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教育的作用汇总十篇

时间:2024-01-03 14:36:31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社会教育的作用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社会教育的作用

篇(1)

众所周知,学校教育的作用是有限度的。学生上完一天的课程离开了学校或者学生完成了学校教育的内容之后就会走上社会。这个时候学生其实已经开始接受社会教育。丰富的社会教育资源是对学校教育的有益补充。图书馆、电影院、博物馆、体育场、文化宫、各种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都是孩子接受社会教育资源完成自己人生使命的最佳途径。在图书馆里面,孩子可以在古今中外的文学名篇中让自己的精神成长得更为坚韧,通过阅读,学生的思维更加开阔。在体育场,孩子通过足够的运动可以让自己的身体更加强壮。在电影院,孩子通过宏大的视听盛宴让心灵更为舒展。走出家门,走向一个个名胜古迹,孩子能够看到更为多彩的世界,增长知识和见闻。走进博物馆,各种古生物化石和矿石、动植物标本、宇宙中曾经存在过的生命会让孩子获得大量的学校学不到的知识,通过参观,学生的奇思妙想会更加丰富。踏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孩子接受到的是革命先烈不屈的奋斗和顽强拼搏的豪情,无形中培养了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社会教育资源如此丰富,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我们要认识到教育是学校、家庭、社会三方合作共同发力的结果,社会教育资源,像图书馆、电影院、博物馆、体育场、文化宫、各种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都要向孩子开放,让孩子从小就能够接触到来自不同教育层面的教育资源。这对孩子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从社会教育资源的分配来看,城市孩子所接受到的教育资源要更多一些,农村孩子则接受到的少一些。国家在分配教育资源的过程中要考虑到这个现实问题,尽可能多地向农村倾斜,让教育均衡发展的成果在农村孩子身上得到更多的体现。当然,单纯靠教育行政部门是无法让社会教育资源起到明显作用的,政府各个部门要协同合作,在制定政策的过程中反复权衡考量,让社会教育资源对学校教育的补充作用发挥得更加明显。

二、通过社会教育向学校教育的输入,实现学习化社会和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

互联网时代的发展让教育越来越和社会紧密融合到了一起。大数据、互联网+、云计算等新生事物每一个都和教育发生着关系。因此,孩子的健康成长就需要通过社会教育向学校教育的输入,实现学生学习广度的不断延伸。以翻转课堂为例,孩子要想实现翻转课堂的教学目标,就必须依靠互联网这个学习路径,利用互联网资源去实现教学内容的学习。以课堂教学的班班通为例,教师要想让孩子接受到全国最优秀学科教师的教育资源,就必须依靠班班通这个平台,这样才能使教育资源连接到教学平台上,让孩子接受最好的教学。以孩子的课后辅导为例,教师要引导家长和学生多利用互联网资源去完成相关知识的学习,以使孩子的学习更为便捷。以班主任和孩子的沟通为例,以前要想和家长进行沟通必须是老师家访或者托人带话让家长到学校来,但是现在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已经让交流变得非常便捷。不用出门就可以视频对话,不用碰面就能达到交流的目的。因此,社会教育资源的不断输入,让学校教育的力量更加强大,也让孩子接受终身教育的渠道更加广阔。

三、通过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协同,提高青少年学生的整体素养

篇(2)

教育,它首先是培养新青年步入社会生活的整个过程,它也是人类社会得以发扬的重要环节。在我国,教育的主要场所是学校,每一个青少年都应接受九年义务教育,这是我国于1986年4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首次提出义务教育的固定法律形式,它规定我国的儿童、青少年必须接受九年义务教育,这也体现出我国对教育的重视。义务教育法的制定标志着我国教育领域的发展上了一个新的阶层。其实“教育”一词在我国的古代就已有很多的文学家提出,例如在《孟子·尽心上》:“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教育问题被我国的儒家思想家提出,并提出国家要重视教育。在《说文解字》中有这样的话:“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这些古文都充分提出了教育的必要性,也充分展示了教育的优点,可见人民教育问题从古至今都是我国一直关注的重点问题。国家想要繁荣昌盛离不开一个英明的统治者,但更加离不开众多人才的辅助,想要培养更多的人才就要提高教育水平,重视教育,发展壮大我们的国家。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的教育系统也在逐步完善,国家也为学校的教育做出了很多的贡献,积极引进先进的设备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促进社会的发展。

二、现代化为小学语文教学提供的有利因素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对学生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为了提高整体学生的素质,我们应狠抓教育重点,培养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从中发现我国语言的魅力所在,感悟做人的道理。现代是信息化的时代,信息产业的不断发展也为我们的小学语文教学提供了很多有利的方面,学生可以通过信息网络对我国的语文教学有更多的了解,了解我国文化的源远流长,了解文化的博大精深。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学校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不断地引进新的教学设备,提高教师素质水平,都是为了更好地对小学生进行教学。新设备的引进大大提高了小学语文教学水平,应利用信息技术创造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首先教师要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让学生通过感观、视觉等多方面进行语文学习,如在教学中尝试播放一些景观视频、图片或自然声音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达到教学的目的。其次大力发展信息技术也可加快师生间的交流,让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从而完善自己的教学方式。在对课文中人物进行讲解时,教师可让学生通过计算机网络画出自己心中的主人公,通过师生间的交流使学生对主人公有更好的了解,加深学生的记忆,充分展示学生的个性特征。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我们还会遇到很多问题,例如,小学生的理解能力有限,对于课文某些成语或典故的理解不是很准确,这就需要我们教师通过多媒体演示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成语与典故,方便课文的讲解与学生的学习。信息技术为我们的小学语文教学提供的平台,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学习与发展。大力发展信息技术是我们的任务,它能帮助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对我们小学语文教学的有利一面表现得很明显。

三、现代化对小学语文教学的弊端

现代化的教育环境对小学生的教育也存在着弊端。现在信息技术越来越发达,小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进行学习,但是互联网上的内容较为杂乱,在还没有形成三观的小学生心里,没有好与坏,这样不好的信息就会传入学生的头脑里对学生的学习造成不良的影响。同样在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广泛使用也会给小学语文教学带来不好的影响。例如多媒体教学方式的使用会使教师忽视教材本身,一味地使用信息技术会忽视教材本身存在的魅力,缺少对学生学习的启发性、趣味性与学生的创造性,失去了教材编排的意图。信息技术的使用也容易偏离教材重点,教师让学生进行配乐朗读是很好的训练学生朗读的方法,但是如果选择的音乐过于突出,会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欣赏音乐上,而忽视了文章的美,这些都是信息技术运用的弊端,教师在运用时应多加注意,本着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对学生进行教学。

篇(3)

