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1-02 10:19:40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生态农业专业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开办“生态农业与旅游”专业是农业院校调整办学方向和提高教学竞争力的需要。
首先,农业院校要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和持久的吸引力,就必须在专业设置和教学内容上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充分利用农业院校的基础优势,寻找符合当今社会潮流,具有时代特色的办学方向。我国农业正处在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轨的过度时期,农业领域正孕育着一场新的生产方式、经营方式的变革,资源配置的手段和方式正日益多元化,农业资源的概念有了新的内涵,它同人的生态定向、生态环境、旅游景观等紧密联系在一起,这就使农业资源开发向更高产业层次转化成为可能,开办“生态农业与旅游”专业能够将农业资源和农业经济的传统办学优势,转化为培养农业转型的多学科交叉的复合型人才的优势,这是农业转型的需要,也是农业院校办学思路转型的需要,是农业院校的生存发展壮大的根本出路所在。其次,高职高专培养的重点在于具有实践操作技能的应用型人才,这与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的产业经营属性、实践操作属性基本一致。经与省内外的一些旅游部门和生态农业园区等企事业单位沟通和了解,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专业人才广受欢迎,已形成生态旅游人才短缺与旅游业整体进步之间的矛盾,生态旅游人才的培养成为今后一定时期旅游业提高竞争力的战略措施,预示着当前和今后一定时期生态旅游和旅游农业部门将出现人才紧缺的局面,该专业的设置是其他任何专业不可替代的。再次,河南省不仅有着丰富的历史人文旅游资源,而且拥有极其丰富的自然生态旅游资源,生态旅游资源开发已成为河南省旅游业结构调整的重点。近几年大力开发山地生态旅游资源和大中城市郊区生态观光农业的实践已充分显示出这一旅游事业在河南省的广阔生命力。“生态农业与旅游”专业的开办,将占居国内在农业旅游、生态旅游专业人才培养的先进行列,有力地促进我省旅游产业、高新农业和高等教育事业向更高层次迈进。
=、开办“生态农业与旅游”专业能够保持该专业教育的入学和就业的人才供求两旺。
传统农业专科教育面临市场就业和生源质量的巨大压力,这与几十年一贯制传统专业设置和教学模式有很大关系,利用现有优势将传统长线专业改造成为当今社会经济新兴的热门专业,必将形成农业院校人才供求两旺的良好局面,高等专科教育尤其是农林高职高专才能办出活力和动力。河南省生态旅游资源极为丰富,到====年初河南省共有国家级和省级风景名胜区==家,开发景点景区===多处,国家级和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处,星级旅游饭店===多家,各类旅行社近===家。近几年开发力度逐渐加大,对生态旅游人才需求容量巨大,与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人才需求对口的企事业单位和部门包括:各类生态农业实验场、观赏动植物园区、各类自然风景名胜区、生态休闲旅游度假中心、旅游接待和市场开发企业、城市园林生产经营单位、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区等。目前,这类与生态农业旅游资源开发利用保护相关的单位和部门人才奇缺,难以适应自然资源进行旅游综合开发和保护的需要。上述企事业单位和部门多数属于新兴行业或朝阳产业,一般认为,社会越发展,人类对自然生态的认识水平越高,回归自然、与大自然保持和谐共处的愿望越强烈。抗击非典的教训增强了人们对生命和健康的认识和追求,生态健康旅游将成为旅游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方向。该专业的设置较好地适应了这一旅游业的发展动态。
二、开办“生态农业与旅游”专业的可行性
=、生态农业与旅游专业与高等农林院校学科性质相对口,同农林高教改革的方向相一致。
2加强中专生态农业教学的策略
中专院校是职业院校之一,其办学宗旨和教学目的是培养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技术型人才,因此加强生态农业教学成为了中专院校教学的当务之急,只有提高教学效果,才能够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才能推动我国生态农业的健康发展。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追求正在不断提升,提升生活品质,发展生态农业与当前的社会主流趋势相吻合,也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因此笔者对如何加强中专生态农业教学的策略进行了具体的阐述,力图为社会输出更多高质量、高水平的生态农业技术人员。2.1转变学生的学习观。传统的化学农业为农业发展带来了很多的经济效益,节省了很多劳动时间,带来的危害是潜在的,长期化的。生态农业的优势不言而喻,但其在经济效益的获取上需要长时间的积累,这就导致很多农民和学生对此有偏见。因此,中专生态农业教学的开展首先要转变学生的学习观及对农业的偏见,让农民在发展生态农业中既看到价值也收到效益,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实现农产品的绿色化发展[1]。从目前农业的发展态势来看,生态农业必然会成为未来几年内我国农业的大方向,并且我国的很多农业技术已经在世界农业中实现了高科技的发展。当前的当务之急就是要培养一批高素质、高质量的生态农业技术人才,利用好我国已经研发的农业高新技术,促进生态农业的健康持续化发展。2.2创新学校的办学模式。首先,中专院校生态农业教学要结合当地和各地区的市场需求,实现多元化的新型的办学模式,形成学历教育、技能培训、职业培养等一系列的教学体系,促进学生出校后更好的适应专业的需求。其次,开展学生返乡创业培养的办学机制。鼓励青年学生毕业之后带着自己的知识和技能返乡带领农民发展生态农业,发家致富,同时学校为他们提供再教育和培训服务。再次,开展农业、中职、高职联合办学的模式,为学生提供再学习的机会,调动各方优秀的学习资源,让致力于生态农业和新农村建设的青年有可学习的机会。最后,实行“农林牧副渔”结合的办学模式。重点发展生态农业,将农业与其他行业结合起来进行教学和人才培养。如:增加农产品加工专业、农业旅游专业、旅游管理专业、酒店服务专业等。通过跨专业课程的开设与学习,能够使专业人才向通用人才发展,培养出更多与生态农业发展相适应的综合性人才。2.3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当今社会的竞争简单来说就是人才的竞争,中专生态农业教学力图培养高质量的农业技术人才,所以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是非常必要的。因此,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要转变以往照本宣科的教学方法,注重实践教学的应用,为学生提供更多参与实践、主动实践的机会,将理论与实践真正的融合起来,同时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敢于创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2]。中专生态农业教学以技术人才培养为主,所以教师要明确生态农业以后的发展方向,在课堂上不断引进和倡导新理念、新技术,并引导学生逐渐接受这些新思想,增加课堂互动和动手操作环节,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得到真正的锻炼,从而提高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更好的适应生态农业的发展需求。2.4拓宽中专就业渠道。就业问题是中专院校发展的关键,学校在为社会输出人才的同时也应该解决本学校生源的就业问题。因此,中专院校要加强与企业和经济组织之间的联系,共同开发课程,建设实训基地等,将学校与企业的利益结合起来,根据企业和市场的实际需求去调整专业和教学策略,满足学生的就业需求。另外,校企联合办学的方式能够为学校老师提供调研和学习的机会,丰富教学的教学经验和实践经验,从而更好的为学生提供教学指导。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新农村建设和生态农业发展之时,中专院校应该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强生态农业教学研究,培养符合社会和市场需要的生态农业技术人才,不断创新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为社会培养出更加优秀的技能性人才,继而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和进步。
作者:冯海昌 单位:河南省太康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一、该县农业经济发展现状
该县地处浙江中东部,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年平均气温16.7℃,年平均降水量1390mm,是八山半水分半田的山区县,境内植被保护良好,物种资源丰富,生态优势得天独厚。全县土地总面积142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22.9万亩。现有农村人口47.5万人,农户数15.9万户。2008年实现农村增加值7.7亿元,农民人均收入6907元。近年来,该县农业经济得到了长足发展,呈现了以下3方面的特点:
(一)主导产业发展迅猛,特色优势不断显现
近年来,该县的茶叶、高山蔬菜、水果、笋竹、生猪、淡水养殖、中药材等七大主导产业发展迅猛,2008年七大主导产业产值8.7亿元,占农业生产总值75%以上,其中:茶叶8万亩、产值1.3亿元;杨梅、蜜梨、蜜桔等为主的水果产量5.9万吨,产值1.5亿元;生猪存栏量17.2万头、产值3亿元;中药材1.9万亩、产值1.6亿元。最近几年茶叶、高山蔬菜、中药材等种植效益都比较好,亩产值可达7000-8000元,甚至上万元,农业的特色优势不断显现。
(二)经营主体发展壮大,品牌建设不断加快
农业经营主体的不断发展,龙头带动作用日益增强,带动效果日益突显,全县已拥有农业龙头企业56家(其中省级4家,市级21家),建有各类农产品专业市场6个,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社212家(其中省级5家、市级46家)。同时,品牌建设也不断加快,以从事农业生产、营销、中介等各类组织为主体,积极申报创建品牌,“石梁”牌、“天台山”牌等获浙江省著名品牌称号,全县形成了粮油、蔬菜等农副产品统一打“石梁牌”,茶叶、水果等林特产品统一打“天台山牌”,使得这两个品牌成为全县最有影响力的农业品牌。农业标准化建设也同步跟进,已制订或修改高山蔬菜、茶叶、水果、畜禽产品等四大系列27个农产品的地方标准,全县18.1万亩的20个农业产品规模化基地通过无公害农产品基地认定,7个农产品通过有机食品认证,5个农产品通过绿色食品认证。天台山乌药和白鹤、三州等8个乡镇茶区的龙井茶划入国家原产地域保护。
