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1-03 14:36:30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生态文明意识是指人类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所形成的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正确的、科学的、合理的认识。它是由文化与自然价值相结合,从而形成的一种新的价值观念,同时它也是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的前提,要进行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加强生态文明意识的教育。
一、加强对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教育的重要性与紧迫性
我国目前的大学生广泛缺乏生态文明意识,由于一些高校将教学育人重点放在了培养学生文化素质与政治素质方面,而恰恰忽略了对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德育教育的培养,使得当代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淡薄,有关生态文明方面的知识了解甚少,从而将建设生态文明这一目标淡化,没有从较高层面上建立一个完整科学的生态意识。因此,浪费资源、破坏生态环境的现象和行为经常发生。例如:浪费水电、浪费粮食、不爱惜公共设施、随手丢弃垃圾,随处乱写乱画等。对于普遍存在的这些问题,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教育显得尤为重要。一些高校虽然进行了生态文明意识的教育,也开设了一些关于生态文明的课程。但是,由于缺乏教育力度,课程空洞乏味,仅仅从图片以及罗列的数据方面让大学生了解有关生态文明的内容,学生并没有真正的感受到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意义,其效果并不理想,致使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并没有得到大幅度的提高。因此,对于生态文明意识的教育关键在于让大学生清醒的认识到生态文明的建设关乎全民族的发展与福祉,要积极提高自身的生态文明意识,以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看待问题,明确如果不能够合理地处理好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就会造成严重的后果,制约经济的发展,制约人类文明进步的步伐。党的十提出,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趋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因此,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教育,提升其生态文明素养显得尤为迫切。
二、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教育的解决对策
(一)开设具有综合性的课程
在加强对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教育方面,高校应致力于开设一门综合性的课程,该课程面向所有专业的学生开放,其囊括关于生态文明各方面的知识内容,具有灵活性、充分性以及内容的广泛性,成为一门公共必修课。以往的课程设置多数是以选修课的形式出现,仅仅是通过一些幻灯片或者一些数据来让学生对生态文明进行简单的认识,而该综合性课程,从内容上更加充分饱满,使得大学生能够通过课程的学习深刻地认识生态文明的重要性,掌握一定的环境保护知识,自身建立起一定的生态文明观念,从而形成自觉的生态文明意识。
(二)不断加强关于生态文明意识教育的师资力量
在生态文明意识教育方面,老师作为主要的引导者,首先应提高自身的生态文明意识,具备各方面素质,以身作则,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因其自身生态文明意识的高低会对德育教育产生直接的影响,所以,应当打造一支力量雄厚、水平过硬的教师团队。在德育教育的过程中,多开展一些具有真正意义的、有价值的活动,将关于生态意识文明、生态法治文明、生态行为文明等知识教授给学生,使学生真正树立起正确科学的生态文明理念。
(三)将生态文明意识教育不断的与校园文化相融合
大学的校园文化生活对于大学生精神素质的提升以及道德情操的养成产生着重要的引导和指示作用。在校园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应积极将生态文明意识观念与其融合,切实开展一系列校园生态文明建设的活动,通过活动的形式,引导和教育广大学生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节约资源的观念意识,使得校园成为培养大学生态文明意识的摇篮。
(四)开展各类生态文明教育实践活动
中图分类号:F061.5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14-0053-02
我们党在十七大报告中首次提出了“生态文明”的新理念,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1]。“生态文明”新理念的提出,是我们党对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的一种反思,是对工业文明发展道路的总结,并把生态建设上升到文明和伦理的高度,这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对生态建设的高度重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需要有一个完善的机制作保障。只有在相应机制的保障下,生态文明的理念才能有序地转化为生态文明建设的行动,顺利实现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目标。
一、辽宁生态文明建设机制保障现状分析
辽宁省认真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严格执行国家有关生态建设的各项政策,并制定了一系列的有效措施,推动了生态文明的机制建设,初步走出一条适合省情的生态文明建设之路。近几年来,辽宁省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制度措施来保障生态文明建设目标的实现。如:制定了《辽宁省防沙治沙条例》、《辽宁省海洋环境保护办法》、《辽宁省湿地保护条例》、《辽宁省跨行政区域河流出市断面水质目标考核暂行办法》和《辽宁省大伙房水库输水工程保护条例》等法规;实施绿色信贷政策,出台了《辽宁省实施绿色信贷促污染减排的意见》;对主体功能区、流域和各类资源实施生态补偿政策,主要包括东部生态重点区域、跨行政区域河流和水源的上游等区域;在全省市县实行问责制,推广应用绩效考评、能效准入、监察督导、激励约束为核心的“四位一体”节能模式;制定了《关于建立健全环保体制机制的意见》,以建立健全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综合决策的环保体制机制,等等。这些制度的出台,使辽宁的生态文明建设有了制度上的保障,进一步推动了辽宁的生态文明建设水平。
二、辽宁在生态文明建设机制保障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一)存在的问题
当前,辽宁生态文明的机制建设还存在很多问题,如:绿色信贷中涉及到的准入、技术、排放、能源消耗和循环利用能力等标准尚没有完备规定;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的滞后性导致环保部门对项目审批很难发挥一票否决作用;环境影响的量化技术和货币化技术还不成熟,生态补偿缺乏强有力的技术支持;环境监管体制存在严重缺陷,横向管理体制不健全;在政绩考核中仍然没有完全摆脱以单纯的GDP模式为标准,等等。这些问题都将制约着辽宁的生态文明建设,致使生态文明建设很难深入下去。
(二)原因分析
认识到问题的存在,是解决问题的前提和基础。我们要根据国家制定的相关法律法规和制度,结合本省的实际情况,分析问题存在的原因。
第一,生态文明建设相关的法规体系不完善或缺失。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市场主体天生的逐利性,导致他们可能不顾生态环境的破坏,不顾他人的利益和后人的利益,使生态建设让位于经济发展。所以,生态文明建设要想向更高水平迈进,就必须不断完善相关的法规体系,使生态文明建设纳入法律的轨道。目前,辽宁的生态文明建设还缺少一些法规的约束,如尚未建立促进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发展的法规、尚未建立环境公益诉讼的法规等。
第二,生态文明观念依然淡薄。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要让“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的树立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它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提高公众的生态环保意识,特别是领导干部的环保意识,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关键所在。目前,公众的环境素养和法律意识不强,生态文明意识依然淡薄,这势必会阻碍辽宁的生态文明建设,特别是当前有些领导干部对生态建设不够重视,仍坚持唯GDP论,在生态建设和经济发展发生冲突时,他们往往更多的考虑后者,把生态建设抛在一边。