该活动以让我们关注社会、让社会关注我们为宗旨,以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建立学校、社会、学生互动的全面素质教育平台,不断探索和创新学生素质教育新思路、新领域。

一、走出象牙塔,融入社区,在社会互动中提升素质教育成果

?倓 (一)开展美化社区绿色环保类活动

在社区开展保护水资源的宣传、调查活动;组织各种志愿服务队,进行植绿护绿、清洁楼道等活动。让居民及学生认识到这是我们的社区、我们的家庭,是我们应该爱护的地方,增强环保意识。

(二)开展社区互动弘美德类活动

定期组织学生到社区或敬老院慰问孤寡老人,在与老人的交流和相处中,学会尊老爱老,关爱一些容易被青少年忽略的社会群体的生活状态,树立起多方位的观察和体会社会的视角,引导学生的心理成长方向。每个服务队都与孤老结对,定期上门慰问,将活动的延续性保持下来,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

(三)开展大手拉小手类活动

利用有限的教育资源为社区中、小学生创造学习辅导条件,开设学习活动场所,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通过一个服务队队员辅导一名中、小学生,让学生自身的知识得到更多的利用,提高自身的价值感,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开展多彩社区行類活动

组织学生带着丰富的文艺节目走进社区,走访社区劳模、革命军人、退休教师等先进人物。为学生提供走进社会、深入群众、提高和锻炼自己的机会,同时也为社区提供丰富市民文化生活、体会大学生精神的机会。邀请社区工作人员、社区文艺组织、社区先进人物进行同台演出和演讲,为学生寻觅许多学习榜样。

(五)开展系部与社区委员会结对子活动

每次活动制订详细的活动计划,全程由学生自发与社区街道工作人员进行对接和安排,锻炼学生的对外交涉能力,并定期组织服务队到结对社区报到,参加社区为民服务工作。在活动中与社区建立良好的协助关系。

二、丰富社区阵地类型,扩展社会活动范围,提升素质培养目标

社区中拥有各种教育活动资源,都可作为社区活动的阵地。

(一)建立娱乐型活动阵地,体验社会生活

建立家庭学艺场所,如学家务活、厨艺大赛、棋艺比高低;建立娱乐活动场所,如羽毛球、足球、跳绳等体育活动;建立文艺演出场所,与社区青少年、老年文艺队进行联合演出,丰富学生和居民的业余生活。

(二)建立服务型活动阵地,培养人文关怀意识

利用社区宣传栏,进行当下热点问题的宣传及文明美德的倡导。进行普法教育并开展社会调查活动。深入社区开展关爱老年人活动、环保绿化社区、读书学习互助活动等。不少同学在社区先进人物的实例中,看到了理想是怎样在平凡的岗位上闪光的,道德是怎样在小事中体现的,体验生活的艰辛、俭朴的珍贵,学会如何感恩,如何报效社会,培养了当代青年的良好道德情操。

(三)建立实践型活动阵地,践行专业技能

利用学生不同的专业性,将他们的专业知识运用到实践中来,既锻炼了学生实践本专业知识的能力,也能在实践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在实践中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用自身的专业知识对社会做出一些有用的事,增加了自身的社会成就感,对学生的职业引导具有良好的推动作用。

篇(4)

1社会钢琴普及教育

社会钢琴教育属于社会教育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社会教育又分为广义和狭义两方面,广义的是指一切社会生活影响到个人身心发展的教育;狭义的是指学校教育以外的各种教育活动;当今社会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补充,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国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才的竞争日益激烈。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社会教育在我国整个教育体系中占有不可忽视的地位和作用。作为社会教育的一部分,社会钢琴教育一直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它是指社会上的钢琴培训机构或是个人一对一的钢琴教育,通过钢琴的学习提高自身的艺术修养,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

目前我国“钢琴热”发展前景十分乐观,随着人们物质生活不断丰富,对精神追求、文化追求的品味不断提升。在实践调查中了解到,现阶段大多数钢琴学习者表示希望通过接受社会钢琴教育,提高自身艺术修养,促进自身综合素质提升,完善自身,增强自信。社会钢琴普及教育不仅丰富了人们的文化、精神生活,也激发更多钢琴爱好者进行学习,这对进一步提高社会钢琴教育水平有着推动作用。

2钢琴教学法

钢琴教学法对于学习钢琴来说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科学、合理的应用钢琴教学法能够使学习者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钢琴实践教学中采用钢琴教学法,一方面能够更有效的指导学习者进行钢琴练习,提高钢琴学习效率,另一方面对提升教学者自身水平也有着积极作用。通过有效钢琴教学方法的应用,提高钢琴学习效率,提升对钢琴学习的自信心,进而形成钢琴学习兴趣。

现代教育教学背景下,钢琴教学法的应用理念是以“兴趣、快乐”为教育出发点,基于兴趣基础上进行钢琴教学,帮助学习者掌握学习技能。选择合适的钢琴教学教材对开展钢琴教学有着重要作用,要充分根据学习者的实际情况选择系列教材,如弹唱系列教材、基础系列教材、和声系列教材等等。同时在教学内容选择上也要注意因材施教,如初期的钢琴教学内容要以基础练习、一曲多弹练习为主,在掌握基本练习技巧后进行爵士和声练习、自弹自唱练习等等。总之,钢琴教学法注重从多角度出发,不仅仅注重教学技巧的应用,更加注重从理念角度出发,优化教学内容及手段,顺应学习者学习心理,制定符合学习者实际教学方案,以达到钢琴教育教学目的。

在社会钢琴普及教育中,积极引入钢琴教学法,能够更加有效的帮助学习者解决即兴弹奏、弹奏流畅性、弹奏规律等问题,使学习者更有效克服钢琴学习存在的问题,树立学习自信心,促进审美素养及审美情趣的提升。

3钢琴教学法在社会钢琴普及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应用钢琴教学法在社会钢琴普及教育中有着重要作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教学形式及教学内容结构突出。钢琴教学法的应用过程中其教学形式十分显著,主要以钢琴授课进行,主要包括一对一钢琴小课,二人到四人的小组课,或十人以上集体课,这几种是较为常见的授课形式。在社会钢琴教育中,大多数采用集体授课的方法,在人数较多的情况下开展钢琴教学很难做到面面俱到,容易忽视学习者的个体差异及个性特点,通过应用钢琴教学法能够使教育者从教学实效性角度出发,考虑授课形式对教学效率的影响。另外,钢琴教学法从教学内容上来看,主要以练习曲、歌曲、即兴弹唱、动机发展、键盘和声几个部分为主要内容,其教学内容明确,这对学习者来讲有着一定的梳理与引导作用。在社会钢琴教育中,要积极参照钢琴教学法的教学内容及形式,为实效高效的钢琴教学,首先应充分明显其教学内容及结构。

