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化的因素汇总十篇

时间:2024-01-02 10:19:41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气候变化的因素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气候变化的因素

篇(1)

随着气候的变化,森林病虫害发生已经到了非常难以治理的地步,尤其是对森林的治理和保护。这也成为了我国进一步进行造林和发展绿、计划非常大的制约条件。虽然说,我国的森林病虫害发生及发展有多方面的原因,然而在这其中最重要的气候变化因素导致的。因此进行气候变化因素对于森林病虫害发生及发展的研究有这非常重要的意义,对于森林病虫害的治理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

1 气候变化因素对于森林病虫害发生的影响概述

1.1 气候变化因素对于森林病虫害发生的严重性

气候对于林业生产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因素,对于自然资源也有着较大的影响。某种程度上来说,气候对森林中的生态,也就是森林中的物种和生态分布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众所周知,在森林中有害的生物也是必然会存在的,可以说是组成的一部分。总的来说,气象因素也是影响森林病虫害发生发展的非常重要的因子。气候对于生态的发展、分布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作用。今年来,随着气候的变化,森林中的生态环境也在面临着较大的变化,尤其是森林中的病虫害发射的频率有越来越高的趋势,甚至还有些病虫害有逐年加剧的趋势。分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气候的变化,气候现象异常,造成森林生态系统的严重失衡,进一步造成了病虫害种类逐年增多且受害的面积也在不断增大[1]。

1.2 气候变化对森林病虫害发生期或者是在适生区方面的影响

一方面,全球气候变化使病虫害的分布范围有了较大的变化,还使森林病虫害的发生及发展得到了提前,害虫迁飞的范围在不断的扩大,导致害虫发生的范围和危害程度不断加大。另一方面,最新的研究结果表明,气候的变化(气候变暖)对于森林病虫害的发生与发展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在虫害发生上的程度逐渐加重,而且爆发的周期也在逐年的缩短,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是森林病虫害生存环境由于气候的变化而在逐渐变暖,进而导致森林中病虫害的生理周期缩短,适应新环境的速度在加快,这就导致了病虫害的生长速度不断加快。而且最重要的是森林病虫害的存活率和生殖力在不断地升高[2]。

2 对于气候变化的森林病虫害的有效治理策略

2.1 不断加强宣传力度、提高病虫害的严重意识

森林病虫害的治理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程,也是一项系统的社会工程。因为森林病虫害的治理对于森林资源的有效保护以及生态平衡的维护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森林病虫害的治理水平的高低以及治理结果的好坏对于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有着紧密的联系。要不断加强宣传力度还要提高病虫害的严重意识,进而提高人们灾害治理的意识,同时还需要提高相关领导对于森林病虫害治理的关注度,进而能够真正的将森林病虫害治理放到任务中来,有效提高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森林病虫害的出现可以说是一种自然与人相交互而出现的结果,造成了生态发展的失衡,所以,一定要让人们正确的认识到病虫害的危害的严重性,进而树立起积极的防止病虫害的意识[3]。

2.2 进一步加强综合治理、实现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随着森林病虫害影响的不断深入,进一步加强综合治理、实现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显得尤为重要。在森林的经营管理中,最重要的就是要注重森林系统的综合管理,这也是必然的选择。但是,在我国对森林病虫、鼠害的研究以及相关的管理都相对独立,同时也不够深入。也就是森林管理中,没有从生态学的视角系统考虑一些非常重要的干扰因子的影响,所以在未来需要在这一方面加强此类研究。总体来讲,森林灾害之间存在着非常复杂的交互作用关系。我们在研究时,只有从生态视野实际出发,不断优化管理效应,进而实现森林防护,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森林资源质量,实现森林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2.3 加强部门之间的合作、提高预测信息准确度

有关部门,加快建立健全反应机制,构建相应的应急管理措施体系等,进而实现灾害的实时监测。建立森林病虫害防控专家系统,建立有效的预报系统。开发森林火险等级预报和森林生物灾害预报系统,将天气风险纳入到风险管理当中来,采取有效措施规避森林生物灾害风险。

3 结语

进行气候变化因素对于森林病虫害发生及发展的研究有这非常重要的意义,对于森林病虫害的治理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森林病虫害的治理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程,也是一项系统的社会工程。因为森林病虫害的治理对于森林资源的有效保护以及生态平衡的维护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篇(2)

Change of bone mineral density around knee joint and its influential factors after lateral meniscectomy

【Abstract】 AIM: To investigate the change of bone mineral density around the knee joint and the influential factors for the change after lateral meniscectomy (LMT). METHODS: A total of 128 patients who had undergone LMT were divided into 01 year group, 24 year group, 510 year group and 1117 year group according to the time after LMT; Healthy contralateral leg was assigned to control groups respectively. According to sex , operated age and weight, they were also divided into men group, women group ; ≤40 years age, >40 years age ; ≤75 kg, >75 kg. The bone mineral density in the 6 regions of interest (ROI) were measured using dual energy Xray absorptiometry, and the sex, age, weight and the bone mineral density were analyzed by linear correlation. RESULTS: Bone mineral density in the 6 ROI were all decreased in 01 year group. They were decreased in R1R4 significantly to 0.93±0.30, 0.91±0.21, 1.25±0.36 and 1.30±0.51 (P<0.01), respectively. In 24 year group , bone mineral density in R1 R4 were decreased, while it in R5 and R6 was increased. The value of changes in R1 and R3 were significant as 0.93±0.22 and 1.28±0.08 (P<0.01) . Except that bone mineral density in R2 was decreased, the values in the other regions were increased. The bone mineral density on lateral side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to 0.95±0.12, 1.20±0.19 and 1.25±0.18 (P<0.05). In 1117 year group, bone mineral density in R1 and R3 was decreased as 0.93±0.20, 1.19±0.18.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comparison with control groups respectively (P<0.05). CONCLUSION: Adaptive bone remodeling around the knee after LMT may result from many factors.

【Keywords】 lateral meniscectomy; bone mineral density; joint knee; influential factor

【摘要】 目的: 观察外侧半月板切除术后膝关节周围骨密度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 方法: 选择术后患者128例,根据术后时间分为: 0~1 a组, 2~4 a组,5~10 a组和11~17 a组, 对照组为对应健侧;根据性别、手术时年龄和体质量各设: 男性组,女性组;≤40岁组,>40岁组;≤75 kg组,>75 kg组;应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量膝关节周围6个目的区(ROI)骨密度,并进行性别、年龄和体质量与骨密度的线性相关分析. 结果: 0~1 a组6区骨密度下降, R1~R4下降显著分别为0.93±0.30, 0.91±0.21, 1.25±0.36和1.30±0.51 (P<0.01);2~4 a组R1~R4骨密度下降,而R5, R6骨密度增加,其中以R1, R3变化显著,分别为0.93±0.22和1.28±0.08 (P<0.01);术后5~10 a组除R2骨密度下降外,其余骨密度增加,以外侧ROI骨密度增加显著,分别为0.95±0.12,1.20±0.19及1.25±0.18 (P<0.05);术后11~17 a组R1, R3骨密度下降分别为: 0.93±0.20, 1.19±0.18,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外侧半月板切除术后膝关节周围发生适应性骨重构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

【关键词】 外侧半月板切除术;骨密度;膝关节;影响因素

0引言

半月板损伤在临床上十分常见,常用的治疗方法是施行半月板切除手术(meniscectomy, MT). 临床已有研究发现MT术后骨性关节炎的发生率明显增加;Petersen等[1]证实内侧半月板部分或全部切除后,膝关节周围骨密度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然而,对于外侧半月板切除术(lateral meniscectomy, LMT)所引起膝关节周围骨密度的改变, 其发生可能与多种因素有关,目前其确切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 因此,我们拟对LMT术后膝关节周围骨密度作横向时间点的研究,并进行性别、年龄和体质量等因素与LMT术后膝关节周围骨密度相关性的分析.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选择1984/2002我院、唐山市第二医院以及开滦矿务局总医院施行LMT的患者128(男64,女64)例;年龄14~68(平均42.2)岁. 所有研究对象肝肾功能正常,排除影响骨代谢的各种因素如: 各种急慢性疾病,长期服用激素、钙剂等药物史, 既往膝关节未作过任何手术;只接受单侧膝关节LMT,且术后无感染、出血、积液等手术并发症. 既往无感染性关节炎、关节退行性变化及骨性关节炎等病史. 按LMT术后时间进行分组: 0~1 a组,32例;2~4 a组,32例;5~10 a组,30例;11~17 a组,34例;设对应健侧为对照组. 另外,按性别、手术时年龄和体质量分为: 男性组,女性组;≤40岁组,>40岁组;≤75 kg组,>75 kg组,共6组.

