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1-02 10:19:41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环境和经济的关系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人类社会的存在方式注定了人类不仅是社会性动物,也是一种靠消耗生命物质和生物能而生存的动物。人类只有在社会实践中实现人与自然的有机统一,通过社会实践这一中介,人与自然才能实现具体的依存统一。因而,人类的一切科学技术发明从终极意义上讲都仅体现为利用资源能力的提升,而决不能制造任何形式的资源。①然而,这个关系纽带是基于人类社会实践的最基本形式就是通过生产劳动过程来实现的,从人、生产工具、劳动对象三要素的结合过程来看,首先是自然界为劳动提供对象(资源),劳动把资源转变为财富②,实事上就是人与自然界的物质转换过程,就在这种物质变换的同时也实现了能量和信息的变换,从而促进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在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实施运行的过程中,人类显然是生命有机体的最高形式,对生态的需要显然是要利用人类文化的最基本生存环境作为基础,这并非文化能给人以其所有的一切万能理想和需要,关键在于各民族利用所掌握的生计策略和特长,去操纵掌控好各民族的文化去作用和指示人类以创造和改观各种物质形态之后,发挥人类特有的智能水平,以新的产品和物质为目标去实现和提高人类所需的各种需求和生存的舒适度。正因为人类的一切经济活动都必须在自然条件下展开,自然条件的优劣与持续稳定,必然直接影响经济活动的实施成效。因为任何一个民族所处的生态环境并非纯客观的自然空间,而是经由该民族文化作用意识下的加工改造结果。在这一活动中,为了保证民族经济活动的运行成功,民族文化作用的构建和选择除了依附人类社会先天赋予的自然资源以外,从反思民族文化作用下的资源配置、利用方式以及与民族文化相并存的环境等方面的作用和影响下的各种社会发展关系,对我们的社会存在和发展即充满了各种探索,同时也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方向开拓了崭新的研究领域。
然而,人类的需要又总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具有时代性、社会性和历史性的特点,在人类的生存需求中,也存在永恒不变的需求,只是这种需要在人类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表现出来的需要程度有所不同罢了。诸如生存背景下的自然环境就客观的存在差异,相关民族对各种资源的利用程度、取用的方式、方法都会不尽相同,因而从认定的价值上也就各不相同。在一定范围内的自然资源,对相关民族来说可以较为丰富,所遭受到的生态环境破坏程度可能较小甚至没有被破坏的情况下,人类则感觉不到自然环境存在的重要性,因而对环境的依存度往往会在无意间偏离所处环境甚至是酿成灾变,在这样的无意识干预下,人类对资源取用的便捷度和需要往往会偏离所处社会环境的使用初衷。因而,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忽视对自然资源的需要,对生态环境的无意识破坏也会由此相伴随出现。人类社会的存在方式注定了人类不仅是社会性动物,也是一种靠消耗生命物质和生物能而生存的动物。然而,人类的实则存在,不仅要把对自然资源的需要当成生存的基本需求,同时又是人类的享受需要,更是人类追求经济利益的保障。具体体现在:其一,自然资源所能提供给人类的生存空间,都将直接或间接的为人类的生存提供生活资料,没有自然资源,人类就不可能存在。其二,自然资源都能提供给人类的享受需要,它包含了人类的物质享受和精神需求,归结到底就是对自然界的享受。其三,当今人类对自然资源的便捷开发和利用,几乎可以囊括在对自然资源的最大限度开发和综合利用当中,但同时也要受到相关民族文化左右的偏好和作用,对一些自然资源的价值认定和过度利用,会造成对生态环境的暂时损毁和破坏,甚至影响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了。
然而,人类的一切科学技术发明从终极意义上讲都仅体现为利用资源能力的提升,而决不能制造任何形式的资源。自然资源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其中一部分是在人类没有出现之前就已经存在的自然条件。自然资源对人类经济生活的重要性在于它是人类经济活动的加工和改造利用对象,没有人类的经济活动,自然资源就只是个客观存在的自然物,说不上任何意义的人类效用和价值。纵观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它都掌握着一定的自然资源,只要相关的民族文化能够妥善充分地利用它所拥有的自然资源,相关民族都会得以正常延续和发展。但历史和现实证明,人类会启用文化机制来进行妥善的调节,因为人类是以民族为分野的,具体体现为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生存法则,其并存文化间会很自然地形成对资源价值认定上的信息隔膜,信息隔膜的存在又使得文化制衡机制的运作将比生物制衡更为复杂而多变。这样,文化制衡以生物制衡为蓝本,但却获得了比自然生物制衡复杂程度的超越,这种超越却恰好是人类与自然生态系统之间的特殊寄生并存关系。既有生物性的寄生性一面,又有并存稳定的社会特性一面。因而,人类与自然生态系统的偏离与包容体现为能动地谋求生存与种群的社会性适应以保持稳定延续。要改变这种发展困境,就要坚决的把人类对自然环境的需求置于人类发展需要的中心环节,并使其与经济利益的需求具有同等地位。只有这样,资源要能成为各民族的经济优势,就得经过劳动的改造和加工形成产品。因此,资源无一例外的都是被相关民族的文化用意后才赋有特定意义的,资源是具有特定民族文化产品用意的物化表现形式。一些民族生存于地球表面,会感觉到自然资源的匮乏,并不是它没有自然资源,而是它们对某些资源的消耗已经超过了当地所能提供的资源量或是利用资源的方式未加转变。从特定意义上说,没有哪一个民族完全具备发展生产的一切资源,一切都在于相关民族从政治的、军事的、经济的、文化的等方式转变利用资源的产品方式。也就是资源是被相关民族的文化所赋予用意的,资源是具有特定民族的文化产品用意的。
由此可见,从民族经济发展的角度来思考自然资源的开发与转换问题时,不仅要看到这些物质资源是否得到了充分的开发,更重要的是要看到资源的利用方式和利用条件是否可以实现各民族利用经济资源和生态效益的统一,只有将达成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高效性和合理性,才是真正为了保证民族经济活动的运行成功,因而笔者试图从反思民族文化作用下的资源配置和利用方式以及民族文化的并存关系研究入手,目是想偿试拓展研究的视觉和领域新思想。从经济人类学视野下的资源配置来关注民族文化产品用意的各种物化表现形式,目的则不仅提高了各民族生存所需的物质基础和舒适度,同时更是保证了民族经济活动的运行成功。
作为劳动对象的自然界,是由人的本质对象化了的或是人化的自然界,劳动资源则是人的知识力量的物化表现形式。尽管人类的生产过程是一个使其从对自然力的直接依赖,向能动的运用自然力而过渡的过程,但人在借以使自身获得独立的经济过程,始终得依托于自然界的基础资源。经济发展的这一自然基础,不仅为人的经济活动提供了对象和手段,而且就是人类整个经济活动的生存空间,如何利用资源来发展或制约经济,使同一劳动在不同的自然条件下得到多寡不一的劳动成果,或在不同的自然条件下投入等量的劳动所得到的经济效益仍然多寡不一。主要是是由劳动的自然条件决定劳动的自然生产率,不能由一定的投资创造出来,自然资源的优势或制约成为影响劳动生产率的重大因素。同时,技术变化也是增加各生态系统可能性作用发挥的因素,技术的并存拓宽使各种资源的开采率和变化幅度以及活动成本都将成为新的经济作用因素。然而,自然资源的优势只是一种潜在的优势,它仅表现为一种生产要素的存在。如不能把这种潜在的要素开发转换为现实的生产优势,就不能把潜在的要素转变为现实的经济优势。从而更不能直接把自然资源的丰歉度与经济水平的发展相等同。一方面是技术手段的发展将使自然资源的有限性和非再生性突破限制和约束条件。由技术进步带来的物资资源的相互替代性来促进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技术结构的高度发展,还会赋予自然资源一定程度的再生性。这就表明技术结构的状况不仅决定着人们对已开发资源的有效利用程度,而且扩展着人类对自然资源开发的新领域。它不仅表现为人们对自然资源的双层利用,还表现为人们对物质资源的替代使用和创新改造。但从终极意义上讲,人类的一切科学技术发明都仅体现为对所处自然资源利用能力的提升,而决不能抛开自然环境这一依存的基础资源存在。
诚然,经济社会发展是文化的决定性因素,文化对经济社会发展反过来又会有推动作用,二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而文化又是上层建筑的一部分,它制约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可以说有什么样的经济社会发展状态,就有什么样的民族文化随之相伴,文化是不能脱离经济社会的发展而独立存在,没有无文化的社会经济形态,也没有无社会经济的文化存在。③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文化充当决定性因素,文化成其为促进和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基础,亦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驱动力。从四方说明:
首先,从历史形成的过程分析,一个民族或国家在长期的发展中,需要经过文化的积累、沉淀、改造、利用和创新文化机制牵联的多种因素考虑对自然生态资源作出合理的挖掘和资源整合,调适过程不是一蹴而就,得综合熟知各种资源的属性和外在复合因素的制约,必然会形成该民族特有的活文化,这种特有的活文化并存和存在,将成为支撑该民族壮大、发展的力量。其次,从民族凝聚力来讲,一种具有民族特色的活力文化,其引导力会增强和丰富该民族的社会内涵、提高民族素质、展示一个民族或国家的精神、能够团结和凝聚民族的力量,成为该民族的精神动力,同时会鼓舞民族人心,激励民族斗志;再次,从国际民族的竞争力剖析,它能够优化和吸引外来投资者的趋动动力,吸引人才引进,促进对外交流的窗口,扩大民族信仰和对外的影响力、凝聚力;最后,从生产力面探讨,文化资源开发可直接转化为经济资源,如区域民族特色促使旅游和经济特区开放,能够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新兴产业的发展与牵动多产业的复合兴盛,同时拉动经济产业增长的链条,实现文化与经济的共同繁荣。
资源要能成为经济优势,首先就得形成产品和经过劳动的加工。可见,从民族经济发展的角度来考察自然资源的开发转换问题时,不仅要看这些物质资源是否得到了充分的开发,更要看到资源的利用方式和利用条件可以实现资源的合理利用。由此可见,这种经由具体文化加工改造后形成的自然资源,是特定社会的产物,不但具有了特定的社会性,也打上了民族文化的烙印,而获得了特定的民族性与文化性。
物质资源是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自然基础。无论哪个民族在对自身所处环境的改造时,其意图都是要进行有利于本民族物质、经济、文化、环境等为利进步的生产、生活方式去发展而进行的社会生产活动。
首先,人们要进行物质生产劳动的对象资源是自然界提供的。它作为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资源,通常是由人类及其相关的人类民族文化来界定利弊的,是人类的文化起着主宰社会的、经济的活动干预与制约。在任一时段内,关于资源基础没有单一的定义,在一种社会形态生活中,当时在相关民族认为具有很高资源价值的定义,其实只不过是相关的民族及其民族文化人为扣上的象征而已。即人为界定的这种价值高昂的东西在相关人类社会及其民族文化中适用。转而换成其他人类环境及其民族成员,就可能只是中性材料。④终极作用的活动目的受制于特定的民族和文化,以及与之匹配的生存环境等多重因素的制约和认可。由此引发的系列民族文化及文化事实体系会干预支配相关的民族文化实现他们认为可利经济的、政治的、宗教的、文化的等主持者的意图。然而,任何一个民族所处的生态环境并非纯客观的自然空间,而是经由该民族加工改造的结果。文化是指导人类生存发展延续的信息体系。⑤不同的民族(人群)所面对的自然环境不同,所经历的历史过程不同,所处的社会环境也大有差异,在这样的过程中不同民族创造出了各自有别、丰富多彩的相关文化事实体系。这些相关的文化事实体系在各民族作用中体现优劣,被人为的扣上优劣的价值界定,即民族聚落仅是文化事实之一的表呈现象。这既是社会的需要,又是文化的产物,体现为民族文化与它建立的民族生境耦合关系。就这个意义而言,没有什么“原生态文化”可言,保持与创新并存,保持是文化事实体系的常态,而创新则是对环境变迁的文化适应。文化遗产是文化事实保持的样态,也是创新的基础与源泉。民族文化的保持与创新在民族文化与民族生境的耦合中延续。因为一个民族的生存环境是特定的,为了适应不同的生存环境,每个民族都具备其特有的传统生计方式和对资源的取用、加工和改造利用办法。一个民族的本土文化与生态知识能适应当地的生态环境,并具有规避民族生境中生态脆弱环节的禀赋。⑥因此,在生态资源的取用中应当充分借助与利用民族传统知识、资源和技能来认识和维护生态系统的循环运行,促使人们在高效利用自然资源的同时,更好的维护人们生态区域内的资源,在模塑中促进人类与生态的和谐。
其次,鉴于特定的生态环境。生息于特定生态背景下的民族,其文化建构必然受制于该生态系统的调适和模塑,并突出的表现在直接调适和制约该民族的生存与发展。鉴于我国复员辽阔的生态系统复杂多样,因而不同地区、不同生态系统的生态建设必然要做出有针对性的研究思路和对策,切不可都整齐划一。从事生态人类学研究的目的是与本土性的生计经验打交道,是希望发掘和利用各民族的传统知识和技术技能来维护人们的社区资源。因而从事生态人类学研究的学仁都一贯主张需要通过文化去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和资源利用方式。其主要内容就是把人们生活的社区资源合理的规范到舒适度较高的人与社会的和谐共荣,以实现对“资源配置”的有效性。⑦如风俗、宗教、组织、语言、生计方式等的差异性存在,加之地球资源的分配不均,那么人们就会很自然的根据所处环境的差异迥别去实现更为舒适的生活所求。因而各民族社会所动用的文化策略就会不同。在这样的人为建构起来的信息系统指导下,由于其具体社会与自然环境的不同而产生出了呈差异性的文化事实体系。⑧显明例证,诸如武陵山区土家族对牲畜厩肥的加工处置和利用办法与其诸如高原寒漠带厩肥处置、利用和操纵办法显然不同,这就是生境存在的两个面,即自然和社会环境的差异性所导致的文化事实体系不同。例如粪便是由各类动物排泄的客观存在物,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效用价值评判就各不相同,在侗民族看来,可作为施用鱼田的饵料,在其他民族看来,取用方式和效用可能大不相同,无论是把粪便资源化还是垃圾化,其研究目的是更多的关注生活社区周围的一个个文化事实,要从这个文化事实的例案中去关注其后的本质问题,那就是各民族传统经验对所处环境资源经长期模塑和总结经验的特长,认为生态建设的关键不在于工程,也不在于投资,而是在于如何利用文化改变资源的利用方式。
再次,鉴于人类社会的生物性与社会性并存。人类是地球自然生态系统中的一员,既具有生物性也具有社会性。人类除了拥有生命遗传信息系统外,还有专属于自己的社会信息系统,但这种系统的建构前提是人类必须寄生于自然生态系统为其提供物质、能量和信息。但与此同时,人类又能将专属于他自己的物质形式渗透到生态系统的生态空间之中,与地球表面各种各样的自然生态系统相并存,因而人类社会的生物性在发挥着终极作用。所以,人类在建构社会与文化时始终得以人类的生物性为蓝本,以便人类能以遵循生物原则的角色去参与自然生态系统的运作。加之人类的特殊性在于它具备了能动认识外部世界的禀赋,并可以将认知的结果加以整合,建构专属于自己的信息体系――即人类特有的文化信息,它不是先天获得的,而是后天习得的。区别在于文化信息不像生命遗传信息那样可以代代相传,只要人类世代沿袭生命遗传就可以世代沿袭,但文化的世代沿袭却不同,趋于人类的建构蓝本为意图,有可能丧失旧内容而获得新的内容,还可能通过文化重构的方式能动地修改和新生更为复杂的新内容,且有其可能文化信息系统与自然生态信息并行但不重合,更有可能是用不同的文化信息系统架构、诱导出了差异的文化类型和文化样式来。正因为这些具有差异文化信息的类型和样式的体现,根据不同的文化类型规约出不同的民族来。这样,由人类文化建构塑造的人类社会也就会像自然生态系统那样凭借人类特有的文化信息建构起一个多种因果关系交互制衡的复杂稳态延续系统。只不过也有多层次的结构,如从人类社会的总体到并行的族系,再到族属,直至到一个个单一类型的民族和不同民族类型下数目不等的民族成员,以及含下属支系、宗族、社区和家庭等。⑨可以说,人类社会结构层次的复杂性与自然生态系统相仿,同样具有自组织能力,能生长、发育和壮大。但这些子系统具体到对适应外界的环境和自我修复、能动调适的能力时都迥然有别。
总之,人类社会是自然生态系统派生的产物,没有自然生态系统就不可能有人类社会。人类也是自然生态系统中的一个特定物种,它在自然生态系统中仅仅占据一个结构功能点。区别仅在于人类具有他自身独特的创造物――文化。但同时要兼顾到人类的生物性和社会性,这种双重性自然会使得文化自身的结构、文化与文化之间的关系表现得更其复杂化。为此,显然有必要从文化的视角去反思人类社会与自然生态系统的关系。这种关系的最终表现就是人类的一切经济活动都必须在自然条件下展开,自然条件的优劣与持续稳定,必然直接影响经济活动的实施成效。(作者单位:吉首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
基金项目:2011年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中国少数民族文化生态研究”(课题编号:11AZD071)阶段性研究成果。
注解:
① 杨庭硕等《生态人类学导论》[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5:109.
②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201.
③ 孙叔平,《论社会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构成和发展的规律》[J].学术月刊,1957.08:4~12.
④ [英]丽斯著,蔡运龙等译:《自然资源DD分配、经济学一政策》[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21~22.
⑤ 杨庭硕、罗康隆、潘盛之:《民族.文化与生境》[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31~32.
⑥ 罗康隆著:《文化适应与文化制衡――基于人类文化生态的思考》[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59~60.
⑦ 罗康隆著:《文化适应与文化制衡――基于人类文化生态的思考》[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28~32.
⑧ 罗康隆著:《文化适应与文化制衡――基于人类文化生态的思考》[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33~35.
⑨ 罗康隆著:《文化适应与文化制衡――基于人类文化生态的思考》[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46.
参考文献:
[1] 罗康隆:《文化适应与文化制衡――基于人类文化生态的思考》[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
[2] 杨庭硕、罗康隆、潘盛之:《民族.文化与生境》[M].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
[3] 罗康隆、黄贻修:《发展与代价――中国少数民族发展问题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116.