第三,现在的政绩考核机制对生态考虑不够,对GDP的考核和显性政绩看的过重。传统的领导干部政绩考核是以GDP为核心内容,这种政绩考核机制给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带来了不利的影响,如一些领导干部出于自身政绩或局部利益的需要,对中央政策执行不力或阳奉阴违的现象时有发生;一些领导干部甚至纵容一些企业“先污染,再治理”,等等。当前,我们的政绩考核机制依然过于重视对GDP的考核,对生态环保考虑的不够,这将不利于我们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国民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
三、完善辽宁生态文明建设机制保障的路径选择
生态文明机制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长期以来制约着辽宁的生态文明建设。为了克服这些制度性的障碍,我们应从辽宁的实际省情出发,制定科学合理的体制机制,不断促进辽宁的生态文明建设。
(一)完善生态文明建设的公众参与机制
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公众参与可以防止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获取经济利益,最大限度地保护公众的环境利益,加速生态文明建设的步伐。完善公众参与机制,第一,应加强生态文明观念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生态环保意识。从总体上看,目前,辽宁公众的环保素养和法律意识还不强,生态意识有待提高。所以,要建立固定的教育宣传阵地,培养公众在环保领域的知识素养,不断提高公众主动参与生态建设的意识。第二,要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明确规定公众环境权,让公众做到有法可依。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权利只有在法律的范围内才能得到保护,没有法律的保护,权利形同虚设。第三,建立环境公益诉讼制度,扩大公众保护环境的参与度。环境公益诉讼是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重要途径,可以最大限度地实现公众对环境利益的保护。但我国现行的环境公益诉讼制度存在一些缺陷,这些缺陷削弱了公众的环境诉讼权,不利于发挥他们参与环境保护的积极性。第四,加大环境保护组织(特别是非政府组织)的建设。环境保护组织(特别是非政府组织)是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主体,是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有力保障。环境保护组织的发展壮大,使公众参与环境保护获得了依靠,有利于其作用的发挥。
(二)建立健全产业生态化机制
“生态文明建设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生态经济,促进产业发展的生态化,实现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双赢的目标。”[2]产业生态化是继工业化发展以来一条全新的发展道路,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途径。建立健全产业生态化机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建立健全严格的市场准入和退出制度,加快产业技术升级步伐。建立健全严格的市场准入和退出制度,有利于提高资源利用率,最大限度地节能减排,提高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第二,加大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的战略性调整,努力促进产业发展的生态化。实现产业发展的生态化,要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合理调整产业布局,采取“强化一产,调控二产,加快三产”的措施,着力发展资源消耗少、环境污染少的第三产业以及高新技术产业。第三,完善项目环评制度,对不符合产业生态化的项目严格执行一票否决。虽然《环境影响评价法》已经实施好多年了,但由于我国政治体制的不完善、政府对环保的投入不足、执法不严等问题的存在,致使环评制度很难严格的执行下去,辽宁也不例外。这就要求我们要不断完善环评制度建设,不仅在项目,还要在规划、法律法规的制定上进行严格环评,实行一票否决。第四,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推动产业生态化的步伐。循环经济、低碳经济是以“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益”为特征的经济发展形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有利于产业生态化的实现。
(三)完善生态环境补偿机制
目前,辽宁已经树立“资源有价”、“生态补偿”的观念,积极推动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建设。但是从总体上看,辽宁对生态环境补偿的范围、标准等方面的规定还不完备,因此,还要继续完善生态环境的补偿机制。第一,应不断完善生态补偿机制的法律法规。应不断完善关于生态环境补偿的专项立法,从法律层面上明确界定生态补偿的主体、客体及其义务、责任、补偿标准等方面的指标,使生态补偿有法可依。第二,进一步完善生态补偿的监管体制。通过不断加强环境保护机构及队伍建设,提高环境保护管理的规范化;扩大政务公开范围,进一步提高环境监管的透明度;建设环境监管全覆盖责任体系,明确细化环境监管责任等等措施,不断完善生态补偿的监管体系。第三,加强环境影响的量化技术和货币化技术建设,为生态补偿建设提供相关的科学技术支撑。
(四)完善生态文明建设的政绩考核机制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摒弃了传统的唯GDP论的考核机制,把生态文明建设、社会建设等指标也纳入到政绩考核的体系中。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过程中,辽宁一直把生态环境保护作为领导干部政绩考核的一项指标,但是由于政府部门监管不畅、考核机制不完善等原因,致使在对领导干部的政绩考核中,轻视了对环境保护方面的考核。因此,要使生态环境考评指标不流于形式,还应不断完善生态环境政绩考核机制。第一,要把生态环境政绩考核运作法律化、制度化,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生态环境政绩考核法律化、制度化,确保了生态环境在实际考核中有据可依,让生态问题成为领导干部无法逃避的制度关口。第二,实行考核主体多元化,充分发挥公众参与的积极性。在对领导干部的政绩考核中,既要重视政府自身的考核,又要关注公众满意度的考核,也就是要重视公众对政府行为的评价。第三,建立生态文明建设的问责制度,有效解决地方保护主义干预环境执法的问题。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必须制定环境目标责任制,对环境保护实行年度目标管理,定期进行考核,对因决策失误造成重大环境事故、严重干扰正常环境执法的领导干部和公职人员,进行必要的问责。
在我国经济建设取得骄人成绩的同时,我国还面临着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的巨大压力。“十二五”特别是党的十以来,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并将其摆在了我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体一位整体布局的战略高度上,制定了一系列措施来积极推进了生态文明建设。从整体水平上看,我国跟过去几十年相比,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是因各种因素,生态文明建设的依然面临着很多问题,还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一、生态文明建设的含义
所谓生态文明建设就是指人们以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对自然资源进行合理开发和利用,以此解决人和自然之间的矛盾,从而摆脱生态危机,创造与追求生态文明成果的建设过程。生态文明建设是为了使人与自然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人与人之间实现协调发展,是使人们在对自然的认识与改造过程中,不断将改造过程中出现的负面效应予以克服,进而建设有序合理的生态运行机制和良好生态环境的全过程。生态文明建设表明了人类对自然的态度(反思了征服自然,超越了敬畏自然),最终使人类走向与自然协调统一、和谐相处以及共融共处的理性价值取向,它涵盖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领域,在社会各个领域中发挥其引导与约束的作用[1]。主要包含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具备较高的生态文明意识,这也是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前提;第二为实施可持续发展的经济社会发展模式,这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第三是构建合理、公正的社会制度,这是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所在。
