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音练声方法汇总十篇

时间:2024-01-03 16:49:52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配音练声方法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配音练声方法

篇(1)

一、明确学习目标是开展合唱教学的前提

1.唱游、律动是低年级的主食。对于小学低年级学生,培养他们对于音乐的兴趣是这一阶段教学的重中之重,而理论性比较强的方法往往容易造成学生对声乐产生兴趣的障碍。在新《音乐课标准》中对这一学段的儿童有这样的描述:“应充分注意这一学段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好奇、好动、模仿力强的身心特点,善于利用儿童自然的嗓音和灵巧的形体,采用歌、舞、图片、游戏相结合的综合手段,进行直观教学。”因此,低年级可以用直观的图形谱或者趣味的各种象声词创编成简单的单声部及多声部练习,重在提高学习合唱的兴趣。

2.和声熏陶是中年级的主要任务。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三、四年级的学生:“生活范围和认知领域进一步扩展,体验感受与探索创造的活动能力增强。”这一学段的学生除了要结合更加有难度的趣味发声练习,还需要进一步增加练习的方式,使学生的声乐水平在发声练习中得到进一步提升,使他们的认识和感知都能得到进一步的发展,能够做到自我感知。在尾音部分加入简单的三、四、五度音程的发声训练、以及卡农式演唱(轮唱)等,练声曲既可以重组教材内容,也可以在学生喜爱的歌曲中剪辑。

3.让学生亲近合唱是高年级的最终目标。高年级的学生已接近变声期,有部分学生已经度过变声期。可以在趣味发声练习的基础上再增加一些母音的专门练习,在进行发声练习时应注意正处于变声期的学生,不要让他们大声地演唱。比如,过高的声音可以不要求他们达到,以保护嗓子为主要目的,等待他们度过变声期以后再进行系统的训练,还可以进行各种声势游戏以保持他们的合作热情。可能的话,高年级不仅可以进行多声部的合作发声训练,还可鼓励学生创作练声曲,好的可采纳,培养学生的初步作曲能力。

以上的目标没有明确的界限,可以在前一阶段有适当的呈现,比如在低段可以进行找音符的游戏,进行最基本的和声训练。

二、趣味形象的练声曲是发声曲的原动力

对于前述《音乐课程标准》(修订版)提出的要求,可以采取以下形式进行尝试。

1.模声练习曲。柯达伊指出:“教学中不应该集中地、毫无准备地使学生面对大量困难,因为这会破坏学生对音乐的热爱和对学习的兴趣。”在教学安排上,要符合儿童认知的规律,从孩子的实际程度开始,把需要学习的东西拆散成为儿童可以应付得了的部分。

(1)歌词模声曲。小学低年级学生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因此,安排形象的歌词模声练习能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如:《大公鸡》《动物说话》等是儿童比较喜欢的曲目。

当然,唱会后可以加进老牛的叫声,低音部可以是老师先唱,让学生体会和声的效果,再交换游戏,在游戏中渗透和声内容。

(2)气息模声曲。对于刚开始练声训练,要让学生体验气息的长短及稳定,这就需要进行气息的训练。通常可以进行强弱变化训练:学生在教师手势辅助下,手高位表示强的气息;手低位表示弱的气息。刚开始可以用“Si”、“Xi”等方法来进行体验,逐渐稳定之后就可以加入母音进行模声练习。

(3)母音模声曲。在进行音准训练的时候,离不开母音的练习。在母音的选择上,可先用“U”的母音进行下行练习,再用“YU”、“YI”母音从弱到强找准位置扩大共鸣。还可以借助母音的练习,进行多样化的标准音训练游戏,让孩子建立起牢固的标准音高概念。在声区的安排上,低声区的练习比较轻易见效,因为练低音的呼气压力较小,声带能自然地放松,然后逐步向高音扩展。因为年龄的特殊性,所以老师在教授过程中要尽量把专业术语通俗简单明了地表述给学生,便于他们能够理解并掌握。

2.音程练习曲。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已经开始学习音符,对音准概念有了一个基本的掌握,因此开展五度以内的音准训练就可以说是水到渠成了,各个音程练习又可以成为很简单的练声曲。

(1)问答式旋律音程。问答式就是采用老师和学生一问一答的方法进行练习。教师可以把字母谱写在卡片上,采用接龙方式,先从标准音开始逐步向下构建旋律音程,这种方法较适合低年级的孩子。

(2)手势辅助的音程练习。在简单旋律演唱的过程中,老师可以编配和声,作长音保持,教师哼唱旋律,训练学生对音高的稳定性,并用手势进行提示。

三、双声部的练声曲是开展班级合唱的主要内容

“随着生活范围和认知领域进一步扩展,学生的体验感受与探索创造的活动能力增强。应注意引导学生对音乐的整体感受,丰富教学曲目的体裁、形式,增加合唱、乐器演奏及音乐创造活动的分量,以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和艺术的魅力吸引学生。”中段学生经过两年的训练,在音准、节奏方面有了很大的进步。通过卡农练习、二声部旋律模唱,使学生的能力得到提高。

1.卡农式练声曲是合唱的基础呈现。卡农是一种曲式,字面上意思是“轮唱”,原意为“规律”,指的是复调音乐的一种写作技法。一个声部的曲调自始至终追随着另一声部,数个声部的相同旋律依次出现,交叉进行,互相模仿,瓦相追逐和缠绕,而声部几乎是单调意义上的重复,直最后的一个小结、最后的一个和弦,它们会融合在一起,这是合唱的基础。

有了低段的卡农式节奏,也可以进行旋律的卡农编曲,为多声部的演唱打下基础。如:《两只老虎》、《叮叮当》、《月亮下山了》,都可以作为卡农曲式练声曲。

2.双声部练声曲是合唱的基本形式。演唱双声部是衡量合唱是否达成的标杆,所以,双声部的旋律感知和演唱至关重要。这种练声曲需要由浅入深,开始可以让高低声部两个旋律与和声配音交叉分开,如《哆来咪》。

四、多声部织体给孩子带来美感体验

1.教学资源重组使练声曲更加丰满。除了书上原有的歌曲,教师还可以将歌曲重新编写,填新词或改节奏,或者直接选用歌曲中的某几小节、一句或是一段旋律作为练声曲。这样,将练声与歌曲相结合,既达到了练声开嗓的效果,又让学生明白练声的最终目的是为了用动听的歌声来演唱歌曲。当然,教学中,教师不管选择什么样的练声曲,都要与本堂课的教唱内容情绪统一,不能让练声与教学脱节。如果本堂课学习的新歌是一首活泼的歌曲,就要选择轻巧灵活的练声曲;如果本堂课的内容是一首抒情曲,就要选择相应的稍慢、抒情的练声曲去练习。不能盲目地为了练声而练声。

篇(2)

作为一个看着宫崎骏、今敏作品,日本动漫三巨头《少年Jump》《少年Sunday》《少年Magazine》上连载过的动漫以及迪斯尼、皮克斯的动画片长大的动漫迷,对于《魁拔》这样一部由创造《喜羊羊与灰太狼》的团队制作的中国第一部少年热血玄幻架空动漫,我基本上是带着绝望的心情去看的。有趣的是,奇迹总是在绝望处发生!这部本来没有任何期待的国产动漫带给了我莫大的感动,完全不同于近些年低龄、说教、粗制滥造的国产动漫。也许这份感动很大一部分是缘于国产动漫许久没有交出过哪怕只是及格的答卷,但这并不能忽视《魁拔》自身所具备的价值。热血沸腾之后,我们需要冷静的思考,分析它的动人之处和潜在问题,希望能为国产动漫的发展带来些许借鉴和参考。