1.2方法均着单衣测量体质量,再扣除单衣质量,读数精确至0.5 kg. 采用XR36型双能X线骨密度仪(Norland公司,美国)测量骨密度. 具体测量方法:患者平卧扫描床上,脚固定使脚尖垂直向上,膝关节保持伸直位. 仪器:精密度<1%,准确度<1%,分辨率 <1 mm×1 mm,平均扫描剂量2.4 mkev,平均扫描时间7 min,扫描范围: 上端至髌骨上2 cm,下端至腓骨小头下2 cm. 本研究采用6区法[1]: 以胫骨上端松质骨区腓骨小头水平面作为参考平面,在胫骨外、内侧分别作0.8 cm×0.8 cm的目的区(region of interest, ROI),称为R1, R2. 以股骨下端股骨髁间切迹水平面作为参考平面,在股骨内外侧髁分别作0.8 cm×0.8 cm的ROI,称为R3, R4. 在胫骨上端密质骨区胫骨平台外、内侧软骨下分别作1.4 cm×0.4 cm的ROI,称为R5, R6, 共扫描3次,测量不同ROI骨密度(图1).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骨密度值用x±s表示,对术后不同时期不同ROI的骨密度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并采用SNK法进行两两比较. 性别、年龄和体质量对LMT后膝关节周围骨密度的影响,采用t检验比较组间差异. 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图1膝关节周围测量骨密度的6个目的区(略)

2结果

2.1LMT术对膝关节周围骨密度的影响不同时期、相同侧各ROI骨密度的变化见表1. 0~1 a, 2~4 a及11~17 a组中,术侧R1与R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R3, R4, R5和R6任两组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任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5~10 a组中R3, R4, R5和R6任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R1,R2分别与R3, R4, R5, R6任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将LMT术后同一时期相同部位术侧与健侧骨密度进行比较,以 0~1 a组膝关节周围骨密度的下降最显著(表2).

表1LMT术后不同时期各期各目的区骨密度的变化(略)

bP<0.01 vs R1,R2.

2.2性别、年龄和体质量与LMT术后膝关节周围骨密度的变化 LMT术后男性比女性ROI的骨密度明显增加,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年龄的增长,多个ROI骨密度呈下降趋势,与≤40岁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体质量对R4, R5区域骨密度影响较大,在>75 kg组中骨密度明显增加,与≤75 kg组对应区域骨密度比较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表3),说明性别、年龄和体质量对LMT术后膝关节周围骨密度具有一定的作用.

表2LMT术后不同时期相同部位术侧与健侧骨密度的比较(略)

bP<0.05, bP<0.01 vs相应对照.

表3性别、年龄、体质量对LMT术后膝关节周围骨密度的影响(略)

aP<0.05, bP<0.01 vs相应对照.

3讨论

一般认为,半月板在承受及传导载荷、维持膝关节稳定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半月板切除后,胫股关节面直接撞击,裸区的应力增加而且分布不均,其结果导致膝关节面摩擦力增加,最终使剪切应力相应增加;虽然,胫股骨接触面减少,但膝关节接触面的负载功能却增强了,骨所具有的功能性负载作用,对骨量的调节非常重要. 根据膝关节生物力学原理:内侧半月板切除可引起骨矿物质的重新分布,从而导致内侧骨密度的增加,这在理论上是成立的,因为手术造成膝关节轻度内翻,致使膝关节内侧部分负载增加[1]. 本研究结果发现LMT术后,随着时间的推移,膝关节周围骨密度产生了适应性变化,目标区内大部分骨密度明显增加,而以膝关节外侧目的区变化显著,这一结果与Petersen 研究内侧半月板切除时所得结论有相似之处,其发生机制可能是手术使膝关节制动,引起废用性骨量减少,最终导致骨密度的下降;LMT术造成膝关节轻度外翻,致使膝关节外侧部分负载增加;膝关节生物力学的改变引起骨质变性、增生,结果使局部的骨密度增加,说明膝关节生物力学在骨的适应性重构中发挥关键作用.

骨密度受性别、年龄、体重等诸多因素的影响,随着对骨密度影响因素研究的日益深入,骨密度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生变化,一般认为20岁以前,随着年龄的增长骨密度呈增加的趋势,骨密度达到峰值时,男性在31~40岁,而女性在41~50岁;但是,50岁以后骨密度开始呈下降趋势,以女性下降显著[2]. 已有临床研究证实绝经前年龄与骨密度无明显相关,在绝经后呈负相关;体质量与骨密度无论绝经前后均呈正相关[3]. 多横断面研究已经证实,体质量是预测骨密度和骨量的最好指标,体质量的增加与骨量的增加有显著的相关性[4]. 本实验结果发现男性骨密度明显高于女性,随着年龄的增长,多个ROI骨密度呈下降趋势. 但体质量与骨密度之间,并没有呈现一定的规律性.

【参考文献】

[1] Petersen MM, Olsen C, Lauritzen JB, et al. Late changes in bone mineral density of the proximal tibia following total or partial medial meniscectomy: A randomized study[J]. J Orthop Res, 1996,14:16-21.

篇(3)

[中图分类号]R541.1;R8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62(2007)05―0380―05

可溶性细胞黏附分子-1(sICAM-1)、可溶性P选择素(sPs)、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同属血清炎症因子,有多种生理功能。sI-CAM-1在炎症和免疫应答等过程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sPs可介导血小板的活化,引导、始动细胞间的相互黏附而形成血栓及促进炎症进而造成血管阻塞,促进白细胞释放组织炎症因子等,对实质细胞(如心肌细胞等)造成损伤;IL-6有免疫调节、防御功能,参与急性期反应;低浓度TNF-α可介导白细胞黏附于血管内皮细胞,导致白细胞在炎症部位积聚,激活炎性白细胞杀死微生物并刺激单核细胞及其他种类细胞产生细胞因子以抗感染,引起炎症反应。这些指标在心血管疾病中的表达变化和意义已有研究,但在房间隔缺损(ASD)介入治疗前后它们表达变化和意义的研究罕见报道。本研究通过检测ASD患者介入治疗前后血清中各指标的水平,旨在探讨其变化和意义及其影响因素,以评价介入治疗对机体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5年8月至2007年3月在东南大学附属江阴医院成功施行ASD介入封堵治疗的患者30例,男7例,女23例,平均年龄(33.73±21.20)岁。所有研究对象术前经超声心动图检查确诊,常规检查血常规、血生化、x线胸片、心电图等,均排除感染、肿瘤、免疫性疾病、严重肝肾疾病、糖尿病、血液系统疾病等,无冠心病、心肌炎等其它心血管合并症,无手术禁忌。术前2周内未服用抗血小板药。

1.2 方法

1.2.1 封堵材料。采用房间隔缺损双面伞封堵器,由深圳先健公司制造,为镍钛合金丝编织成具有形态记忆功能的密集网状结构,内有3层高分子聚酯片。

1.2.2 样本采集和指标测定。所有研究对象分别于术前当日清晨,术后即刻,术后第1、2、3、5及第7天采集空腹静脉血4ml,置干燥管中4℃静置2h后离心(3000r・min-1,20min)并分离血清,于-30℃保存待测。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sICAM-1、sPs、IL-6、TNF-α水平。定量试剂盒购自上海森雄科技实业有限公司(美国分装),严格按说明书操作。