二、生态文明建设在促进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伴随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人类不断增强了改造自然的能力。人类在利用科学技术不断开发自然资源将之转化为经济的同时,对自然造成的破坏也越来越大,使得生态环境加剧恶化,最终造成整个生态系统完全失去平衡,而人类本身也因为破坏生态环境而付出了惨痛的代价。生态文明建设强调经济发展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今天,要发展经济就必须严格遵守大自然的规律,协调好人与自然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经济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全世界的共识,可持续发展不仅是一种新的发展观,也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出现的经济发展跟环境保护矛盾的产物。因此,建设生态文明必须遵循经济价值与生态价值并重原则,经济的发展必须建立在自然环境和资源能源得以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在创造经济价值的同时更是要兼顾生态价值,最终使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得以实现[2]。
三、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群众的生态意识有待提高
当前,我国群众的生意意识还比较淡薄,归纳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群众对环境保护现状的认知跟自身生态意识的提高存在强烈反差,换句话说就是群众通常比较关注跟自身相关的环境问题,但是针对那些具有重大意义的环境问题的关注度却不高;二是群众对生态环境问题的基本态度偏差严重,即重视直接问题而轻视间接问题,重治理但是轻预防;三是生态权利意识淡薄,缺乏参与生态保护的主动性;四是就普遍水平来看,我国群众的生态科学素养偏低,缺乏对生态环境相关知识的深入了解,无法形成理性且稳定的环境保护意识[3]。例如:在2008年,中国人民大学社会系对抽取了沈阳、太原、成都、兰州、韶关、武汉、杭州七个城市群众环保意识水平超过60分所占比例,调查结果如图1所示:
从图1我们可以看出,我国群众的环保意识还有待提高,要实现生态文明建设,首先就应该切实解决好群众生态意识薄弱的问题。
(二)生态经济刚刚起步,生态环境污染严重
当前,从整体上看,我国生态环境污染的现状还未得到根本解决,环境污染特别是复合性环境污染的现象仍在加剧。跟西方很多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防治环境污染方面基本上没有重蹈西方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覆辙,在预防和控制环境污染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是考虑到我国人口众多的基本国情,再加上长期对自然资源不合理地开发和利用导致当前我国的生态环境依然不容乐观。水体污染严重(如表1)、空气质量降低、突然不断被恶化、自然灾害频频发生等,这些环境问题势必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进度产生阻碍作用。虽然我国已经提出了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的发展理念,但是迄今为止依然没有真正建立其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的体系,这些都决定了我国生态环境建设任务艰巨,未来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三)缺乏健全的环境经济政策作支撑
要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离不开健全的法律作保障,同时也离不开大量的环境经济政策(如生态补偿、环境税费、排污权交易)等作保障,通过经济手段来促进生态环境建设。跟传统的行政手段相比,环境经济政策本身属于一类“内在约束”机制,其主要发挥提高市场竞争力、促进技术创新以及降低环境治理跟象征监控所需成本支出等优点。当前,西方国家普遍运用环境经济政策来对环境资源进行保护,因此积极建立并运用环境经济政策,不仅能够缩减和内化环境资源保护的成本,还能够发挥鼓励企业节能降耗,以此构建保护和可持续利用资源环境的激励和约束机制。但是我国当前对环境经济政策的运用较少,常见的主要有垃圾处理收费、城镇污水处理收费以及排污收费等,这些均是以防治污染为主,然后跟生态环境保护相关的环境经济政策(如:生态补偿、生态税以及绿色信贷)等不够健全,另外关于排污权收费、强制责任保险等有待探索,上述种种都阻碍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步伐。
四、我国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对策
(一)提高群众的生态意识,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进程
生态文明建设跟物质文明建设一样,也需要精神文明建设,因此要想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程,势必要让广大群众树立起高度的生态意识。首先,要加强对环境保护的宣传,要充分运用各种途径,通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环境保护宣教活动来积极倡导生态文明建设,从而广大群众自觉树立起环境保护的意识,在全社会中形成保护环境、爱护环境的良好风气。其次,要充分运用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阵地,来让群众深刻意识到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意义,培养他们树立起正确的生态观和发展观,从而规避经济建设中对环境造成的破坏。最后加强广大群众的生态伦理教育,增强其生态伦理意识,提高其生态文明素质。
(二)大力发展绿色生态经济,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进程
绿色发展离不开科技的支持,其技术与新能源能够逐步解决发展与生态的困境。它的技术同新能源的研发应用需要资金的持续投入,政府和企业在能源的调整和技术的创新中扮演着密不可分的角色。生态文明建设是由节能环保产业与绿色循环经济两个非常重要的部分组成。虽然自然自身的修复功能可以化解人类活动在一定范围内对自然的损害。但是自然的修复能力随着高碳的不断消耗而不断下降,从而难以修复,形成温室效应。因此,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在于发展节能环保产业与绿色循环经济,使其成为实现“美丽中国”发展的重要途径。首先,推动绿色循环经济的战略规划是长期全面的。其次,推动绿色循环经济需要充分利用政府与企业对其产品的采购能力。在政府对绿色产品设定的严格标准下,虽然不达标的企业无法从采购市场获得丰厚的利益,但是经济利益的驱使与环保节能的压力会使他们加大绿色技术的研发,为生产出质量更高的绿色产品投入更多资金,也为企业的绿色发展树立了形象,提高了彼此的竞争力。另外,绿色产品在市场上的多样化,也利于加强普通民众在选择和购买绿色产品的力度。从政府到企业,再到民众,就这样形成了一条绿色循环经济发展线路,更进一步推动了绿色循环经济的发展[4]。
(三)建立健全环境经济政策,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进程
关于环境经济政策,笔者认为需要进一步加大排污收费的力度,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城镇污水和垃圾处理收费,仅仅探索出生态补偿、生态税、绿色信贷、排污权交易以及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等一系列环境经济政策。在过去的“十二五”期间,我国的环保部门已经通过提高排污费标准、发行环保债券、征收“两高”产品消费税等方面来创新了环境经济政策,从而为我国的环境经济政策的研究和使用指明了方向。环境经济政策作为国际社会解决跟环境污染问题相关最有效的办法,在环境政策体系中发挥的作用是不容置疑的。但是很长时间以来,我国都是将环境政策当作政府对环境进行管制的一种辅助手段存在的,存在着应用不充分的问题,如此不仅降低了环境资源的成本,还阻碍了环境资源市场化配置。因此我认为可以在创新环境经济政策创新力度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环境经济政策推广和运用力度,从而将环境政策体系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充分展现出来。
五、结语
综上所述,生态文明建设并非一蹴而就的,其本身是一项集系统性、长期性、战略性以及创新性为一体的工程,该工程任重而道远。特别是在面临着当前我国群众的生态意识有待提高、生态环境污染严重、缺乏健全的环境经济政策作支撑等问题,需要深入把握好生态文明建设的科学内涵,从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问题入手,根据该问题实施针对性措施,从而保证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工作顺利、有序、有效推进。
参考文献
[1]谷树忠,胡咏君,周洪.生态文明建设的科学内涵与基本路径[J].资源科学,2013,01:2-13.