一、《魁拔》带来的惊喜

(一)世界观正常,主题有深度

众所周知,动画电影常诠释“人的成长”或“正义战胜邪恶”等主题,但优秀的动画电影能对这个主题进行各种包装、改写,甚至颠覆。例如《狮子王》就是塑造了动物界的“哈姆雷特”,对“人”的成长以及人性中的贪婪、嫉妒也做了生动的呈现和揭示。这使动画影片不仅是让儿童暂时饱腹的快餐,也包含了许多人生启迪和生命感悟,可以成为成人的精神食粮。在《魁拔》中,正义与邪恶融为一体,真实的魁拔是个纯真的少年,而恶魔的魁拔在他心中。战胜邪恶的过程即是“人的成长”过程,是对自身、世界、人性深刻体认的过程。有人称此片的命题与《火影忍者》(以下简称《火影》)相同,殊不知《火影》中鸣人体内的九尾狐并不是他本身,而是被封印在他体内。但《魁拔》中魁拔和蛮吉本就是一体的,可想而知,他将来一定会面对“我是谁”这个问题,就像任何哲学命题最终都将归结于: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我为什么而活这三个问题上一样,蛮吉也一定会面对自己的前身、自己的归宿和自己生存的意义这三个巨大问题,从这个层面来说,《魁拔》要比《火影》复杂深奥得多了。

(二)看似日式,实则是中国风

《魁拔》在画风上有明显的日系漫画风格,在某些故事设计和人物塑造上,也存在着日本动漫的一些影子。但是日本也有借鉴孙悟空形象的《七龙珠》,好莱坞也能拍出体现欧美价值取向的《花木兰》。虽然《魁拔》不穿汉服,不是水墨画抽象风,但它依然有着一颗“中国心”。影片中窝窝乡开全体乡民大会的情景,很明显地带有中国平民式风格,那种家长里短的琐碎,在日本动漫中是见不到的。村长的口头禅“饭总是要吃的”正是基于中国几千年来民以食为天的农业社会习气;他骗走蛮吉父子的方法是典型碍于面子的欺瞒艺术;雪伦洗劫村子前为了避免和蛮小满发生冲突,张口就拉关系、套近乎叫“同学”;最典型的是蛮小满在船上对带蛮吉去讨伐魁拔的忏悔,正是中国人家国观念的写照。以上这些都是活生生的中国特色,以至于有人会担心日文版的《魁拔》面世后日本人会读不懂中国式幽默,看不出笑点。这里的人穿着像武士一样的服饰,表现的却不是武士道精神,而是中国的儒,中国人天生的善意、内敛、进退有度。此外,影片中所强调的“脉”更是颇显中华武术之气韵。国产动漫尚属幼年阶段,临摹和借鉴是必须的,关键是民族性不能失。这一点,《魁拔》用心了。

(三)专业的声优表现

熟悉日本动漫的人都知道,声优在日本已不仅仅是配音演员的代名词,而是一种新型偶像的象征。动漫作品中故事情节的展开、人物性格的塑造、主题思想的表达,除了要靠剧情和画面外,很大程度上都是由配音来完成的,而决定配音优劣的,就是声优。在日本,声优是有其所属事务所的。在进入事务所从事配音工作之前,声优们必须先在声优养成所学习。学习的课程十分庞杂,可谓五花八门,除了学念剧本、练习肺活量和做变声练习之外,还有大声喊叫与狂笑练习,甚至还有竹剑练习,用来训练声音的瞬间爆发力。由于大多数的声优养成所和事务所都有挂钩,学习期满后毕业生就能进入事务所成为一名货真价实的声优了。日本声优高超的演艺技能为日本动漫整体素质的提高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而我国动漫作品大多是请当红明星配音,娱乐有余专业不足,只能说是差强人意。

这次担纲《魁拔》日文配音的竹内顺子、关俊彦、樱井孝宏等都是日本家喻户晓的偶像级声优,他们自身就拥有庞大的粉丝群,《魁拔》在日本必会发挥声优的号召力。而担当国语配音的刘婧荦、王凯、张杰等也让人眼前一亮,他们虽不是明星大腕却是配音界的骄子,他们中许多人都有过为外国优秀动漫配音的经验。其中最让动漫迷们热血沸腾的要数曾为《名侦探柯南》中工藤新一配音的张杰了,在《魁拔》中他用清朗华丽的声线成功塑造了卡拉肖克•潘这个高贵优雅的角色,相信很多粉丝会为之持续关注。此外,必须要提的是《魁拔》为寻觅配音人才所举办的声优大赛,这次大赛人才荟萃,既在民间觅得高人,又为影片做了宣传,更重要的是带动了声优热,这对完善和推动动漫产业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魁拔》坚持的专业原则,为它在配音这一方面赢得了较高人气。

二、关于本片的不足

(一)TV的而不是Movie的故事构架

篇(3)

这一阶段注重训练学生在公众面前敢于讲话的胆量,通过训练要达到使学生能够很轻松的站在公众面前讲话。

通过观察,不善于表达的学生,最大的障碍就是胆小、害怕、羞于开口,心里没底又害怕讲不好而被人笑话。结果因为思想负担重,就失去了许多的训练机会。眼看着积极参与训练的同学能力在不断提高,怕被笑话的越发不敢讲话,恶性循环。所以训练的第一步,教师要采取引诱、鼓励和强迫并重的方式让学生肯走上讲台开口讲话――练习讲话的胆量。至于讲话的内容,则需要体察现状。中专阶段的学生可采取自我介绍、播报新闻、街边见闻、校园趣事的方式,还可以开故事会、朗读比赛、复述课文等等。这一阶段,教师万万不能吝啬赞美之词。哪怕只有一丁点儿的成功,那也是同学们经过激励的思想斗争,最终战胜自我取得的。此外,还要注意培养全体学生养成尊重、友好、理解、宽容的风气,摒弃嘲笑、挖苦、讽刺、尖刻之恶习。让大家都能享受到站在台上掌声热烈所带来的骄傲和激动。

二、第二步――练声音

这一阶段注重对学生讲话声音的训练,使学生能讲一口清新、响亮的普通话。

练声音包括:音质训练。使说话音质优美动听,在歌唱状态下讲话是我们追求的语音音质的最高境界与标准;音调训练。运用音调的高低表达思想感情;音律训练。掌握说话节奏的快慢;音力训练。在公开场合练大声讲话,使音力持久强劲,在一般交谈场合,使音力强弱适度。这四项训练都可通过朗读训练来进行,通过朗读,还可以增加词汇句式的储备,培养敏锐的语感,锻炼口才。指导要项包括:

1.发音指导。包括普通话指导、正音指导、发音方法指导。其中加强普通话读音的准确性的训练尤为重要。正音指导方面,强化大连地区语音中方音问题,如:“un”“en”不分:孙“sun”读作“sen”;“y”“r”不分:肉“rou”读作“you”;单音节读为双音节如力“li”读作“lei”;“z、c、s”及“zh、ch、shi”不分;侍“shi”读作“ci”等等。在分组练习时,教师可任意监听每个学生的情况,并给予及时指导。发音方法上可通过充分打开口腔、提高声音位置、运用气息支点、加强共鸣意识等进行训练。

