人口,使美国社会不稳定因素增加。这时的美国大众亟需能够鼓舞人心,激励大众的通俗文化,于是以牛仔文化为主题的作品就这样应运而生,作品人物无畏冒险、惩恶扬善的快意人生更是让大众在精神上得到了极大的愉悦。

牛仔形象在各式各样的文化作品中出现不同程度的“神话”,但与当下新兴流行英雄形象,如超人、蜘蛛侠、绿巨人等相比却截然不同。牛仔作为美国历史上西进运动的重要推动者在国家历史上真实存在,并扮演过举足轻重的角色。在大众心目中,牛仔文化除自身天然的娱乐性外,更附上历史的厚重感,让人感受到对昔日历史开拓者、西部急先锋的敬意,沉淀出一份经久不衰的情怀。

4.2由大众文化视角解读牛仔服饰――流行服饰体现大众文化心理

文化产品和文化概念总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牛仔服饰诞生之初因其耐磨耐脏的特点得到了西部牛仔的青睐。自20世纪60年代,牛仔裤则作为追求自由平等、个性解放的的依托被推上美国历史的舞台。女式牛仔裤从无性别服饰设计转变到突出女性特质的特别设计,并指出这些设计的变化体现了女性对平等的追求从“趋同”上升到“求异”。[3]牛仔裤作为牛仔精神的物质化产品被女权主义者用来表达自己对自由平等理想的追求。她们开始设计各种符合女性身体结构、能展现女性线条美的牛仔裤,彻底告别了与男性统一款式的宽大松垮的型号。至此,更多自信洒脱、热情洋溢的女性脱下长裙,穿上了牛仔裤。

西方大众文化思潮是一场反叛主流意识形态的思想运动。大众文化的平面化、批量复制是以消解文化个性和创造性为目的的,它是建立在西方经济高度发达的基础之上。[4]牛仔文化具有的桀骜不驯、自由不羁文化特点,牛仔裤作为其天然的文化外延不仅恰到好处的迎合了大众心理需求,迅速成为了民众情绪宣泄的重要载体,更通过服饰革命再次加深牛仔文化的文化分量。

4.3由大众文化视角解读牛仔的象征意义――大众传媒对牛仔文化意义的加固

西部牛仔因其艰苦恶劣的工作、独立顽强的生活被称为“马背英雄”,而随着大众传媒的发展,西部牛仔的象征含义被更加广泛的运用到商业广告甚至政治宣传中。在早年美国万宝路牌的香烟广告中,牛仔们嘴叼香烟,背倚骏马,脚踏牧场的场面被奉为万宝路香烟品牌经典场景。20世纪80年代,在罗纳德里根为时任美国总统时,他喜欢回忆拓荒时代的生活情景。他常常在他的西部农场拍照――劈柴或是骑马,还会带着他的牛仔帽子。乔治布什在他的德克萨斯农场穿着牛仔靴,带着牛仔帽,请新闻媒体给他照相,布什就这样强化了他的牛仔形象。[5]

美国人崇尚个人自由、机会均等,而历史上牛仔们顽强果敢,深入西部荒地,凭借顽强的身体素质和独立精神为世世代代的美国人开辟土地,创造财富,他们正是美国传统价值观的英雄。而随着大众传媒的发展,牛仔的形象则得以加固,似乎不管是什么人什么事,只要加上了牛仔元素,便注入了刚强坚毅、不屈不挠、勇敢正义的血液,这其实正是对美国人对其传统价值观的不断自我肯定。

5.结语

英国历史学家哈里 艾伦曾说:半个世纪以来,牛仔的传奇吸引了千百万人。它投合了人们的心意并且一直是这样。由于它有像戏剧和小说那样的固有价值,它使人产生共鸣的那种野外风味和对老老少少都有的吸引力,它具有一种永恒的时代性。百年前,牛仔文化如旋风般浩浩荡荡地踏上美国富饶的土地;百年后的今天,牛仔文化依然经久不衰,保持着恒久魅力。究其根源,是因其早已融入美国大众文化骨髓之中,它强调独立自主、自由平等,并随着美国社会的发展不断沉淀、愈久弥新,历史绝不会将其抛弃。

(作者单位:武汉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

参考文献:

[1]Gans H. Popular Culture and High Culture:An Analysis and Evaluation Of Taste(Revised And Updated)[M]. Basic Books, 2008.