(2)强调实践应用价值。钢琴教学法的应用突出其应用能力,即通过有效的钢琴教学后学习者能够进行独立的弹奏、演唱、编配等等。在社会钢琴教育中,应用钢琴教学法能够使学生进一步强化实践练习,在掌握基本弹奏技能的基础上,能够真正做到离开琴谱依然会弹奏钢琴,并能够即兴弹奏,根据歌曲需求进行编配伴奏。同时社会钢琴普及教育中,应用钢琴教学法能够从教学根本目标出发,注重学习者综合能力的培养及综合素质的提升。学习者通过技能学习和训练,提升自身可变性,在长期的训练中逐渐形成快速反应能力,通过有效的实践训练和应用将其培养成即兴创作人才。

(3)促进音乐想象力培养。钢琴教学法注重学习者综合能力与综合素质训练,这一点对于社会钢琴普及教育来说具有关键意义。钢琴学习不等于简单的钢琴弹奏学习。从综合素养训练角度出发,引导学习者在进行演奏技能培养同时,要突出其音乐性。在实践教育教学活动中注重教学手段的多样性与灵活性,激发学习者的想象力,这对进一步提高学习者的音乐创造力与创新性都有着重要作用。

4加强钢琴教学法在社会钢琴普及教育中应用的策略建议

目前社会钢琴普及教育不断发展,其普及范围不断扩大,但就现阶段我国的社会钢琴教育现状来看仍存在的一定不完善之处,如社会钢琴普及教育中其教学内容缺乏完善性,尽管教育过程中注重经典曲目练习,但忽视了钢琴教学的与时俱进理念。同时其教育过程中过分注重演奏技巧培养,忽视了综合素养的培养和提升,学习者的即兴演奏能力较差;过分注重理论教育,使理论与实践出现脱节问题,直接影响社会钢琴普及教育的整体效果。基于上述对钢琴教学法的认识及作用分析,为进一步加强钢琴教学法在社会钢琴普及教育中的应用,要创新现有教育模式,以提高社会钢琴教育整体水平。

4.1创新教学理念及教学方法

社会钢琴教育工作者应调整其教育理念,钢琴教学不仅仅是为了教会学习者怎样去弹奏钢琴,也就是说不仅仅是对钢琴弹奏技巧的教学,还要使学习者深入感知钢琴演奏的魅力,对加强对钢琴演奏素养的培养,使学习者能够从自身主观角度出发,完善钢琴学习技能同时促进自身审美能力的培养和提升,继而促进综合素养培养。关于教学方法,社会钢琴教育工作者要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在进行钢琴教学过程中,注重技巧教学同时注重学习者音乐创造力及想象力的培养,并加强实践尝试和检验,真正感受音乐中包含的情感变化,深刻感知钢琴带来的艺术魅力,提高自身钢琴学习素养。

4.2通过教学方法优化,提高学习者即兴伴奏能力

目前社会钢琴普及教育过程综合功能,学习者的即兴伴奏能力相对较弱,为改善这一现象要积极优化教学方法,以提高其即兴伴奏能力。例如,将简谱与五线谱相结合,首调与固定调相结合,基本乐理与视唱练耳相结合,键盘和声与移调相结合,钢琴弹奏与钢琴弹唱、即兴伴奏相结合,钢琴弹奏与作曲理论相结合、作曲理论与旋律发展、即兴创作、复调、和声、曲式结构相结合,帮助学习者解决学钢琴演奏技巧不会用钢琴,学理论知识不会弹伴奏等问题。另外,还可以采用启发式教学模式,引导学习者通过模仿、即兴、创作等形式,激发学生的音乐想象力与创造力,提高个人即兴弹奏能力。

4.3注重理论与实践教学相结合

钢琴教学法注重乐理知识、作品分析与钢琴演奏、视听练耳的有机融合,即强调钢琴学习过程中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并通过融合学习后达到灵活应用的目的。在今后的社会钢琴普及教育中要积极践行“一切知识点从键盘入手”的教育理念,要做到先感性再理性,对钢琴演奏作品的音乐性要深刻品读,再实现从感性层面发展到音乐知识理性层面的认识。换言之,这是运用钢琴教学法的根本所在。另外,教育教学活动中应加强视听练耳训练,打破传统课程教学模式下的教师弹奏、学生演唱的限制,要积极鼓励学习者进行自弹自唱,通过实践训练更贴切的感受钢琴演奏技巧等。例如当学习在对练习曲进行自弹自唱时,能够很熟练的掌握这个调的和弦方式,通过长期练习学习者能够从中获得经验,并形成学习兴趣。

4.4提升教育者专业素养及综合素质

篇(5)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4)03-0262-01

博物馆是典型的社会教育机构,具有传统的社会教育的功能,是社会作为教育的很好的体现形式,也应该是我们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实习基地。博物馆是集征集收藏、科学研究和社会教育这三项基本职能于一体的多功能社会机构,它所承担的社会任务也是多方面的,是其他任何单一功能机构所不能比拟的。其主要任务是通过收藏实物资料,成为信息和文化交流的中心,担负起引导人、教育人和塑造人的重任。一切业务活动的中心是传播交流信息和知识 ,使更多的信息和知识为更多的公众所接受和共享。在博物馆的三大职能中,收集和科研是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利用,它最终是为社会教育服务。如果单讲收藏和研究工作,那么有文物管理所和档案局就行了,只有具备了社会教育的职能 ,才能称之为博物馆,如果一个博物馆不通过社会教育去为社会服务 ,它就称不上是博物馆了。发挥社会教育的功能,是办好博物馆的根本要求,即社会教育是博物馆的生命线。

博物馆的教育与学校及其他教育形式的最大的区别是博物馆教育对观众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博物馆环境,即建筑环境、参观环境和人文环境这些非直接的说教方式来感染、熏陶、激励、启迪大学生,继而引发大学生的情感、兴趣,从而改变和影响观众的认知结构和意识形态,提高大学生的心智能力。也就是说博物馆通过各种环境因素来影响大学生行为,从而使大学生在优雅、舒适的环境传递信息、交流感情,以至于接受了博物馆的社会教育。博物馆的馆舍建筑,作为一种公益性的文化,是重要的人文景观,一座具有独特风貌和格调的博物馆建筑,本身就是一种资源,就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大学生到博物馆参观、游览的第一印象是馆舍建筑环境,它不仅可以打动并影响大学生的情绪感受,而且还可以由此引发一系列心理现象的产生和变化。而参观环境对于大学生所产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大学生到博物馆的主要目的是参观其陈列展品,而陈列展览是博物馆对外宣传的重要形式之一,它以实物为基础,配合多样化的形式设计手段,展示历史文化遗产和人类文化环境物证,达到研究、教育、欣赏的目的,这些馆藏文物是先辈们创造历史的智慧结晶,记录着他们征服自然,创造生存环境的历程,而且这些实物是其他机构和场所不具备的,是研究历史、继承民族文化,从而促进社会发展的实物佐证 ,是文物独有的特殊社会教育功能,也就是说博物馆的参观环境是博物馆所具备的独有优势之一。而博物馆的人文环境,就是树立以人为本、观众至上的服务理念,它能够尊重观众生理和心理上的需求,平等对待每一位观众,以多种方式、全方位地给观众提供良好的服务环境。对于大学生,博物馆可以根据他们,他们的特定要求来提供令人满意的讲解和服务,能够把大学生参观时的精神调整到最佳状态。引起他们的参观兴趣,让大学生在博物馆当中充分感受到友爱、和谐、美好。这对他们认识人生的价值和意义、激发对学习知识的兴趣和热情,培养不断进取、积极向上的自主学习能力,增强对学习、生活的自信心有积极意义。