(三)农业项目建设步伐加快,工商资本投入农业力度加大
在当前产业大转移的历史性时期,项目农业实施和工商资本投入拓宽了对农业的投入渠道,推进了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推动了农业结构新调整,从而在整体上加速了该县现化农业产业化进程。2008年该县向上申报50个农业项目,43个项目批准立项,涉及上拨项目资金1191万元。近三年来,该县以工商资本投资效益农业为主的农业招商引资项目共37个,协议引资3.2亿元,实到内资1.3亿元,外资120万美元。
二、加快农业经济转型升级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原因分析
(一)高山蔬菜产业
全县山地蔬菜受500米以上高海拔地区可耕种面积和蔬菜轮作制度所局限,山地蔬菜现有发展规模难以突破;老产区病虫害加重,农药施用量相对加大,难以达到“优质、高效、安全”和稳产高产的要求等诸多因素,致使该县山地蔬菜产业面临严峻考验。
(二)畜牧产业
全县畜牧业正由规模小、散户多、品种落后向畜牧业规模化、专业化、规范化方向过渡时期,亟需政府支持与引导。另外,“天台小狗牛”和“天台黑鸡”现有存栏量较小,遗传资源濒临灭绝,亟需保护和利用。
(三)中药材产业
2006年,该县中药材产值和种植面积分别位居省第4、第5位,被列入全省中药材综合十强县,2007年,被省政府认定为“浙江省中药材产业强县”,白术、铁皮石斛、乌药等该县三大名特中药材享誉省内外,文化底蕴深厚,发展前景广阔,但中药材作为全县农业的一大主导产业,起步相对较晚,缺乏常年性政策支持,无法实现突破性发展。
该县高山蔬菜、畜牧业、中药材等三大主导产业的发展状况,一方面表明农业经营体系和机制尚不够完善,农业产业要发展壮大,产业要具有竞争力,与工业经济一样,必须有完整的产业配套体系,要有强的产业配套支持,近年来,山地蔬菜屡屡出现高产低价现象,中药材、生猪产业缺乏专业市场,诸多问题说明该县主导产业的产业体系不完整,产业配套的支撑还很薄弱。另一方面也表明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发展的内在动力和能力均显不足。在多年的政府主导的模式下,产业的经营主体显得能力不足,加上又非常分散,农业产业发展处于既盲目又缺乏动力的状态;作为从事现代农业的经营主体,其风险承担能力、竞争能力、创新能力等综合素质还很不够,无法发挥主体作用,导致其主体地位不能保证。
三、当前天台发展现代农业的总体目标
围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现代农业发展要求,按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和谐的总要求,依托经济、科技、信息、人才优势和农业资源、产业优势,优化、整合农业区域资源,综合开发农业经济、生态、生活、社会功能,大力发展优质高效农业、高科技设施农业、绿色生态农业、休闲观光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业,加强农业市场体系和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保护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创新体制机制,再创特色优势,统筹城乡发展,基本实现农业技术的全面升级、农业结构的现代转型和农业制度的现代变迁,把农业建设成为空间布局合理、功能多元表达、产业优化发展、农业技术先进、装备设施完美、市场体制完善、经济效益显著、生态环境安全,具有明显区域特色的、与天台发展成长为国家级生态县相协调的现代农业。
四、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对策与建议
(一)加快改善农业发展条件,形成农业转型升级的增长点
1、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强化涉农企业内部管理,加大力度推行食品行业QS、质量管理体系等认证,实施绿色农业战略,推进无公害基地、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证,倾力发展绿色安全食品,增强颇具优势的市场竞争力。整合工商、质监、农业等部门资源,定编定岗,专人负责,建立农产品检测中心,设立规范、标准、专业的检验室,配置可对农、畜、水产品的药物残留检测设备和疫病鉴定设备,对农产品的农药残留量、食品添加剂、激素、重金属元素、动物的疫病、饲料添加剂及其在动物体内的残留兽药、农产品生产基地的土壤、肥料、水质等进行定量、定性分析,并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建设,实现“从田头到市场”全程质量控制。
2、大力推进设施农业建设。设施农业建设是改造传统农业、发展效益农业、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加强对农业的多渠道、多元化的资金投入,逐步完善水、电、路、林、渠等农业基础设施的,加强农业新技术、新品种、新设施和先进管理经验的应用推广,出台相应政策,鼓励大户建设连片新建棚架式或大棚覆盖防虫网设施;鼓励新建固定喷滴灌设施、固定泵站、固定管路;鼓励新建茶叶、水果、蔬菜、水产、畜禽产品冷藏保鲜库,从而促进农业的依标生产、品牌销售和产业化经营,从根本上提高单位面积种植效益,增加农民收入。
3、推进循环农业发展。准确把握生态畜牧业发展的核心内容,不仅要把排泄物治理当作生态畜牧业,而且要把畜禽养殖场建设与周边农作物的消纳、排泄物综合利用有机结合起来,通过推广典型模式来推动畜牧业与环境生态的协调发展。既克服该县畜牧养殖业自身生态结构和传统养殖方式固有缺陷的问题,又有效解决由于受到土地和环境等因素制约而致使畜牧业发展空间不断受挤压的问题。因此,转变生产方式、发展生态畜牧业是全县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和实现途径。
(二)创新科技服务体系,增强农业转型升级的支撑点
1、加强农业科技自主创新。注重原始创新,整合各方科研力量,建立重大攻关项目,加快研发与该县农业七大主导产业相适应的适用技术和技术模式,重点拓展到产前和产后领域。实施“农业借脑创新”工程,大力培育科技创新企业,引导龙头企业建立科研机构,并与科研院所建立科技合作,加大科研开发力度,完善产学研结合机制,建立健全“科研机构+龙头企业+基地”的科技创新推广模式,即时研究解决该县主导产业发展中的技术问题,切实提高产品品质和产业档次,提升农业增值空间。
2、提升农技干部业务素质。全力建设一个由首席农技推广专家、农技指导员、责任农技员和社会化农技推广人员组成的高效农业科技推广体系,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每年安排一定数额的农技推广专项资金,保障“首席农技推广专家”课题研发经费供给,并对取得显著成效的课题组将实行奖励,支持首席农技推广专家开展课题研发,既为农技指导员、科技示范户和广大农民提供相关技术信息,承担相关技术咨询和培训工作,又根据农业生产的源头性需求,研究提出相应行业或专业领域的产业发展等方案,带头开展技术试验、示范。
3、加强农业科技普及推广。创新农业科技服务方式,完善农技110系统,加快构建多元化现代农业服务体系。实施“农业科技入户工程”,探索科技成果快速转化和应用制度,实行技术指导员包户负责制的绩效评价制度,同时充分发挥党员远程教育系统和农民信箱的作用,将农业技术网络延伸到村组,形成科技指导到户、良种良法到田、技术要领到人的“三到”格局。实施农业重点技术推广普及工程,着重推广高山蔬菜无公害生产、白术优质高产规范化生产、生态养猪等重点技术推广普及,增强重点技术和重点工程的示范作用。
(三)加快优化农业经营机制,把握农业转型升级的基本点
1、扶持地方优势特色产业。天台黑鸡、小狗牛、香鱼、小种蕃薯、白术、乌药是独特的地方优势特色农产品,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是拓展效益农业发展的有效途径。出台政策,扶持黑鸡等特色产业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开发,鼓励白术品种选育研究、良种提纯复壮和认定工作以及白术饮片加工方面的技术开发和研究;支持乌药生物学基础性研究和天然种源选优研究。建立生猪风险预警机制,鼓励生猪市场价格低迷时饲养生猪的积极性,稳定生猪储备生产,建立生猪生产预警机制。当猪粮比价低于5.5∶1时,启动生猪生产应急预案,对具有一定规模(能繁母猪30头以上)的自繁自育养猪场给予每头能繁母猪一定的财政补贴。
2、探索创新土地流转方式。加快探索创新土地流转方式,着力破解现行土地制度和现状制约适度规模经营发展、实现农业经济转型升级的瓶颈,按照深化所有权、稳定承包权、放活使用权的原则,推进土地股份合作改革,常年性抛荒耕地应先行纳入流转范围,引导农民采取转包、转让、互换、租赁、入股等多种形式,依法、自愿、有偿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加快构建县、乡、村三级土地流转服务体系,培育土地流转市场,引导和推动土地更多的向专业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业龙头企业等主体流转,为加快农业经营企业化、生产集约化、产品标准化步伐创造条件。
3、培育现代农业经营主体。积极培育面向市场的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种养大户和农产品营销大户等现代农业经营主体。切实抓好“135”工程,即培育100家农业龙头企业、300家农民专业合作社,500种养或营销大户,不断壮大队伍。深入实施“龙头带动战略”,扶持壮大天皇公司等龙头带动型企业,鼓励发展乌药公司等成长型企业,精心培育浙大佳能康公司等技术创新型企业,建立健全与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推行订单生产,形成“公司+基地+农户”等经营模式解决龙头企业实力不足、带动作用较弱的问题。
(四)加快转变涉农资金利用方式,构建农业转型升级的动力点
涉农资金利用方式的不同影响了各种资金的利用率和利用效率。通过加快转变涉农资金利用方式,运用科学、合理、有效的手段,切实增强农业效益,不断构建农业转型升级的动力点。
1、加强农业招商引资,搭建引资平台,创新招商方式,承接非农产业转型,鼓励和引导工商资本发展规模生态高效农业,改变农业资金投入渠道狭窄局面,形成多元化投入机制。
2、利用国家“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和对欠发达地区倾斜的原则,用足、用活、用好国家财政支农惠农政策,争取更多的高效规模农业开发、农村环境整治、生态补偿机制等系列涉农奖补政策,凝聚涉农建设资金合力。
3、健全财政支农资金稳定增长机制,增加农业发展基金额度,改变过去基金安排方式,有产业重点、年度侧重的安排农业发展基金,提高公共财政的引导作用和使用效率,最大额度的发挥政策导向效应。
4、加大金融支农力度,扩大对农业授信贷款面,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扩大农村有效担保物范围,简化贷款手续,大力发展小额信贷,允许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信用合作,规范和引导民间借贷健康发展。