2.朗读指导。包括停顿、速度、重音、语调变化等。以普通话语调训练为例,先进行单音节四声顺序训练,然后是双音节,四字词语训练,最后进行声调的综合训练。这样由字到词到句的训练,遵循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循序渐进原则。

3.表情指导。包括姿态、手势、面部表情等。此外,对换气与运气给予正确指导。朗读训练要让学生争取逐个通过,个个过量读关,制定达标条件(清、纯、美)培养典型,带动集体,搞多种朗读方式的评议,进行朗读考试。训练中,可采用朗读比赛、新闻联播、模拟配音、演小品、课本剧等丰富多彩的形式。

三、第三步――练条理

语言是思维的形式,思维是语言的内容。思维有条理,才能说得有条理。这一阶段的训练注重学生讲话条理逻辑。训练方法包括:

1.写发言提纲。使思路条理化,按提纲顺序述说。

2.语脉的训练。通过范文讲读,使学生揣摩作者的思路,学习分层次、析语段、明句法,掌握有条理地表情达意的要领。指导学生把一件事、一个意思讲清楚、讲连贯,还可以制作一些卡片,每张上面写一个问题,抓阄回答,然后让同学们评议。

3.看图说话。看图说话是综合练习,它是跟据提纲讲述的提高和深入。按如下方法进行:(1)指导学生观察,按一定的顺序观察图像各部分;(2)理解图像内容,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理解作者的构思和创作意图;(3)展开想象;(4)按说话要求有中心有顺序地把图的内容表达出来。

四、第四步――练反应

本阶段的重点是训练学生的自我监听能力和临场应变力。本阶段的训练方法包括:

1.成语接龙。给出一个成语,让学生往下接。

2.答记者问。题材可围绕学生自身成长的心路历程,生活学习中的困惑等易问易答的问题加以练习。

篇(4)

一、概述

播音主持专业是为适应我市社会经济建设和文化事业发展的需要,培养国家急需的高素质播音与主持专业人才而设置的。其中涉及的内容有广播电视播音学、新闻传播学、语言文学及艺术、美学等多种学科知识与能力。积极开展播音主持教学法的研究,积极探索播音主持教学中的新方法新举措,培养更多高质量、高水准的专业人才对社会传媒事业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文化产业的不断进步,传媒业对从业者的需求越来越大,要求越来越高。在这个色彩斑斓的世界里,人们不得不紧跟时代步伐,学会吸纳更多的有效信息来充实自己,包括听、说、读、写,而恰恰这些全都包含在播音主持专业里。如何在新的时期,新的形势下对播音主持专业学生的专业进行更有针对性的训练并且将理论与实践更加紧密地结合变得尤为迫切。

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我发现,播音主持专业与其他专业存在本质的区别。应该说,相较于其他的学科,播音主持更注重实践性,也更加注重学生的应用能力,只有真正地把播音主持的理论充分应用于实际的主持、播音、采访当中,才能深刻体会理论的指导作用,才能充分认识到实际运用当中的问题,再以理论进行梳理,以提高对专业的认识。

其中,《普通话语音》这门课作为播音主持专业学生大学一年级的专业课,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专业的播音员首先基本功要过硬,因此正规的吐字发音显得尤为重要,要在即兴口语表达和有稿播音时体现语言的魅力,在有声语言再创作的时候体现文章的内涵和情感,吸引受众的眼球和耳朵。前提是播音员主持人要使用标准的普通话,只有使用标准的普通话才能使绝大部分的受众比较自然地接受传播内容,从而更进一步的传播。播音,既具有自然属性(如声音的传播、形象建立的物理、生理属性,以及电子传播的特性等),又具有社会属性。要实现这些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内容传播过程的中信息就要尽量保证不丢失,因此,普通话语音作为最基础的学习和训练内容是学习整个播音主持理论的关键和基础。从基本的语音训练到到吐字发声的训练,再到基本的语言的表达训练,可以说是一环扣一环,而普通话语音正是其中最初的一环。

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以南师大的播音主持专业学生的组成来看,生源主要集中在江苏、安徽、山东三个省。三个省的学生在普通话语音方面的问题常常呈现出地域性的特点。比如,在发音过程中,受各地方言的影响,单方地区的学生,以无锡、常州、南京为例,在普通话语音中会出现边音与鼻音混淆及前后鼻音混淆的问题,如:牛奶的“牛”常常读成“流来”,也就是将“n”误读成“l”。又如:将“成功”读成“陈功”,也就是将复韵母“eng”误读成“en”。而徐州虽然在江苏,但是语音习惯偏北方,因此语音当中声母的使用常常比较标准,反而是韵母的后鼻音发得过于靠后,或者是在韵母当中加上不需要的额外动作,例如:“e”这个韵母和声母配合时,口型保持不变,持续到最后,但是徐州的学生常常发成“ea”,也就是在发音过程中,将最后的口型由“e”向“a”变化,因此在听觉上,这样的发音虽然不影响信息的接收,但是带有地方口音,不算是标准的普通话。山东的学生又呈现出自己的语音特点,山东方言和徐州方言有相近的地方,但是不完全一样,仔细分辨两地学生的发音,会发现,山东的学生在普通话的学习过程中,比较难改正的是调值的问题,也就是普通话语音中阴平、阳平、上声和去声的发音不到位。

二、思考

如何在课堂上,纠正学生固有的语音问题,是我一直在思考的。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使学生充分吸收普通话语音当中涉及的理论并加以理解和运用主要依靠四点,即鼓励式教学的有效性;上课形式的多样性;教师示范的重要性;课外实践的必要性。

(一)鼓励式教学的有效性

由于播音主持专业的学科特殊性,学生在进入学校之前就经历了面试的过程,在准备面试的过程中,已经对专业进行了一定的学习,并且能够通过面试的层层选拔,进入高校学习,这本身就是对学生能力的一种肯定。另外,十几年的语言习惯使很多学生的发音问题比较顽固,要改变一种习惯;就要靠每日的积累和练习。如何有继续努力和练声的动力,除了对播音主持专业的热爱之外,更重要的是靠老师的鼓励和引导。在这些年的语音教学中,我感到,学生其实非常希望纠正自己的语音问题,尤其是困扰很久的口音,因此,如果老师在每次的回课和训练中能看到学生微小的进步,并加以表扬,就是对学生莫大的鼓励,因为这不仅仅是在纠正语音,更是在向习惯挑战。老师的鼓励常常可以给播音专业的学生继续前进不怕困难的动力。当然,一味地赞扬也不行,这会让学生对自己的问题不重视,止步不前,因此,适度地否定也很关键。这就需要老师在授课时,用自己的真诚和对学生负责的态度去对待每一个学生。指导老师应该在专业上不断发现学生的问题,帮助学生改正、改进,提出学生不足的地方,这对学生认清自己的专业水平并且不断学习是有很大好处的。但同时,还应该主动去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并且及时有效地将学生的优势巩固、稳定,再进行进一步的拓展和引导,使学生有更大的发展。在一次课上把某个学生所有的问题全部指出,往往会使学生产生自卑的情绪,并且对自己产生怀疑,对专业学习产生困惑,而这对播音主持学习来说是一大阻碍。相反,如果每次指出一点错误,并且用正确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纠正和训练,看到成效后,学生就会有更大的兴趣和信心去攻克其他的难题。善于鼓励学生,使学生保持愉快的心情和学习的信心在学习相对枯燥的普通话语音的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也能帮助学生后期的进一步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上课形式的多样性