博物馆作为公共文化教育机构,有着与报刊、广播、电视、学校等机构和场所不同的教育形式,就是与它有着相类似作用的图书馆也不同。大家都知道图书馆和博物馆是推动文化教育事业前进的两个车轮,缺一不可。但博物馆在对大学生进行社会教育方面有着不可忽视的强大优势,那就是博物馆作为教育平台,其载体主要体现在陈列展览以丰富的藏品为依托,用简练、形象化的语言及直观的表现手段展示、传达历史文化信息,并充分用声、光、电等现代化陈展形式,给大学生创造了一个静态与动态相结合的陈列环境,让大学生直接参与、感受陈列内容,充分发挥其主动性和创造性,并通过讲解、文字、图片、事物等方式,接受到所需信息,从中受到教育增长知识,而图书馆和其他机构所提供的大部分还是书籍、读物等等。学生在课堂上看的就是书本,假期时间还是再让他们看书本怎能不腻烦,根本就难以引起他们的兴趣,而随着电子技术和多媒体技术在博物馆的广泛应用 ,博物馆的直观教育的手段和范围正在进一步扩大,这将能吸引更多的大学生参与到其中来。

自主性教育就是使受教育者保持主体地位。因己施教,根据自己的需要、爱好、兴趣而选取适合自己的方式、方法去获取知识。进行学习和研究。也就是说大学生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安排参观日程和选定参观内容。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和兴趣自行决定接受哪些知识,也就是说完全凭学生们自己的兴趣,愿意研究哪些方面的知识就研究哪些方面,因为博物馆的藏品丰富、展览形式丰富多样。自然就可以给大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条件。这样便改变了以往大学生被动接受教育的状况,让大学生在博物馆中真正成为自我引导、自我选择、自我教育的自主学习者。充分调动大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和主动性,给他们以充分调动想象的空间,这对大学生接受书本上以外的新知识,启迪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具有重要意义。

篇(6)

通过调查我们了解到,甘南卓尼县藏区寄宿学校的教育不仅是单纯的教育问题,而且关系到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共同繁荣的政治问题,也是一个关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问题。但是由于绝大部分学生家庭地区地势偏远、经济落后,文化制约等因素的影响,学校家庭社会教育合力发展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长期得不到有效的解决。因此,将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三种教育形态进行紧密的联系,形成“教育合力”,是解决甘南州卓尼县藏区寄宿学校管理问题的基础。

一、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三者对学生管理的促进作用

首先,家庭教育在青少年的成长过程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俗话说:“家长是孩子子的第一位教师,家庭就像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因此,家庭在学生的学习之路上起着启蒙的作用,对学生的品德、劳动、智力等教育都有着不可小觑的作用。

其次,学校教育在青少年的成长过程中有着主导的作用。在青少年阶段,孩子很容易产生极端、负能量的情绪,在学校正是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的关键时期。在学校,孩子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都开始有了雏形,并正处于形成阶段。青少年的智力发展是最好的时期,此时他们有着十分强烈的求知欲和接受能力。因此,学校必须承担起正确引导的角色,才能掌握大量的科学文化知识,并在一定程度上全方位的发展自己。

最后,社会教育在青少年的成长过程中有着补充的作用。如今,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和信息化技术在不断发展,如果仅仅依靠家庭和学校是不能全面地传授知识,学生也只局限于从课堂中获取知识,相对于课外知识就较少。这样的教学模式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要求,因此,社会应该对青少年展开相关的活动,来吸引青少年参与其中,占领校外的教育基地,从而在最大程度上促进青少年的健康成长。社会教育对于青少年的成长具有一定的促M作用,是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补充与强化。

二、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三者对学生管理的措施

(一)坚持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一致性

首先,学校应该甘南卓尼藏区的家庭特点来建立家长学校,通过精心设计授课内容来提高学生家庭的汉语水平、与孩子间的交流。由于卓尼藏区因地域的特殊性,藏汉民族共同居集,因语言风俗习惯的不同,学生自身的修养与文化素质有很大的差异,而家长对孩子的影响很大,因此,家长学校可以先提高家长的自身修养。其次,引导家长走进孩子。由于甘南卓尼藏区的家长选择常年外出务工,与孩子之间的交流很好,学校可以通过开展“争做五小好公民”的活动,让家长配合学校让孩子学会劳动,这样家长与学校就共同对学生进行了教育,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二)发挥学校的主导作用

在家庭学校社会教育三合力中,寄宿制学校学生中心生活场所是学校,教育的核心力量也在学校,学校是“三结合”的主要阵地,具有目的性强、系统性强的特点,对于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综合素质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当然,我们要依靠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三者的共同努力,但是学校教育是至关重要的。在甘南卓尼藏区的学生,大部分的家长选择外出务工,且部分家长的汉语交流具有一定的困难,因此,学校可以专门组织懂藏汉两语的老师,建立开通家长热线,家长开放接待周,家长培训日等活动,在家长和学校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除此之外,由于甘南卓尼藏区寄宿制学校学生大部分时间生活在学校,长期与父母分离,学生亲情关爱,生活经验、生存能力、道德情感等家庭教育元素的缺失,学生容易出现心理障碍的现象,学校专门设立校园心理咨询室,班主任心理指导站,举办校医医学常识讲座,青春期教育讲座,校外专家专题讲座,成立生活指导办公室、座宿舍应急疏散组,举办班级互赞会,“夸夸最优秀的他”等活动,来矫正孩子自卑、扭曲的心理,让他们及时走出心灵的误区,正确有效的引导孩子们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学会生活。