5、坚持政府推动、农户自愿、市场运作的原则,在今年开展的能繁母猪、油菜、水稻等7个参保农险品种的基础上,继续加大政策性农业保险推进力度,为农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近年来,东营市根据高效生态农业发展要求,按照“高品位、高档次、高科技、大规模”的要求,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规划建设了一批高水平的农业加工园区、农业物流园区和农民创业园区。2006年至今,市财政筹集资金3亿元,重点扶持了以利津、垦利为核心的30万亩现代渔业示范区,以广北、黄河两个国营农场为核心的140万亩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区,以“一区十园六带”为主要内容的现代畜牧业示范区和沿黄观光农业示范区。到目前,全市已建成现代农业示范园区65个,其中,以休闲观光、蔬菜种植为主的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区42个、现代畜牧业示范区13个、现代渔业示范区3个,农业集聚化程度得到大幅提升。以现代渔业为例,东营市垦利县以30万亩现代渔业示范区建设为平台,集中突破,突出发展黄河口大闸蟹产业,规模化大幅提高,到2010年,建成无公害水产养殖基地14处,面积达到22.5万亩,有机食品养殖基地2处,面积3万亩,占全县水产养殖总面积的62.5%。
二、着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推动农业由注重第一产业向一二三产业一体化发展转变
“十一五”期间,东营市紧紧围绕“黄蓝”两大国家战略,按照做强一产、做大二产、做活三产的原则,在稳定粮棉生产的基础上,重点培植了畜牧、渔业、林果、蔬菜、花卉和休闲观光农业六大主导产业,建立了三产带动、二产转化、一产支撑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形成了粮棉油加工、畜禽水产加工、果蔬食品加工三大产业集群。为推动产业转变,市财政先后制定出台了《关于鼓励农民建设冬枣小型保鲜库的意见》、《关于加快花卉产业发展的意见》、《关于加快海参产业发展的扶持意见》、《关于扶持黄河口大闸蟹产业发展的意见》等财政扶持政策,每年重点扶持10个投资5000万元以上的重点项目。经过连续几年的扶持,效果十分明显。目前,全市名优水产养殖面积达到174万亩,其中黄河口大闸蟹、海参养殖面积分别达到65万亩、10万亩。畜牧业发展势头强劲,建成标准化畜牧养殖小区1300个。休闲观光农业完成投资1.9亿元,经营主体达到33个,经营面积10.76万亩,带动农户1.84万户,实现年营业收入5.2亿元,利润1.39亿元。以城郊农业为例,我市东营区每年预算安排资金5000万元,经过连续几年的扶持,建成了一批集观光赏景、休闲娱乐、农事体验、特色餐饮等功能于一体的休闲观光农业产业,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截至目前,东营区已建成休闲观光农业项目14家,占地1.96万亩,吸纳农村劳动力4140多人,带动农户4400户,累计接待游客27.46万人次,实现旅游等相关收入4473万元。
三、着力实施品牌带动战略,推动农产品由低端向高端高质高效转变
2006年以来,东营市财政累计投入资金900多万元,积极引导龙头企业创建农产品品牌,鼓励有条件的企业争创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名牌农产品、中国名牌产品等国家级品牌,组织黄河口名优农产品推介、展销活动,对获得国家级、省级名牌产品的企业按规定给予奖励。目前,全市已有290个农产品、157万亩生产基地通过“三品”认证,中国、山东名牌农产品达20个;农产品注册商标285件,其中驰名、著名商标16件。2006年以来,市财政投入资金1000万元,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提升工程,建立了高标准的市级农产品质量综合检测中心和5处县级检测中心和30多家企业(市场)检测室,形成了以市级质检中心为龙头,以县区质检站为骨干,以乡镇和各生产经营单位检测点为基础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监测体系,为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
四、着力强化农业技术支撑,推动农业由主要依靠传统生产模式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转变
为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全面提升农民科技文化素质,东营市实施了五项科技兴农工程,进一步拓宽了农民培训渠道。2006年以来,市财政共安排资金760万元,围绕建设基层农技部门科技培训阵地,开展乡镇农业服务体系建设工程,有21个乡镇建起乡镇农业科技信息服务大厅,实现了农业科技信息定时和实时查询,农民科技需求得到根本改善;围绕农业主导产业,实施十项农业实用技术入户示范工程,重点推广日光温室无公害蔬菜标准化生产等十项农业实用技术,实现农业主导产业的技术升级;2006年以来,市财政投入560万元,围绕农业优势主导产业,实施千村万户农民科技培训工程,重点对农业科技示范户、专业户、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技术人员进行集中培训,累计培训农民100多万人次,共选拔1300名农民技术骨干赴高校培训;围绕全市优势主导产业,实施市县乡村四级农业优势产业技术队伍建设工程,建设农民培训骨干师资队伍,为大规模培训农民创造条件。
五、着力培育新型市场主体,推动农业由分散经营向适度规模经营转变
2006年以来,东营市财政通过贴息5400万元,争取省财政贴息2059万元,扶持了100多家企业的230多个新上扩建项目,培植起了万得福、驰中、华誉、半球面粉、海星等一批规模大、市场竞争力强、辐射带动面广的农业龙头企业集团。通过实施“531工程”,扶优、扶大、扶强农业龙头企业,目前全市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到508家,其中国家级3家、省级31家。仅2010年,全市引进、新上、扩建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项目46个、完成投资21亿元,今年又新上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项目87个,计划总投资70亿元。龙头企业的市场开拓能力不断增强。2010年,全市规模以上农业龙头企业销售收入达到350亿元、实现利润24.7亿元、上缴税金7.6亿元,年销售收入过亿元企业67家。龙头企业通过合同、合作、股份合作等形式直接带动基地农户24万户,占全市农户总数的75%,户均增收1500元;直接提供就业岗位7万个,年人均工资1.8万元。加强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化建设,不断提高其辐射带动能力,有效地把分散的土地集中起来,把分散的农户组织起来,带动更多的农户进入现代农业产业链经营。目前,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到492家,资产总额10.36亿元。合作社拥有注册商标23个,使用农产品质量认证59个、无公害产品产地认定58个。农民专业合作社辐射带动农户18.24万户,占农户总数的57%。
六、着力保护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推动农业实现经济生态一体化转变
一、天台的农业发展现状及潜力分析
近年来,天台立足自身特色,按照市场化、产业化的要求,以效益农业为主线,不断深化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切实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各个方面都取得了新的发展:农业经济总量不断扩大;特色优势产业优势稳步壮大;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取得新绩效;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取得新突破;农产品品牌影响力不断提高。充分利用天台区域、生态和资源等特色优势,深度挖掘农业文化内涵,做足农业特色文章,加快农业转型升级发展,是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重要途径。天台农业发展潜力表现在以下4个方面。
首先,生态资源优越,“三品”农产品发展潜力大。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环保意识的增强,对农产品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对无公害、有机、绿色农产品的消费更趋热衷。丰厚的利润与庞大的市场,为有机食品生产展现出美好的前景。天台是省级生态县,山林覆盖面广,生态环境良好,这为生产高效生态的“三品”农产品提供了资源条件,塑造了差异竞争的优势。
其次,地域特色鲜明,主导产业发展前景广阔。天台地域特点具备优越自然资源,孕育了富有特色的农业产业,特别是天台山区具有优越的气候条件和种质资源,使得一些产品特色十分突出,近年来,畜牧业、中药材、山地蔬菜产业比重呈现快速增长的态势,这些产业比较效益高,对农民增收贡献大。可见,在平原地区可利用土地不断减少的情况下,天台农业主导产业和特色产品的发展空间、开发潜力主要在山区。
再次,文化底蕴深厚,休闲观光农业发展前途光明。从文化层面提升对农业的认识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理念,深入挖掘具有天台特色的农业文化以及与之紧密相连的饮食文化的丰富内涵,以农业文化和饮食文化作为拓展农业功能、拓展农业市场的先导,既可大大提升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又可促进农民就地创业就业。
最后,农业生产水平偏低,农业发展后发优势明显。目前,天台农业与台州南边县市相比较发展水平较低,主要表现在土地等资源利用水平较低,产业结构调整水平较低,农机化应用水平较低。发展水平的差异,也是该县农业发展潜力之所在。近年来,国家十分重视欠发达地区发展,出台了一系列加快发展的扶持政策,在人才、资金、项目等方面给予重点支持,这是欠发达地区发展的一大机遇。通过认真分析发达地区的发展历程,从中吸取经验教训,挖掘优势,扬长避短,天台农业完全可以少走弯路,实现跨越式发展。
二、当前制约天台现代农业进一步发展的主要瓶颈
(一)土地经营规模小
天台总体上人均耕地少,而且土地平整度差,地块小,规模分散,直接影响了农机作业和土地流转,使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生产难以组织,也导致了众多小规模兼业农户难以与龙头企业结成稳固的利益共同体,下“订单”难,兑现更难。
(二)农副产品精深加工能力弱
作坊式生产、初级产品加工占主导地位,缺乏大而强的龙头企业和知名品牌带动,农业产业链较短,劳动生产率和农产品附加值较低。农产品精加工少,导致相应的高端消费市场的占领份额也少。农业龙头企业普遍存在“低(档次低)、小(规模小)、散(经营主体分散)、弱(抗风险能力弱)”状况,龙头企业与农户联系不紧密,农民专业合作社管理不规范,利益共同体没有形成,服务能力有限,难以带领农民闯市场、组织农民扩大再生产。
(三)市场体系很不完善
产地农产品批发市场偏少,除高山蔬菜、茶叶有较规范的专业市场外,其他产业都还没有相应的专业市场,新建的城区农产品综合市场尚处于起步状态,流通中介组织也不健全,市场开拓能力较弱,大宗农产品流通渠道不畅,农产品量增、价贱、卖难和结构性过剩现象依然存在。
(四)留守劳动力的素质不高