专业的特殊性使每个播音主持专业的学生个性表现更强,因此传统的上课形式往往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在过去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单纯讲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很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如何通过多种上课形式达到辅助教学的目的呢?通过学习和观摩其他高校本专业课堂的设置及结合我在中国传媒大学学习时的体会,我认为,上课形式的多样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对语言创作的动力。例如:在学习经典散文《背影》的朗诵过程中,除了和学生一起分析作品的背景、作者的写作意图等外,还可加入视频——《背影》电视散文的观看,让学生对作品有直观的认识,然后引导学生对作品产生感性的印象,增加自己对父母的印象,并展开联想,帮助学生深刻理解文章的意境。又比如,在学习语音的过程中,引入经典电影对白的练习,让学生在戏剧表演的过程中学习语音在不同语境中的变化,并通过学习强化发音吐字。同时结合优秀的朗诵作品进一步激发学生对专业学习的热爱,甚至带学生到操场、草地上去练声。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可以使学生在枯燥的专业学习过程中始终具有饱满的热情。

(三)教师示范的重要性

由于学生来自不同的省市,在进入学校学习之前一直处在当地的语言环境当中,形成了固有的语音习惯,因此在纠正语音时常常显得比较吃力。此时,仅仅强调理论上发音的舌位、口腔的开合度及共鸣的位置等在教学中就显得力不从心。因为学生无法直接地看到、听到,甚至是摸到正确的发音位置,以及正确发音后的语音状态。教师的示范作用在此时尤为重要,示范正确的发音,引导学生进行模仿,可以帮助学生对理性的理论知识有感性的认识。同时,模仿学生错误的发音,与正确发音进行对比,让学生进行听辨的练习,帮助学生在独自练习时分辨正确与否。教师的示范不仅仅是机械地重复正确的发音,更要结合不同的语境不断变化新的词汇,帮助学生记忆,使学生适应不同文字和环境的要求。同时,播音主持专业老师的示范本身也是树立自己专业权威的过程,因此非常重要。这就要求所有的专业老师不能仅仅停留在理论的程度,还要对自己的实践水平进行训练,不断提高,以适应不断变化中的学生的需要。

(四)课外实践的必要性

从现阶段的教学工作来看,单纯依靠课堂的教学培养优秀的一线播音员和主持人及出镜记者是不现实的。因为学校毕竟教授的是播音主持专业的基础理论,应该在这样的基础上,让学生到更大的空间中去锻炼,去实践学习到的理论。因此,课外实践就显得非常必要,是对课堂教学最好的补充。课外实践的方式多种多样,例如;主持参与学校的大型活动,锻炼自己的主持能力;参加电台电视台的采访和主持,锻炼应变能力,同时明白一线媒体工作者需要具备怎样的素质;电视剧,动画片的配音工作可以使学生尽快训练自己的语音能力,在实际工作中纠正发音,提高学习效率……这些实践工作其实已经涉及媒体工作的方方面面,为将来学生毕业称为优秀的采编播一体的合格媒体人打下了基础。

要运用多样的教学方式,积极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强化自身的专业素质,为学生做榜样,尽力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我认为,这些是播音主持专业的指导教师应该积极努力的方向。用情吐字、用爱归音、用心教学是播音主持教学生涯追求的目标。

参考文献:

[1]付程.广播电视语言传播专业教育与人才培养,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1,(3).

篇(5)

中图分类号:G2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7)01-0127-02

通过高素质培养,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比如,在分析某个新闻现象时,应当从客观视角对其进行看待,增强个人的职业责任感、责任意识,提高道德素养。播音主持人培养过程中,通过高素质培养来强化学生素质教育和培养,以此来帮助他们不断获得学习、进步,明确人生方向。同时,还可引导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拓展其知识面,以此来促进其全面发展。

一、高能素质播音主持人才培养的意义

1.通过高能素质人才培养,可以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发展

播音主持专业人才的教育和培养,不仅致力于学生理论知识水平的提升,更重要的是帮助他们提高综合素质和能力。在教学实践中,基于高能素质理念的指导,对学生加强教育和培养。比如,稿件练习时,应当注重稿件内容的合理选择,正确引导学生的思想和价值观;在实际练习过程中,先对学生分组,目的在于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与能力。实践表明,学生高能素质的培养,有利于他们全面发展。在社会现象分析时,学生能够更加全面、客观的对其进行分析;日常生活中,更尊重和关心别人,无论是个人的责任感还是职业责任感,均可得以强化。学生高能素质培养过程中,让学生获得动力,确定人生目标。同时,还要扩展常识,培养学生的正确“三观”,使他们养成良好的生活态度,从内而外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培养,从而使他们能够变成高素质播音主持人。

2.高能素质培养有利于节目质量的提高

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各行业之间的竞争日渐激烈,即便是媒体行业也不例外。实践中我们可以看到,广电总局一再强调,不健康以及低俗的节目内容严禁播放,这在很大程度上对播音主持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一点就是要有正确的价值观、价值取向,能够有效服务和正确引导社会公众。从这一层面来看,播音主持人的个人素质非常重要,高能素质这一内驱力必不可少,其作用不可小觑。

3.高能素质有利于学生表达能力的提高

播音主持人既要能说,又要会说,其美感的体现载体是语言,该能力需要长期的文化和艺术积累。学生的高能素质培养,可在播音主持专业教育教学的同时将各层次、多学科的知识有机地融入在内,尤其要通过加强审美教育来扩充学生的知识面,比如多分析一些优秀电视节目、组织学生多欣赏优秀节目等,对提高学生的审美思维以及语言能力,具有非常好的效果。

二、高能素质播音主持人才培养的必要性分析

播音主持人高能素质培养,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其必要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岗位本身的特殊性要求

作为社会公众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广播电视所起的作用不言而喻,在教育、娱乐以及引导社会公众思维、行为方面,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尤其对广大人民群众的价值取向影响非常大。从这些层面来讲,播音主持人的责任非常的重,他们的素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电视节目质量,并且直接关系着电视节目收视率。播音主持岗位特殊性,要求播音主持人必须具备高能素质。

2.行业现状的必然要求

从当前国内广电行业发展现状来看,市场竞争日渐激烈,除新媒体产生的冲击,更重要的是播音主持人的高能素质匮乏,节目效果不佳。比如,部分播音主持人过分看中外在的形象,严重忽视了个人的素质以及语言多变性。在节目播音过程中,部分主持人会出现口误或者误播现象,甚至语言表达比较粗俗,未对语言进行细化处理。同时,由于缺乏有效的润色和严谨推敲,因此节目档次被拉低,收视率也随之降低。从这一层面来看,我们应当对学生提出新的更高要求,既要注重学生高能素质的培养,又要帮助学生提高分析水平,强化道德素质。

3.学生学习的阶段性要求

大学阶段是学生学习的关键时期,无论是人生观、价值观还是个人的素养和行为习惯,都在这段时间形成和固定下来。学生的学习阶段性,要求他们必须提高个人的综合素质,尤其是心态一定要稳定,以免因压力冲击而丧失信心。在教学过程中,为了给学生减压,避免学生在错误的路上越走越远,就必须遏制不良情绪滋生和扩展,强化学生高能素质的培养。