[2]杜可富. 牛仔神话:美国文化的表征[J]. 安徽教育学院学报, 2001, 1(4):33.

篇(9)

中图分类号G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3)107-0092-03

科技传播是“科技知识信息通过跨越时空的扩散而使不同个体间实现知识共享的过程”。通过农业科技传播,可以给农业生产带来便利的技术、农资和信息,同时在农产之后,也农产品的返城销售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是,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也应该尽量避免由于信息不对称造成的消极作用。

1农产品返城的渠道分析

关于农产品返城,本文的定义是在满足农村市场和其他农业加工市场之后,将农产品适时、适宜地送进城市市场,满足城市居民对农产品新鲜、丰富、健康的要求,在此基础上,努力实现农产品的绿色、有机、环保品质要求。由此可见,农产品返城的渠道十分关键,目前主要有以下几种主要的销售渠道:

1.1专业市场销售

专业市场销售就是集中销售农产品,一般规模比较大,区域辐射力比较强,销售商品种类全面,销量较大,能够满足本地区不同客户的需求。能够对市场信息作出快速反应,针对需求和供给情况,对市场信息集中分析和作出应对,从而作出正确决策。同时,能够减少运输、储存、加工的成本,做到规模效应。这种销售方式越来越受到重视,随着物流业的发展也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1.2销售公司销售

销售公司销售是指建立专门的农产品销售公司,由公司出面从不同地区、不同产品种类的农户手中收购农产品,再集中销售。他们之间可以是长期的契约关系,也可以是临时的买卖关系,这种方式为“小农户”与“大市场”之间搭建起了一座桥梁,起到了很好的沟通作用。

1.3合作组织销售

合作组织销售是一种自发性和区域性比较强的销售形式,如贩运合作社、专业协会等合作组织销售农产品。与销售公司不同的是,合作组织一般不采取先买断再卖出的方式,组织与农户之间大多是一种委托的关系,更加灵活。销售组织把不同农户的产品集中起来,或者直接出售,或再加工实现产品增值,一定程度上为农业产业化提供了条件。同时,不仅将“小农户”和“大市场”联系起来,而且还有效地减少了风险。

1.4销售大户销售

这种销售渠道往往是由农村中比较能干的人来建立,把本地区的农产品集中收购,再联系外地的市场;或者先联系外地的买房,直接到田间收购,减少了运输和销售成本。这种方式比较灵活,有很强的适应性,也比较适合农村注重人情关系的社会氛围,也有一定的市场占有率。

1.5农户直接销售

农户直接销售就是农户通过自家的力量将农产品销往周边地区,这也是销售大户出现的前提。可以根据本地区农产品需求情况灵活地、适时地组织销售,既能销售商品,又能满足本地区和周边区域的市场需要。而且没有收购商和中介商的盘剥,农民的获利空间比较大。但是这种销售方式比起集中收购、销售来说成本比较大,而且可能存在没找到最需要的市场而导致价格较低。

1.6网络销售和促销

网络销售即通过互连网络进行销售。这种销售方式是一种新兴起的销售方式,正在逐步被人们重视,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效果。这种方式面对的顾客群较为广阔,信息传播速度快,市场需求旺盛、节省交易费用等,但同时也存在信息不对称、竞争激烈等不利因素。

2科技传播对农产品返城的影响

2.1科技传播的含义

科技传播是“科技知识信息通过跨越时空的扩散而使不同个体间实现知识共享的过程”。科技传播的一个重要方式是大众传播媒,这是它的主要普及的工具和渠道。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传媒渠道的迅猛发展,科技传播对于人们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影响日益增强,现代传媒的功能逐渐专业化和智能化,在科技传播中所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大。

科技传播的内涵包括向受众普及科技知识,传播科学思想,教授科学方法等一系列的社会活动。科技信息的传播过程是由“信息的产生至加工处理至传播至接收至分析利用”等环节组成的。科技传播锁传递的并不是新知识,但却是新知识传播的重要媒介和渠道,通过科技传播,科学家与公众关系得到了连接。农业传媒通过与农业科技学界的交流和合作,对已有科学知识和科技成果进行加工处理,将其传播、普及到广大的农业科技工作者和农民中,起到增强国民素质和发展现实生产力的作用。科技传播会很大程度地影响人类生产活动的各方面,重塑和引导人们对农业科技信息的价值观念,并指导其行为方式和路径,使人们逐渐树立起农业科技意识,用农科知识、思想和方法指导实践行动,从而为现代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力量。