Abstract: It is a major event concerning the vital interests of the ordinary people to do a good job in 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villages, improve rural living environment, and improve the life quality of the masses. We should really do 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villages well by implementing the "Three Represents" important thought. Focusing on the specific experiences and practice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villages of Laiwu City,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urrent construction circumstances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villages ofLaiwu City and puts forward suggestions.Key words: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Laiwu City; life quality; overall development of urban and rural
中图分类号 : F320.3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村庄是农民生产生活的集聚地,实施生态文明建设,配套必要设施,搞好环境卫生,改善村容村貌,有利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质量和农村生产条件,焕发农村社会活力。
一、莱芜市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情况
莱芜市区域面积2246平方公里,辖莱城区、钢城区、高新区和雪野旅游区,共20个镇(办事处),1070个行政村,129万人,其中农村人口29万人。通过近年来的努力,莱芜市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有序开展,生态产业发展富有特色,农村环境面貌和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改善,整个生态文明乡村建设工作有了良好的基础。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领导重视,目标明确。自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工作以来,莱芜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始终把这项工作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首要任务来抓。一是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在2007年党代会上,莱芜市委、市政府就把“生态建市”作为四大发展战略之一;2008年出台《莱芜市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纲要》,把生态环境建设列入推进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内容,加快推进;2011年4月份,召开全市生态文明乡村建设动员大会,对生态文明乡村建设作出了安排部署,明确了今后每年的责任目标和推进措施,并成立了由市住建委牵头的生态文明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二是制定政策,提供保障。下发了《关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实施意见》、《关于健全完善农村垃圾治理长效机制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村社区生活污水处理工作的意见》、《关于做好生态文明建设部门单位帮扶工作的通知》等文件,为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提供了政策指导。市财政设立1000万元生态文明建设专项资金,各区按1:1的比例安排专项资金,部分镇、村在财力紧张的情况下,也相应投入了配套资金,为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提供了资金保障。
(二)示范带动,打造亮点。按照生态文明建设“三清、四改、五化”的总体要求,各镇村根据各自实际,全部制定了整治方案,明确了整治任务,确定了整治重点,生态文明建设全面铺开。为进一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打造一批生态文明建设典型,带动面上工作开展,按照下发的《关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实施意见》要求,对城市建成区以外、《莱芜市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总体规划》中确定保留的、近期未列入拆迁范围的村庄,每年选择100个村庄进行重点扶持,开展以“三清、四改、五化”为重点的综合整治。
(三)部门帮扶,形成合力。根据莱芜市《关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实施意见》和市文明城市创建暨生态文明乡村建设动员大会精神,在全面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同时,选择100个重点打造的村,采取市直、区直部门单位帮扶等措施进行重点整治,目前帮扶部门工作扎实,积极主动,在帮助村里制定整治方案的同时,强化了具体帮扶措施。
二、存在的问题
一是部分实施主体存有畏难发愁情绪。部分镇对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认识还不够到位,对村庄没有起到应有的组织协调和督促指导作用;有的村以农忙或者以村庄即将改造为理由,整治力度不够,整治标准不高;有的面对一些实际困难束手无策或者办法不多,存有等待观望,畏难发愁情绪。这个问题的存在,导致工作开展不平衡,经调查,今年全市还有30%的村庄进展缓慢。
二是资金紧张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制约因素。生态文明建设,镇村是实施主体,需要投入大量的整治资金。但从莱芜市的实际来看,镇财政比较困难,农村集体经济普遍比较薄弱,基础设施普遍较差,在实施生态文明建设工作中,区镇配套资金不足,经费投入难以保证,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整个工作的实施进度和质量,资金紧张成为生态文明建设最主要的制约因素。
三是农村垃圾和污水治理工作需进一步加强。农村垃圾治理工作还没有按照新的办法运营。有些镇还存在保洁员不到位、垃圾清运不及时、垃圾乱堆乱放等问题。农村新社区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任务繁重,目前全市已开工建设的76个农村新社区,配建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的只有40%。
三、建议和措施
(一)广泛宣传,营造良好氛围。进行生态文明建设,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环境,是政府为民办的一件惠民实事,是广大村民所支持和欢迎的,各级建设部门要会同当地镇(街道)加大宣传力度,尤其是对整治比较好,面貌改变大的村庄,要通过电视报纸等媒体进行广泛宣传,充分引导、提高农民参与的自觉性,形成人人关心、支持和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良好氛围,同时也提高了实施主体的积极性。
总书记“7·23”重要讲话是继党的十七大首次将“生态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写进政治报告后,对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的重大创新和发展。讲话首次把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到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根本性变革”和“战略任务”的高度,首次深刻阐述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关系,进一步明确了生态文明建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中的重要地位,丰富了科学发展观的内涵,顺应了当今世界的潮流和趋势,符合中国发展的实际,是我们党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执政规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深化的最新成果,具有极为重大的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