留在家中的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女性化,劳动力结构性素质下降,接受农业科技能力不强,直接影响了现代农业的发展。同时,对于采收季节性较强的茶叶、水果等产业,季节性劳动力短缺现象严重,对茶叶采收造成了很大影响,已经制约天台云雾茶产业的进一步做大、做强。
(五)科技支撑较为薄弱
由于农业科技投入不足,加上原有基础、体制、投入、人力资本等原因,农业科技应用水平依然不高,新品种、新技术推广应用面较小,具有自主产权的新品种更少。科技推广服务体系不够健全,县级农业科技人员断层严重,乡镇科技推广服务后备力量短缺,村组科技推广服务基础不牢。
三、以科学发展观为指针,全面谋划天台农业转型升级发展
(一)切实抓好粮食生产,确保农业平衡协调发展
1、完善粮食生产扶持政策。注重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逐步提高粮食保护收购价格保障种粮基本收益,继续将小麦、早稻谷和晚籼谷列入订单范围。国有粮食收储企业与种粮农户按最低收购价签订“储备订单”,凡市场价低于最低收购价的,按最低收购价收购;高于最低收购价的,按市场价收购。
2、创新粮食生产经营机制。将粮食生产面积和产量等指标列入各级政府考核内容,严格执行耕地抛荒“黑名单”制度,加强耕地抛荒明查暗访、开展通报、整改通知书等,减少抛荒面积,确保全县粮食种植面积39.7万亩、粮食总产11.9万吨的粮食生产能力。
3、积极推进粮食适度规模经营。出台加快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政策,鼓励土地集中连片流转,支持有资金、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现代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粮食生产。着力提升规模化生产、社会化服务水平,培育种粮大户、粮食专业合作社和农机植保社会化服务组织,开展水稻代育、代耕、代种、代防、代收、代烘等服务,实现粮食增产与农民增收的有机统一。
4、重视粮食作物高产示范方建设。推广超级稻种植,各乡镇水稻示范方实施面积不少于当地水稻播种面积的10%,其他粮油作物的示范方面积必须达到百亩以上。
(二)充分发挥自然资源优势,壮大发展主导产业
1、牢固树立项目带动产业发展的理念。依照国家的产业政策和投资导向,围绕7大主导产业和新发展的特色优势产业,引导不同的农业经营主体联合包装项目,引导不同的产业联合包装项目,引导不同的生产环节联合包装项目,并重点包装好以小狗牛、信息化大联动为内容的项目,全力争取中央和省级扶持。
2、积极引导工商资本投资效益农业。抓住当前产业大转移的历史性机遇,探索和创新工业反哺农业、工商投资效益农业的新途径、新方法,走产业招商与资源招商相结合的路子,特别注重健全完善产业与资源合作长效机制,实现长期合作、长期共赢,努力形成全县农业新的增长点。
3、创新农业块状经济发展。按照“一个产业、一个规划、一套班子、一批配套政策”的思路,分产业制定发展规划,建立工作协调和专家会商机制,整合扶持政策和项目资金,加大对主导产业和优势产区的投入,总结推广三州乡的生态养殖等先进发展模式,推动主导产业健康发展。
4、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开展农产品生产标准化示范建设,加大绿色安全的标准化技术指导力度;完善质量监管网络,全力实施《高山蔬菜质量检测点建设》项目建设,重点抓好初级农产品监管工作和农产品市场准入工程;加强农业执法,以全县269家“小农资店”专项整治和规范为重点,加大对农药、兽药、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等投入品源头的整治;加强动植物疫病防控,全力防控重大动植物疫病,确保免疫密度和质量,提高突发重大动植物疫情应急处理能力,保障农业可持续发展。
(三)挖掘农业文化新内涵,培育扶持新产业
1、发展创意农业。鼓励和支持创意农业的发展,实施创意农业项目化管理,注重挖掘高效农业新的内涵,在农产品种植、加工、包装、营销、农业旅游开发等环节注入农业文化、农业文明的新元素,使其产生更高附加值,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2、挖掘产业新亮点。充分发挥特色产业优势,加快建设一批区域化布局、产业化经营、标准化生产的特色优势农产品生产基地,深度挖掘小种蕃薯、紫莳药、黑鸡、小狗牛等地方特色资源,在石梁、龙溪、泳溪、三州、南屏建立3个小狗牛保护区,成立小狗牛产业协会,开拓牛肉和副产品深加工,研制小狗牛名品、名菜。
3、实施“万元田”建设。编制全县“万元田”建设规划,加强技术指导,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加大种子种苗的引导和研发力度,大力推广新品种、新技术,重点加大节工省本等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引导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和技术装备改造,促进农业产业化组织和经营机制创新,争取制定、出台鼓励“万元田”建设的政策措施,全面推进“万元田”建设。
(四)创新农产品营销方式,畅通农产品流通渠道
1、搭建农产品走出去宣传平台,借助台州电视台农产品宣传专栏,常年性免费宣传时令的特色农产品,组织参加国家、省、市级农博会、对接会,促进全县农业品牌的进一步提升。逐步推进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产业协会在更大、更高的层次上进行联合,推广“公司、合作社、农户”三位一体复合型组织模式,引导苍山顶2600亩有机茶基地、2200亩三州乡茶叶基地与上海蒂芙特茶叶市场相联合,缔结稳固的产销合同关系,既为蒂芙特茶叶有限公司提品的原材料保障,更为茶叶产业拓展销售空间,提升茶叶价格的话语权。
2、搭建绿色农产品进社区新平台,设立常年性农产品展示厅,展示展销时令的名优特农产品,邀请台州市特色农产品生产经营单位联合开展“绿色农产品进社区”活动,扩大绿色农产品进社区平台的影响力。
3、搭建品牌整合平台,引导制定开放式的品牌资源共享机制,通过利益带动统一打同一品牌,供成员单位使用,成员单位可在集体品牌下,再加注成员单位的个别品牌,这样既有统一的品牌标识,又不失个性化的特色农产品品牌。
(五)健全农业服务体系,提高科技支撑能力
1、全面开展责任农技人员提素质项目建设,实施首席专家课题研究负责制度,落实每位首席专家每年8万元的科研保障经费,根据农业生产的源头性需求,研究提出相应行业或专业领域产业发展方向和发展规划等方案,带头开展技术试验、示范,加速新科技推广应用,科学制定年度培训计划,对本产业或专业的农技推广人员进行技术培训,提升人员素质。
2、农技指导员在首席专家的指导下重点承担面上的工作指导、咨询培训,开展新品种、新技术和新机具的试验示范,联系乡镇责任农技员、特色优势农产品基地、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和重点示范户、种养殖大户等。
3、乡镇责任农技员分片包村履行农技推广“班主任”职责,做好责任区内的农技推广服务,对科技示范户和农户开展技术指导,并且积极开展农业科技试验和示范,加强乡镇农技阵地――农技快餐厅建设,配备电脑等设施,使乡镇责任农技员有加强自身学习培训、为老百姓提供咨询服务的阵地。
4、实施农村信息化大联动工程,以面向农民的信息服务为中心,整合远教平台、农民信箱、农业在线、天台气象网等网络资源,建立农业信息资源中心,设立农产品市场信息大型数据库,畅通农村信息双向流动渠道,为广大企业、农户广泛接触网上农业政策法规信息、农业科学技术信息、农业生产资料供应信息和农副产品流通信息提供便捷的平台,提高农业外向度和开放水平,为农业发展创造更加宽阔的平台。
5、全力培育职业农民,支持大学生毕业生、打工返乡农民投资农业进行创业,着力培养新一代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职业农民。搭建创业服务平台,使大学毕业生在选择农业创业时能详细了解政府出台的有关优惠政策,了解当前当地农业产业发展的现状,以便选择自身最适宜的产业进行创业;进行技术服务与培训,全力跟进科技增收能力、实用技术、市场经营能力等方面的服务与培训,解决创业者经验欠缺、能力不足、意识偏差等问题,提高创业成功率。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 F3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13-0312-03
Abstract Beijing-Tianjin-Hebei region is an ecological community.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al problems restrict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ecology,social and economic.As Beijing-Tianjin-Hebei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guideline approved,it is a good opportunity to solve the regional ecological environmental problems and achieve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based on resource-saving and environment-friendly sustainable development.Agricultural landscape of Hebei Province accounts for more than 60% of the area of Beijing-Tianjin-Hebei region.Aricultural ecological environment of Hebei Province is threatened under the influence of long-term extensive agricultural production.It has crucial influence to agricultural ecological environment security pattern,ecological environment construction of the entire region.The only strategy is to complete the remediation of agricultural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green transformation of agricultural productivities.The paper proposed some transforming countermeasures from different aspects including agricultural position and pattern,resources usage,production and business models,production technology,and relative policies,which were designed to achiev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e,ec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socio-economic for Beijing-Tianjin-Hebei region.