1.2.3 抗凝。所有患者术中常规给予肝素,首次剂量为50IU・kg-1,以后每1h追加25IV・kg-1,术后8h予1次低分子量肝素抗凝,剂量为100IU・kg-1;术后第2天开始口服肠溶阿司匹林5mg・kg-1,1次・d-1,疗程3个月。

1.3 统计学处理

数据以x±s表示,采用SPSS12.0统计软件包进行随机区组设计的方差分析,检测水准α=0.05。

2 结果

2.1 围手术期各时点血清sICAM-1、sPs、IL-6和TNF-α含量变化。

见表1。

由表1可见,与术前相比,术后即刻sICAM-1、sPs、IL-6和TNF-α均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2天稍有下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3天升高至最高点与术前、术后第1、2天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植入封堵器直径大小及手术时间对ASD患者围手术期各时点血清sICAM-1、sPs、IL-6和TNF-α含量的影响

本组研究对象中选用的ASD封堵器直径t>30 mm者14例,

由表2可见,按封堵器直径分组后统计结果显示各组组内各指标变化趋势与全组相应指标的变化趋势一致,但组间资料显示封堵器直径≥30mm组在术后第3、5、7天各指标与封堵器直径

3 讨论

介入治疗ASD具有微创、操作简便、成功率高、严重并发症少等优点,目前已在临床得到广泛应用。但由于植入的封堵器和操作过程中使用的器械均是异物,其侵入性操作可激活凝血系统,引起多种炎症因子释放并由其介导炎症反应从而造成心血管系统的损伤。研究表明,压力作用下炎症因子短期的表达可以上调心脏中保护蛋白家族因子的表达,还可以通过协调心肌肥大、心脏变构、心脏修复等一系列心脏压力反应,帮助心脏适应外界压力的损伤,而其长期的表达却会引起明显的心脏代谢失常。故我们可通过检测血清中的炎症因子水平,从凝血系统的激活和炎症损伤及其影响因素的角度来评价介入治疗对ASD的意义。

TNF和IL-6都是促炎细胞因子。分泌型TNF-α被认为是炎症启动物质之一,主要由单核细胞、巨噬细胞和T细胞产生。IL-6继TNF后合成,具促炎和抗炎

篇(4)

0引言

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是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关系到人类的前途和命运,影响着每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因此,在气候变化问题上加强合作、寻求共识和探索对策是人类的自然选择[1-4]。但是,由于人们对全球气候变化原因的认识不足、意见不一,导致了国际社会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对策立场存在严重的分歧与斗争[5-6]。于是,作者近来研究了各种可能引起气候变化的因素,找到了全球气候变化的根本原因,即随着地球质量的增加,地球可以吸引越来越多的来自宇宙空间和人类生产的温室气体,使地球大气层逐渐增厚,被包围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难以逃逸,导致温室效应逐渐增强,引起全球变暖[7-8]。这一研究成果为国际社会和各国政府在气候变化共同对策方面提供了科学基础,为人类有效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指明了方向。

1全球气候变化的根本原因

为了有效地应对全球气候的变化,首先必须弄清楚全球气候变化的原因,然后再找出相应对策。

根据现有的研究成果可知,能影响气候变化的因素主要有:

1)地球轨道的变化:地球轨道的微小变化就能改变阳光在地球表面上的季节性分布和地理性分布。地球轨道的变化对气候的变化影响较大,而且与冰期和间冰期显著相关。

2)太阳辐射:自1978年以来,人们已用卫星精确地测量了太阳辐射。这些测量表明自1978年以来太阳辐射并未增加,所以在过去30年中,气候变暖不能归因于太阳辐射的增加。

3)火山活动:火山喷发可释放气体和微粒到大气层中,从而能在一定时空范围内影响气候的变化。

4)磁场的强度和海洋的变化:一些近来的分析显示全球气候的变化还与磁场的强度和海洋的变化有一定的关系。

5)人类的影响:有人认为气候变化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人类活动造成的。在这些人类因素中最值得关注的是燃烧化石燃料所排放的CO2浓度的提高,其次是制造水泥所产生的飘尘的增多,此外还有土地利用、臭氧层破坏、畜牧业和农业活动、森林砍伐等都会对气候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并成为气候变化的因素。

可见目前有些人偏向于认为温室气体是全球变暖的主因,但许多科学家仍然持怀疑态度。IPCC的第4次评估报告AR4也承认全球增温研究存在许多不确定因素,许多预测没有给出定量判断的科学依据[5]。2007年成立的非政府间国际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NIPCC)就针对AR4进行了逐条反驳,认为自然驱动是全球气候变化的主要因素[6]。针对当前关于全球气候变化的原因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作者根据现有的研究成果,分析了各种可能引起气候变化的因素,获得了一个折中的研究结果,即发现随着地球质量的增加,地球可以吸引越来越多的来自宇宙空间和人类生产的温室气体,使地球大气层逐渐增厚,被包围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难以逃逸,导致温室效应逐渐增强,全球气候变暖[7-8]。

2缓解全球气候变暖的自然对策

既然我们找到了全球气候变化的根本原因,我们就可以找到相应的对策。由于全球气候变化的原因既包含自然的因素又包含人为的因素,因此在解决全球气候变暖的问题时,我们应该酌情处理、对症下药。

针对全球气候变化的人为因素,我们应该充分利用人类掌握的科学技术手段来控制气候变化及其影响,制定适当的能源发展战略,逐步稳定和削减温室气体排放量,增加温室气体吸收量,并采取必要的适应气候变化的生产和生活措施。一种简单但不够实用的方法是把废气排放到大气层的平流层之外。

针对全球气候变化的自然因素,我们并不是束手无策。事实上,老天爷早就给我们安排了巧妙的对策。那就是在地球绕太阳旋转的过程中,地球朝阳面所受的大气压力大于背阳面所受的大气压力,这就会使地球沿螺旋线渐渐地远离太阳,从而使地球变冷,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缓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关于这一点可以证明如下[9]。

在地球绕太阳旋转的过程中,地球朝阳面受到来自阳光的照射,使该面的温度高于背面的温度,从而使该面蒸发起更多的水气及其他气体分子,这些气体分子被高速流动且层层叠加的平流层包裹在对流层中,逃不出去,所以两个半球的大气体积相当。由于地球上朝阳和背阳两个半球的大气参数近似地满足理想气态方程,即pV≈nRT,其中p是指气体的压强,V为气体的体积,n表示气体物质的量,T表示气体的热力学温度,而R表示理想气体常数。因此,根据计算可知,朝阳半球的大气压强通常大于背阳半球的大气压强。又因为两个半球的面积相当,所以朝阳面所受的大气压力通常大于背阳面所受的大气压力,夏至时北半球地轴北端完全倾向太阳就是两面压力差造成的,如图1所示。另外,由于地球正常运转时太阳对地球的万有引力等于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所需的向心力,因此当地球朝阳面所受的大气压力大于背阳面所受的大气压力时,就会使地球沿螺旋线渐渐地远离太阳。

据英国《新科学家》杂志报道,早在公元前三世纪,一些观星家就曾发现地球正在逐渐远离太阳[10]。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科学家们进一步测得地球与太阳之间的距离每年都会增加15厘米。但关于地球逐渐远离太阳的原因,科学家们长期以来一直争议不断,许多解释无法令人满意。于是这里给出了一个比较科学和令人信服的解释。

篇(5)