(三)发挥社会综合功能的作用

在甘南州卓尼县藏区仍存在着少部分的分子,由于中学生单纯的世界观很难抵挡,一旦入侵学校教育成果将会面临吞噬。甘南州卓尼县藏区大部分青少年个性,都是由本民族社会传统观念所塑造的,所以营造健康良好的藏区社会环境氛围有助于甘南州卓尼县藏区青少年健全人格的形成和发展。学校可以根据甘南卓尼藏区的学生特点,邀请具有一定组织能力和教育能力的警察来担任校外辅导员,通过对学生进行定期的法制报告、具体案例分析,让学生做到知法、懂法、守法。

三、结语

总而言之,应充分发挥学校、家庭、社会三者不同的教育职能,是三者进行良好的配合,然后达到协调发展,形成全方面的教育体系,使甘南卓尼藏区的学生可以在和谐的环境中成长。

篇(7)

社会实践活动是一项有明确目的、有计划和有组织的一项有意义的活动。其作用是在于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增强学生社会阅历,并提高学生就业竞争能力,接触社会,了解社会,了解职业需求,进而提高自己的综合才能。

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早就有“事必躬亲”的良训,宋代诗人陆游著名诗句“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亲”更为人们所耳熟能详。实践对于思想认识的重要性,使我们必须关注社会实践教育对人的思想观念形成的作用,思想政治教育中实践教育是指在组织、引导人们积极参与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中,提高思想水平和认识能力的过程。社会实践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理论联系实际,知行统一,身体力行,加深对理论认识的理解;二是坚持到实际生活中,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主观世界,提高思想认识。

社会实践教育不同于其他教育的方面在于,首先,社会实践教育是以受教育者亲自参与为主要教育形式的教育活动。社会实践不是纯客观的,而是一种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实践主体的自觉意识使实践活动具有能动性。因此,教育的对象在社会实践教育活动中作为实践的主体,他变被动接受而成为主动积极的参与者,提高认识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其次,社会实践活动及其成果的可感知性和直接现实性的特点,使参与者可以感受到直接的、真实的、切身的教育。社会实践教育使人们在书本上得到的理论认识转化为处理各种问题的观点和方法,锻炼了人们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深化了人们的理论认识,提高了人的内在素质。

我国在教育中引入社会实践,最早可以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高校社会实践教育活动已经走过了32个年头,32年来,社会实践活动已经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而中职学校兴起社会实践活动的时间相对要晚得多,随着教育整体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社会对于中职学校重要性的认同,社会实践活动在中职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当中所体现的作用也日趋明显。

二、社会实践活动在中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

(1)有助于学生鉴定社会主义信念

在中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有一个很重要的任务就是,要培养出适合社会发展的人才,培养出全面发展的适合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接班人。为此,加强学生社会主义思想意识的灌输在当前发展形势下很有必要。

现在的中职学生可以说是中国经济全面腾飞后的新一代,随着社会多元化的发展,他们对于社会主义信念的理解比较浅,概念也比较模糊,这些都是客观事实。当代的中职学生普遍都具有很强的主体意识,结合教学经验不难发现,他们的主体意识大多都强调人的历史,强调自我的主动性、实践性,注意自己的亲身体验,在具体的行为选择上,他们的标准大多也只是“做这件事情是否对我有利”,这也是包括中职学校在内的所有类型学校凝聚力弱化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基于此,我们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仅仅是进行理论教育这显然不能起到很明显的作用,还必须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加入与理论相切合的社会实践活动,通过社会实践有利于学生在实际参与中进行自我思考、自我反省和自我发展;这种将理论与行动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无疑是最为科学的。

(2)有助于增强中职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青少年朝气蓬勃,象征着一个民族的未来,眼下的这些年轻人都是有理想有抱负的一代人,他们肩上的担子却也是异常沉重。这些活在家庭、社会宠爱下的年轻人缺乏对国情和社会的真正了解,总是站在过于主观的角度去看待社会和自己的人生。这种对困难没有预见性的态度,很容易导致出现问题就垂头丧气,不能以积极的态度去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这些是现代中职学生面临的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对于中职学生,抛开远的不说,学习上的压力、就业形势的压力都是摆在面前很现实的问题,如果没有做好充足的准备,那么对他们来说,是很难啃下这两根坚硬的骨头的。通过系统的社会实践能够让他们站在一个客观的角度去看待所有问题,这样不仅给学生们敲响了一个警钟,还有利于学生在世界观、人生观的调整中坚定自己的意志。对于社会来说,也需要这种被实践激发了责任感和使命感的继承者。

(3)有助于培养中职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

全球一体化进程不断推进,外来思潮也在不断影响着学生,出现了将个人利益凌驾于集体利益和国家利益之上的错误想法,简单的认为靠个人的努力就能赢得所有。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们的很多学生可以说都是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甚至有学生主观的觉得只要有技术就一定能赚到钱,这种笼统的思想观念在学生中不在少数。这种不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不仅埋没了他们的集体主义观念,而且对于今后的人生成长也是百害而无一利。社会实践活动就是要从根本上改变学生这种不正确的思想观念,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让学生自己领悟到集体主义和奉献精神的重要性不仅仅是对于社会,对于个人的成长也有莫大的帮助。

篇(8)

【中图分类号】D64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9682(2010)08-0129-02

《三字经》有云“昔孟母,择邻处”,讲的是孟母三迁的故事,倘若不是孟母及早发现环境对孩子教育的重要性,这个世界上大概只能多一个平庸的商人,或一个碌碌无为的丧事操办者,而那个被后世称为“亚圣”的孟子恐怕早就被环境吞没了。可见环境对未成年人的教育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对未成年人形成教育的环境从小到大分为,教室和家庭环境,校园和家族环境,校园周边和家庭周边环境。

教室环境,教室是未成年人学习教育的主阵地,教室的环境应当干净整洁,窗明桌净,还应注意细节。总之,教室环境应处处体现净与齐。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和观察,班级环境脏乱的教室,学生的行为和学习习惯相对较差。班级内教育难点比较多,教育的成功率相对较低。反之环境净齐的班级教育的成功率就比较突出。由此看出,要想在学校教育上走好第一步首先要从教室环境着手。与此同时,我们应从教室的育人氛围上下功夫,要刻意装扮教室,有效利用空间,在一个干净整洁的教室环境中再配以浓浓的学校特色和班级个性的装饰,一个具有较强教育效果的环境便初具规模了。

经过多年的观察,一个好的环境会使学生身心愉悦,心情放松且平稳,在这样的环境中形成好的班风和积极上进的学风是轻而易举的,教师也更能安心于育人工作。同时,一个良好环境的构建也是对学生教育的有力着手点,可以对学生成长发挥积极有效的作用。反之,一个不合格的环境不仅会大量分散教师的精力,也会使学生在养成不良行为习惯的同时,大大减弱教育教学的效力。因而,教室环境的营造应做为未成年人德育教育的重要环节之一,做实做好,不走形式,不弄虚作假。