2.2科技传播对农产品返城的促进作用

我国是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五分之四。近年来,国家对三农问题的关注一年甚于一年,尽管如此,农产品供需不平衡、价格下降和农民增收效果不佳等问题仍然存在,解决这些问题,对于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保障农业基础地位有着重要作用,进而对第二、第三产业发展也有着积极的带动作用,对构建和谐社会意义非凡。而解决这些问题,做好农产品销售工作是关键所在。

在农产品市场,生产、技术、销售、加工和运输信息流通速度慢和流通渠道不畅导致农产品销售的网点、规模和设备与农产品市场的发展难以协调。农产品销售中的农业技术的支持、农资的购买或农产品的定货、销售、运输、加工、广告与付款等,都伴随着信息的流动,信息实际上是整个农业大市场的传送带。因此,现代农业市场的高效运作离不开科技信息传播所带来的正面效应,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与应用,其作用将越来越明显。通过完善的科技传播体系,会解决农产品流通不畅和结构性、季节性、区域性过剩等问题,从而解决保证农业和农村经济健康发展,保障农民增收乃至农村稳定。

2.3信息不对称造成的消极作用

农业科技信息传播过程是传媒工作者通过大众媒介向农业科技工作者或农民等受众传递科技信息,然后又接收反馈信息的相互传递过程。在农业科技传播中,信息的传递要经过事实至媒体至受众至媒体至事实这样一个不断循环的过程,而信息不对称则普遍存在于这一过程的每一个环节当中。虽然涉农媒体通过各种努力收集关于农产品生产和销售的各种科技信息,但是他们所掌握的信息只是其中很小的一部分,农业科技信息和农业生产实际之间的信息往往会有一定的差距。农业科技信息和从事农产品销售工作的人员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涉农媒体在传播农业科技信息的同时,也同样需要了解农业科技信息工作者和广大农民的需求和他们对信息的反应来调整传播内容和模式。然而对于从事农产品销售工作人员的信息,媒体不可能完全掌握,因此媒体和受众之间也同样存在信息的不对称。

所以,农民对农产品销售渠道的科技信息的获取比较被动,缺乏主动寻求市场信息、联系市场,同时市场对农产品生产和供给信息也较为滞后,容易出现信息提供和农户所需信息不对称的现象,导致在农产品集中返城销售上,供给方信息和需求方信息不协调,商品种类和数量需求不协调,给农产品返城工作带来消极影响,这就需要在返城销售工作人员和农户之间、工作人员和最终需求者之间建立行之有效交流方式。

3 科技传播对农产品返城的影响方式

3.1大众传媒形式

科技传播对农产品返城工作的影响主要通过以下七大类媒体实现,即报纸、电视、广播、杂志、户外广告、网络等。具体分析如下:

1)报纸

在传统四大媒体中,报纸是普及性最广和影响力最大的媒体。随着农民知识水平的提高,对报纸的需求程度也加大,对其所传播知识的吸收程度也加大了。所以报纸与农民读者的距离也更接近了。农民可以通过定制专门针对农业生产和销售的报纸,了解目前农产品市场行情和需求状况,了解农产品返城工作的最新进展,甚至去联系固定的返城渠道。

2)杂志

对于农民朋友,尽管与报纸广告相比,杂志明显地缺乏时效性,但可以利用其光彩夺目的视觉效果,分专题地介绍农产品返城的工作进展和下一步工作需求,让农民集中学习其中的知识。同时,也可以发放给农产品返城渠道中的其他信息接受者,向其宣传、推广更好地农产品,建立固定的农产品返城渠道。

3)广播

对于农产品返城工作来说,广播可以作为一种新式的科技传播模式,其受众广泛,年龄、工作领域、生活方式跨度都比较大,而且传播方式具有较强的即时性,收听时间随意性较大,可以作为一种新的方式尝试,让更多的人了解农产品返城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及给农户带来的切实好处。

4)电视

电视是比较直观的一种传媒形式,能够将生活中所见所闻联系起来,容易为大众接受。尤其在农村地区,电视无须对观众的文化知识水准有严格的要求。即便不识字,不懂语言,也基本上可以看懂或理解广告中所传达的内容,几乎成为人们接收信息的主要来源,成为一种最大众化的宣传媒介,可以作为对农产品生产者的科技传播工具。