在有关气候变化教育中,清晰的想学生阐述气候变化的起因,才能让学生从根源上去认识了解气候变化,进而加强保护意识。目前存在的气候问题有温室效应、酸雨、臭氧层被破坏等,气候变暖已经演变成了当前的一种自然现象了,它们形成的原因主要是因为人类无节制的焚烧化石燃料或者是树木,造成过多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生成,从而吸收红外线,经过长期的累计形成了气候变暖。造成气候变化的原因还有很多,包括人的急剧增多,致使生态环境失衡;人为造成的环境污染,生活垃圾的大量排放、丢弃、有毒害物质的大量涌入海洋,破坏了海洋生态环境等,这些都造成气候的变化,造成了人类生存面临极大的威胁。气候变化会造成海平面上升,一种是由于海水受热膨胀引起,另一种是由于北极南极洲上冰川的融化造成的。气候变化会影响生态环境,对大自然造成危害。还会影响水循环,致使自然灾害等,不光这些,还影响农作物产量的,致使减产等等。通过对气候变化的内容和原因进行分析,让学生能将环境问题重视起来,激发学生的责任感,并通过学习了解这些,让学生自觉的规范自己日常生活的行为,尽量从人为因素上去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对气候的破坏。

二、挖掘气候变化的科学内涵,找去高中地理教学隐藏信息

由于教材的篇幅受到限制,很多知识表述并不能完全呈现在学生的面前,这就需要深入去课本中所隐藏的信息,从课本中挖掘出气候变化的科学内涵,找出更深层次的内容,为学生提供思考空间。对于高中地理课本中没有清晰的阐述的知识,教师可以对课本信息进行适当的加工出来使隐藏在其中的内容呈现出来。如教材中将全球平均气温变化曲线图和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长曲线图对比,找出差异,将有利于学生全方位的了解气候变化之因,人类的活动会影响二氧化碳的浓度,二氧化碳的浓度会对气温的上升造成影响,从两种曲线图的波动规律进行分析,可以了解二氧化碳并非影响气温的唯一因素,气温还受其他因素影响;通过挖掘分析课本中的知识,有利于学生更透彻全面的了解知识,更科学的认识知识。合理科学的找出气候变化的应对措施,是教育的终极目标。有效的挖掘教材中的隐藏信息,让学生通过分析,去寻找缓解气候变化的对策。如在课本中有关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途径的具体措施中,可以挖掘出减少排放二氧化碳的原材料和增加二氧化碳的吸收系统两种有效措施。学生通过在这两方面考虑,追溯到二氧化碳的来源,进而了解要使用清洁型能源、降低消费、增加摘种绿色植物等有效的方法来减少二氧化碳排除,增加二氧化碳吸收。从而真正的了解了知识,并运用知识解决问题,找出对策。

篇(6)

世界气象组织2012年11月《世界气候状况年度声明》,在《声明》中指出,全球各地频现极端气候事件,主要表现为热浪、干旱、洪水和低温。美国赖斯大学气候变化专家罗恩·萨斯在2012年9月也指出,极端天气和极端气候将变得越来越常见,这会是一种全球现象,人类需要提早采取措施,积极应对,否则将会面临灾难性严重后果。2012年8月28日的经济参考报也指出,有迹象显示,气候变迁正在成为常态,年复一年愈演愈烈。

二、关于气候变化对粮食安全的研究

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承载能力较弱的发展中国家,极端气候变化对全球经济系统产生的影响多为负面(Stern N,2006)。比如,温度的变化会影响农业的地域分布(RosenzwEig和Hillel,1995);温度升高带来的作物病、虫、草害的增加也会影响作物生长,从而对作物产量带来负面影响(Rosenzweig,Hillel,1995)。还比如,气候变化带来的土壤含水量的变化、生长季起始时间和长度变化,将影响各地农作物的生长季长和种类(Conway,1998;Rosenberg,1990);未来水分状况是决定未来很多地方,特别是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生产的重要因素,降水的变化和作物生长季的变化将是决定未来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是利还是弊的决定因素(Hulme,1996;Fischer,1996;Strzepek and Smith,1995;Sivakumar,1992)。虽然全球二氧化碳浓度持续升高促进了光合作用,或将提高作物产量,但海平面上升、极端气候事件频发及病虫灾害高发等将抵消有利因素,从而引起粮食产能的不确定性(潘根兴,2009)。气候变化在中国的区域格局不同,气候变化对不同区域和不同类型农作物生产的影响也不同(林而达,2007;张厚瑄,2000;周舟,2010)。但是,极端天气气候因子与农业经济产出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对中国农业经济有显着的负面影响(刘杰、许小峰,2012)。

三、关于气候影响粮食生产的机理研究

国内外有关气候变化对农作物生产影响的研究成果表明,气候变化主要从四个方面影响作物的生产。一是温度的变化会影响农业的地域分布(Rosenzweig和Hillel,1995),气候变化带来的土壤含水量的变化、生长季起始时间和长度变化会影响各地农作物的生长季长和种类。二是二氧化碳将直接在生理上影响作物生产,对作物的生产产生有利的效果,大气中的CO2浓度可以提高作物的水分利用效率和光合作用效率(Conway et al.,1998;Rosenberg et al.,1990),浓度的升高对C3作物(如小麦、水稻和大豆)会产生显着的正效应,对C4作物(如玉米、高粱)产生的正效应较小(Ringius et al.,Hulme,1996)。但由于温度升高带来的作物病、虫、草害的增加也会影响作物生长,从而对作物产量带来负面影响(Rosenzweig,Hillel,1995)。三是未来水分状况是决定未来很多地方,特别是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生产的重要因素,降水的变化和作物生长季的变化将是决定未来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是利还是弊的决定因素(Hulme,1996;Fischer,1996;Strzepek and Smith,1995;Sivakumar,1992)。四是气候平均状态的变化可以影响未来农业的生产,但对未来农业生产影响最大的莫过于极端气候事件(洪水、干旱、极端高温等)。国内外学者对前三个方面的研究关注较多,研究的时间较长,取得的成果较丰富,但对第三个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晚,研究成果也很少。

四、关于气候变化影响粮食生产的定量测算研究

篇(7)

中图分类号:F840.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4)02-0051-02

在研究如何应对气候变暖的过程中,森林生态系统起到了不可或缺甚至是中流砥柱的作用,尤其是利用森林碳汇应对气候变暖是一个关键措施。然而,由于森林是一个极易遭受气候变化等自然灾害侵袭和意外事故影响的生态系统,气候变化必将对森林灾害以及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带来严重的影响。

森林灾害是世界七大自然灾害之一。森林灾害主要是指由于自然变异或者人为因素引发的,并对森林资源的正常发育或者森林生态系统的平衡造成破坏或者损失,进而给林业产业造成经济损失或人员伤亡的自然现象及人类行为。[1]研究已经表明全球气候变化特别是CO2浓度增加和温度升高的情况下,森林生态系统将受到严重的破坏,系统结构、空间格局、组织成分、分布范围以及系统生产力等都将发生变化。此外,气候变化还会使得部分物种的适生面积扩大,种群迅速扩张,一些生态系统出现干旱的频率加大,荒漠化加重,脆弱性增加等等。[2]森林是对气候变化比较敏感的一类物种,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气候变化将导致森林灾害风险的增加。

一、气候变化现状

气候变化已经成为当今全球普遍关注的国际化问题。自《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生效以来,以气候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气候问题就引起了国际各界政府、社会组织和科学机构的高度重视。众所周知,导致气候变暖的关键因素就是大气中CO2浓度的增加。相关研究成果显示,全球大气CO2的浓度已从19世纪60年代以来的280μmol/L增长到了现在的387μmol/L。并且,近十年大气中CO2的浓度仍以4%的速度增长,到2050年以后,大气中CO2的浓度将会是现在的两倍。[3]因此,随着气温升高,温室效应的加剧,气候变暖和极端气候事件频发的趋势将会长期存在。