[4] 陈庆德:《资源配置与制度变迁DD人学学视野中的多民族经济共生形态》[M] 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1:93.
[5] 田红:《喀斯特石漠化灾变求治的文化思路探析――苗族复合种养生计对环境的适应为例》[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6):40~46.
[6] 谢贻发:《我国竹类资源综合利用现状与前景》[J].热带农业科学,2004(6):46~52.
[7] 罗康隆、田广:.《论经济人类学中国本土化实践及理论贡献》[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3):57~66.
1.1现实意义
在我国社会和国民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我国生态环境呈几何速度恶化,自然生态系统被污染和严重过度索取,大量自然资源都面临着短缺和后续乏力,其中林业资源也是其中之一。按常理来说,作为可再生资源的林业,只要统筹科学、开发合理,是可以持续为我国经济建设做出贡献的。但是,我国森林产业的现实状况是:森林生态系统退化速度比建设速度快,局部好转,总体恶化,林业生态环境建设的主体缺位、供体错位,载体即林地和林木发展跟不上经济发展需求。林业生态环境恶化造成了每年数百亿的经济损失,传统的林业经济模式已经无法适用于现代社会经济发展,改变势在必行。
林业主要以森林为主要资源,森林是一种复杂的复合生态体系,是地球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是人类氧气的制造者和二氧化碳的净化器,也是生态链中重要的一环。
林业是所有生态建设的主体,同时其又可以是规模巨大的生态经济循环系统,林业生产的物质产品绝大部分都是可降解再生的绿色能源,在节能减排目标中具有不可估量、不能替代的重大意义和作用。林业又是生态文化的源泉。必须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树立正确的森林经营理念,体现在人与环境、资源与生态、经济与自然的协调和统一的发展,通过科学、政策、技术和不断进步的管理措施,通过不断地适应寻找到适合我国社会自身发展情况的道路,以期达到林业资源的多方面发展、和谐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1.2经济意义
森林是大陆生态系统的主要环节,也是林业经济的最重要载体。培育健康的森林生态系统是林业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建设的最主要目标。完整平衡的森林生态系统不仅能够持续提供生态效益也能持续提供经济效益。被破坏的退化的森林不仅在物质生产能力上明显衰退,森林的其他效益功能也必然相应减少。我国现有森林生产力只相当于其潜在生产力的1/3,这是国内林业产业界内的共识,因此恢复、开发和提高森林生产力的可能性是存在的,也是必要的。此外,林业生态环境可以支持复合经济体系的发展,可以帮助建设和发展多样化的经济结构,在成熟健康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完备的林业生态体系和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是共生的,如果片面强调任何一方面的效益,都会使林业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建设失去推动力与生命力。因此,完全可以在建设功能性完整的林业生态体系的同时,形成以林业资源为依托、以商品林基地为龙头、以林业商品产业和绿色旅游产业为一体的林业产业体系,建设如木材、林果、花卉、草坪等产品的深加工产业,逐步形成比较发达、系统和绿色的林业产业。
2林业生态保护建设发展的亮点
一是发挥林业的经济功能。生态优先并非不考虑经济功能,只有发挥生态环境保护建设才有物质基础;应分清国
家对天然林和人工林管理的政策界线,切实保护天然林资源,按照森林经营的技术要求合理利用人工林;遵循林木生长的自然规律,科学合理地采伐利用,让林业在发挥生态、社会效益的同时,产生较大的经济效益。二是提高林农的积极性。林业产权制度改革后,林业部门划定采伐区域、数额,企业与林农实现“订单林业”,减少了企业的灰色支出,使林农直接受益,可有效提高森林加工企业和林农植树造林的积极性。三是建立林业要素市场。林业要素市场建成后,通过林权有序、规范流转,可以盘活林木林地资产,解决森林资源经营周期长、效益兑现慢、生产风险大的问题,提高林农的生产积极性,促进林业规模经营、集约经营。通过林权证抵贷款,解决林农发展林业资金不足的问题,促进了社会闲散资金与银行资金流向林业,加快推进林业产业化进程。
3保护林业生态环境产生的新经济建设点和经济增长点
传统林业只将注意力集中在森林所能提供的最主要资源——木材上面,但是林业资源可以提供远比木材更多的产 品,能够对经济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以下是3种主要经济增长形式。
3.1促进森林旅游业的发展
森林旅游业的发展是林业生态环境最主要的贡献。随着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日常生活中的休闲娱乐也开始日益重视,森林旅游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也是扩大内需、拉动国民经济增长的途径,并且正在我国迅速生成和增长。完善的森林资源是森林旅游的基础,森林旅游业是一个多层次的结构,可以发展出主要如森林公园、交通运输、餐饮、商贸、旅行社、娱乐等多种依托森林资源的经济体。此外,还可发展各种层次的辅助服务机构和组织,这些都是经济建设所需要的多方支点。
3.2促进林业副产品产业的开发
林业资源除了能够提供木材之外还能提供很多林副产品,如动物、林果、花卉、次生动植物资源。根据不同地区的林业资源特色,可以建立不同的副产品产业,最主要的有野生动物资源产业、林果深化加工产业、次生动植物开发产业等。深化开发林业资源的副产品可以为经济建设提供更多的选择和机遇。
中图分类号:F12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4-0-01
一、我国钢铁产业的发展现状分析
众所周知,我国是世界钢铁大国,但是却不是钢铁强国。我国钢铁行业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在产业结构、产能等方面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一)整个钢铁行业的产业水平相对低下
钢铁行业属于高能耗行业,消耗着巨大的矿石资源、水资源、煤炭资源。面临能源资源日益紧张的局面,钢铁行业必须调整产业结构。我国钢铁行业的产业水平较低,资源利用率低,环境污染严重。
(二)钢铁产业集中度偏低
中国钢铁行业的产业集中度和世界其它国家相比存在很大差距,产品集中度偏低,这使得钢铁产品的结构、产品质量都跟不上世界发达国家的水平。虽然中国的资源储量丰富,但是存在开发不充分的现象。
(三)钢铁产业存在产能过剩问题
我国钢铁行业的产能增长过快,产品精细化程度不高,生产的粗钢产能过剩,制约了钢铁行业的长远发展。众多不具规模的中小企业违规生产,加剧了产能过程的矛盾。
二、钢铁产业发展循环经济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钢铁产业是工业发展的重要保证,为工业发展提供必要的材料,工业中使用的机械设备离不开钢铁产业的发展。而钢铁行业作为资源密集型产业消耗着众多能源,发展循环经济对于钢铁产业来说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和经济意义。
(一)钢铁产业具有巨大的循环经济发展潜力
钢铁产业属于典型的流程制造业,现代钢铁工业是巨大的系统性行业,囊括了众多生产部门和工作环节,如采矿、选矿、炼铁、炼钢等,在众多环节中消耗着大量的能源,同时也排放大量的废弃物,给环境带来一定的影响。钢铁行业可以通过清洁生产和循环生产来降低能源的消耗,减少污染物的排放,生产出更多的满足工业需要的产品。钢铁生产企业发展循环经济能够实现优势的转化,最大限度上降低钢铁产业的负面影响,实现社会和经济环境的和谐发展。
(二)钢铁产业发展循环经济能够节约巨大的能源和资源
钢铁产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煤炭资源、电力资源、水力资源、矿石资源等,同时在生产过程中排放大量的废气、废水、废渣和粉尘等,这些对我国经济发展造成很大影响。钢铁产业发展循环经济,就是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对废物进行回收利用,这样能够变废为宝,为我国节约大量的资源。据初步统计显示:我国钢铁产业的能耗占据全国总能耗的10%左右,水耗占据全国工业水耗的9%,与发达国家的能耗相比,我国能耗高、资源利用率低,所以,发展循环经济是我国钢铁产业的必然选择。
(三)钢铁产业的发展关系到整个工业的可持续发展
钢铁产业属于产业关联性极高的行业,因为钢铁产业处于产业链的中间环节,不仅关系着上游产业,同时关联着下游产业,可见钢铁产业的发展程度直接影响着我国工业可持续发展的进程。极高的产业关联性促使钢铁产业能够和任一产业形成循环经济产业链。实现钢铁产业链的形成能够推进我国产业化的发展趋势,实现钢铁产业与非钢铁产业的紧密结合,从而推动我国整体经济的更好、更快的发展。在钢铁产业中发展循环经济能够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协调统一,推进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
三、发展循环经济,促进钢铁产业结构调整的具体策略
循环经济、绿色经济都是经济高速发展的产物,体现了低碳、节能、环保等理念。作为高能耗的钢铁产业发展循环经济可以实现跨越式发展,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同时降低环节污染,符合现代经济发展的理念。实现钢铁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发展循环经济是必由之路。
(一)发展循环经济,淘汰落后产能,促进钢铁产业的集聚式发展
循环经济要求规模经济,如果形不成规模化发展模式,就不能实现循环经济的在经济上的效益性。钢铁行业关联着众多的行业,具有发展循环经济的基本条件。钢铁产业可以利用关联性构建完整的产业链,通过产业链上中下游的紧密配合,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例如,在高新技术开发区建立生态工业园区,对资源要实现综合的开发和利用。产业链上游的废料可以作为下游的生产原料,通过废物的合理利用实现污染的零排放,从而形成循环健康的产业链。此外,通过激烈的市场竞争进行产业结构的改造和升级,淘汰落后产能。
(二)钢铁产业要制定合理的循环经济标准