校园环境。校园环境的好坏对未成年人教育也有关键作用。好的教育环境,应当是规划合理、布局整齐、教育教学设施齐全的校园。另外学校还应在醒目处建造升旗台、宣传栏、光荣榜等,使学生随时随地都能接受各种积极健康的教育。校园环境卫生也是环境建设的重中之重,校园环境的整洁与否实际上反映了学生养成习惯的好坏,也印证了学生教育的成与败。一所一片纸屑都找不到的学校,卫生情况则不必多说,而从这种整洁环境中透射出来的就是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倘若校园一片狼藉,只靠打扫是永远也扫不干净的。因为学生心中那片垃圾是永远也扫不掉的。只有将校园环境卫生当做一项不需要督促的工作来做时,学生的教育也便随着环境的改善而提升了。

2001年国家教育部规定,清理整顿校园周边环境,可见校园周边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发展。未成年人年龄小,社会阅历浅,抵抗外界物质诱惑的能力弱。如若校园周边都是些歌厅、舞厅、网吧、餐馆等,灯红酒绿,红男绿女。潜移默化的影响是看不见摸不着的,肯定会大大降低学校教育的效果。因而要营造安静、优雅的校园周边环境。学校附近最令人担忧的就是网吧。网吧成了未成年人成长学习的第一杀手,许多学生就是因为沉迷于网络而辍学,甚至有些还养成恶习,走上了犯罪之路。因此,要净化校园周边环境,首先就应从清理网吧入手,消灭了网吧,就可以挽救回一大批孩子。此外,校园周边环境的净化,还应当清理校门口的小商小贩,他们出售的食物大多是垃圾食品,既不卫生又会使学生养成乱花钱的毛病,对其身心健康影响极坏。另外学校门口还经常聚集一些社会闲散人员,其中很多就是中途辍学无事可做的青少年,或是寻衅滋事,或是追求漂亮女孩,成为校园周边环境的一个极不和谐的音符。因此,清理整治刻不容缓。

家庭环境。学校和家庭是未成年人学习生活的两个重要场所。因此,家庭环境对孩子有一个继续影响的作用。现在孩子一般都有自己的房间,这个小天地也会发挥教育作用,孩子的小房间应是干净整洁,井然有序的,而且这个有序的环境是由孩子自己整理完成的。孩子通过收拾房间,不仅培养劳动习惯,还可以锻炼条理性和做事的认真性、细致性。因而家长一定要学会放手,不要大包大揽。给学生创造一个有着浓郁学习气息的环境更重要。

《陋室铭》中这样写道:“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它告知我们,来往人员也是家庭环境的一个重要构成。可以想象每天来往的都是喝酒、打牌、粗话连篇的朋友和一些说话文雅、思想健康、追求上进的朋友,这两种人创建的环境一定截然不同。孩子在这两种不同的环境中耳濡目染,成长的结果也会不同。前者只能形成追求享乐、贪图安逸、不求上进的人生观,而和谐健康的环境中培养出来的孩子一定知书达理、豁达宽容。

篇(9)

玉泉区是内蒙古首府呼和浩特市的发祥地,是以蒙古族为主体的行政区域,承载着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故本文以呼和浩特玉泉区为研究对象,从考察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现状入手,引入社区教育模式,为玉泉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提供一个新思路。

一、玉泉区现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现状

玉泉区现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分类按照我国2011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第二条规定所定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来划分,可分为:(1)传统口头文学以及作为其载体的语言,包括;王昭君传说、月明楼的传说、四眼井的传说、御泉井的传说和皮裤裆街的传说等;(2)传统艺术、书法、音乐、舞蹈、戏剧、曲艺和杂技,包括大召壁画和小黑河南台什村民间山曲;(3)传统技艺、医药和历法,包括:蒙古族香牛皮靴制作技艺、“蒙奥神”膏药制作技艺、《梦回元古》皮囊酒壶制作工艺、《梦回元古》皮雕艺术花瓶制作工艺、民间木嵌技艺、传统银奖制作工艺、铜匠、手工皮毛制作工艺和王一帖膏药等;(4)传统礼仪、节庆等民俗,包括查玛、西水磨九曲灯和走山登高民俗传统;(5)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大盛魁行商文化、青城德兴源烧麦和庆春园肉油旋制作。

“非物质文化遗产遗产的保护应采取以下几种方式:建立保护名录、民族之方式、以学术研究带动保护、生产性方式保护、保护传承人、多元文化教育方式。”目前,玉泉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处于保护和开发的初级阶段,尚未完全进入具体传承阶段,玉泉区已建立非遗保护名录,截至2013年,玉泉区文化局与镇、街道办事处、社区合作,用了7年的时间,完成了对与玉泉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资源汇编工作,并出版了《呼和浩特玉泉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汇编]》一书。该书整理了玉泉区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名称、传承人、生存状况、保护措施和申报情况,为下一步非遗的保护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据笔者统计,玉泉区现有的23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有9项非遗还处于收集整理阶段;仅有9项有传承人并采取了产业化的模式经营;4项基本并没有保护措施,甚至4项没有保护措施的非遗中,3项非遗已面临濒危的生存状况。所以,对玉泉区的民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工作要刻不容缓。除此之外,笔者了解到,玉泉区现阶段正在准备重新撰写《玉泉区志》,其中对非遗也将进行整理和记载。上述玉泉区对非遗的保护尚不全面深入,缺乏动态性和系统性,甚至由于某些非遗的生产性保护方式过分注重经济效益而忽视了文化的本质。换句话说,如果对某种文化进行比较优质的保护和开发,那么接下来最重要的工作就是让这种文化以最能融入人们生活的方式传承下去,为世世代代人所学习和创新,使其与本民族融为一体,在这种情况下教育就扮演着不能替代的重要角色。“从根本上来说,非遗的保护和开发是为了文化传承。教育传承不仅能引发对民族活态文化的再认知,促进民族传统文化整合发展,而且被视为现代社会保护非遗的最佳形式。”

二、玉泉区“非遗”的社区教育保护模式实施的必要性

通常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保护包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及社会教育(社区教育)三个方面。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家庭结构和教育观念发生了变化,出现了现代文化压过传统文化、经济资源代替文化资源,而且少数民族进城务工人员增多,家庭教育面临着由父母教育转变为隔代教育,文化的传承也就面临着断带的危险。美国社会学家爱德华・希尔斯认为,一种文化要成为传统,至少需要三代人的两次延传。显然,家庭教育已不能够满足非遗的保护和传承。

同样学校教育也并不如人意,“随着应试教育的价值导向、整齐划一的课程设置和脱离现实生活的教育模式以及民族文化的整体性、宗教性、内隐性和群众性特征,学校教育传承民族文化出现传承目的敷衍化、传承内容碎片化和传承过程形式化等问题”。