对于生态文明,我认为应该把它理解为一种理念、原则和目标,不能把它当成工业文明之后的一种新文明,这样理解太高;也不能把它等同于环境保护,这样理解太窄。总书记明确指出,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一起,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经济建设提供物质基础,政治建设维护社会秩序,文化建设强化智力支持,社会建设保障公平正义,而生态文明建设则是其他各种建设的基础、支撑和保障。离开生态文明建设,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就无法持续、协调地进行。正因为如此,总书记强调要把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原则、目标等深刻融入和全面贯穿到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我理解,把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原则、目标融入和贯穿到经济建设中,就是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优化生产方式,发展生态经济、绿色经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融入和贯穿到政治建设中,就是形成有利于生态文明的体制机制和法规制度安排;融入和贯穿到文化建设中,就是要在全社会弘扬尊重自然、顺应自然的价值观念、道德约束、消费方式以及社会风尚;融入和贯穿到社会建设中,就是要解决共同富裕问题,形成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
按照中央和省委关于建设生态文明的新要求,贵阳市将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方面入手,抓紧编制《贵阳市建设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城市规划(2012—2020年)》,坚持不懈地推进生态文明城市建设。重点抓好六个方面的工作:着力优化空间开发格局,严格按照功能区划确定发展定位,科学确定未来开发强度,根据科学的空间开局确定城镇化的方向和节奏;着力发展生态经济,坚持高端资源高效利用,继续抓好十大工业园区和标准厂房建设,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实现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着力保护生态环境,采取最严厉的措施治水、护林、净气、保土;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进一步提高民生支出在公共财政支出中的比重,继续下大力气解决关系老百姓切身利益的重大民生问题;着力弘扬生态文化,努力使生态意识上升为全民意识,生态生活方式成为全民自觉行动;着力完善制度安排,加大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法规、制度的制定、完善和执行力度。
一、水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
1.1水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构建生态文明社会的必然要求
党的十报告指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推进我国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要求深化我国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和推进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目标,生态文明建设在国家全面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水生态文明是生态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水生态文明是指水资源与人类和谐发展,水资源在经济发展中起着必不可少的作用,在日常的生产生活中,应该节约用水,大力保护水资源。
1.2水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实践难题
水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因素是水,但是我国目前水资源污染较为严重,淡水资源中,部分地表水受到轻度污染,部分河段受到重度污染,在我国无论是河流还是湖泊都有不同程度的污染。海洋的水资源质量也存在着很大的问题,导致水质极差。节约和保护水资源成为了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当务之急,应该将水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生态文明建设的首位,对水资源进行深层次的管理,将水资源的利用与国家的经济发展相结合,符合国家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二、我国水生态文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2.1缺乏对生态问题的思考和对自然界潜能的意识
自然界蕴藏着无数的资源,壮丽山河、崇山峻岭、广阔草原都展现出自然界独特的魅力。但是人类为了经济的发展,把经济利益放在第一位,对自然资源无限制的利用,对森林进行大面积砍伐,严重破坏空气质量,造成水土流失,工业生产排出大量废水、废气、废物严重污染环境,在人类的生产建设中缺乏对生态文明的重视,对于自然界蕴含的巨大潜能不能合理的利用,导致出现了严重的生态问题,给水生态文明建设带来不利的影响。
2.2水利工程建设没有合理运用自然界的修复和调蓄功能
如何合理的利用自然资源是当下人类应该思考的重要问题,需要处理好人和自然的和谐发展,使经济和自然共同进步。改变传统水利工程建设的发展模式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寻找水利工程建设与生态系统结合的切入点,将生态要素融合于水利工程建设当中。自然界的水资源具有调蓄和修复等功能,将这些功能与水利工程建设结合起来,努力将生态环境的破坏程度降到最低。随着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人们已经意识到了水资源不足和水土流失等问题的严重性,对于水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一系列的防治措施,但是由于宣传和管理的力度不够,导致部分企业对生态文明建设不够重视,任意地浪费破坏水资源。
2.3没有真正贯彻落实人水和谐思想和水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
人与水资源和谐发展是水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思想,并且符合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水生态文明建设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人们也为水生态文明的建设献计献策,但是由于水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理念没有被贯彻落实,人们对于水生态文明认识不足,导致人水和谐的思想未能被落到实处。加大对水生态文明建设的宣传力度,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念,将水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贯穿于国家的发展建设当中。
三、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应注意的问题
3.1始终贯穿生态文明理念,服从生态文明建设大局
贯彻落实党的十精神,将生态文明建设放在首位,大力宣传水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理念。水利部门在生态文明建设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要将生态文明理念贯穿于水利工程的方方面面,服从生态文明建设大局。
3.2 主动为生态文明建设做好服务,积极参与生态文明建设
水资源是水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水资源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是不可替代的,积极节约和保护水资源是每个人的责任和义务,每一个人都有水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积极参与到其中,生态文明建设速度将更快。
3.3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牢固树立人水和谐理念
科学发展观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坚持可持续的基本原则,合理利用生态资源,并且尊重自然的发展规律,充分发挥生态系统自我修复的功能,树立人水和谐的思想理念,推动社会发展与水资源保护相协调。
3.4应用技术、基础研究、软科学研究和谐发展
水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复杂而且庞大的系统工程,涵盖多方面内容,包含一些基础科学问题,水资源与经济协调发展理论,水资源保护理论方法等。生态文明建设需要一些对应的技术手段,污水处理技术、水资源优化技术、工业节水技术等。另外,还可以加强对水资源的使用管理,制定水资源管理制度和法律法规体系,促进人水和谐发展。