钢铁产业实行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在资源的开采到产品生产的全过程都要遵循循环经济标准,从源头加强控制,在产品的生产过程中减少废弃物排放,对废弃物进行循环再利用,同时淘汰落后产能,实现钢铁行业的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制定循环经济要遵循以下原则:首先,遵循标准化原则,在钢铁行业的设备设计过程中,按照行业标准进行设计,便于设备进行优化升级,降低设备淘汰率;其次,遵循减量化原则,减量化通俗地说就是降低生产过程中对于物质和能源的消耗;最后,遵循清洁化原则,即钢铁产业在产品生产时,要降低排放物对于环境的污染,实行清洁生产。
(三)钢铁行业要构建产业链,形成循环生态圈
钢铁产业实行循环经济就要构建循环生态圈,借助循环经济时代的高新技术为支撑,创造性地构设全新的产业链,实现清洁化、生态化的产业发展模式,建造一个能够辐射全局并与外部充分联接的生态循环经济圈。以钢铁为中心,实现水泥厂、钢厂、热电厂、化工厂、聚合物加工厂等综合性的产业圈,构建互动式的循环生态体系。
钢铁产业属于资源密集型产业,具有实施循环经济的巨大潜力,钢铁产业要长久、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就是发展循环经济,以循环经济的发展理念作为重要原则,不断挖掘钢铁产业的潜能,降低能源消耗,提高资源利用率。处理好钢铁产业和循环经济的关系是实现我国工业化发展的关键环节,是发展社会主义循环经济的重要内容。
中图分类号:F301.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6(a)-0129-04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类活动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显现。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重要资源和物质保障,在“人口-资源-环境-发展(PRED)”复合系统中,土地资源处于基础地位,土地利用反映了人类与自然界相互影响与交互作用最直接和最密切的关系[1]。1995年LUCC计划提出以后,我国部分学者已对土地利用与土地覆被的变化过程、驱动机制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2],而生态问题的日益加剧使得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的耦合关系成为了新的研究热点。聂艳等研究了区域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变异特征[3];李边疆、王万茂等对区域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系统耦合关联进行了分析[4];刘新平等也进行了塔里木河流域土地持续利用和生态协调发展的耦合关系分析[5]。
在现阶段的研究中,大部分学者构建的生态环境评价体系在指标选择上缺乏统一的科学性标准,导致指标差异显著,并且未将碳排放量作为衡量生态环境的重要指标。曲福田等学者的研究发现,土地利用变化已成为仅次于化石能源燃烧的第二大温室气体排放源,土地利用变化既可以发挥碳源作用,又可以发挥碳汇作用[6]。因此,在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的耦合关系中,碳排放量的增减也对整个系统的内部作用起到一定的影响。本文从低碳角度评价生态环境发展,建立新型的土地利用与生态耦合模型,对土地利用和生态环境系统的相互作用机制进行进一步研究,以期对促进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提出科学性建议。
1 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的耦合关系
耦合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体系或运动形式通过各种相互作用而彼此影响的现象,耦合度则用来描述系统或要素相互影响的程度[3]。土地利用是指由土地质量特性和社会土地需求协调所决定的土地功能过程,土地实施持续利用包含两方面含义:(1)指人类根据土地质量特性开发土地,创造财富,以满足人类生产和生活的需要;(2)指利用土地,改善环境,以满足人类生存的需要[7]。生态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以及气候资源数量与质量的总称,是关系到社会和经济持续发展的复合生态系统。土地利用的社会经济系统与生态环境系统相互作用的关系定义为土地利用-生态环境耦合关系,用耦合度来表示其影响作用的大小。土地利用和生态环境耦合关系主要表现在两方面:其一,土地利用通过对地表性质的改变影响生态环境因子的变化;其二,生态环境通过资源约束、人口驱逐等过程束缚土地利用强度,限制土地利用方向。
2 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耦合模型的建立
2.1 构建评价指标体系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要遵循以下原则:科学性原则、可比可量可行原则、区域性原则、动态稳定性原则。基于上述原则,本文分别建立了土地利用和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评价体系分为3个层次:第一层为目标层,即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耦合度;第二层为准则层,包括土地开发利用程度、土地集约经营程度、土地利用综合效益、生态环境因子、生态环境保护、生态环境质量、低碳环境等7大准则层;第三层为指标层,选取土地垦殖率等29项指标。有学者研究表明,中国经济发展中碳排放量增长的驱动因素主要有:人均GDP、城市化水平、能源强度、能源消费碳强度、水泥产量等因素[8][9],本文在低碳生态准则层中选择这5个评价指标:水泥产量、单位工业产值耗能、道路密度、标准营运车数、非农业人口比重(城市化率)。
2.2 建立系统评价函数
评价指标体系由多种因素构成,各指标的数据值计量单位不同,首先对各指标统一量纲,缩小指标之间数量级的差异。对原始数据标准化的公式如下:
(1)
式中,表示标准化后某一因子的标准值,表示其对应的原始数据,分别表示该类指标中的最小值和最大值。正向指标指该指标对土地利用程度的加强具有正效应,负向指标指该指标对土地利用程度的加强具有负效应。标准化后,土地利用系统对该类指标的满意程度越高,其对应的数值越趋近于1,反之则越趋近于0。采用相同的方法将生态环境评价体系的指标标准化()。
其次,确定各类指标的权重。本文运用熵权法对指标赋权。熵权法是一种在综合考虑各因素提供信息量的基础上计算一个综合指标的数学方法。作为客观综合定权法,主要根据各指标传递给决策者的信息量大小来确定权重。本文选择熵权法出于以下考虑:熵权法能准确反映本文涉及的两系统中评价指标所含的信息量,可解决土地利用评价和生态环境评价各指标信息量大、准确进行量化难的问题,减少了人为主观性对评价过程的干扰。
土地利用系统的评价函数为:
(2)
生态环境系统的评价函数为:
(3)
式中,为土地利用系统各指标的权重;为该系统各指标标准化后的标准值;为生态环境系统各指标的权重;为该系统各指标标准化后的标准值。
2.3 建立耦合度及耦合发展度模型
借鉴物理学中多个系统相互作用耦合度模型,土地利用系统和生态环境系统的耦合度函数为:
(4)
式中,C为耦合度,取值在0-1之间,C值越大,土地利用-生态环境系统耦合度越大,即;K为调节系数,取值大于2,为了增强2005-2011年间耦合度的区分度,本文取K=2。
耦合度反映的是土地利用-生态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强度大小,很难反应系统整体的功效与协同效应,判断系统整体发展水平的高低,所以进一步建立耦合发展度模型:
(5)
(6)
式中,D为耦合发展度,耦合发展度越高,代表土地利用-生态环境系统发展的整体水平越高,其耦合关系越和谐;T为反映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整体效益的综合评价指数;、为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在综合效益中的权重值,由于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同样重要所以取值均为0.5。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的耦合度与耦合协调度的评价标准见表1。
3 武汉市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耦合发展度时空变异分析
3.1 研究区域概况及数据来源
武汉位于中国腹地中心、长江与汉江交汇处、江汉平原东部,是中部六省唯一的副省级城市,也是国务院批准的中部地区中心城市。地处东经113°41′―115°05′,北纬29°58′―31°22′。武汉市土地总面积8494平方公里,人口1054.5万,下辖江岸区、青山区等13个市辖区,2013年地区生产总值GDP超过9000亿元,以9051.27亿元在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中再次稳居第四位。分析该市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耦合关系有一定的意义和代表性。本文的研究数据来源于1998年至2012年《武汉市统计年鉴》。
3.2 武汉市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耦合模型的构建
基于上述建立的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体系评价体系,本文依据1995年至2011年间武汉市各指标数据,运用熵权法对评价体系的指标赋权,各指标权重见表2。
依据式2、式3分别建立土地利用和生态环境的评价函数,再依据式4~式6建立武汉市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耦合模型。
3.3 武汉市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耦合的时间特征
通过上述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耦合模型,计算出武汉市1995年至2011年各年土地-生态耦合度C和耦合发展度D,计算结果见表3。
土地利用-生态环境耦合关系在1995年至2011年间的变化大致有以下特征。
3.3.1 土地利用的强度持续增强
在1995年至2011年间,土地利用综合评价函数的值基本上处于不断上升的状态。1995年至2000年间,土地利用情况稳定;2001年以后,随着各项建设力度的加大,武汉市土地利用强度持续快速增强。期间,土地开发的力度不断加大,武汉市人口密度从836人/km2上升至1180人/km2,人均住宅建筑面积从7.2 m2上升至35.3 m2;土地集约经营程度也在不断加强,单位土地上的固定资产投资也从1995年的379万元/km2上升到2011年的5009万元/km2,提高了12倍;土地利用的综合效益不断提高,单位土地产值、单位土地财政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有了较大水平的提高,其中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从1995年的1842元上升至2011年的9814元。