5)户外广告媒体

可以在露天或公共场合,将具有地方和区域特色的农产品信息通过广告向广大受众传播的方式。可以选择农产品返城工作较为集中的地区,根据该地区消费者的共同心理特点、风俗习惯来投放,也可以在广阔的农村市场以墙体广告等形式做宣传农产品返城的具体工作形式和益处。

6)网络

网络无疑是科技传播工具中的一匹黑马,成为继报纸、杂志、广播、电视之后的第五大媒体。随着网络用户的增多,科技信息的传播也越来越依赖它。可以深入研究农产品消费者的需要及根据不同类型消费者对信息进行分类,对农产品返城工作进行宣传、对具体的农产品进行广告,或者是获取更多、更新的返城渠道信息,进而提高工作效率,为农产品返城工作铺平道路。

3.2会场传媒形式――以山西科普惠农服务中心农产品返城工作为例

农产品返城工作的推进直接影响着市民的生活。一边是农民的销售难问题,一边是城市里的高菜价,怎样能把这两者很好的结合起来是此项工作的关键所在。解决这个矛盾我们必须要把餐桌和田间地头直接联系到一起,真正做到直供直销。山西科普惠农服务中心已成功以会场传媒形式开展农产品展销会4次。以两次为例说明会展形式对农产品返城工作的促进作用。

2012年9月27日至10月8日,2012山西首届科普惠农特色优质农产品展销会在太原举行。本次展会荟萃了山西省各科普惠农示范基地200余种特色农产品进城销售。包括绿色、无公害、有机农产品、特色农产品食品及饮料;家禽养殖产品及加工食品;特色饮品,特色保健食品,特质食品、精细食品和方便食品;传统工艺、加工生产食品等。展销期间还举办山西科普惠农成果展,以及山西科普惠农特色优质农产品招商、交流、销售会和团购会。

2013年7月25日至28日,山西科普惠农特色优质农产品上海展销会在上海光大会展中心开展。展示会吸引了山西省内上百家知名涉农企业参展,很多是各县(市、区)科普惠农兴村计划受表彰单位、科普惠农绿色通道优质农产品示范基地和特色农产品企业,旨在展示山西省科普惠农成果、扩大科普惠农影响、引深科普惠农工作、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农产品返城工作是一项利农益民的工程,需要建立长效、健全的营销渠道,将农民的田地与城市居民的菜篮子、米袋子紧密联系起来,将新鲜、丰富的农产品及时送到城市市场。在这项工作中,积极利用科技传播工具、科技手段传播产地信息、市场需求和供货渠道具有重要的意义,科技传播工具也以大众传媒和会展传媒等多种形式促进着农产品返城的工作。

参考文献

[1]张通生.新农村建设视野下的科技新闻传播[J].新闻爱好者,2009(8):29-30.

[2]伍正兴 王章豹.试论我国大众传媒科技传播与普及的特点[J].科普研究,2010(6):50-53.

[3]许亚丹,单冷.科技传播的作用分析与发展趋势[J].中国科技论坛,2001(12):41-44.

篇(10)

关键词:婚恋节目;《非诚勿扰》;审美大众化;拜金主义

江苏卫视《非诚勿扰》自开播以来,在同类婚恋交友类节目中以占绝对优势的视率获得巨大成功,成为观众娱乐消遣的重要节目。今年2月13日收视率更高达3.99%,市场份额占到11.21%。它不仅是一档给广大未婚男女提供交友平台的节目,而且是受到人们广泛关注的社会文化现象。处于一个快节奏的消费主义社会中的人们,要求物质与精神的和谐发展,而《非诚勿扰》成为这一诉求理想的实现对象。但伴随着节目的热播,一些问题也随之而来。

一、《非诚勿扰》策划成功之处

(一)审美主体的大众化――由精英阶层到普通大众。

如果说过去只有文人雅士、侯爵将相才有资格进行审美活动,那么现在则是审美大众化的时代。这与当今教育事业的普及、传播媒介的发达息息相关,尤其与电视事业的高度发达密不可分。电视的普及,电视节目的花样翻新,大众观看时间的延长,都为电视事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可以说电视文化已渗透到普通大众生活的方方面面。新时期以来,我国经济迅速发展,人民经济收入大大增加,生活水平也随之提高。但是在当今商品经济、消费文化的冲击下,人民的生活节奏日益加快,激烈竞争带来的各种压力却日益增大。许多未婚青年几乎没有足够时间去解决自己的婚姻问题。沦为“剩男”或“剩女”。《非诚勿扰》节目正是在这种社会背景下应运而生。年青人在节目中欣赏俊男靓女,为其中的精彩之处捧腹的同时,其实也在心里对台上的男女嘉宾进行点评,与自己理想的交往对象进行比较,从而获得心理上的满足或激发自己寻觅理想伴侣的信念。