二、气候变化对森林灾害的影响

(一)气候变化对森林生物灾害的影响

森林生物灾害主要可以从两方面进行表述,即森林病虫害和森林鼠害。据普查,我国森林年均病虫害发生面积为934万hm2,超过年人工造林面积,直接导致经济损失和生态价值损失达880(亿元/a)。全国森林鼠害的年均面积约为150万hm2,其中以西部地区最为严重。[4]我国已经成为了世界上森林灾害发生面积最大,损失最为严重的国家。在新的气候背景下,气候变暖将进一步加剧森林生物灾害的严峻性。

1.气候变化使有害生物的繁殖速率增加,种群快速增长

温度对生物的繁殖发育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气候变暖,森林有效积温增加,许多森林害虫的生理过程、发育周期将大大提前,繁殖速率、适应能力和存活率也大大提高,从而导致世代数和群密度增大,种群快速增长。

2.气候变化使病虫害的适生区域扩大,危害程度加重

全球气候变化对森林病虫害的分布区系和危害范围有着重要的影响。气候变暖使森林害虫的越冬代北移,越冬基地增加,迁徙范围扩大,从而大大的拓宽森林有害生物的适生区域,主要呈现出向高海拔和两极方向扩展,区系分布由南向北变迁的整体趋势。[5]

3.气候变化缩短病虫害的发生周期,增大发生频率

随着气候变暖,森林植被的物候期也在发生着相应的改变。由于有效积温增加,许多昆虫的物候期提前,从而导致世代数目增加,病虫害的发生周期缩短。例如天幕毛虫的发生周期一般为14或15年,但近些年曾于1971年、1985年、1995年在牡丹江,1965年、1974年、1984年、2002年在吉林白城相继爆发;安徽的潜山马尾松毛虫1973年以前爆发周期为10年,1973年以后则为3-5年。[6]由此可见,气候变化使得许多森林病虫害的发生周期缩短,发生频率加大,进而导致森林生态系统的健康水平严重下降,抗灾能力大幅降低。

4.气候变化使森林鼠害面积明显增加,危害程度严重加剧

我国森林鼠害主要发生在生态脆弱区,以内蒙古林区以及西部干旱地区最为严重,每年发生约66万hm2以上。[7]随着气候变暖,新的环境对老鼠的存活和繁殖提供了更为适宜的条件,活跃期延长,加之当前人们对综合治理鼠害的疏忽,使得老鼠大量繁衍和种群密度急速增加,鼠害的危害程度将远远胜于过去。

(二)气候变化对森林非生物灾害的影响

1.对森林火灾的影响

森林火灾的发生是火源、可燃物、气象等环境因子交互作用的结果,其中气象因素是导致森林火灾发生的关键因子之一。气候变化对自然林火影响的范围、 程度和频率取决于森林经营历史、干旱频率及程度、病虫害爆发以及其他因素等。气候变化对森林火灾的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气温升高,降水减少,蒸发加大,地被植物干燥,高温、干旱、大风等极端气候的频率和发生强度加大,从而森林火险等级和森林火灾发生的频率将明显提高;[7]其次,森林植被的种群组成和分布区域改变,使森林火灾的发生与蔓延呈现出一定的时空规律性;再次,气候变化导致病虫害的频发,促进了可燃物条件的形成,加剧了极端高温干旱区火灾频率及特大火灾的可能性;并且,由于火源分布、气象条件和可燃物的分布改变,林火的发生的准周期也将发生明显的波动,并逐渐呈现出缩短的变化。[8]

2.对气象灾害和地质灾害的影响

气候变化导致的森林气象灾害主要有冻灾、雪灾、风灾、旱灾、洪涝、雹灾、高温等。其中冰雪、洪涝等灾害又会进一步的引发水土流失、流泥石、滑坡等次生地质灾害或者火灾的发生。例如2008年,我国南方发生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导致林木大批折断受损,并且地表可燃物大量增加,平均地表可燃物载量超过50(t/hm2),严重超过高强度大火的标准30(t/hm2)。[9]1987年的大兴安岭森林大火也是由于长期干旱引发的。目前,气候变暖导致的旱灾是我国影响面最广的气象灾害,并且还常出现多种灾害复合叠加的现象。

三、关于森林灾害的法律防治

(一)加快完善森林灾害法律防治体系的必要性

在气候变化凸显的今天,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环境方针为指导,从生态、经济、社会等各方面加快建立切实可行的森林灾害法律保障制度,完善森林灾害法律防治体系,不仅有利于推动和实现森林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对于防止气候变暖也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

首先,就环境保护而言,在应对气候变化历程中,森林对减缓气候变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是森林碳汇功能,是减缓气候变暖的关键措施。应对气候变化,森林资源是主力;其次,就推进经济发展而言,气候变化将增加林业灾害的易发性和频发性,从而增大林业产业的风险,保护森林是林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再次,就森林生态系统的自身特点而言,气候变化所带来的森林破坏在规模和程度上都会有一定的扩展,然而森林生态系统一旦遭到破坏,其恢复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控制森林灾害的发生是维护森林生态系统平衡的重要方面;最后,就森林资源的保护和管理体制而言,我国的森林灾害防治法律机制严重滞后,不够完善,在与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客观要求相比,仍存在不小的差距。加快完善森林灾害法律保障机制的步伐,是促进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二)关于森林灾害法律防治的几点建议

1.将森林灾害法律防治与应对气候变化有机结合

森林灾害的频发与气候变化有着必然的内在联系,森林灾害法律防治体系应该把灾害防治与气候变化结合起来。一方面,把防治森林灾害作为应对气候变化的一项重要措施,在制定森林灾害防治的政策规划和开展的法律活动中,把气候变化因素考虑进去,跳出为防治而防治的定势;另一方面,把应对气候变化作为防治森林灾害的战略行动,提高应对气候变化的主动性和紧迫性。其中,减缓和适应是应对气候变化的两个主要方面,减缓气候变化与森林灾害防治的结合就是:制定并完善相应的森林保护法律法规,加大人工造林力度,充分利用森林资源的碳汇功能来减缓气候变化;适应气候变化与森林灾害防治的结合就是:在更好的掌握气候变化形势的情况下,制定切实可行的森林灾害防治政策,完善森林灾害防治机构的建设,加强森林灾害应急系统的构建,开展适应气候变化的森林资源培训和宣传工作。

2.完善森林灾害防治法律法规体系

气候变化背景下,森林灾害的发生往往出现新型灾害、复合型灾害、次生灾害或者衍生灾害跨区域发生或一起并发的现象,针对常规森林灾害制定的的单行法现和政策制度已严重滞后。亟需制定综合性的防灾治灾法或以森林保护法为统帅,再针对各种可能发生的森林灾害制定更加具体、实施性强的单行法规,从灾害的预防、监测、预警、应急处置、风险管理、恢复重建、救济救助等各层面都做出具体规范,并在防灾治灾的各个环节提出应对气候变化的一体化要求。

3.健全森林灾害地方管理体制,确立区域联防联控机制

气候变化背景下,我国森林灾害管理体制层次比较广泛化,不够具体细致,以致无法应对新的森林灾害防治局面。因此,在各级政府设立由政府统一领导,综合协调政府各相关部门的专门机构,根据灾害发生的等级和特征,形成同一灾害区域多个地方政府参与的联合防控机制,协调建立森林灾害跨区域防治的检测预警系统,实施资源和信息共享、应急响应联动等措施。

4.加强森林灾害的防治能力建设和法律救助机制

以法律手段为保障,高效运行救助机制是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新的森林灾害风险的重要环节。由于森林灾害后果严重,需要建立森林灾害风险分担和转移机制,通过金融、保险等多元化机制实现森林灾害的经济补偿和损失转移分担,如生态补偿政策,森林保险制度和建立专门的森林灾害保障基金等。风险分担机制应与森林救济、产业恢复等减灾和适应手段相结合。此外,还可以进一步探索社会化的捐赠救助基金体制,充分的发挥公益慈善机构在森林灾害保障中的作用,拓宽救助资金的来源和渠道,充分基层自治组织和社会组织的联合防御、救助发挥的作用,弥补政府救助的不足。

参考文献:

[1] 魏书精,孙 龙,魏书威,胡海请.气候变化对森林灾害的影响及防控策略[J].灾害学,2013(4):37-38.