3.3.2 生态环境状况整体提升,不断波动
武汉市生态环境变化的整体情况大致分为两个阶段:1995年至2004年间,生态环境状态平稳,有轻微波动;2005年至2011年间生态环境水平整体提高,发展有阶段性。1995年至2004年之间10年研究区间内,生态环境的评价函数值稳定在0.4左右,没有出现较大的波动。这一时期武汉市社会经济发展较为缓慢,对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较弱且没有立即显现。2004年至2005年期间,武汉市的生态环境水平有了显著性提高。从环境保护的角度出发,2005年武汉市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率比上一年提高了20%,污染治理投资也比2003年之前有大幅提高;从环境质量角度出发,2005年武汉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从上一年的34.16%提高到37.6%,而在此前从1995年31.1%提高到2004年34.16%,经历了10年的时间。2005年武汉市城市绿化工作得到较快的推进。2005年以后,生态环境水平在波动中小幅度提高,到2011年较2010年有明显下降。生态环境状况的波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环境治理工作的阶段性和生态环境响应的滞后性。政府每年对环境污染的治理力度大小不一,环境保护初见成效后就降低治理力度,导致原本较为脆弱的生态环境随时间出现时好时坏的情况;社会经济的发展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是长久持续的,生态环境对这种影响的响应具有滞后性。
如果不考虑碳排放因素对环境的影响,将低碳生态的指标层从生态环境评价体系中去除后重新对武汉市1995年至2011年间的生态环境进行评价,并与原来的评价结果进行对比,比较结果见图2。
由图可见,在不考虑碳排放对环境的负效应的情况下,武汉市1995年至2011年间生态环境的综合评价值保持先稳定后快速上升的趋势,特别是2004年以后,生态环境质量加速提升。普通评价体系的函数值在2006年首次超过低碳评价体系,两者的差距呈不断扩大的趋势。在武汉市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经济水平快速发展的情况下,碳排放量的增加对环境造成的影响从2005年开始逐渐显露,其影响程度也逐步加深。
有学者研究表明,碳排放量增长的驱动因素主要有:人均GDP、城市化水平、能源强度、能源消费碳强度、水泥产量。城市居民人均能源消费量是农村居民的约3.5~4倍,武汉市城市化率在研究期内增长了8.8%,城市化的推进是碳排放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与此同时,武汉市水泥产量增长了4.29倍,道路密度增长了29.6%,社会经济的发展也为低碳发展带来巨大压力。碳排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不容忽视,对经济-生态系统的协调发展的负效应也不容忽视。
3.3.3 耦合发展度稳步提高
武汉市土地利用-生态环境的耦合发展度变化主要经历了两大阶段:1995年至2004年轻度失调发展经济滞后型;2004年至2011年期间由低水平协调发展经济滞后型-协调发展同步型-良好协调发展同步型的过度阶段。1995年至2010年土地利用的综合评价值始终低于生态环境综合评价,特别在2000年以前,武汉市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为落后,二者耦合发展度始终处于经济滞后状态。2000年以后,土地利用的发展速度明显高于生态环境,二者的水平逐渐趋近。在2011年土地利用水平首次超过生态环境。随着这种去趋势的发展,武汉市土地-生态的耦合发展度将由同步发展逐步转变为以经济为主导,如果不重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发展,耦合发展度将呈“倒U”型变化,逐步转变为生态损益型的失调发展。
3.4 武汉市土地-生态耦合发展度分区研究
为进一步研究武汉市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发展之间的关系,对武汉市13个城郊区进行分区研究。结合各区的发展差异,从农业、工业、商业的不同角度衡量各区的土地利用情况,基于上述的土地利用评价体系的3个准则层,重新建立分区的土地利用评价体系,指标包括:土地垦殖率、单位土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人口密度、单位耕地化肥施用量、单位土地资金集约度、单位土地房地产开发投资额、单位土地产值、居民人均纯收入、单位土地财政收入(以占该区人口类型较多的人口的人均纯收入为该区人均纯收入)。
根据上述对武汉市1995年以来的土地-生态耦合发展度的研究,2005年以后是其快速变化的阶段。本文选取2005年至2010年为研究的时间区间对武汉市进行分区研究。依据耦合发展度模型计算出2005年至2010年武汉市各区耦合度发展水平,计算结果见表4。
从各区耦合发展度的变化角度分析,可以将其分为3种类型:稳定型、波动型、提高型。稳定型包括:江岸区、口区、汉南区;波动型包括:江汉区、汉阳区、武昌区、青山区、洪山区、江夏区;提高型包括:东西湖区、蔡甸区、黄陂区、新洲区。
江岸区、口区、汉南区基本稳定在较高的耦合发展度,发展状况从轻度失调到协调发展过渡。其中,江岸区、口区的发展以商业为主,人口密度大、单位土地产值、房地产投资额都高于其他区域,与环境发展较为协调。汉南区以农业发展为主,该区的土地垦殖率远高于武汉市其他各区,农业发展的资金集约度和土地产值比其他农业区域发展水平高。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的发展较为协调。
江汉区、汉阳区、武昌区、青山区、洪山区、江夏区的耦合发展度波动较大。其中,青山区发展较为典型。青山区以工业发展为主,其单位土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远高于其他区域,但该区域发阶段性明显,从投资上看该区的固定资产投资、房地产投资都经历了先增后降的过程,该区域吸引的投资在2007、2008两年达到近期内最大,同时土地的综合利用效率也有这一显著特征。由于土地利用情况的波动,耦合发展度也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较大波动。江汉区以商业发展为主,其人口密度最大,单位土地的产值和财政收入是同期江岸区、口区的2~3倍,是周边郊区的10倍以上,但其发展也具有明显阶段性,该区域的固定资产投资、房地产投资不稳定,随政策等的变化而大幅度变化,进而对土地利用产生阶段性波动的影响。
东西湖区、蔡甸区、黄陂区、新洲区的耦合发展度在2006年以后持续提高。随着武汉市对周边郊区发展的重视,武汉市1+8城市圈的提出等都带动了武汉市郊区的经济快速发展。随着土地投入的不断提高,土地利用程度加强,使得原本经济滞后型的失调发展逐步向低水平协调发展、协调发展水平过渡。以黄陂区为例,该区单位土地固定资产投资从2005年的105万逐年提高到2010年845万,增幅为原来的7倍;单位土地的产值也从2005年的380万提高到2010年的1137万元。
4 结论
1995年至2011年间,武汉市土地利用强度快速提高,生态环境状况不稳定。随着“中部崛起”战略、“武汉1+8城市圈”建设等的提出,武汉市在2005年以后进入了经济快速发展的新阶段。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土地利用的强度不断提高,土地的开发利用程度、集约经营程度、综合利用效益均有所提高。而与此同时,武汉市也注重环境保护,但由于相应措施的阶段性和污染程度的加剧,生态环境水平时好时坏,波动频繁。
土地-生态耦合发展度稳步提升。研究期内武汉市耦合发展度变化经历两个阶段:1995年至2004轻度失调发展经济滞后阶段,2005年至2011年向协调同步发展过渡阶段。由于后一阶段土地利用发展速度显著大于生态环境,预计未来武汉市发展为经济主导型,耦合发展度将以“倒U”型下降,生态环境问题亟待重视。2005年至2011年各区耦合发展主要为稳定型、波动型、提高型,周边郊区的土地利用强度快速提升。
2004年以后碳排放增加对系统协调发展的负效应显著。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碳排放量的增加对生态环境的负效应逐步显现,这种负效应会通过生态系统作用于经济系统,从而影响整体的协调发展。
针对以上结论,本文提出以下几点建议:(1)促进环保措施的长期化持续化。在优化生态环境的政策上,政府应当抛弃急于求成的的心态,环境保护是一场持久战,需要长期性持久性的战略措施的支持保障。(2)注重节能减排,发展绿色经济。碳排放量的增加是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不可避免的问题,相关部门不能只注重效益,应结合科技发展逐步实现产业转型,从“高耗能高污染”向“绿色经济”转变,提倡“绿色GDP”的核算方法。(3)促进土地利用程度合理性增强。继续推行严格的土地用途管制,土地用途的变更对碳排放有显著影响,林地是最主要的碳汇;严格执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在城市化快速发展的情况下,保证基本能农田的数量和质量,保证居民的粮食安全。
参考文献
[1] 刘彦随,陈百明.中国可持续发展问题与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研究[J].地理研究,2002,5:324-330.
[2] 刘纪远.20世纪90年代中国土地利用变化时空特征及其成因分析[J].地理研究,2003,1:35-38.
[3] 聂艳,雷文华,周勇,等.区域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时空变异特征―― 以湖北省为例[J].中国土地科,2008,11:56-62.
[4] 李边疆,王万茂.区域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耦合关系的系统分析[J].干旱区地理,2008,1:142-148.
[5] 刘新平,孟梅.土地持续利用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耦合关系分析―― 以塔里木河流域为例[J].干旱区地理,2011,1:173-175.
[6] 曲福田,卢娜,冯淑怡.土地利用变化对碳排放的影响[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10.