三、播音主持专业人才培养过程的高能素质内驱力应用实践

基于以上对当前播音主持人高能培养的重要意义和必要性分析,笔者认为要想加强播音主持人才高能培养,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

传统模式下的播音主持人选拔过程中,非常注重其外表、声音,通常会忽略主持人的综合素养。在当前新媒体时代背景下,选聘主持人时,应当对备选人员的修养、专业能力加强重视。在此过程中,各类高等院校应当树立正确的教育教学理念,重视学生创新思维与语言表达等相关能力和素质的培养。与此同时,还应当充分考虑和注重文化课教学,旨在引导学生更多、更好的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培养。通过加强学生的高能素质培养,以此确保其能够有效适应发展需求。

2.课程的合理设置

根据2015年度的央视评选结果,对三十名优秀主持人调研分析可知,有10人具有R当尘埃具有经管、外语专业以及新闻背景的人员分别有4人、3人和4人,剩余人员则具有导演、声乐以及法学甚至医学等方面的专业背景。从这一调研结果来看,国内媒体对播音主持人才的专业背景有多元化的需求。基于此,在高校设置播音主持专业课程时,一方面要充分考虑专业课程的合理设置,另一方面还要对通识教育教学课程进行合理安排,以此来拓展学生的视野,提高他们的综合素养。同时,还可适当增设一些类型化节目,比如新闻节目播音主持等训练课程,这有利于增长学生的见识、激发和培养他们的兴趣,从而进行专攻学习。值得一提的是,应当将其中重复的课程内容剔除,以免造成资源浪费。

3.完善和改进教育教学条件

对于高等学校而言,播音主持专业的设置,目的在于培养更多优秀的播音主持人才,而且对该专业的要求非常的高。实践中,我们应当立足实际,根据需要不断加大投资力度,不断完善和改进教学条件。教育教学条件的改善,有效的方式和方法就是要及时更新设备,将不理想、落后的设备及时的淘汰掉。比如,定期配备和更新视听录播演摄控设备,对演播场地进行合理规划布设,以此来确保该专业的学生能够在尽可能逼真的模拟环境下训练,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镜头感,同时这也是高能素质教育教学的基本要求。

4.加大教学实践力度

根据当前国内各类高等院校的播音主持专业教育现状,实践中应当不断对教学方式和方法进行创新,组织学生加大实践力度。第一,高校应当与传媒机构加强合作,创建实践基地,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校外课堂,并且组织学生实地参观调研,以此来促进学生对播音主持人的能力素质、岗位要求等有切身的了解与认知;第二,与传媒机构加强合作,组织开办类型化节目配音以及主持通道板。在此过程中,还要邀请一些著名的播音主持人、配音演员,根据学生的特点,为他们制定科学合理的教育和培养方案。针对栏目、作品等,对学生进行模块式培训,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就业和职业素养;第三,与传媒公司加强协作,充分利用现有的硬件设备和场所。比如,学院礼堂、演播室等,可合理安排时间进行节目录制和安排,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和平台。

5.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播音主持人的高能素质培养,是一项非常系统的工程,需要多元化的播音主持人教育培养师资队伍。高等院校应当创建高素质、多元化的师资队伍建设机制,并将其有效的落实到实处,以此来确保教学质量和效率。目前来看,国内高等院校播音主持专业的教职工多为一线兼职教师、学校专职教师,高校应当邀请现役播音员、主持人等来校授课或者演讲,并且针对性的选聘国内外专家来校授课,壮大高能素质培养师资队伍。在此过程中,高校应当强化对现役教师的再教育,为他们创造机会出国深造,去媒体机构进行实践,以此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这有利于提高高能素质培养效率。

6.多元化教学评价

对于播音主持专业而言,较之于其他普通专业,其专业特点非常独特,教师应当对学生多元化评价。第一,在评价时,应当尽可能采用横向比较方法,尤其要针对未经专业培训和专门教学的学生,注重评价的关联性与归纳性;第二,应当重视学生自然状态下的教学评价,比如对学生的早功练声等进行客观的教学评价;第三,高校应当积极培养和教育学生,深挖和提高他们的播音主持潜能,鼓励学生内强素质、外树形象,不断拓展学生的视野,对学生的知识把握水平、素质能力等进行评价。高校应当对教师的课余时间进行合理安排,并且为学生提供多种答疑平台和机会,以此来帮助教师全面评价学生;第四,引导学生进行多看、多听,鼓励学生模拟训练,并且引导他们自评、互评。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广播电视事业的不断进步,尤其在当前的多媒体时代背景下,社会对高能素质的播音主持人才需求更加的迫切。为此,高校应当立足实际,不断创新和改进教育教学模式与方法,完善和改进教学设备,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方法,提高教学效率,这有利于高能素质播音主持专业人才的培养,从而为广播电视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储备人才。

参考文献:

[1] 宗瑛.培养高能素质是播音员主持人成长进步的内驱力[J].西部广播电视,2015(1).

篇(6)

本文所论及的播音主持专业出版主要涉及大学及以上层次的播音主持专业教材和学术书籍。播音主持专业出版的发展史也是中国播音学学科体系建设的见证史。1985年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出版的《播音发声学》《播音基础》是第一批正式出版的播音学理论教材,如果以此作为播音主持专业出版的开始,以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学科建设成果为划分依据,可以把播音主持专业出版的发展历程划分为三个阶段:1985年至1993年播音理论形成期是播音主持专业出版的起步期,1994年至2001年《中国播音学》出版后的8年是播音主持专业出版的发展期,2002年《实用播音教程》出版至今是播音主持专业出版的扩张期。

在中国国家图书馆、当当网和卓越网的搜索系统中分别输入“播音”“主持”“朗诵”“配音”“广播电视语言传播”,并将搜索结果进行整理,截至2013年2月16日,共有775种图书(包括67种电子书),可以归入播音主持专业出版领域的有486种(包括56种电子书),本文将在分析其出书年代、所属出版社、品种和类型的基础上,梳理播音主持专业出版每个阶段的发展状况。

一、播音主持专业出版的发展历程

1. 起步期(1985年 ~1993年)

专业出版开始前,中国播音理论经过了几代广播人的探索。1962年,齐越在上海播音组的讲话开启了中国播音学的探索。1982年1月,张颂发表的《研究播音理论是一项紧迫的任务》构筑了播音理论研究的框架。张颂在1983年出版的《朗读学》(湖南教育出版社)构筑了播音创作基础理论的基本框架,是中国播音学学科建设的前奏。①

首批专业教材的出版标志着专业出版的开端。1985年5月,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成立,9月,出版了徐恒的《播音发声学》和张颂的《播音基础》,这是正式出版的最早的播音主持专业教材,宣告了播音理论的初步创立,也是播音主持专业出版的开端。1989年12月12日北京广播学院音像教材出版社成立。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及其音像教材出版社的成立推动了中国播音学学科相关成果的出版,积极配合和支持了学科的发展。

一系列专业教材的出版为学科体系的建立做好了准备。从1987年开始,张颂带领北京广播学院播音系的教师开始了《中国播音学》的写作。“中国播音学丛书”(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出版)为中国播音学理论体系的建立做了前期准备。这套丛书除了《播音发声学》《播音基础》,还有吴郁主编的《播音学简明教程》(1988),毕征主编的《播音文体业务理论》(1989),祁芃的《播音心理学》(1992)等。