总之,对于非遗的保护和传承途径就应定位在社区教育中。首先,社区在一个人的一生的文化习得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而且社区教育在地域上涵盖了家庭和学校教育;在内容上补充了家庭及学校教育的不足;其本质与家庭及学校教育一样都是为了充实人的精神生活,实现人的健康全面成长。

其次,“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保存、利用的目的,不在于‘对’非遗进行守护,而应该在‘用’非物质文化遗产来守护和创造人类丰富生活之中得以发现”。而社区教育的本质功能是给社区内不同年龄、不同层次、不同职业的全体居民,提供尽可能优质的教育资源和多样化的教育机会,满足他们的教育学习需求。在满足其教育需求的同时完成丰富了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提高了生活质量。从这点看非遗保护与社区教育发挥着共同的价值,都是为了满足社区居民的文化需求,实现人的发展。

总的来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离不开社区教育,文化的保护要注重文化土壤的培养和培育,如果离开了其所产生的地域,其文化的进一步传承和振兴就无从谈起。因此,要从社区的实际出发,坚持因地制宜,要立足于本地,服务于社区,选择和设计适合本社区非遗保护的教育模式,利用当地资源优势,充分体现地域特色。这样才可以说是找到了文化保护的源头,而不是断章取义。另一方面,社区教育也同样离不开非遗,尤其是在文化资源,特别是非遗资源丰富的少数民族地区,社区教育与非遗就是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的关系,二者相互渗透,相互扶持。 玉泉区非遗社区教育保护模式的实践途径

社区教育作为非遗保护的一种模式,既包含了传承人的保护又包含了多元文化教育模式。为了实现非遗在玉泉区能够完整的、生态的、持续的、动态的保存下来并传承下去,形成比较适应当地的、本土的又不片面的非遗保护和传承的模式,玉泉区的社区教育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实践。

1.挖掘社区教育新资源

社区教育资源涉及其教育内容,教育主体及教育形式。之所以选择社区教育来对非遗进行保护和传承,是因为它能够更好的调动并整合社区内和社区外的资源,那么为了更好的保护非遗,社区教育可以通过挖掘本地区社区的非遗教育资源来丰富社区教育内容。在非物质文化资源比较丰富的玉泉区,社区教育应该被赋予新的内容。

首先,充分利用社区学院和社区教育中心。玉泉区有两所社区学院,分别是小召街道办事处・五塔北街社区科普大学和内蒙古老年大学大南街办事处小西街社区分校;此外,玉泉区拥有其小西街社区于2010年6月14日与呼和浩特市广播电视大学联合成立的社区教育学习中心等社区教育资源。应把两者作为非遗保护和传承的重要场地。

其次,把非遗传承人作为社区教育人力资源纳入社区教育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大部分领域,如口头文学、表演艺术、手工技艺、民间知识等,一般是由传承人的口传心授而得以代代传承、延续和发展的。”所以,非遗在融入社区教育的过程中,传承人的参与是必不可少的环节。这样不仅可以在经济生活中对传承人进行支持,还能在精神上给与鼓励。以此为非遗的传承人提供了更好的传承空间和传承条件,使其的传承更便利,还能够提升其社会声望,并实现其自身价值。

再次,挖掘玉泉区中23项非遗中包含着的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及其传承形式。在此基础上,社区教育应把非遗的内容融入到社区学院和社区教育中心的课程设置中,丰富社区教育内容。社区教育内容可分为:职业谋生型、文化消费型和主体发展型。那么,玉泉区的非遗可按社区教育内容类型一次予以补充和充实。如针对职业谋生型的社区教育内容可融入蒙古族香牛皮靴制作技艺、“蒙奥神”膏药制作技艺等技术培训;文化消费型内容可融入传统艺术、书法、音乐、舞蹈、戏剧的学习;主体发展型内容根据社区居民的自身发展需要融入相应的非遗内容。这样社区教育在内容上保护了非遗。

此外,玉泉区的非遗在融入社区教育内容和形式中时,最重要的是充分考虑社区居民的需求层次,不同年龄有不同的需求。因此,社区教育要根据不同的需求层次来引入其非遗内容,如针对青少年,设置讲述民间传说的方式去了解本民族或其他民族的文化,这样会对其更有吸引力;针对老年人设置一些有关民间医药相关的非遗课程,包括“蒙奥神”膏药制作技艺和王一帖膏药等。这样通过社区居民的充分参与,完成非遗在社区教育模式下进行保护。通过上述种种方式,不仅避免了社区教育形式过于僵化,内容缺乏吸引力的情况出现,而且可以让社区居民体会自身文化的魅力,认同并欣赏其他民族的文化。

2.多元文化整合

玉泉区是由蒙古族、回族等少数民族以及汉族等民族构成,所以其文化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既有民族传统文化的脉络,有面临现代文化的冲击。玉泉区之所以选择社区教育来保护非遗,是由于社区教育能够在其本身的系统化之上,建立对民族文化整体化、系统化的保护,而不是断裂的、分散的技能培训。韩红杰也认为教育应该形成一种具有生机的传统文化整体氛围的浸润,不能仅仅把传统文化的一部分特定表现形式和手段割裂出来进行技能型的培训。由于这种教育太偏重形式,受教育者很难意识到这是一种文化的传承。那么作为一种比较系统的非遗保护模式,一方面,社区教育完成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整合,实现非遗文化的纵向发展;另一方面,社区教育可联系玉泉区各个社区内外各种资源,不仅可产生非遗自身力量的保护,还能借鉴其他地区非遗的保护形式,完成非遗横向发展并实现文化创新。不仅如此,社区教育可整合或融合玉泉区各民族文化,在非遗保护和传承的基础上,促进玉泉区内各民族之间的民族关系发展,这对于少数民族地区的民族团结有重要意义。

3.充分利用社区的文化传承场

非遗的保护离不开传承,而传承又离不开传承方式和传承场,那么社区教育作为一种传承方式,针对不同的非遗形式,要选择符合它的社区中的传承场,如大召壁画作为一种非遗,它的教育传承场当然要在大召寺进行,因为只有在寺庙中这些非物质文化才能够表达出他们的真实面貌。此外,仪式作为一个传承场是不容忽视的,无论是宗教仪式还是祭祀仪式,都可以通过仪式进行非遗的教育,使民族的传统文化包涵着的优秀民族宗教信念和价值观,挟着本民族的各种深层心理与精神信息,在这个过程中深入人心。

总之,对拥有多项非遗的玉泉区而言,把社区教育引入其中,在保护非遗的同时,不仅能传承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文化,使不同民族文化之间进行交流、借鉴与融合,吸收各民族优秀文化成果并创新传统的民族文化。又能丰富社区教育内容,实现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的新局面,特别是针对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及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治理和发展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陈兴贵.再论非物质遗产保护的几种方式[J].传承,2009(8)