第二,医院要培养稳定的患者群。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抢占先机,维持患者的保有量,留住老患者,吸引新患者,增强市场竞争力。一要建立患者治疗选择权。就是患者治疗前,特别是住院患者,患者有选择治病医生的权力,被选的医生把治疗患者疾病的不同档次药品或检查的功效介绍给患者或家属,以适应其不同需求。二要同医疗保险机构合作成为定点医院,使不同类型的参保人能够到医院就医,并给予参保患者适当的方便措施,如实现网上结算、比例交押金等。
三要建立患者的入院前、住院中、入院后的随访机制,医生的诊治融入患者的生活和个人情感中,使患者感受到“人文关怀”。四要改善就医环境,引进先进医疗设备,与医院不断提高的医疗水平相匹配,提高医院的诊治率。五要医院根据市场需求设置相应科室。医院要做好市场信息的调研和论证,适时调整医院内部科室,满足患病人群的需求。六要建立和新闻媒体的有效沟通机制。发生医患纠纷时,使其在医院处理过程中起到正面的作用,使问题及时解决,降低管理成本。七要保持合理的收费水平。
国家在现阶段,不能为全民提供免费的医疗保健,而且为医院提供的财政资金有限。医院要生存和发展,吸引患者就医,收取患者的医药费来获取自有资金,提高经济效益,维持运行和发展状大。处理好收费的合理性是医患关系的一个重要方面。医院不会也不能盲目提高医疗收费,竭泽而渔,一棒子打死。可以这样讲,患者就医也遵循市场规律,医院的收费过高,超过患者的承受能力,就是医疗水平再高,服务再好,患者也会选择别家医院。
医院创新医疗服务产品,为患者提供便捷和低成本公共服务产品的不断优化,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是医院在现代化管理中需不断思索的问题之一。
二、医院外部环境
引言接地装置是接地极与接地线的总称,包括接地极、主接地线、分接地线。接地极是与大地紧密接触并形成电气连接的一个或一组导体。按接地极的形式和结构可分为自然接地极、人工接地极。自然接地极可利用与大地有可靠连接的建(构)筑物金属构架、无危险因素的埋地金属管线、河流湖泊中放人金属框架作为接地极。人工接地极是采用人工或机械按有关技术要求将金属材料埋设或打人土壤、混凝土、水等接地介质中的接地极,可分为垂直接地极、水平接地极、垂直或水平接地网、铜板接地极等多种。接地线包括连接接地极至接地点的主接地线,又称母线或干线,连接接地设备接地部分至接地点的分接地线。为连接方便,可在接地点设汇流排,分接地线与主接地线采用焊接或特殊要求的压接方法连接。
1 腐蚀环境的接地技术
在中等或强腐蚀环境内,宜采用铜芯塑料绝缘导线作为接地干线和接地支线(不包括接地极)。如采用型钢作接地线,其厚度或直径应比一般规定加大一级。除螺栓紧固接触面外,应在镀锌层上再喷涂塑料或刷耐腐蚀涂料。型钢接地极和接地线应采取镀锌处理,但接地极不喷涂塑料或涂漆,最好采用防腐蚀的接地极。这种接地极以钢或铜为基体,外面复合一层厚度不小于0 5mm的铜、铅、锌等有色金属,以适应不同的酸、碱等腐蚀介质的防腐需要。在潮湿和中等腐蚀的环境中,一般采取以钢为基体被覆铜的复合式接地极,既可保证刚度要求,又可减少腐蚀速度,价格也比较便宜。对没有采取防腐措施的接地极,当腐蚀速度为0 1mm/a时,圆钢接地极直径不小于12mm,钢管接地极厚度不小于5mm,扁钢接地厚度不小于5mm;如腐蚀速度超过0.1mm/a时,则接地极的直径和厚度相应增加。
2狭窄环境的接地技术
在狭窄环境中不允许采取阻挡物及置于伸臂范围以外的保护作为防止直接电击的措施,也不能采用非导电场所或不接地等电位场所的措施作为间接电击保护,只能采取以下保护措施:对于供电给手携式工具及移动式计量设备应采用安全超低压或电气隔离。优先采用Ⅱ类设备;如采用Ⅰ类设备,该设备必须有一个绝缘材料把手或一个带有绝缘层的把手;对手提灯要求用安全超低压供电。允许采用带有内装双绕组变压器的荧光灯照明器。固定用电设备的供电要求:采取自动切断电源措施,但该设备的外露导电部分必须进行辅助等电位联结或由安全超低压供电,也可采用电气隔离,但每个用电设备只能接到隔离变压器的一个二次绕组。安全电源和隔离电源必须位于狭窄环境以外,但内装双绕组变压器的荧光灯照明器除外;要求功能性接地的固定的计量和控制设备,外露导电部分和狭窄环境内的外部导电部分必须进行等电位联结。
3易燃、易爆危险环境的接地技术
①接地范围:在不良导电地面处,交流额定电压为380V及以下和直流额定电压在440V及以下的电气设备的外露导电部分;在干燥环境内,交流额定电压在127V以下,直流电压在110V及以下的电气设备的外露导电部分;安装在已接地的金属结构上的电气设备的外露导电部分。
1引言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是当前现代化农村建设的重要课题,长期以来,我国农业经济走的是一条传统的高消耗、高污染的粗放型增长的道路,导致农业生态环境已不堪重负,人口、资源、环境方面的压力越来越大。人类要想从生态恶化的状况中挣脱出来,使人类文明得以延续下去,就必须摆脱传统的生产模式,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生态与生产协调发展的生态经济模式。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经济也获得了迅猛发展,农民的物质生活水平取得了显著的提高。但与此同时,农村的生活环境污染、土壤肥力下降、自然生态遭到破坏、资源枯竭等严峻的问题也摆在了面前。为了有效地保护自然资源不被破坏,更好地利用现有的节能资源,更好地改善乡镇人民的居住环境,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和提高乡镇人民的生活水平、环境保护意识,由黑龙江省北安市环保局组织,北安市东胜乡和北安市畜牧局、北安市农委等有关单位积极配合,启动了黑龙江省北安市社会主义新农村——环境优美乡镇示范乡的建设工作。
2选址主题
紧紧围绕发展绿色环保、创造低碳减排乡镇这一主题,按照循环经济“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的原则对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活进行总体规划,对农村的土地、水资源、肥料、农药、能源、饲料等各种生产要素进行统筹考虑。选择东胜乡为创建优美乡镇的示范乡,主要是因为其具备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环境资源,东胜乡东部与胜利林场相连,西部与城郊乡接壤,南部与赵光镇隔乌裕尔河相望,北部有闹龙河与部队农场为邻,南北长约18km,东西宽12km。地处小兴安岭西南麓,是山地向平原过渡的丘陵地带,距北安市区12.5km,乡域面积183km.2,5个行政村,27个自然屯,全乡人口13000人。
3建设原则
在绿色环境优美乡镇的建设过程中,一是提倡农业资源的循环利用,尽量减少农业生产废弃物的排放,有利于农业资源的保护,有效地降低对农业生态环境的破坏;二是提倡绿色农业、生态农业,尽量遏制大量施用化肥农药与机械作业,避免耕地污染、土壤肥力下降,减少农业生产中的污染问题,提高农产品的质量;三是坚持经济发展、环境保护与环境优美乡镇建设协调发展的原则,认真贯彻执行环境保护政策和法律法规,坚决杜绝了滥垦、滥伐现象的发生。环境建设逐步达到了科学规划、布局合理、管理有序、环境优美的格局。
4建设成效
4.1对自然资源的保护作用
选准环境优美乡镇建设的出发点后,以环境资源保护为前提不断加大领导力度和资金投入力度,成立了由东胜乡、北安市环保局和有关部门负责人参加的工作领导小组,环保局积极配合,尽量做到在建设过程中,保护和利用好现有的环境资源,争取不破坏任何一点原有的自然资源,确保了不以牺牲环境资源为代价来推进工作的进展。工作任务确定后,各有关部门的负责人各自具体负责推进落实。乡政府把有效保护和利用环境资源作为建设环境优美乡镇的重要指标之一。各部门密切配合,齐抓共管,切实做到了在环境优美乡镇建设过程中,力争不损害任何的环境资源,力争做到“无害化、低排放、零破坏、高效益、可持续”。
4.2对环境影响的评价
根据环境优美乡镇建设的要求,2007年5月,东胜乡编制出了《东胜乡环境保护规划》,《规划》的编制完成为东胜乡环境建设走法制化、规范化轨道,保证环境建设的连续性提供了有力保障。
4.3对农业生产环境质量的改善
(1)加强乡村公路建设。几年来,先后修建了了东胜—胜利林场、东胜—东民等白色路面2条,共215km,东胜—东边砂石公路13.3km。乡村绿化植树1万株,种草11万m.2,改善了乡村环境质量,居民生活垃圾处置率达到80%以上。
(2)改善乡村环境质量建设。制定了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东胜建成区2km.2),加强了水源地建设与管理。严格控制污染源,使东胜乡环境质量得到了明显改善。
(3)突出绿色食品基地建设。为实现农业生产向高产、优质、高效方向迈进,东胜乡大力开发绿色食品生产,实施绿色工程。目前为止,全乡绿色大豆种植面积发展到400hm.2,积极推广农业新技术,秸杆综合利用率达到81%,农药使用强度1~6kg/hm.2,化肥施用量176kg/hm.2,农膜回收率90%,土壤有机质含量达61%。
4.4对生态自然资源的保护
(1)实施林业生态建设。东胜乡采取有效措施,保护森林资源,开展“天然林保护”工程,加强了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坚持治理毁林开荒和乱占耕地现象,大力开展植树造林、退耕还林工作。几年来共植树造林58hm.2,退耕还林116hm.2,全乡森林覆盖率已增加到81%。
(2)切实加强了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以乌裕尔河土地整理项目治理为龙头,以灌溉、排涝、防洪、水保为重点,修复水毁工程,实施了小流域治理,联合水库除险加固等工程项目。
4.5对人民生活条件的改善和生活水平的提高
东胜乡进一步深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取得了一定的工作效果,重点突出种植主业优质化、畜牧生产主业化、生态农业战略化三个主攻方向,实现了经济快速发展,生态环境进一步好转,各项事业呈现出良好势头:乡村环境建设明显好转;以结构调整为主线,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经济持续增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5存在的问题