四、水生态文明建设的五大目标
一是认真落实党的十精神,制定规范的水资源管理制度,转变人们的思想观念,树立生态文明建设理念,并且将生态文明理念融入水资源的开发和治理中,使水资源管理的每一个环节都受到保护。
二是构建节水型社会,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严格控制用水总量,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杜绝浪费水的现象。政府可以通过电视新闻、报纸报刊、互联网络、宣传画册等途径向社会大众宣传水资源的重要性,呼吁大家节约用水。每年3月22日是“世界水日”,在这一天可以举行节水活动,唤醒公众的水意识,加强水资源保护,使水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
三是形成科学合理的水资源配置格局,对于保护水资源、节约用水的活动,很多人存在侥幸心理、不自觉。政府应该完善水资源管理制度,制定相应的考核制度,对于违法乱纪的行为,加大处理力度,可以对他们进行罚款处理或者通报批评处理,对他们加强水生态文明建设的教育,有效落实水资源管理制度,改善水生态质量。
四是建成水资源保护与河湖健康保障体系,修复脆弱的污染河段,政府可以拓宽投资渠道,对水资源管理加大投入,建立长期有效的水资源管理体系,增强防洪保安能力,提高水资源监控预警能力,保障水资源不受污染。
五是理顺水资源管理与保护体制,使水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建立水生态文明建设的和谐机制,建立有效的水资源保护机制,合理控制水土流失现象,强化水污染防治,促进水资源的循环利用,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伟大目标。
结语
水生态文明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中之重,将水生态文明建设中存在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提高社会大众对水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树立水资源节约和水资源保护的思想意识。建立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加大监督检查力度,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加快水生态文明建设的速度。
参考文献
[1]左其亭.水生态文明建设几个关键问题探讨[J].中国水利.2013
[2]张建云、王小军.关于水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和思考[J].中国水利.2014
作者简介:刘湘溶,湖南师范大学校长,湖南师范大学生态文明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要“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是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五位一体”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不可能实现,生态文明建设也将是一句空话。
一、“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是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依据
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依据是党的十关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要求:一是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二是要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的各方面与全过程。
为什么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理由主要有二:其一,改革开放30多年,一方面我国的现代化事业成效显著――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综合国力稳步增强,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极大改善;另一方面则因为经济增长模式的粗放, “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资源相对不足,环境容量有限,已经成为了新的基本国情,成为发展的‘短板’”。这些问题只有通过生态文明建设才能解决,生态文明建设是化解严峻形势和摆脱发展短板的应对之策。其二,由工业文明走向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一次历史性转型,与这一历史性转型相伴随,将引发人类文明全面而深刻的变革。我们只有把握趋势,顺应趋势,站在“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的高度,正确认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意义以及它与其他四大建设的关系,才能不仅实现人与人的和谐而且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格局”。生态文明是实现人与人、人与自然全面和谐的价值追求。
无论是应对之策,还是价值追求,都说明应当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换言之,应当用生态文明建设去统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并作为它们的主线和基础。
为什么要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首先,这四大建设都有自身的特点和运行规律,不能混为一谈,不能用生态文明建设代替之;其次,生态文明建设和其他四大建设内在关联,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不能截然分割。生态文明建设并非游离于四大建设之外的空洞抽象,而要由它们去体现、去承载、去落实,反过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都要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服务于生态文明建设。为此,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在实际操作层面就是要致力于推进价值观念的生态化,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致力于推进思维方式的生态化,把握思维结构的整体性、思维视野的开放性、思维定式的前瞻性、思维取向的和谐性,学会用多样性统一原理、非线性原理、生态优先原理和边缘效应原理观察和分析事物;致力于推进生产方式的生态化,实现由粗放向集约的跨越,调整经济结构,促进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发展;致力于推进生育方式的生态化,坚定不移地实施计划生育的国策,控制人口增长,适度人口规模,优化人口分布,提高人口素质;致力于推进消费方式的生态化,践行适量消费,反对高消费,使消费合度,践行绿色消费,抵制黑色消费,使消费合宜,践行优雅消费,拒绝低俗消费,使消费合道。
二、转变政府职能是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核心
转变政府职能是整个体制改革的核心,当然也是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核心,事关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成效。所谓转变政府职能,就是要由全能型的政府职能模式转变为非全能型的政府职能模式,由控制型的政府职能模式转变为服务型的政府职能模式,通过职能转变来正确定位政府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在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条件下,在网络信息化条件下所应扮演的角色,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的相互关系。
职能转变的突破口,在于政府的简政放权,尤其是行政审批权,“把该放的权力放开,放到位,把该管的事情管好,管到位”。一个“放”,一个“管”,二者是辩证统一的,放是为了管,该放之权不放,或放不到位,政府包揽一切,胡子眉毛一把抓,发号施令,穷于应付,疲于奔命,必然导致不该管的事情乱管,该管的事情则管不好,管不到位。政府该管的事情是什么呢?从宏观上讲有三点:第一,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包括法治环境和舆论环境等。就生态文明体制改革而言,应切实解决好环境立法不完备、违法成本低、违法处罚失之过宽等问题;应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个整体,在三个层面中都体现了对人与自然关系的价值取向。第二,提供优质的公共服务。提供优质的社会服务,首先要提供优质的公共产品,而“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为此,要以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突出问题为重点,着力推进重点流域、重点区域和重点行业的大气污染、水污染和土壤污染治理。其次,要加强环境核查审批信息公开和环境监测信息公开;健全环境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机制,以及环境保护公众参与机制。第三,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公平正义是改革的最大公约数,生态文明体制改革需要打破固有的不合理的生态利益格局,形成“种际”、“代际”和代内不同地区与主体间的公平正义的生态利益格局。要真正做到谁污染谁负责、谁破坏谁治理,谁开发谁保护、谁受益谁补偿。同时严格责任追究,终身追究。总之,只有政府把上述该做的做好了,做到位了,市场主体和社会组织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才可能激发,美丽中国才可能梦想成真。