[2] 张文勤,纪成俭,王文烂,等.福建省森林灾害的发生情况与主要成因分析[J].林业经济问题,2001(3):175-178.

[3] 李艳丽.全球气候变化研究初探[J].灾害学,2004,19(2):87-91.

[4] 李剑泉,李智勇,易浩若.森林与全球气候变化的关系[J].西北林学院学报,2010(4):35-38.

[5] 赵铁良,耿海东,张旭东,等.气温变化对我国森林病虫害的影响[J].中国森林病虫,2003(3):29-32.

篇(8)

刘志杭(1990—),男,河南省信阳人,郑州大学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09级本科生

摘 要:气候变化是21世纪全球面临的最严峻挑战之一,亦是各国可持续发展中需要解决的重大课题。应对气候变化影响要认识气候变化的自然规律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及其不确定性,加强适应方式和适应能力的对策研究,提倡低碳之路和可持续发展方式。

关键词:气候变化 低碳经济 可持续发展

近百年来,全球经历着一场以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显著气候变化,导致了生态环境系统的一系列变化,人类社会的生存安全受到了严重威胁。由于目前气温上升和二氧化碳量增加的耦合,人们自然联想到了温室效应。气候变化的原因可能是自然本身的演化进程,也可能是由于人类活动引起的对大气组成和土地利用的持续性改变所致。

1.气候变化的原理

全球气候变化究竟由于自然周期还是人类活动,还有一些争议。目前的主流观点认为全球气候是变暖的,温室气体的过量排放是变暖的主要原因。但是,仍有一些科学家不断向这种主流观点提出挑战,主要争议有以下两个方面:

1.1 气候变暖的机制

一种观点认为,全球气候变暖主要是由于人类各种活动造成的。工业革命以来,人类为发展经济,人为改变大气下垫面,向大气中排放大量温室气体,并释放大量的热量。

另一种观点认为,现代气候变暖是自然规律所起的作用。尽管20世纪全球气候变暖明显,但也不是一年比一年暖,而是气温在波动中上升,说明温室效应增强并不是气候变化的主导因素。

1.2 未来全球气候变化的预测

尽管目前所作的大部分预测表明未来全球气温将持续上升,但这种预测的结果仍值得进一步探讨。

①目前所做的预测只是建立在理论基础上,而且全球气候的变化除与温室气体有关外,还与其他许多因素相关,而预测模型中只考虑了部分因素。

②从全球气候的变化特点来看,虽然近百年来全球气温普遍变暖,但全球气温的升高并非呈直线趋势上升。从上世纪到本世纪90年代,全球气温的变暖并不是持续的。

事实上,气候变化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系统过程。限于气候观测资料本身的缺陷、气候模式的不完善性以及影响气候变化因子和机理的复杂性,到目前为止,在气候变化成因方面所获得的结论仍然存在着不确定性,今后还需要做进一步的研究。

2.气候变化的危局

近年来气候变化引起了水资源失衡、农业减产、生态系统受损,对人类可持续发展带来巨大冲击。具体表现在:

2.1 对水资源的影响

气候异常,冰川融化,短期内会引起一些地区洪涝灾害,长期则会导致局部地区出现严重的水资源危机。气候变化通过大气环流、冰雪条件变化等引起降雨、蒸发、入渗、土壤湿度、河川径流、地下水流等一系列的变化,进而改变全球水文循环的现状,引起水资源在时空上的重新分配,改变了降水分布格局和降水量,引起降水的地区、时间以及年际分布更加不平衡,加剧了水资源的不稳定性和供需矛盾。

2.2 对农牧业生产的影响

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影响是复杂而不确定的,农业生产布局和结构将发生变动,种植制度和作物品种将发生改变;潜在的荒漠化趋势增大。气候变化还将加重农业和林业的病虫害,加上干旱和洪涝频率增加的影响,会造成农业生产风险增大。此外,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和农产品价格的影响预计会造成全球粮食供给紧张,乃至引起全球经济收益的波动。

2.3 对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气候变化会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和破坏自然生态系统中的生物链、食物链,给地球物种的生存和延续带来严重的后果。气候变化将在几十年里发生,而大多生态系统不可能如此快地响应或迁移,自然生态系统将越来越不能与变化了的环境相适应,许多生物物种的生存环境受到严重影响,加速了灭亡。消失的物种不仅会使人类失去一种自然资源,还会通过食物链引起其他物种的消失。

2.4 对沿海地区的影响

气候变化对海洋的影响包括海面温度上升、平均海平面上升、海冰融化增加等。这些因素将可能使沿海地区洪灾严重,风暴的影响范围扩大,海岸受到更严重的侵蚀,以及由于海水倒灌进淡水蓄水层而引发地区性淡水资源紧缺等。

2.5 其它方面的影响

气候变化可能会增加灾难性天气出现的概率,导致一些特定的生态系统、生态群落和种群发生变化,包括微生物、病毒,可能会加快它们繁殖的速度并引发大量蔓延,这些新型病毒严重影响着人类安全与健康。

3.气候变化的对策

全球气候变化和自然环境急剧恶化,任何国家和任何人都不可能独善其身,对责任的承担也不能置之度外,在共同的生存环境下,负有共同的责任。在经济社会发展日益受到能源和环境制约的背景下,低碳经济作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保障能源安全的基本途径和战略选择,正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广泛认同。

低排放、低污染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既可减少人类在生产和生活过程中对能源的消耗,缓解能源储藏日益匮乏的压力,又可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既节省了生产和生活消耗能源的成本,同时由于碳排放的减少,今后治理环境的投入也会相应减少;并且能够在很大程度上缓解能源供需矛盾,加快工业化进程和环境改善,对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型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结语:

21世纪全球气候仍将持续变化,极端气候频现,生态环境恶化。气候的非自然变化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从局部开始,而以灾难性的全局性结果告终。尽管目前我们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本质、趋势和程度的认识还有相当大的不确定性,但无论怎样都应充分重视全球气候变化问题,加强这方面的科学研究。

在全球携手应对气候变化,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同时,通过发展低碳经济来解决气候变暖和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日益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认同和重视。低碳是实现发展的途径和手段,也是未来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特征和标志。(作者单位:郑州大学水利与环境学院)

参考文献:

篇(9)

1.甘肃省华池县的干旱雨养农业概况甘肃省华池县(东经107。48’,北纬36。15’)位于黄土高原的西部干旱区,总面积3800km2,海拔1100米~1700米,人口约130000人。农业是华池县最重要的产业之一,占全县总GDP的43%。到2010年底全县86%的人口生计都依赖于雨养农业。华池县以干旱雨养农业为主,其中全县90%左右的农业为旱作农业,只有10%为灌溉农业。玉米、冬小麦是华池县主要大面积种植的粮食作物。马铃薯、大豆、糜子与高粱等作物作为重要的经济作物,多种植于更为干旱的地区。由于经济发展缓慢、个体农户农业投入少、气候干旱、土地生产力低以及家庭劳动力大量外出打工等原因,华池县的农业还是以个体农户、劳动集约型以及自给自足的传统雨养农业为主。

2.研究方法本研究中分析的主要数据包括华池县县级气候变化数据、农户访谈数据以及相关文献资料。其中当地气候变化的历年数据,包括降雨量、温度以及极端气候等数据,由县级气象站提供,并与华池县县统计年鉴(1949~2008)的公布气象数据进行比对核实。农户访谈数据通过半结构式访谈、焦点小组座谈以及农户问卷(农户问卷65份,有效问卷62份)等参与式农村评估方式(PRA),在选择的华池县邹家沟小流域的樊庄行政村收集。本研究的数据分析方法包括SPSS统计软件对其气象数据变化规律的定量分析,以及对农户访谈数据的定性分析,包括陈述性分析、问题树分析等。