[2]康利霞.呼和浩特玉泉区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汇编)[M].呼和浩特市玉泉区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局,2013,8

[3]姚磊.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述评[J].广西社会科学,2013(10)

[4](美)E・希尔斯著 傅铿 吕乐译.论传统[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

[5]范婷婷.多元文化背景下家庭教育与少数民族文化传承问题[J].黑龙江民族丛刊(双月刊),2009(6)

[6]菅丰,陈志译.何谓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J].文化遗产,2009(2)

[7]刘尧.社区教育的内涵、特点与功能探讨[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

[8]刘锡城.传承与传承人论[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5)

篇(10)

一、医务社会工作者的角色定位

(一)信息收集与工作促进

医务社会工作者需引导信息认知,收集相关的信息,并提供给相关的对象,如引导患者的倾诉与交流,掌握患者的病情、心理需求和相关家庭、社会问题。即病情、心理、社会和经济方面的第一手资料。这些与患者密切相关的信息资料,为医务社会工作评估患者的问题和需求,提供参考并制定相应的介入方案,也为医务人员的有效治疗提供信息参考,同时更应积极帮助患者得到更多诊疗和医疗资源方面的信息。

工作促进。医务社会工作者运用专业的工作方法,促进患者的疾病治疗,如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相关医学、疾病知识辅导,通过倾听方式对患者境况遭遇表达理解,以让他们获得精神方面的支持,以促进病症治疗。帮助患者及其家属发掘潜在的各种资源,包括医疗的、社会援助的,自身经济的,让他们有信心去应对问题。这些工作,从侧面也促进了医院单位对患者治疗工作的效果。

(二)资源整合

医务社会工作者要充当患者与医生、治疗单位、社会及社会资源间的桥梁。医务社会工作者应帮助患者及其家属全面准确的了解所患疾病相关知识、自身病情,增强患者的自我调适能力,帮助患者了解医疗单位的医疗资源,包括医疗专业特色,治疗项目等,同时有医务社会工作服务需求的患者,多数面临经济方面的困难,因此,帮助患者建立与社会弱势群体援助系统的联系,是医务社会工作者一项资源整合沟通的任务,让需求者找到相关帮助,让相关资源得以优效利用。

二、医务社会工作者的作用发挥

(一)实质的服务帮助构成医务社会工作者作用

医务社会工作者的作用发挥,即为需要医务社会服务的对象,提供实质的医务社会方面的服务。目前,医务社会工作者服务的实务内容一般包括以下模块:一是帮助患者享用医疗单位的医疗资源,如帮助患者和他的家属熟悉医疗单位的环境,指导他们如何熟悉、适应整个的治疗过程,如何高效的享受用医疗单位的资源等; 二是提供治疗知识和心理方面的咨询与辅导,目的是促使服务的患者及其家属在情绪、行为、态度等方面保持积极的状态,有利于身体的治疗与康复,如帮助患者制定康复计划、为绝症患者的临终前后提供临终关怀,对其家属进行哀伤辅导,对突发事故中的患者,如火灾、车祸、恐怖袭击等灾难中的患者进行心理危机干预,进行心理辅导;三是整合与患者医疗相关的各种资源,帮助患者度过难关及解决医疗过程中的各种矛盾,如帮助患者找寻所需要购买的物资,帮助他们申请需要的帮助资源,像民间慈善基金、医疗救助资金、红十字会医疗基金等,还包括促进医患沟通、帮助改善医患关系等。

(二)医务社会工作实践个案分析

个案概况:王大爷今年60岁,有一个儿子,儿子儿媳在外地打工,他们收入较低,同时要照顾先天残疾的孙子。王大爷在家独自一人生活,经济方面主要依靠做市政卫生工作的收入维持,每月工资1500元,王大爷患有高血压和腰间椎盘突出,每月需要支出相应的治疗费用,因此,王太爷家庭生活困难,经济压力大,就怕得大病住院。去年12月,王大爷由于在极寒的天气下做马路清洁,病倒了,因重感冒、疲劳诱发重度高血压,病情严重,不得不住院治疗。王大爷一家子基本没有什么积蓄,由于住院治疗费用不菲,加之生病影响工作,让他们陷于困境。

医务社会工作介入。在对王大爷家的问题与医务服务需要进行了解和评估后,我们为王大爷的医务社会服务工作制订了目标:一是协助王大爷配合进行住院治疗,让他尽早康复;二是寻求社会的支援,让王大爷一家缓解经济方面的困难;三是尽量帮忙建立后续的弱势群体社会扶持关系,以对其一家提供帮助。

介入方式上我们选择了个案介入的方式。第一阶段,我们在接触王大爷后,说明了身份,初了解了其身体及治疗情况,表示了同情和关心,较快赢得了王大爷一家的信任。我们首先安抚了患者及其家人的情绪,让他们安心治疗,不必过于当心治疗费用,而过早结束治疗。并向他们说明了当前重度高血压的危害,如若治疗不当可造成脑卒中、心肌梗死、中风瘫痪等,对患者身体和家庭将造成更大的危害。我们帮王大爷制订了一份康复计划,计划内容主要为纠正不良的生活习惯,调节和放松身心,缓解生活压力,如何配合治疗等。

第二阶段,寻求适当的经济支持,缓解王大爷治疗方面的经济压力。我们先是经过与院方沟通,获得院方住院减免病房费用的帮助。然后再去寻求其它的社会援助和后续的弱势群体社会扶持。我们争取从当地的社会弱势群体援助基金,为王大爷和他的孙子申请了相关的经济援助,并帮助王大爷参加了社会医疗保险,以减轻他每月的高血压等疾病治疗的负担。

介入效果。医务社会工作的介入,帮助王大爷一家缓解了这次因疾病引发的生活困境,后续的社会援助改善了王大爷一家的生活状况,在当地弱势群体援助组织的帮助下,王大爷的儿子、儿媳回到本地并获得与外地打工一样收入的稳定工作,因为王大爷的身体原因,建议他辞去市政卫生保洁工作,并为其找到一份相对轻松的门卫收发工作,在对高血压病的认知和调养方面,他也有了较高了认识,使得病情逐渐趁缓。

三、结语

本文结合社会医务工作实践,介绍了医务社工作者的角色定位和作用的发挥途径。在实务操作过程中,也认识到在操作与制度层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应加强医务社会工作职业化队伍建设,并加强医务社会工作的舆论宣传,让患者与医生加深对医务社会工作的理解,以获得各方,尤其是来自医疗单位的支持。理论和实践说明,医务社会工作是有重大作用和光明前景的事业,我们应充分让医务社会工作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着作用。

上一篇: 对网络的建议 下一篇: 孔子启发式教学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