1 京津冀生态协同治理的主要目标和实现途径
京津冀三地是一个地缘相接、山河相连、空气相通的生态共同体。近年来,京津冀区域性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雾霾锁城、水资源短缺、土壤面源污染等问题日趋凸显。为了有效破解区域面临的生态困局,三地应共同承担生态治理责任,进行生态协同治理。在听取京津冀协同发展工作汇报时指出,京津冀要在已经启动的大气污染防治协作机制的基础上,完善防护林建设、水资源保护、水环境治理、清洁能源使用等领域合作机制。通过一系列协同治理措施,旨在改善京津冀生态环境质量,扩大环境容量生态空间,推动实现地区生态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
然而,由于行政区划的限制,京津冀生态协同治理的实现须不断地探索区域多元主体生态协同治理发展路径。要求中央政府加强顶层设计,设立跨省、跨部门的高级协调机构,打破行政区域限制,对区域生态治理进行宏观规划,并积极发挥协调组织和仲裁等作用。并在统一规划的基础上,通过地方政府合理引导、资源配置市场化、三地联防联控、建立技术援助与调整机制、社会积极监督参与等一系列措施,确保生态协同治理的顺利实施[1]。2015年12月2日,京津冀三地环保部门共同签署的《京津冀区域环境保护率先突破合作框架协议》明确了以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为重点,以联合立法、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监测、信息共享、协同治污、联动执法、应急联动、环评会商、联合宣传等10个方面为突破口,联防联控,共同改善区域生态环境质量。
2 河北省农业生态在京津冀生态中的功能与定位
河北农业生态环境是京津冀的基础生态。生态建设的空间载体涉及每一寸土地,无论是对全国还是京津冀地区而言,农用地是主要的土地利用类型。河北省第二次土地调查显示全省农用地面积为1 316.84万hm2,占京津冀整个地区面积的6成以上。农用地作为京津冀生态空间中的基质,农业生态对整个地区的生态安全格局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尤其是农业对资源和生态的消耗极大,要做好区域资源恢复和生态治理,必须解决农业生态资源保护和农业生态修复。
农业生态系统,不仅具有粮食生产功能,而且还具有重要的生态服务功能,包括调节气候和水文循环、水土保持、促进养分循环、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持土壤和水体质量、美学景观服务、净化环境等。例如,河北省农田对京津冀地区气候调节和水循环起着重要作用,冬小麦的种植可以大大降低冬春季节沙尘天气的发生频率和发生强度等。农业生态在提供农产品的同时,传承了维持和改善生态环境的服务功能,农业生态环境的质量对地区生态环境具有显著影响。由于河北省目前的农业生态环境的改善和提升空间还很大,这也成为提升京津冀生态环境的潜力所在。
农业生态环境是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重要内容。京津冀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和不断提高生态承载力,农业是与自然最为紧密的生态产业,农业生态建设必然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领域。农业发展面临的资源环境问题是生态文明建设无法回避的,不彻底解决这些问题,生态文明建设无从谈起[2]。同时,河北省作为国家粮食的主要供给地之一,在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的同时必须保障粮食安全。推进京津冀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必须要将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作为首要任务。
3 存在主要生态问题与出路
3.1 资源约束是农业发展的瓶颈
河北省是全国农业大省,是主要农业集中产区之一,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2013年,河北省粮食总产量居全国第7位,棉花、蔬菜、油料和园林水果产量分列全国第4位、第2位、第8位和第4位。然而,河北省耕地资源、水资源、气候资源、森林资源等农业生态资源容量并不充裕,随着生产强度的不断增加,农业资源面临的压力日益加剧,已经成为制约未来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在众多的制约因素中,耕地资源和水资源尤其突出。河北省人多地少,是耕地资源相对不足的省份。第二次土地调查显示2009年河北省耕地面积656.14万hm2,人均耕地面积由一调时(1996年)的1 066.67 m2减少到933.33 m2,低于全国人均耕地面积。而且耕地资源质量较差,中低产田占2/3,存在耕层变浅、容重增加、土壤养分效率降低等问题。此外,水资源是限制农业发展的另一重要因素。河北省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205亿m3,人均水资源量307 m3,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7,远低于国际公认的人均500 m3“极度缺水”标准。河北省地表水资源量由20世纪60年代的304亿m3减少到21世纪初的128亿m3 [3],随着人口数据的增加,人均水资源量更是逐年代地快速递减(图1)。由于水资源的限制,人们大量开采地下水来进行农业灌溉。自20世纪80年代起已累计超采水资源1 500亿m3,面积达6.7万km2,超采量和超采区面积均为全国的1/3。资源性缺水,水资源承载能力的“先天不足”直接影响河北省农业的发展。
3.2 农业生态环境恶化是农业发展面临的障碍
河北省农业不仅面对资源的约束,同时受人类活动的影响农业生产所面临的环境压力不断增加。首先是农业生产依赖的农用土壤污染不断加重,污染来源包括工业“三废”污染、农药、化肥和地膜等农用物资的不合理利用、污水灌溉等。2013年河北省农用化肥使用量(折纯)为331.04万t,农药使用量为8.67万t,农用塑料薄膜使用量为6.8万t,地膜覆盖面积达111.97万hm2。从2013年河北省不同地市耕地平均使用化肥、农药的空间分布可以看出,除张家口外,其他市的平均化肥使用量都远大于国外的225 kg/hm2的水平(图2)。全省农药利用率不足30%,氮、磷、钾肥当季平均利用率分别为26%、15.7%和41.6%,远低于发达国家农药、化肥利用率60%以上的水平。地膜残留系数为21%,回收率不足10%,每年地膜残留量新增达1.24万t[4]。大量的有害物质通过径流、淋溶、吸附等进入土壤环境,破坏耕层结构,造成土壤板结、土壤污染。其次是水污染,过量的氮、磷等营养物质,农药及其他有机或无机物进入河流、湖泊、水库引起水体富营养化。目前,河北境内滦河、潮白蓟运河、永定河、大清河、子牙河、漳卫南运河及黑龙港运东等七大水系水质总体为中度污染。Ⅰ~Ⅲ类水质比例为46.06%,Ⅳ类水质比例为16.55%,Ⅴ类水质比例为5.04%,劣Ⅴ类水质比例高达32.37%,主要污染物为化学需氧量、五日生化需氧量和总磷。水利厅公布的河北省水功能区水质状况表明,2015年2月监测的19处农业用水区中,达到区划水质目标的5处,占26%,未达标的14处,比例高达74%。同时,深埋在地下的地下水质量也不断恶化。最新的调查结果显示,在华北平原4384个浅层地下水样本中,Ⅳ类水质占21%、Ⅴ类水质比例高达57%,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大的污染指标有亚硝酸盐、硝酸盐和铵氮;而在1 679个深层地下水样本中,Ⅳ类水质占23%、Ⅴ类水质比例高达51%,主要超标的污染物有亚硝酸盐、镉、六价铬、铅和汞等。另外,秸秆焚烧、过量施肥、牲畜污染等不同程度地造成大气污染,不当的农业措施造成农业系统中水体-土壤-生物-大气的立体交叉污染。
3.3 破除农业资源与生态环境困境的出路
资源环境问题是制约京津冀地区发展的主要短板,同样也是河北省农业面临的主要问题。目前的农业生产虽然暂时保障了粮食安全,但是资源的过度消耗和环境破环已触碰地区生态环境的警戒线。因此,要实现京津冀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必须要首先解决好农业生态和发展问题,在京津冀生态协同治理的框架下,必须将农业生态环境治理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放在重要位置,破除农业资源和生态环境困境,走出一条既能保障农业生态安全又要保障地区和国家粮食安全的新途径。首先要做好农业生态环境的治理和修复,恢复和重建良好的资源环境基础。在京津冀生态协同治理框架下京津冀三地必须尽快找出解决农业造成的水、大气、土壤污染的修复途径。其次,更重要的是从根本上改变传统多水多肥多药的农业耕作方式,实现农业生产方式的绿色转型。农业的绿色发展方式应最大限度地节约农业生产要素,提高资源利用率、土地出产率,破除耕地资源、水资源的“紧箍咒”,最大限度地减弱农业生产的资源环境消耗。农业绿色转型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京津冀生态文明的必然要求。尤其是在目前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国家战略机遇下,河北省农业发展面临着市场、科技、产业、资金、人才等方面的诸多利好因素,应和京津携手布局绿水青山的生态空间。
4 对策
4.1 明确河北省农业定位,谋好农业布局规划及发展路径
河北省要完成农业生态修复和农业绿色转型首先要在京津冀生态格局与生态治理框架下做好顶层设计。将农业修复与京津冀规划的山体修复、水治理、湖泊湿地保护、沿海整治修复等全方位、多层次的生态修复相结合。不同区域要根据自身生态现状和农业资源禀赋合理规划空间和设计发展路径,具体来说,河北省在未来主要全力打造以“五个特色区”为主的现代农业发展总体格局。包括坝上农牧业模式、山区农业模式、都市和城郊农业模式、山前平原农业模式、沿海农业模式等。不同区域的农业生产模式要与各区域的生态基础相适应,与生态治理相结合,从区域农业规划上,宜林则林、宜牧则牧,最大程度地发挥不同区域的资源与生态优势。最终实现河北省建成优质的北方粮油农作物主要供给地、京津冀优质果蔬供给地和京津冀休闲观光农业和旅游农业区的多功能现代农业高地。