研究结果与发现

1.甘肃省华池县气候变化特征从表1可以看出,1965年~2006年,华池县经历了降雨与气温的显著变化过程。全县年平均气温逐渐上升,并以冬季平均气温升高最为显著。年降雨量的年际间分布不均,但也呈现逐步减少的趋势,其中春季(3月~5月)降雨量逐年减少最为明显。同时,在过去的40年里干旱发生率更为频繁。可以得出华池县气候变化如下特征与趋势:(1)地域性的气候变暖趋势:过去50年里,华池县地区年平均气温增加了1.5℃,以平均0.04℃每年的速度增长。如果这种趋势继续发展,华池县将会变得比现在更热、更干燥。(2)降雨量减少,干旱①频率增加:在20世纪80年代、90年代以及21世纪初,华池县年平均降雨量分别以6%、3%以及9%的比例下降。同时,年际间以及季节性的降雨量变化差异大。在过去的20年里,华池县年降雨量少于平均降雨量474mm的年份越来越多。从1980年~2008年,华池县共有15次干旱的记录,其中包括5次轻度干旱、3次中度干旱、3次大干旱和4次特大干旱。尤其在过去的10年,华池县特大干旱发生的异常频繁。上述的这些降雨量、气温以及干旱发生的变化趋势,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华池县持续时间更长的干旱现象以及更加严重的水资源短缺。从而进一步影响了当地雨养农业以及农户生计发展。

2.农户对气候变化的感知与认识通过农户访谈以及农户问卷,了解到个体农户对于气候变化的不同感知以及认知程度。绝大多数访谈的农户对于当地的气候变化情况的感知,如降雨量减少、气温上升(尤其是冬季温度上升)以及干旱增加,都是与当地气象统计数据基本一致。例如针对“你觉得与20年前相比,当地气候主要发生了哪些变化”这一问题,其中80%的农户认为天气更热更干旱了;有10%的农户认为天气热了,但是在雨季(7、8、9月份)的雨水多了;还有10%的农户认为没有什么变化。农户访谈以及参与式农户小组座谈的结果表明,农户清楚的认识到干旱是对当地的雨养农业生产带来最大破坏的自然灾害。有一句话也在田间流传“3年一中旱,5年一大旱,10年一特大旱”。干旱尤其是春旱,在最近的十几年间更加的频繁。农户一致认为气温在不断的升高,特别是在20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初的10年间,春季降雨骤然减少,月季降雨变的非常不规律与很难预测。这些都严重地影响了当地正常的农业生产。

3.脆弱雨养农业连环恶性问题分析通过实地研究发现,华池县农业存在的核心问题是雨养农业的脆弱性。通过图1问题树分析,可以看出导致农业生产力低下及其脆弱性的有许多社会、经济与自然环境的因素。而其中不利的农业气候条件变化是导致农业用水紧缺、土壤侵蚀以及生产力下降的主要诱导因素。其他因素包括灌溉集水设施差、传统耕作技术落后、传统作物抗旱性差以及产品市场信息缺乏,也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当地雨养农业脆弱性。4.农业生产对气候变化的脆弱性分析由于当地干旱雨养农业对气候条件的高度依赖性,使当地个体农户农业生产产生了极端脆弱性。尤其是过去10年~20年里,不规律的降雨、气温上升以及日益频繁的干旱,已经对当地雨养农业产生了不可避免的负面影响。表2概括总结了华池县干旱雨养农业活动对气候变化的脆弱性,以及导致这些脆弱性的主要的气候变化因素和其他的社会经济因素。根据实地调研发现,1982年、1986年、1991年、1997年、2000年、2002年、2004年以及2006年的干旱,导致当地农业产量降低了30%~70%,个体农户的农业收入减少50%~60%。因此,可利用的农业水资源成为制约华池县雨养农业发展的首要因素。如果不采取任何的应对气候变化引发的干旱以及水资源缺乏的措施与手段,华池县农业将在今后继续受到不利气候因素的巨大影响。此外,当地个体农户对雨养农业的生计依赖性越大,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也将越严重。

个体农户应对气候变化的主要策略与适应性

FAO的报告强调,农作物对气候变化的高度依赖及其敏感性使得农业适应气候变化策略成为减少农业损失与负面影响的重要手段。Smit等将农业适应气候变化的策略大概归类为技术改进与发展、农业生产手段与技术改进、政府支持项目以及保险等。当地个体农户为了减少上述这些不利的气候变化给农业生产带来的影响,已经逐步地采取了下列主要的雨养农业适应气候变化措施。

1.农作物种植结构调整根据农户访谈结果,现阶段的农作物种植结构与20年前的种植结构相比,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如图2)。20世纪80年代,农户种植结构单一,40%的农地种植小米,34%的农地种植冬小麦,小米与冬小麦是作为自给自足的粮食作物,剩余26%的农地种植经济作物玉米。20世纪80年代,95%的农作物都种植在坡耕地上,导致结果是极差的土地生产力,严重水土流失以及非常弱的作物抗旱能力。从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由于退耕还林以及坡耕地改梯田政策,农户种植结构也随之发生了明显变化。现阶段,农作物种植结构更加多样化,农户多倾向于种植更多市场价格好、产量高的经济作物,如大豆、土豆、蔬菜。本研究发现,在农户对农作物选择的决策过程中,除了考虑农作物的市场价格、产量及耕地类型外(如坡耕地或梯田),还综合考虑各种作物在不同的气候条件下的抗旱性,从而合理地选择不同的农作物品种。根据农户访谈以及当地农业部门的机构访谈,表3将不同的农作物在坡耕地以及梯田上种植的抗旱性分别进行了排序。这些农作物的抗旱性排序结果,对农户根据气候变化条件进行种植结构的调整具有深远的影响。例如,小米在20世纪80年代之前是普遍种植的粮食品种,具有非常强的抗旱性。但是,由于小米的产量极低(如坡耕地种植,约600公斤/公顷),因此,现阶段梯田上已经没有种植小米,只有非常少量的被种植于坡耕地上。再例如,高抗旱高产量的地膜玉米品种现在是当地梯田旱作农业的首选农作物品种。农户还根据不同的气候条件在不同的耕地类型上选择不同的作物品种。同时,表4还可以得出不同气候条件以及不同的土地条件,使得20年前与现在相比农户选择的农作物结构存在非常明显的差异性。例如,现阶段如果遇到了明显的干旱年份,农户会相应的减少在梯田上种植的冬小麦、蔬菜的种植面积。因此,相应地调整农作物种植的结构,是个体农户适应气候变化给农业生产活动带来不利影响的重要策略。

2.土地使用方式改变:梯田建设与坡耕地相比,梯田可以很大程度上增加土壤的保水保肥能力,大大提高雨水的利用效率,从而更加有效地增加种植作物的抗旱性并提高作物产量。例如,2005年华池县水保局的梯田实地试验表明,2005年7月2日,最大日降雨量为70.6mm,在30cm田埂以及零坡度的试验梯田里,100%的降雨被收集,并且存在零水土流失。本研究的实地调研发现,在正常年份,梯田的农作物产量与同种坡耕地作物产量相比,增加了60%~300%,例如大豆增加60%左右,露天玉米增加了146%,土豆增加了167%,冬小麦增加了300%。此外,在干旱年份梯田上种植的农作物,体现出更强的抗旱能力。例如,2006年重大干旱年,梯田上种植的冬小麦减产40%,而坡耕地上冬小麦减产60%,梯田上种植的全膜覆盖玉米产量只降低了15%。3.旱作农业技术:地膜覆盖地膜覆盖技术是旱作农业的重要技术之一,地膜覆盖可以促进雨水的收集与保持、从而大大促进土地的生产力。地膜覆盖技术,尤其是玉米的半膜、全膜覆盖,20世纪90年代末在华池县得到大力的推广。表5数据显示,地膜玉米的平均产量是露天玉米的2~3倍,其抗旱性能也相应地增加了15%~25%。地膜作物的水利用效率可以达到露天作物的11倍。因此,地膜覆盖技术可以大大促进农作物抗旱性与土地生产力,从而减少雨养农业对气候变化的脆弱性。