三、综合性是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着力点
生态文明建设是复杂的系统工程,为把生态文明放在突出地位,并融入到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全过程,必须推进生态文明体制综合改革,着力在综合性上下功夫,建立综合性的领导决策机制,建立综合性的行政管理职能,建立综合性的法律政策体系,建立综合性的政绩评价考核标准,建立综合性的宣传教育格局,建立综合性的配套改革实验区。
1. 建立综合性的领导决策机制
生态文明建设涉及到所有的党政机关,有哪个党政部门能说与它无关?只是有的直接相关联,有的间接相关联,有的关联程度高,有的关联程度低,而直接相关联和关联程度高的部门亦有许多,包括环保、国土资源、发展改革、农林水等部门,而就目前现状而言,部门间各行其是,政出多门,推诿扯皮的现象时有发生,缺乏协同之合力、之动力、之活力。为加强统一领导,党和政府应设置生态文明建设领导机构,负责顶层设计的综合决策、综合协调,并就国土空间开发、结构调整、产业布局等重大问题确定战略思路和基本方针,同时监督、检查这些战略思路与基本方针的贯彻情况。
2. 建立综合性的行政管理职能
一要合理划分中央与地方的职权,二要扩充环境保护部门的现有权限,三要明晰各有关部门的职责分工,四要强化跨区域、跨流域的责任担当,弥合管理缝隙,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发挥管理的综合效应。
3. 建立综合性的法律政策体系
就法律而言,要根据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对已有的法律体系进行审视与改进。尤其是对以宪法为基础,以环境保护法为主体的直接针对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涉及中央与地方,国内与国际的法律体系进行修订,补充和完善,并加大执法的力度,营造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舆论氛围。就政策而言,在产业政策,消费政策、人口政策、土地政策、金融政策、财政政策等政策中进一步体现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导向的同时,尽快构建以环境税收政策、环境收费政策、生态补偿政策、排污权交易政策、绿色信贷、保险和证券政策等为主要内容的环境经济政策群。
4. 建立综合性的政绩评价考核标准
长期以来,我们以GDP增长率论英雄,导致了一系列严重的后果。所谓综合性的政绩评价考核标准有两层涵义:一指看政绩不能只看经济方面的状况,还要看基尼系数,恩格尔系数,城乡二元结构指数,人文指数和环境指数等。二指即使看经济状况,也不能只看经济增长的速度与规模,还要看经济结构、质量和效益,看单位GDP的能耗、水耗、物耗,单位GDP的污染物排放水平,以及劳动生产率、单位国地面积的经济容量等等。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做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和生态良好的三者并举共赢。
5. 建立综合性的宣传教育格局
生态文明建设既是一项造福人民之举,也是一项有赖于人民广泛参与才能完成之举。建立综合性的宣传教育格局旨在通过各方面联动,引导人们汇入到生态文明建设的历史洪流,自觉地、主动地、积极地从自己做起,从日常工作与生活的点滴做起,为生态文明的大厦添砖加瓦。建立综合性的宣传教育格局,必须正确定位环境教育。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环境教育看作是消除生态危机的根本途径,这显示了环境教育对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性。首先,环境教育是以培养公民的生态化人格为目标的素质教育;其次,环境教育是“关于环境的教育”、“为了环境的教育”和“在环境中的教育”有机统一的立体教育;最后,环境教育是贯穿在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始终的一种终身教育。环境教育具有极强的实践性,它旨在使我们认识到:因为生态破坏,人人难逃其害,难辞其咎,且生态保护人人可为,所以生态文明建设人人有责。
6. 建立综合性的配套改革实验区
从2005年起,国家先后批准设立了7个国家级的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其中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深圳市三个试验区属于整体性改革试验区,成都、重庆、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则属于专题性的改革实验区,专题开展城乡统筹和“两型社会”方面的改革实验。无论是整体性改革试验,还是专题性改革试验,都突出了综合,强调综合配套改革。单项或纯粹意义上的经济体制改革已不太重要,更需要统筹兼顾,涉及各方面的体制改革。作为试验,它必须超越自身利益但又要通过自身探索和创新拿出全国可借鉴的东西。实践证明,这一做法是必要的,是成功的,应继续坚持下去,但是,第一,要更加注重特色,第二要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发挥更大的引领和示范作用。
中图分类号:F06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13-0164-01
党的十以来,新一届领导集体坚持问题导向、运用战略眼光,擎画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推进“五位一体”总布局深入发展做出顶层设计。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五位一体”总布局的重要部分,要发挥生态文明在整个社会发展中的基础性作用,需要加强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路径的战略研究。
一、着眼战略目标,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引领生态文明建设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的战略目标,对三个战略举措具有引领作用。“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的“两山”理论是正确处理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矛盾的科学原理。要求我们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协调推进。还要以五大发展理念推进绿色发展,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核心引领地位,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践的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并深化对“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的认识,积极承担起维护全球生态安全的国际责任,实现共享发展。
二、涵蕴发展动力,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每一领域的改革需要其他改革的协调推进和配合,因此生态文明体制改革自有其必要性。要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着眼构建产权清晰、多元参与、激励约束并重、系统完善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树立六个生态文明理念,坚持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原则。特别要完善生态文明建设绩效考核体系,“把资源节约、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等体现生态文明建设状况的指标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不再简单以GDP增长率论英雄,实现中国经济发展转型的新跨越。
三、打牢制度基石,以全面依法治国规范生态文明建设
中图分类号:D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3)06-013-02