自启动环境优美乡镇建设以来,东胜乡在自然环境资源的保护和现有资源的有效利用、保护农村环境、改善农村生产和生活条件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就。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
(1)部分群众的环境意识还比较薄弱,认为加强环境建设是别人的事,与已无关,主人翁意识有待于提高;
(2)资金短缺,极大地制约了环境优美乡镇建设工作的开展;
(3)东胜乡环境优美乡镇建设工作尚存在着一些差距,还需尽快达标。
6对策和措施
环境优美乡镇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历史任务,是实现乡镇经济增长和社会全面进步的重要保证。东胜乡应该利用实施环境优美乡镇的有利契机,从实际出发,调整工作思路,全力推进优美乡镇建设,取得成效。在以后的工作中,笔者认为应该注重以下几个重点。
(1)继续推进各项工作落实。一是努力探索改善农村落后面貌的新途径。二是找准症结,突出重点,全力推进。三是强化制度落实,依法治乡。四是唱响环境优美乡镇建设的主旋律,切实加强宣传教育,不断增强农民群众的环境意识。五是抓好项目落实,全面完成环境优美乡镇的建设任务。
(2)继续抓好东胜生态开发区建设,进一步扩大水稻种植面积和渔业面积,改良品种,走规模化、集约化之路。
7结语
1.引言
改革开放近30年,我国经济发展从粗放型的发展模式向 “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发展模式过渡,环境问题成为社会焦点。本文立足河北省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对两者关系进行深入的解剖,选择适当的相关指标进行计量分析,推出具体的结论,并结合河北省环境与经济现状提出政策建议。
2.河北省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模型分析
本文选取1995-2010年河北省人均 由上表可见,三条拟合曲线的R2都较大,可见河北省工业三废排放量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相关性显著,对EKC曲线的解释意义充分。三条曲线有各自的形状,与传统的库兹涅茨曲线并不一致。人均工业废水排放量曲线a1>0,a20,为倒“N”型,随经济的增长人均废水排放量先下降后上升再下降。人均工业废气排放量曲线是a10,a3>0,人均废水排放量随经济的增长先下降后上升,环境保护的压力在持续增大。人均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曲线各系数的t检验均通不过且R2与DW值也都不符合统计要求,改用二次函数拟合曲线,系数的t检验很显著,判定系数R2的值也高,可见经济增长加剧了人均工业固体废弃物的排放量,与EKC曲线左半部分特征吻合。
3.实现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政策思考
3.1建立跨地区水域质量监察体制
对各地区河流上的重点污染源进行有针对性的监控,要求其各项指标均符合环境保护的要求。严格管理相关污染企业,淘汰、关闭与国家产业政策相悖的污染企业,并建立跨地区水域质量监察体制。
3.2改革治理模式,完善环境政策
政府应进一步完善相关环境政策,从“源头”防治环境污染,改变先污染后治理的模式并从总量上控制污染物。加强对外资政策的把控,以防外商借国际贸易之便,对河北省进行污染产业转移。
3.3发展环保产业,促进产业升级
加快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发展低碳经济,推行清洁生产。推进产业结构向高技术、低能耗、高效益的方向发展,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积极培育环保产业。(作者单位:河北大学经济学院)
参考文献:
[1] 董娴等.实现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陕西省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相关性分析[N].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2007(4)
[2] 曾昭法,陈青云.湖南省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关系的定量研究[J].统计与信息论坛.2008(08)
[3] 刘婷婷.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的库兹涅茨曲线分析与预测—以宁夏为例[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1(03)
[4] 李春生.广州市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分析[J].生态经济.2006(08)
[5] 龙丽莲.上海市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分析[J].环境保护科学.2010(03)
GDP数据和工业三废排放量数据,采用人均国内生产总值(pgdp)作为衡量河北省经济增长的指标,环境污染的指标选取工业废水排放量(tw)、工业废气排放量(tg)、工业固体废物排放量(tp)。对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进行指数平减以剔除通货膨胀影响,得到以1995年价格计算的不变价。由于可能存在异方差,需对数化处理时间序列,新序列为lnpgdp、lntw、lntg、lntp。
2.1单位根检验和协整分析
在进行两个时间序列做回归检验之前,必须要进行平稳性检验。采用单位根检验来检验平稳性。通过eviews操作,得出所有变量的ADF检验结果,从检验结果得出,lnpgdp、lntp、lntw、lntg均为非平稳序列,却均为一阶单整序列,只要序列为同阶单整序列就可以对其进行协整检验。
本文采用johansen协整检验法。从检验结果可以看出lnpgdp和lntp、lnpgdp和lntw、lnpgdp和lntg均存在协整关系,即三废排放量与人均GDP有长期影响关系。
中图分类号:R19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4)07-0053-01
近几年来,在我国社会主义的新农村建设背景下,随着公共财政对农村公共事业投入的加大,徐州地区完善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已初显成效,农村老有所养、病有所医的局面已然形成。截至2012年年末,徐州市共有各类卫生机构4510个,各类卫生机构拥有床位3.56万张,共有卫生技术人员3.97万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达100%。[1]但是,就是在新农合制度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热情拥护和社会的广泛赞誉的同时,农民的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依然存在,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也屡见不鲜,这些都使得农民对医院、医生产生误解,进而造成了医患关系的紧张。
一、威胁医患关系和谐的影响因素
(一)患者对医疗成本和收益相关关系的关注
在新农村建设背景下,虽然新农合在缓解农民就医压力方面贡献卓越,但是仍然有很大一部分农村患者因病致贫。2012年,徐州市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0762元,与全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持平。我们分析发现,年收入不同的患者,在就医治病时对医院的医疗水平、医生的服务态度以及医疗成本等因素的关注程度不同。从总体上看,在医疗水平相同的情况下,年收入不同的患者对医疗成本的关注程度有明显差异,且关注程度与年收入呈负相关关系。不同年收入的患者对医疗成本的关心程度随经济承受能力边际递减,收入越高者对医疗成本的关注程度越低,收入越低者对医疗成本的关注程度越高。正是基于经济学“成本―收益”相关关系原理,患者认为投入的医疗成本越高,治愈的期望越大。 [2]然而,因为治疗阶段、个人体质差异等多种因素影响,难免出现花了较大费用却达不到患者的期望,这也就为医患关系的紧张埋下祸根。
(二)医生的防御性医疗与患者的自主选择的矛盾
防御性医疗是“指医生在诊治疾病过程中,为避免医疗风险和医疗诉讼而采取的防范性医疗措施”。防御性医疗属于过度医疗范畴,它采用了对实际病情没有必要的检验、检查及治疗,实为非医学目的的经济利益动机。在农村地区,由于疾病的偶发性导致农民在没有患病的时候大量搜索医方的信息是不经济的,所以在缺乏医疗知识的情况下,对客观上存在着患者身体状况不同、疾病的疑难程度不同、治疗结果的转归不同、医疗机构的诊疗条件不同与医生的诊治水平不同等诸多的不确定因素,患者一直处在被动的状态中,在选择就诊医生和方案的时候,更倾向于选择表面上态度好、治疗方案自己能理解的医生。这就容易造成防御性医疗的产生。患者在接受治疗后,会对治疗效果和治疗成本之间进行评价时,也就会容易发现防御性医疗的存在,也就使得本来就拮据的医患关系雪上加霜。
(三)供求平衡条件下,医患双方的医疗信息不对称
“医”方和“患”方在医疗卫生服务提供与接受过程中结成的一种特殊的人际利益关系。在普通的商品交换活动中,商品供应者与商品消费者的关系是陌生人之间的关系,契约双方都考虑自我利益。在医疗服务过程中,在利己动机的支配下,拥有信息优势的医生往往会隐藏对自身不利的信息,而着重披露对自己有利的信息。在此过程中,信息劣势方为了避免这种损失,会采取自我保护措施。在没有相应的外在保护机制的条件下,“逆向选择”(高价提供较低质量的服务和药品)和“道德风险”(诱导患者过度消费医疗服务和药品)就出现了。这样不仅造成供需双方的不和谐,而且增加了双方寻求真实信息的机会成本,降低了市场运行效率,最终造成医患关系紧张。