进一步增强雨养农业适应性的几点建议

1.进一步推广适应气候变化的旱作农业技术发展从华池县的实际案例分析可以看出,农业技术发展是增强农业更好地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手段。因此需要更进一步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农田基本建设,推广旱作节水技术,培育推广高产、优质、抗旱、耐涝、抗高温、抗病虫的优良品种,提高良种覆盖率。这些新技术的开发与推广,不仅可以增强当地旱作雨养农业的生产力,同时可以极大地增强当地个体农户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此外,有效利用与管理水资源,以此增强农业防灾、减灾、抗灾和综合生产能力,从而减少旱作雨养农业的气候变化脆弱性。

2.加强农户对于气候变化信息的获得以及认知根据实地调查与农户访谈结果,可以得出个体农户是采取农业应对气候变化的主体。因此,加强个体农户对气候变化信息的获得与认知,是保证其采取正确应对措施的前提。当地气象部门应加强对当地个体农户的气象信息和知识的传播,并通过培训等方式,加强个体农户对气候变化的认知或者预测能力,提前预防和应对气候变化对农作物产生的负面影响。同时,这些充分的气候变化信息,结合农产品价格与市场信息,可以更好地促进农户进行合理的农业生产决策,从而增强农业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性。

篇(10)

中图分类号:S42;S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10-0158-01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环境的污染问题日益严重,气候变化也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全球性的气候变暖是当今气候变化的主要特征之一。随着“暖冬”问题越来越严重,中国的农业气象灾害与病虫害都出现了新的发展趋势。所以对气候变化的研究已经刻不容缓。

1.气候变化的概述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气候平均状态的变化就是所谓的气候变化。其主要表现在离差和气候平均状态两个方面。如果这两个方面其中之一或者是同时在统计意义上发生了比较显著的变化,这就说明气候发生了变化。多层次、多方位、多尺度是气候变化影响的显著特点。当然,气候变化产生的也不一定都是不好的影响,比如说气候变化提高了我国有些地区的农业生产。但是我们并不能因此以偏概全。如果就对整个中国而言,那么气候变化给我国的农业生产带来的主流影响就是负面的。随着全球环境的不断变暖,我国南方的春季开始出现霜冻、冰冻等自然灾害,这样就会导致农作物的抗寒性不断减弱,发育期也较之前提早了。在南方出现高温干旱、洪涝灾害严重的同时,北方的干旱面积也在不断地扩大,从而使得农业生产过程中的不稳定因素逐渐增加。农业气象灾害被看做是我国粮食发生大幅度减产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其中旱灾是影响我国农业生产最大的气象灾害,接下来依次是洪涝、大风冰雹等气象灾害。除了这些我们知道的气象灾害之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病虫害。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农作物的施肥措施以及作物品种和地理环境的变化可以说是微乎其微,不易被人发现,所以气候条件就成了影响农业病虫害波动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气候变化和农业病虫害的产生及普遍流行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甚至于有可能引发新的农业病虫害,对我国的农业生产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因此,对气候变化进行研究从而得出其对我国农业气象灾害及病虫害的影响,这样就会对以后的发展具有非常大的指导意义[1]。

2.气候变化对中国农业气象灾害产生的影响

2.1 对洪涝灾害产生的影响

我国的洪涝灾害根据季节划分可以分为春季洪涝灾害、初夏洪涝灾害、夏季洪涝灾害和秋季洪涝灾害。从洪涝灾害的划分我们可以看出洪涝灾害在一年之内的任何时刻都有可能发生,不会受季节限制。在四种洪涝灾害中,夏涝产生的危害最危险并且发生几率也很高。就我国而言,洪涝灾害主要发生在东南地区,在黄河、淮河及长江流域最为集中。台风、暴雨等洪涝灾害是由全球气候变暖,海水的逐渐温度提高所造成的。在我国淮河、长江及太湖等大型河流、湖泊区域,洪涝灾害不断发生,使我国的农业生产受到严重损失。根据2000年至2015年的数据分析,得知洪涝成灾率逐年不断上升,与此同时极端气候时间的发生概率也在呈上升趋势。

2.2 对旱灾产生的影响

自二十一世纪以来,在我国的经济不断发展的同时全球气候变暖问题也日益加剧。在某些干旱地区,土地大面积的干旱问题时有发生,这样就会使土壤里面的十分不断加剧蒸发,以致土壤内的水分逐渐匮缺,从而使得受灾面积日益增加。众所周知,长江以北区域是我国的干旱集中地,而我国的农业生产区也主要集中在我国北方。在我国华东北、华北地区干旱情况越来越严重,干旱的范围也越来越大;而相对来说我国华中北、东北地区干旱面积的增加速度就比较小,西北东部干旱面积的变化更是不明显。而我国降水变化趋势和我国的干旱情况基本一致。近几年来,我国华东北、华北地区的降雨天数逐渐减少,降雨间隔加大,长期不降雨的次数不断增加,降水量也是逐年下降,这就导致了这些地区的干旱情况更加严重。

2.3 对大风冰雹灾害产生的影响

除了洪涝灾害、旱灾对我国的农业生产产生影响之外,大风冰雹便是我国的第三大农业灾害。现如今,全球气候变暖的问题越来越严重,大风冰雹灾害也随之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大风冰雹灾害的主要特点就是发生频率高、涉及范围广。这样就会使得灾情在局部地区比较严重,同时累积损失也就会非常严重。大风冰雹灾害所造成的损失在农业自然灾害中占据十分之一左右。

3.气候变化对中国农业病虫害产生的影响

3.1 气候变暖对农业病虫害的影响

现如今,全球气候变暖越来越乐兀这就导致了农业害虫的发育提前,繁殖数量也就增加了。据统计,全球气候变暖会使害虫增加一至三代。随着农业害虫的不断增加,其对农作物危害的时间就会增长,与此同时也就会使农业生产的经济损失严重,不利于病虫害防治工作的进行。全球气候变暖的日益加剧使得我国有些地区的“暖冬”问题也越来越严重。大家都知道害虫繁殖需要温暖的环境,这样一来随着冬季温度的不断升高,对害虫的繁殖就变得更加有利。害虫的繁殖数量增加,则它的死亡率就会逐渐下降,那么总体来说害虫的数量始终处于增加的状态。另外,气候变化也会使新的农业病虫害产生,以至于对农业的生产造成更加严重的损失[2]。

3.2 不同地区的气候变化对农业病虫害的影响

对农业病虫害产生的影响也和不同地区的气候变化有密切的联系。比如说,我国西南地区及长江流域是我国水稻的主要生产区域,但是由于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暖干化的趋势更加严重,病虫害也变的越来越严重。由于气候变暖的原因,我国西北地区的降水量逐渐增加,暖湿化的迹象频频出现[3]。我国重要的粮食产地之一东北地区地处最北方,纬度比较高,冬季的气温也比较低。而由于受到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冬季的温度逐渐升高,使得病虫害的分布范围逐渐扩大。而另外一个我国重要粮食产地华北地区,由于气候变暖越来越严重使得华北地区的降水量逐年减少,温度的升高为病虫害的繁衍提供了便利条件。

总结

随着经济的发展,全球性气候变暖的问题也越来越严重,这样也就会对中国农业气象灾害和病虫害的影响越来越严重,使得我国的农业生产受到了严重的影响,损害了我国的根本利益。本文主要对气候变化对我国农业气象灾害与病虫害产生的影响进行了分析,或许认识并不充足,但仍希望可以对以后我国的农业安全生产能够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上一篇: 生态农业专业 下一篇: 儿童保健专业知识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