(二)优秀的节目元素。

1.个性主持人。光头、深邃、睿智、幽默应该是众多《非诚勿扰》观众对主持人孟飞和嘉宾主持乐嘉的一致印象。剖析问题一针见血,有深度,有力度,却不令人感到刻板教条,流于说教。二人以其机智幽默的话语博得观众的喜爱。如果说孟飞与乐嘉是以男性的立场、视角来评说男女嘉宾,不免阳刚有余,柔韧不足。知性娴雅的女教授黄菡则很好地进行了互补。

2.时尚男女嘉宾。24位女嘉宾青春靓丽、性格各异,相比同类节目女嘉宾更加漂亮时尚,文化素养更高。她们代表了不同的阶层、不同的生活背景,不同的生活信仰,可以说是众生相的一个缩影。她们语言犀利,立场坚定,常令男嘉宾难以招架。而正是这种火药味十足的氛围才能制造戏剧冲突,进而吸引观众的眼球。相比高姿态的女嘉宾,男嘉宾显得有些被动,生死大权完全掌握在女嘉宾手中,颠覆了传统的男人主宰女人的惯例,为广大女性提供了一个发现自我的平台。

3.恰到好处的音乐。《非诚勿扰》的音乐选择非常考究,男嘉宾出场时动感十足的《can you feel it》,女嘉宾出场时甜美俏皮的《gee》能充分调动现场气氛与观众的兴趣,男嘉宾牵手失败、失意离去时一曲《可惜不是你》将其无奈遗憾的心情表达得淋漓尽致。观众的兴奋点也在随着音乐的变化起伏。

4.平行的板块设计。五位男嘉宾从出场到离开即组成一个板块,五个板块呈平行并列结构,方便观众随时进入观看状态。在每个大块中,又细分为三个小板块,即“爱之初体验”“爱之再判断”“爱之终决断”,对男嘉宾的信息进行逐层展示,构成一个完整连贯的有机体。

二、《非诚勿扰》的危机所在

(一)“拜金主义”等不健康思想的传播。

电视媒介在一定程度上担负了大众传媒的教化功能,《非诚勿扰》的主要受众是年轻人,他们的价值观、人生观并未完全定型,易受节目中某些观点影响。 “宁愿坐在宝马车里哭也不愿坐在自行车后笑”此言一出,马诺立即被被标上了“拜金女”的标签,随之而来的是声势浩大的舆论声讨与正反双方的激烈交战。而且男嘉宾在个人资料中大多会展示自己的经济实力,女嘉宾亦对经济实力雄厚的男嘉宾格外青睐。《非诚勿扰》以一种裸的方式向大众展示嘉宾的内心真实想法,满足了观众对真实情感表现的需要,但毫无节制的对人的欲望的展示会导致节目本身伦理导向的危机。

(二)闪恋背后的陷阱。

《非诚勿扰》其实是一档快速交友类节目。在一个半小时里,女嘉宾要对五位男士做出判断,决定是否与其牵手,这中间其实存在着巨大的盲区。为博得女嘉宾的好感,男嘉宾会在台上表现其优秀的一面,甚至刻意粉饰其不足。这对女嘉宾而言,无疑是一种变相的欺骗。而女嘉宾也存在台上貌美如花,台下惨不忍睹的现象,令牵手后的男嘉宾大失所望。这些都是闪恋中存在的问题,结果只能是分道扬镳。

三、《非诚勿扰》收视长虹的法宝

(一)发挥大众传媒积极的教化功能。

摒弃节目中一些极端、拜金思想,倡导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在潜移默化中实现对受众的正确引导,传播社会主义新风气。

(二)对节目进行创新。

几乎每档娱乐节目都会经历瓶颈期,一般情况下为两到三年,如若不进行创新,很快会被后起名目繁多的娱乐节目所超越,以致停滞不前。《非诚勿扰》作为一档婚恋交友类节目亦属于娱乐节目的范畴,遭遇瓶颈期在所难免。对节目进行经常性的改革,即创新是获得长久生命力的不二法门。

参考文献:

上一篇: 对文学语言的理解 下一篇: 保护生物学原理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