坝上高原特色农牧区是生态环境脆弱区域,也是京津冀上游主要生态支撑区,在京津冀的生态建设中具有重要作用。特殊的地理位置要求该区域在京津冀生态建设中协调好生态建设和农牧业发展的关系。以生态优先作为农牧业发展理念,做好退耕还林还草及退牧还草,大力开展生态修复和环境保护,同时做好生态补偿。农牧业要以优质、高效、特色、生态为特点,提供优质的农牧业供应。
山区农业是河北省的特色农业和优势农业,也是京津冀协同发展和河北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亟须构建经济、生态效益协同发展的新型绿色农业模式。首先,山区是京津冀生态功能保障的主体区,要做好山区农业发展是生态建设的必然要求;其次,山区的农业形式多样性为山区农业发展提供广阔空间,摆脱山区落后的概念,摆脱山区低技术、低效益的传统发展模式,扬长避短,重点发展具有河北山区特色的产品,例如发展干果、错季蔬菜、杂粮、生态养殖、生态休闲、观光采摘等山区特色农业;最后,将现代农业和旅游业、生态环境建设结合起来,形成农业经济、农业生态和旅游生态结合的协调发展典范。
环京津都市和城郊农业模式要围绕特大型城市消费市场特点,共同探索都市农业的多种实现形式。一方面,以城郊型、都市型、生态型农业为方向,以休闲、高端为定位,做强产业园区,构建高端食品生产、优质农产品交易、高端商务休闲、绿色有机农产品供应。另一方面,发展以农业和农村为载体的新型生态旅游业,在城市近郊或风景区附近开辟特色果园、发展观光休闲农业,共同开发农业的生产、生活、生态等多种功能绿色农业。
山前平原高产农业区是河北省传统的农业生产区,也是保障河北省和全国粮食安全的重要地区。解决以水资源为主的生态赤字问题是平原农业发展的重要前提。从种植制度、优化模式、节水、节肥等方面加快农业生态恢复,实现平原农业资源高效利用和农业生产可持续是山前平原高产农业区的发展目标。要完成农业生态修复,并实现水、土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将河北平原农业建成全国现代农业高地,打造全国粮食的安全主产区。
沿海水产经济带沿海农业,应在巩固小麦和玉米等传统主要粮食作物及花生、棉花等主要经济作物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区域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发展特色种植业,如特色瓜菜、食用菌和特色杂粮等特色种植业、特色林果业和特色养殖业。
4.2 加快农业生态修复,转变农业资源利用模式
在京津冀生态协同治理的框架下全力推进河北省农业生态修复工程。由于资源现状压力大,农业生态环境破坏严重,农业生态修复面临任务重、时间紧、难度大的重重困难。解决农业资源与环境这两方面的问题应以京津冀地区总体资源环境与生态系统为对象,在京津冀生态综合治理框架下开展综合恢复与保护行动。河北省应和京津一同采用区域综合治理的模式,加快在推进地下水超采区综合治理、污染流域水环境治理、化肥和农药残留治理、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地膜污染防治、水土流失治理等工程的协作。加强生态修复的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不断夯实农业发展的资源和环境基础。
实现河北省农业的绿色转型发展,要在解决农业生态修复的同时从根本上转变传统的农业资源利用模式。以控制农业灌溉用水量、遏制土壤重金属污染、实现化肥和农药零增长,加强地膜、秸秆、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为目标,以实现农业资源高效利用。加大农业节水力度,推广管道输水、喷灌、微灌等高效节水灌溉,水肥一体化节水技术,大力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加强农业灌溉用水红线管理,控制农业用水量。通过农业结构调整、限水灌溉、雨水/灰水利用、微咸水灌溉等缓解农业用水强度。建立科学施肥技术体系,推进精准施肥,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和机械化精量施肥及保护性耕作技术,推进水肥一体化、农作物病虫害统防统治和绿色防控等技术措施。推动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进程,通过秸秆的“五料化”,即秸秆资源肥料化、饲料化、原料化、基料化和燃料化,推进秸秆的循环利用。另外
开展农业资源休养生息等其他途径确保资源环境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支撑能力。
4.3 提高农业生产技术,构建实现农业绿色转型的长效机制
农业生态修复和农业生产方式的绿色转型都离不开农业技术的支撑,科技创新是农业绿色转型的内生动力,农业的绿色转型必须构建以科技创新为支撑的农业可持续发展长效机制。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为河北省农业科技创新发展提供了良机。北京和天津具有高度密集的农业科技和人才基础,主动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大格局,把京津的科技、人才优势变成河北省现代农业的重要支撑。不断提高河北省农业生态科技含量,并加强农业科技推广应用,加快农业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重点推进生物技术、机械技术、农业信息化技术实现突破发展,建立以科技创新为支撑构建农业可持续发展长效机制,在修复水、土等农业资源的基础上,不断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
河北省要和京津一同实现农业生态修复中的科技创新和转化,一是要加快以生物技术为核心的农业生态修复技术和资源高效利用技术。目前生态修复的一些领域,包括农田污染土壤修复、水土流失治理技术还不成熟。二是要采用新的灌溉措施、施肥技术、病虫防控技术等实现向生态农业的转变。并通过现代科技的管控,发展“智慧农业”。三是要不断推进机械技术支撑的规模化生产,提高农业装备技术。四是要加快农村信息化技术普及,使科技信息、市场信息等在农村及时有效传播,实现农业生产、管理、农产品营销信息化。
科技人才是农业发展的第一要素,农民是农业发展的第一主体。一方面要紧抓京津冀协同的发展机遇引进大批生态农业科研技术人员,同京津一同开辟农业科技创新之路;另一方面要引导农民提升他们的科技技能,提高劳动力的整体素质,培育现代农民。
4.4 创新农业生产经营模式,开辟多元化农业绿色转型途径
河北省各地区要根据自身的资源生态禀赋、生态工程和技术装备创新适合地区发展的农业生产经营模式,充分发挥不同地区的多种优势,促进多样化发展。在保持农业家庭承包经营制度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多种形式的新型生产经营模式。通过土地流转或股份合作等形式开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加快推进专业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集体经营、龙头企业和股份合作社等多元化农业生产经营局面。规模化、专业化、集约化的农业生产,不仅可以降低单位面积生产成本,同时也是高效生态农业的前提,有利于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各地区要因地制宜,构建有利于本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规模化种植、标准化加工、品牌化销售的集约、高效的现代农业生产经营模式,有力地助推传统农业生产经营的转型与升级。但是,无论哪种方式都应以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和保护自然的农业观为依托进行农业生产和经营。
4.5 完善农业政策体系,助推河北省农业绿色转型
扭转政府政策导向,加快政府农业管理职能转型,发挥市场的作用,从保障农产品供给的单一调控目标向提高土地生产率、资源利用率、农产品品质,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以及维护农业资源的持续生产力的多目标转变。多方位引导和帮扶农业生态修复和农业绿色转型,引导全民关于农业绿色转型发展的意识,尤其要注重激发农民的主观能动性,强化有效的教育手段,促进农民思想观念转变提升。
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财政支持体系。一是设立专项资金,重点支持优质农产品和基地建设,健全完善农业补贴政策,实施税收优惠减免措施,对生态农业先进者给予奖励等。二是财政政策向推进节约型技术和环保型技术的应用和推广方面倾斜,在土壤污染治理、水环境治理、病虫害绿色防治、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推广利用、秸秆资源化利用、农业废弃包装物回收处理等农业生态治理和农业清洁生产方面加大资金项目支持。政府建立和实行多种农业生态补偿方式,帮助农民完成农业生态修复和农业的绿色转型。三是重点扶持龙头产品建设和品牌建设,设立专项资金帮扶特殊需求。同时鼓励工商等社会资本介入农业绿色转型发展中。
建立最严格的法律保护体系,依法治农。京津冀三地要建立以京津冀污染协同防治为支撑的农业生态环境管理体系和农业发展支持保护法治体系,细化对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规定。规范农业生产经营者的行为,建立规范约束法治体系,通过强化农业环境监控程序机制,提高农业环境监管执法的保障力。切实加大监管力度,明确企业和各级政府的法定责任,开展联动执法,加大违规行为处罚力度。完善耕地资源、水资源、土壤资源和生物资源等农业资源保护法治体系,加强对农田水利设施使用和保护。另外,还应构建农业资源环境信息公开制度,保障公众对农业立法和执法的参与。引导农民增强学法守法用法意识,依法合理表达诉求,维护自身权益。
5 参考文献
[1] 王双.京津冀生态功能分异与协同的实现逻辑与路径[J].生态经济,2015,31(7):124-127.
[2] 朱立志.业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J].中国科学院院刊,2013,28(2):232-238.