据统计,这一阶段涉足播音主持专业出版的出版社有12家,共出版播音主持专业图书35种,教材13种,专著6种,文集8种,播音员、主持人研究的著作和播音员、主持人个人文集等8种。其中,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6种,几乎都是播音理论形成期的成果;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8种,以主持人论文集和资料汇编为主;复旦大学出版社2种,都是介绍主持人的文集;中国文联出版公司等9家出版社各1种。

2. 发展期(1994年~2001年)

《中国播音学》的出版标志着学科体系的建立。1994年10月,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出版张颂主编的《中国播音学》是中国播音学理论体系形成并开始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也宣告了一个新学科的诞生。同时,北京广播学院音像教材出版社出版了《中国播音大全》,是迄今为止我国规模最大、内容最全的播音主持课程讲座的音像制品。

中国播音学各研究领域成果的出版推动了学科建设的深化和拓展。《中国播音学》的作者们以此书的成果为基础,进一步深化理论研究,拓展研究领域,在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出版了一系列著作。例如姚喜双的《播音学概论》(1998),“从理论上对播音学科的独立性作了全面的阐述”。②罗莉的《文艺作品演播》(1996)、曾志华(雪琴)的《广告播音艺术》(2000)是播音学艺术语言演播方面的深化和拓展;鲁景超的《广播电视即兴口语传播》(2000)是播音学口语传播方面的拓展;吴郁的《节目主持艺术探》(1997)是作者对主持艺术基础理论、主持人语言等的探索,《主持人的语言艺术》(1999)对节目主持艺术进行了更为系统深入的研究。

据统计,这一阶段涉足播音主持专业出版的出版社有30家,共出版播音主持专业图书96种,其中教材29种,专著21种,文集23种,译著1种,播音员、主持人研究的著作和播音员、主持人个人文集等21种,读音手册1种。其中,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35种,以北京广播学院播音主持艺术学院的中国播音学建设成果为主。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1种,以节目主持研究著作和播音员、主持人论文集为主。作家出版社、华艺出版社4种,以主持人自述式文集为主。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等6家出版社各2种,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等20家出版社各1种。在这一阶段,对于播音员主持人多角度研究的出版物迅速增加;擅长运作畅销书的出版社看到了著名主持人的市场号召力,出版了诸多主持人自述式文集。

3. 扩张期(2002年至今)

系统规范的教材出版促进了专业教育的规范化发展。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2年1月出版的付程总主编的《实用播音教程》凝聚着北京广播学院播音主持艺术学院多年教学实践的成果,使播音主持专业教学有了标准化、规范化的依据,促进了播音主持专业教育的发展。

教学改革成果的出版引领了特色专业教育。2004年,北京广播学院50周年校庆后,改名为中国传媒大学,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改名为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开设了体育评论解说通道班、英语通道班、配音通道班等进行教学改革的实验,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出版了《电视体育解说》(2005),《双语播音主持艺术》(2007),《影视配音艺术》(2007)等教材,使很多院校得以开设特色课程,促进了播音主持专业教育的特色化发展。

《张颂文集》铸就学术研究的高地,《中国播音学博士文库》代表着学术研究的前沿。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在2009年到2012年陆续出版的《张颂文集》指引了学术研究的广度和深度;2006年出版的首批《中国播音学博士文库》(包括李凤辉的《语言传播人文精神的阙失与重构》、柴璠的《当代广播有声语言的创新空间》、张政法的《有声语言大众传播的生命活力》)从规范空间和审美空间开掘独具特色的有声语言表达艺术。

播音主持专业教育规模迅速扩大,播音主持学术研究在全国展开。到2010年,“全国设立播音主持专业的大专院校约三百多所,开设本科课程的高校约有六十多个,在校生达到两万余人”。③南京师范大学毕一鸣、浙江传媒学院沈鹏飞和金重建、湖南广电集团曾致等专家学者纷纷出版专著和教材,大大丰富了播音学学科体系。

这一阶段,播音主持专业出版进入整体规模快速扩张时期,涉足播音主持专业出版的出版社增加到100家,共出版图书299种,和前一阶段相比,出版品种数几乎翻了两番。其中,各类教材166种,专著60种,文集33种,播音员、主持人研究的著作和播音员、主持人个人文集等36种,译著3种,读音手册1种。其中,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83种,该社立足本校优势和特色,坚守专业化出版,形成了品牌影响力。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74种,值得称道的是该社出版了“播音主持艺术技巧丛书”等三套很能体现编辑策划能力的教材。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13种,以《节目主持艺术丛书》为主。浙江大学出版社9种,作者以浙江传媒学院的教师为主。长江文艺出版社8种,是白岩松、朱军、李咏、曾子墨等主持人的自述式文集。复旦大学出版社7种,教材、专著、译著都有。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5种,以主持人论文集为主。北京大学出版社5种,以《中国播音学系列教材》为主。中国经济出版社5种,是于根元主编的《语言与传播丛书》。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5种,全部为英语经典电影对白朗诵。武汉大学出版社等4家出版社各3种。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等8家出版社各2种。郑州大学出版社等57家出版社各1种。

数字出版刚刚起步。近两年,很多出版社开始了数字出版的尝试,播音主持专业出版领域共出版电子书56种。其中,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4种,北京大学出版社和浙江大学出版社各4种,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和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各3种,复旦大学出版社2种,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等16家出版社各1种。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最多,一是因为该社积累的专业图书品种多,可利用的资源多;二是因为该社2012年成立了数字出版部,加快了电子书出版的步伐。

到目前为止,从出书累计品种来看,排名前十位的涉足出版播音主持专业图书的出版社见表1。

其中,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依托中国播音学学科体系的形成和建设,坚持走专业化出版的道路,发展成为播音主持专业出版领域最具权威性和品牌影响力的出版社。不但品种最多,486种专业图书和电子书中,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158个品种,占32.5%,而且重版率最高,30种重版书中,15种由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出版。

除了表1中的10家出版社外,还有中国经济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作家出版社各5种,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各4种,武汉大学出版社等8家出版社各3种,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等21家出版社各2种,高等教育出版社等56家出版社各1种。

二、播音主持专业出版的未来之路

1. 依托中国播音学学科体系建设,维护专业出版的品质

把播音发展为一门学科,应是中国首创。尽管俄罗斯、美国、英国、日本等也不乏对播音的研究,也有相关的著作和文章,但它们都没有建立起自己的播音学科进行专门研究。而“中国播音学植根于中国,是面对中国经济、政治、文化的现实,面对主要为广大中国受众服务的有声语言和副语言传播应用的状况及其规律的研究。”④“坚持中国播音特点,才是播音创作基础的立足点或基点。在这个立足点或基点上发展我们的播音理论,才会入之愈深,见之愈新。”⑤播音主持专业出版依托中国播音学坚实的理论根基,才有可能枝繁叶茂,发展壮大。

从前文的统计中可以看出,不断再版和重印的几乎都是立足中国播音学的教材和专著,那些抛弃了播音理论根基,大谈主持现象的教材和专著却缺乏旺盛的生命力。“现代与传统并非截然两分,创新与守旧本应相生共存,否则创新便必然会流于浅薄的时髦,甚至流于单纯的形式创新乃至话语创新。出版的创新与守旧也当作如是观”。⑥播音主持专业出版也应在坚守中创新发展。