所谓生态文明,是指在物质生产及精神生活中充分发挥人类的主观能动性,按照自然生态系统及社会生态系统运转的客观规律建立起来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发展的社会文明形式。长时间以来,我们为了追求经济增长,一味强调对自然的征服作用,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自然生态及社会生态,引发严重的生态危机,因此,建设生态文明,迫在眉睫。2012年11月8日,党的十报告明确地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的战略高度,强调“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要纳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而要建设生态文明,首要基础是加强生态思想政治教育,改变人们的生态思想观念,这就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即,在生态文明的建设中,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引导人们形成生态文明观念,规范人们破坏生态的行为,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为建设“美丽中国”作出应有贡献。
一、十报告中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
早在2005年,同志就提出了“生态文明”的概念,此后在一段很长时间内,我们党在创新生态文明理论的同时,更积极地进行着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活动,在十报告中,首次独立成篇地对生态文明建设进行了集中论述,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十中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可集中到如下六大方面:1.思想基础――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2.实质及本质特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的形成;3.基本政策及根本方针――做到“两个坚持”,一是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二是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4.基本途径及方式――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5.重要目标――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6.目的――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为人民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
二、生态文明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
单从概念上理解,生态文明与思想政治教育没有丝毫关联,但细细探究两者的实质,不难发现两者有着若许多同之处,主要提现在四大方面:1.阶级表现相同。两者不论是提出还是贯彻实施,均代表了社会主义统治阶级为维护国家、社会、民众的健康、全面、可持续发展的意志,均体现了较强的阶级意识观。2.对象指向一致性。两者的指向对象均是具有能动性及思维性的人,人是社会的基础,一方面,人的思想行为对生态文明的好坏、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具有直接决定作用,另一方面,生态文明的好坏及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也对人的发展有决定作用。3.目的性一致。两者目标明确,都是为了促进人类可持续的、全面的发展。4.实施途径相似。两者的为最终目均为从认识到内化,再由内化转变到外化并形成良好品行,目的的最终实行均要依赖宣传与引导教育、政策法令的实施、物资与精神奖惩、环境的营造等途径及方式。
三、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思考
(一)积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生态文明认同观的形成
同志提出的“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不但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也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指明了方向。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潘岳曾说:“没有生态文明,一切文明就没有了享受的前提。生态文明体现的正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文化内涵”,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我们要积极地宣传并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引导人们转化旧有模式,树立新的发展观念,在全社会形成建设生态文明的思想认同,真正做到著名学者、政治学家俞可平所言的:“通过发展去真正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及社会环境与生态环境的平衡,实现植根于现代文明之上的“天人合一”。
那么,我们就要明确什么是生态文明?不同的生态文明理论的分歧又是什么?
关于什么是生态文明,我国比较早的论述生态文明的著作是1999年刘湘溶主编的《生态文明论》一书。在这本书中,刘湘溶教授指出:“生态文明是文明的一种形态,是一种高级形态的文明。生态文明不仅追求经济、社会的进步,而且追求生态进步,它是一种人类与自然协同进化,经济、社会与生物圈协同进化的文明。建设生态文明是人类摆脱生态危机的总对策。建设生态文明是一场文明的全面变革,它既是历史的必然,又是主体的自觉选择,既是我们所憧憬的理想境地,又是已经发生在我们身边的现实。”
但是,在关于生态文明与工业文明的关系、生态文明理论与现代性的关系、生态文明建设与现代化建设的关系等问题上,学术界存在着严重的分歧。
一派的观点认为生态文明是一种新型的文明形态,它是继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出现的一种全新的文明形态。生态文明应该是在扬弃并超越工业文明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这种观点对工业文明和现代性持激烈的批判态度,它认为工业文明追求人对自然的完全控制以及对资源最大限度的掠夺,其目的是满足人类日益增长的贪欲。工业文明下人的价值追求和生活方式已经完全被物化,其结果是消费主义盛行,过度生产、虚假消费层出不穷,而这些正是造成当下全球性生态危机的根源。因此,可以说,工业文明的基本框架与生态文明是不相容的。只有对工业文明进行彻底的批判和扬弃,生态文明的建立才是可能的。这一派我们可以看作是激进派。
而另一派则对现代性和现代工业文明持比较温和的态度。他们认为生态文明只是文明的一个组成部分,人类文明是包括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生B文明等在内的总体。生态文明就是人类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健康的文明行为。现代工业由于缺少了生态文明这一维度,所以才造成了全球性的生态危机。为此我们应该补上生态文明这一部分。只要这样做,工业文明就会解决好自身的问题,现代工业文明的伟大成就就可以得到继承和发扬。这一派我们可以将其视为温和派。
从上文我们可以看出,这两派的分歧体现在三个方面:1.关于文明的界定;2.关于生态文明与市场经济的关系;3.关于生态文明建设与科技进步的关系。
关于文明的界定。激进派认为文明并不是指人类创造的所有的文明成果,而是专指一个民族或族群的生存状态。我们将迄今为止的文明分为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时就是在这一意义上使用了“文明”一词。而温和派的文明指的是人类创造的积极成果。因此,我们所说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等就是在这一意义上使用的“文明”一词。
关于生态文明与市场经济的关系。激进派认为,市场经济与资本的逻辑是密切相关的,而资本就要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因此,在资本主义制度范围内,想要限制增长,实现“绿色资本主义”是不切实际的。美国的左派思想家布克金就是这一观点的典型代表。而温和派则认为不能把市场经济等同于资本主义,他们认为经济发展才是我们当下最重要的课题。发展以经济增长为指标,经济增长又以物质财富的增加为标志。我们不能为了环保放弃了经济的发展。可以说,温和派大多是经济主义者。
关于生态文明建设与科技进步的关系。激进派认为,现代科技盲目追求对自然的全面掌控和征服,造成了科技的滥用,引发了生态危机,因此我们必须进行科技的生态学转向。而温和派则认为,科技就是人类的文明成果,是一种进步的力量,无所谓科技转向。只要人们善用科技,就可以完成生态文明建设。
肯定地说,两种不同论点的交锋对于深化对生态文明的认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事实上,我们现在所使用的生态文明一词也更多地采用的温和派的观点。这是因为相较于激进派来说,温和派由于其更加切近现实因而具有更多的可操作性,有助于我们逐步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改变。但是,相较起来,激进派的理论更具有理论的彻底性和深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