[3] 张俊芝,李涛.河北省水资源现状及其特点分析[J].村委主任,2010(1):35-36.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7)11―0087―01
一、涉农专业类学生的特点分析
涉农专业类的学生既具备职业学校学生普遍存在的行为特征,同时又具有自身专业学习的独特心态,具有明显的二重性。一方面职业中学的学生,大多底子薄、基础差,初中文化课基础知识不扎实,在他们的学习生涯中,很少受到教师及家长的关注和表扬,心理封闭性强;同时,他们内心空虚、外表称强,在自我发展、学习生活、求职择业等方面比较盲目,因此组织纪律松散,属于“双差生”范围。另一方面涉农专业类学生在学习方面还存在着“学农心态复杂”的现象。
(一)“学农心态复杂”的纵向分析。职业学校涉农专业类的学生大多来自于农村(过去),在学校接受的又是农业类专业知识教育(现在),毕业后大多又将回到农村(将来),这种纵向发展的结果,使学习农学类专业课的学生心态矛盾重重。首先表现为,理想与现实存在着反差。由于农业是一个综合的开放系统,它生产的过程比较缓慢,效益的直接性不明显,加上农业生产的环境条件艰苦,社会上农民地位低的观念依然存在,学生从自己父母那里看到了劳动的艰辛和收入的不均衡等。另一方面旧知识体系与新技术力量存在着反差。职业学校采用通用的专业课教材更新速度慢,学生学到的知识和掌握的技能,已经不能适应当地农业科技快速发展的水平,从而降低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学农心态复杂”的横向分析。面对纷繁复杂和飞速发展的社会文化、城市环境和同龄人的生活状况,农学类专业的学生开始思考自己的人生道路。目前,我国农村和城市无论物质生活还是精神生活都存在很大差别,加之农业产品价位低、增幅小、环境差,而从事工业生产和第三产业报酬高、环境优越,在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影响下,学生的价值观、职业观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动摇了学生学习农学类专业的信念。
(三)“心态复杂”的综合分析。学生在成长、学习过程中,从电视、网络和身边的人和事中,耳闻目睹了农业科技项目成果,曾激起他们对农业类专业的朴素感情,但城乡差别、农业生产的环境和社会地位,又使他们在个人与社会关系中定位时发生了倾斜;科教兴国、科教兴农战略的推进,使学生看到了农业的希望和实现自己人生目标的辉煌,然而现实生活的困难和人们的社会观念又使他们产生了自卑感与失落感。多种心理不平衡交织在一起,形成了动荡性的学习农学类专业课态度,忽冷忽热,飘浮不定。
二、对策探究
(一)在教学方法上案例引导,设计、规划学生的专业目标,激励和培养学农自信心。鼓励他们设计自己的人生目标,做最好的自己。在农学类专业课的教育教学中,要通过互联网、中央电视台的农业频道等媒体,宣传国家的各项惠民政策、国内外农业设施发展的美好前景和成功案例,唤起他们对自己所学专业的信心,激发学习农学类专业技术的勇气。
(二)在教学内容上深入浅出,补充、复习学生的缺位知识,提高和激发学农兴趣。农学类专业课一般比较枯燥,学生学习兴趣不强。在教学中要体现行动导向,重点讲述作物栽培、动物养殖过程中“做什么、怎么做和达到什么标准”。
随着生猪养殖行业的迅速发展,生猪养殖已逐渐形成规模,但是,规模化养殖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比如能源缺乏、疫病频繁、环境污染等。
一 、运用生态技术,实现生态养殖,改善生态环境
据测算,一头猪每天排放的污水相当于七个人生活产生的废水,这些没经过处理的废水如果直接排放会污染土壤和地表水、地下水。养殖场还会产生大量恶臭气体,严重影响了空气质量。而且,养猪场产生了大量的粪便,成为污染周围环境最大的凶手。更为重要的是,这些还会使得养猪场疫病频繁,最大的特征是老病抬头、外病传入、病源混感,防治更加困难。由于饲养环境较差,病原污染严重,消毒不严格,致使养殖场大量使用抗生素,而这些抗生素又会对人们的健康带来危害。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那就是生态养殖。生态养殖就是利用良好生态环境,运用生态技术措施,改善生态环境,按照特定的养殖模式,投放无公害饲料,目标是生产出无公害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生态养殖的猪肉因其品质高、口感好而备受消费者欢迎,产品供不应求。于是一些生猪养殖企业开始着眼于未来,发展生态养殖。那么,生态养殖有哪些好处或者优势呢?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点:
(一)能生产出无公害的绿色食品大家都喜欢吃土鸡,哪怕价格贵也愿意掏腰包。我们经常看到打针、吃药不见效、少儿早熟等现象,几乎都和这些动物食品残留在人体的激素有关。 时下,许多养殖户为了降低成本,采用人工合成生长激素来喂养经济动物,虽然达到了动物长得快、成本降低的目的,但所养殖出来的动物品质却大幅度地降低,肉质疏松、粗糙、缺乏原有的甜香味。特别是靠人工合成激素养殖出来的动物,人类吃了后会残留在人体里,对人类的身体健康造成极大的危害。那么,怎样不用或少用人工合成生长激素和抗生素等药物呢?我认为,人工生产动物蛋白饲料如蝇蛆和蚯蚓等是切实可行的。众所周知,蝇蛆和蚯蚓等体内含有极高的蛋白质,还含有极为丰富的动物所需要的各种天然的氨基酸和生长激素。而采用生态技术生产的动物食品是真正的绿色食品,前景将非常广阔。
(二)养殖原料来源丰富人、畜、禽的粪便和一些有机垃圾就是最好最廉价的原料。通过生态养殖,不断地循环利用这些原料,整个过程无废物生产。
(三)能生产出大量供各类养殖利用的优质的活体蛋白养殖动物都离不开一些动物类的饲料,如鱼粉、肉粉等等。如果把它们等按一定比例添加到动物的饲料中,经济动物的生长就会加快,肉质也好。但是鱼粉、肉粉价格较高,因此养殖的成本会增加。有什么办法能生产一些廉价的东西来代替鱼粉、肉粉呢?蝇蛆和蚯蚓就能完全代替,并且比鱼粉和肉粉效果更好。猪、鸡、鸭、牛、马等的粪便能生产出大量的蝇蛆和蚯蚓。这就是农业生态技术中,物质能量多级利用及有机废物转化再生技术。
二、改善生态环境,实现生态养殖,完成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协调同步发展
农业生态技术是农业生态工程在生态农业建设中的具体应用,是从农业生态系统的资源和环境特点出发所采用的改善生态环境,调节系统能流,物流结构与途径,以及协调系统组分间相互关系的综合技术。它着重解决生态环境的稳定性和资源利用的持续性,各种农业生物之间的量比关系,功能关系和结合方式,以及将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等生产有机结合,保证资源的充分,合理利用,提高系统生产力和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协调同步发展。
物质能量多级利用及有机废弃物转化再生技术是利用生态系统的食物链结构原理,采用食物链加环的办法组建新食物链,使物质能量通过食物链中的不同生物得以多级转化利用,从而形成无废弃物的生产体系。
一般农作物产品中,人们可以直接利用的仅占20%-30%,其余人们不能直接利用部分,仍然含有大量的营养物质和生物潜能,如将它们直接作燃料,则大部分被挥发掉,能量效率也不高,如用作畜禽饲料,则可提高转化效率,提供动物产品。畜禽的粪便直接作肥料,利用率仍不高,如果在食物链中加入新的环节,使有机物质经过多级利用和转化,则利用效率可大大提高。根据食物链环节的主要功能不同,分为直接生产环和功能加强环。
直接生产环的主要作用是生产农畜产品和提供生物能源,还进一步细分为副产品转化生产环,废弃物转化生产环,生物能生产环。
功能加强环的生物主要用作其它生物的优质饲料,从而增强整个食物链的功能。食物链中增加生产动物蛋白的功能强化环,有利于解决动物性蛋白的短缺,如蚯蚓和蝇蛆都是鸡食物链上的一个很好的功能强化环,100公斤蚯蚓相当于150公斤鱼粉或180公斤大豆或750公斤稻谷的蛋白质含量。蝇蛆不仅生长快(从卵孵化到幼虫长大仅4天时间),而且培养料来源广,培养容易,成本低,2公斤干猪粪加10克红糖可收获鲜蛆哦0。5公斤。蝇蛆营养丰富,粗蛋白质59。39-65。43%,脂肪10。55-12。61%,钙0。47-0。71%,磷1。71-2。52%氨基酸较完全稍优于豆饼,可与秘鲁鱼粉媲美。
物质能量多级利用及有机废物转化再生技术,目前多将农副产品利用,废弃物转化再生和生物能生产结合在一起,形成多种形式的食物链。
通过农业生态技术,物质能量多级利用及有机废物转化再生技术,提高经济效率,改善生态环境,减少药物使用,预防动物源性食品安全,实现生态养殖,完成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协调同步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留芳等.农业生态学 西北农业大学教材 1991
整体上看,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基本依赖优越自然资源进行农业生产活动的国家。生产力相对落后的社会生产,难以对自然环境造成毁灭性的破坏,农业生产和其他产业部门一样,是粗放式生产。随着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农业作为国民经济’产业的产业部门,同样也面临着增长方式的转变。而且,从农业生态环境和农业以及其他产业部门的关系我们可以看到,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对于农业经济增长方式和全社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具有重大的意义。
一、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是内涵式的扩大再生产,能够节约社会资源。缓解日益紧张的资源矛盾,支持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能够优化农业资源的配置,分发挥农业生产要素的效能,稳步增加农作物的产量,使农业生产发展具有可持续性。
社会发展表明,粗放式社会生产消耗了大量的资源,环境的压力大,全球因为资源短缺所引发的矛盾日趋尖锐,缺乏可持续性,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是未来社会发展的总趋势。我国的农业的生态环境保护,是对现有的农业环境资源的保护。这里的保护应该是广义的,不光是一般意义上的功能性维护,而是包括农业生态系统的保护和优化。有效利用科技和管理多种手段,在节能降耗的前提下,使其能够充分发挥效能,保证农业生产活动稳步发展。具体实施功能可以从对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广度和深度两方面探讨:
从广度上看,不再是盲目的扩大生产规模,无限制地增加农业生产资源的投入;或者违背环境规律,改变、限制农业生态环境的一些功能。而是考虑环境的承载力,避免以往粗放式农业生产扩张而过度消耗资源。历史上,一些地区出现过开山毁林种植水稻,也有的地方填湖造田;从后来发生的自然灾害人们终于看出,这样片面地以增加粮食产量为目的的农业扩大再生产的经营理念,最终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从深度上看,加大对农业生态环境的研究,提出针对我国农业发展的科技和管理方法。发掘农业生态系统的潜能,提高资源的效能。从根本上抛弃“靠天收”、“望天田”的把农业看成是纯粹依赖自然的传统农业思想。
从我国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现实情况看,改革开放以后,农村社会由于一系列的转型,村民变成了市场的利益主体,农民的生产和生活同样受到市场利益机制的决定。普遍存在的趋利动机使保护的主体模糊。除非万不得已,否则,主体为追逐利益甚至损坏环境也不意外。从技术应用的角度来看,生态环境保护有自身的一系列技术要求,从而在技术层面上增加了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难度,使这一工作还处在低水平上。人们不难发现,一些对农业生产形成灾害的原因,是生态资源的效能未能得到发挥。水库年久失修,在雨季不能正常蓄水,抗旱能力大大减弱;农田中间的道路比较原始,影响生产效率的提高。