从患者方面考虑,由于患者往往对医学科学的认知不够,对医学知识一知半解,要求“所花与所得”对等,以及在诊疗过程中采取先入为主和对医务人员存有戒备心理,稍有不妥就会有怀疑或对立的态度,很容易就导致偏激甚至恶性事件的发生。从医方来看,由于医生来自社会对其行为判断的误解与误导,迫使个别医生在治疗方案的选择上更倾向于选择医疗风险小、患者易理解和接受的治疗方案,而舍弃有较大风险但是可能对病人更有利的方案,最终也就可能会形成损害病人根本利益。除此之外,由于受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大环境影响,一些医务人员价值取向发生偏差,职业道德水平低下,服务态度不端正,技术水平不高,过份依赖仪器设备以及缺少与患者的交流沟通,都造成了患者对其诊治水平的质疑,同时,医院不正当地追逐经济利益,对医务人员基础教育管理不到位,医疗环境差等现象更加剧了医患关系的恶化。此外,在医疗事故鉴定过程中,医患之间存在的信息不对称更一步加剧了医患关系的紧张。
(四)现行农村医疗模式呈现垄断格局,公立医院居多,缺乏竞争
近几年来,为了不断推进农村医疗体制改革,徐州市也在不断加大农村医疗投入,但在医疗机构占地面积不断扩大的同时,药品价格却鲜有下降,究其根源在于现有的医疗垄断模式。医疗体制的垄断限制了民众看病的空间,民间资本难以进入医疗市场,从全国农村范围来看,能够与公立医院有同等规模的私立医院可以说极其罕见,而在政策上国家对公立医院和私立医院又不能同等的相待。现有的医疗管理体制,导致地方卫生管理部门竭力维护公立医院利益,以徐州为例,农民利用新农合政策的条件是到县乡两级卫生院看病,到私立医院看病是不给报销的,这就直接导致了看病难。
(五)新农合存在的问题较为突出
徐州市农村人口中外出务工人数约占农村总人数的34%。新农合制度实施以来,参合农民不再需要为索要补偿而到处奔波,累计补偿人次和补偿费用越来越多,覆盖面越来越广,受益率正不断提升,但同时也暴露了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参合农民获补偿程度的不公平性、门诊报销比例低、看病医院与可补偿药物受到限制、报销比例还偏低,解决不了参合农民的困难、没有照顾到外出工作者以及外来打工者等问题。因此,因新农合制度存在问题产生的医疗纠纷也不计其数。
二、缓解紧张医患关系的对策
(一)加大宣传力度,引导患者理性就医、理性维权
强化政府的监督职能和完善医疗市场准入、推出制度,以削弱双方的信息差距。政府和新闻媒体应当将《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宣传教育工作贯彻到实处,对乡村医务人员及农民群体进行全面地、系统地宣传,让他们全面、准确地了解条例内容,而不片面断章取义,从而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正当的合法权益。
(二)完善医疗保险体系,构建医患双方和谐、互信、双赢关系
地方政府加大一部分财政投入,在新农合中为患者和医生双方提供保险。提高患者的疾病承受能力和医生的事故应对能力。适度提高医疗费用报销比例,真正做到将医保费“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三)建立完善的信息披露制度,确保医疗卫生信息公开透明
针对农村地区信息传播本身所存在的局限性,应利用持续的信息公开来改善医疗市场上信息不完全的现状,通过构建医患信息服务平台,加大对各定点医院的药价和行医过程的透明度,防止乱用药、乱开大处方等违法乱纪现象,实现医疗行为和价格行为的透明和规范。进而确保医疗收费的公开、公正、合理,切实维护患者权益,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
(四)打破现有医疗垄断模式,维护医院的公益本质
改变现行的医疗管理体制,切实做好政府职能的转变,完善公立医院运行机制,稳步推进乡村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维护医院的公益性质。同时,引进竞争机制,鼓励、扶持其他性质医院的成立,发挥价格机制的“发现”功能,初步建立公平有序的竞争新医疗体系。在农村医患信息不对称的条件下,医务人员只有在保证医疗服务质量的同时,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交流,充分尊重患者的知情权、选择权,给予患者应有的人文关怀,才能赢得患者及其家属的支持与配合,才能够共同推动我国基层医疗事业的发展。
(五)创新实施“新农合”制度,真正做到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根据徐州市农民平均年纯收入来制定新农合筹资标准、扩大可补偿药物的种类、适当调整不同等级医院的补偿比,提高门诊比例、对外出打工或外来打工者的补偿等一系列创新措施,贯彻实施“新农合”制度,引导其向健康、可持续的方向发展,为农村地区和谐医患关系环境开创新局面。[4]
参考文献:
[1] 徐州市统计局.2012年徐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R].国家统计局徐州调查队,2013(3).
一、信息技术在环境保护监管中的地位
国务院在《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中明确提出:“要完善环境监测网络,建设‘金环工程’,实现‘数字环保’,加快环境与核安全信息系统建设,实行信息资源共享机制。”各级政府和环保部门要认真落实这一要求,在利用法律手段、行政手段、经济手段推动环境保护的同时,努力借助技术手段,特别是信息化技术手段,从整体上改善环境保护条件,提高行政管理效率,推动环保战略目标的实现。
环境信息技术在环境保护工作中的应用,包括数据库技术、GIS与遥感技术、办公自动化技术、网站建设技术、网络与通讯技术、管理信息系统开发技术、环境信息管理技术与工作经验等。
环境信息技术为区域环境提供了高水准的环境数据信息,她对基础数据的获取和建立,扩大了人们的视野,实现了空间和事件的转移,也就是在空间上由野外转入室内,由企业转到环境保护部门,在时间上从过去到现在的研究发展,形成定质、定性、定量的三维空间上预测、管理模式。
环境信息技术对环境进行的监测、监控,获取的区域环境基本数据的变化资料,提供了生态环境、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对水体的污染等基本状况和发展程度的数据和资料,为环境的管理与治理等科学决策提供了依据。
在政务领域信息化建设上,通过区域环境网络与数据库管理技术,可使同级与上下级政府部门实现管理和服务资源的有效利用;通过政务网络,部门间可实现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的优化重组,超越时间、空间与部门分工的限制;通过互联网络。环境保护部门可向社会提供全方位的优质、规范、透明、符合国际水准的公共信息资源与行政服务。其发展可促进政务手段“用”上的变革。政务内涵“体”上的变革,从而拓广成部门内部办公自动化,各部门间的资源共享,政务协同办公,实现网上交互式办公,即由网上申报,网上审批转变为电子政务,电子政府,从管理走向服务,进而提高环境管理部门的管理水平,工作效率,形成了当今环境监管时代的一道绚丽的风景线。
环境信息技术也为环境科学提供了全新的发展管理的模式,由原始的人工采集数据、人工分析、人性化的环境管理范畴中,推动为全新的利用科学技术知识,把陈旧的主观环境模式逐步变更为客观的管理模式,使环境监管中脱离了认为操作的因素,为科学的决策提供科学、准确的服务,它的应用与发展,对环境监测、评估、污染源监管及环境评估与调查,起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二、信息技术在环境保护监管中的作用
信息技术在环境保护监管中的作用,虽已有成功的案例,但在中国仍处于初级的起步阶段,有些应用还没有达到实用化、产业化的目标规模。但它的应用具有从终端到服务器的多层网络化特征;具有智能化的计算机数据采集功能;具有在环境保护领域终提供准确、科学的决策服务功能,真正体现人力、物力得到充分发挥。它在环境保护领域中的应用有着光明的前景,而其环境管理中的作用,则体现在以下6个方面:
1、大幅度地提高环境监管信息的共享。利用信息技术建立以省地市为主要干线的环境网络信息管理平台,能打破废旧传统人工的传递方式,即可迅速快捷地实现区域或部门间的环境网络信息共享,改变信息交流方式,提高环境管理信息的建设和共享。
2、充分展示环境管理政务公开的透明度。自从环境管理政务试点工作在全国部分地方开展,收效显著。但它也受地理位置的约束,宣传效应和关注度大打折扣,而利用目前的电子政务平台和各地环保系统建立的环保网站,将会使社会各界人士,足不出户,全面了解不同地方对环境保护工作的进展程度及各种相关法律法规,进而带动一个公平、公正和谐小康社会的构建,促进人类文明的进步,提高全社会人人自觉保护环境的主动意识。通过环境信息化,利用现代信息网络更好地收集和公开环保信息,有利于开展政府与公众互动,保障公众在环境保护方面的知情权、监督权和参与权,更好的保障公众权益,调动和发挥公众参与环境保护公共事业的积极性。
3、能快速准确全面掌握区域环境的变化信息。利用现代环境信息技术,获取的生态环境变化的基本数据图画资料,使人们对区域环境的数据实现采集、分类、统计、汇总,从而全面的分析,快速掌握动态的区域环境质量,为环境科学提供了全新的研究手段,能系统地、综合地研究生态环境系统的各个要素及其相互关系。
4、能提高环境监控能力。现在有不少污染排放企业,受市场经济利益的诱惑执法人员,搞猫捉老鼠的游戏,也就是你来查他,他的污染防治设施就运转,走了以后就关机。如果对其不通过信息化的技术手段来管理,那绝对做不到监管到位,环保部门的同志就要负法律责任。如对其安装了在线监测、监控设备等,通过信息化技术手段,环保部门就可能远程可视地监控,杜绝污染物偷排现象,全面提高环境监管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