2. 挖掘各个研究领域的选题,激活各类院校作者资源

播音主持专业图书从最初的几种发展到几百种,分布在不同教育层次和学科的各个研究领域,但选题分布并不均衡。单就教材而言,本文统计的208种各类教材中,导论概论7种,语音发声25种,播音创作基础13种,朗读朗诵30种,播音文体业务5种,广播播音主持1种,电视播音主持3种,广播电视播音主持2种,新闻播音6种,口语、即兴口语5种,体育解说2种,配音8种,演播6种,播音主持心理学3种,作品赏析1种,主持导论概论通论15种, 各类主持34种,主持传播学1种,英语播音主持10种,粤语播音3种,综合28种,一些类别仍有较大的选题开发空间。专业编辑要善于挖掘各研究领域潜在的特色选题,比如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开设的“影视配音艺术”课程教学成果显著。当时,开设这门课的院校很少,我们抓住这一市场空白点,出版了这门课的教材,之后很多院校因为这本教材而开设这门课程,教材的销量逐年上涨。

如今,除了传媒院校,综合性大学、艺术院校、师范院校、外语院校、财经院校、体育院校等纷纷开设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越来越多播音主持专业硕士以上毕业生充实到教学岗位,还有很多拥有多年工作经验的播音员、主持人参与或转移到教学工作中,这为专业出版提供了丰富的作者资源。编辑可以根据作者的特点引导他们进行教材或专著的写作。比如,《电视新闻播音主持教程》的作者仲梓源既有在江苏卫视担任八年新闻主播的经验,又有在中国传媒大学播音系主讲电视新闻播音主持课程的教学实践经验,编辑正是看到了作者的这些优势,主动向这位从未出过书的作者约稿。《电视新闻播音主持教程》出版后,取得了较好的使用效果和经济效益。

3.把握数字出版的机遇,开发多种形态的数字化产品

数字出版为播音主持专业出版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播音主持专业教学主要传授有声语言和副语言的创作方法和规律,只有文字的播音主持专业教材必须配备具有较强专业示范能力的师资。很多院校师资水平有限,即使有教材,也不知该如何教学如何示范。出版多媒介数字化教材、搭建品牌教材的数字化教学平台可以突破传统教材的局限性。

数字化教材可以做到文字与示范录音或节目视频同步,更能满足教学的需要。目前,播音主持数字化产品仅限于将文字内容平移到数字平台,出版者还需根据读者的需要,重新确定和设计出版物形态,生产出内容表现形式更加多样化的多媒介数字化教材。希望在不久的将来,播音系学生练声时,能够拿着轻便的手机边听示范边录音,更高效地掌握艺术语言的表达和使用规律。

搭建品牌教材的数字化教学平台,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近年来,播音主持专业教育规模迅速膨胀,但教育质量很不均衡,优质教育资源集中在中国传媒大学、浙江传媒学院等几家院校,很多跟风办学的院校师资力量十分薄弱。即使这些院校使用同样的教材,教学效果仍有巨大差距。如果依托品牌教材搭建数字化教学平台,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将有助于提高播音主持专业教育的整体水平,提高播音主持后备人才的整体素质。

(赵欣,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播音主持编辑部主任)

注释:

① 张颂. 中国播音学发展简史[EB/OL]. 媒介研究在线期刊,2007(2). http:// sinoss. net/qikan/2011/0208/5798. html

② 张颂. 中国播音学发展简史[EB/OL]]. 媒介研究在线期刊,2007(2). http:// sinoss. net/qikan/2011/0208/5798. html

③ 张颂. 播音主持专业发展路径的思考——六十年“自强自信”杂感[A]. 播音主持艺术10[C]. 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0:2.

篇(7)

在电视新闻媒体行业快速发展、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今社会,作为一名即将毕业的播音主持专业的大学生来说,面临的无疑是巨大机遇与激烈挑战。机遇需要自己去把握,挑战需要自己勇于迎接。实践对于我们这个专业尤其显得重要,为了能够实现成为一名优秀播音主持人的梦想,更快更好的进入新闻媒体行业工作,根据学校安排和自身努力,我顺利地分到了我理想的XX电视台,在播音主持岗位上进行为期半年的毕业实习,现将相关情况总结如下:

一、实习岗位的具体工作。

我的岗位是播音员主持人,要求每天出境15分钟播报《都市新闻》。这对于我来说,无疑是我进入媒体行业充分发挥才能的绝佳平台。都说刚毕业的大学生心比天高,以前听到这句话倒不屑一顾,现在深刻体会到了这句话的合理性。在学校,无论是专业成绩还是其他综合素养,都表现得不错,比如,普通话达到了一甲,肢体语言表现得也比较好。这让我充满自信,以为自己完全能够胜任,然而错了。当我真正走上电视台新闻播音实习岗位上,一切都不一样了。在手势、身势、面部表情、声调等等方面的细节上都做得不够好。除了出境播音,还要负责口导、口播、配音、录播、剪片、剪音频、撰稿、编辑等工作。

二、对播音主持人的认识。

(一)自信是迈出成功的第一步。要有自信心,做到自信不自满,自知不自盲,要有从容自如、淡定镇静的品性。

(二)、播音主持人是整个节目的核心人物,必须要有很强的心理素质和临场应变能力,要有精准的时间掌控能力。!

(三)、要有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学会在做好自己的同时,善于与人沟通交流,处理好人际关系,为工作创造有利的人为氛围。

(四)过硬的专业技能。一口流利标准的普通话、正面积极的良好形象、深厚广博的文化知识、扎实的写作功底、快速的领悟能力和较强的心理承受能力。

在带教老师的指导和前辈们的帮助下,经过自身不断的学习和努力,我一步步地学习着,一点点地纠正着错误,终于顺利地完成各项工作。从开始的训话到后来的认可,这一路走来,有辛酸,但更多的是充实与收获。我的综合素质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提升。无论是在专业技能,还是为人处事,亦或是工作态度,我都得到了很好的锻炼,为今后步入社会踏上工作岗位奠定了坚实的实践基础。今后我也会更加努力,立志成为一名优秀的播音主持人,为祖国的文化事业做出自己应有的奉献。

播音专业实结二

时间过的很快,转眼间,我到临沂银雀山汉墓竹筒博物馆工作,已经快一年的时间了,回想在这里工作的时间,工作生活的点点滴滴常常在我脑海里显现,从刚开始对每个厅讲解词的整理、背诵到每个厅讲解的考核,从汉墓竹

筒出土纪念活动的接待和跟车服务到参与东方红影城的主持和讲解,从对银雀山兵学文化系统深入的学习到参与兵学文化论文的写作,从正式上岗讲解到获得讲解方面的提高和突破等等,我想说XX年年是我人生收获的一年,我不仅收获了很多,而且还从中感悟和成长了很多,感觉自己从前冲动、鲁莽的性格也随着踏入工作岗位慢慢地走向成熟。我要感谢各位领导同事对我的培养和关怀。

XX年年对我又是人生转折的一年,还记得XX年8月16日,我有幸被博物馆试用,开始了3个月的考核和培训,在试用期间,虽然每天都在重复着背讲解词的工作,但我从来没有把它当成一种压力和负担,反而无形中成为一种兴趣,在兴趣的推动下,我每天都会认真地精心策划和整理讲解词,并从其他书籍中吸取知识养分添加到自己的讲解词里,运用到活灵活现的讲解中。最后考核顺利通过,我正式上岗工作。我渐渐发