可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一方面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存在多方面的问题,另一方面,恰恰是这些问题的存在使保护的广度和深度的转换成为可能。保护的广度和深度的转换实际上是主体经营理念的转换,主体是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承担者,没有主体经营理念的转换所有的活动将会落空。主体经营理念可能转换的理由是:
第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主体的利益动机会使自己尽量减少支出,降低成本,获取最大的效益。农业生态环境保护能满足主体的利益要求,这是其经营理念转换的内在动力。第二、国家作为宏观利益主体,能够充分发挥调控的职能,通过一系列的手段制约主体行为,这是主体经营理念转换的外在压力。第三、农村环境保护理念的转换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体现未来社会发展的趋势,能得到人民群众的广泛支持,这是这是主体转化经营理念的群众基础。
二、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可以增加内需,拉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农业的稳定发展,又推动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使进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变成现实。
1.增加生产资料的需求。面对我国出口逐步减少,投资需求受控,扩大内需已经成为国人的共识,也是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实现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就需要有钢铁,水泥一类的工业生产资料,这无疑会扩大市场需求,为经济发展注入活力。其拉动产业的效果主要表现在:对工业产品的需求巨大。这是因为农村环保工作进展缓慢,诸多方面的建设还存在空白;我国地域辽阔,自然环境的多样性而产生的市场需求大;农村人口多,农村社区占绝对的比重。不少人认为,农村的发展主要是水、电、路的问题,这种把城市建设的经验完全带入农村的思想,没看到农村建设特殊性的观点显然欠妥。
2.对劳动力的需求增加。实行以后,农业生产效率提高,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时间缩短,剩余的时间外出打工。这对于增加农民收入,缓解经济发达地区劳动力紧张的矛盾有着积极的作用。但是,大量农民离乡也引发了不少的社会矛盾。虽然农村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实施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可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明显落后于城市经济的发展,一些贫困的农村更差。在明确农村环保主体的前提下,应该有效地利用周边剩余的劳动力,逐步完成一些基础性的工作,使农民增加收入和基础建设趋向统一。
3.在社会实践中推动科技的发展。我国农业生产资源丰富多样,科学治理自然环境必然会遇到多方面的难题,实践的需要为科技的发展注入了活力。一方面是在科技和经济落后的农村,更需要采用新的技术手段,以缩小日益扩大的城乡差别;另一方面,现代科技回到社会实践中,是科技发展的内在要求。
显然,上述诸方面存在巨大的反作用:特别是粮食产量的增加,稳定了经济发展;优化产业部门之间的比例关系,保证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农民收入的增加,既进一步增加市场的有效需求,缓解了有效需求不足的矛盾,又提高了农民的物质生活水平,缩小城多差别;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全社会的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又推动社会分工的进一步发展,社会呈现可持续发展的态势。
三、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是社会主义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表现,反过来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不可缺少的方面。
实行后,农村经济迅速发展,农民收入也有较大的提高。但是,也同时带来了一些问题。农业生产力发展滞后,农业生产力和社会的发展不协调;部分农民收入不高,农村贫困人口多,在贫困人口中所占比例大;一般农村社区建设缺乏科学的规划,农民任意建房,有的建筑物妨碍交通,有的建筑物不利水利设施的建设;住房建设不集中,既占用了宝贵的农田,又影响农村社区的形象。这些存在的问题,有悖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和发展。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实施,将从根本上改变农村精神文明滞后的状况。
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从生产力发展的角度来说,社会发展最终都要体现生产力的进步。生产力是包括农业生产力在内的生产力系统的协调,而不是片面地发展其中的一个方面。从这个角度来讲,通过发展社会协调的生产力来实现国强民富,是近代以来中国社会的梦想。体现时代要求的农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将充分体现中国社会生产力根本性的跃迁。这一伟大成就是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实现的,无疑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体现。
能够获得人民的广泛支持,从而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和信念,对未来社会的发展起到巨大的反作用。农村贫困人口的减少,意味着全国的贫困人口大幅减少。将会从根本上改变贫穷的国情,结束贫穷的历史。这无疑会激发广大人民群众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爱国热情,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从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角度规划和建设农业社区,无疑从根本上改变农村社区散居的混乱局面,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极大地提高农村社区的形象,使农村社区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要求。
从深层次看,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将改变人们的思维方式。人们传统的视角是重视外在的,这对于制度建设是积极的。但是,合理的制度只是社会发展的一个方面,而不是社会发展的全部要求。特别是在制度基本明确后,社会发展的主要来自于人的贡献,否则,无论多么美好的制度将受到人的惰性的挑战。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善生活环境,要比社会援助满足生活需要更有价值。人们从注重制度的东西转向关注客观事物内在的联系,这无疑是传统思维方式的革命,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内涵。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深入发展,必定注入新的活力。
1基于微信平台的设施专业基础生物化学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构建
将微信公众平台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相结合用于基础生物化学教学,笔者选取 2015级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专业共61人进行为期一个学期的基础生物化学课程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具体实施情况如下。
1.1创建微信公众号,搭建学习平台任课教师首先申请一个用于此次教学改革实践的微信公众账号,名称为“农大基础生物化学”,利用公众号推送学习任务,并将教师制作的课程学习资源按教学进度上传至微信公众号上,包括教学大纲、教学课件、同步练习题、案例讲解、精彩视频等,并定期更新资源库,供学生使用。同时创建了“生物化学”微信班级群,打造一个学生可以自主学习,并可以随时与教师互动互享的网络平台。
1. 2课前准备阶段教师根据教学口标设计单元学习任务,通过收集整理学习资源并设计制作微课。根据基础生物化学教学口标,将课程分为两大部分,即静态生物化学和动态生物化学。其中静态生物化学包括糖、脂、蛋白质、核酸、生物大分子复合物和酶;动态生物化学包括生物氧化、糖类代谢、脂类代谢、蛋白质代谢、核酸代谢和物质代谢的联系与调控。对每个单元的教学任务进行分解,并设计任务单,包括教学口标、教学重l从难l从、教学课件、预习任务单、同步练习题等。教师根据教学案例录制10 min内教学视频,将关键知识ii讲解到位,并且设置一定的互动环节,增加视频的趣味性和互动性。在上课前通过微信平台相关学习和视频资料,让学生预习。教师同时利用微信平台推送主题博文、实时新闻、科学研究成果、前沿资讯等,用于拓展学生视野。
1. 3学生课前自主学习学生通过关注微信公众平台后,在课前自己选择时间和地l从,根据教师的预习任务单自主安排学习计划。通过观看相关学习主题的课件和视频结合教材,对难以掌握和理解的知识点进行反复观看,并将疑难从记录下来;通过完成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点;通过微信群聊进行交流讨论,将问题及时反馈给教师,并可进行实时在线交流。
1. 4课堂教学活动在课堂上教师根据学生预习情况,对在自主学习过程中产生的问题进行归纳总结,有针对性地进行知识讲解,并对重l从和难l从部分进行课上讨论。学生在课前根据预习任务单要求已经完成相关知识的学习,对新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在课堂上可以选择性听课,提高学习效率。教师将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活动转变为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包括分组讨论、探究问题、完成练习、学习成果交流等方式。通过师生的交流讨论,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教学活动中,任课教师将个性化指导和集体性辅导2个方面相结合。
1. 5课后总结翻转课堂这种教学模式以课后强调学生之间或师生之间的交流与思考的方式取代了传统教学在课后给学生布置大量作业用于课堂知识l从的巩固学习。学生通过微信群在线跟任课教师或者同学进行互动交流讨论,也可以通过微信聊天功能与教师进行一对一交流。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结果反馈了解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及时发现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给予纠正,并对教学结果进行总结,及时调整教学方式,因材施教,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效率,以期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2基于微信平台的设施专业基础生物化学翻转课堂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