现自己在讲解方面还存在很多的不足,而我经常问自己,为什么有的讲解员讲得生动悦耳有感染力。这个问题常常困扰着我,为了寻找答案,我有一段时间常跟在游客身后听他们的讲解,一边学习他们的讲解,一边思考,再结合我在大学所学到的播音技巧,慢慢的磨合出自己的一套讲解风格,甚至我会把某些讲解词改成具有自己特点的语言,更重要的是我从中摸索出讲解方面的重要技巧。

新的一年,新的起点,我会在新年的每一个阶段制定好自己奋斗的目标和计划,最重要的是,在自己的业务上不断有新的突破。另外,我还会注意2点,一是责任,二是团结,我想现在的社会并不缺乏有能力的人,但每个地方真正需要的是既有能力又有责任感的人,学做人比单纯的学知识更重要。而自从来到博物馆工作,给我感触最深的是大家的团结,我认为要想团结,不需要志同道合,只要每个人都用真诚去面对这个集体,学会谦虚、学会冷静、更重要的是,在必要时学会让步,彼此互相帮助,有福同享,有难同当,这样才能和谐上进,创造辉煌。

播音专业实结三

通过在学校一年来对专业的学习,暑假期间我来到河南电视台进行专业实践,一是为了自查自己一年的学习成果,二是通过真正的实践学习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通过这20天的学习我不仅在专业上得到了提高,在其它方面也学到了不少东西

(一)专业方面的认识

在大一一年我初步学习了如何发声,如何领会把握稿件等,但是都只是基础课程,虽然在学校电视台也有一些锻炼,但是和真正的电视台工作相比那些远远不够。

暑假实习我来到的是河南电视台,被安排在八频道《税法与民生》节目组,刚到办公室节目主编让我填写个人简历,特别是在大学的一些实战经历,可能是因为在校台有一定的采访主持经验所以被派到外采记者一组,学习如何采访以及做出镜主持。因为这档节目和税联系比较密切,而且专业性较强,假如你不懂国家基本税收政策,没有及时了解税务工作最新方针就会一头雾水,不知如何下手。刚开始的几天每天晚上我都会上网查询和税收有关的知识,了解什么叫个人所得税,什么叫进出口退税。。。与此同时经常和台里老师询问学习出镜采访的要领和方法。

1电视台不是港湾,是战场

几天之后主编让我跟随台里记者在郑州二七广场对过路行人进行随机采访,老师示范之后就交给了我,说真的以前采访对象都是学校认识的同学,现在突然变成采访陌生人虽然表面镇定可是心里还是一个劲的打鼓,刚开始的时候遇到了一些路人不愿意接受采访,那就继续找下一个目标,有些路人面对镜头结结巴巴说不出我们想要的内容,有些是长篇大论的说却不点题需要你引导他,那天天气很热,再加上第一次采访心里有点紧张,简单的街头采访耗费了我们不少的时间,采访完了后背全是汗水。回到台里交到后期去剪辑,牛老师剪完之后才发现一个多小时的采访能用的只有短短几分钟而已。晚上下班之后钱老师(记者)和我聊天他说:当你拿起话筒和你的受访人谈话时,他们没有把你当成实习生而是把你当成真正的记者,这个时候你的自信就显的更加重要,电视台不是港湾,是战场。仔细想想假如自己在学校没有把专业知识学好学扎实,那么真正到了电视台再让别人教你是不可能的,到时候不仅会让别人看不起你还会耽误了自己的前程。

2机会总是给有准备的人准备的

在学校的日子真的很幸福,老师手把手的交给你专业方面的知识,如果你有地方做的不好老师会耐心的告诉你教你,但是来到电视台就不同,虽然你是一个实习生不是真正的主持人,可台里的老师不会主动告诉你要做什么,事前要注意什么问题。只有靠自己去留心观察认真学习,在电视台如果自己不主动汲取知识,谁都不会告诉你。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这句话可能是我这次实习感触最深的了。

我所在的节目属于日播节目,节目不仅要求质量,而且要求速度。在我来的第二个星期节目主持人因为一些原因不能主持,通过出镜记者的推荐,加之我学的就是播音主持专业,主编看过我的采访后决定让我试试,当时听过之后很兴奋,因为机会真的来了,可是也有一些担心,毕竟自己只是一个大一的学生,但是想到台里既然愿意让我试试的机会就代表别人还是相信我,还是看好我的。于是拿到主持稿子的当天晚上我就积极准备,虽然台里演播室有提字器但我还是把串词背下来。第二天下午化妆师给我化好妆后因为自己的充分准备还是信心十足的开始了。过程中毛病也不少,有些语言不够口语话,语气不够亲切等等,在录制的过程中电视台老师在一旁耐心的指导我,短短的几百字因为自己的小小紧张还是浪费了不少时间,最后还是圆满完成,至少自己对自己的表现还是挺满意的。通过剪辑交给主编看过之后,他给我提了一些专业上的意见,也得到了他的肯定,最开心的是他说,你们学校的学生上手很快啊!那个时候再想想在学校韩老师每天早上要求我们练声,心里特别的感激她。

周一下午六点十五我主持的《税法与民生》在八套播出,节目的老师们坐在办公室一起看,边看边说,真看不出来是一个大一的学生。看着电视里的自己开始那种激动的心情反而没有了,只是很平静的想作为一个播音主持专业的学生,要做的是在学校努力不断完善自我,充实自我,当自己达到了一定水平机会来了就能充分把握,有一句话说的很好如果你没有那么大的脑袋,就算给你个大帽子你也带不好通过这件事我理解了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这句话的真正含义

(二)专业上的目标

1力求掌握采,编,播技能

除了专业上学到了很多学校学不到的东西之外.让我感触最深的是作为主持专业的学生要掌握采,编,播技能.有一次我们采访回来要写关于三新大讨论的新闻稿,我费了很大劲把稿件写好后,编导老师看了一眼就扔给我让我重写,他什么意见也没提就是让我重写,回到电脑前我仔细询问其他老师上网又查了一些资料,重新写好交给他,他看了看说:不行,连个新闻都写不好干什么电视!边说边把我的稿件删删改改,最后剩了不到几句话,他又添了些内容这才算完成.下班了之后,他闲下来跟我说:小郭,我也知道你的专业是播音主持而且是个大一的学生,但是在战场上别人不会因为你是个军校的学生而放你生路,在电视台也一样,你不是个说话的机器,你要做的是个多面手,只有这样别人才敬佩你.

2要做一专多能的电视人

在我这几次的采访中印象最深的是采访河南社科院院长刘道新老师,在去的路上编导老师告诉我,去年《鲁豫有约》就专访过刘院长,本来还不紧张的我有点害怕.还好刘院长平易近人又特别健谈,但是在采访的过程中一些问题总是让我觉得很老套没什么新意,可我又不敢随意设置别的问题.在采访到最后时我稍稍和刘院长提到了税这个字在古代作为象形字的含义,于是他很有兴趣的跟我分析了税作为小篆时的解释,就这样一问一答聊了很多编导都没有涉及的话题,这次采访主编看完之后很高兴.假如我在学校只是学习而不涉及其他方面的知识,这次的采访可能只是一次平淡的交谈,但是现在不仅仅是采访更能体现记者的知识面.平时多多积累,多多学习各方面的知识,在关键时刻会发挥重要的作用

(三)做人与做事的启示

1做事要谨慎,做人要谦虚

上一篇: 推动农业技术创新 下一篇: 艺术与文化管理
相关精选